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电工工作感悟及心得体会十篇电工工作感悟及心得体会十篇

电工工作感悟及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6:54

电工工作感悟及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入殓师》;梦想;生存;爱恨

日本电影《入殓师》是由泷田洋二郎执导的,并在2008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影片讲述了男主人公小林大悟从小的志愿就是成为一个大提琴师,但是当这个梦想遭遇了现实的冲击后,他为了生存而接受了入殓师的工作,而小林正是在入殓死者的身上,深刻认识到了入殓师这个身份的可贵和价值,并最终得到了妻子和朋友的支持。影片中包含了深刻的艺术哲理和日本文化,从而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国内学者更是站在艺术的视角来解读《入殓师》。本文则站在日本社会的角度,从梦想与现实、死亡与生存、爱与恨之间的矛盾关系来揭露出日本社会中产生诸多矛盾的本质原因,从而把日本社会的真实一面以及人物身上的矛盾性反映出来。

一、梦想与现实的冲突

电影《入殓师》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主要原因还在于它真实反映主人公所面临的梦想以及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这一原因也是日本社会产生矛盾的本质原因。主人公所遭遇的失业和再就业困境获得了广大观众心灵的共鸣,就好像影片的开头部分,当小林大悟在前往入殓死者家里的路途中,他的脸上充满了迷茫,落寞地望着窗外飘洒的大雪,他的内心中充满感慨,回到老家形县的日子已经有两个月了,这段日子是他不曾想到过的,这就表明小林大悟对现实中的处境是没有预料到的。在现实面前,个人的梦想总是不堪一击,小林大悟从小就继承了父母的理想,甚至当父亲抛弃家庭、母亲一人承担家庭责任的时候,他都没有想过要放弃成为大提琴师的梦想,但就在小林大悟成为大提琴师后不久,乐团就遭遇了解体,于是他心中仅存的梦想彻底瓦解。在此时,小林大悟的大提琴师的梦想和现实中的生存困境形成了一对激烈的矛盾,以至于他决定卖掉大提琴带着妻子回到故乡。两人在老房子里安顿下来以后,小林大悟就通过报纸找到了一个“nK”的工作,而且这份工作甚至不论年龄、时间,而且工作的时间又很短,就在小林大悟的逼问下才得知这是一份为死者入殓的工作,虽然他的心理上接受不了这份工作的性质,但是高额的薪金让他动摇了,于是他决定隐瞒妻子和朋友开始了入殓师的工作。在工作中,小林大悟承受了为死人模特刮脸时的内心惊恐;腐烂气味的恶心感;被别人闻到自己身上的异味而鄙夷的眼神;甚至是被死者家属指责,而小林大悟正是经过了从人人钦羡的大提琴师转变为一个整天与死者打交道的入殓师,可以说影片中塑造的主人公的内心是十分矛盾和痛苦的,再加上他的工作内容被妻子得知后,妻子毅然回到娘家还十分嫌弃他的手脏;朋友们也不愿意和他打招呼了,纷纷劝他去找另一份工作。于是小林大悟也坠入了极度的压抑和矛盾之中,在他的心里正在经受着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剧烈冲撞。

在日本社会,影片中涉及的葬仪社是专门替代死者家属操办丧礼的一个公司,从传统意义上说,死者入殓在日本社会中被认为是死者家属最不愿意看见的礼俗过程,而影片中的“纳棺”主要负责的是从葬仪社接受入殓纳棺的这一程序,在现代日本社会中是极不被看好的。但是音乐则是日本社会中被广泛推崇的精神娱乐活动,大提琴师的社会地位是引领推荐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支柱产业,而小林前后的职业对比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出入。从日本社会经济状况来看,自从20世纪末期以后国民经济就进入了大萧条时期,这一现状已经连续20年之久,而经济上的衰退也导致文化产业的萎靡,裁员的现状在日本社会中时常出现。电影《入殓师》的故事背景正是处在这一时期的日本社会中,鲜明展现出日本社会中的矛盾本质,主人公小林大悟面临的失业也表明了日本自从在二战结束后构建的终身雇佣政策土崩瓦解。

二、死亡与生存的循环

在电影《入殓师》中,关于死亡和生存的两种矛盾体几乎围绕着影片的始终,当小林大悟已经适应和认可了这一份工作后,并认为死亡本来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妻子强烈要求他辞职。但即使这样,存在人们脑海中的入殓纳棺仍然是一件令人惧怕、恐怖的事情,往往也是最不能让人看见的事情。但是这种恐怖的死亡场景在《入殓师》中被赋予了艺术美,把死亡展现得庄重而又平缓,这是在日本社会中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影片中涉及的入殓场景共有十多处,且不论是自杀还是自然老死,都避免不了恐惧之感,但是在日本社会中却增添了一种艺术的气息,就好像是经验丰富的艺术家在细心完成一件精彩的艺术作品。入殓师一般都要求穿着西装,举止得体,为死者擦拭身体就是为了帮助死者洗尽一生路途中的烦恼和悲伤,而用于擦拭身体的水也代表了进入另一个世界中的诞生水;帮死者穿衣服则是尽量为死者守护死后的准眼。帮女性死者化妆,帮男性死者刮胡子等动作,都要求细腻、平稳进行,不管死者在生前所属的社会地位如何,在死后都应该受到生者的尊重,只有经由这一项庄严的入殓仪式才能送往入生的旅途。在日本的民俗中认为死亡是迎来另一个生命的开始,日本社会对于死亡也产生了轮回转生的独特认识,就好像是影片的最后部分,小林大悟为父亲入殓时,将从父亲手中遗落下的鹅卵石放在了有孕妻子的腹部,这一举动也表达了死去的父亲与即将出生的孩子之间存在割舍不断的血脉关系,这一点也着重凸显出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内涵,即生与死之间的循环。

电影《入殓师》中描写到的入殓纳棺的死者不仅有选择自杀的青年人,也有自然死亡的老人,这些死者都应该受到生者的敬重,而举办一场庄重的葬礼则是表达出对死亡的一种尊重。死亡可以认为是人生中的另一个起点,但影片中描写到小林大悟在现实生活中面临了举步维艰的生存问题。从小林大悟在桥上与平田之间的对话中就可以看出他正是借助这份入殓工作来维持生存,对于当时的小林大悟来说是十分矛盾的,当他看到河里拼尽全力也要逆流而上的鲑鱼时,他开始认识人生迟早都是要面临死亡的,那么就要在生的时候更加努力。影片中的另一个人物佐佐木告诉小林大悟,他的妻子就是在他手中完成的第一个作品,他决心要把妻子打扮漂亮才能送走她,自此以后他就开始办了nK,从佐佐木的身上也足以可见生存道路中充满的诸多的艰难和不易。而正是佐佐木富有深意的话语,才使小林大悟更加坚持这份职业。在弱肉强食的日本社会中,他也认识到了生存的哲理,虽然在这其中充满了许多的阴险和残酷,但是对于其他动物来说,最美味的食物就是人了。而小林大悟也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从而得到了死者家属的肯定和赞赏,这也凸显出小林大悟的生存法则和社会价值。在他身上还能折射出日本人对待工作时表现出的一丝不苟的态度,也说明在日本经济萧条时期,“纳棺”工作具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爱与恨的纠葛

