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学校结对帮扶实施方案十篇学校结对帮扶实施方案十篇

学校结对帮扶实施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49:08

学校结对帮扶实施方案篇1

各中学、中心小学,县直各学校: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开发、利用、共享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1、开展结对子帮扶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整合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2、充分发挥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缩小城乡学校教育的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3、通过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的互动,激活各校的内部管理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带动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内需,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主要内容

1、城区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帮助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传授管理经验和上示范课,帮助结对帮扶学校培养骨干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开展结对学校学生间的交流与协作,城乡学校共同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活动,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等多种途径实现城乡学校教育资源共享。

3、城区学校派出农村学校学科短缺的教师(特别是体、美、音学科的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农村中学派部分教师到城区学校跟班学习。

4、城区学校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挂钩农村中学青年教师,制订培养计划并认真落实。

5、城区学校定期开设面向全县的公开课,选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到农村校开示范课、优质课和讲座等。

6、城区学校为农村学校开放教学设施、设备,提供教学资料。

三、实施办法

1、落实帮扶,务求实效。结对帮扶学校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求真务实,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原则,制定活动方案要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以解决目前农村学校中存在的教学资源弱化、教育教学质量下降的严峻问题。扎实有效开展帮扶活动,不断提高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2、加强教研,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以抓提高教育质量为突破口,全面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城区学校要充分利用师资水平、教学设施等优势,帮助和带动基层学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每学期每学科开展3次以上备课组教学研究工作,解决教学上的问题;

(2)每学期每学科开展2次以上以课堂教学为专题的研究活动;

(3)每学期开展1次以上教学经验交流会;

(4)每学期每学科开展2次以上说课教研活动;

(5)每学期开展2次以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材的整合课,提高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水平;

(6)每学年开展1-2个新课改的课题研究。

3、加强师资培训。针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为确保农村新课改顺利实施,进一步加快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学校师资培[!]训。

(1)农村学校每学科每学期2次以上选派骨干教师赴城区学校进行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学习教学经验;

(2)每学年定项目定时间开展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

(3)城区每一位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任教师与2-3名农村青年教师结对帮扶,做到活动有计划、有指导、有小结;

(4)城区学校每学期到农村学校开展2次以上教育教学理论讲座,校长每学期到农村学校开设2以上有关学校管理经验的讲座;

(5)城区学校每学期派5-8名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开示范课,使农村学校教师在改革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等得到直接的指导。

4、开展对口支教活动。把开展对农村学校顶岗支教活动作为结对帮扶的重要形式,做到人员、时间、精力三到位。

(1)支教教师的选派。城区学校每年根据农村学校缺欠的学科教师选派若干名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有一定教学经验且农村教学经历10年以下(没有农村教学经历的教师可先选派)、男未满45周岁、女未满40周岁(自愿支教的除外)的中青年教师到农村支教。

(2)工作期限与形式。对口支教工作期限为一年,顶岗使用。期满后,经考核合格回原校工作。

(3)管理与待遇。每位支教教师要填写__县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情况表。经考核合格存入个人档案,作为锻练、培养、评先评优及评聘教师职务的依据。支教教师人员工资和福利等供给渠道不变。

5、结对帮扶学校。

(1)中学:

__一中—__二中高中部(理科)

__八中—__二中高中部(文科)

__三中—三班中学、雷峰中学;

__五中—盖德中学、龙门滩中学;

__六中—赤水中学、__二中初中部。

(2)小学:

实验小学—上涌中心小学、水口中心小学;

第二实验小学—美湖中心小学、三班中心小学;

龙浔中心小学—雷峰中心小学、葛坑中心小学;

浔中中心小学—盖德中心小学、春美中心小学。

6、结对帮扶活动在20__年9月份正式开始,并作为今后学校常规工作常年开展,各校要把该项工作纳入全年

工作计划,在人员、经费、课程等方面统筹安排,支教教师的选派在每年7月底前完成。

四、措施要求

各校要充分认识结对帮扶工作的重大意义,把结对帮扶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突出成效。

1、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各校按照相关要求,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进一步细化活动内容、方法、步骤、人员安排、措施要求,在每年8月份完成年度工作方案并送教育局备案。

学校结对帮扶实施方案篇2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协议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签订协议可以保障自身的权益不被侵害。那么相关的协议到底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扶贫异地搬迁协议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扶贫异地搬迁协议书1为进一步推动新市民和谐家园创建工作,更好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为社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提高困难群众生活品质,拓展扶贫帮困送温暖工作平台,丽景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组织社区党员、致富能手与困难家庭结对帮扶,开展“情系群众,携手共建和谐家园”活动。为促进帮促活动有效开展,经双方自愿协商,建立结对帮扶关系,达成以下协议:

一、帮扶人要尽自己的能力为结对帮扶家庭努力提供就业岗位,积极寻找就业机会,使他们能有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改善生活。

二、帮扶人应经常走访、慰问结对帮扶家庭,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主动进行交流与沟通,帮助其转变就业观念,疏导情绪。

三、帮扶人不仅要在工作与生活上为结对帮扶家庭提供帮助,应尽可能的在经济上资助帮扶家庭,逢年过节给予慰问,尽可能解决其生活、医疗、就学等困难。

四、受助群众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勇敢走出家门,努力寻岗创业,改善生活状况,回报帮扶人和社区的关心和帮助。

五、结对帮扶双方要定期进行交流沟通,帮扶人要一如既往地关心结对帮扶家庭的工作和生活;受助群众就改善生活举措等方面,主动与帮扶人联系,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关心和帮助。

