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8:35

三农的重要性篇1

人力资源优势的特点,提高了服务“三农”的品味。为了加强图书馆的建设,近年来,各高等农业院校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信息检索方面的专门人才,特别是信息化检索方面的人才,从而为检索针对“三农”需要的信息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优势,并结合农业院校的知名专家教授所获得的科研成果,根据“三农”的需要推广到农业生产中,将会为“三农”更好地服务。

服务“三农”是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的职责所在

1.通过“三农”服务,促进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发展。早期的高等院校图书馆主要着眼于收集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并仅服务于本校教职工和学生,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但是在信息化社会的潮流下,农业院校图书馆在服务本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加大了服务理念、方式、功能方面的创新,特别是在逐步建成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馆藏资源、符合本馆的特色服务、开展自动化和网络化服务的服务创新工作。但是,农业院校特别是地方性农业院校最主要的职责是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需要把馆内收集的农业科学研究成果和农业科学技术转化农业生产力,服务“三农”,才能扩大图书馆的知名度,促进图书馆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因此,农业院校图书馆需改变传统服务思想,打破传统的服务领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以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为服务的创新点,把服务范围最大限度地延伸到广大的农村,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1]。

2.农民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是解决“三农”问题之首,也是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的职责所在。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综合素质不高,从而限制了“三农”的发展,而推动农业、农村事业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农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因此,全社会需要下大力气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使农村劳动力的知识水平、技术技能、管理能力等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才能保证“三农”问题的根本性解决,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需要根据自身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信息资源密集的特点[2],更加关注农民素质的综合提升,满足他们需求娱乐、健身、求知、交流等方面的渴求[3],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速“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3.通过“三农”服务,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的职责所在。据报道,我国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普及率大约在30%~40%左右,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因此,需要在全社会加快成果转化,使科研成果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应,造福社会。同时在加快农村、农业发展的进程中,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快速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而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是保存、收集农业科技成果的主要场所,因此需要农业院校图书馆积极介绍、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生产技术和新产品,把它落实到生产中去,提高农业生产力,并配合科技推广人员进行成果转化,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创造条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收集与更新科技推广资料。尤其重视“三农”发展中需求量较大的优质高产良种及应用技术、高产高效生产模式、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畜牧水产高产优质配套养殖等重大技术。(2)重视农村科技人员的培训。结合专家,开展短期农村科技人员的培训,使农村技术骨干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关技术,回到工作岗位后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从而加速成果转化。(3)配合科技推广人员,加强农村、农民科技示范宣传。选择合适时机,如农闲时节或生产重要环节时段,在科技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进行科技宣传,使科技理念扎根农村,从而间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4,5]。

发挥专业技术,探索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1.发挥图书馆情报收集管理职能,深入开展科研成果转化。要求图书馆发挥收集、管理科技文献职能,并进行精确分类整理,结合专家教授服务农业生产之际,走入农村进行科技宣传,为读者提供更多实用性强的科技信息,使科技兴农落到实处[6]。

2.培养农村中坚科技带头人,务必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对相对落后的农村发展而言,提高人才综合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所在[7],尤其是思想觉悟高、有一定知识层次、掌握一定实用技术的乡村精英和基层干部,需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力度,图书馆需要精心挑选藏书,编制专题书目,并通过与带头人或农村社区信息员的沟通与联系,进行分类施教,对不同领域、不同专长的实用人才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8],并结合专家教授进行跟踪指导,使他们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以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3.利用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手段,促进农村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可以和地方政府结合,在农村示范点建立远程信息指导平台,通过远程信息指导平台和当地搜索引擎农业信息,或结合当地政府建立农村科技图书馆,并结合信息传输平台,在田间地头设立信息平台,如触摸屏电脑、滚动数字屏农业科技信息,及时准确、快速地农业信息、提供科技服务、引导生产经营[9]。

三农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三农;气象科普宣传;重要性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不断发展,已进入发展新常态。农业生产从以往总量不足这个主要矛盾,转变为“畸形的产能过剩”问题,即结构性矛盾。调结构、促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质量是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内容。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气候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中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具有重要作用。

一、概述

农业生产对气象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农作物本身品种优良的情况下,天气是制约农作物生长的最主要因素。气候的变化可能导致增加生产的不稳定性,而且发生气象灾害,比如洪涝、干旱将对农业造成极大损失。农作物生长周期和天气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水稻适合雨热同期的气候,其他作物也都有其生产习性,有的喜热,有的喜寒,天气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作物的收成。

传统的气象服务体系下,农民农业生产只能靠天吃饭,当然经验丰富的农民能够“观云识天”,以此来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但当前三农服务并不是重点抓农业生产,而是要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抓科技创新,保障农民权益。这不仅涉及到绿色生态农业,还涉及到防灾减灾,一旦发生气象灾害不仅危及农业生产,更危及农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加强气象科普宣传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更对农村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二、气象科普宣传在“三农”服务中的重要性

1.气象科普宣传在农村深入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中国是成员国之一,在这一天举办庆祝活动,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全国各地相继出台气象科普宣传活动,走进社区、学校、农村。2017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为“观云识天”。自古以来我国就流传这诸多关于云和气象变化的谚语,如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等等。

各地举办的气象科普宣传活动已进入农村,例如仪征气象局围绕“观云识天”这一主题,深入仪征市刘集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为当地群众派发气象科普宣传资料,为农村老人讲解气象灾害知识和防御措施。并引导有微信的群众扫码关注气象局的微信公众号,举办服务三农气象防灾培训,科普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征求意见调整气象信息时间和内容,深受乡镇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2.气象科普宣传的重要作用

我国整体相比以前来说更加安全,但是在人们的主观感觉里却依然不够安全,基于相关的突发事件和风险危机灾害统计上说,相比以前也要安全得多,但是在信息披露机制的逐渐完善下,群众获知风险的机会增多,从主观心理上来说更加不安全,当然这不是坏事,说明群众的风险意识在不断增强。可是就气象灾害来说,防灾减灾体系的不断完善,气象灾害事故率逐年降低,但是就农村而言事故率依然很高。农业依然是最容易受到气象灾害影响的产业,虽然农业供给侧改革正在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创新,但靠天吃饭这一传统还是主流。农村的防御体系依然薄弱,结合上文的例子,气象科普宣传之所有受到农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此。而气象科普宣传,将气象科技服务带到农村,不仅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更对农村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随着需求的增加,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强气象科技的创新是重要工作,只有创新才能更好地为气象服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关键是要紧盯农业发展前沿,根据不同时期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及时开展气象科研开发,通过农业气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服务农业水平的提高。例如某气象部门推动精准扶贫,针对当地优质水稻、专用小麦、双低油菜、优质蔬菜、菜叶等脱贫致富主导产业,开发出6大类26种服务产品。并开展18种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示范推广,将农村经营主体定位成直通式服务对象,按需下单,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精准气象服务。

宣传就是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用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气象科普宣传就是用各种手段或活动,将气象学的相关知识普及给群众,知道他们生产生活和防灾减灾。近些年全球气候变化比较剧烈,引发很多自然灾害,南方暴雨,北方高温,以前人们更关注什么时候下雨,哪里下雨。而近些年自然灾害导致的事故让人们更关注气象灾害,所以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十分关键。如上文提供的例子,在农村中推进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突出防灾减灾,普及应对气象灾害的知识,指导群众应对天气变化进行农业生产等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引导群众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和运用气象科技的意识,真正把气象服务的作用发挥出来,趋利避害,为“三农”工作服务。

三、关于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服务三农的建议

随着技术的进步,气象科技在进步,气象科普宣传手段也在不断创新,宣传渠道也越来越宽,气象科普宣传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报纸、宣传册、广播电视等媒介,在三网融合下,新媒体在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方面将发挥巨大势。

基于新媒体时代,首先就要巩固气象科普宣传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三农”服务领域,要在统筹规划下,加大投入,积极主动开展活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农村智能终端设备使用率逐渐增强,基于新媒体创新宣传渠道是关键,比如上文提到的微信公众号,通过公众号向农村群众气象信息,并结合传统手段为群众提供精准的气象服务。其次,气象方面的专业术语对于农村群众来说,显然是无法理解的,因而在宣传当中创新气象内容十分重要,要将气象专业术语转化成农民容易理解的信息,并基于新媒体的交互性为广大群众提供在线指导。

总的来说,农业供给侧改革中,不仅要抓农业科技的创新,推动气象科技成果的转化,服务三农。同时要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创新宣传方式,让农村群众了解气象方面的相关知识。尤其是要在防灾减灾方面下大力,让群众了解气象灾害的形成机理,掌握应急措施,从而更好地做好“三农”服务工作。

四、结语

气象科普宣传在“三农”服务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加强农村防灾减灾建设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但是能够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够同业内同仁共同探讨,进一步为农业供给侧改革,强化“三农”服务工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加强基层体系建设注重公众科普宣传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J].中国减灾,2013,09:30-33.

[2]顾品强.突出气象科普宣传提升气象服务“三农”能力和水平[J].上海农业科技,2013,03:9+11.

三农的重要性篇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现实性、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政策措施作支撑,另一方面,也需要法制作保障。从某种程度来讲,依法解决“三农”问题,才是治本之策。  本期刊发《依法治农  依法护农  依法兴农》一文,旨在阐明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法制保障是人大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人大农业、农村工作的现实抓手。要深化认识,提高解决“三农”问题的自觉性;强化监督,增强解决“三农”问题的实效性;奋发有为,树立解决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定性。对进一步做好新时期人大农业、农村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性、针对性,供各地参考。■围绕中心,增强解决“三农”问题的自觉性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同时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实现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因此,党中央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人大工作理所当然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中心,把依法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人大义不容辞的职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增强解决“三农”问题的自觉性。  “三农”问题的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至1984年,中国农民过上了历史上最好的日子,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中国经济也同时出现了“黄金增长”期。1998年,经济增长放缓,农民负担和“民工潮”出现,城市工人下岗,一些城市开始设置各种条件限制农民进城,农民在负担加重、就业受阻的双重压力下陷入困境,“三农”问题由经济问题变为社会问题。到2000年,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进一步突出,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上书总理,陈诉了“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由此,捅开了“三农”问题的窗户纸。2003年******总理谈农业问题时指出,历史上税费改革进行过不止一次,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局限性,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会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趋向了原先改革目的的反面,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黄宗羲定律”。他同时指出,共产党人是彻底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我们一定能够把乡镇机构精简下来,一定能够把过多供养的人减下来,一定能够走出“黄宗羲定律”的怪圈。“三农”问题由此从社会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统筹城乡发展等“五个”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经济的永久主题。  统筹城乡的实质是解决“三农”问题。“五个”统筹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是解决“三农”问题战略思维的重大创新。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五个“统筹”的第一位,其背景是“三农”问题到了最严峻、最紧迫的程度,已成为中国发展的“瓶颈”制约,“三农”问题又是一个关系全局很敏感的重大经济政治问题。目前,农业比重大、农民数量大、农村贫困面积大;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是薄弱社区。这主要表现在,全国农村还有30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近6000万人处于低水平、不稳定的温饱。有40.2%的农民不能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有33.4%的农民无力供养子女读完法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这一现状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三农”问题甚至会显得更加突出。近年来耕地面积锐减,粮食产量下降,农村社会矛盾突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现阶段,我国进入了工业化中期,正是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调整的关键时期。一方面,经济增长主要来自非农产业;另一方面,农民增收缺少重要支撑,不能再为工业化提供积累。正如******总理指出,我们必须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不统筹城乡发展不仅“三农”问题解决不了,城市的很多问题也难解决,城市也难更好发展。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只有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不断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村产业的繁荣、提高农村的购买力,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才能民富国强。现阶段,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拉大,种种迹象表明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  一是城乡收入绝对差拉大。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4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相差5850元,而1978年收入的差距只有210元。我省2003年城镇居民收入为7042元,农民为2230元,相差4812元,而1978年两者相差只有211元。二是城乡收入比拉大。1978年全国城乡收入比为2.6:1,2003年为3.1:1。我省城乡收入比,1978年为2.88:1,2003年为3.16:1。这种收入比较,仅仅是以现金形式体现,如果考虑到实物、福利、补贴等情况,城乡收入比实际差距可能达到1:5左右。三是城乡收入增长速度拉大。从1997年到2003年,农民收入增速最高为1997年达4.6%,平均增速不到4%。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为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直接导致了城乡消费的差距、社会事业的差距、社会保障的差距和城乡建设的差距。  “三农”问题历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党是执政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三农”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占有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现实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最终将削弱我们党的执政基础。这不仅是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全局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我们的党和政府是统筹的主体,统筹就是兼顾协调,不是顾此失彼,更不是平均着力。统筹各方都要向“三农”倾斜,着力解决城乡发展失衡,工农业发展失序,经济社会发展失调,整合资源,全面协调发展。要进一步围绕解决“三农”问题这一中心,不断增强解决“三农”问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充分发挥人大职能,坚持依法治农、依法兴农、依法护农,为促进农民增收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强化监督,增强依法解决“三农”问题的实效性  宪法和法律赋予了人大立法权、监督权、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其中监督权是人大重要的职权之一。做好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是人大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解决“三农”问题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是依法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只要我们围绕解决“三农”问题这一中心,把党委决策、人大监督和政府实施相结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就一定会有所作为,也完全能够大有作为。  加强法律监督,运用法律手段,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法制保障。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紧迫性,迫切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作支撑。同时,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期艰巨性,又必然要求以法制来保障。解决“三农”问题,一靠强化工作监督,落实增收政策。二靠加强法律监督,提供法制保障。  提高立法质量。根据2004年省人大农委工作要点,今年有两项立法任务,要确保立法质量,力争年内出台。  《水法》实施办法修正案。水是生命之源、生存之本。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基础产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命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四川水资源的形势严峻,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水少、水浑、水脏”。修订这部全社会都很关注、事关全局的法规,我们要力求把握水法精神实质,结合我省实际,深入调查,反复协商,集思广益,力争制定出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强,高质量的实施办法。把有限的水资源开发好、管理好、利用好,依法治水、依法兴水,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法制轨道。  草原法实施细则修订。我省草原面积达3.13亿亩,是全国第五大牧区,占我省总面积的43%。草原还是我省广大牧民的生存之本,是我省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草原还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我省的草原现状不容乐观,沙化、鼠害、虫害、过度放牧现象等较为严重。我们在修订草原法实施细则时,既要立足现状还要着眼长远,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做到保护与利用并重,使草原法实施细则的修订,能真正促进我省草原建设的健康发展。  增强监督实效。今年农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任务较重,一是协助常委会对贯彻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执法检查,二是人大农委关于种子法的执法检查。这两部法律的贯彻实施关系着农民切身利益保护,所涉及的问题也较多。要采取三级联动方式,在检查的广度、深度、力度上下功夫,增强执法检查的实效。  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执法检查。土地是农民最终的退路和保障,是农民的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一句话,是农民的命根子。目前,农村土地存在着三大问题:一是违法违规征用、占用农户承包地。二是农村土地撂荒现象突出。三是在土地流转中,损害农民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1987-2001年,全国征用耕地2400万亩,至少有3400万农民的人均占有土地减少到0.3亩以下或者完全丧失土地。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2942个失地农户的调查,46%的农户生活水平下降,失地农户共有7187个劳动力,安置就业的只占2.7%,被迫闲在家里的达20%。农民大量上访,其中60%以上都与土地有关,大量失地无业农民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面对农村土地的严峻形势,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省人大常委会紧扣中央部署,确定今年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贯彻实施进行一次全省性执法检查。省市县三级人大农委要全力以赴,积极主动把这部法律检查作为今年三级人大农委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务见实效。  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的执法检查。农作物种子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目前,农作物种子的品种不断增加,种子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以次充好,假种子等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种子坑农事件时有发生。与此同时,在制种、流通等环节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对农作物种子重要性的认识还需要不断提高,种子的管理措施和手段还要不断完善。在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执法检查中,要突出“针对性”。在制种、流通等重要环节上加强监督。

