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47:33

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篇1

关键词: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协同;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F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101(2012)04-0071-06一、引言

食用农产品(agri-food)主要指瓜、菜、果、肉、蛋、禽、奶等主要农产品,食用农产品供应链是由农民(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采购加工企业、农产品分销、零售商和物流配送以及最终消费者等“从田间到餐桌”上下游企业构成的供应链网络体系。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是指对农产品生产的原料供应、生产加工、产品物流和销售等环节参与者的关系的管理,具体的组织形式表现为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战略联盟(刘英华,吕志轩,2011)。

食用农产品供应链(agri-FoodSupplyChain)有别于其他消费品的供应链,主要反映在:农产品的易腐性对供应链的时效性提出了要求,而对食品本身提出了安全性的要求。因此,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模式既要保证农产品以最短的时间流动又要确保最安全的质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探讨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运用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工作中,通过构建完整可控的食用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可以降低交易成本,降低外部监管成本,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食用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保障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河北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在保证农产品数量安全的前提下如何稳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成为农户、农产品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和各级行政机关的一项重大课题。“三鹿三聚氰胺”事件、“红心咸鸭蛋”等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为河北省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敲响了警钟,打造长效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将运用供应链的思想考察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探索建立符合省情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二、河北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食用农产品供应链中影响质量安全的因素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质量和安全的组合,包括外观和内在品质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以及不存在对人体的现实和潜在危害,食用农产品质量应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生产者行为、流通加工、标准和监管等因素。这些因素发生在食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不同环节。

其中,在种植、养殖环节影响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为农业生态环境,包括水体的污染、大气的污染以及土壤的重金属超标等,由于近年来河北省的农业生态质量不断恶化,各种污染物通过大气(水体)—土壤—作物之间的微循环,富集于作物,从而引起作物的品质的下降。另外由于河北省土壤自然环境的恶劣以及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农民追求产量等原因,导致农药、化肥、兽药的过度使用,在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源头,化肥、化学药品、生物制剂等的大量使用给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例如农药残留超标、化肥过度使用引起的亚硝酸盐超标、兽药残留超标等。

在生产加工环节,超量使用甚至滥用食品添加剂,是引发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诱因。河北省食用农产品加工技术整体欠发达,食品添加剂的滥用甚至使用工业助剂的现象不可忽视。

在流通阶段,导致流通环节中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有很多:落后的流通模式导致大部分食用农产品未经加工或经初步加工即在农贸市场出售,导致监管难度增加;物流技术的落后导致食品分级和包装水平降低,流通中出现二次污染现象;传统批发市场安全准入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检测机制,使不合格食用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等等。

(二)河北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考察河北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可以发现尚存在以下问题:

1.政府参与食用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管理不深入,不全面,缺乏与食用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性。从宏观层面来说,政府对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参与和管理更多体现在服务与协调沟通上,包括政策支持,例如基础设施的建设,市场和协会创建的鼓励与主导,财政支持,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还包括对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监管机制的完善等方面。这就需要政府参与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做到与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协同。

考察目前河北省食品质量监管体系可以看出,尽管河北省成立了统一的食品安全工作委员会,统筹全省的食品安全工作,然而,各项具体工作还是由各部门独立完成,加之各部门的工作无法与供应链协同,导致了各部门各自为战,一哄而上不该管的乱管,或由于部门或地方利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出现问题推诿扯皮,无法按照食用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的关键性控制因素管理和控制质量安全,使工作效果大打折扣。例如,财政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浪费了财政投入;质量安全监管不能做到事前监管,形同虚设;惩罚机制简单单一,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缺乏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相关标准建设严重滞后。法律条款缺乏可操作性,有些甚至严重滞后。政府制度的完善是保证供应链体系顺畅的重要前提,制度的缺失和不足使许多操作无章可循,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和低效。

3.食用农产品供应链本身缺乏协调性,存在供应链组织不完整、信息不对称、利益分配机制不公平以及利益诱因导致的道德风险等问题。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方式落后、供应链组织不完整导致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标准化和专业化程度十分低下,很难保证食用农产品的优质化;食用农产品生产基础设施落后,流通环节薄弱;物流操作难度较大导致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的产供销没有形成供应链;信息不对称导致无法建立长期的战略联盟致使大量伪劣产品流入食用农产品销售市场,各主体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损害其他主体利益,严重危害消费者利益;食用农产品供应链运行机制存在缺陷。这些问题加大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与监管的难度。

(三)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河北省食用农产品供应链质量保障体系模型

解决上述问题,完善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应该从河北省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的实际情况入手,改进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组织模式,完善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体系构成,改善运行机制从而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构建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应该以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参与者为主,打造一个以供应链参与者为主导,政府制定政策和法律规范、参与监管、加强财政扶持、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立体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见图1)。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应通过一个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和完善的可追溯体系达到政府监管和供应链自身运行协同的目的。完善以冷链物流为主的现代化物流体系是实现全方位质量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础设施支持。如图所示,以下将从供应链参与者和政府角度分别阐述食用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与运行。

三、构造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一)基于供应链的食用农产品质量问题发生的机理分析

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强调运用系统集成的思想,以消费者需求为引导,协调生产资料供应商、农户、农产品加工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需求,从农用产品采购开始,完成农产品生产作业、运输、分销的等一系列过程。通过分析食用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问题发生的机理,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避免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

1.食用农产品供应链中信息不对称对质量安全的影响。信息不对称是制约食用农产品安全良性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标准不统一是造成农产品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因素,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增加质量安全信息投入(陈小霖,2007)。在整个供应链的各个节点衔接过程中都存在信息不对称,进而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主要原因有:(1)食用农产品供应链成员的获利和生存对信息不对称的依赖。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成员都想尽量的多获得信息,同时想方设法使对方(其他成员)少获得信息从而产生道德风险,抑制信息共享的意愿占主导地位。(2)并不是所有参与信息共享的成员都能获得等同的利益。刚开始时,核心企业(发起者)获得利益较大,非核心成员在信息共享上缺乏真正的主动性。(3)信息安全因素。一些成员由于对方在信息安全方面做得不好而蒙受了损失,因而对信息共享产生了畏惧心理,这是构成信息共享障碍的又一个因素。

2.供应链环境下食用农产品价格与质量博弈对质量安全的影响。食用农产品价格作为一个杠杆因子对农产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价格从一定意义上可以作为消费者衡量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指标。食用农产品价格与质量的博弈体现在两个方面:生产商方面价格调整对食用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和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与价格的权衡。零售商给予食用农产品生产商适当的价格激励,使得生产商根据相应价格和质量的博弈动态地调整农产品质量水平,从而使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对于消费者来说,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价格没有在合理的承受范围内,消费者很可能不会选购此农产品,造成农产品积压浪费。食用农产品消费者可以接受通过高价格去买让自己放心的农产品。这一点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上述论述中食用农产品零售商对于生产商提供合适价格激励能够实施。

3.食用农产品供应链中利益分配机制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影响。合作关系对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直接正向影响(戴化勇,2008),稳定的合作关系取决于合作各方所取得的利益是否公平合理。科学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是保障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的重要方面。这是因为,食用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取决于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运行水平,在食用农产品供应链利润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利益分配规则是决定各企业收入大小的因素,进而决定他们的努力程度和能力水平,进一步会影响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郭丽华等认为,在多次合作中,只要供应链上一期的实际收入不低于最优收入水平,各节点企业均会选择最优的努力程度,这正是食用农产品供应链企业战略合作关系的形成机制(郭丽华、张明玉,2006)。食用农产品供应链战略联盟关系的稳定会对质量安全水平产生积极的作用。

4.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行为对质量安全的影响。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行为对农产品企业质量管理效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过程中,整个供应链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对其中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要素流动进行组织、协调与控制,以期获得农产品价值增值的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中还包括正向的质量管理行为(例如HaCCp标准)和逆向的质量安全问题追溯体系。实施过程管理,把食用农产品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流程整合与客户响应都能很好地与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联系起来,每一个环节和过程也都是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效率的重要方面。因此,保障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应该从改进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入手,完善食用农产品供应内部的协调机制,加强信息的沟通与透明,保持供应链的稳定性。

(二)构造供应链管理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1.改进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组织模式,构建供应链战略联盟。供应链管理思想强调的是通过有效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方法,使供应链上的众多参与者实现利益共享,最大化地提高供应链整体的收益水平。利益分配的不公平会导致供应链管理的低效率,低效率的供应链很难保证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农产品。

当前,食用农产品生产规模过于分散,政府无力监管是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的根本原因。要彻底解决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就必须对过于分散的农产品供应组织模式进行改进。张敏认为,我国食用农产品供应链主要有三种模式,即“农户+批发市场”模式;“农户+企业”模式;农产品“直属农场+企业”模式。在不同模式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控程度是不一样的(张敏,2010)。笔者通过考察河北省的食用农产品供应链,情况类似。每个不同的供应链组织模式中质量监管难度不同,因此通过改进供应链组织模式,可以用最小的成本实现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1)改善传统的“农户+批发市场”模式,建立“农户+专业协会+产地批发市场”模式,“农户+批发市场”模式由于运作成本低是目前食用农产品最主要的供应组织模式。然而,在传统的批发市场中,农户的地位低,收益低,运销商承担着质量安全问题的全部责任,但是运销商所获利润与承担风险不匹配,农户的分散导致可追溯性差。改善“农户+批发市场”供应组织模式的思路应着眼于解决利益分配机制,加强供应链内部的信息沟通,减少交易过程的机会主义行为。引导建立种养殖农户的专业协会,通过协会建立起农户、政府、批发市场的沟通桥梁,在种养殖户增收、地方政府财政增收和地方政府监管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产地批发市场能够有效地把农户、运销商、地方政府部门的利益统一起来。各个利益参与者能够珍惜“产地”的声誉。一旦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损害的是产地的声誉(例如,前几年曝光的张北县无公害蔬菜喷施剧毒农药的事件,正是因为没有“产地”的概念,农民对质量安全问题漠不关心,地方政府没有利益关系,出现问题惩罚的是运销商)。(2)整合“直属农场+企业”和“农户+企业”模式,建立“农户+合作社+企业”模式,强化供应链的垂直一体化。“农户+企业”的模式并未改变农业生产极度分散的状况,核心企业需要对成百上千个农户进行质量监管是非常困难的,双汇的“瘦肉精”事件就说明了这一点。“直属农场+企业”的模式是典型的供应链纵向一体化的模式,企业可以把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直接置于自己的计划和管理之下,通过过程管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以实现全过程控制,但是这种模式前期投入成本高,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及规模的扩大又有制约(例如河北大午集团),因此利用供应链虚拟经营的思想,以农户的合作社为纽带,强化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垂直一体化,对于完善食用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是一个不错的组织模式。通过对河北省内食用农产品出口企业——河北德利食品有限公司、河北惠康食品集团和秦皇岛正大的调研,这些企业多年来未发生过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得益于这些企业有一条纵向一体化的供应链。

供应链垂直一体化模式可以概括为:“农户+合作社+企业”。企业包括加工企业以及“农超对接”中的超市,核心企业通过供应链的管理,可以做到:第一,建立可控的质量检测体系,可以实现从种植养殖前的土壤检测、种苗的供给及质量监控、农药兽药的使用情况的监控、种植养殖过程中的定期检测以及收购时的质量检测从而实现自源头——过程——终端销售的系统质量检测体系,有效保障了食用农产品的安全。第二,建立起能够追溯到源头的质量安全问题可追溯系统,降低农户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几率。第三,方便质量安全主管部门从源头到终端销售的质量安全的检查、监管。第四,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收益水平,从而减少了由于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引发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由核心企业为主导并与政府监管相对接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应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平台,有利于实现各个企业的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各个企业更加快速地应对市场变动,相互之间密切地协同合作。信息平台可以部分消除供应链上各企业间的信息不完全,能够帮助消费者降低食用农产品质量风险,提高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契约缔结关系的供应链企业由该平台的支撑,最大化地透明各自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为,供应链核心企业更是执行其领袖作用,监督其成员企业,各成员企业也在平台的辅助下相互协商和监督。

信息平台应该具有柔性、增值性、协调性和信息的可逆性。食用农产品供应链上的企业能获得效率提升和经济利益优化,然而更重要的是安全监控,保证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胡莲,2008)。信息平台的建设应有效地与政府监管对接,方便政府通过平台对供应链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为的监控,消费者也更便捷地获取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通过全过程严格控制整条供应链,保证向市场提供优质放心的产品,达到全面质量安全控制。

