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规划步骤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3:33

景观生态规划步骤篇1

何谓生态规划?生态规划就是“运用生物学及社会文化信息,就景观利用的决策提出可能的机遇及约束。或者如伊恩·麦克哈格定义的,'某一地区借此而得以在法规及时间的运作中被解读为一个生物物理及社会过程。它也可以被再解释为就任何特定的人类使用方式明确地提出面临的机会和约束,调查能够揭示出最合适的区位与过程'”。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创造辉煌物质财富的同时,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于是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Law0lmsted)、乔治·珀金·玛希(Georgeperiknsnarsh)(1864)和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Howard)为代表的规划师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认识到景观、生态是一个自然的系统,并开始了生态规划的初步尝试。从二十世纪初至中叶,出现了大量涉及开放空间系统、城市公园及国家公园的规划。在思想上,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Leopold)、芒福德与本顿·麦凯(Bentonmackaye)等人先后倡导了规划的“生态理论”。而在技术上,沃伦·曼宁(warrenmarnning)和派特里克·盖迪斯(patrickGeddes)等人则创造并改进了生态规划的方法。此时生态思想已经渗入到规划领域,为规划注入了活力。到20世纪70年代,生态与环境已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景观规划的伦理基础、工作理论、理念、技术等构成的范式也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其中伊恩·麦克哈格(ianmcHarg)等更是建立了生态规划框架,成为以后生态规划的一个基本思路。直至今日,在无数规划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生态规划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目前生态规划已成为世界各地规划研究的热点,一系列专著也相继问世,《theLivingLandscape》便是其中一部获得高度评价的著作。

2、弗雷德里克·斯坦纳与《theLivingLandscape》

《theLivingLandscape》一书的作者斯坦纳教授具有丰富的景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参与了大量的社区和区域规划项目。该书从规划师如何开展生态规划、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生态规划出发,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总结了规划技术与规划应用的经验。这本在今天和未来都实用的生态规划动手册,介绍了如何从无到有地开展生态规划,以及如何确定规划问题、规划目标的步骤、方法和原则。这本书还包括区域尺度的景观分析、地方尺度的景观分析、细节分析、规划区域概念及方案、景观规划.社区参与与市民教育、设计方案、规划设计的实施等内容,以及涉及城市、郊区、乡村,国内外环境等各方面的20多个案例研究。此外还有详细的工作流程、环境影响评价的详细资料及各种分区、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控制文件。

《theLivingLandscape》是一本经得住时间考验的、适于职业设计师使用的参考书,同时也是一本适用于当今城市和景观规划设计的课程。书中介绍了多位生态规划创始人及当代生态规划师的工作成果,理论。如麦克哈格、芒福德、卡尔·斯坦尼兹(CarlSteinitz)等,而本书的作者亦是生态规划界的杰出学者。通过阅读这本书,不仅可以了解斯坦纳教授本人的思想,还可以了解生态规划最经典及最先进的理论、技术,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现在,这本书已经成为美国多所大学相关课程的指定参考书,并被评为“该领域的杰出著作”。该书第一版(1991年出版)即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的meritaward奖,该书的第二版(2000年出版)更将当前的规划实践与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新理论较好地结合起来,获得了读者的高度评价。

3、生态规划过程详解

如前所述,麦克哈格最早建立了生态规划框架,“麦克哈格式的环境分析……(已经)几乎成为进行任何形式的地方规划都必须遵循的通用方法步骤”。不过有些学者还认为,尽管这些分析“非常重要……但仍需要一种更为全面和整体的方法”。因而,斯坦纳教授在这本书中试图提供更为全面的步骤与方法。

斯坦纳教授认为,现实中的规划过程往往不是依据现行与理性的模式开展的,但为了将问题说明清楚,仍可把规划过程表述为简单的组织框架。于是,他把生态规划划分为下列11个步骤,详述每一步骤可能开展的工作,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了解如何开展生态规划,从而使规划步骤更为清晰。同时他也指出,步骤之间存在反复过程,即后几步的工作也可能导致前面步骤的修改,而这种修改又会影响到后面的步骤,需做出新的调整(图1)。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斯坦纳教授在书中为每个规划步骤插入了北美的一系列实际案例并加以详细阐述,十分生动形象。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vspace=5border=0>

(1)明确规划问题与机遇。人类面临着许多机遇及环境问题,而问题与机遇则导出了特定的规划议题,如郊区的发展常常占用最优质的农田,土地利川的冲突引发了许多问题。又如,海滩因其优美的风景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而关键的挑战在于如何在适应新发展的同时,保护那些吸引人们来此的自然资源。

(2)确立规划目标。在确认了所有的问题后,针对这些问题确立规划目标,而这些目标应该是规划过程的基础。所有受此目标影响的人都应该参与到确立目标的工作中来。

确立规划目标的公众组织包括市民咨询委员会、技术咨询委员会、邻里规划委员会、名义团体研讨会等。这些方法也会在后面的规划阶段被用到。而且,这种公众参与是持续性的,即人们能够继续参与其后的规划过程。

(3)景观分析,区域尺度。斯坦纳教授指出,规划工作涉及环境的不同尺度,包括相互联系的各种尺度等级,如区域、地方及特定场地(强调地方性),而每个等级的整体都是更高等级的组成部分。故规划应从不同尺度有条理地层开分析。

流域被认为是对景观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很有用的分析等级。许多规划案例是以流域盆地为基础的,如水土流失控制规划。

(4)景观分析,地方尺度。规划应对更为具体的规划区域上发生的过程进行研究。地方尺度的分析,主要是为了获得对自然过程、人类计划或活动的认识。

生态规划过程中的这一步骤类似于前面各步,包括对构成规划区域的物理、生物及社会元素的相关资料的收集。由于成本与时间在许多规划过程中都是很重要的因素,故现有的已出版或绘制的资料是最容易、也是能最快地获取的。如果预算及时间允许,在开展景观分析时,最好组织跨学科团队收集新的资料。无论是哪一种情况,这个步骤都是跨学科收集资料的过程,包括搜寻、汇集、调查、绘制。

在这一阶段,土地分类系统能让规划师将各种资料归纳到一般的组类中,因而非常有价值。

先收集上述(3)、(4)两步骤所需的生物物理环境要素(包括:区域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微气候、植被、动物、土地利用现状等)。然后弄清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在人文社会要素调查方面,不同的规划项目需要不同的社会信息,最后综合所有资料,建立景观格局。

(5)详细研究。将问题、目标与资料调查、分析联系在一起。典型的详细研究,如适宜性分析,是基于生态调查及土地使用者的价值观念,以确定某一特定地区对多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适宜性。详细研究的基本目的是为了理解人类价值观、环境的机遇与约束及正在研究的问题之间的复杂关系。要完成此任务,关键是要使研究与当地现状联系在一起。

地理信息系统在这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作者在该书第二版中为适应规划发展的需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大量补充,介绍了当前生态规划的应用技术与工具。

(6)规划区的概念及多解方案。在适宜性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普遍性的概念模型,以及为问题的解决提供预景分析。提出的模型必须能够保证目标的完成而不应偏离规划目标;预景分析(即未来可能的选择)确定了未来对区域进行管理的可能方向,因此可以作为讨论的基础,而由社区来选择其未来。在此当中,实施的可能性也应当予以考虑。

规划选择的组织有专家研讨会、特别工作组、市民咨询委员会、技术咨询委员会、公众听证会等。规划选择的技术手段包括公民投票、同步调查、“目标一实现”矩阵等。

(7)景观规划。景观规划将最优的概念和待选方案综合在一起,并考虑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在地方尺度上提出发展战略。它为政策制定者、土地管理者及土地使用者提供了灵活的导则,以指导对某一地区进行的保护、恢复或开发。在这种规划中,必须留有足够的自由度,便于地方官员及土地使用者针对新的经济需要或社会变化而调整其行动。规划应该包括对政策及实施战略的书面表述,以及一张表现景观空间组织结构的地图。

这一步是规划过程中关键的决策点。

(8)持续的市民参与及社区教育机制。一个规划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多少民众参与到其决策过程中。例如,政府突然公布某规划方案,但该规划事先并未与相关群众协商,尽管规划将对他们产生深刻的影响,结果很明显——该规划将受到民众反对。可行之策应是使民众参与到规划过程中,征求民众意见,并将意见融入规划中。虽然这么做可能会使规划周期加长,但会获得地方民众较高的支持率,从而加强对规划的监督力度。

斯坦纳教授自始至终都在强调,生态规划是一动态的过程,必须考虑规划项目涉及到的各方利益主体。只有这样,规划才能真正解决所面临的迫切问题,获得大众的支持,从而便于实施。因此,公众参与应贯穿整个生态规划过程。斯坦纳教授认识到这一点,是与他多年的工作经验分不开的。

(9)设计探索。规划师在景观规划的基础上进行详细设计,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其政策的后果。设计代表了对前面所有规划研究的综合。在这一阶段,设计也应是生态的设计。只有这样,决策者才能认识人类生活的生态背景,正确评价各种事物。

设计可以通过图形模拟、建设示范项目等来表达。专家研讨会是产生设计思想源泉的良好平台。

(10)规划与设计的实施。无法实施的规划是毫无用处的。因此,本书在最后用较大篇幅阐述了规划的实施策略及其管理措施。

实施是采用各种战略、战术及程序,实现生态规划中确定的目标及政策。斯坦纳教授详细介绍了美国政府实施规划通常采用的4种权力(管制权、征用权、支付权及税收权)及具体内容(自愿达成契约、地役权、土地购买、开发权转移、分区制、设施推广政策及执行标准等)。斯坦纳教授指出,采用的方法必须适应此地区的实际情况。例如,在某些地区,传统的分区制可能是行之有效的,而在另一些地区,则可能发现分区效果并不理想,而不得不寻找其它的实施措施。

(11)管理。生态规划的最后一步是对规划进行管理。管理包括对规划实施的全程监控及评价。由于现实情况会不断发生变化,会不断出现新的信息,因此对规划的修正,调整或管理无疑是必要的。管理可以由市民委员会通过监督当地法令的执行委员会及评审委员会等形式来完成。

在此阶段,还可对项目做出影响评价,以衡量项目的效益。这些影响评价包括环境、经

济、国家财政、社会等多个方面。

4、对中国规划界的参考意义

总的来说,《theLivingLandscape》通过对规划过程的详细描述,以及对众多案例、图表的列举,向读者阐明了有效开展生态规划的方法。对景观设计、建筑、环境规划及自然资源管理行业的学生与从业者来说,《theLivingLandscape》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对于中国目前的生态规划来说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斯坦纳教授在书中指出,美国在土地共享上正面临着一个特别困难的时期:虽然保留了许多壮丽的自然景观,但又用过份俗丽的符号、无聊的作品或平庸丑陋的建筑毁掉了其它的美景;人们希望在乡村居住,而一旦在农村定居,又会要求农民们摒弃其正常的农业活动。人们不希望政府来告诉他们该如何处理他们的土地,但是在遭遇灾害时,却又希望能从政府那里获得帮助……而生态规划,正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类问题。

然而中国又何尝没有这类问题?甚至于此类矛盾也许更多。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快速城市化的压力,使得当代中国面临着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倘若没有正确的规划、管理理念引导,此类问题将日趋严重。因此,如何在对人类社区的规划中融入生态的理念,已日益为中国规划界所关注。美国开展生态规划已有多年历史,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可以说才刚刚起步。尽管不少人已有了生态规划的思想,但并不清楚如何具体开展生态规划,因此迫切需要了解开展生态规划的正确、完整的步骤。目前,生态规划正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开展,但由于生态规划在中国并个成熟,产生了—些误区、如一些人仅从字面来理解生态规划,误以为生态规划就是狭义的绿地规划,这些误区亟待纠正。因此,有必要引进国外成熟的生态规划理念与方法,来指导我国的生态规划工作。而正在此时,《theLivingLandscape》—书再版并被译为中文《生命的景观——景观规划的生态学途径》,即将发行,实为一件幸事。

这本书将使人们知道如何从环境与自然中获得知识与信息并将之运用到规划当中,从而在规划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同时,亦保护自然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本书将使人们系统地看待整个区域,用生态的眼光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用更长远的眼光看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说,该书对中国规划师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B][作者简介][/B]

李小凌,女,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硕士生。

周年兴,男,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博士生。

参考文献:

[1]FrederickSteiner.thelivinglandscape:anecologicalapproachtolandscapeplanning[m].newYork:mcGraw-Hill,2000.

