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企业食品安全文化建设十篇企业食品安全文化建设十篇

企业食品安全文化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53:23

企业食品安全文化建设篇1

2009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食品安全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该食品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强制性食品安全标准,比如营养成分的要求、卫生的要求、质量的要求、添加剂的使用、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等方面;第二,该食品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的损害结果或者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的威胁;第三,该食品的加工过程、包装材料、运输工具的安全性。以上三个方面的要求必须全部同时满足,不满足其中任何一个方面,该种食品都不能被认定为安全食品。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全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也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

一、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本文由收集整理与食品企业主体的责任是分不开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消费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品种极大丰富,消费需求不断走向多样化,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与此不协调的是我国由企业社会责任引发的恶性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连连不断的食品安全问题令民众更为担忧。从2006年“苏丹红”、2008年“毒奶粉”到2011年“香精包子”、“染色馒头”,再到2012年“3.15”晚会曝光的麦当劳旧货换新装、家乐福“返包”销售过期食品,诸多的事件使食品似乎要与毒品划上等号。这些食品安全问题也直接影响社会公共安全和社会公众利益,如果任其发展后果将不堪设想。

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引起公众及学术界对食品安全产生的原因进行思考。这些原因归纳起来有如下五个方面。第一,食品安全问题是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过程中,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而产生的,这些问题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第二,政府监管不到位。由于食品企业数量庞大,涉及面广,食品监管方面存在死角。同时,政府监管队伍素质较低、人员少、装备落后,责任意识、执法水平都亟待提高。第三,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食品行业法律法规仍存在漏洞,并且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与依法查处违法违规企业力度不够。第四,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落后于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这直接导致食品生产加工新技术、新工艺的滥用带来新的危害。第五,消费者错误的认知趋向。在走访一家羊杂汤店的过程中,老板以骨头汤的熬制为例给我们介绍,消费者都认为又白义浓的骨头汤才是“高汤”,可实际上骨头汤即使熬很长时间也不容易出现消费者所谓的“高汤”状态,而使用食品添加剂后,骨头汤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够变得又白又浓,深受消费者喜欢。所以,使用食品添加剂,生意变得更红火,而不使用食品添加剂,生意就惨淡,“聪明”的老板自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但对食品安全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首先应该是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食品要符合“食品”的起码要求,食品生产企业用什么生产、怎样生产直接关系到食品的安全和社会公众的健康。因此,食品生产企业是确保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其肩负的责任与其他环节的企业相比是更重要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必须依法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自律,构建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从企业文化到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各个方面切实保障食品安全,真正把企业责任贯彻到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中。

二、企业文化是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不可或缺的依托与载体

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仅是社会压力和法律约束的产物,更应该成为企业的自律行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不可或缺的依托和载体,是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和保证。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它在潜意识中规范员工的行为,并且在长时期内不断延续下去。食品企业的企业文化是指食品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以带有本企业特征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的企业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和传统。就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来看,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由企业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企业哲学、行为规范、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规章制度等的总和。企业文化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周三多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把企业文化的结构层次划分为:表层文化、中介文化、深层文化。表层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物质文化,中介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管理文化、制度文化和生活文化,而深层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组织目标、组织宗旨、组织精神、价值标准、组织道德、团体意识等观念文化。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的风格。这一风格蕴含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它内化为企业做事的方式,具有本企业的独特性。张大中等将企业文化看作是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的存在方式,这种方式也凸显了企业存在和发展的特点,通过企业的生产、经营、组织和生活表现出来。企业观念居于主导地位,不同的企业文化常常表现为不同的类型和模式。企业文化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企业文化是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融合。它通过精神和文化的力量,从管理的深层规范企业行为.为实现企业的目标服务。

企业文化的功能来源于它是一种控制系统,它是对那些指导群体内的所有人。按相似规则行事的处罚和奖励措施的反应,体现出企业文化同质性或一致性的实质。一个没有理想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没有长远目标的企业同样是没有希望的企业。在现代企业竞争中,最高层次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不仅明确了企业的最高目标,而且能够把企业成员的个人目标引导到共同目标上来,使企业成员感受到工作的价值,同时激发他们的事业心与成功的欲望及工作的热情、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从靠策略引导员工去实现企业的目标转变成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所形成的竞争力更加持久。企业文化对企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的作用。这种约束和规范不是硬制度的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对一个企业来说,即使有了各种各样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也很难规范每一个员工的行为。而企业文化能使员丁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能够产生更强大、更深刻、更持久的约束效果。当一种企业的价值观被该企业的员工认同之后,它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从思想、情感等各方面把其成员团结在一起,从而形成巨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总起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中人们共同拥有的特有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聚合,这些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构成企业中人与人之间、人与企业之间交往的方式。企业文化影响着企业及其员工的行为,包括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改变企业社会责任状况的最根本途径是从企业文化人手。

在食品安全受到大家广泛关注的现实背景中,食品企业必须主动去承担社会责任。在这种趋势下,企业必须思考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与方法。在企业文化中渗透社会责任是其必选的角度之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将社会责任的内容内化为企业员工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够有效影响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同时,企业文化所包含的责任价值观如果能够得到利益相关者的接受和认同,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就会作出对企业有利的决策和行为。企业不仅要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渗透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更要从战略的角度系统地统筹内外,促进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的有机融合,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企业和社会双赢与发展,使得企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保持较高的绩效。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张德(2009)曾提出可以从企业文化理念、企业制度行为与企业符号三个层面进行设计,本研究对食品企业文化建设中社会责任的渗透是在以上三个层面的基础上进行的可操作性的具体展开。

三、食品企业文化建设中社会责任的渗透

(一)在企业文化理念中渗透社会责任

企业文化理念层设计,就是按照有关的程序总结、提炼或确定理念层次的各个要素并表达出来,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理念体系。企业文化理念包括企业目标与愿景、企业价值观、企业哲学、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管理模式、企业道德、企业精神与企业作风。食品企业在文化建设中要实现对社会责任的渗透,首先,应该设计多层次的目标体系,把食品安全作为首要的社会责任。同时,要把价值判断引入到管理活动中,使企业建立起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双目标体系。企业还要从双目标体系逐步向多目标体系(比如利润、消费者、感兴趣的领域、增长、育人、好公民)的过渡。在食品企业的愿景设计中要有企业共同的愿景,这种共同的愿景是企业员工接受的愿景,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对企业存在使命的认识(食品企业要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安全为第一使命)、企业未来发展的规划和达到目标的手段。其次,要树立以食品安全为主要社会责任的群体价值观。价值观决定着人们追求什么、放弃什么、做什么与不做什么,它构成了企业的心理氛围和文化氛围,随时随地影响着员工能动性的发挥。再次,要确立食品质量是健康、食品安全是生命的企业哲学。这种企业哲学并不是对企业每项工作的具体规定,也不是强制性的措施,而是作为工作的最高原则和基本规律被广大职工认识和掌握以后,化为他们自己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成为他们思考问题、采取措施和开展工作时自觉遵守的原则和规律。最后,企业经营理念中要把确保产品质量、对消费者负责放在第一位。企业经营理念是企业经营的基本依据,食品企业的经营理念要特别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并用它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同时,还应该使“爱岗敬业、保质保量、信誉第一”成为食品企业的企业道德规范,并形成良好的保证食品安全的企业作风。

(二)在企业文化制度行为中渗透社会责任

在企业文化制度行为中可以从四个方面渗透社会责任。第一.在工作制度中渗透社会责任。在制定生产管理制度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企业产品的生产流程、配料等因素,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的投入和生产工艺上都符合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第二,在责任制度中渗透社会责任。对企业内部的每个单位、每个岗位、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考核并与经济利益和奖惩挂钩,如在原材料购入、食品生产和成品保存等三个关口加大抽检力度,对检查出的不合格产品实行问责制,根据不合格率的高低分别进行扣发奖金、调离岗位直至开除的处分。对合格率连续保持较高的授予其诸如食品安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或小组“流动红旗”或食品安全先进车间“流动红旗”。第三,在特殊制度中渗透社会责任。企业在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可以设计出更多更有效的特殊制度。为了更好地在食品企业文化中渗透社会责任和食品安全意识,我们可以根据食品企业的特点设计出诸如“每日考核制度”或“百分百安全”制度,来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集中体现食品企业追求食品安全和社会责任的企业精神。第四,在企业风俗中渗透社会责任。企业风俗是指在企业长期的发展中延续下来的约定俗成的活动、节日、习惯、仪式等。食品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定期开展一些诸如食品安全生产月、质量安全标兵评选等活动。对考核评选结果在企业的醒目位置于与公示,以此来激励和培养员工的自豪感和责任感。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举措,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企业和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

(三)在企业文化符号中渗透社会责任

企业食品安全文化建设篇2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当代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涉及科学、技术、政策等方面。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过程、分析及生物检测等技术,其管理过程涉及政策、法规、文化和消费观念等问题。目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涉及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加工过程中污染、不当使用添加剂、添加禁用化工原料、包装材料、掺假等诸多方面。[1]食品生产、经营与管理机构中懂得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稀缺,这就迫切需要高等院校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食品安全监管人才,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文章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现状出发,准确把握学科发展方向,遵循创新人才培养规律,用先进的教学理念,重点探讨食品安全检验课程群建设,研究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内容,从而为转型背景下应化专业建设提供一些方法与思路,这对构建地方性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

在西安文理学院应化人才培养方案中,质量检验方向培养目标是培养工业品质量检测、食品检测、环境监测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分离科学技术、近代工业分析、食品分析、环境监测等课程。专业转型过程中,西安文理学院也正在积极筹建食品检测中心,可以为学生的食品分析实践教学提供场所,建立一体化实训中心。依托校内外教学平台,构建“平台+双师”高校企业合作教学育人新模式,满足学生一体化课程教学、生产实训和顶岗实习需要,也为课程群教学多样化提供了保障。

食品分析课程体系的构建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将培养方案中的多门课程重新进行整合构建课程体系,发挥群体优势,突出特色,构建以食品分析为特色的质量检测方向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按照“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本着“基础型、应用型、技术型”的人才培养思路培养创新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通过与食品生产企业沟通、调研,根据食品行业需求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人才,搭建“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培养平台。

