餐饮消费基本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2:41

餐饮消费基本趋势篇1

关键词:餐饮业拉动内需扩大消费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制定了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gdp增速下滑至6.1%,gdp增速主要靠投资拉动,投资增速达22%以上。而作为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却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则收效甚微。拉动内需作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本文以餐饮业为例,分析服务业对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重要作用。

餐饮业发展具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广大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为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现实需求和经济基础。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和迅速发展,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为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历史机遇。根据历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情况及构成统计数据,1952-2007年,住宿和餐饮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构成百分比可分为两个阶段。1952-1978年是5.1%-3.5%,其趋势是逐年下降后日渐走平,反映出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生产力低下,经济增长迟缓甚至倒退,物质匮乏而导致餐饮业发展缓慢的状况。而1978-2007年则是3.5%-13.9%,一直呈上升趋势,2009年第一季度达14.9%,反映了餐饮业在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经济高增长出现了长期上升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餐饮市场需求旺盛,成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从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来看,餐饮市场的需求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人民群众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全过程,餐饮市场需求旺盛、快速增长的趋势将长期持续。

同时,餐饮业也是经济发展必需配套的消费产业。2007年,中国餐饮消费达到12352亿元,连续17年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大大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和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人均餐饮消费达到915元。预计到2010年全国餐饮业的零售额将达到2万亿元左右,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为当前我国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针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现实可能。

餐饮业具有抵御经济周期影响的行业优势

从统计数据分析,相比外贸出口,消费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对较轻,而作为消费市场重要分支的餐饮业,与其它行业相比,受经济波动周期影响较小。这是由餐饮行业的特点所决定的。餐饮消费是最基本的民生消费,餐饮业在任何时候都存在基本市场需求。餐饮市场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餐饮业发展层次的多样化,使餐饮业成为具有较大弹性发展空间的行业。消费者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在市场需求压力下产生的激烈行业竞争和科技手段的创新,不仅巩固了市场发展基础,同时也不断提高了行业发展水平。餐饮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准入门槛低,有较强的市场生存能力。

2009年第一季度,在国内生产总值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全国住宿和餐饮市场零售额达4382.9亿元,同比增长18.9%,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3.9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8.1%,说明餐饮业在经济困难时期仍保持较好的消费势头。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餐饮业的影响也存在着地区差异和行业差别,对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影响较为明显,而对西部地区则影响较小;对高端餐饮冲击较大,对中低档餐饮影响较小。从地区内部来看也存在不同的情况,如东部地区的上海,2009年一季度gdp增速仅为3%,远低于全国6.1%的平均值,但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第一次上升到60.1%。浙江餐饮市场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消费市场,自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初以来,始终保持旺盛的需求,受到金融风暴冲击的影响很小,与其他行业相比,仍保持健康发展势头。2009年春节后,杭州市人力资源市场共有300家单位提供了4329个工作岗位,招工单位主要集中在餐饮业等第三产业。

餐饮业具有启动大众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大众消费市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启动大众消费市场是落实扩大内需政策的关键,使大众成为消费主体是拉动消费的保证。大众消费市场的消费群体及消费水平相对稳定,是市场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大众餐饮消费已成为市场主流趋势,大众餐饮、工薪消费成为餐饮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另外,餐饮社会化将进一步带动消费大众化。近年来餐饮社会化程度不断加强,外出就餐已成时尚。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观念更新和社会经济交往活动频繁将进一步加快餐饮社会化发展的步伐。商务交易、会展活动、居家消费、商务与个人旅行、婚庆、休闲娱乐等都成为带动餐饮消费的动因。这意味着餐饮业消费需求将不断扩大,与之相对应的消费门类将突破传统的餐式范畴,呈现出便利化、多元化、现代化发展趋势。

为顺应这一趋势,2007年以来,我国政府对发展大众消费市场制订了一系列相关的规划和政策,如2007年3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07年9月《商务部关于加快发展大众化餐饮工作的意见》,200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2008年6月《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餐饮业有关工作的通知》,2008年7月国家工商总局《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餐饮业的发展,尤其是大众餐饮服务业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从而使启动大众餐饮市场成为抵御国际金融风暴冲击的合理选择。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餐饮业消费重点和热点逐渐向大众餐饮市场转移的特征日趋明显。目前我国人均餐饮消费约140美元,与美国1600美元、法国1050美元相比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随着我国政府拉动消费的政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和消费观念更新等因素,未来餐饮业依然是引人注目的消费热点,餐饮消费水平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当前餐饮业的消费市场主要在城市,主体还是来自城镇居民,而农村餐饮这个庞大市场还有待开发。从中央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政策来看,从餐饮市场连续性和可持续性来看,巨大的农村餐饮市场将为餐饮经济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餐饮业是拉动节假日消费的重要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假日经济已成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重要手段。中国人有节假日团聚的习惯,但是,节假日到餐馆聚餐的习俗却是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的产物。餐饮消费也从特定消费者在特定场合消费转为日常化、大众化消费。上世纪80年代末,除夕之夜只有几家国营饭店营业,接待的大多是游客。而到90年代初,到饭店吃年夜饭开始成为小部分人的选择。随后,到饭店吃年夜饭成为习惯。假日经济有效拉动了节假日的餐饮消费,节假日全家人或亲朋好友到饭店聚餐逐渐成为消费时尚,餐饮行业也成为少数全年无休息日的行业之一,餐饮企业纷纷将节假日作为经营重点。

餐饮业是旅游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成为拉动假日消费的主要手段。以浙江杭州为例,2009年春节是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一个春节,杭州餐饮企业生意红火,餐饮门店人气旺盛,外出吃年夜饭的人数稳步增长,自助餐形式的年夜饭也逐渐被市民接受,成为传统中式饭店之外新的年夜饭选择。

据统计,杭州2009年春节节日期间餐饮总体销售较2008年同比增加5%-10%,各大餐馆年夜饭订座率超过95%,营业额普遍增加。由于浙江具有丰富的风景旅游资源和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景区餐饮成为推动节假日餐饮消费的重要因素。各餐饮名店竞相在景区开设餐厅,国际连锁品牌也在景区开设分店。

餐饮业是落实政府保障民生政策的重要抓手

服务业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重要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即使在金融危机和经济紧缩的大环境下,社会消费多元化趋势和社会服务的巨大需求并不会改变,这就为餐饮业带来无限商机。

提升餐饮业的发展水平必然成为政府当前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目前,餐饮业已从为少数高收入阶层或特殊消费群体服务成功转型为大众化餐饮。随着政府职能向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转变,加强对社会餐饮业和大众餐饮市场的管理和指导成为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和重要抓手,解决餐饮业发展中的问题也提升到保民生的高度,从而为推动餐饮业充分实现社会服务功能提供了契机。

大力发展放心早餐工程。由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消费能力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变化,早餐早点作为大众餐饮消费的重要方式,具有制作快捷、食用便利、质量标准、营养均衡、服务简便、价格低廉的特点,成为学生、上班族、打工者、旅游者和家庭用餐的主要消费品种。而提供安全、卫生和营养的放心早餐服务,是政府的一项社会责任,是贴近民心的工作。

商务部将用2年左右的时间,引导287个地级以上城市,初步形成包括配送中心及市场网点在内的早餐供应服务网络。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饭店协会也发出倡议,餐饮企业开办早餐服务,满足群众需求。浙江省也提出要把解决早餐早点供应作为一项便民利民的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程,从网点布局、资金税收、服务等多方面积极给予扶持,使早餐早点供应做到卫生、方便、营养、美味、实惠。放心早餐工程有望形成快餐企业积极探索现代化早餐经营与发展模式,餐馆与饭店等正餐企业积极开展早餐经营,社会合作大力开拓社区早餐市场,深入社区办好早餐服务,各类超市、便利店创造条件办好早餐服务的多层次、全方位推进放心早餐工程的局面。为大众提供早餐服务,将成为餐饮业的增长点。

积极推进社区配套餐饮服务网点建设。随着社会化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社区餐饮、老年食堂等成为社区保障服务的重要内容,加强社区配套餐饮服务网点布局建设也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社区餐饮经营将与商业、文化、休闲等时代特征结合更加密切。

大力倡导健康餐饮。当前,大力提倡健康消费、安全消费、绿色消费、环保消费、科学消费、节约型消费,促进餐饮业可持续发展,成为餐饮业的新追求。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更关心自身健康,科学用膳、餐桌安全是现代人关注的话题,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引导餐饮企业在合理安排膳食,讲究营养搭配;大力扶持放心菜等无污染、富营养的绿色食品;加大在营养餐厅、素菜素食方面的开发力度,培养高水平的营养师,推广绿色食品菜谱,将餐饮业发展成为绿色环保产业。这既是餐饮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政府推进餐饮业提升质量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餐饮业是重要的服务业,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对于促内需、保增长、渡过金融危机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钱学森.谈社会主义美食文明与社会主义美食文化.中国烹饪,1990(10)

餐饮消费基本趋势篇2

论文关键词:餐饮业拉动内需扩大消费

论文摘要: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增速放缓,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成为应对危机的主要措施。餐饮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产业,是消费市场的重要分支,具有抵御经济周期影响的行业优势和启动大众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成为拉动节假日消费和落实保障民生政策的重要手段。因此,应重视餐饮业对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重要作用,促进餐饮业健康协调发展,保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措施的成效。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制定了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GDp增速下滑至6.1%,GDp增速主要靠投资拉动,投资增速达22%以上。而作为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却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则收效甚微。拉动内需作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本文以餐饮业为例,分析服务业对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重要作用。

餐饮业发展具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广大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为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现实需求和经济基础。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和迅速发展,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为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历史机遇。根据历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情况及构成统计数据,1952-2007年,住宿和餐饮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构成百分比可分为两个阶段。1952-1978年是5.1%-3.5%,其趋势是逐年下降后日渐走平,反映出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生产力低下,经济增长迟缓甚至倒退,物质匮乏而导致餐饮业发展缓慢的状况。而1978-2007年则是3.5%-13.9%,一直呈上升趋势,2009年第一季度达14.9%,反映了餐饮业在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经济高增长出现了长期上升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餐饮市场需求旺盛,成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从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来看,餐饮市场的需求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人民群众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全过程,餐饮市场需求旺盛、快速增长的趋势将长期持续。

同时,餐饮业也是经济发展必需配套的消费产业。2007年,中国餐饮消费达到12352亿元,连续17年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大大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和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人均餐饮消费达到915元。预计到2010年全国餐饮业的零售额将达到2万亿元左右,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为当前我国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针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现实可能。

餐饮业具有抵御经济周期影响的行业优势

从统计数据分析,相比外贸出口,消费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对较轻,而作为消费市场重要分支的餐饮业,与其它行业相比,受经济波动周期影响较小。这是由餐饮行业的特点所决定的。餐饮消费是最基本的民生消费,餐饮业在任何时候都存在基本市场需求。餐饮市场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餐饮业发展层次的多样化,使餐饮业成为具有较大弹性发展空间的行业。消费者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在市场需求压力下产生的激烈行业竞争和科技手段的创新,不仅巩固了市场发展基础,同时也不断提高了行业发展水平。餐饮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准入门槛低,有较强的市场生存能力。