[2]查尔斯·a·伯恩鲍姆,罗宾·卡尔森著,孟雅凡,俞孔坚译.美国景观设计的先驱[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俞孔坚,吉庆萍.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教训(上、下)[J].中国园林,2000,(1):27—33;(2):32-35.

景观生态规划步骤篇2

由于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严重,加之社会、经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快速增加,据测算2010年基金缺口将达到1000多亿元[1],制度面临日益严重的养老金支付困难。提高养老基金投资收益是解决基金缺口的关键,如何通过投资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是养老金机构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研究养老金投资主要是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策略进行分析,目前,研究养老金投资策略主要有两个分支,一是随机控制理论,二是随机规划方法。利用随机控制理论研究最优投资的主要思路是,在一定投资收益约束下建立目标函数,根据边界条件,利用动态规划,通过HJB方程求解最优投资策略。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效用函数方法,二是均值-方差方法。利用效用函数方法研究投资策略,其思路是沿袭merton(1969,1971)研究最优投资消费问题的方法。其主要步骤:首先将动态效用问题转化为静态效用优化问题;其次利用贝尔曼动态规划原理求解静态效用优化策略。目前,常用效用函数有幂效用函数、指数效用函数、二次效用函数和对数效用函数等,但选择效用函数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且在中间控制阶段不易寻求效用函数的具体表达式,因而投资者选取效用函数具有一定局限性利用均值-方差方法研究投资策略,其思路是将markowitz(1952)的单阶段均值-方差方法推广到多阶段,通过一系列嵌套技术将原问题化归为随机LQ控制问题,运用贝尔曼动态规划原理寻求原问题最优策略。当前利用均值-方差方法时主要借助于布朗运动,运用随机分析方法研究养老基金投资策略问题,其主要缺点在于对倒向随机微分方程求解时未能考虑信息变化,求解结果与实际差距较大利用随机规划方法研究最优投资策略的主要思路是基于实际问题建立规划模型,考虑未来情景进行求解。如何考虑未来信息变化,是利用随机规划研究投资策略的难点。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通过构建情景树来反映情景结构,依据计算模拟,可克服这一难点得到最优策略。目前,利用随机规划方法研究投资问题成为国内外研究的主流趋势。具有代表性的如,Dert(1995)[2]提出利用随机规划系统研究荷兰养老基金资产/负债管理问题,但其模型在情景数目较多的情况下难以求解。Carino等(1998)[3]将Dert的模型拓展到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应用方面,然而其模型中决策人的主观判断在情景生成中将起到重要作用,导致决策结果具有较强的主观性。Kouwenberg(2001)[4]在Carino模型基础上将未来经济发展因素纳入模型中,针对荷兰养老基金建立动态随机规划模型,但在数据较少时很难求解。Soyer等(2006)[5]使用贝叶斯随机规划方法研究多阶段投资最优化问题,但其模型中回归系数先验分布的主观设定将影响模型的预测效果。金秀等(2005,2007)[6,7]在Kouwenberg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背景建立了基于多期随机优化的个人财务计划模型和基于VaR的多阶段金融资产配置模型,并运用多阶段资产负债管理模型解决了辽宁养老问题。但没有对养老基金最终财富状况进行控制,吉小东等(2005)[1]利用线性随机规划研究了我国养老保险资产负债问题,然而其模型中情景树参数为确定性的,未考虑随着规划期的展开新信息对情景树的影响。翟永会等(2010)[8]构建了与替代率挂钩的目标基金,建立了基于目标的企业年金基金最优资产配置模型,利用随机动态规划方法得了年金基金最优投资策略的解析解,并通过蒙物卡洛模拟技术对所得结果进行数值模拟,考察了不同市场环境及不同群体的最优配置策略和最优策略对可控制参数的敏感性。但其研究中未考虑不同资产收益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使其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局限性。本文在Soyer等(2006)随机规划模型的基础上,但考虑到该模型中回归系数先验分布的主观设定将影响模型的预测效果,所以结合中国养老保险投资的政策特点,利用贝叶斯法则和minnesota方法,依据随机参数建模研究中国养老保险投资策略问题,结合历史数据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资产配置。这对于解决我国养老基金缺口日益增大,顺利完成养老金运作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投资策略模型

2•1基本假设假设资本市场中存在1种无风险资产,n种风险资产,买进和卖出风险资产均存在交易费用,允许卖空,投资规划期t∈(0,t)。根据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政策,设定各种资产投资比例的上下限,不考虑资金的借贷。不失一般性,为计算简便,假设:s(t):t时刻的情景;xi(t):t时刻投资于第种风险资产的数量;x0(t):t时刻投资于无风险资产的数量;xi(t,s(t)):t时刻在情景(s1,s2,…st)下投资于第种风险资产的数量;yi(t,s(t)):t时刻在情景(s1,s2,…st)下买入第种风险资产的数量;zi(t,s(t)):t时刻在情景(s1,s2,…st)下卖出第种风险资产的数量;l+i:买入1单位第i种风险资产的交易费用;l-i:卖出1单位第i种风险资产的交易费用;Ri(t,s(t)):第t阶段内,资产i在情景st下的收益率;C(t):t时刻养老金的缴费额;B(t):t时刻养老金的给付额;w(0):基金初始财富;w*:养老基金在规划期末的财富目标值;w(t,S(t)):基金在情景(s1,s2,…st)下的在规划期末的财富;令:u(t,s(t))=w(t,s(t))-w*,ws1,…,stt≥w*0,othersv(t,s(t))=w*-w(t,s(t)),ws1,…,stt≤w*0,others则有:u(t,s(t))-v(t,s(t))=w(t,s(t))-w*其中u(t,s(t))表示w(t,s(t))超过w*部分的绝对值,v(t,s(t))表示w(t,s(t))低于w*部分的绝对值。为此,目标函数可表示为:Z(t)=∑(s1,s2,…st)∈Ω1×Ω2×…×Ωt[u(t,s(t))-φv(t,s(t))]|Ω1|×|Ω2|×…×|Ωt|(1)其中,目标函数Z中u(t,s(t))表示规划期末基金财富超出目标值部分,v(t,s(t))为基金财富低于目标值的惩罚。φ为惩罚因子,表示风险厌恶程度;Ωt为第t阶段情景st所属情景集合,|Ωt|表示第t阶段情景的个数。

2•2投资策略模型假定养老基金投资者的目标函数为基金最终财富期望最大化,即:maxe[Z(t)](2)约束条件:∑ni=1xi(0)(1+l+i)+x0(0)=w(0)(3)xi(t,s(t))=xi(t-1,s(t-1))Ri(t,s(t))+yi(t,s(t))-zi(t,s(t))(4)x0(t,s(t))=x0(t-1,s(t-1))R0(t,s(t))-∑ni=1yi(t,s(t))(1+l+i)+∑ni=1zi(t,s(t))(1-l-i)+B(t)-C(t)(5)w(t,s(t))=∑ni=1xi(t-1,s(t-1))Ri(t,s(t))(1-l+i)+x0(t-1,s(t-1))R0(t,s(t))+B(t)-C(t)(6)cloi≤xi(t)∑ni=1xi(t)≤cupi(7)φ>0(8)其中,约束方程(5)为资金动态平衡方程,可解释为存在买卖交易成本条件下,现金流入等于现金流出。(3)式为(5)式的初始平衡方程。(4)式是资产动态方程,表明期初对某种资产的投资额等于调整买卖行为后的前一时期末的投资额。(6)式表示规划期末基金资产的总价值,(7)式表明对资产分配比例的上下限限制。(8)式表明期末基金财富水平小于目标值w*时,目标函数将对赤字部分进行惩罚。投资策略模型建立在未来外生经济环境不确定基础上,如何依据现有的信息并考虑未来信息变化对资产未来价格进行预测,是利用随机规划研究投资策略的关键。鉴于对多状态决策过程建模时,状态的构成必须能够反映时间的变化以及未来信息的变化,为此,可以通过构建情景树来反映情景结构。

3情景分析

在构建情景树的常用方法中,VaR模型的结构简洁,预测效果稳定,然而,对一般VaR模型而言,其建模过程中需要估计的参数过多,对数据序列样本长度的要求过大。尤其在高阶向量自回归中,待估计的参数数量巨大;同时变量间的高阶相关性对参数估计精度要求较高,导致VaR模型中的高阶回归实现比较困难。采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的方法生成情景树可克服VaR模型的缺陷。与传统VaR方法不同,BVaR假设回归模型中的参数本身也是随机变量。构建模型时,需预知情景参数的先验分布。当信息更新后,依据Bayesian法则得到随机参数的后验分布;随时间变化,情景树将反映信息的更新,由最小二乘法确定的系数估计值也包含了参数分布的先验信息。因此,基于BayesianVaR方法对模型中的高阶系数进行估计有一定的优势[10]。然而,BVaR方法中回归系数先验分布的设定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导致贝叶斯自回归模型的预测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决策者主观判定的影响。针对BVaR方法的不足,可采用minnesota方法[9]设定先验分布。

3•1minnesota先验方法

minnesota方法刻画回归系数先验分布的主要原理:一部分系数的先验值是显著的,其余部分系数的分布是不显著的(其先验均值为0)。每个回归系数都相互独立,服从正态分布,拥有其先验分布的均值和方差。在minnesota先验模型中,每个依赖变量的一阶滞后系数的先验分布均值都设定为1,而其他系数的先验均值被设定为0。令βiil为第i个变量一阶滞后自回归系数,βijk为第i个变量对第j个变量k阶滞后回归系数。即:βiil~n(1,σ2iil);βijk~n(0,σ2ijk),i≠j,ork>1处理BVaR中的大量待估计参数,可利用超参数[9]表示变量对变量的阶滞后回归中的先验标准差σijk。即:σijk=θω(i,j)k-φσ^ujσ^ui(9)其中,θ表示总体紧度(overalltightness),其取值反映了决策者对先验信息的信心大小程度,较小的θ值代表了对先验信息的较大把握;ω(i,j)是相对紧度矩阵(matrixofrelativetightness),表示在第i个回归方程式中先验方差对变量i、j的相对约束紧度;k-φ是k阶滞后变量相对一阶变量的紧度,表示过去信息比当前信息有用程度的减少;φ>0,表示滞后阶数越低,先验均值对系数的约束越强。σ^ujσ^ui是排列因子,用于调整变量i、j数量级的差。通常相对紧度矩阵ω(i,j)为一个主对角线元素为1,其余元素为δij(i≠j)的矩阵。δij∈(0,1),δij的取值大小反映对第个i方程中第j个变量(i≠j)的相对紧度。对角线的1表示对每个依赖变量的一阶滞后系数的先验均值为1的约束要大于对其他变量先验均值为零的约束。

