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经济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5:26

当前全球经济问题篇1

【关键词】反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欧盟;反建制主义

【中图分类号】D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6-0092-02

全球化作为人类发展的一种历史选择,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为促进全球化的脚步也一直未曾停歇。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并生的一种现象是反全球化,西方发达国家是全球化进程的主导者,现今却出现了反全球化思潮和运动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现象,这势必会给当前世界的政治和经济秩序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这种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反全球化的发展现状

反全球化与全球化进程相伴而生,如今更多表现为一种思潮和运动,全球化进程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加速,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世界市场完全形成,反全球化运动也在此时达到了高潮。随着反全球化运动的发展,其运动形式和内容也不断丰富,运动形式主要以在全球各种重要会议期间的示威游行为主,而且还有各种形式的全球论坛,内容由最初的反对经济全球化又增添了关注世界人权、妇女权益、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反全球化的主体主要有三种,反全球化国家、反全球化组织和反全球化人士。反全球化国家多是以发展中国家居多,这些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受到外来资本或者思想的冲击,这给本国带来的损失大于全球化给本国带来的收益。反全球化组织最为著名的是世界社会论坛,最初是作为世界经济论坛的对立面出现的,而且还曾在论坛上通过了有关反全球化的倡议。反全球化人士多为社会左派人士,他们反对全球化给本国或者民族带来的冲击,较为著名的反全球化人士有前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和前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

全球化进程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巨大助力,但为何仍有一些人反对全球化?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2000年发表的《千年报告》中指出:“很少有人、团体或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全球化的悬殊差异”。全球化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贫富差异,根据瑞士信贷银行研究所的《2016年全球财富报告》,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贫富差异越来越大,世界上最富有的10%的成年人掌握了全球近九成的财富。当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然而G20成员国占据了全球GDp的85%以上,从现有经济数据来看,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增长的国家大多数是G20成员国,所以上述比例还有继续加大的趋势。

反全球化发展到今天一个新趋势是西方发达国家也开始反对全球化,西方国家作为全球化的主导者和规则制定者也面临两极分化问题,两极分化使得发达国家内部也存在严重的社会裂痕,西方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使得国内一些低端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同时国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要求囊等嗽钡母呒际跛平和高学历,这就让占人口多数的低学历人群面临经济困难,由于西方国家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在这些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时这些社会问题并未引发社会矛盾,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发达国家面临严重经济困难,不少国家为削减政府开支不得不降低社会保障水平,这让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加之越来越严重的两极分化,低收入群体反对社会精英治理国家,希望通过民选选出强势的领导人能够采取激烈的手段改变社会现状,当前学术界将这一现象称为反建制主义。所以反全球化发展至今天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的现象,而且还伴随着反建制主义思潮的兴起愈演愈烈,这对当前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反全球化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

庞中英博士认为反全球化运动本身是另一种全球化,[1]因此反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当前国际秩序处于不稳定的时期,这也让反全球化思潮和运动达到一个新高潮,反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的政治经济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反全球化对当前世界政治秩序的影响

当前世界政治秩序是以西方国家的自由、民主、平等为基础的,但经济的缓慢增长以及严重的两极分化问题带来了西方世界内部的社会分裂,反建制主义伴随着反全球化动摇了西方价值观。西方国家认为自身价值观的绝对优越性使得这种自由主义思想变得极端,西方世界引以为豪的价值观是西方难以推进改革的重要原因,自身不推动改革就很难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社会矛盾会愈发尖锐,民众就会反对建立在自由价值观基础上的各种国际原则和规范。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将美国现在面临的经济困难归咎于全球化将美国的岗位带到了中国等新兴国家,上台之后先是退出tpp谈判,然后了中美合作制定的全球气候协议,这表明了曾经主导建立了全球政治秩序的国家现在不打算遵守当前的政治秩序,这带来的结果是更多的国家将效仿美国的行为,因此这会使得当前的国际政治秩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反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秩序的影响

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势必也会有负面影响。全球化使得人员可以在全球自由流动,如今人员自由流动会带来难民的自由流动、恐怖主义的自由流动等问题,难民的自由流动会给国家带来沉重的社会保障负担,恐怖主义的自由流动会重创当地旅游业,增加社会安保负担,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全球化使得资本可以自由流动,但资本的逐利性是造成全球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极力推进国际分工,这给发达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低级产业转移到人力成本低发展中国家,造成本国失业率增加,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带来了沉重的环境负债。当这些国家发现全球化进程给他们带来的收益小于他们的损失时,他们就会抵制全球化进程,进而反对现有经济秩序,政府也将会更多地采取贸易保护这一方式来处理国际经济问题。

三、反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也顺应历史潮流加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中,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获得了非凡的成就,奠定了中国强大国力的基础,当前反全球化思潮和运动兴起,这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反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挑战

全球化进程虽然不可逆转,但全球化确实给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带来了负面影响,反全球化思潮和运动的兴起必将给世界秩序的参与者带来挑战,因此认清这些挑战也是中国的当务之急。首先,未来一段时期世界各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冲突必然会显著增加,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因此贸易保护主义将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冲击。其次,反全球化运动多是反对全球化带来的两极分化、环境污染、恐怖主义扩散等问题,因此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都面临着这些问题。最后,中国作为新兴国家,企业走出国门经验尚且不足,目前存在中国企业污染当地环境或因为腐败等问题受到当地民众的反对,因此如何在保证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是中国这些跨国企业需要正视的问题。

(二)反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在反全球化思潮和运动中,反对最多的就是经济全球化,当前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未来一段时期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会不断增加,这会给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带来的机遇:1.增强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力量,使得中国从世界经济秩序的服从者变成秩序的保护者和改革者。美国作为世界大部分经济秩序的主导者和规则制定者,在特朗普上台之后明显不再完全遵守由自己制定的规则,而是希望通过贸易保护来改善自身经济,然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分工早已完成了全球布局,因此全球化进程是难以逆转的,中国国家领导人已经在多个国际场合表明中国维护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决心,这展示给世界的是负责任大国的态度。中国在十之后推出了“一带一路”宏伟规划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公共产品,在中国发展的同时欢迎其他国家搭乘顺风车,为改善沿途国家的经济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当前世界冲突中有很多是因为经济落后造成的,中国致力于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客观上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在美国不想遵守国际经济秩序的背景下,中国的做法不仅给中国带来其他国家的赞誉,也增强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力量。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今也会依靠自身的力量去改革全球化中不合理的规则和秩序,为更为完善的世界经济秩序贡献力量。2.促使中国加快改革脚步,促使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两极分化、贫富不均,西方世界作为全球化进程的主导者现在也因为这个问题使得社会分裂,因此处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中国在十之后没有放停改革的脚步,而且用壮士断腕的决心整治吏治腐败,反全球化带来的压力将会促使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分配公平,避免社矛盾积累,这也有利于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全球化作为世界发展潮流,任何一个国家或者组织都难以逆转这一进程,反全球化与全球化共生共存,因此必须应对反全球化带来的挑战。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反全球化思潮与反建制主义等思潮并行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当前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如何将挑战转变成机遇是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认清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制定出解决方案也是中国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全球经济问题篇2

关键词:经济形势;发展趋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2

近10年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每年都呈增长趋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并且每年我国的GDp增长成绩良好,并且在世界金融风暴与汶川大地震的影响下,我国还是成功举办奥运会与上海世博会,这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取得进步的表现,可以说我国前期的经济发展已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在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形势下,我国经济虽取得进步,但是由于我国国情所致,金融风暴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面对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我国如何面对并解决其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重要影响是我国应该开始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市场体制不断进行改善,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发展中,我国的经济在前期发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在现阶段中世界经济呈全球化发展趋势,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重要影响。由于经济全球化,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已经不在局限与内地市场竞争,更多的是与国际化的大型企业进行竞争,特别是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困难重重。由于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中企业缺乏竞争力,许多中小型等民营企业出现倒闭或破产现象,造成大量劳动人口事业,导致我国出现劳动人口过剩现象并且最近几年中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不断增加,这些原因严重影响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

(一)当前经济形势下对企业的影响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从企业的发展、管理与企业金融方面进行思分析。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与国际接轨,更多的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市场运用,对我国的中小企业造成严重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在市场中虽然具有管理灵活、市场反应灵敏等优势,但是由于企业自身的规模不大,可调动资源少,企业管理经营水平与企业的技术支持与大型外资企业比较存在很多的差距,因此面对外资企业,我国的中小企业缺乏先进技术、良好的管理模式以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管理中缺乏品牌意识、自身的成本控制以及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因此,我国企业虽在前期的经济发展形势下能取得良好的进步,但是现阶段中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下还没有良好的准备。同时,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自身还是存在一定局限性,企业自身的运行成本偏高,中小企业的创建者与大型企业或集团比较,企业的创建者多数为朋友,因此企业自身管理存在严重问题,在管理中情亲大于制度,因此企业内部存在过剩的劳动力,企业的部分决策还是存在问题,面对问题时难以做出决定等因素无形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成本,面对现代经济发展形式,在市场竞争中更需要专业、有效、高质量的管理对成本进行控制才能获取企业的利润,但是部分中小型企业的管理层对其没有意识,由于管理中缺乏远见并且缺乏判断力,导致企业的在进货中成本过高而且还要面对外资企业的竞争,导致在当前经济形势我国多数中小型企业出现破产或倒闭现象。

(二)当前经济形势下对就业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发展对我国企业造成严重影响,造成我国多数中小型企业倒闭或破产,导致我国的失业不断上升,随着我国教育普及每年我国的应届毕业生不断增多,因此,前期对企业造成严重影响加之对我国应届毕业人数不断上升,从而造成我国劳动人口过剩的现象,在现阶段中我国多数地区出现就业难的现象,并且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导致我国的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经济发展很难取得进步,也是我国人均GDp一直不得得到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拉大了我国贫富差距,造成经济发展止步。

二、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思考

金融危机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时代的必然性,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只有通过自身进行调节面对问题,思考出问题的解决方式,将问题转化成机遇才能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力发展我国经济。现在全球经济结构正处在深刻调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运行的环境和条件面临不少新情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表现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等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一)对企业发展的思考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资企业不断进入我国市场进行其自身的市场扩展对我国中小型企业造成严重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只有将挑战转化为机遇才有助于自身经济的不断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更多的资源开始进行共享,这也意味着全球企业都具有平等待遇,虽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同时我国企业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对自身进行发展。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中小企业应该从自身问题进行解决,在前面已经提到,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自身的管理问题,所以我国中小企业在前期发展中面对外资企业的不断冲击,我国中小企业可以学习外资企业先进的管理思维,通过对企业运行方式进行改革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相比较我国中小企业在自身发展中缺乏品牌意识,我国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与外资企业进行比较还有很大差距,面对现代社会人们对品牌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因此企业在降低自身成本同时应该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打造属于我国的品牌,同时不断更新企业的技术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企业解决自身发展问题后国家根据企业的自身发展做出调整,例如我国企业中小企业在转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企业的资金周转问题,造成我国中小企业很难对自身发展进行扩展时很困难,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前期已经解决自身问题之后,国家根据现阶段经济发展趋势提高相应的扶持,有助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如:结合当前经济的发展形势,设置专项资金,当中小型企业在转型需要资金进行周转中可以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在现阶段发展中由于中小企业转型期风险过大,因此许多融资机构不愿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项目,因此在发展中只有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才能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让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取得进步。

