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肺的治疗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00:13

慢性阻肺的治疗方法篇1

江苏省吴江市松陵镇菀坪卫生院江苏省吴江市215200

【摘 要】目的:总结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治疗体会。方法:选取近两年来我院治疗的1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18例患者经过全方位的康复治疗均恢复良好。结论: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从全方面给予有效的康复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积极治疗并发症,延缓CopD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该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有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做好CopD患者的积极治疗十分重要。现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全面的康复治疗方法如下:

1临床资料

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8岁。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根据情况进行全方面的康复治疗。

2康复治疗方法

2.1运动指导

患者入院后依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训练方式,运动强度须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来制定[1]。一般先进行全身运动,其锻炼量应由小量开始进而逐渐增至可耐受量,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至出现轻微气急、心率稍快为限。若强度过小,起不到效果;而强度过大,则易出现损伤并且不易被患者接受。急性加重期间,需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减少或者停止运动量,如若重新进行呼吸肌锻炼时,必须从低运动量开始,量酌增加,注意安全。一般锻炼采用长时间与低强度、短时间与高强度相结合,这样易于患者接受,且相对安全。锻炼方式有散步、慢跑、爬楼梯、骑自行车、练太极、跳慢舞等。有资料[2]显示6分钟行走距离法虽简单但有助于提高呼吸储备能力。

2.2呼吸肌训练

大多数的CopD患者均存在缺氧、营养不良的现象,导致呼吸功能衰退,耐力有所降低,严重者可造成肺部感染,进一步引发呼吸衰竭。因此,应努力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运动能力,这也是CopD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主要方面。锻炼方法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呼吸肌疲劳锻炼两种,特异性呼吸肌锻炼的方法有:吹气球、全身性呼吸体操(即做操时配合一定的呼吸方法)、缩唇呼气法等,可增强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缩唇呼气法能使患者进行有效的深慢呼吸,改善肺残气量,增强肺的通换气功能,一般以6个月为一个治疗康复周期,具体方法即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收紧腹部肌肉并缩唇,吸气的时间应尽量延长,呼气时间尽量缩短。据有效资料表明,进行呼吸肌锻炼的CopD患者在治疗后的FeV1,FVC,FeV1/FVC%均得到有效的改善,其生活质量也相应的有所提高改善[3]。此结果提示推广有效、简便的呼吸肌锻炼有重要意义。非特异性呼吸肌锻炼即普通的体育运动锻炼,如慢跑、游泳等。

2.3坚持氧气治疗

CopD患者容易发生缺氧及呼吸性酸中毒,引发患者肺动脉痉挛,造成肺动脉压升高,进而对机体的组织产生损伤并引起相应的生理紊乱。因此,给予患者长期的氧疗能够明显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肺动脉高压,增加组织的供氧能力,改善缺氧症状。同时,长期氧疗使呼吸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进而使CopD患者的病情发展进程得以延缓,故此方法被公认为改善CopD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是否长期氧疗取决于CopD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测定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等值,或者是否出现肺动脉高压、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或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症状。具体操作方法为每日15小时以上(特别是夜间)的鼻导管持续低流量的吸氧。用氧的同时需注意用氧安全:防火、防震、防油、防热。

2.4合理应用药物治疗

对于CopD患者合理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尤其对于急性加重期患者在长期治疗中应坚持稳定应用药物治疗。通过稳定治疗可达到舒张支气管,改善肺通气和换气的功能,预防感染等。

其主要包括应用一些支气管扩张药,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等;应用化痰药物,叩击,吸痰等排痰治疗,若在此过程中每天痰量>30ml,则应采用体位引流;合理应用各种疫苗,提高CopD患者机体免疫力,避免感染,防止加重患者临床症状。

2.5心理疗法

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明显衰退,再加上疾病的困扰往往表现出忧虑、孤独、担心的不良情绪;不良的心理会影响到治疗效果,且不利于疾病的恢复。恶性情绪的产生大致可总结为:①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导致的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的反复发作及疾病急性期的痛苦使患者对疾病产生了焦虑和恐惧。②由于CopD疾病病程漫长,药物效果产生缓慢,患者需长期服药造成的经济压力。③CopD患者生活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及相应对家庭依赖性的增加、自身社会价值受限的焦虑感。④长期低氧血症、呼吸性酸中毒、应用的茶碱或激素类药物等导致的不良作用,亦容易使患者产生心理不适,如焦虑、易激动等。

针对以上患者的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走进老年患者的内心,了解患者的内心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使患者在一种愉悦的心境下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从全方面给予有效的康复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积极治疗并发症,加快疾病的恢复进展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慢性阻肺的治疗方法篇2

中图分类号:R2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409(2008)05-1040-03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患者数多,病死率高,由于其缓慢进行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在美国CopD已成为第四大死因。有关调查统计表明:我国每年因CopD死亡的人数达100万,致残人数达500~1000万,居我国疾病负担序列的第一位[1]。近年来,CopD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在世界上仍然呈上升趋势。CopD作为多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转归阶段,其不同阶段发病机理复杂多变,受多种炎性细胞、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及相关调控细胞影响,单阻断某一环节并不能完全有效干预和逆转其气道重塑,中医以其整体的辨证思维和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的干预特点以及个体化治疗优势完全符合CopD的治疗原则,其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初步得到临床认证,中医药介入CopD防治已成近年研究热点。现综述如下。

1中医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CopD发病多以咳、痰、喘、胀、肿、紫(发绀)、悸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学中“咳嗽”、“哮证”、“喘证”、“肺胀”等病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肺脏反复受邪,气机阻闭,宣降失司,痰浊内蕴,久而不愈,伤损肺气,使其生理功能减退,日久累及脾肾,并产生病理性产物痰、瘀、水饮而发为本病,其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众医家在论及该病时多有侧重,或偏重于虚,或偏重于实,抑或虚实兼顾论之。

