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特色建设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22:54

学校特色建设方案篇1

一、总体目标要求:

身正学高,乐于奉献,心系学校,关爱学生。

具体要求:思想积极要求进步,有强烈的进取心。

热爱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荣誉感。

有奉献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

关心集体,热爱学生。

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方法,出色完成各项工作。

严于律已,在社会、学生中有良好的形象。

二、方针措施:

1、提高认识:教师肩负着历史的神圣职责,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兴衰,家长的重托、学生的期盼,要求我们必须做好教育工作。

2、加强学习:学习《道德行为规范手册》,学习《教师行为规范20条》,学习师德翻先进事迹。

学校特色建设方案篇2

关键词:特色档案;内涵;建设;利用

武汉航道学校是交通部长江航道局所属的全国唯一的一所培养内河航道专业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创建于1976年9月。本文从学校三十余年办学历程中对各门类档案的整理心得入手,对于如何建设、利用与管理中职学校特色档案,进行全面阐述。

一、中职学校特色档案的内涵与实质

表面的理解,“特色”就是指事物具有独特的色彩、风格、内容及其特征、特性、内涵等。就档案工作而言,主要是指与本单位工作有关的、具有一定的内容特征的档案集合。对不同的单位,其特色档案的内容与形式会有许多不同的情况,每个单位都会有各自的工作特色。

档案工作及档案材料要有特色,可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形式来表现。以武汉航道学校特色档案建设为例,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创建湖北省重点学校、申办全国航道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申办航海教育培训资质,走职工培训教育为主,学历教育为辅,航道职工培训与海船船员培训相结合的发展之路,为学校的特色档案管理提供了重要源泉和活力。为适应学校各项工作的需要,档案部门在档案的收集内容、管理方式、信息的开发、利用服务、文件汇编等方面都反映出与其它航道单位的不同。档案工作围绕学校教学、培训等工作,开展了特色档案的建设和管理。以学校的建设发展为核心,按照“整理—开发—利用”三个层面,在做好学校档案工作日常管理的基础上,提炼、完善亮点材料,整合档案特色资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服务,力争特色档案建设与学校建设协调一致,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中职学校特色档案工作的建设、利用和管理

中职学校的特色档案建设,可结合本单位的情况,围绕学校重点工作,档案部门根据自已的人、财、物等条件有选择性地从以下几点进行。

2.1特色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

针对反映学校亮点材料开展收集整理工作,彰显档案特色。特色档案的内容可结合学校的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凡是在归档材料中能反映学校亮点和成果的,其它航道系统内单位不具备的,学校独自特有的内容,都可以作为特色档案来进行收集整理。航道学校现将以下内容档案材料纳入特色档案收集范围:

1.反映学生各种职业技能和水平考试的文件材料,如各工种职业鉴定考审批材料,海船船员培训证书申报材料及成绩等各种职业技能考试达到一定水平的材料。

2.反映历届学生录取、学籍、毕业及就业信息的文件材料

3.学校重要资产证书材料(如房产证、土地证、车辆使用相关证照等)。

4.教师公开出版的专著、教材,以及为适应教学需要组织编写的内部培训资料。

5.反映学校师资力量的各类教师资格证书复印件。

6.反映学校办学资质的文件材料。

7.学校及教师在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证书、奖牌实物档案等。

8.学校教学科研活动中产生的影音资料。

9.学校完成的科研课题。

以上文件材料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学生的素质培养,教师的专业技能等各方面。

如:历届学生学籍信息。在2009年学校申报湖北省档案目标管理aa级时,有一位评审组的专家上世纪80年代曾在校进行过为期三个月的短期培训,在对学籍档案进行抽查的时候,看到自己当年的学籍卡,整个专家组对学校档案的完整性有了高度的评价,对学校档案管理工作通过aa级评审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档案部门在历届学生录取、学籍、毕业及就业信息的基础上编制了《航校学子名册》,还收集了大量毕业后在各领域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功毕业生信息,在学校二十年、三十校庆活动中,将历届学生毕业照与毕业多年后的工作照制成展板,成为校庆活动中的一大亮点。

2.2特色档案材料的编研开发

档案管理的根本就是利用,档案人员不能只重管理,而是应该管理与利用并重,没有利用价值的档案,就没有任何意义。而档案人员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从库存档案的大海中,提炼出发光的珍珠,让广大利用者都能得到想要的,甚至是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珍贵宝藏,而不是让利用者们亲自在一堆堆的档案中去寻找。这个提炼的过程就是档案的编研开发。

多年来档案部门的编研成果,通常以红头文件汇编的数量来衡量,编研的内容形式单一,大多是各类文件的汇集。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只要采用了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管理档案,查找一份红头文件已是非常容易的事,利用档案计算机管理软件的查找功能,编辑各种专题文件目录汇编,只要不嫌纸张浪费,要多少就可打印多少。各种红头文件不论是本单位的发文,还是上级机关的来文,在“oa”办公系统都可找到,红头文件汇编已不是难事。而开展学校亮点材料的汇编和编辑,汇编文件的内容具有学校工作的特点、特色,对学校具有特定的参考价值和使用价值,这才是学校特色档案内容的一部份。

档案部门要在做好日常档案工作的基础上,从各部门移交的归档材料中,发现和挖掘一些能反映学校亮点工作和特色工作的文件。对收集可用的材料,确定主题,分类编目、分层提炼、适当增加简单文字说明、配有相应的原始档案素材。

特色材料文件汇编不是单纯的文件汇集,它是一种成果的提炼和加工,汇编内容要有层次性、有条理性的,即有文字说明、又有数据汇总表,同时还有一定档案原始资料支撑,它是档案编纂内容的一部份。

2011年,长江航道局开展《当代长江航道发展史》编纂工作,到学校进行调研,学校档案部门提供了以文字、图表、声像为主的大量反映学校办学历程的史料,调研专家组对学校二十年、三十年校庆专题集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两本专题集正是在广泛收集相关档案史料的基础上对学校建设的曲折经历,学校发展的坚苦历程,学校办学的丰硕成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详实的阐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在《当代长江航道发展史》(正在编写)相关章节中寻找到学校特色档案发挥的作用。

2.3特色档案材料的利用服务

档案的生命是利用,如何提供利用,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首先是要改变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尤其是特色档案的利用服务。

传统的纸质档案利用模式在这个办公高度现代化的时代已经逐渐被弱化,人们会更多地借助网络、现代化办公平台等途径获取信息,普通公文自助式查询随着办公数字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成为可能。档案人员已经从以前的纸质目录中抬起了头,从一排排档案箱柜中直起了腰,从简单的手工作业中解脱出来了,档案人员有更充裕的时间,更精良的设备,更先进的技术,提高档案利用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特色档案利用服务,正是档案人员可以施展才华的大好天地。因为特色档案是特别的、不具备共性特征的档案,其利用潜能不可估量。档案人员在管理好、开发好特色档案的同时,也要有主动宣传主动服务的工作理念。

古语云:“酒香不怕巷子深”,其实不然,档案部门将特色档案整理得再规范,编研开发得再深入,如果缺乏宣传和服务意识,可以说整理和编研都是做的无用功。不能等着利用者自己找上门来,而是要主动展示档案工作成果和特色,主动服务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从而体现档案工作的价值。

以学校特色档案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服务为例。档案部门收集的档案材料涵盖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干部人事任免,教职工获得各种省部级以上荣誉等。在收集档案的同时,档案部门对组织机构图进行实时更新与完善,对荣耀室展出实物档案定期替换,针对学校及个人所获荣誉,每年编制优秀人物集。这些针对特色档案所开展的工作在近年来党群部门、人事部门开展的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

