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案十篇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案十篇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50:41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案篇1

【关键词】群文阅读话题探究反思

群文阅读是新课程背景下悄然兴起的阅读教学方式,是教师阅读教学大胆的尝试与破冰创新,是学生自主阅读与集体共建的新天地,可以说,是合作教学模式下,阅读教学的新尝试。笔者在本文的教学实践,站在新课程改革的高地,基于初中英语课程的学科特征,立足学生英语阅读发展的实际需求,就如何打通群文阅读这条通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通幽小径,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教学浅见。

1.巧立话题,精选群文

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较之小学阶段逐步走向精细化,难度加深,广度外延,无论是对教还是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英语阅读作为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由篇到群的阅读教学更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根据本课或者本单元所学的主要知识点或内容,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吗,巧立阅读话题,并围绕这个话题,精心整合阅读材料,既有本单元以该话题相关的教材资源,又有围绕该话题展开的课外资源。

教学牛津版初中英语8BUnit2travelling这单元后,考虑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travelling”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习惯,大部分学生都有和家人、朋友一同旅行出游的生活体验。因此,在本单元的群文阅读活动中,笔者以“ilovetravelling”为主题,挑选了4则以“travelling”有关的阅读材料,阅读材料围绕“thebenefitoftravelling”、“Somepopulartouristattractionsaroundtheworld”、“enjoyyourtravelling”展开,引导学生们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对这个话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2.小组探究,群文共享

群文阅读尤其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主张通过师生之间的集体共建,小组之间的互动交流,达成群文阅读的共识,实现群文阅读经验共享,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所给阅读材料及提出的相应任务,结合所学知识,一同剖析文章,探究问题答案,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牛津版初中英语7BUnit3SantaClausisComingtown时,笔者考虑到初中阶段的学生生活经验较为丰富,他们对各种中西方传统节日有着高度的兴趣以及自己的生活体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一改为学生们准备好群文阅读材料的习惯,而是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了中西方不同节日的庆祝图片,这些节日有的是本单元学生们刚刚接触的,有的则是单元知识之外的(e.g.Christmas/easter/Halloween/aprilFool’sDay/DragonBoatFestival/mid-autumnDay),每个小组以抽签的方式挑选出一个节日,并根据所选中的节日,展开小组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每个小组不仅要挑选出一则以这个节日有关的阅读材料,还要设计相应问题,并就这个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风俗习惯进行汇总共享。在这个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充当学习的主人,以小组分工的互动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群文阅读的过程中。

3.渗透反思,“阅”然纸上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解析能力与判断能力等思维力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英语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基于学生的认知特征,强调阅读过程中的反思性学习,引导学生学会细嚼慢咽地反刍知识,并在这个过程当中,发现新问题,学会新知识,从而达到用英语做事情的教学目的,实现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发展的教学本意。

教学牛津版初中英语9aUnit5Films这单元时,笔者挑选了一组学生们颇感兴趣的电影节目介绍,如titanic、ForrestGump、moderntimes等,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任务型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在任务完成后,笔者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阅读笔记,并对小组成员的笔记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意见,在此基础上弥补自己笔记的不足。在这个阅读笔记分享的过程中,笔者将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就小组成员的阅读笔记进行交错性评分(等级制,分别a/B/C级),并将评分结果纳入群文阅读活动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中,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渗透反思性的学习理念,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内在动机,帮助学生养成做好阅读笔记的良好学习习惯。

总之,群文阅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还处于启蒙发展阶段,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潜能。笔者以为,群文阅读的教学思想对于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逻辑思维,促进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大胆尝试,致力于开拓学生的英语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发扬学生英语合作学习的精神,达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1]左春梅.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0(25).

[2]陆玉兰.让英语课堂洋溢创新之彩[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9).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案篇2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名著导读;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040-01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其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自学能力。核心是注重方法,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想以初中生名著导读这一具体学习活动,来谈一谈如何在初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具体实施研究性学习方案。

一、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的现实背景

目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到底如何呢?

“据《中学生百科》编辑部对全国50个城市的初中生作的问卷调查统计:有阅读课外书习惯的同学占28.7℅,无聊时才看课外书的同学占43.2℅,极少阅读课外书的同学占2.6℅。何况这里的课外书还包括一些品味低下的卡通漫画、言情小说、网络小说等书籍,可见,真正有文学阅读习惯的学生确实太少,目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

所以,改变课外阅读现状实属当务之急。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内容及预期目标

那么在初中语文的名著导读教学活动中,到底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方案呢?本人认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关键。

1、积极指导课外文学名著阅读行之有效的方法

首先,每天课外活动时间利用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开展即兴演讲比赛;提高学生阅读课外名著的强烈兴趣。

其次,组织集中阅读,各个班级每周有一次阅读课,在这个时间,组织学生到校图书馆、阅览室进行集中阅读,每次读前确定一两个阅读专题,指导学生定向阅读,并布置学生写读书笔记;

再次,倡导假期阅读,让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中外文学名著选读活动,

借以激发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2、努力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信念

教师应千方百计使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良好阅读习惯,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回顾,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省,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

胡永生《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范例》(G)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3页;

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论》(G)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233页

3、预期成果

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学生的认真领悟,力争在初中三年内,在提高自身阅读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有明显地进步。

三、课题研究的操作措施及策略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在七至九年级课外阅读总量达到260万字以上,面对这些佳作,怎么才能让学生去主动地阅读呢?

