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意识形态工作调研材料十篇意识形态工作调研材料十篇

意识形态工作调研材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3:41

意识形态工作调研材料篇1

【关键词】立体构成;服装设计;教学改革;新教学模式;教学方式

服装专业立体构成课程新模式教学改革,本着科学的发展的眼光,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前期已完成了知识结构体系的改革,现针对具体的教学实施环节进行改革,其目的仍然是解决两大难题:一是服装专业立体构成课程如何与后期服装专业课程接轨的问题;二是解决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三结合问题。通过不断的研究、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创建了一套全新的教学方式。

一、构建动态实践教学形式,有力推进教与学的实效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立体构成课程也有实践教学环节,但其形式程式化,基本只能体现在作业练习方面,比较单一。而新教学模式在这个环节更开放、更有力、更全面、更彻底,呈多元化形式,更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创新学习。

首先,从感受感知入手,本阶段从两个方面进入:一是通过观察自然、参观展览、考察市场等方式,研究自然形态和设计形态中的构成现象,直观感受服装、服饰或相关产品中的构成形式美,转换思维,提高三维设计的审美素养。例如:通过观察植物,学生发现铁树、柳枝等植物都具有强烈的构成现象;通过考察宜家家居等商场,学生发现许多设计产品与立体构成息息相关;通过参观毕加索等画展,学生发现毕加索的作品就是活生生的构成作品。二是通过塑造立体、体验构成等方式,感受三维形态和空间构架的关系,初步建立了立体与构成的意识。例如:通过“让材料立起来”(图1)、“让材料组合起来”(图2)两个即兴练习,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快乐地体会和感受到材料、材质、空间、构成的魅力,对立体构成有了初步的体验与尝试,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其次,从调研法入手,通过材料市场调研,研究创造立体构成所需的新材料,以及可转化为创意服装的新材料。我们知道,材料的创新是一切创新设计的根本,而立体构成的创新材料则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获取:一是可直接转换运用的材料,利用材料自身固有的材质属性、肌理、色彩等美感,直接运用以表达作者的设计思想(图3);二是可再加工改造运用的材料,通过一些加工装饰手段改变材料的原有属性,包括形体、肌理、色彩等,重新定义材料的形态语义,以满足作者的设计需求(图4)。由此,我们考察了许多的材料市场,例如:金属市场、木材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小商品市场、农副产品市场、纸材市场、装饰材料市场等,发现发掘收集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创新材料,并分析出其基本属性特点和可改造属性语义,同时又分别以点、线、面、体不同形态分类整理在案,形成一个小型的材料资料库,为下一步的创新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三,从实验法入手,通过对各种材料的加工改造方法和连接固定方法的探索与研究,在不断尝试与实验的基础上,获取更多的突破,从技术层面上对作品的完成起到保证作用。例如:光盘表面印刷装饰图案的方法;不锈钢插接固定的方法;玻璃器皿粘接固定的方法;各种线材编、结、织的方法等。不仅如此,还通过对各种创作工作室、民间手工基地的实地考察,现场体验学习,寻求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更深度地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其四,从体验设计入手,针对不同的材料形态运用到构成设计中,有效地转化成自己的三维设计作品。如果说前面三个环节的实践训练做的是基础准备,那么本环节则要体验从“创新材料”到“重构形态”再到“设计造物”的全过程,要求学生从灵感来源、理念表述、材料创新、形态重构、空间构架、色彩配搭、加工制作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实训,特别是在人台上进行的空间创意体验设计具有服装专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作品《儒·雅》(图5),其灵感来源于中国元素之叠扇,作品直接运用折扇材料,并染色装饰成黑色,再运用旋转、重叠、发射的形式,在人体的胸、腰、胯处大胆的组合构成,力求通过黑色叠扇元素体现中国文人的儒雅风趣,极富创意。再如:作品《秋意》(图6),该作品试图表达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意境。首先在人体的胸、腰、胯处采用褐色皱纹包装纸,运用面层排法,堆积起层层叠叠荷叶摆,表达出秋天忙碌收获的热闹景象,又在胸前重复叠加堆积起金色的点状球体,表达出硕果累累景象,该作品无论是设计元素还是材料表达、无论是色彩表现还是空间构成都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设计理念。

二、注重团队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发挥学生自主创造力

由于立体构成从整体策划到创作过程再到完成作品是一个多元化、立体化的创作过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呈单一性独立式创作,往往由于自身的差异性,对全局的掌控不够,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因而制约了学生更大程度发挥自身创造能力的空间。而新教学模式采取了以建立团队为中心的合作式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实践创作教学环节,从整体策划到作品完成都特别强调学生自主性、研究性的共同学习,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首先,强调分工合作,取长补短,最大力度的发挥团队成员各自的长处,共同创作。从整体策划、设计图稿、材料选用、加工制作、完成作品等每个环节分工合作,同时在过程中学生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不足之处。

其次,强调共同研究,通力合作,共同解决创作过程中的难点。在立体构成的设计创作过程中,需考虑的因素和环节比较多,每一个难点都可能制约创作的进程,因此要求学生共同出谋划策,不断试验,通过集体的智慧和能量解决问题,确保创作的有效完成(图7)。

再有,强调后期的总结分析,通过团队成员集体讨论,对每次创作活动进行分类和归总,从创作过程和作品本身分别进行总结,从自我剖析到相互评价,总结出每次创作活动的优势与不足,为下一次创作提供有效参考意见。

图7学生团队自己创作自己展出的立体构成作品

三、建立过程性考核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一般只针对最后作品进行考核,忽略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和学习情况评价,同时对作品的评价也不够细致,因而无法做到对学生整个学习状况的考核。在新教学模式中,改革了考核的方法,推进学生自主评价体系和教师评价体系的双向调控作用,改单一作品评价为过程性考核方式,从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递进式考查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教学力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首先,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专业素养方面进行评价。由于每个学生之间有个体差异,无法用统一标尺衡量,进而通过团队内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共同完成,其中自评、互评占50%,教师评价占50%。主要从学习态度、过程中学习进步情况、专业素养、过程中素养增长情况、有无特别突出作用等方面进行评价,有助于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优势和进步进而肯定自己,主动学习。

其次,从学习过程中的每个阶段进行评价。由于学生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推行动态管理之阶段式评价是科学的合理的。主要针对每个阶段的审美意识、设计意识、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合作意识、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团队内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共同完成,其中互评占50%,教师评价占50%。

其三,从设计作品的细节和整体效果进行评价。设计作品是学生阶段性学习和全过程学习中最集中的智慧表现,主要针对每个阶段作品和终极作品的设计理念、材料创新、形态要素、色彩表现、空间构架、构成形式、制作工艺、与服装、人体的和谐性以及视觉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其别强调创新设计和专业审美,通过团队与团队之间互评和教师评价共同完成,其中互评占50%,教师评价占50%。

最后,整合所有评价信息做出终极考评结果。此评价体系更全面、更科学,通过阶段性的横向比较和过程中的纵向考评,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地自主地改进修正,由此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了学习的力度。

四、结束语

服装专业立体构成课程新模式教学改革,分为两大部分进行,一是重新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此部分已完成,并撰文发表于《科学时代》2012年19期;二是构建全新的教与学方式,即本文阐述的主要内容。整个改革过程紧密结合服装设计专业特色,从知识体系到教学形式,从学习方式到评价手段,都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挖掘了学生的自主创造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青主编.《从“设计”走向设计.三维设计基础》,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杭州,2008.01.

课题项目:

本文系四川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

意识形态工作调研材料篇2

关键字:地面铺装;实践教学;靓固透水地坪

中图分类号:tU76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实践教学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手段的重要形式,是有效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实践教学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景观道路铺装实验课而言,其教学指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在实验课指导时,对本学科前沿知识和施工工艺了解不够

对新型、环保绿色材料的了解落后于现实生产实践环节

在实验课辅导时对生产实践中成功典型案例结合不够

在地面材料铺装等操作性试验环节中相关材料的配比针对性不强,不能正确使用和操作相关的仪器设备

2景观道路的概念及建设意义

景观道路就是城市空间中占有一定特殊地理位置、历史地位,并且经过人工精心设计使其空间形态具有艺术性、吸引力的线性空间。铺装是指在景观环境中运用自然或人工的铺地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铺设于道路或场地的地面形成的地表形式[1]。

2.1景观道路是城市空间最典型、最直接的表述

景观道路的建设是对城市的环境、形态、风貌、历史、文脉等解读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具有可识别性的城市空间,使人们在其中能够体验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其中铺装设计是景观道路设计的重要方面。

2.2景观道路可提高城市的自身形象,打造城市名片

景观道路是城市环境、形态、风貌、文脉的缩影,浓缩了城市精华,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与整体特征。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的特征: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地形和气候,不同的城市居民观念,不同的生活习惯。在景观道路营建过程中,应用好城市的特色元素,如城市特色文化、特色铺装材料、当地植物,从而提高城市的自身形象,打造城市名片[2]。

2.3景观道路应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示范空间

景观道路是城市的重要空间,在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建设的今天,地面铺装材料选择生态环保、透水透气、色彩丰富、质地坚固、使用长久的新型材料进行铺装,使景观道路成为城市绿色生态的窗口和形象展示。

3景观道路铺装材料的主要种类及特点

传统景观道路铺装材料主要分为:陶瓷类铺地材料、石材类地面材料、木(竹)质地面材料。

3.1陶瓷类铺地材料

主要有各种地砖、马赛克等。这类材料大都采用热融烧结工艺成型。其主要性能有坚硬、耐磨、耐水、不会腐朽霉变等优点,但冷、硬、滑、重、耐冲击性能差,不透水、不能有效补充城市地下水,施工不方便,此外生产高耗能高、应用过程中的保温性能差、废弃物不能二次利用、耗散资源和环境污染也是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

3.2石材类地面材料

主要有大理石、花岗岩等。其应用方面的主要优、缺点与陶瓷类地面材料相似。由于其性能和品位要高于陶瓷类产品,它在中、高档的公共场所和民用住宅的客厅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3]。

