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十篇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十篇

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52:55

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篇1

[关键词]社会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践教学

一、引言

2012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了实践教学、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都是高校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其中,实践教学,也就是实验室教学或者社会实训,与军事训练的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已经较为成熟,但社会实践活动由于其特殊性,一般安排在学校课堂教学体系之外,导致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尚不成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里的社会实践,是指利用专业及专业相关知识、技能为社会相关行业和领域提供服务、智力支持和发现创造的过程,是高校培养高级人才必须实施的环节,同时也是学生为将来适应社会、改造社会、贡献社会必须打下的基础。中国各大高校都不断加强认识,并积极力行社会实践活动。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典范———清华大学,自1981年以来一直秉承“行胜于言”的精神,不断地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地完善学校的社会实践管理体系。[1]清华大学每年都有来自三十余个院系的上万名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

二、现有社会实践活动实施存在的问题

社会实践活动性质上属于第二课堂,很多高校对其管理尚处于“放养”状态,一般没有实施计划、实施方案,也没有针对性的组织机构等。现有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社会实践的专业相关性较弱

高校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在我国的发展历经数十年,但很多高校仍停留在表层。学生以参观走访式的企业调研和社会调查为主,所涉及的行业领域五花八门。教育部设立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现实、熟悉社会。学生往往会选择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但专业相关性却较弱,与专业相关课题项目、创新项目相结合的调研更少。虽然学生参观走访式的调研活动也存在一定价值,比如,拓宽学生视野,锻炼学生与人交流,增长学生社会知识等,但对学生核心能力,也就是专业能力培养作用有限。甚至部分学生在参观走访前,并不制定系统的方案,回校也没有效果评价,以至于参观走访变成了变相旅游,更不可取。社会对学生专业化的实践是有需求的,体现在用人单位尤其青睐有业内实习经验和专业相关实践成果的毕业生。从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越有专业含金量,社会对学生的接纳程度也会越高。[2]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有更大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有利于他们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第二,有利于他们观察现实、思考现实,并有助于后期学习和就业。

(二)社会实践成果转化率较低

从广义上来理解社会实践成果,可以是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比如企业调研报告、社会问题调查分析报告,或者一项创新性的设计成果,也可以是产品营销策划书、机器人科技作品设计等。多数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还停留在完成学分的层面,特别是一些队员,在队长及导师的带领下,被动地参观、走访,较少主动思考、探究,更不用说形成一定价值的成果。另外,社会实践成果转化的渠道较少,除各高校内部的评奖活动、部级重点赛事较少,现只有“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比赛,且参与的高校有限,每所高校组织的团队数量更加有限。

(三)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足

各地高校以各种形式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比如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活动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等。这些基地提供了安全、内涵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对于一个二三线城市每年招收五千左右新生的高校来说,专业的社会实践基地应至少有200个,但这一点对于经济并不发达的城市来说难以达成。而在外地建设基地,又需要增加学生社会实践费用。高校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和层次?学校和导师组在推进时必须给学生确立目标,也就是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于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管理中。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校实践活动管理中的运用

指导教师根据所掌握的企业资源,以及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学生商定调研选题,并确定调研成果形式。调研成果的形式有多种,比如调研报告、规划设计、论文、作品等。指导教师据此辅助学生完成调研策划,通过头脑风暴、专家访谈以及文献阅读等方式设计调研计划和问卷调查表,通过实践调查掌握一手资料后,与学生共同完成相关成果。在计划和实施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形成成果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完成作品所需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还能优化学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通过以下任务驱动。

(一)完成课程学习任务

除实践教学课程可以在课堂上引入实践场景和环境,也就是实验室教学外,高校还有一些应用类的课程可以导入真实的社会实践,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真正掌握课程内容,把握课程精髓,将外在的知识、理念、原理等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认知和能力。典型代表是清华大学推出的“创新与创业:中国洞察”学分课程。该课程是一门实践式、体验式教学课程,要求学生在团队形成创业计划的同时走向中关村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体验创业,课程中,学生参访了人人贷、科大讯飞、搜狗、百济神州、京东方五家不同类型的创业企业,近距离了解企业高管或创始人对于创业的思考和经验。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两种教学方法结合的实质,是社会实践成为课堂教学的工具,两者相辅相成,合二为一。此外,社会实践的成果可以“回归”课堂,学生带着实践中的问题,在课堂中学习和思索,有助于他们发挥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3]

(二)提升社会实践成果质量

现有社会实践成果主要是调研报告,重点介绍学生社会实践过程及调研对象的基本事实。虽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有一定锻炼,但囿于调研报告深度不足,对学生能力锻炼仍然不足。高校可以通过汇报展示与成果鉴定来提升社会实践成果的质量。学生将社会实践活动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呈现,内容包括社会实践活动过程、调研对象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或者反思),并通过汇报展示进行成果鉴定。鉴定结果可以用于高校院级或者校级的社会实践评奖活动,或者年度奖学金当中综合测评的加分。[4]指导教师可以辅助学生将调研结果与理论结合起来,形成高品质论文,公开发表于相关的期刊等。此外,积极推动学生将社会实践作品参与“挑战杯”这一全国重点比赛。

(三)参与科技作品竞赛

社会实践成果一方面可以用于院级、校级评奖,评出优秀团体奖和优秀个人奖,并给予一定奖励,比如学分奖励、评选奖学金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参加省级、部级大型比赛,比如“挑战杯”比赛。“挑战杯”是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团中央,以及全国学联等发起的两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有力推动了高校以科技活动为主体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参赛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应是重大项目,在规模和影响力方面应与一般项目相区别。高校应开设校级重大社会实践项目的评选活动,以注重项目的流程管理,拔高项目立意,优化项目规划,匹配专业实践导师,并提供实践的资金和人力支持。重大项目的实施往往人数较多,调研内容宽泛,必然会产生学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能够让学生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相互协调的必要性,能够很好地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另外,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实施中涉及面广、挑战性大,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灵感,这都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四、建议

为提高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实效性,高校需要不断革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思路,这样才能提高实践育人的成效。本文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1)签署长期的合作实践基地,深化高校与社会的深度交流和资源共享,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便利与支持,有助于学生深化实践主题、深刻认识实践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基地长效机制有助于优秀社会实践成果的转化;(2)充分调动社会实践长期合作单位和高校人力资源,组建导师团队,建立以行业专家、小有所成的社会人士组成的校外导师团队,以及知名学者专家牵头、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校内导师团队,不仅有利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还有助于第一课堂的改革与创新;(3)完善社会实践的制度保障体系,做好社会实践的系统设计、跟踪支持、成果完善及宣传工作,以保证社会实践经验的凝练、总结与传承,深入挖掘社会实践的综合育人成效,以推进后续工作的展开。

参考文献:

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篇2

关键词:林砺儒《教育哲学》教育的实践性

一、教育的本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1.教育的实践性

林砺儒在《教育哲学》中讲到教育的本质时,从人类社会实践的活动发展过程中来思考,他认为人类社会之所以在不断发展,是因为人能够把促进社会发展的条件通过实践变为现实。人在进行教育活动时也是如此。教育活动作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一,把人类的一种思想活动变为一种现实的实践活动,其中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从这一点也可以说明教育本身的实践性。

实践活动是人类在社会劳动过程中直接发展出来的,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上不可缺少的,通过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人便有了意识与观念,形成思维,且能动地与环境相联系,形成抽象的思维,而从思维领域到实践领域,是人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发展过程中而产生的,抽象思维在环境中的再显现,再到现实情境中去改造环境,以适应自己的目的,都是人类自身潜在力由于社会的实践所主导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运动成果。这种运动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从人类的发展来看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的社会的实践的学习活动。人类利用自己的实践劳动改变环境,在改变着自己的同时也发展着自己。

