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规划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7:59

生态修复规划方案篇1

[关键词]水生态;水环境;保护;综合治理;规划方案;黑里河

河道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有较多的河道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成为黑臭水体,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建设[1-3]。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有较多的地区采取了河道生态治理措施,恢复河道生态环境,提高河道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宜居生态环境打造提供条件[4-7]。河道水生态治理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前期的规划方案对后期治理工程的实施效果影响巨大,因此,在工程实施前,做好规划布局、方案设计是十分必要的[8-10]。

1流域概况

黑里河流域内山林茂盛,是赤峰市南部含沙量少的地区,打虎石水库平均水深7.5m,pH值7.6,碱度2.78me/L,硬度3.02me/L,化学耗氧量6.02mg/L,浮游植物生物量1.12mg/L,浮游动物生物量0.60mg/L,水量充沛,Do(溶氧)十分丰富。河水水质肥沃,适于各种鱼类的生长,据相关资料调查,黑里河鱼类有1目2科10种。黑里河现状入河污染源包括点源、面源和内源,其中,点污染源主要为矿产企业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面污染源主要为农村生活、农业面源及分散式畜禽养殖污染;内源污染主要来源为河道底泥释放。黑里河沿岸生态环境总体较好,河道下游受农业种植、历史河道采砂、农民耕种等挤占影响,滨岸湿地生态空间不足。应加强黑里河生态治理,修复水生态环境,保障河湖健康。

2规划目标及总体布局

通过黑里河水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形成流域水质稳定达标、水生态系统健康平衡、河道稳定通畅、沿岸风貌优美的生态安全格局。到2025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污染防治成效显著,重点段沿河景观基础及服务设施建设完备。完成乡镇污水、垃圾的集中处理,重点污染源建成在线监控系统。到2035年,黑里河生活垃圾全部实现分类、农村面源污染得到系统治理,河道防洪体系全面构成,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功能显著增强,“北疆亮丽风景线”整体建成。生态环境更加美好,经济发展更具活力。结合黑里河区域现状及发展条件,水生态保护综合治理采取进行各有侧重的水生态修复布局规划,划分为黑里河生态系统保护区、生态功能修复区及生态资源开发区。

3专项规划方案

3.1水环境保护治理规划

1)污染源预测及污染物入河量控制方案规划年主要污染源为点源、面源和内源,点源污染主要来源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工业企业废水排放口,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为农村生活、农田径流和畜禽养殖,根据不同规划水平年社会经济指标,基于基准年污染物治理技术水平,开展规划年污染源预测。依据水功能区划分成果,以水功能区为控制单元,计算不同水平年污染物入河量及纳污能力,根据污染物入河量和纳污能力计算成果,结合限排控制原则,确定黑里河污染物入河量控制方案。2)点源治理工程规划规划立足于排水系统现状,充分利用乡镇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及相应的排水管道系统,结合乡镇总体规划,完善污水管网和末端收集管网建设,并针对现状管网存在的问题,进行建设和改造。规划在右北平镇头道营子村和黑里河镇四道沟村建设污水处理厂2座,采用雨污分流制,敷设污水截流管道12km,截流至新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由实施单位进行统一设计和建设。3)面源治理工程规划黑里河流域内河流两侧500m多为平缓地形,对两侧500m范围内自然村进行重点治理。结合地形地貌特征,在村庄附近建设稳定塘,对出水进行处理。经统计,此次规划建设稳定塘58个。4)水质保护规划在黑里河沿线村屯、耕地段修建物理隔离防护工程,防止生活垃圾进入黑里河,有效保护河流生态环境,在天然沟道等地留野生动物迁移通道。物理隔离防护采用框架围栏形式,此次规划修建框架围栏55km。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在规划近期开展,在打虎石水库周边裸地、坡耕地退耕处开展水源涵养林、护养林建设工程,在有条件的区域开展水生植物、前置库建设工程。

3.2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

通过加强水生态系统的自适应、自组织、自调节等功能,充分发挥水体自净能力、污染截留消纳能力,使得水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或遏制退化的功能增强。规划以建设生态湿地、生态河道及水生生物群落恢复为重点的建设工程,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健康河流生态系统。1)生态湿地生态湿地的营造和保护以滨水湿地为主,功能主要为净化水质,兼顾水生生物栖息地和水景观。采取滨水植物带仿自然模式,利用植物、微生物的过滤合成及生物吸收等净化作用,进一步提升河流水质,湿地建设同时满足景观、居民休闲、生物栖息等功能需要,河道型生态湿地布置如图1所示。黑里河受农业围垦、滩涂开发、乡镇建设等挤占影响,滨岸湿地生态空间大幅萎缩,失去了原有净化水质能力,规划兼顾水生生物栖息地和水景观的功能,在黑里河因地制宜利用滩地宽阔岸段或荒地建设滨水湿地,用于提升河流水质,截留和削减来水中污染物,构建湿地植物均采用当地优势种或广布种,如芦苇、香蒲等,滩地型生态湿地如图2所示。2)生态河道规划生态河道建设工程通过“以结构换空间”的生态修复技术来弥补江河自然河道的缺失,包括生态驳岸建设、滨水缓冲带建设、生物栖息地恢复。为保护黑里河流域渔业资源,构建水生生态系统健康食物网,在河道水生植物缺失带、富营养化河段、藻类大量繁殖等水生态系统失衡河段实施水生生物群落恢复工程。沿河心至岸边依次布置浮叶植物区、沉水植物区、挺水植物区;其中,浮叶植物选择睡莲、荷花等,沉水植物选择狐尾藻、黑藻等,挺水植物选择风车草、芦苇、香蒲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底栖和鱼类优势种,合理配置放养数量。3)防洪工程生态化改造在河流域周边用地高差较大、河道狭窄、滨水腹地较小的区域,采用垂直型护岸,并设置直立挡墙,墙顶设亲水平台,布置滨水植物及景观绿化植物,形成滨水种植区和微地形种植区,可布置慢行步道,既可节省河道占地面积,降低开挖量,减少征地拆迁量,又可一定程度上保证河道的生态性、亲水性,因此适用于用地紧张的城区河段。

4结语

生态修复规划方案篇2

 

关键词:生态水利;河道治理;应用

1.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

1.1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一个地区的生境空间异质性越高,就意味着创造了多样的小生境,能够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反之,如果非生物环境变得单调,生物群落多样性必然会下降,生物群落的性质、密度和比例等都会发生变化,造成生态系统某种程度的退化。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治河工程的建设,造成自然河流的渠道化及河流非连续化,使河流生境在不同程度上单一化,引起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程度退化。生态水利工程的目标是恢复或提高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但是并不意味着主要靠人工直接种植岸边植被或者引进鱼类、鸟类和其他生物物种,生态水利工程的重点应该是尽可能提高河流形态的异质性,使其符合自然河流的地貌学原理,为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创造条件。

1.2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原则

河流生态修复规划和管理应该在大景观尺度、长期的和保持可持续性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在小尺度、短时期和零星局部的范围内进行。在大景观尺度上开展的河流生态修复效率要高。小范围的生态修复不但效率低,而且成功率也低。整体性是指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掌握生态系统各个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提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综合的系统方法,而不是仅仅考虑河道水文系统的修复问题,也不仅仅是修复单一动物或修复河岸植被。

2.河道治理

2.1河道治理方案

下面就以拉古河为例。拉古闸以下河道渐进入平原,采用的是以堤防为主的规划方案。由于河道右岸地形低于左岸,大多数断面的设计水位要高出地面1m以上,平均高0.53~1.30m,最高达到3.44m,宜修筑堤防。但在该河段中,左岸中华寺北桥以上地势渐高,岸边保护范围渐窄,尤其是中华寺北桥到八家子沟,正是王滨沟上下游大弯道塌岸十分严重的地方,规划采用护岸方案。拉古闸以上基本上采用护岸方案,河道两岸多为山地,岸边较高,除个别断面外,大多数断面的岸边高程都在设计水位以上,平均高17~43cm,最大高差为4.32m,无需修堤,主要是要解决岸滩的稳定问题。该河段保护的土地和村庄主要分布在右岸沿河一带,左岸只有小甸村至松岗堡河口2.6km的河段上分布有村庄,其余7.3km左右河段岸边在山根下或接近山根,不需要布置任何工程,规划为无工程河段。

