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47:52

艺术学的概念篇1

细看宗白华的艺术学讲稿,其中很多内容借鉴了德国玛克斯・德索的《美学与艺术理论》。宗白华在德国留学期间师从玛克斯・德索,可以说德索的一般艺术学思想对宗白华影响深远。我们一提到宗白华,更多的能想到歌德、康德、叔本华对他的影响,但是德索的相关理论对宗白华艺术学思想的形成也是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说,宗白华的美学与艺术学思想启蒙于德索。

若定位到艺术学讲稿中关于艺术形式这部分内容,宗白华明显的借鉴了德索的观点,同时杂糅了沃尔夫林在《艺术风格学》中的形式观。但宗白华也逐渐的把自己对形式的看法在艺术学讲稿中表露了出来。可以说宗白华的艺术学讲稿中所涉及的内容是其形式观成熟前的一次过渡、小结与梳理。

宗白华在艺术学讲演稿中对艺术形式理论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对其做了明确的概念界定。笔者在整理宗白华的文献时发现,他对于艺术形式概念的理解和界定有一个发展流变的过程,体现了他在不同时期对于艺术形式认识的深化与升华。

早在二十年代初的《新诗略谈》中他从文学的角度提到:“用一种美的文字――音律的绘画的文字――表写人的情绪中的意境……诗的‘形’就是诗中的音节和词句的构造。”他在这里做出的界定还没有从艺术学的角度,也较为简单,把诗的形式侧重到了“构造”两字。也就是说文字是诗的凭借与依托。“形”本身可以“美”,“美”在其韵律、节奏、构造。文字等外在符号本身可以具备审美价值,给人以直观的美的感受,但是由外在形式深入到内在意境、意蕴时,这种由表及里的纵深使得美的空间更加开阔与无限。中国的诗歌有这个特色,因此宗白华也是从诗形入手,探索形式的基本内涵。可以说《新诗略谈》是宗白华最早探寻形式问题的文章。宗白华此时是从文学诗论的角度来阐释,但基本可以看出其对艺术形式的初步见解与思考。

后来,在二十年代末的艺术学讲演稿中,他认为形式即:“每一种空间上并立的(空间排列的),或时间上相属的(即组合)一有机的组合成为一致的印象者,即形式也。”在讲稿中,宗白华认为形式是与感觉相关联的。他强调一切艺术品都是可感的。如果只有单纯的一个感觉是不能称其为艺术品的。几种感觉有机组合形成艺术形式的可感性。他强调艺术形式带来感觉的整体感知。这是他第一次对艺术形式的概念作了清晰的明确。这时他已经把有关“形式”的基本要素纳入到了概念界定当中了。西方格式塔美学认为形式是一种组织或结构,其在谈到形式时认为其内在的整体性亦十分重要。因此格式塔美学对于形式的定义,是由感知活动组织构成的经验中的整一。虽然宗白华这次对形式的概念界定有明显的格式塔美学的影子,但这为宗白华艺术形式观的形成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我们知道,关于艺术形式这一范畴,本身源自西方,也是西方研究的较为彻底。中国的传统文论可以说是更侧重意与情,文以载道的观念绵延千年。宗白华艺术学讲稿中的形式论述基本是对西方形式理论的再转述,更侧重对理论的接受与吸收。考虑到讲稿的教学性质,这里对于艺术形式概念界定的新意不大,基本源自于西方通行的理论界定。虽然是对形式概念的再转述,但可以看出宗白华形式观中对于西方理论的吸收,这为其在后来融合中西美学的思想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到了三十年代初,在《哲学与艺术――希腊大哲学家的艺术理论》中,宗白华提到:“艺术有‘形式’的结构,如数量的比例(建筑)、色彩的和谐(绘画)、音律的节奏(音乐),使平凡的现实超如美境。但这‘形式’里面也同时深深地启示了精神的意义、生命的境界、心灵的幽韵。”在《略谈艺术的“价值结构”》中,宗白华把艺术形式的价值结构细分为“形”“景”“情”三层。同年的《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中,宗白华对艺术形式的思考基本成型,他说:“美术中所谓的形式,如数量的比例、形线的排列(建筑)、色彩的和谐(绘画)、音律的节奏,都是抽象的点、线、面、体或声音的交织结构,为了集中地提高地和深入地反映现实的形象及心情诸感,,人在摇曳荡漾的律动与谐和中窥见真理,引发无穷的意趣,绵缈的思想。”这时宗白华对艺术形式的理解已经有了中西融合的体现,他对艺术形式的理解已经基本成型并带有自身特色。细究这一时期宗白华对于艺术形式的看法的话,我们发现他逐渐把生命情调、生命节奏、意境、情致等内容加入到了与形式相关的论述中。可以说这一时期对形式的看法是以艺术学讲演稿为跳板的,充实了之前单一化的西学论述,加入中国传统文论中极具特色与代表性的相关内容。这使得宗白华对于艺术形式的论述更具有了自己的特色。

新中国成立后,宗白华对艺术形式的概念没有做进一步的界定,但他沿着之前对艺术形式的理解继续修正并升华了自己的艺术形式观。

纵向来看,宗白华对艺术形式概念定义的特点有二。第一:由浅入深。在最初,宗白华认为诗中的形式即音节与词句的构造,这种看法并未挖掘出内蕴于形式本身的意蕴,只是把形式单纯当成了诗的载体。后来,宗白华逐渐把西学中的形式内涵引入到他的体系中并交融了中国传统的意境论,使其在阐述形式观时与中国传统意境理论结合在了一起。宗白华这时其实已经看到了艺术形式本体对于艺术意境呈现的价值意义,形式即承载意蕴。第二:宗白华对艺术形式的认识可以说是由西到中再到中西结合。如果把艺术学讲演稿放在整个场域中,它恰恰承担了宗白华思想由西向中过渡转变的中间环节,因此讲稿的重要性自然显现。

在界定艺术形式的内容时,其内在的可感性不可忽略。关于艺术形式的可感性特征,文艺理论史中不乏论述。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通过探寻数量与比例的关系来研究艺术的形式美。他们认为音乐的节奏、音调是由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决定的,这种数量比例关系使得音乐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音乐风格对人有不同的感染作用,归根到底是“数”的不同形式带给听众不同的感官体验,也就是“人有内在的和谐,碰到外在的和谐,‘同声相应’,所以欣然契合。”唯美主义代表人物戈蒂叶在论述其艺术形式观时也强调了艺术形式的可感性,他认为形式是主体对于事物的主观赋形和感受。他甚至认为艺术创作者的任务就是要抓住感官印象并将其内在的美感准确的再现出来,这就是形式。类似的论述还有很多,但都抓住了艺术形式与人类感觉的共鸣互通特性。

宗白华在艺术学讲演稿中论述形式与感官互通的同时更加强调了感觉的组合。他说:“一切艺术品,皆是感觉;一个感觉,不能成为艺术品,而为几个感觉的组合;不是几个感觉加起来的,乃系有组合的产出一特殊情调。故单纯感觉,不能谓形式,至少须几个组合也。”若说艺术作品给我们的众多感觉中,形式带来的感觉最为直接。听到音乐,我们最先感到律动;面对画作,我们最先感到色彩、线条、比例;面对雕塑,我们最先感到高度、大小、明暗。艺术形式的可感性是最为直接的存在。宗白华说一件艺术品是几个感觉的组合,这明显的涉及到艺术作品中整体与部分的和谐关系的议题。我们知道不同的组合配对都能够带来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效果。艺术形式内在的复杂因素必然带来感觉的多样性。这众多的感觉不应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有机的统一整体,所呈现出的应是一种可感的“特殊情调”。情感的复杂与多义应是艺术形式所承载的东西。苏珊・朗格提出的情感形式理论与宗白华所谈到的艺术形式可感性类似,艺术形式作为一个庞大的整体来表现情感,这是其特征。艺术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形式不应只是几个感觉的简单相加,也不应只停留在对于感官的可感,应该更进一步使“特殊情调”与人的内心达成共振。我们知道宗白华一生推崇歌德的思想,他在《歌德之人生启示》中评价歌德:“他要求上帝给他一支歌,唱出他心灵的沉痛,在歌唱时他心里的冲突的情调,矛盾的意欲,都醇化而升入节奏,形式,组合成音乐的谐和……他诗中的情绪与景物完全融合无间,他的情与景又同词句音节完全融合无间,所以他的诗也可以同我们读者的心情完全融合无间,极尽浑然不隔的能事。”虽然宗白华这里在评价歌德,但不难看出宗白华十分认同歌德文艺作品中形式可感性的艺术特征。

艺术学的概念篇2

关键词:世界大地争执真理

“世界”(welt)与“大地”(erde)是海德格尔艺术哲学中的一对核心概念,它是海德格尔对“生存空间”的双重建构,这种建构后来发展成为“天、地、神、人”的四重建构。海德格尔认为,世界与大地的对抗与统一构成了艺术作品,而后者是世界与大地的承受者与体现者,只有从艺术作品入手,才能对实现对二者的解蔽。但艺术作品之为艺术作品是归于“无”的。因此我们无法直接找到艺术作品的作品存在,而须从作品最直接的现实性――物因素――入手。在分析了传统的物的概念以后,发现那不过是对物的扰乱而不能给人以存在意义上的物的概念,它无非是人们将制作器具的过程强加到物上去罢了,但是这却给我们以启示。器具,它具有物因素,但不具有物的自身构形的特性,因此它不是纯然物;它也和作品一样是被制作存在,但又不具有作品的自持。因此在纯然的物与作品之间它是一个处于中间地位的存在者。也许能从器具入手来分析作品中的世界与大地。而且,事实证明,在海德格尔对凡?高的一幅画《农鞋》的分析中:“通过这一幅作品,也只有在这幅作品中,器具的器具存在才专门露出了真相”。1)

然而——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梆梆、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寒风陡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垅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沾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冥。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定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这器具归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正是由于这种保存的归属关系,器具本身才得以出现而自持,保持着原样。2)

“器具之器具存在”在这一幅画中达到它的无蔽状态,即“器具之本质存在的充实”3)充分显露出来,这种充实海德格尔称为“可靠性”(Verl?sslichkeit)。可靠性是“器具之器具存在”的根据,“凭借可靠性,这器具把农妇置入大地的无声的召唤之中,凭借可靠性,农妇才把握了她的世界。世界和大地为她而存在,为伴随着她的存在方式的一切而存在,但只是在器具中而存在……可靠性才给这单朴的世界带来安全,保证了大地无限延展的自由。”4)那么,这种“可靠性”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农妇劳动时对鞋想得越少,看得越少,对他们的意识越模糊,它们的存在也就益发真实。”在农妇这里,物本身并不显露出来,因为它已被有用性所遮蔽。5)这就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讲的“上手状态”:“每一场所先行上到手头的状态是上手事物的存在,它在一种更源始的意义上具有熟悉而不触目的性质。”6)可是,在我们对作品的观照中却不是这样,当人远离了现实于目前的、感性上手的事物即“意义”的“世界”,而沉入那种“非意义”中去,沉入那人与物交相一体的整体中去,器具的器具存在便更加真实了。但是这里所说的“非意义”并不是“没意义”,可以说是一种“无意义的意义”,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言的“大地”。因此,“可靠性”指的是器具不断地沉潜于大地、向大地的归属性。在这种归属中,农妇才得以把握她的世界及大地的意义。世界与大地在这里得以呈现它们自己:世界是显露出的意义领域,而大地则是凭借可靠性得以归属之“非意义”所在。在如此这般对这幅画的分析中,世界与大地的关系及它们处于相互联系中的特征得以向世人开放:

“这个建筑作品阒然无声地屹立于岩地上。作品的这一屹立道出了岩石那种笨拙而无所促迫的承受的幽秘。……它却使得白昼的光明、天空的辽阔、夜的幽暗显露出来。……同时也照亮了人赖以筑居的东西。我们称之为大地(erde)。……大地是一切涌现者的返身隐匿之所,并且是作为这样一种涌现把一切涌现者返身隐匿起来。”7)大地与世界的动态平衡构成一个完整的、自足的系统――作品。大地是沉寂的、封闭的、收敛的,“大地的本质就是蛇那种无所迫促的仪态和自行锁闭……”8)在其自行锁闭中有一种无限丰富的可能性。而世界则是开放的、外露的、展现的,它总是在不断的向外开放中制造出意义来。“世界和大地本质上彼此有别,但却相依为命。”9)二者之间构成一种类似“在场”与“不在场”的关系。作为意义的世界呈现在人的感性视域中,为人所把握;在这种“在场”的意义之后却蕴含着“不在场”的无限可能性,它作为“在场”的基座、背景而存在。这种“非意义的意义”是不断生成、不断聚积的。大地与世界,一隐一显,作为一个自我完形的作品的源始要素,它们均反映出整体的面貌与意义。反映,指的是“联系”、“作用”、与“影响”。世界是“隐”着的大地的现实性,大地是“显”着的世界的“支架”与“底座”。

但世界与大地不是静态的,它们处在不断的“生发”当中。“神庙作品阒然无声地开启着世界。”10)“开启”出来的世界是历史性的此在的时间与空间结构,“神庙的坚固耸立使得不可见的大气空间昭然若揭了”11)在开启中显示出隐藏的大地的意义,“当一个世界开启出来,大地了耸然突现”,12)“世界建基于大地,大地通过世界而涌现出来,”13)世界立身于大地之上,以大地为基,而大地通过世界而得以显示、开放出来获得自身那种“非意义的意义”并且在同时将世界重又置回大地之中,从而“神庙作品阒然无声地开启着世界。同时把这世界重又置回到大地之中。如此这般,大地本身才作为家园般的基地而露面。”14)世界与大地之间相互生成、“相依为命”,世界须得立身于大地之上才能达于显现,大地也总是力图通过世界而显露出来。正是由于有这种关系,人便让作品成为作品,这种“让……”的结构中,因为有了人的参与,使存在者得以成为存在者,这样,人就具有了世界与大地,而与人无关的自然物如石头是没有世界的。

在海德格尔看来,人与世界和大地共同处于一个宇宙系统——无(nichts)——中,作为这个无限系统的一个网点而发生作用,它们之间并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后者不是作为前者的认识对象,而是相互影响的平等关系,因此不能用日常语言逻辑来对后者进行规定,如果真要使它们入于无蔽,只能运用“诗”,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认识还不如说是“领悟”与“体验”。

作品作为世界与大地的承载者,那么“建立一个世界和造大地,乃是作品之作品存在的两个基本特征。”15)为实现作品之存在,作品是而且必须是建立一个世界制造大地,但是,建立不再是纯然的设置意义上的建立,而是“奉献和赞美意义上的树立”,建立是把作为指引原则的公正性开示出来。海德格尔认为,在这种建立之中,神圣的东西(dasHeilige)以神圣的名义作为神圣被开启出来了,或者说神被召唤现身于在场的敞开中,“这部作品使得神本身现身在场,因而就是(ist)神本身。”16)在建立一个世界时,存在者的存在就被开启出来,作为存在的存在者现身到场并以神的名义在尊严和光辉中现身在场,因为“……在此意义上,奉献就是神圣之献祭(heiligen)。赞美属于奉献,它是对神的尊严和光辉的颂扬。尊严和光辉并非神之外和神之后的特性,不如说,神就在尊严中,在光辉中现身在场。”17)

“作品存在就是建立一个世界。”18)对于所建立的这个世界,我们能感受它,描述它,但是不能以规定性的思维给它划定一个框框,因为“世界并非现存的可数或不可数的、熟悉或不熟悉的物的纯然聚合。但世界也不是加上了我们对这些物之总和表象的框架。”世界虽然有物的因素,但不纯然是物的因素,也不是人从感觉出发所规定的那些范围,那么,世界是什么?诚如海氏所说:“这里绝没有想要解开这个谜。我们的任务在于认识这个谜。”19)他所说的“解开这个谜”是从认识论的意义上使用的,意为用“日常语言”来对之进行强制性的规定,而“认识这个谜”,则是从存在论上来说的,指的是让这个谜的存在自行显示出来。那么,在作品中,世界是怎样能自行显露的呢?那就是要求“世界世界化”,20)让世界自成其为世界,海德格尔反对传统的主客二分方法,主张“诗意的思”,因而不能从日常意义上来理解这些说法,要将它们置入存在论的视野中去。世界世界化是让世界的存在自行展露出来而入于敞开领域中从而到场,让世界是并进而将自身置回大地之是而获得坚实性。因而世界在这里就不是作为对象而存在。所以,“一块石头是无世界的。植物和动物同样没有世界。与此相反,农妇却有一个世界,因为她居留于存在者之敞开领域中……”21)石头可以作为对象而存在,但是它不具有世界,因为它不居留于存在者之敞开领域中,世界是不能作为对象存在的,相反,农妇却具有世界,因为她居留于存在者之敞开领域中。作品建立一个世界,就是让存在者之存在自行敞亮、显露,“开放敞开领域之自由并且在其结构中设置这种自由。”22)

作品存在的另一个特性是制造大地。海德格尔对比了一般器具的制造和作品的制作:如果用一块石头制作一把石斧,石头就消失在石斧的有用性即其器具存在中。而且,这种质料愈是优良愈是适宜,它也就愈无抵抗地消失在器具的器具存在中。但是作品却非如此,“而与此相反,神庙作品由于建立一个世界,它并没有使质料消失,倒是才使质料出现,而且使它出现在作品的世界的敞开领域之中:岩石能够承载和持守,并因而才成其为岩石;金属闪烁,颜料发光,声音朗朗可听,词语得以言说。所有这一切得以出现,都有是由于作品把自身置回到石头的硕大和沉重、木头的坚硬和韧性、金属的刚硬和光泽、颜料的明暗、声音的音调和词语的命名力量之中。”23)海德格尔认为,作品在建立一个世界的同时制造大地,世界与大地作为一个作品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作用、影响,从而在自身内反映着对方,“由于建立一个世界,作品制造大地”,24)制造大地就是将自身“置回”,作品自身的回归使大地得以出现,大地就是作品的回归之处。“制造”也不是指的对象性的对事物的加工制作,而是“作品把大地本侧面挪入一个世界的敞开领域中,并使之保持于其中。”25)制造大地就是“把作为自行锁闭者的大地带入敞开领域之中”。26)因此,海德格尔说:“作品让大地成为大地”(Daswerkl?sstdieerdeeineerdesein)。27)

建立一个世界和制造大地,是作品的两大特征,从本质上说也就是作品的完成。由于建立一个世界,使存在者的存在敞开出来,在这种敞开的光亮中,一切存在者是其所是,同时作品又制造大地,虽然它是锁闭、遮盖的,但却并非单一、僵固的遮盖,它自身自行展开为质朴方式、形态的无限丰富的可能,从而雕塑家从不消耗石头,画家也从不消耗颜料——除非出现败作,“虽然诗人也使用词语,但不像通讲话和书写的人们那样必须消耗词语,倒不如说,词语经由诗人的使用,才成为并保持为词语。”28)这也就是艺术家不同于工匠——艺术家的存在的意义所在。

建立一个世界并制造大地在作品中是一种发生(Geschehen),这发生不是宁静的,“世界立身于大地,在这种立身中,世界力图超升于大地,世界不能容忍任何锁闭,因为它是自行公开的东西。但大地是庇护者,它总是倾向于把世界摄入它自身并扣留在它自身之中。”29)据此,海德格尔认为世界与大地是对立的,方向相反的,在这种对立面中包含了自向的运动。但作品是宁静的,它不呈现出某种分离——无论在存在者还是存在的意义上,这是为什么呢?海德格尔认为,“要是宁静中包含运动,那么就会有一种宁静,它是运动的内在聚合,也就是最高的动荡状态——假设这种运动方式要求这种宁静的话。而自持的作品就具有这种宁静。因此,当我们成功地在整体上把握了作品存在中的发生的运动状态,我们就切近于这种宁静了。”30)作品的这种宁静其实是作品内在因素运动的一种极端状况,要切近于自持的作品的宁静,就必须把握作品存在中的发生的运动状态。然而,建立世界和制造大地在作品本身中显示出何种关系?