六、本协议为期一年,从20__年4月12日始至20__年4月1日止。

七、本协议一式三份,帮扶人、受助人和社区各执一份,本协议经过双方签字后生效。

帮扶人(签字):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年月日

受助人(签字):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年月日

扶贫异地搬迁协议书2结对帮扶单位(简称甲方)结对帮扶对象:(简称乙方)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各级各部门扶持困难企业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支持困难企业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促进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经甲乙双方同意,签订如下结对帮扶协议:

一、结对帮扶时间

结对帮扶工作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正式启动,至20__年底基本结束。

二、结对帮扶的原则

建立政府部门推动困难企业稳定就业的协作机制,以稳定现有就业岗位为目标,以困难企业动态管理为基础,以政府相关部门与困难企业结对帮扶为平台,以落实援企稳岗政策为手段,帮助困难企业树立信心,度过难关,维护社会稳定。

三、结对帮扶的主要内容

按照威劳发〔20__〕13号规定,从结对双方的实际出发,结对帮扶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一)缓缴社会保险费。允许帮助暂时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困难企业落实在20__年之内缓缴不超过6个月期限的社会保险费工作。缓缴社会保险费期间,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不受影响。缓缴的社会保险费不计收滞纳金。

(二)帮助困难企业落实稳定就业岗位补贴工作。对承诺不裁员并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稳定员工队伍的,在20__年之内给予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稳定就业岗位补贴。

(三)鼓励困难企业通过在职培训稳定职工队伍。困难企业采取轮岗作业、待岗培训、适当降薪等措施稳定职工队伍,培训合格率达到要求的,所需资金按规定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不足部分经审核后,可从就业专项资金或上级培训补助资金中给予适当支持。

(四)落实待遇,做好职工安置分流。困难企业采取多种措施仍需裁员的,要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做好职工经济补偿金支付、失业保险待遇落实、社会保险接续等各项工作,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同时,双方还要积极采取措施,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岗位信息,做好职工的分流安置工作。

四、结对帮扶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要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的精神,与乙方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乙方要做职工的组织、发动和宣传工作。

(二)甲方要针对乙方的突出困难,尤其是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制定帮扶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征得乙方同意后实施,不断提高结对帮扶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使结对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甲方要认真落实结对帮扶工作计划,按照工作要求完成帮扶项目;乙方要全力支持和配合,确保帮扶项目顺利完成。

(四)双方要深化结对帮扶活动,创新内容方法,不断总结提高,并做好活动记录,并及时向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汇报开展活动的情况。

(五)本协议书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报市备案一份。

甲方:乙方

二0__年月日

扶贫异地搬迁协议书3甲方(帮扶学校):

乙方(受帮扶学校):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大我市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推进力度,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深圳市中小学百校扶百校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深教[20__]48号)精神,经过共同协商,甲、乙两校特订立结对帮扶协议如下:

(一)学校管理水平帮扶

1.甲方帮助乙方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办学行为和日常工作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2.帮助和指导乙方加强校风学风、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管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和安全事故防范等方面的学习与交流。

3.甲方校长或副校长每学期到乙方指导管理工作2次以上,教学、安全、德育主任和团队干部每学期到乙方指导相关工作各3次以上。

4.甲乙双方领导班子每学期共同研究管理工作和交流管理经验2次以上。

5.甲乙双方每学期各派1名管理干部到对方挂职,参与学校决策与管理;

双方负责在校内安排挂职人员食宿,其中甲方认真做好乙方挂职人员的培训指导工作(食宿费用标准由双方协商,食宿费用分别在市拨付的帮扶资金里列支)。学期结束前,结对双方分别对挂职干部的工作表现进行考核和书面鉴定。

(二)教育教学工作帮扶

1.甲方帮助和指导乙方落实教学工作常规,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尤其是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水平。

2.甲乙双方公开课、示范课和教研活动等相互开放,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和团队活动等相互派学生参与和学习。

3.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科研课题每年不少于2项(德育、教学研究课题各1项),并取得研究成果。

4.初中双方历史与社会课、科学课实行共同备课,每学期不少于3次;

小学双方每学期共同制定德育或团队活动方案,开展主题、内容统一的活动;高中双方对课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共同研究,每学期不少于2次。

5.每学期甲乙双方在小学五至六年级、初高中各年级共同开展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并统一检测时间、题目、评分标准和及时交流检测分析结果,研究改进措施。

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一年级的检测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初中二、三年级为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与社会和科学综合,高中检测科目由双方共同商定。教学质量检测重在考查基本知识和学生基本能力,不出偏题怪题,不得按检测成绩给学生排名。

6.甲乙双方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等载体,开展优秀教案、教学课件、习题和辅导资料等交流,促进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

(三)教师专业素养帮扶

1.甲方帮助和指导乙方制定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和培训计划,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2.甲方每学期组织优秀教师、骨干教师,通过参与集体备课、随班听课、评课、上示范课、专题讲座和“结对子”等形式,对乙方教师进行具体业务指导。

3.甲方每年负责对乙方教师进行1次全员培训。

4.甲方每学期组织学科优秀教师到乙方上示范课15节以上,听课评课不少于30节,举行教育教学专题讲座不少于3次,其中师德师风讲座1次。

5.乙方定期组织学科教师到甲方听课研修,每学期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12人。

6.乙方每学期选派1―2名在编青年教师到甲方任教,甲方负责在校内安排食宿(食宿费用标准由双方协商,并由乙方支付),同时安排优秀教师对其进行具体指导。

学期结束前,甲方对乙方所派教师的任教情况进行考核和书面鉴定。

(四)其他

1.每年由甲方牵头,双方共同参与制定帮扶工作安排表。

2.乙方负责详细记录双方帮扶活动情况,及时收集、整理帮扶工作相关资料,做好年度考核准备工作。

本协议一式五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上报双方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各一份,市教育局一份。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帮扶期限为20__年3月至20__年3月。

甲方校长:乙方校长:

(学校盖章)(学校盖章)

二__年五月二十七日

扶贫异地搬迁协议书4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特困青少年是青少年中的特殊成员,向他们伸出温暖之手,献出一片爱心,援助他们完成学业,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是社会每名成员应尽的职责。为此,__花公益联盟牵头组织“一对一帮扶贫困学生”爱心活动,为了更好的将该活动坚持下去,并保护帮扶双方的权益,特签订此帮扶协议书,望帮扶双方共同遵守:

帮扶人的责任和权利:

1、怀有一颗不图回报的爱心,自愿付出!