(二)对就业问题的思考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提高我国企业的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市场竞争力,让我国中小企业在与外资企业进行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能有效解决我国大部分人口的就业问题,但是随着我国教育普及,由于我国当代大学生就业出现跳槽与眼高手低的现象,我国中小企业在招聘中不愿更多接受应届毕业生,造成我国大学生出现“毕业等于失业”的说法,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由于经济全球化,我国市场化经济的发展也逐步多元化,机遇更多,因此可以对失业人口与应届大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创业的机会,鼓励劳动人口自主创业通过政府政策对劳动人口进行创业的人员给予小额贷款,鼓励其创业发展。通过自主创业方式能有效解决我国劳动人口过剩的现象。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我国现在对就业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强调突出重点,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尤其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化解产能过剩中出现的下岗再就业工作。提高政府公共就业服务能力,鼓励创业就业,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相较于改革开放前期的发展,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我国市场不断走向国际市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更多的困难,同时这也是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只有解决中小企业的发展与我国的劳动人口过程的问题,我国经济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才能取得有效进步。

参考文献:

[1]杨冉.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2]韩冰.新形势下中国应对反倾销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

[3]李志远.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社会责任:国际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4]李华新.金融危机使中小企业必须面对自己的创新之路[n].中国青年报,2008.

[5]张明.全球金融危机发展趋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n].中国城市经济,2009.

[6]孙宁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

当前全球经济问题篇3

一、概述

全球化目前已成为一种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任何国家都要积极加入到这一潮流中,顺应经济变化,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促进世界整体经济迅速发展,而且对国家自身来说,这也是一次发展的机会,在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实力,同时使本国的经济环境更适合世界经济发展现状,营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对我国的发展来说,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在当前的环境中,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活动,这样的对外贸易所占的比重也不断增加,就整体而言,当前我国从宏观上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包括税收以及贷款等方面的优惠,在微观上,现代企业制度逐渐建立并且不断完善,这样有利的国内环境使得我国的对外贸易在近些年中呈现增长的态势。但同时要看到,由于经济政策已经全球性的经济差异仍然存在,我国的随外贸易中依然有很多问题与不足,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整体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

二、全球化环境下我国对外贸易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对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次扩大自身经济活动范围,增强自身经济实力的机会,对我国来说也不例外。当前,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深水期,对外贸易活动也在经历着转型与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化使得对外开放有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同时这样的全球化模式也给我国的对外贸易带来了更多的合作机会。

1.增加对外合作

作为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类型,对外贸易合作所占的比重在不断上升,但一国要想更好地实现对外贸易额的增长,首先就要扩大与他国的合作范围,最大限度地增加合作机会。在过去传统的国际经济环境中,由于众多规定限制的存在,贸易壁垒十分严重,各国的关税问题以及具体的对外贸易合作方式都不相同,各国上处于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中,但在当前的环境中,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贸易壁垒不断被打破,全球各种贸易组织逐渐增加并且制定了很多适合国际贸易往来的条约,这样的环境使我国更加方便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增加了交流往来的机会,在与其他国家合作的过程中促进我国进一步完善我国自身对外贸易的机制同时增加贸易额度,促进经济增长。

2.完善贸易机制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这是由于我国的历史因素和现地社会体制等综合情况所导致的,所以我国要想融入全球经济发展中,就需要不断完善自身,从体制上进行改革,使我国的对外贸易更加符合国际发展的要求。在贸易体制上的改革要顺应全球发展的潮流,向其他国家的学习,在不断地磨合借鉴中实现自身的完善与改革。全球化环境下各种集中在同一环境中进行贸易往来,有利于学习其他国家对外贸易的运行策略,同时吸收国际通行的贸易法则,防止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引起纠纷,促进对外贸易的规范化、科学化。

3.提升经济实力

积极参与对外贸易活动是我国当前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一项,扩大对外贸易的范围、增强实力也是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实力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过去的环境下,我国也进行对外的贸易来往,但从整体上来说处于初级阶段,贸易额较低,无法实现较大的突破,如今在新的国际环境下给与我国更多的发展机会,营造一种良好的对外贸易活动的环境。从近些年我国的对外贸易额以及其占国家经济发展总量比重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实力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由此可知出,全球化的环境不仅使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发展,同时也为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三、全球化下我国对外贸易的挑战

虽然全球化为我国的对外贸易以及整体经济发展都带来了新的机会,使我国更好地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实现自身发展。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当前我国在全球经济活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其中既有我们自身体制不完善、政策不健全的问题,也有全球贸易障碍以及其他国家可以破坏阻挠的因素,综合起来,这些都是我国的对外贸易所面临的挑战,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予以解决。

1.政策不规范

一国在进行对外贸易的活动中,除了良好的客观环境,也需要规范科学的国内政策的支持,在这一点上,目前我国还欠缺较多。在我国企业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或参与全球性的经济活动中时,总是缺乏良好健全的政策支持,这让我国的企业面临着更多的障碍。如今全球企业更多的进行共同的贸易活动,缺少规范的政策支持使得我国对外贸易增加了很多障碍。

2.国际贸易壁垒的存在

尽管当前全球的贸易活动逐渐平等化、开放化,但贸易壁垒仍然存在,如我国经常在对国外的产品销售中遭遇反倾销调查,一些国家会针对我国部分产品提出倾销的质疑,并且开出“天价”罚单,这些情况都使得我国企业的对外贸易活动存在很多障碍。贸易壁垒也让我国企业在一些全球经济活动中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很好地进行合作,这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往来的主要问题。

四、结语

当前的全球化环境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活动来说是有利有弊的,它既为企业参与更多更大的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提供了新的机会,但同时又给我国的企业提出新的问题与挑战。但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对外贸易活动也要继续强化,这是世界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壮大自身实力的需要。我国必须不断完善自身,更好地参与到全球的活动中,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

作者:冯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顾国达.中国对外贸易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汪五一.中国对外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当前全球经济问题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全球化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全球化的基本观点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全球化的基本观点

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随着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出现而产生的。全球化虽是当今时代的重要历史现象,但没有超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活的时代,并且全球化发展早期的特征和影响已经到了他们的研究视野,并被给予了透彻的分析。经典作家生活在全球化已开始的时代,他们虽然没有使用全球化概念,但是已经自觉地从世界的视角、人类共同利益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他们的研究和判断是全球化研究的重要理论资源。他们使用的方法和视角是全球化研究的基本理论工具。他们的研究和分析对社会主义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可以说:经典作家关于全球化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是我们理解当代全球化问的重要理论资源和方法论指导。

2.中国共产党关于全球化的观点

分析论述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这一变化,明确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现象,帝国主义的特征、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并不因为种种意识形态的影响或作用决定它的存在。在这一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时存在或消亡。但全球化条件下帝国主义的新发现,赋予无产阶级以新任务。

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贸易自由化问题倍受人们关注。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问题,对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总体上对全球经济发展有好处。但同时必须看到: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也会给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以及各国政府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处于“弱者”地位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必须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坚持扩大内需方针的同时,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参与经济全球化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二、全面认识资本主义全球化

资本主义全球化主要可以概括为:资本的全球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以及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全球化三个方面。具体来说,资本的全球化是资本的跨国流动,随着国际经济联系的加强,资本的流动越来越频繁,资本的跨国流动促进了国际经济一体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上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全球主义的属性。全球化使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发展到了全球的范围。新自由主义主张的核心是尽可能地弱化国家的作用,主张市场对经济关系的绝对统治。市场成为永恒的、决定一切的力量,在其驱动下,资本实现经济全球化。

资本主义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好处。从经济角度看,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创造了极大的财富,是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极大的丰富了人类的物质财富,科技进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全球时代,创造财富的资源发生了变化,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资源。

资本主义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诸多弊端。资本主义全球化导致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和贫富悬殊,加大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以及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和对抗情绪。随着国际资本的优势地位的产生,资本开始跨国流动,出现了“跨国资本阶级”。资本主义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下降,绝对收入下降,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此外,经济全球化的同时,环境污染也在全球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将污染重的工业转移至落后国家,表面上将污染转移出去,而人类生存的环境圈其实是没有国界的,面临的环境威胁也是全球化的。

三、如何应对资本主义全球化

今天,我们党“应当汲取《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世界历史理论的源头活水,充分借鉴‘新左翼’的观点和方法,批评和扬弃西方主流派的全球化理论,立足于当今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新趋势,进一步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理论”。

全面认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加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并存,是当今时代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应当采取开放性与自主性辩证统一的方略,借鉴前人、少走弯路的后发优势,采取开放引进、综合创新的后发战略,最终达到以柔克刚、以弱制强、后来居上的战略目标。

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来讲,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制度,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道路是曲折的。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既是不能顺利发展国家的产物;也是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帝国主义阶段的纠偏和制约。而当国际形势发生变化,现代工业体系和产业中,被计划经济的低效和缺乏人本精神所困扰,甚至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改革和放弃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成为必然。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政治上摆脱旧机制的束缚,经济上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够有效地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当前,我们要努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完善各行业的监管体制,维护各方面的稳健运行;扩大对外开放,维护国家安全。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努力做到经济贸易与环境、人口、资源协调发展,下决心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7-114.

