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51:36

供应链管理总结篇1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转变

供应链是相互间通过原材料、零部件、产品、技术、服务的厂家、供应商、零售商等构成的价值网络。所谓供应链管理,是指对包括从最初的原材料开始,经过若干环节直至最终使用者手中的全过程的货物的流动、转化和相关的信息流的整合,通过改善供应链关系来取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但供应链管理并非固定不变的,伴随着市场营销观念的发展,信息系统基础的完善,战略管理思想的深化,供应链管理在其观念、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使得众多的中国企业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的成员,中国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充分认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以便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作出明智的判断和选择。

从注重企业内部功能的协调到注重企业间资源的协调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中企业总是试图最大限度地协调企业内部资源,通过对企业内部现有的信息、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从而增强产品竞争力。随着生产的社会化与专业化,企业逐渐认识到不能仅靠自身而必须联合行业中其他上下游企业,建立一条经济利益相连、业务关系紧密的行业供应链,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外伸企业、虚拟企业的出现使得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延伸和发展为面向全行业的产业链管理,管理的资源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了外部。把多个企业纳入一个整体的管理下实现协作经营和协调运作后,大大增强该供应链大市场环境中的整体优势,同时也使每个企业均可实现以最小的个别成本和转换成本来获得成本优势。企业集成从原来的内部业务流程重组上升到企业间的协作,这是一种更高级别的企业集成模式。这种模式不是固定的,可以是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的传统模式,也可能是生产商——零售商或是其他模式,模式的决定取决于如何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核心竞争力及取得最大的竞争优势。必须重点指出的是,除少数垄断性大公司外,大部分企业不可能拥有独一无二的供应链企业间合作模式,在相同模式下,竞争力仍然差别很大,关键在于必须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相同的企业价值观、战略思想、互相信任,有各自可利用的核心竞争优势等)以及对矛盾与冲突的及时协调。

供应链成本管理由注重有形成本到注重市场媒介成本

有形成本指在具体产品的供应中产生的成本包括制造、运输和储存成本。市场媒介成本指使供应能够在数量和种类上满足需求而产生的成本,包括设计、安全库存、减价、价格保护、销售退回、服务等等。在需求相对可预测的行业中,有形成本是主要的,在变化发展很快的行业和需求不能预测的行业中,市场媒介成本占了主要地位。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必须在上述两个方面都加强管理,但越来越多的企业越来越注重对市场媒介成本的管理,原因有:有形成本更容易被管理者看见;有形成本相对来讲更容易在行业内部得到统一;很多创新型的企业在创新初期往往只注重技术创新而忽略把产品推向市场的成本。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成本在企业产品成本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而与产品相关的设计、销售、服务等引起的成本不断上升,其数额甚至超过生产成本,企业对市场媒介成本的关注正是对这一趋势的反映。供应链管理从关注供应到关注需求

传统供应链中的主导者是制造商,但随着市场营销观念的深入人心,企业营销部门已把需求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关注需求要求企业致力于需求信息的获得和反馈,需求数据的取得应当尽可能在靠近消费的时间和地点,如在零售业中,消费点就是poS机扫描货物条形码的地方。医疗卫生业的消费点,不应是仓库而应是诊室或手术室,唯此才能获得真正的需求信息,并能够以此为据迅速调整供应的品种、质量、数量以更好的满足市场需要,降低“牛鞭效应”,在这里,需求预测的技术与水平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库存投资成本和客户服务水平。关注需求还要求企业必须加强需求管理,相应的需求管理工具(如价格政策)应与供应链管理很好结合起来,关注需求并不意味着企业无条件地满足市场需求,而是可以包括通过价格改变来刺激需求或改变需求,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刚问世不久尚无法预测其销量的高技术产品,这种方法被戴尔公司称为“卖你有的东西”。

供应链管理从信息保留到信息共享

随着企业竞争形态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信息保留已不再适应时代要求,信息流动、信息共享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供应链企业间信息共享仍存在一些障碍如部分企业内部的信息工作基础薄弱,数据不完整,信息安全问题、相关产品构架及互操作标准的欠完善等。但借助计算机网络及信息技术,沟通企业内外部信息联系,实现信息共享,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最有力手段。在某种程度上说,信息共享的水平决定了供应链的竞争力水平。企业应切实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网上协同作业体系。此外,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虽然渐渐被人们遗忘,但它仍是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将传统的方式与现代技术相融合才能得到完整、有效的信息系统。

从“大量供应”到“大批量定制”式的供应

“大量供应”强调规模经济以降低单位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增加收入。“大批量定制”式供应强调满足众多不同顾客个性化需求,它适应了当今市场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变化趋势,在强调收入增长的同时,注重培养顾客忠诚,大批量定制方式最关键的是要能建成一个敏捷供应链系统,敏捷供应链系统的关键是贯穿供应链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及业务流的协调与同步化问题。供应链各环节的协调表现在订单管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供货管理、库存管理等各个方面,对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的整合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至于同步化方面,可以采取:尽量使零部件标准化;采用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过程;采取延迟差异化策略等措施来解决。

参考文献:

1.廖春良,程发新.《供应链企业间战略合作关系探讨》.经济管理,2002(24)

供应链管理总结篇2

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结构模式。广义的供应链管理拆除了企业的围墙,建立起一种跨企业的协作,以此来追求和分享市场机会。通过internet、电子商务把过去分离的业务过程集成起来,包括原材料供应、外协加工和组装、生产制造、销售分销与运输、批发、零售、仓储和客户服务等,覆盖了从生产领域到流通领域的全部业务过程。图示如下:

供应链的目的是要使整个供应链产生的价值最大,而供应链管理就是要通过对供应链各组织之间信息流、物料流和资金流的管理来获得最大的供应链盈利。“很少有商家计划去失败,而许多失败的商家都是因为没有计划。”预算作为管理层设定的对未来一个时期的数量表述,可以促使计划的编制和执行,促进组织内部的沟通与协调。预算是保证企业沿着供应链的正确方向运行的重要因素,在整个供应链的管理中也变得尤为重要。它有助于管理当局表达使增值作业最大和非增值作业最小的管理思想。预算能使管理者着眼于未来,以前瞻性的视野让管理者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一、供应链中预算管理的特点

鉴于供应链企业网络化结构的广度与特殊性,它的预算管理工作不同于传统企业:传统企业的计划决策模式是集中式的决策,而供应链管理的决策模式是分布式的群体决策。供应链企业的预算管理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

1.预算工作内部化。供应链是一个网链结构,一个企业是一个节点。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都以使整条供应链价值最大化为共同目标,它们应该对共同的任务有共同的认识和了解,这必然促使它们要摒除企业间的障碍,实行工作协调和并行化经营。供应链企业的总预算也随之要内化到各个节点企业,每个节点企业都可视为一个综合性的责任中心,应扮演好自身在总预算中的角色。这使得供应链企业的总预算比传统企业的预算更为复杂,但却使各节点企业有了编制与实施的动机与可能性。

2.预算工作同步化。供应链企业总预算的信息是沿着供应链不同的节点方向传递的。一个节点企业经营预算的大多数组成部分都受到其他节点企业预算的影响,因此需要认真地制定一份时间表,确定各个节点企业参与总预算编制的时间及每一节点企业必须完成的时间段。只有供应链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保持步调一致时,供应链的同步化才能实现。任何总预算都是建立在劳务或商品的销售预测基础上的,也就是以销售收入预算作为起始点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被用于销售预测中,最后的预算包含了来自许多不同渠道的信息。

3.预算编制方法一致性。为真正实现预算工作的同步化,各节点企业编制预算的方法应该是相对一致的,倘若某节点企业采用静态预算方法,而其他企业采用了弹性预算的方法,这使得该企业的预算会与其他企业相冲突,甚至引起供应链上相关信息传递的堵塞。供应链企业必须具有面对不确定性事件不断修改的能力,上游企业的预算信息和下游企业的预算信息都应作为编制预算的依据,其目的在于保持在上下游企业间生产活动的同步。

4.预算信息的共享与集成。一个企业的生产计划与库存控制不但要考虑该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更要从供应链的整体出发,进行全面的优化控制,跳出以某个企业物料需求为中心的生产管理界限,以顾客化的需求驱动顾客化的生产计划,获得敏捷的市场响应能力。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合作信念之上的,即通过分享信息和共同计划能使整体物流效率得到提高。在编制总预算时,企业要建立分布的、透明的信息集成系统,采用并行化信息传递方式,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和透明,从而保证预算工作的同步化。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预算制定过程是纵向和横向信息的集成过程,纵向指供应链由下游向上游的信息集成,横向指生产同类或类似产品的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

二、预算编制的组织机构与流程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预算编制的组织机构较为复杂,通常可在各节点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成员组成预算协调委员会来指导预算的编制工作。该委员会向各节点企业建议该组织应遵循的总体指导方针、预算程序和截止日期。预算协调委员会可编制一份预算手册分发给各节点企业,说明谁应对提供某种形式的信息负责、何时要求提供信息及应采取什么形式。预算委员会通常可设置一从属委员会,由各节点企业的主计长组成,其职责是仔细检查所提出的预算,并为批准预算或必要的修改提供建议。各节点企业是编制总预算的基层,也是预算信息的来源与处理器。

供应链管理总结篇3

关键词:VLC;供应链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项目(04eYB022)。

作者简介:陈铭(1968-),男,江苏苏州人,苏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博士后,主要从事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企业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4-0117-04 收稿日期:2007-05-10

现代物流要求以客户为中心,向大型化、专业化、集团化发展,建构集成化供应链体系,实现虚拟化、网络化物流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供应链整体的物流理念,以实现供应链的整体创新。为此,建构VLC(VirtualLogisticsCenter,虚拟物流中心)以实现供应链虚拟整合在许多情况下是一种优化选择。

一、我国社会物流的急速发展对VLC建设的需要

图1及图2显示,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从1991年的30221亿元增加到了2006年的59.6万亿元,物流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大产业。物流成本任何程度的节约都会带来整个社会财富的巨大节约。社会物流总额自2000年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2001年以来,连续4年加速增长,到2004年增幅达到29.9%。进入2005、2006年以来,增速有所减缓,但2006年按现价同比增速仍达24%。

