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50:44

临床医学概论篇1

关键词非临床专业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分析教学任务

我校医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学影像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均开设了《临床医学概论》,由于这几个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均不进入临床,也无需考取临床执业执照。所以很多学生对该门课抱着应付了事,非常没兴趣。面对这种局面,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临床医学概论》课,并对此门可产生兴趣,最终达到我们教学的意义,让学生从中学到临床知识,为今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一些全面的准备,是我们应该研究探讨的课题。任务驱动法教学法适合操作类课程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的能力。

一、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的概念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具体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任务,并给出完成任务的思想方法和操作参考。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师设计的若干个任务为中心,学生的学习围绕完成任务展开,边学边用。教学通过教师布置任务、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学生完成任务、教师归纳总结来完成,达到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适合非临床专业的《临床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临床医学概论》课程的层次性和实用性。非临床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临床医学概论》前已经学习了部分临床专业的基础课程,并具备了一定的临床基础理论知识,对临床专业已有了一定的初步了解。所以非临床专业的学生在他们第三学期已经具备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学习临床课的能力。另外,《临床医学概论》课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及今后走向工作岗位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可将学生身边发现的具体病例设计成“任务”,教给学生去完成,以达到让学生掌握临床基本知识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策略

1、精选任务。这是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第一个步骤。《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内容庞大,包括诊断学、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疾病内容。而课时最多只有72学时。所以在设计“任务”时一定要选择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在第一节课可以在学生中开展调查,看学生对哪些感兴趣,将学生感兴趣的病种设计成“任务”。使学生学有所得。例如可以将“高血压”设计成任务。

2、分析任务。教师提出任务和具体要求后,要对如何完成这一任务做一些方法上的指导。首先让学生分析任务,理清思路。如询问学生身边的亲人有高血压病的吗?怎样的标准我们才能给他(她)做出高血压的诊断?他(她)平时血压高时都有哪些表现?这些任务设计引导学生查阅《临床医学概论》内科学的相关理论。其次,高血压现代医学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哪些?提示学生临床上有关高血压病因的论述。

3、完成任务。这一步以学生具体操作为主。可以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别搜集高血压的相关病因及危险因素资料并加以整理,初步形成观点。

4、交流讨论。这一时期,由各小组学生组织讨论、分析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经验与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没能解决的的问题汇总后向任课教师请求解答或供大家探讨。教师主要是查漏补缺。讲解一些共同的难点和重点。提供应用实例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在思路上启发学生,看一看其他学生是如何完成任务的。在方法上和自己有什么不同之处。总而言之,要让学生充分发挥集思广益、开拓思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创新,让学生终身受益。

5、巩固练习。教师将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使学习能力差的同学或操作出现问题的同学能通过教师的总结和回顾,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全面掌握知识点,达到教学目标。课后可给学生布置一些练习题,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强巩固。

四、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在评价学习成效时,应打破传统的一卷定成绩的观念,应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评价观――发展性评价,即注重学生个体过去和现在的比较,看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而不是简单问题的分等排序。发展性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的进步,职能是诊断教学中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想象和发散思维,从而诱导学生勤思、善思、敢想、敢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学习成效评价的方法可采用日常检查法,纸笔测试法和表现性评价法。

日常检查包括课上检查和课下检查。课上检查又包括课堂练习、课堂提问等。其中课堂提问在问题的设计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用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六个水平,即知识(记忆)、理解、应用、分析(推理)、综合(构建、整合)、评价(判断)作为设计问题的参考,对非医专业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尝试总结高血压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课下检查包括总结(即归纳每节课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出测试卷等,如可以让学生拓展性的总结高血压病日常保健。

纸笔测试中要注意命题反映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思维能力、语言概括和组织能力的差异,适当拉开档次。如高血压病的测验可选择:高血压病的概念是什么?正常血压与高血压的分级?高血压的病因有哪些?常用的降压药物有哪些?

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完成任务来表现知识和技能成就的评价,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学生每完成一次任务都应得到一个成绩。最后将这几种成绩结合,给出这门课的总成绩。这样更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临床医学概论篇2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0-0084-02

西医临床概论是联系医学与药理学的桥梁,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直接为将来药学服务奠定基础。但该课程要掌握的知识点多,记忆量大,加之新的临床表现不断出现,学习难度很大。传统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的特点,让学生非常难学难记抽象枯燥的药物知识,很容易降低对西医临床概论学习的兴趣,不利于专业技能的培养。课堂上教师虽然投入很大精力,但效果不佳,学生也不能很好地掌握相应的知识和能力。所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1]。

案例教学法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采用相关案例进行教学,通过教师讲解及组织学生进行研讨,从案例中学习基本规律、原则,从而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知识,是一种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及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式教学方法[2],非常适合高职西医临床概论的教学。文献报道[3-4]了许多学者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西医临床概论教学中,但案例教学法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会在许多方面遇到问题,如课前案例选择、课中案例实施、课后知识巩固等方面,如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本文通过探索高职西医临床概论实施案例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原因,在多次实践和尝试后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为确保案例教学效果提供可靠的保障。

1案例教学的探索

课前案例在案例教学法中,案例非常重要,案例的好坏直接决定教学效果。许多教师选择案例就是直接将临床用药实例拿来使用,很少考虑案例的适用性,这样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案例难度太深,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无法理解;案例与专业培养目标差异太大,导致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今后工作;等等。因此,案例的适用性是实施案例教学首要关注的。

课中案例实施案例教学,重点要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和分析问题。如果学生兴趣不高,不愿意参与,那么案例教学就会冷场,实施不下去;但是如果学生太兴奋、太激动,则又会导致分析和讨论的问题偏离教学目标,而且学生讨论的范围太大,则总结不出结论性的知识,教学效果也会受影响。因此,课堂中案例教学能否按照预期顺畅实施,是案例教学的关键。如何确保案例在课堂顺畅实施,也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总结的问题。

课后知识巩固高职西医临床概论授课对象是高职生,这些学生特点是专业基础差,擅长形象记忆而不是抽象记忆。西医临床概论知识比较抽象,虽然采用案例教学法能积极调动学生参与,但课后能否真正记住临床表现、相应药品知识,还需要下功夫琢磨一番。可见,实施案例教学后,课后知识巩固问题也是值得研究和总结的,这关系到案例教学法的长期效果。

2案例教学实践

案例选择教师在收集、编辑案例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专业培养目标、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等因素。在案例确定实施之前,要与各方进行沟通,听取意见后积极修改,力争满足各方需求,这样案例教学更具有实际意义,教学效果更能转化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比如对于高职医药营销专业的学生,用人单位非常渴望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对一般的疾病临床表现进行正确分析,熟悉相关药物的药理作用,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因此,案例的选择应以临床典型疾病治疗案例为主,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分析临床症状与药物治疗对应问题。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将得到增强,非常适合药店、医院药房工作,也符合该专业培养目标。

课中案例顺利实施案例教学课堂中,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参与是教学成败的关键。首先,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各组任命一个小组长,课前布置案例,让各小组长带领成员充分查找资料。其次,课堂中采用辩论赛的讨论模式,让每组在规定时间内发言阐述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其他小组可以质疑和辨析。这期间教师要控制好气氛,不要让学生陷入无意义的争论中,当学生观点非常好的时候,教师要及时表扬;学生观点偏离或者错误时候,教师要及时纠正。总之,这个阶段要成为教师引导各组学生开展自由辩论的学习过程。最后,教师将各组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西医临床概论知识。对查找资料充分、表现优异的小组及个人,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比如最佳分析能手、优秀小组等,这些奖项可作为学生评优评先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小组,积极推荐其参加省市组织的专业技能比赛,让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充分培养,为将来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的积极性明显得到提高,学习氛围非常浓厚,教学成效明显。学生课后坦言,这种竞争性学习模式让他们受益匪浅。