2009年第一季度,在国内生产总值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全国住宿和餐饮市场零售额达4382.9亿元,同比增长18.9%,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3.9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8.1%,说明餐饮业在经济困难时期仍保持较好的消费势头。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餐饮业的影响也存在着地区差异和行业差别,对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影响较为明显,而对西部地区则影响较小;对高端餐饮冲击较大,对中低档餐饮影响较小。从地区内部来看也存在不同的情况,如东部地区的上海,2009年一季度GDp增速仅为3%,远低于全国6.1%的平均值,但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第一次上升到60.1%。浙江餐饮市场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消费市场,自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初以来,始终保持旺盛的需求,受到金融风暴冲击的影响很小,与其他行业相比,仍保持健康发展势头。2009年春节后,杭州市人力资源市场共有300家单位提供了4329个工作岗位,招工单位主要集中在餐饮业等第三产业。

餐饮业具有启动大众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大众消费市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启动大众消费市场是落实扩大内需政策的关键,使大众成为消费主体是拉动消费的保证。大众消费市场的消费群体及消费水平相对稳定,是市场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大众餐饮消费已成为市场主流趋势,大众餐饮、工薪消费成为餐饮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另外,餐饮社会化将进一步带动消费大众化。近年来餐饮社会化程度不断加强,外出就餐已成时尚。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观念更新和社会经济交往活动频繁将进一步加快餐饮社会化发展的步伐。商务交易、会展活动、居家消费、商务与个人旅行、婚庆、休闲娱乐等都成为带动餐饮消费的动因。这意味着餐饮业消费需求将不断扩大,与之相对应的消费门类将突破传统的餐式范畴,呈现出便利化、多元化、现代化发展趋势。

为顺应这一趋势,2007年以来,我国政府对发展大众消费市场制订了一系列相关的规划和政策,如2007年3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07年9月《商务部关于加快发展大众化餐饮工作的意见》,200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2008年6月《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餐饮业有关工作的通知》,2008年7月国家工商总局《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餐饮业的发展,尤其是大众餐饮服务业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从而使启动大众餐饮市场成为抵御国际金融风暴冲击的合理选择。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餐饮业消费重点和热点逐渐向大众餐饮市场转移的特征日趋明显。目前我国人均餐饮消费约140美元,与美国1600美元、法国1050美元相比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随着我国政府拉动消费的政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和消费观念更新等因素,未来餐饮业依然是引人注目的消费热点,餐饮消费水平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当前餐饮业的消费市场主要在城市,主体还是来自城镇居民,而农村餐饮这个庞大市场还有待开发。从中央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政策来看,从餐饮市场连续性和可持续性来看,巨大的农村餐饮市场将为餐饮经济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餐饮业是拉动节假日消费的重要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假日经济已成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重要手段。中国人有节假日团聚的习惯,但是,节假日到餐馆聚餐的习俗却是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的产物。餐饮消费也从特定消费者在特定场合消费转为日常化、大众化消费。上世纪80年代末,除夕之夜只有几家国营饭店营业,接待的大多是游客。而到90年代初,到饭店吃年夜饭开始成为小部分人的选择。随后,到饭店吃年夜饭成为习惯。假日经济有效拉动了节假日的餐饮消费,节假日全家人或亲朋好友到饭店聚餐逐渐成为消费时尚,餐饮行业也成为少数全年无休息日的行业之一,餐饮企业纷纷将节假日作为经营重点。

餐饮业是旅游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成为拉动假日消费的主要手段。以浙江杭州为例,2009年春节是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一个春节,杭州餐饮企业生意红火,餐饮门店人气旺盛,外出吃年夜饭的人数稳步增长,自助餐形式的年夜饭也逐渐被市民接受,成为传统中式饭店之外新的年夜饭选择。

据统计,杭州2009年春节节日期间餐饮总体销售较2008年同比增加5%-10%,各大餐馆年夜饭订座率超过95%,营业额普遍增加。由于浙江具有丰富的风景旅游资源和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景区餐饮成为推动节假日餐饮消费的重要因素。各餐饮名店竞相在景区开设餐厅,国际连锁品牌也在景区开设分店。

餐饮业是落实政府保障民生政策的重要抓手

服务业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重要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即使在金融危机和经济紧缩的大环境下,社会消费多元化趋势和社会服务的巨大需求并不会改变,这就为餐饮业带来无限商机。

提升餐饮业的发展水平必然成为政府当前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目前,餐饮业已从为少数高收入阶层或特殊消费群体服务成功转型为大众化餐饮。随着政府职能向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转变,加强对社会餐饮业和大众餐饮市场的管理和指导成为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和重要抓手,解决餐饮业发展中的问题也提升到保民生的高度,从而为推动餐饮业充分实现社会服务功能提供了契机。

大力发展放心早餐工程。由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消费能力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变化,早餐早点作为大众餐饮消费的重要方式,具有制作快捷、食用便利、质量标准、营养均衡、服务简便、价格低廉的特点,成为学生、上班族、打工者、旅游者和家庭用餐的主要消费品种。而提供安全、卫生和营养的放心早餐服务,是政府的一项社会责任,是贴近民心的工作。

商务部将用2年左右的时间,引导287个地级以上城市,初步形成包括配送中心及市场网点在内的早餐供应服务网络。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饭店协会也发出倡议,餐饮企业开办早餐服务,满足群众需求。浙江省也提出要把解决早餐早点供应作为一项便民利民的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程,从网点布局、资金税收、服务等多方面积极给予扶持,使早餐早点供应做到卫生、方便、营养、美味、实惠。放心早餐工程有望形成快餐企业积极探索现代化早餐经营与发展模式,餐馆与饭店等正餐企业积极开展早餐经营,社会合作大力开拓社区早餐市场,深入社区办好早餐服务,各类超市、便利店创造条件办好早餐服务的多层次、全方位推进放心早餐工程的局面。为大众提供早餐服务,将成为餐饮业的增长点。

积极推进社区配套餐饮服务网点建设。随着社会化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社区餐饮、老年食堂等成为社区保障服务的重要内容,加强社区配套餐饮服务网点布局建设也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社区餐饮经营将与商业、文化、休闲等时代特征结合更加密切。

大力倡导健康餐饮。当前,大力提倡健康消费、安全消费、绿色消费、环保消费、科学消费、节约型消费,促进餐饮业可持续发展,成为餐饮业的新追求。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更关心自身健康,科学用膳、餐桌安全是现代人关注的话题,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引导餐饮企业在合理安排膳食,讲究营养搭配;大力扶持放心菜等无污染、富营养的绿色食品;加大在营养餐厅、素菜素食方面的开发力度,培养高水平的营养师,推广绿色食品菜谱,将餐饮业发展成为绿色环保产业。这既是餐饮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政府推进餐饮业提升质量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餐饮业是重要的服务业,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对于促内需、保增长、渡过金融危机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钱学森.谈社会主义美食文明与社会主义美食文化.中国烹饪,1990(10)

餐饮消费基本趋势篇3

abstract:withChina'srapideconomicdevelopment,China'scateringindustryhasalsoshowngoodmomentumofvigorousdevelopment.Basedontheanalysisoftheinternalandexternalenvironmentrelatedtothisphenomenon,thispaperfoundthatChina'scateringindustryhasagreatfuture.atthesametime,thispaperalsoexploredalittlestrategyforthedevelopmentofcateringindustry.

关键词:餐饮业;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消费需求;发展策略

Keywords:cateringindustry;externalenvironment;internalenvironment;consumerdemand;development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1-0072-02

1有利于我国餐饮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1.1餐饮业的发展是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这几年我国饮食服务业每年都以两位数字增长,是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显然早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促进了相关行业和产业的发展。

1.2餐饮业的发展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离不开饮食服务业的发展。例如,农业、畜牧业、旅游业的结构调整,既需要政策支持,又需要餐饮服务业的拉动。

1.3餐饮业的发展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我省各产业长期在计划经济的保护下生存,竞争力较弱。但饮食服务业进入市场早,已经具备了竞争生存的条件和能力。因此,饮食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将为其他产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从而增强这些产业的竞争能力。

1.4餐饮业的发展是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需要餐饮服务业投入相对较少,但见效却比较快,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饮食服务业,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1.5餐饮业的发展发展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餐饮服务业的发展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满足人民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6餐饮业是经济发展必需配套的消费产业2007年,中国餐饮消费达到12352亿元,连续17年实现两位数字快速增长,大大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和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人均餐饮消费达到915元。预计到2010年全国餐饮业的零售额将达到2万亿元左右,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进而为当前我国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针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现实可能。

1.7一系列政策支出并促进餐饮业发展为顺应这一趋势,2007年以来,我国政府对发展大众消费市场制订了一系列相关的规划和政策,如2007年3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07年9月《商务部关于加快发展大众化餐饮工作的意见》,200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2008年6月《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餐饮业有关工作的通知》,2008年7月国家工商总局《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

2有利于我国餐饮服务业发展的内部条件分析

2.1具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广大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为餐饮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现实需求和经济基础。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和迅速发展,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为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历史机遇。根据历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情况及构成统计数据,1978年至2010年,餐饮服务业发展一直呈上升趋势,反映了餐饮服务业在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出现的长期上涨趋势。

从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来看,餐饮服务业市场的需求也将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全过程继续快速、长期、旺盛地增长。

2.2餐饮服务业具有启动大众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大众消费市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启动大众消费市场是落实扩大内需政策的关键,使大众成为消费主体是拉动消费的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大众餐饮消费已成为市场主流趋势,大众餐饮、工薪消费已经成为餐饮服务业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同时,餐饮服务业社会化将进一步带动消费大众化。近年来餐饮服务业社会化程度不断加强,外出就餐已成为时尚。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观念更新和社会经济交往活动频繁将进一步加快餐饮服务业社会化发展的步伐。商务交易、会展活动、居家消费、商务与个人旅行、婚庆、休闲娱乐等都成为带动餐饮服务消费的动因。这意味着餐饮服务业消费需求将不断扩大,与之相对应的消费门类将突破传统的餐饮服务范畴,呈现出便利化、多元化、现代化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人均餐饮消费约140美元,与美国1600美元、法国1050美元相比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随着我国政府拉动消费的政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和消费观念更新等因素,未来餐饮业依然是引人注目的消费热点,餐饮消费水平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当前餐饮业的消费市场主要在城市,主体还是来自城镇居民,而农村餐饮这个庞大市场还有待开发。从中央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政策来看,从餐饮市场连续性和可持续性来看,巨大的农村餐饮市场将为餐饮经济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3推动餐饮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策略分析

