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24:38

网络学习建议篇1

论文摘要:学习资源和教学管理是网上教学的两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将学习资源管理和教学管理分离可以有效降低网上学习平台系统的复杂性,更有利于网上学习平台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够有效地实现学习资源的交流共享,便于优秀学习资源的建设,基于一个资源库可以建设多个学习网,即所谓的“一库多网”。本文试从国内外网上学习平台建设应用的现状分析、基于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的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的指导原则两方面做初步的探讨。

1、前言

学习资源和教学管理是网上教学的两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将学习资源管理和教学管理分离可以有效降低网上学习平台系统的复杂性,更有利于网上学习平台系统的设计开发,同时,将学习资源管理功能独立出来,能够有效地实现学习资源的交流共享,便于优秀学习资源的建设,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组织和过程,基于一个资源库建设多个学习网,即所谓的“一库多网”,为不同的学习群体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基于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构建网络学习平台的思想,更有利于网络学习环境的健康和谐发展,能有效地避免目前的各网络教育各自为战的局面,能够实现各种形式网络教育之间的对接,减少网络教育的重复建设,降低网络教育建设的投资,为全体社会成员终身学习服务。

2、国内外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应用的现状分析

2.1国外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应用的现状分析

目前,国际上已经有很多比较成熟的网络学习平台技术解决方案,例如,iBmLotus公司开发的LearningSpace;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开发的webCt;BlackBoard公司开发的Courseinfo;asymmetrix公司研制的支持网络培训和虚拟学习环境的集成软件toolBook等。伴随着网络学习平台技术解决方案的发展和完善,国外的各种网络教育广泛开展起来。美国是世界上网络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几乎全部高等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都向全社会提供各种形式和各种层次的网络教育;英国所有的学校都已经连通国际互联网,全部的高等学校都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教育。

网络教育在国外得到广泛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及优质的技术服务支持,但是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其网络教育良好的运作模式,学习者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既是学生有是教师,广泛参与网络学习平台的学习和建设。网络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便捷的资源交流共享机制,学习者能够在网络学习平台得到优秀的学习资源和良好支持服务,同时学习者又可以向网络学习平台提供学习资源。

2.2国内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应用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网络学习平台也已成产品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但是,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大多是按照各学校和机构的自身要求设计开发的,不具有广泛的通用性。这当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并具有较大社会覆盖面的有广播电视大学的电大在线学习平台,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并承办的虚拟大学校园区系统平台,安博网络远程教育平台等。

我国的网络学习平台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网络学习平台的教学管理模式单一,各种形式和层次的教育都采用相同或相近的教学模式。(2)教学资源缺乏系统性的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没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的知识水平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难以实现因材施教、因内容施教,大多数的网络学习平台只是各种相关课程资源的简单堆砌,缺乏必要的逻辑组织。(3)各网络学习平台不能信息互通,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造成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各种网络学习平台林立,缺乏统一的标准。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网络教育仍然从属于全日制在校教育,没有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广泛认可,网络教育只是成人高校和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的一项辅助教育形式。

3、基于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的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的指导原则

网络学习平台要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要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具体来说就是:一是交互学习环境;二是有问必答环境;三是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环境;四是评价激励的环境;五是统计反馈的环境;六是优秀的学习资源环境。为此,网络学习平台在设计上要遵循以下几点:(1)目标要确定,针对性要强。要做好学习者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学习习惯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调研,有针对性的设计网络学习平台的教学管理过程和机制,学习资源的遴选和逻辑组织形式,注重教学的实效,做到因此施教。(2)界面设计要科学合理,要突出个性化学习,提供丰富便捷的交互手段,适合各类用户人群使用。网络学习平台应该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定制个性化的学习界面,可以按照个人的喜好和习惯重新组织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支持服务;网络学习平台要提供多种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手段,营造出交互性学习的环境,使远隔万水千山的教师和学生仿佛置身于一个虚拟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自由的学习,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营造和谐热烈的学习氛围。(3)具有科学合理完善的评价机制。即要有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也要有对教师的评价机制,还要有对教学资源的评价机制,最好还有对网络学习平台本身的评价机制,为平台的升级改造提供第一手资料。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要彻底避免“一言堂”,保证评价的公正,真正做到奖优罚劣,因此在评价机制的设计上要仔细研究,科学设计。(4)网络学习平台的设计要和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平台分开,网络学习平台的主要功能是教学过程的管理,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学习资源的管理,两者的功能相互独立;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平台要提供一组标准的通信接口,基于该平台可以开发设计不同的网络学习平台,适应不同的网络教育的需要。

