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大学生保险学心得体会十篇大学生保险学心得体会十篇

大学生保险学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49:38

大学生保险学心得体会篇1

1、从事任何工作都不能浮躁,努力做到一丝不苟。

我在新契约的时候,刚开始装订合同因为觉得新鲜,一天下来感觉还挺好,但两三天之后我就有点心浮气躁了,装订速度明显减慢了,而且容易走神。我知道这是个磨合阶段,于是尽力集中注意力,自我开导,慢慢地就挺过来了,后来装订的速度和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总之,在新契约的这一关我顺利走过来了,以后即使再让我装订合同,我也能做得很好。

2、渐渐学着融入新的环境,适应也要有个过程的。

回头想想,一个月前的我和现在的我在别人看来没什么差别,但我在不知不觉中和公司的关系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刚来时总会不由自主的把自己当外来者看,没有什么归属感,我想他们几个应该也一样吧。经过近一个月的实习,我的这种陌生感基本没有了,但要真正做到以司为家的境界华考|zk168还是差一些的,但至少我已开始认同自己是公司的一员了。

3、珍惜校园外的师生之谊,出了学校我依然是个学生。

我刚被慧姐带到新契约后基本是小赖姐在带着我做一些工作,我在那里的所学相当一部分是小赖姐教的,当小赖姐有一天跟我说她要调光大时,我只是哦了一声,并没觉得什么,当我第二天看着身后的桌子空着时我才觉得自己昨天应该谢谢小赖姐的,由衷的感谢她。我在中国人寿的实习中一直都有不同的人指导我的工作,他们都是我在刚刚步如社会时的老师,他们没有义务,但他们都在热心的教导我。我会永远记得这般真诚。

大学生保险学心得体会篇2

根据社科院所下定义,所谓大学生失业,即知识失业,是指接受过高等教育拿到了毕业文凭和学位的人,具有劳动能力特别是脑力劳动能力,想找工作而在一定时期内找不到的这种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

大学生失业是由于供求错位助推而成的,人才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了,而高校扩招并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结果就导致了大量“产品”不能适销对路,是一种结构性失业某些专业人才培育过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各种产业的发展不协调,与社会的就业需求结构不相适应,这在经济增长过快和产业升级较快的时期愈发加剧了大学生失业现象的诞生。

近些年,大学生的就业与失业问题一直都是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吴江林曾建议,由财政拨款帮助大学生购买失业保险、缴纳失业保障金,毕业后不能就业的大学生可到劳动就业机构进行失业登记,享受失业保险(这里所指的失业保险是包括失业保险和失业救济在内的广义的失业保险)待遇。在2011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孙继业也提出将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险序列,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保障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的基本生活。

失业的影响及原因

2006年3月,在社科院发表的教育蓝皮书《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中显示,2005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真正签约率只有33.7%。另据数据统计,在2007~2012年,这个数据依然不容乐观。

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1.大学生失业使得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无法在劳动力市场得到回报,造成社会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2.大学毕业生失业的突然性不断冲击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会对人们产生重大的社会心理影响,人们也开始有了“读书无用论”和“大学生过剩论”,而就业难也会给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有一些失业大学生甚至会因为心理失衡而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3.大学生失业加剧,学历竞争畸形化,教育过度化,因受教育程度的分化带来的就业机会和获取财富数量的分化会使人们丧失追求公正和平等的信心。

针对目前大学生失业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考虑:1.企业角度考虑。现在大学生就业难,不是企业不需要大学生,而是因为许多大学生在大学里不努力学习有用知识和真本事,还自我感觉良好,在择业时期望过高,而企业所需要的是能真正为之创造效益的劳动者;2.教育角度考虑。大学生就业难与近年来扩招结构不当有关系。在我国,一边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客观存在,一边却大量培养高端人才,萎缩职业人才,于是形成了企业需要的人才找不到,企业不需要的人才到处都是;3.经济角度考虑。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资源错配,资源配置没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较少地向知识型服务产业方向流动,较多地、片面地流向重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导致产业结构失衡,使劳动力需求结构错位,致使知识型服务业岗位即所谓“白领”岗位需求相对减弱,而“蓝领”型岗位却出现旺盛需求,于是大学生找不到合适工作,而不少企业又出现“技工荒”、“用工荒”等。

建立制度的可行性

大学生失业是最近几年才产生的现象,虽然我国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来治理,但关于能否在我国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国情来看,为了分散失业大学生的劳动风险,使暂时处于失业状态大学毕业生的生活获得基本保障,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尤为必要。

但在一些失业保险主管部门看来,失业保险金是劳动者在工作期间“购买”的,只有参加失业保险并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而大学生从未参加过失业保险,是不能享受由失业保险基金提供的失业保险的,自己也没有权力动用全体参保人的社保统筹基金解决这部分大学生的问题。根据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他们建议道:“这需要大学生在入读大学期间就开始购买失业保险。”

在一些大学生看来,即便是失业了,面临着生活困境,得拿到失业证明又符合低保条件的才能提出低保申请,经居委会调查,最后再去民政局公示。由于申请程序很繁杂,有些毕业生即使特别需要这些钱也感觉很没面子,过不了面子这道坎。有人建议道,“我们不妨把失业救济金的名字改为就业扶助金。而一些失业大学生的家庭和想创业或自学手艺的失业大学生,还是希望政府可以让失业的大学生领取失业保险,希望政府能逐步将他们纳入失业保险保障范围的。”或许他们不能完全享受通常意义上的失业保险,但是他们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基金给予的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的就业促进职能。

针对这种情况,早在2006年,中组部等十四部门便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把大学生纳入到了失业保险范围内。相关专家解释道,没有缴纳失业保险金的大学生之所以毕业后能享受失业保险,也是与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成果紧密相关的。在国有企业改革遗留的历史问题逐步缓解,失业保险基金有所盈余,因此才能在整体经济持续发展财政余力增强的情况下惠及更多的就业困难群体。

相关专家也给出了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具体试行模式,即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将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障管理体系,采取财政拨款,政府在大学生进校时,帮大学生购买失业保险,同时也鼓励大学生的家庭出小部分资金,一起购买大学生失业保险,毕业后不能就业的大学生,可到劳动就业机构进行失业登记,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纳入体系的意义

将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险体系,有着深远的意义:

大学生保险学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学平险特征发展措施

引言

学生平安保险同时又被称之为学平险,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期推出,面向的主要对象是在校学生,有着低保费、高保障的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主要考虑到学生的发展实际,目前其已经扩展到具有住院医疗以及意外医疗等等保证功能。目前,学平险为了推动教育的不断发展,稳定学校的基本教学秩序,确保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身心的健康,家庭的和睦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学平险的产品的主要特点分析

我们通常所说的学平险是由学生平安保险以及附加医疗保险两个险种组成的门诊医疗、疾病住院以及意外伤害。同其他同等保证的纯商业保,保险责任范围通常包括有意外伤害、死亡、残疾等等伤险相比较而言,学平险具有着费率以及保费都比较低的特点,主险的平均费率基本在2‰左右,而附加险的平均费则大约在0.5‰左右,同时缴纳的保费就可以进行参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免去疾病险一般的体检程序。学平险依据不同的种类依据具有多样产品特征。依照投保的主体,学平险在2003年之时从团险变为了个险,依照保险标,学平险变为了人身保险,将学生的身体以及社生命作为保险标,依照保险的期限,学平险是一种一年期的短期险。依照需求动机,学平险是一种保障性型的保险,依照实施形式,学平险是一种自愿的商业保险。与此同时,在学平险之中还标明了保险的金额,因此,其属于是一种定额保险。

学平险在人身保险产品中是一个具有较高性价比的产品,产品受益对象包括了从学龄前儿童到高校研究生在校学生,受众较广,不但学生数量多,而且学生群体是未来重要的保险客户群,更是支撑未来保险业发展中流砥柱。

二、扩大学平险覆盖范围的途径

(一)普及学平险知识。

学平险一个重要特是“高保证、低保费”,对于这个特征,应该加大宣传,被投保人只需要缴纳一百几十元的保费,就可以获得一个高额的风险保证。比如说平安保险公司的学平险,被保险人往往可以获得高达7000元的意外保障以及6万元左右的住院医疗保障,有着十分明显的价格优势,所以不能简单的将学平险与一般商业险化同号,可以说学平险是诸多寿险产品之中最为优惠的一个险种,同时也是商业化运作的一个社会公益性保险。虽然目前各个保险公司对于险种的名字有所区别,然而主要责任都是对中小学生意外伤害或者是进行疾病医疗的赔付。依据2002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之中的相关规定,出现在校园内的伤害事故,学校如果在保护、管理以及教育等等方面没有做到位,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否则学校不承担过错责任的话,大部分家长都会认为:“学生在校出事全由学校负责”,这是一种认识上的盲区。因为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学生这个部分,处于盲区状态的,不管是出现意外伤害还是重大疾病,对于普通家庭而言都是很难承受的打击。

