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5:55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篇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国实行了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来展开教学活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一、当前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特征

所谓核心素养,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所形成的适合个人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以及所形成的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现如今,语文教学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语文核心素养也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综合性、(2)人文性、(3)层次性等。从综合性上来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拼音识字,另一方面还需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例如,在古诗《春晓》一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生词以及大概意思,还需要引导学生去理解文字的意境,让他们掌握理解古诗的方法。从层次性上来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不断的深化和升华的。在低年级阶段,学生所要掌握的便是读写识字、口语练习,但是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就需要掌握写作构思技巧,需要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而从人文性上来看,语文知识会逐渐内化为个人的软实力,成为考量学生性格修养的基础,成为衡量学生交流能力的关键,并对学生的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的树立产生重要的影响。[2]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措施

1.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过于重视对教材内容的讲述,忽视了课外拓展,这不利于学生眼界的拓宽。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时,需要做到有计划,而且坚持。例如,鼓励学生去阅读一些中外名著,并让他们分享给大家,这样能够激发广大学生参与到遇到之中。另外,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如,在“猴王出世”一课教学中,当课程讲述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再顺势插入一些西游记中的其他故事内容,例如讲述“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三打”白骨精的前因后果。然后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阅读关于猴王的更多故事,并让学生将自己所阅读的文章分享给大家。那么通过不断的阅读,学生的眼界会变的更加的开阔,他们的语言功底也会更强。此外,在不断的阅读中,学生的思维会变得更加的活跃,他们的文化修养也会更高,这就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培养

思考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是提高学生个人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的思考能力如果较强,那么他们当他们面对困难时,他们就会思考如果去解决这些困难,而不是逃避这些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层层引导,使学生多动脑思考,以了解文学背后的故事。例如,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同样的东西在父亲和母亲眼中是截然不同的看法,你们是否也遇到过这种事情?只有当学生认真的去思考一个问题,他们才会将其内化于心,这样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的深刻。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引导下,学生不会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述,而是会产生自己的见解,这样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意义深远。

3.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

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都是高于生活的艺术表达,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语文教学不能够仅重视学生的成绩,也不能够仅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培养,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语文教材中,许多的文章都体现了“美”,在这些“美”中,有外在美,也有内在美。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桂林山水”一课教学中,教师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欣赏桂林山水的美。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法,将桂林山水的风景图片或者宣传片播放给学生观看,以使学生更好的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最后,教师可以将审美扩展到音乐或者是绘画领域,播放一些优美动听的音乐给学生聆听,让他们更好的感受其中的意境,或者是呈现一些桂林山水的绘画作品,让学生去进行品评。这样一来,就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3]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篇2

【关键词】中学物理实验探究教学;课程改革;核心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社会”的时代,在知识社会里,基础教育最需要培育学生的“创造性”学力,而“创造性”学力的育成不仅仅是靠知识的习得与再现的“记忆型”学力,更要靠能动的“思考型”学力。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的教育目标出现了变革,在学科的知识技能之上,强调了批判性思维、决策能力、问题解决、自我调整等高阶认知能力和沟通、协调等社会技能,以及反省性思维、自律性、协作性、责任感等人格特征与态度。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也就越来越受到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05年提出的“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就是希望解决:基础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确保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发展需求的同时去推动社会的进步。

教育部在2014年3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并将这一概念摆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

《意见》强调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因此,本次的中学课程改革就要提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给出“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明确指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应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和关键能力”。根据《意见》要求,教育部课程中心组织中学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研究制定中学各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在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中应达成的核心素养要求。

“核心素养体系”是不同学段育人目标和任务的依据。根据《意见》的要求,在提出“核心素养体系”后,这一体系自然也就成为中学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依据,也自然成为中学物理核心素养提出的依据。

二、实验探究能有效促进中学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所有内容都有实验基础、逻辑思维和教学表达这三种要素。物理学主要有四个特点:(1)物理学是一门与生活实践联系密切、应用广泛的基础科学。(2)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3)是一门实验科学。(4)是一门严密、定量的精密理论科学。基础教育阶段,物理学是一门生活气息浓厚的学科,较其它学科,它与实验和生活实践联系更为密切,所以探究学习的观念和方法更容易与物理课堂教学相结合,有效推进素质教育。

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实验探究是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科学实验探索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家如何面对疑难情境,学会搜集和加工需要的新资料,最终达到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从而获得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活动,最终实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在此阶段的物理教学不仅要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2]。

1、中学物理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

探究教学基本模式:导入探究应用拓展总结

由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特点,教学资源条件及学生知识、能力基础等差异,教学模式在具体应用上可呈现出一定的变化,主要是课堂环节的增减和环节顺序的变化。所以中学物理实验探究教学通常按下列模式组织实施: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

分析与论证评估合作与交流

2、中学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策略

(1)观察是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切入点。

中学物理实验学习离不开科学探究,而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最基本手段。物理实验探究学习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而问题的发现又源于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首要措施就是教师要适时提出或引导学生自己提出一些有价值、有兴趣的问题,或向学生介绍一些有趣的知识,使学生乐于去观察、去发现问题。

(2)实验探究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闪光点。

物理教师应按照物理学科特点,以实验为基础,创造条件,使教学活动围绕着实验来进行,并尽可能保留探究的性质,把教学活动变成“模拟的科学发现过程”。经分析发现,教材中的学生实验,有的已为学生做好了设计方案,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有的则只给学生提出了问题,其余部分如制定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完全要靠学生自己去独立完成,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很有积极的作用。

(3)思维是中学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发散点。

中学生思维发展迅速,主要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相对优势,而好奇心和探究求知事物是他们的天性。中学生富于想象力和观察力,常常提出一些新设想、新见解,或乐于尝试一些新方法,在思维方面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而中学物理实验的探究教学,正是要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使他们的发展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才能掌握知识,发展智力。

(4)中学物理实验探究具有很强的问题性、开放性和探究性。

探究学习中,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是以问题为载体,整个学习活动以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自成序列。所以,中学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应具有很强的问题性教学策略。由于要研究的问题来源广泛,所以它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应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教学策略。教学的本质对学生来说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究,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体验,从而提高探究能力。所以,中学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应具有很强的探究性教学策略。

(5)选好探究课题是中学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基础。

①根据教学目标选择课题。在探究教学中确定是否用探究教学,哪些内容用探究教学,教师应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根据目标的侧重点选择教学方法。一般来说,强调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容更应进行探究教学。

②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确定探究课题。一个有难度但又能让学生获得成功且又足以引发探究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能就现象发生的原因和方式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也只有适合于学生又有意义的课题才能开展有收获的探究活动。

③充分考虑具体的教学资源条件选择课题。在确定课题时,应充分考虑学生获得信息的可能渠道:图书、资料、网络等。物理中,很多假设需要实验来验证,实验器材,哪怕是自制器材的可能性都应纳入考虑范围,或者提供给学生获得实验器材的可能渠道及线索。

④根据学生的生活、活动经验选择课题。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是最能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课题,特别是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观察、思考获得的问题,教师应充分予以重视,并大胆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同时教师在确定课题时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特别是城、乡学生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差,就是同一区域的不同学生也存在差异,为此,教师应深入调查了解,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课题。

(6)激发探究热情是中学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关键。

探究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有广泛的参与性,学生有兴趣,求知欲强,都乐于参加。所以创设情景、目标激励、成功体验等是激发研究热情的有效方法。

