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治理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51:34

大气治理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环境执法力度,完善环境监管制度,举全市之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使环境空气污染问题尽快得到有效改善。

二、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实施《**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落实《关于**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实施纲要》中确定的各项措施。加大力度推动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建设,支持建筑节能和墙体保温,推广清洁能源,推进城市能源结构改善;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完成节能降耗目标,实现排污总量削减;加强环境监测、科研和执法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管水平;开展城市生态建设,控制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增大环境容量等措施,对空气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实现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总天数的70%以上的目标。

三、组织机构

20**年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由**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各区(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具体负责落实。

四、主要治理措施

(一)开展大气污染成因的研究,逐步摸清污染物运动扩散的规律,为科学治污提供依据。

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共同做好大气污染成因的分析研究,找准问题,科学治理。建立中心城区空气环境质量变化研究体系,对**市及周边区域的污染源进行全面摸底调查,重点对冬季能源消耗的状况进行详细研究,进行大气污染源(点)排污量变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结合空气污染物迁移转化和扩散规律的研究,逐步摸清不同气象条件下不同区域内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机理和污染影响,从而确定中心城区空气污染物质的环境容量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为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大气污染提供科学依据。依据环境承载能力提出空气污染治理的对策,综合分析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按步骤实施,保证空气污染治理取得最大成效。

(二)坚持城市发展“南控北扩、东延西进”战略,拉大城市骨架,引导分散中心城区商贸流、人流、车流,缓解中心城区环境容量压力。

首先从规划入手,严格控制中心城区开发建设强度、密度,中心城区不再安排工业项目,建设重点转向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落实城市住宅建设规划,严格规划审批,天山区、沙依巴克区等商住密集区原则上只拆不建,将建设重点向新市区等区域转移。从完善城市规划管理入手,合理建设布局,打通引风通道,有效增加中心城区的环境容量。其次是新建和改造新华南北路、河南东西路、喀什东路、水区创业路等11条道路。续建城北主干道、文光路北延、外环路等14条道路工程。城市管理上全面启动中心城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主干道路整治、市容环境卫生、清理占道停车、早夜市管理、拆除违法建筑、违法广告牌匾、科学合理设置市容环卫设施、停车泊位、广告位;根据环境质量的改善需求,加大机械化清扫和洒水频次,减少路面扬尘,做好环境卫生保洁。完善城市垃圾处置,加强渣土管理,做好垃圾的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90%。三是开展文明施工工地创建工作,全面普及预拌商品混凝土,所有施工工地均按要求采取作业面遮挡,禁止高空抛洒等。坚持以区为主、部门配合的工作原则,加大宣传力度,科学管理,严格要求,实现空气质量与城市市容环境的和谐统一。

(三)实施清洁能源工程,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扩大热电联产覆盖范围,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严格落实“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要求,将首府年原煤消费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开展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供暖及工业生产等方面的推广工作,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供暖面积增加50万平方米。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政策,鼓励和引导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使用。扩大风力发电开发规模,提高风电的上网供电比例。实施大面积集热工程、生物质能源和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试点工作。

完善城市热网建设,在保证现有800万平方米的热电供热面积的基础上,完成南区热网新增40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建设,减少烟尘排放量7200吨,积极筹备城市中部区域和城市北部区域的热网建设,筹建4台300兆瓦发电机组,利用国电新疆红雁池发电公司、新疆华电苇湖梁发电公司及自备电厂的余热,为增加热电供暖面积做好前期工作。

(四)推进锅炉并网工程,结合热网建设,对分散锅炉实行并网改造,加大对燃煤设施的运行监管,保证实现达标排放。

进一步加大分散燃煤锅炉及燃煤小锅炉的拆并力度,完成城乡结合部3000台燃煤小锅炉的并网或清洁能源改造,继续推进分散燃煤锅炉的并网改造,降低原煤消耗30万吨,削减二氧化硫192吨。对现有44家集中供热站管网进行改造,整合集中供热锅炉房,实行联网运行,确保供热安全,提高能源利用率。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要落实好“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工作,东山区、头屯河区、达坂城区落实好“高污染燃料”严管区建设工作。在巩固已建成“烟尘控制区”的基础上,扩大建成区内的“烟尘控制区”建设面积,力争建成区内全部建成“烟尘控制区”,通过严格管理,实现“烟尘控制区”内的燃煤设施90%均能实现达标排放。

(五)加快建筑节能保温改造和建设进度,降低城市能源消耗。

全面推进城市供热体制改革和尽快制定出台现有建筑物节能保温改造的优惠政策,积极推进分户供热、计量收费,实施城市热网联网运行,提高现有供热热网热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的无谓浪费和污染物的额外排放。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制定出台现有建筑物节能保温改造的优惠政策,积极开展公共建筑节能调控计量推广项目研究,加大建筑节能建设改造力度,严把建筑施工的审批、监督和验收管理,保证新建建筑全部达到50%的节能标准,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8万平方米以上,实现新建、改建节能建筑面积达300万平方米,综合节能率达50%以上的目标。

(六)加快电厂脱硫工程,抓好燃煤电厂的脱硫及重点耗煤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协调督促华电红雁池电厂、华电苇湖梁电厂和国电红雁池发电厂落实脱硫设施建设。完成乌石化公司化肥厂电厂脱硫建设和硫磺回收装置建设等重点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削减二氧化硫3000吨。落实节能降耗目标,重点企业率先完成每年4.4%能源消耗的削减。结合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方式的使用,对能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的老工艺实施淘汰,对治理难度大的小型化工、建材等企业采取搬迁出环境敏感区域的方式,减少城市中心环境敏感区的污染排放。

(七)深入消烟除尘工程,进行集中供热企业脱硫除尘设施改造工作,确保废气达标和减量排放。

制定出台推进集中供热企业锅炉和分散锅炉脱硫除尘设施改造鼓励办法,对全市污染物排放超标集中供暖企业,强制推行安装脱硫除尘设施,落实降尘减硫,确保达标排放,减少烟尘排放800吨。依法严肃处罚超标排污单位,加大处罚力度,通过行政、经济、法律措施促进集中供热企业的锅炉和分散锅炉实施脱硫除尘设施改造。

(八)开展清洁汽车工程,加大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的监督管理。

完成四套机动车尾气排放工况法检测设备的建设。对全市在用车辆进行强制尾气排放的检测,对尾气排放达标车辆发放达标排放标志,对不达标的车辆进行强制治理,实现车辆达标上路。同时继续推进机动车燃气化改造,公交车、出租车100%实现燃气化改造,并逐步对公务用车实施天然气改造。加强燃气车辆改造的规范化管理,由已经取得双燃料汽车改装资质的八家企业进行统一改造,保证改装质量。

(九)健全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排污行为,推进污染治理工作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

严格环境影响评价,新建项目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污染防治设施,并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杜绝先污染、后治理,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排污行为,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提高自动化监控水平,完成30家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源的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对污染源的排污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新建项目均按要求建设在线监测系统,其余源点分年度建设在线监测系统。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环保目标责任制,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

环保部门要结合大气污染治理的实际,制定详细的工作目标计划,严格的时间表,由各级政府通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大气污染治理的各项措施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监督实施。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真正将环保目标责任书的完成情况与单位成绩、干部的政绩、收入挂起钩来。

(二)加大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察执法水平。

成立环境污染控制中心等机构,在日常环境管理的基础上,做好大气污染治理各专项工作。加大环境执法能力的建设,按国家标准配备监察人员、工作车辆及监测设备,在中心城区的街道、社区配备协勤员协助开展环境执法,负责对辖区内各排放源点的值守和监管,发现冒黑烟等超标排污情况及时制止,并监督纠正。加大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成立专门的环境巡查队伍,及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杜绝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三)加大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环境审批,落实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法。

认真落实各项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对新建项目(工业项目)和规划进行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价,落实环境第一审批权,从源头控制污染。严格落实国家的产业政策,杜绝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新建及污染向我市的非法转移。根据城市的环境容量,科学布局城市规划,行业建设、工业园区、重点区域的规划要按法律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四)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重点企业管理制度。

