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教育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4:17

国民教育的核心篇1

关键词:新型农民培养;农民教育;核心问题;时代需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点在“村”、重点在“农民”。关键是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一、农民教育的核心问题

(一)传统农村教育观念陈旧

受传统教育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农民习惯于用封闭的思维方式来审视教育、思考教育,这种狭隘的思维方式不能从长远的眼光来发展农村教育。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部分农民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不高。农村教育使许多农村成为城市和发达地区的人才来源地,却没有人回乡建设自己的家园。

农村教育部门把提高升学率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培养,忽视学生技术能力的提高,致使部分学生中学毕业后缺乏一技之长,就业竞争能力弱,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只好滞留农村成为“知识型”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农村教育结构功能缺陷导致绝大部分农村居民劳动力水平低,缺乏技能,就业竞争力差。我们调查显示,在给出的“农民教育培训的主要目的”8个选项中,55.3%的农民以增加收入为培训目的,51%的农民以提高技能为培训目的,10.5%的农民为获得政策扶持,10%的农民选择了为获得尊重,4.7%的农民以获得补贴为目的,6.1%的农民为了获得学历,4.9%的农民为了获得证书,1%的农民参加培训的目的不明确。

(二)农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

国外农民参加职教培训的比例是:芬兰为46%(1991年),美国为38%(1991年),瑞士为38%(1993年)。而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培训的占0.13%,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农业部的调查数据表明,懂得如何使用农药的农民不足1/3,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不到5%。广东省农民专业技术培训更处于低谷中,外出打工的农民绝大部分都没有接受过培训。

目前广东省农村职业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而且农村职业初中太少。职业高中与农业类职业高校没有实现完全接轨。而且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着教育内容与产业结构调整相脱节、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缺乏农村劳动力向其他地区转移的教育培训、教育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同时,高等院校、农业部门以及各县市的农机站、林业站等开办农民培训班资金短缺,培训主办方与农民需求信息不对称,院校农业人才输送不足等,正逐渐成为农民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调查表明,广东农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在对“接受过农民培训的类型”7个选项中,居前两位的为实用技术培训31.1%,职业技能培训16.4%。反映了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其成因为:农民对职业教育缺乏认识;农村基层政府对职业教育不够重视,投入不足;农村职业教育办学观念陈旧,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

(三)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缓慢

在农村教育步履艰难的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比义务教育更加缓慢。近年广东省依托产业发展,大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民成人教育,如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农民教育百县千乡万村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措施,对提高农民素质、劳动力转移及增加农民收入等取得明显效果。但无论是从招生规模、在校生人数,还是从毕业生的规模来看,广东省农村成人教育主要还是以低层次的农民初等学校和农村成人学校为主,没有农民高等学校,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村成人教育的薄弱,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长远发展,而且必然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农民教育的时代需求

(一)农民素质的快速提升亟待加强农民教育

目前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农村人口中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仅占39.1%,远低于城市人口占65.4%的水平。在15-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全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级以上文化程度只占13%,而初中占49%,小学文化程度占31%,不识字(文盲)或识字很少占7%。20世纪90年代后期广东农村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提高广东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但由于过去农村教育发展不足及农村经济比较落后的粤东、粤北和粤西地区部分儿童因贫辍学的原因,造成一部分农民文化素质比较低。我们调查表明目前广东省农民素质不高:被调查对象中不识字或识字不多有14人,占被调查对象的2.9%;小学文化程度有150人,占调查对象的31.4%,初中文化程度有172人,占调查对象的36.1%;高中、中专文化程度有100人,占调查对象的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有41人,占调查对象的8.6%。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农民大多是从州立农学院毕业;法国7%以上农民大学毕业,60%的青年农民有中专水平;德国6.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53.2%的农民受过2-3.5年职业教育;日本农民中5.9%是大学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占74.8%。国外有关资料表明:和文盲相比,“小学毕业水平的劳动力可以提高劳动效能43%,高中可以提高108%,大学可以提高300%;从获得效益看,美国1900-1959年,物质资料投资所获得利润增加3.5倍,而教育投资所增加利润高达17.5倍。”

(二)农业现代化的实施迫切需要加强农民的教育

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支持,但科学技术要转换为生产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否将科学技术及时送到农民手中,二是农民能否接受和使用这些技术。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以科学技术实现对稀缺资源的替代,从而使农业由以资源为基础的传统农业向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农业转变,而其中转变的关键在于农民教育水平的提高。但我国农民教育水平与目前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农业机械化发展初期的国情事实差距较大。现在我国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农业劳动力0.71%,每7000亩土地只有一名农业技术人员,每7000头牲畜只有一名兽医人员,每万亩森林仅有0.53个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每万名农业人口中只有1名农业科技人员,这种状况使得我国现有适合农村应用的科技成果的70%,因人才瓶颈制约而无法推广,科学技术进步因素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只有30%,而发达国家则一般都在60%-80%。

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理念为支撑,由现代知识型农民和现代企业家共同经营,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一体化多功能的农业产业体系。只有大力发展农民教育,培养能够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学会使用现代技术装备、能够合理支配资源和遵循市场规律进行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民,才能有效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现代化。研究发展中国家农业的资料表明,通过比较低收入国家中上过学和未上过学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和革新能力,在能提供诸如化肥、良种等投入以及改进耕作技术的条件下,上过4年学的农民年产量比未上过学的农民年产量高13%,即使没有这些投入,前者也比后者高8%。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20世纪80年代末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43%,中学文化程度者可提高108%,大学文化程度者可提高300%。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农村高级专门人才及新型农村劳动者。要大力发展农民教育,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能够承担起新农村建设的新农民。

(三)农民增收入长效机制的建立急需加强农民教育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质量状况可以归结为数量多、质量差。数量多,就需要把农村富余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质量差主要表现在文化素质不高、科技素养较差、经营观念不强和身体状况不佳。2002年,广东省文盲半文盲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4.0%,其中外出打工人数仅占当年农村转移劳动力总数1.3%;小学文化程度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30.0%,外出打工人数仅占当年农村转移劳动力总数16.8%;而初中程度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52.0%,外出打工人数占当年农村转移劳动力总数61.4%;高中程度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10.4%,外出打工人数占当年农村转移劳动力总数13.5%;中专程度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3.0%,外出打工人数占当年农村转移劳动力总数5.8%;大专及以上程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0.6%,外出打工人数却占当年农村转移劳动力总数1.2%。当前农民收入增长主要靠非农收入,2003年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919元,工资性收入增加额占全年农民收入增加额54.1%,在工资性收入中务工收入人均514元。我们调查表明:2008年广东省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农村劳动力总数59.7%,从事第二产业的占农村劳动力总数17.5%,从事第三产业的占农村劳动力总数22.8%。

世界银行研究显示,劳动者受教育时间每增加一年,GDp就会增加9%,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对农村劳动力抽样调查显示,2000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受教育时间每增加一年,可给家庭多带来198元汇寄现金;受过培训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寄带款比平均水平高13.7%。在全部农村劳动者当中,高收入者平均文化程度较高,掌握专门技能的劳动者比例也高。广东农村劳动力收入与受教育程度也呈正相关,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收入越高。从1985-2005年广东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与其相对应的收入也不断提高。1985年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为6.342年,当时人均收入仅495.13元/年.人;到2005年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为8.983年,人均收入高达4690.49元/年.人。

有学者对中国1979年以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表明:文化程度越高,转移范围半径越大,没有文化的农民80%在本村。教育对劳动力从农村到城市的永久性迁移作用很显著,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进入本地非农业产业就业概率就增加3个百分点,户口迁入城市概率也会增加6个百分点。只有发展农民教育,培养新型农民,才能不断增强农民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和转移就业技能,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加劳务收入,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推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四)和谐农村的构建呼唤加强农民教育

农村安定和谐是全国安定和谐的基础。加强农民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在构建和谐社会及促进农村稳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国外发展进程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阶段,既是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当前广东正处在这一发展阶段。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原有区域界限和地缘关系被打破,传统人际关系、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受到巨大冲击,各种矛盾突出,利益间的协调平衡更加困难。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调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后富、个人和集体、局部和全局、眼前和长远等关系,才能更好地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保持农村社会协调稳定,逐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更谈不上和谐社会。谁能享受良好教育,谁就能获得更多发展机会。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摆脱经济贫困,必须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现状,为广大农民子女提供良好的受教育机会。

(五)新农村建设迫切要求加强农民教育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战略决策。支撑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于培养数以亿计的观念新、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新型农民在农民队伍结构中主要体现为4种人才:农民致富带头人,即能安心农村,具有较高组织管理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农民专业户;技能型人才,即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即具有种植、养殖、加工等农业实用技术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农民经纪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为迫切的要求就是要培育出一大批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体现,它必然包含建设主体――农民自身的建设,而新农村建设更主要是农民生活质量建设与自身素质建设。新农村建设中人本精神必然体现为农民的教育权与教育程度。农民教育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能仅仅靠物质上资金上投入,更重要的是通过发展农民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推动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宝歌.农村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与发展思路[J].教育探索,2005,(3)38-39.

