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行业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47:43

健康养生行业前景篇1

关键词:健康旅游;中医药资源;政策

一、中医药健康旅游相关概念

(一)健康旅游的概念[1]。健康旅游的概念起源于西方,提出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指的是以追求健康为目标而进行的度假活动,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提供相关健康服务、保健设施和保健场所使人们在观光之余,还能提高健康水平,健康旅游可分为保健旅游、美容旅游和医疗旅游,保健旅游又被称作健康养生旅游,具体形式包括中医药膳、温泉药浴、气功教室,Spa瑜伽会所等以维护和增进旅游者健康为目的而展开的旅游形式。医疗旅游(含美容旅游):指人们为了治疗自身相关疾病而有目的选择旅游地点进行的旅游活动。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也不断增长,健康旅游作为三项旅游资源中的一个,以提供健康咨询、药膳调养、养生会所等服务来满足人们对长寿的渴望,依托中医药资源优势来提高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

(二)中医药健康旅游的概念[2]。中医药是华夏五千年传承和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在其广阔的疆域上,中医药依托历代名医大家,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已经成为养生保健的一种特色资源,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中医药健康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概念,在我国旅游行业才处于起步阶段,众所周知我国地域广阔,物种繁多,资源丰富,尤其是中药材资源和特殊地区的地理环境为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中医药健康旅游是将中医药这种名族特色资源跟健康旅游这种新兴概念相结合,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创新,同时也是发展产业经济和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相关政策

(一)《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合作协议》。2014年2月21日,国家旅游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签署了《协议》,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突出各自领域优势,建立协调合作机制,推动中医药领域和全国各级旅游机构的全面合作,齐心协力促进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二)《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2015年4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了2015年到2020年这五年的中医药服务发展规划,在《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依托中国中医药传统文化元素突出的中医医院、中药公司企业、老字号药店以及中药材种植基地、药膳食疗养生馆等资源,自主开发出中医药特色旅游专线。建设出一批具有中医药特色影响力的度假休闲区、文化广场、主题餐厅、旅游城镇等旅游景点,建立一批和中医药科技、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休闲旅游结合的养生体验基地,开发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旅游商品,打造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规划》同时提出要加强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要发挥我国特有的中药资源优势,整合区域内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医疗机构、养生产品生产企业等资源,鼓励社会力量的加入,打造以中医健康养生保健服务为核心,融中药材种植、中医医疗服务、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三)《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2015年8月份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为了促进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的稳步发展,必须加强各地区的中医药文化交流,推出一系列以中医药健康理疗服务、中医药保健养生、中医药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特色产品。《意见》还指出,根据不同地域的中医药文化特点,在恰当的地域建立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示范区,促进中医药服务产业和旅游市场相结合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加强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的规范化,制定中医药健康旅游的标准,加强行业服务质量的监督和管理。积极向国外宣传中医药健康旅游,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走向国际,让更多的西方国家接受中国的传统中医药文化。

三、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一)中医药健康养生与旅游业尚未完全融合。中医药健康旅游是一种新兴产业,目前其发展才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产业链,也并未形成独特的旅游品牌特色。旅游行业与中医药管理部门联动不够紧密,目前已经开发出的中医药旅游资源太少,还有大部分有价值的中医药资源亟待发掘形成新的旅游点。中医健康旅游服务项目太过单一,目前的服务项目只是发挥中医、中药的基本功能,未将中医药文化进行创新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健康旅游产业缺乏掌握中医药知识的旅游服务人员,规范的中医健康旅游服务需要专业的服务人员,游客很难获得良好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体验

(二)缺乏标准化的行业准则。中医药健康旅游是发展中医药的一个契机国家在宏观政策上促进中医健康旅游发展,但在这些政策实施过程中相关具体的标准和细则,或是基层地区为了发展经济而忽视卫生问题,这些都是中医健康旅游业向前发展的绊脚石。作为一种新兴旅游产业,中医健康旅游在行业服务人员资格准入和旅游景点认定上没有较为系统的判定标准,这就使得部分地区出现不规范的健康旅游服务,如以提供养生保健服务为噱头进行不合理收费,劣质或无效的保健品堂而皇之的在这些地方销售,以温泉为例,温泉作为中医健康旅游产业中的一项特色资源,近年来温泉地数量不断增长,然而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矿物质污染问题,在当前情况下部分地区为经济利益而盲目开设新的温泉地,这是对人们健康的不负责,也必将一起连锁反应,严重影响中医健康旅游的信誉和发展。

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中医药管理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的深层次联动。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旅游局为发展中医药旅游事业于2014年联合《协议》,双方部门需在该政策的基础上,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加大力度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根据双方的部门优势,中医药管理部门积极探索新型中医药旅游服务形式,培养专业的健康旅游服务中医药卫生人才。旅游管理部门加大中医健康旅游项目的宣传推广,鼓励新的健康旅游产业景点的建设,以多项政策优惠推动新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制定健康旅游行业的发展规划和行业准则。中医药健康旅游作为新兴旅游产业,应制定严格的行业准入和安全监测机制,严格筛选健康服务从业人员,加强旅游景点的安全监测,杜绝以谋求经济利益而任意开设健康旅游景点,相关部门应建立系统的监测机制,定期对各旅游景点的环境进行测评并将监测报告及时向社会公布,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参考文献:

[1]白鸥.健康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研究,2010,03:44-49

健康养生行业前景篇2

关键词:甘肃天水;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健康养生旅游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省内乃至国内比较知名的自然旅游景区之一.全景区包括麦积山石窟、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一个古镇街亭温泉景区。该景区的旅游项目开展较早,随着旅游投入的不断加大和社会各界对天水旅游业的日益重视,景区的建设的进程也持续增快,以下是对景区旅游资源的考察,并针对景区里开展健康养生游提出设想。

一.景区现状

(一)地理条件

麦积山风景区海拔一般在1400米至1800米左右,最高峰可达2200米以上,是我国南北方沉积地层在地表上层的分界线,又是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风景区内气候条件较好,年平均降雨量为600――700毫米,气温最高为33℃,最低为-15℃,一般冬季低温带在-8℃,由于风景区位于南北交界处,所以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热,誉有西北小江南之称。

(二)资源特征

景区内自然资源丰富,风景秀丽,形成自己独特的山水景观,观赏及药用植物品种繁多,珍禽奇兽较为丰富,例如“娃娃鱼”已为国宝。据调查景区的林区植物有很多是园林中的珍品:黄花杠柳、白皮松、红豆杉、金背杜鹃、甘肃琼花等。历史文化资源有著名的麦积山石窟,石窟主要保存有北魏、明、清等不同朝代的雕塑和壁画,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之称,是我国的四大石窟之一;此外景区还辐射伏羲庙、大地湾遗址、三国古战场等历史人文景点。据《玉堂闲话》和《秦州志》记载,麦积山林区是“连岗苍秀,深林茂草,细流交错,飞瀑如练,北跨清渭,南携嘉陵”,誉为“西北山水林泉之冠”。

(三)发展概况

麦积山风景区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主要由麦积山石窟、仙人崖、石门山、曲溪、植物园等组成,2006年成为国家4a级景区,现为国家5a级景区。其中麦积山石窟为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从历年的天水旅游情况看,来天水的国内国外旅游者首选的旅游景点就是麦积山风景区,许多省内市内的旅行社在组织甘肃东南片区的旅游线路时,同样将麦积山风景区列为主打景点.麦积山风景区的旅游收入在天水市每年旅游收入中占有相当的比例。

二.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

(1)具备开发健康养生旅游的自然人文条件。麦积山风景区的自然资源在甘肃省内乃至相对于周边青海,宁夏,新疆等省份都具有独特性,它一改人们心目中西北大漠戈壁黄沙荒凉的印象,如景区里的街子温泉,自秦岭西峡地下500米处涌出,其水量之稳定,水温之宜国内罕见。经测定水温39.5摄氏度,属天然洗浴水温,水质为重碳酸钠钙型,含有20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具有医疗、美容、保健之奇效。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麦积山石窟则显示出了它强大的宗教历史底蕴,可以说石窟的存在以及天水市作为古丝绸之路重要一站的历史文化资源,赋予了麦积山风景区丰富的旅游文化内涵,同时,景区内景观层次丰富,是一个远离喧嚣,适宜休闲度假的清幽人居环境,为打造健康度假旅游胜地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2)交通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

以前通往麦积山景区道路狭窄,车辆稀少,火车在天水站停留的时间也很短,2000年前后,天水市先后修成了连接天谗高速公路的曦皇大道以及连接景区的六车道高等级公路,将景区直接和省城兰州连接了起来,2008年,天水原有的一个军用机场也改成了军民两用机场,可以起降空中客车类型的大型喷气客机,现在已经有了飞往兰州和西安的固定航班,不但可以满足旅游者自驾游的需求,海外的游客也可以方便的来去。另外,从2005年开始,连接天水和陕西宝鸡的天宝高速公路天水段正好从景区附近穿过,它全长95公里,穿越麦积国家森林公园的放马滩景区、净土寺景区,部级风景名胜区麦积山景区的石门景区、仙人崖景区、温泉度假区、麦积山石窟景区等十大旅游区,旅游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非常显著。

(3)发展潜力大

麦积山景区的大部分自然资源现在处在重点保护之下,年均游客数量没有达到可以容纳的限量,像景区里的曲溪等地的自然风光还保持着迷人的魅力,而且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天堂,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健康养生游的项目开发具有很大的潜力。从天水旅游发展的大环境上来看,从2001年到2006年(除2003年非典影响外),天水市旅游接待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了2.27倍和2.6倍,在全市GDp中所占份额由2001年到2006年提高了1.51个百分点。从2006年全省各地市旅游情况看,天水旅游人数和综合收入两项主要指标,分别居全省第二和第三位,这表明天水旅游在省内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具有不断拓展的空间.