2、愿意资助被帮扶人就学,期限至少一年。

如一年后不愿再帮扶该学生,应提前三个月向公益联盟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原因.

3、资助项目为每学期的学杂费。

4、每年以现金方式资助被帮扶人学杂费1000元/年(九年义务教育期间),高中1202380元/年,款项委托__花公益联盟代管理,并开具收款收据。

5、与帮扶对象保持联系,关心其生活、学习情况。

6、可适时邀请被帮扶人参加各种公益联盟活动。

被帮扶人在接受资助期间遵守以下八条要求:

1、要有一颗感激的心,把捐助者的爱心化作学习的动力,珍惜机会,刻苦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向捐助者汇报。

2、自立自强,不能被动接受捐助,积极参加勤工俭学和热爱劳动。

3、勤俭节约,不乱花来之不易的捐助款,要把每一分钱用在关于学习和生活上。

不攀比,不骄傲,学习和生活上都要多帮助其他同学。

4、如实向帮扶者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

5、不准直接或者暗示向帮扶者索要金钱和其它物品,如果确实是特殊困难或者学习必须品的,而且捐助的款项不够解决的,要通过学校校长汇报,通过学校落实后与__花公益联盟或者帮扶者协商后解决。

6、能够理解帮扶者的困难,如果帮扶者无法继续资助,不能怀疑和误解捐助者的爱心。

7、有一颗报恩的心,捐助者并不要求任何回报,但是要有这种报恩的思想,在今后自己长大有能力后,用这种知恩图报的思想再去帮助这个世界上仍然需要帮助的人。

8、坚持这样一种信念:首先自助,然后才能受助和助人。

__花公益联盟对该协议保留解释权。

帮扶者(签名):年月日

被帮扶者(签名):年月日

被帮扶者学校(盖章):

_花公益联盟(盖章

扶贫异地搬迁协议书5甲方:

乙方:

为了贯彻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和帮助。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结对帮扶时间三年。自20____年3月-20____年12月。

二、双方通过加强学校管理优势互补、教师定期交流培训、联合举办教学研讨活动、教育教学信息交流,充分开发、利用、共享两校的教育资源,推动两校共同发展。

三、甲方责任:

1、不定期举办教学研讨活动,课题双方共同确定,地点轮流设定。

2、每学期组织处室负责同志及图书、阅览、电教、仪器、档案等岗位管理人员到乙方学校进行对口指导不少于一次。

3、协助乙方制订学校发展的规划。

4、确定一名副校级领导作为结对帮扶工作的联系人。

四、乙方责任:

1.积极、主动配合甲方做好结对帮扶工作。

2.每学期组织处室负责同志及图书、阅览、电教、仪器、档案等岗位管理人员到甲方学校进行学习不少于一次。

3.配合甲方举办培训讲座等。

4.制订本校的发展规划。

5.确定一名副校级领导作为结对帮扶工作的联系人。

五、本协议自双方盖章、代表签字之日起生效。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及各执一份。如有未尽事宜另行协商。

学校结对帮扶实施方案篇3

计划单列单独招生

《方案》提出,针对贫困学生实行计划单列、单独招生,为他们接受优质教育开辟绿色通道,实现贫困初中毕业生100%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就读,确保更多贫困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深造。

在高中招生方面,建立统一的招生报名平台,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统一招生报名,实行双志愿填报制。各地组织初中学校指导贫困学生填报升学志愿,每个贫困学生在充分了解教育精准脱贫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计划、中职招生简章等信息的基础上,填报升学志愿。

各地要择优遴选招生学校,确保贫困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原则上,每市选择1―3所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面向全区或全市招收50―150名优秀的贫困初中毕业生;市直、县级普通高中(含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星级特色普通高中)要全部招收招生计划范围内报读的优秀贫困初中毕业生,城区籍贫困学生可优先选择市直普通高中。自治区择优遴选国家改革示范校、自治区示范性中职学校和行业特色鲜明的中职学校面向全区贫困学生招生。各有关中职学校要制定、优化招生工作方案,积极与各市教育局、初中学校沟通联系,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宣传和咨询服务,确保新生报到率。

在大学招生方面,加大高等学校贫困专项计划招生力度,2016―2020年单列1.6万招生计划用于招收贫困学生和农村家庭学生。其中,国贫专项计划安排区内本科2200个招生计划,主要面向全区34个部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享受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待遇县考生进行招生;自治区贫困专项计划安排区内本科第一批高校800个招生计划,面向国家及自治区级贫困县农村考生进行招生;精准脱贫专项计划安排区内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共13000个招生计划,专项用于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

据悉,《方案》印发后,我区今年就安排了2950个普通高等教育贫困专项招生计划,其中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安排950个本科定向招生计划,面向建档立卡家庭贫困户安排2000个精准脱贫专项招生计划。