对保险公司而言,通过加大宣传,不断提升学生以及学生家L的保险知识,可以提高人们对保险的认识。对学校一方,从学生的利益出发,最大程度上配合保险公司进行宣传,综合使用多种传播媒介,比如说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等途径进行宣传,辅以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可以减小学校损失风险。在保险公司与学校共同配合下,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可以明显提升广大学生的保险意识,增进对于学平险的了解程度,进而促进更多大众对保险的认认,有利于保险业务的推广。

(二)形式多样,灵活操作。

在校方和保险公司做好充分的宣传工作,鼓励,倡导学生投保的工作的同时,对于一些有特殊原因而不愿意参保的同学,其工作也需要更加精心的宣传以及解释,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以自愿投保为基本原则,在工作之时要灵活多变,不能使用强制措施让学生投保,最大程度避免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乱收费的印象,进而产生了抵触心理。

(三)利用现代化措施对投保环节进行规范。

进入到21世纪以来,已经进入到了信息世代,在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已经得到最大程度的应用以及普及。目前我们的工作以及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作为保险公司也应该用好网络技术,通过公司网站以及学校的管网上对于投保学平险的相关事项进行说明,同时可以列举出一些较为具体的保险条款,同时提供投保单电子版供学生下载,如此也就符合了投保人条件的学生在入校之时统一签订投保单,而不符合条件的学生也可以下载打印投保单后通过家长签字而在入校之时递交,如此可以通过网络这种便捷的无纸化形式发展保险业务。同时也可以给保险公司节约一定营销费用、展业费用,更为重要的是遵守了《保险法》之中的有关规定,其对于投保人以及保险人双方的利益都有利。与此同时,外界环境的变化也可以在另外一个方面给学平险的发展带来诸多益处。

三、结论

发展学平险,不但可以为学生及家庭提供保险保障,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保险宣传,不断提升学生、家长和学校对保险认识,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发展的核心,最大程度上同家长以及学生之间进行沟通,第一时间提供最为优质的售前咨询以及理赔服务。可以不断提升保险公司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提升全民保险意识。同时,将学生群体发展为未来公司十分重要的潜在客户群体,在青少年时期,为其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可以便于自身品牌形象树立以及客户感知的逐渐加深,保险公司通过立足实际,结合外部环境的改变,及时调整产品设计以及营销方案,逐渐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学平险的健康发展,必然可以为保险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窗口和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艾春.关于中小学生平安保险工作的现状与思考[J].湖北教育,2000,09:11-12.

大学生保险学心得体会篇4

内容摘要: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健全与完善,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不仅有利于保护更多的被覆盖群体,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该制度的抗风险能力。本文运用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分别从社会制度本身、企业和员工个人角度来解释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扩面”难的原因,并从新的角度提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扩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前景理论社会保障“扩面”期望

前景理论概述

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因其从行为科学角度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理论―“前景理论”而摘得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桂冠。瑞典皇家科学院称卡尼曼因为“将来自心理研究领域的综合洞察力应用在了经济学当中,尤其是在不确定情况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前景理论由期望值理论和期望效用理论发展而来。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通常运用期望效用来描述如下理特征:

假定对财富ω存在一个实际的效用函数u,如果行为a使出现不同的ωi的概率为pi,行为b使出现不同的ωi的概率为qi,那么,当满足下列条件时,决策者选择a行为而不选择b行为:

相比而言,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在做出行为选择时所比较的是期望效用(ep),即可能收益值(ui)与该收益发生的心理概率(ωi)的内积之和。它规定了两个函数的存在,也即当v(价值函数)和Φ(权重函数)满足下列条件时,决策者选择a行为而不选择b行为:

根据前景理论,可以得出三点基本结论: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好的;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因此,当人们在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临损失时会很不甘心,容易冒险。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时的痛苦感要远远超过获得时的快乐感。

前景理论对社会保障“扩面”的有力解释

根据上述对前景理论的分析,再结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可以发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扩面”(即“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的简称,下同)之所以难以收到预期成效,与人们的实际行为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现状

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成为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这对于推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目前群众要求最为强烈的是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将更多的社会成员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尽管多年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做了很多努力,但社会保障覆盖面仍旧太窄。到目前为止,享受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只有1.6亿人,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只有1.2亿人,而失业保险制度只能覆盖8000万人左右(景天魁,2007)。也就是说,多数城镇职工未能享有社会保险,而广大农民则基本上未被纳入社会保险体系之内。这种情况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公平,并且已经成为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隐患。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特别是首次明确要求要“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再次明确了这几点。这些重要措施将对加速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起到重要作用。虽然我国从目前来看建立起了主要的、初步的、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层次,但是每个层次和项目的发展和可持续性还有待时间的考验。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扩面”是增强社会保障制度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社会保障制度扩面难的原因分析

依据前景理论,大多数人们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如图1所示,人们同时赋予同样的获得和损失,然而给人们带来的实际价值却不一样。

就社会保障制度而言,可以把人们参加社会保障特别是社会养老保险看作是对未来消费的一种储蓄,这就出现了预期和风险。那么,传统经济学所认为的“人的完全理性假设”在这里就可能受到实际情况的挑战,也即人们在权衡加入社会养老保险时的心理预期假设与传统经济学的完全理性假设发生了偏差。这时如果还仍然运用传统的观点来探讨社会保障与经济之间的关系,那么在结论的可行性方面就可能“失之偏颇”。特别是在时间跨度较长的养老保险领域,因为以前所研究的是人们参加养老保险是基于未来几十年后的养老,即现在参保延期消费,前提是假设对现在消费让渡的一种储蓄。

对于个人而言,从时间跨度来看,养老保险是一项较长时间的跨期选择,传统经典的戴蒙德(1965)的代际交叠模型和布兰查德(1985)将养老保险计划引入代际交叠模型都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理性人”作为前提假设的。但是由于人们在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时的缴费过程中,从心理预期的角度总会认为在未来由于诸如宏观上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以及微观上的养老金保值增值等不确定性因素,使得自己参与养老计划后很可能得不到政府承诺的养老金收入。所以个人在工作期如果把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看作为一种付出(或者是行为经济学中的损失,这里的损失是暂时的,因为在经过相应的跨期后人们还应当获得养老金收入),根据行为经济学中的经验研究结果解释,人们对于损失是风险偏好的,同样的损失对人们心理造成的痛苦大于同样的获得(达到退休年龄后领取的同样水平的养老金收入)带来的快乐感。这就说明人们并不是完全按照传统的“理性人”假设来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养老保险计划的。同时,在职人员如果把已经退休的人们的养老金收入看作自己退休后的“写照”,同样会影响其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

从企业角度来看,按照传统的解释,企业为职工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就意味着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由于企业利用这样的手段来吸引和留住人才,激励人们更努力地为企业谋利,从而会带来更多的收入以抵消所缴纳的社会保障费支出。但是,为什么企业在社会保障的参保过程中积极性总是不高,企业总是想方设法来拖欠、少缴甚至是逃避社会保障费呢?按照行为经济学的解释:企业把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看作是一种损失,是企业成本的增加,也即对利润空间的挤压。同时,对于给职工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后带来的收入增加(即行为经济学中的“获得”)被低估,所以企业不愿意参保缴费。

同时对于个人或企业而言,我国频发的社会保障基金安全案件使得人们把参与社会保障制度在未来获得收益的预期发生概率降低,或者把参与时的缴费所带来的损失感从心理上增加,所以不愿意参保。

对于广大农民而言,由于我国的农民素质普遍较低,人们短视行为较为突出,加之我国农村传统的合作医疗制度的解体......这一系列因素使得农民更加注重现期的实惠,对于将来的获得往往采取观望态度,从而很难主动积极参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这也就造成了“扩面”在农村更难。依据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可以把农民参与社会保障体系时的缴费看作是一种短期的损失,那么,如果把人们享受到医疗服务和领取养老金时的水平“贴现”到现期与现期个人或家庭实际的付出进行比较的话,人们很可能认为“贴现值”小于现期的付出,从而不愿意参保。虽然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小,而且如果加上政府的财政支持,也许会出现“贴现值”大于农民现期的付出,但是农民关注的是制度的可持续性,所以还是会处于观望状态。从心理角度讲,农民对自己的付出在将来的获得赋予了更高期望,所以可能带来的失望也就越大,对于自己享受社会保障制度时的获得赋予的期望值较低,这就产生了心理的不平衡,并与政府举办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时的初衷有了一定偏差。

