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资金使用情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49:05

医保资金使用情况篇1

1.社会医疗保险处与医院财务管理方法不一致。

从当前情况来看,定点医院的医保欠费收回情况不容乐观。由于社会医疗保险处的拨款有限,多数医院的医保欠费都不能按时收回,且大部分无法全额收回。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医保结算扣款。由于医疗保障偿付标准、报销比例、报销病种等方面处理不一致,从而容易导致医保结算审核不通过产生扣款。而会计处理中事先不能预测扣款的发生,收回的金额与实际发生的金额不一致,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违背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这些扣款中有些是暂时性以保证金名义扣押,也有以罚没性质的永久性扣除。大量的医保结算扣款不能收回或不能及时收回,非常不利于医院的资金管理。

2.医院医保部门和财务部门缺乏信息沟通。

医院的医保部门和财务部门是独立的两个部门,但是往往因为医保资金管理问题有较多业务交叉。医保部门负责与医疗保险处接触,致力于收回医保欠费;财务部门负责对医保费用的发生及收回进行会计记录。大多数医保部门人员对医保欠费的会计处理不了解,以至于只关心金额收回的问题。而财务人员因为对医保信息的不了解,在进行会计处理的时候只能依据医保部门提供的数据,对于收回医保欠费项目明细,扣款情况不甚了解,通常只能进行表面的会计录入,不能对医保欠费进行系统的管理。

3.医保账务处理混乱。

由于医保账务处理没有规定的方法或准则约束,在账务处理方面医院多采用不同的记账手法。财务部门出现医保账混乱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直医保处下设各个县区医保处,且医保范围涉及职工医保、居民统筹及农村合作医疗,或再细分为普通医保、生育医保、工伤医保、离休医保等门诊费用及住院费用部分。

这导致医保资金来源增加,资金种类繁复。科目设置不详细,账务录入不准确等显然会造成账务处理混乱。财务人员对医保进行账务处理主要依据医保部门报账明细,由于不能及时获知医保信息的更改,极易出现科目错入情况,也会产生账务混乱的情况。

(2)医保欠费无法及时收回。

费用的发生往往先于资金收回,财务核算时通常先挂账,再根据资金收回按月份冲销。这些核算依据来自医保部门要回的款项,偶尔有跳月甚至跳年度收回的资金,导致在核算时间上不连贯致使账目不清晰。医保结算扣款或财政赤字导致的无法全额拨付,这使得财务人员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往往会出现发生欠费与收回金额不等的情况,这些差额有些是暂扣款项,有些是罚没款项,也有些是无款拨付。财务人员处理这些问题通常没有一个明确的准则约束,处理方法往往不尽相同,这也同时违背了会计信息可比性及准确性要求。

(3)无法收回的医保欠费不能清楚反映。

由于医保结算的时间差与资金拨付的滞后性,往往前一年度的欠费在后两年中仍有收回的情况,且大部分医保欠费是无法全额收回的,产生的差异无法直观地反映在账目中。

(4)医保结算流程往往是医保部门先开据医院的医疗收据,而后资金到账时再到财务部门报账。

医院的医疗收据作为有价证券存放于财务部门,而使用时一般进行连号登记。医保部门因为需要到不同医保处结账,医保入账不连贯导致票据号混乱。不利于有价证券的安全及管理。

二、建议

1.加强医院内控管理,权衡医院收入与医保政策规定。

针对出现的医保结算扣款应及时查明原因,将扣款分摊到各个责任中心,计入各自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医保政策约束,可以减少审核扣款。减少医院资金损失。

2.建立定期对账制度。

对账务不相符情况及时沟通处理。不仅可以增加医保账务录入准确性,医保部门人员在与社会医疗保险处对账结算中更有针对性。

3.合理设置会计科目,清晰反映医保资金收回情况。

财务部门应对医保费用按各地区实际情况划分明细,医保资金收回按对应科目及时入账冲销欠费。及时处理医保未收回欠费,对发生的医保结算扣款区分暂时性扣款和永久性扣款。对暂时性扣款采取先挂账,实际收回后再冲销;对确定无法收回的欠费由相关负责人确认签字后计提坏账准备。准确反映医院医保欠费的账面价值,防止虚增应收医疗款造成医院资产的虚高。建议开具医疗收据结算医保欠费时可采用预借票据方式。开具发票时即入账,待资金收回时冲销借款。此方式不仅能保证有价证券的使用安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医保催款人员,积极推进医保欠费的收回工作。

三、总结

医保资金使用情况篇2

【关键词】现金流量财务管理医院

现金是指单位可以自由支配的现金和有价证券,现金流量是单位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对医院而言,既肩负救死扶伤的社会职能,又需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这要求医院加强现金流管理,保持合理现金流量,提供业务发展资金支持。

一、加强医院现金流量管理的意义

医院是一个既具有公益性又兼具经营性的社会卫生组织。随着财政拨款减少和医院药品销售收入日益下降,医院目前的现金流量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通过分析现金流动状况,能够更好地分析医院的盈余情况、投资情况和财务状况,对医院的营运能力做更加客观地评价,为医院提供准确有力财务信息支持,提高医院经营管理决策的准确性,有效提高医院的竞争能力。

(一)保障医院可持续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正在进行深层次的改革,这对医院的经济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医院是一个现金流动频繁、营运活动活跃的社会性医疗卫生机构,这就要求医院必须要更加注重对现金流量的管理和分析。能否正常合理的管理控制现金流量,将对医院的正常营运活动造成直接影响,直接关系到医院能否可持续发展,对医院经济活动进行现金流量分析是对医院进行有效管理的必要手段。

(二)提供医院财务预警

作为医院财务管理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信息来源,现金流量分析能够为医院提供在一定时期内现金的流动状况等相关信息,对准确的评价医院的财务弹性和资金流动性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预测医院未来的现金流量,为医院的财政政策和营运政策的制定提供较准确可靠的依据。

(三)确保医院偿债能力

医院医疗欠费逐年增加,医疗逐年增加的欠费情况以及其清偿困难已成为制约医院发展的两大绊脚石。通过分析医院的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信息,在计算出准确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基础上,对现金流量进行相关分析,可以实时了解到医院阶段性的现金收入,从现金流量角度分析医院在满足医疗经营活动所需现金后,能否具有较强的偿还债务能力。

二、医院现金流量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可靠的预算制定依据

在制定现金预算时,必须要有准确可靠的调查研究,有的医院不进行调查,仅依据医院历史指标、历史经验,而缺少对市场状况的客观准确调查研究,也没有对经营项目的发展前景和潜力做正确的预测评估,使现金流入量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二)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

对于部分管理相对比较松散的医院,虽然也计划了各种经营目标,但没有把实现经营目标与医院职工利益紧密结合。例如:在现行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下,医院下属部门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单病种成本,使单病种医疗费用超过定额控制标准,超出社保给付标准的那部分得不到补偿,就会形成欠费,而下属部门仍以医疗收入为准计算奖金,从而导致医院现金流入不足、流出增加的“双亏”局面。

(三)缺乏弹性的调节机制

医院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中长短期预算。而有不少医院,虽然制定了各种预算,但中长短期预算没有做到很好地结合,只突出了中长期预算,忽视了短期预算调整;只考虑稳定正常现金流量的情况,不考虑拖欠、失衡等不正常情况;只考虑收入盈利,不考虑亏损的可能。因此,缺少应变的弹性调节机制,现金流量一旦出现问题,医院经营就会出现左支右绌的困境。

三、加强医院现金流量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医院资金安全

医院的货币资金收入很大,一些大型医院每天的资金流量已经在百万以上。需要医院建立健全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内控制度的有效运行,提高资金的安全性。强化医院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明确资金岗位职责和权限,确保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人员,要有计划地进行岗位轮换。

2.加强票据管理。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设专门登记簿记录,防止空白票据遗失和被盗用。

