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开题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23:13

网络经济开题报告篇1

进入20世纪90年代,高科技浪潮席卷全球,人类迈入了全球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社会,“新经济”———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技术产业所推动的经济繁荣———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概念,而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经济现实。目前的新经济是立在网络经济和技术创新基础上的一种经济形态。其实,信息技术本身并不等于新经济,只是新经济首先萌发于信息业并由其推向其他产业所导致的一场经济领域的革命。它把人类带进了一个崭新的经济环境,使社会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开始发生渐进式的变化。新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会计从它产生的那天开始,就在不断经历着变革,而每次变革都是迫不得已地受到环境变化的驱使。会计的变革与社会经济环境及其他相关环境有直接联系。而社会经济环境是一个宽泛的、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当信息技术正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自然也对财务会计与报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改变了商业运营的模式,也改变了经理们面临的问题。现在的经理们需要新的信息模式来进行决策。因此,内部会计和对外报告会计都必须改革。

(一)、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传统财务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适应传统社会经济环境,并为会计实践检验、证明了其合理性。但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渗透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时,以前会计假设所依据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四个会计假设都面临挑战。

11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指会计工作特定的空间范围,在传统的工业时代,会计主体的范围很明晰,一般表现为独立核算的企业,也就是“实”的空间,即企业会计只核算企业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并向各方提供有关的会计信息。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主体的外延不断变化,使会计主体对应于“虚”和“实”两个空间。而网络公司存在于网络计算机之中,它是一种临时结盟体,没有固定的形态,也没有确定的空间范围。网络公司是一个虚拟公司,它可以由各个相互独立的公司,将其中密切联系的业务划分出来,经过整合、重组而形成。因此,企业在网络空间中非常灵活,会计主体变化频繁,导致会计主体多元化和不确定性,传统会计主体在这种条件下已失去意义。如何在互联网络中对会计主体作出新的界定或对会计假设本身进行修正是财务会计无法回避的问题。

21持续经营假设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所持有的资产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清偿。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主体所面临的是竞争日益激烈、风险日益增大的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企业随时有被清算、终止的可能。而网络环境下,会计主体十分灵活,存在的时间长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虚拟公司”可以随业务活动的需要随时成立,当该项业务活动结束,或者需要调整该项业务时,“虚拟公司”可以随时终止。对于这种虚拟公司来说,建立持续经营假设显然已不再合适。

31会计分期假设

该假设认为,凡是能描述一个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报告,应该定期予以提供。在知识经济瞬息万变的环境中,高科技的通讯和四通八达的互联网技术,使得一项交易可在瞬间完成,资金也可在瞬间划拨,网络公司可能在某项交易完成后立即解散,换言之,网络公司因某种业务或交易而成立,因某种业务或交易而终止,其存续的时间长度伸缩很强,在存在时间长短具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尤其是在时间很短的情况下,要人为地进行分割,不仅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且其实际意义也不大。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机制要求决策者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这就要求会计必须提供及时的、最新的会计信息,会计报告期必须缩短。

41货币计量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指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的最小单位。传统上,由于历史计量的可靠性,货币计量还是基本满足了会计确认、计量、核算的需要。但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速度快,产品价值变动的频率和幅度很大;由于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电子货币的流行,进行货币交换和结算的速度加快,加快了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作为拥有知识的个体劳动者对企业的生命、发展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企业有必要对人力资本进行

确认、计量;企业肩负着更多的社会责任,诸如环境保护等等,货币难以对此进行确认和计量。传统的货币确认、计量体系在新形势下显得过于单薄,有待充实。

(二)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影响

在传统上,财务报告主要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反映管理人员经济责任的信息,其内容也只限于已发生的历史性财务信息。随着社会经济特别是技术环境的迅速发展,知识、技术、资本、信息的流动速度和频率不断提高,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以反映经管责任为目的的财务报告在内容和及时性方面愈来愈难以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以及时提供有助于使用者经济决策的相关信息为目标的“决策有用性”将逐步取代“经管责任”成为财务报告的主导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财务报告在逐步满足使用者的信息使用方面提供技术基础。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使用者和信息提供者的及时双向交流成为可能。企业可以根据不同使用者的要求提供专用型的差别财务报告。

(三)对财务报告内容变革的影响

11无形资产传统的财务报告由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组成,其报告的重心是企业的财富。而在会计中代表企业财富的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要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包括商誉、专利权、版权、技术诀窍、秘密配方等在内的无形资产已经开始逐步取代有形资产成为企业财富的主要来源。而传统的财务报告的核心是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由于其取得不是以有形的方式和市场交易为基础的,受传统会计固有模式所限,它们在以有形资产为基础的传统会计系统中得不到合理的确认和计量,从而被排除在财务报告之外,未能得到真

而公允的反映,由此造成市场价值与其帐面价值的巨大背离。在这种情况下,传统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显然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价值。以有形资产的计量和报告为核心的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在现代信息技术面前显然已不适应越来越多的技术资产的计量和报告,传统财务报告的价值不断下降,变革势在必行。

21人力资源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收益和权益的分配成为会计的新课题,也就是要重新审视将人力资源纳入财务报告体系的必要性。会计界以前对人力资源的研究之所以处于缓慢发展状态,其主要原因包括人力资源价值计量上的困难以及人力资源产权界定上的困难。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纳入财务报告体系则有着新的机遇:首先,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传递的迅速,许多在工业化社会视为不确定的因素,通过高速的信息传递,都变为确定因素或者不确定因素大大降低。其次,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知识经济时代,以前认为不可能完成的巨大工作量的工作都可能在瞬间完成。这样,就为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实行奠定了物质基础。在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法中,货币计量方法一直占主流。而非货币计量方法则不十分受重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任何经济行为的主线,人力资源价值也极大地与其所掌握的知识多少、程度即利用效率有关。因此,人力资源价值的最佳模式应相与所掌握的知识有关,围绕人力资源所掌握的知识计量其货币性价值,并辅之以非货币性的说明,力求全面反映人力资源价值。

31财务报告模式的扩展传统的财务报告模式下所披露的信息是历史性的、定量化的财务信息,集中体现在财务报表及其附注和附表中。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求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也必然发生着变化,由此将导致财务报告内容的扩展。即知识经济下的财务报告模式披露的信息将由传统的历史性的、定量化的财务信息向定性化信息、前瞻性信息、非财务信息发扩展。从而可以扩展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如增加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把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充分披露它的价值变动、风险与报酬的转移、潜在风险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增加对表外项目的披露,如长期租赁、长期购买协议以及与其相关的机会和风险等表外项目;列表揭示分部信息;披露资产负债计量的不确定性;提供不定期的报告;加强对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的确认、计量等等,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而这一切的实现又赖于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进步。正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企业增加财务报告披露内容的边际成本以及财务报告使用者获取和分析利用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而且企业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进行财务报告的传输,使用者可以更方便快捷且有效地分析利用信息。

(三)财务报告的载体

传统财务报告以纸张为载体。当计算机出现并随着存储技术的进步,磁盘与光盘逐渐成为财务报告的新载体。数据载体的改变,从根本上消除了信息处理过程中诸多分类与再分类的技术环节;利用同一基础数据可实现信息的多维重组,从而为会计数据的分类、重组提供了无限的自由空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财务报告又出现了新形式的载体。与磁介质、纸介质、光电介质相比,网络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实质上都大大拓宽了信息传播的内容。它减少了财务信息产生、传播与利用之间的时滞,所传输的信息不仅有文字、图表,数字,而且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加强信息的视频音频效果,更重要的是,它使财务信息的产生、传播与利用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更加便捷。

(四)财务报告的生成与传输的变革———网络财务报告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对财务报告的生成与传输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尤其互联网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引起传统会计系统结构的根本性变革。

计算机网络技术使得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与业务伙伴进行经济信息的交换与从事各种商业活动,同时更多的利用in2tranet进行内部协调分工与信息管理,将会计信息系统内化为intranet的一部分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实时的处理与反映,并利用它向企业外部使用者,这样的会计处理与报告模式称为“实时财务报告系统”(real-timereportingsys2tem)。实时财务报告系统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满足了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偏好,兼顾了不同使用者的信息处理方式。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站进行商务活动和向消费者及投资者传递企业信息。互联网为财务报告提供了一个新的环境。

(五)网络财务报告引起的问题由企业自愿通过intranet向使用者传递财务报告也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有两个亟待解决:一是财务报告的真实性问题,二是网络报告的安全性问题。首先来看真实性,目前企业在互联网上披露财务信息的行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属于自愿披露的范围,而现在证券监管机构对互联网上的财务报告问题也还处于观察、研究阶段,完善的规范尚未形成,企业将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与其他不需审计的财务信息不加区别地置于公司主页,如果不加提示,使用者很难对该信息是否已经经过审计获得清楚的认识,这无疑将影响使用者对这些财务信息的使用。关于网络的安全性问题,包括黑客入侵,还包括企业恶意或过失造成信息不实,包括网络技术因素引起的网络瘫痪、数据库无法使用、以及电脑病毒引起的系统崩溃等。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会计工作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将促进财会工作者扩大会计工作的科学范围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以计算机为中心,建立会计信息网络和经济信息网络与互联网,达到“数出多门,信息共享”的目的。会计核算和管理的重点逐步由事物资产向无形资产、虚物资产转变,由为社会提供产品和劳务向提供精神产品和智力劳务转变,使知识转化为技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总之,信息技术条件下,财务会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决定着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从现在就开始足够的重视,着手研究迎接新挑战和变化的措施与策略,使自己在信息时代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主要参考文献

[1]薛云奎.网络时代的财务与会计:管理集成与会计频道[J].会计研究,1998(6).

[2]吴东辉.信息技术发展与企业的实时报告系统[J].会计研究,1998(6).

[3]许永斌.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控制[J].会计研究,2000(8).

[4]阎肃.网络财务的安全问题与对策.

[5]arthutanderson12000.FinancialReportinsight-areviewofCurrentDevelopments.

网络经济开题报告篇2

项目实施进度周期短、投入低、市场需求大、效益明显、具“网络第一”竞争性优势。

目录

前言

新经济背景

区域经济特点

网络经济与信息服务

相关模型分析

项目状况初析

项目的目的、内容和目标

目的

内容

目标

项目执行

目标内容

平台建设

网站架构

站点设计

网站风格

动态功能开发

网络广告计划

网站测试

网站市场推广

组织结构

其他注意问题

投资与收益

投资

收益

项目工程进度

项目评价、结论与经验

总结评价

经验分析

备选方案(部分)

参考文献

参考策划文案

前言

1、新经济背景

1.11993年9月25日,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这个计划的基础是全球的52个网站。1998年全球网站数就达到了3000万。2002年将超过30亿;

1.21996年,世界互联网用户不到4000万,1999年初,达到2亿,2005年将超过10亿;

1.3互联网经历了从基础物理建设、软件服务、门户社区、B2C和B2B五个阶段,以网络为基础的经济经历了破坏经济秩序、接受传统产业反击和与传统企业结合三种类型的转变;

1.41997年5月,美国亚马逊公司上市至1998年11月30日,公司股票上涨2300%,三月后再上涨400%,市值达到400亿美元,掀起网络经济的高潮,成为市场中最为活跃的经济类型,2002年,70%以上的大公司将通过互联网络来销售产品;

1.5商业网及内尔森媒体的合作调查显示:在上网目的人数比率上有如下统计调查数字,收集资料信息占77%,与他方合作占54%,实现通讯占50%,调查竞争对手占46%,内部联络占44%,实现客户支持占33%;可见网络是实现信息共享和实现多方合作的平台的双重最大作用;

1.6新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经济形式,成为VC的活跃目标市场和创业发展的新浪潮基地。

2、区域经济特点

国家在基础设施、优势产业及生态建设方面加大对中国西部的投入力度,加强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外贸出口和加大投资力度是当前西部工作的重点,也是保证国家实现高出世界均值6个百分点GDp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以及实现中国东西部平衡发展的途径。网络作为技术与经济结合的形式,可以拉近中国西部企业与国际水平的距离,实现层次性跨越和协助西部工作目标的实现。

3、网络经济与信息服务

中国的网络经济方兴未艾,指导性信息必然大有商业价值,关键是对这些信息资源的占有率,能否以独特的商业模式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与服务是其能否可持续发燕尾服的前提,能否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是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4、相关模型分析:

4.1中国信息银行网站:信息及分析报告实现有偿服务制,宏观指导性强,得区域针对性差及可操作性不良;

4.2国研网:在良好的政府背景和全面的行业分析报告,指导性强,同样可操作性差;

4.3成都招商网:具有政府背景和跨国际贸易平台背景,渠道良好,主要针对成都市场环境。

5、项目状况初析:

本网络是西部资源和外部投资资源双方整合性网站,可以充分利用区域内资源优势及国际投资意向双方信息,实现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经济发展桥梁作用。

项目的目的、内容和目标

1、目的

建立西部资源中心和信息平台,促进西部走向世界和引入世界经济活跃及有力因素,树立专业的品牌网站形象,并在信息服务和信息管理业务中实现网站运作。

2、内容

多种语言版本的西部经济发展资源网站,西部资源信息、区域优势、投资环境、经济动态和国际投资动态,做多方平台和桥梁,定制专题分析报告,国际网络广告。

3、目标

建立中国西部资源宣传中心和国际投资平台。在网站运行后,可推出产业、地域专题资源分析和投资可行性分析,区域产品的国际化策划服务,国际投资的目标调查和发挥纽带功能,获取项目佣金、在线广告业务等增值服务的经济投入回报。

项目执行

1、目标内容

1.1开发网站,建成中国西部资源中心及21世纪中国西部发展、招商引资中心平台,采用英语、法语、德语、日语和简、繁体中文多语种版本及系列的电视片、宣传CD、宣传主题出版物等手段,展示中国西部的开发投资优势和潜力,促进投资引入。

1.2近期以四川为资源基础,主力开发基础网站四川卷,着手四川21市地详及各县的基本情况(人文、地理、气候、历史变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通讯、科技教育、主要产业、特色资源、招商项目、组织结构等)。组建企业库、招商项目库、在线投资意向库和人才库四在经济发展资源数据库。

1.3后期扩展平面,组建中国西部其他九个省市区相关资源中心,实现网站内资源整合,从而建立完整的中国西部专题网站:走进西部投资网,承担中国西部开发和招商网站功能。

网站运作上,先期依托传统途径和网络资源,整合信息中心,再以稳定的信息资源和他方商业经济投资信息为基础,实现网站信息系统及动态技术的增值服务。

2、平台建设

2.1组建工作网络环境。由本地程序服务器、数据备份服务器和20台工作终端建立网站设计和测试平台,以nt组建局域网,以aSp为网站技术实现,采用mSSQL建立数据库。

