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恢复经济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49:39

生态恢复经济学篇1

从研究的对象来看,生态经济学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科学的总称。包含理论经济学、技巧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经济数量分析和计量方法、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生态经济学是从生态学系统来看待社会经济问题,研究生态变化的经济因素。包含部门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专业生态经济学、地区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的抵触运动发展规律及其应用的经济学分支。

生态学与经济学两个名词同源于希腊字母(oikos)。分辨是指有关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问题与管理。生态经济学是一门跨生态学和经济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与有机结合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交叉边缘科。具有综合性、整体性、战略性和实用性特点。

在中国它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至今只有20多年,在此期间,生态经济学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旨在整合生态与经济系统,供给新的思考方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许多有远见卓识的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及时投入这一崭新的学科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中部分内容。在推动建立全民生态意识和用生态经济理论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取得令人瞻目的成就。

生态恢复经济学篇2

关键词:植被调查;植被恢复;植物群落;恢复模式

我国风景名胜区类型多样,硬质景观和植物景观均很丰富,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自然文化遗产。近年来,国务院把风景名胜区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列在一起,而且重申和强调了“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作为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的十六字方针。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风景名胜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到了规划议程当中,风景名胜区已经是兼备游憩休闲、科普教育、生态保护以及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等功能的重要区域,风景名胜区事业己成为国家与社会的公益事业。

1研究背景

我国风景名胜区类型多样,硬质景观和植物景观均很丰富,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自然文化遗产。目前,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很快,在世界的经济份额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已经成为各国非常重要的行业之一。因为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传统、粗放的观光旅行,缺乏全面、科学的总体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植被资源过度、超负荷的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督与执法不力、管理不严,风景区开发者、管理者及游人的环境意识淡薄等诸多因素,从而导致了我国大部分风景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污染和植被破坏[1]。

2研究目的与意义

风景区旅游在创造繁荣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利于旅游地及附近地区的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及社区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抚贫和地方经济发展,有利于居民环保意识和文化交流;有利于本地区自然环境与资源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资金投入;有利于当地居民生活质量价值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国际往来等等。植物的景观效果与植物本身的客观现状、立地条件以及人们的认知开发水平等多种因素相关联。

3植被恢复概念的提出

植被(vegetation)是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总体。植被恢复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它能充分利用土壤来改善局部环境,促进区域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恢复第一步是要进行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采取保护现有植被、封山育林或营造人工林、灌木林、草地植被,修复或重建被毁坏或被破坏的森林和其它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功能,恢复植被合理稳定的结构、高效的功能与和谐的关系[2]。生态恢复是指运用适当措施改良和重建退化的自然生态系统,使其重新有利于利用并恢复其原有的潜力[3]。

4植被恢复的发展阶段

森林植被恢复重建的理论以恢复生态学为基础,但是恢复生态学本身还是一门很不成熟的学科[4],是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全属于恢复生态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近些年来,许多专家和学者对生态恢复的理论进行了探讨,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成果。

钟祥浩等指出在封禁条件下,遵循环境生态系统演替原理,让退化的生态系统自然地恢复或在人为作用下自然恢复,经过一系列的演替变化,最终达到其初始状态或者进入最优化的生态系统状态[5]。黄春晖,高峻指出把生态构建作为恢复生态学的新视点[6]。何跃军,叶小齐等认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是以恢复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生态演替理论为依据,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实质是群落演替,首先排除干扰,再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微环境系统,从而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7]。岑慧贤,王树功指出干扰与演替是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演替是可预见的和有秩序的变化系列[8]。

何正盛认为在恢复与重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应遵循八条基本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也就是生态演替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限制因子理论、地域性原理、生态位原理、物种共生原理、密度效应原理以及二效益相统一的原理[8]。宋乃平等指出植被重建的理论基础应归结为顶级群落理论、生态系统自我恢复与循环理论、多样性理论、景观异质性理论、以及地域分异理论[9]。肖天贵等认为生态重建本身是一项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工程,生态重建的复杂性反映在人与自然矛盾和冲突的协调重构上,可持续发展是生态重建的基本理论基础[10]。目前,惟一从恢复生态学中产生的理论是自我设计与人为设计理论,该理论是VanderValk提出的[11]。

植被恢复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是生态重建的第一步,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是生态重建的重要步骤,也是现代生态学中重要研究内容[12]。

5植被恢复的主要模式

5.1保健型植被恢复模式

孙爽[13]提出构建养生保健型植物生态群落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具有生态保健功能的植物种类,来改善环境质量、杀菌和净化空气,利用群落植物空间层次的错位关系,营造出关系协调、功能显著的复层混交林。养生保健型群落的园林意境能达到自然美和功能实用的统一和谐,使园林比自然更典型,使生活在此环境中的居民能在视觉、听觉、嗅觉乃至体疗方面均受益。建立人工植物群落的要求,也就是提高绿化率、提高单位面积的叶面积指数,从而提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提高景观质量,提高植物的分解和合成作用,即提高循环能力[14]。

5.2近自然型植被恢复模式

陈存根[15]提出“近自然林(near-naturalforest)”是根据顶极群落理论,选择地带性树种,培育成近自然林应有的健康、稳定、多样的混交林。既具有集约经营的人工林生长迅速的特点,又满足天然林稳定、持续发挥多种效益的功能。风景区营造近自然林,首先要判断当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特征,通过生态型绿化建设“近自然”群落是植被恢复的一种新理念,它以生态学的潜在自然植被和群落演替的基本理论为基础,运用乡土树种,即当地自然植被的主要乔木、灌木,运用容器育苗等“模拟自然”的技术方法,经过人工营造与植被自然生长的完美结合,从而超常速、低造价地营造以地带性植被类型为目标,实现群落结构完整、物种多样性丰富、生物量高、趋于稳定状态、后期完全遵循自然循环规律的“少人工管理型”绿地[16]。在风景区进行生态型植被恢复,营造“近自然”群落,就是依据地区的潜在自然植被,确定该目标绿地类型,选择植物种类并进行相应的植物配置。

5.3野生常绿阔叶型植被恢复模式

吴征镒.1998,(6):165一168.

作者简介:

生态恢复经济学篇3

【关键词】矿区景观;可持续设计;理念运用

我国矿藏种类丰富,相应的矿区形态各异。在进行矿区恢复和景观设计时,需要从矿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景观设计的原理与可持续设计理念,可以实现废弃矿区的再利用目的。在矿区功能恢复的过程中,需要将工程学、经济学、美学、社会学等等集合起来形成特殊的恢复系统方案,指导和监督矿区的各项功能的恢复。虽然矿区的废弃地面积大,种类多,在进行恢复工程大,难度高。但可以有效地缓解矿区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再创区域和谐发展的环境条件,因此,这种恢复型的景观设计必会受到废弃矿区的欢迎。本文主要分析可持续设计理念在矿区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中的运用。

