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50:35

生态经济建设篇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突出“经济发展优先、生态保护同步”,发展经济高效、生态环保的绿色产业,建设集山、水、林、峡、城于一体的山水园林生态城市,打造特色鲜明、引人入胜的生态旅游景观,建设健康和谐的生态文明社区,形成环境承载力强的城市生态系统和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

2把握两个重要原则

一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原则。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通过加快发展实现“重点开发区”建设要求,解决“双欠”基础上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成为渝东南区域经济核心增长极;通过加强生态保护,增强生态自我修复能力,为特色发展、加快发展创造条件和优势。

二是深化改革与机制创新并重原则。通过改革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着力点保护生态。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定期研究制度,及时研究解决生态经济城市建设涉及的重大问题;要建立责任考核激励机制,明确重大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领导分工,列入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建立生态经济城市审计制度,全程跟踪审计投资造价,确保重大工程的投资效益;要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生态经济市建设。

3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建设生态经济城市,就是要通过这一形式将保护环境与促进经济增长有效统一起来,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克服将保护生态环境与促进经济增长对立起来和“搞环保只有投入,没有经济效益”的片面认识,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开发与治理相结合,积极推广低能耗、集约型和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双赢”。

二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投入、管理、协调和规范的作用,探索生态补偿机制,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确保政府在生态优势发挥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让生态资源的一级配置权始终掌握在政府手中,最大限度利用生态资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引导民间和社会资本投资重点生态项目,扶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产业化发展,科学运作生态资产。探索建立优化配置生态资源的长效机制,通过政府调控的及时到位弥补市场规律的调控缺位,通过市场的规律性控制减少政府调控的主观性干预,促进生态资源高效转化。

三是处理好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城市“点上开发”与农村“面上保护”构成开放统一的城乡互动体系,要集中力量高强度、高品位开发城市,促进中心城区集聚优势资源,形成经济增长极。要积极引导城市资源向农村流动,加快形成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地区有序流动的市场驱动力,逐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管理体系,为城市集聚发展提供广阔的生态战略纵深和产业空间依托,从宏观上协调城乡生态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功能,逐步构建“面上保护、点上开发”有机统一的生态经济发展格局。

4突出三项重点举措

第一,加强生态治理,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一是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严格执行《重庆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落实工业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实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控制。改造提升现有产业,淘汰“三高一低”产业,发展低耗能、低污染的信息、汽摩、食品等节能环保产业。强化污染源监督管理,重点抓好建材、化工等污染严重行业的治理,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对新建生产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要求主体工程和防治污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避免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产生新的污染。严格城区建筑工地扬尘监管和渣土运输管理。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完善配套充电站、LnG加气站等设施,鼓励工业企业和客货运车辆使用清洁能源。探索建立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大力开展pm2.5治理、燃煤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探索区域污染防治管理新模式。

二是加强水环境污染防治。开展小南海水库、洞塘水库、城北水库集中饮用水源地的水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恢复,推进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建设,确保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标。加强黔江河、阿蓬江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尽快实施清污分流、污水导流工程,在沿江河岸设立绿化隔离带,增强水源涵养、岸线保护和防洪治理能力。加快污水处理厂、老城区雨污管网改造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深入实施清水河道工程,巩固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成果。全面落实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强化对现有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监管,运用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推进污染治理进程。

三是加强垃圾、噪音、辐射污染防治。制定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相关办法,尽快建立和完善多渠道的可利用垃圾回收体系。突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探索构建“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以卫养卫”生活垃圾处置体系,采用生化处理工艺和综合利用、安全填埋、焚烧等处置方式将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避免垃圾对水体造成污染。大力培育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产业,推广应用低能耗、低辐射、降噪型绿色建材;有序推进生态住宅建设,打造高效、低耗、无废弃物、无污染、保持生态平衡的城市绿色建筑环境。

第二,加强生态保护,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

一是加快生态绿色屏障建设。采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措施,绿化全区城镇、乡村宜林荒山荒地,特别是对采石地段进行植被恢复,把广大农村建成黔江城镇的绿色屏障。按照“一周多点”的城周绿化布局,沿新老城区视线可及范围内建设生态连绵森林带,在城区300米高程内实施全面绿化,全力建设围城而生的城周绿化森林带;大面积、多节点穿插布局城中森林公园和绿化小区,建立以公园、绿地、花园式企事业单位为“点”、以沿路、沿边、沿河、沿江绿化为“线”,以广大城市居民住宅的屋顶、阳台、庭院为“面”的点、线、面闭合状的“城市绿肺系统”。

二是加快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以“延续山水自然生态景观,营造城市亲水自然环境,传承黔江峡谷峡江美名”为理念,采取“溪水灌城”和“景观提水”等方式,将自然水源引入城市水体公园、峡谷公园等主题市政设施,把亲水柳堤滨河廊道延伸至下坝与峡谷公园接壤,实现“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从建设旅游城市的角度,将峡谷峡江旅游和民族风情建筑风格融入城市建设之中,在观音崖大峡谷中打造峡谷公园,使公园贯穿和连接黔江老城、新城,并成为新城的“肺叶”,着力塑造“峡谷峡江、清新清凉、养生养心”特色城市形象。突出休闲宜居和民族特色,统筹规划城市景观与市民休闲设施,拓展公共广场和休闲绿地,依托优美的城市环境集聚人口,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深入挖掘土家族、苗族文化内涵,立足山地峡谷和土家特色,依山傍水建设“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为主格调的民族特色吊脚建筑,构建深沉厚重、积极向上、质朴纯真的城市人文风尚。

三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整合统筹城乡配套政策和涉农惠农政策,继续实施以“4个1”相对集中居住体系建设为载体的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引导“高山农民下山”、“富裕农民进城”,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加快推进4个市级中心镇、3个部级重点镇建设工作,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切实增强集镇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和搬迁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实施行政村环境连片整治,建立以“种植业—养殖业—沼气(能源)—种植业”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

第三,加强生态发展,建立生态经济产业体系

一是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经济。加快重点能耗行业技术改造,有序推进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过渡转型,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加大新型生态工业的政策优惠力度,鼓励生态产业向园区集中,大力培育信息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生物医药产业等循环节约型产业,形成生态优势产业链。大力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加快渝东南再生资源回收、废旧塑料资源循环利用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页岩气开发利用,加强企业“三废”管理,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多渠道创建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二是培育壮大生态旅游经济。坚持“以城为景,以城为主”,加大城市峡谷公园、仰头山森林公园以及城郊生态农业观光园等建设力度,打造一批具有土家民族文化元素的城市人文景观,积极创建小南海5a级景区和城市峡谷峡江、武陵仙山、濯水古镇•蒲花暗河3个4a级景区,唱响“峡谷峡江、清新清凉”城市旅游品牌。加快发展避暑纳凉乡村旅游,大力开发森林探险、生态观光、民俗体验、美丽乡村等休闲旅游产品,形成由观光型、品尝型、休闲型、体验型、综合型组成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完善“食、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提高旅游配套服务能力,实现生态旅游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努力把旅游业打造成为全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加快建成武陵山区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

三是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巩固和提升生猪、蚕桑、烤烟三大骨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红心猕猴桃、高山生态蔬菜、鲜甜玉米、高淀粉红薯、中药材等山地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及农副产品深加工,打造红心猕猴桃、珍珠兰茶叶、武陵山丝绸等绿色品牌。围绕把黔江打造成市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目标,推行“两园三片”的山地生态农业布局,高标准打造以沙坝乡为重点的山地特色农业示范园和以水市乡为重点的生态乡村旅游示范园,统筹建设仰头山、武陵仙山、蒲花河、阿蓬江等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推进种养结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实现生态农业优势向经济产品优势转化。

生态经济建设篇2

一、发展生态商品经济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发展生态商品经济能够有效地激活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动力

市民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而市民的需求与利益又有着多元性的特点。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社会活动不但改变了原本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组织与结构特征,同时还不断地破坏着自然生态系统。造成这一局面是人类的整体消极作为引起的,是由不同类型的利益群体所造成的。比如说,企业的违规污染物排放、汽车尾气流入大气层以及居民丢弃废弃物污染生存环境等等,这些例子都能够说明我们要想遏制城市生态系统的继续被破坏,就必须要做好人的工作,必须要让城市的主体具备一定参与的动力。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我国的政府和部分城市的市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积极性,然而作为生态城市建设中污染主体的企业却严重地缺少动力。为了争取最大利润,许多企业并没有投入资金与技术进行排污治理,其保全了自身短期利益,牺牲的却是生态环境的生存利益。因此,在当前着力构建生态城市的任务中,第一要务就是要提高生态城市建设的动力,而发展生态商品经济则能够在保障企业利益的同时,增强企业对于生态环保的重视,这样一来就能够极大地激活城市建设的内动力。

(二)发展生态商品经济能够促进城市间的生态共建

我国的社会经济在近些年来的到了快速的发展,城市的辐射功能与聚集作用越来越强大,更多的超大城市和城市群纷纷涌现。最典型的就是以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城市群,均正在进一步地发展。因为我国的城市有着非常严格的行政区划,因此出现了城市之间的经济和发展规模竞争的现象,但是生态环境是大家的,并且同时在城市之间会形成相互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影响,尤其是我们国家的很多城市都是依流域的上下游而建设的,因此城市的生态状况与流域的生态状况密切相关。因此,仅仅依靠行政手段是无法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的,而发展生态商品经济则能够在城市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机制,促进城市间的合作共赢,从而有效地抑制恶性竞争导致的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让区域间的生态经济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体系。

二、新时期发展生态商品经济的具体措施

(一)制定生态商品交易规则。

制定生态商品交易规则就是按照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建立相应的生态商品交易规则。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必须要加强对生产活动的控制,同时肩负起裁判员的职责。首先要强化政府发宏观调控,建立健全生态应急机制以及生态预警机制;其次要进行微观协调,建立必要的惩罚与奖励机制。此外,要认同减排指标的可交易性,建立一、二级交易市场,建立生态商品交易平台,让排放权在二级市场上交易,使减少排污的企业都能够获得实际的收益,从而激发企业减少排污的主动性。

(二)建立区域生态合作及补偿机制要成立本区域环境治理

首先要加强对各城市保护生态的宏观、系统的指导,快速建立区域内生态治理的相应规划,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对于那些污染严重的城市必须要及时地提出预警,并责其限期整改。对于区域内的企业必须要建立环境信任档案,落实共享机制。同时要根据生态商品经济的基本理论,构建和确立生态价值的评估体系,并且要建立横向的城市区域间的生态补偿制度。

(三)积极构建生态产业、全面发展生态经济

构建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经济首先必须要实现理论上的真正创新。承认生态商品属性及价值功能,扩大对劳动价值论外延的认识。从过去完全依赖市场规则来发展劳动产品的状态逐步地转变到依靠市场与生态双重法则发展劳动和生态产品,从而实现一种全新的均衡。在实践中,各级领导必须要端正思想,不能盲目攀比,不要过分追求GDp的持续发展,必须要倡导绿色GDp,始终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导,进行区域产业的建设与发展。要大力开发新能源,积极发展生态产业,比如自行车制造、风电产业以及轻轨铁路制造等等。

(四)全面构建生态化的产业体系

要制定与生态城市要求相适应的相关产业指引,全面提升城市产业的生态水平。首先要尽快达到旧工业区的功能调整与生态化改造目标,全面落实清洁生产理念,改造陈旧的生产工艺与技术,强化节能、节材、节水与污染预防,引进新的生态产业进入,提高旧的工业区的整体环境效益;其次,建立全新的生态工业园区,比如把生产工艺流程改进,排出废水成分相互间能起到中和反应的企业集中于一区。那些有条件的地区还要充分地发展高新科技产业,逐渐淘汰那些落后的、污染环境较严重的产业,提升产业档次。