世界与大地是对立的,这种对立是一种争执(Streit)当然,海德格尔并非在分歧、争辩的意义上使用这个词,而是要清除这种意义而进入本质性的争执中使双方相互进入其本质的自我确立之中,并进而投入其本己存在之渊源的遮蔽了的源始性之中。二者的争执是:“在争执中,一方超出自身包含着另一方。争执于是总是愈演愈烈,愈来愈成为争执本身。争执愈强烈地独自夸张自身,争执者也就愈加不屈不挠纵身于质朴的恰如其分的亲密性(innigkeit)之中。”31)由于这种争执中的自我超出并包对方的特点,大地无法离开世界所敞开的领域,因为大地本身是在其自行锁闭的被解放的活动中显现的。而世界也不能离开大地而独自成其存在,因为它的一切根本的境地和道路都建基于一个坚固的基础——大地——之上。

在大地与世界争执背后,还有一种更为源始的争执即澄明与遮蔽的争执,有人将其表为:

澄明

存在之真理(源始争执)——

遮蔽

世界(敞开)

存在者之真理(争执)——

大地(锁闭)32)

这并不是说,世界便是澄明,大地便是遮蔽,而是说,在存在的争执中出现了一个敞开的处所,有一种澄明在其中,但这个敞开处所并非存在者包围下的一个舞台,这种澄明,如同那个我们不可认识、不可言说的无(nichts)一样,每时、每处周流不息地围绕一切存在者在运行。它不同于柏拉图所说的“理念”之处在于前者不追求同一性,是一种“无底之底”,而后者则力图探求万物背后的统一性。前者立足于生活而不追求超验,因此无限丰富,充满活力。“唯当存在者站进和出离这种澄明的光亮之际,存在者而存在。唯这种澄明才允诺并且保证我们人通达非人的存在者,走向我们本身所是的存在者。由于这种澄明,存在者才在确定的和不确定的程度上是无蔽的。”33)即言,当存在者之争执即世界和大地的争执进入这种澄明之际,人才能是其所是,存在者之存在才被无所促迫地涌现出来,入于无蔽之中。那么,这个敞开领域的敞开究竟是什么呢?海德格尔说,“只要真理作为澄明与遮闭的原始争执而发生,大地就一味地通过世界而凸现,世界就一味地建基于大地……作品建立着世界并制造着大地,作品因之是那种争执的实现过程,在这种争执中,存在者整体之无蔽亦即真理被争得了。”34)世界与大地的争执所进入的敞开领域之敞开性便是真理,存在者出于其中而又返身隐匿,于是,存在者进入自身的无蔽状态,所有的存在者便更具有存在者的特性,因为它的存在被开示出来了,自行遮蔽着的存在被澄亮了。海德格尔认为,这种澄亮形成的光亮将其闪耀嵌入作品之中,这种闪耀(Scheinen)就是美。“美是作为无蔽的真下的一种现身方式”(Sch?nheitisteineweise,wiewahraheitalsVnverborgenheitwest)”。35)“作品之作品存在就在于世界与大地的争执的实现过程中……在争执的实现过程中就出现了作品的统一体。”36)争执实现了作品,而争执的结果是敞开领域之敞开性的出现,并且在其中一切存在者入于无蔽亦即真理显现,于是,海氏说艺术的本质是“存在者的真下自行设置入作品”(dasSich-ins-werk-SetzenderwahrheitdesSeinden)。37)

海德格尔认为,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互为本源,这种“互为”的关系是无根基的,二者其实还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共同的本源——艺术,那么,艺术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无法从具体的作品的特性的收集中获得,因为在我们决定选取哪些作品时便已预先定下了一个艺术是什么的标准,我们同样也无法从更高的概念的推演中获得这一问题的答案,从柏拉图以来的传统已经证明这一点。但是,在通过对作品建立一个世界和制造大地的分析,我们已经得出艺术的本质,从而对艺术是什么问题的答案便呼之欲出了:“艺术就是真理的生成和发生。”38)这一答案很明确地道出了真理与艺术的密切关系。从世界与大地的双向互动中,我们得出它们之间的“历史性民族生存于其中的基本内涵”,这算是对艺术及其本源的一个回答,虽然这种回答与我们的传统相去太远,但“任何回答只要是植根于追问的回答,就始终能够保持回答的力量。”39)

参考文献

1)至5),7)至31),33)至39)martinHeidegger.poetry,Language,thought(英文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影印,1999.

6)martinHeidegger.Beingandtime(英文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影印,1999.

艺术学的概念篇3

关键词:文化创意;艺术思维;科学思维;创造性;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崛起,“文化创意”这一概念也渐渐响亮,越来越被人挂在嘴边。这倒是印证了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20世纪末所作的预言,他认为“创意时代”即将来临,认为主宰21世纪商业命脉的将是创意。“创意”一词从字面理解,“创”即“创造”、“独创”,“意”即“主意”、“意念”以及“意趣”、“意境”等。所以,“创意”就是创造一个新主意,迸发一种新意念,代表着一种创造性思维过程的起点。而所谓文化创意,就是与文化相联系的创意,是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

但是,迄今为止,“文化创意”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界定,这直接影响到对文化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位。本文试对艺术思维的特征进行重新概括与论证,是因为艺术(包括表演艺术、视觉艺术、音乐创作等)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最主要的产业类型,那么,在人的各种思维形态中,艺术思维无疑与文化创意有着最直接的联系。

艺术思维是指人类进行艺术活动时的思维方式。它与人类在其他实践活动中的思维方式相比较,具有不同的特点。我们把后者统称为非艺术思维。思维方式实质上是人类从精神上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马克思曾对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作过区分,他说:思维着的“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①也就是说,把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分为科学(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四种。这为我们理解艺术思维与非艺术思维提供了钥匙。

一、人类的两种基本思维形式

人类的基本思维形式有两种,即概念思维与意象思维。思维形式是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进程而变化的。

人类最初的实践活动是物质实践活动,那时人对世界的掌握也是一种物质的掌握。就是说,人在生产中,通过实践,利用工具作用于客体,改造客体使之符合人的需要与目的。这是一种物质的掌握。在这种物质的掌握活动的不断重复中,人产生了最初的意识。这种意识还不涉及概念,是一种对具体的物像的归类。但这种意识活动中已有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等。许多逻辑学家、语言学家承认这也是思维,由于它是一种无概念的、不脱离形象的思维活动,因此称之为形象思维,也称为前概念思维或前语言思维。这种思维形式也可以称为“感性掌握”。就如黑格尔所说:“这种掌握首先是单纯的看,单纯的听,单纯的触之类。就像在精神紧张的时候,走来走去,心里什么也不想,在这里听一听,在那里看一看……”因此,这是一种“最低级的而且最不适合心灵特色的掌握方式。”②这种无概念的形象思维,直到今天还存在着,不过是在更高的历史水平上发展了。这是一种初级的思维形式,只凭这种意识是无法从事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

人类的实践活动很快就由物质的掌握过渡为实践-精神的掌握。这是因为人类在劳动中发展起来的精神意识马上会作用于人类实践,使人不仅从物质上掌握世界,而且从精神上掌握世界,这里就体现出了人的超越性。实践-精神的掌握,是指对世界的实务精神的掌握,或是说,这时对世界的精神掌握是与物质掌握交织在一起的。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也有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从简单的摹仿性再现,一直到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在这种实践-精神的掌握活动中,概念逐步产生,人类由此也进入了概念思维的阶段。概念是对对象的本质的一种抽象。马克思详细分析过“价值”这一概念的产生过程。那是人在积极的活动中取得满足自己需要的外界物,并且“从理论上”把这些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外界物同一切其他的外界物区别开来。然后按照类别给予名称。这样,人就赋予物以有用的性质,好像这种有用性是物本身所固有的。这也就是物被“赋予价值”。马克思因此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因而,这也是‘价值’的种概念。”③概念产生之后,人们的思维就以概念为材料进行,产生概念思维。概念思维不像无概念的形象思维那样,它是以语言为思维的物质手段,语言学家称之为语言思维。概念思维的产生,是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的突变。

概念思维并不排斥形象思维。相反,人的形象思维在概念思维的影响下得到新的发展,成为与最初的、即无概念的形象思维不同的思维形式。也就是说,有了概念思维之后,它必然参与、影响、制约着形象思维,把形象思维提高到一种新的水平,即形成有概念的形象思维。有概念的形象思维仍是形象思维而不是概念思维,但由于概念的参与、影响,在最初的无概念的形象思维中作为思维材料的感性物象(表象)与概念相联系了,被改造为思维化了的映象,或称“意象”,即有意之象,意中之象,也有人称之为意象思维。

意象思维首先不同于无概念的形象思维,不同于对世界的“感性掌握”,其实,只要是思维、思想、思考,就只能是用语言来进行,而不能用形象。但意象思维也不同于概念思维,它是伴随着形象的思维,或者说,是把概念具体化为形象的思维。

这种思维形式在现实中是存在的。人对世界的实践-精神的掌握,就需要意象思维。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这个目的在人的脑海中出现时,不能只是个概念。马克思讲人在大脑中先造好的“蜂房”,是个观念形式,但这个观念的形式是作为内心的意象而存在的,不只是个概念。所以他说:“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把它作为内心的图像、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提出来。”④这是因为生产实践的目的不是创造概念,而是具体的感性的物。空洞的抽象的概念不能作为生产的动力和目的,只有“内心意象”,才能支配劳动过程,制约着劳动的方式和方法,并使自己的意志服从于这个意象。劳动过程,也就是人的“内心意象”物化的过程。意象的形成和物化过程,是意象思维与概念思维的交替、结合的过程。最简单的意象也是概念和表象的结合,复杂的意象则是概念和表象的更加复杂的结合。

人对世界的科学的、艺术的、宗教的掌握方式,都是在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掌握的方式。这些精神掌握的方式一经发生和发展,也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精神的掌握。所谓精神反作用于物质,其实是必须通过实践-精神的掌握为中介的。科学、艺术、宗教等对人的实践(生产的、政治的等等)的影响,是在实践活动中去影响实践-精神,从而通过实践-精神转化为实践行为。科学、艺术、宗教等形式的对世界的掌握,都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生产力,而只有通过实践-精神的掌握,去影响人对世界的实践掌握。因此,在科学的、艺术的、宗教的掌握方式中,也都存在着两种基本的思维形式,只不过思维方式的运用上侧重点不同罢了。

二、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

科学思维是指人的科学活动中的思维方式。一般认为,科学掌握中以概念思维为主。因为人对世界掌握的最重要的方面是科学的掌握,从而从实践上真正把握世界,改变世界与人的对立关系。而这种掌握需要的是对现象本质的客观掌握,只有通过概念的概括才能达到对事物的本质把握。因此,在科学思维中,感性映像的加工改造的第一段路程是“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⑤,即由感性的具体上升为理性的抽象,完整的表象上升为抽象的概念。这个抽象概念,是把一般与个别相统一的事物表象中的“一般”抽取出来加以综合。这里的“一般”并非都是本质。真正的科学思维就是要在抽象概念中综合表象中的本质的“一般”。科学思维把概念提出之后,就进一步运用概念进行思维,这个过程却是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⑥。也就是要使概念从抽象上升为具体,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概念。这种“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方法”,被马克思看作“科学上正确的方法”⑦这个概念不断运动的过程,是概念思维不断深化和转化的过程。在概念思维中,思维的基本材料是概念,人运用思维能力,使概念和概念不断结合,从概念和概念的联系中得出判断,从概念到概念的转移中推理,概念与概念不断转化,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概念,概念与概念综合为范畴或概念体系。这个由概念思维造成的具体概念、概念体系就把客观世界对象的整体反映出来了。这不是完整的表象所反映出来的混沌一片的整体,而是揭示了世界对象的本质关系的整体。因此,概念思维的基本特征,就是运用思维(分析、综合),使概念和概念不断结合,使概念运动不断深化,抽象概念上升为具体概念(范畴或概念体系),形成科学理论。

在以概念思维为主的科学思维中,也有意象思维存在。特别是在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过程中,概念不时要和表象相联系,形成意象,有时还要把不同的意象结合起来进行想象。科学思维是不能少了想象的。列宁指出,有人认为只有诗人需要幻想的提法是没有理由的、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幻想,没有幻想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爱因斯坦明确地提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想象是头脑中的表象活动,想象可以把思想具体化,在脑海中构成形象。苏格兰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养成了把每个问题在头脑中构成形象的习惯。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叙述他在编写化学教科书的思维特点时有这样的话:原子在我眼前飞动:长长的队伍,变化多姿,靠近了,连结起来了,一个个扭动着,回转着,像蛇一样。看,那是什么?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在我眼前轻蔑的旋转。……于是他发现了苯环结构。这里的思维,无疑是伴随着形象的思维,是把概念具体化为形象的思维。但在这里,意象思维只是为了配合概念运动的进行,它服从于概念思维而无独立的意义。这种意象是对概念的图解,它有时能成为科学论证中的事实材料,但不是概念思维的基本材料。这种意象思维或想象中有推理,但推理是按照概念思维的方式和思维逻辑进行的。

人类思维的逻辑有两大类型:一是高级的思维逻辑,即辩证逻辑;一是初级的思维逻辑,即形式逻辑。思维中的辩证逻辑,指诸如认识中的辩证法: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个别与一般的结合、感性与理性的结合、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具体与抽象的转化等等。思维中的形式逻辑,主要指推理、论证、判断的逻辑。任何思维形式,都要遵守思维逻辑,否则就不是思维。在科学思维中,思维活动按照思维逻辑进行,而且主要是运用概念。科学想象中运用形象的推理,也是严格地按照形式逻辑来进行的。

艺术思维是指艺术活动中的思维方式。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不同,它是以意象思维为主。因为艺术的掌握是对世界的感性的审美的掌握,这种感性的审美的掌握是以一定的物象或形象为基础的。我国先秦时期的能工巧匠生产的物品、器皿,如钟(礼器)、鼎(食器)、鼓、磬(乐器)等,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同时体现着人对世界的科学把握和审美-艺术把握。而真正的艺术活动,是从审美需要出发,以创造艺术形象为目的的活动。由艺术家内心的审美需要而产生的“内心意象”与物质实践活动中由物质需要而产生的“内心意象”不同,不是未来实际存在的实用物品的意象,而是未来的艺术形象,因而可以是想象中的、虚构的、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审美意象,这是艺术掌握中的意象思维与实践-精神的掌握中的意象思维的不同。但艺术活动不能离开具体形象,因此决定了艺术思维是以意象思维为主的。

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一样,第一步都是要对头脑中的生活印象(感性映像)从思维上进行加工、改造。与科学思维不同的是,艺术思维对直观的表象的加工不是从表象到抽象的概念,而是把完整的表象转化为审美的意象。也就是说,表象上升为与概念联系着的或结合着的意象。这里经过了思维的抽象,提取了完整表象中的“一般”。但这一般又不是与个别相脱离的,却是充分地体现着一般的独特的“个别”,或是称综合之后的“个别”,即意象。这个意象中的“一般”,可能是审美属性,也可能是非审美属性。艺术思维需要抓住审美属性,形成审美意象,而不是一般的非审美意象。