  今年,我们还要有选择地做好个案监督。主要是社会反映强烈、比较典型的涉农案件。  强化工作监督,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用“加减乘除”法促进农民增收。1982年中央发了第一个1号文件,肯定了包产到户,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开创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局面。随后在1983年、1984年、1985年、1986年连续出台了中央1号文件。这5个1号文件的出台,使几千年温饱不保的农民,在历史的瞬间基本解决了温饱。今年2月8日中央再次就“三农”问题发出了1号文件,这是时隔18年后的1号文件,也是55年来第一个关于农民增收的专题性文件。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要用“加减乘除”法来促进农民增收。  加法,就是要全方位、多渠道地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和对农户的支持。减法,就是要减税减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农业生产风险。乘法,就是要发挥科技、管理对农村生产力的乘数效应。进一步提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使农民从科技进步、农产品质量优化以及农产品加工增值中获得更多实惠。除法,就是要加快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废除体制性障碍和歧视性政策,使农民真正享受国民待遇。缩小分母,做大分子,使农民从农业和非农收入中增加收入,得到实惠。■奋发有为,增强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定性  今年,各级人大农委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能,努力研究新形势下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情况,把依法办事同与时俱进相结合,进一步开创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  勤于思考,认清形势。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这是提高执政水平之必须。当前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是认清“三农”问题的新情况和新任务。笔者认为,“三农”新情况集中表现为:耕地锐减,部分农民失地失业;粮食减产,威胁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困难,影响经济社会全局,使城乡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增多。从全国和省“两会”情况看,代表和委员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建议、意见,成为“两会”最大的看点和关注的焦点。仅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主席团确定的18件议案,关于“三农”的就有7件,占议案总数的39%。同时,中央和国务院对解决“三农”的决心和力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这些新情况给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同志提出了新任务。一是从感情上关心农民。学会并引导农民用法律和政策保护合法权益,维护正当利益,为农民说话,为农民办事,为失地农民排忧解难。二是从法律上保护农业。以法律来保护农业这一基础产业和弱质产业是人大农业立法的初衷。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大要按“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履行职责,为农业发展营造一个安全有序、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三是从工作上关注农村。农村改革进入一个身后无退路、脚下是雷区的关键时期,应该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加大统筹力度,构建各种资源向“三农”倾斜的体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民的合法权益真正得到保护。  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既要依法办事,又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在这方面,许多地方人大农委有不少好的经验、好的做法。这就需要各级人大之间,进一步加强联系,沟通情况,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增进了解,共同提高的目的。四川省人大每年召开一次全省人大农业工作座谈会,围绕一个主题,探讨问题,交流经验,总结工作。实践证明,这对推动人大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很有意义。  发扬传统,有所作为。一是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作为地方人大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和工作人员,必须要有很强的法治观念和较高的法律水平。自觉摒弃人治观念,树立法治权威,自觉消除工作上的行政痕迹,切实做到“一不失职,二不越权”,遵循法治原则,依照法定程序办事。二是围绕中心工作,突出重点,依法监督。在监督工作中,必须认真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妥善处理好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三是加强人大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总结监督经验,确定监督事项,规范监督行为,增强监督实效,是当前监督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只有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才能使监督活动更加有力、富有成效。

三农的重要性篇4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重要的战略性问题,需要整体抓。“三农”又包含许多小问题,需要具体抓。仅整体抓容易抓空,只具体抓又怕失去方向。如何处理好整体与具体的辩证关系,抓住大的,又能顾及小的,是抓“三农”工作面对的重要问题。

“三农”工作需抓大顾小

方法问题制约“三农”工作

一些地方在抓“三农”工作中,只顾埋头苦干,不注意方式方法,结果往往是浪费了资源,空耗了精力。有两种错误的方法值得警惕。

其一,抓整体不注重具体,缺乏操作性。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力求“高”。目标高远,不顾本地区情况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不顾市情、县情盲目照搬照套外地经验;二是力求“大”。习惯于“运动式”地抓“三农”,一项工作全民参与、轰轰烈烈,表面上每个部门都在抓,但实际上职责并不明确,没有抓总牵头部门,没有细化目标和验收标准,工作往往流于形式;三是力求“全”。工作部署面面俱到,既没有重点也体现不出亮点。这些都是当前基层“三农”工作方法上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这使一些地方“三农”工作的举措仅仅停在口头上,写在文件里,无法落实到行动上,不仅浪费了资源,也空耗了精力。

其二,抓一点不计其余,缺乏统筹性。一是部门缺乏协作性。不仅农口的农林水牧渔等部门工作上互动少,而且农口之外的部门在涉农工作上也缺乏与农口部门的互动,以至于“你敲你的锣”、“我唱我的戏”,造成工作互不协调、各不配合。二是农业、农村和农民三项工作之间缺乏互动。在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时,缺少系统的思维和联系的观点,结果往往是解决一个老问题,而产生一个或多个新问题。比如各地在成功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的同时,又带来了农村田地无人耕种、土地难以流转、留守儿童健康和教育问题突出等诸多新难题。三是“三农”与工业化的矛盾问题。许多地方把财力、人力、注意力都放在推动工业化进程上,不仅市县讲工业化,连乡镇这样的农村基层政府也在埋头搞工业化。四是城镇化带来的“留守”问题。农村中的“精英”大量涌向城市、集镇,留守的都是所谓的“部队”(妇女、儿童、老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抓“三农”工作需要辩证法

克服形而上学的最好办法,就是辩证系统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必须善于运用辩证的思维、系统的观点来把握“三农”工作。

“三农”工作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决定抓“三农”工作既要坚持整体抓也要坚持分开抓。农业、农村和农民三者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有机体。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整体,去谋划、去推动,才能真正抓住“三农”工作的主动权。作为一个整体的“三农”,并不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简单叠加,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相互之间各有特性。不仅彼此的工作重点、工作对象不同,而且工作规律也不一样。抓农业不等于抓了农村,抓农村不等于抓了农民。如果我们在工作中片面地侧重某一个方面,就会像盲人摸象一样,整个工作视野停留在小圈子里,造成局限性、孤立性。

“三农”工作的联系性和多样性,决定抓“三农”工作既要注重内涵又要顾及外延。农业是农民从事的主要事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是农民开展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农村是农民工作生活的家园,是农业生产的土壤,它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环境和条件;农民是农村、农业的主体,是农村的建设者、农业的生产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单个个体事物而存在,同时又独自对外发生复杂多样的联系。抓“农民”问题,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农村和农业,而应站在更广阔的视野中,跳出固有思维,可以把农民转化为职工、商人、经纪人、市民;抓“农村”问题,决不仅仅是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问题,还有一系列诸如农村环境整治、村镇建设、乡村组织建设等问题。

“三农”工作的系统性和联动性,决定抓“三农”工作既要相互配合又要各司其职。“三农”工作部门的区别,仅仅在于业务主管部门、工作牵头部门、相关涉农部门,各部门在“三农”工作中都有各自的职责,缺一不可。例如,组织部门负责组织建设,如何配备好乡(镇)和村委领导班子、发挥乡镇党委政府的效能、调动村级组织的积极性等,都是重要课题。农工部作为“三农”工作的主管部门,不仅要制定本区域“三农”工作发展规划,还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三农”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尤其是要协调、统筹涉农部门的工作,工作量大,责任重。因此,在“三农”工作中,各部门都要调动起来,形成相互支持、共同参与的工作局面。流通行业要负责带动农产品销售,科技部门要负责科技推广,教育部门要注重提高农民工素质等等。

在实际工作中抓大也要顾小

抓大,主要是抓“三农”路线方针政策和原则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比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政策,比如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政策,比如“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以及“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投入政策。

抓大,重在抓部门、工作和上下的协调。比如农业建设,需要农口的农业、林业、水利、水产、畜牧等部门的协调,需要农口内扶贫、移民、综合开发、农垦、土地等部门的配合,需要财政、发改委、工商、物价等综合部门的支持和参与。比如农村建设,需要协调规划、建设、土管等部门,农村社会事业建设,需要协调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总之,抓大,就是要抓重点工作,抓关键环节,抓各级干部,抓工作典型。

顾小就是要细化和分解各方面的工作,比如农业建设方面的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常规农业与特色农业、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等,还要抓防火防汛防虫,要抓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

顾小就是要抓群众工作,要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既要抓在村的人口和劳力,也要抓外出务工的,既要为群众解决发展经济方面的难点,也要为群众生活上的困难分忧,包括子女上学、农民看病、打官司等问题。

三农的重要性篇5

1.1三农概述

三农具体指农业、农村、农民,其中农业是经济范畴,是三农发展的基础;农村是区域组织概念,是三农发展的载体;农民是客观主体,是三农发展的核心。中国的三农问题,既是新时期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问题,又是一个在中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中存在的特殊问题。从上个世纪末至今,三农问题有几个理论版本:第一种是从农村的物质水平进行概括,具体为农业真危险、农村真穷、农民真苦;第二种理论是从农政的着力点和方向进行概括,具体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增产;第三种理论是针对农村发展的方向进行的概括,具体为农业生态安全、农村可持续发展、农民的权益保护。新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发展需要提质增收,农业发展需要加快规模化、高效化、生态化、可持续化进程,农村需要继续深化改革、推进全面转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保障农民各项权利、满足其物质和非物质需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升,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三农问题仍为突出。农业的综合效益不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农民收入低,农民基本权利与服务没有得到完全保障,城乡差距仍然较大。从农业生产上看,耕地面积减少、淡水资源短缺、资源环境的约束增大、劳动力资源质量下降、农业生产成本题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压力过大、农产品经济效益过低;从农村建设上看,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农村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居住交通、公共服务等制度仍亟需改革;从农民发展上看,收入低、参与度不高、文化落后、风险意识不强等问题突出。当前,中国三农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包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在内的综合性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性的问题,是一个涉及到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改革深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问题,是一个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问题。

