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医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50:31

中医传统医学篇1

中国传统医学对医德、医道、生命、健康等问题的深刻看法和认识,形成了传统医学伦理观,铸就了早期的医学伦理大厦。它的精诚合一的医德观、以人为本的医道观、“三才”统一的整体观以及朴素的生命质量观为现代医学伦理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资源,并给当今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颇多借鉴。

【关键词】中国传统医学;医学伦理观;医学伦理

中国传统医学发展史上,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一般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起源。其间随着医疗活动的延伸,历代医家的诊疗实践和辛勤著述,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医药卫生知识和预防、诊疗、康复、保健经验,而且形成了对医德、医道、生命、健康等问题的深刻看法和认识,形成了传统医学伦理观,铸就了早期的医学伦理大厦。

1精诚合一的医德观

中国传统医学产生了许多先进的医德思想,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文献当推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著述的《大医精诚》篇,文中“精”“诚”二字把中国传统医德原则规范概括到极致。

1.1为医要“精”,精勤不倦、博极医源早在《素问·著至教论》中要求医生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历代名医也纷纷从“精”“博”去要求自己。东汉华佗“游学徐土,精通数经”[1]。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说医术的高明源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医要“多闻博识”。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为医医术要“精”。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序中言:“长耽典籍,若啖蔗饴。遂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数言。”明代医家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中说:“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浅。”

1.2为医要“诚”,诚对病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告戒医家:“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行医之体要“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在病人家中“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灵醁兼陈,看有若无。”宋代《小儿卫生总微方论·医工论》提出,医者要赤诚济世,“凡病家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为医要“贫富用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反是者,为生灵之巨寇”。元代医家曾世荣在《活幼心书·为医先去贪嗔》也说:“凡有请召,不以昼夜寒暑远近亲疏,富贵贫贱,闻命即赴。”

1.3为医要“诚”,还要诚对同道作为一个医生,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要求:“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已德。”宋代佚名《小儿卫生总微方论·医工论》中指出:“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仍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明代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批评褒己贬人的庸医:“吾道中有等无行之徒,专一夸已之长,形人之短。每至病家,不问疾疴,惟毁前医之过以骇患者。”陈实功在《外科正宗》提出要尊重同道:“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生轻侮傲慢之心,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

2以人为本的医道观

中国传统医学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生命价值,认为天地万物,莫贵于人,把保护人类健康、减少预防疾病、追求健康长寿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伦理的核心。“医乃仁术”更是以人为本的医道观的高度概括。

中国传统医学发展过程中,历代医家倡导以人为本,认为性命攸关为大,医家应潜于医道,济世救人。《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灵枢·师传》讲:“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中从“爱身知己”“爱人知人”出发,指出“精究方术”是为“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王叔和《脉经·序》中言“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一言有疑,则考校以求验”。皇甫谧《甲乙经·序》中说“若不精通于医道,虽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围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葛洪《肘后备急方·序》中言选录“率多易得之药,其不获已,须买之者,亦皆贱价草石,所在皆有”,以便“贫家野居所能立办”,强调医要“愍人之苦,惆人之急,救人之穷”[2]。禇澄在《禇氏遗书》提出“用药如用兵”“当验之药未验,切勿急投”。

以孙思邈为代表的一些医家,更是把尊重人和爱护人的生命发展到极致,立“仁”为济世救人的指导思想。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中有“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著名论断;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要求医家心怀仁爱,不管“贵贱贫富,长幼妍媸,华夷愚智”,要“皆如至亲之想”。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中教导医家要“一存仁心,乃是良箴,博施济众,惠泽斯深”,“十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施药无二”。清初喻昌在《医门法律》中说:“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仁”还是评价医生的重要标准。南齐杨泉的《物理论·论医》指出良医应是“仁爱之士”“聪明理达”“廉洁淳良”“其德能仁恕博爱,其智能宣畅曲解”。宋朝林逋在《省心录·论医》说“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明代龚信在《古今医鉴·明医鉴》中也说:“今之明医,心存仁义。”由此观之,中国传统医学有着以人为本的仁爱传统。

以人为本的医道观还体现在中国传统医学的预防伦理思想中。中国传统医学在治疗上历来防重于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刺热篇》说:“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东汉张仲景进而阐述治未病思想,《金匮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葛洪提出:“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2]。”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序》中说:“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认为,“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清代叶天士研究既病防变,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

中国传统医学在阐述治未病思想的同时,对医生作出了明确要求。《黄帝内经》中医分三等,名曰上工、中工、粗工。《素问·八正神明论》说:“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灵枢·逆顺》说:“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葛洪指出:“是以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之于既逝之后[2]。”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诊候》中载:“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於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治病救人并不是做医生的根本目的,医生的根本职责应该是真正以人为本,促进健康,防病比治病更为重要。正如著名法国医史学家西格里斯在《亨利·西格里斯论医学史》一书中所说:“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调整以适应其他的环境,作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

3“三才”统一的整体观

中国传统医学历来注重从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人的疾病与健康,使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成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优势和特色。

整体观念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和思维方法。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中国传统医学就确立了“天-地-人三才”的医学整体观。《黄帝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素问·至真要大论》言:“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素问·举痛论》云:“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灵枢·岁露论》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要从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去考察人体生命运动变化的规律,天、地、人三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彼此不可分割。《灵枢·逆顺肥瘦论》说:“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认识健康与疾病,不仅是着眼于个体,还要考虑到自然社会环境、精神心理因素等方面的作用。《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本神》指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此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素问·疏五过论》说:“精神内伤,身必败亡。”等等。到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又提出“医国-医人-医病”的整体医学模式。《备急千金要方·诊候》中说:“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医国”指的是社会因素,“医人”指的是心理因素,“医病”指的是生物因素,这种“医国-医人-医病”的医学模式就是从社会、心理、生物整体的角度来诊治疾病,非常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3]。

相应地,中国传统医学从整体上进行辨证论治。“辨证”的范畴涉及到自然、生物、社会、精神情志等多个方面。“论治”法则也多样化,张仲景认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4],说早病防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主张“治病必求于本”,言治病求本;治病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即三因制宜;还有调理阴阳、调理脏腑、调理气血、扶正祛邪等法则。中国传统医学这种在整体中辨证,因人、因地、因时论治,在“三才”统一整体中把握个人的健康与疾病的特色,凸现出人文主义传统和精神,较为贴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4朴素的生命质量观

生命质量论是以人的生存质量或生活质量来衡量其社会存在价值和医学目的的一种伦理观[5]。但是,中国传统医学伦理中的生命质量观一般从自然素质和生理功能的角度出发,关注优生优育,思考生命质量,带有朴素的色彩。

早在隋唐时期,医家们从人的生命质量出发,重视母胎健康。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主张“妊娠之人羸瘦,或挟疾病,既不能养胎,兼害妊娠,故去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养胎》中说,妊娠三月,“要居住简静,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弹琴瑟,调心情,和性情,节嗜欲,庶事清净,生子皆良,长寿忠孝,仁义聪惠,无疾”。到宋代,医家们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注意人口质量问题。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言:“盖医术之难,医妇人尤难,医产中数症,则又险又难”。主张婚育不宜过早,“合男女必当其年”;提倡婚前检查,“凡欲求子,当先察夫妇有无劳伤痼疾而依方调治,使内外和平”;强调房事有节,择时受孕,节欲保精;注重验胎,胎养胎教,对劣胎“宜下之”“以免其祸”。至明代,一些医家从摄生的角度谈及优生优育。万全的《广嗣纪要·寡欲篇》说:“求子之道,男子贵清心寡欲,所以养其精;女子贵平心定意,所以养其血。”张景岳在《类经·脏象类》中也说:“凡寡欲而得之男女,贵而寿,多欲而得之男女,浊而夭。”由此看来,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生命质量观形成由来已久,有些朴素的色彩,但是仍不失其科学性。

综而观之,中国传统医学在医德理论与实践、疾病和健康的认知等诸多方面形成的医学伦理观为现代医学伦理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资源,深刻地体现了医学的人道主义特质。当今,医学发展要走向整体综合的道路,并实现全面的关怀、对人的关注,提升医道中人性的温度和人道的精神,使医学不仅仅是科学,而且是人学[6]。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医学伦理观在医学这一发展进程中可供颇多借鉴。

参考文献

[1]杨士孝注.二十六史医家传记新注[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56.

