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农业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02:12

可持续农业的特征篇1

关键词: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50733205

1指标构建的介绍

1.1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此指标一共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目标层――甘肃农业发展的综合指标;基准层――甘肃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层――即能人均农业生产总值、粮食产值,以及肉、菜、淡水差您的产量,还包括家庭人均收入、耕地面积、自然灾害面积等。

1.2具体农业综合评价指标的设置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指标要通过农业指标来展现,比如农业生产总值,粮食、肉、蔬菜等指标来反映农产品产出率,生态可持续来反映土地的情况和化肥使用的情况,社会可持续性是反映农业劳动力比重的重要指标,家庭人均收入水平来反映居民的收入情况,人口密度反映人地资源情况。

1.3主要的指标

甘肃的销售指标中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经过采集总结,数据的各种指标主要来自《甘肃统计年鉴》、《甘肃省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

2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2.1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评价指标的确定主要是指权重的确定,权重的变化是依靠农业发展情况来确定的,并且随着农业发展变化而发生改变。本文主要运用的分析评价方法为层次分析法,主要是运用双向对比的方式,通过建立矩形阵,然后进行一系列的计算,算出相对权重。具体的实施方法是:先通过系统整体分析,将复杂的问题转换成有顺序分层次的问题,然后通过转换将目标层、指标层和基准层的关系因素进行对比判断,然后再将因素量化,运用数学运算,把各个因素之间的次序进行重新调整,然后通过检验,确定评价比重是否符合要求。这样做是根据一层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元素的比较,然后给出的相对权重,当基础层是确定值的时候,可以确定各层权重。

2.2评价指标权重计算过程如下:

原始指标值进行无量纲化,称为标准观测值yij(i,j=1,4…n),从而构成一个标准观测值矩阵Y(n)。

V=XiY(易求转置Y)。

为v的值最大的特点,可能=n时,判断矩阵是完全一致的,其余的特征值是零。当may6n可能,稍大于零,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其余都是零,所以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基本上是合理的层次,其中n是代表性指标的数量。我们计算的λ,相应的特征向量的单位记为C=(C1,C4,C6…C41)。在V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λ最大的特点可能是约44台,对应的特征向量。C=1.16681.19641.14461.14681.14691.14441.14741.14461.16641.46661.61171.11441.18961.11641.19661.11681.14761.46861.41811.41441.1194),表明了特征向量是单位每年权重。

2.3甘肃综合评价指数

2.3.1计算综合评价指标模型

其中一是评价因素层的总重量,记我一层是欧米茄J指数,对我层指数J代表某年pJi评价系数。如:评价系数持续的体重评价系数=∑计算4114×a.同样持续的社会指标,社会指标的指数,可以计算出其他持久性的评价系数。然后,计算评价系数,例如4114:4114评价系数=B层重量×4114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

2.3.2综合评价指数

根据各个指标的评价系数,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和社会的重1.66111.41111.4711和B层以上。

3对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

通过以上指标比对,通过指标的比对,对甘肃农业指标的影响,人均蔬菜产量,农药的使用,农业资本的利用率,和家庭年人均收入,淡水产品产量,受灾率和肉类生产。通过数据发现,甘肃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整体缓慢,虽然近几年发展速度有所加快,但是较之于社会整体发展缓慢;甘肃农业经济发展缓慢,数值增加了4%,年增长率过低,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最大的指标是蔬菜产量、农业资本利用率、淡水产品和肉类产品的产量。甘肃农业总体可持续发展状况良好,家庭恩格尔系数贡献较大,其次是家庭年人均收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甘肃农业经济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状况,也就是贡献指标排列顺序;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谈存峰.甘肃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协调度的评价分析与对策建议[D].甘肃农业大学,2005.

可持续农业的特征篇2

一、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

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私人产品是可以由个别消费者占有和享用,具有可分性、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还存在一些兼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特征的物品和劳务,称为准公共产品或混合产品。农村公共产品是公共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中的纯公共产品包括农村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社会治安、农村计划生育、农业基础科研、农村环境保护、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农村社会救济等。农村公共产品中的准公共产品包括大江大河大湖治理、防洪防涝设施建设、大型水库及各种灌溉工程、大型重点防护林工程、农村道路建设、农村电网建设、农村医疗、农村社会保险、农村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农村自来水供应等。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及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农村公共产品的制度外供给。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处于一种二元结构状态,长期以来,政府在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也采取二元供给的做法。按照我国有关规定,乡镇政府可以就教育、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道路建设五项公共事业所需费用在全乡镇统筹,这些费用就其所对应的公共产品来看大多属于纯公共产品,应当纳入中央政府预算。,但我国目前对这五项公共产品的供给并没有纳入公共预算,而是由农民税外负担。即使在农村税费改革后,这些公共产品的供给也还是由农民自己承担。因此,与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相比,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呈现为制度外供给。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体不足。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的缺位,直接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如农村道路、农村电网建设、农村义务教育等,在政府不能供给或不能充分供给的情况下,虽然农民试图自己解决,但力不从心,结果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学生失学严重。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结构性问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总体不足,但并非全部不足。我国部分农村公共产品也有过剩现象,其中突出表现为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过剩,表现为乡镇政府机构重复设置,因人设岗而非因事设岗,人员膨胀,管理混乱等。

二、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目标特征

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性含义包括农学的、环境的、社会的、经济的及政策的多方面,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都具有以下4方面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目标特征:

1生态可持续性。指农业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良好维护。其主要特征是:维护可再生资源的质量,维持和改善其生产能力,尤其要保护耕地资源;合理利用非再生资源,减少浪费和防止环境指染;加强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现代常规农业缺乏生态可持续性而被认为难以长期持续发展。中国农业生态可持续性的关键是维护好耕地等自然资源,并与人工生态相结合,积极改善生产条件。

2经济可持续住。指在经济上可以自我维持和自我发展。农业经营的经济效益和可获利状况,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是否能够维持和发展下去。农业作为一种产业,要求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在市场上具有良好竞争力的农产品。缺乏经济可持续性的农业系统最终是不可持续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完善和农户的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经济可持续性日益成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特征。