魏彬等[2]、焦丽杰[3]认为:CopD病因病机多因肺脏长期遭受多种外邪侵袭,日久肺气受损,子盗母气,致脾失健运,水谷不化精微,反酿痰湿,深伏于肺。肺脾两虚,宗气生化不足,无力推动血行,血行不畅,瘀血内生,阻于血脉。肺失宣肃,肺气亏虚,则难行使“肺朝百脉”之功,以致气体交换受阻,清气不能运送濡养周身,浊气又难排出,滞于胸中,肺为之膨膨胀满。病势深入,由肺及肾,而致肾气亏虚,不能纳气;肺脾肾虚,不能正常行使通调水道,运化水湿及蒸腾气化之功,使水饮内停不化。痰饮瘀血内阻,脏腑虚损,卫外不固,外邪易袭,本虚标实互为因果,造成恶性循环。潘敏娟等[4]亦认为:肺胀是久患咳嗽、哮、喘等肺系疾患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肺管不利,肺气壅滞,出现胸膺胀满、上气咳喘、颜面四肢浮肿、唇舌青紫等的一种病症。马珂等[5]从实论治肺胀,病因注重于热,病机多涉痰瘀。薛汉荣[6]认为:气阳之虚和痰瘀之实贯穿本病始终,二者相互并存,相互影响。气阳虚弱是关键,是发病的内在因素,与宿根“痰瘀伏肺”相关。肺为相傅之官,能助心行血,肺之气阳虚弱,必致心血瘀阻;气阳虚弱,不能温通血脉可致血瘀;又痰可阻滞气机,气滞则血瘀;瘀又可酿痰,并且恶性循环,形成痰瘀互结,内伏于肺,使“痰瘀伏肺”成为CopD发病的宿根。

2中医治疗

2.1辨证施治

柏喜桂等[7]认为肺胀病位初期以肺为主,日久则由肺及脾、肾,晚期以肺、肾、心受损同见。病程中可出现痰浊、瘀血、水饮等标实一面,另可出现正虚一面,致愈发愈频,持续不已。故将CopD细分为痰浊郁肺型、痰热郁肺型、瘀血痹胸型、瘀热互结型、痰蒙神窍型、水凌心肺型、水泛脾肾型、肺肾气脱型八个证型。王新元[8]认为老年性慢阻肺多见肺肾气虚夹寒型和脾肾阳虚夹湿型,并根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前者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后者温补脾肾,逐饮化湿。林琳[9]论治慢阻肺呼吸肌疲劳,强调以补宗气为主,重在补肺脾之气,兼以温肾。临床分型论治如下:肺脾肾亏虚,痰瘀交阻壅肺型,治法:补虚除壅并举。宗气下陷型,治法:补气升陷。阴阳两虚型,治法:补气敛阴、镇逆止喘。陈凯佳等[10]研究500例慢阻肺患者中医证型规律发现痰热壅肺型363例,占72.6%,脾虚型49例,占9.8%,肺虚型44例,占8.8%,肾虚型23例,占4.6%,阳虚水泛型21例,占4.2%。且发作期以痰热壅肺型为主;而缓解期则以脾虚和肺虚为主,提示治疗上发作期应以清肺化痰为主,而缓解期当健脾补肺。洪广祥[11]认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以外寒内饮、痰热郁肺和气阳虚弱、痰瘀伏肺为基本中医证候。其治法应突出温散肺寒、宣肺泄热、益气温阳、祛痰行瘀。将补虚泻实治则贯穿治疗的全过程,高度重视“扶正以祛邪”和“祛邪以安正”治则的运用。

2.2专法治疗

2.2.1清化痰浊法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外感六淫、疫疠、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皆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津液输布障碍聚而成痰,或邪热伤津,炼液成痰。痰又可作为内源性致病因素,痰饮伏肺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复发作,病程缠绵,外邪引动伏痰可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当以治痰为要务。

杜宝荣[12]应用麻杏芩龙合剂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期160例,治疗组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83.39%。魏俊英等[13]在三子养亲汤的基础上加味,研制出五子祛痰液(苏子、炒莱服子、白芥子、葶苈子、车前子)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为80%。对照组总显效率为51.2%。刘建博等[14]应用千金苇茎汤治疗30例痰热郁肺证CopD患者,结果治疗组气道粘液-纤毛清除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优于照组。王国忠等[15]用热喘平合剂(麻黄、杏仁、甘草、桔梗、浙贝、苏子、莱菔子各10g,生石膏、鱼腥草、全瓜蒌各30g,茯苓、白术、竹茹各15g,陈皮6g)治疗CopD痰热证患者,结果热喘平合剂能显著改善CopD痰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其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的对照组。

2.2.2活血化瘀法CopD痰浊蕴肺,日久势深,肺气郁滞,加之起居失常,导致肺主“治节”失司,心主“营运”过度,心气、心阳虚衰,推动无力,瘀血阻滞,脉道不利;瘀血日久化热,瘀热互结,更致脉络广泛郁阻,所以无论在急性发作期或慢性迁延期或缓解期,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瘀血见证,如唇甲紫绀、面色晦暗、舌质暗红或夹青、夹瘀等。焦丽杰[3]认为CopD活血化瘀治疗应贯穿始终。故在辨证治疗中贯穿运用活血化瘀疗法可提高临床疗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CopD患者大多数表现为血小板在肺血管内聚集、血粘度增加并有微血栓形成等肺循环淤血症状。中药药理研究证实[16],川芎、赤芍、当归、丹参等活血化瘀药可降低血浆中血栓素a2(tXa2)含量,阻抑腺泡内肺动脉构型重组,从而降低血液粘度,减少血流阻力,改善肺血运状态。郭磊[17]应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50例,治疗组显效40例,好转8例,无效2例,显效率80%,总有效率96%。李继圣等[18]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方治疗100例肺胀患者,结果控制症状32例,好转53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85.0%。刘鑫[19]应用脉络宁治疗慢阻肺伴高粘血症,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浆粘度、全血粘度比等参数比较有明显差异(p

2.2.3培土生金法祖国医学历来重视脾胃功能。脾胃与肺具有土金相生母子关系,脾为肺之母,肺主气而脾益气,肺所主之气来源于脾。故前人曰:“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这说明脾运的强弱决定了肺气的盛衰,肺气不足多与脾气虚弱有关。脾胃诸虚,不能生金,谓之“母病及子”;肺脏先病耗伤气津,累及脾胃,谓之“子耗母气”。二者发病原因不同,但均可按虚则补其母的原则,以培土生金法治之。