2.2设计流量和设计水位

整治洪水河槽的设计流量,需根据保护地区的重要性,选取相当其防洪标准的洪水流量,其相应的水位即为设计水位;整治中水河槽的设计流量可采用造床流量或平滩流量,其相应的水位即为设计水位;整治枯水河槽的设计水位可根据通航等级或其他整治要求,采用不同保证率的最低水位,其相应的流量即设计流量。

2.3规划实施建议

拉古河河道治理工程本着先下游后上游、先重点后一般、先消险后达标的原则,先治理城市段再治理农村段,干支流同步分段、分区依次治理,堤防整修完成后再进行堤防标准化建设。具体规划如下:李石开发区规划治理拉古河抚顺开发区范围内左右岸堤防共长18.82km,护岸长18.08km。抚顺县实施规划为治理拉古闸下游抚顺县范围内,左右岸堤防共长15.0km,护岸长15.7km;治理拉古闸至浅沟水库段,左右岸护岸长11.95km;对于右岸拉古闸以上、左岸中华寺北桥以上的护岸工程,一定要根据水流和塌岸的实际情况、以及投资的可能,本着先出险先安排,不出险暂不安排的原则,分清轻重缓急逐步实施。沈阳市实施规划为治理拉古河岸堤防共长1.58km,护岸长4.7km。

3.目前治理水污染的主要技术方法

3.1配水、调水方法

配水、调水对某一城市、区域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法,见效快,成本底,但是配水、调水不是真正解决污染水体的方法,只是将污染水体从某一区域转移到另一区域,是上游向下游的转移。如果大家都采用此方法,可以说是污染水体的循环,是一种“恶性循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于水源的关系,这种方法不一定适应“断头浜”的治理。

生态修复规划方案篇3

摘要根据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土壤环境不容乐观,对于污染土壤进行治理修复是现实的迫切要求。土壤修复制度是土壤环境保护立法的重要内容,法律应该将土壤修复作为一项法律义务、管理制度和制裁措施加以规定。土壤修复制度的内容包括修复的义务、规划、目标、标准、公众参与机制、商业模式、法律责任和监督管理等内容。

关键词土壤污染;土壤修复;制度;立法

2014年国家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土壤污染已经相当严重。目前,我国各大城市的更新改造和产业的升级换代仍在进行中,更多的污染地块还会暴露显现,土壤污染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对于污染土壤进行治理修复是时代的要求。土壤属于难以再生或者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由于污染而闲置土地或者无法有效利用土地会造成极大的浪费,还会增加对清洁土壤的开发强度。所以,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是各国土壤环境保护立法的重要内容。

土壤修复制度立法的总体考虑

土壤修复的法律定位

土壤修复是指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方法,使受到污染和破坏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土壤修复制度是法律对土壤修复活动所做的制度安排。修复污染土壤主要是基于两大基本考虑,一是消除土地上的污染及其不良影响,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二是进行污染土壤的再开发利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土壤污染的加剧,土壤修复成为一项法律要求。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土壤修复具有三个法律性质:第一,是一项法律义务。由于土壤污染侵害了公众的健康、财产以及环境的安全,基于污染者负担原则,土壤修复成为法律规定的一项义务,造成土壤污染的责任主体必须负起相应的责任,消除土壤上的污染危害,恢复土壤的功能和价值。第二,是一项法律制度。土壤修复工作技术复杂、耗时长、涉及面广,必须将其制度化,以保障其长远、普遍、规范地实施。作为一项制度,必须有可反复适用的普遍性要求、规范性的内容、强制性的法律后果。第三,是一项法律制裁措施。造成土壤污染后,土壤修复是法律救济措施之一,受害者可请求法院判决责任人承担土壤修复责任。

土壤修复制度与其他土壤环境保护制度的关系

土壤环境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关的制度有很多,如土壤调查制度、土壤档案制度、分级分类管理制度、环境风险评估制度、风险管制制度和修复制度等,土壤修复制度是其中一项,该制度与其他制度紧密相连,甚至需要以其他制度为前提。由于中国受到污染的土壤很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都进行修复,一般情况下只有经过对污染土壤的环境风险评估,确认有修复的必要和可能时,才进行修复。土壤修复制度只是管制污染土壤环境风险的措施之一,所以,土壤修复制度的设计必须放在土壤环境管理的总体框架下考虑,与其他制度和措施相协调。

尽管土壤修复属于末端应对方法,但是修复活动尽量前移仍有助于避免或减轻损害后果。因此有必要构建边开发、边修复,边建设、边修复的经济、生态建设一体化模式,将土壤修复行为融入开发建设全过程。这就需要将土壤修复的责任与现行环境管理制度相结合,如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要求建设项目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估的内容包括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和土壤修复措施的内容;在颁发环境许可证时可以在许可证中要求持证人承担恢复环境损害的内容;在污染治理制度中增加土壤修复的内容。在企业停业、关闭,资源开发活动结束,建设活动完成等阶段,要求活动主体清除其行为对土壤的不良影响,修复土壤。此外,由于土壤的修复周期长,等待修复完全结束再进行开发可能会影响各相关利益方的利益,所以修复也可以与开发同时进行,在严格的管理之下进行有限地开发和利用。这样建立污染土壤修复过程的监督管理和治理设施的维护运营管理也十分重要。

农业用地修复与工业场地修复的关系

国外土壤环境立法很少有农业用地修复这种提法,因为修复往往指将污染清除,农业用地受到污染后,一般受影响面积大,由于成本太高无法进行快速的污染清除,此外,为了保护及恢复用地生产力,一般不适宜采取物理、化学等修复方法,更多地采用种植结构调整、农艺结合、生物萃取等方法进行污染清除,这些方法被认为是一种环境整治,而不是环境修复。在我国,实践中所进行的土壤修复包括农业用地修复,在一些地区(如湖南省)农业用地修复甚至是土壤修复的重点。但是,农业用地(特别是耕地)和工矿业场地在遭受污染方式、污染特征、对人体危害的暴露方式和危害机理等方面有所不同,土地的所有制形式、治理修复的方式、开发利用的模式、基金来源等也有极大差异,因此,对土壤立法时,有必要针对农业土壤保护和工业场地环境风险管制适当分开立法,根据两者的特征分别规定修复方式和目标、责任主体、资金来源、监督管理等,以增强土壤立法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土壤修复法律制度的设计

土壤修复作为土壤环境保护及管理的一项新的制度,在土壤环境保护立法中占有重要位置,其具体内容应该包括如下方面。

土壤修复的法律义务及义务主体

土壤修复旨在控制土壤污染风险。立法应规定土壤修复是政府及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的责任者的一项法律义务。当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活动造成土壤污染或损害时,根据污染者负担原则,排污者有义务承担清除污染和危害、恢复环境状况的责任;当特定区域的环境质量恶化,对人体健康和财产造成危害或者威胁时,当地政府有义务组织环境区域土壤修复,改善环境质量。当然,排污者和政府责任有所不同,排污者主要对其个体行为产生的后果负责,政府在无法区别个体责任或责任主体灭失、或者责任主体丧失责任能力的情况下承担责任。国外经验显示,确定一个更广的责任主体范围有利于解决土壤修复责任主体确定困难、资金需求量大等难题。污染责任者的范围包括污染排放设施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污染处理设施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污染场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污染物的运输单位等。当然,修复并不一定由政府和司法机构强制启动,也可以由企业或者业主基于商业目的自愿进行。无论是强制修复还是自愿修复都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及要求。