1.2人力资源概述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的劳动力的能力,即已经投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活动和还尚未投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的人口的能力。人力资源大致由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构成,在宏观意义上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单位来进行计量的,在微观意义上则以一个部门或企事业单位来进行计量。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是指农村中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动年龄并有勞动能力的人口数量以及不到劳动年龄和虽然超过劳动年龄但实际仍然可以参加劳动的人口数量,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主要是指农村劳动者的体力素质和智力素质状况。人力资源的主要特点是生物性、智力性、能动性、再生性、动态性与社会性。其中,生物性主要指人力资源与人的自然生理特征紧密联系;智力性指人类在劳动中创造了机器和工具,开发了智力,延长了自身的器官,扩大了自身的功能;能动性指人力资源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主动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再生性指通过人口和劳动力的再生产,可以保持资源总体的数量;动态性指人作为生物有机体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社会性是指从宏观方面来分析,人力资源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环境相联系,其形成、开发、配置和充分使用都属于一种社会活动。

1.3人力资源在三农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人力资源在实现三农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于物质生产,二是用于人力资源的再生产。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农业仍属于劳动力型经济,所以人力资源的数量可以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推动农业物质生产产量增加,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关键作用;人力资源的质量可以为三农提供智力保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创新农业科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三农在新时期下实现跨越式发展。

2三农发展中人力资源的制约因素

2.1人力资源质量低

人力资源质量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体力素质低,二是智力素质低。劳动力体力素质低的原因主要是医疗卫生制度的保障仍有局限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智力素质低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短缺、教师流失严重、教师队伍整体老化、教师学历与综合业务素质不高、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课程设置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的农村人口文化科技素质整体偏低,文盲与半文盲占的比重仍较大。其次是因为文化、科技培训工作时间具有短期性、不连续性,培训内容具有落后性、盲目性,没有根据当地农户的需求进行培训,且培训没有形成规范体系、培训时间间隔长、培训过程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2.2人力资源的开发不足

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发对象,二是开发途径。开发对象不足又分为年龄开发不足与性别开发不足两个方面。年龄开发不足指农村人力资源中老年人开发不足,人力资源除青年、中年人外,可以适当开发老年人;性别开发不足指农村人力资源中女性人员的开发不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除男性劳动力外,也应该重点开发女性劳动力。开发途径不足,主要指农村劳动力开发形式单一,再加上其劳动时间的季节性、劳动内容的复杂性、劳动组织的分散性等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农村劳动力开发不足的难题。

2.3缺乏诱导因素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诱导因素可以从人才诱导、政策诱导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人才诱导主要指三农发展中人力资源缺乏专业人才进行指导,即缺乏具有一定经济头脑和经营创新能力,能不断适应农村综合发展需要,在农村发展实践活动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的人才。制度诱导指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缺乏政策的支持,包括土地政策、农户小额信贷政策、农户创业政策等。

2.4人力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

我国东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均超过中西部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跨区域向东部转移,寻找就业机会,造成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流失,进一步加深了人力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状况,进而导致中西部地区三农发展速度与规模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创新式路径探讨

3.1加大农村教育改革力度与培训力度

一方面健全教育体系,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优化城乡教师资源,加强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培养,推动城乡教师之间双向互动,建立富有激励作用的薪酬待遇机制,完善绩效工资与补助机制,提高入学率,降低退学率,切实加强基础教育,重点提高人口素质。另一方面,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种岗位技术培训。在培训对象上,实行多层次培养,提高农民工技能,培训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培训内容上,实行多样化培养,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在培训方式上,实行多渠道培养,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同时鼓励高等学校开设有关三农的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一批专业化人才,为积极推动三农问题解决奠定坚实基础。只有建立合理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好培训机制,确定好培训时间,规划好培训内容,因地制宜,注重实践,才能切实提高培训效果,进而推动三农跨越式发展。

3.2继续深化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首先整合农村基础医疗资源,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管理,推动农村医疗制度与工作的规范化。其次培养重点医院,加强重点医院的监管,加强对其用药与收费的监管,避免高价收费等现象损害农民利益;。第三积极鼓励、推动农村医疗扶贫工作的开展,定期、定点开展义诊,扩大地区范围以扩大受益群体。

3.3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

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时,遵循超前性原则,重复、不间断原则,阶段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效益性原则。针对开发对象:对于仍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一方面鼓励其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进行再就业,另一方面,拓宽对再就业老年人利益保障的范围,包括安全保障与权益保障;对于农村女性人力资源,首先需要改变其思想与价值观念,培养其自立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其次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以适应市场劳动力需求,同时推广适合农村女性的工作,最后鼓励社会资金的积极投入,完善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多样主体投入体系,统筹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就业转移,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针对开发途径,需要创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形式,可以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果园、農业农户的大棚、养殖场、鱼塘,将现场参观与实践训练、实习体验、讨论交流结合起来。

3.4完善诱导因素,推动诱导因素发挥作用

针对人才诱导,建立市场化的农村人才队伍开发机制,立足于当地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以优势产业和地区特色经济带动或以示范性基地建设带动农村人才队伍开发;成立相关机构,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对农村人才队伍资源开发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鼓励其进行自我开发。针对政策诱导,深化农村政策改革与完善,推进土地政策适应机械化、规模化发展,促进农户小额信贷政策发挥重大作用,建立农村创业孵化器制度,鼓励农民进行创业活动,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3.5发展农村经济

经济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发展农村经济对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起关键性作用。针对农村人力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状况,需要提高市场活力,同时发挥政府导向作用,重点发展农村经济,同时发展不同所有制经济,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防止农村劳动力过度流失与转移,保证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

三农的重要性篇6

一、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精神

**年10月9日至12日,备受关注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是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集中全党智慧,凝聚全党共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刻总结了30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和宝贵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从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三个方面,全面部署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决定》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认识上有新突破,在理论上有新发展,在政策上有新举措,对农民也将带来新实惠,既有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又有很多新思路、新政策、新举措;既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战略性,又有很强的时代性、指导性和针对性,是新形势下指导我们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准确把握《决定》的主要精神。

一要准确把握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决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为“三个进入”:“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个科学判断,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了更加深刻、更加透彻的认识。准确把握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是贯彻《决定》精神,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的现实依据。

二要准确把握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指导思想。《决定》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目标任务。第一,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第二,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第三,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度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第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利得到切实保障;第五,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第六,完善公共服务、保护生态环境。重大原则。《决定》提出了五项重大原则。第一,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第二,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第四,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点战略;第五,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

三要准确把握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三大部署:一是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二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这三大部署,既切中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又有力应对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为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勾画了一幅切实可行、富有操作性的“路线图”。

四要准确把握具体贯彻《决定》相关要求的四个时间表。为了使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中央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发展进程的时间表:一是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决定》提出到**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年翻一番。二是着眼于创新体制机制,《决定》提出将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到**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三是着眼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定》提出力争到**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确保2010年底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确保“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乡镇通油(水泥)路,进而普遍实现行政村通油(水泥)路的目标。四是着眼于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决定》提出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提高人员素质。其中,力争三年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与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将为农民提供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五要准确把握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决定》指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要切实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领导“三农”工作的水平。

二、胸怀全局,明确方向,充分认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

《决定》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这深刻揭示了“三农”问题在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具体地讲,主要有三个方面:

1、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推进全局改革发展的需要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我们党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充分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

今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村改革发展的社会环境,同30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从推进全国改革发展的全局角度和战略高度,又一次选择了在农村改革发展上取得新突破。这是我国从总体上深化改革、推进发展的又一个重大决策。

2、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适应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的改革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看,农业农村的发展仍然滞后。《决定》客观分析了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一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二是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三是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五是农村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矛盾增多。

针对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要求全党在当前农村改革面临机遇和挑战面前,用新的理念、新的机制、新的政策、新的举措,抓住发展机遇,把握发展规律,破解发展难题,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不断巩固和发展“三农”工作的好形势。

3、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再次强调,“三农”工作在各项工作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再次提醒全党:“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十七届三中全会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对做好“三农”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这有利于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对“三农”工作的认识,凝聚全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三、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力开创我镇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随着国际金融“海啸”的暴发,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农业农村工作也不同程度遭受到了影响,但是我们应该有信心、有决心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尤其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三农”问题放在了突出重要位置,农业农村工作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信心、狠抓机遇,努力开创我镇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一)认真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近几年来,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惠农、强农、兴农政策,把“三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解决了一直困扰农业农村工作、农民群众普遍关注、急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党的新的“三农”政策让广大农民群众吃上了一颗“定心丸”。2009年,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深入宣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声势浩大的舆论宣传,让“三中全会”精神真正进村入户,家喻户晓,尤其是在农村土地所有制上,让农民群众真正认识到对承包土地具有所有权,可以通过转让,或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实现土地流转,以促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经营,从而不仅可以把农民群众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而且通过土地流转,农民群众将长期受益、稳定受益,实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农村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坚定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要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意识,努力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贯彻好、落实好,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

(二)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大力推进富民工程。围绕培育有文化、懂科技、善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使农民群众成为新农村建设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者。一是加强在家务农农民的科技培训。通过印发宣传资料、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农技人员深入田头指导等方式,加强农业科技培训,真正让农民群众掌握农业生产的技术要领、关键环节,不断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品质。二是加强离土离乡农民的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围绕

二、三产业需求,通过与企业协作,定向定量培训等方式,逐步让农民群众向非农产业转移,真正减少农民,致富农民,同时为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三是加强出国劳务农民的强化培训。让更多的农民走出国门挣大钱。人是最活跃的因素,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强对农村干部、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的培训,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为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农村工作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保障。2009年,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力争举办各类农民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班21期,培训转移农民3500×××人。

(三)突出高效农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围绕农民增收、集体增收、土地增效要求,进一步强化农业园区建设,重点农业企业培植,加快建立和规范“三大合作”组织,扎实推进高效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经济新突破。1、强化园区建设,构筑发展新平台。紧紧依托海峡两岸(扬州)农业合作试验区宝应有机农业核心区和运西有机农业开发区以及现有高效农业园区,切实加强“五个万亩”高效农业基地建设,重视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投入,力争2009年全镇新增高效农业面积×××万亩。其中,高效种植面积×××亩,养殖面积×××亩。不断增加设施农业、有机农业占园区面积的比重,2009年力争新增设施栽培面积×××亩,有机稻米转换面积400×××亩,有机蟹转换面积400×××亩。大力提升高效农业发展水平,加快实现强镇富民目标。

2、强化“三大合作”,增创发展新优势。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三农”发展带来了又一个新的春天。我们要认真总结以往工作经验,进一步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通过正确引导,规范建设,真正形成惠及农民、促进发展、互利双赢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体系。2009年力争再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个,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个,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个,流转土地面积400×××亩,新增入社农户×××户。为进一步推进高效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集体增收、土地增效创造良好条件。

3、强化农业招商,增添发展新活力。重点加强驻外农业招商办事处力量,加大全镇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品牌等方面优势资源的整合、推介力度,努力在农业招商引资上取得新突破。同时,广泛组织村企挂钩、村企互动活动,动员和引导工商企业投资现代高效农业,加快民资流向高效农业,促进高效农业发展。2009年将通过强化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确保完成引进招商项目×××个,引资额1亿元,其中外资×××万美元,让一批体量大、带动性强的农业项目落户农业园区,推进高效农业发展。

三农的重要性篇7

1“三农”问题中的水利政策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农村政策历经数次大的变化,对“三农”影响深远的政策主要集中在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和进入新世纪以来近10年三个时间段。不同时期,受历史背景、技术经济条件和国家宏观经济战略等影响,“三农”政策有不同取向,水利作为“三农”工作中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必然受到“三农”政策波动的影响,在不同时段有不同的体现。