3•2BVaR模型中的参数估计

假设回归模型为:yt=X′tβ+εt(10)其中,εt为白噪声,X是一个k×1的解释变量向量,β为k×1的系数向量。假设存在观察期th内的观察值,令:Y(th×1)=[Y1Y2…Y(th]′,X(th×k)=[X1X2…X′(th]假设β为随机变量,σ2已知,利用极大似然法,得:f(Y|β,X;σ2)=1(2πσ2)th/2exp-(Y-Xβ)′(Y-Xβ)2σ2(11)假设回归系数β服从先验分布β~n(m,σ2m),其中m是先验方差的紧度系数矩阵,则有:f(β|X;σ)=1(2πσ2)k/2|m|-12exp-(β-m)′m-1(β-m)2σ2(12)根据贝叶斯法则,结合(11)、(12)式可得:f(β|Y,X;σ2)=1(2πσ2)k/2|m-1+X′X|1/2exp-(β-m*)′(m-1+X′X)(β-m*)2σ2(13)f(Y|X;σ2)=1(2πσ2)th/2|it+XmX′|-1/2exp-(Y-Xm)′(XmX′)-1(Y-Xm)2σ2(14)其中m*=(m-1+X′X)-1(m-1m+X′y)(15)由(13)式可得β对观察值y的条件分布为:f(β|Y,X;σ2)~n(m*,σ2(m-1+X′X)-1)(16)由(14)式可得y对回归因子x的边缘分布为:f(Y|X;σ2)~n(Xm,σ2(ith+XmX′))(17)利用minnesota法则设定回归参数的先验分布,能够确保一阶滞后变量参数均值的显著性,反映数据影响随时间递减的趋势,同时减少需要赋值的超参数数量,降低先验分布设定的主观性,提高向量自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

4最优投资策略计算步骤

利用BVaR方法得到风险资产收益的情景树,即可对养老保险投资策略模型进行求解。然而在贝叶斯随机规划的情景生成中,向量自回归模型参数为随机变量,很难得到最优投资策略的解析解,因此可依据仿真模拟求解,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根据历史数据,结合式(12)得出BVaR中向量自回归参数β的先验分布。步骤2:根据向量自回归系数β的先验分布,对其进行monteCarlo模拟,对β的每一个monteCarlo单点构建t=0资产收益情景树。步骤3:根据t=0时生成情景树,求解养老基金投资策略模型,即(2)~(8)式,所得monteCarlo模拟均值即为t=0时刻养老基金最优投资策略。步骤4:引入新信息,结合贝叶斯法则,依据(16)式得出BVaR中参数的后验分布。步骤5:根据向量自回归回归系数β的后验分布,对其进行monteCarlo模拟,对β的每一个monteCarlo单点重新构建t=1时资产收益情景树。步骤6:根据t=1时的每个情景树,求解养老基金投资策略模型,所得monteCarlo模拟均值即为t=1时刻养老基金最优投资策略。步骤7:重复步骤4~6至t=t-1,得出全部最优投资策略及规划期末养老基金财富值。由上述monteCarlo模拟步骤即可求出养老保险基金对各种资产的最优投资策略,同时得到养老基金的最终财富值。

5模拟分析

5•1数据计算

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范围大致为,存入银行、购买债券、投资股票。为此,假设养老基金投资者投资于3种资产,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其中银行存款视为无风险资产投资,股票和债券视为2种风险资产。根据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政策约束,资产配置比例上下限为债券:50%~70%,股票10%~30%。目前我国投资存款、国债和股票的交易费用分别为:0,0•2‰和5•5‰[6]。历年养老保险收支情况如表1所示:本文采用2001年1月份到2005年12月份的存款日收益率,国债月收益率和上证股票日收益率作为投资收益的历史数据,利用一阶滞后BVaR方法预测未来资产收益(数据来源:CCeR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11])。向量自回归系数的先验分布可由(12)式导出。其中,根据minnesota先验方法设定时,股票不采用后滞变量以避免问题的不稳定[6];紧度系数矩阵采用一般表示形式[8],即:m=100010001,m=10•50•50•510•50•50•51考虑两个规划期,每一时期假设未来有三种可能情景发生,并假定发生的概率是相等的。情景树结构将为1-3-3,共有13个节点,每个节点有6个约束条件,3个决策变量。从而将随机规划问题简化为有78个约束条件、39个决策变量的非线性动态规划问题。利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优求解,得到养老基金的最优资产配置策略。根据(2)~(8)式,利用matlab软件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依据表2,可得出如下结论:(1)期初的资产配置中,存款所占比重最大,债券次之,股票最小。原因分析:目标函数中惩罚因子的存在使基金资产配置的风险管理要求较高,股票的收益率波动较大导致了股票在资产配置中所占份额最小。交易费用的存在使得对债券和股票的投资成本增加,也造成对其投资份额较小。(2)资产结构调整过程中,存款投资比例变动最小(1•25%),债券其次(12•7%),股票的变动幅度最大(18•34%)。原因分析:随着时间推移获得新信息,资产收益率后验分布替代了由minnesota法则生成的先验分布,同时决策者对资产的配置策略进行修正。存款收益率变动较小从而BVaR中参数分布变动也非常小,其期初的资产配置接近于信息更新后的资产配置。股票收益率的波动性最大(收益率标准差58•93%)导致BVaR中新信息生成的参数后验分布较先验分布有显著更新,资产配置的调整也更为明显。

5•2灵敏性分析

为检验基金财富目标值和惩罚因子的设定对最优投资策略的影响,对投资策略进行敏感性分析。模型中其他设置值不变,分别改变基金财富目标值w*和惩罚因子φ,得到资产配置结果如表3所示。依据表3,可得如下结论:

(1)惩罚因子固定不变(φ=2),随着终期财富目标值的逐步增大,养老基金最终财富水平经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这表明,目标值适当增大将促进资产配置优化;然而当目标值过分增大,基金资产配置将不顾风险约束单纯追求高收益以寻求达到目标值的机会,导致资产配置偏离最优值。

(2)终期财富目标值w*=101固定不变,随着惩罚因子的逐步增大,资产配置中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逐渐减小,当φ=10时,超过60%的资产投资到无风险资产中。这表明,目标函数设定合理时惩罚因子对资产配置的约束有效。

(3)终期财富目标值w*=105固定不变,随着惩罚因子的逐步增大资产配置中各种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无明显变化,而基金终期财富值随着惩罚因子的增大略呈下降趋势。这表明,财富目标值设定不合理将导致惩罚因子对资产配置的约束无效,过高的财富目标值和惩罚因子反而造成基金资产配置失败,基金终期财富值较低。综上所述,在进行养老保险投资策略研究时,需根据资本市场态势指标(如:股票指数)设定合理的目标财富值,同时进行适当的风险约束,以达到资产配置最优化的目的。

景观生态规划步骤篇3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生态规划;生态补偿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等做出的具体安排,是具体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各项战略部署、原则要求和规划内容的关键环节。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与发展中所处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控制性详细规划也不断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

1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生态规划的必要性与内容构成

为了与城市规划的编制层次匹配,城市生态规划需要在城市总规和城市详规两个层面展开,以保证生态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可以充分体现在城市规划各个层次的编制成果中,并得以实施。城市总规与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生态规划的差别主要是内容差别、深化程度差别、空间尺度与时间尺度差别。

城市生态规划在城市总规阶段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主要的区别在于总规阶段城市生态规划的尺度更为宏观,而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生态规划为中观尺度。

2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生态规划的案例研究

由于资源(土地、能源、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等各方面的压力,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很多城市新区逐步开始采用了有别于传统城市规划的规划设计方法。它们更加关注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发展,采用了城市生态规划的一些方法与步骤。

城市新区生态规划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变革传统的规划建设方法与程序,强调生态要素的保护,采用了一些先进的交通、能源、水资源利用、垃圾处理系统的规划方法与技术。由于上述因素导致的相对高昂的开发成本,城市新区生态规划往往占据有利地理位置,结合产业转型机遇,在具有极高开发价值用地上,进行有别于传统城市规划的探索。城市新区生态规划的特点如表1所示。

表1城市新区生态规划的特点

某生态科技城生态规划,规划面积约4km2。生态科技城规划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城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生态规划的方法与步骤,在该规划中,生态规划团队通过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团队的密切配合,较好地将生态规划的内容与指标落实到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成果中。

生态规划的方法包含两个层面:系统规划层面和指标设置层面。系统规划层面的应用包括采用景观生态规划方法制定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背景下的绿地系统与生物多样性规划,应用综合资源规划方法制定能源规划和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在指标设置层面的应用是利用生态补偿方法制定各系统的生态指标。

2.1景观生态规划方法

针对目前城市详规阶段常忽视场地自然因素,土地利用功能忽视场地自然条件,绿地系统生态效益不佳,难以形成稳定生态安全格局的问题,应该在土地利用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中,认识到目前城市环境是人工—自然复合的生态系统。

采用景观生态规划方法,综合考虑规划区各种自然资源(水系、植被、生物多样性、景观)和生态服务功能。充分保护重要的自然因素,在土地利用规划中,有意识地采用一些空间规划策略使绿地系统与保留的自然因素相互联系,同时嵌入规划区周边的生态系统,形成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保护物种多样性。由于城市环境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属性,绝对保护不但难以实现,而且未必最好,所以应当探索结合土地利用功能,将保护与利用适度结合。

2.2综合资源规划方法

针对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提出综合资源规划,通过开源节流,提高需求侧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资源来源多样性,积极采用可再生资源,末端采取节约措施减少资源需求。

采用综合资源规划方法制定能源规划、水资源规划。提倡开源节流,通过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考虑多渠道选择水资源、能源,提高水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能够显著降低水资源、能源耗用。

综合资源规划方法(integratedresourcesplanning,iRp)是“需求侧管理”概念与传统能源规划结合的产物。综合资源规划方法可以应用到区域建筑能源规划中来。文中的“区域”并非城市级别,而是指社区、街区、成片开发区等规划单元,规划面积在数平方公里以下,建筑能耗指终端能耗即采暖、空调、通风、生活热水、设备用能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建设和区域开发还会持续相当长时间,建筑能耗增长的趋势明显。作为建筑节能的基础,应当使区域建筑能源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占据必要的位置,通过规划控制性指标来约束。

2.3生态补偿方法

目前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缺乏指导性与鼓励性措施来激励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生态规划中可以通过生态补偿方法来制定指导性与鼓励性措施,引导耗用较多资源的建筑承担更高的环境指标与责任。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各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建立多层次生态补偿机制(自然与社会角度的生态补偿),采用积极的生态补偿措施。

生态补偿是一个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概念。从自然属性角度,生态补偿也可称为自然生态补偿(naturalecologicalCompensation),其内涵被界定为生物有机体、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受到干扰时所表现出来的缓和干扰、调节自身状态使生存得以维持的能力,或者可以看作生态负荷的还原能力。

生态补偿从社会属性角度来看是通过调整损害或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将生态环境外部性进行内部化,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自然资本或生态服务功能增殖的目的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质是通过资源重新配置,调整和改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或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中的相关生产关系,最终促进自然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