1矿区可持续设计理念概述

矿区生态系统设计必须遵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矿区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重新设计,可持续设计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持续利用与资源循环发展。矿区的景观设计过程实际上也是矿区各项功能的恢复过程,在恢复的过程中,利用景观设计的理论和技术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和再配置。因此,在设计时,往往需要将实际资源进行改造和再利用,使得资源持续利用、优化利用和循环利用得以体现。带动矿区的经济、人文、生态、社会等一并向前推进。突出矿区景观设计过程中的综合利用原则,这样能够促进矿区资源循环利用,促进矿区可持续发展。第二,自然性。矿区改造利用过程中,主要是依靠自然界的更新演替为主,以人为改造恢复为辅。因此,众多功能的恢复结合景观设计都围绕矿区现在的自然资源进行,无论是动植物还是地质特征、地形地貌等都以自然现状为出发点,通过人类的改造提高其恢复速度和更新速度,保证其恢复的稳定性。在遵循自然生态系统原则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改造和设计,把自然原则与景观设计进行有机的统一,体现出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第三,生态安全性。矿区原本的生态已经受到严重破坏,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就要重点从生态安全角度出发,将矿区植被、特有地形、污染治理、岩层活动等等方面都要切实考虑进去,一切以安全为主来高效维护矿区的生态稳定格局。尤其是起到战略影响的关键区域,更应该以生态安全为首要原则。所以,矿区生态环境设计要遵循安全原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设计利用。第四,场所性。矿区恢复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人类的后续活动提供场所条件,从而将人文、美学、生态、经济、社会等众多因素集于一身,促进矿区的整体发展。此时,人的主观性较为重要,是众多因素的主导。因此,在景观设计时要注重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巧妙结合,从心理上产生共鸣,促进各项功能的全面恢复。要对矿区场所进行综合分析,对其生态景观进行综合的设计,把场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

2可持续设计理念在矿区中的应用

2.1在生态环境中的应用

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生态环境、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从这三个主要方面来分析可持续设计理念在矿区生态设计中的应用。在对矿区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时要符合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需求,重新建立完善的生态服务系统,我国平朔矿区在进行生态恢复和设计时就是充分遵守了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原则,该矿区由于大量的矿产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所以,在对其生态修复和保护方面采取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具体方面,平朔矿区通过土地复垦和重建生态系统来完成生态恢复和持续发展,坚持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加强环境污染的整治。为退化的生态系统向进化生态系统发展提供基础和环境。发展产业链条和创新技术来减少环境污染,对废弃物进行循环生态综合利用,提高平朔矿区的生态自我修复功能和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平朔矿区生态环境系统建设中的应用为我国其它矿区的生态环境修复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价值。

2.2在经济效益中应用

矿区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对矿区矿产的开发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但是,矿产开发过程中也要遵守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使矿产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持久的效益。矿区景观设计不仅要体现生态和谐的发展目标,而且要以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为前提。比如法国加莱矿区,加莱海峡在矿区发展时代,对矿开采比较过度,影响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加莱海峡大区废弃矿区在法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不仅因为该区是法国工业时代的记录,而且在自然和设计师的互相结合下,成为法国重要的旅游景点,很多人都前往参观,因此也被成为“环境的绿洲”。当年发达的工业矿区,也被称为“破坏的符号”的矿区已经成为绿色的生态系统,对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取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设计师和自然作用的双重影响下,加莱海峡大区废弃矿区不仅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而且成为吸引游客的景点。只有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矿区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复垦,就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发展,使矿区经过设计师的设计成为绿色的生态系统,变成对人们有益的自然景观,也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效益。

2.3在社会效益中的应用

可持续设计理念在矿区社会效益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我国平朔矿区生态设计就是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进行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第一,加强社会公众参与平朔矿区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力度,通过对社会公众的教育与宣传,让社会公众形成良好的生活理念和消费理念。第二,通过对平朔矿区的重新设计与产业调整,增加社会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发展。同时,完善社会公众就业政策,建立社会保障机制,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3结语

矿区景观改造的设计不仅要遵循可持续设计的基本理念,还要注重矿区的生态建设发展,满足社会科学持续的发展。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自然发展规律,而且要考虑重新建设和设计的成本,这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所以,可持续设计理念在矿区景观的设计研究中的应用,就是要使废弃矿区和复垦的土地符合生态建设的要求,符合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不能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只有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矿区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复垦,就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发展,使矿区经过设计师的设计成为绿色的生态系统,变成对人们有益的自然景观,发挥矿区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卞正富.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J].资源产业,2013(2).

[2]高铁军.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分析及进展[J].企业家天地,2011(5).

生态恢复经济学篇4

【关键词】植被;恢复与保护;对策;途径

原始森林被毁后,如果合理经营,天然次生林的发展完全可以恢复森林植被,但当时并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而是对残林和天然次生林继续破坏。这一地区的茂密森林被破坏殆尽,其生态平衡日趋失调,境内山泉基本枯竭,河流水量大为减少,甚至呈季节性干涸,水土流失严重。为了改善这种局面,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以来,我省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种草,植被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但是,植物群落不稳定,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森林生态效益低下,森林火灾隐患严重。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研究如何恢复被破坏的天然植被,使人工植被与生态环境重新融合为一体,并获得与天然植被相当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产出效益。

1.植被恢复状况评价

所谓生态恢复理论包括三个方面,即恢复、重建和改建等三个方面。生态恢复就是使受损害的生态系统从远离其初始状态的方向回到干扰、开发或破坏前的初始状态所做的努力。而重建是将生态系统现有状态进行改善,增加了人类所期望的某些特点,通过一定的生物、生态以及工程的技术与方法,人为地改变和切断生态系统退化的主导因子或过程,调整、配置和优化系统内部及其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过程及其时空秩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潜力尽快成功地恢复到一定的或原有的乃至更高的水平。改建则是将恢复和重建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突出表现是植被破坏后的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恢复与重建的重要目标是恢复地力,使其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能力。为了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改善现有的生态环境,开展了大规模的植被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的生态建设工程,取得了世人瞩目效果,20世纪林工程开始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恢复工程。但有些恢复与重建实践缺乏对恢复植被及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生态过程、健康状况等的研究和充分认识,缺乏对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具体表现为:重乔木,轻灌、草,层次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完善;树种单一,抗虫、抗病能力差,稳定性差;纯林太多,缺乏树种的合理配置,土壤肥力自我维持、调节能力差,地力衰退严重;生物多样性差。

2.植被恢复对策

在自然状态下,植被恢复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自然演替过程。因此,为加速植被恢复进程,应坚持以人工造林更新为主,人工促进更新和天然更新为辅的方针,对所有未更新的造林地,有计划地实施人工造林。植被恢复和重建必须以建立持续稳定的生态屏障为前提,充分考虑人类经济发展的愿望和环境治理的现实,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多种效益需求,以实现退化山地环境的治理与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相结合的同步发展。必须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加速森林植被恢复,建立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已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必由之路。

2.1封育途径

封山育林包括封山育林和封育改造。一是对宜林地、无立木林地、疏林地封禁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使其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的一项技术措施。二是对低质、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地实施封禁,并采取定向培育的育林措施,即通过保留目的树种幼苗、幼树,适当补植改造,并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是提高林分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在现有荒山面积中,对于有天然下种母树和天然幼树分布的地块实施封山育林。采取划定区域、工程围栏、设立标牌、工程封禁等技术措施,确保植被恢复,形成天然复层异龄林良好的植被结构类型。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资源数量和质量均有所提高。然而作为重点林区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后续改革必行。目标就是在于确保生态优先的基础上,按照分类经营的原则,调整森林资源和林业产业结构,逐步实现资源和产业的多功能化及综合效益的最优化。

2.2人工造林途径

在造林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各造林地的地理位置和立地条件以及功能分区规划,按照适地适树、适林种、适功能、适经营目标的要求,进行造林地适宜性分析,确定各造林地的经营目标,选择适宜树种及相应的配置模式。造林树种选择在恢复植被过程中,由于受恶劣自然条件的限制,造林树种选择比较单一,水土保持林主要以油松为主,其次有少量的侧柏、沙棘、刺槐、山杏等;防风固沙林主要是樟子松、杨树等;农田防护林主要是杨树、榆树。同时,多年来为了迫切改善生态环境,植被恢复未考虑适地适树的原则,形成了大面积的“小老树”。通过对地区立地类型分类,确定适宜的造林树种、草种,地区恢复植被主要造林适宜树种及草种立地类型适宜造林树种、草种低山山地立地类型华北落叶松、蒙古栎、糠椴、樟子松、侧柏、山杏、油松、紫穗槐、花曲柳、胡枝子、小叶锦鸡儿沙棘、柠条、黄柳等。