潘敏娟等[4]在肺胀感邪发作期既给予健脾益气之参苓白术散治疗,体现治肺先治脾,“胃脾乃后天之本”之说。符合五行学说:“补其母,泻其子”之说,体现了“培土生金”的指导思想。刘小虹等[21]注重培土生金,用肺康Ⅱ号(人参、白术、甘草、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毛冬青、瓜萎、牡丹皮、茯苓、麦冬、葶苈子、五味子)与单纯敛肺纳肾、活血化瘀的肺康i号相比,可明显减轻肌肉疲劳,改善临床症状。汤翠英等[22]以培土生金理论为指导,采用健脾益肺冲剂口服配合隔姜灸、参麦液穴位注射综合治疗CopD稳定期呼吸肌疲劳。结果培土生金综合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促进物质和能量代谢,改善营养状态,同时还减轻咳、痰、喘等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2.4补益肺肾法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喘病日久,病位由肺及肾。慢阻肺长期反复急性发作,又进一步损伤肺肾,肺肾两虚成为CopD长期反复发作的重要因素,即所谓“久病必虚”,治宜“培本”补虚。耿宏伟等[23]用含虫草菌粉的金水宝胶囊,治疗CopD肺肾两虚、精气不足者60例,疗效显著。吴晓晖等[24]用百令胶囊治疗50例证属肺肾两虚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结果总有效率为94%。张炜等[25]认为CopD患者因气流受限出现气短喘促,劳则尤甚,呼长吸短等肺功能减退症状,辨证属肺病及肾,予补肾益肺胶囊(干地黄、山茱萸、女贞子、怀牛膝、淫羊藿、菟丝子、蛤蚧、五味子),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王昆根[26]擅用补肺益肾冲剂(七叶一枝花、黄芪、莪术、紫石英、菟丝子),治疗缓解期肺肾两虚型,常显扶正固本、防止复发之效。

2.2.5益气养阴化痰法CopD患者久病气阴耗伤,且痰浊伏肺日久化热耗伤阴津,若临床施治过程中过用温化或清燥化痰之品也往往耗其阴液致阴亏,而阴虚既可致虚火内生,炼液为痰,也可致气机失调,气不化湿而痰浊化生。二者互为因果致病势迁延。故有医家主张治疗CopD在清化痰浊祛邪之时,当益气养阴扶正,正邪两顾。

付振伟[27]认为气阴虚是病之本,痰浊上犯为病之标,故治疗则应在化痰的同时,当养阴以滋化源,正如薛己《明医杂著》所论:“因肾水虚弱,阴亏难降,邪水上溢,故多痰唾,宜滋其化源,其痰自消”。其方选用沙参、麦冬、五味子、石斛、半夏、瓜蒌、莱菔子以循养阴化痰之法,取得较好疗效。王海彤等[28]治疗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在化痰通络同时,合以益气养阴之品(党参、麦冬、五味子、当归、浙贝、苦参、皂刺、半夏等),结果该法具有明显缓解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支气管舒张剂的使用剂量,提高血氧分压,减轻二氧化碳潴留,改善肺通气功能的作用。钟冬梅[29]在西医常规治疗CopD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患者的血清igG、iga、igm含量显著提高。根据中医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的理论,在西药“祛其邪”的同时,使用生脉注射液扶正固本,标本兼治,临床疗效显著。

3展望

中医药治疗CopD有其自身的优势,即整体调理、个体化治疗。随着现代中医对CopD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发展,引入现代科研方法和理化指标,客观地评定中医药治疗CopD的疗效,发现中药所具有的改善肺功能、提高免疫力、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且避免了西药的较大副作用,适于长期服用。但是目前中医药治疗本病,仍以汤剂为主,中药制剂由于自身特殊气味、色泽的影响,临床较难做到随机双盲对照,即使有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样本量也偏小,不足以充分证实药物的客观疗效。如何确立有效的剂型和给药途径仍亟待解决。且目前对于疗效评价尚无统一标准,致使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本病的文献报道缺乏可重复性和可比性。通过文献回顾发现,中医辨证客观化问题,寻找特异性及敏感性高的客观指标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热点,近年CopD证型与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肺功能等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屡见报道。证型的客观化研究将有助于揭示中医“证”的实质,为临床辨证提供量化标准并可指导治疗,亦为中西医结合研究CopD提供良好的切入点。但目前多数证型客观化研究存在着样本量小、指标的选择较为陈旧、尚未涉及基因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始动因子的研究较少、临床实验设计欠严谨、可重复性低等不足,且多数研究尚未实现成果转化。因此扩大样本量,寻找特异性、敏感性高的客观化指标,加强复合型客观指标的研究,缩小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的差距将是今后研究工作的一大方向。中医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该立足于中医与国际接轨,充分揭示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靶点和起效途径,从而展示中医药在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领域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康健.对慢阻塞性肺疾病的新认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2):65-75.

[2]魏彬,蔡春江,崔淑芬.定喘合剂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4(17):11.

[3]焦丽杰.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中医治疗思路与方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11):868.

[4]潘敏娟,程天祥.参苓白术散在肺胀治疗中的体会[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1,15(1):8.

[5]马珂,潘智敏.治疗肺胀临床经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3):269-270.

[6]薛汉荣.中医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病[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16(6):13-14.

[7]柏喜桂,周保林.肺胀证治规律探讨[J].现代中医药,2004(4):35.

[8]王新元.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中医辨治浅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5,3(3):249.

[9]林琳.浅谈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肌疲劳的中医诊治[J].江苏中医药,2000,27(7):9.

[10]陈凯佳,梁直英,刘小虹.5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型规律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8):1755-1757.

[11]洪广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辨证施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7):454-459.

[12]杜宝荣.麻杏芩龙合剂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期160例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7):3256-3258.

[13]魏俊英,宋庆宏.五子祛痰液治疗慢阻肺痰湿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0,7(6):358-359.

[14]刘建博,荆小莉,刘小虹.加味千金苇茎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气道清除功能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1):21-24.

[15]王国忠,胡弛雄,丁美群,等.热喘平合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痰热证82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2(7):318-319.

[16]裴小静,刘青.中医药防治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实验与临床研究概况与展望[J].中国中医急症,1998,7(2):88-89.

[17]郭磊.川芎嗪治疗慢阻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50例[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1,(12):47.

[18]李继圣,李坤.肺胀从瘀论治[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8(6):39.

[19]刘鑫.脉络宁治疗慢阻肺伴高粘血症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3):241-242.

[20]崔焱,粱直英,董竞成.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4):327-329.

[21]刘小虹,刘琼.培土生金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02,34(10):18.

[22]汤翠英,林琳,许银姬.培土生金法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福建中医药,2004,35(5):1-4.