[2]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5:126,240,326.

[3]杨鑫辉.中国传统心理治疗的科学性[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2):123.

[4]范永升.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3.

中医传统医学篇2

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受制于传统观念,中医解剖学知识虽然有,但是观察不深入,描述不准确。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描述更像是黑箱方法,是根据不完备的解剖学知识和联想,对临床经验的一种创造性地总结。一方面,有人强调“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认为完全根据中医理论是很难应付复杂多变的病情的。另一方面,中医在诊疗疾病的过程中,又确实在应用着这流传了几千年的古老理论的片段,比如看到“汗多”的病人便认为很有可能是“气虚”,看到“苔腻”的病人便认为是脾胃功能出了问题。而在实际的临床诊疗中,又存在着“方证相关”的有效实例,即对于一个病种,确定若干证型,每个证型都有确定的药方,对从属于该病的病人,根据症状等因素,确定证候,然后按其索骥。刘渡舟的弟子在文中也写到:“刘渡舟教授擅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各种疑难杂病,他根据《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所论述的脉症,将苓桂术甘汤的适应症概括为:水舌(舌胖大、淡嫩、苔水滑欲滴)、水脉(沉弦或沉紧)、水色(面黧黑或见水斑)、水气上冲症(心悸或动悸、胸满、眩晕等)。临床上不论什么病,只要见到上述特征性表现,就径投苓桂术甘汤,每可取得不可思议的疗效。”上述描述体现了中医现象学的本质特征。把中医和现象学放在一起,并不是简单的东西方比附,而是为了说明中医不能一切以科学主义为自我改造的标准,也不应固步自封而无所作为,应该将中医回归到现象学的道路上来,因为其治疗疾病的具体语境已经具有了现象学定义的科学本质———“科学就是对事物本身的真理的认识”。

2中医现象学

现象学是20世纪在西方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现象学一词所标识的应当是一种建立在直接直观和本质认识基础上的严格的哲学方法。它强调“面向事物本身,摒弃一切自以为是的前提”,它试图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之间,在实证主义和形而上学之间找到一条新的道路。现象学强调将一切与“我思”有关的内容全部“悬置”,存而不论。现象学要求摆脱一切先入为主的成见束缚,直接关注所研究的问题和事物,在这种直接关注的“直观”中获得对事物的可靠认识,即明见性认识。明见性是胡塞尔现象学的中心概念,是指对实事的直接性明察。他也将这种明见性称为“自身被给予性”。明见性意味着一种原本的直接的被给予,是现象学中可靠认识的根本标准,胡塞尔称之为“一切原则的原则”。现象学突破了实证主义对于现象和本质、个别与一般的割裂,是对科学主义的哲学反思。所谓中医现象学,就是“悬置”一切中医理论和科学思想,直接关注临床症状、体征、方药、预后等相关因素的学问。现象学本身并不在意建立概念的体系结构,它强调的是在具体的语境之中,个别和一般是如何贯通的,从而显示出现象中的本质。要实现中医自身的明见性,需要进行中医现象学的还原,第一步就是对一切与中医理论相关的概念和思想以及科学理念进行悬置,第二步是进行本质还原,就是通过对现象进行“想象力的自由变更”,而直观到变中的不变,稳定有序的结构。

3中医现象学还原实例

中医传统医学篇3

作者简介:梁攀(1979―),男,湖南郴州人,本科,湘南学院讲师,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内科。

摘要:中国传统的“言传身教”“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等传授思想的核心指向是提高学习者的综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对打破当前我国中医课程设置框架,形成综合的、交叉的跨学科体系;强调学生的临床实践与经验认识,打破中医课堂教学的固有模式,推广新型的课堂融于临床见习的教学模式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医教学;传统传授思想;改革

我国传统传授思想丰富多彩,但从总体上来说,其思想核心还是一脉相承的,从中也可以概括出一个核心指向,即通过重视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强调举一反三等方式来提高学习者的综合能力,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本文认为对这一核心指向的认识对我国当前中医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重构医学课程框架,形成跨学科体系

中国式传授注重横向联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常并无明显区别,而是相互渗透。因而,我国传统传授理念是区别于西方学科科学细分理论的一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思想。不能否认这一教学模式有其优势,且对我国中医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过中医由于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尽管中医现代化的研究已开展很多年了,在这个领域,专家也试图以分析主义的观点,从微观领域研究中医,但并未获得令人满意的成果。这一切并不是说中医就不能实现现代化,也不是说中医不能与其他科学领域(其中尤其是西医)进行合作,只是中医学科庞大的理论命题已远远超过了经典生物学所能达到的高度,它所涉及的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不仅包括生物学领域,还包括哲学、心理学等。所以,在教学模式上,借鉴中国传统传授模式对中医现代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即将交叉、类比的思维方式运用到现代中医教学中,进行举一反三,这有利于形成跨学科的现代中医体系。具体到操作层面,在中医学科的设置与划分中可以以某一中医传统理论为中介,适当整合专业,如以中医辨证论治的朴素控制思想为中介,把现代控制论运用于中医诊断,建立控制中医学;以内分泌理论为中介,为针灸的双向调节与现代的免疫学提供联系,建立针灸免疫学等。

二、构建课堂融于临床见习模式,避免割裂式教学

古代中医教育多采用的是师傅带徒弟的传授模式,它是通过师傅的言传、心授、身教的方式方法来进行传承的。与现代医学教育中强调的课堂模式相比,中国古代的中医传授并不强调课堂形式,在整个传授过程中,师傅虽传授中医技术技巧,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让学生如何懂得治病救人。这样的教学思维与今天的中医教学相比,其“学”“用”的成分偏大,中国传统传授理论认为,只有教、学、用三位一体,才是理想的教学。当然,我国古代中医传授的传承方式也有其时代局限性。比如家族化传承造成了技术交流的封闭,因而,中医教学应有选择性地吸收传统传授思想的精华,去其糟粕。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应结合西医的教学理论,构建一个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即构建课堂融于临床见习的模式,只有理论结合实践,才能实现教、学、用三位一体,避免割裂式教学。

三、强调中医专业学生的个性思维培养,发挥教育能动性

孔子指出了人个性差异的客观存在,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一直影响至今。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在教育过程中寻找适合“个体”的教育手段与教学取向,扬长避短,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使其个性发展。然而,在当前中医教学的实践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同一性”。而自古以来任何重大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的大胆设想,离不开勇于创新的执著追求,中医博大精深,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当代中医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提高大多数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基础上,还应特别地关注个别学生的特殊天赋与爱好,为他们创造进一步发展的条件。根据学生个人素质因材施教,通过朝夕临诊、耳濡目染、口传心授、启蒙解惑,指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观察、体验感受、增强悟性、提高理论水平和临床能力。只有通过这个过程,学生才可以逐步领会和较快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中医传统医学篇4