生态规划中的生态补偿既体现为人—物,物—物又体现为人—人关系。本文认为生态补偿方法可以应用到城市详规阶段中,用以抵消部分人工环境对自然环境的损害,改善和维护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和生态服务功能。生态补偿方法可以应用到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各系统生态控制性指标制定,以及从生态角度出发,协调各系统之间关系,以达到更好的生态效果。

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从社会属性出发的生态补偿是指通过指标设置等制度安排,促进资源节约利用与自然环境的改善。具体体现在生态规划中,表现为两种形式的生态补偿:(1)单一系统的生态补偿;(2)跨系统的生态补偿。

3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生态规划的步骤及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结合

城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生态规划的规划步骤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一样分为现状调研、规划方案确定和指标引导3个阶段,应该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时进行,将生态要素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到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各系统规划与控制性指标中去,切实指导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

3.1生态调查与评价

景观生态规划步骤篇4

随着信息化时代和地理信息系统、虚拟城市等领域在世界各国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城市中各种三维信息的表达与处理日益迫切,三维建模技术是通过利用三维建模软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所建立的各种地理实体,如:地形、建筑物、道路、水面、树木、草地及其一些辅的设施,在虚拟三维空间建立与现实地物地貌一样的三维模型。大规模城市三维建模工程不断出现,不仅需要表达单个建筑物或建筑物群体,还需要建立整个城市景观模型,并希望利用这些模型进行有关城市开发决策支持、城市的规划设计、应急指挥、三维空间分析、污染分布仿真、土木工程等工作。近年来随着城市三维模型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以及虚拟城市三维可视化、在众多领域显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从而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三维模型的表示日益成为地球空间信息在线服务的主要方式。

1城市三维模型的种类与建模方法

1.1三维模型的种类三维城市模型可以分为地形模型,地物模型两个大类。地形是数字城市中最重要的地理对象,是城市实体的三维空间基础。Dem是地理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空间信息资料和进行地形分析的核心数据,也是绘制三维实体和进行地形分析的重要基础数据。在地物模型中主要考虑建筑物、道路、桥梁和水域等地物的建模,而建筑物是城市模型中最关键的地物,它的建模对于三维城市可视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三维建模方法

1.2.1采用造型软件建模。综合运用aUtoCaD,3DmaX,imaGiS,multigenCreator和erdas等三维建模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工作,尽量把模型建得和实物建造的一样。

1.2.2采用三维影像方式建模。把Dem,Dom,DLG数据与航空摄影照片进行叠加,通过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处理生成三维影像。

1.2.3采用GiS属性建模。利用现有GiS系统中X、Y坐标和作为属性数据的Z坐标值,直接生成三维模型。

2三维模型的构建与实现

2.1搜集源数据作为数字城市的基本数据内容,三维城市模型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也是其代名词。不仅以三维的形式表示城市景观,而且还能逼真地描述表面特性。因此,地形地貌的特征和材质参数的描述如几何形状、相片纹理与属性等都将是三维城市模型的数据内容。利用机载GpS接收机进行数字化航空摄影测量和RS技术采集所需要的数据,通过处理制成包括:数字高程模型(Dem:Digitalelevationmodel)、数字正射影像(Dom:Digitalorthoimagemap)及地物(人工地物与自然地物)的三维模型数据(3DmD:3DmodelData)、纹理数据以及文化属性特征数据。Dem生成整个系统的三维地表模型,而Dom主要用于在三维地表上生成相应的基本纹理文化特征数据属于GiS中的一部分,是一通过测绘技术得到的矢量数据,用于描述各种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在三维地形数据库中,这些特征数据要借助于特定三维模型和特定纹理来表达。

2.2三维模型的创建基本流程各种城市地物三维模型的创建,是三维城市模型生产最为复杂与关键的部分,直接决定了三维城市模型的精度与逼真度。根据现有技术条件与特点,城市场景三维模型创建的基本流程可分为四个部分:(1)基于航测立体像对三维空间点采集与三维模型的创建。这一部分工作包括立体像对上可观测地物(主要为建筑物)三维特征点编码与采集和三维模型的创建与编辑两个步骤,所处理的地物类型主要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主要指房屋建筑。这一阶段所创建的三维表面模型将作为后续工作的基础与依据,也是可量测与分析三维城市模型的主体;(2)野外调绘和纹理影像采集与制作。直接在立体像对上采集并创建的三维模型只表达了城市部分地物的三维几何结构,其逼真三维景观的生产,需要在野外实地调绘并记录各类地物空间与属性信息,同时采集相关地物的纹理影像;(3)建筑物景观模型的制作。根据前一阶段采集的建筑物相关信息与纹理影像,制作建筑物各侧面的纹理,制作航测阶段量测不完整建筑物的CaD模型,输入建筑物属性信息;(4)地面景观的制作。地面景观的制作以增加场景的逼真度与可视效果为目标,有选择地对城市地面目标进行建模与表达,主要包括:交通及其附属设施、市政公共设施、能够表达城市景观特征的主要植被、景观及游乐设施以及主要水域。上述四个生产步骤,第一个步骤为其他三个步骤的基础,而第二个生产步骤则为最后两个生产步骤的基础。最后两个生产步骤,可依次进行,也可以同时独立进行的Dem数据和3D矢量数据,必须执行无损的数据压缩操作,以保证数据的精度与完整;对影像数据在保证可视效果的前提下,只能以有损的JpeG压缩方法对其行处理。

景观生态规划步骤篇5

关键词:lac理论;地质公园;资源环境;游客体验;规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x321;f5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7-1723-06

lactheorybasedplanningandmanagementofgeoparktourism

yiping,fangshi-ming

(schoolofpublicadministration,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wuhan430074,china)

abstract:thetheoreticalframework,prerequisitesandapplicableconditionsoflactheoryappliedtothegeoparktourismplanningandmanagementwereintroduced.theapplicationstepswereanalyzedemphatically.theinterrelatedplanningandmanagementsystemconsistingofstatusquo-planning-monitoring-responseforgeoparktourismwasestablished.theplanningschemeofgeoparkrecreationopportunityspectrumwasdesigned.theresultsshowedthatlacplanningtheoryastheconceptofsustainabledevelopmentcouldbeusedinthefieldofgeoparktourismplanningandmanagement.itwillprovidereferencesfor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ourismgeopark.

keywords:lactheory;geopark;resourceandenvironment;touristexperiences;planningandmanagement

地质公园(geopark)是一类特殊的旅游区,更强调科学性,是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重要方式之一[1]。地质公园以稀有独特的地质遗迹景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体,以区域地质环境、自然人文环境为支撑,以地质旅游项目和科学普及活动为核心吸引物,吸引了大量的游客、科考人员和地质工作者,产生了强大的旅游经济效益。通过开展地质旅游活动,寓教于游,向公众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游客需求,提升旅游科学品位和文化价值,促进社会进步,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2],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地质公园首次把珍稀的地质遗迹作为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全球性保护,在地球科学和旅游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地质公园规划不仅引起了社会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还逐步为公众所接受,前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与科学考察的人数急剧增长,这对地质公园的景观资源保护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以及游客体验质量和满意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3],加上很多地质公园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急于求成,沿用传统的以产品数量为基础、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导致景区近距离重复建设、旅游产品同质化和生态环境破坏现象严重,资源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环境容量作为一种在国家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中广泛应用于解决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矛盾的模型和方法被地质公园继承了过来[4]。大量的研究表明,环境容量是一个集自然、经济、社会环境于一体的动态复杂巨系统,具有自然过程和人为过程的双重属性,环境容量的大小涉及到时间尺度、空间分异、行为方式、资源敏感度、管理水平、技术手段、价值判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很难通过统一的计算公式得到一个准确的数值[5]。目前,学术界对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的内涵没有明确的界定,也没有开展行之有效的研究工作,在地质公园规划编制过程中,规划编制人员常常采用“极限人数”的理念来管理公园旅游规模,使用统一的公式、统一的标准计算出公园各园区、景区的游客日容量、年容量,以此作为最终结果来控制游客规模。这种将旅游环境容量视为一个固定的阈值,用统一的量纲来研究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尺度下的环境容量,计算出的结果往往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lac(limitsofacceptablechange)理论就是在对环境承载力概念的继承和对环境容量模型方法的革命性批判中产生的[6],是美国资源保护方面的专家

进行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中环境容量规划与管理的有效工具,中文译为“可接受改变的极限”,逐渐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协调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和旅游发展的重要理论与实践基础。目前,将lac理论运用到地质公园规划与管理中来协调资源环境保护和旅游发展关系的文献极少,仅有的文献也只是简单地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并未结合地质公园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基于此,本文以已有的lac理论成果为基础,试图将其运用到地质公园旅游规划管理中,探索详细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应用步骤。 1lac理论应用于地质公园旅游规划管理的理论框架

地质公园规划管理目标的制定应考虑资源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现实矛盾,对于一个游客人数超过环境承载力极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景区而言,将目标转向环境保护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而一个旅游市场日益萎缩的地质公园面临的更现实的目标和任务是大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lac作为一种新的旅游规划理念,其实质是寻找资源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平衡点,通过制定动态监测指标和可接受的变化极限标准,监测地质公园旅游发展导致资源环境的变化状况,科学制定可接受的旅游发展模式和管理行动计划,将资源环境变化维持在一个健康范围之内[7]。

1.1lac应用于地质公园旅游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提

1.1.1具有明确的目标地质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科学有效的管理,而管理计划需要坚持合理的发展目标。作为一种新型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地质公园肩负着保护地质遗迹,保护自然环境;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促进公众科学素质提高;开展旅游活动,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重目标。

1.1.2维持区域资源的独特性、稀有性和多样性地质公园内分布着记载区域地质历史、事件和演化过程的大量地质遗迹资源,是地质公园的资源载体和核心景观,其规模及价值大小直接决定了地质公园的性质及品位[8]。公园内类型丰富的其他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综合反映了区域的自然概况和历史文化背景,一旦遭到损毁和破坏,就会永久失去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物质载体,必须维持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的独特性、稀有性和多样性。

1.1.3旅游对资源环境的伤害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有旅游活动,就会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必须承认即便是较少数量的游客和较小的活动量也会对公园生态环境带来冲击。

1.1.4管理资源环境的变化管理旅游活动引起的资源环境的变化,确定这些变化的类型和范围,并识别多大的变化是可接受的,管理不再局限于对游客数量的控制,而是对游客行为、活动区间、开放时间、基础设施、政策执行、教育宣传等多方面的调控。

1.1.5实施监测lac监测的对象包括资源环境和游客体验两部分。监测游客体验,主要是对游客体验质量和满意度大小进行调查,资源环境监测主要集中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生态环境破坏状况,制定相应的监测指标和变化标准,一旦超出了“可接受改变的极限”时,便采取管理调控措施。

1.2lac在地质公园旅游规划管理中的适用条件

1.2.1必须面临两个相互矛盾的目标随着地质公园旅游人数的增加,必然面临资源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两大矛盾目标,lac理论就是解决矛盾、协调平衡的过程。

1.2.2矛盾目标必须有所退让和折中资源环境保护和旅游发展是地质公园规划管理必须协调的两大矛盾目标,限制其中一方,另一方必然受损,惟有双方有所退让和妥协才能实现地质公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同提升和最优化发展。

1.2.3明确一个亟待解决的主导目标地质公园不同于一般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其建立的主导性目标首先是保护区域地质遗迹资源和生态环境,然后才是适度开发景观资源,开展旅游活动,提升社会经济效益。开发的原则应坚持科学性、知识性、文化性、高品位、高起点和低介入[9]。

