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建设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17:32

工业互联网建设方案篇1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互联网+”成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其将深刻地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与变革。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互联网+档案”应成为我国档案界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首先明确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什么是“互联网+”?在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从总体来看,互联网应用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人人互联网、物物互联网、业业互联网。其中,“人人互联网”指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各种网络接入设备来实现在任何地方接入互联网获取服务;“物物互联网”则是万物互联(即物联网),其通过联网使越来越多的设备变得更智能,是大数据、互联网、智能硬件、可穿戴、智能制造技术的结合体;而“业业互联网”也就是“互联网+”,指的是行业与行业的互联、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相结合。这也就意味着,“互联网+”的含义可理解为“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种“+”并不是两者简单的组合,关键是要通过这种“+”来促进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

如上所述,“互联网+”行动的关键之处在于推动传统产业向“服务化”和“互联网化”的转型。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互联网+档案”应当是以档案数字化为基础,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所形成的智慧化、知识化、个性化、人性化的档案服务互联网平台。这也就意味着要实现“互联网+档案”并非是先将档案数字化再挂到档案网站上、或是多开些微博、微信即万事大吉,而是要依据互联网思维对档案资源“收、管、用”各基本环节的全面提升与改造,需要综合的研究与实践上的突破。

2用户“痛点”与建设“互联网+档案”的关键突破方向

就目前的实践而言,在“互联网+”建设比较成功的行业领域,其共同的成功关键都是准确找到了其服务对象的“痛点”,进而围绕这个“痛点”来实施自身“互联网+”的建设。所谓“痛点”也就是人们面对该行业当前产品或服务时,抱怨的、不满的、感到痛苦的接触点。而“痛点”也就是本行业开展“互联网+”建设的切入点。

“痛点”也是分级别或层次的,解决不同级别的“痛点”问题,其用户体验也是不同的。如图一所示:

图一用户“痛点”的级别

相关行业的经验表明,准确找到用户“一级痛点”是关乎“互联网+”建设以及创业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如何建设“互联网+档案”的问题,就可以转化为如何通过互联网技术来消解档案用户“痛点”的问题。对于当前的档案用户来讲,最关键的“一级痛点”莫过于难以在档案海洋中有效地找到所需资源;“二级痛点”则是用户无法方便地获取所需的档案资源。可以说这两个“痛点”是当前建设“互联网+档案”所应该着眼的切入点。

因此,为了成功建设“互联网+档案”,当前应首先紧密围绕档案用户“一级痛点”(即如何促进用户有效找到所需档案资源)这个主题,开展相关的研究与实践工作。而造成档案用户这个“一级痛点”的原因,除了档案法规等管理因素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当前档案信息系统检索方式的制约。在现阶段,档案用户以及工作人员对档案数据资源的获取方式基本是单一检索方式(如关键字匹配)。这是一种非智能的方式,其获得的信息局限性大、范围窄、关联性低,极大妨碍了用户有效获取档案资源。笔者曾专门撰文以实例来说明这一问题[1],提出当前用户检索档案遇到的困难可规纳为三类问题:兴趣利用集问题、事务共同利用集问题、档案异名检索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档案资源“不易找到”的这个用户“一级痛点”。

因此,针对档案用户“一级痛点”的“互联网+档案”关键突破方向,即当前建设“互联网+档案”首要应实施的工程,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2.1建设档案数据个性化推荐系统,推动档案服务进入“后检索时代”。“后检索时代”的档案服务的含义以及模式如图二所示:

图二“后检索时代”档案服务模型

可以说“后检索时代”档案服务模式是“互联网+档案”时代的关键模式。而档案数据个性化推荐系统对实现“互联网+档案”服务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如图二所示,个性化推荐系统可极大扩充传统档案服务只依靠单一检索提供档案数据的方式,克服当前档案信息系统的普通检索方式(如关键字匹配)造成的档案查找困难、检索不充分等问题。

在当前很多情况下,无论是档案部门内部的检索方式还是现有档案网站的普通搜索功能,都不能充分保证档案用户需求,并使很多档案处于“沉睡”状态。因此,就缓解当前用户“一级痛点”而言,就是要实现根据档案用户特征对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内容,而这正是当前档案服务所亟待提高的方面。故而,对于建设“互联网+档案”,必须对档案数据个性化推荐系统设计与部署、相关制度建设以及实现“后检索时代”的档案服务策略等方面开展综合性研究。

2.2建设档案用户需求感知引擎,实现档案部门循数管理[2]。正如一些企业家所指出的,“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就是我党的“群众路线”,也就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互联网+”的真正实现,关键的是深刻理解所在行业的用户需求。因此对于建设“互联网+档案”服务来讲,也就是要使档案部门有效感知其面对用户的需求,获知用户“痛点”状况,据此调整优化档案工作。前者是“从群众中来”,后者是“到群众中去”。

因此,就消解档案用户“一级痛点”而言,必须对如何建立档案用户数据进行有效收集、分析判断、知识抽取以及据此采取相应行动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也就是要建设档案用户需求感知引擎。而这既包括相应的信息系统,也包括与之配套的档案管理机制、思维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突破。笔者曾撰文提出一个档案用户数据分析引擎建设方案[3],这相当于是档案用户需求感知引擎的核心技术部分。可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在“互联网+”视域下研究建立适用于档案服务的用户需求感知引擎框架及其实现模型。

在实现了上述两个重点突破方向的建设之后,档案部门可进一步围绕用户“二级痛点”开展下一阶段的“互联网+档案”建设,以消解档案用户无法方便获取档案资源的“痛点”。这主要包括用户权限远程认证、档案信息可靠传输、档案数据真实性认证、推进档案o2o服务模式[4]等方面的问题。

3“互联网+档案”的一个先行试验区:高校档案

以上我们明确了建设“互联网+档案”的两个关键突破方向。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这两个突破点的规划变为现实。这个问题主要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实施建设的人才队伍、如何获取相应技术力量、对建设成果进行验证与优化、对建设的成果进行总结和推广等方面。对此,笔者提出当前可先考虑在我国高校档案领域深入开展“互联网+档案”的相关建设工作。

从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高校档案领域开展“互联网+”行动主要具备以下的有利条件:

第一,高校档案具有良好的“实验区”效应。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高校档案门类较为齐全、档案类型品种丰富、档案工作实施较为规范。所以,高校档案无疑构成了“互联网+档案”研究与建设的良好实验环境,且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可将相关建设成果向其他领域的档案部门进行推广和转化。

第二,高校档案用户有利于“互联网+档案”建设成果的验证与优化。

总体来讲,高校档案所面向的档案用户文化程度、思维能力等较高,能够较为准确地表达和归纳自身对档案的需求与意见。这有利于在“互联网+档案”建设过程中对建设成果进行验证和优化。从而有利于确保“互联网+档案”建设的实用价值,避免使建设成果脱离实际,成为“空中楼阁”。

第三,依托高校档案建设“互联网+档案”有利于获得相关技术力量。

高校档案本身就处于一个技术密集区、智力高地的环境中。高校所拥有的人力、技术资源可为“互联网+档案”建设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如高校所具有的计算机、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多方面专业的师生,可通过项目研究、课程实践、勤工助学等多种渠道参与实施本校的“互联网+档案”建设,也可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现实的理解我国“互联网+”行动的教育基地和实操平台,从而达到“育人中建设、建设中育人”的效果。

我们当前可依托这些有利条件,在我国高校领域内开展实施第二节所述的“互联网+档案”关键突破工程。而为了有效实现这两点工程的建设,当前应集中相关力量对以下问题开展研究:

3.1档案数据个性化推荐系统建模研究。我们可以说,只有建立了档案数据个性化推荐系统,才谈得上真正实现了档案个性化服务;也只有对这个系统不断地完善研究,才能不断提高档案个性化服务水平,并产生优秀研究成果。

然而,纵观当前国内档案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十分不足,特别是基本没有对档案个性化推荐系统进行实用建模、具体设计、效果实验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这实际上使档案个性化服务无法真正落实。即使在计算机专业研究领域,也极少有研究者关注如何建立档案领域所适用的个性化推荐系统问题。其对个性化系统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对推荐技术的指标改进、新模型探讨等方面[5],且应用领域多为电子商务、图书、电影等方面。这造成当前对于档案个性化推荐系统的研究“约等于零”,成了档案学与计算机科学“两不管”的地带。

面对当前层出不穷的信息推荐技术改进研究和相邻近的图书馆学领域方兴未艾的图书个性化推荐系统研究成果[6],档案学领域应当奋起直追,积极借鉴相关学科成果,结合档案工作自身实际,设计出实用的档案个性化推荐系统。

3.2对于档案用户合理分类问题有待探讨。从当前档案领域相关研究[7][8][9]可以看出,如何将档案用户合理分类,当前研究者的意见并不统一。而用户模型的构建是档案个性化服务的基础和依据,档案用户类型合理划定是有效构建用户模型的前提。特别是,我们在这里所指的合理划分档案用户类型,是针对实现档案个性化服务这一具体目的而言的。也就是为图二中所示的档案数据个性化推荐系统,设计合理的用户分类,进而设计个性化模型。在这方面,已有的研究所提分类方案尚不准确,没有专门面向档案个性化推荐系统所采用的信息技术特点考虑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研究档案用户利用场景分类的问题。

工业互联网建设方案篇2

关键词:互联网+;档案管理;特征;创新策略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形态,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有效结合和共同发展的新业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信息技术出现一些新的形态,而互联网+即是以互联网为依托,从而实现对社会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充分的利用互联网的创新发展成果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进行全面应用,更好的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在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以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网络环境及海量的信息用户使唤档案在开发、管理和服务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需要加快对档案管理进行创新,努力提高档案管理和服务的水平,更好的发挥出档案的积极作用,为档案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的特征

1.1档案管理的完整性要求更高

档案管理工作包括诸多环节,在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实现了优化升级,这也使档案信息和档案管理流程都更具完整性。即在前互联网+模式下,利用网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能够更加方便的实现对档案资料的获取和完善。并且充分的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提高档案管理流程的完整性,实现档案管理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