2.2采用主机托管方式建立网站weB主机,专线联入iSp保证工作环境和上载下传。

2.3申请国际顶级域名及国内专用域名:,,支持二级域名系统实现与资源分卷对应的域名系统,如为四川卷。

2.4确定完善的网站CiS,并尤其注意网站英文名、中文名、域名确定、网站LoGo、网站风格及文化定位。

3、网站架构、

3.1以nt为weB平台,aSp为网站实现技术,建立mSSQL核心动态网页,实现网站会员注册与认证登录技术,开发BBS实现虚拟社区的部分功能;不设聊天室;开发主题电子刊物,实现注册用户电子刊物的邮件群发技术。

3.2四级分页系统:主页、专题及分卷首页、内容索引页和内容页。采用完全符合HtmL4.0及dHtmL的网页技术以及优化页面代码和图片技术,实现网站风格的统一,以及不同语言版本的和谐对应链接效果。

3.3以英文页面为默认网站,各种语言版本和各卷之间,采用固定而便捷的链接翻转方式,并在动态检索端口提供选择项,防止卷与卷之间及版本与版本之间的链接失当,保证网站安全。

3.4采用利于纯树型目录结构建立网站文件目录,采用利tCp/ip传输及aSCii编码的文件命名。

4、站点设计

4.1建立网站栏目架构,以中国西部经济开发资源和外商投资合作为主题内容,开发以下的板块资源中心:

区域经济动态:建立省、市、区和市地两级经济市场动态信息制。

经济资源数据库:西部企业库、西部投资库、西部人才库、西部招商项目库、

投资创业:外企行动、产业新闻、投资向导、西部调查、西部创业、新经济视点、成功案例

开发论坛:中央政策、专题报道、商务活动、开发动态、供求信息

招商合作:开发动态、优惠政策、西部特色产业、招商专题、洽谈平台

发展研讨:时段性产业调查与投资分析

西部行动:西部论坛、各种展示会交易会洽谈会研讨会等的动态报告、合作开发项目

4.2在功能上实现“四库”资源动态添加、搜索和访问;注册用户管理;专题邮件刊物定阅;浏览用户反馈;动态网页广告;用户间交流;用户信息提交。

4.3主页反映网站版块内容设计和动态功能设计,并设置联系信息、版权信息、各页面导航系统、网站登记、关于本站、帮助系统、人才中心、广告等。

5、网页风格

遵循网站CiS尤其是Vi设计风格,主色调选择天蓝、橙黄,要求结构严谨而简洁。采用模板及CSS网页风格技术,基于ie5.0800*600真彩平台开发,兼容nC测试,单帧设计,1:3分页,标准格式和压缩率网络图片等多媒体;四级页面均提供网站LoGo、导航系统、版权信息、联系信息和反馈入口;多极页面分色系统。

6、动态功能开发

交互表单和数据库后台是动态网站交互性的基础,建立与内容相关的SQL平台数据库,实现用户注册、用户登录、内容搜索、FaQs查询等服务,设立用户信息、用户调查和用户反馈表单及自动回复机制。对立动态文字和图片广告交换,实现友情链接网站自动登录,设置主客方网站计数系统和页面计数器。

7、网上广告计划

设置主页广告条、广告按钮和文字广告链接,加快动态广告随机性周期,建立广告Cpm管理,提供客观paGeView等分析数据报告。

8、网站测试

8.2网站基本链接测试;

8.3交互性表单及数据库查询功能测试;

8.4网站程序安全性测试;

8.5网站平台兼容性测试;

8.6网站运行监控;

8.7网站客户响应测试。

9、网站市场推广

9.1在网站开发同期创新推广网站电子邮件版本,网站期间进行网络间推广,建立专用的网站市场推广平台和信箱,由市场营销或者国际贸易专员按营销策划目标作网站引擎注册、链接登录交易及友情提交,响应浏览用户,策划商业经济和信息资源的市场行为。

9.2以专业角度分析来自网内网外、国内国际的市场信息需求,中期调整战略分析和项目实施计划。

10、组织结构R1

10.1实行项目负责管理结构体制,设立技术、信息和市场分组,分别保证网站建设、信息资源组织管理和网站市场推广营销的细分项目工程实施;完善岗位制度。

10.2人员配置注:网站总监1人,网络多媒体2人,nt系统与weB工程1人,编辑与主持3人,区域市场管理3人,aSp与SQL设计3人,多目标语种翻译3人,网站推广2人,市场调查5人,录入4人。

10.3寻求合作伙伴和聘用顾问,解决商业、经济、管理、法律和信息源工作。

11、其他注意事项

11.1版权规避与版权维护;

11.2专业性、权威性;

11.3及时更新升级网站及适应性战略分析调整和项目实施计划调整;

11.4网络资源(略)。

投资与收益R2

1、投资

1.1weB服务器、办公网络、网络接入、其他办公设施的设备与安装、调试费用;

1.2网络使用费、维护费、代管费和域名使用费;

1.3员工工资和外勤专项支出;

1.4业务与市场支出;

R1:不完全组织结构,不包括行政管理层等。

R2:投资与收益详细数率另参。

1.5办公及物管支出;

1.6等。

2、收益

2.1企业专题信息;

2.2网站广告;

2.3定制信息分析服务;

2.4专题报告和统计资料;

2.5交易佣金;

`2.6等。

项目工程进度

a、网络与组织建设:包括iSp端合作、工作网建设、人员招聘和培训30天;

b、Ci及框架设计:包括网站CiS设计、网站架构确定和风格与结构设计20天,、;

c、初期信息资源采集、翻译与制作:组建网站骨架,实现网站功能30天;

d、一期工程:四川卷内容的完成60天。

项目进度图见附表。

项目评价与结论

1、总结评价

1.1由经济形势、市场及相关模型分析证明,此项目实施有利。项目定位明确,服务与市场均有良好的表现空间和内涵,切中发展需求。

1.2网站内容从区域环境资源与国际投资为主,联络内外、协调东西,并且具有广泛的受众和良好的互动性,能够完成定制化、个性化服务。

1.3建设周期短,立项新,网站独立运作或者实现后期商业操作容易。

2、经验分析

2.1良好市场推广行为和员工激励、管理机制,是网站成功运作的一个关键和易丢失的环节;

2.2保持专业性和权威性是新网站思路的核心;

2.3实现网站资源整合和提供交互平台与交易平台是新网站建设的创意;

2.4防止商业网站的网络技术误区。

备选方案(部份)

1、域名系统备选方案:December19,2000

(西部投资)

(西部财富)

2、站点设计更新方案:December30,2000

2.1西部资源信息:

S:介绍中国西部的基本情况、资源及区域等优势、经济开发动态新闻、国家区域与产业发展政策;可以在西部得到较优发展的特色行业与产业状况。

区域经济动态:按照国家发展政策、各省市区发展动态介绍=>四川、云南……;西部开发政策,西部企业数据库、西部人才数据库、西部项目数据库

特色行业发展:=>农业、化工医药尤其是中药业、企业咨询业、基础设施业、旅游业、生态业、计算机电子、机械冶金、建筑建材(房地产)、饮料食品

2.2商务活动展示:

S:西部本体开发建设行动,如果开发项目,成功企业与成功人士;国际企业投资趋势。

西部创业行动:成功企业及成功人士=>本土成功人士与成功企业,西部创业调查,投资与管理

国际投资中心:国际企业投资趋势=>外企行动,新经济观察,关注巨头

2.3交互功能社区:

S:经济论坛与BBS功能社区;主题策划与产业、项目报告。

西部经济论坛:BBS设计=>政策分析,商务话题,投资分析,特色管理,供求信息

第三类策划主题:产业发展报告,主题策划项目。=>企业管理信息咨询,信息管理咨询,第三类策划项目

参考文献

200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刘国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1)

西部开发大战略与新思路陈耀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4(1)

四川工商购销指南技术开发与贸易机会杂志社罗忠2000.11(1)

第三类策划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8(1)

中国信息银行网站

国研网网站

成都招商网网站

参考策划文案

1、itBiit商信网站点策划案200001w01

2、nameDna域名基因站点策划案200002w02

3、卓网成都办事处市场开发策划案200004B01

4、westgain开创西部网站点策划案200005w04

5、Sunnytrip网站新版工程策划案200006w05

附件

1、项目工程实施依赖本项目的细分工程设计

2、工程进度表(见下页)

3、说明:站点设计保持经济发展最新资讯

工程进度表:

D

C

B

a

网络经济开题报告篇3

[摘要]网络广告具有传统媒介广告所具有的优点,又具有传统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新疆的中小城市已成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网络广告在新疆中小城市的发展非常迅速,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阐述了目前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的发展现状,针对网络广告在新疆中小城市的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提出对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发展趋势的要求。

 

[关键词]网络广告;中小城市;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71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6-0015-04

1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的优势

1.1网络广告市场收费低且回报丰厚

根据2011年艾瑞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在中国从事过网络广告的广告公司超过200家,以网络广告为主的广告公司超过50家,而在新疆以网络广告为主的广告公司不超过15家[zw(]2011年《艾瑞调查报告》:113页。[zw)]。网络广告公司发展迅速,只是相对以前的寥落状况而言。而从互联网正以跃升为最强势的媒体之一这个背景来考量,如此规模的网络广告队伍实在是小得可怜。我们看到,在新疆排名前列的网络广告商中,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商的身影鲜少。一方面,这说明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发展空间巨大;另一方面,也是对这些广告公司在坚守网络广告这个阵地的回报。新疆网络广告商排名表如表1所示:

 

2011年,新疆中小城市广告主在网络广告市场投放了3000万元的网络广告费用,其中1100万元是广告主以框架式协议和赞助等形式直接投放给网络媒体,而其余的1900万元是广告主委托网络广告商进行网络媒体投放的,网络广告商从中获得400万元的收入后,向网络媒体支付1500万元费用[zw(]2011年《新疆广告统计年鉴》:203-206页。[zw)]。2011年的网络广告费收取比例在21.1%左右,这说明行业回报比较丰厚,整体运作比较规范,而且竞争度比较低。随着网络广告投放总额以及商数量的增加,可以想见此比例将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1.2比新疆大城市市场发展潜力大

根据新疆广电局2011年的统计简报显示,2011年乌市网络广告收入24737.68万元,比上年增加9.08%,这一金额是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收入的几倍。新疆大城市——乌市和新疆中小城市近几年网络广告收入增长情况如图1和图2所示:

 

通过图1和图2说明,新疆大城市——乌市网络广告发展迅速,但相较于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发展空间在逐渐缩小,而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孕育着极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一是由于新疆中小城市经济的持续强势发展,特别是国家已经在支持发展两个经济特区(喀什市和霍尔果斯口岸),可以预见生产的商品和新推出的服务将越来越多,企业主的广告投放需求也将持续增加,从而更加有利于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的发展;二是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所占总体广告比重虽是一直在增长中,但依然低于新疆大城市水平,所以还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2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1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的形式缺乏新意

目前对新疆中小城市当今的网络广告形式进行考察,很少看到有广告商能充分利用网络特性,制作出更有新意的适合网络传播特征的网络广告形式。

现在,从新疆中小城市一些开始涉足网络广告的广告公司来看,他们的网络广告形式大多还是停留在“人流量大,收费低——在该网站上刊登旗帜广告”的简单思维上,而且从当前的网络广告的制作手法上来看,更多的广告制作还是停留在传统媒体广告的时代,并没有对网络的特点及优势有深刻的认识,在本质上走的还是传统广告的旧路子。

 

在网上放眼望去,主宰天下的仍是最简单﹑传统的旗帜广告和按钮式广告,这类广告抛去其低得可怜(仅为0.4%~0.5%)且还在不断下降的点击率,只不过是把平面广告的商品标签简单地移植到了网络中。而被业内人士看好的flash动画广告现在不仅数量较少,而且制作也较粗糙。而“弹出式”广告,由于网民浏览网页速度较快,许多网页广告还没有弹出,就已经被略过去或者被直接关闭。可见,网络广告设计的形式缺乏新意是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发展的瓶颈。

 

2.2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运营模式落后

目前新疆中小城市的网络运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2.1通过提高网络广告的点击率来吸引网络用户

点击率是新疆中小城市大部分网站所要追求的利益因素之一,广告商因网站点击率高、流量大且能够较好赢取利益,会很快迎合点击率高的网站,这样广告商与网站都有了合作的利润共同点。调查发现,创意好容易吸引网民眼球的网络广告将可以带来15%~25%的点击率,而无新意很普通的网络广告一般情况下只能带来0.5%~2.0%的点击率[zw(]程馨梅.网络广告的发展趋势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1(8):54-56.[zw)],所以提高网络广告的点击率也成了网站最直接、最有效获取利益的捷径。在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中不乏有商家为了提高网站的知名度和点击率进行有计划、预谋的炒作、宣传等,这些手段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商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些途径虽然能在短时间内为网站带来一些效益,但长此以往的经营网络广告会引起网民的抵触和反感,也阻碍了网络广告未来多方营销方式的健康发展。

 

2.2.2外包式广告

一些企业当没有足够条件和技术支持网络的宣传时,会把自己的网络广告外包给其他网站。这些网络广告的表现形式的选择上,企业或者商家与网站有关技术人员的协商时往往难以注意到用户的感受,因而出现些技术上似假非真、似真非真、模棱两可的广告,令用户不敢点击怕点击引起电脑出现意外情况,这令访客对网络广告望而却步。

 

2.2.3资金优先

我国的网站往往是哪一个广告商能提供最高的资金,网站就可把其宣传广告放于最好的位置,新疆中小城市也不例外。虽然这是网站生存所必需的内容环节之一,但是一个好的广告主其所牵动的潜在效益远远大于多个广告主的广告效益。而新疆中小城市的网站中通常替提供最多资金的广告主或与多个广告主合作而较少考虑广告对潜在用户的感官和心理感受等。

 

2.3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监管缺失

网络广告是新疆中小城市一个新兴的广告市场,再加上网络传播主体的多元化﹑虚拟化﹑跨行政区域性等特点,给网络监管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对于网络广告内容的真实性问题,即使设立专门机构也难以监管,并且目前我国的广告法规主要是针对大众传媒和户外广告而制定,导致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尚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以下是近五年来广告监管部门查处的网络广告无证经营和自报访问量以及收费标

准不统一的情况反映,如图3﹑图4﹑图5所示:

 

通过上述三个图,可以反映出现在的网络广告无证经营﹑收费标准各行其是现象非常突出,新疆中小城市各网站由于没有专业认证机构对其进行有效评估与检测,自报访问量、作假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了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发展的无序和混乱状态。

 

3当前经济形势对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发展趋势的要求

3.1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即将成为一种具有巨大商业潜力的传播媒介

作为新兴的“第四类媒体”,网络广告的出现和发展将对新疆中小城市的网络市场带来极大的变化。

目前,在新疆设立了两个经济特区——霍尔果斯和喀什,经济特区的本质是特殊的功能,主要有衔接功能、窗口功能、试验场功能、辐射功能,在这4大功能中,处在第一位的是衔接功能,霍尔果斯和喀什这两个特区的设立将成为新疆乃至中国联系中亚市场的主要纽带,加之又有全国援疆背景的支持,这两个城市无疑是新疆中小城市的代表,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新疆中小城市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将迅速发展,经济特区将为新疆中小城市这个区域的经济带来无限活力,传媒的发达程度和经济的发达程度成正比,所以新疆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定其网络广告将向国内大中城市看齐,且由于互联网的便利性,网络广告的前景将很广阔。