在林砺儒看来,从实践出发,教育活动应回归社会历史领域,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教育也属于社会实践的一种,实践性乃是对其存在方式的最高层次的理论确证。从实践出发,就是指把教育活动当成一种社会实践过程来看:首先,教育是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社会活动,他有自己独特的运转和发展规律,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教育实践同其他社会实践一样,具有历史性、具体性、直接现实性等特征。从实践出发,就避免了传统的机械论的观点或是从抽象的概念去理解教育活动,探讨教育的实践性是从更高层次上对教育活动本身的合理定位。

2.教育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独有属性就是实践性

林砺儒把教育看做社会的一种作用,即教育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他把人类对自然的活动和在此基础上人与人相互的活动又成了人所独有的活动称为社会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因为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能够连续发展的天性,把它变为现实的,而在此过程中,实践又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挥着它的功能,所以称为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活动便构成了人类的现实的生活过程。总而言之,林砺儒认为不管是社会生活的变动还是自己的本性的改变都是由于社会实践活动所引起的。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人类在共同生活中相互接触从而传递经验的。而林砺儒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必然是社会的,从人类生长的历史来看,社会产生的动因就是人类的实践活动,而人又不是单独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他要想发展,要想获得更多的生产、生活资料,是不可能独立完成的,而必定与他人与他所存在的环境发生一定的联系,而这种关系也许是自愿的,也许是非自愿的,这种关系必定是适应于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关系,人类的实践活动必然是社会的。林砺儒把这种社会性的实践活动称为教育,分为两部分,一是人类在改变社会环境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教育;二是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也就是所谓的学习活动。

二、教育目的:教育本身没有目的,而是通过实践获得的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统治阶级往往把教育作为统治的工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这些行动独立地存在于社会中,而社会的发展必然遵守着历史的必然法则而运动着。教育经过人的实践活动之后,就进入到盲目的社会运动里去,因此教育本身是没有目的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人们在认识社会的必然规律时与认识自然界的必然规律的过程是一样的,是具有破坏力的,当人们能够认识它时,便可以使它服从我们的意志而达到我们的目的。当我们所熟悉的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也就是生产力在生产者手中变为社会所有,生产依着社会的必要而被组织时,人就会变为社会与自然的主人,人就会自觉创造历史,产生所希望的结果。从必然到自由的飞跃,所有社会的活动都被人们所操控,然而这样的社会是我们在认识社会法则的基础上,用自身的实践活动去促成的。当然作者也提到了我们是用自己的实践活动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社会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这种变化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们利用自身的实践活动去促成的,这种实践活动是稳健、正确、科学的实践活动,本身也是有计划的智慧的教育作用。实现这种实践活动也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具体来说,教育目的就是人们将自己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实践活动而得到人性的解放。

当然,林砺儒这种对于教育目的的解释是基于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的,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一切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方法的选择,以及培养目标的制订,等等,无一不是根据教育目的来进行的。所谓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以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状况来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进行教育工作的指向灯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今天,教育目的被赋予了丰富的深刻内涵。首先,在教育目的观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从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出发,尽可能实现二者达到某种统一,使教育目的中既有对普遍价值及人生终极意义的追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又不陷入空想的浪漫主义;既有现实可行性,又不是短时的行为,这是人们对待现代教育目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在于树立一种全方位的教育目的价值观,以表现出与现实社会问题的广泛联系性,赋予教育目的及其价值取向广阔的社会视野,避免片面的教育目的观。其次,教育目的是有对教育活动最终目标达成的规定。其主要体现在对教育对象的规定,即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就是培养的对象应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正是教育目的具有的这种质的规定性使其对各种教育活动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原则性,成为社会把握教育活动及人才培养性质和方向的根本所在。实现上述教育目的这一深刻内涵自然离不开扎实有效的教育实践,同时,这种有效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同样离不开对教育目的深刻内涵的正确把握,既要以教育目的的深刻内涵及要求来时刻校正教育实践活动的方向和行为,把它作为衡量、评价教育实践的根本标准,又要合理地运用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来对教育目的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然而,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由于认识不清或受传统习俗和不当思想的影响,往往使上述教育目的功能、内涵常常被误解,使教育实践背离教育目的内涵及要求,以至于把手段当目的,使人们忽略教育目的的真正价值,造成教育目的在教育实践中的缺失。

三、实践与学习:人类的学习过程是实践的过程

林砺儒认为人类通过劳动实践改造自然,同时改变自己、认识自己,这也是学习的过程。人类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潜力,改进了自身的活动,从而主宰自然。杜威认为教育中的最大弊端是现实中的教学活动是学习者以旁观者的态度来获取知识,杜威认为人们对于自己的遭遇思考的结果得出行动与结果的关系,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学习活动。从这点看,我们现实中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及学校、家长,为了能够让学生不落于人后,占用了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实践的全部时间,使得学生不但学习成绩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反而产生了厌学情绪。家长、老师都以为这是因为学习是一件枯燥的事,学生才会厌烦。现在看来,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学生没有对老师所教的知识加以思考。从另一方面来看,学习是有不可预见性的,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对未知世界或知识进行探索,现有的科学知识也只是我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工具。

参考文献:

[1]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2004,4.

[2]林砺儒.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

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篇3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形式

高等学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阵地,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综合素质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坚定、精良的思想素质;广博、精深的知识素质;求实、创新的能力素质;健康、良好的身心素质。并根据此内容形成以思想素质为灵魂,以知识素质为主体,以能力素质为核心,以身心素质为基础的素质结构。只有具备这些素质,高校所培养的大学毕业生,才能达到德才兼备合格人才的标准。为了达到这一要求,仅靠学校的课堂教育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综合素质。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必要途径,作为大学生增长才干的必然要求,作为大学生贡献社会的必由之路,已逐渐被大学生所接受,被学校所重视,被社会所认可。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成长已渐成共识。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按照高等教育目标的要求,主要在高校共青团等组织的组织和指导下,利用寒暑假等相对集中的时间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深入实际,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依靠社会力量完成的一种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素质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学校课堂教育的拓展和补充。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接受教育,认识国情,理解政策,坚定信念;有利于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提高素质;有利于奉献社会,展示风貌,服务群众,服务社会。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灵活多样、富有创造力的经常性活动,在形式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和开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其主要形式有:助教助研活动,主要是安排高年级的学生进入教研室、课题组帮助教师进行教学、科研的辅助活动;自我服务活动,主要是指由学校提供场所,由同学们自主经营和自我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社团活动,是指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是他们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交流思想,培养社会意识的有效途径;社会调查,是指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引导他们向社会学习,开阔视野,提高分析问题、认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创业活动,是指大学生创业者就某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和服务项目向风险投资方游说取得风险投资来创建或发展企业的行为;科技服务活动,包括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创造、技术革新、工程设计、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多种服务方式;挂职服务活动,是指组织大学生到社区、企业、乡镇、村庄等部门挂职;商品促销活动,是指大学生以自己的知识水平、青春风采、活动能量、有特殊效应的社会公关形象参与商品的促销,从中锻炼自己,了解社会,同时获得合理的报酬的活动;家教服务活动,是指大学生凭借自身的知识优势、学习经验、考试经验或专业特长给中小学学生、或外国留学生、或社会青年面对面单独传授知识、经验或技能;专业实习活动,是大学生结合自己专业,参与具体的生产环节,实际操作,以巩固、验证和拓展所学的专业知识,获取实际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热爱劳动、遵守纪律的观念,培养他们虚心学习的态度;便民服务活动,主要包括青年自愿者活动以及社区服务活动;参观考察活动,组织大学生到企事业单位、革命圣地参观考察,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现状,激励和鞭策大学生树立刻苦学习,为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的信念;军事训练活动,进行军事训练能使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纪律等方面得到锻炼,并能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宣传教育活动,是指大学生结合国家的大政方针,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智力优势,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公开的宣讲。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其成长成才的过程中离不开社会的载体――社会实践。早日注视社会、投身社会、了解和认识社会就成为必需。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岗位前的主动实验和自我锻炼,积极、恰当的引导和教育,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修身的重要场所