2.优化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协调机制,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保持供应链的稳定性。食用农产品供应链伙伴关系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质量水平的稳定性。食用农产品供应链是由不同利益主体构成的合作型系统,供应链成员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往往会与其他成员或与系统整体目标产生冲突。另外,食用农产品供应链是动态的,包含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协调机制就是要协调控制整个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降低成本、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效益最大化,解决信息不对称、信任危机、利益分配不公平等问题,从而保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保障供应链的质量安全。

利益分配机制的公平与否是影响供应链协调机制的关键。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影响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稳定的主要因素受到成员企业边际贡献大小、风险规避程度、市场风险大小等直接经济利益的影响,因此,经济利益的协调与分配成为联盟稳定与否的关键因素。利益分配机制应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整个供应链各参与方利益分配的公平性,一是心理预期是否一致,而心理预期一致与否更多的涉及到信息的完备性与沟通的有效性。这就需要完善协调机制,在保证总体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兼顾各方自身的利益。同时,在发生矛盾冲突时,通过有效的沟通,最大程度地降低各种冲突对整个供应链的不利影响。

优化食用农产品供应链协调机制,应该发挥核心企业“信息中心”的作用,使市场信息准确及时地传递到供应链各参与方,从而做到食用农产品生产的有计划性,减少风险,增加效益。同时利益分配上要遵循互惠互利原则、利益分配合理化原则、风险、利益均衡原则、绩效递增原则,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明确分辨供应链各成员对供应链的贡献,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利益分配。

3.加强物流体系的完善,利用信息化技术改善传统的食用农产品物流模式,建立以冷链物流为主的配送体系。食用农产品的易腐性、物流过程中的易污染性决定食用农产品的物流模式需有别于其他商品的物流。改进传统的食用农产品物流模式,就是在食用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对运输、仓储、物流加工等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打通信息沟通,缩短物流过程,保证产品质量。冷链物流是保证易腐、生鲜食用农产品在运输配送过程中保证质量、减少损耗的最佳手段。目前,除部分大企业的低温或冷冻肉类、海鲜外,河北省食用农产品,特别是蔬菜等生鲜产品通常是采取常温保存、流通和初级加工手段,损耗大、质量安全难以保证,这些都损害了整个供应链的利益。因此,要积极利用政府的政策和财政支持新建、扩充冷链设施装备,或积极使用第三方冷链物流商,用小成本带来整个供应链的大利益。

四、基于供应链协同的河北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运行和监管的政策建议

1.宏观层面,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标准体系的建设;明确不同部门在供应链各环节中的作用,理顺管理权限,完善预警、监督、管理和惩罚机制,打造与供应链协同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研究表明,食用农产品质量监管涉及部门众多,有农业、质监、卫生、工商、药监、检验检疫、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多个部门,而在当前体制中仍然存在部门职责重叠、管理职权紊乱及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政府各部门的管理未能形成一张涵盖和统领食用农产品整个生产流程的监管网络(刘俐、张宇峰,2007)。要做到无缝监管,必须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建立和完善自上而下的纵向一体化监管体系,实现监管的一体化和专门化。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政府的监管应与食用农产品供应链自身运营协同,把政府的政策支持、财政支持、监管、惩罚等管理行为高效地覆盖在整个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中。

政府应在贯彻国家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同时,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配套法规,完善法律和制度体系。制定明确的、可操作的标准,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广HaCCp标准体系。

2.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改善供应链组织模式,扶持、鼓励优势食用农产品企业的发展,对于信誉良好的核心企业予以财政、税收支持,完善食用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的自身保障体系。对农户的种植养殖提供技术支持,改变落后的生产状况,在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同时增加农户的收入,进而激发农户对提供质量安全农产品的积极性,引导建立农户合作社或专业协会,架起农户与政府与销售渠道的桥梁。

强化批发市场的准入制度,引导在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产地批发市场。笔者考察了石家庄桥西蔬菜批发市场和饶阳果品蔬菜基地批发市场,发现以这两个批发市场为核心的供应链面临的质量安全监管困难是一样的:货源供给分散性大、稳定性差、以短期交易为主、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反馈回路不畅通,是典型的末端控制方式。政府主导建立产地批发市场有益于缩短供应链环节,通过专业协会的作用把质量监管由末端管理向前端转移,有效地对产地农户进行质量监管。加强对加工企业、零售企业(农超对接)的财政、税收与政策的扶持。食用农产品供应链中,一般是大企业承担起食用农产品生产协调、收购、加工、运输、零售等诸环节的主要任务,承担着对食用农产品供应链实行企业化运作管理的任务,同时供应链自身有完整的质量监控体系。通过政策扶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可以把农户纳入到有效的监管体系中,实现食用农产品供应链自发的质量安全保障。

3.以农业信息化为契机,完善食用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平台建设和整合,强化可追溯体系。通过整合企业的食用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平台,政府应完善质量安全标准数据库和政府监管信息数据库,把政府的服务功能与监管功能纳入到共享的信息平台中。政府提供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质量安全标准、质量安全生产技能信息等,可以引导并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和效率。把政府监管部门纳入食用农产品安全信息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监管制度和长效机制,既可以有效地对食用农产品进行监管,更有利于建立长效的预警机制。通过对所有农产品监管信息建立国家数据库,公布监管政策、监管原则和方法,指导企业科学生产和消费者安全消费。

利用共享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强化可追溯体系。有效的可追溯系统是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工具。发达国家通过立法,把可追溯纳入食品的物流体系中。通过建立可追溯系统,可识别出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及时实行产品召回或撤销。河北省应该利用目前发展“物联网”的契机,完善食用农产品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完善有效的可追溯系统。

4.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系统。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系统是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田源、张文敏,2008)。食用农产品安全信用管理系统是对食用农产品供应链参与企业进行信用评估、信用披露、失信惩罚的一种信用管理模式。该系统应该以政府监管为主,通过收集有关质量安全的信息和质量投诉,对相关信息进行公示,对失信企业进行惩罚,对诚信企业进行一定的奖励和宣传,从而督促企业主动积极地实施质量安全保障措施。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信息平台为基础,以公正的食品安全信用服务机构为依托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系统,要求食品安全综合管理部门进行总体设计,行业协会或供应链核心企业对其成员进行指导和服务,消费者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系统进行使用,对建设情况进行监督。建立完善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征集制度和公正的信用评价制度,建立完善食品安全信用披露制度和公平的奖惩制度。

通过信用评级和信息披露,信用度高的食用农产品企业很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而信用度低的企业则不会被消费者接受,最终被消费者淘汰,因而可以督促甚至迫使企业加强自律,规范生产、储藏、运输、流通等各个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环节,完善产品投诉、产品追溯、产品召回制度等食品安全救济措施。企业也能从降低交易成本,减少监管机构的查验中获得利益。

五、结语

本文综合运用供应链管理和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在分析河北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发生的机理入手,构建了基于供应链协同的河北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模型,并从供应链自身和政府管理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改善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优化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协调机制;改进物流技术,使用冷链物流;整合共享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强化可追溯体系;引导建立产地批发市场;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系统等具体的对策。

建立一个供应链协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就是要做到供应链内部的协调和政府监管与供应链自身运营的协同,确保供应链自身质量安全保障和政府监管的无缝覆盖,确保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刘英华,吕志轩.农产品供应链的纵向一体化:理论基础与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1,(4):22-26.

[2]陈小霖.供应链环境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7.

[3]郭丽华,张明玉.基于利润分配机制的农产品供应链分析[J].物流技术,2006,(6):47-49.

[4]张敏.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J].农业经济,2010,(8):101-105.

[5]胡莲.基于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及其信息平台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8.

[6]刘俐,张宇峰.我国食用农产品供应链优化与控制关键因素分析[J].物流技术,2007,(5):93-95.

[7]田源,张文敏.基于供应链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24):95-96.

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篇2

关键词:食物供应链;原因;对策

一、食品供应链管理概述

(一)食品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食品供应链管理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观察》上被提出,食品供应链的管理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全面对食品生产、加工、物流等进行规划、组织、执行的过程,对食品供应链从原材料的供应至食物产品的流通整个过程的有效链接。食物供应链管理具有鲜明的特点:以最终顾客为中心、是全局管理模式。

(二)食品供应链管理产生的原因

随着食物供应链的产生和迅速发展,人们对食物产品要求也愈来愈高,主要表现如下:

消费者群体对食品和农产品的新鲜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并逐渐注重对食物交货时间的要求;消费者群体加强了对质量安全的要求,迫使食物生产加工行业的企业不得不进行食物供应链管理,以保障供应链上游和下游的销售和物流渠道的顺利畅通;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顾客对产品质量安全需求,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技术被用到食品领域,在这些高科技产品和技术应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风险和危害;国家和政府从人民群众安全和健康出发,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对食品的质量、安全作出严格的要求,迫使企业经营和生产不得不进行供应链思维进行。综上所述,食品企业不得不进行食品供应链管理,以满足人们大众对食品消费品要求的提升。

二、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普遍存在,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影射出国内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和检测存在严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各体系之间不协调。食品安全涉及面比较广,不是单一的部门努力就可以控制和避免的,需要几个部门协同作业、共同努力。在食品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发挥作用,这就导致各部门责任不明确,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使得对食品安全检测不标准,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能无法有效的发挥;食品安全体系中,法律法规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生产体系等之间协调不顺畅,没有形成有效的安全检测体系和应急预警机制。

2、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缺失全局性和完整性,处罚力度薄弱。从全局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建设现状,我国关于食品安全质量方面的只有《食品卫生法》和《农产品安全法》,这二者前者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国内法律建设暂时还没有将食品安全建立在食物供应链上,食物安全法律建设的不系统,致使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没有强力的保障,法律建设并没有形成强大的威慑力;相关法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的不完善,造成对食物造假、售价的违法行为没有加大惩处力度,对食品质量安全行为处罚较轻,没有起到足够的警示作用。

3、理论水平落后,未能满足食品业发展的需要。食品生产迅速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食品行业质量安全问题也屡禁不止,理论水平不能满足实际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即食品质量安全理论不具备时效性。需要针对实际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建立专门的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完善科学的保障体系和检测体系,尤其是对含食品添加剂物质的检测,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理论体系建设。

三、我国食品供应链管理的对策和优化措施

1、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虽然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和国际水平仍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食品质量、食品检测相关的法律体系建设仍不完善,亟需向有效化、合理化、高效化转变。虽然近年来,国内相关法律建设多大五六十部之多,但是法律并没有涉及对食品从田地至饮食过程,在这些领域存在空白。因此,面对当前食品质量安全严峻的形势,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快《食品安全法》的制定和颁布进程,建立专门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加强对食品质量监督力度,以满足消费者群体对食品日益提升的需求。

2、强化食品供应链管理,提升食品生产质量安全水平

强化食品生产源头的管理,从对食品生产原料、化肥、添加剂等治理着手,保证食品生产环境、条件符合生产的要求,积极的倡导健康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发展;在食品的生产过程中,打击生产中偷工减料、违规行为,及时发现不利于食品加工和生产的行为,避免引起食品安全问题,带来损失;加强对食品进入市场的审查标准,提高食品进入市场门槛,建立科学的市场监测和进出入制度。

3、RFiD技术加强对食品供应链可追溯性的管理

RFiD解决方案可以提升食品供应链和质量和效率,保障食品源头的安全,保障食品供应链中透明度的提升。通过该技术可以为食品供应链的商品提供详细的数据,这样就方便经营者关注食品生产各个过程的信息,让消费者看到经营管理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态度;当食品质量安全出现问题时,经营者可以根据该技术对食品进行追溯,发现出现问题的根源,并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消费者群体的恐慌和担心;根据该技术记录和存储功能,可以从食品供应链的下游向上游逐渐过渡,对那些违规、违法的行为和个人群体,及时召回产品,并对责任团体予以处理,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的正常秩序。(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谭立群;河北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研究——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2]王惠殊;浅析我国食品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商业经济;2011年16期

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篇3

〔关键词〕供应链系统;情报泄密;机理;信息安全;反竞争情报

〔abstract〕thepaper,fromtheperspectiveofthecounterintelligencetechnicalsupportsystem,constructedthesupplychaininformationsecuritysystemmodelfromsuchfivepartsastheinformationsecuritydecisioncenter,theinformationsecuritycounterintelligencecenter,thenetworkcounterintelligencesystemsupportedbythehoneynettechnology,thehumanintelligencenetworksystemandtheintegratedsupplychaininformationsystem;combedthesecurityhiddendangerofinformationsecuritysysteminsupplychain;andexploredthepathofthesupplychainsysteminformationleakagetofindthattheineffectivesupervisionofinformationsecuritygovernanceprocesscausedtheleakageofsupplychainsysteminformation,informationsecuritypolicymanagementlagsbehindtheinformationsecurityneedsofthesupplychainsystem,thefeatureofthedoubleedgedswordofthehoneynettechnologythreatenedthesecurityofthenetworkcountercompetitiveintelligencesystem,thehumanintelligencenetworkwithhighmaintenancecostandtheregulatorydifficultieshadbecomethesupplychainsystemsecurityshortboard,andthesecurityvulnerabilitiesofintegratedinformationsysteminsupplychainwasthebasisofcompetitiveintelligence.