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设置

公共基础平台是为发展学生智能、提高综合素质、打好基础而开设的课程。如形势与政策、大学语文、英语、体育、大学信息技术基础、高等数学等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知识结构的基本骨架,是进行专业学习、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而开设的。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等。

专业核心课程围绕学科专业的要求和培养目标设置。如工业分析(工业分水质、化工产品、其他产品分析等)、食品分析、分离科学、色谱分析、化工原理、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分析化学前沿、食品理化分析、食品法规与标准等课程,整合后既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满足质量检测的能力要求,又突出食品分析特色。学生应掌握食品安全检测及食品质量管理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在食品生产、流通、质检及消费等领域就业,从事食品分析检测、安全评价、质量管理、企业管理、科学研究及教育方面的工作。

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要体现专业性质和特色。根据市场需求和专业要求,选择开设如食品感官评定、功能性食品、食品质量体系与认证、食品添加剂、市场营销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等。

食品分析课程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非常高,食品分析实践教学是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容替代的环节。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基础化学实验平台,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课程如:基础化学实验1-5、仪器分析实验、综合实验等。

专业实践平台,根据区域食品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现状,联合校企专家对专业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学习课程。如食品理化分析实验、食品分析综合实验等。

专业实习平台包含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大一开设认知实习,大三专业实习,大四企业专业实习、企业导师岗位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专业实习采取校企合作,搭建企业操作平台,建立集“科研服务―实习―就业”于一体的实践基地;构建校企联合培养的“预就业”模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综合创新平台:指科技创新项目、课外学科实践,是课堂教育的延伸与补充,开拓学生视野和了解最新科技发展动态,实现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科研创新项目、第二课堂、各种资质技能培训考试等多种形式。激励学生参加开放实验、创新训练等。创设隐性课程,如开展“博士论坛、名师讲学、校友讲学”等系列讲学活动。

三、结束语

在n程体系构建中,还需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根据企业的需求设置课程体系,制定教学内容,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使课程体系逐渐趋于科学规范。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从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作为新建本科院校这一方面还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断进行学习改进。

【参考文献】

[1]肖贵平,郑宝东.新形势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的思考福建轻纺,2007.7.1-5.

[2]许喜林,吴晖.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2007.23(11)99-100.

[3]王芳,王衍安,李滨,郭兴启.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的生物学系列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06.

[4]姚芳,刘靖,张Z晶,唐劲松.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食品专业课程群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01.

[5]榻啵胡文忠,于基成,李婷婷,杜雄伟.民族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01.

[6]张光杰,袁超,杜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安阳工学院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1.08.

企业食品安全文化建设篇3

随着食品经营市场的迅速发展,民众对食品的需求及健康的重视愈发的强烈,然而由于食品经营企业透明度不高,加之近年来不断曝光的食品安全事故,导致民众对食品经营企业产生了较大的不信任感。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外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比较,为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建设提供一些想法,以期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能得以长效的发展。

关键词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比较

2014年7月,全球知名洋快餐“麦当劳”的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公司被曝光长期以来使用过期劣质肉,犹如一块巨石把我国食品安全这面早已经千疮百孔的镜子砸破了。一家本应该在行业里面起到带头作用的企业,被贴上了失信的标签。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企业早已被吊销了证照,相关当事人也得到了严厉的处理。然而,凸显出来的问题真正得到重视了么?为什么有的企业在国外能够老老实实守法经营,到了中国就任意而为了呢?我们认为这是信用的问题。无论是对政府、民众还是企业,完善有效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才是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保证。

一、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现状

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安全,是老百姓最切身的利益。长久以来,政府职能部门一直扮演着“救火员”的角色,哪类食品出问题就往哪类食品“扑”。殊不知真正的治理应该是“防患于未然”,是“无为而治”,思想上的转变才会带来行动上的转变。但是,思想上的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发生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美国在1841年建立邓白氏公司,首开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先河,随后标准普尔公司、穆迪公司、菲奇公司相继开展征信业务[1]。与发达国家长达百年的信用体系相比,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逐步发展的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政策得到了有效的执行,然而商业信用混乱、票据市场无序。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三角债”的工作通知》,第一次在政府文件中提出了信用问题。纵观我国以往与信用相关的政策文件、法律法规,几乎都是围绕市场经济、金融秩序制定的。食品安全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部分,却很少有所涉及。食品市场秩序混乱,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频现,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的严重缺失。2004年,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精神,作为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之一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这一意见成为第一份食品安全领域内直接提及信用体系建设的政府文件。之后的十年,国务院、政府职能部门陆续出台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指导意见,逐步加强充实信用体系的建设。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应该从国家的层面制定一系列的制度,自上而下的予以执行,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二、国外发达国家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国外各国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点,也各具特色。信用体系建设的首要环节是如何征信,总体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模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企业主导模式,二是以德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三是以日本为代表的第三方主导模式。

(一)美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最终还是信用经济,美国百年以来的信用体系建设最开始也是出于金融秩序的考虑。在美国,个人、企业的信用是透明的,有为数众多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为信用信息使用者提供着付费服务。当然这些征信公司都必须严格遵守美国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公众的隐私、规范征信等方面。美国有一套比较完善的信用法律法规体系来针对不同的领域,同时每一项法律会随着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进行及时修改。在美国,对失信的个人及企业来说将是非常困难的。失信的企业,几乎很难在行业内生存,而个人则将会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受到极大的制约。因此,无论是民众还是企业都十分重视信用程度。2010年8月,美国召回5.5亿枚污染沙门氏菌的鸡蛋。该事件促进了国会法律委员会一致同意,必须对食品安全事件肇事者加大处罚力度,尤其是对明知故犯的单位务必实施严刑峻法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核心是“查必处、处必严”。美国食品监管部门对包括生产者、经营者和上级母公司等全过程开展全面监督检查,无论哪一个环节被查出存在食品或添加剂污染、掺假掺杂等失信行为,都列入处罚清单。在处罚程度方面,对上述违法行为统一按处罚上限从严处理。对明知故犯的企业负责人,判处最高十年监禁和不封顶数量的罚款。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了失信违法成本,无时无刻地警示着生产和经营单位,是美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础保障[2]。

(二)德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在征信方面,德国采用了“公共信用登记系统”,主要通过中央银行及监管机构对企业、个人建立起全国的数据库。当然也有少数民营的征信机构,提供部分有关于个人的比较简单的信用负面信息,仅起到一些对政府机构的补充作用。德国的信用体系建立于1927年,目前德国四分之三以上人口的信用记录都可以查询。在德国,信用记录同样事关生存,信用记录差,大到银行贷款、小到租房都会变得极其困难[3]。德国作为欧盟成员国,以欧盟食品安全指令为原则和指导。食品安全监管原则主要突出以下几点:企业主体责任、食源可追溯、风险评估及预警。在食品溯源方面德国走在了前列。以屠宰场分割的牲畜肉块为例,每一肉块均标有识别标识,通过统一数据库扫描标识,可获得代表该块牲畜肉的唯一追溯号代码,并且查询出包括出生地、屠宰场分割号、生产日期等内容,加强对食品的源头管理。

(三)日本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日本行业协会体系发达,在日本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日本采用独一无二的以第三方为主导(即会员制)的征信模式。目前,日本三家征信机构巨头均是由协会组织成立,机构采用会员制,定期要求会员报送相关信息至征信中心,再由征信机构汇总核对后,向机构的会员单位之间共享信息。日本信用体系的基础源自于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诚信教育,从小养成的习惯让个人都极为重视个人的信用。日本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方面最值得称道的是通过立法来防止食品污染。于2006年5月开始正式实施的《食品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将世界常用700余种农业化学品根据毒理学研究的毒性结果,严格区分为豁免类、禁用类、限定类三种类别。相较以往的进口检验的国家标准形式,该“肯定列表制度”以立法的形式推出,显得更为系统、严谨、科学[4]。

三、国外发达国家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从国外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特点来看,这些国家具有法制机制完善、公众参与度高、社会积极共治等特征,有以下几点启示与借鉴:

(一)完善的信用体系法律制度保障

国外发达国家在信用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同样也是经历了很多困难以后才逐渐的把整个体系建立了起来。美国的信用建设最发达也最全面,所用产品都是信用产品(包括食品),产品从生产、销售到消费环节,都被纳入到法律范畴内,而法律也对产品的信用问题加以说明及制约。德国和日本也有一套符合自身国情的信用法律法规体系。在制定食品相关法律法规的时候,各国都会对食品经营企业、监管部门、消费群体的信用情况予以充分考虑。

(二)重视公众参与信用体系建设

信用体系建设不仅仅是政府的工作,应该是与所有民众切身相关的工作。信用,应该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优秀品德,每一个公民都是社会、企业的组成部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添加食品非原料、使用过期食品、以劣次充好等等情况的发生,这些难道是机器自己想到添加的吗?有的人在信用和利益面前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利益,出卖了自己的良心。归根结底,说明我们国家的信用体系还处于发展的阶段,民众在信用方面从小接受的教育还不多,信用缺失对民众的影响还不大,因此有的人就肆无忌惮的挥霍着自己的信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更应加强与民众的沟通,无论是在食品安全知识的宣贯上还是信息的透明化,都应该让民众参与进来。构建社会信用的大环境,确保食品安全,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和关注。一旦一线的工人们都能够擦亮眼睛,拥有一颗信用的心,那么食品安全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确立食品企业的主体责任

安全的食品是由食品企业生产出来的,食品企业和行业协会应当切实承担主体责任。食品安全的关键在企业,毕竟企业作用是内因,政府的监管只是外因。只有食品行业的整体素质提升了,自觉承担起自己的义务,政府的监管才算有实质性的成效,食品质量才会有保障[5]。德国食品管理机制对安全事故的责任主体有明确区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有基础的首要主体责任;政府部门的主要责任是构架监督和预警体系,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消费者则对消费后的处理过程负责。