(五)以创建生态社区为切入点,全面提升城市的价值

首先并必须要采用各受益方共同投资的方式,大量地引入人工湿地工艺与技术,在社区内预留一定面积的绿化空地作为人工湿地加以利用。进行社区的化粪池污水处理以与从源头截流治理污水,可以将处理后的水进行小区的景观养护与灌溉,不仅可以降低小区景观绿化用水量,同时还可以减少市政污水管网的巨大压力。人工湿地建设乐意说是减轻城市污染的重要手段,尤其适用于老城市社区的改造与建设;其次要迅速推广运用节能技术,如光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公共照明系统、太阳能庭院路灯系统等;最后要利用沼气技术大力开展新型垃圾处理力,建设自行车通道,尽量降低汽车的使用量。

结论:综上所述,发展生态商品经济对于我们当前构建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想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走生态商品经济的道路。回首几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些后果时至今日对我们的现代生活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检讨和审视以往在经济发展中的错误,必须切实地转变思想,高度认识到发展生态商品经济的重要性,积极学习国际国内的先进建设经验与理念,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拿出有效的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计划,始终将生态意识贯穿于发展的全程,并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美)莱斯特・R・布朗,林自新,戢守志.生态经济[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2]魏全平.日本的循环经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生态经济建设篇3

记者:正确把控经济新常态,必须科学理解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正确认识新常态经济的主要特征,合理构建新常态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而这一切,离不开对新常态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把握。李教授,请您先谈谈当下经济增长速度受到哪些约束。

李济广:对于当下经济增长速度所受到的约束,学者们列举了很多,诸如资源消耗已达极限,环境污染不堪重负,土地、资金等要素价格上涨,劳动力总量已开始减少,三大需求拉动作用下降,部分行业或地区产能过剩,发展不平衡等结构性矛盾突出;日趋加重的杠杆化导致财政货币政策运作空间减小,资源配置效率下降,投资产出效率下降,技术引进效应下降;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向下调整,人口抚养比升高,劳动力、资本成本上升和环境压力使得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空间缩小,增长的动力从外循环转向内循环,世界经济中低速增长使得全球化红利减弱等等。

其实,制约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就是两方面:一是市场约束,一是生态约束。

就市场约束来说,只要具备市场需求,其他制约因素如要素价格、劳动力数量、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效率、投资产出效率、技术引进效应、财政货币政策运作空间、储蓄率和投资率等等都不是问题,而产能、出口拉动空间、三大需求的拉动作用、低全球化红利等,本身就是市场问题。

但是,具有足够的市场,经济也不一定能够快速增长,因为当今世界资源环境也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制约因素。多年来,高消耗、高污染换来的高增长透支了自然资源,损伤了生态福利,没有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态需要。面对城市缺水、河流干涸、石油高度对外依存、许多土壤板结、大量水质不达标、雾霾挥之不走,如果还是延续过去的增长方式,不仅资源系统面临崩溃,环境污染也将更加令人难以忍受。

在既定的时期,经济增速与生态状况成反向变动关系。2014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市城六区11月3日pm2.5浓度接近一级优水平,11月1日至12日空气质量均为优良,形成所谓的“apeC蓝”。其代价是全市所有工地停工,机动车限行,70%公车停驶,职工调休放假,大气污染企业69家停产、72家限产;周边8个以上城市汽车限行,公车70%封存,天津部分地区停止供暖,河北省2000多家企业停产,1900多家企业限产,1700多处工地停工,山西、内蒙、山东省污染行业也停产限产。瑞士信贷估计,这种措施可能使中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9月份的8%降至7%~7.4%左右。这清楚地说明,在今天,为了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必得让经济以较低的速度增长。

在博鳌论坛谈到,7%的经济增量已相当可观。以此推断,5%~6%的速度似乎也不算慢。或者说,如果有一天中国增速下降为世界平均增速新常态即2%~3%,那是不是不可容忍的?2%~3%的速度肯定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也会努力摆脱,但如果市场需求在一定时期造成这一速度,生态规律在一定时期要求这一速度,我们应不应当不顾一切盲目投资强拉速度?肯定是不应当的。即使失业增加也完全可以通过限制极其严重的加班加点来增加劳动力需求,通过一部分人回家做家务来减少劳动力的供给。没有理由断定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就是7%左右。

市场约束是硬约束,市场没有了,企业自然难以扩大生产。相对而言,生态约束是软约束,生态好坏具有很大的弹性,即使生态状况已经十分严重了,生产仍然可以继续扩张。因此,突破生态防线,是新常态经济最可能遭到的破坏。坚守生态红线,最重要的是经济增长不能突破这条红线。

在今天,在既定的时期,要增长还是要生态?要更多物质财富还是要更多的生态财富?这是一个重大的选择,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但必须有一个正确的选择。

记者: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九个方面概括了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这九个方面包括:消费需求、投资机会、出口和国际投资、产能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环境约束、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在这九个趋势中,前七个都是经济本身自然而然形成的新特征,第九条主要是根据经济变化制定主观调控政策,而第八条“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则是经济发展的外在条件约束及其对策。其他几条与经济增速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联度,比第八条小得多。通过绿色低碳循环等发展新方式,走向生态平衡,发展生态文明,应是新常态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李教授,请您谈谈这个主要特征的内涵和通过哪些努力才能形成这样的特征。

李济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指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表现为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其中,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增量扩能为主的增长、传统增长点的增长乃至高速增长都是破坏生态平衡、损伤生态文明的增长,是受增长主义影响的增长;而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调整存量做优增量的增长和新增长点的增长则是有利于走向生态平衡、发展生态文明的增长,或者说,只有维护生态平衡,发展生态文明,才能实现经济新常态转向。

走向生态平衡这一新常态经济的重要特征必须通过巨大主观努力才能形成。

首先,走向生态平衡,发展生态文明,必须使经济增长速度自觉接受生态环境的约束。一是要对生态违规行为零容忍。一个地区出现环保“越雷池”事件,要追查环保部门是否失职、地方主要官员是否包庇。二是制定各项经济政策都要把资源环境状态作为约束条件。现实的世界,一旦一国经济面临下行倾向,就会推动大批项目上马,就会鼓励大面积大力兴办企业,就会要求银行增加融资,要求央行放水,就会寄希望于拉动房地产,但新上的项目不一定有市场,增加的融资不一定有效益,央行放的水不一定会流入经营性企业,新办的企业不一定能成功,新建的房产不一定有人住,而这些措施一定会消耗资源和环境,增加过剩的产能和建筑,新办的企业还会把别的企业挤垮。有许许多多的论文、财经评论和论坛发言讨论经济增长的潜力和调控措施,然而在这些讨论中,大多数都没有把生态损伤和生态维护作为经济增长及其刺激措施的影响因素,因而充满极大的误区。几百年的金融经济危机历史表明,金融危机的爆发总是与经济过热有关,总是与过度融资有关,总是与资产泡沫有联系,总是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相联系,现代危机往往与房地产过热有联系;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结果,往往是经济金融的崩溃,即使危机不爆发也会有大浪费。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一种观点认为,出现经济下滑、疲软的时候,就是用基础设施的投资作为缓周期措施的时候。而另一些人质疑基础设施建设过于超前和过度。不管孰是孰非,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的冗余性、重复性和过度超前的现象确实是存在的。今天,“新常态”已经成为国家执政理念,研究经济增长必须不忘生态条件,制定经济政策必须自觉接受生态制约,控制经济刺激措施的强度,在防止增速过快下跌导致经济混乱的前提下,不设定脱离市场和生态的增长速度目标。否则,经济发展也不可能真正进入新常态。三是要有效遏制地方政府的增长冲动。为此,除加强对地方领导干部的生态考核、保证经济后进地区基本财政开支需要外,更要推进经济发展和建设项目的科学决策、集体决策和民主决策,尤其是要搞好预防腐败制度建设,制约通过上项目谋取私利的腐败行为。

其次,走向生态平衡,发展生态文明,必须大力创造生态产品。2013年4月,在海南考察时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包括生活的自然环境,也包括提供生产要素的自然环境,如森林、草原、土壤、水流等。我们不仅要保护这些自然环境以维护生态平衡,还要改善自然环境以恢复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就是创造生态产品。生态产品一方面是人类的生活环境,这些生态产品就像大米、手机这些物质产品一样,是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必要条件,而且这些生态产品量应与物质产品量保持平衡。另一方面,作为生产力的自然环境,是制造物质产品的生产力条件,只有大力生产这些生态产品才能保证经济顺利增长。

再次,走向生态平衡,发展生态文明,必须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都证明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决定的利润追求,是近代社会生态破坏的根本原因。既然如此,直接的结论就是,人类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最终依赖共产主义社会的建成,依靠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性发展。当代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的一个缺陷是容易造成生态失衡。但这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私有制市场经济才是生态失衡的根源。对此有人不解,认为社会主义中国也在破坏生态平衡。理解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一是中国的私有企业占多数,二是讲究自负盈亏的国有企业对价值增值追逐的经营行为与私营企业十分相似,此外,国家机关长期存在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倾向,经济决策缺乏公有制应有的民主机制。因此,要想大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必须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能发挥公有制经济作用的就不要利用私有制经济的作用,能国有独资经营的就不要搞混合所有制经济,让公有制经济占据绝对主体地位;此外,公有制经济要以促进全社会物质、文化、生态需要全面满足的总福利最大化为目标,而不能把盈利放在经营目标的首位,国有经济要通过按劳分配提供动力,而不是强调自负盈亏。

记者:李教授,请您谈谈为什么说提升生态效率是新常态经济的基本动力。

李济广:由于“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要想在环境不会更加恶化、资源不会更加接近崩溃边缘的前提下继续推进经济增长,或者需要开发新的生态产品填充资源改善环境,或者需要利用同样多的资源环境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即提高生态效率。由于新增资源环境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差甚远,提高生态效率就成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新常态“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核心就是提高生态效率。质量型经济增长指形成经济增长的规模报酬递增机制,在增长过程中注重人的发展、社会和谐及对生态环境的包容性。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意味同样的资源可以带来更多更好的产出,而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则意味着高投入低产出的低效率。“绿色”指通过节约并高效利用能源资源以减少人类对环境造成的威胁,以清洁能源和减少污染、降低消耗的技术创造新的增长动力。“低碳”指扩大、普及清洁能源的使用,以绿色技术、增加碳吸收等方式将温室气体排放降到合理标准以下。而普及清洁能源的关键是使太阳能、生物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得以取代化石燃料。“循环发展”当然是减少总投入的高效率。

记者:请您谈谈提升生态效率的根本途径。

李济广:提高生态效率,除了加强宏微观管理及其创新以实现对资源环境的合理使用和节约外,最根本的途径就是科技创新。只有实现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才能大幅提高要素生产率,以既有的资源环境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福利,并创造新生态。这也是新常态经济要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模式转向创新驱动模式的根本原因。要根本改变几十年一直没有改好的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切实扭转创新驱动机制,包括人才培养机制、经费投入机制、科技评价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内含的科技激励机制。

首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对中小学素质教育最能起到引领作用的,是高考试题要考出素质、考出创新精神。政府教研部门和督学要着力评价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情况。对大学人才培养,关键在于从根本上改变对大学的评价方式。为推动大学以求实的精神提高教育质量、克服形式主义,要根本扭转组织部门、主管部门和大学排行榜的评价标准,应取消对学校科研经费量、师资外在标识、图书量、房舍设备量、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论文被美国检索的数量等等方面的比较,主要以一定的随机统考和学生素质考核、毕业生就业后的创新成果和受欢迎程度以及教师科研成果的质量及其对中国的实际贡献――不是对世界大学排名和论文引用检索排名的贡献――来评价大学。同时要正视学生大面积学习不刻苦的现状,推行大比例的不毕业率和留级率制度。

