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50:21

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篇1

关键词: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

资源型经济区域的经济结构具有一定的缺陷,包括对资源部门技术依赖性强,经济转型存在困难。面对当前经济发展状况,要想实现经济顺利转型,必须克服对资源部门的过分依赖,加强经济发展创新。

一我国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的快速、大量利用,导致当前阶段资源型区域出现较多问题。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在国家建设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为建设提供大量的材料和矿产能源。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特性,矿产资源的快速利用导致区域城市资源质量下降,来源匮乏,使资源走向枯竭的边缘。资源减少对城市区域发展造成一定影响,经济转型刻不容缓,加强经济转型计划,明确经济转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1]

二我国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资源型区域主要以消耗资源为主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资源利用迅速、生态环境被破环、产业结构单一等现象。作为以资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发展国家,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消耗,区域经济转型成为必须面对的挑战,当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结构形式单一、技术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2]

1.产业结构形式单一。资源型经济区域的产业结构主要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导致区域范围内产业结构单一,而且发展不均衡。第二产业发展阶段,对资源的消耗、成本的投入较大,导致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等现象。这种产业结构发展模式下,在短时间内能够增加产值,经济效益取得高速增长,但长期情况下,资源出现匮乏、短缺,环境污染等现象。其中大庆石油就是典型的例子。综上所述,单纯的依靠资源发展经济不宜于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区域要发展就必须解决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

2.技术资金投入缺乏。当前阶段,随着我国资源型区域资源的不断减少,外来的资金和技术逐渐撤离,造成一定的资金匮乏、技术不足等问题,这也是影响我国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社会稳定性受到影响的重要因素。资金技术上的缺乏必然造成企业的倒闭、工人下岗等问题,社会的安定团结受到影响,因此,为加强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资源、技术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解决。

3.人才缺乏。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导致其人才类型相对单一,主要是该地区资源形式的人才培养较多,例如矿产采集人才、石油开采人员等,其专业性较强。而其他行业的专业性人才较少,例如服务业、农业、信息产业等。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多行业的人才,加强对产业结构、产业形式的探索及发展。人才的匮乏是影响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

4.生态环境破坏。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依靠成本投入和资源消耗,粗放式经营方式造成资源的大量利用,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和生态破坏。城市中环境和资源的双重下降导致社会发展承载能力下降,加剧了城市、资源、环境间的矛盾。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过程中会遇到资源内耗、环境破坏带来的阻碍,导致经济转型速度减慢,而且如果不处理好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未来发展。

三加强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措施

1.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是发展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首要任务,产业结构单一,发展不均衡严重影响整体经济的发展。对于第二产业发展较好,农业、服务业发展落后的情况,需要发展非资源型经济进行改善,结合区域特点和当地实际产业发展现状,制定产业结构发展计划,将产业结构优化提上日程。例如在经济转型中,可以优先发展农业、旅游业等,不仅可以带动产业调整,促进服务业、农业进步,还能够改善地区环境问题。

2.加强资金投入。资源型区域经济主要依靠资源开采和消耗,资源越紧缺,经济转型就越紧迫。经济转型也离不开成本投入,面对技术缺乏、资金不足等问题,必须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水平发展。例如,以矿产资源为主的资源型区域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面对矿产采集技术先进而城市建设薄弱的情况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开发非常重要和必要。此外,技术、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对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和经济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当前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加强资金成本投入作用是重大的。

3.加强人才培养。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型城市存在人才类型单一等问题,相比较,服务业、农业、信息产业等方面人才匮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经济转型顺利发展,需要加强人才的培养。主要的措施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发展教育行业,加强资源型区域教育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教育模式,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培养特色学科,鼓励新型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其次,地方政府鼓励人才引进,颁发一定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复合型人才,鼓励人才创业,开展多形式的再就业模式,增加下岗人员再就业数量,提高地区的就业率,增强当地社会稳定性,改善当地的发展环境,进一步促进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

4.加强对环境的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大问题,在我国也是备受关注,资源型区域存在资源消耗严重,生态环境破环严重等问题。例如矿产资源丰富地区,常年开采煤矿造成的废渣、污水污染、粉尘污染等,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发展。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同时要兼顾环境的治理,在双重考验下,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首先,对环境进行科学治理,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被破坏的生态。对地方环境污染问题,从源头入手进行治理,制定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方案,认识到环境治理对经济转型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高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制定环境与经济兼顾的经济转型措施,治理环境污染的同时不能放弃经济发展,开发环境友好型经济资源,帮助环境改善的同时有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综上所述,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粗放式经营,经济发展迅速但存在资源内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过程中还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多样性人才缺乏,技术、设施等资金投入量不足等问题。因此,要想实现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策略,促进地区科技发展、人才培养及环境治理,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田银华,高延绪,高慧.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产业优势替代问题研究———盘锦个案分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3):37-40.

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我国城乡发展转型中已经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影响到工业、城镇化和农业的发展。当前在我国城乡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最大障碍,解决该问题才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1.1我国城乡发展转型中资源与环境存在的问题

农村常住人口减少。农村人口非农化转移造成农村常住人口减少。在城乡发展转型过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打工、创业,造成农村人口日益减少,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同时农村出现住宅扩张现象,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农村空心化问题是由于农村人口非农化造成的,出现农村只建新宅而不拆旧宅,新宅逐渐向外扩展,使住宅区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废弃闲置旧宅增多的“外扩内空”的不良现象。农村空心化和农村新房的扩建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农村人口减少与农村住宅用地面积不相挂钩。城市压力大。在城乡发展转型过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造成城市资源紧缺、环境不断恶化,城市环境的承载能力降低。严重的导致城市面临环境危机,土地、电、水资源方面压力不断增大,同时城市的生活垃圾和污水排放量也日益增加。

1.2我国城乡发展转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原因解析

城乡二元体制。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和劳动力,但引起的人口密集也造成了城市资源的大量消耗。城市人口高度密集使城市资源超负荷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同时,我国也引进了大量产业,这些产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投入高、污染高和耗能高的问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在城乡二元制的制度下,户籍制度使人民就业和收入的分配要以户口才能落实,导致城乡收入差异巨大,造成贫富差异。此外,城市的发展将农村作为资源和劳动力的供给,造成农村土地和矿产等资源被过度开采。行政干预。我国的经济发展必然遵循市场规律,而政府为了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总量的提升,往往会对经济过分的发挥行政干预。政府政绩考量标准太过单一。我国以经济发展作为考量地方政府政绩的主要标准,这在一定程度和一段时间内起到了刺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但是,以经济发展作为考量标准容易让政府只顾着看眼前的发展,而忽略了长远利益的发展,这种做法会给我国资源和环境带来严重的毁灭性打击。

2、存在问题原因对策解决策略

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篇3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转型;驱动因素;因子分析

一、引言

随着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严重,我国的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也遭遇了瓶颈,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资源型城市转型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匙”。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而兴,也因资源枯竭而亡或者转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也是至今为止尚未破解的世界性难题。西方工业化国家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既有美国休斯顿这样的转型成功的典范,也有前苏联的巴库失败的案例。目前,世界上很多资源型城市或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型城市还处于艰难的产业转型之中,因此,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研究也是世界其他国家的迫切要求。

我国在资源型城市转型方面无论是学术上的研究还是政府的实践都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的很多资源型城市多已经开展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践,但大部分都处于摸索阶段。对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的驱动因素,国内目前很少进行实证研究。但是,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路径及问题,一些学者已经开始了研究,文献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及在此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识别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驱动因素的主因子,并结合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践对主因子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驱动模型。

二、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驱动因素识别

(一)样本与调查问卷

如前所述,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驱动因素,国外有了少量的文献。为全面、科学地分析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驱动因素,参考国内外文献,根据对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各个相关部门专家的调研意见以及国外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分别向鞍山市、铁岭市(调兵山市)、抚顺市、盘锦市、本溪市等地发改委、旅游局、农业局、科技局等处发放了调查问卷。其中向鞍山市发放20份收回20份,向铁岭市发放20份收回20份,抚顺市发放20份收回20份,本溪市发放40份收回35份。盘锦20份回收20份,计发放120份,回收115份,回收率95.8%。

问卷发放的城市中有3座城市被国务院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单位,本溪市也是资源枯竭城市,而且早在20世纪80年代,本溪矿务局就因可开采煤炭资源的枯竭而整体搬迁和解体,使大量的依靠开采而生活的人员下岗,社会问题严重。因此本问卷调研的城市既有辽宁省资源型城市的代表性,同时又具有普遍性,其结果是真实可靠的。涉及的部门都是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直接的、间接的或相关的部门、大企业的领导。

本研究设计了17个有关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驱动因素的问题(见表1),对每一个问题回答分5级(1=根本不重要,2=不重要,3=无所谓,4=重要,5=非常重要)。

(二)描述性分析

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所得结果见表1。被调研的115位辽宁省内几个资源型城市的政府人员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17个方面驱动因素,均值几乎都大于4,表明目前资源型城市已经或正在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且这些政府也意识到资源型城市型对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三)因子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哪些因素是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驱动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企业影响的强弱程度,我们对调研问卷进行因子分析。所谓因子分析就是研究相关矩阵内部依存关系,将多个变量X1、X2……Xp综合为少数几个因子F1、F2……Fm以再显因子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因子分析是探求所要分析的指标的共性,将共性大的指标提取出来作为一个新的指标,从而达到降维的目的,即减少分析变量的数目。数据可以进行因子分析的前提是分析的变量间存在共性,而相关分析是检验两变量间是否具有共性的统计方法。因此,首先对17个初始指标作相关分析。另外Kmo指标是用来比较变量间简单相关和偏相关系数的,其值越接近1,数据越适合作因子分析,通常情况下,大于0.7,即可表明要分析的数据可以作因子分析。