1.2档案管理存储介质日益多元化

互联网+与档案工作有效结合,能够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加快了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发展进程。其充分的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一步实现了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激活,将档案数据有效的与公共信息服务相融合,从而实现了档案管理与其他行业和部门之间的信息的整合。在互联网+时代,档案信息实现了数字化存储,不仅丰富了档案管理形式,而且建立了档案管理数据库系统,将所有档案信息资源都涵盖在内,有效的提高了档案信息的管理效率,实现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节约,用户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实现对档案信息的查询和利用,使档案服务质量和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2互联网+时代下档案管理创新策略

2.1加快档案管理观念的转变,与互联网+时代共进

一直以来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都存在着一种惯性思维,即更重视档案的存储和记录工作,而对档案信息的重要作用较为忽视,这也使一直以来我国档案信息都处于封闭的状态,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程度较低,这对档案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较磊的影响。在当前互联网+时代,需要加快档案管理观念的转变,利用互联网思维,并充分的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强化档案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建设,打造局域网络平台,不仅实现档案信息的快速检索和浏览,而且实现档案信息的真正共享。

2.2科学规划档案管理执行标准

现代化档案工作的核心是对计算机的应用以及对网络技术的全方位掌握,因此,网络技术的掌握对于“互联网+”时代的档案管理方式的革新来说有着较为重要的建设性意义,因此需要以科学化的手段来对相关的档案管理执行标准有一个较为细致的规划。而与此同时,这一规划性体系的构建也能够间接提升相关电子系统的实际运算速率,进而使相应的工作环节得到较为细致化地简化,而这对于相对而言无明显操作规律的档案管理环节来说,就显得尤为关键。因为计算机是无法进行具体管理控制的,即便可以,因运算程序的复杂也不会有很高的效率。只有加快档案现代化管理,实现档案工作的标准化才能适应越来越快的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

2.3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档案管理水平,需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即对档案信息收集、整理、分类、归档、保管、借阅、保密等各个环节进行制定标准化细则,针对各环节特点来完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是档案工作中最为基础性的工作,同时也是新时期档案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对于当前档案工作来讲,需要做到依法治档,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

2.4软硬件以及技术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

我国的档案管理相关发展较缓慢,并且具有极大的局限性,长期以来导致相关设备以及软硬件等不能满足当前的“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在“互联网+”的时代下,档案信息管理必须配备合适的网络软硬件,并且在新形势下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更新原有的计算机系统以及软硬件,并且引进新的技术和数据库系统等,用于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同时也应该注重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引入,促进档案管理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使用。

2.5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一直以来档案管理和档案管理人员都不受重视,而且在档案工作中缺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这也使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缺乏积极性,思维陈旧,工作仅局限在接收文件、整理文档及保管档案等一些简单的档案管理行为,这使长期以业档案信息一直被束之高阁,得不到有效的应用。在当前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工作要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快思维方式的转变,树立良好的档案服务理论,全面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档案信息的利用率,更好的发挥出档案的重要价值,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

2.6引进各种人才,利用高科技手段提升档案管理的科技内涵

互联网+时代给档案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者勇于担当,乐于挑战。要在平凡的档案管理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为单位的快速、健康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一方面,各单位要积极引进与培养档案管理人才,让他们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方法,加强对信息管理和运用,高效地完成档案管理工作,为高层领导开展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同时,针对本单位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对档案的各种需求,都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科学准确,规范有序”。

3结束语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网络与各行业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在互联网+环境下,各项工作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这也使档案工作也脱离了传统的工作思维和模式,实现了档案信息管理的升级和转型。在当前新时期,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顺应形势发展需要,依托于互联网+的强大推动力,努力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使档案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更充分的体现出档案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孙立新.“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改进的几点思考[J].赤子,2015(23).

工业互联网建设方案篇3

关键词:“互联网+”;档案信息化;安全防护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环境更显开放性与共享性,给网络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带来诸多安全风险,因此,要重视档案信息安全建设,制定全方位的应对策略,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一、“互联网+”的内涵

“互联网+”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其内涵不受“互联网+传统行业”的限制,而是在各领域都有体现。互联网的创新性、包容性和适应性都非常强,商业模式丰富,“互联网+”的发展是联合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模式,在经济机构发展转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目前经济发展的新方向Ⅲ。“互联网+”的主要特征就是运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提取,在工业、商业等不同行业中融合发展。

二、安全建设是推动档案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一)安全建设是“互联网+”时代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根本。对于档案事业的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引用以及“互联网+”理念的提出,促使档案事业具备了全新的时代活力,档案工作的价值是为社会各个机构和部门提供信息支持和基础,在整个国家发展规划中意义巨大。立足“互联网+”环境,各个行业和领域对档案资源的要求不断提升,尤其是查询以及借阅方面的需要不断扩大,因此,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影响档案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二)安全建设是社会各个领域档案信息化的基础。对于档案信息化建设而言,其周期性较长,涉及诸多方面信息,如资金、技术等,安全性要求较高。一旦缺乏安全保障措施,导致档案信息的传播彰显随意性,在根本上阻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发展。档案安全保障工作,要从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两个角度出发,对档案安全的基础建设进行加强,构建完善的档案安全防范机制,切实提升档案安全建设的高效化。

三、“互联网+”背景下档案信息化安全建设的措施

3.1规范现有的工作体系

高校档案信息化的管理工作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标准来进行,但是目前我国在档案信息化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想要实现档案信息化安全建设,从国家角度来讲,要解决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要规范档案信息化管理,确定相应的档案信息技术标准,并不断指导地方实践工作。对于高校以及档案管理部门来说,虽然无法对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之前,高校以及档案管理部门要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基础,建立档案信息化工作细则,从而完成标准化改革。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不断规范信息化的标准。以信息工程、相关档案信息数据标准以及情报学领域标准为依据,对现有档案数据进行标准化以及信息化处理,做好电子档案的存档以及纸质档案备份。这样即使后续电子档案出现数据错误或者外界因素导致电子档案出现问题,还可以将原始的纸质文件整理出来与电子档案进行对照,进行再次扫描与保存,从而为后续的档案查阅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其次,规范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以及档案管理系统平台购置标准,在有资质的供应商之间进行仔细挑选并对其进行严格约束,保证供应商提供的硬软件服务能够满足自身应用需求,同时,还要确保使用过程中档案信息化的安全条件。最后,要规范档案信息安全的管理标准,在档案管理部门内部制定完善且统一的标准,从而保证档案信息化管理以及服务工作“有法可依”,一旦出现档案安全问题,可以以此为依据来追溯问题的根源所在,并制定相应的问题处理方式。

3.2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管理制度

想要保证高校档案信息化安全建设能够顺利进行,那么就要建立内部的安全信息管理制度,并及时将信息制度落实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目前,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制度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档案管理权限不够规范、档案网络具有开放性、对移动存储设备等管理不够严格。针对以上三个方面可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例如,针对档案权限管理问题,就要以软件层面为入手点来解决,第一要保证档案信息终端网络平台能够只被工作人员所使用,防止非档案管理人员随意使用;第二,要确保档案信息化的相关软件专人专用,所有档案管理员工在工作完成后必须退出相应的管理系统,避免其他没有访问权限的用户访问档案信息。而对于档案网络开放性的问题,相关人员要确保电子档案平台以及管理内部信息在与互联网连接时,必须经过相应的防火墙才能联入,并且内部信息终端在连接网络时要谨慎选择,防止随意连接外部网络而为档案数据带来一定安全隐患的情况发生,并严格禁止档案管理内部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按自己主观意识任意连接网络,从而有效避免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档案内部信息被随意窃取。同时,针对移动设备管理不够严格的问题,要及时建立相应的移动设备管理制度,避免员工将个人的存储设备连接档案管理终端,引发网络木马病毒入侵的情况,从而有效保护了校园电子档案的安全。

3.3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能力教育

加强对员工档案安全意识以及工作能力方面的教育,从而实现对档案信息化内部人员的约束。对于信息化技术人员来讲,需要及时转变自身观念,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不断提高自己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技术,保证在相关档案管理软件出现问题而其供应商又无法及时赶到的情况下,能够利用自身的技术,有效控制并解决出现的安全问题以及安全隐患,避免事态朝着严重化的方向发展,保证高校档案信息的安全,为高校将损失降到最小。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来讲,需要加强对员工档案信息化安全方面的教育,例如,可以针对频发的安全问题、信息化安全易出现的几种风险、错误的档案系统使用方法以及信息化安全建设不到位产生的危害等方面对员工进行综合性的教育,从而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信息化安全意识,并不断规范自身行为,养成良好的档案信息系统使用习惯。

3.4加强对档案信息化相关硬件与软件的建设

虽然一般档案信息化系统所使用的硬件与软件由系统供应商提供与设计,并且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并不会对其进行频繁的管理,但是仍需要在供应商提供档案信息化系统前向其描述使用需求。一般来讲,软件的安全需求一般包含对档案数据服务器的防护、软件功能权限的分类、用户权限的划分、信息资源使用权限的划分、软件误操作的保护以及相关网络防火墙等;而硬件的安全需求主要包含用于保护档案信息化系统正常运行的设备、硬件防火墙、较为正规的路由器以及对连接内部网络的接入限制等。

结语

在“互联网+”环境下,很多信息安全都受到了威胁,在技术、管理、法律等不同层面都需要进行监管,必须要加强安全管理意识。在档案信息化的安全建设中,互联网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信息检索速度更快,精确度更高,推动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但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安全建设时,要采取有效对策提高安全性和保密性,确保“互联网+”环境下档案信息化的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工业互联网建设方案篇4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网络社会;档案管理;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当今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的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和档案网络管理被广泛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这给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档案管理工作必须适应新的时代、新的挑战,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探索出一条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的新途径。

一、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面临着三大挑战

(一)是管理观念的挑战。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档案管理的工作观念,档案管理不再仅仅是手工收集整理保管纸制文档的简单体力劳动,而是档案信息的网络平台建设和维护服务,是一项技术要求相当高的工作,提供高效的电子档案网络平台服务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二)是管理方法的挑战。互联网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彻底改变过去档案管理传统手工操作的方法。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更加方便,开发利用更为广阔,档案信息的提供者、利用者和收储管理者之间的地理距离已经消失,档案管理者必须与时代同步,与网络共进,熟练运用网络技术对各种文档进行收集编辑整理和开发利用,搭建一个全天候、开放式、互动性的档案管理服务平台。