如:学校档案部门选派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协助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进行规范化整理工作,主动提供干部档案中的任职时间、任免文件,职工个人获得荣誉及奖项,职工个人“三龄一历”确认依据等,有些缺失的项目在档案部门的特色档案中找到了原始依据。

2.4特色档案材料的规范化管理

近年来,随着学校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关注度的不断增强,对档案工作的投入力度逐渐加大,2009年学校通过了湖北省档案规范管理aa级审核,学校档案工作更进一步趋向规范化管理。近几年通过多次的档案业务培训和指导,学校档案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现各部门领导都非常重视档案工作,按照学校档案工作规定,进行“四同步”管理,在每一项工作结束后,都主动按时将各种文件材料整理归档。在此基础上,档案部门主动配合教务处、学工处、职工培训处、船员培训中心、招生就业指导中心等特色档案产生的重点部门开展工作,不断改进特色文件资料的规范化管理,把档案工作融入学校的教学管理、质量监控、学生管理、人事管理等各个工作环节中。

如:对教学部门的归档材料如试卷、教案、教师工作手册、学生实训手册,进行统一规范标题、名称、编号模式。即方便了部门归档,又规范了部门文件材料的管理和档案管理的统一标准。对招生毕业部门及培训部门提供的归档材料根据实际情况新增了中职及继续教育学员毕业证书号码,对学生获得的海船船员各类证书号码也进行了存档,在证书号码可以代替证书原件进行网络查询的当今社会,档案部门所留存的完整的证书号码信息,可以为不慎遗失证书的学员在补办证书时提供最有力的依据。

特色就是创新,特色档案的建设、利用与管理,是新时期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档案人员要有一双慧眼,寻找和挖掘出蕴藏在档案材料中的宝藏;档案人员要有一种沉静的心态,开发和提炼出高质量的编研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特色档案的建设、利用和管理工作。档案工作必需做出自己的特色,才能从学校的后台末梢工作转移到参与学校的前沿管理工作;才能从单纯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转化为主动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服务;才能使档案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示,档案工作从无“为”、无“位”,到有“为”,有“为”才会有“地位”。

参考文献:

[1]谢菁.加强职业学校档案管理的具体做法[J].办公室业务,2011,(09).

学校特色建设方案篇3

关键词:特色专业;专业建设;专业定位

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教育转化过程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手段,本文以高等教育理论为基础,结合我校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的具体情况,探讨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一般过程,从特色专业建设主要任务、优化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和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环节阐述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应注重的若干问题。

一、特色专业建设主要任务

特色专业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明确什么是特色专业?就是未来希望能够把我校的一些专业能够建成学校的品牌,提到兰州交通大学很多人就会想起电气工程专业,另外希望能够培养和造就一批从事该行业的优秀人才,扩大学校和专业的知名度。主要应该完成三大任务:第一,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第二,如何使学校乃至西北地区、乃至全国、专业的布局更加优化合理;第三,形成有利于人才培养提高的专业建设机制。

要完成这些主要任务,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第一,优化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问题;第二,课程和教材建设问题;第三,实验室建设问题;第四,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第五,教学管理问题。

我院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采用统一总体规划、统一资源配置、统一质量监控等“三统”方案,采用定任务、定方向、定完成时间等“三定”措施,从上述五个方面开展特色专业建设工作。

二、优化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特色专业的建设,本质就是克服高校专业建设同构化、同质化倾向,促进学校特色专业发展的过程。作为原有的铁路高校,如何体现“服务交通、面向铁路”的专业特色就成为我校电气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所在,所有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均以此为出发点。

我校从2008年开始,一直围绕特色专业的建设问题,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多方面进行研讨,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工作:第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第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体现运用比较科学和先进的专业教育教学思想;第三,建立吸收用人部门参与方案研究制定的一种长效机制;第四,充分发挥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中的协调作用。

为此,修订了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面向交通、服务铁路的特色,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三、课程和教材建设问题

课程建设,尤其是核心课程的建设问题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利用与用人单位的良好合作关系,积极采纳有效建议

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充分结合各铁路局、地铁公司、工程单位的意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从课程设置、方案制定等方面体现铁路特色,保证培养人才在有一定特色的基础上能够发挥用武之地。

(二)教学内容

1.积极结合学科发展前沿,鼓励教师开始反映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新课程

2.将新的科研成果及时引入课堂

(三)教材建设

1.课堂教学尽可能选择部级规划教材,保证高质量教材进课堂

2.制高水平教材及专著,体现学科特色

3.开展双语教学,吸收国际先进经验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能力培养为主,通过开展探究式学习、讨论式学习、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面的工作,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明白电气工程专业主要会遇到哪些问题,遇到问题应采取哪些方法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思考能力。

1.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的内容是复杂,除传统的室内实验教学外,还包括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及创新试验的环节,我校实践教学建设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创新试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采用教授、教师、研究生三级辅导实验体制;第二,开展项目教学,鼓励课题进实验课堂;第三,有效改善实验条件;第四,有效开放实验资源;第五,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办学模式;第六,拓宽实践教学渠道。

2.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没有合格的师资队伍就无法建设特色专业,所以高校应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在人才引进上向特色专业建设倾斜、在人员配备上向特色专业靠拢、在人才培养上向特色专业侧重,以此保持该专业特色,吸引部分优秀研究生留校任教,补充实验和科研队伍,利用各类有利条件进行专业教师专业能力及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此外,从生产一线聘请少数兼职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引进人才、完善师资队伍结构;第二,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教”和“科”相互结合;第三,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为兼职教授、补充师资队伍;第四,设立师资队伍培训中心,全面提高教师能力。

(五)教学管理问题

教学管理问题的改革涉及多个方面,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

1.制定了核心课程、专业主干课程课程负责人制度,由副教授或博士的青年骨干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赋予一定的权力,负责课程建设

2.建立主干课程教学内容讨论制度,采用教师集体讨论和学生参与讨论等方式

3.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政策保障,鼓励教师参与教学

4.设立大学生创新试验基金,推动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等试验活动

5.配合专业建设,建立教学管理体系质量评价和评估机制

四、结束语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电气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已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我校电气工程专业以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计划特色突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完善、毕业生深受欢迎等方面的突出特点,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

参考文献:

学校特色建设方案篇4

[关键词]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13-0034-02

特色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建设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持续发展。新建公安本科院校要想在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树立“特色立校”的发展理念,强化特色专业建设,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

一、特色专业的内涵和目标

(一)特色专业的内涵及特征

教育部《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教高司函[2008]208号)对特色专业进行了概括:特色专业是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特色专业也可以理解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专业。新建公安本科院校都应抓住新一轮“质量工程”建设的有利契机,改革创新,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尽快缩小与公安部属院校,在专业建设上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和比较优势。

(二)特色专业建设目标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目标是:着力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和改革;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专业实践能力强的专兼职教学团队;建设满足人才培养需求的高水平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创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使特色专业在校内外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在省内外成为有影响的名牌专业。