最后,制度的公平性影响潜在覆盖群体的心理预期,制度越是不公平,使得人们对于制度带来的满足感越低,人们越不愿意参保。相反人们则更愿意参保。

前景理论对社会保障“扩面”的启示

综上所述,前景理论对于解释我国社会保障“扩面”难的现象具有相当的说服力。以往的分析主要是基于表面的现象解释,而引用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更能从深层角度来做出解释。前景理论对我国社会保障“扩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应对人们的心理预期,特别是对人们的短视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保障的“扩面”做正确合理的引导。要引导人们把生命周期内的收入与消费进行更为理性的分配,赋予不同损失和获得对等的效用或满足感。这样才会减少人们对社会保障的“失望”过大的担忧。对于企业而言,也是由于其短视行为导致了企业参保的积极性不高。从长期发展来看,企业自身参保并鼓励员工参保是对企业和员工都有利。总之,要积极调整和正确引导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预期,正确看待参保的付出与获得。

其次,政府需要做到言出必行。如果还重演旧合作医疗的历史,那么要引导农村居民参与社会保障制度恐怕将会更难。因为政府的不诚实带来的也许是农民的抵制,因为他们的预期高于政府的承诺,对于参与社会保障制度的风险预期也许高于实际。

再次,必须保证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不善、非法挪用、非法挤占等各种形式的违法案件层出不穷,使制度覆盖下的人们在享受未来社会保障的庇护给予了更低的心理预期,同时对于参保缴费时带来的损失感也越重,这样的“前车之鉴”同时使得社会保障制度之外的潜在参保群体不愿意踏进社会保障这把保护伞的“庇护”之下。

最后,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关注。社会保障制度被誉为社会的“安全网”和“自动稳定器”,主要目标是体现公平。公平程度的大小对于人们对制度的评价产生重要影响,同样左右人们赋予制度带来的满足感。特别是在我国现阶段,穷人和中产阶级始终占据总人口的多半,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目标在多大程度上得以体现,对于制度的“扩面”会产生重大影响。特殊群体的规模扩大急需社会保障制度的庇护,比如农民工、受灾群体和应届毕业大学生等等。

总之,即便是在当前经济危机的持续冲击下,我国经济依然保持高速增长,然而社会保障制度的“扩面”却举步维艰,从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来看,不仅在于人们传统思想和心里预期的影响,同样也受制度本身和政府行为等的影响,只有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才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扩面”的根本出路所在。

参考文献:

1.卡尼曼和前景理论[eB].省略.2002-10-10

2.[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萧琛译.经济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3.景天魁.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11-17

4.nicholasBarr.theeconomicsofwelfareState[m].oxfordUniversitypress,1998

5.DavidBlake.modelingpensionFundinvestmentBehavior[J].Routledge,1992

作者简介:

大学生保险学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保险现状与对策

1问题的由来

由于我国体操运动员桑兰1998年在美国友好运动会上颈部严重受伤。之后大会组委会为她提供了一份1000万美元的医疗保险,使她得到了最好的康复治疗,不需要为今后的保障担心了。通过这个案例,让我们第一次认识到了体育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后国家为大量运动健儿进行了投保,这样可以让运动员的自身利益得到更好的保护。与此同时大学的体育保险却是困难重重。北大学生攀登夏邦马西峰前,校方和学生签的是一份登山同意书,而不是保险合同书,更不会得到像桑兰那样的赔偿。学校体育保险作为体育保险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就是保护学生。近些年我国体育保险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高校体育保险始终是个漏洞。

2结果与分析

2.1目前高校体育保险的现状

2.1.1学生参与体育保险的意识较差

大学生刚入校时参加的保险大多是由学校统一办理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这样的保险能够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同时也减少了家庭和学校的负担,具有很好的社会效应。然而,保险公司只对平时学生运动中大的意外伤害(例如骨折、韧带断裂、内脏损伤)才会给予相应的赔偿,一些小的事故就不予理睬了,但往往这些常见的意外损伤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慢性运动损伤疾病。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在于保险公司没有在条约中明确理赔的范围,导致概念模糊、险责不细。其次学生参与保险的意识较差,不能很好地利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身利益。

2.1.2体育保险法尚未健全

现阶段我国在处理学生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事故主要的依据就是《教育法》《教师法》《体育法》等。可关于高校体育运动伤害的处理办法和意见,至今都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目前我国体育保险的基本法规只有《国家队运动员伤残保险试行办法》和《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试行办法》,然而这些基本法规的覆盖面也是有限的,保障的程度也很低。例如2002年颁布的《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试行办法》对于优秀运动员的界定是:“各省、市地区正式在编的运动员”,而高等院校运动员不包含在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体育保险制度还应趋于完善。

2.1.3体育保险公司的匮乏

我们不难发现在一些重大体育比赛中,体育保险参与的方式基本上都是由保险公司赞助来完成的。以赛事赞助商的形式发展体育保险是目前大多保险公司采用的一贯手段。比如一些基本保险(一般责任险、意外伤害险)公司都是免费赠送给运动员的。如此一来,高校体育保险就更没人关注了。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保险经纪公司为数不多,而从事体育保险中介人和体育保险的经纪公司的更是少之又少,面对这样那样的诸多问题,这对于处在刚刚起步的我国体育保险业要想在高校中谋求市场空间,更是难上加难。

2.2体育保险在高校中开展的优势

2.2.1学生自主性强,余暇时间比较多

大学生在完成自身的课程学习后,可以有大量的时间自由支配,这样他们就比其他人群拥有更多的时间来参加体育活动。所以,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可能性就会相应的增大。目前我国高校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大学生体育赛事的不断开展,使得一些体育保险公司相继介入。2001年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在北京举行。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一次性向大运会开出了一份150多亿元的巨额保单,创出了大学生体育保险新纪录。由此可见,大学生体育赛事保险起点高、起步晚。

2.2.2思想意识转变较快,容易接纳新事物

当代大学生生理和心理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从心理角度上看,他们精力充沛、思想进步、理想远大,同时人生观、价值观也正处在形成时期,具有较强的塑造性。在体育保险意识淡薄的我国,他们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方式就体育保险进行广泛宣传和大力推广,其效果应是最好的。

2.2.3独立的法人,具有自我履行法律权力的能力

从大学生的年龄来看,他们大多是18周岁的成年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公民,具有独立履行法律权利和义务的能力。这样他们就可以根据自身的习惯自由选择体育活动,自行选择投保的种类和方式,进而通过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不被侵害。

2.3对策和建议

2.3.1提高宣传力度,加强大学生保险意识

由于长期受到国家体制的影响,导致教育界的保险观念比较落后,习惯了国家“买单”的方式,自我保险的意识还很淡薄。当前就大范围的对体育保险进行宣传还很少。学生对投保后的收益情况还不是很了解,可以说多数大学生就“体育保险”这个概念还是很模糊的。就更不要谈如何来投保了。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大对高校体育市场的宣传与投入。

2.3.2完善体育保险法,政策上适当给予支持

拥有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才能确保高校体育保险在未来有着长远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的体育保险法主要针对各省、市及国家队正式注册在编的运动员。而高校体育保险法规还是空白。客观上阻碍了体育保险在高校的开展。随着“阳光体育”口号的提出,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与此同时,相对应的个人意外伤害事故也就越发频繁了。

而高校医改制度的实施,使得大学生不能再依靠国家报销的这种形式,而是要寻求市场经济的新渠道来规避风险。因此更好地加强和完善体育保险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3.3.3根据学生需要,开发新险种,降低保费

目前我国大学生数量正在逐年的增加,对于体育保险产业来说有着较大的商机。但是现有的单一险种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了。这就需要保险公司根据不同人群、不同运动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及时开发新的险种。保险公司在投保对象的设立上可以是个人或是团体。

时间上可以是在校期间或是假期旅游外出。还可以就体育运动项目进行综合保险开发。这样一来高校中的专业运动员和一般学生都可以就运动意外伤害得到积极有效的保护。另外,对于贫困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保费应由保险公司、学校、个人三方共同努力来完成。