国民教育的核心篇2

关键词:思想教育核心素养素养教育

一国公民的核心素养状况是本国民主化进程和民族文明水平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公民的核心素养教育问题在各国的教育界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甚至被纳入国家大政方针。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公民核心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实现进程的快慢。

在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教育阶段,始终都有思想教育相关的课程学习,这无疑彰显了思想教育的重要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实施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最佳途径。中学政治课程建设必须重视核心素养的教育问题,思品老师更要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努力实现公民核心素养的提高。

一、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含义和现状

“公民”指的是“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公共性。

公民素养指的是以平等为核心的政治素养、法律素养、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包括这四个方面的知识、规范、行为习惯等,公民核心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学习、教育形成并完善提高的。

现如今,中国的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有自身的运行方式,也取得一些成效,但是目前中国缺少的是一个完整的公民素养教育体系,需要在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提高公民核心素养的教育机构与教育进程。为此我国的教育学者及教育界正在努力朝着这个目标探索前进。

中国公民核心素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公民素养出现问题将直接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不良风气盛行、群体性冲突增多等现象。要使公民核心素养得到提高,在思想教育视域下进行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是比较可取的途径之一。公民核心素养提高了,各种社会问题也会随之减少。

二、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是当前时期的热点。针对当前我国的国情来说,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是势在必行的,因为只有这样人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就在于公民的核心素养是否够高。应时代之需,社会各界人士开始就如何提高公民核心素养进行诸多研究,使之成为一时的热点。

其次,新课改要求提高公民核心素养。社会在进步,从前的教育模式、内容渐渐地不能满足时代需求,课改就显得十分重要。改革、创新后的教育内容是符合当展趋势的,公民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并且成了新课改十分重视的专题。不论是思想教育学科还是其他学科都希望找到本学科与公民素养教育之间的契合点,作为一名教育者,所追求的目标是为现代社会培育出合格的公民。

三、思想教育与公民核心素养的关系

(一)思想教育为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提供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如今形成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我国有很多专门从事思想教育和研究的人才,他们推动着思想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这些成果就是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基础与先决条件。

(二)思想教育与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相互促进

思想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让被培育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都是公民核心素养所包含的内容。思想教育程度必然影响核心素养,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主要方法有课堂教育、环境教育和实践教育等,通过这些方式同样能有效提升思想教育的水平。

四、思想教育视域下培育公民核心素养的途径

在思想教育视域下进行公民核心素养教育,主要采用的是传统教育方式,但是现代社会要求创新,一些新型的教育方式往往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针对公民核心素养教育,要学会将二者结合起来。

(一)课堂教育

课堂教学不但可以传授知识,还可以实现教育目标。不仅仅是思想教育课程要注重公民核心素养培育,其他学科也要重视公民核心素养的培育,不断完善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方法、加强课堂教学互动。

(二)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对于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成效有直接影响,高素质的教育者拥有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知识体系,很好地将受教育者根据特点分类并因势利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公民核心素养。因此作为一名思想教育方面的老师,更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对于公民核心素养教育采用得较多的是正面的灌输教育,但为了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多组织一些专题讨论、社会实践等新的教学方法还是很有必要的。一味地灌输教育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加强课堂互动,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效果会得到强化。

(四)环境熏陶法

环境主要指的就是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教育者可以利用校园环境,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感化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家庭环境熏陶在公民核心素养教育中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在生活中家长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相比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来说,社会环境所涉及的面更广、更复杂,社会环境对公民核心素养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想要营造适合公民核心素养发展的环境,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五)专业课程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

公民核心素养教育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设置一些专业的课程,这样更有针对性,教学成果也会更显著。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教育,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进一步切实体会公民核心素养的本质,实现知行合一。

我国的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公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二者相辅相成。中学思品老师更应当致力于培育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在努力提高自己综合素养的同时完成公民核心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1]蓝楠.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

国民教育的核心篇3

一、融入公民教育的理念之中

公民与公民教育涉及自由、民主、人权、宪法、制度等现代国家的基本理念和要素,它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确立和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由于政治经济体制与历史背景的不相同,公民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模式也因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而异。例如,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英国的“情感教育”、法国的“公民资格教育”、德国的“祖国知识和认同感教育”、日本的“忠君爱国思想教育”等。由于国情不同,这些国家公民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模式存在显著的差异。由此可见,公民教育是各国根据自己的社会性质和国情,确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应该具有哪些基本条件而依法实施的教育。

进入21世纪,我国在公民教育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把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2004年,我国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同志精辟概括和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些新的理论突破,指明了我国社会转型期公民教育的发展路向。

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必须将它融入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中,使之在公民人格塑造中居于主导地位。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大力提倡和发展公民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指导思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纳入公民教育的全过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道路。其次,树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理想,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这些都属于公民教育的主要任务。最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共同追求,也是公民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并且使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统一起来。

二、融入公民教育的课程之中

公民教育是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向高一阶段发展和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需要。公民教育需要持续的、有实效性的教育体系来支撑,特别需要有针对性、务实的课程来承担[2]。随着公民教育的日益普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设置了各种课程体系和模式来推行公民教育。美国在1860年率先设立了公民科,法国于1883年开设了专门的公民课程,德国于1900年左右开始在课程中实施公民教育。其他西方国家大多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将公民教育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之中。在我国,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公民教育的引领作用,还需要将它融入中小学公民教育的课程内容之中。

公民教育的课程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指广义的“公民教育”,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就是说,一切的教育过程都直接间接地同公民教育相关,一切课程均属于公民教育的范畴。二是指狭义的“公民教育”,即指正式的公民科(社会科)课程。从课程设计来看主要有三种形式,即设置独立的分科公民教育课程、开设综合的公民教育课程和进行渗透式的公民教育。具体而言,分科公民教育课程,是指以专门的学科系统地传授公民知识,进行公民教育,比较适合高年级学生的需要。综合的公民教育课程,是指以公民教育为核心,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等人文社会学科统整起来形成一门综合课程,一般在小学和初中开设。渗透式公民教育,指的是将公民教育广泛渗透于整个学校课程和所有学科之中。以上这些课程,既有显性课程,也有潜在课程;既有学科课程,也有活动课程。

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推出的《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这类综合课程,以及《历史》、《地理》这类分科课程,即我们所说的“社会科课程”,都是典型的公民教育课程。事实上,新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已悄然贯穿了“公民教育”的诉求;上海市的“两纲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也逼近了“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各地一些中小学致力于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等等,所有这些举措都是迈向“公民教育”的积极行动[3]。2011年新修订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首次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2011年新修订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提出“充分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必然要求我们高屋建瓴地全方位设计社会科课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融入公民教育的课程内容之中。

三、融入公民教育的教学之中

课堂教学是培养与完善学生公民人格的重要渠道。只有通过优化的教学途径与方式,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学生头脑中确立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公民人格的塑造,实现公民教育的目标。为了将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世界各国都极其重视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实施和开展,经过长期的理论探讨和教学实践,已经形成了价值观教育的五大基本原则、丰富多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所谓价值观教育的五大基本原则,指的是理解性原则、对话性原则、共生性原则、境界超越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国外成熟的价值观教育教学模式有“美德袋”模式、“认知——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体谅”模式、“价值商谈”模式。国内外行之有效的价值观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有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陶冶教育法、自我修养法、两难故事法、角色扮演法、价值澄清法和社会行动法等多种方法。以上这些价值观教育教学的原则、模式和方法,对我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教学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笔者认为,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公民教育中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现阶段可以采取体验模式、学习指导模式和社会实践模式等三种教育教学模式。有效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可以综合采取主题学习、批判反思学习、合作学习和社区服务学习等学习方式。同时,鉴于公民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学的复杂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教育的教学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重视义务教育阶段公民教育内容的一体化和连贯性。所谓一体化,就是把公民教育领域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科学习科目之间建立起必要的、合理的联系,使公民教育整体功能大于各学习科目功能之和;所谓连贯性,指的是协调好社会科课程在各学段内开设的时间顺序,以及先后承接关系。无论选择怎样的教学方式,都不能割裂义务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完整性。

第二,公民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人的尊严、自我的表达、个性的发展。学生成为公民主体的关键,是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反思和批判能力。为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学环境一定是开放的,从课堂教学到学习内容,从活动方式到评价标准均无例外。

第三,活动式教学是提升公民教育有效性的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学必须充分发掘和利用各种学习活动,不能仅凭借文字讲解,尤其是应该避免死记硬背或敷衍了事的教学方式。只有经过学生深度思考过的价值观,才能够真正为他们所接受,并持久地影响他们的行为。

第四,注意从日常的社会问题出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兴趣与能力,不应拘泥于现成的学习材料。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如社会道德滑坡、贫富差距扩大等,都可以作为学习和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第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抽象性、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公民人格的养成与提升也是一个与人的生命相伴随的长期过程,很难一蹴而就。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学需要循序渐进、持久努力与多方配合。

