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趋势十篇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趋势十篇

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47:53

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篇1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并于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随着我国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显现,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使经济增长奇迹背后的和谐与公平开始受到拷问,并可能最终影响我国未来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近年来,各级政府都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但整体看效果并不理想。近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大多聚焦“三农”问题,并且将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显然,我国正处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因此需要正确理解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清醒地认识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建设农村金融体系,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按照传统经济学逻辑,金融内生于经济发展战略,农村金融是为了有效地动员农业、农民和农村的经济资源和经济剩余(林毅夫等,1994)。因此,过去农村金融为了服从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成为向工业和城市输送农村经济资源与剩余的管道(温涛等,2005)。从这个意义来讲,我国的农村金融并非内生于农村经济,其发展也不可能沿着自身内在的逻辑展开和扩展,而是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显然,这种由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体系不仅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反而极有可能会抑制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就在于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的失调(冉光和,2008)。因此,在新形势下的首要任务就是必须重新理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促使和保证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丁志国等,2011)。

关于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中,King和Levine(1993)指出发展我国家政府提供的低效率农业信贷投入对农业增长产生了制约效应,这一经验证据表明政府参与的农村金融活动实际上具有明显的负外部性。传统经济理论指出由于政府干预的存在市场很难达到有效,这对于农村金融市场同样成立。正如Burgess和pande(2002)基于印度1961—2001年银行业政策调整阶段数据所得出的结论:印度农村银行业改变了农村的生产活动和雇佣行为,进而使贫困减少和产出增加。由此,撇开外部政策干预,农村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援农村发展,然而这仍然依赖于农村金融市场整体的活跃程度。针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何广文(2001)认为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能适应农村金融需求,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明显阻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张兵等(2002)和安翔(2005)分别对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的绩效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但由于他们的研究都是在没有对数据平稳性进行检验的情况下直接进行的回归分析,因此所得出结论的可靠性值得推敲。朱喜和李子奈(2006)、杨栋和郭玉清(2007)分别实证研究了农村信贷效率和农业信贷效率,但研究的视角主要是基于传统农业内部,不涉及农村经济的其他方面。谢琼等(2009)研究了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结论认为农村金融制度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存在偏差。我国西部农村地区1978—2008年的数据表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结构以及投资水平有助于农户收入的增加,而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贾立和王红明,2010)。事实上,之所以出现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效率显著负向影响农民收入增加源于该区域农村金融整体效率偏低。黎翠梅和曹建珍(2012)的研究就直接指出我国农村金融效率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农村金融效率总体高于中西部地区。温涛等(2005)、余新平等(2010)实证研究了我国金融整体发展、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

张敬石和郭沛(2011)进一步基于VaR模型考察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金融规模不利于收入差距的缩小,而农村金融效率则有助于缓解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局面。总体而言,关于我国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现有文献为这一问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尚缺少一致性结论,尤其缺少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影响路径和影响效果的深入研究。本文基于经典理论模型,选取1978—2010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基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采用协整检验、Grange因果关系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实证研究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而科学甄别现行农村金融体系的效率,回答农村金融是否真的有效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为保证有的放矢地发挥农村金融在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以及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二、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关系的基本判别

为了有效刻画和判别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基本现状,分析农村金融发展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验证农村金融是否真正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本文选取了农村实际人均增加值、农村投资比率、农村金融相关率、农村存款比率和农村存贷比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计量回归,指标说明及其处理见表1。有效识别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并剖析两者发展态势的背后动因是分析相互影响机理的基础,因此本文首先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指标进行了对比描述和统计分析。图1描绘了我国农村人均实际增加值与金融信贷的基本状况。从图中可以看出,1978—2010年我国农村人均实际增加值与农村金融资产总量基本保持趋同的增长趋势,说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确实随着农村产出的增长呈现同步提高,农村金融市场与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双向协同。然而对比农村存款和贷款的变动趋势来看,虽然两者同样保持了较明显的增长态势,但农村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差额却逐步放大,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信贷供求不协调的基本现状,同时也暗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信贷结构为了进一步分析农村金融体系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本文在图2中给出了农村金融市场信贷和投资状况与人均实际增加值变动的趋势分析。由表1可知,农村金融相关率(fir)、农村存款比率(ck)、农村存贷比(cd)和农村投资比率(tz)都不同程度地剔除了农村产出增长所引起的结构变化,因此图2中对比给出的农村人均增加值与农村信贷投资结构变动趋势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发展的基本关系。从图2中可以看出,相比农村人均实际增加值的稳步增长趋势,存款比率虽然较平缓,但仍表现出较明显的协同增长趋势,说明我国农村储蓄率处于较平稳的增长态势。投资比率所表现出的平行趋势表明我国投资产出效率在考察期间并未出现显著的调整,其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功效有限。图2结果进一步显示,金融相关率和存贷比具有明显的波动特征,且两者呈现此消彼增的特征。相对而言,金融相关率反映了我国农村整体金融市场规模,而存贷比则一方面反映了投资转化比率,另一方面反映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结构。不难发现,金融相关率虽波动较剧烈,但基本趋势随着人均实际产出而增长,说明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市场规模基本保持平行发展。而存贷比的变动趋势表明我国农村储蓄投资转化率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可能与政策调整和政府扶持力度相关。另外,1990—2010年存贷比处于增长趋势,说明我国农村信贷结构正朝着不协调方向转化,这可能影响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撑功能的实现。总体来看,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指标虽并未完全一致地与农村人均实际增加值变动趋同,但是总的趋势可以表明,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特征。#p#分页标题#e#

三、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相互影响关系分析

上述基本判别的结论表明,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金融确实对农村经济发展确实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借助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一)模型设计及数据选取

为了有效测度金融发展对产出的影响,pagano(1993)引入了简化的内生增长模型———aK模型,以表示产出与投资存量之间的相关特征。由此,pagano指出金融可通过影响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以及投资的产出效率影响经济体的产出模式以及结构。事实上pagano所提出的结论已被大量学者的经验结论所验证,然而这里忽略了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体系之间内生的相关性。按照经济学理论,理性人对储蓄和消费的决策取决于其财富基础,其中收入是财富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收入本身又受到经济产出和价格体系的影响。金融虽会显著影响经济体的增长模式,但其在本质上又依赖于经济增长,因此单纯考虑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忽视两者存在的内生相关性,其所得结论虽反映了经济系统的部分信息,但是信息的有效性和可信性值得推敲。为此本文基于pagano(1993)所提出的结论选取了反映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相关指标,并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测度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内生相关关系,真实反映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系统和金融系统共生依赖的事实。本文数据选取区间为1978—2010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自于《新我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历年《我国统计年鉴》、《我国农村统计年鉴》及《我国金融年鉴》,数据处理采用eViews6.0。数据指标的选取与处理参见表1。按照基本的操作步骤,本文首先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了检验,并基于平稳性结果实施了协整检验,以确定农村经济发展变量与金融发展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稳定长期相关关系;而后则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手段考察两者的相互影响机理。