3.3木(竹)质地面材料

主要产品有单质实木地板、多层复合木(竹)地板以及利用天然木质纤维人工合成的合强化木地板。由于木质地板所具有的质轻、保温、调湿、脚感舒适、耐磨、纯天然、无(低)污染、装饰功能强等优点,为干百年来人类铺地材料的首选。但它也有不足,如容易腐朽霉变、虫蛀、变形开裂、怕水易燃等:复合木地板粘合剂中的毒性挥发物;各种表面涂料中的VoC;都是应用中需要极力避免的[4]。

3.4沥青地面材料

为了使我们的道路更具有色彩感,现在采用较多的就是彩色沥青透水路面,在城市中铺筑彩色沥青路面可以起到美化城市和诱导交通的作用。这种新材料强度高、透水透气、生态效益好、性价比高。是未来道路路面铺装材料的发展方向。

4在景观道路铺装材料实践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思考

4.1指导教师应对新型地面铺装材料及施工工艺的资料收集、调研

查阅近期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建材杂志和学者专著专论;通过网络收集相关信息;参加新型材料研讨会、博览会收集新型地坪材料的资料;对有代表性的工地进行走访,如体育馆、城市广场、居住区等;对生产地坪材料的企业进行调研;走访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建筑、建材类大专院校、知名学者;深入材料销售公司调查地坪材料的主要种类品种、购买人群、主要地坪材料特性等;

收集不同时期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地面铺装材料施工工艺;查询国内外地坪铺装施工工艺发展状态;分析整理新的地坪施工技术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总结国内外地坪技术施工的创新之处。

4.2新型铺装材料在实践教学中应用案例分析――以靓固彩色生态透水地坪为例

(1)概念

靓固彩色生态透水地坪是采用骨料碎石,胶结料,添加剂,水泥,水等经过均匀搅拌,摊铺成路面,比传统混凝土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实现非再生型资源的可循环性利用,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能为人类构筑温和、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2)特点

具有高孔隙率、高透水率、色彩鲜艳、图案多样、质地坚固、耐磨耐用、抗冻耐热、生态环保的特点。

(3)主要功能

生态:传统地面铺装材料,不透水,不透气,严重影响自然生态平衡,是造成城市公害的“元凶”;而靓固生态地坪,透水透气,有效补充地下水,减尘还防噪,生态环保。美化功能:靓固彩色生态地坪,有着靓丽的色彩,缤纷的装饰,舒适的质地,能更好的满足景观设计师独特的个性和创意设计,为城市凭添无限的美感和魅力。适用:靓固彩色生态透水地坪可塑性大、易于构建、抗冻耐热、南北适用、坚固耐磨、干湿皆宜。科技:高散热性,有效降低夏季室外地表温度3-4度;高透水性,有效维持地下水分平衡,防止地陷;高孔隙性,可降低车辆噪音百分之六十左右;色彩持久,美观靓丽,资源循环,环境友好。经济功能:整体浇筑,不松动,不起翘;施工快速,周期短,省工时;耐磨耐用,一次投入,长久使用;易于清洁,修复简便,性价比高;靓固产品的总体造价低于其他相关产品[6]。

5小结

教学是一门艺术。实践性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性教学中融入科学性、时代性、适用性现实性于一体是培养工科专业学生的重要手段。以当前生产实践应用中的新型绿色地坪为案例,科学、艺术、实用、情趣有机结合,让枯燥抽象的地面铺装新鲜或靓丽展现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李运远.简析现代景观材料的运用与设计的关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267-269.

[2]赵晶夫.城市道路规划与美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4]苑朋淼,孙明.浅论景观材料对景观设计的影响[J].现代园林论坛,2010(4):17-18.

意识形态工作调研材料篇3

当代的艺术教育是以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美术教工作者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强化大美术的教育理念,特别要注重课程本身结构的优化与调整。课程结构往往直接体现人才的培养规格,决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是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过去,我们的课程存在一些重专业、轻人文,重技能、轻理论,分科过细、专业面过窄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根据现代学科发展的整体化、综合化趋势,要求教育者应积极调整,注意课程的内部结构调整与优化,促进教学的进一步深化,帮助学生发挥自我的能动性。

一从西方艺术教育和创作的现状看,视觉艺术已经把多种边缘学科容纳进来,对交叉学科进行融会贯通,艺术创作呈现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不仅吸收东方艺术的养分,还在原已引入的摄影、音像、信息、多媒体艺术的基础上,将视觉艺术与当代其他的艺术形式进行交叉研究,如文学、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等等,此外,还有艺术与科技的交叉融合⋯⋯综合材料与媒介是现代艺术变革的产物,它是从审美观念、方式、媒介和技法上都紧紧围绕对传统的变革而进行的,从而表达了一个现代人对艺术进程、现代生活的看法。俄罗斯艺术家弗拉基米尔?塔特林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材料时代的来临”“材料即资讯”的名言,艺术充分地沐浴着机械技术的恩惠,以“动态”为特征的各种形态的艺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中心,成为新时代的美学。

艺术与边缘学科融合交叉的研究成果,在当代国际各种大型视觉艺术展上,已经屡见不鲜。由材料媒介这个线索入手,进一步研究当代艺术的创作与教学,艺术材料学是我们目前艺术教育走向当代的一种尝试、一个脚步。相信随着实践的开展、时间的推移,这种尝试必将由其对新的材料与媒介的采用,带来更深层次的艺术观念的变化,从而使艺术表现的范围也更加广泛。

我国的艺术院校从20世纪初开始出现综合”,先是中国画与西洋画的融合,20世纪末期才在一些具有新意识的艺术院校里开设了“综合材料”的艺术实验课程,寻求将美术课程与边缘学科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如央美术学院开设了实验艺术工作室,四川美院和广州美院都开设了当代艺术实验性课程。传统的美术教学最通常的一种训练方法是拿已经创造好的样式、语言和媒介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掌握各可能掌握的绘画技巧,学生学到多少技巧是主要的,但能否“创造”便是以后的事了。

这种只传技不传艺的教学模式所造成的结果便是学生在以后长期的艺术活动中创作力低下,这是我国目前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艺术材料学课程就是深圳大学艺术系根据当前艺术教育的这种现状,有意尝试的一门新的教学实验课,它的实质是一门综合创作实验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接触多元的艺术创作形式,研究多材料多手段的创作方法,唤醒学生对外部事物的艺术感知力,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潜能,让学生在更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艺术表现的丰富性和多样选择性,学会探索与发现,发展学生的综合创造能力,并且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寻求新的教学方法。

因此,这不是一门普通的实验课。跨专业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与视野,提高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全面把握能力及多方合作协调能力,注重学生对创作的理解,对画面设计与社会因素的关联性研究,对历史的关注,以及对学生思想的深度挖。教学生如何思考观察,而不是简单地如何去做!画家陈心懋曾经概括地说:

“艺术材料学课程是目前中国艺术教育的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让我们接触、了解和研究现当代艺术。”①综合材料既不是一种艺术流派,也不是某种艺术的主义,但是,它在中国仍有走进世界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直接意义,综合材料的艺术表现已成为先锋前卫的艺术作品。

二我们“艺术材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思路很明确:第一,它应是当代性的,与当代社会有机地结合;第二,讲究教学的科学性,而不是可以任意地无根据地教学;第三,它应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主要目的;第四,它将综合各种美术门类的训练方法,强调理解艺术与绘画的本体,淡化各画种之间的区别,最终有效地突出创作者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者的素质,获得独立创作的能力。

课程初期,积极引导学生在明确整体框架、结构的同时,还要在微观上将造型元素与材质进行分解和组合(如钟曦老师将纸这一创造的基本元素,根据造型的元素配合要求,分成多种感官度,培养学生对各种材料肌理纸张的充分运用与想象,培养学生对纸及其工具的直觉体验及造型空间、联想创意的表现意识与能力),打破简单的理论描述,采用解构、重构等方法,让学生沿着不同的自我直觉去体验、创造、再体验、再认识、再创造⋯⋯并讲解多种艺术体系的风格,多种不同的美术文化,使课程走出传统的固有模式,鼓励学生综合运用绘画、雕塑、装置、摄影、影像类方法,用不同的材质表达独立的思想自己的欲望,既激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又提高了学生对文化的辨别力和批判力。

“鼓励学生主动去思考知性学习与实验教学之间的关系,解决当代文化的现实问题,从而帮助他们发掘自身潜质,来达到专业的技艺指标与当代的多元视角之间的平衡”。②当然,这一方面需要我们教师自身具备进行创新思维教学的资源与能力,对自身的知识结构有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在艺术表现方法的教学方面,最根本的是唤起具有不同气质、才能的学生富于个性的反应,以此来形成创造性气氛,引导学生进行具有独创性的创作。只有这样的创作才是“真实”的。我们要求学生确定其内在的自信心,最终找到自己的方向。

具有不同才能的学生对不同的表现方法很快地产生着不同的反应,他们从而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有些人对于明暗之间对比的反应极为敏锐,而另一些人则对形体、节奏、色彩、比例和结构、肌理、空间维向或体积反应很快。因而,我们可以认定某一学生是“色彩”类型,另一学生则为“节奏”类型、“金属”类型、“毛皮”类型,等等。

但这些类型之间很少有非常明显的分界。多种才能的综合交错,综合在一起决定一个人的品质。通过运用这种指导学生使用表达媒介的方法,我们成功地把握了学生个人的潜在能力。

因此,我们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一直觉作为基础的,在教学方面,努力创造一种吸引力,让学生对该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有充分的准备来进行观察、探讨。充满热情的教学与那种预想的、有条不紊的教学全然不同。表现最好的学生往往是那些在自己直觉的灵感激发下,标新立异、另辟蹊径的学生。

对示范稿进行表面而肤浅地模仿重复的人,则缺乏这种灵感的火花。教师成功地点燃学生内心中隐藏着的智慧之光是学生和教师关系中最有意义的时刻。

当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被解放和加强,技术实践方面的要求,以及最终制作作品所需经费等因素才被引入到创作的过程中加以考虑。建筑大师柯布西耶曾对其学生诚恳地教导:建筑,它取决于源自一种特定的意识状态的精神价值,也取决于能确保一个想法付诸实施的技术因素,进一步说,它取决于工作的强度、有效性及持久性。意识等于人生目的,等于人。技术,等于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关系的确定。技术源自学习,而意识,则源自强烈的情感。