当前全球经济问题篇5

[关键词]二十国集团 活动成果 协调机制

成立于1999年的二十国集团(Group20),是国际社会为应对全球性经济矛盾问题,由主要发达国家推动建立的、以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为主体的、以非正式对话为基本手段的国际经济多边协调机制。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意识到,解决国际金融危机问题,需要有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参与。1999年9月,西方七国财政部长与中央银行行长发表声明,同意建立由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组成的二十国集团就改革国际金融问题进行磋商。同年12月16日,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与中央银行行长在德国柏林举行了二十国集团创始会议。会议明确强调:二十国集团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框架内的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新机制,旨在推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

成立之初,二十国集团以非正式部长级会议的形式运行,没有常设秘书处,主席采取轮换制。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每年举行一次。2005年10月,中国作为主席国,举办了第七届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

2008年11月15日,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二十国集团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首届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讨论全球金融与经济问题。从这次峰会开始,二十国集团结束了成立最初几年的松散、非正式国际组织的状况,在协调各国政策、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开始发挥真正的实质性作用。2009年4月1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英国伦敦举行了第二次金融峰会,重点讨论了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问题。

如果说,二十国集团及其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协调机制,成立于世界经济尚未完全走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的“多事之秋”,那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协调与磋商机制,则是受命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严重衰退的“危难之际”。是国际金融危机为核心的诸多全球性经济难题,催生了二十国集团这一包括主要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在内的多边经济协调机制,是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衰退形势,促使着二十国集团峰会这一新的世界经济协调框架的形成与强化。

一、二十国集团活动的积极成果概述

就成员构成而言,二十国集团,既包括八国集团(Group8)的全部成员,也包括“金砖四国”(BRiCs)的全部成员,既包括主要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等成员,也包括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二十国集团与八国集团、“金砖四国”、欧盟相比,自然就更具代表性。就成员在世界经济体系当中的影响和作用而言,二十国集团人口占世界的3/2,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90%以上,对外贸易额占世界的80%。就经济能力而言,二十国集团自然能够发挥出重要的国际经济协调作用。这也是二十国集团活动能够产生积极成果的基础之所在。

首先,作为国际经济多边协调机制,二十国集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的发展。

20世纪以来,在世界经济体系当中,特别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益格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处于支配地位,拥有绝对话语权,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发展中国家则长期处于从属地位,难以通过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维护和增进自身的经济利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全球化经济利益分配方面,各国之间互利共赢的正和博弈效应更加明显。与此同时,随着主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它们在世界经济体系当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其增强自身话语权、改变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呼声越来越高。更多国家参与国际经济秩序方面的对话与协调,参与全球经济运行规则的制定,增进全球经济运行规则方面的相对公平性,确保世界经济运行当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的相对平衡,自然就成为国际经济多边协调机制构建。乃至国际经济秩序建设的基本取向。

当前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继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建立健全国际经济多边协调机制,更是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处理国际金融危机问题、解决世界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各种矛盾问题,尤其需要国际社会,特别是需要世界经济体系当中主要经济体的协调与合作。建立二十国集团多边协调机制,无疑就成了国际社会应对金融危机与经济困境的明智选择:二十国集团具有相对广泛的代表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由此建立起平等磋商与交流的平台;二十国集团成员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集团成员协调各自立场,达成共识,以至采取联合行动,有利于维护世界经济健康运行。

其次,作为旨在破解全球性经济难题的对话与协商机制,二十国集团活动的针对性比较强,有利于增进集团乃至全球经济利益。

无论是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还是领导人峰会,二十国集团每次会议的议题都直指诸多严重的、突出的、迫切需要处理和解决的全球性经济问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健全的国际金融体系是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成立二十国集团的最初目的,就在于围绕国际金融改革问题进行磋商。国际金融改革因此就成为二十国集团会议选择议题的基本切入点:从1999年12月。二十国集团创始会议上强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框架内展开非正式对话、推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到2005年10月,第七届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发表《关于布雷顿森林机构改革的联合声明》、《关于全球发展问题的联合声明》以及《二十国集团2005年改革议程》;从2006年11月。第八届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关注全球经济、能源资源安全、全球人口变化以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部体制改革,到2007年南非会议意识到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呼吁各国采取相应对策;从2008年11月华盛顿首届领导人峰会集中讨论全球金融和经济问题,到2009年4月伦敦第二届领导人峰会提出一系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达成推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一系列协议,二十国集团的历次会议都把各国加强合作、努力推动经济增长、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系作为议题的关键词和着力点。归根到底,二十国集团会议所关注和探讨的中心目标,就在于解决世界经济运行当中的突出矛盾问题,尤其是国际金融体系方面存在的矛盾问题,谋求解决类似矛盾问题,既维护了集团经济利益,也维护了全球经济利益。

再次,作为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平等磋商与交流的平台,二十国集团体现出当前世界经济体系当中主要经济体实力对比的变化,其多边经济协调就更有实际效果。

世界经济体系当中,特别是应对全球性经济矛盾问题方面,

经济体的实力及其影响力之间密切相关,经济体的作为与其国际经济地位之间关联密切。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迅速崛起。进入21世纪,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低迷。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更使发达国家经济“雪上加霜”。如此一来,世界经济体系当中的力量对比逐渐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扩大,在世界经济体系当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发达国家主持金融危机形势下的世界经济危局,已经明显力不从心;国际社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更是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多边协调机制,既说明发达国家接受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当中的实力与影响力上升的现实,也说明发展中国家基于自身实力和影响力的作为,有望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产生更直接的效果。

最后,作为新兴的国际经济多边协调机制,二十国集团具有相对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领国际经济协调乃至全球治理的发展方向。

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推动下的国际经济协调与合作,今后依然是世界经济运行的基调。任何经济的繁荣,都是建立在实体经济繁荣基础之上的。深化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国际经济秩序与推动世界经济的健康运行,都是促进世界经济繁荣的应有之义。真正成功的、有发展前途的国际经济多边协调机制,必须有助于推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真正实现自身实体经济繁荣,进而推动世界实体经济繁荣;必须有利于推动建立平等协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秩序与经济利益分配格局。二十国集团所强调的寻求合作并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和持续增长的宗旨,体现出这样的原则。国际经济协调与合作的精神实质,亦即如此。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主要经济力量对比和民族国家综合实力较量,更加呈现出相互渗透和彼此融合的特征。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及其载体的发展水平与未来趋势方面的差异,使得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面临新的不确定性,世界各种力量的分化与整合表现出复杂而多样的双边多边互动关系。伴随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国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融合、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的透明度更高,国际政治公开化和民主化倾向进一步增强。世界力量分化与整合过程,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博弈、探讨加强全球治理的过程。概括而论,加强全球治理的关键有三个方面:一是客观地分析形势与格局;二是科学地进行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三是把握自身未来发展的方向。二十国集团从世界经济体系主要力量的对比变化出发,分析全球性经济矛盾问题的形势、积极探究解决办法,顺应了形势的发展变化,维护了利益关系的基本平衡,明确了协调机制本身的发展目标与方向。

二、二十国集团活动的局限性分析

尽管二十国集团作为新兴的国际经济多边协调机制已经开始发挥出一系列调节作用,尽管二十国集团成员有经济能力使政策措施产生直接效应,尽管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二十国集团发展的前景广阔,但是,从二十国集团自身的组织框架、运行机制、发展规划等方面看,其活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二十国集团毕竟还是相对松散的、非正式的国际组织,不同于真正意义上的经济一体化集团;二十国集团所提出的建议与主张,大多是原则性的,即便有相对具体的政策措施,也没有确保政策措施得以落实的配套机制;二十国集团目前还没有明确自身作为国际经济多边协调机制的长远发展规划。

首先,就组织框架而言,二十国集团是以非正式的部长级会议为运行形式的国际经济论坛,并非正式的国际组织,会议讨论的议题与发表的声明,难以成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政策原则或行为规范;发展中国家在二十国集团框架内,能够有所作为,但是改变不了现有国际金融框架与世界经济体系为发达国家所主导的根本。

从根本上说,二十国集团国际经济论坛的性质,是由其成立动机与成员的多元化特征决定的。成立二十国集团的初衷,是主要发达国家面对严峻的国际金融危机形势,寻求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与合作,其目的决不是从根本上变革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国际金融框架与世界经济体系,而是尽量发挥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方面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维护发达国家的既得利益。发达国家倡议成立二十国集团,不是变革现有的国际金融体制与国际经济秩序,更不是为了让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事务当中发挥更大作用,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并增进自身的经济利益。二十国集团创始会议强调,该集团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机制。既然被定位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框架内,那么,二十国集团本身,就不大可能成为能够取代现有国际金融框架的协调体制;既然被明确了非正式对话的性质,二十国集团会议讨论的议题与提出的主张,就不具有强制力。为此,借助二十国集团的组织框架。发展中国家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自己在世界经济体系当中的话语权,但还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既有的国际金融框架与世界经济体系。

其次,就运行机制而言,尽管二十国集团能够就当前突出的全球性经济矛盾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对话与磋商,为世界经济体系当中的有影响力的主要经济体表达利益诉求、阐述政策主张提供了相对平等的、宽松的交流平台,但是,运行规范、配套措施的不足,容易导致成员“各说各理”、会议声明“说说而已”。难以产生实际调节效果。

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国际社会要求改革国际金融体制的呼声日高日上。改革不合理的国际金融体制,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但是,基于各自的利益要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对此有不同的认识与主张。二十国集团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发表意见提供了对话的平台,但是,集团并没有为成员提供对话与磋商之后,特别是达成共识之后的相关配套措施。如此一来,成员自然首先要强调各自的立场与利益要求;即便集团会议能够就若干问题达成共识,是否落实有关主张,各成员方也要视自身的利益而定。此外,从利益关系上看,二十国集团内部,既有已经存在多年、在国际经济领域发挥过主导作用的八国集团,也有近年来兴起、在世界经济体系当别强调扩大话语权的“金砖四国”;既有地区经济一体化集团欧盟及其主要成员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也有相互之间存在政治军事同盟关系的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还有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主要成员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既有国际市场上主要能源资源产品的供应者俄罗斯、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和巴西,也有相关产品的主要需求者中国、印度。二十国集团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盘根错节、错综复杂,各成员基于不同利益诉求的观点和主张,很难达成共识、落实有关行动。

最后,就发展方向而言,二十国集团既有可能随着全球性经济矛盾问题的此起彼伏而继续发展,担当更多的使命和任务,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有可能伴随着国际金融与世界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而逐渐淡出。

作为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的应急之策,二十国集团活动的成果与国际金融危机形势密切相关:危机形势严重,有关协调活动的层次与力度相对提高;危机形势缓和,有关对话与磋商对成员乃至国际社会的影响相对降低。毕竟,无论是现有的多边协调机制八国集团,还是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更不必说政治军事同盟者之间的特殊关系、新兴的“金砖四国”对话机制,就对话与磋商、多边协调功能而言,都能发挥比二十国集团直接的、更有效的作用。二十国集团存在的价值,在于促进国际社会共同应对严重的全球性经济矛盾问题,在于成员构成方面相对广泛的代表性,在于活动方面平等协商、互利共赢与利益关系平衡的多边协调,二十国集团的活力与未来也在于此。目前,二十国集团还没有就进一步发挥自身活力、拓展发展空间形成明确的规划,尚未明确如何在二十国集团框架内,形成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及突出全球性经济问题的长效机制;尚未明确如何在扩大集团规模的同时,力求成员代表性与运行有效性的有机统一;尚未形成处理集团内部复杂利益关系的制度化规范。基于这样的形势,二十国集团活动的长远发展状况,尚难定论。

三、二十国集团活动的前景展望

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虽然还不能完全说是“唇齿相依”,但是,“共荣共损”的特性越来越强。加强国际经济多边协调机制建设,是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进各国各地区经济利益的现实选择。发挥好二十国集团的协调作用,处理好全球性经济矛盾问题,协调好国际经济利益关系,对集团成员有利,也对国际社会有利;对于这一新的多边协调机制,国际社会有必要以相对积极的态度,开创其更加广阔的前景。

