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林经济管理培养方案十篇农林经济管理培养方案十篇

农林经济管理培养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6:26

农林经济管理培养方案篇1

我国高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局限:①一是学科专业单一,知识面狭窄;二是在课程体系结构不尽合理,课程内论文联盟容相互脱节与重复现象突出;三是忽视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比较欠缺;四是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脱节,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缺乏;五是缺少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从业观及能力培养。这些问题导致高等农林经济管理人才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本专业人才缺乏自己的特色和竞争力,因而需要改革与创新。

表1华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现状分析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完善程度来看,东北农业大学最为完善。东北农业大学农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了:②办学指导思想;分析优势所在;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方面分析办学特色;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具体措施和改革成效;注重实践教学和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培养。

就华南农业大学而言,农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始终围绕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得到调整,在摸索中日臻完善(见表1)。但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国内理论、轻国外理论。具体而言:①课程涉及面很广,但缺乏深度。课程涉及通识教育、基础教育等近70门课。老师只能点到为止,学生学得不精。②课程安排不合理。有一些学时数较多的课程集中时间上课,导致学生听课疲惫,影响教学效果。③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够。在实际教学中却以传授知识型的课程为主导,重点介绍农林经济管理的相关理论,而与农林经济管理实践结合较紧密的应用型课程则很少涉猎,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实践教学方面,缺乏明确的教学实践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措施,效果难以保证。学生们普遍认为,学校的实习指导和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多以短时参观为主,学校对实践环节投入太少,补助标准太低,实习计划的拟定受到经费的严重制约。究其原因,一是实习基地建设滞后;二是教师的实践能力本身有限;三是学校实验设备明显不足;四是实践教学内容本身不明确。③

(3)毕业论文写作的要求相对宽松,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以“考试”为导向的专业学习模式,促使学生将重心摆在考试分数上,专注于考试范围内的知识,而非对于学术的研读深究。而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大部分同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心存侥幸未认真对待。这一方面是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与找工作的时间冲突,面对就业压力,同学们将更多的精力置于后者;另一方面则与目前对于毕业论文较为宽松的考评机制有关。

(4)人才培养与社会就业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专业的就业局限性较大。学生们反映:在农林经济管理四年本科教育中,最大的体会是什么都学,什么也没学。客观上,除了农口的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下转第159页)(上接第129页)业生有直接需求之外,毕业生们经常遭遇招聘限制。

2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建议

2.1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1)注重合理性与综合性。注重课程结构的科学化、课程内容整合衔接的合理性和知识结构的整体性。(2)注重深度性与学术性。优化专业课的课程体系,要深入浅出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思考。(3)注重实践性与社会适应性。提供平台加强学生的实操能力,课程设置应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与社会需求的就业人才方向相适应。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农林经济管理类选修课比例,扩大选择范围,尤其是人文教育类课程比例。④二是强化农林经济管理课程的深度,打造专业化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4)注重政策性,与时俱进地关注农林方向政策的更新,通过案例分析、专题讲座、课堂讨论等形式进行分析。

2.2创新教学管理体制

本科生导师制学长制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学生通过比较系统地参与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而提高创新、分析和研究能力。华农的“红满堂计划”和“助理班主任”制度已有一定的成效,但是辐射范围不够大,约束力度不够大,仍需要改善。此外,农业经济管理可以依托“部级重点学科”这一平台,实行“本硕连读”或“本硕博连读”的制度,着力培养研究型人才。

2.3完善实习制度

(1)在内容上,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更新,突出对农村经济研究的科研训练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形式的运用。(2)在体制上,要将实践教学固定到人,责任到人,每个实习由专人负责,长期在实践领域有所成就。(3)在经济力度上,加大经费投入以改善实验实习条件。⑤(4)在对象上,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可以考虑与村镇以及涉农企业磋商,充分挖掘资源,如华农经管的长期合作伙伴温氏企业等。

2.4培养开发教师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构建公共管理框架体系,以及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教师首先需要换脑,重新学习更新知识,并在改革、更新、探索中创造新知,提高教师创新素质与能

农林经济管理培养方案篇2

引言

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思想并根据社会需要确定的人才培养的总体样式,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其他教育内容、课程及内容的组织及实践中的方式方法的总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一级学科,重点解决农林领域的管理活动,目前已在我国54所本科院校开设。近二十年专业改革仅限于内部框架调整,并未依据市场需求从根本上改变原有模式。为适应市场需要,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目标和重要课题。本文从“教学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两方面梳理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对专业建设的建议。

1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1.1教学模式

1.1.1理论教学

王雅鹏(2004)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依据社会需求培养新的学科增长点,利用现代技术提升专业层次和水平,开拓区域经济学、农林产品比较优势等研究领域。奚祥华等(2007)提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创新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策略,建议增加基础学科课程,删减重复过时的课程,开设生态环境科学、现代农林技术等课程以及热点问题的专业讲座及发展动态课程。柯水发等(2011)对北京林业大学240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进行“课程设置”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农林类课程较少,建议压缩基础专业课程,增设农林经济地理学、专业论文写作等课程。

彭艳等(2008)以29名学生4年所学部分课程成绩为原始数据,①基于因子分析得出农林经济类相关课程对学生专业素质影响较大,建议加强“宽专业”教育,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颜华(2009)具体提出农林院校可采取主修与辅修制度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

罗攀柱等(2008)依据我国农林业生产特殊性及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将林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划分为5个模块,②建议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生态和环境意识较强的人才。刘强等(2009)依据市场需求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平衡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比例,增加实务类课程,避免出现“重理论、轻实务”的教学效果。李红(2008)进一步提出各高校应结合实际准确定位,突出学科特色,力争与其他同类院校有所区别。

徐辉等(2010)发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案例选取难,缺乏专业的案例编辑,导致理论教学与讨论教学学时分配困难,学生自主性难以调动。建议教师通过业内交流、校际交流、发动学生调查编写等方式增加案例讨论环节,避免单一的理论教学。

综上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教学存在以下不足:(1)课程设置专业性不强,核心课程较少,缺乏时代感;(2)重复性课程较多,学生知识面普遍较窄;(3)授课方式单一,讨论教学欠缺。在未来课程设置上,应重点培养新学科,增设农林经济学课程,以专业讲座带动课程教学,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实现课程体系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

1.1.2实践教学

赵锦域(2002)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学改革为例,提出全面调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涉及的实验项目,完善实验室建设,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使专业课的实验学时达到总学时的30%。

黎东升等(2002)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提高教学实践现代化程度,建立以多媒体为中心的现代电子教学系统和以农林经济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为中心的教学研究系统。其后研究发现传统办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践技能方面存在缺陷,建议开展专业知识准备性教学、随堂性实践教学、阶段性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通过参观和专业生产劳动等方式深化人才能力培养。颜华等(2011)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实践比例过低,建议形成以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重点,社会实践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