3.建立货币资金盘点核查制度。要随机抽查银行对账单、银行日记账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核对是否相符。不定期抽查库存现金、门诊住院备用金,保证货币资金账账、账款相符。

4.建立收费退费控制制度。加强结算起止时间控制,统一规定门诊收入、住院收入的每日、每月结算起止时间,及时准确核算收入。退费时必须出具交费凭据及相关证明,由专人核对原始凭证和记录,控制审批权限,完善审批手续,做好相关凭证的保存归档工作

(二)编制医院现金流量表,重视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表通过对动态的现金流量进行分析,为筹资投资等决策提供依据。医院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没有统一的要求,工作中可以借鉴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编制。医院现金流量项目包括:医疗服务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指医疗服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有提供医疗服务,收到财政补助,购买药品和卫生材料,支付劳务税费等;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指医院长期资产的购建以及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指导致医院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包括向银行借款偿还债务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提供了本期现金流量的实际数据,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评价医院整体财务状况及其变化原因、评价医院的支付和偿债能力,揭示医院经营收益、活动与净现金流量之间差异的原因。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比率分析,如通过对现金流量净额和负债指标配比,可以反映医院偿债能力,通过业务收入和现金流量净额配比,可以反映医院现金营运能力的比率;结构分析,如通过计算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占现金总流入的比重,可以了解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财务弹性分析,主要指标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对外投资和存货增加之和的比率,它反映医院资金的自给率,揭示医院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

(三)加强运营资金管理,提高库存周转率

医用材料和药品是医院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用了医院50%以上的运营资金。材料和药品的积压会占用医院有限的资金,增加储存管理成本,造成营运资金紧张。长期的积压可能会造成药品材料丢失毁损,增加了库存的风险。但医院又必须保证药品和材料的充足供应,保障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医院需要运用科学决策方法,改进库存管理,在保障临床需求的情况下提高药品和材料的周转率。

医院库存的管理,可以借鉴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aBC库存管理方法,根据库存的不同性质采用相应的管理办法。药品或材料可根据供应金额大小序列分为a、B、C三类物资。a类物资特点是品种少,占用金额很大,如各种高值耗材和药品。对这类物资应该采取集中招标,统一采购,以需求为导向来制订采购计划,尽量做到现用现买,压缩库存量,降低库存成本,从而减少对流动资金的占用。在出库则应减少发料的批量,降低二级库的库存量,也避免以领代耗的情况出现。同时应与供货商保持密切联系,协商各种紧急供货的互惠方法。C类物资与a类物资相反,品种数量众多,而所占的消耗金额却很少,如常用药品和一些低值材料。对于这类物资应当适当增加库存量,减少进货次数。对B类物资,则宜采取常规管理方法。

(四)加快应收医疗款回流速度,减少社保扣款

公立医院的性质决定了医疗机构宗旨是救死扶伤,而高级别的医疗机构往往接诊的病人病情比较疑难复杂,容易发生欠费的情况。而医院与社保结算时,社保部门可能会拒绝支付他们认为超范围部分医疗项目的费用。应收医疗款会占用医院有限的现金资源,影响医院资金周转,降低医院的资金使用效率。

加快应收医疗款周转速度,一方面应规范住院预交押金、出院结算制度。在患者入院时要对其社会联系信息进行较详细的登记。严格建立和执行一日清单制,使收费项目明细化,及时解释患者的疑问,在患方无疑问的情况下逐日签字确认,避免不必要的争执。患者出院时,结算处要严格核对费用,患者费用与预交款按照多退少补的办法结账。设立专门的催费工作小组,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定期查询、分析住院患者医疗费用支出情况,及时通报主管部门、临床科室及患者,做好医疗欠款的催款和追缴工作。另一方面,医院应当提高自身医疗活动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好转率,改善各科室的服务态度,从而减少患方以医疗质量、服务态度等因素为借口拒缴医疗费用。医院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为主的原则,同时也应注意开展舆论宣传工作,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努力改善所面临的社会舆论环境。

(五)利用闲置货币资金进行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现金是非营利性资产,现金持有量过大,表明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资金使用效益低。在保障业务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医院可将闲置现金投入到流动性高、风险低、交易期限短的金融性资产中获取利益,增加现金流入,或用以偿还即期带息债务,以减少现金流出。

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可通过最低总成本法确定。最低总成本模式是通过分析持有货币资金的成本,寻找使持有成本最低的货币资金拥有量。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要承担机会成本、资金成本和短缺成本。如果医院持有过量现金,则会导致机会成本和资金成本增加,相反则会造成短缺成本增加。该方法假设企业未来的货币资金收支是有规律的,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测算货币持有成本最低点。另外,在法规政策允许范围内,医院可以充分运用金融机构开展的各项业务,围绕安全高效的原则,选择行之有效的理财渠道,提高资金效益。例如通过办理协定存款业务、办理单位通知存款业务减少现金需要量。通过投资货币式基金,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高资金效益。

现金流量管理是医院的财务管理和资金预算的一个重要环节,需严格管理和谨慎对待。在现金管理方面,今后要多考虑使用现代科技进行现金流量分析,从而使医院在现金的使用和控制上更加科学更加健康,更好地为医院的经营决策服务。

参考文献

[1]邢娜.谈谈当前医院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0(18).

[2]陈军.防范资金风险与资金管理研究[J].财会研究,2009(18).

医保资金使用情况篇3

1加强医保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

为了有效地避免定点医院医保财务风险,首先,应该加强对定点医院医保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培养,使其在工作中能够掌握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强对医疗范围内的专业术语以及病例的认识,医院可以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其能够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对医保财务风险具有高度的防范意识,并能够结合政府的相关规定和政策以及本院实际的发展情况,有效地将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的医保财务管理工作中去,确保财务管理人员具有财务会计证等凭证,这样能够有效地遵守相关的制度,在工作中积极配合财务审计部门以及监督部门,使医保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完善,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减少医保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差错。

2保证贯彻法律法规

加强对财务管理的监管制度建设虽然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仍有不完善的地方。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走入基层,贯彻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并根据定点医院实际的医保财务管理现状,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使其能够贴合实际的医院工作,保证医保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并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加强对医院财务管理的监管力度,保证定点医院的医保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的思想,在工作中严格按照为人民服务的理念,遵纪守法,廉洁务实,坚决杜绝假公济私、贪赃枉法的行为,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自觉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能够使医院的医保财务明细更加准确,财务收支能够有透明的证明,建立比较健全的收支明细账以及会计账簿,并要定期进行财务明细核对,保证医保财务准确,减少预算的不合理性,加强对预算的控制,监控医疗保险制度在推行过程中节约医院的成本支出,保证医疗保险制度的可实现性。

3建立医保财务管理体系

全面控制和管理医保财务在定点医院的各项工作中,医保财务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其中,医保财务分析能够有效地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并能够有效地预测、控制与管理医保财务风险。因此,在定点医院中应该要建立医保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医院的相关领导和财务负责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财务分析,保证医院的各项财政支出用到实处,领导阶层能够准确、及时把握医院的资金使用情况,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干预与规范医保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行为,使其能够更好地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医保财务的管理水平,规避医保财务风险,促进医院的改革。医保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主要是根据医院的各项工作管理以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对比,通过分析,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资金使用分析和论证,对医疗财务进行动态、实时的监控,并能够综合分析医院各项工作以及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的规章制度,及时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保证医保财务用到实处,并能够保证资金的收支平衡,在工作中能够安全运行,并满足基本的医疗需要。

