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写生考察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05:45

建筑写生考察报告篇1

关键词:岩土工程;工程勘察;报告编写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第一、岩土工程勘察现场存在的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的对象是建筑场地的岩土体,是自然界长期形成的产物,受区域地质环境、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其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勘察质量的优劣对建设工程影响很大,在保证外业和实验资料准确可靠的基础上,文字报告和有关图表应按合理的程序编制。要重视现场编录、原位测试和实验资料检查校核,使之相互吻合,相互印证。地基岩土分层是一个重要环节,要根据岩土地质时代、土的成因类型、岩土性质、状态、岩石风化程度和物理力学特征合理划分。岩土的工程力学性质是根据原位测试和实验资料的数理统计值综合判定。报告要充分搜集利用相关的工程地质资料,做到内容齐全,论据充足,重点突出,正确评价建筑场地条件、地基岩土条件和特殊问题,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合理适用的建议。

第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是否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当、经济合理。如果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不合理,提供的地基承载力、桩基承载力参数安全系数偏大,结果是所下的结论和建议比较笼统,工程措施缺乏针对性,设计施工人员很难采用。

当然,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的勘察阶段,报告反映的内容和侧重有所不同;有关规范、规程对报告的编写也有相应的要求。一项勘察任务在完成现场放点、测量、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现场地质编录和实验室测试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即转入资料整理工作,并着手编写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应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前后照应,顺当进行。不然的话,常会出现现场编录与实验资料的矛盾、图表间的矛盾、文图间的矛盾,改动起来费时费力,影响效率及质量。

地下水是决定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因素。报告中必须论及: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分布状况、埋深、岩性、厚度,静止水位、降深、涌水量、地下水流向、水力坡度;含水层间和含水层与附近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条件,水位季节变化,含水层渗透系数,以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等。对于小场地或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勘察场地,论述的内容可以简化。有的内容,如水位季节变化,并非在较短的工程勘察期间能够查明,可通过调查访问和搜集区域水文资料获得。

加强踏勘与资料收集通过现场踏勘与区域地质资料的收集,可以帮助勘察人员了解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一方面可减少勘察工作的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拟建建筑基础形式、结构形式及场地工程地质性质是做好一个勘察报告的关键所在,应当充分了解具体工程中这两个方面的情况。基础方案的选择基础方案选择应依据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荷载大小及地区经验综合考虑,从多个可行方案中选取既经济又合理的基础方案。现大多数勘察单位图省事,既不与设计协商,也不考虑工程造价,仅提供单一的基础方案,设计人员不问原由拿起就用,可能给工程造价造成很大的影响。

场地稳定性评价主要是选址和初勘阶段的任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场地所处的地质构造部位,有无活动断层通过,附近有无发震断层。

(2)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3)场地所在地貌部位,地形平缓程度,是否临江河湖海,或临近陡崖深谷。

(4)场地及其附近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其发展趋势如何。

(5)地层产状,节理裂隙产状,地基土中有无软弱层或可液化砂土。

(6)地下水对基础有无不良影响。报告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的同时,应对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增强建筑物稳定性方面的措施提供建议。

由于场地和地基岩土的差异、建筑类型的不同和勘察精度的高低,不同项目的勘察报告反映的侧重点当然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上列概述、地基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简述和结论与建议等四项,是每个勘察报告必须叙述的内容。总之,要根据勘察项目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报告内容齐全、重点突出、条理通顺、文字简练、论据充实、结论明确、简明扼要、合理适用。作为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图件,其质量好坏的关键在于:剖面线的布设是否恰当;地基岩土分层是否正确;分层界线,尤其是透镜体层、岩性渐变线的勾连是否合理;剖面线纵横比例尺的选择是否恰当。关于剖面线的布设和地基岩土分层原则,此前已论及,不再赘述。倘若分层正确,一般来说分层线的连接就会自然平顺,而不致将产状平缓的第四系尤其是全新统的土层画成陡斜状,或出现新老层位之间的互相穿插等不合理现象。同一层位间的相变,要用岩性渐变线表示清楚。透镜状分层和同一层位中的透镜状夹层,在不同的剖面线上要互相照应,显示其分布范围。剖面比例尺的选择,应尽量使纵、横比例尺一致或相差不大,以便真实反映地层产状。一般横比例尺采用(1∶200)~(1∶500),纵比例尺采用(1∶100)~(1∶200)。在剖面图上,必须标上剖面线号,如6-6′或F-F′。剖面各孔柱,应标明分层深度、钻孔孔深和岩性花纹,以及岩土取样位置及原位测试位置和相关数据(如标贯锤击数、分层承载力建议值)。在剖面图旁侧,应用垂直线比例尺标注标高,孔口高程须与标注的标高一致。常见的有表层软弱土等厚线图,软弱夹层底板等深线图,基岩顶面等深线图、强风化、中风化或微风化岩顶面等深线图,硬塑或坚硬土等深线图等。不言而喻,这些图件对于地基基础设计各有用途。有的图件还可以反映隐伏的地质条件,如中风化顶面等深线图,可以反映隐伏的断层;等深线上呈线状伸展的沟部,往往是断层通过地段。

专门性图件并非每一勘察报告都作,视勘察要求、反映重点而定。主要附表、插表:

(1)岩土试验成果表。按岩、土分别分层,按孔号、样号顺序编制。每一分层之后列出统计值,如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最大平均值、最小平均值。

原位测试成果表。分层按孔号、试验深度编制,要列统计值,并查算分层承载力标准值。

(3)钻孔抽水试验成果表。按孔号、试段深度编制,列出静止水位、降深、涌水量、单位涌水量、水温和水样编号。

(4)桩基力学参数表。

如果建议采用桩基础,应按选用的桩型列出分层桩周摩擦力,并考虑桩的入土深度确定桩端土承载力。除上述附表之外。有的分层复杂时,应编制地基岩土划分及其埋藏条件表。

努力提高报告的编写能力

3.1要具备牢固的地质地貌和工程理论地质基础理论方面,主要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工程地质方面,主要是土质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分析、工程动力地质学、工程地质勘察。在丘陵山区,要注意地质构造的观察分析;在平原地区,要着重于第四系成因类型、岩性组合的分析研究。此外,要时常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的有关岩土勘察方面的新技术新知识,以便不断更新和提高个人的理论知识。

3.2要熟悉和掌握有关的规范规程规范规程既是经验的总结,又是技术的指南,具有很强的勘察工作指导性。对于国家的、行业的、省和地方的有关规范规程,必须熟悉掌握,并在具体勘察工作中认真执行。

3.3要了解工作区的地质情况对于勘察地段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应尽可能地搜集并熟悉。对于邻近地段已有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也要尽可能了解,以便在勘察工作中发挥其参考作用。

3.4要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施工的技术要点只要明确了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施工方法,作出的工程地质评价才能有的放矢、正确客观,提出的建议才能合理适用。

3.5要切实保证第一手资料的质量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勘察的最终成果。一份高质量的勘察报告,必须来自于高质量的第一手原始资料。由此可知,现场勘察和实验资料的质量好坏,对报告的编写影响极大。因此,必须认真抓好第一手资料的质量,而钻探工作又是第一手资料的重点。为此,报告的编写者,必须常到现场掌握有关的勘察情况,最好是参与现场的地质编录工作。

3.6提高综合知识技能除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提高综合知识方面的技能。如基本的数理统计知识、文字表达能力、编图技巧、综合分析能力(特别是现场地质编录的综合判定能力)。俗话说:熟能生巧、触类旁通。只要多干多学,善于思考,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提高,就能逐步地编写好每一份勘察报告。

建筑写生考察报告篇2

【关键词】工程勘察报告编制

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是否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当、经济合理。当然,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的勘察阶段,报告反映的内容和侧重有所不同;有关规范、规程对报告的编写也有相应的要求。下面着重谈一谈有关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且侧重于详细勘察阶段。

1勘察附件

报告编制时往往不注重一些附件,缺少《任务委托书》、《室内岩土试验报告》、《波速测试报告》等等。缺少任务委托书就意味着勘察时缺少工作依据,勘察工作中的拟建物的标高、基础埋深、场地环境边坡等均不能如实的反映,对勘察报告质量存在着重要的影响。

2工程勘察纲要

工程勘察纲要应在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技术要求并经现场踏勘的基础上编写。工程勘察纲要中应明确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根据重庆市地方标准涵盖的建筑工程、市政工程、边坡、特殊地基、地质灾害勘察项目应首选重庆地方标准。关于技术标准选择的顺序: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勘察纲要中勘探点平面图应布置贯穿场地的通长剖面,边坡部分的剖面应垂直边坡和沿边坡支挡线布置,勘察范围应大于用地范围。

3勘察图件

勘察图件是勘察报告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有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和原位测试曲线图等。钻孔柱状图常常缺水位观测日期或水位观测日期与终孔日期相同。平面图、剖面图上缺用地范围,地下室范围标注不准确。剖面长度不足(特别是需进行稳定性计算的剖面)。平面图、剖面图成图比例尺偏小。