生态恢复经济学篇5

关键词: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8-0133-03

2008年“5·12”汶川发生特大地震近一年,国家及四川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政策和措施,通过国内外和灾区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及时恢复地震灾区的正常生活生产秩序,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进一步加快灾后重建和灾区经济发展,笔者根据四川地震灾区自然条件和区域环境特点,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家对灾后重建工作的新要求,以加快灾后恢复重建,促进灾区区域经济发展为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四川地震灾区自然条件及区域环境特点

“5·12”汶川大地震主要发生于龙门山脉断裂带,是历史地震的多发区。该区域包括成都、德阳、绵阳地区,既是成都平原经济圈的核心,又是中国成渝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发达的现代工业,也有刀耕火种的传统农业,是现代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混合区。从自然条件分析,该区域处于龙门山脉,地形山高陡峭,相对海拔3500~4300m。东部山地基带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西部山地为干旱河谷气候,年均温5℃~15℃。伴随气候的垂直地带性,龙门山植被垂直地带性明显,山地土壤矿产元素丰富,土质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龙门山为岷江、涪江等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内支流的分水岭,是四川水能资源的富集区。从区域环境分析,其特点:一是区域经济水平差异大。21个县区中,2006年经济密度最高的和最低的区县差距达到400倍以上;人均GDp最高和最低的县区差距达到5倍多。二是产业沿江沿路布局明显。除部分位于成都平原的县区以外,大部分县区基本位于川西和川西北高原山区,水资源分布不均和交通可进入性差,使该区域产业沿江分布的特征十分明显。三是产业结构层次水平低。该区域是中国重要的农牧业交错带,大部分县区的第一产业占有重要地位,以传统农业和畜牧业为主;部分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的县(汶川、黑水、理县、茂县等)以矿产资源开发型、高耗能型、粗放型工业为主,产业层次低、竞争能力差。四是水电开点广强度大。该区域以岷江为主导的水电开发强度大、已建和在建的大小水电站沿江密布,为水能资源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五是农村城镇化进程比较缓慢。龙门山前为平原丘陵区,山后为高山峡谷去,地形多样,耕地资源质量差异明显,农业人口比重为大,人地矛盾突出。且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交通条件差。地理条件严重制约了城镇化进程。六是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该区域自然条件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既有四川熊猫栖息地、都江堰水利工程等世界遗产地,又有部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包括以熊猫为主要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以及羌、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二、以恢复重建为契机,促进灾区区域经济发展

1.用好灾后重建政策,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目前,四川灾区应利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区域政策,以及区域经济的恢复性政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性政策,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一是用好财政转移支付与税收减免政策,改善灾区生活和生产环境问题。转移支付政策是政府通过实行财政资金转移到灾区人民生活、医疗救助等方面的补贴,使灾区迅速解决衣食住用等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并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灾区利用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加快受灾地区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灾区的生活和生产环境。税收政策是国家实施的灾后重建区域政策之一,使灾区尽快地担负起恢复生产的作用。灾区利用税收减免政策,即有重点、有选择地运用优惠或限制性的税收措施,减免灾区企业的负担,从而改善企业发展的投资环境,对企业恢复生产起到积极作用。二是用好信贷优惠与产业发展投资政策,解决灾区工农业生产恢复问题。灾区利用国家倾斜性的信贷优惠与产业发展投资政策,针对当地中小企业争取信贷支持和灾后贷款投放的需求,积极支持灾后工农业生产尽快恢复。因地制宜地重新规划和布局一批工业企业,以谋求灾区经济稳定发展,利用投资巩固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增加农业信贷投入,重点支持农户贷款,使灾区农民尽快恢复生产,对灾区农业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用好人口管理与开发政策,解决灾区劳动力培训和就业问题。灾区政府应结合实际,制定合理的人口管理政策,积极进行灾区人力资源开发,抓好青壮年的劳动技能培训和教育,提高灾区劳动力素质。在加快重建过程中,尽量地为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同时,认真引导极重灾区的人口本着“自愿、平稳、有序”的原则向外地转移,妥善解决外迁安置问题。四是用好灾区特殊开放政策,鼓励国内外重建资金再投入。灾区政府应利用类似特区的某些特殊开放政策,以各种激励措施吸引其他地区和国外对灾区的投资或引进项目,特别应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灾区恢复重建工作。

2.利用对口援建支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步伐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制定下发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建立了对口支援机制,组织东中部地区19个省(直辖市)对口支援汶川地震的19个县(市),每年投入资金下限为各省(直辖市)上一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连续支援三年。国家确定四川极重灾区和重灾区39个,其中18个重灾县(市、区)得到对口支援省(市)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援,对这些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建议当前还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方面,统筹安排援建资金,建立使用监督机制。灾区应利用对中央财政建立的灾后支援基金、对口省市援建资金、社会捐助资金,以及受灾地区自筹资金应统筹安排,建立使用监督机制,合理投入利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灾区各项援建项目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加强与对口建援省市的区域合作。灾区应找准本区域发展的薄弱环节,充分利用援建省市的优势资源,在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资金项目优势等方面,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着力把“输血”功能,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把短期援建手段变为长期经济发展措施,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比如,四川阿坝州松潘县在安徽省的支援下,与安徽省马钢、铜陵有色、中钢天源科技、安徽朝山新材料、皖酒集团等知名企业联系,达成了工业硅加工项目、金矿开采项目、牦牛肉深加工项目、矿泉水开发项目、青稞酒开发项目、锰系列产品开发等项目,起到了带动灾区经济发展的良好效果。

3.统筹灾区城乡建设,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进程

加强区域与城乡统筹,是灾后恢复重建的一项重要内容。灾区政府应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重建项目为抓手,以提升产业为支撑,以统筹城乡为载体,来推动灾区经济发展进程。一是完善灾后重建规划。灾区应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和区位优势,调整完善重建规划,提出新的目标与措施。具体来讲,就是在编制乡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时,应从整体出发,合理配置市政基础实施和公共服务实设施的标准,加强区域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引导人口、产业合理布局。重点扶持综合条件较好的乡镇,增强城镇抗灾防灾功能,提高灾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二是调整重建产业内容。灾后重建是实现结构调整优化的良好机遇,灾区应利用调整灾后重建规划的契机,淘汰落后生产力,调整产业结构,突出当地产业布局,以基础性产业、特色效益产业、骨干优势产业作为重点,加快恢复重建。还要把灾后重建与建设工业园区、开发区和集中发展区相结合,使灾后重建项目实现集中发展,充分发挥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三是统筹城乡体系建设。以区域优先发展战略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同步提升城乡统筹的凝聚力和辐射力,大力提高灾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水平,这是四川都江堰、崇州等市县实现灾后恢复重建发展,推动灾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都江堰市按照城乡统筹整体思路,贯穿“全域成都”理念,借鉴国际国内灾后重建的先进经验,把灾后重建、城乡统筹、突出城市功能等进行重新定位,对接成都打造国际旅游化城市,并且提出“一体两翼三带”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带动城乡统筹发展功能,逐步完善构建城乡资源共享体系,起到了区域经济互补、互促、互融的发展效果。这种灾后恢复重建的发展思路和措施,值得其他灾区借鉴。