 

至2011年11月底,新疆中小城市有182万网民,这已经形成支撑新疆中小城市互联网产业的市场基础[zw(]2011年《新疆统计年鉴》:142页。[zw)]。网络广告已成为继电视、报纸、广播、期刊和户外广告后的又一支新生力量。网络广告经营额年增长幅度已超过传统媒体,一些行业也加大了网络广告的投入,可见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的发展前景比较良好。

 

新疆中小城市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网络广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疆中小城市互联网在网民人数、网站数、宽带容量等方面的巨大进步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发展前景广阔,另外据新疆亚心网报道,2014年95%的新疆网民上网可享受20兆接入宽带,由此将为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契机,也足以说明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即将成为一种具有巨大商业潜力的传播媒介。

 

3.2新疆中小城市的网络广告形式将会更加多样化

3.2.1新疆中小城市体验类广告将使得沟通更加人性化

网络广告要与受众进行人性化的沟通,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要充分利用现实语言在网络上虚拟的现实环境让用户可以虚拟地体验其真实的产品或服务。要抓住广大网络受众爱玩爱娱乐的心理,让进入网站的访问者可以在虚拟的3d环境中进行产品体验或者经历某种游历,以此来提高网络广告的效果。

 

体验类广告是利用媒体平台可以营造虚拟、逼真的消费场景之特点,达到消费者能更多地获得广告产品的真切体验,导向相应的消费。其一般设置于品牌终端店的视频、品牌网站上的产品陈列室、网络上的品牌商店以及商业电视频道的专题栏目。当然,建立一个适合体验类广告发展的经济环境是很重要的,这需要政府和广告行业的引导,但在新疆中小城市,网络技术发展水平还无法和大城市相提并论,其还需要做的就是在大力发展网络技术的同时,不断发掘网络广告设计人才,而且要尽全力留住人才,向新疆大城市和国内大城市学习网络技术,不断了解新疆客户的心理需求,设计出能达到满足客户需求和适合企业发展双方共赢的网络体验类广告,这样使得双方的沟通更加人性化,也使得企业随时可以了解到客户的心理需求等,这样更加能推动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3.2.2微博传播将使得网上信息更加个性化

任何个人或企业的信息,均可以通过微博在网上传播。由此,微博也就必然成为营销的传播工具,并形成微博营销。由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电信三大通信运营商各自开发的话费套餐中都含有不同量的gprs流量,用手机上网很便捷快速,使得消费者利用手机来传播和转发微博,将网络广告信息体现得更加个性化。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微博开通人数每年呈迅速增长之态,新疆中小城市微博开通人数增长情况如图6所示。

 

图6新疆中小城市微博开通人数增长情况柱形图

通过图6可以看出,新疆中小城市的微博开通人数正在快速增加中,利用微博和转发广告成本低,将会给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带来更好的效益。

3.2.3网络广告将与互动游戏相结合

增强品牌虚拟体验游戏是人们天生爱好。网络游戏在定向传播上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一是目标受众明确、准确度高,游戏玩家的年龄集中在16~35岁,以学生和白领为主。二是广告送达率高,不受时间约束和空间限制[zw(]苏静怡,胡芳梅.网络广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1-13.[zw)]。目前,新疆中小城市网络游戏正在起步阶段,游戏网民的基数比较可观,网络游戏在新疆中小城市的发展,正在以可观的增长速度由初步认识向广泛认可﹑接受甚至习惯性稳步发展中。

由于网络游戏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因此,在网络游戏中植入广告,容易引起受众对广告的注意,消除了受众对广告的厌恶态度,增加了受众参与度,使一些游戏玩家变为其潜在顾客,成为众多网络广告商家促销的工具。游戏与广告自身的特性注定了二者的结合是一种必然,新疆中小城市可以借此商机,向大城市学习开发网络游戏的技术和经验,让游戏开发商以及广告商应利用网络广告具有的强大优势,深化产品品牌认知感,创造无限商机,以此来促进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的发展。

 

3.3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将与传统主流媒体合作进行整合传播

当宽带的普及使网络视频广告成为主流媒体广告形式之一时,国内许多大型广告客户和有线电视公司尝试将电视广告和网络视频广告融合在一起并取得成功。这两者的融合是广播信息传播渠道的整合。即网络视频广告作为电视广告延伸的一部分,一前一后互为补充,寻求最佳传播效果。

 

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最早提出了“媒介融合”的概念。“媒介融合”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麦当劳首次尝试将电视广告和网络视频广告融合。2006年,麦当劳表示,鉴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10多岁的年轻人更喜欢待在电脑前而不是电视前,他计划在数字营销投入更多的资金,并且这部分资金可能以缩减电视广告为代价,将一半以上广告预算投放到吸引年轻人的网络广告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zw(]黄丽珍.网络广告发展新趋势探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5):3-8.[zw)]。这说明少年消费者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者的需求,了解中小城市市场的动态可以先从新疆经济特区城市的消费者心理进行市场调查,以此来了解消费者更加期待和接受怎样的网络广告传播模式。

 

同样的,在此不得不又提到全国援疆背景和新疆的两个经济特区——霍尔果斯和喀什,经济特区的建立,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网络传媒技术,了解国内和国外经济文化信息,无论在贸易方面还是文化方面,经济发展的需要就是传媒的彼此融合,这一切为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与传统主流媒体合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再者,新疆由于其特殊的人文环境,是个多民族的地区,若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与传统媒体合作,将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增加进入网络广告中,将可以覆盖更多的受众,实现更大的联动,产生更加有效的传播效果,对未来广告模式进行更加积极有益的探索,这将对推动新疆中小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

 

3.4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市场的规范管理将趋于有序状态

在市场需求多元化、网络媒体继续高速发展的趋势下,网络广告的优势和其潜在效益将得到越来越多新疆中小城市广告商的认可。在未来的互联网络市场竞争中,网络广告将会被发挥其优势,加上新疆政府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和巨大投资,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市场会更加繁荣。针对目前网络广告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网民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进行修改的呼声越来越高,希望可以增补网络广告的条款。当然,也可以组织专家、学者、业界人士进行研究讨论,群策群力制订出一部独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广告法》,这样就为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的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其次,建立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将是未来网络广告管理工作的重点。应当建立一个由政府行政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三方支撑的管理体系,力求把虚假性广告、欺骗性广告、误导性广告降到最低,增强网络广告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从而保证网络广告有一个稳定、健康的发展环境。另外从网站本身,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管理也将趋向规范化和完善化,网站人员的素质、管理经验都将进一步加强。

 

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技术的更新、环境的规范,未来互联网络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我国将会对互联网不断进行整治,出台更加准确规范的法律法规,从而使得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秩序趋于稳定状态。

 

参考文献:

[1]程馨梅.网络广告的发展趋势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1(8):54-56.

网络经济开题报告篇4

回顾会计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一条重要的线索:不同的经济形态,有着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的生产方式又具有不同的管理模式,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会计方法要与管理的模式相适应。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由农业经济社会开始,经过工业经济社会,发展到网络经济的新时代,传统会计方法的某些方面在网络经济的发展的制约便显现出来。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在管理方式和会计方法上必然要作出改进,在网络经济的环境下,企业通过internet/intranet不断开拓市场,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提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大量涌现出没有固定经营场所、没有固定办公地点的虚拟企业。虚拟企业的实质是借助电子商务手段,突破企业间的时空界限,通过业务外包等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动态配置和优化组合。为了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必须作出更新,网络会计的产生也就势在必然。

一、网络会计的主体与职能

(一)网络会计的会计主体

会计假设是人们在长期会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在会计工作中遵循的约定,是保证会计活动正常开展的基本前提。目前被普遍接受的主要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个方面的假设。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会计的一般原则,如划分收益支出与资本支出、历史成本、权责发生制等。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虚拟企业所形成的商业环境普遍存在,而虚拟企业是建立在利益共享原则基础上的临时性结盟组织,他们根据任务的要求和市场变化迅速进行重组分合,使会计核算的主体、内容都呈现出模糊状态。

会计主体是会计服务的特定对象,它规定了会计活动的范围。确定会计主体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够控制其资源,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二是独立进行会计核算并提供会计报表。为讨论网络会计的会计主体可以对虚拟企业作如下分类:(1)聚集型虚拟企业,即在虚拟企业中划分层次和结构,核心企业对供应链进行管理和控制,虚拟企业利用网络充当买卖中介,实现直线营销。(2)价值链型虚拟企业,这类企业是虚拟企业采取的主要形式,核心企业把价值链中低层次、非核心的业务活动,外包给其他最好的专业公司去做,以较少的投入取得最佳的回报。在这种类型企业中,核心企业是生产作业链的主导,上下游企业互为顾客,在网络环境中组成一个联合体。(3)联盟型虚拟企业,即各自拥有关键技术和资源的企业,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制定统一的标准,加强相互产品的兼容性,以达到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的目的。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虚拟企业,其一,都必须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为了有效的组织生产和经营,明确虚拟企业内部的利益分配,必须相互提供会计报告;其二,虚拟企业必须自主营运其资源,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以按照传统的标准,虚拟企业应该是网络会计的主体。特定的会计主体决定了网络会计与传统会计或电算化会计的区别,会计电算化是采用电子计算机和会计软件处理普通实体企业的会计业务,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算账,是会计技术手段上的改进,没有突破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的核算范围,所以会计电算化还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会计。

(二)网络会计的会计职能

传统会计的两大职能,一是进行会计核算,二是实行会计监督。会计核算就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综合的记录计算与分析,以价值指标来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会计监督职能是在全面系统的反映经济活动的同时,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考核和控制。在虚拟企业中对经济活动的记录与控制是超越时空和多方位的,网络数据的安全至关重要,原有的核算与监督两大职能的内涵难以满足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网络会计的发展,要求赋予会计职能以新的内容,网络会计职能,应由传统核算型转变为动态管理型,监督职能转变为全方位的安全控制职能。

网络会计要以全新的方法对各项会计数据作出表述,最大限度的满足虚拟企业对网络会计信息的要求。网络会计为客户提供的会计信息有两个特征:一是实时化提供会计信息。这是网络会计有别与传统会计的一个重要方面,网络会计核算将事后的静态核算提前到事中的动态核算,由于及时处理会计数据,经济业务一旦发生和确认后,就立即存入服务器,自动进入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检测和处理。方便快捷的产生反映经营状态和资金状况的动态会计信息。二是多元化提供会计信息。传统会计只能按照行业统一标准提供规定模式的相关指标和数据,而不同的顾客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是不同的,网络会计应该以满足顾客需求为首要任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会计完全可以提供多元化的会计信息,例如市场行情,经济合同的执行情况,生产环境等等。

二、网络会计的基本体系

(一)网络会计的基本架构

网络会计必须采用网络结构系统来设计,按照内部体系和外部体系分别设置。对内与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处理系统相连接,对外通过公用系统多极链接融入整个社会网络。内部会计系统作为整个经营管理网络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各个具体业务处理点紧密相连,从各个业务处理环节直接输入基本数据,并通过网络系统按设定的路径及时的传送到会计系统的中央处理机上,形成一个以电子联机实时处理的网络化控制的信息系统。网络会计对外部的连接主要是通过收集相关的经济业务信息,如网上购销,网上办税等,并进行相关业务的处理,通过设置会计频道方式向外界会计信息和相互交流,保持与外部的沟通。设置内部和外部网络会计系统,有利于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和以业务为中心的责任考评,协调好各成员的协作关系,同时能够实时的反映与核算经济业务,及时地会计信息,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二)网络会计的组织构成

按照虚拟企业内部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虚拟企业可以分为二类,即主导型虚拟企业和平等型的虚拟企业。主导型虚拟企业是以某个掌握核心技术或资源的企业为主体,去组织其他企业而形成的虚拟企业。平等型虚拟企业是企业各个成员均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或资源,提供的产品互不矛盾,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组成的虚拟企业。

在主导型虚拟企业中,企业的会计组织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来设置:一种是在主导企业会计机构的的指导下,根据事先达成的会计制度或标准,由各个成员的会计机构利用网络自主进行核算。另一种是在主导企业设置会计处理机构,处理和控制整个虚拟企业全局性的事务,各个成员只设置业务输入终端。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都必须经过各个成员的一致同意。在平等型虚拟企业里,各个成员企业一般各自设置会计机构,依据多方达成的协议,利用网络各自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

(三)网络会计的核算方法

传统的会计方法包括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分析的方法、会计检查的方法。网络会计的主要任务是对内进行协调、核算、控制和管理,对外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其方法也就围绕其主要任务来确定,通常应包括会计核算的方法和会计控制的方法。现就虚拟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于会计核算作以下设想。

1、设置更为灵活的会计账户体系。

传统会计严格的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来划分账户类别,许多账户的名称和使用方法较为抽象,非专业人士难以理解。在网络会计的环境中,实时的会计报告系统随时反映综合的信息,并且信息的内容易于公众所理解。因此,要尽可能按照虚拟企业的经济业务内容来设置账户体系,账户的名称要简明、易懂,账户的结构只设”增加、减少、期末余额”,取消”借、贷”符号;采用现金收付实现制,取消跨期摊提账户,以避免人为的调节成本和利润的现象;账户的余额要反映现时价值,即每日按照市场的报价进行调整,以便动态的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总之,设置的账户应与网络会计处理系统相适应,又能被外界普遍接受。

2、自动化、无纸化、实时化的报告系统。

传统的会计报告具有内容高度综合,报告数据可比,信息格式统一,定期以书面形式发表等优点,但是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客户对信息的要求愈来愈高,传统报告提供的信息单一,人为的调节报表数据,信息内容相对滞后等问题已显现出来,因此,网络会计报告无论从内容和形式都应作出较大改革。自动化、无纸化、实时化的报告系统是网络会计报告的重要特征。从存储技术上看,会计报告的载体由纸质存储发展到磁介质、光电介质存储。从数据的录入来看,网络会计报告系统已由手工录入发展到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库系统,自动计算、分类、和组合,随时产生能够满足特定需要的会计报告。从会计报告的传输形式来看,已由人工传递、邮政递送、报纸公开发表,发展到通过互联网传送或公开,报表的传送不在受到时空的限制。从会计报告的内容来看,网络会计报告能提供一切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包括按照统一标准产生的信息和特定要求定制的信息,既有过去已经发生的信息,又有正在发生业务的信息,同时又有对未来的状况进行的预计。因此,网络会计报告的报告应该是多元化的,全方位的。对于虚拟企业内部各成员间的相互提供的报告应根据多方的约定来实现,对于向虚拟企业外部的报告则应根据立法或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来执行。

参考文献

网络经济开题报告篇5

为加强对全县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县局决定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尹顺强为组长,党组成员李顺为副组长,县局市场秩序监管股、办公室、政策法规股、消费者权益保护股、商标广告监管股、行政审批股、计划财务股、人事教育股、经济检查大队、消委会等业务股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县专项行动的组织实施,协调查处、督办重大案件,督促检查专项行动开展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食品药品和工商质监局市场秩序监管股,负责日常工作和情况收集上报。各所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加强对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