3.1加快创新步伐,提升品牌形象我国餐饮业目前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商标抢注,合资后品牌消失等事件屡屡发生。同时我国餐饮业在管理能力上还存在着品牌营销意识缺乏,品牌推广力度不足的问题。所以针对以上问题,餐饮企业应创新经营方式,突出中国各地传统特色,加强品牌营销,做精餐饮文化;在创新品牌、打造品牌过程中注重统一性、文化性,把基础作好做实,在餐饮市场形成美誉度,争创著名商标、餐饮名店,让中国餐饮品牌首先成为我国老百姓心目中的金字招牌,然后走向世界。

3.2加强餐饮业人才基地建设和科技投入目前,我国餐饮业从业人员流动频繁,整体素质不高;餐饮业发展理论滞后,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足。针对这种状况,餐饮企业应依托行业协会,建立人才培训基地,为餐饮服务业的技术创新奠定“平台”。大力倡导健康餐饮。当前,大力提倡健康消费、安全消费、绿色消费、环保消费、科学消费、节约型消费,促进餐饮业可持续发展,成为餐饮业的新追求。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更关心自身健康,科学用膳、餐桌安全是现代人关注的话题,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引导餐饮企业在合理安排膳食,讲究营养搭配;大力扶持放心菜等无污染、富营养的绿色食品;加大在营养餐厅、素菜素食方面的开发力度,培养高水平的营养师,推广绿色食品菜谱,将餐饮业发展成为绿色环保产业。产学结合、校企结合、着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餐饮人才。积极发展餐饮服务高等职业教育;加强餐饮业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规范职业资格认证,推广餐饮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开展餐饮业职业经理人认定和技能大赛等活动,鼓励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出台餐饮业科技创新的相应政策,加强餐饮业在科学管理、标准化建设、营养保健、菜品研发、先进机器设备创新等方面的科技投入。加大人才投入和科技投入为中国的餐饮业走向世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3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当前我国餐饮企业加入各级行业协会的较少,行业协会对餐饮企业的服务也不够,对国际上先进的餐饮信息、专业成果的引进和转化体系未能形成。餐饮企业单兵作战、分散闭塞的现象仍较普遍。行业协会在组合行业力量、信息交流、培训方面开发力度不够,行业协会亟待加强。

因此,餐饮企业应充分发挥餐饮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充分支持行业协会在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企业利益、沟通行业信息、加强业务交流、推广先进技术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做好工作。

3.4各级政府应加强调控,并对餐饮业方面的好项目进行直接扶持餐饮业竞争激励的局面已经形成,急需提高行业整体的管理、技术水平、规范行业的自律行为,在目前我国餐饮业主管部门缺乏执法权和有效管理措施的情况下,加强建设行业标准和规范显得格外迫切。今后需加强的标准有:基础标准包括行业专业术语、分类、编码、通则等;管理标准包括信息、营销、财务、培训、人力资源等;技术标准包括物料识别技术、产品加工技术、食品安全技术、服务技术等;急需制定的标准包括厨房管理标准、餐饮服务标准、市场准入标准、岗位人才标准等。

加快制定餐饮业管理的部级和地方性法规。建立健全行业法规体系。要制定餐饮业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加强餐饮业统计工作,建立统计调查体系,增强行业运行分析。开展餐饮业创新理论研究,深入研究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提出解决的政策措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和发展方向的正确性要靠政府主管部门的调节与控制。各级政府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适时制定餐饮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实施有关政策措施,利用政策手段刺激并调节企业的发展、投资方向,保证服务质量,推进餐饮服务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为加快餐饮服务业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对具有一定品牌优势,且发展势头良好的饮食服务企业可以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出台优惠政策,用参股、帮助贷款、协调有关政策措施等形式,培育一批跨区域、全国性的连锁服务企业,使其增加扩张实力,促进连锁规模迅速扩大,以此引导餐饮服务业的整体发展。

3.5加强餐饮业国家交流,提升国际竞争能力中国是世界餐饮业大国,但近几年我国餐饮行业对外交流不多。参加国际性餐饮业专业会议和比赛、展览、考察、研讨等活动更少。应鼓励和支持餐饮企业开拓国外餐饮市场,使中国的餐饮业走向世界、香飘全球。外经贸、旅游等部门应积极为餐饮业走出国门提供信息、牵线搭桥,行业协会应积极引导,并为餐饮企业排忧解难、提供服务。在积极走出去的同时,大胆开放中国餐饮市场,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进入中国,进一步吸引世界先进的餐饮管理和企业营销理念与营销方式,不断提高我国餐饮产业质量,把中国餐饮市场打造成人们向往的美食天堂。

参考文献:

[1]钱学森.谈社会主义美食文明与社会主义美食文化[J].中国烹饪,1990,(10).

[2]中国烹饪协会.2007年度餐饮百强经营情况分析报告[R].中国烹饪信息,2008,(6).

餐饮消费基本趋势篇4

关键词:餐饮业服务营销发展趋势个性化服务

餐饮业在品质同质化的时代,服务营销已经越来越成为商业组织创造竞争优势的最有效手段。餐饮业服务营销,就是采取多种策略,整合餐店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团体优势,创造商机,经营顾客需求,使现有各类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以期利润的最大化。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今商业时代是服务竞天下的时代。而餐饮作为服务业,它的产品就是服务,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酒店生意的好坏。对餐饮业来说服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了餐饮经营工作的一切要素和环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体现出个性化和多元化趋势。消费者不仅重视酒店饭菜的质量和特色,更重视从消费过程中获得的精神满足。

从餐饮业的功能用来看,其客户群的最终需求均立足于餐饮服务质量上。不难想象,一家会议室、客房装备等都很优良的酒店,但餐饮服务却一塌糊涂,其营业状况会提升?因而,新时期的餐饮业,极应加强其“服务营销”的核心理念。

因为,从顾客角度来说,服务营销有利于吸引并留住顾客;从服务员角度来说,服务营销有利于服务员自身认识的提高,端正工作态度,从而推动餐饮服务质量的提升;从领导者角度来说,服务营销有利于领导者更好地发挥本店优势,调整服务战略,赢得顾客,获取最大利润。此外,领导者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店内员工积极性,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及思想负担,这样才能达到家和万事兴的效果。

近年来,我国的餐饮业发展非常迅速,据有关方面的统计,餐饮业的增长率要比其它行业高出十个百分点以上。可以说我国正迎来一个餐饮业大发展的时期,市场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广阔。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餐饮需求又是复杂多变的,其消费口味和消费心理,都可能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餐饮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要求,看清餐饮市场的发展趋势,选择适当的营销方法,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在本餐饮服务营销论文中未来餐饮业的发展特点大致有一下五个方面:

一、走优质高效的快餐化道路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上对快餐的需求量日趋增大,质优价廉高效率的快餐店必将受到广大居民的欢迎。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就曾经提出,应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建立快餐中心,以规模经营的高效率和低成本,来满足广大群众的饮食需要,加快家务劳动社会化的步伐,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事实上,我国各地已有许多饭店和各类餐饮企业,通过经营快餐业务而使自身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更加强调营销环境的情调、氛围

现代社会的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往往带有许多感性的成份,容易受到环境氛围的影响。在饮食上他们不太注重食物的味道,但非常注重进食时的环境与氛围。要求进食的环境“场景化”、“情绪化”,从而能更好的满足他们的感性需求。因此,相当多的餐馆,在布置环境,营造氛围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力图营造出各具特色的,吸引人的种种情调。或新奇别致,或温馨浪漫,或清静高雅,或热闹刺激,或富丽堂皇.或小巧玲珑。有的展现都市风物,有的炫示乡村风情。有中士风格的,也有西式风情的,更有中西合壁的。从美食环境到极富浪漫色彩的店名、菜名,使你能在太快朵颐之际,烘托起千古风流的雅兴和一派温馨的人和之情。餐饮店的内部也可以来点奇特的创意。比如以郁金香、红玫瑰等来取代几号桌几号桌的编号。营业中、准备中的门口告示牌,令人感到冰冷无情,如果改用‘本店上午九点开始营业,敬请稍候’‘本日下午十点打烊,明日上午九点再见,敬请原谅’就令人倍感亲切。因此,有着良好的环境氛围的快餐店和一些大酒店,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三、生态农业、绿色食品、保健环境将更为人们所重视

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自身健康等问题的关心程度日益提高,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保健食品,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许多餐饮企业适应这种要求,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保健绿色食谱,并增加保健设施,营造保健环境。

近几年,国内外的许多有识之士,对健康的概念提出了全新的解释。许多餐饮企业据此推出了一系列的促销措施。例如,推销健康食谱、引进健康信息(如提供与健康、运动相关的杂志,或附设健康俱乐部、瑜珈教室,或放映外国运动影片,举办健康食谱讲习班等)、提供健康设施(如设置‘按摩器’‘健身器’‘氧气供应’等)、提供健康环境(如禁烟餐厅等)等,以此适应人们观念上的变化及其要求。

近几年,药膳的保健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药膳餐厅也越开越多。富含高纤维的蔬菜水果,没有污染且营养丰富的野菜,在餐馆菜肴中所占比例日渐扩大,而原来作为餐馆的主菜、大菜的高脂肪、高蛋白食品则退居次要的地位。因为据科学分析,高纤维食品能够起到降低胆固醇,减低癌症罹患率,控制血糖浓度的作用;而一向不为餐馆所重视的野菜,因其味美且没有污染,安全可靠,又兼富含胡罗卜素、抗坏血酸和核黄素等有利健康的微量元素,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据分析,野菜中的荠菜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作用,枸杞具有滋肝补肾、益精壮阳的功用,马兰头具有清肺消炎、止血凉血的作用,脑有疏风散热、平肝明目的作用。在南京地区,野菜已成为市民餐桌上的重要内容,而餐馆亦适应市民消费需求的变化,纷纷推出了各种精工细作的野菜时蔬。

四、重视个性化、特色化、形象化的服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将日趋个性化,这要求企业重视人们的具体要求,根据具体的消费场景、消费时间、消费对象,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并据此塑造出符合顾客要求的企业形象。如情人餐厅、球迷餐厅、小盏餐厅、离婚餐厅等。从现代消费者的心理来看,许多人在进行某种消费时,不仅消费商品本身,也消费商品的名气和通过商品体现出来的形象,因为形象具有一定的象征价值,能满足人们对身份地位等方面的追求,能让人产生自豪感,抑或给人们一种谈资、一种经历。

五、重视人们的情感生活、社交活动等方面的需求

情感生活是人们的基本需要之一,近几年来社会上兴起了一股所谓“煽情”的营销方法,就是通过各种措施活动刺激和调动人们的情感,以达到促销的目的。许多餐饮企业也通过设立诸如情侣包厢、情侣茶座、情侣套餐、情侣烧烤等服务项目来促销。或以加强家人的团聚、朋友的聚会、父母子女情、兄弟姐妹情、乡亲情、同学情等来调动人们的消费欲望。在宣传上也强调情感服务的特色,尽力突出自身适合各类情感生活的消费环境。外食市场是餐饮业的基础,而外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于应酬的需要,如婚丧喜庆、商业会谈、情感交流、朋友聚会等,人们需要寻求一种更好的环境氛围,更周到的服务,更形式化的场所和更丰富的饮食选择。