1.120世纪50年代

新中国成立之初,对“三农”影响比较大的是和农业合作化政策,前者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后者则将分散的农业生产要素有效组织起来,以发挥更大效益。这些政策在解决当时群众吃饭问题和支持工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受当时生产力水平制约和急躁冒进思潮等因素影响,农村和农业发展迟缓,长期处于徘徊局面。这一时期,农田水利被作为粮食增产的关键措施,政府投资,群众投劳,先后建成了一批重要的大中型灌区;时期,更是掀起了水利建设热潮,农田水利建设上了一个台阶[1],奠定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村水利发展的基础。

1.220世纪80年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等重要文件,开启了我国农村快速发展的引擎。1982年后,中央连续5年出台了关于农业、农村的一号文件,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构建起宽松的政策环境,给了农民自主经营和发展权,促进了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的流动和优化组合。这一时段,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放开农产品统购统销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3048亿kg提高到1987年的4030亿kg。同期在水利政策方面,中央将农村水利工作重点放在“搞好水利管理和改革,提高经济效益”上,重点是对已有灌区、灌排泵站和机井的维修配套和技术改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基本上保持在7.2亿亩左右。

1.321世纪初期

2002年,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些是中央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作出的重大政策选择,开启了新时期“三农”政策的新篇章。2004~2010年,中央连续7年出台了针对“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确立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取向,提出了取消农业税和粮食直补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基本形成了“三农”政策体系,构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系列制度框架,确立了今后一段时期发展方向。这一时期,水利在破解“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和现实途径,中央连续7年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持续强调了农田水利的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作用。(2)更加强调水利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作用,把解决老百姓喝水等民生水利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2005~2010年连续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等,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提出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量化指标。(3)在“三农”政策中更加全面和系统地提出了水利发展的要求,包括灌区建设与改造、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江大河及中小河流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农村水电、牧区水利、农村河道整治以及水利工程管理、水利体制改革等,水利不仅在保障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4)在注重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也涉及水利管理与改革内容,如2005年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推进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2007年提出“积极搞好水权制度改革”;2009年提出“推进水利工程管理和农村水利体制改革,探索农业灌溉工程运行管理财政补贴机制,启动减轻农业用水负担综合改革试点”等。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段“三农”政策演变的剖析,可以看出水利在“三农”政策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1)定位基础性。不同发展阶段,“三农”政策取向不同,但都强调了水利的基础支撑作用,特别是强调了农田水利在促进农业生产和粮食增产方面不可替代的基础保障作用。(2)目标一致性。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发展和“三农”问题息息相关,这不仅体现在粮食增产方面,也体现在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各个方面,因此,“三农”政策和水利政策在目标取向上具有内在一致性。(3)措施差异性。水利政策既和“三农”政策紧密相关,又受自身特点的影响,在具体的措施上有一定的差异性。从上述三个阶段的政策演变分析,20世纪50年代农业政策基本上稳定,但当时集体生产的方式促进水利建设上了一个台阶;20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全国粮食产量迈上4000亿kg的新台阶,但同期的“三农”政策对水利发展强调不够,农田水利徘徊不前;21世纪初期,“三农”政策中对水利发展倍加重视,在政策制定上具有捆绑式的特点,促进了农村水利较快发展,但“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

2“三农”问题中的水利政策趋向分析

“三农”政策和水利政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上述分析可知,“三农”政策和水利政策在目标取向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在水利政策设计时应考虑“三农”政策的走向,加强与已有政策的匹配性,更重要的是深入分析“三农”政策的未来走向,准确把握水利政策的定位,强化在政策设计中的系统性、协调性和导向性。根据已有“三农”政策体系和水利发展阶段特性,结合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三农”问题中水利政策应把握以下几个趋向。

2.1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形成一体化的水利政策体系

为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纠正“公共政策长期的工业偏向性、城市偏向性、市民偏向性”[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提出“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从已有政策分析,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今后一段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政策趋向,这一政策的目标是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在这一政策趋向下,水利政策的设计需要把握两点:一是逐步破除城乡水利发展的“二元结构”,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政策体系,包括在投资机制、管理体制、公共服务等领域,实现城乡政策接轨,使水利发展成果能够惠及全体人民。二是构建破解“三农”问题和促进水利发展一体化政策体系,重视和强调水利的综合保障能力,在政策设计方面强调顶层设计,增强不同政策之间的协调性。

2.2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形成市场导向的水利政策体系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提出:“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善国家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调控和引导,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农村体制改革中土地流转制度、户籍制度等,对水利政策制定有直接影响。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已有政策明确,今后要不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转变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注重农民主体地位,注重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注重内涵式发展。按照已有政策趋向,水利政策设计时应以市场化为导向:一是突出农民在水利发展中主体地位,引导和鼓励农民参与水利建设管理,在制定重大政策时尊重农民意愿。二是发挥市场对水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政府通过经济杠杆等进行调节,促进资源节约与保护,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三是通过投入、税收、财政、金融等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和农民投入,形成水利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2.3保障粮食安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要求形成促进水利现代化的政策体系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三农”政策的重点[3,4],2008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5400亿kg以上、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的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形成与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水利保障体系,在水利政策设计中形成以水利现代化为导向的政策体系:一是在政策设计中要强化提升水利基础保障能力的措施。二是根据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水利政策设计中引导和强调规模化、精细化、标准化、自动化。三是政策设计中强化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理念,构建促进水利现代化的政策体系。

3“三农”问题中的水利政策设计

“三农”问题中的水利政策设计,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国家“三农”工作方针与水利工作方针,根据“三农”政策趋向和水利政策设计方向,立足水利发展现状,重视水利的基础保障作用,重视农民主体地位,坚持市场化方向,坚持现代化方向,完善“三农”问题中的水利政策体系,积极引导涉农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3.1水利政策设计要素

“三农”问题中的水利政策设计,要更加有利于各个要素的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经济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根据水利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政策设计重点考虑资源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和信息要素。

3.1.1资源要素

资源要素是历来水利政策设计中的重点,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以及水在经济社会系统中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都有不同的政策。“三农”问题中水利政策设计,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引导水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和不同群体之间合理使用;要做到绿色的开发利用,减少对水的破坏和侵害,既要发挥水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又要实现水的可持续利用;通过价格等市场手段,引导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3.1.2资本要素

资本要素是实现资源要素配置目标的关键保障,在水利政策设计中,坚持多予少取政策,加强政府主导地位,引导社会资本流向。对公益性和准公益性水利设施,必须由政府主导,投入资金,提高农村水利保障能力,逐步缩小城乡之间水利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通过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提高水利建设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和社会融资能力,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村水利。

3.1.3技术要素

在政策设计中鼓励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和扶持水利先进技术生产和研发,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自动控制灌溉系统,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降低先进技术应用的成本。加强遥感、计算机、通信等先进技术在水利领域的应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水利建设管理水平,提高水利可持续发展能力。

3.1.4信息要素

政策设计中注重搭建信息基础平台,提高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处理能力。完善信息机制,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低效运行和管理缺陷,提高透明度和公众知情权,形成良好发展氛围。

3.2水利政策设计

3.2.1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长期的政策城市偏向性导致农村在资源配置方面处于劣势,特别是在水资源紧缺地区,依然存在牺牲农村利益发展城市等情况。要按照城乡统筹和一体化水利政策设计的趋向,统筹城乡水资源要素配置,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在宏观配置方面,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农村居民生活用水保证率逐步与城市接轨;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用水,在满足粮食生产用水的同时,加大对高附加值农产品用水配置,提高水的经济产出效益,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生产方式转变;统筹安排农村生态环境用水,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在资源配置调控方面,发挥市场对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引导和扶持区域间、行业间建立水资源有偿转让机制,建立健全水市场;推进资源税费改革,完善补偿机制,建立不同利益群体对水资源的公平利用机制,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性和附加劳动价值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在目前粮食价格未完全反映供求关系的情况下,政府对粮食生产用水给予补贴,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3.2.2加大财政支持,引导资金流向

目前一系列“三农”政策更加注重引导资本要素流向农村市场。水利政策设计时,应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引导资金投向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加大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各级政府积极调整财政、固定资产投资、政策性信贷用于农村水利的规模与比例,保证各级财政用于农村水利的投入总量及增长幅度要有明显提高。通过降低或免除企业所得税、耕地占用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以及财政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提高农村水电、城乡供水等水利设施的社会融资能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水利设施建设管理。通过以奖代补、产权改革等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引导农民投资投劳,发挥农民在水利设施管护方面的主体作用。建立农村水利补贴机制,考虑粮食比较效益低,农民支付能力有限等实际情况,由财政对农村生活用水、农田灌溉用水的费用给予一定的补贴,对先进用水技术、用水工艺和设备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对基层水利管理组织运行费用给予财政补贴。

3.2.3完善管理体制,建立良性机制

完善管理体制,建立良性机制是保障工程发挥效益、促进农村水利良性发展的关键环节。目前,农村水利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组织不健全和管理经费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是水利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加强农村水利管理,政策设计是关键,应针对不同管理对象,按照“三农”政策趋向,设计和完善相关政策。按照城乡统筹的趋向,农村生活用水逐步纳入城乡一体化政策体系,公司化运作,提高保障水平。大中型灌区,从设计、建设到运行管理,形成一体化的政策,进行统一管理,探索采用公司(管理单位)加农户等管理模式;小型农田灌排设施,根据实际情况由集体或农户拥有产权,自行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农村河湖管理,参照林业管理模式,由专人负责管理,相关费用纳入财政预算。

3.2.4健全法律法规,促进依法治水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以及《河道管理条例》、《抗旱条例》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制定和出台农村水利方面的法律法规,依然是“三农”问题中水利政策设计的重要内容。根据农村水利现状,在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河湖管理、农村水系治理等方面亟需加强立法,明晰各方责任,健全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建立农村水利长效管护机制,将农村水利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快节约用水立法,规范社会节水行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流域管理、农村水电、地下水管理、水域管理等领域立法相关工作,完善水法律法规体系。

三农的重要性篇8

长期以来,国家财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供给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和农村扶贫开发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且逐步形成了与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相适应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三农”问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对于财政支农工作来讲,就是要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针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从城乡协调、社会经济协调、人与自然协调、地区协调的大局、全局出发,以人为本,围绕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深化农村全面改革三大任务,积极调整和完善财政支农政策,逐步转变财政支农方式,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努力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一、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历史沿革和基本发展趋势财政支持“三农”政策是国家财政通过分配和再分配手段促进解决“三农”问题一系列政策的总和。财政支农政策的制定实施受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政治经济制度、国家财力和不同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目标任务影响,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财政支农政策的历史演变。从新中国成立起,财政支农政策随着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8)。这一时期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当时国家财力还比较薄弱,为了稳固新生的政权,国家逐步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以保证工业化的推进。在组织制度上为保证统购统销的实施,从合作社到。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主要是安排少量的资金支持恢复农业生产,从农业上取得的财政收入要远远大于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同一时期,由于财政收支渠道较少,财政支农的资金来源渠道和投向都比较单一。

第二阶段(1958——1978)。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一大二公”制度的确立,国家开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应地财政实行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的管理体制。与此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农业税征收条例》,并开始实行农产品统购制度。尽管这一时期,国家财政安排了一部分资金支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农业生产。但统购派购制度的实行使工农业成品的贸易环境向着工业严重倾斜。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使国家从农业中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资金用于工业化。据计算,到1978年,国家从农业中汲取的积累大约在6000亿元。农业为中国的工业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相对而言,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份额非常小。但由于组织制度所具有的政治动员力量,这一时期,采取的大规模的兴修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农业生产力积累了一定的基础。“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援为辅”形成了农业农村的事务主要依靠农民自己的历史观念。

第三阶段(1978——1994)。1978年,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业农村拉开了序幕。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被长久桎梏的生产力。同时,为了改变工农业交换不平等的状况,增加农民收入,国家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投入也大幅度增加,财政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管理体制被财政包干体制所替代,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在支农方面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按照当时的财政体制,将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小型农田水利资金包干给地方。到80年代后期,由于投入不足,我国农业呈现后劲不强,发展徘徊的局面。为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增强后劲,国家财政开征了耕地占用税,并以此为主要来源建立了农业发展基金,实施大规模的农业综合开发。这一时期是现行财政支农政策的形成时期。资金渠道多,政策覆盖范围广,涉及农业农村发展的许多领域。

第四阶段(1994——2002)。这一阶段是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并付诸实施的重要历史阶段。从财政改革来说,一是1994年,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是从1998年起,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三是从2000年起,财政支出改革、税费改革和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这些改革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财税制度逐步形成。这一时期,财政支农投入逐步增加,在继续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农业抗灾救灾、农村扶贫开发的同时,加大了对生态建设的支持,加大了对农村改革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的支持。