郑炎成等(2007)结合教学经验发现,实习经费难以落实阻碍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开展的首要因素,此外,实践对象及接收单位选择也是影响实践效果的重要因素。据此并结合费孝通先生社会学理论提出“就近选点,解剖麻雀”的实践方式,建议在院校周边选择行政村,开展具体连续性调查,节省经费和时间同时保证实践效果显著。

综上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以下不足:(1)实验室现代化建设不完善;(2)实践教学比例较低,与理论教学及社会需求结合度不高;(3)实践经费及对象落实困难。在未来实践教学建设上,应重点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外基地建设,选择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实习单位。

1.2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有助于推动我国农林产业建设快速发展,扭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社会认同度较低的现状。

转贴于

杨根宝等(2005)结合21世纪我国农林经济背景及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提出开发学生潜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厚基础与宽发展兼顾。郭翔宇等(2009)借鉴部分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的经验,提出学校应设计个性化发展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和职业发展需求。

徐辉等(2010)总结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敢于创新的精神、付诸创新行动等素质,提出“创立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创新教学内容体系”、“创议探究式教学”、“创新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和“专业认知—实景模拟—见习顶岗”等五种实践模式。王玉芳等(2011)通过对东北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原创能力的调查发现,学生知识陈旧、缺乏课题研究能力是制约原创能力培养的内在因素,提出重视学生原创能力培养、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务实基础知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议。

杨香合等(2010)基于河北省农业发展,提出构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高地,从教育管理、办学机制、教育结构、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创新,以学术带头人为引导,培养本科学术创新人才。胡云等(2010)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要立足于应用型高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阶梯状培养模式,构建了“一个中心、③三个层次、④三种形式⑤”的实践教学模型。

刘惠琴(2007)运用访谈研究、模型构建、量表设计、实证研究等方法对86个高校学科团队进行调研,总结出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创新氛围浓厚是提高中国高校学科团队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结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题研究较多的特点,应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先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创新型科研团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进入科研领域铺设平台。

综上分析,创新型人才培养重在机制的构建,农林院校应打破传统的理论教育,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尊重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开发原创思维能力并付诸实践,上述激励措施比教师单方向从事科研更具有效率。

2结论与建议

学科建设状况从根本上反映高校的办学水平、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建设目标应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支撑区域农林产业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目前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进度较慢,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未来关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应集中于如何塑造创新型人才、如何突出学科特色、如何提升社会认同度等方面。农林院校应结合实际,将理论转化为行动,突出专业的比较优势。针对该专业未来发展方向,笔者建议如下:

(1)创建以本科生为主,教师队伍为辅的初级科研平台。以基础项目为资源,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学生思考、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科研热情,为培养后续人才奠定基础。

(2)鼓励学生参与学科建设。学生视角能真实反映学科发展中的缺陷,建议每学期至少举办两次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科研讨会,依据学生的意见合理改革,使学科发展更符合学生要求。

(3)建立院校间学科交流平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缓慢反映了学科建设理念的局限,校际间交流平台能够为学科建设提供新思路。建议定期举办农林院校学科研讨会,互通先进理念。例如,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种类较多、细化程度高、相关实习及科研项目丰富,这为其他农林院校提供借鉴。

(4)适当增加与农林类相关的专业课程,减少关联度较低的课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通过课程设置突出学科特色,将经济、管理与技术三者结合,注重实用性,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避免出现“宽而不精”的学习效果。

(5)强化专业实践。建议将“大一学年起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专业实习”纳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大纲。内容由浅入深,倡导形式多样化,增强学生对专业应用的认知,有助于减少学生在就业方向选择上出现偏差的可能。

农林经济管理培养方案篇3

一、新形势对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人才培养的要求

1、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进入“新常态”时期。在2014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总理提出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将此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面对这种形势,非常有必要对农村与区域发展人才加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如何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师资培养等方面构建农村区域与发展领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提出了新要求。

2、掌握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知识。2015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绿色化”建设,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发展理念,现代农业正在进入生态化、循环化、低碳化的可持续农业发展阶段。农村与区域发展人才需要掌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掌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社会管理及规划设计等知识,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3、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趋势。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正在协调推进。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减少农村居民数量,促进更多的农民“进城”,在城市工作并安家落户;通过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新现象、新问题,而这些应该是农村区域与发展领域学生当前需要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二、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1、生源结构多元化,专业基础较差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硕士生的本科专业学位结构比较复杂。根据郭时印等(2009)调查,农业推广硕士考生主体是行政人员、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为例,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学生占大多数,但还有很多其他学科(如教育学、文学等)的学生,而且具有农林学科知识背景的学生占的比例很小,专业基础比较差。

2、师资队伍比较缺乏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发展多年,但师资力量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高校长期以来单一地采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现有学校专业领域的科研优势和教学资源主要围绕科研项目运转,倾向于相关学术研究,致使许多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重理论、轻实践,专业面窄、知识结构单一,不能根据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尽管配备了第二导师队伍,但第二导师实际参与度不够,尚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3、实践能力培养较难

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专业学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非常重要。从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看,注重实践教学已经成为这些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共同特征。而我们的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研究生普遍对农林发展缺少感性认识,迫切需要直观、生动的实践机会。但目前实践教学机制不完善,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以课堂理论课教学为主。尽管制定了实践教学方案,但由于受社会经济条件限制,难以开展课程实践观摩、调研等活动。

三、提高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1、提高生源质量

对于应届本科生,可以利用学校的校园网、广播、校报、论坛和各类学习讲座等途径与场合,宣传现代农业,激发青年学生投身农业的热情,传递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报考与培养信息,引导具有农林学科和农林经济管理知识背景的本科生报考;对于从事农林经营管理的在职人员,则可以通知互联网、农林行业通讯和报刊杂志等大众媒体,传递研究生招生信息,扩大领域的社会影响力。通过这些渠道宣传,吸引具有农林学科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员进校学习,提高生源质量。

2、建设师资队伍

加大对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的支持,培养一支熟悉研究生培养规律的导师和任课教师队伍;要完善“第二导师制度”,充分发挥第二导师作为实践导师的作用,并增加第二导师的权利与责任,为研究生实践研究提供指导与帮助,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第一、第二导师的互补作用,共同培养研究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可以建立课程组,落实教学任务,积极探索教学方式和方法,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稳定任课教师队伍。

3、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在农业推广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重视实践教学,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将实践研究教学方法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并渗透到专业课教学工作中。要增加实践参观考察环节,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并重;开设实践类课程,由外聘实践单位的专家以专题讲座方式授课;建立与实践教学相适应的导师、任课教学队伍,更好地发挥第二导师作用;尝试改革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制度,硕士学位论文可采取论文之外的调查报告、社会实践工作报告等实践研究成果。

4、教学和研究要紧跟形势发展。专业硕士是应用型人才,教学和研究的内容要紧跟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关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鼓励学生积极申报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农村绿色发展的途径与技术手段等,为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环境和提高农民收入服务。

参考文献:

[1]陈碧芬等.以农科大学生创业为导向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9(6):87-91.