土壤修复规划

目前,我国受到经济、技术条件限制,不可能对所有受污染的环境区域和场地进行修复,需要通过制定修复规划或计划来确定修复对象、目标和具体要求。土壤修复规划或计划属于宏观法律规制,是在事前对土壤修复进行总体和长期安排,要求首先要对各个区域或地区受污染地块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根据污染状况和人体健康、环境安全需要,列出治理、修复对象的优先名目清单,并设定修复行为的宏观目标,部署总体行动。根据土壤修复的不同类别,修复规划应制定短期、中长期和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修复规划,并对不同阶段的修复设定不同目标和行动纲领。对此,法律应明确土壤修复规划制定主体、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保证规划的有序进行和有效实施。土壤修复计划是对具体地块的修复工作而制定的方案,包括采用的标准、达到的要求、时间安排、技术手段等。

土壤修复的目标及标准

土壤修复的原则性目标是消除污染土壤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危害和威胁,恢复土壤的特定用途。具体目标是由土壤环境标准确定。但在实践中如何确定具体适用的修复标准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是适用统一标准;二是基于风险控制的标准。前一模式要求所有的修复工程都达到统一标准,这一标准可满足各种土壤用途的要求,不管场地处于什么位置,将来的用途是什么。后一模式在适用标准时往往根据地块环境评估的结果、人体暴露值、地块将来的用途等做出不同的调整。欧洲国家多采用前一模式。美国和加拿大等国采取的是后一模式,两种模式各有利弊,统一标准模式对污染者一视同仁,不必支付太多的谈判和沟通成本。不利之处是不加区别地适用统一标准不能针对土地开发利用的具体要求,可能造成过度修复,成本过大,不利于鼓励污染土壤的再开发。后一模式灵活性强,有针对性,有助于鼓励污染土壤的再开发利用,但是沟通成本大,决策过程复杂,在确定修复方案过程中投入专业技术力量大。中国历来有适用统一环境标准的传统,但是中国的国情复杂,区域差异大,统一标准缺乏针对性。此外,中国污染土壤修复刚起步,政策的制订也需要考虑到修复成本对于社会的影响,建议我国在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前提下,逐步从统一标准模式向基于风险控制的标准模式转变。

土壤修复社会参与机制

公众参与是土壤修复中的重要一环,有效的公众参与可以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缓解污染场地周边的紧张关系,帮助寻求合适的修复方案,监督修复过程,补充政府执法力量的不足。应该在制订污染土壤管理政策、风险控制措施直至具体修复治理、资金筹措工作等不同决策层面上,全面开展利益相关方的对话与磋商,促进形成共识的互动过程。我国土壤修复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严重不足,主要原因是缺少相关法律依据、缺乏公众参与意识及相关渠道。建议在“土壤环境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公众参与制度,要求政府及污染土壤相关管理部门在土壤修复方案制定、修复验收等环节组织公众参与,设立专门的公众交流机构,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加强对公众的风险教育及参与能力建设。当公众参与权受到侵犯时提供法律救济。

污染土壤修复及其他受损害环境的修复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属于公益事业,需要号召全社会各个层面力量的广泛参与,引导鼓励公众参与修复计划的制定、实施,对政府和企业行为进行有效监督,鼓励公众参与土壤修复机制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并为此贡献智力、物力和财力等。

土壤修复的商业模式

目前从事环境修复的企业有上百家,但是对于修复企业而言,土壤污染修复领域的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都很高,行业及市场发展缓慢。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中期目标是:“到2020年,法规和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土壤污染修复基本实现市场化,农业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工业污染场地开发依法有序,大部分地区土壤污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部分地区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全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稳中向好。”要实现这个目标,当前亟需在明确责任主体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投资,谁受益”“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基本导向,尽快建立起新型的商业模式,鼓励与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土壤环境保护事业中,改变当前土壤污染防治主要由中央财政投入的单一局面。

土壤修复的基金保障机制

土壤修复需要耗费巨额资金,仅靠责任人单一的资金来源难以解决,各国趋于建立社会化的多元资金途径。生态问题的根源是外部不经济性,需从设置环境资源开发行为的经济成本人手,由开发利用生态资源、造成生态问题、获得经济利益的主体承担主要生态修复资金义务。此外,生态环境改善属于公共利益范畴,政府理应投入部分资金。通过政府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政府通过各种财源建立的修复基金、企业缴纳生态环境补偿费和生态修复保证金、社会捐助、银行贷款等方式建立生态修复资金来源渠道,形成有力的资金支撑机制。合理的资金机制可以保证开发利用主体对土地资源的谨慎开发,同时避免生态事故后“一走了之”局面的发生。建议在“土壤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环境基金制度支持土壤修复,还可以通过要求高危行业企业交纳土壤修复保证金的方式保证对受损环境修复的资金需要。

不履行土壤修复责任的追究机制

土壤修复既是一项管理制度,也是一项法律责任。为了顺应土壤修复的要求,我国的法律责任体系应进行如下革新。一是明确规定不履行修复责任的法律制裁措施。二是扩大损害赔偿范围。将法律救济的范围从传统损失扩大到生态损害,将环境恢复期间环境资源和环境服务价值暂时丧失的损失纳入损害赔偿之列,并对其做出具体的规定。三是明确修复成本追偿机制。当政府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代替责任人履行了修复环境的责任后,有权向责任者追偿修复成本。四是延长诉讼时效。将责任人承担法律责任的时效延长,在特定情况下可溯及既往。五是在潜在责任主体之间建立连带责任。六是建立土壤修复责任社会化机制,如通过建立环境保险制度、环境基金制度等来分化和分担土壤修复责任。

土壤修复的监管机制

中国目前土壤修复的管理体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环保部门主导,其他部门参与;另一种是城市土壤修复由国土部门主导,农村耕地修复由农业部门主导,环保部门对污染治理实施监管。目前,土壤修复处于起步及试点阶段,管理形式尚未固定,无论治理修复由什么部门主导,环保部门对于环境污染治理修复相关活动的监管都不能缺位。

土壤修复工程技术复杂、隐蔽性强、时间跨度长、监管难度大。针对以上特点,政府对修复工程的监管应该体现如下特点:一是进行全过程监管。修复过程很长,包括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修复计划和方案的制定,修复工程的开展,修复完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紧密相联,一个环节现出问题,修复的效果可能大受影响。政府必须进行全过程监管,明确若干控制点进行重点审查。二是设立工程监理。土壤修复工程多为隐蔽工程,覆盖后难以观测,工程监理是质量的重要保障。三是技术审查和守法监督适当分离。政府对于工程和技术、评估检测等问题并不在行,应该让懂行的人做懂行的事。技术性和专业程度高的工作由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把关,政府审查程序的完整性及结果的合规性。四是根据新出现的情况及时调整修复方案。修复过程长,随着调查的深入、技术的进步,可能会发现一些前期调查中未发现的污染和破坏,为此.应该要求修复责任单位适时调整修复方案,使新发现的问题一并得到解决。五是进行工程验收。工程验收是对于各责任方履行义务情况所进行的核查及核证。修复不是一项无止境的工作,责任也要有一个终结。国家立法应该建立统一的治理验收和管理程序,加强修复过程监管和结果监管。

生态修复规划方案篇4

《恢复战略》呼吁采取大胆、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程,并建议工程所需费用由“深海地平线”事件的罚款来支付,英国石油公司(Bp)海上钻井平台“深海地平线”正是2010年墨西哥湾漏油事故的肇事者。

这份初稿提出恢复水质、补充并保护海洋及沿岸的生物资源等纲领性恢复目标,无论从总体方向和思路,还是从发动五个沿岸州各司其职、明确路径,以及以污染源索赔的资金进行海洋生态恢复的方式,足以为沉疴久缠、近期又被蓬莱溢油袭击的渤海生态治理所鉴。

《恢复战略》强调了“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之间的合作,明确了政府间共同承担恢复墨西哥湾生态系统的责任”。事实上,“战略”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提出总领目标,帮助各成员、机构打通壁垒,充分利用科学知识、财政资源,促进生态恢复计划的实施和调整。

这份《恢复战略》的四个总纲性目标之一,就是提升社区的抗风险能力,强调生态恢复与沿岸公众的幸福及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因此恢复计划不仅吸引企业家、科学家和政府的广泛关注,海湾附近的社区居民也参与其中。11月8日,美国工作组召开第一次公众会议,广泛征求了普通民众,以及墨西哥湾区域范围内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意见。