二、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新建公安本科院校本科专业建设起步晚,专业建设的经验相对不足,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专科烙印较深。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专科办学历史较长,在专业建设上没有完全摆脱专科教育的影响,部分沿袭了专科教育的培养理念,表现在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专科化;二是特色专业设置缺乏长远的规划。有的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不具体分析自身的基础和条件,只注重短期利益,把专业建设定位在专业数量的增加上,而不是专业特色和内涵的建设上,致使一些新增的专业由于不具备办学条件和有效的实现路径,无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三是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不准确。有的公安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只是学校整体培养目标的翻版,缺乏专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四是“特色”不够突出。新建公安本科院校普遍缺乏特色专业建设意识,人才培养与公安实战需求脱节,未能准确反映出公安工作对人才的现实与潜在的需求,人才缺少特色;五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浓厚氛围没有形成。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由于思想观念的转变不到位,加上多数学校没有有效的机制激励,教师参与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积极性不高。六是专业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图书资料室、课程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软硬件条件的建设不适应特色专业建设的要求。七是特色专业的建设与管理不到位。教学内涵建设任务重,工作繁杂,教学管理者往往忙于“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对特色专业建设没有认真研究的精力,管理跟不上。八是指导与监督机制缺乏。立项后的特色专业建设点在建设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控,导致特色专业建设“重申报、轻建设”的情况在很大范围内存在。

三、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途径

(一)师资队伍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必须采取措施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着力打造一支符合特色专业建设需要的教师队伍。一是要制订科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改善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采取选送教师到国内外重点大学攻读研究生、做访问学者、参加学术会议、进修学习等方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二是强化资源合理利用意识。利用公安院校行业办学优势,深化与公安机关的校局互动,聘请公安一线业务骨干、办案专家承担专业相关课程,开办讲座等。聘请省内外有关高校和同类高校的优秀人才来担任兼职教师。三是实施教学团队建设工程。建设一批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推动特色专业建设的扎实开展。四是实施师德工程。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内化教师忠诚于公安教育事业,遵守职业道德意识,自觉把主要精力投入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去,形成特色专业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抓手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它主要由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构成。一是培养目标的制订。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依据学校办学定位、服务面向、警务改革和公安队伍建设需要进行确定,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上突出专业特色。二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是具体实现培养目标的计划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把握三个要素。首先,选择培养方案的主线。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作为新建公安本科院校构建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线。其次,选择不同的课程体系。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可考虑将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跨学科教育课程整合在一起,适应特色人才培养的需要。再次,建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开放机制。依据公安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公安人才的需求及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三是人才培养的措施。大力推行教学改革是落实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措施的关键。要进一步完善“校局互动、警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三)优化课程体系、培育精品课程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

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开展特色专业建设必须把优化课程体系放在重要位置,实施精品战略。一是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特色专业的理论课课程体系构建要充分体现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需求。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以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等为主要内容。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培养学生基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及创业和社会适应能力;二是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建设一批具有本校特色的精品视频课程,以此为引领带动特色专业整体课程建设。

(四)内涵的创新和提升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动力

创新是高等学校实施特色战略的生命线,是保持特色活力的源泉,是特色长盛不衰的原动力。一是要强化专业内涵的创新。新建公安本科院校要重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模式、科研等内涵方面进行创新,并由此带动专业管理手段的创新、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专业的科学发展。二是强化专业建设。重视专业之间的融合与资源共享,努力培育适应公安工作需要的新的专业增长点;三是注重专业教学条件建设。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图书资料、网络信息平台、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等专业基本教学条件,这是保障特色专业教育质量的基础。四是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改革要贯穿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全过程,通过改革解决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办学与公安工作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保证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五是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精细管理,营造一流的特色专业建设氛围。

(五)建立专业建设运行机制是特色专业建设的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学校和系部层面都要成立特色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制定特色专业建设总体规划,保证特色专业建设工作健康开展。二是完善特色专业建设管理办法。特色专业建设实施项目负责制,要达到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的统一,提高特色专业建设质量;三是建立反馈机制。对于特色专业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应及时、准确地反馈给相关专业教学单位,并同学校相关部门及教学单位一起分析、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确保特色专业建设顺利进行;四是建立学科与特色专业建设一体化的机制,使之形成良性互动。注重学科专业发展与师资培养提高的有机结合,让教师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使其服务公安与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保持一致,激励广大教师积极主动投入特色专业建设之中;五是建立学习交流制度。根据特色专业建设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建设经验交流活动,加强项目负责人与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公安机关实战部门领导、业务骨干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推进特色专业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秦升阳.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9).

学校特色建设方案篇5

1建设教师教育特色大学对图书馆、档案馆的新要求

教师教育改革是目前高师院校改革的大趋势,其基本方向是用教师教育取代师范教育,强调要将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纳入教师教育体系之中。二者结合,使教师教育呈现出一体化、专业化、系统化、终身化的师资培养培训过程。伴随教师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和高师院校向教师教育特色大学的逐渐转变,高师院校图书馆、档案馆的职能也势必有所改变。图书馆、档案馆的服务理念需要创新,服务范围需要扩大,服务模式需要提升,馆藏资源需要充实,信息资源建设需要加强,馆员素质需要提高,等等。这一切对传统的高师院校图书馆、档案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或者说是一种革新。唯此,才能顺应建设教师教育特色大学的时代新要求。

2高师院校图书馆、档案馆教师教育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2.1尚未树立为教师教育服务的理念。当下,建立教师教育特色大学已经被国内很多高师院校定为学校的发展方向,一些师范大学甚至成立了教师教育学院,这说明,建立教师教育特色大学的办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然而图书馆、档案馆由于其馆藏储备及信息资源建设的长期性,对贯彻落实建设教师教育特色大学的办学理念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未将为教师教育服务作为图书馆、档案馆建设的主导思想。很多高师院校图书馆、档案馆建设和服务依然保持多年来的固有模式,尚未树立起为教师教育服务的理念。

2.2尚未有专门、系统的教师教育馆藏资源和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图书资料建设是一个学校学科建设和学生培养的基础,其建设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学科发展和学生培养的水平和质量。然而,由于诸多高师院校图书馆尚未真正树立为教师教育服务的理念,故而其采编部门亦未将增加教师教育方面书籍纳入资源建设计划之中。现有的馆藏主要以学术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为主,缺少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指导及教师职业发展方面的资料,尤其是与国外教师教育发展状况有关的图书购置不多,有关各层次教师培训方面的资料也准备不足。另外,与教师教育有关的信息保障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诸多教师教育特色大学仍未建立起一套为教师教育服务的文献信息保障系统。显然,目前高师院校图书馆对图书资料购置及文献信息系统建设尚未跟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

2.3尚未建立以教师教育特色为中心的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是指熟悉某一或某些类的馆藏资源,熟悉某个或某些学科知识,为对口单位和相关读者提供深层次、有针对,在学科专业与图书馆之间架起相互沟通桥梁的高级专门服务人员。学科馆员制度虽然在部分高校建立,但并不普及。在教师教育特色大学,不仅学科馆员制度尚不普及,即使已建立起学科馆员制度,但也并非是以教师教育发展为中心。这不仅影响图书馆有关教师教育的图书资料购置、信息系统建设,而且,无法建立起与相关教学单位,尤其是教师教育学院沟通的桥梁。既影响相关教学单位的教师教育培养,又阻碍教师教育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最终制约着建立教师教育特色大学的努力。

3高师院校图书馆、档案馆服务教师教育特色大学建设的新思路

3.1应树立为教师教育服务的新理念。鉴于目前教师教育特色大学图书馆、档案馆存在的诸多制约教师教育发展的问题,高校图书馆、档案馆领导要主动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并深入了解我国教师教育工作的现状和本校教师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树立起为教师教育服务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尽快将这种意识灌输到每一个馆员,并落实到图书馆、档案馆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去。只有这样,图书馆、档案馆工作才能跟上学校建设教师教育特色大学的步伐,为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图书资料储备和文献信息保障,保证教师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3.2建立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馆藏资源。在向教师教育特色大学转变的过程中,建立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馆藏资源,已成为高师院校图书馆、档案馆资源建设的核心目标。首先,围绕突出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特色,图书馆要购置有关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各类图书资料,以供在校师范生和在岗培训教师查找、阅读和研究。其次,围绕教师教育内含继续教育的特点,从教师继续教育的角度出发,及时采购能够满足教师读者需要的最新图书资料,把图书馆办成教师终生学习的基地。最后,围绕教师教育体现素质教育特点,高师院校图书馆在注重教师教育类专业书籍储备的同时,也要辅助收藏大量通识类图书,为提高师范生和在岗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奠定基础。