不仅如此,我国物流费用不仅绝对数字巨大,而且占整个GDp的比例相当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项物流费用占GDp的比例如图3所示。

200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84万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13.5%。增速比2005年上升0.6个百分点;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为18.3%,比2005年下降0.2个百分点,总体趋势与2005年相同。从物流总费用的构成看,2006年运输费用为2.1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4.7%;保管费用为1.2万亿元,同比增长16%,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32.1%,管理费用为0.5万亿元,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13.2%(刘振冬,2007)。

另据最新统计,(刘伟勋,2007)2007年第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5.6万亿元,同比增长23.8%。在社会物流总额中,工业品物流总额的增长最为突出。一季度工业品物流总额13.7万亿元,增长25.2%,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88%,同比提高了0.8个百分点,成为带动社会物流总额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物流业增加值达到3616亿元,同比增长16.7%,快于GDp增长率;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17.1%,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预计2007年全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需求将增长15%以上,物流总费用将增长11%以上,全国物流业增加值将增长10%以上。

图3及以上数据特别显示,我国物流管理费用长期居高不下,90年代以来长期稳定在占GDp的3%左右,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近年虽有所下降,但2006年仍达0.5万亿元。显示出,我国物流管理十分粗放,在利用信息技术管理物流,降低物流管理成本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因此,建构具有实用价值的VLC有很大的用武之地,是我国发展现代物流的可行选择。

但是,从实践情况来看,单有VLC还远不能解决问题。VLC必须与企业内部eRp相协同,构建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才能真正在管理供应链全流程、降低整体物流成本上起作用。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的网络系统必须功能强大、通信快捷、安全性强,既有高效率的中心处理系统,也有深入各个成员企业内部的广泛客户端触角,形成一个大规模并行处理的信息化虚拟物流网络平台。由VLC为核心,形成一个信息畅通、反应敏捷、联系广泛的快捷物流网络与供应链整合平台。

二、供应链流程监控的企业内部信息环流与外部信息环流

企业内部信息优化管理是指企业以信息为中心,用信息流来管理、监督与控制内部业务流程,使之达到最佳状态,与外界需求与环境相一致。亦即将企业内外信息链贯通,实现信息流对生产、物流全过程的监控。

管理信息在现代企业内部供应、生产、管理、销售的价值链传递中,起着核心与关键的作用。企业管理的关键是信息管理,即对相关管理信息的收集、优化、处理、反馈,企业信息优化管理必须实现信息链对供应链流程的有效监控。

VLC的功能与企业内部信息优化管理相结合,使得企业管理信息的有效收集、优化、处理、反馈构成了一个信息链的环路,对供应链流程实施着有效监控,构成企业整体供应链优化的基础。信息流对供应链流程监控包括企业内部信息环流与外部信息环流,信息流两部分环流对供应链流程的监控作用如图4所示。

信息流的畅通是供应链整合成功的前提。信息管理的根本任务是供应链创新,是竞争与合作的高度融合,是以满足客户需要为中心的开放式管理与交流。建立在企业内部与外部有效信息管理基础上的VLC才能发挥其迅捷、互动、合作、虚拟化的作用。当前必须着重提出把企业外部的VLC与企业内部业务的信息化管理――eRp系统结合起来,相互协同,才能使之相得益彰。

三、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是VLC与企业内部eRp协同对接的核心载体

要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与外部VLC的协调互动,具体操作方式是将传统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拓展到企业外部资源,建立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供应链资源计划是企业内部资源计划与企业外部资源整合的有效结合,是一个面向企业供应链整体管理的信息集成系统,对产品整个供应链的研发、设计、生产计划、作业控制、供应投入、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财务结算等进行系统化的集

成优化管理。

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是VLC与企业内部eRp协同、对接的核心载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帮助企业将真实的客户需求和定货数量转化为供应链各阶段的原材料生产计划、生产总量控制及生产、销售各阶段的定单管理。它还跟踪整个供应链的财务和增值信息,自动与财务建立联系,使之与生产过程无缝结合。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可实现网络化管理、虚拟化管理、自动化管理的结合,以信息化、虚拟化的集成业务过程来代替传统手工、纸张业务过程,它变革着现代企业生产、物流等领域的经营方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次,企业通过供应链资源计划利用VLC将供应商、销售商、客户、协作伙伴纳入企业的生产体系,组成企业的虚拟供应链,形成虚拟垂直一体化,按客户不同的需求同步组织生产与物流,保持产品的多样化和敏捷性,最大限度地在市场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再次,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帮助企业采用柔性技术、模块化设计制造系统与大规模通信网络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使企业生产以市场为中心;以关注外部信息为中心;以客户需求为中心,通过信息网络了解行情,组织生产,实现企业供应链各种资源流动的不断增值。最后,构建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实现企业eRp与VLC相协同、对接,可使企业始终保持资源的敏捷顺畅,积极有效地利用企业内外资源,按市场需要动态、实时地组织生产,实现生产与物流、采购与销售、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全方位优化,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的业务流程。以低成本、高服务的产品占领市场,增加企业的获利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四、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平台的整体结构

从实施构建的角度,VLC与企业内部eRp系统整合所构建的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应把系统平台(包括接口)建设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信息流与网络平台的优势,进行VLC与企业内部eRp系统的协同规划、管理与运作。供应链资源计划的系统平台的整体设计应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其整体结构主要包括下列系统模块:

1、信息系统与信息显示系统。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平台的前端应是一个信息系统与信息显示系统,组成一个由VLC与各级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物流企业、金融企业、最终客户等参与的信息与显示的网络平台界面。

2、供应链交易智能处理系统。供应链资源计划的系统平台的核心系统之一是供应链交易智能处理系统,该系统由数据交互子系统、智能决策支持子系统、在线交易子系统及中心数据库子系统等模块组成,履行如下功能:该系统具有整体商业智能环境,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以智能方式处理企业间供应链交易的自动分析、筛选、匹配、完成,大量成员企业的历史数据在中心数据库系统汇总,当企业需要供应链匹配服务时,一般情况下,交易可在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支持下自动完成供应链交易手续,只需企业确认生效,特殊情况下,企业可自主设定交易要件,寻找供应链匹配方,手动完成交易手续。

3、物流智能管理服务系统。物流智能管理服务系统是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平台的另一核心系统,该系统由GiS、GpS子系统、物流智能规划调度子系统、运输管理子系统、库存管理子系统、配送服务子系统、金融服务子系统、海关、商检服务子系统等模块组成,履行如下功能:该系统在企业间供应链交易形成后,在交易要件规范下,利用商业智能与数据挖掘技术,完成物流作业的控制,完成物流信息集成、监控、交互、反馈,实时监控、协调、整合物流作业。最后将物流作业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数据导入中心数据库系统。

在交易及作业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数据都储存于中心数据库系统,以备以后使用。同时,有关过程与结果的数据信息由中心数据库系统进入信息显示系统,由信息显示系统向交易各方显示,最后由单证形成系统形成各种所需单证,交付各方企业。实现VLC与企业内部eRp系统整合的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平台的整体结构如图5所示。

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平台的各模块统一协调处理复杂的供应链网络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关系,该系统由最终客户的订单输入为启动,通过虚拟供应链网络的逐级传递,使得网络成员的各厂商获得充分信息,根据订单要求开始各自内部生产运作,在需要进行实体物流活动时,作为虚拟供应链网络成员之一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及时进行运输、仓储等物流作业,实现整个物流过程的全程协同,以最少的时间、最小的成本,适时、适地提供最终客户所需要的商品及服务,获得最大的物流效益。

五、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通过供应链集成,实现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业务高度同步。构建虚拟化、网络化供应链体系

CharlesC.poirier等(2003)研究了满足客户需要的网络供应链整合技术,认为现代企业的供应链已从传统市场向虚拟市场、网络市场延伸,企业与其供应商、销售、最终客户之间的关系已不再是单纯的业务往来关系,而是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一个企业对一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的供应链同竞争对手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一切为供应链资源计划提供了强大的用武之地。在网络经济时代,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具有完成虚拟化、网络化全程供应链模式构建的系统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实现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的业务高度同步,达到物流的根本变革。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通过供应链集成,实行实时控制、柔性管理、销售跟踪、商品调运、包装运输、电子付款等物流环节的电子化处理。可以做到运输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采购管理、信息管理的高度协调与一致,实现储运自动化、商品选配自动化、会计核算自动化,集多种功能于一体,谋求供应链整体效益,实现企业组织内部与企业之间的业务高度同步,达到物流的根本变革。

2、实现企业内、外物流运作及供应链全过程的集成化、虚拟化、网络化。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将物流的信息化放在首位,实现企业内、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充分共享,实现供应链的全程信息化监控,形成虚拟化的物流管理模式、网络化的物流运作方式,实现企业内、外物流运作及供应链全过程的集成化、虚拟化、网络化。

3、实现供应链全流程的高效合作,非核心业务的有效外包。通过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构建虚拟化、网络化供应链的系统功能,还表现在实现供应链全流程的高效合作,表现在企业可以实现对非核心业务的有效外包,特别是以VLC为其外包的管理者与组织者。业务外包使企业可以专注于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在供应链中处于主动地位,因而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通过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最终使得企业的竞争场所从

物理性的市场场所深入到信息性的市场空间,使客户可以自主地选择个性化产品。企业生产的中心转移到一种灵活的、由需求决定的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来调整管理方式,通过精益生产、敏捷制造、柔性制造等手段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加快响应过程。完成虚拟化、网络化全程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

六、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信息标准化建设的五个层次

所构建的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要具有实用价值,必须具有完善的系统接口。为此,必须开展信息标准化建设,特别是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是eRp系统与VLC系统相结合,构建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的关键所在。建设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从一开始就必须走标准化的道路。我国物流的标准化建设落后于物流本身的发展,对建设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形成了制约。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信息标准化建设包括由内到外的5个层次,如图6所示。

