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情景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49:32

初中数学情景教学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情景教学多媒体运用

情景教学是指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如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相关资料或者实物、现场实验以及角色扮演等等,来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知识联系生活的目的,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的活跃性,同时也对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产生了较大影响。

情景教学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科教学有着差别性的实践意义。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景教学,首先应该进行数学情景的创建。这是指所创建的环境和条件要符合数学行为产生的要求并与数学课程知识相关。

一、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情景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景教学,首先要进行情景创建,即提供有关数学知识的信息给学生以引发学生对数学课堂活动的兴趣,从而培养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其数学学习的有效性。一般来说,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包括课程的导入、讲授、练习和总结等等。如果能够将情景教学引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能长久地保持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有助于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激活,并提高学习效果。

二、初中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

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进行概念的教学。然而,概念往往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复杂性,这就对课堂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学生更方便且更熟练地掌握这些与概念相关的基础知识,依据数学概念设置教学情景显得极其重要。

熟练地掌握数学概念的过程主要包括感知与了解、运用和巩固等几个方面。而这几个方面都适用于情景教学。在情景教学中,引入数学概念就是是学生了解某个概念的产生过程,它包括概念产生的原由及其产生条件。

概念的掌握程度取决于教学的指导以及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而恰当地引入概念是帮助学生掌握好概念的重要基础。这也就是说,优秀的情境创设对数学概念的导入乃至数学学习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对其主要方法进行介绍。

(一)创设观察情景

创设观察情景是情景教学中最简单也最常用的方法,它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可以让学生观察其展示出的实物,也可以举出与学生生活有关的事物,通过学生对这些事物的观察和深入了解来促使其掌握有关的数学概念。

比如说教师在对“角”这个概念”进行讲授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的钟表或自己的手表,通过观察是学生获得几个问题的答案:锐角、直角和钝角分别适用于什么时间?一个小时的时间,时针、分针各走了多少度?分别是什么角?学生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观察与思考,就可以很形象且比较容易地掌握角的概念。

(二)导入实际问题情景

由于数学知识体系具有严密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因而在对教学情景进行创设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连贯性,这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也巩固了旧知识。此外还应注意的是,理论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并受其检验。在对初中数学进行情景创设时要侧重于选择与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也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说教师对图形这一章节进行讲解时,可以引导学生对身边与同性相似的实物进行探索和思考,并从中发现其认知盲点和难点以进行着重讲解。比如学生有时可能会对圆形和球形的概念产生混淆,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展示一个圆圈和一个篮球来展示给学生看。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学生不仅可以走出误区,还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这不仅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导数学学习体验

初中数学的大部分知识都与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对学生而言,对生活事物的观察与思考有助于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进行情境教学正是在此基础上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因为发现问题并掌握其解决方法才是进行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良好情境的创设可以为学生思维的开拓提供动力,而情境中所提出的问题可以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指明方向。

因此,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时应侧重于创设与学生联系密切的生活场景。这种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要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与此同时,提供学生较多的机会和时间和空间去交流和互动,通过学生自己对知识和思维的探索研究,提高其知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对问题进行思考是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思考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在了解初中生学习数学的的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发掘该年龄段的学生探索未知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创设教学情景时侧重于设置悬念,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推动教学的发展。

因此,创设悬念情景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学习动力。新课改的推行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地位转到主动参与角色,对此教师要在情景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提问,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探索水平和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

(三)设置合理情境,鼓励学生全体学习

教师在设计情境教学时应面对全体学生,对某个知识点存在困惑的对部分学生要给与更多的关注。同时在课程教学时,应鼓励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如果学生答不出来或者不太准确,要给予亲切、期待的情感,有激励的效果:若学生回答正确时,给予赞许的情感,使学生心理上得到满足,激发他们更强的成功欲望,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综上所述,教师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的教学,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合一更有效地帮助教师实现其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应结合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情景进行精心设计,从而既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又实现教学的初衷。

参考文献:

[1]邬立人.浅议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教学情境创设[J].时代教育

初中数学情景教学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情景教学

初中数学情景式课堂教学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能够激活或者唤醒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现阶段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情景创设是教学策略的重要研究内容,即以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育理念为基础,适合中学生心理特征的课堂情景教学模式已成为新课改要求下数学教学的主要领域。