[23]耿宏伟,胡秀红.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例[J].中医研究,2000,13(4):40.

[24]吴晓晖,徐俭朴.百令胶囊治疗肺肾两虚证慢性阻塞性肺病5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4):351-352.

[25]张炜,毕小利,史苗颜,等.补肺益肾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57.

[26]王昆根.补肺益肾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6):55.

[27]付振伟.养阴化痰治疗肺心病[J].吉林中医药,1995,(5):12.

[28]王海彤,武维屏,崔红生,等.益气养阴化痰通络法治疗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30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0):744-745.

慢性阻肺的治疗方法篇3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氧驱动雾化吸收法;克令舒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105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500-02

近几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我国国人的健康所造成的威胁愈来愈大,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更是在老年人群体中扩散得最快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等。如何更好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工作落到实处,已经成为了当下医学界乃至全社会都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旦发生病变,则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各种表现都会得到相应的加重,治疗过程也更为复杂。就氧驱动雾吸收法来说,采用这一种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无疑是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方式。其方法的应用,主要就是针对老年人身体各项系统的弱化而采取的一系列利于老年人更好地吸收药物疗效的措施,这其中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对于药物的选择。下面,笔者将就某院2006年到2008年两组接受氧驱动雾化吸入法辅助吸收可必特和克令舒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例的疗效进行客观的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笔者调取某院2009年到2011年接受氧驱动雾化吸入法辅助吸收可必特和克令舒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例各100例。为便于调查,使调查结果更具统计学意义,笔者将接受氧驱动雾化吸入法辅助吸收可必特和克令舒的两组病例分别分为甲组和乙组。两组病例均已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甲组男性患者有83人,女性患者有17人,乙组男性患者有86人,女性患者14人,两组患者年龄均在61岁到76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68.5。同时,所调取的两组病例除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外,并无发现其他能够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工作疗效的病症。因此,依照调查所得的各项数据可知,两组在调查过程中的各个项目的统计均有一定的可比性,可作为分析两组各所接受的疗法疗效的重要依据。

1.2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宁波海曙医疗用品厂生产的QYm-i型药物雾化器,以氧气为动力,氧气流量6-8L/min,驱动药物吸入呼吸道,直至液体雾化完毕。

1.3监测方法监测工作是治疗工作进一步开展的前提条件,医护人员在进行监测工作的时候,必须采取系统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监测方法。监测工作是一项极具严谨性的工作,其对治疗疗效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且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给患者健康带来的威胁也较为严重,因此,在进行监测工作时,必须实现监测方法的现代化发展,这就要求在进行监测工作时,应引进相对先进的监测设备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监测,确保监测工作更为精确合理,把监测工作落到实处。

2结果

笔者在进行科学、细致的调查分析工作后,发现乙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及时地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而相比于乙组,甲组的治疗效果则不够明显,缓解病情的效率也远为不如乙组。其主要的表现为:

2.1临床方面临床治疗是整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点,也是直接主导着出氧驱动法能否落到实处的一个关键点。在临床方面治疗前,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对临床治疗期间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进行合理、客观的评估,再以此为依据,制定出一系列可行、合理的临床治疗工作计划,让整个临床治疗工作更具可行性。就乙组来说,在依照上述临床治疗流程进行临床治疗工作的要求下,整个临床治疗工作对于乙组所述方法的应用也愈来愈广泛,能够有效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而甲组,其疗效则远远满足不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要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各个治疗难点也起不了有效的缓解作用。

2.2药物副作用药物副作用是能够严重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甲乙两组中所发生的药物副作用现象进行探讨,是有效解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难点的一个重点。对于药物副作用的控制,必须从用药的量开始抓起。所谓“逢药三分毒”,对药量进行控制,是能够有效控制药物副作用,减轻药物副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次,就病人身体实际情况的探讨,根据病人身体实际情况用药也是非常重要的。就上述实例而言,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例中出现药物副作用现象的仅有6例,其中乙组2例副作用表现为血糖偏高,甲4例副作用表现为手颤,这归根到底都是患者身体不适应药物的作用而造成的。

3结论

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可作为辅助治疗aeCopD的主要药物,本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效果好,设备条件要求不高,安全,经济,特别适合基层医院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慢性阻肺的治疗方法篇4

【关键词】穴位按摩;慢性阻塞性肺病;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其治疗目的主要是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但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常会出现排痰困难的症状,因此导致患者的呼吸道阻塞,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此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穴位按摩的方法,探讨其治疗效果,以便为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提供更多参考。现将具体研究内容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到2015年5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12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中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相关诊断标准,且处于急性发作期;其他重要器官无严重疾病;且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精神疾病,能与人正常沟通,均自愿配合研究[1]。其中男女比例为73:53,患者年龄58-79岁,平均年龄(65.8±4.2)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5±0.7)年。按入院编号从126例患者中随机选取63例设为观察组,将另外63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与对照组对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综合治疗,如抗感染治疗、吸氧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患者取骑坐位,先对患者颈、肩、背部进行揉按,随后从大椎处对风门、肺俞、定喘、心俞、等穴位进行按压,在上下方位上反复10次。取坐位,对天中、膻中、中府等穴位顺时针按揉。最后使用两指回旋按摩患者胸部2次[2]。每次治疗1h,1次/d,两组均治疗1周。

1.4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患者咳嗽、咳痰等相关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昼夜咳痰量小于50ml;有效:患者咳嗽、咳痰等相关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咳痰量小于100ml;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3]。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所有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18.0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进行X?检验,当p

2结果

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85.7%,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止血效果综合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p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因持续性气流受限导致的常见慢性疾病,其与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之间存在很大的联系,患者常因吸烟、化学物质吸入、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等外界因素和遗传、肺发育不良等相关内部因素导致系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膨胀,气腔壁破坏而致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多出现慢性咳嗽,且在晨间咳嗽明显,夜间咳痰严重,有些患者痰液中伴随血丝,若患者出现气道堵塞后咳嗽症状会消失,表现出呼吸困难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病早期患者在运动时出现气短现象,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食欲减退、胸闷、喘息、浑身无力、焦虑、呼吸困难等症状[4]。该病的病程较长,对患者的日常劳动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威胁者患者的生命健康。

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常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稳定期时可采取非药物治疗和家庭疗养结合;急性发作时采用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辅助吸氧治疗。此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性发作时的综合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穴位按摩。疗后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85.7%,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采用穴位按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时对患者无创伤,操作简单方便,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作为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的重要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国银.砒椒粉快速穴位按摩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08):1193-1195.