(三)是职位要求的挑战。传统观点认为,档案工作是办公室工作的一部分,一般由办公室人员兼职。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必然要求其管理人员熟练掌握各项网络技术,了解相关网络操作知识,正确处理各种网络常见问题。而这些网络技术方面的专业要求,办公室兼职人员往往不具备或知之甚少,因此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由兼职变为行家里手,必须是网络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员。

二、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必须做到三大创新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实现档案管理从保管储存到专家服务的转变

互联网时代的档案管理,必须深化服务意识,改革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真正树立专家服务的理念。

一是树立超前服务的理念。以往的档案管理以整理保管为主要工作内容,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树立超前服务意识,积极收集整理编纂档案信息资料,主动调查了解信息需求方向,及时提供给有关部门单位,发挥档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

二是树立网上服务的理念。互联网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不仅仅需要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电子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等等,需要管理工作者树立不断学习的意识,特别是学习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熟练运用互联网技术,在网上开展档案管理和档案网络服务。

三是树立信息安全理念。网络社会信息安全至关重要,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要有强烈的信息安全观念,根据工作内容和文件性质,确定不同档案信息安全层级,制定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强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严防计算机病毒及黑客的攻击,切实维护好网络环境中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

四是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创新是事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只有破除陈规,改变以往因循守旧的工作方法,才能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看似简单,但要做好并非易事,要求管理工作者必须在实践中总结,在工作中创新,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发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创出工作成绩,真正发挥档案作用,促进档案事业发展。

(二)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档案管理从实体管理向网络管理的转变

以前的档案管理,主要以纸制文件、录音录像、照片材料等作为档案管理实体,以手工操作为主完成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保管、提供利用等。因为存储量大,信息分散,档案管理人员很难对已经归档的档案材料,进行信息的提炼和加工处理,档案信息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被闲置甚至浪费。

互联网时代,随着现代化管理技术和设备的引进,特别是计算机、光盘、缩微、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为档案管理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网络技术使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转向新的管理模式。档案管理也应适应网络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实体档案管理转变为对网络档案的管理,对各种门类的档案进行网络信息加工整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档案信息进行管理,从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使之真正成为未来信息社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

(三)职位设置的创新,实现档案人员从兼职人员向行家里手的转变

互联网时代,档案网络管理服务对档案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档案管理者必须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时代要求,现代化知识将成为每一位档案工作者知识构成的要素,因此,创新档案人员职位配置,加大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培训,培养一支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业务知识的专业队伍是至关重要。

一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利用一切时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

工业互联网建设方案篇5

1.网站策划方案的价值——内容重点阐述了解决方案能给客户带来什么价值,以及通过何用方法去实现这种价值,从而帮助业务员赢取订单;另外,一份优秀的解决方案在充分挖掘、分析客户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之上,又以专业化的网站开发语言、格式,有效地解决了日后开发过程中沟通问题、整理资料的方向性问题。

2.前期策划资料收集——策划方案资料的收集情况是网站策划方案成功的关键点,它关系到是否能够准确充分地帮助客户分析、把握互联网应用价值点。往往一份策划方案未能中标,与信息的收集方法、收集范围、执行态度、执行尺度有密切关系。太维在此公布出7项重点收集标准。

3.网站策划思路整理——在充分收集客户数据的基础之上,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需要客户、业务员、策划师、设计师、软件工程师、编辑的齐心参与,进行分方位的分析、洽谈、融合、术语化。太维重点在7个方面推出整理标准。

4.网站策划方案写作——此部分内容是整个标准的核心,从标准方案而言,专业网站策划方案应包括8方面的内容,但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这几方面的内容穿差运用。

5.网站策划方案的包装与提交——一份专业的网站策划方案需要经过严格的包装才能提交给客户。里面对包装的方法、技巧,提交时的重点内容做出了详细规定。

6.网站策划方案的讲解与演示——方案的演示与讲解系关订单的成败大事,为此太维在每一个讲解的思路,讲解的步骤,衣着打扮,谈吐举止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7.网站策划方案归档/备案——网站策划方案的归档/案备可以根据公司的知识库规则的不同,而制订出不同的标准,内容以太维对知识库的整理做出了细节的规定与整理办法。

2网站策划方案的价值

2.1客户对互联网的了解程度,网站的价值毕竟了解有限(it界除外),仅凭业务员的介绍依然不足,对于客户而言,依然是隔雾看山。而网站策划方案犹如清洗剂,洗清客户的视线,洗除客户的优虑,让客户深入地了解他们运用互联网的价值所在,了解我方以何种解决方案去表现价值;另外,客户更可以清晰地了解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切入互联网领域,收回投资成本一般需要多长时间,投资与收益的又比例是多少。以太维的一位客户为例:

公司情况:该公司属国际贸易公司,主要经营制罐贸易,通过国外寻找买家,货品在国内生产;

职员情况:英语流利,具有国际贸易经验,对新技术(如:互联网)使用普遍,具备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商务活动的意识与质素。

交易特点:通过互联网寻找国外买家,给客户查看罐类样品,对方确认罐类品种及款式,双方进一步敲定合作细节,与此同时,公司在国内寻找制造商,三方确定合作,交易成功。

适合互联网应用的价值点:在交易过程中,样品展示直接决定了双方是否展开合作的关键性因素。传统模式一般通过ems的方式给客户,耗时一般在4天左右,但通过建立互联网网站,建立专用的产品库,第一:客户了解公司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第二:客户直接浏览样品的时间仅需要10秒钟,方便快捷;第三,互动性强,客户如果对某种产品感兴趣,可以直接在网上询盘,索取样品,有效增加了成交的机率。另外,公司通过对网站的推广,致使自己找国外买家变为买家找公司,有效增加了商业机会。

网站策划方案则是帮助客户深入了解这些互联网价值的最佳载体,方案清晰地帮助客户寻找到应用互联网的价值点,并以各种表现形式和功能,将互联网的价值表达到位,帮助客户下决定购买我们的服务。

2.2对销售的价值

优秀网站策划方案给了销售人员第三张嘴,销售人员更需要深入理解网站策划方案的价值,以生动化的语言,讲解、演示方案,并站在客户的角度上去分析互联网价值;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份优秀的网站策划方案能够树立公司在客户心目中的专业形象。高度的专业性+生动的讲解+切实的效益,直接拉开了公司与竞争对手之间的距离,帮助客户作决定。

2.3对公司的价值

将撰写网站策划方案作为洽谈业务的必要过程,可以帮助建立科学的业务洽谈过程,是公司专业化的表现;另外,积累对客户的网站策划方案,可以丰富公司知识库,更加可以帮助员工提供质素,培训专业的销售队伍。

2.4对项目开发的价值

专业网站策划方案犹如纽带,将客户需求无形成化成为项目开发所需的专业文档,开发人员可以快速已转换过的客户需求,避免在关键性开发需求上产生失误,同时开发人员可并根据方案撰写项目开发文档。

3前期需求收集

3.1网站商业目标

每件事情均有发生的原点,互联网应用也是一样,客户期望通过运用互联网达到什么目标?是期望提高销售额,还是期望拓展国内外市场,还是提升客户服务水平,还是推广新产品,将互联网作为其战略的一部分?只有把握住客户的商业目标,策划方案才有撰写的依据,才能有发挥的空间,才能牢牢抓住客户的需求,因此,网站策划人员需要向销售人员,甚至直接与客户接触,了解其商业目标。

3.2网站资源现状

有多少资源便能办多少事,资源现状对于网站定位,网站建设规模,网站投资与回报计划,网站运营均有重要影响,资源决定了互联网应用的空间大小,在进行企业互联网应用咨询工作时,我们需要收集以下资源:

3.2.1客户公司基本资料

这一步非常关键,客户从事的行业直接决定着其有应用互联网的方向!例如:制奶业与it业对比,从事it界主要从事信息交易,使用电脑及互联网是员工的基本技能,行业的发展也依存于电脑和互联网,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销售虚拟软件产品、电子产品、电脑产品、咨询产品、甚至是服务,等等多元化的信息交易;而制奶业的行业结构及人员结构相比之下则不同,制奶业的生态圈中,一般是商、制造商、分销售、直销店、供货商,相应的公司,有很多不需要具备电脑及互联网知识便可以运转,该行业运用互联网主要是进行生态圈内的销售管理、拓展国内外市场、招标采购等互联网应用。因此,了解客户资料非常关键。

3.2.2客户对互联网了解程度

通过直接与客户洽谈,我们可以直接地了解客户对互联网的熟练程度,我们需要思考3点内容:

a)、是用专业化的语言阐述方案还是用平民化的语言去阐述方案;

b)、客户对互联网的了解程度,让我方思考,客户是否会进行深入的互联网应用;

c)、同行竞争对手实力情况。

3.2.3洞察客户投入网站资金情况

客户投入网站资金情况对网站策划方案的规模,最终给客户的报价方案等有重要影响。当然,这方面不可强求,我们需要综合多方的因素去洞察客户预投入资金范围,在交谈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可以帮助销售人员或策划师参考:

a)、根据客户直接提供的网站规模设想,直接估计网站价格,必要时可直接问客户网站的投资额;

b)、在了解对方情况之后,提出几项对方可能感兴趣的价值点,看对方是否感兴趣,例如:产

品展厅,客户管理,邮件群发,等等,我们可以根据对方可能接受的模块思考价格范围;

c)、通过各种私人渠道了解客户投资额;

d)、拿出我方已设有价格范围的从简单到复杂的解决方案供客户参考,看对方对哪种方案感兴趣。

3.3网站生态圈现状

大家知道,各行各业由于经营业务范围、管理模式、信息化水平的不同,所以应用互联网的情况各不相同,从类型而言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a)、制造型企业

简介:制造型企业主要以生产制造为核心,其互联网应用围绕生产制造,销售为核心,主要表现为:企业信息门户网站、企业网上采购招标平台、企业整合网络营销、企业上下游信息化生态圈建设(基于web模式的分销系统、供应商管理系)。

