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实体经济的冲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8:11

电商实体经济的冲击篇1

我们可以看到,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来说,从后端顾客接触方式的变化,零售方式的变化,到销售渠道扁平化之后,互联网逐渐对整个生产组织产生冲击。通过C2B(customertobusiness,消费者对企业。以下皆由C和B简称)形式,对产品生产的组织方式产生巨大影响,议价权和产品的组合设计权真正向消费者偏移。

互联网对整个社会体系的冲击模式渐进式展开,从表及里,从产业链后端逐渐向前端转移,强度越来越大。其对社会的冲击,对产业结构的改变,不会如海啸一般扑面而来,只会是渐进式的发生。

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分三层展开——

对社会结构冲击第一波,改变资讯传播的方式,这当然也就改变大众接受资讯的方式,于是,传统媒体成为受害者。大多数人能切身感受到互联网对传播方式的冲击,网络资讯平台兴起,网络成了大众接受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传统媒体开始退化。

随着传播方式的变化,互联网天然的免费、开放、互动的平台特性,给了企业可以用网络宣传推广、接触客户的机会。

接下来我们看看第二轮冲击波。第二波是对传统经济结构的后端部分的冲击,也就是对流通渠道的冲击。整个社会的流通渠道分为零售和中间渠道两个部分。

互联网对整个渠道的冲击是同时进行的。先是对社会零售体系的冲击,由于线上销售覆盖面广、接触半径大、产品展示空间无边界,展示成本低,库存成本低,无需巨额房租和水电等运营费用。所以,网络销售中的产品价格,明显低于线下的零售价格,于是,线下销售纷纷转向网络,线上电商大行其道。所以,第二轮冲击波首先从流通体系的最末端——零售环节开始的。

传统经济结构中,很多生产商和品牌商,因为受到地域的限制,不借助商的帮助,很难到达远距离的市场,很难大量接触客户。所以,企业必须借助于中间商,如总经销、商到零售商等。碰到调配、退换货等情况还要反复运输,长此以往形成了巨大的浪费,企业的运营成本巨大。而今天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大品牌都在网上直接做销售。

生产商、品牌商除了借助网络实现和顾客之间的直接接触和销售以外,他们不需要借助中间商的帮助,就可以了解顾客的需求。于是销售距离变短,渠道去中间化从而变得扁平化;

但在网络上,企业配送货物可以实现中央配置。如像京东商城一样实行大区配置,全国设置20个左右的配送点,减少回流等额外损耗。

再比如民航产业,过去航空公司销售机票是借助于机票商等代售点,伴随着网络的进步,所有民航直接对乘客销售机票,同时逐渐形成携程网、艺龙网、芒果网等网络巨鳄,售票由线下搬到了线上,2011年中国关闭了两万多家机票代售点。这是渠道层级被压缩,渠道扁平化为整个经济体系带来的巨大变化。

第三波是到对制造商、服务商生产组织过程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随着渗透加强而日渐深入到产业链的前端。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对整个生产组织的冲击,在压缩了销售渠道之后,巨大的网上需求,开始对生产的组织产生影响。

在过去,厂家是按照对市场的预期、判断去组织产品的,包括款式设计也是来自于设计师也许顾客会喜欢的产品功能,自己组织生产。这其中会产生的问题是厂家的预期和市场的真正需求不一定吻合,所以会产生大量库存,形成对资金链的压力。

而互联网带来的冲击,是C2B顾客批量订制的概念,需要企业真正从消费者的需求开始了解。

2012年底,海尔和淘宝聚划算合作推出了“定制更划算”活动,淘宝网友5天定制4万余台家电,为我们展示了C2B模式对厂商的驱动力。多种颜色,功能配置,容量大小都不同,顾客根据需求在网上以团购方式定制海尔家电,购买人越多价格越便宜,而海尔公司根据订单安排生产和发货。这次活动在12月18日10点开团,仅15分钟内便成交超过6000台,截至12月24日活动结束,5天累计成交突破6750万元,共计42671台。

在买到心仪商品的同时,消费者聚集起来进行集体议价,抢回由厂商主导的定价权。企业组织生产小批量定制,也会在基本的成本控制基础上。

按照消费者的真实需要,企业组织采购配件进入生产线,按照定制分发出去——C2B的批量定制概念对企业的整个生产、服务、组织运营方面产生巨大的冲击。这种定制不是一对一的订制,大量的小C形成批量向B去定制,不过大批量的一对一订制对有些企业也是可以实现,也就是大C2B。

电商实体经济的冲击篇2

[关键词]电子商务;厂家;零售商;服装行业

[Doi]10.13939/ki.zgsc.2015.15.071

1问题的提出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电子商务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随着电子商务的日趋普及,新兴的网络零售商正成为传统制造、生产企业的新营销渠道和增长空间,网购市场巨大的商业潜力,也让制造商、生产商们垂涎,纷纷“触网”。厂家凭借自身可实现厂家直达消费者,减少流通环节,节约营销成本,自主定价,统一品牌等一系列天然优势,强力进军中国电子商务的市场。

这种厂家电子商务化的强力来袭,势必会给零售商电子商务化带来不小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零售商如何应对这种来势汹汹的挑战便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我们不得不透过对厂家电子商务对零售商电子商务的冲击,来探究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层次因素和原理,从而能为零售商的电子商务化发展提出有意义的对策。

2文献回顾

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电子商务活动可以实现厂家和消费者的直接对话,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等成本[1]。电子商务一经诞生就以超常的速度发展,并给人类经济、交往、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它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式的商务交易模式,摆脱了展示柜与谈判桌,使商务交易变成了一种“点到点”、“站到站”的商业数据互动,极大地带动了经济结构的变革[2]。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的一个具体表现方面,它的实施要求将以往传统的商业形式在虚拟的环境中通过数字技术展现于媒体上,使客户可以身临其境的看到[3]。同样电子商务也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电子商务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提高了企业生产组织效率、提升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也对企业增长方式、企业经济结构及其信息化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4]。

电子商务至今仍然不是一个很清晰的概念,各国政府、学者、企业界人士都根据自己所处的地位和对电子商务的参与程度,给出了许多不同的表述[5]。Beyer(2010)定义电子商务为一个从启动、谈判和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都通过数据交换的过程[6]。本文所研究的生产企业的电子商务模式指传统生产企业通过互联网提供的通信手段,技术手段在网上实现的产品销售、网络营销展业以及顾客服务[7]。

本文正是从零售商的角度出发,比较分析厂家电子商务和零售商电子商务的优劣势,分析和探究结果形成的根源,找出零售商应对厂家电子商务冲击的突破口,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案,以供零售商借鉴。