总体而论,二十国集团活动的发展前景,取决于如何扬长避短,如何在活动当中发挥积极因素、克服局限性。

1、从发挥积极因素的角度分析

(1)二十国集团是为应对全球性经济矛盾问题而出现的,要突出强调其广泛代表性,以顺应国际社会通力合作、共同破解全球性经济难题的要求。

应对全球性经济矛盾问题,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协调与合作。国际社会加强协调与合作,首先需要建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平等交流与协商对话机制。经济利益要求能够相对公开、直接、有效地表达出来,既是主体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首要环节,也是主体参与国际经济多边协调机制的基本立足点。国际社会不同主体的经济利益要求:既可能有共性,也可能有个性;既可能有合理性,也可能有不合理性,但表达出来是关键的第一步。二十国集团的广泛代表性,不仅取决于成员的多元化构成,更取决于相对公开、公正、公平、包容的利益诉求表达平台。坚持相对公开、客观、全面地反应国际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状况,为主体表达经济利益要求。提供公开、直接、有效的表达机制。就成为增强二十国集团广泛代表性、团结广大成员共度时艰的关键。

(2)二十国集团强调平等对话、公开交流原则,坚持非正式部长会议的运行形式,强调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与多极化格局的发展要求的同时,要着力处理好全球化与多极化、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平等协商与共同行动之间的辨证关系。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国家各地区经济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诸多全球性经济矛盾问题,都需要各方参与,从推动世界经济健康运行和增进全局性经济利益的高度上认识和处理。同时,随着多极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球经济利益格局的板块状特征更为突出,以若干主要国家或地区经济体为核心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日益成为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当中,主体经济利益诉求的重要载体。经济全球化趋势与多极化进程之间的矛盾,集中体现于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对立统一之中。此外,基于全局利益更为关注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更为关注当前利益的实际,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矛盾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为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此背景下,二十国集团必须在运行机制建设过程当中,把全球化与多极化、全局与局部、现在与未来、民主与集中等诸多的矛盾关系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做到统筹规划各种矛盾关系,使之辨证统一于集团活动的全过程。

(3)世界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全球性经济难题不可能一下子完全得以解决,因为旧的问题刚解决了,新的问题往往接踵而来;旨在破解全球性经济难题的二十国集团,将会伴随着新的全球性经济难题的不断出现而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要拥有未来,二十国集团就要着眼于长远,提高对全球性经济难题的预见性,增强多边协调机制的长效性。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衰退形势依然处在变化之中:危机并未见底,衰退尚未结束。二十国集团要把握住这样的国际经济形势,在应对未来可能的矛盾问题时赢得更大主动,就必须明确矛盾问题的根源与实质,抓住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脉络。为此,集团在认识和分析有关全球性经济难题的时候,不但要强调增进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且要尊重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注意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国际金融体制改革问题如此,世界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也如此。在分析、处理和解决全球性经济问题等方面表现出预见性和长效性,是二十国集团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要选择。

2、从克服局限性的角度分析

二十国集团必须从增强自身协调功能的原则要求出发,立足于首先解决集团框架内部的主要矛盾,在活动当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切实增强集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创新,推动不利因素向有利因素转化。

二十国集团的局限性集中表现在:框架结构松散、内部与外部利益关系复杂;运行机制方面,各自为政的特征明显;针对有关议题的声明或主张缺乏约束力和有效性;长远规划不明朗,发展前景难以定论。

结合上述形势,二十国集团首先要在增强组织的开放性、加强内部利益关系协调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扩大成员代表的广泛性,发挥内部既有多边协调机制或地区一体化经济集团的积极作用,求同存异,突出经济利益上的交叉点,立足于发挥大智慧、增强大局感、把握大趋势、解决大问题。大的问题解决了,主要矛盾化解了,有助于消除大的、根本的经济利益冲突,有助于成员协调立场与配合行动,有助于协调机制的健康发展。

针对声明或主张缺乏权威性与有效性的问题,二十国集团有必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运行机制。无论领导人峰会通过的宣言,还是财政部长与中央银行行长非正式会议的声明,集团都有必要采取一定的后续配套措施,以维护会议宣言或声明的严肃性和实效性。

从发展规划方面看,二十国集团必须未雨绸缪,切实通过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不断增进组织框架的稳定性与吸引力,在不断的积极作为当中,开拓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任湘怡: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学转向的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2).

当前全球经济问题篇6

[关键宇]经济全球化 国际关系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已经渗透到我们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客观现实。有着它自身的历史进程和特征。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对当代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全球化带来的不仅仅只是我们熟悉的、耳闻目睹的那些全球问题,从更深层次上讲,它使当代国际关系处于急剧的变革和转型之中,对传统的国际关系模式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一 经济全球化定义及其特征

经济全球化这一专门术语,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合作组织的一份报告认为,“全球化”一词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他用全球化一词来形容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这一词已被普遍采用,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对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在国内外发表的难以计数的文章和著作中,表述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尚无标准的定义和结论。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普拉卡什和印第安拿大学的哈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系列导致要素、中间与最终产品以及服务产品市场的经济活动跨越地理界限形成统一整体,并使跨国界价值链在国际循环中地位不断上升的过程。”。我国有学者说:“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由各国市场开放带来的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化。随着全球市场的逐步开放,势必会推动商品(包括服务)、信息、技术及生产要素跨境流动的不断增加,多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从国家内部扩展延伸到全球,形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还有学者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生产社会化或资本再生产的理论来定义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生产和高科技迅猛发展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在当代高科技迅猛发展条件下的新发展。”“生产社会化这一世界的历史发展趋向,在当代……衍出经济全球化潮流。”等等。无论是生产社会化的新发展,或再生产过程在全球的展开,都意味着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自60年代末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的两篇报告――《增长的极限》和《人类处在转折点》问世以来,全球性问题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逐渐成为东西方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兴起,“反全球化运动”也正在全球化。在国内外,有一些“反全球化”的人士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主观的东西,是少数人有意操纵的产物,是“美国的阴谋”,是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设置的陷阱。这种观点是十分荒谬的,因为它抹杀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性。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在现代高新技术条件下的发展,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成熟的一个客观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向。首先,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在当代世界经济中,技术进步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但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单传依靠自身的力量都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技术进步的需求。作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进步的全球化必然导致整个经济的全球化。其次,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的结果。市场化既是所有参与全球化的国家的起点,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证明,在市场经济成为所有参与全球化的国家都接受的体制后,才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市场的力量强迫一国内部经济自然而然地摒弃了强烈的地域和民族色彩,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分工中去,由封闭的国内分工走向开放的国际分工,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的流动。再次,经济全球化是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必然。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指的是国际间物资、服务、技术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在当代世界经济中,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卷入其中,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更无法抵挡。各国政府的推动,法律、规则、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对经济贸易自由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特征:一是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分工日益细密,由过去单一的垂直分工发展为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等多种分工形式并存的新格局。不仅发达国家之间基本上是制造业各部门之间的水平分工,而且发展中国家也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大力发展制造业。二是贸易全球化。贸易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传统,也是当代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纽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界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贸易活动日益频繁,国际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随着贸易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贸易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三是投资全球化。与国际贸易相比,国际投资的发展更为迅猛,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主要纽带。当代国际投资的迅猛发展首先表现在国际直接投资上。除国际直接投资外,国际间投资的发展也很迅猛。四是跨国公司大发展。跨国公司实行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销售、全球化采购和全球化研发,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在当代,跨国公司的数量激增,规模日益扩大。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2002》提供的数据,2001年,跨国公司总数为65000家,国外分支机构数量为851234家,国外分支机构的销售额为1875170亿美元,与1990年相比,分别增长了77.6%、400.7%和238.0%。近年来,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政策制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可以说,世界任何重大经济政策的制定都必须要充分考虑跨国公司的作用,世界任何重大经济政策的实施,离开了跨国公司的积极参与都不可能取得成功。这一切表明,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在广度、深度、速度和制度等方面都有重大新发展和新变化,这不仅是简单的量的变化,而是从量到质的变化。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总趋势的三个组成部分。贸易从产品狡猾关系体现国际经济关系,金融从要素配置角度体现国际经济关系,跨的稳定或者动荡等国际因素对国内政治的反作用上,这是一种超越民族国家之上的国际力量,往往是单个国家所无法阻挡或对付得了的。

这是两个互相作用的过程,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超越民族国家经济之上的全球经济的发展,各种用以协调乃至管制各国内部经济政治政策的超国际组织的涌现,跨国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依存关系的加深,使得民族国家愈来愈被包容在一个全球化的网络之中,今天,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脱离全球范围之外,也没有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不受到全球因素的影响。美国经济的增长可能因为亚洲国家的经济危机而放慢,巴西的债务问题可能因为美国联储利率的变动而趋于恶化,日本国内的政局兴许因为中东的一

场战争而发生动荡,而印度新的工业发展政策在过去完全是国内的问题,现在则可能因为会威胁到邻国的环境状况而遭到这些国家的抗议。凡此种种,无不说明国家内部的问题愈来愈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和压力,带有很强的外部痕迹。这从客观上迫使我们必须在观念上纠正对国际关系和国内政治的一些传统看法,既要看到国际问题的国内因素,但更要注意国内问题的国际因素。

(四)南北关系的相互依存和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流下,发达国家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是给国际关系注入更强的和平因素,还是导致国际关系可能的更剧烈的冲突呢?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是加重了还是转化了呢?这些问题都是关系到国际社会能否持续、公正、和谐发展的关键。

战后以来,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经济技术特别是资本和金融领域的相互依存关系;二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相应加强。发达国家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还体现在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加强和发展。

除发达国家间日益增长的相互依存外,我们也应看到,当今发达与不发达国家之间同样处于一种互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互依存已不只是产品市场上的互补交换关系,而是在生产要素与生产过程中的深层次的相互联系。不过这种相互依存的意义既不同于殖民主义时期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相互依存,也不同于发达国家问的依存关系。发展中国家往往处于一利依附发达国家的地位,这是全球化进程中南北关系的典型现象。

当前全球经济问题篇7

[关键词]世界经济论坛;“夏季达沃斯”论坛;经济全球化

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于1月17日至20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是“领导力:应势而为、勇于担当”。应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的多次诚邀,中国国家主席出席本届年会,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席论坛年会,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论坛聚焦全球治理体制、增进身份认同、振兴全球经济、改革市场资本主义以及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中国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引起热烈反响。

