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简述供应链管理的特征十篇简述供应链管理的特征十篇

简述供应链管理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15:38

简述供应链管理的特征篇1

摘要:供应链风险具有多源性、多维性、传递性以及动态性的特点,准确评估其发生的概率以及发生与持续时间的可能性非常关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根据供应链风险的特征,构建了一个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利用极大似然法对该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并采用贝叶斯推理的方法估计特定条件下供应链风险的特征,结果发现供应链风险随着时间动态变化,但都收敛到一个稳定的概率区间。

关键词:供应链风险;可能性;发生时间;持续时间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5-05

作者简介:郑小京(1975-),男,陕西白水人,哈尔滨商业大学商业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D071;黑龙江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BH-Z15109;哈尔滨商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Dw007。

对风险评价的本质在于试图分析风险发生的统计规律,因为统计规律可以发现其关键的可控风险因素,以及风险因素与风险之间的一个基本映射关系。但是,如果考虑风险的动态性,这些结果就很难描述供应链风险的多源性、多维性以及相互交叉性、传递性、动态性、非线性。本文拟构造一个供应链风险动态贝叶斯网络评估模型,通过这一模型分析供应链中若干风险之间的关系、若干风险可能的发生时间以及一旦发生可能持续的时间,试图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一、供应链风险的特征及其贝叶斯网络刻画

如文献[1]、[5]、[12]所述,供应链风险具有高度的多源性和多维性,其风险因素与供应链若干风险之间形成非常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一个贝叶斯网络来描述。

(一)供应链风险贝叶斯网络模型

根据供应链风险系统的特征,我们构建一个对应的供应链风险动态贝叶斯网络推理模型,描述供应链风险因素变化可能导致的供应链风险的性质、特征、状态及其变化。根据郑小京(2015)的研究成果,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主要考虑以下风险的发生时机、发生可能性、持续时间所满足的性质:供应链核断裂、资金流断裂、物流断裂、牛鞭效应、道德风险、双重边际化。其中,关键可控的风险因素与重要风险及其关系用图1的贝叶斯网络模型来描述。

图1中,每个节点表示一种风险因素或风险事件,箭头表示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些节点的涵义依次为供应商可靠性随机、互补品随机扰动、替代品随机扰动、产品结构复杂性、供应链结构复杂性、非常规突发事件驱动的需求突变、供应商认可/选择不当、产品需求随机、产品需求分布特征变化、生产系统随机、信息共享结构不当、供给订单随机、生产过程序列随机、延迟制造随机性、生产成本方差随机、订单分配随机、合作预测无效、信息自身真实性随机、信息传递的扭曲程度、功能型产品信息管理系统崩溃、流行型产品信息管理系统崩溃、价格不确定、供应商库存管理无效、产品分派机制随机、供给契约参数随机波动、产品分派机制崩溃、供给契约中断、供应链核断裂、供应链网络崩溃、物流中断、双重边际化效应、牛鞭效应、资金链断裂、道德风险。通过贝叶斯网络,我们可以得到各个风险因素与风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对应的概率关系,这使得对供应链风险进行比较准确的估计有了数学基础。

实际上,供应链中风险因素对风险的影响表现出极强的非线性,不仅影响强度表现为随机时变性,而且风险因素结构与性质也具有随机时变性――在一开始对供应链风险影响较为重要的因素,当供应链发展到一种伪平衡状态时,这些因素将不是导致其爆发的关键因素,而可能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因素的微弱变化将会导致供应链崩溃。本文所构造的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完全可以描述这一供应链风险的动态性以及非线性特征,并通过分析把握供应链风险参数的性质,对这些供应链风险的参数进行推理,实现真正的评估。

(二)供应链风险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

为了分析方便,不妨假定每一个风险因素或风险事件有三个状态:发生态、临界态以及未发生态,在不同的时间,它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由一种状态切换到另外一种状态上。如果能把握这一风险事件发生时间以及持续时间的可能性大小,供应链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与科学意义就得以很大的提高。文献[13]构造了一个类似的模型,描述了一个简单的链状贝叶斯网络,但供应链风险贝叶斯模型比其复杂得多,且我们考虑的参数也有一些变化。

如前所述,供应链风险的发生与因素的状态有关系,而供应链风险因素的状态只有三种,即发生、不发生、临界态。一旦发生,将会引起下一个因素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供应链网络中进行传播,最终导致了供应链风险的非线性迭加效应――供应链风险复杂且具有较大的随机性。不妨假定供应链风险因素都不发生为供应链的第一种状态――未被激活的状态;供应链风险因素全都发生这一现象为第三种的状态――完全激活的状态;供应链风险因素处于临界状态这一现象为第二种状态――完全随机的状态。这三个状态中,从其中某一个供应链风险因素没有变化到随机变化,有下列参数可以描述:风险因素的状态、从一个状态到另外一个状态的持续时间、从一个状态切换到另外一个状态的概率等。

下面我们重点分析一下供应链风险因素的这三种状态。发生态表示风险因素完全偏离了正常的状态,未发生态表示风险因素处于正常状态,而对于临界态,直接描述比较困难,我们给出一个直观的描述方式。临界态其实指的是这一风险因素随时都可能偏离正常状态,这是一个不稳状态。徐绪松和郑小京(2012,2013)对供应链道德风险中的因素以及道德风险的临界状态进行了分析,这一结果以及分析过程可以测定在整个供应链风险系统中风险因素是否处于临界状态。

由于风险影响因素的重要性随着系统状态、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就某一特定的风险因素或风险事件而言都是对应的随机过程,不妨假设这一系统满足下列条件:

[2]ClaudiaColicchiaandFernandaStrozzi.Supplychainriskmanagement:anewmethodologyforasystematicliteraturereview[J].SupplyChainmanagement:aninternationalJournal,2012,17(4):403-418

[3]Georgea.Zsidisin,BobRitchie.SupplyChainRiskmanagement-Developments,issuesandChallenges[C].1-12.Georgea.Zsidisin,BobRichie,SupplyChainRisk:aHandbookofassessment,management,andperformance.SpringerScience+Businessmedia,LLC,2009.

[4]teresawu,JenniferBlackhurst,VellayappanChidambaram.amodelforinboundsupplyriskanalysis[J].Computersinindustry,2006,57:350-365.

[5]马建华,艾兴政,唐小我.多源不确定性因素下两阶段动态供应链的风险绩效[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32(6):1222-1231.

[6]李民,黎建强.基于模拟方法的供应链风险与成本[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32(3):580-588.

[7]Stevena.melnyk,alexanderRodrigues,andGaryL.Ragatz.UsingSimulationtoinvestigateSupplyChainDisruptions[C].103-122.Georgea.Zsidisin,BobRichie,SupplyChainRisk:aHandbookofassessment,management,andperformance,SpringerScience+Businessmedia,LLC,2009.

[8]Bjrnegilasbjrnslett.assessingtheVulnerabilityofSupplyChains[C].15-34.Georgea.Zsidisin,BobRichie,SupplyChainRisk:aHandbookofassessment,management,andperformance,SpringerScience+Businessmedia,LLC,2009.

[9]JukkaHallikasandJariVaris.RiskmanagementinValuenetworks[C].35-52.Georgea.Zsidisin,BobRichie,SupplyChainRisk:aHandbookofassessment,management,andperformance,SpringerScience+Businessmedia,LLC,2009.

[10]mohdnishatFaisal,D.K.BanwetandRaviShankar.mappingsupplychainsonriskandcustomersensitivitydimensions[J].industrialmanagement&DataSystems,2006,106(6):878-895

[11]JenniferV.Blackhurst,Kevinp.ScheibeandDannyJ.Johnson.Supplierriskassessmentandmonitoringfortheautomotiveindustry[J].internationalJournalofphysicalDistribution&Logisticsmanagement,2008,38(2):143-165.

[12]archieLockamyiii,KevinmcCormack.modelingsupplierrisksusingBayesiannetworks[J].industrialmanagement&DataSystems,2012,112(2):313-333.

简述供应链管理的特征篇2

内容摘要:复杂适应系统的研究已经深入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等方方面面,在产业集群中也有相关研究。针对目前集群供应链的快速发展,本文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群集的研究,梳理了集群供应链理论的研究趋势,就集群供应链的系统特征和群集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在集群供应链的复杂适应性研究,特别是在群集特征的研究中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群集集群供应链

复杂系统及其群集特性研究

对于复杂性科学的研究一般认为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美国圣菲研究所(SFi)于1987年提出“混沌边缘”的概念。在对人工生命模型的计算机仿真中,发现在有序和混沌之间存在一个相变阶段,在这个层次中,系统的行为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适应和自组织的复杂现象。系统通过自身的适应和自组织而达到混沌边缘。Holland(1992)则提出复杂适应系统的概念:适应性造就复杂性,并提出了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adaptiveSystem,CaS)的研究范式。区别于传统的研究思路,复杂适应系统关注于系统的自组织过程和系统新特性、新秩序的涌现,其本质在于其进化过程中凸显的永恒的新奇性。其研究方法强调采用计算机仿真作为主要工具,研究对象则尽量简化。CaS在管理学领域的引入标志着对组织的研究从传统结构性观点到对自组织、自治理认识的转变。

在复杂适应系统特性的研究上,一般系统论的创立者L.Von.Bertalanffy定义系统的基本特性是:整体性、关联性和环境适应性。Holland认为复杂适应系统一般都具有通用的4个特性,即:聚集(aggregation)、非线性(nonlinear)、流(flows)和多样性特性(diversity),以及3个机制,即:标识(tagging)、内部模型(internalmodel)和积木机制(buildingblocks)。复杂适应系统的其他特性和机制都可以通过这7个基本点的适当组合派生出来。mitleton-Kelly(2003)则定义了CaS的10个基本原则:连通性、互相依赖、共同进化、混沌边缘、概率空间、反馈、可追溯性和时间、路径依赖、自组织、涌现。国内学者刘晓平(2008)综合了众多复杂系统的研究提出复杂系统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自适应性/自组织性(self-adaptive/self-organization)、涌现性(emergence)、演化。其他特性如不确定性、预决性、开放性等都体现了系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整体和关联特点。

在对复杂适应系统的深入研究发现,有一些由大量自治个体组成,无集中控制的系统也涌现出一些特定的行为,而且这些现象在几乎自然界研究的所有尺度(从非生命世界的分子到星系,从生物界的简单的细菌到高等动物)上都存在。对于这类系统学界统称为群集(Swarm)。