一、初中数学课堂情景教学的现实意义

新课程改革要求下,初中数学教学不仅仅要考虑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这也是数学课堂情景式教学的基本原则。课堂情景式教学的基本原理是,将情景认知理论与情景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师根据数学教学计划,有目的地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并且让学生真正得到发展。课堂情景式教学的关键在于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课堂情景教学,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还可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魅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二、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情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情景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教师对于数学课堂情景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入,只是将情景教学作为引出数学课题的一种手段,为知识的讲授以及习题的训练活动做铺垫,情景教学并没有全面落实到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因此,课堂情景教学的作用也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另一方面,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缺乏运用情景教学的意识,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课程的局限性,但是更多的是教师意识的淡薄。教学情景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脱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

2.教学情景的创设质量不高

数学教学情景的设置大都依赖于现有的课本,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充分地利用教材,但是大多数教师对于教学情景的设置出现了两种极端,过分依赖教材或者完全脱离教材。多数情况下,教材上设置的教学情景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完善教学情景,但是并不是所有教材上的教学情景与实际的教学内容都是相适应的,这就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独立创设教学情景。教学情景的设置不能完全与教学内容相符合,教师与学生将过多的经历放在教学情境之中,必要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被淹没在教学情景之中,偏离了原本的教学方向。

三、初中数学课堂情景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情景要具有的一定的挑战性,在教学中能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课堂教学还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情景的创设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感受,动手操作,不断丰富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将新型教学媒介与数学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

1.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景

数学原理来源于现实生活,是生活事例的高度抽象,因此,数学教学也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根据学生的生活特点、心理特征,设置初中数学情景教学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情景的创设过程中,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理论原理,还原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从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开始,再加上多媒体技术的帮助,将枯燥的数学原理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

2.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景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下,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必要的沟通,学生群体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挥。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新课程将教学活动不仅仅定义为一个知识的认识过程,更是一个相互交流合作的过程。教师设置的教学情景必须要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一个开放的活动空间、宽松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体现,才能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以及社会技能的发展。开放性的教学情景要求转变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形式,为不同阶段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带入课堂实验,完善教学情景设置

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是主动探索知识、寻求真理的过程。一般来说,学生对于教学实验的兴趣远远大于对于单纯理论知识的兴趣,这也是将课堂实验引入教学情景的重要支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不难发现,实验教学的效果明显好于普通的课堂教学。课堂实验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数学领域,可以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引入数学教学,丰富教学活动,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巧妙结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实验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试验的乐趣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

总之,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情景教学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有一些误区,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罗连慧.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情景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9).

初中数学情景教学篇3

初中数学知识以小学数学不同,小学数学解决的是生活中基本的数学问题,在生活中都能够找到原型,而初中数学开始实现在生活案例基础上的逻辑思维培养,这些问题不能够在生活中找到能够供学生实践操作的生活案例和生活实物,需要学生通过逻辑思考和表象来解决,而初中生的抽象思维水平还没有发展成熟。初中生的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思维特征与初中数学抽象内容增多的矛盾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情景化教学模式的特征符合初中生思维发展水平的需求,成为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构建链接的桥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架,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开展。

二、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策略

1、利用形象化的情景促进初中生数学知识的学习

初中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初中数学学习离不开形象化情景的支撑,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为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展开关于知识的学习。在初中数学实践教学中,形象化情景的创设主要包括两种手段,一种是教师通过实物的展示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是多媒体的图片视频展示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开展思考。例如,在《三角形内角和和定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在上课前为学生每人准备了两张硬纸板,让学生自由裁剪出不同特征的三角形,并设计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已学过的知识,看看大家手中的三角形由什么共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特征。”学生们在合作裁剪的过程中,边剪边回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学生们将三角形的知识进行了一个回顾,三角形有三个角、三个顶点,三角形有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通过回忆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看新内容的标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们开始出现交流和讨论,有的学生开展在三角形上画不同的线,有的学生说三角形的内角和肯定需要动“三角形的角”,有的学生说要能把他们放在一起,用量角器量一下就好了。学生围绕教师的问题展开思维,通过各种思想的碰撞,开展通过裁剪角,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容和,学生们把两个角裁剪和第三个角放在一起运用量角器证明。教师又设计问题“如果只裁剪一个角可以证明吗?”学生通过实践,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了证明。这样的情景教学,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了学生数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2、情景教学的创设要突出层次性,促进班级全体学生的参与