3研究方法与调查过程

本文采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主要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实地调查了10家企业和零售商,其中企业涉及海盐4家、湖州1家。对于5家厂家均采用实际走访和深度访谈的方法;而所涉及的5家零售商则采用实际走访、问卷调查与新兴媒体(微信等)相结合的手段,展开此次问题的研究。

本文还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了浙江杭州、宁波、金华、嘉兴等地14家企业,其中包括厂家:宁波4家,合计4家;而零售商:杭州6家,金华2家,宁波1家,嘉兴1家,合计10家。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这14家企业,得到厂家电子商务对零售商电子商务的冲击分析结论。

4厂家电子商务与零售商电子商务的优劣势对比分析

根据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文献检索所获得的企业电子商务化相关的数据,经过整理汇编成厂家电子商务的优劣势分析表和零售商电子商务优劣势分析表,通过研究在厂家电子商务的情况下,比较分析零售商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点。

4.1厂家电子商务的优劣势

通过对9家厂家电子商务的优势、电子商务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方法等指标的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得出厂家电子商务的优劣势对比,如表1所示。

4.3厂家电子商务和零售商电子商务的优劣势对比

通过对厂家电子商务的优劣势以及零售商电子商务的优劣势的对比归纳分析,可以分析得出厂家电子商务和零售商电子商务的优劣势对比,如表3所示。

5厂家电子商务对零售商电子商务的冲击

通过对浙江湖州、海盐等地10家企业的实地调查,对浙江杭州、宁波、金华、嘉兴等地14家企业的文献研究,分析厂家电子商务对零售商电子商务的冲击研究,笔者发现厂家实行电子商务后,零售商电子商务中的青年消费群体所受到的冲击最为显著,而青年群体作为网络购物的主力军,其在服装消费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其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上一代人的传统消费模式及其观念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8]。由此,本文具体的分析内容针对消费群体展开,因此有必要就厂家电子商务对青年消费群体的冲击作一个分析研究。

5.1青年消费群体的特征

(1)追求时尚,强调个性。青年消费群体追求时尚,又是最狂热的时尚爱好者和推崇者。同样青年消费群体也是一个热衷于创造时尚,同时又在不断抛弃时尚的群体。

(2)感性消费。青年消费群体较少综合选择商品,却特别注重商品的外形、款式、颜色、牌子、商标,只要直觉告诉他们商品是好的,可以满足其个人需要,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迅速做出购买决策,实施购买行为。

(3)热衷于自我表现。青年消费群体倾向于用品牌符号、图像来包装自己,他们看中的不是商品的使用,而是商品的呈现。

5.2厂家电子商务对青年消费群体的冲击

由于青年消费群体自身具有的消费特点,厂家电子商务对青年消费群体的冲击是最为显著的。青年消费群体整体呈现出追求时尚,强调个性、感性消费和热衷于自我表现的消费特点,而厂家电子商务的价格优势、个性化优势、服务优势和互动优势则恰恰满足了青年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首先,价格优势为大部分一般经济状况和购买能力的青年消费群体创造了良好的网购平台。其次,个性化优势可以让青年消费群体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发挥创造力,追求差异化,打造属于自己的服饰。再次,服务优势能够及时、快速地为青年消费群体提供服务,增加感性认识。最后,互动优势可以迅速挖掘青年消费群体的消费潮流,第一时间把握其流行趋势,并将创新技术反馈给青年消费群体,满足其自我表现的需求。

6对策建议

6.1促销策略

零售商要针对青年消费群体的特点进行精准促销。所以,年轻、时尚以及活力应该是促销的主题。与此同时要尽量保证实体店和网上销售渠道同时进行,保持实时互动,这样不但能扩大促销的受众范围,而且能对促销的效果进行适时的比较。除此之外,零售商可以把线上渠道的网页作为媒介,对线下实体投放广告,提升网店的品牌形象,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6.2多品牌建设

寻找新的进货渠道,形成多条进货线路,有利于零售商进行比较和选择。以“低端跑销量,高端树标杆”的思路,积极开拓零售商多品牌经营。低端品牌和高端品牌设计做到精准市场定位,以青年消费群体为主,高中低价格档次错开[10]。

6.3质量策略

尽量减少低价冲击,以质量取胜。服装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服装的衣着效果和顾客的直观消费评价。零售商应做到细致检查和优质选货,这样可以能够让服装在质量上领先厂家一步。如今绿色和实用消费理念的盛行,同样也为零售商判断青年消费群体的价值取向提供了依据。

6.4特色网页设计

个性网页创造,避开品牌竞争,打造自己的风格。零售商应全面了解当下青年群体的消费理念,同时运用时尚、流行和特色化的装饰元素,大胆、创新的设计风格,打造一个特色的网店,建设一间别具一格的网店。

6.5服务策略

注重与客户的关系管理,提高售前和售后服务,客服热情好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与此同时推出创意搭配服务,即首先挑选款式方面要比较注意,尽量不和其他竞争对手的款式相撞,接着是拥有自己的搭配特色,搭配现在比较重要。因为青年消费群体生活节奏比较快,时间安排较为紧凑,所以最好零售商能够从头到脚都能帮他们搭配好,但厂家可能很难做到这一点。

6.6个性化策略

自主品牌是一块重要的版块,如今很多比较前期做的网店也都开展了定制服务,那么客户亲自定制的那款就肯定不会和其他客户的款式相撞。当零售商有一个自己的品牌后,接着把品牌打响,就会有一个知名度,有利于信誉的累积。

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商业竞争。青年是一个有着强烈购买欲望和巨大购买潜力的消费群体。在电子商务的市场竞争中,谁抓住了青年消费群体,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赢得了优势,赢得了未来。对于零售商来说,如果要想迎合青年消费群体的需求,抓住他们的眼球,就必须充分了解青年人的消费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零售商在实行电子商务时采取与之相应的营销策略。唯有如此,零售商才能博得青年消费群体的青睐。

参考文献:

[1]宁维正,高峰.利用电子商务降低企业成本的探索[J].煤矿现代化,2003(53):29-30.

[2]黄英.品牌服装网络直销电子商务模式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1-57.

[3]李爱花.我国服装电子商务的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4:1-49.

[4]潘雨相.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14(1).

[5]夏冬胜.我国中小服装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分析[D].广州:暨南大学,2011:1-46.

[6]王藕眠.调查英国时装市场电子商务营销的成功因素[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1-50.