其次,创新经费投入机制。以项目为中心的投入推动的粗放科技发展方式必须转向成果导向的质量效率型科技发展方式。多年来,巨量科研项目经费无法正常使用和正常报销,而许多科技创新努力却得不到资助的超额劳动报酬。更重要的是,知识分子创新兴趣并非十分浓厚,创新本身动力不足,而国家几乎没有对优秀创新成果的物质激励。对此,要形成以经费投入和科研成果奖励并重的科研投入方式。要实事求是地大幅削减对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基地等等的科研经费拨款,本着按劳分配、按贡献分配的精神,国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经费在扩大资助面的同时,要把二分之一经费用于优秀成果大面积个人奖励和成果的补偿性资助。项目经费也要允许用于额外劳动补贴和成果奖励。国家技术开发补贴和税收科技补贴应以国家创投入股和中期贷款的形式予以资助,以防止没有高水平创新能力或并不亟需资金的低效企业拉关系挤占科技经费,并使国家科技经费越滚越多,要保证国有资本对科技工作的控制力。

再次,创新科技评价机制。经费只是创新的一般条件,高水平赶超的创新依赖于聚精会神、公正激励和资源配置合理,而这一切,离不开科学公正的科技工作评价机制。从企业到学校和科研单位,从科研立项、技术开发资助、成果评价到优秀人才认定和职称评定,都必须实行不限额自由申报、申请人与评委双向匿名终审、非本单位非本系统的社会化评审和异地评审,从而使创新资源、创新荣誉、创新激励更有效地配置到更有能力、更有时间、更有毅力从事创新的人手中,杜绝大量的贿赂与变相贿赂、人情、关系、打招呼、请托、权力谋私、官员优先、行政化管理等现象严重侵蚀创新的动力和效率。在企业和科研单位内部,要形成专职科研人员科技决策的机制。

最后,创新科技激励机制。要在全社会坚决遏制靠拉关系、靠低要素成本获利的状况,形成靠创新获利的机制与氛围。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如果不能实现高水平一流的创新,我们就不得不一再求助于投资扩张去驱动不计生态后果的经济增长。

记者:正确把控经济新常态,离不开对新常态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把握。您的谈话使我们加深了对新常态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的认识,使我们认识到维护生态文明是新常态经济的基本约束之一,走向生态平衡是新常态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提升生态效率是新常态经济的基本动力之一。走向生态平衡,发展生态文明,必须使经济增长速度自觉接受生态环境的约束,大力创造生态产品,让公有制经济占据绝对主体地位。要改变几十年一直没有改好的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切实扭转创新驱动机制,包括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把以项目为中心的投入推动的粗放科技发展方式转为成果导向的质量效率型科技发展方式、建立科学公正的科技工作评价机制以及相应的科技激励机制。

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参考文献:

[l]薄伟康.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增长潜能分析[J].东南学术,2014(6)

[2]刘冰.经济新常态与经济增长的新变化[J].宏观经济研究,2015(1)

[3]郭旭红.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GDp中高速增长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5(2)

[4]丁蕊,林毅夫.应该用基础设施投资应对经济缓周期[eB/oL].新浪财经.cn/ch...,2015-03-28

[5]新华社海口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eB/oL].http://,2013-04-11

[6]王薇,任保平.数量型经济增长与质量型经济增长的比较及转型路径[J].人文杂志,2014(4)

生态经济建设篇4

[关键词]南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湖泊生态;商业旅游圈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识别标码]a[文章编号]1674-6848(2011)06-0077-06

[作者简介]余万霰(1954―),男,江西奉新人,南昌大学研究员,2009年以中国科学家身份前往南极大陆进行科学考察,主要从事预防医学与生态研究。(江西南昌330006)

title:theDevelopmentHistoryofLake’secologicaleconomyinancientnanchangCityanditsRevelationtotheConstructionofpoyangLake’secologicaleconomy

author:Yuwanxian

abstract:abouttwothousandyearsago,ancientnanchangcitywasalmostawatercity.peoplesettledaroundthelake,wherestreetsstoodinfrontoftheroomandharborliedbehindit.ancientnanchangcityhadincreasinglybecomingararelakecommercecenter,whichhadboomedbusinessanddensepopulation.mostimportantly,thefourlakesinancientnanchangcityhadneverbeenpopulatedandevenkeptitsprimitivegeomorphologyandaccumulatedrichhistoricalculture.itinspirespoyangLake’sconstructionofecologicaleconomyforitsharmonybetweeneverlastingecologicalprotectionandeconomicalprosperity.thispapersuggeststhecommercialhistoryofancientnanchangcityshouldberesumedandaworld-specific“LakeCommercialtouristZone”shouldbeconstructed.

Keywords:nanchang,projectofpoyangLake’secologicaleconomy;ecologyofcitylakes;commercialtouristcircle

南昌最繁荣的商业源于湖泊商业,是一部世界鲜见的城市湖泊生态保护与经济繁荣和谐运行史,蕴涵着丰富的生态经济文化思想,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具有重大启发意义。

一、南昌古城湖泊水系概述

中国南昌的古代水系生态独特,城市湖滨生态的历史变迁在世界城市中鲜见。

据历史记载,汉朝大将军灌婴在湖坊乡一带建筑最早的南昌城,到了唐朝就往西北方向的抚河赣江汇流处的四个湖泊区域迁徙了,就是现在南昌老城区中心区域的东、南、西、北湖。水源来自南边的十几条小河,属于抚河的支流,在这四个湖泊“聚积”后又流入赣江,相当于抚河到赣江的一个侧支流道。由于流入水源来自多条水道,四湖水流入流出相对缓慢,比湖坊乡一带相比,更适宜人聚居。因此,南昌人就迁徙到这里重新筑城。据历史考证,南昌最早城墙是:东面在东湖东岸、西面在抚河东岸、北面在叠山路墩子塘一带、南面在孺子亭公园南侧。也就是说,现南昌城最早区域是四湖地区,水面占整个城市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①,世世代代南昌人围绕四湖聚居至今,1949年才开始大规模扩展,古南昌人在这里选址筑城,显示了他们绝顶的智慧,给后人留下无价之宝。

古南昌城世界鲜见的城市水系体现在便利的城市公交功能上。古城南昌水系从抚河多条支流而来,经过四湖流入赣江,四湖并不是孤独,而是互通。在最早一张南昌地图上显示出古南昌城内的“三湖九津”②。古南昌人一般在湖畔及互通水道畔建房,屋前临街,屋后码头,用船载人载货可便利到达城里每一角落。例如,从北湖到西湖是古南昌城的南北水面大交通(从现东湖区到西湖区),非常方便,可以说,古南昌“水中巴士”比现代陆地公交要便利得多。古南昌内水系可以说类似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水系,整个城市“泡”在水中,主要交通工具是舟楫,开门见水,出门乘船,独特的水城风光充满着迷人的魅力。

二、南昌古城湖泊水系蕴涵的生态经济文化思想及价值

在1949年之前,绝大多数南昌人围绕四湖聚居,连续2000余年,蕴涵了丰富的生态经济文化思想及价值③。

(一)古南昌具有国内外城市中鲜见的城市湖泊商业

古南昌城墙内四湖连通,湖泊水面占据了二分之一以上。古南昌人基本围绕湖周建房聚居,屋前做生意,形成街道,带来步行人流。屋后是宽阔湖面,有自家码头,自家船载人载货在宽阔而四通八达的水面上行驶,便利而快捷地到达城内任一角落,其商贸流通之快,人群流通之便,城市水上交通之发达,在世界上是鲜见的。国内外很多城市的古代都有内河交通,进行商贸流通,而南昌所呈现的是国内外城市鲜见的湖泊交通,形成更为快捷便利的水面商贸流通,因而谓之具有世界性特征的湖泊商业。

随着时间的变迁,由于防洪而将四湖与抚河和赣江截流,导致四湖淤积,湖畔形成宽阔的马路,发展成了现在中山路、胜利路、民德路、象山路、孺子路、子固路,这些街道虽然不在湖畔,湖泊商贸流通由车马代替,但四湖并未消失,一直位于南昌最繁华商业区中心,成为南昌市2000年来的城市结构,该区域商业繁华程度及利润丰厚千余年都是南昌乃至江西的领头羊。

改革开放后,该区域人流量越来越大,商业利润年年攀高,每逢节假日,中山路、胜利路几乎是水泄不通,超负荷运行,占据了南昌商业GDp的相当比例。目前在南昌,乃至整个江西省尚没有哪个商业区的繁华程度及商业利润可与这个区域相比。从商业繁华、利润以及历史文化价值的角度上说,红谷滩等新建商业中心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替代不了中山路和胜利路,通过新建或培育新商业区的做法来分流南昌旧城区商业中心消费人流,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因为该区域商业繁华是由千年文化共性点滴积淀的结果,其他地方无法替代。

(二)具有城市生态与经济和谐运行的特有规律

对南昌湖泊商业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从中认识到城市生态与经济和谐运行的特有规律。

其一,南昌人群聚居在活水区,南昌四湖位于抚河与赣江交汇处,四湖与赣江和抚河的连通是出入活水,即从抚河流入,从赣江流出,四湖与抚河和赣江截流后,古代人还通过闸门和涵管保持流通,东湖与西湖淤积隔开后也埋藏涵管流通。古南昌人就选择在这个活水的湖泊区域聚居并建城,无论是人口如何稠密,商业如何发展,活水的湖泊都不易污染。由此说明,活水区域是人类聚居的前提生态条件,但一般而言,城市的死水湖泊都难免遭到被掩埋的厄运。

其二,湖泊商业文化思想在世世代代南昌人中延续。最早的南昌商业是湖泊商业,在湖泊中进行商贸流通的状态延续了1000多年,形成了世世代代延续的湖泊商业思想文化,其精髓是,湖泊是古南昌人赖以生存的生态,南昌先人选在湖泊聚居,给南昌后人带来了独有的幸福生活,四湖是南昌人的“母亲湖”。2000多年来的南昌城建,绝对不会出现填湖造房的举动。南昌历代衙门对四湖保护政令从未间断过,南昌人爱护四湖的习性世世代代延续,并无形感染外地来南昌生活的人。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当你手上有准备丢弃物,走在城内四湖畔就不会轻易丢下去,而走在城外湖边就可能随手扔下去。这说明人的天性中有种保护水的自觉,它是原始生态观的自然流露。

其三,没有有机污染源。四湖是世世代代南昌人的聚居与商贸区域,从未有过工业,也就没有过工业污染源。四湖虽然是古南昌人洗涤和人畜粪便排出的地方,但古南昌人没有洗衣粉,故无有机污染源。此外,人畜粪便是无机物,易分解,在水中的富营养化程度慢,尤其在活水里很易分解,不易导致水污染。从科学理论上说,人畜粪便在流动水中分解是一生态过程。

其四,较早成为南昌城建的一固定结构。清末年间,由于马车替代城市交通,为了防洪,内四湖与抚河和赣江截流,导致了四湖淤积。淤积地段包括:现东湖与西湖的连通水道淤积而中断成路,现中山路出现,古三道桥消失。北湖原来与抚河和赣江连通,截流后,北湖西侧开始淤积,现北湖缩小了二分之一。南湖的水观音亭原来是湖中岛,因淤积而与陆地连通。四湖淤积使湖边街道成型,楼房建筑随之出现。在四湖没有红石垒砌成岸的时代,从没有人工填埋四湖的历史记载。遗憾的是到了“”期间,西湖却被人工填埋了二分之一。据历史记载,四湖边是民国初年红石垒砌成岸,东西湖通过埋在地下的涵管接通,四湖淤积再没出现,成了南昌城建一固定结构。

(三)南昌历史文化在四湖区域与商业繁荣同步积淀,内涵深刻

南昌商业在四湖区域繁荣2000多年里,同步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刻。1000多年前,古南昌人在古南昌水系入口区建立了一座宝塔,即著名的绳金塔,而在水系的尽头,即抚河与赣江汇流处,又建立了千年“不倒”的滕王阁。古南昌水系这一前一后的两座塔楼,为古南昌人生活在这个水城里求得平安,带来繁荣与昌盛,不断抒写这座水城的历史,不断积淀独特的湖泊城市历史文化。在四湖中心区域所留下的孺子庭、百花州、苏圃、杏花楼古迹,为这座水城增添了不尽的美丽历史图画,位于湖畔的万寿宫和佑民寺为世世代代南昌人祈祷。徐孺子,谵天灭明(子羽)等不少历史名人安眠在湖畔。最有意义的是南昌书写了一部灿烂的近代史,即八一起义旧址、新四军军部旧址、叶挺指挥部、指挥部、旧居、教导团、南昌行营等近代名胜集中在四湖区域,是南昌一张最耀眼的“名片”。