临床知识巩固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长期记忆,在案例实施及讲解后,教师可以查找资料,将重点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相应药物的治疗作用总结成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歌诀。比如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可概括为:平时无体征,发作有表情,焦虑出汗皮肤冷,心律加快血压升,交替脉,偶可见,奔马律,杂音清,逆分裂,第二音。再比如休克可以概括为“三字四环节五衰竭”:“三字”――“缩、扩、凝”,即微血管收缩、微血管扩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四环节”,即休克发生的原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其转归;“五衰竭”,即急性呼衰、心衰、肾衰、脑衰、肝衰。

3教学效果调查

笔者对实施案例教学和未实施案例教学的医药营销专业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及图1所示。可见,案例教学法相比与传统教学,学生更易接受,而且教学效果相对较好,更加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4总结

1)教学后应及时跟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实际学习状况;收集学生还未掌握的难点和疑点,在下次上新课之前要重复讲解,让学生真正掌握,以利于下阶段的学习。

临床医学概论篇3

由于《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内容较多,包括诊断学、治疗学、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内科学常见病、外科常见疾病、妇产科常见病、儿科常见病、老年常见疾病等内容,教师备课需花费大量时间及精力;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质考试大纲调整教学内容。课堂教学重点应侧重于“诊、内、外、儿、妇”的理论及实训课的教学,部分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涉及内容少或不考的教学内容以专题讲座形式讲授,如循证医学、流行病学等。

2调整教学方法

《临床医学概论》教学以前均以传统的教学方法(LBL)为主,调整后根据不同科目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如内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外科学在“LBL”教学基础上增加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BL)和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法———CBS教学法。CBS方法不仅强调理论知识,而且更强调结合临床病例深入地掌握理论知识,使理论联系实际[2]。pBL代替以往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学生被动听的封闭教学模式,变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发挥出最大潜能[3]。部分涉及执业助理医师资质技能考试、操作性强的内容,如诊断学体格检查部分,应当改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此方法不仅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而且节省了上课学时,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参与性;而对于难度较大的心肺腹部听诊部分内容则直接利用现代化仿真模拟听诊系统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水平。为锻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临床思维水平,本课程教学应当增加24学时的医院临床实践见习课。

3调整教学资料

本院《临床医学概论》师资队伍由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组成,校内教师以青年教师居多。限于本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及师资的差距大,根据调整后的教学大纲,课题组成员进行深入探讨,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案、讲稿、课件、教学重难点,最后形成“六统一”的教学光盘以便资源共享,并在2012高职非临床医学专业班实施教学。教学过程中每周四下午课题研究组进行集体备课交流,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得到快速提高,其对《临床医学概论》教师团队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起到较大促进作用。

4实施效果

我院目前所开设的非临床医学专业有口腔医学、口腔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和康复治疗技术,分别为普通高职和五年制高职两个层次。基于对《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建设的学大纲、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案、统一讲稿、统一课件和学重难点的“六个统一”,缩小了因学生层次不同、专业类别不同而形成的教学效果的差距,有利于顺利开展本门课程的教学督导、同行评价和教学互评三级教学评价。高职院校应围绕“三贴近”教学理念,在本课程建设的“六个统一”的基础上,大力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快速提高教学效能。其有利于本门课程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的沟通与交流,缩小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教学差距;有利于内科学教研室教学团队的建设和《临床医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总之,高职院校通过对《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建设的探讨,使其更加适应高职非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和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4]。

临床医学概论篇4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00

[摘要]在我国,临床流行病学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在临床实践(病因研究、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医学教育的新学科。因此,本文从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内容、方法和未来发展方向展望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临床流行病学。以拓宽临床医师的视野,使临床流行病学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

关键词]临床流行病学;定义;研究方法;未来展望

[中图分类号]R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06(a)-0193-02

临床流行病学被认为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科学,是一门研究临床医学的方法学,也是临床医学与流行病学结合的产物。通过引入现代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从而发现和解决临床问题。实践证明,它的普及和发展,将促进临床医疗、科研和流行病学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对医学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提高临床科研水平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临床流行病学定义

在临床医学的领域内,在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上引入了统计学及现代流行病学等有关理论,对临床科研的严格设计、测量和评价进行创新的临床科研方法学,研究范围从患者的个体诊治扩大到相应的患病群体,以对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整体性规律进行探讨,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获得研究的结论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和防病治病的重要实用价值[1]。

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为临床医学,而提供高质量的临床科研证据是临床医学得以发展的基础,而高质量的科研证据有赖于设计严谨的临床试验,对结果通过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而进行专业解析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结论[2]。临床流行病学结合多门学科如卫生统计学、卫生经济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及社会医学等,互相渗透,进而逐渐形成其学科特点,解决了包括疾病自然史、病因和危险因素研究、诊断方法、疗效分析以及疾病预后研究等临床问题。其主要研究对象是病人而不是在动物或集体组织中研究,如组织培养、垂体激素等,所以除了生物因素外其他诸如社会、心理因素都会对临床实践工作产生影响,存在某些难以控制和预料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往往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3]。医生不可能亲自诊断治疗每一位病人,因此,临床流行病学将患者个体及患者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达到既认识个体患者的特征,又认识患者群体规律的目的,基于以上原因借鉴科学的方法来总结临床规律尤为重要。

2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2.1探讨病因及危险因素

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阐明疾病的病因,对于认识疾病的本质、准确地诊断疾病以及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运用临床观察、描述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及实验性研究等多种方法探索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病因,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有效防治以及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等方面提供真实可靠的科学证据。

2.2筛选诊断研究方法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临床检验项目五花八门,新的诊断方法的出现,无疑给临床诊断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新方法刚应用于临床时,其作用往往被夸大,这就需对诊断方法进行科学的评价。多数诊断试验的正确性并非是绝对的,只是提供患病与否的概率,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应树立诊断概率的观念,为临床研究提供科学的方法。

2.3评价临床疗效

在临床流行病学中,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是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在正式推广应用之前,任何一种新药或治疗方法必须经过正规、严格的临床试验研究与评价才能做出判断。因此,为检验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在临床推广应用之前任何一种新药物或疗法都应进行多次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只有经过严密设计的临床试验,才能获得新药物和新疗法的真实可靠的结论。

2.4研究疾病预后

临床实践中必然会经常涉及疾病的预后问题。究疾病预后是指对疾病的各种结局进行概率预测。若要对预后做出客观评价必须采取严格的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尤其是针对目前还没有特殊治疗措施的疾病(如病毒性疾病,或新发现的疾病),这就涉及到疾病自然史的研究,即在不给任何治疗或干预措施的情况下,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整个过程。医生了解该病的预后,不仅有助于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而且可以回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

2.5制定临床决策

临床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经常要做出简单且重要的临时决策。为了提高临床决策的科学性必须以策略论和概率论的理论为指导以各种概率数量为依据,通过将复杂的临床问题数量化,才有可能选出最佳的临床决策方案。

3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epidemiology)是一门临床科研方法学,曾经被简称为Dme,即临床研究的设计(Design)、测量(measurement)与评价(evaluation)[4]。

3.1设计

设计是指临床研究方案和观察方法的设计,是临床科研实施前最重要的内容,直接决定科研的成败。临床科研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3.1.1确定研究目的和科研假设研究目的和假设的来源可以是临床实际所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是从文献资料获得的思路,根据大量的信息提供具体、明确的研究假设,为达到研究目的进行论证。