那是与自我抗争的结果。③当学生天生的好奇心被唤醒,有了解决问题和解释神秘事实的愿望,探索新的可能性的想象力被激发出来时,教学工作就算达到了它的目标。在艺术材料学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把设计和本课程紧密联结起来,在讲解创作的过程中,强调设计的作用,让课程可以充分发挥电脑动画、数学图形、设计创意,甚至实验装置、广告制作、互动媒介的效果。如果新的观念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出现,材料的、感觉的、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和能力也必须同样而共同地产生作用。把一个富有个性的学生塑造成为具有全面而完整的创造能力的人,是我们教学的根本目标。三曾在包豪斯任教的伊顿教授认为:没有一个人类的活动领域能像教学那样,才能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只有那些具有教育天才的教师,才会尊重和保护一个孩子天赋的难以形容、奇迹般的能力。尊重人的能力应该贯穿于教学的自始至终。

教育是一种大胆的探险,特别是艺术教育更是如此——因为它涉及人的创造精神。人的智慧,尤其是人天然的直觉智慧,笔者认为对一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来讲是至关重要的财富,这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和发展他的学生们的天赋才能和气质。

一个教师如果只是依据权威们所制定的教学大纲,运用在师范学院中学到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这就好比一个只是根据药方配药的药剂师,他从来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医生。④在社会知识爆炸的今天,知识激增,使人们的传统教育观念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教师的角色将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为主,其主要职责应从教学生转变为引导学生,并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作为最基本的能力。

由于目前教学中某些硬件、软件的限制,还无法进行大范围的实验,但提倡举一反三,并在某些学习阶段进行平面结合空间、装置的专题研讨和小型装置作品的习作,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在美术教学中,常会遇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现象,在此情况下,仅靠抽象的语言,容易使学生畏难而退,思维抑制,甚至会丧失学习的信心。这时需要教师以直接而感性的方式介入到学习当中,如应用学生的现有材料,帮助学生逐步改善其作品中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思考作品,应用多变的思维,多角度地寻找创作的新点。

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材料语言情况较为复杂,常常出人意料,材料语言是艺术家与设计师对材料的选择性合作,这种语言产生于创作之初,也可能产生于创作的全过程。

过去,造型艺术专业的教学是建立在“写生——适当的临摹——写生——最后入创造”这一程序下的。这种教学体系和方法的优缺点现在大家都已有所认识。艺术材料学课程就不强调写生与临摹,它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由“构成”入手,有平面构成、半立面构成、立面构成、色彩构成、水墨构成、影像构成⋯⋯这些构成均紧紧围绕材料、媒介这两个核心进行,由材料构成的练习进入到运用综合材料创作的层面。但是,与“构成”类课程又有本质的不同,其核心是由艺术创作中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入手,进行组合训练,由元素的组合启发学生的创作性思维。它们包括了形态、色彩、材料、构图和表现方法等方面的训练,是体现现代审美观念的教学手段。

这种基础的练习和研究可以是最粗浅的艺术尝试,如“七巧板”,也可以直接进入高层次的研究和创作,如抽象绘画,启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思维。

在以构成为主的教学方法中,我们还设计了专题的训练以及针对情感表达、主题表达、形式表达等方面的训练。方法虽然多样,但突出的是对艺术本体命题的理解和掌握。材料的抽象表达是通过材料的具体视觉形态和触觉形态感觉传达给人类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人类通过材料的视觉形态和触觉形态,对其产生的心理反应。如木头的麻木,钢铁的坚强、冷酷等。综合材料艺术体现在多观念的艺术与多观念的设计之中,艺术的多观念与材料的多样综合,两者互为“理解”,互为支撑。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们在艺术的多观念中,体会材料如何从载体走向自我表现与观念表现。

四总结起来,艺术材料学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的改进有以下几点:第一,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挖潜上做文章。第二,强调突出每个学生的个人特点,强调每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这是学生创造艺术的起点,也是艺术创作成功的落脚点。第三,从实际出发,从材料本身的美感与对比效果出发,寻找创作的灵感。第四,以建构主义教学观进行创造力教学更有其契合性。

不管任何学科,创造力的培养与启发都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创意的思考活动原本就相当强调学习者主体性的彰显,这与建构主义者在认识论所强调的立场相符;教学者的过度示范或模仿并不会充斥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学习者本身的创造性活动一直被鼓励着。第五,建构主义所主张的分组教学、学生间讨论、作品报告与交互评论、赏析等活动,在强调创意的课程中不断进行。

综上所述,个体认知发展与创造力表现的发展性的强调,能够从另一种取向为艺术教育的创造力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使学生能够与教师在创作教学过程中平等对话,才能促成教学领域课程资源整合的创造性成果。我们希望,就一些强调创意的艺术类课程而言,艺术教育的研究或教学者或许可以进一步针对不同艺术创作的形式与内容,以本研究作为一个铺垫性的案例,进一步探讨艺术教学中的各类关系。

注释:

①陈心懋.综合绘画?材料与媒介[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4.

②俞可.在想象中潜行.艺术当代.2007年1期,2007.26.

意识形态工作调研材料篇4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干预性研究;健康教育

developingandutilizingiecmaterialsinmigrantworkersinanhuijiguoping1,hongtao1,donghua1,wanghuadong2,lengjing2,panheping3.1.anhui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hefei230061,china;2.theglobalfundaidsprograminanhui,hefei230061,china;3.schoolofpublichealth,anhuimedicaluniversity,hefei230032,china

【abstract】objectivedevelopingandutilizingiec(information,educationandcommunication)materialstoimprovehiv/aidsknowledgeamongmigrantworkersinanhui.methodscommunityinterventionwasimplemented.basedonneedsassessment,iecmaterialsweredeveloped,andhealtheducationactivitieswereimplemented.evaluationactivitieswerecarriedouttoensurethequalityandassesstheeffectivenessoftheproject.resultstheaidsknowledgelevelwas62.6%atpreand86.7%atpostintervention(p<0.001).theknowledgelevelofvoluntaryblooddonationwas48.6%atpreand78.2%atpostintervention(p<0.001).bothwerehigherthanthegoaldefinedinthenationalworkplan(2006~2010).theawarenessofvoluntarycounselingandtesting(vct)servicewas46.3%atpreand74.8%atpostintervention(p<0.001).theproportionofhavingpositiveattitudetowardtohiv/aidswas73.6%atpreand85.0%atpostintervention(p<0.001).theproportionofutilizingvctservicewas16.0%atpreand36.2%atpostintervention(p<0.001).theproportionofselfreportedextramaritalsexwas26.8%atpreand20.1%atpostintervention(p=0.066).therateofcondomuseatalllast3sexwithextramaritalintercourseswas11.8%atpreand16.4%atpostintervention(p=0.458).conclusionstheiec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projectareeffectivetoimprovetheknowledgeandattituderelatedtohiv/aids,andvctseekingbehaviorbutnotsexualbehaviorsamongmigrantworkers.

【keywords】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interventionstudies;healtheducation

大量研究表明,农民工是艾滋病防治目标人群中的弱势人群,存在一定的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1,2]。安徽省是农民工输出大省,同时也是农民工聚集地。调查表明,安徽省农民工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于该省艾滋病防治项目地区[3,4],且低于国家和省要求,和国内相关研究基本一致[5,6]。为了贯彻落实国艾办关于加强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如期完成《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和《安徽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的目标,做好农民工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笔者等在第三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国家项目办的支持和指导下,开发了农民工艾滋病健康传播材料,并围绕其开展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开发过程及效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安徽省17个市以及10个艾滋病防治综合示范区/全球基金(第三轮)艾滋病项目县的农民工集中场所(矿区和建筑工地)的农民工。

1.2方法采用社区干预方法,根据需求评估结果,设计传播材料和健康教育活动,分发传播材料和开展传播活动,并对效果进行评估。

1.2.1需求评估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17个市中随机抽选3个市开展需求评估活动。在文献复习的基础上,设计定性调查方案,开展定性调查。在定性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设计结构式调查问卷并进行预试验,培训调查员,开展现场定量调查。根据需求评估的结果,确定了核心信息、传播材料形式和传播活动等传播内容。传播的核心信息为艾滋病相关知识点16条,其中基本知识10条、无偿献血知识2条、自愿咨询和检测(vct)知识2条、艾滋病治疗知识2条。

1.2.2材料制作根据需求评估确定的核心信息以及既往材料,设计出各种材料的初稿。经反复论证修改后,进行预试验。根据预试验的结果,对各种传播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多次修改。核心信息的表达形式为“宣传员培训手册”、宣传折页、宣传标牌和扑克牌。

1.2.3传播活动根据需求评估的结果,依据大众舆论领袖倡导(popularopinionleader,pol)理论,采用逐级培训的方法(trainingoftrainers,tot),首先对市、县培训者进行培训,然后由培训者对农民工宣传员进行培训,再由宣传员对农民工同伴分发传播材料,进行艾滋病基本知识的培训和宣传。采用推荐和自荐等方式选择宣传员。另外,开展了各种配合性的传播活动,如播放电影、vcd,张贴标牌、悬挂横幅,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开展专题讲座和现场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发放折页、扑克牌等传播材料;展出展板、在工地宣传栏、黑板报上刊登相关知识等活动,组织知识竞赛等活动,在矿区营造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氛围。传播活动期望效果是提高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和vct服务知晓率。

1.2.4效果评价过程评价包括对各级培训班进行观察以及班前和班后问卷测试,对于传播活动进行不打招呼的现场观察及参与。效果评估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开展,其中定量部分采用两次相同设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比较干预前后的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和行为形成率)变化情况。省级定性调查部分采取个人访谈的形式进行,3个市共访谈15名农民工,了解农民工对项目活动的效果和意见。省级定量评估是在17个市中随机抽选3个市的2个矿区和4个建筑工地,各随机抽选70人共420人进行问卷调查。

1.3资料整理和分析基线问卷调查和效果评估资料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双重录入并检错。用spss和epiinfo软件进行资料统计和分析,主要是率的计算和比较(χ2检验)。知识知晓率的计算方法是:分子为答对题次数,分母为答题总数。正确态度持有率和正确行为形成率的计算方法同知识知晓率。