在电影《入殓师》中还鲜明展现出夫妻以及父子的爱与恨关系,这一点着重表现出日本社会中存在严重的家庭矛盾。影片中叙述到小林大悟拿出母亲一直珍藏的大提琴,这是他小时候最为珍贵的礼物,琴袋中还有他6岁时候,父亲送给他的一块鹅卵石,于是小林大悟也不由自主回想起父亲以及和父亲之间的约定。但是在不久后,父亲就和另一个女人私奔了,父母离异的事情无疑给幼小的小林心里留下了巨大的伤疤,所以当小林大悟的妻子问他如果父亲还在世是否愿意见他,而小林大悟的心里还没有忘却对父亲的仇恨,甚至30年的时间过去了,他仍然还不能释怀,对父亲缺乏责任意识而耿耿于怀。而小林大悟的母亲对于父亲的爱与恨关系,影片中并没有任何的语言和画面进行直接表述,但是从妻子为母亲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了母亲是一直爱着父亲的,因为母亲仍然为父亲保存了他最爱的唱片。而且小林大悟的母亲遭遇了丈夫的离弃后也没有离开咖啡店,从侧面就可以深刻认识到小林大悟母亲对丈夫的爱始终都没有发生改变,甚至是丈夫的去世,也不论他与别人私奔了。影片中还讲述到他的父亲在临终的时候写下了一封信,是要求把他的死亡信息转达给小林大悟的母亲,这是来自一个背叛者临终的愿望,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母亲和父亲之间的爱与恨都已经实现了缓和。

小林大悟对于父亲的爱恨关系直到为父亲处理了后事才终于明白了。母亲在离世两年后,妻子就收到了一封来自于偏远地区的信件,信的内容是传达父亲死亡的消息,这个时候的小林大悟仍然还对父亲充满了怨恨,所以妻子和朋友要求他去处理父亲后事的时候,他心里充满了愤怒和仇恨,但是当他得知父亲离开后一直都是一个人生活,并且感到无颜去面对自己的妻儿,父亲一直都在这个小渔港帮别人打工。小林大悟答应了去料理父亲的后事,这是影片中描写的最后一个入殓的场景。小林大悟对于父亲的形象早已模糊不清了,但是此时的他并没有显出任何的伤痛或者是慌张,只是在心里感慨道,人活了一辈子时间,最后剩下的东西只有一个纸箱子。当渔港请来的葬仪社不为父亲进行入殓,就要直接把他纳棺的时候,小林大悟为此十分愤怒,并立刻阻止了葬仪社的行为,对于从事入殓师的小林大悟小说,他认为这是对死者的不尊重,所以他就亲手为父亲入殓,在为他擦拭双手时,父亲的手中遗落下了小时候送给他的鹅卵石,小林大悟看到后也为此感到震惊,而正是这颗代表儿子念想的鹅卵石说明父亲在临终的时候仍然还记挂着儿子,这也表明父亲其实是爱着儿子的,小林大悟再也无法克制住自己的情感,泪水洒落在他心中,对于父亲30年来的恨终于在此刻得以消除。

四、结语

总之,电影《入殓师》正是借助以上三个矛盾体来解读日本社会的矛盾以及人们的精神世界,表现出主人公小林大悟在遭遇梦想破碎后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以及他从事入殓师工作后所产生的心理矛盾和挣扎,并以此来表现出日本现实社会的残酷以及人性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唐渊媛.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简评日本影片《入殓师》[J].青年作家,2010(01).

[2]陈涛.死亡下的严肃与温情——浅评电影《入殓师》[J].大江周刊·城市生活,2010(09).

[3]王春平.真情实感演绎人文关怀——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殓师》评析[J].美与时代(上半月),2010(09).

电工工作感悟及心得体会篇2

养生到底有多热,看看电视就知道了。

临近中午,52岁的马阿姨手里攥着遥控器。北京卫视《中华文明大讲堂》栏目,一位中医专家正在教观众如何摸耳朵、叩牙齿以达到养生功效;再向后换6个频道,生活频道《生活实验室》的专家在给观众看手掌;再往后换若干频道,是中国教育电视台1套的《平衡说养生》……甚至连一向谈“国际大事”的北京卫视《天下天天谈》栏目,也开始说养生了。

“养生类节目火得一塌糊涂,基本上都是各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几个节目之一。”某电视台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频道总监这样说。“这些节目的粉丝以中老年为主。原来我们频道有个做饭的节目,本来很火,但由于和兄弟频道的养生节目同一时间播,收视率已经明显下降了。”

火爆的不止是电视节目,还有图书市场。“电视也好,出版也好,在做某个项目前都要做市场调查,基于此结果,电视和出版才会推出相应的节目去迎合观众心理。”曾在出版社工作的杨小姐说,“养生是个社会潮流,社会思潮背后是社会心理。养生书的数目是和公园晨练人数、健身房普及率成正比的。”

在电视台和出版社的介绍中,这些嘉宾和作者不是专家,就是“世家”。“专家不一定都愿意站出来,我们也要在这些愿意出来的人里面选形象好、口才好的,这样利于包装嘛。”南方某出版社养生类畅销书编辑告诉记者。而据某电视台频道总监透露,这些讲解养生节目的人中,有不少都是“江湖游医”。

电视台需要收视率,出版社需要销量。耸动的完全肯定或否定句,显然比严谨的术语更能吸引眼球,比如“医学文献中没有一个补钙过多而得病的”或者“牛奶是牛吃的,不是人吃的”。而大师的疗效也是绝对的,“她5天让脊髓横断1年2个月的病人站立行走”,“经过他几个月的调理,得红斑狼疮的孩子已经痊愈了”。因此,只要相信大师,健康就可以“彻底说清楚”,吃出来的病,也能“吃回去”,最终达到“无毒一身轻”的境界。这些“神话”经由大众媒体传播后被放大。

“既然是假的,为什么电视台还播?”

由人民日报出版社于2009年11月出版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是一本销量百万的养生畅销书,其作者正是日前被媒体披露并无医师资质的张悟本。该书发行方鹏飞一力图书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目前最让公司发行部门兴奋的书,而且是先收钱、再铺货。这种发行方式一般只出现在强势书籍和强势出版社。这位工作人员表示,该书系公司与出版社合作出版,但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现在这种书基本上都是图书公司做的,对外宣称与出版社合作,其实就是买卖书号。

“书的名字起得很成功,对读者很有煽动性。我们当时并没有用什么特殊的宣传手段,也就是在媒体上发发书讯和连载,它就自然而然地火起来了。”据介绍,这本书根据张悟本在《大国医道》电视栏目的30集专题讲座内容基础上,编纂而成。“在出书之前,他录了这个节目,但基本是跟书同一时间出炉的。之前张悟本基本没有上过电视,当时是他们拿着书稿找到我们的。”这名工作人员这样说。

正是因为这本书的高销量,张悟本登上了湖南卫视。湖南卫视《百科全说》制片人李隽宇在接受《北京晚报》采访时表示,“我们从出版界的朋友那里了解到他的图书销量不错,而且有些观众也建议能邀请他来讲。”此后,张悟本的食疗理论借由电视台再次放大,他的问诊费最高达2000元,养生“吉祥三宝”绿豆汤、长条茄子、苦瓜,追逐者如过江之鲫。

张悟本被媒体曝光后,鹏飞一力图书公司取消了为他安排的几场宣传活动,悟本堂也召开了新闻通气会,向媒体通报“绿豆涨价与张悟本无关”。悟本堂的这一举动让图书公司的工作人员暂时松了口气,“他的悟本堂有营销团队,这些事情都不用我们操心,我们卖书就行了。”

张悟本不是第一个被制造出来的“大师”,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被质疑的“专家”。近年来,被称为“排毒教父”的林光常、以牛蹄筋汤治癌而闻名的“刘太医”,都在红极一时后被“打回原形”,从“神医”到“骗子”,从造神到打破神话,都通过大众媒体。