古城城墙围绕多个不是很大的湖泊建造,市民在城内四个不大的湖泊周围聚居,有天然发达的城市湖泊公交,同步形成了千年不衰的繁荣的商业,人口最为稠密,积淀了该城市独特的湖泊历史文化。四湖未有过大规模填埋的历史记载,湖泊的原始地貌保留至今,是一部典型而罕见的城市湖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演进的历史①,在世界城市历史变迁中鲜见,值得现代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深入研究,其生态经济的涵义应在全世界彰显。可以认为,南昌古城湖泊水系蕴涵着世界鲜见、内涵深远的生态经济文化思想及价值。

三、古南昌生态保护与经济繁荣和谐运行特有规律对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启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先进的经济发展思路,也是先进的文化。其核心问题是如何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运行,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不少人持有悲观态度,认为经济快速发展难免鄱阳湖污染①。如果深入研究古南昌的湖泊商业,揭示其生态保护与经济繁荣和谐运行的特有规律,就可能增添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信心。

(一)鄱阳湖生态条件有利于生态经济建设

古南昌人聚居湖泊,发展繁荣的湖泊商业延续了2000年,湖水很少污染,保留湖泊原地貌,其先决的生态条件是抚河与赣江连通的活水湖泊。鄱阳湖水系生态条件比南昌古城水系更优越。鄱阳湖汇集江西境内五大水系的水,这些水在不深的湖区停留5~7天就排入长江,具有极科学的水过滤功能,鄱阳湖生态经济在这个生态条件下发展,并不易导致水污染。太湖、洞庭湖等湖畔经济快速发展而导致水污染,是因为湖区水流的出入系统不如鄱阳湖发达,且湖水比鄱阳湖深,水流慢,而成为易污染的生态条件。因此,鄱阳湖水系与南昌古城湖泊水系一样具备不易污染的生态条件,显然有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

(二)维持鄱阳湖丰枯水系的原地貌应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的基点

生态的基本含义是自然与生物和谐而有规律互动,自然界包括地貌和气象,生物必须在一定地貌和气象条件下才可能正常活动,形成有规律的、和谐的生物链。人是地球上最高级、数量最大的生物种类,因此,人与自然界有规律而和谐的关系是地球最基本的生态②。城市是人群最集中的地方,且在不断扩展活动(发展经济),因此,生态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生态经济的代名词。那么维系城市生态(或者说维持生态经济)的基点在哪里呢?

按照自然与生物和谐而有规律互动的基本生态原理,人群在城市聚居并进行经济扩展活动,基点是需要维持城市的原地貌。古人选址建城一般会在水边,因此,城市原生态地貌一般是水(江、河和湖)陆连体,陆地建房和街道,水域就必须保留,这是城市最基本生态结构,也是生态经济的基本条件。古南昌人围绕湖泊聚居并形成湖泊商业,发展了2000多年,尽管形成了繁荣商业和最稠密的人口区域,但一直维持了四个湖泊的原地貌,最终使之成为南昌城建的一稳定结构,这就是南昌生态经济的基点。从中得到启发的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的基点是维持鄱阳湖原地貌。鄱阳湖生态非常独特,即丰水与枯水相差几十陪,因此,鄱阳湖生态保护关键点是维系湿地原地貌,如果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能做到在不改变鄱阳湖丰枯水系的原生态地貌,就会形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稳定结构而难以破坏,鄱阳湖生态经济就可能在历史长河中稳定发展。

(三)有限控制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水排放

工业污染源和现代人生活污水(含有洗衣粉和洗涤剂)是有机物污染源,一旦进入水中难以分解,而且会改变水的理化性质,促使水质加快富营养化。南昌四湖之所以2000多年没有污染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周围没有工业污染源,到了洗衣粉时代,四湖已有初级的生活污水截流系统,进入四湖的生活污水是有限的。鄱阳湖是浅湖,水源来自江西五大河流,水量大,排入长江速度快,工业污染源和现代人生活污水排放导致水污染的速度相对慢于洞庭湖、太湖等深湖。鄱阳湖是一个大流域,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要做到完全控制工业污染源及生活污水排放是不现实的,而只要做到有限排放,水质一般不易污染。

(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可成为江西历史的“村规”

有很多古村有千年不腐的池塘,村民围绕池塘居住上千年,池塘不会污染,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有一个“村规”保护着这个池塘,这个“村规”并不一定是文字,而是该村世世代代村民的一个传习。在历史悠久的人口聚居区域,水域一般是很难污染的,是因为这个“村规”起到历史传习的作用。南昌古城犹如一个特大村庄,从几千人到2000年以后几十万人,围绕四湖聚居,逐年形成湖泊商业文化,成为南昌人的“母亲湖”,南昌历代衙门对四湖的保护政令成为传统,世世代代南昌人传习,破坏四湖就对不起祖宗是深入人心的观念,对于四湖保留至今起了重要作用。

鄱阳湖是一个流域,世世代代江西人在这个流域生居与繁衍,可以把鄱阳湖流域比作一个特大村庄,需要一个世世代代传习的“村规”来保护好母亲湖――鄱阳湖,国务院批准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将可起到这个作用。其不但是一个深入人心的生态经济理念,还是一部可能延续江西历史的政令,可形象比喻为可世世代代传习的江西“村规”,来起到保护鄱阳湖的传习观念,由此使江西进入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历史轨道。

四、在南昌建设世界独有的“城市湖泊商业旅游区”,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

现代南昌如重新恢复古南昌湖泊商业的历史原貌,进一步建设“城市湖泊商业旅游区”,具有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基本构想

其一,恢复古南昌湖泊商业街历史原貌建设。在中山路段打通西湖与东湖,复建古三道桥;在民德路段打通东湖和南湖,延长古状元桥,将北湖向西扩大,使杏花楼成为湖心岛,延长古灵应桥;从西湖开始挖一条河,通过绳井塔景区到抚河故道,此外,将起始于灵应桥的建德观路打通到滕王阁,建成湖泊商业旅游区的主干街道。

上述建设使湖畔可达10公里,按照《南昌市2011-2016年城市规划》在湖畔留有50米的绿化带,将湖畔民房改建成30层的艺术品式的高楼,楼上住人,楼下是商业街,加上建德观商业街改建,设计不同功能的商区,由此可增加数千个商业网点,可将超负荷运行的中山路和胜利路的消费人群分流过来,组合南昌最大商区。

其二,景区建设,改扩建湖周的八一公园、孺子亭、佑民寺、杏花楼岛及南昌行营风景区,将临近的滕王阁、绳井塔、八一起义纪念馆、新四军军部等风景和旅游区连为一体。

其三,开通水上游览购物巴士。上述组合成的湖泊商业旅游区将呈现出:中国南昌最繁华商业区围绕在千年不腐的美丽大湖,周围有众多古迹和旅游点,观光、休闲与购物可连为一体,甚至乘坐水中巴士随意到达购物点和旅游点,省时省力自助游。如此城市形态,估计全世界鲜见。

(二)可行性

其一,据笔者实地调研,扩湖工程需拆除的区域,基本是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6~7层居民住宅楼,是南昌人口最稠密区域,要将这些人口外迁非常困难。如果按现住房1∶1就地建造30层住宅楼,可空出三分之二的地面进行扩湖和景区建设。其效果是:该区域人口居住密度虽然不会下降,但居住容积率会显著提高,地面人群密度会显著减低,而大大降低市中心区域的人群拥挤率,旧城中心道路将变通畅。

其二,四湖区域大部分是南昌世世代代的居民,如果外迁,会遇到大量历史遗留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如果就地建高楼安置,会最大程度地减少拆迁社会问题。通过一定运作,可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保民生工程,另一意义是维系传统消费人群而维持该区域的传统商业繁荣。

其三,符合湖泊城市美学。南昌是湖泊商业,不是杭州西湖类山水湖泊,湖泊商业需要繁荣,因此需要在湖泊周围设计各种艺术品式高楼,可产生湖泊商业的“城市山水”美学效果。从理论上讲,与《南昌市2011-2016年城市规划》精神相吻合,如果控制四湖周围房屋高度,就衬托不出城市湖泊商业的山水美学。

(三)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

1.一块解析生态经济难题的模板

在南昌繁荣了2000多年的湖泊生态商业史中,显现出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特有科学规律,从利用发达的湖泊进行便利的商贸流通到形成特有的湖泊商业生态经济文化,而使南昌最繁荣的商业围绕四个湖泊安全运行了2000余年,在现代的湖泊生态商业旅游区中,遵循古南昌湖泊商业文化思想,在市最繁华的商业区将购物、旅游、休闲融为一体,同样可强劲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南昌是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的最大城市,最有实力的经济集团,南昌湖泊生态商业旅游区一旦成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一块耀眼的模板,国内外商人和政府官员可能会纷纷前来参观世界鲜见的城市湖泊商业旅游形态,从中启发解决生态经济难题的思路,从而进一步认识到鄱阳湖生态经济思想的精髓,南昌会真正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

2.吸引全世界生态经济投资者的眼光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需要吸引大量国内外投资者,则必须有吸引全世界生态经济投资者眼光的要素,南昌湖泊生态商业旅游区可起到其作用。其一,南昌湖泊商业史提示,鄱阳湖是一个变化极为活跃的水系,具有丰枯水差异极大的生态特征,人群在该区域聚居并发展经济,不易污染的生态条件好于洞庭湖、太湖等湖泊。因此,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生态经济投资具有长久的生态安全,并可制定生态经济长远发展的正确思路。其二,南昌湖泊生态商业旅游区是原生态还原与低碳经济的融合体,无论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还是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都含有生态产业的元素。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投资者可能从中受到启发,在还原生态条件下创新更多的低碳产品,来开拓国际市场。

3.中国南昌城市湖泊生态特征会在全世界凸显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最大载体,当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撞难题时,才会意识到高楼大厦不是城市主流,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必须兼容。因此,城建还原生态、低碳经济,挖掘与延伸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市民在城市享受田野情趣,购物与休闲并行等组合,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南昌城湖泊商业旅游区将能挖掘南昌特有的湖泊商业历史,将购物、旅游、休闲融为一体来显现出城市发展的主流。据文献查阅,这种城市生态特征在世界上鲜见,因此,中国南昌城市生态特征可能会在全世界凸显,而可能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蕴藏极大的生态经济价值。

4.自身经济价值难以估算

生态经济建设篇5

[关键词]生态建设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049-02

作为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领军城市,近年来烟台市大力推进“一极领先、多极崛起”的发展战略,蓝色经济发展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良好势头。与传统海洋经济相比,蓝色经济更强调生态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生态建设事关蓝区开发品质和长远发展,在各项工作中处于先导地位,要实现蓝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做足做好生态建设工作。

一、生态建设对于烟台蓝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重视环境生态建设,提升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既关系到蓝区自身建设的质量,又能发挥全国海洋经济的引领示范作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生态建设是蓝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于近海开发的不断加剧,导致了山东沿海的水质污染情况逐年严重,甚至多次发生赤潮的现象,许多优质鱼类资源锐减。烟台市莱州湾接近三分之二的海洋物种已近灭绝。本着“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烟台重点塑造“一极领先、多极崛起”的发展格局:东部,属于城市滨海地带,规划为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海洋经济发展新区;西、北、南三个方位,由于有莱州湾、丁字湾、龙口湾的生态资源,所以定位为度假旅游岛的发展趋势。蓝区内各市县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常抓不懈,为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向空间要发展要效益,以集约、高校、宜居宜游为空间发展方向。