2结果

2.1基本情况省级基线调查和效果评估中的定量调查部分分别抽取3个市的2个矿区和4个建筑工地,随机对420名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干预前后的两个样本在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社会人口学特征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知识水平变化

2.2.1艾滋病基本知识干预前后调查对象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2.6%和8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4.26,p<0.001)。干预前后各知识点的知晓率均明显提高。干预后知晓率达到了《中国遏制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的目标。见表2。

2.2.2无偿献血知识干预前后调查对象对无偿献血知识(自行设计两道题,题目为无偿献血不会传播艾滋病、间隔多长时间献血对身体没有害处)的知晓率分别是48.6%和7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9.03,p<0.001)。两个知识点的知晓率均明显上升(41.9%∶73.8%,χ2=87.67,p<0.001;55.2%∶82.6%,χ2=73.51,p<0.001)。干预后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达到国家5年行动计划的要求。表1干预前后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分析表2干预前后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2.2.3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干预前后调查对象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分为内容和地点两道题,题目为本市有没有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和检测服务、在哪里能进行艾滋病免费咨询和检测服务)的知晓率分别为46.3%和7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2.32,p<0.001)。两个知识点的知晓率均明显上升(52.4%∶82.4%,χ2=85.99,p<0.001;46.3%∶74.8%,χ2=61.14,p<0.001)。

2.3态度变化干预前后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相关正确态度(自行设计3道题)符合率分别是73.6%和8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0,p<0.001)。各态度点的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见表3。表3干预前后调查对象艾滋病防治态度变化情况表

2.4行为变化

2.4.1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的利用干预前接受过vct服务的有67人,占16.0%。干预后接受过vct服务的有152人,占36.2%;高于干预前(χ2=44.37,p<0.001)。

2.4.2性行为和安全套使用在自报近1年有性行为的人中,自报有婚外(婚前)性行为的比例在干预前为26.8%(76/284),干预后为20.1%(55/273),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3.39,p=0.066)。

最近3次与婚外(婚前)性伴的性行为中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在干预前为11.8%(9/76),干预后为16.4%(9/55),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55,p=0.458)。

2.5定性调查结果省级定性调查部分采取个人访谈的形式进行,3个市共访谈15名农民工,了解农民工对项目活动的效果和意见。绝大部分调查对象对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的了解程度较基线调查有明显提高,而且核心信息中的相关知识点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大部分调查对象也提出自己对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的提高也同本项目宣传材料、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的帮助有关,还有部分调查对象认为通过本项目活动纠正了自己以前“隔离艾滋病病人就能预防、防止公共场所座便器传染,公共场所避免和艾滋病人接触;不和艾滋病病人住一起”错误认识。调查对象对项目活动中发放的“宣传员培训手册”、宣传折页、宣传标牌和扑克牌都比较喜欢。

3讨论

3.1项目活动是有效的效果评估结果显示,目标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明显提高,并实现了“5年行动计划”的目标;vct服务的知晓率、艾滋病相关态度和vct服务利用行为得到了提高或改善。提示所开展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

3.2目标人群在各知识点上都有改善,且分别达到了“5年行动计划”的要求本项目汲取既往项目教训[7],虽然在传播材料中仍然全面介绍16条信息,但在活动设计和培训时,注重16条信息中重点内容,如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共用游泳池浴缸不传播艾滋病、无偿献血知识以及vct服务及其地点等信息,使得每条信息的知晓率都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水平,保证了总知晓率的提高。

3.3性行为改变效果不明显本项目以传播活动为手段,以16条知识点为核心,旨在提高流动人口集中场所农民工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实现“5年行动计划”的目标。因此,行为改变尤其是性行为的改变不大是意料之中的,但同时也反应了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分离[4]。提示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探索有效方法开展行为干预,减少性伴数,推广安全套使用,以降低传播和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危险性。

3.4不足之处首先,本项目采用前后自身对照,限制了项目活动与效果因果关系的建立。其次,项目评估的样本量不足以比较出行为学指标间的差异,影响了干预结果的判定。再者,项目注重农民工集中场所开展工作,取得明显效果,其措施不一定能推广到农民工不太集中的工作场所。

本项目通过科学的传播材料开发和使用,根据pol理论,采用逐渐培训的方法,利用农民工集中场所农民工宣传员围绕传播材料的核心信息对所在场所农民工进行艾滋病和无偿献血等知识的宣传,配合相关教育活动,对于改善集中场所农民工的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和态度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丁贤彬,陈宏,潘传波,等.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及高危行为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1):12931294.

[2]丁贤彬,易辉容,潘传波,等.以社区为基础的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探讨[j].疾病控制杂志,2007,11(1):9193.

[3]苏俊,计国平,王华东,等.安徽省农村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2):14341436.

[4]徐乐烽,计国平,王华东,等.安徽省县区居民艾滋病知识和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2):14371438.

意识形态工作调研材料篇5

学科服务在国外高校中嵌入用户环境参与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的骄人成果,促使国内一些高校也开始研究适应自身状况的学科服务,使学科服务如火如荼地在高校中开展起来,并为学科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优势。在2011年新修订后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艺术学科已从一级学科提升为独立的艺术学门类,而设计学也已从二级学科设计艺术学提升为一级学科。根据2012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设计学学科下设有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特设)9个专业,这些专业都具有创新的特质,都是依靠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来创造事物或改变事物,以达到对某种需求的满足。从理论上来理解,根据《设计艺术教育大事典》里对“设计学”的解释:“又称‘设计科学’,是以人类设计行为的全过程和它所涉及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为对象的,涉及哲学、美学、艺术学、心理学、工程学、管理学、经济学、方法学等诸多学科的边缘学科”,从这里可以看出它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它的“根本任务是研究和把握科学而正确的设计规律,以保证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目标得以完美实现”。因此,设计学是一门涵盖面广,强调理论属性与实践的结合,融合多种学术智慧,集创新、研究与教育为一体的新兴学科。近年来,“创新型”一词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设计作为一种改变外部世界、优化生存环境的创新行为,其存在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而以“设计”作为主要教学方向的设计学,作为重点学科之一,作为中国的设计学学科,我们需要有更高的理想,在充分挖掘自身绚丽多彩的文化和民族特色、创造性地发挥自身优势的状态下,力求将“深入人心”的“中国制造”最终打造成令人瞩目的“中国设计”,以立足于世界设计之林。因此,从专业特殊性角度来说,在体现和提升专业自身价值方面,有着极其迫切的需求。为此,学科服务工作应紧紧围绕设计学学科特点及用户需求,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全面满足和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

2基于设计学学科建设的学科服务

在艺术院校中开展的学科服务,首先应建立在学科特质基础上展开,同时应与用户群体产生互动,拉近距离,使图书馆成为用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次,培养学识丰满、能力颇强的学科馆员进行专业服务,并合理资源配置,使资源利用最大化;最后,“创新”体现在学科服务的各个方面,要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效应。

2.1根据学科特质开展互动与合作

设计学是一门具有创新特质的新兴学科。从专业知识角度而言,除了掌握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设计原理、设计思想、设计方法等)外,还需要及时了解本专业最新的发展动态,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能力,因此,具有时效性、及时性、新颖性等特点。从创新思维角度而言,需要具备感性意识(灵感)与理性意识(合理性)———在吸收前人已有成果(理念、思想、形式等)外,还需要在作品中将自己由感性意识发展而来的想法以理性的方式展现出来,创造性地制造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事物,具有感性与理性相交融的态势。从教学成果角度而言,设计学学科作品多以实践方式以最直观的形式呈现于大众面前,如图片方式、模型方式。大多设计专业在进行作品设计时,资料的查找多以直观的图片形式来进行搜集,而图片信息的搜集类型不拘泥于某一方向、某一类型,具有多向性,是横向发展的;同时,作品最终也多以图片形式或按比例制作模型的形式来展现,具有呈现方式的特殊性。学科服务可以根据学科特点来提供帮助与服务。它促进了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的互动合作,改变了图书馆以往那种“你问我答”的被动关系,要求图书馆服务从用户群体需求出发,设身处地地为用户考虑,并积极嵌入用户的各种环境中,成为用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又能让用户以主人翁的姿态加入到图书馆的建设中,形成两者互动合作、共同促进学科发展的状态。“互动理念对于学科服务具有积极的启迪,将学科馆员与院系读者的沟通定义为双向循环信息流,是学科服务深化发展的必然”。此外,互动与合作可以促使学科服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拉近彼此距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能够深入彼此环境之中,更好地促进学科服务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学生群体来说,设计学学科专业的学习,一方面是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是技能的培训,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学科服务应从学生最根本的需要出发。从知识传授角度而言,应秉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通过与教师合作,共同商讨课程教学计划、课程组织,将信息素养内容嵌入教学之中,通过实际任务(如研究报告、论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使其学会检索的方式,借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此外,图书馆也可通过定期开设有关论文方法信息资料查询与书写格式的讲座等,以及可以提升信息素养的培训课程,采用丰富多样的手段(如自制视频,制作网络课件等),有针对性、目的性地满足用户需求,为培养可持续性学习人才推波助澜。从技能培训角度而言,学生需要对设计技能操作方面(如手绘、3DmaX、photoshop等)进行大量的了解和练习,例如环艺设计专业课程———室内设计,通过教师课堂理论讲解,最终的作品将以手绘或电脑制图方式来表现。对于设计类专业的电脑制图,仅仅依靠学校课堂教授的电脑操作知识是远不能制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还需要学生课外对设计类专业网站(如火星时代)进行浏览揣摩学习,以补充对电脑制图的建模、材质、灯光、渲染等多方面知识的熟知。借此,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工作可以通过与专业教师的沟通,了解他们经常关注的专业网站、论坛、bbs等,并在图书馆网页上设置有效链接,方便师生随时进入专业网站查阅、下载资料和学习专业技能。另外,针对设计学学科的专业课题讨论与知识点答疑等,可以通过图书馆的牵头和管理,利用互联网平台,在图书馆网站中开设设计学学科博客、论坛等,以这些方式将与专业教师、教授沟通交流提出的一些专业性强且学生关注度高的主题出来,吸引学生注意,参与互动,并聘请相关专业教师或教授担任博主为学生答疑授业解惑,方便学生继续学习。设计类专业的特点是不断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对此,图书馆可以根据专业网站信息及时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竞赛信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借此增强学生理论知识理解能力和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多渠道提供帮助与服务。对于教师群体来说,学科服务方面内容主要在于科研项目与教学。针对科研项目,学科馆员应积极加入,通过对科研项目的发展态势研究,提供资源与信息分析特长优势,将信息从复杂的环境中提炼出来,并根据信息的价值、特点等进行重组、关联,创造出新的、有用的知识,加大在搜索有利用价值信息的专业性、细节性、准确度,提高有效率,配合教师科研需求,形成强强联手,制造出放大效能的效果,进一步推动科研发展与学科服务水平提升。针对教学,学科服务可以以嵌入的方式,进行两者合作,从课程教学计划、课程组织等方面进行信息素养内容的设计,有机地将信息素养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课程发展、知识传递。另外,还应加强与外校的互动合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避免因学科资源的重复建设而造成资源浪费。如此一来,形成多方互动,提高图书馆渗透能力,提升学科服务品质,通过互动增加图书馆的需求程度,加深图书馆的融入程度。