对于群集系统的研究始于意大利学者Bonabeau和Dorigo,他们受蚁群在觅食过程中利用信息素(pheromone)总能找到从巢穴到食物源的最短路径这一现象的启发,首先将生物学领域的群集智能(Swarmintelligence)研究推广到人工系统领域,提出了用于求解旅行商问题(tSp)的蚂蚁系统(antSystem,aS),随后又归纳出蚁群优化(antColonyoptimization,aCo)的元启发算法。Kennedy等人则在观察鸟群的协作觅食中,开发出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pSo),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以下基本观点:一是人类智能的产生源于社会交往;二是文化和认知是人类社交的结果。人们还发现,不仅蚁群和鸟群具有群集智能,大多数具有群居生活习性的生物系统都有比较相似的群集智能表现:蜂群、鱼群、狼群等都可以提炼出相应的人工系统模型。目前,蚁群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成为群集智能优化方法中的两个大类,在科研和应用上都得到了各国的广泛关注。

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对群集智能进行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aCo和pSo的改进和应用以及建模和仿真方面。俞辉等人(2007)考虑基于有向网络的智能群体的群集运动。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一是智能群体速度方向渐进收敛,并保持方向一致;二是智能群体速度大小渐进收敛,并保持大小相等;三是有邻接关系的智能体(agent)之间没有碰撞发生;四是智能群体的势场函数被最小化。理论分析显示,有向图的弱连通性及一种称为平衡图的有向图在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研究群集系统具有实际意义,它是理解生物复杂性的一个途径,一方面,可以借鉴生物的智慧,把分布式策略用在自治多系统(如多机器人或自治飞行器系统)的控制、协调以及编队控制中。这些系统的共同特点是:个体自治、非集中式(decentralized)控制、局部信息作用(localinteraction)。通过设计一定的控制律,可以使系统整体呈现出所期望的涌现行为。另一方面,群集有可能来解释群集智能(swarmingintelligence)的产生,每一个个体通过协作却可以展现出一定的智能行为。而且,作为一个分布式协作系统,群集具有鲁棒性和自组织的特征,群集系统是基于局部优化的系统,在效率和鲁棒性方面可能要比传统的集中式控制更有优势。

供应链产业集群的群集研究

中间性组织以供应链服务的方式介入企业网络,通过更专业的供应链管理改善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关系,供应链抵抗风险的能力提高了,其成功可能性也就提高了。目前大多数的研究主题仍然在链内,但也有实践者和学者们正在逐渐意识到供应链的竞争优势与其成员企业的能力紧密有关。

Gadde(2004)指出由于生产、运输和信息系统方面的技术发展引起的新的分销渠道安排支持更合作的关系,并且能够加快供应链不同成员的资源的整合,这种整合将导致企业日渐依赖于其他企业控制的资源。同时也需要企业在更大的思维空间和时域空间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战略决策。而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演化网络中的活动相互依赖性正在逐渐跨越组织的边界,从而使企业之间增强的协调成为必要。

黎继子(2004)认为,集群是纵向企业相互分工协作高度发达,横向具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而形成的组织,即网络是这个组织的显形结构轮廓,在此背景基础之上是隐形、有向的链状架构。集群网络和供应链是一种有机的融合,而不是简单的功能堆砌。物流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都因与其关联的企业接近而改善了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并从中受益。产业集群内由企业之间相互作用产生凝聚,远远超过了独立企业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熊小莉(2006)基于复杂系统的自组织特性分析了供应链集群的产生和发展。认为企业核心专有资产的聚集导致了组织创新网络的形成,创新网络的上下游扩张则是集群供应链网络的雏形,而集群供应链网络的强化则来源于创新网络的技术路线的不断修正。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供应链集群网络的群集现象既是实际的需要,在理论上也是演化的必然。

在供应链产业集群的特性研究上,不同的学者针对不同的方面做了一些研究。

一些学者结合网络的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特性以及网络有向性来研究供应链产业集群的特征。如:黎继子(2004)认为集群网络式供应链系统具有三个结构特点:有向性、网络结构性和核心性。并通过裂变、集聚和扩散迁移实现网络演进。张昕瑞等(2008)总结了集群供应链网络的一些基本特性:多维性、多“流”性、动态性、风险更大。樊霞、朱桂龙(2008)则从企业创新网络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创新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无标度特性和群集性,同时证明了断键重连和特征路径长度对创新网络有效性的影响。

一些学者则从复杂系统的角度来分析了供应链产业集群的特性。肖凡平等人(2005)从复杂自适应系统的角度分析了供应链系统的特性:自组织、连接、维度、动态、多峰地形、准均衡和状态改变、非线性变化和非随机未来,并通过仿真证实了这些特点。周健等人(2004)认为在供应链中不但有物质流,更重要的是还存在知识流,而且正是知识流的存在使得供应链具有动态特征和不可预测的特征。他们总结出供应链系统作为复杂自适应系统具备一些显著特征:主体的聚集、分裂和学习行为;自组织、涌现和反馈;维度(主体行为在变化时受到的制约越多,维度就越低;反之,则维度越高);动态性(任何一个供应链系统的变化都会使其周围其它系统发生变化,并会进一步地导致更多变化);非线性(受系统中许多变量的复杂交互影响而呈现出的特性)。结合这些特性,他们在供应链网络系统的内部模式、控制和协同发展模式两个方面提出一些推论。张智勇等人(2009)结合物流产业集群的特点,指出物流产业集群的涌现性机理,体现了物流服务一体化、网络化、规模化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物流产业集群的涌现特征不是某一区域物流企业特征的简单之和,有1+1>2的效果;二是集群涌现特征的种类与单个物流企业特征的种类完全不同,比如产业集群的价值链再造;三是涌现特征不能由单独考察某一个企业的行为而推导出来,物流产业集群的完整产业网络不是单个物流企业所具备的,并以此推导了物流产业集群服务创新五维模型。

评述与展望

对于复杂系统的研究还有许多有待深入的领域。目前的研究还有一定的局限:

一是在供应链的研究中,更多的研究将注意力集中于单条供应链内的相互关系及资源整合和规划能力的研究,对于集群供应链的研究较少,对于集群供应链的群集特性研究更少。这与其交叉研究的性质有关,也与其需要更多的企业研究数据与宏观经济数据有较大的关系。但不可否认,对于集群供应链的研究是目前供应链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也具有相当的理论高度和宏观性。

二是目前的研究要么基于复杂系统的视角研究供应链集群的复杂性质,要么基于网络特点研究供应链集群的有向、加权、随机性与确定性等问题。但集群供应链既是复杂系统,也是网络系统,既具有复杂系统特点,也具有一定的网络特征。这也与实际系统相吻合:在一些地区和行业中,各个不同规模,从事相关业务的企业,往往组合成一个较大的集群,通过提供创新的产品或服务相互结合,既能够提高节点企业的创新能力,也使整个行业的竞争力提高,抗拒风险能力增强。集群企业之间通过企业自治、跨越多条供应链和资源依赖等多种方式来规避断链风险和降低网络成本,实现集群优化。而且,集群的网络特性是在企业主体聚集在一起后涌现出来,仅对任一方面单独的研究都不可能使我们了解系统的全部。

综上所述,基于复杂系统角度的集群研究正处于开始阶段,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结合复杂系统群集特性来研究产业集群,既可以丰富供应链理论和复杂系统理论,还可以基于理论加强产业内各企业的协调合作,整合优化区域产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使产业集群呈现出类似信息网络或生物链的紧密衔接的需求―供给关系以及涌现出强大的竞争能力,对产业集群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晓平,唐益明,郑利平.复杂系统与复杂系统仿真研究综述[J].系统仿真学报,2008,20(23)

2.肖人彬,陶振武.群集智能研究进展[J].管理科学学报,2007,10(3)

3.俞辉,王永骥,程磊.基于有向网络的智能群体群集运动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7,24(1)

4.黎继子,蔡根女.技术创新网络与隐性知识流转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16(5)

5.熊小莉,何景风.基于自组织创新网络的集群式供应链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06,9

6.黎继子,蔡根女,鲁德银.基于集群网络式供应链变迁演化规律研究[J].情报技术,2004,2

7.张昕瑞,王恒山.复杂供应链网络结构模型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27(2)

8.樊霞,朱桂龙.基于小世界模型的企业创新网络研究[J].软科学,2008,22(1)

9.肖凡平,唐小我,张明善.供应链系统的复杂适应性及其仿真实现[J].管理学报,2005,2(5)

简述供应链管理的特征篇3

   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保持供应链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柱。尤其近年来,学术界对供应链知识管理的研究逐渐深入。其中,国外学者主要偏重具体实践方面的研究,并与丰田、戴尔等知名企业展开合作,取得了丰富的实践成果。而国内学者则主要关注理论方法方面的创新,在知识管理架构、策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然而,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稍纵即逝的商机要求供应链向敏捷化方向发展。以农产品供应链为例,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产品供应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变化,人们的口味也越来越挑剔。如何针对顾客日常需求的变化进行敏捷供应链快速组建并在短时间内提供相应产品成为农产品供应链发展中的难题。传统的供应链知识管理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商业环境。目前已经有学者开始关注敏捷供应链中的知识共享及知识重用,但对敏捷环境下知识管理系统的相关研究还很少。因此,本文以北京市农产品供应链为研究背景,以敏捷化为目标构建一个敏捷知识管理系统,该系统引入面向服务的思想以增强分布处理能力和可扩展性。在此基础上采用本体、工作流管理等方法对其中的知识服务检索、组合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以期进一步提升北京市农产品供应链的敏捷性和知识管理水平,为都市型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二、研究背景

   北京市是农产品消费的大都市,据相关资料推算,全市每年消费蔬菜约40亿公斤,果品约29亿公斤,生猪约400万头。随着北京市国际化程度日益增强以及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中高档蔬菜瓜果、肉食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体系是北京市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北京市各级农业管理部门也认识到这一点,在近年来实施的改革过程中,农产品物流体系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问题依旧比较明显:(1)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在农业增产上投入较大,但产品储运技术和物流设施等方面却明显投入不足,加工水平低、运送方式落后、冷链运送比例小,致使产品质量难以保证,难以满足奥运期间巨大的物流需求。(2)市场结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物流主体不清晰,众多小农户、农民合作组织加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批发商、零售商,一起构成了农产品流通主体多元化的格局。(3)物流信息不畅。北京市农户生产规模较小,市场主体分散,信息传递手段落后,导致产品流通时间拉长,农户在供应链全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及时获得有效的供求信息,进而导致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处于无序状态,难以快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面向服务的敏捷知识管理系统