情景教学的开展是为促进学生数学的积极学习,这就需要班级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初中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因为生活经验和兴趣的不同,在初中数学学习的程度上显示出不同,这需要教师的情景创设要突出层次性,情景创设在考虑初中生思维水平和班级基础水平的基础上,也要考虑到班级不同层次孩子的已有知识水平,建立层次性的问题,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情景中找到处于自己最近发展区的知识,都能够积极的解决问题。例如,《二元一次方程组》对于初中生来说,学生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第一,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区别;第二是掌握解方程过程中需要掌握移项和消元的基本方法;第三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题步骤。这样的过程,就单个知识来说,中等学生甚至后进生通过对内容的回顾基本上都能掌握,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由后进生担任主要发言人,负责组织小组学生的发言,在总结小组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展示发言。这样一方面让后进生承担责任会促进积极发言,另一方面也促进后进生数学知识的不断进步和学习。而本节课的难点在于知识的整合运用,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中,会综合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消元、合并同类项等知识,其中一个知识出现运算错误都会导致结果错误,也就是说这对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要求更强。在这个过程中,由数学成绩优秀者担任主要发言者,一方面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带动小组其他成员的学习。

三、结语

初中数学情景教学篇4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初中数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276-01

1.情景教学法概述

1.1情景教学法的含义。情景教学法是指以情景教学的基本理论作为基础,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预设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目的,有指向性地创设出带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具体生动的场景,让学生在这一情景中进行活动,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触发学生的先觉感受,并将新旧知识建立起联结,从而帮助学生迅速地、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以及获取知识技能,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2情景教学法的特点

1.2.1为教学目标服务。情景教学法归根结底还是为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所服务的。所以在进行设计和情境创设时,教师心中都要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十分了解,将它们作为创设情境的基础。所创设的情境既要有利于本课教学内容的传授,同时又要促进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进一步探索。

1.2.2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是我们的教育一直要坚持的基本理念,教育是为了学生,基于学生的活动,学生是一切教学的出发点。在进行情景教学时,同样的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在创设环境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经验,尽量选择学生经历过的场景,这样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切身感受,在接受新事物时也会容易一些。同时,教师还应当考虑到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等的不同,熟知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在进行情境创设时做到有的放矢,符合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科学地使用情景教学法。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做到放权于学生,让学生来自主交流,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尤其是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很重要,情景教学有利于学生在情境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进行猜想,提出假设,进行验证,交流讨论。这一过程从开始到结束,学生都是课堂的主导,教师只负责确保课堂活动的正常秩序,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1.2.3全纳式的参与。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的教育具有普及性的特征,即要将所有的孩子都纳入到教育中来。同样的,我们的初中数学也应该是全纳式的,就是要把全班的学生都容纳进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我们的课堂中,都能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情景教学法就是要为所有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公平的环境,让他们在其中勇敢、自信、没有顾虑地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索。

1.2.4过程性评价为主。数学情景教学法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数学问题,不像传统的教学法那样只重视学生表面的学习成果,而更多的是追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能力上面的提升,重在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数学思维的发展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的提升。所以,情景教学法要求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放在课后来进行,不能当着学生的面,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1.3数学情景教学法。数学情景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为解决某一特定的数学问题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一情景中去思考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数学情景教学法是根据初中学生特殊的身心发展以及心理特征对情景来进行设计,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心理特征等进行充分的联系,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创设恰当的具体情境,让学生从中得到真切的感受。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初中数学课堂较为适合运用情景教学法,但是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运用情景教学法,还是应当对于每个学生的身心和心理特征具有充分的了解。在运用情景教学法的时候,要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游戏互动、生活实例等教学方式,创设合适的情景,通过图像、语言、音乐等形式,让学生克服心中对于数学的畏惧心理,激发起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知识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达到数学课程预期的教学目标,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2.情景教学法的实际运用方式