2.2学科馆员素质升级与资源合理配置

学科馆员素质与资源合理配置是学科服务工作开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学科馆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科服务的水平和质量;而学科服务是图书馆面向院系开展的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对学科馆员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是开展服务工作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一般来说,学科馆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为“: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有较强的信息组织、整理能力;具有丰富的文献学、信息学基础知识;有深厚的某学科知识底蕴”。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精英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于学科馆员的要求,除了具有某一学科专业背景及通晓图书馆相关知识(信息检索等),以及具有图书馆信息搜寻、资料整合与分析研究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外,还要具备较好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在为学科服务的道路上,学科馆员的素质升级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是艺术院校的设计学学科专业,因此对学科馆员的要求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既要有相应的设计专业知识,又要具备图书馆相关知识和工作经验。为了能够更好地为设计学学科开展学科服务工作,图书馆应增设学科馆员岗位,充分利用艺术院校的自身优势,尽量吸引本校设计类专业人才进入图书馆工作;同时,图书馆还应开设一些学科服务知识相关的培训课程,对有专业背景、有积极态度和对学科服务工作感兴趣的馆员进行培训,将其纳入学科馆员培养范围,学习后参与并接受院系的学科服务工作试用、考核,根据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服务工作内容。此外,还可以利用设计专业学科背景馆员的活跃思维和专业特长,创造性地开展学科服务工作,如针对咨询频率高的热点问题,利用多媒体软件,从艺术审美角度设计制作有关信息素养方面的视频,到网上,供用户参考学习等。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使资源利用最大化。从组织管理上来说,首先要顺应时代变化,及时调整战略目标,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根据自身情况及外界环境状况,积极应对,合理配置馆藏图书资源采购经费,顺应时代变化,适时调整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的资金采购比例,为其由传统图书馆转型为现代图书馆奠定了基础。作为艺术院校的设计学学科服务,从领导面至大众馆员都应意识到学科服务的重要性,关注图书馆服务需求方向的变化,并根据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如设计学科对图片电子化的需求。其次要责权明确,只有制定了相关明确的工作职责和制度,赋予相关人员一定的权力,服务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如研究型大学康奈尔大学在馆藏建设方面,学科馆员拥有一定的资源采购经费,负责自己学科建设所需图书的购买,确保资金落到“实处”。第三,要根据实际情况,量入为出。为了能使学科馆员发挥最大作用,应根据学院实际情况与学科馆员素养状况,合理配置学科馆员。

2.3打造具有创新意识的特色品牌服务

创新服务意识是学科服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产物,它的出现使得学科服务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如上海交通大学为学科服务创新性地推出了iC2的服务模式,即图书馆主动创新服务机制,根据读者个性化需要,营建支持主题学术交流和创造的环境,以“学科服务”为主线开展工作,并提倡与读者的互动与交流,鼓励读者参与,支持协同研究,启迪创新思维,提供更具亲和力和人性化的服务。艺术院校设计学学科服务应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打造符合其性格特征的品牌效应,突出自身服务特色。作为艺术院校的图书馆,阅读环境的氛围是促发创意思维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也是学科服务提升、打造特色的一个重要环节。图书馆阅读环境的改造,一方面可以增强用户在功能性方面的需求,如研讨空间、多媒体空间、学习空间等;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艺术审美气息,营造艺术设计氛围,形成自身特色,激发创意灵感。在图书借阅与特色数据库建立方面,为了解决因图书价格昂贵、经费所限、无法购买复本等原因造成的图书不能外借的矛盾,学科服务工作可以通过建立本馆资源数据库、利用随书光盘及购买商家数据库,以及与盟校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开展数字图形图像服务,使借阅昂贵画册存在的矛盾得以解决(这里针对书籍版权问题,可以根据资金状况通过买断电子版权的方式来解决),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形成自己的特色数据库,参考和利用网络搜索技术,使在图库里搜寻所需图片变得方便快捷。此外,在特色数据库中,还可以将历年的学生优秀创作作品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进行存储保留,以供参考和欣赏,借此展示学校的艺术人才培养实力。进一步来说,也方便学院领导对教学目标发展状况的审视,把握方向。在科研发展方面,可以通过与出版社、出版商的合作,为教师提供在线出版物服务,既满足了教师的科研发表需求,又可以作为电子资源,丰富本馆资源数据库,提供一条新的学科服务路径。在教学方面,从教师角度出发,学科服务可以搜罗国家精品课程网中与设计学学科相关的精品课程,在图书馆网站设置链接,给新进教师从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教态等以多方面的帮助和指导;从学生角度出发,除了学习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对与设计专业相关的材料与性能等方面知识进行了解。哈佛大学建立材料图书馆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将建筑材料信息视作与图书资料同等重要的信息资源,为此专门设立了材料图书馆(materialLibrary),便于师生在设计中随时查阅。材料图书馆除了配合各类建筑材料课来展示学生材料研究与设计的作业之外,还系统展示各种常用建筑材料,尤其是新材料。材料图书馆成为各种材料的研究及展示平台,也成为联系建筑教育和建筑材料技术发展的纽带。针对设计学学科专业特点,我们有必要建立材料图书馆,将这些材料作为资源的一种,配合教学,以方便师生在设计时随时查阅,也可以促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材料、研究材料和利用材料。当然,经费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图书馆可以借由教师在科研实践项目中合作的材料商这个资源,来支持和建设材料图书馆。此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将图书馆学科服务通过app微信平台,传送图书馆最新动态、活动消息以及新书传递资讯;与本校学报合作,开辟图书馆专栏,传递图书馆新动向;利用学科馆员与院系的沟通,加强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宣传效果,利用多方位、多渠道方式推广图书馆学科服务,增强图书馆影响力,真正做到急用户所急、满足用户所需。通过服务创新意识来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打造符合设计学学科用户“口味”,创设具有设计学学科特色的品牌效应。

3结语

意识形态工作调研材料篇6

绿色环保已成为当前全球包装设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以杜邦包装奖获奖作品为案例,从生态文明视阈探究绿色包装设计教学,提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教学理念,并在具体的包装设计教学中加以实践,为推进绿色包装设计教学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生态、绿色、少即多、包装、教学

“少即多”概念最早由德国包豪斯校长密斯•凡•德•罗提出,在设计时追求“极简主义”风格。崇尚“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哲学,不仅可以设计出出色的外观和性能,而且可以凭借显著的成本效应赢得市场青睐。它既可以为企业增加商业价值,也可以为社会带来正面的生态文明价值。近几年杜邦创新包装获奖作品的创新研究表明,包装设计形态和成型工艺崇尚“少即多”是未来绿色包装设计的必然趋向。

一、“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研究背景

包装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课题,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紧密联系。纵观包装的发展历程,常常有这样一种感受:一方面,从古至今,包装伴随着人类进步而不断地发展。从盛装物品的包装、促销商品的包装到环境友好的绿色包装,无不彰显包装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包装为人类减少浪费、保护商品品质、提高生活质量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包装废弃物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伤害。在大量生产和使用包装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生物圈是我们财富的来源,我们维持我们的生活的资本来源,只要我们用毒素和废物污染或破坏这个系统,就是在破坏我们的天然资本,降低文明延续下去的能力”。[1]绿色包装已是生态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产业。当前,有效控制和减少包装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要从绿色包装产业最前端做起——提倡绿色包装消费和重视“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及其教学,从源头上减少包装性垃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广绿色包装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实践安排

根据“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的理念和特点,笔者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案例选择三方面阐述该课程的教学实践安排。

1.教学目标设定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通过具体“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案例的赏析融入包装设计教学中,使未来的包装设计师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设计理念,并借助包装媒介性进行广泛的宣传践行,引导消费大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一是帮助学生掌握何谓“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了解当今“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论的各种观点学说,尽可能拓宽视野,在比较分析中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绿色包装生态文明观,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视野的未来包装设计师奠定理论基础。二是努力引导学生从生态文明角度理解“少即多”绿色包装及其设计,建立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念,通过对“少即多”绿色包装生态价值的理解和思考,进而认识包装与人和自然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生态人文关怀。三是通过教学引导与设计实践,帮助学生培养和提升“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论思辨能力。通过恰当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实践教学,有效地实现生态文明视野下“少即多”绿色包装创新设计。

2.教学内容的安排(1)理论研习(12课时):基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背景对绿色包装在国内外发展的背景、特征和趋势进行系统性的梳理。了解“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生命周期,具体包括基本要素与特点、基本样式和策略、材料与工艺、结构与形态、市场属性、循环利用、创新设计系统等。全面掌握“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发展现状。(2)案例分析(12课时):以近几年的杜邦包装奖获奖作品为主要教学案例,结合当前市面上的包装设计实例分析,比较其中的生态环境友好性。从案例中寻找到“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成败之处,积累感性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经验。(3)田野调研(24课时):田野调研作为本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也是本课程区别于一般包装设计教学的特色。除了常规的包装设计市场调查,特别强调包装与生态环境友好性问题的全方位田野调研。具体包括包装原材料、结构工艺、流通消费和废弃回收与周边环境的影响,找到“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解决的突破口。(4)方案设计(24课时):主要侧重于纸材料的绿色包装设计教学。通过典型产品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模型制作或相关主题性课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设计实践的能力,使之具备创造性、科学性地进行“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创意、设计分析、设计深化等方面的设计实践能力,并对相关的绿色包装设计法规有较好认知。(5)驻厂试样(24课时):带着设计方案进驻包装生产厂进行“少即多”绿色包装的量产材料与工艺、量产品质要求的设定和试样,体验“少即多”绿色包装从方案到量产的具体设计要求和实施环节。