电商实体经济的冲击篇3

[关键词]网络经济电子商务因特网

直至20世纪90年代才显露出其强大威力的因特网,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日益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经济诸领域之中,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开始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区域经济增长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动力。当前网络经济的最大特点是行业间的融合和新业务模式的不断涌现,而基于互联网络的电子商务就是最有代表性的标志。蓬勃发展的网络经济和全球性电子商务革命将对传统经济,以及传统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冲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的今天,中国不可能游离在世界经济发展浪潮之外。因此,了解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以及它们对传统商业的冲击,认真准备对策,迎接挑战已经成为国内商业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中国网络经济现状

中国是网络经济的跟进者,受经济发展阶段性和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的制约,中国网络经济发展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9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加速国家信息化基础结构建设的努力,并且取得了明显进展,数据库、信息传输系统、信息应用系统、信息技术及产业、信息人力资源、信息软环境等方面的条件已经得到较大改善,特别是由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及软件业、通讯及通信服务业两大部分组成的信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预计未来十年内,中国信息产业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传统产业与网络的关系日益密切,传统产业对网络业的依赖性增强。信息网络技术具有极高的渗透性功能,使得信息服务业迅速地向传统产业扩张,从而使两者之间界限模糊,出现了新旧产业相互融合的趋势。对网络业而言,它不仅是计算机硬、软件、电信、互联网的简单组合,而且通过国际资本迅速渗透到零售、媒体传播、医药等传统产业,并赋予传统产业以新的技术含义。对于制造业、销售业等传统产业,网络一端连着消费者,另一端连着企业与经销商,使他们得以扩大销售范围、压缩成本、缩短流通时间。

可以看出,信息产业已广泛渗透到传统产业中,对传统产业来说,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实现产业内部的升级改造,以迎接网络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一种必然选择。中国传统企业的网络化必须以企业内部作业流程的电脑化和网络化为前提和基础,以网络设备和电子商务为两翼,推进企业网络的系统化。只有这样,才是对中国传统企业的真正意义上的改造和网络化。

二、网络经济的特点及对传统体制的冲击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各种不同商务活动的开展,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感,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同时相对传统的经济模式,网络经济有其自己的特点,对于从事信息工作或准备迎接新经济模式挑战的企业和个人,了解其特点,以及可能对目前体制的冲击是必要的。

在网络经济中,最根本的变化就是数字信息化。各种信息保存在计算机存储单元中,只有当某一个用户希望在网上使用这条信息时,数字才变成物质,这种深刻的变化将会扩散到商业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数字化的信息以光速在全世界传播时,它会克服物质信息的时空限制,进一步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信息将成为未来世界最重要的资源。

网络经济具有虚拟性特征,经济的网络化和数字化驱使传统的空间概念发生了变化,产生了一种新的空间----赛博空间,从而相对地扩大经济活动的范围。在网络经济时代,经济活动不仅在传统的物理空间进行,而且在赛博空间这一虚拟市场中进行。各种虚拟的经济活动、经济设施和经济实体,如虚拟市场、虚拟公司、虚拟银行等纷纷涌现。这也即电子商务活动的主要形式。

网络经济的另一特征将是经济的直接化,从工业经济的迂回经济向数字化的直接经济过渡。工业经济的市场模式有很多中间环节,企业生产产品需要厂房、办公室、机器、原材料等,企业销售产品要经过批发商、零售商等。而以网络为依托的电子交易运行模式主要有网络商品直销流转程式和网络商品中介的流转程式。其交易方式使企业绕过传统的经销商而直接与客户沟通,客户的需求或订单将直接转化为企业的生产指令,从而增强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传统的市场结构和市场模式。

三、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网络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普及在中国的实现只是时间问题,是不可阻挡的潮流;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有关电子商务的物理网络和其他基础设施已基本具备,中国已经具备了开展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发展电子商务的时机已经到来。

在未来几年,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将继续得到快速发展。同前几年不同的是,近年来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吸收了传统行业企业的投入,电子商务不再是一些很小的网络公司和相关媒体的诠释概念的舞台,基础设施的完备、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信用支付的成熟、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吸引,使得经济实力雄厚、销售渠道广泛的传统企业在未来几年成为推动中国电子商务进入实质阶段的主力军。

有关专家认为,在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时代,生产以满足个人化的需要为原则,生产者单独面向每一个消费者,生产者将按照每一个消费者的特殊需要生产独特的产品。它彻底改变了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由于厂家可以直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生产,所以不必担心它的库存水平会超标,消费者不必担心买不到需要的产品,产销双方的效率得到共同提高。在网络上,价格高度透明,顾客通过网络可以了解每一种商品的价格,大大减少了生产者利用自己信息优势进行价格获利的可能。在网络武装的直接经济中,作为产需双方中介的传统商业的存在理由已经大打折扣。

虽然这种观点在目前中国现阶段实现的可能性有待商榷,但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的冲击力度却不可轻视,作为传统的零售企业必须正视这种未来可见的冲击,利用冲击来临前的时间调整经营方针,采取各种方式减少可能的损失。从发达国家零售企业的应对手段来看,同网络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和占领电子商务市场是一条比较明智之路。

零售商同网络公司进行合作,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电子商务和网上购物向传统零售业提出了挑战,他们正从零售商手中抢走顾客及销售份额。而零售商自己很难进行网上应战,所以同大型网络公司的合作便成为传统零售企业的出路之一。零售商通过与网络公司的合作会扩大他们在网上的销售能力;网络公司借助零售商同消费者加强联系,扩大网络服务范围。对于零售企业和网络公司来讲,这是一种理想的是双赢结果。这种经营方式应引起国内大型零售企业的注意和借鉴。

四、我国发展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体制问题。有关专家认为,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冲击仅仅是一个方面,而网络经济的背后还隐藏着深刻的体制问题,技术、设备、基础设施的问题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或引进所解决,但体制问题却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其在中国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网络经济时代,需要个人更多的自由,需要人更多的创造性,如果一个体制不能适应传统的工业经济,它就不能适应网络经济。传统工业落后的国家很难能够在网络经济上很快赶上。

其次,中国的市场法制建设尚在进行之中,企业的市场行为随机性大,因而加大了市场活动的风险,不利于电子商务活动的发展。在目前中国,有关决策部门考虑问题的核心不是政策的合理性,而是决策部门的利益,明显带有部门垄断意味。这种人为限制信息流动速度、设置体制障碍的做法,会使中国在新的一轮世界经济和科技的竞争中明显处于不利地位,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解决,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会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第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有利的技术支持,我国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障等技术与设施仍需逐步得到完善。我国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方面的原因等,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缓慢和滞后,已建成的网络其质量离电子商务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如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投资效益,改变网络通信方面的落后面貌,应是促进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的首要问题。