艺术思维的第二步与科学思维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概念相对应,是从一般的审美意象转化为艺术典型形象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分析与综合的过程,或者说是抽象与概括的过程,即把特点、情节分离,进行归纳、概括的过程,经过这种思维过程创造具体形象。与科学思维不同的是,这个思维过程的每一步都伴随着意象运动,思维的基本材料是意象,思维的运用如分析和综合等等,主要是使意象和意象不断结合,简单意象综合为复杂意象,单一意象综合为复杂意象,初级意象综合为高级意象,最后形成完整的艺术典型或者统一的意象体系。这也就是艺术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着概念思维。这不仅是指意象思维本身就是一种把概念具体化为形象的思维,而是指艺术思维中把意象与意象结合时需要借助于概念,有时还要需要概念思维。特别是对生活现实还不是十分了解时,在创作时意象运动就会受阻,需要先进行概念思维,对生活本质作一番探查,然后再把概念转化为意象。在艺术思维中,概念思维处于从属的地位,它不能代替意象思维。因为什么概念都不能创造出艺术形象或艺术典型。

艺术思维中的意象思维与科学思维中的意象思维也不同。这主要表现在想象的特点上。想象是一种意象思维,是产生意象和使各种意象相结合的主要方式。意象与意象的结合有多种方式,最主要的是两种,一是意象与意象的联接,一是意象与意象的融合。在联接的方式中,联想的作用较大,在融合的方式中,想象更为重要。在科学思维中,联想和想象都是概念的图解,论证的例证,只不过把概念推理变成形象推理。这样产生的仍然是某一概念的图解,虽有形象,却像科学挂图一样,是没有艺术价值的。概念化的艺术作品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仅仅依靠推理的想象来创造出意象,这种意象是概念的图解。

艺术思维同样遵守思维逻辑。哲学大师黑格尔说过一个小故事:市场上有个女商贩在卖鸡蛋。一位女顾客挑拣之后,说:“你卖的鸡蛋是臭的呀!”一句话惹恼了女商贩,她连珠炮似的回敬那位女顾客道:“什么?我的蛋是臭的?!你自己才臭哩!你怎么敢这样说我的鸡蛋!你?你爸爸吃了虱子,你妈妈跟法国人相好吧!你奶奶死在养老院里了吧?瞧,你把整幅被单都做成了自己的头巾啦!你的帽子和漂亮衣裳大概也是用床单做的吧!除了军官们,是不会像你这样靠穿着打扮来出风头的!规规矩矩的女人多半是在家照料家务的,像你这样的女人,只配坐监牢!你回家去补补你袜子上的窟窿去吧!”黑格尔说:那个女商贩“也是抽象地思维的:仅仅因为那位女顾客说了一句她的蛋是臭的,得罪了她,于是她就把女顾客全身上下编排了一番:从帽子到床单,从头到脚,还有爸爸和所有其余的亲属。一切都沾上了这些臭蛋的气味,可是,女商贩所谈的那些军官们(至于他们和这件事有什么关系,是大可怀疑的)却宁愿注意一些与此完全不同的别的东西……”⑧黑格尔所说的“抽象思维”,是指与辩证思维相对立的局限于表面的抽象的思维。这种思维也是不遵守辩证逻辑的,说了一句臭鸡蛋怎么可能她自己和家人都有臭鸡蛋的味儿了呢?军官更是风马牛不相及。这种思维方式只能是蛮不讲理的方式。这里虽然有形象,很生动,但却不是艺术思维。艺术思维中的想象有虚构的成分,但必须符合生活逻辑。除此之外,艺术思维还遵守着一种情感逻辑,这种情感逻辑是艺术想象中的意象联接和融合的中介。某些意象能在人心中引起相同的情感,在艺术想象中往往被联接在一起。俄国心理学家、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一个诗人看出海的啸声和人们的吼声相似,诗人从明亮眼睛中看见闪电的光辉,从树林发出的声音中听到泣诉,从美妙生动的风景中看到微笑,等等,那么,实质上这只不过是一种相似联想,不过这种相似不是由理性,而是由人的诗意情感揭示的而已。”⑨尽管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在使用人类的两种思维方式上有所侧重,但用思维方式来区分艺术思维与非艺术思维还是有局限的。艺术思维的特殊性仍需要总结。

三、艺术思维的基本特征

艺术思维与非艺术思维的区别,首先表现在思维的角度和中心上。

艺术认识与科学认识的对象,就其是感性的客观事物这个方面来说,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说过:“从理论领域说来,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说来,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⑩事实如此,差不多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是艺术家艺术活动的对象,当然,它们也是科学家关注的对象。

因此,它们的区别只是在思维的角度和中心上。艺术思维是以人为中心的,特别是人的思想、感情、心理、愿望、性格、精神世界等等。当然,艺术思维对人的思考不是孤立的,艺术描写的许多是外在世界,但这并不否定以人为中心。黑格尔说:“因为自然不只是泛泛的天和地,人也不是悬在虚空中,而是在小溪、河流、湖海、山峰、平原、森林、峡谷之类某一定的地点感觉着和行动着。”B11艺术思维中的环境是属人的环境,自然是“人化的自然”。艺术描绘自然,是为了描写人。艺术史上描绘对象的变化,是被时代的特点、政治的和艺术家的世界观的需要所决定的。黑格尔还说过,“艺术的对象就是自由的具体的心灵生活,它应该作为心灵生活向心灵的内在世界显现出来”。B12艺术还不只是感性观照,且必须以外在世界为媒介表现内心生活,内在世界。这里可以见出医学、心理学等也是以人为对象的科学与艺术的区别。“疾病本身并不足以为真正艺术的对象,欧里庇德斯之所以采用它,只是就它对于患病的人导致进一步的冲突。”B13所有的艺术作品中谈到的疾病、伤痛、残疾、死亡之类,都是为了故事情节和冲突的发展,而不是以单纯的疾病作为艺术的对象的。有的文学家因对人心理的深刻描述而被人看作心理学家,但实际上,心理学叙述的只是人的心理的一般规律,也是抽象的规律,而艺术揭示人的心理的具体活动,特别是揭示人的灵魂和情感深处的秘密,并用外在形象描绘出来,思维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其次,艺术思维与非艺术思维的区别,表现在对意象的取舍上。

艺术思维的方式主要是意象思维,这一点已如前述。艺术家要以感性形式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精神等等内心世界,就要构造形象,而不是图解概念。而在这种构造中,特别强调的是艺术思维注重意象的美或美的形式。这也是在所有的意识形态中只有艺术才拥有最广大的群众性的原因之一。黑格尔说得好:“把痛苦和欢乐尽量叫喊出来并不是音乐,在音乐里纵然是表现痛苦,也要有一种甜蜜的声调渗透到怨诉里,使它明朗化,使人觉得能听到这种甜蜜的怨诉,就是忍受它所表现的那痛苦也是值得的。”B14艺术家在对感性映像进行加工改造时,往往保留各种表象中的审美属性,使形成的个别意象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在意象的进一步加工、综合成艺术典型时,更注意综合各种意象中的审美因素,如高尔基所说的把小商人、僧侣、小市民等类人所固有的许多个别的特点综合起来塑造形象,鲁迅的“杂取种种人”所“拼凑起来的”典型,以及我们在我国的戏剧舞台上所看到的儒雅风流聪明智慧的诸葛亮:他的“羽扇纶巾”来自周瑜,使艺术典型有一种美的魅力。不讲形式美,就等于取消艺术。

其三,艺术思维与非艺术思维的区别,表现在艺术思维与情感的融合的特征上。

没有情感,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因为人的兴趣和感情是激发人的全部潜能与才能的基础,是人类活动的最深层的动力性根源。马克思指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因此,马克思又指出,因为人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并且人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B15马克思指出的是,表现为自然的欲望与需要的自然生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质力量,是人类活动和发展的最终动因。那么,不难理解,在人类活动中发展、展开的感性生命,仍然是人类活动和发展的动因,并且是使人类在自我丰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更为强有力的永不枯竭的动力。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热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B16。而艺术思维是伴随着情感的思维,艺术思维中的感觉作为一种认识机制,受到“享受”的欲望的支配,使主体总是被对象的能引起自己愉快的个别的色彩、质地和声音所吸引;艺术思维中的知觉往往按照情感的需要去选择并加工对象,按照情感图式去选择与“判断”对象;艺术思维中的想象按照主体的情感要求对表象材料做出情感的判断,按照自己的情感要求和情感规律的走向去创造新的合乎自己情感目的的形象,并享有极大的自由。通过想象,主体在现实中不能得到的东西可以得到,在现实中不能满足的欲望、兴趣能够达到高度的满足。而艺术思维中的理解往往是一种个人的体悟,通过体悟获得包括对人生与宇宙的最高真谛、对生命与人生的内在意义的最深切的理解,这也是一种饱含着情感的理解。这一类感觉、想象、理解等心理因素在艺术思维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在其他思维活动中截然不同的特点,源自于它们摆脱了理性的严酷的限制与束缚,而听从欲望、心灵、情感的指挥。

因此,脱离情感的思维不是艺术思维。但艺术中的情感活动不能代替有意识的思维或思考,认为艺术创作中的理性的思考会影响与妨碍创作情绪这种观点是于创作有害的。人的情感不是空穴来风,总是由某一对象引起的,只有在对这一对象理解的基础上,才会有情感的发生。

最后,艺术思维与非艺术思维的区别,表现在艺术思维的主体性特征上。

所谓主体性特征,是指人类活动中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的特征,体现着强烈的精神自由的特征。

在人的物质实践和社会生活中,人虽然具有主体性,却都受到自然规律与社会要求的制约,因此,在这些活动中的思维往往也受到规范和制约,精神自由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

相比之下,人类的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是对主体性的发挥最少局限和制约的活动,是人的自主性、能动性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的活动,最表现出精神自由的活动。在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中,人们对于对象的选择是自主、能动和自由的,可以不受外部力量的强迫,所以在选择中主体自身的兴趣、爱好、理想等等起着主要的作用。你陶醉于典雅美妙的古典韵律,我沉浸于激烈狂放的现代音乐;你赞赏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大手笔,我偏爱儿童的涂鸦;你为《红楼梦》中众女子感叹,我为金庸小说中众侠士动容;你向往广袤的沙漠戈壁,我依恋潺潺的小溪流水;你喜欢春日灼灼的红花,我欣赏秋日飘零的黄叶……这一切都是很自然的,是外在力量很难干涉的。正因如此,才会有艺术家对于对象的不同选择,而且会把经由多次审美活动而获得的美的意象传达出来。所以,真正的艺术创作往往被视为人类最为自由的活动方式。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艺术创作称为人类的一种超越性的自我实现需要,他说:“一位音乐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就无法安静。”B17他们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审美理想、审美情感和意趣,这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表达。

对艺术思维的基本特征的概括,不仅说明了艺术思维具有创造性的特征,而且说明了艺术思维为什么会具有创造性的特征,这对于深入理解文化创意应该是有益的。(责任编辑:楚小庆)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

②[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4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06页。

④同①,第9页。

⑤同①,第18页。

⑥同①,第18页。

⑦同①,第18页。

⑧[德]黑格尔《谁在抽象地思维》,见[苏]古留加《黑格尔小传》,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65-66页。

⑨[俄]康•德•乌申斯基著,郑文樾译《人是教育的对象》上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13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

B11同②,第323页。

B12同②,第101页。

B13同②,第262页。

B14同②,第205页。

B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7-169页。

B16列宁《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7页。

B17[美]马斯洛著,徐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自我实现的人》,三联书店,1987年版,译者前言部分。

atentativeDiscussionoftheCharacteristicsofartisticthinking:

StartingfromCulturaloriginality

wanGXu-xiao

(philosophySchool,RenminUniversityofChina,Beijing100872)

艺术学的概念篇4

关键词:意境;门类艺术;美学;艺术学;艺术学理论;格局;困境;解决方式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一、意境研究格局与研究困境的关系

上世纪,意境问题有过多次研究热潮,但近十多年来却逐渐沉寂下去。其原因,既不是“意境”在当今艺术语境中失去效用、活力,也不是相关问题已全部解决。准确地说,这种研究停滞是原有研究格局的困境所导致的。

“意境”是随诗歌对其它艺术类型的影响、渗透,而从诗歌逐渐侵入到画、园、书、曲、印、盆景等多个艺术门类,由诗学术语而转换成一个普遍的艺术学范畴。最先明确“意境”概念是唐代王昌龄的《诗格》,画论中提及是北宋郭熙、郭思的《林泉高致》,而园论谈及是明代计成的《园冶》。其他门类艺术讨论意境问题多集中在明清。所以,明代开始“意境”事实上已成为一个普遍的艺术学范畴,众多门类艺术都在广泛讨论、实践着。但是,作为艺术学范畴,“意境”在艺术学层面的研究至今都未能很好地展开。首先,不可否认的是既往的“意境”研究主要是建立在诗、画材料之上(其中尤以诗为主),以偏概全的缺陷是明显的。比如,有很大影响的《中国古典美学丛编》(胡经之主编,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意境”(境界)收录的几乎全是诗歌材料,另外绘画9条、戏曲4条、小说4条,其他艺术门类则付诸阙如。从历时性角度来看,意境在艺术学与美学层面的同一性内涵是独立分散的门类艺术意境在互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相互影响、渗透,彼此互动化合,逐渐凝聚起来的。不同门类艺术在其间的作用,虽有主次之分,但确非单向的,而是多元共存,多向互动的,既有共性趋向,也有异动变化。所以,诗画之外的艺术类型既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实践了意境理论,同时也丰富、拓展了意境的理论。故而忽视诗画之外的意境材料,无疑是既往研究的一大缺憾,也从根本上限制了艺术学层面研究的展开。

其次,从研究布局来看,意境研究在艺术学层面的薄弱和不足也是明显的。既往研究主要是两个层面:一是门类艺术层面的研究,一是美学层面的研究。这两个层面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门类艺术层面的研究,是站在艺术门类的特殊性上,重点把握意境营构中具体符号的物化形式问题,具有形而下的性质。美学层面研究则把各门类意境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整体把握,探讨其中的审美价值和美学特征,对意境美作哲学反思,具有形而上的性质。这两个层面的研究构成了既往意境研究的基本格局。这一格局的形成,一方面与“意境”在传统艺术中的历史存在相联系,另一方面与现代以来国内的学科生态相关。

门类艺术层面的研究,体现了意境问题在中国艺术中多样化呈现的特点。这也决定了传统意境研究的特点,即相关研究分散于各艺术门类,散见于诗话、文话、词话、书论、画论、园论、曲论当中,而少见综合、统一的论述。当然,这种讨论的彼此独立、分散,并不妨碍意境同一性内涵的客观存在。上世纪,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为代表的一批学人引入西方美学知识,引发了借鉴西学来研究传统美学的潮流。系统的、注重学理建构的美学层面的意境研究就此展开。这使广泛、具体而零散的意境呈现有了一个归纳、提炼的过程,并被统一到审美内涵、价值、特点等美学层面上来。这个由具体、个别而至一般归纳的演化经历,主要是随现代美学学科的发展而展开的。

意境研究不断深入的同时,问题也是明显的。有学者指出意境研究存在三个脱节:“一是微观与宏观脱节,二是抽象与具体脱节,三是逻辑与历史的脱节”。这三个脱节说到底就是意境研究的两个层面——门类艺术层面研究和美学层面研究——之间的脱节。而这两个层面的脱节,其根源就在于既往的意境研究格局不完善,即欠缺艺术学层面的研究。意境研究在艺术学层面的欠缺,简言之,从水准看,至今为止的艺术学层面的意境研究还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宗白华先生的几篇文章中打转,无法超越。从数量看,真正艺术学层面的研究成果极少。许多名义上的意境艺术学研究,实质上还是站在门类艺术或美学的立足点上,难以达到真正的门类打通和学理融通。意境研究在艺术学层面的欠缺,向下让门类艺术层面的研究缺乏艺理层面的归纳与提升,向上使美学层面的研究缺乏一个整体的艺理支撑。

这种状况是与艺术学学科自身的艰难相关的。一般艺术学是在门类艺术研究的基础上,上升至对整个艺术领域普遍规律的把握。所以,它要求打通艺术问的壁垒,在会通门类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把握和提升。其中艰辛,可想而知,这是其一。其二是艺术学学科因后起而稚嫩,却又遭到历史悠久、高度成熟的门类艺术与美学学科的强大挤压。艺术学的提出虽有一百多年历史,经宗白华、马采等人引入,但在国内形成共识,被纳入学科目录尚不足二十年。1996年,“艺术学”才作为二级学科设立。2011年,艺术学从文学中独立出来,单立为一个学科门类,“艺术学理论”升格为一级学科。这种学科体制身份的获得,一方面表明我国艺术学学科建设在不断走向成熟,另一方面也透露出艺术学在各个门类艺术中突围而出的不易。即便如今,类似“艺术学有必要吗?”、“有艺术而无艺术学”的论调仍不鲜见。学科背景的艰难直接导致了意境研究在艺术学层面上的薄弱、欠缺,由此造成意境研究基本格局的缺陷。

取材的以偏概全和研究布局的不完善导致了意境研究在艺术学层面的欠缺与不足。这一方面使意境门类艺术层面的研究难以直接支撑美学层面的研究,另一方面使意境美学层面的研究也不足以融洽地统摄门类艺术层面的种种具体表现。这就造成门类艺术层面和美学层面研究之间的相互脱节,形成研究的困境。