4、结语

网络教育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深入,网络教育将成为未来全体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如何开展网络教育、如何构建网络学习平台,以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为全体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提供优质的服务,将是所有网络教育教学、科研和技术人员永久的课题,需要全体的网络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汤跃明,谢紫娟.浅议网络学习资源及其管理问题[J].现代教育技术,2007:17(4):12-14.

[2]陶春明.web3.0及其对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的展望[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0(3):63-66.

[3]赵厚福,于连民,洪智凤.国际数字化学习标准纵览[J].理论探讨,2009:1:29-45.

网络学习建议篇2

1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设计总体分析

设计网络教学的系统平台,研究面向跨校区学习的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系统的总体结构,系统以校园网、局域网、和互联网为基础,进行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远程传输控制协议设计,其功能体现在利用平台设置教学进度、布置作业、在线考试答疑、上传教学资源等。平台还实行读卡制功能,带有iC卡读卡控制管理系统,面向跨校区学习的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控制系统采用tCp/ip协议进行远程信息的传输控制。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远程控制系统是由两层主结构构成,一是由中央集中控制单元为核心的根文件系统,以计算机微处理器的形式把数据保存为文件和目录,实现对教学设备的各个单元和子系统控制,在网络教学平台的底层,文件系统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通过用户程序及库目录使得面向跨校区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具有临时文件目录保存功能。构建pro内核创建和使用的虚拟文件系统,创建/bin、/sbin、/etc、/lib等接口文件,这些接口包括了功放系统、视频电动屏幕、VGa输入输出信号、RtoS芯片控制串口接口等。嵌入式Linux根文件系统的组织比较灵活,通过集中控制,实现对系统的开关控制功能,在此基础上,通过配置和编译Linux内核,实现对Blackboard平台在网络教学中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的全面了解和远程控制。

2网络协议设计及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跨校区远程学习实现

在上述的基础上,进行网络协议设计及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跨校区远程学习,选择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网络通信协议,本平台采用了tCp/ip协议,在Linux嵌入式系统下进行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网络协议设计,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传输将tCp/ip协议融入BSDUniX,建立一个分布式的网络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模型构建的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多线程传输控制模型。关键代码实现如下:

intBlackboardnetworkteachingplatformisconstructed.:configure()

{

vpChannel*Callrecvfromfunctiontoreceivedata::begin();//定义一个整型的变量

addrClient->defineanintegervariable(vsChannel::Callrecvfromfunction);//地址结构的变量

}

voidnotifytheeventsubscriptionbeforestartingthescenedrawing(CallwSaCleanupfunctionl::Calltheclosesocketfunctiontoclosethesocketandreleasetheresourcesallocatedforthesocket*context)//调用closesocket函数关闭套接字

{

switch(event)

代码设计后,制作YaFFS映像文件,调用wSaCleanup函数进行网络协议设计,基于tCp/ip协议和C/S模型构建网络传输系统,实现远程网络化多媒体控制及跨校区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实时传输和控制。

网络学习建议篇3

论文关键词:电子化学习网络化学习环境群件技术协作

e—Learning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分布式开放结构、交流协同、资源共享、更新迅速等为学习环境特征的网络教学系统.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信息的传播方式,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未来学习型社会的必要学习平台。在完成e—Learning的第一步:以课程为核心的课程资源共享以后,如何突破单门课程界限,创建互联互动的网络化学习环境,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媒体形式的多样性、虚拟、跨地域、资源丰富等特点,把教师、学习者与研究者连接到一个共同的平台上,提供个性化的、实时的、费用合理的、有效的培训及持续的学习,成为e—Learning进一步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群件技术及e—Learning发展概况