3生产可持续性。指高产出水平的长期维持,着眼于未来生产率和产量。生产可持续性特征适应社会食物安全的要求。农、林、牧、渔各业的产出水平都应保持稳定发展。如果农产品总量下降,就是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在增长,农业也不是可持续发展的。

4社会可持续性。指能满足人类食、衣、住等基本需求和农村社会环境的良性发展。持续不断地提供充足而优质的粮食等农产品,是可持续农业一个主要目标。农村社会环境改善主要包括人口的数量控制和素质提高、社会公平不断增加、资源利用逐渐良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和落后农村逐渐脱贫,等等。

三、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关键在于供给制度创新

实施我国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而要提供充足而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是关键。

(一)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确实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问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公共产品的二元供给做法,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由此需要调整政府的公共支出政策及财政支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力度,目前主要是:1增加财政支农规模,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增长速度不低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2调整财政支农结构,加大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加大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的投资力度。

(二)明确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

公共产品的供给呈现出分层次的特点,受益范围遍及全国的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而受益范围主要是地方的公共产品,则由相应层次的地方政府提供。具有外溢性的地方性公共产品则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或各个受益的地方政府共同提供。以此为准则,目前中央政府应主要从事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农业科研及其成果推广、环境保护、农业信息网的建设、民兵建设、义务教育和农村医疗等。地方政府应主要从事本区域内的农业基础性及社会效益较显著的项目的投资及管理。同时,还要明确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应是中央和省两级政府。我国财力主要集中于中央和省级财政,县乡财力有限,因此中央和省级政府需作为农村基本公共产品的提供主体,通过直接或间接(转移支付)方式解决农村基本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三)建立和完善地方公共财政体制。

1实现地方基层政府的角色转换。我国地方基层政府长期承担地方经济发展推动者的角色,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地方政府应成为地方经济的服务者,提供当地的公共产品。这种角色转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间也必然受到各方面的阻力。目前,最大矛盾是减轻负担的同时也减少了政府收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地方基层政府的改革。改革的主要方面应是精简基层政府机构和人员,包括村组机构的精简。

2重新建构农村税费体系。现阶段要加快农村税费改革步伐,转制度外收费为制度内缴税,以事权定财权,将与农村经济密切相关的农业税、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屠宰税划分为乡镇财政的主要税种,把农民负担的提留统筹的合理部分改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税,以当年农业税的一定比例为基础,在收缴农业税时一并征收。农民交完各项税收后,有权拒绝一切收费和摊派。农村税费改革的最终目标应是取消农业税,转而实行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实施农民税收的“国民待遇”,统一城乡税制。

3建立和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当前地方基层政府税源的薄弱致使地方政府财政紧张与农民负担过重同时并存。减轻农民负担和减少政府收入之间的矛盾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财力不足或提供的某些公共产品具有很大的外溢性,如果没有相应的补偿,这些产品的供给就会陷入不足的境地。因此,需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来解决,通过从上到下的转移支付由上级政府对地方基层政府进行适当的补助,解决资金问题或平衡公共产品成本的分摊。此外,转移支付还可以调节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实现地区间的均等化。

(四)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程序一直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这种“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已极不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建立一种由内部需求决定公共产品供给的机制,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农村税费改革后的“一事一议”制度正是这种转变的具体体现,但仅仅局限于集体生产公益事业,真正实现“自下而上”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程序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同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的转变也可以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五)实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创新。

从理论上讲,政府应该向农村提供基本公共产品,但由于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面临财力有限、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巨大的实际情况,仅仅依靠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是不切实际的。除部分农村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供给外,还需要充分利用市场(私人)力量,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农村公共产品;积极利用社会力量(社会捐赠)兴办农村公共产品。最终实现农村公共产品投资和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形成政府供给、私人供给、社会供给并存协作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格局。并且,这种供给格局的形成也必将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领域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新渠道。

(六)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可持续农业的特征篇3

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区域性,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正确的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正确评价能制定正确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方法。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不断向前。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对应的农业自然资源可以得到可持续的开发和利用,保证自然环境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不仅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同时也不损害后代的利益。

1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从全国范围来看,农业发展一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保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进入21世纪以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我国粮食产量的“十一连增”,不仅有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同时还开发了一系列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新技术。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在农业的发展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但仍存在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垦殖比较严重,部分植被已经被破坏,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壤质量变差;东部地区的森林损失率较高,生态功能正在退化;中部地区的农业长期得不到耕作,土壤的肥力正在下降;同时由于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得土壤污染比较严重。

2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可持续发展农业和传统农业不同,农业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视对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合理应用的范围内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的特征: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这四个方面的特征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较大影响。

2.1经济社会的发展

经济的可持续性是整个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一方面其是农业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保证,另一方面是农业生产在经济上的盈利,可以更好地投资到农业生产中,促使投资有更好的产出,在农业技术的选择方面应该实现自我的维持和积累。

2.2资源减量投入

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就是资源减量投入,在进行农业生产时需要在自然界获取对应的耕地等生产资料,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实现资源减量投入是非常重要的。资源的减量投入实际上就是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3资源循环利用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从最大限度上对资源实现循环利用,保证资源得到最佳的优化配置,杜绝浪费资源,对于可循环利用的资源需要进行更加有效的利用,保证资源最大化。

2.4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物质基础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主要目的是维护好农业生态环境,促使农业生产区域的大气、土壤、地表以及地下水等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是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进行的分析,四个方面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需要做到协调统一。

3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关建议

一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促使各个方面可以达到协调和统一。结合吉林省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计划和目标,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进行积极探索,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是大力?l展乡镇企业,对剩余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分流,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

三是加强污染的治理力度,引进高新技术对传统企业和产业进行改造,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节省资源、降低能耗,不断改善环境。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民对耕地加强保护,增强农民的耕地保护意识,促使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五是做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和规划工作,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在相互协调和沟通的基础上,制定合适的发展规划。依照吉林省的人口规模、环境状况、资源现状、经济发展水平等,做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规划、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可持续农业的特征篇4