这对中国特别具有参考意义。近期的蓬莱溢油事故,直接涉及在渤海湾中淘生活的渔民和养殖户的利益。从区域特点看,墨西哥湾周边面积较大,养殖户可以换地养殖,而渤海区域的各个养殖带均密布着养殖户,处于“无处可去”的状态,且渔业枯竭,周边渔民亦陷转产困境,这些涉及民生的实际问题,实应纳入中国海洋生态治理的思路之中。

相似命运不同待遇

2010年10年5日,白宫成立了“海湾沿岸生态恢复专项工作组”,成员由来自联邦环境机构和墨西哥海湾沿岸五个州的高级官员组成。这一决定参考了美国海军部长雷・马布斯(Raymabus)起草的一份长达130页、于去年9月的建议书。该建议书本身就是一则关于美国海湾沿岸生态在经历深水漏油后的长期恢复计划。

工作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一年内完成《恢复战略》的制定。2011年10月5日,工作组如约完成了初稿。

《恢复战略》开宗明义,“除非尽快采取大胆且大规模的措施,否则墨西哥海湾的健康和未来将处于危险境地。”其将墨西哥湾生态系统界定在亚拉巴马州、佛罗里达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和得克萨斯等五个州的近海水域和沿岸生境,强调政府间协作开展恢复工作的重要性,并将四个总领性的目标作为首要任务:恢复并保护生境;恢复水质;补充并保护海洋及沿岸的生物资源;改善沿岸居民的生存环境。辅之以19个主要措施,作为开展区域性合作的初步基础,帮助四个目标落地。

墨西哥湾是美国最具价值且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占国内油气总产量的90%,海产品总量的30%。2009年,墨西哥湾的自然资源创造的经济价值占全国GDp的30%。虽然资源优势带动了沿岸五州的经济,但沿岸社区的环境十分脆弱。

在过去100年里,航运、外来入侵的啮齿类动物、密西西比河上的水利工程等,导致水下大约6000平方公里的湿地消失。2010年4月,深海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导致底部油井漏油持续数月,大约500万桶原油流入墨西哥湾,造成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海洋生态破坏。

海洋生态系统复杂,破坏易,修复难,而且很费时,修复时间要比破坏时间延长许多年。多次参与海洋污染案件鉴定和调查的山东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王亚民表示,海洋修复工程的复杂性主要在于自身系统的复杂性,以及不同区域、不同环境的生态系统不同。

不过,美国《恢复战略》中推荐的一些技术方法可谓放之四海而皆准,比如水生生物系统恢复的做法,中国也在研究与使用,包括建设人工鱼礁、增殖放流、海草床的恢复与种植等。

在海洋生态修复上,目前国际上尚无一个完整且成熟的技术方法。《恢复战略》也提到,针对生物修复技术如何突破,以及更完善的治理技术,亦是“边治理边研究”。

墨西哥湾以亚热带生物为主,中国渤海湾则以温带生物为主,但两者面临相似的严峻形势。今年6月,渤海湾蓬莱19-3油田两个平台发生重大溢油事故,至11月2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监测显示,C平台附近仍有油花溢出。这一事故对本已十分脆弱的海洋生态又是致命一击。

王亚民告诉《财经》记者,从溢油量上比较,渤海溢油事故不及墨西哥湾Bp溢油事故,但从长期的影响程度看,前者将要甚于后者。因为墨西哥湾宽广,且水深较渤海深,湾流很强,因此墨西哥湾自我修复能力更强。而渤海则为内海,属于半封闭海区,水体交换滞缓。

“墨西哥湾的生态,从整体上要比渤海好很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邹景忠向《财经》记者解释:首先,墨西哥湾的污染程度相对渤海要轻,原因是当地入海的污水通常经过二级处理,而中国绝大多数污水未经处理就入海;其次,污染物的种类与组成,渤海更为复杂,油污、重金属、农药等多种种类成分并存,同时兼具过度捕捞、养殖密集、过量投饵等人类行动;最后,监测数据和信息共享差异,在美国,尤其是针对墨西哥湾的环境健康监测非常及时,数据与报告皆透明开放,一些资料甚至世界共享。而渤海的一些监测数据只为个别部门掌握,甚至该领域专家获取数据也有难度,而监测数据和信息决定了对当地真实情况的了解,这就使渤海水体全部交换更新一次究竟是50年还是200年这类基本问题,都存在分歧。

邹景忠表示,从以上方面而言,渤海进行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强度与压力都要比美国墨西哥湾大很多。

利益难调

美国在过去20年间,由墨西哥湾地区的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共同出资,启动了大型的修复生态环境工程。比如,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重建200公顷因防洪堤坝建设而缺乏营养沉积物的湿地,仅此一项实验工程便持续两年,耗资近3000万美元。如今,针对墨西哥湾的生态系统恢复战略,同样呼吁大幅扩展这一实验工程。

相比之下,中国发现渤海生态问题并研究修复,起步时间并不晚。据第一批参与渤海生态调查和治理的老专家邹景忠回忆,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由亚洲银行出资雇请英国等国际专家对渤海进行了资源与环境的全面调查与评估,渤海今天所遭遇的问题在当时的调研报告中均有提及,但并未引起高度重视。之后,邹景忠再次针对渤海进行长期的海洋生态调查后,于1983年,亦未引起相关部门关注。

生物修复技术,尤其是研究对石油油污有降解能力的细菌分离与培养的技术,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便做过研究,该技术也正是美国《恢复战略》中所推崇的。“中国已经有突破,做到了将细菌培养成菌剂,相当于消油剂,比吸油栏等物理方法对油污处理见效快。”邹景忠告诉《财经》记者。

另外,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建立海洋环境监测体系,由国家海洋局牵头,将当时国家环保部门下属的各沿海地区监测站整合在一起。但是,“原本是完善协调机制,结果却成了工作上互相搅和,尔后关系破裂、矛盾激化,两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也不再共享。最终分家,以海岸线划分而治,至今仍是‘海洋局不上岸、环保部不下海’的管辖局面”。邹景忠说。

分家之治,也未能将管理权责划分清晰。两个部门以海岸线为划分权责的基准,但海岸线具置的认定本身就存在争议。中国海岸线依靠潮汐到达海岸的位置划定,潮汐涨落的位置并非一成不变,这也意味着海岸线的具置充满了不确定性。

“信息不共享,对以往一些好的研究成果不积累,资料束之高阁,不掌握过去的有价值信息,所以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海洋局,还是环保部,都无法对今日渤海作出准确判断,何谈治理?”邹景忠分析。

中国并不缺乏治理规划。2000年国家海洋局制定《渤海综合整治规划》,计划用五年时间、投资13亿元,对渤海进行海上基础工种改善以及陆源控制等全方位的综合整治。据参与规划起草和运行的专家透露,这一项目最终由于国家环保部门反对而流产。

2001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环保总局(现为国家环保部)制定的《渤海碧海行动计划》(下称《碧海计划》),计划投资555亿元、为期15年进行渤海治理。国务院在批复文件中指出,“项目以地方投入为主,国家给予适当支持”。资金很快成为问题,2004年,时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在一次会议上承认《碧海计划》资金渠道不畅,项目进展缓慢,此时距计划中的第一阶段结束约半年时间,近六成的计划投资未落实,有三分之一的项目未启动。

山东大学副教授王亚民原为农业部渔业局环保处官员,曾参与《碧海计划》制定及实施,他说,实际情况还是国家各部门、地方政府之间的机制没有理顺,许多沿岸的地方政府不仅不出资,甚至把污水处理费用挪为它用。

之后,形势复杂的渤海不再有专项治理计划。2006年,农业部牵头起草的《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获国务院批准。但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原副厅长、著名海洋专家王诗成介绍,这一《纲要》对水生物养护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对全面恢复渔业资源仅靠它是不够的,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2009年1月,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0年)》获批。规划中确定了加强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保护与防治,建立渤海污染防治与生态恢复系统,并强调面源点源治防联动,建立陆域污染源控制和综合治理系统等五大重点任务。