2.3.4加快体育保险人才的培养

由于保险业经营方式的特殊性,导致对人才有着特定的需求。就体育保险来说,从业人员不但要有较强的精算、承保、投资、管理等专业技能,还要掌握了解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知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促使体育保险长远的发展,保险公司应加快对一些精通体育和金融的人才培养。通过加强各级保险公司对现有员工的培训;建立完善保险业各种资格考试制度等多渠道加快体育保险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让他们能够把大学生需求与保险公司承保能力、险种产品牢牢联系起来。通过中介人的努力,让高校体育保险业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3小结

就我国当前体育保险的发展形式来看,高校体育保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保险公司需做到服务专业化、险种多样化、理赔速度快速化。与此同时,校方应和保险公司联手加大对体育保险的宣传教育,让学生们知道、了解体育保险,促使他们积极参加体育保险,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减轻对社会、学校、老师、家长的经济赔偿负担。大学生在体育保险观念转变上,需要政府在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使我国高校体育保险能更快速、更健康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阎华,李海.国内外体育保险之比较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

大学生保险学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保险定价保险理论大数法则数学模型

1保险定价问题

1.1保险定价问题的研究背景

保险产品是一种用来交换的保障服务产品。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产品,同有形的商品一样,保险产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具有价格的一般属性。保险产品的定价就是确定保险产品价格的过程。保险费率即保险产品的单位价格。保险产品价格的确定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有形商品,保险费率的确定是建立在对大量的实际发生的风险进行概率分析的基础之上,并且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测算保险标的的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在保证供给双方权责对等的原则下确定保险费率。保险产品的价格决定不同于一般商品完全取决于市场的供求状况,保险费率的形成一方面取决于风险发生状况,另一方面取决于保险产品市场的供求关系。

保险产品定价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努力保证实现保险公司正常经营和获得平均利润,但保险产品的实际价格却不一定等于理论上确定的保险费率。保险公司确定实际价格还需要考虑保险市场的竞争环境、市场份额目标及经营销售策略等,设定高于或低于充分保险费率的保险产品价格。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保险产品的价格要保证保险基金能满足支付预期的保险赔款和经营费用,而且保险产品的价格是保险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保险公司要制定合适的价格,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保险产品定价过高,虽然短期内可以获得高利润,但长远来看会影响保险产品的需求和竞争能力;定价过低,虽然可以争取较多的业务,但会影响保险公司准备金的积累水平,不利于保险公司经营和财务的稳定性,甚至会危及偿付能力。对于投保人来说,保险产品价格的高低会影响他们的经济负担程度。若定价过高,超过投保人的支付能力,潜在的需求便无法转化为有效需求,从而影响保险的需求量。

1.2研究保险定价问题的理论价值

保险理论的主要目的是确定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即费率p(签订保险合同时被保险人所支付的保险费)如何随概率分布F(x)。x是在保险合同有效期间,如果约定的事件发生,被保险人所得到的补偿。显然,x是一个随即变量,并且由概率分布F(x)来描述。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保险定价问题是保险理论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核心问题之一。其实,无论是在经济研究领域还是金融研究领域,定价问题始终处于这些研究理论体系的核心地位,市场中的很多信息是首先通过价格变量向市场参与者传递的,因此对许多经济领域、金融领域的研究都是首先以研究价格的规律为切入点进行探索的。无论是经典的微观经济学还是新型的金融经济学,对价格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始终是这些领域的研究者们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一些著名的定价模型,比如资本定价模型、因素模型、套利定价模型,已经称为相应领域的基石。尽管这些定价模型同时证检验不完全一致,但由于这些模型的简洁明了和这些模型在诸多重要应用中的高精确度,他们仍然还是得到了研究者们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对于保险领域的研究,依然如此,保险产品的价格最直观地向保险市场的参与者――包括保险公司、保险投保人和保险中介商――传递了保险市场上的诸多信息,因此对许多保险领域的研究也是首先以研究保险产品的价格规律为切入点进行的。

2保险定价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基本原理

2.1保险定价问题目前的研究现状

对保险产品定价问题的研究者,可以分为两部分人群:一部分是以研究不确定经济学相关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家,另一部分是在保险实务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保险精算师们。以研究经济中的不确定性为主的经济学家大都使用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研究方法来研究保险市场中的保险产品的价格问题,而保险精算师们则更善于使用经典的数学理论和数学研究方法来研究保险产品的定价问题。在过去的100年间,数理经济学的发展对保险精算师们发展了的风险理论竟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从某些方面来说,这的确令人吃惊。一种解释是,可能保险业在寻求保持其整体的和较高道德标准的声誉,而这些标准促使保险精算师们追求决定“正确的附加”和“公平保费”的一般规律。他们大概清醒地知道,有些人为了获得保险保障打算支付比“公平保费”高的价钱,但唯利是图的“剥削”思想似乎从未进入保险界的传统思维之中。这与经济学的思想是背道而驰的,因为经济学上的一个最基本假定就是,一个“理性人”愿意收取的价格就是市场上愿意支付的价格。所以,时至今日,对保险产品价格问题的研究,始终有着两条大相径庭的研究体系和研究方法,一种是不确定性经济学家们对保险产品价格的分析,另一种是保险精算师们对保险产品定价的研究。

2.2保险产品定价的基本原理

没有一个行业,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应用要比在风险与保险行业中更为重要。计算保险费用要用概率原理分析以往的经验数据。在决定保险费率时,保险公司的精算师经常面临这样的抉择:保费要足够高,以支付所有的损失和费用,但又不能太高,否则投保人负担不起,且不利于与其它保险公司竞争。在人身保险中,生命表体现了把概率原理应用到以往的被保险人死亡经验数据得出死亡率。精算师要利用数理统计从已有的损失水平中,分析决定预期损失水平及预期的偏差,而通过大数法则,保险人降低了逆选择支出的风险。

2.2.1收支平衡原则

收支平衡原则是保险产品定价遵循的工作方针。收支平衡,对保险人而言,其承担风险的开支与获得的保费收入相等,对被保险人而言,缴纳的保费应与通过保险避免的平均损失相等。收支平衡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的任何一个时点上,保险人的收入(收)与其承担的风险责任(支)是相等的。

大学生保险学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职业本位;保险专业群;教学效果

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迫切需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能够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和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形势需要的保险专业人才。近几年,高职保险专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但学生进入企业之后,部分用人单位和学生自己反映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不能有效将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机地与工作结合起来。如何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保险专业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这是保险专业教学工作者的工作重心。专业群是由一个或多个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由若干相关专业共同组成的专业集群[1]。高职保险专业群则是高职院校若干个保险相关专业学科组成的一个集合,具体包括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中的金融保险、保险实务、医疗保险实务、机动车保险实务等。

一、保险专业群课堂教学效果的现状调查

为了说明目前保险专业群课堂教学效果,笔者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该专业进行了调研。调研对象为湖南省内各高职院校的保险专业群的在校学生、该专业群毕业学生和从事该专业群教学或教学管理的教师。共发放调查问卷890份,有效回收810份,有效回收率72.8%,其中在校生460份、毕业生270份、教师80份。调查问卷从在校生对专业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评价、毕业生对该专业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评价、教学或教学管理教师对专业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评价三个维度进行。通过大量数据收集整理,笔者掌握了较多关于保险相关专业课堂教学效果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调查结果如下:

(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职保险专业群的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持肯定态度,占到被调查学生总人数的76.1%,说明该专业群的教师工作态度认真;已毕业的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比较满意的占到被调查毕业学生的71.7%,低于在校学生的83.5%,说明该专业群的课堂教学效果在不断提升。但是,有30.1%的学生和37.4%的教师对该专业群的课堂教学效果不满意,而且62.6%的学生上课偶尔玩手机,其中16.7%的学生平均每节课玩手机时间超过5分钟,说明少数学生对该专业兴趣不足,不同学校和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有待提高。

(二)学生厌学情绪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增加

通过调查发现,高职保险专业群的学生第一学期上课偶尔玩手机的人数最少,占到被调查在校生的15.2%,但第二学期后上课偶尔玩手机的学生比率迅速增加到45.2%,第三学期上课偶尔玩手机的学生比率达到52.5%,第四学期最高,达到78.21%,说明该专业群学生的厌学情绪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增加。另外,保险专业群的学生逃课现象比较常见,仅有43.3%的在校生从不逃课,41.3%的学生有选择性的逃课,另有4.6%的学生经常逃课。在对学生逃课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逃课人数的比例也随着年级的递增而不断递增,第一学期偶尔旷课的学生人数最少,占到被调查在校学生的5.6%,第二学期偶尔旷课的学生为17.6%,第三学期偶尔旷课的学生为25.9%,第四学期偶尔旷课的学生则超过30%。第四学期部分学生忙于联系实习单位,旷课比率有所增加,但课堂吸引力不足是造成学生厌学情绪逐年递增的主要原因。