(二)结果分析

表2给出了实证过程中的平稳性和协整检验结果。鉴于前文分析和引述中指出金融相关率与存款比率两者在反映的基本信息方面存在交叠,且两者在统计上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本文构建了两个不同的变量组以更好地刻画和检验变量之间的关系(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共同服从单位根过程”还是从“个体服从单位根过程”假设出发的验证结果均表明组别1和组别2中变量的原始序列都显著服从单位根过程。进一步对变量组内一阶差分后变量的平稳性检验显示,一阶差分后的变量组服从平稳过程,说明组别1和组别2内变量都服从一阶单位根过程,因此存在协整的可能性。在表2的下半部分结果中,对组别1和组别2存在协整关系个数的验证结果表明,组别1和组别2均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即组别1和组别2各自变量间存在长期相关关系,其对应协整方程为:rpgdp=-7.52tz+49.86fir-24.03cdLoglikelihood=154.9(3)rpgdp=19.16tz+74.06ck-16.24cdLoglikelihood=175.2(4)从公式(4)和公式(5)给出的协整方程可以看出,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即农村金融发展通过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比率、投资产出比率等途径与农村经济发展相互影响。对比方程(4)和方程(5)可以发现,由于在两个方程中分别以fir和ck反映农村储蓄率,进而影响了投资比率影响农村产出的性质,这是因为fir中包含了贷款部分,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村贷款,因此投资比率在两个组别内的系数性质发生了改变。总体而言,农村储蓄率正向影响了农村经济增长,而存贷比这一反映农村储蓄投资转化比率的指标则负向影响农村产出增长,并说明了农村信贷结构的恶化将有碍于农村经济增长的事实。

通过平稳性和协整检验分析可知,本文所选取变量不能直接进行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估计,但可以运用Granger检验变量之间短期的因果相关性,并选择误差修正模型(eCm)测度变量之间长短期相互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来测度变量之间的相互冲击影响效应。鉴于篇幅和阐述的必要性,本文在此略去对误差修正模型回归结果的描述,仅以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来反映回归分析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判断结果。表3给出了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相关指标的短期因果检验。从表中可以看出,除了“农村人均实际增加值是投资比率和存贷比的Granger因”的假设在5%的置信水平下成立外,其他假设均在可接受的置信水平下拒绝了农村经济增长同金融发展的因果关系。然而从上文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回归结果来看,农村金融发展同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长期稳定关系,只是短期内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彼此的相互影响关系存在一定的“惰性”,即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效应滞后,如表3中投资比率、金融相关率、存贷比以及存款比率对农村人均实际增加值的检验结果。不过表3中不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也恰恰说明短期内部分金融发展指标外生于经济发展,这源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完善进度缓慢,整体发展速度相对滞后。显著成立的Granger因果关系进一步印证了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给出的结论,即农村经济发展在长期和短期内都与农村金融发展产生一定的相互影响,两者具有明显的内生交互效应。从图3所反映的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冲击路径可以看出:

(1)农村人均实际增加值对来自投资比率的单位冲击反应迟缓,且从总体效应上来看,投资比率对农村人均实际增加值的影响效应为零,这说明我国农村整体投资效率处于“瓶颈”阶段,其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程度有限,如何有效转变当前农村投资效率低下局面成为政府决策的问题之一;投资比率对农村人均实际增加值的单位冲击虽在初始表现出负向调整,但后续则保持持续增长趋势,这说明农村经济发展短期内虽会降低投资比率,不过有助于经济发展推动投资产出效率的提高。但是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本身虽会持续推动农村投资的增加,也会变相降低农村投资的产出效率,进一步凸显农村投资效率“瓶颈”问题。

(2)存款比率的正向冲击显著提高了农村人均实际增加值,且这一趋势会由于农村居民储蓄余额放大的存在而持续,这表明农村可用信贷规模真实影响了农村经济增长,不过这一过程需要考虑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比率;农村人均实际增加值的正向冲击使存款比率下降,表明模型中未包含反映农村消费变动变量所造成的缺陷,即农村经济发展会适度地影响农村居民传统的消费观念,进而影响农户的储蓄倾向。#p#分页标题#e#

(3)存贷比的正向冲击降低了农村人均实际增加值,虽然实际增加值对这一冲击的反应具有2~3期的时滞,但是这种负向影响会持续存在,进而说明农村储蓄投资转化比会显著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储蓄投资转化比的提高会推动经济增长,而这也暗含了农村信贷结构合理配比会改善农村金融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信息;来自农村人均实际增加值的冲击会使存贷比在1~3期出现大幅度下降,即经济发展会改善农村储蓄投资转化比率,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其效应在第4期达到峰值,但该种效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趋近于零。这说明经济增长本身对信贷结构或投资转化比率的反馈效应具有时效性。总体而言,农村金融发展通过储蓄比率影响农村市场的信贷规模,并通过储蓄投资转化率影响实际投资规模,进而通过投资的产出效率影响农村经济增长,而农村经济发展本身则会对农村金融发展产生反馈效应。基于协整和Granger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的结果均验证了上述结论,而方差分解的结果也表明在20个年度的考察周期内,金融发展指标对经济增长指标波动的解释能力达35%,经济增长指标对金融发展指标波动的解释能力平均为20%。由此证明了农村金融发展同经济增长内生于农村经济系统的事实。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篇2

流动性风险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其伴随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的全过程。因此,加强流动性管理就成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衡量流动性的指标很多,笔者主要选取超额准备金率、流动性比率、存贷比、存款结构比、中长期贷款比、贷款总额与总资产比六个流动性指标综合评估某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状况。

一、近五年来流动性变动分析

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角度分析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实际存款准备金率减去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后的比率。某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2009-2013年超额准备金率变动趋势如下:

20092010201120122013

从图1超额准备金率趋势图可以看出,2009-2013年某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呈波浪式下降态势。

从流动性比例角度分析流动性比例指标是在侧重资产管理方针下,商业银行衡量流动性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流动性比例反映了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的匹配程度,监管部门对该比例的要求为不低于25%。某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2009-2013年流动性比例变动趋势如下:

从图2流动性比例趋势图可以看出,2009-2013年某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流动性比例呈先大幅下降后趋于平稳态势。2009年至2010年上半年,流动性比率在75%以上的高位运行,自2010年12月末下降至53.62%后,2012年6月末流动性比例达到40.50%的最低值,此后小幅回升。从流动性比例发展趋势来看,2009至2013年五年期间,某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流动性比例总体较高,远远高于“不低于25%”的监管比例要求,表明这一时期,某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流动性较为充足。但是不断下降的流动性比例,表明流动性有趋紧态势,一定程度上也表明流动性风险有增大的可能。

从存贷比角度分析存贷比是评判流动性的传统指标,通常而言,该比率越高,表示机构的流动性愈差。监管当局对该比例上限有严格规定,即不能超过75%.