3.1.2确定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应依据提出的临床假设、内容、目的以及不同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等方面综合考虑从而确定最终设计方案。表格1提供了在不同性质研究课题下不同研究方案的选择,以及各种设计方案的论证强度。(表内的“+”数目表示论证强度及其可行性,“+”数目越多越好),见表1。

3.1.3确定研究因素研究因素的确定是一项研究临床研究课题先进性的关键。研究因素一般包括生物性因素、化学系因素、物理性因素以及人口学特征、遗传、心理、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等。在确定设计方案时应明确研究因素的重要性、创新性、实用性和科学价值等方面[5]。

3.1.4选择研究对象在流行病学研究设计中,应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来选择研究对象。选择研究对象时将经过以下四个层面:①确定目标人群。②确定源人群。③确定合格人群。④最终确定研究对象。在选定研究对象后,应该列出确切、可靠、准确无误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以降低研究数据的偏差,保证结论的可靠性。

3.1.5确定资料收集及数据处理方式由于临床研究对象是人,在收取资料数据时,主观因素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资料、数据等无法全部收集,这时我们可以使用盲法。由于临床研究的复杂性也决定了资料的多样性。因此,在设计中应根据预期结果正确选择统计学分析方法。

3.1.6确定效应测量指标临床研究是指通过观察研究因素在研究对象上产生的效应来验证疗效和因果关系,因此确定效应测量指标时,要力求客观、定量和可操作性以及与研究的关联性、特异性等,再确定指标的类型和数量。常用反映效应的指标有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缓解率、复发率、毒副作用、体征的改变和实验室测定结果等。

3.1.7确定质量控制措施在进行任何一项临床研究时都将面临各种偏倚的干扰,可能出现影响结果真实性的三大偏移分别为选择偏移、信息偏移和混杂偏倚。研究者可以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设计的三大原则,即设置对照、随机分组和盲法来对偏移进行分析和控制,并用统计学原理计算从而减少误差。

3.2测量

测量时指应用定量方法来衡量和比较各种临床研究结果。需要利用频率测量指标和效率测量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为了准确测量,应注意试验的措施要有反应性和可度量性及测量的方法要有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的敏感性才能发现措施的效应,而良好的特异性才能确认这种效应。最后,测量指标的判断标准和临床意义要明确。

3.3评价

评价研究成果应考虑成果的真实可靠性、临床价值、患者是否愿意承担治疗费用等方面。评价是指运用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临床实践,科学地制定出标准,在运用标准来评价各种临床数据、实验数据、临床研究结论、建立并因联系及匀后估计及临床不一致性等,并评价其真实性和实用性。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从设计、测量和评价三大方面入手。通过排除各种主客观偏倚的影响,有助于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6]。

4临床流行病学的展望和未来

临床流行病学引入我国只有20余年,现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临床流行病学促进了临床科研水平的提高,从只关注患者个体到患病群体及其相应正常人群体的转变,促使临床医学从经验医学转向循证医学。

我国现在临床流行病学面临着部分诊断性试验设计不合理、缺乏标准评价、无灵敏度、特异度等问题,而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Dme正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提供系统而科学的方法学,提高我国整体临床科研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7]。临床流行病学能够促使临床医生从患者个体走向群体,同时,将眼光放在疾病的预防上。不但有利于临床医生更加深刻的认识疾病的全貌、分布概率及致病因素,而且有助于提高临床决策的正确性,促进临床医学的整体进步和保证人类的健康[8]。循证医学作为临床流行病学的新范例,提供给病人的医疗服务是建立在目前所能提供证据的基础上,以获得最可靠的信息,然后依据这些证据对所接待病人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做出正确的决策[9]。

5结语

临床流行病学在近些年中蓬勃发展,并且逐步完善。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认识到临床流行病行对疾病控制及治疗的重要性。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师在医疗实践和教学中重要的方法。未来,随着临床流行病学的更加完善,势必将会带给医学界不可预估的价值。

[

参考文献]

[1]王家良.临床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刘建平,李昕雪.临床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常用方法概述[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2(2):120-123.

[3]王家良.循证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杨岫岩.在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上谈循证医学[J].CHineSeJoURnaLoFpRaCtiCaLinteRnaLmeDiCinemay,2007,27(10).

[5]胡良平,鲍晓蕾,王琪.科研设计应遵守重复原则(英文)[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9):937-940.

[6]冯国双.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随即[J].中华护理杂志,2011(5):529.

[7]张伟,史良科.预防医学发展的未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整合[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2(12):10-12.

临床医学概论篇5

“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的改革”是我国目前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方针的体现,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今后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中医教学是西医院校的重要教学内容,具有不同于现代医学教学和中医院校教学的独特性。传统的中医教学模式注重对中医知识的系统理论讲授,而现代教育观则要求教学互动,结合临床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医学生对学习中医的兴趣,主动学习,学会思考,并且培养创新意识。

1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现状

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色,其目的在于使西医院校的学生通过学习中医学理论,了解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初步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能够进行辨证论治,为今后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和研究奠定基础,也是我国执行“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重”医疗方针和政策的具体体现。

在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设置普遍存在教材要求和学时的匹配不合理,严重制约和影响了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多数西医院校现行使用的《中医学》教材,几乎囊括了中医学从基础到临床的全部内容。本科教学是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主体,课时一般设置为50个左右。在这50个左右的学时里需要完成中医基础理论、诊断、辨证、治则与治法、中药与方剂、针灸与经络、内科常见病以及临床杂病等理论学习,其效果难如人意。

由于中、西医属于两套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教学若没有相关前导课程作铺垫,模糊、抽象的中医概念及思辨式的思维方式常常使学生难以适应,加上中医表达词语晦涩,理论深奥,学生感到难懂、难学、难记、易忘。长久以来“填鸭式”、“粗线条”式地讲授中医学,学生不但理解不了中医理论,也未能真切感受到中医的临证特色。虽然目前一些新教学手段的应用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医基础知识,但教学效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

2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改革的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医学高等教育同样受到冲击。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化生物-心理-环境-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从传统的“医-病-药(手术)”的单纯治疗模式向群体-保健-预防-主动参与的模式转变,其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模式所暴露出来的弊端与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医学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运行方式亟待改革。

在大多数西医院校,中医教学安排在第3学年。在此阶段,医学生完成了基础医学和部分临床基础课程(包括临床见习)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现代医学思维方式的训练;而且经过3年高校素质教育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的愿望和基本能力。此时,中医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重点,提高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目标”,引导学生从现代研究的层面理解中医的科学性,培养西医院校学生对中医学习的兴趣。应用已掌握的知识结构,比较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临证思维,通过在比较中设置问题,在思考和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中完成对中医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发掘中医学的精髓与临证特色,丰富学生的临床技能。

3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模式探索

3.1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模式是指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及自学理解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因此,有必要尝试将该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理论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中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问题的设计应突出中医学的重点、基础和精华,并选择能结合临床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通过适当中西医比较方法和现代研究思维提出的问题能够很好地激发学习的求知欲。

3.2课程体系的补充

中医学是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上并孕育、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是一个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课程体系的整合与设置必须遵循中医自身认识自然、社会、人体、生命以及疾病的特点,遵循中医独特的认知方法。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教学的同时,可适当增加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课程(选修课),如《唯物论》、《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等有利于医学生对中医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自然科学等综合素养。《素问·著至教论》就要求医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而《千金要方·大医习业》也强调“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3.3教学模式的完善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可适当减少理论课时,增加临床见习、典型病例分析等内容,使抽象的中医概念具体化,并由此问题带出一系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技巧方面的问题。临床实践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理论授课不明白的知识可在见习过程中进一步得到完善,重要的知识点得到巩固,使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自然融为一体,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中医理论及临床效果的验证。如血瘀、气滞、痰饮等概念,可通过对患者的诊治而获得真实、具体的体会;同时可以很好地展现中医学在防治慢性病、老年性疾病、疑难杂病及养生预防等方面的优势。