【关键词】城镇化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失地农民大量产生,成为一个特殊的边缘群体而存在。目前虽然对失地农民有一系列的补偿与安置办法,但这些补偿安置机制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问题,且无法有效的落实。“可持续生计”一词最早见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报告,指的是家庭或个人为维持、改善长远的生活状况所拥有的谋生能力、资产和有收入的活动[1]。要发挥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推动潜力,就必须重视失地农民这一群体的可持续生计发展,把此作为未来征地补偿安置政策的基本目标。

一、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存在的问题

(一)自然资本的失去导致农民固有生存方式受到冲击。对于扎根于农村的农民来说,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本。农民依托于土地建立起规律的生活生产方式和资产获得方式,其熟悉的社会组织关系也是围绕土地而形成的。一旦失去土地,所有既定熟悉的生存方式都将受到极大的冲击。首先,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的保障,失去土地实际上意味着失业。因为农民的生活技能大多适用于农业生产,并不具备其它技能,因此另觅职业十分困难。其次,土地不仅是一种永久性的物质资本,更具备资产的增值作用,是农民积累财富的重要途径,不少农民通过土地转租或是利用土地发展非农产业获得收入。土地一旦失去,农民的物质资产财富便大大减少。最后,农业生产的产品不仅用于出售,也用于农民自身的生活,如粮食蔬菜等这些农产品,不需要农民再额外花费。因此,农民失去土地实际上是失去了一种低成本的生活方式。

(二)补偿安置方式范围狭窄单一且标准过低。当前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方式包括货币安置、住房安置、留地安置及社会保障补偿安置等方式。其中,被俗称为“一脚踢”的货币安置方式成为最主要的安置手段。所谓一次性货币安置是指征地部门将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以货币形式一次性的支付给农民。由于这种安置方式成本相对更低且简便易行,因此许多地方政府乐于用此方式一劳永逸地解决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问题。近年来各地报国务院审批的建设用地项目中,有90%以上的是采用此种办法。诸多对失地农民情况进行调研的课题组的研究也显示,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失地农民得到的只有一次性货币安置。然而,这种货币安置背后是存在着诸多问题的。首先,关于土地征收补偿的标准较为不合理。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写明,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近年来农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加之通货膨胀严重,以前三年的年平均产值计算较为不妥。过低的补偿标准不仅远远低于被征地农民的期望,也无法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其次,补偿安置费用的首次分配是在农村集体组织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不高的补偿款项也难以足额、及时的发放到农民手中,拖欠现象较为严重。

(三)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部分地区在实行货币安置之外,也对失地农民实施了社会保障安置制度。然而,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带来的诸多问题不足以维持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首先是缺乏基本生活保障机制。虽然实施了养老保险制度,但缺乏再就业能力也未达到养老保险年龄的人群生活十分困难。其次缺乏有效的就业保障,所提供的就业培训服务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不能落到实处。最后由于户籍变化的原因,一部分转为“非农”户口的失地农民无法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导致医疗保障被边缘化的问题。

二、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一)设计合理的补偿安置机制。科学合理的补偿安置机制,是落实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一个重要环节。灵活运用多种补偿安置办法提高或恢复失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条件,征地补偿费即使不能对失地损失做到全额赔偿,至少应保证及时、足额支付置换农民原有资产的费用。

(二)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技能层次的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为其提供就业服务并保证落到实处。同时,广开就业渠道,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就业安置办法,如通过发展产业来安置就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鼓励和帮助失地农民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由政府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通过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三)建立起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首先,依据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建立起完备的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机制,并基于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根据保障对象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保障措施。例如,对于有能力进行再就业的人员,鼓励其就业,等达到养老年龄再让其进入养老保障体系,对因为年龄偏大或缺乏技能而就业困难的,先给予低于养老金的生活补助,待其达到年龄再实施养老保障;对无劳动能力的人员直接让其直接进入到养老保障。[4]其次,提高养老保障的水平。目前虽然对于个人缴费的被征地农民的待遇做了相应的调整,但整体发放水平偏低,即使最高水平的地区也仅略高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长此以往,必将导致被征地农民在转为城镇居民过程中变为新的城镇贫民。此外,由于缺乏正确的观念引导,被征地农民的参保缴费意识不强,许多被征地农民不能按时补缴个人缴费。这样很大程度上为以后的生活留下隐患。因此应当加强这些方面的观念引导。最后,在基本生活保障之外,进一步完善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和就业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失地农民“生计可持续”对策[n].经济参考报,2004.

[2]罗蓉.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6.

可持续农业的特征篇5

CentreforagriculturalLandscapeand

LandUseResearch(ZaLF),

Germany(eds.)

SustainableDevelopmentof

multifunctionalLandscapes

2003,286pp.

HardcovereUR89.95

iSBn3-540-00008-9

K海尔明,H韦格润编

2002年3月,来自欧洲各地的科学家建立了“景观未来”的研究合作网络,旨在以全欧洲的视角迎接未来可持续土地发展研究的挑战。本书是“景观未来”研究合作的第一项成果。编者精选了环境、社会和经济等不同领域的相关文章,内容涉及:景观多功能性一般概念的分析,景观特征和农业、林业土地管理的可持续评价方法;可持续土地管理策略的科学依据,针对土地利用政策制定的政治、规划和管理层次上的决策支持。

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多功能景观和可持续发展(共6篇文章):1.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多功能性概念;2.作为多维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欧洲景观的可持续发展;3.关于农村发展的景观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多功能性;4.多功能景观特征的多学科环境研究;5.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指标――故事的精神;6.景观理解和形成潜在的驱动力。第二部分景观的特征和评价(共5篇文章):1.欧洲景观层次的形成反映了河网密度;2.以模型方法对景观的综合时空分析;3.作为农业用地质量功能的波兰的景观结构;4.景观评价中的压力、状态和反应指标;5.作为农业-环境规划地域基础的综合土地利用分区系统。第三部分是可持续的土地管理和发展(共6篇文章):1.挪威关于农业管理的景观功能;2.英国可持续景观管理评论;3.转型期的波兰土地管理;4.波兰西部平原的农业景观研究;5.农业、自然和经济的相互作用的管理;6.德国ostprignitz-Ruppin地区木材的可持续管理。第四部分介绍了“景观未来”,多功能景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网络的情况。