我认为该餐饮服务营销论文中最为重要的是其四“重视个性化、特色化、形象化的服务”。餐饮服务营销论文所指服务的个性化能针对目标顾客,依据各种渠道对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集中优势为目标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只有个性化才能形成品牌效应,使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在实施服务创新,实施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应做到:

一、强化全员强烈的服务意识。酒店经营者要高度重视服务的重要意义,在抓好饭菜特色和品质的同时,加强服务多元化管理。要加强教育和培训,建立和谐温馨的酒店企业文化,让每一位员工产生强烈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归属感,才能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全心全意地从我做起做好服务工作。

二、加强消费者服务需求的研究,创新服务内容。潜心研究消费者消费心理,能够及时发现消费者的服务新需求。要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从沟通中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满意度。一名优秀的服务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服务常识,更要善于察言观色,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心理。

三、要实现培训的全程化和经常化,实行外聘和内培相结合的方式,强烈全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的培训。要加强企业文化、企业理念的培训,要重视各项服务技能的培训,还要重视礼仪的培训。

四、重视服务的人性化,充满对消费者关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消费者在接受服务的同时,也希望感受到他被人接受并被尊重。所以服务并不能为服务而服务,而要一切为满足和超越消费者期望,充分人性化和人文病情,使消费者的精神回报最大化。

综上所述,在餐饮业这个这个特殊行业中,企业应以满足顾客的需要为目标,立足长远,不断提高服务营销能力,充分运用服务营销服务于顾客,这样才能赢得顾客的心。

餐饮消费基本趋势篇5

内容摘要:顾客关系管理是餐饮连锁业运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文首先对餐饮连锁企业顾客的消费行为特征及影响消费者就餐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接着分析了餐饮连锁业顾客需求信息管理的内容,最后提出了餐饮连锁业实施顾客关系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餐饮连锁业顾客关系管理需求信息管理

顾客关系管理

顾客关系管理是指企业通过有效管理消费者的信息资源,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和顾客建立起长期、稳定、相互信任的密切关系,使企业能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来满足顾客的需求,更大程度地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挽回失去的顾客、保留现有的顾客,并不断地吸引新的顾客,挖掘并牢牢地把握住能给企业带来最大价值的消费群体,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优势。

顾客处于餐饮连锁业供应链的终端,它能推动整个餐饮连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餐饮连锁企业与传统单店经营的餐饮企业相比优势之一是餐饮连锁分店分布在不同的多个区域,能够获得不同区域更多的顾客。这些顾客是餐饮企业最宝贵的资源,餐饮连锁企业必须像管理其他资源一样对顾客进行管理,与顾客建立一种相对稳定和密切的关系,时刻了解顾客最新的消费需求动态,赢得顾客的消费忠诚,从而实现餐饮连锁企业和顾客的价值增值,达到双赢。

顾客关系管理是餐饮连锁业供应链管理的进一步延伸,它能帮助餐饮连锁企业减少营销体系中的中间环节,通过新的扁平化营销体系,实现餐饮连锁企业对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快速响应,从而降低销售成本。但是,在现实操作中,许多餐饮连锁企业在进行顾客关系管理时,盲目性、随意性、非科学性的成分很重,大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客户关系管理模式。所以,餐饮连锁企业亟待需要用一种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手段来重新进行顾客关系管理。

顾客消费行为特征及影响消费者就餐的因素

为了更好地把握顾客需求的性质,有针对性地开展餐饮生产和营销活动,餐饮连锁企业必须对顾客的类型、顾客的消费心理和购买行为等特点有所了解。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特征是指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特征和消费行为特征,认知特征主要是对产品的概念的认识和评价,购买行为是消费者购买产品时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如消费者的认牌购买风格等。

具有不同购买动机的餐饮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特征不一样。按照购买动机可把餐饮消费者划分为便利型就餐者、求廉型就餐者、求实型就餐者、求新型就餐者、感情型就餐者、社交型就餐者、商务型就餐者和习惯型就餐者,他们在消费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顾客到餐饮连锁企业进行消费的行为和消费心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顾客本身的因素、餐饮连锁企业的因素以及其它因素。顾客的因素包括顾客的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水平等。餐饮连锁企业的因素包括餐饮连锁门店的地理位置与内部就餐环境、餐饮产品的价格、产品的口味、产品的特色、服务质量、餐厅的卫生条件、餐厅的美誉度、餐饮连锁企业的知名度等等。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组织调研而形成的2003年餐饮业消费趋势调查报告中,被调查者光顾餐饮连锁企业时对餐厅的卫生条件、餐饮产品的口味、产品的特色以及营养健康等因素特别关注。其它因素包括顾客与餐饮连锁门店的距离等。

顾客需求信息管理

餐饮连锁企业制定合理和个性化的服务,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各层次的需求,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顾客和市场份额,是在获取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充分了解顾客消费需求倾向的基础上进行的。顾客的需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基本需求、顾客期望和超越顾客期望。顾客基本需求是产品和服务必须具有的基本属性或基本功能,如果产品和服务不能满足顾客最基本的需求,顾客将会失望,然后离去。顾客期望是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仅仅具备必须的属性或基本功能,还能满足顾客潜在希望得到的要求,这种要求一旦得到了满足,顾客就很可能成为回头客。超越顾客期望是指提供给顾客一些完全出乎意料的产品属性或服务行为,或者满足顾客从未体验过的需求,这种超越可能给顾客带来意外的惊喜。

餐饮产品具有不可储存和即时性,即顾客点菜后才进行餐饮产品的生产,而且产品即时消费;餐饮产品的原料又具有易腐烂等特性,这些特性都决定了餐饮连锁企业必须尽可能准确地预测每个餐饮连锁分店每天的销售量,从而进行原料的采购,以免造成原料的过量或缺货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而失去顾客。这些都要求餐饮连锁企业要对顾客的需求信息进行管理。因此,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对顾客需求信息进行管理,能够使餐饮连锁企业明确自己的价值定位,比竞争者更快、更有效地向顾客提供其需要的产品和服务。餐饮连锁企业对于顾客需求信息的管理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顾客需求信息的获取

顾客需求信息的获取收集是顾客信息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餐饮连锁企业获取消费者需求信息的渠道很多,包括直接与就餐的顾客闲谈、组织市场调查、网上留言调查、顾客点菜信息获取、顾客意见反馈以及其它渠道等。其中市场调查、顾客的菜单信息是最为重要的来源,尤其是菜单信息,它是消费者的直接需求信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顾客短时期内的消费倾向。

顾客需求信息的分类与分析

顾客需求信息的分类与分析是对收集的顾客需求信息进行一定的加工与分析,主要是把顾客需求信息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从而进行统计分析、顾客需求趋势分析以及需求关联分析。需求信息统计分析是通过对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分类,分析顾客的年龄、家庭状况、工作性质、收入水平及消费习惯等,从中了解哪些菜式比较受欢迎、什么时段会出现就餐高峰期、顾客需求的季节性变化、消费者的消费额度、顾客的基本需求与顾客期望等等。需求趋势分析是通过分析获得的信息,预测消费者短时间或一段时期内的餐饮需求倾向和趋势。需求关联通过集成有关的信息,分析不同餐饮产品之间的销售关联度,即了解顾客喜欢什么样的餐饮产品搭配等等。

由于顾客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而且随着市场的变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可能也会发生变化,因而在分析这些顾客信息的时候要注意这些信息的真实性、连续性和时效性。

顾客需求信息的共享

顾客作为餐饮连锁业供应链的末端节点,其需求信息也就成为餐饮连锁业供应链中信息流的源头之一。需求信息的透明是整个餐饮连锁业供应链有效管理的基石,实现顾客需求信息的共享,能够有效地减少最终市场需求信息沿供应链向上传递过程中的波动程度放大现象(即所谓的“牛鞭效应”),使供应链上的成员更好地安排生产作业和配送计划,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最终顾客的满意度;同时,顾客信息的共享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餐饮连锁企业与其它供应链成员的相互信任,有利于稳定双方的长期合作。

把顾客需求信息与销售数据、存货数据、生产调度数据、需求预测数据以及配送计划数据等多方面的信息汇集到餐饮连锁企业总部的信息控制中心,使该信息中心形成一个具有数据存储、信息处理和信息等功能的系统。由该信息中心根据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频度、企业的商业机密与信用度、业务合作时间的长短、关系的密切程度等决定信息的公开程度,从而实现不同合作伙伴对信息的差异化共享。

顾客关系管理的对策建议

采取顾客类型细分策略

顾客关系管理可以简化为这样一个过程:建立关系――维持关系――增进关系,或者是吸引顾客――留住顾客――升级顾客。根据著名的20%-80%营销法则,企业经营利润的80%来源是20%的重要消费者的重复购买,而不同的顾客对服务水平和服务类型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对于餐饮连锁企业来说,对于不同类型的顾客群应该采取不同的差异化服务策略,而重点放在比较重要的20%的顾客身上,与他们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

对顾客的信息加以分析,可以把顾客细分为忠诚顾客、偶尔消费的顾客和潜在顾客。忠诚顾客数量占餐饮连锁企业总顾客数的比例比较少,但是能给餐饮连锁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润。对于这类顾客,餐饮连锁企业应该充分重视,对他们给予必要的折扣优惠,经常地和这些客户进行感情上的交流,掌握他们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一对一营销”的个性化服务,并听取他们对于本企业在服务、菜品质量、环境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改正,使这些顾客真正成为餐厅的忠实顾客。偶尔消费的顾客数量比较多,但是消费额比例不太大,对于这类顾客,餐饮连锁企业必须依靠高品质的餐饮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来吸引他们,找出企业各个方面与他们需求之间的差距,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加以改进,提高他们对餐厅的满意度,以此获得他们的信任,从而促使他们增加消费的次数,进而成为忠诚的顾客。对于潜在的顾客,要了解他们的需求、购买动因与消费价值观念,发掘他们感兴趣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创造需求,吸引他们来餐饮连锁分店消费,并以高质量的、独特的产品和服务留住他们。

对顾客类型进行细分,重新进行目标市场的定位,了解不同顾客的餐饮消费需求情况和目前的满足情况,能发现对哪些顾客的服务需要进行较大的改进。通过服务形式的多样化、差异化与层次化,区别对待重点客户、特殊需求客户,使得客户服务更有针对性和经济性,从而实现餐饮连锁企业获得更多的顾客以及顾客满意。