统一管理精准资助

《方案》提出,针对贫困学生,实行概念编班,统一管理,全程跟踪,建立贫困学生在校期间管理新机制,实现贫困学生100%结对帮扶,确保其顺利完成学业。

一是独立建档。结合扶贫部门提供的数据,全面对比排查,摸清贫困学生的具体学校和班级,以学校为单位统一建立精准帮扶学籍信息数据(卡),单独建立贫困学生成长档案,配备专人管理,定期分析研究贫困学生的成长状况,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是虚拟编班。在独立建档基础上,对贫困学生以校为单位进行虚拟编班,班级名称统一为“教育圆梦班”(职业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添加专业或企业名称),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以50人左右为一班,高等学校以30人左右为一班。目前各学段在校生从方案印发即日起编班,各学段入学新生从2016年秋季学期入学起编班,各级各类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主题鲜明的班级活动。凡是编入“教育圆梦班”的贫困学生,2020年前无论家庭脱贫与否,均享受该学段的所有优惠政策。

三是结对帮扶。建立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工作新机制,班主任(辅导员)为结对帮扶责任人,在思想教育、学业帮扶、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生活帮扶等方面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和服务,使其顺利完成学业。

贫困学生入校就读后,我区还将对贫困学生进行优先资助、重点资助、精准资助、全程资助,实现贫困学生100%获得资助,确保其入学生活无忧,安心就读。

对于就读普通高中的贫困学生,实施免除学杂费政策,按照现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给予贫困学生每人每学年平均2000元资助,确保贫困学生全部享受该项助学金且获得最高档次资助。

对于就读中等职业教育的贫困学生,逐步推进实施贫困学生免除中职教育学杂费政策,按照现行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给予其中一、二年级贫困学生每人每学年2000元资助,确保贫困学生全部享受该项助学金且获得最高档次资助。

对于就读高等教育的贫困学生,按照现行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给予贫困学生每人每学年平均3000元资助,确保贫困学生全部享受该项助学金且获得最高档次资助。同时,积极引导其申请获得每人每年最高8000元国家助学贷款,并按需求保证每人获得一个学校勤工助学岗位。

全程指导充分就业

《方案》提出,针对贫困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全程就业指导,提高其就业能力和求职技巧,实现100%贫困毕业生就业创业或升学深造,确保“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一是提升从业能力。遴选100个规模大、信誉好、能提供就业实习岗位的企业建立教育精准脱贫就业实习基地,为贫困毕业生提供岗位见习、就业实习的平台。就业实习基地实行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组织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创业就业讲座,开展专业见习、职业体验、勤工俭学、顶岗实习等活动,全面提高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二是加强就业指导。组织教师与贫困学生结对帮扶,负责对贫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就业后支持。同时,在各市和区直各高校、职业学校设立30个教育脱贫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整合企业就业资源,统计分析贫困毕业生基本信息,统筹规划贫困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将优质就业岗位优先向贫困生推荐;组织学校开展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提供个性化就业咨询和指导;联合企业举办贫困毕业生专场“双选”招聘会,为每个贫困毕业生提供不少于3个的就业岗位信息,力争贫困毕业生充分就业。

三是搭建择业平台。建立“千企就业帮扶联盟”,搭建教育精准脱贫就业帮扶企业联盟网站,为企业和贫困学生建立沟通平台。联盟网站公开联盟企业基本情况,企业招聘信息、援助计划和资助项目,为企业实施扶贫资助提供平台,为贫困学生了解企业和就业信息提供服务,实现贫困学生就业需求与企业用工需求精准对接,提高就业质量。

四是推动定向就业。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将中职学校招生计划与企业用工计划相结合,设立企业订单班,订单班招生计划,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职”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学校结对帮扶实施方案篇4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城乡和谐协调发展、实现教育公平为目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动员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和学生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有效开展“扶贫济困日”和“奉献爱心扶贫助学”系列活动,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安排

(一)组织人员参加区“扶贫济困日”活动启动仪式

根据区扶贫济困日活动办公室的统一安排,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参与6月30日下午全区“扶贫济困日”活动启动仪式(主办股室:办公室)。

(二)在全区中小学生开展“扶贫济困,奉献爱心”专题教育活动

1、开展“扶贫济困、奉献爱心”主题教育活动。向全区师生发出“扶贫济困,奉献爱心”的倡议书,提高广大师生对活动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各学校要统一利用6月28日(星期一)上午升旗仪式、校园广播站、校内宣传栏等载体做好扶贫济困活动的动员工作,营造浓郁的舆论宣传氛围。在校园开展“扶贫济困奉献爱心”主题班会,通过向学生介绍有关我省贫困山区的生活情况以及社会上“献爱心”的具体事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关心、帮助别人的重要性及其重大意义,鼓励人人争当“奉献爱心小明星”。开展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感恩、传递爱心”,并自觉发扬关爱互助的精神,主动去关心和帮助别人。(主办股室:政体股)

2、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各学校要积极围绕“扶贫济困”这一主题,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代表到贫困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访贫困家庭,体验困难群众疾苦。探望关心贫困学生,广泛开展扶困助学的结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和奉献,培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在实践活动后引导学生谈体会、写日记。(主办股室:政体股)

(三)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扶贫济困“六个一次”活动

1、开展一次“奉献爱心扶贫助学”捐赠活动。尽最大努力,广泛动员、积极引导全区教育系统机关干部和教职工捐赠扶贫济困款物,并统一送到区慈善会。在进行广泛宣传教育的基础上,6月30日在全区中小学校举办一次“奉献你我爱心”捐献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和学生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通过积极倡议广大学生“少举办一次生日会”、“少买一件玩具”、“少吃一个雪糕”等方法节省零用钱,动员学生拿出自己的压岁钱或帮父母劳动时获得的奖励等,用实际行动捐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主办股室:办公室、教育工会、政体股)

2、开展一次“千名教师大帮扶”活动。组织全区广大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采取“一帮多”、“一帮一”或“多帮一”等方式,对校内或校外困难学生和困难教师家庭开展帮扶活动,及时送去党和人民的关怀和温暖,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主办股室:人事股)

3、开展一次帮助定点帮扶村办实事办好事的活动。区教育局筹集资金支持乐昌市九峰镇大廊村的建设。(主办股室:人事股;协办股室:计财股、教育工会)