2.1材料创设导入。在进行数学问题的情境创设时,最常利用教学材料(多媒体教学设备、音视频资料、教具等)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课堂的导入,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到情境中来,在课堂一开始即吸引学生的兴趣。而在利用材料进行环境创设时,对于材料的选择应该恰当,选择的材料应该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从而增加初中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营造出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觉到放松,而不是像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中表现出来"备战"的紧张状态。

2.2游戏互动交流。除了利用材料创设情境之外,利用游戏来创设也是初中数学教师所常用的方法。结合初中生爱玩的心理特征,将原本枯燥的数学问题"藏"在好玩的游戏中,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又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内心中对于初中数学的畏惧心理。而战胜对数学的畏惧心理就是学好数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2.3生活情境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课标中,明确规定了我们的数学教育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让数学教学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据此,在进行数学情境创设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具体实际生活出发,将生活中的具体场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展现,让学生在熟悉的画面中更好地学习到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以此来使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并取得举一反三的作用。另外,学生还可以从中学习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进一步理解,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初中数学情景教学篇5

一、从问题中获得答案

出于对教学内容的充分考虑,教师往往会担心学生因对新内容感到陌生而难以适应情景教学的方式,于是会保守地选择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这不但导致情景教学的内容过于浅显,而无法满足课程要求,使初中深感实践不利而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因为初中生在生活阅历和知识经验方面相对于教师来说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发散性思维。所以按照课程内容来设置一些指导性、探究性问题,以帮助学生分解新内容,然后对新知有一个层次性把握,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新的知识,获得新的技能。这样的做法,效果显而易见。

二、以人人发展为目的创建新型情景教学课堂

我们开展自主教学的初衷是让学生更优秀,即要求每一名学生都得到提高并在不断弥补学习的漏洞和不足中成长为健康向上的优秀学子。当然这也是促进班级学生全面发展的不二法则,不仅使学习优秀的学生在数学成绩和数学思维能力两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挖掘,更促进了后进生的自我觉醒和逐步转化,使其数学能力及学习自觉性有所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融入其中,抛开个人成绩,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所以数学综合能力强的同学在这个过程中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在小组探讨中应具备引导力,带动其他成员的思维,并在汇报中发挥其积极作用,讲解详细步骤与方法。这样的方法促成了“一石二鸟”的理想结果,不仅两者数学成绩都有所进步,而且也拉平了全班的层次。

综上所述,若教师合理地在学生的情景教学历程中扮演好引导、推广的角色,就能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使人人发展的高效课堂得以创建。而课堂提问也是考验教师授课智慧的一大技能,为了从小为学生建立思维体系,并且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教师要勇于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所以,情景教学是一门大学问,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被广泛地加以应用,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孩子。

初中数学情景教学篇6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初中;数学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数学创新意识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等,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些目标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和围绕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一目标,虽然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创新意识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但由于受应试教育以及教学手段等多种因素的的影响,这些目标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难以实现。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从而实现在基础教育中应该实现的这些目标呢?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情景教学法不失为一种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积极思索、大胆质疑,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同步得到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且能被初中数学教学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

二、何谓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特定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某种情绪体验,以达到使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或技能,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的出发点和目标都指向于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与其它教学法相比,它形象生动,强调知识性、实用性、实践性相结合,给学生以真实感。在虚拟的情景中,学生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操作,最突出的特点是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使学生“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目的。

三、创设符合教学主题的情景

情景教学法的运用没有固定的模式,针对初中数学的教学特点,一般来说,应经过的几个步骤是:创设主题情景――自主探索新知――巩固应用――拓展升华。其中,创设出符合教学主题的教学情景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它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自己所教学生认知水平的情况下,在考虑他们需求的基础上,围绕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生动、和谐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以达到活跃他们的思维、增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的目的。例如,在教授随机事件时,我走上讲台,便展示了一张章鱼的图片,问学生:你们认识这位“明星”吗?学生哄堂大笑:这不是2010年南非世界杯中预测7次全中的章鱼保罗吗?这和我们的数学课有什么关系啊?我笑而不答,问:你们认为章鱼保罗真的具有预测的神奇功能吗?学生摇头:不是,只是碰巧而已。我引入正题,那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碰巧”有关的数学问题,在数学中,我们称之为随机事件。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多次运用了情景教学法。