确定排污量占到全市80%以上的200家企业作为乌市重点环保企业,按照总量控制计划分解排污削减任务,明确核定并下达排污许可,实施污染物排放的量化管理,督促企业主动实施污染防治,完成污染物减排目标。对全市的所有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年度排污状况的环境监测,掌握污染源的排放情况,针对主要问题,制定合理政策措施,支持和引导单位积极采取污染防治措施,集中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对企业环境管理人员的配备和培训,在重点企业设立专职环境工程师,定期培训,建立企业环境管理网络,通过交流提高全市的环境管理整体水平。

(五)结合国家园林城市建设,完善市区园林生态系统建设。

深化沙依巴克区和水磨沟生态示范区的建设,做好城区的绿化美化建设工作,使我市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2%以上。加强燕尔窝风景区的管理保护与恢复工作,实施干旱荒漠生态系统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重建或恢复南郊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加强城市周边风景名胜区的环境监管工作,强化南山风景旅游区的植被、景观、地貌等的保护工作。结合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三北四期防护林建设,加强郊区禁牧措施。

(六)加强环境法制、宣传工作,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

尽快制定《**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细则》、《建筑节能保温实施细则》等法规,严格依法进行环境管理,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法律保障。做好环境宣传工作,及时向社会公布环境工作的进展和成效,通过环境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的“四进”方式,加大市民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的主动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全社会都关心大气污染治理,全社会都参与环境保护和环境监督。

落实“蓝天工程”建设资金计划,积极争取经费用于大气污染治理,为各项治理措施的落实提供资金保障。保证600万元大气污染成因分析等基础课题研究经费、500万元集中供热站除尘脱硫建设专项经费、800万元环境监测和监察能力建设专项资金及城市热网、天然气输配管网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污染治理项目、锅炉并网改造专项工作及环境污染应急系统建设等专项经费的落实。

六、工作分工

(一)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头屯河区、经济区、高新区。

全面负责2000台燃煤小锅炉的并网或清洁能源改造,结合棚户区改造完成1000台燃煤小锅炉的拆除,完成174台分散燃煤锅炉的并网改造任务。

各区制定计划,扎实开展“烟尘控制区”和“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工作,实现建成区全部建成“烟尘控制区”。

各区环保局全力做好辖区内燃煤设施的运行监督工作,保证对燃煤设施现场执法频次每周一次以上,确保稳定达标。

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协助区环保局做好本辖区分散小锅炉拆并改造的宣传动员,认真组织落实,并对分散小锅炉的正常运行实施监督。

(二)市目标办。

将20**年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纳入年度市级目标管理任务之中,对承担目标任务单位实施严格考核。并将任务完成情况与考核结果紧密结合,实行“一票否决”。

(三)市环保局。

1.负责20**年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宣传动员及督促检查工作。

2.制定明确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将目标任务分解到位。制定总量控制计划,对辖区重点企业实施总量控制,监督完成年度总量削减任务。

3.组织开展大气污染成因课题研究,分析污染物来源,污染形成的原因以及主要治理对策等。

4.筹建环境污染控制中心等机构,完成4个大气自动环境监测站和30个重点企业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

5.加大对全市燃煤设施使用单位的执法检查,监督和帮助电厂脱硫等重点污染治理项目的落实。严格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审批,杜绝新污染项目的建设,新建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80%。

6.对大气污染物排放超标的33家单位实施限期治理,并监督限期治理任务的完成。

7.完成机动车污染控制中心四套机动车尾气排放工况法检测设备的建设。

8.协助市目标办做好各区政府及相关部门20**年大气污染治理的考核管理工作。

(四)市建委。

1.做好南区热网和天然气二期工程的建设保障工作,力争南区热网新增400万平方米的供热能力,天然气供暖面积新增50万平方米,新增燃气化改造车辆500辆,完成1000户棚户区拆迁改造任务。

2.协助市环保局加强44家集中供热企业环保设施运行及治

理改造的协调管理工作,对不能实现达标排放的集中供热企业进行强制治理改造。

3.完成18万平方米以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建建筑全部达到节能标准,建成节能建筑300万平方米,综合节能率达50%以上。

4.完成“十一五”城市供热规划、供热事业发展规划和建筑节能规划的编制。

5.协助市环保局与市财政局共同落实锅炉拆并资金,做好拆并锅炉的建设协调工作。

6.做好分户计量设施建设,为供热制度改革提供保障。

(五)市发改委。

1.协调落实电厂脱硫的支持政策,落实城市中部区域和城市北部区域的热网和4台300兆瓦发电机组扩建项目的建设。

2.落实重点环境保护项目的建设。

3.编制完成**市能源发展规划。

(六)市经委。

1.完成重点企业能耗的核准,与相关部门共同建立节能数据体系。

2.落实重点企业每年4.4%的能源消耗量的削减。

3.完成中心城区2—3家工业企业的外迁。

4.编制**市节约能源规划。

(七)市规划局。

1.编制详细的规划,合理开发城市的东、西、北部区域,减缓中心城区的人口、建设密度。控制城市高层建筑的建设强度,严格规划管理,落实中心城区只拆不建的要求。

2.所有新编制的规划均要按《环评法》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八)市财政局。

1.拓展环境治理资金的筹措渠道,保证环保投资占到当年GDp的2%以上。

2.保证500万元专项治理经费、600万元大气污染成因及对策研究经费及1100万元机动车污染控制中心建设费用等经费的落实。

(九)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会同环保部门做好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对在用车进行年度

检测。

(十)市市政市容局。

1.做好市容环境卫生综合管理工作。

2.加大道路机械化清扫保洁和洒水频次,降低扬尘污染。

3.完善城市垃圾处置,加强渣土管理,做好垃圾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使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90%。

(十一)市执法局。

1.严厉查处在人口集中区散装货物运输时的抛撒、遗漏和随意焚烧垃圾、污物等行为。

2.协助各区(县)及市政市容等管理部门,落实文明施工管理规定,所有施工工地均达到文明施工管理要求。

3.协助各区(县)、市建委落实1000户棚户区拆迁任务。

(十二)市科技局。

1.支持利用电能、天然气及风能、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的试点项目建设。

2.鼓励高效治污设施的研制开发。

(十三)市林业局。

1.做好城区的绿化美化建设工作,加强燕尔窝风景区的管理保护与恢复,使我市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2%以上。

2.结合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三北四期”防护林建设,林地面积比上年增加5%。

3.完成中心城区可绿化用地的摸底工作。

(十四)市农牧局。

1.实施干旱荒漠生态系统建设,建设一至两个禁牧及生态恢复区。

2.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量。

3.推广沼气和液化气的使用。

(十五)市旅游局。

加强城市周边风景名胜区的环境建设和保护,进行两次以上植被、景观、地貌等的保护工作检查。

(十六)市编办。

成立**市环境污染控制中心等机构。

(十七)市政府法制办。

今年上半年制定出台《**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细则》、《建筑节能保温实施细则》等法规。

七、具体要求

(一)加强宣传动员,形成强大声势。

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全面营造大气污染治理的良好氛围。

(二)搞好协同配合,实行综合整治。

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协同配合,齐抓共管,使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大气治理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市长、区长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和河东市“蓝天工程”实施方案为依据,以耐火材料、地板砖、内墙砖、水泥、石灰窑、石料开采加工等污染严重的企业为重点,全面治理大气污染源,改善我区环境质量。

二、目标任务和时间要求

(一)防治工业污染

1.炒石膏粉厂、小生化厂、小板厂、小瓦盆窑、小淀粉、小造纸、小电镀等土(小)企业,必须于2008年年底全部关停、拆除。今后发现一处拆除一处,严防死灰复燃。

2.全区34家耐火材料厂(名单见附表2),必须于2008年3月底前采用煤气发生炉或梭式窑生产技术进行改造,实现达标排放。

3.城市规划区内、新老206国道两侧、街道办事处驻地周围的燃煤企业(名单见附表3),必须实行煤改气工程,地板砖行业的生产废水和采用冷煤气为燃料的企业,必须配套上马废水处理设施,不得直排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达标验收时间为2008年6月底前。

4.2008年年底前关停取缔所有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的石灰窑(名单见附表4),逐步关停取缔不在重点区域的石灰窑。