1、课内课外超链接,使课内阅读与课外名著阅读合二为一

(1)开展名著导读课,授学生以渔,掌握相关阅读方法

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后,在名著导读课上,我先播放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的部分片段,学生们顿时被其精彩的内容深深地吸引。我抓住时机对同学们说:《水浒传》这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的小说,能给人智慧和启迪。同学们不妨课外去读一读《水浒传》这本书,肯定会获益匪浅。

(2)通过课文,以点带面,深入阅读所涉及的名著原作

如教学《杨修之死》时,我在讲了杨修之死的原因后;还向学生提出“曹操真是个小人吗?为什么他能够成为当时实力最强大的军阀呢?请同学们到《三国演义》中去寻找答案吧!”课后,学生中很快掀起了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的热潮。

2、渲染氛围,营造声势,开展各种有趣的阅读活动

那么如何才能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呢?

(1)精心打造教室图书角

在教室里设置一个图书角,图书角只摆放适合学生阅读的报纸杂志,另外学生还可推荐报刊。报刊由语文课代表专门负责购买、更换,经费源于班费。课余饭后,图书角往往是人气最旺之地。过了半个学期,那些原来不爱看书的学生也慢慢成为图书角的常客。

(2)组建班级网络读书沙龙班级网络读书沙龙是一个课外阅读发烧友的“协会”。我们知道,当前的中学生课后都喜欢上QQ,我班在网络上建立一个阅读QQ群,推选出群主,负责日常事务。班级网络读书沙龙的组建,为班上学生提供了长期坚持课外阅读的精神动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3)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这些阅读方法主要有:1、圈点勾画阅读法;2、对比阅读法;3、创造性阅读法等等。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一)导读阶段(每学期安排1-2课时)本阶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名著导读”的相关内容,然后布置阅读任务、明确阅读要求、统一阅读进度。

(二)积累性阅读阶段(每学期安排10周左右)本阶段要求学生以泛读为主,每周阅读所读名著的部分内容。每周设计作业如下:1、摘抄语段2、内容概括3、写读后感。

(三)探究性阅读阶段(每学期安排2周左右)在此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四)总结阶段(每学期安排2周左右)在此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一学期以来所进行的名著阅读情况,进行大总结。

本人认为在名著导读领域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很重大的意义:

首先:可以让每位学生能真正地阅读那些文采斐然的、有着重大教育意义的中国、世界名著。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列出了初中生名著导读的书目,无论是文学色彩,还是教育意义,都是我们现行课本所无法取代的!如果没有系统的阅读计划,具体的阅读指导,明确的阅读方法,是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真正地完成阅读任务的。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开展,使这成为可能。

其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必须找到一个引人入胜的切入口,才能更深入地开展下去!而名著导读因其阅读内容的生动性、有趣性,非常适合做这个切入口!

再次,以名著导读为例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索,能巧妙地、自然而然地把语文课内外学习联接起来,真正地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要想在名著导读方面能真正地把研究性学习方案开展下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我所要重点研究的!

我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在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方面一定会有重大收获的!

参考文献

[1]胡永生.《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范例》(G)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11.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案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技巧;阅读策略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英语教学中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更是重要的部分。本文试就初中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学理解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速读的能力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拓展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为阅读理解提供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素材。

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传统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反映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许多地方存在差异。因此,阅读再现文字描述的形象,需要熟悉和丰富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知识背景,有关的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学生只有以丰富的知识和社会经验作支持,才能充分利用其表象进行联想、推理、思维,才能促进理解所读内容。爱德华·t·霍乌认为“:理解课文的能力不仅取决于读者的语言知识,还取决于他或她的一般常识,以及在阅读的思维过程中这些常识在多大程度上被调动起来。”阅读开始前可通过头脑风暴使学生了解有关阅读话题知识,让学生讨论有关话题,并汇总他们的信息。

二、强化训练,加强阅读方法指导,培养学生多种阅读技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借助阅读理解的练习训练,培养学生科学阅读的方法。具体应指导学生做好如下几点:其一、带着问题阅读,这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让学生先读阅读文章提出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思考和查找问题答案,必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二、找关键句阅读。每篇文章或章节的首段和末段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是整篇文章的关键句所在,作者会在首段里陈述他的写作意图,也可能会在末段里对整个章节做出总结。其三、搜寻式跳读。跳读的目的是要从文章中查阅到所需要的某些特定的信息,要采取竖视视向阅读,对于每行的东西只读关键词,抓住中心点。一般关键词是指主语、宾语、文章标题、粗体字、黑体字、大写字、斜体字、画线部分等。其四、意群式阅读。意群阅读法是指以意群而不是以单词为最小阅读单位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它不仅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有利于句子的整体理解,避免逐词阅读逐词理解。其五、推理式阅读,即深层理解文章。这是在理解课文大意和具体事实后,运用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以及上下文关系对课文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从而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及作者的意图,识别作者的态度是赞成还是反对,是同情还是厌恶,或中立等。

三、注重对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策略的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首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同的阅读习惯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要引导学生学会直接用英语思维、记关键词、抓主旨。不要边读边译,这样影响速度,不能促进理解。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同时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逐字逐句地阅读。不要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单词上,这样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又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