(二)生态建设是蓝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要搞好蓝色经济,必须以保护生态为前提。按照建设海洋生态的要求,合理安排开发时序、开发重点与开发方式,有利于促进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推动蓝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自2009年开始,烟台就将生态建设纳入科学发展考核目标,成为走在节能调控机制探索前沿行列的城市,其摸索制定的“三控两转”方式,在国内有一定的领先意识,并且有很强的借鉴性。目前,烟台市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42.5%,有23个自然保护区,另一个数据――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18.4%――这更能说明烟台生态建设成绩的可圈可点。烟台成为第一批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市50%以上的镇获省以上生态乡镇命名,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三)生态建设是蓝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加强生态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蓝色崛起的必然选择。这点在长岛的发展史上得到充分体现。20世纪90年代初,在成为全省第一个小康县后,长岛曾片面重视扩张产业规模,忽视了同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埋下了发展的隐患。由于海上捕捞业的过度采捕,养殖业缺乏科学养殖方式,捕捞资源日趋衰减,长岛县的两大支柱产业严重受挫,主要经济指标急剧下滑至全国海岛县的下游。近年来,长岛县吸取教训,痛定思痛,下定决心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立足于海岛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确立了“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实施生态立体保护修复,有效带动了生态旅游度假岛建设。2014年荣获国家卫生县城,恢复旅游和自然岸线25公里,建设了环岛慢行旅游服务系统,近三年来进岛游客数量和旅游产业收入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通过抓生态建设放大生态优势,既使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和修复,又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海岛经济社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长岛的经验充分证明,蓝区要在经济发展上实现质的突破,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生态蓝区的生态经济。

二、烟台市生态建设与蓝色经济发展的态势分析

生态建设与蓝色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我们既要准确分析烟台在打造蓝色经济区中的发展优势,更不能忽视在蓝色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生态建设问题。必须进一步坚定地加强生态建设,树立推动蓝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一)烟台市蓝色经济区发展有良好的生态建设基础

1.生态环境基础较好。总体来看,烟台市生态环境处于较好状态,近年来海洋污染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海洋生态环境呈现良性的发展趋势。烟台市近岸海域90%以上符合第一类质量标准。从海洋自然资源来看,烟台市得天独厚,有关部门对于其区域内的滩涂、浅海、港址、旅游等海洋自然资源的评价,均处在山东省前列。也正是因为烟台市的海洋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进一步优化了海洋产业结构,并且使得生态建设得以持续发展,蓝色经济区也最终获得了高速、高效、高水准发展建设的环境基础。

2.蓝色产业框架良好。烟台市蓝色产业门类齐全,发展基础良好。现如今,烟台包括石油化工、海洋机械制造、冶金、建材、电力、临港电子工业等6大千亿元高端产业集群,以及以汽车、电子、工程机械、能源、造船等为主的临港产业带已初步形成。以烟台中集来福士、蓬莱巨涛重工、杰瑞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高,发展态势良好。可以说,蓝色产业遵循蓝色经济发展和演变的规律,突出了海洋产业结构布局高端化的特色,这些产业基础成为蓝色经济区生态建设的支撑和动力。

3.海洋科研能力扎实。烟台市拥有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等9家涉海科研机构和高校,省级以上海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涉海科技研发工程技术人员超过1000人。2009年10月,由中集集团投资6亿元建设的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项目落户烟台高新区,包括计算设计中心、海工技术研究中心、国际会议中心等九个中心和特种材料实验室、多功能海工水池实验室、三维数字实验室3个实验室。该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成为烟台市重要的海洋工程和海洋技术研发中心,必将进一步提升海洋工程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整体水平和能力,促进烟台市海洋工程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升级。

(二)烟台蓝色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生态建设方面面临的问题

1.生态环境压力巨大。随着蓝色经济区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过快,环境负担逐日提升,生态问题也就随之而来,生态建设的难度随着大量生态资源消耗并加重生态系统负担而日渐增大。我们应该意识到,在以往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下,虽然经济增长显著,但是,也最终导致生态资源被破坏性地消耗,而污染一经形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很难在短时期内消除,蓝色经济区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

2.部分生态主体意识薄弱。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蓝色经济区内有些政府部门实践中追求单一GDp增长、缺乏外部监督评价、缺少生态整体规划及具体实施办法等问题,降低了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蓝色经济区内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更有部分企业将大量有毒的工业废物乱排乱放,超出了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降解和自净能力。很多群众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之农村污染治理体系不健全,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生态环保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3.生态环境的合作机制还没有有效建立。对于蓝色经济区的生态保护,尤其是海洋环境保护涉及部门众多,而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较之陆地更加复杂,迫切需要一个统筹的合作机制加以保障。然而,依据“海洋不上陆,环保不下海”的惯例,环保涉及的各部门大多数是各自为政,没能实施统一有效的协调合作机制。甚至会导致有利益时相互争取管理,没有利益时两单位相互推诿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很难建立有效的联合保护机制。

4.过度消耗资源导致环境代价太大。虽然目前蓝色经济区经济获得高速发展,但由于蓝色经济发展依然存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传统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仍未根本转变,消耗大量生态资源。在蓝色经济区内的某些地区,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和局部利益的现象依然严重,导致蓝色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非常脆弱,亟需转变增长方式,走集约式发展之路。

三、加强生态建设推动烟台蓝色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坚持解放思想,打造经济与环境统筹发展创新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是理念的转变。要实现蓝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必须转变传统的环保观念。一是要强化生态保护意识。要敬畏自然,对生态环境有坚定的维护理念,同时还能秉承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信念。二是要立足区域实际。拓宽政府宏观决策渠道并强化环境管理机制,摒弃短视行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三是要坚持统筹兼顾。一方面着眼于从微观层面抓好环境保护的具体工作,另一方面又要从宏观层面搞好体制的整体推进;既要立足解决当前突出的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又要着眼长远谋划,实现蓝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转变发展方式,打造生态经济平衡试验区

积极改变海洋经济收益与生态资源损耗不成正比的现实,实现经济收益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一是要抑制过剩产能和重复建设。坚持控制增量和优化存量相结合,把有限的要素资源引导和配置到优化存量和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上。二是要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将任务目标分解到蓝区内的各市(县),把工作责任落实到相关单位和企业。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利用市场经济手段,严格市场准入、加强财政资金引导,压缩落后产能市场空间。三是要积极发展滨海旅游业。烟台海岸线条件优良,具有红色文化、开埠文化、仙境文化、道家文化、妈祖文化以及渔家文化等,为旅游资源开发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三)加强海洋保护,打造生态建设领先区

蓝色经济的发展动力来源于丰富的海洋资源,发展蓝色经济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环境协调的发展道路。一是强化生态保护,对重要的海域、海湾、海岛加大保护力度,并重点规划建设一批海洋保护区;二是加强环境监管,加大对重点区域的排污监管和控制,实施陆源入海污染物浓度与总量的双控;三是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坚守高效生态底线,向清洁能源要效益,积极发展沿海区域的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项目,进一步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要构建监测预警体系,坚持陆海统筹的原则,将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工作纳入海洋环境保护规划体系之中,逐步建立多部门跨地区的协调联动监测预警体系。

(四)强化法治保障,打造政府职能转变先行区

提高政府生态建设法治意识,强化生态建设在政府职能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永续发展。

1.整合机构。在蓝色经济区内,要建立一个能够对整个区域的环境有综合、协调以及监督的这样的部门,切实行使生态系统日臻完善之责。要全面落实环保部门对生态的建设职能,强化生态建设在政府职能中的地位与作用。

2.确立目标责任制。严格遵守《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对相关责任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施目标管理。对违反职能规定、达不到相应责任要求的,或者是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推诿行事、应付了事的部门或者具体的行为人,都不能姑息,要严惩不贷。

3.制定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估机制。蓝色经济区生态建设的政绩考核中,不能只是看经济实效,更应该看生态资源保护的实效。在客观评价政府职能的前提下,要制定有利于蓝色经济区生态建设的考核体系,坚决杜绝破坏环境发展经济的发展观,以免影响永续发展。

4.提供法制保障。蓝色经济区生态建设有赖于良好的环境和法制保障机制。蓝色经济区内各级立法机关和政府必须注重健全和完善生态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加强立法、保障严格执法,从而使蓝区生态建设的政府职能得到彰显。

【参考文献】

生态经济建设篇6

关键词:左右江革命老区;生态文明;生态经济

2015年3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批复》,原则同意《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5—2025年》。批复要求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产业集聚、经济繁荣的活力老区。《规划》要着力加强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产业集聚、经济繁荣的活力老区;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生态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打造天蓝山青水净的美丽老区;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城乡统筹与区域协调发展,弘扬老区革命精神与民族文化,打造全国旅游文化示范的文化老区,努力探索革命老区跨越发展、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加快老区开发建设步伐,增强老区自我发展能力。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对左右江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高度重视,加快振兴左右江革命老区,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三五”的主要任务之一。并且,政府也意识到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以生态文明的视角,利用循环、低碳、绿色经济理论,研究该地区生态经济建设的问题,对于促进左右江革命老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相关理论分析

对生态文明问题的重视源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第一次提出“循环经济”。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第一次提出了“低碳经济”。国内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研究主要有:2001年廖福霖著《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2005年沈国明主编的《21世纪生态文明环境保护》,2007年姬振海主编《生态文明论》。2007年,中共十七大确立了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现实问题的探索和思考进入全新阶段。不少学者对生态文明有进一步的研究。如,2009年严耕、林震、杨志华著《生态文明理论构建与文化资源》等。十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2012年12月,全国首家“美丽中国”研究机构———四川大学“美丽中国”研究所正式并《“美丽中国”省区建设水平年度研究报告(2012)》、《“美丽中国”研究所城市建设水平年度研究报告(2012)》。2013年四月起,广西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美丽中国的大背景展开理论研究。如刘佳奇(2012)对“美丽中国”的价值解读;许瑛(2013)对“美丽中国”的内涵、制约因素及实现途径的研究等等。第二是从“美丽中国”每个侧面展开研究。如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6日第017版发表文章《建美丽中国靠制度先行》。第三是以省市县等行政单元展开的研究。如各地以“美丽乡村”为主题展开的研究。如汪彩琼(2012)关于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谢培秀等(2012)———《湖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及对安徽的启示》,认为安徽美丽乡村建设应当从产业支撑、富民为先、环境和谐、机制创新、项目切入和科学管理六个方面着力。综上所述,学者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研究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学者们都是以注重于国家、省、市、县等行政区划单元展开研究,鲜有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从区域协调整合整体上来研究。第二,鲜有学者结合十报告的内容,针对民族地区,深入剖析区域特色,结合区域特色来展开相关的研究。因此,本次研究以左右江革命老区进行整体研究,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结合革命性、边疆性、民族性,资源富集区、大石山区、珠江水系的上游等特征,多层面探讨各种因素、各个方面与美丽左右江革命老区建设的关系,揭示美丽左右江革命老区建设路径。其次,试图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在左右江革命老区作为一个整体展开研究,研究的区域具有内容创新性。

二、左右江革命老区生态经济建设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左右江革命老区包括桂黔滇三省区8个市(州)59个县(市、区)。左江、右江、红水河三江汇聚,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密集,森林覆盖率达58.7%,年降水量1300-1600毫米,是国家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宝库。作为珠江水域的源头,维系着珠江下游特别是粤、港、澳地区的生态安全。“美丽左右江革命老区”建设有利于整个珠江流域的生态建设。左右江革命老区所在的百色、河池、崇左三市。目前都分别开展了美丽百色、美丽河池、美丽崇左等活动实施方案。但是,缺乏“左右江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方案。把生态环境保护好,是这一老区发展的历史责任,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改革开放以来,老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原因,目前左右江革命老区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该区域是资源富集区,百色铝土矿5.24亿吨,是中国的铝都。但该区域境内多是贫瘠的大石山区和丘陵山区,峰峦起伏,交通闭塞。特别是大石山区,石漠化相当严重,生态一旦破坏极难恢复,环境承载力十分有限。但由于缺乏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支持,发展仍然是走一条粗放式的发展路子。主要表现为高耗能产业为主,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以产品初级加工为主,产业链短、技术含量不高等。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任务繁重。老区内石漠化、水土流失、工程性缺水问题严重,生态系统较为脆弱,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矛盾突出。2015年6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在南宁召开左右江革命老区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新闻会,对左右江革命老区沿边开放基础设施工程、特色产业发展工程、生态经济建设工程、扶贫攻坚工程、惠民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涉及的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明确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集中财力物力,投资约327亿元,实施141个项目,建成一批有利于促进老区振兴发展的五大工程。五大工程总投资约327亿元,包括沿边开放基础设施工程、特色产业发展工程、生态经济建设工程、扶贫攻坚工程和惠民工程。其中,生态经济建设工程的启动,标志着左右江革命老区生态经济建设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三、美丽左右江革命老区生态经济建设的对策建议