〔Keywords〕supplychainsystem;informationleakage;mechanism;informationsecurity;counterintelligence

S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闭环的企业内部信息管理模式逐步为开放的供应链集成化信息管理模式所取代。当供应链成员通过开放的互联网来实现远程交互访问、进行信息共享时,这种开放的网络系统给需要高度保密的敏感情报如企业内部的生产、销售订单、合作企业的生产进度、企业间的资金转帐、招投标信息等,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从而威胁到整个供应链系统的信息安全。Sindhujapn和anandSKunnathur建议从管理控制的角度看,有必要对全球供应链中的各类组织的信息安全纪律进行全覆盖[1];RameshKolluru和paulHmeredith发现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不同类型的数据共享需求需要不同层次的安全性[2];peterFinch指出当公司暴露于组织间网络时,开展风险评估以及需要考虑业务连续性规划的重要性[3];Zacharywilliams等人通过定性研究,发现存在4个主要的供应链安全的驱动因素,即政府、顾客、竞争者和社会[4];蒋鲁宁认为信息安全供应链的安全涉及4个方面,即信息安全供给基础、信息安全产品(包括信息安全服务)过程,信息安全能力形成过程以及对这些过程的安全确认[5];刘丹则认为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安全涉及从粗到细的4个层面:系统级安全、程序资源访问控制安全、功能性安全和数据域安全[6];齐源选择了信息共享内容风险、委托-风险、管理风险、成本增加风险以及技术风险等5大预警指标,构建了基于第三方及GaHp的供应链信息共享风险预警系统[7];董绍辉等认为,供应链信息泄露的途径包括供应链上游企业、下游企业、独立第三方以及供应链管理系统等4个方面[8];宋伟等提出通过接入中间件,在内、外系统之间进行必要的安全隔离,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协同系统的鲁棒性和抗攻击能力[9];李剑锋等提出了由信息安全治理、信息安全管理、基础安全服务和架构、第三方信息安全服务与认证机构和供应链信息安全技术标准体系5个部分构成的供应链信息安全体系框架[10]。上述研究表明,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供应链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高度关注,从供应链信息安全的内容、影响因素、风险评估、泄密途径、体系框架到防范措施等方面都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在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的泄密源排查、泄密原因分析、泄密路径梳理等问题上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拟从供应链反竞争情报技术系统视角构建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模型,站在竞争对手的立场上审视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研究供应链系统情报为何泄密、如何泄密、怎样泄密的内在机理,促使供应链系统各参与方高度重视情报泄密的防控问题,避免或减少敏感信息情报的泄密。

1反竞争情报技术系统视角的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模型的构建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的构建应重点研究敌意侵害方的竞争情报系统,梳理出供应链系统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隐患,从反竞争情报技术系统视角来构建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模型。一般而言,敌意侵害方的一个完善的竞争情报系统由竞争情报中心以及组织网络、人际网络和信息网络组成[11]的“一中心三w络”的组织构架。竞争情报中心是整个竞争情报工作的中枢,它是为企业竞争情报决策提供信息资源支持;组织网络是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平台,它保障了竞争情报系统的协调一致;人际网络是企业竞争情报重要的隐性情报源,它是收集、分析情报乃至影响对手决策的一个有效路径;信息网络涉及企业的内网与外网平台,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整合与完善企业的竞争情报功能[12]。因此,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的构建应充分考虑敌意侵害方的“一中心三网络”的竞争情报系统组织构架,科学设计自身的信息安全系统。研究认为,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应由5部分组成,即信息安全决策中心、信息安全反竞争情报中心、供应链集成化信息系统、蜜网技术支持的网络反竞争情报系统、人际情报网络系统,如图1所示。

11信息安全决策中心

信息安全决策中心是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的中枢,统筹协调涉及供应链系统信息安全治理的重大问题;研究制定供应链系统信息安全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重大信息安全政策的协调;推动供应链系统信息安全的制度化建设,不断增强供应链系统信息安全治理能力。

信息安全决策中心接收来自信息安全反竞争情报中心的经过处理的各类信息情报,作为信息安全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同时,信息安全决策中心制定的信息安全战略、总体规划和重大信息安全政策等经由信息安全反竞争情报中心具体化为信息安全战术决策,作为信息安全反竞争情报中心各子系统行动的指南。

12信息安全反竞争情报中心

反竞争情报中心是企业反竞争情报技术支持系统的中枢,由反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反竞争情报分析子系统和反竞争情报服务子系统等3部分组成,负责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如图2所示。

反竞争情报中心对来自蜜网技术支持的网络反竞争情报系统和人际情报网络的各类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进而实施相应的信息安全策略管理:对可能引起安全事件的关键信息及其来源开展危害性评估并发出危机预警;对已造成实质性危害的信息安全事件作出应急响应,堵塞信息安全漏洞,努力减轻信息安全事件对供应链系统造成的损失;对信息安全方面的例外问题,及时上报信息安全决策中心,由高层决策者们进行非程序化决策。

13蜜网技术支持的网络反竞争情报系统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防御技术出现的蜜网(Honeynet)在检测、捕获和控制网络攻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蜜网由数据流重定向器与蜜网环境两部分组成的,该网络置于防火墙系统之后,所有进出网络的数据都会通过这里,并可以捕获控制这些数据[13],如图3所示。蜜网(Honeynet)包含一个或多个蜜罐(Honeypot),这种蜜罐(Honeypot)是专门用来吸引敌意入侵者进行攻击的陷阱。当入侵者试图针对供应链节点企业开展竞争情报活动时,往往直奔企业需要高度保密的敏感情报如企业内部的生产、销售订单、合作企业的生产进度、企业间的资金转帐、招投标信息等,而蜜网(Honeynet)中的网络应用程序恰恰以这些敏感情报来命名,这样入侵者就会立刻现行。反竞争情报中心就可以根据这些被捕获的资料来分析判断入侵者所使用的工具、方法及动机,进而建议信息安全决策中心采取反制措施。

14人际情报网络系统

人际情报网络系统是应情报活动的需要而构建的一种人际网络,是情报从业者获取、分析和传播非公开信息和隐性知识的重要平台[14]。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的人际情报网络分为节点企业外部人际情报网络和节点企业内部人际情报网络,如图4所示。

节点企业外部人际情报网络主要包括供应商、分销商、包括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物流服务企业、消费者组织、新闻记者等在内的第三方机构、竞争对手、最终消费者等,节点企业内部人际情报网络主要由企业内部各层级的管理人员和各部门的员工组成。

15供应链集成化信息系统

供应链集成化信息系统是各节点企业内部供应链与外部合作伙伴(如供应商、分销商、中介机构以及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新闻记者等第三方机构)集成起来的一个供应网链,是整个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的基础信息平台。供应链各节点通过高速数据专用线连接到internet骨干网中,通过路由器与自己的intranet相连,再由intranet内主机或服务器为其内部各部门提供存取服务,如图5所示。

供应链集成化信息系统是升级版的企业间信息系统,为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提供与外部供应链各节点的很好的接口,它实现了供应链合作伙伴间的信息交互与信息共享,消除了企业间传统的信息隔离状态。除信息集成外,供应链集成化信息系统还可以通过竞争情报的检测,筛选出数据流中的竞争情报信息流,将正常业务流与竞争情报信息流分开,从而实现了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功能集成。

2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的安全隐患梳理

21信息安全决策中心安全隐患梳理

作为整个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的中枢,信息安全决策中心一旦发生泄密事件,必将对供应链系统信息安全治理工作带来重大安全隐患。信息安全决策中心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大体涉及高管泄密以及信息安全治理过程中的情报泄密两个方面。信息安全决策中心的高管泄密专指参与供应链系统信息安全治理工作的高管恶意或非恶意地泄露涉及供应链系统信息安全治理问题的决策信息。恶意泄密往往发生在对公司不满或有预谋离职的高管身上,非恶意泄露往往因为缺乏责任心、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公司对高管的放任等原因造成的。

信息安全治理过程中的情报泄密可能发生在信息安全决策中心制定信息安全战略、总体规划和重大信息安全政策等的酝酿、起草、征询意见、方案评估、方案试行前的各个阶段。因为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牵涉人员多等原因,信息安全治理过程中的情报泄密问题更加难以控制。

22信息安全反竞争情报中心安全隐患梳理

信息安全反竞争情报中心的安全隐患主要源于反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反竞争情报分析子系统和反竞争情报服务子系统之间业务上的协调不够以及各自功能的发挥不够充分。具体表现为:其一,信息安全反竞争情报中心各子系统的协调不够,导致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存储以及上报不够及时;其二,反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忽视了可能引起安全事件的p键信息;第三,反竞争情报分析子系统对可能引起安全事件的关键信息及其来源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第四,反竞争情报服务子系统未能及时就信息安全方面的例外问题上报信息安全决策中心。

23蜜网技术支持的网络反竞争情报系统安全隐患梳理蜜网技术的应用使得网络反竞争情报系统在收集敌意侵害方的攻击信息、保护供应链信息系统情报、发现内网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蜜网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也会给网络反竞争情报系统带来安全隐患:其一,使网络反竞争情报系统遭受更多的攻击,交互的程度越高,模拟得越像,供应链系统陷入危险的概率就越大;其二,模拟服务的软件存在问题,也会产生新的漏洞;其三,敌意侵害方若取得Root权限,便可以自由存取目标机上的数据,然后利用已有资源继续攻击其它机器;第四,虚拟蜜网的引入使得架设蜜网的代价大幅降低,便于部署和管理,但同时也带来更大的风险,敌意侵害方有可能识别出虚拟操作系统软件的指纹,也可能攻破虚拟操作系统软件从而获得整个蜜网的控制权。

24人际情报网络系统安全隐患梳理

随着供应链共享信息平台的建设以及信息交互、信息共享水平的不断提升,人际情报网络系统的安全隐患问题愈加突出:首先,供应链共享信息平台为供应链节点企业外部人际情报网络和节点企业内部人际情报网络提供了功能强大的信息沟通平台,网络虚拟空间中的复杂人际关系增添了信息情报泄露的可能;其次,敌意竞争情报方可以利用共享信息平台中的人际情报网络,绕开供应链系统的防火墙,进入专用网络内部,更便于其竞争情报工作的开展;再者,传统的人际情报网络泄密仍然在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敌意竞争情报方可以利用接待或访问节点企业、欺骗、引诱和拉拢节点企业关键岗位人员及关联人员、通过关联第三方等渠道,获取供应链系统的敏感信息情报。

25供应链集成化信息系统安全隐患梳理

供应链集成化信息系统在实现供应链合作伙伴间的信息交互与信息共享的同时,也为敌意侵害方的竞争情报工作提供了机会。供应链集成化信息系统安全隐患可能存在以下3个环节中:其一,敌意侵害方成功地避开了供应链集成化信息系统的竞争情报检测;其二,数据流重定向器未能筛选出数据流中的竞争情报信息流,将竞争情报信息流误认为正常业务流;其三,intranet内主机或服务器为竞争情报方提供信息存取服务,就会造成供应链系统关键信息情报的泄密。