(三)毕业生就业数量高但质量不高

目前,湖南省内绝大部分高职院校保险相关专业实行“2+1”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大三实习是顶岗实习,毕业时基本可以实现实习转就业,毕业学生就业率非常高,接近95%,即学生毕业就能基本实现就业。毕业3年以上的保险专业群的毕业生,年收入高于50000元,占到被调查人数的85.2%,说明该专业群的毕业生的发展潜力还是不错的。但在对毕业生的调查中发现,毕业1年内年收入高于50000元的只占被调查人数的20.1%,年收入低于10000元的占42.1%,说明保险专业群的毕业初期就业劳动报酬不高。调查还发现,毕业1年内跳槽两次以上的毕业生占到被调查人数的41.5%,说明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环境不好,就业能力不强,保险专业群教学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四)教师的教学压力比较大

调查中发现:认为“自己的理论水平大大高于实践能力”的教师占到被调查教师的75.3%;认为“网络上可以借鉴的保险相关资源非常有限”的教师占到被调查教师的54.4%;认为“学生差异较大,教师很难使每个学生都达到充分发展”的教师占到被调查教师的92.6%。另有超过80%的保险专业教师感觉“工作压力非常大”。从教师的职业性质来讲,教师的职业压力指数本来就比较大,对于保险专业这样的新型专业的教师,更是其中压力大的群体。因为该专业群的教师实践经验普遍不够,教学资源又严重缺乏,这给教师的专业课程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影响保险专业群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一)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有严重的学习焦虑情绪

学习焦虑情绪是指学生受到不能克服的障碍威胁或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时自信心受挫,并因此而进入一种带有恐惧、紧张不安的不良情绪状态中。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适当的焦虑情绪,能激发学习斗志、增强学习效果,但是过度的学习焦虑却会使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从而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该专业部分学生具有严重的学习焦虑情绪,而引起该专业群学生学习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有3个:一是专业开设时间不长,普遍观点都认为专业发展前景不错,但实际如何还是未知,所以部分学生对该专业信心不足;二是专业课程讲解以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为主,案例分析毕竟不是实践,学生觉得案例分析太过空泛,尽管模拟操作依据的是真实的业务操作情景,但这与实际的保险实务操作程序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三是当前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压力巨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彷徨,学习时极易迷失方向。

(二)有较强实践经验的教师严重不足

高职保险专业属于新型专业,专业建设处在探索阶段,课程内容比较新颖,老教师一般不愿意花更多成本来转型,而保险行业本身又是朝阳行业,职业院校的收入水平大大低于行业管理者,想引进行业内优秀人才,校院的吸引力又不够,因此从事该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主要是研究生学历的年轻教师。教师普遍来源于高校研究生,所学习的东西多是从理论到理论,实践经验不足,加上结构不合理,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居多,高级职称教师少,师资水平总体不高,很难开展有效的基于职业本位的教学活动。

(三)缺乏基于职业本位的专业教材

作为高职教育的新型专业,其课程如“团队建设”、“保险组训实务”等很多都是新型的课程,近年来才试探性地进入职业院校的课堂,教材和教学指导书基本没有,职业本位的专业教材更是凤毛麟角。因相关教材的缺位,高职院校的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按保险业发展的趋势,培养高水平的保险专业人才,急需高职院校与保险企业紧密合作,需要保险企业直接参与和指导办学,协助高职院校制订合乎行业需求的教材体系,共同建设社会、企业和学校全方位的保险人才培养社会化系统。

(四)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在教学实践中体现

在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和机动车保险实务专业等工科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教学任务较多,一般能体现学生为主体。但对于金融保险、保险实务这类文科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理论知识和保险相关案例讲述很多,把学生框在自己见解和意识之内,课程教学缺乏前期的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因而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不到挖掘,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在保险专业教学中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专业学习既有利于学生打好专业基础,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更有利于学生去探索与创新[2]。

三、保险专业群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一)课程内容设置策略

要想提升保险专业群课程教学效果,首要问题是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因此,要在对各级产险和寿险公司对口岗位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了解产险公司和寿险公司各个岗位需要的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然后通过对相关职业岗位群的分析来确定教学目标,如对销售主管岗位分析,发现需要提升主管销售管理水平,通过对销售管理工作过程系统化来构建课程《营销团队建设与管理》。最后,基于保险相关岗位群实施项目教学,突出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强调“教、学、做、练一体化,理实一体化”的课程设计理念。

具体到每一门专业课程则是根据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再从典型工作任务中提炼出工作技能,从而得出教学内容。如《保险销售》课程,与保险销售相关的职业岗位有“销售主管、组训、讲师、销售经理”等,它们的典型工作任务有“销售流程如与客户面谈”等,有沟通技能,得出教学内容“沟通技巧”。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专业核心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不仅适应岗位,而且高于岗位,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教学团队建设策略

要想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锻造高尚人格,以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豁达乐观的胸怀,高尚的理想情操,崇高的敬业精神,坚强的意志品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学生、教化学生[3]。每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是否用心,是否全力以赴,他们的精神状态在其整个讲课过程中都能明显反映出来,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得到。丰富的课程内容能吸引学生,教师的智慧、情感与人格魅力,最能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基于职业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更强调实践经历,只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才是符合职业本位要求的、优秀的高职教师。对教师来说,未来“征服学生的将是教师的手,而不能仅凭教师的嘴”。当然,高职教师不仅需要有较强的教学水平,同时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没有科研的教学是没有底蕴的。因此,要解决缺乏实践经验教学师资问题,不仅仅只是鼓励教师考取“保险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等职业证书,培养“双师型”教师,更需要将现有专业特长的教师送到保险企业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积极鼓励院系教师在行业中参与公司项目,如顾客满意度调查、营销团队建设和管理、查勘定损、核保核赔、营销策划活动等等,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项目中增强实践能力。

总之,基于职业本位的保险专业群的教学团队建设要求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为主线,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培养优秀年轻骨干教师、加强学术/专业带头人和高水平学术团队建设为重点,抓住人才引进、培养与用好三个环节,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开发利用和优秀拔尖人才迅速成长的有效机制。

(三)专业教材建设策略

基于职业本位的保险专业教材,是教师教学思想与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教学方法与经验的结晶,也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实现。

保险专业教材严重不足,需要加大力度编写项目教材。教学内容分项目进行,每个项目对应一个工作环节,一个项目中可以安排数个模块,再将知识点融入项目或模块中,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做到潜移默化。编写保险专业教材,除了专业课程的项目教材,还需要有配套的实习实训教材,要求内容新颖、设计合理、操作性强、规范化程度高,能较大程度上补充主导教材的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能发挥良好的作用。保险专业教材建设要求:在教材建设概念上,体现思维方法和认知过程;在教材建设体系上,体现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课群间相互关系;在教材建设内容上,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先进性[4]。

(四)课堂教学方法更新策略

基于职业本位的保险专业群的课程教学由课堂教学、实践实训和实习教学三个环节组成,在各个环节将选择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环节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将课程教学内容讲透讲活,使学生在把握课程内容的整体逻辑体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程主要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案例教学为例,用保险实践活动中发生的典型案例重现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回放的实景中进行分析、判断,使其受到启发、学会思考。实验教学环节主要采用示范教学、团队实训设计、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以角色扮演教学方法为例,目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保险实践中各岗位的业务内容、流程和技术方法。实习教学环节主要采用开放式教学、情景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情感和认知的体验,获得对保险职业的认同和信心,同时,检验自己的课程知识和技能,校正今后努力的方向,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体验式教学为例,目的是将学生放在完全真实的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总之,基于职业本位的保险专业群课程教学效果提升应通过调整课程内容与结构,不断推行新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研究,加强教师教学资源建设,充分依托保险行业优势,以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为基础、以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以生产性实训为载体,以保险技能技巧为训练重点,建立起保险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探索学校、行业和社会相结合的“大课堂”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教育作为保险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5]。

参考文献:

[1]孙毅颖.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基本问题解析[J].中国大学

教学,2011,(1):36.

[2]陈玉梅.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英语听力水平[J].中国

对外贸易(英文版),2011,(12):285.

[3]李宝斌,许晓东.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师评价维度探

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8):65.

[4]傅伟.高职教育工作过程导向教材开发与建设的研究

[J].中国高教研究,2011,(9):81.