   本文针对上述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知识管理存在的不足,从供应链管理和信息管理的角度提出了面向服务的敏捷知识管理系统(services-orientedagileknowledgemanagementsystem)。该系统基于web服务技术,支持异构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对系统中的所有用户提供分布透明性、跨平台透明性以及异构数据透明性。其总体结构如图2所示。该系统能够实现敏捷供应链中知识资源的分布式动态集成,包括提供知识资源的动态发现、集成和绑定等服务,从而解决了敏捷环境下知识资源集成的关键问题。

  (一)相关概念

   面向服务的架构自提出以来一直没有标准的形式化定义,许多学者对此方面进行了研究。侯丽珊等提出了基于环境本体的服务描述框架并用基于?仔演算的进程表达式表示服务的行为语义。饶元等在对时序逻辑语言xyz/e进行扩展的基础上对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以及系统的核心概念进行了形式化定义。然而,上述研究都只针对传统服务展开,没有考虑到知识服务的推理性、创新性和语境相关性等特点。因此,本文根据知识的特性,对敏捷知识管理系统中相关概念进行如下定义:

   定义1敏捷知识管理系统:由多个服务角色通过基于标准协议的基本连接件按照特定的业务模式组合而成的一个分布式敏捷知识管理系统,能够根据角色的请求及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提供相应的知识服务。

   定义2知识服务(knowledgeservice):由一个或多个知识模块组合而成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自治的软件体,通过wsdl对外部接口进行描述,利用soap消息来完成消息通信。详细定义为:ks=,其中id代表服务名称。dis代表服务描述,主要包括服务功能描述和服务契约描述两部分。if代表服务接口,是服务功能特征的集合。attr是服务属性的描述,包括属性、属性值以及之间的映射关系。

   定义3知识服务组合(compositionalknowledgeservice):由多个基本知识服务根据特定需求组合而成的具有复杂功能的软件体。其内部的消息通讯与服务调度以及与外部服务间的通讯使服务组合具有更为复杂的动态行为,且服务的重用粒度也更大。详细定义为:cks=,其中ks为基本服务集合,其他定义与上述知识服务类似。

   定义4知识服务描述(knowledgeservicedistribution)是对服务功能以及调用契约的描述,定义为sd=。其中sf为功能描述,包括接口功能、参数格式等。sc为调用契约,包含调用协议、调用权限等,其中知识服务接口(serviceinterface)是服务访问的语法规范,仅提供服务名及特征,并不描述服务的实现方式。定义为:si=,其中sip是接口参数的集合,slm是服务方法的集合。

   定义5知识服务属性(serviceattribute):对服务特征的描述。可细分为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静态属性值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只是与其他服务区分的基本依据。动态属性则会随着时间等外部条件的不同而取不同的值,刻画了资源的变化特征,例如服务状态、服务负载等。定义为:sa=,其中attr={a1,…,an}是服务属性的集合;ran={v1,…,vm}是服务属性值的集合;f:attr->f(ran)是资源属性到其值域上的一个映射。

  (二)体系结构

   敏捷知识管理系统主要分为三层,包括交互层、应用层和数据层。其中交互层是系统面向用户的接口,对外提供系统的公共服务,主要负责接收服务请求,并进行服务请求的解析,将相关信息提交给系统其它模块进行下一步处理。而应用层是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服务注册模块在传统vddi的基础上实现并进行语义扩充,除了保持uddi基于关键字的服务查询和发现功能外,还扩展了基于语义的服务发现功能,实现系统服务的注册、查询和语义映射工作。经过接口封装的各应用系统服务,除了在uddi进行正常注册之外,还使用领域本体对其进行语义描述,以支持两种不同类型的服务发现机制。

   服务匹配模块根据服务请求内容,对服务注册中心的服务进行关键字及语义匹配,并返回最优服务。在服务运行的同时,由监控模块根据服务匹配和运行的情况对服务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追加到服务注册信息中,作为今后服务匹配和选择的参考因素。

   服务组合模块只有当一个服务请求需要一个复杂业务过程才能够完成时发挥作用。首先该服务请求会分解为基本服务请求,每个基本服务请求都要经过服务的匹配过程,最后所有匹配的服务按照业务定义中的逻辑顺序进行服务组合,形成可执行流程,最后解释执行。

   数据层主要对成员的基本信息和服务信息进行存贮和分析,以建立联盟知识库。

  (三)组建过程

   以农产品供应链为例,敏捷知识管理系统组建过程描述如下:(1)首先以行业协会的形式建立农产品供应联盟,并对联盟中的企业进行分类,包括生产、物流、销售企业等,其中每个企业均需要进行资格认证并进行评级,通过认证后各成员连入联盟内部intrenet并在uddi注册;(2)当有合适的市场机遇出现时,联盟统一市场信息并进行分析,确定所需供应商类型。有合作意向的成员向联盟提出申请,联盟根据市场情况并结合成员的各项评级及所提供服务的质量评级进行供应商选择并组建供应链;(3)供应链组建完毕后,入选的注册完毕后,敏捷知识管理系统初步形成。当有成员需要知识服务时首先到联盟知识门户提交进行知识服务请求,若此服务存在则进行共享权限确认,然后由协会作为第三方与服务提供者绑定并进行交互。(5)当市场机遇消失后,敏捷供应链解散,各企业知识服务注销,重新回到步骤(2)。组建过程如图3所示。

  (四)应用实例

   这里,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例,对敏捷知识服务进行简要说明。在对农产品进行清洗加工的过程中,加工企业通常需要了解农产品的农药使用量及所包含的化学成分,而作为需进一步对农药生产企业进行知识查询。在敏捷知识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农产品加工企业只需要向联盟提交知识查询即可,由系统进行知识服务的组合调用并迅速发现结果,实现知识的敏捷重用,使原有查询过程得到简化。

   四、关键技术

  (一)服务检索与组合技术

   知识服务作为一种语义密集型的高层应用,用户通常需要具备全面知识才能正确使用,传统uddi基于关键词和简单分类的服务发现机制已经不能很好满足需要。因此,本文在敏捷知识管理系统中提出一种基于领域本体和语义相似度的知识服务发现方法。首先将用户查询需求进行语义扩展,细分为功能需求、质量需求等,然后判断功能需求是基本服务还是组合服务,若为基本服务则直接对uddi中已有服务进行语义查询。若为组合服务,则对该查询进行基本分解后进行相似度计算,得出结果后再使用工作流技术实施服务组合,如图4。其中,服务组合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服务形式。目前研究方向主要有基于流程的方法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前者以工作流技术为基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wsfl、bpel4ws等;后者以语义描述模型为基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是owl-s。而本文提出的方法则将服务检索与组合相结合、人工智能与工作流相结合,充分考虑了知识服务自身的特点。

  (二)服务质量描述及评价方法

   传统uddi没有考虑服务质量的问题,当请求者从uddi上同时检索到若干相关服务时将面临着选择问题,因此web服务中的质量(qos)管理,特别是服务组合的qos管理,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已经有一些研究领域提出了基于qos的服务评价及组合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大多数都没有考虑web环境的动态性,而且只支持特定的服务类型。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支持qos的服务描述及评价方法应用于敏捷知识管理系统。该方法根据农业及农产品流通的特点定义了一组描述服务的qos属性集,采用qos协商和反馈评价机制,支持携带qos描述信息的服务以及基于qos约束的服务发现。该模型不需要改变uddi的内部实现,而是基于wsdl直接对现有的uddi服务进行扩展。具体实现方法将另文详述。

简述供应链管理的特征篇4

   关键词:成本计量模式;成本控制机制;健康成本结构;可持续竞争力

   成本控制的终极目标不是简单的企业所有环节成本耗费的绝对降低,而是追求一定成本水平(约束条件)下的综合效益最大,体现着一种均衡观念。将这种均衡观念延伸开来,就是基于成本的竞争模式不能仅拘泥于低成本策略。实际上传统观念的低成本策略与差异化经营都只是极端的竞争策略安排或选择,现实则是两种策略在某种程度上的组合。然而,均衡观念却包含着不同层面的成本效益对称情形,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层次间的演进。也就是说,不同成本效益对称情形代表着不同成本计量模式,它们之间有着层级划分,体现着对成本形态认识上的深化及可持续性程度。成本计量模式可从制造环节、价值链与商业模式三个视角透视。

   一、传统成本控制特征:基于制造环节的视角

   传统制造视角的成本控制是与会计核算及其相关规范所构造的语境相对应的,这种语境下企业真实成本体现着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要素核算的全面性原则,但显然不涉及那些没有被纳入的会计核算事项,而即使纳入也仅表现为基于真实反映的会计记录,并未进行效率分析,比如外部购入高成本、富余劳动力、负效生产装置和不科学管理等等。另外,变更会计核算方法也会导致成本数据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必然意味着成本控制水平的变化,比如企业成本核算由品种法转为作业成本法而出现的成本数据变化,是由成本耗费在不同受益对象间的配置方式出现差异而导致的,但两种核算方法的总耗费却还是一样的。因此,传统制造视角的成本是一种特定真实耗费的描述。

   传统会计核算语境的特点是企业投入资源按照显性资产确认入账而产出结果表达为基于货币计量的财务报表综合数据,其信息含量又是简单围绕产品或服务的创利展开的。从理论上讲,资产是一个被财务会计理论与实践约束下的中间概念,所谓中间概念是指它仅仅是实物层面基于管理视角的不充分经济关系的物质载体,其上一层面是制度性资本及其关系,下一层面是生产性可单独辨认的能够计量的单一资产或资产组。随着资产概念越来越表现出经济学特征,诸如时间、风险等影响因素都开始通过资产计价而进入到成本范畴。

   偏重于会计资产的工厂式商业模式没有充分利用利益相关者关系来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结构,而过分依赖规模、生产线等重资产,制造体系单一,完全由企业自身来承担成本耗费风险。实际上,制造的真实内涵也是极其丰富的,不能简单地囿于有形产品的加工,比如拉佐尼克(2007)阐述了英国制造业让位于美国大规模制造体系而日本柔性制造体系又异军突起的变迁过程中,车间并不是简单的生产单元,而是企业竞争的一个关键环节,体现着社会文化对企业制度演化的影响,车间里的劳资关系以及由此相关的技术路径构成了企业战略与管理手段的核心之一。比如日本的“精益制造”表面上看是一种工艺和流程,其实是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制造之道,像日本汽车的低返修率就是日本人注重生活细节的自然体现,这也就说明了美国福特公司不可能学习到丰田精益制造之“精神”。

