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与水资源专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52:29

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篇1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自然科学知识,较好人文科学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管理等方面应用能力与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方面专业及专业基础知识,能在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以及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以及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介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信息的采集及处理、水旱灾害预测及防治、水资源规划、水环境保护、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水政管理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程制图、运算、实验、测试等方面基本训练,具有应用所学专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研究、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篇2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一系列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为新时期水文工作指明了方向。水生态建设、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全面深化改革等都对水文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水文事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作为高职院校,如何为国家培养适应水文行业新形势下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是需要认真设计和实践的。

 

1水文行业的新发展

 

1.1水文机制体制改革加快,基础设施投入空前增长

 

近年来,水利部积极倡导和推行水文机构改革,省级水文机构升格或高配副厅级干部,理顺地市级水文机构规格,推动地方水文工作实行双重管理体制,水文单位因地制宜地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中央和地方政府逐年加大水文投入力度,特别是2011年、2012年以来实施的中小河流水文监测项目,水文投入得到空前增长。截至2015年,全国水文经费投入总额超100亿元,其中基建经费占绝大部分。

 

1.2水文观测处理应用的全面信息化

 

水文测验方式和技术处于由传统方式向现代化方式的转变阶段,初步形成驻测、巡测、水文调查、应急监测相结合的水文监测体系,水文测报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国已有50%的雨量站、水位站实现了自动观测、长期自记和数字存储。先进的流量、水质、泥沙监测仪器得到推广应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技术的应用逐步扩展,目前正积极构建智慧水文监测系统。

 

1.3水文行业公众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大幅增加

 

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和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城市供水安全、防洪安全、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等方面,水文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1.4生态水文建设全面铺开

 

在我国,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生态问题愈来愈突出,如水体污染,湖泊面积减少,湿地退化,河道断流,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入海水量减少等。十八大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具体到水资源方面,首先必须做好水量和水质的监测,同时积极拓展水生态监测服务体系。重点监测河湖流量管理监测、水质(藻类等生物类)监测、绿水监测和地下水监测、土壤墒情监测。

 

1.5城市水文工作日趋重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水平已由1980年的19.48%迅速增长到2015年的55%。大多数城市坐落在江河湖海之滨,并有防洪任务,这就对城市水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城市水文主要涉及防洪排涝、城市水环境、城市供水、城市给排水、城市规划设计和城市景观等多个方面。

 

2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为适应水文发展新形势,本院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也及时响应,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水文行业培养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改变以前的本科学科体系的培养模式,按照职业岗位要求,根据主要工作任务,重点培养职业所需要的核心技能。依照现代水文行业四大岗位工作群,充分结合校内外实习资源,建立新的“四模块,双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四模块”是指适应现代水文四大岗位工作群的四大课程模块,分别是水文信息化模块、水生态监测模块、现代水文测验模块和水文公共服务模块,四个模块按照能力递进的先后顺序,依次衔接,分布于第1~6学期。“双实习”是指充分利用校外水文实习单位在水文生态监测模块和现代水文测验模块具有的优质实习资源,结合我本院校内在水文信息化模块和水文公共服务模块方面的实训资源,建立和“四模块”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化解本专业实践教学薄弱的难题。

 

3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的改革

 

本专业原课程体系主要依据传统水文行业的“水文测验、水文预报和水文计算”三模块而搭建,其余课程均根据课程之间的学术逻辑关系进行编排,是为研究型水文专业而设立的,未能很好地体现出能力递进和应用型、实践性,在梳理现代水文行业的四大岗位工作群后,建立起对应的“四模块,双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四模块”是搭建新的课程体系的主要支柱,新的课程体系也有四大模块,分别是水文信息化课程模块、水生态监测课程模块、现代水文测验课程模块和水文公共服务课程模块。水文信息化课程模块培养的是学生应用现代水文仪器和软件的核心能力,属于四模块中的基础部分,主要在第l和第2学期开设;水生态监测课程模块培养的是学生生态水文要素监测的核心能力,在四模块中处于基层进阶部分;现代水文测验课程模块培养的是学生利用现代水文仪器和新观测方法进行水文勘测的核心能力,在四模块中处于中心主体部分;水文公共服务课程模块培养的是学生利用水情信息进行资源利用监督、地质灾害预警、城市防洪等服务工作的能力,在四模块中处于发展提升部分。

 

水文信息化课程模块主要课程有水利工程CaD、计算机应用基础、vB程序语言、数据库基础、电路基础、水利工程测量和3S基础;水生态监测课程模块主要课程有水文学原理、水质监测及评价、生态学基础和水生态环境监测方法与技术;现代水文测验课程模块主要课程有水文统计学、水文测验学、水文预报和水文水利计算;水文公共服务课程模块主要课程有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水文地质学、水土保持监测和城市水文学。

 

4教学模式的改革

 

按照现代高职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要重视实践,重视和生产对接,但是本专业的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和实际生产差距较大,不宜实现大范围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而目前的水文行业多数岗位的工作任务是一半户外操作,一半户内计算。综合这些情况,可将主要讲述户外操作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集中在校外教学实习和项岗实习中,主要讲述理论计算、软件操作类的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法和项目教学法教学。任务驱动法对于传统理论性知识的理解有着较好的改革效果,比较适合有大量计算任务的相关水文课程。同时,本专业教师及学院勘测设计院经常承接水文行业的相关工程项目,教师工程项目实践经验丰富,项目案例较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将实际生产项目零碎化、简易化后作为课堂教学项目,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设计方案、合作分工,最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其次,考虑到本专业学生的班级人数一直保持在30人左右,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尝试采用小班化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索学习,上课形式多样。积极鼓励讨论式课堂,教师交替采用一对一和一对多的教学策略,既保证整个教学进度,同时又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积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好学生个性、情感和能力的全面培养发展。在非课堂教学环节的教育上,尝试采用导师制,5~6名学生配1位专业教师为导师,导师在自习时间和业余时间,在带领学生进行实际生产项目过程中,悉心为学生进行指导和讲解,同时,在学习质量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中,充分考虑导师制影响因子。