大学生保险学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巨灾保险市场需求分析政府

一、前言

自然灾害频发使公众开始关注灾害损失的应对问题,巨灾保险作为一种有效的市场应对重大损失的手段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在中国,随着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因灾损失不断上升,学界和实务界都开始关注中国巨灾保险体系构建的问题。在中国巨灾保险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面临着供需均不足的局面。大体上,供给不足的影响因素较为单一,主要是保险公司承保能力低下,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单一保险公司无法承受重大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通过再保险和巨灾债券的方式化解保险公司所面临的潜在重大风险,是提升中国保险公司巨灾保险供给的有效途径。

巨灾保险需求不足的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消费者之间存在差异,不同的消费者对巨灾保险需求也是不同的。根据笔者研究,虽然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多种多样,但中国市场的巨灾保险需求呈现低水平发展趋势。每一次重大灾难之后,市场对于巨灾保险需求会有短期的小幅度提升。但长远来看,市场一直处于对巨灾保险需求的较低水平。究其原因,消费者的侥幸心理、巨灾保险的外部性、市场有效供给不足、风险防范教育不足及产品价格因素等都对巨灾保险需求产生了影响。这就使得研究巨灾保险需求变得较为复杂。加之消费者个体存在差异,每种因素对不同消费者的影响也不经相同,想要得到切实有效提升巨灾保险需求的方法,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消费者类型制定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本文主要通过经济分析的方法,探讨影响不同类型消费者巨灾保险需求的因素。通过考察消费者的期望损失与巨灾保险价格的对比,找出影响巨灾保险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前景理论分析,用经济学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分析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的有关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消费者有效性不足的原因。从不同角度探讨解决此问题的途径。由于巨灾保险体系的建立,政府的干预既是有益的也是有必要的,这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本文在此方面亦有相关阐述。在中国,政府在影响巨灾保险需求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舆论宣传上,政府可以通过加强风险防范教育,提高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从而增加巨灾保险的潜在购买者;在价格干预上,通过加强财政投入和价格监管,让供给价格降下来、消费意愿提上去;在国际合作上,拓宽中国保险企业分保渠道,分散保险企业巨灾风险,提高供给能力等等。政府对于提升巨灾保险有效性需求,起到了推动作用。在本文的经济学分析以及相关解决途径探讨中,都有相关政府作用的阐述。

二、文献综述

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巨灾保险市场需求的研究呈现出系统性、多角度性的研究特点。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巨灾保险需求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随着期望效用理论的创立,后继者在其基础上通过对保险市场竞争、再保险费率的考察,研究了最优保险合同问题,研究这方面理论的代表学者有卡尔·波奇。但是由于期望效用带有主观性,在实际中,消费者的行为和期望效用分析存在偏离。马克维茨、托宾等人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了“期望方差模型”用以解决这种偏离情况。后继的学者,通过研究马克维茨和托宾的理论,提出了解决消费者对巨灾保险购买意愿低的方法,通过提高消费者对于购买行为的效用的认识,可以提升市场对巨灾保险的有效性需求。

在我国,巨灾保险研究自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后成为了学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相关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在巨灾保险需求研究方面,大多数学者从巨灾保险市场低效导致供需不旺角度开展研究,通过市场结构分析、市场主体行为研究等方面得出了一系列解决目前巨灾保险市场失灵局面的措施。以孙祁祥、魏华林为代表的学者指出,巨灾保险体系的建立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对于巨灾保险需求的研究不断涌现。李海棠(2009)在他巨灾保险的需求与供给研究中,通过对心理因素、价格因素、收入因素和风险因素的探讨,初步建立了巨灾保险市场需求分析的基本框架,提出了改善需求、增加供给、加强监管、以及促进创新等多方面的建议。丁元昊(2011)在他的巨灾保险可负担性研究中指出,实证研究表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对巨灾保险需求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赵晋(2011)在他的研究中强调了在政府巨灾保险体系构建的同时,加强公众对巨灾保险的认知尤为必要,他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证明了公众认知程度的提升对于巨灾保险市场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王国清、林悦(2012)在他们对房屋巨灾保险的研究中提出,消费者的基本需求是从市场中提供的所有选择策略中挑选出的最优策略,通过各种不同因素相互作用而最终形成消费者的市场行为。

三、巨灾保险市场需求的经济学分析

(一)影响因素分析

在研究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巨灾保险需求前,应当对影响巨灾保险需求的一般性因素加以阐述。在得到一般性影响因素后,对灾害频发地区展开针对性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影响巨灾保险市场需求的一般性因素主要包括:风险状况,这主要是指一地区发生巨灾的概率。一般情况下,人们的巨灾购买意愿同本地区巨灾发生情况呈一定的关联性。如日本、美国加州地区等,这些地区由于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地震给该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使得该地区公众的巨灾保险购买意愿高于经济发展条件相同的其他地区,因此经济条件是影响公众对巨灾保险购买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在建设巨灾保险体系初期,缺乏政府必要的资金投入,仅仅依靠单个企业来应付市场上面临的巨大的聚在潜在损失是行不通的。由于保险费率的拟定,采取的是手续费加纯保费的形式,巨灾由于其发生的概率难以科学统计,在精算过程中倾向于定高巨灾保险纯保费的方式来保护保险企业免遭重大损失。因而,巨灾保险最终保费往往过高,其避免风险不确定性的对价。面对高昂的保险费用,一般消费者往往望而却步。侥幸心理,由于巨灾的发生在全世界范围来看概率较低,消费者往往抱着侥幸心理来看待巨灾保险的购买行为。由于消费者预期巨灾将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因而消费者会选择不购买巨灾保险。这就抑制了巨灾保险的消费,消费的减少迫使保险够公司为了降低自身风险而继续增加保费,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巨灾保险的消费者越来越少,保险费用越来越高。上述影响因素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会发生改变,最终会形成巨灾保险退出市场的局面,通过外力改变这种恶性循环变得尤为必要。

(二)期望效用分析

挪威经济学家莫森20世纪60年代末发表的《理性保险购买》指出,通过精算模型证明,只要一个个体的风险厌恶程度较高,那么这个个体最终会选择购买保险,以规避预期损失。购买保险好比购买了一份承诺,只要这份承诺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大于消费者因为受到灾害而损失的效用,在相同的条件下,风险厌恶的消费者会选择购买保险。风险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风险厌恶者购买保险的意愿。作为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巨灾,由于其不确定性非常大,但巨灾在某一指定地点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使得在现实中,即使是风险厌恶程度高的消费者,生活在某一灾害不常发生的地区,其巨灾保险购买的意愿是非常低的。而生活在巨灾发生相对较为频繁地区的消费者,其购买意愿将会迅速上升。正是由于期望效用的原因,巨灾发生频率与巨灾购买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巨灾发生频率小幅度的上升,将导致消费者巨灾保险购买意愿大幅度提升。

(三)政府介入分析

由于市场自发的调解,最终致使巨灾保险市场失灵,供给和需求均出现了不足的状况。在供求双方的博弈过程中,巨灾保险由于价格恶性循环式的上涨,最终导致了巨灾保险退市的局面。政府力量的介入对于增强巨灾保险需求与供给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政府的介入,原先的恶性循环局面被打破。政府通过加强巨灾保险价格监管稳定价格、进行必要的财政补贴增强保险公司巨灾保险供给,使得价格波动减小,增强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通过影响价格因素实现增强市场需求的目标。保险公司配合政府设计出相应的巨灾保险产品,为消费者消费巨灾保险产品创造了良好的产品环境。

由于政府角色缺位,我国完整的巨灾保险制度迟迟没有建立,近年来,政府不断推广的农业保险正式巨灾保险实施了良好试点。政府对巨灾保险体系进行投入解决了巨灾保险供求中有效供给不足的现象,由于风险不确定性的存在,巨灾保险商品普遍存在定价过高的现象,实现财政兜底,对个别国民经济发展亟需的险种进行补贴,降低了巨灾保险商品的价格,解决了价格因素对于巨灾保险需求的不利影响。在此方面,农业保险的开展对于更广范围的巨灾保险制度实施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在中国各地区,政府通过实施对农业保险的补贴,从价格因素、农民购买力水品上,都产生了影响。实行农业保险补贴的地区,农民的购买意愿提升,农业保险的市场需求也相应增加。社会总效益远远高于政府的投入,实现了社会福利的帕累托改进。