1、电子单证和报文格式标准化。深入到供应链资源计划最内部是电子单证和报文格式标准化,包括eDi及XmL等单证及报文标准。电子单证和报文格式标准化是供应链资源计划实现所有业务功能的基础。

2、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信息数据元与交换标准化。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信息传递必须实现物流信息数据元与交换标准的统一,具体包括生产运作数据元标准、物流数据元标准、贸易过程基础数据元、配送业务基础数据元、仓储业务基础数据元、运输业务基础数据元、流通加工业务基础数据元、国际货运业务数据元、物流作业基础数据元的标准化。

3、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流程信息交换规范标准化。供应链资源计划的系统交流必须实现物流业务流程信息交换规范的标准化,具体包括生产运作过程信息交换规范、交易过程业务流程信息交换规范、配送过程业务流程信息交换规范、仓储业务流程信息交换规范、运输过程业务流程信息交换规范、国际货运业务信息交换规范的标准化等。

4、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信息平台开发、应用标准化。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信息标准化建设的第四层是实现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信息平台自身的标准化建设,即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及信息平台开发、应用标准化,包括基础术语、消息传输规范、体系结构、通用接口,以及物流信息系统设计总体规范等的标准化。

5、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化。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信息标准化建设的最外层是其物流信息的安全管理标准化,包括: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准入制度、数据管理与维护制度、存储安全规范、传输安全规范、访问安全规范的标准化等。

近期要大力开展与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及VLC有关的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最近国务院八部委印发的《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即提出了物流信息类标准(包括信息类的基础标准,物流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物流信息采集标准,物流电子单证及信息交换平台标准,物流信息管理类的标准等)的标准化重点建设项目。根据规划,这些标准的制定工作大都将在近年开展,物流信息类标准的制定完成必将促进VLC的信息标准化建设,进而大大促进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的整体信息标准化建设。

七、建构VLC与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的实施层面

必须认识到,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是建立于VLC基础之上的。目前,我国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VLC,更何论供应链资源计划。因此,当前我国应着力为构建真正意义上的VLC创造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与之协同,对接的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我国应当从战略高度认识VLC与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对供应链管理效益的重要推动作用。构建VLC与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实现企业供应链整体优化,具有取得战略性竞争优势的地位。我国应尽快制定VLC与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技术发展框架与战略,选准发展方向、建设重点及技术突破点,处理好基础与应用、政府与企业、开发与引进的衔接关系,加强技术研发与资金投入,使我国在这方面尽快形成竞争优势,获得生产与物流的战略利益。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我国近年来有了不少进步,从企业信息化看,目前,已有四分之三的大中型企业引进或计划引进eRp。但由于我国社会整体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金融电子化程度差,法律规范滞后,我国发展VLC,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整合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供应链资源计划目前尚处于概念阶段。有鉴于此,以下几个层面当前尤其应加快进行:

1、加速开展以信息化、网络化、虚拟化为特征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VLC以及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的首要前提。应大力开展以信息化、网络化、虚拟化为特征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长期以来,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明显不足,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订货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条码技术(Bar-Code)、射频技术(RF)等物流基础条件极不完备,形成我国VLC发展的瓶颈。在这方面,必须加大投入,使我国物流信息基础设施近年内有明显的提高。

2、全方位提高VLC及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的社会接受度、概念推广度。各国的实践表明,在概念推广、提高社会接受度、建设完善法规体系方面,政府要发挥先行作用。要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各部门了解VLC与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是提高物流效益、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方法。从政府层面来说,要提高VLC及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的社会接受度。并采用电子化招标、电子化分配配额、电子化政府采购等手段,引导企业开展虚拟物流建设与供应链资源计划系统建设,逐步在全社会推广。并建立相关法律体系,使之有章可循,有一个安全的运行环境。

供应链管理总结篇4

一、军事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涵

军事供应链管理军事物资供应部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军事供应链进行的系统管理。它是从军事物资供应商开始,经由军队物资供应部门、战略级军事物流基地、战役级军事物流中心、战术级军事物流中心,直到部队最终用户的全要素、全过程的集成化管理模式。

军事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是以部队用户需求为导向,以主导军事物资供应商与军事物资供应部门之间的供求关系为依托,以提高部队用户满意度为目标,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运作模式,通过运用现代管理思想方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集成技术,达到对整个军事供应链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的有效规划与控制,从而将军事供应链上的成员连成一个完整的网链结构,形成一个长期战略联盟。

要成功实施军事供应链管理,使其真正发挥节约供应成本、提高供应效率的功效,就要抛弃传统管理思想,把军事物资供应内部以及军事供应链各成员企业和各级部门之间的各种业务看作一个整体功能过程,形成军事供应链集成化管理体系。通过对军事物资供应过程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将军队内部的供应链与军队外部的供应链有机地集成起来进行管理,达到全局动态最优目标,以适应在新形势下军事物资供应的高质量、高柔性、低成本、快速补给和优质服务的要求。

集成化军事供应链是军事供应链的所有成员单位基于共同目标而组成的一个“虚拟组织”,组织内的成员单位通过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充分合作,优化军事供应链整体绩效。而军事供应链集成化管理就是对整个军事供应链进行管理,即对军事物资供应商、第三方物流企业、军事物资供应部门、军事物流基地(中心)和部队最终用户之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控制等,使其成为一个无缝衔接的过程,实现军事供应链的整体目标。

二、军事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理念

军事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系统管理理论,它既把构成军事供应链的各种实体视为一个系统整体,同时又把军事供应链中的各个业务环节看作一个整体的功能过程。通过信息集成、横向集成和纵向集成的过程,优化配置各种军事物流资源,整合军队物流与社会物流的保障力量,从而最终实现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军事“大物流”。军事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理念主要有:

(一)系统综合集成理念

军事供应链包括了军事物资供应过程中所涉及的军队内外的各种实体,涉及企业与军队两个不同领域,在军事供应链前端的企业供应链中,由于企业竞争所导致的优胜劣汰以及军队需求的变化,节点企业需要动态更新;处于军事供应链中后端的军队内部物资供应体系,也始终处于一个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的进程之中,节点实体会因为流程重组而发生变化,因此军事供应链的组织结构非常复杂。在军事物资供应过程中,存在着从生产、筹措、储备到供应的多个阶段及各个环节,业务流程相当冗长,总体而言,军事供应链管理的任务极其复杂。这就要求军事物资供应系统“形散神聚”、高度集成,形成一体化保障模式。系统集成的核心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和技术平台,使人们清晰了解军事物资需求和军事物流资源状态,整合军事物流资源结构,提高军事物资供应综合能力。抓好军事供应链的系统集成,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立足长远发展需要,认真研究部队用户需求,由上而下、由总到分、由内到外、由远及近地对军事物资供应系统进行集成与分解。军事供应链管理在实现军队内部业务流集成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扩展到供应商和部队最终用户,将军队外部供应资源和部队最终用户有机集成,共享需求计划。

(二)信息互联互用理念

信息共享是建立军事物资供应部门和企业供应链之间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之一。在军事物资供应部门与各级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中,军事物资供应部门需要了解供应商的资质能力、技术水平、经营规模、生产进度、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各种基本信息,对于军队而言,供应商的信息是完全透明的;由于军队需求的特殊性,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军事物资供应商不可能了解部队用户需求的每一个细节,例如:需求计划、部队部署、配送网络等等,部队用户的需求信息应经过必要的整合处理,通过安全保密的传输手段,实时适量地提交给军事物资供应商,对于军事物资供应商而言,部队用户的需求信息虽是半透明的,但基本能够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要加速军事物资信息资源建设,推进军事物资供应系统有效整合,逐步建立起一个信息能高度共享的军事物资供应网络平台体系,全面提升我军信息化战争军事物资供应保障能力。

(三)部队用户至上理念

军事物资供应部门的管理策略应以部队最终用户为中心,这也是集成化军事供应链的核心理念。军事供应链的形成、存在及重组均基于部队用户的最终需求。在其运作过程中,部队用户的需求是军事供应链中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运作的驱动源。军事供应链管理强调将军队物资供应部门以部队最终用户为中心进行整合,更及时地获取全面、准确的部队最终用户需求信息,在确保安全保密的前提下提供给军事物资供应商,使其能在保障军事物资供应的基础上,提供更多力所能及的增值服务,从而满足部队最终用户的多样化和快速变化的需求。集成化军事供应链确保为部队最终用户提供增值服务和适当产品,从而降低军事物资供应成本,提高军事物资供应效益,并最终实现部队用户满意。

(四)反应实时迅捷理念

现代信息化战争的进程加快,战争时效性空前提升,为战争提供血液的军事物资供应也必须随之加以改进。对军事供应链而言,如果对部队用户需求反应滞缓,不能在一个要求的期限内,将部队用户所需的军事物资送达目的地,将直接影响到作战部队的战斗力乃至整场战争的最终结果,所以现代战争对军事供应链的时效性要求将越来越高。军事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必须协调一致地运作,信息流和物流必须快速而平滑地流动,以保证军事供应链能够高速运行。由于战时需求的高度不确定性以及需求的井喷式增长,要求军事供应链必须具备高柔性的特点。一旦战争爆发,军事物资供应系统必须以最快的反应速度,动员平时的军事物资供应商,针对部队用户的需求实现实时

生产和实时供应。

(五)战略合作共赢理念

各级军事物资供应决策部门之间可加强协调,相互充分配合,加强军事物资需求的透明度,从而可以降低不必要的军事物资需求,提高军事经济效益。在军事内部供应链中实施集成战略和协调战略,通过消除各职能部门间的障碍,充分共享军事物资供应信息,实现“透明化”后勤,从而降低保障成本,提高部队服务水平。

而对于军事外部供应链而言,军事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以理解为军队需求方与供应商之间,立足战略、面向长期、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力求双赢的契约关系。这种战略合作关系形成的原因是为了增强信息共享和业务交流,降低交易成本、降低储备水平,通过合作产生更大的军事经济效益。