3.3建设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数字文献信息系统。在发展教师教育的背景下,教师教育特色大学应加强数字文献信息系统建设。这既是现代图书馆必不可少的内容,更是满足教师教育发展所需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的基础。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第一,加强图书馆网络环境建设,更新图书馆管理软件,建设内容丰富、功能健全、运行通畅、更新及时的数字图书馆。第二,加大数字资源的引进与建设,提高数字资源使用效率。第三,在图书馆网站上设立教师教育电子资源库,并与相关电子资源进行有效链接。第四,联合院系资料室,建设全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高水平的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献信息系统。

4加强图书馆、档案馆员队伍建设,建立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学科馆员制度

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加深,教师教育特色目标的确立,需要进一步加强图书馆、档案馆员队伍建设。第一,加强对所有馆员教师教育理念的熏陶和教育,使其树立为教师教育服务的工作理念。第二,采用多种手段提高图书馆员、档案馆员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增强馆员的文献咨询与检索能力。第三,培养一批既熟悉本馆文献信息资源,又熟悉教师教育相关专业知识的学科馆员队伍,以便更好地为相关院系和专业的职前、职后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的文献信息服务。第四,积极鼓励学科馆员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提高为教师教育发展服务的素质和能力。只有学科馆员本身的素质和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参与学校教师及学生的教学和科研活动。

5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

随着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由师范教育转向教师教育,高师院校图书馆、档案馆需要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以满足教师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服务模式上,需要充分考虑到教师教育发展的需求,增加教师教育方面的专门服务内容;需要考虑到大量在职培训的外地教师的需求,增强网络信息服务的能力。首先,高师图书馆、档案馆可以向用户充分介绍现有馆藏资源,方便收集网络上的教师教育资源,进行分类整理,或建立网络链接,或转载于图书馆网站,以帮助在校师范生和在岗培训教师方便获取有用的信息。其次,建立教师教育信息交流网络平台,及时与用户进行有关教师教育信息交流,一方面及时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可以收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最后,增加网络服务项目,主动为师范生和在岗教师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除了现有的网上馆际互借服务外,还需要增加信息指导服务、网上信息导航服务、网上文献订购服务等,最大限度方便用户查阅资料。

总之,在高师院校向教师教育特色大学转变的过程中,图书馆、档案馆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图书馆、档案馆必须紧跟高师院校教师培养模式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大趋势,积极树立为教师教育服务的理念,锐意改革,积极创新,为实现教师职前培养与在岗培训一体化的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这不仅是高师院校图书馆、档案馆在教师教育特色大学创建过程中必须承担的责任,同时也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学校特色建设方案篇6

关键词:高校档案馆;绿色化;环境管理体系;构建对策

高校档案馆是负责保管和提供利用本校历史文献、人物档案、资料和科研成果等重要资料的服务性机构,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环境优化型高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我国档案馆建设规模和力度的不断扩大,低碳节能、绿色环保是一个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的话题。如何更好的建设高校档案馆,如何更好的优化高校档案馆环境质量,就迫切需要从绿色环境管理体系上来进行规范和完善。

1国内外高校档案馆环境管理现状

以绿色环境管理体系来完善高校档案馆的建设是保障史实、资料、书籍、科研成果安全、可靠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绿色校园的内在要求。国外在绿色环境管理高校档案馆管理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大成果。如美国华盛顿大学与环境保护局缔结合约,推进绿色大学示范性工程建设;英国生态学校规划将环境生态学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并从环境信托基金等方面给予学校绿色化经费投入,如“整洁的英国集团”(tidyBritainGroup)将立足于改善居住和生活环境作为提升环境质量水平的基本目标。加拿大“种子计划”也将绿色校园列入规划,推进整个校园环境的改善。2012年伦敦经济和政治学校通过iSo14001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校园的典范。从绿色环境管理体系建设来优化高校校园环境,我国的清华大学也将绿色作为校园文化、科研、环境的重要方针,旨在创办世界一流高校的办学环境。如“十景”、“一河”、“一区”等建设工程的实施,从节能、节水、节电、节气以及相应规章制度的建设来推进环境友好型校园景观的构建。同样,在绿色环境管理体系下来构建高校档案馆,需要从档案馆建设全过程,细化选址、布局、绿化设计与建设,能够从建筑风格、档案馆照明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等方面来完善档案馆绿色化管理目标,保护好档案,最大化的实现档案保存与档案开发、利用的价值[1]。

2绿色环境管理体系下高校档案馆设计与建设内容

高校档案馆在贯彻绿色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

2.1布局上要融入环境管理体系。根据档案馆类别的不同,其建筑空间所具备的功能也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应该具备档案馆、道路系统、停车场、绿化系统,且不同功能区之间应该合理性设置[2]。如在主体建筑功能上有接待大厅、档案编目整理中心、档案保管中心、档案数字化中心、档案馆工作人员工作区域、以及档案馆配套用房等。接待大厅多为主要出入口,要能够与停车场、道路系统进行有效衔接,便于档案的接收、存放、管理等。档案存放区域应该设置过渡间,具备专门的档案运输线路,且具有相对独立性,在空间布局上要考虑到通风、朝向的优化,保障相应的日照条件。如库房区域北向布置,办公区域南向布置,既有效规避了强光对档案纸张的照射,又能够兼顾办公区域充足的采光条件。

2.2绿化设计要统合到档案馆建筑环境中。绿色环境管理体系下高校档案馆建设要达到30%以上的绿化率,特别是周围绿植设计,要能够有效吸收甲醛、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如侧柏、臭椿等树种具有较高的抗菌、抑菌效果;同时,在绿植规划上,要突出乡土树种特色,以常绿乔木为主、辅以黄槐、臭椿等落叶乔木,灌木以桂花、黄榕等为主,地被植物以藤类为主,保障周围四季绿意盎然,打破过去单一、陈旧、沉闷的档案馆印象。

2.3以绿色、环保建筑材料来改善建筑特性。新建档案馆要加强对新型复合材料的运用,特别是复合墙体材料、外墙装饰面、防水砂浆层、多孔砖、柔性防水层、阻燃级聚乙烯板,以及内墙涂料,来改善档案馆室内温湿度变化问题。如在防水砂浆处理上,添加氯丁胶乳,能够充分发挥高分子胶体材料的吸附力和稳定性,提升传统水泥砂浆的防渗性能和抗潮性;多孔砖作为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利用砖体内的孔隙来降低生产能耗,增强隔热效果。据统计,采用新型墙体材料的档案馆在夏季空调不开启条件下,档案库房温度变化≤2℃,湿度变化也很小,降低了空调、抽湿机的运行成本,体现了绿色、低碳、环保、节能宗旨。