3供应链系统情报泄密的路径分析

31信息安全治理过程监管不力造成供应链系统情报泄密信息安全决策中心安全隐患之一在于信息安全治理过程中的情报泄密。由于情报泄密可能发生在信息安全决策中心制定信息安全战略、总体规划和重大信息安全政策等的酝酿、起草、征询意见、方案评估、方案试行前的各个阶段,因此,信息安全治理工作需要统筹规划,点面结合,齐抓共管。既要制定好信息安全治理工作的总体预案,又要有分阶段的详细应对计划。对参与信息安全治理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包括高管在内)实行全流程、全员备案制,从制度上堵塞安全漏洞。

32信息安全策略管理工作滞后于供应链系统信息安全的需要信息安全反竞争情报中心的安全隐患主要源于信息安全策略管理工作不能满足供应链系统信息安全的需要。具体表现为:信息安全反竞争情报中心组织协调工作不够,各子系统不能形成合力,导致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滞后;对可能引起安全事件的关键信息及其来源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未能及时发出危机预警信号;对已造成实质性危害的信息安全事件未能作出及时响应或应对措施不得力,未能及时堵塞信息安全漏洞,造成信息安全事件对供应链系统损失的扩大;对信息安全方面的例外问题,未能及时上报信息安全决策中心,延缓了高层决策者们非程序化决策工作的开展,以致高层决策者们不能及时调动整个供应链资源来消除信息安全危害。

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篇4

关键词:果蔬质量安全;供应链管理;质量安全监控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对于食品消费需求也经历了从解决温饱问题向追求营养、健康、安全等高质量食品需求方面转变。然而,近些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时有发生,这已经引起国家、陕西省、西安市等层面的高度重视,均颁布了不同层面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政策文件[1]。然而长期以来,陕西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存在重粮食、轻果蔬的问题,导致陕西省果蔬质量安全方面依然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提出从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研究陕西省果蔬供应链质量安全策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及较强的现实意义。

1陕西省果蔬供应链质量安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陕西果蔬从其培育到消费者食用的中间环节较多,上游至化肥农药供应商、中间商、运输商[2],下游至超市、其他批发零售商之间环环相扣,其供应链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出现果蔬质量安全问题。陕西果蔬供应链涉及具体环节如图1所示。陕西果蔬质量安全管理要想实现质的转变,需要进行果蔬供应链的全程质量控制,并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因此提出供应链视角下陕西果蔬质量安全监控策略研究,以便为陕西政府进一步完善果蔬质量安全监管政策提供参考[3]。

1.1监管机构不够健全,职责模糊,管理混乱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由于职能分工,陕西果蔬供应链各环节质量安全监控涉及省农业检验检测中心、环保、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标准化等诸多部门,各职能部门之间虽有分工但依然存在较严重的管理交叉问题,职责权限不够清晰,力量分散,协调困难,因此表现出弊端大于利处的负面效果严重[4]。同时,相关专业机构设置落后等问题致使陕西果蔬供应链质量安全监管效率始终保持止步,“监控真空”现象时有发生。

1.2果蔬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不够完善,检测技术支撑不足

陕西果蔬质量安全的监督保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完善的果蔬质量安全检测体系[5]。虽然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但果蔬农产业检验检测由于检测体系不够完善、技术支撑不足等原因,依然对于产地及消费终端监控力度不够。根据陕西省果业中心委托映潮科技大数据监测,2020年上半年陕西水果网络零售额45.15亿元,同比增长57.03%,排名仅次于山东,位居全国第二[6]。由此可见,近些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在农业的不断渗透,各县市水果(周至猕猴桃、大荔冬枣、临潼石榴等)销售方式从以传统线下销售为主转变为线上销售模式后,销售方式的转变将导致陕西省果蔬供应链生产源头与消费终端安全监控问题更为突出。

1.3果蔬生产经营缺乏统一组织经营导致源头控制把关难度较大

陕西果蔬流通的主要途径为个体经营和合伙经营,从事果蔬经营的大部分为规模较小的主体,其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缺少龙头企业引领,导致陕西果蔬市场呈现出“多、小、散、乱”的经营状况,进而使得已有的流通合作经济组织很难发挥其组织作用[7],同时也阻碍了陕西果蔬供应链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此外,陕西果蔬供应链上各利益主体存在仅追求短期利益,不注重果蔬绿色品质要求而忽视果蔬质量安全问题。

2供应链视角下陕西省果蔬供应链质量安全监控对策及建议

陕西果蔬质量安全监管问题表现在诸多方面,质量安全监管是一项需要运用系统论观点和系统工程方法来解决的艰巨任务,需要从多方面、全方位、深层次考虑和分析[8]。针对陕西果蔬质量安全问题,各监管部门都做出相应对策加以应对。果蔬供应链的各环节在供应链系统中相互作用、互相牵制,对其质量安全的监管也因为供应链上各环节环环相扣而产生不同的效用。其中,果蔬供应链的各环节连接着果蔬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打造健康、绿色的供应链有利于保障果蔬质量安全[9]。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针对陕西果蔬质量安全监管措施主要体现在生产环节的源头管理和流通环节的过程管理两大方面。

2.1生产环节的监管措施

(1)积极建立陕西果蔬生产资料监督机制,加强生产源头控制。相关部门应该不断加大对于果蔬生产过程中所需生产资料(农药、化肥等)的监管力度,尤其是农药管理方面,积极推行高毒农药销售建档立卡管理制度。(2)深入推行县-市果蔬市场准入制度。陕西省相关农业部门应在各县市定点果蔬农产品批发市场(胡家庙蔬菜批发市场、朱雀批发市场、宝鸡市人民街果蔬批发市场等)建立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室,开展市场准入检测工作,将不符合安全质量要求的果蔬拒之于市场之外,把好市场入口关,建立陕西果蔬农产品质量安全协议准入制度[10]。同时,政府应该积极推进区块链技术在果蔬供应链中的应用,实现陕西果蔬质量安全可追溯。(3)继续加大陕西果蔬供应链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力度。突出抓好限制农药定点经营,同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严肃整顿,对有问题的经营企业严肃处理[11]。另外,继续加强供应链各环节安全生产检查、农药信息监测预警等工作,全面提升农药监管能力和水平,全力保障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2.2流通环节的监管措施

在运输环节,主要监管措施有定点监测,在途检查运输果蔬的质量。但由于目前制度规范尚不健全,果蔬在途检查基本属于空谈[12]。另外,还应积极开展“绿色通道”优惠政策,继续完善果蔬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建设布局,提高果蔬物流运输效率与配送质量,完善果蔬销售渠道,严把果蔬销售关[13-14]。积极启动发展果蔬运销“绿色通道”渠道,切实加强对果农和销售商的宣传引导,在果蔬种植重点建立运输绿色果蔬配送站,实现销售渠道绿色畅通,同时积极开展冷链物流,保证果蔬质量过关。

3结语

在分析陕西省果蔬供应链质量安全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陕西果蔬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可以采取的对策建议,通过积极启动发展果蔬运销“绿色通道”渠道,实现销售渠道绿色畅通,从而提高陕西省果蔬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肖静.基于供应链的食品安全保障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9.

[2]何明珂.物流系统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陈小霖.供应链环境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7.

[4]王其藩.高级系统动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5]陈琴.基于鲜活农产品连锁经营的物流商选择与激励[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1.

[6]马士华.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7]陈劲松.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概况[C]//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3:341-349.

[8]杨天和.基于农户生产行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实证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

[9]周洁红,钱峰燕,马成武.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研究与进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4(4):27-30.

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篇5

关键词:长株潭;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f2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7-1712-03

长株潭城市群于200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十一五”期间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全面推进,与此同时,“3+5”城市群建设成为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契机。

2011年3月17日湖南省被正式纳入国家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省建设试点,是继山东省之后的第二个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将使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面临新的机遇和风险。随着湖南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长株潭区域作为湖南省的中心位置,农业信息化程度、农村信息化水平、市场信息化发展都走在全省的前列。研究信息化环境下长株潭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风险及其防范策略,可为长株潭及相近地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提供参考。

1信息化环境下长株潭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风险概述

信息化环境下长株潭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风险主要有三个来源:信息化风险、组织协调风险和质量安全风险。

1.1信息化风险

信息技术的目标就是为了改善市场运作机制、提升市场运作效率,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市场化。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化风险突出表现在计划经济下行政机制推进信息化,传统的政府体制决定了其人员的知识结构、市场化理念、推进的困难程度,行政体制下的信息化推进可能会产生两种问题,一种是传统的内部阻力,不理解、不明白、不接受信息化事务,抵制信息化;一种是热衷于信息化建设,其意图却在信息化本身之外,寻求信息化“权力寻租”。除了政府参与所特有的风险外,信息化过程中的技术性风险是必然存在的[1]。

1.2组织协调风险

组织协调风险是指供应链节点企业间因缺乏信任存在“牛鞭效应”、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等问题,加大了供应链风险管理的难度。农产品在“种子-食品”过程中存在诸多导致污染、不安全的风险因素,以签约农户为主体的生产经营方式在生产和流通环节中难以从根本上保证农产品安全,致使产品供应链节点成员间缺乏信任与合作,给组织协调带来风险。

1.3质量安全风险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是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产品质量关系到企业、组织等各节点单元的信誉和发展,一次安全事故会毁掉一个企业,可能给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造成致命打击。三鹿的破产、双汇的危机、金浩茶油风波等因产品质量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沉痛打击,给供应链上游企业带来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2信息化环境下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风险防范

农村农业信息化的目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农民、加工企业、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之间建立组织协同关系,共同提高整个供应链抵御风险的能力。供应链各节点要素间的互动都是通过信息传递来完成的。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信息不完全和信息的不对称都会导致市场风险,降低市场运作效率,提高交易成本。信息的不对称促使供应链主体行为发生变化,而处于弱势的农户承受的风险更为突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障碍,影响着农业战略结构调整。

2.1政府要积极作为

现阶段湖南省农村信息化正在紧张有序地推进,作为政府主导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政府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十分重要。政府需承担管制、管理、服务三大角色。管制的目的是采取管制或者其他措施限制或控制农业信息化过程中主体承担风险,不能转嫁风险。管理的目的是政府行使职能,提供服务,从各个层面如战略、政策、规划、项目以及运作层面实施风险管理,充分考虑到风险的因素和风险的后果,进行决策;同时,规范政府行为,做到廉洁行政,不出现类似“天价内存条”、“天价u盘”、“政府采购特供”等腐败采购,不出现项目实施中大规模腐败事件。

政府作为信息化推进方,在规范行政、廉洁行政、纪检跟进的环境下,通过宣传

教育计划提升社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通过专门的教育和培训计划,有力推进公务员信息化培训、信息化讲座,培养风险管理、安全管理的专门人才以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定期开展电子政务技能竞赛,规范信息化办事流程,杜绝“权力寻租”。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开展风险管理、安全管理的专业人员培训和资格认证。让风险管理充分地整合到组织管理的过程之中,努力使涉及农村农业的各级公务员知农业、懂政策、精业务,成为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有力推动力[2]。

政府作为信息化规则的制定方,对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风险规避具有标杆性作用。制定可行的农产品标准化体系,确立各级农产品标准制定责任方,制定检测检验标准,制定信息化交易安全、信息服务标准化流程体系、交易担保机构、相关的支付安全法律法规、电子交易法和电子商务法;建立省、市、县、乡(镇)、村一级的信息化技术安全平台,确保农产品供应链各节点单元技术可靠、信息可信、交易安全。

政府积极作为是农村农业信息化得以顺利实施、有效管理、层层推进的有力保障。也是信息化环境下规避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风险的重要要素。有效的政府行为、廉洁的公务员队伍将是信息化环境下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

2.2防范组织协调风险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在国外已经通过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运作方式。在湖南省农村农业信息化过程中,逐步把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搭建到信息化进程中来,并逐渐形成规模。目前,长株潭农产品市场从“种子-食品”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没有较为核心的农产品企业建立强有力的组织协调信息网络。企业和经济组织之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关系还是典型的市场交易行为,没有达成一定规模的战略合作、签约合作关系。农户在遇到市场疲软时无法有效地寻求企业渡过难关;在遇到市场强势时,农户和经济组织为寻求更多的利润而放弃合作企业,导致企业和经济组织个体没有形成有效的供应链,还停留在松散的合作关系上。在有效的封闭农产品供应链下(图1),各供应链节点按签约要求组织订单式农产品生产、包装、规范,最后到消费者手中,在信息资源共享、各供应链节点之间信任合同,组织协调成本较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就会降低。但事实上因为各节点彼此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各自的利益导向、市场价格、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供应链各节点之间组织协调存在预知的风险[3]。