①创设问题“情景”,要求提出的问题有较强的趣味性与诱导性。一节新课,如何导入是关键。“问题导入法”是教师常用之法,然而探究学习提出的问题,不但要有“思考性、趣味性”,还要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应该能引入研究的契机,引入知识的生长点。

②创设“实验”情景,让学生探究实验奥秘的欲望。研究物理规律,多数是要通过实验来完成的,但教学中必须避免“验证性”实验,因为那样还是将课本知识、结论强加给学生,而不能通过探究使学生自己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三、中学物理实验探究的方式

1.演示实验让学生自主设计完成

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只是让学生看教师表演,先是“教师做,学生看”,后是“教师讲,学生听”,缺乏对知识深入引导和研讨,阻碍了学生主动学习和亲自探索知识,如能将一些演示实验进行改进,让学生去自主探索,经过分析、讨论,透过现象看本质,则会从中悟出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例如:在研究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中,我是这样处理的:提前在课前布置预习本节课,以思考题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演示实验课题──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要求学生利用自习课时间,实施以下过程:

1.1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实验方案关键是让学生考虑好实验原理,怎样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变为可以观察比较的对象。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不同的实验方案达十余种,有的甚至比教材上的方案还简单易行,有的让火柴梗吸收电热升温达到着火点而燃烧,有的让烧瓶里的空气受热膨胀而使玻璃管的红水柱上升,有的让灯丝发热升温而发光……这样表演性演示实验变为开放性研究实验,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1.2自主选择实验器材

在完成设计后,有的同学到实验室借实验仪器,有的学生找老师帮忙安装实验装置,有的学生自己制作一些小器材,这样变纯观察性实验为创造性操作实验。

1.3自由组合,探索研究

经过交流,有一些同学的实验方案相近似,于是他们就自动组合,在实验过程中,互相交流切磋、沟通、共同研究。在交流中学会团结协作,在互帮互学中,共同提高。

2.学生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

如果每次物理实验的实验目的、仪器准备、操作步骤、实验报告全部都由教师预先设计好,学生只进行“按方抓药”、“照图施工”,那么长此以往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就不再会有浓厚的实验兴趣。因此,教师要适时、适量地改进实验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创设一些开放型的探究式实验。当学生已经熟悉实验的流程后,应该尝试让学生适当地亲身经历设计方案,选择仪器,制订步骤,设计表格,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实验评价等实验过程中的某个环节,使学生真正进入科学学习的状态和角色。当然在实验中教师应适当地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实验的信心,并对他们的实验进行评价,指出学生在实验中操作上或思维上的“闪光点”。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要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分析原因,从中有所发现。通过探究式实验,不但能使学生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基本实验原理及其设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能力型实验的研究对策,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团结协作的能力,敢于怀疑的精神和探索创新的意识等,还能使学生懂得要变换角度、变换问题去认识同一件事,例如:测电阻的实验,可以使用不同器材,不同方法,不同电路,其方法很多,有伏安法、滑安法、滑伏法、替代法、半偏法等,电路也有内、外接法,限流、分压接法等。而共同点都应用了部分或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3.课外小实验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

根据中学物理新课程标准中的部分知识点选作“实验探究”的案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使学生能达到能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的初步阶段,为以后评估、交流与合作等更进一步的探究打下基础。

四、结束语

总之,为适应时代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我们物理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摸索和改进,激发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热情,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才能在物理实验这一广阔的天地,造就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篇3

“核心素养”有多热?从各类教育报刊的专题文章,到各级论坛、学术年会活动,可见一斑。人们不禁追问: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提核心素养?它将对学校、教师带来哪些挑战?

核心素养是什么?

理解核心素养这一概念,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素养。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广邀学者自1997年至2005年进行了为期近九年的“素养的界定与选择”专题研究。研究指出,素养是对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是个体在与情境的长期互动中逐渐生成的。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性,强调了人的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

有研究者用素养=(知识+能力)态度的公式形象地展现素养与知识、能力、态度的关系。其中态度是关键变量。如果态度是负分,一切知识与能力皆会产生负面效果。

从素养到核心素养,则是对人面向未来的“关键少数”素养的凝练。人的发展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学校教育不可能全部囊括。明确核心素养,把这些最基本的素养培育出来,其余的素养,便会在这个根素养上生发、生长出来。

教育部《意见》对核心素养的界定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充分的研究基础之上的。早在2013年5月,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国内几所重点师范大学,启动了“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课题。课题组领衔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指出,现在世界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学生核心素养”。它应该包含六个方面:

・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

・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

・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

・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

2015年11月,林崇德教授在北京首届高中学生发展指导高峰论坛上透露,课题组共组织了48场访谈,涉及575位专家,最终得出学生核心素养的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

・社会参与: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自主发展: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

・文化素养: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辛涛教授在第二届北京教育论坛上表示,“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工作报告已经提交教育部,正在接受鉴定。课题组也已经开始以提炼学科素养为切入点,对核心素养的具体描述展开研究。

为什么要提核心素养?

对于“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不少教育者都心存疑虑,甚至有人认为是在“瞎折腾”。事实是否如此?为什么要提“核心素养”呢?

这就首先要回到概念产生的语境,它是对深化课程改革现实问题的直接回应。

《意见》指出,课程改革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出“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应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等现实问题。

构建核心素养体系便是试图从顶层设计上解决这些难题。“一是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进而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二是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状况提供评判依据,引导教育教学评价从单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向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表示。

其二,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在所有核心素养指标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最核心的素养,是学生必备的品格。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强调,信息化时代,价值塑造应摆在所有育人工作的第一位。开放、多元的时代使得西方世界渗透对中国和平演变的思想比任何一个时期都严重,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国家认同,因此我们必须要让每一位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坚实的中华文化底蕴、拥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辛涛明确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其三,核心素养的提出是顺应信息化、国际化的时代要求。

在日益复杂、多元、开放和强调创新的时代,互联网让知识信息变得海量、唾手可得,未来社会各行各业既呈现高度分化、专业化特征,又体现跨界融合的特点,对人才的学习能力、综合素养、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应对复杂情境的关键能力,至关重要。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褚宏启指出,国际上对核心素养的选取都反映了社会经济与科技信息发展的最新要求,强调创新能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素养,都是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袁振国认为:“核心素养就是面对加速变化的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未来20年甚至10年没有人能清晰预判的情况下,教育要给孩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使其能够应对未来不确定情境中的真实问题。”

其四,核心素养的提出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是“素质教育再出发的起点”。

柳夕浪在《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一文中梳理了“素质教育”的演变史: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到“两全、一主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到“一个灵魂、两个重点”(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后来又有“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以及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等。

然而,素质教育到底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素质?长期以来,没有明确的具体化的内容。这种理论上的“模糊”,既给实践者提供了自由探索的空间,也让校长、教师感到困惑。

着眼于素质的可塑性,建立中国儿童青少年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借以指导、规范教育教学改革,“走向素养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将成为新时期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傅国亮认为:“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这将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

核心素养将对学校、教师带来什么挑战?

从知识导向到能力导向,再到素养导向,体现了教育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回归。

明确学生需要哪些方面的核心素养,才能围绕其修订课程标准,确立学业质量标准,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精心选择课程内容,推进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改革,落实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克服学科知识本位与教学中的短视行为,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在核心素养上达成共识,是学校、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第一步。

2015年11月,在厦门举行的中国教育学会第28次学术年会上,物理学科课题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绪培透露,开始许多专家对“核心素养”如何通过课程形式、教学实践进入学生内心很不理解,因为各学科的教学逻辑已经深入人心。后来,大家逐渐达成共识:不管哪门学科,都不是以培养“××家”为教学目标,而是针对未来每个公民。比如不专事物理专业工作的孩子,通过学习物理,能给他们打下什么烙印?给予他们什么能力来适应社会生活?