大学时代,作为大学生踏入社会的准备阶段,修身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门必修课。修身一方面要具备先进的思想政治素质,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使思想跟上时展的步伐,在社会化过程中正确认识和看待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形成自己的科学的世界观;另一方面要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素质,提高自身的道德行为、公德意识,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认识自我的地位和作用,很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思想道德意识与思想道德实践的互动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为行为者所认同,并具体化、个体化的结果。任何一种思想道德品质都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要素。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不仅需要他认识到,而且必须与他的情感体验相结合,通过意志中介而见之于行动。思想道德不单单是认识和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践行的问题。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实践活动有助于加深大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使课堂理论得到升华和拓展;实践活动有助于激发大学生情感体验,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亲自尝试,亲身感受和证明某一认识的正确性,产生情感和信念;实践活动有助于磨炼大学生意志,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身心的剧变,情感的波动,复杂的心理需要增强意志的控制能力,而意志的磨炼只能在实践中实现;实践活动有助于形成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大学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明辨是非,升华认识和情感,才能发展和完善人格,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高校德育工作担负着大学生修身的历史重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大学生成长的需要,找准突破点和切入点,建立起全方位、开放式的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的育人工作机制。这是因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社会的变化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情况、提出了新挑战,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回答学生所关心的社会问题;必须在服务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找准位置,发挥作用,引导大学生面向社会需要,在社会实践中掌握真实本领,在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过程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必须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抓住大学生思想问题产生的源头,动员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高校的德育工作,使大学生在接触社会和投身实践的过程中,冶炼思想,走向成熟;必须创新高校德育的工作内容和形式,把寒暑假集中性的社会实践、平时开展的社会活动、纳入教学计划的社会实践,三者结合起来,互相促进。

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最佳切入点。首先,从理论认识的形成来看,社会实践是认识发生的源泉。认识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要认识事物,就要通过实践接触事物,只有在接触事物,才能看到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认识来源于实践,发展于实践,这是人类认识的普遍规律。其次,从理论内容本身的性质来看,社会实践是学习掌握理论的最佳方式。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和国家的行动指南,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就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理论的精华。要理论联系实际,使课堂学习和参加实践相结合,不仅要学习掌握这些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要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使这些理论真正武装自己的头脑,通过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真正领会这些理论的精神实质,感受这些理论的伟大意义,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最后,从大学生的思想特质来看,社会实践符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乐于接受和探索新事物。但他们大多是从校门进校门,从书本到书本,涉世不深,阅历不广,对国情民情了解不够,缺乏社会经验,具有明显的可塑性和随意性。当代大学生思想的这些特点,要求我们在进行课堂理论灌输的同时,还要抓住时机,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实践,用事实说话,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耳闻目睹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开拓的真情实景,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认清形势,比较客观地对待一些社会问题;他们通过深入农村、部队、工厂、社区、学校,广泛地接触人民群众,了解国情,增进了他们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亲身感受到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国泰民安的大好形势,从而坚定了自身的信念。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寻找热点、难点的答案,才能切实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首先,社会实践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高尚情操。爱国主义是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浓厚感情的崇高精神,在当代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就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祖国发展做贡献。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可以激发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献身祖国的热情。其次,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可能会遇到许多个人与集体、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他们以集体利益为先,以大局为重,发扬团结协作的风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地方,多是一些条件艰苦的地方,对他们的意志品质是一次考验;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培养他们奋发向上、不断创造的精神;可以培养他们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可以培养他们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生活态度;可以培养他们迎难而上、拼搏进取的精神风采。最后,社会实践有利于树立大学生社会公德。在社会实践中有助于他们学会助人为乐,提倡和发扬团结互助的风尚以及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社会公德。

三、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成才问题是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个人所关注的问题。大学生的成才除了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外,还应具备现代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总称。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在进行课堂教育的同时,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大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

社会实践是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既要在某一专业有较深的造诣,又要有较宽的知识涵盖面,较强的应变和调节能力。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发展需要,许多高校正在努力探索教学改革,提出了文理交叉,学科交叉,增设选修课等措施。这些措施实施是必要和必须的,但教学改革仅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依靠社会教育,让大学生到社会,参加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完善知识结构。大学生是要把在校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运用到社会,服务社会的,大学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发现社会需要,社会的价值标准,才能逐渐把社会的价值尺度内化为个人的价值尺度。同时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还能发现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确立自己的成才方向和目标,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许多事例表明,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毕业找工作是具有指导意义的,许多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后感到,社会实践是了解社会,进入社会的一把钥匙,或是他们开启事业成功之门的一把钥匙。另外,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得到课堂得不到第一手材料,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在运用知识指导实际的过程中检验和升华课堂知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社会实践是健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完善知识结构的重要补充,是大学生成才的心灵保证。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后天的锻炼中有意识的养成的。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能够提高行为的自觉性,克服盲目和轻信;能够提高判断能力,克服优柔寡断和草率行事;能够培养克服困难的坚韧性,克服怯懦和执拗;能够增强行为的自制力,克服犹豫、懒惰、任性等毛病。在人才竞争的时代,大学生必须在社会实践中适时地进行心理调整,才能形成心胸豁达、意志坚定、性格开朗、情绪稳定、兴趣广泛、个性完善的具有健全心理素质的人,才能立足社会,服务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社交能力的有效形式。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这有利于大学生向社会推销自己,有利于大学生在社会中建立广泛而健康的交际网络,促进个人的成长成才。学会交际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是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社会实践对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从而缩短大学生走向社会,促进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与各种不同的人交往,他们可以增长社会经验,学会待人接物,养成诚实守信、善解人意的优良品质,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逐步学会驾驭复杂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可以更好地以人为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篇4

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措施。一年一度秋季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即将开始,为加强对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确保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现就今年秋季学校集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正确方向

各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认识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社会实践活动是为素质教育服务的指导思想,坚持勤工俭学以育人为根本宗旨的正确方向,坚决纠正和杜绝社会实践活动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做法。要坚决执行《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严格执行《*省中小学勤工俭学管理暂行办法》,切实落实市县有关规定,加强管理,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应当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劳动性的实践活动,严禁组织学生参加超越其年龄、生理和自我保护能力范围和缺乏安全保障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禁止学校组织小学三年级(包括三年级)以下的学生参加劳动性实践活动。小学生连续参加活动不得超过3天,每天劳动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中学生连续参加活动不得超过5天,每天劳动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县直中小学学生参加劳动实践要坚持就近原则,农村学生要做到小学生不出村,中学生不出乡镇。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不得把学生当作劳动力,坚决禁止向学生下达创收任务和其它“以钱代劳”的错误做法。

二、加强管理,坚持严格的审批制度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前,必须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安全预案上报教育局,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原则上,农村中小学以教学班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必须由学校报请学区区长批准;以学校(含教学点)为单位组织学生集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必须由学区报请县教育局批准,县政府备案。县直各中小学(含榆林中学)以教学班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必须由学校校长批准;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学生集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必须由学校报请县教育局批准,县政府备案。严禁学校、教师未经批准私自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做好宣传,切实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透明度

各学区(校)要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宣传材料、开通咨询电话、设置专项公示栏等方式及时将实践活动的相关政策、活动方案、工作措施、活动进展、收益等向社会公开,让群众充分行使知情权和监督权,切实加大实践活动的透明度,使社会实践活动得到社会、家长的认可,不能因为集中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而导致不稳定因素出现,保证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四、预防为主,牢固树立师生安全防护意识