因子提取使用主成分法,并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分析采用Kaiser标准(特征根大于1)并进行碎石图分析。碎石测试和特征根测试均说明对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可以选择4个因子进行深入分析,提取的信息为66.207%,即这4个主因子可以反映初始17个变量66.207%的信息量。通过对17个初始变量作因子分析,其Kmo值为0.726,本组数据可以做因子分析。因子负荷矩阵见表2,提取的这4个主因子的特征值和贡献率见表3。

为了验证因子分析得出的同一因子各个问题是否测量同一问题,我们进一步做了内部信度分析,得到四个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驱动因素的克朗巴哈α系数分别为0.961、0.855、0.907和0.715。所有的克朗巴哈α系数值均大于0.70的标准,因此保证了因子构造的一致性和有效性。依据因子分析原理,4个因子之间不具有相关性,而每个因子与所包含的变量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表中的系数为旋转因子载荷估计值,其统计学意义是变量与因子的相关系数,也称之为载荷。针对统计分析所得结果及提取的主因子反映的原始信息,4个主因子可重新定义为:y1为城市及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压力,y2为城市资源、环境及社会问题和区域优势,y3为城市经济发展受阻,y4为国家政策的支持。

文章把其他影响因素设为ya,用以说明主因子没有包含的信息,它的贡献率为1-66.207%=33.793%,影响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驱动因素的表达式为:

y=0.28048y1+0.18806y2+0.12036y3+0.7316y4+0.33793ya①

(四)因子分析结果

从公式①中可看出,目前影响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驱动因素主要是城市及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压力,其累计贡献率达到28.048%,这说明资源型城市内的城市及农村居民生活水平问题已经日益严重;其次来自城市资源、环境及社会问题和区域优势的驱动也比较大,其贡献率为18.806%,这说明辽宁省内的资源型城市对资源环境及社会问题和区域内的优势也十分重视;城市经济发展受阻的贡献率为12.036%,说明资源型城市一般经济发展都遇到了瓶颈;而来自国家政策的支持的驱动因素的贡献率为7.316%,这说明资源型城市转型同时也需要国家政策地大力扶持。同时,这四个主因子的贡献率差距不大,说明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受到多个驱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驱动因素的几乎均值都超过4.0,因此,可以说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府面临的驱动力量很强。虽然这些政府认为国家政策支持的影响因素较小,但是政府对国家政策支持的敏感性最强,均值都在4.5以上。其他依次为城市经济发展受阻、城市及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压力、城市资源、环境及社会问题和区域优势。

上述结果说明:辽宁省资源型城市的政府之所以采取转型战略是由于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经济和社会上的问题所产生的压力,但是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资源型城市本身的发展模式的不足,却重视不够。

三、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驱动因素分析――以本溪为例

世界上的事物如果要进行前进和发展一般来说要受到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内外两方面原因共同作用,使得世界不断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也不例外,由主因子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资源型城市在转型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内外两部分驱动因素。外部驱动因素是指在转型过程中,一般不受或很少受到城市影响的驱动因素,通过引导的手段来进行影响,在主因子中即为国家政策的支持。内部驱动因素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可调和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城市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使得政府进行资源型城市转型,在主因子中即为城市及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压力,城市资源、环境及社会问题和区域优势,城市经济发展受阻三个方面。图1为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驱动因素图。

(一)内部驱动因素

1、城市及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压力

目前,由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特点――以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初加工为主要经营手段,随着城市内的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城市发展的速度也在逐渐减慢,甚至停滞。因而,导致城市及农村居民的收入也相应下降,使得辽宁省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都要低于省内的平均水平,或者生活水平的提高速度要落后于平均水平。城市及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压力直接导致了政府对城市发展过程存在问题的高度重视,所谓“穷则思变”,这也引起了地方政府对资源型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途径的思考。面临城市居民的生存问题,资源型城市转型已经势在必行。

2、城市资源、环境及社会问题和区域优势

辽宁省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同时也产生了各种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对地方政府也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起到了驱动作用。同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充足的资金也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起到驱动作用。

(1)资源环境问题

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由于其发展模式的原因,主要会对城市产生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及城市经济的正常发展。例如,在本溪市,矿产资源的长年大规模开采是导致生态破坏和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是无法修复的。城市中心区58.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420家工厂,且大部分为重工业企业,其中重排污企业竟有200家之多,“三废”直排破坏生态环境,严重影响居住质量。2006、2007连续两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单月平方公里降尘量指标均分别在4.5万吨、13万吨和21.5吨以上,列于全省各市指标前列。最值得关注的是本溪曾被联合国认定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足见本溪的污染状况不仅在我国城市中是最严重的,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由此可见,资源环境问题在资源型城市中已经到了不可不解决之问题。

(2)社会问题

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同样会产生各种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也直接影响了城市发展的进程,同样在本溪市,在资源枯竭状态下的产业衰退周期内,大部分聚集在城市中的产业工人纷纷下岗,占全部产业工人比重达27%。这些产业工人多为体力劳动者,素质偏低,因此很难实现再就业。由于收入水平低,形成城市贫困群体,需政府提供低保、医疗救助、贫困救助的人口剧增,城市低保人口为11.2万人、保障面10.7%,因公伤、职业病致病残人数达2.7万人,使本已入不敷出的地方财政,更是雪上加霜。

(3)区域优势

城市的区域优势可以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一个平台和可靠的保障,为城市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沈阳与本溪同为全国老工业基地,无论从自然地理角度,还是从区域经济角度,两市都是相对完整的地域单位,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具有经济一体化建设的绝对优势。沈本两市地域相连,沈阳的浑南高新技术开发区距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仅18公里,地理空间相互交融。沈阳和本溪同是满族文化肇兴地,浓郁的满族文化和风情把两市人民融合成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具有相同的历史文化渊源。这样在本溪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借助兄弟城市的发展带动本市的发展,进而取得良好的转型绩效。

3、城市经济发展受阻

除了以上驱动因素外,由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失衡,造成了经济发展受限也直接导致城市转型的思考。在本溪市的经济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城市结构失衡,本溪是城市人口超百万城市,城市化率高达70%。作为典型的工业城市,只有第二产业足够强大,才可以支撑如此巨大数量的城市人口享有较好的生活水平。目前,由于本溪资源枯竭以及产业、产品、所有制结构等原因,导致第二产业不发达,下岗失业人员增加、贫困人口多、收入水平低。其二,三次产业结构失衡,第一产业不足10%,第二产业比重高达60%以上,而第三产业比重仅占30%左右。其三,产业、产品、所有制结构失衡,重工业比重大,占96.8%;初级原材料产品多,占83%;国有企业比重高,占84.46%,导致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机制不活等问题产生。

(二)外部驱动因素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外疗驱动因素主要是国家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政策,例如,国务院资源转型城市试点区政策、辽宁省实施的“五点一线”战略和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等。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地方政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政策上的扶持,使得资源型城市在改革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奠定了政策上的基础,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起到了极大的驱动作用。

四、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资源型城市进行转型主要是由于资源型城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型的产业结构造成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以及城市经济发展制约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日益严重迫使当地政府必须正确面对资源型城市对未来发展之路的规划,这些资源型城市转型就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另外,由于国家也及时地发现了资源型城市问题,为其发展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进行扶持,使得资源型城市转型步入正轨。

通过对资源型城市转型驱动因素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驱动因素基本上是由于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的进程,因此,在以后进行资源城市发展的时候,应该首要考虑这些问题,这样,资源型城市转型才能够正确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钱勇,于左.东北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难题与破解[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1).

2、张冬冬.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

3、曲庆江.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困境与经济转型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

4、李德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5、孟超.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

6、程毛林.城镇生态系统的因子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2(1).

7、余建英,何旭宏.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8、朱庆华,耿勇.中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因素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4(3).

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篇4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政府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理论研究现状

西方学者对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60年以后,石油、天然气、核能等价格较为低廉的新能源迅速取代了煤炭的地位成为主流能源,使得以煤炭采掘与初加工为单一产业的资源型城市率先出现了衰退。由此开始,国外众多社会科学家把研究的焦点转移到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上来。学者们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也如同资源型城镇的发展过程一样,经历了由浅入深的三个不同阶段。第一,资源型城市研究的理论初级阶段——社会学、心理学研究。第二,资源型城市的规范与实证研究阶段。在对加拿大资源型城镇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后,著名学者布拉德伯里提出,在资本主义的当前阶段,垂直一体化的大公司控制了资源型城镇和政府的资源开采部门。第三,资源型城市的结构研究阶段。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布拉德伯里、海特为代表的学者们以经济结构调整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等为依据,把研究重点放在了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结构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对资源型城市的影响等方面。

1.2国内资源型城市研究现状

随着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改变,特别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后,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开始显露出一些问题,如经济增长缓慢、经济效益下降等。李文彦于1978年首先提出了煤炭城市工业发展的综合化问题,论证了这类城市综合发展的方向及必要性。马清裕对煤炭、石油等多种资源型城镇进行了比较,探讨了资源型城市的合理布局问题。他指出资源型城市具有布局分散的特点,在规划中应注意处理好主城区与矿区的合理关系,避免城市压矿,尽量依托老城发展,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90年代中期之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而此时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却深陷困境,“四矿”问题与“三农”问题一起被认为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难点。樊杰利用聚类分析方法,通过对五种类型的城市经济相比较,指出产业结构单一是导致煤炭城市经济效益差的主要原因。刘云刚、武春友等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市场、注重科技、坚持效益、发挥优势,并且要注重优势的延伸与转换。张米尔着眼于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提出了与资源开发相匹配的产业转型政策。王青云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及推进经济转型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转型的思路和措施。