教育部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成员王月芬认为,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有助于实现从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为育人模式、评价方式的转型奠定基础,指明方向。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将从单一知识、技能转向综合素质,从学科学习转向跨学科学习,从灌输式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

申继亮强调,必须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每个学校、每位老师都必须把握正确的价值导向,清楚每一位学生适应未来发展应该具备的素养,将课堂教材与学生的素养联系在一起,而不仅仅是与考试挂钩。

在中国教育转向对人的能力和品格关注的今天,教师如何提升核心素养的问题变得更为紧迫。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指出:“技术可以放大杰出的教学,但是再伟大的技术也不能代替平庸的教学。”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篇4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基地;学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2-0032-04

【作者简介】佟柠,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174)教师发展处主任,高级教师。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的出炉,使“核心素养”成为基础教育的年度“热词”。籍由对我国界定的“核心素养”的广泛深入讨论,世界教育改革的时展潮流被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意义也被再度挖掘,对“未来人才形象”和“新时代学习”的科学描绘,更让我国实施30年的素质教育有了一条明确路径,尤为重要的是,由此催生并凝聚出了一股课程改革“热望”,那就是如何让“核心素养”在学校落地、生发,并推动我国学校课程发展进入新阶段。

当然,任何一个教育改革“构念”的落地与成长都要有一片适合的“土壤”。江苏省教育厅自2011年开始实施的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为“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了激发活力的政策空间。作为百年名校的江苏省锡山高中,有着数十年“努力让国家课程方案成为学校一级生动实践”的课程改革价值追求和实践经验。近年来,锡山高中课程体系整体构建的总设计师――唐江澎校长带领团队,以省课程基地为助力,时刻关注“核心素养”的培育,努力创造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发展新样态。

但是,毋庸置疑,鉴于“核心素养”的“新鲜出炉”以及支持核心素养的“学科素养”还没有正式出台,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体系注定会是一个持续探索的艰辛路程,好在这个探索之路的开端有省课程基地这一重要的支持,因此,无论对于锡山高中,还是省内已经拥有或即将申报课程基地的学校来说,如何让省课程基地助力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体系构建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实践逻辑

1.“核心素养”的内涵。

“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带领研究团队首度界定的“核心素养”(keycompetencies)概念。

钟启泉教授认为,从课程发展的角度看,核心素养勾勒了新时代新型人才的样貌,是学校课程的Dna,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方向、内容与方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需要更明晰的概念框架,我国“核心素养”及其形成的概念框架获取可以设想为四层构成的同心圆结构:以价值形成(含信仰、责任、诚实、协作等价值观)为核心层,其外是以关键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反省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为内层,再外以学习领域(如语言学科群、数理学科群、人文科学、艺术和跨学科领域)为中层,最外以支持系统(体制内外的政策性、技术性支持系统)为外层。

崔允t教授认为,作为课程与评价概念的核心素养,是“从学习结果界定未来人才形象”的类概念,是教育目的和学习结果的重要中介,只有将核心素养建立成从教育目的到学科目标再到教学目标的目标金字塔或目标树才能实现其意义。

2.“核心素养”的实践逻辑与现实困境。

作为既是目的又是证据的“核心素养”是学校课程的灵魂,发挥着凝聚利益各方协同实现育人目标的作用。当前,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凝练学科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为纲,选择、构建课程内容,以此落实核心素养是当下得到认同的课程逻辑。但是,这一以学科实践为主线的课程逻辑如操作不当则会带来不可避免的风险,比如,虽然“学科素养”是支撑“核心素养”实现的“构件”,但是,在长期分科教学的“学科教学”本位情况下,核心素养怎样真正得到学科课程的合力滋养?如果学习方式与评价方式不转变,那么学科课程是不是有足够的效能来支持“核心素养”培育?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柯政教授所指出的,普通高中课程及其实施方式不足以支撑“核心素养”的形成。

由此可见,只有从整体上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体系,才能让“核心素养”在学校层面落地,具体而言,就是将核心素养融入学校教育哲学,以学校教育哲学来统摄学校课程,紧紧围绕“人”来构建课程体系;树立大教育观,从“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转向,明晰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学科学习能够为学生核心素养的获得提供什么“养料”,并形成逐级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建立大课程观,从“学科课程”向“素养课程”转向,凝练学科本质素养,打破课程僵化边界,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实施“素养为本”学习,共同服务于“核心素养”的形成。

从“核心素养”的内涵框架和实践逻辑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在实践层面上都必须具备整体性,不能仅仅靠某个局部的突破来实现,但是,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学校层面又确实难以一下子实现整体变革,往往需要借助某个着力点、突破口或学习领域来率先以“核心素养”凝聚各方力量,推动整体变革,而省课程基地建设就能够发挥这样的效能,成为学校探索“核心素养”培育的“试验田”或“特区”。

二、“核心素养”培育视角下的课程基地内涵及其功能

课程基地是江苏省基础教育改革的原创。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马斌处长提出,“课程基地是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师生做中学、学中做方式,巩固、演示、验证、探究和拓展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

从“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来审视课程基地的内涵及其作用,我们不难发现,课程基地从“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构成了“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支持系统。

首先,课程基地的“有形”“规定动作”,为“核心素养”培育奠定了规约基础。课程基地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与“核心素养”相一致;提出的学习环境创新为有助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学习方式变革提供了有力支持;倡导的学科教学,既支持单学科挖掘学科本质之美,聚焦学科关键能力来培育学科素养,也支持学科边界的软化和学科之间的融通,形成“学科群”或“跨学科”勾连的综合课程。

其次,课程基地的“无形”“发展空间”,为培育“核心素养”提供了创造留白。课程基地鼓励学校基于自身发展特色和优势,充分调动各方课程资源,发挥课程开发的创造力和活力,不拘一格创新课程样态,给学校以自主开发课程的权力空间和物力支持,大大激发了学校课程领导活力。

三、以课程基地为助力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体系

锡山高中已经建成和获批在建的课程基地共有五个,分别是人文课程基地、“想像・创造”课程基地、“云学习”课程基地、巅峰体育课程基地和胡雨人自然科学实验课程基地。在基地建设中,锡山高中始终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统摄,从学校教育哲学、课程体系建构、课程领导制度、学习方式转变、倡导真实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入手,发挥课程基地优势,从整体上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体系。

1.凝练学校教育哲学,清晰描述核心素养,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目标层级体系,逐步落实在课程基地建设的每一个细节,使之反哺核心素养培育。

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需要进行专业化的思考,那就是清晰描述素养,构建核心素养层级体系,为后续的课程设计与评价展开提供概念框架。如果用一句形象的话来概括上述表述,那就是唐江澎校长一直秉承的“让教育的终极价值光芒照亮每一个教育细节!”