4工程勘察等级划分及勘察工作布置

勘察等级是确定勘察工作量的主要依据,应根据勘察规范结合场地情况综合确定。因地质环境的差异,如重庆市地方标准DBJ50-043-2005与国家标准GB50021-2001(2009年版)在勘探点布置上的最大差异是地方标准的勘探点密而浅,国家标准的勘探点是稀而深。常见勘探点数量不足,特别是与场地同时进行勘察的环境边坡部分,测试手段及工作量偏少等常见问题。勘察工作应该围绕着“查明地质环境、强度岩土参数和对各类工程地质进行评价”进行。

5勘察文字成果报告

编写勘察报告时不注重勘察文件编制深度的要求,达不到勘察深度的要求。根据平时重庆地区勘察报告编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1)勘察报告名称中的“勘察阶段”应与使用的技术标准中的称谓一致,国标为“直接勘察”地标为“一次性详细勘察”。

(2)前言中应明确任务来源、工程概况、目的、任务(往往任务部分很乱)、工作依据、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工程勘察等级以及勘察工作布置和勘察工作质量评述等内容。

(3)地质环境叙述中,当存在溪、河时,一定要有重现期20年、50年的洪水位(必要时应有100年或历史最高水位)。应准确、仔细描述结构面的结合程度及结构面类型。岩土分层不是地层岩性的描述、表述要准确;如部分“坡度”应为“坡角”、地层单位的“段”代表一定地质时期的一套沉积物与单一岩性层是不同的;地层代号的上下角标要清楚;填土除一般描述外,尚应描述填土成分、填土方式、填土时间等;工程勘察中应尽可能的采集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4)地震效应评价应尽可能进行岩土层的剪切波速测试,以利场地类别的划分。应注意区分Ⅰ0、Ⅰ1场地土和Ⅱ场地土、一般地段和不利地段。对于抗震重点设防及其以上的勘察项目,应实测剪切波速。《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第5.1.3条“给水建筑工程中,20万人口以上城镇、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其以上的县及县级市的主要取水设施和输水管线、水质净化处理厂的主要水处理建(构)筑物、配水井、送水泵房、中控室、化验室等,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5)岩土参数统计国家标准GB50021-2001(2009年版)按置信度0.95进行统计;重庆地方标准DBJ50-043-2005第L.0.2条按不同的工程安全等级分别选择0.90(三级)、0.95(二级)、0.975(一级)。统计表中应有指标的平均值、范围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和标准值。采用重庆市地方标准时所有指标均应统计到标准值(DBJ50-043-2005第9.2.1条)。

统计时应注意:当指标作为作用项时取“+号”,作为抗力项时取“-”;指标分为实测和计算两类。计算指标平均值和标准值是通过计算确定的。指标的单位应书写正确,如Kn、mpa、mn/m3、mn/m4等。

统计的数据量必须满足数理统计最小数据量要求。当抗剪强度指标数据量不足时,不能直接以平均值作为标准值,应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粘聚力с、内摩擦角φ的确定原则:“宏观判断为前提,测试成果是基础,工程经验作参考,反演分析作校核。”结构面c、φ采用查表确定时,常常是取值与描述不一致。

GB50021-2001(2009年版)采用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确定岩体基本质量等级,而DBJ50-043-2005采用天然单轴抗压强度确定岩体基本质量等级。

(6)稳定性评价:斜(边)坡除应有基本特征(高度、长度、坡角、边坡类别等)的描述外,应对斜(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稳定性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含定量计算和粗略定量)。对于岩质斜(边)坡定性评价一般通过极射赤平投影,应包括结构面与边坡的关系,对边坡整体稳定性的影响、边坡可能破坏模式、边坡工程安全等级、边坡岩体类型、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定量评价要明确计算工况、计算模式、计算参数;注意计算结果应与宏观判断进行比较;要确定稳定安全系数(特别不同的规范是有差别的)。常见问题:①条块划分过少,且不合理(没考虑特征水位);②当采用折线法时,FS≤1.05地表出现裂缝,宏观判断处于强变形阶段,而第1条块抗力大于下滑力;③未区分条块所处位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с、φ。

(7)进行地基均匀性评价、地基承载力评价时国标、行标与地标的区别。

(8)持力层的选择和基础型式建议:当有可能采用桩基础时,应评价成桩可能性和论证桩基础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当存在尚未完成沉降变形的新填土时,应提供填土的负摩阻力系数。

(9)道路勘察、室外管道勘察:应区别道路和公路;线状工程应分段进行工程地质评价(有条件是应分工点进行勘察评价);勘探工作量普遍偏少(特别是高边坡部分)。

(10)结论中应明确提出使用本次勘察报告的范围,如初步勘察阶段的勘察报告,只能用于初步设计,一期工程的勘察文件不能直接用于二期工程。应注意当边坡地段存在平缓外倾层面时,宜提出以下建议:鉴于一些工程的经验教训,应避免雨季爆破施工;当不能避免时,应注意预留1.0m以上厚度岩体采用人工剔打,同时作好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截导排等处理措施。

工程勘察报告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在编制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产生以上一些不必要错误。

参考文献: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建筑写生考察报告篇3

关键词: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不足;完善措施;研究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在于为施工设计提供岩土成份和性质参数,该报告的质量优劣对整个工程的安全性与工程效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不仅要满足规范要求,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勘察地点的地形地貌、岩土性质、地层的构造、不良地质现象以及地下水的情况,而且还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评价,从而提供一份切实可信的工程参数及施工建议。

一、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不足

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它主要包括工程现场的勘探、原位测试、取样、室内土工试验以及报告整编等内容,每一个环节都非常的重要,因此应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操作。正是这些复杂的操作程序,使得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难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岩土工程的勘察方案存在着不合理之处。目前来看,我国建筑岩土工程的勘察市场竞争异常的激烈,最常见到的情况就是一个项目由多家勘察单位和个人共同编制工程勘察方案和报价,业主多以低价中标。在这样的环境下,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单位为了可以顺利拿到项目,并不是根据建筑岩土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布置工程勘察方案,而是通过减少勘察工作量和压低勘察工作预算价的方式来降低成本。一些实验项目因此而省略,勘察工作不仅粗糙、随意,而且勘察手段也相对比较单一,因此根本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的规范与设计要求。

2、建筑岩土工程的勘察纲要比较匮乏。一般而言,建筑岩土工程的勘察纲主要是用来指导工程勘察工作的,它是一份纲领性的文件,同时也是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重用保证。从目前我国建筑岩土工程的勘察过程来看,许多的勘察单位并没有组织编写工程勘察纲要,即便是有,很多勘察项目也根本没有列入其中,这是建筑岩土工程的勘察纲要匮乏的主要表现。从实践来看,有些工程项目虽然有勘察纲要,但都是按照工程地质勘察的要求进行编写的,因此难以满足建筑岩土工程的勘察要求。有些纲要针对性不强,在实践中对工程勘察工作的指导意义并不大。诸如此类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岩土工程的勘察质量。

3、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中的第一手资料不符合质量要求。这主要表现为野外勘探、土层取样等不符合操作的规程和规范要求。一般而言,勘察单位的工作是按照工作量来计算报酬的,对工程现场进行勘察时,勘察单位为了加快岩土的钻探进度,在钻探取样往往有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勘察中的垂直度有偏差、随意地挪动勘察孔位以及回次进尺的幅度过大等,导致了勘察结果的不准确。工程勘察质量意识的淡薄,地质情况描述简单,甚至弄虚作假和伪造记录,使得勘察质量难以保证。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中的第一手资料不符合质量要求,整个工程项目也就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4、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捷径”问题。对于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而言,原位测试应当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然而现代勘察工作中却出现了一些“捷径”。一般而言,静力触探时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定深调零来减少零漂,而有时为了图方便就不按要求进行调零,从而造成了数据采集的不准,尤其在气温和地温相差比较大的冬、夏季节,触探的指标相差也会更大;标准贯入试验也不按相关的规定校正杆长与孔深,当缩孔与孔底存在残留时,无法及时地发现,因此造成了标贯数据的严重失真;对于重型或超重型动力触探而言,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连续的贯入,并对触探杆进行定深旋转,但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由于连续性贯入比较慢,起杆比较困难、局部地段难以锤击,因此放弃了连续贯入,触探指标的数据也就不够详实,碎石土的评价变得更加困难。

二、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完善措施

基于以上对目前我国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就应当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加强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第一手资料整理,并保证其真实性。通过工程现场勘察与地质资料收集,勘察人员就能全面地了解该地区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可以有效地减少勘察工作的盲目性,减少勘察成本、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第一手资料整理,应当有现场勘察技术人员参加。从实践来看,很多工程勘察单位的分工比较细,工程现场勘察技术人员回来将原始的编录资料交给想给报告编写人员后就不管了,这很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脱节。由于拟建工程场地岩土特征和勘察要求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和差别,因此工程勘察报告绝对不可以生搬硬套、按部就班,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及建筑结构的工程特点,制作工程勘察报表,这样才有针对性。

2、要选择合适的勘察方法。由于不同的拟建地区的地质和自然条件有所不同,再加上不同勘察方法的缺点与适用性也不相同,因此选择合适的勘察方法非常重要。湿陷性的黄土地区要采取人工开挖探井的方式进行取样;膨胀的土地不宜采用直剪的方式进行试验;软土地区可采用钻探式的方法进行取土、静探以及十字板剪切试验等勘探手段。因此,在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应针对基土的性质,灵活地采用合适的勘察手段与方法,从而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3、加强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监测。建筑岩土开挖之后,由于已经卸除了拟建基土上的自重应力与坑壁侧向应力,因此应对基坑进行回弹隆起或者坑壁的变形监测;对建筑岩土进行处理时,由于打桩的振动与挤土效应,要对相邻的建筑道路与周围的环境影响进行严密的监测,必要时可采用水平位移与倾斜式的观测方法。同时,在加固拟建地基的过程中,往往会引起孔隙之间的水压力变化以及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因此加强对水压的监测也是不可或缺的。

结语:总而言之,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面对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我们只有加强思想重视,不断创新勘察技术,才能保障拟建工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周水忠顾永军.论岩土工程勘察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J].西部探矿工程,2009(12).