4.发挥灾区自然优势,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效益

加快灾后重建,应结合当地县域经济特点,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把现有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和产业优势,不断增强灾区经济发展效益。一是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灾区应根据当地区域经济特点,充分发挥水电开发、矿山资源、畜牧业、立体农业等自然优势,通过招商引资,着力挖掘现有资源找项目,积极培育水电、铁矿石、煤炭、畜牧、现代中药、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加大优势资源的力度,提高特色产业经济效益。二是大力发展灾区农业产业化项目。结合灾区农业生产实际,应注重加快灾区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项目对接,以发展牛、羊、猪等畜牧业与茶叶、特色水果、马铃薯等种植业作为龙头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农业综合发展能力,加大灾区农业经济的增产增收效益。三是积极发展灾区生态旅游业。四川灾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加快恢复重建,需要结合藏、羌少数民族特色、世界自然遗产、熊猫自然保护区以及地震遗址等旅游资源,大力开发灾区旅游产品。通过开展国际国内旅游促销活动,扩大旅游业在灾区经济推动作用,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效益。

三、重视处理好灾区恢复重建与发展区域经济的关系

1.重视灾后生产生活恢复与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灾区应重视处理好恢复当前生产生活与规划长远经济发展的关系。不能仅限于恢复紧迫性、急切性和短期性的项目建设,而忽略灾区经济长远发展建设项目,以及整个灾区经济重建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发展要求。“恢复”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恢复”基础上的延伸,是“恢复”过程中的持续和提升。因此,在加快灾区恢复重建中,既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尽快恢复实现灾区生产生活正常化,这是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又要与灾区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合理布局、城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等问题相结合,研究解决灾区长远经济重建规划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2.重视灾区就地重建与加强生态移民扶贫的关系

灾区应立足于当地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可持续性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灾后重建投资项目,全面加强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在优势支柱产业、特色效益产业、生态旅游产业等方面,应注重培育灾区产业的持续性潜力,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的增长点。由于地震灾区多处于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交通不便,且地质灾害频繁严重,少数极重灾区天然就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条件,需要进行生态移民,外迁安置到土地资源相对富裕和生态条件较好的地区。因此,在加快灾区就地重建的同时,还要注重把极重灾区移民与扶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尤其要解决好灾后失地农民外迁安置的生产生活问题,确保生态移民和扶贫攻坚工作的顺利进行。

3.重视灾区统筹城乡建设与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城乡统筹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包括农村组织制度、农民文化在内的社会问题。加快灾区重建不仅要解决恢复重建过程中复杂、多样的经济问题,而且要解决灾区诸多社会与组织制度问题。成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德阳是四川省级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试点市,这些地区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由于四川主灾区域地处成都、德阳、绵阳经济带,又集中在主要平丘县区,因此,加强城乡统筹建设应作为灾区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加快灾后恢复重建中,应当把灾区城镇与新农村建设一起规划与实施,坚持走统筹城乡一体化路子,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格局,从而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制定下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R].

[2]刘奇葆.加快恢复重建步伐服务全国经济大局[n].四川日报,2009-01-22.

[3]汶川地震后重建思路和政策课题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若干重要问题[J].咨询与决策:增刊,2008:59-61.

[4]钟开斌.汶川地震后恢复重建政策执行:主要困境和对策建议.北京行政学院[J].中国软科学,2008,(12):18-26.

[5]方一平.试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九大关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第26卷[J].山地学报,2008,(4):390-395.

[6]周克斌,周江,嘉容.恢复重建政策的区域经济影响及其应对——以汶川地震为例[R].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省社科院区域研究所,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抗震救灾专题,2008:18-21.

[7]关于对汶川大地震后灾后重建工作的建议[eB/oL].人民网,2008-07-23.

[8]重建项目以规划为龙头——都江堰市以项目为抓手全力推进灾后重建[n].成都晚报,2008-12-06.

DiscussionabouttheReconstructionofwenchuanearthquakeandRegionaleconomicalDevelopment

CHaiQing

(SchoolofGeographyandResourcesSciences,SichuannormalUniversity,Chengdu610068,China)

生态恢复经济学篇6

关键词:矿山;生态环境;治理

abstract:thispaperbrieflystatestheproblemsofmineecologicalenvironmentinQian’ancity,andanalysesthecontrolmeasuresofmineecologicalenvironmentbasedonthetheoryandpractice,whichhassomesignificanceforrecoveringecologicalenvironmentofminesinQiananregion.

Keywords:mine;ecologicalenvironment;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迁安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北倚燕山,南望渤海,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迁安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藏达20多种,其中,金属矿藏主要是铁,储量达27.2亿吨,矿石品位在30%左右,铁精粉年产量连续15年居全国县级地方铁矿首位,素有“铁迁安”之称。

近年来,随着迁安市矿业开发形势的发展,矿山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地区已经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命健康。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制约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难点。市国土资源局也一直在积极探索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从2005年提出建设绿色矿山到实施百矿披绿,投入了大量财力和精力,树立了不同典型,积累了丰富经验。

环境问题已经纳入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实施百矿披绿,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必须把其摆到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进行统筹谋划。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基本国策,已经纳入了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调整思路,把环境问题摆到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迁安市的矿产资源开发起步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八十年代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逐渐兴起,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采选联合的铁矿企业62家,生产能力在5万吨/年以上的独立选厂251家,矿业开发为迁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不可否认,矿业开发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矿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主要表现为大部分露天采场由于没有严格地按照设计开采,不仅破坏了矿山生态环境还形成了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威胁,采矿时剥离的废料和尾矿砂的无序堆放,即压占了大量的农田和山地造成土壤沙化,荒漠化等地质环境破坏,同时还形成了泥石流隐患,在滦河、冷口沙河和西沙河两岸的选矿企业的尾矿库直接或间接地向河道排放尾矿,即影响河道的行洪安全也造成了水资源污染。蔡园、马兰庄、木厂口镇等矿山企业集中区域,冬春季节,黄沙满天,雨季,道路泥泞,群众出行困难,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矿山生态环境已经到非治理不可的程度。因此,面对这样的环境,要立足全市实际,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提出实施百矿披绿,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这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实现环境保护与发展同步的必然要求。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一个分期施治、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时期要有不同的思路,要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引导。实施“百矿披绿”是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一个重要举措,我们要从这里切入,不断总结经验、寻找差距、树立典型,继而在全市全面推开。

矿山生态环境的恶化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也需要逐步实施、因地施治,从点到面、由先到后的过程。必须先找准一个切入点,继而全面推开,形成边开发、边保护、边治理的资源开发格局。目前,已培树起了“马兰庄镇红石崖村利用剥岩土复垦造地解决耕地紧缺,新水村在尾矿库上建生态园缓解环境污染,庄户沟村利用废弃排土场搞养殖业促民增收,首钢大石河铁矿利用采后遗坑建设尾矿库节约土地”四种模式,为我市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2007年10月份,我市聘请河北省地质五队对全市范围内700多个采矿坑、排土场、尾矿库进行了全面勘查,勘查面积达14000亩。并组织专家科学编制了《迁安市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确定了全市近期、中期、长期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目标,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逐步改善辖区内矿山生态环境。依据此规划又逐企业编制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项目设计》。要求每一个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设计标准施工,要充分考虑经济的合理性、技术的可行性,宜耕复耕、宜林造林、宜景建景。治理的起点要高、落实的标准要高、治理的效果要好,确保消除矿山企业的采场边坡崩塌、尾矿库溃坝、排土场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力求回复后的生态环境比原来更美、更有吸引力、更适合人民群众生产生活。2008年年初对全市115家规模较大、急需治理的重点矿山企业,实施“百矿披绿”工程,从此打响了新一轮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攻坚战。各矿山企业按照设计要求累计栽植火炬树、紫穗槐、沙棘等绿化苗木546.2万株,占设计任务的95%,削坡、砌护、覆土等土石方747.7万立方米,占设计任务的78%,其中已全部完成治理任务的矿山企业已达到67个,占重点企业总数的57.2%,全市大多数企业的尾矿库实现了坡面全面加固、绿化,绿化苗木成活率在95%上以。