现状:大型企业已建立较完备的信息化系统;中型企业主要进行内部信息化改造,在网上贸易上也运用普遍;小型企业还处于企业上网工程状态的初级状态,但已有部分开展网上贸易。

b)、流通型企业

简介:流通型企业主要是以商品流通为核心,其互联网应用围绕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展开,主要表现为:网上商店(b2c)、大型企业网上采购平台、网上分销管理系统、基于web模式的销售管理系统。

现状:尝试网上商店的为大势所趋,普遍运用的为商品进销存管理系统。

c)、中介型企业

简介:中介型企业属于服务型企业,根据互联网网民数量已达8700万人,对于中介型企业而言蕴藏巨大的市场商机,运用互联网做服务的机会很高,主表现的信息类型为:

建立信息服务类型网站,发展社区交流型网站。

现状:教育、求职招聘、房地产中介等公司已有大批进入互联网领域。

d)、虚拟运营企业

简介:虚拟运营企业一般也属于服务型企业,例如:虚拟广告商、虚拟互联网信息服务商、虚拟软件开发商等等,这种类型的企业直接运用互联网做生意。

现状:普遍运用。

e)、物流型企业:

简介:物流型企业在国际上运用互联网的案例非常多,最著名的如联邦快递公司。他们主要通过互联网做服务,客户可以直接在网上跟踪货物运输的全过程电子跟踪,同时物流型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客户进行交流,掌握客户数据,并对已有的货物运输及客户情况进行系统地分析、监控。

现状:国内主要是尝试性参与互联网初级运用;国外已非常普遍。

3.4同类型网站竞争对手

了解行业应用现状之后,我们需要根据客户的现状,了解同行情况——即竞争对手。由于生态圈内的特点及适应互联网的快慢情况不一样,同行竞争对手应用互联网的水平层次也不一样。当然,最关键的因素我们通过行业企业应用互联网的情况可以看出,同行竞争对手的现状及对互联网的运用到了哪一个阶段。例如:海尔集团。海尔集团自1998年推出以来,先后经历三次改版,第一版本是企业宣传型网站,主要宣传其集团实力及形象;第二版本则开展了大规模的电子商务,包括海尔电子商城(b2c)、海尔企业形象网站、试探性的海尔企业间(b2b)网站;第三个版本则强调了国际化、平台化、集团化的特点,将海尔集团网站,海尔分公司网站、海尔电子商城网站的进一步提升、海尔物流等网站集合于一体,形成海尔网站集群。显然,行业巨头将家电企业运用互联网的门槛提升到相当高的层面,这对于同行企业而言形成了巨大的压力,网站建设也不能随意进行。如果我们的客户是类似于海尔这种家电企业,那么对其互联网应用网站的要求则非常高,当然得视乎企业本身资源现状,如果企业现状适合尝试性应用,那么不妨建立企业宣传型网站或直接进行电子商城网站的建设。

3.5网站定位

通过对客户现状的了解,便可以展开网站定位分析。网站定位是网站的导航灯,网站按照网站定位的方向,进行栏目策划,功能开发,制订阶段计划,确定建设计划,协调项目安排等一系列活动。网站定位主要是对网站经营模式做出具体定位:

网站经营模式主要是指网站通过哪些经营模式展开网站经营,从而达到客户的商业目标。一般分析这种模式之前,需要对上述各方资源有相当了解,然后与客户一起分析其经营模式,经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a)、根据客户现状,可实现预期目的的经营模式;

b)、经营模式符合行业生态圈现状,决非与之相违背;

c)、经营模式经过系统规划,可以分阶段执行相应用经营模式路线,并且可以互通、扩展。

3.6网站受众群体

网站受群群体即网站客户分析,我们需要掌握以下信息:

a)、客户的年龄阶层——可以分析出客户的社会经验。

b)、客户受教育程度——可以分析出客户的品味。

c)、客户职称级别——可以分析出客户占其公司中占据的地位、影响力,更关键的是客户的综合能力。

d)、客户在网站中的基本行为路线及行为方式——客户基本行为模式是制订网站流程的基础。

3.7网站投资计划

网站投资计划在与客户洽谈过程中但已开始,很多客户对网站投资计划所持态度不一样,这一点视乎客户对互联网运用的理解、兴趣程度,一般中大型企业对网站投资与回报均有清醒认识,做为解决方案供应商,我们有义务与客户一起讨论:

a)、整个网站投资计划

投资计划与投资预算是每位客户均会考虑的核心问题,我们作为解决方案供应商,一方面需要聆听客户对网站的理解与期望,透彻掌握客户情况;另一方面则需要提出建设性口头建议,并与客户一起讨论投资的可能性与合理性,最后在策划方案中加入投资计划建议方案。

b)、投资回报计划与评估标准

投资回报计划需要分客户互联网应用的实际情况而定,例如:企业宣传型网站、社区型网站、电子商务型网站,因为各自的互联网应用价值不一样,所以投资与回报的评估标准也不相同。

电子商务型网站——投资回报需要通过订单的形式体现,例如:xxx.com,为3万元左右,然后网站推广计划投资1万元,然后希望在两个月内获得第一笔国外订单。最终,其在第47天通过互联网获得商机询盘机会共:59条;意向客户:10家;签得订单一笔:30万美金。这样,投资与回报的比例为:1:140。

社区型网站——投资回报标准主要以经过网站的建设与运营,发展会员数量达到多少人?网站点击率为多少?通过网站得到多少条有价值信息?这些有价值信息为企业带来了多少价值?进行衡量。

企业宣传型——投资回报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建立的品牌情况而定。网站访问量、访问网站客户群体分布情况,统计品牌知名度?在传统数据统计基础之上,推出网站之后,新增了多少客户?收集访客留言,了解品牌美誉度如何?等等进行衡量。

企业网上分销系统——投资回报主要是此系统的使用情况。员工对此分销系统的态度如何?此系统是否真正帮助企业合理管理分销商资料、及产品销售情况?销售情况是否能够在系统地帮助之下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得出理想的决策参考建议?等等进行衡量。

4网站策划思路整理

通过一系列资料收集,策划人员对该企业应用互联网的情况已掌握,接下来我们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深刻挖掘,以便对策划方案写作打基础:

4.1网站定位及目标受众群体分析

此部分主要对前期资料收集的所有数据进行系统定位:主要是根据网站资料现状、网站生态圈现状、网站资源现状、网站商业目标,综合这些数据找到网站定位及目标受众群体定位。分析方法如下:

4.1.1定位分析基本分析情况

定位犹如找坐标,我们需要将各种描述坐标的维点,以及相关参数列出,对网站进行坐标定位。具体如下:

评估维点参数值

网站资源现状标准:极低、低、较低、中、较高、高

网站生态圈现状:极差、差、较差、一般、较好、好、非常好

网站商业目标:小、较小、中、较大、大、非常大

网站投资规模:小、较小、中、较大、大、非常大

潜在市场容量:小、较小、中、较大、大、非常大

竞争对手实力:极弱、弱、较弱、一般、较强、强、绝对地位

4.1.2各维点之间的关系

a)、网站资源现状是企业应用互联网的基础,资源限制了发展空间,这是重要参数。

b)、网站生态圈现状的好与坏则是互联网应用的最大变化参数,生态圈好了,可以帮助网站发展,会直接改善网站现有资源现状问题,帮助企业早日实现商业目标;反之则会直接影响市场环境,市场容量环境,甚至导致网站灭亡。

c)、网站潜在市场容量则有远近之分,从长远利益来看,潜在市场容量的规模情况,需要多少年才有可能达到这种理想的规模;从近期的现实情况来看,现有的潜在市场容量又有多大?它需要发展多长时间或在何种政策或事件的影响之下会催化或毁灭它,机率又有多大?

d)、竞争对手实力直接验证了市场容量及生态圈情况,在网站目前资源现状的基础之上,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实力与竞争对手抗衡呢?(当然,有些互联网应用属非盈利性应用,则不存在竞争对手!)

e)、网站投资规模与商业目标则受以上几点影响,它直接受到以上几点的影响。企业可以视情况而定:在市场容量大,生态圈现状不错,竞争对手多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对资源现状进行重点调研;

在市场容量小,生态圈现状不错,竞争对手多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具有整合的资源优势;

在市场容量大,生态圈现状差,竞争对手减少的情况下企业需要量体裁衣,长远计划,谨慎投资(符合资源现状差的企业经营.);

在市场容量小,生态圈现状差,竞争对手少的情况下企业则需要具有战略眼光,及催生市场的能力;

4.2思考网站长期建设/运营计划

很多企业投资互联网,进行互联网应用,未考虑到网站长期运营计划及变化,我们作为专业互联网应用顾问师,需要以身作则,帮助客户思考网站长期建设/运营计划:

a)、时间计划方面:按目前网络环境不成熟情况下,最好建议企业拿1~2年作长期计划;

b)、阶段任务方面:建议企业以一年作为年度目标,制定年度任务;以一季度为短期阶段计划,不断总结与调整,找到适合网站运作的措施。

c)、投资预算方面:如果只是尝试性进军互联网,可建议企业先做好第一期投资,看看实际回报率之后再作长期预算计划;如果进军互联网是企业的重要战略计划,则需要根据其战略目标制订详细的年度投资预算和回报预估,让企业有的放矢。

4.3思考网站首期建设详细计划

企业第一期投资网站平台建设和网络营销推广工作的实施质量,对一般企业网站未来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结果差则信心受打击,网站前景担忧;结果优良则信心十足,网站前景看好。作为专业策划顾问,我们需要对此进行悉心指导,争取让客户理性对待:

a)、网站短期目标制定:短期目标是企业迈出网络营销的第一步,我们需要尽量保证其成功,因此,短期目标制订以能实现,能实到为宗旨,争取开个好头。

b)、网站平台策划开发:根据其短期目标与资源现状,提出网站平台策划与开发建议,重点打造能为公司获得品牌效誉或投资收誉的基础营销平台。

c)、网站品牌推广:帮助客户根据其网站定位、第一期目标、预投资金额等情况,提出有的放矢地提出推广渠道、成本预算,时间控制等方面的推广建议!

d)、首期投资与回报预算:实践证明,网站从建立至推广,其回报期,一般在第一阶段推广结束后的1~3个月内见效,让企业有一定的耐心;如果您是针对个人的企业网站,则可即时见效,但依然需要以3个月作为评估点。