4、开展一次智力扶贫活动。各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省级以上重点学校,要继续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办学模式。积极引导全区中职学校开展“送技术下乡”、“送科普书下乡”等活动。(主办股室:职成办)

5、开展一次解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活动。结合我局的扶贫开发帮扶任务,积极联系帮助乐昌市九峰镇大廊村贫困户富余劳动力在当地就业或外出务工。(主办股室:职成办)

6、开展一次慈善助学活动。联系区慈善会,安排专项资金,为在校尤其是就读大学的低保家庭子女提供资助,着力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主办股室:计财股;协办股室:招生办)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各镇(街)和区直各学校要把开展扶贫济困活动日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根据每年的活动主题,及时抓好活动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具体明确活动的目标、内容、责任分工和实施措施,着力推进活动扎实展开。各学校要在6月28日前将“扶贫济困日”活动实施方案报区教育局办公室。

学校结对帮扶实施方案篇5

中南民族大学近日召开全校各级负责人会议,安排部署该校专门主动实施的以全面持久帮扶武陵山区11个重点贫困村脱贫致富为内容的“1221”工程。此工程开创全国高校先河。

所谓“1221”工程,就是该校为帮助武陵山区贫困村脱贫致富,以派驻武陵山湖北片区一州11县市(恩施州8县市、宜昌市长阳、五峰、秭归3县)的12名联络员为纽带,由一名校领导带领两个学院、两个职能部门,派驻得力管理干部和青年教师,到地方推荐或安排的一个贫困村蹲点,既给予其智力支持,帮助出谋划策,也做实事,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每年向每个贫困村投入资金10万元;做到精准对接,持续扶持,村不脱贫人不脱钩。这样一来,该校就将有11名学校班子成员、22个学院、24个职能部门的上百名干部和教师直接参与到对贫困村的帮扶工作中去;校党委书记陈达云就亲自挂帅,率领化材、马克思主义两个学院和组织人事、离退休两处,联系帮扶全国农村综合扶贫改革试点单位恩施市龙凤坝镇龙马村。

中南民族大学一贯秉承“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历来关注、重视以武陵山区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校领导班子成员每年都深入恩施、湘西、铜仁等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调查访问,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情况;除鼓励、引导教师积极申报相关科研课题,开展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调查研究、科学研究,承担了数十项有关扶贫的部级重大、重点课题,撰写了多篇高质量调研报告,并将成果推广应用于实践外,还每年拿出150多万资金,支持贫困县市、乡镇建设基础设施,改善贫困村文化教育卫生条件,组织专家学者到民族贫困地区开展企业技术咨询服务、承接地方委托课题,积极参与湖北省组织实施的“616”112程(对口支援长阳县)和对口帮扶三峡库区(巴东县),成立了中国武陵山减贫研究院和恩施发展研究院两个针对武陵山区的区域扶贫研究机构,有力助推了武陵山区的减贫事业,得到相关市州、区县、乡镇各级政府和干部群众一致好评。实施“1221”工程,是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武陵山片区精准扶贫工作支持力度的一项重要举措。最近,该校还整合国内武陵山研究各方力量,联合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在相关部门和地方支持下,共建“武陵山片区减贫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以期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提供更强大、更高端的智力支持。

校党委书记陈达云指出,服务民族地区,尤其是贫困乡村,与学校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要把帮扶贫困村当着份内的事,与学校、学院的教学科研有机结合,动真情,干实事。校长李金林认为,在武陵山区选择11个贫困村建立扶贫联系点,可以促使我们转变科研和教学方式,积累宝贵的教学科研素材,使教学科研内容更加贴近现实,要把贫困村建成科研跟踪观测站点和学生教学实习基地,通过解剖“麻雀”,对实践加以概括总结,形成新的观点、理论,乃至大学问,从而实现服务地方与学校发展的良性互动共赢。

根据该校制定的《帮扶贫困村工作方案》,11个帮扶工作组分赴各自对口的贫困村,首先熟悉情况,摸清家底,了解需求,找准贫困原因;然后与乡村一起,对症下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措施、方案,分步实施。这项扶贫工程,很好的诠释了国家倡导的社会扶贫的善举,体现了一所民族类大学的责任担当与情怀。

学校结对帮扶实施方案篇6

走出贫困,是期许更是责任。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扶贫被赋予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使命,其实现路径被描述为“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教育责无旁贷地成为扶贫攻坚中治本的力量源泉。

甘肃省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典型。近两年来,甘肃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逐步取得成效,特别是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让社会充分感受到了教育扶贫的温度和力度。部分市州的先进做法为我省其他地区乃至全国的教育扶贫工作提供了鲜活的样板和思路。

贫困学生有具体的帮扶措施、优质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项目资金优先考虑偏远学校,初春时节,走进武威市凉州区贫困乡镇、村社的学校,处处能感受到教育精准扶贫带来的新变化。凉州区松树乡中截堡小学作为一个示范点,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好评。这一成绩得益于教育精准扶贫松树乡学区负责人王仁元校长紧紧地握着帮扶干部张学科的手,激动地说:“张站长啊,你为咱们干了这么多实事好事,明年了要好好再帮扶一下我们。”这是发自肺腑的表达,更是凉州区教育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

2015年以来,凉州区教育部门对照省市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实施方案,转变思路,创新机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升职教服务功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各项帮助政策,全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选派7名中小学校级领导到贫困片区帮扶支教这一举措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制度先行保障扶贫