从图3存贷比趋势图可以看出,2009年-2013年近五年来,某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贷比呈逐年下降趋势,各期存贷比均在监管部门规定的75%以下,至2013年末存贷比跌至近5年来的最低点60.95%。这表明从存贷比角度分析,某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流动性整体充足,且流动性状况逐年好转。

从存款结构比率角度分析存款结构比率用来衡量商业银行融资基础的稳定性。通常而言,该比率越低,表明机构的流动性越强

从图4存款结构比率趋势图可以看出,2009-2013年某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款结构比呈两头高,中间低的发展趋势。2009、2010年存款结构比率较高,保持在58%-70%左右,2011年6月末,12月末,2012年6月末三期下降至23%左右,2012年12月末又上升至70%左右。存款结构比的这一变动趋势主要与五年来的经济形势与货币政策有很大关系。

二、流动性变迁中的特征分析

流动性整体充足。上述6个指标近五年来的分析显示,某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流动性整体充足。6个指标具体分析如下:超额准备金率平均3.56%,高于人民银行基层央行规定的1%-2%;流动性比例平均58%,高于监管部门不低于25%规定比例23个百分点;存贷比平均66%,低于监管部门不高于75%规定比例9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比平均200%,高于监管部门不高于120%规定比例80个百分点;存款构成比平均52%;贷款总额与总资产比60%,6个指标除中长期贷款比例远高于监管部门规定外,其余5个指标均符合监管比例和行业标准。

流动性与经济周期及货币政策存在较强的相关性。2009年6月份以来,为了防止我国经济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价格出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由此前的稳健转为“适度从紧”再到“从紧”。(2009年6月13日国务院会议要求货币政策转为“稳中适度从紧,12月5日,中央经济会议要求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2010年7月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形势,国内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为保证经济不下滑,国务院决定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2012年开始,货币政策的总基调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强调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这一点从2012年前三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可以看出。(2012年-2013年,人总行12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前3次仅大型金融机构上调,中小金融机构不上调)从某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2009-2013年流动性评估的各个指标来看,在经济形势及货币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时,流动性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以流动性比例为例,2009年在高位运行,2010年开始下降,下降幅度达30%,2012年开始小幅回升。

部分指标异常,存在流动性风险隐患中长期贷款比例主要衡量机构中长期资产负债结构的匹配程度,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机构贷款资产的流动性。近五年来,某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比例一直居高不下,表明其中长期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问题严重,潜在风险隐患较大。

三、化解流动性风险的对策建议

增强金融市场参与能力。积极参与市场交易不仅能提高资金运用能力,提高收益水平,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资金来源渠道和市场感知能力。一是积极参与银行间市场、场外市场和通过省联社资金调剂中心等渠道,提高市场化融资能力。二是增加交易的频率,在实践中增强市场知名度,提高市场信誉,提升操作水平。三是与大中型银行建立稳定但并非固定的联系,提高特殊情况下资金获得能力。

提高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该学习国内外大型银行经验,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产负债动态管理水平。一是增加负债来源渠道,拓展资产运用渠道,提高中间业务水平,改变资产负债形式单一的现状。二是注意资产质量的变化,降低资产在传统热点领域的集中度,开拓新的信贷领域。三是资产配置向流动性强的工具倾斜,在合规基础上增加票据、债券投资,提高资产流动性。

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篇3

近年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得到高度重视,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信社改制的产物,在农村金融的发展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但随着许多其他新型金融机构的不断涌现以及大量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使得农村商业银行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实现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关于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尚未完全形成一个系统的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体系。本文拟通过量化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尝试做出探讨。

二、实证研究

(一)指标体系及模型的建立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存在产权制度不清晰、机构性缺陷等问题。同时,农村地区“弱质性”的特质,导致农村商业银行自身抗风险能力低、盈利能力差。笔者通过对大量已有资料的搜集、整理,选取了14个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评价指标作为分析对象,用来构建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我国东部沿海省份10家农商行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构建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层次结构模型。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

表1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邀请多位农村金融方面的专家,运用Saatty提出的1~9标度法对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构建各层次判断矩阵C,采用yaahp7.5软件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权向量、各指标的权重wj。同时得到各判断矩阵的CR值分别为:a-B为0.0001,B1-C为0.0423,B2-3为0.0748,B3-C为0.0399,由于各判断矩阵CR值均小于0.10,说明各判断矩阵均满足一致性检验。

(二)数据的选取

我国东部地区较早完成农信社改革,区域经济基础较好,市场化以及城乡一体化程度更高。因此,研究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选取东部沿海省份10家农村商业银行2011~2013年的数据,对大都市与地县级农村商业银行进行比较分析。选取了北京、上海、广州农商行作为大都市农商行样本,张家港、江阴、常熟等7家农商行作为地县级农商行样本。结合所得各指标权重加权求和,计算得到各银行的评价值:

根据上式,得到各银行的aHp模型评价值,各银行得分与排序情况(见表2)。

表210家样本农村商业银行2011~2013年aHp评价值及其排序

(三)各指标评分分析

大都市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分,远高于地县级的农村商业银行,同时,地县级农商行中,广东省的顺德、东莞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高于江苏省吴江、张家港等5家农商行。我们发现,农商行所在地区的经济环境与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当地经济发展越好,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

地县级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趋势,优于大都市农村商业银行,其中吴江、张家港、江南、常熟、顺德农商行都保持上升趋势,江阴和东莞农商行基本维持,大都市农商行除广州保持较好发展趋势外,北京和上海状况不佳,特别是北京农商行呈现负增长。可见地县级农商行成长性要优于大都市农商行。规模小、起点低,能更好与当地农户与小微企业实现金融供需对接,在满足当地农村金融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大都市农商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及地县级农商行。现阶段,大都市农村农商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分的绝对值,远高于地县级农商行,但地县级农商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趋势更优。一方面,地县级农商行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地县级农商行经营能力与抗风险能力表现更突出,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证。而地县级农商行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趋势,主要依托于当地特色中小企业的支持。

四、政策建议

第一,大力发展地区特色产业,推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以实体经济发展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形成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实现良性互动。

第二,坚持以农村市场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农村商业银行要明确自身定位,以服务“三农”的目标作为根本出发点,积极开拓农村金融市场。

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篇4

关键词:民间借贷;路径选择;模式转型;效应

中图分类号:F830.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8)02-0002-03

一、问题的提出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命题,面对的障碍涉及土地、劳动力、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种问题。其中,资金问题是最为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量巨大,据测算,至2020年所需资金增量高达15~20万亿元(钟真真,2007)。解决如此巨额的资金需求,除了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外,绝大部分需要依靠当地的金融服务业。

然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造成目前城市与农村之间金融服务水平差距明显。近几年,我国城市金融业发展迅速,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仍不健全,信贷资金供需缺口较大,金融服务缺位(甚至部分地区缺失)等问题非常突出。在此背景下,在没有法律明确规范的条件下,适应各地情况的民间借贷市场近年来快速发展,而且呈现出规模化、专业化等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新特点。这种介于正规农村金融借贷市场与地下金融黑市之间的市场形态,笔者借用樊纲教授(1988)的理论,将它称为农村金融的“灰市场”。

在农村资金缺口较大、金融服务不到位的现状下,民间借贷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部分地区的融资需求,对经营机制和理念僵硬的涉农金融机构形成竞争,促进其提高服务水平。但由于“灰市场”的政策球的特征,因此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是法律问题。由于我国有关民间借贷机构的相关法律法规仍未出台,对民间借贷中介的合法性无法确定,因此民间借贷市场上很多行为无法依靠法律加以规范和保护。比如,民间借贷机构的融资行为与非法吸收存款、非法集资等行为的性质难以明确加以区别;大部分民间借贷采用借条、口头交易等形式,追讨债权难以诉诸法律。