四、融入公民教育的社会实践之中

公民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行动能力。20世纪70年代,为了克服传统价值观教育重知识掌握、轻社会参与的弊端,美国道德教育学家弗雷德·纽曼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社会行动法。随后,这一方法受到欧美各国的普遍推崇,成为中小学公民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也认为,人的发展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知行统一是教育的理想境界,也是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基本追求。提高公民的行动能力,不仅是现代学校课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保障公民个人信仰、增进个人幸福,乃至谋求社会福祉的必要前提。因此,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一切学习指导方式,一切用于教学过程的评价手段,都需要以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行动能力为目的。由此可见,只有将“学会行动”作为公民教育的核心任务,我们才能在教学目标中,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整起来,“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发展性”才能得以显现。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价值观的矛盾、冲突和斗争,出现了“道德滑坡”、“行为失范”、“意义危机”、“信仰丧失”等现象。这些价值观的矛盾、冲突的存在,给我们的公民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在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现实中,公民教育最大的弊病就是“有观念、无行动”,从而严重降低了公民教育的有效性。为迎接挑战,必须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促使他们形成公共性品质,以及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否则,我们培养的学生就不可能茁壮成长为共和国合格公民,就会影响我国的社会转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此,一方面,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和总结中国特色的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实践模式;另一方面,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教育的社会实践之中,并实际运用于公民行为的养成教育中。

1.学校生活即“公民生活”

教育家杜威和陶行知先生都曾经提出过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命题。西方重建主义哲学认为,学校在改变或重建社会的过程中应该起到积极的作用。学校不仅是讨论有争议问题的场所,而且是社会行动计划的积极参与者。通过对公共议题的探讨,强调批判性思维和作出判断,教导学生审视自己的信仰,以决定他们愿意用行动维护哪些信仰,而不是直接向学生灌输他人的价值观[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必须赖以充足的生活实践活动而体现。如果没有“知性”的诱导和活动的支撑,我们很难真正领会其内涵。无认识亦难了解,无了解亦难发生情感,无情感就难有理智的行动。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中小学生关注社会重大事件,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事件本身及发生的原因和影响进行细致的对话、探讨,不仅可以有效整合各种思想意识和多元价值观念,使“真理愈辩愈明”,而且使课堂和学校成为学生参与“公民生活”的重要平台。

2.开展社区服务学习

在国外公民教育中,社区服务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公民教育实践模式。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帮助他们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也有助于公民社会的培育。2006年11月,山西省启动了“中美合作公民教育”项目研究,有104所实验校把这一项目纳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事实证明,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责任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5]。总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在公民教育的社区服务学习之中,是确保公民教育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重要举措。

在我国,随着新时期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渐加快,推行公民教育的外部环境不断改善,公民教育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但是,我国当今的社会、经济状况还远不能支撑公民教育的健全发展,必须通过政府行为,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着力营造民主的、和谐的社会环境,为中小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保驾护航。公民教育所要求的民主的、和谐的社会环境,应该宽容和善待每一位进入到社会的学生,并使国民们有承担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意识。公民教育一方面呼唤民主的、和谐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也有为民主的、和谐的社会环境做贡献的必要。公民教育应当也必然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谐社会的建设同行,并焕发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夏东民,陆树程.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当代价值.哲学原理,2008(2).

[2]赵亚夫.学会行动——社会科课程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钟启泉.公民教育与社会和谐.上海教育科研,2010(7).

国民教育的核心篇4

一、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有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问题,也有学生自身的心理、生理和认知的问题,还有当前意识形态复杂化、感性化、大众化以及多元文化等方面问题的影响和制约。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存在的问题。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是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和共青团组织成员、两课教师、专兼职辅导员和班主任。他们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和调节者。他们本身综合能力素质高低会马上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在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能力和素质表现在以下两点:首先是队伍主体本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和赞同,如果他们本身就不认可和赞同,不具备正确的体会,最终可能使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误入歧途,导致实效性的消解;其次是队伍主体本身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果他们采用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多少,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最终也会消解,甚至引起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抵触。目前不可否认,有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所占地位的重要性并没有真正认识和重视。只是在泛泛地强调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对于直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却采取轻视的态度,并没有从本质上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有些高校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教育,而不关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2.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存在的问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普遍运用概念思维方式,概念思维也称逻辑思维。”[1]历史地看,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思维方式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向当代的转型中发挥过重大的作用。但随着人类社会和人的生活世界的日益复杂化,概念思维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与问题,甚至有时会发生尴尬与冲突。一是抽象性。受概念思维的影响,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对物的理解和把握方式来理解人,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看到的就只是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而看不到一个个生动活泼、有血有肉的人。这种把人理解为抽象的外在研究对象的思维方式,根本就不能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隔离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教育方式方法都来源于生活世界,是生活世界经过历史沉淀、凝聚后的产物,它理应是对现实的生活背景的反映。然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状态与生活状态却产生了隔离。三是凝固性。由于抽象与隔离,有一些概念就要凝固。思维方式的凝固,其结果必将是把教育对象也看成僵化的、一成不变的人。这种形而上学的对象性思维方式对现实中的人是不能完全适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运用生存实践论的思维方式,把对人的解释、理解从传统哲学思维方式还原为关于现实世界的思维方式,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主体性。可见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思维方式无法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冲突和矛盾,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使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降低。同时,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对于其他高校来说又具有独特的特点:因为从学生来源来看,少数民族学生居多,各民族习俗、信仰各有不同,这就涉及到学生价值观念的转变,而价值观念的最终形成是经过长久的判断和选择的。要使民族院校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念,就应该着力破除种种概念思维方式的藩篱,方能增强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环境存在的问题。应该说社会环境对于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是可以分为正反或者说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的,出于篇幅的考虑本文仅就分析社会环境对于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负面因素:首先享乐主义、有用就是真理、利己主义、物本主义、金钱至上这样一些社会负面心理对民族院校学子不可避免的带来影响。“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期和矛盾的凸显期并存的关键阶段,社会矛盾充分暴露和空前集中,高校作为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的前沿,必然首当其冲面对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趋向呈现出以多元价值观为基础的兼容性的取向。”[2]调查显示:部分学生心中的偶像已经不再是焦裕禄、孔繁森那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公仆,取而代之的是卡洛斯・斯利姆、刘永行这样拥有巨额财富的商业富豪。高校不再是往日远离世俗的“世外桃源”,大学校园到处都可以看到赞助商的广告。一次有一家南方的电视台做了一期节目,邀请一些成功人士、著名的经济学家给大学生介绍将来如何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结果学生们提的最多的问题是这些成功人士是如何发家致富的、他们是如何挖到第一桶金的,没有人问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这位经济学家当时就感到忧心忡忡,感叹当今学子的功利、世俗与急燥[3]。享乐主义、有用就是真理、利己主义、物本主义、金钱至上对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冲击由此也可见一斑。其次网络文化的异质性易使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倾斜。面对互联网上滚滚而来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冲击,大学生缺少理论根基与人生阅历,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长期接触互联网,易于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和动荡,很容易受到网上内容所隐含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同程度地消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影响力,在价值观上产生倾斜。造成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价值取向紊乱和道德判断力削弱。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在网络的冲击下更趋于个性化、多样化,社会的价值观念也难以保持统一,以至于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呈现出双重或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局面,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社会现实又会使政府、学校甚至社会传统一直灌输的道德观念仅仅成为人们众多道德选择中的一种,而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一直所起的支配性作用则可能消失,由此而来造成的道德评价规范、道德相对主义最终必然导致青年道德选择迷惘和价值取向紊乱。

二、加强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研究的现实意义

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民族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提高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如何,关系能否培养出大批民族地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系民族地区党的事业能否后继有人,能否团结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目标能否实现。在新形势下加强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研究,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研究是实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是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我国《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指出:“高等学校德育的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党的许多重要决议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都规定了把高校学生培育成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培育,这个高校教育目标是无法完成的。

2.加强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研究是民族院校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发展的需要。为了实施和完成好党的高等教育方针和任务,民族院校必须开展各方面的工作,特别是教育工作。民族院校怎样开展工作?开展什么样的工作?都必须找一个主线。围绕什么样的主线(核心问题)展开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在当前,提高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就是关系民族院校开展各方面工作的主线。

3.加强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研究是民族院校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当今社会,人类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文明成果,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人全面发展的条件进一步改善。新一代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大学阶段是社会成员培育和完善各方面价值观、积累知识和能力、改善综合素质的特殊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国家观的重要内容。民族院校学生学习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适应他(她)全面解放、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途径研究

1.增强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素质,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调:“要切实加强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这三支队伍建设,特别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使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4]民族院校两课教师要在上岗前就系统掌握民族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政策,了解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征,养成尊重和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习惯。可以通过组织少数民族知识竞赛、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知识竞赛等活动,不断加深教师对民族问题的认识。根据民族学生热爱本民族、热爱家乡、喜欢接受自己熟悉和喜爱的人和事、思维时情感色彩和经验色彩比较浓厚、擅长形象思维、注重实事等特点,努力挖掘和选择反映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教育素材,要把反映民族优秀的思想道德和传统文化的教育素材尽可能全面、系统地收集起来。从目前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民族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要提高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从提高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素质抓起。