5.即日起环保部门不再审批新上石料开采项目。原有分布于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的石子厂必须立即停产并拆除设备。不在重点区域的石子厂要在2008年6月底前关停拆除。正在建设的要停止建设并拆除设备。

6.大力推行新型回转窑生产技术,逐步淘汰落后的机立窑生产线。今后不得新建、扩建机立窑设备和直径小于2.5米的小型回转窑,对现有年产量10万吨以下水泥机立窑生产线逐步关停或转产。

7.继续巩固小炼铁、土炼焦两小企业的关停成果,未完成拆除任务的街道办事处年底前完成拆除任务,确保辖区内不发生反弹。

8.2008年10月底前完成对盛能电厂、华盛电厂脱硫装置和大气污染物在线自动监测装置的安装调试工作(名单见附表5),确保2008年年底前各项污染指标均达标排放。

9.其他未被列入关停治理改造的大气污染企业,必须在2008年10月底前采用清洁能源进行治理改造。

10.严格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一切对大气环境质量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扩建、技改项目),必须经过环保部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否则任何部门不得审批。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项目,环保部门有一票否决权。禁止在城区建成区及规划区内建设炼钢、炼铁、电石、水泥等粉尘污染严重的项目,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从2008年起,对占城区污染负荷80%以上的排污单位发放排污许可证。

责任单位:区经贸局、环保分局、建设局、发展计划局、监察局、工商分局、司法局、安监局、土地分局

(二)防治煤烟污染

1.发展和推行集中供热,凡集中供热管网所及范围的生产和采暖单位,原有燃煤锅炉一律拆除或封存。对要求加入集中供热的用户,供热单位不得无故拖延或拒绝;对未纳入热网规划区域的,要实行区域联片工业采暖。

责任单位:区建设局、规划分局、质量技术监督分局、环保分局

2.城市建成区内,严禁新上蒸发量10吨/时以下民用燃煤锅炉;所有工业燃煤窑炉和蒸发量1吨/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茶水炉、饮食服务大灶等燃煤装置,2008年5月1日前全部取缔淘汰。改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等清洁能源的,要按隶属关系,到有关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对新上直接燃煤的商业性的饮食或浴池等经营性锅炉、煤炉、大灶,任何部门不得批准或接受备案。

对木材加工企业的小锅炉烟尘污染,采取建立工业园区、实施集中供热、推广绿色能源等有效措施进行治理、整顿或关闭。2008年底前,所有木材加工企业燃煤锅炉一律关停取缔。

责任单位:区环保分局、质量技术监督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工商分局

3.各煤炭经营单位,不得向城区范围内供应含硫量大于1%、灰分大于17%的高污染煤炭燃料。

责任单位:区环保分局、经贸局、工商分局

4.城市建成区内积极推广使用燃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太阳能、电等清洁能源,2008年底前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80%以上。

责任单位:区建设局、环保分局

(三)防治机动车污染

1.严格按照国家机动车产业政策,停止生产和销售落后车型,加强出租车和公交车的管理,加快运营车辆更新。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和标准,做好机动车报废工作。对超期服役、污染严重的机动车,实行强制淘汰。

2.推广燃气汽车技术,加快燃气站建设,以公交车和出租车为重点,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二甲醚等清洁能源。2008年底使用双燃料的公交车、出租车要达到30%,2008年底达到50%,2008年底达到90%。

责任单位:区交通分局、公安分局、环保分局

3.加大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督管理力度,将机动车尾气排放监测纳入车辆年检程序。办理车辆年检、转入等手续时,应取得市环保部门核发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许可证》,超标排放尾气的车辆要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尾气超标的机动车辆一律不得通过年检,不得上路。

加强对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情况的监督检查,每年路检车辆不能低于当地现有车辆总数的5%。区环保部门要建立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监督管理动态数据库,定期向区政府报告全区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情况。

限制摩托车发展,停止对二冲程摩托车挂牌。

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环保分局

4.车用汽油必须符合《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车用汽油有害物质控制指标》等要求,销售单位要按规定添加燃油清净剂。

责任单位:区质量技术监督分局、环保分局

(四)防治扬尘、油烟污染

1.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和物料堆放场的管理。建成区内所有建筑施工现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污染,施工方案中要有防治扬尘措施,施工现场要进行硬化处理,建筑施工垃圾要及时回收清运,物料堆放场四周要设置有效、整洁的防尘隔离围挡。运输散流物料的车辆,应采取密闭措施,防止运送过程中发生遗撒泄漏。

城区道路坚持洒水清扫,积极开展道路机扫,做到城市垃圾日产日清。

责任单位:区建设局、公路局

2.提高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防止地面扬尘污染。2008年基本实现城区地面绿化。城市绿化覆盖率2008年达到30%,2008年达到35%,2008年达到40%以上。

责任单位:区建设局、林业局

3.防治饮食业油烟污染。现有饮食服务场所污染扰民或超过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2008年6月底前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实现达标排放,2008年7月1日起,不能达标排放的,责令停业整顿或关闭。新建饮食服务业油烟排放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禁止在城区内露天烹调、烧烤食品。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环保分局

4.在人口密集的地区禁止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河东区是临沂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是落实市政府“蓝天工程”的重要举措。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治理大气污染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艰巨性,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抓紧抓好这项工作。区政府成立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专项治理的组织、监督、协调工作。各街道办事处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制定措施,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及时解决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区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积极协助街道办事处开展工作。

(二)紧密配合,形成合力。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各责任单位要从大局出发,积极配合,分工负责,务求实效;要依法履行工作职责,做好管辖范围内的督查落实工作。

(三)严格执法,严惩违法行为。环保部门是主要的环保执法监督部门,要不断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建立集中突击检查与经常性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对逾期完不成治理任务的企业(单位)依法关停,对完成治理任务但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责令停产改造并予以处罚。对个别严重违法的污染企业,供电、技术监督、工商、公、检、法等各有关部门要依照各自职责,配合环保部门,进行严厉查处。

(四)搞好宣传,加强舆论监督。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体,大力宣传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和环保法律法规及市、区有关污染防治的文件精神。区环保部门要定期向社会环境信息,公布环境污染治理进度及环境质量状况,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充分调动全区广大群众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公众参与机制。对逾期完不成治理任务或虽完成治理任务但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单位),通过媒体对企业法人进行曝光,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制定优惠政策,保证资金投入。为提高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对治污取得明显成效的企业在环保收费等方面依法给予减免。对企业和个体业主自行治理或关停拆除烟囱和小污染源并经验收合格的予以通报表彰。按照“政府对辖区内环境质量负责”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单位要把治理资金落到实处。限期治理企业的治理资金由企业自筹,各企业必须保证污染治理资金投入,企业的自由资金要优先用于污染治理,在未完成污染治理任务前不得扩大生产规模。各金融部门对治污项目要优先给予支持。

大气治理方案篇3

一、重要意义

农作物秸秆是一项重要的物质资源,在生产生活中作用相当广泛。秸秆综合利用,禁止焚烧秸秆,一方面可以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可以保护环境,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保持交通、民航畅通运行。据测算,实施秸秆还田可以减少化肥施用总量的四分之一,使粮食增产5%左右,并能补偿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秸秆又是畜牧饲料的重要来源,可以解决畜牧生产中饲料短缺的矛盾。此外,农作物秸秆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造纸、建材等。总之,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加强领导,成立组织

为确保我乡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顺利实施,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北旺乡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领导小组下设秸秆禁烧工作办公室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办公室,均设在乡农业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冯建涛(兼)。并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同志组成乡秸秆禁烧工作巡查小组,在麦收期间24小时不间断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保障措施

(一)明确责任。乡农业服务中心、安全生产办公室、派出所等部门要把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各村街要成立相应组织,党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村委会主任作为直接责任人,同时,各村街要根据麦田分布情况和麦田数量确分管负责同志为具体责任人,严格实行网格化管理(网格化管理表格于本周六之前交农办),并购置相应的灭火工具,乡政府将与各村街签定责任状,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切实做好辖区内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

(二)宣传发动。为在全乡打造出秸秆禁烧与大气污染治理的强大声势,乡政府制作了宣传资料,各村街在麦收期间每天不少于3次的高音广播,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六部委关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省环境保护条例》、《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引起广大农民群众的重视,保证禁烧工作的顺利进行。