电商实体经济的冲击篇4

关键词:纯电子商务;会计假设;会计环境

一、纯电子商务理论

对电子商务的研究最具权威的机构要数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其常务主任乔伊(Chol)、经济教授斯塔赫(Stahl)以及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温斯顿(andrewB.whinston)教授从经济学的角度,联合提出了电子商务的三维理解模型。他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子商务企业数字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如果电子商务企业的产品营销、支付、交割都是通过互联网完成的,那么我们这里把这样的企业称为纯电子商务企业,即虚拟企业。

二、会计假设理论

会计假设,亦称会计的前提,指一般在会计实践中长期奉行,毋需证明便为人们所接受,是从事会计工作、研究会计问题的前提条件。它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虚构设想,而是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和总结而形成的,是对客观情况合乎事理的推断。一般认为,会计假设包括四大假设: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工作首先要明确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界定了会计核算范围;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会计分期假设是为了企业能及时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人为地将企业持续经营期间分割成一系列的连续的会计期间;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核算以货币单位为主要的计量标准。

三、电子商务与会计假设的关系

1.电子商务改变会计环境。随着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应用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企业生产经营的环境和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会计假设所依赖的客观会计环境也随之改变。

2.会计环境与会计假设的关系。辩证地看,两者是对立统一,密不可分的。会计假设是人们在研究会计理论时,对会计环境进行的认识、分析、总结和概括,是主观的,属于意识范畴;会计假设要以会计环境为基础,会计环境是会计假设所反映的客观内容。即会计环境决定会计假设,会计假设反映会计环境。并且,会计假设要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会计环境有所改变时,会计假设需要相应地做出调整。

四、纯电子商务对会计假设的冲击

1.纯电子商务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冲击。由于网络的无形性,企业竞争优势不再完全依靠企业雄厚的有形资产,主要取决于企业的信誉、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物流派送能力等。从这些方面来说,虚拟企业已经突破了传统会计主体的范围。

但虚拟企业又确实是一个公司,并且和传统企业一样在经营着业务,只是经营的方式不同罢了。它也需要会计对其经营着的业务进行质和量的反映。在会计上是否承认这些公司为一个会计主体?这将给会计主体假设产生冲击。

2.纯电子商务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冲击。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企业间的联系因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变得更加紧密,当某项业务活动结束后即告解散,或者需要调整该项业务时随时终止。这种即合即分的即时性特征,使得持续经营假设受到挑战。

另外,网上兼并、收购和破产,缩短了兼并的时间,减少了兼并的成本,提高了兼并的效率,加剧了企业间兼并的浪潮,使得会计主体的消失、变更和扩张变得越来越频繁、容易,这也直接威胁着持续经营假设。

3.纯电子商务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冲击。由于网络技术的高度发达,内部网络集成化管理的推行,电子联机实时报告在任何时点都可以即时生成会计信息,企业在任何时点均可提交财务报告,实时地满足报表使用各方对企业财务信息的不同层次的、多元化的需求。从而,弥补了传统会计系统信息滞后的不足。因此,会计分期假设是否还应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基本假设值得进一步探讨。

4.纯电子商务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冲击

在互联网进行交易的纯电子商务,其结算的支付手段是网上电子支付,这就产生了电子货币。它们比传统的支付方式更加快捷,成本更加低廉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对与网上购物者来说更加乐于网上支付。另外,网上各种提供可以核查身份的服务器大量涌现,担保式的身份验证网站在网络上蓬勃发展克服了纸币的安全性问题,使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成为可能。

五、纯电子商务企业会计假设的重构

1.扩大会计主体的外延。面对虚拟企业的出现,为了解决对其进行会计计量和信息披露的问题。我们可以扩大传统会计的主体的外延,把虚拟企业等电子商务时代特有的企业组织形式纳入会计主体的范畴,把相互之间有共同经济利益而相互合作的结盟体都可以视为会计主体。

2.暂时性假设、即时经营假设为补充。根据虚拟公司的组织和业务特点,应改变持续经营假设理论为即时经营假设,即根据虚拟公司的计划存续时间(或条约规定的合作期限)组织相关的会计活动。虚拟企业的收支在同一交易期间完成,收付实现制相对权责发生制更为合理。此外,对所有会计要素均来自各成员方的虚拟企业而言,采用现行市价法作为计价基础会更好地反映该网络联盟会计要素的现实质量状况,因而更具有现实意义。

电商实体经济的冲击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会计信息化会计理论

一、电子商务对会计理论的冲击

伴随电子商务而兴起的很多网上和虚拟企业,产生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对传统会计理论影响重大。因此,要真正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就要对传统会计理论进行重新理解和认识。

(一)对会计假设的冲击

在会计理论体系中,会计假设处于衔接的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具有重要意义。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电子商务对这四项假设均产生一定冲击。如:传统的企业会计,会计主体是有形的实体,它核算的是企业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会计信息。而伴随电子商务产生的虚拟企业使得会计主体变得模糊不清,它没有固定的空间范围和形态,只是一个临时联合体,具有不确定性。电子商务对货币计量的假设也发生了改变,从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计量向电子货币计量发展。

(二)对会计核算重点的冲击

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使会计工作方式及会计人员的职能等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所以一个公司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应当是人力资本、专利技术、知识产权、及某些法定权利等无形资产,而不再是传统经济条件下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由于企业资产中无形资产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且作用越来越重大,所以会计核算应当更多的关注无形资产。

(三)对传统支付结算方式的冲击

方兴未艾的电子商务,创造出了各种的电子支付手段和工具,我们称之为电子货币,它是纸币现金的电子化。电子商务使传统的结算方式变为了电子货币。它克服了纸币的缺点,具有匿名性、流通速度快、灵活快捷、节省交易费用等特点。这对传统的结算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电子货币是电子商务的核心,它将在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电子商务时代会计信息化的特征

(一)会计信息的开放化

电子商务时代会计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会计信息的开放化。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信息系统不断网络化,这使得企业的会计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可以无缝链接,也使企业外部的各机构和部门,通过网络授权在线访问企业,获取其需要的会计信息。这样一来会计信息系统由对内趋于对外,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信息的微观处理逐步进入了信息宏观运作的轨道。

(二)数据处理的实时化

传统的会计信息相对滞后,会计从事主要是事后的静态核算。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一方面,企业的财务部门与生产、销售、人事等部门在会计系统中协同工作,将各类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信息存储于数据库中,信息使用者根据授权访问企业的数据库,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实时数据;另一方面,企业的财务部门也可以把企业的会计信息通过网络向外部,如将企业数据传到会计师事务所、税务部门以及证券交易所等机构,方便信息使用者随时随地取得会计信息做出经济决策。实现了搜集、输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的实时化。

(三)会计服务的智能化

经济的发展对会计系统的要求提高,会计系统不再是简单模拟手工的系统,而是一个提供信息及时完整、形式多元化,人、计算机网络和程序有机结合相互作用的应用型智能系统。这个系统不仅具有基本的核算功能,更具有一些拓展管理功能,如控制和预测等。会计服务的智能化使会计的职能由简单的核算监督向管理决策的职能不断延伸。