下列问题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

1.太阳从西边下山;2.某人的体温是100℃;3.a2+b2=-1(其中a,b都是实数);4.水往低处流;5.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6.三个人性别各不相同;7.一元二次方程x2+2x+3=0无实数解。

这几个事件都是学生能熟知的生活常识和学科知识,通过这些生动的、有趣的实例,自然地引出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其次,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相对于随机事件来说,特征比较明显,学生容易判断,把它们首先提出来,符合由浅入深的理念。这是一种真实的数学情景,将教材中的教学学习任务还原于生活,用真实的数据创设与问题紧密关联的实际背景,从而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实际化,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了,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创设情景的一步完成后,应就这个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如果我们把上面的事件1、4、5、7称为必然事件,把事件2、3、6称为不可能事件的话,那么请问:什么是必然事件?什么又是不可能事件呢?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由学生完成概念,把课堂尽量多地还给学生,以此来体现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原理念。这也符合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中所强调的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数学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培养他们“数学并不非遥不可及”、“生活中到处有数学”的意识,并培养他们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应用的理念。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问题和探究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我们知道,问题对数学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思维的方向,也是思维的动因,是激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最好方法。

在引发学生思考的基础之上,应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求解过程作出反思,利用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使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对先前问题的求解过程作出反思,并能反过来解决其它类似的实际问题。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7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签筒中有7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签,上面分别标有出场的序号1、2、3、4、5、6、7。第一个抽签的同学在看不到的纸签上的数字的情况从签筒中随机(任意)地取一根纸签。请考虑以下问题:

1.抽到的序号是0,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2.抽到的序号小于7,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3.抽到的序号是1,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4.你能列举与事件3相似的事件吗?

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教师适当地加点拔和引导。因为“抽签”这个活动多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所以容易理解,且容易操作,最主要的是活动中含有丰富的随机事件,事件3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件,随机事件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其数学概念却相对陌生,因此要理解随机事件的含义,由学生来描述随机事件的概念,要它的提出,让学生产生新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探究欲望。

接着,还是以情景教学的教学方法设计一些练习,以巩固新知识: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刘翔再次打破110米栏的世界纪录;3.打靶命中靶心;4.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是3点;5.13个人中,至少有两个人出生的月份相同;6.经过有信号灯的十字路口,遇见红灯;7.在装有3个球的布袋里摸出4个球;8.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落;9.抛掷一千枚硬币,全部正面朝上。

四、运用情景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对知识进行重组与改造,进行思维联想;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而能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效率;最为主要的是,能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但教与学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运用情景教学法的过程中,应注意创设的情景要有针对性。创设情景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化学习内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表现手段与表现方式。现代教学技术和信息的发展,为情景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如多媒体,图片、实物展示、游戏、问答等,因此,创设教学情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学习动机、年龄和心理发展特征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方式。此外,应考虑条件的许可性,尽可能创设真实情景,以引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并最快捷地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

总之,情景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教学过程受到教师、学生、媒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教学效果也不一样。因此,在初中数学情景教学中,教师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葛红江.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例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设计[J].中学数学杂志,2006(6).

[2]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S].

初中数学情景教学篇7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初中数学应用题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44-01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这部分常常给数学教师带来困扰,因为初中数学应用题是非常灵活的,而且应用题的求解思路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好把握的。但是提高初中生数学应用题的求解能力并不是一时间的事情,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来摸索教学经验及方法。本文主要是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对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数学应用题中的应用,谈谈笔者的切身经验和看法,希望能为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能够尽一些绵薄之力。

一、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数学应用题中的应用意义

在过去以往比较传统的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因为教师常常是在课上将一些数学知识点灌输在学生脑中,然后让学生利用这些数学知识来求解数学应用题,学生常常是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上,学生并不能利用灵活的思维方式去处理数学应用题,只是利用死记硬背的数学公式来求出数学应用题的答案,这样的学习方法只能让学生陷入固有的数学应用题解题模式中,学生不能做到学以致用,也不理解真正学习数学应用题有什么用处。