开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的培训教育,是一个主要的提高平台。首先是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本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与把握。通过不断的研究与把握来提高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与功能价值的认识。其次是组织定期培训,通过外聘高端的教授专家,也可以外派本校专兼职思政人员到其他高校科研机构进修的途径,通过内引外联来全面提高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认识。在此过程中还要建立评价考核机制。“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对领导干部、职能部门和院(系)开展绩效评估。”[5]督促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理解,使之建立在学生能够认同和接受的基础之上,建立在符合党和国家基本要求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全面准确的基础之上。从制度入手,使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自身素质不断提升,从根本上提高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2.创新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提高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要从教育方法开始,不断创新教育方法。“传统的单一的呆板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和实效性的显著增强,这就需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的大胆改革和创新。”[6]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生教育管理始终,提高学习活动质量。在重要的政治活动和民族、国家节日举办有关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讲座、有意义的庆祝活动;请知名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介绍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请学有所成的少数民族优秀学者和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举办全校规模的民族知识竞赛;组织学生观看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时事政治和爱国主义专题教学片。大学生通过有效地参与各种活动,开阔眼界,增加对各民族的了解、密切彼此的关系,促进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各族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依托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提高大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都留有大量的、丰富的历史宝藏,历史文物的存在向我们真实地再现了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做出的巨大努力和贡献。通过组织大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档案馆、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古迹等,深刻了解各民族在古代社会为开拓祖国的疆域做出的巨大努力;近现代社会为维护祖国的统一,三座大山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进行着不屈不饶的斗争,他们不仅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更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及解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他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境内的每一个民族对祖国的发展、统一、繁荣、昌盛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都是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对增强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全面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第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发挥好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民族院校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培育工程,有两个必须认识到的主体。一方面在对学生的培育和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是极为重要的主体。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培育的关键,首先在于学校,只有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培育工作搞好了,才可能改善和抓好民族院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和自我意识培育的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进入学生的头脑,内化为学生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才能成为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第三,应当把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结合起来。我们党历来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教条地学习经典理论。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理论,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民族院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培育工程中,应该反对教条地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词句。应该把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生活的普遍性与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活动,当代学生的年龄、时代和社会生活特性等方面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推进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开展有益的、符合其生理和社会特质的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

3.建设和谐校园环境,为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环境保证。和谐校园环境不但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而且是为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环境保证,建设优美、典雅、充满生机的环境。校园环境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科学规划,体现民族院校的特点,利用地势、地貌、湖泊河滨特征,努力营造优美、典雅、有文化内涵、充满生机的校园环境,立足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积极筹建民族文化(博物)馆,加强档案馆建设。利用学校所处的区位优势,筹建民族文化博物馆,收藏各民族藏品,传承和保护、传播文化遗产,发挥文化博物对学生的教育功能。积极筹建校史馆,挖掘整理校史资料,精心创设校史展馆。加强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图书馆等文化场馆的建设与管理,提高活动场馆的使用效率,完善场馆设施。大力加强网络建设与管理。校园网是校园文化的新型载体,要加强校园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从美观、快捷、实用方面对校园网主页进行更新、完善,把校园网建成真正反映学校办学成就的窗口。建立一支有力的网络建设和监管队伍,实现各系、部网页的经常化、动态化管理,内容更新,信息含量丰富,促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

注释: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10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课题“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课题编号:CJS10-05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葛畅,魏传光.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理性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2006,(3):36-39.

[2]郑承军,李秋实.核心价值体系是灵魂的教育也是教育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与当代大学责任”研讨会综述[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3.

[3]卫岩伟,李金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研究[J].内江科技,2007,(10):4.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40-641.

[5]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4-10-21.

国民教育的核心篇5

关键词: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中的优秀青年,肩负着振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巩固祖国边防疆土及增进民族和谐发展的历史重任。在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优秀学子迈进高校大门时,民族之间历史、地理及文化差异给他们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凸显出来,而少数民族学生的受教育程度特别是思想意识形态,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各民族繁荣稳定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适时调整学校针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至关重要。曾说过:“青年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个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剩余的扣子都会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高校普遍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管理工作,注重分阶段、分年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入学教育、毕业生教育、中国梦主题教育等为契机渐进式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力求为大学生的人生扣好第一粒扣子,将他们培养成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人才。

一、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马克思曾说:“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即表明了对某种事物或思想的认同培养是可行的观点。高校是塑造青年英才、培育青年学生价值观的主阵地,在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度里,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重大。高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我约束和学习能力,从个人的行为做起,从做一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人开始,积极推进全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才能助推实现我们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二)有助于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性思考和甄别能力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伴随着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和科技化,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方面面临着国际、国内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面对着良莠不齐的社会现象的冲击,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障碍重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适时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润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方面面,把握他们的心态形成、变化及发展规律,对于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对事物的理性分析和科学研判能力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三)有助于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国家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民族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社会文明。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们身上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与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管理服务,注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在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论素养、文化底蕴、道德素质提升的同时,帮助他们系统地掌握价值内核,引导学生自觉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以献身祖国、服务人民为己任,有利于他们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专业学习与实践活动,更好地完善自己、提升综合素质。

二、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以贴近思想为原则

当前,“90”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进步、健康向上的,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样,他们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备一定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由于这些大学生大都来自于生活较落后、信息不通畅、经济欠发达的地域,经历了长期的民族聚居生活,受到本民族习惯、文化,特别是信仰的深刻影响,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深深烙下本民族思维习惯、价值取向和民族文化的印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以贴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为基本原则,更好地把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二)以贴近实际为原则

高校越来越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特殊性,又要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实理解他们的内在感受,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统一,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真正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自觉抵制各类非核心价值观的错误思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少数民族大学生一致认同和遵循的政治信仰。

(三)以贴近民族为原则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每个民族的经济、文化、生活、风俗等特点的充分体现,这些民族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特有符号也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有所改变,在这一过程中,把握好他们的思想特点和思维方向显得尤为重要。在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个群体中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尊重他们所独有的民族特点和思维习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想理念与核心价值观相融合,能够兼顾本民族的优良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创新。

三、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究

(一)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民族团结融合

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要注重强化学生“大家庭、大团结”理念,教育学生树立“大中华”观,增强民族团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引导学生尊重民族习惯和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包容共进。在每年新生入学教育阶段,针对新生来自不同地域及不同民族的特点,将民族团结作为新生入校教育的第一课,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结合安全教育、专业教育及党课等,让少数民族学生了解汉族文化,让汉族学生也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在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如“古尔邦节”等,组织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共同庆祝,以联欢会、素质拓展活动等形式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民族融合。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培育共同理想

爱国主义教育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开展民族教育的任务之一。高校应积极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使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将民族精神、创新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教育结合起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如“民族梦”“青”“成才梦”等,组织学校、学院、年级、班级进行“四级”大讨论,或者召开主题班会,让同学们畅谈理想,畅谈“中国梦”,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鼓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刻苦学习、努力奋斗。

(三)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建立学生信息员信息反馈机制

保证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安全稳定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畅通的信息渠道有助于及时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为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学校通过建立思想动态信息员、学生公寓巡查员、网络动态监控员等学生信息反馈队伍,选拔思想政治觉悟高、责任心与团队意识强、立场坚定、思维敏捷的学生担任信息员,通过日常信息反馈交流,及时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真实反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丰富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内容

心理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一环,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不能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步入大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随之开始。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应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测量与普查的工作,重点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测量数据加以分析与研判,全面掌握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并将测量结果反馈给辅导员或班主任,适时开展追踪教育。此外,学校通过组织心理协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阳光形象大使”“心理剧”“心理运动会”及“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积极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加。通过专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们对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挫折能够积极正确地对待,增强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和抵御外界负面影响的能力,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困境。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陈颜,张志坚,陈金龙.民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

[4]张锐.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

国民教育的核心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六个结合

价值体系是一个包含着思想理论、理想信念、精神风尚和道德准则等诸多因素在内的价值认同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措施,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动力之源。为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切实拓展教育途径,做到六个结合。

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随着日益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以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带来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而且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现实的时代背景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拓展其途径,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显性教育主要指的是教育、宣传等有关部门直接讲授、宣传、交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信息、要求的明示形式,它包括课程教育、理论灌输、大众传媒导向等。隐性教育主要是指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隐蔽因素所构成的教育形式,它借助于文学艺术、诗词歌赋、习俗礼仪、文化娱乐等手段传递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容、信息和要求,具有广泛渗透性和潜移默化作用等特点。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主要是通过理论宣传和灌输的方式来进行,因而,存在着重显性轻隐性的倾向,往往对影响公民关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信念、态度,诸如日常工作习惯的培养、行为方式的养成等重视不够,其直接的后果就是往往使显性教育的作用大打折扣、事倍功半。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要采取直接的、公开的方式,也要采取间接的、内隐的方式,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要重视学校和社会机构中的组织教育、媒体和报纸杂志的主流宣传、树立榜样道德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还要注重把这种教育活动的范围拓展到教育对象日常接触到的环境、文化、网络、娱乐、舆论等具有教育功能的非正式教育载体之中,广开渠道,充分体现隐性教育在道德内化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注重以活动为教育的手段,通过活动过程的点评、体验、感悟来发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作用。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注重以环境为教育的载体,通过对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的讲解、观赏、品味来体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特征。