落实美丽左右江革命老区经济建设,需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利用循环、低碳、绿色经济理论,探索出一条生态脆弱地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路径。

(一)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科学发展、生态优先原则。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和健全的管理体制;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教育,让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和引导生态导向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倡导朴素消费、适度消费和清洁消费理念,形成提倡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社会价值观念;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单位和机关政府建设等。

(二)注重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统筹规划,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国家大力倡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背景下,必须解决产能过剩的存量问题和结构调整投资不足的增量问题。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及市场的优胜劣汰作用。加大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力度,扩大石漠化治理试点县范围,加大对试点县的投资规模,逐步提高石漠化治理补助标准和石漠化治理重点县年均中央补助标准。加大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向老区的倾斜,打造天蓝山青水净的“美丽老区”。同时,调整老区产业结构,促进老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关闭及整治污染环境的工厂及企业,淘汰设备陈旧、高能耗、污染严重的产业,加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力度,并且下岗及失业的分流及再就业培训和生活保障工作。

(三)实现生态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化经营。在老区生态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着眼于生态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浪费及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及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实现循环经济。要求以生态文明的视角,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不仅要遵循市场规律,还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实现生态化经营。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及生态服务业。

(四)建立健全相关生态制度。从健全保护生态环境的市场机制、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的法律保障、优化政府的生态行政行为、推进全体公民的生态参与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特别是研究完善左右江革命老区资源配置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研究逐步转变地方领导干部传统的政绩观,研究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研究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等等。

(五)培养和引进生态经济建设管理人才。生态经济建设是近年来新兴的建设思路,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也没有太多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还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全方位的生态经济建设管理队伍来进行生态经济建设的倡导以及管理。因此,培养和引进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生态经济管理人才迫在眉睫。重要的背景专业包括:生物学、环境与资源学、经济学、管理学、药学、农学、法学等。形成这样的一支专业的生态经济建设管理队伍,各专业背景的人才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对于促进老区生态经济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龙腾飞单位:百色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世庆,林凌.革命老区振兴,开往春天的快车———左右江革命老区百色调研及思考[J].中国西部,2015(12):8-11.

[2]李迪迪,严勇.生态经济化视域下湖州生态经济建设研究[J].管理观察,2015(33):78-80.

[3]王志文,张颖.辽东以“水源涵养林”保护为中心的生态经济建设研究[J].理论界,2015(01):41-45.

[4]苏醒,冯梅,彭佐扬.我国西南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建设研究综述[J].理论前沿,2014(09):36-40.

生态经济建设篇7

如何把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功在江西、利在全国的重大项目做好,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当前,全省相关地市、部门及国内外有关单位正在动员和组织力量,积极进行*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调研、规划等前期工作。我们认为,搞好*生态经济区规划与建设,要协调好三种关系,坚持五项原则,把握四个环节。

一、协调好三种关系

1.认真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是*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根本。首先,我省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地位还没有根本改变,而*大部分地区还比较落后,因此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生态经济区规划与建设的第一要务。其次,*是全国11个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用水安全,保护好*生态资源与环境不仅是江西也是全国性战略。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就是要以保护优化发展,在发展中搞好保护,以发展促进保护。具体地就是以治理保开发,以开发促治理,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实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在*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中率先探索出一条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路子。

2.认真协调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生态经济区是一个有机经济体,强调的是内在联系,既有竞争,但更多的是分工、互补与合作。从现实看,区域内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各自的地区利益与诉求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市场壁垒、要素流动障碍、利益分配冲突、产业同构严重、过渡竞争等不利于经济一体化的现象和问题。如环湖周边10多个县区,几乎无一例外地把医药化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作为支柱产业。区域内还存在着部门分工和部门利益,过分强调本部门的职能和利益,会与其它部门发生冲突,甚至会损害整体或其它部门利益。协调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就要求各地、各部门从大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从区域整体优势发挥的角度,从加强内在经济联系的目标出发,找准自身的定位,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另外,还要处理好*区与*区流域的关系,俗话说,治湖先治江,治江先治山。*区的治理与保护,需要*区及五河流域的共同努力。

3.认真协调好规划之间的关系。

*生态经济区规划是跨行政区的泛区域规划,其必然涉及到已有的和现正在制定的各种规划,已有的规划如国土规划、各行政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村镇布局规划等,还有其他综合或专项规划,如《环*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江西*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江西*部级自然保护区最新总体规划》等。现正在制定的规划如林业部门的林业、湿地规划,水利部门的综合水利规划等。因此,要建立各种规划整合的沟通、交流与协调机制,理顺各规划之间的衔接关系。在纵向上,要对规划的空间层次进行合理划分,明确各层次的内容;在横向上,要通过衔接与协调,避免相互冲突与矛盾。从而强化规划的权威性,有效指导*生态经济区建设。

二、坚持五项原则

1.统一规划的原则。

*区域分属几个地市管辖,仅涉及*的管理部门就有七八个,3个地市12个县级行政区划分割管理着*湖面50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因此,必须置于一个统一规划思想之下,按照“三带”、“四区”规划的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定位(“三带”即在环*生态经济区优先规划建设生态保护带、生态恢复带和生态控制带。“四区”即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划分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通过统一的规划,以内在的社会经济联系为基础,以便利的交通、通讯、市场为纽带,以行政的协调领导为保障,最大限度地整合地区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使*区域形成有机的经济体。

2.分步实施的原则。

省委省政府对*生态经济区在生态文明、产业集聚、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按照这些要求进行高标准规划。然而,环*地域广袤,行政区划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因此,要在高标准规划的前提下,分步实施。在统筹兼顾中抓住重点,集中精力和资源,解决当前最迫切的问题,以点连线,由线扩面。在功能上,先解决保护的问题,然后再考虑利用和开发的问题。先解决基础设施问题,再考虑产业与资源的整合问题。在区域上,首先考虑滨湖县区,其次再向周边扩散辐射。在时间上,近三至五年打好基础,形成框架,五至十年快速发展,初具规模,十至十五年基本实现规划目标。

3.突出特色的原则。

*生态经济区与其它经济区最大的不同是生态资源特色,因此要突出*作为全国第一大淡水湖、优质淡水湖、生物多样性淡水湖的特色,突出*周边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特色,突出环湖中心城市昌九景鹰可以建设亲水生态园林化现代城市的特色。其中南昌为滨湖生态英雄城,九江为港口生态旅游城,景德镇为园林生态陶瓷城,鹰潭为山水生态铜业城。有这三大生态特色和四个主导产业各异的生态型城市的支撑,基本可以确定*生态经济区以湖为纽带、以生态为特色的经济区的定位。

4.界定范围的原则。

*生态经济区的范围确定,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而这直接涉及到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定位、生产力布局及产业分工等等。建议近期规划以*为核心,以环湖4个设区市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为主要支点,以环湖高速公路和铁路为轴线,辐射周围50公里左右范围。这是*生态经济区的基本区域,从长远发展角度看,再扩大辐射到上饶、抚州等其他部分县市。

5.开放建设的原则。

*生态经济区不是独立、封闭的城市体系,而是开放的、动态的发展体系。*生态经济区的规划与建设,要广泛借鉴学习国内外经济区规划建设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少走弯路。同时,要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加强与省内其它各地的联系分工与合作。还要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的交流与合作,广泛吸收国外和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要素,学习东部经济区的发展建设经验。加强与中部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长株潭城市群的交流与合作。

三、把握四个环节

1.掌握全面数据是基础。

科学规划是*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龙头,而准确把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是编制规划的基础。从水文、动植物的基础数据资料看,现在利用的仍是80年代中期进行的*第一次综合考察所获得的资料,20多年过去,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另外,其它方面的数据资料,虽然有所更新,但分别掌握在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手中。建议迅速着手进行第二次*环境资源综合考察,以准确掌握*基础数据资料。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将各部门掌握的其它数据资料进行汇总整合,建立一个全面的*基础数据资料库,以利于全社会开发利用。同时,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为*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及时提供科学资料。

2.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前提。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经济和社会发展赖以存在的物质承载基础和客观条件。因此,要针对*流域出现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加强保护规划。如合理利用水资源,优化江河湖水系。赣、抚、饶、信、修五大河流沙土治理,清理河道淤积,加强土壤保护。治理好现有企业的污染源,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达标排放。加快垃圾无害化处理。保护和发展湖区、山区和平原林业,保护湿地,加快湿地植被恢复,保护候鸟,巩固和丰富生物多样性。

3.利用好生态资源是关键。

绿水青山、环境优美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巨大财富,也是环*生态经济区最大的优势,我们要在良好保护的前提下加以利用。要充分利用湖区的土地、水面和生物等农业自然资源,重点发展高效特色生态种植业与养殖业、特色水产业,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充分借助、利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转化产业,实施绿色食品产业化工程,使环*生态经济区成为全国重要的生态产业中心、江南著名的优质农产品集散中心。积极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利用畜禽粪便等原料,加快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同时,加快发展环*生态经济区内的生态休闲旅游、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旅游业。

4.发展好生态经济一体化是重点。

事实证明,环*区域的绿水清山,仅靠被动防守是守不住的。改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掠夺式的生活方式,必须优化区域内生产力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

从理论上说,*生态经济区就是*区域内产业通过功能联系和空间联系所形成的具有密切经济联系的经济空间。即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网络空间连绵分布,以若干个经济发达的城市为核心,发挥其经济集聚与辐射功能,并联结带动周围城乡的经济发展,从而形成人口密集、产业集聚、联系密切的生产、流通一体化经济区域。

一是统一规划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城市的效率源于基础设施的一体和共享,同样,区域内的效率也依赖于内域各城市之间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所以,基础设施一体化是环*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的必然要求和主要内容。区域内经济体的彼此合作,必须以发达的交通运输网为依托。即由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道、通讯干线、运输管道、电力输送网和给排水管网体系所构成的区域通基础设施网络,构成各城市之间空间结构的骨架和连结枢纽。从而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生态经济建设篇8

一、生态省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近年来,各省加大了生态省建设工作力度,在组织领导、政策法规、体制机制、资金项目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生态省建设工作不断深化,全面推进。

1、生态省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

通过生态省建设,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各地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已成为共识。目前,在海南、吉林、黑龙江、浙江、山东、安徽、江苏、福建8个省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基础上,河北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已通过了国家论证,陕西成立了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正在修编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四川、天津、广西也开展了相关调研工作,启动了生态省(市)建设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辽宁省在全省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建设。也就是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已有14个已开展或将要开展生态省建设,全国生态省建设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为推动生态省建设,浙江、山东、安徽先后在全省召开了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部署生态省建设工作。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生态省建设的意见》,提出了近期山东生态省建设的主要目标、指导原则、工作重点;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可持续发展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见》;黑龙江省政府了《关于开展全民环境教育的决定》,将生态省建设作为全民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吉林、浙江、山东分别印发了《生态省建设公民读本》、《生态省建设基本知识》、《生态省建设党政干部知识读本》;海南省举办各种生态理论报告会,组织讲师团下基层,普及生态省建设知识;安徽省选派6000名年轻党员干部携带《安徽省百佳生态村建设实用技术100例》奔赴农村,进行技术指导。各地通过多种形式,提高了全社会的创建意识,生态省建设深入人心,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2、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各省在生态省建设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在规划实施中,多渠道地筹集资金,启动了一批重点工程和项目。辽宁省政府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试点方案”,所辖的地级市都编制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启动了5大类133个项目;江苏在编制《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同时,还编制了《循环经济建设规划》,确定108家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单位、10个示范单位,并计划到2010年投入2000个亿,实施重点生态工程;浙江省2004年生态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额85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61亿元,特别是实施了“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示范项目,完成78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组织开展了7个绿色农业示范县和17个省级健康肥沃标准农田示范县建设;黑龙江省发挥生态良好的优势,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达3490万亩,有549个产品,占全国绿色食品总数的15%,实现产值195亿元;吉林省重点扶持绿色产品基地建设,加强有机、绿色食品认证和生产基地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浙江、吉林、安徽还建立了生态省建设专项资金,引导和补助生态产业重点项目,推动了生态省建设工作的开展。