[关键词]中医文献;医学伦理学;医学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R-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01(2009)27-123-02

儒家的忠孝仁义思想、道家的行善积德主张、佛教的慈悲救苦理念是历代医学伦理思想的精神支柱[1],对传统医学伦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传统医学文献蕴涵的医学伦理学思想,对于我国现代医学人文学科的创建和医学人文精神的重塑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传统医学文献中伦理学思想的萌芽与发展

传统医学伦理思想始于原始社会,人们为了抗争自然,以求生存与繁衍,做出一些维护人类健康和具有伦理意义的行为。“诸如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一日而遇七十毒”;“伏羲画八卦……百病之理得以类推,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亡”。又如:“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凡邦之有疾病者……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嵇其医事,以制其食”等等,祖先为拯救苍生,发展医药,不惜牺牲自我的高尚情操和品德,为历代所称颂。人们在和疾病进行斗争中,逐渐形成的伦理道德观念,实为中医伦理学思想之萌芽。

古代医家强调人命之至贵,谓“人之情,莫不恶于死而乐生”,将医术视为“仁术”、“圣人之术”,蕴藏着丰富的医学伦理学思想。医圣张仲景,公开申称其“精究方术”之目的在于“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的医学伦理道德观。痛斥“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之“趋世之士”,严厉批评了当时医学界“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等草率了事,不负责任的医疗行为。唐代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成中医伦理学的不断完善和提升。孙思邈云:“人命至贵,有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强调“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从而规范了医生的诊疗作风、治学态度和道德修养。孙思邈不仅医学上业绩光辉,且医德高尚,他倡导“精诚”之医德观,就是中医伦理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明清医学伦理道德之著述繁多,论述广泛,如李梃之“习医规格”;喻昌之“六不失”;龚廷贤之“医家十要”、“病家十要”;陈实功之“医家五戒十要”;缪希雍之“祝医五则”;李中梓之“不失人情论”;张璐之“医门十戒”;徐春甫之“庸医速报”、“医业不精反为夭折”等医家精辟之论述和见解,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医伦理学思想。

2“医乃仁术”、“以人为本”、“济世救人”是伦理学思想形成最具影响的思想和方法

传统医学历来重视人的生命价值,认为人是万物之灵,其最具典型影响的莫过于“医乃仁术”、“圣人之术”、“心存仁义”的观念。如先哲“仁义”、“人为贵”之人本思想和人生之学,“仁心散播天下,仁术救助黎民”、“笃行仁义,兼济天下”之举。唐代医家孙思邈坚持以“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和“盖人一死不可复生”的人本思想,把“大慈小恻隐”作为医生的崇高品质。“人命至贵,有贵千金。”要求医生“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性命。”树“誓愿普救生灵之苦”的献身精神和人道主义追求。把“仁爱救人”作为医者所应追求的价值目标。

传统医学特别重视习医者之道德伦理修养。古人在习医前必“以血盟誓”,以端正品德,强调“此先师之所禁,坐私传之也,割臂歃血之盟也,子若欲得之,何不斋乎”,并跪对天地,向上苍起誓,“有敢背言者,反受其殃”。通过“以血为盟”、“指天发誓”要求医者摒除杂念,酷爱医学,发“大慈小恻隐”之心,树高尚品德,以赢得病者信赖。孙思邈提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若有疾厄来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这种“心怀仁爱”、“博施济众”,视患者“皆如至亲之想”的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病人的医学伦理道德观,是一种极有价值的道德规范。

传统医学认为医者济世活人,应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技术。孙思邈倡导“上极天文之初,下迄有隋之世,或经或方,无不采摭,集诸家之所秘要,去众说之所未至”。劝诫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汉代张仲景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晋・皇甫谧坚持“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明代医家徐春甫强调“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要求业医者要博采群书,多见多闻,寻求治疗的有效方法,为解除病人疾苦而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体现了全神贯注、高度审视、分毫弗谬的精湛医术和高度责任感。

3传统医学伦理思想的现实借鉴意义

3.1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有助于强化医务人员对生命及其价值尊重的意识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普遍应用,医务人员过多依赖于现代检测技术,淡化了对生命尊严以及生命价值尊重的意识,使医学出现了“非人格化”倾向。因此,在当今医学界重新强调生命尊严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强调人道主义才能正确对待和应用医学技术,正确对待人的生命,并给予生命价值以理性的认识,从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由医学技术的应用带来的有关伦理丧失的问题[2]。此外,现代技术的运用,使得生殖技术、基因工程、死亡及资源分配等方面出现了大量的医学难题,对传统的“贵人”思想也引发了强烈的冲击。因此,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医学人道主义的同时,坚持人道主义信念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3.2以德为崇的医学伦理道德理念有助于强化医务人员的医德情感

随着社会经济新格局的出现,社会各方面利益分配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医务人员的经济利益也受到一定影响。在社会经济关系没有完全理顺的情况下,分配上出现的脑体倒挂现象客观存在。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乘虚而入。以经济利益为驱动而大大淡化了医务人员对病人疾苦的同情心,对病人愿望、要求的关心以及诊治疾病的诚心、细心和耐心,使手中的医学技术也成了急功近利的手段,医德情感荡然无存。博爱是人道主义的核心,医学之博爱又具有其鲜明的职业特性,这就是缘自于对生命的敬畏、热爱和尊重而产生的对病人的同情、关心和爱护。这里,爱已不单纯是一种说教,而是医学行为本身。就医学理想而言,医生必须是一名成熟的爱的使者[3]。

3.3以艺为精的精湛医术有助于纯洁医务人员的从业动机

医学原本是一种世俗的职业,但医学既有幸与人的生命结缘,便具有了以世上最圣洁的品格为标准来升华自己的机会。诚然,医学无法远离世俗生活,医生无法不食人间烟火,从医作为一种职业无法抹除谋生手段的烙印。但是,医学可以成为圣洁的职业。医学必须有达圣的人文价值追求,世俗的生活可以躲避崇高、淡化理想、抛弃人文、远离圣洁,医学不可以,人类对生命的热望不允许医学随波逐流、走下圣洁的殿堂。有的职业可以以利润为第一要义,以金钱为第一动力,医学不可以,人的生命价值至上的性征不允许医学抛弃责任,混迹于喧嚣的市场。选择了医学就选择了责任、义务和奉献。中国有两句话用来说明医学达圣最为贴切:“厚德载物”、“止于至善”。同样,医者可以进入达圣境界。中国古代“悬壶济世”的故事。我们可以把老人的药理解为他自己的生命,老人正是以自己生命的全部为奉献,用来拯救生灵。今天的医者追求达圣的人文价值,当然不必跳入悬壶之中,也不必一日而遇七十毒,正如台湾作家张晓风所说,他们常忙于处理一片恶臭的脓血,常低俯下来察看一个卑微的贫民的病容。达到圣洁境界的医者,对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感悟,对人的生命有着由衷的敬畏,在对病人奉献终极关怀的过程中,守护他人身心健康,守望自己精神家园已显得尤为重要。