大气治理方案篇4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打造环首都新的经济增长极为目标,突出重点,综合施治,全县联动,全民参与,通过对大气环境进行全方位综合整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幅度提升全县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目标。

基本原则:

——坚持大气污染防治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与省级园林城市创建相结合

——坚持大气污染防治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与造林绿化相结合

——坚持大气污染防治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相结合

——坚持大气污染防治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与拒马河综合治理相结合

——坚持大气污染防治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与园区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

二、工作目标

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利用两个月时间,开展十项攻坚行动,并持续发力,实现空气质量逐年好转,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到2017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细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大幅度降低,重污染天气大幅度减少,环境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

三、工作重点

(一)淘汰分散燃煤锅炉,下大力治理燃煤污染

1.加快燃煤锅炉淘汰。2013年底前淘汰5台10蒸吨及以下分散燃煤锅炉,2015年底前基本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在供热供气管网覆盖不到的地区,改用电力、新能源或洁净煤等清洁能源。

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办

2.深化燃煤锅炉(设施)污染治理。对纳入淘汰范围的燃煤设施,在淘汰之前必须燃用低硫份、低灰份的燃煤或焦炭,同时进一步加强污染治理和环境监管,确保达标排放。严禁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及冒黑烟现象发生。

责任单位:县环保局、住建局、县质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办

3.严格审批新建燃煤锅炉。禁止新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通过建设集中供热、供气管网的办法逐步淘汰分散燃煤锅炉。

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大气治理方案篇5

关键词:中医学;个案;虚数属性;象素逻辑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7-1449-02

何谓“个案”?个案即是前辈医学家终其毕生临床诊治经验,认为非常有保存价值的诊治案例,流传给下一代医家的经典治验。它的内涵是:第一,它源于临床,具有完整的真实性;第二,亲身体验,全身心投入的治疗案例;第三,具有经典的临床指导意义,对后人有启示性示范;第四,具有个性化治疗,理法方药通盘设计的套路:第五,凡经典“个案”均包涵有类、证、病、机、治、法、方、药的整体辨证思维内涵,对后辈有振耳发聩般的指南作用,如一代巨匠叶天士医案即是。

纵观有文字记载近两千年医学史料,上自司马迁中记载的“个案”,中到明代江的《名医类案》,清代魏之砺的《续名医类案》,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近到现代的余瀛鳌《现代名中医类案选》,再看今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发行的《中医临床家颜德馨临床精华》。都是以“个案”的记载形式作为历史病案流传范式的。如果把“个案”否定了,剔除到“科学”之外,那就从千百年宏观医学史上否定了中医的科学价值体系。认为中医“个案”不科学的另一种理由是“个案”不能重复,仅仅是个人的偶然性的治疗经验,与此相比建立在医学统计学基础上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试验设计研究结果有很强的可信性和应用价值。初一听,这是不可质疑的科学比较,中医注重“个案”示范,西医强调“群案”统计分析;“个案”不可重复,“群案”可以重复,似乎无理可驳。

但是让我们仔细分析,全盘审视联想,纵观中医千百年“个案”记载史,这其中定有它的秘诀,潜藏着一种隐态的、让人一时难以识透的公理性定律。

中医千百年来一贯注重“个案”,是建立在整体审证求因、辨证基础上的。“个案”表面上看是针对个别患者治疗经验记录,其实,这初看是“个别性”的治疗案例中潜藏着非个别性,具有“类、证、病、机、治、法、方、药”整体示范启示作用的一般普适性指导原理。“智者求同,愚者察异”,中医高层医学哲理是“智者求同”,求同必然要寻找具有普适性原理的治疗规律,这一求同规律的发现必然是在临床第一线上的亲历验证。“个案”中寓藏着求“同”的普适性指导性示范机理,这才是中医流传千年不衰的真理。“个案”是“大病案群流”的科学内涵。清代杭州医家魏之发明了一贯煎方剂。魏氏发明一贯煎并非运用群案统计学,而是建立在无数个“个案”的亲身验证上,在积累了长期的临床治疗经验的某一时刻,内心突然涌现出“肝体阴而用阳”。历代治疗肝病虽然有肝病传脾,当先实脾的机理,但大多是注重在健脾、理气、疏泄,升左用阳的思路上,忽略了肝“体阴”这一本质属性机理。只有悟出了顾护肝“体阴”这一病理,才是辨治慢性肝病的关键,从而组建了一贯煎六味药对的经典方剂。同样李东垣在发明了补中益气汤之前也是在临床第一线上反复地碰到一个个中气不足脾气下陷,清阳不升,纳谷不馨,便溏烦热的无数个“个案”,运用补中益气汤所组建的药对,治愈了无数个“个案”病例。在某年某月某一天,某一时刻,突然内心涌“悟”出了,凡是证属中央者“土”,脾气下陷的患者均可运用补中益气法得以调治中焦气虚证的杰出科学理念。

《金匮要略》的小半夏汤治支饮呕吐仅用两味药,从单体生半夏到炮制半夏,再与生姜配伍成最简单的复方。它的形成是建立在无数古代医家针对无数呕家,口渴反不欲饮“个案”的亲临躬行,在临床反复试错纠偏过程中,审证求因得以完善的“个案”。有人研究,仅从小半夏汤剂到二陈汤的演化过程,就经历了1千年左右,不要说古人亲口尝试生半夏,不知献出多少条生命才得以形成。从单味生半夏到制半夏,小半夏汤经历了多少年?再从二陈汤到温胆汤,十味温胆汤,蒲辅周加减温胆汤经历了多少“个案”岁月?同样,北宋的钱乙在承传《金匮》肾气丸基础上创立了六味地黄丸,也是他在无数年临床“个案”辨治中,历经无数试错、纠偏法“个案”验证上得以完善的。

马克思说过,科学的语言是数学,统计学是建立在数理逻辑,还原论分析基础上的,有人认为中医之所以不科学是因为中医基础理论中没有数理逻辑的语言结构。这有违历史事实。中医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史、子、集”四大块中隶属于“子”部,“子”部代表中国古代自然科学范畴,它以历法、天文、术数,天工开物,医学、农学作为基础。与西方比较。所大不同的中医数学并非纯粹数理逻辑,而是象数逻辑;非实数而是“虚数”:如一元气、二阴阳、三才四象、四气五味、五行六气、七窍八卦、九宫等。这些数与阿拉伯数最大的不同点是“虚数”属性,“象数”逻辑,非牛顿数理之纯粹数。前者以时间维,时令季节二十四节气为第一要素;以时间流动为第一要素,符合生命演化、消逝过程;以研究常人体生理与反常病理规律见长,注重动态“流”。后者作为研究物理、化学的工具,以空间占有,切割计算为目标,专长于形式逻辑。

大气治理方案篇6

一、工作目标

以打造“天山慧谷、产业新城”为目标,严格落实《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坚持“强化法治,综合治理”的环保工作原则,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燃煤锅炉提标治理工程高度重视,明确责任,确保完成年度7个环境整治任务,改善园区环境质量。

二、行动计划任务

行动一: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天然气入户及天然气管道建设工程。修建天然气管道1千米、调压站1座,槽车供气站1座。

开展中水回用项目论证工作,实现区污水处理达到环保要求。

行动二:企业污染治理提标淘汰

加快燃煤锅炉脱硝、脱硫、除尘提标改造,督促金源热力公司、明德热力公司、鑫汇众板业公司制定燃煤锅炉提标改造治理方案,落实治理任务、明确治理责任,确保提标治理后锅炉烟气排放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

行动三:高效供热

科学布局供热管网,拆除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分散燃煤锅炉,修建1千米供热管网,拆除2家企业燃煤供热采暖锅炉,实现集中供热。

三、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6年3月20日至4月30日)

环保局监督金源热力公司、明德热力公司、鑫汇众板业公司制定《燃煤锅炉提标改造治理方案》(简称《治理方案》)明确治理措施、工程进度、责任人、完成时间。

建设局委托开展中水回用项目可行性论证工作,做好修建1千米供热管网工程进行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建设局监督明德燃气公司制定《天然气管道、调压站、供气站工程建设进度实施方案》,明确工程内容、施工进度、责任人、完成时间。