1.2.4制定矛盾目标的监测极限标准监测标准是对“可接受改变的极限”的定量描述和评判,极限标准的确定应该建立在两个矛盾目标折中平衡的基础上,而不是某一个目标利益的最大化[10]。

2lac理论在地质公园旅游规划管理中的应用步骤

lac理论不同于传统规划中确定的游客数量

控制标准,而是一个科学完整的规划管理过程和方法体系,在规划管理方案批准实施后,通过对方案执行效果进行监测,形成一个由现状—规划—监测—响应构成的相互关联的地质公园旅游规划管理体系。具体过程分为如下九个步骤[11,12]:

2.1明确旅游规划管理的重点与方向

地质公园旅游规划管理的重点和方向主要有:明确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的数量、等级和价值,明确地质遗迹景观和其他自然人文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与组合特征,明确地质公园各园区、景区的规模和空间布局,明确地质公园功能区的划分和建设情况以及能否满足旅游活动的需求,明确各级地质遗迹保护区的保护状况,确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与措施,明确地质公园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和目标,明确地质公园旅游客源市场和影响力范围,明确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大小和重游意愿,明确地质公园解说系统是否科学完善,明确地质公园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公众对地质公园规划和建设的参与情况等,上述项目有利于使规划管理者认识到地质公园旅游规划管理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和改进方向。

2.2识别潜在的游憩机会

游憩机会(recreationopportunity)有助于识别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禀赋、生态环境条件和管理政策是否有利于旅游开发和开发成何种类型的旅游产品[13],不同的游憩机会描述不同分区的旅游景观、游憩环境、游憩活动、游憩体验和管制措施。根据地质公园规划管理的目标和地质遗迹保护的要求并结合游憩活动的需要,可将地质公园在空间上划分出观光游览区、科普教育区、游客服务区、地质遗迹保护区、自然生态保护区、公园管理区等功能分区,探索不同分区内的游憩机会类别,如在游览区内,可以考虑培育观光、休闲、探险、登山、摄影、娱乐、购物等游憩机会,在科普教育区内挖掘科研、科考、教学、实习等游憩机会类别。

2.3构建资源环境保护和游客体验状况的监测指标集

监测指标的选取要遵循系统性、独立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动态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原则,指标必须全面反映区域资源环境和游客体验的健康状况以及每个游憩机会对其可能的影响程度,强调社区居民与游客的共同参与。根据地质公园的两大矛盾目标,采取向专家、管理人员、游客和社区居民发放征询意见表的形式收集监测指标,最终选取以下因子作为评判地质公园资源环境保护和游客体验状况的监测指标(表1)。2.4清查资源环境和游客体验的现状

对上述确定的监测指标现状值进行清查,资源状况可以通过专家和仪器分析等实地考察比对确认,环境状况可以采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监测手段和分析方法开展现状测量,游客体验现状可以采取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形式进行分析,指标现状值的获取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标准,也为评估游憩机会类别方案提供依据。

2.5确定资源环境和游客体验变化的极限值标准

极限值是每一个游憩机会引起地质公园资源环境和游客体验状况变化的可接受的安全警戒线,即每个监测指标值允许动态变化的健康范围(表1、表2),当指标监测值在极限范围内变化时,则表明地质公园的资源环境保护和游客体验状况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旅游业处于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反之,则为不可接受的危险状态。lac理论确定的监测极限值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地质公园发展的阶段适时调整[14]。

2.6规划地质公园游憩机会类别方案

ros(recreationopportunityspectrum)即游憩机会谱,是lac理论的延伸扩展,游憩机会谱主要由环境(settings)、活动(activities)和体验(experiences)3个部分组成,它将旅游规划的目标方案转化为提供游憩机会,通过综合权衡地质公园资源环境和游客体验状况,制定地质公园游憩机会类别规划方案,提供相应的游憩活动和基础服务设施以及管理行动,为游憩者提供特定的游憩体验。运用ros的活动(activities)、氛围(settings)、机会(opportunity)和体验(experiences)四种管理要素,根据步骤2划分的地质公园功能分区和识别的游憩机会,综合规划旅游活动机会类别方案,在公园游览区根据地质公园功能分区要求、资源特色和游客需求合理规划观光体验、科普教育、科考探险、登山康体、休闲度假、健身娱乐、民俗文化体验、宗教朝拜、购物等游憩机会类别方案(表3)。

2.7评估游憩机会类别规划方案的成本

代价

针对各种规划方案制定不同的实施计划,并对方案进行社会成本分析和环境代价风险评估。例如,某个规划方案拟将地质公园某一自然生态区域规划开发为休闲度假区,但通过专家、管理者和公众共同参与评估方案可能导致的资源环境损害和潜在的社会经济效益,如果这一区域开发难度大,需要巨大的资金且存在严重的环境安全隐患或是与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区相冲突,这种游憩机会类别规划方案就不具有可行性了。

2.8选择最佳地质公园游憩机会类别规划方案

根据地质公园不同区域资源环境保护的现状和要求以及成本代价评估结果,分析出各个方案的优势和劣势,综合比较,反复权衡,最终选择一个或几个最佳游憩机会类别规划方案,并向公众公布每一方案评估的结果。

2.9实施优选方案并监测管理资源环境和游客体验变化

管理者将选定的方案以政策的形式实施,加强监测、细化行动,成本核对、时间安排和责任分配等都需要及时调整。如果资源环境和游客体验状况日益恶化,超过了可接受的监测极限标准,必须立即采取新的管制措施,比如,在地质公园旅游旺季,游客数量极多,景区内拥挤不堪,严重超过了资源环境和游客体验状况的极限标准,管理者应该及时采取调控票价和开放时间,规划合理的游览线路,有效引导游客分流,平衡游客在各景区的合理分配,达到既保护资源环境又提高游客体验质量的双赢目标。

3结论和讨论

1)基于lac理论的旅游规划管理是一个动态实时调整的行为过程。lac理论中的旅游监测指标和标准是一个不断更新、不断完善的系统,尤其是指标选择的过程应该是专家、管理人员和公众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过程。本文在系统阐述lac理论应用于地质公园旅游规划管理的理论框架、前提和适用条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lac理论在地质公园旅游规划管理中应用的步骤,确立了一个由现状—规划—监测—响应构成的相互关联的地质公园旅游规划管理体系,首次提出了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和游客体验状况的监测指标和标准,制定了地质公园游憩机会类别规划方案。文中构建的规划管理体系、监测指标、标准和游憩机会类别规划方案仅是一个概略的框架,针对某一特定的地质公园旅游规划,监测指标和标准的选取、游憩机会类别规划方案的制定因公园特色和规划目标的不同应有所差异。

2)lac理论用于旅游规划的最大优点就是引入了较为完善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在规划制定中融入了公众的诉求和愿望,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强调既要保护旅游资源与环境,又要考虑游客以及子孙后代可以从同一旅游资源中获得较高的旅游体验,这一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完全吻合的:既满足当代人的利益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研究结果表明lac规划理念可以看作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应用到地质公园旅游规划管理领域的一个缩影[15],为地质公园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3)lac理论作为一种资源规划管理的政策和技术工具,其理论框架和实施方法都有待于在实践中去检验和完善,如何量化分析以使该理论框架更具有操作性和普适性,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赵逊,赵汀.地质公园发展与管理[j].地球学报,2009,30(3):301-308.

[2]许涛,陈龙,田明中.地质公园旅游者的参与动力与受益模式研究——以内蒙古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阿斯哈图石林园区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1,13(2):127-132.

[3]郑敏,张家义.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对我国地质遗迹保护区管理体制建设的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1):35-38.

[4]李一飞.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规划及其实证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9. [5]武艺,吴小根.试论lac理论在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6):544-548.

[6]杨锐.从游客环境容量到lac理论——环境容量概念的新发展[j].旅游学刊,2003,18(5):62-65.

[7]陈涛.lac理念下利川旅游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8]方世明,李江风,赵来时.地质遗迹资源评价指标体系[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33(2):285-288.

[9]后立胜,许学工.国家地质公园及其旅游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2

2003,22(5):54-57.

[10]杜颖,蔡君,王冰.刍议lac系统中指标及标准的确定[j].河北林业科技,2008(2):47-50.

[11]ahnby,leebk,shafercs.operationalizingsustainabilityinregionaltourismplanning:anapplicationofthelimitsofacceptablechangeframework[j].tourismmanagement,2002,23:1-15.

[12]fraumane,bankss.gatewaycommunityresidentperceptionsoftourismdevelopment:incorporatingimportance-performanceanalysisintoalimitsofacceptablechangeframework[j].tourismmanagement,2011,32:128-140.

[13]黄向,保继刚.基于pci的“中国生态旅游机会图谱”适用性评价[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8(1):81-86.

景观生态规划步骤篇6

尽量避免用母语进行教学,是进行外语课堂教学的原则之一。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为了使小学生的思维尽快地与英语联系起来,在英语课堂组织教学中要尽可能使用英语,做到课堂英语化,以排除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的干扰。

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期之一。尽管他们刚涉及英语,掌握的单词和句型甚少,但我们应该从第一节课起,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由于这时所学一般都是词义具体的单词和简单句子,教师完全可以借助于直观手段来教,帮助学生尽快对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眼神、手势、动作、表情等形式。

以此来培养学生直接理解、直接学习和直接应用英语的习惯,初步形成直接用英语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情景化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用英语进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成功地达到某种目的后的愉快。这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要使小学生能够在40分钟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景,做到教学情景化。

首先,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应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课堂用语和日常用语。建立如Dailytalk或2-4人一组的makedialogues等制度,来加强英语课的语言氛围。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利用实物、图片、幻灯、简笔画、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创设情景。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分角色进行模拟际,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教学内容。再次,通过游戏活动来表现情景。游戏活动能使抽象语言内容变成一种具体、形象的情景,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竞争性等特点,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步骤规范化

这里所说的步骤规范化,并非是一堂课的结构或教学的一种模式,而是指根据英语学科内容本身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步骤。

景观生态规划步骤篇7

一、前言

“国家公园”始创于美国,1872年3月1日,美国总统格兰特签署法令,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从黄石公园建立起到如今的100余年中,世界上已有124个国家建立了2600多个国家公园,其总面积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的2.6%。国家公园这个概念的提出,标志着遍及100多个国家、1200多个国家公园的世界范围保护运动的开始。对于中国内地来说,国家公园还是新生事物,如何对国家公园的生态旅游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有效的管理是获得成功的关键,而游客管理是国家公园管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发展了相对成熟的游客管理技术,主要包括LaC理论、RoS理论、Vim理论、VeRp理论、Vamp理论、tomm理论。

二、LaC理论的内涵、渊源、步骤

LaC理论(LimitsofacceptableChange),即可接受的改变极限理论,于1985年由美国农业部林业局的科学家在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发展并提出来的,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容量替代概念,用以解决游憩环境容量问题,它主要是用来在绝对保护(absoluteprotecting)和无限制利用(UnrestrictedRecreationalUse)之间寻求一种妥协和平衡。LaC是一个系统框架,目的在于确定可以接受的资源使用方式,强调了该地区需要的条件,而不在于该地区可以承受多少具体数量。LaC的确定需要对什么是“可接受的”有一个政治决策,并可能需要建立在(管理者、使用者、专家等)就什么是不能超越的“使用极限”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然后再定义出符合上述目标的保护使用的一致标准,并对此进行长期监测。