4创新财务管理方式,引进现代化观念

为了能够保证定点医院医保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应该加强领导阶层对医保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其能够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并能够更新传统观念,加强对医保财务风险的认识,有效地结合财务管理工作与医院的长远发展,并能够有效地规避医保财务风险,确保医疗保险制度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并能够确保医院的发展更加顺利。定点医院的医保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引进现代科学的观念和技术以及财务管理方式,杜绝资金的浪费,合理使用资金,并能够客观地、科学地进行医院相关部门运行状态调查,使其能够合理申请资金调动,减少医保财务的风险,并能够提前根据医保财务风险作出应急的预案,提前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减少资金的损失。目前,医疗事业中医改逐渐深入,市场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所以,定点医院的医保财务管理风险也是日益增加。在实际的工作中,医保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和紧急应变能力,并根据医院的情况进行体制更新和完善,确保医院有足够的力量进行财务风险规避,提高医院的医保财务管理能力,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人民,并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5加强对医保会计信息的监控

为了能够减少定点医院医保财务风险,还要对相关的医疗保险管理部门提供定点医院的医保会计信息,医保管理部门通过医院提供的医保会计信息,有效地了解医疗保险制度在各大定点医院的推广情况,并能够有效监管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准确分析医疗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情况,并能够确保医疗保险财务在定点医院的安全使用情况。

6重视定点医院的医保财务管理流程

提高医保财务管理质量为了能够确保医保财务管理工作中资金的使用合理性,定点医院应该要重视医保财务的核算管理流程,实时监督资金的流动情况,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保证医保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地了解医保财务的盈亏情况,并提高医保财务管理的质量。

二总结

医保资金使用情况篇4

市审计局:

我局于2020年9月3日收到《南宁市审计局审计报告--市直部门2019年度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南审行审报〔2020〕1号),该审计报告指出我局存在总体预算支出率未达标及项目预算资金执行率低两个问题,并提出了审计意见。我局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审计整改工作,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分析,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整改。现将审计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第68项问题:预算支出率未达标

(一)问题具体表现:截至2019年12月31日,南宁市医疗保障局全年部门预算指标总额为720.18万元,实际预算支出金额为331.9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总体支出执行率为46.09%,预算支出率未达到全年90%以上的标准。

(二)问题产生原因:2019年我局全年安排市本级财政经费364.04万元,年底支出318.76万元,支出率为87.56%。2019年7月下达“2019年度中央财政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医疗保障能力建设部分)”356.14万元,其中:用于医保基金监管平台建设150万元,重点项目配套资金100万元,村医通设备购置63.18万元,上述经费涉及医保系统切换、医保基金监管平台建设等政府采购的信息化建设支出。此类支出受自治区医保系统切换统一部署要求及医保基金监管平台项目需要按项目建设程序报批初步设计、招标采购等影响,2019年度无法进行支出,仅支出13.14万元。由于中央下拨资金占我局2019年整体资金比重较大,造成我局预算支出率未达标。

(三)问题整改情况:问题正在整改。我局将结转至2020年度使用的“2019年度中央财政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342.99万元安排政府采购支出计划329万元,年底市财政支付系统将自动回收未支付项目资金。上述政府采购目前正在进行中,待完成金额支出后2019年度预算支出率将达到91.76%。今后我局将强化项目支出前期准备,提前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评审、政府采购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预算一经批复和下达,资金就能使用。同时加强预算执行分析,逐月梳理执行情况,对情况发生变化、执行率偏低的项目支出,要及时提出处理意见,确实无法按预算支出的,及时与财政部门对接,按程序申请调整。

二、第189项问题:项目预算资金执行率低

(一)问题具体表现:2019年南宁市医疗保障局“2019年中央财政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医疗保障能力建设部分)的通知(南财社201号)”预算指标总额为3561400元,当年实际支出131418元,结余3429982元,专项资金执行率低于50%。

(二)问题产生原因:2019年7月下达“2019年度中央财政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医疗保障能力建设部分)”356.14万元,其中:用于医保基金监管平台建设150万元,重点项目配套资金100万元,村医通设备购置63.18万元,上述经费涉及医保系统切换、医保基金监管平台建设等政府采购的信息化建设支出。此类支出受自治区医保系统切换要求及医保基金监管平台项目需要按项目建设程序报批初步设计、招标采购等影响,2019年度无法进行支出,仅支出13.14万元。

(三)问题整改情况:问题正在整改。我局将结转至2020年度使用的“2019年度中央财政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342.99万元安排政府采购支出计划329万元,年底市财政支付系统将自动回收未支付项目资金。上述政府采购目前正在进行中,待完成金额支出后2019年度该专项预算支出率将达到96.06%。今后我局将强化项目支出前期准备,提前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评审、政府采购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预算一经批复和下达,资金就能使用。同时加强预算执行分析,逐月梳理执行情况,对情况发生变化、执行率偏低的项目支出,要及时提出处理意见,确实无法按预算支出的,及时与财政部门对接,按程序申请调整。

下一步,我局将以此次审计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此次审计整改落实情况已在我局互联网门户网站向社会进行公示。今后我局将一如既往支持配合各级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审计、督导、巡视等监督工作,加快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严格落实各类问题整改,实现市医保机关财经管理良性运行。

医保资金使用情况篇5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检查的工作部署,为加强我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促进医疗保险制度稳健运行,维护和保证参保人员的基本待遇和权益,保障医疗保险基金健康运行,决定在我省开展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专项检查,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检查目的

通过检查,查找医疗保险基金使用和经办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查处违法违规问题,提升监督水平,促进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和经办机构规范管理,逐步形成自我约束的机制,更好地维护基金安全。

二、检查内容

(一)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使用办法制定和执行情况。主要包括:同级政府或主管部门是否制定医保基金管理使用办法,政策导向,制度执行情况等。

(二)2009年以来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对医保基金的管理情况。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基金征缴、管理情况;医疗费用审核、结算和支付情况。各统筹地区贯彻落实省厅《关于加强全省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服务机构监管的通知》(赣人社字〔2009〕324号)的情况。

(三)2009年以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的服务协议签订和管理情况,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医保基金的使用情况。主要包括:定点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医疗服务协议履行情况;医保基金划拨及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是否存在欺诈、骗取医保基金等违法违规行为。

必要时,可延伸到以前年度和医保基金财政专户及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人员。

三、检查方式和步骤

主要采取自查和抽查方式进行。设区市、县(区)和医疗保险行业封闭管理单位组织对本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使用情况全面自查;在自查基础上由省、市组织进行抽查。检查工作由各级基金监督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医疗保险行政部门、经办机构配合。具体步骤:

(一)制定方案。各设区市根据本方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检查实施方案,于6月10日前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二)开展培训。6月下旬,厅里组织对各设区市、县(区)和医疗保险行业封闭管理单位基金监督机构、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参加检查的人员进行培训。

(三)自查。7-8月份,各设区市、县(区)和医疗保险行业封闭管理单位开展自查。

(四)抽查。9-10月,省、市两级抽查。省检查组抽查2个设区市市本级及所辖的2个县(区)(其中,一个县区抽查一级、二级定点医疗机构各不少于2家)和2个行业医疗保险封闭管理单位。设区市抽查范围自定。各设区市自查、抽查情况于10月底前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五)工作总结。省基金监督机构总结汇总我省检查情况于11月底前上报部基金监督司。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医保基金专项检查,是管好用好基金、维护参保人员切身利益的重要措施。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配备医学、医政等专业人员,保障工作经费,同时根据实际,可协调纪检、审计、卫生、财政、药监、物价等部门及中介机构共同参与,确保检查工作顺利进行。

(二)明确工作重点。各地要根据当地基金支付模式,结合以前年度稽核、检查和整改情况,年度考核及群众举报线索等,分析近期就诊、住院和费用支出异常情况,找准检点,采取有效方法,切实发现存在的问题,确保检查质量。

医保资金使用情况篇6

一、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

一)目标任务。2011年年底前建立起与我市经济发展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参保范围和时间统一、缴费和筹资标准统一、医疗待遇统一、基金管理使用统一、管理经办流程和服务网络统一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制度。

二)实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风险调剂金制度,实施步骤。从年起。并纳入市政府对各区(县)民生工程考核。逐步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五统一”目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在全市范围内统收统支。