建立完善的消费者满意度评价体系

顾客满意度是用来衡量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感受程度的指标,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评价,便于企业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同时,还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建立消费者满意度评价体系,不仅仅局限于顾客对餐饮食品的口味、价格合理性、食品多样性、服务质量、卫生条件、店面位置等方面的满意程度,还要分析顾客预期质量、顾客感知质量、顾客感知价值以及顾客忠诚等多个方面,从而建立完善的满意度测量指标体系。通过定期的消费者满意度评价,测定顾客的满意程度,不断地设立改进目标,改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调整餐饮连锁企业的经营活动。

把顾客信息管理纳入供应链信息化系统中

对于大中型的餐饮连锁企业来说,为了全面、准确、快速地了解不断变化着的顾客需求,开发顾客信息管理子系统、把顾客信息管理纳入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化管理中是很有必要的。餐饮连锁业供应链中各个环节和主体之间都是双向联系,扮演着双重的角色,而顾客是推动整个供应链前进的动力,既是这条链的开始,也是这条链的归宿。因而把顾客信息管理子系统加入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化系统,使供应链形成一个闭环,良性地循环下去。顾客信息管理子系统包括顾客基本信息管理、顾客需求信息管理、顾客满意度评价、信息反馈与共享等。

参考文献:

1.杨铭铎,华庆.论餐饮客户关系管理模式[J].商业研究,2004

2.陈学军.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特征在市场预测中的应用[J].消费经济,1999

3.涂永式.四类不同购买行为的餐饮消费者[J].中国商贸,2001

4.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03年餐饮业消费趋势调查报告[R].2003

5.朱忠华.顾客――服务三角形的中心[J].中国质量,1999

餐饮消费基本趋势篇6

【关键词】镇江市餐饮业;现状及特点;存在问题;设想和措施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镇江市餐饮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市餐饮业的销售额每年同比增长都在10%以上,成为了目前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为了全面掌握本市餐饮业所处的现状、业态分布和发展趋势,从而进一步扩大开放,提升档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笔者就本市餐饮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本市餐饮业现状及呈现的特点

1.经营主体多元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体制改革的深入,餐饮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独立经营、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经营方式迅速发展。同时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饭店、集体饭店通过体制改革也得到了发展。总之,经营主体多元化的趋势日渐明显。

2.经营品种齐全化。在本市既有传统的中式餐馆,如“阿得煲”、“香江酒家”等,也有西式和中西文化相融合的餐厅,如“必胜客”、“肯德基”、“麦当劳”等,还有供客人茗茶、喝咖啡的茶楼、咖啡厅、酒吧等,使市民在消费种类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形成了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局面。

3.经营业态多样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餐饮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西式快餐早已进入本市的餐饮市场,并迅速发展起来,如“肯德基”、“麦当劳”、“上岛咖啡”等已发展为多家连锁经营店,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中式快餐也加快发展,一方面保持了原有的正餐的传统,另一方面也积极发展西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消费市场大众化。民以食为天,经营以民为本,无论是高档餐饮或个体经营企业,消费对象都瞄准了大众餐饮,它们凭借着充足的客源市场、合理的定价策略、整洁宽松的就餐环境、可口卫生的菜肴、优良快捷的服务、诚实可靠的信誉,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从现实和长远的观念来看,大众化永远是餐饮消费市场的主旋律。

5.“假日消费”白热化。随着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和消费观念的变化,餐饮假日消费不断升温,不仅活跃了市场,而且成为了餐饮消费的一个亮点。餐饮企业围绕着假日消费在特色菜肴的制作、优质服务的提供及主题餐厅环境的布置上大做文章,促使了“假日消费”市场不断升温直至白热化的程度。

二、本市餐饮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本市的餐饮业发展规模总体在逐步扩大,销售收入逐年增长,经营领域在不断拓宽。但在经营方式、网点布局、规模档次、产品质量、卫生状况、服务态度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1.产业布局不合理,成堆积式发展。在高校周围、小街小巷主要是个体小经营户,如江苏大学周围的小吃店一家连一家,堆积在一起。而在人口相对密集的火车站地段和部分市场周围,上档次的餐饮企业及个体经营户都很少,只有几家档次不太高的小作坊式酒家,沿途叫卖盒饭的现象还经常见到。随着火车站南站的建成、投入使用,与之配套的餐饮设施的建设却显然落后,只有一到两家中式餐饮连锁店,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进出本站旅客的需要。

2.环境卫生不合要求。本市餐饮聚焦点大多配套设施不齐全,呈现出脏、乱、差的特点。特别是在一些高校周围,餐饮门面店林林总总,到了就餐高峰时,这里往往饭菜随意摆放,污水烟气沿街排放,餐具洗涤,加上来吃饭的车辆乱停乱靠,吵吵闹闹像赶集。规模餐饮企业稍好一些,但也存在着食品卫生安全隐患的问题,比如:因采用过期的食品原料、采购卫生不达标的食用油等等而引起客人食物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

3.规模不大,档次不高。近几年来,虽然在本市范围内兴建了一些高档次、大规模的酒店,但由于消费门槛较高,所占市场份额并不大,大多数仍然是一些校园周围、小街小巷内的家庭作坊式的个体经营户,有的小到只有几平方米的面积,却占到了总体经营户数量的一半以上。这些个体经营店谈不上什么服务意识,沒有专门的服务人员,很多情况下洗菜的就是传菜的,同时也是收银员。客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切随你,无人理睬。

三、加快餐饮业健康发展的设想和措施

1.加强布局引导,合理规划网点。根据市场需求加强业态布局引导,克服分布不均的缺陷。针对火车站等人流量较为密集的地带,可引导进行快餐经营,满足流动人群的就餐需要。城市中心位置兴建高档的商务会所,以满足客商在此会友、茗茶、喝酒的需要。传统的中式餐饮名店在做好中式菜肴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小吃、茶馆、酒吧和其他餐饮业态。

2.尊重地方传统,促进中西融合。镇江地处苏南,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市民消费已从“有事到饭店吃饭”转为“沒事也到饭店吃饭”。餐饮需求的不断扩大,带来了餐饮业经营业态模式的变化,呈现出个性化、便利化、多元化和现代化趋势,除了有以地方菜为主的正餐业态,还有大众餐饮业态、宾馆性餐饮、休闲餐饮、火锅、快餐、西餐、主题餐饮、农家乐以及美食街区等多种业态形式。

3.引进品牌大店,鼓励公平竞争。随着宁镇杨城市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镇江的餐饮业要发展,必须更新理念,打破区域界限,引进一些在全国餐饮业有名的餐饮大店,繁荣本市的餐饮市场,提升本市的餐饮水平和竞争力。在引进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地方业主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将餐饮企业做大做强,提档升级,打造自己的品牌。

餐饮消费基本趋势篇7

总的来看,上半年我国餐饮业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个百分点,成为除2003年因“非典”因素外新世纪以来的最低值。全国餐饮业的增速下滑让众多关注者始料不及,目前的增长率与商务部对“十二五”期间餐饮业发展的预测数据16%相距甚远,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一、餐饮业利润急剧下滑使行业面临严峻形势

从各业态行业领军企业今年上半年的经营数据与往年横向对比来看,行业发展形势非常严峻。大型快餐连锁企业上半年同比增幅维持在10%左右,新门店扩张完成计划比例仅为20%~30%,本土快餐品牌利润不及8%。正餐企业借助于食品产业和新产品研发的驱动下,增速明显放缓,广东地区甚至出现企业因营业不足,费用不减,而无奈关闭门店的现象。火锅企业上半年的翻台率普遍达到历史最低,尽管有企业通过向种养殖业、食品加工等方向转型,但企业的利润率不断下降似乎成为无法改变的势头。从所调查的品牌餐饮企业反映的情况来看,虽然不同企业发展进度、面临问题不一,但从可比口径来看,单店经营的效益放缓成为大势所趋。依靠规模效应实现的企业跨越性增长能否继续复制,需要重新思考。

另据海南省酒店与餐饮行业协会反映,因为餐饮业外部环境日益严峻,经营难度不断增加,该省一些餐饮企业已因不堪重负而倒闭,或对外招租、转让。湖南省餐饮协会对本省餐饮业进行了调研,该省中小餐饮企业处境堪忧,其中75%处在盈利边缘,三成生存困难,濒临倒闭。厦门地区不少餐饮企业的利润率只有3年前的三分之一,仅有30%的企业有经营利润,业内人士预计餐饮企业月倒闭率高达15%。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餐饮市场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象征意义更加明显。

二、沉重的税负将成为压垮餐饮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上半年,餐饮企业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压力略有减轻,这一点与Cpi增速放缓相趋同,而“四高一低”(房租价格高、人工费用高、能源价格高、原材料成本高、利润越来越低)、成为企业不可逆转的负担,同时还要承担食品安全、消费者投诉、媒体曝光的风险。从房租水平看,目前餐饮企业年租金保持8%的增长已经成为行业普遍遭遇的“惯例”,而餐饮企业前期的装修投入、商圈培育、品牌形象成已为绑架自身必须续约高租金的枷锁。从人工成本看,由于就业选择的多样化,餐饮业岗位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减弱,用工荒普遍存在,造成薪资待遇“水涨船高”,上半年餐饮企业的员工工资普上涨了10%左右,很多已经上升至25%以上。另外在基本薪资增加的同时,《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的实施有效规范了企业的用工行为,企业为每一名员工支付的社保基金增多。总体看来,尽管餐饮业的平均用人成本均已突破3000元/人·月,餐饮行业普遍存在招人难的局面,依然没有有效的破解途径。从能源价格和原料成本来看,餐饮业基本上使用的都为峰谷电价。主要原材料价格的年均增长大约在9%~10%,连续5年来食用油的年均增长高达16%。此外各地居高不下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名目繁多的残疾人保障基金、河道管理费、价格调节基金等其他不合理税负成为强加在餐饮企业身上的致命负担。

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选择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升级等支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强劲,趋稳态势明显,但2012年下半年经济复杂形势难以根本改观,餐饮业增长将受此影响增速较去年将有所降低。在此形势之下要求餐饮业加快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民生、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则须强调3个提高:

(1)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投入比例。长期以来政府对餐饮业的管理注重了监管,而缺乏足够的重视、缺少财政政策、配套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支持,政府公共服务的缺位、完全依赖企业自身艰难的资金积累和滚动投入,使得餐饮业的转型升级难度越来越大。

(2)提高餐饮行业的准入门槛。餐饮行业提供的产品是直接入口的食品,作为消费终端和风险累加的最后环节,餐饮行业的市场准入条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无论是作为服务提供者的行业员工,还是作为产品提供者的市场主体,都需要有严格的制度约束和行为指导来进行规范,因此唯有提高准入门槛才是首选。

(3)提高餐饮企业的科技水平。工业化对社会财富的创造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效有目共睹,信息化的浪潮又席卷而来。传统以密集劳动、手工操作、经验管理为主要特征的餐饮行业,如果企业不适时调整前进方向、大力提升科技化水平,就无法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逐步被行业所抛弃。