现在的欧洲,越来越多的土地利用需求是和景观相结合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一步就是识别土地多重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功能,分析景观如何实现,深刻理解全球和区域的景观功能和农村发展过程,认识土地发展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的规律。在未来的农村景观管理中,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路径的识别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适合从事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管理学研究的人员阅读,并且对于相关政策制定者具有参考价值。

王铮,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

可持续农业的特征篇6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农业税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中央政府规定的原则和各地的具体情况,逐步建立健全农业税的各项制度,适当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1950年6月15日,根据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七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调整税收、酌量减轻民负的建议,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在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调整农业税收的措施:第一,只向主要农产物征税,凡有碍发展农业、农村副业和牲畜的杂税,概不征收。第二,为了照顾农村的经济情况,鼓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恰当地减轻农业税并必须按照规定的标准征收。第三,农业税应当以通常产量为固定标准,对于农民由于努力耕作而超过通常产量的部分不应当加税,以鼓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此后,财政部就此作出了具体规定。

同年9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公布了《新解放区农业税暂行条例》,即日起施行。1951年秋,西北、东北、华北大区重新颁布了农业税暂行条例。

根据《新解放区农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新解放区的农业税以户为单位,按照农业人口每人平均的农业收入计征。农业收入的计算,以土地的常年应产量为标准,以市斤为单位。不同来源的收入计算方法不同。每户农业人口全年平均农业收入不超过150斤主粮者免征,超过者按照3%至42%(后来逐步调整为7%至30%—作者注)的40级全额累进税率计征,农业税地方附加不得超过正税的15%.荒地,以试验为目的的农场、林场,经过县(市)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学校、孤儿院、养老院、医院自耕的土地,机关、部队的农业生产收入已经向国家缴纳生产任务的,可以免征农业税。垦种荒地、轮歇地,可以定期免征农业税。遭受自然灾害者和特别贫困者,经过批准可以减征、免征农业税。

为了建立健全农业税制度,政务院、财政部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包括《关于农业税土地面积及常年应产量订定标准的规定》、《农业税灾歉减免办法(草案)》、《农业税查田定产工作实施纲要》、《受灾农户农业税减免办法》等。

在这一时期,农业税负担的基本政策是全国统一的。但具体的征收办法,各地区不尽相同。例如,在征税对象方面,华北区以耕地为农业税的征税对象,耕地的计算单位为标准亩;而其他地区则以土地收入为农业税的征税对象,收入的计算以土地的常年应产量为标准。又如,在税率方面,老解放区实行比例税率,新解放区实行全额累进税率。

1951年6月21日,政务院了《关于1951年农业税收工作的指示》,其中将新解放区已经完成土地改革地区的农业税的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分别调整为5%(提高了2个百分点)和30%(降低了12个百分点),将农业税附加的最高附加率提高到20%(提高了5个百分点)。

1952年6月16日,政务院在《关于1952年农业税收工作的指示》中指出,为稳定农民负担,必须实行查田定产,依率计征,依法减免。

1953年8月28日,政务院了《关于1953年农业税工作的指示》,指出从1953年后三年以内,农业税的征收指标应当稳定在1952年的实际征收水平上,不再增加。

在牧业税方面,中央人民政府没有就牧业税作出统一的规定,而是授权各有关省的人民政府自行拟定征收办法,报请大区人民政府或者军政委员会核准以后,转报政务院备案。

二、新中国农业税制度的统一和调整

1955年9月29日,中共财政部党组向中共中央报送了《关于两年来农业税工作情况和对今后工作意见向中央的报告》。该报告指出,应加强有关农业税收政策的调查研究,积极准备起草农业税法。

1958年6月3日,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即日起施行。国务院于同日了《关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税平均税率的规定》,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税的平均税率从1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到19%(黑龙江省)不等,西藏地区征收农业税的办法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自行规定。

农业税的纳税人为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税对象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等类收入,以粮食作物的常年产量为基本计算标准。农业税实行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全国的平均税率规定为常年产量的15.5%,县以上人民委员会对所属地区规定的税率最高不得超过25%.对于个体农民可以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一至五成(缺乏劳动力、生活困难者除外)。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过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可以随同农业税征收地方附加,附加率一般不得超过15%,最高不得超过30%.对于纳税人在山地上新垦植或者垦复经济林木取得的收入,定期免征农业税。对于纳税人从农业科研机关、农业学校进行农业试验的土地和零星种植农作物的宅旁隙地取得的收入,免征农业税。纳税人的农作物由于遭受自然灾害而歉收的;农民生产、生活还有困难的革命老根据地,生产落后、生活困难的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不便、生产落后和农民生活困难的贫瘠山区;革命烈士家属、在乡的革命残疾军人和其他纳税人,由于缺乏劳动力或者其他原因而纳税确有困难的,经过批准,可以减征或者免征农业税。

关于农业税的负担问题,财政部副部长吴波阐述了增产不增税的方针,并明确提出: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各年的农业税征收额将基本稳定在1958年征收额的水平上,不予提高。

1959年至1961年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1961年6月23日,中共中央转发《财政部关于调整农业税负担的报告》时提出:农业税的实际负担率,即农业税正税和地方附加的实际税额占农业实际收入的比例,全国平均不超过10%.同时确定,1961年农业税征收额调减以后,稳定三年不变,增产不增税。据此,全国农业税征收额调减了44.4%,后来一直稳定不变。

在牧业税方面,中央继续明确实行轻税政策,以扶持畜牧业生产的发展。1961年12月6日,中共中央转发了《西北地区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纪要》,提出要继续实行轻税政策,取消草场税,牧业税的税率应当控制在牧业总收入的3%以内。

三、改革开放后农业税制度的调整

改革开放以后农业税制度调整的主要内容,一是对贫困地区采取了大量的减免税措施,二是逐步地建立了对于农业特产品征税的制度。

1978年12月2日,国务院转发《财政部关于减轻农村税收负担问题的报告》,规定从1979年起,在粮食产区,凡是低产缺粮的生产队(包括大队统一核算的单位),每人平均口粮在起征点以下的,可以免征农业税。起征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作出规定,并报国务院审批。