3.4要凸显中医学思维方式和学术内核

中医学是形象思维的产物,其思维方式直接主导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以及临床上的应用,教学中应牢牢把握中医学的精髓——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由于中医学的内容可能与基础医学的诸多课程发生联系,容易形成概念的混淆,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如在有关脏腑的学习中,中医学的“脾”是指人体气血生化之源泉,受之于水谷,化生出精微(气血),而西医学中“脾(脏)”为实质性器官。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和明晰中医概念的特征,强调区别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对中医理论的进一步认知和探索。

临床医学概论篇6

关键词:认知规律 诊断学 课程设置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诊断领域高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对疾病的诊断具有寻找科学依据的重要作用,然而,很多医务工作者却忽略了临床诊断最基本技能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作用,致使临床误诊率居高不降。据有关报道80%的误诊病例与问病史及体格检查相关,严重影响了医患关系。究其根源是诊断学课程设置与认知规律存在矛盾,使临床医生在医学教育阶段就出现临床基本技能培养问题。为了从源头上解决此问题,强化临床诊断基本技能的培养,构筑好医患关系,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合理选用大型现代医学诊断检查,我们于2005年向湖南省教育厅申报了“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此课题实行一个阶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临床诊断基本技能与现代诊断技术的关系对临床诊断的影响。诊断学课程教学是合格医生培养的初级阶段或启蒙阶段,此阶段的教学对一个医生毕业后的医学生涯有着重要影响,对国家实行人人享有医疗卫生保健的政策、降低医疗成本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将是国内乃至国际最后都要达到的共识。在当今,临床诊断技术之先进,诊断的手段之多,本应使临床医疗差错、事故大幅度减少,可为什么反而居高不下呢?究其原因,其一就是临床医生不知道临床诊断基本技能与现代诊断技术二者是相辅相成,前者是建立临床经验,后者是验证经验的科学性,有相当一部分临床医务工作者认为只要有现代检测技术便可诊断疾病,殊不知临床诊断基本技能是临床诊断的重要基础、是前题。如果连基本技能都没有,如何来选择现代诊断技术?何况现代诊断技术也有不完善的地方,现在心身、身心疾病患病率的上升更是如此。其二,诊断学课程教学未按诊断学课程的认知规律、学生认知水平设置,使临床医生培养输在临床诊断学习的起跑线上,致使临床医生在医学启蒙阶段概念不清、技术上无能,学业完成后没有达到应有的技能标准。受目前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思想影响,人们只知道经济利益,而忽视了一个医生应具备的基本职能的作用――诊断疾病的基本技能,没有认识到诊治疾病各种技术的性价比的社会效益,故而使原本应信任医生的病人对医务工作者产生信用危机,使本来自古和谐的医患关系受到严重冲击。待有些疾病需要做一些必要的现代诊断技术来明确诊断时,结果病人不愿接受,这主要是因为信用危机所致,还不是经济问题,这种结果和现象怎不影响临床诊断呢?如果一个临床医生基本临床诊断技能好,面对病人能运用简便快捷的临床诊断基本技术,当基本技能无法明确诊断时再启用现代诊断技术手段时,病人怎会拒绝呢?医患关系又怎会不和谐呢?医生随着从医的时间推移,临床诊断技术能不提高吗?随着现代诊断技术的合科应用诊断水平不提高才怪呢。所以说,临床诊断基本技能与现代诊断技术是提高诊断水平、减少临床误诊不可缺少的一个技术两个不同方面,缺一不可。由此,诊断学课程教学应如何来围绕提高医学生临床诊断基本技能这一中心教学点至关重要,要想达到启蒙临床医生培养初级阶段临床诊断基本技能的目标,就必须按认知规律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设置诊断学课程的教学。

2、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诊断学的认知规律。认知能力的概念就是指接受、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均被认为是认知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加涅(R.mgagne)提出3种认知能力:言语信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能力);智慧技能(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的能力);认知策略(有意识地调节与监控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能力)。医学生在学习诊断学时就开始临床医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这时建立临床诊断的正确认知水平对学生终身临床医疗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个阶段的教学主要是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也就是解决概念、原理及作有关技能的问题,而有关诊断疾病的概念问题对临床诊断非常重要,很多临床疾病的诊断就是概念不清而造成误诊。例如,有的临床医生看到心电图上出现St段改变就认为是冠心病,认为出现胸痛就是心绞痛或者就是冠心病,这些均是对冠心病、心绞痛的内涵与外延未弄清所致。究其原因是由于诊断学教学、某些临床课程教学未弄清,教师只是停在教或者机械性的教,学生机械性的学。因此,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应将临床上许多共性的症状、体征及临床表现讲清楚,引导学生理清概念中的内涵与外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临床现象的基本概念。另外,诊断学不但要解决这类临床现象的认识问题,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会出现此类现象及应如何证实这类现象,并提出初步的判断问题。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在日后的临床面对一个活体病人时,便于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地思考问题的方法。而诊断学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主要解决医学生学会和会用各种诊断技术证实临床上所面对的问题――诊断的问题。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对诊断学认知水平是处于何种状况呢?根据我们多年的教学研究摸索,当临床医学生学完基础后,对临床医学有着较高的认识,学生均知道这是专业学习的开始,对诊断学充满好奇和兴趣。然而,因诊断学是对临床各科规律的总结,具有着实践性、理论性很强的特点,是临床医务工作者经过几代甚至几十代努力而总结的一门临床诊断的一般性知识、理论、技能学科,具有抽象性、理论性、归纳性,不但学生不好学,就是一般的教师也不好教。然而,学习这门课程如果有较好的实践作为基础,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学生这时处于一种有兴趣但又没有实践基础的学习阶段,需要逐步学习诊断学的知识、技能、原理、思维方法,我们的教学过程就必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帮助他们提高认知策略和临床诊断的认知能力,这就要弄清诊断学认知规律――诊断学的客观性、反复强化性、稳定性、自循环系统可生成性。一句话就是感性与理性、理性与实践性的辩证关系,就应按照人的认知规律去设置课程。

3、按认知规律与学生认知水平设置诊断学的课程。

3.1 按认知规律设置诊断学的课时。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理论性极强的课程。美国的医学教育中就没有这样一门临床重要的基础课,而我国临床医学教育中一直设置了诊断学,这种设置是符合临床医师培养规律的。因为诊断学实质上是临床医学各科的一个规律总结,在临床医学教育中进行临床诊断最基本规律教学有助于临床医生后续临床思维水平的提高,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临床医生最基本的诊断技能,包括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提出对就诊者的基本判断并认知如何验证判断的准确性。因此,这门课程课时的设置是否科学、是否按学生的认知能力与

水平来设置直接关系到诊断学课程教学能否从实质上达到教学目的。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研究与临床实践认为缩减理论课程的教学、增加实践性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认知规律。因此,我们将理论授课与实践授课设置为o.9-08:1.1、1.2。经过6-7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在总课时(总128学时)不增加情况下,这种设置较为科学合理。