4结论

二千年传统医学文化有许多值得今天借鉴和吸收的有益成分,在当今构建现代医学伦理的规范和原则,不可能完全背离传统文化的深层影响,文化的传承最突出的表现在价值理念的延续和认同,虽然今天对于医学伦理的规范研究日益成熟,对文化多元性的影响和交融也日益密切,但是优秀文化的道德价值标准和理性追求在具体的医疗行为过程中依然存在,而且会在文化转型和社会的进步时期凸显出来,这也是今天我们研究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今天医学伦理的发展是紧紧围绕现实的医患关系和目前的医疗社会环境展开的,价值观的冲突、文化习俗的变迁、社会制度的改革等等因素都在制约着今天的医学伦理构建,但是,作为人类伦理的追求共性而言,强调生命质量和价值、追求公益公正的现念与传统的“仁爱”思想一脉相承[4],只是历史的语境迥异,这也反映了人类思想的延续性和价值观的共性。我们今天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其中和谐的医学伦理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传统和谐理念的“仁爱”思想曾经对二千年的传统医药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今天依然有积极的借鉴意义[5]。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传统医药发展的历程检验了“仁爱”思想的合理性和现实存在价值,可以说二千多年的传统医学史是“仁爱”思想合理性的最好注脚;另一方面,我们所提倡的和谐理论本身就是传统文化对今天社会进步过程中的有益补充和历史继承,作为传统医学伦理思想的最高价值观,“仁爱”思想既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是对利益冲突日益紧张的医疗环境的有效伦理引导。

[参考文献]

[1]冯春.“仁爱”思想与传统医德文化的价值取向[J].法制与社会,2007,2(7):633-634.

[2]杨铮铮.中医伦理学思想探源[J].中医药导报,2005,11(12):5-7.

[3]黄士明.以医学伦理学为核心的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J].中国医学伦理学,1999,65(3):18-19.

[4]倪征.“医乃仁术”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J].医学与社会,2002,13(2):53-54.

中医传统医学篇5

关键词:中医药;传统文化;学术价值;时代价值

前言

中医药学能够在根本上揭示人们身心出现的冰冰,同时也能够按照人们身体呈现出的变化规律进行疾病的防治,在中医药快速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一文化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贡献,同时也为人们的健康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中医药在发展过程中其价值不仅仅限制在此,还需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并且有着强大的学术价值和时代意义,因此这也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以及在分析的过程中所想要了解的内容,希望能够在根本上保证中医药文化的快速发展。

一、深刻了解中医药传统文化中的学术价值

(一)中医药传统文化建立在认知生命之上在中华的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其关怀生命是其中最为基础的内容,所以中医药文化也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宝贝。而对于中医药传统的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间依然有着一定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很多人认为中医药是中华文化在发展阶段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能够在广阔的社会中发挥出特有的作用,这也是中医药传统文化中学术价值和时代价值的重要体现[1]。(二)中医药传统文化建立在古代哲学之上中医药学是现阶段很多文化的集合体,同时中医药学也在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改变,其中中医药学也能够和古代的哲学相结合,并且相互促进和影响,这样中医药学在哲学中的具体时间和使用,也能够在根本上展现出中医药学中的哲学思想。(三)中医药独特的医学价值在于治病理念中医药学有着其自己的特点,主要的就是其能够没病先预防,同时也能够强固人们的根本,这也是其中体现出的医学价值。很多人都认为西药需要建立在治疗的工作基础之上,但是中医缺失建立在预防的工作基础之上,所以中医学也可以被称作养生学,这也是治病先预防的一个重要理念[2]。

二、认知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主要意义和价值

(一)中医药传统文化关注生命中医药传统的文化中,主要的就是需要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按照中医中的人道来说,其关怀的也是健康的思想理念,所以归根结底,其中医药传统文化最关注的还是其中存在的生命,同时这也能够为居民和群众对于身体健康程度的重视,同时这也是人们心中中医药所发挥出的独特作用。(二)中医药传统文化强调协调中医药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和文化统筹和协调,同时也能够保证其具有科学的发展观念,以及高度统一的理念,这些情况都在根本上保证了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发展。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中医药文化依然强调其中的协调性,其主要指的就是天人合一的一个状态,以及心平气和的感受,只有保证这样才能够做到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协调[3]。(三)中医药强调道德理论在中医药的发展过程中,还加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特别是其中的荣辱观念发挥了其非常积极地作用,同时也在根本上对医生的品德和言行进行了制约。当然其中也包含着医生对于病人病情康复之后,心里的良好愿望和想法,这些都是医生道德和伦理的展现。

三、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

(一)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创新但是现阶段的社会中人们一旦出现身体上的疾病,就会采用西药的治疗方式,但是这种治疗手段严重阻碍人们的身体康复程度,也就是说人们表面上病情变好,但是身体却依旧受到了伤害。中医药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其价值的理性,同时也是工具理性的结合和统一,其中主要指的也是中医药学所体现出的基本理念。这不仅仅是中医治病救人的道理,还是中医药传统文化中的主要创新内容。(二)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普及虽然中医药传统文化中,中医药学是比较简便验廉的医学,这也是老百姓所能够接受的内容,但是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这里面依然涉及到需要宣传的问题,所以这也是红医药学发展比较重要的环节和内容,因此中医药传统文化中的学术价值和时代价值想要展现出来,还需要保证其内容的被普及性。(三)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深入探讨中医学文化深入的探讨和了解就是关系到人类姓名的事情,但是中医药学也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学问,所以医学的领域中还有很多人难以涉及到其中,并且按照中医学的传统文化和背景都需要其中医学的发展给予支持,因此在中医药传统文化中还需要重点展开研究和分析。

结论

根据以上探讨和分析得出的结果能够看出,随着我国长久的发展和快速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中医药的内涵,以及中医药带给人们的价值,这也是现阶段中医药发展过程中需要人们进行发掘的重点。但是在中医药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也是现阶段严重制约和影响中医药文化进步的主要因素,所以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还希望能够改善这些问题,提出中医药传统文化在发展额过程中所需要注意和关注的重点内容,以此保证中医药文化的学术价值和时代价值能够被良好的展现。

参考文献:

[1]张宗明,孔卓瑶.从哲学探寻中医的时代价值从文化直陈中医的普及传播——全国第十七次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医哲学2014年学术年会综述[J].医学与哲学(a),2014,11:96-97.

[2]金凌,马洪瑶,王中越,申俊龙.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传播的困境分析及时代机遇[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06:120-122.

中医传统医学篇6

幼承家训,专攻骨伤科,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同时又博采众长,治疗独特,勤求古训,融汇新知。在传统中医骨伤科技法基础上,将易理、医理与多种手法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独立行医二十年,擅长手法医人,深受患者信赖。执业以来在对骨盆脊柱矫正临床医学的不断探索与研究中提出了骨盆脊柱错动偏移是多病之源的学说。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科学化的理论依据创立了骨盆脊柱错动(缝)轮廓框架医学的完整体系。

在风格多样的中医骨伤学中,贾氏骨盆脊柱矫正医学以其理论缜密、手法独到而令人称赞。记者近日来到北京蕴康之都国际中医药科学研究院,北京崇文贾彦君中医骨伤诊所,请这里的主人、中医师贾彦君介绍了贾氏骨盆脊柱矫正医学的相关情况。

贾氏骨盆脊柱矫正医学是一种自然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在经络学说与脏腑辨证的指导下,将脏腑经络与骨盆脊柱椎体具体部位相结合,通过精确的辩证,对骨盆脊柱加以矫正,使督脉气血运行通畅而达到治愈疾病的根本目的。这是贾彦君特别强调的。贾彦君喜欢把人体比做一棵大树,脊柱是主干,骨盆为树根。他分析说,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等组成,各个椎骨上下由椎间盘及坚固的韧带相连,最后靠骨盆将其支撑固定,由于骨盆脊柱独有的解剖特点,如果骨盆偏移,必然导致脊柱椎体的改变――进而导致疾病的产生。