其次是金融秩序问题。部分民间借贷机构从商业银行、农信社等正规金融机构低息获得贷款,转手高息放贷,牟取利差;民间借贷的民间性和逐利性,使得部分中介对房地产、股票等领域放款过多,资金无法在农村当地形成合理流向。

再次是监管问题。民间借贷机构融资放款通常采用现金交易形式,最高可达五六十万元,这使得大额可疑现金逃避“大额现金支付系统”的有效监管,易为洗钱提供渠道。

可以看出,快速发展的民间借贷市场正是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缺位的真实反映,这一农村金融“灰色地带”急需完善和规范。基于此,下文将着重分析民间借贷市场现有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对其发展的目标模式,路径选择以及发展效应进行探讨和分析。

二、民间借贷“灰市场”的传统及现行模式

(一)传统模式

传统的民间借贷形式多以个人间“一对一”的形式为主,这是一种以信用为主的带有地缘和亲缘关系的借贷方式。传统模式还多发生在单位内部职工、亲戚、同乡、朋友、熟人之间,借贷手续也比较简单,民间借贷人(机构)基本以自有资金为主。借贷双方信用状况明确,信息透明度高,因此风险相对较小,但借贷数额和范围也比较有限。同时,由于信息的对称性,传统的放款模式多采用借据、口头承诺等不规范形式。

(二)现行模式

随着民间借贷“灰市场”发展步伐的加快,相比传统模式,现有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表现出中介化、专业化、规模化、利率多样化、融资短期化等新趋势。

中介化:在现有法律下,充当民间借贷中介机构的主体并无具体要求,个人或组织等形式均可,且没有资金准入门槛,不需要向有关部门申请。因此,活跃在农村民间借贷“灰市场”上的中介机构形式有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等三种主要形式。目前,民间借贷中介机构主体虽仍以个人为主,但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湖南的调查(周红岩、曾立平、李文政,2007)显示,现有民间借贷中介样本中,个人占67%,企业占29%,社会组织占4%。

专业化:除传统的民间借贷模式外,一种新型的、具有专业化特点的“募集型”融资,在部分农村地区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组织民间借贷的新选择。以延安地区的最新调查为例,借贷方式多采用“募集型”方式。其中,某镇大棚水产科技示范养殖场借入的50万元民间借贷比较典型:短短的3个月内筹集到所需资金,并支付18%的利息,且不确定借款期限,借出人可随时收回自己的本金。这种方式既方便借出方资金投放,又有利于满足借入方的融资需求(雷和平、严李锁、郭明辉,2007)。

规模化:近年来,农村地区民间借贷走向规模化发展“快行道”。仍以湖南为例,调查样本中的76户民间借贷中介,2006年自有资本同比增幅为25%,借入资金比2005年增长50%,借出资金增幅达72%,利息收入增长96%,经营规模和收入均有大幅增长。其中,从金融机构和民间的借入资金数量,2006年分别增长51%和48%,增速约为自有资金的2.5倍。

利率多样化:当前民间借贷利率呈现多样化趋势(谢伟、熊蕾,2007)。一方面,以生产性需求为主的民间借贷利率保持在8%~20%之间;另一方面,投资性需求的民间借贷利率相对较高,多在15%~30%之间,而少数带性质的民间借贷利率最高达到了日息2%。

融资短期化:无论从供应还是需求的角度来看,保持较短的融资期限均是有利的。一方面,较短的融资期限有利于供应方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以获取更多的收益;另一方面,较高的利率也促使需求方尽可能缩短融资期限。

三、目标模式及路径选择

(一)民间借贷“灰市场”发展的目标模式

通过对目前民间借贷“灰市场”存在的问题和现行模式的分析,假定在未来城乡金融服务趋于“一元化”的背景下,民间借贷市场发展的目标模式应该为:具备合法地位,服务范围定位于农村金融服务相对落后地区和领域的小额融资,纳入金融市场监管体系的小型金融机构。

(二)路径选择

立法路径:通过国家立法形式逐步出台民间借贷相关法律和管理条例,将民间借贷纳入法制化轨道,为民间借贷活动构筑一个合法规范的平台。具体内容应重点包括:设定准入门槛;对具有从业资格的中介机构发放牌照;对放贷业务进行明确规定;对民间融资交易实行登记或报备制度;对资金用途加以限定;对借贷合同中的金额、利息、期限等内容加以细化,设定利率浮动的范围。

监管路径:由于民间借贷市场监管难度较大,因此需从制度、技术等方面加以保证。在制度上,通过牌照发放、登记报备、大额备案等制度设计,保证监管部门实时、及时掌握民间借贷市场的动态信息。并保证投诉、举报等渠道的畅通,对风险及时预警。在技术方面,应逐步建立起民间借贷统计监测指标体系,通过对中介机构历史行为的监测数据预测判断其潜在风险。监测指标应涉及民间借贷中介的资金投向、利率水平、借贷期限、借款形式、抵押或担保形式,以及借款偿还情况等。

吸纳路径: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和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时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国家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方针和新要求。因此,未来城市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将逐步由“二元”结构走向“一元”格局,在现有金融服务供给失衡的情况下发展壮大的民间信贷“灰市场”,今后的生存空间将逐步趋窄,民间借贷机构也将通过入股、融合等路径,成为商业银行(农业银行等)、农业发展银行、农信社、农村金融合作组织、小额贷款机构、邮政储蓄、村镇银行和社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

民间借贷市场完成转型的根本和前提是发展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保障资金供给和合理配置。在城乡金融服务“一元化”趋势的大背景下,转型的过渡路径应坚持“疏”、“堵”、“融”的三位一体:

“疏”是指拓宽民间资本参股正规金融机构的渠道。在大型金融机构组建时,可以考虑放宽对参股对象的限制,吸收部分民间资本。同时,积极发展规范的直接融资市场,减少中小企业对民间借贷市场的需求。

这里的“堵”不是简单的通过限制准入、关停并转等行政途径控制其发展,毕竟,民间借贷市场目前对正规金融体系起着不可或缺的补充和完善作用。这种自下而上的发展形态一定有其存在的基础(家庭联产承包制便得益于农民的这种创造力)。“堵”是指对潜在风险较大、影响农村正常金融秩序的民间借贷行为,如以洗钱、非法集资、炒房、炒股等为目的的借贷活动。

“融”是过渡路径中最重要的形式。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民间借贷机构可逐渐向正规的地方小型金融机构转型;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后,部分中介机构还可入股由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社区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总之,将民间借贷“灰市场”这种中间形态逐步正规化,“融”入农村当地的金融服务体系。

四、转型效应分析

转型中的民间借贷市场将逐步成为地位合法、地域化(在金融服务仍相对滞后的农村地区,补充“三农”资金)、小额化和短期化、补充性的地方小型金融机构。农村地区的民间借贷市场转型将产生的积极效应如下:

1.对民间借贷“灰市场”采取渐进式转型,一方面可有效弥补农村地区的资金缺口,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改制、转轨,以及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创造条件。

2.通过合法化途径将民间借贷“灰市场”纳入正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可有效抑制“地下钱庄”等非法金融机构的生存空间,也可使潜在的高利贷、非法集资、非法揽存、借贷纠纷等问题有法可依。

3.通过吸纳、融合等路径将民间借贷市场“融”入当地金融服务体系,可有效监管资金的流量和流向,有利于引导资金用于支持当地的新农村建设。

4.“疏”和“融”的转轨过程中,还可通过形成同业间的良性竞争,有效激励现阶段具有垄断地位的农业银行、农信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服务理念等方面的改善。

5.通过转型,民间借贷机构还可发挥地域性、灵活性等特点,有效满足农信社等金融机构遗漏的服务目标人群的信贷要求。如农户受期限、金额、抵押物等限制而出现的资金缺口,就可由民间借贷市场来补充。

6.通过民间借贷市场的发展和规范,可逐步掌握当地各借款人的信用记录,为建立农村地区信用体系提供信息基础。

参考文献:

[1]樊纲.灰市场理论[J].经济研究,1988(9).