3.2 按认知规律设置诊断学教学内容。根据认知规律中只有客观物质世界中具有存在,才能转换为光波与声波信号,刺激人的大脑形成相对应的微粒物质的理论,将诊断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划分,一般我们分为技能性(主要是动手操作性技能)、理论性(概念、原理、知识、思维基本原则)两个部分,也就是临床的资料收集部分与临床思维判断部分。技能性部分教学内容与理论性教学内容处于同等重要教学地位,甚至更为突出其重要性,因为其在临床诊断中是前题,没有前题,后续的判断推理无从谈起。我们又将技能性的教学内容又分为:体格检查、临床诊治性穿刺、临床诊断辅助检查的科学选择、问诊及病历资料的书写及最后综合运用。这部分内容是独立进行教学,主要在实验室、培训中心、临床病房来完成。而理论部分的教学就不重复这方面的内容,只是引导学生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根据认知规律的反复强化性的原理,我们打破原有诊断学技能性教学以验证教学为主的理念,将其做为一种能力突出来培养,应使学生会学、学会、会用。因此,我们诊断学学完的下一个学期安排学生开放性的自主学习,教师指导为主,以达到反复强化及形成学生的稳定性的结果。诊断学理论教学则只解决概念的内涵外延、为什么(原理)、怎么办的问题,思维部分按学生认知规律以质疑、查询、讨论、小结发现的教学方法完成。

3.3 按认知规律设置诊断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3.3.1 以探究、指导、验证的方法进行检体诊断的实验课程教学。打破诊断学的先理论后实验的教学模式,我们将体格检查安排在理论课前进行实验教学,学生上课前预习《临床诊断基本操作技能》一书中实验课的内容、方法步骤,教师质疑、重点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分组练习。在学生将本堂课学习内容基本完成后,教师又以问题方式组织学生将正常人的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并作简要的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健康的正常标准值的来源及其正常范围的差异,同时帮助学生发现有些正常标准是无法用语言及数字描述,必须从实践中体验感觉在大脑中形成模糊的参数。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正常标准,建立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标准化病人的病理体征体验,将正常与异常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理论课的点化,使学生模糊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3.2 以动手、导学、发现、验证的方法进行心电图的教学。心电图的学习是学生实验课程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我们主要运用的是开放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两两相互在自己的身上进行心电图测量实操,并记录图纸,将心电图的报告纸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心电图报告的要求将自己操作好的图纸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的数据填写在心电图的报告上,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要的总结,根据学生的所测得的结果进行正常心电图及测量的指导,通过讨论让学生自己得出正常人心电图图形的特点及范围。常见异常心电图及心肌梗死的图纸分析均以此方式为主,让学生自己在标准化智能病人身上测量体验、汇总、总结,最后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并得出异常心电图上的特点及结论。

通过上述教学方法的改进,使学生真正认识健康的正常标准,再经过反复强化,使学生大脑中形成稳定健康人正常标准的物质微粒,这样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在临床上较为准确地发现就诊者不健康的临床表现,以减少临床误诊。当学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时,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激情就被点燃,学生自觉与不自觉就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3.3 按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诊断学的问诊。问诊是临床医生最重要的一项基本技能,是临床医生和医学生的难点,难就难在学生们尚未进入临床,对临床的知识体会不深,不好把握。临床医生的问诊与其具备基本临床各病知识的情况有密切关系,医生有了一些疾病的基本知识及经验、掌握基本问诊的技能后才能在临床中较好地询问病史。基于这一临床规律,学生必须先具备症状学、临床各病的相关知识,才能在问诊见习中体验问诊技能的学习。因此,我们对问诊的临床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问诊的理论课排在症状学后,问诊的实验课则安排在诊断学课程教学最后。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在床旁示范性问诊,主要使学生了解问诊的方法、内容及与病人沟通的方法与策略,然后再每5个学生一组组织他们独立对同病不同体的病人进行问诊。问诊基本完成后,由教师组织所有学生汇总问诊的情况,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一个病在不同个体中却有不同主诉及不同的现病史,使学生能从实践中体会到某一个病的各个表现,将书本的教条性学习变为灵活变化性学习,认识疾病的变化性、多样性,从而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多维性、全面性。在临床各科学习各病时,再进行相关问诊见习,将问诊的实验内容深化,培养学生良好的问诊习惯,提高问诊实验教学的效率。

经过如此设置诊断学实验教学方式将原有的验证性学习变为发现性学习,被动性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整个实验中的每个环节,教师注意对学生人文主义的教育,指导他们与被检者和谐沟通及配合的方法。

3.3.4 按认知规律组织诊断学的理论教学。诊断学理论教学因有诊断学实验做先导,学生具备一些正常人健康标准的体验后,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由简单、一般到复杂、特殊的规律进行诊断学的理论教学,特别强调教师的主导,通过质疑、学生自学思考、组织汇总讨论、教师最后精典的总结,从概念、原理、临床上所见疾病可能性等方面对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同时教师注意引用临床上一些实例来说明有关问题,以加强学生认识、记忆与理解的能力,主要以设问、思考、解决问题的学导法去完成有关诊断理论的教学。(学导法:就是突出学生主动学、会学、会用,教师引导的一种教学方法。)

4、按认知规律设置考核评价机制。根据认知规律自我保护第一选择的原理,就必须运用一种机制来激发教师与学生的激情。教师与学生的动力才是提高诊断学教学水平的保证。不管进行什么改革,都是要促使教师愿教、研究性地教、主动地教,学生愿学、研究性地学、主动地学,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与“学”杠杆的最大作用。如果教师不愿教或不愿研究性地教、不研究学生、不研究所教内容,而学生不愿学、不会学、不主动地学,又如何来谈整体教学水平呢?基于这种思想,我们在考核考评机制上进行了改革,主要体现在考评机制中注意公平、公开、科学的原则。首先将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相对固定带教教师,学期实验课程学完后,对学生、教师进行多方位的考核(主要对学生实验课学习态度、到课率、实验报告和体格检查等操作技能的动手

动脑能力进行考核),考核后对结果进行评价,三项考核成绩进入诊断学课程的总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核完毕时对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总结,对操作技能考核不及格的学生预以免费补考,学生通过补考又一次得到教师手把手的指导。与此同时,根据实验课程考评结果进行科学分析,了解实验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教学内容是否准确、教学态度是否积极,督促教师改进不足。如果有两次考评不合格则暂停其实验课的授课。这样,既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到课率、实验报告的质量、操作技能水平均大幅度提高,强化了学生的纪律性,提高了学生自我培养的能力,突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治学工作作风。因此,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考核考评机制。

5、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经过上述一系列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收到较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学生毕业后在就业、面试时,体格检查(心肺)较其他院校更占有优势,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增强了就业竞争的能力,学生的自信力得到提高。当学生下到生产实习单位时,因动手能力强,得到带教教师的高度好评,并且也得到带教教师的大力指导。现将诊断学技能操作考核与期末理论考试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试验班与对照班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如下

从上述结果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改革有效。对诊断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符合教学实际,可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与推广。

从生产实习单位的意见也说明经过上述改革学生的动手能力有较大的提高,生产实习单位反映较好,认为学生较以前动手能力有所增强。经调查,学生也认为经过上述教学方法自我学习能力得到培养,主动性增强了,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学习方法得到改进。

讨论:多年来,各医科院校诊断学课程均采取先理论后实验的方式组织教学,我们认为此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人类认知规律首先是先有感性认识,然后再有理性认识。教材及教学大纲的内容均是各医学专家经过实践的感性认识后,才总结出的抽象理性认识(教材、著作、教学大纲),既然认知规律是如此,为何在教学上要先理性认识再感性认识,增加学生学习的困难呢?因此,我们将诊断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较为合理的科学设置,打破原有教学顺序及模式。从改革的效果来看,试验班与对照班的考核成绩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这项改革在认知上更符合学生的规律,避免了学生有依赖性、不主动学的弊端。无论哪一种教学改革,只要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就是成功的,因为主动性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就不怕克服不了学习困难。当然,减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负担也是教学中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医学的学习内容多,负担重,特别是理论性的东西抽象、看不见、感不到,难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神经元印记,而人类的认知是由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本实验改革目的就是以学生为本,回归大自然的属性,将本不难的事回复到自然的事物,不必将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变为看不见、摸不着,为难学生,正因为基于此点,实验改革达到预期效果,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益,得到教师的认可和学生的喜爱。