各学区(校)要加大安全教育的力度,增强师生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一要广泛宣传,近期,各学区(校)要开展大规模的安全知识宣传活动,采取简报、图片展、知识竞赛、主题报告会、广播等多种形式在学校内部宣传各类安全知识、安全法规,增强师生安全防护意识;二要强化教育,各学校在日常教学中要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前,要协调好学校与学生、学生家长、农户等方面的关系,同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消防、交通法规,遵守安全制度,遵守学校纪律,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防自救知识,懂得预防拥挤踩踏、火灾、交通、溺水、食物中毒等事故的一般常识;三要开展演练,各学校要通过远程教育和集中培训等形式,不断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要抽调专门力量组织安全演练,重点是灭火、自救、紧急情况下疏散演练等,培养师生员工应对各种危险情况的能力。农村学校的演练活动要以防火、防盗、防溺水、防食物中毒、防危房(险墙)倒塌等内容为重点;城市学生要加强防拥挤、防火、防震、防煤气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内容的演练,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师生员工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四要靠实责任,要按照“谁组织、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县教育局和学区区长、学校校长、班主任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管好一级的安全工作格局。各学区(校)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性实践活动必须明确安全工作责任人,靠实安全责任;五要落实措施,各学区(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应当制定安全预案,落实安全防护措施。要配备必要的救护药品、器材,并将班主任以外的其他教职工安排到班级,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组织学生乘车必须选择证照齐全且符合载人条件的车辆,严禁组织学生乘坐拖拉机、货车等不符合客运条件的车辆;严禁学生自驾摩托车等机动车辆,严禁车辆超载、超速、违章行驶。学生骑自行车或步行时,学校管理人员要一同前往,组织学生按照交通法规有秩序行进,决不允许师生分离。在实践场所,学校管理人员应当加强现场监管,维护好现场秩序,确保安全。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期间,要防止学生私自离开实践场所,防止学生食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物,保证学生按时、卫生就餐,坚决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六要及时报告,学生在校内和参加社会实践过程中一旦发生学生人身安全事故,学校必须及时上报。农村中小学必须在事故发生1小时内报告学区和乡(镇)政府,学区和乡(镇)政府必须立即报告县教育局和县政府;县直各中小学必须在事故发生1小时内报告县教育局,对发生房屋倒塌、火灾、交通、疫情等重、特大安全事故造成师生非正常伤亡,学校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急需抢救的,学校在立即上报当地政府和教育局的同时,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公安、卫生、防疫等部门,全力组织抢救,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抢救时机,力争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五、精心组织,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序进行

各校要把社会实践活动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正常的教学计划之中,加强领导,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一把手负总责,完善制度,强化措施,确保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有序进行。在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开展之前,要开好五个会,即以学区为单位的校长会,学校校委会,全校师生动员会,家委会及家长会,村组干部会,认真扎实安排此项工作。在开展活动时,要严格按照学校上报教育局的方案,精心组织,层层签订责任书,分片、分年级、分组合理安排。活动结束时,要认真总结经验,各校要在10月15日之前将活动总结以学区(校)为单位报教育局。同时,学校也要召开全校师生大会全面总结本校的活动,表彰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使活动有始有终。

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篇5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51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003-02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是高等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中成长成才的重要形式。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社会实践就是让学生通过接触社会,从而了解社会、认知社会,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服务社会,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的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确保大学生在实践中成才。

1高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作用

总书记2008年5月3日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要在提高实践本领上狠下功夫,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向人民群众学习,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切实提高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今后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大学生要在实践中学习,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实践中练就品格、素质,发现和挖掘自我。社会实践引导广大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群众,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通过参加活动,巩固和检验所学理论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使大学生磨练了意志,开阔了视野,明确了责任的含义,培养了责任感,体验了自身的价值,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通过参加活动,巩固和检验所学理论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服务社会的一个平台。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大学生主动地把自我融入到一个集体中,从而增强了集体感和主人翁精神,培养了尊重他人劳动的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本领,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为进一步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改造社会做好准备。

2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突出问题

2.1在思想认识方面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得到社会、相关部门的重视。由于没有形成社会、学校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全局、整体的规划和充足的经费保障,使得社会实践活动得不到具体、高质量地落实。一些高校领导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其活动的开展重视不够,采取的措施不多,使社会实践走过场,流于形式,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大多数人认为实践是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产一线参加社会劳动和实践锻炼,学生怕苦、怕累,开展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精力和财力。

2.2在实践规划制定方面

大多数高校都还缺乏关于社会实践的一个总体设想和长远的目标规划,被动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实践与教育相脱节,内容单调。实践与教学总是被有意无意地割裂开来,实践只是作为教学计划外的补充,没能纳入教学内的计划安排,社会活动的指导力度不够,活动的专业技术含量低,实践活动的内容单一,有的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不能很好地体现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知识结构特点。

2.3在社会实践保障机制方面

社会实践作用和效果得不到充分展现,在很大一部份原因在于评价方法老套、单一。任何一项教育行为的落实都必须以制度机制作保障,同样,高校的社会实践的开展,也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机制为前提,否则,社会实践就难以正常健康运转。

2.4在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方面

没有固定的实践场所和实践基地。大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寻找社会实践场所基地建设既要有眼前的目标,更要有长远的目标;既要有单一的目标,更要有系统的目标,最终达到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社会实践的基地建设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可以提高基地的育人效果。“长期、规范、有效、层次”是高校实践基地建设的有效目标。

2.5在实践经费方面

由于教育经费本身不足,实践活动的经费就显得更为拮据。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实践经费已成为一块极大的绊脚石,它严重地制约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正常有效开展。

3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及相应的策略

高校要深化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完善激励、组织、培训和保障体系,加快建立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大学生社会实践就是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学习中的主阵地作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真正将学到的知识转变为未来工作岗位需要的技能,以便将来更好地立足社会。“学生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实践出真知,终极要转变为能力。参加社会实践,积极了解这个社会(包括现状和未来的发展),鼓励学生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才不是一句空话。社会实践还有利于尽快缩短学生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时间,改变毕业生适应社会的“短板”效应。

搭建实践舞台,促进学生成才。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自觉地进行实践锻炼,包括校园实践、校外实践和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自觉参与、感悟,努力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包括就业、创业等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等等。主动加强文化素质自我教育,有利于把健全人格自我教育渗透到实践之中,感悟社会的真实面,从而更好地促进第一课堂的学习。要求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身体力行地把德育教育、智育、体育、美育结合起来,是人生的自我创新!鼓励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奉献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

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做好,涉及到专业、形式以及课程的改革,还有领导机制和实践深化的基地问题。具体地说,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化

专业化的社会实践使学校的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互联系起来。学校应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引导和吸引学生积极参加课余活动,根据不同的年级,开展社会实践的形式各有侧重。低年级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但由于他们的活动范围比较窄,实践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比较低,可以安排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等方式。高年级别的学生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做课题调研甚至进行工作实习、开展科研活动,使他们从中学到更多东西。

3.2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化

学校要体现各自的办学特色,社会实践也要体现自己的特色,形成品牌优势,把社会实践向纵深发展,在广度、深度、时间和方式方法上寻求多样化,因地制宜,使社会认可、群众满意、学生得到锻炼。社会实践的特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与实践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实践活动应该注意多样化,来自城市的学生多接触农村,经受锻炼,让来自农村的学生多接触城市中、小学、机关、科研单位,使得他们开阔视野。社会实践不能仅仅限于寒暑假,在活动时间上,要形成制度化。可以利用周末、节日或课余时间,有连续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地点上“就近就地”,立足校园,放眼周边,深入社区,特别是把广泛开展社区志愿者援助行动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通过社会调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通过科技发明,培养良好的学术道德,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通过勤工助学,帮助贫困大学生取得合理的经济收入,增进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

3.3社会实践课程化

社会实践是高校的一门特殊课程,是学校与社会化两个课堂,教师与群众两类教师、书本与实践两种教材的有机结合。而社会实践又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专业教师和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尤其要提高自身素质,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的创造萌芽,给予特别的扶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创造欲望,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纳入高校的教学计划,作为一个必修课,纳入学生学籍管理和德、智、体综合测评体系,制定详细科学的考评办法,分级分等考评,考评结果应存入学生个人档案。同时,对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也应像担任其它学科教学的教师一样计工作量、并纳入教师晋职晋级考证体系。要结合培养目标,制定《社会实践活动办法》,对社会实践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要求,形式内容,方法途径,时间要求,成绩考评,工作量计算,奖励办法,组织领导及有关政策,使活动贴近学生特点,做到有章可循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观念的更新,原有的课程观已被新的课程观所更替。