二、意境研究格局的突破与困境解决

要解决这种脱节,突破现有的困境,就需要加强意境问题在艺术学层面的研究。因为“艺术学是联系美学和其他特殊艺术学的一门科学”。按艺术学倡导者德苏瓦尔设想:它介于门类艺术学和美学之间的中间领域,是一座从具体的艺术走向艺术哲学的由可以验证的知识构成的桥梁。跟门类艺术学相比,它是综合性的,应该研究所有的艺术;跟美学相比,它应该是科学的、客观的和描述性的,而不陷人对美的教条主义的评价或含混不清的猜测。显然艺术学在所有的艺术学科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过渡角色,它一端根植在门类艺术的基础中,另一端又伸向美学,衔接着艺术研究中存在于经验科学与哲学之间的“缝隙”,成为联系两者桥梁。

门类艺术层面的意境研究,立足于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着眼于具体艺术符号、形式、技法在意境表现中的作用、效果和意义。它的研究是具体、个别而分散的。而美学层面的意境研究,是立足于人的审美活动整体,将意境这一中国艺术的普遍追求视为审美活动的一种类型,探求其中的审美内涵、特征和价值,去回答意境这种审美活动对人的意义和价值,去反思意境这种审美活动所展现的人的本性问题。显然,门类艺术层面的意境研究是最基础的,但是它对美学层面研究的支撑却是间接、零散的,非系统的。美学层面的系统性的直接基础应该是艺术学,它以一般性的概念构建一般性的艺术理论,而成为更高一级的审美价值论的实践形式依据。所以,艺术学层面的介入,向下可使分散在各类艺术中的意境营构实践,在艺理层面得到统一和整体把握、归纳,向上可让这种实践经验的理论归纳,成为美学研究的整体基石。这样就把意境的美学研究与门类艺术研究联结了起来,把微观与宏观、抽象与具体衔接了起来,突破了脱节的困境。

三、艺术学视野下意境研究路径

艺术学理论升格成为一级学科,标志了国内艺术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成熟,必将推动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为意境研究突破现有困境,在艺术学层面取得进展,提供了契机和可能。

“科学的艺术论的目的在于阐明艺术的本质”,它要“通过各种艺术的互相比较,以阐明其问的密切的关系,即阐明艺术的统一性”。从一般艺术学的角度来看,能贯通中国各类艺术创造,找出不同艺术领域统一性的最佳范畴莫过于“意境”这个概念。它具有典型的综合性、理论性和代表性,是一般艺术学切人中国艺术的最佳入口。艺术学视野下的意境研究大致可循以下路径展开。

1.互动研究

跨学科是艺术学最显著的学科特性。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mikelDuf-renne)指出,艺术学研究最显著的趋势之一“是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相关综合研究或边缘交叉研究”。这种跨学科特性,落实到具体的意境研究上来就体现为多个层面的互动比较研究。

首先是门类艺术层面的互动比较。艺术学要研究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系,并把握其间的共通规律。这个目标必须在对不同门类艺术经过精细深入的互动比较之后才能达到。既往研究,不同艺术意境也有比较。但门类艺术是站在单一艺术部门的立场,美学是站在审美共性的立场。这样的立足点就决定了这种比较必然是单向的和有限的。而艺术学层面的比较应该是在艺术的普遍性范畴基础上的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多向与多元的互动比较。

其次是艺术活动层面的互动研究。艺术是一个动态的组织过程,它是由多要素、多环节组成的活动系统,并在对外部文化系统的映射中呈现意义。意境生成是由包括接受者在内的多要素共同参与的艺术活动。要研究多个要素间的互动关系,揭示它们在意境营构、生成过程中内在的流动、反馈、联动情况,从而更深刻理解意境的整体创造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艺术学层面的互动研究应是多向与多元的研究。首先,它不是以某类艺术为定点参照的单向度比较,而是艺术学层面上不同艺术之间的互动比较。它要展现不同艺术在异途而同向的意境追求中,各环节上的相互启发、参照、互用、转化等种种互动情形和关系。其次,它是在意境活动的宏阔视野下的研究。在此视野下,意境史的历时性考察就和意境创造的共时性考察结合起来,意境发展的历史线索就和意境活动内在要素结合起来,意境的共性特征就和门类意境的个性特征结合起来。

2.异变研究

既往意境研究当中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只注意不同门类艺术意境之间的相似性、共通性,而忽略了不同门类艺术之间的意境异变情况。

这方面的不足,是艺术学层面研究和美学层面研究不相协调所导致的。艺术学研究的薄弱、缺失,使美学层面的研究相对地超前并占有主动。这使美学层面的研究在艺术学层面留下了相当多的预设性结论。按合理逻辑,意境研究应该是“门类艺术层面——艺术学层面——美学层面”这样一个渐次推进过程。前者作为后者的研究基础。然而,艺术学的后起与薄弱,使美学层面的许多研究结论在艺术学研究展开之前就早早地预设在那儿了。这就遇到了苏珊·朗格所说的“麻烦”:“对于各类艺术之间的关系所作出的种种探索之所以遇上麻烦,其原因就在于:在还没有开始进行具体的论证之前,人们就已经预先接受了将要在证明中弄懂的东西。”意境研究在美学层面的一些结论,恰恰就成为了后起的艺术学层面研究的“预先接受了将要在证明中弄懂的东西”。正是这个原因,既往艺术学层面的意境研究,过多地忙于对美学预设结论的论证,而忽视了各类艺术间互动、异变研究的展开,尤其忽视了不同门类艺术之间意境异变的研究。这使我们对意境在不同艺术间的隔与通、对立与互补、互动与异变、发展与变化等种种具体情况的把握,存在严重不足。这使我们对不同艺术的意境审美特性和形式差异之间的复杂关系,认识不足,认识不透。这些都制约了意境研究的深入,也阻碍了对意境营构中的艺理规律的细化与深化,一定程度上架空了意境作为跨学科课题的研究基础。

其实,前人已经敏感地注意到了这点。石涛说:“诗中画,性情中来者也,则画不是可拟张拟李而后作诗。画中诗,乃境趣时生者也,则诗不是生吞生剥而后成画。”点出诗境、画境的区别及转换间的微妙与艰辛。张岱说:“以有诗句之画作画,画不能佳;以有画意之诗为诗,诗必不妙。”更明确指出意境在不同艺术形式间表达上的矛盾。钱锺书说:“在‘正宗’、‘正统’这点上,中国旧诗画不是‘一律’的”,“中国传统文艺批评对诗和画有不同的标准。论画时重视王世贞所谓的‘虚’以及相联系的风格,而论诗时却重视所谓的‘实’以及相联系的风格。”也指出了诗、画意境标准的分歧。他们都注意到不同艺术在追求意境共性中体现出的差异性。但是,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不足。

前人所言,指示了一个极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即从意境在不同形式间转换的角度切入,去清理意境审美同一性与形式差异性之间的复杂关系。比如,同题命意就是意境营构中值得注意的一种创作方式。因诗境而构画境、园境,观剑舞、听江声而悟书境等,都是艺术创作中的常例。由此切入,就可很好地探讨相似意境在不同形式间的转换。然后,由转换进而分析符号和形式差异对意境营构的各环节、各层面,产生了哪些具体不同的影响?这些影响使不同门类艺术的意境审美想象、审美趣味和审美标准产生了哪些微妙的差异?

“只有通过探求各类艺术的差异,才能真正找到而不是猜测出它们的共同之处。”凹意境的跨门类特点为艺术学研究提供了最好的条件。只有充分利用这个条件,全面观察各种艺术类型在意境营造上的表现,才能对类型差异所导致的题材、结构、技法、趣味、标准等艺术环节差异作深入比较、把握,才能推进意境研究的细化和深入。门类艺术意境间的异变研究深入扎实了,方可为艺理层面的归纳打牢基础。

3.求同研究

前述互动、异变研究,其目的就是为了求同——实现真正的门类打通基础上的艺理融通统一。

(1)一般性概念的梳理、辨析和确认

一般艺术学的意境研究和具体艺术门类下的意境研究有何区别呢?这就涉及艺术学对象问题。马采对此有精到的说明:“特殊艺术学的知识,即各种艺术史和各种艺术学所提供的资料,虽然不断被参考被利用,但一般艺术学的研究绝不是对戏剧、音乐等特殊现象的直接的探讨,也不是对宋代绘画或顾恺之某一时代某一作家的具体作品的解剖分析,而是以艺术一般的抽象的概念作为对象做理论的考察。”这个“艺术一般的抽象的概念”,即苏珊·朗格所说的“只能通过研究各类艺术之后才能得到的”“一个深层水平上找到的概念”,“这种概念便是艺术的概念”。所以,艺术学研究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在门类艺术和门类艺术史基础上,梳理、提炼出艺术的一般性概念,然后辨明这些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而勾勒、推演、总结这些概念之间的内在运行逻辑,从而展现一般意义上的艺术活动体系的内在结构。

以意境研究来说,就是要在各种门类艺术意境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并梳理、提炼出意境活动的一般性概念,然后阐明这些概念之间逻辑关系,为最后在艺术学层面建构意境学理论奠定基础。应该说,意境问题在艺术学层面的概念梳理是不足的,还存在许多模糊不清之处。这大概有二方面不足:一是一些核心概念的内涵并未在艺术学层面得到认真清理、论证。比如,“意”、“境”这两个概念,过去讨论多偏重于诗、画领域,而对其他艺术门类中的论述相对忽略了,这必然会导致某些缺失。另一方面,由于视角和落脚点的不同而产生不少意见纷争,难有高度一致的定论。这种缺失和纷争,出现在门类艺术的意境研究层面应该说是自然的,也是在所难免的。这是由门类艺术单一立足点和差异化角度自然造成的。但是,当我们在艺术学层面来探讨,就站到了同一立足点、同一视角上来了。艺术学的统一性要求此层面研究是异中寻同,求同略异,使这些概念的内涵确定下来。只有概念确定,才能继续概念间关系的探讨、梳理和理论建构。二是意境理论的一般性概念并未得到很好的提炼和概括。这个问题在门类艺术的意境研究当中并未表现出来,但是一旦在艺术学层面来讨论,问题就来了。因为门类艺术意境研究当中使用的基本是同一门类中的概念术语,即便涉及诗画、书画、诗画园等跨界研究,也都是在相近艺术领域内,概念术语的跨度也不是很大。但在艺术学层面来讨论,就要求概念术语具有普遍的涵盖性。比如,诗歌意境中的术语就可能与书法意境的不相适应,绘画意境中的概念就可能与戏曲舞台意境的不相协调。“情”、“景”这两个概念,可能适用于诗文、绘画、园林,但是放到书法、舞蹈、音乐等门类的意境讨论中就不够妥帖。这就要求我们能提炼出一套具有普遍包容性和解释力的一般性概念。而这个工作只有在艺术学的层面上才能完成。

(2)建构意境学理论

艺术学的概念篇5

[关键词]克罗齐;艺术即直觉;概念主义;直觉外射物;文类;直觉品再造

[作者简介]陈军,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流动站博士后,扬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江苏扬州225000

[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4-0099-07

在西方文类理论史上,作为“近代最有影响的批评家之一”的意大利著名美学家克罗齐显然是一位承前启后的枢纽式人物。前此,没有一位美学家像他这样以集束性方式反思、批判和否定以往美学理论传统。他否认天才说、“艺术是实践”观、艺术界限说,重释“模仿说”、“为艺术而艺术”说,反对德国古典美学的艺术观、艺术史观,批评诸如“审美判断”、人体美、自然美之类的用法,等等。前此,也没有一位美学家像他这样以毅然决然的态度反对文学分类。他义正辞严地指出:“就各种艺术作美学的分类那一切企图都是荒谬的。”“讨论艺术分类与系统的书籍若是完全付之一炬,并不是什么损失”。在反美学传统的剧烈风暴里。克罗齐亦将文类理论传统推进了绝地。克罗齐为何如此排斥文学分类?客观存在的标以各种文类名称的文学作品与其美学理论构架之间具有何种联系?对于克罗齐难免极端的文类观该如何加以辩证分析?它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有益启示?历史影响如何?本章试对此逐一予以回答。

一、克罗齐美学理论构架之勾勒

踵步德国古典美学对于感性认识的强调,克罗齐继续声讨着重理性而轻感性的偏颇认识论。他不无遗憾地感慨道:“直觉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得到这样广泛的承认,在理论与哲学的区域中却没有得到同样应得的承认”;“研究直觉知识的科学却只有少数人在畏缩地辛苦维护”。理性知识”只是悭吝地让她处于侍婢或守门人的卑位。没有理性知识的光,直觉知识能算什么呢?那就是没有主子的奴仆。“他强烈谴责和抨击笛卡尔等理性主义者”为了推崇理性,而践踏了想象,把诗当作牺牲去供奉数学和形而上学。于是他极力排斥错误艺术观的诋毁,认为把艺术视为”不是一种重要的认识作用,而只是一种娱乐,一种多余的而且轻薄的东西”的态度,着实是一种莫大的“误解”;正是那些“轻率的家伙”,才将艺术置于遭人歧视的附庸角色:“艺术,对于伦理学是女仆;对于政治,是部长夫人;对于科学,是女翻译。”

为此,克罗齐提出,美学就是研究直觉知识的科学,并像康德一样,试图以此来协调感觉与心灵、感性与理性、个性与普遍等系列之间的对立关系。于是,“表现”范畴应运而生。“表现”即指感觉的心灵化、心灵的感觉化;个别的感觉、感受、印象等物质经心灵的想象作用而被赋予形式,产生出“意象”或“表象”、“形象”、直觉品,有别于尚无形式化的物质。“表现”即告完成,故而“直觉的知识就是表现的知识”。因为充当内容的物质是多变的,而心灵的形式化活动则是“常住不变的”,最终这个或那个直觉品也就具有了“一般的个别化”、“特殊化的普遍”性质,每一个直觉品打上了与众不同的个别性印记。当然,出于情感动机而综合杂多的物质为整一性直觉品的、沟通感性与理性或个性与共相的心灵的想象活动,如同在康德那里一样,也是先验性的,是“先验的审美综合”。

面对“直觉即表现”,克罗齐进一步提出“艺术即直觉”、“美即表现”的命题。他认为,“审美的事实在对诸印象作表现的加工之中就已完成了。我们在心中做成了文章,明确地构思了一个形状或雕像,或是找到一个乐曲的时候,表现品就已产生而且完成了,此外并不需要什么”。艺术的直觉与一般的直觉只存在“量”的差异且无法具体划定这种“量”的界限,直觉在艺术家那里“到了一个极高的程度”,直觉知识的“最崇高的焕发”、“光辉远照的最高峰”即艺术。艺术是直觉知识的完美代表,是美学的主要对象。艺术与直觉知识由此实现了统一,意象也因此成为艺术独特的身份标志,成为艺术寻求独立的重要基石。另外,如果说美即成功的表现,而不成功的表现又不是表现,那么,可见美即表现,“美并没有程度上的差别”;而丑才会有程度上的差别。“诗的素材可以存在于一切人的心灵,只有表现,这就是说,只有形式,才使诗人成其为诗人。”当“表现”成为语言学与美学相同的研究对象之时。克罗齐又提出“语言学与美学的统一”论,审美即在形式,艺术即形式。

作为知识的另一极,作为美学的姊妹科学。研究理性知识的逻辑科学着眼共相、诸个别事物之间关系的研究,产生出的是概念。哲学是其完美代表。艺术和哲学构成了认识的,心灵的两种纯粹性的知识形式;而实践的心灵从意志出发,又划分为经济和道德两种实践活动形式。于是,从艺术、哲学到经济、道德,完成了克罗齐关于其心灵系统的描述。至于此心灵系统,克罗齐认为存在两种值得注意的关系:一是不管是在认识活动中,抑或实践活动里,两两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双度”关系,即表现可以离概念而独立,而概念不能离表现而独立;经济可以离道德而独立,但道德不能离经济而独立。二是从整个心灵系统来看,认识活动可以离实践活动而独立,而实践活动不能离认识活动而独立;表现可以离开概念、经济、道德而独立,而概念不可离表现而独立,经济不能离表现、概念而独立,道德不能离表现、概念、经济而独立。如同表现是先验的审美综合一样,概念在此是先验的逻辑综合,经济和道德则是先验的实践综合。

不止于此,克罗齐还利用维柯的“循环”概念,让这四个实质上无法区分开的心灵的四个阶段的秩序进一步理想化。心灵在表现阶段于意象中得到了满足的同时又滋生出新的需要;在概念的知觉阶段,心灵在综合了意象及其概念之中满足了这种需要之后,又诞生了对于实践(行)的渴望;而当心灵发展到实践阶段,并不意味着结束,因为实践此时又会刺激生成新的感情、欲望、意愿、激情,化为新的物质诱发出新的直觉、新的艺术。如此一来,心灵系统的四个阶段得以首尾相连,循环一体,周而复始,发展更新。