结合学校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健全人格,发展个性”教育主旨和十大训育标准,吸纳当前“核心素养”的内涵,唐江澎校长提出了“生命旺盛、精神高贵、智慧卓越、情感丰满”16字的学校人才培养规格,这一育人目标以“人的成全”为旨归,让学校教育共同体的每一个成员都能清楚自己可以做什么或不可以做什么,并理解自己的努力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意义。

例如,在锡山高中语文学科组看来,“智慧卓越”的人应该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和终身阅读习惯”这一重要素养,为此,语文组把“培养终身阅读者”作为“学科宣言”,并以此为价值统摄,开设阅读课程,组织读书活动,制订了“三年不低于600万字阅读量”的学科质量标准,也以此作为语文课程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一期建设中,把图书馆搬进了离学生最近的地方,在每个教室建立小书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入书房阅读,为了方便学生利用闲暇零碎时间阅读,在图书馆底楼大厅建设浅阅读区,学生只要踏入图书馆不用履行节约手续,就可以随手翻阅期刊、报纸和书籍等,新华书店也办进了校园,在阅读空间开阔的书店里,学生可以只读不买;二期建设中,建造了国学馆和西学馆,让学生能沉下心来,在具有东西方不同风格的典雅环境中,与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为伴,含英咀华,品味经典对于人精神成长和智慧启迪的重要作用。

这样一来,核心素养成为课程基地建设的指导,因此而建的基地环境也有力支撑了核心素养落地,使核心素养在学校中可以被理解、被传播,能落地、能实现。

2.兼顾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发挥课程基地所具有的综合性平台作用,建立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各有分担又合力支持的全新课程结构体系。

学校层面上的“核心素养”培育虽由学科素养分担完成,但要兼顾好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关系,打破学科本位,实现以“人”为本的课程结构体系。

借助课程基地所具有的综合性平台作用,在“想像・创造”课程基地建设中,打破课程边界的藩篱,构建了涵盖艺术、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综合课程,其中,为培养“情感丰满”的人,锡山高中提出“激情・美感・创意”的综合艺术学科宣言,开设了校园微电影、合唱、服装设计与表演等综合艺术课程,这些融合性强的综合课程为核心素养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艺术和技术相融合的微电影课程,就走出了因体验而热爱、因热爱而逐渐把电影制作升华为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学生,如2016届考取北京电影学院的夏成刚同学就是其中的典型。

3.满足课程基地承载核心素养培育的建设需求,激发课程领导活力,完善课程领导制度体系。

“核心素养”培育和课程基地建设为学校课程领导力提出了新情境和新挑战。如何把课程基地的丰富资源转化为可被学生享有的高品质课程?如何应对课程门类复杂、师资来源多样、学生“走班”管理、设施设备维护?这些都是课程基地管理的新问题。

例如,为培养“生命旺盛的人”,锡山高中以“每天锻炼一小时”为追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素养,建设了巅峰体育课程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可供选择的体育课程,而学校也面临着新建成体育场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管理维护、要开设课程缺少体育师资和专业教练、全体学生在体育场馆选课走班需要管理制度的支撑等问题。为此,唐江澎校长富有创造性地提出了资源换课程的思路,以租赁方式用场馆换取课程以及场馆管理维护所需要而学校自身无法支持的巨大成本,为学生提供了游泳、击剑、瑜伽、跆拳道等丰富和优质的课程,保障了基地的正常运行。在原有的课程领导制度框架上,建立课程基地领导管理运行机制,设置专门负责机构进行课程基地的课程管理和设备设施管理等。

4.以课程基地为依托,创新学习环境,变革学习方式,实施“素养为本”学习。

“核心素养”是整合适应未来工作与生活需要调用的所有东西,并能够在特定的具体情境中发挥和运用,因此“核心素养”代表着新时期的学习,有学者称之为“素养为本”的学习,这种学习并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情境相关联,强调生活体验、问题解决、实践探究和协作互动。锡山高中一直以来倡导的体验学习、实践学习、探究学习就是素养为本的学习,而这些学习方式则需要学习环境的有力支持。

例如“想像・创造”课程基地的各类功能教室便于学生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开展实践和探究,在2016澳门国际创新发明展上,学生们在“创客”课程中的“基于物联网科技的远程控制矿井专用救生车”等三个作品获得金奖,评审专家认为:“学生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综合应用物联网技术、计算机编程、工程技术解决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有很强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5.立足课程基地,建立专业社群,开拓以核心素养为价值追求的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新路径。

随着“核心素养”培育的逐步深入,在课程基地中开设课程的教师们,已率先开展共同思考,那就是不同学科的教师如何打破传统的学科观和课程观,怎样开发课程,怎样进行课堂教学以合力实现核心素养,因此,一些教师开始自发酝酿和成立专业社群。

“想像・创造”课程基地的学科教师、课程管理者、课程研究者和开发者,出于共同的专业愿景和专业兴趣,成立的Steam教师专业社群,他们从整体上把握学校课程,打破分科主义、消解碎片化的以知识点为中心的教学,合力研究如何形成Steam课程群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胡雨人自然科学实验基地的老师们,在课程基地申报之初就已经形成了具有实际意义的专业社群,他们共同研究新版课程标准,合力研究自然科学实验带给学生素养发展的价值,形成实验室建设方案。

6.倡导表现性评价,逐步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需要从聚焦于“学习即习得知识的量”的评价中转向,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开展与之对应的“真实性评价”,也就是表现性评价。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课外实践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将教育教学目标定位在核心素养上,需要我们的关注发生转向,即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素养的养成,从关注“教什么”转向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让知识转化为素养,让知识变成智慧,只有转化为素养或智慧的知识才有力量。《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其中“审美情趣”的培养列入其中,指出要从“感悟鉴赏”和“创意表达”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自觉地担负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内容,切实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育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追求,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使他们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自身,去建设美好的新生活和新世界。

一、概述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素养是针对一个人的个人修养来说的,从广义上讲,素养包含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言谈举止和知识能力等多方面。它是关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正式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的十八个基本要点。

高中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教育担负着培养人的责任,而学生核心素养则为此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语文教学更担负着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语文素养与核心素养密不可分。

Z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不仅如此,它更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我们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六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养成基本的稳定的可以符合时展需求的语文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达到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和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勇于担当。

(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紧迫性

在当今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考虑在语文课堂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不仅是一个重要问题,更是专家学者正在研究的重要课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全国的高中语文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必须要看到,即使要尽快地研究并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也要针对不同的地域以及不同的学校,结合不同的学生个人情况,实行不同的方法。

核心素养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它比较稳定,能够极大地适应时展,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在课堂上学语文,另一方面,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它和生活密切联系,具有广阔的分布以及前景。因此,我们还要到生活中学语文。生活就是语文,要想快速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我们需要首先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三)核心素养落实途径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具体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落实途径:

1.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指导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

2.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可以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此外,通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3.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可以有力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适当转变

要想打造一个好的高中语文课堂,首先,教师不应该作为传统的传授者,老师应该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改变传统教学,让学生不再消极被动,而是主动接受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可以主动建构学习,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单向传递知识,要转变教学行为,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总之,教师不再是教育的主体,也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更不是教学活动的支配者,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学生,培养学生自律,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提高核心素养。

(二)通过教学评价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要想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教师评价特别重要,会很好的塑造学生的学习行为。提倡探究性学习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评价,突出学生探究性学习成果的独创性,在另一方面,要更多的增加w生学习创新的比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探究性学习,培养起探究学习的兴趣。因此,要在教学评价中增加学生创新比重。

(三)指导学生语文阅读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有效的指导学生,培养他们的语文阅读兴趣,提高语文阅读水平。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老师们需要引领学生利用课下增加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而言,要想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方法有很多,其中主要有:老师要有效指导学生的语文阅读,掌握阅读方法,通过优秀作品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使学生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四)增加语文阅读时间