[2]林建华、沈月琴.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2012,30(2):52-54.

[3]郭时印等.农业推广硕士生源问题调查及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9,(3):33-36.

[4]李茜等.“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再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6):45-49.

农林经济管理培养方案篇4

关键词:宽口径培养模式;通识教育;分层次教学;研究型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179-02

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前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具有较长历史渊源的传统专业,但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确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已经不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承载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的使命,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服务是该专业面临的新课题。为了解学生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认知和问题,课题组对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9、2010、2011三年级的学生下发了调研问卷,共下发问卷60份,收回有效问卷58份。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专业定位不明确

在问卷中,69%的同学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持肯定态度,认为这些知识对将来进入社会有益。但是47%的同学承认不喜欢所学的专业,主要原因是所学的内容和市场需求不符,将来不好找工作(60%)及对专业的本质不了解,没有兴趣(10%)。这反映出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窄口径的人才培养方式使学生的就业选择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开展本专业知识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定位上没有找到与实际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也没有迎合这方面的需求,表现为实践和实习的比例过低,理论过强,理论知识和实践脱节,或者学习内容流于形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要发展,必须要将专业定位、课程体系改革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立足于服务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的目标,立足地区优势,为社会输送适用性的复合型人才。

2.课程设置不科学

有66%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不科学。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反映几方面问题:一是课程设置的窄口径。在专业课与通识课的安排上,有44%的学生选择让学生尽早进入专业课教育,有56%学生认为应在早期加强通识教育,反映出学生对通识课相对比较重视。我国近年来大学教育普遍采用了分学科和分专业的窄口径专业教育模式,而且发展趋势是学科和专业越分越细。这种教育方式最大的局限在于,它只重视适应知识的高度分化的要求,而忽视了对知识的高度综合适应,它在产生凝聚力的同时,也使本部类或本专业与其他专业相脱离[1]。二是课程内容不科学。课程设置脱离现实社会实际需要、不实用、课程更新速度慢,陈旧课程未能及时淘汰,不同学科领域结合或交叉的新兴课程开设较少。许多涉农的课程如《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业企业管理》等虽然带着农字,但是课程特色不明显[2]。三是专业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及课时安排不合理。学生反映较多是理论课时过多,实践和实习课程设置得较少(38%);课程设计的学时不合理,有的课时多,有的课时少(22%);课程设计的前后顺序不合理(18%)。

3.教学方法不灵活

在问及学生你喜欢什么样的授课方式时,97%选择启发式、互动式和案例等授课方式。许多学生反映教师在授课时照本宣科、教学内容过多、内容枯燥,理论过强,学生缺乏与教师进行平等交流的机会。这主要原因是在大多数老师的观念里,教师的责任主要是授业,即讲授知识,因此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上只考虑按照大纲的进程讲解专业知识,而忽视了教学的效果。教学方法的应用也缺乏科学性,有的老师对如案例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模式缺乏了解,在方法应用上过于粗糙,没有进行合理规划。此外,学生反映较多的是关于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效果。学生对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是持肯定的态度的,对于一些信息量大、案例多的课程如《农业经济专题》、《农业经济学》等学生认为应该实施多媒体授课。但是在实践中,多媒体授课只纯粹成为老师讲课的工具,并没有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在逻辑性、美观性、信息量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

4.分层次教学模式不完善

2011年,东北农业大学建立了拔尖培养实验班,在大一新生中挑选优秀人才实行按需培养。建立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化教育”的学习模式,实行导师制,并建立高层次的老师队伍加以保障[3]。但是通过二年多的人才培养实践来看,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首先,人才培养定位不明晰。拔尖人才培养班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主要是培养学术型研究人才。在课题体系建设方面,理论学时过多,而实习实践性课程较少。由于实行了末位淘汰机制,学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学习理论上面,而缺乏对参与科创基金和社会实践的兴趣。再者,教师队伍建设也相对薄弱。拔尖人才培养班虽然设立了模块化教学模式,而且80%的老师具有博士学历,但是除个别专业外,缺乏具有较高国内外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大部分老师缺乏实行双语教学的能力。最后,导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拔尖人才培养班设立了导师制,其目的是为学生的人生规划和科学研究提供助力。但是由于并没有建立导师和学生沟通的约束机制,实践中学生与教学的沟通较少,导师制流与形式,更不用说学生参与老师的科学研究。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措施建议

1.确立宽口径、复合型的专业培养理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平台整合已成为必然趋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实施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确立宽口径、复合型的专业培养理念[4]。所谓宽口径,是指通过拓宽专业口径,合理确立通识性课程和专业课程关系,淡化专业,通过课程体系改革提高通识课程的比例和系统性,同时实行学科交叉渗透和整合,将学生培养成既具有较强专业理论深度,又具有较宽知识视野的适应性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是以创新人才为培养重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氛围,将课堂主动式学习和课外研究探索性学习方式相结合,通过科创基金、社会实践、校企共建形式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科研训练,在提高学生科研水平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2.建立以研究型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研究型学习模式的选择反映了学生的真实需求。无论是作为教学模式还是课程形式,研究型教学与研究型学习形成了互动和相辅相成的关系,成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方向。教学内容的重心,应该是向学生呈现一种整体知识框架,给他们一个全面的知识结构。然后,精选出必须学习掌握的核心知识。教学内容应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和时期背景实行弹性化。同时,应向学生讲授本专业领域前沿的、热点知识,既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也有处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也由“广播式”向采用案例式、启发式角色互换式、讨论式多种方法相结合,在具体的操作方式上实行个人独立研究、小组合作研究、导师与学生合作研究等。为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对以上方式进行合理规划,否则就会流与形式。为增加现代辅助教学手段的实施效果,一方面要加强对多媒体课件的审批力度,根据课题的性质而不是根据教师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一方面要加大对教师现代教学手段应用技能的培训,尤其是要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3.加强分层次教学的制度和人才保障建设

分层次教学的主要问题是在拔尖人才培养上,一般人才培养方式有经验和历史可循,但拔尖人才班的培养模式尚须探索。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以引进人才形式引进专业或学科领域内的拔尖人才,或采用合作培养形式和外校的知名教授和学者联合培养学生,加强本专业与外国大学相关专业优秀学者的合作交流,建设资源共建平台,发挥他们在学科建设和教师培养方面的带动作用。建立研究团队和实施青年导师制,明确教学的科研方向,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特别要加强年轻教师的出国培训[5]。其次,加强导师制的机制建设。要求导师实行按需培养,并制订培养计划,对学生开展系统性的科研训练和培训。建立导师培养的约束机制,最低要求导师和学生从高年级开始每年发表1-2篇文章,并进行科研奖励。在社会实践和科创基础上,可以建立拔尖人才培养基金,对学生的优秀成果给予资助。

4.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按照“通识课+专业+方向”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按学科而不是按专业来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适当增加专业基础课的学时比例,更多地考虑将方向类的课程定为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进行自主选择。科学构建“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的实践实习体系,合理确定实验课和实习课的课时,增加专业基础课和骨干课程的实验课时,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合理安排好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课程设置方面的系统性、连贯性和逻辑性。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性,对教学内容和大纲进行修订,对课程中重复的部分进行适当删减。实行课程轮换制,鼓励任课老师参与多门课程的讲解。或者建立专业老师集体讨论的制度,加强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交流,这可以使课程重复的问题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贾永堂.我国大学通识教育难以深化的根本因素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5(2):34-38.