3.教学案例的选择教学案例选择是本课程教学实践能否取得预期目标的关键。教学案例是学生理解“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论的感性认知,也是学生创设“少即多”的绿色包装需要超越的标杆。因此,选择的教学案例应是真实而又典型。本课程则以杜邦创新包装获奖作品为案例,主要有以下两大类:一是在包装材料结构上体现“少即多”的绿色理念。设计者用尽可能少的材料和工艺,以最恰当的结构和形态达到产品所需要的包装要求。如美国和加拿大tHeCUBe包装系统(图1),通过零售和工业包装的整合设计,使商品从制造商生产线直达零售商销售现场,达到减少包装周转环节和包装材料的使用,节省包装成本的同时又提高商品的附加值。美国卡夫食品包装是一种新型的1加仑装酱料软包装。(图2)创造性地设计出带有精准导出口和便携式的双层提手的结构,产出效率高达99%。与普通刚性1加仑瓶子相比,卡夫1加仑装酱料软包装的生产可节省50%能耗、减少60%塑料使用和减少70%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这两款包装都从包装的材料结构上追求“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理念,为“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创建了蓝本。二是在包装的印制上体现“少即多”的绿色理念。通过尽可能少地印刷表现包装物产品与品牌不可或缺的传播信息,减少包装印刷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德国和美国宝洁的allDayspads包装(图3)即是以减量化的“少即多”理念,整体设计了产品包装的托盘和纸箱罩,在增加产品视觉吸引力的同时,减少了包装材料、印刷耗材和包装储运人力成本。减少印制材料与工艺意味着降低破坏生态环境的风险。

三、“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指导

在设计中,最大最难的绿色包装问题,只要细分开来思考,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具体、实际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问题分析入手,通过“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论学习和设计调研,启发学生研究、思考,形成对“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教学的实施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步骤展开:一是从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包装设计关系中找出学生感兴趣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热点问题,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二是从国内外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论、法规和案例中寻找已有的解决方法,并进行优缺点分析,拟出具有原创性、更优化的生态文明价值传播观点和方法。三是将上述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方案加以表现,形成设计提案参加课堂讨论。四是综合反馈意见,对“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方案进行深化和优化,制作出最终的设计样品。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因材施教。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课题加以个别指导,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减量化“少即多”的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生态化包装设计的深入思考与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包装生态问题能力,增强对“少即多”绿色包装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解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实际经验。

四、“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成果展示

“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自始至终强调用最少的材料、工艺和体量实现符合产品属性的最佳包装方案。减少作品功能结构的繁复性和外观设计的装饰性,回归包装的本质达到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整个教学实践收获了以下两方面的成果:

1.优秀作品的创设作品一,盆栽包装(图4,张兴强设计)是“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课程作品,该作品已获得德国2015红点奖。设计者在充分调研了包装与环境、包装与产品、包装与使用的相互关系后,用较少的环保材料、少量的印制工艺,通过本身的纸板材料的折叠形成带有固定支撑结构的可提携盆栽包装。包装直接选用可回收再利用的瓦楞纸板,并以折叠结构成型,可以有效减少包装的储运能耗和回收利用成本。同时,包装省去了大面积的外观图形印刷,减少了包装印制的材料与工艺,降低了包装回收处理过程中污染环境的风险。包装少了些奢华,多了些朴实,增加了包装与环境的友好。作品二,肖邦夜曲CD包装(图5,王晓雪设计)是另一款具有文化产品属性的“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教学课程作品。设计者将“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理念和产品所反映的文化意境进行巧妙的创意设计,直接选用回收再生的黑卡作为包装的基材,通过精心的结构设计和极简的图文表现营造肖邦夜曲的文化意境。包装整体简约而富有意味。

2.生态文明修养的提升“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既要强调包装原有的保护性和促销性,更要凸显包装具有显著的环境友好性。其教学实践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索绿色生态设计的热情,增强了具有生态伦理观念的设计创新能力,唤醒了未来设计师对自然的热爱,引起未来设计师对自己设计创新行为的反思,让当代设计教育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五、结语

意识形态工作调研材料篇7

关键词:城市环境雕塑艺术审美特征

城市环境雕塑简称城市雕塑,是现代城市建设和环境艺术的产物。现代城市雕塑与古代雕塑在功能上有本质的不同,古代雕塑主要服务于宗教,以雕塑为载体宣扬宗教教义,多雕刻于洞窟和寺院之中,没有环境艺术的本质概念。而现代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物质环境满足人类生存和行为方式等基本需要的同时,给环境注入人类意志、理念、情感和美感的综合性艺术。公共性是现代城市雕塑的显着特征,这就决定了现代城市雕塑在现代生活中所具有的公共环境艺术的本质,也决定了现代城市雕塑在与环境的共生中自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古代雕塑的审美特征。

一、尺度与美感

首先,整体考察建筑环境及其地面空间面积关系,这是确定城市雕塑尺度的基本前提。空间是由建筑结构体系间的空地形成的,地面空间的长、宽、大、小、方、圆、高、低的形成,直接和建筑物结构体系的布局组合有关,形成规则的几何形地面空间和不规则的自由地面空间两个概念。不论哪种地面空间,都由诸多复杂的地面组织元素构成,如花坛、草地、水池、台阶、路面、桥、柱以及栏杆等,它们互相连接,规划出高的、低的、纵的、横的、斜的和彼此交错的地面空间,在视觉上形成各种地面形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城市雕塑的造型与布局,制约着城市雕塑体积的大小,这就要求城市雕塑的设计必须因地制宜,顺应各种具体地面结构形态,同建筑的结构逻辑之间保持着必然的联系。同时,也要巧妙地利用地面上那些必然元素(花坛、草地、水池、台阶、路面)的规律性,使之既不影响地面环境空间结构又能弥补建筑的缺陷,增加环境美感,整体思考城市雕塑尺度大小与地面空间比例的关系,取得和谐统一的尺度美感。

其次,把握好城市雕塑尺度大小与视距的关系。视距指人们欣赏艺术品的视觉距离。欣赏作品获得的视觉美感一方面靠雕塑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靠视距来调整,才能产生完整的视觉效果,符合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视距的调整有两种方式:一是观赏者的脚步可以前后位移,产生和雕塑远、中、近不同的视觉距离;二是观赏者的位置不变,雕塑的尺度在设计时可考虑其合适的大小变化,最终和固定的观赏点达成协调的最佳的视觉效果。前者是灵活的,适合较开阔的空间环境,而后者是被动的,适合较窄小的空间环境。城市建筑结构不同,地面空间预留也就不同,提供给雕塑家设计的地面空间也就千差万别。因此,在城市雕塑设计中对尺度大小的把握上,不能脱离实际情况而一味追求抽象的、绝对的、理想中的尺度比例,要与周围的建筑、地面空间的实际空间和观者的审美心理结合,进行深入研究,试验不同尺寸的效果,遵循“尺度产生美感”这一美学原则。

二、材料与美感

城市雕塑具有实体性,构成实体的物质材料本身便成为城市雕塑作品呈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材质对城市雕塑来说,其表现力既体现在内容的传达上,又体现在形式的构筑中。作为物质实体的城市雕塑,其材质自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往往通过它的肌理、质感、色彩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产生审美感受。在城市雕塑所使用的材料中,无论是金属、石材、木材、陶瓷、水泥还是树脂等,这些材料都具有不同的特性,显现出各自特有的材质美。材料的丰富为雕塑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和传递思想内涵的可能性,雕塑家通过合理的选材,把触觉、视觉的感知与内容形式进行巧妙结合,来提升作品的审美品质。

材料的多元化与多样性是现代城市雕塑艺术的一个显着特性,现代城市雕塑艺术向着多种材料与多种工艺手法发展,这种趋势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愈来愈明显。材料的品种与工艺手法的扩展,进一步丰富了建筑、环境与城市雕塑的有机结合点,从而也不断强化了人们认识现代城市雕塑的艺术特性与审美方式。材料天然存在的魅力与雕塑家艺术创造的结合,传递着艺术家的意志与观念,产生了视觉和心理功能的变化和美学上的效果,材料不仅是城市雕塑艺术表现的媒介,而且材料工艺的美感也大大丰富了其整体造型语言。因此,对材料自然形态美的认识,对材质审美价值的发掘以及与建筑空间环境的结合,共同构成了现代城市雕塑的材料的审美观念。

三、形式与美感

城市雕塑视觉形式的产生,来源于雕塑家对某种特定空间环境的把握和对形式法则的创造性运用。城市雕塑艺术形式的创造不同于架上雕塑,架上雕塑的表现形式可以自由表述;而城市雕塑是在限定中寻求形式的创造,是与特定空间环境的统一协调来整体思考的。限定与创造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城市雕塑设计恰恰是在这一矛盾中通过雕塑家自觉地运用一定的形式规律与法则,融入个人的情感与理想所产生的视觉样式。袁运甫先生认为:“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创作,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的基本态度和理想追求,并正确地导向更具崇高精神意义的文化境界。”①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既要协调特定空间环境与雕塑表现形式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形式的适应问题。

现代建筑在功能及风格样式上与传统建筑大相径庭,这就要求城市雕塑的形式应与建筑风格协调一致,从建筑的功能属性、空间环境的特性、工艺与材料的运用三个方面整体思考城市雕塑形式的创建问题。“形式”一词拆开来用,“形”可理解为象,“式”可理解为韵,在整个形式范畴中是韵统象,而不是象统韵。有了这种认识,我们就不难理解,在形式的创造过程中,对“式”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所谓“式”,从整个作品来认识,指的是支撑作品的整体结构关系,是形成“韵”的主要方面,也是产生形式美感的重要视觉因素。