三、军事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标

军事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从系统、整体的观点出发,寻求建立军事物资供应链上的军队物资供应商、第三方物流企业、军队物资供应部门、战略级军事物流基地、战役级军事物流中心、战术级军事物流中心以及部队最终用户间的紧密协作关系,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内耗及浪费,谋求军事物资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最优化,军事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在总成本最小化、部队用户服务最优化、总库存最少化、总周期时间最短化以及军事物流质量最优化等目标中寻找最佳平衡点,以实现军事物资供应链绩效的最大化。

(一)供应链总成本最小化

众所周知,采购成本、制造成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配送成本以及军事物资供应链的其他成本费用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为了实现有效的军事供应链管理,必须将军事物资供应链各成员单位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并使整个军事物资供应链的物流过程之间达到高度均衡。从这一意义出发,总成本最小化目标并不是指运输费用或库存成本,或其他任何军事物资供应链运作与管理活动的成本最小,而是整个军事物资供应链运作与管理的所有成本的总和最小化。

(二)部队用户服务最优化

军事供应链管理的本质在于为整个军事物资供应链的有效运作提供高水平的服务。而由于服务水平与成本费用之间的背反关系,要建立一个效率高、效果好的军事物资供应链网络结构系统,就必须把总成本费用与部队用户服务水平均衡考虑。军事供应链管理以部队最终用户为中心,部队最终用户满意度是军事物资供应链高质运行的关键。因此,军事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以最小化的总成本费用实现整个军事物资供应链部队用户服务的最优化。

(三)供应链总库存适度化

“零库存”是企业供应链的理想状态,但由于战争的突出性特点,平时必须拥有一定规模的储备,因此就储备而言,应实现军事物资供应链上总储存的适度规模。军事物资供应链总库存适度化目标的实现,不能仅控制单个成员单位的库存水平,必须实现对整个军事物资供应链的库存水平与库存变化的最优控制。

(四)总周期时间最短化

当今的市场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基于时间的竞争。而军事物资供应链与企业供应链相比,其对快速反应的要求更高,如何实现快速有效的部队用户反应,最大限度地缩短从部队用户提出需求、军事物资供应部门发出订单到获取满意交货的整个军事物资供应链的总周期时间已成为军事物资供应链顺畅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五)军事物流质量最优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同样,军事供应链管理下的军事物流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军事物资供应链的存亡。如果在所有业务过程完成以后,发现提供给部队最终用户的军事物资存在质量缺陷,就意味着所有成本的付出将不会得到任何价值补偿,军事物资供应链的所有业务活动都会变为非增值活动,从而导致无法实现整个军事物资供应链的价值。因此,达到与保持军事物流服务质量的高水平,也是军事物资供应链物流管理的重要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从军事物资、装备零配件供应的零缺陷开始,直至军事供应链管理全过程、全人员、全方位质量的最优化。

供应链管理总结篇5

【关键词】涉农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下,完善而稳定的涉农供应链管理是涉农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工具。理想的涉农企业能够为涉农供应链上的企业组织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链上合作企业的优劣也将会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发展和成长,进而影响到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水平。对于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水平高低的评价,需要建立一套精准、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能力较强的评价模型。这对于涉农供应链管理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一、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由于涉农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所以在建立指标体系的时候应该结合涉农企业的特性和供应链的特性,既要注重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目的性、科学性又要遵守以下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也可以叫作可实现性原则,涉农供应链的特点决定了其绩效评价工作的复杂性与繁琐性,因此,在构建评价指标时要确保其可操作性。在构建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时,要注意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实际意义,使构建的指标具有可操作性。

相关性原则。指共性与个性相关的原则,涉农供应链也有一般供应链的特性,可以理解为涉农供应链也是由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顾客等要素组成的系统,是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知识流等运动的集成。涉农供应链又是一种特殊的供应链,主要是指把具有生命体征的动植物、微生物等作为主要原材料,进行生产、加工、制造及分销直至消费者的过程。对涉农供应链的研究需要结合一般供应链的共性,同时突出涉农供应链的特殊性。[1]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也可称作可度量性原则。为了确保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公平准确,在确定其评价指标时,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以使评价结果具有可度量性。对于一些可量化的指标,一般采用定量指标,但是定量指标不能包含所有的评价信息而取代定性指标,因此在评价指标中还需含有定性指标,保证评价指标的全面性。[2]

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评价原则。

尽可能多方面的搜集信息,实行多渠道、多层次和全方位的评价,有助于尽可能全面且有重点地反映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同时也有助于增强绩效评价的可实现性。例如,经常综合运用上级和下级考核、专家打分评价、同级评价、消费者评价等多种形式对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水平进行评价。[3]

二、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绩效评价对涉农供应链上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其效果并不显著,主要原因就是各个节点上涉农企业的评价指标不一致。因此,在涉农供应链中,绩效评价从实施之初到最终结果的运用都存在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影响涉农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效果。本文归纳总结了涉农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不一致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外部影响因素

理论与技术因素。理论与技术因素在涉农供应链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中更应该注重理论与技术因素的考核。在涉农供应链原材料的供应阶段、产成品的运输阶段、贮存保鲜阶段以及销售阶段对运用的先进技术理论进行考核,有利于涉农供应链的优化重组,提高涉农供应链管理的绩效。因此,使用先进的无公害、电子商务、冷链保鲜等技术对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具有较大的影响。

经济与社会环境因素。经济与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影响涉农供应链管理的国内以及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经济以及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主要影响涉农产品的市场销售环境,比如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能够对涉农供应链的节点企业产生很大的影响;社会环境能够给涉农产品提供强大的政治保证,其中国家政策是涉农供应链的最大支持。因此,经济与社会环境因素都会给涉农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内部影响因素

涉农供应链内部流程机制。供应链哲学的本质是将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功能进行集成、共享和协调,达到减少浪费和提高供应链绩效的目的[4]。因为涉农供应链的内部流程牵涉到链上所有成员的生产经营运作,所以绩效评价指标就能够将各成员之间的绩效联系起来,构成涉农供应链的整体绩效。涉农供应链的整体绩效越高,也就说明节点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的一致性越高。

核心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主导作用。在组成供应链的所有成员中,会存在一个强势企业,凭借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将其他的成员吸引在自己的周围,形成协调一致的网链结构,该企业就是核心企业[5]。在涉农供应链中,也存在这种核心企业,它既能通过自身的协调作用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益,又能够通过在供应链中的主导作用使涉农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指标得到统一。

各节点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系统整体功能取决于系统要素的功能以及要素间的关系[6]。涉农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优劣直接影响到涉农供应链的整体绩效。整体绩效越高,说明各节点企业的合作关系越融洽,也进一步说明各节点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一致性程度越高,通过相互竞争进一步改进本企业绩效评价目标和方向。

三、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初步确定与筛选

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按照指标构建的原则,从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出发,构建的能够全面评价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的指标体系。文章通过重复使用专家打分、分析筛选的过程,将那些代表性不强的指标剔除,留下符合研究对象目标指标。经过采用平衡计分卡这种相对平衡的方法,从以下五个方面筛选和确定具体绩效评价指标。

(一)财务子系统绩效评价指标

企业财务效绩评价指标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效益、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等。本文选取财务绩效评价指标首先通过阅读已有的文献,筛选出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边际收益、利润增长率等144个指标,将重复率最高的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企业运营成本、营业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现金周转率以及资产负债率等8个指标选出备用;然后参照2002年国家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修订)》,从财务效益、资产营运、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进行精简,通过社会打分调查筛选出平均分高并且方差小的5个指标: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周转率、企业运营成本、营业收入增长率、资产负债率。

(二)环境子系统绩效评价指标

涉农供应链环境子系统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主要是站在财务角度和环境质量角度的角度思考的。财务角度就是指企业发生的环境问题而产生的财务影响,这一角度主要选择了环保投资率;环境质量绩效是指各节点企业的加工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环境信息的批漏。该角度主要选择包装回收率、原材料回收再利用率、资源消耗率、环保满意度、环保设备的合格率、产品绿色包装使用度、环保目标的制定、环保违规率、可追溯机制、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检疫力度等12项指标。其中删除了环境违规率、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两项指标,因为企业对这些具有负面影响的指标考核的时候会缺乏一定的真实性。最终确定原材料回收再利用率、资源消耗率、环保满意度、环保设备的合格率、产品绿色包装使用度、环保目标的制定等6个指标。

(三)利益相关者子系统绩效评价指标

在本文研究的涉农供应链中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农户(原材料供应商)、其他节点企业(供应商、生产商、零售商等)、顾客以及政府部门。在确定该子系统指标时主要根据已经阅读的文献筛选出308个指标,按照重复个数进行排序,选出重复个数在两个各及其以上的指标21个,其中在选择其他节点企业的指标时主要考虑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信息共享程度以及节点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等。最终确定链上企业合作关系柔性、顾客满意度、各节点间信息共享的准确度、上下游企业的信任度、契约企业流动率、应急预案的齐全度以及政府的扶持情况等7项指标。

(四)业务流程子系统绩效评价指标

根据涉农供应链的特点和关键绩效指标评价方法,按照涉农供应链管理的包装、采购、库存、运输、配送以及销售等模块与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关系初步筛选出了产品包装费用、原材料采购成本产品需求比率等21项指标。在社会调查阶段根据打分表删除了企业抗风险能力、产品出厂周期等13项指标。最终确定产品包装费用、原材料采购成本、库存周转率、供应链节点间运输总成本、企业产品的产销率、企业对市场需求反应时间、货物配送的及时性与产品市场占有率等8项指标。

(五)学习与创新子系统绩效评价指标

该子系统主要是确立企业创造长期的成长和改善就必须建立的基础框架,也就是目前和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以此来弥补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实际能力和实现突破性业绩所需能力之间的差距。本文主要从员工学习和企业技术创新两个角度确定绩效评价指标:员工培训率、企业科研投入比例、龙头企业对农户的指导频率、管理者的创新欲望以及企业专利技术的拥有率等5项指标。

四、结语

通过构建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对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进行评价,有利于每个节点企业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也有利于我国涉农企业的良性循环。只要涉农供应链上的每一个企业,都努力提高自己的供应链绩效水平,就会使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水平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刘永红,陈德良.绿色冷链综合绩效指标设计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011):32-34.