其次、提高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分析综合是对文章进行逐词、逐句的分析,然后把文章综合起来进行思考。综合分析是从通读整篇文章入手,然后逐词、逐句分析,再综合成整篇文章。综合分析过程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对文章整体内容理解的教学,而摒弃那种陈旧的重在语言点的教学,郑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其三、教学中猜测词义技巧的渗透。指导学生准确地运用猜测词义技巧,例如:(1)根据构词法猜测,如前缀、后缀和复合词等。(2)通过对比同位关系来猜测。可以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追求故事意义,并且寻求阅读的乐趣。(3)根据语法结构猜测。(4)根据上下文提供的内容猜测。

其四、注重快速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水平。阅读速度加快能促使词句分析性阅读水平向综合性超句子话语阅读水平转化,从而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当然,速度不能离开理解而单独存在,有效的阅读意味着迅速而准确的理解。阅读速度要全面地考虑到读物的性质和难易度、阅读的目的和要求以及读者的理解水平,才能发挥作用。

总之,英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非一蹴而就,教师应重视阅读材料研究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教学教会学生进行学习、掌握和运用词汇、语句和篇章。通过各种阅读策略和技巧的渗透,切实训练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案篇4

关键词:阅读理解;阅读心境;瞬时记忆;准确表述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4-238-01

在初中语文考试中,阅读题起着区分优秀与中等学生的作用,是语文试卷中的重点和难点。现在的初中语文试卷由四大板块组成:积累运用(17分左右)、综合性学习(8分)、阅读理解(45分)、作文(50分)。前两部分差别很小,作文尽管分值最高,但毕竟评分标准不易确定,阅卷老师在给分时,绝大多数得分都在40分以上,也拉不开差距。阅读题往往有三到四篇阅读材料,是对考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由于选文有文意上的难度要求,涉及一定的内容背景、文史知识等,加上考生语言知识不足、阅读能力有限,在语文应试时会显得力不从心,得分不高。

结合学生平时的读书习惯和阅读训练表现来看,做阅读题时考生有些共同的特点:阅读速度慢,专注程度差,不善于把问题从材料中剥离出来,形成兴奋中心,阅读时感知记忆力弱,读过就忘,尤其是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常常漫不经心,或心猿意马,难以形成并维持良好的阅读心境。实践表明:在阅读中,除阅读的知识和能力因素外,阅读速度、阅读意志、阅读心境、阅读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深刻影响阅读测试的效果。那么,如何调控阅读心理,提高应试成绩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心境

我们发现有不少考生平时的阅读水平并不差,却因为阅读时轻敌、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不善于在关键时刻控制自己的阅读心境,使平时的水平无法正常发挥。保持良好的阅读心境,要以平常心来对待考试,做到平静、轻松、愉快,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专注地阅读、答题,克服应试的心理障碍。

二、注重平时的阅读训练,保持阅读状态

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阅读所需要的韧性、敏捷、专注等良好素质只能通过足够的阅读实践才能培养。平时多读、熟读名家名篇、报刊杂志,保持阅读状态,注意随机性阅读与准备性阅读相结合,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分析、想象、比较、综合、概括,保证阅读质的提高。

三、掌握阅读方法、技巧,培养瞬时记忆能力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讲究方法很重要。速读、略读、精读、比较阅读等,初中学生必须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做阅读题时还必须具有良好的瞬时记忆能力,:如,学会辨认段落中的中心句、支撑句、总结句和主干句,学会筛选段落中重要信息,把握重点;要加强概括能力,小到一个词的作用,大到全文主旨的提取,都要转化成考生的内部语言,为自己所用。

四、准确表述,拓展延伸

做阅读题,在读懂的基础上,最终要用文字表述在试卷上。表述要准确规范、抓住要点。回答既要一针见血,又要拓展延伸,把答案写长一点,写细致一点,这样阅卷老师也会给出人情分。

总之,阅读理解尽管很难,但也是有规律可循,有办法提高的。只要调整阅读心态,平时扎实训练,掌握技巧和方法,准确表述,就一定能在初中语文应试中提高成绩。

(上接237页)练、学生课外阅读等。

在每项常规活动开展之前,应该作好辅导工作,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要点。把握好审查关,力求学生开展活动之前,能成竹在胸。这样,活动每成功一次都是对学生的激励,都是对学生信心的提高。

专题活动――即学生创意几个语文活动。根据发展学生素质和掌握语文相关知识的需要,可以建议学生创意并开展几个具有特色的专题活动。活动群策群力,活动的拟题、方案的策划、具体实施过程都由学生完成。学生对整个过程的参与,就是一次经历的丰富,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能力培养的过程。

三、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统一认识,形成共识。由于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有的学生担心会影响学习成绩,因此,会或多或少存有顾虑,因而公司成立之初,有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应该做好充分的宣传工作,告诫学生为将来做好准备。

其次,需要协调好家长及其他老师的关系。任何一项工作,都牵涉方方面面,何况开展公司化的语文教学。家长同样会担心学习受影响,其他教师也会担心学生兴趣太高,花的时间太多而挤占其它学科的学习时间,所以一切活动,尽可能在课内解决。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案篇5

学会阅读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如果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未在基础教育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未来的竞争力将大受考验。因此,语文教师指导阅读教学重心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阅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上。