 

5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

 

本专业传统的考核评价机制是教师主导制和试卷考核制,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尤其是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为进一步适应水文行业企业对合格毕业生的要求,必须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进行改革,改革主要有3个基本原则:第三方评价原则、强化过程评价原则和强化项目成果评价原则。第三方评价主要是在学习质量评价的主体上,更多地计入潜在用人单位的评价和学生团体的评价_强化过程评价旨在更多地关注学生良好的职业情感和职业态度的养成;强化项目成果评价主要是逐步用模拟生产项目的质量评价替代纯理论知识考核。这一评价机制改革和前面三方面的改革是密切相关,缺一不可的。

 

6改革需要有特色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是本院传统的水利类专业,具有很好的行业背景和影响力。在水文行业新发展的情况下,要继续保持优势,一是需要同步调改革,二是需要在改革过程中建立和强化自己的特色。

 

6.1强化专业社会服务能力

 

本专业具有良好的行业背景,校内勘测设计院和教学系经常承担水文类的横向科研项目,教师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多,教师可将课堂教学内容和生产实际项目结合,采用项目教学法或者以教学实习和项岗实习的形式组织教学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同时又在行业内树立了服务品牌。当前,水文行业的社会服务项目激增,例如水资源论证、山洪地质灾害调查、河道勘查和农田灌渠改造等项目,这些对于本校积极开展水文社会服务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6.2尝试进行开放性课程改革

 

现阶段水文行业正处于深刻变化的阶段,新仪器、新方法、新技术、新业务层出不穷,如何紧跟行业的发展,更新教学内容,培养符合现代水文行业的高技能人才,是需要精心设计和筹划的。如果走正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流程,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在教材建设申报、实训教学资源建设、培养能力调整等方面严重滞后,因此可采用进行开放性课程改革的方法解决实效性问题,具体来讲就是在确定每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时,不局限于培养方案和教材,设立固定教学内容及目标模块,新增教学内容及目标模块,固定教学内容及目标模块依据当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适当精简,新增教学内容及目标模块依据近2年行业的新发展情况进行编制,教学内容采用教师讲义的形式进行补充。

 

6.3率先建立高职类该专业和应用型本科该专业培养对接模式

 

目前,国内开设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高职院校极少,因此可抢抓机遇,提前和开设本专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联系,共同开发本专业的高职——本科对接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积极升学深造,并适当加大在社会和行业内的宣传,以此作为特色,做大做强本专业。

 

作者:刘姣姣 李太星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15年23期

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篇3

工程地质学是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学科的一门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地质科学,是以地学学科的理论为基础,应用数学、力学的知识和工程学科的技术与方法,来解决与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有关的地质问题[2]。由于工程地质学涉及内容多,概念广,实践性很强,且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和机会,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使学生既能牢固掌握工程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又具备分析工程地质条件、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年来在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与实践经验,针对目前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一、煤炭院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多,授课学时少

根据国家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近些年来,多数院校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存在着向公共课倾斜的现象,这使得专业课学时被不断压缩。主要表现在课程学时少,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过去动辄几十学时乃至上百学时的课程,现在多为32~48学时。在多数煤炭院校中,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开设有基础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课程,具有一定的地学背景。即便如此,工程地质学课程仍涉及工程岩土学、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岩土工程勘察等方面的内容,这使得该课程教学内容繁杂,教师上课难度增大。在此情况下,如不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教师就无法很好地完成相关内容的讲授;同时学生对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也将停留在较浅的感性认知阶段,不能理解机理性的问题,更不能深刻地认识该课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这势必对学生未来就业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教学方法单调

工程地质学课程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较多,同时该课程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单一的多媒体或板书授课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之个别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而个别教师授课又完全脱离指定教材,这些都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此外,课程中涉及的一些教学内容,诸如崩塌、滑坡等灾害的形成机理及演化过程等比较抽象,单纯在ppt中以图片形式展示,不能很好地呈现,学生缺少感性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实践环节薄弱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张,教学资源的投入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具体到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方面野外实践场地或基地功能缺失,满足不了野外实践教学的需求;另一方面学生人数与设备台套数不成比例,同时也存在部分试验仪器无场地安放的尴尬局面,导致部分试验无法开出,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此外,还存在实验教学方式和时间不灵活等问题。目前多数院校的室内实验都是教师准备好试验后,学生在制定的条件下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学生真正思考的较少,部分学生既不动脑也不动手,而是依靠同组其他同学来完成实验,这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容易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或丧失。

(四)考核方式单一

考核成绩比例分配不合理,多数院校该课程考核成绩都是由期末考试成绩(约占70%~80%)和平时成绩(占20%~30%)组成,而平时成绩又多以上课出勤率、课外作业以及实践环节表现等形式存在,其中上课出勤率占主导地位。这样难免会存在一些学生到课不听课,考前突击且考分很高的现象。此外,考核的内容也不够全面,多侧重于理论知识,往往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最终导致校内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不利于综合人才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针对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和实践经验,提出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等几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一)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改专业通识教学为行业特色教学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突出院校的特色优势。针对煤炭院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具有地学背景这一特点,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可主要讲解三部分的内容,即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研究、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研究以及工程地质勘察等。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研究是该课程的基础,该部分主要讲授土的物质组成、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特性;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研究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讲授学时应占总学时的一半以上。该部分主要讲授活断层和地震、斜坡、岩溶、泥石流及地下硐室的工程地质研究;工程地质勘察部分主要讲授工程地质测绘、勘探、试验以及长期观测等几种工程地质勘察方法。课程教学要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突出重点,同时也要注意前后所学课程内容上的衔接,避免重复。