[2]黄立丕.浅谈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土工试验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0).

[3]彭晓光.探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问题[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13).

建筑写生考察报告篇4

提报告节省百亿国家资金

2005年,王丽方被国家监察部聘请为特邀监察员,在参政议政的路上跨出了重要一步。汶川地震后,国家成立了四川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小组,王丽方受邀参加前线检查小组。

当时,灾区大规模的帐篷安置阶段已经结束,各个对口援建省市积极执行中央关于援建100万套活动板房的决定。活动板房开始从各条公路源源不断地运往灾区。

一进入灾区,王丽方敏锐地觉察到,板房建设的计划量与实际的需求可能有较大出入。她综合了检查小组组长、规划专家、四川当地干部及各处受灾百姓反映的情况,对活动板房安置数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统一的大规模安置方法不能很好应对灾民的多种需求,“政府直接补助可能是一个灵活的辅助方法”。

她连夜写报告,从多个角度分析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一些当地干部虽然认为王丽方的观点正确,却觉得正在大力执行的政策调整的可能性很小。但王丽方仍坚持自己的观点。6月5日,她向监察部递交了题为《进一步摸清灾民安置点活动板房需求量》的报告。

报告传到北京,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纪委副书记、中央监督检查领导小组组长何勇不仅亲自批阅,而且还上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同时致电四川检查组,对这篇报告的深入、及时给予了表扬。6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在报告上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当天也作出详细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及时重新测算并及早抓紧调整安置板房援建计划。

据灾后统计,活动板房安置计划经国务院调整后,总量减少约1/3,节约资金达100亿元人民币。同时,政府直接补助每户灾民自己安置和重建的经费幅度增加了10倍,受到农村和山区灾民的欢迎。

建真言直击飙升房价

“敢于发表意见、结合专业建言献策”是王丽方一贯的风格。在2010年4月2日举行的监察部特邀监察员座谈会上,她的发言再次引起贺国强的关注。

2009年下半年,不少城市房价飙升,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作为建筑专家,王丽方对此也进行了研究,针对房价与地价的关系、级差地价成因、级差地价的归属及转移、政府的角色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当时高房价的论点有很大差异。3月8日,王丽方向监察部提交了这份关于房价和我国住房制度的建议报告。

4月2日,贺国强出席监察部特邀监察员座谈会。会上,王丽方阐述了关于房价和住房制度设计的意见。王丽方的发言引起了贺国强的重视,他当即插话问道:“王丽方同志,你的这个意见有没有报中央?”

会后,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马告诉王丽方,她提交的这份报告已经由国务委员马凯交给副总理,作出批示,要求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三部委认真研究这份报告的意见。

4月17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展开了对过高房价的大力调控。

做建筑融合人与自然

作为建筑师,王丽方多年潜心思考中国现代建筑发展方向问题。她在思想上破除了很多被奉为经典的现代建筑教条,建立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建筑艺术观――一个开放灵活的建筑艺术思维在植入大量人文和自然的优美因素后形成的丰富的建筑艺术体系。

2002年,王丽方主持的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新校舍项目完成。这个项目的建筑面积只有12,000平方米、总投资2,400万元,就建筑面积和投资而言,只是一个很小的项目,但王丽方在设计中用丰富的空间把孩子们的教室环境融入其中――把树木花草的生发、阴晴晨昏的光影、四时节气的变化收纳进去,把儿童的心理成长对应进去,把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播撒进去,把中国建筑传统的材质和色彩用现代的手法演绎进去。这一作品获得了中国工程设计类部级最高奖――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以及建国60周年优秀建筑设计大奖。

在杭州西子湖畔花港观鱼,王丽方设计的林徽因纪念像也以奇妙的艺术构思显示出青年林徽因天赋的灵秀、时代的气息和独特的风采,成为美丽的西子湖畔一颗人文、艺术的明珠。

育人才良师益友是目标

虽然获奖很多,但王丽方最看重的还是教书育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从同济大学的本科到清华的硕士、博士,老师们对她的关爱和帮助让她立志做一名学生的良师益友。

王丽方讲授研究生课程从不照本宣科,而是以自己的视角从多年来对建筑的思考中提炼整理出讲课内容,别开生面地给学生展示建筑艺术的魅力。“干货”“硬课”是学生们对王丽方课程的评价,有学生在课程评价中写道:“这门课真正地让人感受到建筑作为一种艺术的魅力。”

王丽方喜欢在课堂上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活跃的思考能力,虽然这样的提问有时让学生紧张,但学生说:“以前很少这样主动地思考,也不会马上理清思路,但这门课让我思考,这比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印象更深刻,也能形成自己的想法。”

建筑写生考察报告篇5

关键词:岩土勘察;分析;建议

abstract:Chinapossessesthenationalconditionofvastterritoryandcomplexgeologicalcondition.thegeotechnicalinvestigationistheimportantworkbeforeprojectconstruction,theguidanceforprojectconstructionandanimportantlinkinprojectconstruction.itsstatusandimportancehasdrawnincreasinglyattention!

Keywords:geotechnicalinvestigation;analysis;suggest

中图分类号:p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在于解决和处理建设工程中与岩土介质有关的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和其质量的可靠性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视。将岩土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加以归纳,分析。对其产生的根源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对提高勘察技术水平、保证勘察成果质量、减少勘察过程中的错误不无裨益。

二、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

1.勘察依据不充分,目的不明确

建筑工程的设计意图必须明确,才能有的放矢地合理布置设计工作量,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明确规定详勘时应“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和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但目前市场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导致有些工程在无设计要求和建筑物荷载等状况下,勘察单位仅凭业主的陈述,按其要求勘察,导致勘察报告深度和广度不符合要求。如某汽车制造的厂房,设备荷载很大,天然地基承载力远远不够,需用桩基,但造成勘探孔深度不够,桩基设计参数无从谈起,最终导致补勘。所以施工前一定要弄清勘察设计要求和目的,尤其是一些特殊要求,如电阻率测量、基坑支护、地下水渗透性等,才能在广度和深度上满足设计要求。

2.勘察工作取样分布不合理

第一手资料质量下降对野外及室内测试分析所收集的分散、零乱的原始资料必须经过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以便于设计人员结合场地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是岩土工程勘察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是当前该环节存在的大量问题:

(1)对统计概念与理论不明确。在岩土参数的统计与分析中,对异常值不加分析剔除,一律参与统计分析,导致分析误差过大,标准差、变异系数过大,得出场地分忻不合理、不正确的结论。

(2)对岩土参数的取值不理解。对岩土参数的标准值理解片面,不论什么岩土参数均提供标准值。对于工程特性指标(例如标准贯入锤击数、原位测试所得土的强度指标和室内测试土的强度指标等)必须提供标准值、基本值或特征值,士的一般性物理指标统计其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就可满足要求。

3.岩土参数选择不够准确

由于岩土的不均匀性和各项异性,试样采取、运输、加工扰动等因素的不确定性、试验仪器和操作方法的差异性及试验人员自身的素质问题,测试结果失真难以避免。所以,加强土工试验问题和试验成果的综合分析必不可少。可令人遗憾的是,不少勘察单位不仅没有自己的试验室,而且勘查技术人员对实验原理不清楚、对试验成果根本不进行分析评价,仅仅作为附表附在勘察报告后,甚至勘察报告所提供的有关参数与试验成果南辕北撤。常见的问题有:

(1)在提供岩土性状参数时一概以平均值蔽之;

(2)原位测试结果与土工试验成果确定的岩土性状、状态强度相悖的现象时有出现而不究其原因;

(3)参数统计时对相关参数与样本往往不一致;

(4)根据岩土参数确定的地基土强度往往与推荐的结果不符;

(5)提出地基承载力指标时不了解允许承载力和极限承载力的内涵;不明白承载力的基本值、承载力的标准值、承载力的设计值和承载力的特征值几个概念的本质区别。

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的深度不够

(1)地下水的分析评价

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是地基基础设计和基坑设计施工十分重要的依据,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对基础影响极大。