二、统一政策标准体系

一)统一参保范围和时间。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各类在校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简称城镇居民)都可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少年儿童、校学生医保参保年度为每年9月1日至次年的8月31日;其他居民参保年度为每年的7月1日至次年的6月30日。

二)实行统一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标准和待遇支付标准。具体标准按《市人民政府认真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黄政〔〕13号)和《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黄政办〔〕13号)执行,统一缴费标准和医疗待遇。全市执行统一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并随我市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状况、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以及不同人群的医疗消费需求和缴费能力的变化,按《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黄字〔〕10号)文件要求作相应调整。从参保年度开始,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住院治疗超过起付标准的医疗费用,其统筹基金实际支付比例低于医疗费用总额35%按35%予以结算。

三)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方便参保人员就医,扩大制度受益面,增强政策吸引力,逐步减轻参保居民普通门诊医疗费用负担,具体按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卫生局《关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管理的实施意见》黄劳社〔〕2号)执行。实施城镇居民普通门诊统筹。保障参保居民住院和门诊特大病基本医疗的基础上以及确保基金收支平衡的前提下,实施城镇居民普通门诊统筹。

三、市级风险调剂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

一)市级风险调剂金的筹集

1.市级风险调剂金根据上年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际筹资总额确定。

当风险调剂金规模达到当年筹集资金总额的15%后不再提取。2.市级风险调剂金的提取比例。年市级风险调剂金的提取比例为上年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筹集资金总额的10%市级风险调剂金分12年逐步到位。

以保持应有的规模。风险调剂金不列入基金累计结余统计。3.风险调剂金支出使用后应在下一年度及时补充。

于每年的3月份一次性上解到市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财政专户。4.年市、区(县)市级风险调剂金于年12月底前上解到市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财政专户。从年开始市、区(县)财政部门应根据市财政、劳动保障部门核定的调剂金数额。

二)市级风险调剂金的使用

市级风险调剂金的下拨与各区(县)年度居民医保参保扩面、基金征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地方财政补助资金到位、市级风险调剂金上解和经办管理服务等目标任务(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相挂钩。

属于市级风险调剂金使用范围:1.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区(县)其当年统筹基金收支相抵后出现缺口。

1严格执行全市统一政策;

2按时足额上解市级风险调剂金;

3完成当年年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目标任务;

4当年统筹基金支出超过当年收支缺口的30%以内部分。

2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区(县)不属于市级风险调剂金使用范围:

1未严格执行全市统一政策;

2未按时足额上解市级风险调剂金;

3未完成当年基金征缴计划又疏于管理;

4当年统筹基金支出超过当年收支缺口的30%以上部分。

3.市级风险调剂金的申请:

基金结余不够使用时,由同级财政予以垫付。1市级风险调剂金主要用于各区(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非正常因素导致的基金暂时支付困难等,一般情况下不得动用。当期出现基金支付风险时,应先动用历年基金结余弥补当期基金缺口。

由区(县)医保经办机构填写《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风险调剂金申请表》并附报告申请拨付风险调剂金,2一个年度结束后。经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并经当地政府同意后报市劳动保障和财政部门。市医保经办机构根据区(县)年度基金实际收支缺口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目标任务完成考核情况,提出市级风险调剂金补助建议,经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审核,报市政府批准后,由市财政部门将市级风险调剂金拨付到区(县)财政专户。

4.市级风险调剂金的补助程序

历年基金结余不足的再由市级风险调剂金支付。1符合市级风险调剂金支付范围的费用先由当地历年基金结余支付。

2因未完成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目标任务或者擅自扩大基金支出范围等形成的不属于市级风险调剂金使用范围的基金缺口由当地政府解决。

将根据各区县考核情况由市级风险调剂金按比例给予补助,3若当年全市需调剂补助的资金总额大于市级风险调剂金累计可使用额。不足部分由当地政府解决。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市财政部门将按“收支平衡”原则及时调整市级统筹相关政策。

三)市级风险调剂金的管理

专款专用。市财政部门设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风险调剂金财政专户”市级风险调剂金的账务处理参照财政部《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会计核算暂行办法》财社字〔〕118号)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财会字〔〕20号)执行,1.市级风险调剂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通过“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上解上级支出、补助下级支出”科目进行会计核算。

市、区(县)征收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列支。2.市级风险调剂金由市财政部门集中管理。

四、基金管理和监督

一)基金收入和支出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基金财务分级核算。每年年初,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规定实行收支预算管理。区(县)医保经办机构根据社会保险基金财务收支预算管理规定,预测基金收支规模和增量,根据“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原则,科学合理编制基金收支预算。区(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预算由同级劳动保障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复核后报市劳动保障和财政部门。市医保经办机构根据社会保险基金财务收支预算管理规定初审后,汇总编制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收支预算,经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复核后,报市政府批准执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收支预算经市政府批准后,各区(县)政府要严格执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收支预算。

二)强化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监管机制,基金结算管理。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结算管理办法。处理好实施市级统筹后扩大就医范围与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关系;医保经办机构要完善医疗费用稽核稽查制度,严肃结算纪律,强化监管手段;定点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医疗保险政策规定和卫生、药品、物价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认真履行定点医疗保险协议,健全医疗保险管理制度和医疗费用控制机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切实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需求。

三)合理控制本地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年度结余和累计结余,基金结余管理。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原则。基金年度结余率控制在当年筹集资金的15%以内,累计结余率不超过当年筹集资金的25%实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制度前,出现基金缺口的区(县)缺口资金由当地政府负责补齐;各区(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形成的债权,由当地政府负责清理回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形成的债务,由当地政府承担。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主要用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缺口以及“二次补偿”不得挤占挪用,区(县)动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须经市劳动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才能使用。

四)审计部门定期审计医保基金收支管理情况。各医保经办机构要严格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征收、支付程序,基金监督。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要定期检查城镇居民医保基金使用情况。完善基金管理内控制度,形成市、区(县)之间、部门之间和业务之间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内控制度,按规定向社会公示基金收支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要加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务信息管理,适时监控各项风险预警指标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确保基金运行安全。

五、财政补助制度

加大财政投入,各级政府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资金足额列入预算,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市、区(县)两级财政补助资金应于每年10月31日前划入医保基金财政专户。

六、考核奖励机制

实行目标管理。市劳动保障、财政、地税部门根据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建立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具体考核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地税部门另行制定)列入区(县)政府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市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明确职责,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列入各级政府民生工程考核范围。加强合作,密切配合,建立市级统筹日常考核机制,定期对各区(县)市级统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检查。市政府每年对市级统筹工作目标任务进行综合考评,通报表扬完成目标任务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区(县)对未完成市级统筹工作目标任务的区(县)进行通报批评,并按目标管理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七、基础工作和业务管理

一)并按照统一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规定,统一管理经办流程。市医保经办机构要制定统一、简便易行的经办服务流程、实施细则和业务操作标准。规范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业务。各级医保经办机构要加强基础工作,提高业务管理水平,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方便居民参保登记、缴费、就医,努力做到参保居民在医疗机构直接结算费用。

二)加大对本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网络硬件的投入,统一管理服务网络。各地要加快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建设。尽快实现计算机信息系统互联,做好与地税等部门的软件对接,业务上实行实时动态管理。各级医保经办机构要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各项基础资料数据,规范基础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做好数据资料的传递工作。市医保经办机构要整合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库,定期对全市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维护。

八、明确各级职责,加强组织领导。

一)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领导组织

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政府成立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领导小组。区(县)政府领导和市劳动保障、财政、地税部门负责人参加,研究工作规划,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我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解决组织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各地要充分认识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的重要意义,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制定相关措施,加强政策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明确各级管理职责

制定本市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统一政策标准和管理流程,1.政府职责。市政府按照国家和省政府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规定。监督检查区(县)政府基金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对区(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区(县)政府要严格执行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合理调控基金收支平衡,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强基金征缴力度,规范基金结算方式。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补助资金的投入,确保地方财政补助资金按时足额到位。