张悟本们的试验场

热衷于养生的不仅是中老年人。2009年,26岁的李霞(化名)总觉得体虚,睡觉不安稳,就在网上搜“黑眼圈是怎么回事”、“脸上长痘说明什么”。这时她在网上看到一个方子:阿胶枣加黑芝麻磨成粉制成膏后,对女士有非常好的美容效果。这就是被称为“健康教母”马悦凌的固元膏,她还曾在《不生病的智慧》一书中提出“生吃泥鳅可治虚火”的理论,但据中新社报道,日前四川已有百余人因生吃泥鳅感染寄生虫病住院。

“反正有没有用我不管,基本都是五谷杂粮,吃不坏就是。”李霞一口气做了3斤,每天吃两大勺,但没过多久便感觉鼻子喷火,她赶紧停了下来。固元膏算是过去了,但她最近又开始吃黑豆,因为“网络上中医说黑色入肾”。“食补很高兴啊。吃吃喝喝,不用看医生,但为身体做出了贡献。”李霞说。

正是李霞这样的人支撑起了养生市场。旅美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曾在《南都周刊》上撰文指出:养生大师们最有杀伤力的一招还是“故弄玄虚”。遵从大师的指点也不会吃出病来,而在心理上还觉得自己在“食疗”――其实就是在吃安慰剂。

“你看这些特别关注养生的,大多数是我妈那个年纪的人。人人都有几本精编的养生书籍,大家讨论起健康,吃什么补什么头头是道。其实我觉得到他们的年纪最好的保养是适当运动,心情愉悦,定期体检,及早发现。他们可不这么说,经常是那种谚语,‘吃萝卜喝白开(水),天下诊所不用开’,毕竟是讳疾忌医吧,他们喜欢这种温良的‘医学’。”李霞说。

食疗无法代替药物,养生也不代表能治病。“常识大家都知道,没有包治百病的药,也没有包治百病的医生。”悟本堂经理吴威对记者说,“张老师也不是医生,只是传播健康方法和理念,很多人都只是盯住了他讲的这几样东西,这只是表面,其实是告诉大家正确的生活方式是什么。现在很多人有意无意地在曲解他的意思,我们也不理解,张老师也觉得很委屈。”

悟本堂说“常识大家都知道”,专家们也开始谈常识。当媒体已经揭开张悟本“神话”外衣后,5月28日,卫生部举行了会,邀请众多国内权威健康专家对目前社会上流行的“绿豆可治百病”、“喝酸奶将阻塞血管”等养生理论予以驳斥。吉林省中医药学会也组织了一场“中医养生论坛”,在会上,专家们痛批“张悟本之流的养生疗法坑人害己”,并声称“要夺回中医养生阵地,弘扬中医正气!”

养生市场的火热并没有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据卫生部去年关于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仅有6.48%的人群具有基本的健康素养,而基本健康素养的内涵也仅限于会自测血压、会打急救电话120等能力,调查项目中,慢性病预防素养最低。

在一个已经纷乱的养生市场里,专家们在一轮轮“抽风式养生热”后口口声声挂在嘴边的所谓“常识”,是需要依靠专家们早早来给我们普及的,普及工作正是专家的重要职责。给张悟本们提供培养皿的,绝不仅仅是你我身边那些“盲目的养生爱好者”。

电工工作感悟及心得体会篇3

一、具备厚实的影视知识和审美能力

编导要自始至终参加摄制的全过程,地位特殊,责任重大。因此,电视编导一定要切记电视节目的两重属性,无论在电视台播出,还是作为市场行为体现其经济效益,都必须以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前提,做到既有良好的社会效果,又能获得经济效益的良性滚动。在此基础上,还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较高的文化修养。既要专,又要博;既精于本行,了解影视艺术的本性,又要博学多识,熟悉多门艺术的原理和规律:我认为,电视编导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够把摄制组内的摄像、制作和主持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要能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保证摄制工作顺利运行。作为一名电视编导,观摩电视节目、影片是必不可少的。在此过程中,对各个电视媒体、各种风格、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及其编导起码要做到知其然。这样才能吸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经过长期的工作和学习,你会发现由于部分编导对电视节目艺术的追求产生惰性,已导致我国电视节目出现三大特点。一是模仿性强;二是太个性化;三是欣赏性弱。这种现状表明,编导一定要了解的电视节目的创作知识,欣赏中外第一流的电视节目的代表作品,从鉴赏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博览与精取相结合。在广泛吸取艺术营养的基础上,才能提高对电视作品的审美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判断力。审美,是电视艺术最本质的特征,而观众从艺术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中介因素是人感情。有了难以克制的感情流动,艺术家的创造才会发生。当观众被作品中蕴涵的激情所感动,才会引起心灵上的震颤,即感情共鸣。因此而产生审美享受和审美愉悦,这种审美效应会引起人的思想升华和行为驱动,激励人们去探索、去追求、去抗争。这不但是文艺作品的功能,也是一部优秀作品的成功之所在。认识到这一点,编导在创作中就能够比较自觉地注意驾驭栏目的建构,以适应观众审美需要。

二、深刻理解和娴熟运用视觉语言

这里所指“语言”,并非口头语言或话语。它是一种符号、工具和手段。法国编导谷克多说:“电影是用画面写的书法。除了电视节目文字稿件外,对视觉语言运用得如何,可以成为衡量编导素质的标准之一。视觉语言的叙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是通过许多编导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创造出来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越是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编导,其叙述形态越是独具个性。所以,可以从众多编导创作中归纳出若干种叙述方法来,用以借鉴,为将来创造新的形式打下基础。这些叙述方法包括:连续式、平行式、对比式、象征式、重复式等。

对视觉语言理解运用的基础是对镜头的把握。编导要知道,只有巧妙、到位、恰当地使用镜头,才能很清晰明确地表达意图,阐明节目的内涵,才是对视觉语言的高境界的运用。蒙太奇技巧是电影创作的基础,也是电视创作的基础。蒙太奇技巧实际上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画面剪辑,是电视与编导知识中比较核心的内容,它也是创作者表达思想的形象化手段。创作者通过镜头的组织去创造含义、去叙事、去抒情,这都是建立在蒙太奇技巧的表意规范之上的,它成为电影电视制作的基本条件。

三、掌握丰富的影视制作技术

电视艺术是一门视听结合的、高科技含量的综合艺术,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性。作为电视编导,应该对这些专业知识熟悉掌握,并紧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对于编导方面的专业技能更应该谙熟于心,注重交流。影视节目制作根据不同的内容、样式,其制作的流程可能差别很大,作为编导必须具备较强的电视意识,要成为一个具有丰富电视知识和制作技能的行家。

四、切实提高编导的自身修养和技能

自身修养应该说是一个编导的个人能力以及他个人的素质。拍摄中,编导除了需要有文字稿件的编写能力和极强的驾驭片子的个人能力外,还应该包括表达沟通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和良好的社交能力。清晰、简洁、明确的表达能力对一个编导来说是很重要的。有时,虽然意思表达清楚了,但是,很可能有人不理解甚至不接受。例如,节目的摄像师,固执地要用自己的方式拍摄,那就需要编导要有很强的交流沟通能力。编导要能够把摄制组内创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和摄制组各成员的协商,形成统一的艺术构思。编导要能指挥若定,不怕困难,处事果断,以保证摄制工作的顺利进行。社交能力是电视编导从事节目创作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编导的社交能力,首先体现为编导是否以一种开放式的心态和行为与社会接触,形成自己的社会交际圈,并不断获得足够的信息和其他各种资源,为成功开展节目创作奠定可靠的社会资源基础。我们可以发现,国内有一定名气的编导,几乎都有一个很广泛的社会关系网。从表面来理解,关系网越大,交际越多,这些编导的精力越分散,容易对节目创作造成负面。其实相反,正是这些庞大的信息网为他们提供了无数的节目选题、资金、思路、信息等等,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网的支撑,编导是很难正常开展电视节目的创作工作。从我国电影界和电视界众多有成就的编导身上,人们归纳出编导要具备“灵”、“悟”、“韧”三性。