四、建议

通过上述的启示,笔者提炼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确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总体框架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以前人们消费喜欢往店里跑,现在消费喜欢上网跑,习惯都在发生着变化。因此,构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应该考虑多元化、多层次。笔者认为体系架构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制度建设:食品安全监管制度、食品溯源制度、食品经营企业负责制度、食品经营企业信用管理制度以及食品安全奖惩制度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离不开政府、市场、消费者的共同努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应该积极探索、引入第三方监管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消费者的力量,让市场去管理市场。政府部门只要落实好奖惩制度,对违法企业不留情,让违法行为得到最为严厉的惩处,达到真正的震慑作用就可以了。食品溯源制度应建立统一的电子化平台,对一些比较重要的食品原料严格落实台账制度,做到一物一码,从消费终端到源头都可以追溯。食品经营企业负责制度主要是指企业的自律行为,不能简单的追求形式做出承诺就算了。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很多时候都是看不到的行为,应该提高透明度,做到“明厨亮灶”,让消费者真正看到生产加工的全过程。食品经营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应该由信用信息采集、信息评估、信息公示组成,而信用信息具有可变性,行业协会、消费者、政府职能部门都具有评估、评判的权利(力)。企业一旦发生失信行为,那么这家企业将难以在行业内生存。

(二)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征信机制

当前世界征信模式分别以美国、德国和日本为代表。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征信模式的选择在参考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必须结合本国的实际国情,创新出与经济、文化结构相吻合的中国模式。美国的企业主导征信模式基于该国征信制度的完善及信用在市场交易中的重要作用,但这种模式要求齐备的法律体系支持。而我国百姓对信用概念的认知和使用还不完全,不具备建立完全市场化信用体系的基础[6]。而日本以第三方协会为主导的制度,同样与我国社会团体不发达的国情不相符。相较而言,德国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征信模式更符合我国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政府表现出了强大的号召力和行政执行力,由具有高效执政能力的政府主导构建任务,可以更快更完善得完成体系建设工作,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市场经济的作用。政府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构建工作中,要同时做好建设和协调维护的职责,本着“政府推进、企业主体、协会指导、信用服务、公众参与”的原则进行,既不能完全采取市场化的模式,也不能完全采取政府主导的模式。在信用体系建立之初,应该由政府以较低的成本尽快建立起信用评估、信息整合、失信惩罚等机制。同时组织、号召信用中介、协会等“第三方”机构,发挥信用评估、信息共享和社会监督等作用。

(三)推动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建设,应该做到与时俱进。推动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有助于社会稳定,也有助于弥补在信用体系建设中可能会涉及的消费者治疗、补偿部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效仿机动车管理制度,持证企业需要每年购买强制险,按经营范围、产品种类等内容核定保险金额,一年内如被监管部门处理过、出现一定数量的消费者投诉、行业内被予以告诫等情况的,第二年保费金额按比例提高。

(四)落实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

2016年4月1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结合2014年起施行的《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对失信企业实施信用约束、惩戒措施形成了立体化、全方位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发改委、工商总局等38部门共同签署的《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中也规定了多达18项的惩戒措施。一旦“黑名单”制度得到强有力的贯彻,那么对列入名单的失信企业,将真正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目的。

五、结语

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逐步发展完善的工作,体系建设没有捷径可走,唯有真正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才能得到突破及理解。食品安全不仅仅是法律的问题,更是信用的问题。做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建设,对整个食品生产经营行业的发展及民众的健康安全都是最好也是最重要的保障。

作者:杨宇孙中权单位: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参考文献

[1]余丽霞.国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53,60.

[2]孙中权.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研究———以上海市J区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33-57.

[3]郭娜,胡佳琪,李嘉怡.国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验及借鉴[J].华北金融,2013(10):24-26.

[4]陈昆,王家华.日本为何没有地沟油:日本食品安全保障的法律体系解析—兼论《信用管理学》案例教学[J].市场周刊,2015(11):123-124,94.

企业食品安全文化建设篇4

市政府痛定思痛,按照“监管源头、标准生产、规范经营、安全食用”的思路,举一反三,立即从四个环节做好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的文章:一是统一认识。从这两起食品安全曝光事件,统一全市上下对食品安全监管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认识,从政府部门到生产经营企业、从政策引导到舆论宣传、从市领导到普通市民,逐步确立只有规范有序生产经营,企业才能健康持续发展、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公众才能饮食安全的理念;二是加强宣传。利用召开会议、签订责任状、印发资料、新闻、信息公示、宣传画廊等多种形式,宣传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使用违禁药物的危害性,确立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营造全社会都来关注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三是狠抓整治。加大部门执法力度,以石塘、松门等沿海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以食品批发和生产加工为重点环节,以使用非食用化工染料、保鲜剂和违禁药物为重点对象,以市场检测为抓手,从“田间到餐桌”开展为期五年的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其中20*年着重抓水产品行业整治,20*年转入综合整治与放心工程建设并举,20*年深化食品安全“三网”建设,20*-20*年实施镇村联动,开展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四是探索长效。从加强政府责任体系建设着手,建立组织、完善制度、加大投入、理顺机制,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在加强监管的同时,积极开展技术指导,帮扶组织农业渔业合作社进行集聚加工,指导企业整改生产加工工艺流程,督促企业落实进销台账与索证索票制度,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和示范创建。通过*科技教育网,提供30万元资金,在全国范围征求鱼鲞加工新工艺、新技术,解决防蝇技术难题,使沉寂一年的“松门鱼鲞”于20*年9月在宁波食品博览会上咸鱼翻身,重振雄风。我市食品安全监管从此步入正轨,安全保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二、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公众饮食安全促和谐社会建设

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20*年3月,在药品监督管理局基础上,组建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该局履行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的新职能。近5年来,我市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实践,勇于探索,打开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新局面。

1.找准定位、加强协调。20*年,*省食品安全“三网”建设试点县市名单公布,我市名列其中。为加强食品安全“三网”建设,我市从三方面狠抓落实:一是抓监管责任落实。建立了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市政府为食安办配备了2名专职人员,确保有组织、有专人从事食品安全协调工作,并从政府到村居,从部门到企业,层层签订责任书。与监察部门建立督察督办和责任追究制度,与公、检、法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加强政府责任体系建设;二是抓监管网络建设。20*年以来,我市以农村消费维权监督网为基础,开展食品安全“群众监督网”建设。20*年又将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多员”进行整合,在全市聘任了871位食品安全消费维权监督员,形成以市消协为依托、镇(街道)消费维权站为枢纽、村级消费维权员为主要力量的食品安全群众监督网,发挥群众监督“千里眼、顺风耳”作用;三是抓食品配送工程。自20*年开始,按照定点配送、连锁延伸、市场对接、流动送货的“四轮”驱动工作方针,全面实施农村食品配送工程。目前,我市城镇连锁超市、农村食品“放心店”示范商店覆盖面达到100%,“放心店”示范商店食品配送覆盖面达80.*%。学校食堂食品实现100%配送,提前1年完成台州市下达的计划任务。我市食品安全“三网”建设的推进,进一步促进了食品安全源头监管及综合治理格局的形成,副省长金德水专门批示予以较高评价,《中国医药报》、*卫视先后报道了我市食品安全“三网”建设成果。

企业食品安全文化建设篇5

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行业和粮食企业的使命怎么定位,是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政治利益最大化,还是社会利益最大化,这些问题大家认为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比较一致观点,粮食行业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社会稳定,是国家自立的基础;粮食产品关系食品安全,关系群众健康,是人民乐业的保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始终是粮食行业和粮食企业肩负的历史使命。因此,粮食行业和粮食企业必须始终牢记保障粮食安全使命,既要服务粮食市场流通、服务粮食行业发展,又要抓好粮食文化建设、弘扬粮食行业精神;既要充足粮食储备、落实应急保供、完善调控手段,又要关注国家政策、学习研究政策、充分用活用好国家政策;既要根据市场行情搞好生产经营,又要根据市场需要创新管理模式,努力做大做强粮食企业,努力做优做精粮食品牌,增强粮食行业话语权,增强粮食企业竞争力。

关于粮食行业发展目标路径

为食者造福,为耕者谋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不仅是粮食行业和粮食企业的责任,也是不懈努力追求的目标,同是完成使命、实现目标的路径。一些同志认为,粮食行业、企业文化当由使命、目标、路径等元素构成,目前粮食企业经营比较困难,为食者造福,为耕者谋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目标实现更难。又如,我国粮食生产环节是农业部门管理,流通环节归属商务部门管理,监督环节归属工商部门管理,粮食行业目标实现形式当很好研究。一直以来,粮食行业和粮食企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形势下,粮食行业和企业必须找准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定位和实现途径,以品牌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经营为纽带,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服务消费大众为己任,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根本,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着力打造粮食品牌,做强做大粮食品牌,搞活粮食流通,保障粮食安全。当扩大粮食收购、促进粮食流通,保护粮农积极性,服务粮食生产,努力为耕者谋利;当树立生态发展、绿色发展理念,优化仓储管理,推广绿色储运技术,瞄准粮食绿色产品,绿色生产、有机生产、生态生产和标准化生产,提供原生态粮食,销售放心粮油,造福百姓、惠及民生,努力为食者造福;当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粮食政策,勇于承担服务市场调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努力为国家分忧。

关于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国有粮食企业是国家粮食安全、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载体,是粮食行业的重要基础,是发展繁荣粮食文化的骨干力量。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粮食流通产业转型发展的有效举措。从总体上看,尽管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之路任重道远,粮食企业小、散、旧、弱的现状仍未彻底改变,但并不表明粮食企业发展后劲乏力。在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过程中,不少地区粮食企业在理顺政企关系、明晰产权制度、发展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和做长产业链等方面都有好的做法和新的实验,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家认为,粮食企业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新发展,关键是要认清新的形势,迎接新的挑战,进行新的探索,开展新的创业。国有粮食企业当务之急要转变观念,丢开包袱,抢抓机遇,做大产业。既重储备更重经营,既重规模更重效益,既重主业更重多业,确保国有粮食企业收得进、管得好、销得出、效率高。当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宣传典型,借助粮食文化建设平台,深入研究、广泛交流、大力传播国有企业改革的先进理念、有效措施和科学方法,以点带面促进现代粮食企业科学发展。

关于粮食产业园区建

设粮食产业化是粮食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粮食产业园区建设是加速推进粮食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大家一致认为,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市场、大流通、大粮食格局初步形成,这为粮食产业化经营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粮食企业必须抓住机遇,顺势而行,乘势而上,创势而为,端正发展方向,做大做强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集团公司、做大做强产业园区。既要扶持国有加工龙头企业,更要扶持粮食购销龙头企业;既要扶持国有龙头企业,也要扶持民营龙头企业。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动企业战略合作与重组,着力培育一批起点很高、竞争力大、带动力强、效益良好的企业,以担当起粮食产业化龙头的重任。当加快粮食产业园区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要求管理,高科技发展,大力推进产业集聚,积极创造条件扩区扩容,加强配套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各类资源要素集聚园区。当通过产业园区建设,改善粮油仓储条件,优化粮食产业布局,拓宽粮食企业发展空间,提升粮食流通服务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关于做长粮食产业链