(二)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单一的满堂灌为交互式教学

工程地质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对于工程地质现象的认识、判断能力和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这需要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紧扣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热点问题,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组织课堂教学。

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取的知识较多地局限在抽象的经验上,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取抽象的理论知识,还可以提供丰富的观察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在讲授滑坡、泥石流等内容时可采用flash动画或影像资料展示灾害的形成过程、危害以及其防治措施;在讲授地震的工程地质研究内容时可结合典型的地震(512汶川大地震),讲解地震发生的机理及预警预防措施;在讲解地下硐室位置的工程地质论证时,可借助物理模型来分析地形、地质构造、岩性特征等对硐室位置的影响等等。这些方法和手段的引入不仅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主动性,同时也可节省一定的时间,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

鉴于该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可采取学生自学、教师课堂讲解和课外辅导答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就工程地质学领域的热点问题,设置课堂辩论。通过教师布置论题学生收集资料学生课堂辩论教师讲解剖析的教学过程,改过去教学单行道(教师到学生)为双行道(教师到学生,学生到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针对近期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可设置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人类活动or自然条件的论题,让学生通过查阅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相关的资料,展开讨论与辩论,从而达到牢固掌握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相关知识的目的。此外,还可增加一些工程实例课,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利用最新发生的地震、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工程实例,探讨这些灾害的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从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改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探索

在实施实践教学活动时,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实验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进行实验之前,指导教师可提出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并给出参考意见,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将原来的验证性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开拓思维,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洞察力,培养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野外实践应有效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此,在进行野外实践教学时地点应尽可能选择工程地质现象丰富的地方。对河南理工大学而言,可在市区北部的缝山针公园进行为期半天的实践教学活动。结合园区内原有采石场开挖形成的人工边坡讲解边坡的应力分布状态及变化特征,边坡变形破坏类型及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同时还可结合该园区的生态恢复治理工程讲解边坡变形破坏的防治原则和措施。此外,可结合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学生未来就业意愿和方向,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安排一些与工程地质有关的实践内容,例如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或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以及煤矸石堆积体稳定性分析等。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方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完善考核内容与方式,改重视理论考核为突出实践性考核

改变考核成绩的比例组成,将平时考核成绩的比例提高10%~20%,弱化到课率在平时成绩中的主导地位,突出学生实践环节的综合表现。同时加大课堂表现方面的考核力度,就重点内容的一些问题进行课堂提问,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者每次加2分,答对的再加3分,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在考核内容上要增加一些综合能力的考核,不仅要考核理论知识,还要设置一些案例分析题,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篇4

关键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以地球科学基本理论为基础,以水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学习水资源的分布、形成、演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兼顾地下水科学、岩土工程和环境工程的基础知识,并将其应用于水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水资源的规划与开发、评价与管理,水利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地下水环境和地质环境的监测、评价和治理等。我国现有45所高等院校开设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但由于中南民族大学开设该专业时间较短,因此在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以中南民族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例,在认真分析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总结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适合于本校实际情况的改革措施,为培养合格且适应社会需求的水文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一、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国内各高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基本一致,主要为水信息采集与处理、水文学原理、水文统计、水文水利计算、水文预报。但由于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和特色,又适当增加了一些其他相关课程,如水资源评价、地下水水文学、水文地质勘查等。中南民族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始于2011年开设,起初隶属于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环境工程系,随后学校于2015年5月新成立了资源与环境学院,于是该专业演化为隶属于资源与环境学院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独立招生。由于水文与水资源专业是在化学科学和环境科学背景下孕育而生的,因此该专业所开设的课程覆盖了一些环境和化学类课程,比如水环境化学、水环境监测与分析、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水污染与防治、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修复等。该专业兼顾地表水、地下水和水环境三方面,培养方案统筹兼顾,培养方式博学潜知,契合本科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在课程课时分配上仍存在一些瑕疵,尤其在实践教学环节,问题更加突出。

二、人才培养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

根据201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所反馈的信息以及已毕业和在校本科生所提出的意见,当前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课程和课时的分配需要调整。专业选修课偏多,而专业必修课偏少,且专业必修课里与水环境和污染相关的课程几乎空白。课程设置在分配上的不均必将导致课程课时的分布不均,比如水文水利计算为64学时,而水文分析与计算部分的课时达48学时,后期水利计算的课时只剩16学时,给深入细致讲解该课程带来一定难度。2.部分课程之间内容交叉太多。例如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评价中关于地表水质量评价方法的内容以及水文统计和水文水利计算中关于频率分析与计算的内容重复。3.实验课开设不够。目前中南民族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课实验包括水力学实验、水信息采集与处理实验、水环境化学实验、水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自然地理学实验、气象与气候学实验、地下水水文学实验。而类似于必须设置实验课的地下水污染与防治,至今却未开设实验课。4.实验设备不完善,尤其是地表水流测流、测速方面,实验设备尤其不充足。如水信息采集与处理实验中水位和流速测量实验,学生只能在室内简单操作小型模拟实验,无法到野外实际操作aDCp仪器,造成学生动手能力低下,对相关专业知识缺乏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5.与生产实际相关的实践内容较少。许多学生对地下水的相关内容,尤其是对地层和地质的相关知识一知半解,对地下水方面的工作缺乏经验。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措施