实施“百矿披绿”,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必须严格落实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责任,只有目标一致、共同配合、相互协作,才能真正抓出成效。

生态恢复经济学篇7

1引言

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复垦工作起步较晚。因其广袤的地域,矿产品种类繁多,环境破坏面积也相对较大,加之匮乏的资金和技术资源等特点使其复垦工作具有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所不同的特点。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人们自发地在矿区废弃地上小范围地尝试种植、放牧与开发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轰轰烈烈的经济改革,对矿山资源需求日益增长,同时,矿山环境恶化,特别是如雨后春笋涌现的乡镇企业(tVeS)及乡镇煤矿(tVCmS)虽缓解了资源紧张的状况,但由于落后的开采技术、低效的环保措施、以及政府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其生产使得业已严峻的矿区环境雪上加霜。

2从矿区土地复垦到矿区生态重建

“土地复垦”一词在我国50年代末称其为“复田”、“造地复田”、“垦复”等,此种涵义很快就显露出片面性和不科学性,典型的例子之一就是70年代在我国东部平原煤矿的塌陷区,不仅进行了种植复垦,而且还进行了养殖复垦等多种利用方式。

1988年11月国务院颁发的《土地复垦规定》对“土地复垦”一词的界定是:“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美国土地复垦有3种不同程度的要求:

(1)“Restoration”指完全“恢复”或“复制”出被扰动或破坏前的土地存在状态,包括首先重新恢复原先的地形,然后在此基础上按原有的模式利用土地。

(2)“Reclamation”指尽可能按照采矿前土地的地形、生物群体的组成和密度进行恢复,同时包括可恢复与原生物群体相近的其它生物群体。但它们必须能共处同一生境,在可能的地域,乡土生物品种应该被用在复垦过程中。

(3)“Rehabilitation”指按照土地破坏的情况和事先的规划和利用计划,逐渐恢复或建立一种持续稳定并与周围环境和人为景观价值相协调的相对永久用途。这种用途可以与破坏前雷同,也可以在更高程度上进行用途部分更换或完全更换。

从不同类型矿区土地复垦工程技术研究的实践中体会到,上述的美国土地复垦中的第一种要求,即“Restoration”在国内矿区不现实。以黄土区露天矿为例,若以采矿前的生态为参照进行“复原”,显然不科学,因为采矿前的原地貌沟壑纵横,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系统抗逆性能力很差;若追溯到夏、商时期的生态为参照进行“复原”,显然不可能,因为“复原”当时的森林、草原景观,即使进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也难以在较短时期内实现。第二种要求,即“Reclamation”,最初很容易就被国内学者所接受,也是至今应用最广、使用频率最多的一词,因为我国大多矿山废弃地初期立地条件十分恶劣,即使最终土地利用方向为耕地,但起初也是首先利用林、草,特别是固氮先锋植物改良生境。而对第三种要求,即“rehabilitation”更适应于中国的国情和情理,不仅包涵简单“恢复”,而且包涵一种意义更为明确的重建。

近年来,国内围绕矿区土地复垦研究已渐成“热门”,矿山、土地、农业等的研究人员称其为“土地复垦”;环保研究人员有时称其为“土地复垦”,有时称其为“生态建设”;生态研究人员原称其为“土地复垦”,现常称之为“生态恢复”或“生态重建”。虽然各类从事研究人员对其有不同的称谓,但从近年研究和实施工程来看,虽名称各异,方向也各有所侧重,但总目标逐渐在趋向一致,趋向于更综合的生态问题。不论称生态恢复或生态重建,现状已由单纯的工程问题趋向于更高层次的生态问题,或应更明确地称之谓复合生态问题。故由土地复垦进展到生态重建已不是研究人员对其名称的转移,不是学院式的讨论,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也是客观现实的需要。

3矿区生态重建的理论基础

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已不单纯是一个环境污染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面对如此复杂的矿区环境问题,以及由此诱发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我们当代人再也无法回避而且必须作出回答,目前可行的解决办法可从恢复生态学中找到。

恢复生态学是一门在80年代得到有力发展的现代生态学分支。它所研究的对象是那些在自然灾变和人类活动压力条件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景观的恢复和得到重建的问题。它涉及了大量在自然生态系统过程中未曾涉及的方法学问题。恢复或重建过程是破坏过程的逆向演替,这一逆向演替可能是沿着被破坏时的轨迹复归,也可能是沿着一种新路径去恢复,可能是自然地进行,也可能是必须借助人工支持和诱导的过渡过程。

4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矿区生态重建是指对采矿引发的结构缺损、功能失调的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借助人工支持和诱导,对其组成、结构和功能进行超前性的计划、规划、安排和调控,同时对逐渐逼近最终目标这一逆向演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跟踪评估并匹配相应的技术经济措施,最终重建一个符合代际(间)需求和价值取向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从这一概念可归纳其特点为:(1)矿区生态重建不是在采矿出现环境问题之后才采取的一种后患治理措施,而是在开采之前就预测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在开采中尽量避免或减少开采对环境的破坏,对策是超前的;(2)矿区生态重建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不是原始的环境,而是主动按照采矿的时空发展顺序和最终符合人类需求和价值取向,重建一个高水平、可持续支持系统,对策是主动的;(3)矿区生态重建不是仅对采矿造成的污染进行限制、赔偿和投资,而是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突出人地关系,追求整体协调、共生协调和发展协调,对策是和谐的;(4)矿区生态重建不是单纯工程技术、治理项目,而是从矿区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人类行为、价值伦理等进行区域综合规划、评价、整治和管理,对策是高效的。

参考文献:

[1]赵界,李月辉.实用景观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陈龙乾.矿区土地演变监测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

[3]何国清,杨伦,凌赓娣等.矿山开采沉陷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

[4]直建原.采煤万t沉陷率的研究.江苏煤炭,1991,(4):30一33

生态恢复经济学篇8

今年四月,我国又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青海玉树7.1级大地震,受灾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面对空前惨烈的灾难,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以惊人的意志、勇气、力量,组织开展了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夺取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表现出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大无畏气概,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

我们按照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的原则,科学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迅速出台一系列支援灾区的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对口支援,迅速组织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在中央大力支持、灾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全国人民大力支援下,城乡居民住房重建、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产业重建和结构调整、历史文化保护、生态修复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抗震救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这一切,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中,举国上下同心协力,海内外同胞和衷共济,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民族品格和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的成绩,必将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我们要继续扎扎实实进入到恢复灾后复建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是我们战胜青海玉树特大地震灾害的坚实物质基础,也是我们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坚实物质基础。我们要牢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努力夺取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

生态恢复经济学篇9

关键词: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植物景观重塑

中图分类号:tU98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号:16749944(2017)03002203