在初中数学教学阶段,数学应用题主要是考察学生数学实际应用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数学应用题来源于我们的实际生活,和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并学会求解数学应用题,来真实反映出数学应用题和人们的生活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学生才能够真切的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需要数学。

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和深入,在当今教育领域中,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数学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开放,并不是过去死板的教学方式,因此,当今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更需要情景教学法的渗透,这样才能达到以情景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初中数学。

二、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数学应用题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学习初中数学应用题时,学生在学习解数学应用题时,必须将思路打开,同时还要选择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素材来给数学应用题创设良好的情景,例如,让学生关心生活中的大事小情,所呈现出的数学应用题并不能是过去的只是一些数学公式和书写符号的固有模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数学应用题教学情景,例如,利用多媒体运用图片及表格的形式,将数学应用题设置的趣味性更浓。此外,教师要将目光放远,要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同时还要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理解数学应用题的真正内涵,同时数学应用题必须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应该将现代的数学教育思想理念诠释出来,而且还要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摒弃,要注重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养成,不能一味地追求如何才能将数学应用题正确答案解出来,获取答案并不是目的,目的是如何利用情景法将数学应用题灵活的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习时能够灵活的发挥和思考。

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使数学应用题更加丰富,而且还能改变教师过去只是用粉笔在黑板上讲解数学应用题的方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枯燥的教学方法更加生动,同时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将数学应用题的问题情景设置的更加生活化。

数学应用题所设置的问题情景,是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问题情景,然后更好的理解一些数学知识概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利帮助。

(二)创设阅读情景

初中数学应用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为学生首先要反复地阅读数学应用题,从学生的阅读中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考验学生的耐心,只有反复的阅读才能让学生懂得数学应用题里面涉及到哪些知识内容,怎样解答才是正确的。作为数学教师,给学生创设阅读情景对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非常关键的,教师所设置的教学情景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对他们的学习才会有利。例如,教师在讲解一道数学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将数学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写在本子上,或者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几个小组学生通过比赛,来进行小组讨论来回答学生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数学应用题学习的趣味性,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应用题解题的记忆,还会将学生的思考时间延长,通过教师设置的情景,有利于学生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经过长期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在理解数学应用题题意时,其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同时也会增强学生的应用题解题意识。

(三)创设问题反思情景

有些学生在解答数学应用题时,解出的结果有很多种,学生都认为自己的解题方法是正确的,这样就让他们产生了很大的疑问。那么教师需要给学生创设问题反思情景,也就是说学生在解完数学应用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学会反思,反思就是对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进行阐述,每个学生持有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和主张,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要害怕出现错误,这样学生才能找到学习的方法。

教师所创设的问题反思情景,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思考时间,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集中注意力来思考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然而解出数学应用题的答案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整个思考问题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当学生都表明自己的意见时,教师可以将正确的解题思路告诉学生,然后让出错的学生能够知道在哪方面的思考环节出现了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中有所进步,整个数学教学的效果也会有明显的提升。

三、结束语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三大主课之一,无论是对学生的后期考试升学还是对学生日后生活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初中生打好数学学习基础,将数学应用题的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不断地加强数学应用题练习,通过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景,理解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陈友健.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3(09).

[2]严爱香.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水平[J].成功(教育),2012(01).

[3]朋德斌.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方法论[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6),

初中数学情景教学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景教学;有效性研究

在实施新课改后,情景教学几乎是遍地开花。然而,随着实践的检验,人们发现情景教学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效果,究其原因就是不少老师是为了设置情景而设置情景,造成了情景的设置或脱离学生生活,或脱离实际,或晦涩难懂、自相矛盾。特别对于初中数学这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目,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就变得至关重要。

一、数学情景教学的内涵

情景教学是指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借助于知识本身的可塑性有目的地创设的一种教学环境。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教学环境设置必须符合二个条件:①必须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避免教学脱离实际;②必须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从而创造出一个师生在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高度统一、融合、一致的情绪氛围。情景教学重视的是学生对知识获得过程的体验,以及在体验过程中学生情感因素的调节。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应该符合“最近发展区”的原理,避免过分的最求创新而使创设的教学情境脱离学生的生活,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避免脱离枯燥乏味,自相矛盾的情景设置。