(二)劣势。(1)现有项目单一。现在景区里的旅游项目基本上还停留在观光旅游的层面上,旅游者以看听为主,兴趣的保持程度很短,很多外地游客基本上用一天时间就游览结束了主要景点,晚上也不在景区过夜,近两年景区附近的农村兴起了农家乐,但规模和档次都比较低,而且季节性很强,主要是当地市民去休闲消费,水平有限,整个景区参与性的高档次养生旅游项目还是空白。

(2)软件欠缺,缺乏养生健康旅游的开发经验,养生健康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在其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时间早的省市已经得到了实践,而在该景区,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普通的导游和工作人员,尚未有完善的健康生态旅游的开发理念,常来的游客对健康养生旅游的概念还停留在钓鱼、泡温泉、爬山、吃农家饭、打麻将等层面上,高附加值的健康养生项目尚未在景区出现。

(3)当地居民参与旅游的意识欠缺,景区附近的农户依然保持着以农为本的自然经济观念,加上地处林区深处,观念比较闭塞,同时在农家乐项目上面给他们带来的效益始终是有限的,而且天水旅游业季节性很强,农户对旅游项目的参与意识十分淡漠,,这给以后项目的开发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拆迁安置问题。

三.在景区开展健康养生旅游项目的设想

景区具备开展健康养生旅游的自然和历史文化条件,除了继续开拓原有的温泉、钓鱼、农家乐以及疗养院改造等项目,提高其层次和服务水平外,,还可以引入符合当地发展条件的健康养生旅游方式。

(一)休闲度假森林木屋建设

木屋是一种传统而古老的建筑,它比现代砖石、玻璃及金属结构的建筑物更具亲和力,也使人们更贴近自然。木屋冬暖夏凉、抗潮保湿、透气性强,享有“会呼吸的房屋”的美誉。森林木屋更是集绿色环保、健康舒适、贴近自然、使用寿命长和设计风格独具个性等诸多优势于一体,是实用与造景两相宜的休闲度假住宿设施。

(二)山地自行车运动建设项目

在维持地貌和植被的前提下,建设既适宜山地自行车休闲,又适宜比赛和训练的山地自行车车道。可根据项目区的地形山势,完全可以建成长度不低于5公里的山地自行车车道。这种项目非常适合各个年龄段的运动爱好者的需求,另外在天水市和周边的地市存在有几支专业自行车队,可通过他们的带动和宣传,吸引周边省份乃至国内的自行车训练队伍前来集训.

(三)定向运动。

这是一项非常便宜的户外休闲运动项目,更是一项非常健康的智慧型体育项目。它不仅能强健体魄,而且能培养人独立思考,独立解决所遇到困难的能力及在体力和智力受到压力下做出迅速反应,果断决定的能力。景区里地形比较复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积极开发此项目。

(四)其他拓展项目

包括攀岩、速降、丛林模拟交战等项目,这些项目参与性强,适合青年群体参与,而且具有一定的惊险性和刺激性,同时这些项目可以让周边农户前来参与开发,提高他们的收入和积极性,前提是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服务和安全知识培训,同时这些项目必须经过科学的规划,与景区核心自然风景区以及石窟景区保持间隔和通达,以免核心地带遭受破坏。

四.在景区开展健康养生旅游项目的保障

(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景区处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旅游项目开发须以政府力量作为主导,保证项目资金持续到位,同时积极引入企业参与,利用建设后合理的商业运作方式获得的部分收益做可持续的投资,或在政府协调下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融资,还可积极利用社会公众的捐助和合作进行投资,并从社会公众中吸取有益的建议并接受监督。

(二)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

开展养生健康旅游,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服务人员和劳动力,这些用工需求可以在当地居民中得到解决,为转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找到新途径,又能够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同时配合政府实施妥善的安置政策,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项目主题应注重个性化和安全性

健康养生项目在产品内容、活动方式、氛围渲染等方面应充分体现安全理念和落实保障措施,全程确保旅游者的各项安全,同时,打造丰富的表演内容、增强游客的参与性和互动性,采取鼓励措施保证定期进行创意性的项目制作,以便长久吸引旅游者注意力。

(四)契合天水整体旅游发展的思路,提升旅游服务意识

麦积山景区健康养生项目定位在旅游服务行业,今后面对的是五湖四海的游客和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意识形态,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提升旅游服务档次,增强旅游竞争软实力。旅游部门应统一规划,企业和旅游教育组织制定具体方案,定期加大对景区旅游从业者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巧的培训提升力度,保证健康养生游项目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天水市旅游局《天水旅游市场调查报告和情况分析》2006年.

[2]温飞李丽群《麦积山景区农村经济现状及主要问题》.甘肃科技纵横2008年(第37卷)第6期.

[3]刘峰《中国西部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

[4]林双成《试论麦积山旅游资源的自然与人文特征》.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5]《天水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2006年―2020年)》.

健康养生行业前景篇3

1将护理程序融入健康评估实践教学

健康评估是护理程序的首要环节,只有在全面准确的健康评估后才有可能提出正确的护理诊断,确保后续的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张会君、刘涛等将评估计划实施评价(apie)的护理程序运用于健康评估课程的实践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按apie四步护理程序为指导设置模拟临床健康评估场景,组织学生按照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的步骤进行健康评估课程实践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并用实验对照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式证明该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

2将人文素质培养融入健康评估实践教学

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不仅需要培养其完善的知识结构,娴熟的操作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还应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护理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提升护理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在健康评估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包括形象仪表、健康史询问技巧、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能力、对患者的尊重和关爱等)进行了培养和考核,并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3将先进的教学方法融入健康评估实践教学

3.1微格教学法应用于健康评估实践教学微格教学法可

以让护理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生动、有趣,同时对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也有促进作用。袁红霞等运用微格教学法进行健康评估实践内容的教学,将课堂教学分解为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的若干项目,教师分步骤示教,然后让学生观看相应操作视频,在学生分组练习之后,选出学生代表进行操作录像,师生共同点评录像,找出不足,并再次组织学生针对性进行练习,直到达到学习要求为止。微格教学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能够直接、具体地观察到自己的实践操作表现,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2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健康评估的实践教学庄前玲

等将项目教学法运用于健康评估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即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具体的,具有实践应用价值的健康评估项目进行教学。其核心内容是:不再将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与技能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以真实或模拟医疗环境作为学习基础,让学生运用已具备的技能和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索和学习。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健康评估的实践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对学生实践知识的掌握,也有助于促进教学评价的公正和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

3.3参与式教学法应用于健康评估的实践教学

有研究表明,参与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建立一种以对话、交流、互动和理解为基石的新型师生关系。马玲等认识到了学生参与健康评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将参与式教学法应用于健康评估的实践教学中。该方法的应用要求学生在课前详尽的预习和查阅相关资料,按照学生根据课前预习讲解示教、教师讲解示教、上课分组练习、课后辅导的流程组织教学,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意识,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3.4学生标准化患者应用与健康评估的实践教学标准化

患者引入我国已20余年,具有真实、可靠、有效等特点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学生标准化患者是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同真实患者近似情形,在临床技能考核中发挥模拟患者、评估者和指导者3种功能的学生。将学生经过培训后选拔成标准化患者并让其适当参与健康评估的实践教学,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在健康评估实践学习中有更高的参与度和更深的学习体会,变枯燥的理论学习为有趣的互动学习和自主学习。

4将临床实践融入健康评估实践教学

4.1运用床位负责制的方式进行健康评估的实践教学

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之后,将学生安排到医院内科病区,每人分配相应的床位,在教师指导下对自己负责的患者进行健康史的采集,利用所学知识对患者进行心理社会状况和身体健康状况的评估,在相应时间内对所负责床位的所有出入院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动态观察和记录,并定期接受教师的检查和指导。在临床带教中以分阶段的教学为基础,按照学生进入临床时间的长短和学习情况,循序渐进的分配给学生一定的病床和健康评估任务,加强了学生对健康评估的实践力度,逐步增强学生的健康评估实践能力。

4.2利用学生在养老机构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健康评估的

实践教学曹祝萍等利用学生参加养老机构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进行健康评估的实践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结对服务相应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按照护理程序为养老机构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每周1次,连续数10周的健康评估。在与老年患者的沟通交流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健康评估技能。

5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健康评估实践教学

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医学教育是时展对医学教育的必然要求。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是现代医学教育信息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即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以高仿真综合模拟人和模拟病房构建的高仿真情景教学系统,呈现逼真的临床环境,在尽量接近临床真实情景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实践教学。该教学方法对于教学环境和设备的要求较高,但可以缩短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差距,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提升学习的内在动机,对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也有积极作用。此外,吕建忠等利用moodle平台进行健康评估的实践教学,通过该软件将数字化教学资源于校园网络,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并动态监测学生学习情况,实现学生的动态学习,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健康养生行业前景篇4