[2]杨淑荃,章薇,李金香,等.不同季节穴位贴敷对寒痰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2,32(02):117-122.

[3]张福英,张玲莉,周林水,等.穴位按摩合拔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排痰的作用[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09):658.

慢性阻肺的治疗方法篇5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简称CopD)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不断发展[1]。该疾病的发病机理现阶段仍然不是非常明确,病人大部分为老年人,因其具有缓慢发展的特点,对病人生活质量与劳动能力产生严重影响,同时使病人家庭承受很大的经济与精神负担。所以,把握好该疾病稳定期的治疗,对减慢该疾病的恶化,改善他们的生存质量,优化其预后,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为对该疾病稳定期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效果进行研究,2009年6月至2013年2月,我院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90例进行治疗,收到不错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6月至2013年2月,我院共收治患者180例,女性78例,男性102例,年龄53-79岁,平均66.4岁,病程时间8-32年,平均18年,这些患者都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相符合[2],对照组与处理组各90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主要通过西医常疗法进行治疗:相关方法为戒烟,吸入异丙托溴氨气雾剂80u/次,3次/d,口服丙卡特罗片50ug/次,1次/d,并按照病人病情适当的提供糖皮质激素、低流量氧疗、化痰剂等。处理组主要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疗法的前提下提供医院的补脾益气汤,其配方如下所示(表1),1剂/d,水煎之后分2次温服,两种治疗方法时间都是3个月。

1.3观察指标

在刚入院与治疗后通过生活质量评估表评估上述180例病人的三个指标:日常活动能力、呼吸系统症状、心理状态。分值处于0-100之间,分值愈小说明病人愈发健康。

1.4统计学分析

实验中数据处理都通过SpSS,具体利用均值士标准差(x(―)士S)的形式表示,同时进行t检验,p

2结果

通过治疗,两组病人的日常活动能力、呼吸系统症状、心理状态都有了非常显著的改善,对比治疗前后,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属于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临床症状是慢性咳嗽、喘息,呈进行性发展的气道阻塞与气流受限,因缺乏足够的肺通气功能,使得paC02增加、pa02减小,最终引发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该疾病患者因免疫功能下降,加之各种不利因素的作用,易于反复发作,同时由于电解质代谢紊乱、支气管肺部感染、慢性呼吸肌疲劳等引起诸多心肺并发症出现。所以,在该疾病稳定期对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稳定期治疗旨在延缓病情发展,降低病症;尽量避免肺功能下降;使病人活动能力与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减小该疾病患者的死亡率[3,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中医中归为“肺胀”、“喘证”,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其涉及到多个脏腑(肺、脾、肾等)。其疾病病程相对较长同时经常反复发作,呈现渐进发展的特点,痰瘀阻结,气壅于肺,使得整个肺体胀满,咳嗽喘息、无法平卧,严重的会对生命产生威胁。治疗过程中,急性发作阶段主要是祛除病因如感染,稳定期应该遵循扶正固本的基本原则。尽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位是肺,然而其和脾肾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特别是脾气亏虚最重要。本医院自制补脾益气汤,其基本方是四君子汤,施加黄芪主要是为了增加益气健脾,起到培土生金的作用,脾旺则水谷精微得运,最终能够使病人代谢水有所提高,其呼吸功能得以改善,桃仁、川芎活血化疲,五味子补肾纳气,熟地填精补血,杏仁、紫苑止咳平喘、润肺消痰,山药平补肺脾肾,各种成分结合起来能够补脾益肺、祛痰化疲、纳气平喘。

通过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两组病人的相关症状明显得到改善,治疗前后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同时,处理组患者三个症状的改善比对照组明显,两组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生存质量,该种方法的非常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跃.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2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学,2010,3.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

慢性阻肺的治疗方法篇6

关键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中药汤剂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41-02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气流受限制性肺部疾病,这种气流受限多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引起的,是不完全可逆的,有渐进性发展的特点。一些调查结果表明,呼吸系统的疾病已成为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反复的咳嗽,咳痰,气促,胸闷,重者呼吸困难,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身体和精神健康[1]。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点,本文在中药汤制剂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础上,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临床护理讨论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调查对象为2010年8月1日至2012年7月31日我院接受中药汤制剂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297例患者,男216人,女81人,平均年龄73.3岁,其中年龄最大的92岁,最小的41岁。选取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中的200例患者进行对照比较,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各100例,2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老年患者在年龄、性别、疗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观察组和常规组都使用中药汤剂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在老年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病情达到稳定期的基础上,常规组100例患者采用日常生活基础护理方式,保证营养、睡眠的同时保持心情舒畅;观察组100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给予基础护理保证营养、睡眠的同时,给予心理疏导,消除不良情绪,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行健康宣教,引导患者合理调节饮食,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肺活量改善肺功能;密切的观察病情变化,留意咳嗽、咯痰情况,痰液量、性状、色的变化[2]。对照比较2组的显效、有效、无效例数、疗效总有效率,疗程均为一年,得出结论。

1.3疗效评价标准。疗效评价标准[3]:①显效:治疗后痰量减少,咳嗽现象减轻,肺部湿啰音减少或消失,血常规、血气分析正常,肺功能恢复正常;②有效:治疗后痰量明显减少,咳嗽明显好转,肺部湿啰音明显减少或消失,血常规、血气分析正常,肺功能基本恢复正常;③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临床症状及体征未发生变化。

2统计方法

所有患者的病例分析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p

3结果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患者进行护理,显效68例,有效2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高于常规组,2组进行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4讨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慢性的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患者痛苦、减轻家人的负担变得越来越重要,中药汤剂对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病情可有效的得到控制[4],然而病情稳定期的临床护理尤为重要,通过临床证实中药汤剂在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对观察组针对慢阻肺发病的特点采取临床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发作的次数,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从而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肺功能下滑的趋势,减轻家人负担提高家庭生活水平。另外,通过对患者的密切观察和交流,提前或适时的采取有效综合的护理措施措施,避免了护理工作仅按医嘱处置的被动性,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促进疾病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可减少死亡率的发生。此外,综合的护理还会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呵护,并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进而减轻患者接受治疗时的痛苦、焦虑心情,使患者保持轻松、平和、稳定的心态,这样有利于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5]。本研究观察组100例患者,经过严密观察,精心护理,病情得以缓解,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早日康复有很大帮助,临床综合护理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仕丽,王檀.中药熏洗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4):2493-2494