1.群件技术概述

群件是以交流(Communication)、协调(Coordin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及信息共享(informationSharing)为目标,支持群体工作需要的应用软件。目前,按群件产品主要功能来划分,大致有:以电子邮件为代表的支持信息传递(messagingpassing)类;以工作流(worklfow)、电子表格(Spreadsheet)为代表的支持流程自动化processautomation)类;以视频会议,共享、共同编辑文件数据库等类型的强调增进群体合作的软件;以及包括工作流管理、信息传递和集成的数据库功能,拥有集成的用户开发环境,具备高度安全性,代表了群件发展方向的综合性群件开发平台等类型。

群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群体工作中各成员间协同工作时所面临的时空限制问题,改善了人与人之间交流、协调、合作和信息共享的状况,有力地支持了、并充分代表了协同计算这一未来方向。

2.e-Learning发展概况

教育电子化的第一步是将现存的资源如课程材料上网。1998年第一款Blackboard产品问世.这就是源于康奈尔大学的BlackboardCourseinf0。Blackboard——以及追随Blackboard发展道路的一些其他软件——都采用了以课程为核心的概念Blackboard关心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让不是技术内行的老师们迅速方便地把现有课程上网?如今.多数院校不仅使用了某种或某几种课程管理工具,而且正在逐渐整合校园内的多个系统,把他们统一起来。2002年的盖纳调查显示,73%的美国高校已经锁定了唯一的一个教学课程管理系统。在当前的技术背景下.课程上网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今天e—eLarning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跳出课程的约束,将众多其他的教育资源结合到在线学习当中,无论这些资源是传统形式还是数字形式。怎样才能实现课程和校园内外各个图书馆、研究所、导师、同学、、校友、家长、兄弟院校以及其他各类学习资源之间的连接和整合呢?还有.随着学习环境的拓展,怎样才能维护系统、管理资源.既为大量的数字化资料建立秩序,又进一步积累更多的资源呢?

通过创建网络化学习环境,使学生随时与教育专家开展合作、随时查到学业成绩、随时获取学习资源。先进的网络化学习环境不仅可以把一所学校的人和资源有机地连为一体,还能扩展到其他院校或机构。师生们不用学习新的软件、不用熟悉新的界面,也不需要记忆新的密码,就能够轻松地在这个集成的环境中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二、网络化学习环境分析

1网络化学习平台模型分析

网络化学习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支持的、开放式的、新型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学习者主动的、自主的、非线性的、交互式的、以获取和理解信息为主的、以多媒体为表现手段的.建立在网络支持之上的学习。对于网络化学习的前景.被誉为“数字时代的传教士”的尼葛洛庞蒂在其撰写的名著《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写到:“能够在互联网上投入时间和智慧的人将会越来越多,互联网也将变成一个人类交流知识与互助的网络……”。

通过网络,将电子邮件、文档管理、工作流应用与www相结合.使分散在不同地方的成员之间可以进行通讯。它不仅能够实现信息共享,还能提供共享空间和多媒体信息。为协作者提供管理和控制机制。通过信息技术构建一个网络化学习环境,使得将人们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汇集起来变得较为容易.并能够使这些知识明晰化,从而使组织成员能够一起努力,生产出新的知识。一个优秀的网络化学习平台模型如图1所示。

在网络化学习平台上:通过教学课程管理与结果反馈,实现课程资源及学习结果报告的集中管理:通过自学、协作、实时交流及面对面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一方面实现团队的隐性知识向个人显性知识转化.另一方面实现团队的隐性知识向团队的显性知识转化:通过跟踪学习及评估测验.实时掌握学习进度及学习效果:通过相关学员/专家查询.实现从实践经验中掌握知识。

2.网络化学习环境特征

(1)学习资源(包括人和内容)获取方便。网络化学习环境容纳了方便实用的知识库,供学生、机构和组织等各类读者浏览。用户无需注册某一门具体的课程.就能交换、存储和更新自己感兴趣的那部分内容:同时,还能通过网络化学习环境访问其他院校的学习资源。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拥有自己的网络化学习环境。形成超网络.使各个学校联合、沟通,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

(2)快速的信息传递。网络化学习环境中信息的快速传递是组织进行有效学习的必要环节。网络化学习不同于个人学习的一个特征在于:对信息的掌握并不停滞于个人的手中.而是要在整个组织中实现共享。只有这样才能使组织产生远远大于个人能力的合力。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是为了在第一时间作出正确的反应,因此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是提高网络化学习的一个关键。在网络化学习环境下,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所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实时传递,并获得反馈。