4.4思考网站vi形象方案

网站vi即网站视觉形象,事实证明,网站能否第一时间吸引访客,重要取决于网站vi。好的网站vi,能够迅速传递给访客以下信息:

a)、企业全称及网址信息清晰显示;

b)、企业主要产品或服务内容非常突出;

c)、从网站设计可以看出企业整体实力雄厚;

d)、从网站设计可以看出背后的企业文化与企业作风;

e)、通过导航条引导访客清晰地了解企业详细信息;

f)、企业联系方法多样化。

但在策划方案里面我们需要重点强调以下内容:

a)、网站主色调能体现企业什么样的文化或精神;

b)、网站版面规划风格能够体现出企业什么样的工作态度/作风;例如:重逻辑的设计体现出企业严谨工作作风,适用电子制造网站;重个性体现出企业作风或产品特点,例如玩具网站,例如服装网站;

c)、我们是如何将众多复杂的网站内容通过设计分主次、有重点,并且快速有效地传递给访客的,这一点至关重要。

4.5思考网站功能开发方案

网站功能对于企业而言,主要起到以下作用:

a)、将企业使用互联网的目的通过开发功能的方式得以实现。例如:为了收集客户邮箱和资料信息,可以开发会员中心或开发调查功能、以及常用的留言板功能;开通产品搜索功能,使客户能方便地搜索信息。

b)、方便企业网站维护人员能够方便地维护更新网站信息。例如:网站新闻更新系统,网站产品系统,网站邮件宣传系统。

c)、通过开发的实用功能为企业网络营销提供决策支持数据。例如:网站访问量、网站会员量、网站每日人数……等等。

5网站策划方案写作

在经过以此详细的思路分析,此时策划人员脑中已有很明晰的思路,接下来可轻车熟路地进行写作:

5.1客户需求分析

根据您对客户的前期分析调查,他们有哪些需求,请用列表的形式进行简要归纳,请注意:确保这些需求是客户的真实需求,而且这些需求均已经过客户确认,因为哪块需求错误了,就会直接影响到以下策划方案的说服力。

5.2网站定位分析

一句话阐述网站核心定位;一句话阐述网站建站目标;一句话阐述网站平台作用。这三句需要精确概括,这三句话表明了实施方对客户网站最精确的理解,一旦把品牌宣传为主的网站搞成行业门户网站,一切全错,客户自然被竞争对手抢走。因此再次提醒您,客户需求的把握很关键;分析需求并转换成为准确的网站定位更关键。正确案例如下:

基于以上需求特点,根据太维以往的经验(太维曾成功实施3个与贵方类似的网站平台),我们认为:

a、网站的定位:外贸型网络贸易撮合平台。

b、网站经营目标:以成功的网站平台经营为龙头,协助贵方进行国际贸易撮合,并从中收取贸易佣金或赚取贸易差价。

c、网站平台作用:有效吸纳互联网丰富企业资源;整合全球供应商和采购商商业信息资源;为贵方提供业务来源。

5.3网站整体策划

5.3.1网站基本属性

用简短的文字描述网站基础属性,包括:

网站域名建议:告诉客户应该如何选择域名或帮助客户选择域名。

网站版本建议:告诉每个版本的作用,以及现阶段应该选择哪几个版本,未来应该考虑新增哪些版本。

5.3.2网站平台策划

指平台打造策划,主要阐述网站前台策划思路与栏目设置建议,网站后台策划思路与栏目设置建议,以及整体平台运作流程建议,目的是客户不仅了解到了全局,并且仿佛亲身体验到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网站平台正在高效运转,并发挥出了实际效果。为了达到此效果,三项内容请认真简明地描写:

a)网站前/后台架构图

b)网站整体运作流程图

c)网站前/后台栏目介绍

5.3.3网站推广策划

网站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平台是基础,推广是关键。

一方面列出客户现有的资源(人才现状、资金投入、传统资源)和目标(网站投资目标),另一方面则根据以上内容大胆地阐述网站推广建议,向客户说明,我们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并配合您的运作目标,通过我们专业的推广经验,帮助您选择最合适的推广方案,同时在我们协同您成功实施的情况下,实现您的网站运作目标。

请注意:重点突出根据我们的专业经验,选择哪些推广渠道同样达到效果,但是性价比更高;哪些渠道应该先投入,哪些应该在后面跟进,以突显公司的专业实力。

5.3.4网站开发环境搭建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网站页面设计建议:阐述我们根据企业或行业特点,将采用哪种颜色作为网站主色调、网站采用的技术、网站界面风格建议;

b)、网站程序开发建议:阐明网站运行平台、网站开发语言、网站数据库、网站开发工具等;

5.3.5网站开发运行搭建

包括:网站域名、网站空间、企业邮箱等方面的建议!

5.4网站实施说明

5.4.1项目实施流程

阐明完成此项目的标准工作流程,突显公司实力。例如:签订项目开发合同,项目正式开始成立项目小组网站平台实施内部验收客户验收项目结束。

5.4.2项目小组构成及职责

通过项目小组负责制,突显公司对项目的负责态度与专业实力。在此我们可以简明扼要地进行必要的描述,例如项目小组的构成和项目成员负责的内容等等。

5.4.3沟通流程

阐明确保项目成功实施的沟通流程,突显公司专业实力。

5.5实施进度预估

此处也是体现公司实施经验丰富且专业,例如:(图略)

5.6网站成本预算

列出总成本预算,并列出详细成本清单,以供客户参考。

5.7技术维护说明

阐明公司对客户维护相关的政策性说明,让客户不必为售后担心。这一点至关重要,许多服务商做完单就跑人或售后服务质量奇差,这是对客户不负责任,更是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

5.8建设保障

5.8.1实施团队实力保障

阐明企业实力,包括企业简要性介绍、企业荣誉、企业核心团队成员阅历,让企业感受为其提供服务的公司实力雄厚。

5.8.2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是最具说服力的内容,请列出与客户网站类似的成功案例列表,并说明您为他们提供了什么服务,客户完全可以通过案例了解贵司实施水平。例如:

a、全球五金网(xxx.com、xxxx.com)

网站简介:中国领导性五金网站品牌,全球排名1000位,拥有全球10万五金企业资源。

提供服务:网站品牌运营服务、网站中文、英文双版平台打造。

b、……

5.8.3软件保障

拿出其它软性保障,让客户感受到服务商考虑周全,可令其放心。例如:阐明公司的重量级合作伙伴。

5.8.4硬件保障

包括提供服务的相关硬件设施先进,完备,让客户放心。

5.9技术保密声明

这一点必须阐明,甚至在方案第一页即需要阐明,以确保公司或方案的合法权誉。

5.10附属资料

5.11网站运作模式图

将网站商业运作模式用图形的方式传递给客户,这样也便于客户迅速了解我们的服务,同时也便于讲解。

5.12网站运作流程图

画出网站内部概要的运作流程图,使客户清晰了解网站信息传递模式,网站功能产生的作用,这是说服客户的好方法。

5.13网站架构图

列出网站主架构图,包括主栏目,副栏目,子栏目,令客户了解全局。

6网站策划方案的提交

6.1world文字版

将以上策划方案的内容整理成详细的world文字版本,传递给客户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a)、world文字版本属于正式方案稿,请仔细核查与优化;

b)、最好是以严格招投标书的模式进行包装,并且必须用专用文件夹进行装订。

c)、切记在方案中包含简要信函,以示对客户的尊重,并体现公司实力。

6.2powerpaint演示版

世界上最好的讲演工具是powerpaint,我们需要提取world文字版本里面的核心内容,制作成为ppt演示给客户,它是您说服客户的重要工具,在此注意以下几点:

a)、powerpaint必须列出大提纲,让客户对方案有全局意识;

b)、ppt只列核心内容,更多内容请给客户精辟讲解;

c)、充分考虑时间与内容的协调性(因为客户一般没有很长时间供你讲解);

d)、将涉及ppt演示的其它资料准备充足,以配合ppt演示。

4利用powerpoint讲解网站策划方案

世界上最好的讲演工具是powerpaint,我们需要提取world文字版本里面的核心内容,制作成为ppt演示给客户,它是您说服客户的重要工具,在此注意以下几点:

a)、别忘了带笔记本,有条件的情况下,请携带投影仪;

b)、到双方人到齐之后,请先自我介绍和演讲方成员介绍,并让同伴分发名片;

c)、首页讲解ppt框架内容,让客户对方案有全局意识;

d)、然后分阶段讲解每个细节内容,并结合其它辅助资料进行精辟阐述;

e)、讲解完毕后,立即说明,请贵方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一起探讨;

f)、完成整个会谈之后,说明更详细的资料在文字版策划方案中,并感谢贵方听我方讲解。

8网站策划方案归档/备案

每一份网站策划方案,请进行认真分类归档,它们是公司宝贵的财富!归类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a)、每一份策划方案相关的客户资料、以及跟踪过程简要说明均需要一起放入方案中,以便日后查阅。

b)、对策划方案必须分类归档,以便查阅;

c)、已成交客户和暂未成交客户的策划方案将分开置之,以便查阅。

工业互联网建设方案篇6

“面向大型企业集团和成长中的集团企业的信息化需求,用友把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的数据营销、智能制造、共享服务等内容不断通过产品发展来完善。综合市场和趋势的变化,以及管理软件和it软件变化的需求等方面,历时两年推出nC6的第四版本――nCV6.5,(此前2011年6.0版本,2012年6.1版本,2013年6.3版,2015年6.5版本)实现用友nC的全面应用。”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nC产品线产品总监任晓慧表示。

任晓慧介绍了nCV6.5的三大目标:

第一,面向千亿级市场高并发、高效率、高性能的支撑,在nCV6.5里面,针对千亿级企业大规模的数据和大规模并发,用友投入了大量的研发时间和研发资源,在整体效率和性能上都有很大的提升,能够更好支持千亿级企业市场。

第二,用户体验的改进,融入了更多面向互联网转型的社交化的协同工作元素,端化入口,以及轻量化的审批工作台。比如,在工作中随时根据当前的订单,通过用友im即时通信平台,发起和该订单相关人员的多方即时沟通;客户在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可以通过iSm云维护云平台,直达后台运维和研发的团队;提供UClient形成多种应用统一入口,轻量化的审批工作台提升各级业务审批者的效率。