电视创作需要灵感,创作中除了理性,灵感往往成为重点。理性是冷静的,而灵感才能迸发出火花。灵感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偶发奇想,有时稍纵即逝,而灵性主要指艺术感觉好。对艺术的处理常常不经过太多的理性分析,而通过直觉做出判断,获得理想的效果。人们常说:“跟着感觉走”,就是因为感觉到的东西最新鲜、最诱人,常常能把观众带入佳境。

电工工作感悟及心得体会篇4

目前,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企业价值观有效地转化为员工的群体共识和行为准则。笔者认为,应通过构筑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运用各种文化网络有效地传递企业文化信息,建立与企业价值观相统一的运行机制和企业高层大力推动等途径,实现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普遍认同和接受。

【关键词】

共同利益;领悟;制度;倡导

一个企业要取得成功,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把全体员工的认识统一到企业价值观体系上来,使每个员工的行为取向都符合企业价值体系。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就是要实现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形成根植于员工群体意识中的无形法则与内在约束力。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去总结、借鉴,需要我们去挖掘、去探索。

1构筑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是员工认同的基础

群体成员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越多,群体的凝聚力越强。没有共同的利益,共同价值观就是空中楼阁。企业价值观要被广大员工认同,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必须组成一种同舟共济的利益体,使员工真正感受到企业兴衰,员工有责,从而对企业产生一种强烈的集体意识,真正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家”。

2对企业价值观内涵的领悟是员工认同的前提

企业价值观要被员工所接受,成为员工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用命令的方法是不行的,必须建立多种形式的文化网络,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载体,有效地传递企业价值观,为员工认同它打下其实的基础。

员工认同企业价值观的前提是对它的了解和领悟。了解企业价值观是员工认同价值观的第一步,是首要条件。要使企业价值观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必须首先让员工知晓它。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知晓程度取决于企业文化信息网络传播的有效性。优秀的企业都十分注重让广大员工了解企业价值观及其具体内容。在引导员工认知企业价值观时,可采取多种方式。一是举办企业文化培训班。把企业文化知识的学习纳入到整个员工培训计划之中。二是编写企业文化知识小册子,让员工反复学习,加深理解。三是运用各种载体,如企业内部刊物、内部网站、宣传栏等进行广泛宣传。只有高度重视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知工作,员工才能在潜移默化中熟悉并掌握了企业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领悟是认知的高级阶段。员工了解企业价值观及其具体内容,只是认同过程的起点。要让员工从表层接触到心灵的契合,还要求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把握上升到领悟阶段。领悟就是不能停留在对企业价值观的内容熟记熟背的层面上,而是要使员工能体会到企业价值观的精髓,能感受到企业价值观内涵的真谛。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培育。如中国电信深圳分公司为了将企业精神根植于员工心中,帮助员工更好地领悟“顾客至上”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他们开展全员“客户意识大讨论”,对公司客户服务的正反面案例进行剖析,查找差距,制定对策。通过多种生动活泼、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员工积极参与,共同诠释企业核心价值观,强化了全体员工的客户服务意识,使员工真正领悟了“顾客至上”价值观的内涵。

3建立反映企业价值观的内部制度是员工认同的保证

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是企业为了求得最大效益,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制定的各种强制性义务,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项规定或条例。企业的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精神文化的产物,它必须适应企业文化的要求。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去建立或改革企业的各项制度,可以说,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价值观的一种外在反映。同时,企业价值观也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来支持,制度同时也是塑造企业价值观的主要机制和载体。员工无时无处不生活、工作在制度管理之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制度对员工接受企业价值观产生的影响比传播灌输价值观的影响更经常、更直接。

现代企业都提倡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那么在制定人事分配制度、培训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方面,都要能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如中国电信深圳分公司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对员工进行全过程、全员性的教育培训,帮助员工更新知识和成长进步,跟上业务技术发展的步伐,使员工感受到了公司的关怀。为了使人的潜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他们在企业内部采用公开竞聘的方式来选拔人才。这种能者上,庸者让的人才使用机制,使员工看到了公司的活力。只有把企业价值观渗透到这些看得见的制度之中,员工通过制度的切身体会,透过制度这个层面,感受到了企业的价值观,就会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

4企业决策者倡导、推动与身体力行是员工认同的关键

从一定意义上说,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人格化。在公司经营管理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企业决策者,对于企业文化的传播、推动是员工认同企业价值的关键。

电工工作感悟及心得体会篇5

阿加莎・克里斯蒂说:“也许有些人生来就喜欢丧葬或者观看葬礼。”我的身边还真的有这样的人,―个离休的老头,对什么事都不大上心,但听说谁谁病了。是一定要去医院看望的。回来一定会说,活不了几天啦。果真被他言中,他便得意洋洋地去参加葬礼。还有―个老头,看到老伙伴经常问的一句话是,最近有死人吗?耳朵背,说话大声,仿佛盼着出点子乐事一样。看电影的时候,因为知道这是绕不开死亡主题的片子,所以一直在猜测下―个是谁呢?下―个是怎么样的呢?仿佛对死、对别人的死有所期待似的。

大悟(本木雅弘饰)是东京某管弦乐队的大提琴手,所在乐队突然解散,大悟失去了工作。金融危机来了,好像人人都在失去工作。好在故乡山形县还有妈妈留下的老屋,大悟带着媳妇美香(广末凉子饰)回到乡下。美香满意地安慰大悟说,不用付房租啊。乡下生活开始了,大悟偶然看到了一则招聘旅行助理nK的广告。“没错啊,我们就是帮忙死^前往安乐之土的助理。nK是‘入殓’cnoUKan)的缩写!”社长佐佐木(山崎努饰)说。就这样,大悟被骗进了入殓师这一行。他每天都与社长佐佐木一起,从―个死者奔向下―个死者。

喜欢扮成女孩子模样的青年男子、车祸死去的小太妹、渴望穿泡泡袜的老奶奶、满脸唇印安然去世的老爷爷、熟悉的澡堂老板娘、高度腐烂的尸体……除了高收入。大悟渐渐体会到入殓师的职责所在,这并不是―个卑微的职业。

美香知道了大悟的真实工作。当大悟用手拉美香的时候,美香害怕地尖叫:“真是肮脏!”美香请求大悟做一个平常的工作。大悟说每个人都要死的。要是我说不同意昵。美香便回娘家去了。几年前大悟失去了母亲。幼年时父亲离家出走。美香的离去,令大悟备受打击。而结局是美香理解了他的职业,父亲找到了。不过已经死去,大悟给父亲做了临终的安排。一切都温馨感人。

我看到的逝者不是没有化妆,就是往惨白的一张脸上涂上两块红。听说,那些给死人化妆的人是极其牛又的,少给钱就给死者家属死脸子看。哪里是卑微的职业?看到大悟和佐佐木谦卑而庄重地给死者清洁身体、化妆、穿衣服,一招一式都透着专业精神,充满对死者的尊敬。而这种尊敬又何尝不是对生者的呢?