(一)对网络交易平台中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违法广告、刷单炒信、销售质量不合格商品、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商标侵权、网络传销、不公平不合理格式条款等违法行为重点整治,查办一批大案要案。

(二)对本地网络交易平台(含全国性主要网络交易平台在本地的分支机构)进行实地检查,行政约谈、指导,落实平台责任,指导加强行业自律。

(三)依法关闭一批严重违法网络交易平台和网店。

(四)公布一批违法典型案例,点评典型不公平不合理格式条款。

(五)加强信用监管,依法实施更有效的失信惩戒,指导发挥行业组织自律作用,努力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一)针对重点网络市场领域,强化检查规范。在专项行动期间,各股室、所、队要结合对消费者、经营者和媒体反映问题集中的重点网络市场领域加强监管。突出对节假日等网络集中促销节点、主要网络交易平台及平台上差评多的网店、社会反映强烈的违法行为,以及本地政府关注的农村电商、跨境电商、在线旅游市场等的监督检查。安排专人充分利用全国网络交易平台监管服务系统和四川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及时发现违法线索,强化后续查处工作,坚决打击网络市场中出现的各种违法侵权行为。(6-11月)

责任单位:市场秩序监管股、经济检查大队

(二)落实网店实名制,规范网络经营主体。对严格落实“电子标识亮照”、“网站自行亮照”、“平台为网店亮照”、“平台为网店亮标(核发并加贴证明个人身份信息真实合法的标记)”要求情况进行一次专门检查,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坚决依法查处。通过专项行动,各所网络交易经营主体的“亮照亮标”工作得到有力推进。区别伪造企业名称、冒用其他企业名称等不同情况,各所要集中整治一批非法主体网站。(7-11月)

责任单位:市场秩序监管股、行政审批股、经济检查大队

(三)加强网络交易商品质量监管。组织对县内主要网络交易平台(含全国性主要网络交易平台在广分支机构)销售的家用电器、服装、鞋(皮鞋、运动鞋)、装饰装修材料等商品质量开展专项抽查检验,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检结果、查处销售不合格商品违法行为。加强对网络销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的监管,开展农资商品质量抽检工作。针对抽检中发现有商品及服务质量问题的网店,采取行政约谈等方式,督促其加强商品质量管控,落实商品质量管理责任。(6-11月)

责任单位:消费者权益保护股、质量监管股、市场秩序监管股、经济检查大队

(四)打击网络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各所、队要加大对网络上销售仿冒高知名度商标、涉外商标商品的查处力度,维护权利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全县组织开展查处网络上滥用、冒用、伪造涉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行为。对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网络销售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的,要依法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对大规模、跨区域、商标权利人和消费者投诉集中的涉网商标侵权假

冒典型案件,要强化生产、销售、注册商标标识制造等环节的全链条打击。(6-11月)责任单位:商标广告监管股、市场秩序监管股、经济检查大队

(五)治理互联网虚假违法广告。各所、大队要严格执行新《广告法》的规定,认真加强对监管执法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对互联网广告市场持续严管严控。进一步加强监测监管,严厉查处虚假违法互联网广告。充分发挥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议作用,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沟通、信息共享和执法协作,开展互联网金融广告专项整治。(6-11月)

责任单位:商标广告监管股、市场秩序监管股、经济检查大队

(六)强化竞争执法,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各所、大队要加强对通过网络对商品质量、性能、用途等进行虚假宣传、虚假表示,误导消费者行为;以虚构交易、删除不利评价等形式,为自己或他人提升商业信誉行为;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行为;附赠式和抽奖式有奖销售商品,谎称有奖销售或者对所设奖的种类、中奖概率、奖品种类、数量等具有欺骗性的有奖销售行为的落地查处工作,严厉查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互联网领域反垄断执法,积极开展线索排查,依法查处达成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违法行为,查处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充分利用四川省工商局《大要案件挂牌督办管理办法》等机制,排除干扰,加大对互联网领域的大要案件、疑难案件、涉及民生民利等重点案件的查处力度。严厉查处利用互联网从事传销活动、利用互联网散布传销信息、为传销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案件。切实做好电子证据留存及相关技术保障工作。(5-11月)

责任单位:政策法规股、市场秩序监管股、经济检查大队

(七)集中整治网络交易平台问题。各所、大队要督促平台经营者就履行以下法定义务和责任进行自查自纠:一是对平台内经营者的经营资格审查、登记、公示;二是与平台内经营者订立协议,明确在平台进入和退出、商品和服务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三是制定实施管理制度及平台运行维护;四是检查监控平台内经营者和交易信息;五是依法承担首问责任,保护消费者权益,进行调解或协助维权;六是区分标注自营业务和平台业务;七是协助查处违法经营行为,提供有关信息数据资料;八是平台已建立赔偿先付制度的,要进行公示并严格执行;九是平台不得利用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对平台成交量、成交额进行虚假宣传,协助平台内经营者虚构交易、成交量或者虚假用户评价,以及限制、排斥平台内经营者参加其他平台组织的促销活动等。平台所在地工商部门发现平台不履行管理责任、继续从事违法行为的,一律依法严惩。(6-11月)各所要进一步梳理、明晰本地网络交易平台情况,以当地主要网络交易平台(含全国性主要网络交易平台在当地的分支机构)落实平台管理责任为重点,集中开展一次专项检查评估和问题整改约谈,并形成对平台的专项检查评估及问题整改情况报告。(7-11月)

责任单位:市场秩序监管股、消费者权益保护股、政策法规股、经济检查大队

(八)畅通网络维权渠道,打击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各所要积极推动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建立并完善网购消费赔偿先付制度和消费纠纷快速和解机制。梳理微信、微博、网站等消费投诉举报,打通条线、地区间“诉转案”通道,扩大网络案件的案源。加大对侵犯网购消费者七日无理由退货权利,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等侵权行为。收集网络交易平台交易规则等格式条款,对重大、疑难的条款提交格式条款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对认定的不公平不合理格式条款进行点评,督促交易平台整改。积极发挥消协组织的作用,加强对中消协推行的“电商消费维权直通车”运行,督促网络经营者与消费者自行和解并提升其工作效率;积极推进消费民事诉讼司法援助机制建设,努力增强消费者的维权能力;就损害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讼,并采取约谈经营者、消费预警等措施,推动网络消费维权工作。(6-11月)

责任单位:消费者权益保护股、消委会、市场秩序监管股、经济检查大队

(九)强化信用监管,实施网络违法失信惩戒。相关股室、大队要将网络经营者的行政处罚信息记入信用档案,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及时向社会公布,并纳入当地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接。重点加强对网络经营者通过年度报告公示其开设网站以及从事网络经营的网店名称、网址等信息的督促检查,对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列入异常名录或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对依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应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的网络经营企业,一律列入“黑名单”实施约束管理。(6-11月)

责任单位:行政审批股、政策法规股、消费者权益保护股、市场秩序监管股、商标广告监管股、经济检查大队

(一)宣传发动阶段(6月上旬)。

各所、大队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工作方案,部署整治工作任务,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电台等多种方式宣传专项行动的主要内容,使社会各界知晓、支持和参与专项行动,扩大专项行动的社会影响和成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6月中旬至11月上旬)。

1.针对9项工作任务,强化工作措施,狠抓落实(6-11月)。

2.对当地主要网络交易平台(含全国性主要网络交易平台在当地的分支机构)进行专项检查和行政约谈,落实平台管理责任,并形成情况报告(7-11月)。

3.县局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将组成专项行动联合督查组,赴各所开展中期督查(6-7月)。迎接省、市局专项行动督查组的中期督查(6-8月)。

4.各所、大队对查办的重大案件,发现的重大情况,应及时向县局报告,县局将适时向社会通报相关情况(6-11月)。

(三)督查总结阶段(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

1.逐级开展督导检查,总结经验做法,分析问题不足。

2.专项行动结束后,县局进行全面考评和总结,对整治成效突出的单位和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通报表扬。

(一)精心组织安排,强化工作保障。各股室、所、队要从讲政治、讲大局、践行五个发展理念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要结合辖区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制定专项行动工作

实施方案。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在监管、执法、检测、监测等工作经费加大投入,要有专门的网监人员。(二)完善内部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网络市场监管是全口径的市场监管,各业务条线都要守土负责,主动作为,部署工作要同时涵盖网上和网下。发挥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作用,推动各业务条线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各所、大队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统筹协调机制,提升网络市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效能。要对9项工作内容逐个细化、落实,逐级建立责任制,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健全监督考核体系,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责任明确到位,督促检查到位。

(三)加强外部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各所、大队要推动建立网络市场监管工作协调机制,完善(文秘站:)部门间执法联动和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推进案件线索和信息互通共享,强化违法问题网上发现、源头追溯、依法查处,线上线下治理相结合,切实落实上下游相关企业责任。要畅通与公安等部门的刑事司法衔接,加大刑事打击力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推动部门间监管资源、信息的沟通与共享。

(四)改进宣传方式,注重教育引导。各所、大队要采用新闻报道或专题栏目合作等方式,主动向各类媒体推荐重点宣传题材,反映政策措施、整治成效,把宣传工作贯穿专项行动的始终。做好舆情监测分析,关注网络市场突发热点问题,及时依法处置,回应社会关切。典型案例,注重以案说法,引导理性消费,警示违法经营。如遇重大情况,请及时报告当地党委政府和县局市场秩序监管股。

(五)加强信息报送,不断总结提高。

网络经济开题报告篇6

「基本案情

原告常某是小说《风往南吹》的作者。该小说创作完成后,首先在“黄金书屋中文网站”发表,但未注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字样。常某于2001年11月19日与某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约定,该出版社在中国大陆地区享有《风往南吹》(署名“淹死的鱼”)中文本的专有出版权,合同有效期6年。2002年1月同名图书出版10000册,每册字数300,000字,定价22.80元。《×××报》系被告×××报社主办,其未经常某许可将30万字的《风往南吹》仅作文字(技术)性修改、删节到约5万字,基本保留了原小说的主要情节、人物、冲突和构思等精华形式部分。从2002年4月19日至5月12日分24期在《×××报》上连续转载,作者署名为“淹死的鱼”。此后,×××报社曾邮汇稿酬2500元被退回。2002年8月12日,常某诉讼至法院。

原告诉称:被告×××报社未经我许可,擅自对我创作的小说《风往南吹》进行删节、修改,并在其主办的《×××报》上连续刊载,侵犯了我对《风往南吹》作品的著作权,给我造成了不良影响和财产及精神损失。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210000元、精神损失60000元,并承担因诉讼而产生的一切费用。

被告辩称:(1)我社编辑是从“黄金书屋中文网站”下载原告的作品,该网站没有注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字样;(2)在转载过程中,我社取得了常某的许可,并在转载后按规定及时支付了稿酬;(3)限于篇幅,报纸转载小说作品进行必要的缩减是行业惯例,我社没有故意歪曲原作品的内容;(4)我社没有通过转载常某的小说获利,赔偿损失无事实和法律依据。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常某的诉讼请求。

「法院裁判

一审法院认为:1、原告对其《风往南吹》作品享有著作权。2、被告×××报社转载《风往南吹》不构成法定许可使用。×××报社未经常某许可,擅自在其主办的登有商业广告的报纸上连续转载《风往南吹》小说作品,为其商业目的扩大了该作品的传播范围,侵犯了常某的作品复制权和获得报酬权。同时,常某与×××报社之间并无许可使用合同,也未向《×××报》投稿,故×××报社无权对常某的作品进行任何修改。×××报社对常某的《风往南吹》作品进行的擅自修改、删节,侵犯了常某的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因此,×××报社应依法承担侵权责任,消除影响,向常某公开赔礼道歉,赔偿由此给常某造成的合理的经济损失。3、原告常某的精神损害赔偿不予支持,物质赔偿请求不能获得全部支持。鉴于×××报社转载常某作品所获利润及常某由此所受经济损失均难以确定,故对×××报社应赔偿常某经济损失的数额,法院认为可依职权予以酌定赔偿额5万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判决:⑴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15日内,被告×××报社在其主办的《×××报》上刊登声明向原告常某公开致歉(致歉内容须经法院审核,如被告×××报社拒绝履行该义务,法院将在报纸上刊登本判决书有关内容,费用由被告×××报社负担)。⑵、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被告×××报社向原告常某赔偿经济损失共50,000元。⑶驳回原告常某的其他诉讼请求。本案案件受理费6560元,由原告常某负担1560元,被告×××报社负担5000元。

一审宣判后×××报社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经过审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解析

笔者认为,×××报社未经作者许可,将30万字的《风往南吹》予以复制后进行文字(技术)性修改、删节,成为5万字的连载小说予以刊登,基本保留了原小说的主要情节、人物、冲突和构思等表现形式的精华部分,没有付出任何创造性劳动,属于一种广义的复制转载行为,不属于法定许可形式。因为报社未经许可从网络转载到报刊,首先违反了著作权法第47条的规定,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其次《×××报》套印广告的商业性使用损害了专有权人的经济利益,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网络站点的访问量,同时也影响同名书籍作品的销售量,影响了作品的正常使用后的获取报酬权;而且报纸在刊登作品时插播广告获利也不合理的损害了作者和出版社的合法权益。因此应当认定报社侵犯了作者的复制权、发行权和获取报酬权。具体理由如下:

一、准确理解网络司法解释规定的法定许可

2000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参照伯尔尼公约、tRipS协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下称版权条约)的相关规定和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实际颁布了《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网络司法解释)。其中第3条规定,“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传播的作品,除著作权人声明或者上载该作品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受著作权人的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网站予以转载、摘编并按有关规定支付报酬、注明出处的,不构成侵权”。对此权威的解释是,“面对普遍存在的报刊、网站上的作品被相互转载的情况,为了使网络上这种无序的违法使用作品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考虑到转载人在转载他人作品前也难以找到著作权人取得许可并支付报酬的实际情况,以及促进网络信息传播,考虑网络产业与著作权人的利益平衡等,将1990年著作权法第32条第2款关于报刊转载的规定扩大解释于网络环境。……有两点应当明确,一是网络上允许转载的作品的范围不得超过第32条规定的作品范围;二是使用作品应当注明出处。当然当有关法律对网络转载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后,应当按照该法律规定办理。”①网络司法解释对于原著作权法第32条规定的法定许可扩大了适用范围:一是明确报刊刊登作品的法定许可可以适用到网络环境下,即除了报刊转载或摘编其他报刊刊登的作品外,网站也可以参照该条件转载、摘编其他报刊刊登的作品。二是明确法定许可作品的范围除了报刊刊登的作品外,包括在网络上面刊登的作品。但是仅仅限于网络转载、摘编其他网站刊登的网络作品一种形式。有不少人认为按照网络司法解释理解适用法定许可的范围应当扩大到包括报刊登载网络作品,但没有法理依据。因为允许网络的转载与摘编其本质上是“给作者对于作品所享有的权利施加了限制,是给以网站的侵权豁免。这种侵权豁免就是著作权法体系中的法定许可。”②而法定许可导致侵权豁免必须有法律的明文规定。故笔者认为结合网络司法解释和著作权法第32条的规定,法定许可规定的作品范围应仅限于网络登载报刊作品以及网络登载网络的作品,不适用于本案报刊登载网络作品的情形。