2.4档案馆防火、防盗、防震、防虫等设计。防范水灾、火灾、虫害等灾害是档案馆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提升档案馆建筑的防火性能,一方面融入现代化自动火灾预警系统、灭火系统,另一方面从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耐火性等方面进行改善。如在档案馆防火分区布局上,同一防火分区建筑墙体耐火极限不得小于3小时,不同分区建筑墙体耐火极限不得小于4小时,库房缓冲区及库房的房门应该选用常开式防火门,库房墙面、顶面采用不燃材料进行装修,密集柜采用不燃性材料制作。在防盗设计上,以24小时电子监控设施来布置监控系统,如对保密区域、库房区域、办公区域进行布防,安装报警器并与保卫处报警电话相连接,能够实现自动报警。在防涝设计上,根据不同地区档案馆建设所在地自然气候特征的差异,格外注重档案库房防涝设计,减少因水浸而诱发档案纸张霉变、字迹褪色等损失。如在建筑顶部、建筑周围设置顺畅的排水管网,减少雨水的滞留时间。在防虫设计上,多采用真空充氮消毒法,能够有效杀灭各类幼虫、虫卵,还能够降低档案库房的湿度,减少因放置药片而带来对室内环境的不良影响。

2.5绿色照明系统的设计。照明系统是档案馆能源消耗的重点,而构建绿色照明系统,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光污染,还能够改善档案保存环境。通常在高校档案馆照明系统设计上包括三方面:一是对自然采光区域进行自动调节,来弥补因日光不足而带来的影响;二是在不同功能区设置自动调节光照程序,实现分区化照明;三是引入先进照明设备,改善传统灯管照明的不足。如对于书画类文物,因光照敏感性通常不能超过50lux(勒克斯),可以通过自动化控制照明系统,利用红外线探测设备来调节灯光的亮度、减少光能消耗。另外,在档案馆自然采光设计上,要充分利用反射、折射原理来补充电源照明。如在窗户设计上引入透光性玻璃;在自然采光中消除紫外线辐射。

3绿色环境管理体系下高校档案馆的构建思路与对策

3.1选址要符合高校规划与可持续发展需要。高校档案馆的选址要慎重,要从高校发展规划及拟建地址功能区域划分上,综合多方因素来合理选址。如区位选址要具有代表性,以高校出入口附近为主,保持与校园整体规划相协调,要能够从人文景观、建筑风貌、校园环境一致性上更好地满足校内外师生的需要。同时,选址所占地的水文地质条件要满足建筑负荷及承载要求,要远离易燃、易爆区域,地势相对较高,具备完善的排水设施。

3.2注重档案馆风险防范措施建设。从档案馆可能存在的风险管理上,重点做好防火、防虫、防潮管理。一方面做好档案馆消防器材的管理,定期组织消防演练,并对各类消防器材进行巡查。另一方面注重对档案馆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消除,如夏季高温防火安全检查,夜间防盗、防火检查,安全出口、通道的畅通检查,火灾报警装置的可靠性检查等。对于档案馆虫灾、鼠灾的防范,重点采取防范措施,如对档案实施真空充氮消毒管理,控制档案库房温湿度;在物理灭鼠防范上,选择成本低、易清理的夹具;在化学灭鼠防范上,要做好饵剂管理,并及时清理老鼠腐尸;与此同时,还要做好门、地缝、下水道、地漏等水封措施,彻底防治鼠害。

学校特色建设方案篇7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为基本方向,走内涵发展之路,以学生发展为基础,积极探索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校外为两翼的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为教师搭建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路径,为学校构建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结合我校特色建设的现状和特点,因地制宜,持之以恒,高质量、高品位、富有特色地开展活动,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品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和谐发展的人民满意学校。

二、工作目标

1.放大“中华诗词进校园”的传统诗教特色效应,全力打造“诗意校园”品牌。

2.以国家鼓励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为契机,努力塑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优秀学校”特色。

3.充分发挥“龙舞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传统文化优势,进一步弘扬舞龙传统文化,扩大影响力,做大做亮“龙舞”特色。

4.走内涵发展之路,提高师生人文素质,积极构建“书香校园”特色。

三、校园特色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组员:zz

四、主要工作任务

1、校园文化建设彰显学校特色。完善能体现学校特色目标的校园文化环境。做到学校的校训、标牌、墙饰、雕塑、三风等体现特色,橱窗、板报等宣传特色,多样化的活动烘托特色,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特色。做到特色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彰显特色建设。

2、校本教研深入探讨学校特色。加大校本教研中特色建设的研究力度,建立构建以特色建设为主题的校本教研制度,深入研究学校的历史传统、现实状况、发展前景、社会需求及特色建设的具体对策;积极鼓励有利于特色建设的校本教研行为,促进特色建设持续发展;建立以特色建设为指向的校本师资培训体系。

3、全方位育人夯实特色建设基础。注重学生全面而主动、生动而活泼的发展,积极培养学生特长夯实特色建设的基础,力争班班参与特色建设,人人参与特色活动,注重特色建设的成效。

4、弘扬传统文化积蓄特色建设底蕴。放大“中华诗词进校园”的传统特色效应,充分挖掘民间传统文化底蕴,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各种特色活动为载体,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提升“诗意校园”、“书香校园”、“龙舞校园”的人文魅力。

5、细化工作流程提高特色建设成效。造浓特色建设的舆论氛围,细化特色建设的流程,强化特色项目的管理。努力做到“三落实”,即“练、比、展”落到实处,落实好特色活动的时间、地点、人员;落实好特色活动的评比与竞赛制度,采取得力措施促进学生参与特色项目的兴趣和提高特色项目的质量;落实好特色项目的展示不断提高特色建设的影响力。

五、具体措施

1.统一思想,健全组织。站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特色建设对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功能,加强对学校特色建设的管理和指导,专门成立学校特色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定期开展活动,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各个项目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以及分阶段实施的步骤。强化指导老师的培养,选拔一批热心学校特色建设的教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提高指导老师的业务能力,注重成效考核,将组织开展特色建设的成效与绩效工资考核、评优、晋升等挂钩。

2、抓好落实,夯实基础。抓实特色项目校本课程的实施管理。为了保证特色建设工作的进程,把特色项目教学纳入教学管理之中,根据课程计划,每周安排一节地方课程为校本特色课程。抓特色建设制度管理。根据“特色项目”实施方案,制订《班级特色建设具体要求》。使班主任和教师围绕要求开展特色活动教学,做到有章可循,教学内容落实。抓质量提高。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加大学生特长培养力度,确保特长质量,从而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营造氛围,环境育人。营造浓烈的特色建设氛围,提高师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特色建设的积极性。筹划特色建设成果陈列室,将特色活动开展的成绩如获奖证书、学生作品、活动图片等布置陈列出来,常年开放,让师生参观学习,不断激发学生参与特色活动的兴趣。

4、确定内容,编撰教材。编好、用好校本教材。结合学校实际,编撰实用的校本教材,用来指导开展特色建设的各类活动。

5、开展活动,提高质量。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推进特色建设进程,激发师生投身特色建设的兴趣,提高活动质量,让师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特色建设中来。

6、加强宣传,扩大影响。重视对师生中优秀作品的投稿、整理、汇编结集工作,扩大对全校师生的激励、榜样作用,同时对涌现出来的一些优秀师生事迹进行报道,以期得到家长的认可,扩大社会的影响。

六、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3月)。

主要任务是确立特色项目,制定、上报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

(二)特色创建阶段(20xx年4月-20xx年4月)

主要任务是经过各种单项特色的拓展,形成学校鲜明的办学风格。

学校特色建设方案篇8

论文关键词:评估,专业剖析,专业内涵建设

 