   概言之,传统成本控制观念还是企业内部分工创造效率,并通过内部组织过程挖掘生产率潜力,企业内部行为定位于追求产品价值链上特定加工生产环节的增值,成本作为企业内部行为的后果,对其控制体现了如下特征:(1)分耗费环节并呈现出与利润额的简单线性负相关关系,短期利益导向明显;(2)面临良好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的两难选择,成本耗费资本化或费用化实质上是在进行未来对现在影响的预期安排;(3)强化数字游戏而弱化数字管理的趋势,这主要表现为将成本控制手段建立在脱离具体而真实情境的会计账户核算上,没有实现基于能力提升的现场化;(4)不具嵌入性的结构化方法论,且各种方法之间呈现出“零和”博弈状态。

   二、传统成本控制特征的演进:基于价值链的视角

   从演进角度看,成本控制范畴开始由生产环节延伸至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实现的全过程。郎咸平(2008)提出以6+1整合思想来直面中国制造的困境,这里的所谓6,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及终端零售,它们创造了90%的价值,而加工制造创造的价值为10%。全球化使产品价值链上最具价值部分正逐渐向产业链条的品牌与技术集中,优秀跨国公司几乎在每一个产业链条上都是依靠品牌与技术优势占据最高位置,进而控制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

   苹果第五代ipod播放器在美国市场总价值为299美元,共有451个部件,其生产价值在全球的分割如下:美国批发渠道商和零售商分享75美元,苹果公司分享80美元;提供存储硬盘的日本东芝公司分享73美元,东芝公司实际得19美元,因为硬盘的生产并不在日本境内完成;显示器由日本东芝的合资公司提供,分享生产价值20美元,但其生产也不在日本境内;芯片由美国公司提供,分得13美元;而其他微不足道的零部件由韩国公司提供,分得1美元;最终产品的组装在中国大陆(通过台湾商)完成,分得的生产价值不到4美元,剩余的33美元则由其余的零部件生产商分割。

   显然,ipod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完整的产品内生产分工体系,这种产品内的生产分工体系使得以往在一个地方完成的产品,按照生产要素的全球生产成本不同而分成若干不同的模块,每个生产模块在全球范围选择在其生产成本最低的地方进行生产,然后将这些零部件出口集中到一个地方进行组装,组装完成的最终产品再向世界各地的消费市场出口。这种基于产品生产要素全球生产成本不同而选择在全球不同地区进行生产的新型产品内生产分工模式,使国际贸易从原来最终消费品的生产与交换,转变为产品内的国际生产与产品零部件的国际交换。目前,美国苹果公司已经卖掉了自己的制造工厂,将产品零部件的生产分包给全球各地的制造商,从而使苹果公司成为“没有工厂的制造企业”。这表明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市场交易出来的。

   偏重于会计资产的工厂式商业模式开始向价值链的商业模式转变,发生该转变的重要原因是生产的社会分工的变化,即从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产品生产环节或工序分工的演化,产品完全由自我组织生产的传统模式被打破,互利交换思想的企业间行为成为企业生产组织选择的基本动因,企业价值链的概念得以建立并形成一整套分析框架,更多企业把注意力从内部控制、流程再造转移到企业联盟,以发挥其借助信任来降低交易成本的优势,管理也由关注显着生产成本转向被忽视的不显着交易成本,而实际上企业自身生产成本原本就包含着上游间接交易成本。可以说,交易成本就是为生产分工而支付的价格。

   企业间交易成本水平取决于企业价值链上各利益共同体间的定价机制,价值链管理的核心思想在于追求整体价值增值过程中通过定价机制而实现各利益相关者间的价值共享,企业价值链贯穿于自身价值创造作业和企业外部价值转移作业的二维空间,任何企业都只是整个价值创造作业全部链节中的部分。在价值链的定价机制中,除了基于信任的沟通外,还需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计量与激励机制,就是要由系列相关企业集体创造一类市场秩序。这表明现代企业不能局限于自身内部单纯自我协同化的成长,而应置身于整个价值链上的协作。从价值链的视角看,集体适应环境是先进做法。

   传统成本控制开始转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模式,成本控制方式逐步与企业价值链相融合,尽管在融合形态上存在着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与两者综合的三类模式,但核心理念还是产品视角的一体化问题,由此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基本程序包括了事前的预测、决策,事中的计划、控制与核算,以及事后的分析与考核三个阶段。三阶段成本管理极大地拓展了基于制造环节的成本控制,尤其是事前的预测与决策初步引入市场定价机制(或称市场定位),比如目标成本的确定,但市场组织与企业组织简单两分法的传统观念使得市场定价机制并不能够完整地体现在企业内部定价机制上。

   三、现代成本控制机制:基于商业模式的视角

   将企业定位于市场经济活动主体并作为复杂价值链上分工与合作的研究对象仍然属于传统产业管理范式,价值链最为核心的特征仍停留在传统以产品生产与交付为核心的供应链上,所有元素都是标准化或者说用途明确,企业组织结构也着眼于实物资本及技术等的有效配置而设置,人的价值实现也是在配合物的价值实现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没有实现专业人才自由移动并像零部件一样可以被自由组合,以形成市场竞争、企业组织目标与个人行为目标三者在较大程度上的“共赢”局面。随着网络性组织等更具创新性的管理理念和方式的出现,市场经济活动主体演变为非纯粹企业内部或企业间关系,企业与网络交互作用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集决策与执行为一体的新企业基本单元便被提及,比如海尔的战略业务单元(SBU);iBm公司全球整合生产和价值支付理念中的专业市场配置及相应的“人才供应链”;等等。

   不恰当的成本对象选取是低效率成本控制的开始。企业表面层次是生产要素的集合体,深层次在于企业是一种管理性组织,而最根本之处则在于特定所有权结构下的契约安排,即企业本质,通常被描述为一系列使资本最大化的增值机制(或契约组合),体现为不完备要素使用权资本化交易合约的履行过程,从价值角度就是指财务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与社会资本的不完全契约组合,其中由最有权威地位的资本主体决定着企业所有权制度安排,传统上是假设财务资本具有绝对权威性进而决定了企业所有权制度安排(王仲兵,2004)。

简述供应链管理的特征篇5

产品创新是一项最具挑战的工作,一个企业的新产品如何以最快速度面市,如何降低开发成本,如何最大程度满足顾客的需求,直接关系到产品创新的成败。因此,减少新产品创新成本,缩短新产品创新时间和提高新产品创新的质量和水平就成为每一个企业关心的焦点。

有研究表明,企业要达到缩短新产品的创新周期、提高新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降低新产品的创新费用的目标,原材料供应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同时,有效地运用供应商的经验和专门知识,可以帮助企业改进设计思路以及减少质量问题,也就是说新产品创新成功与否与供应链性能直接相关。因此,如何来评价供应链性能是国内外学者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我国学者张军从定性层面研究了产品的品质与供应链管理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在整个产品创新过程中,产品历经了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因而,评价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的性能,有利于评价产品的品质,为提高产品创新的绩效,提出了供应链的改进措施。他对产品品质与供应链管理关系的定性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但没有给出供应链性能评价指标和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数学依据。

马建军在评价和分析供应链性能时,通过对单一性能指标的讨论,结合评价指标的包容性、一般性、可测性和一致性原则,提出了基于企业战略目标的供应链资源、输出和柔性的一般性指标体系。利用这一指标评价体系,供应链模型可以更完全地突出供应链系统的特征并产生重新配置的效果,从而使供应链模型的发展更完全、更准确、更有效。这研究局限于从战略目标的角度来评价供应链性能,即从结果上来评价供应链的性能,因而是不全面的,本研究拟定从供应链的特征上来建立供应链性能评价指标体系。

肖智等运用物元模型对研究企业竞争力做了综合评价,此方法是以事物、特征及事物关于该特征量值三者所组成的三元组,能够直观反映综合评价的质与量的内容关系,采用关联函数进行定量计算,使得综合评价简单易行。本研究准备建立供应链性能评价物元模型,对供应链性能的评价方法将是重大改进。

本文在分析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之上,找出评价供应链性能的指标体系,构建供应链性能评价物元模型,并提出提高供应链性能的改进措施和途径,为企业评价供应链的性能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二、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性能评价体系

1.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内涵。供应链是指将产品或服务供给至最终消费者所涉及到的所有环节构成的上、下游产业一体化体系。在经济活动中,供应链以“链”的形式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客户和物流方(广义的供需双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不可分割、能共享技术和资源的业务流程,是描述商品需—产—供过程中各实体和活动及其相互关系动态变化的网络。各结点企业力图通过增加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价值、减少成本来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各结点企业的经济利益。而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强调的是供应链进行合作产品创新的能力,强调整个供应链的技术领先性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其供应商的选择标准、供应链的结构、供应链的组建方式都与其它供应链有着很大的不同。

面向产品创新供应链具有以下特点:

(1)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是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供应链。在构建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的过程中,必须有一个企业充当发起者,成为供应链的核心。该核心企业既是供应链的信息交换中心,通过信息的收集与传输,便于信息在整个供应链上的共享,又是供应链上的“技术创新中心”,其他企业为核心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各种技术在核心企业进行交流和综合。核心企业通过对其他企业的吸引,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供应链。

(2)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是一个敏捷的、动态的供应链。竞争使各种产品与服务变得越来越软体化、无常化。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品种数飞速膨胀,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缩短产品的开发、生产周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满足用户要求,已成为当今企业管理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所以,供应链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供应链的结构也必须便于重组和调整,即随着动态联盟的组成和解散能够快速地完成系统的重构。

(3)供应链的创新能力是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的核心评价标准。产品创新能力是企业维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将整个供应链的创新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作为供应链性能评价的核心标准。强调整条供应链的总体利益,即每个成员企业的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体现了现代企业“共生”“共赢”的思想。因此,为了保住其在整个供应链中的成员企业地位,必须将供应链整体利益摆在第一位,把供应链的创新能力作为评价供应链性能的核心评价标准。

(4)顾客是面向产品创新供应链的一部分。随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也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最好的产品不是企业为用户设计,而是企业与用户一起设计,让顾客通过各种途径对产品提出具体要求,参与企业的产品创新活动,成为创新小组的一员,真正实现“我的产品我设计”,使顾客成为供应链的一部分。

2.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性能评价指标。

(1)影响供应链性能的相关因素分析。

①市场与产品因素。供应链结点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影响着它们在市场中的作用,市场关联性越大的企业之间竞争的可能性就越大,合作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小。市场关联性构造了合作创新的成功率和可能性的矛盾统一体,成为合作与竞争的杠杆。

供应链结点企业之间是以产品或服务相互关联的,产品的相关性越紧密,供应链网络的结构就越紧凑。因此,产品创新网络主要围绕核心企业的产品这个中心,以产品作为连接产品创新网络结点企业的纽带。