1.优化培养体系,完善课程设置。结合本校实际,考虑到该专业是在环境科学的大背景下建立起来,可从以下四点出发:(1)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可稍向水环境类课程倾斜,比如可将水文地球化学和地下水污染与防治课程调整为专业必修课,增加学生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方面知识的学习;(2)优化教材选用,比如水资源利用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更适合本专业的教材;(3)调整课程开设时间,如水信息采集与处理可调至第四学期,一方面让学生提前了解本专业课程特点,一方面平衡学生学习时间,不至于第四学期课偏少,而第五学期课偏多;(4)优化师资结构,中南民族大学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目前仅有教师6人,且全部为年轻教师,引进教授及专业相关人才迫在眉睫。2.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动手能力。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实践教学环节对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构建理论—实践—理论的教育框架,本专业开展了系列专业实习实践课程,包括测量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综合地质地貌和水利等方面,内容丰富,综合性强,能显著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毕业设计则是学生走向社会,深入到生产单位体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机会,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但中南民族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时间分配太短,仅15天,无法全面深刻理解本专业教学内容。另外,在实践内容安排上,可适当增加与地层认识、地形地貌观察、水土流失及水污染等水文地质和生态环境相关的内容,丰富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结构的理解,更加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3.完善实验仪器,开放实验设备。水文与水资源室内实验较少,设备尚缺乏。水信息采集与处理是本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验课时仅为16学时,且由于实验设备和条件的限制,目前只能在室内开展实验,但水位测定、流速测验等实验只有让学生亲身到户外体验仪器操作流程,才能真正快速掌握测验方法和步骤。因此,引进aDCp多普勒流速仪以及建立户外简易水文站并安装水位计显得非常必要。另外,地下水污染与防治和水文地球化学这两门课程可适当增加实验环节,开展土柱实验、三维矩形槽实验、水化学分析实验,让学生动手学习水污染防治与修复的相关技术。

四、结语

水文学发展迅速,历年来各大高校为国家输送了大量水文专业人才,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尤其在知识经济作用下,如何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求和市场变化的专业人才,值得每一位从事水文教育工作者的深思。本文以中南民族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例,通过分析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从教学体系、实践环节以及实验开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以期为建立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契合的水文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门宝辉,纪昌明,张尚弘,张成,张验科.华北电力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体系建设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290(52):173-175.

[2]郭纯青,周蕊,代俊峰.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以桂林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例[J].当地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5(11):83-85.

[3]赵华荣.环境学科背景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3,20(08):61-62.

[4]史文娟,张建丰,沈冰,宋孝玉.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168(35):35-37.

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篇5

[关键词]水文事业人力资源配置

水文事业是一项经由国家投资具有公益性质的科学技术事业,工作内容主要包括防治水害、开发水利及保护环境等。施工地点大部分处在偏远的地区,交通不便、生活困难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条件艰苦,导致水文人力资源损失惨重,使本来匮乏水文专业技术人员,显得更加紧张,直接影响了水文事业的发展,看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是解决水文事业桎梏的首要任务。

一、人力资源的配置与水文事业发展的关系

人才是推动水文事业发展的源动力知识、信息是水文科学发展的源泉和基础,人力素质和技能是水文事业发展的源动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如何将人才资源的运作规律引人到水文行业中,使其发挥巨大的推动潜能是必需研究的课题。目前,水文队伍人力资源较为缺乏,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十分缺乏,是造成我省水文经济管理工作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

水文事业的发展需要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具有很广义的范畴,它不仅包括通过机构改革、职位调整所进行的人力资源新组合,还包括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管理,特别是对具有潜在能力的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这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和长期的过程,只要我们解放思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发展水文的大局意识,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水文事业的发展进行合理的安排与调节,水文工作得到突破性进展便指日可待。

二、水文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水文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水文科研、相关法规政策体系、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以及行业管理等。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水文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的水文事业人力资源配置仍存在一些问题:

1、先进管理理念的缺乏

作为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可以合理地将各项资源进行有效组合和运用,以此来推进各项事业的高效运作和发展。但是,我国水文事业的人力资源工作仍然缺乏相应的先进管理理念来进行指导和规范,使得单位的人才引进受到限制。如果运用不当,还会产生诸如排挤和打压人才的不良现象,这当然是不利于我国水文事业的长远发展的。

2、岗位分配存在矛盾

由于水文事业的人才引进机制不能与时俱进,其岗位的分配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及时的依据部门岗位的需要进行人才的调度,常会造成诸如:缺少人员的部门得不到相应的人才,而人才已经趋于饱和的部门的人才却越发冗杂。随着社会飞速的发展,水文部门的任务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开始增加了在水资源评价、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环境监测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等方面的服务范围。而且,单位本身对于职工在知识、能力、个性、业绩等方面不能进行整体把握,也缺少相应的分析和测评手段,很难处理好人才与岗位之间匹配的矛盾。

3、人才结构的不合理

水文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有着很到的要求,因为它本身就是一项专业性、科学性较强的工作。但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以及相关政策因素的影响,水文事业往往在高科技、高素质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而另一方面,水文部门对于引进的人才也不能进行有效的配置,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知识和能力,为单位和事业创造效益。可以说,这两种情况都在人力资源上造成了极大浪费,还会形成引不进、留不住人才的恶性循环,十分不利于水文事业的长足发展。

三、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促进水文事业的发展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范围不仅包括机构改革,还包括对人才的培养和合理使用,这是一个长期的且充满挑战性的过程。不过,只要我们能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造福于人民作为工作的宗旨,科学地处理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投资收益分析以及人才的培养之间的关系,必将在长足的发展中取得突破。具体来说,水文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1、确立“人才第一”的观念

在当今以知识经济为主宰的时代,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而对人才有着高要求的水文事业,更是应大力度的重视和引进相关人才,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从而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人才引进。只有这样,才能用长远和具有战略性的眼光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从源头上避免人才的流失,为部门建立合理科学的人才结构奠定思想基础。

2、深化部门人事制度的改革

为了有效解决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水文部门应培养出一批多层次、多学科的人才队伍并建立合理的人事制度,优化人才配置,使人才皆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赢。具体来说,部门可以采用待遇的提高、环境的改善以及一些激励措施来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主动到测站工作,并引入竞争机制,来实施目标管理,使队伍结构进行优化。用人之长,不求全责备。用人之长,避人之短。要有长远规划、超前意识不能认为当前编制受限;要着眼大环境、大气候,不失时机地抓后继人才。