1引言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矿山的开采产生了许多矿山废弃地,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矿山废弃地是一种特殊的景观类型,是人为干扰下形成的,植被是使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一个重要元素,运用植被恢复和植物景观重塑的方法对矿山废弃地进行景观修复成为了矿山废弃地景观建设实践的一个具体问题。目前,随着矿产资源的减少以及政府对非法开采矿产资源企业的整治,矿山废弃地常见于景观规划实践中,对矿山废弃地的景观整合不仅要对其植被与植物景观进行生态恢复建设,同时需要通过景观设计方法,提高其生态经济价值,并赋予场地自身的文化艺术价值,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对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矿山废弃地概述

2.1矿山废弃地

矿山废弃地是指由于采矿活动而遭受破坏的土地,并且不经治理就无法被使用。矿山开采过程中,露天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场、塌陷区以及受重金属污染而失去经济利用价值的土地统称为矿山废弃地[1]。

2.2矿山废弃地分类

按照采集类型矿山废弃地分为露天采集区和非露天采集区。

按照采集业的进行过程主要可分为4种类型:①排土场:由场地剥离的地表土、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岩石碎块和低品质的矿石堆积而成的废石堆积地;②采场:采完矿产后留下来的采空区的区域和由于坍塌形成的采矿废弃地;③尾矿区:开采出来的矿石需要经过筛选得到精矿,在筛选过程中产生的尾矿堆积形成了尾矿废弃地;④其他:由于采矿作业面、机械设施、矿山开采辅助建筑物和采矿道路交通等先后利用后废弃的土地[2]。

3邵阳市隆回矿山废弃地基本情况

3.1邵阳市隆回矿山废弃地概况

隆回矿山废弃地位于邵阳市隆回县隆鑫农业旅游观光产业创业园东南方的丘陵山谷中,占地约11900m2。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7.6℃,年降雨量1108m。山地土壤为红土。

该矿坑废弃地作为山地的一部分,需要对其进行植物种类、植物种群、植物群落的恢复建设,恢复其生态系统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以及生态功能等。同时此矿坑废弃地也是隆鑫农业旅游观光产业创业园山体旅游资源一部分,更需要结合生态旅游、城郊旅游规划进行植物景观恢复建设,使其在生态恢复的基础上有景可观,增加山地生态旅游的植物景观。使其恢复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保健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3]。

3.2隆回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现状

隆回矿山废弃地是由于锰矿的开采对山体造成了人为的破坏与干预,直接导致区域内的植株数量减少,植物种类减少,植物群落出现断层的现象。由于矿山开采对动植物生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生境恶化,使得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弱、抗干扰能力下降,以及自我维持能力降低,以至于种群的繁殖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空间结构上来看,森林作为基质发生了破碎化现象,矿山废弃地演变成的斑块,连续的景观空间发生片段化,造成了该区域的景观生态系统完整度减弱,从而引发区域边缘效应。

目前,随着矿产资源的减少以及政府对非法开采矿产资源企业的整治,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己经受到当地政府重视,在场地中使用了一些相关的植被恢复技术,但如今只是简单加以处之,在废弃地上种植马尾松小苗进行植物恢复,植物如今的长势较好,具有一定的效果(图2)。由于马尾松的种植对区域土壤改良具有一定的效果,土壤松弛度减弱,在场地中自然生长了芒草,但植物种类较单一。并且只在废弃地上人工种植马尾松小苗进行植物景观恢复,草本的运用缺乏,应当强调“草先行,林为本,林草结合”的方针。同时,矿山废弃地植物景观恢复体现植物景观设计不多。

4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与植物景观重塑

4.1矿山废弃地植物景观恢复原则

4.1.1适地适树原则

“适地适树”即要营造适宜矿山废弃地的地域特征,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植物种类和营造地域性的植物群落景观。一方面要根据当地光照、温度、湿度、土壤条件、气候、地理位置等各种自然环境条件来选择在当地能够健康生长的树种;另一方面要与四周环境的协调与适宜,形成地带性植物群落景观。在植物的选择上通常选用乡土树种,这样可以保证树种对本地自然条件的适应,成活率高,并且能展现出地域性的植物景观特色以及植物文化。乡土树种不拘泥于原场地固有的树种中,一些经过引种驯化,能在当地长期生长良好的外来树种,也可以作为乡土树种被选入作为植被恢复的树种,同时这些树种还能适当弥补某些当地植物缺少的优点。

2017年2月绿色科技第3期

黄梦兰,等: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与植物景观重塑园林与景观

4.1.2生物多样性原则

自然的植物群落中,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是以一个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出现,该稳定的生物群落中生物的多样性丰富,很少出现单一的物种群落。越是稳定的群落,对外界影响因子的抵御能力也相应越强,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因此,对于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中,应符合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尽量避免单物种的形式出现,恢复生物群落的稳定性,保证可持续性发展。

4.1.3群落特性原则

在植物群落中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自然环境之间、植物群落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着多种复杂的相互关系,有相互促进的关系,例如寄生、附生、共生等,也有相互排斥、抑制生长的关系。对于一个植物群落,不但要注意构成其群落的物种组成,还需要注意不同物种在空间上的排布方式,也就是空间结构。合理稳定的群落会是不断成长和处于上升中的,而不合理的群落则会表现出停滞不前或衰退的现象[4]。所以需要调查当地正处于上升期的植物群落,对其进行植物群落的模拟,在此基础上慎重选择植物种类,使得矿山废弃地的植物群落得到改善。

4.1.4遵循群落的演替规律

一个先锋植物群落在裸地上形成之后,在一定的环境中将进行演替,产生典型的群落演替。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新的阶段性的植物群落,替代之前的植物群落,一个植物群落接着一个植物群落、不断地被另一个植物群落所代替,一直达到稳定的顶级群落。这样的植物群落演替是有一定顺序的,并且是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因此,人工植物群落的植物种植和空间布局中,需要遵循群落演替规律。

4.1.5低养护,低能耗的原则

由于许多矿产资源的开采位于城市郊区以及偏远山区等地,人力资源条件匮乏,在对其进行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时,力求在植物景观的养护管理上做到经济性和简便性,强调植物群落的自然适应性。避免水分和肥力消耗过大的人工性过强的植物景观,造成后期的养护管理费时费工。

4.2隆回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与植物景观重塑的方法

4.2.1植被恢复

植被恢复包括物种、种群和群落的3个层次的恢复。首先应考察当地的乡土树种及山体中的常见植物种类、种群以及当地稳定的植物群落的组成。根据植物地域性的特点,确定植被恢复的植物种类的选择。也可从相似性角度,通过比对其他地区的气候、土壤等非生物因素来确定当地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适合生存和种植的植物种类[5]。植物的选择通常要求:①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②选用具有固氮作用的先锋树种、乡土树种,适当可引进外来速生树种;③耐干旱瘠薄、抗风沙、抗病虫害树种;④具有较高经济价值树种。并且做到固氮植物与非固氮植物结合,浅根植物与深根植物结合,优势植物与地生植物结合。由于场地废弃地中土地沙化且土质较差,应先多用草本植物,防止土壤流失,在第一阶段改善土壤状况。例如野生芒(miscanthus)、乌蕨(Stenolomachusanum(Linn.)Ching)、槲蕨(Drynariafortunei(Knuze)J.Sm.)等。当土壤条件改善,可搭配种植除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以外的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Hance)、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maxim.)Li)、凤尾竹(Bambusamultiplex‘Fernleaf’)、花竹(Bambusaalbo-lineata(mcClure)Chia)、金樱子(Rosalaevigatamichx.)、寒莓(Rubusbuergerimiq.)、紫珠(CallicarpabodinieriLevl.)、络石(trachelospermumjasminoides(Lindl.)Lem.)等植物小苗,模拟自然的植物群落。