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有用的资源可以利用,但是,学生学习任务重,增加学生的课余阅读时间是很重要的,因此,作为教师,要增加学生的语文阅读时间,学生也需要利用点滴时间来进行语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藏书,在自己的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性进行语文阅读,因为学生素养的提高需要学生自主学习。保证学生能够合理利用课外时间,以此来极大的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五)通过优秀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教科书、优秀作品中还许多美景如《荷塘月色》《滕王阁序》,具有令人深思的人物形象如《祝福》中的祥林嫂,美好的感情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引发人进行道德反思的《小狗包弟》等,还有许多朗朗上口,语言优美的诗篇,教师可挖掘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悟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活动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成为语文课堂的延伸和补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很重要的一个途经便是注重课外实践。毕竟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材料来源,课外实践具有很好的教育效果,当然还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有效弥补课堂教育中所学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不仅要借助语文教科书,学习好书本知识,另外,在教学中,还应该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这样一来,学生们也就能够学以致用。通过课堂的延续,学生们能够很好的净化心灵,得到情感的升华。

三、小结

总之,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应始终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终极目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从自身做起,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以爱促教,指导学生扎扎实实走好语文学习的每一步,让学生凭借着坚实丰富的语文素养,放飞明天的梦想。

参考文献:

[1]靳彤.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4]田小禾.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策略――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5]尹玲玲.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和实施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0.

[6]陈宗彬.人教版新课程初中《语文》课本综合性学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篇6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改革;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2-0019-03

【作者简介】楼朝辉,杭州市天长小学(杭州,310006)校长,高级教师,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教育学博士。

随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关文件的颁布,新课程改革进入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学校教育再次面临改革的挑战与机遇。如何恰当地应对改革要求和实现总体目标,是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的层次与价值审思

2016年9月,以林崇德教授领衔的专家组在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公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亮相。究其本质,核心素养是学校思考“立德树人”问题的出发点,是国家教育愿景、学校教育目标和课程教学实践相互关联的有效中介。对此,可以从国家、学校、学生三个层面理解核心素养意蕴,把握和领会核心素养的内在价值。

(一)在国家层面,核心素养作为“立德树人”的具体指向

从宏观视野来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国家重大教育方针和政策,体现国家意志,引领全国各个学校的育人活动,为我国广大中小学指明“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提供明确指向,享有极高的权威性。

(二)在学校层面,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来源

从中观视野来看,核心素养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来源和依据,要求各个学校结合历史脉络、办学优势、地域特色等条件和因素,在学校育人目标设计的过程中选择和优化核心素养,实现学校对核心素养的“校本化回应”。选择,表明学校在不同时期对核心素养的类别有所甄选与侧重。优化,表明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丰富核心素养内涵,使其“接地气”,切实转变为课程教学实践活动。

(三)在学生层面,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教学”的实施原则

从微观视野来看,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有赖于学校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特别是课程教学活动。核心素养对于每个学生而言,指明学生成长的方向,并作为教师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判断和实施的依据与准则。学生经由每一个学科的教学、每一次的学习体验,在学校指导、社会指导、家庭指导的多重合力中逐步形成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在天长小学的历史回应

对于学校而言,核心素养有助于确立教育核心价值,有助于清晰地回答“学校要培养怎样的人”的问题,有助于准确地回答“教育何为”的问题。结合杭州市天长小学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办学与发展历程,梳理每个阶段的重大教育改革实践,就会发现核心素B早已在天长小学的土壤中生长,为当前核心素养教育改革提供坚实基础。

(一)1980年~1990年,围绕学生“三自能力”开展“整体优化”教育实验

天长小学从1983年开始与杭州大学教育系合作,把教育关注点转向学生,以“整体优化”教育改革思路,有意识地把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加以综合,从整体上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学校在这项改革实践中提出“三个转变”,即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从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变到重视发展学生的智能,从课堂教学转向课堂内外并重。把学生视为“整体”的人,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教育子系统共同推进,培养学生自我规划、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评价等各方面素养,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变。

“整体优化”教育实验研究在天长小学取得成功,但仍然存在两大亟须解决的难题。第一,班级授课制的共性特征仍然突出,学生的差异性没有得到高度重视和研究。第二,教育教学评价仍旧没有打破原有的体系,标准化和单一性仍旧明显。在这样的教育评价体系下,学生的“缺点”和“短处”被放大,学生被称为“差生”乃至“双差生”,丧失在集体生活中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不利于未来长远发展。这些问题推动天长小学进入下一阶段的教育改革。

(二)1990年~2000年,围绕学生“个性潜能”实施“差异教育”改革

经过反思和总结,天长小学从1992年开始侧重研究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尤其是学生整体素质结构“内差异”。在“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获得有差异的成功”实验原则指导下,天长小学开始探索与学生差异成长相匹配的课程设置,适合学生发展多种可能的课堂教学方式,建立多元评价学习的评价系统,从而锤炼天长小学每个学生自信、开放、大气的品质。

在这一阶段,学校主要开展的教育实践有“两级循环活动制”,1~3年级的学生非定向培养,重在发现兴趣;4~6年级的学生适当定向,重在发展优势和特长。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安排每周五半天时间,开展各类“第二课堂”活动,给予学生自由选择不同项目和课程的学习机会。在教学评价方面,把部分评价权还给学生,实现自评和他评相结合;从量化评价转向质性评价,采用档案袋评价和自我申报制,学生可以用展板展示个人成果,收集评价信息;评价结果从为学生定性转向促进学生“扬长避短”,发展潜能。

随着教育改革实践推进,我们发现仅仅关注学生个性还不够,还需要关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希望培养具有创造力和创新性、有差异和个性的学生,也希望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建构学校教育共同体。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041-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涵,在整个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价值引领和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高职院校要大力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人文素养培育的融合途径,积极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策研究,积极搭建校园人文素养平台,落实价值引领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人文素养培育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主题。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离不开人文素养的发展,但人文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系统的人文知识的积累和道德实践的不断外化过程。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和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定型时期。面对成才立业的最佳阶段,良好的人文素养将会促使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和价值观的确立,有助于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一个没有人文素养、缺乏人文精神的大学生,即使专业知识学得多么优秀,也难以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一切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和人文精神塑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是毫无意义的,也是难以持续发展的,无疑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犹如一棵参天大树,而大学生人文素养就是一块肥沃的土壤,根植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枝繁叶茂。大学生的成长脱离不了历史和现实的环境,必须坚持在传承本国历史文化的同时,对于世界上其他优秀文化,做到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只有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新的理论来源,始终保持理论的生命力。

(二)人文素养在理论来源和文化渊源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同一性。这种一脉相承的理论精髓和价值基础决定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人文素养培育活动的目标是相同的。从理论来源和文化渊源形成过程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继承和发扬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环境下,牢牢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推动和发展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文素养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结晶,是在不同的历史中不断传承发展、积淀凝聚而成的理论精髓。相同的文化历史土壤滋润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并培育与之一脉相承的人文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又在新的历史时期里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的文明成果,两者在理论来源和文化渊源具有同一性。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人文素养培育活动的目标来看,人文素养培育以人的情感意志自由发展为目标,注重人的个性价值和自我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推崇的人的全面发展高度相通,并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实践中,有助于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信仰和追求。