城市雕塑艺术形式的建构,还需要注意对作品“正视面”的把握。正视面也称“主体面”或“主视面”,是指作品整体结构的主体朝向,诉诸视觉。它实际上表现为一种极为明晰的视觉状态,往往是依赖于雕塑主体的朝向、动势的伸展、形象的直观、内容的明确,完成作品整体形式的创建。正视面是建立在对环境空间和城市雕塑整体结构关系把握的基础上而完成的,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在具体形态展开之时所凸显出来的作品的整体结构关系。成功的正视面的获得,是建构城市雕塑形式美感的关键因素。另外,材料工艺以及色彩的独特运用也是构成城市雕塑形式美不可忽略的方面。

意识形态工作调研材料篇8

关键词:仿生学;桥梁;设计;创新;设计优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U4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3)02-0127-02

一、仿生学的理念与实践

经过亿万年的生物进化,各种生命结构已经呈现出非常合理化的状态。它们具有小巧、灵敏、高效的特点,现在很多科学领域都引入了仿生学的理念,仿生学理念为科学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概念,通过对仿生学理念的应用各学科都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仿生学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分类也不同,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类来研究仿生学。宏观仿生学主要研究生物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人类)和自然界物质存在的外部造型、表宏观仿生面纹理、力学构造特点、生物材料性能、生物的运动方式、行为规律、视觉意象等,微观仿生学则研究生物体内部微观系统,重点研究生物体能量转换、内部神经反应机理、信息传递处理和行为调控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等。在工程研究中,主要是研究生命系统中的结构或功能如何应用到工程技术中来实现其价值。通过研究资料分析仿生在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然后建立模型,再通过计算机技术,分析、模拟、仿效生命系统,最后设计、制造出工程结构。

二、桥梁设计中的仿生理念

大自然的影响桥梁的设计,在自然界中可以找到梁桥、拱桥和吊桥三类体系的原型。桥梁在现代桥梁结构中分为整体和细部构造两部分。由于以仿生学宏观和微观的分类为前提,桥梁设计中的仿生理念应用也分为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两类,把宏观和微观统一起来就形成了即综合仿生设计。宏观仿生设计是一种对形态结构的仿生设计。微观仿生设计是一种对功能机理的仿生设计。仿生理念的引入使设计出的桥梁更加具有了生命特征。

(一)宏观仿生与桥梁设计

自然界中的生物经过亿万年演变进化结构和形象更趋于合理化,对环境也更加适应。

1.形态仿生与概念设计

对自然界精髓有选择性地吸收是使桥梁设计更加合理新颖的必要条件,很多桥梁设计灵感都来自于对自然界或人体骨骼及动植物形态的研究,在桥梁设计工程中,要在研究仿生的基础上,找到更合理、可行性更高的设计方案,从而使桥梁更安全、更具使用价值。

2.结构仿生与创新设计

人类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研究,对动植物机体的结构有了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桥梁设计中引入了动物及人体骨骼结构的优化性能。桥梁设计具有延续性,在不断的发展中,淘汰结构繁琐且传力路径不明确的不合理的结构,并原结构基础上对其加以改进,使桥梁设计更合理化,从而实现桥梁造型的创新。

3.意象仿生与桥梁美学

生命体与自然界的和谐之美是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在桥梁美学设计中同样追求生物领域的形态、比例、质感、色彩。仿生设计正是体现了自然美学的理念。在现代桥梁设计中,在造型及景观方面都可以借鉴自然美学意象,使桥梁更具有文化性、社会性甚至情感性。

(二)微观仿生与桥梁设计优化

自然界的生物结构能够在桥梁概念设计方面给设计师很多的灵感,动植物其内部功能和机理能够让桥梁结构设计更加的优化。桥梁设计中首先要考虑在各种荷载的作用下,桥体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1.仿生材料与新功能桥梁

桥梁结构的发展与材料的发展是相一致的,材料是源于自然界的,比如园丁对植物根部的观察最后产生了在桥梁设计领域重要的具有跨时代意义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在现代桥梁的设计中要重视发挥应用材料的最大特质,实现桥梁的可持续性。仿生学理念的引入,为桥梁设计带来了创新,同样仿生材料的应用也为桥梁工程打开了一个新局面。这种新型材料发挥其优越性,逐渐取代传统材料。如把自然理念用于桥梁防水系和涂装层材料的研发和设计中使桥梁更节能更环保等。

2.功能机理仿生与设计优化

仿生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动植物的功能机理,主要包括生物力学、行为以及能量转化等。纵观今生的历史,鸟类翅膀的剖面是飞机的机翼原型,对蜻蜓翅膀上翅痣的研究和模仿,成功的解决了机翼的颤振问题。这些都是仿生理学理论在实践中成功应用的典型。桥梁在发展中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和制约的因素比较大,所以在桥梁工程的发展中,应该有效借鉴生物自身的调控和适应能力,将生物性质用于桥梁结构体系中,使桥梁能够具备主动式的类生命体性质,从而减少自然灾害对桥梁的影响。

3.神经系统仿生与类生命桥梁

生物的进化需要适应其所生存的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调节是人和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作用。在桥梁设计中也要重视它在承受外部作用时,自身调控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基于这种需要设计师们研究出了实时监控和阻尼器,使桥梁具备了神经系统的第1步。随着现代控制理论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与进步,桥梁的“神经系统”更加完善,通过感知结构的变形、动力响应,把信息传送给“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之后通过神经反射来调节使其适应内外环境。因此,桥梁在应对外力影响时采用主动地调节控制结构,使桥梁在抗风、抗震、水文、列车走行性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意识形态工作调研材料篇9

1凝聚态物理学与材料概述

凝聚态物理学,是指研究凝聚态物质的物理性质、微观结构等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通过对构成凝聚态物质电子、离子等运行形态、规律进行探索,充分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随着研究不断深入,针对凝聚态物理学的研究已经由初级层面朝着高级层面发展。如有固体形态向外拓展上升至液氮、熔盐等液态物质,甚至还有气态物质。另外,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全新的概念体系逐渐渗透,产生了更多新的研究成果,赋予材料新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者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就广义角度来看,材料是帮助人类生产和生活,制造有用器件的物质。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自然资源和能源日益减少,对于材料概念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材料是人类社会能够接受、且经济性地创造有用器件的物质,更加强调资源、环境等因素。从实用层面来划分,材料分为金属、无机及有机3种。

2凝聚态物理学与材料研究前沿问题分析

2.1表面与界面方面

表面与界面作为物理学与材料学交叉的重要领域,很多相互作用都建立在材料表面和界面基础之上。物体自身状态直接决定材料热力学效应。作为重点研究领域,界面与表面是当今该领域研究的一大难点。凝聚态物理学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为材料界面与表面理论发展提供了支持,如离子束的提出,使得人们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运用离子束,注入到材料表面,对材料表面特性进行优化和调整,使其在具体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为人们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

催化和腐蚀是表面控制的2个主要过程。截止到今天,催化和腐蚀机理尚未得到完善的研究成果。此外,薄膜功能材料的提出,也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如光的干涉效应能够引起透射和反射。表面与界面在为电子学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半导体和金属界面等,能够对器件性能的发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来看,表面和界面的研究处于前沿地位,且每个关键问题的有效解决都能够给相关领域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2.2微结构方面

凝聚态物理学很多基本理论,如固体能带理论、元级法理论等都是建立在粒子数无限大基础之上。这些理论证明了铜、铝具有导电性,为实践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如今,运用能带理论,能够对晶体的参量进行计算,并获取准确的结果。由于该项理论非常成熟,要想进一步突破难度非常大。对此要想发现全新的结果,需要从不同的道路着手。正如R.Feynman曾指出当我们得以对细微尺度的事物进行操控,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拓展我们获得的范围,其所要強调的是未来新材料的发展和研究动向,即通过设计和控制材料在细节上的差异性,从而在现有材料中探索出意想不到的物理性能。

2.3理论与模型方面

理论与模型对材料科学贡献较大。计算物理学是材料科学家运用的主要工具,定量模型的发展是物理学与材料科学交叉的产物,通过构建模型能够对物品的物理性质等进行分析和了解。目前,很多物理学概念在材料研究中应用较广。如相变、裂变等,与之相对应的仪器设备也层出不穷。如今空间分辨率能够在特定环境下观察到单个原子,因此可以说,没有这些研究成果,材料科学就不能够获得更大的进步。但是微结构的定量描述始终是材料科学的主要课题,也是物理学家和材料学家合作的重点方向。

2.4材料方面

凝聚态理论日渐完善,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明确材料的物理特性,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疑难问题。如强关联体系中的材料宝藏。电子关联,是电子之间形成的库仑作用。就现有理论研究成果来看,处理固体电子系统时,需要适当忽略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理想条件下进行研究。但得出的结论依旧不能够掩盖这一缺陷,且不能够适用于实践当中。可见,电子之间的库伦作用关联重要性受到了广泛关注。

通常来说,强关联物质存在于特定范围当中,如金属与绝缘体界限附近,即电子处于完全离域化拓展状态。因此要想实现对电子具体状态的有效判断,研究人员需要从其他方面入手,分析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然后对其形态进行排序,最后获取到相应的规则。值得关注的是,现阶段,我们针对强关联体系的认知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深入。而从材料方面来说,多元复杂结构的氧化物尚未得到开发和研究,因此,可以将此作为未来全新的研究课题,并利用强关联理论,进而实现对新材料的勘探和开发,为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和参考。

2.5工艺方面

凝聚态物理学发展建立在新技术及传统工艺优化进程当中。如上文提到的离子束技术,能够对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针对处于温度较低的条件下,能够建设成为不同的材料。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高性能、功能丰富的薄膜当中,从而形成全新的材料。另外,激光技术的提出为科学研究带来了诸多发展契机。如激光拉曼光谱与XRD技术的有机整合,能够帮助我们重新认识晶体结构,进而为半导体的进一步探索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外延作为一种制作单晶薄膜的技术,其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究其根本是在凝聚态物理学的支持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技术将会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还应加大对全新工艺的研究,与此同时,加大对现有工艺不足和缺陷的优化和改正,进而为实践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意识形态工作调研材料篇10