二、突出重点主体与实施分层教育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坚持自上而下的推进,发挥示范和导向作用;又要坚持自下而上的群众支持和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才能,调动不同岗位、不同职业、不同群体的积极性,吸纳来自全国各个阶层、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文明形式和价值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用,形成上层与下层、官方与民间的良性互动,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强大合力。首先,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应突出重点主体,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教师、新闻工作者等特殊社会群体的教育表率作用。这些特殊主体的理论素养、理想信念、精神面貌、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对其他社会成员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直接影响着社会风气,是社会道德行为的风向标,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抓住这些重点主体,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键。只有对他们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他们的心灵世界构筑防线,从而抵制歪风邪气,振奋精神、激发活力,提高感召力,形成强有力的示范表率作用,才能切实引领普通社会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认同、吸收和内化。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无论是教育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要求都必须体现层次性,要根据教育对象的文化层次、社会身份等特点来安排和实施教育,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广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要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教育,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领导素质,使之成为先进思想道德的行为模范;对知识阶层、社会精英和公众人物,要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使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对普通群众,重点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教育,使之成为诚实友爱、文明守法的现代公民;对青年学生,重在价值观的养成教育,着力培养其道德思维和价值判断能力,循序渐进,并贯穿其学习成长的全过程[1](p21),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人文精神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相结合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推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两大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结晶,它的各个层面都体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一方面,它的形成是科学分析客观规律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果,它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客观规律,按照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办事。另一方面,它的基本内容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及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最终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的价值导向。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符合其本质特性的要求,坚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结合。首先,人文精神是基于为了人、服务人的价值信念之上的,是幸福感的精神源泉,也是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人文精神,就没有精神家园和终极关怀,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谋发展的价值观念,注重调动人的积极性、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幸福感。同时,在实践中要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为指导的工作机制,尊重个性,鼓励创新,激励个人的进取精神。其次,科学精神支撑着人文价值目标的实现,没有科学精神的存在,好比过河没桥,无论如何人文价值目标都是无法实现的。只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二者的和谐、统一才能保证人性的全面与完整,避免人性的残缺与异化。开展科学精神教育,就是教育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必须以科学的精神来分析事物和把握规律,以科学的手段来处理问题,使之从决策到实施方案具有更大的科学性。再次,人文精神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的有机结合,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同时,要大力倡导与人类文明进步方向、趋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一致,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人文精神。

四、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项适应社会要求、调适社会心理、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而进行的社会性实践活动。社会和人本身的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相互统一,决定了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取得良好实际效果,必须坚持稳定性和动态性相互结合。所谓稳定性是指与社会主义本质和人的发展要求相一致的基本原则、基本结构、基本要求具有稳定性的一面,不能随意放弃和改变。所谓动态性是指随着社会和人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不断发展的社会意识形态,其教育的内容也会发生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离开动态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将成为教条主义的空洞说教;而离开稳定性的教育则是令人无所适从的诡辩。稳定性与动态性二者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社会稳定发展相一致的必然性,一方面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流价值地位的确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创新发展。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是由社会存在的过程性所决定的。在社会存在的过程中,本质、规律、必然性是相对稳定的,而现象、形式在各种条件影响下是相对容易变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其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此开展价值体系教育理所当然必须保持稳定性,不能动摇,更不能放弃。但是,也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跟上社会变化的步伐,不断地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变通教育的形式。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是由主体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价值追求。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的社会分层在不断发生变化,他们的利益诉求和思想状况也在变化。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必然受到参与其中的主体实情的影响。因此,必须根据这两种实际情况的要求,坚持稳定性和动态性相结合,才能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赢得各社会阶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泛而深刻的认同。

五、生活化与大众化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又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生活。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的生命力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回归到现时的社会生活中,从现时的社会生活中不断说明印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增强教育的实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一旦脱离了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其实际效果必定是微乎其微的。正如列宁所指那样:“离开工作,离开斗争,那么从共产主义小册子和著作中得来的关于共产主义的书本知识。可以说一文不值[2](p297)。”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只有也只能植根于人民群众生活的土壤,关心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被人民群众所认同、接受,变为亿万人民群众自觉的道德律令和行为准则,才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坚持生活化与大众化相结合,才能增强教育的感召力,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首先,价值体系教育既关注当下的现时生活又指向完满的可能生活。价值体系教育只有扎根于当前的现时生活,才能够焕发出强大的实际力量。同时,价值体系教育又是一种动态的社会实践过程,它既源于现时生活,又高于现时生活,对美好的可能生活起着引领作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要立足于现时生活,关注人民群众当前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又要提升个体的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建构完满的可能生活,才能激发人民群众的深刻认同和积极参与。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实现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由于每个人的先天因素、主要是后天的影响以及各自努力等因素的差异,因此,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针对差异,区别对待,将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统一起来,才能够提高教育的整体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众化是对社会要求的适应,就教育内容而言,要根据不同层次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不断提高人们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水平,使其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就教育形式而言,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采用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借助各种载体,寓教于乐,使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坚持思想性与原则性的基础上具有艺术性和创新性,从而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就工作机制而言,要形成齐抓共管、覆盖全社会的工作机制。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形成专职的教育宣传部门与其他社会力量有机结合的教育格局,各司其职,齐抓共管,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

六、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在全球化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经济的全球化,一方面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才的交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也使世界各国面临着多元文化、多种思想的相互交织、相互碰撞。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把民族性与世界性有机结合起来。对民族文化,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增添新内容,培育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建立既顺应全球化的大趋势,又合乎自身国情的价值观念[3](p21);对外来文化,要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尊重和正确看待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价值观,积极倡导和开展以对话、交流与合作等多种途径来消弭和调适价值冲突,积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健康发展。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质是一种文化教育,必须体现民族性。所谓民族性,就是要继承和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积极因素和合理成分,并用中华民族的语言和风格准确地加以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努力做好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把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只有这样,核心价值体系这棵参天大树才能在中国深厚的社会土壤上生根、开花、结果,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在思想大解放、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必须防范国粹主义的错误倾向,立足时展要求,放眼世界发展大势,体现世界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承接了传统的精华,又富有时代生机与活力,更好地发挥价值引领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学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与实践路径[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3).

国民教育的核心篇7

当前,“中国梦”,名列“热词”榜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深情阐发,到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的系统论述,中国梦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承载着亿万人民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期盼以及对民族复兴的热切追求。一个人生存发展需要梦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存发展同样需要梦想,中国梦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识符。

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彰显人生价值,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梦的实现、坚持跟党走。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已经开辟,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已经证明,这条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惟一正确的道路。当代有志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跟党走,做到党有号召、我有行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内容的科学表述,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和根本指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确保高校安全、发展、稳定,确保办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战略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具有强烈的相融性,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全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实施的手段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的提升。及时有效地帮助大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头脑,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当前,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努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用先进的校园文化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服务学生,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依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传播的最佳途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如何和开展各项工作的目标实现如何,归根结底需要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涵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样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离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根本指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形势下,无疑会成为一种空谈,更有迷失方向的可能。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依存的现实,为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供了可能。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相融性

无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他们最终的目标都是要促进人的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都是为了培养能够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适应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构建和谐社会就会因方向迷失而不知所趋赴,同样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会因缺乏动力而黯然失色。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相容性,他们共同作用于和谐社会和和谐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

1、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流意识

一方面,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他们对党的方针政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有较高的认可度;他们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了解自身价值的体现与民族复兴的内在联系;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越来越强烈的自信。而中国梦理想信念与大学生个人理想信念的价值上的内在契合性决定了中国梦与大学生个人理想是能够统一的。另一方面,青年问题是社会问题在青年身上的反映。青年的发展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纵观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脱离实际的现象并不少见。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空洞的道德说教,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深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把握大学生思想变化的规律和特点,摸清他们的需求和愿望,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如重视大学生普遍关心的就业问题、升学问题、恋爱心理问题等,让大学生的疑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充分利用网络舆论和社交平台,抢占思想政治教育制高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等。

2、长期的社会实践形成的精神依托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道德文化建设具有内在统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道德文化的根本。这也是为什么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十七大予以重申,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重要原因。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道德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主流价值观的建设实现对社会思潮的引导、整合和规范作用藉以统领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从而形成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思想基础。

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举措

1.摒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粘贴化、单一化、高深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精华的科学总结,对当代青少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然而,在实践这一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简单粘贴、随意陈列、片断化取向等问题。所谓的融入却只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象征性标识粘到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肤浅随意地陈列在学生面前;所谓的全过程却只是限定在一定时和特定条件下,简单化为一时一地,未能一以贯之。这些流于形式的教育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旨,未能很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青少年队伍中应有的真正价值。

2.树立“中国梦”为学生共同的理想信念

共同的理想信念是社会主义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和巨大动力。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理想,也就失去了民魂国魂,就失去了凝聚力和生命力。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需要年轻一代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年轻一代去奋斗,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才能闪闪发光。

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薪火相传

青少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时展到今天,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因此,青少年要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潮流,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和进取精神来面对开放的世界,使自己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靶向目标

1.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转型

重视和落实社会迫切需要的生命教育、法治教育、伦理教育、审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勇敢地面对当前的价值观现实,及时准确地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充实和优化社会成员的行为程序。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要优化政治教育、强化规范教育、增强生命教育、渗透审美教育。所谓优化政治教育,就是要浓缩政治教育的内容,减少不同阶段的重复内容,要突出政治价值教育。强化规范教育,就是要大力改进道德伦理教育与法律制度教育,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与自我约束意识。