三、电子商务时代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一)重视会计信息化软件的开发

为了实现对会计信息化软件的安全性、准确性、可靠性的最大限度的保障,我国应以立法来严格规范会计软件的开发、评审及验收。在软件开发方面,要重视软件的安全功能,在引进国外先进财务软件的同时,切忌生搬硬套,而要结合具体情况,研发适合中国企业自身的会计信息化软件,使我国财务制度系统同国外接轨,迎接真正的电子商务时代。

(二)网上公证的强化

网上公证,指的是利用各种互联网服务项目和网络的实时传输功能,以达到第三方对交易的原始凭证监督的目的。例如,在互联网认证机构每一家企业都拥有各自的数字签名和私有密钥,交易中的一方将单据传输到认证机构,经认证机构确认后将附有数字签名的加密凭证和未加密凭证均发给交易的另一方,这样的一笔交易就经过了交易双方的确认。经过这样的处理,凭证以加密和未加密两种形式存储于企业的数据库中,会计人员对未加密的那一份进行修改,而单独某一方因没有另一方的数字签名及私有密钥,不可能伪造交易凭证。即使审计人员或主管人员对某笔业务持怀疑态度,将加密凭证提交给客户和认证机构对其进行解密并加以对照即可。

(三)重视对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急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里的复合型人才是指既精通会计专业知识,懂得管理,又能掌握一定的网络信息技术及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的会计信息化人才。为了满足发展的需要,要加大对复合型信息化人才的教育力度,建立一支完善合格的会计信息化队伍,加强对会计业务骨干的培训和管理,是会计信息化在应对电子商务挑战的重要举措。

(四)相关部门的支持及法制的健全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和健全有关的政策、制度,来要求企业使用电子化的形式来处理某些业务,以促进各类企业的会计信息化进程。相关部门应给予企业大力的支持,帮助企业全面及时实现信息化。以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为前提,大胆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政策制度,从而构建一套保护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的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1]陈洵.浅谈电子商务的发展给现代会计带来的影响[J].现代商业,2009(15):261-262

电商实体经济的冲击篇6

电子商务在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由美国带头发起并迅速向全球发展。根据目前企业电子商务的运作情况和发展趋势可将其划分为二个应用层次:一是普通电子商务层次。主要表现为单个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网上商务活动。二是电子商社(e-businessCommunity,简称eBC)层次。在电子商杜中,互联企业通过internetextranet(企业外部网)、intranet(企业内部网)和确保安全的虚拟专用网Vpn等网络手段和企业运作规则把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资源迅速组合成超越空间约束的统一经营实体,以最快速度推出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和服务。电子商社是电子商务应用的高级阶段。

电子商务造就了自动化、无纸化、数字化的社会经济环境,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从而也改变了传统会计运作的环境。随着我国商务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商务下的会计问题将会逐步显现出来,以下十个问题仅是笔者的初步探索,以期抛砖引玉。

一、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

任何会计理论总是建立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与实务基础上的。电子商务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会计的环境,也必然对会计选论带来影响。如电子商社是建立在两上的一个经济组织,但无论从组织上还是地理上都是一个虚拟企业,且在内部成员的组成和整个组织的存续时间上存在不稳定性,这给会计主体的认定、是否持续经营的判别带来困难。传统会计理论中的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将受到冲击。又如被誉为新兴数字经济最大和最明显推动力的数字化产品,不仅表现形式不同于传统的物质资产,也无法用物质资产的方法对其进行会计确认与计量,传统的会计要素理论及相应的计量原则需要发展。

二、电子商务对相关会计法规的冲击

传统商务活动从签约、履行合同到款项结算,伴随业务过程的信息流、资金流等一般均以书面形式出现并由经办人签字确认,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结算制度、审计制度等均离不开这些原始资料。电子商务造就了自动化、无纸化、数字化的社会经济环境,数字签名代替了纸面签名,这必然对传统的适应于纸面交易的现行商业法规(包括会计法规)带来冲击。需要解决的问题有:(1)交易双方身份认证办法在会计上的确认,即制定为参与网上交易的各方提供法律认可的认证办法;(2)电子合同的合法性程序在会计上的确认,包括电子合同的规则与范式、构成有效电子书写文件和原始文件的条件;支持数字签名和其他身份认证的手续规则;数字凭证合法性有效性的规定等等;(3)电子支付管理,即规定电子支付命令的签发与接收规范以及有关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三、电子商务对传统货币及其结算体系的冲击

电子商务对企业传统货币及其结算体系的冲击是巨大的。传统支票、现金的主导地位将逐步被数字货币所替代。数字货币是采用电子技术和通信手段在市场上流通的按照法定货币单位来反映商品价值的信用货币。它实际上由一组数字构成,含有用户的身份、密码、金额等内容,并以字节形式储存在个人电脑中的数字价值单位(DVU)。数字货币可以通过internet从一个作为付款而提供的帐户上下载,也可以用数字信用卡从网上购买。与数字货币相对应的金融机构,则是没有银行大厅没有营业网点只有internet站点的网上银行(或称虚拟银行)。数字货币的出现也造就了新的金融犯罪和各种形形的舞弊行为的出现。如何保证自己的某些数据不被窃取,怎样保证对方的真实性等安全问题将成为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的最突出问题。

四、数字产品的会计核算问题

在传统商务活动中,诸如计算机软件、报刊影视产品等是以实物产品形式出现,在会计上作为存货以历史成本原则对其进行确认和计量,进行进、销、存数最金额核算并反映到会计报表上。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数字产品已超越了资源限制的约束,数量和内容可无限制地复制,按实物产品方式?quot;映资产价值失去意义。在具体会计核算上,这些产品无法反映具体存货数量和金额,只有销售数量和销售额。数字产品的广泛应用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特征,并必将成为未来的遁要产业之一,因此,会计界需要从会计理论到实务:包括会计准则)对数字产品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研究。

五、建立网上实时会计报告模式问题

传统会计报告模式一般指企业对外提供会计报告方式,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揭示方式。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是建立在internet、extranet和intranet基础上的,不管是提供定期信息还实时信息,是提供综合信息还是明细信息,具向债权人、投资者提供还是面向社会大众提供,技术限制已不复存在,建立网上实时报告模式成为可这给传统会计报告模式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表现在会计报告的目标上,传统会计报告模式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反映管理人员经营责任的信未来将更侧重于向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相关息;(2)表现在会计报告周期上,建立在分期假设成本--效益原则约束之上的定期报告模式,将被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实时动态报告模式所替代;表现在会计报告要素上,传统模式把会计报告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几大多已无法满足决策有用性的要求,划细会计报告要素以全方位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事项的即时信息是发展趋势;(4)采用上述网上实时报告模式,还须研究如何通过会计法规和准则来规范和约束报告司的会计行为,以及如何进行网上审计等问题。