人生病,气血不足,阴阳失调,督脉气血运行不畅。“病可以有千种万种”,但病机则不出因骨盆脊柱椎体错动之范围。治疗上从脊论病,以骨盆为中心矫正偏移的骨盆,错动的椎体为主要手段。使人体骨盆脊柱达到标准解剖位置。在治疗的同时通督脉,补肾气,恢复人体治辽疾病本身具备的自然治愈力,使人们生理机能得到很好调理。

骨盆脊柱不正导致疾病产生,在传统中医论著中早有记述。如《素问・骨空论》提出督脉治病大法,“督脉生病,治在骨上,甚者在脐下营”,明朝《正体类要》序提出:“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岂可纯认手法,而不求之脉理,审其虚实,以施补泻哉!”贾彦君说,人体脊柱亦为督脉,判断督脉气血运行是否通畅,首先要检查脊柱椎体是否有错动,若椎体有细微变化,督脉的气血运行就会受阻,表现为局部压痛、叩击痛、放射痛。当矫正后,督脉阳气通达充盈,气血调和,气机通畅,人体各种疾病自然迎刃化解。

贾彦君将自己的医术称为贾氏骨盆脊柱矫正医学。在贾彦君中医骨伤诊所里,记者看到,虽然地理位置偏僻,但慕名来这里求医的患者仍有不少。贾彦君说,与脊柱相关的疾病如常见的颈椎病、腰椎病等,均可以通过骨盆脊柱矫正得到缓解。

二、贾彦君目前在诊所为患者治疗的同时,更多的是传授与骨盆脊柱矫正医学相关的医学知识,以使更多的患者受益于中国传统医学,为热爱骨盆脊柱矫正的人铺一条杏林小径是他的心愿。

他的培训理念是:贾氏骨盆脊柱错动(缝)轮廓框架医学不是一味地仅进行手法的培训,而是对学生心态的培养,思维模式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贾氏医学精神的传授。

中医学当溯本求源,古为今用,严格遵循传统中医理论,还原传统医学本色。贾氏骨盆脊柱矫正医学属于中国传统自然医学,其内容多为成功经验的积累,文字的表达很难达到精确。必须靠面授形式手把手口传心授,因人因材施教,务求实效,临床与实践相结合。

培训目标是让更多的人学会掌握贾氏骨盆脊柱矫正医学,并将贾氏医学历代的临床宝贵经验接下来并传下去。使一人之力变为众人之力。培训出更多的贾氏骨盆脊柱矫正医师传人,为更多的患者带来身体与心灵的双重享受,共同分享贾氏医学为患者解除病痛带来的欢乐。

由贾老师亲自编写教材、传承加上二十年临床经验,倾囊相授。以言简意赅的语言传授骨内科决窍,为学员提供一条成功的捷径。学员刘先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系本科毕业,2006年参加学习,他说,在学习期间,贾老师将骨盆脊椎矫正的“窍门”和盘脱出,讲解时重点突出,配合相应的功法修炼,使我对以前所学习的手法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而且对颈、胸、腰、骶各个椎体的矫正手法及骨盆的矫正手法都有了初步的了解,相信通过以后的临床实践一定能够系统掌握,将来有机会一定会继续跟随贾老师深造学习。河南大学教师祁先生,2005年参加学习。他认为,此骨盆脊柱矫正法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贾老师手法熟练巧妙,治疗效果好,特别是对颈、肩、胸、腰和下肢疼痛等症效果尤为突出,教学认真负责,反复示范讲解,效果突出。

三、贾彦君大夫,性格开朗,为人热忱、坦诚。当问起他的爱好时,他坦言,从6岁就开始习武练功,熟读经典医籍,大部分时间都投入于此,对此也很喜欢,直到现在每天还在练习,对此,他很执著,也很勤奋,并将武、医、易三者相结合,对临床实践也有直接帮助。从医20年来,他临床中最主要的经验是中医骨伤学的整体观念,对骨盆脊柱损伤后局部的病变与脏腑气血变化之间的关系,脊柱骨盆由于解剖的特点,参与构成胸腔、腑腔和盆腔的后壁,保护腔内器官的作用与人体五脏六腑关系密切。脊柱上的椎体一旦发生问题,体内的脏腑气血必然发生变化。在治疗上不可盲目,只注重手法,而不审其脉理辨虚实以施补泻,多会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

《内经》“治病必求于本”由于骨盆脊柱发生错动,导致脏腑功能紊乱,首先对骨盆脊柱错动加以矫正,恢复到标准解剖位置,在矫正的同时要求对肝脾肾三脏的调补,以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这也是中医的精华理念。

中医传统医学篇7

有一个90后女孩,她偏偏把那么一文一武、一中一洋的两样事物放在一起,而且绝无违和感!她现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专业,成绩优秀;她是学校街舞社团的成员,经常被邀请演出。

博荠萸,上大学前一直在台北学习生活。2013年,用在台湾参加联测的成绩,申请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就读中医专业。荠萸的父亲是一位教师,母亲也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姐姐已经大学毕业,现在台北一家研究机构供职,妹妹还是一名高中生。关于荠萸到北京学中医,父母的态度很开明,“不管怎样,她自己喜欢就好”。

为补健康学中医

“我之前并没有中医药方面的家传啦、朋友影响啦,只是到了要考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才自己想到就读中医专业的。”傅荠萸告诉我们,上中学的时候,因为台北夜市很丰富,所以就经常逛夜市,又熬夜、又吃很多小吃。高中毕业那段时间,想到中医比较讲究调养身体,因为要为自己“补健康”,就作出了学中医的决定。

荠萸觉得,医学方面,台湾相对西化多一点,那儿的大学虽然有中医专业,但都是在一所综合性院校中开设一个中医学系而已。而在大陆,不少城市都开设有像北京中医药大学这样的专门学府,里面的院系、专业都是跟中医药有关,在这样的院校学习,是能够获得更加丰富、更加专业的教育训练,这会让自己在日后的工作求职中更具有优势,所以她又决定了到大陆学中医。

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荠萸觉得自己的选择都靠谱!一是发现中华传统医学很有趣也很有用,二是发现这里的教学方式很对自己的胃口。原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每天早上8点上课,下午5点放学,老师在课上讲得很细致,也不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而在台湾,更多是老师抛给你一个东西,引导你去做阅读、作报告什么的,更多自主学习。而且课时制度也稍过灵活。

荠萸现在最喜欢听方剂学老师的课。这位老师上课不用干巴巴的ppt,他会板书,在黑板上将每个方子都具体写出来,然后给学生们作解释、分享心得。“上这个老师的课,是不会睡觉的,因为一睡觉老师的板书和解释就会被错过了,有的老师就不一样啦,反正ppt在那里,一觉睡醒后用U盘去拷贝一份就可以了。”

一年多的课程下来,荠萸现在已经可以和同学练习着互相看病了。“同学间很多人都是先开药方给自己吃的,针灸也是先针自己,然后才会给别人开方,但一定是要跟对方讨论,两个人达成共识之后,看一下药,这个不行,再换下一个,大家都懂。”