LaC理论在实施过程中分为9个步骤:(一)确认区域特殊价值、问题与关注点;(二)确认并描述游憩机会类型;(三)选择有关资源状况和社会状况的监测指标;(四)调查资源状况和社会状况现状;(五)确定每一个游憩机会类型的资源状况和社会状况标准;(六)确认备选的游憩机会类型在整个保护区的空间分布;(七)为每一个备选方案制定管理行动计划;(八)评估并选择一个最佳方案;(九)实施行动计划并监测资源与社会状况。

半个多世纪以来,基于LaC的游客管理实践活动在欧美的许多国家公园得到了重视与发展,并扩展到一些普通旅游目的地及发展中国家旅游目的地。可以预料,一旦LaC理论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它将在国家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的规划和管理中带来革命性变革。

三、LaC理论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游客管理中的运用

(一)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发展概况

2009年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以下简称西双版纳国家公园)。以西双版纳部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国有林、集体林等区域构成主体,区域范围由地域相近而互不相连结的勐海、攸诺、勐养、勐仑、勐腊、尚勇六大片区构成,总面积2854.21km2。热带雨林、季雨林为主的热带与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亚洲象、望天树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傣族独特的贝叶文化以及哈尼、布朗、基诺等山地少数民族原始古朴的原生态文化一起构成了公园的主要景观。整个公园按照自然生境区、生态保育区、传统利用区、游览展示区、公园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分区来建设和管理。开发比较好的是野象谷景区、原始森林公园景区和望天树景区等。2014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494.4万人次,增长19.2%;旅游综合收入171.7亿元,增长22.7%。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3年8月―9月期间,分别在野象谷、原始森林公园景区望天树随机选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现场访谈,问卷共发放500份,全部当场收回,回收率达100%;其中有效回收问卷467份,有效率达93.4%。

(三)游客满意度分析

采用里克特5级量表评分。以5分、4分、3分、2分、1分表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通过计算,满意度为3.47,重要性为3.75,见表1。

通过调查发现,游客对西双版纳国家公园的人文景观、生态环境,讲解服务、旅游安全、服务态度相对满意,分值均高于3.5分,而游客对景区卫生、景区容量、餐饮购物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均在3分及3分以下,这反映了交通不便、景区游客人数过多,景区卫生不好是游客体验到的问题,也为今后的建设提供了发展的方向。

(四)西双版纳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规划及的管理中的问题

1、国家公园的社会上认知度不高,缺乏统一的法规标准

西双版纳国家公园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大部分管理人员对国家公园的理解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理念还不明确,还带有传统自然保护区管理中保护与游憩相分离的局面,很多人把国家公园的建立片面地理解为进行“旅游开发”。由于西双版纳国家公园由部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有林、国有水体、集体林和集体权属土地构成,权属多样、性质多种,法规多样、标准多样,在国家公园理念的推进、规划和管理上增加了难度。

2、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两个机构、两个职能的管理格局

2010年3月,“十一届州人民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同意在西双版纳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加挂“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的牌子。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形成了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两个机构履行两个个职能的管理格局。涉及到的产权有林业、保护区、土地、水利部门,涉及规划建设的审批有风景名胜区、国土资源局、游游局、环保局等部门,出现管理部门多、执法主体多、交叉管理、多头管理、管理难度大的局面。

3、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详规技术详规有待深入研究

2010年3月1日前,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主要技术标准都是依据《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GB/t20399―2006)、《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规范》(LY/t5126―04)、《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GB/t20416―2006)和《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2010年3月1日起,云南省实施的《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程》(DB53/t300―2009)、《国家公园建设规范》(DB53/t301―2009)、《国家公园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DB53/t299―2009)、

4、生态旅游景区点多面广,开发模式雷同,缺乏规模效应

目前旅游产品主要大众生态旅游为主,专业生态旅游、生态休闲旅游等其他旅游产品和线路则还在建设之中。已先后建成了版纳野象谷、勐腊望天树、勐仑绿石林、版纳雨林谷等知名生态旅游景区,特别是野象谷景区和望天树景区已享誉省内外。但由于各景区的分布相对分散,存在着点多面广,不成规模等问题。同时各景区的旅游开发都是依托热带雨林资源,并配套有雨林民族文化风情和服务项目,缺少个性化、特色化和精品化的内涵,旅游产品形式单一。

5、环境资源监测管理有待深入

目前旅游影响监测是弱项,率先启动旅游影响监测的自然保护区,也仅针对重点保护物种――望天树和野生亚洲象开展了监测研究,旅游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因子尚未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

6、功能分区中没有给大象留一片区域

按照公园的功能区划,分为“自然生境区”、“生态保育区”、“传统利用区”、“游览展示区”。野象谷景区原为“核心区”,既没有划分“自然生境区”,也没划分“生态保育区”,为了开展旅游,调整出来作为“实验区”、“游览展示区”。区域功能名称是改变了,但大象和雨林生态系统尚在,区域生态系统极为敏感和脆弱,实际功能没有改变。规划的“树上观测站”、步道、休息室、小卖部直接修建在大象觅食活动中心,而野象谷景区又是大象活动中心区之一。据调查,野象谷片区大象总数有60多头,占保护区大象总头数的1/4,而面积仅占保护区总面积的0.13%,大象生存空间和觅食空间严重不足,大象伤害游客、行人,撞坏景区门窗,砸烂汽车,甚至将人践踏致死的事件时有发生。

(五)基于LaC理论对西双版纳国家公园游客管理的建议

1、从LaC出发,明确游客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游客管理体系

国家公园游客管理的理念就是在不破坏资源环境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需求和提供高质量的游客体验,实现生态旅游区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2]。应在明确国家公园理念的基础上,引入LaC理论,尽快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游客管理体系。

2、建立健全环境指标和游客体验指标监测体系,对游客进行动态管理

应从现有的野象谷、望天树、绿石林、雨林谷等知名生态旅游景区开始逐渐全面建立环境指标和游客体验指标监测体系,对游客进行动态管理。环境指标的选择应尽量客观和全面,要能真实地反映公园生态环境的变化,要做好公园生态环境变化的日常监测工作,一旦环境指标超出标准,就应该按照游客管理的组织过程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尽快建立游客体验指标体系,定期对指标进行监测,以便实时掌握游客旅游体验和满意程度,及时采取相应行动计划。

3、加强解说系统和博物馆的建设,对游客进行环境教育

一方面,加强对导游队伍的培训,不仅掌握导游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生态学、地质地貌学、植物学、动物学、傣族文化及民俗风情、公园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在导游过程中除了要做好向导和景物解说外,还应该承担环境解说和环境教育的工作,降低和避免游客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在标牌的解说上,可以借助图形、文字、声音等形式,让游客明白标牌所传递的信息,自觉做到对环境的保护。加快完善游客中心和博物馆的建设,尽可能的提供种类丰富的解说材料。

4、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满足游客多样化需要

应协调各景区整合经营,严格控制建设项目雷同,充分挖掘并展示“雨林文化”、“大象文化”内涵,充分体现西双版纳“动植物王国”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形象,进一步打造整体品牌。

5、提高各项设施利用的有效性,加强公园的游客安全、风险、救援及应急管理

保证安全设施的齐备,在一些大象或其他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要设立标牌提醒游客注意;做好设备的定期检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培训一支专业的救援队伍,建立一套完善的旅游应急救援和安全事故处理系统。

景观生态规划步骤篇8

青岛西部老城区的中山路历史街区是青岛的发源地,历经德国、日本殖民者及中华民国、新中国政府的建设及改造,已成为青岛市最具影响力及认同感的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名片之一,见证了青岛建埠一百多年的沧桑变迁。

九十年代初期,随着青岛市城市建设重心的东移以及接踵而来的城市快速的发展,中山路历史街区逐渐没落了下来,并呈现日渐萧条之态。

近些年来,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领导、社会各界为振兴中山路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山路历史街区的复兴改造工作已初显成效,为了更好地做好中山路历史街区复兴与更新工作,使今后的工作更加合理化、系统化;现将工作的目标及工作步骤重点规划如下:

1.发展目标及发展计划

通过努力,将中山路历史街区打造成为国家4a级文化旅游景区,国际化的文化交融之所,没有围墙的城市博物馆,独具魅力的青岛城市名片,为今后青岛历史文化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好准备。

2.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人口结构不合理。低收入人群成为居民的主体,导致实际消费能力的下降。

2.2产业结构不合理。缺少有特点、有影响力的主导商业业态。商业业态的互补性不强。缺少有特色的旅游及文化娱乐设施。

2.3交通量过大,通过通占较大比例。静态交通设施严重不足。

2.4建筑老化、破旧。原有的部分建筑形态及功能已不能适应新的城市生活的需要,需要对部分现有建筑进行改造并赋予其新的功能。

2.5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街区市容市貌已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

2.6零打碎敲式的整治及改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历史街区的复兴与更新问题,需要在新的目标及政策的引导下全面地、系统地进行中山路历史街区的复兴与更新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实施。

3.中山路历史街区复兴与更新内容及措施

3.1文物普查、建筑评价及分类工作。根据各个历史阶段历史文化建筑的艺术价值、文化背景及保存完整性,重新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恢复区及协调区。在中山路历史街区内形成多片反映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及建筑特点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如教堂区、广西路德式建筑保护区、日式建筑保护区、民国建筑保护区、里院建筑保护区等。将这些保护区之间的区域作为协调区(或过渡区)。

3.2建筑改造试点工作。根据每一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保护及改造措施,并赋予其新的功能业态(部分可保留原有业态),如里院建筑可考虑改造成为青年LoFt公寓、特色旅馆、保障性住房以及艺术家工作室等。

3.3交通改造规划工作。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区域交通规划。减少通过通对历史街区的影响,在中山路历史街区周边设置社会停车场,恢复部分区域的步行交通和自行车交通。

3.4旅游发展规划工作。重新组织合理的旅游游览线路,将各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串联起来。开发更适应中山路的旅游产品及旅游纪念品。

3.5景观规划工作。进行中山路历史街区的城市设计,标识导引系统设计、绿化景观设计以及灯光亮化设计等。

4.实施的步骤

通过针对性的保护特色建筑,构建合理的居民结构,减少交通流量,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社区环境,最终重振城区产业,解决区域内民生问题,塑造城市的性格和唤回老青岛的记忆。

具体实施纲要为:完善浙江路—天主教堂—里院文化—劈柴院的动态流线,做到“单街特色鲜明,片区整体和谐”。完成特色里院研究改造,着重打造中山路街区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框架部分,为申遗指明方向、打好基础。

4.1浙江路建筑文化风情街

完成浙江路步行街的建设工作,完善浙江路的功能,落实啤酒花园项目的实施、促进青岛音乐厅恢复活力,完成浙江路绿化种植及道路铺装,形成沉静的,富有历史质感的通向教堂的林荫道,并且对两侧商家的店铺色彩进行规划控制。打造出空间尺度宜人,充满活力的广场及品味高雅,极具人气的亮点特色街道,同时作为动态流线的开端,有着明确的导向性。

4.2教堂区

对教堂区的资源进行开发,开放并鼓励教堂进行面向公众的公益乐队演出或其他活动,从而吸引游客的介入其中,创造浓厚的异域风情,进而聚敛人气。

教堂区作为整个动线的高潮部分,通过推进18号地块的建设工作,形成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教堂区。

4.3发掘青岛里院文化,打造中西文化交融历史见证之街区

“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作为《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规定的项目审批条件之一,青岛东西方文化建筑群的存在符合申报的条件。西方文化的代表为存在于教堂区以南部分的德占时期建筑,而东方文化则存在于华人区的典型商住形式—里院。