(二)实施阶段(2016年5月1日至9月30日)

环保局督促金源热力、明德热力、鑫汇众板业公司根据制定的《治理方案》,落实污染治理主体责任,开展采购设备、安装调试、启动运行工程。建设局督促明德天然气公司落实天然气管道、调压站、槽车供气站建设;建设局实施园区供热管网工程,督促润峰化工公司、鑫汇众板业公司关停2台燃煤采暖小锅炉;落实中水回用项目工程(或污水厂二期工程)。

(三)验收阶段(2016年10月1日至11月30日)

州、市环保局及区环保局对金源热力、明德热力、鑫汇众板业公司燃煤锅炉提标改造治理工程完成情况进行验收。州环保局、区环保局、建设局对明德天然气公司天然气管网、调压站、供气站工程,供热管网工程、关停燃煤采暖锅炉项目、中水回用项目完成情况进行验收。

四、工作措施

(一)明确任务。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要各负其责,把“蓝天行动”计划任务作为区绿色生态园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紧密结合园区和企业实际,针对问题认真研究,制定方案计划、细化措施内容,落实工作责任。

(二)加强环境执法监管。严格落实《环保法》中,企业污染治理主体责任,由企业按照《治理方案》内容,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治理任务。环保局履行环境监管主体责任,加大对企业污染治理情况的日常监控,深入企业现场督促推进工程,对企业未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治理任务的行为依法给予查处。

大气治理方案篇7

用文献学方法对《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的中药特殊用法进行了初步整理与归纳,计13种,即滴鼻法、吹鼻法、擦牙法、外洗法、热熨法、烟熏法、铺垫法、敷贴法、脐疗法、导尿法、足疗法、嚼服法、食疗法等,这对于拓宽临床合理用药思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以及开发中药新剂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中药用法

中药的用法直接关系到中药疗效的发挥。明代江等《名医类案》和清代魏之《续名医类案》两书(以下简称《医案》)中的部分医案,对中药的用法十分讲究,有多种特殊用法,如吹鼻法、滴鼻法、烟熏法、敷脐法、导尿法、足疗法等,认真学习和研究古代名医的中药合理用法,对于提高当今中医的临床疗效有所裨益。

   滴鼻法 《医案》中使用的滴鼻法,多是将新鲜药物的汁液直接滴入鼻中的方法。如《名医类案·卷六·首风》载:“一妇人患头风,虽盛暑,必以帕蒙其首,稍止,略见风寒,痛不可忍,……以生姜自然汁少许,灌入鼻中,其痛立止。”又如《名医类案·卷六·首风》载:“裕陵传王荆公偏头痛,禁中秘方,用生莱菔汁一蚬壳,仰卧,注鼻中,左痛则注之右,右痛则注之左,或注入左右皆可,数十年患,皆二注而愈。”用生姜汁与萝卜汁滴鼻以治疗顽固性头痛,药源广泛,用量小,副作用少,见效快,安全而可靠,值得认真研究并开发之。

   吹鼻法 是将药物粉末吹入鼻中的用药方法,此法有苏醒神志、止血等功用。《名医类案·卷八·血症》载:“无锡监酒赵无疵,其兄衄血甚,已死。入殓,血尚未止(按:血未止,则生气犹存),一道人过之,闻其家哭,询之,道云:是曾服丹或烧炼药,予药之,当即活。探囊出药半钱匕,吹入鼻中立止,得活,乃栀子烧存性,末之。”栀子炒炭,研末吹鼻,不仅可以立即止血,也可以苏醒神志于顷刻间,古人用药之巧妙,诚需深入探讨。

   塞鼻法 塞鼻法与吹鼻法相类,《医案》中,用该法的成功医案也有较多记载。《续名医类案·卷十七·目》用以治疗倒睫症:“一人拳毛倒睫,用木鳖子一个去壳为末,绵裹塞鼻中。左塞右,右塞左。一二夜其睫自分。”《续名医类案·卷十七·鼻》则用以治疗鼻息肉:“有人患鼻中有息肉,垂出鼻外,不闻香臭,用瓜蒂、细辛等分为细末。以绵包如豆许,塞鼻中,须臾鼻即通。息肉化为黄水,点滴至尽,三四日愈。”塞鼻剂与吹鼻剂用药量小,疗效显著,开发这种剂型的中成药,应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擦牙法 是用药物外擦牙齿的用药方法,具有使昏迷患者启齿,以便于给药等作用。《续名医类案·卷六·霍乱》载:“四肢厥冷,冒不知人,牙关紧闭……先用乌梅擦牙,俟开,即投抱龙丸三厘。”这种方法可以与现今的鼻饲法比较,利弊孰多孰少,还需要进一步权衡。此外,擦牙法也是坚固牙齿、止齿衄、保护牙齿的一种方法。如《名医类案·卷七·牙》:“宋英宗书齿药方,生地黄、细辛、白芷、皂角各一两,去皮子,入瓶中,黄泥固济,炭五六斤煅令尽炭,入僵蚕一分,甘草二钱,为细末,早晚揩齿,并治衄血、动摇等疾。”

   外洗法 水煎外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治法,不仅能够治疗皮肤病、外科病,也用来治疗内科病。如《名医类案·卷九·疮疡》载:“一人患此疮,脚痛而肿,或令采马鞭草,煎汤熏洗,汤气才到患处,便觉爽快,后温洗之,痛肿随减。”又如《名医类案·卷九·淋闭》载:“夏月伏阴在内,因用冷水凉药过多,气不化,而愈不通矣,用五苓散倍加肉桂(桂属龙火,使助其化也),外用葱白煎水热洗,一剂顿通。”马鞭草外洗治疗疮疡,葱白水外洗治疗小便淋闭不通,均取效于须臾间,似此类见效迅速的外治方法,很值得今人研究、学习。

   热熨法 热熨法是将药物加热,局部外用的一种治法,可以散寒邪、扶阳气、利水气。《续名医类案·卷二十·小便秘》载:“一人小便不能,已经七八日,遍身手足肿满,诸医罔效。以紫苏煎汤入大盆内,令病人坐上薰蒸,冷则添滚汤,外用盐炒热,熨脐上及遍身肿处,良久,便通肿消而愈。”《名医类案·卷二·内伤》载:“神脱脉绝,濒死矣,惟目睛尚动(此际断要温补)。薛曰:寒淫于内,治以辛热,然药莫能进矣,急用盐、艾、附子,炒热熨脐腹,以散寒回阳,又以口气接其口气,以附子作饼,热贴脐间,一时许,神气少苏。”从这两则医案看到,中医是可以治疗急症的。后一医案不仅用热熨法回阳救逆,还同时配合使用“口气接其口气”的方法,这与当今的人工呼吸法相类似。从结合使用人工呼吸法以抢救垂危来看,古代名医医案并非妄夸疗效。

   烟熏法 烟熏法是将药物点燃,致生烟雾,患者吸入烟雾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烟雾经口鼻吸入,可以直接进入呼吸道,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续名医类案·卷十五·咳嗽》载:“崔某疗久嗽熏法,每旦取款冬花如鸡子大,少许蜜拌花使润,约一升,铁器铛中,又用一瓦碗,钻一孔,内安小竹筒,或笔管亦得,其筒少长,置碗铛相合及插筒处,皆面糊涂之,勿令泄气,铛下着炭火,少时款冬烟自竹管出,以口含筒吸取咽之,如胸中稍闷,须举头,即指头捻竹筒头,勿令漏烟出气,及烟尽止,凡是五日一为之,至六日则饱食羊肉馄饨一顿,永瘥。”这种方法治疗久嗽,方法独特,疗效显著,可以“永瘥”,足资临床参考。

   芳香类药物,燃烟熏之,还可以开窍醒神。《续名医类案·卷四·暑》载:“李士材治张邑尊令郎,六月间,未申时,晕绝不知人,更余未醒,此得之生冷太过也。皂角末吹鼻中无嚏,举家惊惶。教以皂角灰存性,新汲水灌之。更取沉檀焚之,俾香气满室,以达其窍。至子后方苏。”沉香、檀香皆芳香之品,燃烟室中,开关通窍,优于皂荚吹鼻,说明改善环境也可以治疗疾病。