第三,在领域层面,聚焦在企业互联网的转型,包括互联网开放平台,B2B的电子商务,共享服务和以个性化定制,即一个平台和三个领域。

一个平台:nCV6.5搭建在互联网开放的iUap平台,支持互联网应用层面、提供轻量化平台、移动平台,甚至im即时通信平台,都能够更好地支撑企业内部互联互通和互联网转型。

三大领域:首先,在制造层面,提供个性化定制,从销售选配一直到后续的柔性生产等。其次,财务层面,实现全面共享服务,不管是费用,财务应收应付资金等。再次,在管理会计层面,企业在向互联网转型时,内部需要更精细化的管理,通过财务业务一体化,实现供应链集成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把管理会计从财务到业务都串联起来。

由此可见,从高端个性化定制、共享服务与管理会计,到B2B的电子商务的解决方案,nCV6.5在企业互联网应用点上实现很多突破。

全流程的共享服务

nCV6.5对应企业转型,在财务共享服务方面提供了更全面的解决方案。由上一版的基础费用报账共享上升为更为全面的财务共享,包括应收、应付、资金支付、固定资产、工单、财务核算报表等。

共享服务是依靠技术支撑的。任晓慧表示,各种各样的技术创新才能支撑流程的创新,nCV6.5实际上是面向于全员的共享服务,提供前端和后端的服务。前端为企业遍布全球的员工、经理、客户经销商可以自助报账,填写发票和付款申请,可以通过pC端、移动端进行多端应用。进到后端专业共享服务中心,通过派单、影像传递等很多的专业工具和流程支撑应用。

nCV6.5提供作业派单机制,类似于去银行叫号,保证快速和内控;并提供双屏技术、影像识别技术、电子档案技术,还有影像加密安全技术来高效、合理地使用原始单据。此外,im、用友嘟嘟、移动报销、移动审批的融入也提高了效能。尤其在网络支付安全技术方面的应用,支撑起nCV6.5的共享服务未来的应用。

在nCV6.5中还可以看到一些轻量化共享服务界面,例如给经办人的工作平台、审批人的工作平台,给共享服务中心作业人员的工作平台,给作业组长的工作平台,使其对组内每一个人当前的任务、排名、工作效率等,都能够一目了然。

完善的管理会计

在企业进行互联网转型的时候,要协同内部和上下游产业链伙伴,这个过程中更需要企业通过管理会计进行精细内控管理。管理会计虽然看似是后台的,但是涉及企业整个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完整流程,可以精细化到企业内部管理每一个细节,所以和企业互联网转型是密不可分的。

现在很多集团型企业在建共享服务中心的时候,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建大的管理会计数据中心,支撑它的运作和分析。而nC65已经形成了更完整的管理会计解决方案。例如,事前预测的预算管理,事中控制到采购、人力、资产等业务系统,以及事后核算和分析,与nC整个业务系统进行集成,包括成本管理、责任会计,以及整体管理会计大数据分析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在任晓慧看来,管理会计的财务业务一体化解决方案是nCV6.5的一个大的特点。在整体管理会计当中,可以看到和业务系统一体化集成的数据,可以生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数据,而且将来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数据可以通过共享服务平台运作的方式采集和生成。

B2B的电子商务

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技术的兴起,品牌制造企业越来越重视对渠道的管控与协同,以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执行效率。nC电子销售产品为企业构建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渠道管控平台。同时在nCV6.5中,借助线上支付平台或银企直连平台,构建了多通路的客户线上支付解决方案,实现门户/移动端的在线支付,帮助企业实现渠道内的资金快速流动。在线支付和用友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畅捷支付衔接,做经销商在线支付业务。另外,电子商务销售方面提供了公开门户,由原来的指定企业的经销商变为公开门户,更方便。面向企业电子采购门户也做了很多的改进和完善,例如询源招标过程的完整支持、对集团供应山的评估等。

个性化定制

任晓慧介绍,还有一个面向互联网的特性就是面向个性化定制,这也是nCV6.5在制造和供应链方面比较大的面向互联网转型的特性。分析企业在个性化定制方面的关键特性,消费者有个性需求,通过企业柔性生产能满足。敏捷计划、敏捷供应链,和上下游供应链的协同、智能仓储、个性化制造、检验、物流等,这是分析企业C2B关键的特性。nCV6.5里面个性化的定制通过销售的选配,可以把个性化定制的订单传到系统里面,然后可以进行个性化定制Bom的设计,实现特征的选配,敏捷计划、定制生产,全程质量追踪,这是一套完整的方案。

工业互联网建设方案篇7

【关键词】高校;互联网+;档案管理

201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将“互联网+”从民间智库提升为国家战略,把“互联网+”比作“风口”。对于新形式下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来说,从思想认识到工作实践,都需要主动适应和迎合新的变化,促进档案管理工作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结合,让档案管理工作更有效率、更为精确,促进档案服务朝着数字化、网络化迈进。

一、互联网+档案的目标与实质

1.存储介质由纸质向电子、数字多媒体、网络等等多元化介质互补融合的方向发展。数字化是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档案数字化之后存入电子介质,就有了比传统档案管理更加丰富的组织形式。文字、图像、声音、画面都可以轻松地组织到一起,从而更加清晰生动地还原真实。数字化档案的最大优势还在于其可以利用网络。各个不同地方的档案信息通过网络互联就可以建立起一个大而可靠的档案数据库,统一进行保存、管理。同时它也可以为有档案需求的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查阅修改等服务,从而打破了档案“久居深宫”的状态,更好的达到提升管理,服务社会的目的。

2.档案信息的特点由真实性可靠性进一步向综合性完整性转变。在档案网络化转变发生之后,管理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综合性。与办公自动化系统、人事系统、层级文件审批系统等等各种系统相结合,使得档案管理员从单位内部办公文件的归档整理到单位之间人员流动文件审批的各个过程都可以快速清晰地在网络档案系统当中进行处理。同时文件处理、审批、交换的流程都可以在系统中有完整的保存。在文档的整体组织框架中也可以对档案数据库进行分层次的管理,使各部门进行分别的管理与汇总,从而提升了提高资料保存的完整性。

3.档案管理与档案服务更有效率,成本更低。在档案与网络紧密结合的条件下,可以迅速而又方便地进行各方面的信息采集并将其纳入单位内部局域网的建设中,使得信息在整个网络环境当中能够被快速的共享。达到简化工作流程、节约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达到资源的高度共享,加强各部门、各工作环节的沟通交流,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乃至整个事业单位管理效率的目的。

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互联共同、资源共享格局尚未形成。当前,教育系统电子档案管理方面缺少相应的交流学习,缺乏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统筹发展的观念欠缺,各自为政、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现象严重,无法实现资金共享、技术互补、资源共通。

2.档案管理安全性能较低。目前,高校档案管理各环节间所使用的安全防护软件不配套,在短时间内需频繁更换安全密钥,安全防护软件自动升级不频繁,档案管理各环节流程衔接不紧密,易在信息交接时出现安全隐患,导致管理网络陷入瘫痪。

3.管理人员规范意识、技术水平欠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意识直接影响了高校档案管理“互联网+工作进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加之对档案管理人员技术培训的缺乏,导致工作人员管理意识不强,不能实现自我提升。

4.档案管理的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高校档案管理除了安全软件防护,还应有完备的风险评估体系,以此来防范档案管理中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规避安全漏洞,拿出应对风险相关应急方案。目前,高校档案管理缺少相应的风险评估体制,导致档案管理风险的发生。

5.管理模式标准化、规范化欠缺。不同高校所使用的电子档案管理软件五色杂陈,导致档案分类差异万千,导致全国高校档案衔接不畅,增加档案统一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压力。

三、档案管理“互联网+”的思考和探索

(一)打破思想藩篱,创新思维

档案工作者应培养互联网网络思维,特别是移动网络思维,善于将自身工作与网络结合来开展工作。在“互联网+”浪潮下,要积极应对新形势,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公众平台提供档案服务,利用网络开展远程业务指导、教育培训、经验交流、学术交流等。利用网络组织档案工作志愿者进行开放档案的编目、关键词著录、编研等工作,延伸档案工作臂膀,壮大档案队伍。在档案服务方面,形成网络创新思维,解决伪“互联网+”的倾向。

(二)加强数字化建设,进行数字资源整合

目前,档案管理人员应注重纸质档案数字化,强化互联网、新媒体信息的收集、整理、归档的意识,对互联网信息、新媒体信息的分类等方面进行研究。此外,在政府部门牵头下,档案机构应共同协作,建设全国开放档案信息资源平台,真正将互联网与档案融合,不断完善“互联网+档案”的资源建设,逐步把全国已上网开放的档案信息集中收集起来。积极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通过信息平台或传播渠道把档案信息传播到公众中去。目前,国家档案局网站已经开通“国家开放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系统”,但内容有待丰富与补充,要构建一个涉及内容更广泛的信息利用平台。

(三)换位思考,建立用户思维,实现高效查询利用

在建立“互联网+档案”模式中,档案机构应建立用户思维、产品思维和平台思维。用户需求与用户体验是此模式下的重要问题。互联网+档案可以形成一个档案信息供给平台,平台的良好运作可以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2015年1月,温州市档案局及县(市、区)档案局(馆)正式推出“智慧档案”,实现跨馆服务、异地查询。此外,基于互联网的开放系统,打造档案服务评价平台,从大数据中获取档案服务评价信息,促进档案机构服务质量的提升。把档案机构的服务对象进行细化,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服务。

(四)做好互联网下档案信息安全防范

在传统档案安全问题中,主要涉及档案实体安全及信息安全。在“互联网+”时代,档案的安全防范同样存在于这两个方面。保存时的安全问题,可以通过技术路径进行解决,在“互联网+档案”模式下,主要安全问题突出表现为信息泄密问题。在“互联网+档案”的模式下,档案利用的便利性与档案泄密的高发性是一对主要矛盾,所以,在该模式下,对档案利用者的身份认证及权限设置是个关键点,只有实现对档案利用者的身份有效核实、权限准确分类,才能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随着档案信息资源平台的建设,平台可实现与公民身份证系统的有机嵌合,实现对档案资源的实名查询,根据身份信息确定应用权限分类。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主趋势是实现信息及数据的互联、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加快各类信息平台的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和数据“打架”。

“互联网+”是一个新的机遇,在电商行业看来,互联网时代,具体的产品或服务是竞争力的核心,如何吸引用户的眼球、增加用户的黏性及提高用户的转化率是关键。对于档案事业的发展同样适用,“互联网+”档案信息管理和信息高效服务,对于档案事业的发展来说真可谓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参考文献:

[1]陈广群,林慰平.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科技广场,2010(4).