二、准确理解合理使用

所谓合理使用,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而使用其已经发表的作品。不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但是必须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合理使用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合理使用就是国际公约、条约和国际惯例中规定的版权的限制与例外,包括合理适用、法定许可和强制许可等。而狭义的合理使用是指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的合理使用。

1、从伯尔尼公约、tRips协议到版权条约均规定了版权保护的限制与例外的原则,具体限制与例外留待各国自行立法予以解决。其中《伯尔尼公约》第9条、第10条,tRips协议第13条,版权条约第10条均规定:版权的限制与例外限定于某些特殊情况下,不得与作品的正常利用相冲突,也不得不合理地损害作者的合法权益。在解释版权条约第10条时世界版权组织专家委员会特别指出,“如果认为复制与作品的正常利用相冲突,则复制根本不得准许。如果认为复制不与作品的正常利用相冲突,下一步应考虑其是否不合理地损害了作者的合法利益。只有当这种情况不存在时,才可能在特殊情况下颁发强制许可或者规定不需要支付费用而使用。”对tRips协议第13条的理解“第一,在处理专有权和对专有权的限制与例外的关系时,应以保护专有权为基础,以对专有权的限制或例外为例外,例外应服从原则。如果对专有权的限制或例外对专有权产生了不合理的后果时,应对限制或例外进行适当的限制;第二,对专有权限制不得与作品的正常使用相冲突,同时不得不合理地损害权利持有人的合法利益。”③而在网络环境下,“按照版权条约的声明的解释,版权条约既没有缩小也没有扩大《伯尔尼公约》允许的权利限制和例外,但是从版权条约第10条第2款看,原来《伯尔尼公约》允许的某些权利和例外,可能会由于在数字化网络环境里与作品的正常利用相冲突或者不合理地损害作者的合法利益而受到削弱和限制。”④

2、为此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2001年5月22通过并已生效的《协调信息社会版权和相关权特定方面的指令》延续大陆法系一贯的严谨,其中第5条专门穷尽列举了复制权的例外与限制各种情况。该指令的列举是穷竭性的,除此以外,成员国不得保留适用其他的权利限制与例外的权利。⑤欧盟上述列举的限制与例外内容几乎占该指令全部内容的四分之一。在强调判例的英美法系的代表――美国著作权法衡量使用行为是否合理通常考虑:作品使用的目的和性质(the purpose and character of use )、被使用作品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copyright work )、所使用作品的数量与程度(the amount and substantiality of the portion used in relation to the copyright work as a whole )使用对作品潜在市场价值的影响(the effect of the use upon the potential market for or value of the copyright work )⑥。

3、我国著作权法本身没有规定合理使用原则,倒是在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1条规定了与上述国际条约、公约内容一致的合理使用原则。著作权法参照欧盟的立法方式列举了合理使用的几种情况,合理使用的条文也仅一条(第22条)。需要强调的是著作权法破天荒地没有使用“等”情况,仅限于列举的12种合理使用的表现形式。与本案件有关的报刊等媒体刊登问题主要在著作权法第22条第1款第(三)、(四)和(五)项规定了“为报道时事新闻”的再现与引用、“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刊登与播放和“公共集会上的讲话”的刊登与播放,限定了文章的类型和刊登与播放的场合,本案小说类作品显然不属于上述三种情况的任何一种。现行著作权法对于法定许可的规定也是参照欧盟的体例,分别列举规定在第23条、第32条第2款、第39条第3款、第42条第2款和第43条⑦。由于法定许可规定的分散特点,故无法得出是否还有“等”情况,也导致了司法实践中对于著作权法规定的法定许可是否列举穷尽理解产生歧义。其中第32条第2款的法定许可与本案有关,该条规定作品的范围应当是明确的,即仅仅指向报纸、期刊投稿被采用后刊登在报刊上的作品,而不包括其他途径发表的作品。因为1992年国务院颁发的《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第13条规定,报刊转载“外国作品”,除时事文章外,其余的应当事先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参照国际公约、条约和国际惯例,同时结合国民待遇原则和侵权的豁免应当有法律明文规定原则,应当限制法定许可的范围仅在著作权法已经列举的情形范围内。故笔者认为著作权法列举的法定许可没有将网络到报刊的转载行为列入其许可范围,因此超出法律已经明确规定的范围将从网络复制到报刊作为法定许可没有任何法律依据。

三、著作人身权利损害的救济

大陆法系国家一直认为作品是作者人格的延伸,精神权利是作者权不可分割的部分。伯尔尼公约第6条之二(1)明确规定了著作人身权利的最低标准是保护作者的署名权和尊重作品权。我国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一)、(二)、(三)和(四)项规定的著作权人的人身权包括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四个方面。对侵犯著作人身权利的行为造成损害的救济(一般称为精神损害赔偿,但笔者认为称为精神损害救济更合理)的理解问题,在知识产权的理论界和司法实践部门之间一直存在分歧。概念认识不同,往往混淆承担侵权责任与承担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区别。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著作权法第46和47条进一步明确,“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这里的“赔偿损失”应当理解为既包括对侵害著作权人的财产权利造成的损害的赔偿,也不排除对著作权人的人身权造成的精神损害支付抚慰金,否则是片面的。按照2001年3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的精神损害赔偿适用条件是:如果未造成严重后果,对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一般不予支持,因为根据具体情形判令其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已经足以弥补作者的精神损失;只有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前述的救济手段不能够弥补作者的精神损失的,法院才可根据受害人的请求判令侵权人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笔者认为上述两种救济方式构成著作人身权利损害救济的完整内容。按照著作权法第46、47条规定的侵权行为构成要件来看,一般认为对于著作权人的人身权利构成侵犯,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采用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是著作人身权利损害救济的一种手段。至于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是强调侵权行为的危害达到恶劣程度、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方能采用的另外一种救济手段。何为恶劣、情节严重还要结合个案具体分析,不宜统一标准,主要看救济的效果是否足以弥补作者受到的损害。另外,“精神损害赔偿金的性质为精神损害抚慰金,即是一种补偿性的赔偿,而非惩罚性赔偿,因而应避免出现过高的赔偿额。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应参照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 ⑧ 故本案虽然是否侵犯修改权和作品完整权存在争议,但如果构成修改权和作品完整权的侵权,也仅应判决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不必判决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

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立法问题

现行著作权法第58条规定“计算机软件、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计算机软件的保护条例不久就颁布了,但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相关保护条例至今没有出台。由于网络司法解释颁布时著作权法没有修改,因而实践中对网络司法解释中转载作品的形式与范围是否继续有效,能否扩大范围等产生了分歧。笔者认为理解上述问题时应考虑:

1、首先是一个上位法与下位法的关系问题。应当说著作权法是上位法,而2002年最高法院的著作权法司法解释属于著作权法的下位法。网络司法解释公布时现行著作权法虽然还没有颁布,但是十分巧合的是1990年的著作权法的第32条与现行著作权法第32条基本一致,故依据该条规定的作品范围所作司法解释的精神不违背新的著作权法。但遗憾的是,现行著作权法的立法背景和相关内容已经说明问题。我国为了加入wto,充分考虑tRips协议和版权条约有关网络的规定,在现行著作权法中已经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对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保护、明确界定了发行权与出租权的定义等与网络有关的内容。而对于网络司法解释已经规定的诸如网站经营者的权利义务等内容并无涉及。但著作权法关于法定许可中转载作品的范围规定仅限于报刊刊登的作品,并未包括网络作品。甚至连网络司法解释已经确认一年多的网络转载报刊作品、网络转载网络作品的行为,也没有在该著作权法中纳入法定许可的范围。立法者的疏忽和等待心理造成了司法实践的混乱,既然上位法著作权法没有规定网络作品的转载,下位法著作权司法解释也就无法予以明确,更无论扩大到报刊转载网络作品的范围。

2、其次是一个后法与先法的关系问题。网络司法解释在先,应当为先法;著作权司法解释在后,应当为后法。通常的法理是,就同一个问题的解释后法优于先法。且著作权法司法解释的24条也明确规定“以前的有关规定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对于著作权法第32条规定的转载作品范围,应当以2002年12月的著作权法司法解释为准。该解释规定仅限于其他报刊已发表作品,也就排除从网络到网络、从报刊到网络为法定许可使用的法理基础;更不包括从网络到报刊的转载为法定许可使用。任何自行扩大范围的解释均与法理不符。

3、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蒋志培、副庭长罗东川近日出席修改网络著作权司法解释征求意见会,听取对网络司法解释的修改意见。出席会议的有软件联盟、微软、国际唱片协会、美国电影协会等单位的代表、专家、律师等。最高法院明确:著作权修改以后,有关网络传播权明确规定在该法中。在主管机关有关实施条例没有作出的情况下,最高法院的网络司法解释仍旧适用。⑨   网络已经逐步走向成熟,门户网站也走向多元化经营,因此在修改网络司法解释时,究竟是沿用原规定网络到网络、报刊到网络的转载、摘编适用法定许可的形式;还是同时参考美国著作权法的合理使用衡量的因素的形式值得斟酌。因为从网络司法解释实施的情况看,即使从网络到网络转载、摘编行为属于法定许可,但是仍然有转载、摘编过程中侵犯著作权或者不正当竞争的问题存在。是法定许可规定形式本身存在问题,还是具体侵权行为本身过于复杂,导致不宜笼统规定整个一类形式到另外一类形式是否法定许可有“一刀切”的嫌疑。如网站摘编、转载另外网站刊登的作品导致侵权诉讼就已经在我国知名的门户网站搜狐与新浪之间发生纷争⑩;另外转载、摘编他人网页导致的网页著作权侵权(不正当竞争)纠纷,都属于网站摘编、转载他人网站作品形式下的个案,最终法院均作出了侵权判决。故笔者建议,取消以是否简单地注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为侵权豁免的标准,而参照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的相关规定重新制定划分是否属于侵权豁免的标准;同时引入美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的衡量因素,综合确定是否法定许可的标准。

因此《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没有出台前,有鉴于为了避免网络司法解释中转载作品的范围和类型的理解不一致,笔者建议最高法院对2002年著作权法司法解释没有涉及的网络作品合理使用及其范围问题,应尽早出台补充解释予以修改和明确,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五、出版社的地位与权利

本案中在《×××报》发生侵权行为前的2001年11月,常某已经与某出版社签订了《图书出版合同》,约定该出版社在中国大陆地区享有《风往南吹》(署名“淹死的鱼”)小说作品中文本的专有出版权。作者将其作品的“专有出版权”许可给出版社,从合同约定的具体权利义务来看,实际上是将其享有的对作品的复制、发行等使用权转让给了出版社。因此考虑到报社的侵权行为同时损害了出版社的合法权益。故笔者认为作为必要的共同诉讼,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通知出版社作为共同的原告参加诉讼。⑾

注释

①见蒋志培著《入世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9-200页。

②孙秋宁《浅析网站的法定转载摘编权》载北京大学《网络法律评论》第一卷。

③分别参见唐广良、董炳和著《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版第165和199页。

④见孟祥娟著《版权侵权认定》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04页。

⑤见曾明等翻译 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2001年5月22日《协调信息社会版权和相关权特定方面的指令》相关内容,载《中国版权》2002年第3期第62-64页。

⑥见陈亚丽《小议网络环境中的合理使用》载北京大学《网络法律评论》第一卷。

⑦见许超《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修订简介》载《中国专利与商标》2002年第4期。