3、加强对职工的专业培训

专业培训分为岗前培训和在职职工培训,它们的目的都是使职工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和实际操作水平。时代是不断变化的,知识也是不断更新的,要想使水文事业能得到长远稳定的发展,就必须确保人才的素质水平的优良。这对于职工本身就是一种间接的福利,可以为他们的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创造条件,并通过锻炼逐渐成为业务过硬、技术娴熟的部门精英。

参考文献:

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篇6

关键词:丽水;养生品牌;翻译;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1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171-02

丽水市地处浙江西南部山区,被誉为华东地区“天然氧吧”和“浙江绿谷”,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养生养老资源。丽水市第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造一座生态休闲养生城”的战略目标,为丽水养生品牌建设描绘了美好的蓝图。2011年8月,由中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负责拟定的《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发展规划》获准通过,表明丽水真正迈上了养生养老经济建设的康庄大道。随着丽水养生养老经济建设的推进和丽水养生品牌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丽水也吸引了众多外国朋友来此观光旅游,还有外国的企业来丽水投资兴业、外国的科学研究机构和社会福利机构来丽水开展研究以及外国政界领导人和相关机构负责人来丽水考察调研。因此,山城丽水也越来越“洋”,越来越国际化。为了适应这种“国际化”的养生品牌城市建设的需要,丽水更需要做好“洋文章”,让城市“生态化”的同时,也要“国际化”。例如:公共场合的外文翻译与标准、网络等相关传播媒体的外文版、针对外国友人的各类友好提示及其相关生活指导、介绍丽水生态养生资源的外文宣传材料及其政府的外文公告、欢迎词等,都是必不可少、不容忽视的。随之而来的任务,就是丽水市养生品牌对外传播和翻译资源库建设工作,这是一项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新任务,同时也为我们翻译工作和外文宣传工作带来新机遇,迎来新挑战。

一、重要性与必要性的“二维”解读

丽水市养生品牌对外传播与翻译资源库建设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应该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维度”和“专业资源建设与完善的维度”两个维度进行解读。

1.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维度。在“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的征程中,丽水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明确了自己的目标,那就是做好“绿色文章”,发挥“生态优势”,着力打造养生养老经济品牌,实现“绿色崛起,科学跨越”。在这个伟大的绿色崛起的征程中,需要各行各业的齐头并进,对外交流、吸引外资、对外宣传、走向世界更是举足轻重的“重头戏”。在旅游方面,丽水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的品牌建设已经深入人心,相对于传统的文化旅游城市而言,丽水生态旅游的后发优势非常明显,目前已有并且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外国朋友慕名而来,感受丽水的“山水古文明”,旅游国际化是大势所趋;在商贸方面,丽水2012年上半年已经实现了外贸进出口总值10.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1.5%,高于全省增幅8.03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出口8.6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92.1%。以上这些数据显示,“丽水人”和国外的商贸交流越来越频繁,特别是丽水利用生态优势打造的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原生态的产品已经并将继续走向世界,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享受丽水的“绿色优待”;在文化方面,丽水拥有享誉世界的青瓷文化、宝剑文化、石雕文化、畲族文化、华侨文化、竹炭文化等“文化奇葩”,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为了让世界各地的朋友都了解丽水,了解丽水的独特文化魅力,也为了地方文化自身更好的发展和丰富,“文化走出去”、“文化走向世界”就成为了水到渠成的事情;在城市名片方面,丽水拥有“国际摄影文化”、“国际畲族研究”等多张城市名片,为丽水城市宣传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这些“国际”性的盛会和重大赛事,都有诸多外国朋友参加,并参与其中的重要项目和工作。综上所述,开展丽水养生品牌的外文宣传和翻译资源库建设是服务丽水“国际化”的需要,也是丽水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专业资源建设与完善的维度。翻译工作是外语教学与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两种或多种语言与文化之间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对外交流、对外宣传等重要载体和手段。外宣工作的翻译资源库是指某个单位、部门将具有自身特点和特色的词汇、民俗特殊解释等收集整理成统一、有序的汇总材料,以便翻译时方便使用和规范使用。所以,翻译资源库其本身为翻译工作服务,为提高翻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服务,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笔者认为建立丽水养生品牌的外文宣传和翻译资源库从专业资源建设和完善的角度来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与作用。在特色方面,我们所建立的是一个具有丽水特色和生态资源优势的外文翻译资源库,它是丽水第一个外文资料库,所收集的内容和材料,所展示的风采和成就,贴近地方,贴近民俗,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具有不同的意义;在专业方面,我们所建立的这个具有丽水特色的翻译资源库,涵盖了丽水地名、旅游资源、文化资源、民俗内容,是一个充满“丽水味”的中外资料大全。这个资源库也为丰富和完善我国外文翻译的整体资源库建设做了积极的贡献,是一种专业上的有益的补充和难得的完善;在服务方面,这个资源库的建设不仅为丽水从事中外比较研究的相关科研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也为当地的高校、中职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学提供各类服务和积极帮助,意义极其重大。