[2]王兰成,刘晓亮,黄永勤.论互联网新媒体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与服务[J].档案与建设,2014(1).

作者简介:

工业互联网建设方案篇8

关键词:网络工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高端工程技术人才越来越多的跨国流动,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教育的国际化以及工程师的培养、资质获取和国际互认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与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签订工程教育学历、学位、工程师资质等互认协议,对加强工程师跨国工作交流和推动我国经济与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大力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借鉴的框架体系和具体操作模式,因此,教育部一直强调工程教育的重要性。

网络工程专业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工程的蓬勃发展而迅速壮大的。专业建设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发展迅速,专业知识体系和内涵也逐渐成熟和完善。国务院于2015年7月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互联网+”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网络工程专业是培育“互联网+”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专业之一,对于“互联网+”的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网络工程专业现状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发端于美国,经历90余年的发展历程,如今已经成为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机制。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者开始大量引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1992年,土木类和建筑类专业开始实施专业认证;2006年起,教育部组织试点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2013年6月,我国成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国际工程教育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预备会员,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已经开始与国际接轨,对提升我国工程教育及相关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网络工程专业2001年被教育部正式列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目录外专业(080912w),2011年列入目录内专业(080903),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1)、软件工程(080902)等相关专业同属于工学计算机类专业。自2008年起,全国高校网络工程专业研讨会每年召开,在课程体系、知识结构、教材建设、实验教学、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索和讨论。201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2年,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试行)》,借鉴aCm/ieeeComputingCurriculum2005课程体系的设计思想与理念,分析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典型任职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与素养,并将其映射为相关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同时强调从工程的视角讲授相关知识,开展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至今,全国开办网络工程专业的高校已多达400所,对人才的培养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当前的网络工程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主要有以下问题。

1)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区分度小,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由于网络工程专业起源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而且大多数专业教师也毕业于计算机相关专业,因此网络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重叠较多,专业特色不明显,培养目标不明确。

2)课程体系未能紧跟网络技术发展,教学内容前沿性不足。

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兴技术层出不穷,移动计算、大数据等已成为新的研究和技术热点。而现有培养方案在制定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新技术,并且很少有企业专家参与,教学内容落后。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人才培养专业结构、层次水平、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变化,以推动网络工程专业教育机构、层次、规模质量的有机统一。

3)专业评价强调输入导向,教学过程缺乏反馈。

目前评价专业建设好坏通常从教学条件、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着手,对教学效果和毕业生能力方面评价较少。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关注自己教了什么,而不会过多在意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课后较少注重对教学的总结思考,缺少学生反馈信息改进措施,形成“教”“学”分离。

4)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性不足。

目前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模式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适应性,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学生的考查以试卷考试为主,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和考查不足;教师科研优势转化不足,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向创新实践成果转化比例偏低。

2.工程专业认证要达到的目标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实现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设计和实践,具体包含以下目标。

1)明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结合国家人才战略需求与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明确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以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为基础,紧扣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体现认证需要覆盖的所有毕业生的特性。具体毕业要求确定为基本要求和业务素质要求两方面。

2)构建前沿课程体系。

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是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定期研究网络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了解社会对专业的需求,紧跟网络工程技术发展的步伐,形成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

3)健全评价反馈机制。

完备的教学过程评价制度和跟踪反馈机制是培养目标达成的保障,也是专业持续改进的基础。教学过程监控制度包括教学各环节规范、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反馈机制等。

4)工程性、实践性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根本和出发点,也是毕业学生能否具有国际工程师水准的关键。在“强实践、重创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深化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综合研究与整合,搭建起“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持续改进。

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完成网络工程专业评估报告,迎接专家检查。并根据专家意见,对于专业建设持续改进,探索具有研发能力和复合型知识结构的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互联网+”的国家战略发展需求。

3.培养方案的具体改进方法

根据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修订和完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通过课程群的建设和创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坚持“学生中心、目标导向、持续改进”的宗旨,推动校内校外教学质量评价反馈信息的收集、分析讨论和改进。

3.1培养方案闭环设计模式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整个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践是一个“闭环系统”模式(见图1)。通过毕业生和企业反馈,修订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实现培养方案建设。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中,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充分听取业界声音,由专业建设委员会、企业高管、行业专家共同制订课程体系,动态构建并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2具体研究内容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是整合理论与实践的学科,覆盖面十分广阔,并且该学科技术发展迅速,与工业界联系紧密。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在学生培养模式上,拟采用“五步式”阶梯培养框架:①明确培养目标,②设计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③教学实施,④效果评价,⑤持续改进。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从整个“五步式”阶梯培养框架来看,它们是一个渐进的培养过程。同时,它们不是一个单向的传递过程,而是通过后面的步骤不断给前面的步骤反馈信息,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过程。

3.2.1明确培养目标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需要,具备计算机网络管理、配置、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领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能在电信、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对计算机网络有较高需求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管理、安全管理、网络与安全程序设计等实际工程工作的人才。

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适合从事网络工程相关的研究、设计、开发、维护、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或攻读网络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或从事网络工程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毕业5年左右,毕业生具有的能力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拥有扎实的网络工程专业知识,能够使用恰当的技术,在社会和道德的范围内,提供复杂网络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2)能够在网络工程领域,成为技术或管理骨干,参与全国及世界性的经济技术发展活动;

(3)拥有创新能力,能够为社会提供有创新性的网络工程相关服务;

(4)具有自主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技术需求,继续在网络工程专业发展,包括考取研究生资格等,具备科研能力。

3.2.2设计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

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是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见图2),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研究网络技术发展的前沿动向,调研社会对于网络工程专业的需求,紧跟网络前沿技术的发展;调整专业课程中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比例,纠正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状态,保证实践学时的总学时比,形成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使之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需求。厘清每门课程对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确保每个毕业要求都有课程支撑实现。

据此思想,同时参考国内一些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将网络工程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础课程群、物联网方向课程群、网络安全课程群、“互联网+”前沿课程群等四大模块(见图3)。目标是构建传统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与前沿课程相结合的研究性课程群,夯实课程基础,发展课程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具体实现手段:将现有课程资源整合到对应课程体系,将企业应用的先进技术与现有课程进行融合,课程内多知识点融合,跨课程知识体系融合,理论、实验、实训与课外教学、研究多元融合等。

从“互联网+”人才需求发展出发,与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相对应,在对各教学环节整体优化与提高的基础上,构建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综合性实验教学体系。该课程体系框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每个课程群都有充足的实验、实训教学环节支撑。课程体系设置将走访腾讯、思科、华为等业内领先企业,深入了解业界的要求,以学生就业为核心。

3.2.3教学实施

1)教学方法改革。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好的学习质量的前提,本课题将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形式上,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便能够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形式有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习题课等共性化教学环节。也设置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本项目拟建设网络工程实践教学案例,以供学生进行工程训练或作为毕业设计课题使用。这些教学案例将涵盖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信息安全等“互联网+”前沿主题。

2)精品课程建设。

按照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群中的4大模块,每个模块对应建设一门精品课程,并逐步推广到其他课程。针对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群中的4大模块,配合精品课程的建设,对现有网络综合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进行改造和升级,建设与“互联网+”精品课程相适应、功能集约、资源优化的实验教学平台。

3)创新实践强化。

为了提高网络工程实践水平,建立良好的科研/实践环境和以学生科研/实践兴趣为主导的自主学研创新实践环境,网络工程专业老师与业界顶尖的网络公司思科、华为、H3C展开校企合作。骨干老师参加网络工程师培训,带领学生参加网络技术大赛,联系学生到这些公司实习,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邀请业界和学界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拓展学生视野。同时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创新实践活动。通过搭建一个集成度高、可操作性强的创新实践环境,使学生能更形象、更深入地掌握网络工程中大规模组网、网络融合、智能感知、海量数据处理、云计算等专业知识,提前体验研究生阶段科研工作的方式与乐趣,从而彻底改变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常常陷于纸上谈兵的境地,切实让学生体验到科研带动教学的创新实践模式。

4)拔尖人才培养。

建设“互联网+”精英班。立足“互联网+”创新人才教育,培养具有扎实的互联网应用开发能力,广博的知识储备和“互联网+”创新思维,突出的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互联网+”创新人才。“互联网+”精英班将与国内外互联网领军企业(如微软研究院、思科、腾讯、百度、华为等)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实习就业、认证考试、成果展示等平台。精英班采用小班培养、因材施教和全程导师,助推创新人才的快速成长。

3.2.4效果评价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方法。

1)形成教学评价的跟踪反馈和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网络前沿技术不断发展,企业需求不断变化,因此需要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持续改进。高校开展专业建设和工程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推动专业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满足注册工程师的实际发展需要,为工程专业毕业生进入相关职业领域提供资格保证。工程教育认证制度本身贯穿了这种质量持续提高与改进的基本理念。专业必须对自身在标准要求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和信息获取途径,有明确的改进机制和措施,在进行跟踪反馈之后用于持续改进,从而实现教学质量从机制、制度、评价到结果、反馈和改进这一螺旋式的持续上升。

2)市场环境和社会需求成为教育评价重要的组成内容。

认证标准强调所设置的工程专业必须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以保证学生毕业时具有一定的社会竞争力,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明确要求专业要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学生毕业后的社会和市场评价成为评判其培养目标达成度的指标之一。毕业生离校后在工作岗位上所体现出来的知识、技能、思想品质、综合素质是对专业教育水平的印证和检验,因此,教育评价的过程应该延伸到学生离开学校在社会实践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学质量是一种市场表现,忽略学生、社会需求,脱离市场环境和市场需求考察教学质量问题,特别是教学质量评价问题,很可能出现教学质量评价偏误。