二、人文素养培育是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

(一)人文素养培育是高职学生有效应对社会多元文化价值观挑战的需要。高校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聚集点,社会的急剧变化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各种新观念,新想法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些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负面的现象,这给身处校园内的大学生带来许多疑惑和不安。高校日益的开放化和社会化,客观上促成各种思想文化流动成风,社会上不健康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日益侵袭着校园,使高校里多变的思想、多样的观念、多元的价值观激烈交锋。这对于缺乏独立思考和分辨能力的大学生来说,将面临不会选择和无法选择的困难,导致不少在校学生普遍存在自私化和功利化倾向,贪图现实的安逸环境而缺乏应有理想信念,害怕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应强化人文素养教育对大学生的价值导向作用,在立足多元文化的竞争格局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作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时代抱负和社会责任感。

(二)人文素养培育是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基本的人文素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提升专业知识技能外,还有学生个性价值和自由意志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深入开展人文素养培育活动,要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群体实际情况出发,在专业知识技能传授过程中融入职业素养等人文教育环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为切入点,将人文教育渗透在职业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提升和道德习惯的养成,使学生不仅要精于专业,学有所长,更要放眼世界,心怀国家,敢于担当社会责任,忠于传承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敢于倡导社会新风尚,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实践中。由此可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引导作用,有利于高职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人文素养培育是建设高职和谐校园文化的需要。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讲,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通过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在管理和服务中渗透人文教育,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格局的多元化,多元的校园文化满足了师生对不同文化的需求,但承认和容纳多元文化并不意味着对多元文化放任自流,非主流文化的传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但其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尤其是互联网传播的非主流文化更容易引起学生思想的迷惑,造成学生的难以辨别是非善恶,难于区分荣辱美丑。因此,在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突出主流文化的位置,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和谐校园环境,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如何优化素质,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三、人文素养培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渗透人文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必须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高职教育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导向教育,而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往往会导致学生道德人格的不完整,并对学生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创新教育理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功能。高校社会思潮引领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有效回应他们的利益诉求,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中制约性矛盾和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注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导向作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把人文教育渗透在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自觉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提高教育者的人文素养水平。在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工作中,教师人文素养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是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工作的前提。高职院校教师是为人师表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给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带来持久影响。教育要忠于教育事业,时刻铭记教书育人使命,以专业的理论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宽厚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心灵成长。要自觉加强对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化理解,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武装自己,不断吸收世界人文素养教育的先进成果,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平台,有意识地把人文教育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不断内化人文精神素养,并在道德实践中有意识地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文道德行为。

(三)搭建全方位的校园人文素养教育平台。一方面坚持全方面、多层次、多渠道的原则,发挥高职院校在开展人文素养教育活动的资源优势,拓宽人文素养教育渠道。定期开展文化沙龙、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多层次、多种类的人文素养培养类讲堂,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健康多彩的生活情趣,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当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化教育管理和新媒体手段,创新人文素养教育的网络传播方式。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论坛、社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中,开展新媒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利用互联网互联互通的便捷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石径.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0)

[2]王现东.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9)

[3]邹积英,于影,张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规律与教育对策[J].品牌2015(6)

【基金项目】中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2015―2016年度德育专项课题”(DGw1516BZH063)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篇8

文章就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陈设艺术设计课程改革从课程开发与课程实践两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梳理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内涵与思路,从实践角度探讨了陈设艺术设计课程开发与课程实践的相关内容,指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实现学业与就业的直通。

关键词:

工作过程导向;陈设艺术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践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内涵与思路

1.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基本内涵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是指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环节着手进行的工作分析活动,即以生产过程为核心起点科学设置工作流程的一种工作分析行为。基于工作过程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其主要涵盖了作业方面的要素(如作业条件、作业环境、作业情境等),完成工作所必备的核心能力、关键技术要素等其他要素。所以,高职院校在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时一定要有丰富的校内外专业实践活动的支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是建构在“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基础之上的,重视研究如何使受教育者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提高职业素养。

2.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高职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是颠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接受模式,打破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形式,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基于工作过程重新组织建构课程,使受教育者在项目化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完成对知识技能的吸收,学习基础理论,获取职业核心能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置结合有关职业资格证书对职业能力素养的要求,强调了对受教育者职业能力素养的锻炼和专业训练。我们的陈设艺术设计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重构课程体系,实现以技术为核心的“岗位+职业发展”课程知识观,构建策略—创意—设计—执行职业能力模块课程项目技能的课程体系。受教育者在模拟情境和真实工作岗位上学习项目化的工作任务,从单一工作技能向复合工作任务循序渐进,由初学者逐步成长为陈设艺术设计的行家里手。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陈设艺术设计课程实践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设置与改革有利于学生获得全面、有效和有用的职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职业技术技能。高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开发,既需要我们大力进行探索与创新,同时也需要一些实施条件的配合。

1.校企合作,建设与课程相配套的实训基地,营造良好的实训环境

专业实训基地的大力投入,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必备基础和物质保障。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实践和课程体系建构,大量教学内容需要在模拟和真实情境中进行,对模拟生产情境和真实工作场景要求高、需求大、使用频次高。所以,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支撑作用无可替代,极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认真贯彻政、校、行、企合作办学和协同创新的精神,借助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多方筹集资金,提升实训基地的装备与建设水平,另一方面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职教发展方针,大力寻求企业的强力支持,与企业合作建设与课程相配套的实训基地,打造良好的实训环境,顺利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确保受教育者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实施到位。

2.实施基于工作导向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改革

高职课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必然带来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巨大变革,工作导向教学模式的最基本内涵是为了学生的行动而学习、通过学生的行动而学习,即通过高职教学改革打破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改变旧有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技能灌输的学习状况,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求知,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新体系。在这一新体系中,教学活动中心为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学生独立或者以分工合作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包括搜寻专业信息、自主制订学习方案、积极参与项目化工作任务、参与学习效果评测和学业成绩评价等教学环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并最终在全部学习过程中获取专业知识技能与未来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

3.建设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

打造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人才基础。大力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优秀的师资是其中的核心环节,受教育者职业核心能力的获取,离不开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的辛勤付出与大量参与。高职院校的教育者不但要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相关理论素养,能够按照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还要具有突出的职业实践能力。但是,反观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实况,作为教师队伍中新生力量的青年教师基本上从各大院校毕业后直接踏入高职课堂,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在企业一线实践的工作经历。这就需要我们花大气力真抓实干,通过多项举措鼓励高职院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熟悉企业实际项目运作流程,逐步缩小工作导向教学与教师职业实践能力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考虑从企业一线择优聘请行业人员到学校兼职教学,进行实践课程的教学,以弥补现有师资的不足。最终我们要通过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努力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合力打造一支教学能力和行业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陈设艺术设计课程开发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美术系2009年以来重点进行课程设置改革,以装饰艺术设计专业(装饰工艺方向)作为试点,与校外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出装饰陈设相关课程,将最终的毕业设计定为与岗位一致的整套陈设方案设计。在装饰工艺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以陈设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陈设设计与制作技术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陈设行业所需的设计协调及制作的技术能力。

1.陈设艺术设计课程开发原则及要素

第一,陈设艺术设计课程工作过程导向开发原则。预见性:准确分析和预测行业发展趋势所需要学生具备的专业职业技能。基础性:加强学生专业基础能力训练,发展和增强学生潜在能力。灵活性:兼顾工作能力所需要的不同层次、专业之间的配合。多元性:注重培养学生跨岗位、跨职业的共通能力。实践性:包括职业的实践内容、实践形式及实践的可操作性。第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陈设艺术设计课程开发要素。受教育者——受教育者的年龄、知识基础、专业根底、可塑性是设计课程必须考虑的要素,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逻辑结构,要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专业——课程内容应反映本专业中最有实践价值的基本理论、法则和基本要领;社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趋势、时代特征及其对人才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要求,是课程开发的现实依据和制约因素。以上三要素应综合考虑。