2我国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城市的经济增长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了一大批国有企业。资源型城市中的资源型企业大多都是当时建立的。这些企业的负担重、管理机制不灵活、设备老化,具备了老式大型国有企业共同具有的弊端。与此同时这些企业还大多面临不同程度的资源衰竭。虽然有些地区还具备一定的资源储量,但大多是一些地质条件复杂、不容易开采的矿源。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资源型企业很难从开采这些矿藏中获得效益。此外,由于传统能源及原材料迅速被新资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替代,导致资源型产品市场出现萎缩。越来越强的市场竞争,使得资源型产品价格与正常市场价格相偏离,使得资源型企业的积累率较低,城市经济增长速度缓慢。

2.2所有制结构单一

资源型城市大多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和发展,城市在工业化进程中迅速形成,相关资源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直属于中央各部委,由政府投资而建,所有制结构基本上是公有制,国有经济在城市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2.3城市管理体制的二元化现象

管理体制的二元化现象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管理体制上看,资源型城市的政府与资源型企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职能错位。第二,从职能体系上看,资源型城市不但是地区的经济、行政枢纽,还扮演者国家能源供应者的角色。双重的职能促使资源型城市行使着两套城市职能。因此资源型城市不得不进行重复的市政建设,导致城市管理运行不畅,经济效益低下。

2.4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导致资源型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因素有如下几点:第一,社会统筹范围较小。大型城市与大型城市之间、大型城市与中型城市之间、大型城市与小型城市之间、中型城市与小型城市之间的保险基金累积率各不相同,差距较大,增大了统筹覆盖的阻力。第二,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能力有待提高。目前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方式有限,只能依靠投资国债与存入国有商业银行的方式进行保值,虽然基金的安全性比较高,但收益率太低,不足以满足资源型城市对社会保障基金的需求。第三,保险基金积累有限。其中包括企业效益与地方财政双因素致使资源型城市的保险基金积累率低于国家标准;离退休人员比例连年递增,也加大了社会保险基金缴纳的困难度。

2.5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由于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严重依赖自然资源,加之资源型产业多属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往往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包括:过度开发诱发的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开山采石造成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三废”侵占土地,水源、大气的污染等。这些都严重地威胁着资源型城市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3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政府作用的界定

3.1政府要以制度创新带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所需的技术创新

资源型城市若想实现技术创新,必须依赖企业、科研机构、高校、政府及各种中介机构。从地理位置上看,资源型城市地处国家的中西部,缺乏高等院校、中介机构及科研院所,现有的专业性机构创新能力不足,专业狭窄,以开采能源为主。实践证明,体制改革的创新程度是经济发展是否靠前的决策者。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制约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所以资源型城市首先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技术创新机制,然后选择接洽的技术来发展接续产业,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3.2政府要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一个产业若想持续获得利润,追求长期发展,就必须不断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市场机制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可以在竞争中促成产业结构的自我选择,保留优势产业,淘汰劣势产业,最终形成产业结构发展的动态序列。市场机制在保持内部竞争并进行优胜劣汰的过程中又强化了资源产业的分工,造成了产业及地区的封闭,制约了自身在产业转换中的作用。此时就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产业转型的缺口是资源型城市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在市场的引导下自发形成的。缺口的严重程度与资源产业的集中程度成正比。政府无疑是替代市场填补此缺口最重要的因素。

3.3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本的支付需要政府的支持

资源型城市若想成功实现转型,必须支付大量的转型成本,如此庞大的资金支出,不是单个的资源型企业或单纯依靠市场能够负担得起的。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所必须的资金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可以通过财政直接拨款、设立专项基金等直接资助的方式,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资金投入,帮助资源型城市成功实现转型。也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对转型地区给予间接资助。例如对资源型城市采取减免税政策、用优惠政策来吸引外来投资、政府与金融机构实行特别信贷政策等,来帮助资源型企业解决转型的资金问题。

4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政府作用探索

通过对发达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在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政府应做好相关职能的转变,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引导资源型城市顺利地实现经济转型。

4.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转型过程中的职能划分

4.1.1中央政府在解决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中的目标效用

实现国家最大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是资源转型过程中中央政府追求的最终目标。不仅要实现社会和谐公平、环境不受破坏、经济持续上升的互利共赢局面,在此基础之上还要获得环境、经济、社会三者综合后的最大程度上的效益。中央政府还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调整由国家体制和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后所带来的无法自然消除的弊端。

4.1.2地方政府在解决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中的目标效用

地方政府不仅隶属于中央政府,它还有其特有的行为特征。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正是这些特有特征的存在,使地方政府的最终目标不同于中央政府而倾向于地方利益。行政区域对经济、政治、地方事业发展的需求一直是地方政府关注的重点。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以争取地方利益、推动地方经济、加速地方城市化进程的物质需求为目标,在有限的资金和能力及地区竞争力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提高当地生活水平、扩大地方就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发展地方经济。

4.2中央政府在资源城市转型中的作用探索

4.2.1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要想成功完成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首先要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发展方针。中央政府应因地制宜,为不同的资源型城市量身制定出不同的脱贫规划及长远的发展规划,选择出最为科学的发展道路及重点发展方向,并分阶段制定短期发展目标,还要初步颁布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采取的措施。要建立“规划、计划、项目实施”三步走的科学约束机制及有机体系,使其与城市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及项目建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的长远规划相辅相成。使规划的权威性、项目的立项论证及科学选址得以加强。

4.2.2建立专门机构,制定统一规划

从发达国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经验来看,通过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专门部门来主导、协调、规划,是转型成功的重要保证。由于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央各部门之间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断,导致转型工作很难推进。因此,我国应明确一个政府部门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实行统一指挥和协调。

4.2.3建设基础设施

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应由政府带头开展。传统的资源型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赊欠经费巨大所带来的影响严重阻碍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资源型城市地方政府的困难、城市经济疲软、基础设施投资回报率低使中央政府成为资源型城市的投资主体。在国家投资方面,中央政府应实施提高对资源型城市的投资、在建设项目布局上实行优先原则、提高资源型城市基本建设资金在国家预算中的比例等措施来适时调整国家投资的重点。在非国家投资方面,政府应大力扶持并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的非政府资金,还应出台一些用以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通过股份制、合资(中外合资)、社会集资、发行基础设施建设债券等手段来筹集建设资金。

4.2.4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资金保障

根据资源型城市的不同情况,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具体形式,包括:重整资源型城市的市级财政,完善其自我积累机制;在分级财政中增加资源型城市的留成比例或采取税收返还方式,增强其自我积累能力;允许资源型城市有针对性地发放地方建设债券,改善其吸收社会资本的能力;在国债中单列一定额度,以支持资源型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设立资源型城市转型基金、地区开发投资基金等多种基金,以及进行必要的直接投资等。

4.2.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劳动力再就业

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一大难点是人员的安置。资源型城市大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因而从事资源产业的职工掌握的技能也比较单一,文化水平较低,不适应新兴产业的需要。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会造成大量工人下岗、转岗,社会出现不稳定因素,严重的还会影响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保持资源型城市稳定转型的重要环节。

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篇5

【关键词】黄石;资源枯竭;产业转型

一、黄石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主要困境分析

黄石市是以铁矿、铜矿、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开采、加工,生产钢、铜、水泥等能源为主导产业的一个典型的综合性资源型城市。目前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本身丰富的资源开发逐渐进入后期,持续发展的上升空间受限,成为在产业和城市发展方面都遇到诸多困难的资源枯竭城市。为缓解资源性城市在当前或未来发展中可以面对的严重危机,国家制定并已经开始实施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2009年3月,黄石被列入全国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就黄石市的具体情况而言,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其一,黄石的主要工业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主要是原材料的采掘输出和资源型产品的粗加工。这个定位也就决定了黄石经济结构上呈现“三多三少”状态,即资源型企业多、高新技术企业少;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关联度低的单体企业多、产业集群配套企业少。由于经过了长期大规模的开发,目前黄石主要矿产资源均进入了开采晚期,保有储量大幅下降,煤、铁、铜、钴和金的保有储量分别只占累计探明储量的24.25%、23.03%、39.68%、26.90%和39.52%,可开采资源严重不足。资源型产业生产收益递减规律的存在导致城市发展失去资源收益的支撑。作为资源型城市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并且最终会彻底的丧失这一传统优势,如何利用现有的优势,在优势丧失殆尽之前培育出新的可以持续发展的新优势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其二,黄石的城市历史虽然悠久,但其快速发展的阶段处于一个特殊的工业化背景之下,具有明显的被动性和突发性。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的发展受到国有资源开发企业的诸多垄断控制和影响,具体表现为城市的企业化或企业的城市化。这一过程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或配套设施不完善,黄石也存在相近的情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非合理分配。矿业企业发展态势好的时候反哺城市少,但当矿业企业进入衰退期后却遗留大量的历史成本需要城市来消化。截至2008年,黄石下岗职工人数累计达到10万多人,其中采掘业及初级产品加工业下岗职工人数占80%左右。因为资源枯竭关闭企业多、老企业多、中央省属下放困难企业多等综合因素影响,社会保障压力较大。黄石现有离、退休职工13万多人,其中市区10.3万人,市本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累计高达3.6亿元。

其三,资源开发积累了沉重的环境保护负担。在过去的资源开发过程中,开采模式粗放,技术水平落后,环保意识淡薄。经过近60年的高度开发,黄石地表植被破坏严重,需要治理的矿山植被面积约7平方公里,共有开山塘口400多处,工业尾砂库153座,占全省三分之二,大量的尾矿、尾砂堆积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地质灾害严重,历年开矿形成了8.4平方公里塌陷区、290余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7万余亩矿山废弃地,泥石流、地裂等地质灾害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此同时,矿山安全生产的压力也非常大。