[2]何蒲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1(3):53-55.

[3]颜华,郭翔宇.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调查与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22):274-276.

农林经济管理培养方案篇5

【摘要】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趋同性严重,课程设置理论性强、实践性弱,培养目标单一化;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

>>民办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几点思考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刍议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渗透式环境教育模式研究西部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地方转型本科高校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地方性高校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新时期农林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适应市场需求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基于产学研结合的高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地方师范类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研究地方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范研究地方本科院校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地方高校分级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地方高校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地方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探究目前地方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弊端和改革探索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3]李燕,赵德海.新时期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2011(9)

[4]范远江,邓晓霞.地方高校应用型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2)项目基金:本文系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省级立项项目。

农林经济管理培养方案篇6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改革;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37-02

一、创新“行校结合、校企合作”三阶能力递进“411”人才培养模式

1.“行校结合、校企合作”三阶能力递进“41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依托行业业务主管部门,携手全省各级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局)、农业产业化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订与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农业经济产前策划,产中管理与产后营销环节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以能力项目为载体设置教学内容。按照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层级递进、循序渐进的思路,将全学程分为“4+1+1”三个递进的教学阶段组织教学。教学进程与内容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阶段(1-4学期):专业基本技能与素质培养,分项培训职业岗位技能。第二阶段(第5学期):专业岗位综合能力培养,模拟训练岗位操作能力。开设专业岗位能力综合实训课程,通过eRp软件和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软件模拟农村经济经营管理过程及工作任务,将农产品市场调研、产品营销和企业经济效益分析等技能贯穿于一体。第三阶段(第6学期):顶岗实习,进入社会掌握工作能力。运用“行校结合、校企合作”的“农校+农村+农企+农协+农户”专业办学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顶岗实习。

2.“行校结合、校企合作”三阶能力递进“41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成立项目管理小组,确定试点班级。依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调校内外产学研合作关系,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按照层级递进、三段安排方式组织教学进程,安排教学内容。“行校结合、校企合作”组织专业实训。多元主体、多种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素质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分析工作实绩与目标的差异,进行动态调整,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实用性加以修正和完善。

3.建设成效。2011年《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研究与实践》教研成果获得第四届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教研成果获得黑龙江省农业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2010年本专业学生参加牡丹江地区高校大学生演讲比赛获得第一名。“双证书”获取率由80%增加到100%。

二、基于农业经济管理流程设置核心课程,实行“双证融通”

1.建设措施。首先,根据毕业生履职能力培养需要,确立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实行分项设置、相互补充和整体耦合。其次,基于农业经济管理流程,依据典型工作任务,设置农村经济、农村经济核算、农业企业经营运作和农产品营销四门核心课程。在此基础设置其他专业课程。第三,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将职业资格培训内容纳入课程教学,实现“双证融通”。按照“经济以社会为课堂,课堂外延与社会融合”思想组织教学内容与安排教学进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采取举案分析、角色扮演、软件模拟、分组活动、任务驱动和现场实做等方法进行授课。让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实现“教、学、做”的有机统一。第四,“行校结合、校企合作”组织与安排生产实训,以“农校+农村+农企+农协+农户”实训平台为支撑,着重培养学生策划、经营、核算与营销四大职业岗位能力。

2.建设成效。新增部级精品课《农产品营销》,完成《基础会计》等5门省级精品课建设,完成4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公开发表教研论文36篇,主持完成省级教改课题11项,主编专业教材16部,其色教材4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获得第三届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三、构建形成职业化、综合化和开放性的专业实训平台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式。①社会内化,仿真模拟。引用真实案例,建设模拟经济法庭、商务谈判室和报关大厅等实训基地,让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演练和掌握实际业务处理能力。②虚拟岗位,软件操作。新购计算机227台、专业教学软件26套,设定虚拟岗位,进行经济核算、贸易业务和物流配送等管理程序及方法训练。③“引企入校”,实际经营。学校提供场地和基本办公条件,引入星辰速递有限责任公司和牡丹江国恒商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委托经营和教师自营两种模式。④前校后厂,现场实践。学校的农场、畜牧场、校园超市和农副产品经销公司常年开放,满足学生参加生产技术与管理实践的需要。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①依托行业,服务企业。依托农村经济管理部门组织学生参加农村经济调查,增加实践经历和体验。与牡丹江德世盟公司、大润发公司等企业合作,学生为其代销商品和进行市场宣传。②携农企、助农协、带农户。依据农业产业化企业产品订单,协助桦川岩顺香谷合作社、海林长胜农机协会等合作组织进行经营策划、市场开发和产品营销,带动农户实现标准化生产与规模化经营。③多方合作,共建共享。依托黑龙江省用友软件公司等企业,与区域内兄弟院校建立协作关系,多方合作互惠共赢,实行资源共建共享。

3.建设成效。新建农产品营销、农村经济核算和农产品模拟贸易公司3个实训室,扩建农村经济策划和企业经营管理2个实训室,引入星辰速递有限责任公司和牡丹江国恒商务咨询公司2个合作企业。新开发8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多元投资、机制创新、方式多样,建成了功能配套、模拟与实战并举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体系。

四、服务地方经济,辐射带动同类专业发展

农林经济管理培养方案篇7

论文摘要:根据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特征,提出了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对象主要是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和新型林业经营者3种专门人才,与之相对应,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企业经营、基础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以及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5大课程模块。另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更应该偏重经济理论课程的设置,而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侧重资源与环境理论课程的设置。

当前,中国正面临的是一个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城乡结构快速变化,全球化和多样化的速度与程度不断提升的社会。对此,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对在教学领域中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第一强调就是“树立人才培养要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3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的思想”。为满足社会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高等林业院校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农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工作者,在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层面上的改革作了许多有益探索。这些研究大多是将农林业作为一个产业看待,多侧重于微观管理方面对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进行探讨。尽管有的考虑了农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将农林业作为一个公益事业部门的角度来考虑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改革,但没有将农林业自身的特点、农业与林业的差异从理论上加以澄清;有的没有将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阐述清楚;有的没有将所提出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程设置;有的则将农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相关的课程作为一般的选修课程加以设置,没有能够突出农林业在改善和优化环境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本研究试从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性这一角度,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作些粗浅的探讨。