二、有效情景教学的策略

1.情景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有效的情景设置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定向性、高效性,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并不仅仅是有动手、有交流、有多媒体就是情境教学。其次,要注意问题的连贯性。教学情境的设置不应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而是要能够贯穿整个课堂,甚至整个章节。再次,就是情景的设置应该符合“最近发展区”原理,创设问题的深度要能够唤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以刺激学生的智力活动,进一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并解决问题。最后,设置的情景还应该具有互动性,恰当的教学情境不仅仅是为课程的导入做准备,更应该是为学生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融洽的教学环境,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知情交融的至高境界。

2.情景教学的策略研究

(1)设置悬念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悬念可以引起人们对事物的关注,特别是对于初中的孩子,更可以诱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从而起到增强记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可以以“印度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家”的故事来营造教学情境的。通过这个故事则可以把学生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有的学生猜是100粒,有的学生猜是1000粒,当学生猜到100000粒时,老师还是摇头给予否定。这是老师就可以顺势利导:这个问题在学完了有理数的乘方后就可以得到结果了。就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及探究的目标进入了对有理数乘方的学习之中。本次教学情境设置一个问题引路,故布疑阵,创设矛盾,强烈的激发了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激情,并且一直维持到本章节的结束,真正起到了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作用。

(2)利用数学思想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最有效的学习效果,是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内化并且融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构。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尽可能的运用数学的方法,采用一些类比、归纳的方法。比如下一题,CBaB,BDaC,求证aB2=aD・aC。对于该题的做法我们一般使用三角形的相似,∆aBD∽∆aCB,得出aD-aB=aB-aC,从而得出结论。同时我们还可以把知识点与圆结合起来,如图2所示,找出切线与割线的关系并对此进行类比。

图1图2

设置类比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对于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认识具有较好的作用,找到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从学生的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利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来于生活,用于生活,只有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才能正在的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所以,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尽可能的设置与学生生活相关且具有探究意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真实的体会到、观察到,以利于情景教学的实施,获得积极的体验情感。

情景教学是实施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亲身体验的途径,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激情,提高学生对初中数学的整体认知。

参考文献:

[1]李国强,邵光华.数学情感教学的实验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5,14(2):78

[2]栾庆芳,朱家生.数学情景教学研究综述[J].呼吸教学通讯,2006,3:1-4

初中数学情景教学篇9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情景;教学效率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把数学知识、数学问题还原到生活情景中去,把抽象的数学教材“还原”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原型,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枯燥的、抽象的,而是富有情感的、贴近生活的,具有活力的课程,这样学生才能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得到提高。

一、利用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历

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甚至是身上的生活事例,学生比较熟悉,有直接的接触与切身的体会,自然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会集中注意力去探索去实践。平时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情况,熟悉与把握他们的现实经历、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在教学中,教师就地取材,利用学生经历过的事实、活动,教授数学知识,学生往往会注意力集中,投入思考与讨论之中。在学习了有关有理数的一些基础知识后,开始学习有理数的加法。为使学生对“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有较深的认识,我通过一个学生们熟悉的有关足球比赛的事例来教学:

我们知道,足球比赛既有赢也会有输,赢球个数与输球个数是相反意义的量。如果我们规定赢球为“正”,输球为“负”,打平为“0”,比如赢2球记为+2,输3球记为-3。学校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有以下各种不同的情形:

1.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赢了1球,那么全场共赢了4球.也就是:(+3)+(+1)=+4。

2.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输了1球,那么全场共输了3球.也就是(-2)+(-1)=-3。

再由学生们说出其他可能的情形。由于教师创造了既具有生活化,又具有趣味性,适宜学生领悟的情境,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激发出强烈的探求欲望。