建设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2.部门职责。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医保经办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扩面参保、医疗费报销、两定”机构审批、年审和年终综合考评等管理工作。编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预决算草案,执行基金收支预算。各级地税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征缴工作,参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扩面参保,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征收办法,确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应收尽收。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决算管理和基金监管,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切实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财政补助并及时足额拨付,参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扩面参保。

三)工作部署和要求

结合本地实际,1.各区(县)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要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抓紧制订市级统筹前的工作计划。进一步核实各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年度基金收支、结余情况,规范经办流程、基金征缴及结算方式,统一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对推进步骤、保障措施等作出详细安排,确保今年年底我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实施方案全面落实。

医保资金使用情况篇7

关键词:全民医保医院财务管理问题措施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可谓是经过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不仅实现了温饱,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实现了全民医保,为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更多的保障。在全民医保环境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也需要结合医院内部的实际发展规划和社会发展趋势,完善医院财务管理模式。

一、医保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主要是借助财务报表或者一些其他的材料,对一段时间内的财务运行状态,财务流通情况等等进行明确的整理,以此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决策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可靠数据支撑。

二、全民医保下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未形成一种有效的内外监督机制来实现对医院医保财务的监督控制,保障医保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

目前公立医院的医保的相关资金的进出,主要是医保经办单位对医保费用进行支付控制,经办单位只能依据医保协议进行监管。

当前我国公立医院的财务制度的不健全,医患信息不对称,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制度执行力不强,使社会、政府以及媒体都无法参与监督。

医院管理层重视不够,专业的审计人员缺乏,导致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对医保资金的去向以及相关医保费用的监管流于形式。

(二)医保预算方法不科学,导致预算严重偏离事实

一些医院中的财务管理人员所采用的预算方法不科学,就会直接影响全民医保背景下财务管理的质量,导致预算严重偏离事实。

(三)医保财务控制和分析体系薄弱

当前医院的财务控制和分析体系较为薄弱,没有真正发挥出医院财务管理的价值和作用。

(四)医保财务管理人员对医保政策的掌握有待提高,医保的人力资源急需充实

基于对当前国内医院财务人员的素质调查情况分析,医保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普遍偏低。对医保政策的相关规定和一般常见病症名称以及医疗卫生相关费用等业务了解、掌握不足。

三、全民医保下医院财务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构建监督机制的基本框架,即由政府监督和社会、媒体、网络监督构成外部监督,同时加强内部监督,形成有效的内外相结合的监督机制

利用媒体、网络等工具,对医保资金的走向及相关医保政策宣传到位,透明化医保工作的全流程操作。建立、完善医保财务监督的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专业的医保信息共享平台,为医保财务监督提供相应的信息保障。

医院管理层及分管领导要加强对医保财务管理的重视,建立、健全医保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医保操作程序。进一步充实、提供内部财务审计人员队伍,尤其对医保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医保相关制度的遵守、执行方面做到不定期、不定时的突击检查。

完善内部财务管理监督制度。医院财务管理监督不力,也助涨了一些不正之风。医院方面可以组建一支专门负责财务管理监督工作的人员,对医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开展情况、具体分析以及解决情况等内容进行监督和检查,比如一个星期内财务的收入情况、支出情况,具体的支出内容,比如医疗器械维护、药物购入等等,保证医院内部财务管理实施的正规化和有效化。

(二)加强医保资金的预算管理,开展成本核算工作

医院的财务部门可以采用全成本预防控制的方式,对医院的财务工作进行全面预算和控制,使每一笔资金都能够物有所值,拒绝浪费的问题出现。医院财务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医院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需求,将医院的各个发展需求融入于财务管理和预算活动当中,灵活支配各项资金,科学开展各项医疗工作服务。各个科室的财务数据应该和医院财务管理部分的财务数据相一致,这种方式能够保证财务数据的可靠性。

(三)引进现代财务管理和分析的方法改革财务管理模式。

现代财务管理是对资金的科学合理的调配和运用,通过财务核算得出客观的数据,揭示医院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加强经营管理的意见,从医院经营的全角度资金变化,从而促使医院改变过去“重收入轻支出、重数量轻质量、重投入轻产出”等的资金粗放管理,加快资金使用效率,促使资金管理适应市场变化。在财务管理上通过编制和运用现金流量表了解医院现金流量净额的构成情况,使之反映现金流量的主要来源和去向。医院医保核算体系中财务人员了解医院正常运用成本和收支的矛盾关系,确保医院资金流的正常运行。

(四)提升医保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医保财务人员专业归属探索从十年来医保运行实践看,具有财会专业能力但不熟悉医保政策规定、不熟悉医院经营范围内一般常见病诊断名称治疗方式及医疗设备材料收费标准的财务会计,从事医保财务管理工作是有困难的。医保财务会计不同于医院财务会计和其他行业财务会计。事实上,医保财会人员很难独立完成医保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与医保办审核监管等管理人员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医保财务管理工作。医保财务涉及财务专业技能、医疗保险政策业务知识和与医保有关部门的医疗常识。政府及医保经办机构和财务管理部门,应对从事医保财务管理人员培训,实行医保财务会计准入制,以规范医保财务管理。

四、结束语

医院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果能够直接影响医院的发展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全民医保环境下,医院要注意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医院的自身发展规划,完善财务管理监督制度,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等方式,进行医院财务管理的创新和改革,不断提升医院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果,为医院服务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翠群.执行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存在问题探讨[J].现代医院,2013,(10):133-134

医保资金使用情况篇8

[关键词]医保基金;绩效评价;评价指标

近年来,中央及各地高度重视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绩效评价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指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要通过自评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预算执行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实现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医疗保障基金是人民群众的“保命钱”,必须始终把维护基金安全作为首要任务;要实施基金运行全过程绩效管理,建立医保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在此背景下,各级财政部门要构建统筹区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包括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绩效指标框架和标准体系,实现绩效评价的科学合理、细化量化、可比可测、动态调整和共建共享。由于医保基金与一般性政府(公共)基金相比,在设置目标、资金来源、使用范围上有很大区别,国内外对医保基金绩效评价体系还存在理念不统一、指标不科学、结果运用不充分等问题,需要加以研究解决。

1医保基金绩效的含义

1.1绩效

绩效(performance),“绩”即指成绩,“效”即指效率、效益,在《词典》中的释义是“工作的成绩、效果”,在《牛津辞典》中的释义是“执行或完成一项任务或职能的过程或行为”。格里泽认为,绩效是多维度概念,包括效率、成本收益、提供的服务质量水平和公正水平、政府的财政稳定性和政策一致性[1]。西方管理学家murphy认为,社会保障绩效管理倾向于价值管理,包含经济、效率和效益等基本要素,具体指标设计包含产出、结果、效率和成本-效益指标,部分还包括公平性、合法性和治理能力等,以体现政府的基本使命和职能。

1.2社保基金的绩效

社会保险是由政府主导的再分配制度,通过将部分收入纳入社保基金,以保险金的形式再分配给符合条件的参保人。作为一种公共品或者准公共品,社保基金的绩效包括过程效率和结果效率。过程效率是指基金能够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补贴和收入,实现基金收支平衡,保持可持续性,满足不断增长的基金支出需求;结果效率是指基金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保持较广的覆盖面、较高的待遇保障和较全的保障范围,有效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总而言之,社保基金的绩效就是指基金配置的合理性和实施的有效性是否达到了最优目标。

1.3医保基金的绩效

医保基金的绩效管理涉及筹资、待遇、支付、监管四个关键环节,其绩效的内涵包括5个方面:一是经济性,在获得医药服务供给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二是效率性,以较低的投入获得一定数量、质量的医疗服务;三是效益性,关注产出和结果,反映产出对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衡量改善和提升健康水平的程度;四是公平性,指接受公共服务、保持健康状态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体现在筹资公平性和给付公平性;五是满意度,指社会公众和受益对象对医保政策实施效果的满意度。