关乎发展问题,克罗齐还指出。一切文学传统都是以重新化身为印象材料,以物质的状态服务于新的艺术作品的产生。那么如何复现业已诞生的那些艺术作品呢?这就涉及到独特的“刺激物一再造”的心理机制以及“历史”的概念。一般来说,意志担负着照管业已诞生出来的表现品的任务,但是难免有失,于是心灵就必须寻找备忘工具来帮助我们回想或再造表现品。此备忘工具为何呢?就是对于表现品的实践外射物,即实际存在的、经文字物化后的艺术作品,它扮演着刺激物的角色。而要达到数次的回想或再造,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刺激物不变,二是当初主体在表现印象时的心理情况如何,当下的主体也要恢复和维持同样的心理状态。第一个工作由对于表现品外射物的考订修补与还原者完成,第二个工作则由文学与艺术的历史研究担当。在克罗齐看来,审美判断其实也是尽量揣摩、还原出文学与艺术创造者的心理状态,借助外在的物理刺激物,重走一次表现之路。所以,克罗齐认为,审美判断与审美再造是统一的,亦即鉴赏力与天才是统一的。

克罗齐在心灵系统中,恢复了直觉的知识这一“更简单更初级形式的自”,以“艺术即直觉”的定义以及繁复的双度关系确认了艺术作为直觉知识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地位,即“艺术是认识的破晓时的形式,没有这个形式就无法理解以后更加复杂的诸形式”。艺术从而以意象性构筑了属于自身的独立天地,以美学研究直觉知识的科学这一独立地位宣示了艺术对于曾经被哲学、历史、宗教、道德等侵占的地盘的。但是又不容否认的是,或许是因噎废食,从艺术的地盘被其他知识或实践侵占到追求艺术独立,原本无可厚非,而将艺术独立仅仅绝对地基于直觉知识一端。认为艺术只是想象而与理智等绝缘,不免在艺术独立化之余又将艺术简单化、幼稚化。降格以求的独立,还是别种在艺术为何的独立化道路上的迷失。

二、克罗齐反文类观之探析

正是在直觉主义美学架构过程中,克罗齐展开了对于文类及其相关论题的否定与批评。总体说来,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直觉主义美学的提出与摆脱包括文类规范、规则在内的概念主义泥淖关系紧密。根本上说来,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说或直觉主义美学的提出,实质是提供了一种关于艺术应该独立、艺术如何独立的理论模式。他不满于艺术被哲学、科学、道德等所殖民,沦落为哲学、、道德等的附庸,他把艺术比作“一座被人长期争夺的小山”。导致“美学对整个艺术特征的认识方法并不令人满意。众所周知,它把艺术同宗教、哲学搅在一起”。

对此不利现状,克罗齐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让艺术从这些概念性的、实践性的“混淆”、“侵占”中抽身。强调艺术的非逻辑、非理智特点,立身于直觉知识的疆域。以心灵纯粹的精神性活动作为自身独立的基石,拨乱反正,回击以往的“混淆”与“侵占”。例如他在反思近代以前不存在美学科学时,就认为其中原因即在于没有把艺术视为一种精神性活动,缺乏“精神哲学”。“过去有物理学和形而上学,有自然科学和神学,或此或彼,或同时具备。然而完全没有精神哲学。……因而诗和艺术的理论成了空洞的‘物理学’。”同时他认为美学研究的困境也是在于没有把握住艺术的精神性本质,他说:“艺术的科学——美学——之所以不能阐明艺术的真相,和艺术在人性中的真正根源,其主要原因就在把艺术和一般的心灵生活分开……美学只有一种,就是直觉(或表现的知识)的科学。这种知识就是审美的或艺术的事实。”因此,作为直觉知识的产物——意象成为了艺术独立的最高、最醒目的标志,据此,“把直觉和概念区别开来,把艺术和哲学、历史区别开来,也把艺术同对一般的肯定及对所发生的事情的知觉或叙述区别开来”。

不难发现,克罗齐一边责怪和批评哲学、道德、科学等概念或实践活动对艺术特性的极大漠视,一边极力主张艺术应该作为一种纯粹的精神性心灵活动而获得独立性的认可,两相比照,此间透露出来的在概念或实践活动与心灵的精神活动之间、感性与非感性之间、非逻辑与逻辑之间诸如此类的对立昭然。故而我们可以继续推论说:尽管克罗齐只是间接地指责已有的美学将艺术与精神生活、心灵活动分开,尽管克罗齐将文学种类说作为理智主义者的概念主义错误大肆抨击,尽管克罗齐没有将上述两者明确加以勾连贯通,但是我们可以毫不怀疑地揭橥出一个这样的事实,即克罗齐提出直觉主义美学与反文类规范、规则的概念主义做法密切相关。从古希腊以来,围绕文类理论的是非纷争不断,由理智而来的概念性的各种文类规则、规范占据了美学及文艺理论的很大一部分空间,甚至出现“都把艺术史或文学史当作体裁史来对待”的较为普遍的现象。“在评判艺术作品时,批评家们总是不能彻底抛弃那种习惯,即根据种类或艺术形式来判断艺术作品究竟应该属于哪一类;他们不明确指出一部艺术作品是美的还是丑的,却首先讨论他们的印象,说某部作品很好地遵循了或错误地违背了戏剧的或小说的、绘画的或浮雕的规则。”克罗齐对这种司空见惯的做法深恶痛绝,斥之为“糟糕的”“偏见”。此外,我们从克罗齐论著里出现频率较高的诸如“史诗或悲剧的规律”、“法则”、“清规戒律”、“体裁和规则”、“种类的法则或规律”一类的词汇中,从诸如“理智主义者的最大错误在艺术的和文学的种类说,这在文学论著中仍然风行。使批评家和艺术史家们都迷惑了”以及“有一个时代(这是否真正过去了呢?)人们由于这些偏见(指种类说,引注)”一类的表述中,会极其自然、极其容易地想象出克罗齐著书立说时所要面对的沉甸甸的美学及文论发展传统。身处具体社会进程中的克罗齐着实无力选择避开美学及文论长河所指定的历史性课题。排斥和否定纷繁多样的文类规则、规范此类的概念物什,正是克罗齐直觉主义美学创立之绝大动力源泉之一。

第二。艺术直觉品的特性与文类划分、文类等级及“三一律”批判。艺术直觉品由心灵的想象活动综合杂多的感受、印象等物质,赋予形式而得。心灵的形式化过程即表现。之所以心灵能够综合杂多为一个直觉品,原因在于情感,是情感的动力使得综合杂多的行为具有了整一性、完整性。由于构成表现材料的感受、印象等物质倏忽易逝、瞬息万变,极具个性和差异性,故而使得心灵形式化的直觉品之间不可重复。用克罗齐的话来说,这就决定了艺术直觉品的整一性、不可分性、个性。他说:“物质,经过形式打扮和征服,就产生具体形象。这物质,这内容,就是使这直觉品有别于那直觉品的:这形式是常住不变的,它就是心灵的活动;至于物质则为可变的”;“每个表现品都是一个整一的表现品”、“一个不可分的整体”。

正是因为艺术直觉品具有如此独特性质,克罗齐指出了文类划分及区分文类等级的不可能性、不现实性。他如此说道:“每一部艺术作品表现心灵的一种状态,而心灵的状态是独特的,而且总是新的,所以直觉就有无数个,不可能把它们放进体裁种类那样的鸽棚里去,除非有无数个鸽棚,可这样一来,就不是体裁种类的鸽棚,而是直觉的鸽棚了。”艺术直觉品的强烈个性性相与概念的共相之间形成了尖锐冲突,直觉与概念之间的格格不入使得具体文学作品的归类成为枉然。文类划分的不可能性不仅在于艺术直觉品的独特个性和差异性,还在于其自身的整一性使然。由于整一性,就会使得我们传统上将一个艺术作品分为诸如情节、结构、人物等构成元素的做法,变成对整一性的破坏,是“毁坏作品,犹如分有机体为心、脑、神经、筋肉等等,就把有生命的东西弄成死尸”。这就从根本上取消了文类划分曾经采取的标准的合法性。

复就文类等级而言,同样,艺术直觉品的个性使得每部作品之间不再具有可比较性,区分文类等级是对审美的悖反,这不仅是因为“诗感与艺术感喜爱每部作品本身,把作品当作一个活的东西来喜爱,每部作品是独特的,不可比拟的,有其独特的规律和其完整的不和不可替代的价值”,还因为美即表现,“美并没有程度上的差别”,“一首小诗同一首长诗,在审美意义上说是平等的”。正为此故,克罗齐以不无幽默甚或夹杂些许讽刺的口吻说:“在这种情况下,种类或等级只有一个,即艺术本身或直觉。”而既然美无差等,传统上的艺术之间的界限或联合说便在克罗齐眼中变得毫无意义和可能性。“既然每一种体裁、每一类艺术都分配到一块确定的领地,那么哪一种体裁或哪一类艺术更优越呢?绘画优于雕刻,还是戏剧优于抒情诗?还有,既然这样分解了艺术的各种力量,那么假如能把这些力量重新集中于某种艺术作品的类型,使它能象联军赶走孤军那样把其它力量赶走,岂不更可取?比如,可把诗、音乐、舞台艺术、装饰艺术集于一身的作品难道不会比歌德的歌曲或列奥那多·达·芬奇的画产生更伟大的美的力量吗?这些问题、区别、判断和定义破坏了诗感与艺术感。”这就引发了对于传统文类等级命题之一的“案头曲”与“场上曲”优劣的评论。

在克罗齐看来,既然凡是艺术直觉品本身皆具审美齐一性,那么不论是案头阅读还是场上表演都对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独立性无补。换言之,剧作品只有一个,即表现或直觉;而不存在优劣纷争不断的“案头曲”与“场上曲”之别。艺术直觉品的特性又消解了它们之间的等级划分行为。基于艺术直觉品的特性,克罗齐在否定文类划分、等级问题之际,还对戏剧“三一律”进行了批判。正如前述,杂多不一的感觉或印象等物质之所以能被综合表现为一个整一性的、不可分的、有机统一体的直觉品,原因即在于情感。正是艺术生产主体的情感赋予直觉品最终的“活泼轻盈之感”,确保了“艺术作品的生命、完整性、严密性和丰富性”,克罗齐称之为真正的艺术的直觉、真正的艺术表现品,是灵魂所采取的“完善的幻现形式”。而对戏剧“三一律”的批判正与另一种“不真实的直觉”或心灵的“虚假的、不完善的形式”说相关。在这种情形下,组构心灵表现内容的感受或印象之间尚未获得统一,“只是意象的堆积,这些意象或是由于游戏,或是由于计算,或是为了某种实际的目的被放在一起”,“这些意象的结合不是有机的而是机械的”。它们之间缺乏和谐统一性的组合关系或方式,只能靠“作者的意愿来获得表面统一”,更多的是依赖逻辑的力量或实践的力量而非内心深处的情感之力来实现意象的整一。总之,这些分散的意象并非源于作者心灵活动的真正的有机组成部分。就戏剧“三一律”而论。戏剧是力图希望靠这些概念性的律条来达到戏剧作品的统一,而非戏剧创作者纯粹的心灵活动。克罗齐说:“戏剧或小说中的人物如果摆脱与其他人的关系、摆脱与总的活动的关系,那么这个人物成了什么呢?如果这种总的活动不是作者心灵活动的一部分,那么它还有什么价值呢?有关戏剧统一的长期争论,在这点上是有趣的;当这些争论在关于时间和地点的表面定义中产生时,这些争论首先在‘动作’的统一中得到应用。最后,‘动作’的统一也应用于兴趣的统一,而这种兴趣的统一应融合在被理想所激励起来的诗人的心灵兴趣之中。”

所以。由“三一律”造就的戏剧作品的统一性在克罗齐看来,无异于虚假的心灵形式、不真实的艺术直觉,是一种机械的统一。

第三,心灵活动四阶段说与缺类现象及文类规则的批判。为了反对艺术领地的被侵占,寻求艺术的独立自治,克罗齐规划出循环性的心灵系统的四阶段说,即直觉、逻辑、经济、道德。心灵实质上不可区分,四个阶段说只是经验性的划分,四者之间界限赫然,不容逾越,而且在彼此关系上,“这四个阶段都是后者内含前者:概念不能离开表现而独立,效用不能离开概念与表现而独立,道德不能离开概念、表现与效用而独立。如果审美的事实在某一种意义上是唯一可独立的,其余三者都多少有所依傍;逻辑的活动依傍最少,道德的意志依傍最多”。如此一来,正像克罗齐反对诸如“历史规律”、“审美的概念”、“审美的判断”之类词语用法是将第二阶段逻辑学与第一阶段美学不恰当地联结于一体、“实在就是自相矛盾的名词”一样,“审美规律”、“文学种类”的说法本身按此已经失去效用。文类理论之错误正是在于“没有认清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分别,因为实已站在第二阶段而自以为仍在第一阶段”,“一个人开始作科学的思考,就已不复作审美的观照”,从审美者转变为了逻辑学者。具体表征为“想从概念中抽绎表现品出来,从代表者之中找出所代表事物的法则”。“缺类现象”说就是前者的集中体现,即用逻辑思考的产物——抽象的各种文类名称作标准,衡量在克罗齐看来本为纯粹直觉品的文学作品;换言之,即命令纯粹艺术直觉品听从第二阶段逻辑知识的摆布而非心灵审美综合的号令。因此,克罗齐认为“意大利没有悲剧”、“法国没有史诗”之类的缺类现象说只是错误的偏见,是罔顾心灵系统四阶段中前两个阶段的不同而得出的“离奇论调”,而作为具体表征的后者则与一系列所谓文类规则的秉持相关。克罗齐指出:“如果把一些附加的东西除开,把文艺的种类说化成一个简单的公式,它所提出的就是这样一个荒谬的问题:‘家庭生活,骑士风,田园,残酷之类的审美的形式是什么呢?这些内容应如何成为表象呢?’凡是寻求种类的法则或规律,都要归结于这个公式。家庭生活,骑士风,田园,残酷之类。并非一些印象而是一些概念。它们并非内容,而是逻辑审美混合的形式。形式是不能表现的,因为形式本身就已是表现。”

不顾直觉与逻辑两个阶段之界限,妄自在直觉知识领域搜求概念。肆意将概念混同表现之物质。殊不知,“艺术是直觉,直觉是个别性相,而个别性相向来不复演”;而概念则是关乎共相。可见每一个真正的艺术直觉品都是与众不同的“这个”或“那个”,每一个真正的艺术直觉品都以其独创性“破坏了某一种已成的种类,了批评家们的观念”。文类规则说“硬去确定本是无法确定的东西”,终究只是痴人说梦而已。例如克罗齐在分析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霍布士、康德等人的喜剧观后,批评说包括喜剧在内的概念在这些定义之后,“仍是一些含混的字眼,要看所指的某某特殊的喜剧的事实,以及说话人的心理状态,才能见出几分意义”。他进一步举例证明说:“(两幅画中,一幅没灵感,呆笨抄袭实物;一幅有灵感,但是不像实物,于是分别有人称之为写实的与象征的之分;另外一个场合。表现日常生活的、生动的画叫写实的,而枯燥的寓意画叫作象征的):在前一例中,‘象征的’显然是指‘艺术的’。‘写实的’是指‘不艺术的’;后一例却恰与此相反。难怪有些人热烈地主张真的艺术形式必是象征的,写实的就不艺术;另一派人却作完全相反的主张。我们只好承认双方都对,因为每方用同样的字,却用不同样的意义。”“关于‘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大争辩也往往起于这种字义的暧昧。有时‘古典的’是指在艺术上是完善的,‘浪漫的’则缺乏平衡,不完善;有时‘古典的’是指枯燥的、做作的;‘浪漫的’则为纯粹的、温暖的、有力的,真正富于表现性的。因此,站在‘古典的’一边反对‘浪漫的’,或站在‘浪漫的’一边反对‘古典的’,都很可能同样有理。”因此,克罗齐认为赋予作品的文类概念只是经验性的,其内涵必须附着于具体作品对象,“随当前的时宜,适应当前的目标”;而常见的错误在于。“每一定义总是暗中针对某一个别事实,本来只是当时注意所及的特殊对象,却被提升到一个普遍类型的地位”。

对于曾经颇有影响力的文类规则上的观众决定论,克罗齐同样从心灵系统的四阶段说加以否定。他认为艺术直觉品既然作为纯粹的心灵想象活动,属于感性认识范围,也就应该严格恪守于此探究艺术的本质、特点与方法。艺术和道德分处直觉知识和实践两个不同心灵阶段,切不可将“实践的事实”外加到“审美事实”之上,以实践阶段的要求钳制直觉意象的显现。因此他批评文学创作中“逢迎读者的不健康的趣味”的行为就“像不道德的投机者”,此早已跨越出探讨纯粹艺术本身之阶段,而进入到了道德实践的范畴。用克罗齐的话说,审美阶段“与作者作为实践者的道德是毫不相干的”。其次,艺术直觉之所以为纯粹的心灵活动,正是在于综合表现的纯洁性,正是在于艺术主体情感的纯洁性,亦即“消除了威胁这种纯洁性的丑的东西”。纯洁性有效保证了艺术直觉品的整一性、完善性。而在克罗齐看来,文类规则上的观众决定论就是“一只眼睛盯着艺术,另一只眼睛盯着观众、出版者、乐团经理”,就属于威胁表现纯洁性的丑的范围,会“妨碍艺术家孕育并顺产其意象表现,妨碍诗人写出不同凡响的诗篇”。