“这一计划也并未理顺部门间的打架,各部门还是从本部门利益出发,海洋污染的压力也并未降低地方追求经济利益的驱动。这几年对海洋治理工程刚有一点认识,外界压力陡增,如石油平台呈几何级数上涨,整治效率远远赶不上污染与开发的速度。”王亚民说。

至2009年底,渤海已建成海上油气田20个,钻井平台165个。随着飞速发展的海洋开采而至的是高污染,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统计,2009年,渤海共发生四起油污染事故,两起为原油,两起为燃料油。2008年,渤海共发生12起油污染事件,事故发生次数较2007年有所上升。(参见2011年第17期《财经》文章“渤海溢油悬疑”)

2010年10月,国家海洋局给地方各局下发《关于开展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对海域、海岸带和海岛的整治、修复和保护工程。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一名官员告诉《财经》记者,该项目是海洋局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帮助地方政府申报修复治理项目,各地政府作为修复项目的主体方。项目资金由中央政府将海域使用金投入于地方工程,地方政府再配套一定比例资金。

不过,《财经》记者从河北省几个沿海地区海洋局了解到,一些海域受到污染的地区从去年就上报项目,但至今并未获批,且地方政府明确表态不会针对海域生态治理投入后续资金。

“中央有沿海区域的合理布局、产业规划的考虑,但地方出于GDp的考虑,往往不愿意割舍工业项目。”王亚民说。

修复基金何来

对形势严峻的海洋进行生态修复,成本费用巨大,资金一直是中国海洋治理的壁垒。

自不必言,《恢复战略》强调了资金的重要性。此前,美国海军部长雷・马布斯曾建议国会,将深海地平线漏油事故的罚金增加至现有墨西哥湾基金上,用于开展恢复工作。工作组在战略中重申了此建议。

据著名学术期刊《科学》报道,针对墨西哥湾的生态恢复工程,美国未来或将成立一个新的区域生态恢复委员会,该委员会将掌控部分恢复基金,并担任各个恢复项目计划的审批工作。

美国参众两院拟定的议案均表示,将罚金的80%用于生态恢复。依据其《清洁水法案》裁定,罚金约为54亿至211亿美元。其中,35%直接划拨五个州,60%划分给新建的生态恢复委员会,但在资金使用方面,众议院赋予了州政府更多的话语权。另外5%用于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在各个州设立研究中心。

不同的是,众议院在议案中表示,基金使用完毕,研究中心也将随之关闭。最终的议案将综合两份议案的意见,目前两份议案还在审批中。

王诗成认为,可仿照美国《恢复战略》,针对渤海建立一项生态恢复基金。基金构成以生态补偿和赔偿资金为主,国家可出部分资金。基金主要用于渤海生态修复,生态工程建设以及防护监管应急处理等。

8月16日,蓬莱溢油事故发生两个月后,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证实,代表国家向事故责任方――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下称康菲中国)提起生态索赔诉讼。迄今索赔金额尚未公布,诉讼依然在不为公众所知的程序中。

一位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官员向《财经》记者表示,这次诉讼包含环境容量损失、生态修复资金、清理费用和环境监测成本费等几个部分,所得的生态修复资金将如何使用,则不会由国家海洋局来支配使用,“不排除将来由国家海洋局组织,让其他具备技术与条件的单位或部门通过招投标方式运作项目”。

美国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将会采取担保赔偿基金方式,即将肇事方的赔偿资金存入一个专门管理的账户。而中国发生过多次海上重大溢油事故,至今没有建立类似专项担保赔偿基金账户。

9月2日,康菲中国官网消息,将就溢油事件设立基金,旨在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承担公司应尽的责任并有益于渤海湾的整体环境,该基金的设立与运作,将与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及该油田合作方中海油配合。两天后,中海油官网公布,将督促康菲中国重新修订蓬莱19-3油田总体开发方案,积极推动建立海洋环境生态基金。该公司高层还表示将积极研究建立海洋环境生态基金方案,及时消息并接受公众监督。

之后,再无下文。

生态修复规划方案篇5

的说明

 

杞麓湖是通海县人民的“母亲湖”,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具有工农业用水、调蓄、防洪、旅游、水产养殖等功能。长期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杞麓湖水环境保护治理,“九五”开始,持续开展了大规模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从单纯的污染源治理转变为治污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流域治理。通过水环境保护治理工程及相关管理措施的实施,杞麓湖水污染综合防治取得了一定成效。

《杞麓湖水环境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是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规划编制将为杞麓湖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奠定基础。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充分听取了环保、水利、发改、农业、林业、国土、住建、财政、规划等部门意见。

《杞麓湖水环境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以杞麓湖水质脱劣(V类)企稳,污染负荷得到根本性控制,水资源供需矛盾有效缓解,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改善,水环境综合治理被动局面得到扭转为目标,结合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坚持科学统筹,更加注重“人水和谐”,加强“十四五”规划与“十三五”规划及其确定工程措施的有效衔接,与通海县各项专项规划全面对接,并与通海县国土空间规划有机衔接。根据杞麓湖流域“十四五”保护治理目标、规划思路和主要任务,针对杞麓湖污染严重、水质下降、水量失衡、水动力不足、水生态退化的现状,从水资源保障、污染控制、生态修复、综合监管的角度,实现污染负荷削减,推动湖泊水质脱劣企稳。规划重点实施空间管控类工程项目、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类工程项目、水污染防治类工程项目、水环境治理类工程项目、水生态修复类工程项目、基础研究类项目等6大类项目,  共计14个项目,规划总投资225762万元。上述项目涵盖了杞麓湖流域的5个圈层,面山生态圈整治、城乡污染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圈治理、湖滨带生态圈修复和内源污染圈削减。                                              

《杞麓湖水环境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于2020年8月底启动,9月技术组在杞麓湖流域开展了全面的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工作,针对规划方案和项目设计情况多次向相关单位征求意见,并按照《玉溪市抚仙湖管理局关于制定“三湖”水环境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的意见》文件精神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杞麓湖水环境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初稿)》,12月29日向玉溪市人民政府汇报,并按市级领导及各部门的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于今年3月23日形成《杞麓湖水环境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报批稿)》。

为推行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增加重大事项决策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在杞麓湖水环境保护治理工作中充分发扬民主,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根据通海县重大决策听证制度的要求,决定举行《杞麓湖水环境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草案)》听证会,对《杞麓湖水环境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草案)》是否合法、适当,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生态修复规划方案篇6

关键词:地铁;车辆段;总平面;规划设计

1概论

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地铁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的重要工具,地铁的建设及运营安全也越来越重要。作为地铁交通系统安全运营及列车维护的保障基地--车辆段,其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集约性用地、物业开发、绿色节能及环保等均成为了规划设计的直接制约因素。车辆段工程占地大、投资大、工艺及功能复杂繁多,结合有限的资源和条件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尤为重要。

1.1工程概况

深圳地铁九号线,东起罗湖西至南山,共设22座车站,全长约为26km,全为地下线路,采用6节编组的a型车,全线设侨城东车辆段和笔架山停车场各一处。

侨城东车辆段位于侨城东路、白石路、红树林路、滨海大道围成的地块内,现状地势西高东低、周边道路北高南低。选址北侧为一号线竹子林车辆段,南侧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及生态公园且面向深圳湾。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及优越性,规划布局必须结合工艺设计要求综合考虑建筑物限高、地块开发强度、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

图1侨城东车辆段用地位置示意

1.2功能定位

根据工艺流程,侨城东车辆段内建筑物根据功能主要分为办公生活区、检修区及仓库辅助区三类。其中,办公生活区设综合办公楼和维修综合楼。检修区设联合检修库、运用库及运转办公楼、工程车库、调机库、洗车机棚及控制室、机加工车间。仓库辅助区设杂品库、易燃品库、材料堆场、蓄电池室、污水处理站、变电所及门卫室等。另外,用地拆迁还建部分有红树林保护区管理局、森林派出所及地铁派出所。规划设计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

表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3列位规模

根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对线网车辆大架修资源共享的研究,侨城东车辆段同时考虑设7号线的车辆大架修段。结合段内各项建筑功能和检修指标对列位进行计算,得出的结果见表2