1改革的依据

1.1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

伴随着《物权法》的出台,以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主体的林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人,中国林业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时期,围绕着农林业生产经营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林业经营格局正发生着显着的变化。具体而言:首先,在林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开放的和实现产供销、林工商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尽管还不普及和不成熟,但已略显端倪。其次,林业经营的资源和要素的配置组合部分地实现了市场调节,仍带有很强计划经济色彩的林地和林木这2个主要的生产要素正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人将向以市场调节为主转变,具有一定规模的微观林业经济组织的形成正方兴未艾。第三,无论是林业物质性产品,还是林业公益性产品,尽管都还是供应短缺条件下的数量型林业,但社会对公益性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第四,林业生产结构仍然是以木材产品为主,非木材产品的比重不大。尽管在现行经济核算体系下,森林的多功能价值许多还难以得到补偿,但国家对其价值再现的投人逐年增加。第五,林业经济增长还主要依靠土地、气候等自然力、劳力、资金等物质要素为主,技术和信息等现代物质要素的贡献偏低。第六,林业发展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但是,越来越受到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的约束和挑战,市场竞争将愈趋激烈。第七,林业从为工业作贡献转向工业反哺林业,物质技术装备和资本有机构成逐步提高,林业综合实力将不断加强。

林业微观经济组织的大量涌现及其规模化经营将是今后林业经济变化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的主要方向。具体而言:首先,随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型国有林业企业将转制于民营、私营及合作经营等。其次,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户自主经营意识的提高和各种社会力量对林业经营的参人,他们根据各自拥有的生产要素及资源优势、个人特长及市场需要,不断调整与寻求适合自己的主导产业及经营门路,从而使原来基本类同的生产经营农户或其他从业者,逐渐发生了从业分离,专业分化,形成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化或各有侧重的户营经济或小型风险企业。诸如造林大户、果园大户、苗木大王、花卉大王、药材大王、食用菌大王乃至各类养殖大户、森林人家、木材加工大户、木材及林产品流通大户、服务大户等各种类型专业大户的出现,同时又带动了其他农户的从业分化。把在这一形势下涌现出来的下乡创业者或规模经营的职业经理人、中介组织的经营者(经纪人)、林产品的流通业者等专业性人才称之为新型林业经营者。他们与以家庭承包责任地和自留地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家庭承包地的劳动产品及其劳动力的输出为主要收人,以传统经验为主要技术手段、以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以简单再生产维持家庭生活为主要经营目标等传统的林业经营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再者,随着石化资源等非再生性资源的锐减和生物科学技术的突破,以植物性资源为主的绿色产品、可再生资源的规模性生产和产业化开发与利用将成为21世纪的新兴产业,这一新兴领域的风险企业将迫切需要具有生物知识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及意识的企业管理者和创业者。这些新型行业的经营者将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培养对象之一。转贴于

1.2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特征的客观要求

与工业等其它行业相比,农林业的生产和经营中实际使用的技术含量不高,受自然力的影响和空间条件的约束,生产的可控制程度不高,限制了农林业的大规模集中决策、集中生产和集中交易,难以形成生产的标准化、规格化和定量化,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也不高,在目前技术水平条件下,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和营林业不可能像工业一样做到精确的企业化的管理。在现实中,农林复合经营仍是农户经营的主流,微观经济组织的管理是以承包或租赁经营为主要手段而展开的。因此,对农林业的经营组织的管理应该主要是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实行宏观调控。一般而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基础经济理论和专业经济理论方面的课程为主,侧重于经济知识方面的学习。

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和林业在生产经营上存在着显着的差异性,作为高等林业院校和高等农业院校的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其原因:一是林业的生产周期比农业更长。农作物一年可产出2—3茬,甚至可连续产出,投人能及时得到回报;而林木生长最短也要五六年,有的长达四五十年,付出的劳动一般要几年或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得到收益。农地的收获主要反映投人的劳动,而林地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地租。二是与农业相比,林业在资源使用和产权交易上具有更强的经济外部性。在国民经济部门中,农业和林业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最为密切。与农业相同,林业的生产过程中生态系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森林是陆地上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基础,森林的生态功能是农作物所远不能及的。在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森林生态效益基本上不能实现内部化。三是由于森林具有生态和社会效益,致使林业生产经营上受到了较大的限制。按现行的国家政策,流转后的农地可以在大农业的范畴内进行多用途变换,受限制的程度相对较小;而商品林地却只能进行林(竹)木的培育,林地的性质不能改变;至于生态公益林还有更为严格的林种和树种限制,在采伐上也只允许抚育性采伐和更新性采伐。四是与农业相比,林业生产更需要一定的生产经营面积以达到适度规模经营。林业生产活动也是通过利用有构造的生命自然力进而利用其他自然力的活动,在森林培育上需要形成一定面积以构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环境,一方面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另一方面有利于森林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在采伐利用上也必须考虑到这一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形成。这既有经济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林业生产经营特性上的需要。五是森林的可逆性低。即破坏容易,恢复难,农作物1茬失败可在第2茬恢复,而林木则要花一个轮伐期的时间,而且难于看护管理,如果立地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造成林地的石漠化或沙化,则林地森林植被难以恢复或永久不能恢复,这就要求高等林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设置资源与环境方面的课程。另外,在目前农林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农户的农林复合经营这一状况不可能有较大的改变。但是,林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仅仅是为改善其自身生活为主的行为,而非其主业。对此,与高等农业院校相比,高等林业院校的林业经济课程更侧重于森林资源培育、利用、保护和林业产业发展的问题,而农业经济课程应侧重于农户经济和农户经营管理上。

2培养目标的确定及课程体系的设置1培养目标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林业的生产经营结构和社会对林业的需求也在发生着显着的变化。对此,社会对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主要需要应该是: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和上述的新型林业经营者等3种人才。具体而言: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主要是指掌握一定的经济和管理基础理论,熟知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林业行业管理的专门型人才。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主要是指熟练掌握经济和管理基础理论,了解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林业经济管理理论与政策研究的专门型人才。新型林业经营者主要是指掌握经济基本理论和企业管理知识,了解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农林业关联企业管理的专门型人才和农林业关联企业的创业者。转贴于

因此,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设定为:以森林培育专业为依托,着重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科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经济意识、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接受调查、规划、技术经济分析、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农林经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区域经济发展与规划、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农林企业、工商企业、非营利组织、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政策研究、区域发展规划与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2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对课程体系的设置做一个粗略的划分,即将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内容分为基础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企业经营和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5大模块。其中,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和企业经营这3大模块是与所培养的3类人才相对应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模块。具体而言:基础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模块包括微观与宏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财政与信贷,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心理学,博弈论,经济法等。农林业经济理论模块课程包括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林业经济学,政策学及农林业政策,农户经济学等;资源与环境模块包括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与管理学,环境经济与管理学,生态系统管理,林业与环境法学等;企业经营模块包括创业学,财务管理,农户经营学,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等。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模块包括农林学概论,森林经理学,财经应用文写作,社会经济调查,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调查实习,专业课程实习和综合实习等。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学生必须了解农林业的一般技术和生产过程,应以农林业技术概论教授为主,加大实习的比重,使学生掌握农林业的基础技术知识。其次,对于一些不成熟的课程的教学(如农林业企业的创业学),可通过一些影像、照片、案例等教学手段来实现和提高教学效果。另外,目前各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招生普遍减少,许多只招收一个专业班级,建议本科生试行导师制,让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加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等。