防范组织协调风险的最有效机制是农产品企业或农业龙头企业在整个过程中应处于核心地位。为保证农产品质量,需要跟踪、调查、检测,严格按签约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要求,各节点之间需要把共同利益的分配机制尽量完善,企业在逐渐发展过程中可以不断完善“企业+经济组织”的合作机制,逐步实现共同的战略目标,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在实施过程中,企业诚信行为将不断强化这种战略合作关系[4]。

2.3产品质量安全控制

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是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最终能否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环节。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对农产品“种子-食品”跟踪逐步可行。食品供应链逐步运用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俗称电子标签,进行食品追溯。建立有效的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跟踪、追溯制度,以农产品电子化身份卡的方式进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平台,提供质量安全检测与跟踪可查[5]。

农产品可追溯性是解决农产品安全的一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对发现有安全隐患的食品实行召回;另一方面可以对责任企业追究责任。可追溯制度可以规范农产品食品安全管理,减少或杜绝不安全食品、假商标、假标识、假包装等,尽可能地减少其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在源头上对农产品实行上市准入制度,在上市后实行可追溯制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严格的安全检测制度和抽检制度是有效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方法。

3小结

信息化环境下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风险集中体现政府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能否担当起重要的管制、管理、服务角色;农产品交易主体能否有效地进行组织协调沟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及可追溯制度及信息化系统能否实现监管。预知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风险是有效推进湖南省农村农业信息化、湖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前提。面对社会诚信缺失、道德偏离、政府服务角色缺失的问题,对信息化环境下农产品供应链

管理风险进行分析,并对其提出防范措施,以期对推进湖南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夏英,宋伯生.食品安全保障:从质量标准体系到供应链综合管理[j].农业经济问题,2010(11):60-63.

[2]方为辉.基于封闭供应链管理的北京市农产品物流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物资学院,2010.

[3]彭剑,赵佳荣.建立和完善湖南省农产品封闭供应链初探[j].现代农业科学,2008,15(5):57-58.

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篇6

【关键词】互联网供应链风险防范

随着全球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纳入了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并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对其进行规划,企业界也因此掀起了一轮关于供应链及其管理的研究热潮。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间需要更高层次的合作与集成,它们之间的关系也由纯商业的买卖关系转变发展为一种相互依存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关系后企业间的合作也将更富有成效。一般认为,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管理的重点和核心是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的关键在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客户等)如何进行联接和合作,以及相互之间如何在设计、生产、竞争策略等方面进行良好的协调。建立这种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对于企业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实践说明,由于各企业之间存在着目标差异和利益差异,在应用互联网后这些差异并未消除,反而新增加了一些带有现代信息技术特征的风险,因而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在基于互联网的合作过程中除了存在固有的风险外,也会产生一定的新风险。我们可以把企业在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后而相应产生的风险统称为供应链风险,它包括供应链固有的风险和带有现代信息技术特征的风险。下面我们就企业供应链风险及其防范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基于互联网的企业供应链的重要性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供应链管理(SCm)强调企业如何凝造自己的核心能力,以便和其他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业务外包,委托合作企业完成部分业务工作,自己则集中资源经营更擅长于竞争对手的,能为本企业创造特殊价值的关键业务,在利益分享、风险分担的前提下,实现“双赢”甚至更多企业“共赢”的目标。

过去,企业之所以选择合适的经营伙伴,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采购成本和销售成本,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增加经营利润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市场全球化的趋势愈发明显,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社会从原有的卖方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企业面对这样一个变化迅速而且很难准确预测的全球化的买方市场,为了提高综合竞争力,不得不采取更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于是许多企业把目标瞄向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

实际上,企业供应链管理包括短期计划管理和中长期计划管理。短期计划管理的主要内容有:(1)何时采购何种原材料;(2)如何充分利用生产资源安排生产;(3)怎样合理安排运输路线;(4)如何编制合同履行计划;(5)怎样履行对客户的承诺等等。中长期计划管理的主要内容有:(1)以何种策略与供应商建立关系;(2)在何处设立工厂为宜;(3)怎样才能建立国际运输网络;(4)如何开展网络营销;(5)如何应对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等等。在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管理思想看来,企业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已经转变为一种战略性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借助于互联网远程处理,资源共享和实时监控的优势,将合作伙伴的资源与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相统一,从而稳定整个供应链,达到降低供应链总成本、降低供应链总库存、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协调的目的,并保持供应链各合作伙伴相互之间在操作上的一贯性,使供应链节点企业在财务状况、服务质量、产品产量、用户满意度和业绩等方面均能有大幅度的改善与提高,从而更富有成效地解决供应链短期计划管理和中长期计划管理的问题。常见的基于互联网的企业供应链模式如图1所示。

二、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风险的主要类型

(一)企业供应链固有的风险

企业供应链固有的风险是指不论供应链基于何种模式都可能存在的风险。实践证明,企业供应链固有的风险主要有以下类型:

1.目标冲突风险

在供应链模式下,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是具有独立利益要求的经济主体,单个企业的行为目标从根本上说还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而它们都面临着双目标决策的问题,即企业自身的利润最大化以及满足供应链的整体要求。这两个目标在很多时候是一致的,但在下面两种情况下往往会有冲突:

(1)在满足供应链整体利益要求时可能会损害企业的短期利益。

(2)如果一个企业同时为多条供应链提供服务,则面临着多目标决策问题而在短期内难以作出全面合理的取舍,并由此面临一定的风险。

2.信息不对称风险

网络技术的发展并未完全消除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委托问题仍然存在,并给供应链带来相应的风险,主要有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两大类。

(1)逆向选择风险。在供应链环境下,制造商(委托人)在选择供应商(人)时,供应商掌握了一些制造商所不知道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是对制造商不利的,供应商因此与制造商签订了对自己有利的契约,致使制造商可能蒙受损失。

(2)道德风险。在供应链环境下,由于制造商无法观察到供应商的某些行为,或者是由于某些外部环境的变化仅为供应商所观察到,而供应商为了自身的利益,在有契约保证的前提下可能采取一些不利于制造商的行为,如推迟供货时间或降低产品质量,从而损害制造商的利益,致使制造商面临一定的风险。

(二)基于互联网的带有现代信息技术特征的企业供应链风险

企业在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关系后,由于互联网具有分布式、开放性的特点,与原有的集中式、封闭性的供应链相比,将可能产生一些带有现代信息技术特征的风险。基于互联网的带有现代信息技术特征的供应链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故障的风险

任何计算机系统都存在着由于操作失误或硬件、软件、网络本身出现故障,而导致系统数据丢失甚至瘫痪的风险。在互联网结构的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其分布式、开放性、远程实时处理的特点,系统的一致性和可控性降低,一旦出现故障,其影响面更广,系统恢复处理的成本更高。

2.内部人员道德风险

这主要是指企业内部人员对系统数据进行非法篡改、泄密和破坏等所造成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互联网供应链系统不仅与企业内联网完全融合,而且与整个互联网相联,因此其内部人员道德风险远远超过了以往的范畴。从地域上看,已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即风险不但有可能从企业内部进入供应链系统,还有可能从企业外部的互联网进入供应链系统。

3.供应链系统关联方道德风险

这主要是指关联方(如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非法侵入企业内联网,进行以剽窃数据和知识产权、破坏数据、搅乱某项特定交易或事项等为目的的活动而产生的风险。在互联网条件下,企业内联网与关联方内联网之间需要建立外联网联接,由于存在数据交换和实时处理关系,需要相互之间开放一定的数据库资源,从而使供应链系统的数据库资源面临着风险。

4.社会道德风险

这主要是指来自社会上的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对企业内联网的非法入侵和破坏,这是目前媒体报道最多的风险类型。目前互联网社会道德风险主要来自网上的信息截收、仿冒、窃听、黑客入侵、病毒破坏等,尤其是黑客攻击和病毒破坏,已成为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企业供应链风险的防范方法

(一)供应链固有风险的防范方法

1.明确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准则

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至关重要,企业在选择合适的供应链合作伙伴时首先必须明确选择准则。日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如weber和Dickson)已提出了较多的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准则,可供企业参考。weber在总结Dickson的23项评价供应商选择准则的基础上,对它们重新进行了排序,在他看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价格、准时送货、质量、装备能力、地理位置、技术能力、管理与组织、行业名誉与地位等方面,如下表所示。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CimS课题组在调查后认为,目前我国企业在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时,主要的标准是产品质量,这与国际上重视质量的趋势是一致的;其次是价格,92.4%的企业考虑了这个标准;另有69.7%的企业考虑了交货提前期;批量柔性和品种多样性也是企业考虑的因素之一。同时也指出,我国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持过多的主观成分,有时往往根据对企业的印象来确定合作伙伴的选择;选择的标准不全面,不能对企业作出全面、具体、客观的评价,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因此企业在优先考虑价格、准时送货、质量、装备能力、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同时,也要考虑服务、所处的内外环境、内务状况、信用程度等因素,并且要注意,选择的准则是多方面的且会不断发生变化。

2.设计恰当的激励机制

根据博弈论观点,供应链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一个博弈过程,供应商出于私利往往会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继而破坏供应链的正常运转,造成供应链的不稳定。因此,外部的适当的激励机制是保证供应链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对供应链合作伙伴的激励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价格激励。价格往往是供应链各合作企业最为敏感的要素。

(2)订单激励。在拥有多个供应商的情况下,订单的分配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

(3)商誉激励。如果在供应链合作协议条款中包含败德行为公开条款,则会对潜在的投机者施加有效的约束。

(4)淘汰激励。谁违反供应链合作协议并破坏供应链的稳定运作,谁就有可能遭受淘汰出局的际遇,它是一种有效的负向激励机制。

3.在供应链各合作方之间建立信任机制

增进相互间的信任是防范供应链风险的关键。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进行专用性投资。这意味着企业的业务经营活动将更多地依赖于合作的业务部分,使对方相信双方的良好合作关系是获得长期利益的一个保证。

(2)确立“正和”思想。根据博弈论,“零和”甚至“负和”博弈意味着合作的双方必须重新分配原有资源,从而导致冲突。因此,合作伙伴关系要求双方合作的基础是要赢得“正和”的博弈结果。

(3)追求公平。在供应链各合作方之间形成公平竞争、获取公平利益的氛围,也有助于增进相互间的信任。

(二)基于互联网的带有现代信息技术特征的企业供应链风险防范方法

基于互联网的企业供应链系统涉及企业的许多方面,因而其安全问题必须全面考虑,既要考虑管理和控制方面的措施,也要考虑监督措施,还要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安全控制技术。总的来说,企业可以采取如下措施进行风险防范:

1.建立和完善计算机技术控制体系

运用软件和硬件技术建立完善的计算机安全管理体系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特征。具体地说,企业可以运用如下关键技术来防范风险:

(1)利用防火墙技术预防外来攻击。防火墙(Firewall)是一组介于互联网和企业内联网之间的访问控制系统,它充当屏障作用,保护企业信息系统(内联网)免受来自互联网上的攻击。防火墙可以软件形式运行于计算机上,也可以硬件形式设计在路由器上。

(2)利用漏洞扫描技术增强系统的安全性。漏洞扫描技术就是通过对系统安全脆弱点的自动检测,找到安全漏洞,并给予修复的一种安全技术。根据扫描对象的不同,漏洞扫描技术可分为互联网扫描技术、系统扫描技术和数据库扫描技术等几大类,它们分别负责扫描和修复不同的安全漏洞。

(3)利用入侵检测技术防范黑客攻击。入侵检测技术是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恶意使用行为进行实时识别和响应的一种安全主动控制技术。它可以在系统被破坏前主动中断并响应安全漏洞和误操作,实时监控用户的活动,其入侵检测记录还可用来追究入侵者的法律责任。

(4)利用病毒检测与消除技术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攻击。为了检测和消除计算机病毒,国内外已经研制出很多种反病毒软件,一般都能有效地检测和消除许多种计算机病毒,并具备在网络环境下实时监控的功能。但目前的技术尚无法做到制止新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因此反计算机病毒技术需要不断发展和提高。