[2]李艳.中医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5):182-183

[3]高剑鸣.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肺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6):329-329

慢性阻肺的治疗方法篇7

【关键词】营养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12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664-02

慢性阻塞肺疾病是一种常见临床慢性呼吸系统性疾病,由于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所致。患者需要借助机械通气以维持正常呼吸,病情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由于无法正常进食而营养不良,引起病情恶化并伴有其他器官衰竭现象的发生。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发病率明显增加,我院选取60例临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方案及常规治疗辅以营养干预方案,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确诊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8岁,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60例患者中,25例患者为支气管哮喘,20例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15例为其他肺部疾病。60例患者均有呼吸衰竭症,以机械通气方式维持正常呼吸。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抗感染药物,采用常规吸氧、机械通气,提高呼吸功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辅以营养干预,摄入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配合常规治疗。

1.3效果评价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分别测定肺功能指数及营养指数,一个月后再次测定两组患者的两项指标;其中营养指数测定主要包括患者体内血清蛋白数量及体重,参照相关部门营养指数规定实施测定。

1.4统计学方法两组患者治疗统计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处理技术,均数标准差和x2数据检验处理方式。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数变化比较见表1。

实验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呼吸衰竭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上升。观察组患者呼吸衰竭病况及动脉血氧分压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辅以营养干预治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困难状况,提高患者肺功能工作效率,增强疾病抵抗力,促进患者病情好转。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部病又称之为慢阻肺(Cop,是一种不可逆性呼吸气流受限的慢性疾病,病情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生命。临床治疗手段主要以控制并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位主;患有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要注意避免患者肺功能及其他器官功能严重损伤、衰竭。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由于呼吸困难,进食受到影响,营养摄入量受限,体内营养物质消耗增多,机体需求量增大等原因,出现营养不良症状,严重影响呼吸肌的正常运作功能,降低患者的身体免疫力及抵抗力,增加感染的风险几率,导致病情恶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改善患者的营养摄入方式,增强营养干预,提高患者身体免疫力,促进肺功能恢复,保证治疗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辅以营养干预方式,使得治疗前后患者体重、血清蛋白、肺功能等指标都有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营养干预要以口服营养为主,应用静脉补充支链氨基酸、脂肪乳剂,促进蛋白质的维持,降低蛋白质分解速率,从而减轻患者的呼吸负荷,帮助其体重恢复正常。

总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营养干预治疗方案,能够改善患者身体免疫状况,改善肺功能工作状况,有效避免呼吸肌萎缩。要根据患者的不同身体状况,提供不同的营养干预方案,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参考文献

[1]马加,杨建华.营养支持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体质量的效果观察[J].现代康复,2001,5(8:39-40.

慢性阻肺的治疗方法篇8

【关键词】益肺养阴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疗效

到目前为止,一些关于疾病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许多国家肺部疾病已经成为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包括我国在内,死于肺病的人群也在逐年上升,位于四大致死疾病之中。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常被简称为慢阻肺(CopD),是一种危害很大的肺部疾病之一。其特征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阻[1]。气流受阻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的炎症反应相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虽然属于气道的疾病,但是它对全身系统也是有影响的,所以危害性比较大。在发病初期患者常无不适感,等到呼吸困难时才会就医,但此阶段已经达到病情发展的中期[2]。所以,对于此疾病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作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非常有经验,作者利用2年的时间通过对收治的患者在常规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益肺养阴汤,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确诊的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治疗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34~70岁,平均年龄(53.5±4.4)岁,病程1~15年;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36~73岁,平均年龄(54.5±4.7)岁,病程1~1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对于CopD稳定期的西医常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氧疗。作为支气管扩张的β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4次/d,15min/次。茶碱类口服药,早晚各1次。治疗组:在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益肺养阴汤,口服1剂/d,3个月为1个疗程。其主要成分见表1。

1.3治疗效果评价标准以1993年修订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作为评价标准[3],治疗效果主要被分为4个等级。临床控制:CopD的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病情没有反复,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CopD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病情基本没有反复,证候积分减少≥70%;好转:CopD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CopD临床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证候积分减少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临床研究对照表明益肺养阴汤有效的改善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其中治疗组,临床控制30例,显效7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临床控制27例,显效6例,好转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8%。治疗组的肺功能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几年,中医用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逐渐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4]。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有效治疗可使病情得到进一步的控制,改善肺功能,减少发作频率。其中,益肺养阴治疗汤是众多中医专家查阅文献及多年临床经验得出的药方,此方主要为百合固金汤加减化裁而成[5]。书中曾明确记载,肺病主要分为虚热与虚寒两种症候,后世医家均以“滋阴润肺”和“温肺益气”为宗,使呼吸肌疲劳得到缓解、呼吸肌的功能得到提高,气道炎症减轻。而益肺养阴治疗汤的特点主要特点是:养阴益肺、活血化瘀、健脾益气、清热化痰、散结平喘、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从而实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延长,使得病情得到进一步的控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益肺养阴汤的配方主要以百合等润肺成分为主,沙参益气,枳壳行滞消胀,淮山健脾、黄芪补气升阳,茯苓宁心益脾化痰,黄芪提高免疫力、保护脏器等药理作用。本篇文章研究也表明了自拟的益肺养阴汤可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症状。益肺养阴汤虽有如此好的治疗功效,但人们更应该注意的是日常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坚决戒烟,多吃些清淡的食物,增加一些运动等,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参考文献

[1]陈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9,15(5):230-231.

[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60.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内科杂志,2007,46(3)254-261.

[4]朱元珏.呼吸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77-891.