⑧张晓津《知识产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与实践》载中国民商法律网。

网络经济开题报告篇7

内容提要 传播系统作为社会总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来都是和社会的经济运作紧密相连的。本文试图从加拿大著名经济史学家英尼斯和美国著名传播学家贝尼格的传播研究成果中吸取理论养料,以将传播系统的发展置于经济发展史大背景中考察的理论框架,探讨现代传媒系统的发展和变迁同社会经济运转及其管理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文章重点讨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因特网的兴起及网站的经济运作模式。一、传播学中将传播系统的发展置于经济发展史大背景中考察的研究传统早在20世纪40年代,著名加拿大经济史学家与政治经济学家英尼斯(Haroldinnis)就在探索社会制度变迁的原因和社会经济生活稳定的条件这两个经济史中的关键问题中,觉察到了“传播的穿透力”对经济史的影响,并因而开始将其研究兴趣拓展到传播媒介。此后,他在长期研究各种传播形式及传播发展史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媒介理论。这种理论以“传播媒介的偏向性”为中心论点,认为一切文明都有赖于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与之相关的是传播媒介的时、空倾向性,因而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英尼斯以埃及文化和罗马文化等为例来论证占支配地位的媒介的偏向性对社会发展史的影响。他指出,在古代埃及文化中,在石板上写字有利于维持小区域中的社会结构,但是,对沿着尼罗河流域扩展的一体化的埃及社会来说,其维持却离不开纸莎草纸的发明与船只这一交通工具的运用。在罗马文化中,如果没有文字传播和公路系统,罗马人便无法长期维持这一大陆帝国。如果说英尼斯的传媒分析最早体现了将传媒发展同整个人类历史运转进程联系起来的研究传统,那么,在英尼斯的媒介理论问世30多年后,美国著名传播学者贝尼格(JamesBeniger)则在有关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动向的起源的研究中,把其对于历史的关注,主要聚焦于对于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发展史的探讨,并且明确地提出了一种以经济史学的视角透视现代传播发展的理论——“控制革命”论。这种理论指出,社会的信息化进程,缘起于工业革命带来的整个社会物质经济运转速率的大幅度提高对于社会控制的挑战。他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表的《控制革命:信息社会的技术与经济起源》一书,集中阐述了这一旨在揭开信息在经济与社会中的关键作用之谜的媒介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有生命的系统都必须加工处理物质和能源以维持自己并抵制“熵”。[1]而对于物质和能源的加工处理来说,控制作为“对于预定的目标的有意图的影响”[2]是必不可少的。信息,则又是实现控制所不可或缺的,因而信息加工处理和传播/交流,在它们使有生命的系统有别于无机的世界这一点上来说,可以说界定了生命本身的意义。[3]根据贝尼格的理论,在现实社会中,决定信息处理与传播在物质和能源流动中所占的实际比例的,有一系列因素,其中之一是(物质和能源的)加工处理速率,它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动向紧密相关。工业革命大大加速了整个物质经济的运转,从而给社会控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控制危机的出现,要求人类运用信息的能力,出现同其利用能源的能力之大飞跃相适应的大飞跃。这后一种大飞跃,通过以信息处理和传播技术的变化革新等为标志的控制革命得到了实现。传播活动所具有的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决定了传播研究必然是多视角的。英尼斯和贝尼格等人所开创的将传媒发展同经济史联系起来研究的传统,提供给我们的,当然不是传媒分析的惟一视角,但却是非常有用的视角。二、人类社会经济运作方式发生重大变化背景下大众传媒的兴起和发展运用上述学者提供的经济史学的视角透视传播的发展,沿着历史的轨迹往回追溯,不难发现,社会物质经济运转与传播之间,的确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从来就须臾离不开信息交流活动。而在任何时代,人类传播活动的频度、规模等,都是同人类社会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组合的规模、物质经济运转的规模和速率分不开的。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颇低,物质经济运作是以小生产为标志的,规模狭小,速度低下。与此相对应,起到协调、管理的社会功能的传播系统在当时也是人际传播的系统。大规模地、迅速地复制、传递信息的传媒系统,在封建时代并未出现,可以说不仅是因为大众传媒产生的技术基础尚未奠定,而且更是因为当时社会的运作,尤其是其经济运作,并未滋生出对传媒系统的需要。人类传播史上媒介技术层面的重大突破——近代印刷术的推广以及以此为技术基础的印刷传媒的诞生与发展,于15世纪中叶拉开序幕。这同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互动有关。从经济运作同传播发展的关系来看,当时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资本主义生产已开始在地中海沿岸的有些欧洲城市如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米兰等地萌芽。与此相联,资本主义的商品贸易也发展起来,国际范围的东西方贸易在当时已有初步发展。根据有关史学书,15世纪中叶,东西方贸易可经由两条航线,[4]而在这两条航线中,意大利的港口城市、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都是举足轻重的贸易据点。这一切意味着社会物质经济运作的巨大变化,它必然要求在其中起协调、管理作用的传播系统也产生变化。以规模经济为特色的资本主义生产以及以不断拓展市场、开辟世界市场为特点的资本主义商品贸易的兴起,孕育着创建能大规模传播信息、向远方传播信息的传媒系统的社会需要。首先发生在欧洲的近代印刷术的推广应用,正应答了社会的要求,为传媒的诞生奠定了技术基础。由此,拉开了进入大众传媒时代过程的序幕。而这一过程的完成,与资本主义生产本身从手工工场阶段向机器大工业阶段过渡的发展过程相伴随。这一过渡,仰仗工业革命而得以完成。由物质经济运作的巨变滋生的社会需要激发的传媒系统的形成与发展,自然而然也要经过相应的过程。也正是在工业革命背景下通过动力工业的发展,解决了驱动印刷机的动力设备问题,才使印刷传媒走向实现大众化具备了技术条件。工业革命还为西方商业化的大众报业的诞生带来了因工商业发展大飞跃而产生的广告数量大增,使其经济支撑问题通过发行收入加广告收入得以解决。于是,1833年,在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的美国,成为旨在面向平民百姓的廉价报最早的诞生地:是年,在纽约诞生了第一张价格低廉的、商业化经营的便士报(廉价报)纽约《太阳报》。廉价报诞生后,又经过几十年的报业大众化的进程,商业报纸逐渐成为资产阶级报业的主体,西方近代报业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演变成全面实行商业化经营、发行覆盖整个社会的现代报业。随后,靠电波传送信号的电子媒介广播和电视又先后于20世纪20、30年代诞生,成为传播领域又一意义重大的突破。在传播史上,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是人类传播活动发展中一段熠熠生辉的时期。正是在这段时间,现代新闻传媒业形成了基本格局,职业化的传统新闻传媒业全面登台。而传媒业的这些发展,同工业革命后工业发达国家建立起了当时先进的工业经济并取得了以加工制造业的长足进展为特点的经济发展,是同步的。现代传媒业一旦形成,其传播活动就成为现代经济运作中的重要一环,传媒业本身也成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掌握着收集和创作信息的资源、处理信息的资源及散布信息的资源的传媒业,[5]通过刊播各种形式的经济信息,其中包括商业广告,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运作中,起着促进从生产到流通到消费的各个环节的畅通作用,并通过反映经济生活中的社会舆论,起着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作用。此外,传媒业自身作为信息产业,也已日益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大众传媒在国民经济中位列第十大产业;在中国,大众传媒在国民经济中列第十五位。”[6]三、经济全球化与因特网的崛起近年来人类社会传播系统的最大变化,是全球性的电脑互联网络——因特网的迅速崛起。而这一变迁,显然又是同人类社会经济运作的新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相伴随的。当然,经济全球化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追根溯源,经济走向全球化过程的萌芽,也同资本主义生产的兴起有关。这一过程也可以说萌芽于15、16世纪。如前所述,那是一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商品经济逐渐形成的时期,也是一个受开辟新贸易航道的欲望驱动的航海探险走红以及国际贸易伴随着航海探险大发现而得到发展的时期。有学者认为,15世纪后期世界市场即已“雏形初具,全球化初露端倪。”[7]在此后的数百年间,国际贸易、经济活动跨越国界的流动逐渐增多。尤其是在人类社会进入19世纪后,由于蒸汽动力在船舶业中的应用,“航海运输更为发达,国际贸易范围也因此扩展到海运所及的所有国家。”[8]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使国与国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进一步增加。但是,在世界大战前,全球化“只具有初步的形态。”人类社会经济运作对信息传播系统的要求,因而也尚未超越传统的传媒所能处理的范畴。经济全球化真正形成并多维度发展,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数十年间,20世纪80、90年代,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态势呈现得非常剧烈、进程大大加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资本、商品、技术和服务等跨国界广泛流动,日本经济新闻社编的《世界经济大视野》一书,把“经济国界的消失”或者说“无国界”经济,称为20世纪末的变迁和迈向21世纪的序曲的主流之一;[9]世贸组织前总干事鲁杰罗指出,无国界经济正在全球范围形成。[10]生产活动的世界范围的“大分工”正在发展。以全球范围进行生产和销售为特点的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社会化生产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对全球经济产生日益增大的影响,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的趋势加强。这一时期,也是信息传播与经济的互动态势极大加剧的时期。一方面,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必然要求具有起协调、管理功能的信息传播也相应地全球化,出现一种跨地域、跨国界的全球性的传播系统,势所必然。而且,真正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传播系统,还需要具有能包容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不同层次的传播活动的特点,因为渗透到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传播活动,并不是仅仅由大众传媒刊播广告和经济信息等大众传播活动构成的,在日常生活中伴随商务活动等经济行为的传播活动中,有大量是个人间的和机构间的传播活动。此外,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纪之交世界范围的经济运作,还具有速率空前的特点。适应这一特点的全球化传播系统,自然也需具有传播空前快速的特征,因特网正是具有这些特点的全球性传播网络。可以说,经济全球化及其运转快速化所激发的社会需要,构成因特网存在的根本逻辑理由。另一方面,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先导,构成推动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之一。世纪之交,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正越来越清楚地印证马克思所说“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11]和邓小平所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正像19世纪中叶社会物质经济运转速率的大幅度提高是由工业革命所带来的那样,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新态势和运转速率的进一步加快,也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产生的。信息传播高新技术的大放异彩,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重要现象。信息传播高新技术的突出代表因特网,以其瞬息传播、融合不同层次的传播活动、全球互联等优势,构成克服世界经济商务活动的空间距离的障碍之有效工具。当然,因特网在其发源地美国的兴起,经历了一个由军用转向民用再转向商用化的过程。因特网在全世界迅猛发展,正是在其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商用化发展阶段以来发生的,90年代中期以来,其发展势头尤为猛烈。目前,依托因特网进行的电子商务在全世界方兴未艾,虽然,其真正的大发展,尚有待网上隐私、网络安全等现实问题的解决,但是,因特网同不断发展的国际商贸活动等的联系,却已清楚显现。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经济活动及其组织管理可以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依靠这一全球性的信息传播系统在全球展开,世界经济体系正在变成依靠电脑联网支撑的人类智慧互联的数字化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的多维度发展,是以信息革命为基础的,网络传播的兴起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显然具有互动作用。因特网诞生后,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其重要性比以往更为凸显。在因特网的发源地美国,“1995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来自信息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的工人平均收入是美国工人平均收入的两倍。”[12]中国近年来信息产业发展也很快,国家把信息产业当作新的支柱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在今年(2001年)2月9日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电子商务和无纸贸易高级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国通信业创造了世界罕见的发展速度,最近5年通信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8.8%。吴基传的讲话指出,今后5年中国信息产业将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市场规模比2000年翻一番,到2010年再翻一番,以信息产业翻两番来保证国民经济翻一番目标的实现。[13]目前,随着因特网的发展,网站网页不断增加。《计算机商情报》市场研究中心的一份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内地2000年上半年新增各类网站达五万家,其中有规模的网站约为五百家左右。[14]笔者本人在网上研究中发现,在2001年6月11日至6月17日这一周的时间段中,除了6月16日外,我国每天都增加数以百计的网站,其中增长数目最多的是6月12日,达754家。一周中新增网站共3103家,平均每天新增约443家。世界范围内,网站、网页之多及增长速度之快,更是令人惊叹!据有关书籍介绍,日本neC的两个计算机科学家曾对网上六个搜索引擎进行过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估计在作为因特网一部分的万维网(即www,——译环球网)上至少有3.2亿张网页,并以每天10万页的速度递增。[15]众多的网站依靠什么经济来源生存和发展呢?在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四、网站裁员和付费订阅模式的提出现代传媒业,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必然无法回避自身的经济运作模式问题。从世界传媒业发展史来看,自近代报刊问世以来,人类社会对报刊业的经济运作模式的探索,曾经历由依靠政府或政党津贴的政党报刊为主逐步转变为政党报刊和自主经营的商业报刊并存发展再进入到以大规模发行、主要经济来源靠广告收入的商业报刊为主流的发展阶段。以刊载广告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经济运作模式的形成,是世界报业迈入现代化的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世界报业的迅猛发展,主要发生在找到这一经济运作模式之后。广电传媒问世后,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经济运作问题比报刊业复杂,但商业化运作模式,毕竟是几种运作模式之一,而且即使是在像英国这样的公共广电和商业广电并举的双轨制经济运作模式和我国这样的“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16]模式中,也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商业运作及吸纳广告收入的因素。今天,伴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寻找合适的经济模式也已成了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2000年(尤其是下半年)电脑联网业在尚未确定其盈利之路的情况下面临严重的经济压力,于是在因特网的发源地美国,刮起了一股“网站裁员”之风。5月至12月电脑联网业裁员更是持续攀升,12月份创新高,达到裁员之最。[17]这一事实,正是寻找合适的经济模式的迫切性之生动写照。网站因经济压力裁员的现实,迫使业界正视如何产生经济效益的问题。在构成网站的一个部类的传媒网站中,这个问题尤其引起了广泛关注。传媒网站,当初是在传统的传媒受到因特网咄咄逼人的挑战的情况下首先在传媒体制是商业化体制的美国出现的。在这背后,可说不可能没有商业利益驱动的影响。这种驱动,从一个方面来说,表现为耽心不加盟网络会被因特网挤出信息市场的“恐惧”,用《纽约时报》费利西提·巴林杰(FelicityBarringer)的话来说,在美国报业在因特网上“实验的第一阶段”,“实验的动力是恐惧:恐惧网络将吞没报业的利润。”[18]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种驱动表现为指望在新的数字化市场上抢摊以求日后盈利的“期待”:期待通过冲到网络空间中“淘金”,有朝一日将会发新财。如果说这些年来唯恐被因特网发展的大浪淘汰出信息市场的恐惧促使传媒机构纷纷在开拓网上新发展空间中争先恐后、不敢稍怠的话,那么,指望网络空间日后会带来新的盈利的期待,则驱使传媒机构纷纷在营建网站方面大手笔投入。但是,经济核算是和想象无缘的;务实的业界难以长时期地把盈利的目标锁定在期限难料的等待上。事实上,处于网络发展和网上新闻业发展领先地位的美国,早在1996-1997年就曾出现过一些财力薄弱或缺乏决断的传媒机构从加盟网络的财力消耗战中引退的情况。1997年3月26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曾刊出题为《网上大撤退开始了吗?》的文章,介绍了一些经济实力薄弱的美国传媒机构在建立网站后又走回头路退出网络的情况。尽管如此,与当时的传媒上网的潮流相比,一些传媒网站关闭的情况实在算不得引人注目。而且就整个电脑联网业而言,凭着领先一步、抢摊网上的勇气在网上驰骋当时是众多网站的主流行为;这一领域中尚未出现指望盈利等待过久而引起的不耐与不安。但是,又几个年头过去后,连年亏本而引起的不安,终于引发了网站裁员事件的接踵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激发了业界有关网站如何盈利的讨论。