②渠道的畅通性因素。供应链结点企业之间渠道的畅通性直接制约着企业产品创新的效率,制约着产品创新成果的先进性。一方面要考虑供应链企业间沟通渠道硬件设施的现代化程度,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物料供应与需求管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设计与制造管理,企业间资金流管理,基于internet的硬件建设;另一方面要考虑供应链每个环节之间的信息畅通水平,建立在供应链基础上的产品创新网络,不仅需要保持物流的畅通,而且更需要保持信息流、资金流和知识流的畅通,在产品创新网络中,信息的流动速度反映了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

③供应链协同因素。对企业而言,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成本的节约和效率的提高,使得整个供应链生成的价值最大化,而供应链结点企业协同性的优劣直接影响供应链的性能,供应链的稳健性和运营能力是衡量供应链性能的重要指标。

当前,企业供应链最重要的就是要确定协同性的供应链战略。使得在整个价值链上,新产品研发、生产营运、市场营销、分销物流、客户服务等各个业务部门,还有很多的支持部门,如财务、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能够协同一致,在满足客户需求、加快反应速度和降低运作成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协同需要供应链上的客户端和供应端及链上的每个结点加强沟通并实现信息共享。实现协同的目标不仅仅是提升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而是通过供应链管理,使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协同工作,从而建立崭新的共同受益的商业流程。协同问题也是今天供应链中最大的问题。

④企业的组织因素。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许多企业为适应形势的转变,自觉对其组织结构进行调整,调整的目标是使其成为有利于员工相互交流与沟通,有利于释放员工个性与创造力的扁平化结构或网络化结构,从而促进产品创新业务流程的高效运作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传统文化强调寻找短期的、绩效好的企业,而这种文化与能够让价值链中的所有贡献者都获利的供应链管理目标相冲突。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依赖于信任和沟通,信任体系的完善和沟通机制的健全,使得供应链结点企业向着良性的合作态势发展。

⑤顾客因素。产品创新供应链结点的各个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并有所发展,必须时刻关注顾客,一心为顾客提供价值。因此,企业如何从顾客角度去衡量供应链的性能,已成为管理层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顾客层面的性能评价指标应包括三个方面: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份额和客户利润率。

(2)面向产品创新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在众多影响供应链性能和效用的因素中,针对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主要是评价其产品创新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指标的设计也就要从产品创新能力着手,重点考虑涉及产品创新能力的一些相关因素,在进行各指标权重设计时,也要向创新能力及相关因素倾斜。根据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的功能要求,本文设计了以下评价指标体系。

三、面向产品创新供应链性能评价物元模型

1.确定经典域。设供应链性能评价的定性指标有m个,即为c1,c2,…,cm以这部分指标为基础,将供应链性能定量地分为n个等级。

四、小结

供应链是描述商品需—产—供过程中各实体和活动及其相互关系动态变化的网络,在产品创新的特定条件下,具有不一般的性质和特点,而其性能的优劣对产品创新的成功与否有重大影响,因此,如何来评价供应链性能是产品创新活动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引用物元分析法,对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性能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此方法采用关联函数进行定量计算,使得评价简介可行,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优越性。至于在评价工作中,如何全面地设立评价指标,如何更合理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如何更合理地确定各指标定量化数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军等.供应链管理(SCm)的协同品质评价的研究.机械制造与研究,2004,(11).

2.马建军,张长根.基于供应链战略目标的性能检测指标研究.物流技术,2003,(1).

3.肖智,钟波,李有慧.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物元模型与可拓评价方法.运筹与管理,2002,11(2).

4.焦志莹,张文彬,焦志敏.供应链成员竞争合作关系研究.现代物流,2005,(2).

5.陈思云.基于系统论的供应链管理绩效分析.武6.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3,25(6).

7.刘丽文.供应链管理思想及其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过程.管理科学学报,2003,6(2):81-88.

8.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41-45.

简述供应链管理的特征篇6

关键词:供应链;目标成本;节点企业;网络层次分析法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过,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供应链的竞争实质则是供应链成本的竞争。随着目标成本法的广泛应用及竞争优势的日渐凸显,将其应运于供应链中将会成为必然。

一、目标成本法及设计思路

目标成本法是一种市场驱动的成本管理体系,对产品成本的设计具有指导效应,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通过运用价值工程等方法对成本展开多层次、多方位、全过程的控制管理活动。目标成本的确定以竞争的市场价格为导向,不仅要求跨职能的团队合作,对顾客也要给予一定的关注。根据该管理思想,产品成本的设计团队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设计与制造、生产、销售、原材料采购、成本会计部门及客户服务与支持部门,而且还包括公司外部的参与者。因此,有必要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加强各环节的信息分享与反馈作用,结合互联网技术以并行工程的方式完成产品成本的设计,即产品成本的削减是从概念开始的循环过程,需要跨组织的成本调查,结合质量功能配置、价值工程等方法并借助功能—价格—质量悖反展开团队的互动设计。

二、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的思路

(一)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下,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代替了原来单个企业的竞争。为了增加供应链效率,可以使用链接目标成本计算系统,将成本管理的范畴扩展到整个供应链,即对供应链进行目标成本管理。供应链的目标成本由跨职能的设计团队根据功能分析到零部件层次,但并未终止,此时由于供应链条的连续性,各节点企业零部件层次上的成本又成为其上游供应商所面临的市场目标成本,这一效应沿着供应链一步步传到原材料供应商才终止。因此,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及其部门负责人在考虑内部成本的同时还应调整整个供应链的成本来满足市场需求。

(二)供应链目标成本在供应链上的分解

根据前面的论述,供应链下游企业识别出客户的需求并传递到上游企业,市场压力以目标市场价格的形式转化为供应链第二层次的客户压力,成为他们的目标成本,此过程沿供应链一直传递到最初的原材料供应商。因此,目标成本就成了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约束机制并有效地将采购商、供应商、制造企业及用户连接起来。所以,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具有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

但是,对供应链进行目标成本控制并不是无理地将成本压力转嫁于某节点企业以实现整体利润,这是违背供应链成本管理初衷的。此时,目标成本分配的准确与否将体现节点企业利润的分享是否公平合理,这将影响成员企业合作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整条供应链利润的实现。当供应链中某上游供应商分得的成本低于标准成本并且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将成本压力转到下游供应商,而下游供应商采取同样的措施时,最终的成本压力全部积压在原材料供应商,从而损害原材料供应商的利益,导致利益分享不平衡。当某成员企业分得的成本较高,它们会通过提高售价来缓解自身的压力,此时相对于正常的成本水平,该企业会产生额外的利润,形成利润的不合理占有;相反,分得成本较低的企业相对正常成本水平会损失一定的利润,造成供应链成员企业利益分享的失衡。可见,供应链上目标成本的科学分配至关重要。

三、供应链节点企业目标成本分解方法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法)是一种新的科学决策方法。由于其结构灵活性,所以在当前分析解决半结构或无结构问题中具有领先地位。尤其在实际问题或绝大部分决策问题在元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反馈,存在着内部依赖和外部依赖时,用anp法进行描述其结果更佳。anp法不同于以往比较简单的树状结构,它由控制层及错综复杂的网络层组成,网络结构中的节点或代表一个元素或表示一个元素集,每个元素集都可能相互作用与反作用,元素集中的每个元素也都可能相互影响与支配。因此,anp法既考虑各元素施加影响的程度,又考虑其接受影响的程度,从而得出某元素在整个网络层中的重要性程度。

本文所讨论的供应链目标成本的分解问题即呈现出复杂的网络结构。考虑到供应链中节点企业的复杂多样性,我们将其归集为四个元素集:供应商集、制造商集、分销商集与用户集。各集合在成本的构成中既独立又相互影响,元素集内的企业或跨集的企业相互影响与被影响,形成供应链的网络结构。合理分析各节点企业在整条供应链中的重要性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成本的分解,anp法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方法。下面以wS公司为例进行简单说明。

(一)wS公司简介

wS公司为中型家用办公桌制造企业。该公司由于管理和技术落后,并且产品研发能力较弱,家用办公桌成本比同行领头企业高了20%~30%,导致企业效益差,生存遇到危机。为改变这一现状,公司提出建立目标成本管理系统,开发新产品。办公桌加工供应链主要包括材料供应—加工制造—分销—零售四个环节,其中供应商主要有木材、木器漆、五金配件及产品设计供应商等,公司为该供应链关系的核心企业。为简化分析,本文假设只有一级供应商和一级分销商。

(二)各企业相互影响权重的排序

通过上述介绍,本文仅以供应链目标成本为控制层元素,即相对目标的准则层。网络层次中有元素集材料供应商、加工制造商、分销商及用户,分别用B1、B2、B3、B4表示,假设B1又有元素z11、z12、z13,B2、B3、B4中各有一个元素z2、z3、z4。根据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原理,以Bi中元素zij为准则对Bj中元素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因假设B2、B3、B4中各有一个元素,所以无论以任何一个元素为准则,其相对自己的相关性均为1。因此,我们只要分别以B2、B3、B4中的元素为准则对B1中元素进行两两比较,通过专家及相关工作人员对各企业产品质量、自身生产效率等的调查,分析其所提供材料对产品价值的贡献大小及对其他企业产品的影响程度并进行综合打分,可得以下3个判断矩阵,如表1所示。

式(1)中的列向量就是B1中供应商分别相对于B2、B3、B4中制造商、分销商及用户的影响程度的排序向量。如果两企业之间互不影响,则Vij=0。结合上述假设制造商、分销商及用户各只有一个企业,则他们相对于自己的重要性排序向量均为1,则我们可以得到(2)式

其中i=1,2,3,j=1,2,3,最终我们得到了各准则下的超矩阵V,即各企业相互影响程度的排序向量。虽然此矩阵是非负矩阵,但是V却不是归一化的,因为我们没有考虑各准则,即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及用户之间的重要性比较,所以还应对各准则进行排序。

(三)各元素集的相对重要性排序

根据目标成本法与供应链成本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思想,不仅要对内考虑各职能部门在成本分析中的重要性,更应对外关注顾客与利益相关者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严格遵循价格引导、顾客价值、以产品流程设计为中心并依赖跨职能团队这一原则。所以,供应链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及用户在成本形成中均扮演重要角色,其重要性程度也可用上述方法计算得到。通过咨询专家获得专业打分及搜集相关资深人员的打分,构造各元素集B1、B2、B3、B4的判断矩阵,如表2所示。