大家认为,粮食产业化经营能否发展壮大,关键在于产业化各经营主体间的利益联接是否紧密。粮食产业只有实现全链条、全循环,粮食企业才能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目前粮食产业链在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环节还存在不适应市场发展的、各环节之间相互脱节的现象,制约局限粮食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直接影响国家粮食安全。故当创新经营模式,整合粮食社会生产要素,优化产业链各个环节,构建有机联系、完整紧密的粮食产业链。拓展延长粮食产业链,既当优化粮食系统的内环线,努力形成粮油种植、粮油购销、粮油加工、粮油副产品开发利用环环相扣、连接紧密的产业链条,提高粮食产业综合效益。又要搞好循环再生产,尤其要依托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在现有粮食产业服务功能基础上通过有序延伸和扩张,拉长和做大做强粮食产业链,为粮食产业化经营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粮食企业“接二连三”发展。

关于做好做强粮食行业文化产品

大家一致认为,粮食行业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正日益成为粮食行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粮食局、省粮食协会学会有《粮食问题研究》和《西部粮油信息》两个文化产品,是我省粮食行业文化的宣传阵地和粮食理论政策文化科技研究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是协会(学会)传递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是沟通政府与企业、部门与部门、产区与销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职工的重要园地,是交流粮食企业、粮食行业发展动态、典型经验的重要渠道,是推出优秀科研成果作用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式。事实证明,粮刊在研究粮经理论、探讨粮经政策、研判粮情趋势和宣传知名产品、知名企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做好做强粮食行业文化产品,务要始终坚持正确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研究粮经理论,探讨粮经政策,研判粮情走势,交流粮经工作,推荐典型经验,指导改革发展,介绍安全产品,宣传知名企业,树立名人标杆,反映学会动态,推出科研成果。务要切实加强粮刊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认真做好会刊约稿、组稿、编辑、发行、宣传工作,拓展信息量,扩大发行量,提高办刊水平,提升办刊质量,做好做强粮刊,夯实粮食文化宣传、普法阵地,增强粮食部门话语权,促进粮食行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于充分发挥粮食行业协会学会作用

省粮食行业协会学会换届以来,始终坚持服务粮食安全大局、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和积极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根本宗旨,协会学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当前粮食行业协会学会工作形势较好,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重视、关心、支持协会学会工作,社会各界日益知晓、理解协会学会作用,众多粮食企业从实践中感受到协会学会的社会行业管理服务功能。如何让粮食行业协会的声音更响亮,让行业协会的作用更发挥,正逐步成为全行业的共识。大家一致认为,粮食行业协会学会当以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发展繁荣粮食行业、企业文化;当以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发挥行业代表作用,维护多元主体利益;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沟通联系政企关系;当发挥行业自律作用,确保粮油质量安全;当发挥服务主体作用,作为政府会员企业;当发挥导向沟通作用,畅通信息交流渠道;当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成为服务智囊主体;当发挥管理督促作用,自律行业经济行为;当发挥规范行为作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当发挥学术带头作用,引领行业科学发展;当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切实加强行业指导特别是自身素质文化建设,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做强做优粮食行业协会学会。

关于创新协会学会交流活动学会生命力

在于研究性和学术性,学会影响力重在学术交流和优秀科研成果推出。粮食学会是粮食政策理论文化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其基本重要任务是充分发挥同行认可和社会认可的优势与功能,开展高水平的政策研究、深化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推出高效率的科研成果,促进自主创新,打造学术精品。学会协会当继续坚持突出粮食特色,创新交流方式,积极开展具有广度和深度的理论政策法制文化研究和科技学术交流。当提高会议科技含量,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研究共性普遍关注重要问题,力争在粮食行业起到示范、推动和发展效应;当积极提供行业发展信息,坚持在学术活动的社会化、精品化、信息化上下功夫,大力提倡企业家办协会学会商会和研究会,由粮食专家、企业家和那些奋战在粮食企业一线的成功人士现身说法,典型引路,彰显成功经验借鉴。当不断彰显学会优势,提升学会的凝聚力、影响力、支撑力和社会公信力;当增加政策研究、学术交流经济效益,浓缩提炼研究交流主要内容,形成改革意见和建议,供全省粮食系统学习和交流。

企业食品安全文化建设篇6

在食品生产企业中广泛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和抓好食品安全的诚信典型,引导食品生产者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开展职业操守、行业规范集中培训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食品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三个名城”、争创全省转型升级示范区、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奠定食品安全领域坚实的道德支撑。

二、主要目标

2013年7月25日前,全市范围内从业人员达到60人以上的食品生产企业建成本企业道德讲堂(连锁经营企业和集团可以共享一个道德讲堂),其他食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本企业道德讲堂。

通过道德教育,全面排查梳理并着力解决食品生产企业存在的不讲诚信问题,力争使食品生产企业的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整个食品生产行业的自律水平和诚信意识得到明显提升,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积极性得到明显增强,全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三、组织形式

(一)规范讲堂建设。按照有固定场所、有健全机构、有经常化活动、有齐全资料、有明显成效的“五个有”标准建设好食品企业道德讲堂。在专用或共享的场所设立“道德讲堂”,讲堂门口必须有统一的道德讲堂标志牌,讲堂正前方必须使用固定的或者卷帘式的格式背景,讲堂内四壁要张贴道德箴言、修身经典、模范画像等,营造道德文化氛围。

(二)突出讲堂主题。食品企业道德讲堂主要对象是隶属于本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讲堂要紧扣“依法依规,诚信立业”主题,以倡导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对食品安全有效负责、诚信经营等为主要内容,切实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争做践行公民道德建设表率。

(三)优化讲堂流程。按照作一番省身、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作一番点评、送一份吉祥等“七个一”基本环节实施,每月讲堂至少开展1次活动。道德讲堂主持人要坚持“七个一”流程,精心策划好每堂课内容,并做好宣讲资料、音像图片的收集归纳保管;宣讲员要专心备课、用心讲课、精心评课,使道德讲堂真正成为食品生产企业从业人员提升素质、铸造品德的又一场所。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成立相应机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周密部署,各市(区)局食品科要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精心制定工作方案,指定专人、明确任务、抓好落实,并于7月24日前汇总本辖区食品生产企业道德讲堂备案表(见附件)上报市局食品处。

企业食品安全文化建设篇7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按照“四个最严”的总要求,以创建食品安全城区为主线,深化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强化基层基础,突出工作重点,破解薄弱节点,打造工作亮点,完善食品安全监管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总体思路:按照“深化改革谋发展,预防为主除隐患,狠抓基层打基础,社会共治保安全”的总体思路,坚持“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打造亮点”的原则,以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为核心,以“一创、两建、三打”重点工作(“一创”即争创全省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区,“两建”即建立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建立健全诚信体系,“三打”即打非治滥、打假治劣、打黑治顽)为牵引,继续巩固“四个年”活动成果,深化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加大严惩重处力度,夯实基层基础,防控风险隐患,加快诚信体系建设步伐,规范食品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推动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积极构建社会共治格局,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总体水平。

——总体目标。20__年食品安全综合抽检合格率和安全食品市场占有率达95%以上。

——强化综合协调机制。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建设,继续发挥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督查考核、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强化牵头抓总、综合协调、舆情监测、应急处置等方面工作。

——完成监管机构改革。按照建立“统一权威机构”的全新要求,根据上级要求按时完成食品监督管理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工作,理清部门监管职责,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落实食品安全责任。按照“地方政府负总则、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负主体责任”的要求,完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全面消除监管盲区和重大隐患。

——完善基层监管网络。巩固深化“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成果,全面推进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工作,建立起“条块结合、条块互补”的区、镇街园区、村(社区)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切实做到监管无缝衔接,执法无盲区空白,构建起常态化、全覆盖、联防联控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格局。

——深化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打非治滥,打假治劣,打黑治顽”三打专项治理行动。始终保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坚持“一案两查”,严肃追究企业和相关部门的责任。

——整合食品检测资源。健全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和风险监测网络,统筹综合利用市级检测资源,充分利用区疾控中心检测中心资源,筹建区级食品安全综合检测中心,实现检测资源和信息共享。认真做好风险监测和综合分析,定期监测和预警信息。

——健全道德诚信体系。加快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步伐,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机制。建立健全所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信用档案,积极开展食品行业道德大讲堂活动。在规模以上食品单位设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较小单位设置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对失信行为予以惩戒。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领导和指挥,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暑期前开展一次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建立食品安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做好舆情监测和信息,确保全年不发生ⅳ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

——争创食品药品安全区。大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区创建活动,明确创建内容和创建目标,将创建工作责任指标逐项分解,建立分工负责制,提升创建水平。加强对已评定的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的动态管理,培育一批食品安全示范企业(基地)、镇街园区和村(社区),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全面提升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蔬菜、果品、畜禽、水产品养殖基地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达93%以上;蔬菜、果品农残综合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畜禽、水产品综合抽检合格率达97%以上。启动实施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

——加大薄弱环节的治理力度。针对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小饭桌、鲜奶吧、私人会所、网络食品交易、农村集体聚餐等监管薄弱环节,纳入监管网格,制定监管措施,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日常监管,提升保障水平。

——落实有奖举报制度。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完善相应工作机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对有奖举报反映的重点问题,积极开展联合执法,提高执法效率。

——加大宣教培训力度。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加强监管人员和生产经营者的教育培训,培训覆盖面达100%;广泛普及食品安全基本知识,普及覆盖面达90%以上。加强新闻发言人和宣传联络员队伍建设。

——保障暑期食品安全。着力加强暑期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优选暑供企业,强化暑供食品批批检测,确保“应检必检,不检不供”。加强暑期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分析,确保实现暑期食品安全万无一失的工作目标。