今年4、5月间,美国《编者与出版者》周刊的网络版上,刊出了不少探讨传媒网站的经济支撑的文章,还发起了读者议论。鉴于传媒网站上的广告收入一直远远不足以抵其支出,业界比较集中地讨论到的盈利方式是付费订阅网上报刊。例如,美国mediaGeneral公司的总裁J.StewartBryaniii称让人们免费获取报纸网站的内容是“愚蠢的”,并宣称,“我们已得出结论,网上付费订阅是应实行的模式。我们不得不停止在万维网上白送东西。”[19]对这一主张的可行性,美国网上新闻业界见仁见智,意见不一。有的赞同,并称赞Bryan有勇气说出许多人早就想说的话。如Citi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Young说:“我认为mediaGeneral公司的Bryan不仅走对了路,而且有先见之明。网络的胜者是那些能够抓住客户的心,并且还能从广告商以外的人那儿赚钱者。”有的则对Bryan的意见不以为然,批评说收费订阅是目光短浅的方法。如Cityclassified网站的创始人BillDiederich指出,mediaGeneral等报刊公司“对一种很少有人愿意为之付钱的产品实行收费”的计划,只会“让因特网上的竞争者占领它们社区的因特网市场”,他评论说,“Bryan先生似乎不明白报纸的网站具有远超过‘失去的’订阅费收入的促销价值。”又如《新闻日报》的网上服务部总编辑tonyBriggs说:“Bryan所没有意识到的是,你不可能靠一个卖不出去的产品赚钱……因特网文化是在所有的东西都是免费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你要惹怒使用者、把他们赶走的最好办法就是向他们收费。”[20]在我国,报刊上也刊登过报道国外的这些动态的信息及有关网上内容服务实行收费的可能性的文章。五、网站的经济运作模式作为具有高度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业界围绕网络报刊付费订阅问题的讨论和争议,关注的焦点在于如何盈利。而在如何盈利背后,则是更深层次的网络的经济运作模式问题。对这样一个具有高度现实意义的课题,学术界也已开始进行探讨。对网络的经济模式深有研究的美国伦塞勒理工学院传播学教授詹姆士·瓦特(Jameswatt)今年5月在一次给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所作的有关讲座中,谈到了万维网的三种经济运作模式,其一为私人出资或者非盈利性民间/慈善性模式,其二为政府出资,其三为依靠广告收入。他对这三种模式各自的利弊得失作出了自己的分析,认为,私人出资模式的长处在于:开放式的表达、广泛的多样性,其弊端在于:廉价的内容、缺乏资金来开展大型项目;这类模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非盈利性的民间/慈善性模式的长处在于:不受经济利益支配、可以为弱势群体的利益投入大量资金,其弊端在于:对用户的愿望不关心/不敏感、助长特殊群体的利益;政府出资的模式的长处在于:由税收提供资金,对受众的愿望在部分程度上做出反响,可以做到关心弱势群体的利益,其弊端在于:有可能被通过限制或倡导特定的信息而用于政治目的;依靠广告收入的模式的长处在于:由消费者提供资金,对用户的愿望非常关心/非常敏感,其弊端在于:受商业控制、不一定肯为弱势群体或教育的利益服务。[21]这三种模式可说是三种可能性,但现实的情况是,因特网已进入商用化发展阶段,依赖政府出资的经济模式和非盈利性的民间/慈善性模式都没有被选中。事实上,也很难设想完全依靠慈善性的捐款、民间的基金会等,能为发展势头如此猛烈、网站数不断递增的因特网提供充分的经济支撑。而让如此众多的消耗财力的网站完全依赖政府出资恐怕对纳税人来说也会是一种沉重负担。现实留给网络业的选择,恐怕主要是在市场化运作、资金来自消费者的经济模式上,找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在这一点上,我国恐怕并不例外。在我国传媒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转、进入市场竞争的今天,经济收益对传媒早已不再是无关紧要的问题;我国的传媒网站“一出身就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22]它们在必须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同时也追求经济效益。当此传媒网站急切想盈利、想有经济收益之时,摆在社会面前的问题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真正使传媒网站的愿望实现?付费订阅是否会行得通?根据上面提到的美国学者詹姆士·瓦特教授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作有关讲座期间的介绍,在美国,网站实行付费订阅的成功例子迄今很少。在我国,孙坚华在题为《恐惧,为美国网络新闻业定位》的论文中指出,“付费订阅是大多数报业网站的恶梦。除了《华尔街日报》拥有近50万付费订户,其他媒体网站乏善可陈”。[23]付费订阅的方式能否行得通,关键不在于传媒网站有多少套计划,而在于用户对此是否愿意接受。这一点的答案,眼下似乎不容乐观。常有这样的说法,人们已习惯网上的内容是免费的“午餐”的做法。这也许不能成为付费方式行不通的充分理由:毕竟,在商品经济发展史上,一种产品靠免费作为促销手段进入千家万户,站稳脚跟后再开始收费的情况,大有先例存在。问题在于:在传媒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传媒网站提供的信息内容服务,按产品相互差别化的标准来衡量其异于、优于其它同类产品、服务的程度,是否已达到足以使消费者怦然心动从而作出付费也非享用不可的消费决策的水准?当然,《华尔街日报》网站的做法是付费订阅方式的一则成功之例。但是,该网站提供的信息内容有其特殊性。该网站提供的权威性的股市行情信息,牵动着股民的心,他们的切身利益与之直接相关。由于股市风云的瞬息万变,这种信息具有时间性极强的特点。而网络因其瞬时传播的特征,成为传递时间性极强的信息内容的最佳媒介。用户甘愿掏钱成为《华尔街日报》网站的付费订户,自有这一点作为基础。而一般媒体网站仿效它的做法是否能成功很难预料。虽然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网络会成为广大网民获取有关信息的第一渠道,这一点,已为实践所证明。但是,并非所有的突发事件都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切身利益,人们不一定急切到非要争分夺秒获知消息不可。因而,付费订阅把网民“赶”离传媒网站使之转而依赖传统的传媒信息服务,这种可能性显然存在。根据传统的传媒业的运作经验,主要靠广告收入支撑也是市场化运作、资金来自消费者的一种方式。但是,网络广告收入目前远远达不到足以应付网站“烧钱”的水准,而这似乎又同网络传播自身的特征及广告信息的传播特点有关。对于刻意希望其广告能被尽可能多的社会成员看到、听到和读到的广告商们来说,传统的大众传媒虽说被公认具有信息流通方式单向和反馈环节薄弱的缺陷,但在传递广告内容中,这些弱点却也有使广告信息较易于被受众漫不经心地接收到的一面。而在具有交互性(互动性)特点、用户的参与性很强的网络传播中,广告信息要在用户不知不觉间传向他们,就不那么容易了。这恐怕不是广告商们所希望的。因此,依靠广告收入的模式要成功,就目前的情况而论恐怕也是困难重重。上述讨论说明,目前尚无足够多的迹象表明付费订阅网站信息内容和依靠广告收入可成功地解决网上新闻业的经费来源问题。以电脑网络为中介的传播作为新生事物尚不是已发展很成熟的传播形态,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还会不断出现新的情况,各种社会因素会不断作用于这一发展过程。传播学界要深刻认识它的全部特征和发展趋势,尚有待时日,有待于对最新发展动态的追踪研究。加盟网络的传媒机构是否可采用通过充分实现网站的“促销价值”而间接地赢得经济效益的运作模式?对于这一问题,答案只能来自实践和探索。不论是对于业界来说还是对于学术界来说,传媒网站的经济运作模式,都是一个具有高度现实紧迫性的研究课题,因为这个课题不仅事关网上新闻业的长久发展,而且必然通过影响网络传播系统的发展进而作用于人类社会当前进一步加速和全球化的经济运转,因为如前所述,全球化的网络传播系统的兴起和发展,同经济全球化之间,显然具有互动作用。

注释[1]按照热力学的观点,由于分子的热运动,物质系统的分子总是要从有序趋向混乱,熵是表示系统无序性的量度。[2]“控制”(control)一词在贝尼格的笔下是广义的,泛指“对于预定的目标的有意图的影响。”见Beniger,JamesR.(1986).theControlRevolution:technologicalandeconomicoriginsoftheinformationSociety.(p7.)massachusetts:HarvardUniversitypress.[3]ibid.,pp.9~10.[4]朱孝远著:《近代欧洲的兴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170页。[5]这是著名美国传播学家桑得拉·鲍尔——洛基奇(SandraBall-Rokeach)等人所提出的“媒介系统依赖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个人、群体、组织、其它社会系统乃至整个社会,为着实现自身的目标,均需依赖媒介所掌握的这些信息资源。[6]李良荣著:《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42页。[7]郭连成:《面向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第二期,8~21页。[8]郭连成:《面向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9]日本经济新闻社编,邪思译:《世界经济大视野》,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年版,2~3页。[10]转引自郭连成:《面向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8~21页。[1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第三分册,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350页。[12]UnitedStatesinternetCouncil&itta,inc.(internationaltechnologyandtradeassociates,inc.).Stateoftheinternet2000.(美国因特网委员会《2000年因特网发展状况报告》。在其网站上公布,网址:。上网日期:2001年2月10日。)[13]新华网2001年2月9日。[14]。上网时间:2001年6月21日。[15]黄北雁著:《创世风暴——因特网席卷全球》,远东出版社,2000年版,9页。[16]李良荣著:《新闻学概论》,165页。[17]。上网时间:2001年6月15日。[18]转引自孙坚华:《恐惧,为美国网络新闻业定位》,载《新闻记者》2001年第五期,41~43页。[19]。上网时间:2001年5月8日。[20]这几条信息,获自提供的e-newsletter,2001年4月24日、5月1日、5月8日。[21]。上网时间:2001年6月8日。[22]官建文:《中国新闻网站的创新与发展》,《新闻战线》2001年第六期,48~50页。[23]孙坚华:《恐惧,为美国网络新闻业定位》,41~43页。

网络经济开题报告篇8

关键词:报纸广告;创新;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成为了许多人获得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并且有稳步递增的趋势。因此,报纸绝对不能忽视网络在广告市场中的成长空间,其极有可能会成为广告市场的一个强劲开拓者。由此可见,报纸需要借助网络平台,通过新旧媒体的结合实现报网互动。而且,报纸分类广告定位的是生活需求广告,其与工商广告的最大区别就是其更注重消费者的主动阅读,这样也会被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实现网络与报纸分类广告的结合,让读者更快速的检索到大规模的生活实用信息,是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的需要。

一、目前报纸广告面临的市场环境

一般情况下,报纸通过收取广告商的版面费来获取相应的经济利润。而广告商则通过硬广告或者软文的形式在所购买的报纸版面中进行广告宣传来获取利润。报纸经营者和广告商之间的合作仅仅为钱货交易的简单关系。目前,报纸广告依然以折扣优惠、版面价差等方式来诱使广告商做投放选择决定。然而,随着当前新媒体广告的发展,报纸广告已经面临了越来越多的冲击,具体来说:首先,全球多元化媒体竞争加剧,传统媒体备受冲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户外广告、地铁广告、互联网广告、电视广告等众多方便快捷的媒体广告传播形式的出现,使得报纸广告这一传统媒体广告形式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且,户外广告、地铁广告、电视广告等所带来的直观冲击性,互联网广告的快捷性和价格优势等都是报纸广告目前没有达到的;其次,中国报纸分类广告市场开发程度远不如国外市场。分类广告以其篇幅短小、方便快捷、收费低廉等特点获得了众多广告商和读者的欢迎。目前,国外媒体对分类广告的开发比较成熟,据相关部门统计表明,美国报纸分类广告面积约占报纸广告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收入则是整个报纸广告收入的四成。而美国报纸广告收入为报社全部收入的75%,可见分类广告在对于美国报社来说是一笔不容忽视的收益来源。相对而言,目前中国的分类广告要远远小于工商广告,而且行业分布也大多集中在房地产、生活服务、招聘招生以及机动车等领域。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报纸分类广告对广告总收入贡献要小于20%,可见我国报纸分类广告的市场开发程度依然非常的小,未来报社仍然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创新广告经营模式。

二、报纸广告经营新模式――网络支持下的分类广告运作模式

(一)实行网络支持下的分类广告运作模式的必要性

事实上,报纸广告经营之所以要创新网络支持下的分类广告运作新模式,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解决消费者需求。目前许多人更喜欢利用网络获取知识信息,报纸广告想要稳固更多的读者市场,就需要利用现在最新、最能被读者接受的媒体传播手段,并通过采取“产品或服务”基本分类标准,准确的反映出目前消费者的多样化阅读需求。而且,报社也需要根据读者需求特点来深化分类广告的类目层次,从而可以使“广告供求”更加准确化;第二,可以解决广告主需求问题。目前广告市场相对比较饱和,广告需求也十分持续和稳定,广告主更多的是比较倾向于对附加价值的需求。尤其是对于未来广告市场而言,市场中会有更多的广告需要投放,广告内容分散性比较大,因此,读者对广告的需求偶然性以及广告市场的开发难度也会相应增大。只有报纸分类广告实现信息多样化、信息精准化才能将广告有目的性、有筛选性的投放给有需要的人群。

(二)分类广告的创新经营方式

目前,广告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使得单一媒体很难生存下去,多种媒体联合已经成为分类广告未来发展的重点。具体来说,分类广告的创新经营方式主要有五种:其一,建立报纸联合分类广告网站。可以建立一个内容共享的资源平台,并整合报纸经验、数据库、信息资源优势等,将原本单一渠道的分类广告信息通过互联网渠道获得更多的受众;其二,在所建立的报纸网站中设置指示路径,将分类广告垂直分布在一个垂直平面上,从而方便报纸读者和网民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进行阅读;其三,收购网络分类广告网站。例如某新闻集团在2005年的时候就分别购买了和,这一举动对于广告主而言无疑是一种具有广阔经济价值的增值服务;其四,与网上竞争对手联合。例如《圣彼得堡时报》与eBay合作,并为eBay在网站上专门设置了一个拍卖专区,不仅方便了eBay众多拍卖信息的传播,也为《圣彼得堡时报》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入,实现了两者双赢;其五,单独组建分类广告网站,创建自身网站品牌。即在形式上脱离母报,对网站品牌进行独立推广,充分打造出该网站分类市场的超越性。

(三)报纸广告经营新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事实上,读者大多习惯于通过最便捷的渠道获取最好的信息资源,因此,报纸广告经营要抓住这一心理,并将其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首先,未来可以实现多元方式传送。科技的发展使得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十分多样,例如,车载屏幕、移动阅读器、笔记型计算机等数字化机器都为读者带来了更多的便捷,报纸仅仅依靠传统媒体抢占广告市场是远远不够的,其需要在设置报纸印刷版的同时,开设报纸网站版,利用多种渠道向受众提供广告信息;其次,未来报社可以搭建起“报纸分类+网络分类+专业杂志分类+3G移动接收分类”的广告传播平台。报纸媒体在数字化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需要将原本单一的传播途径发展成为多种媒体和渠道共同传播的方式。即以印刷版报纸作为分类广告的品牌主体,辅以网络、专业杂志以及3G智能等多样化广告传播媒介,以不同的广告传播形态充分获取效益;最后,可以将分类广告与手机结合,实现报纸分类信息与手机用户的无缝对接,让消费者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资源。

三、总结

综上所述,报纸分类广告和网络分类广告是一个可以培育出更多市场价值的整体。实行网络支持下的分类广告运作模式不仅提高了报纸分类广告的附加价值,更为报社找到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网络经济开题报告篇9

经济危机对中国互联网的负面影响正在显现,今年上半年多家网站已经关门,财大气粗的网站也开始动用裁员的屠刀来削减开支,以保存实力来穿越危机的阴霾。

在这轮网站倒闭潮中,社交类网站成为急先锋,如UUZone在今年三月初就清空网站内容,仅在首页留下一张公告;音乐社区网站分贝网于7月停止所有业务;知名的房产建材网站“家居易站”也因经营陷入困境而被迫关闭网站。

网站倒闭并不是互联网的错,仅仅是经济危机对中国互联网产生影响的一个缩影,那些无法穿越经济危机这团乌云而坠机的网站绝不仅于此。“新浪东莞”房产网就再度停业,新浪网房产首页上也不再有“东莞”一栏。“新浪东莞”网站关停的直接原因是原投资者与新浪方面合约到期,不再续约。而不再续约的背后,是“新浪东莞”房产网站自身盈利能力不够。

弥漫着胡椒味的经济危机乌云团还在膨胀,致使所有穿越它的网站都集体咳嗽,当然有网站的只打一个喷嚏,有的感染上肺炎,患上肺水肿、肺结核的网站不在少数。自身运营不健康、体弱多病、抗击病毒能力小的网站,只有一个结局在等着他们――倒闭。

谁也看不清、谁也不知道这团乌云究竟有多大,到底要穿越多久才能重见晴天。“唯一能做的就是保存实力,供应足够的燃料来穿越乌云。”刘斌是北京一家规模不大的行业招聘网站负责人,他说,尽管网站是帮助别人找工作,但在营收下滑的情况下,首先得自己裁员。

席卷门户

东莞是中国电子、制造业的名城,聚集数百万的劳工,庞大的市场带动了当地房地产的高速发展。看到这个市场前景,从事房地产中介业务的华信互动公司试图通过知名商业网站的品牌和影响力来开拓业务。经过几轮谈判,华信互动获得了“新浪东莞”房产网的运营权,按照合约,新浪在房产频道的首页以“东莞站”作为链接,点击便进入“新浪东莞”房产网,这样的代价是华信互动每年支付给新浪30万元的城市加盟费。