2、大学生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的内在契合性

大学生是“中国梦”的实践主体,大学生个人梦想的实现也影响着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实现。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他们的理想信念如何,政治思想观念如何,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因为个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不仅影响个人的行为,还影响着群体行为和整个组织行为。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个事物,由于人们的理想信念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如果两个人的价值观相反,那么就会采取完全相反的行为,将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因此,必须通过价值观的引导,把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引导到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去。

国民教育的核心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要也在不断提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基本任务,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物质文明建设已取得了辉煌成绩,然而在精神文明领域,还需要下大力气深功夫。要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还需要有一个能够被全社会共同接受和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而当代大学生正是这个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的主体。如何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为当前高校教育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升华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升华到了“提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提倡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的,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为全党全社会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提出奋斗目标。它要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从社会规范的角度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列宁曾指出:“无产阶级民主比任何资产阶级民主要民主百万倍。”要求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全体公民的根本道德准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社会思想道德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人民群众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然而在社会道德领域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些道德领域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理想信念淡漠、人生价值观扭曲,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拷问着人们的道德良知,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破坏了正常经济秩序。

因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体公民道德素质,是一项重大的而紧迫的任务。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

(一)不断深入分析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并加强宣传教育

实践出真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反过来又指导实践的深入发展。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让学生明白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理论的学习研究关系到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让他们明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让学生自觉地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学生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二)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教育有机结合

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告诫我们:“千万不要干巴巴的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让他们懂得你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结合具体的实际生活去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把课堂教学和有效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

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在社会中学习,在社会中成长。

(三)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建设网络思想教育新阵地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网络的发展,既给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对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既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设了新的空间,也向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开辟、建设、发展网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广大师生适应和运用网络的要求,也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领域、发挥作用的需要。

网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针对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并运用网络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要是在网络空间或虚拟空间中所进行的,它是现实空间教育的补充、延伸与扩展,是一种新领域、新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主动在高校占领、建设网络阵地,努力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使之成为大学生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成为引导大学生适应和运用网络的有效指南。

三、结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当今世界,没有共同的精神文化,就没有共同的信仰,这对于每个国家和民族来说都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没有共同的文化信仰,就没有努力奋斗的方向,就会找不到自我实现的价值,对国家、社会、个人都是无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信仰,是能引导我们走向繁荣、富强、民主、文明社会的无穷力量,是让我们树立这种信仰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是必须的也是迫切的。“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搭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平台,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策略进行探索,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还需要不断深入的研究分析实践,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l]戴木才.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国民教育的核心篇9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政党;民间组织;企业组织;教育;大众传媒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1)11-0158-05

任何社会都需要有核心价值观作为共同的导向,建立起广泛认同的价值标准,引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增强本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就是构建核心价值观。国外在建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包括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民族文化前提和基础以及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利用;在核心价值观建设主体方面,形成了政党、政府、企业组织和民间组织等不同类型的建设力量;在核心价值观建设方式上,则是通过宗教、教育、舆论多重手段相互补充、协调配合。鉴于理论界对国外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途径、方式及其借鉴已经有较多研究,本文试图从国外核心价值观建设力量的主要类型和建设方式类型两方面进行分析梳理,探讨国外核心价值观建设实践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启示。

一、国外核心价值观建设力量的主要类型

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体力量,是国外核心价值观建设效果显著的关键性因素。在核心价值观建设主体方面,逐渐形成了政党、政府、企业组织和民间组织等不同类型的建设力量,它们在核心价值观建设方面分别扮演着不同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但这些力量并不是一盘散沙,而是在一个长期稳定发展的社会中,它们之间不断磨合调整,逐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分别起到不同的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价值观建设的组织体系。

(一)执政党组织:社会核心价值建设主要推动者和引导者

各国执政党普遍十分重视自身价值观的建设,注重培养党员队伍作为政党引导社会价值观的重要保障和依托,加强党与民众的联系,传播政党价值观以引领社会价值观。各国政党在党的纲领性文献如、党纲、宣言中对自身价值观做出明确的原则性规定,依据特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提出有关社会发展总方向或基本的政策主张,并以此来教化、感召和激励党员和民众向着特定的方向共同努力以改造社会。如瑞典社民党公开宣告其意识形态的基础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支柱的历史唯物主义,旨在实现其民主社会主义理想:“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没有高低贵贱。没有阶级差别、性别歧视和种族差异。没有偏见和歧视,一个人人都需要,人人都有位置的社会。”社会致力于建立一个以民主理想和人人平等为基础的社会,将“自由、平等、团结”作为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从而实现政党自身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对接,解决了政党价值观与国家、民族和民众的价值观之间的关联性问题,使政党价值既成为一个政党政治凝聚力的集中载体,达成政党身份政治认同,也是一个政党吸引公众参与和获取公众支持的精神资本。正如巴拉克,奥巴马获胜演说中指出的:“共和党是建立在自强自立、个人自由以及全民团结的价值观上,这也是我们所有人都珍视的价值”。很多政党注重通过专门的政治教育机构和宣传手段,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灌输给党员和大众。如德国社民党在党的联邦理事会单独成立了青年项目组,展开“青年攻势”,吸引青年参加党的有关知识和价值观的讨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建立了“人民行动党社区基金”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树立党的亲民形象,既把年轻人吸引在党的周围,又实现了将党的价值观影响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

(二)政府组织: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导力量

政府形象是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一种无形资源。各国政府普遍注重政府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注重政府行政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和公务员队伍形象建设。目前新加坡政府是把正直、服务、卓越明确定为政府核心价值的国家,其他国家政府虽并未明确制定统一的核心价值标准,但从其公共服务伦理规则、相关文官法律或文件等,可以归纳提炼出该国政府的价值理念,如英国政府重视卓越、公正:加拿大政府提倡能力、卓越、效率、客观、公平;澳大利亚政府把公正、效能、公平、亲切作为政府追求的目标;希腊政府价值理念彰显的是忠诚、公平、透明、效能、责任;挪威政府要求的是效率、忠诚、正义等等。这些国家政府确立或者阐释的价值观,基本上内含了人类文明发展中形成的一些普适性的价值理念,具有自己鲜明的个体特色。政府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既是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的有机构成部分,又引领传播社会核心价值。此外,政府机构通过拥有的行政权力,制定制度规范和政策引导,通过制度安排保障推进主流价值观建设,保持其核心价值理念的权威性。如,美国为加强和扩大美国文化外交,2006年提出“全球文化计划(GlobalCulturalinitiative,GCi)”。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91年新加坡国会通过了政府提出的具有浓厚东方文化色彩和西方价值元素的“共同价值观”。

(三)企业组织:社会核心价值建设的重要辅助力量

企业组织参与社会核心价值建设主要体现在确立企业核心价值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企业核心价值是为实现企业愿景而提炼出来并指导企业形成共同行为模式的文化精神层面的内容,企业核心价值外化为企业社会责任,又体现社会核心价值的内涵。通过企业价值观的确立和认同,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实现对事物的价值判断选择。从而做到价值观的外化与执行。也会影响到消费者的价值判断乃至对社会带来积极的辐射效应。从这一点上看。企业既是社会核心价值的实践主体,又是社会核心价值的建构主体。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根源之一就是企业过分追求利润未尽到其社会责任。当前,欧洲及北美大部份的公司都已经开始每年固定地评估公司的声誉,尤其是企业社会责任广泛受到关注,其中员工待遇、公司治理、财务透明化、伦理与环保价值、社会公众及国家利益是最重要的内容。企业社会责任整体表现为其一是树立一个长期的企业目标,其二树立一个人性化的核心价值观。福特公司1920年确立“在美国普及汽车”的目标,为员工树立的核心价值观是“建造汽车的目的是使每个家庭分享上帝赐予我们的快乐时光”,SonY要“改变全世界对日本产品的不良印象”,鼓励

个人才干和创造,“提升日本的文化与国家地位,勇为先锋。不甘人后,挑战极限。”摩托罗拉的核心价值观是“保持高尚的操守,对人永远的尊重”,迪斯尼“树立和传播健康的美国价值观”等等。目前世界各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一是通过法律规制、政府监察和引导,二是企业自身管理和舆论监督。如美国很早就颁布法律、法令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进行规范,通过审计、信用管理等手段引导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不断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外部监察。此外,美国政府每年都要在全美企业颁发“全美最受赞誉公司奖”以示对履责企业的肯定。在企业内部,企业大都制定有详尽的行动或道德守则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权威性实施规则,经常对员工进行经营道德教育和法律知识的培训。有的企业还设置企业道德委员会等专门机构,公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照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规范和国家法律及社会道德规范进行检查,加强对自身社会责任的监察和管理。