荠萸观察到,台湾的病患还是到西医去诊疗稍多一些,她对两岸都有部分人不相信或误解中医的情况很不理解,“中医治病慢,这是错误观点,如果对症的话就会很快,比如我断了一条腿,我当然会去找西医解决,但我最近有的运动伤,就会请学姐学妹帮我针灸推拿,至于脱臼什么的,中医就可以直接复位啊。”

举了例子后,小姑娘很专业地告诉我们,中医学理论体系,源于长期的临床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它通过对现象的客观分析,探求其内在机理,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基本特点。中医的治疗效果,与医生个人的医术、与患者具体的病情、与药物的质量以及其他多方面因素都有关系,不能简单评价。“我们并不排斥西医啊,我们也要学西医的课程,每学期最少一门,而且是必修课。”

谈到将来,荠萸表示毕业之后想到海外发展。她了解到,海外不少国家还是部分接受中医的,比如美国就可以有针灸师从事针灸治疗,而欧洲一些地方是可以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使用中药方剂的。所以,荠萸下一个靠谱的打算,就是主攻针灸推拿,争取将来能在国外执业。

喜欢街舞和篮球

荠萸与同学们的日常交往,除了在课堂上,还会在社团中。而这小姑娘在学校加入的社团,是以街舞的训练和表演为活动内容的。“街舞起源在美国,动作中有走、有跑、有跳,通过头、颈、肩、上肢、躯干等关节的屈伸、转动、绕环、摆振等动作连贯组合而成。我喜欢街舞,一是觉得它可以锻炼身体,二是觉得它会帮助自己性格更加开朗,三是发现它会帮助自己拓展交往。”

荠萸在这个团队中练习街舞的一个优势条件就是不怕受伤。由于街舞的动作幅度比较大,在学、练一些新动作时,甚至演出已经熟悉的动作时,舞者出现运动伤是家常便饭的事情。而荠萸和她的小伙伴们,恰恰都是学医的学生,其中又有专攻针灸按摩专业的兄弟姐妹,所以比起其他团队,这个集体中的成员,在练习动作时都会更少一些后顾之忧的。

练得好,自然就机会多了。如今学校有些什么大型活动,比如新年晚会啦、学校迎新生啦,都会找荠萸和她的小伙伴们舞蹈助兴。荠萸也通过街舞社团的活动和演出结识了很多朋友。“我们学校,除了公共选修课外,台港澳生和内地生都是被学校分开安排专业学习的,住宿方面,也大都是台港澳学生凑在一起,社团活动就不同了,我会和很多内地生在一起活动,这样的话,社交的圈子就广一些了,我其实觉得我们这些台生还是多与内地生打成一片才更好!”小姑娘的第一个大陆朋友,是东北人,荠萸觉得这位朋友很豪爽、很大气,两人现在就经常一起跳舞、办活动。

荠萸在台湾的时候,是很喜欢打排球的。她觉得打排球首先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塑造更好体型姿态。凭着一年多的理论学习,小姑娘的解说相当专业又不乏诙谐。“打排球时需要弹跳和移动,这样的有氧运动对塑造下肢和腰腹部的形态、对于心血管健康很有帮助。经常要起跳啊,所以自己就注意控制食量了,否则身体太重的话,跳不了多高就会坠下去了!”

荠萸眼中,打排球的第二个好处是能够培养打球人的团队精神。她说,“这项运动对于提高自己与他人配合的能力有很大影响,因为打排球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漏接,球掉在地上就输了,所以队员间随时都在沟通和配合,不能有‘我接不到还会有别人负责’那样的想法,我们在场上都不会安静的,你总能听到‘我的、我的’的喊声”。

很可惜,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荠萸发现这里不具备打排球的条件。不过她很快就开始与同学们一起打篮球了。“篮球和排球真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荠萸发现,篮球也是需要团队高度协调配合的一项运动,而且除了有着与排球同样的健身效果之外,还多了一样锻炼内容,就是身体对抗!这与打排球时,对手分站两边的情况大不相同。阻挡、跟随、闪躲,甚至肢体冲撞,篮球场上的对抗,更能培养自己的勇气、智慧以及豁达的心态。

中医传统医学篇8

【关键词】老年保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方法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强烈地期待长寿和健康,尤其是老年人,其健康意识实现了进一步发展更新。中国传统医学中对于老年健康保健的论述较为深入,尽管其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论述都较为分散,但总结起来都可归结为对于如何摄身的论述。中国传统医学中所涉及的养生之道在中医学发展历史中,对于老年人的健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就根据老年人自身的生理特征以及常见病情况,探讨分析了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和方法在老年人日常养生保健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1保持活动,活筋通脉

中医学中的多运动指的是定时参加一些体育运动,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正是这一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中医学名医华陀曾指出:“人身常动摇则谷气消,血脉通,病不生,人犹户枢不朽是也”。华佗以前人所述“导引”理论为前提,编制了一套“五禽之戏”,并由其弟子吴普进行了广泛的推广。“五禽之戏”作为老年人健身的一大法宝,得到了广大老年人的广泛认可和推广,而易筋经、太极剑、太极拳、广播体操等其他健身项目,也都较为适合老年人,是具有舒筋活血、延年益寿功能的运动项目。只要老年人能够坚持不懈地长时间规律运动,则不仅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而且有助于部分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2节欲慎色,固存肾元

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认为,肾精作为人体活动的基本能量来源,秉受于先天,补充于后天,会对人体的老、壮、长、生的过程产生直接的影响,因而不可妄动,因此,节欲存精,则能够保先天之本,进而达到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通常情况下,中医学名医都普遍认可节欲固精的重要作用,“顺其自然”指的就是注重养身固精者,则必然老而不衰,筋骨劲强,灵敏多智,精神健旺,肾气充盈[1]。

3注意节食,平衡饮食

饮食调节也是一项重要老年病防治措施,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其消化能力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多食则难消。所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大都主张清淡饮食,反对过食辛辣、膏粱厚脂,同时,十分强调避免暴饮暴食,注重适当进食,其主要目的都在于保护脾胃功能。中医学医疗主张脾主运化,属生化气血之源,为后天之本,并主肌肉四肢。从老年保健观点来看,老年节食应注重下述几点问题:第一,对饮食量进行适当控制,避免过饥或过饱,因过饥或过饱都会对老年人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而应得到注意。第二,注重五味调匀,避免偏食。五味主人之五脏,五味调匀有助于人体五脏功能保持协调平衡。尤其是老年人,因其自身脏气衰弱,一旦饮食有所偏颇,则必然会诱发疾病。由此可见,饮食均衡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2]。

4调节情志,力求“戒怒”

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认为,人有惊、恐、悲、思、忧、怒、喜七种情志的变化。人体通常情况下对于不同的外界事物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这是精神活动的正常范畴,只有在受到长期、过强或突然的情志刺激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气血脏腑功能障碍,进而诱发疾病。对于老年人来说,因其肾精已衰,本已存在肾水无法涵养肝木的病理基础,因而应注意避免七情受到过大刺激,日常生活中注重情志调节,特别要注意戒怒,因为怒为肝所主,如果肝气过旺,肝阳亢旺,则会导致人善怒、性躁,肝气横逆,进而造成脏腑功能紊乱,发生病理改变。由此可见,老年人在日常生活过程中,需保持与世无争、乐观、祥和、欢乐的思想境界,对情志变化进行控制和调节,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

5总结

综上所述,多动、慎色、节食、戒怒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中,老年人保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这四者之间具有不可分割性,主要老年人能够坚持不懈,全面施行,则必然能够达到调匀气血,安和五脏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中医传统医学篇9