二、黄石市经济转型的特色优势

尽管黄石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存在着许多问题与困境,也要注意黄石市的在一般共性之外的具体实情,尤其要注意产业共性中的特殊比较优势。黄石市具有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地理上的区位优势,有黄石市近百年工业发展积累沉淀下来的扎实产业基础,以及黄石市在过去对企业进行改制,对城市进行改造过程中所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

其一,黄石有着其他资源型城市所不具有的产业传统和坚实的产业基础。黄石在商朝就开始了青铜的冶炼。19世纪末,两湖总督张之洞在黄石建立大冶铁矿,由此谱写了近代中国冶金工业的第一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就在黄石集中投资新建和扩建了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使黄石成为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经过建市近60年的建设和发展,黄石已形成包括冶金、建材、能源、服装、机械、化工、医药等14种主导产业在内的工业门类,拥有2家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5家百年老厂、10家上市公司(其中5家借壳上市),拥有工业产品5000多种、中国名牌5个、中国驰名商标5件、湖北名牌50个。

其二,黄石地理上的区位优势明显。一般性的资源城市都是因矿设厂,因厂设市,在建厂建市的过程中大都缺乏地理上区位优势的考虑。黄石则不同,黄石是国家134个公路运输主枢纽城市之一,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国家运输主动脉沪蓉高速穿城而过,106、315国道在黄石交汇,武九铁路贯穿黄石,把华中、华东路网连成一体。黄石港是长江十大良港之一,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两个5000吨级的外贸码头与其它泊位一起,货运年吞吐量仅次于武汉。未来5年将形成一条长江、两条铁路大动脉(武九线连接京广、京九铁路)、三座大桥、三条高速公路(沪蓉、大广、杭瑞)、三大物流园区(花湖、罗桥、棋盘洲)的交通和物流格局。在2007年,在湖北省政府批准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中》,将黄石定位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其三,黄石改制转型的历史经验丰富。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是黄石历届市委、市政府孜孜以求的工作。1996年黄石大力度推进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改组改制,直接消化企业呆、坏账6亿元,签订债转股协议6.38亿元,对企业实施封闭贷款2.45亿元,盘活企业存量资产20多亿元,使一大批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1998年12月,黄石市委确立了“依托资源创业、超越资源发展”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三大历史性跨越”的奋斗目标,即经济发展由资源大市向经济强市跨越;城市发展由中等工业城市向现代化大城市跨越;人民生活由整体脱贫向小康生活跨越。

三、黄石市实现产业转型的有效措施

推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具体内容主要是指其结构性转换,即从主要依赖耗竭性资源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转向依赖非耗竭性资源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包括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其中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核心,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载体;城市功能转型是产业转型的前提,是产业转型的基础保障。

结合国内外资源枯竭性城市的转型实践来看,各国与地区都是根据具体的情形采取针对性很强的措施,将具体的方针和策略细化,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企业的作用,政府、企业、居民共同努力,实现资源枯竭地区或城市的和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例如美国对资源型城市采取“产业再开发”战略,即改造传统产业,又开辟新的产业途径,国家在休斯顿布点了宇航中心,带动了为它服务的1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使休斯顿成为全美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德国的鲁尔采取多元化转型战略,以发展汽车、化工、电子以及消费品工业为接续产业。日本九州,采取资源型产业整体退出模式,直接将该区域转换成高新技术产业区,并制定鼓励该产业的政策,建立新的产业体系。法国为扶持老工业区发展,设立了地区开发奖金、工业自应性特别基金、工业现代化基金等多种形式对资源型地区进行倾斜;还通过对行业税、劳工税、不动产转让税、公司税、所得税等税收不同程度和时间的减免来吸引外来企业进入老工业区。辽宁阜新把转型方向瞄准现代农业,初步形成农业产业化链条框架;黑龙江双鸭山也把农业作为重要的替代产业来发展,同时通过煤炭液化、失重式电子秤等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促进新兴产业形成和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在实施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黄石必须指定并实施具体的措施来贯彻国家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积极引导,积极管理;必须充分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各项政策和措施必须符合黄石市的具体资源禀赋实情、产业结构实情和生态环境实情;必须积极的借鉴经验,总结教训,结合实际,长远规划,高效执行。

针对矿产资源趋于枯竭导致的矿业企业和相关产业危机问题:(1)要根据社会经济环境以及资源型企业供给结构和非资源型企业供给结构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综合利用高新技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步伐,正确发挥城市政策对需求结构的引导作用,坚持资源条件的可行性、产销双方的一致性、经济效益的择优性,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有选择地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的整体竞争力;(2)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高效循环的利用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培养接续产业,变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产品优势,形成特色的产业链优势,而且把利润转移到关联行业和其他产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跳出产业衰退循环。逐步减少对资源性产业的依赖,培育和发展非资源性产业作为接替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化;(3)要巩固第一产业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技术改造,制定适当的扶持政策,改组改造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新兴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工业畸形发展和改制引起的沉重社会保障负担问题:(1)要积极有效的利用国家政府的财政转移性支付的帮助,通过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拓宽税收渠道,为改善目前大量低收入人群的经济状况提供政府财政支撑;(2)要继续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解决过去企业办社会的历史负担以及债务税收负担重等问题,完善社会保障。同时制定政策鼓励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3)注重就业转岗方面的培训。改善下岗待业人员的劳动技能和知识储备,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针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保护问题,要坚决贯彻落实“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明确企业是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责任主体。综合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来规制企业的具体行为,强调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社会责任。

四、结语

综合而言,产业转型、城市转型中面临的问题大都是共生,是环环相扣的,必须理顺各类不同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理清不同问题和原因之间的错综复杂的联系。抓住问题的本质,比较分析黄石作为资源型城市和资源枯竭性城市所面临的与其他同类城市相似相近的一般共性问题和黄石自身的特性问题,在一般问题上多借鉴,多吸收经验;在特性问题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长远规划,也要不断的自我修正,从而在转型过程中根据客观实际培育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产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繁荣。

参考文献

[1]张秀生,陈先勇.论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对策[J].经济评论.200l,21(6):96~99

[2]周多明,白银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追在眉睫[J].中国经贸导刊.2003,19(12):36~37

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篇6

【关键词】工程型水利;资源型水利;转变

水是生命之源,是一切生命存活的根本,假如没有了水,先不说我们的日常生活难以维系,就是人的生存在那个时候都成为了问题,可以这么说,水不仅维系着人类生命的存在,而且还和人类以后的发展方向息息相关。如今,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革新,社会也在不断往前发展,水利的发展理所当然,应该去适应时代的需求,由传统的工程型水利向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利的资源型水利去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去的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必须对现有的管理水资源的方式予以转变。

一、水利工程型向资源型水利转变的优势分析

对于传统的工程型水利思想来讲,它注重的主要是在大力修建水利工程,不断的从自然环境中获取人类所需的水资源,这样的思想,只重大肆的修建工程措施,却轻视了在水资源的管理,站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上来讲,就是传统的工程水利思想,只是注重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却忽略了对水利资源的保护和永久性的利用,像这个思想并不能满足人们现代课持续发展经济的需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人类如果有一天将开发利用达到某一极限的时候,那个时候人类就会陷入被动的局面,使得全球出现水资源缺乏的现状。对于如今,传统的水利工程虽说能够满足现在人类的平时需求,但是在供应的过程中浪费比较严重,供给量往往大于需求量,相关工作人员只是注重目前的水资源供水,完全没有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水资源的策略。而资源型水利就不同了,它不但可以满足人们现如今所需要的水资源的供水,而且还大力宣传节约和保护性的用水,要有计划性的合理用水,站在国民经济和不断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这样的思想才是如今社会所需要的,我们不仅要考虑眼前的生活和经济,我们还要为我们以后的生活和经济做好提前的保证,通过资源水利的思想,使得水利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长久。

二、传统的工程型水利向资源型水利转变的需求

为什么现如今传统的工程水利不能更好的适应水利的发展,其实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个是否能持续发展的问题,传统的工程水利,大肆修建水利工程,使得人类的水利供求量很是充足,但是这种水利的供求是浪费的,有很大的一部分水资源是不需要的,往往水利工程所产生的水资源量远远大于了人类所需要的需求量,浪费了很多水资源,从人类的长远思想来考虑,人类的生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要经历很长的一个历程,所以适当的节约我们现在所能利用的一切资源是必须的,也正是我们现如今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的体现。

三、水利工程型和资源型的内在渊源

其实从经济和一般性事物发展上来讲,资源型水利就是传统型水利的一种升级版,传统的工程水利因为不能很好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向新的水利发展方向去发展,所以资源性水利就应运而生了,其实按照理论上来讲,这两种水利的思想是差不多的,只是出于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已,它们的思想并不是对立的,可以这样说,资源型水利的发展是建立在工程型水利的基础之上的,假如没有了工程型水利,资源型水利就仅仅只是一个空壳而已,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的。

长久以来,水利工程由于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如今的水利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缺乏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就像传统的水利工程思想一样,只注重于开发,却并不注意怎么样去节约和保护相关的资源,并且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在实际的水利中,只是一味的去追求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却忽略了其水利工程所需要的效益型以及实用性,修建的工程虽多,人类的供水也可以满足,但是这种做法对于水资源的浪费着实严重,并且还随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现象,使得人类现在可以利用的水资源是越来越少,所以,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上来考虑,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是必然的。

随着时代不断往前发展,水利工程的兴修已经无法完全解决未来的防洪灌溉等问题,必须将战略重点转移到科技创新上,对经济发展模式予以转变,让它朝着效益型、科技型、集约型以及优化型的方向发展,紧随着这一世界发展趋势,让中国真正从水资源短缺困境当中走出来。