六、会计的国际化问题

建立在internet基础上的电子商务,本质上是全球性的。近几年来在美国的推动下,wto、apeC、oeCD等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相继发表了电子商务文件,国际电子商务框架正在形成,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将面临深刻变革。另外,电子商务也给多国企业合作、国际证券市场等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运作空间。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会计准则的国际差异提出挑战,不同的会计准则反映不同的会计信息,如果这种差异需要投资者、合作双方甚至多方在网外经过特殊调整后才能解决,将影响电子商务作用的发挥。因此,笔者认为,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和电子商务应用的日益普及,在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再过份强调会计准则的本国特色,不符合时展的潮流。

电商实体经济的冲击篇7

网络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开始蓬勃发展,并正在对我国经济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使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一个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主要特点的经济增长新阶段电子商务,英文是electronicCommerce,简称eC。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日益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经济诸领域之中,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开始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区域经济增长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动力。当前网络经济的最大特点是行业间的融合和新业务模式的不断涌现,而基于互联网络的电子商务就是最有代表性的标志。蓬勃发展的网络经济和全球性电子商务革命将对传统经济,以及传统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冲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的今天,中国不可能游离在世界经济发展浪潮之外。因此,了解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以及它们对传统商业的冲击,认真准备对策,迎接挑战已经成为国内商业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中国网络经济现状

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世界——网络经济逼近了我们,以至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难以逃脱它的恢恢大网。网络经济是在信息网络化时代产生的一种崭新经济现象,网络经济是最为现代的经济形式,它以互联网这一特殊的形式为载体,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不同于传统的工业、农业,是以数码技术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以新技术所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它是信息数字化的经济,虚实结合的经济,直接化的经济,全新的经济。它对知识产权、风险投资,以及成果的转化等过程都体现着以高科技发展高科技,克服了中国传统企业的产权不清、负担过重、责权不明的致命问题,以全新的管理体制,创造出了崭新的经济形式。网络经济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新的契机。网络经济的产生和崛起,会给经济学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经济学大家族中是否会生长出一个新的成员——网络经济学?可以说,这是摆在经济学者面前的崭新课题。在我国,有关网络经济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

中国是网络经济的跟进者,受经济发展阶段性和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的制约,中国网络经济发展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9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加速国家信息化基础结构建设的努力,并且取得了明显进展,数据库、信息传输系统、信息应用系统、信息技术及产业、信息人力资源、信息软环境等方面的条件已经得到较大改善,特别是由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及软件业、通讯及通信服务业两大部分组成的信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预计未来十年内,中国信息产业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传统产业与网络的关系日益密切,传统产业对网络业的依赖性增强。信息网络技术具有极高的渗透性功能,使得信息服务业迅速地向传统产业扩张,从而使两者之间界限模糊,出现了新旧产业相互融合的趋势。对网络业而言,它不仅是计算机硬、软件、电信、互联网的简单组合,而且通过国际资本迅速渗透到零售、媒体传播、医药等传统产业,并赋予传统产业以新的技术含义。对于制造业、销售业等传统产业,网络一端连着消费者,另一端连着企业与经销商,使他们得以扩大销售范围、压缩成本、缩短流通时间。可以看出,信息产业已广泛渗透到传统产业中,对传统产业来说,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实现产业内部的升级改造,以迎接网络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一种必然选择。中国传统企业的网络化必须以企业内部作业流程的电脑化和网络化为前提和基础,以网络设备和电子商务为两翼,推进企业网络的系统化。只有这样,才是对中国传统企业的真正意义上的改造和网络化。

二、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网络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普及在中国的实现只是时间问题,是不可阻挡的潮流;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有关电子商务的物理网络和其他基础设施已基本具备,中国已经具备了开展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发展电子商务的时机已经到来。在未来几年,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将继续得到快速发展。同前几年不同的是,近年来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吸收了传统行业企业的投入,电子商务不再是一些很小的网络公司和相关媒体的诠释概念的舞台,基础设施的完备、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信用支付的成熟、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吸引,使得经济实力雄厚、销售渠道广泛的传统企业在未来几年成为推动中国电子商务进入实质阶段的主力军。有关专家认为,在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时代,生产以满足个人化的需要为原则,生产者单独面向每一个消费者,生产者将按照每一个消费者的特殊需要生产独特的产品。它彻底改变了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由于厂家可以直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生产,所以不必担心它的库存水平会超标,消费者不必担心买不到需要的产品,产销双方的效率得到共同提高。在网络上,价格高度透明,顾客通过网络可以了解每一种商品的价格,大大减少了生产者利用自己信息优势进行价格获利的可能。在网络武装的直接经济中,作为产需双方中介的传统商业的存在理由已经大打折扣。虽然这种观点在目前中国现阶段实现的可能性有待商榷,但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的冲击力度却不可轻视,作为传统的零售企业必须正视这种未来可见的冲击,利用冲击来临前的时间调整经营方针,采取各种方式减少可能的损失。从发达国家零售企业的应对手段来看,同网络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和占领电子商务市场是一条比较明智之路。

三、我国必须尽快作出网络经济战略决策

在人类经济发展历程中,总是有一些机遇,使一些国家能迅速强大起来。例如,航海带来的贸易促使了英国的迅速富强;东南亚四小龙抓住电子技术进步和出口的机会而一跃成为经济小巨人。但这样的历史机遇并不多,在我国历史上也有过几次,洋务运动以来的世界上出现的机器时代、汽车时代和电子时代,我国都因为种种原因而丧失,使我们民族的经济真正腾飞受到了种种磨难和曲折。改革开放的成功,除了政策上的正确外,把握机遇,是我国经济阔步前进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故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对机遇问题非常重视。今天,整个世界经济又在进行一种大的转变之中,主要的两个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经济的突起。经济全球化是对全球资源和市场追逐的结果;而网络经济则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使然。目前全球化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也呈现网络经济的特征,网络经济的发展目标必然是全球化经济,而且因为网络经济的发展而加速了全球化经济的进程。在这场历史大转折中,对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带来全新的挑战,也带来众多的机会。能否在这场挑战中抓住发展机会,对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运都十分重要。这个时代特征初露端倪,抓住机遇,缩短差距,并且充分利用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市场资源,意义十分重大。同时笔者发现,网络经济发展中,遵循“路径依赖”和“机遇优先”的规律。路径依赖,也就是说,信息技术的采用往往具有报酬递增的机制,率先发展起来的技术通常可以凭借其先占市场的优势,利用规模巨大(效益)导致产品的单位成本降低,普通流行导致学习效应提高,许多行为者采取相同技术所产生的协调效应,在市场上越是流行就促使人们产生相信它会进一步流行的预期等等,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从而在竞争中胜过对手。