想要在扶贫帮扶工作中突出“稳、准、全”,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建立长效机制至关重要。为扎实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进一步提升贫困片区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武威市凉州区教育局以精准扶贫为契机,根据”肃省教育厅省扶贫办《关于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成立了贫困片区帮扶支教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关于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认真开展校级领导到贫困片区学校(学区)帮扶支教工作。对于实现教育均衡和改变薄弱学校现状,提高整体教育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切实加强贫困片区帮扶支教工作,扎实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我们通过调研,认真研究制定了《选派7名中小学校级领导到贫困片区帮扶支教方案(2015年度)》。选派7名城区和农村示范性学校校级领导到贫困片区乡镇教学质量相对较差的学校挂职1学期。并对帮扶支教工作目标、任务、时间、职责、督查、考核等方面做了详细安排和明确的要求”。武威市凉州区教育局副局长杨发寿介绍道。

凉州区会馆巷小学副校长张学科就是其中一员,他被选派到凉州区松树乡学区,挂任学区管理服务站副站长,协助站长开展工作。2015年秋季学期开学不久,张学科就饶有兴致地前往松树乡学区。当到了地处莲花山脚下的松树乡学区。卸下铺盖卷儿,望着干净而简陋的校舍和朴实的师生们的一刹那,他已坚定了自己的思路:“我是来帮扶支教的,不是来镀金赚资历的,更不是来混日子的,我一定要干点实事,尽全力想方设法帮扶他们”。张学科对记者说出了当时内心的真实想法。

根据凉州区教育局的具体要求,帮扶干部要充分利用示范校挂职领导管理工作优势,调动原学校的教师资源和教学资源,做到教育资源共享。努力实现带动一批教师,一批学生,改变一方教育的目标。全力协助站长或校长开展工作,帮助理清学校(学区)发展思路,制定“十三五”学校发展规划,有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健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积极构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搭建城乡教师互动平台,提高教师施教能力和水平。结合特色学校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抓好组织、制度、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帮扶贵在方式精准

在有教无类的教育期许面前,教育扶贫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的发挥显然离不开“精准”二字。子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张学科在松树乡的帮扶工作紧紧围绕“精准”这一核心,他严格落实区教育局的要求。为了让帮扶工作精准到位有实效,张学科深入松树乡六所小学和一所中学开展调研工作,与各校领导和老师们深入地交谈,记录下他们各自的困难和需求;进入课堂听课,课余交流评议,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并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给予了合理科学的指导;实地察看校舍和各个功能室,将各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梳理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帮扶思路,对症下药,很快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松树乡中小学教育工作计划》,这一刻,他对今后的帮扶工作充满了信心。

在帮扶期间,张学科从被帮扶学区各校需要入手,积极搭建教学研讨交流平台,多方面提高松树乡学区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教师专业化成长。一是“走出去”,松树乡学区6所小学将近60位老师,每天每校各选派2位老师到会馆小学参加中职教师名师评选示范课观摩活动。在为期两周的示范观摩活动中,参如观摩活动的老师每天除了听取中职教师的2节公开评优课之外,还要随机进入班内听取观摩2节常态课,起到了整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二是“请进来”,他邀请会馆巷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三课优秀教师各两名,分两天到松树学区送教下乡,开展献课活动。松树乡学区的师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六堂精彩的课,更多的是那课堂中充溢着的爱,爱的教育在师生们之间传递、浸润。

同时,针对松树乡学区教学常规中的问题,张学科敏锐地发现,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关键。他积极创新,开展全学区网络集体备课工作,进行岗位帮扶。他将会馆巷小学实行了三年的集体备课制度,依据松树乡学区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完善,制定了《松树乡学区集体备课方案》,借鉴科学先进的教学设计模板,成立了16个备课QQ群,他积极给各校备课组指导督促,在QQ群里老师们合理分工,进行先后四轮备课。这种经过四轮打磨备出来的导学案,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大大提高了备课的质量,为创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打造了坚实而有效的前战,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解决问题才是硬道理

在教育扶贫的过程中,是否聚焦最迫切、最关键、最突出的困难与问题,能否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得力、实施有效,应该成为评价教育扶贫成效的重要标准。也就是说,是否解决实际问题,是评价帮扶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标准。

凉州区农村地区范围广大,在广大农村地区,学生的家庭教育不当或者欠缺是教育的一个短板。针对这一问题,张学科邀请武威明德文化推广中心的讲师为松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及家长做了“家校携手、共育良才”道德知识讲座。讲座围绕青少年心理障碍、价值观偏离、家庭教育误区等问题,结合国学《道德经》《孝经》等国学经典理论,做了客观、全面的剖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就如何培养一个健康、乐观、上进、适应性强的孩子,给师生及家长送上了一道丰盛的精神食粮。不但使学生受到了教育,也给教师教育学生、家长教育子女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2015年,凉州区会馆巷小学数次为松树镇贫困村莲花山、冯良寨等6所小学捐赠图书、电子白板、投影仪、桌凳等物品,以实际行动为教育精准扶贫出了一份力,为松树学区学校全面建设献上了一份爱心,为实现城乡学校交流融合、均衡发展尽了一份力量。“自会馆巷小学副校长张学科挂职松树学区副站长以来,会馆巷小学与松树学区扎实地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扶贫帮扶支教活动,对我们的支持力度很大”。松树乡学区负责人王仁元说。

学校结对帮扶实施方案篇7

暖意驱寒意爱心润民心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教育系统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成果及时转化为服务人民的具体行动,开展了“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确保教育系统困难群众温暖过冬,真切感受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带来的变化和实惠。

高度重视,增加“送温暖”的“热度”。各校把“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作为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效途径,倾注真情、带着责任,帮助广大群众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真正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在帮助帮扶对象解决困难和问题中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学习实践活动的满意度。12月11日上午,新建路小学李华萍书记和陈晓艳副主任参加了区教育局和三桥办事处“访贫问苦送温暖”结队子见面会。会后,由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刘红宇副主任带队,一同去该校帮扶对子所属社区居委会了解结队子对象家里的实际情况。