2规划设计分析

2.1规划设计思路

(1)通过充分考虑车辆段近远期建设时序,段内的股道、房屋建筑、机电设备等按近期需要设计,对于不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应按远期规模一次建成。(2)总平面规划布局宜将生产区与办公生活区、带电区非带电区分开布置,以保证生产秩序和作业安全。(3)满足各种生产功能的前提下,结合工艺流程注重功能合理、流程顺畅,以提高生产效率,避免不同区之间相互干扰和影响。(4)充分结合现有地形地貌特征和周边环境,段内股道及检修区宜按半地下设置,通过降低建筑高度及设置上盖绿化公园以减少对红树林自然生态保护区的不良影响。

2.2总平面布置

根据连接车辆段前后车站和线网的规划及段内出入段线位置特点,段内的检修区采用集散为整的方式,将检修区主要集中为联合检修库和运用库。其中联合检修库设置油漆库、定临修库、静调吹扫库、大架修库、转向架间及立体物质库等,运用库设置停车列检库、双周三月检库及镟轮库等。

以相同的方式,办公生活区主要为综合办公楼和维修综合楼,综合办公楼主要为行政办公、食堂及员工宿舍,维修综合楼主要为动照配电、通信信号、轨道、维修等各专业工班等。

经过两大主要功能模块的组合和总平面布置,前期方案阶段完成了双层、单层、7、9号线共建、分建、避让原有建筑物、半地下、全地下方案等合计16种方案,经过深入分析和探究,最终得出两种可实施性的方案。

2.2.1方案一

本方案采用单层倒装式,检修区运用库、联合检修库均采用单层厂房,列车经过出入段线顺向进入运用库停车列检区,而列车进合检修库须先转入其他轨道再倒合检修库。

办公区位于段内西端,场地临白石路侧由西往东分别布置综合办公楼、联合检修库,综合办公楼南侧现为员工活动场地,设置部分体育锻炼篮球场等。联合检修库与出入段线间布置了维修综合楼、杂品库、小汽车库、蓄电池室、污水处理站、接触网培训/信号培训操作场地等。另外,段内试车线沿白石路南侧敷设,长940米,东端位于运用库上盖下方,洗车线、工程车库均与出入段线顺接,运用库及咽喉区采用绿化覆绿上盖设计,上盖设红树林管理处级地铁公安还建用房。本方案总平面图详见图2、3。

图2方案一平面布置图

图3方案一总平面图

2.2.2方案二

本方案采用双层顺向并列式布置,与方案一不同处点主要如下:

(1)受用地南北向进深影响,运用库按双层设计,其中一层为列检区,含14列位。(2)运用库和联合检修库均与出入段线顺接,物质总库单独设置。(3)出入段线及咽喉区占用更多南北向进深,设置双层轨道至运用库。(4)还建用房占用较大地面面积,须分别设置还建区域出入口和车辆段出入口,办公区布置紧凑。(5)检修区与办公区相对独立,分区明确。

本方案总平面详见图4。

图4方案二平面布置图

2.3方案比较

结合两种方案特点,从工艺流程、运营安全及成本、工程难易程度和风险及与周边环境结合情况等多方面综合比较分析:

方案一布局工艺流程相对顺畅,上线试车方便,对列车进、出段作业无干扰。段内各区域运输条件顺畅,与段外道路衔接便捷,调度相对简单,有利于减少运营成本。检修区上部设绿化公园,绿化面积为7.8公顷,有利于保护周边环境,满足规划要求,且单层结构及工程实施难度小。

方案二设置双层运用库,二层出入段线坡度较大,双层列车检修、清洗等调度难度相对大,不便于人员上下车及物料运输,相应会降低劳动效率,增加运营成本。二层出入段线及停车库靠近滨海大道,对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有一定影响,且双层结构设计复杂,工程难度较大。

综合以上分析,方案一具有工艺流程顺畅、工程风险小,投资省,复建操作性强,对环境影响小,运营成本省等诸多优点;因此,推荐方案一。

结束语

经过对深圳地铁9号线侨城东车辆段的规划设计分析,可得出在总平面规划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功能要求,而且还需全面综合考虑周边限制性条件、工艺流程、运营效率和成本及经济效益等,通过不断的优化、多方案推敲和比较选择最合理的可实施方案。

参考文

[1]邱鸣.地铁车辆段总平面布置方案设计探讨[J].铁道标准设计,2015(8):178-182.

[2]程怀洛,吴建华.地铁车辆段设计体会及探讨[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4(3):28-36.

生态修复规划方案篇7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指导思想本次规划修编以《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八八战略”,文秘部落围绕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和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的战略部署,结合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发展、坚持“三保“主线,正确处理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张、全面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关系,通过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推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次规划要充分与上一轮规划相衔接,继承和发扬在规划编制、实施中的经验。同时要与时俱进,做到六个“转变”,即规划定位向区域规划转变,工作任务向资源保护和集约利用并重转变,规划方法由指标控制型向空间控制型转变,规划内容由耕地保护研究向综合研究转变,决策方法逐步由领导决策向民主决策转变,规划实施由目标导向型向过程导向型转变。努力使修编后的规划更具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服务于全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原则总体上要坚持“保护、保障、挖潜和集约利用”的原则。保护就是依法依法保护耕地、保障基本农田、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就是千方百计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挖潜,就是清理消化闲置土地和盘活存量土地;集约用地,就是努力提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平。1、用途管制原则。土地用途管制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要统筹合理安排各业用地,明确各土地利用区块的用途,严禁随意改变土地用途。用途管制的重点是耕地保护,特别是加强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的保护,要立足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推进耕地保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上并重转变。2、占补平衡原则。根据《绍兴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进一步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大力推进农村居民点的撤并和退耕,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实现全市耕地占补平衡。3、合力建设原则。“工业立市、开放兴市、合力建市”是这几年我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按照明确重点,兼顾一般,统筹安排的原则,遵循市场化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实现资金和资源的互补和互流,优化土地资源配置。4、集约用地原则。一是要加强土地利用水平评价,调查闲置土地情况,制定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措施和方法。二是要研究促进新增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政策,完善“双控”指标体系。5、公众参与原则。规划编制要充分利用“外脑”,依靠科研单位、专业技术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技术力量,提高规划编制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技术性。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公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建立相关信息的交流和互动渠道,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听证或公示等手段,完善规划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努力做到规划“以人为本”、公正透明。6、三规衔接原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正确把握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科学预测用地需求,认真分析土地供应潜力,合理土地资源布局,正确处理“保护”和“保障”的关系,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十一五“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机结合。同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要与矿产资源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7、成方成块原则根据城市发展边界理论,按发展阶段、重要程度和资源供给能力,合理界定城市和开发区的外延扩张边界,开发区块尽量做到成方成块,以利于资源配置、规划实施和耕地保护。8、可持续利用原则。要按照生态绍兴建设的要求,充分考虑“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开展土地适宜性评价,进行土地敏感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减少对生态脆弱地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不合理的开发,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9、信息化原则。要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实施,满足规划要素实时更新、快速统计、共享互动等要求,增加规划科技含量,有效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工作时间总体上按省厅和市政府有关要求安排,即计划在本年度完成整项工作。如遇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及安排的影响,则作相应的时间调整。1、健全组织机构。(1)由市政府统一成立“三规”领导小组。(时间根据市政府安排)(2)在成立“三规”领导小组后半个月内设置联络员、专家咨询组。(3)成立市国土局规划修编工作组。(4月1日---4月15日)2、落实资金。(4月1日----4月23日)已编制经费预算,由办公室具体落实。3、落实编制单位。(4月30日前)(1)确定落实编制单位的方法、程序和要求;(4月4日前)(2)收集编制单位的资料、信息;(4月11前)(3)按规定落实编制单位,签订委托协议。(4月23日前)4、调查研究阶段(4月24日至7月23日)这一阶段与下阶段的工作将穿插进行,主要工作包括资料收集、实地踏勘、召开座谈会。总体规划综合性强,涉及部门多,需要进行多方调查。走访各有关部门,调查各部门规划期内用地需求,征求各部门对总体规划的建议。深入各重点地块进行实地踏勘和典型调查。5、专题研究阶段(5月24日至7月23日)在前期调查研究和全市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批准的基础上,开展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土地供给与需求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与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等专题研究,为规划大纲及规划文本草案的编制提供依据。6、规划大纲拟定阶段(7月24日至9月23日)规划大纲文本包括绍兴市基本概况、规划总则、规划目标、土地利用总体布局与结构优化、主要用地规划和空间管制引导、规划修编方法与实施机制创新、预期规划实施成效等内容。规划大纲编制完成后须报市、省批准后方可开展下步工作,时间进度较难把握。7、规划草案拟定与选优阶段(9月24日至11月23日)本阶段主要是落实土地利用分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确定土地用途以及完成规划草图。需拟定的方案包括:全市、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重点建设项目和城镇建设用地布局方案、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方案和土地利用分区方案。最终提供2~3套供选规划方案。确定规划供选方案的主要要求:⑴在编制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方案过程中,应分析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拟定规划供选方案。⑵每个供选方案均需保证规划主要目标的实现。⑶对每个供选方案的实施,从组织、技术,资金投入、公众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评价其实施可能达到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综合评价后,提出推荐方案,供领导小组审定。8、规划协调、编制规划成果阶段(11月24日至11月30日)对推荐方案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干部和公众意见,必要时召开规划协调和论证会,对有关问题进行协商处理,形成最终规划方案,编写规划报告。9、规划审批和公布实施阶段(11月30日至12月31日)规划报告编写完成后,报市、省审批,经批准后,最后公布实施。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生态修复规划方案篇8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发展