二、现状分析

丽水养生品牌和生态品牌打造虽然隆重推出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其孕育的时间却很长,丽水人心目中对“绿色崛起”的认识是普遍意义上的理解和支持,从内心深处支持市委市政府的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因此,长期以来无论是政府机关、相关行业协会,还是高等学校都非常重视具有丽水特色的外文翻译及其资源库建设工作,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有清晰的认识。因此,一些部门和专家、工作人员对丽水养生品牌翻译资源库的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工作实践,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应该说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研究资料,奠定了研究基础。特别是商务部门、外贸部门、旅游部门、文化与新闻传播部门和丽水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研究和资料收集工作,特别是他们在工作实践中总结、提炼和整理的资料对今后外贸丽水养生品牌的对外传播和翻译资源库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但是,我们也非常清醒地看到,虽然前期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也奠定了一些工作和研究基础,但是丽水养生品牌资源库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不足与困难。前期工作和研究成果,还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新阶段对翻译工作的要求,也不能满足丽水日益“国际化”的发展需求。丽水进入生态经济发展新时期,特别是《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发展规划》获准通过以后,我们在“秀山丽水、养生福地”建设方面的步伐迈得更大、更快了,重大项目有序推进,成果逐步得以显现。因此,对相关的对外传播工作、翻译资源库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笔者认为,丽水市养生品牌翻译资源库建设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在“量”方面,存在内容缺失、项目漏编、资料不齐、归类不科学等诸多问题,缺乏系统、科学的收集、归类和整理,参差不齐、缺张少页等现象比较严重;在“质”方面,准确度低、权威性弱、与相关外文权威资料不一致,甚至基本语法错误等现在都有存在。鉴于以上现状分析,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丽水养生品牌翻译资源库建设已经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了,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科学合理的方法、规范高效的工作加以推进,使其能更好地服务“养生福地”品牌建设。

三、途径与方法

“怎么做”就是丽水市养生品牌对外传播和翻译资源库建设的途径和方法问题,这个环节是最重要、最难,也是最后一个环节。笔者认为,应当从建立“高效协同工作机制、科学的比较研究平台、精干的业务骨干队伍和强大的电子资源库”等四个角度,推进资源库建设,确保资源库的质量和实用性。

1.高效的协同工作机制。所谓协同机制是指利用多方的力量,建立一个综合的工作平台,双方或者多方协作高效完成某项任务。就丽水市养生品牌外宣和翻译资源库建设这项工作而言,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确实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协同工作机构,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显神通,把这项工作做好。从“成果形成的过程”角度看,这项工作涉及政府部门、相关社会机构、专业协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专业骨干人员,从“成果的内容”角度看,涉及旅游、林业、农业、商务、发展改革等各个部门。因此,要做好翻译资源库建设,我们就必须建立一个由专项课题组为主导,政府、政府部门、高校与科研院所、民间组织和广大群众代表组成的一个协同工作机制,利用协同的方式和集体的力量顺利完成这项工作。

2.科学的比较研究平台。资源库的建设和完善首先开展大量的、基础性调查研究,走向基层,走向农村和企业,了解和掌握基础材料和“第一手”的素材,并对调查情况进行分类和总结,并撰写调研报告。与此同时,要利用调研情况,建立一个比较研究平台,针对调研结果,以国内外翻译领域的先进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积极开展比较研究,寻找其中规律,探索差异,形成更为完善和科学的研究成果。

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篇7

【关键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29-01

前言

我国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了二十多年,起步较晚,缺乏教学经验,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为了使学生接受与国际接轨的新管理理念,高校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了双语教学,目的在于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国际水平和贯彻实施教改措施。但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改进。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现状

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4号文件,决定在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到今天为止,双语教学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话题,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使双语教学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

(一)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观念陈旧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单向传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成果评价只通过考试这一种方法进行,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大部分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开展双语教学时,一般是教师先用英语把教材朗读一遍,然后详细讲解文章中的生字生词和语法知识,忽视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流于形式,忽视质量的提高

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不同,外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充分掌握一门第二语言,双语教学是为了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与国际水平接轨,为学生创造接触外国最新学术成果和创新教学理念的机会,外语只是教学中的一门工具。目前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很多双语教学课程,虽然开设了课程,高校却并不重视双语教学手段的创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在接受教学检查和专业评估时才会重视教学的进行,教学流于形式。

(三)师资力量不充足

充足的师资力量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内在动力,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之一。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但目前很多教师都不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正常进行。

(四)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不高,双语交流难度大

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普遍是从小学开始,学生到了大学后,基本上具有一定的英语知识水平,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生学习英语一般只重视词汇、语法等知识的积累,完全忽视了口语的练习,在开展双语教学时,学生学得非常困难,由于口语能力的缺乏,他们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也不够充分,无法完整真实表达学习需求,因此就容易丧失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缺乏双语教材

当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所用的教材多是从国外引进,属于英语原版教材,虽然语言纯正、与生活贴合度高、可读性和实用性都很强,但是不符合我国的教育情况,教材内容与我国的课程标准不相符,也超出了我国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阻碍了教学的开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扩充教学资源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我国教育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机遇,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开展中,教师应重视利用多媒体技术,扩充教学资源。双语教学的进行首先是教学课件的制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件中加入案例、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教学顺利进行。

(二)建立健全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双语教学需要具备一个完善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需要各个部门协同合作。对于教学计划的安排要首先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根据平均水平开展教学,在教学中应循序渐进,先安排简单的课程,然后再适时增加课程比重和难度。

(三)建设高素质高技能双语教学师资队伍

双语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且能自由切换两种语言。为了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创新,高校必须重视建设高素质高技能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可以采取的举措有:建立双语教学师资培训体系,对教师展开定期培训,集中学习,组织教师到他校观摩,学习先进经验。

(四)结合本国实际教育情况,编写专业的双语教学教材

目前很多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使用的教材普遍都是英文原版教材,虽然知识丰富,可读性和实用性很强,与生活贴合度高,但与我国生活情况不相符,学生虽然能从这些英文原版教材中学习到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新科研成果,但由于能力和智力水平的限制,学生对这些知识并没有深刻的理解,英文原版教材的广度和深度都超出了学生的能力。因此,我国高校应结合本校教学情况,自主编写专业的双语教学教材,并配之以中文辅助教材,降低教材难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结束语

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是一项重要举措,它为学生接受与国际接轨的新管理理念创造了平台,有利于提高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但在实践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包括教材的缺乏、教学人才的缺乏和学生水平的差异等等,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复合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迎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推动高校教育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篇8

[关健词]水资源论证;注意;问题

[abstract]simpletalkaboutwaterresourcesargumentationworkshouldbepaidattentiontosomeoftheproblems.