四、水利工程型向资源型转变的主要措施

对于如何由工程水利来向资源水利的转变,其实上面早就已经有提到过了,那就是首先得从水利的管理上来重点改革,尽可能的去合理的使用水资源,杜绝出现大肆浪费水资源的现象,以下就是我个人对于如何由工程水利来向资源水利的转变的具体分析,仅供读者参考。

(一)建立健全的水利管理制度

健全水利资源的管理的制度是相当重要的,不管是对于工作还是机器,它的管理制度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好的水利管理制度可以从根本上去实质化人类对于水利资源的节约和保护。

(二)更新思想,创新技术

相关工作人员对于水利的管理和技术思想都要不断的去革新,更好的去加快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于节约用水的技术改造,在城市上,大力鼓舞和激励人们污水处理回用、雨水和微咸水的开发利用,从根本上去提高城市上污水处理回用比例。在农村上,大力发展农田的管道输水,进行喷灌和微灌等高校节水灌溉处理。

(三)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要合理化

对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必须做到环境、社会、经济这三者的可持续发展的统筹兼顾。对过度或者没有秩序的胡乱开发,特别是与主要河流开发有关的,必须坚决予以制止。在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之前必须利用科学的方式对其进行全面规划。

结束语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显而易见。它既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又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要对水资源进行必要的优化配置以满足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充分说明传统的工程型水利向工程型水利向资源型水利转变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春生.论工程型水利与资源型水利[J].品牌,2011(7)

[2]林伟.转变治水思路,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J].科技创业家,2011(10)

[3]张世玉.浅议工程型水利向资源型水利的转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9)

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篇7

[关键词]资源诅咒;产业升级;新能源革命

[中图分类号]F224.0[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2.014

长期以来,不少学者发现,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一定能促进一国经济增长,有时还可能阻碍其经济增长,R.m.auty[1]将这种现象定义为“资源诅咒”。之后,相关研究迅速发展,J.D.Sachs等[2-5]运用95个发展中国家的截面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自然资源出口占GDp的比重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即使加入诸多控制变量,负相关关系仍然存在,即资源诅咒命题在发展中国家是成立的。现有研究不仅关注国家层面的资源诅咒问题,很多学者已将研究视角投向一国内部,不少学者自然将目光投向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中国。徐康宁等[6]认为,中国区域的经济增长在长周期上,存在资源诅咒效应。徐康宁等[7]运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经济增长率”为因变量,以“采掘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和“采掘业从业人员占各行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为自变量,对资源诅咒命题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此命题成立。胡援成等[8]以“人均GDp增长率”为因变量,以“采掘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自变量,证实中国省际层面存在资源诅咒效应。邵帅等[9]以“人均GDp增长率”为因变量,以“能源开发强度”为自变量,证明资源诅咒命题在中国西部地区成立。刘红梅[10]以“人均GDp增长率”为因变量,用“农业虚拟水产量占地区GDp的比重”衡量农业虚拟水资源丰度,检验农业虚拟水资源诅咒命题,结果显示:此命题在中国成立。邵帅[11]利用中国28个地级煤炭城市1997―2007年的面板数据,以“人均GDp增长率”为因变量,以“采矿业从业人数占全部从业人数的比重”为自变量,证明煤炭资源的开发对当地经济增长具有诅咒效应。当然,也有学者的研究并不支持资源诅咒命题。方颖等[12]使用横截面模型研究中国95个市的数据,以“采掘业从业人数占当地人口数的比重”为资源丰裕程度变量,以“2006年人均GDp”为因变量,在多个模型中,资源丰裕程度变量拟合系数的符号不一致,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据此他们认为,资源诅咒命题在中国城市层面上不成立。

方颖等的研究与其他研究的差别除了数据选取不同外,还存在以下2点差异:一是经济增长的表征变量存在差异。方颖等所用变量是“2006年人均GDp的自然对数”,而其他文献大多使用“人均GDp的增长率”或“人均实际GDp的增长率”。二是方颖等所用模型是横截面模型,其他文献大多使用面板数据模型。本文拟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和横截面数据模型并依据中国大陆市级面板数据,来探究资源诅咒命题在我国大陆地区是否成立。

2.变量设定

本文选用“人均GDp年增长率”(Y)、“人均GDp的自然对数”(lnGDp)分别作为面板数据模型和横截面数据模型的因变量。“人均GDp”等于各年各地区GDp除以人口数;“人均GDp年增长率”、“人均GDp的自然对数”在此基础上计算而来。选取“采掘业或采矿业就业人员占当地人口的比重”(n)作为资源要素丰裕程度的表征变量。但此做法存在一个问题:2005年前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的从业人员分类存在差异,1997―2004年,资源开发相关的就业人员被称为采掘业就业人员;而2005年后,从事资源开发相关的就业人员被称为采矿业就业人员。采掘业与采矿业的主要成分相同,都是对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两者的区别在于:采掘业包括对地下水等非矿石资源的开发利用,而采矿业不包括这些内容。但观察“采掘业从业人员占当地人口的比重”与“采矿业从业人员占当地人口的比重”则发现,两者不存在明显差异。2004年,中国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的“采掘业从业人员占当地人口的比重”是0.401%,2005年,中国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的“采矿业从业人员占当地人口的比重”是0.404%,两者相差不大;同样,2004年各市的“采掘业从业人员占当地人口的比重”与2005年各市的“采矿业从业人员占当地人口的比重”也不存在显著差别,如北京市2004年“采掘业从业人员占当地人口的比重”是0.188%,2005年“采矿业从业人员占当地人口的比重”是0.191%。因此,本文对这2个比重不予区别。

在本文所选控制变量中,物流业发达程度变量(lg)用“人均货物周转量的自然对数”表征;就业人口比重变量(J)用“从业人员占当地人口的比重”表征;外资利用程度变量(Fiv)用“实际使用外资额占GDp的比重”表征;沿海城市虚拟变量(Sea)若是沿海城市,则赋值为“1”,否则为“0”;大城市虚拟变量(Big)若是直辖市、副省级市或经济特区,则赋值为“1”,否则为“0”。2个虚拟变量不随时间变化,因此不能加入面板数据数据模型的自变量,只能加入横截面数据模型的自变量。包含所有变量的模型如下。

二、面板数据模型结果及检验

下面运用面板数据模型③,以Y(人均GDp增长率)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此方法常用于检验中国是否存在资源诅咒命题。如表2所示,模型Ⅰ只有一个解释变量n,在此基础上,依次加入控制变量lg(人均货物周转量的自然对数)、J(从业人员占当地人口的比重)、Fiv(实际使用外资额占GDp的比重),从而形成模型Ⅱ―Ⅳ。这4个模型都是混合面板模型。确定使用这些模型前,运用似然比检验对混合面板数据模型与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比较,此检验的原假设是“静态面板数据模型的个体效应方差等于0”,4个模型的检验结果都显示,原假设成立的概率高于10%,因此混合面板数据模型更优。确立混合面板数据模型后,运用Breuschpagan、Cookweisberg方法检验异方差,其原假设是“不存在异方差”,4个模型的检验结果都显示,原假设成立的概率都低于1%,因此存在异方差问题,采用稳健标准差修正原标准差,以解决此问题。D-w变量显示,4个模型还存在自相关问题,运用prais-winstenaR(1)迭代法进行回归估计以解决自相关问题。表2中4个模型已进行自相关和异方差问题的修正,结果显示,在4个模型中,n的拟合系数始终小于0,且都能通过显著性检验。

变量lg的拟合系数是正值,能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人均货物周转量的增加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其原因是:货物周转量是特定时期内,各种交通工具运送的货物质量与运输距离的乘积之和;人均货物周转量较高的地区,其运输承载能力较强,商业化水平也较高,这些因素都有利于经济增长。变量J的拟合系数是正值,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新增就业对人均GDp年增长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原因是新增就业将增加人均收入,收入水平提高会促进消费,新增消费则以乘数作用于GDp,促进人均GDp增长率提高。变量Fiv被用于衡量经济体的外资利用程度,其拟合系数为正,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中国大陆某一城市外资利用程度的增加,能促进其人均GDp增长率的提升。最终,面板数据模型结果显示,资源诅咒命题在中国大陆地区成立,但模型R2和调整后R2都很低,因此下面使用横截面数据模型进一步检验资源诅咒命题在中国大陆是否成立。

四、结论与政策启示

关于资源诅咒命题是否在中国大陆地区成立的问题,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论。依据正反两方的方法,运用中国大陆市级面板数据证实,资源诅咒命题至少在1997―1999年是成立的,2000年以来资源对中国经济的诅咒效应已经减小,但并未完全消除。为进一步消除资源的诅咒效应,应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制定资源开采规划,减少资源开采量。当今经济对资源的需求缺乏弹性,依据需求弹性理论,限产导致的资源价格上涨将提高资源生产大市的附加值,促进资源丰裕地区的经济增长。

第二,有选择地建立资源深加工基地。资源诅咒效应产生的原因之一是资源生产大市对资源生产的过度依赖,在资源限产的同时资源开采业必然出现务工人员的大量流出,因此可组织其中的高中端技术人员,在部分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建立资源深加工基地,提高资源行业附加值,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中西部地区资源生产大市要适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次贷危机以来,中国东部地区制造业出现用工成本高的问题,加之人民币升值较快,制造业出口利润大幅下滑,中西部资源生产大市也可利用此契机,结合自身用工成本较低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吸收缩小资源开采业后所流出的低端劳动力资源。

第四,东部地区应适时推进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后,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应瞄准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减少对煤炭等化石资源的依赖,以便在世界新能源革命中占据先机。

第五,适当调整税收结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过程中,应在一定时间内,对中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采取减免税的政策,以鼓励其发展,税收减少的部分可通过提高资源税率的方式进行补充。

[参考文献]

[1]autyRm.SustainingDevelopmentinmineraleconomies:theResourceCursethesis[m].London:Routledge,1993.