(四)民间组织: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承担者

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存在较为庞大的民间组织,它们凭借其自由、广泛的优势,能动、自觉地传播各自的组织核心思想,其影响力日益扩大,甚至能够形成国际化的思想潮流。例如,绿色和平组织以保护地球、环境及其各种生物的安全及持续性发展为使命,如今已成为引领世界生态观念、和平崛起等先进理念的普世价值主体;国际红十字会遵循并倡导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的价值原则,其卓越贡献使红十字会具有了极大的号召力和权威性;柏林“透明国际”以推动国际与各国反腐败为活动宗旨。此外还有国际难民组织、国际青少年服务组织、国际救援委员会、无国界医生、环境保护与动物保护非政府组织等等。总的来说,民间社会组织所从事的社会服务、慈善活动及其他公益事业,贯穿着人道主义和志愿精神,塑造了平等、信任、合作的关系,起到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各个国家通过立法、分类或者集中管理、免税或减税、政府扶持等手段,加强对民间组织的调控、引导和管理,促进社区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引导民间组织发挥作用,使之成为社会文明与社会价值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如美国非常注重引导宗教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参与社会价值建设,给予公益组织税收豁免和贷款资助等优厚待遇,通过免税资格审查等方式,对民间组织和宗教社团活动进行有力监控。教会是美国社会中最大的群众性组织,道德与价值、信任与合作、移民文化传统的继承等,都是以教会和以教会为核心的网络而实现的。通过教会,发展了传统的价值观和公认的道德准则,培养了人们的价值观并影响人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英国也存在众多的社区民间组织和慈善组织,这些组织以民间慈善为宗旨,依托社区强调公益服务,范围涉及扶贫救济、教育援助、社会及社区福利、历史文化艺术遗产保护、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等领域。目前,英国政府依然注重加强政府与社区民间组织的合作,对社区民间公益事业的发展给予极大的鼓励和支持,使之在落实“英国核心价值观”、保持社会稳定和增强社会凝聚力方面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事实证明,这些组织在教化人心、巩固信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社会价值建设的重要承担者。

二、国外核心价值观建设方式的主要类型

国外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方式多元,是国外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在核心价值观建设方式上,国外的做法主要是通过宗教、教育、舆论多重手段相互补充综合利用,正面引导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正价值的公开宣传和负价值的监督批评相结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势灌输与柔蔽的手段相结合等等。

(一)学校公共教育

学校公共教育是最重要的价值观建设的方式之一。各国都十分重视争夺校园阵地,通过主导公共教育引导爱国情感和主流价值。如美国政府虽不直接制定统一的教育标准和管理措施,但联邦行政部门和国会通过设立教育拨款条件和制定相关管理条款等隐蔽手段,加大对教育的控制力度。学校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经常举行升国旗、唱国歌、国庆典礼和传统节日文艺演出等活动,中小学要求学生每天都向国旗致敬,并宣读《效忠誓词》,强调诚实、守法、自信、合作、负责等基本素质的教育。英国政府2002年提出“公民教育”,加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2006年5月,英国高等教育事务官员比尔,拉梅尔提出,所有学龄少年应接受“英国传统价值观”的教育,称英国学校在促进多元文化的同时,应教授学生凝聚英国人的精神,加强学生对现代历史的学习,了解移民、英联邦、欧盟等对英国的影响,以及英国社会不同群体对英国社会发展的贡献等,从而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培养多元文化、言论自由、宽容、公正等价值观,协助创造一个更为团结、和谐的社会。为了抵御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的影响和加强社会的凝聚力,英国教育部又于2007年1月25日提出了全国中小学教授英国传统价值观的教育计划,规定11至16岁的中小学生学习有关英国言论自由、多元文化、尊重法治等核心价值观。

(二)与宗教的链接

如基督教所宣扬的博爱思想,佛教所宣扬的从善与因果轮回思想以及忠、孝、仁、义等观念。直到今天还是世界许多国家道德的核心价值观,而且宗教还是推动并实现社会核心价值有力的手段。宗教的善恶意识构成了美国文明和美国政治的核心价值。宗教是美国社会最基本的个人精神信仰和社会道德的源泉,它要求人们坚持个人的精神信仰、虔诚、忠贞和团结。美国人传统价值观中的平等自由、友爱互助、同情弱者、自尊自爱、尊重他人等都源于宗教信念所提倡的价值准则和处世哲学。譬如,新教伦理核心的清教徒精神。是美国市场经济得以确立、企业得以创业、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得以繁荣和发展的最根本动力,也是美国之所以能够最先迎接工业革命、计算机、互联网信息产业浪潮的最深刻的精神背景。源于基督新教理念敬业精神以及美国高校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使美国人更加勤奋、努力、忠于职守、自立自强。为规范为人的基本道德行为,1999年6月份美国国会众议院投票通过“十诫保护议案”,允许公立学校和其它公共建筑物陈列、展示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最伟大的文献之一的圣经摩西十诫。美国很多私立学校开设宗教课程,教导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品格。

(三)大众媒介的传播

大众传播媒介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代表社会主流舆论行使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及其言行的监督,即通过对现实社会的各种思想认识、价值判断乃至行为的公开报道,对不符合主流核心价值观念基本取向的价值意识及其行为进行批评和揭露,并在舆论传播中实施教化、影响民众,塑造和固化人们的认识和价值观念,维持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稳定发展。此外,大众传播媒介也是协调沟通不同价值判断、维护或创新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的重要工具。许多国家通过法律、媒体企业垄断等直接或间接的手段,掌握影响利用媒体,塑造本国政府或执政党的价值观。有的建立专门的核心价值建设网站直接传播核心价值观。以美国为例,政

府借助强大的宣传力量,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用自身的价值观念强制性地教化民众,成效显著。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曾指出:“美利坚是一个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民族,只是作为个人他们通常不重视他们的意识形态,因为他们都赞同同样的意识形态,其一致程度令人吃惊。”在意识形态传播的过程中,传播媒介像一座桥梁。沟通了传播者与受播者的思想观念。美国学者甘斯(Gans)在《决定什么是新闻》中认为,“民族优越感、利他主义的民主意识、可信赖的资本主义、个人主义、现代主义、社会次序以及国家的领导等,这些永恒的价值观被不知不觉地融入了重大新闻的判断中”。尽管美国的政府不直接控制媒体,但美国媒体反映和代表了美国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英国通过立法要求电视节目内容不得与社会公平正义价值观念发生冲突,成立通信管理局(oFCom),加强政府对媒体的规划和管理,根据是否有害、是否正确、是否中立、是否公正、是否侵权等各项指标对内容进行监管。此外,设立核心价值“主题网站”是各国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普遍的做法。甚至城市门户网站设有核心价值内容板块,有些社会民间组织也开办了专门的核心价值建设的网站。如“美国方案网”的宗旨是“加强和复兴美国价值”以得未来;“美国价值工程网”致力于“为全体公民塑造一个公正和更美好的社会”,关注重点集中在“审视美国价值观、发展对重要价值观的普遍共识、比较价值观理念与实际行为、力促行为调整以反应共享价值观”。还有诸如“美国核心价值网”、“香港核心价值网”、“澳大利亚价值教育网”等等。

(四)凝练柔性的表述

国外在构建社会核心价值观中,注重简明凝练的核心价值理念表述与柔性的教育手段相结合。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许多国家注重核心价值理念的阐释与基本价值的提升,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加以表述,对社会核心价值理念做出科学的概括和明晰的界定,这样做易于达成共识、凝聚民众。对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的提炼,既要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又要使人们容易理解,也容易记忆和接受,从而起到增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效果。如法国大革命时期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美国前总统林肯主张的“民有、民治、民享”,又比如俄罗斯提出“民主”,新加坡提出的“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社会关怀、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的价值观念,香港核心价值主张“自由民主、人权法治、公平公义、和平仁爱、诚信透明、多元包容、尊重个人、恪守专业。”等等。许多国家的简明凝练的核心价值理念表述,主题突出,在教化的手段上又避免生硬、命令式的教育方式,而是注重柔性的手段、隐蔽的方式,二者相得益彰。当今世界各国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非常重视包括社会制度环境、教育者个人人格修养、大众文化等元素在内的隐性教育资源的运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到公民日常生活之中的,逐渐化为公民们的日常生活理念。所以,很多国家没有太过生硬的意识形态强制教育,也没有太过僵化的价值理念的教条主义信念,他们更多的是重视隐性教育资源的运用,通过非正式的教育形式,将社会核心价值理念渗透于环境、文化、娱乐、服务、制度、管理等民众日常生活工作所接触到的教育性因素中,取得了非常好的价值观教育效果。

三、国外核心价值观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是在价值观教育形式或手段上,而且在阐释和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我们都应“认真借鉴和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注重分析和借鉴国外的有益做法。

(一)重视传统文化基础及对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利用

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特定标记包含了恒定的道德理想、行为规范和思想信仰,是当前社会核心价值建设的文化基础,也为社会核心价值建设提供重要的软性资源。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上,应充分考虑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传统,高度重视对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利用。譬如布莱尔任英国首相时曾说过,“英国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多文化、多宗教、多信仰的国家,英国的历史和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珍视自由、宽容、开放、公正、公平、团结、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重视家庭和所有社会群体等英国核心价值观。”美国的建国历史相对短暂,传统遗产有限,因而更为重视对其进行保护和发扬。政府和民间都妥善保护和自觉利用一些与美国建国历程密切相关遗迹,立法确定纪念日,通过集会庆祝活动不断强化美国人的历史记忆,以促进国家民族认同,激发民众意志,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如通过华盛顿诞辰纪念日使民众牢记赢得国家独立的美国革命;马丁,路德,金纪念日、林肯诞辰纪念日使美国人理解了捍卫种族和人权平等的重要;全国阵亡将士纪念日让人们追忆美国参加过的所有战争和其他维护国家的斗争;独立日寄寓了革命、独立、自由和民族主义理想信仰;国旗制定纪念日则让人了解美国国家标志和民族由来等等。有的国家则将一些特定的历史符号作为国家的象征,既是历史的记忆,又增加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如俄罗斯国家杜马于2000年通过有关国歌、国徽、国旗和军旗的联邦法律草案,确定用已有三百年历史的白蓝红三色旗作为俄罗斯国旗,用传统双头鹰标志作为俄罗斯国徽,沿用苏联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的旋律作为国歌歌曲,用红旗作为俄罗斯武装力量的军旗。