办高职院校就是办专业,专业没有特色从何谈院校特色。“特色专业建设”作为“新评估方案”七个主要评估指标之一,要求被评院校推荐1-2个专业通过进行自我剖析和专家现场剖析,从建设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总结专业建设的特色,并由此来检验被评院校专业建设状况和水平。由此看出专业剖析是整个评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形式,进行专业剖析就要求被评专业认真分析,摸清家底,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方案,凝练专业特色,示范带动其他专业,从而推动全院所有专业的建设与改革,提高学校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

1对被评专业建设情况进行纵深剖析,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方案

自我剖析就要求对被评专业对照特色专业剖析要点,逐条地进行对照分析,找出差距,提出建设和整改方案评估,突出重在建设,逐步提炼特色。专业剖析主要内容和环节有:

1.1专业设置与定位

特色专业应能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据产业集群的变化不断优化专业内涵,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注意社会对该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研工作的考察。社会需求分析可从三方面入手:直接调查本专业相关单位的用人需求;根据行业发展规划预测;根据最新突破性技术应用前景进行预测。对于“什么岗位需要什么类型层次的人才”以及这些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要进行深入调查。

1.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特色专业应能积极进行如下探索: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依据职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内容,并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以典型产品和服务设计为教学活动单元;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能够体现以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等。

1.3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

特色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包括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及实训基地)应当能够满足学生职业训练的需要,并能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的实训基地;应能根据职业技能培养的需要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服务任务为载体设计实践教学项目、内容,在具有实践或仿真职业氛围的实训基地实施实践教学;应由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教师或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兼职教师进行教学和指导;应能做到半年顶岗实习覆盖率较高,且实习大纲、考核标准与办法健全,顶岗实习效果好。

1.4专业教学团队

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知识、职称、年龄、学历等方面的结构合理,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兼职教师占一定比例,“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取得成效;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较强,“双师”素质较高,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教师比例较大,教师社会服务能力较强中国论文网。专业带头人在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力,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得到社会的认同。

1.5社会服务能力

特色专业的专业教师能够根据社会、企业的需要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积极承担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任务,能够积极为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服务;能够主动承担技术服务与咨询项目,承担企业横向课题,利用业余时间(假日和双休日)为企业和社区服务。

1.6人才培养质量

特色专业应能做到:学生获得与专业相关的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较高;在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比例较高,毕业生就业率高,在本地区位居前列;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较好,专业在行业企业中有较广泛的影响和知名度。

2专业剖析和特色专业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深刻理解专业建设的内涵,是专业建设的前提和起点,对于做好专业剖析具有决定作用。对开展专业剖析和特色专业建设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评估专家必看的教学材料,是专家对专业进行分析的源头和起点。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有社会需求分析、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的确定、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等方面任务。确定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用人单位和相关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对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描述上不能含糊其辞,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加以明确。按照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评估,重组整合理论教学体系;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建立起实践教学体系。

2.2处理好硬件投入和软件建设关系

在评估前,教育行政部门会安排学院层面的基本办学条件核查,对师资队伍、生均各项面积,生均实训设备值等主要办学指标进行检查。通过核查对促进学校加大投入促进办学条件改善有到了一定作用,一般来说,通过对学院整体层面的核查,学院各专业特别是特色专业各项硬件条件应该会有较大改善。按照评估重在评软不评硬、评动不评静的要求,专业建设重点仍然是软件建设,对于专业来说软件建设重点是打造一支优秀专业教学团队、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加强产学合作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

2.3撰写好自评报告,注意特色提炼

对照特色专业剖析指标体系,根据专业建设的现状和水平,由专业带头人负责组织撰写专业剖析自评报告。要组织专业教学团队全体教师认真研读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观念和教学改革文章,深入研讨,收集好相关素材,并注意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所谓专业特色是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够较好地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条件、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与竞争力。特色具有四个特征:历史积淀、相对稳定、学校特有、社会公认。

自评报告中特别要强化以下两个方面的总结和提炼:一是行业需求和专业特色,主要表述的内容为实践教学体系的形成和产学合作的成效;二是校企结合的做法和成果、工学结合的方式和成效、订单式培养模式等。

2.4组织有序,全面展示专业建设成果

在专家进校现场评估期间,组织工作要紧张而有序,人员分工明确,能积极配合专家进行专业剖析,并全面展示专业建设工作成果。在分工方面,建议由系主任总体牵头,专业带头人负责整个专业的情况介绍,骨干教师负责各个具体环节,评建联络员负责资料的提供,实训基地管理员负责实训场室介绍和展示。

3特色专业剖析在我院实施过程和效果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自2008年启动迎评促建工作以来,将特色专业剖析作为专项工作进行重点建设。通过近三年的建设,取到较好的效果,特色专业建设较好地示范带动了学院专业整体建设上水平中国论文网。

3.1认真做好专业建设五年规划和实施方案

以学院五年发展规划为蓝图,认真分析专业建设目前所处的状态和水平,通过对行业产业、典型企业调研,对专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明确提出专业建设五年内要达到的目标和达到目标应采取的措施。针对学院目前的22个专业设置较分散评估,专业群建设意识不强,造成资源不能有效配置的现状,学院明确要求:要综合分析已有专业优势的基础上,走自身特色发展之路,要突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好具有学校自身优势、符合产业集群发展的、以特色专业为主干、相关专业(方向)为支撑的若干专业群,以提高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很好地适应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

3.2所有专业参加,分阶段实施

学院整个特色专业剖析工作分三个阶段逐步实施。第一阶段学院所有专业均开展自我剖析,对照特色专业剖析指标体系,分析和查找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并要求撰写专业剖析自评报告和实施方案,按照评建二十字方针,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第一阶段建设期为一年左右。第二阶段为通过召开学院专业剖析自评情况汇报会,学院所有专业带头人进行汇报,邀请院内外专家进行评议,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七个专业为特色培育专业进行建设,并下达专业建设专项任务书,对特色和创新项目进行重点培育,建设期为9个月。第三阶段,通过采用全院公开汇报的形式,对照专业建设任务书,通过采用听取专业带头人剖析汇报,查阅专业建设佐证材料,实地走访校内实训基地等形式,对特色培育专业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最终遴选出三个专业作为学院特色专业进行建设,并最终视这三个专业建设情况,推荐1-2个给专家进校评估时进行现场剖析。

3.3全面建设和重点建设相结合

作为被评专业先不用急着对本专业是否符合特色专业水平作出评价,开展专业剖析不能忽视了“建设”二字。专业建设条目繁多,任务艰巨,涉及面广。全面建设就是要对照特色专业剖析指标体系,逐一进行对照梳理评估,根据本专业建设的现状和水平,对已经达到或超过指标要求的认真准备支撑材料,对一些没有达到指标要求的建设项目进行重点建设,每个专业因起点不同,规模不同,重点建设的项目和目标也应有所区别。

说课作为评估专家分析课程建设状况和考察课程建设的思路一种方法,应给予充分重视,并注意进行多轮演练。一般应开展全院公开说课,专业课程说课,特色专业核心课程几个层面的说课比赛。

总之,“新方案”中的专业剖析的目的就是和学校共同总结特色专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探求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帮助学校理清专业设置思路,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加强专业群建设,做好学校专业建设规划,从而提高推动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Z].教育部教高[2008]5号文.

[2]关于开展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通知[Z].粤教高[2008]130号文.

[3]于雷,刘颖.特色专业剖析的内容与方法[J].辽宁高职学报,2009(9):7~8.

[4]王文涛.加强专业建设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9(13-14):60~61.

[5]丁龙刚.浅谈在评估工作中如何做好专业剖析[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7~29.

[6]陈玉华.透视高职高专教育水平评估中的专业剖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7~13.