(一)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区创建,推进示范工程建设。一是创建食品药品安全区。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区创建工作,对照食品药品安全区创建要求,精心谋划、认真实施,研究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力争年底前通过省级验收,获得全省首批“食品药品安全县(区)”的光荣称号。二是大力开展示范创建活动。继续推进“安全食品示范年”活动,坚持“自愿申请,严格

审批,挂牌示范”的原则,采取动态管理的措施,全年开展培树食品安全示范企业(基地)、镇街园区、村(社区)示范典型活动,切实通过食品安全典型的培养和挖掘,起到“培育一个,示范一批,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三是打造特色旅游饮食文化。结合暑期特点,本着“严格把关、宁缺勿滥”的原则,在旅游景区及其周边打造一批我区名优食品和特色食品专卖店、特色餐饮一条街、特色农家乐,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扩大品牌的示范带动作用,以诚信、规范、文明、和谐的特色旅游饮食文化消费环境,确保广大游客放心消费,促进我区经济发展。(二)推进网格化监管,提升监管效能。一是健全基层监管网络。深化“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内涵,加强镇街园区食品安全办公室和村(社区)食品安全工作站规范化建设,食品安全办公室和村(社区)食品安全工作站软硬件配备达到“六有六统一”标准。同时,配强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力量,建立完善村(社区)食品安全志愿者队伍。二是完善监管工作机制。健全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的工作协调、工作组织、工作考核、信息互通、监督检查、案线接转、宣教培训等工作制度,重点落实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普查调查制度、日常巡查制度、联合执法制度、宣传培训制度、隐患排查、整制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三是分解落实监管职责。按照《__区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落实监管部门主要责任以及镇街园区属地责任,强化企业的第一责任,切实做到监管全面到位,问题及时发现,属地快速处理。

(三)强化全过程监管,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一是全面加强食用农产品源头监管,促进农产品上档升级。加强农业投入品日常监管,扎实开展饲料、农兽药残留、“瘦肉精”等专项整治,全面加强对饲料、农药和兽药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管。落实屠宰企业进场查验、来源和产品流向登记、肉品品质检验、病害畜禽及产品无害化处理等制度。做好畜禽产地和屠宰检疫,强化“瘦肉精”检测。积极推进肉类电子监管追溯系统建设,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鲜肉注水等违法行为。强化奶站监管,严格生鲜乳收购许可管理。认真做好农产品基地的环评认证工作,不断扩大“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种养殖面积和产品产地认定面积。积极发挥农产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产业协会作用,加快食用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上档升级。二是狠抓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管,提高质量安全保障能力。质监部门要严格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督促企业对重点产品、原辅料的重点项目和出厂产品实行批批检验,严格食品添加剂备案、使用管理,提高企业风险控制能力。强化食品用纸、塑料等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监督检查,依法取缔生产假冒伪劣食品和包装材料的“黑窝点”。加强对出口食品企业的日常监管和检查,督促企业完善质量安全防控体系。工商部门要广泛推行食品经营企业电子信息监管系统,利用“票证通”采取倒逼机制,确保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加强对清真食品的日常监管。在农村集贸市场以熟食肉制品、肉类为重点,推行挂牌亮证经营,加强溯源管理。粮食部门要强化粮食收购质量监测和库存粮油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坚决禁止陈化粮及制品进入食品市场。食品稽查部门要认真做好餐饮企业和食堂的量化分级评定和动态监管工作。积极推行规模以上餐饮企业“五常六t”精细化管理和小餐饮“明厨亮灶”工程,不断提高保障水平。规范餐饮企业餐厨垃圾收运和处置。加强对餐饮具集中清洗消毒单位的监督检查。完善百人以上集体就餐备案监管制度,加强现场监督,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商务部门要强化酒类流通许可证和酒类流通随附单的管理,彻查存放假劣酒的“黑窝点”、“黑库房”,斩断售假链条,打掉酒类专卖店行业“潜规则”,彻底净化酒类市场消费环境。

(四)开展专项整治,着力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一是深入开展“三打”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打非治滥”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治理在食品中违禁使用非食用物质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开展“打假治劣”专项整治行动,严密排查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及周边、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食品初加工集中点等问题易发多发的区域场所及薄弱环节,重点查处无证照经营、以次充好、假冒伪劣、虚假标识、非法宣传等侵犯消费者利益的违法行为;开展“打黑治顽”专项整治行动,以农村、城乡结合部、城中村、闲置厂房(库房)等为重点部位,利用网格化监管体系,发动群众监督,开展大规模集中排查和治理,坚决治理隐蔽更深、链条更长、危害更大的突出问题和顽疾。同时,还要从群众举报投诉反映的突出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儿童食品、食用油、鲜肉及肉制品、调味品、鲜活(干制)水产品、露天烧烤等专项整治行动,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二是强化风险隐患的排查治理。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适时组织食品安全隐患分析研判和通报,强化全过程全链条风险识别研判、处置措施,建立风险隐患排查长效机制。建立风险隐患排查清单,实施整治督办制度,落实整改措施和完成期限,确保带有行业共性的隐患和“潜规则”等重大风险隐患能够及时预警、及时化解、随时掌控,一般和易发隐患可防可控。三是加强“六小一大”的专项治理。采取“淘汰一批、整改一批、规范一批”的分类措施,加强对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小饭桌、小食杂店、小饮品店等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治理整顿,制订具体监管措施,落实监管责任。对于条件较好的“六小”企业,通过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方式,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全面提升较小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质量安全水平。加强__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点位的日常巡查和监管,坚持月上站工作制度,督导市场主办方履行法律规定义务,对发现的违法问题及时制止并报告相关监管部门。四是开展食品标签标识问题专项整治。强化食品出厂检验、流通环节食品标签标识检查,着力解决食品标签标识不规范问题。严厉打击篡改生产日期、伪造产地、违法涂改标签、伪造冒用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及“三品一标”标识等违法行为。五是加大薄弱环节治理力度。针对小饭桌、鲜奶吧、私家会所、网络交易等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要主动作为,切实摸清底数,纳入监管范

围,积极探索治本之策,制定具体的监管举措,切实加大日常监管和专项治理力度,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五)提升检验检测能力,促进科学高效监管。一是提高食品安全检测能力。统筹利用市级现有的检测资源,实现检测资源的互补和综合利用,充分利用区疾控中心检测资源,筹建区级食品安全综合检测中心,逐步形成分工明确、协作紧密、运转顺畅的检验检测技术支撑体系。二是完善风险监测评估体系。不断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监测点建设要逐步延伸到社区、村。逐步完善“企业批批自检,监管部门监督抽检、综合部门风险监测”的检测工作机制。特别要做好重点时段、重点品种的风险监测,围绕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开展风险评估。三是建立食品安全预警工作机制。建立食品安全预警工作机制,定期风险分析和预警信息,及时发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苗头和隐患,对食品安全问题和潜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

(六)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社会共治格局。一是加强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诚信体系建设年”活动,监管部门为所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实名制信用档案,实施分级分类监管,20__年底前要完成所有持证餐饮服务单位的首次年度等级评定工作,以及肉制品、植物油等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诚信体系评价工作。促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食品追溯管理和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诚信内部核查、诚信风险信息收集评估、诚信危机处理和预警等项制度,每季度定期开展1次企业诚信管理自查活动,建立企业主动报告自查情况制度,不断加强各环节和各岗位诚信管理。用足用好“黑名单”制度,加大对失信企业惩戒力度,进一步完善诚信联动奖惩机制。积极开展食品行业道德大讲堂活动,全面建立食品行业诚信体系。二是搞好对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举办各类食品安全专题培训班,重点加强对基层监管员的基础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其工作能力。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严格落实从业人员每年不少于40小时的培训要求,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诚信意识和操作能力。三是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大力实施“宣传教育提升年”活动,认真抓好食品安全法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好“食品安全宣传周”系列主题宣传和“五进”日常宣传活动。将校园食品安全教育列入中小学校公共安全和健康课程教学内容,全面提高全社会的责任意识和维权意识。善待善用新闻媒体,积极引导新闻媒体客观准确报道。落实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努力构建政府严格监管、企业诚信自律、社会广泛监督“三位一体”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七)做好暑期各项工作,提升监管保障能力。一是优选企业,完善机制。切实摸清暑供食品企业的底数,精选一批暑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实行驻点监管,完善点对点暑供食品供应网络,确保暑供食品安全可控,责任可查。建立健全暑期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风险监测、应急处置、责任追究等各项工作机制。二是突出重点,严密排查。暑期前,要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努力消除各类隐患。暑期期间,重点加强旅游景区周边自制小食品、饮料、熟食肉制品等食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对休疗院所等团餐接待单位,要紧盯不放,驻点监管,确保广大中外游客饮食安全。三是健全网络,加强监测。要进一步完善暑期食品安全监测网络,做好暑期水产品、熟食肉制品、饮料等高风险食品的风险监测工作,加大抽检频率和密度,做好预警监测分析。针对暑供食品,坚持“应检必检、不检不供”的原则,重点加强蔬菜、肉类、牛奶、鲜活水产品等高风险食品的监测工作,确保暑供食品绝对安全。加强舆情监测,做好预警分析。提前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搞好应急物资的储备,确保实现暑期食品安全保障万无一失的目标。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完善综合协调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建设,切实保障执法办案和监管基础能力建设经费投入。继续发挥好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督查考核、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协调议事制度、综合协调制度、日常工作调度制度、舆情研判应对制度、应急处置制度以及案件侦办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长效工作机制。二是完善基层监管网络。进一步强化基层食品安全管理责任,明确专职岗位、专职人员和专项经费。以村和社区为监管单元,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员等群众性队伍,构建分区划片、包干负责的监管责任网和群众监督网,实现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网格化。要着力构建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凝聚起全社会维护食品安全的强大合力。