中医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努力创造并赖以保障健康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哲学体系、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以及发展历程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它们作为母体与子体,相互刺激,不断完善,所以历代名医们一般都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故其医学观点能另出手眼,轶超前人。徐昂在《图注八十一难经》序中说:“通乎儒不通乎医者,容有已,未有通乎医而不通乎儒者也。徒通乎医者,庸人也,兼通乎儒者,明医也。”故历代医家多以明医的标准要求自己,王纶甚至把自己的著作命名为《明医杂著》。

中医药学有几千年的历史,不依赖现化试验及人体解剖,所以对接受了十几年数理化教育的中医院校的学生来说,难以接受中医的思维模式并不奇怪,但不接受中医的传统思维模式,守成犹难,更何以创新发展。在大谈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今天,我们重温一下古人如何推陈出新的治学经验,对我们不无启迪。

近年来,刘力红《思考中医》、卢崇汉《扶阳讲记》的相继问世,人们对“火神派”的学说有了较多的关注。而对该派思想的形成加以探讨,可以对中医学术思想在历史上是如何发展的有所了解。’火神派的鼻祖是郑钦安,其思想由来与继承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而能有所创新,是有联系的。

1 郑钦安的学术成就及其以阳为主导的思想

郑钦安,名寿全,四川邛州(今四川邛崃)人。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宣统三年(1911),享年87岁。早年学医于刘沅先生,对《周易》、《内经》及《伤寒论》诸书,均熟读而深思之,奠定医学理论基础。继复博览医书七十余种,加以融会而贯通之。行年二十有四,即悬壶于成都,因其医理、医术造诣俱臻上乘,医德亦冠绝侪辈,踵门而求者常络绎不绝,声望日隆。清同治八年(1869)刊行《医理真传》,同治十三年(1874)刊行《医法圆通》,清光绪二十年(1894)刊行《伤寒恒论》,三书均各有特点,且能理论联系实际,切合临床应用,一时为广大医家视为济世活人之鸿宝。

郑钦安在《医理真传》序中描述自己的学术历程: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阴阳化生五行,其中消长盈虚,发为疾病,万变万化,岂易窥测?诊候之际,犹多似是而非之处,辨察不明,鲜有不误人者也。余蜀南临邛人也,迁居于成都省城,学医于止唐刘太老夫子,指示《黄帝内经》、《周易》太极、仲景立方立法之旨。余沉潜于斯二十余载,始知人身阴阳合一之道,仲景立方垂法之美。所览医书七十余种,每多各逞己见,亦未尝不讲仲景之法,然或言病而不道其病之所以然,或言方而不探其用方之所以妙,参差间出,使人人于其中而茫然。近阅闽省陈修园医书一十三种,酌古准今,论深注浅,颇得仲景之微,亦且明透。其中分阴分阳之实据,用药活泼之机关,间有略而未详者。余不揣鄙陋,以管窥之见,谨将乾坤化育,人身性命立极,与夫气机盈缩,内因、外因,阳虚、阴虚病情实据,用方用法,活泼圆通之妙,详言数十条,以明仲景立法垂方之苦心,亦足以补修园先生之未逮。

《医理真传》除综述祖国医学基本理论外,治病先分辨阴阳,列举阳虚证、阴虚证之特征,并各举数十例加以阐发印证。其中心论点则谓人身以元阴、元阳为立命之本,而以阳为主导,故善于用姜、桂、附等大辛大热药味,量重而准,治愈不少群医束手之大症、急症,而被人尊称为“郑火神”。

《医法圆通》仍本治病注重阴阳及处方活法圆通之主旨,“采取杂症数十数,辨明内外,判以阴阳,经方时方,皆纳于内,俾学者易于进步,有户可人”。书首“用药弊端说”举出当时医界积习及沿误。而示人以用药准绳。书末更指出善于圆通运用成方,一方即可治多种疾病。

至于《伤寒恒论》一书,特点亦不在抄袭前人陈说,而是紧密扣合临床实际,即情言理。其“自序”亦谓:“兹将原文逐条一一剖析,不敢与前贤并驾,但就鄙见所及,逐条发展,虽不敢云高出手眼。此亦救世之本心,聊以补名贤之不逮,亦大快事也”。

郑钦安及后学多局限于川滇一隅,北京中医药大学任应秋教授著《研究伤寒论的流派》加以阐明后,始确认郑钦安与恽铁樵、曹颖甫等同为近代具有代表性的伤寒学家,肯定其在我国医学史上的地位。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实用中医内科学》,其中消渴一节,引用郑氏之言曰:“消渴生于厥阴,风木主气,盖以厥阴下木而上火,风火相煽,故生消渴诸症。”成为消渴症从肝论治创见。郑氏更论及有先天真火浮游于上、中、下而成的三消证,宜从阳虚论治,应导龙归海,治以潜阳、封髓、四逆、白通诸方,始有显效,更为他人所不敢言的以阳为主导观点之发挥。

2 郑钦安受刘沅槐轩道的影响

郑钦安早年学医于刘沅,郑钦安论述“人身以元阴、元阳为立命之本,而以阳为主导”的渊源,与刘沅有关。

刘沅,四川双流人,字止唐。出生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卒于咸丰五年(1855),享年88岁。刘沅生而颖悟,沉潜嗜学,随其父兄读书,7岁成诵。乾隆五十年(1785),以冠军人为双流县庠生,乾隆五十四年(1789)选拔明经,乾隆五十七年(1792)由拔贡中试举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乾隆六十年(1795)、嘉庆元年(1796)会试, “屡荐春闱不售”,乃决意留籍奉甘旨,归家养母。其间邂逅果圆老人,授以心性之学,研习终身,遂汇通儒释道三学,“有如镜烛犀剖,八面莹澈”。道光六年(1826),选授湖北天门县知县,“安贫乐道,不愿外任,改国子监典簿,寻乞假归,遂隐居教授”。《国史馆刘沅本传》称:刘沅“知行合一,以身教人”,“平日裁成后进,循循善诱,著弟子籍者,前后以千数,成进士登贤书者百余人,明经贡士三百余人,熏沐善良得为孝子悌弟贤名播乡间者,指不胜屈”。其受业弟子遍于巴蜀,而其学术则有遍及西南各省与大江南北之势,“学术界人士,不少以得游其门庭,为高尚其事也”。其学术流传在其身后尤以闽浙为盛,以至闽人称刘沅为川西夫子。

刘沅所著集成为《槐轩全书》。其中哲学著作除《四书恒解》、《周易恒解》、《诗经恒解》、《书经恒解》、《春秋恒解》、《周官恒解》、《礼记恒解》、《孝经恒解》、《大学古本质言》外,还有《子问》、《又问》《约言》等。

刘沅认为,真正的圣学圣道至汉代以后,已经弄得面目全非,并且认定韩愈、周敦颐、张载、邵雍、程朱的思想都扭曲了孔子、孟子的真义,致使圣学不传。他在《槐轩约言》中说:“吾以圣人之道定百家,不以百家之谬涸圣贤”。俨然有王阳明“我注六经”的气魄。

刘沅详注《四书》、《六经》,为之作恒解,表明“欲存其义”,回到儒家元典,弘扬儒学元典精神,以致“发先儒所未发”,成“一家之私言”,终至创立起自己的学术体系。他“以老子每多误解,明瞿昙氏亦有人伦”,认为佛家与道家的真知灼见均与孔孟之道相合,而不能超出儒家元典的范围。