电商实体经济的冲击篇8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近年来,服装服饰已经成长为网络购物市场的第一大品类,2008—2011年平均增长率为126.45%[2]。2010年网购产品品类分布中,服装(包括鞋帽、箱包和配饰)类商品交易规模为1052.4亿元,增速达119.3%,网购整体中的占比最高,达22.8%。2011年,中国服装网购交易规模将达2049.0亿元,增幅达94.7%,在网购整体中的占比达26.5%。百货商场通常以售卖服装服饰、化妆品与配饰为主,前者销售额通常能够占到商品销售总额50%左右。连锁企业百强的数据显示[3]:百盛商业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销售规模为165.6亿元,门店总数为47个,而2011年门店总数增长到52个,但销售规模仅为164.2617亿元;新世界百货中国有限公司2010年销售规模为179亿元,门店数37个,2011年销售规模仅为155亿元,门店数39个。两家百货集团的共同遭遇是:2011年在门店增加的情况下,总体销售收入同比下降,单店销售额同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当前,银泰、中友、秀水街、西单商场、百盛集团等传统百货均开展电子商务业务,但是线上线下产品实行差异化策略,线下新品并未同步到线上。迄今为止,大多百货店把线上定位为一个新生渠道,只是线下的补充、投入较小。服装服饰不同于3C数码、家电产品,它的重复购买率高,需求产生的频率快,市场有较好的成长性,市场容量较大。目前,传统百货业和电子商务渠道还能够和平共处,一起发展。

2传统零售应对电商冲击的策略

2.1总体策略

当前,我国处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城市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没有充足时间逛实体商场;网络的普及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互联网,方便快捷的网购成为最佳选择,网上产品数量多、样式新、价格便宜等多重优点吸引不少线下购物消费者转向线上,并逐渐形成网购习惯。有调查显示,80后、90后消费者已经成为网购主力军,他们接受新鲜事物快、引领市场潮流,他们代表未来20年的消费力。因而,传统零售业必须拥抱互联网浪潮,尽快完成对电子商务的布局,投入优势资源在电子商务渠道建设中,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力。对具体行业来说,图书、中低端百货、3C家电这些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产品不走电商渠道将很难生存。限于篇幅,本文以百货业、3C家电为例来探讨传统零售业应对电商冲击的策略。

2.2家电连锁应对电商的策略

目前,家电和3C数码在电商渠道销售额占比还比较低,不足10%,相关供应商对电商渠道的支持还非常有限,仅仅将其作为与传统销售渠道谈判的筹码,使之与家电连锁商场的议价能力增强。但是,随着电商渠道的加强,占比迅速增加,超过50%仅仅是时间问题,因而这段缓冲期对家电连锁商非常重要。面对电子商务渠道的步步紧逼,传统家电连锁企业唯有背水一战。家电连锁商场的优势比较明显。比如,苏宁电器的优势在于其1000亿元的采购规模、供应链管理的效率、物流体系建设和资金实力等方面。苏宁易购在“6.18大促”中主要商品的缺货率较京东商城更低。同时,苏宁电器拥有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成本较低,比如在市场情况不佳的2012年,苏宁电器还能增发股票募集资金46.3亿元,发行企业债募集资金45亿元。主要竞争对手京东商城若继续打价格战,则需要有足够后续资金支持,然而其在2012年上市尝试失败后,融资变得越来越困难。这对苏宁等家电连锁企业来说绝对是个利好。但是,家电连锁商场的劣势也比较突出。比如京东商城的“电商基因”要优于从线下开始转线上的苏宁易购,后者缺乏电商经验和人才,线上线下业务相互掣肘,容易形成双手互搏。特别是在2012年,在与主要对手京东商城的竞争中,在微博营销、购物体验以及it系统稳定性等方面都落了下风。因而,家电连锁商场应对电商的策略是:一方面,顺应网购趋势,加强B2C业务的投入。具备较强消费能力的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已开始逐渐转变消费习惯,作为家电连锁商场也应该加快B2C业务网购品类扩张、服务升级,提升网购平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线上销售量。比如送货延期赔付、退款延迟赔付和快速退换货赔付应该成为网购平台的标配服务。另一方面,抓住城镇化的机遇,加快二三线城市的布局,增加盈利点。在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继续聚集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之后,家电行业面临历史机遇。在全国各地大力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浪潮中,大量的农村消费者进入临近城镇安家落户,也带来了装修、新婚等刚性家电消费需求。

电商实体经济的冲击篇9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实体经济;C2B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自1995年我国引入互联网以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据相关数据资料表明,从2009年到2014年,互联网金融由当初的起步到发展再到壮大已经实现了由2856亿元跃到了2011年2.84万亿,而由2011年的2.84万亿跃进到了2014年的10.86万亿。另外,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8.9%。

上述数据表明,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个家庭、各个网民的生活中。互联网金融更是快速地、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支付方式和生活习惯。我们不仅要关注互联网对广大社会群众的影响,还应关注互联网金融对整个经济体系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在学术界一般的观点认为“网络经济是基于网络尤其是互联网所产生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它的产生是经济网络化的必然结果。”我国逐年增加的网民数量和互联网普及率说明,我国互联网金融也是得其相助才能如此快速发展。

二、互联网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

根据官方解释,“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经济对其产生多种不利影响时,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其表现、影响以及处理方法。

1.电子商务对实体商店的冲击

一旦谈及互联网经济的主要领域之一便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便是让消费者不出家门便可购买天下物的一种消费方式。电子商务较之实体经济的优点有:面对的消费者群体大、可销售的物品品种多、产品展示无空间限制、做成商品详情进行展示,成本低、不需缴纳房租、不需水电等运营成本......显而易见,这些低的成本费用让网络销售的产品价格低于实体店的商品价格。

对于我国消费者来说,电子商务对实体店的冲击最明显的就是体现在淘宝、亚马逊、当当网、聚美优品等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上。据统计,2012年“双十一”更是上演疯狂,淘宝系共实现高达191亿元的交易额,其中天猫132亿元、淘宝网59亿元。双十一、双十二等网民的疯狂购物日,一日的销售额可达上百亿。可想而知,实体店经济受到的重创打击。消费者在网店慌张秒杀秒抢时,实体店难免冷清。在商品流通的末端--零售环节,即是在销售渠道和宣传方式的转变上,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是巨大的。