[2]雷和平,严李锁,郭明辉.延安民间融资走向专业化[n].金融时报,2007-06-25.

[3]王长德.民间借贷亟待规范化管理[n].金融时报,2007-11-22.

[4]谢伟,熊蕾.湖南湘潭民间借贷渐成农村短期融资主渠道[n].金融时报,2007-06-25.

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篇5

农村金融机构短期影响有限,未来需加强改革创新

?贷款利率放开会使利率管制环境更加趋同,金融机构自主决定利率的空间会增大,但就短期而言,不会对农村金融市场产生大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马九杰解释到。直至目前,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基本没有接近上限,因为要考虑到农业是个?弱质?产业,贷款人的承受能力有限,所以利率再抬高的意义不大。但农村金融市场还是一个?卖方市场?,金融资源缺乏,所以利率也不会下降。

?农业总体还是处于弱势地位,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步伐滞后,亟需改变原有落后的经营方式,形成产业链、提高生产效益,找到新的增长点、利润点。?宏皓指出。

利率放开是大势所趋,呼吁金融机构理性对待

专家都认为,放开贷款利率是大势所趋,且有利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央行负责人指出,不再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设立上限,有利于统一各类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政策,营造各类金融机构间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有利于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不断优化涉农资金配臵效率,对促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具有积极意义。

?无论利率上涨或下降,都需要金融机构保持理性的态度,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根据风险成本、当地产业利润率水平来定价,合理追求利润率,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何广文指出,农业产业本来风险性较高、生产周期长,利率过高明显是不利于其成长发展的,对于农业企业、农业新型经营组织、职业农民来说,太高的利率都是其无法承受的。

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资金供给

中图分类号:F8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7)01-0024-03

一、新农村建设对金融需求的变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指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协调推进农村各项建设。总理在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界定,其中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农村流通体制的完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等多项内容。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提出了多方面的需求,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1.农村金融需求趋向多元化。传统的农村金融需求主要是存、贷、汇等基本的金融业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对外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收入渠道呈多元化趋势,收入增长的主要源泉转向农业之外,如外出就业、经营企业等,农户的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因此,他们的金融需求也变得复杂化。不仅有存贷款需求,也产生了对包括结算、汇兑、金融咨询、保险、信托、租赁、信用卡、保管箱、有价证券买卖等在内的金融服务的需求。不仅要求提供金融服务,而且希望金融机构提供由技术、生产、市场、销售等要素组成的一条龙服务,并希望得到专家理财等金融服务。

2.政策性金融的需求将大幅增加。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属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项目,对粮棉油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小康建设至关重要。随着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地区对政策性金融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中央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业和农村,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在农村,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导致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不足,所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中央和地方财政将加大对农村饮水、道路、电网、通讯、卫生以及农田灌溉等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力度。这样一来,对金融配套资金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对政策性金融的需求更为迫切,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如果仅限定于粮棉油收购肯定难以适应。

3.农户的信贷需求将呈大额化趋势。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特色农业和养殖业加快发展,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将呈大额化趋势。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农业生产力,而且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保证粮棉油稳定增产的同时,提高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比重。这些资金需求在目前往往无法依靠单个农户的小额信贷解决,而是采取多户贷款、集中使用等办法变通解决。随着农村特色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户将从事特色种养业,生产性资金需求增加,运用上述变通方法的难度越来越大,小额贷款额度小的问题将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同时,资金需求总量也将大幅增加。

4.商业性、流动性资金的需求将显著增加。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农村流通业将迅速发展,对商业性、流动性资金的需求将显著增加。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富裕,除了提高农业生产力以外,还必须拉近农民与市场的距离,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解决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因此,《规划》提出要完善农村流通体系,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改造,推动城市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这些商业流通网点对流动资金的需求比较大,而目前在这方面的资金供给基本处于空白。

5.新型生产组织方式对金融的需求增加。随着农村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农村互助组织和“农”字号中小企业将加快发展,对资金的吸纳能力增强。目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这种生产组织方式对调动农民积极性、稳定粮棉油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而新农村的发展方向是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单个农户无法实现产业化,也无法实现标准化,与市场对接的难度也很大,所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不但“公司+农户”这种组织方式将进一步发展壮大,而且还会逐步出现各种自发的农户互助组织。通过把农户组织起来,实现某一特定农产品生产的逐步规模化和标准化,同时在产品销售和生产资料购买上提高定价话语权,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市场化发展。这些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将带来更大的资金需求。

二、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金融支持体系

(一)加强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

按照功能观的要求要将重心放在如何发挥金融机构的功能上,这是构建与完善基于金融功能观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一个核心内容。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应遵循“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有利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保证金融的安全稳健运行”三条原则,构建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和民营金融机构等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合理分工、功能互补、有序竞争的多层次体系(见表1)。

(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

1.创新金融产品。一是要确立信贷新投向,实现三个转变。200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意见,其中指出,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这为金融业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商业银行要借此机遇,由支持乡村农业向支持城镇农业、都市农业和外向型农业转变;由单纯支持第一产业向支持农村城镇建设、第二、三产业和农村消费转变;由支持传统“三农”经济向支持县域经济的大“三农”经济转变。二是拓展基础性信贷产品。针对目前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对小额农贷的对象、额度、期限等进行延伸。三是创新组合性信贷产品。要将不同类型的信贷产品组合在一起,为客户提供综合信贷业务;针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金融需求,实行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一体化营销,在贷款、承兑票据贴现、应收账款融资等方面实行配套服务;针对农民的金融需求,实行贷款、理财、咨询等综合信贷产品服务。

2.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一是积极开办支农金融超市。农村最需要的是面对面的金融服务,通过开办支农金融超市,推行“一站式”服务和“一条龙”作业,可以为农民提供综合信贷产品营销,使商业银行推出的每一个金融产品都能进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全面推行支农客户经理制。要全面实行“包村、包片、包户、包社区”的支农客户经理制度,进一步延伸支农的触角。同时不断提高客户经理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批懂政策、懂技术、懂管理的客户经理,为农民提供政策、信息、资金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使客户经理成为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融专家。三是加快支农服务电子化建设步伐。要加快电子化建设的步伐,方便农民存取款,科学理财;大力发展银行卡业务,积极开办网上银行,为农民提供快捷便利的资金结算服务;构建银行与政府、农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为农民提供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信息和最新的科技信息,进一步提高支农服务水平。

(三)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信用体系建设不但有利于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而且还会极大地促进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农村法制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涉及农民、企业、金融和政府各部门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通力合作,形成合力,才能切实收到成效。