一、世界经济论坛的源起与发展

世界经济论坛是以研究和探讨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为宗旨的非官方国际性机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其前身是1971年由现任论坛主席、日内瓦大学教授克劳斯•施瓦布创建的“欧洲管理论坛”。因论坛冬季年会都在瑞士小镇达沃斯举行,故世界经济论坛也被称为“达沃斯论坛”。1970年,时任日内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的施瓦布看到了法国政治家兼记者让•雅克•塞尔旺•施赖贝尔撰写的《美国的挑战》一书。该书指出,欧洲经济之所以落后于美国,主要原因并非技术和资源差距,而是在企业管理方面远远落后于美国。这使胸怀欧洲复兴梦想的施瓦布深有感触。他说,“我想为欧洲商业领袖构建一个平台,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企业管理”。[1]施瓦布设想以“欧洲管理论坛”作为欧洲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之间一种对话的新形式。他的计划得到欧洲委员会的支持,第一届欧洲管理论坛讨论会于1971年1月在瑞士东部的滑雪胜地达沃斯举行,故欧洲管理论坛亦被称为达沃斯论坛。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和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及由此引发的欧佩克对西方工业国家的石油抵制,促使论坛逐渐发生重要变化:一是把关注的焦点从企业管理方面扩大到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并从1974年开始邀请政治领导人参加年会。二是把关注的目光从欧洲扩展到全球。为改善西欧和中东的紧张关系,论坛举办了欧洲—阿拉伯国家讨论会,取得成功经验后,又举办了欧洲—拉丁美洲讨论会,以加强同拉美地区的合作。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变,是从1979年开始发表《世界竞争力报告》(后更名为《全球竞争力报告》)。这标志着论坛由一个以组织会议为主的机构转变为充分利用其能力创造知识的机构。如今,论坛年度研究成果的范围已扩大到多个地区和领域,包括行业竞争力报告和区域竞争力报告、年度杂志,如《欧洲的竞争力和变革报告》《阿拉伯世界竞争力报告》以及《全球信息技术报告》等。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论坛将其活动扩展到其他领域。1982年,论坛举行首次世界经济领导人非正式会晤,邀请一些国家的内阁成员和世界银行(wB)、国际货币基金(imF)、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等多边经济组织的领导人。他们除了参加论坛会议外,还与各大公司、银行的负责人举行非正式会晤。从此,论坛提供了一个政治和经济领导人进行非正式沟通的新渠道。通过这种渠道,他们增进彼此了解,交流思想和解决需共同应对的问题。由于论坛活动范围及其议题的日益全球性,1987年,欧洲管理论坛正式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除企业界外,世界经济论坛还与世界各国的政界、学界、媒体高层建立了广泛的关系网络,成为全球政界、企业界人士以及民间和社会团体领导人研讨世界经济问题和进行商务谈判的最重要场所之一。其所探讨的议题早已突破了纯经济领域,许多双边和地区性问题以及世界上发生的重大政治、军事、安全和社会事件等热点或趋势性问题,也成为论坛讨论的内容,论坛在缓和地区矛盾、解决国际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1988年1月的论坛年会上,希腊总理和土耳其总理举行了第一次实质性会谈,随后签署了《达沃斯宣言》,使两国紧张的关系得到了缓和。在1989年1月的年会上,朝鲜和韩国政府官员在达沃斯举行了首次部长级会谈。在1994年的年会上,以色列外长佩雷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签署了加沙—杰里科协议草案。如今,世界经济论坛的会员来自全球1100多家大型跨国公司,论坛拥有全球500强中的绝大部分企业,对全球未来经济发展及其舆论引导具有重要影响,故被誉为“经济联合国”和“世界经济风向标”。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历届论坛年会先后围绕变化中的力量、构建危机后的世界、新形势下的共同准则、大转型:塑造新模式、为持久发展注入活力、重塑世界格局对政治及商业和社会的影响、全球新局势、掌控第四次工业革命等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对于重振国际社会信心,促进世界经济的复苏发挥了作用。

二、世界经济论坛与中国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令施瓦布敏锐地感觉到这必将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影响,他决定邀请中国政府派代表参加1979年的世界经济年会。为此,中国成立了中国企业联合会与论坛进行联系。1979年年初,中国代表团首次“亮相”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这使得论坛成为第一个有中国参加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当年4月,施瓦布率团回访中国。此后的30多年间,中国一直与世界经济论坛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1981年至2006年,世界经济论坛与中国企业联合会每年都联合在华举办“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国际研讨会”(1996年起更名为“中国企业高峰会”),直到200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举办,方停止活动。1992年1月,在施瓦布邀请下,中国总理首次出席世界经济论坛会议。也正是在这一年,该论坛举办了中国经济问题专题讨论会,来自数十个国家的70多名企业家、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就中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和对外开放等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稳步推进,特别是中国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中发挥的作用,中国话题开始在达沃斯升温,成为世界经济论坛热议的焦点。2005年,在发达国家经济体表现不尽如人意之时,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发展、尤其是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颇为引人注目。当年论坛年会第一场讨论会的主题便是中国,会议期间与中国有关的研讨会达六七场之多。2006年的论坛年会更是专门组织了题为“中国的崛起”研讨会,“中国”日渐成为论坛最热的话题。世界经济论坛的中国热,令施瓦布萌生了在中国设立“夏季达沃斯”论坛的想法并很快付诸行动。2006年,世界经济论坛在北京设立办事处,这也是该论坛在瑞士境外设立的首家代表机构。2007年9月,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召开,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名政要、企业领袖和专家学者围绕“变化中的力量平衡”这一主题,就新形势的全球商业环境、中国的经济发展、企业如何走向全球、竞争中的新问题、新领军者的基因等方面的议题进行了探讨。此后,“夏季达沃斯”论坛每年9月在中国大连和天津交替举办,中国领导人先后多次出席年会并发表讲话。与会嘉宾相继围绕重振经济、推动可持续增长、推动创新创造价值、关注增长质量掌控经济格局以及第四次工业革命等主题,共同探讨在科技创新背景下,影响中国和世界经济增长的新生问题和紧要议题,并就如何通过科学技术提升竞争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变革,实现世界经济复苏,制定有效的全球、行业和地区解决方案等进行了充分讨论和深入交流。“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定期举办,不仅为全球成长型公司创造了一个与成熟企业共同讨论、分享经验的平台,而且为世界经济论坛注入了鲜明的“中国元素”,使国际社会有更多机会、更近距离地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更加客观地认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为中国企业打开了一扇走向世界的窗口。一批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成长型公司会员的中国企业,籍此学习到世界著名企业先进的商业理念、管理模式、信息网络,逐步成长并走向全球。

三、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的

中国智慧与贡献近年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导致世界范围内保守主义和孤立主义倾向抬头,欧洲联合失去了以往的吸引力。希腊和意大利在解决债务危机过程中,屡屡以退出欧盟相威胁。2016年6月,英国举行全民公投,决定脱离欧盟。11月,主张“美国至上”的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美国贸易政策走向扑朔迷离。12月,意大利修宪公投失败,时任总理伦齐宣布下台,“疑欧派”占据上风。以排外和退出欧元区为主要政策主张的法国极右政党国民阵线支持率上升,欧洲民粹主义蔓延。当前,全球贸易和投资持续疲软,金融市场波动不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仅为3.4%,[2]经合组织的最新预测值为3.2%,全球经济仍将低位运行,成为共识。世界贸易组织最新贸易展望报告中将2017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下调到1.8%~3.1%之间,这是世贸组织首次提出区间预测,意味着2017年全球贸易仍将难以回暖,不确定因素增大。[3]加之恐怖主义、难民问题、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国际形势变数增大,乱象增多,国际社会对全球化走向和未来前景感到迷茫。凡此种种,也折射出全球领导者提高责任担当意识的必要性。在如此背景下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之所以将“领导力:应势而为、勇于担当”确定为主题,旨在号召全球领导者重新审视支持全球合作的一系列现有国际体系,并对这些体系加以重塑,以适应当今更复杂的多极世界,推动更包容和平等的经济增长。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成效显著。中国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十字路口,国际社会把加强全球治理能力,早日走出困境的期盼目光转向了中国。主席在演讲中既深刻诠释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必然性,又不回避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结构性难题,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和主张。他强调,到世界市场的大海中经风雨、见世面,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才是正确的战略抉择。经济全球化既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又是一把“双刃剑”,面对存在的不足,应积极引导其走向。各国要主动作为、适度管理,更多发挥经济全球化正面效应;要顺应大势、结合国情,正确选择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路径和节奏;要讲求效率、注重公平,共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4]主席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的阐述,深化了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规律的思考,厘清了人们对经济全球化效应的认识,坚定了各国对经济全球化前景的信心,有力引领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主席从根源上为世界经济“号脉”,明确指出当前全球经济领域三大突出矛盾是增长动能不足、经济治理滞后、发展失衡,并对症下药地贡献出中国的“良方”:打造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4]他重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倡导全球自由贸易和互联互通,推动创新发展理念、政策手段、增长方式,呼吁赋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更多代表性和发言权,坚持多边主义,促进社会公平。针对外界对中国经济增速下降、部分领域隐藏风险的担忧和对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疑虑,主席在演讲中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经过38年改革开放,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将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引下,着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激发增长动力和市场活力,积极营造宽松有序的投资环境,大力建设共同繁荣的对外合作格局。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的商品、吸收6000亿美元的外来投资,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75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达到7亿人次。这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契机,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4]主席还深入总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重要进展和积极成效,指出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正在不断迅速扩大。主席的精彩演讲,不仅直面外界对中国前景的疑虑,为世界了解中国发展理念、认识中国发展模式提供了全面视角,而且展现出中国的大国风范和责任担当,拉近了中国同世界的距离,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施瓦布表示,在当今世界充满复杂因素和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主席这次到访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并发表演讲具有特别重大的历史意义。值得提及的是,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当天的达沃斯,论坛与中国签署了《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谅解备忘录》,双方同意未来围绕全球经济治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绿色低碳发展、技术创新与应对第四次科技革命等战略合作重点展开交流,标志着论坛与中国的合作步入更加广泛深入的新阶段。历史证明,世界经济论坛是中国从改革开放一步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见证者,中国则以改革开放与发展的丰富实践经验、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并以实际行动证明“中国发展是世界的机遇”。如同施瓦布所说:“主席的演讲表明,中国将继续作为增长的关键力量在世界经济中发挥引领作用,并致力于推进战略性的改革进程;展示了中国将继续推进全球治理改革,致力于推进全球化。主席的演讲向世界传递了重要信息,注入了正能量,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令人鼓舞的信心。”[5]

参考文献:

[1]党建军.克劳斯•施瓦布更想是艺术家[n].广州日报,2007-10-07.

[2]imF.2017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eB/oL].,2017-01-13/2017-01-30.

[4].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18(3).

当前全球经济问题篇8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充满争议的问题。对经济全球化,学生有切身的体会,但是学生们对经济全球化问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如何让学生们有思考力和批判力,打破教材的单一叙事,用史实说话,构建对经济全球化的全面,立体化的认识,是本教学设计需要达成的目标。

基于以上的认识和理解,本设计力求把教材对教材单向度的叙事进行重构,通过多视角的史料提供,让学生形成对历史多重角度的认识,从而从单一化的描述中走出来,认识历史事件及对其评价的多元化、多样行、多维度。

[教学目标设计]

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通过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让学生感受经济全球化,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认识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加深对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的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课堂导入]

教师:同学好!大家请坐!今天来了好多老师,为了调节气氛,咱们来做一个听音乐,猜品牌的游戏。幻灯片上一共六个小题所涉及的品牌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品牌。大家敢不敢挑战一下?