[2]罗蕴玲,李景焕,白玲.食品冷链整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17):156-157.

[3]中国物流产业网:http:///2014年4月3日.

[4]查敦林.供应链绩效评价系统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

[5]蔡惠芬.浅析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J].管理科学文摘,2007(03).

供应链管理总结篇6

什么是供应链管理?所谓供应链管理,就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

从上述定义中,我们能够解读出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包含的丰富内涵。首先,供应链管理把产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中对成本有影响的各个成员单位都考虑在内了,包括从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到仓库再经过配送中心到渠道商。

其次,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整个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整个系统费用的有效性,总是力图使系统总成本降至最低。因此,供应链管理的重点不在于简单地使某个供应链成员的运输成本达到最小或减少库存,而在于通过采用系统方法来协调供应链成员以使整个供应链总成本最低,使整个供应链系统处于最流畅的运作中。再者,供应链管理是围绕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有机结合成一体这个问题来展开的,因此它包括企业许多层次上的活动,包括战略层次、战术层次和作业层次等。

供应链管理总结篇7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管理会计;管理控制成本

【中图分类号】F23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6)23-0057-05

一、引言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升级,企业不得不面对以生产工艺复杂化、主体交流信息化、消费者需求个性化为特点的买方市场。此时,企业继续奉行“纵向一体化”的组织模式,难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在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了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战略联盟,即采用了“横向一体化”的组织模式。为适应企业组织模式的变化,管理会计呈现由单维管理向多维管理转变的发展趋势,探讨新的组织模式下管理会计的发展问题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现有文献大多探讨供应链管理在特定管理会计工具中的应用问题,如供应链业绩评价[1]、供应链成本管理[2]等,鲜有文献站在管理会计发展的角度对供应链管理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因此,本文以Lindquist&Smith[3]提出的管理会计研究的三大领域为主线,结合供应链管理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见图1)。在此基础上,探讨供应链管理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问题,分析当前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启示。

二、基于供应链的管理控制

(一)基于供应链的业绩评价

在市场竞争更多的体现为供应链间竞争的环境下,链上企业休戚相关,企业需要突破单一主体的定式思维,及时、准确地评估供应链上各环节及供应链整体情况,以达到控制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的目标(Beamon,1999;Shepherd,2006)。就现有文献来看,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两个领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的研究。

绩效评价指标是绩效评价思想的直接体现,是业绩评价系统的基石(陆庆平和刘志辉,2003),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反映供应链运行情况的绩效评价指标(见表1)。值得注意的是,供应链管理必然涉及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一个缺乏企业间良好合作关系的供应链难以发挥其最大功效。因此,在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企业间关系指标是研究的焦点之一。然而,不同于对财务状况的评价,企业间关系难以直观计量。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量化企业间关系的标准,如企业间知识共享程度(Jones&towill,1997)、协同成本节约措施(thomas,1996)、互助解决问题的努力程度(maloni&Benton,1997)。对于各要素错综复杂的供应链业绩评价,仅依靠指标体系的构建并不能全面刻画供应链整体运行情况,为此学者们进一步探讨了业绩评价模型在供应链业绩中的应用,如绩效测量矩阵模型(Keeganetal.,1989;Hoek,1998)、平衡计分卡模型(Brewer&Speh,2001;马士华,2002)、多层次评价模型(Shepherd&Gunter,2006;Li,2010)、绩效棱柱模型(neelyetal.,2000)。虽然平衡计分卡并非是针对供应链绩效评价而设计,但平衡计分卡模型所具有的特点使其能很好地适用于供应链业绩评价中,也是学者研究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主要模型(Lockamyetal.,2004;Hwangetal.,2008)。

可以看出,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突破了单一会计主体的限制,突出了企业间关系要素的重要性。基于供应链的业绩评价指标,不仅包括传统的以评价企业自身财务状况、生产和服务能力为主的对内业绩评价指标,还包括对企业合作、客户满意程度进行评价的对外业绩评价指标,总体呈现多元、面向顾客、财务与非财务数据并重的特点。基于供应链的业绩评价模型以平衡计分卡的应用研究为主,强调了在实现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谋求企业的长期发展,体现了评价主体由单一企业向企业联盟扩展、评价维度由简单向复杂递进、评价目标由提高经济效益向提高顾客满意程度转变的趋势。

(二)基于供应链的激励机制

尽管供应链联盟将供应商和销售商联系到了一起,但各企业仍是独立存在的市场主体,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合作关系不稳定等问题在供应链联盟中时有发生。按照经济学理论及管理会计逻辑,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目前对于供应链激励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影响因素研究和激励策略研究。

正确界定影响供应链激励机制的因素是构建激励机制的首要问题,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提出了不同的影响因素,现有文献的研究视角可以总结为:交易、文化及关系、制度及环境三个方面,主要内容见表2。供应链激励机制的本质是通过激励链上企业的信息共享促进收益共享,最终实现增强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目标,其中信息共享是前提,收益共享是保证,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是目的。因此,供应链激励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信息共享激励和收益共享激励。进行供应链整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信息共享问题(olorunniwo&Li,2010)[8]。信息共享激励可以让供应链上的企业掌握更多、更真实的信息,使企业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动。已有大量文献论证了信息共享对供应链运行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商业流程的整合(Helo&Szekely,2005)、促进合作(Hsuetal.,2009)、降低成本(Choi&Sethi,2010)。虽然信息共享有助于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但不能保证单一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在一定情况下企业就会有保留私有信息的动机,这时就需要科学的激励机制来诱导企业实现信息共享。现有文献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供应链信息共享激励机制进行探讨。定性研究探讨了信息共享激励机制的一般方法,如增强团队信任、加强不同文化间的沟通、增加沉没成本、设立利益再分配制度(杨国栋和王兆君,2005;陈国庆和黄培清,2007)。多数学者以定量研究为主,且多以契约理论为切入点来研究信息共享激励问题。学者就订货契约(tsay,1999;谭文超,2008)、回购契约(周伟刚等,2011)、收入共享契约(Koulamas,2006)、批发价格契约(Groznik,2010)、数量折扣契约(金强,2006)对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作用分别展开研究,得出一致结论:科学、合理的设计这些供应链协调契约可以激励企业进行信息共享。但不同契约对信息共享的激励程度及企业应该采用哪种契约以实现信息共享,目前尚未达成一致观点(Yaoetal.,2008;Cachon,2010)。虽然信息共享激励的理想目标是实现供应链上信息的完全共享,但现实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补充收益共享激励来调整供应链上的利润分配,达到增强链上企业信息共享和提高供应链整体业绩的目标。现有文献对供应链收益共享激励的探讨以单渠道环境下的研究为主。单渠道下,学者们对一对一供应链结构(mortimer,2000;曹武军,2007)、一对多供应链结构(贾俊秀和唐奇良,2008)、三级供应链结构[9]三种供应链运行环境下的收益共享激励展开研究,得出一致结论:在不同环境下合理的收入共享激励能够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及提高供应链整体业绩。

总而言之,基于供应链的激励机制是为了实现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目的,强调了以往管理会计研究中所忽视的跨企业组织能力及企业间协调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供应链激励机制相对于传统激励机制而言,激励对象由员工发展为企业,激励目标由员工承诺最大化上升为企业协同化。目前对供应链激励机制的研究多借助数学模型展开,通常以节点企业的完全理性为前提假设,这一约束性很强的假设在现实中往往不能成立;此外,目前对于供应链收益共享激励的研究多集中于相对简单的单渠道研究,但现实中许多企业开展的是多渠道经营,因此更加符合现实情况的探讨还有待未来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三、基于供应链的成本管理

进行供应链成本管理,管理者关注的焦点不再局限于传统成本管理所关注的如何生产的问题,谁来生产、为谁生产、和谁生产等传统成本管理所忽略的诸多问题也需要纳入考虑范围。现有研究对于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探讨较多。

尽管作业成本法产生于单一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环境下,但其却能很好地适应供应链成本管理的要求(孙清华,2008)。现有文献对于供应链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从内容来分,可分为理论框架研究、整体成本管理和部分成本管理三类。本文梳理了一条供应链作业成本法框架研究的发展路径,介绍如下:第一阶段,Lalonde&pohlen[10]较早提出了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概念,构建了供应链管理下作业成本法的六个流程;第二阶段,在前一阶段提出的流程之上,Seuring(2002)以流程和成本动因为核心进一步提出了供应链作业成本法实施的三步骤;第三阶段,Bache(2004)对前一阶段的三步骤提出了质疑,认为不是每一个供应链上的企业都会把敏感信息进行共享,因此提出了供应链作业成本法三阶段模型。除了探讨理论框架外,现有文献还从供应链整体成本管理和供应链部分成本管理两方面研究了供应链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见图2)。基于供应链的作业成本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一套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有效工具,但其割裂了成本与市场的关系,而供应链管理的特点之一即为面向市场,因此直接立足于最终顾客需求的目标成本法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国外对于供应链目标成本法的研究文献可以划分为供应商视角、供应链视角、供应链及其外部环境视角三个逐渐递进的层次(见表3),这三个层次的研究,范围由窄逐渐向宽过渡,考虑因素由少逐渐向多发展。国内对于供应链目标成本法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学者从多角度(蒋卫东等,2003;韩庆兰,2004)、分阶段(张建斌,2010;张云玲,2010)、跨行业[12]进行了供应链目标成本法的研究。

总体看来,供应链成本管理是管理会计管理和控制内容的进一步扩展。供应链成本管理直接面向市场,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成本管理,还强调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对企业竞争起重要作用的交易成本管理,不但要夯实物质资源的管理还需要积极拓展非物质资源的管理。目前文献对供应链作业成本法和供应链目标成本法的框架体系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对核算流程也进行了初步探索,但现有研究多为理论层次的探讨,且对于成本科目设置及账务处理等成本核算环节的研究较少;同时,针对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研究较多,对服务业企业的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研究较少,从而使得现有研究成果还不能直接指导企业进行供应链成本管理。