四、政策建议

“民以食为天”,餐饮业的兴衰直接影响到拉动内需、安排就业、繁荣市场、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局。当前,餐饮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较危险的时刻。建议参考2003年“非典”时期采取的临时救市措施,由中央政府统筹考虑、联合地方政府统一行动,为餐饮行业“松绑”,通过“放水养鱼”促进餐饮行业回归生活服务性行业的本质,更好地服务民生,促进市场繁荣、社会和谐。

(1)建议尽快降低餐饮业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据测算,目前每百元人民币现金的流通成本是1.68元,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与此对应的是每百元人民币的刷卡消费成本是0.6元,全部由接受服务的企业承担。由于中国人民银行把接受服务的企业分成不够公平的五类,其中如医院、学校等公益性商户免受手续费,另外有餐饮等几类收取的手续费不足以承担成本,再加上断垄行业的银行、银联等机构需要从中盈利,所以造成了餐饮、住宿等行业承担了社会上大部分的刷卡成本,这是严重的行业歧视和社会不公。建议有关部门能跳出自己的利益圈,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尽早还关系民生的餐饮业以公平。

餐饮消费基本趋势篇8

关键词:波特五力模型;高校周边餐饮行业;竞争措施;互联网

一、高校周边餐饮业的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一)现有竞争者间的抗衡

餐饮企业的装修风格、食品口味往往对消费者选择具有导向作用,并且成为现有竞争者竞争的主要力量。一个成功的餐饮企业,往往会在这方面做足文章。像连锁品牌餐饮店(如如意馄饨),由于管理规范、环境卫生、口味较好、店面风格鲜明,加上品牌辐射效应,往往在高校周边餐饮业立于不败之地。另外,特色餐馆由于装修风格迎合大学生审美情趣(如小清新,复古风)、口味独特(如日韩菜、陕西菜),尽管价格比一般餐馆高,却颇受大学生们喜爱,人气高涨。而小型餐馆,只能通过模仿或以实惠的价格来战胜品牌及特色餐馆,从长期角度看,如果口味、服务不佳,将面临倒闭的风险。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如何使餐馆风格、口味迎合大学生需求将成为高校周边中小餐饮业竞争的关键所在。

(二)潜在新进入者的威胁

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潜在进入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已在高校周边其他行业站稳脚跟的商家;另一类是准备加入高校周边餐饮业的新进入者。很明显,后者对现有的高校周边餐饮业格局来说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威胁和挑战。前来看,高校周边餐饮市场上新进入者大多选择与美团、大众点评这样的团购网站进行合作或者在校内进行宣传推广,以实惠的价格吸引大学生们进店消费。由此可见,价格战谁都会打,关键是怎么打出自家特色,牢牢抓住消费者的胃。

(三)替代品的威胁

餐饮行业具有无形性、一次性、直接性、差异性的特征,而这四个特征基本上以“服务”为出发点,强调了餐饮行业间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及服务水平的重要性。可以看出,服务质量对餐饮行业来说至关重要,是餐饮行业潜在的替代品,是餐饮企业的主要竞争力。对此,高校周边中小餐饮企业可以借鉴海底捞的特色服务,如在顾客等待时间提供饮料、零食等,或者提醒顾客有wiFi可以免费上网,必要时还可以为顾客制造一些小的惊喜。

(四)消费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高校周边餐饮行业的消费群体以学生居多,缺乏一定程度的经济能力,他们大多会通过浏览团购网站来选择味美实惠的产品,从而间接影响餐饮企业的盈利空间。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美团网和大众点评等团购网站不仅汇聚团购于一身更是一个大众型消费顾问,帮助消费者省去与商家议价的过程,直接提供最终的商品,极大降低了消费者在选择过程中花费的成本与时间。

(五)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供应商讨价还的手段主要体现在,降低供应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或者提高供应产品的价格。实际上,高校周边餐饮企业的食材资源丰富,供应商数量庞大,从而导致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普遍不强。有的供应商为了提高自己讨价的能力,降低供应产品的质量,使用地下的交易方式获得那些存在卫生安全问题的加工材料,然后以较低的价格卖给商家。由此可见,目前在供应商之间存在着一个恶性的产业链,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受此影响。

二、高校周边中小餐饮业提升竞争力的建议

(一)实施品牌战略,推行标准化的连锁经营模式

1、准确的市场定位

不难发现高校周边的特色中低档餐馆经营点普遍人流量比较大,特别是用餐高峰时期,如“日韩料理”、“麻辣烫”、“陕西风味”等,而这些餐馆提供的产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颇受学生群体喜爱。所以,高校周边中小餐饮企业应该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并对未来市场趋势做出合理预测,结合本餐厅自身条件和外在环境,提供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品,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同时,也应该紧跟市场潮流,做出适度的调整,走差异化经营道路。

2、在市场范围内拥有较多的认知消费群

如今,在互联网的作用下,消费者已经变成了消费商,他们会在微博、微信上晒美食、分享经验,哪怕只有一个人浏览、点赞、转发,都能在无形中可以吸引到朋友圈中人们的关注,然后经过不断的裂变与增长,之后获得的效果是无法估计的。因此,高校周边中小餐饮企业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通过晒美食、晒服务以及晒优惠来增加潜在的消费群体,将建设品牌和对粉丝进行经营的过程相互融合,令粉丝主动参与餐饮品牌的建设。

3、实行标准化的连锁经营模式

当餐饮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后,还应该利用当前有利的竞争优势,扩张其发展规模,攫取更多的潜在利润。连锁经营模式具有地域广、成本低、管理效率高、加快品牌建设的特点,而高校周边中小餐饮企业由于立足于高校周边,便具有了走出去的先决条件:每个高校在市场和进餐群以及操作的方式还有外部的环境上都有着相似的特性与可复制性,高校间餐饮企业一旦实施连锁经营模式,可实现统一进货和统一品种以及统一标准和统一管理,并结合互联网形成独特的物流管理模式,增加额外利润;有助于企业形成规模效益,降低运营成本,加快拓展市场,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二)注重创新

餐饮行业的各个环节,除了“吃”需要顾客亲自动口,其他均可以加入互联网。例如进行采购和物流,点单和用餐,支付和反馈以及营销等,通过互联网的联合将服务转化成商品,提升整体效能。对此,高校周边中小餐饮企业可以使用扫描二维码送优惠的方式,使消费者主动成为餐厅会员,使其在网络端口中实现选择菜品和支付消费的行为。这样不但让消费者深度参与餐厅的产品开发、服务建议,更大大提高了餐厅的工作效率、节省部分成本,方便餐厅随时调整产品结构。

(三)运用“互联网+”手段,积极探索有效的营销策略

互联网大数据运作的关键是对数据的发掘和积累,只有达到一定量的数据才能得到精准的预测,可以说在未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大数据将会成为其核心竞争力。当前,拥有大数据的美食类网站主要是美团与大众点评等,这些网站中包含的大数据,也可以为餐饮企业所用。对此,高校周边中小餐饮企业不妨利用第三方数据平台,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了解行业内部趋势和竞争者态势、消费者消费信息来探索有效的营销策略,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1、了解行业内部趋势和竞争者态势

餐饮企业要想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经济利润,需要有大数据思维,利用大数据对当前餐饮行业的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包含:餐饮企业的市场构成和认知度,以及潜在的市场竞争等。经过科学系统的信息数据收集、管理、分析过程,提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保证餐饮企业在市场上的差异化,从而更好地提升餐饮企业的竞争力。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周边中小餐饮企业为不妨在微信、微博等自有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一些自动化信息采集软件收集更多的餐饮行业数据,对餐饮行业的市场信息加深认识,这将有利于餐饮企业制订更准确的竞争策略,获得更高的收益。例如在区分的市场价格上做出优化,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在市场的收入。

2、全面了解消费者

随着餐饮行业的互联网化,在美团、淘点点、大众点评等第三方网络平台上的信息高达的几百亿甚至几千亿条,主要是一些商家的信息和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以及产品的使用体验等,这些数据通过分类整理形成餐饮行业大数据,这些信息所包含的不仅仅是餐饮行业的市场需要和市场竞争情况,还潜藏着巨大的财富价值。餐饮企业通过积累和挖掘餐饮行业消费者档案数据,来分析顾客的消费行为和价值趣向,有助于提升其服务水平和发展忠诚顾客。

对此,高校周边中小餐饮企业可以在平时通过后台积累得到消费行为方面的数据,如:消费者的目标价格、选择产品的渠道、偏好产品的类型、个人消费观和价值观等。通过统计和分析来掌握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兴趣偏好和产品的市场口碑现状,再根据这些总结出来的行为、兴趣爱好和产品口碑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和营销战略,投消费者所好,那么其带来的营销效应是可想而知的。

3、探索积极有效的营销策略

(1)构建自媒体平台,让顾客重新认识你

自媒体,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众化的信息与传播平台,平台中的每个人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餐饮企业或是个人只需要在有关的自媒体平台上注册一个用户名就能进行信息,不管是消费者亦或是员工都能够成为信息主页的来源。除此之外,QQ空间、微博以及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自带的转发功能,使餐饮企业的信息经过一两个关注者的转发甚至会引发成千上万人的关注,实现信息的即刻传播,令餐饮企业的信息口口相传。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周边中小餐饮企业可以构建自媒体平台,比如餐厅微博、微信公共账号等。一方面能够为消费者展现出用餐环境的照片、最核心的菜谱、菜品营养成分、热量、原材料采购的安全追溯体系甚至企业文化、创始人故事等,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对餐饮企业形成初步认知。另一方面,拓宽推广渠道,提供好玩、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注意。

(2)服务升级

很多餐饮企业凭借大众点评网和美团网等一些第三方生活服务类平台中的美食板块去为自己进行营销推广和相关优惠信息。并且,这些平台有不少设有餐饮预定和买单的功能,可以说现在的第三方平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已经逐步变为了餐饮企业的网上接待与收款平台。

对此,高校周边中小餐饮企业可以借助第三方平台的数据资源,最终实现服务升级。如针对网上订餐来店消费的顾客送出贵宾卡,通过后台订单统计、数据分析、平台互动收集客户的用餐喜好或敏感信息等。并且,在会员过生日的时候可以打去电话并且送上祝福,赠送一些优惠券等,为过生日的会员给予适当优惠。

(3)重视“好评”

app的评价功能使得消费者和餐饮品牌之间的互动变成了一对一的沟通,不起眼的个别消费者也能成为影响品牌战略的关键。高校周边中小餐饮企业可以利用大众点评等app的消费者评价功能,对于消费者的喜好与建议加以认识。好的用餐评价可以提高餐饮企业的名气招揽更多的人前来消费;而不愉快的消费体验则使餐饮企业正视自身经营中产生的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产品,发掘产品潜在价值,制订合理的价格及提高服务质量,从中获取更大的收益。另外,餐饮企业还可以给予学生群体适当的优惠,以此鼓励他们向朋友或是老师分享他的消费经历。如果餐饮企业的消费群中存在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不妨试着和这些意见代表进行合作,通过他们自身具有的公信力使产品的社会影响加强,以此去引导并且促进社会消费。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王宏.高校周边小型餐饮行业的企业竞争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5

[3]赵春秀,芦国英.云计算对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研究[J].中国商论,2015

[4]周博飞.基于可用性理论的饮食消费类网站用户体验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

[5]张慧.平台战略下团购网站运营效率研究[D].中北大学,2015.