学生:敢!

请听题!(展示ppt1)

题一:诺基亚内置铃声

老师:哪个国家的产品?学生:芬兰!

题二:苹果手机内置铃声

老师:哪个国家的产品?学生:美国!

题三:海飞丝广告背景音乐

老师:哪个国家的产品?学生:美国!

老师:大家表现都非常好!那么上面的游戏中反映了当今世界什么经济现象?

学生:经济全球化!

老师:好!今天咱们就一同探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

[设计思路]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入手,采用比赛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营造热烈的气氛,简介迅速的转入本课的学习。

[课堂教学]

一、复述课文

教师:首先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复述课文,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设计思路]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落实

二、自查自纠

老师:接下来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检查学案的完成情况,讨论学案中的疑惑和预习中遇到的不懂的地方,小组长注意记录本组共性的问题。

(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长将共性的问题写在后面的黑板上,供下一环节讨论使用)

[设计思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课改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协调的技能,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发现共性问题,为下一环节的开展提供条件。

三、群策群力

老师:好了同学们咱们接下来一同讨论一下后面黑板上的共性问题,大家可以结合学案后面的案例进行分析

问题一:为什么会出现反全球化运动?

学生: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案例中提到的贫富差距加大、环境破坏、文化价值观的冲突等,因而出现了反全球化运动。

老师:非常好!但老师有一个疑惑:是不是反全球化运动只出现在发展中国家?

学生:不是!发达国家中也有反全球化运动!

老师:为什么发达国家中也有反全球化运动?请结合后面的案例来分析。

附:案例十四:2004年9月17日,西班牙东部小城埃尔切的中国鞋城,约400名不明身份的西班牙人聚集街头,烧毁了一辆载有温州鞋集装箱的卡车和一个温州鞋商的仓库,造成约800万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这是西班牙有史以来第一起严重侵犯华商权益的暴力事件,世界为之震惊。“我去年在西班牙考察,当时就发现温州鞋在那边势头很好,已经占领80%以上的市场了,根据以往的经验,我预感迟早要出事。”65岁的温州老鞋商林达夫早有先见

案例十五:2011年7月22日下午3点30分左右(北京时间21时20分),挪威首都奥斯陆市中心遭炸弹袭击,造成包括首相办公室在内的多座政府大楼严重受损。此后不久,一名伪装成警察向奥斯陆一青年营地内的集会者肆意开枪射击。截止到23日,两次袭击事件中的死亡人数已上升到至少91人。奥斯陆星期五造成93人死亡的爆炸和枪击案再次引起人们对右翼极端势力的关注――不仅在挪威,而且是在整个欧洲――反对穆斯林移民、反对全球化、反对欧盟势力及多元文化的力量正在成为一种潜在的政治势力,并在某些情况下引发暴力。

学生: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也同样面临一些危机,比如失业问题、文化价值观冲突等问题,因而也出现了反全球化问题。

老师点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遇到很多问题,同样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都是一把双刃剑。

问题二:“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有何区别?他们与经济全球化有何联系?

附:案例六:十年间,中国真正成了世界工厂。而当大量商品涌入他国时,也引来了贸易保护的争议,所以就有了温州鞋在西班牙遭焚烧等极端事件的出现。事实上,中国制造也是世界分享利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代工的中国工人获利微乎其微。以苹果手机为例,每卖出一台iphone,苹果公司独占58.5%的利润,中国工人获得的利润只有1.8%。

案例七:海尔率“中国创造”领跑未来:据悉,从欧睿国际(euromonitor)最新的全球家电市场调查结果显示,海尔同时拥有“全球大型家用电器第一品牌、全球冰箱第一品牌、全球冰箱第一制造商、全球洗衣机第一品牌、全球酒柜第一品牌与第一制造商、全球冷柜第一品牌与第一制造商”共8项殊荣,充分显示了海尔的强大竞争力。海尔洗衣机蝉联全球第一,是其销量、技术、规模、品质和品牌等多方面的综合竞争力的体现。海尔洗衣机代表了一类以品质为全球用户缔造价值的成功典范,宛如一张中国家电的“品质名片”,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全球化品牌的良好全球视野,同时,也给整个中国全球化品牌的发展带来了启示。

学生:“中国制造”对于中国来说,获利少,消耗大。比如在苹果手机的生产。“中国创造”有利于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比如:海尔集团正是靠技术创新,在国际贸易中站稳脚跟。

老师点评:“中国制造”意味着中国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耗能高,收益低。“中国制造”意味着中国拥有了知识产权,掌握了核心技术,在全球化中处于有利位置。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问题三: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什么角色?

附:案例二:据联合国贸发组织《世界投资报告2011》显示,2010年,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带来约16万亿美元的增值,约占全球GDp的四分之一。跨国公司外国子公司的产值约占全球GDp的10%以上和世界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

老师点评: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载体,是经济全球化的助推器。

问题四:全球化和多样化有何区别和联系?

附:案例八:目前,外资并购已经渗透到了中国市场的各个行业,民族品牌正在逐渐消失。在饮料市场,包括天府可乐在内的名牌中有七家被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收购,之后无一例外地在市场上消失;在化妆品市场,国外品牌已占据75%的市场份额;在啤酒行业,年产5万吨以上的60家企业中有72%被合资;在洗涤用品市场,4大年产超8万吨的洗衣粉厂被外商“吃掉”3个;在感光行业,除乐凯一家外,其余的全部被国外“吞并”,等等。

案例九:中新网3月5日电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今(5)日开幕。对中国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外媒纷纷予以集中报道。其首要关注点为中国将2012年经济增长目标下调到7.5%,这是八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目标首次降至8%以下。表示:“应该承认,由于欧债危机、外部市场萎缩,中国经济有下行的压力。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调低速度主要是为了结构调整。”案例十:万圣节、感恩节刚过,圣诞节又将来临。这时候的大学校园总是热闹非凡,随处可见一群群的学生们为西洋节日的到来而兴奋不已。显然,本不属于我们的节日已经广泛为大学生们所接受并操办得有声有色。与此相反,我们某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却得不到如此待遇。――一位在校大学生面对洋节盛行在微博中的感概。

老师点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没有多样化就没有全球化。我们在推进全球化的同时,也必须承认多样化。全球化和多样化的协调统一,是时展的方向。

问题五:既然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利有弊,那么我们是应该加入还是抵制?

附:案例四:根据Globaltradeatlas(Gta)数据库的资料,中国GDp对进出口贸易的依存度在入世以后的2003年即高达51.8%,以后逐年上升,最高的是全球金融危机前夕的2006年,高达64.9%。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GDp对贸易的依存度虽有所下降。2010年,全球经济略有复苏,中国GDp对进出口贸易的依存度迅速从2009年的44.2%上升到50.5%。以上分析说明,中国已经济深深地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之中,已呈现不可逆转的趋势。

案例五:中国从入世之初的世界第九大经济体快速成长为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世界第二大贸易国。GDp从2001年的11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10年的近40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超过10%。而世行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超过1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打到25%,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第一引擎

老师点评:近代史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现实告诉我们:全球化已不可逆转,中国已卷入经济全球化中。

……

[设计思路]本环节是本课的核心环节,学生结合案例回答共性问题,一方面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素养,另一方面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中疑惑的知识展现在大家面前。老师的点评力求简明扼要,矫正学生认识上的误区,扩展学生思路,让学生对全球化有一个全面立体的认识,体会全球化的复杂性,从而培养多角度,多维度看问题的思维习惯。

四、随堂练习

老师:好!接下来大家打开学案上的随堂练习,请大家迅速完成。

五、总结:

当前全球经济问题篇9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任何一种理论的建立和完善都离不开一定的方法。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全球化的论坛上,之所以观点林立、论争四起,除了研究者本身的立场、观点外,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研究者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因此,科学的经济全球化理论有赖于科学方法论的确立。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方法,对于当前以科学的态度探讨经济全球化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创立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系列科学方法,严密地构思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结构。构成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方法和结构问题上重大突破的内在势能,就是《导言》所创立的总体方法论。总体方法论是马克思留下的极其宝贵的理论遗产。笔者就这一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经济全球化研究中留给我们的重要启迪进行分析。

一、马克思的总体方法论

马克思总体方法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研究的对象和对象的研究中把握总体的生成和再现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立是总体方法论形成的必要前提,而总体方法论的形成及运用,则进一步完善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而为科学地理解这一对象的内在结构及其在理论体系上的再现奠定了坚定的基础。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把政治经济学的主题看作是“富国裕民”,大卫·李嘉图看作是对“分配规律”的研究,西斯蒙第看作是“人们的物质福利问题”,他们都没有科学地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是由他们所处的阶级地位的局限性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他们没有建立科学的方法论造成的。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时,就从社会的和历史的整体关系上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独特地位。他已敏锐地觉察到:对社会整体结构关系的把握,是确立政治经济学对象的必要前提。以此而论,马克思就已超越了他之前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的成就。

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在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马克思形成了以“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力的运动形成)——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理论、观念”为主要序列的社会结构理论,形成了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现实和历史过程相统一的整体观念。在这一基础上,马克思选取生产关系这一特定层次,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社会关系、理论、观念的相互联系上,确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在《导言》开始部分,马克思就提出了“生产是总体”的命题。这个命题包括四方面内容:(1)作为总体的生产,尽管都有其一般规定性,但有意义的是生产的特殊的社会性,是为了不至于因为有了统一性而忘记本质的差别性。(2)作为思维的客体,生产总体是既定的,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时代的生产总体。(3)生产总体不仅具有特殊社会性和既定的历史性,而且还有“科学的叙述对现实运动的关系”问题,即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再现关系问题。(4)在生产总体内的各构成要素之间,既不是彼此分裂的,也不是相互并存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有序的结构关系。

在“生产是总体”命题的基础上,马克思在《导言》“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一节中,进一步把总体分解为具体总体和思想总体,科学地阐明了具体总体和思想总体的序列关系。他认为,在“现实的人”的面前,作为总体的生产,一开始只是“一个浑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是一种“实在和具体”,是一种“具体总体”。这里的“具体总体”只有经过思维加工,并且在思维中使之作为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时,才成为“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这一“总体”不再是作为客体的总体,而是作为主体的总体,即作为再现在人的思维中的“思想总体”。因此,思想总体起始于具体总体,另一方面,思想总体又再现具体总体。