强化措施,确保“送温暖”的“力度”。各校把“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职责任务和具体分工,有序组织开展。同时,教育局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基层、深入帮扶对象家中,开展走访慰问,落实帮扶措施,尽心尽力为帮扶对象排忧解难,带动全体干部职工参与到“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中。同时利用简报报道活动开展情况和先进典型、有本文来源:文秘站效做法,营造人人关心和帮助困难群众的良好氛围。杏花岭区五中的帮扶活动从政策帮扶、心理帮扶、物质帮扶三方面进行。杨家峪街道联校于12月12日召开了“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动员大会,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各校校委会成员积极行动起来,热火朝天地投入到送温暖的活动中去,将党的关怀洒向每一个贫苦学生,让他们好好学习。截止12月15日,该校“一帮一,结对子”41人,确定帮扶对象70人。杏花岭区八中制定出《杏花岭区教育系统“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方案》,校长提出了几点要求:一、要明确目标,就是了解学生困难,主动帮助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分忧解难,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贫困学生身边。二、此次活动要与“大家访”紧密结合起来,为贫困家庭学生办实事、解难题,创和谐校园,促科学发展。三、要求每一名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尊重每一位学生,感动每一位家长。四、通过“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达到“做学生爱戴的老师,家长信赖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总目标。

局党委“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领导小组

学校结对帮扶实施方案篇8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教育公平为目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动员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和学生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有效开展扶贫济困日和奉献爱心扶贫助学系列活动,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安排

(一)开展扶贫济困,奉献爱心专题教育活动

1、开展扶贫济困、奉献爱心主题教育活动。向全校师生发出扶贫济困,奉献爱心的倡议书,提高广大师生对活动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利用星期一上午升旗仪式、校园广播站、校内宣传栏等载体做好扶贫济困活动的动员工作,营造浓郁的舆论宣传氛围。

2、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围绕扶贫济困这一主题,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代表到贫困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访贫困家庭,体验困难群众疾苦。探望关心贫困学生,广泛开展扶困助学的结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和奉献,培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在实践活动后引导学生谈体会、写日记。

(二)开展扶贫济困六个一次活动

1、开展一次奉献爱心扶贫助学捐赠活动。尽最大努力,广泛动员、积极引导教职工捐赠扶贫济困款物。在进行广泛宣传教育的基础上,举办一次奉献你我爱心捐献活动,充分发挥共青团员的先锋带头作用。通过积极倡议广大学生少举办一次生日会、少买一件玩具、少吃一个雪糕等方法节省零用钱,动员学生拿出自己的压岁钱或帮父母劳动时获得的奖励等,用实际行动捐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2、开展一次千名教师大帮扶活动。组织全区广大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采取一帮多、一帮一或多帮一等方式,对校内或校外困难学生和困难教师家庭开展帮扶活动,及时送去党和人民的关怀和温暖,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3、开展一次帮助帮扶办好事的活动。帮助我校困难职工和单亲职工。4、开展一次智力扶贫活动。开展送教下乡、送科普书下乡等活动。5、开展一次解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活动。6、开展一次慈善助学活动。三、组织保障

学校结对帮扶实施方案篇9

高校学生骨干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中坚力量,主要包括高校学生干部、团干部、党员及各类积极分子。他们思想道德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参与社会事务意识浓。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帮扶留守儿童,是辅助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个有效抓手,有较强的操作可行性。首先,高校有良好的人才基础。大学生骨干在高校是一个数量较庞大的群体,资源丰富。他们在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等方面优于一般大学生,既有关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责任感,又有较高的可塑性和主观能动性。他们参与此项活动能在大学生群体中起到示范性的作用,扩大影响力,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其次,学生骨干具有年龄优势。他们都是十八九岁的年轻人,相对于留守儿童的祖辈更容易与儿童交流。他们知识水平高,多才多艺,帮扶活动易让留守儿童接受和喜爱。最后,有良好的社会政策导向。

国家鼓励高校学生骨干参与帮扶留守儿童的实践活动,曾针对留守儿童问题举行了“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项目推介会等一系列活动,号召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2007年5月,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称“青马工程”)“青马工程”,把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作为这一工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这样的帮扶活动在力所能及地解决留守儿童困难的同时,还能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勇于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大学生骨干可以将国家政策与个体实践相结合,积极投入到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活动中,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接受锻炼,接受教育,增长才干,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学生骨干帮扶留守儿童这一具体工作要落到实处,要在相关机制上加以完善,确立正确的指导原则。总体来说,要和高校的“青马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做好统筹工作,避免在实际帮扶过程中出现工作浮于表面和重工作轻成效的问题,这就需要制定具体的原则以加强组织引导、协调管理。

首先,立足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切实做好帮扶工作的前提。这就要求高校党、团、学组织要选好、选对大学骨干,为帮扶工作做好人才保障。同时,坚持就近、就便原则,在高校周边农村开展工作,以便于联系和沟通。除此之外,帮扶要在大学生个人能力范围内进行,不能影响其自身的学业和生活。其次,建立机制。留守儿童成长是动态的,高校学生骨干也是变化的,不能因学生骨干的变更而影响工作的继续开展。要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避免工作开展时出现时有时无、忽紧忽松的现象,就要建立帮扶工作持续机制:一是制度规范化,建立一个完整、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使帮扶工作有章可依;二是要有相应的考核激励措施,激发大学生志愿服务、奉献社会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届学生骨干帮扶周期结束后,要做好志愿者“接力棒”的交接工作,让志愿服务精神薪火相传,使帮扶工作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正轨。再次,设定方案。帮扶留守儿童工作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留守儿童的成长规律和生活特点,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制订帮扶工作活动方案。方案要考虑实施操作的可行性及有效性,采纳喜闻乐见、寓教于乐、易于被适龄儿童接受的教育内容。最后,讲究方式。工作的方式直接关系到帮扶的效果,方法得当,效果显著;处之不力,事与愿违。