(5)运用计算机信息加密技术实现对系统程序和数据文件的保护。通过密码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安全手段,利用该技术可以保护系统程序和数据文件的安全。

2.建立完善的单位内部控制和管理体系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护资产安全,保证数据记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障经营管理政策的执行而采取的全部方法和措施。内部控制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两类,一般控制是对供应链系统环境的控制,应用控制则是对系统运行过程的控制。显然,不同的环境和应用系统模式,其内部控制的方法和措施是不同的。由于企业规模和生产经营特点的不同,基于互联网的企业供应链系统的应用模式也会有所不同。但不论是哪一类型的系统结构,其系统组成的基础部分都是企业的内联网(包括分支机构的内联网)。因此,基于互联网的企业供应链系统的内部控制主要是内联网的控制,其主要的内部控制点如图2所示。

从图2可知,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系统内部控制点主要包括八个方面,分别是:①操作系统;②数据库系统;③系统开发;④系统维护;⑤应用系统;⑥计算中心;⑦组织结构;⑧工作站。企业必须对这八个控制点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以保护供应链系统的安全。

3.建立和健全外部控制体系。

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内联网不再是独立、封闭的系统,已成为互联网世界的组成部分。要保护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的安全,还必须对企业内联网以外的系统空间进行控制,也就是面向企业内联网的外部环境所进行的控制。企业内联网与外联网及互联网的关系如图3所示。

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篇7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供应链透明食品供应链

透明食品供应链的提出背景

食品安全问题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但随着人们消费层次的提升、消费维权意识的觉醒以及新闻媒介行业的飞速发展,现在每一次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都会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的影响。20世纪末欧洲发生的疯牛病危机、2008年我国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极大关注与担忧。在我国,不少人甚至发出“我们还能吃什么”的感叹。由此,消费者对“口蹄疫”、“瘦肉精”、“二英”、“禽流感”、“沙门氏菌”、“肉毒杆菌”等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专有名词耳熟能详。

在此情境下,消费者日益关注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对他们所购买和消费的食品的安全特征有不断增长的探寻欲望。虽然食品的质量标签能传递许多关于食品安全的信息,但这并不能转化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的信心。trienekens&Beulens(2001)指出,人们对整条食品链(foodchain)质量的透明信息有日益增长的需求,这种透明信息来自于现代的追溯方法的支撑。消费者希望得到他们充分信任的安全食品,他们要求食品企业提供食品安全保证和诚实的食品信息以建立对食品的信任。

为响应民众的食品安全诉求,行业标杆企业、相关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积极行动起来。为保障食品安全、增强人们对食品安全性的信心,欧盟于2002年制定了食品基本法(GeneralFoodLaw),该法律中诸多内容涉及到食品质量与安全信息的记录与披露问题。早在1993年,食品法典委员会就将HaCCp推荐为最有效的保障安全食品供应的管理体系。由于分子生物学(例如Dna方法)的长足进展,宏观和微观层面的食品安全保障系统得到了快速专门分析方法(如快速检测技术)的支撑。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有效的食品安全保障系统的建立健全提供了技术基础。实验室信息系统与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联结也为食品供应链中的食品安全创制了一个有效的保障网络。随着食品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与安全决定因素的了解也不断深入与全面。由此可见,观念、法律、技术、知识的进步在不断增进食品的安全性及食品相关信息的透明性。

食品行业企业在为客户和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食品、诚实的信息和相关的服务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在过去的20多年里,食品质量保证(qualityassurance)已成为食品行业食品安全政策的一块基石,建设整合的质量管理系统(integralqualitymanagementsystems)已成为业界追求的重要目标。这一系统涵盖了食品生产经营中的所有环节,包括原材料供应、食品生产、包装、运输与物流、研究与开发、生产设备的维护、员工的教育与培训等。一些大型的零售企业制定并执行覆盖整个供应链的食品安全标准,以加强食品供应商的管理、提高食品安全性和相关信息的透明性。

国内一些食品企业在追求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安全及透明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比如,上海万事发实业总公司构建全透明食品安全产业链,成功地打造出全国首张有机食品“身份证”,生产的“瀛丰五斗”有机米实现了从种植、收割、运输、销售等全过程的安全透明。消费者从商店买回瀛丰五斗有机米,通过有机米档案查询系统,输入6位数字的食品安全信息码,便能清楚地掌握这包米的所有“身份”情况,包括种植管理者、地块管理者、作物品种、播种期、移栽期、施肥记录、病虫防治、收割记录等。“瀛丰五斗”有机米的高度安全、透明特点赢得了市场的青睐,一直供不应求。2013年4月,现代牧业(集团)有限公司启动“透明牧场”项目,作为乳业的首个透明牧场,现代牧业坚持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应用最先进的管理理念、装备设施、生产技术,使牧场运营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让牛奶品质以量化的数据与消费者沟通。此外,还有上海多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透明农庄”、开创都市有机农业的新模式、北京绿色家递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设“透明农场”的成功实践等等。

透明食品供应链的概念

Hofstede(2003)最早提出有关供应链(网)的透明性定义:供应链(网)的所有利益相关方在没有信息丢失、噪音、延迟和失真的情况下对他们所需求的产品相关信息有共同的理解并能有效获取的程度。自Hofstede提出供应链网的透明性概念后,一些学者将其运用到食品供应链的管理领域,如Kalfagianni(2006)区分了食品供应链透明的水平维度和垂直维度。

综合前述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本研究提出“透明食品供应链”这一新的概念,其定义如下:透明食品供应链是以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为目的,通过供应链企业的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使食品从原材料生产到终端消费全过程处于严格的监控之中,食品供应链所有利益相关者对他们所需求的食品质量安全相关信息能在没有信息丢失、噪音、延迟和失真的情况下有共同的理解并能有效获取。

透明食品供应链适应了当前社会强烈的食品安全诉求,是一种新的供应链运行策略与业态。它与一般的追求成本控制或市场反应灵活性的供应链运行策略有根本的区别,强调通过在全供应链范围内对食品质量安全相关信息进行严格的收集、分析、记录与传递,从而使所有利益相关者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有效辨识与监控,最终实现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目标。

透明食品供应链的特征

一是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为核心目的。透明食品供应链的建设有利于企业实现多方面的目的,但这些目标的实现都要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为前提和支撑。食品供应链正是通过其透明化运作,使食品始终严格按照高水平的质量安全标准进行处理,并接受企业、政府、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的监控、监管和监督。从此意义上说,食品供应链的“透明”只是手段,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是其核心目的,树立企业及其产品的竞争优势则是根本目的。

二是对食品安全标准系统的高度依赖性。透明食品供应链的运行涉及供应链的不同阶段、不同企业和产品的不同形态,需要通过完整、特定、协调的食品安全标准对食品生产经营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规范和规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完整性要求标准的制定能覆盖供应链的各个阶段、各个操作单元和产品的各项关键指标。食品安全标准的特定性要求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应制定达到或超过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针对不同的技术和管理对象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食品安全标准的协调性要求食品供应链所采用的标准要一致和统一,不能出现标准相互冲突和无所遵从的现象。

三是实行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透明食品供应链应用一系列信息技术(如传感器、条码、RFiD、手持式移动智能终端),构造一个基于全流程的、可靠的信息监控系统,其系统设计集成信息识别、自动采集、跟踪、数据交换和实时共享技术,保证供应链的关键控制点能受到核心企业的监督,并能够通过即时的数据读写和存储实现问题食品的有效追溯。在供应链外部,能密切与利益相关方的信息沟通交流,及时准确地处理来自客户及消费者的意见、建议、投诉和咨询,及时跟踪外部各种渠道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并有效反馈到企业内部。

四是透明食品供应链的建立与运行需要食品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规范、监控与整合。透明食品供应链的建立与运行需要核心企业负责评审、选择、接收、调整、淘汰供应链的成员企业,需要核心企业制定覆盖全链的相关制度、流程、规范和标准,尤其需要核心企业对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技术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控制。为规避上下游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和道德风险、增强供应链食品安全管控的力度,食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倾向于构建纵向一体化的供应链治理结构,实现全产业链经营。

透明食品供应链与类似概念的区辨

为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一些学者运用供应链管理及其它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了不同的食品供应链管理策略与模式,如食品产业绿色供应链、可持续食品供应链、食品封闭供应链等。

表1列明了透明食品供应链与其他类型供应链对比存在的主要区别。可见,透明食品供应链鲜明的特征在于其通过追求食品质量安全信息透明最后达到食品的质量安全,透明食品供应链的运营成本高、链条稳定性强、产品安全性高,在我国一段时期内可能较适合一些重点食品行业及重点食品品类使用,如乳制品、肉类、食用油、酒类产品、精品农产品等。

本文基于实践发展及理论创新的趋势,对“透明食品供应链”的概念、特征及与类似概念的区别进行了阐释,后续研究将对透明食品供应链的驱动机理、运行模型及评价体系展开深入探究,以期能从供应链视角找到保障食品安全的具体策略。

参考文献:

1.trienekensJH,BeulensaJm.theimplicationsofeUfoodsafetylegislationandconsumerdemandsonsupplychaininformationsystems[R].Sydney,australia:internationalFoodandagribusinessmanagementassociation,inproceedingsofthe11thannualworldFoodandagribusinessForum,2001

2.BeulensaJm,BroensDF,Folstarp,etal.Foodsafetyandtransparencyinfoodchainsandnetworks:Relationshipsandchallenges[J].FoodControl,2005(16)

3.于志宏.全国首家“透明牧场”在安徽诞生[J].wto经济导刊,2013(5)

4.HofstedeGJ.transparencyinnetchains[R].Debrecen,Hungary:eFita2003Conference,2003

5.Kalfagiannia.transparencyinthefoodchain:policiesandpolitics[D].enschede,thenetherlands:Universityoftwente,2006

6.张寒金.国际食品供应链安全标准的变革[J].标准生活,2010(2)

7.但斌,刘飞.绿色供应链及其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0(11)

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篇8

关键词: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农超对接;信息管理体系;供应链管理

中图分类号:F717.6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一、大型连锁超市供应链管理的现状

1.在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协作深度低

日本根据调查信息的信息传输效率,商品供应链上的信息,每个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水平提高了3%,将可以减少34%的库存,节省23%的流通成本,30%的营业额,增加了23.5%的整个供应链利润。

就目前的形式,我国的连锁超市在供应链中仍处于“信息孤岛”的地位。大部分的超市连锁店,掌握消费者的需求信息,但只是简单的营销关系和供应商之间。节点的供应链企业只有通过大量的库存,确保不出现短缺库存的现象。这将在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的预测误差,造成大量的库存产品,周期时间太长。

2.大型连锁超市供应链中的物流发展缓慢

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现象比较严重例如:道路交通状况紧张;包装、集装箱条码标准化程度低;货架、车辆、托盘搬运设备老化严重;大型连锁超市物流是道路、交通、通讯、仓储设施系统工程,因而需要各部门和国家统一监管。

我国物流业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大多数的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长期受到行业限制;地域分割影响严重;网点小、散、差的状态普遍且不统一;这种状态下的物流配送中心导致供应链的总体效益不高,不能产生规模经济双方的积极性受挫。分散、低效、高耗的物流组织形式,减弱了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二、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概述

1.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链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是一个全面的结构模式,包括农资供应商、农业生产者(生产)、农产品和消费流通,它不仅是一个连接生产-生产-生产-效应-“消失”的物流链,信息链和资金链,而且是一个附加价值链。

2.生鲜农产品的特点

(1)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参与主体多元化

从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链结构上可以看出,它涉及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业等。由第一产业跨越至第三产业。

(2)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结构的分散性

从繁杂的种子、化肥等投入供应商、生产者、经销商、消费者的结构特点来看,生鲜农产品的传播由于供应链结构不稳定,经营复杂现象,成本太高。

(3)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食品安全的严苛性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消费者,也引起了新农产品的关注。食品安全是生鲜供应链保障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保证将会使得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失去信任,使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发展受限和出现社会不安定的现象。

三、连锁超市主导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主要问题

1.目前大型连锁超市仍不能成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主体

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以中国农户的批发市场为核心,即通过简单的包装后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小批量的形式进入农贸市场后。这种模式下的供应链是中国农产品的主导地位。和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大型连锁超市应以市场需求为核心,通过投资的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协会和农民种养殖行业共同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并通过自建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以大型超市连锁店提高无公害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型。这种超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模式还不能成为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主体。