[keywords]waterresourcesargumentation;note:question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建设项目实行水资源论证工作已经开展了近10年,这些年来,水资源论证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笔者从事水电站管理工作已有二十多年,特别是近几年参与了地方水电项目的审批工作,深深体会到这项工作对于缓解水资源短缺,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后要使这项制度真正起到保证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的作用,许多工作仍有待改进和进一步完善,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论证单位的立场需要进一步转变。

一些论证单位和论证人员常常站在业主利益方面,有意回避涉及的敏感问题,对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等“公权”的利益估计不足,编写的论证报告书也经受不了时间的检验。这样的结果,不仅不会使业主重视取退水带来的影响,最终也会影响到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所以,论证单位的论证结论需要客观,对可能涉及的敏感问题,应该充分表述,并提出问题的措施和建议,维护国家、业主和论证单位的利益。

二、需要扩充论证人员的专业面,鼓励跨专业联合论证。

水资源论证涉及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水环境和生态、管理及取用水工艺等多专业,论证单位应该引进相关专业的人才或联合不同专业的单位协同论证。

三、规范论证市场、严禁低价竞争或行业垄断。

一些论证单位为了抢占市场,不惜低价竞争,结果因经费太少而无法达到基本的论证深度;也有一些论证单位,不针对项目的特点深入现场,仅利用已有的资料进行一般性的论证;还有一些设计单位,由于与项目业主有特殊的关系,甚至不收费,进行同体论证,将设计资料简单整合就完成了水资源论证。以上这些行为,影响了报告书编写的质量和水资源论证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需要进一步加大论证深度和加强论证的针对性。

随着《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的颁发,水资源论证已经有了自己的技术规范标准,但应防止简单套用《导则》的格式和形式,而不注重项目的特点和项目所在地区的水资源特点。实际上,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特点,应该围绕重点问题和敏感问题进行深入论证。《导则》只是技术参考标准,而不是唯一的标准。

五、应该加强论证单位、评审专家和主管部门的自律,严格监督管理论证、评审和审批的过程。

现实中,由于一些业主属于“强势”集团,常常会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实力,通过各种关系影响论证、评审和审批过程,不遵守正常程序规则,仅给论证单位很短的时间进行论证,或者要求专家降低评审标准等等。这些现象不仅会影响水资源论证质量,也会带来各种腐败现象。

总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6年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保障了取水许可制度科学合理的实施,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出了贡献。相信随着制度和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水资源论证将会对我国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简介:

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篇9

关键词:人才需求农业灌溉灌溉与排水灌区

根据专业建设规划的安排,2011年10月水利工程系的各位教师,深入水土保持、林业、农业、水利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行政、事业单位,做灌溉与排水技术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学生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调研。

为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职业教育的布局一定要与本地区人口资源存量结合起来,并科学、合理发展,避免重复建设,从而在源头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为此我系于2012年3月12至25日又组织了一批教师到重庆市水利局、大足县水利局对现阶段我国特别是重庆地区的灌区运行状况及灌溉与排水专业学生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业灌溉的重要性

在2012年中央1号文件中第17条指出要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推进水源工程建设、大江大河大湖和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加大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力度,在水土资源条件具备的地方新建一批灌区,努力扩大有效灌溉面积。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薄弱的环节是农业和农村,只有农业发展、农民富裕,缩小城乡差别,我国社会经济才可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已形成了全社会的共识。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尤其是在我国这个水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节约用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灌溉是用水大户,因此,发展节水灌溉与排水在实现节约型社会建设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目前农业灌溉和灌溉与排水专业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资源不足,灌排设施建设是“旱涝保收”的有力保障

重庆市水资源总量贫乏,人均水资源量仅1800m3,约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80%,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6,逼近国际公认的1700m3年人均水平的紧张警戒线,且我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现在重庆许多地区可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有限,特别是渝西地区部分次级河流已臭气熏天,有水皆污。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灌排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旱涝保收”要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均有赖于良好的灌排基础设施和强有力的水利保障措施。

(二)灌排设施急需更新改造

我国现有固定排灌泵站43万余处,配套机井418万眼,各种农用水泵593万台,机电排灌工程承担了我国60%的农田灌溉和90%的农田排涝任务,同时担负1000个以上城镇的防洪、供水任务。我国大中型泵站大多兴建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工程设计和施工标准偏低,设备老化失修严重。目前,无论灌溉泵站,还是排水泵站,如果不及时对这些泵站进行更新改造,将无法满足“旱涝保收”要求。

(三)灌排人才缺乏

《水利部关于大力发展水利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水利部水人教[2006]583号)指出,“目前水利技能人才队伍总体文化业务素质不高,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水利技能人才培养规模、结构和质量不能适应水利事业发展需要”,“把培养技能人才作为深入实施水利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水利职业教育发展,努力开创水利技能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我国十分重视灌溉与排水工作,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村,实现农村小康,根本途径是建设现代农业,而农田灌溉设施是农业的基础设施,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田灌溉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离不开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灌溉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所以迫切需要培养灌溉与排水科技人才。目前全国从事灌溉与排水工作的专业人员约为12000人,远远不能满足水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随着灌溉与排水事业的蓬勃发展,对灌溉与排水专门人才数量和质量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

(四)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规模不匹配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灌溉与排水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全国开设灌溉与排水技术专业的学院比较少,西部地区和重庆还没有一所院校开有灌溉与排水技术专业。但是有一部分院校开有相关的专业(如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开设此相关专业的院校近二年毕业生在西南地区约有800余人,在校生约2000余人。

高学历学生下不去,请不来,人才缺口无法弥补。从重庆市水利局水务处刘处长那里了解到,灌溉与排水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本科院校学生大部分都不愿意到生活条件差的基层去工作,水库及灌区留不住人,市内又没有专科院校开设此专业,导致人才缺口大。

三、结语

通过对本次的调研,不仅可以看出灌溉与排水技术专业的人才缺乏,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规模不匹配。同样在农业灌溉的工程上、用水上、管理上都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影响着灌区效率的增加。通过灌溉与排水专业人才培养系统的逐渐完善、国家对农业灌溉的大力的投入,以上问题应该会得到妥善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宋理.大足县水利行业“十五”人才总量统计表和规划[R],2010.