   烟熏法还有美容作用。《续名医类案·卷十六·面》载:“孙兆治樊楼店家刘三,一日满面皆黑色……孙诊之曰,非病也,乃为臭气所熏,秽气蓄于面部不散。……厕臭气不可闻,隐忍良久下厕,明日遂有此疾。孙曰:去臭无过香,我家有南人将至售香,可用沈、檀二香各一两,碎擘,焚于炉中,安帐内以熏绢被,盖定,勿令香气散,可端坐香边,瞑目静坐,候香气散方可出帐,明日引鉴照之。刘依其言,面色渐变,旬日如故。”吸入沉香、檀香烟雾,能流通气血,血脉通畅,则面色转佳,容貌改观,值得寻味。

   此外,《医案》还用烟熏法治疗奇难杂症,如治疗产科的乳悬证。《续名医类案·卷二十五·病乳》载:“王洪绪曰,产后两乳伸长,形势如鸡肠,垂过小腹,痛难刻忍,此名乳悬,急用芎、归各四两,水煎时服,以所余斤半,于产妇面前放一棹,下放火炉,将芎归入炉慢烧,令妇伏于棹上,口鼻皆吸烟气,便可缩上。”此病虽非常见,但该案之治法,实有启发作用。烟气上升,以烟雾熏之,可以升举清气,治疗下垂之类疾病。

   铺垫法 铺垫法是将药物铺垫于床垫之下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名医类案·卷九·疮疡》载:“有人遍身生热毒疮,痛而不痒,手足尤甚,至颈而止,粘着衣被,晓夕不得寐,痛不可忍,有人教以石菖蒲三斗,,日干之,舂箩为末,布席上,使患者恣卧其间,仍以衣被覆之,既不粘着,又复得睡,五七日间,其疮如失。后以此治患此者,应手效。”本案治验提示,铺垫法可以考虑治疗其他皮肤病及外科疾病,铺垫之保健用品也应考虑开发。

   敷贴法 是将药物直接外敷患处的方法。《续名医类案·卷十六·头》载:“李时珍治一人病气郁,偏头痛,用蓖麻子同乳香、食盐捣贴,一夜痛止。”偏头痛患者,多病程较长,以此偏方治之,迅速获验,提示了头痛治疗不可只用内服药物的单纯方法,应开阔思路,外用也同样有佳效。这种治法,魏玉璜评价为“治标妙法”。

   脐疗法 脐部给药,是治疗内科病的常用给药途径,常用来治疗二便不利。《名医类案·卷九·淋闭》载:“膏血砂垢,每溺则其痛不可言,……既而九日,便溲俱不通,秘闷欲死。王即令用细灰于患人连脐带丹田,作一泥塘,径如碗大,下令用一指厚灰,四周高起,以新汲水调朴硝一两余,令化,渐倾入灰塘中,勿令漫溢,须臾大小便迸然而出,溺中血条皆如指大。”《续名医类案·卷二十·二便不通》载:“一人大小便数日不通,用商陆捣烂,敷脐上,立愈。”朴硝、商陆敷脐,治疗二便不通,一法兼具西医导尿与灌肠两法之功,值得发扬光大。

   导尿法 现今导尿是将导尿管插入尿道而引流小便,而《医案》记载的导尿法是将食盐吹入尿道,诱导排尿的方法。《续名医类案·卷二十四·转脬》载:“李时珍尝治数人,小便不通及转脬危急者。令将葱管吹盐入茎内,极有捷效。”食盐吹入尿道虽有刺激性,但给尿道造成的损伤,应该小于导尿管的插入,所以这还是有必要深入研究的一种治法。

   足疗法 包括足浴法和足心敷贴疗法等。足浴法具有引火下行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口舌生疮、肝阳上亢等病症。《医案》用足浴法治疗小儿口疮,见效甚速。《名医类案·卷十二·口疮》载:“一小儿口疮,不下食,众医以狐惑治之,必死,后以矾汤于脚下浸半日(外治法佳),顿宽。”以白矾汤浸脚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痛苦小,儿童易于接受,且见效快,不失为良法。

   足心敷贴疗法也是临床常用的治法,其疗病机理与足浴相似。《续名医类案·卷十二·衄》载:“李时珍治一妇人衄,一昼夜不止,诸治不效,令捣蒜傅足心,即时遂愈。”可见,正确开展足疗法,是可以祛病保健的。

   嚼服法 是直接嚼食药物的方法,嚼食的药物一般为食品类或药食两用之品,如生姜、生葱、龙眼肉、白糖以及金银花等。《名医类案·卷二·暑》载:“凡觉中暑,急嚼生姜一大块,冷水送下,如不能嚼,即用水研,灌之立醒。路途仓卒无水,渴甚,急嚼生葱二寸许,和津同咽,可抵饮水二升。”可见,嚼食生姜能解暑,嚼食生葱能生津止渴。而《名医类案·卷十二·中毒》又记载,嚼食鲜品金银花可解毒:“崇宁间,苏州天平山白云寺,五僧行山间,得蕈一丛甚大,摘而煮食之,至夜发吐,三人急采鸳鸯草生啖,遂愈。二人不肯啖,吐至死,此草藤蔓而生,对开黄白花,……今人谓之金银花。”嚼食法看似平淡,古人也有用来治疗疑难危急病症的,如《续名医类案·卷二十·小便秘》载:“黄氏小便不通,陈雁麓用芒硝一钱,研细,龙眼肉包之,细嚼咽下,立愈。”又如《名医类案·卷七·哮》:“一小儿盐哮喘嗽,用海螵蛸刮屑,研细末,以白糖蘸吃,愈。”嚼食药物,不经煎煮等加工环节,其药性完备,合理使用,疗效显著,古人之用药经验,于此可见一斑。

大气治理方案篇8

立法的必要性

《条例(草案)》说明中提到,现行《北京市办法》(简称《实施办法》),自2001年实施以来,为本市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重要法律支持。本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不断下降,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但居高不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及不利的地理气象条件、周边地区区域传输等,使本市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2013年国家实施了新的空气质量标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与新标准相比,本市有5项污染物超过标准,其中pm2.5超标一倍多,与国家首都、宜居城市的地位存在很大差距。采取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已成各界共识。特别是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十条”),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为全面落实国务院要求,本市也及时制定了《北京市2013年—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以更大力度推动大气治理工作。

《条例(草案)》说明中指出,目前,本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入了以治理pm2.5为重点的新阶段,在人口和机动车数量持续高位增长、工地开复工面积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大气污染治理难度不断增加,并已成制约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现行《实施办法》的相关制度措施却难以满足新阶段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产业结构调整尚未与大气污染防治有效结合、机动车污染防治制度滞后等。因此,迫切需要通过立法完善上述制度。

另一方面,《实施办法》所依据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正在修订中,短期内不能出台,且国家法针对的是全国情况。鉴于此,本市迫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对独立的地方大气污染防治立法,解决大气污染防治中具有地方特色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制定新的地方法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替代现行的《北京市实施办法》。

立法的主要思路

《条例(草案)》说明中指出,要着重构建政府主导、排污单位具体实施、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体系,在制度构建上,以改善空气质量为目标,以实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为主线,以控制pm2.5污染为重点,将大气污染防治同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结合,由注重末端治理向注重源头治理转变,由浓度控制为主向浓度与总量控制并重转变,由注重企业治理向企业治理与区域、行业治理并重转变。特别是近期“国十条”的出台,及《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制定,涉及许多新的政策措施。在立法条款的设计上,《条例(草案)》充分考虑了与国家相关政策措施的对接,力求使本市的大气条例更具操作性,为大气环境治理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此次立法过程中,《条例(草案)》着重从可操作性上把握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把握大气污染的形成原因、对应措施、治理目标的关系;二是理清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政府、企业、民众、第三方机构之间的法律关系:三是注意对相关制度进行综合考量,争取做到目标科学、结构合理、内容适当、效果可控;四是理清社会关系和技术手段的关系,通过规范社会关系,促进技术手段的进步和使用。