2医保基金绩效评价的国外研究现状与实践

目前,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的医保基金绩效评价体系。部分学者把支付绩效评价作为医保基金绩效评价主要的内容[3];有学者运用成本-效应原理对医疗保险制度进行考察评估,包括同一性、医保覆盖率、可获程度、基金管理、规避亏损风险、档案管理、医疗服务质量与防范等维度[4];也有学者从可获得程度、医保负担程度和医疗服务效果等方面,对医保基金绩效进行评价[5]。

2.1wHo卫生系统绩效评估体系

《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首次提出国家卫生系统绩效评估总体目标的测量维度———努力实现对健康状况的改进度、对人群期望的反应性和财政分担的公正性,评估效率、可及性、质量与成本4个中间指标,并追踪分析筹资、组织、支付、管制与行为5个调控机制的作用,构建了新的卫生系统绩效评估体系[6]。

2.2经合组织医保基金绩效评价体系

大部分oeCD国家将医保基金绩效评价和区域医疗卫生绩效评价体系进行有机结合,指导基金在不同区域、不同服务提供者之间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为科学设定卫生系统绩效目标,oeCD开展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改善医疗服务生产效率是最常见的3个绩效目标,绩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绩效评价和排名、最低标准认证、患者满意度调查等[7]。

2.3按质量与结果评价体系(QualityandoutcomesFramework,QoF)

2004年,为引进激励机制、改善医疗服务质量,英国政府创建了QoF评价体系,即“为绩效而支付”,希望评价体系能反映医疗服务效果,重点评价医疗质量,包括临床领域(19项内容69个指标)、公共卫生领域(4项内容7个指标)、公共卫生附加服务(2项内容5个指标),共81个指标[8]。

3医保基金绩效评价的国内研究现状与实践

当前,国内对医保基金绩效评价的研究大多从医保制度、医保基金管理、医保支付、定点医院四个层面进行,聚焦支付方式改革对医保绩效的影响评估。比如,赵文龙、郑美雁(2005)认为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绩效评价应重视公平、效率及发展三个维度[9];傅鸿翔、陈文(2013)从基金筹集、基金池管理、服务购买和经办管理出发,评估我国医保基金管理的绩效[10];张晓、胡汉辉等(2012)构建了医保基金支付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考虑了当期的制度目标、方案设计、服务利用、基金运行监管和费用控制等维度,兼顾了外生性风险因素[11];梁红(2008)以控制医疗费用、保证医疗收费合理性和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构建了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绩效评价指标[12]。浙江省对城镇职工、城乡医保基金绩效评价进行了先行探索。2018年,嘉兴市按照“预算精准、负担合理、运行高效”的建设目标,率先试点开展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绩效模拟评价,借鉴关键绩效指标(Kpi)的SmaRt原则,从医保基支出质量、基金结余质量、预算执行质量和基金监管质量4个方面,设置了10个具体指标,到2020年已初步建立医保基金绩效评价体系的框架。2021年,全面实施《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从基金收入质量、待遇保障质量、基金支出效率、基金结余质量、医疗协同质量、预算执行质量、基金监管质量、满意度评价8个方面,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过程及效果进行全面综合评价,主要指标包括:基金缴费基数、费率、筹资质量、住院和门诊报销情况、基金使用和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基金短期运行风险和可持续性、落实医保改革、合理有效控费、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基金监管覆盖面和成效、满意度测评等。

4医保基金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4.1指标设置的基本原则

(1)指标体系的总体设计上:既要统筹设计,又要突出重点。一方面要将绩效理念和方法融入医保基金筹资、待遇、支付、监管全过程,另一方面要解决当前最紧迫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注重绩效评价的实效,统筹设计医保基金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2)绩效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做到导向清晰、责任明确,又要做到具体量化、合理可行,还要有保障目标实现的制度和措施。(3)不同类型的医保基金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指标既要有统一性,也要体现差异性。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在参保人群、资金来源、筹资方式、政府责任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对两者的绩效评价既要有共性的指标,也要有反映各自特性的指标。

4.2绩效评价的方法

(1)纵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是指对同一统筹地区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绩效,进行评价和比较。(2)横向比较法。横向比较是指对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医疗保障程度接近的统筹地区,进行横向绩效比较。(3)目标值设定法。目标值评分是指根据指标的正向、逆向、监测比较等导向,确定评估规则,通过测算实际数值与目标值差距,对同一统筹地区的绩效进行自我比较。

4.3医保基金绩效评价的核心指标

4.3.1城镇职工医保

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绩效评价可以从参保覆盖情况、筹资情况、医疗保障情况、基金运行情况、参保人满意度5个维度来进行。(1)参保覆盖情况,核心指标包括参保人数、实际缴费人数等。(2)筹资情况,核心指标包括基金总筹资占GDp比重、职工人均医保筹资与职工平均工资比值等。(3)医疗保障情况,核心指标包括门诊就诊率、门急诊次均费用、门诊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住院就诊率、住院次均费用、住院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职工人均自负医疗费用与人均卫生总费用比值等。(4)基金运行情况,核心指标包括基金收入预算执行率、基金支出预算执行率、当年收支结存率、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等。(5)参保人满意度,核心指标包括网上好评率、差评率等。

4.3.2城乡居民医保

与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的绩效评价基本一致,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绩效评价也是从参保覆盖情况、筹资情况、医疗保障情况、基金运行情况、参保人满意度5个维度来进行,其核心指标的不同之处在于:(1)筹资方面,居民医保的核心指标有人均筹资额与居民可支配收入比、财政补贴收入占比、个人缴费占比;(2)医疗保障方面,居民医保的核心指标是居民人均个人自负医疗费用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值;(3)基金运行方面,由于现收现支、财政兜底等因素,居民医保基金的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与职工医保基金有所差别。

4.4下一步研究方向

医保资金使用情况篇9

[关键词]区属公立医院;专项资金;内部审计;检查内容

[Doi]10.13939/ki.zgsc.2016.31.179

所谓区属公立医院专项资金,就是指由国家、上级部门分拨下来的,用于特定项目,具有指定用途的资金款项。按照使用的用途来看,区属公立医院专项资金主要包括项目建设的专项资金、重点学科建设、科研的专项资金、公共卫生的专项资金等,具有政策性强、来源广、专款专用、独立核算、实效性强等特点。

在医疗事业不断进步、医疗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对公立医院专项资金合理使用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专项资金的内部审计检查是保证专项资金科学合理使用、充分发挥其效益的重要手段。通过内部审计检查,可以有效制约各种不良行为发生,保证专项资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可以促进专项资金的每一笔款项都能发挥其实效,提高其经济效益;还可以及时发现专项资金在管理和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进行纠正,优化专项资金的配置。因此,应该加强区属公立医院专项资金的内部审计检查,提高其使用效率,更好为医院发展服务。

1区属公立医院专项资金内部审计检查的内容

1.1项目建设专项资金

项目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医院的基本硬件设施建设、医疗器械设备购置等,对其内部审计检查的内容涉及了从立项申报到资金使用完成的全过程,主要包括项目立项条件是否充分、申报程序是否规范、预算编制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项目建设的专项资金是否专款专用于新建或修缮等工程建设,设备采购是否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招投标等。

1.2重点学科建设、科研专项资金

在重点学科建设、科研专项资金中,其内部审计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是否按照规定成立专门管理机构或专人负责学科建设和科研项目的管理,是否严格核算相关经费、预算,专项资金的收支情况、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与学科建设、科研无关的费用款项,学科建设及科研结束后的专项资金结余情况等。

1.3公共卫生专项资金

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预防和控制各种疾病的发生,保护妇女、儿童、老人等弱势人群的健康等,其内部审计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预算执行以及相关的配套资金落实情况、收支账目情况、财务管理情况等。