第四,文类概念经验层面的实践效用的认可。虽说“艺术即直觉”,艺术在“心中”,但是面对客观存在的数不胜数的各类文学作品,克罗齐显然无法全然否认文类概念的实践效用。而且这种实践效用皆与艺术直觉品密切关联。文类概念在经验层面的实践效用主要表现为:一是着眼于艺术知识和艺术教育之目的,借助文类概念来采集、限制和管理实践中的直觉外射物,或是为了提供“一份最重要的艺术作品的索引”,或是为了提供“一批艺术实践认为是最重要的消息”。由于这种概念的使用过程“消除了妄想充当评判艺术的哲学原则和标准的种种企图”,所以是“有益无害”的。克罗齐在他处的一段话,即“谈到悲剧、喜剧、戏剧、传奇……之类,如果用意只在使人粗略地了解某一类作品,或是为着某种原因,要引起人对于某一类作品注意,这在科学的观点上也并不算错。运用术语并不是制定规律和界说”。内旨互通,可作参证。二是直觉外射为实践中的各类文学作品,可作为备忘刺激物服务于直觉品的再造。尽管艺术作为直觉品一经产生即不可死亡,但是由于意志看管的疏漏、遗忘或消逝在所难免,因而要回忆甚至多次回忆起曾经产生的直觉品,就需要进行审美再造。而审美再造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即作为实践刺激物的恒久不变以及复原直觉品起初产生时的心理情形。后者依靠文学或艺术的历史研究的方法,而前者在克罗齐看来,“那些叫做诗、散文、诗篇、小说、传奇、悲剧或喜剧的文字组合,叫做歌剧、交响乐、奏鸣曲的声音组合,叫做图画、雕像、建筑的线条组合,不过是再造或回想所用的物理的刺激物”而已。

三、克罗齐反文类观之影响及反思

克罗齐的直觉主义美学在追求艺术独立性、审美形式化的道路上,比起康德等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前贤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说艺术独立性在康德那里还以“天才”说给予了文类适当的生存空间,把文类规则的运用与体现先验化,那么在克罗齐这里,艺术独立性以直觉或意象为标志,直接将文类概念排除在外,全然否定了文类概念在艺术领域的效用性。如果说审美形式化在康德那里是其主观唯心主义先验美学的必然结果,“审美形式的合目的性”、“主观合目的性”此类的先验美学范畴推动了康德美学理论视域里的审美形式化这一结果,那么到了克罗齐,打出“美即表现”的口号,在西方美学及文论史上,将古老的、几近自生自灭的“美在形式”命题再一次轰轰烈烈、旗帜鲜明地提出,审美即形式、艺术即形式诸说大张旗鼓,占据美学高地。“语言学与美学的统一”、“研究美学的问题,也就是研究普通语言学”在1902年这新旧世纪之交的特殊时刻被凝定为时代主旋律,有力推动了现代美学的大转型。当然,克罗齐直觉主义美学的内在运思仍烙有康德美学的很深痕迹。这不仅因为克罗齐将康德视为维柯之后欧洲思想界“第二位高度思辨的精华”,“视为发现、解决或接近带来解决美学科学问题的人”,加以精神上的崇拜,在具体细节上,例如康德的无功利、无目的的美的本质观与克罗齐提出的心灵系统四阶段理论不能不说具有一种渊源上无法否认的神似性。无论是康德抑或是克罗齐无不倚重作为感性知识的想象元素之于艺术本质的巨大作用。克罗齐眼中作为艺术直觉品的意象性质是“一般的个别化”,贯通了对立的理性与感性、主观与客观,亦与康德“审美的合目的性”的意图相同;又比如两者都认为鉴赏力(审美判断)与天才两相统一,等等。所以,尽管克罗齐对德国古典主义美学不乏微词,例如康德的天才观、喜剧观,谢林和黑格尔的艺术观及艺术史观,但是似乎仍然无法阻挡我们倾向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克罗齐直觉主义美学是康德美学的意大利修订版。这就无怪乎有学者如此认为,克罗齐“集康德、黑格尔以来的美学的大成”,“建立了在现代比较最完满的美学”。“一般人把克罗齐称为新黑格尔派,其实他的美学思想更接近康德”。“当我们在克罗齐的艺术哲学殿堂内寻幽揽胜时,我们时时会感觉到康德的影子若隐若现,触摸到他那精致的思维,我们甚至会领会到,就艺术哲学而言,克罗齐在内容上更接近康德”,“在康德美学的研究中,我们也确实发现了克罗齐精神哲学的序曲和预演”,“克罗齐对艺术的康德式阐释,为艺术的独立性、自主性提供了理论依据”,等等。

就克罗齐直觉主义美学架构自身来说,反文类观是其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以艺术本性的纯感性、心灵化对立于理智与实践,彻底否决了过往纷纷扰扰的文类规则之争,以一种不免极端的姿态化喧嚣为虚无。这无异于文类理论世界的一次超级大地震,无异于文类理论世界的一次集体性瞬间休克。但是,克罗齐的主观唯心主义美学体系也同时注定了从中呈现给我们的文类理论大厦崩塌的废墟场景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景。正如前面所述,将感性与理性绝然对立,将艺术基于直觉获得独立之际,又把艺术幼稚化、神秘化、简单化了。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这种美学观点剥夺去艺术的一切理性内容和一切实践活动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把艺术降低到最单纯的最基层的感性认识活动”,“艺术不能有什么思想或意义。这一切都无异于宣告艺术的灭亡与美学的灭亡!”以这样的艺术本质观来达到文类概念的非法化,纯属无稽。然而,毋容置疑的是,反文类的幻景之所以出现在世人面前,自有其合理所在,这正是有待我们进一步反思和总结之处。幻景自有其现实的影子,比如我们的文类规则观,是否有以规则压制个性的偏颇?是否有机械搬套规则的简单化、粗鲁化?再比如我们是否在使用文类理论过程中,同时参照了历史因素的坐标,力争让文类理论的效用性基于具体的历史语境,还是超历史地迷信文类规则的永恒价值?诸如此类的反思,当是克罗齐反文类观的幻景提供给我们的最大遗产。

老子日:“反者道之动。”虽说“如果从十八世纪以来唯心主义美学发展趋势看克罗齐的直觉说,我们可以说克罗齐从康德和黑格尔所达到的地方倒退了一大步”,但是仅就文类理论史而观,克罗齐的反文类观终结了古典主义文类理论的最后一丝气息。这种前无古人的彻底性带给我们的是对于文类理论未来的无限憧憬,文类理论的崭新世纪即将拉开它的帷幕。

[参考文献]

[1]贝尼季托·克罗齐,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m]。王天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朱光潜全集:第四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

[3]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m],朱光潜,等,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

[4]张政文,从古典到现代——康德美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艺术学的概念篇6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本体论知识;检索实现

习惯于网络检索知识的人都知道,网络能够存储的信心量是非常庞大的。而针对于某一个特定的机械来说,其小零件的制作工艺,其的制作步骤,其的制作要求都可以在计算机中进行存储。虽说,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存储确实方便,但是如何才能够让我们检索的时候也得到同样的便利呢?谷歌搜索引擎今天之所以能够受到大家的喜爱,正是其的关键词检索功能比其它的搜索引擎要强大很多。发挥出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最大优势,才能促进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检索的最大进步。

1.本体论的基本介绍

1.1什么是本体论

本体是一个源于哲学的概念,原意是指事物的本源及本性。后来被人工智能领域引入,特指对概念化的显式说明(anontologyisanexplicitspecificationofaconceptualization.)。有的哲学家,如柏拉图学派认为:任何一个名词都对应着一个实际存在;另外一些哲学家则主张有一些名词并不代表存在的实体,而只代表一种集合的概念,包括事物或事件,也有抽象的,由人类思维产生的事物。例如“社团”就代表一群具有同一性质的人组成的集合;“几何”就代表一种特殊知识的集合等。在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科学领域,理论上,本体是指一种“形式化的,对于共享概念体系的明确而又详细的说明”。本体提供的是一种共享词表,也就是特定领域之中那些存在着的对象类型或概念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或者说,本体就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术语集,具有结构化的特点,且更加适合于在计算机系统之中使用;或者说,本体实际上就是对特定领域之中某套概念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形式化表达(formalrepresentation)。

1.2计算机中本体论的表述

就现有的各种本体而言,无论其在表达上采用的究竟是何种语言,在结构上都具有许多的相似性。大多数本体描述的都是个体(实例)、类(概念)、属性以及关系。在这一节当中,我们将分别依次论述本体的这些构成要素。常见的本体构成要素包括:一、个体(实例):基础的或者说“底层的”对象。二、类:集合(sets)、概念、对象类型或者说事物的种类。三、属性:对象(和类)所可能具有的属性、特征、特性、特点和参数。四、关系:类与个体之间的彼此关联所可能具有的方式。五、函式术语:在声明语句当中,可用来代替具体术语的特定关系所构成的复杂结构。六、约束(限制):采取形式化方式所声明的,关于接受某项断言作为输入而必须成立的情况的描述。七、规则:用于描述可以依据特定形式的某项断言所能够得出的逻辑推论的,if-then(前因-后果)式语句形式的声明。八、公理:采取特定逻辑形式的断言(包括规则在内)所共同构成的就是其本体在相应应用领域当中所描述的整个理论。这种定义有别于产生式语法和形式逻辑当中所说的“公理”。九、事件(哲学):属性或关系的变化。

2.利用本体进行检索的模型建立

2.1什么是机械加工工工艺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是工件或者零件制造加工的步骤,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使其成为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流程。比如一个普通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是粗加工-精加工-装配-检验-包装,就是个加工的笼统的流程。机械加工工艺就是在流程的基础上,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是每个步骤,每个流程的详细说明,比如,上面说的,粗加工可能包括毛坯制造,打磨等等,精加工可能分为车,钳工,铣床,等等,每个步骤就要有详细的数据了,比如粗糙度要达到多少,公差要达到多少。

2.2机械加工工艺领域中的本体获取

本体是概念模型的明确规范化说明,领域本体则是对具体领域中概念和关系的抽象描述,其功用和关系模式相似,是相关领域信息资源的组织框架。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本体则是这里所要建立的领域本体,它贯穿于整个体系结构中,为其它模块(本体推理、检索模块等)提供了参考和依据,是整个系统中的最为基础的模块。本体模型中的概念主要是指功能、概念、策略、任务、过程、行为等。若以“类”来表示的话,概念体系在任何领域中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结构。比如对于工艺层中的机械加工方法,可分为磨削、车削、撑削、钻削和铣削等;模具可分为铣夹具、车夹具以及钻夹具等。基于本体的建模过程主要分三个步骤:一、分析相关领域知识;二、列举领域本体的概念,建立概念分类层次,形成概念本体树;定义类、关系和属性及实例等,用本体建模语言对本体进行形式化描述;三、本体的一致性及完备性评价。

2.3机械加工工艺中本体评估

本体的评估标准就是清晰性、一致性、完善性和可扩展性。清晰性是指本体中的术语被无歧义的定义,通俗点来说,指的就是本体的建立选择需要经过专家学者们的几番谈论之后,方可确定下来。经过专家学者研究之后的本体,其最后的本体科学率应该是最高的;一致性是指术语之间的关系逻辑上应一致,在本体中不应该出现术语和关系逻辑这样的低级错误;完整性是指本体中的概念和关系应该是完整的,应该包括机械加工工艺知识中的所有概念。同时完整性还需要保证本体的可用,也就是确定下来的本体,能够被人们所使用。可扩展性即是本体在以后的应用中能够扩展,随着机械行业的发展能加入新的概念。关于本体论的评估,这仅仅只是几个评论的方面,具体的评估手段,评测员们可以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地运用评估技巧。

2.4机械加工工艺中的本体名词

概念集合中,名词概念并非专属于机械加工工艺学,而是整个机械制造学共有的概念,谓词概念则并更是不仅仅属于机械类学科特有的概念而是某类通用概念的词汇,这些概念之下的实例概念则多半为机械类专用词汇,只有少量为工艺学特有概念。这些词汇在处于机械加工工艺学领域的时候,具有的属性和约束条件是其共同构成领域内的概念集合。

3.结语

我们知道,现在的机械种类繁多,要对之行之有效地管理,就必须得借助于计算机科学技术。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我们身临机械加工工艺知识烟海中,若想要快速的检索出我们想要的知识,若没有明确的指导,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其找出的。科学地利用本体论的方法,有分别地将机械加工工艺知识进行归类,才能够将其进行良好地管理。■

参考文献

[1]宋海峰技工学校《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研究[J].湖南农机,2013,(7):215-215,217

艺术学的概念篇7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抛锚式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方式体验教育

[作者简介]戴承良(1954-),男,上海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教育、文化创意产业、新媒体。(上海200061)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对接创意产业的艺术设计本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7Ja760013)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144-02

艺术设计是迄今为止我国高校开设数量最多的十大专业之一。艺术设计专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其存在的问题也引起越来越多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如何突破以美术为基础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局限的呼声也日益显现。为此,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开设了“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以下简称为该课程),凸显“为市场而设计”的文化创意产业驱动力,本文是开设该课程过程中对若干问题的思考。

一、文化创意产业观念启蒙的抛锚式教学策略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其章节内容首先涉及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界定、历史沿革、人才培养、发展前景等,其中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文化创意产业观念启蒙是一个重要的课程设计导向,其教学策略可以采取“抛锚式”。这种教学策略是美国温特比尔特大学开发的,要求建立在真实问题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问题被确定了,整个课程设计导向也就被确定了,犹如航船被锚固定或者说定位。

1.课程所要抛的“锚”。什么是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产业观念启蒙所要抛的“锚”呢?该课程的文化创意产业观念启蒙导向,是基于对艺术设计教育历史和现状真实问题的反思。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直接脱胎于“工艺美术”,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该目录将原属“工艺美术”学科的7个专业(环境艺术、产品造型、染织、服装、陶瓷、装潢、装饰)合并为“艺术设计”专业,并将“工艺美术学”更名为“艺术设计学”。

据调研,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仍然还有许多院校或系科是沿袭美术教育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专业课程主体占优势的是素描、色彩加“三大构成”,再加上一些计算机软件操作。个中原因除了学科的“工艺美术”历史沿袭性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师资本身教育背景出自传统美术专业,各种原因形成了以美术为基础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

这种以美术为基础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特征是重艺术性、轻实用性;重技艺性,轻设计性;重课堂教学,轻市场需求,如此种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是企业和市场需要的设计人才相当匮乏;另一方面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难,学生毕业后纷纷改行。这反映了艺术设计教育与产业需求终端之间的错位和矛盾,因此突破以美术为基础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亟待进行,而这种突破需要一种新的产业观念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观念作为启蒙,这就是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所要抛的“锚”。

2.课程“锚”之定位。抛锚式教学策略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在确定问题的课程“锚”之定位中,教师转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学生互动、交流;学生在课程“锚”之定位明确的方向中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使学生提高识别真实问题和解决真实问题能力。

就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锚”之定位来说,是在教师和学生思想意识上倡导、强化艺术设计教育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关注,这种文化创意产业观念启蒙的内涵是认识、强调艺术设计与文化创意产业耦合性。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认识、强调艺术设计与创意产业耦合性,其关键的结合点是在观念上认识21世纪创意经济的到来,创新和创意将深刻地改变人类经济发展方式,也将为艺术设计教育带来全新的发展模式,凸显“为市场而设计”的文化创意产业驱动力。这要求艺术设计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框架下进行整合,文化创意产业观念启蒙应是艺术设计专业贯穿的教学理念,也是“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运用抛锚式教学策略的重要着力点。

二、文化创意产业时尚指向的支架式教学方式

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突出“为市场而设计”的文化创意产业驱动力,其核心所在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时尚指向,或者说核心理念是时尚消费。然而,这种课程需要传授的核心理念,应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主动的意义建构,其教学方式可以采取“支架式”。

支架式教学方式是根据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使得学习者能沿着“支架”逐步攀升,从而完成对复杂概念意义建构。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时尚指向支架式教学方式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脚手架”是建筑行业的施工设施,“支架式”教学在此用它形象地比喻“最邻近发展区”一个观念框架。“脚手架”就是与新知识相关联的一些预备性知识和由它们组合形成新知识的基本教学思想,这些知识和思想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时尚指向提供的概念框架是纵观伦敦、纽约、米兰、巴黎、东京世界五大时尚之都,无一不是世界级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并且特别依赖于艺术设计。这样的概念框架学生是比较熟悉的,符合“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时尚”一词据《辞海》解释,是“一种外表行为模式的流传现象”。时尚和艺术设计首要的共同点是可视性或可见性,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角度上说,这种可视性不是设计者自我表现,它特指商品的可视性。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时装设计具有重要的地位。(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提高学生独立探索、主动创新的能力。文化创意产业艺术设计教育,需要学生不断开拓创新,具备独立健全的人格,形成既符合大众审美又具有个人独特色彩的审美观念,从而设计出既时尚又经典的作品。(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学生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攀升”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文化创意产业时尚指向,从本质上说是艺术设计思维方式教育内容之一,是对以美术为基础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存在“缺失”的“补位”,该概念在教学上的“到位”,应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点:时尚的商品性(“为市场而设计”的深化)、时尚的意义性(意义性符号化消费)、时尚的经典性(艺术设计追求的至高境界)。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时尚指向支架式教学方式还包括“效果评价”这一环节,容以后再论。

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体验教育

我院的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还很重视实践教学这一环节,认为这对学生文化创意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相当重要,在课时分配上安排了教师带领学生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进行体验教育。它区别于艺术设计教育的技能型实践环节,更重视学生在体验教育中以人为中心,领悟艺术设计的文化创意产业真谛,培育人文素养,促进人格升华。该课程文化创意园区体验教育的具体实施,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构成:

1.历史文化空间体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体验教育不同于课堂上说教式的教学方式,而是应该积极走出传统意义的课堂,寻找或创设体验教育的空间。我国各大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已建和正在建一批文化创意园区。文化创意园区体验教育,更应该重视由老工厂、老仓库、老大楼、老民居等老建筑改建而成文化创意园区空间。任课教师在老建筑改建的文化创意园区现场指导学生进行历史文化空间体验,关键要注重体验其中的“文脉”,它的历史传承关系和文化的脉络。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老建筑,由于它是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空间而得以“重生”。学生需要在创意产业园区老建筑空间中浸润这样的文脉。

浸润乃至体验这样的文脉有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增加艺术设计的厚重感。它有可能使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创作根植于悠久的城市史,根植于城市人的心灵史,根植于城市绵延不绝的文脉;探索艺术设计之中交错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蕴,进而从社会历史、美学形式、生活方式等多维层面,思考和揭示艺术设计的含义,超越设计表象,建构艺术设计人文视野和创意文化。

2.产业前沿体验,滋养学生创业者人格。该课程组织学生到创意产业园区体验,是从专业走近产业。高校设置的专业更多具有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无论是个人工作室或是企业行为都具有产业的特性,这里已不再局限于理论的演绎,而是构成了一个具有产业运作和经济效益的现实世界,园区特有的情景氛围又使他们的文化创意工作往往处于产业的前沿。该课程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身专业走近产业而言,任课教师更需要组织学生到艺术设计产业集群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集群优势最集中表现为竞争力和创新绩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到艺术设计产业集群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体验,从产业竞争和创新中,感受新的产业增长点,感受艺术设计产业前沿思想元素、文化元素、技术元素、商业元素的交流、碰撞、渗透和融合。

学生到创意产业园区体验,体验产业前沿的情况,一般有三种路径:一是园区工作室或企业的展示空间;二是他们举办的各种派对活动;三是园区工作室或企业公众开放日。在学生创意产业园区产业前沿体验的三种路径中,其目标是尽可能让学生接近设计师,走进园区的设计师工作室。为此,任课教师也要预先“备课”,了解创意产业园区情况,在园区体验教育现场穿针引线,介绍学生与设计师相识,进行交流,引导学生走进乃至深入园区的设计师工作室。

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产业前沿中,最重要的聚焦点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和他们的工作室。工作室完全不同于高校艺术院系之中教育“工作室”,前者作为独立创业者人格必须接受市场的洗礼和各方的考验,否则自我消亡。该课程让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创意产业园区接受产业前沿体验教育,接近设计师走进他们的工作室,着眼点是体验独立创业者人格的成长,滋养学生作为艺术设计师的创业者人格。

滋养学生创业者人格,也是中国大学教学改革的取向之一:“大学生独立创业能力不足,关键在于大学生学习方式、个性发展的多样性与大学教育教学模式的同一性之间存在着矛盾。高等学校要真正培养具有独立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必须进一步科学认识创造性人才的特征及其要求,深化教学改革,全方位拓展独立创业者成长的教育空间。”重视塑造独立创业者人格,是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重要的教学目标,因为该专业学生未来理想的职业应该是独立设计师,这种职业的特征是不依附他人,具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和不断创新的进取心,同时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培养这种创业者人格提供了良好的体验教育空间。

[参考文献]

艺术学的概念篇8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幼儿科学教育的对象是特殊的,他们都是具有一定的思维水平、有思想、有情感、有个人兴趣和爱好的活生生的“小大人”,同时,他们还是能够去主动经历世界、从自己的周遭生活和教师提供的环境中主动观察、尝试探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小小科学家”。与此同时,由于思维发展水平有限以及生活经验的不足,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表面的,对现象的解释也常常是主观的、歪曲的。尤其是幼儿的世界被认为是泛灵的世界,是诗和梦的童话世界,这与要求实事求是的科学世界格格不入。幼儿的科学也是一种科学,甚至是一种比起成人的科学更加形象、生动、具有艺术性的科学。这些都增加了幼儿科学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需要幼儿科学教师除了科学素养的具备,要投入更高的热情和精力,做大量艰苦而细致地观察和研究,巧妙地设计,充分赋予幼儿科学教育的艺术性,才能更好地哺育我国科学教育的萌芽。

2.教育过程的复杂性

相较于成人的科学学习过程,幼儿不仅具有很强的主观臆断性,他们是教育的对象和客体,更加是自我教育的主导者,他们以个体为中心,主动而非被动地筛选符合自身需求的科学概念,整合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幼儿的概念体系中,尤其是那些具有个体差异性、不连贯性和稳定性的科学前概念更是根深蒂固、难以改变的。与此同时,幼儿的科学学习过程是以直接经验为主、间接经验为辅。因此,在幼儿的科学教育过程中,以幼儿的自我教育性为主体,以幼儿感官认知的做科学为主题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幼儿有效地习得科学概念,让幼儿在看、听、摸、问中探索科学领域。幼儿科学教育的艺术性在幼儿科学教育工作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增加幼儿科学教育的艺术性,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扩展幼儿的想象力,还要将科学学习与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联系在一起,让幼儿明白大自然和人类的息息相关,培养幼儿热爱自然、关爱社会、关心人类的科学情感和态度。增加幼儿科学教育的艺术性,还能从心理上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幼儿更容易接受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促进科学教育的萌芽,而不仅仅是做实验和摆事实。巧妙的教学设计、精巧的活动安排、灵活的实验互动时时刻刻都贯穿着教育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教师和幼儿的积极参与,一起探究。

二、加强幼儿科学教育艺术性的方法

幼儿科学教育的艺术性与幼儿科学教育是一种统一的关系。幼儿科学教育的艺术性只是幼儿科学教育的一种形式和补充,幼儿科学教育的艺术性存在的基础是幼儿科学教育的本身,脱离了幼儿科学教育就谈不上幼儿科学教育的艺术性了,两者息息相关、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1.坚持综合课程的开发

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幼儿教育者就发现幼儿园分科教学有诸多弊病,例如,教学内容的规划多有重复、脱节和矛盾的地方,而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幼儿在心智发展和对外在世界的把握上都处于混沌的、整体的、未分化的状态,就开始力主“综合性”的幼儿课程,即幼儿园综合课程的开发。因此,对于儿童而言,我们很难在他们那混沌的经验基础上纯粹地展开科学或者是艺术的活动。因此,面对具体教学活动的展开,可以通过唱歌、跳舞、画画、写字等形式引发幼儿对于大自然或社会的好奇心,探究行为的展开和推理归纳能力的锻炼,这与科学课上一直倡导的“做中学”的理念不谋而合。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坚持综合课程的开发,例如,有的教师就将工艺美术设计的理念引入了幼儿园手工制作的过程,一方面要求儿童考虑到物质的自然规律,另一方面要求儿童要体现一定的审美价值,这就为儿童科学教育的展开提供了一个艺术化的平台,有利于幼儿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共同发展。

2.鼓励幼儿科学教育游戏化

陶行知先生就认为,“幼儿科学教育游戏化是最为有效的科学教育手段。”幼儿园是充满童趣的地方,正所谓寓教于乐,要想使得幼儿更好地去接受所学习的科学内容,幼儿科学教育游戏化就是增强幼儿科学教育艺术性最好的方法。幼儿教师不仅是科学教育概念的传授者,更加是科学游戏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改造者,让幼儿在游戏中手脑并用、身心结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科学的乐趣,学到科学知识,得到满足和快乐。使那些枯燥的、唯理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植于幼儿的内心。他认为,只要幼儿的科学游戏玩的成功,玩的独具心裁,这些幼儿将来便有了发明创造的希望。科学游戏是以科学知识为内容的智力游戏,它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启蒙性、趣味性和娱乐性,比其他游戏更具有逻辑性。将科学教育寓于科学游戏活动中,能极大地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获得浅显的科学知识。因此,要进一步提高科学游戏的设计水平。这不仅需要幼儿教师更新观念,充实知识,大胆探索,大胆创新,而且要善于充分发掘和利用周围的教育资源,为幼儿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材料。

3.强化概念转变而非概念植入

艺术学的概念篇9

【关键词】旅游工艺品创新设计思维训练概念设计快速概念设计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078-03

随着人们的消费观念日趋成熟,旅游消费群体不断壮大,从而带动了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与旅游市场规模的空前庞大。与此同时,旅游产业项目开发与衍生的旅游产品也随之火爆起来。人们常常因为喜欢一个旅游景点而乐此不疲,但往往因为难求一件特色工艺品而大失所望。近些年,我国的旅游商品收入所占比重在旅游总收入中徘徊在20%左右。经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旅游区工艺品的销售额低于整体旅游经济收入的5%,这个销售水平远远滞后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

一、我国旅游工艺品的发展趋势

我国旅游工艺品的销售总额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取决于产品本身的创新设计与品牌塑造。有学者认为,旅游工艺品可以成为传承和发扬地方文化的有力工具,它的开发应该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紧密结合,走品牌化、特色化、多元化的设计之路。旅游工艺品是旅游市场(消费者)需要而在原生工艺品基础上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的新型旅游商品,凝聚了地域文化特色、艺术性与工艺性一体的传统工艺品和民间工艺品。因此,旅游工艺品设计理念表达的是特色鲜明的地方性与民族性,产品本身具备的是纪念性与艺术性,整体景点景区的特色旅游工艺品应当是反映本土特色文化的独一无二的形象标识。为改变我国旅游工艺品的销售水平滞后旅游市场全面发展的局面,笔者认为,旅游工艺品走上品牌化、特色化和多元化的创新之路,与现代工业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思潮不谋而合。

二、工业产品的概念设计有助于旅游工艺品的创新设计

(一)工业产品的概念设计

众所周知,工业产品的开发与使用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产品的创新来自于设计师对人类某种需求大胆地进行概念设计(ConceptualDesign),即工业设计师针对某种群体所反映出的某种需求先提出一种概念(假想、假设),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材料、形态、功能等大胆地设计,而从展示在人们面前的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新创意。被公认为改变世界的天才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前行政总裁――史蒂夫・乔布斯,他凭借敏锐的触觉和过人的智慧,设想把电脑和电子产品不断变得简约化、平民化,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这一看似天方夜谭的想法最初通过概念设计最终变成了现实。他所领导和推出的iphone等系列产品深刻改变了现代通信、娱乐乃至生活的方式。这样的概念设计往往可以引领一个时代的消费观念,工业发展走向,并且让人叹为观止。只有敢想,不断地激发设计思维的潜能,提出一个新颖的概念而现实暂时无法实现产品化、产业化的设计,才能推动工业社会不断发展与创新。

(二)工业产品与工艺品的关系

可以说,工业产品在没有呈现批量化、产业化之前,可以看做一件工艺品。工艺品是工艺美术的范畴,工业设计是从最早的工艺美术领域分离出来独立成体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者都是孕育在工艺美术这片肥沃的土壤中发展起来的,彼此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概念设计有助于旅游工艺品的创新设计

产品设计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这同样适合于旅游工艺品设计领域。在旅游工艺品开发初期,对地方特色景点的文化内涵、风土人情、民族建筑进行畅想,提出设想形成一种概念,在此基础上做大胆地创新与研发设计,这不仅有利于塑造旅游工艺品的品牌意识,还有利于实现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双赢效果。

当旅游工艺品已成为当代人们个性消费的新宠,消费者就要求从事旅游工艺品开发的设计师必须尽快实现产品的品牌化、特色化、多元化,以达到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为目的。由于目前在中国旅游市场上所看到的旅游工艺品,一方面,同质化现象普遍存在,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产品设计不走可持续发展策略,已经造成大量资源浪费现象,尤其是铜、锡等不可再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影响着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因此,如何为企业输送适合市场需求的创新旅游工艺品设计人才是摆在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旅游工艺品设计方向)教学面前的首要课题。

三、引入快速概念设计,提高旅游工艺品课程的思维训练效果

以实现旅游工艺品创新设计为宗旨,在教学中应用工业产品的概念设计,尤其是引入产品设计中的快速概念设计(FCD)思维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而且还能为社会培养特色旅游工艺品设计群体。

(一)产品设计的教学模块

产品设计课程在国内艺术院校一般设置64学时,时间为4周。产品设计共有4个教学模块,分别是:设计选题、设计调研、设计方案和设计实践。“设计选题”模块,一般为自由命题和专题命题两种。这两种选题在设计之初,都需要学生进行创意畅想,也就是概念设计。现在的教学课程里教师往往是把实际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自己面对客户,真实体验设计的趣味。“设计调研”模块,包括调研的内容和范围、调研的计划安排、产品设计定位以及调研的总结报告等。第三模块――设计方案,即解决问题阶段。把前期的市场调研情况汇总,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之后进入此模块。同时,与之紧密联系的环节就是提出创意,构思草图,进行初步创意设计的过程。此模块是整个教学课程中的重中之重,它是在前期理论依据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初步构想,也是后期“设计实践”成败与否的命脉。因此,创意思维训练在这一环节显得更加重要。

(二)创意思维训练对旅游工艺品设计的重要性

设计领域中所指的创意思维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思维,而是极富创造性的思维形式。产品设计中的创意思维必须打破成规,是异思妙想极具创新的过程,常常表现出思维的活跃、周密、灵敏,思维常态呈现出立体、多元化趋势。创意思维能力是支撑整个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架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支柱。对于学习旅游工艺品设计的学生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如果没有系统的设计训练意识,没有合理的设计方法,很难深入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质,更不用说突出他们的个性发展,从而也无法谈及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旅游工艺品设计人才。

(三)引入快速概念设计(FCD)提高创意思维训练

把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快速概念设计引入旅游工艺品设计课堂,进一步提高学生创造性、爆炸性思维的培养。旅游工艺品设计课程,由最初的64学时改革为80学时,为期4周。应用产品设计的教学模块,在课程的第一周进行知识概述、创意思维训练,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对课程有了初步印象后确定设计选题。

旅游工艺品设计课程改革前的创意训练是第二、第三周进行,以平面几何形、立体几何体、植物、建筑风景、动物和人物为主题元素,要求学生对每个主题完成草图和正稿共计480张。通常在此环节中,学生往往因耗费精力多、压力大、学时长,而对后续的设计实践产生学习逆反和信息存储衰退迹象。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大胆地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改革一:首先把内容提至第一周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改革二:在学时紧、内容多的情况下,引入快速概念设计(FastConceptualDesign,简称FCD)。改革三:思维训练以分钟为单位重新进行教学安排(见表1)。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传统的设计流程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课程教学。所以笔者对旅游工艺品设计流程进行了调整,实现产品设计的教学模块,尤其是将FCD方法提到用户研究之前。这种方法能高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设计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他们将市场调研等研究成果转化成为旅游工艺品概念设计。表1中所示,思维训练内容分为几何形状和立体形态两部分。通过限时即兴创意专题训练,由二维到三维的循序渐进,进行快速设计表现。学生训练与作业点评环环相扣,教师能通过学生的专题训练第一时间掌握其学习效果。同时,设计者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与作业评定及时反馈给学生,让他们很快找到问题的所在,扬其长查其短。由此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意思维的流畅性、系统性,以及创意表达的快速表现力。并且结合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培养旅游工艺品设计专业学生的造型设计能力。

实践证明,在旅游工艺品设计领域实现旅游工艺品创新设计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创作过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全面规划的设计创造过程。在旅游工艺品开发设计之前,需要对学生的设计思维进行系统地训练,丰富其设计的造型语言,提高其设计的形式美感,积累其设计的实战经验,从而使学生创意思维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综上所述,旅游工艺品设计可以也应当应用产品设计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根据虚拟的客户群体需求,完成概念设计,不仅可以源源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设计思维,而且对他们培养创新设计,提倡个性发展具有非常好的积极效应。笔者认为,一款好的旅游工艺品具有跟产品一样的价值取向,即体验文化传播和情感交流的功能。精美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以及丰富的地域文化往往树立了旅游胜地的坐标,也是宣扬当地特色的美好代言。旅游工艺品设计课程实现概念设计,尤其是植入快速概念设计(FCD)思维训练,有助于更好地培养旅游工艺品设计人才,造福于当地一方水土。

【参考文献】

[1]李炜.旅游工艺品的产品化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7

[2]张姝.国内游客旅游商品购买行为影响因素探析[J].旅游论坛,2010(6)

[3]宋河有.文化保护视角下的旅游工艺品开发探究[J].旅游论坛,2011(6)

[4]徐西娟.视觉设计的创意思维训练[J].装饰,2005(6)

[5]胡莹,李璐,王巍.快速概念设计方法[J].装饰,2010(9)

艺术学的概念篇10

「艺术,是人人都知道,且经常使用的字眼。但只有少数在此范畴中深入研究的专家,或艺术家敢于自称了解它的意义及意指。当然,也有某些我们不便同意的论据;我们也看到许多互相指称「误解,甚至直斥为「伪艺术的情况。要从这些众说纷纭的论述当中,求取一个确定的答案,或找到自己可以毫无疑惑依循的中心思想,是极不容易的。

尽管我们不能十分清楚,艺术究竟是什么?但我们依然承认艺术是存在的,且是人类的重要活动之一。大多数的人不能肯定地自谓懂得「艺术,但又不稍迟疑的认为自己或多或少也能欣赏一些「艺术或「伟大的艺术品。那么,先不论不懂艺术的人到底可不可能欣赏艺术,或他们欣赏的到底是什么;艺术之包含主观成份是没有问题了。它既没有数学的准确性,也缺乏物理学的验证性;它容许某些「误差,容许独特的个性,并以此为其基本的质素。如果「艺术不为「独特,那便容许被取代,则其似乎只能算是一种技术;也可以被完全的分析,亦即我们全然的掌握它的构成,或者可以控制它的效果、影响;如此,则「艺术是可以预期的,可以被精密计划的,且有理由为求取群众间最广大的感动而制作;这样说来,艺术并不需要独立个性,而是以群众心理为依皈。那么,便只能说是一门实用科学。

但则,艺术容或是一种主观的认知,却又绝非如此单纯。当我们承认某作品为「艺术品时,艺术已经具备了客观的普遍性了。如果说,艺术是全然独特的,绝对的不与人同,则艺术不单背离了文化,也并非人「类活动,这样,它便消失于人群之中,而我们竟无法承认艺术是存在的了。因此,尽管我们不认为完全取决于大众口味的作品可以构得艺术的资格,也赞同「独特才是艺术所在,但这种「独特是必须他人可以,或可能感知的;这毋宁说是对于所见、所感的一种不落俗套的见解。

不过,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既然「独立个性是所谓「艺术的基本质素,这就是说,艺术虽然不能脱离人类文化,但它的精义正在于能(无论我们是否为此目的)超脱并提升人类文化,它的地位必得处于高过「普遍性之上的境界;那么,我们当研究的,是否应该仅是其价值所在的此种「独特,而非它的客观原则?这却是一种含混的意解,「独特并非就不能具有客观原则,如果我们从它的相对面来探讨的话,将可更容易明白,而不致为词意所误。「概念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存在,如果我们有了一个概念,那必是因为它不同于其它概念;如果我们要辨明什么是「独特的,至少要对什么是「一般的,求得一个明确的概念。「独特不能舍「一般成立,假使「一般并不存在,则所有的造型、符号皆为「独特,亦皆可称为「艺术,则我们实在并不需要「艺术这个词汇,但这显然是荒谬的。而我所说的艺术的「客观原则并非在说明它的「一般性;相反的,正在基于「一般性来探讨艺术所以「独特的原理,把「其所以为独特从我们所见的表象由概念中抽离出来,看看它们的性质维何。在「不外于所见的表象中「为什么这是艺术?,「为什么那是艺术?,如果这些的「为什么具有相类或呼应?睦砺?所谓「客观原则),则「什么是艺术?就并非不可以概念化。

我们已经知道,「独特,是可以用来区别艺术与非艺术的,但是我们还是不明白,「艺术指的是什么?