1.加快农村征信体系律设。中国人民银行负有“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职责,在农村也不例外。所以以信贷征信为中心,加快完善农村地区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是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现实选择。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建立区域信用中心,确定农户的信用等级,建立完整的农户资信档案,着力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中信息不对称或信息缺失导致的突出问题,努力为金融发展、扩大农村信贷投入提供良好的信用环境,促进和谐金融建设。

2.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积极支持农村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的建立与发展,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积极支持它们多渠道筹集担保基金,并依法自律规范运作,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充分发挥它们分担风险、提升农户与中小企业信用度的作用,有效缓解“三农”发展中的融资难题,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分支体系。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进行金融创新,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研究实行多种形式的抵押、质押办法,积极研究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等相关制度办法,积极拓展农村担保业务。

3.加强农村诚信教育。农村信用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广义上的“诚信”是建立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在讲信誉、守信用尚未成为企业和农户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的。现阶段,主要以开展“信用镇(乡)、信用企业、信用村、信用户、信用个体工商户”评比活动为载体,以完善创评机制和信用评定机制为重心,通过农户贷款证和农户联保等形式,进一步深化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加强公民道德修养,营造诚信的社会基础,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和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海峰.新农村建设需要重构农村金融体系[J].农村金融研究,2006,(3).

[2]夏冬友.金融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思考的三个问题[J].安徽金融,2006,(7).

[3]王家传.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J].济南金融,2006,(4).

[4]王朝弟.充分发挥金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济南金融,2006,(4).

[5]岳隆杰.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是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J].济南金融,2006,(4).

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篇7

1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2006年12月,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批选择四川、吉林等六省区进行试点,2007年10月又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扩大到全国31个省份。从2007年3月初首批3家村镇银行开业,到2009年3月初,全国已有97家村镇银行,短短两年时间实现了数十倍的增长速度,而这一数字还将迅速壮大。两会期间,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银监会对村镇银行的发展目标是2000家,凡是有条件的县都可以有一家。

2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趋势

2、1注册资本规模逐步增加

根据银监会《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万元人民币。但在目前已成立的97家村镇银行中,注册资本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全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成立时注册资本仅为200万元。而去年年末成立的广东中山小榄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为2.5亿元,规模居全国村镇银行之首。注册资本的逐步增加,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村镇银行开业之初吸储比较困难,缺乏营运资金;另一方面高额的注册资本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各项指标满足监管标准,有利于村镇银行拓展业务。

2、2金融机构发起人范围逐步扩大

村镇银行成立之初,多以当地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同时,外资银行在这轮农村金融机构布点中表现活跃,2007年12月,汇丰银行发起设立了第一家村镇银行,随后它马不停蹄地在重庆大足、福建永安、北京密云和广东恩平设立了5家村镇银行。渣打、花旗等外资银行业巨头也在摩拳擦掌,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农村的村镇银行,并且在积极布局,设立网点。相比之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这场金融布局中的态度反而不是非常积极,2008年8月,由中国农业银行发起设立的湖北汉川农银村镇银行和克什克腾农银村镇银行在湖北、内蒙古同时成立,开创了国有商业银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先河。建设银行紧随其次,同年12月在湖南省发起设立了桃江建信村镇银行。截至目前,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均未发起设立村镇银行。

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说明了我国银行业整体实力上升,特别是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经过几年的改革重组,资本总量、内控制度等已具备了跨区经营的实力,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正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助于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抢占农村金融市场,实现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张,从而实现跨区域经营。

3促进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建议

目前,我国的村镇银行已经开办了97家,实现有效贷款40多亿元。但是在村镇银行设立以来,吸储困难、业务品种单一、社会影响低等问题也随之产生,困扰着正在发展的村镇银行。现对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3、1合理限制村镇银行的发展规模

虽然较大的注册资本可以增强防范风险能力。但目前我国已开办的村镇银行多数坐落于贫困的乡镇,业务量有限,容易造成村镇银行单户贷款额度过大,不良贷款压力很大。因此,建议监管部门合理限制村镇银行的资本规模,初次设立时最好不要超过1亿元,以后随着资产规模的可以适当增加,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同时,监管部门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条件、人文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以及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坚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在经济发达地区,可设立多种所有制的村镇银行,采取市场化方式促进民间资本投资参股,促进规模型村镇银行的发育在经济欠发达区域,可设立小型化的村镇银行。转3、2村镇银行应明确服务对象,坚持走“尤努斯”模式

村镇银行作为一种微型金融,起源于尤努斯乡村银行模式,类似于国外的社区银行。尤努斯模式在孟加拉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的主要业务是为穷人发放小额信贷,帮助穷人脱贫。我国的村镇银行是由金融机构做为主发起人,人员构成也多由发起人指派,这种诞生的模式必定会将发起银行的经营模式带人村镇银行。目前国内已经成立的90多家村镇银行中,大多数存在着“放大不放小、放富不放贫”的问题,偏离了办行初衷。这种经营模式还易造成单户贷款比例过大,一旦发生风险,将对村镇银行产生巨大的威胁甚至破产。因此,我国的村镇银行必须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服务对象必须是“三农”、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并在此基础上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才能巩固村镇银行的客户群体,千万不能为了短期的利益放弃了农村这个广阔的市场,同时也可以将村镇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区别开来。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3、3村镇银行应放眼未来,积极提高自身实力

部分村镇银行成立之初,即面临着吸储困难、放贷无门的境地,当年甚至第2年将面临亏损。尽管如此,我国村镇银行应坚持自身的市场定位,致力于为广大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成立初期,董事会应制定三年的发展规划,将工作重点放在拓展客户上,宣传自身的服务,培养忠实的客户群体。其次,应积极为农户和小企业量体裁农,设计具有自身特色的业务品种,不能简单延续以前大银行的传统做法,而是要改造自己的工作流程,调整自己的经营机制,在客户信息的搜集、贷款风险的甄别、抵押担保品的设计、客户沟通方式等细节方面,要进行切实的“转型”。最后,必须建立并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在贷款流程和日常管理中严格控制,降低经营风险,只有这样,村镇银行才不会陷入坏账泥沼,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3、4监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共同打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由于村镇银行个体小、资金实力弱、网点少,在当地的社会名气较低,普通百姓对这类新兴的金融机构比较陌生,往往被当作“个人开的银行”,规模又远不及其他机构,这样的新面孔较难建立起足够的信誉。监管部门应逐步完善结算环境,对村镇银行出台优惠政策,使之尽快加入支付系统、银联系统、个人征信等系统,帮助其完善银行功能,可以为广大农户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服务。

同时,由于我国村镇银行多在贫困地区设立,当地信用环境不完整,缺乏担保机构。当地政府应尽快完善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建设,营造诚信的氛围,制定对农户的贴息或保险政策;降低农户贷款风险系数;适当时机成立针对农户贷款的担保机构,扩大农户的受益群体。

摘要:自银监会2006年底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后,我国村镇银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2009年3月末已成立了97家。针对村镇银行在设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村镇银行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发展;趋势;建议

参考文献

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篇8

【论文摘要】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几年,本文结合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着重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农村金融的相应措施。 

 

 