3结语

农林经济管理培养方案篇8

关键词退耕还林;成效;问题;对策;广西资源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0-0191-02

退耕还林主要是在坡度25°以上的农用地进行植树造林,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项目之一,它的指导思想是以粮食换生态,目的是使耕地转变为林地,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江河水库、湖泊泥沙淤积,达到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目的。

1资源县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成效

资源县退耕还林工程始建于2002年,工程涉及6乡1镇70个行政村,实施总面积达8000hm2。其中,2002年实施退耕地还林1000hm2,荒山造林1000hm2;2003年实施退耕地还林1000hm2;2005年实施荒山造林333.33hm2;2006年实施荒山造林666.67hm2;2007年实施荒山造林1000hm2;2008年实施荒山造林1333.33hm2,封山育林1333.33hm2;2010年实施荒山造林333.33hm2。资源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至今已有10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被群众誉为“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1.1经济效益

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实施退耕还林后,全县有14812户、51840人可直接从中受益。同时,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原来从事农业生产的部分劳动力解放出来,从事其他副业工作,收入增加。退耕还林实施后,营造的经济林、兼用林等逐步产生经济效益,农民的收入逐渐增加,贫困人口的数量将相对减少。

1.2生态效益

工程区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实施退耕还林后,全县新增幼林面积8000hm2,治理区地表植被得到逐步恢复,水源涵养能力增强,水土流失面积相应减少,水土流失程度相对减轻。其生态效益还表现在补充大气氧气、调节气候、防风固沙、降低噪音、净化美化环境、改善生活等方面,起着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巨大作用。

1.3社会效益

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全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参与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已成为自觉行动,建设生态、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同时,促进了全县旅游业的发展。

2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后续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退耕还林后续管理经费不足

虽然自治区安排了一定的前期工作经费,但由于资源县属经济不发达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村镇并不富裕,不能按要求筹足退耕还林前期工作经费,直接影响工作进度。特别是林业部门人员多、经费缺,大部分人员承担了主要任务,林业局要支付作业设计费,垫付种苗费,缺少前期工作经费,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2.2经营模式单调,综合效益低

退耕还林主要是按照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林和经济林认定标准》中规定的树种和密度开展造林活动,一些很好的乡土树种未列入国家标准,种植树种与当地群众喜欢种植的树种相差较大,对此群众难以接受。另外,退耕还林树种和经营模式单调,生态、经济效益时效长,林农在一定时期内没有收入,影响后期的管理积极性。

2.3农村生态能源建设速度慢

资源县总农户数4.3万户,退耕还林1.5万户,全县已建沼气池涉及退耕农户8713户,占58%,已建节柴灶涉及退耕农户9435户,占63%。

目前全县农村燃料主要还是以薪柴为主,只有城郊少部分农民使用液化气和煤球作为燃料。据调查,农村农户年均烧柴2500kg以上,相当于0.23hm2薪炭林或0.4hm2林地的产柴量,全县4.3万户农民每年烧柴10.75万t,薪柴消耗数量大,加上薪柴采伐随意性强,采伐行为不规范,使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的破坏。大量的秸秆被烧掉不能还田,致使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结构性能差,肥料容易流失,影响农作物的稳产高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3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对策

3.1大力加强农村生态能源建设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完全可靠的能源供应与高效、清洁地利用能源,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农村能源建设是关系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大事,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是一件让广大农民最直接受益的好事,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切入点,既能解决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又能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巩固退耕还林,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既能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还能改善农村和农民的居家环境,让农民彻底告别“脏、乱、差”,推动农村的文明进步。

近10多年,尤其是1990年以来,在国家“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和“开发与节约并举”方针的正确指导下,广西着力开展了以省柴节煤、沼气、太阳能,“三窑四坊”改燃节柴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节柴工程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资源县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推广普及省柴节煤灶及沼气池,使得林木的生长量明显大于砍伐量,森林覆盖率更是由1979年的65.8%提高到2009年的78.4%。以沼气为纽带,“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能源发展模式,使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实现良性循环,是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模式。沼气池的建设,可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恢复植被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诸多实例证明,搞好了农村能源建设的地方,就能有效地控制森林乱砍滥伐、植被破坏等现象,能够显著降低森林资源消耗中能源性消耗所占比例,并且能够有效增加森林蓄积量,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林业建设与农村能源建设的同步增长。农村能源建设取得良好的效果,是资源县提前实现灭荒和绿化达标的重要保证。可见,抓好农村能源建设是保护森林资源,加快林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搞好绿色工程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加强农村能源建设,节约能源,减少资源的消耗,才能确保退耕还林的成效[1-4]。

要抓好退耕还林工程,必须抓好农村能源建设,坚持经济和生态效益并重,找准两大效益的最佳结合点,以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社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目标。

3.2加强后续管理,确保退耕还林成果

在资源县两水、河口等乡镇部分地方,退耕还林工作虽然退得下,但是由于受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生活习俗的影响,要真正做到“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还必须逐步加大后续管理力度,切实做好封育、限伐、禁牧、扶持开发等一系列工作[1,4]。

(1)封育。如果封山育林的管理跟不上、不及时,会导致耕地退耕还林后山区生态环境得不到有效治理和改善,所以必须实施封山育林。

(2)限伐。砍伐是毁林的直接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做好山区的限伐管理和宣传,同时,为了达到重建生态和恢复生态标本兼治的效果,要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兴建沼气池。

(3)禁牧。过度放牧是导致生态环境变劣的重要原因之一,资源县同样存在这一问题。退耕还林后,为了提高种植成活率,减少退耕后禽畜践踏种植的幼苗,要善于引导群众把“散养”改为“圈养”,严禁放牧。同时,为了解决“圈养”饲料供应,要有选择性地在退耕还林地上规模种草。

(4)扶持。通常,山区相对贫穷落后,退耕还林可能会造成政策性减产,增加群众经济负担。因此,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怀和支持,加大扶贫投资力度,适当采取政策补贴等措施,以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5)开发。对于土地资源本来就匮乏的山区,退耕还林后土地显著减少,为解决相对增多的剩余劳动力,需要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或者组织劳务,既能缓解生产劳动对土地的压力,又能增加群众的收入。