单篇文章阅读、多篇文章阅读、整本书阅读、多种相关文章类比阅读,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几种阅读方式。群文阅读,让我们看到阅读教学的另一种可能,尽管似乎还蒙着一层面纱,但是我们还是感觉到了让课内实现大量阅读有了实施路径。为了让学生学会多篇文章的阅读,重庆市忠县民族中学开展了群文阅读教学的课题研究,并举行了群文阅读教学的有关研讨活动,以利有效地更新了教师阅读教学的意识,改革了教师阅读教学的模式,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在一个特定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类别)。群文阅读教学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质量和速度,更加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体验以及阅读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利用默读和浏览策略,发挥群文阅读的优势与单文阅读不同的是:单篇阅读教学侧重于精读,而群文学习多采用略读、默读、浏览、边读边思考等不同的方式进行。我们提倡的群文阅读,不像平时传统精读课文那样去逐字逐句地肢解文章式分析、品鉴、大段大段地朗读,课堂上也没有额外单独安排时间扫除生字障碍等方式。说心里话,在一个特定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难点还是挺多的,但是从课堂现场实际教学效果观察来看,这并没有影响学生的阅读,没有影响学生抓取信息,没有影响学生整体上的理解。况且就事而论,像神话故事《女娲造人》的教学内容是在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对很多现象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而产生的神话故事,神话不是某个人遣词造句创作出来的,是原始人的集体智慧,是通过口耳来代代相传的,因此,神话源于口头文学。作为口头文学,没有必要把过多精力放在体会、咀嚼、品味语言上,因为它的语言不是“结构化和过度修饰”的语言。因此,“群文阅读”的课堂是需要我们对“默读和浏览”等阅读方式的价值有着充分认识的课堂。

默读、浏览,是侧重于大量信息处理的有效阅读方式,是侧重思考的阅读。在教学中,要想锻炼并且提升学生的默读、浏览水平,课堂里提出方向明确的高质量的探究性问题是关键,简单地讲,富有成效的默读和浏览总是伴随着“好问题”的,否则,就是流于形式。笔者的“群文阅读”课中,在群文比较中提出了三个主干问题:你发现读各个国家创世神话的个性特征了吗?你发现各国创世神话的相近之处了吗?为什么各国创世神话会有如此多的相似点?每一个问题都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每一个问题都把学生带入到群文阅读情景中,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学生将“群文”横向联系起来读,并且让学生的知识储备、思考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我相信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是会有收获的。在信息时代,获得信息没有问题,如何筛选信息,获取有用的知识,形成新的概念,新的思想,这是简单的单一课堂教学永远无法达到的。习得方法比获得知识更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阅读策略是知道在什么时候运用什么阅读方法或手段,更具有规律性、普适性。群文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从多篇文章阅读中获取丰富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整合信息、质疑讨论等群文阅读的策略。

可见,群文阅读有其独特的优势。

2.利用群文阅读中的小组对话和讨论策略,拓展思维深度和广度

记得有人曾说过:“这是一个合作的时代,我真切的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学会小组合作,学会跟人合作,这很重要。”群文阅读,就是将传统课堂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分享对话等读书会形式的学习,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群文阅读就正好还权于学生,极大的解放了学生的“生产力”。

阅读课中的讨论,可参与性,开放,多面向,是群文阅读中人文的讨论突出的特点,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角度,每个学生都可以补充、发表自己的观点,有话可说。知识储备、阅读视野、想象推理能力不同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答案,答案是不尽相同的,这就很多篇文章放在一起阅读的优势。由于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可以自由选取喜欢的文章内容,加上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不作简单的对与错的判断,而是充分鼓励、引导、点拨、启发,给学生创造一个坦率、自由、富有探索性的氛围。“你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你太厉害了,竟能发现这一点,你能再解释一下吗”、“说句实话,我不太同意你的观点,我可以把我个人的想法说出来吗”……课堂里有好多这样的课堂用语,可见群文阅读是建立在学生是否有讨论意识和技术的基础上的,试想一下,如果在小组讨论时,讨论成员消极对待,拖延时间,重复话语,甚至互相扯皮,讨论完全就是浪费时间,所谓讨论的积极意义只停留在了理论上。

3.利用群文阅读比较策略,凸显群文阅读中的亮点“比较”应该是群文阅读用得最多的阅读策略:横向章节同类比较、纵向难易比较、大略地比较、细致地比较、比较相同点、比较不同点、比较内容方面的、比较表达形式方面的……,“比较”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有发现探索并领悟。

在《女娲造人》这一类文群文阅读,笔者让学生比较神话与《万物简史》中对宇宙产生的科学描述,一比较,学生就明了了神话与科学的差别,学生就不会从科学和逻辑的角度较真神话的科学性、合理性了,因为神话的结构原本就是脱离心智的文学结构。再次让学生收集比较各国创世神话的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学生立即就明白了神话原来有其独有的鲜明的地域特点、民族元素,所以当学生重读相同类别的文章的时候,眼光变得敏锐起来,他们可以从地名、地貌的复杂性、数量词、劳动工具等多个角度看到了世界神话故事中的“中国元素”。最后是比较各国神话的异同点,从而引出疑问:为什么无论哪个国家的创世神话里都有一个“大神”?为什么为什么各国神话都不约而同认为是神的身体变成了世界的万物?通过疑问,进而猜测,让我们感到非常兴奋的是学生不但感受了原始人类对于创世的神奇想象,而且初步地感知人类的原始智慧和初始心理结构。

其实,这些疑问和猜测很多是神话学家多年研究后才有的“发现”,但是经由老师将一些不连续文本有意放在了一起,并引导学生去群文比较阅读,“发现”的周期和难度大大缩短和降低了。这种课堂上的“发现”的意义虽然不能和神话学家的“发现”相提并论,但在教学意义层面,确实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可见,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是传统模式不可比拟的。