慢性阻肺的治疗方法篇9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效果;观察

所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指以反复咳嗽、咯痰和气促以及呼吸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1]。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由于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呈现出一种逐年升高的趋势,例如我国每年由于CopD致残的患者约有500~1100万、而死亡的患者已达100万,另外还有相关文献报道截至2020年CopD的死亡率将位居内科疾病的第3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2]。近年来,随着对该病的深入研究,临床发现单一的药物治疗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鉴于此种情况,随机选择60例CopD患者,并对其进行了治疗效果观察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所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的患者共计60例,同时对肝、脑、肾等重要器官存在严重疾患者予以排除,另外对长期卧床和心肺功能存在严重衰竭者也相应给予排除[3]。同时查阅60例CopD患者病历资料显示:男54例,女6例,年龄65~85岁,平均(71.00±3.00)岁;患者基础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51例(85.00%),肺气肿21例(35.00%),糖尿病者19例(31.67%),血压过高者20例(33.33%);同时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痰多以及气道阻塞等,另外存在吸烟史者为47例(78.33%)。

1.2 研究方法:回顾性观察与分析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历资料,并参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以及临床试验设计要求,设计《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表》,表中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临床表现、个人史、既往史、治疗措施及其治疗效果等,并由专人对表中内容进行详细记录,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然后分析其结果。

1.3 治疗方法:本次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心理问题治疗、呼吸道管理(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合理给氧、改善呼吸功能、药物治疗(例如合理选择与应用敏感性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以及慎用糖皮质激素等),另外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肺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等。

1.4 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标准[4]: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进行评定,共分为四级,即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其治疗效果等级按照尼莫地平法计算,即[(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5 统计学处理:本次观察所得的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统计:临床控制19例(31.67%),显效29例(48.33%),有效7例(11.67%),无效5例(8.33%),总有效55例(91.67%)。总有效率与无效率比较,χ2=21.00、p=0.0099(双侧)<0.01,提示本次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效。

2.2 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评估结果:见表1。

表1 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评估结果()

治疗时间例数FeV1(%)FeV1/FVC(%)6min行走试验(m)治疗前6038.6±12.135.2±10.6385.2±17.2治疗后6046.3±13.2①41.0±12.0②433.5±16.0③注:与治疗前比较,①t=16.52、p=0.045<0.05;②t=15.34、p=0.048<0.05;③t=17.64、p=0.043<0.05

3讨论

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支气管-肺组织存在显著病理改变以及肺功能出现严重下降的一种疾病,具有病情重、病情迁延难愈以及易反复等特点,所以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干扰,同时给家庭和社会也带来了极大负担,而对于该病的治疗,临床上常常给予单纯的药物治疗,但是效果欠佳,鉴于此种情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了相关治疗措施,本次治疗方法总有效率为91.67%且明显高于无效率(p<0.01),另外患者肺功能得以较大改善,因此也印证了本次治疗方法的有效性(p<0.05)。

鉴于此种情况,现将该治疗方法分析如下:①心理问题治疗:临床观察发现此类患者容易出现诸如焦虑、抑郁、悲观失望、乃至轻生等心理问题,针对此种现象,首先掌握好患者心理问题类型,其次根据患者性别、文化程度等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查房制度,与患者多沟通、多交流、多讲解、多帮助,恢复患者自信心,同时及时发现问题隐患,进而帮助患者渡过精神上的难关,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工作;②呼吸道管理:例如:保持呼吸道畅通方面,应鼓励患者进行主动咳嗽,其中对于痰液黏稠、干结不易咳出者,可给予硫酸特布他林0.25mg、布地奈德1mg(2次/d)雾化吸入,从而稀释痰液,促进患者更好的排痰;对于咯痰无力者则采取吸痰处理、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或是气管切开给予机械呼吸等对症处理。合理给氧、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给予患者2~3L/min、浓度保持在25%~29%的氧气进行间断吸氧15h/d以上;③药物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取合理的抗生素,如对于轻度或中度感染者可选择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而对于重度感染者则需选择三代头孢等;同时需注意在治疗期间应将细菌负荷降低到最小程度并积极预防真菌感染且给予足够疗程。合理使用诸如沙丁胺醇等支气管扩张剂,以便更好的抑制气道黏膜下炎性反应、同时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和清除管腔内分泌物以及抑制内源性介质所造成的气道水肿等;④肺功能康复训练治疗:例如为了较好的改善胸、膈呼吸肌肌力和耐力,我们指导患者如何进行缩唇呼气、腹式呼吸肌锻炼等,同时在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期间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按部就班的进行练习,以免患者产生疲劳感,这样反而得不偿失。

4参考文献

[1]王迎难,张劲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现状[J].实用医学进修杂志,2009,37(3):145.

[2]张珍祥,张惠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定义及治疗[J].实用医学进修杂志,2009,37(3):129.

慢性阻肺的治疗方法篇10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征是患者会受到气流的限制,并有一定程度的进行性肺功能下降,在临床上死亡率较高[1]。在近些年,学者们相继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有很多学者提出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但是在预防和治疗方面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2],本文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药物治疗进展

1.1沙丁胺醇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发作期,通常都是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进行吸入治疗,但是剂量却一直不是很明确[3]。有相关学者对这方面问题进行了研究,选择了90例患者,在其入院时和恢复期间分别行沙丁胺醇增量吸入治疗,观察患者每次增量后的呼气流速和FeV1峰值,并做好记录,绘制出剂量反应曲线[4]。采用双盲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两组,分别是吸入沙丁胺醇2.5mg和吸入沙丁胺醇5.0mg组,每隔4小时进行一次吸入治疗,一直到患者病情恢复。每天要测试患者呼气流速两次,对患者额外需要的支气管扩张剂剂量和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并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对患者进行沙丁胺醇2.5mg和5mg进行吸入治疗,患者呼气流速和FeV1峰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吸入沙丁胺醇之后病情出现好转的同时也出现最大支气管舒张作用,所以研究结果得出对于患者进行沙丁胺醇的最佳剂量在2.5mg-5.0mg之间[5]。

1.2西洛司特

这是一种新型的口服药物,属于选择性磷酸二脂酶-4抑制剂[6]。在对于这种药物的疗效进行研究的时候,选择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患者的年龄在40-80岁之间,平均年龄60岁,并对这些患者进行了双盲随机平行分组,进行多中心研究。

对这些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单盲安慰剂治疗,选择合格的受试者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组,对一组患者使用每天两次西洛司特15mg口服治疗,对另一组患者采用安慰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FeV1峰值,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进行总评分,并观察各指标的变化情况。还需要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急性加重的发生率[7]。

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了为期半年的治疗,使用西洛司特治疗的患者FeV1峰值和治疗前相比较平均上升了9.8ml,使用安慰剂进行治疗的患者FeV1峰值则下降了29.9ml,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除此之外,使用西洛司特治疗组的患者呼吸问卷的总评分有明显的降低,相比于使用安慰剂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0.05)。使用西洛司特治疗组患者没有出现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有74.56%,使用安慰剂治疗组患者没有出现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有62.31%,使用西洛司特组出现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比例明显高于使用安慰剂组(p<0.05)。在研究的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均为轻度或者中度,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方面的不良反应,出现这种情况的西洛司特组患者占16.86%,安慰剂组患者占7.98%,并且不良反应基本上都在治疗开始的20天之内。西洛司特能够对患者肺功能进行维持,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次数。本次的研究显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可以采用西洛司特这种新型的选择性磷酸二脂酶-4抑制剂进行治疗[8]。