分别以B1、B2、B3、B4为准则,分析它们的判断矩阵,由特征根法得出各元素集的相对重要性排序,用aij(i=1,2,3,4;j=1,2,3,4)表示,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4×4阶加权矩阵a,如式(3)所示

以上步骤是对各成员集相对重要性的排序而构造的加权矩阵,用它来实现式(2)所构造的超矩阵的归一化。

(四)计算各节点企业的目标成本

本文的目的是实现供应链目标成本的分解,但是上述对各节点企业相对重要性权值的计算并不是很合理,因为其并没有实现归一化。因此,我们可以用加权矩阵a对其进行加权,构造加权超矩阵V:V=(vij)。式中vij=aij×vij,v=(vij)由式(2)确定,a=(aij)由式(3)确定。V为anp结构的加权超矩阵。事实上对于V的任一列均有aivij=aij=1,因而加权超矩阵V的任一列均是归一化的。

所以,通过运用anp法,最终可以得到木材供应商、木器漆供应商、五金配件供应商、办公桌制造企业(核心企业)、分销商及用户对目标成本的分配权重Vij。这里我们假设整条供应链的目标成本为C,分别乘以Vij,即将目标成本合理分配于各节点企业。

四、结论

目标成本法的应用在国外较为普遍,但将其运用于供应链的成本管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操作,在国内外均不常见。供应链的目标成本管理的复杂性及系统设计的开放性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所达不到的,加之各企业体制的不同及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难题也是管理者放弃这一有效管理工具的原因所在。如何确定各企业在所处供应链中的成本就是一大难题。新兴决策工具——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的出现,为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目标成本的分配提供了可行性。采用anp法,我们通过比较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构建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网络结构,再根据其重要性程度构建判断矩阵,利用特征根法得到各成员企业间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再对其进行加权,最终得到归一化的权重,即各成员企业对总目标成本的分配权重。这样,就实现了供应链目标成本在各节点企业相对合理的分配。

参考文献:

[1]吴学林.目标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韩庆兰,蔡军.产品成本设计中目标成本的确定及评价[J].财务与会计,2006(03).

[3]周朝阳.链际竞争下的供应链成本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

[4]谢福泉.供应链成本管理:类别成本与运作支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5]孙宏才,田平,王莲芬.网络层次分析法与决策科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简述供应链管理的特征篇7

关健词: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方向以及原则

(一)在现有的产品基础上延伸。按照已有的产品和服务,将有相同需求与管理的产品进行整合,在这样的前提下,把分散产品进行打包。因为每一个供应链,所涉及到企业众多,假如银行仅仅是供应单个产品,那么就不能够有效的满足客户差异化要求,从而就不能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对此,需要根据客户的特点,把散乱的产品进行整合与打包,满足客户需求,进而提升银行差异化竞争的优势,让供应链融资规划得到完善,实现“双赢”的预期目标。比如使用部门之间的一些关联产品,一样的产品对不相同的客户进行覆盖,不一样的产品经由整合打包给同一客户使用,把国内和国外信用证进行捆绑、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间建立起连接等等,上述都是在现有的产品上进行的延伸,并且有着产品创新的作用。

(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研发。商业银行应该基于供应链金融需求的特征进行新品研发,借此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对此,供应链的生命周期和结构就成为了供应链新品设计的特征,依据行业特征、结构以及生命周期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融资产品的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准则。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首先由供应链上面流通的产品价值来进行新品设计;其次由企业之间的贸易关系来确定新品设计;最后由核心企业信用角度来进行新品的研发。这也是商业银行产生风险的关键所在。

(三)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原则。1.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必须符合市场的要求。产品创新永远是跟随消费者需求进行创新的,商业银行在对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位的时候,务必要有针对性的满足客户需求,在服务方式及融资产品这一方面,最大化地适应客户对于资金运营快捷的需求。2.试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关键在于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随着商业银行新品的推出,不仅仅能够满足社会广大群众的需要,并且还能够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利益增长点,扩大银行发展空间。3.对于风险的防范。因为银行行业的特殊性,所以对于风险的防范是重中之重,对此,金融产品在进行创新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在制度完善与风险控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4.服务个性化是增强银行竞争力的关键。因为银行这个行业所供应的产品与服务具有极强的可复制性,这就导致了同质化现象严重。对此,必须要有自身独特的产品服务,使用与众不同的服务来区别竞争对手与自己,打造自身独特的品牌优势,给予顾客具有个性化的服务,借此来增强银行的竞争力。

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设计

(一)离散客户开始向着供应链群客户转变。因为客户的转变,所以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产品设计的时候,就应该把相关企业也纳入供应链结构当中去,由整体供应链开始设计。

(二)在商业银行进行金融产品设计的时候应该关注供应链资金流向。商业银行在新品设计时候应该把供应链的贸易关系生产的群体给归纳到整体的融资规划当中去。就供应链成员金融要求来说,核心企业位于供应链上的优势地位,并且利用这一优势,常常会向上游企业赊账,拖延付款日期;另一方面向下游企业采用压贷方式,借此来减少应收期限;让资金压力转移到市场上较为弱势的企业,因为支出与收入资金出现的时间差,往往的一些中小企业就出现了生产资金缺口,具体如下图(图一)所示:

图一:供应链上游与下游企业的资金缺口

(三)充分利用核心企业信用优势。按照供应链企业和核心企业之间合作的频繁次数(包含间接贸易),从核心企业贡献程度和对和核心企业发展作用帮助大小等因素来判断核心企业与成员之间合作关系,进而将供应链上关系构成进行清理。另一方面,在风险可以控制的前提下,经由核心企业所提供的一些信用资源,把自身本来具有的信用资源进行延伸,扩展到供应链的上游与下游配套企业,这样可以让企业依靠这些信用资源更加容易得到银行贷款支持。

三、结束语

从近些年看来,供应链管理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虽然对于资金的管理没有太过显著的效果,但是在资金管理当中供应链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文中不难看出,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产品进行创新需要关注整个供应链上面的金融需求,并不是某一个单独企业。需要把商业银行引进到工业管理链的管理当中,借此让其给供应链提供金融服务,这样的创新对于当下商业银行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明.供应链金融问题研究——基于中小企业融资案例的视角[D].中国人民大学,2009.

[2]林丽.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研究[D].广西大学,2012.

[3]陈昭旭,刘安霞.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09(12):47-52.

[4]徐元曦.基于供应链融资的银行产品创新[D].中国人民大学,2009.

简述供应链管理的特征篇8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融资

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问题

核心企业在供应链内部贸易中往往占有优势地位,因此这些企业习惯于通过向上游赊销、向下游压货,将流动资金压力转嫁到供应链处于非核心地位的企业。非核心地位的企业往往比较弱势,且通常是中小规模的企业。他们的资产实力和信用实力都较弱,融资成本高。这势必导致供应链的中小企业既面临流动资金增加的要求,又面临较高的融资成本,造成供应商对核心企业的供货成本提高,以及分销商单位产品的销售成本提高,进而导致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供应链金融是一种供应链的系统性金融融资模式,它是银行立足于供应链全局的角度,以降低供应链整体的财务成本为目的,同时兼顾协调供应链资金流的融资模式。这种融资模式在较大程度上有助于与核心企业打交道的中小企业缓解融资成本高、融资难等问题。供应链融资模式为特定供应链的特定环节或全链条提供定制化的财务管理解决服务,通过整合信息、资金、物流等资源,提高资金使用率并为各方创造价值,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然而,供应链融资作为新的融资模式,它包含了供应链中参与方之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资金关系,与一般的企业融资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及风险管理有其自身的特征及难点。

首先,由于供应链金融是为解决供应链的中小规模企业融资困境而提出的融资模式,但是它不能回避中小企业资产实力较小和信用实力较弱等固有的高风险问题,如何进行合理的风险控制,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技术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其次,最近几年来,理论界和实务部门提出较多关于供应链金融的新型金融信贷产品。这些产品通常是现有金融信贷产品的改进和组合,但在合约设计方面和操作流程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如何进行有效合约设计、制度设计以及全面的风险设计,是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再次,为了确保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能够归还贷款,银行通常以质押或抵押的方式来做保障。但由于赋予第三方物流公司在订单抵押的模式中监管货物的权责,往往不可回避地涉及第三方物流公司和融资企业相互勾结和串谋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如何规避道德风险问题,也是供应链金融在风险规避设计的重要问题之一。最后,在供应链金融中,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是主要的服务对象和融资对象。但是银行不仅要考虑融资的供应链中小企业资金实力和信用状况,更要考虑其它企业尤其是核心企业的经营和资信状况,同时还要考虑到供应链整体的发展状况。如何对具有一定行业跨度的供应链的行业前景分析以及对供应链其它非融资企业经营状况、技术水平、资产实力以及信用实力等综合信息分析,是供应链金融风险识别技术中不可避免的难题之一。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现状与评述

供应链金融概念的初步提出是始于Berger在2004年的论文提出的一些有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框架和设想。在最近几年的研究里,供应链金融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国内外关于供应链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风险的特征。Sunil(2004)从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的角度,提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多元性和复杂性。高能斌(2008)指出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构成了供应链金融的两大类风险。系统性风险是普遍存在的,这就需要银行对不同的物流企业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措施和决策规避相应的风险。而非系统风险是由企业自身经营导致的,如企业基本实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创新能力和信用记录等(裴然,2012)。刘长宏(2008)指出供应链金融与传统授信不同,其主要特征在于:供应链金融是在考察供应链各成员经营和资信状况后的群体授信,特别关注供应链的核心企业的资信,在对整个供应链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同时理顺供应链各方内在的业务关系及潜在风险问题和特征,最终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和合理的供应链授信分配体系。

风险与资金管理。Cheng(2011)认为,供应链的资金管理主要是内部资金管理和外部资金管理。前者主要是供应链各成员间的赊销等特征的交易信用的管理与控制,而后者主要是商业银行站在供应链全局的角度出发对供应链的授信。不同特征的资金管理面临着不同的风险形式和不同的风险防范策略。在内部资金管理中,采取有效的支付结算工具和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warron,2005),可以有效地进行风险防范,进而节约运营的成本,同时可以提高供应链绩效。在外部资金管理中,采取基于信息共享机制(王灵彬,2006)以及期货、期权、远期、信用违约互换等衍生工具对冲等方法(Barnes-Schuster,2002)可以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当然,在这方面的研究和相应的成果十分有限(丁楠,2005)。