武警部队疗养院是武警部队卫生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疗养院建设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明显发展。然而,武警部队疗养院建院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完整配套的保障体系。与军队同类疗养院相比,综合效益不高、专业性不强等现实问题突显,很难满足新形势下部队健康需求[1]。因此重新审视和研究疗养院功能定位,正确把握卫勤保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重点难点问题,跳出“接待功能增强,技术服务弱化”的怪圈,积极推进武警部队疗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非常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1当前武警部队疗养院的服务保障现状及不足

1.1武警部队疗养院的现状武警部队疗养院担负着全部队师以上干部、艰苦地区支队团主官和基层英模代表的疗养任务,为维护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武警部队疗养院建设起步较疗养院晚,在人员编制上主要由干部、非现役文职人员和战士组成。除此之外,当前各疗养院的营房建设主要按照宾馆功能设计,而没有按医疗机构标准设计,使得医疗保障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2存在的主要不足

1.2.1疗养区与行政区未分开受各种因素影响,当前武警部队疗养院疗养区和行政区混淆在一起,没有明确划分。良好的疗养环境是做好疗养工作的前提,在当前模式下,疗养区独立性较差,疗养环境会受到一定影响,尤其对康复疗养员造成一定干扰。

1.2.2疗养方式单一化当前疗养方式以景观疗养为主,康复疗养所占的比例很小。由于当前武警干部疗养采取统一安排活动的形式,而景观疗养作为大多数疗养员都愿意接受的疗养方式,自然就成为每期疗养的主要方式。单一的疗养方式便于组织,有利于节约疗养资源,但是并不能满足所有疗养员的疗养需求。许多疗养员有一些文体爱好以及治疗需求,在单一的景观疗养中就得不到满足。

1.2.3健康疗养和康复疗养混淆健康疗养员与患不同疾病的疗养员在一起疗养,无法做到有针对性地制定康复计划,实现康复疗养。如考虑到康复疗养员的身体状况,景观疗养计划就相应减少,这样的结果是健康疗养人员景观疗养不够,而康复疗养员得不到充分的治疗及有效的康复[2]。两者混淆的结果使健康疗养员和康复疗养员都得不到适合自身的充分疗养,疗养服务质量无法得到提高。

2优化疗养服务模式的对策

2.1争取上级单位支持,做到疗养区和行政区分开加强疗养区管理,限制闲杂人员进入,保证疗养区相对独立,为疗养员创造安静舒适的疗养环境。

2.2丰富疗养方式,均衡景观疗养和其他疗养方式的比例充分把握医务人员的特点和疗养首长的文化需求,发挥医务人员在文化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在疗养员入院时发放《疗养首长兴趣爱好调查表》,根据疗养员的需求和疗养院条件、气候、设备等科学地安排组织实施,以求更有效地做好这项工作。通过组织舞会、影视活动、类及球类比赛、书画和摄影比赛、知识讲座等文体活动,实现疗养方式多样化,从而提高疗养服务内涵[3]。

2.3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做好健康疗养及康复疗养健康疗养的工作重点是亚健康的防治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疗养员中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较多,通过健康疗养使其在疗养期间完成健康体检、健康评价,并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长期受益。康复疗养主要针对患有各种疾病的疗养员,将康复疗养员按入院体检的结果及既往病史进行专科专病疗养,根据病情制订个体康复计划,按计划进行药物治疗和综合康复治疗,如理疗、心理治疗、中医治疗等。疗养院应与体系医院或者当地部队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双向转诊就是根据病情的需要而进行的不同医疗机构间的转院诊治过程[4]。康复疗养是疾病治疗的延续,实现双向转诊,发挥医院和疗养院的协同作用,使康复疗养员发生的危重病情得到及时处置,使医院成为疗养院处理医疗突发事件的重要依托。另一方面,通过与医院的协作,积极安排有疗养指征的病人到疗养院康复疗养,可进一步拓宽疗养院的服务保障功能。

3完善配套设施、大力培养人才、建立特色科室

3.1完善配套设施疗养院的医疗保障是以服务疗养为中心的,疗养中心任务决定了疗养院医疗安全的工作重点是增强院前急救能力以及提升康复科室的实力。要做好这两项工作,首先要加强相关科室的建设,其次是大力培养专业人才,逐步形成疗养院特色。要积极创造条件,更新设备,提供医疗保障及创新必需的物质保障,逐步开展疗养相关的科研工作,以课题带动发展,从而提高疗养专业水平。

3.2大力培养人才当前疗养院专业队伍人才比较缺乏,人才是构成疗养院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疗养院发展的基础。首先要重点培养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同时注重培养中青年疗养型技术人才。培养人才的同时要注重引进并用好有志于疗养事业的人才,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有利于带来新思维、新观念,提高科室的创新能力,促进疗养专业水平的提高。通过在职培训、进修学习等多种方式使医务人员更新知识,成为具有以疗养专业为主的合理知识结构的医务人员。通过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从而全方位提高疗养院的服务水平。

3.3建立特色科室在完善相关设施及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紧扣部队和市场需要,集中医疗骨干力量,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重点专科。依据自身优势,充分利用驻地医疗机构技术优势,及时引进、消化、吸收、发展,壮大自身实力。积极争取武警部队甚至全军、全国专业课题,以课题为牵引,明确专攻重点方向,形成先进的疗养理念和方法。

总之,通过以上做法,不但强化了疗养院服务功能,而且可以开展一些对外有偿服务,获得经济效益,从而不断更新诊疗设备,吸引优秀人才队伍,使疗养院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高疗养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建水.浅析武警疗养院的建设与发展[J].武警医学,2005,16(5):395-396.

[2]尹宝玉,刘维会,张宏帅.贯彻以人为本改进疗养院服务保障方式[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3):208-209.

[3]曹建平,刘燕敏,潘淑君.疗养院应重视疗养文化建设[J].中国疗养医学,2004,13(5):295-296.

健康养生行业前景篇5

关键词:园艺疗法;养老院;景观规划设计;康复疗养;休闲娱乐;生态养老基地

中图分类号:S731.9;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68(2016)01-0125-05

abstract:takingecologicalpensionbaseinShenqiuCountyasastudycase,throughtheanalysisoflocation,population,environment,vegetationandurbanpolicy,thehorticulturaltherapywasintegratedingardenlandscapedesign.accordingtoplanningprinciplesofcultural,ecologicalfeatures,characteristic,health,theroleofvegetationlandscapewaslaidemphasisonrecuperation.Basedontheregionalculturaladvantages,thegardenwasdividedintoeightfunctionzonestocreatetheecologicalpensionbasewhichintegratedecological,leisure,rehabilitation,entertainmentandcultivationasonefuture.

Keywords:horticulturaltherapy;nursinghome;landscapeplanningdesign;rehabilitationandrecuperation;leisureandrecreation;organicplan;ecologicalbreeding;ecologicalpensionbase

疗养院是以改善疗养员的外界环境作为整体性综合治疗的基础,疗养院的环境、景观质量是疗养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应景观环境与建筑和谐统一,完善其优美的自然环境[1]。广义上讲,园艺疗法是指通过植物达到促进体力、身体、精神的恢复疗法,它是艺术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式[2]。园艺疗法主要利用植物通过视觉来达到对情绪心理的影响,以缓解压力及消除焦躁情绪,达到促进心理、生理健康的影响[3]。杨晓明、田国行等人通过对园艺疗法的研究发现,环境治疗、玩耍治疗、记忆治疗可达到减轻压力、消除病情、增加活力、提高认知等作用[4];林冬青等通过研究,详尽总结了园艺疗法的发展时间动态变化,并提出可以通过开设《园艺疗法》课程,建立园艺治疗庭院等来缓解病情[5]。“景观疗养”可以促使人们接触更多的阳光、空气及树木花草散发的香味来达到镇定的作用[6]。本文以生态农业与生态养老为依托,借助现代设备仪器及科技,打造集生活疗养、休闲娱乐、生态养殖于一体的科技化生态养老基地。也使得对于构建绿色、生态、舒适、安全的疗养场所的设计与规划研究在今后的建设中变得更具及时和客观的价值意义。

1项目区位概况

项目坐落于沈丘县――河南省周口市代管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豫皖交界处,居颖水中游,西邻项城,东与安徽界首接壤。沈丘县22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127.5万(2010年),总面积1080m2。沈丘县地势西北部较高,海拔42m,东南部稍低,海拔36m。因河流冲刷,坑塘较多。河流7条,全长149km。主要河流有颍河、蔡河、泉河、汾河等。沈丘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14.5℃,年均降水量700mm左右,全年无霜期200d左右。

2项目现状分析

2.1生态环境分析

本项目位于周口市沈丘县北城区办事处,植被丰富,濒临颍河,水质清洁,空气清新,小气候环境良好。

2.2区位分析

园区一面为颍河,三面围路,项目大门外就是市政道路S102省道,交通极为方便。南邻颍河,东邻滕营村、西邻高门村。该区域地势平坦,地貌条件良好,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较好。沈丘境内5条省道纵横交错,漯铁路、南洛铁路横贯东西,沙河航运通江达海,交通条件极为优越。