电工工作感悟及心得体会篇6

由日本导演泷田洋二郎执导的影片《入殓师》,从一名入殓师新手的视角,通过死这一永恒的主题,描述骨肉之情、夫妻之爱、朋友之义以及对工作的价值认识,诠释了超脱而旷达的死亡观。影片曾获第32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高大奖、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等多项国际大奖。那么,这部影片究竟有怎样的魅力,连连获得大奖呢?下面从题材与人物的选择,情节的设置与内涵,声音与色彩的运用等三维视角对影片进行赏析。

1、题材与人物的选择

本片在题材的选择上具有边缘性和敏感性,因为所涉猎的是一个神秘的职业——入殓师。

入殓师又称葬仪师,专门为死去的人化妆整仪、纳入棺中的职业。因为在东亚文化中,“死”一直都是被人们所忌讳的话题,所以入殓师无疑在人们心中处于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人人都有一死,也在亲眼目睹着他人的生死,应当是有所了解的;另一方面,人们忌讳谈论,使得这份职业蒙上神秘面纱的同时,造成了众多人的误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摄制的《入殓师》,选取了现实生存境遇中大众经常面对的敏感而又隐讳的题材和领域,使得“真实是一种力量”这一点在影片中的凸显达到了极致:不仅让人们从人性及理性角度了解并正视了这门行业,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了生死的含义,极具社会内涵。

影片是以主人公入殓师大悟的人生经历、轨迹及视角来观察生命,感悟生死的。这是一个从乐团大提琴手转变成为死者化妆的丧葬职业者的形象。职业差别如此之大,但电影却巧妙地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呈现了一个人殓师“艺术化”的职业人生。他先后经历了腐烂的孤寡老奶奶的尸体,貌似美女的男人,留下年幼的女儿独自离去的母亲,脸上留下鲜红唇印的寿终正寝的爷爷,离世后穿着长筒袜的奶奶……最终,他对这份职业的看法由起初的震惊、恐惧、厌恶,逐渐变得不再隐瞒与逃避,取而代之的是对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对生活豪迈的热情。这种心路历程的转变是由对生死的深入理解造成的。因而,大悟既是剧作中的人物本身,又可以代表大部分观者的看法的转变。而片中大悟的定位是乐团解散后离职的年轻人,这一点较为重要。一直坚守的梦想破灭,有利于他深入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另一方面,也自然地引出了他不情愿当入殓师却又无可奈何的窘况。而他作为年轻人,更是给大部分这个年龄段的当代人以共鸣,更助于表达现实内涵。

其次,女主人公美香的设置也是值得分析的。她作为妻子,温柔贤良,体贴顺从,通情达理,吃苦耐劳,一直支持丈夫的梦想,即使丈夫失业她也毫无怨言地同意回到乡村生活。因为丈夫的职业而感到害臊、逼迫丈夫辞职,我们或许会认为她是自私的无礼的,然而事实上,她却是被塑造的如此真实、自然。因为先前被隐瞒,所以心中有所失望;因为不了解,所以对入殓的工作心怀恐惧与排斥;因为对家人的爱,所以不想他们受到世俗的眼光与不公的待遇(如山下不让家人与大悟打招呼、认为他不正经;去加藤家时仆人让他走侧门,并且辱骂他;有人说这是“赎罪的工作”)。她的做法都体现着她为丈夫和孩子的考虑和爱。

佐佐木和上村的设置亦是必要的。上村有着和大悟父亲相似的经历,这在交代她做这份工作原因的同时,也为她劝说动大悟为他父亲入殓做了铺垫。而佐佐木则沉稳老道,狡黠睿智,恩威并重。因为他失去妻子,有着切身之痛,因此更能理解逝者亲属的心情,更能理解生死的含义。他言行中透着禅意,精细认真工作,尽情享受美食,生活富有情趣。他认为给遗体净身,可陈去死者身上的疲惫、痛苦和尘缘:为逝者细致入微着装、上妆,赋予其永恒的美丽,为其庄重送行,是给亡者尊严,给生者抚慰,乃人间大爱。这一切感染着大悟,逐渐理解职业的意义与价值。

2、情节的设置与内涵

本片人物集中,线索明晰,情节简单,在大悟的旁白中展开故事,倒叙、回忆与现实相结合,节奏缓慢,交代得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其中有几个情节十分耐人寻味。

第一个是大悟站在桥头,看到湍急的河面上两条游鱼顶着激流,逆流而上。与此同时,一条又一条死去的游鱼尸体从上游顺流而下。这种生死交汇平添了场景的悲壮与震撼,同时也在启迪着人生。澡堂大叔说:“生命就像一条河流,我们都是河里的鱼。无论如何努力回溯,终究是无功而返。”然而真的是这样吗?鱼儿回溯是为了产卵,卵代表着新生。因而新生是死亡的延续。如果把鱼比做人,人们一生逆流而上的追求,最终一死,难道就是毫无意义的吗?当然不是。对于人自己,他“自个儿成全了自个儿”;对于人类世界,也是一种贡献。追求成就着梦想,因而不失为一种永生。

另一个情节是一大家子人在寿终正寝的老爷爷脸上印满了鲜红的唇印。整个入殓过程没有哭泣,而是伴随欢快的笑声与温馨幸福。最后,那位老奶奶说:“孩子他爸,谢谢你……”这种种都体现了一种有别于大众的生死观。有人说,死亡并不意本文转自dylw.net味着失去生命,不过是走出了时间。其实在一些地区文化中,亲人离世是件令人快乐的事,因为这意味着永生。其实无论如何,能够正视死亡,也是一种幸福。

还有一个意象:石头。片中三次出现石头,大悟回忆当年和父亲交换石头,大悟给美香

石头以及父亲生命最后一直紧紧攥着的小石头,这些都是人物情感之间的交流,每一块石头都有着满满的爱。“凹凸代表担心,光滑代表放心”,而父亲给大悟的是大而粗的,体现了父亲要离开的的征兆对儿子的不放心,与后文父亲死去后紧紧攥着儿子给的小石头相呼应。最后大悟终于理解并原谅了父亲,更是说明了:爱,是永恒的。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精妙的细节。比如社长要大悟扮演死者来拍摄入殓过程,其实也是想让他加深对生命的理解;社长办公室里摆的满满的绿色植物,同样反映了他对生命的热爱与向往……总之,这些情节的设置,在推动故事发展、丰满内容的同时,给观众许多人生思考,极富哲理。

3、声音与色彩的运用

影片谱写了以大提琴为主要乐器的背景音乐。大提琴的浑厚音色,能够打破死亡所带来的沉重;抒情的乐曲,有助于影片故事的叙述和主人公心境的变化,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动人。其中更是插入了贝多芬的《欢乐颂》、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巴赫与古诺合谱的《圣母颂》,或明快悠长,或忧伤平缓,细腻贴切地诠释主题,塑造形象,表达情感,令人久难忘怀。

影片中多次出现大悟拉大提琴的场面,但是每一次都不同。大悟在家中拉大提琴是对童年的回忆;圣诞节拉出的音乐勾起了听者的回忆;而在大自然中拉琴显得抒情、浪漫、唯美,侧面表现出这个职业的高尚。

在画面的处理上也显得高明。一般电影常用灰色、黑色象征未知与死亡,但是这部影片的开始,用的是较自然的灰色。迷雾中车灯若隐若现,由远及近,显示出一种温和静谧,一种自然而然。另外在入殓时的背景灯光就是柔和的黄色。黄色调本身有怀旧的色彩,进而塑造出一种温暖、美好、浪漫的气氛。所以,之于死者亲属,场面显得温情;之于观众,死亡变得不再可怖。