融资模式与信用风险管理。刘英(2002)在对中小企业融资模式进行探讨时就运用了供应链金融的思想。一般来说,供应链融资模式主要有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存货融资模式和预付账款融资模式(闫俊宏,2007)。邹武平(2009)从逻辑上探讨了这三种模式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一些学者从方法上研究了几种模式的风险防范问题。如吴冲(2004)和方先明(2005)等分别采用模糊神经网络和三层前向神经网络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进行评价。杨松(2004)和董天胜(2005)针对供应链金融信用模式,利用博弈论的思想和观点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吴德胜(2006)提出遗传算法辅助网络训练的优化策略,建立信用风险评分。

综上所述,现有的研究成果虽然从多个视角探讨了供应链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反映了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工作成果和动向,然而,笔者认为尚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商榷:

第一,目前文献大多数从风险识别的角度讨论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时,而关于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对策方面的讨论较少,缺乏系统的风险管理研究;第二,现有文献对供应链物流与资金流的协调运作协调鲜有讨论;第三,已有文献主要侧重于分析银行、供应链成员以及第三方行为的协调降低供应链金融风险,但很少给出参与各方风险协调的具体方法。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趋势

第一,建立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全面系统架构和分析架构。风险识别需要找出供应链金融中既有和潜在的风险因素及其形成原因。供应链融资对象包括众多中小企业,因此信用风险是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来源之一。同时,操作风险也是重要的风险来源。此外,不同融资方案还会涉及其他风险,如存货质押融资可能由于商品价格波动形成市场风险等。因此,在进行全面风险管理时需要分析各种融资产品的风险来源,特别是采取panelData(面板数据)建立风险指标体系,这是值得考虑的研究问题。

风险度量是量化供应链金融中的各种风险事件出现的概率以及各种风险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在风险度量的基础上,风险评估主要是对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压力测试,寻求合适的风险控制措施。由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随着环境变化而不断发展,对不同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具有一定的难度。可见,如何建立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预警机制,为银行、第三方以及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风险防控提供科学的依据,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风险控制在供应链融资中的一项创新工作是对核心企业的信用捆绑技术以及通过合作方式引入其他风险承担者。然而,其前提是对风险承担者进行合理补偿,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甚少。因此,如何在供应链金融的诸多风险中进行风险补偿的风险类别确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利益分配的技术方法的选择和分析,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建立供应链物流与资金流的协调运作机制。供应链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利用节点企业存货进行质押融资,对供应链物流与资金流的协调运作机制的研究不仅是供应链运营的需要,也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需要。然而,在不同的监管模式下,物流与资金流的运作协调应出现不同的特征。如何分析和比较在委托简单监管模式、统一授信模式和委托严密监管模式下的质押率的确定,以及在银行和物流企业信息不对称时研究物流企业和借款企业在监管业务上的共谋风险及相关防范机制,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使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探索并检验银行、第三方和供应链节点企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也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需要讨论的问题。

结语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面对的问题。而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方式之一。为确保该模式的健康、良好和可持续的运行,需要理论界和实践部门不断探讨新方法和新思路,同时,还需要我们有效控制由此带来的风险。

简述供应链管理的特征篇9

关键词:供应链;物流战略;物流组织;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1-0193-02

在我国,不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对物流及供应连管理的认识还只停留在引进、学习和研究阶段,我国企业对于物流及供应连的理解也与国外存在很大的偏差。

一、供应链的含义

所谓供应链,是指在生产与流通过程中,将产品及服务提供给最终客户所涉及到的上游与下游企业之间形成的网链结构。而供应链管理则是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进行全面规划以及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二、供应链物流管理:概念、组织与战略

(一)供应链物流管理

一般物流管理的主要对象是采购/销售物流和生产物流,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而供应链物流管理的范围不仅包括采购/销售物流和生产物流,还包括回收物流、退货物流、废弃物流等反向物流。供应链物流管理指的是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实施对供应链物流活动的组织、计划、协调与控制。作为一种共生型物流管理模式,供应链物流管理强调供应链成员组织不再孤立地优化自身的物流活动,而是通过协作、协调与协同提高供应链物流的整体效率。供应链物流管理由三部分组成:(1)前向物流与反向物流;(2)前馈与反馈的信息流;(3)管理与控制。供应链物流管理注重总的物流成本与客户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利用系统理论和集成思想,把供应链成员内各职能部门以及成员间相关职能部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供应链整体优势,增强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最终达到供应链成员整体获益的目的。

(二)供应链物流组织

1.物流组织。供应链物流组织长度指构成供应链物流组织的横向企业层级,即水平结构;供应链物流组织的宽度指供应链物流组织每一层级所出现的企业数量,即垂直结构。

2.组织管理。集成,包括企业内部物流集成和企业间物流集成两部分;规范,包括供应链成员企业内部物流业务流程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流程的规范,涉及规章制度的制定、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成员间的协调和约束机制的建立等内容;专业化,专业化程度越高,分工就越细,从而增加供应链物流组织成员的数量,增大组织的管理跨度。

3.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思想就是要通过成员间的有效合作,建立低成本、高效率、响应性好、敏捷度高的经营机制,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供应链物流战略从涉及设施、信息系统的基础性战略到实现客户服务的全局性战略共分为四个层次,各个层次又有不同的战略规划内容。在制定物流战略时,要充分认识各成员企业在供应链中所起的作用、认定各成员企业的劣势和核心优势、确定整个供应链所处的竞争环境,并制定多个供选择的战略方案,最后综合比较选择其中的最优战略。在制定供应链物流战略过程中,需要注意要有目标性、简化业务流程、减少不确定性因素。

三、供应链物流服务

(一)管理服务

我们说的管理服务包括虚拟配送、维修环节的管理、Jit生产支持和执行、高速和货物运转、多渠道和门到门配送、产品组装、修正和修理、零部件储存,拣选和包装、当天速递、质量控制、库存采购、进出口制单,报关、信息和订单电子数据交换访等完备的服务体系,保证我们的服务链的畅通。

(二)提供业务供应链的增值服务、资源共享和特殊化的行业焦点

增值服务包括:反向物流、配置管理、后期装配/贴标签/装箱、零售点直送、在途配载、Jit集结以达到增值的目的。

资源共享:BaX供应链庞大的客户群,其中包括新西兰航空、苹果电脑、波音、英国航空、班巴蒂尔、戴尔、戛纳荷尔、通用电子、哈利―戴维森、哈利维尔、iBm、英特尔、罗米加、LG电子、利盟、微软、摩托罗拉、日电、菲利浦、Saab航空、索尼、Symbol、科利西斯、西屋、3Com等,所以我们难以达到资源优化、资源共享。

特殊化的行业焦点:一般的行业都会有其焦点,这个焦点或者是主要的核心技术或方法、或者是能产生主要经济利益的活动。但在供应链物流服务中,传统的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活动的专业化、现代化已不是其行业焦点,此时的行业焦点为供应链物流系统的整体运行合理化和终极效益最优。

(三)服务供应链与产品供应链的异同

服务供应链具有与产品供应链相同的特征,如产生背景都是由于专业化趋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使得业务外包成为必然;主要管理内容都是围绕供应、计划、物流、需求等开展;管理目标都是满足既定的服务水平,系统总成本最小;集成内容等都包括业务集成、关系集成、信息集成和激励机制集成。

但是服务供应链也有与产品供应链本质区别的特征。两者的区别主要来源于服务产品与制造产品的本质区别,服务产品具有不同于制造产品的六个特征,即顾客影响、不可触摸、不可分割性、异质性、易逝性、劳动密集性等。这些特征的存在使得服务供应链在结构上需要更多采取较短的供应链渠道,典型的结构为功能型服务提供商―服务集成商―客户;在运营模式更多采用市场拉动型,具有完全反应型供应链特征;在供应链协调的主要内容上更多是服务能力协调、服务计划协调等。在稳定性方面服务供应链的稳定度较低,首先是由于最终客户的不稳定性,其次,异质化的客户服务需求使服务企业所选择的服务供应商会随需求的变化而及时调整。

(四)供应链物流服务趋势

鉴于目前服务供应链的定义和基本框架尚未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因此,对服务供应链的概念、结构模型及其内涵的进一步明确化,为系统研究服务供应链基本理论奠定基础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

目前,产品供应链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相关的供应链基础理论已获得较大发展。由于服务供应链具有与产品供应链截然不同的特征,如何结合服务供应链自身特点并将产品供应链的相关理论应用到服务供应链,加强对服务供应链运营的基础理论研究将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包括以下几点:

1.优秀的服务供应链对服务绩效将起到重要作用,而服务供应链的设计和合作伙伴选择作为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的前期重要工作,它兼有产品供应链的共性和异性,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

2.由于服务产品具有一定的无形性,今后研究中将进一步侧重对服务供应链中服务协议和服务质量水平的控制,尤其是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服务供应链的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

3.由于服务供应链评价中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服务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将成为值得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

4.服务供应链中服务能力的传递、控制与执行问题的研究也将得到积极探讨,如服务能力的牛鞭效应问题目前已得到积极开展,但目前研究中仅侧重某些特殊行业,还暂无具有普遍性的研究。

由于服务供应链涉及较多的服务行业,而不同服务行业的实际特性又有所区别。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形成两类潮流:一类是开展对不同行业的服务供应链的共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通用模型;另一类是针对不同服务行业,如物流服务行业,结合行业特性对服务供应链开展系统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本行业的实践。

四、21世纪供应链物流前沿概念和技术

(一)精细物流(LeanLoGiStiCS)

精细物流来源于精细制造,精细制造作为生产领域管理技术研究的成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精细物流所强调的是同步操作环境,循环时间压缩,全过程的可视性,精确时点绩效,过程的一致性和无缺陷。

(二)6西格玛物流

6西格玛物流是6西格玛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6西格玛是过程设计和提高的方法,它的目标是在满足客户主要的质量要求方面达到近乎完美的境地,它注重应用、结果和成功实施的要素等方面。

(三)闭环物流与逆向物流

闭环物流是正向物流和供应链、逆向物流和储存能力的集成。它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售后服务、零部件更换(高科技产业)未出售、未使用、废弃物的回收回召或有缺陷的产品、绿色产品的“保鲜”。

(四)精细供应链

精细供应链是精细管理与供应链的结合,是对精细物流的进一步发展。精细管理为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缩短操作周期、提供强化的客户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在生产过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精细供应链的基本计划方法是设定企业目标,部门目标,操作目标,明确现有绩效与目标值的差别认定,制定达到预期目标的时间框架和要求。精细供应链的建立有五个步骤:选择工具、确定原则、制定战略、明确价值、领先方法的适应性实施策略。

(五)物流新技术――RFiD

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在物流和供应链领域的应用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从技术发展阶段分析,初始阶段的任务是建设基础设施,进行RFiD的技术准备;然后是订立标准。RFiD成为物流和供应链“速度”和“价值”实现的最先进的手段,因此,该项技术在物流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简述供应链管理的特征篇10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双核心;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F2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7)09-0036-03