立法的重点和亮点

《条例(草案)》共八章96条,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明确大气污染防治责任。构建大气污染防治责任体系,明确了政府、企业、社会主体相互关系。政府负总责,制定环境质量和污染减排的目标、政策和标准,明确不同部门的管理职责,对企业行为进行监管。企业和社会主体承担减排主体责任,负有减排义务,采取各种污染减排措施,落实减排任务。社会主体有义务保护大气环境,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自觉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减少向大气排放污染物。

二是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条例(草案)》明确提出对主要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并规定了总量控制的主要制度和措施。一是确定总量控制的基本内容和原则。对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和机动车数量实施总量控制。二是核定企业排放总量,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三是明确总量指标来源渠道,确定排污交易制度。规定已建成项目通过环保部门核定取得,新建项目可通过市场购买或企业自身减排取得。四是实施建设项目总量控制前置审批制度。规定新建项目的总量指标取得办法由环保部门制定,改建、扩建项目的总量指标必须在环评审批前取得。同时规定环保部门审批环评文件时,必须遵循减量替代原则,即企业取得的指标量大于实际排放量。五是实施区域限批制度。对未完成总量控制任务的区域和行业暂停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

三是针对不同污染物来源,设定相对应的控制措施。针对固定污染源的特点,规定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工业布局。一是工业企业集中治理。《条例(草案)》规定,新建工业项目应按照规划进入相应的工业园区。二是控制燃煤总量,消减燃煤总量。继续规定对燃煤实行总量控制,通过划定和严格管理禁止使用燃煤区,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等手段控制燃煤增量,减少现有燃煤存量。三是逐步淘汰高污染企业。规定制定高污染行业调整、工艺和设备淘汰名录时,应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和本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针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加强对使用行为的监管。一是规定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应在密闭空间或设备中进行。二是对石化和加油站等企业和单位,要求采取措施防止泄露和挥发。三是着重强调了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辅材料的使用情况的记录。

针对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特点,实行从生产到报废全过程监管。一是把好新车准入关,明确汽车生产厂商对新车的质量保证责任。规定了汽车生产厂家在本市销售的机动车应当符合新车准入的环境保护标准,并保证在规定的耐久性期限内稳定达标,对不能达标的,取消其在本市的销售资格。二是确保在用车达标排放,规范定期检测等行为。明确了机动车检测机构、机动车所有者和使用者在定期检测中应承担的义务、遵守的规范。三是减少高排放车辆,淘汰老旧机动车。规定对超标排放、不符合在用车强制性规定的车辆,应当依法强制报废。四是增加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规定。规定了在本市使用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污染控制制度。

针对扬尘污染特征,实施行为控制。一是明确扬尘控制范围,将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河道整治及建筑拆除等施工工程、物料运输等活动均纳入控制范围。二是细化污染控制措施,按照来源,分别明确了各类产生扬尘的活动应当采取的措施。三是明确建设单位在防治扬尘污染中的责任,要求建设单位应当将防治扬尘污染的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并在工程承发包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防治扬尘污染的责任。

四是完善监测技术体系。环保部门负责统一监测、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排污企业必须自行监测,排放量大的企业还必须安装在线监测并自行污染物监测信息。环保部门组织监测网络进行监测,并公开监督监测的数据信息。

《条例(草案)》分三种情况分别加大处罚力度;一是针对现行规定罚款额度过低的问题,对上位法没有规定的行为,提高了罚款额度,最高可罚50万。二是对需要立即停止排污的,规定了查封排污设施的措施。三是对屡犯不改的情形,规定了加倍处罚制度。

《条例(草案)》说明中说,《条例(草案)》与现行实施办法相比,理念有所转变,制度有所创新,更加符合本市新阶段大气污染防治的实际需要:一是针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的现状,设置总量控制专章,明确了对机动车数量和燃煤总量进行控制。二是针对颗粒物污染突出的实际,细化机动车污染防治规定,增加防治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的防治内容,专章设置“污染物扬尘污染”。三是针对违法成本普遍偏低的现实情况,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处罚额度,增加加倍处罚、查封等措施。

市人大常委会提出

十方面意见和建议

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认为,《条例(草案)》以改善空气质量为目标,以实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为主线,将大气污染防治同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结合,由注重末端治理向注重源头治理转变,重点规定了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排污许可制度,并针对燃煤、挥发性有机物、机动车、工地扬尘等不同污染源,设定了相应控制措施。《条例(草案)》基本成熟,突出了首都特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了以下修改意见和建议:

一是关于基本原则。市人大常委会认为,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两者兼顾,如不能兼顾,应明确环境保护优先的发展原则。此外,部分专家提出,应当增加“污染者担责”和“公众参与”的原则。在防治方法上,应对污染物排放实施从源头到末端全过程控制。

二是关于政府职责。市人大常委会认为,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保障。本市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老旧机动车淘汰等,均需要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应当在法规中增加保障财政投入的内容。

三是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市人大常委会认为,为使环评制度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切实发挥作用,确保建设项目符合本市大气环境要求,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明确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其他行政许可前置条件的法律地位,增强其制度刚性。

四是关于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市人大常委会认为,为了保护居民身体健康,应对重污染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本市应加强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制定应急预案,增加土石方作业和露天停工等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完善应急预警和应急管理相关内容。

五是关于总量控制。市人大常委会认为,要对主要污染物排放实施总量控制,是本市实现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应对相关内容予以完善,增强可操作性。在调研中,部分专家学者提出,应明确实施总量控制的主要污染物种类。有专家学者还提出,总量控制制度作为本市大气污染防治基本制度,其具体目标、要求和排放总量指标取得途径,应向社会公开,并应明确逐年减少排放总量的要求。

六是关于防治固定源产生的大气污染。建立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制度是本市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燃煤总量的重要措施。市人大常委会认为,《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1-2015年)大气污染控制措施》等规定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可通过法规予以进一步规范和固化。《条例(草案)》规定了本市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和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对高污染行业进行调整。市政府相关部门建议,调整的高污染行业范围应与国务院有关文件相协调,增加禁止新增炼焦和有色金属冶炼项目的规定。市人大常委会认为,对产生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大气环境的原料和产品进行源头控制,可降低末端监管的成本,有利于促进企业达标排放,应充实挥发性有机物产品标准的相关内容。

七是关于防治机动车排放污染。调研中有市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提出,《条例(草案)》规定的机动车数量调控政策,应当单列一条。同时,调研中还发现,本市目前仍有1.9万辆在用高排放黄标车。据测算,每辆黄标车的排放量相当于14辆达到国iV排放标准机动车的排污总和。市人大常委会认为,为落实国务院统一部署,应在条例中明确本市将限制高排放机动车上路行驶的规定。

八是关于防治扬尘污染。市人大常委会认为,《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1-2015年大气污染控制措施》中规定将施工扬尘违法行为纳入建筑企业信用管理系统,作为招投标的重要依据。这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应予以固化。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监督管理,应要求运输车辆安装卫星定位系统,杜绝道路遗撒。

大气治理方案篇9

中图分类号:R256.2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8-0009-01

《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而不得安静,无时而作者是也;惊悸者,蓦然而跳跃惊动,而有欲厥之状,有时而作者是也.”可见心悸是一种以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上,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或扑动等,均可表现出心悸的症状[1].《临证指南医案》中虽无专篇论述心悸,但于各篇中整理出大量心悸医案.叶氏辨证准确,用药精当,治疗心悸颇有特色.为此对叶天士42则心悸医案进行整理、总结,以期对临床上心悸的治疗有所裨益.