“新浪东莞”房产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靠广告,“扣除30万元的加盟费,以及相应的人员、场地和维持日常运作的成本费之外,剩下的利润已经所剩无几。”华信互动负责人说,现今该公司把重心转移到东莞长安镇的一个房地产项目上。

全球经济仍处于衰退期,受经济环境影响,一些跨国、大型企业广告主,仍在不断缩减广告开支。根据美国互动广告局(iaB)和普华永道报告称,2009年第一季度美国互联网广告收入是55亿美元,环比下降了10.2%,尼尔森的一份报告中也指出2009年第一季度美国互联网广告开支下降了3.4%。相对于其他广告形式,网络广告的收入规模下降幅度最低。应该说,国际网络广告市场发展态势的不明朗,极大地影响了广告主的信心,广告开支在全球范围内逐渐被消减也成为2009年最显著的特点。

国内市场受到国际经济增长放缓的拖累,直接影响到国内实体经济,广告主营销支出日趋谨慎,地方性企业、中小广告主抗风险能力更差,部分缩减甚至取消了网络广告投放计划。经济危机无情地拖住了网络广告增长的尾巴,今年上半年,中国网络广告营销总规模为83,5亿元,同比增长不到3%,“中国网络广告营销市场已经着实受到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互联网调查数据专业机构DCCi在7月9日的数据表明,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网络广告营销市场规模达到42.6亿元,环比下降7.7%,今年第一季度规模进一步减至34.8亿元。

腾讯以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颠覆了近十年由新浪、搜狐、网易把持的“三大门户”网站格局,由此网民不得不“改口”称为四大门户。根据2009年一季度财务数据统计显示,四大门户网络广告营收环比均大幅下滑,其中网易网络广告收入环比下降63%;新浪更是网络广告业务历史上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环比下降达37.9%;腾讯一个季度虽净增4亿元,但网络广告业务环比下降30%,对营收贡献不足一成;搜狐网络广告业务未出现触底反弹迹象,环比下滑13%。四大门户均超过各自历史最大下降幅度。

在这一轮全球经济下行的周期中,经济状况给广告主带来了很多困难,但是在这样的底部徘徊还要持续多久?网络广告市场是否到了触底反弹的临界点?国内广告已跌至10年来的最低点,受冲击的绝不仅仅是互联网行业,国内报纸、杂志、广播和户外媒体的广告销售额集体下滑,这是整个媒体行业的灾难。

经济增长放缓对网络广告的影响具有直接作用。“新浪东莞”房产网的遭遇就是经济危机影响互联网的一个见证。有专家预见性地指出,今年广告主对广告支出仍然保持谨慎,门户网站广告业务将继续受到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今年互联网营收并不乐观。

跛足而行

国内门户网站的“四大天王”都难免会受到经济危机胡椒粉式的袭击而不停地咳嗽,国内的地方网站、行业网站、专业网站、新闻网站面对看不到边际的乌云,恐慌心理弥漫着互联网的每一个节点。网站掌门人集体感叹现金流紧张、盈利困难,尤其是后者成为这些网站抹不去的心病。

但国外的一些新闻网站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我的新闻”网站(ohmynews,以下简称omn)是韩国著名的新闻网站,在发展模式上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该网站通过实行“市民记者”降低新闻从业的门槛,由此也打破新闻写作的格式,创办两年便实现收支平衡,这与推行“选择而专注”的传播策略不无关系。目前该网站的“市民记者”人数已多达4万余人,每天25个韩国人就有1人深度浏览该网站。

omn与中国绝大多数新闻网站信奉的原则一样,始终坚持“内容为王”,该网站认为要吸引读者,进而吸引广告商,要生存得好提高内容质量是第一位。对于内容重要性的理解,国内新闻网站不比omn差。但是omn坚持内容的独特性、独家性,从一开始就定位为新闻“生产者”的角色。在omn看来,如果内容相同,读者不会花钱或花时间从网上去阅读纸媒的电子版。对此,国内新闻网站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网站每天花费大量的人力去做廉价的、重复的工作――海量转载其他媒体已经刊登过的新闻,由此造成千网一面,如东北的一家省级网站和西南的一家省级网站从新闻上看没有多大差别。

omn一开始就决定了不走纸媒附庸的发展道路,自己探索出作为独立媒体的所有权利和职责。我国新闻网站最初都是作为报业集团在互联网上的一面镜子,其功能就是把报纸刊登过的新闻在网上二次传播。因此能够在人手少、低成本的状态下运作,其发展空间也会受到限制,从omn的发展历程来看,新闻网站一定要走独立经营的道路,不独立也成为国内新闻网站成长的绊脚石。

地方重点新闻网站背后都是强大的媒体,如大江网、胶东在线、中国宁波网等,这些网站在当地都具有新闻信息垄断性的优势,其他网站没有任何可比性,在内容建设上都是一流的,当之无愧成为地方的门户网站,但是这类媒体背景的新闻网站盈利成为普遍性的难题,通过内容来拖动经营发展的传统报业模式,在互联网这条道路上行走非常艰难。像上海热线、天府热线等电信背景的地方门户网站访问量大,但盈利能力亦困难。中等城市、欠发达地区、三线城市地方网站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但当地网民的更愿意选择到门户网站和其他知名社区网站上去游荡。

无疑,本地网民“外逃”是地方网站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无论是新闻网站、地方网站,还是行业网站,一般认为自己对网络很了解,很熟悉,是当地名副其实的网络行家,但是一个误区始终被他们的“行家的面具”所遮挡――其所了解的仅是网络而不是市场;所熟悉的是内容建设,而不是经营策略;网络行家仅对于网站的战略设定和畅想,而不是可执行的战略分解方案和建立在现有人才基础之上的运营。所以地方网站在内容建设上是大学生,在网络营销上还是小学生,因此导致新闻网站的跛足现象。

一个健康的网站必须是内容和经营两条腿走路,这样才不至于一步一叩首,否则就须依靠拐杖行走。地方新闻网站非常清楚手持拐杖走路带来的风险――一旦政府财政取消或缩减给新闻网站的这副能够平衡走路的拐杖,在没有找到自身盈利途径之前,摔倒是迟早的事情。

政府财政对新闻网站的扶持近十年,目前新闻网站具有一定的市场盈利能力,如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领头羊人民网在2008年全年收入就上亿元,这是其他新闻网站可望不可及的。地方新闻网站的标兵湖南红网盈利能力亦不错,虽不能与人民网相提并论,但在地方新闻网站中是一面旗子。今年初,红网的总舵手舒斌就把网站的经营管理业务从东家――湘江晨报社拿回来,目前已经将人马扩充到四十多人,舒斌决心逆风飞扬,把经济危机变成经济商机。

对于跛足的新闻网站,自然不能把内容变成可观的、可以赚钱的事业。在尝试市场开拓和网络营销的探索路上,始终是在迷糊中失败。但青岛新闻网是一个例外。从一开始就是坚持两条腿走路,“从出生就要学会自己走路,因为政府没有给我们拐杖。”青岛新闻网总编辑李春声说,网站最初是由青岛日报报业集团投资,2006年收支平衡。2008年青岛新闻网总收入是3000万元,今年,李春声有信心把业绩翻一番。

到“你”的距离

大部分新闻网站把网络当成信息汇集、网民交流的平台,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转型到通过网络来获得盈利机会。“互联网总统”奥巴马上台了,新浪合并分众了,开心网的“争车位”游戏植入汽车广告了,各大门户网站都开始“买卖奴隶”了――是我们还没有反映过来,只是网络世界变化太快。

网站从线上到线下的距离究竟有多远?这一问题困惑了网络媒体经营者多年,网站管理者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在努力探索。南京“西祠街区”想依托国内著名的BBS论坛“西祠胡同”的人气,成立一个网络实体街区,给网友提供一个版聚、消费一条龙服务的地方。成立之初,曾经辉煌一时。然而,没过多久,西祠街区逐渐走向没落。今年4月21日,南京“西祠街区”员工向围观市民鞠躬认错,并打出“我错了”的巨幅标语,承认依托网络经济的商铺经营失败。

从线上到线下的距离其实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对于知名门户网站而言,这个距离就是鼠标到电脑;对于有的网站来说,可能是办公室到网站服务器的网线长度,也可能是网站到网民的距离;对于没有特色的网站,可能是地球到火星的距离,甚至更远,因为它们不知道线下的目标在何处。

2006年底,美国《时代》周刊将“YoU”(你)评为“年度人物”。这不是《时代》周刊的恶作剧,而是一个时代的到来,这个时代就是“你”。“你”在网络世界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消费者们完全由被动变为主动,成为主导磐石。“你”是网络世界唯一的主人。

无论是商业门户网站还是新闻网站、行业网站、地方网站,都必须以“你”为中心,否则将成为网络海洋中的一个孤岛。沃华传媒副主编孙长胜说,优秀的网络营销首先是能够聚集人气,其次是建立一条适合网络的营销渠道,通过网络营销促进销售。孙长胜还是市场营销策划专家,也是多家媒体杂志的市场营销评论员,他说,网络营销最关键的是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让网民参与其中乐此不疲,并确定不同阶段的网络推广主题,与线下营销相互配合。

如2008年可口可乐与腾讯的奥运火炬在线传递活动,短短一个月之内吸引了一亿网民的关注,近2000万人参与了该活动,鼠标轻轻一点,QQ用户就可以实现自己参与奥运火炬传递的愿望。如果一旦成为网络奥运形象大使,这个资格便作为QQ秀标签,一直保持下去,这对众多网民来说是莫大的荣幸。孙长胜说,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网络营销活动,为配合这次活动可口可乐发行了限量版的纪念罐,通过传递极大促进销售。对于腾讯和可口可乐而言都是双赢。

网络营销“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全盘思考,制定合适的网络营销策略。淘宝是目前B2C市场最成功的一家网站,但到现在为止仍然还是打破不了亏本的局面,淘宝的市值很高,人气很旺,马云也很出色,就是市盈率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困顿呢?因为淘宝始终不能实现对店家收费的愿望,淘宝最初创立时就有这样的愿景至今都不敢推出。淘宝管理团队非常明白,如果为了盈利而启动向店家收费这套计划,无疑引火上身,危机四起。

但网络营销不能投鼠忌器,毕竟飞机失事的概率是极低的。在经济危机阴霾未退的2009年,要用好网络营销这张“牌”,还需要打组合拳。“网络营销就像花样游泳,得有一双修长的、一套漂亮的动作来吸引观众。”网络营销咨询专家刘泳华说,奥巴马就是通过网络“组合拳”实现了“鲤鱼跳龙门”的飞跃,可口可乐与腾讯的奥运火炬在线传递也是如此。

网络经济开题报告篇10

【一年间网民因网络安全损失915亿元】

报告显示,54%的网民认为个人信息泄露情况严重,84%的网民曾亲身感受到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不良影响。冒充公安、社保等部门进行诈骗和社交软件上进行诈骗的情况有增长趋势,37%的网民因网络诈骗而遭受经济损失。从2015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的一年间,我国网民因垃圾信息、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915亿元,人均损失133元,比去年增加9元。

【网民最反感骚扰电话超半数】

报告指出,经济损失是因垃圾短信、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造成的。以垃圾信息为例,据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统计,2016年上半年,我国网民平均每周收到垃圾邮件18.9封、垃圾短信20.6条、骚扰电话21.3个,其中骚扰电话是网民最为反感的骚扰来源,电脑广告弹窗和app推送紧随其后。

在诈骗信息方面,调查发现,76%的网民遇到过“冒充银行”、互联网公司、电视台等进行中奖诈骗的网站,排在诈骗信息第一位;其次是冒充10086、95533等伪基站信息,有66%的网民曾收到过;55%的网民收到过“冒充公安、卫生局、社保局等部门进行电话诈骗”的诈骗信息;收到过“冒充苹果、腾讯等公司进行钓鱼、盗取账号的电子邮件”的网民占51%。

报告同时指出,“诱导用户点击”是侵犯网民知情权和选择权的主要现象,其次是“预装软件无法卸载”。“app获取个人信息、用户并不知情”排在第三位。

【网民最担心密码泄露】

据介绍,在调查中,网民认为最重要的个人信息是“网络账号和密码”、“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和“手机号码”。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民的“网购记录”、“位置信息”“ip地址”“网站注册记录”、“网站浏览痕迹”、“软件使用痕迹”也是很重要的个人信息,应值得网民重视。

报告显示,72%的网民认为“个人身份信息”泄露情况最为严重,包括网民姓名、手机号、电子邮件、学历、住址、身份证号等信息。

【网民应谨慎网银操作】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骗子会在自己的电脑或手机上用受害者的网银账号进行转账操作或开启快捷支付,之后通过木马钓鱼等手段,骗取用户手机上的短信验证码,进而盗刷受害者的网银。

专家提醒,网民在各类网站或机构留存身份信息时应提高警惕,尽量避免在互联网上透露过多个人信息;预设各类密码时,尽量避开生日等容易被破解的信息;下载手机app一定要在正规应用商店,认清名单标示后再下载,切勿随意从网络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

【保护网民权益须协同】

面对如此严峻的网络安全问题,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负责人提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保护网民权益,要广泛动员公众参与网络举报,使用网络举报,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享网络家园的浓厚氛围。

【新闻观察:网民权益保护】

今天的新闻观察员是许晓露。中国网民权益保护问题,事关数亿人之众,真还不是小问题。那么保护网民权益的对策又在哪里呢?

正是因为没有得当的对策,所以中国网民权益保护变得那么艰难。

【网民权益损失惨重平均一年逾千亿】

《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从2014年起,已经连续了三年。我搜索了一下相关信息,2014年调查数据显示,当年网民因各类侵权遭受的损失合计达1434亿元。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网民遭受的损失所有减少,总体损失约805亿元。可是,2016的报告中,网民遭受的经济损失总计高达915亿元,又增长了。这说明,目前我国网民权益遭受侵害的情况依然十分严峻,网民权益保护的现状与网民的普遍预期还有很大的差距。

【法律保障、维权渠道尚不完善】

报告中显示,近两年,网民遭受经济损失大多是垃圾短信、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造成的。前段时间,我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五月份,厦门市公安局特勤大队抓获了一批非法倒卖、持有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涉及公民个人信息上百万条。其中包含姓名、联系方式、职业等个人基本情况,还包括银行贷款记录,信用卡信息等,这些详细信息足以让一个人变得完全“透明”。犯罪嫌疑人通过网络渠道,从“同行”手中购买公民个人信息,每条信息最贵不过三毛钱。有了这些信息,网络诈骗变得轻而易举。

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网民的权益该怎么保障?一方面,互联网技术自身的特性,导致治理困难;另一方面,《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已经连续了三年了,报告中的数据让网民陷入无尽的担忧,但是三年来,我们还是没有等到一个全面、系统、专门的法律体系和维权渠道,来堵上个人信息泄露的缺口,来保障网民的权益。究竟有没有把网民权益真正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