(二)强化责任落实,完善责任体系。一是强化镇街园区属地管理责任。把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本行政区域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统筹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切实保障执法办案和监管基础能力建设的经费投入。完善《__区食品安全考核评价办法》,将食品安全考核纳入各镇街园区和区直有关部门领导班子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食品安全“一票否决”,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二是完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机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细化明确部门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和岗位负责人的监管责任。加强与纪检监察部门、司法机关的协调沟通,严肃查处监管执法中的不作为、不到位、乱作为、“吃拿卡要”等失职渎职行为。三是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监督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全面推广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依据日常监管情况,划分风险等级,对风险等级高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加大监督检查和抽检频次,督促食品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三)强化应急建设,提高反应能力。一是完善信息报送制度。建立健全区、镇街园区、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报送网络,畅通信息报送渠道,细化食品安全紧急信息的报送主体、程序、时限和责任要求,提高信息报送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二是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机制。落实《__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救援制度,明确各有关部门和镇街园区工作职责,按照“统一管理、政府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原则,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分级管理。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完善应急救援网络,组建一支相对稳定、反应快捷、精干高效的应急救援队伍。创新应急手段,增加硬件投入,加强通讯、车辆等物资保障,规范应急救援工作,充分发挥专家库作用,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指挥有力、协调有序和科学高效。三是建立协同应对机制。发挥区政府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的组织协调和各成员单位的协同配合职能作用,建立起各监管部门各司其职、密切协作、无缝对接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确保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能够联合防控、协同处置。

企业食品安全文化建设篇8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检测;人才培养;台州区域产业;对接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6-0148-03

“十二五”期间,我国步入中等收入阶段,居民对食品的消费将从生存型加速向健康型、享受型转变,从“吃饱、吃好”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转变,食品消费多样化,将推动食品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到2015年,我国食品工业集约化、规模化、质量安全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区域布局更加优化,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保障安全和营养健康,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食品产业。

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征,对食品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需要大量的能将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食品生产、食品检验与质量管理中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办学现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更强调毕业生能直接从事生产一线的技术操作与管理,这决定了人才培养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与企业需求尽量“零距离”对接。因此,2000年以来,国内许多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教学模式仍处于模糊或尚未真正形成共识的阶段。究其原因,一是大多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仍在延续原有的本科或传统的中职教育模式;二是教学水平高且实践能力强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师缺乏,尤其在高职院校,引进能推动专业建设的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存在困难;三是至今仍未形成人才培养的行业规范和专业标准。在今后五年中,应大大提升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办学水平,通过高水平示范性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建设,进一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标准,建立标准化的课程体系,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和师资水平,形成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特色,为食品行业培养食品营养与检测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台州市食品工业发展概况

(一)现状分析

台州农业在浙江省颇具优势与特色。台州是中国主要渔业产区之一,拥有辽阔富饶的东海渔场,渔业资源丰富,盛产大黄鱼、小黄鱼等数十种经济鱼类及对虾、梭子蟹和大量的贝壳类海产品,渔业产量居浙江首位。温岭是我国重要的低值鱼加工基地,玉环是全国最大的甲壳素系列产品生产基地。据不完全统计,台州市有果蔬加工企业100多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30多家。全市有494家食品企业取得QS证书。全市有各类检测机构89家,其中,国家检测中心1家,省级质检中心8家。

2008年,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全面启动农产品加工“631工程”,即在水产品加工、果蔬加工、茶叶加工、畜禽产品加工、粮油加工、竹林及草制品加工等六大主导行业中,选择确定6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重点发展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培育和推广水果、水产等农业品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我国食品质量标准体系有待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农药残留标准等标准体系应进一步整合,不同行业间制定的标准在技术内容上存在交叉矛盾。技术保障能力仍然难以满足食品安全监管需要,检测技术还比较落后,仪器设备配置不足,部分检验设备严重老化;尤其是基层检验机构和人员数量偏少,检测能力急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不够健全,食品安全责任追溯制度不完善。某些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自律意识不强,诚信缺失。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台州市食品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基础薄弱,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成果,创新能力不强。主要问题有:一是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缺乏,产品同质化严重,造成相互恶性竞争,在国际贸易中总体竞争能力弱。二是设备落后。国产设备存在能耗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不足、卫生保障性差、自动化程度低、关键零部件使用寿命短、成套性差等问题。如大型无菌冷灌装、柑橘汁加工关键设备、食品品质在线监测以及食品分析与检测设备等长期依赖进口。

产业发展方式粗放目前,台州市大部分农产品仍处于初级加工状态,深加工农产品不到总量的三分之一。中小企业生产粗放,资源加工转化率低,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如西兰花在台州市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约占全国25%和浙江省的50%,但当地没有一家西兰花深加工工厂,绝大部分仍处于“洗洗净、烘烘干、包个袋、装个箱”的初加工状态。部分企业工艺技术水平低,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发展滞后,能耗物耗高,污染严重。

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近年来,台州教育事业发展较快。2011年,全市有部级重点职校12、家级实训基地21个,成人高校在校学生29697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6.8%。但是,台州的劳动力素质相对偏低(见表1)。

2010年,台州职业人口总体受教育程度仍然较低,以小学和初中文化水平为主,初中以上各类学历人群比重均低于浙江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农、林、牧、渔业等以小学及以下文化为主,比重为66.80%。从职业看,企业负责人、商业服务业人员和生产运输操作人员均以初中学历者居多,专业技术人员以大学专科学历者居多,农业劳动者学历最低。偏低的从业人员素质,意味着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存在着先天信息传递障碍,这种障碍在信息日趋重要的知识经济时代,将会导致企业竞争能力下滑,不利于企业转型升级。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招工难”、“招优秀员工难”的三重困境,食品企业竞争处于不利地位。

(三)区域经济发展建设规划分析

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加快陆地区域发展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业。以滨海滩涂和深水养殖为重点,建成特色农产品、水产品种养殖和加工基地。依托区域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水果、茶叶、高山蔬菜、笋竹两用林、畜禽、水产等特色种养业及加工业。加速食品工业园区集聚,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和“南北协作”工程。深入推进临海东部区块、三门沿海工业城、仙居工业园区、天台工业园区以及白鹤基地等“南北协作”基地建设,努力实现双赢发展。

构建现代食品产业体系,提升食品产业核心竞争力食品工业以绿色化、安全化、经济性、精细化、方便化和美观化为发展导向,实施“优质、特色、绿色、品牌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和使用先进加工技术及先进成套食品加工设备,推进食品企业现代化生产,将柑橘、枇杷和杨梅等特色水果产品、三黄鸡等特色畜产品、水产品的精深加工做大做强,努力打造全国绿色食品加工基地。重点扶持若干家绿色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组建绿色食品产业集团。引进具有产业带动能力的大企业集团,探索“产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复合经营模式。完善企业科技创新、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服务体系。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和商品质量监管,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综合抽检合格率和药品监督抽验覆盖面,突出对重点品种和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监管,确保群众食品药品安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倡导新的维权理念,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规律和方式。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台州市食品企业转变发展模式、实现转型升级的智力保障。(1)加快食品安全检验、食品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机构的建设和机制创新,为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服务平台。提高食品企业品牌创建和经营能力,鼓励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提升食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企业产品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建设。(2)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加快培育专业特色鲜明、办学实力雄厚、广受社会欢迎的职业院校。培植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专业,形成与地方食品产业结构紧密结合的学科体系。加快建立运转顺畅的产学研体系,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地方食品产业的能力。加快以就业为导向的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面向食品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对接台州区域产业岗位分析

面对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革命和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面对区域竞争日益激烈、资源和环境制约日趋凸显的新挑战,台州食品工业的发展必须重视人才要素的作用。预计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管理人才将达到14万人,专业技术人才达到54.5万人,高技能人才达到17.5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2.1万人。

台州食品工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大力培养农产品加工技术、食品安全检测、食品质量管理等急需的人才,以引领、支撑食品工业的发展。台州市四所高职院校中只有我院设有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拥有较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和较好的实训条件,近年来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培养、订单培养,为食品企业培养紧缺的应用性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为企业相关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一)食品质量检测岗位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其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的生产者和管理者不具备食品安全知识,不按标准生产,没有出厂检验能力。在利益趋动下,常常存在使用劣质原料、过期原料、不合理使用添加剂、用工业级原料替代食品级原料等现象。《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完善了食品召回制度,对食品标签有了更严格的规范,加强了食品准入制度。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核心课程有食品感官评定、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食品理化检测技术和化验室组织与管理等,为台州众多的食品企业和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培养原料、半成品及成品质量检测的高技能人才,使食品企业在原料、生产过程得到监控,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企业经济损失。

(二)食品质量管理岗位

食品不同于其他产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只能销毁,不能销售,这是对消费者安全健康负责。因此,企业通过实施良好的操作规范(Gm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和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CCp),将食品安全风险降低到最低水平,即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同时又能降低企业经济损失。

食品专业学生通过食品质量管理、食品安全性评价、食品包装技术、食品工厂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再经过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的培训,为食品企业培养食品质量管理的高技能人才,使食品企业整个生产过程受控,并且不断持续改进,将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食品生产技术岗位

食品生产车间是食品企业的核心,生产工艺、技术参数的控制是企业的关键,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生存。因此,每个工序的操作规程,技术要求尤为重要,尤其是食品工业转型升级,加工精深产品,对技术工人的要求很高,需要具有技师或高级技师担当。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通过学习果蔬保鲜贮藏技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添加剂、食品机械与设备等课程,熟悉食品贮藏与保鲜技术、食品加工原理、工艺过程、加工参数的控制。根据区域产业特点,重点突出特色果蔬贮藏保鲜加工技术、水产加工技术等,以满足本地食品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总之,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接轨,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发展,完善高职教育服务于企业的机制。

参考文献:

[1]朱晓红.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2).

[2]梁忠厚.林业职业教育对接产业有效途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

[3]孙芝杨,魏福华.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11).