从总体生成和再现的全部过程来看,马克思对总体方法论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基本要点:(1)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具体总体,是社会关系整体这一大系统中的最深层的结构。(2)思想总体对具体总体的再现是一个过程,过程决不是具体本身的产生过程,因为具体总体作为社会经济运动客体,是独立于思想总体而存在的,是用思维来掌握具体并把它当作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3)构成思想总体的基本要素是经济范畴。其基本特征是:范畴所反映的“主体”及范畴本身的既定性;范畴对“主体”反映的局部性和单面性;在总体内,范畴的先后次序的排列,并不取决于它们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先后次序,而是由它们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的相互关系决定的,即取决于它们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中的地位。

(二)总体结构中范畴的二重性和完备性

构成思想总体结构的基本要素是范畴。其具有自然规定性和社会规定性的二重性,或者一般规定性和特殊规定性的显著特点。在《货币》章中,马克思提出商品“二重存在”的问题。(1)商品所具有的二重存在形式:作为产品的自然属性和作为交换价值的社会属性。(2)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总体中的商品范畴,它的社会属性——交换价值——也具有二重的存在形式:作为具有一定的交换价值的商品和作为“象征性”交换价值存在的货币。在《资本》和《价值》章中,马克思结合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对总体结构中范畴的二重性的基本性质作了补充论述:第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财富生产的特殊社会形式”。劳动及其物质对象尽管都包含着社会规定性的范畴,它们之所以成为总体内的要素,并不在于它们具有“一切生产时代”都有的一般的社会规定性,而在于具有适合既定的总体所具有的特殊的社会性。第二,一般地说,总体结构中范畴的自然属性,只起着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的作用,范畴的自然属性本身并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清晰地阐明了范畴中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转化的特殊规定。因此,笼统地认定,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完全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并不符合马克思对总体结构的理解。

构成思想总体要素的范畴,不仅具有二重性,而且还具有完备性。作为总体要素的范畴,并不是历史上正在形成的范畴,而是“历史上最发达的和最复杂的生产组织”中的最成熟、最完备的范畴。“最现代的社会”意义上的范畴,并不断开历史的链环,相反,它要极力映现出范畴在历史上的发展轨迹。这是因为:(1),完备的范畴中留下的历史的印迹,对探索过去社会中范畴发展的过程具有最重要的意义。(2)完备范畴自身的完善过程,也就是范畴在历史上的形成过程。在既定的总体结构中,范畴的完备性就是范畴内在规定的纯粹性和一般性。总体结构中,各种现实关系同它们范畴的规定都被看作是相一致的,或者说,范畴所概括的只是各种现实关系的一般性质和纯粹形态。

(三)总体结构中范畴转换的有序性、关联性及开放性

构成总体结构的要素是范畴,而范畴间确定的联系受制于总体又决定了总体结构的性质。首先表现为范畴转换的有序性。马克思对有序性问题做了以下三方面的论析:(1)在总体结构中,范畴的次序并不以它们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先后次序为根据,而是完全取决于它们在既定总体内部结构中的地位。(2)在一定限度内,范畴转换的有序性与现实历史过程中范畴形成的次序具有同一性。(3)总体结构中范畴转换的有序性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表现为规定性不同的范畴之间的层次转换关系;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同一层次间规定性不同的范畴之间的转换关系。

总体结构中范畴运动的关联性指的是范畴运动中同时性和历时性的统一。马克思对资本积累和资本原始积累这两个范畴转换关系的理解,集中反映了范畴运动关系性的基本性质。在总体结构中,资本原始积累范畴和资本积累范畴之间的转换,必然呈现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积累之间的历时性。第二,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积累之间的同时性。通过对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积累范畴历时性关系的考察,一方面深化了对总体各范畴运动连续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深化了对总体自身的运动趋势的认识。不难看出,马克思对总体结构中范畴运动关联性的论述,不仅深刻地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历史性和社会性,也为我们理解总体方法中历史和逻辑之间的统一性关系开辟了广阔的思路。

总体结构的开放性突出地表现在马克思从整体意义上对政治经济学体系的重构与反思上,即马克思从提出《政治经济学批判》“五篇计划”,到提出“六则计划”,最后到提出《资本论》四卷结构的变化上。批判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结构变化问题的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方法论上的确定性,并不能取消马克思政治经济结构上的可变性。“五篇计划”和“六册计划”,只是马克思构思的政治经济学著作的外在结构,只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上经济范畴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结构,只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上经济范畴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内在结构的理解,并不是一次完成的。思想总体是在对具体总体的反复的探讨中发展和成熟起来的。因此,随着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内在结构理解的深化,必然引起外在结构形式的局部变化。总的来看,马克思最后形成的《资本论》体系尽管没有舍弃“六册计划”,但它也不单纯是原先“六册计划”中的第一册《资本》的一部分,而是做了许多修改的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从来不认为自己既定的理论体系是一个终极的、封闭的结构。相反,随着对既定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研究的深入,马克思也不断完善和发展反映这一结构的理论体系和理论范畴。通过对具体的反复研究,通过对具体总体发展中呈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反复研究,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结构也不断做出修正,以使思想总体更准确地再现具体总体。这正是马克思总体结构开放性的实质所在。

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始时间,有的学者上溯得较早,认为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写作《共产党宣言》时,已经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同时也认为,《共产党宣言》已经对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和特征作了基本的论述。笔者认为,这一说法并不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事实。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确实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1]但是,这些并不构成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征象。实际上,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是以两个基本事实为前提的:一是跨国公司规模和力量的迅速膨胀并成为连接各国、各地区经济交往的纽带;二是国际垄断资本的形成及其势力的扩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可从17世纪40年代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起点,至今已经走过360年的历史进程。这360年,大体可以120年为一时段分作三个阶段,即从1640年到1760年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确立阶段;从1760年到1880年为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从1880年至今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撇开前两个阶段不说,从1880年开始的最近120年,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演进和调整是以垄断为主线的。其中前60年为私人垄断,接着40年为国家垄断,最近20年为国际垄断。正是由于在120年间,私人垄断发展到国家垄断,再发展到国际垄断,才使经济全球化具有现实可能性。如果说,跨国公司的迅速膨胀是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微观基础,那么国际垄断资本的形成就是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宏观条件。所以,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既不可能脱离跨国公司发展的基本事实,也不可能脱离垄断资本国际化的基本事实。这两个基本事实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逐步形成的,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最近20年来世界经济关系发展的现实。

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已经成为经济理论界的热点问题,其“热”的程度甚至超出经济学界。许多研究者从五个方面来概括“全球化”的内涵,即把经济全球化视作对生产、贸易、投资、金融和信息等五个方面全球化的概括。这是有其合理性的。第一,这是从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角度来理解问题的,所涉及的生产、贸易、投资、金融和信息等资源、要素或条件,都同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直接相关。第二,这是从市场经济作用和范围的扩大角度来理解问题的。经济全球化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大大突破了资源配置的界限,使资源配置由一国范围扩展到国际范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积极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就是期望本国资源或要素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最优配置;经济全球化也确实为各国资源或要素配置的最优化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不容否认,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结果,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演进的结果,是人类文明在经济形式方面进步的重要表现。对经济全球化只作以上这些理解,显然是有局限性的。因为这些理解主要还只停留在生产力层面和资源配置层面的分析上。既然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国际经济现象,我们就不能只作生产力和经济体制层面的分析,应该提出新的任务,要研究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内部发展所蕴涵的国际生产关系的实质,要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经济关系或国际生产关系性质。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经济全球化,要着力于国际经济关系新变化中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伊沃勒斯坦(immanuelwallerstein)就提出了“世界体系论”。我们未必赞成“世界体系论”的所有观点,但“世界体系论”毕竟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即如何从国际经济关系的整体上来理解世界经济体系的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就是最近30年来逐渐演变而成的经济全球化(20世纪70年代初,还没有经济全球化的说法)。沃勒斯坦提出的“中心一半—”的“世界体系”学说,既从整体上描述了世界经济的体系性,强调了世界经济运行上的统一性,又分解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各个层面,研究了“中心”、“半”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阐述了三者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对立的格局及其性质。沃勒斯坦的观点,对理解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现实是有重要启示的。

在对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经济关系本质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三个并行但却相悖的事实:第一,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效率在不断增长,但这种效率增长产生的“红利”却在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着不公正、不合理、不公平的分配,效率与公平背道而驰。第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并没有越来越走向“趋同”,而是越来越走向“两极分化”。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在全球范围的两极分化是并行的并且是严重对立的。第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们往往强调全球经济的所谓“一体化”、经济利益的所谓“共同性”,但在现实中,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世界经济格局的急剧变化更加突出了国家的安全问题。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如何维护国家、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问题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在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同时,突出维护国家、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对这三个并行但却相悖事实的深刻理解,必然进入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层面。

三、马克思的总体方法对经济全球化研究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总体方法为我们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经济关系提供了重要指导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总体分析方法分析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就是要从总体上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要透过经济全球化的现象看到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1.对经济全球化概念的把握,一是必须从总体上而不是从某一方面进行整体的理解,二是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范畴出发对其给予较为准确的阐述。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不断地进行着物质生产的全球化过程和一定生产关系的全球化过程。既是指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在全球化范围内相互融合的历史过程,也是指各个不同类型的国家、各种不同类型的生产方式在全球经济中的现实体现。从生产力方面来看,经济全球化指的是在货物、资本、生产、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加速发展的条件下,全球市场经济进一步形成,国家和其他政治经济力量出现整合和重组,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高度融合,并通过不断增长的各类商品和劳务的广泛输送,通过国际资金的流动,通过技术更快更广泛的传播,形成相互依赖关系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考察,经济全球化是由于资本的扩张本性和增值需要而使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全球性的经济关系的过程。由于资本的本质是追逐最大化利润,因而资本的扩张必然带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经济全球化在—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产生,并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性质。社会属性体现经济全球化下人与人、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经济全球化的二重属性,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能量和利益的同时,也给国际生产关系带来了新的变化,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超越与国家的矛盾和对立以新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世界经济中新的大量不平衡、不平等和不稳定现象正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发展起来的。

2.确立经济全球化研究的视角。当前国内理论界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大多是从生产力层面的角度,集中于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的基本资源和要素配置的变化上。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要重视生产力层面的研究,因为经济全球化既是世界生产力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必然会促进全球范围内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和产业结构的最优调整。但是,作为对一种国际经济现象的分析,经济全球化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生产力层面的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上,而必须研究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研究经济全球化中体现的国际经济关系或国际生产关系。因为如果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研究中把生产关系从经济全球化的整体研究中分离出来,就不能从物质生产中剥离出生产的特殊社会形式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就不能真正理解一定的经济全球化的所体现的经济关系本质,就不可能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更谈不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