2.陈设艺术设计课程开发创新

第一,以技术为核心的课程知识观。在知识经济的生产要素中,只有有效知识才能被称为工作过程知识,建构这类技术知识的过程对于引导劳动者达成工作目标、完成工作任务是至关重要的。基于此,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陈设艺术设计课程总体开发始终注意贯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陈设设计与制作技术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陈设行业所需的设计协调及制作的技术能力。第二,逆向设计课程。依据装饰艺术设计相关行业职业的工作要求,调研核实工作岗位应该具备的核心技术、技能要求、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详细信息,据此设置出所需的装饰陈设核心技术课程和职业技能课;再确定核心技术课之外的专业技能课和职业素质课程。课程改革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如本专业的纺织品设计、挂饰设计、灯饰设计、家具设计、花饰设计、陈设项目策划和毕业设计等课程,突出了专业培养目标所确定的空间设计能力、陈设设计能力、手工艺制作能力三大核心能力的培养,实现了学业与职业的有效对接。

3.陈设艺术设计课程开发实践

第一,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美术系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经过数年的研究试验与调整改革,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理论,将课程知识与岗位技术直接挂钩,构建了陈设艺术设计实用技能学习和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平台。第二,陈设艺术的技术性与个性化,使它在艺术与实用的结合方面有极大的发挥空间和无穷的活力。特别是纺织品设计、家具设计、灯饰设计、挂饰设计、花艺设计等人才输出,都是企业需求的热点所在。因此,院系与企业先后共同研发了色彩搭配、纺织品设计、挂饰设计、灯饰设计、花饰设计、家具设计、陈设项目策划、毕业设计等主干课程。第三,把本专业学生输出方向确定为面向陈设设计公司、艺术设计公司设计部等,工作岗位定位为上述公司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各类配饰设计师助理、配饰设计专业绘图员等。本专业学生从大二开始学习上述岗位所需的实用技术知识,目前,本专业所培养的陈设艺术设计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四、结语

实践证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陈设艺术设计课程体系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适应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能够很好地满足市场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它充分显现了陈设艺术设计工作岗位基于工作过程及项目化工作任务的特征,实现了课堂学习、虚拟情境实训、生产性顶岗的直通与对接,使学生能够直接向一线生产师傅、设计人员、管理人员等学习工作岗位知识技能。陈设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借助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应用水平,培养学生的岗位作业能力和对未来职业岗位的适应力,强化学生可持续发展性。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与课程改革实效息息相关,要真正开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还需要我们更加重视校企合作实训平台、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改革、“双师型”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建设,这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冯卓茹胡晴单位: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注:

文章系2013年度广东省高职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教改课题“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陈设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305092)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

[2]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3]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科学出版社,2003.

[4]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篇9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敬业奉献诚信友善

[作者简介]兰茹(1963-),女,辽宁丹东人,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职教育教学。(广东广州51061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100-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练而成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精髓,最直接、最鲜明地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指导高校推动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更是指导高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精魂所在。

一、国内外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具有跨行业的属性,是伴随终身的或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通识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它强调的是,当职业发生变化时,从业人员所具备的这一能力依然起作用。从业者这一基本素质能使他们在变化了的环境中获得新的职业和(职业)技能,所以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可携带的技能”。它在从业者未来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故而又被称为“关键能力”。

英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非常重视劳动队伍的技能开发,在国家教育培训目标上明确提出了“为了成功的未来开发技能”的口号。为此,英国的改革将重心放在企业,放在人的技能开发上,毅然决定由政府、教育机构和行业共同开发企业需要的实际工作技能,并开始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和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nVQ)。其目的是搞活企业,提高人的素质;方法采用的是国家干预现行教育和考核制度的改革;结果就是建立了一套包括nVQ制度、GnVQ制度及核心能力在内的体系。

我国核心能力标准体系属于国家职业标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998年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提出八项核心能力的培训认证体系,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数字应用、信息处理、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出台了一整套《职业核心能力训练手册》《职业核心能力测评标准(试行)》,对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及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职业综合素质已逐步成为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共识,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要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党的“十”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这一论述,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对社会核心价值观做出了新论断、新阐释,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精华的当代诉求。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近些年来发达国家大学提出的教育理念,其主要观点是:大学教育在强调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要着重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业为导向”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突出宗旨,职业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人才规格的定位来自于企业的要求,人才质量的检验来自于企业的评价。毕业生跟踪调研了解到,很多企业已经把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作为用人、留人的重要指标,将毕业生是否具有优秀的人品、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吃苦耐劳、敬业爱岗等素养排在前面,这充分说明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最看重的往往不是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而是更看重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希望大学毕业生把将要选择的这个“职业”当作自己一生追求的“事业”,并在从事这个职业的过程中要正直、忠诚、守信、敬岗爱业。由此可见,职业核心能力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一要素。本项研究以广东省近十所高职院校1000名学生为对象,在已有的职业核心能力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以实证研究为最终落脚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职业核心能力专门化教学及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实践锻炼之中,培养学生有效沟通、合作意识的同时,将学生养成教育和职业行为规范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紧密结合起来,使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

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就是以主流社会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正直、忠诚、守信、严谨、守纪、勤学、热情、文明、礼貌等个人品质,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教育及其过程;就是从社会理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真情奉献等方面去培育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并予以实践,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个人命运与祖国前途、个人追求与人民期待紧密结合起来。

1.以社会理想为导向,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念在于改变学生的行为方式。职业行为是职业道德的外在显现,也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追求。通过开设职业核心能力公共必修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推动专业改革与创新,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就业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在“你认为提高职业核心能力,获取职业核心能力等级证书的目的是什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发现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沟通合作能力”的占60%,“为了提高综合素质”的占50%,“为了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的占40%。由此可见,广大学生对于提高自己的职业核心能力认识不一,多数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如果只是单纯认为职业核心能力专门课程学习及获取证书,就是增加就业的砝码,对职业人才的培养肯定达不到社会的期望。因此,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专门课教学和为就业服务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上,除了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设计“目标―任务―准备―行动―评估”的五步训练法,组织学生结合未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共同完成一个真实可操作的项目外,更要引导学生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上升到以社会理想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让学生懂得事业心和责任感是每一个进入职场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企业对大学毕业生提出的必备要求,同时也是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获得事业成功的基础。