(四)有效需求研究

有效需求是指在这个需求水平上,可以为供给方创造最大利润的需求,也就是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相等的条件下,此时企业将获得最大利润。在经济危机时期或者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往往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巨灾保险目前就存在有效性不足的问题,一方面由于保险产品的特殊性,只是人们在进行消费时具有短视现象,不能认识到巨灾保险产品的重要性而缺乏购买意愿;另一方面,现实中巨灾保险定价偏高,抑制了人们对此类商品的购买需求,由于购买力低下的缘故,人们往往不具备购买巨灾保险的能力。解决巨灾保险有效性需求不足的问题需要从两大方面入手。降低巨灾保险供给价格,使价格逐渐趋于合理,提高保险企业整体供给水平。在巨灾保险需求管理上,由于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可以合理预估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增长的条件下,增强公众对巨灾保险的购买意愿。通过立法和政策引导以及相应补贴的方式,培养公众巨灾保险意识。

四、解决需求不足的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目前学界和实务界已经对巨灾保险需求开展了内容广泛的研究,但是由于政府的角色缺位,使得巨灾保险体系迟迟难以建立。通过笔者的研究发现,巨灾保险在建立初期,只有通过政府引导、保险公司配合的方式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发展格局。在这里,提升巨灾保险需求主要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注意多方面影响因素的作用。由于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影响不同的消费者需求的因素也不经相同。风险状况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尤为明显,让消费者明确所处地区的巨灾风险发生状况,对巨灾风险状况有一个客观的认知,有益于消费者合理调整自己的损失预期。经济条件的改变虽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它也是影响消费者巨灾保险需求的关键因素,国家短期内应当对消费者购买巨灾保险行为实施补贴,长期内应当将解决巨灾保险需求低下的关键放在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上来。合理控制巨灾保险价格,让具有购买意愿的消费者消费得起巨灾保险商品,使购买意愿转化为实际购买行为。避免购买行为中的侥幸心理、“搭便车”行为,正是由于公众看到了巨灾之后政府通过财政拨款的方式进行救灾,而使得公众心理上产生了依赖性,把救灾仅仅看做是政府一方的责任,最终忽视了自身风险的防范和风险意识的培养。

另外,只有当巨灾保险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不小于消费者因此而支付的货币效用时,消费者才会进行购买。目前情况下,中国巨灾保险市场运行并不符合这一规律。巨灾保险价格偏高,使得消费者为购买巨灾保险所支付的货币价值高于巨灾保险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消费者肯定不会为价格昂贵的巨灾保险买单。如何让巨灾保险价格降下来,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通过再保险、风险证券化的手段,将国内的巨灾风险在国际上进行转移,是降低巨灾保险价格、维护中国保险公司稳定经营的重要手段。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再保险,将自身面临的风险转移给国际上实力较强的再保险集团,或者通过证券化的方式直接进行风险管理,将巨灾风险直接转嫁给市场,有了稳定的供给,才能保证消费者对巨灾保险稳定的需求。

五、结语

由于中国巨灾保险体系尚未完整建立,对于巨灾保险需求的研究,也是属于理论探讨阶段。在实践过程中,影响巨灾保险需求的因素纷繁复杂。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中国巨灾保险体系的建立必须依靠政府的扶持。在此,本文就政府如何发挥作用扶持中国巨灾保险体系建立,提升公众巨灾保险需求做一些探讨。

笔者认为,政府对于提升巨灾保险需求可以发挥三方面的作用:立法建设,尽早完善巨灾保险体系立法,规范市场行为,鼓励市场主体发展巨灾保险市场。监督作用,避免市场中出现文中所述的“恶性循环”局面需要政府的监管,在市场出现恶性价格循环时,政府应当及时出面进行干预,维护市场的价格秩序。宣传与鼓励,一方面政府要在舆论上对公众进行引导,使公众认识了解巨灾保险,另一方面,对于供求双方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实现社会福利的帕累托改进。相信在政府参与的条件下,我国的巨灾保险体系一定会尽早建立,公众的巨灾保险需求也会有相应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晋.巨灾保险需求: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2]李海棠.论巨灾保险的需求与供给[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9,23(02).

[3]王国清,林悦.巨灾保险需求建模分析的初步探讨[J].市场周刊,2012(01).

[4]丁元昊.巨灾保险可负担性研究[J].保险研究,2011(10).

[5]周振,沈田华.农业巨灾保险的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保险研究,2012(04).

大学生保险学心得体会篇9

时间过的真快,来中国人寿天心支公司已经一周了,第一次接触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觉得很新奇。由于中国人寿天心支公司是我校学生的实训基地,所以我的到来受到了学生和主管经理的欢迎。我校金融保险专业1—6班一共29名同学也刚刚踏入这个新的环境,见到从学校来的老师格外的亲切,所以第一周我参与了新人的入司培训,督促学生们的实训,同时辅助组训老师进行新人班的培训工作。当然在这一过程之中我也学到了许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务内容。

新人班的培训主要是从公司介绍开始的,组训老师介绍了中国人寿的整体实力,让同学们了解公司热爱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寿险公司,总部位于北京。作为《财富》世界500强和世界品牌500强企业——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核心成员,公司以悠久的历史,雄厚的实力,专业领先的竞争优势及世界知名的品牌赢得了社会最广泛客户的信赖,始终占据国内保险市场领导者的地位,被誉为中国保险业的中流砥柱。

同时也介绍了公司的用人机制,公司推行机制引才,制度用才,培训育才,环境留才的人才强司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竞争力强,与国际一流寿险公司需要相匹配的员工队伍。

当然,最主要的是业余员基本素质培训:例如,工作服的打扮得体,言谈的要诀,时间管理,而且它是真真正正的理论结合实践。不但要上课,要在课后不断的演练,为下周的问卷调查和拜访做准备。虽然学校的实训课部分内容有所涉及,但是保险公司的组训在演练的过程中更贴合实际情况,模拟各种场景,并且根据同学们反映出来的问题做针对性回答。现实指导性很强。

同学们和我在第一周的培训中体会了公司的文化,慢慢适应了公司的工作氛围。

大学生人寿实习周记范文2

实习的第二周我开始参加保险公司每天的晨会,并且继续了解中国人寿的主打产品,热销产品。这对我今后的教学帮助很大。学生们的培训实训到了目前也进入实质性阶段:从话术,单证填写到条款,组训都介绍的非常详细,并且必须通关。其余时间让学生做实际的调查问卷和拜访,这一方面锻炼他们与陌生人接触交流的能力,这也是他们积累客户,积累客户资源的开始。

大学生人寿实习周记范文3

这是实习的第三周。我的实习也进入了最实际操作中,对保险公司的基本业务有了基本了解之后,我开始为业务员设计保险计划,也参与了美满一生产说会现场工作。当然学生的实训已经开始进入了约访客户的阶段。当然更多时候,他们都会走到街上去进行拜访。不管是缘故的拜访,还是陌生的拜访。部分同学可以邀请客户参加客户答谢会和产说会。我感到非常的高兴。我在陪访的过程中发现同学们这三周的进步很快也成熟了不少。有一位同学成功签下了十年期交保费一万的美满一生,可以说在第一个月破零成功。当然也有部分同学在展业中受伤受挫,我鼓励他们坚持给予心理上的安抚与治疗。

保险公司的工作氛围很好,每天都有晨会,大家高高兴兴的一起学习,分享经验,是快乐的工作。同学们都说:在这里,能学到很多的知识。不仅仅是保险的,而且有关理财的知识,人际交往的知识等。退一步说,即使我以后不适合作保险,也锻炼了自己,增强了自身的一些素质。

因为我所处寿险教研室,所以格外关注人身保险的相关业务流程。人身保险的推销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推销工作具有服务性。这种服务性表现为:

⑴,在顾客购买之前,推销人员应根据客户的需要,帮助其设计保险方案,选择适当的险种。

⑵,在顾客购买之后,根据客户保险需求的变化和新险种的出现,帮助顾客调整保险方案,确保其财务稳定;

⑶,保险事故发生或期限届满时,主动帮助客户索赔或提供这方面的咨询服务。

第二:保险工作需要丰富的知识。人身保险本身是一种合同,也是一种家庭经济计划。它不但牵涉到法律,税金,医学,金融投资,社会学方面的知识,还要考虑到客户家庭情况,收入状况及未来的经济计划和投资方向及客户的心理状态和消费习惯;

第三:推销工作意义重大。人身保险是帮助他人追求幸福人生的保证。推销员在推销工作中处处为客户着想,提供给客户优质的保单,使客户在遭遇不幸时及时得到经济帮助,渡过难关,自然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大学生保险学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保险实务教学改革