3、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各省在生态省建设过程中,围绕突出的环境问题,严格执法,强化管理,加大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力度。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水污染防治的决定》,在淮河、海河流域组织进行215个污染治理项目建设;浙江省政府召开全省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会议,开展了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万里清水河道”为重点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2004年完成了100个示范村的建设,1000个村的环境整治,对2003公里河道进行了综合整治;吉林省加强生态脆弱区的修复和治理,省内西部地区退化草地恢复和盐碱地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黑龙江省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43.6%,全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6万公顷,为黑土带生态保护与恢复打下良好基础;海南省、河北省大力推进农村文明生态村建设,目前,海南省已建成文明生态村4133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18.3%,河北的文明生态村建设也初见成效,有4800个试点,计划到2020年,全省所有行政村都建成文明生态村;江苏省6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农村小康环保五年行动方案”,大力推进生态村、绿色社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区建设,各项创建活动自下而上,由点到面,形成体系,为生态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生态省建设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为加强领导,统一协调,开展生态省建设的省份都成立了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发展改革、环保、财政、建设、国土资源、农业、水利、林业、宣传、教育等有关部门参加的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专门的办公室,形成了环保和发展改革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各省通过建立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制,分解和落实生态省建设目标任务,开展定期考核,推动生态省建设深入开展。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生态省建设的意见》中将生态省建设目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浙江省制订了《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及奖励办法》和《生态省建设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按年度对省直各部门及各地市生态省建设工作任务书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黑龙江省制定了《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标准》,每年由省长与各地市、各部门签定责任状,连续三年开展了生态省建设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

为将《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落到实处、形成体系,浙江、江苏、山东、黑龙江、安徽要求所辖市、县分级编制生态市、生态县建设规划。目前,浙江省全部地级市都编制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并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颁布实施;江苏、山东、黑龙江所有地级市也编制完成或正在编制生态市规划。2004年,海南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又对1999年颁布的《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进行了修编,并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黑龙江、江苏、山东、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议》,山东、黑龙江、浙江、海南省人大常委会还在全省组织开展了生态省建设执法检查工作。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丰富生态省建设内涵

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在生态省建设指标中明确提出,生态省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省级行政区域。生态省建设的具体内涵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一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区域生态与资源优势,统筹规划和实施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基本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近期国务院提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为我们建设生态省指明了方向,丰富了生态省建设的内涵。

1、生态省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省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这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一致,因此,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省建设,在生态省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可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可以优化投资环境,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可以促进环保产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可以预防和化解环境问题引发的矛盾和纠纷,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可以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维护国家的长远利益,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2、生态省建设要以循环经济为核心

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循环经济又是一项涉及自然、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生产、流动、消费各个环节以及地区、产业、企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在微观层面上,要求企业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过程实现减量化、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在中观层面上,要求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在宏观层面上,要求对产业结构和地区布局进行调整,协调好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资源循环利用。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这正是生态省建设必须大力倡导的新的发展模式。

3、生态省建设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出发点

生态省建设要大力改善环境质量。围绕创建工作,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力度,下决心不欠新帐,并努力还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旧账;不断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制度、标准,强化环境监管;大力推动环境建设,努力实现辖区内天蓝、海碧、山青、水秀,生态系统稳定、和谐。

要大力推进生态人居建设,努力建设优美舒适、协调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在城市社区建设、小城镇建设和村屯建设中,努力做到现念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人居建设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努力实现人居环境优美和谐、功能齐全、生活方便舒适。

4、生态省建设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

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来说,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以区域、城乡、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为内涵的社会和谐是目标,内外统筹是手段。建设生态省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将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为不发达地区和后代留下更多的资源和发展空间,防止“环境贫困”,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推进社会公平,缩小生活质量差距。

三、求真务实、不断深化生态省建设工作

各地的生态省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还处在启动阶段,建设生态省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生态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组织与管理、政策与法制等方面,还需要不断的研究、探索。

第一、生态省建设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环境与发展矛盾的治本之策。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和实施生态省建设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加快循环经济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和相关标准、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建设。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推行产品和工业园区的生态化设计与改造,促进产业生态化的发展。在生产环节,要严格排放强度准入,鼓励节能降耗,实行清洁生产并依法强制审核;在废物产生环节,要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合理延长产业链,强化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在消费环节,要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大力推行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推进污水再生利用和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回收。积极推动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系列创建活动。

第二、生态省建设要因地制宜,突出本地特点

生态省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方式,东部省份可以建设生态省,中部、西部省份也可以建设生态省。由于中国东中西部自然条件不同,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也不尽相同,因此,各地的生态省建设模式也不同。海南建设生态省的优势在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吉林、黑龙江则是积极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生态经济,浙江、江苏在规划生态省建设时,充分考虑了资源禀赋的不足,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辽宁、山东结合老工业基地改造,积极推行不同层面的循环经济模式。同样,福建、安徽、陕西、河北、四川、天津、广西生态省建设的特点也不一样,各地要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按照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在循环经济(包括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等方面,充分体现出各省区的特色。

第三、生态省建设要从基层抓起,夯实工作基础

生态市、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和文明生态村建设是生态省建设的基础工作和细胞工程,是确保生态省建设全面推进的重要保证。在生态省建设的标准中,有三个80%的基本要求,即省内要有80%的市达到生态市的标准,生态市要有80%的县达到生态县的标准,生态县要有80%的乡镇达到环境优美乡镇的标准。因此,生态省建设必须扎扎实实抓好生态市、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的建设。在今年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专门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针对目前广大农村环境面貌脏、乱、差的现实,要结合城市化进程,以城带乡,大力推进郊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文明生态村建设。通过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或循环农业,推动种植、养殖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自下而上,由点到面,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工作。

第四、生态省建设要抓好重点项目和工程的建设

建设重点项目和工程是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根据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确定的任务与目标,在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生态人居、环境文化等领域,确定一批重点项目和工程,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抓紧建设,尽快实施,确保成效。

第五、生态省建设要创新体制和机制

目前,开展生态省建设的省份都成立了由各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初步建立了各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已开展生态省建设的省份,要不断完善这种推进机制,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管理、部门分工负责等方面不断探索机制的完善和制度的创新,为生态省建设工作提供制度保证。准备开展生态省建设的省份,要建立领导机构、编好规划纲要,报人大批准、实施。要结合创建工作,尽量集中各部门、各渠道的资金、项目,按照投入渠道不变、建设内容不变、管理责任不变的原则,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科学布局,综合整治,形成规模效益。要建立专家咨询机构,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开展公示评议活动,努力提高生态省建设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

生态经济建设篇9

【关键词】内蒙古生态经济功能区战略

内蒙古资源富集,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能源基地。但是,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内蒙古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生态代价,致使内蒙古境内诸多人地系统脆弱区出现生态经济结构失衡的现象。构建生态经济功能区,对于内蒙古实现落后的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的以高科技为支撑的生态型生产方式转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构建生态经济功能区着重解决生态经济结构的失衡问题,生态型无碳化、零排放生产的问题和技术进步下的产业高端化问题,完成和实现内蒙古资源经济向生态型经济转化、追随型经济向先导型经济转化、资源供给地向资源吸附地转化和环境保护向环境生产转化,总体上跃升内蒙古综合竞争力,提升国际影响力,拥有国际话语权。

一、构建生态经济功能区的必要性

1、生态经济结构失衡问题

通过解决生态经济结构的失衡问题,实现人、经济、环境、生态的共生、共赢和共盛。经济运行若依靠“环境透支”与“生态赤字”来换取经济高速增长,称之为“生态环境泡沫经济”,也就是生态经济结构失衡。内蒙古是一个资源富集区,但同时也是干旱、半干旱条件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长期以来,内蒙古采用的是缺乏高科技支撑的粗放型、自然资源和生态掠夺型生产方式,具体表现为过度放牧、不适当的开垦和耕作、森林过度采伐以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致使内蒙古的资源与环境在开发过程中遭到严重的破坏,生态承载力越来越低,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明显加剧。内蒙古人地系统脆弱性的原因在于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导致了初始扰动通过正反馈而被不断放大,最终则极大地偏离了平衡态,突出表现为生态经济结构失衡。其表征是生态恶化,即经济发展的非生态可持续性。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现象加剧,土地退化严重、草场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水资源短缺,许多珍稀动物濒临灭绝。通过构建生态经济功能区解决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问题,首先要搞好自然生态建设,实现自然生态的和谐,其次要有利于自然界发展和良性循环的社会,而且使人得到充分发展,社会得到充分发展,最终使自然界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共生、共赢和共盛。

2、生态型无碳化、零排放生产问题

生态经济功能区首先要实现生态型生产,工业上实现零排放、无碳化,使碳单质和化合物在参与生产的过程中得以消耗、再利用,农业则立足生态实现再循环再利用。生态型经济功能区要求人类必须做到政治生态化,大力推行绿色技术创新;必须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努力实现工业生态化、农业生态化、资源节约化、能源清洁化、废物资源化、环境无害化、城市生态化;生态经济功能区要求实现生产生态化、消费生态化、社会生态化和文化生态化。具体工业上实现废物、废气的零排放,变原始意义上的废物为资源,并循环利用,拓展和改进原有产业链条,形成生态经济产业链条,实现物质、能源、二氧化碳等废物的闭环式循环产业链,实现无碳化生产,在节约资源、集约生产的基础上,保护环境和生态。农业上要求建立生态农业园区,进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结合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延长农业产业链,形成逐级递推的农业生产闭环系统。

3、技术进步下的产业高端化问题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正在进入知识文明的社会。全球的科技浪潮经过了蒸汽机技术对经济社会的线性推动,电气、电子技术对社会的平面作用、信息化对社会的立体渗透,正在迎来以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为代表的先导性技术和产业的高度融合、交叉、全方位的渗透,技术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高度渗透形成社会复合资本。生产要素实现全球化配置,以美国为首的先发国家试图对全球产业链进行分工,将中国等后发国家置于产业链的低端,成为他们的能源、制造、加工基地。内蒙丰富的资源正在吸引着先发国家的眼球,因此我国必须依靠科技和创意实现产业的高端化。而生态型经济区正是高科技、高创意、高社会效益、高附加值的先导产业集群的孵化器,通过构建生态型经济功能区一方面可以使内蒙古自身产业高端化、提升产业附加值,实现自身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高端化;另一方面可以辐射俄罗斯、蒙古等周边地区,使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成为我国的资源供给、原材料加工地。

二、生态经济功能区建设与“四个转化”

1、资源经济向生态型经济转化

资源经济是传统的以资源为基础的经济,资源开发在经济发展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以劳动、土地等一般物质资源投入为主的经济,可称为物本经济和消耗型经济。生态经济是在生态经济学原理、市场经济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的支撑下进行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创新,是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发展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是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其目的是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的再生产,形成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布局合理,资源更新和环境承载能力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集约、高效、持续、健康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通过生态型经济功能区的建设实现资源经济向生态型经济的转化。