1979年11月9日,财政部在《关于加强农业财务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农业税的征收额应当继续稳定不变,增产不增税。按照实行起征点的办法,对部分经济条件差的地区和社队的农业税减免,从1980年开始,一定三年不变。各地征收农林特产税的范围和税率,毗邻地区要在负担政策上进行必要的平衡,以便更好地促进社队开展多种经营。牧业税也要贯彻稳定负担、增产不增税的政策。牧业税的税率,以省、自治区为单位,应当控制在畜牧业总收入的3%以内。

从1983年起,农业税起征点办法停止执行,并相应恢复因实行这一办法而核减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税征收任务。

1985年2月28日,财政部印发《关于贫困地区减免农业税问题的意见》。文件规定,对于少数因自然和经营条件很差,解决温饱问题又需要一定时间的最困难农户,可以从1985年起给予免征农业税3年至5年的照顾。对于生产和生活水平暂时下降,困难较轻的农户,可以根据当年实际情况给予适当减征或者免征农业税的照顾。

为了平衡农村各种作物的税收负担,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1983年11月12日,国务院了《关于对农林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的若干规定》。根据这一文件,园艺收入、林木收入、水产收入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认为应当征收农业税的其他农林特产收入,均属农业税的征税范围。

1989年3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林特产农业税征收工作的通知》,决定从1989年起全面征收农林特产农业税,并对征税办法作了若干改进。

1993年2月20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调整农林特产税税率的通知》,对部分农林特产品的税率进行了调整。

1994年,中国实施了改革开放以后工商税制的第二次全面改革。在这次税制改革中,农林特产农业税与原产品税、工商统一税中的农、林、牧、水产品税目(不包括改征屠宰税的生猪、菜牛、菜羊)合并,改为征收农业特产农业税(简称农业特产税)。

1994年1月30日,国务院了《关于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的规定》,即日起施行。农业特产税的纳税人为在中国境内生产农业特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征税对象为国务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农业特产收入;全国统一的税目有烟叶产品、园艺产品、水产品、林木产品、牲畜产品、食用菌、贵重食品等7个,税率从8%至31%不等,其他农业特产税的税率从5%至20%不等。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进行科学试验取得的农业特产收入;在新开发的荒地、荒山、滩涂、水面上生产农业特产品的;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其他地区中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贫困农户,纳税确有困难的;因自然灾害造成农业特产品歉收的,可以享受一定的减税、免税待遇。

四、我国稳定农业税政策的措施

为了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正确处理新时期的农民问题,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减轻农民负担,中共中央、国务院和财税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稳定农业税收政策。

1996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决定规定:国家的农业税收政策不变。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即1996年至2000年),国家对农业生产不开征新税种,国家规定的农业税税率不再提高。任何地方无权设立税种,提高税率,非法设立的税种和擅自提高的税率一律取消。农业特产税必须据实征收,不得向农民下指标,不得按照人头、田亩平摊。农业税、农业特产税不得重复征收。

2000年4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强调严禁违反国家税收政策向农民乱摊税赋,严禁强迫村集体和农民贷款上缴各种税费。开展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地方,要认真领会和贯彻中央的政策精神,把减轻农民负担作为改革的首要出发点,真正使农民在改革中得到实惠。

2002年2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等部门报送的《关于2002年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提出,要继续执行禁止平摊农业特产税的规定;做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工作;普遍推行农业税收“公示制”;强化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责任;继续抓好农民负担的监督检查,规范农业税收征管,防止违反规定平摊税收,落实好灾区和贫困地区农业税费减免政策。

五、农村税费改革的起步

1998年10月14日,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提出,减轻农民负担要标本兼治。合理负担坚持定向限额,保持相对稳定,一定三年不变;严禁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纠正变相增加农民负担的各种错误做法,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处理;逐步改革税费制度,加快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的立法。

2000年3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就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明确:取消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

同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当年将在安徽省试点,总结经验后再行展开。

2001年3月24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的有关政策,包括合理确定农业税计税土地、常年产量和计税价格,采取有效措施均衡农村不同从业人员的税费负担,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特别要减轻生产环节的税收负担),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妥善解决村干部报酬、村办公经费、“五保户”供养经费开支,妥善解决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义务工以后出现的问题,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认真做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各项配套工作,包括改革和精简机构、压缩人员、节减开支,加大中央和省两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条件的市级政府也应当安排一定的资金支持这项改革);严格规范农业税征收管理,建立健全村级“一事一议”的筹资筹劳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妥善处理乡村不良债务。

六、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逐步扩大

2002年3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做好2002年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确定了2002年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范围(其中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国务院确定的试点地区;上海、浙江、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省、直辖市,如果条件基本成熟,可以自费进行扩大改革试点);规定了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包干使用的办法。

2003年1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指出,要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200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充分肯定了2000年以来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取得的成绩,并提出在2003年这项工作要在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推开。

可持续农业的特征篇7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可持续生计

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是关系到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大事,也是工业化进程加快并健康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重点和难点是如何使农民的就业安置可持续发展,解决他们的可持续生计问题。

一、可持续生计的内涵

“可持续生计”概念最早见于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报告。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将此概念引入行动议程,主张把稳定的生计作为消除贫困的主要目标。1995年,哥本哈根社会发展世界峰会和北京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进一步强调了可持续生计对于减贫政策和发展计划的重要意义。所谓“可持续生计”,是指个人或家庭为改善长远的生活状况所拥有和获得的谋生能力、资产和有收入的活动。

失地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城市化的支持者。但是,如果没有安排好他们的可持续生计,可能就会成为城镇化的牺牲品。我国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工作。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失地农民普遍实行的“招工安置”或“就业安置”政策,就较好地解决了广大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原有的招工安置和农转非等办法,在实践中已失去原有的作用和意义,各种矛盾和问题开始凸现。因此,重新理解和认识可持续生计政策,并以此作为征地安置工作的基本目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要求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能够得到长久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其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物质基础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要求政府在考虑失地农民问题时,把失地农民的短期生存质量与长期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使农民不仅得到充分的短期补偿,还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可持续生计问题是失地农民的根本生存问题,也是关系到其能否发展的问题,只有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才能保证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我国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可持续生计的标准判断,我国现行的失地农民就业安置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现行就业安置的短期性