诊断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还任重道远,我们只是做了一小部分的改革,虽然有所收获,但还需进一步努力实践完善与扩大。实验改革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诊断学是源于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一门方法学科,要使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将其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不将诊断学复原到人类认知规律去,是无法实现诊断学的教学目标的,因此,诊断学课程教学应按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来设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地提高医学院教学效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来自http://wwv.省略/wiewthread.php?tid=3124

2.刘剑萍、郭皖北等,《临床诊断基本操作技》,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3.陈琼、张桂英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诊断教学与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21

4.李伟、刘国庆,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04,第6卷,第8期:1609-1610

5.倪金良、于莲珍、施瑞华、林琳、陈晓星,诊断学理论教学改革探讨,医学信息,2006,04,第19卷,第4期:597-598

6.李梅、吕卓人、韩丽,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的关键,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第1期:47-48

7.何晓峰、张存泰、刘文励,赵建平、魏信艳,电子标准化病人教学系统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01,第16卷,第1期

8.李伟、邱凤岐,诊断学教学应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提高,2005,11,第5卷,第16期

临床医学概论篇7

2诠释学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和主干,在中医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对中医内科学中许多的概念和名词术语,乃至临床理论进行阐释,显得愈来愈重要。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国内中医诠释学研究的兴起,目前有关专家已经意识到从自然哲学视角来思考中医内科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因晚近“西学东渐”的冲击,一些中医药研究领域在引入诠释学的同时,“西化”倾向明显,多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模式方法、概念、范畴及学科模式对中医学进行西化的推定,脱离了中华文化的氛围[6]。鉴于此,我们应在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诠释学应用于中医内科学的系统性研究中,用与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相一致的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医内科学,移植复杂性系统科学中的释义和理论,深入阐明其基本理论的概念内涵和辨证论治的哲学思维模式,用现代哲学方法论阐释中医内科学所蕴含的科学理念、原理、规律为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研注入新的元素。

2.1对中医内科病证的诠释

2.1.1病证的内涵与外延

所谓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核心病机、演变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中医内科学多以病的主症来命名,如咳嗽、心悸、头痛、眩晕、胃痛、水肿等,也有部分病名与该病的主要病机有关,如郁病、虚劳、癃闭等。证候指医生观察与收集的患者四诊的信息,主要指症状、体征等临床表现,还包括中医诊病所重视的体质、性别、年龄、职业、自然环境(天时、气候、物候、地理等因素)、生活水准、人文生态、此前的诊疗经过等状况,以及各种现代检测的结果,它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是四诊信息表达的人体生理病理反应状态环节过程的概括,具有“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和“多维界面”3个基本特征[7]。病与证:病是指疾病完整的过程系统,而证是反映疾病在某一特定阶段的病理变化环节过程。临床诊疗中,常将病、证二字放在一起讲,这样既能包括某病的临床特征,也概括了病因和核心病机。证与症:症是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即医生诊病时收集到的患者的异常现象,由症状和体征两部分组成,除了包括患者自我感觉或发现身体不适、异常的表现,还包括由医生观察到和体检出的患者的病理征象,如舌象、脉象及通过色诊、触诊收集到的临床信息,也可参考西医体检所得的信息;而证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病证研究的重点需要重视对证候动态观察的理解和阐述,通过“以象为素,以素为候,以候为证”[8]、“病证结合,方证相应”[9]的研究思路辨识疾病的证候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以证候为诊疗对象的辨证论治模式进行深入探究,提出“意象诊疗模式”概念并加以阐释[10],从而对证候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探究和动态监测,为病证的诠释提供有意义的科学依据,使中医内科病证更加贴近科学,更加易于被现代医学和现代人所接受和认识。

2.1.2对内科疾病病名的诠释

为了便于掌握,我们将疾病首先分为外感与内伤杂病两大类,内伤杂病再根据五脏、气血津液、肢体经络进行分类,当然,疾病所归属的分类系统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引入诠释学方法对内科疾病病名的概念进行现代诠释,即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反复研读,系统的科学实验和临床实践,结合现代科研成果,定义其内涵与外延。《中医内科学》教材所列的疾病绝大部分是常见病、疑难病。首先应该对国家规划教材收集的50种内科疾病进行诠释。诠释过程大体有3个层次,第一是疾病的起源。一般来说,许多疾病病名的提及或症状的描述都是在《黄帝内经》中,这个时期的特点主要以症状或体征描述为主。第二是疾病的充实完善。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别是集中在宋元明清时期,众多医家通过诊疗实践,结合鲜活的临证经验,从不同方面补充完善了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预后转归和流行病学特点,为现代疾病概念的规范奠定了基础。第三是系统发展。这个时期主要是指近现代,首先是语言的转化,将古文演变成现代文进行阐述;其次是增加当代中医学者的新见解、新技术;最后是纳入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的研究成果,其中含医案知识库的发掘与循证医学的研究等,用现代自然科学的语言、术语、概念进行阐述和解释。当然纳入的过程应重视体现中医原创优势与传统中医理论的有机结合。以“肺胀”为例,“肺胀”属现代难治病,由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所致。中医古籍对肺胀的记述颇多,有明显的阶段性,后世医籍对本病也不断有充实和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将其作为专门病证,列专篇论述。《灵枢•经脉》篇提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明确了病名,其病位在肺,主要症状有喘、咳及胸部膨满3种。这应该是第一个层次。晋隋唐时期医家开始认识到肺胀属本虚标实之病,详细论述肺胀多由久病体虚,肺脾肾虚损,水停痰凝,气虚气满,痰瘀互结,外寒之邪乘虚侵袭,以致气机升降失调而发。隋代巢元方更是强调肺气本虚,复感外寒之邪是导致肺胀的发病机理,元代《丹溪心法•咳嗽》云:“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提出本病痰挟瘀血证候,并开创活血化瘀法。明清时期进一步整理规范认为,肺胀是一组症候群,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此属于第二个层次。近现代除进一步完善描述其临床症状外,并研究分析肺胀客观上存在着气道高反应性、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肺瘀血等病理状况。若能将其“系统”地纳入,形成肺胀项下的相应条目,则进一步完善和明确了肺胀的内涵和外延。经过发展,肺胀病的概念为:以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一种慢性虚弱性肺系疾患。其病程缠绵,时轻时重,经久难愈,严重者可出现神昏、惊厥、出血、喘脱等变证与坏病。继之制订肺胀的分期和分级标准,引入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内容等。从肺胀的病名演变过程看,符合诠释学的基本原则,实际上也是按照复习文献资料,临证细心体悟;结合众家之长,归纳整理;通过诊疗实践充实修正;纳入现代研究成果,完善肺胀病的现代诠释[11],应属于第三个层次。