abstract: wateristhebasisoflife, isanecessaryconditionforbiological survivalanddevelopment strategy, waterhassignificantpositionandrole in theprocessof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 the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mustbe the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water resources,and the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waterresources cannotdowithout waterconservancyconstruction. inthispaper, theauthor putsforward thenatural lawofthedevelopmentofwaterconservancyprojectconstruction tofollow, totheecological, environmentalprotection concept forconstruction,waterconservancyproject practice, summarizethedevelopment mode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forreference.

Keywords:ecologicalhydraulicengineering;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传统意义上的水利工程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以建设水工建筑物为手段,目的是改造和控制河流,满足人们对防洪和水资源利用等多方面的需求。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随之增长。人们认识到河流不仅是可供开发的资源,更是河流系统生命的载体,我们不仅要关注河流的资源利用功能,也要关注对河流的生态保护功能,这时才发现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方案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就是在满足人类自身社会需求时,忽视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安全与可持续性循环的需求。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作为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规划方案的一个新的分支,是研究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自身社会需求的同时,并兼顾自然水域生态系统安全与可持续性循环的原理和技术方法的规划方案。现代科学的不断进步、发展使我们认识到,传统意义上的水利工程建设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时,不同程度地忽视了河流生态系统循环本身的要求。而随着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逐渐退化,也会给人们的长远利益带来不容忽视的损害。

所以,在未来的水利工程建设中,要权衡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二者关系,理性地寻找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合理的落脚点和研究建设方案。从河流生态可持续建设的全局出发,使生态水利工程与河流环境立法、水资源的综合治理、循环的经济模式以及传统治污技术联合在一起,成为河流生态建设规划的主要方案之一。

一、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是自然水资源供给和分配的主要项目,关系着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成效。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把人和水资源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要素来综合考虑,照顾到人和自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共同需求。通过建立有利于促进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的运作机制,达到水生态系统改善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水资源可持续循环的利用;并最终达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由此可见,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必须尊重自然生态循环的法则,在水利建设方面,将生态用水列入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规划配置方案当中,抢救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另外,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量和质的问题,而且应该是在不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基础上的合理开发利用。

1、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农业方面,有利于农业的水土保持,可以涵养水源,保护在水利工程局部地区农业用地的土壤质量,促进农业产值的提高,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2、生态水利工程能保护河流的多样性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要求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之前,对局部河流的现状和河流的地貌特征进行系统、整体性的调查与评估。包括调查河流的水位变化幅度,河流本身构成的形状河床是否稳定,河床的材料和河流的横截面形状等诸多方面进行细致的调察和研究。另外,它还包括对河流内部生物的考察观测,以及对河流周边动植物的分布规律、种类和数量进行数据分析,并且建立相应的生物数据库,这样会从根本生保护水利工程建设周围流域的生态多样性。

3、生态水利工程有利于局部河流域的河床岸坡建设与防护

生态水利工程主要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基础上,注重生态和水文景观,使护岸形势的多样化。为了让动植物、水域植物、鱼类等有更好的栖息和繁殖的场所,在建设过程中会避免使用不透水的材料,尽量使用良好垫层结构和反滤结构的堆石,以保证水利建设河床岸坡的生态稳定。

4、生态水利工程能修复已破坏的河道

生态水利工程有利于修复河流整个生态系统;生态水利工程还会加强生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从而改变传统单一经济技术测评的方式,对水利工程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建设。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1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是指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为消除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按其服务对象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环境水利工程、海涂围垦工程等。同时为防洪、灌溉、发电、航运等多种目标服务的为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如黄河小浪底、长江三峡等大型蓄水工程。

2.2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中的生物群落(动物、植物、微生物)与其环境组成的系统,其中各成员借助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功能复合体。在生态系统各个要素中,水又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水即是生物群落生命的载体,又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介质。在外界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和自我净化功能,通过自我修复,保持水体的洁净。

2.3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兴建水利工程是解决水资源问题,保障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有利举措。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大型蓄水工程和大型调水工程,其不仅明显地改变着地形地貌,影响着局部气候,同时也大幅度地改变着河流自身的形态,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河流形态多样性,其结果将导致水域生物群落多样性的降低,使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有这些影响,都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除对生态系统带来积极影响外,往往还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有的甚至是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三、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制定行之有效的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

要严格控制水利工程设计阶段的规划内容,促进生态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的提高,使新型生态水利工程发挥应有的环保价值、水利价值。

2、坚持保护和修复河流流域水文多样化的原则

众所周知每条河流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具有其自身特殊性。因此,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不能盲目的去效仿前人的案例,而是要根据每条河流的不同水文特征进行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

3、遵守保持和维护河流自我修复的能力的原则

河流具有进行自我修复的能力,这种修复能力不仅能减轻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对河流的消极影响和破坏程度,而且还能减少人们对河流自然环境破坏之后的人为修复力,对河流的可持续发展起着社会和经济共同的促进作用。

4、坚持以修复整个河流水体系统为主要目标的原则

水利工程建设所在的河流与周边的田地和城镇是相互连接的,它们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因此,在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和相互的关系。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在水利建设中,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处处都能意识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但是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多成分、多因素、多变量的综合问题,需要我们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采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来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这样不仅能够实现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且还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具杏祥,苏学灵.《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系统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

生态修复规划方案篇9

本次规划修编以《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八八战略”,文秘部落围绕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和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的战略部署,结合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发展、坚持“三保“主线,正确处理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张、全面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关系,通过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推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次规划要充分与上一轮规划相衔接,继承和发扬在规划编制、实施中的经验。同时要与时俱进,做到六个“转变”,即规划定位向区域规划转变,工作任务向资源保护和集约利用并重转变,规划方法由指标控制型向空间控制型转变,规划内容由耕地保护研究向综合研究转变,决策方法逐步由领导决策向民主决策转变,规划实施由目标导向型向过程导向型转变。努力使修编后的规划更具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服务于全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原则

总体上要坚持“保护、保障、挖潜和集约利用”的原则。保护就是依法依法保护耕地、保障基本农田、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就是千方百计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挖潜,就是清理消化闲置土地和盘活存量土地;集约用地,就是努力提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平。

1、用途管制原则。

土地用途管制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要统筹合理安排各业用地,明确各土地利用区块的用途,严禁随意改变土地用途。用途管制的重点是耕地保护,特别是加强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的保护,要立足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推进耕地保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上并重转变。

2、占补平衡原则。

根据《绍兴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进一步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大力推进农村居民点的撤并和退耕,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实现全市耕地占补平衡。