2、追随型经济向先导型经济转化

内蒙属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始终处于追随性的发展模式,长期以来其思维形成了定式,产业与技术追随和模仿中东部地区。又因其资源状况及地理位置与山西和东北地区相近,其经济发展或资源开发易受山西和东北地区的影响。政府和学者提出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建议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内蒙经济社会发展的追随性。构建全国生态型经济功能区,可以竖立和宣传内蒙模式,形成品牌效应,率先实现科技、创意支撑下的生态型生产,实现经济由追随型向先导型转化。

3、资源供给地向资源吸附地转化

内蒙古与俄、蒙接壤,蒙古地下资源非常丰富,现已探明的有煤、钨、萤石、铅、铜、铁、石油等80多种矿产,煤蕴藏量约500―1520亿吨,萤石蕴藏量约800万吨。由于内蒙古与蒙古同根共祖,在内蒙打造中国生态经济功能区将更有利于吸附俄罗斯和蒙古的资源,加强与俄罗斯、蒙古的经济交流,将俄罗斯、蒙古的人才、丰富资源为我所有,通过产业的升级和高端化使俄罗斯、蒙古处于产业低端,实现资源供给地向资源吸附地转化。

4、实现环境保护向环境生产转化

环境保护的口号和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环境的保护阻止了环境和生态的破坏与进一步恶化,但仅仅进行环境保护却只能使环境停滞,不会使环境提高和改善,因此必须进行环境生产。鄂尔多斯棋盘井生态园利用处理过的疏干水进行绿化和人工湖的建设,每年节约水费600万元的同时绿化了一方地区、美化了一方环境。蒙西工业园用二氧化碳生产pVC异型材料,改善了环境。此类事例证明,仅仅进行环境的保护是不行的,必须进行环境生产,使生态型经济区实现环境保护向环境生产的转化。

三、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的对策建议

1、加快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的第一推动力,是生态经济功能区生态化的重要保障。科技创新有利于实现从源头到末端的防污、治污,从而很好地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不断坚持科技创新,实施生态化科学技术,发展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非物质化,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减少材料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在生产中,采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模式,实行从源头采购到废弃产品的回收利用的全程防污、洽污的办法,把污染最大限度地消灭在生产过程中,从而保持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科技创新有利于实现能源与资源的节约,并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构建绿色财税政策体系

推进生态经济的建设,应使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有利可图,使企业和个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因此,对发展生态经济的企业、项目,应给予各种税收优惠:调整有利于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税收政策;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研发费用全部给予税前扣除;对生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设备的企业减免增值税、所得税;对购置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设备的企业允许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税金全部抵扣,并在一定额度内实行投资抵免企业当年新增所得税税收优惠;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企业实行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缩短无形资产摊销期限、减免企业所得税;对使用废弃再生资源产品的企业予以免征相关税收,调整高耗能产品进出口税收政策。

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一是区别对待,科学合理地制定草原生态补偿办法、范围和标准。二是根据草原生态保护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来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强化补偿标准的可行性。三是积极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多渠道增加草原生态补偿资金投入。四是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法律保障机制,保障生态补偿制度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4、建设先导生态工业园

先导生态工业园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先导产业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先导生态工业园是继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生态工业园区之后,以具有先导性的生态经济为导向,使生产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形成良性循环的工业园区建设模式,是一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高效、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先导生态工业园主要功能体现在绿色经营功能、辐射带动功能、高新技术孵化器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四个方面。以先导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先导生态工业园,通过对老工业园区产业技术严重落后、布局明显不合理的部分进行生态化改造,淘汰了技术落后、互补性较差的产业类型,增加了技术先进、互补性强的产业门类。通过这种改造,在不同产业、企业之间构建互补的生态工业网链,从而实现产业升级、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化,具有明显的节能、降耗、减排效果,在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同时,真正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尤飞、王传胜:生态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学科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3(3).

[2]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3]刘会军、傅小锋: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区划方法的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4).

生态经济建设篇10

【关键词】资源型小城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提出推进中小城市生态建设,目前全国很多中小城市已经纳入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试验区建设范畴,促进中小城市发展生态经济成为必然,符合循环经济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介休是小城市的典型,煤炭资源充足的特点赋予其更具鲜明性的生态经济发展的要求。城市生态经济是由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组合而成,城市生态经济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同时也是经济和自然问题。城市生态经济是在城市理论和生态理论指导下,以自然和社会为基础、人类经济活动为核心、促进社会进步为目的,对城市规划、产业结构进行的“生态”建设,以促进城市、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动态平衡,保障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实现协调发展。

一、资源型小城市概述

资源型小城市是指那些城市规模较小却又依赖于资源生存的城市。资源型小城市因其规模的限制其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必然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一般是以初级加工为主,产业结构较单一。兴起、鼎盛和衰退是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过程,小城市也不例外,经济发展的走势呈现倒“U型结构”。经济发展前半介休期都是以生态环境和资源耗费为大家来追求产出的数量和速度,后半期由于资源的耗尽和生态的破坏生态经济系统混乱。根据已经出现资源枯竭城市的教训,可以看到由于资源递减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将是其发展的最大弊端,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以矿山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封闭与对外开放的矛盾,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恶化与城市人居环境改善的矛盾,职工下岗失业增加、群众生活困难与社会稳定的矛盾等。作为小城市,比大型资源型城市的矛盾更为突出,其产业结构的单一性更明显,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更强,一旦走入下滑阶段将给城市和人口带来重大的打击,因此解决资源型小城市存在的问题更为迫切,发展生态经济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介休城市生态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1.经济增长形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多数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方式为粗放型,小城市更加严峻,教育水平的限制使得人们的节约意识淡薄,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后续还有一些相关的水泥、化工产品,但是都属于附属产品。介休的城市经济发展不仅仅依赖于自身的资源,相邻的孝义、灵石都有比介休更多的矿产资源,但是介休作为相对中心城市,对周边矿区自然资源进行系统整合控制,因此使得介休矿业成为支柱产业。2011年,介休完成GDp168亿元,增长8.4%。以耗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附加值低、利润流失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线性发展模式,不仅使资源型产业自身发展缺少可持续性,而且造成资源富集地区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单一等比较严重的发展问题。

2.生产过程相对落后,环境污染巨大。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紊乱主要体现为生态环境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徐州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长期高强度资源开采造成了较严重的生态破坏。由于介休有很多国营或民营的煤炭、钢铁和水泥制品工业,这些行业都是高耗能、低产出、高污染的行业,介休濒临汾河,排污量的大量增加造成水污染较严重,加之其本身水资源储量很低,居民生活用水受到严重威胁。空气污染也很严重,硫化物、碳化物排放量大,空气中的粉尘量很高,给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并且有损城市形象。

3.产业结构单一,生态产业发展薄弱。资源型小城市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主要以工业为主,并且处于工业产业的价值链低端,基本上是以资源加工型产业为主,农业、服务业发展空间小,生态产业发展受阻。据2010年统计年鉴显示,介休市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1400346万元,第一产业27923万元,第二产业1053549万元,第三产业318874,人均产值为35918元。由此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在介休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经济结构很单一,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偏向重工业,产业结构发育不良,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较弱,不能实现经济持久的竞争力,并且阻碍产业结构升级,严重制约城市生态经济的发展。

4.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就业形势严峻。目前依托于矿产资源发展的企业职工工资较高,而第一、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工资处于较低的水平,行业工资的差距较大;另外,城镇居民的收入要远高于农村居民的收入,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明显,造成居民收入呈现两极分化的状况。2009年介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400元,而农村人均纯收入只有5732元。介休的就业岗位基本已经饱和,加之20世纪80年代人口出生高峰,进入21世纪,就业岗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失业人口就不断增加,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并且由于矿区的无节制开采使得很多耕地变为废地,没有耕种的土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出现了,使得整个城市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5.城市布局缺乏层次,基础设施滞后。介休近郊有很多污染严重的企业,并且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对城市规划有很大限制。并且由于地形的限制,介休的城市只能向东北进行延伸,西南区的老城区街道狭窄、交通环境差,道路基本上年久失修,介休火车站的客流量也相对较大,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城市拥堵。在整个城市的布局上缺少系统性,城市功能相对单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6.缺乏区位优势,产业人才吸引力低。介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交通、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其他各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对产业转移的吸引力较低,加上城市位于中部较落后地区,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很低,使得介休的经济增长一直处于低水平粗放型,污染更加严重、浪费无度。如果资源真的枯竭,城市发展将更加缺乏潜力,对人才和外资的吸引力就更差,就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非生态经济圈,并将一直恶化下去,城市将会走向落后方向。

三、实现介休城市生态经济建设的政策建议

1.引进先进人才与技术,改善粗放型增长方式。引进高水平人才并发挥科技进步的作用,以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科技和人才的作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政府要搭建平台、加强引导,创造利于科技人才发展的环境。在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加大技术的投入,减少资源的浪费,努力创建新型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可以通过创建生态农业园,开发沼气资源,形成新型生态农业新格局。介休铁巩循环农业园区的发展,让人眼前一亮。其设施蔬菜种植形成品种优良化、栽培科学化、生产标准化、产品无害化。园区发展仅一年时间,通过多次外出参观学习,在种植安排、品种选择、新技术应用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按照远景规划,他们将充分发挥规模优势,走农业现代化循环经济的模式。

2.完善环境检测系统,降低生态破坏程度。推进企业违法行为公告制度和排污限期削减制度,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在生态工业建设过程中,对废水、废气和废渣进行制度化监测,建立取保制度,鼓励群众进行监督。相关企业要提升环保治理技术,进行清洁生产,实现减排目标,并在限期内进行治理,能在排污权交易制度上进行探索,允许进行排污权交易,以保证排放污染排放的减少。按照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的思路,着力延长煤焦化、煤气化、煤焦电钢铁、硅加工等产业链条,提高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废渣、矿井水等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全面推进各类产业特别是煤焦传统产业循环化发展。

3.发展第一、三产业,形成多层次产业结构。由于介休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很低,具有较强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优势采取循环养殖的方式,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当地优势的旅游资源,建设生态旅游城市,介休后土庙、绵山、秦柏、张壁古堡、洪山瓷窑和史公塔都是介休重要的自然、人文景观,但目前开发程度都偏低,因此介休的第三产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洪山瓷窑的制作工艺也应被充分利用,发扬光大,促进介休陶瓷业的发展,同时还能充分利用煤炭制作后期的一些废弃物进行再利用。

4.鼓励中小生态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介休的企业类型比较单一,大部分都是围绕煤炭资源来生存的。由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发旅游资源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借鉴湘潭的经验,在郊区进行生态养殖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最好能够形成规模化经营,除了能形成特色经济模式,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增加中小企业的建设,并充分发挥其灵活性的优势,来解决大批的失业难题。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将农业扩产到二三产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立足当地资源,向基础、支柱和主导产业有效输入劳动力。

5.加强政府投入,优化城市格局和基础设施。根据城市绿化的要求,一方面将经济向东北方向扩展,拟建新区,解决老城区的交通生活压力,并进一步改善市区的人口压力。以绿化为主线,注重城市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加大政府投入,改善旧城区的道路环境,并且兴建公园广场,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为人们休闲娱乐提供更多的场所。有效利用有限的国土资源,解决越来越多的住房、企业发展的需要。

6.改善生态软环境,提升城市吸引力。改善生态软环境需要政府为人才和外资的引进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政策支持。因为人才的引进可以改变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现状,可以提升经济增长方式,生态经济型人才的引进会大大改善介休经济的生产方式、产业的结构。而对外资的吸引带来了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形成多样化的生态产业结构,并且吸收大量闲散劳动力,解决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四、结语

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重大压力,资源型小城市面临的压力更大,一旦资源消耗殆尽,会给城市的经济、产业结构、就业等各方面以致命的打击,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影响和谐社会的发展,因此以生态经济为引导,使得资源环境得到改善,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发展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王如松.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城市[J].学术月刊.2007(7)

[2]雷利华.浅论广州城市生态经济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09(28):129~130

[3]张华见,张智光.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经济建设分析[J].生态经济.2011(11):66~71

[4]李昊,邓军,王庆飞.我国矿业循环经济研究——以铝土矿资源为例[J].经济问题.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