我国大多数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是实行货币补偿安置,这种补偿取得了短期的效应。从短期看,失地又失业的农民尚可靠一次性安置费勉强维持生计,实际生活水平也不致于明显下降。但长远讲,随着安置费用逐渐用完,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势必凸现,给社会稳定留下隐患。失地农民等到钱花完了才知道自己的可持续生计不见了,只好重新找政府要求发放困难补助。因此,目前的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模式存在短期性的缺陷。

2.征地补偿费用低,失地农民可持续就业缺乏经济基础

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后,只能用政府的征地补偿费重建家园和创立自己的非农事业,成为城市的一员。但是,现在政府的征地补偿费用普遍较低,失地农民很难用它作为自己的创业资金。由此引起失地农民不满,影响整个社会稳定。

3.社会保障缺位,失地农民没有可持续生计的依靠

土地对农民具有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土地被征用后,失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呈总体下降趋势。由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未建立,失地农民大都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一旦补偿金用完了,基本生活费就失去了来源。

4.就业培训跟不上,失地农民缺乏可持续生计的能力

农民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就业岗位。大多数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很低,在土地以外的其它工作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找到新的就业机会。他们的就业能力将影响其子女的教育投资,子女教育投资的减少,又反过来影响其今后的家庭养老能力。如此恶性的循环,使其可持续生计受到影响。

三、解决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对策

1.创新可持续生计的安置理念

失地农民的应对制度与政策目标必须以“可持续生计”为指导,即考虑失地农民问题时,要把农民的短期生存质量与长期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使农民不仅得到充分的短期补偿,还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不仅可以防止失地农民在市民化的过程中陷于社会排斥与社会“脱离”的境地,而且可以增强那些失去权能的失地农民的再发展能力。

2.改进征地补偿办法

可以借鉴国外通行的办法,把土地征用补偿分为土地征用费和土地赔偿款两部分。土地征用费相当于土地价值,这部分的计算必须引进市场机制,综合考虑土地区位、产值、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进行地价评估,确立适当的土地补偿标准,按照征用土地的市场价格给足补偿。土地赔偿款是对土地权利人因土地征用而造成的经济以及其他损失的补偿。这一部分主要指社会保障部分,要让农民在今后的城市生活中享受到医疗、养老保险、失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等。

3.建立为失地农民再就业服的服务机制

被征地农民一旦失去土地,也就失去了维持家庭可持续生计的主要来源。要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根本的出路在于就业。农民市民化的重要前提是农民就业的社会化、非农化和充分化。顺利实现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活来源,加快其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保证。首先要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失地农民整体素质。其次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各级政府和村级组织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定期组织失地农民到劳务市场接受招工挑选和交流。再次动员各方力量支持失地农民就业工作。社会各界要像关心城镇下岗职工一样关心失地农民,全力支持失地农民再就业;要想方设法引导失地农民转变旧观念,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尽快完成从“农民”到“居民”的角色转换。

4.建立失地农民就业保障金

要给失地农民以城镇居民的待遇,把失地农民纳入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保障基金,实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建立失地农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其资金筹措应按国家、集体、个人及市场征地主体“四个一点”的思路解决。规范明确各类征地主体无论是进行何种用途的土地征用,均应在土地收益中留出一块作为农民失地后的社会保障资金,并专户储存、专门机构管理;引导农民在土地补偿中拿出部分资金,购买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出资补贴一点;政府从经营土地收益中拿出一点。

5.规范和引导出租房市场

由于城市扩张造成的失地农民,其维持可持续生计的方法之一就是出租房屋。政府应当将房屋出租作为一个政策选项。其一,向外来流动人口出租房屋已经成为郊区农民获取收入的重要手段。其二,出租房市场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会长期存在。适应上述市场需要,在政策上因势利导,出租房屋就可成为城郊农民一笔稳定的收入。其三,类似政策在国内国外其实都被普遍使用。欧洲各国城市中大多有私人房屋出租,政府对出租房的必要设施有统一规定,房主们还有行业协会,以求行业自律。在国内,杭州市的相关政策就规定,特别给予失地农民与住房面积同样大小或更大的出租房,以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

6.鼓励农民从事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和以手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部门的门槛低、进入成本低,技术含量要求低。以出卖体力获取就业机会,失地农民在思想上和实践上比下岗职工更容易接受和进入。

参考文献:

[1]黄祖辉汪辉:《城市发展中的土地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俞萍:《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关注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天府新论》2005年第1期

[3]傅崇兰:《城乡统筹发展研究》,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4]高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探讨》,《经济学家》2004年第1期

[5]费孝通:《对上海社区建设的一点思考》,《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

[6]卢海元:《土地换保障: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设想》,《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6期

可持续农业的特征篇8

一、农村税费改革的目的和指导思想

实行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保持农村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农村税费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农村税费制度。农村税费改革的指导思想,概括起来就是“减轻、规范、稳定”。所谓减轻,就是合理确定农民的税赋水平,从根本上治理对农民的各种乱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所谓规范,就是从制度上规范国家、集体、农民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分配方式,将农村分配关系纳入法制化轨道,从根本上遏制向农民乱收费。所谓稳定,就是在减轻和规范的基础上使农民的税赋水平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不仅税赋制度要长期稳定,不能朝令夕改,而且农民负担总水平也要保持长期稳定,不能随意增加。

二、农村税费改革的基本原则

农村税费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从轻确定农民负担水平,并保持长期稳定;妥善处理改革与各方面承受能力的关系;实行科学规范的分配制度和简便易行的收征方法。统筹安排,进行配套改革。

三、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

1、取消乡统筹和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

2、取消屠宰税。

3、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考虑到我省实际情况,年每个劳动力“两工”不得超过15个,年不得超过10个,年全部取消。保留的“两工”主要用于完善在建工程项目,不得再上新的项目。除长期在外务工人员本人自愿可以以资代劳外,其他一律不得强行以资代劳。今后省市各部门安排的项目一律不得要求县、乡配套。“两工”取消后,除遇到特大防洪、抢险、抗旱等紧急任务“两工”在年不得超过15个,年不得超过10个,年全部取消。保留的“两工”主要用于完善在建工程项目,不得再上新的项目。除长期在外务工人员本人自愿可以以资代劳外,其他一律不得强行以资代劳。今后省市各部门安排的项目一律不得要求县、乡配套。“两工”取消后,除遇到特大防洪、抢险、抗旱等紧急任务,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临时动用农村劳动力外,任何地方和部门均不得无偿动用农村劳动力。