创新帮扶活动的方式,丰富帮扶活动的内容,灵活、有效地去实施,系统、全面地去开展帮扶工作。同时,营造学生骨干与留守儿童群体和谐互动的良好氛围,在互动中进行道德教育,一方面让留守儿童在帮扶活动中感受到亲情与暖;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骨干关心社会、关爱儿童的精神,使他们在帮扶中锻炼成长。

二、建立高校学生骨干帮扶留守儿童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

高校学生课余时间相对较多,特别是寒暑假时间比较长,他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需求,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并结合“青马工程”实践环节的内容,有效地开展帮扶留守儿童工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工作小组,开展祥光调查研究

留守儿童问题普遍而复杂,学生骨干根据“青马工程”培训体系内容及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建立校、院和班级的公益组织或相关协会,加强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这样不仅便于集中部署工作和信息反馈,还可以集思广益,迅速、有效地整合各种教育要素应对各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同时,深入调研,全面了解留守儿童信息,要深入农村、走进基层,开展社会调研,撰写相关调查报告,做好相关数据分析,根据帮扶对象的分布、数量、层次进行分类,有目的性地做好帮扶工作。为此,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库,将每个帮扶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地址等基本信息输入电子信息系统,建档成册,便于资料查寻,定期了解留守儿童的动态信息,做到跟踪、记录、分析,全面了解帮扶留守儿童的成长变化。总之,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主导作用,其成员要密切配合,共同探索帮扶的思路方法,加强调查研究,完善机制,增强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调查统计方案设计部署实施反馈调整”循环体系。

(二)创新帮扶内容,多角度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

学生骨干要利用周末等节假日的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农村开展帮扶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将“三下乡”改为“常下乡”,提高帮扶的效果。一是学业辅导。大学生骨干受过高等教育,知识丰富,懂得学习方法和技巧,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业辅导是发挥他们的优势和强项。可以通过赠送学习用品或集中开班辅导,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也可以进行“一帮一”结子,根据个体对象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去辅导,培养其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适时安排留守儿童到大学校园参观,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二是情感呵护。大学生亲和度高,在帮扶过程中,要注重情感的交流。可以扮演留守儿童的“大哥哥”和“大姐姐”的角色,经常陪伴他们,多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访,让他们有交流的对象和倾述的对象;可以举办专场文艺演出,开展各类体育、游戏等活动,为留守儿童表演喜闻乐见的节目。这些都可以使留守儿童亲情上的缺失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弥补,减少他们心灵上的孤寂感,有利于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三是安全教育。留守儿童因监护力度不够,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安全教育是日常帮扶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骨干可以通过集中宣讲、发放传单、图片展览等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各类安全知识教育,尤其是在交通、饮食、溺水、防骗等方面重点加强教育,提高他们的警惕性,减少人身安全受到伤害的机会。同时,对留守儿童还要讲解安全自救知识,即使受到伤害,也要把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三)加强联络,建立帮扶常态机制

高校学生骨干与自己帮扶留守儿童可以实施帮扶责任制,进行“包保”工作。加强与留守儿童本人、留守儿童监护人及其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络。首先,高校学生骨干要与留守儿童保持联系,除直面交流外,平时还要经常保持电话、书信联系,及时了解帮扶对象的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情况。电话里能指导的就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可以通过家访进行指导和帮助。其次,保持与监护人的联系。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老年人,年龄偏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甚至是文盲或半文盲,与孩子沟通上存在困难,在教育、监管孩子会出力不从心的情况。“及时了解帮扶对象的平时表现,提醒监护人除在保证孩子生活需求外,还要加强安全上的教育、学习上的监督、情绪上的观察、行为上的规范。”最后,还要保持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学生骨干通过定期与家长通电话或书信联系等方式,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帮助农民工家长树立家庭教育观念,让他们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四)扩大宣传,在高校形成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浓厚气氛

自“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项目推介会以后,在全社会广泛宣传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各部门的关注,在社会上形成了较好的舆论氛围。高校也应响应社会号召,广泛宣传,可以采用校园宣讲、校园广播、图展等形式;也可以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平台,开通“关爱留守儿童”专题网站,刊登相关的留守儿童文章和图片,引起他人的共鸣。在这种氛围下,大学生也要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如“手拉手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小队”等活动。同时,还可以联合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和报道,扩大校园帮扶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使校园氛围与社会舆论形成良好的互动。

学校结对帮扶实施方案篇10

他要求,要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帮扶工作,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扶技,坚持授人以渔,集中援助资金在受援地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充分发挥天津市职业教育优势和西部地区人力资源优势,实现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和劳动就业的互惠互利、东西联动。同时要抓好民生、产业支援,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受援地区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按照会议要求,天津各界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就推进津甘东西扶贫协作提出60余条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具体举措,最大程度提升津甘东西扶贫协作工作实效。

一是明确职教合作帮扶重点。筛选出4所中职校作为津甘职教合作重点校。将安排援甘资金1250万元,配套建设甘南州中等职业学校实训楼、天祝职业技术中学电子商务培训基地。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已与甘南州中等职业学校结为帮扶对子。市有关部门和天津重点职业院校、大型企业,将与舟曲职业中等学校、临洮农业学校开展师资培训、技能提升、学生就业合作,实现天津职业教育优势和甘肃人力资源优势互惠互利、东西联动。

二是签订协议明确目标责任。天津港保税区、滨海高新区、东丽区万新街詹庄村分别与结对县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家河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书》。天津大学与宕昌县共同制定《定点扶贫合作方案》、《对甘肃省宕昌县对口帮扶计划――本科招生方案》,南开大学与庄浪县签署《定点帮扶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