4.利用群文阅读探究思考策略,提升阅读中的思考效率群文阅读中不光是要读,而且还要大胆探索思考。如果仅仅是盲目加大了阅读量,而不引导学生通过推论、比较、猜测、反思等方法对于文本进行探究性思考,显然只会让群文阅读活动是流于形式的,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并且徒然浪费时间与精力。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案篇6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是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前提,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学生需充分的独立自主的、个性化的阅读。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首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1)读正确。即字字读准,包括生字、轻声、变调、儿化等,还要重视纠正地方音;要做到不重字,不添字,不颠倒、重复字句;(2)读通顺,读出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句子之间的停顿和段落之间的停顿。同时要求学生用笔勾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3)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不懂的地方打上“?”号,这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然后检查初读的效果。抽学生个别读生字词、读课文,切记不要齐读,以便学生对读的效果进行评价,以便教师或学生对容易读错的字、词给予指导。对于写了一件什么事,教师以最简单的句式引导学生概括: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了?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认识,初步的感知。

二、细读课文,质疑问难

目前,中年级的阅读教学有一种倾向,那就是重感悟,轻质疑。中国传统的阅读教学经验是熟读精思。朱熹认为:读书要“有疑”,从疑而悟。在这一环节中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因为默读有利于思考。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默读时,学生做到不指读,不出声,不动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将不懂的词语、句子或其它的问题提出来。教师将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有的可直接板书在黑板上,以便有针对性地教学。

三、精读课文,释疑解难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对话,就提出的问题,要善于疏导,进行归纳,明确哪些问题学生之间能够自己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师生共同解决。突出重点、难点问题,“顺学而导”、“以学定教”。

字词方面的问题,有的教师稍作提示,学生思考解决;有的联系上下文;有的查阅工具书或资料;有的出示图片让学生理解;有的让学生在游戏,表演中感悟、理解;还有的可让学生讨论、动手实验,调查了解等方式解决。

对课文内容方面的问题,有的有明显答案或隐含答案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而对含义深刻的文章的重点句子,教师着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体会,读中感悟。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中,理解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我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呈现句子的训练的:

(1)小组读,想一想,读了这一段,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板书:鱼多,课件出示海底鱼1)

(2)都有哪些鱼呢?作者是怎么有条有理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板书:“有的……有的……有的”(说一说)

(3)这些鱼真是美极了。想看一看吗?(出示课件鱼2)

(4)你能找到课文中写鱼的种类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吗?自己先练一练。(生自由读)

(5)再读读第四自然段,找一找哪些词语也告诉我们鱼很多,把它们圈一圈,划一划。

生异口同声:成群结队、穿来穿去、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找得很准,咱们在读课文的时候特别要注意这些词语。你能读好这些句子吗?(出示相关句子、生读、生评价)

师:读了课文,看了图片,又划了词语,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了吗?

小结:读书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读读、看看、划划的方法来帮助自己读懂。

(6)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的理解。至于朗读的技巧,如语速的快慢、语词的升降、语音的轻重则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读,读中文中体会、领悟,当然适当的时候教师作必要的范读。根据不同的体裁,学生还可以分角色朗读。

四、诵读课文,积累语言

课文是范文,是文质兼美的精品,要通过熟读,达到诵读,这是读书语言内化的好方法,是积累语言的好途径。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将那些优美的词语、句子和段落摘抄在积累本上。鼓劲学生在平时的小练笔中使用优美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五、拓展阅读,课外延伸

教科书是基本的,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唯一的、全部的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案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初探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文,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教学一直伴随其始终,在近几年兴起的“群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更是重中之重,教师在把握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趋势的情况下,还要各方面进行试验、调整,让“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它的作用。

一、“群文阅读”概述

“群文阅读”是近几年出现在语文教育中的新词语,“群文”一词最早由台湾学者赵镜中提出的,“群文阅读”指的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选择一组文章,进行集中阅读、学习,最后教师和学生通过学习探讨,达成共同认识的语文教学形式。“群文阅读”既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尝试,也可以说是一种阅读方法的总结。由于之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单篇文章教学为主,而“群文阅读”则是同一题材或同一类型文章的教学,课堂教学比较集中,也具有概括性。

二、初探

1.不同作者相同主题的群文阅读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组是综合性学习,阅读材料中有三篇是写老师的文章,我把这三篇《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和第五组里的《最好的老师》,课堂作业本中的阅读材料魏巍的《我的老师》组织起来,主题是“难忘的老师”。在连续的两节课70分钟时间里,让学生完成五篇文章的阅读,并书面完成老师的两个阅读任务:①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喜欢的理由是什么?②在关于老师的记忆中,相信你也储存了许多珍宝,把你最美的记忆捧出来与大家分享。上课过程中,老师除了开头布置阅读任务、中途巡视学生阅读情况,教室里很安静,学生们在忙碌着看书、思考、记录、答题,也可以说是两节很清冷的课。课堂教学效果呢?我们来看看学生们的答案吧。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最喜欢王老师,理由是他尊重每一个学生,心中没有“差生”的概念;近三分之一的同学最喜欢怀特森老师,理由是他教导学生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关于记忆中的珍宝,学生们或喜欢善良温柔、心灵手巧的赵老师,或喜欢有时严厉有时幽默却又和蔼的王老师,或喜欢循循善诱、谆谆教导的陈老师,还有学生喜欢会讲冷笑话的孟老师。从学生对两个问题的回答看,学生完全理解了课文内容,并且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老师。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迁移和运用,只有能够举一反三,方能谈得上理解。”在这样的群文阅读课上,老师没有不停地追问,没有不停地对知识条分缕析,学生怀着对老师的思念,用各自的情怀保留了一种心境,成了一个精神丰盈的独立的个体。