勘察单位对地下水的类型分析含糊,对多层地下水没有严格不分层观测地下水位,往往以混合水位代替,水样的分析数量不足,水质分析报告中不注明地下水位的类型、腐蚀性评价不考虑环境类型和地层渗透性影响;对近年地下水位的变化幅度,历史最高水位、最低水位更是避而不谈。对需要施工降水或隔渗工程不进行水文试验。

(2)地震效应评价

勘察中常见的是对高层建筑的剪切波速测试数量不足,对场地覆盖层厚度的把握不准,甚至于没有三个勘探点就进行液化判定或按错误分层进行液化评价,液化判别时的地下水位深度不考虑设计基准期内的年平均最高水位或近期内最高水位而采用勘察期间的平均地下水位等。

5.勘察报告欠缺

勘察报告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很多勘察报告往往不问具体工程条件,不具体研究分析,又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多的是一般化、老一套,设计施工真正需要的内容不全或不准。而不需要的内容却洋洋大观。近年来,勘察报告有越写越长的趋势,实际上其中很多内容是重复或者不需要的。

三、完善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的几点建议

1.确定勘察依据在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程中,就要首先制定好合理的勘察纲要。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是指导岩土工程勘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勘察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应加强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及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加强对勘探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越级或盲目勘察,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对勘察报告中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分析及其结论建议逐一进行审查,特别是对基础选型论证,场地稳定性评价及施工建议等内容进行重点把关。防止勘察报告中重视描述,缺乏深入分析的现象发生。从而确保勘察市场的健康发展。其次要合理确定场地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如: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好、埋藏浅且厚度大的地区勘探孔深度可适当减小,勘探间距可适当放宽;而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差的地区勘探孔深度较深,勘探间距应加密。第三是野外地层的划分应尽量详细。按颜色、状态、湿度甚至钻进难易程度、岩心采取率等不同指标详细划分,为室内资料整理提供最详实的编录地质资料;对多钻机共同作业情况,应首先集中技术人员勘探一二个钻孔,统一编录形式,避免各行其是,尽而造成野外资料分层、定性、描述等难以统一,给资料整理带来困难。

2.合理整理与编录资料勘察资料的整理应有现场技术人员的参加。很多勘察单位由于勘察分工比较详细,现场技术人员回来后将现场编录和原始班报表交给报告编写人员就不管了,这样容易造成两者之间的脱节。对原始编录资料、室内化验结果及现场测试、现场拍照等逐一比对,出现异常和矛盾时应认真查明原因,确保资料准确无误。按勘察技术要求,依据各类规范和当地的通常格式做好各类资料的整理工作,各资料整理成果除整理者自检外,尚应有他人再进行校对检查,做到无一纰漏。根据整理出的成果资料,写出勘察报告。由于各勘察场地的岩土特征、拟建建筑物、勘察要求等千差万别,因此勘察报告不能死搬硬套、一成不变,勘察报告应注意重点突出,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勘察报告中应特别重视场地的稳定性评价、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的评价以及场地地下水的评价。场地稳定性评价中的地震评价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尤其是高层建筑和大规模的建筑场地。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是相辅相成的,与地基基础的选择一起应综合考虑、综合评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合理选择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不同的勘探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宜性,对勘探装备、勘探手段、取样方法的适宜性和合理性要充分了解。现在有不少勘察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大量地布置静探孔,甚至于全静探。在沿海地区的湖沼相和海相冲沉积平原中多分布有淤泥、淤泥质软土、填土,地下水位埋藏较浅,静力触探在这种场地条件下应用效果较好,既能帮助准确分层,又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地基土的强度性质;而在一些山前冲洪积地层中,由于地层土一般颗粒较粗,地下水位埋藏较深,不适宜静探,甚至在河床河漫滩相的沉积地层中,静探的测试结果也不能准确反映地层的实际情况,一般得出的强度变形指标偏高,所以应用时要适当考虑。标准贯人试验适用于砂土、粉土和一般粘性土,而不适用于碎石土,淤泥、淤泥质软土中也要酌情使用,因为软土的灵敏度高,钻孔时存在扰动影响,同时标贯击数的精确度对评判地基土的强度性质影响也较大。所以勘察施工中,应当针对地基土的性质,用适宜的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其进行勘探,以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四、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是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勘察工作的准确详实与否,决定了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率。但是与这一课题有关的许多问题目前解决得还不太完美,科学研究尚薄弱,科学性及方法性的文献也比较少,而且由于有效的技术手段、仪器和设备不足,故在工程勘察中先进方法也运用得很少。所以,在工程地质学面前存在着大量道路工程勘察方面的问题,仍待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去解决。

参考文献:

建筑写生考察报告篇6

abstract:Geotechnicalengineeringinvestigationreportistheimportantbasisoffoundationdesignandconstruction.toensureaccurateandreliableinformationofoutsidetheindustryandtheearthinthelaboratory,thewrittenreportandchartsshouldbereasonablyprogrammed.weshouldpayattentiontoon-sitecatalog,insitutestingandinspectioncheckofexperimentaldatatoachievemutualagreement.Foundationsoillayerisanimportantpart;itshouldbeclassifiedaccordingtothegeologicalrockera,thecausesofsoiltype,soilproperties,status,anddegreeofrockweatheringandmechanicalindicatorsofrationaldivision.Geotechnicalengineeringmechanicalpropertiesarebasedoninsitutestingandlaboratorydataintegrateddeterminedvalueofmathematicalstatistics.Reportshouldhavefullcollectionofworksrelatedtotheutilizationofgeologicalinformationtoachievecompletecontent,adequateargument,focusedandcorrectevaluationoftheconstructionsiteconditions,soilconditionsandgivecorrectevaluationoffoundationspecialproblemsfortheengineeringdesignandconstructionwithreasonableandsuitablerecommendations.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图表;编制程序;岩土分层

Keywords:geotechnicalengineeringinvestigation;report;chart;programming;layeredrock

中图分类号:p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2-0075-02

0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是否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当、经济合理。当然,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的勘察阶段,报告反映的内容和侧重亦有所不同;有关规范、规程对报告的编写也有相应的要求。下面着重谈一谈有关铁路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且侧重于详细勘察阶段。

1报告的编制程序

一项勘察任务在完成现场放点、测量、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现场地质编录和实验室测试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即转入资料整理工作,并着手编写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应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前后照应,顺当进行。不然的话,常会出现现场编录与实验资料的矛盾、图表间的矛盾、文图间的矛盾,改动起来费时费力,影响效率,影响质量。

通常的编制程序是:

①外业和实验资料的汇集、检查和统计。此项工作应于外业结束后即进行。首先应检查各项资料是否齐全,特别是实验资料是否出全,同时可编制测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统计表和勘探点(钻孔)平面位置图。②对照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编录。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视,从而出现野外定名与实验资料相矛盾,鉴定砂土的状态与原位测试和实验资料相矛盾。例如:野外定名为粘土的,实验出来的塑性指数却

2报告论述的主要内容

报告应叙述工程项目、地点、类型、规模、荷载、拟采用的基础形式;工程勘察的发包单位、承包单位;勘察任务和技术要求;勘察线路场地的位置、大小;钻孔的布置者和布置原则,孔位和孔口标高的测量方法以及引测点;施工机具、仪器设备和钻探,取样及原位测试方法;勘察的起止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和质量评述;勘察工作所依据的主要规范、规程。

2.1地质地貌概况。地质地貌决定了一个建筑工地的场地条件和地基岩土条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①地质结构。主要阐述的内容是:地层(岩石)、岩性、厚度;构造形迹,勘察场地所在的构造部位;岩层中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和风化、破碎程度。由于勘察场地大多地处平原,应划分第四系的成因类型,论述其分布埋藏条件、土层性质和厚度变化。②地貌。包括勘察场地的地貌部位、主要形态、次一级地貌单元划分。如果场地小且地貌简单,应着重论述地形的平整程度、相对高差。③不良地质现象。包括勘察场地及其周围有无滑坡、崩塌、塌陷、潜蚀、冲沟、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如在碳酸盐岩类分布区,则要叙述岩溶的发育及其分布、埋藏情况。如果勘察场地较大,地质地貌条件较复杂,或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报告中应附地质地貌图或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图;如场地小且地质地貌条件简单又无不良地质现象,则在前述钻孔位置平面图上加地质地貌界线即可。当然,倘若地质地貌单一,则可免绘界线。