所以《槐轩全书》可谓是一部以儒学元典精神为根本,汇通儒家学说、道家学说和佛家学说,融道入儒。会通禅佛,而归本于儒,用以阐释儒、释、道三家学说精微,揭示为人真谛的学术巨著。这部著作,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博学多才,不仅所涉领域十分广博,而且在学术上和方法上自成体系。李学勤先生在为《槐轩全书》增补本题词中指出:“双流刘止唐先生于清嘉道间授学川西,一本儒宗,兼通二氏,影响深远。惜其遗著湮没不彰,鲜为人知”。

刘沅承理学之传统,融会诸学,并自创儒道结合的民间学派“槐轩道”。总括刘沅的学术思想及其渊源,大致有四:一是仰承庭训。其父刘汝钦,精于易学,洞澈性理;二是究心儒学元典,“以孔孟为师”;三是受陆九渊、王阳明心学的深刻影响,其主要哲学观点均与两宋理学针锋相对;四是他青年时邂逅李果圆,“示以穷理尽性内外本末之功……往来启导,七载有余,稍知省躬苦学”,这就使刘沅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得以进一步精研覃思,终至成为“名震当世”的一代大儒。

3 结语

中医传统医学篇10

近年来天津中医药大学通过校内资源整合,搭建学术平台,承接重大项目,培养人才梯队,强化学科建设等措施。学校的科研水平有了长足发展,无论在中药复方制剂的筛选与组分配比研究、还是在药效药理研究等方面都有了较高的水平,学校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充分挖掘资源。研发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中药新品种

天津中医药大学结合天津市中药产业自身发展特点。充分挖掘自身资源,联合天津市行业相关单位,研发出一大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中药新药,转让天津市重点中药制药企业后,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

2002年学校承担了天士力集团委托项目“养血清脑颗粒毒理药效学实验研究”,不仅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进行了新药申报的药理学试验,还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完成了养血清脑颗粒对高血压造成的脏器损害保护作用研究、养血清脑颗粒治疗Ⅱ期高血压临床研究等项目,使养血清脑颗粒成为天士力集团的市场主打品种之一,2006年销售额达到2.4亿元。

2003年学校承担了天士力集团委托的“首乌丹参滴丸药效和毒理试验研究”。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完成了中药新药的申报资料的临床前研究,完善了天士力集团丹参滴丸系列品种,在中药新药的系列化研发上进行了探索。

2006年学校与天士力集团合作,承担了科技部重点科技计划“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研究”,该项目为全国第一个中医药循证医学临床研究项目。联合了全国11家分中心,75家医疗单位参加。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分析市场现状,开展现代中药大品种群系统开发

近年来,天津中医药大学通过认真分析天津市中成药销售市场及全国中成药生产与销售现状,发现多数中药名优品种之所以销售额无法取得突破。市场占有率偏低,主要与科技含量偏低、现代研究薄弱有关。表现在许多新型实用技术在生产和制剂工艺方面应用不足,质控水平偏低,多数品种市场定位不准确、药效作用机制缺乏深入研究等。通过调查研究,学校还发现名优中成药的市场潜力还未得到充分挖掘,及需做大做强,必须尽快确立对名优中成药进行二次开发的战略选择。

2006年,由天津中医药大学为组长单位,天津市科委组织实施了“天津市现代中药大品种群系统开发项目”,计划在三年内。平均每年出资2000万元重点支持20~30个中成药大品种系统开发。这一首次由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产学研联合,企业具体运作,进行中药品种群的二次开发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天津市中药制药企业中具有传统优势的中药品种的科技含量,使之成为在中药市场上真正占有重要地位的中药大品种,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

该研究项目分别于2007年9月列入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项目。国家发改委也将其列入“十一五”规划中。目前,2006年首批选择的10个中成药品种已基本按节点规划完成了相应的研究工作和项目目标。随着科技含量的提升,销售业绩也不断增加。10个品种的全年销售额达到5,7275亿元。同比增长16.7%。2007年第一季度与同期相比平均每个品种增长销售额20%。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申请专利23件,制定技术标准8项(其中企业标准7项,国家标准1项),成果登记2项。这一项目的实施,将产学研联合从一种理念变为行动,以具体品种为载体,将产学研联合在了一起,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培育了市场意识,促进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了企业研发人员素质,增强了企业整体创新能力。

产学研结合。深入开展药效、毒理和临床研究

为了进一步阐明中药有效成分、构效关系、最佳配伍剂量、作用机制等中成药的高技术含量,按照现代中药的研发模式,天津中医药大学对多个委托品种的毒理、药效、药构效最佳配比、药效物质机理、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广的产学研合作。在药物作用机理探讨方面承担了天士力集的“冰片毒理、药效研究”、丹参三七的最佳配比研究(此目于2005年被列为科技部“973”计划课题)、天津达仁达二药业有限公司的“痹祺胶囊临床及药理药效机理研究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仁堂制药厂的“牛黄降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天津市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丹芪偏瘫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作机理研究”、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六中药厂“舒脑欣治疗偏头痛、中风后遗症作用机理研究”;在临床究方面承担了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六中药厂“清咽滴丸口腔粘膜吸收试验研究”等课题。

通过上述研究,进一步阐明重点品种的药效、毒理,产品在质量控制方面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充分挖掘产品的佳有效剂量的配比关系,节约药源、提高疗觌通过规范化药效学研究方法补充产品既往研究中的不足,提高产品的明依据还通过临床研究验证临床疗效,对企业发展及全面解产品内涵起到了推动作用。

抓住机遇,为服务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

充分利用已有研究平台发现并创制高科技含量的中药新药

“十一五”期间,天津中医药大学将充分挖掘专家资源医疗资源,以名方、经验方、院制剂为重点处方来源,筛选具有临床基础的优势品种。进一步加强中药新药研发,进行规范化临床试验。并从复方药物的标准组分、组分配伍、组效关系、药效、毒理、作用机制等多方面开展基础与临床研究,探索中药新药发现的新模式。建立从临床发现新配方――实验室筛选――临床评价的完整的人才队伍、学科结构、条件建新药发现平台。目前已有2个中药新品种已基本完成了临床前的试验研究工作,并列入了科技部“863”发展规划。继续开展天津市现代中药大品种群系统开发项目工作

该项工作今年的重点是(1)建立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模式:(2)形成临床优势评价、处方配伍优化、药效物质提取及工艺优化、产品质量控制等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共性关键技术和技术标准;(3)完成紫龙金片、养血清脑颗粒、金芪降糖片等10个中药品种的二次开发研究,打造一批现代名优中成药;(4)增加5~7个年销售额过亿的中药大品种。其他品种在三年内销售额至少增长100%。争取实现利税6000万元(5)本项目成果拟申请专利10~15项,相关规范标准10项;(6)增强各生产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研发人员素质,完善基础硬件建设,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现代中药科技创新体系。

此外。还要继续开展规范化药效、毒理研究,加强名优中成药的作用机制探讨,规范临床研究。大力开展循证医学研究。明确疗效。

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打造中成药国际品牌

一是依托中意中医药联合实验室,争取以打入欧盟市场为目标,开展中药新药的联合国际开发。研制进入欧盟市场的中药新药,或者建立得到欧盟承认的中药评价新标准。目前已经有1项新技术双方进行了实质性的合作,还有2个项目签署了意向书。二是利用我校与俄罗斯西伯利亚科学院的双边合作协定,开展中医药特色研究,目前已签订了2项协议。三是争取在与韩国的中药化妆品项目合作上取得新突破。

联合强势企业开展联合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