3、合力建设原则。

“工业立市、开放兴市、合力建市”是这几年我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按照明确重点,兼顾一般,统筹安排的原则,遵循市场化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实现资金和资源的互补和互流,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4、集约用地原则。

一是要加强土地利用水平评价,调查闲置土地情况,制定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措施和方法。二是要研究促进新增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政策,完善“双控”指标体系。

5、公众参与原则。

规划编制要充分利用“外脑”,依靠科研单位、专业技术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技术力量,提高规划编制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技术性。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公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建立相关信息的交流和互动渠道,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听证或公示等手段,完善规划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努力做到规划“以人为本”、公正透明。

6、三规衔接原则。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正确把握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科学预测用地需求,认真分析土地供应潜力,合理土地资源布局,正确处理“保护”和“保障”的关系,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十一五“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机结合。同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要与矿产资源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

7、成方成块原则

根据城市发展边界理论,按发展阶段、重要程度和资源供给能力,合理界定城市和开发区的外延扩张边界,开发区块尽量做到成方成块,以利于资源配置、规划实施和耕地保护。

8、可持续利用原则。

要按照生态绍兴建设的要求,充分考虑“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开展土地适宜性评价,进行土地敏感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减少对生态脆弱地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不合理的开发,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9、信息化原则。

要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实施,满足规划要素实时更新、快速统计、共享互动等要求,增加规划科技含量,有效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

工作时间总体上按省厅和市政府有关要求安排,即计划在本年度完成整项工作。如遇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及安排的影响,则作相应的时间调整。

1、健全组织机构。

(1)由市政府统一成立“三规”领导小组。(时间根据市政府安排)

(2)在成立“三规”领导小组后半个月内设置联络员、专家咨询组。

(3)成立市国土局规划修编工作组。(4月1日---4月15日)

2、落实资金。(4月1日----4月23日)

已编制经费预算,由办公室具体落实。

3、落实编制单位。(4月30日前)

(1)确定落实编制单位的方法、程序和要求;(4月4日前)

(2)收集编制单位的资料、信息;(4月11前)

(3)按规定落实编制单位,签订委托协议。(4月23日前)

4、调查研究阶段(4月24日至7月23日)

这一阶段与下阶段的工作将穿行,主要工作包括资料收集、实地踏勘、召开座谈会。总体规划综合性强,涉及部门多,需要进行多方调查。走访各有关部门,调查各部门规划期内用地需求,征求各部门对总体规划的建议。深入各重点地块进行实地踏勘和典型调查。

5、专题研究阶段(5月24日至7月23日)

在前期调查研究和全市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批准的基础上,开展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土地供给与需求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与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等专题研究,为规划大纲及规划文本草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6、规划大纲拟定阶段(7月24日至9月23日)版权所有

规划大纲文本包括绍兴市基本概况、规划总则、规划目标、土地利用总体布局与结构优化、主要用地规划和空间管制引导、规划修编方法与实施机制创新、预期规划实施成效等内容。规划大纲编制完成后须报市、省批准后方可开展下步工作,时间进度较难把握。

7、规划草案拟定与选优阶段(9月24日至11月23日)

本阶段主要是落实土地利用分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确定土地用途以及完成规划草图。

需拟定的方案包括:全市、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重点建设项目和城镇建设用地布局方案、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方案和土地利用分区方案。最终提供2~3套供选规划方案。

确定规划供选方案的主要要求:⑴在编制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方案过程中,应分析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拟定规划供选方案。⑵每个供选方案均需保证规划主要目标的实现。⑶对每个供选方案的实施,从组织、技术,资金投入、公众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评价其实施可能达到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综合评价后,提出推荐方案,供领导小组审定。

8、规划协调、编制规划成果阶段(11月24日至11月30日)

对推荐方案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干部和公众意见,必要时召开规划协调和论证会,对有关问题进行协商处理,形成最终规划方案,编写规划报告。

生态修复规划方案篇10

确定目标:

到2020年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

《方案》在总体要求中明确: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到2020年,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其中,自然湿地面积不低于7亿亩,新增湿地面积300万亩,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0%以上。严格湿地用途监管,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全面提升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平。

据有关资料,我国湿地类型多、分布广、生物多样性丰富,湿地总面积为8.04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5.58%,其中自然湿地面积约为7亿亩。我国实施了湿地保护工程,湿地保护和退化湿地恢复的面积不断扩大。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有国际重要湿地49处,不同级别的湿地自然保护区600多个,湿地公园1000多个,湿地保护率达44.6%,初步形成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湿地保护体系。

但是,我国湿地保护问题仍十分突出。据报道,2003―2013年全国湿地面积减少了约5094万亩。大规模的无序开发建设使许多湿地成为生态“孤岛”。部分流域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较高,污染导致湿地生态功能退化。部分湿地物种种群数量明显减少,有的湿地物种甚至濒临灭绝。

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的目标是如何确定的?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解释说,我国湿地总量不足,湿地流失破坏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保持湿地总量不再减少,是湿地保护最紧迫的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等,均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的要求。

根据测算,“十三五”期间通过积极恢复和扩大湿地面积,可新增湿地面积300万亩。同时,通过积极发展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扩大湿地保护面积,可以实现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0%以上的目标。

明确任务:

建立完善的一系列湿地保护修复制度

《方案》提出了湿地保护修复的5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坚持全面保护、分级管理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坚持综合协调、分工负责的原则”“坚持注重成效、严格考核的原则”。

“坚持全面保护”的提出是保护湿地理念的新发展,就是“将全国所有湿地纳入保护范围”,还要把湿地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统筹推进湿地的保护与修复。

《方案》提出拟建立完善的一系列湿地保护修复制度,主要包括6方面的内容。

(1)完善湿地分级管理体系。针对湿地生态区位、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将全国湿地划分为国家重要湿地(含国际重要湿地)、地方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列入不同级别湿地名录,定期更新。对国家和地方重要湿地,要通过设立国家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等方式加强保护,在生态敏感和脆弱地区加快保护管理体系建设。在国家和地方重要湿地探索设立湿地管护公益岗位,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管护联动网络等。

(2)实行湿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确定全国和各省(区、市)湿地面积管控目标,逐级分解落实。经批准征收、占用湿地并转为其他用途的,用地单位要按照“先补后占、占补平衡”的原则,负责恢复或重建与所占湿地面积和质量相当的湿地,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到2020年,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水鸟种类不低于231种,全国湿地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不减少。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湿地保护负总责。

(3)健全湿地用途监管机制。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确定各类湿地功能,实施负面清单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取水、污染物排放、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挖砂、取土、开矿、引进外来物种和涉外科学考察等活动的管理。严厉查处违法利用湿地的行为,造成湿地生态系统破坏的,由湿地保护管理相关部门责令限期恢复原状,情节严重或逾期未恢复原状的,依法给予相应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严肃处理。

(4)建立退化湿地修复制度。对未经批准将湿地转为其他用途的,按照“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实施恢复和重建。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对集中连片、破碎化严重、功能退化的自然湿地进行修复和综合整治,优先修复生态功能严重退化的国家和地方重要湿地。建立湿地修复公示制度,依法公开湿地修复方案、修复成效,接受公众监督。

(5)健全湿地监测评价体系。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国家重要湿地的监测评价,制定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和监测、重要湿地评价、退化湿地评估等规程或标准,组织实施全国湿地资源调查,调查周期为10年。健全湿地监测数据共享制度,林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水利、农业、海洋等部门获取的湿地资源相关数据要实现有效集成、互联共享。建立统一的湿地监测评价信息制度,规范内容、流程、权限和渠道等。

(6)完善湿地保护修复保障机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进一步完善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形成湿地保护合力,确保实现湿地保护修复的目标任务。要发挥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形成政府投资、社会融资、个人投入等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强湿地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突出湿地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安全等关系研究。面向公众开展湿地科普宣传教育,利用互联网、移动媒w等手段,普及湿地科学知识,努力形成全社会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

市场展望:

湿地修复投资将不断加大

据有关资料,我国湿地保护工程的投资额从“十一五”的30.30亿元增至“十二五”的85.30亿元,增速达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