2.3政策支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贫困和低收入老年人数量仍然较多,城镇老年人口的宜居环境问题突出,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出行举步维艰,农村老年人留守现象突出,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地出台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鼓励社会投资养老产业,为投资者提供政策支持。

3总体规划

3.1规划理念

将“以人为本,传播传统孝道文化、天人合一”作为核心设计理念。以园艺疗法为基点,挑选具备空间氛围营建及保健型植被作为疗养植被,注重营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健植被群落,掌握植物共生、循环和竞争原理,构建一个和谐、有序、稳定、壮观且能长期共存的复层混交立体植被环境[7]。

3.2规划原则

3.2.1文化性原则

在园区中,农业生态旅游规划设计要尽量保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和文化性。不仅要保护自然的原始韵味,而且要注意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避免旅游带来的文化冲突和文化污染[8]。

3.2.2生态性原则

生态是景观规划设计永远的主题,尊重、注重保护和利用现有的自然景观资源,创造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相互补充,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环境[9]。将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应用于规划之中,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增加土地利用率,使规划区生产、生活、生态完美结合。

3.2.3特色性原则

国内的疗养院存在“五不像”现象,不像宾馆,不像旅游,不像医院,不像疗养,不像娱乐[10]。因此大部分的疗养院并没有找到契合于自身发展的力量,存在发展目标不准确、功能定位模糊、市场走向不准确,服务对象没有类别之分等现象,使得当前疗养院特色不够鲜明。疗养院要明确自身的定位,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定位,打造专属自身拥有的先天性发展优势特色项目。

特色一:本项目设置了康复疗养院、老年人大学、公寓、医院、戏院等齐全的配套设施。医院中西结合;而养生餐厅调制药膳,生态卫生;温泉有利于老年人身体的调理。

特色二:安保设施齐全。设置无障碍通道、健康按摩小路、专用厕位、无障碍观光电梯等,同时设置心理咨询室,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双重保护老年人的健康。

特色三:先进的净水、排水系统。院内设置有污水净化系统,微灌、滴管系统,化粪池等设施,以实现水利智能化、零污染排放。

特点四:以人为本。园区的设计以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为主,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景观设计,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特点,人文关怀。

特色五:徽派建筑景观一体化。建筑风格体现徽派建筑的仿古特点,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的结合,体现古朴气息,打造建筑与景观一体化。

徽派仿古建筑风格特点: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装饰屋顶、檐口见长;讲究精致,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

特色六:有机生态、种养结合。园内不仅有果蔬特色种植,而且还有生态养殖,实现种养一体化,满足自给自足的需要。

3.2.4健康性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无论是医学还是环境心理学,都注重人的心理和生理统一。康复性景观的建设最独特之处就是具备康复疗养的功能。无论是温泉疗养院、生态养殖区,还是健康生活区无不从健康性原则出发,力图达到净化景观空气、舒缓心理压力,直至达到人们身心平衡的目的。

4分区规划

本项目占地53.3hm2,总建筑面积73000m3,其中养老院63000m3(设老年公寓、营养餐厅、疗养中心、医疗保健院、健身房、活动室、行政办公用房等);其他建筑10000m3,配套建设蓄水池、沉淀池、化粪池、污水治理系统、变配电系统、道路、停车场、卫生设施、环卫绿化、消防设施、围墙及环保系统(图1)。

购置的设备主要有:全自动分化分析仪、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DR)、除颤仪、呼吸机、医疗病床等专业设备和空调、电脑、电视、监控等养老设施以及健身器械、康复理疗设备等配套设施和生活娱乐设备。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11]。

根据场地环境和规划定位,主要将园区分为四大部分:养老公寓、疗养保健院、高科技现代农业生态园、其他项目建设。将这四大部分按功能分为以下8区:入口广场区、康复疗养区、休闲娱乐区、疏林草地区、生态养殖区、有机种植区、风情垂钓区、戏剧与电影院(图2,表1)

4.1入口广场区

入口广场区设置了树阵广场、花坛、花镜,并配套有一系列的灯光照明系统,以及健身器材。大面积的广场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进行室外活动,例如广场舞、晨练等,而且可以成为人们饭后休息场所,增进老年人的社交圈,排解寂寞。

4.2康复疗养区

此区域主要是康复疗养中心,不仅设置了疗养院和养老院,同时设置了老年人大学、康乐中心、会议接待处、医院、职工宿舍等。基础设施齐全,从学习、医疗、心理健康等方面全方位地服务于老年人。

4.2.1健康生活区

健康生活区为康复疗养区的重要部分,主要包含了公寓、疗养用房、康复用房;本区建设2000张床位,集护理、疗养、康复中心、住宿为一体的养老中心,以提供养老服务为重点,设备完善。

4.2.2温泉疗养院

温泉中含有丰富的天然矿物质,如其中的碳酸钙对改善体质、回复体力有相当的作用;丰富的钙、钾、氡等成分对调节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糖尿病、痛风、神经痛、关节炎等均有一定效果;硫磺泉可软化角质;含钠元素的碳酸水有美化肌肤的作用。

4.3休闲娱乐区

此区域设置了大量的健身器材和休闲桌椅、张拉膜等,主要是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娱乐需求;还种植了大量的花卉、树木等,满足老年人赏花、赏景的需要,同时也有茶座、石桌椅满足老年人下棋品茶的需要。

4.4疏林草地区

此区域为区域,主要以疏林草地为主,不仅能够起到安全防护、保护隐私的作用,而且大量的树木和草地可以起到生态作用,提供新鲜氧气的同时,保护老年人的健康,尤其是呼吸不畅,需要静养的老年患病者。选用经济的植物品种,既供游客欣赏,又为农业观光园提供经济效益。

该区域主要基于园艺疗法构建植物景观,以景观多样性、亲和力强、声效奇特、园艺野趣4个方面[12],从听觉、视觉、味觉感受大自然赋予的温馨而亲切的浓郁田园气息。同时进行园艺疗法的实践活动,利用疗养院中的空闲绿地进行植物的栽植与园艺操作,调节脑部神经,摆脱烦恼,达到提前康复的目的。

4.5生态养殖区

此区域主要是养殖奶牛、山羊,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考虑到动物易传染疾病及异味等因素,将此区域设置在下风口。

4.6有机种植区

此区主要以生态果蔬种植为主,是城市人们越来越喜爱的户外活动之一,不仅丰富人们的生活,而且可以增加人们采摘后的喜悦感。人们也可以爱心领养,自己动手体验农业劳动的乐趣。此区域主要种植一些有机果蔬和奇花异果。例如:紫薯、草莓、西瓜、巨型南瓜、蛇瓜等。不仅供游客欣赏,提供采摘乐趣,而且能够带动经济产业发展,实现创收。研究表明,适当的园艺操作活动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13]。

生态园以“生态果蔬种植”为主题,打造良好生态环境,种植特色经济果蔬,做好园区生态支撑。在开发土地景观资源、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保护、改善、美化生态环境,优化园区自然景观的目的。同时,在园区强化宣传,让游客在享受农业观光旅游乐趣的同时,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规划设计遵循“市场导向、政府引导、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的原则,通过生态采摘园区建设丰富的现代农业内容,提升和改造传统农业产业结构,丰富农区生态旅游,拓宽旅游发展领域,实现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的有机结合。

4.6.1温泉疗养院

鲜果采摘区:该区集蔬菜采摘、观赏蔬菜、应季水果采摘、葡萄长廊于一体,为有机种植区的一部分,位于园区西南部,为整个园区提供新鲜应季瓜果蔬菜,在满足日常食用之外还可以满足园区生活人员以及职工亲近自然、体验田园的心理。另外,该区的设计还满足对景观的要求,果园自成一景,与整体景观效果保持统一的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色。

4.6.2畜牧区

畜牧区:根据河南地区的自然条件、养殖现状及发展方向,建立以牛羊等畜牧品种为核心的养殖场,繁育优良品种,推广良种杂交模式,做到因地制宜,技术与效益统一,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检疫、检验、防疫制度,确保牛、羊等无疾病、无污染。严格执行兽医防疫制度,设计牛羊等卫生防疫体系,配备消毒设施、检疫设备和完善的防疫药品储备。

4.6.3园艺疗养区

本区从视觉、味觉、嗅觉3个方面进行园艺疗法的治疗。在园区设置专类园,选择具有芳香气味、姿态优美、花型优美、果实繁盛的植被,同时设置园艺劳作区进行农作物的种植。

视觉系植被:鸡爪槭、银杏、水杉、香樟、枫香、碧桃、日本晚樱、迎春、乌桕、黄连木、红花木等。味觉类植被:橘、枇杷、樱桃以及各种果蔬、番茄、黄瓜、南瓜等。嗅觉类植被:含笑、丁香、腊梅、广玉兰、桂花、枇杷、樱花、栀子、玫瑰等[14]。

4.7风情垂钓区

风情垂钓区主要是以垂钓为主。饲养了观赏鱼以供观赏,还饲养了鲤鱼以供人们食用;湖心岛设置了茶室,种植了樱桃、樱花等园林景观树种;还设置了亲水平台以及木栈道供人们赏景、散步之用。呈现出“杨柳依依、绿水盈盈、鱼儿水中欢”的水乡景观。

4.8戏剧与电影院

戏曲是我国的国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中老年人的喜爱。河南人民喜爱的剧种是豫剧与京剧。电影也深受大家的喜爱。在园区内设置戏院与电影院可以丰富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充分展示中华与世界灿烂的文化魅力。在自娱、娱人的同时,弘扬民族精神,传播历史知识,弘扬道德文化和价值取向,发挥重要作用。

5结语

园艺疗法在美国和日本发展得相对成熟。在中国,园艺疗法更注重“心疗”,注重环境因素对身体和心理的调节作用。将园艺疗法运用到疗养院中,可以更好地将园林种植和园艺操作结合起来,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注重疗养的同时将生态养殖和娱乐休闲有机结合起来,多层次、多样化地进行生态养老基地的一体化建设,打造具有特色的养老基地,提高养老产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苏丽娜.杭州疗养院景观调查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2]李树华.尽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园艺疗法学科体系(上)[J].中国园林,2000,16(3):17-19.