2.同一作者不同文本的群文阅读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案篇8

【关键词】阅读教学激趣教学活动实效

一、问题的提出

阅读是中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阅读教学也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体。从Goforit!新目标教材八年级开始,每单元都有1-2篇阅读材料,这些材料不仅篇幅长,且生词多,语法复杂,确实有一定的教学难度。这就是我们一线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现实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仍有许多英语教师采用传统的阅读教学,如先教单词,讲语法,后阅读做题并逐句讲解,采取“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教师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学生只把眼光停留在字、词、句上,多数学生只是机械地听课,记笔记,并未真正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久而久之,学生上英语阅读课往往会缺乏兴趣,出现了厌倦、反感情绪,并产生紧张畏惧心理,学生无法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思考,阅读效果不佳。

为改变以上状况,在阅读教学中,我大胆尝试,创设激趣任务教学活动。

二、创设激趣型阅读教学活动的意义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激趣型阅读教学活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

1.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尽可能通过提供趣味性教强的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教育部,2003)。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

2.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

初中生一方面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充满兴趣,另一方面,他们思想活跃、善于联想、勇于创新,喜欢带着兴趣去探求事物的根源(郑和钧、邓京华,1995)。创设激趣型教学活动符合初中生年龄心理特征,能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3.符合教育心理学理论。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关键。只有让学生感到新奇,产生兴趣和获得快乐,他们在学习上才能积极主动,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激趣型教学正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旨的。

4.有助于阅读课的教学。

从阅读课的特点看,篇幅长,生词多,语法结构复杂等,但他们都是围绕着某个事件或故事展开的,而且这些事件跟学生的实际生活或多或少都有联系,若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激趣型教学活动,更能激起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三、在阅读课中创设激趣型教学活动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把握新课程标准目标要求,在阅读课的各个环节中,努力创设激趣型教学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把热情和注意力投入到阅读中。以下是我在阅读课中创设激趣型教学活动的实例,让学生真正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阅读任务。

1.阅读前(pre-reading)

阅读前导入环节的有趣设计和操作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一方面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启发学生对新背景知识的思考;另一方面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外吸引至课内,积极主动地转入上课的状态,为下一步教学做好热身和铺垫。下面是我在阅读导入环节中创设激趣型教学活动:

[案例1]

在授课九年级Unit1Reading:Howdoyoulearnbest?事先我知道班上有一位同学(misswen)已经拿到了去美国定居的签证,不久将要前往美国,可她的英语目前还不是很好,需要在短时间里提高,于是我抓住这一实例,通过设计情景提出有趣的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让同学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回答。

t:iknowmisswenhasgotthevisatoamerica.Sheisgoingtoamericaandwilllivethere.Butnowherenglishisnotsogood.Shewantstoimproveherenglishinashorttime.Canyoutellherhowtostudyenglishwell?

因这是自己班同学当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每位同学都非常积极地回答,帮她出谋划策。

S1:Byreadingmoreenglishbooks.

S2:Bylisteningtothetapescarefully.

……….

t:Yourwaysoflearningenglishareallverygood.Youknowdifferentstudenthasdifferentwaysoflearningenglish.Somewaysoflearningenglisharesuccessful,butsomearenotsuccessful.nowlet'sreadthearticletofindoutwhichisthebestwaytoimproveenglishwell.

这样,在老师的诱导下,学生都迫不及待帮她解决问题,他们都积极兴奋地投入阅读,就连“学困生”也在尽力阅读帮找学好英语的最佳途径。

[案例2]

在授课九年级Unit3teenagersshouldbeallowedtochoosetheirownclothes中有关“Rules”阅读文章,我是这样设计活动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

t:whatschoolrulesdoyouhave?

S1:ourschoolwon'tletuswearjeansatschool.

S2:wemustn'thavelonghair.iwanttohavelonghair.it'scool.

S3:wearen'tallowedtowearourownclothes.

……….

在问及Doyouagreetheserules?时,有的同学回答Yes,有的回答no;学生对“仪表”。

非常关注,紧接着我“趁热打铁”说:todaywearegoingtoreadanarticle.inthisarticle,therearesomenewdifferentideasaboutschoolrules.Someareveryinterestinganduseful.maybeweagreewiththem.anditalsotellsuswhataretherulesthatateenagershouldobey?nowlet'sreadthearticleandfindout.在我的激发下,学生很好奇地进入到阅读。

2.阅读中(while-reading)

在阅读环节中,同样我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有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有兴趣地投入阅读理解并完成阅读任务。

[案例3]

在授课八年级下Unit2whatshouldido?Reading“maybeyoushouldlearntorelax!”中,我通过设计有趣的简笔画“图式结构”题,让学生带着好奇性、趣味性阅读文章,通过“图式”题的提示,学生对文章中的细节信息进行提炼,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填写信息表。然后分小组代表来抢答。

answers:1.Lotsofhomework/tests2.teacherscomplainaboutteachingtiredSs

3.addmoreclass.4.notgivingSstimeandfreedom5.takekidstomanyafter-schoolactivitiesparingownwithotherchildrenpetitionbetweenfamiliesstartsataveryyoungage.8.tryingtoplankids'lives9.notgivingkidsmuchtimeandfreedomtorelax。

通过笔者设计出比喻、形象性的示意图,并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每位学生都有兴趣地积极地阅读该文章,阅读效果提高。

[案例4]

授课九年级Unit8Reading:Beingavolunteerisgreat.我先播放汶川大地震部分片段,让学生重温过去;之后,我对学生说现在汶川正处于恢复重建中,假如我们作为自愿者被派到那里,你们可以做些什么?接着让学生填写个人信息,开展Group-work,接着选小组长在全班作汇报.