[2]SachsJD,warneram.naturalresourceabundanceandeconomicgrowth[R].Cambridge:nBeRworkingpaper,1995.

[3]SachsJD,warneram.Fundamentalsourcesoflongrungrowth[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7(5):184.

[4]SachsJD,warneram.naturalresourceintensityandeconomicgrowth[C]//DevelopmentpoliciesinnaturalResourceeconomics,CheltenhamUK:edwardelgar,1999.

[5]SachsJD,warneram.naturalresourcesandeconomicdevelopment:thecurseofnaturalresources[J].europeaneconomicReview,2001(45):827.

[6]徐康宁,韩剑.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J].经济学家,2005(6):96.

[7]徐康宁,王剑.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6(1):78.

[8]胡援成,肖德勇.经济发展门槛与自然资源诅咒――基于我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4):15.

[9]邵帅,齐中英.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基于“资源诅咒”假说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8(4):147.

[10]刘红梅.中国农业虚拟水“资源诅咒”效应检验: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9(9):69.

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篇8

关键词:煤矿;城市规划;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煤矿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

煤炭产业是煤矿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基本因素;其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35%~40%,同时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过分强调和发展煤矿城市的煤炭专业化职能,从而使多数城市的产业结构单一,结构层次低下。煤矿城市的主体经济活动集中在个别大型煤矿企业,其他产业的发展水平相对很低。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影响了中国煤矿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中国宏观上控制煤炭价格,使煤炭的价格严重偏离其价值,煤矿城市所创造的价值以调拨和低价出售的方式被转移到其他地区。另外,由于煤矿城市的主导产业是高投资、低产出、建设周期长、收益慢,从而导致煤炭企业亏损经营,财政匮乏,经济效益低下,严重影响了煤矿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资源面临枯竭的阜新市,由于多年的开采,煤炭资源已临近枯竭,但城市产业结构仍然单一,替代产业尚未形成,导致因大型企业的调整和破产使职工下岗再就业问题突出,城市负担和各式各样的问题已相当严重。大部分煤矿城市的就业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资源的浪费与相对匮乏

煤矿城市的发展是建立在当地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基础之上的,煤炭资源是煤矿城市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煤炭资源的储量和赋存条件是影响煤矿城市和其主导产业的关键因素。由于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任何煤矿城市都存在煤炭的开采年限问题。多年以来,由于采煤工艺本身及体制和法规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中国煤炭资源的掠夺性开采。以四川省为例,全省各类矿井总数1793对,居全国第三;煤炭产量7900万吨(若计入矸石煤产量,全省煤炭产量应为8250万吨),居全国第八;核定生产能力8989万吨/年,单井能力5.01万吨/对。由于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和矿业秩序整治工作,2005年全省70%以上的煤矿停产整顿,全年煤炭总产量减产540万吨,下降6.5%。各类矿井中:川煤集团23对,生产能力1214万吨/年;监狱系统8对,生产能力189万吨;地方各类煤矿1762对,生产能力7586万吨。30万吨/年及以上的大中型矿井29对,生产能力1580万吨/年,单井能力54.5万吨/年,产业集中度17.6%;30万吨/年以下的小型矿井1764对,生产能力7409万吨/年,单井能力4.2万吨/年,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82万吨/年。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约为7.06%,其中大型矿井30%、中型矿井10%、小型矿井3%;掘进机械化程度约为3%,其中大型矿井21.8%、中型矿井5%、小型矿井为零。全省煤矿采煤用炮采落煤、掘进和手采方式的比例很高,生产效率低。共有40多座洗煤厂,年入洗能力1600万吨以上,原煤入洗率18%左右。全省煤矿生产能力详见下表1。

表1全省煤矿生产能力现状图

同时,以煤炭采选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长期以来被作为单一能源的城市来建设,城市过分依赖于煤炭资源,导致城市其他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这样以来,煤矿城市一方面由于采出率低,存在煤炭资源的浪费,同时又存在城市中替代主导产业相对滞后的问题,那么,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城市将难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是煤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地下采煤,造成大面积地表塌陷,各种建筑物、道路、桥梁、农田等遭到破坏,采选后产生的煤矸石和粉煤灰的堆积又不可避免地占用大面积土地,使城市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突出。

3、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对于发展中的煤矿城市,政府工作的首要目标是发展经济,这就使得煤矿城市与煤炭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城市所在地区煤炭资源的保证程度和有效开采储量是煤矿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即煤矿城市和其主导产业对煤炭资源的储量、品位和赋存条件有着强烈的依赖性,煤炭资源的开采往往决定了煤炭主导企业的效益和煤矿城市的生命周期及城市经济的兴衰。因此,从煤矿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经济角度来讲,面临的是对煤炭资源的不断开发和掘取,有的甚至是掠夺性开采。同时,由于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煤炭资源的储量是固定的,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被开发利用,煤矿城市将面临资源的短缺和枯竭。另一方面,由于煤矿城市的主导产业大都为高能耗、高耗水、高排污的重工业,使煤矿城市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如:粉尘污染、地下水被污染和破坏以及煤矸石和粉煤灰占地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开发资源、发展经济的结果是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在资源、生态层面上的窒息。发展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可持续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目前,中国的煤矿城市在促进经济增长、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正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困境。资源的无效利用、经济的无序增长和环境质量的日益恶化已造成城市人口生存状态的急剧恶化,如何改善煤矿城市现状,实现资源、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4、矿山环境保护意识较低

矿业作为经济转型时期的基础产业,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大,人们“重开发、轻保护”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历久弥坚,一时很难求得观念的迅速转变,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人们对历史形成的环境问题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向资源要效益的盲目追求,又在不断地造成新的环境问题。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全民参与意识尚未真正形成。

5、环境治理资金缺口较大

城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由来已久,欠账较多。实施综合整治,实现绿色矿山、打造绿色矿城的奋斗目标,需要庞大资金作为保证,而矿山企业负担重,效益差,地方财力又捉襟见肘,资金支持显得无能为力。吸纳社会资金,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又是杯水车薪。

“谁破坏、谁治理”如何做到同步实施,历史欠账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如何尽快见效,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缺少建立地质灾害全民关注,地质灾害治理基金和谁诱发(谁破坏)、谁治理的防治机制。

三、煤矿城市规划优化对策

1、拓展思路,鼓励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优势转型战略,以此来实现煤炭资源丰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1.1积极推进煤炭工业的循环经济模式建设。鄂尔多斯煤炭资源处于生态功能较弱的区域,资源的开发很容易产生各类污染。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煤炭产业必须以循环经济为指导,通过深加工和精加工,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1.2因地制宜发展煤炭深加工行业,积极培育各具特色的煤炭资源深加工产业集群。在发展重化工业方面,在立足“大煤炭,大煤电,大化工,大载能”四大战略的同时,可考虑围绕几个大型煤化工项目,发展关联性较强的煤炭深加工产业及煤炭采选设备制造业,通过市场细分,形成以中小企业为主、由中小企业间竞争与协作的企业集群,将资源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增加就业机会,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1.3有选择的扶持有发展前途的非煤接续产业,实现新兴煤炭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煤炭作为不可再生性资源,终有耗竭的一天,而这些地区已有一定规模的人口、产业的聚集。很难整体外迁,因此,要吸取一些资源已枯竭城市的教训。遵循市场导向、发挥优势、保护环境、科技进步、产业相关、协调发展等原则,发展节能综合利用型、自我服务型、与煤非相关型等非煤产业。

1.4拓展思路,鼓励创新,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更新升级。为避免轻工业产品陷入高成本困境,影响产业结构的整体合理构建,就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寻求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新出路,加大科技投入,鼓励创新,寻求产品附加值的增长空间,推动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向高质量、高价值、高竞争力方向发展,实现对该类产品高端市场的占领,最终形成产品的品牌优势,力求在解决劳动力就业的同时实现该产业的升级发展。

1.5对煤矿城市实施优势转型战略。在国家大的政策背景下,充分挖掘、利用和延伸自身的优势,即采取“优势转型升级战略”,坚持产业多元化发展,如下图2所述。

图2煤矿城市实施优势转型战略

2、多种方式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让经济增长更多地惠及民众

2.1通过多种手段调节收入分配,避免收入差距扩大。

2.2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平抑财政支出波动。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向低收入区域和低收入个人的转移支付力度,让穷人的收入增长快于富人的收入增长,使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分配合理化;避免政府行政管理费用等消费性支出同步增长,杜绝形象工程等浪费性支出。在煤炭不景气时期,加大财政投入,刺激经济增长,以避免经济波动过大而影响就业市场及居民收入,确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2.3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实现煤炭产业融资方式的多元化

金融业要适应能源产业发展的要求,积极推出满足多层次煤炭工业发展且具有不同特点的金融服务产品,同时加强信贷管理,有效防范和分散煤炭行业的信贷风险:地方政府要积极发展区外金融机构在该市设置分支机构和扩展业务,加大支持地方性金融机构建设的力度:积极拓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推进煤炭发展基金和产业发展基金的建立,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发展本地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保险业,提高能源产业的保险份额,真正实现现代保险在煤炭行业生产中的经济补偿和资金融通功能。

结束语

煤炭资源型城市在转型中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涉及该地各个方面的发展具有交叉性、复杂性。我们要参考学习国内外转型成功的案例。还要因地制宜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方针政策,全面协调全面发展。以市区带动地方以地方促进市区。使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少走弯路,成功转型。

参考文献

[1]马雪松.资源枯竭城市规划的理论意义与特征[J].沈阳大学学报,2011,(05):127.

[2]姚少华.资源类产业升级与转型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企业导报,2011,(16):71.