[2]王德军.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报告[R],2012.

[3]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012.

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篇10

[关键词]大中型水库;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9-0113-02

1前言

人力资源管理是水库工作中的重点,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有利于提高水库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应吸收专业型人才,在水库坝体管理、水土植被保护、水力发电、城乡供水、农业灌溉、防汛抗洪等工作方面,充分发挥人才效益,做好水库各项工作,确保水库的正常运行。水库管理除了管理好水资源外,还要管理好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应加大水库人才引进力度,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相关的专业培训,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本文对大中型水库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强管理的对策,以此提高大中型水库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2大中型水库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2.1人才引进力度不够,缺乏优秀人才

大部分大中型水库都建立在偏远乡山区,生活水平较低,生活条件相对来说较为艰苦,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缺乏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再加上大中型水库人才引进力度较低,管理设施不健全,不能满足大中型水库运行的管理需要,导致大中型水库容易出现缺乏优秀人才的局面。且由于人才激励制度较少,难以留住一些优秀人才,从而导致人才严重缺乏现象。

2.2引进人才和考聘人才的专业狭窄

渔业养殖和水利水电均是大中型水库技术专业,人才引进和招聘也主要来自这两个专业,涉及专业面过窄,大中型水库具有人文环境资源良好、旅游资源丰富及经营性资产充足等特点,人才引进专业难以满足建设的发展需求。

2.3专业培训缺乏针对性

大中型水库在专业培训方面有所欠缺,培训内容简单、形式单一、缺乏创新,主要以行政主管部门及上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定期开展的专业学习为主,培训内容包括防汛抗旱、水力发电、农田灌溉、渔业养殖等水利行政执法等知识,坚持科学发展观,但在现代化技术方面,如网络科技、计算机技术等稍有滞后,缺乏针对性。

2.4管理模式落后

目前,我国大中型水库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体现在财务造表、人员调配、工资套改、职称评审、职称考试、教育培训以及人员变动登记等方面,管理模式较为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化大中型水库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1]。另外,由于大中型水库是事业单位,在待遇方面,工资体制不够完善,主要参考职称、职务以及工龄进行制定,少有涉及实际工作绩效方面,因此缺乏激励机制,容易导致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

3加强大中型水库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3.1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大中型水库中十分重要,人力资源也是水库的资产和资源,应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资源进行管理、建设、利用和开发,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大中型水库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应彻底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从单一的事务性管理转化为职业生涯规划、干部职工绩效考核评估、薪酬设计等综合管理,一改过去以人工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为管理层提供良好的服务。除此之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主动积极参与水库管理的计策和计划,转变被动的工作模式。

3.2实行宽带薪酬体制

应采用绩效工资及事业单位薪酬设计原则,对薪资制度进行规划设计,制定激励制度,建立一个与大中型水库管理相适应的薪酬机制。大中型水库行政级别较低,与职称、职务及工龄等相对应薪酬层级较少,采用宽带薪酬体制进行薪酬管理,可适当扩大宽带薪酬层级浮动范围,当员工做出优秀的工作业绩时,即使没有晋升职务也可以得到较高的薪酬,使薪酬层次得到进一步提高。宽带薪酬体制与大中型水库薪资管理相适应,与水库发展要求相符,对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及责任心等具有激励作用。

3.3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大中型水库先天条件丰富,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资源和旅游资源,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扩展人才考聘范围,充分管理、经营、开发、规划、论证水库资源,提高水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水库当地民众、员工及干部等受惠,促进天然资源的发展[2]。水库应彻底打破传统的管理思维,随时展而发展,制定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将宣传、品牌推广、旅游、经营及管理等专业列入考聘范围。

3.4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大中型水库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职业素质、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从而促进水库的健康发展。应该说员工的薪酬待遇,提高水库生活水平,做好员工和干部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使其正确认识自己,清楚自己的价值,不断提高员工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加强水库环境管理,让员工制定科学的职业目标,并沿着职业发展道路前进。事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员工正确定位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劣势,提高水库管理认知,了解自己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从而系统、全面地规划自己的未来,提高职业成功率。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使员工充分认识自己在水库工作中的价值,充分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5加强员工的专业培训

员工综合素质低下是影响大中型水库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水库应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员工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促进水库的发展。大中型水库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负责上级部门规定的培训任务和学习任务,还要根据水库的具体情况、社会进步及时代变迁等,组织水库员工和干部进行职业培训,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以提高水库的管理水平[3]。随着科技的进步,水库管理人员应不断扩展员工培训科目,做好网络信息和计算机系统建设工作,加大人才引进和科技引进力度,开发先进技术,并加强员工及干部的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培训,使水库员工深刻认识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来适应社会发展,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以满足现代化水利工作的发展需求。应将培训和学习工作与员工绩效、奖金、福利挂钩,并对培训效果进行系统的考核评价,全面落实培训任务,以免培训停留于形式化,难以起到开发人才、提高员工素质的效果。

4结论

大中型水库人力资源管理应重视人才开发和培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员工专业培训,定期开展员工学习交流活动,彻底改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树立新的管理理念,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进行管理,提高水库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另外,还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精业务、懂经营的人才队伍,借助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宽带薪酬体制进行薪酬管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水库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强,季新宇,彭学艳.浅谈大中型水库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建设[J].治淮,2010,10(5):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