2.食品安全的隐患影响了连锁超市的消费者购买

一方面,我国消费者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对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关注,这样使得大多数消费者都喜欢购买绿色有机生鲜农产品。可是由于消费者对一些“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等概念模糊不清,食品安全标志不能分辨并且对生鲜农产品的处理方式不了解。另一方面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流通成本较高,质量检测体系并不完善,一般的检测仪器也只能够检测出农药的残余数量程度,而不能具体检测出残余的种类,也无法检测的出是否使用了非法禁用的农药。由此带来的食品安全的隐患问题。

四、生鲜农产品在连锁超市供应链管理发展中的启示

1.大型连锁超市应在政府的支持下继续推进“农超对接”

“农超对接”模式是以大型零售商从缩短供应链环节的角度出发,主动与农产品生产者接触交易,对农产品提供者进行规范,从而来保证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农超对接”的发展模式是中国未来生鲜农产品流通的方向。这就要求政府和相关企业来大力的推进“农超对接”的模式。大型连锁超市应在和农户的“农超对接”中平等交易,用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规范农户的生产,并为农户及时有效的解决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生鲜农产品资金缺口等难题。政府应在我国“农超对接”的健康发展下,积极发挥政策指导作用保证超市和农户之间的长期合作。这样对提升我国“农超对接”的生鲜农产品质量和大型连锁超市与农户相互合作比例都会有很大程度的促进效果。

2.构建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流通供应链的信息管理体系

(1)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资源信息集成

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链分为:生产阶段――物流阶段――销售阶段――消费阶段四个组合部分。在这四个基础信息资源体系中,还必须包括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中的商品形态、商品价值、商品的时间空间的增减变化等特征信息,利用物流条形码技术对基础信息进行编码管理,形成商品的来源和过程跟踪识别系统。

(2)在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标准运作功能建立

从业务运作标准体系的角度看,生产阶段生鲜农产品的品级、质量、包装、加工生产状况、种植过程和使用信息都必须纳入到信息数据库。鲜农产品物流信息存储与运输、物流、运营、冷藏、冷链运输、信息及设施等方面还需要包括企业信息数据库。销售阶段信息商品包装的新鲜农产品,销售单位,显示信息和销售信息也需要包括业务系统,根据业务信息管理功能的各种标准。

参考文献:

[1]周树华.构建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信息管理体系[J].管理世界,2011.03.

[2]柯美胜.我国连锁超市企业供应链管理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07.09.

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篇9

[关键词]食品安全;供应链管理;问题;途径

[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供应链的概念自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后,其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并被广泛应用。所谓供应链,一般是指产品的初级生产者(包括其前端的生产资料供应商)、加工者和物流配送业等相关企业构成的生产和供应网络系统。随着供应链理论的发展,Denouden,Zuurhie(1996)等学者首次提出了食品供应链(Foodsupplychain)概念,认为食品供应链管理是农产品和食品生产、销售等组织,为了降低食品和农产品物流成本,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提高物流服务水平而实施的一体化运作模式。食品供应链管理主要是围绕食品的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运输与销售等物流环节的优化,依托先进技术及时收集信息,并进行跟踪管理。食品供应链作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安全影响因素的载体,供应链综合管理的理论为解决食品供应链中的安全问题提供了基本思路。

近年来,国内的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地沟油、瘦肉精、苏丹红、皮革奶、塑化剂、假羊肉、陈馅月饼、染色馒头、敌敌畏火腿、甲醛水产品、阜阳假奶粉、三鹿三聚氰胺奶粉等等,不断被各种媒体曝光,冲击着人们的心里承受能力,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忧心忡忡,对食品行业逐渐失去信任,继而对政府执政能力产生质疑,使其公信力大幅下滑,最终导致社会矛盾加剧,从而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食品安全事故的产生,原因多种,情况复杂,从食品原料的种植、养殖和采购,到生产、加工和运输、配送直至销售,形成一个整体的供应链,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或疏漏,都会引起连锁反应,直接影响到食品的质量安全。由此可见,食品安全成为食品供应链中每一个参与方共同确保的公共责任。由于我国食品供应链上企业成熟度较低,食品安全标准不全,物流基础设施薄弱,加上我国的追溯、召回制度不尽完善,政府监管部门信息不畅,以及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够健全等因素,增加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供应链综合协调管理的模式,是避免各环节质量事故,保障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全程安全的有效途径。

二、我国食品供应链管理中的问题

(一)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结构杂、规模小、生产散、管理乱

农业是食品供应链的源头,无论是农产品还是加工后的食品,其源头几乎都来自于农业。农民作为食品供应链前端的初级供应商,不仅数量庞大,结构复杂,而且生产场地分散,操作条件简陋。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农产品的生产标准难以形成,更不易执行,战略伙伴关系管理的难度也大大增加。另外,环境污染和滥用农药、化肥、激素等,加剧了农产品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农产品的生产及供应,在质量的一致性、稳定性和抵抗风险的能力以及法律责任承担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隐患。如国外1972年就被禁用的滴滴涕(DDt),我国晚了十多年后才开始停用,而其残留毒性可延续十年以上。目前,除了土壤和水体污染以外,人为造成的食品危害不断发生,毒生姜、毒豆芽、药袋苹果、激素黄瓜等禁而不绝,已成为监管部门的“老大难”问题。

从加工环节来看,企业规模过小、管理混乱的问题在我国普遍存在。据统计,2005年,我国食品工业产值突破了2万亿元,到2013年超过10万亿元。然而,国家质监局在对全国6万多家米、面、油、酱油、醋等生产企业的调查中显示,大约80%为10人以下的小作坊,食品生产企业进入门槛低,标准化程度弱,销售市场散,经营管理乱,已成为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多发的根本原因。加上竞争激烈,一些无良商家为降低成本,见利忘义,不顾消费者身体健康,生产加工有毒有害食品,也是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

农业的物流系统覆盖面较广,由于地区差别、城乡差别的存在,以及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因素,使得物流系统优化工作的难度加大。食品供应链的设计主要着眼于综合成本最小化,通过采购、储存、配送各环节的合理衔接和及时周转来降抵成本。物流配送环节中,商家为节省成本,在肉禽蛋奶等冷链食品运输中更多使用常温车,有的还用不符标准的冷库贮藏保鲜食品。目前,我国物流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大多数的物流供应商技术及设备达不到国际冷链标准要求,从而难以对一个完整的物流过程进行全程质量控制。

(二)食品供应链安全监管不足,内控不严,标准不全

一是政府监管不到位,效果不理想。目前我国的监管体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食物安全的要求,难以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食品安全质量保障。接踵而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影响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也引发了消费者对不良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谴责,以及对政府监管部门的不满。企业的主体责任不落实,政府监管部门的工作不到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食品安全问题环环相扣、难以割裂,但现行的分段式管理体制,往往导致监管机构职能不清、责权不明、分工过细、管理分散、重叠交叉现象突出、工作效率低下的局面。

二是生产、加工企业内控不严,安全隐患大。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食品制造过程中使用劣质、过期变质原料,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违法添加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随意更改生产日期等,其原因在于这些企业和行业没有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及约束机制,加上食品安全标准的模糊、法律意识的淡化和社会责任的缺失,致使食品安全事故频发。

三是食品安全标准不全,交叉、矛盾现象突出。食品标准代表了一个国家的食品安全保证和质量水平,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食品质量安全承诺。我国目前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的差距较大,存在着食品标准不健全,标准制定周期长,标准水平低,标准之间交叉、重复、矛盾现象突出,与国际标准不接轨以及缺乏全面的食品质量控制等问题。

四是预防意识薄弱,侧重事后处理。食品安全问题重在预防,必须突出源头治理,防止在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出现漏洞而导致安全风险,但这恰恰是监管的难题和盲点。我国近年来相继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明显是相关部门监管不足、查处不力的反映。而且这些危害食用者身体健康,甚至造成伤亡后果的严重事件,都是在媒体曝光以后,相关部门才会介入进行后续处理,风头一过又恢复原样,这是目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弊端。

五是执法难度大,违法成本低。由于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基本上都处在封闭状态,监管部门和消费者无法了解生产者操作是否规范,选材用料是否符合标准,并且生产加工企业点多面广,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即使是一些大型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牟取更多利益,也可能铤而走险。如近期曝光的上海福喜公司“过期肉”和台湾强冠公司“潲水油”事件,这些属于供应链上游的大型企业一旦出事,受害的食品企业更多,影响面更广。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与企业违法成本太低有关。据媒体统计,从2010年至今,“洋快餐”共爆出17次食品安全问题的丑闻,仅有3次受到罚款处理。2011年底的味千拉面“汤底勾兑”事件,只被罚款20万元了事,而其当时每天的利润额高达115万元。与一些发达国家“违法罚款无上限”相比,我国最高罚款“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规定,难以起到威慑作用。

三、食品供应链安全管理的途径

(一)构建监控体系,实现全程监管

构建“无缝连结”的监管体系,避免食品安全风险在供应链内传导,为防止因某一环节出现问题而引发整个供应链的食品安全风险,必须加强相关部门的合作协调意识,解决好专业分工和协同合作、分段监管和全程治理、单独负责与共同保障的联动关系。要在现有分段监管体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联动监管的工作机制和协调配合机制,实现食品供应链节点企业整体健康发展,从而形成食品安全监管的链条,对每一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密切关注,尽可能把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或者一旦发生风险,在其还没有开始传导之前就进行有效控制,制止风险的扩散蔓延。同时,建立覆盖食品供应链的法律体系。由于食品种类繁多、特性复杂,安全周期不一,性能千差万别,很难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和判断其安全风险,所以,食品安全监管应针对不同的食品品种,制定相应的监管标准和法律制度,实现整个食品供应链的全程标准化管理。

(二)整合安全标准,突出源头治理

实施标准化管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加快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工作,整合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解决现行标准中交叉、重复、矛盾和滞后的问题,促使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框架、原则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基本一致,主要食品安全指标设置和控制要求符合国际通行做法,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使监管部门在工作中有据可循,有法可依。同时,要加强对食品供应链各环节的监管,明确“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的工作思路,让食品安全的防线前移,从源头上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一方面要严格治理环境污染问题,避免污染物转移至食品原料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要强化各类食品原料、农药、生长激素、添加剂使用等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的监管控制。在食品生产加工方面,应落实好食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严格把好原料进货、配料审查、过程控制、出厂检验等关口,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产品有标准、管理有制度、操作有规范、过程有记录的全程质量管理体系。面对食品生产越来越长的产业链,为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必须从源头开始监控,对食品供应的每一个环节都实现可控、可追溯,从根本上消除隐患,堵住食品安全问题的漏洞。

(三)完善信息系统,建立预警机制

食品供应链的运作必须建立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的优势,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为供应链管理提供技术支持。质监部门要做好市场信息的预测、收集和工作,建立健全危机预警机制,使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并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食品安全预警机制的目的,就是对食品安全隐患进行预警预测,随时监控食品生产、加工行业的经营活动情况,对一些不正常的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发生事故的隐患,为相关部门开展监督检查提供数据。针对食品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强、涉及面广、危害性大的特征,要尽快完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和危机处理体系,建立食品安全监测与风险评估制度。预警机制的有效措施有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分析预警部门和实施预警情报统计报告制度。构建情报信息网络,通过各级质监部门对市场行情进行监控分析,发现的问题及分析结果定期上报,根据统计数据找出不安全因素,及早处理,消除隐患。二是建立分析预警联动机制。与工商、卫生、物价等相关部门建立联系,对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信息共享。三是构建行业产品监测指标体系。包括行业产品质量动态,化肥、农药、食品添加剂等化学物质使用量及使用状态,国内同类产品产量、销售量、销售额、库存、利润率以及市场价格等,通过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防范于未然。

(四)落实责任机制,加大执法力度

要做到依法行政,就必须注重对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不断强化执法和执法监督,使法律法规落到实处。首先,明确监管职责。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体制,明确行政主体的职责,将事前、事中的全面监督和事后的严格问责相结合,使食品安全监管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其次,实行市场准入制。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资格管理,严格按照法定标准和条件实施卫生许可、生产许可等与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行政许可,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生产经营的违法行为。同时,加强对龙头企业的引导,实施质量品牌战略,促进食品企业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再次,加大处罚力度。确定生产加工企业第一责任主体的地位,追究违法者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提高违法成本,不仅要给予没收非法所得、罚款、赔偿等经济罚,还应增加包括吊销许可证、从业禁止等资格罚,构成犯罪的,必须追究其刑事责任。只有把那些无良企业和不法奸商逐出市场,严厉处罚,真正做到“重典治乱”,才能打造好食品安全的坚固盾牌,让消费者食之无忧。