二、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

数学中的许多问题、知识、内容并不一定由学生亲身经历接触过。但可能是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数学课堂教学同样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不等关系,首先列举了如下例子:(1)某城市对车辆有限速要求,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千米/小时:(2)乘公交车时,身高不超过1.20米的儿童免费;(3)某航空公司规定,空姐身高不得低于1.66米;(4)某大桥对车辆吨位的要求是不超过15吨。提问:上面所举的例子中的数量关系,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些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学会用不等式表示各种不同的不等关系。

在讲平行四边形的识别条件时,可以设计下列情境:小陈与小黄在操场上踢足球时,不小心踢到教室窗玻璃上,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装饰玻璃被打碎了(教师运用硬纸片展示打碎的样子,其中a,B,C为三顶点)。小陈与小黄拿着打碎的玻璃到玻璃店让店员配玻璃。店员马上配好了与先前形状大小相同的玻璃。问学生:“你们知道店员是怎样配的吗?”学生们会饶有兴趣的思考、讨论,从中把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特征。

三、借助实物演示生活情景

实物是真实的存在,直观,可见,可触,可感。数学教师在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学教具如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外,还应努力创制其他实物教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时,事先准备了一块纸板,上面画一个五边形的广场,五个角分别标着a、B、C、D、e。教师一边讲述,一边演示:小明沿着广场周围的小路,按逆时针方向跑步,问:(1)小明每从一条街道转到下一条街道时,身体转过的角是哪个角?(2)他每跑完一圈,身体转过的角度之和是多少?(3)在图中,你能求出1+2+3+4+5等于多少吗?你是怎样得到的?从而引出课题。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教学。上课时,教师要学生们帮老师想想办法,怎样测量操场边旗杆的高。学生们会想出不同办法,如爬上去量,找根长竿量等。教师拿出旗杆模型,引导学生:“有一个比较方便的办法,就是借助手电筒和尺子。怎样量呢?学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后,你就明白了。”本课学完之后,再组织学生借助实物,运用所学知识测量出旗杆的高度。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

多媒体能将静态化为动态,抽象化为具体,理性化为感性,再现、演示、模拟现实生活情景,把社会生活中鲜活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的数学世界。利用多媒体,通过生活化地演示、解释,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与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原理、定律。如数轴概念的教学,在没有实物杆秤的情况下,可借助事先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演示:用杆秤称物体,移动秤砣使秤杆平衡时,秤杆上的对应星点表示的数字即为所称物体的重量,秤砣越往右移,所称的物体越重;运用多媒体演示温度计温度在0度以上、0度和0度以下的几种变化情况。由此使学生直观地感受、认识数轴的概念。

当然,生活化情景的创设还有很多,而且各种途径、手段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显生活。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努力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情景,教学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骆建富.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习兴趣――初中数学课堂实效性初探[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06).

[2]吴华江.初中数学生活化例题举隅[J].数学教学通讯,2006,(02).

初中数学情景教学篇10

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趣味性的游戏、故事之中。例如,在《乘方》一课的教学,就用动画播放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很久以前,在某个国家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这位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大臣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1个格放1粒米,第二个格放2粒米,第三个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米、16粒米、32粒米……一直到第64个格。”国王听后哈哈大笑:“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大臣说:“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播放完后问学生:你们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学生看完后兴趣大增,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望。然后趁势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方的知识,看看需要多少粒米才能放满一个棋盘的64个格。

二、创设引人入胜的生活情景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情境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如在讲授《线段的大小比较》时,可以用生活中的实例创设情境:汽车站入口处常会在墙上1.1m和1.4m处各标上一条红线,小朋友进站时,只要走到这里脚跟靠墙站立,看看身高有没有超过免票线,或者半票线,就可以决定这个小朋友是否需要购买全票。这样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直观教学法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了把抽象的教学问题形象化,我们可以运用直观教学法来创设情境。比如,学生初次接触直线、射线、线段,这些几何概念是比较抽象的,而实物的直观,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这些几何概念,可以通过光线、绳子等周围具体的实物来引导学生感知这些抽象的概念。

四、创设愉悦、和谐的实践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践、交流的环境,让他们在不断的实践中真正做到用双手去操作,用心灵去感悟。如在教学《正方体的展开》时,让每一个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和小剪刀,自己动手剪一剪,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成果,然后自由讨论,交流,看看正方体展开图总共有多少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空间观念都得到了高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