[3]李树华,张文秀.园艺疗法科学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2009,25(8):22-23.

[4]杨晓明,田国行.园艺疗法及其园林应用[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5):182-187.

[5]林冬青,金荷仙.园艺疗法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1):220-225.

[6]王云川.云南盐津县疗养院景观设计初探[J].中国园艺文摘,2013(9):129-130.

[7]王卉,高博.疗养院植物景观营造运用探讨[J].现代园艺,2015(5):80.

[8]张靖悦,周建华,周文韬.观光农业园中儿童游乐活动项目规划探究――以和乐村花漫水乡综合乐园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0(5):39-42.

[9]雷铃,成艳梅.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综合效益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2):86-89.

[10]刘勇亮.中医药疗养基地特色景观设计研究[D].2012.

[11]赵伟韬,刘姝红,江明鸣.温泉疗养院康复性景观规划设计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101-102.

[12]孟娜,梁立军,鱼泳.疗养院植物景观构成研究――以钱江疗养院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91-94.

健康养生行业前景篇6

一、康养旅游的产生

康养旅游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和业态。查询国内外对康养旅游的学术研究,目前还没有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较早提出“康养”一词的是刘丽勤,但是对其定义并未做出明确解释。在2016年1月国家旅游局正式颁布了《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LB/t051-2016)(以下简称《标准》),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首批确立了5个,这表明社会及市场已经认同了“康养旅游”这种形式,同时,这种旅游方式已经被国家制定为一种正式的旅游方式作为我国的一项旅游发展战略,正式走上了规范模式化的发展道路。

二、康养旅游的内涵

康养旅游是由当前人们不再满足于纯粹的观光旅游,而是更加重视在旅游当中身心的放松及身体的调理,在旅游加养生的过程中,选择一个清新的地方住宿,避开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以健康理疗、健身、营养膳食为手段,达到精神上放松、身体上健康、心情上愉悦的目的。当前,康养旅游作为一种新业态,是旅游业综合性、带动性的生动体现。

三、发展康养旅游意义重大

第一,康养是实现基本人生目标的需要。人们活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生活的健康、快乐、幸福,要实现这个目标,养生是主要的途径。虽然通过医疗卫生、娱乐活动、运动健身等可以实现健康、幸福生活,但是相较于康养旅游而言,这些都是次要及补救性的方式,这些都可与养生联系起来实现幸福生活。人们在满足基本温饱后,会追求健康长寿,这是人的本能,只有健康快乐的生活,不受病痛悲伤的折磨,才能达到人生活幸福的目的。因此,在养老中蕴含着养生,养生是实现养老的途径。

第二,康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在社会发展低下,生活贫困时期,人们的生活能够保证基本的温饱就是最高的追求,那个阶段的养生是在平常的饮食、工作生活及日常休息中进行的,养生在这个阶段都是以解决温饱,不求最好而进行的,对食物、衣物、家居等方面没有过高的要求,都是在尽量不生病、不损害健康的目标下进行的,如果生病那么也是采取“小病靠扛、大病靠拖”,依靠自身机能来进行恢复健康。当从贫困生活进入小康生活后,吃饱穿暖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人们生活追求的目标,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的日子已经不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这时,人们开始追求健康快乐幸福的生活,开始重视一些能令身心健康的事物,养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方面。与此同时,与养生相关的内容包括专门的养生知识、专门的食物物品、设施及服务,与养生相关的产业及事业开始不断发展壮大,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随着养生成为人们追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后,国家、社会也会越来越重视养生产业和养生事业的发展。养老问题和养生问题大致一样。当人们还处在贫困阶段,基本生活还没有保障的情况下,老年人不得不进行劳动解决温饱问题,青壮年则比老年人更辛苦,没有休息时间,利用自身的劳动力换取自己所需的东西,在生病时,一般都??选择默默忍受,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增加家庭的负担,老年人则因为不再给家庭创造利益等,在生病时会得不到更多的关爱和治疗。当今,仍有大量的农民依然如此,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会休息,只有动不了了,才选择在家休息养老。因此,只有脱离了贫困,养老才会被社会所重视,才会有专门的制度、专门服务来保障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解决。

第三,康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健康养生是人们工作生活中保障身心健康的出发点和目标,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饮食的卫生健康,注重营养的平衡,在作息上注重劳逸结合,合理分配工作劳动的强度及时间;在社会交往中注意文明礼仪,更加重视与人为善,与己为善。国家、政府、单位、社会团体等,为了促进人民身心健康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会从不同方面进行劳动生产组织管理,创造有利于人民健康生活的空间,把劳动强度、劳动时间科学合理安排,组织各种文娱活动及休闲活动陶冶人民群众的情操,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当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提升了,健康养老的问题就会逐渐凸显出来,我国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体现。在尧舜禹时代,虽然是处于贫困落后时代,物资匮乏,但是在统治者的领导下,孝敬老人一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信条,更是体现了我国传统美德。在物资富裕的今天,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大力提高,为孝敬老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也为我国健康养老事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

目前,我国的康养行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从权威的相关研究可以预测,康养事业的市场需求主体与人口数量是保持一致的,80亿的全球人口和14亿中国人是都面对养生和养老的问题的,从有效需求方面看,康养的消费者是必须有支付能力的人,无支付能力的人难以实现康养的。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养老人口总数在2010年就已经达到1亿,预计在2025年达到3亿,2050年将达4亿人口,这时每3个人中就会有1个老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老年人口的消费规模也是在不断的发展扩大,我国老龄办曾预测,老年人消费每10年会翻一番,2040年老年人消费会达到17.5万亿元。因此,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康养事业是具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及规模的。

健康养生行业前景篇7

一、康养旅游的产生和发展现状

(一)康养旅游的产生

康养旅游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和墨西哥。目前,康养旅游发展主要来源市场是欧美国家,旅游目的地主要是欧美地区等非传统发展中国家。

(二)发展中医药旅游的背景和养生理论基础

养生理论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或方法来护理人类生命的主观和客观行为,或根据人类生命过程的活动规律而采取的所有物质、精神和心理护理活动。随着人们对旅游业更深层次的认识,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中医药旅游就是在这种状况下逐渐兴起。

(三)全国康养旅游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共有450多个景区、度假村和酒店等机构开设中医药康养旅游,90多家中医药机构从事中医、足部护理、按摩、水疗、药浴、美容理疗等中医药康养服务。

二、甘肃省中医康养旅游发展的产业基础

(一)甘肃中医药康养旅游发展的资源优势

甘肃旅游自然资源丰富,冰川、沙漠、戈壁、绿洲、石窟、文物、草原、马场、森林、高山、峡谷、瀑布、天池、沼泽、梯田、黄土、雅丹地貌、革命圣地、神话传说、魔鬼城、民族风情等等。甘肃是华夏古文化的发样地之一,完整保留了远古始祖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长城文化、政治文化等多种文化遗迹,系统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八千年历史。甘肃省所拥有优越的中医资源优势,被称为千年医药乡,全省主产将近300种中药成为国家重点医药品种,拥有1600多种药用资源,是重要的药材产区。

(二)甘肃中医药康养旅游发展现状

1.建设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2013年11月,甘肃陇东南地区启动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创建。2015年11月,甘肃省推介五市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产品,并与省内外旅行社签署了合作协议。

2.建设养生旅游产业园。甘肃省发展中医药保健养生旅游基地的首要保障就是省内生态环境多样性,中医药历史文化和中草药种植等优势。同时,建设一批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产业园、产业基地。

3.形成特色的保健旅游品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优势,开发出类型丰富、优势明显、吸引力强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产品,形成特色的中医药生态保健旅游品牌。

三、甘肃省中医药康养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一)缺乏完善的行业标准与规范

目前,我国中医药康养旅游标准几乎空白,因为没有完善的消费标准作为参考,旅游消费者只能从旅游供应商提供各种旅游产品进行挑选,随之而来的是供应商进行虚假宣传,而消费者跟风消费的趋势愈演愈烈,导致中医药康养旅游行业时常发生消费者投诉,消费争议频发,消费者满意度低,市场价格波动等问题。

(二)产业链不完整导致行业聚集性差

中医药康养旅游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产业完整性尚未达到行业标准,由于前端产品设计的形式相对薄弱,以中医药康养旅游为主题的体验服务,产品推广和营销网络发展跟不上步伐,中医药康养旅游终端服务质量和满意度评价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中医药康养旅游产业链三端缺乏有机的整合与联结。