4、结语

这是一部写实的影片,无论是内容结构还是拍摄技巧都十分精妙传神。但它最大的价值还是在人性思考上。一方面,它向观众展示了包括骨肉亲情,夫妻之爱,朋友之义、家庭责任等不同层面的多种社会问题,引发人们的思考;另一方面,通过影片传达一种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村上春树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泰戈尔也说,生如夏花绚烂,死若秋叶静美,这也许正是《人殓师》的深层意蕴。

参考文献:

李爱华.电影《天狗》赏析.电影评介2007(5)

秦岁明张苑.对商业电影《全城热恋》的视听语言分析.《电影评介》2011(24)

隋春艳.动画短片《父与女》的视听语言分析.《电影文学》2010(20)

电工工作感悟及心得体会篇7

心理定势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是指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程度,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同时,心理定势的存在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会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求用其他“捷径”突破,因而也会给解决问题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要消除这些消极影响,就要学会对心理定势说“不”。

“张悟本现象”中的从众心理

2010年,曾经的养生食疗专家、著有畅销书《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的张悟本的“茄子疗法”、“绿豆疗法”俨然已成为沸沸扬扬的媒体事件。这些疗法的大行其道,令人想起了“文革”期间盛极一时的“鸡血疗法”、“盐卤疗法”,以及“文革”刚过后不久的“红茶菌”、“醋泡蛋”、“甩手”疗法等等。今天又发生这样的事情,值得担忧的似乎不应该只是某个“庸医”又提出了什么新的“伪科学”说法,而是许多普通老百姓一如既往的“一窝蜂”从众心理。从众心理为当今一些想当然、似是而非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延续的是一种与“文革”时期没有多大改变的被动接受心理定势,使得许多人在广告、宣传面前因为不知如何应对,难以鉴别真伪,而非常容易上当受骗。

张悟本之所以会这么火,人们之所以会轻易被张悟本忽悠,究其原因,往往是因为张悟本身后的运作团队掌握了群众的接受心理定势。在利益的驱使下,他的运作团队通过媒体不断断言、重复张悟本怎么了不起,见解多么独到,于是许许多多的人为了养生,都买他的书,照他的话去做,互相影响,互相传染,这种从众心理在让张悟本名利双收的同时,造成了“张悟本热”,也造成在中国常见的“一窝蜂”现象。从下岗职工到“神医”,张悟本“角色”的演变,并不是全靠口若悬河的口才,幕后推手的精心包装,传媒的推波助澜,再加上公众对健康养生的盲目推崇和基本知识的缺乏,这些都是将张悟本推上“神医”神坛的重要推手。

对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许多人习惯于期待、接受某种单一、简单的解释和解决方法。张悟本说,不管你患了近视、高血压,还是癌症,“药店”就是你家隔壁的菜市场,“医院”就是你家的厨房,“药方”则离不开五谷杂粮。迎合的就是这种心理习惯。

被思维心理定势蒙蔽了双眼的杨女士

在日常生活中,时常能看到这样一些现象,例如,当看到一个笑模样、胖乎乎的人,你可能认为他是一个厚道、宽容的人,因为人们总认为心宽才能体胖;男人总认为女人是弱者,需要男人的保护,甚至也有些女人也承认自己是弱者,能力不如男人,等等。这些都是人的思维心理定势在作怪,这是一种简单化的思想认识方法。这种思维对人是十分有害的,它会导致人片面的、静止的、简单地看问题,或以点概面,以偏概全,这种心理很容易使人走入误区,让人遭受挫折或失败。

杨女士最近遇到一件非常郁闷的事情。那天她去上班,在路上遇到一个在街上乞讨的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说是从乡下来城里迷路了,带的钱又被小偷偷了,回不了家,只得流落街头。问杨女士能否借她手机,让她给儿子打个电话。

看到老人一脸憔悴,焦急无助的样子,杨女士顿生恻隐之心,就把手机给了老太太。老太太拿着手机却满脸为难,说不会用,杨女士便替老太太拨通了对方的号码。老太太和儿子在电话里交流了几句,又面露为难之色,说是儿子现在在外地谈生意,一时半会赶不过来,没办法来接自己,说着还流了眼泪。最后,老太太将电话给了杨女士,说她儿子要和杨女士说话。电话里,老太太的儿子请求杨女士借点路费给老母亲,他母亲回家后,他会立即将借的钱打到她的账户上。老太太的儿子话说的既诚恳又无懈可击,最终,善良的杨女士将自己钱包中的四百元钱悉数给了老太太。

但此事过了好长时间,杨女士都没有收到对方的汇款,电话打过去,对方的电话也成了空号。周围同事都说杨女士被骗了,她起初不太相信,直到有一天,她偶尔经过那个地方,在那个地方又碰到这个老太太,这次老太太正和上次那样,在那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行人倾诉自己的“不幸遭遇”,她才相信自己上当了。

杨女士之所以上当受骗,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心理定势的负面影响。杨女士一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就产生了同情心,当看到老人不会用手机时,更是觉得老人很淳朴,这样的思维定势让她失去了心理防御,对事物失去了判断和了解,结果被人轻而易举地骗走了钱。

被情感心理定势误导遭人暗算的女白领

日常生活中,常能见到这样的一些现象,一个人对某人产生好感,就可能认为他一切都好,也可能对其缺点和错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就是由于人的情感心理定势在起作用。

若水是一位写字楼女白领。在办公室,她与静最投缘,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工作的时候,两个人配合默契,闲暇的时候,两个人相约一起逛街,泡吧。若水将静视为最知己的朋友,而静也将若水当作一个可以依赖的知心姐姐。

然而,在若水眼里漂亮可人,善解人意的静,办公室同事却普遍对她印象不佳。同事们说别看静表面待人热情,其实是个善于算计别人,工于心计的人,不可深交,并劝若水离静远点。但已将静视为闺蜜的若水,不但听不进同事的劝告,反而认为同事是嫉妒静的漂亮与才华,继续与静同进同出,亲如姐妹。

今年3月,部门主管离职,公司人力资源部放话说要在部门内部提拔一个主管人选。最终经过筛选,有着较深资历且工作经验丰富的若水,和毕业于名校有着超强营销能力的静最终成为最佳的人选。人力资源部说,主管一职花落谁家,还要考察考察她们两个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在这期间,两个人可以尽力表现,谁的表现佳,谁胜出。

从朋友关系一下子成为了竞争对手关系,若水和静的关系,一下子变得微妙起来,在表面和谐的下面,涌动着你死我活的竞争的暗流。

对于这场竞争,办公室所有的同事潜意识里都认为,最终胜出的一定是若水,因为论资历,论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作为办公室元老的她,都比静胜出一筹。然而,3个月后,最终胜出的却是静。

对此结果,若水失落之余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她从一位在人力资源部任职的朋友处得知,有人在老总跟前就她一次工作上的失误,打了匿名小报告。而老总因为她的这个“瑕疵”,便改变了让她做主管的初衷,将主管之职给了静。得知这个消息若水心里有了底。因为自己这个工作上的失误,只有与她过从甚密的静知道,其他人无从知晓。

她真是想不到,静为了上位,竟然会不顾朋友情谊,在背后如此暗算她。

得知事情的真相,若水很无语。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若水的失误,便是被惯常的情感心理定势所误导,产生麻痹大意心理,结果被职场小人暗算,痛失了一次升迁良机。

电工工作感悟及心得体会篇8

一、操作感悟

“感悟”,就是有所感触而领悟的意思。感悟来源于人们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有的是渐渐领悟,有的是瞬间开悟。“感”就是感知,是感受、实践的过程;“悟”就是领会、理解、觉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活动生“感”,反思得“悟”;“感”得越多,“悟”得越透。为学生安排有价值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悟”数学内涵,势必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案例】五下“打电话”片段一

师:台风即将来袭,老师想打电话尽快通知我们全班52名同学不用到校上课了。但老师身边只有一台电话机。假如每个学生身边也只有一台电话机,打电话通知一名同学需要1分钟,通知到我们全班同学需要几分钟?