紧接着我又呈现任务活动表,向学生说明我们几位亲密的笔友也要当自愿者去汶川,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并填写自己pen-friends信息。

刚刚讨论了自己的情况,接着填写并讨论自己pen-friends的情况,这样学生达到了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拉近了师生间、同学间的距离,学生在这样设计的情景活动中始终保持着愉快轻松的心情,阅读效率很好。

3.阅读后(post-reading)

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心理流程来看:涣散――渐次集中――高度集中――开始衰退是注意力演进的一般规律(邵利群,2008)。所以,要保证教学过程的流畅性、顺利性,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剩余短暂的时间,抓好“读后”关键环节。经过前两个环节的活动,学生的精力减退,注意力不强,为此,我经常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再次激发学生的兴趣,使知识的学习得到巩固和升华。例如:

(1)开展阅读朗读大比拼:先让全班认真完整地听录音,注意正确的发音和语调等,接着全班朗读,谁先读完,谁先坐下(起立读书,注意力会更集中);为避免“滥竽充数”或采取小组比拼、分角色表演等,让同学作评委,学生积极性高涨。

(2)师生间、小组间、同桌间开展问答或讨论,如就[案例1]在小组中开展学习经验交流;就[案例2]让学生开展讨论和辩论whatrulesshouldSsobey?活动;就[案例3]分小组讨论theadvantages&DisadvantagesofSs'pressure.学生热情高涨。

(3)根据图例、表格提供的信息或关键词,让学生叙述课文大意或仿写作文等。就[案例3]、[案例4]让学生比赛叙述或仿写作文。

四、创设激趣型阅读教学活动的思考

1.不为激趣而激趣。

创设激趣型阅读教学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设计有效的、趣味性强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并高效地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所以,教师必须以运用语言、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为目标(夏飞华,2006)。

2.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经验、兴趣为出发点。初中生思维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对知识的渴望强烈,所以,英语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内心世界和兴趣爱好,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3.活动要有可操作性。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设计活动的难度层次,若难度太大,学生不仅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反而更会挫伤其积极性;另外,设计的活动任务要具体化,要有足够的语言信息,这样学生通过个人或小组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同上)。

【参考文献】

[1]丁琳,陶战勇.2005.阅读教学中的图表运用例谈[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5):29-30

[2]周敏.2006.任务型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和反思[J].中小学外语教学,(10):17-20

[3]夏飞华.2006.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创设激趣型教学活动[J].中小学外语教学,(11):7-12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案篇9

一、巧设问题,激发阅读兴趣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最为常用的方法是“问题情景”法。课堂提问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经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提问设计要有阶梯性,层层递进,要得体、精巧,能起到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和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表达的欲望和习惯,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促使他们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同时,老师提问要有质量,提的问题要明确具体,要有启发性,难易适中,能为学生所理解,符合学生的水平,使学生有思路可循,另外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1)提出的问题能让学生通过略读就能快速在语篇中找到明确的答案,帮助他们获取对语篇的完整印象,训练学生整体理解、快速阅读的技能。(2)提出一些推断性问题,让学生通过精读领会语篇的细节。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概括等思维能力。(3)提出一些延伸性问题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创造性思维。

二、设计好教学步骤,引导好学生阅读

1、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获取对语篇的完整印象并掌握其大意

要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阅读速度,提高概述能力。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呢?(1)要使学生摆脱母语干扰,直接语群句义。(2)培养他们在阅读中学会猜词能力,推理归纳能力。(3)培养他们在语言环境中,抓住文章脉络,掠过不必要知道的生词或通过构词法猜一猜某些生词。(4)规定学生每周定时定量的去阅读。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要看课文,以培养他们的记忆和判断能力。这样学生通过快速阅读,了解材料内容,很快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有成功感,提高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

2、精读全文,掌握语言点及重要信息

学生读文章整体熟悉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精读文章中,要学会处理词汇、语言点,促进学生加强对段落的理解,理顺事件发生的顺序。这样加深对句子章节、文章的理解,体验作者意图、态度、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分析能力。针对有碍于阅读理解的内容,采取“疏导法”,教学生抓住重点句、重点词,摆脱不必要的困扰;针对阅读中的重要知识,采用“点导法”,并且把重要语言点发挥下去。例如:文章中insist的用法insistthat从句/ondoingsth,instantly=atonce,attheageof=whensomebodywas…,andsoon.精读完之后,回答这样几个问题:

(1)whathadaudreyHepburnbeenbeforeshebecameaHollywoodsuperstar?

(2)whenandwheredidaudreymeetColette?

(3)whichplaydidshewinthetonyawards?

(4)Howmanyoscarnominationsdidsheearn?

(5)whenandwhydidthepresidentoftheUnitedStatespresentherwiththepresidentialmedalofFreedom?

(6)whendidshepassaway?