4、调整农业税政策。农业税计税土地面积以第二轮承包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为依据确定;农业税常年产量以年前5年农作物的平均产量核定;农业税实行差别比例税率,最高不超过7%。

5、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对在农业税计税土地上生产的农业特产品,原则上只征农业税,不再征收农业特产税。农业特产品相对集中的县(市、区),若继续征收农业特产税,必须报经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同时保留烟叶等品种在收购环节征收农业特产税。对在非农业税计税土地上生产的农业特产品,继续征收农业特产税。

6、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村干部报酬、五保户供养费和村委会办公经费,除原由集体经营收入开支的仍继续保留外,凡由农民上缴村提留开支的,采用农业税附加方式统一收取(不含国有农场、监狱劳教农场以及有农业收入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部队、学校、寺庙)。农业税附加比例为农业税正税的20%。农业税附加属于集体资金,实行乡管村用,由乡镇经营管理部门监督管理。村内兴办其他集体生产公益事业所需资金,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采取“一事一议”,由村民大会民主讨论决定,实行村务公开、村民监督和上级审计。村内“一事一议”的集体生产公益事业筹资实行上限控制,每人每年最高不得超过15元。原由乡村集体经营收入负担村提留和乡统筹费的,改革后可以采取适当方式继续实行以工补农。对不承包土地并从事工商业活动的农村居民,可以按照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讨论确定,在原乡统筹费和新的农业税附加的负担水平内向其收取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村内集体公益事业。

四、改革后的农业税及附加的征收

农业税及附加原则上分夏、秋两季征收,具体征收比例由县级人民政府确定。夏季以实物征收、货币结算为主,秋季以征收现金为主。经济较发达、经济作物比重较大的地方,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也可以征收现金。农业税及附加统一由财政机关负责征收。粮食部门要优先接收农业税实物,及时结算农业税税款,不得拒收、限收和压级压价。

五、农村税费改革的有关配套措施

1、进一步清理各项涉农收费项目,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机制。

2、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调整乡镇教育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3、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积极推进村务公开、村民自治。

4、加强监督,严肃纪律,保证农村税费改革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可持续农业的特征篇9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策略

一、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农业经济本身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保障,二者只有协调交互发展才能够助力区域经济腾飞。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还十分低下,生态保护工作还不够深入合理,这些都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障碍。当然生态农业经济具有自身的特征,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在局限性和开放性兼容的背景下,高效协调路径方案,夯实农业经济运行结构,明确生态农业的属性和规律,全面贯彻和落实技术保障机制,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明确农业发展方向,统筹监督技术要点和管理,实施经济共同体全方位监督和管控,维护经济运行管理的有机性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保障。

二、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农业经济是立国之根本,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宏观指引下,有效贯彻生态可再生资源的开发理念,不仅符合时展的必然趋势,而且能够提供了完善的交流平台,带来多样化和优质的农业产品,有效发挥协调理念的最佳效应,为地区农业资源的深度利用转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未来只有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和优化现有的农业经济结构,才可以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绿色安全性有机农产品。未来“农户+公司”将会越来越多,绿色无公害贸易一体化发展格局将会更加茁壮,农民会深切感受到加工、销售、贸易培育发展带来的实处。国家对于农业生态化监管会逐渐科学,质量监督、检查的跟进,生态农产品监督体系日趋成熟。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既会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又符合政策和环保的要求,为此是利国利民且大快人心的好事。

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一)完善生态农业系统提升农业生产力当地政府要重塑农业发展的理念,普及农业可持续发展观,掌握和探究生态学和自然的基本规律,借助现代化技术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同时宏观统筹指导打造农业产业链,在环境承载的限度内,有机兼容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使农民因地制宜创新生态技术和产品,将种植、生长、采摘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

(二)发展和优化农产品利用招商引资的手段,拓宽农业生态道路。借助环保产业升级发展的东风,将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在有利条件的配合下,有效整合农业市场,提升农业整体利益。在发展和优化农产品的进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拓宽产品内涵和外延的同时,同时坚守生态底线,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防止短期利益驱使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三)改进农村社会生态体制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征途中,政府需要引入和培养农业储备人才,开发和销售环保产品,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采取各种措施维护生态农业发展市场,培养农业储备人才,改进农村社会服务体制,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手段以及农业人才的薪资和福利。此外,监测和监督环境污染治理,宣传生态农业技术的重要性,打击劣质生态农产品。

(四)健全生态旅游服务体系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农业劳动力素质培养,鼓励生产绿色健康食品,拓宽农产品的销儒渠道。结合乡村旅游业发展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响应国家生态农业的优惠政策,构建合理、鲜活的生态农业。此外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精准定位旅游业特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农产品销售增加渠道来源和保障。

可持续农业的特征篇10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

1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的内涵

学术界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有多种提法,如城市边缘带(urbanfringe)、城市蔓延区(theareaofurbansprawl)、城乡结合部(citycountryfringe)、城市阴影区(urbanshadowarea)、城乡交错带(urbanruralfringe)等。现在国外比较权威性的定义是由普内尔于1968年提出的:“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与纯农业腹地之间,兼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虽然学者对城市边缘区的表述和理解不是很一致,但城市边缘区确是城市地理的客观现实区域。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地带,是城市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接的部位。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实体,在土地利用上则表现为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带。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延的发展用地,是城市人的服务区,既是城市外延部分二、三产业的吸纳地,又是为城市提供大量农副产品的基地,它总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将社区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农村社区。传统的农村社区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由于长期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而形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理念的共同体。这些社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

城市边缘区农村社区是指在地理位置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村社区,它具有部分城市特征,也保持了原有的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应将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联系起来考虑。当前国内城市社区的建设往往采取政府主导,依托原有的街道委员会进行。这是在城市建成区条件下的模式,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应该根据实际条件,创新模式,满足各方面要求。总之,在城市边缘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中,利用创新社区规划模式可以对村容村貌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避免新农村社区成为城市社区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2.1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位置、建设情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而且,城市的快速扩张促使城市边缘区里城中村与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普遍出现,这部分的建成环境出现了既有完全城市环境包围乡村,也有乡村包围城市住区,还有城市与乡村杂存的复杂情况。这部分的新农村社区具有了很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开放性。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交通、信息因素的介入,广州城市边缘区传统农村社区的封闭性被打破。尽管农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仍然是农户,但是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愈益社会化,由此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