学生回答需要52分钟后,老师追问:有没有更快的方法?如果让你当小老师,负责去通知你们组里另外7名同学,需要多长时间?怎样才能把你的想法清楚地表示出来呢?

学生陷入思考,纷纷在纸上画起示意图……

在这个环节,教师没有用过多的手段展开教学,只是通过语言创设情境,紧扣“化繁为简”这个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先从“通知7名学生”去思考,学生一下子就想到,应该画图帮助梳理,通过画图、观察、分析,自己感悟出可以让自己的同学同时通知其他人。但是,这种感悟,只是一种直觉,如何能让这种直觉符合数学的逻辑,并形成学生的科学认知呢?我们可以继续通过交流汇报,探究方案的最优化,让学生继续感悟,感得越多,悟得越真,用才灵活。

二、碰撞醒悟

“醒悟”从词义来看,是在意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的意思。有时,学生的认知并不需要教师“迫不及待”的指点,他们需要经历从混沌到清晰的过程、正确与错误的考验,教师更多的是应该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空、思维碰撞的机会。交流、质疑、评价等等都是一种思维的碰撞,要让学生在碰撞中醒悟,在碰撞中生成智慧。

【案例】五下“打电话”片段二

在学生通过画图初步感知后,教师让学生交流汇报各小组的方案。其中,分组通知的方案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师:应该怎么分组通知呢?

生1:可以把除我之外的7个人分成三组,我只要通知四个人,其中三个人再同时通知另外三个就可以了,这样,只需要4+1=5分钟就可以了。

生2:不对,这样你通知第二个人的时候,第一个人就空着了。应该让第一个人也马上通知别的人。

生3:对,而且在你通知好第二个人准备通知第三个人的时候,第二个人也马上应该通知另外的人,这样最省时间。

教室里议论纷纷,教师笑而不语。

有学生举手说:老师,我们可以模拟一下,喊八个人到前面一试就知道了。

师:好,就请第一小组八个人到前面来模拟一下,其他同学注意观察、思考。

(学生组织活动)

学生活动后汇报:老师,只要3分钟就行了。其实不管怎么分组,只要没人闲着就行了。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在合作交流中,学生想到“只要没人闲着就行了”,说得多好啊,这不正是“最优思想”的本真体现吗?学生通过综合考虑整体问题,得出了一个最佳的方案,圆满解决了问题。正是这种“笑而不语”,使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螺旋上升,学生对“打电话”问题的理解才一步步走向深入。

三、体验顿悟

“顿”的词义是立即、忽然。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顿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把所有的“悟”称为顿悟。顿悟往往在难以解决问题时才会产生,或者教师巧妙的讲解正好刺激了学生时才会产生。总之,顿悟离不开灵感,老师要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灵感。列宾说:“灵感就是由于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我们常说,当人们对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看出问题情境中的各种关系就会产生顿悟和理解。这说明“百思”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百思”,就不可能有“突然”。又有人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里的“踏破”也是相当重要的,没有“踏破”,就没有“得来”。

【案例】五下“打电话”片段三

师:8个人只需要3分钟!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吗?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研究研究,为了更透彻地了解它,我们借助一下表格。

(学生独立探究――填表)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填表,然后集体交流。

(学生思考、填表)

生1:第1分钟时知道情况的师生人数有2人。

生2:第2分钟时知情的师生人数是4人,因为2个人又通知了2个人。

生3:第3分钟时知情的师生人数是8人,因为刚才4个人又通知了4个人。

生4(顿悟):老师,我知道了,人数是一倍倍往上涨的。规律就是第1分钟2个人,第2分钟是2个2,第三分钟是2×2×2,依此类推……

师:那按照上面的方式,5分钟最多可通知多少人?你是怎么想的?

生:5分钟最多可通知的人数,就是2×2×2×2×2-1=31人,太简单了。

师:通知咱们全班52名同学,至少需要几分钟?

生:再加1分钟呗,因为6分钟就可以通知(64-1)=63个人,7分钟就是64×2=128人知道台风消息,8分钟是256人,乖乖,速度太快了。

师:是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通知我们五年级的全体同学也只需短短的9分钟。若要都是由老师用一个一个打电话的方法,通知完我们全班同学就需要52分钟啊!

生:老师,您可以发“家校通”(短信)啊,这样速度更快!

电工工作感悟及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文化;生死观;仪式化;家庭观念;音乐效果

中图分类号:J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139-01

一、日文章化的体现

《入殓师》能称雄2009年奥斯卡,很大原因是这部电影细致入微地向人们展现了日文章化。在超越宗教的前提下,它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启发人们对“死”进行重新的思考和认识,同时以极具震撼力、感染力的效果向东西方人们展示了日文章化。

(一)日本人的生死观

“让已经冰冷的人复活,给予他们永恒的美,这需要冷静、需要正确,但比什么都重要的是需要满怀亲切而温暖的爱心。”从影片中几位死者家属在入殓仪式前后的情绪变化来看,入殓不再仅仅是为死人化妆、更衣这么简单,而是生者对逝者表达尊重的一种方式。是对逝者生前所做的努力的一种感激,也是宣泄生者巨大悲痛的一种方法,这就是日本的丧葬文化。日本人潜意识里都希望自己能够像落花般美丽地死去,体面安静地离开人世是很多日本人的心愿。

在日本人看来,人之生命仿若樱花,生时绚烂、死亦永叵。因此人活着的时候就要活出个滋味,死去的时候也要死得有尊严。活得精彩、死得超脱一直是日本人所追求的理想状态,日本人认为人活着就要实现其“生”的价值,而这种价值则集中体现在对事业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奉献上,也正是日本人凡事追求完满、唯美、精细和极致的内在动因。

(二)日文章化的仪式感

仪式是日文章化中一个极重要的元素,《入殓师》中对入殓过程的细致描绘,正是要将入殓提升为“道”,入殓的程序也体现了这种仪式化特征,人殓师为死者擦拭身体、进行处理、穿好寿衣,按照生前的形容画好妆,这一系列步骤,每一步、每一个动作,都要求精益求精,人殓师的动作流畅而优美,而家属则渐渐从烦躁、不耐转变为沉静、哀恸、欣慰,从而体现了入殓仪式的价值,让生者整理心情,面对死者的逝去,这不仅是对于逝者和他们家人的尊重,更是对生命的尊重。影片中突出了日文章化对“道”的尊崇,对道和仪式感的强调,是本片核心的内容之一,正是殓之道的神圣,促使主人公和妻子从厌恶这份工作,到发自内心地尊敬这个职业。作为大提琴师的小林,为活着的生命制造美:作为人殓师的小林,为死去的生命制造美。少了这种仪式,入殓就失去了其最核心的美和意义。