1.3am3

am3是一种免疫调节剂[9],有学者对于此类药物进行过研究,研究选择了260例患者,患者的年龄在58-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岁。这260例患者均为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这260名患者进行am3治疗效果研究,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分为两组,一组服用am3,一组服用安慰剂,每天服用3g,连续服用6个月。

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am3组患者没有出现急性加重的患者有58.2%,安慰组患者没有出现急性加重的患者有47.9%。对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为am3组(31.8±16.3),安慰剂组为(37.4±17.6),am3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安慰组(p<0.05)。研究结果显示,an3安全,患者耐受性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10]。

1.4饥饿激素

饥饿激素是一种新型的激素类药物[11],有相关的研究人员对于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液质患者进行了研究,研究的时间为20天,对这8名患者均使用饥饿激素静脉滴注的治疗方法,滴注的剂量为2μg/kg,每天进行两次的静脉滴注。观察患者接受饥饿激素治疗前后的各方面指标,包括肺功能、食物摄取、交感神经活和机体组成等方面。

结果显示,患者血清中生长激素水平明显升高,达到了20倍左右,患者体重方面在治疗前平均值为(48.6±3.2)kg,治疗后平均值为(51.3±3.9)kg,患者在接受饥饿激素静脉滴注治疗后体重明显增加,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患者食物的摄取方面也有显著提高,身体比较纤弱的患者四肢肌肉的力量明显增加,患者在肺功能方面变化不明显,但是可以发现在6分钟步行距离方面由治疗前的(371±31)m上升到了(434±36)m,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饥饿激素能够对患者交感神经的活性起到促进作用,经研究数据显示,治疗前为(887±112)ng/ml,治疗后为(597±115)ng/ml,二者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上述研究结果均显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液质患者使用饥饿激素静脉滴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肌肉组成、交感神经活性和身体机能状态,可以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液质患者[12]。

1.5噻托溴铵

有相关研究已经证明了噻托溴铵能够减轻患者在运动中呼吸困难和肺部过度充气的程度,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的耐力[13]。医学研究人员选择了280名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性分组,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在治疗的第一天、第20天和第40天对患者用药前后1小时的肺功能情况进行测定,并在用药之后的2.5小时对患者进行恒定功率的自行车功量的运动试验,直到患者出现症状限制为止[14]。

噻托溴铵是长效制剂,其用量为每天一次,每次18μg。经研究显示,噻托溴铵能够有效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运动过程中的不适感,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并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所以,噻托溴铵治疗作用明显[15]。

2机械通气治疗进展

2.1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急性发作的时候通常会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的症状,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对患者进行治疗,在2个小时后,患者的身体指标评分有明显提高,证明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成功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6]。

2.2有创通气撤机后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通常情况下,使用有创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死亡率相对较高,并且在撤机的时候出现困难[17]。在撤机后继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能够使患者的存活率大大提高。研究人员对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70例患者,在有创通气撤机后继续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存活率为85.36%,说明在有创通气撤机后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提高患者撤机的成功率,也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18]。

3辅助锻炼治疗进展

3.1增量步行锻炼

对于中至重度的患者进行试验,让患者在两周时间内完成1次6分钟步行试验,1次增量往返步行试验和1次自行车运动试验[19]。这三个试验不能够接连进行,两个试验之间一定要有间隔,最少也要间隔24小时。试验结果表明,对患者进行增量步行锻炼有助于患者增加运动耐力[20]。

3.2听觉刺激

有学者在步行试验中,使用耳机对患者进行听觉刺激,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选择对照组,不进行听觉刺激干预,在试验的前后对患者心率、呼吸困难感知强度、血氧饱和度和FeV1进行测定。研究结果显示,对患者采用听觉刺激能够使患者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增加积极情感,消除消极情感,可以作为一种干预的手段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21]。

4.讨论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的方法较多,不同的治疗方法针对性不同,治疗效果就不同,因此需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且有效的治疗方案。目前药物治疗CopD的药物主要有am3、沙丁胺醇、西洛司特、饥饿激素、噻托溴铵等,这些药物可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可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头孢呋辛等抗生素对于治疗该疾病以及预防感染有着一定的疗效,通过以上所述药物综合治疗CopD,能够提升治疗效果。

通气治疗,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通气治疗方法不一,对于气管阻塞相对较轻的患者可采取一般雾化吸入禁止治疗,若患者肺阻塞严重,呼吸衰竭并发症严重,此时应采取有创或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并配合以呼吸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促进肺部功能恢复。

辅助治疗主要为锻炼患者的呼吸功能,促进患者肺部功能恢复,方法主要有呼吸机训练、步行锻炼、腹式呼吸训练,辅助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呼吸功能,可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针对病症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可改善阻塞性肺疾病症状,而对于这一疾病的相关治疗方面,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

[1]高远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观察与分析[J].当代医学,2011,25(10):9-10.

[2]徐震,黄河.信必可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21(33):39-41.

[3]周玉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24(09):781-783.

[4]石j,严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运动康复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2,25(07):670-672.

[5]常增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36(33):117-118.

[6]涂晓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

[7]杨建民.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24(03):56-58.

[8]周五铁,陈宫玉,林伟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6例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24(15):59-60.

[9]孙芳艳,钱培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肺康复方案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24(08):755-757.

[10]郭伟,张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黏液高分泌的研究与临床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5(17):1390-1391+1394.

[11]徐浩,杨涛,周敏.脑利钠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3,24(05):712-713.

[12]李发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进展[J].中国卫生产业,2013,24(22):107-108.

[13]罗丽雯.加味清金化痰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57(47):35.

[14]徐震,黄河.舒利迭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2,13(04):187-188.

[15]赵明月.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探索[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35(S1):96-97.

[16]邱振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进展[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34(06):135-137.

[17]秦海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观察与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6(32):2430-2431.

[18]刘艳琰.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57(19):82-83.

[19]卢军仪.清热泻腑方治疗痰热蕴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35(24):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