四、基于供应链的其他管理

转移定价可以协调供应链中的利益冲突,保障整个供应链的有效运行(Boyac&Gallego,2002)。供应链上的转移定价是一种介于市场定价和内部定价之间的定价方式,兼具市场价和成本价二重性,这决定了供应链上转移定价的复杂性。现有文献对于供应链转移定价的研究根据转移定价决策权的归属不同,可分为供应商掌握转移定价权的研究和销售商掌握转移定价权的研究。

早期对于供应链转移定价的研究,反映供应商是供应链的主导者而销售商为价格追随者这一历史事实,是供应商掌握转移定价权下的研究。Lee&Rosenblatt(1986)以制造商批发定价为切入点,认为制造商采用数量折扣的定价方法将增加自身的利益;padmanabhan&png(1995)以回购契约为切入点,考虑到销售商打折销售积压商品将给制造商带来不利影响,制造商可以在定价时考虑回购价格以避免可能的品牌损失。eppen&iyer(1997)认为供应商可以与销售商签订补偿协议,规定销售商超预定数量提货时,需要向供应商支付一定的补偿金。近年来,为顺应时展,涌现了许多销售商主导供应链转移定价权的研究文献,其主要研究成果见表4。总体看来,采用转移价格对企业间交易进行核算,强化了管理会计的跨组织协调职能,促进了供应链环境下分工协作制度的有效运行,是对管理会计功能的一大突破。现有研究文献多借助博弈论和数学模型研究供应链转移定价,普遍认同的观点是:不存在一个适用于所用情况的方法,只能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供应链转移定价策略。

五、总结及展望

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管理会计关注和反映的内容应该体现企业实践活动的客观需要。在供应链竞争的形势下如何应对实务需要对于管理会计提出挑战,谋求管理会计在新环境下的创新与繁荣是管理会计研究的一大主题。从现有研究来看,目前基于供应链的管理会计研究,成果相对松散且各研究之间相互割裂,没有形成一套内在紧密联系的体系;以博弈论和数学模型为方法的研究,设立了较多的前提假设,但供应链管理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因此很多研究只是理论层次的探讨。对于这一处于不断发展的研究领域,许多问题还有待于未来进一步研究。

(一)重视企业间关系

供应链是由多企业相互合作组成的战略联盟,供应链上企业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加强供应链协作,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共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的管理会计研究对于企业间关系这一主题的探讨相对较少,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待未来进一步深入。

(二)贯彻供应链整体思想

目前许多文献虽然探讨了供应链管理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但其立足点最终可归集为供应链上的某一主体而非供应链整体,这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相违背,以后的研究还需要将研究立足点进一步扩展至供应链整体。

(三)构建供应链管理会计

在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下,传统会计理论中的四大会计假设及基于单一企业的会计管理模式已然不适用,虽然有学者对供应链管理会计进行了一些探讨,但也仅局限于对供应链管理会计的特点、原则进行阐述,对于供应链管理会计的构建研究尚少。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利,代杨子.供应链激励机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3(1):13-19.

[2]张云玲.供应链目标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10(4):86-88.

[3]LinDQUiSttm,SmitHG.Journalof,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contentandcitationanalysisofthefirst20years[J].Journalof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2011,21(1):249-292.

[4]BHaGwatR,SHaRmamK.performancemeasurementofsupplychainmanagementusingthe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J].productionplanning&Control,2007,18(8):666-680.

[5]SRiniVaSanm,mUKHeRJeeD,GaURaS.Buyer-supplierpartnershipqualityandsupplychainperformance:moderatingroleofrisks,andenvironmentaluncertainty[J].europeanmanagementJournal,2011,29(4):260-271.

[6]高艳慧,万迪p,郭海星.基于监管、学习和声誉的联盟稳定性:实验研究[J].管理学报,2012,9(8):1154-1161.

[7]陈耀,生步兵.供应链联盟关系稳定性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9(11):178-179.

[8]oLoRUnniwoFo,LiX.informationsharingandcollaborationpracticesinreverselogistics[J].SupplyChainmanagement:aninternationalJournal,2010,15(6):454-462.

[9]GiannoCCaRoi,pontRanDoLFop.Supplychaincoordinationbyrevenuesharingcontracts[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s,2004,89(2):131-139.

[10]LaLonDeBJ,poHLentL.issuesinsupplychaincosting[J].internationalJournalofLogisticsmanagement,1996,7(1):1-12.

[11]DeKKeRHC,GooRaRV.Supplychainmanagementandmanagementaccounting:acasestudyofactivity-basedcosting[J].internationalJournalofLogistics,2000,3(1):41-52.

供应链管理总结篇8

 

一、引言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升级,企业不得不面对以生产工艺复杂化、主体交流信息化、消费者需求个性化为特点的买方市场。此时,企业继续奉行“纵向一体化”的组织模式,难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在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了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战略联盟,即采用了“横向一体化”的组织模式。为适应企业组织模式的变化,管理会计呈现由单维管理向多维管理转变的发展趋势,探讨新的组织模式下管理会计的发展问题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现有文献大多探讨供应链管理在特定管理会计工具中的应用问题,如供应链业绩评价[1]、供应链成本管理[2]等,鲜有文献站在管理会计发展的角度对供应链管理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因此,本文以Lindquist&Smith[3]提出的管理会计研究的三大领域为主线,结合供应链管理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见图1)。在此基础上,探讨供应链管理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问题,分析当前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启示。

 

二、基于供应链的管理控制

 

(一)基于供应链的业绩评价

 

在市场竞争更多的体现为供应链间竞争的环境下,链上企业休戚相关,企业需要突破单一主体的定式思维,及时、准确地评估供应链上各环节及供应链整体情况,以达到控制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的目标(Beamon,1999;Shepherd,2006)。就现有文献来看,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两个领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的研究。

 

绩效评价指标是绩效评价思想的直接体现,是业绩评价系统的基石(陆庆平和刘志辉,2003),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反映供应链运行情况的绩效评价指标(见表1)。值得注意的是,供应链管理必然涉及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一个缺乏企业间良好合作关系的供应链难以发挥其最大功效。因此,在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企业间关系指标是研究的焦点之一。然而,不同于对财务状况的评价,企业间关系难以直观计量。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量化企业间关系的标准,如企业间知识共享程度(Jones&towill,1997)、协同成本节约措施(thomas,1996)、互助解决问题的努力程度(maloni&Benton,1997)。对于各要素错综复杂的供应链业绩评价,仅依靠指标体系的构建并不能全面刻画供应链整体运行情况,为此学者们进一步探讨了业绩评价模型在供应链业绩中的应用,如绩效测量矩阵模型(Keeganetal.,1989;Hoek,1998)、平衡计分卡模型(Brewer&Speh,2001;马士华,2002)、多层次评价模型(Shepherd&Gunter,2006;Li,2010)、绩效棱柱模型(neelyetal.,2000)。虽然平衡计分卡并非是针对供应链绩效评价而设计,但平衡计分卡模型所具有的特点使其能很好地适用于供应链业绩评价中,也是学者研究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主要模型(Lockamyetal.,2004;Hwangetal.,2008)。

 

可以看出,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突破了单一会计主体的限制,突出了企业间关系要素的重要性。基于供应链的业绩评价指标,不仅包括传统的以评价企业自身财务状况、生产和服务能力为主的对内业绩评价指标,还包括对企业合作、客户满意程度进行评价的对外业绩评价指标,总体呈现多元、面向顾客、财务与非财务数据并重的特点。基于供应链的业绩评价模型以平衡计分卡的应用研究为主,强调了在实现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谋求企业的长期发展,体现了评价主体由单一企业向企业联盟扩展、评价维度由简单向复杂递进、评价目标由提高经济效益向提高顾客满意程度转变的趋势。

 

(二)基于供应链的激励机制

 

尽管供应链联盟将供应商和销售商联系到了一起,但各企业仍是独立存在的市场主体,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合作关系不稳定等问题在供应链联盟中时有发生。按照经济学理论及管理会计逻辑,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目前对于供应链激励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影响因素研究和激励策略研究。

 

正确界定影响供应链激励机制的因素是构建激励机制的首要问题,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提出了不同的影响因素,现有文献的研究视角可以总结为:交易、文化及关系、制度及环境三个方面,主要内容见表2。供应链激励机制的本质是通过激励链上企业的信息共享促进收益共享,最终实现增强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目标,其中信息共享是前提,收益共享是保证,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是目的。因此,供应链激励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信息共享激励和收益共享激励。进行供应链整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信息共享问题(olorunniwo&Li,2010)[8]。信息共享激励可以让供应链上的企业掌握更多、更真实的信息,使企业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动。已有大量文献论证了信息共享对供应链运行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商业流程的整合(Helo&Szekely,2005)、促进合作(Hsuetal.,2009)、降低成本(Choi&Sethi,2010)。虽然信息共享有助于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但不能保证单一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在一定情况下企业就会有保留私有信息的动机,这时就需要科学的激励机制来诱导企业实现信息共享。现有文献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供应链信息共享激励机制进行探讨。定性研究探讨了信息共享激励机制的一般方法,如增强团队信任、加强不同文化间的沟通、增加沉没成本、设立利益再分配制度(杨国栋和王兆君,2005;陈国庆和黄培清,2007)。多数学者以定量研究为主,且多以契约理论为切入点来研究信息共享激励问题。学者就订货契约(tsay,1999;谭文超,2008)、回购契约(周伟刚等,2011)、收入共享契约(Koulamas,2006)、批发价格契约(Groznik,2010)、数量折扣契约(金强,2006)对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作用分别展开研究,得出一致结论:科学、合理的设计这些供应链协调契约可以激励企业进行信息共享。但不同契约对信息共享的激励程度及企业应该采用哪种契约以实现信息共享,目前尚未达成一致观点(Yaoetal.,2008;Cachon,2010)。虽然信息共享激励的理想目标是实现供应链上信息的完全共享,但现实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补充收益共享激励来调整供应链上的利润分配,达到增强链上企业信息共享和提高供应链整体业绩的目标。现有文献对供应链收益共享激励的探讨以单渠道环境下的研究为主。单渠道下,学者们对一对一供应链结构(mortimer,2000;曹武军,2007)、一对多供应链结构(贾俊秀和唐奇良,2008)、三级供应链结构[9]三种供应链运行环境下的收益共享激励展开研究,得出一致结论:在不同环境下合理的收入共享激励能够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及提高供应链整体业绩。