餐饮消费基本趋势篇9

餐饮市场规模仍继续扩大

从90年代初开始,我国餐饮业发展迅速,规模急剧扩大,其增长速度之快、持续时间之长是其它行业所没有的。连续多年零售额增长速度均达到13%以上,增幅超过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2个百分点,其中有7个年份的增幅达20%以上。1991-2012年餐饮业零售额年均增长20%以上,均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快7个百分点左右,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1991年的5.2%提高到2012年的12.4%。这些年来,餐饮业零售额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一般都在18%左右,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2-3个百分点。

目前,餐饮消费已持续成为消费品市场的一大亮点。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创新,居民外出就餐、亲友团聚的次数增加。加之社会上各种类型的公务、商务活动频繁,国内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直接拉动了餐饮市场的商品销售。餐饮业零售额一路走高,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格局,呈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销售局面。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餐饮收入23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餐饮收入7799亿元,增长12.9%。2012年餐饮收入比2005年增长1倍以上,年均增长16%左右,对消费品市场起到了较大的拉动作用。

节俭实惠餐饮形成风气,高端餐饮消费受影响

2012年中央关于鼓励节约、整治浪费的“八项规定”出台后,各地掀起了坚决刹住用公款相互走访、送礼、宴请、旅游等不正之风的浪潮。伴随政务消费量的减少,部分酒店的营业量明显受到影响,不仅影响到酒店餐饮的生意,旅行社、会展策划、小商品制造和花卉养殖等行业也多少受到冲击。由于严格控制“三公”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定比重的社会集团消费出现严重萎缩,尤其是餐饮、高档礼品、高端消费品等消费受到较大抑制,对整体消费市场將形成一定影响。

从餐饮市场消费结构看,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出台以来,一些高端餐饮企业的经营和高端白酒的销售出现大幅度的下降,部分高档菜肴如鱼翅消费下降超七成。蛇年春节各地高档酒店、高档食材和高档酒水的销售下降明显,据商务部抽样调查显示,我国高档餐饮企业的营业额,北京大体下降了35%,上海下降超过20%,浙江下降30%以上。而各地主营年夜饭、亲友聚餐等大众餐饮却销售火爆,北京、河北、浙江、山东、河南、重庆等地的餐饮企业还为顾客设置“半份菜”“拼盘菜”等适量点餐产品,并提供量需为用、型号不同的餐盘和免费打包服务,正受到普通消费者的青睐。

与此同时,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倡议下,许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缩减或取消年会聚餐,导致部分依赖政府、商务接待的高档酒店频发“退订潮”。据专业机构调查显示,受访的近百家企业中,60%的企业出现了退订现象,退订率在20%以上的企业超过10%,其中大多是高端餐饮和星级饭店。由于不少地方高端餐饮业消费骤减,京城多家酒店营业额下降。一些高端餐饮正着手进行因应消费观念变革的调整。在未来预期不太乐观的情况下,不少企业正积极寻求转型。目前,受影响企业中近50%及时调整了经营战略,不断创新菜品,开发地方菜、家常菜和特色小吃,推出平价菜、特价菜,吸引大众消费;近40%的企业在进行市场研究,预计未来半年將是关键调整期。

多重压力造成餐饮行业经营困境

应该看到,由于受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不确定因素增多等影响,餐饮业营业收入增幅也相应降低,与前几年的高速增长相比,已出现明显放缓迹象。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4.4%,餐饮收入增长13.6%,相差0.8个百分点。餐饮收入落后商品销售增幅是近几年来少有的现象,在目前消费需求欲振乏力的大环境下,餐饮业经营不尽如人意的境况应引起关注。

餐饮行业是经济景气的晴雨表,中国餐饮行业虽然具有抗经济周期的能力,但大部分餐饮企业仍然存在经营成本高、效益下滑等严峻挑战,在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餐饮行业经营面临一些困境,整合將成为行业谋求发展的重要出路。

政策因素的影响不容低估主要是反对浪费之风使大量政务酒宴订单流失,可能成为今后影响高端餐饮业的主要原因,这部分餐饮收入的消失將直接导致酒店或餐饮店经营利润的急速下跌,未来部分高端酒店餐馆的经营前景不容乐观。

餐饮业面临“两高一低”的现实压力除了不断推高的人力资源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外,税费逐年上升,经营成本的上涨也是导致目前高端餐饮行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据北京一家餐饮连锁企业调查显示,2002年到2012年10年间各项运营成本快速上涨,其中色拉油上涨120%、猪肉上涨136%、水费上涨60%、电费上涨100%、人工费用上涨347%,房租更是上涨400%、以上。另据2011年上市餐饮企业报告分析,平均净利率仅为8%左右。“两高一低”是目前餐饮行业面临的主要困境,即房租、人工、原材料、水电成本高;食品安全、消费投诉、媒体曝光风险高;门店销售难增长,利润水平持续低。

餐饮业盲目扩张所留下的后遗症日益凸显由于近几年餐饮业粗放式高速增长,盲目扩张门店数量,单店营业额和服务质量双双下降,造成食品安全问题此起彼伏、经营管理能力下降、消费者满意度下降,加剧了餐饮业增速放缓。餐饮业应减少门店数量降低成本,紧抓消费者需求,以廉价实惠吸引消费者。

网络时代的消费变化提出新挑战据调查结果显示,在经济疲软的情况下,消费者的刚性消费需求依然强烈,但消费选择转向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现代网络消费者既重口味也重口碑和价格,还看中消费便利性。如果一家连锁餐饮企业没有及时掌握消费者的变化趋势,执行适应消费者变化的战略、战术,很快就会被消费者所抛弃。

小规模餐饮企业面临生存难题小型餐饮店由于规模小,竞争力不强,规范化程度低等因素,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淘汰率高,市场生存率低,普遍存在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从整体上看,餐饮企业产业化程度低,辐射力较弱,向外发展的能力有限。

食品安全问题將继续影响餐饮消费近年来,餐饮业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出现,“毒豇豆”“地沟油”“毒餐盒”“麦乐鸡”“烤鸭油”“一滴香”“排骨门”“人造鱼翅”“化学火锅”等问题再次將餐饮食品安全推到风口浪尖。政府有关部门高度关注,制定餐饮业食品安全指标,并通过相应的设备和技术进行检测,同时规范引导餐饮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成为当前和今后政府监管工作的重点。

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偏低,缺乏现代先进的企业经营管理思想目前一些餐饮企业的从业人员,尤其是中小型餐馆的从业人员,多数是低文化层次群体。致使这些中小型餐饮企业很难跟得上现代市场发展的步伐,严重缺乏现代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张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对未来餐饮业市场的基本评判

从餐饮业的发展前景看,尽管目前高端餐饮经营遇到需求减弱等影响,但从国内居民的消费需求和习俗看,只要高端餐饮企业转变观念,迎合中低端消费,其发展趋势仍是较乐观的。尤其是在中国,餐饮业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朝阳产业,其依据是:

一是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决定了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走进餐馆和酒楼。1991-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0%。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直接对餐饮市场形成较强的消费能力,为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近几年来,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观念的更新,外出就餐已成时尚。加上饮食观念的转变,消费档次也逐年提高。在饮食方面,讲究营养和风味,讲吃“精”,吃“怪”,居民在外就餐越来越多,外出就餐花费持续升高,支出也明显增加。餐饮业的火爆已成为消费市场持续闪现的亮点。

二是行业内部將出现分化。随着中央三令五申节俭办事,严禁公款吃喝的规定不断见效,特别是一些大型餐饮企业由于受公款消费减少的影响,生意清淡,经营前景难以乐观。与高端餐饮的下滑态势相反,大众餐饮出现稳步增长,尤其是适合中低收入群体的餐饮业將会持续增长。

三是餐饮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根据国际经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00美元左右时,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在外就餐频率提高。与国外一些国家的餐饮业相比,我国餐饮业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人均餐饮消费水平看,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年餐饮消费不足100美元,而美国达1600美元,法国达1050美元。可见,其差距是显而易见的。2011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3.1%,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仅占35.7%,并且企业经营规模仍然偏小。从国际比较看,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需要更好地挖掘我国服务业吸纳就业的潜力。

四是社会经济交往活动的增加,將直接刺激餐饮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经济交往和商务会展活动增多,加快了餐饮业发展的步伐。目前国内外社会经济交往活动急剧增加,商务、旅游、会展活动逐步增多,推动了餐饮业快速发展。一些地方特色的家常菜馆、火锅店(城)、小吃街、美食广场、中西式快餐相继开业,生意异常火爆。

五是目前餐饮消费需求主体来自城镇居民,而农村餐饮这个庞大的市场还没有启动。从长远来看,梯级式的需求格局决定了餐饮市场具有较大的连续性和可开拓性,巨大的农村餐饮市场將为我国餐饮经济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餐饮市场將更趋多元化发展

餐饮形式更加多样,且越来越随意随着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多元化,餐饮形式也会更加多种多样,休闲餐饮、浪漫餐饮、沙龙餐饮、旅游餐饮、娱乐餐饮、会展餐饮、网络餐饮、邮递餐饮等都会更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而传统餐饮的形式会受到很大的挑战。

对就餐环境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一部分人会追求豪华、超豪华、异域环境,比如西安出现的欧洲皇家餐饮、皇家服务受青睐就是证明,但是大多数人对餐饮环境的要求是新颖、别致、典雅、舒适,花园式餐饮、园林式餐饮、野外餐饮、露天餐饮会被一部分人所接受,所向往。

餐饮营养化成为新目标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吃饭不只是追求口感、口味,讲究色香味形,而且会越来越讲究营养,讲究饮食的合理和科学,讲究营养与搭配,讲究食品安全。营养餐饮、保健餐饮的出现將会对餐饮业提出更高的要求,烹饪营养学將会被人重视,营养技师將会受欢迎。

餐饮品种更加丰富尤其是外域餐饮会大量进入中国,会更加丰富,在中国传统菜系越来越淡化的同时,国外的菜系却可能强化和突出,如法国菜、俄罗斯菜、意大利菜、土耳其菜、日本料理、南韩料理都会逐渐被人所接受。

餐饮消费基本趋势篇10

关键词:餐饮业;swot分析;对策

“民以食为天”,餐饮业是关系我国民生的重要产业,而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得餐饮业面临严重的威胁,其发展倍受国际关注。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餐饮业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产业,全国“两会”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发展前景广阔。