(3)自由讨论的协同空间。知识从个人掌握到组织掌握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延迟,为了达成对知识认知的完善和统一,需要进行充分的交流。在网络化学习环境下,通过电子邮件、白板、文件及屏幕共享、短消息发送、音频视频会话等网络手段.使得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性质变得更为民主化,它促进了各种概念和观点在网络中的传递,同时也促进了高层次组织知识的发展。

(4)有效的协同感知和管理。协同感知能力为组织学习提供良好的氛围。协作者需要知道同组内其他用户的存在,能够及时了解组织内其他成员的状态、行为,能够进行身份确认,选择协作伙伴。有协同就有冲突,如:中途参加会议或退出、争夺会议发言权等,有必要协调组织内的讨论,提供安全可靠的系统环境。

(5)贯穿学习过程的评价和跟踪。网络化学习环境能够提供跨课程、跨学期的整个专业,或者整个学习周期的跟踪和统计工具。

(6)可以定制的多角色环境。网络化学习环境的成员角色身份各不相同,但不管对于哪一种(或者多种)角色或者身份.所有的操作流程都是围绕着这个角色或者身份展开的。

三、基于群件技术的网络化学习环境框架模型

1.系统体系结构

传统的e—Learning学习框架采用的是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使用的是共享文本数据库,缺乏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因此很难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l8l因此,本文提出构建基于群件技术的,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的网络化学习环境。B/S模式简化了客户端软件,只需安装上浏览器作为客户端应用的运行平台.而将所有的开发、维护和升级工作集中在服务器端。用户使用浏览器访问协作服务器模块.经过身份验证后.通过协作服务器在数据库模块中创建相应的工作区数据库.并将应用程序(Java小程序)下载到客户端,通过启动应用程序与服务器提供的多种服务进行交互.实现协作学习的功能。该模式使用灵活,可为组织成员提供多种形式的交流方式,大大方便了系统的应用。该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2.功能构成

该体系所构建的网络化学习环境功能可分为三个部分:客户端应用、协同服务和数据库管理。

(1)客户端应用。根据浏览器中运行的模块不同用户可分为:交谈客户、会议客户、广播客户和移动客户。交谈客户可直接在网络上进行实时信息交流,以在线文本的方式实现聊天功能.可以从在线用户中邀请一个或多个用户进行交谈。会议客户采用会议的形式,并以屏幕共享、白板、音视频工具进行协同学习,会议可以是预定的也可以是即时的。广播客户可以作为观众观看会议活动,但不能与参与会议人员进行交互。移动客户利用podcasting(personaloptionalDigitalcasting,个性化的可自由选择的数字化广播)和Vodcasting(视频播客)技术,将不再需要紧紧地和他们的电脑及网络相连,他们可以在登山时学习.在海滩漫步时学习,或者在城市街道慢跑时学习。

(2)基于群件技术的协同服务。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组织成员间的交流通过基于群件技术的协同服务来实现。

1)交谈服务。创建自由讨论和交流的空间,并为讨论区的关键字建立索引,通过文档数据库管理讨论文档和交谈结果。

2)会议服务。创建和管理协同会议,包括预定会议、召开即时会议、管理会议(如:出席、离席、主持、发表见解)、查询会议有关信息。会议期间,提供电子白板,可以通过共享白板进行绘图或演示,实现在线批改和讨论,利用共享屏幕向团队成员展示自己的界面。

3)音视频服务。提供多媒体交互工作方式,利用网络通讯手段传送音频、视频信号,并可对音视频的发送者进行控制.也可实现一对多广播传送。

4)感知服务。创建在线用户列表,可以添加或删除用户,用户以群组方式组织,群组以及群组中的用户可由在线用户自己编辑,有利于进行分组学习与交流。

(3)数据库管理。数据库主要包括登录数据库和工作区数据库,登录数据库保存用户的注册信息,用于用户的身份验证,以使其顺利地使用协作服务环境,并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工作区数据库主要保存讨论、学习的结果.以及相关的日志文件,以便用户查询。