(五)实施召回制度,提高检测水平

制定或者修订《食品安全法》,不仅应从立法的高度确立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而且要细化技术标准和具体措施,解决目前执法难的问题,完善我国食品召回的立法缺陷。目前,国外有两种不同的关于召回制度的立法体例,一是欧洲允许自愿召回的模式,二是美国采取强制召回的模式,两种方式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立法的高度确立我国食品召回制度是实施该制度的根本,在确定了特定的技术标准以后,一旦发现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应当鼓励企业主动召回产品,要求其尽早履行召回义务。如果企业不主动召回问题产品,就应承担相关责任,监管部门可依法对其进行处罚。食品召回制度要求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的检测手段更加高效、检测制度更加完善,包括扩大检测范围、增加检测项目、制定执行标准、引进先进设备、培训技术人员等方面。企业自行检查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及时发现缺陷食品,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

四、结论和建议

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实质,是粗放的生产方式和落后的监管模式与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矛盾的综合反映。由于食品的不安全因素贯穿于整个食品供应的全过程,不管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效益,突出源头治理,实施全程监控,也就成为降低环节风险,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和根本措施。针对目前食品生产经营者大多为规模偏小、生产分散、技术落后的现状,应构建符合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和与其相配套的全程监管体制,使之既有科学性、可行性,又具操作性、适用性。因此,须从供应链的整体角度,对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相关环节因素加以分析,不断完善监管体制,确保食品安全。其一,我国目前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和监管体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对食物质量安全的要求,存在的问题不少。监管中重事后处罚整顿、轻事前预防措施的现象比较普遍。必须加大对食品安全科研的投入,建立风险分析评估系统,健全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和完善监管体制。其二,由于中小食品生产企业的一些特殊性,导致了其建立和运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常常流于形式、效果不佳。改变食品生产方式,实行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是食品安全的保证。其三,食品安全风险大多来自于生产加工源头和人为因素,其实质是这些生产经营者法律意识的淡薄和社会诚信道德的缺失,在金钱和利益诱惑下的一种违法行为。因此,要明确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主要职责,实施供应链全程监控,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风险,并确定企业第一责任主体的地位,建立问责制度,提高违法成本。其四,针对目前监管缺位,以及标准不全的现象,学习借鉴发达国家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成熟方法和监管方面的有益经验,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尽快解决检测项目和质量标准过时缺乏的问题,建立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制度和以HaCCp为基础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其五,在目前监管体制不全,监管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大力鼓励包括企业员工在内的知情者举报不良企业的违法行为,要在立法中明确,在违法企业的罚没款中提取一定比例,给予举报者经济奖励和可能失业的补偿,并保护举报者的人身安全和合法利益,以消除举报者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王国良.食品供应链与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09(7)

[2]陈原.构建食品安全供应链协调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8)

[3]祝义材.构建无缝联结监管体系,加强相关部门的合作[n].每日经济新闻,2012-03-07

[4]吴佳佳.让食品安全的防线前移[n].经济日报,2012-05-28

[5]郑金英.基于食品安全的食品供应链综合管理探讨[eB/oL].

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篇10

abstract:Securityemergenciesincidentsofagriculturalgreensupplychainhaveharmedpublichealthandcausedhugelossestofarmersandenterprises.thecausesofemergenciesareanalyzedfromagriculturalsupplychainincludingfarmer'ssafetyconsciousness,demandandsupplyinformationasymmetryandtest,supervisionimperfectness.onthebasisofanalysisofthecausesandcharacteristicsofincidents,emergencystop-losspoliciesareproposed.Governmentshouldplaytheroleofleadershipandgiveinformationintime,nodeenterpriseofsupplychainshouldalliedandthedetectionandsupervisionshouldenhanced.

关键词:农产品绿色供应链;安全突发事件;成因;紧急止损

Keywords:agriculturalgreensupplychain;securityincidents;causes;emergencystop-loss

中图分类号:F3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7-0256-03

0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增强,安全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就会造成很大危害。为了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部2014年印发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提出对农药使用、“瘦肉精”使用、生鲜乳违禁物质使用、兽用抗菌药等进行专项整治,从源头上保证了公众的食品安全;为了降低农产品突发事件危害,提高应急处置效率,保障公众健康,2014年农业部修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不同等级的处理、组织指挥体系、预测、应急响应、应急保障和监督管理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为了使整个供应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效率最高,1996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制造研究协会在综合考虑了制造业供应链中的环境影响和资源优化利用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在国内学者的定义中但斌[1]的定义较为全面,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考虑供应商、生产厂商、销售商和用户,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流程中,对环境影响最小和资源利用率最高。

近几年学者对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在政府补贴等制度下,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管理决策问题和供应链的实现方式,管理决策问题。如吴绒[2]研究了在政府补贴条件下,政府和企业博弈模型,分析模型在纯策略和混合策略下的最优均衡决策结果,给出了政府和企业采取的最优策略;吴绒[3]还研究了在政府监督下,政府和企业的博弈模型,同样给出了最优管理策略;隋博文[4]设计出在消费者需求、绿色壁垒、政策规制、信息技术、共赢基础等要素驱动下,农产品绿色供应链各流程的重组,并提出管理对策;农村品绿色供应链的实现方式,如谭丹,朱玉林[5]从战略、策略、技术三个层面,设计了协同型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实现模式;如肖亮[6]在分析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运作流程的基础上,提出农产品流通的信息体系、物流体系、组织模式等五个层面确保供应链流通模式的有效运转。第二,对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评价,如何开伦,邓小翠[7]从生猪绿色供应链的流程执行、运行、节点企业和绿色水平等四个方面构建了三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对供应链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王勇,游泽宇[8]从业务成本、运营状况、生产质量、客户服务、绿色环保和财务价值六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对“菜联网”绿色供应链评价。第三,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如徐娟[9]等针对生鲜农产品突发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生产风险,提出政府与农户组织相结合、供应链横向联盟、供应链纵向联盟三种应急模式;昝莹莹[10]研究了在涉农突发事件中政府舆论的引导作用。

已有文献研究发现,从农产品供应链的视角研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文章基本没有,本文从农产品绿色供应链安全突发事件的原因入手,分析造成安全事件的3类因素及安全突发事件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绿色供应链安全突发事件的紧急止损策略,为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突发事件的处理提供依据。

1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突发事件的成因分析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是指通过对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控制,把农产品的采购、生产加工、储藏和运输到最后销售整个过程作为一个整体链条,从而把农户、核心企业、运输企业和分销商联系起来的一个共同体,达到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最优的目的,即实现供应链绿色管理,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农村品质量安全事件,如“红心蛋”、“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事件,从供应链的角度考虑,是供应链各流程的环节存在问题,按照供应链的流程可以把安全事件的成因分为以下几类:

1.1农产品生产环节,自然灾害及农民意识淡薄造成的突发事件

农业自然灾害引起的突发事件,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雪灾、动植物疫情等,这些灾害给农户造成了危害和损失,如最近的禽流感、猪蓝耳病、香蕉黑霉病等疫情,导致市场上农产品物价偏高。

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达到规模生产的不多,多为分散小农经济,农民是主要生产者。由于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食品安全意识和绿色环保意识淡薄,使农产品生产环节存在隐患,如“瘦肉精事件”,农户为了提高经济利益,养殖过程中添加违禁药品,导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此外还存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和激素等生产资料的随意使用,这些都带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1.2农产品流通环节,信息流不畅或信息披露不及时造成的突发事件

从农产品的生产到消费者手中,如果没有及时、准确的信息,极易引起农产品的腐烂、变质等突发事件,如流通渠道不通畅、供求信息不对称,特别是生鲜产品从采摘到销售有很强的时间要求,由于农民自身水平限制,销售渠道和方式单一,产销脱节,造成生鲜农产品滞销事件,给农民带了极大的损失。

信息披露不及时造成的突发事件,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微信、微博等各种社交媒体的发达,存在部分个人和媒体为吸引眼球谋求经济利益等目的,杜撰、夸大安全事件的问题,散布虚假信息造成社会恐慌,如“针眼注水蟹”,“烂棉花做大米”等,这些内容引起不明真相的公众转发,像滚雪球一样造成了社会恐慌。

1.3检测技术适用性不强、监督机制不健全

农产品的快速检测和现场应用性不强,我国农产品的安全检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针对农贸批发市场和农户的便携式检测工具较少,缺乏现场和基层快速检测手段和技术;同时对农贸市场的准入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促使有农药残留、生鲜乳添加违禁物质等问题存在安全隐患,也是造成突发事件的因素。

2农产品绿色供应链安全突发事件的特点

第一,传播速度快,安全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借助媒体、互联网、社交平台等传播的速度非常快,会导致公共的恐慌,减少对正常农产品的消费。

第二,造成危害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农产品或变质或滞销,会对供应链上的企业如:农户、核心企业、分销商等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企业和销售商的名誉也会受损,带来无法估量的无形损失。

第三,波及范围广,世界经济已经进入高度一体化阶段,各国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突发事件的发生不仅会波及本国的消费者,对国外市场也会产生影响,造成全球性危机。

3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突发事件紧急止损策略

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突发事件造成的损耗,保障公众的健康,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减少农户、核心企业和分销商的损失,设计如图1的紧急止损流程图,并提出以下建议来有效预防、应对安全突发事件。

3.1发挥政府应急处置指挥领导小组的作用和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

第一做好应急处置工作,2014年1月,农业部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明确了政府部门的职责,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后,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事件进行分析评估,核定级别,开展处置。对不同级别的安全事件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调查事件的原因,采取行政处罚、封存或找回产品,同时专家技术组人员负责评判事件的发展趋势及造成的危害,提供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第二做好信息披露,在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有恐慌心理,政府披露信息对公众最可信。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既要对公众负责,保障消费者权利,同时又要维护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合法权益如农户、供应商和分销商等,尽量避免事态扩大,造成更大损失。因此政府要及时、准确的披露信息,做好舆论导向作用,做好信息采集、报告和通报,要作到知道多少信息报告多少信息,及时披露,随时披露,信息公开透明。

3.2农户做好横向结盟和纵向结盟,建立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我国生鲜农产品大部分由散户独立经营,农户文化水平较低,资金、技术和信息获取能力弱,渠道狭窄,应对突发事件时不能及时有效的降低风险,减少损耗。因此从供应链的视角,农户要做好结盟。

第一,农户和农户间的横向结盟,单个农户经营在应对风险时,能力较弱,农户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可以自发组织起来,建立临时农户联盟或合作组织,实现有组织、有规模的生产经营,同时联盟的结合可以提高议价能力和在供应链中的主动性。

第二,农户和批发市场,农户和超市的纵向结盟,农户和批发市场或者超市建立长期合作的销售关系,可以省去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和渠道成本,同时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如果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可以比较容易的实现追溯体系,减少事态的扩展,降低损耗。通过这种结盟提高了应对安全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

3.3专业机构检测,加强监督管理

突发事件的技术鉴定要由专业技术机构来担任,保证监测结果正确性和可信度,如对生鲜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要保证监测结果一致性;强化监督执法,对安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失职、渎职行为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同时要加强对农户的管理,通过对供应链上的农户、运输企业、销售企业等进行宣传教育培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1]但斌,刘飞.绿色供应链及其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0(11):1233-1236.

[2]吴绒.政府补贴策略下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决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2014(15):215-218.

[3]吴绒.政府规制下的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决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4(9):459-461.

[4]谭丹,朱玉林.基于协同理论的农产品绿色供应链实现模式[J].经济问题,2011(1):88-90.

[5]肖亮.农产品绿色供应链流通模式及运作流程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1):109-112.

[6]隋博文.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流程重组及对策[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4(5):44-48.

[7]何开伦,邓小翠.基于霍普菲尔德神经网络的生猪绿色供应链评价[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30-34.

[8]王勇,游泽宇.“菜联网”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J].物流技术,2013(4):227-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