(三)日文章化的家庭观念

在《入殓师》中,虽然主角大悟的父亲在他6岁就离家,母亲也已经离开人世,看上去家庭价值的文化传统被削弱,但是,社长这一角色,很大程度上就充当了“父亲”的存在。他在大悟失业的时候给予他工作,在大悟第一次面对尸体时严厉指导,在大悟迷茫时也出现了并给予了提点,他说话认真果断,同时富有同情心。他让大悟明白了人性的温暖与活着的尊严,也让大悟明白了死亡的无情和严肃。社长的角色在电影中是举足轻重的,他代替了大悟的父亲,给他带来“父爱”的关怀与指导,而且大悟继承了他的入殓师事业,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日本父权社会的“子承父业”这一理念。

另一方面,这部电影虽然没有正面高举家庭价值,却从反面暗示在日本社会家庭中常见的“不伦”现象,抛弃家庭是违背道德伦理,会遭到“惩罚”――精神上甚至物质上的折磨。电影在暗示整个社会――表明人不能离开家庭的支持,抛弃家庭是一种错的选择。

二、音乐效果在影片的体现

在《入殓师》中,小林大悟是个失业的大提琴手,他用这双演奏过优美旋律的手为死者整理仪容、送葬,似乎隐含了这样的深意――为生命而歌,为灵魂而唱。配乐大师久石让谱写的背景音乐,抒情怡人、浪漫至真,利用大提琴所刻画的深厚的主旋律,打破死亡带来的沉重,乐曲仿如主人公内心的洪流,激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间。

影片中小林大悟放弃了心爱的大提琴,放弃了自己追寻多年的音乐梦想,放弃了对妻子许下的诺言,回到家乡。当找到入殓师这份工作并经历了最初从事这份职业的不安、害怕和失望以后,痛苦压抑的他不由回想起自己心酸的成长经历,在对现实生活的种种无法释怀的感情中,首次奏响了电影的主题曲《memory》。音乐开头一段的大提琴独奏,空灵、悠远,在G调上展开的主导动机进行简短的重复与发展、大跳音程将旋律线拉至最低音后慢慢向上推开与四二、四四拍子的交替,将主人公内心的压抑与矛盾、不安与痛苦展现的淋漓尽致。深沉的旋律线条穿越画面,穿透思绪,将镜头带到了大悟小时候。音乐进入高潮,调式也随之转调,一股浓郁的忧伤清晰而又宁静。柔和的钢琴伴奏响起,抹掉了些许独奏中的孤单与伤感,一种思念的情绪随之而来。记忆中父亲模糊的笑脸,一家三口的温馨时光,凝结在父亲送予他的鹅卵石上。镜头中天空飞来的大雁,由三只变为两只,最后锁定为一只醒目地落在雁群中的水面上,仿佛是主人公儿时经历的写照,无助与孤单的感觉如此鲜明,而在此时音乐也婉转地结束在小调上,整首乐曲在心中不停激荡,忧郁的情绪久久不散。

电工工作感悟及心得体会篇10

爱心教育三部曲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特殊性。近几年来,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力实施爱心教育,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爱心教育三部曲”教育模式,即在高职学生中分年级、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地策划、组织、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取得了实效。本文就如何实施“爱心教育三部曲”教育模式,提高高职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行探讨。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爱心教育思想的内涵与意义

“爱心”教育,即爱的教育,是以爱为内容、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爱心教育的内涵不仅指学校、教师对学生的爱,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用爱回报他人、回报社会。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具备“优秀的人文科学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实际的应用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最基本的前提是必须具备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爱心意识,而制约高校培养具有良好爱心品格的学生的瓶颈并不在于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关键在于爱心教育培养途径制约了学生奉献精神、爱心品格的开发,所以需要研究构建出一个完善的爱心教育模式,打破这种制约,建立和完善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体系。

二、“爱心教育三部曲”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近几年来,南通农院机电系在不断创新、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构建了以“创爱心组织,心教师,育爱心学生”为工作目标,以“找点建线促面”为工作思路的“爱心教育三部曲”育人模式。即将帮助教育特困生作为思政工作的切入点,以树立全体教职员工“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大力实施“爱心工程”,用爱温暖人心,建设了一支以高职院二级管理平台党总支为核心,团总支、党团支部及优秀特困生为网络的爱心工作队伍作为工作主线;以身边的优秀党员和身边的典型事迹,用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的思想的方式,在全系范围内具体生动地探索和推进“爱心教育三步曲”教育模式,在体验和实践过程中,促进大学生内化“人人爱他人,人人爱校园,人人爱社会”思想,进而转变为他们自觉的高尚的道德人格修养。

第一部曲:“感恩、启蒙”教育——触动心灵的自我体验

通过对低年级学生开展新生入学系列教育活动以及党团基本知识的启蒙教育来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爱心情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帮助他们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物欲主义、个人主义等消极观念的影响,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

“感恩、启蒙”教育从情感需求出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注重心灵感悟,以润物无声的姿态在不断的实践中强化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从而外化为自觉的感恩行为。

第二部曲:“体验、实践”教育——感悟人生的自主践履

“体验、实践”教育具备亲历性、自主性、生成性、综合性和开放性五个特征。不强调教育内容的完整性,而更强调学生即时的感受;不倡导教育理论的灌输,而讲究学生的体会与领悟;以分享、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为导向;注重态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辅导员发挥引导作用;不强调在课堂、校园内的知识学习,而更强调在具体的体验和实践中通过领会感悟,进而变为自身的一种高尚的情操和人格修养。

“体验、实践”教育阶段强调“做中学、学中悟、悟中行”,是在前一阶段“感恩、启蒙”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和广泛搭建实践实践平台,精心设计活动,激发学生的种种思考与感悟,从而震撼其心灵,使其自觉地改变其行为方式。

第三部曲:“实现、奉献”教育——实现价值的自觉追求

“实现、奉献”教育阶段主要针对的对象是高职院校高年级学生,是在前两个教育阶段的基础上的提升,强调的是以大学生自身为主体,指导老师作为引路人,提高学生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大学生利用自身所学和能力,奉献社会、回馈社会,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多做贡献,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并使其最大化。

“实现、奉献”阶段的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强调“自主实践、自觉奉献”,在前两个阶段的心灵、实践引导教育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将外驱力变为自主的策动力,自觉地服务社会,回馈社会,实现价值。

三、实施“爱心教育三部曲”教育模式,推动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一是“爱心教育三部曲”教育模式必须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一方面,应紧密结合荣辱观教育、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等相关理论,并将主旋律的要求贯穿到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中去。另一方面,与高职教育相关理论有机结合。如将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运用到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去,融合到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健康、组织发展、宿舍管理、扶贫帮困等各项工作中去,分阶段制定教育目标,有层次推进教育内容,有策略选择教育形式,更加科学有效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是实施“爱心教育三部曲”教育模式必须以建立稳定向上的爱心队伍为前提。充满爱心的系部党团组织、辅导员队伍、学生干部队伍是实施“爱心教育三部曲”教育模式的主体,同时爱心队伍的示范引领作用是学生教育的重要力量,是推动教育模式以及是否能取得成效的关键。通过发挥辅导员、系部党团组织的在爱心教育中的引导作充分调动全体大学生(特别是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如生活、行为、学习等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在爱心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三是实施“爱心教育三部曲”教育模式必须以解决学生的切身问题为基础。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把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四是在实践“爱心教育三部曲”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各类教育资源并发挥其作用。如充分挖掘教育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更为宽广,教育的形式更为多样,教育内容更加生动具体,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思想素质和专业技能都能与社会发展需求相融合。

参考文献:

[1]常海峰,宇文宏.市场经济走向中大学生的奉献观.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

[2]陈颖.浅谈大学生感恩教育.科技信息,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