4.2.2生态系统恢复

生态系统恢复包括其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在物种结构方面,应提高物种的多样性,有利于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根据山体现有的群落结构,做到合理的乔、灌、草合理搭配,恢复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在矿坑废弃地的边缘和中心地带更需要注重植物种群的层次恢复,有利于恢复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

4.2.3植物景观重塑

在废弃地植物恢复、生态系统恢复的同时也要注重植物生态景观的恢复。矿山废弃地植物景观重塑中,植物景观具有其自身的地域性特色,不仅要重视植物景观的视觉效果,还需要营造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具有不断自我更新能力,并且能体现当地自然人文景观风貌的植物景观类型。由于场地中现已有部分植物生长,应保留场地内已经恢复的植被,这些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更具有生命力,符合废弃地的土壤特性,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由于该场地作为旅游观光资源的一部分,需要结合观光园区的整体景观规划,增加该区域的植物景观观赏性。由于植物景观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矿山废弃地的土壤条件日益改善,植物恢复达到一定效果时,可在群落的外层增加观赏性较高的地域性植物,增加其植物景观的观赏效果,丰富场地的植物季相景观。例如:白玉兰(magnoliadenudataDesr.)、紫玉兰(magnolialilifloraDesr.)、山茶(CamelliajaponicaL.)、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maxim.)Li)、无患子(SapindusmukorossiGaertn.)、杜n(Rhododendronsimsiiplanch.)、白檀(Symplocospaniculata(thunb.)miq.)等。

5结语

植物景观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因此,在对矿山废弃地进行植物景观恢复时应深度调研当地的植物情况,例如山体植物的种类、种群、山体的植物群落结构等,以及场地的各种非生物因素,如光照、温度、降水、湿度、土壤等,特别是土壤的金属元素含量以及酸碱度。在此基础上对矿山废弃地进行植物景观恢复,先种植草本植物,使得植物在废弃地中自然生长,且对土壤进行一定的改良;再选择乡土树种以及原生植物群落的植物种类进行植物景观结构、生态系统、植物种群层次的恢复;当植物景观恢复取得一定效果时可在群落周边增加观赏性强的植物种类,以增加场地的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1]何斌,张若泉.采煤塌陷区复垦与矿业城市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3(10).

[2]钟爽.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理论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

[3]苏雪痕.植物景观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4]吴琳琳.义马市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探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9.

生态恢复经济学篇10

关键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民事责任承担方式;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停止侵害

中图分类号:D915.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6月1日

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研究中,关于原告的资格问题,立法上基本已经解决。但是,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核心问题,关系着原告的诉讼请求以及法院的判决的责任承担方式,在学界仍颇有争论。尽管在最新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司法解释》中有涉及到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以及个别地方法院实践对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的探索,都还是没有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民事责任承担方式进行一个较为明确的界定,在司法适用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范围的界定以及现有立法框架下责任承担方式的适用问题展开讨论,旨在完善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以此实现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以及推动环境良好发展的价值。

一、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范围的界定

在《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中规定了十种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具体到侵权责任领域,《侵权责任法》中第十五条规定了八种侵权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学界关于范围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即《侵权责任法》中八种民事责任承担方式是否能够全部适用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领域中?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领域是否需要一些特殊的责任方式?

(一)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可以视为是预防性的责任方式,应当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中首要的责任方式。第一,从环境污染等侵权行为发生的严重结果角度来看,环境侵权行为只要发生,就会给环境造成巨大的损害,而通过采取“排除危害”的预防性的责任承担方式,则会在大面积侵权发生之前,遏制住侵权行为,从而减轻对环境的伤害;第二,从环境公益诉讼的特征来看,环境公益诉讼具有预防性以及补救性的特征,而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均具备着预防性的功能,也就是说,这三种责任承担方式可以在危害还没有最大化的发展时起到积极的防范作用,这也正是符合了环境公益诉讼的特征,这也体现了环境保护倡导预防为主的原则;第三,从经济效率角度来看,上述三种责任承担方式有着“防患于未然”的功能,将更为严重的环境破坏等行为结果直接扼杀在摇篮中,从而节省了发生环境污染后进行治理所花费的资源,间接的节约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因此,这三种责任承担方式应该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责任承担方式。

(二)恢复原状。恢复原状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将生态环境恢复到了没有发生损害时的状态,重新恢复为人类提供服务功能的能力以及价值,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继续良性的循环发展。由于环境资源的生态功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生态价值具有不可度量性。因此,恢复原状有利于环境直接恢复原有的生态功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再者,恢复原状相较于损害赔偿等更具备效率,尽可能地恢复自然环境,恢复对环境的利用,尽可能地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所以,恢复原状应该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责任承担方式之一,且恢复原状应该是环境公益诉讼中重要的责任承担方式。

(三)赔偿损失。考虑到赔偿损失的效率性以及社会效果等方面,笔者认为应该将其作为责任承担方式之一,主要原因是:第一,从赔偿损失的具体的承担内容来看,主要赔偿的是损害环境造成的一些经济损失或者说是精神损失等,这对于环境损害可以视为是一种救济方式;第二,从原告的资格来看,原告代表的是社会公益,并且所请求的事项时也是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那么最终的诉讼利益也就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这样原告与最后利益的享受者是分开的,不违背公益诉讼的相关的特征;第三,从制度构建的角度来看,我国《环境保护法》在规定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的资格时,就强调社会组织不能获取诉讼利益,并且可以通过建立环境保护赔偿金专项账户或者基金的方式来保证损害赔偿的资金最终落实在治理环境当中来;第四,从赔偿损失的社会效果来看,通过一定经济的惩罚措施,有助于对侵害环境者形成一种震慑力以及教育作用。

(四)返还财产。返还财产主要指的是侵权人将非法占有的财产或者获得的财产转移给所有权人。而环境侵权主要是针对财产的侵害,一般体现了对物的损害,而不侵犯到物的占有,不存在对环境利益的不法侵占而需要返还环境财产的情形。因此,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对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不适用于返还财产。

(五)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恢复名誉显然是不能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承担方式,因为恢复名誉主要针对的是名誉权等精神性人格权遭受侵害时所适用的,在对环境利益救济中不存在这类权利的侵害。而对于消除影响,也应当是不能够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承担方式,主要原因:第一,由于环境侵权主要是侵犯的财产权,涉及到人身权,也仅仅是人格权中物质性的人格权,例如健康权,而消除影响大多数是针对精神性的人格权;第二,消除影响主要是针对受害者本人而言,加害人通过一定的方式消除对受害者造成的不良影响,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受害的是环境,就存在一种不能对付责任的情况。

(六)赔礼道歉。赔礼道歉在传统民法领域主要针对的是人格、损害的恢复,但是在环境公益诉讼领域,不存在人格权受到侵害的情况。并且赔礼道歉主要适用的对象是特定的受害人,但是在环境公益诉讼中,从其原告的主体资格上看,就不存在着特定的受害人。当然,从赔礼道歉的内涵所涵盖的情形、环境侵害的具体内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特征以及赔礼道歉的效果出发,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可以佐证赔礼道歉可以作为承担方式:首先,赔礼道歉的内涵所涵盖的包括人格权以及精神性财产权利、生态环境受到损害的情形,伴随环境侵害方式的不断多样化,赔礼道歉的适用范围也应该扩大化;其次,环境侵害本来就包括侵害了社会公众享受自然环境的精神性的权利,因此将赔礼道歉作为侵害这一环境享受权的精神性权利的责任承担方式;再次,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公益性、弥补性以及惩罚性的基本特征来看,赔礼道歉的功能正好是符合这一基本特征的,赔礼道歉可以向社会公众实现,并且对于侵害人来说,公开的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是一种道德层面的惩罚措施;最后,从赔礼道歉的效果来看,赔礼道歉可以对社会产生一种警示和教育的作用,对于预期的环境侵害有一个很好的预防作用。