3.4社会实践实行领导责任机制

面对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形势、新问题,要使其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必须建立社会实践的领导机制,形成程序规范化、工作制度化。

3.4.1建立社会实践的层次领导机制

首先,学校可建立校级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团委牵头,以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学生会为成员单位,聘请地方领导,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指导、协调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负责社会实践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其次,系(院)可成立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小组,由系(院)牵头,学生党支部、分团委、学生分为成员单位,负责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指导和实施。最后,班级里可成立社会实践小分队,由团支部牵头,党支部(或党小组)、班委参加,负责具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骨干队伍的组成,还应包括学校指导教师骨干队伍、校外指导教师骨干队伍、学生骨干队伍。这样的队伍,将有效确保活动内容的高层次化。

3.4.2社会实践工作程序化

为了增强社会实践的教育效果,必须对社会实践从准备、实施到巩固消化活动成果的全过程形成一套规范化的程序,这套基本程序应包括准备阶段、联系选点阶段、实施阶段、总结表彰阶段。在准备阶段,对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时间等都需要作充分、细致、具体的规范和统筹安排,从确定主题、组建分队、组织培训到动员和必要资料器材准备都必须环环扣紧,扎实周密;在选点阶段,就是要走出学校,走向社会,选取社会实践的地点,将社会化实践的目标和主题结合起来。在实践阶段,要按照活动计划,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

3.4.3社会实践工作制度化

开展社会实践必须强调纪律、安全、集体观念、控制经费、充分考虑活动中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完成活动计划,并制订必要的检查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实践活动的指导和检查,还需要建立并完善活动信息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社会实践总结,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需要对实践活动进行全面总结交流,成绩评定、工作量计算、汇报演讲、成果展览、宣传报道,表彰先进等,进一步巩固活动成果,扩大受益面。

3.5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化

建立基地是社会实践的前提和媒介,可以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有相对稳定的对象,有相对适宜的内容以及相对的检验标准。学校在基地建设方面,设立社会实践管理机构,安排专人负责,选派优秀教师深入基地现场指导,在基地建设标准上,必须配备一定条件和一定规模,考虑是否符合学生实践条件,并且对大学生和企事业基地双方明确责任也义务,形成书面协议,保证基地建设正常化制度化运行,同时不断总结,召开讨论会,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基地建设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一般3-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学校可聘请基地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指导社会实践基地建长远规划。应把建立实践基地,优化实践环境,与促进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多方共赢,社会实践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确保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3.6社会实践实现资金保障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要积极探索以市场为杠杆,协调推进活动的方式,学校和社会团体及单位应该签订协议,拿出各自的资源优势,按照“共赢”和“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高等学校与社会实践接受单位之间开展项目合作,提高社会实践的效益,达到双向收益、互惠互利的目的。保障社会实践资金供应,建立多渠筹措资金的机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深入认识社会实践在育人中的多重作用,扩大拨款比例,使实践地位、实践课时与经费相符;(2)扩大社会交流合作,与企业、公司合作开展互利性质的实践活动,如果是技术服务、产品宣传等实践活动,就要争取企业赞助和报酬;(3)加强同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以及与社会团体、福利机构、民间组织、非赢利组织的联系,协助他们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费用由他们承担,学生提供义务劳动,同时从中受到陶冶和锻炼;(4)将学生的实践活动与教师的研究课题相结合,学生参与课题的调查部分,或者操作动手部分,费用由项目经费中出。老师和学生各得其所,也解决了经费问题;(5)有些实践项目费用可以由学生分担一部分。

此外,还可以通过选择无费用或低费用的实践项目来减少经费支出。同时社会实践也应该坚持有偿与无偿相结合,对于有偿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的收入也可以用于补贴实践经费。通过相互合作,有利于学校与单位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学校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吸收社会资源,解决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费紧张的难题,同时,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走向成熟和独立的一个标志。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实现社会实践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建立纵横交错的一体化组织机制,实现社会实践由学校牵头为主向学校、学生、实践单位共同牵头为主转变;建立多元化的经费长效投入保障机制,实现社会实践以学校投入为主向学校、学生、社会共同投入转变。

参考文献

[1]王小云,王辉.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2]王秀成.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建设.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3]谭辉旭.面向“新课改”,以校为本的“实践型”教师教育.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1期.

[4]张兵亭,徐梅,冯素玲.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探索.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5]尹春芬.论社会实践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6]史洁.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5).

[7]杨晓娟.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长治学院学报,2005(2).

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篇6

1.学生对社会实践功能的认知情况

对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学生们给予了高度的认同。累计91.5%的人认为“应该必须参加”和“自己愿意尝试”,五分法的克里特量表统计结果显示,“对个人成长和发展有促进作用”、“是大学生走进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和专业学习形成很好的相互补充”得分分别为4.27、4.18、4.00。各活动项目必要性的得分均在3.48分以上(统计结果见表1),其中“专业实习劳动”、“课程学习实践”和“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为最高,生产劳动实践、科学探索实践和社会活动实践三类活动都受到学生的高度重视。在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功能认知方面,调查让学生们根据所见、所闻、所感勾选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作用和功能明显的实践活动。“专业实习劳动”、“课程学习实践”的认同度仍处于前列位置,同时学生们对大部分社会实践活动的功能都有较为普遍的认同。在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方面,统计结果显示,学生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呈多元化状态,无论是对自身情况的表述还是对他人的理解,都涉及精神、情感、能力、物质等各方面,同时以提高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这既是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认知水平的体现,也是日益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吸引力和客观效果的体现。

2.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意愿与现状

调查询问了被访者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从统计结果上看,学生们的兴趣广而浓厚。15项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表示比较感兴趣的均在20%及以上的比例,其中6项被选比例在30%以上,另有“商业服务活动”、“专业实习劳动”、“课程学习实践”等三项被选比例在40%以上。学生们实际参与情况也比较积极,参与项目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参与意愿与实际参与情况比较而言,“商业服务活动”、“学术类竞赛活动”、“创业类竞赛活动”三项差距较大,实际参与的人数比例较参与意愿人数比例低出20个左右的百分点。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参与意愿与实际状况方面,两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调查设计了组织形式、参与同伴、参与时间三个维度的内容(统计结果见表2)。在组织形式方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意愿和实际参与情况呈现多样化特点。由“国际国内学术机构组织”、“社会团体或企事业单位组织”、“同学间自发组织”、“本专业教师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实际参与人数比例较拥有参与意愿的人数比例分别低出27.4、26.5、9.2、4.9个百分点。在参与同伴上,“和外校大学生一起”、“和国际友人一起”、“和本专业教师或辅导员一起”、“和亲朋好友一起”、“和其他社会人士一起”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实际参与人数比例较拥有参与意愿的人数比例分别低出25.7、21.9、16.3、11.1、8.5个百分点。在参与时间上,对于“节假日”、“课程实习期间”、“平时的周末”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实际参与人数比例较拥有参与意愿的人数比例分别低出13.6、5.1、3.3个百分点。