本文运用swot模型对餐饮业的发展环境进行系统、有目的地分析,明确我国餐饮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1我国餐饮业的基本现状及主要特点

1.1餐饮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1)起步阶段(1978年~1984年),我国餐饮企业以国有和集体所有为主体,市场调节作用较小,餐饮消费供小于求。(2)快速发展阶段(1985年~1990年),政府降低了进入餐饮市场的门槛,制定了个体户的市场准入的政策,1990年个体餐饮企业猛增到135.8万家,我国餐饮业进入发展高峰期。(3)稳步发展阶段(1991年~1997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在宏观调控下,公有经济所占比重下降相当大,个体餐饮企业由1991年的144.5万家,发展到1997年268.7万家,餐饮业快速而稳步的发展。(4)趋于成熟阶段(1998年~2009年),2006年,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0345亿元,同比增长16.4%,到2009年,我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餐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略有下降,但仍拉动社会零售额增长1.3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为17998亿元,同比增长16.8%,餐饮消费已成为拉动我国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力量。

1.2餐饮业现状的主要特点

(1)投资主体多元化,我国餐饮业市场开放早,准入门槛低,市场化程度高,欧美、港澳台等地区的海外投资者们纷纷投资中国市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9年港澳台投资餐饮企业160.9亿元,欧美外商投资246.0亿元,这大大促进了我国餐饮业的发展。

(2)大众化消费成为市场主体,广大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日趋旺盛,餐饮业以大众化消费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已基本确立。餐饮企业受市场巨大消费需求的吸引,也选择将其经营和服务重点转向普通大众。

(3)餐饮业连锁经营发展态势良好,连锁经营的统一标准和管理,为其发展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已成为我国餐饮业的主要经营模式,连锁品牌在中国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

(4)发展理念的更新,餐饮企业不再以降低成本等措施经营企业,而逐渐向以消费者实际需求进行转变,通过良好的服务以及质量赢得发展。

2中国餐饮业发展的swot分析

2.1swot模型的解释

swot战略模型是1971年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教授(andrews)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完善而来的。swot由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四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成。优势和劣势是存在于企业内部的、可以改变的因素,机会和威胁是存在于企业外部的、无法施加影响的因素。在swot分析中(如图1),若企业处于ⅰ区,企业外部出现机会,且拥有优势,那么企业获得竞争优势;ⅱ区,企业应改进劣势,以把握机会;ⅲ区,外部环境处于威胁中,企业要避开威胁,发挥优势;ⅳ区,威胁与劣势共存,企业困难重重,要尽可能地消除,渡过难关。

本文将针对企业环境分析的swot模型运用到我国餐饮业领域,考量分析餐饮业的优势和劣势,把握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良好机会,避开威胁,推动餐饮业的健康发展。

2.2我国餐饮业的swot具体分析

2.2.1优势分析(s)

(1)坚实的传统饮食文化。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五光十色的筵宴到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体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虽然西洋文化已侵入我国几十年,但传统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悠久的民族文化,深得人心,不会被洋快餐文化所代替。

(2)餐饮品种丰富及营养搭配合理。

中式餐饮种类自古以来就丰富多样,其中包括高级宴会菜式和家常风味菜式,以及全国各地具有特色的传统民间小吃和地方菜肴等,加之在近几年来西餐大行其道的促动下,中餐也有了一些创新,种类更加齐全。此外,中餐讲究荤素搭配,为消费者提供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在营养均衡上,显得更加合理。

(3)餐饮价格适中且多层次。

中餐的定价一般会低于西餐,并以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满足着不同消费群体的饮食需求,在市场上取得了物美价廉的美誉。然而中餐并非仅仅是低廉的食品,针对不同的消费市场,也制作出满足高端消费者的食品。中餐的价格优势及多层次,是其占据市场的重要条件之一。

2.2.2劣势分析(w)

(1)食品安全监管不力。

近年来,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回顾2010年,阴魂不散的“地沟油”“烤鸭油”,突如其来的“小龙虾”、毒豇豆、植物奶油、一滴香等事件,折射出食品领域问题不断。由此说明了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不够,无法保证人们的就餐安全,大大影响了餐饮业的健康发展。

(2)品牌少,缺乏标准化。

中餐在品牌战略上未有所突破,而且品牌地域差异大,全国性品牌少,也未形成国际性品牌。消费者就餐的品牌意识,使我国在与西餐竞争中处于劣势。另外,我国餐饮业食品生产缺乏标准化,且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服务标准也不统一,导致服务态度不尽如人意。在连锁餐饮企业中,能否保证产品质量的统一,给予顾客优质的服务是至关重要的。

(3)创新能力低下。

我国具有创新能力的餐饮大型企业数量较少,对新技术研究的投入比较低,而中小型餐饮店规模小,没有经济实力进行创新,整个产业对新技术研发的重视不够,导致餐饮业产品制作和管理的创新能力低下。

(4)缺少人才。

我国的烹饪教育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办学层次低、规模小、质量差,培养出的人才并不能适应当前餐饮业高速发展的人才需求。政府及教育机构对此认识不够,导致我国餐饮业人才缺乏。

2.2.3机遇分析(o)

(1)市场前景广阔。

对于餐饮业这一消费型产业,我国政府提出了扩大内需的要求,而且,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理念改变,居民外出就餐机会增多,这都为餐饮业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带动,市场前景广阔。

(2)产业结构调整期。

顺应国家的战略部署,餐饮业逐渐与其上中游产业,尤其是农业、畜牧业、农副产品食品初加工业,建立了相应配套的产业链,有利于降低成本。在这一产业结构调整时期,企业规范各个步骤,加强创新,促进餐饮业的快速发展。

(3)管理经营理念的转变。

首先,我国餐饮业由单一的价格竞争,发展到企业品牌的竞争。如今餐饮业不再以打价格战、品种、装修战来吸引消费者,而是通过提高企业文化品位,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其次,连锁经营逐步取代单店独家经营,面向更多的大众群体,成为企业的战略部署之一。

       (4)政府政策的扶持。

2010年国家商务部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餐饮业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充分认识加快餐饮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协力推进餐饮业发展,了《全国餐饮业发展规划纲要》等。另外,政府还出台了《食品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来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制度,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立法和标准体系建设。有了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推动餐饮业健康的发展。

2.2.4威胁分析(t)

(1)外商强化在华餐饮业的投资。

由表1可知,外商在我国的餐饮投资额逐年增多,2009年资产总计406.9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65.7%,另外,外商法人企业从2005年823家增加到2009年1187家,大量的外资企业进入餐饮市场,强烈地冲击了我国餐饮业的发展。

(2)西式餐饮业延伸能力强。

西式餐饮业在其标准化的要求下,扩展自己的产业范围,比如专门的原料来源基地和物流公司配送原料等。西式餐饮业的延伸能力强,而这也恰恰是中餐的薄弱之处。

(3)跨国餐饮企业在华市场的渗透。

跨国公司在扩大其连锁店的同时,为适应中国人的口味与偏好,对其餐饮产品做了一系列的创新。例如肯德基做出的一系列改革:对异国风味进行中式改良,如对墨西哥鸡肉卷、新奥尔良烤翅等进行中式改造;推出符合中国消费者饮食习惯的中式餐饮,如榨菜肉丝汤、川味的川香辣子鸡等。如今西式餐饮店已遍布大街小巷,2010年6月,中国肯德基第3000家餐厅落户上海;麦当劳开店总数将近1200家,星巴克400家,必胜客500家,味千拉面487家。跨国餐饮企业在华市场的渗透,使得传统饮食文化面临严峻挑战。

3我国餐饮业发展的对策

3.1政府方面

(1)进一步完善法律规章。

为了餐饮业的健康发展,我国虽然已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但政府仍需逐步开展修订工作,使其符合我国餐饮业的实际需求,切实解决问题。

(2)食品监管全面进行。

我国餐饮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监管。政府应提高各职能部门的监管能力,明确具体职责,减少多头监管、互相推脱的现象,切实执行各项法律法规。此外,建立从农场到餐桌全过程的产业链监控体系,严把食品源头、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及时、有效地反映食品安全问题。

(3)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首先,要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始终保持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违反法律法规的要从严以待;其次,明确政府各部门的责任,对主观上故意瞒报、不作为、隐瞒信息的,要追究法律责任,严格执行问责制。

3.2行业方面

(1)行业协会的合理引导。

行业协会相比政府部门来说更具灵活性,可以较快的反映餐饮市场的形势变化,在配合积极国家政策的同时,正确引导餐饮业的发展。协会还可以组织有关餐饮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制度、人才培养以及产品创新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为各企业建立交流的平台。

(2)完善行业发展体系。

根据我国餐饮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行业发展规划体系,对餐饮企业的进入、退出,质量管理,价格、卫生、环保、企业等级评定体系,顾客投诉等事项进行规范化运作,使得企业能够有法可依,提高行业的整体运行效率。

(3)建立餐饮行业发展基金。

发展基金有利于鼓励大型品牌企业技术创新,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从而走向国际;也有利于解决中小型企业的资金问题,支持和发扬我国的特色餐饮。

3.3企业方面

(1)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

企业是餐饮业的直接参与者,对相关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负有直接责任。企业要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承担其应有的义务,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

(2)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的标准化建设和创新。

我国餐饮企业应引进跨国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加强内部制度改革,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尽快建立符合高速发展的餐饮业的市场需求的企业制度。企业应加强标准化建设,包括服务和产品质量标准,为企业实行连锁经营制度奠定了基础。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品牌效应对企业发展影响逐渐显露,两者已是餐饮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

(3)企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人才是企业的软竞争力。一方面,要注重对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使企业员工能够达到国际水准,满足顾客要求;另一方面,挖掘国际型人才,建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另外,企业要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确保管理者和员工的良好合作,使得工作效率更高。

3.4消费者方面

(1)理性选择消费。

运用媒体、讲座、公益广告等宣传方法,提高个人的消费知识水平,加强对餐饮信息的甄别能力,不盲目求廉,不迷信广告,增强对消费风险的防范意识,理性选择,慎重决策。

(2)培养消费者的主权意识。

消费者要及时反映饮食过程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进行核实,依法做出处理,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且实行“有偿举报餐饮服务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的鼓励措施。

4结论

鉴于餐饮业的现状及上述swot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餐饮市场巨大,发展前景广阔,但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严重,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以及广大消费者对餐饮业进行全面监管。(2)我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底蕴深厚,各餐饮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以积极应对跨国企业的渗透。(3)全国两会的召开和“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餐饮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我国餐饮市场将会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王成福.中国餐饮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江苏高论,2007,(6)

[2]苏洁.餐饮业人力资源饥荒的应对[j].饭店现代化,2009,(3)

[3]荆林波.当前我国餐饮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j].商业时代,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