[7]王新辉,林敏.航海技术专业剖析中特色项目的提炼[J].航海教育研究,2009(2):19~22.

[8]田建国.做好高职院校自评阶段专业自我剖析的几点体会[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4~6.

学校特色建设方案篇9

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精神,结合我校“尊重教育”特色理念和实践模式,努力打造轻负担高质量的优质教育典范学校。

二、重点目标

1.体育馆和新教学楼投入使用,争取启动操场和校门改造工程;

2.总结完善教师专业成长模式,启动专家型教师发展规划;

3.完善德育特色,学生文明程度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4.优化课程设置,启动校本课程体系建设;

5.“3+1”教学模式有新进展,努力创建“自主作业”等教学品牌;

6.实施“2+1”体艺工程方案;

7.“班主任专业化”和“教学特色研究”两项课题顺利开展;

8.整合信息技术管理,提高信息技术现代化水平;

9.完善绩效工资方案;

10.加强生活部管理,关注寄宿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

11.办好师生食堂,进一步提高师生对食堂的满意率;

12.学校文化建设有新进展,进一步扩大“尊重教育”品牌的影响力。

三、工作措施

1.办学条件改善。按新区管委会程序完成体育馆装修工程,年度内投入使用;上学期完成新教学楼土建工程,下学期完成装修工程,争取年月份投入使用。争取新区管委会支持,启动操场改建工程程序,争取年暑假期间完成改造;争取启动并完成新会议室装修工程;着手准备校门改造工程前期设计等工作。

2.教职工队伍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和师德建设,鼓励专业成长,引导教职工努力提升“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启动专家型教师规划导向性意见,争取教师晋升小中高比例有所提高,并在市级新一轮“三坛”评比中取得佳绩。引导教师学习、实践、丰富我校独创的“尊重教育”理论,努力形成“幸福为本”、“习惯为重”、“尊重人格”、“尊重差异”四大理念为代表的主流价值观,并借此提升教师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根据教育局意见,研究制订我校绩校工资与原学校结构工资的衔接方案。加强党组织建设,根据教育局党委统一部署,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员教师实行公开承诺和亮身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施我校原创的“尊重管理”模式,坚持校务公开,积极开展工会活动,不断增强教职工凝聚力。

3.德育工作。规范实施星卡努力取向评价制度、周评月奖制度、班干部轮换制,以期体现我校德育特色理念和实践特色。完善我校学工、学农、学军系列活动方案。总结我校《弟子规》教育经验,借瑞安市宣传部推广我校经验契机,突出“孝文化”和我校长期倡导的“感恩”教育,提升该教育项目的实效性并努力打造教育特色。完善少先队组织,以“爱国、爱校、爱中队集体”为主题,增加国旗队、校园卫生管理、走廊文明管理、教室文明管理等服务岗,加强队员自我教育能力。加强对教室内外环境的管理,突出学生文明管理和校园、教学楼卫生管理,争取教室卫生、文化面貌和学生文明程度有一定程度提升。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从小形成讲正气、讲廉洁、讲奉献的品格。设计新心理咨询室,完善学生心理辅导教育。按我校序列化活动方案,组织科技节、艺术节活动。

4.课程与教学工作。重视我校特色课程《劳动教育》和《经典文化诵读》开设,充分发挥特色课程的育人功能。努力提高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性,积极开展依靠我校综合实践基地优势的以植物观察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研究性学习。研究借助新体育馆开设和新教学楼建设完成之后原教学楼改造为功能室开设的校本课程方案,尝试开发以系列讲座为主要形式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努力完善我校校本课程体系。学习实小整理课经验,结合我校倡导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能力的教学思想,在高段尝试开设整理课。实施体艺“2+1”方案,通过全校性的活动和考评制度,引导学生学会两项体育健身爱好、一项艺术爱好。根据教育局“三比四查”(比课堂教学、比论文研究、比试题命制、查备课本、听课本、作业本、成绩册)要求,加强对教学常规的管理。根据省市减负要求,严格控制作业量,实施作业“精选、先做、全批、及时反馈”要求。全面实施我校原创性的“3+1”教学模式导向意见,紧紧围绕“基础”、“习惯”、“情商”发展目标,鼓励教师在模式框架内开展学生读报、演讲、思维训练、错题学习、英语口语、小组合作研究、社会实践、博客等各具特色的教与学的方法创新,特别研究“自主作业”以期形成我校教学品牌。按我校序列化活动方案,组织开展英语节活动。成立学校教育教学信息管理中心,整合信息技术与管理,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促进学校信息技术现代化全面发展。

5.科研工作。认真开展由《人民教育》承担的全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班主任专业化”课题研究,力争在理论研究和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实践方面出成果。认真开展正在申报的全国规划课题“尊重教育背景下‘3+1’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力争在形成我校教学特色品牌并在理论方面出成果。鼓励教师围绕校总课题、学校中心工作和学校特色理念申报新课题。完善套餐式科研方案,引导更多教师在科研能力上有所提升。

6.学校文化建设。借我校“尊重教育”再次被《人民教育》选作全国德育典型进行推广的契机,进一步完善我校“尊重教育”理念体系和实践模式。借原教学楼厕所改造和墙壁装修工程顺利完工的契机,以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加强校园环境整改,特别加强教学楼环境和文化建设,以提升校园文化品位。通过制度引领、读书活动、典型事迹激励、团队合作等形式,营造我校“真•善•美•乐”学校精神。

7.生活部教育。根据学校发展大局,以寄宿生“宽出严进”的原则,对走读改寄宿的严格控制。将生活部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做好安全预案。实施生活部星卡评价制度、健身活动、自主学习方案等,培养学生良好人格。鉴于生活部学生均为中高段的现实,晚自习改为由生活老师管理指导学生自学,以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寄宿班班主任要经常到学生宿舍巡视,协助生活老师共同教育特殊学生。实施寄宿生作业签免制度,晚自修结束学生未完成作业者,经生活老师签字可减免作业。对学习能力不足或学习不自觉的学生,由班主任指导制订个性化学习方案;特别鼓励寄宿生申报自主作业。

学校特色建设方案篇10

关键词:高校档案;文化育人;功能

作者简介:谭军红(1966-),女,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讲师。(湖南衡阳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4-0144-02

高校档案以育人为本职,以传承校园精神为己任,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是发掘历史、营造现在、开创未来的文化宝库和智力源泉。正如挪威档案学家列维・米克伦在第12届国际档案大会的报告中提到:“没有档案的世界,是一个没有记忆、没有文化、没有法律权利、没有历史的世界。”[1]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教育资源,高校档案对于积淀高校文化传统,传承高校校园文化,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更是建设先进大学文化和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容忽视的重要资源,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档案的文化意蕴

1.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形成的基础

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之所在,集中体现了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的积累和沉淀。它体现在大学的各个角落,无论是教学、科研、管理还是服务等各个方面,无不散发着校园文化的气息。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更是影响和制约着整个高校的发展。档案是文化的源泉,是文明进步的产物。高校档案承载了高校发展的整个历史,客观真实的记录了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的文化成果,是全体师生经过几代努力实践所产生的实践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如在长期的办学治学历史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各具特色的良好校训就是校园文化的产物,这些文化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都陈列于高校各个时期的各类档案中。因此,我们认为高校档案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蕴育了校园文化,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