所谓「艺术(art)一语,源自拉丁文ars,原意近于「技艺之属。大凡意指手工、冶铁、外科手术、雕塑、制器等等的技术。亚理斯多德(aristotle)说:「艺术是自然的模仿,这里面含有一种「根据规则(Rules)的意思。在希腊、罗马时代,人们还没有与技艺不同而我们所称之为艺术的观念。

到了中古拉丁语的ars,则类似早期英语的art,指任何型式的书本学问。例如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剧作“thetempest”(或译「暴风雨)中,潘鲁庇罗(prbspero),脱下法衣时,说道“Liethere,myart”(躺下吧,我的法术);到了十八世纪,兰姆姊弟(maryLamb与CharlesLamb)作「莎士比亚故事集时,也还把art这个字当作「学问来使用(如:theknowledgeofthisart)。可见当时,艺术只是隐藏、寄托在其它的学问之中,并未被充分的认知、探讨。迟至十八、九世纪,「实用艺术与「优美艺术的分野愈趋明朗,最后,艺术在理论上,终于完全从技艺中分离出来了。

所以,我们当清楚,「艺术的意义,不在它原来是什么,因为它原来也并不是什么。「艺术不像花、草、树等,经由观察、归纳而赋予的名称。它是纯然人为的,我们用它特指一种我们所要指称的意态;然而,它虽然可以是一种「概念,我们又无法分析它的构成(如前所言),则我们竟无法说明「艺术是什么么?亦不至于此,诚然我们不能解剖「艺术的内蕴,但且让我们像伟大的达芬奇(LeonadoDaVenci)所做的,微笑的蒙娜丽莎是可描摹的;至于她的微笑,让画中的蒙娜丽莎自己表述罢!

艺术与艺术媒介

当一件作品发生「非艺术与「是艺术的争议时,通常我们是在说,这个形象或意象的建构,只是一种技艺的完成;或是它并不代表技艺本身,而是另有所指。我们认为精良的技艺绝非艺术,但我们又为何常常须要在这当中将之区别开来呢?可见技艺与艺术间确有某种重要的连系。

艺术为何总是不能摆脱与技艺的纠葛呢?或许是我们误解了,其实它与技艺之间的关系不如我们想见的暧昧。

克洛齐(BenedettoCroce)在其著作「美学原理中提到:

审美的全程可以分成四个阶段:一,诸印像;二,表现,即心灵审美的综合作用;三,的陪伴,即美的,或审美的;四,由审美的事实见到物质的现象翻译(声音,音调,动向,线纹与颜色的组合之类)。任何人都可以看出真正可以算得审美的,真正实在的,那首要点是在第二阶段…。

------第十三章

审美的事实在诸印像的表现工夫之中就已完成。我们在心中作成文字,明确地构思一个图形或雕像,或是找到一个乐调,这时候表现就已产生而且完成了,……艺术作品(审美的作品)都是「内在的,所谓「外在的已不复是艺术作品。---------第六章

这个看法是实在的,但只说明了部分的事实,我们承认艺术本身是「内在的,但不能同意「艺术作品也是「内在的。「作品的本身就是外在行为,是一种传达艺术的媒介。

丰子恺谓:「艺术品尚潜伏在艺术家心中而未曾表现于外部时,叫做『内术品。表现于外部,称为『外术品。是。

「艺术是独立的意象,如果不经传达,虽不为人所知,却也不能就说它是没有的。而「艺术品并不等于「艺术,敷于造型,它只是石块、泥团或铁堆而已;敷于音乐,它只是具有某些规律的一串声响而已;敷于文学,它只不过是一些纸张、墨水而已;敷于戏剧,又不外是一群活动的人偶。它们的价值全在忠实的模仿或传达艺术,所以它们的价值可上拟艺术,但终究不是艺术本身。

如果米开兰基罗(michelangelo)已然断臂,或贝多芬(Beethoven)在失聪之后,并不将他的感受再度化为具体形质(这里是说声响)表现出来,亦不因此就说他们已经失却了「艺术,这是极容易明白的。

因此,艺术是艺术,要将艺术近于真实的传导出来,就得依赖精湛的技艺为之,藉由一个技艺的表象--我们所制造的艺术媒介,来传达艺术。

英人科林伍德(RobinGeorgeCollingwood)曾对技艺与艺术之关系作过一番明白的剖析,他认为:

称一幅肖像是艺术品时,我们所指的东西比这幅肖像更多。我们除了指画家屈从于描绘逼真任务的艺术技巧之外,还指高于逼真任务的进一步的艺术性。

---------艺术原理.第三章.第二节

这就是说,技艺与艺术是全然不同的两回事,然而技艺却可以为艺术服务。经由艺术的主导,借着技艺的表象完成艺术创作。因此,技艺是达成实用目的的手段,且我们将「艺术的传达看做一种实用目的,并由技艺负责执行。

这里,我节录罗丹(augusteRodin)的遗嘱来阐明技艺对艺术所做的供献:

艺术就是感情。如果没有体积、比例、色彩的学问,没有灵敏的手,最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最伟大的诗人,如果他在国外,不通其语言,他能做什么呢?不幸在新一代的艺术家里面,有不少拒绝学习怎样说话的诗人,所以他们只能含糊其词了。

要有耐心!不要依靠灵感。灵感是不存在的。艺术家的优良品质,无非是智慧、专心、真挚、意志。像诚实的工人一样完成你们的工作吧。

你们要真实,青年们;但这并不是说,要平板的精确。世间有一种低级的精确那就是照相和翻模的精确。有了内在的真理,才开始有艺术。希望你们用所有的形体,所有的颜色来表达这种情感吧。

------------------paulGsell笔记

在这段话里,罗丹把艺术叫做「情感、「内在的真理,而「体积、比例、色彩的学问、「灵敏的手、「学习怎样说话、「像诚实的工人,这不是在说「技艺么?这不正在说明技艺的重要,与技艺及艺术之间的关系么?且「最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只是瘫痪,不是没有)、「他能做什么呢?、「来表达这种情感吧,又不正表示艺术的传导正是一种实用目的么?至于「平板的精确、「低级的精确,实在就在说技艺之所以为技艺,技艺之所以不为艺术。

但是,我们应当注意,所谓的「技艺、「实用目的等,只发生在「传达之过程--即艺术的创造过程与艺术欣赏的实现。例如作诗,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意象,甫一构思,便流入理性,亦开始了传导的过程,直至得句、推敲、完句(此时亦可能得到更多意象),乃至他人吟哦讽诵,这些都包含在艺术活动当中;但自从「甫一构思开始,到「他人吟哦讽诵的这一串内、外行为,都应算是传达的过程,它们不是艺术,而是技艺。至于被传达物--「艺术则非如此。艺术的位置在本初的意象,衍生的意象,及「吟哦讽诵后产生的意象。

现在,我们已经清楚「艺术、「艺术品与「非艺术(技艺)的区别及关系,将这些经常混迹于艺术概念中的杂质廓除后,便可对于「艺术是什么?好好的探索去。

托尔斯泰(Leotolstoy)在他的「艺术论里说道:

祇要视者听者能感到创作者同样的情感,这就是艺术。

艺术行为是引出自己所受的情感,而借着行动、线、颜色、声音以及语言所显出的样式,来传达情感于他人。艺术是一种人类行为,其中一人以一定的外部标准传达所受的情感于他人,他人对这种情感也同样的感受起来。

-----------第五章

艺术真是这样的吗?果是如此,则艺术可以「感同身受一语括尽。托尔斯泰认为,艺术不但与「美无关,也并非人类疲劳余暇的游戏、情绪的发散、快乐等,而是「为人类生命及趋向幸福宜有的一种交际方法,使人类得以相联于同样的情感之下。

这的确是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质,但这只能说明艺术之可以传达与艺术传达的目的;重要的是,他厘清了其余心理活动对于艺术涵义的不必要联系;不过,这犹不足以描摹艺术的形貌,且立论也嫌粗略。让我们来考察一下,这段话的意思即「艺术是感情的精确传达,并引发相同感受。他又说道:「区分艺术真伪的唯一标准是它的传染性。(「艺术论,第十五章)然而,有时我们有些简单的情绪或浮浅的感受,未始不能透过既有的、俗套的型式清楚传达。例如「你是我见过最美的女人,设使这句话真是一名男子的心声,同时,作为对像的女子也感到「我真是他见过最美的女人,此时是否就构成了艺术?如果这对男女的心意都是真诚的,我们可以承认这当中的确带有某些类似艺术的成份,但真正的艺术则远较为深刻。我们在前面说过,艺术必须是独特的、不可取代的,否则便落入现实生活的实用性,而非较高的精神层面。在这一方面,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有比较深入的发挥:

艺术家当作描写的目标的艺术对象,从柏拉图的立意来讲,说穿了就是一个理念,再不是别的了。对艺术对象的认识,必须在艺术家的作品以前,而形成为它的根本、它的来源;这个对象不是特殊的事物,不是普通体会的对象,也不是概念--那科学与理性思考的对象。……概念是抽象的、反省的,在概念的领域内它自己完全不能被决定,……理念,或许可以当作概念适切的代表来定义,它是绝对属于知觉方面的,……只有那把自己超然高举越过了一切意志活动、一切独立个体性而达到了纯粹认知主体的人,才把它认知(理念)。……艺术作品中体会出来重复出来的理念,只按照每个人自己智能高低的水准,而对他有或多或少的吸引力。

-----------意志与表象的世界--49节

艺术是「理念,但他所说的「理念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据他自己的解释,「概念是综合的思维及判断,像个死板的容器,除了你放进去的,再也不能产生其它什么。「理念则像有机的生命,自己发展,并孕含创造力。模仿者、讲究形式的人,从概念来制造他的作品,他们注意到什么是讨喜的、感人的,并将之固定在概念中,故其作品是没有生命的,且无法消化,其杂质总是存在,只能是时代的产物。「天才正为相反,他透过知觉的印像(理念)来转化所吸收的东西,创造新的出来;最高度的文化熏陶也不致干扰他的创造性、原始性,这样的艺术可长可久,永远保有新鲜的吸引力。

例如我们常言的「空、有义。设若杯为「空器,水为「有物;当「空、「有为「概念时,它只是一种相为对待的关系,即空则不有,有不为空;我们以为这已经明朗清楚了,就「概念(这是「物象)而言,是的。「理念(此为「物情)却不从此见;「杯中无水是「空的「物象,但其「物情则同时包含「空、有;杯中无水固成其「空,但因此「空恰为盛水之因(空才有盛水的可能性),故已具「有性,而若执此「空不令为「有,其与「有同,失去「空性,亦落「有;亦即执「空不使水入,此与「水满不复得入同,皆为「水并不入,故称「已有。「有性亦是,如水旋入旋倾,则此杯等如空杯,因其保持「可令水入的状态;若执「有不令水入,其性又与「空同,「空为水不入,「有则水不得入,二者水皆不入,为同一「物情。是故,以理念而言,「空、有的概念只是对「现象的一种浅薄认识而已,且所有的概念亦都是一种浮浅的「计执。

我们当明白,「概念是死的,是「执着的,它是一种「理性的了别,尽管工夫做到极端的细密,至多能让我们组织一个「物理式的心理结构,它能助我们初步的掌握物象,但也就是如此了。「理念的看待世界则是「了然对境,可以无入而不自得;可以终日随缘,终日不动。因为「理念是对物的一种超脱「自我意志的观察及觉知,它用「世界的意志来看世界,所以能够尽得其情而无所偏颇;也唯有心灵的「自我意志泯灭净尽,才得一见「纯然的理念。

定论艺术

因此,艺术是一种心灵高度的、纯净的发挥;它是一种对事物超然的感受,一种完全脱离社会观点、理性思维的观照;它之所以「独特,在于断然去除一切人类习性的沾染,它只是把事物本身,干净的还给我们而已;它既不在意既成的概念,也不屈从于普遍的误解。如果我们能感受到纯然的艺术(无论是原创或被传导。就另一个角度来看,感知只能是相类的;在这个意义之下,「感受事实上也正在创作。),这个时刻,我们是清净无瑕的,是卸去「原罪的;道家的「能婴儿乎与佛教的「直观可说是相类的境界。正如华格纳(Richardwagner)所言贝多芬的「第九号交响曲是「通往天国之钥。然而,这样的陈义,是否太高,而自绝于群众?纵使真是这样,也是无可奈何的。堪称「艺术的,原本不多,能达到艺术顶峰的,更是难得一见;这是为什么绝顶的艺术总是不被了解,甚至不能为其时代所认同。只是,我们要说,艺术其实是有程度等差的,绝对纯然的艺术可说是绝无仅有,若不是相攘的心灵也无从判断起;且艺术也不应被赋予「难、易的概念,只能说是心灵如何,便感受如何。一个心灵高渺的人,当他接触到较近于通俗的艺术时,通常感知到较多的杂质干扰,便不易感动起来;这是因为此艺术纯化的程度原本较少。而凡夫日日浸淫于此类杂质之中,亦不能觉其不妥处,对于其中偶有的数笔超脱处反能认真的咀嚼一番,领略一番,而觉其颇堪玩味。反过来说,一个俗子不意进入艺术殿堂,由于彼此心灵相距太远,至于完全不能契合,便得入宝山空手回而不自知;这中间的信道是截然不通的,并没有难易之别。而具此心灵的人则自能领受不尽,亦没有难易。

事实是这样的,我们的心灵越能纯化、净化,则达到的艺术境地也就越高;我们的心灵越明澈,我们的直觉就越不受到杂质的干扰,越能让事物的本相不经扭曲的照入,即是,不受「自我意识的扰乱,例如我们以为玻璃是完全透明的,不知它正造成折射而我们并不自觉,这就是「观的障碍;此时,我们与外界其实是隔绝的,观察不清的;当我们越能打破这层层障碍,就越能认清世界;果能彻底破尽此种障蔽,便与万物打成一片,水融。所以,艺术是什么?艺术就是我们摆脱固有的或被形成的个性(意志)的一种成就。是以,我们且不要过度注意艺术作品的外在面貌,如梵谷(VincentVanGogh)的炽烈,拉斐尔(Rapheal)的静谧,这当然是感人的或可喜的,且这是他们为人们揭示艺术秘奥与自然真理的方法,我们固然赞叹这些方法运用得如此高妙,但这还只是意志的一种表象,柏拉图(plato)说:「人们应该观察的,并不是那些被称之为美的个别对象;而是美。艺术也一样,一幅画作,就是一个画家的心血所寄;就像一个学者的文凭,文凭或许是我们评判的标准,但重点是,所以造成文凭的学识究是那些?这才是价值所在,我们能够追究出来么?「艺术作品是我们观察的对象,我们要是能够观察到它的「艺术所在,也就是对于我们的心灵做一番洗涤了。科学)体系对艺术心灵的探究多少有些帮助,但艺术只是一种独立的现象,不当与其它科目混同才好。

于是,在本文中,美、善、真等经常与艺术相提并论的,被认为与艺术相关或相等的观念,便被我安然舍去不用。为着它们都属意识境所能觉知的根本共相(即无生有,有生种种了别初化的二元名相),还须先为仔细界说,并其意义的晦涩滞碍处真不下于艺术;冒然沿用,则只有更启疑窦,除非针对其各别作一系列追索。这就不是本篇这样的短文堪得胜任的了。

相关性:毕业论文,免费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模板

尽管艺术外显的形貌依着人文发展而时时变动,它却始终是人类对于洗净不绝沾染、累积的尘垢所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