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篇9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政务信息化进程,同时也对传统政务模式提出了挑战,信息资源不再是某一个部门的内部资料,对同一管理对象,人事、政策、投资决策等各个部门需要具有相同的信息口径,部门间的数据集成变得尤为重要。然而在政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管理和技术的问题,在建设初期很难有一个全局的战略和方向,以往各部门分系统的各自为政形成了大量异构数据源。如何将这些异构的数据源集成起来,实现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之间异构数据的透明访问,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文中提出一种电子政务系统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方案,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将各电子政务系统构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各部门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数据交换,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是internet上的主要数据交换标准之一。他定义了一种文件格式和数据保存方法,集成不同数据源的数据,使数据信息能在异构平台之间平稳无障碍地传递和共享。文献[2]总结了XmL的4个优点:简便的数据交换;可订制标记语言;自描述数据;结构化和综合性数据。这些优点使它成为异构数据库数据交换的首选语言。目前,已有一些基于XmL的异构数据库集成方面的研究[3-5]。参照以往研究经验,本文利用XmL的平台无关性等优点,设计出一个交换系统,着重研究XmL和数据库之间的映射规则的基础上,以XmL为数据传输介质,完成异构数据库中数据的集成和共享。

1当前电子政务系统存在的数据交换问题

在电子政务环境中,电子公文流程的实现是一个全程管理过程,涉及公文整个的生命周期。这个生命周期内,会牵涉到很多不同的处理机构,处理过程和处理步骤,公文需要转呈和分发到很多单位。由于大多数政府机关已建立了自己的业务系统(遗留系统),不同时期所建立的各级电子政务系统在系统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平台以及数据库平台等方面存在差异,各系统间无法进行信息交换。异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的问题。各职能部门业务系统实现内容各异,采用不同的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及操作系统。这为平台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如何在各内部业务系统中提供一个基于公共标准的信息采集模块。工作流的设计问题,即多个部门同时进行数据交换的流程设计问题。当部门的系统发生改变时,如果重新开发数据交换系统,代价是很大的。因此,必须有对多个部门的数据交换的业务流设计,并且可以很方便地修改流程。异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的问题。包括不同数据库环境所支持数据类型不同以及相同数据库环境中数据结构设计各异等。需要一种可访问不同数据环境与实现数据结构,数据类型双向映射的公共服务模块。

2数据交换系统模型设计

针对目前电子政务系统存在的数据交换问题,本文设计出了一个星型结构的数据交换体系结构。数据交换中心处于中心位置,是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换的中心。从图1中可以看出,各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通过XmL作为交换的媒介,首先需要把要交换的数据转换为XmL格式,然后传送到交换中心节点,数据经过交换中心节点处理后发送到目标数据库中,从而完成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传递。在本系统中,数据交换中心是关键,它把SQLServer、oracle、Sybase等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联接起来,但并不是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库。对任何数据库的访问都通过特定的接口进行,需要数据的用户并不需要面对具体数据库以及数据源的细节,只需要把它所想要的数据模式告诉数据交换中心即可。图1基于XmL数据库的交换模式该框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便于对数据集中管理,实施时可以在数据交换中心制定一套统一的安全管理策略。同时也实现了internet环境下松散耦合集成,使企业可以方便地集成现有的应用并扩展新的应用。由此可见要实现机构间电子公文信息的交换,必然涉及数据库间的信息交换。为了使业务数据交换成为可能,必然涉及数据库间的XmL数据存取,并且将XmL数据与应用系统集成。本系统设计了一个通用的交换解决方案,完成任意数据库和XmL数据的交换。

3中心数据交换模块设计

3.1系统简述

要实现异构数据交换必须把各种异构数据最终都转化为一种统一的全局数据模式,以供用户访问。系统以XmL作为中间层的数据描述工具和转换工具,通过在各种数据源之间建立一个基于XmL的中间层,来屏蔽任意数据源的差异。如图2所示,为了在数据交换双方建立一个无缝的交互平台,需要对交换双方的数据模型进行识别,以便找出双方数据模型的差异,然后建立一种转换机制。本文采用XmLSchemaDef-inition(XSD)[6]作为数据模型建模和表示的工具。提取模式信息是进行数据交换的一个必要环节。因此第一步就是要提取关系数据库的物理模型,然后把提取出来的物理模型通过“关系模式转换模块”自动转换为等价的XmL模型。接着“XSD映射建模模块”根据每对源模式和目标模式进行映射建模,并生成映射规则,保存于XSLt映射文档中。有了XSLt映射模板文件,就可以实现源XmL文档信息到目标XmL文档信息的转换。同时该中间层系统还维持一个“系统规则库管理模块”来保证更新数据库时满足完整性约束。

3.2中心数据交换核心模块

在整个数据交换的系统当中,基于XmL中间层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模块:

(1)模式生成模块

源数据端传来XmL数据后,系统会检查服务器上是否存在源数据端所发送数据类型的数据模型,如果没有则该模块自动提取XmL数据的数据模型,并将此模型作为发送方所传送数据类型的数据模型。

(2)关系模式转换模块

为了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转换成处理的统一格式,需要为异构数据源的局部模式转换为统一的全局XmLSchema。因此针对目标数据库,该模块主要实现2个功能:局部数据库关系模型的提取和关系数据库模型到XmL数据模型的转换。具体的实现方法如下:定义1关系模式中所有的表集合为R={r1,r2,…,rm}。定义2关系模式的属性集合为a,表ri对应的属性集合ai={a1,a2,…aj}a。定义3关系模式的约束集合(主键,外键,和唯一性约束)为C,表ri对应的约束集合Ci={c1,c2,…,cm}C。定义4FK(r)={r1,r2,…,rk}表示关系表r用外键所关联的表的集合。定义5关系模式中所有属性的集合为a。

通过以上定义,关系模式到XmL模式的映射主要分以下二个步骤:

(1)关系模式的划分

首先按下面的定义将数据库中的表按照其主外键关系进行层次化划分。定义6将无任何外键的表划分为第0层关系表集合,表示为L0。定义7将存在外键的表,并且其所有外键所关联的关系表均在集合L0中,划分为第1层关系表集合,表示为L1。定义8不失一般性,将存在外键且不在集合Ln-1∪Ln-2∪…∪L0中的表r,并且满足FK(r)包含于集合Ln-1∪Ln-2∪…∪L0,划分为第n层关系表集合,表示为Ln。具体划分算法如下:名称:Relationsclassificationalgorithm输入:R,集合R中的表的语义约束信息输出:L0,L1,…,Ln过程:L0=;ΔR=;For(遍历集合R中所有的表ri){if(FK(ri)=){//表ri没有外键L0=L0∪{ri};//将ri将加入第0层关系表集合中}}ΔR=R-L0;//将第0层关系表从集合R中减去K=1;while(ΔR≠){Lk=;For(遍历集合ΔR中所有的表ri){//满足FK(r)包含于Ln-1∪…∪L0if(FK(ri)∩ΔR=){Lk=Lk∪{ri};//将ri将加入第K层关系表集合中}ΔR=R-Lk;}K=K+1;}

(2)关系模式到XmL模式的转化

将数据库中的关系模式转化为以XmLSchema的全局模式描述,为数据集成提供公共模型。关系模式到全局模式的映射主要是表与元素,列与属性的转换,以及参照约束映射。参照约束映射又可以分为主键、外键,和唯一性约束三类。则按下面三条规则进行映射。(a)主键和唯一性约束可分别对应全局模式中的Key约束和unique约束。(b)当关系表只有一个外键时,可首先抛弃其外键所对应字段,然后再将其直接映射为外键所引用的关系表元素的子元素,这样既避免了重复,也实现了嵌套,更可以提高查询效率。(c)当关系表包含多个外键时候,则选出其中一个外键,然后使用规则b,其他外键则用全局模式中的KeyRef约束。根据上面的规则和Relationsclassificationalgorithm算法的输出,形成具体的映射算法:名称:Schematransformationalgorithm输入:L0,L1,…,Ln,每张表的三元组(ri∈R,aia,CiC)输出:目标XmLschema过程:数据库映射为XmLSchema的根元素;For(遍历集合L0中所有的表ri){//该复杂类型节点简称Cti将ri映射为根元素的子元素(表子元素),元素名为关系表的名称,类型为匿名的Complextype复杂类型(Cti);For(遍历ri属性集合ai中的属性ai){将ai映射为Cti的一个子属性,其类型可以与XmLSche-ma中丰富的数据类型对应;}For(遍历ri约束集合Ci中的约束ci){按照规则a完成映射;}}K=1;while(K≠n){For(遍历集合Lk中所有的表ri){rj=FK(ri)∩Lk-1;按照规则b将ri映射为rj的子元素,元素名为关系表的名称,类型为匿名的Complextype复杂类型(Cti);For(遍历ri属性集合ai中的属性ai){if(ai瓟aj){将ai映射为Cti的一个子属性,其类型可以与XmLSchema中丰富的数据类型对应;}}For(遍历ri约束集合Ci中的约束ci){if(ci≠cj){//cj为表ri引用表rj的外键约束信息按照规则a和c完成映射;}}K=K+1;}通过以上规则实现关系数据模式向XmLSchema全局模式的转换,根据数据库关系模式建立的XmLSchema,保存了关系表之间的关系、字段的数据类型、字段上的约束等重要信息,可以依照该模式将数据库数据为XmL数据,同时用XmL数据更新数据库时将用该模式对XmL数据进行完整性验证。

(3)模式管理模块

当源数据的模型和目标数据的模型不一致时,为其建立映射关系成为数据交换的前提,该模块包括了以下四个子模块:(a)源模式主要用XSD来描述需要被交换的XmL文件的数据模型。(b)目标模式同样用XSD描述目标关系型数据库的物理模型。(c)XSD映射建模要把源XmL文档转换为目标XmL文档,然后再加载进入数据库,首先需要提取源模式信息和目标模式信息,并把源模式信息及结构模式信息进行映射建模,并生成映射规则,规则用XSLt语言描述,保存在映射模板文件里。有了经过以上步骤生成的XSLt映射文档,就可以实现源XmL文档信息到目标XmL文档信息的转换。(d)系统规则库管理该模块负责管理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规则信息,在更新数据库时利用这些规则信息保证插入或者更新数据库时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4)数据适配器