3.2.5持续改进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网络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前沿专业,其专业内涵和技术内容是不断发展的,这意味着培养方案的制定绝非一劳永逸,网络工程专业老师将根据对学生培养质量的持续跟踪和评估,持续对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持续改进是保证专业建设持续发展的关键。从招生、毕业生反馈到其他各项指标都必须有必要的制度或措施保证定期评价。评价结果和反馈信息必须用于持续改进。例如,培养目标和必要要求必须定期评价达成度;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订与修订、授课与考核、教材选定、评教、专业与社会实践实习、创新能力训练、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都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学术及教改活动;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源定期更新与维护等。

为了保证持续改进的达成,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理念,完善校内校外评价反馈信息的收集、分析讨论、改进方案的确定和落实。相关工作由学生工作办公室、督导组、教务办公室、就业办公室、专业教师、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组(含企业人员)等多部门人员共同参与完成,重点强调专业教师和企业人员的参与。该项工作也可以利用教师出差、开展合作项目等各种机会对企业进行调研,主要了解毕业生在企业的工作表现,以及企业对毕业生能力、知识结构等方面的新需求。

4.结语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工程专业自2004年开始招生,每年招生约120名,已经为互联网、电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金融等行业以及一些国内外著名院校和研究机构输送了大批精英人才。近年来,网络工程专业教师积极从事教学改革,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0余篇,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现有的专业培养方案对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存在一些不足。

工业互联网建设方案篇9

一、建设省工商联系统网站群的必要性

我省工商联系统网站建设开始于2006年,目前,大部分市级工商联、部分行业商会、个别县级工商联已经建立了网站。随着网站建设的不断深入,现有封闭性的网站体系严重制约了网站功能的发挥,网站间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共享,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信息报送、交换方式老旧,网站信息不及时、不准确和数据丢失。二是数据资源被限制在本地区、本系统,无法进行数据共享。三是网站应用系统相互孤立,低层次重复建设,经费投入高。四是网站管理专业人员少,管理、维护难度大。

因此,省工商联网站建设必须从建设“网站”转变到建设“网站群”上。网站群顾名思义是指网站的集合,省工商联网站群就是将散落的各市、县工商联、行业商会网站进行有机的整合,通过信息共享,优化流程,充分发挥互联网实时、高效的特点,达到提升服务和效率的作用。

(一)建设省工商联网站群是顺应网站发展的新趋势。目前,各省、市政府网站都已经或是正在积极准备完成新一轮改版建设工作。改版的关键工作就是如何结合各级政府及部门的实际情况,把服务用户这个中心与本地区、本部门的政务信息、服务以及内部政务应用资源相结合,充分实现政府各种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可以想象,未来以资源整合为中心的政府网站群建设,将日益成为政府网站建设的新目标、新趋势。省工商联网站群的建设正是基于上述原因,顺应了网站发展的新趋势。

(二)建设省工商联网站群有利于更有效地交流、促进全省工商联系统的工作。目前,全省工商联系统交流平台少、信息容量小。各级工商联工作又各有特点,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展示各自工作。省工商联网站群的建设将以此为重点,提供新闻信息通播、专题展示等平台,真正促进市、县工商联、行业商会、会员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

(三)建设省工商联网站群有利于整合调控全省工商联现有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针对我省各级工商联普遍存在办公经费少,网站管理人员缺乏的实际困难,省工商联网站群的建设以各级工商联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方式,降低网站建设、维护费用,减少网站管理人员的重复劳动,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二、省工商联系统网站群建设具体方案

省工商联以现有技术力量和平台为基础,增加服务器数量,新建网站综合管理平台,把各市、县工商联、行业商会现有网站统一到省工商联网络平台上。

(一)省工商联系统网站群建设内容

1、整体性

省联网站、各市、县工商联、行业商会网站运行在服务器群上,可统一使用系统的各种资源。

2、独立性

各市、县工商联、行业商会网站之间相互独立,有独立的域名、空间、管理权限,对外展示上各有特点。

3、互动性

增加网站的互动性,以政务信息公开的要求为主要内容,增加信息通播,网上讨论互动等功能。

4、共享性

各市、县工商联、行业商会网站,基础信息建成后,省工商联网站群内可统一相互调用。

5、扩展性

整个系统建设时,应综合考虑软、硬件升级,用户扩容、功能拓展等情况,便于今后系统升级。

6、简易性

管理平台设计时要注意后期管理简单、易学,非专业管理人员可操作性强。

7、安全性

网站建设过程中配置必要的安全设备,采用防火墙、网卡/网段绑定、流量控制等安全技术措施;在网站服务器安装防病毒软件;在网站后台进行权限控制、身份认证、角色管理等设置;及时对网站数据进行备份。

(二)省工商联网站群建设步骤

第一步,省工商联网站进行版面调整,以适应网站群的建设要求。各市、有条件的县(区)工商联、行业商会上报网站建设需求。

第二步,完成各市工商联、行业商会网站建设方案,实施网站群建设。

第三步,适时展开会员企业网站建设。

三、省工商联系统网站群建设设备投入及费用预算

(一)网站群软件系统建设费用

网站群软件系统建设费用包括网站群管理、信息共享、内部用户办公系统等多个子系统软件开发费用和各市、县工商联网站新建、改建费用,均由负责省联网站运行维护的湖南凯通实业有限公司承担。

(二)网站群日常维护费用

网站群日常维护费用包括域名租用费用、ip地址租用费用、线路租用费用、服务器托管费用等,由各市县工商联分别承担,具体标准:市级工商联网站每年600元,县级工商联网站每年300元。

工业互联网建设方案篇10

一、机遇分析

档案数据管理是每个企业内部工作中的必要环节,其能够强化档案在企业之中的作用,并且能够为企业的管理工作和决策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但是由于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档案数据管理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企业的认可,因此各单位之中的档案数据管理仍存在很大的疏漏,经常限制了档案数据管理的发展和应用。而“互联网+”的出现,对各行各业传统的工作模式进行了冲击,不仅推进了企业的整体性发展,同时也为档案数据管理工作带来了大量的机遇。

首先,为档案数据管理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让单位内部档案数据管理工作能够有机会脱离原有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模式,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实现档案数据管理的升级和转型。

其次,“互联网+”为档案数据管理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互联网在我国各大企业之中已经达到了基础性的普及,因此绝大多数的企业都进行了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了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管理。但是这一管理模式仍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对互联网进行更深层次的应用,而“互联网+”的提出,实际上就是对互联网功能的进一步挖掘,不仅提升了互联网的应用价值,同时也给档案数据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使其能够依托于“互联网+”对工作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丰富和提升。

二、挑战分析

在“互联网+”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相关单位在把握“互联网+”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应对其带来的挑战进行关注和思考。并强化对挑战方面的研究,进而为今后的解决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下面笔者就针对“互联网+”时代档案数据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

(一)管理观念狭隘,管理内容单一

“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网络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的辅工具。在数据信息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传统的档案管理观念已经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与“互联网+”视野下的档案管理观相比较,传统档案管理观的视野过于狭窄,不能对档案进行综合性的管理,难以从全局的角度对数据信息进行认识和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数据信息的应用,难以对现代提出的智慧生活进行支持。并且需要注意的是,数字档案馆已经成为未来档案存储与应用的主流,但是由于科技以及人才等方面的限制,很多企业或者地区很难有效的构建数字档案馆,因此造成了档案数据管理工作上的差异,各企业各区域间的档案数据管理工作都有着明显的差距,不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二)人才应用不足,技术要求提升

现阶段“云计算”已经得到了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可,其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优化档案数据管理的核心技术之一。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各大企业之中能够熟练掌握现代互联网技术的档案数据管理人员少之又少,很多档案数据管理人员甚至不懂什么叫做“云计算”,也不能对互联网中的优势资源进行应用。除此之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要求档案数据管理工作在质量、效率、作用等方面都有所改变,在优化数据管理的同时,增加数据信息的应用价值。而要想达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技术进行支持,但是当前各大企业的工作重点仍然仅限于生产销售方面,只要生产销售搞得好,其它工作的优劣并不会得到企业内部管理层的重视,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技术上的革新与发展也是档案数据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之一。

三、应对策略分析

要想在“互联网+”时代促进档案数据管理工作的发展,就一定要迎难而上,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有效的利用,在机遇和挑战的推动下,实现档案数据管理工作的质变,进而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与时俱进,时刻保持较高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一)引入现代观念,进行综合管理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是主流的观念,因此在进行档案数据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改变之前传统的管理观念,构建大档案思维,对档案信息进行综合性的管理,依托于现代的“云计算”增加信息的搜集与管理工作,并以数字档案馆的形式,将各类档案信息在网上进行共享,方便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进行查阅。同时,要设立智能化的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让企业内部工作人员通过关键词搜索的方式找到自己想要的档案,并且系统能够根据工作人员选择的档案信息内容进行适当的分析,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或特征,进而让工作人员在进行思考或者决策的过程中能够得到一定的启示,减少了查找资料、分析资料方面的困难。

(二)培养专业人才,重视技术革新

在“互联网+”时代档案数据信息分析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因此企业需要转变对档案数据管理的态度,并给予档案数据管理足够的支持。首先,企业要意识到“互联网+”时代对档案数据管理工作人员提出的新要求,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新技术、新观念的学习。并且,对于人才极度匮乏的单位还可以通过外聘的方式,缓解内部现代管理人才不足的弊端;其次,档案数据管理人员应注重技术上的革新,除了要构建起现代化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同时还要不断的进行系统的升级和优化,对国内、国外企业档案数据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进行学习,及时更换或者创新档案数据管理应用到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最后,企业应针对档案数据管理工作制定新的管理制度,着重强调档案数据管理工作与互联网结合的重要性,并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征规定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对技术和能力存在欠缺的管理人员及时给予处理,避免影响档案数据管理工作的进行。

(三)进行个性管理,做好档案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之中各部分的工作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每个部门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以及需要参考的档案数据信息等都有所不同。因此在“互联网+”的支持下,档案数据管理人员应对档案数据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增加其对各部门的针对,可以将不同部门的档案数据信息整合到一起进行针对性管理,并根据部门的不同进行档案数据信息的分类。不仅如此,档案数据管理人员还可以与具体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各部门对档案数据信息的个性化需要,并以这种需要为依据对档案数据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利用网络这一平台满足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差异性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