从1996 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至今,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改革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完善信用社治理结构必须要有竞争的市场,实现有效监管也必须要有竞争的市场,而多元化的农村金融需求同样需要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去满足。因此,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实现金融多元化成为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2005年人民银行主导小额贷款公司试点,2006年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2007年银监会又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扩大到全国,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1 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改革后,目前我国多元化农村金融体制已初步建立,即以合作性金融为基础, 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证券市场和外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同时,农村金融组织民营化程度加大,乡村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试点扩大了各类资本合作的参与路径,并促进农村金融竞争机制初步形成,使得财政资金、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资和非营利资本角逐农村市场的竞争机制初步建立起来,打破了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市场农信社垄断农村金融市场的局面。随着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农村金融主体呈扩大化趋势,逐步形成了由各级政府、具备国有、集体、外资、港澳台、私人等各种资本背景的企业、农户和其他私人投资者构成的多元化金融主体格局。 

 

2 我国农村金融中存在的问题 

 

2.1 财政投入不足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对于农村准公共产品的提供,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农村公共产品的基础性、效益的外溢性特征,政府仍然应发挥主导的作用。但据统计资料显示,建国以后至2005年,除个别年份外,我国政府的财政支农资金绝对额是增长的,但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财政投入不足10%的水平与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极不相称。 

2.2 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单一化 

虽然经过多年改革,但是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单一化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农村金融体系主要由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和农业发展银行构成,而除了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外,其他银行机构很少在农村地区发放贷款,大都把资金转到城市。同时,商业银行在农村吸收的资金绝大部分流回城市,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实际上也成为农村资金流出的重要渠道。现实中,实际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只能落在了农村信用社的肩上,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农村信用社过分看重业绩增长,以追求赢利为主要目标,偏离了为社员服务的主要原则,难以达到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目的。 

2.3 农村金融产品单调,业务单一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业处于无竞争状态,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大多缺乏金融服务意识,经营方式粗放,不注意金融产品的需求创新,满足于坐等顾客上门;农村可选择的金融产品仅有存款、贷款、保险等,且基本上是城市金融产品的简单移植,金融机构没有适时根据农民需求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就是在一些传统业务上,也缺乏创新。

2.4 民间金融组织活跃但缺乏有效监管 

正规金融机构缺乏活力,在客观上为各种民间金融活动提供了发展空间, 很多地方民间借贷甚至成为农村资金融通的主要渠道。据调查,民间借贷占整个农村资金市场总量的30%到70%不等,且越是落后的地区民间金融组织越为活跃。虽然民间金融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资金紧张的压力,但是,民间金融活动中存在的不规范、风险高、纠纷多、盲目性大等弊端容易造成社会动荡,很可能会加重农户及农村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和风险。 

 

3 完善农村金融的措施 

 

3.1 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要进一步推动政策性金融机构拓展支农金融业务,针对“三农”的特点, 在进行农村金融体系设计时,必须加大国家对农村的政策性金融投入, 应建立以农业政策性金融为主线, 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和农村特点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同时,要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作用,商业性金融是金融体系的主要力量,能够围绕农村经济和生活的发展,及时提供相应的服务供给, 满足农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这也成为政府支农手段多元化的重要政策选择。另外,我国还要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使其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农村信用社是农村现有正规金融的主体,所以必须坚持农信社“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的终极定位,只有农村信用社发展壮大, 才有能力支持广大农户发展经济, 带来农村经济的繁荣。 

3.2 完善准入、退出制度 

垄断不利于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必须要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建立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要在综合评估各地农村金融市场容量、条件以及当地风俗的基础上,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坚持产权关系清晰、组织形式多样化原则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组织、村镇银行、贷款子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构建真正的农村金融竞争主体。同时,要抓紧健全市场退出机制,这也是强化外部约束、保障农村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不断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条件。 

3.3 规范引导民间金融 

尽管民间金融组织不够规范而且存在许多弊端,但对于现阶段我国正规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农村资金需求的情况下,民间金融活动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承认和正确对待民间金融,鼓励其合法发展,使其成为农村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要通过正确的形式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而非简单、粗暴地取缔民间金融组织及其活动,以达到让其填补目前国家在农村金融方面的空白,推动现阶段农村农业正常发展,保证我国农村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梓舟. 从农村金融需求的视角看农村金融的改革[j]. 南方农业,2008(1)。 

[2] 马君实. 完善农村金融支持战略的几点思考[j]. 中国金融, 2008 (1)。 

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篇9

关键词:农业企业化;金融支持;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河南是全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农业对于河南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战略起着基础性的推动作用。然而,河南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却面临着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市场结构不完善,金融支农力度尚小,农民难以应对市场风险等问题。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将成为河南农业发展取得战略性突破的首要任务。农业企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农业经营模式。

一、农业企业化的概念

农业企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现代化经营方式。

二、河南省农业企业化发展概况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非农产业的发展及农民职业分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为农业企业化经营奠定了基础。现阶段,河南省农业的企业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具体表现在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使部分农业大户便利的集中使用大面积的土地资源;产业化经营,使农业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及以企业化农户、农业准企业和农业企业为组织形式的农业企业化雏形不断涌现等。

农业企业化有利于解决分散生产与大规模多样化需求的矛盾,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提高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并通过技术,理念等的引入进一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同时,在以市场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企业化背景下,推动农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强有力地资金支持和农业金融服务方式的不断改善。

三、河南省农业企业化的金融需求与供给分析

(一)农业企业化的金融需求与特点。农业企业化的过程中,生产规模化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专业化生产资料的研发与使用;农业新技术的开发及新型农产品的市场开拓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河南省基于现阶段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需求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对资金的需求量大。二、对资金需求呈现多层次的特征。三、金融交易成本比较高。农业作为弱质型产业,使其资金使用的风险成本增大。农业企业只能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间接融资,提高了金融交易的成本。

(二)农业企业化的金融供给与特点。农业企业资金供给的一般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金融机构贷款、企业股东入股资金和其他形式的贷款。目前河南省农业生产的资金供给主要来自银行类金融机构。河南省基于现阶段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金融供给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银行信贷是农业资金供给的主力。二、农业保险覆盖面仍需扩大。三、应加大财政对农业企业的支持力度。

综上所述,河南省农业企业化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由于农业企业及其雏形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财政支农力度尚小等原因,所以金融家机构对农业企业化的支持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四、河南省农业金融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农业金融经历了由农业银行统一管理,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分工协作,到形成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农业发展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分工协作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变化。并且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河南省农村金融市场的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发展迅猛。银行类金融机构涉农业务不断增加。随着河南省金融体系结构的不断完善,金融对农业支持的作用明显提高。但据调查河南省目前农业金融市场仍存在着诸如农业贷款水平偏低、不良贷款比例高、农业金融机构支农功能弱化、农业融资成本过高、农业保险缺失、缺少健全的信用担保体系等不利因素。

五、河南省农业企业化背景下金融支持的建议

(一)构建多样化的农业金融体系。河南农业的转型发展必须依赖于完善的农业金融体系。首先,必须深化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逐步改变其资金使用“非农化”、不良资产繁重及从业人员服务水平相对较低的现状。其次,重新定位农业发展银行,在其做好粮棉油收购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发挥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优势,为农业企业化过程中科技的研发与应用,农业新品种的培植于推广等提供金融支持。再其次,强化农业银行的支农力度。最后,规范民间金融,引导其有序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灵活方便的优势。从而形成各机构分工协作、适度竞争、共同促进农业发展的农业金融体系。