企业食品安全文化建设篇9

三鹿奶粉污染事件是2008年中国乳品制造商三鹿集团生产的一批婴幼儿奶粉中受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污染,导致食用受污染奶粉的婴儿患上肾结石的事件。截至2008年9月17日,临床确诊的泌尿系统结石患儿已达6244人,死亡3人。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对奶制品安全的担忧。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国内的奶制品厂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三聚氰胺检验报告后,事件迅速恶化,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内的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都检出三聚氰胺。

三鹿奶粉事件轰动全国、乃至世界,一个著名民族品牌轰然倒下,使我们不免感慨唏嘘,也使石家庄市企业蒙上了阴影,如何消除灰色影响,凝聚企业家力量,振奋精神,创造明天的辉煌。向全国表明坚定的信念,以企业自律、自强形式,组织万名企业家宣言,应该是重树城市品牌形象、调动企业家投身石家庄市建设的一剂强心剂。

二、石家庄市聘请兰图智业5大顾问并策划了万人宣言

2008年11月8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政府聘请兰图智业5名专家为政府顾问,组成政府智囊团。其中联合国・全球城市发展组织战略运营官、兰图智业机构总裁孙德禄为城市战略顾问:中国兰图智业研究院副院长、建设部稽查特派员苏是嵋为城市建筑顾问;中国兰图智业研究院秘书长、中国十大设计专家姚建伟为城市设计顾问;中国兰图智业研究院教授、国家旅游局旅游饭店管理司副司长孙伟仑为城市旅游顾问:中国兰图智业研究院副秘书长,经济日报内参主任孙运财为招商顾问,河北省策划协会主席江华为中国经营城市团队河北团队秘书长。

2008年12月6日,智囊团出招,针对三鹿奶粉事件,组织策划了“石家庄市建设安全放心城市万人承诺签名活动仪式”在石家庄文化广场隆重启动。被业界称为“城市最大策划公关案例”。河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委副书记、石家庄市委书记车俊等领导出席万人承诺签名活动仪式,数千名机关干部、食品从业者和普通市民参加了活动。本次活动共设有市主会场1个、县级分会场17个、乡级分会场200多个,近8万人参加了活动。

石家庄市代市长艾文礼宣读了《石家庄市建设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宣言》。他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960万人民庄严承诺:要真正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消除各类食品安全隐患,他号召大家倾力建设食品安全最放心的城市。

石家庄市委书记车俊表示,三鹿事件严重损害了石家庄的形象。我们要重塑形象,就是要从人民群众最关注的食品生产领域抓起,就是要建设食品最安全、最放心的城市,就是要向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表明我们痛定思痛、狠抓食品安全的决心。在食品安全上跌倒了,就一定要在食品安全上重新站立起来。建设食品安全放心城市,是一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重塑石家庄形象的特殊战役,是每个石家庄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石家庄市卫生局局长、工商局局长、晋州市奶牛厂厂长、裕华区石门社区居委会主任等代表宣传了承诺书。仪式结束后,、车俊等领导携在场民众在“签名墙”上签名,群众及媒体反响积极且强烈,群众表示:此次活动使我们在三鹿事件后对石家庄的食品行业有了重新认识,也相信政府的行为能带动相关食品行业,自觉生产安全食品,我们能感受到政府的决心,非常支持!

三、三鹿奶粉事件后的启示:

三鹿留下的思考和教训,是沉痛且深刻的,由三鹿引发的中国的奶业危机,并不因三鹿的倒下就戛然而止,而它也只是全国性奶业危机的一个典型缩影。

这样一个著名企业的危机事件,其影响牵动着他的地域、民族、乃至国家,这就要求它首先要有一颗坦诚面对公众、勇于承担责任的心。企业只有开诚布公地说明事情的原委,诚恳地接受批评,才能淡化矛盾、转化危机,才能重新树立品牌形象。无论面对的是何种性质、类型及起因的危机事件,企业都应主动承担,积极进行处理。以积极的态度去赢得时间,以正确的措施去赢得顾客,以诚恳的形象去赢得市场,创造妥善处理危机的良好氛围。当然我们谁都不希望出现这种危机,因此,预防成了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对付危机的最好方法。许多公司现在非常重视危机的预防,尽早发现引发危机的线索和原因,制定多套可待选择的应对方案,还通过培训来树立、加强员工的危机意识。

四、“石家庄市建设安全放心城市万人承诺签名活动仪式”――万名企业家宣言

企业社会责任宣言

面对庄严的国旗,

我们郑重宣誓:

我们是光荣的企业家,

是国家的经济柱石,

在我们神圣的队伍里,

不允许任何蛀虫玷污。

面对整个社会,

我们庄严宣誓:

我们是民族的企业家,

社会责任重如泰山,

把良心注入每个产品。

把诚信铸成每道工序,

把真与美献给整个社会,

把苦和累留给我们自己。

面对企业家同仁,

我们真诚的欢迎你,

横跨京津群雄逐鹿

石家庄是投资的新天地,

让我和你手拉手,

告别昨天突破今天,

共创环渤海新硅谷。

石家庄市建设食品安全放心城市

万人承诺签名活动仪式现场

五、兰图智业简介

中国兰图智业研究院(ChinaLanoChiyipResearchinstitue)是以美国兰德公司智力操作机制为模本,聚合国际国内著名一流管理、策划、营销专家学者国家相关部委领导、专家,哈佛、剑桥、清华、北大等著名学者、专家与国内策划设计运营实战团队组成的联合智业机构,是中国智库之一、中国策划二十年十大策划机构,由香港特别行政区为国际平台,整合内地太平洋地区合作委员会兰图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城市经营团队、清华工美神笔形象中心、中国城市运营网、兰图智业(北京)企业管理中心、太平洋地区名人俱乐部等著名团队组成,是中国智业的航空母舰。口号:美国兰德、中国兰图、政府幕僚、企业智囊。

名誉院长:迟浩田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中央军委原副主席

院长:刘吉 国务院第一批稽察特派员、中央智囊之一

执行院长,孙德禄 中国策划十大首席评委、联合国・城市发展组织战略运营官

副院长:高潮 崔秀芝 李国强 任玉岭 苏是嵋 牛凤瑞 李忠平

秘书长:姚建伟 执行秘书长:张良

副秘书长:(若干)

主要业务三大系统:

课题研究系统:中央、国务院相关部委重大课题、重点城市课题与重点企业课题以民间的角度参与合作,主要合作机构有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及国资委、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所属跨国公司研究会等部委与相关省市课题单位。办公地点在人民日报社。

经营城市系统:中国经营城市团队

在全国40多个城市做过典型案例,除城市形象、品牌、文化、活动、规划等常规案例外,特别在国际竞标中取得法国电力创意设计第一名,国内竞标取得广州开发区设计竞标第一名。办公地点在朝阳区文渠东路小郊亭248号CB艺术区。

企业顾问系统:以国家兰图竞争力工程、世界500强企业品牌研究中心、兰图商学院为核心,对企业提供智囊服务。重点企业有:海尔、中远、蒙牛、移动、联通、爱国者、大红鹰、万昌、银桥、总部基地、奥康、天脊、胜利油田、邯钢、王老吉等。办公地点在:东区国际3号楼3a08。

六、兰图智业机构总裁――孙德禄简介

孙德禄,兰图智业机构总裁、联合国・全球城市发展组织首席战略官、中国策划20年十大元勋、中国营销策划30年十大功勋、中国策划十大首席评委、著名战略整合专家。被业界誉为“企业极速战略第一人”。

1989年起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某下属部门从事国际战略研究。商务部商务策划标准起草人,担任中国经营城市团队执行主席,中国兰图智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太平洋地区合作委员会兰图战略研究中心秘书长,曾任人民日报海外版策划办公室主任。先后从事记者、作家、法律等职业活动,担任多所大学客座教授、石家庄等多个城市战略顾问、行者集团等多家企业集团战略顾问,并历任第二、三、四、五届中国策划大会秘书长、城市运营商大会秘书长等。

孙德禄理论建树:总裁极速战略理论体系――战略决定生死,细节决定成败、速度决定盈利;经营城市6p5S360度理论体系――城市形象、城市工业、城市地产、城市旅游、城市农业、城市服务形成360度运转;物种传媒理论体系――切皆有可能、一切皆可改变、一切皆是载体;兰图智业新四轮定位体系――策划:发现无需求而创造它、营销;发现不满足而满足它、整合:发现不饱和而充实它、定位:发现不规则而修正它:企业极速战略顾问体系――企业战略诊断+企业战略顾问+解决核心问题方案+分析、计划、执行、控制+捆绑利益分配。

指导城市战略(部分)案例:阿联酋迪拜区域合作战略、广州开发区罗岗形象战略,北京西单商业街形象战略、三亚城市品牌形象战略、博鳌品牌形象战略、石家庄城市公关战略、西安城市旅游战略、大连城市品牌战略、京津冀金三角定位战略、安徽宁圜世界木屋村景区旅游战略、湖南怀化国际稻交会、浙江玉环国际阀门城、河南南阳国际智慧节、滨州城市定位战略、山西晋商文化节、山东寿光国际蔬菜节、河南永城中国面粉城、湖南武冈中国卤菜之都、湖南邵阳茶油之都等。

指导企业战略(部分)案例:沃尔玛中国本土战略、法国电力形象战略、海尔城市战略、中石化形象战略、联想集团人才战略、中国远洋集团整体发展战略、蒙牛品牌媒体战略、中房集团广告战略、行者集团资本战略、人民电器集团跨国战略、天士力集团整合战略、波司登集团品牌战略、吉利集团人才战略、北京同仁堂年度整合营销战略、大红鹰集团广告战略、万昌集团地产扩张战略等。

代表著作:《点击中国策划》(一、二、三、四、五)、《换脑方法》、《名牌策划aBC》等。

石家庄十万人宣言后引发的社会反响(网络摘选)

石家庄万人签名承诺建设食品安全最放心城市(搜狐)

12月6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数千名机关干部、企业代表、食品从业者和普通市民在广场集会,举行“石家庄市建设食品安全放心城市万人承诺签名活动仪式”。仪式上,河北省代省长带头在“签字墙”上签名,以此向社会宣示,这个刚刚发生过“三鹿毒奶粉事件”的城市,正在认真吸取这次事件的惨痛教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倾力建设食品安全最放心的城市,重塑石家庄形象。

石家庄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艾文礼宣读了《建设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宣言》。他代表960万石家庄市人民庄严承诺:要真正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消除各类食品安全隐患;从严生产销售安全放心食品;扎实开展守法诚信生产经营:大力营造食品安全放心城市的社会风尚。

石家庄市卫生局、工商局、双鸽集团、晋州市周家庄奶牛厂的负责同志分别代表党政机关、执法部门、企业从业人员就转变作风、加强市场监管、履行社会责任、守法诚信生产经营向社会公开承诺。裕华区石门社区居委会主任代表市民宣读了《遵守道德规范、争做文明市民倡议书》。

三鹿事件发生以来,石家庄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抓好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事件带来的损失,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三鹿事件已经严重损害了石家庄的形象,下一步,石家庄市将在深刻吸取三鹿事件教训的基础上,重塑食品安全形象,努力建设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向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表明石家庄痛定思痛、狠抓食品安全的决心。