第五阶段(2003——)。2003年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中央在提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要求全党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支农方面,除了已有的政策继续执行并加大力度外,一是提出并开始实施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政策,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同时在基本建设投资包括国债资金方面加大了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二是改变财政支农方式,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三是改革农业税制,取消农业特产税,进行农业税减免试点,以至逐步取消农业税。

经过多年的演变、调整,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农业农村发展形势的,以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加强生态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发展等政策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支持“三农”政策框架体系已经显现。特别是2003年以后,我国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开始实现战略性转变。第一,确立了“公共财政阳光要逐步照耀农村”的指导思想。这既是打破传统公共财政资源配置格局的前奏,也是公共财政理论建设和实践方面的重大创新。第二,财政支持“三农”支出结构的调整、支出方式的转变、财政支持范围的拓宽体现了“五个统筹发展”的要求。把促进农民增收与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结合起来,既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又体现了“统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把财政支持和农民直接受益结合起来,既初步理顺了国家与农民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又体现了财政支持“三农”“以人为本”的精神;把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加大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力度结合起来,既减少农民,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又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精神。所有些都,不仅有利于促进“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而且将有力地推动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二)农业财政政策发展的基本趋势。分析财政支农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大体可以看出有三个基本趋势。

第一个趋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初显雏形。近几年,无论是用于“三农”的财政投入数量增加或是比重提高都非常明显,保证财政支农投入不断增加是稳定增长机制的初步形成。目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规定,财政用于农业的总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二是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三是开辟新的支农资金渠道,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比重不得少于15%.四是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和鼓励其他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农业农村。

第二个趋势,市场化取向逐步增强,公共财政性质凸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形成,政府在“三农”发展中的事务逐步明晰,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要求,财政支持“三农”开始由过去直接支持农产品生产经营为主向支持支持农产品生产经营和农业市场体系完善并重转变,支持重点主要放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生态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农业救灾抗灾等体现公共财政性质方面,即使支持农产品生产经营也主要向关系国计民生方面的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作物方面。

第三个趋势,体现统筹发展明确,支出“二元”结构开始打破。从2003年起,随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全面推开,财政支出安排中的“统筹发展”倾向逐步显现。在支持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加大了对农村农民发展的支持力度,逐步减轻农村居民的税费负担,实现城乡居民均等享受公共财政提供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承担均等的税收义务;在支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全面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通过支出增量调整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

这些基本趋势是积极的、正面的,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发展”的要求,对于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疑都具有积极的重要意义。

二、财政支持“三农”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财政支持“三农”政策的主要种类。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支出政策,主要方式是投资、补助、补贴等,一类是税收政策,主要方式是轻税、减免、退税等。

支出方面。中央财政现有直接支持“三农”资金15大类,包括基本建设投资(国债资金)、农业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水利建设基金、农业税灾歉减免补助、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支出、农村中小教育支出、农村卫生支出、农村救济支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这一口径是目前中央财政支持“三农”支出最大的口径,基本涵盖了中央财政支持“三农”的各个方面。1998——2003年,中央财政直接用于“三农”的支出累计9350多亿元。

税收方面。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一直实行轻税和税收优惠政策。自1958年全国人大颁布《农业税征收管理条例》以来,农业税一直实行增产不增税,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以前的1999年,农业税的实际税率只有2.5%,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以后,农民的整体负担大幅度下降,2004年中央又出台了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减免试点。与此同时,国家财政对特定地区和特定群体实行社会减免政策,对受灾地区和农民实行灾歉减免政策。在农产品加工增殖税和出口退税上,国家财政对农产品加工增殖税实行进项抵扣政策,对农产品及加工品出口实行优先退税政策。

此外,国家财政还通过清理、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减轻农民的额外负担;通过利用外资支持农业农村发展。

(二)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具体内容。第一,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大江大河的治理、中小型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大宗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人畜饮水设施改善等,用于这方面的财政支农资金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含国债投资)、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支出、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资金、扶贫资金等。第二,支持农业科技进步。主要是农业科研、科技成果中试转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农民科技培训等。用于这方面的财政支农资金包括农业科研支出、科技三项费用、农业科技推广支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农民科技培训资金、财政扶贫资金等。第三,支持粮食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支持粮食等大宗农作物生产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用于这方面的财政支农资金包括良种补贴、农业产业化资金、农民就业技能培训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资金、农产品政策补贴资金等。第四,支持生态建设。主要是支持生态恶化的重点地区改善生态环境,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用于这方面的财政支农资金包括退耕还林资金、天然林保护资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草原生态治理资金、水土保持资金等。第五,支持抗灾救灾。主要是支持抗御洪涝灾害、动植物病虫害和其他一些自然灾害,帮助受灾地区和群众恢复生活生产。用于这方面的财政支农资金包括特大防汛抗旱资金、动植物病虫害防治资金、森林草原防火资金、农村救济费、农业税灾歉减免补助资金、蓄滞洪运用补偿资金等。第六,支持扶贫开发。主要是支持贫困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用于这方面的资金包括财政扶贫资金、国债资金(以工代赈)等。第七,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主要是支持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财政用于这方面的资金包括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文化支出等。第八,支持农村改革。主要是支持农村深化改革,促进理顺农村经济关系,加快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财政用于这方面的资金包括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农产品政策补贴等。

(三)几项重点财政支农政策的评价。2003年以来,“三农”问题再度成为社会的焦点,成为全党和全国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粮食问题、农民收入问题、农村社会发展问题是焦点中之焦点。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国家财政加大了对这几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

第一,关于支持粮食生产政策。支持粮食生产曾是财政支农政策的重中之重,很长一段时间内财政支农资金绝大部分是集中用于粮食生产的。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期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财政支持粮食生产的力度变弱。2003年,在连续减产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降低到最近几年的最低点。粮食问题再度引起重视,财政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力度骤然加强。目前,财政支持粮食生产政策主要有,降低农业税税率和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进行免征农业税试点,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粮食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实行良种补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向粮食主产区集中,对一部分粮食主产区实行大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土地出让金集中一部分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等,与财政有关的粮食生产政策还有优质粮产业振兴工程、粮食的最低收购价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这些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粮食生产,提高种粮农民的收入见效快,短期效果明显。当前种粮农民积极性高,夏粮增产已经说明这一点。但从目前这些政策的实施预期看,除直补政策和基本建设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集中使用外,其他均为普惠性的措施,如果今后继续保持现有的力度,种粮农民的积极性是否还能继续保持仍将是一个问题。同时,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实施,也带来一些新的情况,一是外出打工的农民返乡种粮,二是一些原来农业结构调整的土地再度种粮,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于经济结构和农业结构调整来说都具有反调节的倾向,不利于粮食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不利于粮食生产长效机制的形成。三是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持政策没有实质性措施,尽管有政策上的要求,但没有明确固定的支持资金。

第二,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政策。农民增收无论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还是保证粮食稳定生产都是一个核心的问题。近年来,国家财政在“多予”、“少取”、“放活”等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政策。农民就业技能培训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政策、各种支持粮食生产政策、农村税费改革及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率或免征农业税政策、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以及为进城农民工务工创造环境等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现在的问题是除了进一步完善环境措施和农民就业技能培训政策外,其他的一些政策措施力度小、力量分散,而且没有抓住农民增收的另一个主要方向,农民的自主创业。

第三,关于支持农村社会发展政策。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和2003年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政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财政资源分配主要偏向城市的格局。但现在的问题是,尽管这两年中央财政用于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支出增长幅度很大,由于体制和原来基数小,这一政策并未真正的落实。省级财政同样没有很好地落实。目前县乡财政普遍困难,以县为主的教育体制在中西部地区难以为继。

三、当前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稳定增长机制没有形成。近几年,财政用于“三农”的财政投入数量不断增加,但年度间不均衡,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收入或总支出的比重一直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徘徊(相对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尽管,这几年为了保证财政支农投入不断增加,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规定,财政用于农业的总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开辟新的支农资金渠道,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比重不得少于15%;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和鼓励其他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农业农村等,但实际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特别是一些地方财政支农投入不足,城乡财政资源配置不对称的状况没有彻底改观。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增加较多,增长较快,在整个财政支农支出中所占比重较高。据有关部门典型调查,在目前县一级财政支农投入中,中央财政投入占50.8%,其中,西部地区为68.6%,中部地区为53.1%.

(二)资金使用分散和交叉重复并存。集中体现在用于农业方面的资金,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科技支出、支持农业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都存在使用上的分散和交叉重复并存的现象。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农业发展政策的多目标性。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农业发展既要考虑到实现食物供给、生产资料供给、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效应,又要考虑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因此,一段时间内或每年的农业发展政策必须同时确定多个目标,即使2004年中央1号文件以农民增收为主题,但政策目标仍呈多元化。具体到每个农口职能部门,当年的工作目标也是发散的。这必然导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要针对每项政策目标设立、分配。第二,体制转轨的不完全性。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农政策都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延续下来,支农资金的科目分类、管理体制都是以部门块块为主。由于财政支农资金分属多个部门管理,各部门对政策的具体理解、执行和资金使用要求各不相同,政策之间缺乏有机的协调,各个部门在贯彻中央“三农”政策时都会在资金安排分配面面俱到。目前最突出的是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和农口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内部机构之间分配管理的财政支农资金在分配上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基本上是各自为阵,资金使用分散和和投入交叉重复现象比较严重。

(三)高效、规范的支农机制没有形成。尽管这些年,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也在管理中引入了诸如公式法、因素法和专家评审制度,但由于资金分属各个部门管理,各部门对管理的具体要求和规定不同,加上运行环节多,过程长,管理成本高,规范的管理监督机制难以有效形成,导致资金到位率低。挤占挪用现象普遍,违规违纪现象在各部门、各领域都有发生,除此之外,农口国有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臃肿,国家财政支持“三农”资金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各级农口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支出,“搞农业吃农业”的现象严重。使真正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的资金大为减少。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规范。

四、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几点思考“三农”问题涉及的面广、范围大、人口多,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促进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的现代化生产经营和有效供给。第二个层次,促进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第三个层次,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在现有财力和财政支出存量结构刚性较强的状况下,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农政策需要按照“明确目标、统筹兼顾、整合资金,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的思路稳步推进。

(一)改革和完善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应遵循“三个原则”。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转变的同时,粮食生产出现不稳定,农产品过剩与不足并存,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并存,国内市场竞争和国际市场竞争同在;农民收入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城乡分割的格局正在打破,但实现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仍然存在制度、政策上的障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农村税费改革、流通体制和金融体制等改革不断推进,但新旧体制依然交替,复归在创新的同时随时可能出现,农村各项改革处于攻坚阶段。这些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要求财政支农必须坚持统筹发展的原则,坚持市场化的原则,坚持公共财政的原则。

第一,统筹发展原则。在财政支出安排上,要统筹考虑城乡的财政资源合理配置;在支持“三农”发展上,要统筹考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在实施各项政策上,要统筹考虑政策的着力点和政策力度,把突出支持重点与促进全面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市场化原则。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中,政府的支持保护是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农民增收,还是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最主要的要注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调节作用,通过政府的支持保护和市场机制的调节、检验,逐步提高农业农民农村的自主发展能力。财政支持的重点要放在为市场机制运行创造良好环境、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运用财政贴息、补助、投资、税收等手段,调动和吸引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农业,开发农业。

第三,公共财政原则。就是能够交由市场调节或微观主体能办的事务,财政要逐步退出,要按照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确定每一个时期财政支农的重点,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政府应该办的事。

(二)明确政策目标,突出政策着力点。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从长远和眼前两个方面确定不同时期的政策目标和着力点。

长远来说,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加快城市化、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作为财政支农的政策着力点。通过统筹城乡协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运用投资、补贴、贴息、税收等手段,实现财政资源在城乡和农业农村两个方面的综合平衡、合理配置,促进城乡融合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繁荣。

近期来说,按照中央近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要求,全面考虑我国国情国力和“三农”问题的现实,围绕正确处理好农民增收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把财政支农政策着力点放在农民增收、粮食稳定生产和农村深化改革三个方面,并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为中心,确定财政支农政策的着力点。

(三)合理确定资金分类,整合支农资金。根据财政支农目标和重点,要逐步改变过去财政支农资金渠道多,分类不合理的状况,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要求,适当归并设置支农资金,突出财政支农资金的公共性。初步考虑分设为五大类:(1)改善基本生产条件类资金。指主要用于支持农业生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资金。目前可以归并为此类的资金有:农林水等领域的基本建设投资、支持农业生产类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水利建设基金、农业科研推广资金、良种补贴资金、粮食直接补贴资金等。(2)抗灾救灾类资金。指主要用于农业防灾减灾、病虫害防治和农村灾歉救助的资金。目前可以归并此类资金的有,特大防汛抗旱资金、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防治资金、动植物疫情防治资金、农业税灾歉减免补助资金、农村救济费等。(3)生态环境建设类资金。指用于农村水土林草等生态资源的建设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的资金。包括农村水土保持补助费、退耕还林资金、天然林保护资金、防沙治沙资金等。(4)结构调整类资金。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资金。目前可以归并此类的资金有:农业产业化资金、农民培训资金。(5)管理服务类资金。指主要用于对农业农村