2.2地基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这一部分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着重论述的问题,是进行工程地质评价的基础。下面介绍分层的原则和分层叙述的内容:①分层原则。土层按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和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岩层按岩性、风化程度、物理力学性质划分。②分层编号方法。从上至下连续编号,即①、②、③……层。地基岩土分层编号、编排方法应根据勘察的实际情况,以简单明了,叙述方便为原则。此外,详勘和初勘,在同一场地的分层和编号应尽量一致,以便参照对比。③分层叙述内容。对每一层岩土,要叙述如下的内容:a.分布:通常有“普遍”、“较普遍”、“仅见于”等用语。对于分布较普遍和较广泛的层位,要说明缺失的孔段;对于分布局限的层位,则要说明其分布的孔段。b.埋藏条件:包括层顶埋藏深度、标高、厚度。c.岩性和状态:土层,要叙述颜色、成分、饱和度、稠度、密实度、分选性等;岩层,要叙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风化程度;d.取样和实验数据:应叙述取样个数、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尽量列表表示土工实验结果,文中可只叙述决定土层力学强度的主要指标;e.原位测试情况:包括试验类别、次数和主要数据。也应叙述其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和经数理统计后的修正值;f.承载力:据土工试验资料和原位测试资料分别查算承载力基本值,然后综合判定,提供基本承载力。

2.3地下水简述。地下水是决定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因素。报告中必须论及: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分布状况、埋深、岩性、厚度,静止水位。应列出据以判定的主要水质指标,即pH值、硫酸根离子So42-、侵蚀性Co2及氯盐的分析结果。

2.4场地稳定性。场地稳定性评价主要是选址和初勘阶段的任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①场地所处的地质构造部位,有无活动断层通过,附近有无发震断层。②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③场地所在地貌部位,地形平缓程度,是否临江河湖海,或临近陡崖深谷。④场地及其附近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其发展趋势如何。⑤地层产状,节理裂隙产状,地基土中有无软弱层或可液化砂土。⑥地下水对基础有无不良影响;应对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增强建筑物稳定性方面的措施提供建议。

2.5结论与建议。结论是勘察报告的精华,它不是前文已论述的重复归纳,而是简明扼要的评价和建议。一般包括以下几点:①对场地条件和地基岩土条件的评价。②结合建筑物的类型及荷载要求,论述各层地基岩土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可能性和适宜性。③选择持力层,建议基础形式和埋深。④地下水对基础施工的影响和防护措施。⑤基础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⑥建筑是否作抗震设防。

3图表编制要点

3.1主要图件。①钻孔工程地质柱状图。钻孔柱状图的内容主要有地层代号、岩土分层序号、层顶深度、层顶标高、层厚、地质柱状图、钻孔结构、岩心采取率、岩土取样深度和样号、原位测试深度和相关数据。在柱状图的上方,应标明钻孔编号、坐标、孔口标高、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施工日期等。柱状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200。②工程地质断面图。此图是作为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图件。关于断面线的布设和地基岩土分层原则,此前已论及,不再赘述。同一层位间的相变,要用岩性渐变线表示清楚。透镜状分层和同一层位中的透镜状夹层,在不同的断面线上要互相照应,显示其分布范围。断面比例尺的选择,应尽量使纵、横比例尺一致或相差不大,以便真实反映地层产状。一般横比例尺采用1∶1000,纵比例尺采用1∶200。断面各孔柱,应标明分层深度、钻孔孔深和岩性花纹,以及岩土取样位置及原位测试位置和相关数据,孔口高程须与标注的标高一致。断面上邻孔间的距离用数字写明,并附上岩性图例。

3.2主要附表、插表。①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按岩、土分别分层,按孔号、样号顺序编制。每一分层之后列出统计个数,平均值、最大平均值、最小平均值,中大平均值、中小平均值及标准值。②承载力计算表。层按孔号、试验深度编制,要列统计值,如统计个数大于6个的,宜采用标准值,小于6个的宜按照不利因素采用中大平均值,查算各层基本承载力。③钻孔抽水试验成果表。按孔号、试段深度编制,列出静止水位、降深、涌水量、单位涌水量、水温和水样编号。

4努力提高报告的编写能力

4.1要具备牢固的地质地貌和工程理论地质基础理论方面,主要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工程地质方面,主要是土质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分析、工程动力地质学、工程地质勘察。在丘陵山区,要注意地质构造的观察分析;在平原地区,要着重于第四系成因类型、岩性组合的分析研究。此外,要时常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的有关岩土勘察方面的新技术新知识,以便不断更新和提高个人的理论知识。

4.2要熟悉和掌握有关的规范规程规范规程既是经验的总结,又是技术的指南,具有很强的勘察工作指导性。对于国家的、行业的、省和地方的有关规范规程,必须熟悉掌握,并在具体勘察工作中认真执行。

4.3要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施工的技术要点只要明确了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施工方法,作出的工程地质评价才能有的放矢、正确客观,提出的建议才能合理适用。

4.4提高综合知识技能除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提高综合知识方面的技能。如基本的数理统计知识、文字表达能力、编图技巧、综合分析能力(特别是现场地质编录的综合判定能力)。俗话说:熟能生巧、触类旁通。只要多干多学,善于思考,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提高,就能逐步地编写好每一份勘察报告。

参考文献:

[1]赵成刚,白冰,王运霞.土力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3]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

建筑写生考察报告篇7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进步,水利工程建设也迎来了良好发展。地质勘察的质量以及效果,将对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前还存在着由于地质问题而造成的水利工程事故,需要重新进行施工设计,导致工期延误,严重的甚至还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努力做好地质勘察工作,促进水利工程建设效果的顺利实现。

 

一、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现状

 

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的数量逐渐增多,规模逐渐扩大,工程建设的形式日渐多样化,给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管理以及地质勘察等方面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工程建设中不遵循规章制度的现象时有发生,工程建设资料不够完整,甚至个别设计人员也不重视地质资料,这些不负责任的做法使得水利工程建设以及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风险。水利工程主要是建设水库大坝、拦河闸、泵站、堤防等[1],这些建筑物如建在不良地基上,将会大大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有可能是毁灭性,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当前,在一些水利工程建设中不重视地质,没有进行相应的地质勘察,使得项目规划设计不合理,导致施工建设的失败。而且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还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物,留下安全隐患,使得国家或水利工程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失。一些已建成的水利工程发生突发情况,由于平时没有对地质资料进行完整的保存,因此在救援工作中没有科学的一手资料,严重影响处理的时间和效果。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前,就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工作,保证水利工程建设完毕后能够安全、高效的运行。当有险情时能够以详细的地质资料作为重要的依据,制定科学的抢险方案,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

 

二、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

 

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为区域地质勘察及查明工程区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

 

由于水利工程分布范围较大,需要了解区域地质,进行区域构造稳定性分析。对工程场地可能出现地震的危险性进行分析和评价[1],对水利工程建设区域进行科学的规划,确保不会存在安全隐患,减少工程投资。区域勘察内容即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地震、物理地质现象及水文地质条件。这些资料是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并可以指导建筑物的地质勘察过程及注意事项。例如可溶岩地区,重点应放在喀斯特发育情况和水文地质条件上;在地震活动性较强的地区,要特别注意地质构造和断裂活动情况。

 

查明工程区建筑物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工程地质条件。对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影响,主要有建筑物地基的承载力、抗滑性、不均匀沉降、渗透稳定性等。水利工程建设中,地基是基础性工程,地基位置选择需要考虑稳定性、承载能力以及沉降变形等问题,确定地震过程中的渗透破坏力[2]。根据查明的建筑物基础工程地质条件,从而确定建筑物的形式及尺寸,或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提高地基的强度、抗渗性和耐久性等。

 

三、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

 

水利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需要经过规划、可研、初设及技施等阶段,不同阶段的地质勘察工作需要与该阶段的设计工作相适应,根据地质勘察的合同以及任务书开展地质勘察工作,明确设计的意图,了解设计各项技术指标,熟知施工设计图纸,在野外进行勘察时,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做好准备工作,并编制出总的地质勘察纲领。

 

1、地质勘察的要求

 

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首要工作是进行地质测绘,然后根据地质测绘的比例尺等在工程测绘过程中标识勘探点。水利工程地质测绘时可以借助与卫星、航空检测以及地面遥感等资料对地质进行科学的解译,根据解译成果到野外进行的复核。水利工程地质勘察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物探方法和技术,保证岩土的物性以及地形。勘探工作中需要科学的利用常见的洞、坑、井等。施工前应对钻孔的施工程序经常科学的设计,保证施工的科学顺进行。

 

2、地质勘察程序的编制

 

地质勘察工作要保证原始资料的真实、准确,地质勘察工作结束后需要编制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报告。在做好施工现场的放点、测量、钻探、取样、地质编录以及测试等工作时,就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并编写地质勘察报告。编写水利工程勘察报告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保证编制报告中的内容之间不会存在矛盾和问题,影响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

 

首先需要对外业以及试验资料进行统计,保证各项资料的齐全,编制勘察的工作量统计表,勘探地点的平面图。然后对照原来的位置以及资料对地质编录进行校对,这项工作通常被人们忽视,使得原本的资料与试验的资料存在矛盾。对于这种问题需要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及时进行改正,保证数据资料的准确性。

 

然后对钻孔工程地质柱状图进行绘制[3]。根据岩土地质的情况,进行分层统计表的编制,对数据进行统计。科学的地基岩土分层将影响到评价的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地质的年代、类型、状态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将微地貌单元的岩土层进行科学的划分。编制分层统计表,明确各层的承载力。绘制工程地质剖面图,再进行文字报告的编写,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避免存在差错,对于地质比较复杂的位置进行地质勘察需要划分区域进行科学的评价。