3.学生对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评价

调查要求被访者对社会实践活动对于自身成长成才的作用做出评价,有累计75.5%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只有2.3%的人认为“不是很重要”,其余选择“一般重要”。可见,学生们对社会实践育人功能有着较为积极的评价。问卷要求学生在各项具体的育人功能上选择不超过三个的较为突出的社会实践活动类别,各活动类别的比例高低(统计结果见表3)。以表3中所列39项育人功能共计117个入选机会为基数,计算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出现的频次比例,可得出被调查者对其功能显著性的评价概况。统计表明,在被访者看来,“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大学生管理服务工作”、“专业实习劳动”、“课程学习实践”和“社会调查”育人功能发挥较为全面和深入,而“学校勤工俭学”、“创业类竞赛活动”、“科技发明”、“工农业生产”、“走访参观活动”的育人功能相对局限。前者的贴近性更强、学生参与广泛,后者或门槛较高,或互动性不强。学生们对改进和完善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的期望较大,被认为育人功能较为显著的“专业实习劳动”、“课程学习实践”、“社会调查”在该题中的被选比例也较高。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据上分析结果,可以形成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大学生对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认知全面、认同度高,参与意愿强烈,具有良好的主体意识和行为倾向,为实践育人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学生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多样,具有精神、情感、能力、物质等各层次的需求,在提高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尤为突出,有利于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挥自身主动性、创造性。第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状况与其参与意愿均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实践内容多样、组织形式多样、参与同伴多样、时间分布多样。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显示出大学生群体对社会实践更高层次的需求。学生们对参加社会性、专业性强的实践类别、群体或机构组织和对与自身相比异质性强、空间距离远的群体成员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均意愿强烈而实际参与度较低。第三,大学生对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评价整体良好,但不同类别的活动评价存在差异。相对而言,学生们对贴近其学习和社会生活、创新性强的实践活动的功能实现认可度更高,而在对实践能力和条件要求过高或过低、互动性和趣味性较低活动类别的功能实现认可度低,同时凸显了他们对改进部分传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期望。

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篇7

在把握时代特征、社会生活主题、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期望的基础上,构建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学校特色和学科特色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具体而言,该模式包括三大板块的内容,即变动主题实践教学、恒定主题实践教学和实践基地教学。通过互相支持、相互衔接的三大板块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既突出社会实践教学的时代性,又注重独特性,全面提高社会实践教学的时效性。

(一)变动主题社会实践教学

所谓变动主题社会实践教学,是指根据时代特征、国家生活主题及“概论”的学科属性,“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3],确立每年社会实践教学的主题,然后围绕该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与时俱进的社会实践教学主题贴近时代、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能够推动“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时代化、生活化,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年度社会实践教学主题的选择必须符合三个原则:其一,与国家生活主题密切相关,也即近期党和政府倡导、宣传的,攸关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基础性、创新性、战略性思想、路线、政策;其二,与课程内容高度相关,也即紧扣学科属性和特点,与“概论”课教学的重点内容有机结合,集中反映社会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其三,与学生生活高度相关,也即是不宏观、不抽象,让大学生觉得熟悉、亲切,有参与的兴趣和期待。“概论”课教师可以根据以上原则,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最终确定本年度的社会实践主题,然后围绕该主题确立社会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操作规范、考核办法,并在对学生座谈访谈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社会实践教学方案。比如,2014年“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主题可以是“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实践教学形式可以是社会调研。围绕该主题、结合“概论”课教学重点,可以设计一些体现问题意识和现实关切、具有可操作性的调研方向或题目,鼓励学生以个体或者团队形式展开调研,并写作主题明确、著述规范、格式统一的调研报告。鼓励学生在调研报告中采用视频、图片等多种表现形式,丰富社会实践教学成果形式。最终,通过变动主题的社会调研活动,一方面,深化大学生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认识,提高自己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各类社会现象;另一方面,用中国梦构筑学生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广大学子的历史责任感,增强他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二)恒定主题社会实践教学

恒定主题社会实践教学是指根据本校所在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学校自身的历史传统和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学历层次等,确立相对固定且有特色的社会实践主题,每年组织学生围绕该主题开展深入、持久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所学校“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具有特色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具有继承性、连续性和创造性,由专业老师带队,由具有创新意识、探索勇气、合作精神的学生组队参与。通过组织持续的恒定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地方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区域生态保护、校园文化营造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具有一定品牌和特色的社会实践教学成果。要发挥恒定主题社会实践教学的作用,必须注意:其一,主题必须是与国家战略相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且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体现他们自身的特长和价值;其二,角度、内容、方法等必须具有一定创新性,既有对以往工作的继承,又有新的推进和发展,体现所学有所用并且有所成;其三,成果必须有精品意识,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体现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学术素养。比如,地处东北的高校,可以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题,确立若干调研题目组织学生深入企业、社区和政府管理部门,全面了解东北工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对策。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学科特点,调查学科相关行业企业的情况,具体调查对象可以是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调查内容可以涵盖产业结构升级、清洁生产、企业文化建设、社会保障等。可以制定中长期调研计划,持续多年围绕该主题进行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研究,力争全面、深刻地反映调研对象,为地方决策提供服务。再如,有些高校在革命老区,可以以留住活历史为题,组织学生采访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重大事件的参与者,通过口述历史的形式记录下来,并结集出版。这有利于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及其理论成果的精髓,更加珍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的成果,更加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

(三)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教学

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是保证“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稳定性、可持续性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根据“概论”课教学的内容和要求,联系具有代表性和具有教育意义的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以及城市社区、新农村、现代企业等,设立“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学习,可以增进他们的认知、增强他们的认同、升华他们的认识。社会实践基地的选择不能随意化,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名气越大越好,而应该是从“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要求出发,坚持三个原则。其一,典型性。企业、社区以及博物馆众多,不可能都挂牌作为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必须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其二,相关性。即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高度相关,能够通过对社会实践基地的参观、学习,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其三,互利性。既要发挥社会实践基地对教师研究、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也要发挥教师和学生对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扶持作用。

二、正确处理三组关系

发挥“概论”课“三板块”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的作用,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三组关系。

(一)处理好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关系

“概论”课包括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两部分,二者密切联系、互相补充。课堂教学偏重于理论的阐释和演绎,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是基础;社会实践教学是理论的应用和拓展,旨在让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的内涵,并运用其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是升华。二者统一于“概论”课教学过程中,推动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的转化。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紧密联系起来的是具体问题。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4]“概论”课体系宏大、内容丰富,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党建等诸多内容,教师必须按照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的原则,着力讲授一些重点、难点和热点理论问题,做到“少而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深化学生对重点问题的认识,还必须在教学中将年度社会实践主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结合起来,围绕其设计若干社会实践题目,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切身体验、深刻领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并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转变为对之的认同并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格、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外化为行为习惯。比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是教师课堂理论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阐释该问题,教师可以搜集、整理各种资料,通过横向比较法描述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差距,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并通过组织学生课堂讨论的形式分析出现差距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增强忧患意识。同时,也通过纵向比较法描述建国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的进步,让他们领略到党领导人民所取得的成就,增强自豪感。与之相配合的是,在社会实践教学中,围绕该问题可以设计若干调研题目,指导学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以及山川、田野等,通过所听、所看、所问、所想,深刻领会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深化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认知。

(二)处理好课程社会实践教学与学生组织

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关系社会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概论”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目前,在高等学校中承担社会实践组织和管理工作的还有团委、学生处等学生组织。那么,二者的关系是什么呢?首先,二者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包括:第一,在目标上,立德树人,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人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在内容上,都面向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生活,囊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覆盖农村、城市社区、企业、政府、博物馆、展览馆等多个层面;第三,在形式上,都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都以调研报告、考察报告、心得体会等形式展现社会实践成果。然而,作为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和学生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还是有不同之处。第一,性质不同。前者是课程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后者是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二者不属于同一个范畴。第二,侧重点不同。前者主要通过开展与课程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增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侧重于增强“三个自信”;后者主要是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增加大学生对国情的了解及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侧重于综合素养的提高。第三,管理方式不同。前者主要由任课老师负责组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社会实践活动,后者则主要是以学生自发的形式为主。第四,考核方式不同。前者作为课程教学的一个环节,学生的表现计入成绩,后者则是学生培养的一个环节,不以成绩计。明确了课程社会实践教学与学生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区别,“概论”课教师应该加强组织和管理,从源头的方案制定、过程中的协调指导到末端的考核评价,都要时刻注意把握“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基本立足点和预期目标,在课程教学体系内彰显社会实践的价值。

(三)处理好教学方案设计与具体制度保障的关系

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长效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突出的优势。2005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明确提出了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以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的要求。在新形势下,研究如何适应国内外形势和时代环境的变化,结合社会需要和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的健康发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结合浙江师范大学近年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就如何更好地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长效机制,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组织管理体制