(三)基础条件薄弱以及品牌特点缺乏

当前甘肃省的中医药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无法像发达地区一样投入大量财政资源,农业基础薄弱、高寒阴湿的六盘山、秦巴山区等连片贫困地区是甘肃中药材主产区,由于中医药康养旅游品牌效应尚未形成,中医药康养旅游和健康旅游企业的品牌特点不突出,导致旅游消费者对中医药康养旅游的产品差异性触觉相对较弱,缺乏全国性、地域性影响较大的中医药康养旅游品牌。

四、促进甘肃中医药康养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分析

(一)政府加强康养旅游行业标准化管理

中医药康养旅游标准化管理制度应涵盖中医药康养旅游行业规则、中医药康养旅游标准体系、康养旅游市场准入制度等,形成规范中医药康养旅游自律发展的完善机制。强化中医药康养旅游高素质、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的储备;确立中医药康养旅游行业的规则,包括:产品信息公开、公平竞争与诚信经营、确保产品的品质与质量基本要求等。

(二)行业促进康养旅游系列产业链完善

在宏观层面上,行业通过引导技术、资金、人员、信息等元素到中医药康养旅游产业中聚集,发挥产业链的规划和导向作用;在微观层面上充分发挥区域财税政策改革和区域财税政策优惠的作用,鼓励和支持中医药康养旅游企业的发展,鼓励外商和各类所有制企业参与中医药康养旅游项目的投资与支援。

(三)景点挖掘自身特色大力构建品牌体系

景点需挖掘自身特色,建设健康体验观察基地,通过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进行珍贵中草药栽培,发展田园生态和休闲旅游健康体验场地;同时注重中医药养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发展医疗浴、沙疗、泥浴等系列养生项目,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构建属于自身的品牌体系。

(四)推动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

健康养生行业前景篇8

1.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以兼职为主。专职教师少

在本次问卷调查的27所高校中,除1所高校信息不详之外,其它26所高校共有专、兼职教师160人,平均每校6.15人。其中,专职教师47人,占29.38%,平均每校1.81人;兼职教师113人,占70.62%,平均每校4.35人。实际上,在26所高校中,有3所高校尚无专职教师,兼职人员中有一部分人只是挂名或偶尔参加活动(有先后聘请的)。因此,经常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数有可能还要少。

据我们的粗略统计,27所高校约有学生516322人,按47个专职教师折算师生比约为1:10986,即平均每个专职教师要面对1万多学生,这大大超过了一个教师所能承担的工作量,其教育质量能否保证也值得怀疑。

2

.教师队伍以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医学三方面力量构成,且以心理学教育学工作者为主

调查结果表明,160位专兼职教师中,除7人信息不详之外,153人中有心理学教育学学科背景的102人,占66.67%,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22人,占14.38%,有医学背景的14人,占9.15%,分列前三位。这一排序与马建青、王东莉(1995年)的排序不同,他们的排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且以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为主。这一结果不同是符合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的,它反映了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专业化的进程及所取得的成效,是很令人欣喜的。

3.专职教师所学专业相对集中。兼职教师所学专业相对分散

本调查的47个专职教师中,除3人专业信息不详之外,44人中有心理学(临床心理、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教育学学科背景的35人,占79.55%;有临床医学学科背景的5人,占11.36%;有哲学学科背景的3人,占6.82%;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1人,占2.27%。44人所学专业涉及四个,专业相对集中,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哲学学科背景分居前三位。在本调查的113位兼职教师中,除4人专业信息不详之外,109人中有心理学、教育学学科背景的67人,占61.47%;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21人,占19.27%;有医学学科背景的9人,占8.26%;其它专业(如中文、哲学、数学、俄语、体育、法律、煤炭)的12人,占11.01%。109人中所学专业一共涉及10个,专业相对分散,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医学学科背景分居前三位。

4.女性教师多,男性教师少

本次调查的160位专兼职教师中,女性教师107人,占66.87%,男性教师53人,占33.13%。其中,47个专职教师中,有女性教师34人,占72.34%;男性教师13人,占27.66%。在113位兼职教师中,女性教师73人,占64.60%;男性教师40人,占35.40%。

5.在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中,专职教师多于兼职教师

在本调查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中,除两人年龄不详以外,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68岁。35岁以下教师70人,占44.30%,36~60岁之间的教师87人,占55.06%,60岁以上1人,占o.06%。47位专职教师中,35岁以下的教师29人,占61.70%;113位兼职教师中,除两位信息不详之外,35岁以下的教师41人,占36.94%。35岁以下年轻教师的比例,专职教师高于兼职教师24.76个百分点。

6.教师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超过半数

在本调查的160位专兼职教师中,除12人学历信息不详之外,有研究生学历的88人,占59.46%;本科学历的56人,占37.84%;双学位的3人,占2.03%;专科学历的1人,占0.68%。其中,47个专职教师除1人学历不详之外,46人中具有硕、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有26人,占56.52%;有本科学历的17人,占36.96%;具有双学位的3人,占6.52%。

113个兼职教师除11人学历信息不详之外,102人中具有硕、博士研究生学历的62人,占60.78%;具有本科学历的39人,占38.24%;具有专科学历的1人,占0.98%。

7.其他参与人员因校而异

本次调查中,我们对“除专兼职教师外,你校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还有……”作了统计,除3所高校信息不详之外,24所高校中,四个选项中,选“学生辅导员”的占75.00%,选“班主任”的占54.17%,选“学生骨干”的占66.67%,选“任课教师”的占41.67%。(因每所学校可能选择了两个以上的选项,因此四个选项的百分比合起来超过了100%)。调查结果也显示,不同高校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广泛程度也有所不同。有15所学校选择了四个选项中的2~3项,占62.50%,有5所学校选择了四个选项中全部四项,占20.83%,有4所学校在四个选项中只选择了其中一个选项(学生辅导员或学生骨干)。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在职进修情况

1.专兼职教师进修制度还未形成。兼职教师进修机会更少

关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进修情况,在问卷调查的27所高校中,除两所学校信息不详之外,专职教师“一年至少保证有一次机会外出进修或参加研讨会等”的占60%,“有时有一次机会甚至更多机会,有时一次机会都没有,没有规定”的占32%,“没有机会”的占8%;兼职教师在这三个选项上的比例则分别为28%、16%和56%。总的说来,专兼职教师有一些培训与提高的机会,但培养的制度还未形成,随意性较大。相比而言,兼职教师的培养机会更少。本调查的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是以兼职教师为主的,这种使用多而培养少的矛盾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有较大比例的高校还没有举措培训其他参与人员

关于参与人员的培养培训与提高,笔者也曾作过调查,除2所学校信息不详之外,在其它25所学校中,“学校定期举办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培训活动”的占44%;“学校分批选派人员接受专业培训”的占56%;“学校没有什么举措”的占20%(因其中有5所学校同时选了前两项,所以百分比合计超过了100%)。可见,在参与人员的培训与提高上,各高校之间存在差异,有20%的高校还没有培训举措。

在目前我国专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以兼职教师和其他参与人员为主要力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下,在培养提高专职教师的同时,更需要加强对兼职教师及其他参与人员的培训与提高,这是促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也关系到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与深化。

三、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1.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建设,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

目前国内一些高等院校已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科和研究生学位点,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如首都师大教育系自1998年起招收学校心理辅导方向的本科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02年增设了心理咨询本科专业。然而,这些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合理规划并创造条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2.切合实际,按生师比规定专职教师数量

教育部出台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四个文件中,除[2003]2号文件外,其它三个文件都强调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问题。三个文件在文字表述上大同小异,即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在专职教师的配置上,三个文件都提到“少量、精干”的原则。“少量”是数量规定,数量如何规定,[2001]1号文件中没有涉及。[2002]3号文件(实施纲要)别提到,专职教师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2005]1号文件中指出,“配备一定数量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这些提法比较模糊,弹性较大,刚性不足,操作起来不方便。笔者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数量太少,师生比平均达1:10986,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日本国立大学每5000~10000名大学生配有1名专职心理咨询员,而私立大学则每3000~5000名大学生配有一名咨询员。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辅导与咨询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为1:450,70年代以后下降至1:250至1:300。要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各高校要保证足够数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现阶段可按师生比l:3000~5000配置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为了提高专兼职教师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业道德以及必备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教育部社政司在天津师范大学设立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各省也设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中心,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工作。但根据被培训者反映,普遍存在下列问题:培训内容过于注重理论讲授,缺乏必要的操作技能训练;缺乏实习督导;案例分析少;培训时间短,很少有时间让学习者自己去体验或彼此分享、督导,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要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建议:

第一,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包括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师资要求、培训时间、拟达到的效果等,这些都要有详细的规定,做到培训计划化、规范化。一个培训计划在实施一到二轮后,要广泛征求培训人员和被培训人员的意见,做到及时修改完善,逐步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培训包。

第二,开展分类培训。目前,我国高校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专兼职教师、班主任、政治辅导员、其他任课教师等)的专业水平及技能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根据这一现状,笔者建议,各级培训部门要针对不同人员,制订不同的培训规格要求,坚持开展分类培训。按照不同的规格要求,实施不同内容、不同时间的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第三,坚持培训经常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专业化水平低到专业化水平高,这一过程是分阶段的,不可能一步到位,中间有个过渡阶段。我们的方向是通过若干年的努力逐步完成这一过渡。要达成此目标,除了从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引进、充实专业人才外,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现有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因此,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培训的持久战准备,督促各级培训机构将培训经常化,并长期坚持。