网络学习建议篇4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2-0138-01

1前言

《SoHo网络建设》课程是SoHo网络建设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网络专业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中,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主干课程,为

了学生毕业后能顺利的完成岗位对接,我尝试根据课程内容与专业特点,采用行动导向实施教学。通过本次课程教学,发现学生学习兴趣浓,知识掌握得牢,并能把SoHo网络建设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2基于行动导向实施教学

2.1教材的编写

编写的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通过构建各种类型的网络,分步引入“下三层”必要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操作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既要充分体现基于工作过程任务的项目课程设计思想,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实施教学,工作任务选取要科学、符合该门课程的工作逻辑、能形成系列,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同时又要考虑可操作性。教材内容要能及时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大量使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内容的组织应以任务组织、项目驱动的原则。并配套使用教学资源(教学媒体、教师教学指南、学生学习指南、实训指导书和案例库、行业资源库、习题库,理实一体化教室)。

2.2教法方法的应用

在教法应用上,授课中采用实验教学、仿真操作、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课外作业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视频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2.3课程及其能力构建

通过SoHo网络建设――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熟练应用当前流行的操作系统进行网络环境的配置与管理,进行SoHo级网络的日常维护,以及SoHo级网络的构思、设计、实施与运维等,能配置SoHo级网络设备,并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知识;具有基本的网站管理及网络编程能力。

2.4学习领域课程描述

包括学习领域名称、学年及学时、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学习领域《SoHo网络建设》计算机网络专业:第1学年第1学期参考学时:120课时,非计算机网络专业:任意学年任意学期:90课时。

总体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学生了解个人pC机的软硬件结构、配置、组装、维护,熟悉SoHo级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一般工作原理。使学生具备初步网络设计和配置能力。(2)课程通过行业内SoHo网络管理的典型案例实训,增强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SoHo型网络管理的核心技术。(3)掌握组建和管理SoHo型网络的技能,具备SoHo级网络配置、网络服务搭建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windows办公混合网络的能力。简单的网络安全防护、纠错等基础知识。

3学习情境设计与描述

3.1学习情境设计

根据“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理念,以基本工作过程为逻辑主线进行课程的项目情景设计。经过分析,本课程分3个项目情境:《winXp/win7拨号上网的网络》、项目2-《宽带路由器共享上网的网络》、《海蜘蛛软路由共享上网的网络》。

3.2学习项目情境描述

包括学习项目名称、学时、学习目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工具与媒体、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用到的知识、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等。

3.2.1学习项目1《winXp/win7拨号上网的网络》学时50/40节

采用六步教学法、讨论、实验、多媒体辅助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完成教学内容任务一:认识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历史以及未来;任务二:组装一台电脑任务三:安装电脑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任务四:制作与测试双绞线任务五:拨号上网。要求教师不仅熟悉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解决网络故障和计算机故障的能力,并对当今的网络产品及技术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能传授给学生最新的技术。

3.2.2学习项目2《宽带路由器共享上网的网络》学时40/30节

通过四个教学任务:规划设计SoHo网络、认识SoHo交换网络、设置宽带路由器上网、设置宽带路由器DHCp、配置路由器的外网访问内网,完成如下学习目标:①知识目标:(1)了解SoHo网络设计规划原理及过程;(2)ip地址编址,分类划分;(3)掌握海蜘蛛软路由的网络系统组建;(4)了解互联网接入方式,实现SoHo接入互联网的功能;(5)基于windowsServer2008的DHCp、weB、DnS、文件系统等等基本服务应用;(6)熟悉SoHo型网络日常维护流程及方法;(7)熟悉单机电脑灾难恢复手段;②能力目标:(1)ip地址的规划与配置、测试能力;(2)熟识外网、内网的概念,nat基本介绍;(3)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等的作用与配置;(4)熟悉宽带路由器的详细配置;(5)组建具有SoHo型交换网络的能力。

教学建议:课前收集相关知识,将知识进行归纳,将上一项目所学知识与本课程的情境相结合,课堂上多动手,与同学讨论,确定计划,解决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注意结合实际应用。