2.以敬业精神为核心,在专业课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敬业精神的精髓是敬业价值观,敬业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弘扬和践行敬业精神应当成为大学生的自觉价值追求。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紧密结合起来,进行专业课程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改革,通过以任务驱动的团队学习实践过程,引导学生懂得只有把个人的实力与团队的实力结合在一起,形成合力才具有价值意义。以学生实习、实训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实习训练,专业技能竞赛和工学结合的顶岗实习、见习等活动,让学生在专业实践和服务社会的参与中,亲身感知、真正体验沟通合作的愉悦、人格的完善、职业荣誉和职业责任感,充分认识到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能不干涸,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有价值,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企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实习体验帮助学生提前接受企业文化理念,让学生懂得岗位和职业既是一个人谋生的基本手段,也是一个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实现自己抱负和价值的场所。只有对工作岗位充满着敬畏,具有与企业荣辱与共、同甘共苦的使命感,才能在职场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以企业员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敬业态度和“安心工作,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激发学生努力强化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从而迅速转化为现实的职业行为,内化为学生的职业信念,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3.以诚实守信为根本,在学生养成教育中培养职业核心能力。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学生的养成教育和第二课堂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新生军训和入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动精神;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传授和课余文化活动紧密结合,引导学生端正学风,诚信求知、诚信求学、诚信缴费、诚信应考;通过抓课堂考勤和考风、考纪来督促学生形成良好学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将职业核心能力测评标准与学生的养成教育和思想品德塑造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按照测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在宿舍文化、教室文化的创建过程中,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文明习惯;训练职业行为,提高职业素质。通过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业,严查仪容仪表,强化学生遵纪守法教育,建立诚信档案,构建诚信测评体系,建立起广大师生共同的行业准则,引导学生做到言而有信,“知、情、意、行统一”,培养符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职业岗位要求的能力素质和诚信品质。

四、以真情奉献为重点,在学生的志愿服务中培养职业核心能力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光大,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结果。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勤工助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与职业核心能力要素的有效融合,让学生在参加各项活动中感知、感受真诚沟通和团队成功合作带来的愉悦、给予的力量,从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组织大学生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注重了解学生的思想、化解他们的心灵困惑,及时纠正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个别学生的不良表现;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助人为乐、勇于奉献的优良品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凝聚力和合作精神。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把乐于助人的友善情感在时间上予以延伸、在空间上予以拓展。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明确每一名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志愿服务的要求,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通过志愿服务活动,锻炼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感和组织纪律性,提高道德修养,升华思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兰茹.体育后备人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2(11).

[2]兰茹.内涵式发展背景下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创新思考[J].职教论坛,2013(20).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篇10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核心素养;表现性评价;单元设计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6-00-03

当前,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作为德育主渠道的品德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改革成为一线教师必须直面的严峻挑战。钟启泉教授指出,单元设计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心所在和永恒的主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设计是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而表现性评价注重评价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品德教学呼唤对表现性评价实质性应用。[1]我们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漫游世界》为例,尝试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表现性评价应用研究。

一、梳理单元核心素养图谱

2016年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教学为导向的品德单元教学与评价,首先要求教师思考该学科领域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希望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又是什么?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明确的答案,从而确定单元核心素养目标和表现性评价目标。为此,我们分析并拟定了本单元核心素养培育图谱。

二、开展“教、学、评”一体的核心素养教学单元设计

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培育目标,首先要考虑课堂教学的流程和方法。我们将评价嵌入教学,尝试探索“教、学、评”一体的核心素养教学单元设计。开展表现性评价提倡教师进行逆向教学设计,即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和学情等要素确定目标后,先设计评价任务,再设计教学活动。教师事先设想在每个单元结束时,学生会成长到什么程度,并设定理想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以此为基础,教师才会在实施单元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相应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编织到课堂教学中去。实践证明,明确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开展该项学习活动,希望大家最终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能有利于确定并保障学习活动的方向性。

1.确定导向核心素养教学的评价目标

在设计单元表现性任务时,我们首先要考虑,通过“漫游世界”这一单元学习,希望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核心内容究竟是什么?立足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上述单元核心素养培育图谱,我们认为,本单元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并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能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与历史渊源、地域环境的关系,以及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由此,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和人文素养。

2.设计有意义的表现性任务情境

表现性评价要在接近于现实的情境中实施,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情境,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因此,情境创设是设计有意义的表现性任务的关键。

实践中,我们主要考虑以下六个要素:①表现性任务的目的是什么;②在执行任务中学生扮演的是什么角色;③以什么人为对象?④设定的是什么样的场景;⑤具体需要哪些表现;⑥评价的规则是什么?为达成《漫游世界》单元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我们设计了如下任务:

表现性任务――在“漫游世界”游学宣讲会上提出你的方案

你是一名旅游公司的策划宣传员。2017年暑假,梨园小学拟在毕业年级开展“漫游世界”游学活动。主题是“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希望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知道不同环境下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你的团队负责研学方案的策划与宣传工作,在“2017级游学专项宣讲会”上,你们将展示策划作品并回答家长和学生的提问。

你的任务:小组合作,向学生和家长推荐到周边一个或者几个国家(日本、印度、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的游学方案,并做宣传解说。

请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搜集资料,选择恰当的方式设计一份游学方案,可以选择创意海报、ppt、微视频、宣传图册(手绘或者电子图册)等,并宣传解说。注意介绍清楚他们不同的文化习俗,并根据文化差异提示参加游学的学生注意事项。

你的作品和汇报中还应包含以下内容:

(1)资料和信息的来源。

(2)不同国家的生活文化习俗和历史渊源、地域环境的关系。

(3)温馨提示:要尊重文化差异,和睦相处。

@一任务以中小学生研学等现象为背景,虽然只有少部分同学参加过研学活动,但多数孩子都有旅行经验,学生对此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任务设计基于学生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全面展现学生的素质,培育并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责任担当素养。

3.细化导向核心素养的评价观测点

评分规则是表示学生实际操作过程或者作品完成程度的水平尺度,能够衡量学生的品格与学习能力表现。在单元学习中,教师应当在执行表现性任务之前,向学生们公开展示评价准则(见下页表),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更积极有效地投入任务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素养。

评价目标、情境创设、评价准则的确定,是设计有意义的表现性任务的关键元素。表现性评价的实践研究使我们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学业评价、学生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参与实践的教师认为,在品德课教学中应用表现性评价,较好地将教学和评价结合起来,能够反映学生情感态度、能力方法和行为表现的发展状态,也体现了多元主体评价的要求,符合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单元教学及表现性评价实施

表现性任务的执行通常安排在单元学习的最后阶段。但是,实施表现性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要在单元学习开始时,向学生详细说明单元学习目标、要求和核心素养培育目标,让学生明确表现性任务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一)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表现性任务

在开始单元学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表现性任务,帮助学生有效完成任务。

1.指а生分组收集资料,设计制作并宣传策划作品

在本单元教学中,学生在执行和完成任务中不仅需要搜集充足的信息,还需要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与历史渊源、地域环境的关系;并在策划方案中展示出不同环境下,不同国家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这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展开深入思考,从而体现和考查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导向学生“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的培育。

2.模拟现场:学生提出策划方案、宣传解说并答疑解惑

为了让学生能够自然而积极地投入表现性任务活动中,教师必须有计划地安排学生独自学习和表现的时间,并有意识地增加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在第二个任务和情境中,让学生在众人面前进行游学策划方案介绍和宣传,回答学生和家长的提问,旨在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模拟现场中的表现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

(二)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评价

学生完成表现性任务后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并由同学优秀评出优秀“策划案”。在学生完成任务和评价过程中,教师要走到学生中去,观察其完成任务的情况和评价情况。如果发现茫无头绪的情况,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学生评选过程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在推荐优秀同学时,对自己也是一种鞭策,并在欣赏别人的过程认识了自己;对被评为“最佳宣传策划”团队作品的小组同学来说,则是一种激励,能增强学生自信心。

在实施《漫游世界》单元表现性评价时,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共同制定的评价标准,先进行自我评价;再放手让学生小组互动评价,拓展延伸,不断修改完善作品。如此,将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和表现性评价研究,有效实现了品德课教学方式和学生方式的转变。我们的研究还存在诸多缺陷,比如表现性评价的信度和效度等还有待验证,希望同行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