关键词:工业设计适合性课程造型基础

工业设计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由于社会及市场机制的逐步成熟,工业设计的专业人才需求呈急速上升之势。因此近年来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数量增多,根据教育部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2005年的统计,全国共有230所本科院校设有工业设计专业,已形成世界上较庞大的工业设计教育规模,每年的毕业生由过去的几百人增加到现在的3000人以上。这些数据表明,我们的工业设计教育规模正在飞速发展。但是,从就业状况来看,毕业后从事工业设计专业工作的学生所占比例很低,而大量的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从事着展览、室内设计、广告和多媒体等其他工作。

造成此现状,除了有个人志愿的原因外,其主要原因是一些毕业生还不具备胜任本专业工作的能力,导致用人单位难以聘到合适的设计人才。笔者经过多年的教研实践和教学对比,发现有两个原因困扰着我们的工业设计教学。其一,绝大多数的高等设计院校一直延续着美术课程模式的工业设计教学;其二,缺乏系统的学科相互交叉的主干课程引导工业设计教学。

一、传统美术课程体系下的设计教学

我国普及工业设计教育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此之前的设计教育模式,主要是以工艺美术教育为主。当初以传统工艺美术和美术为主导的院校,在对待现代设计与传统的关系上发生了许多争议,传统的工艺美术教育思想认为现代设计只不过是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延续,人们对设计的认识还停留在“造型”和“装饰”的层面上,大多数设计院校的基础造型课程几乎都是“三大构成”。总之,在一定程度上,工业设计教育还在传统的美术课程模式的影响下进行。

设计教育发展到今天,设计需要思考的问题和实现设计的手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大构成”的研究方式和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工业设计造型的基础训练的需要,传统的工艺美术基础课程在对于工业设计的问题时,就显得力不从心。由于受到美术教育模式的影响,许多设计院校只注重表现手段的培养,以至于有关设计教育的大量出版物多以设计表现技法的训练为主要内容。比如效果图的表达技法就使一些学生对设计的理解仅仅局限在产品造型的表达上面,导致了对工业设计目标的错误理解。

二、缺乏学科交叉型的、系统的主干课程的设计教学

工业设计是一种计划行为,它涉及设计者在计划过程中的直观与理性的判断。设计从构思设计到批量生产再走向市场,要经过众多环节。涉及到文化、色彩、感情、形态、品牌、企业经营理念等问题:有材料的选择、加工与制造技术问题;有人机协调、产品与环境的协调、产品与社会的协调等问题。此外,畅销的产品还必须适应个性需求,以文化为导向,通过持续的市场孵化、改良设计、系列设计等过程,从而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从对优秀产品设计的评价标准可以看出,工业设计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并涵盖多科学领域,而这些因素和难点又是交叉影响、错综复杂的。所以,在设计创新过程中必须有相适应的、多学科交叉复合式的设计方法。

现在,有些设计院校尚未建立起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而采用的课程教学模式除了纯美术类教学模式,就是理工科的教学模式。即使设置了多学科的课程,也是简单的课程相加,缺乏专业主导课程的系统引导。这些教学手段显然无法将工业设计学科的多元化和综合性体现出来,导致工业设计专业的“教”与“学”脱节,没有按照系统的、适合性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进行。

三、探索适合工业设计学科的课程,培养适应型设计人才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工业设计教育的知识构架和体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按照传统设计教育的方法所培养的设计人员,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生进入企业马上就面临产品研发的问题,企业不得不花费更多的资金对设计师进行再培训。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增加要求设计教育更多地引入新的的内容。设计管理、产品计划、市场调查和生活形态研究作为新的课程正在部分院校试行,适应性的创造型人才将是社会与企业的主力。分析当前我国设计教育的现状,探索和开发适合工业设计学科应用要求的主导课程,成为工业设计专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工业设计与其他类别的艺术创作的评价标准有共性,亦有差异性。工业产品的美必须被某一特定人群认可,因此,工业设计不能以设计师个人喜好来取舍,它必须以满足大多数消费对象的需求为前提,通过在实现产品的实用功能、认知功能、审美功能的基础上,体现一种“合情理的美感”。国际知名的德国红点(reddot)工业设计大奖是从产品的创新程度、设计美感、市场性、耐用性、功能、人体工学、环保七个方面进行评价。而iDea美国优秀工业设计奖(2005年)评选标准则包括:创新——设计如何的独特和创新,美学——设计如何在表面增强产品品质,用户——设计如何为用户解决问题,地球——设计如何完成环保责任,商业——设计如何提升客户的商业水准这五个方面。

工业设计师的责任就是通过运用一定材料与结构,实现一定形式与功能,来满足用户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并与环境、市场相适应。只有执行这些基本原则,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设计效果。因此工业设计的基础造型课程应该在这样的评价体系指导下进行,以科学系统的方法构建学科的适合性课程。

上世纪80年代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的《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一书被翻译出来并在设计界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我国的工业设计界,以著名学者柳冠中教授为代表的设计教育者提出了设计就是创造新的生活方式的观点,并发展了系统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在设计教育界中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人们意识到除了色彩、形态和材料工艺之外,系统的设计方法是设计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说,工业设计教育开始从对“造型”的引导向对“方式”和系统的引导过渡发展。

四、造型基础教学特点

工业设计发展到当代已经成为一种系统性的学问,它不仅要去分析、分类、描述客观世界,还要多学科交叉下的重新整合,重新构筑系统,以形成新的语言、新的秩序、新的思想、新的系统。工业设计学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调方法论,方法论的本质是重组多学科知识结构,重组资源,这也就是创新的方法。造型基础的课程训练,正是从根本上弥补了以前传统图案和三大构成对工业设计学科的理解上的不足,紧紧围绕“形态”这一中心,综合研究材料、结构、工艺、色彩、肌理等因素与形态的有机联系,协调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力求扬长避短,各尽所能。造型基础的教学研究的前身是德国国立斯图加特设计学院的设计基础教学课程的衍生,前设计系主任雷曼教授从事设计基础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几十年,将其在造型基础教学领域的研究和方法传入我国。2001年6月,笔者参加了由雷曼教授和清华大学柳冠中教授联合举办的造型基础woRKSHop研习班的学习,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课程研究,已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适应工业设计学科基础形态教学课程体系。这门课程沿着工业设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轨迹,向学生传递工业设计学科的思维方式,并树立正确的学科观念,造型基础的课程训练在整个工业设计学科体系中体现出以下特点。

1.形成工业设计各门基础课程之间的纽带

造型基础课程综合了形态领域知识、机能技术原理基础、材料科学、结构基础与加工工艺技术和美学等多学科领域知识,从材料、结构、工艺、色彩、肌理等因素与造型形态的有机联系入手,以协调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力求扬长避短,创造一个合理的、和谐的形态。比如:稳定的正多面体训练要求学生研究材料、根据材料的性能给出结构。作业规则:可用不同的材料、相同的单元(基本单元)组成一个稳定的多面体。“强调运用各种材料(以线、面、体形式的木、钢材、塑料等)根据其材料的材性、构性及构造的形式、节点、工艺达到一个抽象的功能,稳定的需要。”这个稳定的立方体造型,完全是由相同的原件组成。作业的内涵极深,其核心点是个单元形体间的联接方式及节点处理。稳定是抽象功能的凝聚,重复是秩序美的统一,相同单元是工业化生产中标准化的概括。通过材料的选择,材质变换解决构造中的工艺及形式的矛盾,是这个课题的一个重要学习过程。

在学习中,这个抽象的课题使学生既认识了解材料性能和构造工艺的流程,又充分体验到了材料工艺的限制,并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模型,强化了从构思到制作的全过程所经历的各种问题,如材料、工艺的选择,结构、节点的处理。正是产品设计中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基础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造型基础的课题训练更启发了学生在设计中综合各方面因素、运用各基础知识、以系统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2.形成“教”与“学”互动的课程评价机制

传统图案和三大构成课程,其教学过程的学习和评价是教师和学生相互分离的个人审美感受,这是和工业设计满足大众审美的综合评价体系的学科要求相违背的。造型基础课程的教学形式探索了课堂教与学互动、设计与市场互动,按照评价体系相互评价和总结的教学模式,这和传统单一的课程形式有着很大的区别。

造型基础课程的训练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完成。因此,课程运用了“干中学”的方式,在设计训练中,课题将引导学生脱离原有的纸上谈兵的学习状态,进入一个在实际动手制作中发现造型规律,解决形态与空间、形态与结构、材料与工艺等实际问题。造型基础课程营造的是“在实际制作过程中认识设计、学习设计”的氛围。通过教学、研究与学生的制作、分析,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系统分析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树立协作的观念,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

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设计之前只是接受过绘画基础教育。首先,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表现出来的是平面的表达方式和单一的思维模式。单一思维模式还极易使所研究的问题变得孤立、分散,以致最终没有联系,而造型基础的综合思维模式则弥补了这一不足。其次,造型基础训练的多元化、综合的思维模式,是将造型的诸多要素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和分析,系统地权衡互相之间的利弊关系,相互协调以获得最佳方案。再次,设计学科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再是只停留在感性思维模式的基础上。感性思维是一种跳跃式的、非逻辑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虽然能够在造型设计中产生许多灵感和突破,但由于它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因而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复杂条件下的考验。综合思维模式是一种科学、辩证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方式能够有效地组织工业设计师的创意,从观察、分析、解决设计问题的逻辑过程中确立初步的批量化生产的概念,从而调动设计师在对待每个课题时,寻找正确的、最佳的设计切入点,以达到最合理的设计效果。

造型基础的训练方法改变了以前的思维模式,从传统的平面思维走向立体思维;从单一学科思维走向多学科交叉综合思维;从感性思维走向感性和理性结合的思维模式。训练中,以3—4人组成课题小组协作方式完成研究课题。比如,交替思考的方法,同学甲的设计初步方案由同学乙接着深入思考,同学乙的方案交给同学丙来深入设计,这样交替数次后,大家在一起评价出最优的方案。这个训练方法为的是建立系统全面的学科观念和适合工业设计要求的思维、协作的模式。

结语

如何培养学生具备创造性的复合型,进入科学的工业设计学科的思维轨道就成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应从系统构架、设计思维方法、评价体系、应用技术等方面合理构建适应工业设计学科的基础平台课程和主干课程,使学生在学习一门乃至其他相关课程时目的明确,并能够在设计中合理运用相关的知识。造型基础课程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创造能力,设计过程中的系统解决的能力,为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坚固的基础等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柳冠中.事理学论纲.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