随着保险监管制度的日益完善及保险市场运行机制的日趋规范,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愈发体现为保险营销人才的竞争,兼具保险专业知识、服务创新意识和保险产品营销能力的高职毕业生成为各保险公司争抢的热点。保险公司对其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要求的提升,促使高职院校保险实务课程培养目标的定位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革。传统的以课堂理论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课程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加强校企合作是高职保险实务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

一、当前高职院校保险实务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双师素质型教师匮乏

保险实务课程主要对接保险人岗位,实践性极强,对学生保险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起着支撑作用。因此,保险实务课程对授课教师素质要求更高,教师既要掌握扎实的保险基础理论知识,又要熟悉保险人岗位的各项业务流程,同时还需要具备丰富的营销技能。而现实情况是,多数高职院校保险专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师资储备不足,专业教师队伍中“双师型”素质教师和企业长期兼职教师占比低,大部分教师仍然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没有保险公司的从业经验。[1]教师实践经验和实践技能的缺乏严重制约着保险实务课程教学的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保险实务课程实训教学不到位

完整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包含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三大模块的训练,贯穿于保险实务课程的课内实训环节、实训室专项实训环节、第二课堂素质拓展环节、技能竞赛环节、校外顶岗实习环节。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保险实务课程只注重于对保险基本技能(投保单填写、保险条款解读等)的重复训练,而对于保险从业尤为重要的“职业礼仪、陌生拜访、营销话术、保险规划、销售促成”等核心技能缺少必要的训练。[1]对保险行业以“诚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缺失,第二课堂和技能竞赛环节未与课程的教学目标统筹考虑,针对学生综合技能培养的顶岗实习缺乏有效监控。

(三)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脱节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保险实务课程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的制定仍然是封闭式的,缺乏保险公司的有效参与;教材及授课内容依然围绕学科的系统性进行,授课内容与实际岗位工作任务脱节;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理论讲授为主。

(四)考核方式不科学

多数高职院校保险实务课程评价仍以理论知识记忆为主体,没有重点关注学生在技能竞赛和实践中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在现行的高校实践教学环节中占比重最大的顶岗实习,其完成情况主要通过提交实习手册这一单一的形式来确认,其他如假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主动参加生产实践活动等实践学习任务则缺乏有效途径来证实和检验。

二、构建基于企业需求的校企合作机制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前提与保障

随着对职业教育理念的理解不断深入,各高职院校都把校企合作作为课程改革的必由路径。然而,由于当前校企合作双方主体利益诉求的不同,校企合作过程中往往是学校一头热,而学校能为企业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与企业的预期相距甚远,企业在度过最初的憧憬期后便丧失合作的动力与热情,导致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流于表面形式。[2]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的不足直接制约着课程教学改革的内涵与效果。因此,从保险公司的需求角度出发,与保险公司建立双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成为深化保险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前提与保障。

保险公司不是公益机构,其参与校企合作必然服务于其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如果保险公司在与学校合作过程中只是一味向学校输血(提供实习基地、提供实训师资、参与专业建设等),而不能从校企合作过程中获取相应的利益,保险公司必然会失去合作的动力与热情,合作也不会持久。保险公司参与校企合作的初衷是看重于高职院校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人才储备优势:高职院校教师待遇好、收入稳定,是车险、投连险、分红险、子女教育规划保险、健康保险等保险产品的需求主体;高职院校学生规模庞大,成千上万的学生背后是成千上万个家庭,市场容量很大;高职院校毕业生资源丰富,不乏既掌握扎实的保险理论知识,又具备良好的营销技能的优秀人才。

高职院校应转变校企合作理念,主动服务保险公司。将欲取之,必先予之。高职院校要牢固树立为保险公司服务的思想,把为其服务视为自身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寻求为其提供服务的领域和方式。高职院校可在校内为保险公司提供办公场所开设校中厂――保险产品销售中心,鼓励和支持教职员工在项目中心购买车险等保险产品;高职院校可邀请保险公司定期来校向广大师生做保险理财知识讲座,增强师生保险意识,激发保险需求和购买欲望;高职院校可以为保险公司定向培养人才,将那些有意愿从事保险销售业务的学生集中组建订单班,按企业的标准与要求执行教学计划,为保险公司输送一批批极具发展后劲的保险专业人才。只要确实站在保险公司的角度,将保险公司视为自身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必能使保险公司真正感觉到校企合作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有效地激发保险公司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保险公司只要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学校服务于企业的诚意,并收获一定的经济效益,保险公司才会更主动、更深入地迎合学校的合作需求,积极参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材编写、实训教学、技能鉴定、课题研究、师资培训、考核评价、实训基地共建等工作,使校企合作的内涵得到实质性深化。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保险实务课程改革的思路

(一)校企合作,打造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

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既要走出去,又要请进来。走出去,是鼓励与支持高职院校保险专业教师利用假期及课余时间在保险公司挂职锻炼,直接从事保险公司一线销售岗位,这不仅能使专业教师的实践销售技能得到锻炼与提升,还能使专业教师对保险公司人才需求与岗位能力要求有更感性的认识,更好地服务于课程教学改革。请进来,是邀请保险公司人力部门管理人员加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探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改革方案,聘请保险公司销售精英担任兼职教师,协助完成实训教学任务及校外实习指导任务。[3]

(二)校企合作,开发基于岗位能力的教学项目与教学内容

在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够用”的要求下,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保险人岗位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兼顾保险从业人员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对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实现理实一体和课证融合。[4]在保险公司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围绕保险人保险规划方案设计、保险产品销售与咨询等核心职业能力,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将教学内容设置成五个理论教学项目(认识风险与保险、保险原则解读、认识财产保险产品、认识人身保险产品及熟悉保险监管制度)和六个实训项目(保险需求分析、保险规划方案设计、保险职业礼仪训练、保险销售技能训练、保险单证填制、保险承保与理赔)。

(三)校企合作,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考核体系

灵活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仿真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推行保险实务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一体化、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体化、教学场所与实践场所一体化、考试与考证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研究保险实务课程“工学交替”、“企业课堂”实施方案,将保险实务课程中操作性很强的实训教学项目,如保险营销技能训练、承保与理赔教学项目等移到保险公司及实际工作环境,由保险公司的兼职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客户拜访、话术演练,实现学习和工作零距离结合,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改革学生能力考核与评价体系,突出保险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中心,采取理论笔考、技能竞赛表现、实战演练综合测评等相结合的多样化手段对学生能力进行考核与评价,突出“过程化、能力化、成果化”三原则。

(四)校企合作,开展保险技能竞赛,以赛促学

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筹下,与保险公司充分沟通,共同制定基于保险行业标准的保险规划方案设计竞赛和基于真实产品销售的保险产品营销竞赛实施方案。通过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实践技能,实现以赛促学的目标。

(五)校企合作,共建保险实务课程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

保险公司经过多年的积累,总结出了许多销售经典话术、陌生拜访技巧,拥有丰富翔实的销售成功案例、骗保案例、核保疏漏案例、理赔纠纷案例等,这些资源是高职院校所欠缺的,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经验的积累十分有益。

四、基于校企合作的保险实务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成效

保险实务课程是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教学团队于2012年9月全面启动基于校企合作的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团队运用系统化的思维统筹教学改革,深入研究保险公司与学校校企合作的利益结合点,从与友邦保险广州分公司建立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着手,将深化与保险公司校企合作的层次和内涵作为保险实务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和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学校与友邦保险广州分公司完善了互聘机制,保险公司每年接受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熟悉保险公司业务,学校吸收保险公司管理人员加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年选聘优秀保险公司员工担任实训指导老师和校外实习指导老师;保险公司专业人员全程参与保险实务课程教学项目的设置,根据保险人的实际岗位任务,构建了集理论、方法、实践操作为一体的教学内容体系,有效促进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方式的推行;友邦保险广州分公司在学校设立保险产品项目中心,吸收那些取得保险人证书的同学进项目中心开展车险业务,项目中心每年五一前夕和十一前夕举办保险产品营销竞赛,主打产品是旅游意外伤害保险,让学生在真实的产品销售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保险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一年多来,金融专业学生对保险课程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显著增强,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学生参加保险销售人员资格考试的通过率接近100%。与此同时,学生对保险行业的看法有了极大的改观,对保险人岗位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于职业发展的定位也进一步明晰,有志于从事保险销售的学生大幅增多。教学改革的推进,极大提升了2010级和2011级友邦保险订单班的学生的保险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绝大多数订单班学生一毕业就能顺利进入保险公司熟练展业,基本实现了学校教学与保险从业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刘爱华.高职保险实务专业发展困境与对策思考[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2]谢朝德.论保险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3]张伟贤.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7).

[4]潘红艳.以项目为核心的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