第四,加强技能训练与实习督导。很多时候,各级培训机构为了增加规模效益,培训班的人数往往多则超过100人,少则70~80人,加上时间仓促,学员少有机会甚至没有机会参加技能训练与实习、督导。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笔者认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控制承办方的规模,一般不宜过大,要合理分配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培养的时间,并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师资的研究能力与反思能力的培养。

4.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2001年3月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最低要求是“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中专以上毕业证书、经心理咨询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获得毕(结)业证书者”。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对于通过培训达到上岗要求者,由教育部认定的有关承训机构颁发资格证书,逐步做到持证上岗。”显然,这两个规定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彼此并不互相认定,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教育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必须加强沟通,解决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证上岗与现实存在的矛盾。

5.管理激励,调动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新的工作,教师需要学习,需要研究,需要投入,需要付出,因此有必要通过各种管理措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的参与有学校管理作为保障。如将兼职教师的值班算作其工作量的一部分,并折算为标准学时;咨询老师的咨询报酬平均每小时不低于50~60元;学校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工作进行考评,对工作突出的老师,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并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励,考核不合格的要取消其资格;学校要配合有关部门,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进行资格审查,符合要求的才可以上岗;凡获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的老师,可优先外出进修、培训、参加各类学术会议。

6.全员培训,使每个教师都能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健康养生行业前景篇9

新太阳国际养生社区傍着淀山湖的姊妹湖――太阳湖,据香港新太阳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东介绍,他们在养生社区这个项目中导入了人文历史、现代生活和自然景观三位一体的概念,而这个概念的核心就是两个字:养生。

李晓东说,中国5000年传承而来的文化中,随处可见养生之道,“山水之地、养生之本”,说的就是养生首先应该选择自然条件优越、风景宜人的处所。然而现代都市人正面临着这样一种无奈:城市的边际越来越大、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而乡村、自然离人们越来越远。有鉴于此,他才决心在淀山湖畔选点开发了这个项目。应该说,这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别墅区了,而是一个处处体现“养生”、“健康”元素的生活社区。

李晓东的决策毫无疑问带有相当的前瞻性,作为地产投资,往往就是在刚刚看到需求预期时便超前启动――上海的老龄化程度正日趋严峻,而经济的发展,也使越来越多的人产生消费升级的冲动,眼前这片别墅区,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炙手可热的房产项目。

天然的山水构成了养生的基本载体。在上海周边,很难再找到像淀山湖这样“造化钟神秀”的所在了。淀山湖还有一个俗称――“甜水湖”,其源头为天目山水系,因而水质清冽;烟波浩淼的淀山湖有杭州西湖的11倍大,水天一色,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新太阳养生城总用地面积近118.6公顷,项目分为3期开发,项目2期为游艇独幢别墅,占地500亩,总计97幢;第3期项目占地总面积2287亩,建有220多栋景观别墅。

李晓东说,要建立能够提升生活品质的养生社区,必须以淀山湖这样的4a级景观区自然环境作为基础。目前,新太阳养生城所在地域的空气指数达到1级,这里的噪音也远比周边地区要低――日间不超过55分贝,夜间不超过45分贝――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优美而又幽静的处所。

不过,虽说依托了“淀山湖―太阳湖”这样一个大的自然风景区,新太阳国际养生社区在内部环境的营造上仍舍得大手笔投入。他们从全国各地购买了1万多株大树移栽到此――桂花、银杏、紫薇、罗汉松……那些名贵的树种一株就要10多万,而5、6万元一株的更是常见。李晓东说,他这么做就是为了求一个完美――在本来已经非常好的自然环境中,再营造一个更好的小环境。

目前,新太阳国际养生社区第3期别墅已经开盘,其中,用在健身、美容、医疗、教育、文化艺术、商业等项目上的配套就占去了400多亩地。

李晓东说,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健康”的定义也渐渐拓宽,“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更是指身体和心灵都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传统养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中青年亚健康人群激增,“综合养生”既是一种时尚,也是一种迫在眉睫的生活需求,因此社区里必须增设综合养生的各种配套服务设施,在传统养生模式的基础上,从健身、美容、医疗、教育、文化艺术、商业等各个方面,全方位提供综合性的养生服务。所谓的综合性养生服务,实际上就是明显带有新太阳国际养生社区特色的综合服务体系,它包括:

菜单式养生服务。含医院、体育场、五星级酒店、双语幼儿园、历史文化展览馆、双语小学、酒店式公寓、剧场等;

特色养身服务。指为每一位业主建立健康档案,并实施跟踪式养生保健服务;

社区中医院、西医院实行一人一档,对有特殊情况的业主实施专人负责制;

健康评估。对业主的健康状况划分为健康、亚健康、非健康三个层次,相应提供不同层次的医疗保健;与此同时,为每位业主订制健康档案,把体检结果、生活习惯、运动习惯、膳食结构以及兴趣爱好等特征综合起来,由专家定期提出指导意见并接受咨询;

设立家庭病床服务,采用电子邮件、在线咨询、可视电话等方式,使业主可以足不出户地获得医疗保健资讯;

文化养身。指社区邀请文化名家建立社区专职团队和专家顾问团队,参加社区养生文化活动。这些文化活动包括文学、民俗,还开设了美术、书法、园艺、茶花、音乐、茶艺等课程,以提倡艺术养生、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此外,社区还有计算机网络中心和多媒体语音室,社区的图书馆也引进了各类畅销书以及人文书籍;

社区内的体育健身项目更是丰富多彩:室内体育场内设有篮球、排球、羽毛球等区域场馆,室外有足球场和网球场。一些知名健身俱乐部也将被请入社区,设立搏击、舞蹈、瑜伽、拉丁、器械健美、有氧操等各具特色的项目,此外美容、Spa、专业护肤等机构也已经开始入驻。

健康养生行业前景篇10

关键词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对策;湖南新邵鹏翔森林康养基地

中图分类号S78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7)06-0173-03

thinkingonDevelopingoftheForestRaisingnewFormats:takingHunanXinshaopengxiangForestRaisingBase

asanexample

SUnChun-tao1YanGJun2XiaoJun-shan1CHenYun1

(1XinshaoCountyForestryBureauofHunanprovince,XinshaoHunan422900;2theState-ownedDaxingshanForestFarminXinshaoCounty)

abstractonthebasisofunderstandingthefactsoftheXinshaopengxiangForestRaisingBase,weanalyzeditsadvantagessuchasuniqueforestresources,plantnutrientsresources,foodandChineseherbalmedicineresources,naturelandscaperesourcescommunion,convenienttransportation,goodpolicyandsoon.meanwhile,thedisadvantageswereanalyzedsuchasthesocialcognitiondeficiency,legalblank,talentshortageetc.therefore,weproposed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inordertoprovidereferencesfortheconstruction,managementandprotectionofthebase.

Keywordsforestraising;baseconstruction;countermeasure;HunanXinshaopengxiangForestRaisingBase

森林康B是指依托优质的森林资源,将现代医学和中医药等传统医学有机结合,开展森林养生、康复、疗养、休闲等一系列有益身心健康活动的统称。森林康养以人为本、以林为根、以康为要、以养为源,是林业、旅游业、健康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相互交融延伸而形成的新业态,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催生的新模式,是发展林下经济打造“林业4.0”升级版的新引擎,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绿色供给的重要内容[1]。本文以湖南新邵鹏翔森林康养基地为例,就发展森林康养新业态作以下探讨。

1基地概况

湖南新邵鹏翔森林康养基地位于湖南省新邵县西北部,紧邻新邵筱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在坪上镇的筱K村,规划总面积达504.6hm2[2]。东与资水毗邻,南邻大新镇林场村,西接冷水江市禾青镇镇林场,北与冷水江市禾青镇接壤,地理位置为东经111°24′42″~111°26′36″、北纬27°33′35″~27°35′12″。距沪昆高铁邵阳北12km,距洛湛铁路邵阳火车39km,距娄怀高速(S70)7km,距二广高速(G55)19km,距长沙黄花机场188km,距在建的武冈机场116km;距邵阳市37km,距娄底市56km,距长沙市165km,区位优势比较明显。

1.1地形地貌

基地属龙山山脉由涟源市向新化县延伸的中间地带,以低山为主,最高海拔为911.0m,最低海拔为214.0m,相对高差为697.0m,平均海拔为600.0m。

1.2气候条件

基地内年平均气温12.0℃,日照时数1420.0h,年降水量1530.1mm,相对湿度80%以上,无霜期280d。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具备森林康养度假的气候条件。

1.3水文条件

基地内水源丰富,有大小溪流5条,长度达6km。山涧溪水常年不断,清澈透明,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2环境条件

2.1外部环境

据新邵县2015年度县域环境报告,基地周边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Ⅰ级标准;水质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土壤环境质量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Ⅱ级标准;噪声环境质量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Ⅰ类标准。