发展进行组织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资金,包括农林水气等部门的行政事业费。(6)农村发展类资金。指主要用于支持农村公益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资金,目前可以归并此类的资金有: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方面的支出、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等。

在适当归并资金分类的基础上,对现有财政支农资金进行整合。整合不是简单的调整和归并,也不是单纯地将某一部分资金划归一个部门或机构管理,而是要形成分类科学、分工明确、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资金使用管理的有效机制,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提高政府支持保护“三农”的能力和效率。整合的重点是现有农业发展方面的资金。

近期考虑是通过打造“项目”或“产业”平台实现农业资金整合。在目前机构和职能还不能作大的调整的情况下,通过打造“项目”和“产业”平台来整合资金不失为一个比较有效的资金配置途径。首先,部门或地区党政领导对资金整合要重视,要认真贯彻中央政策的统一要求,加强对资金整合的组织和领导,要把各部门的思想和资金使用统一到最终解决“三农”的目标上。其次,打造“项目”平台和“产业”平台,构建整合载体。在不调整原有管理体制、不改变资金原有性质的前提下,有机捆绑、相互衔接、匹配投入、各司其职,实现项目共建、资源共享和利益均沾。要着重寻找资金整合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构建资金整合的载体。比如,可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整合载体,把农业基建投资、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建设基金、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等方面的资金,按照统一的规划投入到重点区域,统筹安排使用。再次,在制定有关政策措施管理规定时,既要保证政策措施的原则性、明确性和规范性,又要适当留有余地,以便于地方的灵活运用和自主决策,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长远打算应通过调整机构和职能实现农业资金整合。按照“减少交叉、强化协调、适应市场、增加服务”的原则,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尽量减少职能的交叉,建立能够对农业进行灵活、有效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初步的设想是,综合职能部门如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等不再具体分配农业财政资金、审批涉农项目,主要负责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农业农村发展战略、农业农村发展政策、农业农村投入计划布局的研究,将预算的具体执行、项目的具体审批、项目的组织实施等职能划归相关职能部门。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业农村运行机制各环节相互脱节的问题,构建相对集中、便于协调、高效灵活的机制配置政府支农资源。通过体制改革和职能的合理配置实现资金整合需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应与本届政府工作阶段性目标和节拍相衔接,应与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相一致。

(四)调整支农方式,创新支农机制。在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情况下,资金供求矛盾突出也将长期存在,国家财政不仅承担着支持保护“三农”的责任,而且要创造条件和环境,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力量,通过切合实际的支农方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各方面的资金投入“三农”。

第一,是落实政策要求,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按照法定要求和政策要求,保证财政支持“三农”支出的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幅度,重点放在收入增量的调整上。中央财政要这样做,地方财政也要这样做,特别是省、市两级财政。从制度上形成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

第二,支持建立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问题长治久安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种粮者积极性、科学技术和规模化经营。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关键是种粮要有收入,目前采取的这些措施短期内有效,但长期看,种粮者的经营效益来自种粮的节本增效,主要措施就是科学技术和规模化经营。这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关键。因此,围绕优质粮产业振兴工程,对现行支持粮食生产政策作适当调整。一是对粮食直接补贴的规模宜维持目前水平不变,对原来准备实行直接补贴的另外50亿元资金调整用于粮食科技攻关和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二是对粮食良种补贴要适当增加资金规模,但要收缩品种和区域范围;三是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调整,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的主产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对上述政策的实施要有规模经营的导向。

第三,把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和农民自主创业、加快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减少农民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除了继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外,一是继续加大对农民就业技能培训的力度,特别是中央财政和省市财政要增加对粮食主产区农民就业技能的培训力度。财政扶贫资金要提高用于贫困地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的比重。二是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在目前农村消费层次还比较低的情况,要把支持农民自主创业的着眼点放在农村消费市场上,通过把目前支持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资金适当加以整合,以投资、贴息的方式支持农民就地或进城(镇)创业。

第四,以教育和卫生为突破口,支持农村社会发展。在调整基本建设投资和国债使用方向,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突出支持农村教育和农村卫生。一是真正落实“新增教育、文化、卫生支出主要用于农村”政策,不仅要通过检查促落实,而且需要研究采取措施保证落实。二是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公共卫生的支持力度,既要考虑“硬件”的建设,更重要的是“软件”的建设。

第五,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分步骤解决突出问题。农村税费改革面临3个方面的问题,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税费改革过程遇到的其他问题、城乡统一税制。解决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要拿钱,因此,要分清轻重缓急,分步骤解决。一是加快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力争在3年内完成。二是在近两年着力解决乡村债务问题和县乡财政困难问题。三是着手研究妥善解决基层机构改革和城乡统一税制问题。

第六,充分利用贴息、税收等手段和投资参股方式,支持生产经营者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融资。对目前用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资金进行适当整合,减少直接补助的比重,逐步改为贴息的方式,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市场的力量进行融资扩张。

第七,加强统一立法,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主要是财政支农政策、制度、管理方式要逐步统一,要改变目前各部门各自为阵的做法,通过统一立法,确保用途相同的各种渠道资金能够集中在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和重点上。

三、当前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稳定增长机制没有形成。近几年,财政用于“三农”的财政投入数量不断增加,但年度间不均衡,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收入或总支出的比重一直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徘徊(相对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尽管,这几年为了保证财政支农投入不断增加,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规定,财政用于农业的总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开辟新的支农资金渠道,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比重不得少于15%;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和鼓励其他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农业农村等,但实际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特别是一些地方财政支农投入不足,城乡财政资源配置不对称的状况没有彻底改观。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增加较多,增长较快,在整个财政支农支出中所占比重较高。据有关部门典型调查,在目前县一级财政支农投入中,中央财政投入占50.8%,其中,西部地区为68.6%,中部地区为53.1%.

(二)资金使用分散和交叉重复并存。集中体现在用于农业方面的资金,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科技支出、支持农业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都存在使用上的分散和交叉重复并存的现象。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农业发展政策的多目标性。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农业发展既要考虑到实现食物供给、生产资料供给、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效应,又要考虑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因此,一段时间内或每年的农业发展政策必须同时确定多个目标,即使2004年中央1号文件以农民增收为主题,但政策目标仍呈多元化。具体到每个农口职能部门,当年的工作目标也是发散的。这必然导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要针对每项政策目标设立、分配。第二,体制转轨的不完全性。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农政策都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延续下来,支农资金的科目分类、管理体制都是以部门块块为主。由于财政支农资金分属多个部门管理,各部门对政策的具体理解、执行和资金使用要求各不相同,政策之间缺乏有机的协调,各个部门在贯彻中央“三农”政策时都会在资金安排分配面面俱到。目前最突出的是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和农口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内部机构之间分配管理的财政支农资金在分配上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基本上是各自为阵,资金使用分散和和投入交叉重复现象比较严重。

(三)高效、规范的支农机制没有形成。尽管这些年,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也在管理中引入了诸如公式法、因素法和专家评审制度,但由于资金分属各个部门管理,各部门对管理的具体要求和规定不同,加上运行环节多,过程长,管理成本高,规范的管理监督机制难以有效形成,导致资金到位率低。挤占挪用现象普遍,违规违纪现象在各部门、各领域都有发生,除此之外,农口国有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臃肿,国家财政支持“三农”资金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各级农口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支出,“搞农业吃农业”的现象严重。使真正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的资金大为减少。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规范。

四、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几点思考“三农”问题涉及的面广、范围大、人口多,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促进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的现代化生产经营和有效供给。第二个层次,促进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第三个层次,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在现有财力和财政支出存量结构刚性较强的状况下,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农政策需要按照“明确目标、统筹兼顾、整合资金,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的思路稳步推进。

(一)改革和完善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应遵循“三个原则”。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转变的同时,粮食生产出现不稳定,农产品过剩与不足并存,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并存,国内市场竞争和国际市场竞争同在;农民收入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城乡分割的格局正在打破,但实现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仍然存在制度、政策上的障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农村税费改革、流通体制和金融体制等改革不断推进,但新旧体制依然交替,复归在创新的同时随时可能出现,农村各项改革处于攻坚阶段。这些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要求财政支农必须坚持统筹发展的原则,坚持市场化的原则,坚持公共财政的原则。

第一,统筹发展原则。在财政支出安排上,要统筹考虑城乡的财政资源合理配置;在支持“三农”发展上,要统筹考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在实施各项政策上,要统筹考虑政策的着力点和政策力度,把突出支持重点与促进全面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市场化原则。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中,政府的支持保护是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农民增收,还是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最主要的要注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调节作用,通过政府的支持保护和市场机制的调节、检验,逐步提高农业农民农村的自主发展能力。财政支持的重点要放在为市场机制运行创造良好环境、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运用财政贴息、补助、投资、税收等手段,调动和吸引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农业,开发农业。

第三,公共财政原则。就是能够交由市场调节或微观主体能办的事务,财政要逐步退出,要按照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确定每一个时期财政支农的重点,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政府应该办的事。

(二)明确政策目标,突出政策着力点。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从长远和眼前两个方面确定不同时期的政策目标和着力点。

长远来说,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加快城市化、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作为财政支农的政策着力点。通过统筹城乡协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运用投资、补贴、贴息、税收等手段,实现财政资源在城乡和农业农村两个方面的综合平衡、合理配置,促进城乡融合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繁荣。

近期来说,按照中央近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要求,全面考虑我国国情国力和“三农”问题的现实,围绕正确处理好农民增收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把财政支农政策着力点放在农民增收、粮食稳定生产和农村深化改革三个方面,并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为中心,确定财政支农政策的着力点。

(三)合理确定资金分类,整合支农资金。根据财政支农目标和重点,要逐步改变过去财政支农资金渠道多,分类不合理的状况,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要求,适当归并设置支农资金,突出财政支农资金的公共性。初步考虑分设为五大类:(1)改善基本生产条件类资金。指主要用于支持农业生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资金。目前可以归并为此类的资金有:农林水等领域的基本建设投资、支持农业生产类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水利建设基金、农业科研推广资金、良种补贴资金、粮食直接补贴资金等。(2)抗灾救灾类资金。指主要用于农业防灾减灾、病虫害防治和农村灾歉救助的资金。目前可以归并此类资金的有,特大防汛抗旱资金、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防治资金、动植物疫情防治资金、农业税灾歉减免补助资金、农村救济费等。(3)生态环境建设类资金。指用于农村水土林草等生态资源的建设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的资金。包括农村水土保持补助费、退耕还林资金、天然林保护资金、防沙治沙资金等。(4)结构调整类资金。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资金。目前可以归并此类的资金有:农业产业化资金、农民培训资金。(5)管理服务类资金。指主要用于对农业农村发展进行组织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资金,包括农林水气等部门的行政事业费。(6)农村发展类资金。指主要用于支持农村公益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资金,目前可以归并此类的资金有: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方面的支出、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等。

在适当归并资金分类的基础上,对现有财政支农资金进行整合。整合不是简单的调整和归并,也不是单纯地将某一部分资金划归一个部门或机构管理,而是要形成分类科学、分工明确、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资金使用管理的有效机制,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提高政府支持保护“三农”的能力和效率。整合的重点是现有农业发展方面的资金。

近期考虑是通过打造“项目”或“产业”平台实现农业资金整合。在目前机构和职能还不能作大的调整的情况下,通过打造“项目”和“产业”平台来整合资金不失为一个比较有效的资金配置途径。首先,部门或地区党政领导对资金整合要重视,要认真贯彻中央政策的统一要求,加强对资金整合的组织和领导,要把各部门的思想和资金使用统一到最终解决“三农”的目标上。其次,打造“项目”平台和“产业”平台,构建整合载体。在不调整原有管理体制、不改变资金原有性质的前提下,有机捆绑、相互衔接、匹配投入、各司其职,实现项目共建、资源共享和利益均沾。要着重寻找资金整合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构建资金整合的载体。比如,可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整合载体,把农业基建投资、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建设基金、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等方面的资金,按照统一的规划投入到重点区域,统筹安排使用。再次,在制定有关政策措施管理规定时,既要保证政策措施的原则性、明确性和规范性,又要适当留有余地,以便于地方的灵活运用和自主决策,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长远打算应通过调整机构和职能实现农业资金整合。按照“减少交叉、强化协调、适应市场、增加服务”的原则,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尽量减少职能的交叉,建立能够对农业进行灵活、有效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初步的设想是,综合职能部门如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等不再具体分配农业财政资金、审批涉农项目,主要负责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农业农村发展战略、农业农村发展政策、农业农村投入计划布局的研究,将预算的具体执行、项目的具体审批、项目的组织实施等职能划归相关职能部门。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业农村运行机制各环节相互脱节的问题,构建相对集中、便于协调、高效灵活的机制配置政府支农资源。通过体制改革和职能的合理配置实现资金整合需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应与本届政府工作阶段性目标和节拍相衔接,应与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相一致。