当然,这绝不是说,研究经济全球化时只是抽象地、孤立地研究国际生产关系,而是要联系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层次上的上层建筑来研究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生产关系,并且把这种研究放在特定的地位,因为正是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相互依存度的提高,才使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全面的、自由的流动,世界各国经济更紧密地联结为一个全球经济的各种资源流动方式,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与整个世界经济的变动相互影响、互相制约,从而使经济全球化得以产生和发展。然而,由于资本主义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或者说,正是由于资本主义向全球的扩张,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经济关系才有利于垄断资本对垄断利润的追求和发达国家经济利益的获得。因此,研究经济全球化必须联系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来研究国际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总之,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必须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从社会的和历史的整体关系上理解国际生产关系研究在经济全球化研究中的特殊地位。一方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必须把国际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从根本上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基本特征、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还必须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社会关系、理论、观念的相互联系上确立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生产关系的研究,把对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放在“世界生产力发展——国际生产关系(国际经济基础)国际上层建筑”为主要序列的社会结构当中,形成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社会和世界经济发展中现实和历史相统一的整体观念。

3.运用总体方法研究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生产关系,主要是运用马克思提出的“生产是总体”的命题和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的构成总体方法论的两个基本用语:具体总体和思想总体来研究国际生产关系。

(1)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既要研究其一般规定性,即研究“一切生产阶段所共有的被思维当作一般规定而确定下来的规定”;但更有意义的是其特殊的社会规定性,即在研究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力层面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经济中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出现的新的大量不平衡、不平等和不稳定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2)对国际经济关系历史性质的认定,是理解经济全球化下的全部国际经济关系现实运动及其发展趋势的前提,因而也是揭示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经济关系内在本质及其运行过程和趋势的前提。也就是说,要把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经济关系当作一个历史范畴,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从对国际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寻找其固有的内存联系,揭示其发展规律。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总体方法运用时所研究的经济全球化,并不是历史上正在形成的范畴,而是“历史上最发达的和最复杂的生产组织”中最成熟、最完备的范畴。也就是说,尽管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是从资本主义的最初扩张时期就开始了,从自由市场制度的建立时期就已经具有经济全球化的萌芽,马克思也就这种资本主义的世界扩张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说明;但是,作为最成熟、最发达的范畴,经济全球化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才形成起来的,这才是我们运用总体方法分析的经济全球化。它也没有切断而是要极力映出经济全球化在历史上的发展轨迹,因为,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成熟的、完备的经济全球化所留下的历史的印迹,对探索资本主义360年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具有最重要的意义。而且,完备形态的经济全球化自身的完善过程,也就是经济全球化在历史上的形成过程。

(3)运用思想总体把具体总体的结构和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再现出来。即从理论上透过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互相作用的现象把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揭示出来。即从现实来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的基本资源和要素的最优化配置,生产、贸易、投资、金融、信息等能够或者相当大程度上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经济全球化反映的是市场经济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可能或者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的经济现象的总和。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生产技术发展的结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我们运用思想总体再现的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总体决不是这种生产力层面的表面现象,而应该是市场经济蕴涵的国际生产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上面提到的三个并行但却相悖的事实。

4.运用马克思总体方法研究经济全球化,要突出对马克思总体方法的理解。笔者认为,马克思的总体方法可以概括为总体性、社会性、制度性、历史性和阶级性五个基本方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深刻地蕴涵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总体规定性、社会规定性、制度规定性、历史规定性和阶级规定性的理解。这些对我们现在的经济全球化研究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在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认识中,我们应该从总体上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理解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关系的性质,研究经济全球化中不同制度的规定性,研究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规定性等等。我们应该把马克思的总体方法结合于现时代国际经济关系新的实际的研究之中。经济全球化研究中的非社会性、非制度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是当前阻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和创新的主要根源之一。

当前全球经济问题篇10

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

2011年2月18日至19日,二十国集团(G20)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法国巴黎举行,“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被列为会议的首要议题之一。自2005年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失衡”进行概括以来,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就备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关注程度更是有增无减。本文在简要综述了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后,重点从与利弊两方面探讨在当前新形势下,全球经济失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试图让人们对全球经济失衡有更客观和理性的认识。

当前关于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国内外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并没有达成共识。目前共有如下几种主流观点:世界主要经济体内部经济结构的失衡、全球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美中之间不平衡的贸易政策、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南北经济失衡以及人民币汇率被低估。

全球经济失衡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对失衡原因的探索有助于我们认识全球经济失衡,而全面了解当前全球经济失衡对我国的影响,更利于我国采取正确的调整对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RodrigodeRato(2005)认为,全球经济失衡会对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破坏。然而,目前对失衡的调整也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外部风险。其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如下:

(一)外汇储备问题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截至2010年底中国外汇储备累计为2.85万亿美元(见图1)。面对巨额的外汇储备,由于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大量的外汇储备只是用于债权投资,收益率较低,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加之当前为应对经济危机和复苏国内经济,发达国家大多实行低利率政策,外汇资产的收益就更低,外汇储备的增值保值越来越困难;再者,巨额的储备使我国货币错配问题越来越严重,细微的汇率变动都将导致我国巨大的外汇贬值损失。

(二)增加国内流动性并加重通货膨胀

在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下,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使央行被动投放大量基础货币,造成国内流动性泛滥,引起物价上涨。2011年2月26日,易纲在第24次CmRC朗润预测报告会上表示,到2010年底中国外汇储备累计为2.85万亿美元,中国央行抛出了近20万亿元人民币来对冲。2010年m2余额为72.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7%;m1余额为26.7万亿元,增长21.2%;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4.5万亿元,增长16.7%。易纲认为“贸易顺差过大是通胀的源头”。面对通胀的压力(见图2),央行理应更加收紧货币政策,但过紧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的骤降,也使央行的货币政策陷入两难。

(三)经济结构和资源保障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结合自己的资源优势,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并在我国的经济崛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初步计算,2010年人均GDp4383.74美元,中国经济实现了较大发展。但这种战略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形势。在多年的发展中,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和资源保障压力增大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在以往我国为鼓励出口赚外汇,更多地支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使国内资源更多地流向对外部门,结果导致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挤占了内向型经济的发展空间,经济发展对出口的依赖较大,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当外部市场下滑时,国内经济便受到较大影响,经济发展的风险也逐步增大。再者,我国目前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位置,出口的产品耗费了我国大量资源,2010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2.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9%,其中原油消费量增长12.9%、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8.2%。主要原材料消费中,钢材消费量7.7亿吨,增长12.4%;精炼铜消费量792万吨,增长5.1%;电解铝消费量1526万吨,增长6.0%。使我国的资源保障压力不断增大。

(四)贸易摩擦

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使我国出口有所下滑,但每年仍有巨额的外贸顺差,2008、2009、2010年三年的外贸顺差分别为2981亿美元、1957亿美元和1831亿美元。中国对美的大量贸易顺差,使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中国出口产品共遭受116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127亿美元。2010年全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共发起58起调查,其中有19起调查被诉方涉及中国企业,占调查总数的1/3。部分美国政客和经济学家将美国从中国进口制造品视为其巨额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诱发了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自美国2010年10月启动对中国的清洁能源有关政策和措施301调查以来,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从深度和广度上都发生了变化,已经从过去的反倾销、反补贴、特保等方面,向产业政策等更高层次转变。

(五)人民币升值压力

自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在美国的高压下,日元大幅升值,使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得到了暂时的缓和。现在,在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上,除不断制造贸易摩擦外,美国最希望的就是签署第二个“广场协议”即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因而随着全球失衡的加重,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越来越大。2011年2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分别重提人民币汇率法案,以图实现人民币的快速升值,人民币汇率问题逐渐政治化。我国提出的主动性、渐进性和可控性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实施的难度不断加大。

(六)热钱涌入

快速增加的巨额外汇储备和不断增加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了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刺激大量热钱流入中国。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热钱”净流入35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增量的7.6%,占当年GDp的0.6%,并且在过去十年中,“热钱”年均流入中国近250亿美元,占同期外储增量的9%。2003年至2010年,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强化,“热钱”合计净流入近3000亿美元。虽然流入的数额与我国的外汇储备和GDp相比并不大,但热钱的涌入特别是集中涌入个别行业,仍然增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宏观政策调控的难度。

全球经济失衡对中国经济的正面效应

虽然全球经济失衡对世界、对中国经济都有重大不利影响,已经到了必须要调整的地步,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其对我国也有一定的正面效应。

为应对将来可能的国际收支逆差转变作准备。据王宇(2006)所述,经济失衡是在国际分工中,中国等国家与美国比较优势实现的不同步,才造成“贸易失衡”或“经常项目不平衡”。因此经济失衡是临时的,可以随着美国比较优势产业未来的出口增长而得到弥补。相反,中国大量的外贸顺差未来可能转变为贸易逆差。另外,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到来、人口红利的丧失,以及各项制度的健全所引起的居民消费的上升,中国不再可能保持现在的储蓄率,根据国民经济恒等式,中国的顺差便可能减小并可能出现逆差。虽然这两种转变是漫长的,但中国需要有所准备。

为进口和对外投资提供了基础。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进口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战略能源物资,为我国的工业化提供新动力和基础。再者,要实现真正的中国崛起,我国也必须加大对外投资,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更好的经济发展优势。无论是进口还是“走出去”,庞大的外汇储备必然为其提供坚实的基础。

就业问题。2010年,我国出口总额15779.3亿美元,其中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7403.3亿美元,加工贸易的比重近50%,而加工贸易的背后是约60万条生产线及附带的3亿劳动大军,201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全年农民工总量为24223万人(见图3)。在当前城镇仍有大量失业人员、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的形势下,保持适当规模的出口对我国的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增长。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发展是第一要务。庞大的人口规模、就业、环境污染以及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等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都需要中国在发展中解决。虽然经济发展对出口的依赖较大,加大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风险,但鉴于国内消费短期内难有突破性的增长,投资已经产能过剩,经济转型难以短期到位等现实情况,扩大出口和保持一定贸易顺差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仍然难以替代。据统计局初步测算,2010年GDp为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净出口扭转了2009年对经济增长的负拉动趋势,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

增强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能力和经济风险的抵抗能力。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在牙买加体系中,汇率频繁波动,加上国际巨量投机资本的冲击,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风险越来越大。为促进贸易和投资的平稳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稳定,我国需要频繁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汇率的大体稳定,而大量的外汇储备是其必备的基础。

为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民币在我国周边国家和港澳地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人民币逐渐实现周边化,国际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在实现国际化的进程中,为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兑换要求,要求一国政府必须要有充足的国际储备尤其是外汇储备。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之路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结论

全球经济失衡对中国来讲是把“双刃剑”,有弊也有利。面对全球经济失衡,中国有责任和义务也有必要,为失衡的调整做出贡献。但近来,美国和一些国际组织越来越强调外部世界对失衡的影响。毫无疑问,强调外部世界的目的还是要其他国家更多地分担失衡调整的风险。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应该正确判断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失衡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其对我国的影响,对全球经济失衡有更加客观和理性的认识,以选择恰当的调整战略与调整途径。

参考文献:

1.解佳转.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分析[J].知识经济,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