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具体适用

我国目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学界也对于具体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具体的适用展开了讨论,司法实践中各地也借鉴国外的制度等进行创新,但是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接下来,主要探讨排除危害、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这三类责任承担方式具体适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适用的标准。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这三种责任承担方式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现在其适用的标准不明确,适用标准指的是法院何时何种条件应该做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判决,是一旦有一定的环境侵权就做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判决,还是在环境侵害到达了何种程度才能做出这三种责任承担方式的判决。

停止侵害的适用必须是以民事权益已经被侵害为前提,侵害已经开始并且处于持续的状态,但是可能造成现实的损害或者不会有现实的损害。有学者认为,适用停止侵害要以是否违法作为依据,如果是明显的违法行为并且造成了损害,那么法院就要判决停止侵害。该观点明显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果是合法的大量的排放污水废水行为,但是已经造成了周围居民的人身出现了健康问题,要求民众对此污染行为进行容忍,这明显是不合理的。因此,在停止侵害的适用上,应该引进利益衡量的司法原则,综合考量各类社会关系以及利益,例如该种侵害行为的社会严重性与治理的紧迫性、停止侵害的经济利益等各类利益,从而达到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的协调发展。

针对排除妨碍的适用,对于一些轻微的、正当的妨碍,不能适用排除妨碍,只有当这种妨碍超出了一般人的容忍程度,环境污染者的污染行为造成了社会公众无法正常行使其自身的财产、人身权益时,才能够适用。消除危险主要针对的是环境损害还没有发生,而未来极有可能发生损害,就可以适用。

在三者适用的过程中,都存在一个容忍度的问题,即需要社会对环境侵权行为需要有容忍度的存在,如果超出了容忍的程度,才能够适用上述三种责任承担方式。那么,如何来判断是否超出了社会的容忍度呢?社会容忍度的考量需要法官进行一个自由裁量,但是法官要在利益平衡的原则下进行裁量,主要考虑侵权行为侵害的程度、侵权行为的社会价值评价、受损利益如何等经济、环境、社会三者的利益关系。当然,也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考量,即将环境侵权者的生产经营所获得收益与侵权行为所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以及人身伤害等损失进行比较,从而考量是否超出社会的容忍程度,将社会容忍程度进行了量化,但是该观点在具体执行起来会产生巨大的困难,无法具体计算社会的损失,即环境受损根本就无法进行量化。

(二)恢复原状的适用。在恢复原状的适用过程中,同样存在诸多复杂的尚未解决的问题,如恢复原状的具体适用条件、“原状”的具体标准界定等问题。妥善的处理恢复原状的适用的具体问题,有利于环境恢复的效率。

1、恢复原状的适用条件。恢复原状的责任方式主要是要求污染者承担治理污染和修复生态环境的责任。对于恢复原状的适用条件,首先,不能将环境侵权的救济与环境问题的解决混淆在一起,即将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纳入到恢复原状的适用范围中来,环境问题根本就不是环境侵权法所能调整的范围;其次,恢复原状适用的前提是侵权行为人必须实施了侵权行为并且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如果实施了侵权行为但是有危险的可能性,那么就应该实施停止侵害、消除妨碍等责任方式,而不是恢复原状;并且,生态环境的恢复原状不能够适用一般财产的恢复原状上的经济合理原则,即使对生态环境的修复成本可能大于责任人因为污染环境的收益,责任人也不能够因此免责;最后,适用条件还要满足恢复的可能性这一要件,即有恢复的可能性才能够适用恢复原状的责任方式。并且判决应该考虑到执行的问题,因此假使没有执行的可能性,那么作出的判决就可能失去了意义,也会损害司法权威性。至于如何判断是否具备可能性,可以由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是否具备恢复原状的可能性,从而对法官作出判决提供参考意见。

当然,在恢复不能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替代性的修复方式。替代性的修复方式可以是同地区异地点、同功能异种类等情形,从而使生态环境恢复到受损害之前的功能以及状态。同地区异地点就是在同一个生态区域内,被污染地点无法恢复原状,只能在其他地点进行补植复绿,从而保证整个生态环境区域内的生态平衡以及功能的恢复。同功能异种类指的是替代恢复的品种与原来受到损害的品种不一样,但是二者的生态功能是相同的。在实践中,目前很多地区采取了这种同地区异地点等方式的替代性恢复方式。例如,贵阳专门设立了生态环境司法修复示范园区,福建、云南等地法院也要求被告进行补种复绿等强制措施。

2、“原状”的标准问题。恢复原状中“原状”的标准在恢复原状具体执行过程中是一个很难以把握的问题。什么是原状?恢复到什么标准可以视为是已经恢复原状?恢复原状就是将受损的生态环境恢复到之前未受损的状态以及恢复未受损之前生态环境的功能。即恢复原状首先要求污染者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受损地进行原地原样的恢复原貌;其次要求污染者采取物理、化学、生物手段,将污染地的环境质量标准达到当地所要求的环境质量标准即可。

(三)赔偿损失的适用。赔偿损失中的损失应该是生态环境恢复原状前服务功能缺失所导致的损失。因为人类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从生态环境中获得收益,但是一旦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社会公众就会丧失生态环境恢复原状前本应该享有的生态系统所带来的收益,所以为了维护这部分的空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在具体适用中,赔偿损失应该不仅仅局限于生态环境恢复原状前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损失量,还应该包括生态环境损害调查、评估、鉴定等费用。

当然,精神损害也是应该能够进行赔偿的。首先,因为生态环境的服务功能不仅仅包括供给服务(如提供粮食),还包括文化服务(如精神娱乐的享受),因此“服务功能的丧失就包括了精神性的环境权的丧失,优美的环境会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提供美学价值”,因此从此角度来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精神损害应该赔偿;其次,由于一般环境侵权行为具有侵害时间长、损害的范围广,不仅给社会公众带来财产人身上的损失,还会给社会公共带来剧烈的精神痛苦,如一些噪音侵权,长时间的噪音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错乱,带来精神上的折磨。因此,从精神损害的目的来看,精神损害是以金钱的方式来抚慰受害者的精神上的伤痛,心理上的痛苦,借助金钱货币的心理作用,从而达到救济的目的。并可以通过金钱给社会公众有经济能力去体验享受生活的乐趣,来转移环境侵害所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最后,从精神损害赔偿的效果来看,通过精神损害赔偿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环境侵权的成本,这样会增加侵权者的经济负担压力,导致侵权者会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污染防治以及减少污染以防止污染的再度发生,对环境污染起到了预防的作用。

三、总结

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核心问题,关乎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原告可以提起什么诉讼请求以及法院如何做出裁判,要求污染者应当如何承担民事责任的具体内容,民事责任承担方式适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否被解决,也将直接影响到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效果以及目的能否被实现。当然,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恢复原状中,具体恢复原状的方案的实施、恢复原状的后期的监管问题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只有在不断研究与讨论中,一步步的推动着立法的发展,逐步完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最终推动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辉.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责任承担方式[J].法学论坛,2014.6.

[2]林文学.环境事公益诉讼争议问题探讨[J].法律适用,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