(四)调整支农方式,创新支农机制。在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情况下,资金供求矛盾突出也将长期存在,国家财政不仅承担着支持保护“三农”的责任,而且要创造条件和环境,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力量,通过切合实际的支农方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各方面的资金投入“三农”。

第一,是落实政策要求,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按照法定要求和政策要求,保证财政支持“三农”支出的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幅度,重点放在收入增量的调整上。中央财政要这样做,地方财政也要这样做,特别是省、市两级财政。从制度上形成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

第二,支持建立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问题长治久安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种粮者积极性、科学技术和规模化经营。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关键是种粮要有收入,目前采取的这些措施短期内有效,但长期看,种粮者的经营效益来自种粮的节本增效,主要措施就是科学技术和规模化经营。这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关键。因此,围绕优质粮产业振兴工程,对现行支持粮食生产政策作适当调整。一是对粮食直接补贴的规模宜维持目前水平不变,对原来准备实行直接补贴的另外50亿元资金调整用于粮食科技攻关和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二是对粮食良种补贴要适当增加资金规模,但要收缩品种和区域范围;三是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调整,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的主产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对上述政策的实施要有规模经营的导向。

第三,把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和农民自主创业、加快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减少农民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除了继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外,一是继续加大对农民就业技能培训的力度,特别是中央财政和省市财政要增加对粮食主产区农民就业技能的培训力度。财政扶贫资金要提高用于贫困地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的比重。二是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在目前农村消费层次还比较低的情况,要把支持农民自主创业的着眼点放在农村消费市场上,通过把目前支持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资金适当加以整合,以投资、贴息的方式支持农民就地或进城(镇)创业。

第四,以教育和卫生为突破口,支持农村社会发展。在调整基本建设投资和国债使用方向,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突出支持农村教育和农村卫生。一是真正落实“新增教育、文化、卫生支出主要用于农村”政策,不仅要通过检查促落实,而且需要研究采取措施保证落实。二是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公共卫生的支持力度,既要考虑“硬件”的建设,更重要的是“软件”的建设。

第五,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分步骤解决突出问题。农村税费改革面临3个方面的问题,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税费改革过程遇到的其他问题、城乡统一税制。解决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要拿钱,因此,要分清轻重缓急,分步骤解决。一是加快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力争在3年内完成。二是在近两年着力解决乡村债务问题和县乡财政困难问题。三是着手研究妥善解决基层机构改革和城乡统一税制问题。

第六,充分利用贴息、税收等手段和投资参股方式,支持生产经营者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融资。对目前用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资金进行适当整合,减少直接补助的比重,逐步改为贴息的方式,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市场的力量进行融资扩张。

第七,加强统一立法,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主要是财政支农政策、制度、管理方式要逐步统一,要改变目前各部门各自为阵的做法,通过统一立法,确保用途相同的各种渠道资金能够集中在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和重点上。

三、当前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稳定增长机制没有形成。近几年,财政用于“三农”的财政投入数量不断增加,但年度间不均衡,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收入或总支出的比重一直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徘徊(相对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尽管,这几年为了保证财政支农投入不断增加,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规定,财政用于农业的总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开辟新的支农资金渠道,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比重不得少于15%;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和鼓励其他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农业农村等,但实际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特别是一些地方财政支农投入不足,城乡财政资源配置不对称的状况没有彻底改观。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增加较多,增长较快,在整个财政支农支出中所占比重较高。据有关部门典型调查,在目前县一级财政支农投入中,中央财政投入占50.8%,其中,西部地区为68.6%,中部地区为53.1%.

(二)资金使用分散和交叉重复并存。集中体现在用于农业方面的资金,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科技支出、支持农业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都存在使用上的分散和交叉重复并存的现象。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农业发展政策的多目标性。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农业发展既要考虑到实现食物供给、生产资料供给、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效应,又要考虑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因此,一段时间内或每年的农业发展政策必须同时确定多个目标,即使2004年中央1号文件以农民增收为主题,但政策目标仍呈多元化。具体到每个农口职能部门,当年的工作目标也是发散的。这必然导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要针对每项政策目标设立、分配。第二,体制转轨的不完全性。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农政策都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延续下来,支农资金的科目分类、管理体制都是以部门块块为主。由于财政支农资金分属多个部门管理,各部门对政策的具体理解、执行和资金使用要求各不相同,政策之间缺乏有机的协调,各个部门在贯彻中央“三农”政策时都会在资金安排分配面面俱到。目前最突出的是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和农口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内部机构之间分配管理的财政支农资金在分配上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基本上是各自为阵,资金使用分散和和投入交叉重复现象比较严重。

(三)高效、规范的支农机制没有形成。尽管这些年,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也在管理中引入了诸如公式法、因素法和专家评审制度,但由于资金分属各个部门管理,各部门对管理的具体要求和规定不同,加上运行环节多,过程长,管理成本高,规范的管理监督机制难以有效形成,导致资金到位率低。挤占挪用现象普遍,违规违纪现象在各部门、各领域都有发生,除此之外,农口国有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臃肿,国家财政支持“三农”资金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各级农口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支出,“搞农业吃农业”的现象严重。使真正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的资金大为减少。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财政

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规范。

四、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几点思考“三农”问题涉及的面广、范围大、人口多,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促进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的现代化生产经营和有效供给。第二个层次,促进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第三个层次,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在现有财力和财政支出存量结构刚性较强的状况下,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农政策需要按照“明确目标、统筹兼顾、整合资金,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的思路稳步推进。

(一)改革和完善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应遵循“三个原则”。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转变的同时,粮食生产出现不稳定,农产品过剩与不足并存,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并存,国内市场竞争和国际市场竞争同在;农民收入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城乡分割的格局正在打破,但实现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仍然存在制度、政策上的障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农村税费改革、流通体制和金融体制等改革不断推进,但新旧体制依然交替,复归在创新的同时随时可能出现,农村各项改革处于攻坚阶段。这些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要求财政支农必须坚持统筹发展的原则,坚持市场化的原则,坚持公共财政的原则。

第一,统筹发展原则。在财政支出安排上,要统筹考虑城乡的财政资源合理配置;在支持“三农”发展上,要统筹考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在实施各项政策上,要统筹考虑政策的着力点和政策力度,把突出支持重点与促进全面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市场化原则。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中,政府的支持保护是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农民增收,还是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最主要的要注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调节作用,通过政府的支持保护和市场机制的调节、检验,逐步提高农业农民农村的自主发展能力。财政支持的重点要放在为市场机制运行创造良好环境、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运用财政贴息、补助、投资、税收等手段,调动和吸引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农业,开发农业。

第三,公共财政原则。就是能够交由市场调节或微观主体能办的事务,财政要逐步退出,要按照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确定每一个时期财政支农的重点,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政府应该办的事。

(二)明确政策目标,突出政策着力点。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从长远和眼前两个方面确定不同时期的政策目标和着力点。

长远来说,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加快城市化、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作为财政支农的政策着力点。通过统筹城乡协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运用投资、补贴、贴息、税收等手段,实现财政资源在城乡和农业农村两个方面的综合平衡、合理配置,促进城乡融合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繁荣。

近期来说,按照中央近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要求,全面考虑我国国情国力和“三农”问题的现实,围绕正确处理好农民增收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把财政支农政策着力点放在农民增收、粮食稳定生产和农村深化改革三个方面,并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为中心,确定财政支农政策的着力点。

(三)合理确定资金分类,整合支农资金。根据财政支农目标和重点,要逐步改变过去财政支农资金渠道多,分类不合理的状况,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要求,适当归并设置支农资金,突出财政支农资金的公共性。初步考虑分设为五大类:(1)改善基本生产条件类资金。指主要用于支持农业生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资金。目前可以归并为此类的资金有:农林水等领域的基本建设投资、支持农业生产类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水利建设基金、农业科研推广资金、良种补贴资金、粮食直接补贴资金等。(2)抗灾救灾类资金。指主要用于农业防灾减灾、病虫害防治和农村灾歉救助的资金。目前可以归并此类资金的有,特大防汛抗旱资金、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防治资金、动植物疫情防治资金、农业税灾歉减免补助资金、农村救济费等。(3)生态环境建设类资金。指用于农村水土林草等生态资源的建设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的资金。包括农村水土保持补助费、退耕还林资金、天然林保护资金、防沙治沙资金等。(4)结构调整类资金。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资金。目前可以归并此类的资金有:农业产业化资金、农民培训资金。(5)管理服务类资金。指主要用于对农业农村发展进行组织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资金,包括农林水气等部门的行政事业费。(6)农村发展类资金。指主要用于支持农村公益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资金,目前可以归并此类的资金有: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方面的支出、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等。

在适当归并资金分类的基础上,对现有财政支农资金进行整合。整合不是简单的调整和归并,也不是单纯地将某一部分资金划归一个部门或机构管理,而是要形成分类科学、分工明确、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资金使用管理的有效机制,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提高政府支持保护“三农”的能力和效率。整合的重点是现有农业发展方面的资金。

近期考虑是通过打造“项目”或“产业”平台实现农业资金整合。在目前机构和职能还不能作大的调整的情况下,通过打造“项目”和“产业”平台来整合资金不失为一个比较有效的资金配置途径。首先,部门或地区党政领导对资金整合要重视,要认真贯彻中央政策的统一要求,加强对资金整合的组织和领导,要把各部门的思想和资金使用统一到最终解决“三农”的目标上。其次,打造“项目”平台和“产业”平台,构建整合载体。在不调整原有管理体制、不改变资金原有性质的前提下,有机捆绑、相互衔接、匹配投入、各司其职,实现项目共建、资源共享和利益均沾。要着重寻找资金整合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构建资金整合的载体。比如,可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整合载体,把农业基建投资、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建设基金、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等方面的资金,按照统一的规划投入到重点区域,统筹安排使用。再次,在制定有关政策措施管理规定时,既要保证政策措施的原则性、明确性和规范性,又要适当留有余地,以便于地方的灵活运用和自主决策,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长远打算应通过调整机构和职能实现农业资金整合。按照“减少交叉、强化协调、适应市场、增加服务”的原则,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尽量减少职能的交叉,建立能够对农业进行灵活、有效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初步的设想是,综合职能部门如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等不再具体分配农业财政资金、审批涉农项目,主要负责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农业农村发展战略、农业农村发展政策、农业农村投入计划布局的研究,将预算的具体执行、项目的具体审批、项目的组织实施等职能划归相关职能部门。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业农村运行机制各环节相互脱节的问题,构建相对集中、便于协调、高效灵活的机制配置政府支农资源。通过体制改革和职能的合理配置实现资金整合需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应与本届政府工作阶段性目标和节拍相衔接,应与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相一致。

(四)调整支农方式,创新支农机制。在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情况下,资金供求矛盾突出也将长期存在,国家财政不仅承担着支持保护“三农”的责任,而且要创造条件和环境,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力量,通过切合实际的支农方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各方面的资金投入“三农”。

第一,是落实政策要求,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按照法定要求和政策要求,保证财政支持“三农”支出的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幅度,重点放在收入增量的调整上。中央财政要这样做,地方财政也要这样做,特别是省、市两级财政。从制度上形成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

第二,支持建立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问题长治久安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种粮者积极性、科学技术和规模化经营。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关键是种粮要有收入,目前采取的这些措施短期内有效,但长期看,种粮者的经营效益来自种粮的节本增效,主要措施就是科学技术和规模化经营。这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关键。因此,围绕优质粮产业振兴工程,对现行支持粮食生产政策作适当调整。一是对粮食直接补贴的规模宜维持目前水平不变,对原来准备实行直接补贴的另外50亿元资金调整用于粮食科技攻关和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二是对粮食良种补贴要适当增加资金规模,但要收缩品种和区域范围;三是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调整,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的主产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对上述政策的实施要有规模经营的导向。