 

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需要由正文、附图、附表插表以及附件附照构成,保证地质勘察报告的完整,能够突出地质勘察的具体情况,保证内容的齐全、完整,能够为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

 

3、工程地质勘察技术

 

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主要有工程钻探、坑探以及遥感技术等,工程钻探能够通过钻孔不同深度的岩芯对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进行反映。坑探是通过挖坑的方式对地质情况进行分析,是使用比较广泛的辅助勘察手段。遥感技术的感测范围大,技术先进,获取信息的速度比较快,应用也比较广泛。

建筑写生考察报告篇8

【关键词】编制程序;论述内容;图表编制;编写能力

onhowtowriteageotechnicalengineeringinvestigationreport

maYe

(ningxiaRuijiGeotechnicalengineeringCo.,LtdYingchuanningxia750000)

【abstract】Geotechnicalengineeringisacomplexandriskyprofessional,it'stechnicalworkisinvolvedinprojectquality,safety,health,environmentalandotherpublicinterest,long-terminterestsofaveryimportanttechnicalissues.asaworkingeotechnicalengineeringinvestigationreportpreparedbytechnicalsurveyworkisaveryimportantpartandshouldattractmuchattention!

【Keywords】programming;Discussioncontent;Chartpreparation;writecapability

1.前言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是否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当、经济合理,甚至社会影响等各个方面。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的勘察阶段,报告反映的内容和侧重有所不同;有关规范、规程对报告的编写也有相应的要求。针对银川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形式五花八门的现象,下面着重谈一谈有关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且侧重于详细勘察阶段。

2.报告的编制程序

通常进行一项勘察任务前应先编制一份勘察方案,一份好的勘察方案,对编制一份合理勘察报告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根据勘察方案中的勘察任务要求,完成现场放点、测量、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现场地质编录和实验室测试等前期工作。之后,在此基础上,即转入资料整理工作,并着手编写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应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前后照应,顺当进行。不然的话,常会出现现场编录与实验资料的矛盾、图表间的矛盾、文图间的矛盾,改动起来费时费力,影响效率,影响质量。

通常的编制程序是:

2.1外业和实验资料的汇集、检查和统计。此项工作应于外业结束后即进行。首先应检查各项资料是否齐全,特别是实验资料是否出全,同时可编制测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统计表和勘探点(钻孔)平面位置图。

2.2对照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编录。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视,从而出现野外定名与实验资料相矛盾。尤其对于粉土的定名,因为粉土的性质是介于砂土和粘性土之间,野外定名和室内定名往往存在很大差别,例如:野外定名为粉土的,实验资料为粉砂,其粒径大于0.075mm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其它的如野外定为硬塑状态粘性土的,实验出来的液性指数却

2.3进行岩土地质土层划分,编制分层统计表,进行数理统计。地基岩土的分层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因此,此项工作必须按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风化程度、物理力学特征来综合考虑,正确地划分每一个单元的岩土层。然后编制分层统计表,包括各岩土层的分布状态和埋藏条件统计表,以及原位测试和实验测试的物理力学统计表等。最后,进行分层试验资料的数理统计,查算分层承载力。

2.4绘制工程地质剖面图和其它专门图件。

2.5编写文字报告。按以上顺序进行工作可减少重复,提高效率;避免差错,保证质量。在较大的勘察场地或地质地貌条件比较复杂的场地,应分区进行勘察评价。

3.报告论述的主要内容

详细勘察阶段的文字报告应有明确的工程针对性。报告应叙述工程项目、地点、类型、规模、荷载、拟采用的基础形式;工程勘察的发包单位、承包单位;勘察任务、目的和要求;钻孔的布置原则及一般性钻孔、控制性钻孔的数量和深度;孔位和孔口标高的测量方法以及引测点;施工机具、仪器设备和钻探取样及原位测试方法;勘察的起止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勘察工作所依据的主要规范、规程;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报告应附勘探点(钻孔)平面位置图、勘探点测试成果表和勘察工作量表。一个完整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由下面几部分组成。

3.1地质地貌概况。

地质地貌决定了一个建筑工程场地的场地条件和地基岩土条件(比如银川地区属黄河冲积平原,地貌单元分为三个阶地,各个阶地单元土层岩性变化较大,尤其在非粘性土的液化方面存在较大变化)。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1)地质结构。主要阐述的内容是:土层(岩石)、岩性、厚度;构造形迹,勘察场地所在的构造部位;岩层中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和风化、破碎程度。由于勘察场地大多地处平原,应划分第四系的成因类型,论述其分布埋藏条件、土层性质和厚度变化。

(2)地貌。包括勘察场地的地貌部位、主要形态、次一级地貌单元划分。如果场地小且地貌简单,应着重论述地形的平整程度、相对高差。

(3)不良地质现象。包括勘察场地及其周围有无滑坡、崩塌、塌陷、潜蚀、冲沟、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如在碳酸盐岩类分布区,则要叙述岩溶的发育及其分布、埋藏情况。如果勘察场地较大,地质地貌条件较复杂,或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报告中应附地质地貌图或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图;如场地小且地质地貌条件简单又无不良地质现象,则在前述钻孔位置平面图上加地质地貌界线即可。当然,倘若地质地貌单一,则可免绘界线。

3.2地基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这一部分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着重论述的问题,是进行工程地质评价的基础。下面介绍分层的原则和分层叙述的内容。

3.2.1分层原则。土层按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和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岩层按岩性、风化程度、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厚度小、分布局限的可作夹层处理,厚度小而反复出现可作互层处理。

3.2.2分层编号方法。常见三种编号法:第一,从上至下连续编号,即①、②、③……层。这种方法一目了然,但在分层太多而有的层位分布不连续时,编号太多显得冗繁;第二,土层、岩层分别连续编号,如土层Ⅰ-1、Ⅰ-2、Ⅰ-3……;岩层Ⅱ-1、Ⅱ-2、Ⅱ-3……;第三,按土、石大类和土层成因类型分别编号。如某场地填土1;冲积粘土2-1、冲积粉质粘土2-2,冲积细砂2-3;残积可塑状粉质粘土3-1、残积硬塑状粉质粘土3-2;强风化花岗岩4-1,中风化花岗岩4-2,微风花岗岩4-3。第二、三种编法有了分类的概念,但由于是复合编号,故而在报告中叙述有所不便。目前,大多数分层是采用第一种方法,并已逐步地加以完善。总之,地基岩土分层编号、编排方法应根据勘察的实际情况,以简单明了,叙述方便为原则。

3.2.3分层叙述内容。对每一层岩土,要叙述如下的内容:①分布:通常有“普遍”、“较普遍”、“广泛”、“较广泛”、“局部”、“仅分布”等用语。对于分布较普遍和较广泛的层位,要说明缺失的孔段。②埋藏条件:包括层顶埋藏深度、标高、厚度。如场地较大,分层埋深和厚度变化较大,则应宜分段指出。③岩性和状态:土层,要叙述颜色、成分、饱和度、稠度、密实度、分选性等;岩层,要叙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风化程度、岩心完整程度;裂隙的发育情况,要描述裂隙的产状、密度、张闭性质、充填情况;关于岩心的完整程度,除区分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和极破碎外,还应描述岩心的形状,即区分出长柱状、短柱状、饼状、碎块状等。④取样和实验数据:应叙述取样个数、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尽量列表表示土工实验结果,文中可只叙述决定土层力学强度的主要指标,例如填土的压缩模量、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天然含水量、粘性土的孔隙比和液性指数、粉土的孔隙比和含水量、红粘土的含水比和液塑比。对叙述的每一物理力学指标,应有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最好还有最小平均值、最大平均值,以便设计部门选用。⑤原位测试情况:包括试验类别、次数和主要数据。也应叙述其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和经数理统计后的修正值。⑥承载力:据土工试验资料和原位测试资料分别查算承载力标准值,然后综合判定,提供承载力标准值的建议值。

3.3地下水简述。

地下水是决定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因素。报告中应论及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分布状况、埋深、岩性、厚度,静止水位、降深、涌水量、地下水流向、水力坡度;含水层间和含水层与附近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条件,水位季节变化,含水层渗透系数,以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等。对于小场地或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勘察场地,论述的内容可以简化。有的内容,如水位季节变化,并非在较短的工程勘察期间能够查明,可通过调查访问和搜集区域水文资料获得。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要结合场地的地质环境,根据水质分析资料判定。应列出据以判定的主要水质指标,即pH、HCo-3、So2-4、侵蚀Co2的分析结果。(对于土壤有腐蚀性的地区,应做土壤腐蚀性试验并进行分析)。

3.4场地稳定性。

场地稳定性评价主要是选址和初勘阶段的任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1)场地所处的地质构造部位,有无活动断层通过,附近有无发震断层。

(2)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3)场地所在地貌部位,地形平缓程度,是否临江河湖海,或临近陡崖深谷。