(2)流动性。当地农村人口不再限于本乡本土,而是大规模、高频率的外出务工经商。即使在本乡村务农的农民也利用农闲时间在广州市或周边的城镇外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3)异质性。传统农村社区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还在于其同质性社会,即在同一社区居住的人群从事同样的职业,过着同样的生活。现在,由于村域内产业的兴起,外来人口的大量介入,农村社会正处于大分化之中,差异性愈来愈突出。产业分化造成不同产业人群、不同职业和身份群体共同居住在同一社区;

(4)动态性。城市边缘区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域范围也不断在变化。在这样环境中的新农村社区也不断的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有的仍是农村社区,有的虽然名义上是农村社区,实际在空间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2.2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特征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具有以下的特征:

(1)自然环境优美。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人海口,边缘区农村大多位于珠江水系纵横的河道水网之间,一年四季植被茂盛,形成丰富的绿色景观。由于地域文化特点,有历史的旧村建设都会考虑一定的风水因素,因此,大多数城市边缘区的农村仍然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基础。番禺南村镇的八个村落都有水系河流,其中陈边村内还有几个小山分布其中,形成特色生态景观。

(2)新农村传统社区环境各具特色。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传统农村社区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历史,在明清时代建村的较多,例如,番禺南村镇的南草堂村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有的村落沿江而建,有的村落依山而起,有的村落自成体系,形态完整。例如,南村镇新基村传统社区环境形态受珠江支流小河的影响明显,呈线性发展。所有村落传统社区的街巷肌理自然有序,历史性建筑点缀其间。各个村落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既契合周边自然环境,又具有自己的文化理念,从而各具特色,体现了岭南乡土文化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村落景观。

(3)现有村落空间架构呈现拼贴性特征。其中,历史旧村环境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广州城市边缘区的农村社区处于广府文化影响圈内,村落实体空间的生长反映了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村落布局中,祠堂、宗庙成为核心节点,空间结构肌理具有岭南特色;而上个世纪末建设的村落格局则成格网状布局,每户宅基地面积一致,未考虑公共交通,各家住宅距离很近,整体村落呈现两种肌理的拼贴。南村镇市头村旧村肌理清晰,建筑与道路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其中宗祠(公祠)众多,新旧共存的整体空间结构呈现异质拼贴特性。

(4)村落环境需要改造。边缘区村落在发展中,实体环境的某些方面已经与村民生活需求脱节,表现在村内交通、聚居方式、交往空间、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村内交通无法满足村民开车出行的需要,防火通道不符合要求;聚居方式分散,土地利用存在浪费现象;交往空间较少,村落公共空间不支持村民活动;公共设施缺乏,防火、垃圾处理、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足。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村落居民在经济上比较富裕,与这样的生活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3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构想

基于上述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结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认识,提出新农村规划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统筹。在宏观层面需要结合广州城市总体城市规划,进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规划法已经颁布实施,在落实广州城乡规划中,需要重视将新农村规划统一进来。广州城市区域不能无限制的蔓延,基于我国可利用土地较少的现状,采取有机聚集发展是可行的方式。这样边缘区的新农村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社区,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边缘绿带界限中的聚落,自然景观得以保持而不被城市化的浪潮所淹没。

(2)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产业发展。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与广州市毗邻,在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市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广州正处在产业转型期,新农村社区需要结合自己特色,寻找发展的新机遇,在特色农业、第三产业发展中拓展空间。在社区规划建设中,预留产业发展空间,根据不同产业类型,结合居住社区建设综合性的新农村社区。例如,南村镇的新基村紧邻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华南新城,新基村发展必然要受到华南新城房地产开发的影响,变被动为主动,走一条房地产商、村民集体和政府三赢的道路。

(3)特色保留。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各具特色,构成了广州城乡景观的重要部分。过去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不少建设性破坏工作,有些农村聚落的空间组织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不仅要注意保护社区环境中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也必须合理的保护具有明显空间结构肌理的农村聚落,创造有特色的新农村场所景观。

(4)规模合理。社区建设可以与村庄行政区域、基层社会组织紧密相连,为了保证社区建设与地域居住环境和基层社会组织相配合,社区应该具有合理的规模,这样有利于形成较强的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现在的农村社区正在不断的异质化,原有的共同心理文化特征还没有被彻底改变,一些新的变化也在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空间环境的规划应该注意按照社区规模确定地理范围界限。并运用多种手法,在不割裂整体性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整合,这对于城乡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5)渐进发展。城市边缘区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各种问题,也有很多机遇,在当前条件下,更容易采取的建设方式应该是小规模改造。一方面,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量大面广,相关利益复杂。建设资金缺口也较大;另一方面,采取变革性的彻底改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关照各方利益,实行渐进式的小规模改造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每个新农村社区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由点带面,展开滚动式发展。

(6)空间有序。参照国外城乡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城乡规划方法必然是综合性规划,而不是简单的环境规划。综合性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实体规划与社会结构发展相结合,建设有序的空间环境。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在于其社会意义,有序的空间环境也会影响人的行为,构建和谐社会。针对规划对象的社会结构具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特点,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对新农村的社会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考察传统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对人们文化心理层面的认识进行探索,并落实到新农村空间实体环境的规划中,形成有序发展的新农村社区环境。

(7)可持续利用。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国家允许集体所有制农民土地进行流转的新政策,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采用生态的规划方法与建设科技,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新新农村社区的管理模式,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不断融合进城市社区的特点,达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区域,而新农村社区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进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是城乡规划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已经进行了一些实践。在广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我们尝试以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进行规划设计。抛砖引玉,珠三角地区的新农村具有自身特点,考虑地域特征条件下的新农村社区规划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山.城市边缘区空间动态演变及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3),19—23.

[2]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杨春学,李绍荣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