第三,把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和农民自主创业、加快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减少农民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除了继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外,一是继续加大对农民就业技能培训的力度,特别是中央财政和省市财政要增加对粮食主产区农民就业技能的培训力度。财政扶贫资金要提高用于贫困地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的比重。二是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在目前农村消费层次还比较低的情况,要把支持农民自主创业的着眼点放在农村消费市场上,通过把目前支持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资金适当加以整合,以投资、贴息的方式支持农民就地或进城(镇)创业。

第四,以教育和卫生为突破口,支持农村社会发展。在调整基本建设投资和国债使用方向,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突出支持农村教育和农村卫生。一是真正落实“新增教育、文化、卫生支出主要用于农村”政策,不仅要通过检查促落实,而且需要研究采取措施保证落实。二是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公共卫生的支持力度,既要考虑“硬件”的建设,更重要的是“软件”的建设。

第五,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分步骤解决突出问题。农村税费改革面临3个方面的问题,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税费改革过程遇到的其他问题、城乡统一税制。解决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要拿钱,因此,要分清轻重缓急,分步骤解决。一是加快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力争在3年内完成。二是在近两年着力解决乡村债务问题和县乡财政困难问题。三是着手研究妥善解决基层机构改革和城乡统一税制问题。

三农的重要性篇9

总所周知,在21世纪里,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同样存在,并将在中华名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农业、农村、农村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对于这个问题,我走访了家乡的一些村落,同一些村民、村干进行了交谈,真真实实的了解到了,三农问题不仅是国家当前的一大核心问题,而且也对我县有着很大的影响,对每一个农民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开资均来自农业上的收入,而我们却在农业生产上有着极多的缺陷,从而导致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并且还引发了一系列的共存问题。以下,我就我家乡的一些实际问题,来谈谈我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首先,三农问题是三个共存性的问题,它们互相牵连,互相制约;其次,三农问题会引发其它的问题,这就更加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再者,三农问题是一个普遍性的,历史性的问题,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就有着历史的艰巨性。

三农问题是有着很大的关联的,它们是并存的。农业得不到发展,就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总是处于低迷状态,那么农村也无法得到发展。这样一来,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差距就会进一步拉大。农村的种植方式,民房,都还处于十分低下的状态,基础设施非常缺乏,受天气的影响极大,尤其是今年,我目睹了家乡水稻无法正常收割的情况,令人堪忧。三农问题,就是一个如同恶性循环一样的并存问题,所以必须要有所改善才能改变农民生活水平低下的状态。家乡的三农问题尤为显着,家乡的生产发展都是靠农业农业,所以有的地方栽种花生,有的种西瓜,有的种柑橘,虽然说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性,但是却是采用的小户自家种植,,这样的种植方式是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的。首先,小户种植,没有采用现代化的科技种植方法,产量就会得不到提升,其次,小户种植太过随意,对于作物的出售渠道就会有所限制。这样,农民的所收获的产物就没有得到很好的收入,农民的经济水平也就得不到很好的改善,农村的道路就依旧还是不通畅。基础设施差,农产品无法得到及时的运输,影响了农民的收入,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三农问题就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三农问题的存在,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存问题。第一,农业一直得不到发展,家乡年轻一代的群众就选择了外出谋生。很多人都觉得在家务农不如出去闯荡,我小时候的朋友,有好几个都是留守儿童,这样一来,在农业生产上就只能靠所谓的老弱残兵了,农业发展的前景就更加堪忧了。并且,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就跟着同时产生了。据调查显示,家乡的留守儿童占了儿童的57%。儿童是国家的希望,但是却没有得到父母应有的关心和怀抱,那么就在学校形成了许多的不良习惯,最终父母是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在我下乡走访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个问题,那么这其次就是,房屋荒废,田地荒芜。一个村,就有三四家的房屋无人居住,甚至是杂草重生,这并不是家道中落,而是全部都选择了外出谋生,那么这些田地也无人看管,落得个荒凉。其实,人们选择外出打工并不是一个错误,三农问题严重,人们在家入不敷出,这个选择或许也是出于无奈,这是一个并存性问题,关键还是在于三农问题。如果农民有了足够的收入,那也就没有人想外出了。

三农问题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从古至今,农民都是一个核心问题。长久以来,农民的生产生活对经济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县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所以要必须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不能靠一朝一夕来完成,但是要从基础做起,一步一步,扎实稳固,历史性的问题就要通过长期的检验来完成。只有慢慢的让农民富裕起来,才能让整个国家更加强壮起来。

三农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广东农民工对策

中图分类号:C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54(2011)12-66-03

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和外省农民工聚集的地区,农民工问题备受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的高度关注。正确认识和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广东的一个重大课题。为全面了解广东农民工的数量、分布、结构文化素质、劳动就业、工资收入等情况,本文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以及相关的专项调查资料,对广东省农民工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一、农民工总体规模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测算,2010年广东省农民工总量为2635.89万人,分别占全国农民工总量和广东省常住人口的10.9%和25.3%。与2000年末相比,广东省农民工增加961.83万人,增长57.5%,十年间,广东农民工增幅比广东省常住人口增幅高了约36.8个百分点。在广东农民工总量中,外省农民工为1710.03万人,省内农民工为925.86万人,分别比2000年末增加584.88万人和376.95万人,增长了52.0%和68.7%,省内农民工的增速比省外农民工高16.7个百分点。从农民工结构上看,省内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比重由2000年的32.8%上升到2010年的35.1%,上升2.3个百分点;外省农民工所占的比重则由67.2%下降为64.9%。这是广东大力推进“双转移”战略所取得的成果。

十年间,广东常住人口增加1788.31万人,其中外省人口增加643.39万人,且90.9%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广东流动人口及其中农民工总量均居全国首位。

二、农民工结构

(一)性别、年龄结构

分性别看,2010年广东农民工中男性比重略高于女性。农民工中男性占57.3%,女性占42.7%,其中:外省农民工中男性占57.0%,女性占43.0%;省内农民工中男性占58.0%,女性占42.0%。农民工性别比与广东目前产业结构密切相关,广东是制造业大省,近年来,产业结构有所重型化,对男性劳动力需求量增加,农民工中男性比重略高于女性的现状,与广东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

从年龄看,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新生代农民工占49.5%。在农民工中,16~20岁占8.1%,20~30岁占41.4%,30~40岁占28.1%,40~50岁占17.4%,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5.0%。显然,大量外省农民工在广东就业,拉高了广东劳动力年龄段人口比重,从而使广东目前还处于“人口红利”期,同时也缓延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二)文化素质构成

在农民工中,未上过学占0.4%,小学文化程度占11.0%,初中文化程度占67.8%,高中文化程度占17.5%,大专文化程度占2.6%,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占0.7%,可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只占20.8%,这一比重与2000年同比,十年间仅提高0.4个百分点。

从分年龄组看,低年龄组农民工中高学历比例要明显高于高年龄组,30岁以下各年龄组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为27.1%,其中:21~25岁年龄组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达到30.4%。

外省农民工的文化程度略高于省内农民工,主要表现为:外省农民工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较低,初中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均较高,接受大专和本科教育的比重也较高。

(三)来源地构成

2010年,流入广东的农民工数量居前10名的省份为湖南、广西、四川、湖北、河南、江西、贵州、重庆、陕西、安徽,这10个省份流入广东的农民工多达1583.94万人,占广东外省农民工总量的92.6%。其中处于前三位的是湖南、广西、四川三个省,流入农民工数量分别为369.00万人、301.88万人和214.42万人,合计占广东外省农民工的51.8%,三省流入农民工均在200万人以上。流入农民工规模在100~200万人的是湖北、河南和江西。

省内外出农民工主要来自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2010年,粤东四市、粤西三市、粤北五市外出从业的农民工分别为115.88万人、256.09万人和354.66万人,占省内外出农民工的比重为81.5%。粤北地区外出农民工占广东省外出农民工的比重最高,高达39.8%.

(四)地域分布

2010年,珠三角九市共有外省农民工1621.24万人,占全部外省农民工的94.8%,与2000年“五普”比,外省农民工增加了552.35万人,增长51.7%,所占的比重变化不大,仅下降0.2个百分点。此外,在珠三角就业的还有省内农民工803.53万人,占省内农民工的90.1%。据此计算,珠三角九市共聚集农民工2424.77万人,占广东省农民工的92%。

据国家统计局2009、201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在珠三角务工的农民工比重比2008年下降7.6个百分点;2010年这一比重又比2009年下降0.5个百分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资料,粤东西北地区新增吸纳本省农村劳动力的比重由2008年末的66.8%上升至2010年末的76.9%;珠三角地区相应由33.2%下降至23.1%。

从农民工地域分布情况看,近年来,广东农民工在珠三角所占比重下降,在粤东西北所占比重上升,表明了广东推进的产业和劳动力转移以及产业升级的效应开始显现。

(五)行业分布

分行业看,在粤农民工就业以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建筑业为主,其中制造业所占比重最大,达65.8%,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占12.2%,住宿和餐饮业占5.3%,建筑业占4.6%。与2000年相比,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比重下降3个百分点,建筑业下降0.4个百分点,但属于第三产业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比重均有所上升。

从广东省劳动就业人口看,2010年普查时点广东省在业人口6102.48万人,其中在二、三产业的4806.26万就业人口中,农民工就占了54.8%。显然,农民工已成为广东产业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农民工收入情况

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农民工监测调查显示,广东农民工工资收入稳步增长。2010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月均工资为1440元,同比提高10.9%。其中:月均工资在800元以下的占0.8%,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800~1200元的占32.2%,同比下降14.4个百分点;1200~1600元的占39.2%,同比提高7.1个百分点;1600~2400元的占21.2%,同比提高9.1个百分点;2400元以上的占6.6%,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

四、存在问题

广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建立了农民工工作长效机制,尤其是2008年以来,作出了“双转移”重大战略决策,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并出台了一系列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措施,使广东省农民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工的就业、收入和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当前,广东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农民工工作各种矛盾集中凸显,主要表现在:

(一)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产业分布与加快转型升级的要求不适应

从受教育程度看,2010年广东农民工中,接受小学、初中、高中普通教育的占96.3%,而接受过大专、本科、研究生教育的仅占3.3%。这一情况说明广东绝大多数农民工只是接受基础文化知识教育的普通劳动力,仅能满足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求,这与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的形势很不协调。

从农民工的产业分布上看,2010年,广东从事第一(指跨乡镇到农业企业务工的农民工)、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民工数量分别为62.83万人、1864.29万人和708.77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4%、70.7%、26.9%。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民工数量远远多于第三产业。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稳定

受城市公共服务资源有限、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不高、企业薪酬待遇较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不强,就业不稳定,局部地区出现农村劳动力输出多、回流也多的现象。据人社部门反映,个别劳动密集型企业农民工年流失率高达40%,制约了全社会非农就业比重的提高。

(三)农民工劳动强度较大

根据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广东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为50个小时,多于《劳动法》规定的44小时;以五天工作制计算,平均每天工作10个小时,农民工的劳动强度偏大。平均工作时间最长的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为50.9小时。

(四)工资收入偏低导致农民工幸福感下降

广东省政府高度关注民生,多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但一些企业主往往把最低工资标准作为支付农民工劳动报酬的实际标准。农民工工资水平与物价和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不成比例,与社会平均工资的差距不断扩大。2010年,广东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人均从业总收入为15108元,比同期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0358元)低25250元,比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22633元)低7525元。

五、对策建议

切实解决农民工问题意义重大,广东应紧密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推进农民工工作。对此建议:

(一)促进农民工就业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相结合,夯实农民工幸福生活的基础

农民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当前,广东正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树立就业优先的原则,把稳定和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使促进农民工就业的过程成为调整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一是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二要注重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三要继续推进“双转移”战略,增加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的数量,形成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就业增加促进经济更快发展的良性循环。四要注重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二)提升农民工素质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增强农民工创造幸福的能力

农民工实现就业、获取幸福必须提高就业能力,而素质和技能培训是增强就业能力的重要一环。一要优化就业培训的投入机制。二要建立农民工培训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衔接机制,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要注重职业观、价值观的教育。四是完善就业培训的激励机制。

(三)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强化农民工长久幸福的保障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中之重,和谐劳动关系是幸福广东、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一是维护农民工薪酬权益。二是维护农民工社保权益。三是维护农民工职业卫生和生产安全权益。

(四)创新农民工管理体制与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相结合,营造农民工共享幸福的环境

加强农民工管理体制建设,保障农民工平等享受各种公共服务待遇,为农民工创造一个幸福生活的环境,是提高幸福感的关键。一是在完善基础建设上下工夫。二要建立各方面互联、共享的农民工信息调查系统。三要深入推进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加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定居下来的户口登记制度。四要切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五要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要将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柳钦,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困境与应对之策,《广东经济》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