(4)场地及其附近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其发展趋势如何。

(5)地层产状,节理裂隙产状,地基土中有无软弱层或可液化砂土。

(6)地下水对基础有无不良影响。报告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的同时,应对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增强建筑物稳定性方面的措施提供建议。

3.5其他专门要求。

论述的问题对于设计部门提出的一些专门问题,报告应予以论述,如饱和砂土的震动液化、基坑排水量计算、动力机器基础地基刚度的测定、桩基承载力计算、软弱地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等等。

3.6结论与建议。

结论是勘察报告的精华,它不是前文已论述的重复归纳,而是简明扼要的评价和建议。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1)对场地条件和地基岩土条件的评价。

(2)结合建筑物的类型及荷载要求,论述各层地基岩土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可能性和适宜性。

(3)选择持力层,建议基础形式和埋深。若采用桩基础,应建议桩型、桩径、桩长、桩周土摩擦力和桩端土承载力标准值。

(4)地下水对基础施工的影响和防护措施。

(5)基础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6)建筑是否作抗震设防。

(7)其它需要专门说明的问题。

以上7个方面的内容,并非所有的勘察报告都要面面俱到,一一罗列。

由于场地和地基岩土的差异、建筑类型的不同和勘察精度的高低,不同项目的勘察报告反映的侧重点当然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上列概述、地基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简述和结论与建议等四项,是每个勘察报告必须叙述的内容。总之,要根据勘察项目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报告内容齐全、重点突出、条理通顺、文字简练、论据充实、结论明确、简明扼要、合理适用。

4.图表编制要点

4.1主要图件。

4.1.1勘探点(钻孔)平面位置图。

表示的主要内容:(1)建筑平面轮廓;(2)钻孔类别、编号、深度和孔口标高;应区分出技术孔、鉴别孔、抽水试验孔、取水样孔、地下水动态观测孔、专门试验孔(如孔隙水压力测试孔);(3)剖面线和编号:剖面线应沿建筑周边,中轴线、柱列线、建筑群布设;较大的工地,应布设纵横剖面线;(4)地质界线和地貌界线;(5)不良地质现象、特征性地貌点;(6)测量用的坐标点、水准点或特征地物;(7)地理方位。对于较小的场地,一般仅表示(1)、(2)、(3)、(6)、(7)五项内容。标注地理方位的最大优点在于文中叙述有关位置时方便。此图一般在甲方提供的建筑平面图上补充内容而成。比例尺一般采用(1∶200)~(1∶1000)。

4.1.2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

钻孔柱状图的内容主要有地层代号、岩土分层序号、层顶深度、层顶标高、层厚、地质柱状图、钻孔结构、岩心采取率、岩土取样深度和样号、原位测试深度和相关数据。在地质柱状图上,第四系与下伏基岩应表示出不整合接触关系。在柱状图的上方,应标明钻孔编号、坐标、孔口标高、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施工日期等。柱状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100或1∶200。

4.1.3工程地质剖面图。

此图是作为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图件。其质量好坏的关键在于:剖面线的布设是否恰当;地基岩土分层是否正确;分层界线,尤其是透镜体层、岩性渐变线的勾连是否合理;剖面线纵横比例尺的选择是否恰当。关于剖面线的布设和地基岩土分层原则,此前已论及,不再赘述。倘若分层正确,一般来说分层线的连接就会自然平顺,而不致将产状平缓的第四系尤其是全新统的土层画成陡斜状,或出现新老层位之间的互相穿插等不合理现象。同一层位间的相变,要用岩性渐变线表示清楚。透镜状分层和同一层位中的透镜状夹层,在不同的剖面线上要互相照应,显示其分布范围。剖面比例尺的选择,应尽量使纵、横比例尺一致或相差不大,以便真实反映地层产状。一般横比例尺采用(1∶200)~(1∶500),纵比例尺采用(1∶100)~(1∶200)。在剖面图上,必须标上剖面线号,如6-6′或F-F′。剖面各孔柱,应标明分层深度、钻孔孔深和岩性花纹,以及岩土取样位置及原位测试位置和相关数据(如标贯锤击数、分层承载力建议值)。在剖面图旁侧,应用垂直线比例尺标注标高,孔口高程须与标注的标高一致。剖面上邻孔间的距离用数字写明,并附上岩性图例。

4.1.4专门性图件。

常见的有表层软弱土等厚线图,软弱夹层底板等深线图,基岩顶面等深线图、强风化、中风化或微风化岩顶面等深线图,硬塑或坚硬土等深线图等。不言而喻,这些图件对于地基基础设计各有用途。有的图件还可以反映隐伏的地质条件,如中风化顶面等深线图,可以反映隐伏的断层;等深线上呈线状伸展的沟部,往往是断层通过地段。专门性图件并非每一勘察报告都作,视勘察要求、反映重点而定。

4.2主要附表、插表。

(1)岩土试验成果表。

按岩、土分别分层,按孔号、样号顺序编制。每一分层之后列出统计值,如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最大平均值、最小平均值。

(2)原位测试成果表。

分层按孔号、试验深度编制,要列统计值,并查算分层承载力标准值。

(3)钻孔抽水试验成果表。

按孔号、试段深度编制,列出静止水位、降深、涌水量、单位涌水量、水温和水样编号。

(4)桩基力学参数表。

如果建议采用桩基础,应按选用的桩型列出分层桩周摩擦力,并考虑桩的入土深度确定桩端土承载力。除上述附表之外。有的分层复杂时,应编制地基岩土划分及其埋藏条件表。

5.努力提高报告的编写能力

5.1要具备牢固的地质地貌和工程理论地质基础理论方面,主要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工程地质方面,主要是土质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分析、工程动力地质学、工程地质勘察。在丘陵山区,要注意地质构造的观察分析;在平原地区,要着重于第四系成因类型、岩性组合的分析研究。此外,要时常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的有关岩土勘察方面的新技术新知识,以便不断更新和提高个人的理论知识。

5.2要熟悉和掌握有关的规范规程规范规程既是经验的总结,又是技术的指南,具有很强的勘察工作指导性。对于国家的、行业的、省和地方的有关规范规程,必须熟悉掌握,并在具体勘察工作中认真执行。

5.3要了解工作区的地质情况对于勘察地段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应尽可能地搜集并熟悉。对于邻近地段已有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也要尽可能了解,以便在勘察工作中发挥其参考作用。

5.4要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施工的技术要点只要明确了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施工方法,作出的工程地质评价才能有的放矢、正确客观,提出的建议才能合理适用。

5.5要切实保证第一手资料的质量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勘察的最终成果。一份高质量的勘察报告,必须来自于高质量的第一手原始资料。由此可知,现场勘察和实验资料的质量好坏,对报告的编写影响极大。因此,必须认真抓好第一手资料的质量,而钻探工作又是第一手资料的重点。为此,报告的编写者,必须常到现场掌握有关的勘察情况,最好是参与现场的地质编录工作。

5.6提高综合知识技能除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提高综合知识方面的技能。如基本的数理统计知识、文字表达能力、编图技巧、综合分析能力(特别是现场地质编录的综合判定能力)。俗话说:熟能生巧、触类旁通。只要多干多学,善于思考,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提高,就能逐步地编写好每一份勘察报告。

建筑写生考察报告篇9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前言: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主要目的是为土建工程提供详细的技术参数及设计、施工建议,以便土建工程得以顺利建设和安全使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一门地域性强、对实际经验要求非常高的技术性工作。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项目急速建设,这对岩土工程勘察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有效解决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每位勘察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以下,本文将加以分析、总结。

一、当前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料搜集不够全面,设计技术参数要求不够明确

岩土工程勘察主要目的是为拟建建筑物的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岩土工程设计资料。但是目前来说,我们在工程勘察过程中存在部分工程在编写勘察方案前,不认真收集拟建工程的基本资料的现象,如:对建筑物规模、结构特征、结构类型、荷载分布、地面整平标高以及拟建建筑物对变形有无特殊要求等,这都会导致勘察工作质量的下降和工程设计、施工建议的错误。

2、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停滞、试验设备滞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各个行业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但是这些竞争中往往不是靠质量提高,而是靠低价抢占市场。近些年来,房地产业的火热也造成工程单位不断压缩工程勘察资金,这导致许多勘察单位都在进行低价勘察,提供劣质勘察报告,我们的勘察行业局部层面呈现出技术停滞的局面。

部分实验室仍在使用90年代的试验设备,试验速度慢、数据误差大、操作繁琐,这也是勘察单位不能提供高质量报告的主要原因。

3、勘察过程复杂,勘察工作不够规范。

首先是野外操作难度大,勘察环境比较复杂,这就对勘察点的设置以及密度的选择起到了很大的制约作用,影响到了勘察工作的准确性,为后期的设计、施工带来了一定难度。另外,勘察工作不够规范,采取原状土试样时不按《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的有关规定操作,对所取试样没有及时贴标签、密封,不及时送试验室进行试验,导致土样水分严重蒸发,致使土工试验成果中含水量、孔隙比、液性指数指标严重失真。钻探施工对砂土多为饱和钻,造成取芯失真,给土层判别带来了一定难度,砂样多为扰动样。