(二)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全覆盖”的核心价值观建设组织体系

坚持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着眼于民族国家的长远发展,多元主体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形成多层面、多渠道、分工协作的强大合力。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核心价值观教育。“全方位”体现在要重视社会价值建设参与主体的全面性和多样性。首先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创新党的理论,展现党的自身价值和中华民族价值追求的一致性。加强党员队伍和各级领导干部的价值理念教育。引导和型塑社会核心价值观。其次。塑造正直、廉洁、高效的服务性政府形象,引领和传播核心价值观。再次是加强引导各类民间组织和企业组织自身核心价值建设,重视和发挥它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作用。“立体式”则是注重社会核心价值建设组织的联动,实现整体效用最大化。可以建立纵向联动合作的机制,即构建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各级政府组织加强引导推动作用,建立完善信息反馈机制、沟通联络机制,探讨解决各种问题,形成党、政府和各类民间组织和企业组织共同努力,分工协作,配合默契高效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组织体系。“全覆盖”是建立横向的工作体系,各类民间组织和各个行业企业组织贯彻核心价值观。特别是针对企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企业决策、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确保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要善于借助民间组织的力量,将政府没有涉及到的领域,通过民间组织的一些社会活动。把核心价值观覆盖到所有群体。

(三)注重阐释核心价值理念,提炼、概括社会核心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随着社会转型和时代变迁,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尤应注重核心价值理念的阐释与社会基本价值的提升,对社会核心价值理念做出科学的概括和明晰的界定,并用简明凝练的语言加以表述。在核心价值理念的阐释、提炼上,要注意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注意国民心理和民族气质相结合,注意民族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可以结合文化传统中的价值观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赋予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新的内涵,如忠、孝、仁、义、礼等观念,同时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成的一些价值理念如公平、正义、自由等,同时又吸收其它文化中有价值的内容,融会贯通,以反映出核心价值理念的现代性、民族性和普遍性。阐释提炼社会核心价值观,在内容上要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丰富性,既体现一种核心价值理念的开放性,又不至于使人们对价值观念产生狭隘的理解。只有这样。我们的价值观念才能成为真正的核心价值观念,才能更易为人们理解、认同和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信仰和行为指针。成为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在核心价值理念的表述上,要主题突出,语言要规范、准确且高度简约、凝练、明确。准确、凝练的表述便于记忆,便于被广大群众理解和掌握。从而产生强大的渗透力,有利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四)实现培育、传播核心价值观途径、方式的多样化

国外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途径多样。如学校公共教育、宗教、大众传媒等等,而实际上是更多地将所要推行的核心价值理念内嵌入社会环境、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等民众日常生活工作中接触到的隐性教育因素中,主要表现为正面引导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正价值的公开宣传和负价值的监督批评相结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势灌输与柔蔽的手段相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传播,也应构建正面引导与隐性教育全方位协力配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充分利用教育、传媒等多种手段,发挥它们在树立和落实国家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实现培育、传播核心价值观方式、途径的多样化。通过有意识的、直接的、外显的价值观教育活动影响受教育者,重视隐性教育资源的运用,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中确立价值观念,两方面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教化的手段上应避免生硬、命令式的教育方式,而是注重柔性的手段、隐蔽的方式,二者相得益彰。当今世界各国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非常重视包括社会制度环境、教育者个人人格修养、大众文化等元素在内的隐性教育资源的运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到公民日常生活之中的,逐渐化为公民们的日常生活理念。

(五)重视研究分析和吸收借鉴国外社会核心价值观塑造的经验方法

国民教育的核心篇10

成人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在职社会人员提升学历接受高等教育的职责,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这就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成人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体系,才能确保成人教育办学的质量与效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关键词:

成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构建

成人教育即是通过参加全国统一的成人高考录取,取得成人高等教育资格,修完高等教育相应专业层次的所有课程,经考试合格,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在职人员提升学历与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仅必要,而且意义重大。为进一步确保成人高等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质量与效果,需要成人高等学校明确培养的目标和合理的原则,构建起科学的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体系,由教育主管部门对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质量进行评估和考核,以确保成人教育的办学质量与效果,为中国特色社会建设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意义

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构建是我国终身教育的根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1有利于贯彻与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成人教育学生是贯彻与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通过对成人教育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实践,引导成人教育学生更好地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贯彻落实,确保成人教育正确的政治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1.2有利于促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有非常丰富的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容,通过对成人教育学生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可以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成人教育学生中的影响,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与践行中去,不断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1.3有利于提高成人教育办学的质量

成人教育的办学目标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提高成人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第二方面是提高成人教育学生的专业素质。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也是检测成人教育办学质量的标准,通过对成人教育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断提升成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引导成人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人才,促进成人教育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1.4有利于促进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

成人教育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终身教育体系的实现关系到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整体国民素质的关键环节,通过对成人教育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实践,让更多的人领会、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

1.5有利于培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需的优秀人才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需要大批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素质过硬、专业知识丰富的优秀人才。通过对成人教育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断提升成人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理念贯穿于成人教育,让成人教育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的人生目标,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确保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兴旺发达。

2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

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构建关系到我国终身教育的质量与方向,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如下:

2.1确保成人教育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非常丰富的人生价值导向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能以正确的观点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正能量,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作出更多的贡献。所以,成人教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成人教育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

2.2引导成人教育学生领会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对成人教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教育,让更多的社会各界人士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与精神实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战略意义,以自觉的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2.3确保成人教育办学正确的政治方向

成人教育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的质量,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成人教育的方向,关系到国家教育方针的落实,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成人教育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确保成人教育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成人教育的办学质量,确保成人教育学生的正确人生价值导向,解决了成人高等教育为谁服务的问题。

2.4促进成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

成人教育办学受到市场竞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办学功利性强,对成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得不到重视。构建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体系,有利于通过明确的考核评价机制提升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度,真正推动成人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开展。

3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构建需遵循如下原则:

3.1政治性原则

构建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原则。成人教育承担着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是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的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构建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中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原则,以更好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统一思想,让成人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构建评价体系的重要原则。

3.2价值性原则

构建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原则。价值导向是成人教育的核心内容,关系到成人教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关系到培养的学生为谁服务的问题。在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构建中,应更加重视正确价值导向的原则,才能确保评价体系的构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成人续教育中的贯彻与落实。

3.3实效性原则

构建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要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在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必须杜绝形式主义,避免走过场。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重视实际产生的效果,真正使成人教育学生能深刻领会、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检测的标准,即注重实效。

3.4科学性原则

构建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要坚持遵循教育规律的科学发展原则。无论是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还是评价体系的构建,都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实现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才能使评价体系落到实处并产生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只有与教育规律有效结合才能符合实际并为大众所接受。

3.5创新性原则

构建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要坚持务实创新的原则。评价体系既是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检测指标,又是成人教育办学改革与创新的依据和指挥棒,有关成人教育的执行部门必须以评价体系作为依据,对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与实践进行不断地创新与改革,以务实创新的态度推进评价体系的构建。

4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体系构建

任何工作的有效开展都离不开科学的评价体系的构建,构建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体系就是为了促进成人教育办学中落实开展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体系应紧紧围绕教师的教学考核评价(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等)、学生的学习效果、社会反响和评价、工作开展的特色与亮点等方面来进行。

4.2评价建议

无论是哪一个等级的评价,评估组必须给出科学合理的建议,评价是为了促进成人教育办学整改与进步。所以,给出的建议必须科学合理,有利于办学单位整改与提高。

4.3评价周期

每一项评价体系都必须跟上时展要求,对于评价周期,建议五年评估一个周期,以更好地促进各单位在成人教育中更好地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4.4调查对象

为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调查对象的选择面要适度扩大,调查对象应包含老师、学生、办学管理者、社会人员、企业等用人单位等;同时,调查对象的抽选要科学化,要科学使用随机抽选等方式选择调查对象,提升调查的代表性。

4.5评价计算原理

评价结果的计算是依照观测点得分乘以该观测点的权重得出对应二级指标实际分值;二级指标分值之和得出对应一级指标实际分值;五个一级指标分值之和得出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总分。

4.6总体调查与深入调查

以上调在对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总体评价,因此评价的指标层级相对不多,评价的观测点主要重在反映总体情况。实践中,为了深入掌握和了解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情况,还可以进一步细化评价指标和评价的观测点,开展深入调查研究。

5小结

总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成人教育是重要的力量,在成人教育学生中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确保成人高等教育的正确的政治方向与办学质量。

作者:戴春平单位: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许灵红.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继续教育,2015,(01).

[2]林志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成人高等教育的思考[J].科技文汇旬刊,2014,(11).

[3]吴云.关于成人高等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