青岛里院代表了青岛的民居形式,形成了街道和里院两个界面,特色鲜明,作为当年商业繁荣的产物,对于青岛的历史记忆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拟于21~26地块发掘保存较好的里院进行抢救性修缮,保留其形式,更新其功能,完善其配套,发掘其价值。对原住民部分安置,部分改善其生活条件,达到改善民生的目的。修复后的里院再现当年的市井生活场景,成为现代都市里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4.4劈柴院二期工程

全面开展劈柴院二期的建设工作,完成国风药业里院的保护性整修,连接劈柴院一期与二期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街区;

完成北京路、天津路、保定路、河北路步行街的改造,对街区内部进行整修,有价值的里院进行重新发掘,打造成曲艺、手工业等各具特色的亮点街道。与欧陆风情街不同,劈柴院二期项目作为整个动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带来浓郁的中国风将会给游客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使游人切身体验到青岛中西文化交融的一段历史。

4.5相关配套项目建设

1)北京路商住楼

北京路商住楼需要解决北京路、济南路、河北路、潍县路的居民安置,是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前提条件。

2)完成四方路黄岛路市井风情街的道路铺装、管网下地、建筑加固维修和房屋功能置换及居民安置,并且同时完成招商落地并正式开业。

3)调研论证太平路绿地的地下停车场规划设计报批工作,以解决沿海一带停车困难的现状。

5.预期的社会效益

第一,解决街区内的民生问题,置换安置居民1000~1500户,对于适合居住的里院,完善其居住设施,改善居住条件。

第二,通过旅游动线的设计及有目的性的改造,点、线、面的分布形成了不同的高潮点,使游客感受青岛的历史人文魅力。

第三,通过政府主导,民间创办的老城区协会,加强与国际老城区协会的联系,吸纳社会智力,策划推介宣传中山路老城区。做好青岛历史文化建筑群申报世界历史遗产的前期工作。

景观生态规划步骤篇9

[关键词]流域规划综合整治环境管理

江河流域以其得天独厚的资源、地理以及交通优势成为了各地经济和产业的核心。由于盲目的开发和不合理的配置流域资源所造成的流域生态危机已经日益严重,流域污染整治工作也逐渐提上各国和各地区的工作议程。传统的水污染治理从末端控制污染,只能缓解一定的污染程度,但这却远不能满足流域这个庞大的复合体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而流域规划是从规划的层次来统筹协调流域内社会、经济、自然的发展,能更好地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和流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当前,对于流域综合整治规划的探索已经成为流域生态保护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流域规划的定义及分类

流域规划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在整个流域区域中通过宏观协调流域内社会、经济、自然的发展,统筹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而制定的保障整个流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指导和依据[1]。它具有一定法律效力,并且是需要随着流域当前和未来的变化而周期性动态更新[2]。

按规划的主要对象,它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江河的整治和开发为主,如较大河流的综合利用规划,多数偏重于干、支流梯级和水库群的布置以及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枢纽建筑物的配置;另一类是以流域的水利开发为目标,如较小河流的规划或地区水利规划,主要包括各种水资源的利用,水土资源的平衡以及农林和水土保持等规划措施。

以往我国的流域规划偏重于水资源、航道、行蓄洪区、枢纽工程的规划。这类规划关心如何开发利用流域水资源去促进区域的发展,获取局部利益,轻视了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安全,造成了很多资源的浪费。目前以流域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理念以及流域生态系统整体规划已经成为现代流域规划和管理的研究热点。

2流域规划的发展

流域综合整治规划源于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实践,但是该规划是从更高的层次来整治和预防流域污染并促进流域发展。国外流域规划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期,1879年美国成立密西西比河委员会,进行流域内的测量调查、防洪和改善航道等工作,1928年提出了以防洪为主的全面治理方案。此后,美国的田纳西河、英国的泰晤士河、加拿大的圣劳伦斯河,苏联的伏尔加河,欧洲的莱茵河等河流,都进行了流域治理规划并获得成功,取得河流多目标开发的最大综合效益,促进了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4]。

我国是一个有数千年治水历史和面临当代多重水危机的发展中大国。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对“七大水系”流域和众多中小河流先后进行了流域规划。其中一些获得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积累了可贵的经验;但也有一些流域规划,因基础资料不够完整、可靠、系统,审查修正不够及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70年代末以来,对一些河流又分别进行了流域规划复查修正或重新编制的工作;90年代以后我国又开展了大量的流域规划3S技术、景观生态学以及战略环评的研究,运用新理论和新技术方法指导大中小流域治理,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3流域综合整治规划的编制原则及一般步骤

3.1编制原则

流域综合整治规划是以解决民生水利问题作为规划工作的首要任务,且优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等问题;同时,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维护河流健康,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合理安排流域治理、开发和保护的重大布局,研究制定流域综合管理的政策措施,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抓住流域治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主要矛盾,按照轻重缓急,合理确定近远期的规划目标、任务、重点和实施方案。流域规划编制要遵循“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强化管理”的原则。

3.2一般步骤

一般流域综合整治规划的步骤如下图所示:

4流域综合整治规划的理论及方法探讨

4.1新社会开发理论在流域综合整治规划中的应用

在流域开发中,传统的社会开发理论是以经济增长为衡量标准来判定开发的可行性。1995年,加拿大哈里法克斯(Halifax)世界社会开发首脑峰会提出了“追求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新社会开发论[5]。它认为流域治理开发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流域的治理和开发是统一的,治理等同于开发,开发就是治理。流域治理的目标是建立高效的流域复合生态系统,即社会―经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复合体,治理开发活动应保证持续进行。作为基础开发的流域治理活动,将有效地推动其他开发活动的开展,从而实现流域综合开发的发展,使得流域的发展步入“治理―开发―再治理―再开发”的良性循环[6]。

运用现代社会开发理论制定流域治理开发策略,观察治理开发活动的进行及其产生的效果,能够及时作出正确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流域治理开发的社会补偿制度、健全流域治理开发的社会风险保障机制,同时完善施工监理制度,以有效降低治理开发的风险程度及不利影响。新社会开发理论还非常强调公众在决策中的参与作用,有利于提高流域内公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能更好地推动流域由“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治理模式。在考查、评价流域治理成果的指标上,该理论还强调应进行评价的系统性、综合性。

对于流域规划进行社会学理论上的研究将有助于在更高层次上理解流域治理的内在含义,也有助于指导具体的治理实践。

4.2“3S”技术在流域综合整治规划中的应用

GpS,RS,GiS技术(简称“3S”技术)已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流域规划中,以GiS为核心的高分辨率RS影像与GiS、GpS的集成,可使得人们能够实时地采集、处理、更新以及分析数据。在整个流域建立完善、动态的GpS监测网络,利用GiS的多媒体网络、虚拟现实技术以及数据可视化和强大的空间数据综合分析处理能力,将依据GpS定位技术为保障的RS影像进行处理,然后将其应用于整个流域及其附属的大量中、小流域的治理中,以采用科学的、合理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7-8]。目前3S技术普遍用于各种流域综合治理中,如九龙江流域的蓄禽养殖治理的生态现状调查[9],七兴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GiS模型的建立以及规划模式的运用10-11],运用微机辅助小流域治理规划与常规方法相比,用工量和费用分别降低86%和70%,工效提高20倍以上[12]。

将“3S”技术与流域治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科学治理水土流失,实现流域内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当前,3S技术对于基础数据的依赖性很强,在环境条件复杂、信息材料冗多的大流域应用上难度比较大,而比较适合在小流域治理上使用;但是随着以后国家信息制度的完善,3S技术必将更广泛地应用到大流域整治规划中。

4.3景观生态学在流域综合整治规划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ecology)是研究不同尺度上景观空间变化,包括景观异质性的生物、地理和社会的原因与系列;是一门连接自然科学和相关人类科学的交叉学科。它以空间研究为特色,属于宏观尺度空间研究范畴,其理论核心集中表现为空间异质性和生态整体性两方面[13]。

在流域整治规划中,水土流失问题只有在时间与空间大尺度上的研究中才可找出治理的对策。小流域的整治规划只可能小幅度的进行生产结构及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生产发展前景的预测只是在原生产规模或发展速度的基础上进行,仅能考虑小范围内的农、林、牧,所涉及的经济实体的规模相当小,所以以小流域为单元的规划在经济发展上有显著的局限性,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能相互协调,难以获得稳定可靠的发展[14]。生态系统与其所属的大尺度系统之间的关系常常可以克服局部生物反馈的不稳定性,生态系统发展中的持续性问题也与其尺度有关。为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景观是最适于进行规划和管理的空间尺度,因为景观有比较明显的边界和共同的生态过程[15]。一般情况下,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表征为景观的异质性,流域规划中通常是增加一些景观元素或减少一些景观元素,由此将导致景观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景观生态功能的变化。在流域规划中需要注意保留一定的生态廊道来维持景观之间的连接度,以保证景观原有的生境特性不被破坏,在开发过程中维持原有生境的功能。流域规划中运用景观格局特征,根据气候、地貌、水资源和土壤因素以及经济社会因素,合理配置景观要素,以达到景观结构与功能的最优化,是保护生态环境与发挥流域土地生产潜力的重要途径[16]。对于干旱区河流廊道,在流域景观中应从水资源合理利用着手,保持河流廊道的连续性,才有助于该区域的生态保护和景观格局的良性化[17]。

目前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退耕还林还草力度的加大,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流域规划将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持生态平衡,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4.4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流域综合整治规划中的应用

在规划的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方面,流域综合整治规划本身还会受到相关的上层规划(包括国家、省、市、区域)以及平行规划(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的影响和制约。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将直接影响到规划能否对规划区域的资源总量以及环境容量进行优化配置,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在3p层次上的分析可以实现流域综合整治规划与其相关规划在政策上实现协调统一、在计划和分配上实现公平均衡。同时在流域整治规划中,必须处理好规划中相关利益群体的关系,才能减少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在环境资源方面的矛盾和冲突,打破行业垄断和行政区划,实现流域的共赢[18-19]。

在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方面,流域水的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污水的不达标排放、农业畜禽养殖或者作物种植污水的无序排放、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等等,对于点源的污染可以采取罚款、停业整治等手段,而对于整个流域的面源污染则需要运用Sea的方法在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上来进行控制。在流域综合治理中,运用Sea的方法将支流治理与干流治理相结合,对流域污染源进行综合整治;同时计算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并进行流域污染的总量控制分析;建立流域生态监测机制,进行跟踪评价[19],根据流域综合整治的现状更新整治规划。

在流域规划中,Sea的评价方法可以借鉴于eia原有的一些方法,如加权比较法、费用效益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环境承载力分析法等。这些方法的使用能够更加准确地分析出流域规划的合理性,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和自然。但是这些方法在其运用的过程中会受到人为、技术、经验等因素较大的限制[21],因而在对流域规划进行Sea的过程中,我们应通过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运用的方法来减少误差,提高预测和评价的准确度,同时也可以采取环境预警原则[22]来对某些可能存在对环境造成巨大隐患的方案进行预警防范,或者采取环保一票否决。

因此,流域的战略环境评价是流域整治规划实施、执行和持续开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5流域整治规划面临的困难