 

总而言之,基于供应链的激励机制是为了实现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目的,强调了以往管理会计研究中所忽视的跨企业组织能力及企业间协调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供应链激励机制相对于传统激励机制而言,激励对象由员工发展为企业,激励目标由员工承诺最大化上升为企业协同化。目前对供应链激励机制的研究多借助数学模型展开,通常以节点企业的完全理性为前提假设,这一约束性很强的假设在现实中往往不能成立;此外,目前对于供应链收益共享激励的研究多集中于相对简单的单渠道研究,但现实中许多企业开展的是多渠道经营,因此更加符合现实情况的探讨还有待未来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三、基于供应链的成本管理

 

进行供应链成本管理,管理者关注的焦点不再局限于传统成本管理所关注的如何生产的问题,谁来生产、为谁生产、和谁生产等传统成本管理所忽略的诸多问题也需要纳入考虑范围。现有研究对于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探讨较多。

 

尽管作业成本法产生于单一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环境下,但其却能很好地适应供应链成本管理的要求(孙清华,2008)。现有文献对于供应链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从内容来分,可分为理论框架研究、整体成本管理和部分成本管理三类。本文梳理了一条供应链作业成本法框架研究的发展路径,介绍如下:第一阶段,Lalonde&pohlen[10]较早提出了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概念,构建了供应链管理下作业成本法的六个流程;第二阶段,在前一阶段提出的流程之上,Seuring(2002)以流程和成本动因为核心进一步提出了供应链作业成本法实施的三步骤;第三阶段,Bache(2004)对前一阶段的三步骤提出了质疑,认为不是每一个供应链上的企业都会把敏感信息进行共享,因此提出了供应链作业成本法三阶段模型。除了探讨理论框架外,现有文献还从供应链整体成本管理和供应链部分成本管理两方面研究了供应链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见图2)。基于供应链的作业成本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一套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有效工具,但其割裂了成本与市场的关系,而供应链管理的特点之一即为面向市场,因此直接立足于最终顾客需求的目标成本法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国外对于供应链目标成本法的研究文献可以划分为供应商视角、供应链视角、供应链及其外部环境视角三个逐渐递进的层次(见表3),这三个层次的研究,范围由窄逐渐向宽过渡,考虑因素由少逐渐向多发展。国内对于供应链目标成本法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学者从多角度(蒋卫东等,2003;韩庆兰,2004)、分阶段(张建斌,2010;张云玲,2010)、跨行业[12]进行了供应链目标成本法的研究。

 

总体看来,供应链成本管理是管理会计管理和控制内容的进一步扩展。供应链成本管理直接面向市场,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成本管理,还强调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对企业竞争起重要作用的交易成本管理,不但要夯实物质资源的管理还需要积极拓展非物质资源的管理。目前文献对供应链作业成本法和供应链目标成本法的框架体系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对核算流程也进行了初步探索,但现有研究多为理论层次的探讨,且对于成本科目设置及账务处理等成本核算环节的研究较少;同时,针对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研究较多,对服务业企业的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研究较少,从而使得现有研究成果还不能直接指导企业进行供应链成本管理。

 

四、基于供应链的其他管理

 

转移定价可以协调供应链中的利益冲突,保障整个供应链的有效运行(Boyac&Gallego,2002)。供应链上的转移定价是一种介于市场定价和内部定价之间的定价方式,兼具市场价和成本价二重性,这决定了供应链上转移定价的复杂性。现有文献对于供应链转移定价的研究根据转移定价决策权的归属不同,可分为供应商掌握转移定价权的研究和销售商掌握转移定价权的研究。

 

早期对于供应链转移定价的研究,反映供应商是供应链的主导者而销售商为价格追随者这一历史事实,是供应商掌握转移定价权下的研究。Lee&Rosenblatt(1986)以制造商批发定价为切入点,认为制造商采用数量折扣的定价方法将增加自身的利益;padmanabhan&png(1995)以回购契约为切入点,考虑到销售商打折销售积压商品将给制造商带来不利影响,制造商可以在定价时考虑回购价格以避免可能的品牌损失。eppen&iyer(1997)认为供应商可以与销售商签订补偿协议,规定销售商超预定数量提货时,需要向供应商支付一定的补偿金。近年来,为顺应时展,涌现了许多销售商主导供应链转移定价权的研究文献,其主要研究成果见表4。总体看来,采用转移价格对企业间交易进行核算,强化了管理会计的跨组织协调职能,促进了供应链环境下分工协作制度的有效运行,是对管理会计功能的一大突破。现有研究文献多借助博弈论和数学模型研究供应链转移定价,普遍认同的观点是:不存在一个适用于所用情况的方法,只能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供应链转移定价策略。

 

五、总结及展望

 

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管理会计关注和反映的内容应该体现企业实践活动的客观需要。在供应链竞争的形势下如何应对实务需要对于管理会计提出挑战,谋求管理会计在新环境下的创新与繁荣是管理会计研究的一大主题。从现有研究来看,目前基于供应链的管理会计研究,成果相对松散且各研究之间相互割裂,没有形成一套内在紧密联系的体系;以博弈论和数学模型为方法的研究,设立了较多的前提假设,但供应链管理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因此很多研究只是理论层次的探讨。对于这一处于不断发展的研究领域,许多问题还有待于未来进一步研究。

 

(一)重视企业间关系

 

供应链是由多企业相互合作组成的战略联盟,供应链上企业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加强供应链协作,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共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的管理会计研究对于企业间关系这一主题的探讨相对较少,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待未来进一步深入。

 

(二)贯彻供应链整体思想

 

目前许多文献虽然探讨了供应链管理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但其立足点最终可归集为供应链上的某一主体而非供应链整体,这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相违背,以后的研究还需要将研究立足点进一步扩展至供应链整体。

 

(三)构建供应链管理会计

 

在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下,传统会计理论中的四大会计假设及基于单一企业的会计管理模式已然不适用,虽然有学者对供应链管理会计进行了一些探讨,但也仅局限于对供应链管理会计的特点、原则进行阐述,对于供应链管理会计的构建研究尚少。

供应链管理总结篇9

企业绩效评价是指运用数量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依据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分析,对企业在一定的经营期间内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的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标准的综合评价,真实反映该企业的现实状况,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一门科学。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运营水平、偿还债务的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 

企业绩效评价在西方国家已出现多年?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监管制度?已成为市场经济国家监督和约束企业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评估,以事实为依据,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和目标,使企业得以长足进步。 

长期以来,成本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成功,评价一个企业的业绩情况主要是通过财务指标比较其与竞争对手间的获利能力及市场占有率。但是在强调专业分工、快速定制化产品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年代,企业间的竞争重点已逐渐转变为各自供应链体系的效能之争,即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最低廉的成本将定制化的产品送交顾客手上,企业为在竞争中求生存,就必须从仅以成本为中心转变为以多样化的顾客为中心。 

全新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理论要求各个企业必须重新设计业绩评价体系,进一步探索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以跟上时代的脚步。 

2 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缺陷 

(1)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侧重于单一企业或单个职能部门的评价,不注重供应链整体绩效的衡量。 

以前,企业一般将组织中的各个部门视为独立的个体,并为每个独立的个体设定目标与绩效评估衡量标准。各部门领导人只重视改善自己负责的部门的绩效,以确保其目标的达成,而很少关心其部门目标的达成会不会对其他部门或是供应链中其他成员造成影响。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正逐步转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快速反应的供应链体系主导企业未来命运。因而,可行的企业绩效评价应是对于整个供应链管理优劣的现实评价。 

(2)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数据往往来源于财务评价的结果,在时间上略为滞后,不能反映供应链动态运营情况,及投资报酬率、经营收入、每股赢余等情况,因此不能反映企业持续发展力和创新能力等。导致企业只注重短期利益,而损害企业长远发展潜力。 

(3)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往往侧重于对事件结果的事后评价,不能对供应链的业务流程进行实时评价分析,这使得企业不能及时地发现经营过程的偏差,当发现问题时已成为事实,并造成损失和危害,已经难以补偿。 

(4)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注重企业内部评估,不重视企业与外部的联系。 

3 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依托的企业绩效评价 

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迫切要求企业更新现行的经营管理理念,从供应链的整体角度出发加强对企业内部和外部各个经营环节的管理,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绩效评价体系。供应链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和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及用户联系起来的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因此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依托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应能恰当反映供应链整体运营状况以及上下节点企业之间的运营关系,应提出一些方法来测定整个供应链是否有能力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是否有能力满足市场顾客的需求。 

3.1 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依托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⑴对关键绩效评价指标进行重点分析。 

⑵应重视对供应链业务流程的动态评价,而不仅仅是对静态经营结果的考核衡量。 

⑶评价指标应能反映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情况,而不是仅仅反映单个节点企业的运营情况。 

⑷要能反映供应链各节点?部门?之间的关系,注重相互间的利益相关性。 

⑸定性衡量和定量衡量相结合,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并注意相互间的协调。 

⑹重视对企业长期利益和长远发展潜力的评价。 

3.2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依托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上述评价原则,在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依托的企业绩效评价时应综合考虑:企业供应链业务流程、供应链中上下各节点间的关系、供应链经济效益、供应链创新与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并分别为每个方面设定对应的评价指标(如表1)。另外,企业绩效的评价和指标设定应根据具体的发展远景和战略进行,因而不同的企业?供应链?其评价侧重点和具体评价指标可以不同。 