2.2内部环境

据湖南长沙崇德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监测和检测数据表明,基地内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Ⅰ级标准;地表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限值要求;基地内长寿庵饮用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标准限值要求;土壤环境质量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Ⅱ级标准;声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Ⅰ类标准;pm2.5浓度24h监测平均标准值20~30μg/m3;天然照射贯穿辐射剂量为625.3μSv,低于国家每年5000μSv的限值标准;空气负离子含量平均超过5000个/cm3,最高达91250个/cm3;基地内所有测点q值都小于1,Ci值大于0.5,足以证明基地内空气清洁[2],适宜开展森林康养活动。

3建设森林康养基地优劣势剖析

3.1优势

森林康养主要是利用森林景观资源,不仅带给人们良好的视觉享受,而且还能提供具有康养功能的氧气、精气和负氧离子。它不仅迎合现代人们追求健康、崇尚自然的心理,更是把森林旅游、休闲运动与健康长寿有机结合在一起,正在成为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新时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3-4]。

3.1.1森林资源。基地范围内森林覆盖率达99.5%,有维管束植物185科549属857种。可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27个群系,主要群落包括药用植物群落、芳香油类植物群落、观赏类植物群落、可食用植物群落4类。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篦子三尖杉、樟树、金荞麦、花榈木、野大豆、榉树、喜树、中华结缕草8种。

3.1.2植物精气资源。研究表明,植物的花、叶、木材、根、芽等释放出的植物精气,具有抗菌、抗肿瘤、降血压、驱虫、利尿、祛痰等生理功效[5-6];清新的空气以及树、树干散发出来的挥发性物质,对支气管哮喘、肺部炎症、食道炎Y、肺结核等疾病疗效显著[7];同时,有试验表明负氧离子浓度高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8]。基地内南酸枣、枫香、柏木、柳杉、香樟等森林资源丰富,次生林面积占总面积的90%,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释放的植物精气完全满足康养需求,是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理想去处。

3.1.3食品及中药材资源。在基地范围内可以被人食用和间接被人食用的植物达200余种、药用植物达150余种,在不破坏其种质资源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资源植物加以开发利用。常年牧养在林下的黄牛、土鸡、黑猪、黑山羊等有机肉食品有益健康;林下自然生长的野菌、蕨菜、葛、乌药等山野菜绿色环保;还有坪上牛席、火烧豆腐等特色土菜饮誉三湘。

3.1.4天人景观交融。基地内喀斯特地貌较为奇特,浑然天成的地文景观长生梯、龟象之吻、千年神龟、学位帽、台子石等形态逼真;形成的水文景观长寿泉水、三叠泉、高凼白练、恋人之曲、望云飞瀑、矿山之歌、飞江瀑布点缀其间,山有水而灵,水因山而秀;见证变迁的人文景观长寿庵、圣帝殿、源于梅山歌谣的石马江号子、蒙上祭神色彩的坪上木偶,彰显出梅山文化的无限神韵。天人景观自然交融,为精准规划森林康养线路、科学进行功能分区、在森林康养场所进行准确定位[9]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1.5交通便捷。基地区位优势明显,立体交通网络初具规模。同时,基地还处在“大长沙旅游圈、大湘西旅游圈、大湘南旅游圈、大桂林旅游”的交汇处,是“张―~―桂”国际黄金旅游线路上的中间板块,旅游区位优势独特。

3.1.6政策利好。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纲领性文件;湖南省也随之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和《湖南省森林康养发展规划(2016―2025)》等发展健康产业文件,前所未有的利好政策催生了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新业态。

湖南中振置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养老公寓的开发和经营管理、旅游度假村、休闲养老服务、餐饮服务等业务。公司高层审时度势,致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建设新邵鹏翔森林康养基地。此举得到了新邵县党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将该项目列入全域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专门成立由副县长任组长的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为基地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组织保障。

3.2劣势

3.2.1森林康养理念缺乏。不少人将森林康养简单理解为呼朋唤友、游山玩水、享受美食,抑或是观景拍照、走马观花,目前普遍存在社会认知不足的问题[10]。要求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加强生态康养宣教和普及工作,提高公众和全社会的养生意识,积极参与森林康养活动[7]。

3.2.2法律法规几乎空白。森林康养在法律层面尚属空白,没有系统可供操作的行业规范、标准,只能借鉴相关产业规则参照管理,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3.2.3人才培养严重滞后。森林康养旅游在我国刚刚起步,大多还停留在以满足感官体验为主要形式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市场运作模式,既没有系统学科理论支撑,也没有正规行业人才培养机构,更不具备森林讲解员和理疗师的培训体系[11]。

4发展对策

以“保护与培育优质森林资源,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森林环境”为前提,开展“森林体验、森林养生、森林保健、森林康复、森林养老、森林教育、森林休闲”等康养活动,把基地建设成为湖南乃至全国以“人们共享绿色发展及共享生态产品供给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宗旨的示范性基地,探索“民营企业+林农+基地”的市场性经营管理模式,跻身“共建、共享、共荣”绿色发展的典型示范。

4.1科学功能分区

按照森林康养建设内容及管理服务需要,科学合理地将基地建设布局分为“点、线、面”相结合的保护与培育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和森林环境的格局,以“线”承载并有机结合“点、面”开展森林康养项目。基地功能分区建设布局见表1。

4.2突出自身特色

探索“民营企业+林农+基地”的市场经营运作模式,真正将森林康养产业作为独立的主题推向市场。严格按照《森林康养基地总体规划》有序实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根。与医疗保健单位合作,新建中医馆、Spa中心,开展森林自然疗养、亚健康理疗养老养生等服务[12-13];开展参与式农事体验活动,开发休闲养生产品,通过土特产品销售服务,为游客提供一个享受田园生活、感受采摘体验的场所[14];在基地内修建艺术喷池,附加喷淋设备,易于植物精气的挥发,增加空气负离子的浓度,让游客在体验的同时也达到了森林有氧运动的效果[15],以确保森林养生体验的感觉、健身康体项目效果的可持续性[16]。

4.3强化社区参与

森林康养是利用森林中的各种疗养因子,对患有循环、神、血液、呼吸系统等疾病的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和康复作用[17-18],由于经济实用、易于推广、适应广泛等优点,为疗养医学及康复事业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手段[19]。森林康养产业自然地积聚了与此相关的产业链,涉及土地、房产、旅游、税收、交通、医疗、保险、文化、休闲、娱乐等多个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诞生了一种新业态――森林康养产业[20]。基地所在坪上镇筱K村,2015年村级财政收入212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526元;坪上镇有1座中心医院,村里(社区)有卫生室,周边有农家乐10处、宾馆10座,可提供床位500个;加强基地与社区合作,由基地提供养生度假服务,社区保障食宿接待,实现“园内游,园外住”[21],利益攸关,相得益彰。

4.4立足营销策划

多视角、多层面地加大对森林康养基地的宣传力度,以“健康快乐、生活出彩”的森林康养主题拓展市场。一是唱响品牌,将基地建设成为“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康乐之乡”“中国养生之都”,邀请名家名人代言,使鹏翔森林康养品牌享誉社会。二是强化营销,扩大影响范围,紧扣康养主题,实施线上网络、线下媒体广告和主办系列主题活动等形式拓展营销。三是政企联合,通过参与精准扶贫和助残助学系列公益活动,提升基地的品牌形象和口碑;与新邵筱溪国家湿地公园强强联手,联合宣传,联合促销,优势互补,利益共享。

5参考文献

[1]柏方敏,李锡泉.对湖南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思考[J].湖南林业科技,2016(3):109-113.

[2]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湖南新邵鹏翔森林康养基地总体规划(2016-2020年)[R].2016.

[3]孙抱朴.“森林康养”是我国大健康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J].商业文化,2015(2):82-83.

[4]吴兴杰.森林康养新业态的商业模式[J].商业文化,2015(3):9-25.

[5]何丽芳.走进森林,享受“森林浴”[J].湖南林业,2005(4):30.

[6]甘丽英.森林浴在健康疗养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05(2):21.

[7]肖光明,吴楚材.我国森林浴的旅游开发利用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8(3):170-174.

[8]李博,聂欣.疗养期间森林浴对军事飞行员睡眠质量影响的调查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1):75-76.

[9]刘甜甜,马建章,张博,等.森林养生旅游研究进展[J].林业资源管理,2013(2):130-135.

[10]郑群明.日本森林保健旅游开发及研究进展[J].林业经济问题,2011,31(3):275-278.

[11]周彩贤,张峰,冯达,等.北京市以少量疗养促进公众健康对策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2):13-16.

[12]张琛琛,乌恩.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产品开发浅析:以内蒙古大青山部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2):41-43.

[13]方震凡,徐高福,张文富,等.新时期发展森林休闲养生旅游探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4(6):68-78.

[14]唐建兵.森林养生旅游开发与健康产业打造[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4):74-77.

[15]殷菲,梁定栽,柏智勇.森林公园养生项目研究:以海南省南药森林养生公园为例[J].热带林业,2012,40(2):8-11.

[16]王继庆.中日韩森林旅游的养生主题设计及其产品开发[J].中国林业经济,2009(3):25-28.

[17]李悲雁,广会,蔡燕飞,等.森林气候疗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5):385-387.

[18]易晓阳.昆明疗养院自然疗养因子优势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2,14(4):334-335.

[19]杜丽君.森林自然疗养因子在疗养医学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00,9(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