2.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互联网经济还在服务业方面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互联网金融的形成与发展。较之传统的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不再仅仅盯住“富人”,而是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投资机会,相同的额度门槛和相同的利率。另外,互联网金融有24小时的跨市场、跨地区服务,而且不需要手续费。网上银行等拥有大量的数据资源,有利于资金的借贷方相对充分地了解到彼此的信息和信用额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信息不对称的缺点。自201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发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支付业务许可证》)到2013年10月,已有超过250家企业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业务涉及货币兑换、互联网支付、数字电视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以及银行卡收单等多种类型。

在日常生活中,最贴近我们的生活的莫过于支付宝和京东金融。不可否认,大多数网民对网上支付有了较高的依赖性。这种以顾客为中心,客户拥有极高的主动性,互联网金融还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产品。众多的优势,是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而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正在慢慢衰退甚至消失。近几年来,商业银行的发展由于受到互联网金融的打击并不乐观,面临裁员、减少业务办理窗口等窘境。

三、互联网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有利影响

1.促进传统实体经济进行改革和发展

互联网经济对实体经济在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为实体经济带来创新改革的动力和压力。如为了应对淘宝等网店的营销冲击,各销售商品的实体店也利用这种新模式,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成本,降低价格,吸引顾客。如商业银行为了保持一定的业务量,更加注重自身的文明建设和以客户为上的服务理念。

互联网的普及为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人民群众总是倾向于方便便捷的消费模式,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实体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有利于整个社会走在创新的前线。

2.C2B经营模式对实体经济的创新指引

最先流行于美国的C2B模式是电子商务模式的一种,即消费者对企业(customertobusiness),这种模式即是互联网经济的一个核心点--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产品。众多的消费者形成一个共同的消费需求去向生产者定制,从其产品属性来分,可以分为实物定制、服务定制和技术定制。人们的消费观念日渐不同,需要生产者的细细琢磨。而C2B模式能帮助消费者和商家的创造一个更加省时、省力、省钱的交易渠道。在C2B中,真正做到“顾客是上帝”。这对实体经济来说又是一大创新指引,只有为人民群众所需要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四、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容忽略的影响,为了趋利避害,引导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是亟待处理的问题,对此,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保障电子支付的安全。这就要求我国的专业人员熟悉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标准和规范。保障安全性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对风险的防范,包括保护客户的财产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等。

2.建立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经营安全运行机制,这督促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合理科学经营管理和进一步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在各类金融产品开大时,应注意多方一同监督,互相制衡。多视角地从市场、技术、运用等方面管理互联网金融,使其真正地造福人民。

3.完善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失信惩戒制度。人不可无信,诚实守信能够进一步地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也需要我们用诚信的相关管理制度净化市场环境。

五、结束语

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有好坏之分的,互联网金融又是时展的必然,推陈出新是是一个民族保存活力和生命力的重要部分,所以,我们应该尽量让实体经济与之相互融合,彼此补充。互联网将会对传统商业进行改造、创新和发展,这些都是社会前进的不可缺少的动力,而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是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陈淮?.互联网带给我们什么?[n].中国财经报,2000年.

[2]张宝建,胡海青,张道宏.企业创新网络的生成与进化--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4期.

电商实体经济的冲击篇10

在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由于数据传输速度较馒,与国际互联网出口连接的频宽较窄;网络供应商基本都处于亏损的体态;网上安全认证的可信度不太高;网上支付体系的不完善;许多企业对电子商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物流送配方式的发展滞后;有关法律制度的缺位,等等原因,使用互联网的人数目前只有1000万,其中直接从事商务活动的只有15%.但是,我国的电子商务具有很大的潜力。据预测,我国的上网人数将以年均40%的速度增加,至2004年,将增至400万。这将大大地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一般经验表明,当上网人数达到1500万-2000万人时,电子商务将会出现盈利点。因此,我国的电子商务将会出现飞速的发展。

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每一次创造财富方式的改变必将带来经济领域的革命。从以劳动力密集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到以资本积聚为基础的工业经济,再到今天以智力创造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无不证明电子商务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这个世纪之交的时刻,知识经济蓬勃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速,智力成果的创新与发展,随时都改变着经济发展的方式,同时也决定二个国赛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事中取得优势,电子商务正是承载知识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最佳方式。因此,电子商劣的兴起和拔犀,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和商务模式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厂个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领域的一场变革正如主席指出的: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贸易的发展方向。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品经营和交易方式,电子商务不仅会改变现有的企业模式,而且将对经济全球化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改变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电子商务是对传统商务形式的一场革命,对税收带来了新的冲击。由于电子商务具有交易主体的可隐匿姓、有些交易物的无形性、交易地点的不确定性以及交易完成的快捷性等基本特点,使电子商务对现行的贸易体制、交易方式、信用体系以及政府管理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特别是对现行的税收制度、税收政策、税务管理、国际税收规则和税收法律也带来了新的冲击。

电子商务对税收产生的各种影响,归根到底将使目前的税基和税源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果税收政策和税收征管手段不能迅速跟上,可能使我们应该获得的很多税收流失。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并积极应对这些变化,取得共识拿出对策。

如何应对电子商务给现行税收制度带来的冲击,世界各国都在思索对策。有一种观点认为,应把电子商务领域视为一特殊关税区,并实行免征关税和销售税的政策。 这一观点已在某些国家得以实践;这种对策具有一定的优点,既能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又能回避现行税制对电子商务的不适应。但它的缺点也是世人皆知的,一是会较大幅度的缩小税基,形成税收的流失;二是会扰乱国际间的经济秩序,形成新的不公平;三是它只符合少数国家的利益,将会扩大贫国与富国之间的差距。因而,它难以代表国际社会建立镜收新规则的主流思想,难以代表国际税收规则的改革方向。可见,为适应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税收政策的消极应对不是可行的方法,只有积极稳妥的改革现行税收制度才是基本的方向。

那么,怎样研究制定电子商务的税收对策呢?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 是以现行税制为基础的原则。在制定相关税收政策时,应以现行税收制度为基础,针对电子商务的特点,对现行税收制度作必要的修改、补充和完善。这样做既不会对现行税材形成太大的影响,也不会产生太大的财政风险。

二 是不单独开征新税的原则。即不能仅仅针对电子商务这种新贸易形式而单独开征新税,不然会导致税收负担的不公平分布,影响到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 是税收政策与税务征管相结合的原则。以可能的税务征收管理水平为前提来制定税收政策,保证税收政策能够被准确的实施。

四 是保持税制中性的原则。不能使税收政策对不同商务形式的选择造成歧视。

五 是维护国家税收利益的原则。应当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谋求全球一致的电子商务税收规则,保护各国应有的税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