2区属公立医院专项资金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2.1资金到位不及时

区属公立医院的专项资金,一般都是由下往上层层申报,最后由上级部门来选定并分配资金。专项资金经过层层审批、转拨,到达医院账上所耗费的时间比较长,往往到了每年的年底才能拿到专项资金,有的项目有可能到了年底都收不到资金款项。如果专项资金要用于采购项目相关的设备、器械等,还要经过政府集中采购的程序,其间又是层层审批,又要耗费上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无疑使得项目执行的进度延长,审批手续的冗繁严重影响了相关项目的开展及实效,影响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2.2专项资金未做到专项专用

专项资金明确要求要专款专用,但是就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大量存在着挤占、挪用等违规使用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挤兑项目经费并挪用为医院基建工程费用,挤兑专项资金并挪用为办公费用支出,还有医院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并不明确,随意使用等。例如,将专项资金用来支付公用车的保险费、维修费、职工补贴等。专项资金随意使用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其预算编制不够具体化、细化,管理混乱,没有规范的制度化保障,没有做好监管工作,这直接影响了项目的顺利完成以及项目的质量。

2.3专项资金核算不合理

专项资金的使用要求必须进行专项的管理、单独核算,但是,当前专项资金的核算不够合理、规范,具体表现为:一是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单独核算,一些医院核算科目的设置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没有设立相应的明细科目以及备查登记,这就使得在专项资金的使用上出现混乱,无法进行单独核算;二是账务虚报、挪用等错误做法导致核算结果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专项资金的使用。例如,有的医院将专项资金虚列入其他应付款项中,等过了核算期再转回来,有的将专项资金挪用到工资福利、日常办公支出补贴中去等。

3加强区属公立医院专项资金内部审计检查的措施

3.1完善内控制度,健全专项资金效益评价机制

区属公立医院的专项资金内部审计检查工作必须重视内控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应该明确工作的目标,突出重点,以实事求是的原则,制定医院发展的长远规划,认真编制专项资金的相关使用计划,使其科学、合理、有效,并且在实际的工作组要严格执行。同时,还要健全专项资金效益评价机制,要对专项资金事前、事中、事后都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管理,并注重综合评估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专项资金可以用到实处,提高其使用的实效性和效率。

3.2加强专项资金信息披露

按照相关规定,公立医院应该定期汇报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在项目结束后递交专项资金决算和使用效益的书面报告,并接受相关部门拟定检查验收。因此,区属公立医院专项资金内部审计检查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执行,加强专项资金的信息披露,确保专项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保证其有效配置。

在具体的工作中,医院可以制定专项资金信息披露规则和制度,要求专项资金使用及管理的相关部门定期汇报资金的使用预算、使用情况以及财务结算等情况,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要求相关部门在每个季度对专项资金的支出内容、规模、明细等情况进行公示,要强化区属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检查的执行力和约束力,保证专项资金可以得到有效利用。

3.3改进设计方法和审计手段

区属医院的专项资金内部审计检查工作要围绕工作的重点,突出特色,不断创新,改进设计的方法和审计的手段,使专项资金的内部审计检查更有针对性和成效性,从而提高审计检查的效果以及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例如,可以在内部审计检查中结合信息科技手段,通过开发和运用审计软件来开展审计检查工作,从而提高审计效率;也可以开展抽样审计、交叉审计等多种方法配合执行,通过向其他单位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内部审计检查的水平和质量。

3.4强化专项资金全过程监督

加强区属公立医院专项资金内部审计检查,必须强化专项资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包括立项申报、招投标采购、可行性分析、资金的验收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并且要针对其中的关键环节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措施进行重点检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

同时,也要对专项资金的全过程进行实施监控,全面掌握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动态,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严格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从而保证专项资金可以顺利完成其使命。

4结论

区属公立医院专项资金对于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必须保证其能够得到科学、合理、有效的使用,因此,必须加强对专项资金的内部审计检查工作,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创新方法和手段,加强管理和监督工作,提高内部审计检查的效率和质量,为区属公立医院专项资金更好发挥其功效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医保资金使用情况篇10

 

根据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开展2014年农村卫生暨新农合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调研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将我县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中心卫生院基础管理达标创建工作推进和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开展情况。根据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关于二级以上医院对口支援中心卫生院工作实施方案》和合肥市卫生局《二级以上医院对口支援中心卫生院工作实施方案(2014-2015)》文件精神,按照“强基层、建机制、保基本”的原则,本着为受援卫生院“解决一项医疗急需,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新增一个服务项目”的目标,重点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的卫生院医疗水平,提升基层卫生院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和急诊急救的处置能力。我局征求辖区内各卫生院意见后制定了《**县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卫生院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以县医院对口支援朱巷中心卫生院、下塘中心卫生院,中医院对口支援罗塘卫生院、造甲卫生院。8月26日,我局出台了《**县卫生系统对口支援管理考核办法》,让对口支援双方明确职责和任务,县卫生局将每月进行一次督导,并对支援、受援单位进行评分,督促双方对派出人员的监督管理,明确奖惩措施。9月9日,支援、受援单位在县卫生局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

二、 村卫生室医疗执业风险分担统筹资金建立情况。我县根据《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建立村卫生室医疗执业风险分担统筹资金的意见》(卫农秘【2014】77号)的通知要求,经县领导批示在财政局建立**县村卫生室医疗执业风险分担统筹资金账户。资金来源实行全县统筹,总量为92.5万元,其中60%由村医承担,40%由县、省财政配套,财政配套外资金按每所村卫生室不低于3000元,在岗村医人均不低于1000元标准,由乡镇卫生院直接代缴村卫生室医疗执业风险分担统筹资金,并于10月1日前统一汇缴到**县村卫生室医疗风险分担统筹资金专户。为了保证统筹资金的运行安全、合理和便捷,我县制定了《**县村级卫生机构医疗执业风险分担统筹资金管理办法》,此管理办法的出台有效的降低了村医的执业风险,提高村级卫生机构对医疗风险的承受能力,切实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

三、村医到龄退出补助政策落实情况。我县对具有村医执业(从业)资质、连续从事村医工作10年以上,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从村医岗位上退出的村医,从2014年1月1日起,按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费。根据村医实际,县卫生局组织审核组分批对“物证齐全”及“物证不全和无物证”的对象进行审核,并对审核结果予以公示。共完成对772名村医的审核工作,其中第一批次“物证齐全”人员224名和第二批次“物证不全和无物证”人员538名,并在报纸、政府及卫生局网站进行公示,在公示结束无异议的情况下补助经费已打卡发放到人。村医到龄退出工作的开展,解决了村医的后顾之忧,也可以让年轻村医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更好的为群众做好服务。

四、中央财政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实施情况。中央财政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实施情况。我县的村卫生室急诊急救培训工作按要求由好医生网站进行在线培训。

五、基层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维护和使用情况。目前已建立了一个门户网站(含oa系统)并投入使用,运转情况良好。县级卫生综合管理平台运转正常,人力资源及固定资产录入及维护情况正常。乡、村两级his均基本建设完成并实现了乡、村两级his集中部署;完成了乡、村两级电子病历建设工作,村室门诊电子病历书写率100%,乡镇卫生院住院电子病历书写率达到90%以上,乡镇卫生院门诊电子病历也全面启动。目前,全县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为79.1%,电子健康档案使用率为36.1%。建立了一条覆盖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卫生信息专网和一条与市平台互联互通的专网。