⑴对企业供应链业务流程的评价 

①产销率指标。产销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已销售出去的产品和已生产的产品数量的比值。企业供应链产销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供应链各节点已销售出去的产品和已生产的产品数量的比值。即: 

产销率 = 

该指标可反映供应链各节点在一定时期内的产销经营状况、供应链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等?有效利用程度、供应链库存水平。该指标值越接近1,说明供应链节点的资源利用程度和成品库存越小。 

②产需率指标。产需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供应链各节点已生产的产品数?或提供的服务?与其下游节点?或用户?对该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的比值,即: 

产需率= 

该指标反映供应链各节点间的供需关系。产需率越接近1,说明上下游节点间的供需关系协调,准时交货率高,反之则说明上下游节点间的准时供应率低或供应链综合管理水平较低。 

③产品生产?或服务?循环期指标。供应链产品生产?或服务?循环期是指供应链各节点产品生产?或服务?的生产间隔时间。该指标可反映各节点对其下游节点需求的响应程度。循环期越短,说明该节点对其下游节点的快速响应性越好。在实际评价中,我们可以以各节点的循环期总值或循环期最长的节点指标值作为整个供应链的产品生产?或服务?循环期。 

④供应链总运营成本指标。供应链总运营成本包括以下几项: 

(a)供应链信息系统成本。供应链信息系统成本的开发与维护费及eDi、因特网的建设和使用费等通讯费用。 

(b)供应链总库存费用。包括各节点企业在制品库存和成品库存费用,各节点之间运输储存费用。 

(c)各节点企业外部运输费用。等于供应链的所有节点企业之间运输费用之和。 

?2?对供应链上下节点间关系的评价 

①准时交货率指标。准时交货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供应链各节点准时交货?或服务?次数占其总交货次数的百分比。准时交货率低,说明其协作配套的生产?服务?能力达不到要求,或对生产?服务?过程的组织管理能力跟不上供应链运行要求,反之,则说明供应链的生产?服务?能力强,生产管理水平高。 

②成本利润率指标。成本利润率是指供应链各节点单位产品?服务?净利润占单位产品?服务?总成本的百分比。产品?服务?成本利润率越高,说明供应链的盈利能力越强,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越高。 

③产品质量合格率指标。产品质量合格率是指供应链各节点提供的质量合格的产品?服务?数量占产品?服务?总产量的百分比,它反映供应链节点提供货物的质量水平。 

④售后服务质量指标。售后服务质量指标定性地评价供应链各节点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后,对产品进行跟踪服务的质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售后服务成为竞争对手间非价格竞争、留住客户、挖掘客户潜在需求的主要手段。售后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主要有:客户售后服务响应时间,一定时期内客户访问次数、产品?服务?返修率、客户抱怨投诉次数等。 

?3?供应链经济效益评价 

供应链经济效益评价可采用传统关键性的财务评价指标,如:销售利润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产值增长率、利润增长率等,各指标的含义均很明显,应用也很广泛,这里就不重复介绍。需要说明的是,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应从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成长性四个方面全面衡量;另外应从企业的远景目标和发展战略出发选取关键性的财务评价指标,并注意与其他层次评价指标间的相容性,避免相互间的冗余、冲突。 

?4?供应链创新与学习能力评价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全球性经济环境中,对企业供应链创新与学习能力的评价显得越来越重要,以往的绩效评价中很少注意这一方面。供应链创新与学习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之一,亦是企业长盛不衰、长足进步的根本保证。 

①智力资本比率指标。智力资本比率是指企业?供应链?总资产中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价值所占的比重。智力资本比率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是否重视智力资本以及智力资本对其生产经营活动的作用大小,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在新经济条件下能否适应市场,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的能力体现。 

②新产品?服务?收入比率指标。新产品?服务?收入比率是指企业?供应链?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提供新型产品或服务所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的是企业的产品?服务?研发能力和对新产品?服务?的综合营销能力,新产品?服务?收入比率指标值越大,说明企业?供应链?的新产品?服务?设计、开发能力越强,对新产品?服务?的综合营销能力越强。 

* ③雇员建议增长率指标。雇员建议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供应链?雇员向公司提交的合理化建议数量与上一评价期相比的增长率。该指标值越高,说明企业内民主管理意识高、员工的参与意识强。从一定程度而言,雇员建议增长率指标也是企业?供应链?管理活力强弱的具体体现之一。 

确定了绩效评价指标后,可选择一定的评价方法对本企业?供应链?的经营管理绩效进行定量评价,首先确定各层次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重,再运用一定的方法得到一个反映企业?供应链?整体绩效的综合指标值。 

供应链管理总结篇10

关键词:供应链绩效评价

随着全球制造(globalmanufacturing)发展,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在制造业中普遍应用,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市场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对供应链运作和管理尤为重要。但国内外专门针对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已有的也仅是分散的、个别的研究。在此本文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作一简要评述,以供借鉴。

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

(一)基于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的评价体系

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upplyChainoperationReferencemodel简称SCoR)是目前影响最大应用面最广的参考模型,它能测评和改善企业内、外部业务流程,使战略性的进行企业管理(Strategicenterprisemanagement简称Sem)成为可能。

Bullinger等人用SCoR框架对供应链进行了“自底向上”的绩效评价。何忠伟等人选择SCoR模型的绩效衡量指标作为基准分析的基础,对供应链流程进行绩效评价。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供应链管理委员会(简称CSCC)于2003年lo月颁发的《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绩效水平评价参考模型(SCpR1.o)构成方案》,包括5个一级指标,15个2级指标和45个3级指标,也与SCoR相似。

(二)基于供应链平衡记分卡的评价体系

RobertS·Kaplan等人提出了“平衡记分卡”(BalancedScorecard简称BSC)评价体系。BSC不仅是一种评价体系而且是一种管理思想的体现,其最大的特点是集评价、管理、沟通于一体,即通过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滞后型指标和超前型指标、内部绩效和外部绩效结合起来,使管理者的注意力从短期的目标实现转移到兼顾战略目标实现。

该体系分别从财务角度、顾客角度、内部过程角度、学习和创新角度建立评价体系。其中,财务角度指标显示企业的战略及其实施和执行是否正在为供应链的改善做出贡献;顾客角度指标显示顾客的需求和满意程度;内部过程角度指标显示企业的内部效率;学习和创新角度显示企业未来成功的基础。

唐国锋、王丰等(2006)利用平衡记分卡法,从供应链业务流程、财务、客户、学习及发展四个方面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龙子泉、高伟(2004)在对平衡记分法与基准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基准平衡记分法,克服了传统的单一财务评价的模式,把财务评价与非财务评价置于新的评估体系之下。

(三)sinkandtuttle(Sat)体系

建立在“供应商——投入——加工——产出——顾客——成果”模型基础上的sinkandtuttle(Sat)体系共包含七项评价指标,即效率(投入)、有效性(成果)、生产率(产出/投入)、盈利能力、质量(加工)、创新和工作环境质量。该体系的突出特点是将企业绩效的评价与战略计划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

另外,常良峰(2003)认为,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问题实质上是对供应链整体运行状况、供应链成员以及供应链上企业间合作关系的度量,一般涉及各企业内部的绩效度量、供应链上各企业间外部合作的绩效度量以及供应链整体绩效度量三个方面。Liu等从评价因素层、评价因素指标和具体评价指标3个层次构建了一个供应链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综合评价供应链绩效有一定参考价值。史丽萍等建立了供应链企业外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正确度量供应链企业外部绩效提供了依据。

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选用

Lummus等从供应、过程管理、交货运送和需求管理4个方面列举了供应链绩效的主要考核指标。这些指标包括供应的可靠性、提前期、过程的可靠性、所需时间以及计划完成、完好订单完成率、补给提前期、运输天数、SC总库存成本、总周转时间。Beamon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了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定性绩效评价指标包括顾客满意度、柔性、信息流与物流整合度、有效风险管理和供应商绩效。定量绩效评价指标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成本的指标,另一类是基于顾客响应的指标。Gunasekaran等开发了一个供应链评价战略、战术和运作层次绩效的框架,给出了关键绩效指标的一览表,强调供应链绩效指标要涉及供应商、递送绩效、顾客服务和库存与物流成本。

供应链咨询机构pRtm在SCoR(SupplyChainoperationsReference)模型中提出了度量SC绩效的11项指标,它们是:交货情况、订货满足情况(包括满足率和满足订货的提前期)、完好的订货满足情况、SC响应时间、生产柔性、物流管理总成本、附加价值生产率、担保成本、现金流周转时间、供应周转的库存天数和资产周转率。

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

传统上,公司评价绩效是基于财务会计原理。财务会计指标在评价运作变化是否在改进企业财务状况方面固然重要,但评价SC绩效还是显得不足。因此,为弥补传统财务会计方法在评价SC绩效方面的不足,已经开发了各种评价方法,包括:物流记分板(theLogisticsScoreboard),基于活动的成本计算(activity-BasedCosting,aBC)和经济价值分析(economicValueanalysis,eVa)。还有一些文献中,在评价SC绩效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此外,在一些以单一指标(如成本、利润、投资、投资回报、服务水平)评价SC绩效的文献中,一般都是通过确定最大或最小值的方法进行评价。

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供应链管理是个新近出现的理念,供应链绩效评价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先前的研究者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理论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但是还有诸多问题尚待解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很多研究的注意力放在供应链绩效的单维度评价上(如财务评价),很少有考虑把供应链绩效作为一个跨企业的、复杂的、多维的、综合性系统来评价;

缺乏供应链整体绩效与各成员绩效关系的研究。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受到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各子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各节点企业的收益与供应链的整体效益是非线性关系,因此各节点企业的利益如何协调将直接影响供应链的正常运行。但从现有的文献资料中还没有发现有谁对此作过深入的研究。而建立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既要进行供应链整体绩效和各子系统绩效的评价,还要进行供应链绩效的综合评价,这是以后研究中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一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个企业的绩效评价或买卖关系的绩效评价上,特别是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顾客满意度的评价受到广泛的重视。这种评价思想,本质上还是从核心企业角度,而不是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来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