笔者在编制具体流域整治规划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5.1基础数据收集

一条河流或者一个流域的基本属性和环境质量指标需要通过水文、水质监测来进行调查。水文数据和水质监测数据是开展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和整治规划的重要基础和重要依据。但由于管理体制、人力、资金上的原因,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河流都缺少持续性的水质监控机制,这样就比较难以准确把握和判断流域的变化趋势;除此之外,对于流域本身的社会发展概况、人口规模、工业水平等基础资料的收集也会直接影响水环境整治规划中水质治理目标的确定和环境容量的预测。

5.2相关规划协调

流域整治规划的编制必须考虑到与其具有相似的环境、生态问题或者共同作用区域的规划的影响,如城市总体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环境功能区规划、水土保持规划、饮用水保护规划、农林规划、河道规划、防洪排涝规划等等。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有时会碰到一些需要依据的相关规划不齐全或者正在同步编制,因而使得整治规划编制进程和质量受到影响,这种情况在城市的小流域整治规划编制中尤其明显。

5.3污染源调查

流域综合整治规划最主要的是针对流域内存在的各种污染源进行治理和总量控制,以达到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由于人力、财力、物力和编制周期等因素的限制,规划过程很难组织大规模的污染源调查活动。目前的现状污染源数据一般是来自当地环保部门以及乡镇企业办的统计资料。我国于2007年开展了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活动,并将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数量和排放数据以统计数据的形式。这次污染源普查有利于促进我国污染物的总量控制规划的制定,但由于污染源普查的对象是目前已有注册登记的企业单位,同时这些单位在环保标准的执行上都比较严格,污水基本在达标处理后再排入指定管网,这部分污水对于整个流域的污染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控制;而在整个流域层面上对流域污染最大的是那些未注册登记的污染企业不达标排放、农业畜禽养殖废水、作物种植污水的无序排放及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等,这类面源性污染才是目前流域治理的关键和难点。

5.4机构体制与职能

我国的流域管理涉及多个中央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在中央层面上相关涉水的职能被分解到不同的部门,各政府部门及其相关流域机构之间在管辖领域、管理职责、信息共享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和重叠,特别是水质与水量管理相分离,缺少横向合作。水质管理上以水利、环保部门之间的交叉最为严重,城市水务方面以建设、水利部门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水生生物保护上以林业、农业和环保部门之间的重叠最为明显,各地区之间水污染损失的法律责任不明确,流域机构在流域管理中的职责相对单一、协调能力有限。因此,建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流域综合管理机构或流域协调委员会已经成为解决我国目前流域职能交叉和跨行政区管理矛盾、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6总结

流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其显著特点是以贯穿始终的河流为主要命脉。流域整治规划就是要统筹协调流域内自然、社会、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运用各类理论和方法如社会开发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3S技术方法、Sea等促进流域和谐健康、持续发展。面对在流域整治规划中存在的困难,我国应当积极推进水利现代化管理,形成具有完善法规体系和管理制度,建立覆盖流域的水文、水资源信息采集系统以及信息共享机制,同时可建立具有法律权威性的流域综合管理机构来协调部门之间分工及合作,保证流域规划的顺利开展和落实。开展流域综合整治规划是当前世界各国治理流域污染和水土问题的普遍趋势,也是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流域性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晓景,流域规划制度新探[J].河南社会科学,2008,16(4):160-163.

[2]RobGray.河流管理的流域规划方法[J].北京水利,1998,(5):11-13.

[3]郭焕庭.国外流域水污染治理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J].环境保护,2001,(8):39-40.

[4]邢利民.国外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做法及经验借鉴――流域水资源管理问题系列研究之一[J].生产力研究,2004,(7):107-110.

[5]池建新.社会开发论的转变――从经济增长到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J].科学管理研究,2005,23(5):5-8.

[6]杨杜学,王建军,郑建民.浅谈流域治理的社会开发性[J].中国水土保持,2002,(8):23-27.

[7]刘长星.流域治理与“3S”技术应用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2,16(6):36-38.

[8]赵晓燕,任爱华.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流域规划实施中的作用[J].内幕古水利,1999,(3):32-33.

[9]庄翠蓉.3S技术在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中的应用[J].厦门科技,2004,(6):42-44.

[10]杨联安,杨凯.GiS软件在小流域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6):672-677.

[11]郭健,李炎,宋东颖.基于GiS技术的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系统设计[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9,16(3):36-40.

[12]宋秀清,李婉茹,王健.微机辅助小流域治理规划系统及其应用[J].水土保持学报,1990,4(3):51-55,79.

[13]刘忠伟,王仰麟,晓.景观生态学与生态旅游规划管理[J].地理研究,2001,20(2):206-212

[14]孙保平,杜启贵.区域综合治理技术决策系统[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15]turneredmG.Quantitativemethodsinlandscapeecology[m].newYork:Springerverlag,1991.

[16]蒋学玮,周正立,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流域规划中的应用[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18(2):112-115.

[17]张立运.塔里木盆地诸大河沿岸的天然草地及其人为活动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0,(4):68-72.

[18]吴平.流域水电开发规划环评中的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J].贵州水力发电,2008,22(3):15-17.

[19]何兴照,杜卿.参与式流域规划中相关利益群体的角色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8,15(5):250-252.

[20]周影烈,郭茹,包存宽,黄爱兵.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初探[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6,31(6):

景观生态规划步骤篇10

关键词:城市绿化体系;规划;思考

前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环境的日益破坏,使得很多国家已经将环境的绿化作为现代化的重要的标志,实现城市的绿化体系规划建设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绿化体系规划建设概述

(一)城市绿化体系规划建设的内容

城市绿化体系是一项综合性的景观绿化体系,其跨行业、跨学科,主要内容为以下几点:

功能子系统。包括城市的绿地系统、大环境的绿地系统、以及郊区的防护绿地系统。

质量效益的评价子系统。包括生态效益评价的体系、经济社会的评价体系、城区的绿地系统等。

支持性子系统。包括规划控制、管理支持体系、行业规范的引导体系、科技的支持体系等。

其中,在城市绿化体系的构成中,对于整个体系的核心与基础就是功能性的子系统。它也是景观与生态反馈的字系统,对于城市的景观与效果以及生态质量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支持性子系统是进行规划与建设的一个根本的保障。对于质量以及效益的评价相关子系统就是对于体系建设的效果以及质量的检验。它们组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结构。

(二)城市绿化体系规划建设的范围以及步骤

这个规划体系所体现的是城市的区域性规划,它在空间的范围上就应该包括城市结合部、城市建成区、以及城市的空间。城市的建成区作为重点,以城区的公共的绿化规划作为一个主体,以边缘区以及郊区的绿化作为基础。然后进行全方位的水系以及绿化的布局、时空布局、长远和近期发展与绿化的布局,要有步骤的、多层面的、分时序的进行绿化体系建设与规划,确定正确的范围与步骤。

(三)城市绿化体系规划建设的目标与时限

该规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对城市的生态与环境进行优化。而这项工作又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生态工程,其涉及到了生态的演替。对于一个生物群落来说,其生态过程的平衡以及生态功能的完善都不是能够在一个短期的时间内完成的,而这个时间与城市发展的时间相比来说,它还会更长一些,因此,在进行规划的时候应该要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结合起来,要做到立足于长远,要有一种高起点、高标准、超前的意识来进行合理的规划,规划城区的绿地率、城市绿化的覆盖率、城市的最佳绿化量等体系。以城市的整体规划为基础,要根据城市的经济水平、发展条件、以及绿化的基础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将规划的时限以及在每一个时限中对于一个城市可能会达到的指标,最终实现生态园林城市。

二、城市绿化体系建设规划的局部结构

一个完整的绿化体系往往是由三个子体系组成的,具体体现在以下:

第一,城市绿化的子体系规划。城市绿化的子体系可以说是城市绿化体系的一个核心,规划的前提是增加绿化面积、丰富绿量结构、提高绿地的质量、进行合理的布局等这是决定生态绿化的生态质量的一个关键。以植物作为主体,并结合着城市的地形以及地貌的特点,通过绿点、绿线、以及绿面的合理性布局,进而构成一个多效益、多功能的绿化体系。应该根据实际,城市的用地比较紧张,能够进行绿化的土地是有限的,应该采取见缝插绿、立体绿化的形式来达到最大限度的增加绿地面积。在科学布局与规划的基础上,使得城区的绿地面积得到合理的布局,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生态景观质量。

第二,城市近郊的绿化子体系。该体系是城市绿化体系的第二个层次。它是一个独立的绿化体系,但是又与城区的绿化体系相连接,然后成为一体的环城绿化带,它一般是有三个功能。第一,景观功能。构成一个风景优美的绿化地域空间,为附近的居民提供一种可以休闲、度假、以及旅游的场所;第二是生态的防护功能,对于有害风进行预防,进一步净化空气、保持水土、减少污染,此外,还能够为多种生物提供一个栖息地;第三,经济服务的功能,提供多个农林产品的相关基地,进而生产商品,这样来获得经济效益。

第三,城市大环境的生态绿化的子体系。即远郊的城市绿地,这是在城市的最外层,它也是城市体系构成的一个基础性保障。通过对于大环境的绿地进行规划,根据立地条件以及城市的发展,对大环境的立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这样来调节生态的平衡,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环境的生态质量进一步的改善,为居民提供一种可休憩的环境。远郊的大环境绿地的功能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市大环境的绿地特点就是面积大,地形也多变,有着复杂的生态环境,这就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形成一个很稳定的生态部落。第二,大环境的绿地有很多生态作用。比如说光合作用、吸收作用等等,这些就能够形成一种小气候,将污染进一步降低,将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第三,大环境绿地可以不断的向城区输送新鲜的空气,也可以将污染物进行稀释或者是扩散,将城市的热岛效应予以降低。此外,还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在大环境绿地中建设风景名胜区、观光农业区、自然保护区,为居民提供一个休息的空间,将整个休憩空间的布局予以改善。

三、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的管理支持

(一)政策的控制与运行

在我国,对于管理的框架就是对于各行进行归口管理,所以说,比较明晰的管理体制就是系统进行高效运行与持续运行的一个保障,城市的绿化体系是一项综合性的公益事业,它融合园林、环境保护、林业、城市建设等为一体。因为体制的原因,这就导致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种协调性较差的现象,这就造成城市的绿化体系不能够高效的、系统的运行。所以,只有将城市绿化体系进行统一的认识,将管理体制理顺,才能够进一步的保障绿化体系的合理、高效、有序的运行。

(二)法律的监督

对于城市的绿化体系规划建设应该进行法律的监督,使得规划管理做到法制化,应该制定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将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应用推广、科技的研究开发等各个环节进行调整,进而来保证绿化体系的有序实施,目前来说,在我国与城市绿化有关的法律有:《城市绿化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山东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等。

(三)经济的管理

城市的绿化体系建设规划中应该要有充足的经费来予以支持,城市绿化体系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以生态效益为主,将一切纳入进城市的建设以及发展的预算中,应该以政府的投资为主,以社会的投资为辅。

总结: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的保护也以及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城市绿化体系规划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应该做好城市的绿化建设,为人民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城市。

参考文献:

[1]王建体,王允寿,潘文兵,张靖,巩延苹,王丽.山东省林业“三S”技术应用及展望[J].山东林业科技.2008.(03)

[2]索奎霖.创造新的城市绿化体系——生态系绿化法[J].中国园林.2009.(01)

[3]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雨季造林绿化工作的通知[J].太原市人民政府公报.2008.(14)

[4]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重点区域绿化工程的通知[J].延安市人民政府政报.2009.(04)

[5]称薇伊.浅谈居住区园林的绿化设计[J].华章.2009.(10)

[6]杨奎校.绿化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发挥应用[J].魅力中国.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