3.3以现代先进科技为依托,搞好退耕还林信息档案管理

资源县自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就把退耕还林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要实现高标准的档案管理,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配备先进设备,搞好“硬件”建设;二是开发应用管理系统,搞好“软件”建设;三是加强电脑技术培训,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素质;四是规范传统纸质档案管理;五是落实专人负责,专柜存放,规范管理,以确保档案的安全和长期稳定性。

3.4加强林产工业建设,培育后续产业,确保退耕还林不反弹

保证退耕农民收入不减少,并有大幅度增加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效的重要保障,因此,退耕还林要选择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优的树种造林。虽然国家有十分优惠的退耕还林补助政策,并且近期内能够促进农民增收,但是在国家补助期满后,农民增收就需要具有经济效益较好的经济树种来支撑。根据资源县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植物生长迅速的特点,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前提下,选择适宜的速生丰产树种和名特优经济林树种,重点培育,形成规模,建立具有区域优势的生态经济型林业产业。一些地方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逐步壮大了原有的或形成了新的林业产业,既保障了退耕还林的成果,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1,4]。

目前,林下经济是巩固退耕还林的优势项目,要结合资源县林地营养状况、气候特点和生产需要,开展林下药材、花卉、养殖等多种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现在一些退耕还林地区,农民已经开始有收入,收入主要来自板栗、竹笋、水果等副产品。据统计,林地年纯收入达到7500元/hm2以上,全县年总收入达3.6亿元,仅此项退耕还林的农户每户每年增收1525元。通过培育后续产业确保国家补助政策期满后,农民继续增收,从根本上解决好生计问题,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确保了退耕还林不反弹。

4参考文献

[1]张健军.关于我区退耕还林项目的几点建议[J].广西林业,2003(3):28-29.

[2]马宏升.农村能源综合利用与生态农业建设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3(3):34-35.

农林经济管理培养方案篇9

【关键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质量

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等教育成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步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而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教育功能的扩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资源配置、教学方法、管理方式的变革等。正如在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科技领导小组会议讲话中强调的“要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和培养模式创新要成为规划的亮点。”

因此,现阶段的教育不能只考虑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要关注由此引发的质的变化。在市场机制逐步深化和成熟的过程中,社会对高校人才的理性呼唤与高校内部培养出的人才匹配程度弱的矛盾凸现,面对新形势,高等教育如何定位,如何选择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如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找准各类专业的定位与特色,是目前应思考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1.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意义

1.1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是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创新,特色办学,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学校办学目标定位的需要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不同性质的大学有不同的功能,吉林农业大学是吉林省属地方院校,坚持“以地方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办学指导思想,明晰了“以人为本,教育创新,特色办学,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明确了“立足吉林,面向全国,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服务方向,在客观分析学校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定位等因素基础上,确定了将学校由以农科为主的教学型大学建设成为以农为优势和特色、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国内先进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修订,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解决好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矛盾,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增强专业的适应性为目标,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突破,使吉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走上自己独特的求生存、求辉煌的发展之路。

1.2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根本保证

人才培养方案是指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包括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基本育人环节,是一所学校的文化积淀、教育理念、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的集中体现,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活动的组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保证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时代性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变化在人才培养上的反应,是更好的实现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需要。地方大学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都面临着如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切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应”党和国家事业之“实”,满足社会人才之需,应当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杠杆。

1.3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是发现和解决教学问题,促进学校内涵建设的有效途径

吉林农业大学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已运行3年,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课程体系结构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力不够,课程设置过于繁杂、课程之间衔接、交叉处理欠妥,存在交叉重复内容,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不能有效衔接,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弱等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有必要对现行方案进行修订,但这不是问题的全部,还有其他隐性的、具体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利用调研、研讨,以及审核、完善的过程找准问题,破解一些难题,以此促进吉林农业大学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条件建设和教学管理改革,这也是学校内涵建设的要求,符合学校的发展方向。同时,学校也将在一个一个问题的破解中获得发展机遇,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1.4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是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是要解决学校教学工作的根源问题,使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更加符合社会与学生自身成长的需求,其根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落脚点是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核心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发展为目标。这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一致的。同时,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需要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教育体制机制的变革、教学内容方法的创新,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要树立崭新的教育理念,即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教师具有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其次,要充分认识当前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要求高等学校培养的本科人才不再是定位于过分强调“知识“型为主的”专门化“人才,而是更加重视素质教育,强调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教育过程既要重视知识培养,又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本次修订工作要紧密结合学校“坚持教育创新,推进内涵发展,实现科学发展上水平”的教育创新大讨论,深入开展调研和研讨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的长足发展。

2.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

2.1构建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拓展教育三个平台,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将院级选修课与校级选修课合并,增加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增设创新学分,搭建素质拓展教育平台,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与创业能力,为实现个性发展提供可能。学校下发了《吉林农业大学2009年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吉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新一轮全面修订工作。确定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根据“育人为先,强化基础,注重实践,拓展素质,因材施教,突出特色,鼓励创新“的基本思路,科学修订具有学校或不同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优化课程体系。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主要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理论功底,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专业教育要为学生合理构建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方向课的梯级递进的系列课程体系;加强人文科学素质教育,构建人文与科学通识课程教育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等提升专业能力的实践体系建设。方案增加了学生选修课的比例,目的是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发展,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和发展性,体现弹性和多样性,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设置创新学分,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学创新。因此,人才培养要根据每个学生智力层次、兴趣爱好、职业取向与需求,努力为学生的个性化成才提供多元化的选择。

2.2分类指导,突出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根据各类专业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按专业类别规定最低总学分以及各部分学分比例,指导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优势、目标定位,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体现自身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和针对性。每个专业都要认真分析挖掘自身优势,凝练专业方向与特色,明晰对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影响的核心课程体系,选派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兼备的优秀教师承担核心课程教学任务,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适当提高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分比例,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将相关实验课程内容整合独立开设,单独考核,单独计算学分;在保证必要的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要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实验课程的比例,同时要注重教学效果。鼓励大学生参加老师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也可以将其科研工作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毕业论文结合起来,通过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从事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与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发展,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一些优秀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生源。

2.4对学生成才支撑作用较强的基础课,要进行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运行模式的改革

学校要对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化学等部分基础课进行分级教学,目的是加强基础课教学,为学生考研深造打好基础,与此同时也满足了应用型人才的合理需求。基础课专业负责人或任课老师要了解吉林农业大学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适当参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合理提出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材及学时数有差异性的教学大纲,体现“因材施教”现代育人方针。

3.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质量的保证,也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保证,更是高校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干力量,是地方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根据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增强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地方高校要与时俱进,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肩负起责任。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的办学理念、定位和发展方向,直接关系到吉林农业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也体现了学校的竞争力。学校对此高度重视,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领导小组,目的是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宏观领导和咨询指导,并在教务处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与安排,以确保工作质量。

农林经济管理培养方案篇10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称,这个学位的设置适应了国家对林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推动了林科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机制改革和结构调整。