2.2对中医内科专有名词术语的诠释

中医内科专有名词术语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确定的具有中医内科学学术特点,并构成本学科概念体系的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名词、名称、用语,如命门、髓海、阴结、肺胀、消渴、偏头痛、萎黄、脏躁、髓海、蓄血、肝积、淋证、肾风、癃闭、关格、筋痹等。专有名词术语有其自身的含义、使用特点和范畴,而且它在中医内科理论体系的构建与阐释中也极为重要,若不能对之进行明晰的厘定,必然会影响学习者对它的准确把握。历代医家从各自所处的历史背景、认知角度提出专属内科学的概念术语,他们对这些术语的解释是我们理解的基础,借助诠释学对中医内科特有名词进行辨识的验证,对其演变进行哲学审视,揭示术语产生发展的本质及术语原构造者在当时文化环境下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理解和表述,采用现代文献学、考据学等方法,对这些术语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和认识,进而作出科学准确的评判,并用科学语言转换为具体的说明,使说明的内容能进入实验过程,从而矫正部分古代医学术语概念多义性、歧义性、模糊性、隐喻性的不足,进而不断发掘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内在联系。例如,我们在对中医内科名词术语进行诠释时可以参照朱文锋[12]对规范中医诊断名词术语提出的几项基本原则,进行分步骤诠释学研究,一是科学的医学名词术语必须在实质内容上统领其所属内涵,这就要求我们系统全面收集查阅古代、近代医学文献,并结合临床广泛调研,注重名词术语内涵与外延的研究;二是在初定正名的基础上做出注释,进而按其内涵、外延做出定义性注释,定义有困难的先做说明性注释,力求用词科学性、系统性、准确性、简明性、单一性、派生词能力强;还应组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及其他中医临床学科及术语学、汉语言学等学科的专家进行咨询论证、整体讨论,完善其现代属性。

2.3对中医内科临床理论的诠释

中医内科理论方法论的构建与完善是关系中医内科学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何遵循形象—具象—抽象思维方法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审视,用现代化语言对其进行理论总结、升华而后赋以清晰、明确的科学性表述,使其真正融入到现代医学体系中,是中医内科学界一直都在思索的问题,现代诠释学的引入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中医内科理论进行诠释学研究,必须坚持中医学系统整体与形象思维的特点,重视症状学观察,证候病机的归纳,重理法方药的一致性,通过理解重构、思辩创新来发掘传统内科理论中潜在的知识结构和科学内涵,通过翻译的手段实现理念更新,用逻辑、数学语言加以表述,进行科学语言的转化过程,进而采用模式生物实验加以佐证。同时根据对诠释学的三要素之一——应用的理解,我们明确了实践也是一种诠释,因此,中医内科理论的诠释应以实践观点为基础来重建现代中医诠释学,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基于循证医学临床数据支撑的诠释,采用适宜的数据统计方法等[13],建立中医内科的临床应用模型,通过应用模型证明中医内科诠释学体系的科学性和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以“通因通用”内科临床治疗理论的诠释为例。“通因通用”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属反治法的内容。原文:“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这告诉我们在诊疗疾病过程中要审证求因,辨明真伪,遣方用药时采取顺从疾病外在表象而治的治法,这便是诠释该理论的第一个层面。医家张子和谓:“君子贵流不贵滞。”着重强调了气机通畅的重要性;高士宗谓:“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此说法不但在前人基础上对“通”的理解做了概念的提升,而且为通法的应用打开了新的思路。在具体临床实践中,医圣张仲景对通因通用治法的应用可谓心思周全,巧妙灵活,其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多处提到“通因通用”治法,如“汗法治汗”的桂枝汤,“下法治利”的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吐法治吐”的瓜蒂散,“活血祛瘀法治胎动不安之漏下”的桂枝茯苓丸,等等,这些用法充分扩展了“通因通用”的临床应用范围,同时也表明该理论的应用已达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医者在诊病时,不再将通法拘泥于下法,凡人体表现出异常通的假象,均可用通法治之,此为第二层面上的诠释。“通”字,《说文解字》谓:“达”也。《辞海》谓:“通,贯通,由此端至彼端,中无阻隔。”就机体而言,在生命活动中,阴阳平衡,气血调和,气机畅达是新陈代谢活动的基本保障,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各方面的功能失调均可导致异常“通”的症状,因此,凡机体各孔窍表现出非生理性“通”的症状,如自汗、盗汗、呕吐、吐血、衄血、泄泻、下痢、脱肛、遗尿、淋证、崩漏、带下、遗精等均可视之为通证,在四诊合参,审证求因的基础上,辨明真伪,将符合形通而实不通的病例纳入到“通因通用”理论的适用范围之内,以通为用,以通治之,从而完善对该理论的升级,即诠释的第三层面。此外,又如“肺热叶焦”、“宿痰伏饮”、“心肾相交”、“乙癸同源”这些中医内科学生理病理概念中的文化哲学意蕴,也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和阐释;另如,“扬汤止沸”、“增水行舟”、“釜底抽薪”、“逆流挽舟”、“提壶揭盖”、“引火归原”、“利湿退黄”等治疗方法中包含的自然哲学思维以及它们的实质性内涵,更有待作出全方位的现代诠释。

3中医内科学诠释的原则与方法

3.1崇尚国故,熟读经典

诠释的第一要素是理解,只有明确理解了所诠释的对象,搭造出诠释框架,才能发现框架的瓶颈所在,从而为之输入新的科学元素。就中医内科学而言,要想准确诠释内科学的概念、理论,首先就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那么就需要熟读经典,追思前贤学说,只有读懂吃透,才能全面、深刻理解其主旨和精髓。3.2研习原著,勤于临证中医内科学理论学术体系的发展,本身也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典著作的不断阐释来实现的,因此,临床实践也是一种诠释,它既是诠释的基本手段,也是诠释的目的所在。通过获取临床疗效,一方面可以使中医内科学理论得到充分的实践证明,另一方面又可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医内科学理论。

临床医学概论篇8

目前,许多检验科室与临床科室之间在相互交流、学习和指导等方面存在一些障碍,这在某种意义上妨碍了临床诊断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促进整体医学水平的提高,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①临床科室医师缺乏对有关检验知识方面的了解,大多数医师对检验人员和报告结果存在一些误解。在遇到患者质疑时,不能很好的对检验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②大多数的检验人员只是负责做好当日室内和室间质控工作,把质控值好当成衡量检验结果的唯一标准,对异常结果缺乏分析能力和个人建议,不能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③临床医护人员对检验标本的采集规范和注意事项不是很了解,标本采集的不太规范,检验人员也没有及时下到临床做指导工作。④检验科在开展新的项目时,之前没有对临床进行可行性调查,只顾自己开展,不争求临床建议,难以被临床认可。这些问题的种种归根到底都是由于检验和临床科室没有及时地进行有效沟通,没有把相互之间的沟通作为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来重视。

2加强医学检验的质量管理,提高整体质量水平

据卫生部所提出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文件中明确指出,对检验科室的检验质量方面和对患者服务方面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检验科的评价标准要求达到所有患者和医护人员对其满意度的90%,那么想要达到这个标准,必须将检验科质量控制作为日常首要工作,使质量控制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一般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是由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中质量控制、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主要环节构成的,据资料统计,分析前出差概率为56%~68%,分析中出差概率为15%,分析后出差概率为48%,在分析中出现的错误概率明显低于分析前和分析后的出差概率,由此可见分析前的标本质量是目前影响检验质量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想要降低分析前出差概率的可能性,就要保证临床采集标本的质量,才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检验和临床科室必须建立良好的沟通,这样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对检验质量进行全面控制,科室之间也可以获得反馈消息,借此进一步综合评判实验室的方法学以及其临床价值,以便不断完善操作规程并推进新项目、新方法的开展与普及。

3完善检验与临床沟通的具体措施

3.1合格的检测标本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基础和前提。

通常检验科的检测标本都是由临床医师和护士来实施采集的,采集后直接送检到实验室,这是在确保临床实验室检测质量体制中最关键的环节。一旦这个环节出现差错,如标本采集是否合格、送检时间是否正确等,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就算实验室拥有再精密的仪器设备和方法也无法客观的检测出真实准确的结果,严重的还有可能出现误导医师对患者的诊疗。作为检验科室人员应主动到临床科室为医护人员发放标本采集手册,讲解采集标本的各项要求和标本采集不当对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例如:做凝血四项时,要求采血时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是9∶1,如果采血比例不当,就会引起pt和atpp的升高或降低,不能为临床提供稳定、准确的数据,影响治疗。以此让临床医护人员知晓规范采集检验标本的重要性,引起临床对此环节的重视。