其次是内业操作不够重视、不够规范,比如我们在对高抗震设防烈度地区的粉土进行粘粒含量分析试验时,如果没有按照规范进行试验,可能会出现将其错误的判定为液化土。另外,在工程勘察中对于资料的整理不够规范,比如在岩土工程勘察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数据统计分析中,没有将异常值剔除,这样就会使得变异系数过大(>0.30),最终统计出来的标准值偏差。

4、勘察报告书写不够规范

勘察报告是勘察工作最后的业绩成果,若书写不够规范会导致对工程提供参数逻辑错误和结论建议不完整。常见现象包括报告内容表达不规范、所选参数不完整、互相矛盾、只注重结论,没有对工程建设提出合理建议。

5、周边地质环境条件调查不到位

野外施工时,技术人员不能把场地周边的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到位,查明周边发育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点及隐患点,以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或建设后周边发育的地质灾害引起的工程问题频频发生。

6、工程跟踪服务不到位

基槽开挖后,建设单位不能及时组织勘察单位同各有关部门做好地质验槽工作,以便发现工程问题及时解决。对地基土承载力检验手段不够规范,导致检验数据误差,造成工程资金的浪费。

二、岩土工程勘察的改进对策

1、全面收集资料、落实勘察方案

在编写勘察方案之前,应全面收集拟建工程的设计规模和本区域的地质资料,为勘探点布置做铺垫,使勘探点密度、深度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的相关要求,提高勘察方案书的可靠性,也为勘察费用预算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采用先进试验设备和勘察技术提升勘察水平

采用先进的勘察技术和试验设备可以有效提升勘察水平,提高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勘察技术方面,我们需要巩固理论知识,学习新规范,探索新的原理和技术。试验设备方面,我们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试验设备,实现试验设备电子化、数据自动化,要进一步对勘察工作进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强勘察行为规范

在实际的岩土工程勘察中,必须加强勘察行为规范,对于施工场地内的所有勘察活动,可聘请监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避免出现不规范作业,编制虚假记录、随意布孔、违规取样、薄层漏采、饱和钻等现象的发生。在加强勘察活动的监督、规范勘察行为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对勘察报告的检查、审核,在对报告中的各项指标、数据、资料进行检查、审核后,为避免出现描述性勘察报告,应重点针对工程场地的稳定性评价、工程设计参数、基础选型论证、施工建议等内容进行审核,必要时可展开技术论证,由此确保勘察分析的专业性、完整性。

4、规范编写报告书

勘察从业人员应严格按《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的要求编写报告书,并组织专家评审,提供优质报告,避免出现描述性勘察报告,保证勘察工作的专业性,提高岩土工程设计与勘察报告内容的深度、广度,为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5、加强周边地质环境条件调查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仅凭对施工场地进行的勘察来总结勘察报告是不够充分的,应综合考虑周边地质环境条件对其工程的影响。加强周边地质环境调查并进行总结与分析,全面了解、掌握影响拟建工程的各种地质环境因素,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

6、工程质量承诺及跟踪服务

勘察单位应坚持以“质量第一、顾客至上”为服务宗旨,保证所提供的地质勘察资料真实可靠,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如发现质量问题,无偿返工,对所提交的工程勘察报告质量终身负责。保证为勘察工程自始至终跟踪服务,特别是在地基验槽时,应严把技术关,确保基础持力层及地基土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可采用载荷试验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确保工程安全,并应注意周边地质环境对工程的不利影响。

另外应规范勘察市场,加强勘察市场的监管,必须严格把控勘察资质审查,严格按照建设程序规范市场行为,严格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不做超前设计。政府应加强勘察市场的监管,严格控制价格市场,不做低价勘察。

结束语:

总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一项对勘察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要求非常高的工作。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必须严格落实勘察规范和勘察流程、提高自身勘察水平、积累勘察工作经验、学习新技术,以便为土建工程的兴建提供详细的技术参数及设计、施工建议。

参考文献:

[1]陈志芳.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建筑设计管理.2011(12)

[2]冯汇川.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3(11)

建筑写生考察报告篇10

关键字:岩土工程;勘察;对策

岩土勘察的目的是查清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提出相应的改造、整治建议和方案。岩土勘察是一项技术含量非常高的工作,涉及到岩土特点、地基复杂程序以及拟建物结构、荷载、规模、性质等方面的因素。但由于个别技术人员业务素质水平不高,对规范理解不够,致使勘察工作一直在低水平徘徊。为此,作者指出了岩土工程勘察的常见问题,并归纳了几点建议,以期对关联岗位技术人员有参考价值[1]。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任务及具体内容

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及安全运营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运用地质力学知识回答工程上的地质问题,以使地质环境与建筑物相适应,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阐明地质特征、形成过程、控制要素,指出对拟建场地有利或不利的岩土工程条件。②对拟建场地岩土工程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为其规划、设计、施工等提供可参考的依据。③建筑场一般选在地质条件良好的地方,这就凸显了建筑场工勘的重要性。④满足建筑部门的设计需求,如施工部门提出了建筑物对地质的要求,特别是地基基础,勘察时就要对比这些要求,同时做出相应的评价方案。⑤尽管地基处理及围岩是设计部门的事,但如果缺失岩土勘察的成果,那么再细致、周到的设计工作都无任何意义。⑥预测工程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制订保护地质环境的措施。如修建高速公路、铁路后,两边出现滑坡、崩场;修建水库、电站等大型水利工程时出现坍岸,周边地区浸没等问题,严重的甚至引发震灾。

二、岩土勘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资料不齐全,并缺少勘察纲要

当前,勘察单位资质水平不一,勘察市场鱼龙混杂,许多单位以低价争取市场份额,不得以在工作上缩水来节约成本,所以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资料收集不全,就盲目进行工作并出据不准确的勘察报告。一些单位即使编制了勘察纲要,也是形式主义,根本不符合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对勘察工作指导意义不大。

(二)勘察手段落后影响了勘察质量

大多勘察单位的工作手段单一,先进技术及设备应较少,甚至一些单位仍沿用旧工程地质勘察方法。更有甚者只简单做几个样,其余照单全抄,胡乱伪造数据了事。这些弄虚作假行为严重影响了勘察成果质量[2]。

(三)勘察报告不细致,定量分析较少

当前,大多勘察单位出据的勘察报告定性分析较多,而定量分析较少,缺乏针对性。一些单位按照一般勘察报告的框架填写,主要是一些结论和建议的笼统描述,具体如何得到这些结论,又根据什么提出的建议,都没有具体说明。另外,报告内容表达不够规范、清晰,往往使工程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难以理解,从而影响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区域性设计规范缺失,工程勘察出现模仿现象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许多单位只针对工程点进行研究,而缺乏整个区域的研究。不同区域间设计要求及规范缺乏差异性,必然会导致一些区域内工程勘察出现模仿现象。

(五)地基设计上缺乏与环境的密切配合

工程造福于人类,但同时又与周围环境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如建筑场地紧邻高层建筑物或马路,对此场地进行勘察时除按照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定要求进行外,还要考虑到工程施工及运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但这方面的内容在勘察报告中多是被忽略,致使工程实践无法满足要求。

三、岩土工程勘察存在问题的针对性建议

(一)完善前期勘察准备工作并编制勘察纲要

在工作上盲目缩水和节省时间,并不是企业持续生存之道,要想获得更低的运营成本,就必须在规范管理及技术更新上下功夫。勘察单位必须做好岩土工程勘察的准备工作以保证后续工作质量,同时建立和编制必要的勘察纲要,只有针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各工作做好制定好相应的纲领性文件才能顺利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二)做好岩土工程勘察的监督与监管工作

场地勘察工作不规范对勘察报告质量影响十分大,一定要做好勘察的审查和监督工作,防止打假孔及不规范的编录、取样及试验等现象发生。另外,勘察单位还要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制,同时政府及社监机构加强勘察市场的健康管理,以促进其良性发展。

(三)提高勘察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及道德修养,确保勘察质量

勘察技术人员素质不高是勘察单位低水平操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要重视其道德修养的提高,只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行、求是的精神才能铸造一个高水平的团员,才能使勘察报告更规范、更准确。

(四)重视区域地质成果,制订区域性勘察与设计规程

我国地质环境十分复杂,同名地基土因不同区域环境、不同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出现力学性质的差异。从安全角度来讲,大多数地区按照建筑规范进行是完全可性的,但对于一些地区可以偏于保守。因此,必须加强地区性研究,尽早制定出地方性规程[3]。

(五)工程与环境相互制约,共同发展

工程兴建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工程施工及运营时对环境可能产生的不良岩土问题,必须作充分论证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所以,在地基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到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总之,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门技术含量较高的边缘学科,虽然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仍然不足。所以,勘察单位或技术人员不要从中投机取巧,脚踏实地,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不断解决问题,最终为岩土勘察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孙茂黎,张旺.对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的研究与对策[J].科技创业,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