六、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规定的53种疾病门急诊不输液的落实情况。**县卫生局按照《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规定,要求县内各级医疗机构进行院内临床科室及村卫生室人员培训,加强临床医生的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不合理使用静脉输液造成的医药费用上涨、就医时间延长、医疗风险增加等一系列后果,为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使患者得到更安全、有效的治疗,切实缓解群众就医负担提供了有力保障。各医疗单位组织人员除了组织培训外,还开展了合理使用输液的宣传教育,在院内用电子幕滚动播放合理使用静脉输液的宣传标语,在临床科室分发宣传材料,并在醒目处张贴不需输液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名称,提示群众纠正不良用药习惯。下一步,县卫生局将组织人员对静脉输液处方开展专项点评,对县内各级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并就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七、新农合工作开展情况。

1、我县为推进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规范医疗机构诊疗行为和收费行为,促进医疗机构健康发展、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按照具有临床诊疗规范、疗效确切、病程变异小的基本原则和分级医疗的总体构架,在尿毒症血液透析等疾病开展按病种付费试点的基础上,将乳腺癌等36组疾病列入县级医院开展按病种付费,报销比例为75-85%,乡镇(中心)卫生院分别把9-16组疾病列入按病种付费,报销比例为85%。

根据市卫生局卫农合〔2014〕207号,市级新农合定点医院按病种付费工作实行分类管理,即分为“公立医院”、“社会办医院”两类管理,参照省级医院常见病按病种付费方案,公立医院确定的100个(组)病种,实行按病种付费政策;社会办医院在确定的80个(组)病种中依据按病种管理原则,实行定病种定点救治。计180组疾病实行按病种付费政策,我县已经信息系统维护完成并执行。

根据省卫生厅皖卫农[2014]2号文件精神,新增51个常见病病种列入按病种付费政策,我县信息系统维护完成并执行。

市级、县级“三费控制情况”:为规范市级新农合定点医院的管理,市级三费控制,根据卫农合〔2014〕66号,新农合“三费”(药品费、材料费、检查费)监控、预警药品管理、即时结报、按病种付费等要求,制定了市级新农合定点医院督查考核管理办法。依据通报,向各县合管中心下达违规费用扣减通知单,县级根据通知单费用从即时结报款中扣减。

县级为了尽快改变基金支出费用的猛涨势头,遏制住部分医疗机构滥收病人、小病大治现象,确保我县今年合作医疗基金的安全,为控制不合理收治,8月份按照开放床位数的使用率及平均住院日核定各定点医疗机构月住院人次数的控制上限,超出住院人次数控制上限的,合作医疗基金不予支付,由各定点医疗机构承担,从当月即时结报回款中直接进行扣减。定点医疗机构次均“三费”同比涨幅控制在15%以内。对次均“三费”超过15%以上的部分,从即时结报回款中扣减。

2、新农合预警药品市县执行情况:

市级根据卫农合〔2014〕66号,住院预警药品费用的使用额度不超过60%;依据市级通报,向各县合管中心下达违规费用扣减通知单后,县级执行扣付。

县、乡镇级是根据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数据,按季度对预警药品进行统计,对超过部分从信息系统停止报销,2014年度对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的67品次的预警药品停止了报销。

3、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进展情况:

为有效减轻重大疾病患者经济负担,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根据国家及省级大病保险文件精神,2013年度我县开展了大病保险工作,是对基本医疗保障功能的拓展和延伸,是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有益补充。

(1)我县大病保险自主承办基本情况

2014年度我县按参合人口人均15元的标准切块基金作为大病保险资金,大病保险起付线20000元,大病保险合规费用报销比例为40%-80%。并在全省率先实现定点医疗机构大病保险的即时结报,极大地方便了就医及时报销,并有效缓解了患者的大额医疗费用先期垫付的困难。

我县从2014年1至6月份共补偿大病保险727人次,补偿金额3049221.9元。其中即时结报补偿金额2900267.3元,占大病保险补偿金额的95%。

(2)大病保险试点工作基本情况

2014年,安徽省将大病保险工作列入民生工程,将我县纳入第二批大病保险工作的试点县,并将大病保险工作交由保险公司承办。对人保、人寿及国元三家保险公司通过招投标,评定由人保公司来承办我县的大病保险工作。按照省指导方案要求,我县与人保公司通过在投保金额、盈利率等相关承办工作内容进行审定和协商达成合同协议后,将大病保险工作移交给了保险公司承办。为了保证参合群众享受大病保险即时结报的快捷服务不打折,我县合管中心主动作为,多次与省、市、县保险公司沟通,并积极与财政部门协调,确保了大病保险工作交由保险公司承办后仍保持健康高效地运行。目前,大病保险非即时结报材料已经由保险公司直接受理报补。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的垫付款通过县合管中心定期将保险公司转入的结报款及时的转入的各级定点医疗机构。

4、新农合信息系统县级平台规范化建设情况:

我县于2009年7月与全省同步建立信息系统并运行,9月县内医疗机构以及22家省市级医疗机构联网。成为全省第一家完成和所有医疗机构联网的县,并且多家省市级医院第一我我县联网。随着定点医疗机构的增加,现已和67家省市级医疗机构、6家县级医疗机构、23家乡镇卫生院、2家民营医疗机构以及176个村卫生室联网。

2010年系统实现乡村一体化管理,科学规范的管理村卫生室门诊统筹补偿。同年使用就诊iC卡,方便群众就医,全年发卡22万张。2011年与民政救助系统联网,在与我县联网的所有医疗机构实现“一站式”服务,极大的方便了困难群众得到救助。2013年与处方集系统联网,2014年与保险公司大病保险系统已经短信平台联网。2013年我系统切换为晶奇农合系统,与县内所有医疗机构及县卫生综合平台同为一家公司管理,为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我县信息系统建立并使用使用,到现在已有五年时间,一直以来运行稳定。

5、二代证就诊推广使用以及新农合短信平台建设情况:

二代证的推广使用得益于县政府专项拨款40万元,通过招标采购了身份证读卡器,全县免费发放二代身份证读卡器260台,通过6个多月使用情况看,群众普遍接受,通过使用家庭成员身份证调取没有身份证人员身份信息,解决了没有身份证就医、补偿问题;通过增加虚拟人员,解决了双职工子女没有家庭成员身份证就医、补偿问题。使用身份证就医补偿,减轻了合作医疗管理中心补卡工作量,方便了群众,大大减少了村卫生室留卡套取合作医疗门诊补偿现象,节约了基金支出。

县合管中心于2014年2月启用居民二代身份证代替iC卡,进一步方便群众的同时也避免了丢卡补卡的现象。

短信平台建设情况:

为了提高参合群众对新农合政策的知晓率和自身就医补偿的知情权,我县按照省卫生厅的短信管理系统建设指导意见,积极落实短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

2013年,我县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分公司签订了《中国移动通信maS业务合作协议》和《互联网专线合作协议》,并就短信资费及专线月费等在协议中作了明确。移动公司负责本县新农合短信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维护,配合新农合信息经办机构的培训、技术支持,并负责实现新农合短信在全网发送。其中晶奇公司提供的新农合信息系统的接口费由本县新农合经办机构承担。

短信平台使用情况:

协议签订后,移动公司称,国家工信部开展短信网关端口治理,导致协议未能顺利履行。后经过双方多次沟通和商谈,目前我县的短信平台已经开始投入试运行阶段。系统主要使用内容包括:政策宣传和参合群众报补信息的即时通知。近期,针对即将开始的2015年新农合筹资工作,以及根据省、市文件中对新农合政策及相关工作要求通过短信平台向参合群众做好宣传,让群众对我县的新农合筹资补偿等政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参合率和知晓率,助推我县新农合工作良性持续性发展。

6、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新农合培训项目执行情况:

2013-2014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未安排我县新农合培训项目资金。

7、县级医院临床路径下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县级医院临床路径下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我县自2012年10月在**县医院开展,2014年推广至全县中心卫生院,为了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采取先试点,取得数据,再提高补偿费用,2014年在制定按病种付费时,在原来定额基础上,县级医院临床路径下按病种付费病种提高定额500元,主要用于完善临床路径规定的检查。医院目前执行很好,基本可以在定额基础上,完成规定的路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