长期以来,高校普遍存在着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管理不足的问题,没有统一的组织管理体制,主要是靠学校的团学组织进行组织安排。但是,由于团学组织各种事务繁忙、工作头绪多,只能抓重点,而顾不到面,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等,往往造成校级和院级实践队的社会实践有声有色,而分散的学生个体社会实践活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流于形式。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则是纳入学校正常教学计划的实践课程,“所谓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程是指学校正式设立的以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为中心,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获得的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经验为组织形式的一种课程形态。”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具有普遍性、广泛性的特点。因而,没有一个科学合理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体系,就不可能有效地组织开展这项工作。从浙江师范大学近些年来的实践看,要使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顺利开展,必须从三方面建立健全有效的组织管理体制。

首先,成立学校思想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体制,是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条件。为了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顺利开展,必须成立以校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由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科研处、社科部和校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指导委员会,并建立办公室,一般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由它具体负责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组织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制定、修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工作实施办法和规章制度;制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年度工作计划;确定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年度参考选题;审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项目(课题);组织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总结评比活动等。

其次,建立学院(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指导小组。在学校统一部署下,在各个学院(系)建立了由各学院学工办主任、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的学院(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指导小组,具体负责各学院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指导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学院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规程;确定学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年度工作计划和内容;组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辅导工作;组建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队;审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项目(课题);审定学生社会实践成绩与学分等。

再次,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联系学院制度。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过程中,应将学校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分解到各个学院(系),组成由各个学院团总支、学工办主要负责人、辅导员和联系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指导小组,并建立协调活动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要职责是参与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规章制度的制定;负责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辅导、讲解、咨询工作;指导、帮助学生确定实践计划和内容、制订调查方案、调查问卷等;带队指导或巡查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整理材料、撰写调研报告和论文;根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评价标准,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作出评价,并确认成绩与学分;深入社会生活,掌握第一手材料等。

二、建立和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制度化机制

实践表明,建立和完善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工作制度化、常规化机制,是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一环。我们必须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以建立和完善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工作机制。

一是将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完全纳入学校常规教学计划。将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纳入学校常教学计划,规定相应学分和课时,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重要举措。自2000年起,浙江师范大学就将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纳入学校常教学计划,规定2个学分和不少于2周的社会实践时间。在2005年后,我们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作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一门必修课程单列,纳入学校教学总体规划和课程管理系统,与其他实践类课程一视同仁,从而保证了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

二是制定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大纲。为了保证社会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按照必修课的要求制定学分课时、教学大纲、实施办法等具体的管理制度,编制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目标、步骤、要求、方式方法、考核指标等各项教学环节,并要求任课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组织实践教学,进行成绩考核,并对社会实践的时间都作出了适当安排,以确保每年学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三是创新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过程,既要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与高校大学生一般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区别,有要注意两者的联系,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与学校常规开展的学生社会实践如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公益活动、课外科技活动、勤工俭学、校园文化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寓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于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公益活动、课外科技活动、勤工俭学活动等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使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多样化。为此,应结合所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原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需要,针对社会热点、疑点和难点和大学生的关注点,确定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参考选题,安排调整确定相关社会实践内容,编制相应的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指导书,选题内容应涵盖经济、政治、文化、法律、思想、道德、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各个领域。在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内容和方案时,我们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自主性与指导性相统一的原则,一方面,需要鼓励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实践的具体内容,开展相应的研究与调查;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指导,帮助学生在吸收以往好的社会实践方式方法的基础上,确立价值大、有创意的社会实践内容与方法,申报社会实践项目。

四是规范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工作规程。规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工作规程,是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有序开展的重要条件。很多学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之所以没有取得预期成效,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缺乏一个严格规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工作规程。因此,在组织和开展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过程中,必须将工作规程细化,提出具体的实施步骤和安排,以便分步实施,有序展开。我们学校的做法是,首先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制度,对每年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从运作过程上做出统一安排;其次,制定每年度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工作方案,规定提出本年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主题及参考选题,供广大学生参选;再次,建立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项目管理制度,即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本年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要求指导思想、主题和要求,组建相关实践队,并申报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项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进行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包括选题、组队、申报、核准、实施、总结评价等阶段,社会实践项目实施的过程就是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得过程;第四,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评价机制,由学校团委、学工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的主要领导和专家、指导老师组成,不仅注重对社会实践结果的总结评估,也重视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过程的监督、检查和评估;第五,建立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日志,规定学生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过程中,必须根据每天开展的情况详细记载本人和团队主要活动内容、体会,并将它作为认定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学分和成绩的重要依据,以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质量。

三、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实施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为了能确保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顺利开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必须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

第一,规范考核激励机制。严格考核是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效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保证。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成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依据学生围绕在社会实践的表现和所撰写的调查报告(论文)的质量进行,应严格按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成绩评定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品德的实况。同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也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障,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实践队、指导教师和学生个人要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第二,优化师资队伍。高水平和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程教师队伍,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程实效性的关键。除了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培训外,还应充分调动校内各种资源,将学校党政管理干部和二级学院学生工作管理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等整合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队伍中来,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增强指导力量。

第三,确保经费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经费的落实,是保障实践教学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为了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学校应专门下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专项经费,制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规范经费管理和使用。如浙江师范大学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中,就拨出了生(指当年招收的新生)均100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经费,其中60元划拨给学院,由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指导小组管理使用,其余部分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管理使用,实行专款专用。

第四,加强基地建设。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项基本建设,是社会实践规范化的前提,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基地,是使活动得以长期开展的基本条件。学校要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建立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如浙江师范大学早在2001年就出台了《浙江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使用办法》,并先后与浙江奉化滕头村、兰溪诸葛八卦村、永康科技五金城、永康刘英烈士陵园、东阳横店影视城、义乌小商品城、温州正泰集团、江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纪念观等20多个地方签定基地建设协议书,建立了学校层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此外,各学院也都相继在各地签约建立一批院级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从而为广大学生有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重要平台。

总之,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优化,才能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良性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9.

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篇9

1.变动主题社会实践教学所谓变动主题社会实践教学,是指根据时代特征、国家生活主题及“概论”的学科属性,“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确立每年社会实践教学的主题,然后围绕该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与时俱进的社会实践教学主题贴近时代、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能够推动“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时代化、生活化,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年度社会实践教学主题的选择必须符合三个原则:其一,与国家生活主题密切相关,也即近期党和政府倡导、宣传的,攸关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基础性、创新性、战略性思想、路线、政策;其二,与课程内容高度相关,也即紧扣学科属性和特点,与“概论”课教学的重点内容有机结合,集中反映社会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其三,与学生生活高度相关,也即是不宏观、不抽象,让大学生觉得熟悉、亲切,有参与的兴趣和期待。“概论”课教师可以根据以上原则,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最终确定本年度的社会实践主题,然后围绕该主题确立社会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操作规范、考核办法,并在对学生座谈访谈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社会实践教学方案。比如,“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主题可以是“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实践教学形式可以是社会调研。围绕该主题、结合“概论”课教学重点,可以设计一些体现问题意识和现实关切、具有可操作性的调研方向或题目,鼓励学生以个体或者团队形式展开调研,并写作主题明确、著述规范、格式统一的调研报告。鼓励学生在调研报告中采用视频、图片等多种表现形式,丰富社会实践教学成果形式。最终,通过变动主题的社会调研活动,一方面,深化大学生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认识,提高自己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各类社会现象;另一方面,用中国梦构筑学生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广大学子的历史责任感,增强他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2.恒定主题社会实践教学恒定主题社会实践教学是指根据本校所在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学校自身的历史传统和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学历层次等,确立相对固定且有特色的社会实践主题,每年组织学生围绕该主题开展深入、持久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所学校“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具有特色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具有继承性、连续性和创造性,由专业老师带队,由具有创新意识、探索勇气、合作精神的学生组队参与。通过组织持续的恒定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地方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区域生态保护、校园文化营造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具有一定品牌和特色的社会实践教学成果。要发挥恒定主题社会实践教学的作用,必须注意:其一,主题必须是与国家战略相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且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体现他们自身的特长和价值;其二,角度、内容、方法等必须具有一定创新性,既有对以往工作的继承,又有新的推进和发展,体现所学有所用并且有所成;其三,成果必须有精品意识,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体现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学术素养。比如,地处东北的高校,可以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题,确立若干调研题目组织学生深入企业、社区和政府管理部门,全面了解东北工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对策。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学科特点,调查学科相关行业企业的情况,具体调查对象可以是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调查内容可以涵盖产业结构升级、清洁生产、企业文化建设、社会保障等。可以制定中长期调研计划,持续多年围绕该主题进行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研究,力争全面、深刻地反映调研对象,为地方决策提供服务。再如,有些高校在革命老区,可以以留住活历史为题,组织学生采访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重大事件的参与者,通过口述历史的形式记录下来,并结集出版。这有利于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及其理论成果的精髓,更加珍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的成果,更加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