1心营证

1.1营热证营热症的治疗应根据疾病的进展,于营分热盛之时应速清营热,治以犀角地黄汤,原文:“热入膻中,舌绛而干,乃营中之热,治在手经”;而在热入营分后期则偏重于养阴,方多以阿胶鸡子黄汤加减,“议静药和阳意”.其门人总结为“若思虑烦劳,身心过动,风阳内扰,则营热心悸,惊怖不寐,胁中动跃,治以酸枣仁汤、补心丹、枕中丹加减,清营中之热,佐以敛摄神志”[2]。

1.2营虚证叶氏案中提及“营血”、“营气”,其中营血不足者治以养血,“失血心悸,是营伤”,治疗上以归芪建中汤加减;营气衰微者治以益心气,“已见营气衰微.仿《金匮》酸枣仁汤方,仍兼和阳,益心气以通肝络”。

2肝肾诸不足

本症病因大体可概括为肝阴不足,风阳内动;因怒而诸阳皆上扰,肝络不和;亡血、失精伐肾阴;以及肾阳不足,阳虚失护;阳不交阴等。原文指出:“肝阴愈耗,厥阳升腾”、“阳气不藏,内风动越”、“高年空虚,肾气不纳”、“心肾精血不安”、“走泄,阳不内依”等为心悸的病因。治疗上当辨证论治,肝阴不足者,叶氏认为:“考《内经》治肝,不外辛以理用,酸以治体,甘以缓急”,方以阿胶鸡子黄汤加减以滋肝阴;对于伤精者治以桑螵蛸散,“所谓气因精夺当养精以固气”,“法当味厚填精,质重镇神,佐酸以收之,甘以缓之”;嗔怒神魂散越,肝络不和者,“全以肝肾下焦主法为正”,以旋覆花汤加减,“宣辛甘润温之补,盖肝为刚脏,必柔以济之”;脾肾阳虚者,以脾肾双补丸治之,“法当脾肾双补,中运下摄”;“心悸汗出,畏风怕冷,阳虚失护,用真武汤”;“阳不交阴,过用劳心,用妙香散”,“经漏阴伤,阳易浮越,药以甘柔,使胃汁日充”等。

3诸痰

该部分病案两则,其一为痰火致心悸,治疗上“治以宣通郁遏”,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其二为痰饮致心悸,“由阳衰不主运行,痰饮聚气欲阻”,法以温运,“议用《外台》茯苓饮合桂苓方”。

4肝胃不和

本证病因多是肝阳偏亢,而中气不足,值情志有所不调,则厥阴乘中宫,如“木火体质,复加郁勃,肝阴愈耗,厥阳升腾”使“胃逆不降也”、“厥阴内风乘胃虚”,治疗上“养肝熄风,一定至理”、“先当泄木安胃为主”,方以十味龙胆汤和秫米汤、大半夏汤加减等进行治疗。

叶氏42则心悸病案各不相同,在其病案中,心悸往往都不是作为主症出现,叶氏“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充分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诊疗精髓,对病因病机进行认真分析,又每每与脏腑相联系,治病求其本.其所用诸方,多是出自古人,自己临证发挥,别出心裁,师古而不泥于古,对治法治则的阐述精当深刻。方中往往用药不多,但其每一味药都是经过仔细斟酌后方用。综上,叶天士治疗心悸,能抓证之根本,又能根据症状变化随证加减,辨证思路明晰,用药有理有据,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学习和借鉴。参考文献: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5~136.

大气治理方案篇10

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广东,面对环境污染问题从来没有掉以轻心。所以近年来,广东在加快转型升级的战略引导下,在淘汰落后产能、污染防治及污染物减排等方面重拳频出。近期,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出台实施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更是对群众最关注的pm2.5等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治理指标及举措。

pm2.5年均浓度要比2010年降2%

“阳光猛烈的时候,臭氧超标;天气沉闷没有风的时候,pm2.5数据就高涨。”自去年广东公布pm2.5监测数据以来,细心的媒体记者及市民经常发现珠三角空气质量指数的这一变化特点,每次出现空气污染时,珠三角地区首要的污染物几乎都是在臭氧与pm2.5之间轮换。

据广东省大气环境专家介绍,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珠三角经过多年脱硫治理,城市空气污染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煤烟型污染,向以臭氧、pm2.5为特征的新型复合型大气污染转变。

监测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数据显示,2012年6月5日~12月31日,珠三角九市及顺德区的pm2.5日均值超标率为0.5%~17.1%;臭氧1小时的日超标率为15.7%~42.9%;而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表现最好”,日均值超标率均为0%。按照新的空气质量评价标准,珠三角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下降了11.9%~41.0%左右,臭氧、pm2.5和二氧化氮取代pm10成为首要污染物。臭氧污染与氮氧化物污染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密切相关,pm2.5污染的人为源主要来自机动车、工业排放以及挥发性有机物。

为此,此次的《方案》明确提出:到2013年年底,珠三角地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浓度相比2010年明显下降,pm10和pm2.5年均浓度指标比2010年下降3%和2%。到2013年年底,珠三角地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全面完成国家减排年度要求;工业烟粉尘、重点行业现役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相比2010年分别下降3.2%、7.2%。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相关人员表示,上述目标是综合考虑了国家对珠三角“十二五”空气污染物浓度的降低要求与我省自身实际而制定的。以pm2.5为例,国家《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十二五”期间珠三角pm2.5要下降6%,但这个《规划》其实是去年12月才公布的,也就是说完成这个目标的时间只有3年,珠三角今年pm2.5要比2010年降2%,从时间上与任务上来看刚好是国家要求的1/3。

不过,年内完成2%的pm2.5下降也并不容易。因为珠三角机动车使用量日趋增长,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基础薄弱,工业源布局分散,监管困难,大气污染物整治工作压力依然十分巨大。

珠三角城市建成区全部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为了达到设定的空气质量整治目标,《方案》要求加大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2013年3月底前,珠三角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应完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工作,将城市建成区全部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已划定的禁燃区应根据城市建成区的发展适时调整划定范围。2013年上半年,启动珠三角地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工作。

据悉,禁燃区内禁止燃烧原(散)煤、洗选煤、蜂窝煤、焦炭、木炭、煤矸石、煤泥、煤焦油、重油、渣油、各种可燃废物和直接燃用生物质等高污染燃料。“对于禁燃区内的企业来说,以后就必须考虑采用天然气等更为清洁的能源,企业的负担会加重,因此这些措施推行起来会有一定压力。”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相关负责人说,但是工业排放特别是燃煤排放,是大气污染的最主要来源,为了实现整治目标,环保部门还是下定决心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

在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方面,环保部门将协调落实油源保障和价格政策,2013年,在珠海、中山、佛山市全面推广粤iV车用汽油,目前佛山已经开始施行。同时,逐步在广州、深圳、东莞市全面供应粤iV车用柴油。2013年7月1日起,实施国家第iV阶段柴油车排放标准。2013年年底前,淘汰2000年年底之前注册的营运黄标车,加快推进重型载货、中型载货、大型载客等三类非营运黄标车的淘汰。

开展广石化、惠州壳牌等首批重点企业VoC控制试点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对石化等重点企业也狠下举措,特别是对该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VoC的防治提出了要求。

与此前人们熟知的机动车、工业燃烧排放不同,VoC的污染较为隐秘,它经过阳光照射,可发生光化学污染,并最终形成臭氧、pm2.5。“VoC的来源量大面广,国家目前对VoC的控制尚无具有约束性的标准,广东其实是先行先试”。广东省环保部门的专家表示。

事实上,广东在VoC排放控制方面已有所超前,此前已制定了四个典型行业VoC的地方排放标准。《方案》则进一步要求,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进行防治,开展广石化、惠州壳牌等首批重点企业VoC控制试点工作,重点建立泄漏检测和维修(LDaR)技术示范工程,引导和鼓励VoC排放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开展VoC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清洁生产等政策研究。

此外,环保部门还将继续以空气污染治理倒逼经济转型,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方案》提出,珠三角区域内原则上不再规划新建、扩建炼油石化、炼钢炼铁、水泥熟料(以处理城市废弃物为目的的除外)、平板玻璃(特殊品种的优质浮法玻璃项目除外)等项目;原则上不再规划建设燃煤燃油电厂和企业自备电站;继续推动珠三角地区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

另一方面,空气质量监测工作也将进一步加强,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将更密集,今年珠三角将完成建设8个区域站,54个城市站。也就是说,年内珠三角监测pm2.5、臭氧等新指标的空气监测点,将从目前的62个再增加一倍。

未完成任务且空气质量恶化将限批

为保障治理目标的实现,《方案》对地方政府考核要求也更为严格:对各地报送的进展情况进行抽查核查,对没有完成大气污染治理任务且空气质量状况恶化的地区实施区域限批;对工作责任不落实、工作进度滞后的地区,严格追究责任。

《方案》同时要求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各地政府在省统一的应急制度下,建立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构建省、市联动一体应急响应体系;推进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管理,未达标城市的人民政府应制定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并向社会公示,接受定期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