回答好以后,再要求学生找出关于hadbeen结构的句子,再作理解,为学本单元语法作铺垫。

3、要求学生深读全文,领悟中心思想

文章大意和重要语言点被了解之后,我们主要研究文章中心思想。这种题目在历年中考阅读理解中常见,一般是在第一题或最后一题。题型一般分为:这篇文章哪个标题最好,文章中某个人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猜一猜文章中某件事的结果如何,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读通文章,还要深读文章,发挥他们的潜能,引起发散性思维,从而对文章的全面理解和认识,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自学英语的目的。

三、阅读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智能和综合素质

阅读能力与学生的兴趣志向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改善学生语言学习心理环境作为重要的工作。增强学生学习语言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去投入学习。还要创设条件使学生产生语言学习的成功喜悦。让学生互相讨论以前学过描述人物性格的词,这样不但复学旧知识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展开想象,增强主人翁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阅读课还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竞争能力。例如:分组讨论时,组与组之间比赛,哪组回答的问题多、准确率高,就算哪组赢。

四、无论在哪方面教学,我们作为教师对学生的教学都要反馈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案篇10

【关键词】阅读焦虑本真

一、引言

1.问题的提出。研究第二语言阅读的专家Clarke(1977)认为,“阅读是读者与文章(或作者)的交流过程,宛如两人面对面谈话,有问有答”。然而现阶段许多中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常常感到阅读焦虑,为做题而阅读,英语阅读只是他们提高分数的方式,对于文章只是在为找答案而阅读,往往忽视了阅读的本质――和作者和文章的交流。这是英语阅读的误区,失去阅读本身的意义,也是阅读焦虑产生的缘由。

2.阅读焦虑概念的界定。国外比较典型的外语阅读焦虑研究有两项:Saito(1999)和Sellers(2000),两项研究殊途同归:即外语阅读焦虑与阅读成绩成负相关关系。外语阅读焦虑是一个因母语与目标语的书写系统和文化而异的特定技能型焦虑。外语阅读焦虑是阻碍阅读的一种负面情绪,和外语学习焦虑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他会分散读者在阅读中的注意力。中学生认知水平较低,英语学习仍处在起步阶段,对跨文化的知识了解甚少,在英语阅读中常常受阻。阅读时会产生心慌,出汗等身体反应;认知反应体现出害怕,自尊心受挫等,从而影响了大脑对阅读信息的输入,降低阅读效率,进而影响英语的习得。

因此,研究以初中生英语阅读焦虑现况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也是对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外语阅读焦虑的的成因分别从课内外阅读,阅读方法和阅读情绪三方面来对我校的学生进行调查。本研究分别对不同性别学生分学习成绩的四种不同层次抽样调查,共95人参与了调查问卷的填写,问卷回收率100%。

三、阅读焦虑的成因分析

1.阅读缺少快乐体验,只有试题压力。如图所示,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时,63.2%的学生表示焦虑,有压力。18.4%的学生表示很痛苦。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教材和试题中的阅读。阅读对于他们来说,完形填空,阅读选择,任务型阅读和首字母填空。阅读于他们而言,无轻松快乐,有的只是测试的压力和无尽练习的痛苦。进而,学生看到大篇的英语语段,就产生焦虑情绪,无法静心品味内容,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考试拿分。

2.不良阅读习惯影响阅读速度和质量。在问卷调查中发现,67.4%的学生存在不同的不良阅读习惯。一些学生在阅读时存在音读、只读还有复读等不良习惯。一个高效率的阅读者不会注意单词的位置,也不会在每个单词上平均花费时间,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要阐明的思想内容上。

四、调试焦虑,真心阅读

1.培养习惯,静心阅读。要指导学生改掉不良阅读习惯。培养按意群阅读,用英语思维的视读习惯。这样可以更好,更准确,更全面的理解文章的意思。例如thecolourbluewasoncebelieved/tohavethepowertodriveevilspiritsaway,/sopeopledressedbabyboysinblue/inthehopethatboyswouldbeprotected.这个句子有32个单词,有些学生往往看一个词想一个词,逐词注视,阅读速度太慢而且弄不清整个句子的意思,如果阅读时按照意群如在上面斜线处停顿,则只需要看四次即可,阅读的速度提上去了,对句子意思的理解也完整很多。随着视幅的增大,阅读速度的加快,要求阅读者必须集中精力,眼睛不停的往下看。

2.拓展体验,本真阅读。《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初中毕业生应“能读懂供7-9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1)以《课标》话题为主线,丰富课外阅读内容。如在9aunit2coloursandmoods话题学习时,拓展介绍其他颜色的阅读,介绍不同国家颜色代表的不同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跨文化意识。

(2)多形式多题材阅读,真正体验西方文化。教师要精心选择补充阅读材料。篇幅适当,难度适当,生词较少。题材多样,叙事,描写,应用,说明,议论等文体皆可。文章的内容丰富有趣,多些时尚元素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为内容而读,体验内容的乐趣。阅读可采用课堂英语故事分享,阅读活动周让学生多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阅读材料。

(3)阅读的输出形式多样。避免单一的试题模式,可以采用分享阅读感受,复述大意,故事续编,剧情表演等多种轻松活泼的形式来反馈学生的阅读。做真阅读,使孩子为内容而读,与作者实现心灵的沟通。

五、结语

总之,英语教师只有正视阅读焦虑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英语学习过程中困难,克服因外语阅读焦虑造成的对学习的不利影响,唤醒学生消沉的意识,做真阅读。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