[作者简介]杨耀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工程监理中心副总经理、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供应链管理。

(河南郑州450011)

供应链管理是从制造行业起源并得到广泛成功应用的管理概念,其主要管理理念是:系统、集成的思想,互信合作,信息共享。在工程建设领域,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围绕核心企业形成的供应链之间竞争,当工程项目从竞争环境转向竞争合作环境时,采用供应链管理就是必然结果。本文从工程项目的特点出发,研究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特性和设计策略。

一、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的双核心特征分析

借助制造业以制造企业为供应链核心的特点,许多学者认为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施工承包商,应围绕承包商构建工程项目供应链。但是,仅仅把承包商作为工程供应链的核心是片面的,虽然有些学者也认识到了项目业主在工程项目供应链中所发挥的作用,但并未认识到项目业主是工程项目供应链中的核心。实际上,工程项目供应链具有双核心特征。

(一)项目业主是工程项目供应链核心的分析。项目业主应是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主要原因是:

1.项目业主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主体。工程项目寿命周期是从项目产生到报废的全过程。从项目运行角度来说,整个寿命周期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包括:项目需求产生阶段、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项目施工(或采购)阶段、项目竣工移交阶段、工程运行和维护阶段、工程报废阶段。工程项目的六个阶段是相互联系、逐级推进的,形成了一条寿命周期链条。在工程的整个寿命周期过程中,每个阶段均需要项目业主的直接参与和控制。项目需求需要项目业主调研和分析;项目规划决策需要项目业主做出判断和决策;项目施工需要项目业主的整体控制;项目的竣工移交使项目业主获得工程实物;运行管理需要项目业主负责;工程报废处理也需要项目业主来处理。所以,项目业主是工程管理的主体,工程整个寿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均需要项目业主的参与和控制。

2.项目业主采购方式决定了工程项目供应链的结构。工程项目供应链是典型的用户驱动供应链,工程项目供应链的结构受项目业主的控制,项目业主的采购模式不同,供应链的结构就不同。

目前,项目业主采购方式的变化趋势是:由分别部分采购转变到一体化采购,由实物资产的采购逐步转向最终服务的采购。由分别部分采购转变到一体化采购,意即不再分别采购设计服务、工程产品、运行服务等,而是把所有的服务和产品一起采购。由实物资产的采购转变到最终服务的采购,即突破传统的采购工程产品的概念,转向采购最终的服务,真正实现由项目业主到项目用户的转变。这种采购模式,以传统的采购中心施工承包商为中心,沿着工程供应链,沿着工程项目的寿命周期,逐步向上游和下游延伸。图1表示了三种扩展的结果,随着采购范围的扩展,分别出现了DB、Bot、Boo等方式。

3.工程项目施工过程需要与项目业主直接接触。工程项目施工是现场进行,不同于制造产品的工厂化生产,所以受外界尤其是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同时,工程项目的供应链是汇聚式的供应链,所有的材料和服务送到施工现场用于工程施工;工程施工过程复杂,施工工期长、技术含量高、涉及的专业多;工程项目供应链构成系统众多,涉及的部门包括:总承包商、分包商、材料生产企业、设备生产企业、物流企业、监理公司、设计公司、业主、政府部门、银行、保险公司等,供应链管理比较困难。从产品特征来说,工程产品为不动产,不需要产品的物流配送。所以,整个工程施工过程,离不开项目业主的参与和控制。

4.项目业主是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的最大受益者。有效的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工程建设各方的信息共享和互信、合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程的实施绩效,表现为工程项目工期短,成本低,质量好。工程项目工期短,可以使工程项目尽早投入运行,使项目业主尽快获得正的现金流,提高项目业主的收益;工程成本低,可以有效地降低项目业主的负现金流,使项目的效益更加显著;工程质量好,可以提高工程运行保证率,保证工程的顺利运行,保证工程的预期产出,保证项目业主的正现金流的实现。同时,良好的工程质量也降低了运行维护成本,降低了项目业主的负现金流,提高了工程运行效益。

(二)承包商是工程项目供应链核心的分析。正如许多学者的观点,承包商也应是工程项目供应链的核心,主要原因是:

1.施工承包商是项目业主的主要供应商。若以项目业主为中心来看整个工程项目供应链,项目业主的供应商则包括贷款银行、设计方、监理方、运输商和施工承包商等。在项目业主的所有供应商中,施工承包商是项目业主的主要供应商,因为整个工程项目产品主要是由施工承包商生产的,施工承包商是最直接的产品供应商,所以,他是项目业主的主要供应商。

2.施工承包商的供应链比较复杂。一方面,工程施工过程比较复杂,项目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由于大型工程项目空间跨度较大,尤其是大型的引水工程项目、铁路工程项目等,线路一般较长,建筑物类型多,对施工企业的要求过高,所以,这些工程的实施需要分成许多标段,由多个承包商分别进行施工。对于每个标段,又包含大量的施工作业内容,该标段的承包商需要大量分包商的支持。同时,承包商和分包商又需要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劳务供应商等的支持,而每个支持方又需要其上游供应商的支持,并可能在下游同时是几个分包商的供应商。所以,工程项目施工供应链是一个包含大量交叉链条的复杂网络。另一方面,施工承包商的供应链比较复杂。无论项目业主采用何种工程采购模式,围绕施工承包商的供应链都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施工承包商的上游供应链比较长,而且复杂。因为,为了进行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承包商需要大量供应商的支持,如图2所示。

3.施工承包商对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的绩效影响大。施工承包商对工程项目供应链的绩效影响非常大,因为在整个工程供应链的总成本中,施工承包商的成本占了大部分,所以,直接影响着工程供应链的成本绩效。另外,工程的完工时间主要是由施工承包商的施工作业进度来确定,因此,施工承包商对工程供应链的时间绩效具有决定作用。同时,施工承包商的作业质量直接影响供应链最终工程产品的质量,影响工程的运行。再者,由于工程项目的施工主要是由承包商来实施的,承包商是否能够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供应链,并和项目业主以及项目业主的其他供应商很好的协调合作,决定着工程项目施工能否顺利实施,影响着工程项目供应链的整体绩效。

(三)两个核心的比较分析。由上述论证可知,不同于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的单核心的观点,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具有双核心特性,下面把两个核心进行比较。

从对供应链结构的影响来说,由上述的论证分析可知,项目业主的采购和管理模式,决定着工程项目供应链的结构,采购模式的不同,必然使供应链结构不同。而供应链的结构是供应链的根本特征,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质流的流动,包括其流向、流量等,影响着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过程和实施策略。而施工承包商仅是项目业主供应链中的一个供应商,虽然其对供应链管理的绩效影响较大,但是对工程项目供应链的整体结构没有决定作用。

从供应链管理实施过程来说,虽然工程施工主要由承包商来完成,施工承包商的绩效对供应链管理整体绩效影响较大,但是,项目业主在供应链管理实施过程中,起到了更大的决定性作用。一方面,工程项目供应链是业主驱动型供应链,整个供应链的管理主要由项目业主进行决策和控制;另一方面,工程项目供应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供应链网络,其中有大量的协调工作需要完成。而对于工程供应链中的所有节点来说,由于地位和能力的限制,施工承包商无法完成对整个供应链所有节点的协调工作,只有工程项目业主才能完成这些协调工作。由以上分析可知,工程项目供应链可以认为是:整个供应链网络以项目业主为主核心,同时在该主网络中,包含着以施工承包商为核心的次网络。

二、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的设计策略分析

由于工程项目供应链具有双核心特性,所以其设计策略不同于具有单核心特性的制造业供应链的设计策略。一些学者认为,工程项目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困难是项目的临时性和单件性致使承包商与供应商的关系难以达到长期稳定高效。临时性和单件性是项目的根本特征,是无法改变的,但并不是说不能建立高效的工程项目供应链。认识到工程项目供应链的双核心特性,就可以有效消除项目单件性带来的障碍,实施高效的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

根据工程项目供应链的双核心特征,基于上述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的设计思想,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独特的设计策略为:

(一)供应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均专注自己的核心业务。对于供应链中的总承包商、分包商、材料生产商、设备生产商、物流商、劳务供应商、监理公司、设计公司、运营公司、投资公司等节点,都要专注自己的核心业务,形成、培养、巩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例如:分包商应关注自己的核心业务,注重核心能力建设,比如可以专注于基础处理施工,形成专业的基础处理公司,能够进行非常复杂的基础处理施工,如大型地下连续墙施工、深度基础灌浆等。

(二)形成不依赖于具体工程项目的、功能齐全的总承包商次供应链。总承包商是工程项目供应链的次核心,围绕总承包商形成的次供应链是构成整个工程项目供应链的重要基础。所以,必须通过总承包商和自己的供应商建立跨项目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形成围绕施工承包商相对稳定的次供应链,该次供应链的功能齐全,能力强大,能够为工程项目业主提供必要的服务。而且,该次供应链是不依赖于具体工程项目的,面向的是供应链的能力建设,准备为项目业主提供必要的全面服务。

(三)集成承包商的次供应链,形成围绕项目业主的工程项目供应链网络。项目业主是工程项目供应链的主核心,所以,项目业主需要根据具体工程项目的特性和最终用户的需求,确定具体工程项目供应链的结构,并集成承包商的次供应链,构建高效的具体工程项目的供应链网络,以达到提高工程项目总体实施绩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江伟,赵振宇,朱营玮.我国建筑业物流供应链管理探究[J].建筑经济,2003,(5).

[2]KoskelaL..applicationofthenewproductionphilos-ophytoconstruction[R].technicalReport71.CiFe,StandfordUniversity.,Ca.1992.

[3]akintoyea.,mcintoshG.,Fitzgeralde.asurveyofsupplychaincollaborationandmanagementintheUKconstruc-tionindustry[J].europeanJournalofpurchasingandSupplymanagement.2000,6:159-168.

[4]LondonK.a.,KenleyR..anindustrialorganizatione-conomicsupplychainapproachfortheconstructionindustry:areview[J].Constructionmanagementandeconomics.2001,19:777-788.

[5]Saadm.,Jonesm.,Jamesp..areviewoftheprogresstowardstheadoptionofsupplychainmanagementrelationshipinconstruction[J].europeanJournalofpurchasing&Supplyman-agement.2002,8:173-183

[6]Coxa.,townsendm.StrategicprocurementinCon-struction:towardsbetterpracticeinthemanagementofCon-structionSupplyChains[C],London:thomastelford.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