提供对现有的主流数据库的连接支持,根据数据库数据与XmL文档的双向转换规则和系统规则库中的规则生成SQL,将接收到的数据更新到数据库。将查询到的数据转换为满足目标模式的XmL文档提交到数据交换平台。

4应用平台

针对上面的框架,我们开发了公文交换平台,电子公文管理软件(如图3所示)为交换平台的客户端,可以实现有效解决电子政务系统中异构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的问题,发送部门可以在撰写电子公文后选择发送公文,系统自动将其为基于XmL的电子公文,通过数据交换中心将自动进行模式的抽取和映射,然后将转换后的电子公文发送到接收部门,接受部门将收取到符合本地物理数据库模型的电子公文,再依据系统规则库管理模块将其更新至本地数据库。

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篇10

[论文摘要]当前,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人们对科技无节制地运用、人类对主体性的过度张扬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的不完备性,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的恶化使生态结构出现紊乱,生态功能不断减弱,引发了生态风险。为了有效地治理生态风险,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全民生态启蒙教育,提高全民生态风险意识;建立科学的生态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地应对生态风险;树立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生态伦理,使人与自然共存共荣;进行生态风险的全球治理。使全人类能共享生态发展成果。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会使社会呈现出不同状态,社会转型是其重要表现之一。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其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风险,其中生态风险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瓶颈。为了确保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风险的治理显得尤为必要。

一、经济转型与生态风险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社会转型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是指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社会转型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其表现在经济领域中就是经济转型,即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由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变。经济转型包括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两层含义。制度变迁一般是政治体制变革、社会制度改变导致的结果,而经济发展主要是指经济运作方式从一种模式向另一种模式的转变。

经济转型是当今世界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当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主要表现为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转变。

人类社会源于自然,人类的发展更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其中作为自然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更为密切。所谓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其经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的好坏也与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一方面,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当代中国的经济转型离不开生态发展的大背景,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为经济体制顺利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转变提供有利的条件。而不良的生态环境却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社会经济转型的实现,最终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总体恶化。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也离不开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当社会经济发展中体制转变比较顺利、经济增长方式相对比较科学时,就会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正常发展。相反,如果经济转型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就会极大地破坏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生态风险。

二、中国经济转型面临巨大的生态风险

中国的经济改革起始于1978年,并于1992年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正式明确地提出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三十多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经济增长方式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可以说,我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另外,我们也要看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在制约着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引起严重的生态风险。

(一)何谓生态风险

风险(risk)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是社会可能面临的危机状态和灾难性危险。风险本身并不是“危险”(danger)和“灾难”(disaster),而是一种危险和灾难的可能性。风险可以区分为“外部风险”(externalrisk)和“被制造出来的风险”(manufacturedrisk)两种类型。“外部风险就是来自外部的因为传统或者自然的不变性和同定性所带来的风险”;“被制造出来的风险指的是由我们不断发展的知识对这个世界的影响所产生的风险,是指我们在没有多少历史经验的情况下所产生的风险。”在全球化时代,人们面临的风险主要是“被制造出来的风险”或称“人造风险”。

作为一种常见的风险,“生态风险(ecologicalrisk)就是生态系统及其成分所承受的风险。它指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不确定性的事故或灾害对生态系统及其成分可能产生的不利作用,包括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从而危及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健康。由于它的潜伏期长,出现过程缓慢,不像金融风险那样明显突发,所以很容易被忽略和轻视。然而,生态风险一旦从潜能转变为现实压力,却极难防范和缓解。”一般来说,生态风险不是自然风险,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生态风险属于吉登斯所说的“人造风险”,“人类某些技术官僚的‘愚昧、狂妄、盲目的乐观’以及民众的从众心理和迷信是生态风险的源头。”

(二)经济转型中的生态风险的表现

我国的经济转型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进行的,全球化一方面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另一方面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国内外形势的复杂性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本身的艰巨性必然使这种转型面临巨大的困难和风险。其中,伴随经济发展过程所带来的生态不安全性会引发严重的生态风险。

生态风险的产生是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恶化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一般来说,生态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另一类是由于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由于我国的经济转型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并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迈进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中国既面临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要正确面对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向中新产生的问题。因此,我国当前经济转型过程中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更多、困难更大。其表现在生态领域中就是我国的经济转型不但面临传统意义上的生态风险,同时还要面对新的、更大的风险。

生态风险的产生是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失去平衡造成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越高,风险后果就越严重。当代中国经济转型期的生态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生态环境的恶化使生态系统运转不良,引起系统性风险。当前,由于森林资源和湿地面积的减少,会增加灾害性气候的风险,同时也会给生存繁衍于其中的动植物增加生存的风险;水污染和水体系统遭到破坏,会增加依赖水体生存发展的其它生物减少和灭绝的风险;草原面积减少,草场退化,会增加土地半荒漠、荒漠化和载畜量减少的风险;沙地植被减少、系统遭破坏,会增加沙漠化面积扩大和沙尘暴侵袭风险;农田作物生长环境遭破坏,会增加农产品质量、产量降低的风险;有毒有害固体、气体物质排放会增加人与其它生物的安全风险;水土流失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会加剧土地沙漠化、土地贫瘠、泥沙淤积库坝、河流、湖泊导致洪灾的风险。总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态发展就会失衡,生态环境随之恶化,正常的生态结构被打破,整个生态系统循环不畅,引发系统性生态风险。

第二,生态环境的恶化使生态系统功能减弱,产生功能性风险。一方面,生态环境恶化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今中国的发展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难题。特别是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程度很严重,近年来,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发生洪涝灾害的次数在不断增加,经济损失惨重;北方地区沙尘暴肆虐,旱灾不断发生。这一切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的压力,形成潜在的风险。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恶化给社会的稳定产生潜在的风险。人类对资源无节制的开发,自然界可被利用的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会变得越来越少,最终会导致资源的枯竭。这种状况不但影响国家的稳定,也给世界的和平发展形成巨大的挑战。

(三)中国经济转型中生态风险的成因分析

1.现代性与生态风险。现代性始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经过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发展完善,到20世纪中后期成为具有世界历史影响的行为制度和模式。现代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其风险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人类对科技理性的过度重视导致生态风险的产生。现代性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造成了理性自身的冲突和分裂,理性被分裂为工具理性(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由于人类对科技理性的过分张扬,科学技术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严重的风险,使我们今天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成为一个“可怕而危险的世界”,而这个“危险的世界”正是在人类不断地追求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形成的。另一方面,人类对主体性的过分张扬致使生态风险出现。在人类发展历史上,人类对现代性的追求过程也是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张扬过程。主体性的张扬使人类摆脱了神的束缚,凸显了人在整个宇宙中的主体地位。但过度地张扬人的主体性有时会走向其反面,人类一切从自身利益出发,大肆掠夺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土壤不断沙化、环境严重污染、气候逐渐恶化、生态正在失调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潜在的风险。

2.市场经济与生态风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还不完善,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市场作为主要的调节手段,具有灵活性、竞争性等优势,但由于其还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特点,使不同市场主体在经济发展中,为了自身利益,一方面,盲目开垦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掠夺性捕捞、乱采滥挖、不适当地兴修水利工程或不合理灌溉,引起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导致森林面积急剧地减少、矿藏资源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和水生生物资源日益枯竭、旱涝灾害,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另一方面,在进行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产生“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不但危及到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生存,同时也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生态风险。

三、中国经济转型中的生态风险治理

当前,生态风险事件的频发已使风险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它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而且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为了使中国的经济能够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当前必须要加强对生态风险的治理。

(一)大力开展全民生态启蒙教育

康德认为,启蒙就是从蒙昧无知的状态解放出来,运用自己的理性去分析和判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给人类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增多。为此,我们必须建构新的启蒙——生态启蒙。首先,要让人们认识到人类已经进入后果严重的世界风险社会,生态风险已经成为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其次,要看到科学技术的双面性,特别是要看到滥用科学技术所引起的负面效应;再次,要强化生态文明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建立科学的生态风险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生态风险预警系统。通过设定一系列风险预警指数,并根据对这些指数的计算,及时向社会发出预警信号,使人们对生态风险有充分的准备,有效地防范风险。其次,建立生态风险分析系统。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定量和定性分析为主要手段,通过对生态风险分析系统得来的相关指数进行综合分析,为生态风险控制系统提供科学的依据。再次,建立生态风险控制系统。由国家和其他社会组织通过法律、制度等手段合理分配政府、市场、民间机构、家庭及个人的生态风险管理责任,对生态风险加以控制,以期防范和化解生态风险。最后,建立生态风险补偿系统。要构建政府-社会保障机制、市场-商业保障机制、社会-家庭、社区、民间救助机制三位一体的、系统的、动态调整和迅速反馈的生态风险补偿机制,有效地处理生态风险,及时补偿风险损失,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

(三)树立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生态伦理观

“生态主义者”认为,“所有的生命形式都具有价值”,在内在价值上是平等的。自然界中非人类存在物与人一样,在生态系统中都有发挥其正常功能的权利,都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要充分认识到自然界非人类存在物在整个生态系中的重要价值,人类与自然物之间具有密切的生态关联性。为此,我们要努力将这种平等原则转化为具体行动,善待自然,珍爱生态。同时,还要认识到,随着生态风险的不断扩张,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能否处理好这一问题,既关系到当代人的利益,也会影响下代人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当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使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