(二)引入并强化农业企业化进程的信用机制。在引导农民群众及相关农业企业树立信用意识的基础上,对其农业金融行为予以记录,并实现全省乃至全国联网,从而规范和引导信用主体的信用行为。其次,可建立金融机构对农业企业的信用评级,从而便利于信用级别高的农业企业快速、高效的筹集到发展所需资金,同时激励信用级别相对差的农业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三)完善农业风险化解分担机制。一、政府应积极引导和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发多样化的农业险种,同时建立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整套保险体系以补偿农业风险。二、在不动产担保的基础上,拓展动产担保、权益质押担保等复合企业化农业特点的信用担保形式。

(四)创新农业企业化经营的金融形式。一、加快发展创新与农业相关的中间业务,如租赁、、证券等业务,另外可利用其广泛的信息来源、专业化的经营团队与洞悉市场动态的的优势,为农业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咨询服务。二、创新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等。

参考文献:

[1]胡鞍钢,吴群刚.农业企业化: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J].农业经济问题,2001(1).

[2]王恩泽,黄旭锋.基于河南省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证研究[J].中国市场,2011(39).

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篇10

关键词:农村;小额贷款;风险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大部分地区的农民逐渐开始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随着国家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在相关金融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下,农村小额贷款业务有了一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新农村经济的建设,促进“三农”持续健康的发展。如何控制农村小额贷款的风险,如何建立一套实用并完善的信贷机制,是当前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农村小额贷款面临的主要风险

(1)市场价格风险。在市场经济中,不论在哪个环节,规模优势,技术优势,信息优势等,有些是先天就有的,有些也是通过努力创造出来的,有这种创造能力的人,在市场上多获取一些利润可以理解。但是这其中也存在着很多不合理之处,基于农产品投入与产出的特殊性、产品上市的季节性,我国广大农产组织户的程度比较低,经营的规模也比较小,产业化程度低,必然会面临到较高的市场价格风险;市场价格一旦出现波动,农产品就会受到阻碍,进而影响到农民的收益水准。另外,市场信息由于不对称,很多农业地区的经济都比较落后,并没有构建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机制,整个销售环节农产品处于被动而且较弱的地位。在这样情形下,价格风险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实际收益,而收益不足必然会小额贷款,无形中造成农村小额贷款的风险。

(2)政策风险。国家根据国民经济的实际情况,对价格、信贷与税收三大经济杠杆进行合理的利用,进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对市场未定进行最大限度维护,以求保障财政收支平衡。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也会影响到农村小额贷款。在充分利用信贷杆杠的趋势下,采取调整存贷款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的手段来紧缩银根,对通货膨胀进行控制。这样的政策形势下,对经济实力较弱的农村金融机构来说压力便会更大。一方面会导致农村金融机构需要上缴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有所提升,真正可以自由支配的信贷资金便会越来越少;另外一个方面,由于上调利率之后,会一定程度加重农民贷款的负担,偿还能力不断下降,导致农村小额贷款风险增加。

(3)法律风险。我国法律体系中目前并没有真正有关农村金融的法律,农村小额贷款发生经济纠纷的情况也普遍存在,并只能根据民法、经济合同法、物权法等等相关法律来进行判决。农村金融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尤其是农村小额贷款的特殊性,贷款风险的多样性、复杂性,若是出现贷款方面的纠纷,审判员就无法根据当前的法律依据进行准确的裁决,农村金融机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并承受着法律风险的压力。

(4)信用风险。小额信用贷款不需要担保抵押,在为农户提供资金方便的同时,也让农户有了“投机”的心理。整体来说,农村的信用环境较差,加之农民的遵守信用意识不强,很多农户潜意识中都存在“投机”心理,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从众心理较强,看到有人欠款不还便会仿效或者长期拖欠贷款,由此带来农村小额贷款的高违约状况。

二、加强控制农村小额贷款风险的主要措施

(1)建立并提供技术服务与销售指导体系。农村地区一直面临着一个这样的问题,就是农民生产缺乏技术指导与销售引导。农村种植品种的单一性与趋同性,一定程度上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由于农村地区的市场信息相对落后,加之自销能力比较差,物流运输水平方面比较低,部分新鲜农产品不能及时上市,不仅会影响到保险质量,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农民经济方面的损失。因此,需要不断加强现代农产品物流建设,实施信息化工程,为农产品物流的稳定发展提供最大的支持。对社会服务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以保障农民生产有目标、有方向,只要保障了农民的收入来源,自然还贷才能更加有保障。另外,农村金融机构需要对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进行积极配合,要坚持“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的发展观念,提升农村小额贷款的投放力度,加强对农户贷款使用的指导,最大限度控制农业生产成本,加强农民的信贷偿还能力,真正实现农村小额贷款资金的良性循环。

(2)加大政策性扶持力度。对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核销手续进行简化。充分利用相关优惠政策,提升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核销力度,达到减负的目标,进一步提升支农的能力。政府需要明确自身财政能力的实际情况,对支农贷款给予科学合理的补贴,适当降低或者键面农业贷款利息收入的税收,进而将农村金融机构开展的小额贷款业务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经济落后的地区,资金非常紧缺,并且流失严重的情况普遍存在。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部分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将营业网点开始向农村地区延伸。他们将吸揽的大量农村资金,不是投向农村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而是将资金向城市转移,进一步加剧农村资金短缺局面。人民银行应当加强资金宏观调控,防止各专业银行抽调农村资金。同时增加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再贷款的投放,放宽支农再贷款条件的约束,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再贷款投向的指导、监督和检查,促进小额信贷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3)完善农村金融法律体系。在长期的农村小额贷款诉讼实践过程中,由于当前的法律对所有横担的责任与经营风险保护不够对策,缺乏法律的支撑,尤其是某些故意逃废债的人无法可依,使其效益法外无法得到对应的惩罚。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对应制定《农村小额贷款管理条例》,要将小额贷款的法律地位、功能与定位明确,债权人与债务人的责任与义务也需要及时明确,尤其是故意逃废债的相关惩罚条款要落实制定,进一步为农村小额贷款提供法律支持力度,进而对农村金融环境进行改善与维护,最大限度遏制失信违约的行为出现,不断培养农户树立正确的信用道德观念。

(4)加大对恶意逃废债者的打击力度,彰显社会公平与正义。教育和宣传是有限度的,必须运用法律手段予以严厉制裁。对那些品行不端,不守信用、恶意逃废债者,依法追究其经济赔偿责任,情节特别恶劣的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以体现法律的公正与威严,增强人们的诚实守信意识,让老实人、守法的人不吃亏,心理平衡;让那些恶意失信、赖帐不还的人不仅占不了便宜,而且还要经济、名誉双重受损,以彰显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维护农村金融秩序正常运行。

三、总结

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工程,它涉及到很多领域、方方面面,特别是近年来小额贷款风险凸现的问题,使小额贷款处在多重风险的围城之中。加强对小额贷款风险问题的研究,使之趋利避害,可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