2.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高校档案文化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广泛性、创新性与积淀性的特点。高校档案完整而客观的记录了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发挥高校档案文化的作用,不应局限于提供原始档案文件及材料,更为重要的是要从中整理、归纳提炼出具有价值的档案资源,服务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高校的档案文化在积淀高校文化传统、传承高校校园文化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翔实而丰富的学校档案,对于弘扬学校文化传统,提升大学文化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如四川大学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山大学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信”,南华大学的“明德博学,求是致远”,等等都是大学精神、作风的反映。这些珍贵的档案资料有助于弘扬大学精神,提升大学文化,有助于激发师生员工爱国爱校的热情、凝聚师生员工的斗志,从而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促进校园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打造有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成为越来越多高校文化建设的目标。打造有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就意味着要更加忠实于学校的历史渊源、学校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这些历史的“印记”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并成为师生员工活动的一个显著特性。这些独具魅力的特色在高校档案中都有体现,那些能反映学校特色并体现学校特色特征的特色档案是发展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如特色团学活动档案、特色学科档案等。这些珍贵的档案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学校的特色文化以及人文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传承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二、高校档案文化具有丰富的育人资源

高校档案真实而客观地记录了学校创建发展的历史,记录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记录着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成果。高校档案馆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保存,累积了大量的珍贵档案史料,这些档案史料都是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学校创建的历史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爱校教育的生动教材,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是提升大学生对学校理性认识的重要资源,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成绩的展出是激励大学生成长成才、努力进取的重要资源。档案馆的这些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这些档案素材,真实深刻、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很好的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感和发愤图强、报效祖国和母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校档案具有的这种原始性、客观性、真实性,正是它区别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之处,也是利用档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优势。

1.高校档案中蕴含丰富的知识

高校档案资源中,包含学校的科学技术发明、出版的学术专著等知识含量高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不仅具有史料价值,也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不定期组织不同年级的学生到档案馆参观,如新生刚进校时组织他们去档案馆参观,不仅能使他们学到历史知识,还能使他们受到科学文化知识的熏陶。高校可以将档案馆办成文化教育基地,利用档案馆中的科研成果、科学技术发明、学术专著等信息,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造热情。

2.高校档案中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大学教育的目标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就需要大学生不仅仅掌握文化知识,还需要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助于将其打造成“又红又专”的合格人才。高校档案以其客观性、真实性、广泛性为主要特征,内容涵盖了高校发展历程、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的信息,其中反映专家、学者科研成就的论文、专著、成果、荣誉及优秀校友的题词等,都能激励大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高校档案就不仅仅是存在于档案馆中,而是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学生头脑,达到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

三、高校档案的文化育人功能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对高校档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从高校档案的文化属性来论述,主要阐述高校档案的文化内涵与特征、文化价值、文化功能及体现和实现途径。[2-4]二是从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及作用来论述,认为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形成的基础、是校园文化传承的载体、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支撑,其作用体现为凝聚作用、样板作用、陶冶作用和警示作用,并从服务观念、服务手段和管理模式等方面探索了开辟档案文化服务高校校园文化的新途径。[5-6]三是从高校档案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来论述,从高校档案工作与和谐校园的关系出发,探索出其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为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强化现代管理理念、加快开发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发挥提供决策依据作用、发挥档案的教育功能、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7-8]四是从育人手段与途径、育人内涵与形式论述了高校档案的育人功能,强调教学科研档案育人、档案信息育人和馆藏档案育人,达到“以史励志”、“以人为镜”、“以境育人”、“以规导行”和“勤奋好学”的目的。[9-10]

综上所述,学者对于档案文化育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档案文化育人的时代感不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不够紧密等。所有的研究都是论述积累与沉淀后的高校档案文化的育人功能,没有强调高校档案文化的时代性与现时性,没有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

四、高校档案文化之现代育人功能

1.文化导向功能

高校是各种文化集中碰撞的场所,各种新思想、新观念层出不穷,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缺乏辨别能力,更容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在文化多元背景下,大学生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加以引导,势必导致他们中的部分人迷失方向、迷失自我。高校档案以自己独特的文化,为大学生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高层次的文化氛围。这样一种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提升自己的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档案中清楚的记录了老一辈知识分子呕心沥血、努力进取、献身教育事业的感人事迹,记录了培养教育学生的各种先进事迹材料。这些珍贵的史料真实的再现了学校发展、变迁、壮大的变化过程,再现了老一代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教育事业的贡献。以史为鉴,大学生在档案馆中耳濡目染,是进行爱国、爱校教育的最好的例证和范本。在档案的海洋里,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档案的人文精髓和科学精髓,运用多种方式展现学校精神和特色,突显学校历史和在历史发展中取得的各项成就,让师生员工知晓学校历史,了解学校成就,增强师生员工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主人翁意识,抵制不良心理,营造充满宽容理解、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真诚合作的文化氛围以及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的良好学术氛围。

2.知识传承教育功能

高校知识传承的主渠道是课堂,但档案的知识传承教育作用同样不可忽视。高校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凝聚着几代高校人的拼搏和奋斗,所有这些都能在高校档案中反映出来,对大学生起到教育和激励作用。高校档案以其广泛性,客观真实的记录了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成绩,是一个知识丰富、涵盖面广的第二课堂。档案中的信息元素经过利用者的分析、加工、组合,重新构成了信息单元,这个过程就是知识的再生过程。高校应重视档案的知识再生功能,善于从中发掘知识宝藏,采取多种方式、探索多种学习途径,积极发挥档案的知识传承功能。

高校档案是高校几代教职员工的集体智慧结晶,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财富,是爱校教育的历史宝库。高校档案因其原始性、直观性、客观性、知识性和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优点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生动素材。如档案馆中记载的专家学者的发明专利、著作、获奖证书等,这就是一门无声的课堂,因其客观生动性,比课堂上的苍白说教效果会更好,更有利于让学生受到刻苦学习和勤奋钻研氛围的熏陶。因此,高校档案在知识传播与创新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激励功能方面有着特殊而深远的作用。

3.精神陶冶功能

校园文化的作用不在于让人接受固定、呆板的教育方式,而在于通过生动、活泼、丰富的学习和文化活动,使人学会主动摄取文化价值,获得人生意义的全面体验,进而陶冶自己的人格和灵魂。在这个意义上,档案馆一方面创造了一个启迪智慧、陶冶心灵的场所,以馆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方式,表现出一种高度的观念形态。另一方面,与此相协调的优美、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优美、高雅的育人环境,及体现富有教育内涵的人文环境,又对置身其中的每个人起着培养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和规范行为品德的作用。这种指导和陶冶作用,既无影无形,又无所不在。到处都能体现一所学校独特的人文气息和发展史,学生身处其中,就会在无形中受到渗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让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都能感同身受,感受到和谐、文明、积极向上的人文氛围。

参考文献:

[1]徐玉清,王红敏.档案与信息社会――第12届档案国际大会主报告内容综述[J].档案学研究,1992,(4).

[2]JohnStorey.CulturalStudiesandtheStudyofpopularCulture:theoriesandmethods[m].athens:UniversityofGeorgiapress,2000.

[3]Samuelp.Huntington.theClashofCivilizationsandtheRemakingofworldorder[m].newYork:Scribner,1996.

[4]徐溶.高校档案的文化属性及其功能体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20(30).

[5]苏莉.高校档案的校园文化建设功能[J].中国电力教育,2010,(32).

[6]吴加琪.高校档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24(6).

[7]阳嘉瑛.以档案史料育人占领大学文化建设新阵地――以西南财经大学抗震救灾展览馆为例[J].巴蜀史志,2009,(4).

[8]林素云.档案工作与谐校园建设[J].机电兵船档案,2010,(6).

[9]康蓉,陈东宝.高校档案在大学文化育人中的效用分析[J].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