河北省委副书记、石家庄市委书记车俊要求,石家庄市的党政机关必须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食品安全建设作为执政为民的头等大事,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真正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实际工作中。执法监管部门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监督机制,依法行政,恪尽职守,提高食品安全执法监管能力和水平。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必须认真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把为社会提供安全合格的食品作为自己最大的社会责任,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测检验、信用保证体系和责任体系,做到标本兼治,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食品个体经营从业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严格遵守食品安全卫生各项规章,学习采纳先进生产加工技术,提高保证食品安全的能力。广大市民必须争做守法诚信文明市民,增强依法维权意识和食品安全监督意识,众志成城,同心协力,形成推动食品安全的强大合力。

集会在石家庄市的17个县、市和矿区设有分会场,并在食品药品生产销售和种植养殖户比较集中的乡镇以及大型集贸市场,设了200多个分会场。参加签名活动仪式的党政机关和执法部门干部代表、企业代表、从事食品生产销售和种植养殖业的个体从业者代表以及普通市民近10万人。

石家庄万人签名庄严承诺,努力建设食品安全放心城市

、车俊、杨崇勇、聂辰席出席签名仪式

2008年12月07日08:59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石家庄12月6日电记者李德金)今天上午,河北省石家庄市文化广场人头攒动,激情飞扬,几千名机关干部、企业代表、食品从业者和普通市民冒着严寒,从四面八方涌向这里,参加石家庄市建设食品安全放心城市万人承诺签名活动仪式,他们以自己的庄严承诺向世人宣示,这个不久前刚刚发生三鹿奶粉事件的城市,正在认真吸取这次事件的惨痛教训,将其转化为保证食品安全的巨

大力量和勇气。一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重塑石家庄形象的特殊战役已经在这里打响。河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委副书记、石家庄市委书记车俊,省委常委、副省长杨崇勇,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聂辰席出席万人承诺签名活动仪式。

上午10时30分,活动仪式正式开始。石家庄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艾文礼宣读《石家庄市建设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宣言》。他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960万人民庄严承诺:要真正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消除各类食品安全隐患:从严生产销售安全放心食品;扎实开展守法诚信生产经营;大力营造食品安全放心城市的社会风尚。他说,重任在肩,路在脚下。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革故鼎新,戮力同心,倾力建设食品安全最放心的城市,重塑石家庄形象,开创我市科学发展新局面。

石家庄市卫生局、市工商局以及双鸽集团、晋州市周家庄奶牛厂的负责人分别代表党政机关、执法部门、企业从业人员就转变作风、加强市场监管、履行社会责任、守法诚信生产经营向社会公开承诺。石家庄市裕华区石门社区居委会主任代表市民宣读了《遵守道德规范、争做文明市民倡议书》。

河北省委副书记、石家庄市委书记车俊在讲话中指出,举行“石家庄市建设食品安全放心城市万人承诺签名活动”,是全市正在开展的“吸取教训、转变作风、重塑形象、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展示了石家庄市深刻吸取三鹿事件教训,重塑食品安全形象,建设食品安全放心城市的决心和信心。食品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稳定,关系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三鹿事件发生以来,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抓好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事件带来的损失,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建设食品安全放心城市,是我们下一步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车俊强调,要吸取教训,就要把沉痛的教训转化为革故鼎新、重塑形象、科学发展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巨大力量,转化为建设食品安全放心城市的强大动力。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是全市人民的期待。三鹿事件严重损害了石家庄的形象。我们要重塑形象,就是要从人民群众最关注的食品生产领域抓起,就是要建设食品最安全、最放心的城市,就是要向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表明我们痛定思痛、狠抓食品安全的决心。在食品安全上跌倒了,就一定要在食品安全上重新站立起来。

车俊强调,建设食品安全放心城市,是一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重塑石家庄形象的特殊战役,是每个石家庄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党政机关必须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食品安全建设作为执政为民的头等大事,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真正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实际工作中。执法监管部门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监督机制,依法行政,恪尽职守,提高食品安全执法监管能力和水平。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必须认真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把为社会提供安全合格的食品作为自己最大的社会责任,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测检验、信用保证体系和责任体系,做到标本兼治,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食品个体经营从业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严格遵守食品安全卫生各项规章,学习采纳先进生产加工技术,提高保证食品安全的能力。广大市民必须争做守法诚信文明市民,增强依法维权意识和食品安全监督意识,众志成城,同心协力,形成推动食品安全的强大合力。我们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把石家庄建设成为食品最安全放心的城市,就一定能够重塑石家庄的新形象,就一定能够开创我市科学发展新局面,创造石家庄更加美好的未来。

此次万人承诺签名活动,除在石家庄市设立主会场外,还在17个县(市)和矿区设有县级分会场,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辖区食品药品生产销售和种植养殖户比较集中的乡(镇)或大型集贸市场,设了200多个乡级分会场。全市参加此次万人签名活动仪式的党政机关和执法部门干部代表、企业代表、从事食品生产销售和种植养殖业的个体从业者代表以及普通市民近10万人。

石家庄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万人承诺签名活动(新浪博客)

2008年12月6日上午,省会几千名机关干部、企业代表、食品从业者和普通市民冒着严寒,从四面八方涌向这里,参加“石家庄市建设食品安全放心城市万人承诺签名活动仪式”。

企业食品安全文化建设篇10

关键词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终端查询

中图分类号:tS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0-0137-01

当前食品、药品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屡屡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从毒果冻、毒酸奶、毒胶囊到三聚氰胺、瘦肉精、塑化剂等,无一不在震撼大众视听,社会上对于产品的质量安全保证要求呼声越来越高,企业也非常希望能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追踪追溯系统。《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安全责任链”。

2007年吐鲁番地区提出加快实施“精品哈密瓜品牌战略”,开展了包括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等为内容的多种举措工作,新疆标准化研究院抓住这一契机,在当地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建设完成了“吐鲁番哈密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应用示范”项目。项目的建设完成成为质监部门在开展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工作方面的首个应用示范工程。随后通过几年的努力,截至2011年,又先后在和田、吐鲁番、喀什、昌吉等4个地州对总计12个农产品完成了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追溯体系的建设得到国家中心及兄弟省市同行的认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纳入平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农户取得了一定的收益。

然而,目前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在定位、运作方式、系统功能完善及市场开拓和制度建设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与探索,以满足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工作在新形势下实现快速发展的新要求。

1平台网站建设

1.1平台网站功能框架

架设应用子系统,主要包括“果蔬类追溯系统”、“乳制品电子信息追溯系统”、“水产品追溯系统”、“畜禽肉追溯系统”等,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信息中心数据库。

主要版块:新疆食品安全追溯信息查询服务,新加入会员的产品宣传,企业展示、营销,食品安全相关资讯的,力争将网站建成新疆权威的食品安全追溯网站;同时不断优化平台,提高在google、baidu中的排名。

信息方式以实现互联网、查询终端、电话、手机接入wap网站服务、短信等。

提供系统智能统计分析;整合各个已有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应用服务,形成对外统计、查询接口。

1.2为平台的可扩展性预留接口,实现追溯信息的资源共享

1)考虑与国家质监总局追溯平台数据对接。

2)与第三方检测机构数据对接。

3)考虑与销售终端网点、信息门户网站、网上营销等实现的数据对接与资源共享。

1.3追溯码长度适应多样化要求

可依据企业需求,按照国家标准可自由选择在编码要求规定范围内编制追溯码;同时,查询平台满足不同长度追溯码的查询。

2平台主要内容

2.1平台的软件环境

软件环境:windows2000Server以上的操作系统,microsoftSQLServer2000以上的数据库、iiS(internet信息服务)5.0以上、microsoft.netFramework2.0以上、与microsoft.netFramework对应的CrystalReports、microsoft2.0aJaXextensions。

2.2平台建设目的

1)满足职能部门的监管需要;通过提供有效的追溯信息,为职能部门依法行政、打击假冒伪劣等工作提供服务。

2)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总平台”建设以“扶优抚强”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加强追溯信息链条各环节的管理控制工作,提升企业质量控制能力的水平。

3)满足消费者知情权的需要;通过强化企业的应用主体责任,向社会明示追溯产品信息的真实、有效并公开承诺责任义务,为社会监督企业行为获取追溯信息提供渠道。

4)满足研究部门提供有效服务的需要;通过对“总平台”管理体系、标准体系、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建设,全面提高向社会各界提供有效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3平台特点

通过平台的建设,政府监管部门通过此平台可及时对企业及食品进行流向跟踪、抽检,并拉近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信息查询的完整性。在种植/养殖过程、原辅料供应、生产管理、仓储物流、销售业务等各个环节采取合适的技术手段实时记录产品信息,可通过查询随时跟踪产品的生产状态、仓储状态和流向,以达到产品追溯管理的目的。

2)信息的唯一性。通过追溯码的唯一性,能够定位到每个或每批次包装产品。

3)信息查询的准确性。消费者查询到的食品安全信息应与企业食品实际生产过程相一致,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同时应对数据传输各环节进行监控,防止数据篡改和前后不一致。

4)信息查询的方便性。消费者可通过手机、pC、超市扫描设备等终端随时随地对食品安全信息进行查询。

2.4平台建设原则

平台建设的5个原则:

1)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原则:平台建设充分考虑政策的支持,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农产品食品安全法》、《标准化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

2)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加入的原则:以“会员制”方式发展成员,以三种模式开展会员制建设工作,一是“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方式带动区域追溯体系建设工作;二是以经济合作方式下的社团参与模式;三是企业化的运作模式。

3)符合“扶优扶强”的原则:加入平台的企业具备一定的条件,通过“准入制度”的相关要求进行审核评价后,满足追溯体系建设的最低标准要求方可成为平台的加盟企业。

4)企业应用主体责任原则:强调企业在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中主体责任的内容,通过落实企业在食品安全中第一责任人的角色,协助企业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记录制度”。企业对的信息确保其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并向社会公开承诺。

5)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完成追溯管理要求和查询的要求出发,逐步完成较全面的综合网站平台建设任务。

3结束语

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应用,无论对企业还是社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企业来讲,追溯系统能解决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问题,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对于社会来讲,追溯系统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地实现产品质量监管。因此,无论企业还是政府部门都在不断加大力度推动生产、流通领域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