2011年以来,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定位准确、具有特色的林业硕士培养体系。

11月23日,京城低温。但全国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们心里却是一团火。他们聚集在北京林业大学,总结过去五年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制定下一步的工作方案,为我国林业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出谋划策。

一种新型学位类型的诞生

新中国的林科研究生教育始于1953年。当年,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学院)最先招收林科研究生。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林科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但这些研究生都是按照林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来招生培养,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大多数研究生毕业后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林业一线高层次人才缺口很大。

1999年这一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置了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现已改名为农业硕士),其中有一领域为“林业领域”。这是我国林学范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起点。

正值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飞速发展。在2000年到2009年的10年间,“林业领域”的农业推广硕士以招收在职人员攻读为主,累计招生达6968人。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教育部决定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

机不可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北京林业大学为牵头单位,联合多所高校共同研讨、论证,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交了《林业硕士专业学位论证报告》。

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林业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我国设置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在审议通过设置的19种专业学位中,与农林学科相关的只有林业硕士这一种。这充分证明了国家对林业和生态建设领域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说,要促进林业的改革发展,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进步,要靠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人才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基层的林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林业人才十分缺乏,还不能满足林业建设的需要。设置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适合林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林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才储备的需要!

当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下达2010年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通知》,批准北京林业大学等16所高校新增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将其列入2011年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专业目录。

自那时起,林业硕士专业学位作为一种与林学学术型学位相对应的新型学位类型正式得以确立并蓬勃发展。

重在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

据了解,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是“masterofForestry”,其英文缩写为mF。它的设立,适应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林业发展对林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创新林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林业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林业人才培养质量。

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定位于培养“适应林业建设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过程强调研究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

区别于学术型学位,林业硕士的培养重在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培养中,强调学生要具有扎实的林业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善于运用现代林业科技手段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创造性地承担林业及生态建设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

培养单位认识到,当前我国林业的内涵和外延正在不断丰富与发展,林业的地位、使命和功能不断提高与增强,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必须要满足现代林业建设各方面的需要。

根据现代林业建设重点和林业职业认证类别,林业硕士主要服务于森林与自然资源的保护、培育、经营与管理以及生态与环境的修复、保护与建设等领域。

服务的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林木良种工程、森林培育、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森林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工程、退化植被修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流域综合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湿地保护与管理、森林公园建设与管理;经济林和林特产品开发、木本生物质能源、碳汇林业、复合农林业与林下经济、森林旅游与游憩;设施栽培;信息技术与林业信息化;林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与政策、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城市与社区林业等。

5个春秋转瞬即逝。如今,全国已有18所高校招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高校所处地域基本涵盖了全国各种森林类型。各培养单位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区域林业发展特色,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以更好地服务于各地林业建设。

216人,308人,377人,429人,500人,林业硕士的招生规模5年来一年比一年扩大,呈稳步增长趋势,类型也趋于多样。到2015年底,学生中已有850人获得了林业硕士专业学位。

培养过程贯穿创新改革

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是培养“适应林业建设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这与以前的林业行业人才培养有明显的区别。

之前高校的学术型硕士培养主要侧重于基础理论与学术研究。林i硕士的设置结合了高层次与应用型两个特征。在人才培养方案上,林业硕士紧密结合林业建设一线的需求,重点提高实践技能和林业职业能力。

林业硕士本身就是新生事物,在培养上显然不能走以往的老路。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注重教育质量和内涵,成了各培养单位的共同追求。

各学校不断转变教育理念,以案例教学和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为手段,强化了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

目前,全国5所高校建立了6门林业硕士核心课程的案例库,收入案例100多个;建成了200多个林业硕士专业实践基地,其中5个入选全国优秀基地。

各校积极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在案例库编写方法、案例式教学的应用、师资培训及专业实践基地的长效建设模式、规范化管理、基地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各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各培养单位设置了一系列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林业硕士课程,尤其在选修课方面,充分结合了地域优势和行业需求。课堂教学以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为主,明显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课程。

在培养中,各单位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培养林业硕士的途径,实行双导师制,聘请林业行业一线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指导工作。很多培养单位专门针对林业硕士制定了校内外指导教师遴选办法,还开展了林业硕士导师培训活动。

林业教指委作用凸显

在林业硕士培养中,全国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作为专家组织,发挥着重要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林业教指委是协助主管部门开展研究咨询、指导评估和交流合作的专业组织,主要职责包括制订发展规划、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专业学位授予标准、教育评估标准等。

5年来,林业教指委在工作研讨与学术交流、评优工作、课题研究、探索性工作、规范性工作和组织机构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引导各培养单位在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

2013年,林业教指委重新梳理了林业硕士培养目标和知识体系,制定了《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作为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和质量检查评估基本依据。

2014年林业教指委下发了《林业硕士学位论文类型、要求及评价指标》,规范了不同类型学位论文的写作与评价;组织了首届全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

2015年,林业教指委完成了15个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专项评估报告,对评估内容、工作程序、评估结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教指委还构建了林业硕士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开展了林业硕士教育质量调研,完成了有关专项评估工作。

在2016年岁末的这次会议上,委员们评出了第二届全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北京山区山洪沟道特种及山洪预警技术研究》等15篇论文入选。同时,《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树冠提取―方法与实例》等10篇教学案例获评优秀案例,将被收入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林业硕士案例库。

林业教指委通过定期主办全国林业硕士教育研讨会和各种专题讨论会,搭建公共交流平台等形式,加强学校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各学校的协同发展和提高。研讨会上,聚焦师资培训、案例教学和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学位论文要求等主题。林业教指委还专门设立了师资队伍与课程建设、职业资格认证研究、专业实践、战略发展与评估认证等4个工作组,分e针对不同的领域的特殊性开展工作。

林业硕士培养任重道远

我国的林业内涵外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未来5年是林业的黄金发展期。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连续两届全国林业教指委主任张永利说,国家林业行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这为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针对我国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林业硕士,对实现科教兴林、人才兴林,进而推动现代林业发展、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张永利认为,当前需要继续解放思想,突出特色,加强研究,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服务我国林业建设需要的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和体制。

张永利说,要从政策上积极推进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和实践考核,与职业人才评价标准有机衔接;推进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内容,与林业特定职业人才工作实际有效衔接。要增进林业硕士教育质量保障的科学性、有效性,促进培养单位不断提高林业硕士培养质量。

林业硕士的培养离不开行业的指导和支持。张永利希望,要为林业硕士培养提供良好的政策条件,尤其是在与职业资格衔接上。只有研究生培养与林业行业的职业资格衔接好,培养单位和研究生才会有热情和积极性。

张永利特别强调,能够为林业硕士培养提供实践基地条件的各级林业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林场、种苗繁育基地、林业企业等,要积极配合高校工作,共同建立专业实践基地。林业行业要将林业硕士毕业生纳入到岗位招聘体系之内,切实解决好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