3.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是保证“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稳定性、可持续性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根据“概论”课教学的内容和要求,联系具有代表性和具有教育意义的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以及城市社区、新农村、现代企业等,设立“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学习,可以增进他们的认知、增强他们的认同、升华他们的认识。社会实践基地的选择不能随意化,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名气越大越好,而应该是从“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要求出发,坚持三个原则。其一,典型性。企业、社区以及博物馆众多,不可能都挂牌作为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必须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其二,相关性。即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高度相关,能够通过对社会实践基地的参观、学习,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其三,互利性。既要发挥社会实践基地对教师研究、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也要发挥教师和学生对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扶持作用。

二、正确处理三组关系发挥概论课三板块

1.处理好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关系“概论”课包括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两部分,二者密切联系、互相补充。课堂教学偏重于理论的阐释和演绎,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是基础;社会实践教学是理论的应用和拓展,旨在让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的内涵,并运用其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是升华。二者统一于“概论”课教学过程中,推动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的转化。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紧密联系起来的是具体问题。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概论”课体系宏大、内容丰富,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党建等诸多内容,教师必须按照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的原则,着力讲授一些重点、难点和热点理论问题,做到“少而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深化学生对重点问题的认识,还必须在教学中将年度社会实践主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结合起来,围绕其设计若干社会实践题目,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切身体验、深刻领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并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转变为对之的认同并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格、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外化为行为习惯。比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是教师课堂理论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阐释该问题,教师可以搜集、整理各种资料,通过横向比较法描述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差距,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并通过组织学生课堂讨论的形式分析出现差距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增强忧患意识。同时,也通过纵向比较法描述建国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的进步,让他们领略到党领导人民所取得的成就,增强自豪感。与之相配合的是,在社会实践教学中,围绕该问题可以设计若干调研题目,指导学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以及山川、田野等,通过所听、所看、所问、所想,深刻领会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深化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认知。

2.处理好课程社会实践教学与学生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关系社会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概论”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目前,在高等学校中承担社会实践组织和管理工作的还有团委、学生处等学生组织。那么,二者的关系是什么呢?首先,二者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包括:第一,在目标上,立德树人,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人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在内容上,都面向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生活,囊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覆盖农村、城市社区、企业、政府、博物馆、展览馆等多个层面;第三,在形式上,都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都以调研报告、考察报告、心得体会等形式展现社会实践成果。然而,作为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和学生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还是有不同之处。第一,性质不同。前者是课程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后者是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二者不属于同一个范畴。第二,侧重点不同。前者主要通过开展与课程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增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侧重于增强“三个自信”;后者主要是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增加大学生对国情的了解及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侧重于综合素养的提高。第三,管理方式不同。前者主要由任课老师负责组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社会实践活动,后者则主要是以学生自发的形式为主。第四,考核方式不同。前者作为课程教学的一个环节,学生的表现计入成绩,后者则是学生培养的一个环节,不以成绩计。明确了课程社会实践教学与学生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区别,“概论”课教师应该加强组织和管理,从源头的方案制定、过程中的协调指导到末端的考核评价,都要时刻注意把握“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基本立足点和预期目标,在课程教学体系内彰显社会实践的价值。

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篇10

关键词:信息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5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4(c)-0121-01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信息日益数字化、网络化和社会化。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信息化,对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形成了强烈的需求。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形成是信息环境下衡量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要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具有一定的信息素质和信息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要以创新的精神认识和培养这些基础的信息素质和信息能力,直正达到创新精神与实践的融合。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而且同时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一、实践能力及其特征

什么是实践,什么实践能力呢,实践能力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手段。马克思认为,人的一些认识都是源于实践,由实践决定的。因此实践能力是人学习理论,提高认识,形成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决定性因素。所谓实践能力应是: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原有理论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的心理特质、行为手段、思维方式和方法技巧等。实践能力是主体通过实践活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实践能力的形成必然离不开实践活动,实践能力只有在主体的生活、工作情境中,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得以表现和发展,若离开了实践活动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简直就是空谈。情境性。实践能力是以“现实问题解决”为核心特征,而现实问题是有情境的。综合性。任何问题都是单一独立的存在的,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因此对于此类问题和矛盾的解决就不能单凭一种能力解决它,它需要两种或是两种以上的多种能力综合解决。外显性。实践过程中,人是一切行为的主体,人的行为活动具有明显的外显性,于此对应的人的活动和实践的过程和结果也是外显的。所以,是否具备足够的决绝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是完全可以通过实践主体,即人的外显行为来判断。

二、信息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动因

实践能力培养的动力在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社会进步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人才使用的实用性,实践能力就是其考察的重要内容之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其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人才的需要在社会各个人才需求领域中具有前列,信息专业人才炙手可热,从近些年来信息专业的发展以及专业设置的扩大、招生人数的增多可略见一斑。据2006年人民大学的人才需求排名显示,信息技术人才高居16位。在这些需要的企业和单位中,他们对信息人才考察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其实践应用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其次,对实践能力的重视的另一个因素就是信息类专业自身的专科学科特性所决定的,信息专业要取得不断的发展,就必须很好的解决社会经济政治各个领域对信息专业提出的一些必须解决的技术难题,给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技术支持。比如说在世级之交的千年虫问题,系统的安全保密问题,稳定问题等等。信息专业培养的学生只有很好的解决了这些社会发展过程不断出现的国家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部们、科研单位等需要运用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和困惑,信息专业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才能实现长足的发展。而这些难题的解决有赖于此类人才在培养扎实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不断的解决问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的前进,才能实现学科的发展,因此,必须全面认真扎实的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实践能力的培养路径

1、强调主体性。主体性也叫主动性、或是自觉能动性。它是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特征,也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和精神实质。主体性是学生内在的属性,是通过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培养而成的。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培养过程中,强调主体性,就是要将其渗透在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与技术、网络管理及管理学、行为组织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学活动和对实践能力、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启蒙和憧憬,教师在对学生的培养中要将学生必须具备的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应用、网络管理操作技能,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能够运用得当,将学习的成果运用到生活中学习中去,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和实际运用能力。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锻炼应用能力。教务部门应针对信息专业的特点,重视实践课时的设置,增加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认识到教学实践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进行交叉学习。因为教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讲的是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从另一个角度讲它也具有相对的滞后性,不可能及时的反映社会发展过程中信息领域不断出现的热点和前沿问题,这些前沿问题反而却是在社会实践中恰恰非常重要的。学生要锻炼实践能力,就不能绕过实践环节,不能不把握学科的技术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就是说要用实践补充教材,提供实际应用能力。这就需要合理设置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基础理论的课时需要做适当的调整压缩,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提供学习效果,在了解其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增加锻炼实践动手能力、工具理性价值大、同社会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课时,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和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和应用技巧。3、加强硬件建设,为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平台。硬件建设主要是指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学建设和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如学生与企业的校企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实践的机会,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双方受益。因此,走出学校,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企业建成学生的实习基地,营造一个有利于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培养的实践环境,是坚强硬件建设,打造学生实践锻炼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