3.2建立检验科室与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桥梁

3.2.1检验科室首先要重视和正确对待临床的反馈信息,定期下到临床科室与临床医师交流,虚心听取临床医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查找原因,纠正潜在的实验偏差,制定整改措施,以便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改善服务质量。其次,检验科主管人员应不定期参加临床查房及病例讨论,共同探讨病情变化与实验指标的关系,了解临床工作,加深二者之间的沟通。

3.2.2检验科室应根据医院自身的规模、专科特色等实际情况,建立生命危急值报告系统,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安全水平。检验人员当发现检验指标异常和接近危急值时,必须先确认仪器运行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各环节无异常后重新检测,复查后及时和临床联系,并在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填写危急值报告,使临床医师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从而提高检验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3.3检验与临床人员加强医学知识理论学习,共同提高临床意识。随着医学技术的新陈代谢和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检验工作人员不仅要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知识,快速学习新的知识技术,还要学习临床医学知识,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与临床沟通与交流中提出自己的见解,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当临床对检验质量提出疑问时,专业人员应立即查找问题原因,对有关职责进行审核,及时制定纠正方案,给与临床合理答复。临床科室也要提高对检验科室的重视,加强对检验工作特点的了解,不断扩充自身的医学知识,不能完全依赖化验结果,因为化验是有误差性的,要做到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发现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时,也应及时和检验科取得联系,防止贻误诊治。

4结论

临床医学概论篇9

临床医学工程学科担负着医疗器械在医疗工作中的技术支持和供应保障的重任。学科需有完整的医学工程专业设置和人员匹配,形成从选型论证、质量控制、技术培训、风险管理,到维修维护、技术鉴定、资产管理的一整套完备的医学工程技术体系。然而目前学生对该学科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因此也没有明确的课程兴趣点和就业意图,从而影响到学科的建设、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将来就业方向的选择。经过调研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对本专业情况的认识程度,我们发现62%的学生在报考专业时有盲目性,致使部分学生入学后发现专业与自己所期望的不符而产生迷茫和厌学的状况;5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对医院在用的设备仅停留在了解一些或者只是听说过的程度上;80%的学生就业意向仍会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公司或者医院,然而对职业生涯却没有明确的规划。为了提高临床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对医疗设备相关课程的兴趣,认识到这些课程的重要性,明确就业方向,各大学和研究院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在课程设置和授课方向上做出调整,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

2临床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

2.1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工程应用型人才以医疗设备的全程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影像工程科等为主。通过4年专业学习,学生对于医疗仪器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侧重于理论的应用,能够对仪器进行基本的保养、维护和一般性维修;对于仪器的医学应用比较了解,在医生和仪器提供者之间起桥梁作用,承担部分仪器的高效使用、改造等任务。同时也可以成为医学仪器生产厂家的运行、维护、安装、研发等专业技术人才。

2.2专业课程以原理为基础,兼顾应用坚持“重人品,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接受先进的理论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可分以下几大类:医学仪器与图像处理类,包括电路、数字图像处理、传感器等;微机原理以及应用类,包括单片机、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医学信息系统等;医学基础类,包括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包括生物力学、生物材料、医学传感器等。教学以“学为主,教为导”的方法,采取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授课以原理为基础,不要求复杂的公式推导,但是要有定性的概念,例如超声探头高频低频的应用差别。由于设备更新换代很快,无需纠结于某个特定型号的设备并研究其具体功能,应概括性介绍医学设备的应用。开设理论教学与实地教学相结合,与医院合作,组织学生到医院参观学习,请相关业务人员介绍医疗仪器和系统的软件以及硬件设备,及其实际运行情况,使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

2.3引入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概念,加强学生医疗风险意识在基础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引入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概念。表1为制造商对某设备风险的可能性评估。表格左列为危险的可能性分类,首行为危险的严重性分类,阴影区是可用性测试工程师优先考虑的内容。风险分为R1、R2、R3、R4、R5、R6等6个等级。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贯穿于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仍可能存在,因此医疗工程人员需要具有医疗风险意识。在教学中,引入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医疗环境下多种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医疗设备的使用风险,同时让学生感到学习临床医学工程在医院工作“有用武之地”。2.4以研带教,直观认识医疗风险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兼顾研究和应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医疗风险的认识程度。例如,我们对RFiD标签在高磁场下应用的安全性进行测评,通过实验发现,13.56m无源RFiD标签作为患者标识,在1.5t磁场下持续使用对自身安全正确使用没有影响,但是其可能影响核磁成像的信号及噪声水平,形成伪影,见图1。由此可见,通过简单的研究发现临床环境中风险因素随时可能被引入。开展创新性研究实验,在培养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对临床医学工程专业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择业意向。

3结语

临床医学概论篇10

[关键词]心律失常;教学

心律失常是临床教学难点,不仅是医学本科生诊断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医学继续教学和临床医生自我提高的基本要素。由于心律失常的理论深奥,内容抽象,教和学的过程均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在从事医学本科生和七年制学生诊断学教学、低年资住院医生和硕士研究生培训中,经常地涉及到有关心律失常的内容,在授课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的体会,总结了“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应用取得了满意临床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在课堂学习书本上的理论性知识,然后去病房实践。这种教学模式往往造成学生们对前面理论尚未完全理解的情况下,又需要学习下一个相关连的新内容,进入理论的死胡同。我们改变这种传统的模式,改为先看图,在返回头来看书,即先实践,再到理论,然后再实践,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实践的原则。具体方法是:每天下午由同学和进修医师对所管的病例心电图进行初步讨论,选出疑难或值得进步讨论的病例,有不懂的心电图晚上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第二天查房,由主治医师对前一天的典型和疑难的病例进行重点讨论,首先由同学分析心电图特点,结合临床做出诊断,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然后由老师归纳诊断要点和需要鉴别的问题,对疑难问题加以重点讲释,并将典型病例心电图图片设计为多媒体,加入动画、音频、视频,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

二、以心脏解剖为基础,以波形特点为线索

在诊断学教材或其他相关的专著中,心律失常学的介绍基本遵循了一套传统的方法。从细胞电生理的基础知识介绍心电图的产生原理,到心电向量的合成,再到向量的二次投影产生心电图;从临床心电图检查中导联的连接方法,到额面六轴系统,再到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以及正常值;以不同心血管疾病为线索,分门别类地介绍疾病状态下心电图的异常表现与诊断条件。笔者在讲课过程中,针对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解剖学与生理学知识,对心脏电活动有初步认识的特点,直接引入几个基本的概念:1、心脏是一个有电活动的器官;2、心脏的生物电与普通的电活动一样,具有方向性;3、在不同的身体部位,因与心脏的距离和角度不同,所记录到的心脏电活动的大小与方向均有差异。在这三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暂时不对心电图具体的形成原理和心电图导联的具体连接方法进行介绍,直接将心电图额面六轴系统和胸导联系统与心脏解剖结构联系起来,建立相应的示意图。在此基础上,按下述思路讲授:①以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为线索,同步介绍正常心电图的概念与相应的异常心电图表现;②以心电图的导联分组为基础,进行心脏病变的定位。同步介绍相互关联的正常心电图特点和异常表现,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起到了融会贯通的作用。而利用心电图导联体系与心脏解剖相结合,使导联方向与心脏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更为直观。

三、以传导系统为基础,以梯形图解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