3.2.3学习项目3《海蜘蛛软路由共享上网的网络》学时30/20节

通过四个教学任务海蜘蛛的安装和配置过程任务、海蜘蛛的网络安全设计、海蜘蛛的远程接入、pC系统备份与恢复,完成如下能力目标:(1)能够规划并制作网络拓扑图,并能够全程参与SoHo网络建设;(2)海蜘蛛软路由器的安装;(3)能够使用海蜘蛛软路由器配置接入互联网;(4)宽带路由器上开启DHCp服务;(5)海蜘蛛的远程访问;(6)pC系统备份与恢复;数据库软件日常维护、数据备份操作、数据恢复操作。

教学建议: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提高,采取少讲多练,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另外在教学中建议加入一些网吧软硬件选型的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创业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4课程评价内容及方式

建议采用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方式,加强过程和现场考核,可以因才施考,对于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给予特别鼓励。依据是本课程标准及侧重点,将重点考核过程行为,即行动是否发生、行动效率如何、行为质量如何。这与实际环境中的企业管理模式接近。因此,课程评价体系由两部分组成:过程考核成绩,占总成绩70%(平时考核40%、实验30%);终结考核成绩,占总成绩30%(集中)再加上获得行业证书。

5实验实训设备配置

网络学习建议篇5

1虚拟仿真实验室的构建

计算机网络教学在高等院校的计算机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高校的授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针对目前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出现的实验教学内容不系统、实验硬件设备缺乏等问题,结合学院实验室自身情况,构建了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实验室的构建内容包括虚拟仿真实验室软硬件建设、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建设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的建设3个部分。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结合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将网络方面的理论知识通过软件模拟来实现,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更深入地掌握网络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能清楚地理解和掌握网络的内部结构和协议,通过编辑各种协议的数据包深入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内部原理。

1.1虚拟仿真实验室软硬件建设学院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与吉林中软吉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将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引入到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当中,为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虚拟仿真实验室硬件部分由主控中心平台、智能网络设备和组控设备构成,用于搭建实验所需的网络环境,可以灵活实现多种网络拓扑结构,设备硬件连接图如图1所示。主控中心平台是本系统的硬件核心,由专用高性能服务器和中心设备构成,为实验环境提供各种系统服务,保障网络数据流量,确保实验结构完整和实验用户数的有效扩展,为计算机网络实验提供Ftp、DnS、DHCp等服务、实验室管理服务。智能网络设备用于构建网络硬件结构,提供网络拓扑结构的自动化管理。通过按动智能网络设备上的“topology”按钮,就可以在所有网络拓扑结构中循环切换,从而有效避免更改网络结构时频繁插拔网线的问题,同时通过集联控制按钮“team”设置智能网络设备的集联控制模式,可以实现对实验室内所有实验组网络结构的一键式切换。组控设备是系统专用硬件。每个组控设备由6个共享模块构成,配合智能网络设备实现多种网络结构;具有数据采集、动态缓冲区分配、均衡网络负载等功能。每台组控设备连接6台学生实验机器,其角色分别定义为a、B、C、D、e、F。根据实验不同,每个角色有不同的分工。目前该系统支持5种网络拓扑结构图,根据实验项目内容的不同,切换到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图,例如网络结构一效果图如图2所示。虚拟仿真实验室软件部分由协议仿真编辑器、协议分析器和其它工具软件构成。仿真编辑器可以模拟tCp/ip协议族中多种协议的数据包;协议分析器可以捕获仿真编辑器发送的数据包,以及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包,并将常用协议的通讯过程以会话图解的形式直观展示出来;工具软件包括UDp工具、组播工具等辅助教学的专用软件。目前,实验室的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拥有7组组控设备,每组6台机器,可以同时容纳42名学生进行仿真实验,每组同学需要相互协作进行实验,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能力,充分锻炼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体系,以实验为主,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设计能力,能够拓宽学生的思路,达到真正的教学互动。同时利用BosonnetSimforCCnp和思科模拟器Ciscopackettracer仿真实验教学软件,可以模拟搭建局域网和广域网运行环境,在仿真软件中进行模拟网络实验。另外,虚拟仿真实验室前期购买了多台Cisco交换机、Cisco路由器、网络防火墙和多路模拟电话交换机等网络设备,能够模拟局域网和广域网的运行环境,用于学生在开放性实验项目中使用。

1.2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建设计算机网络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既有硬件实验又有软件实验,两者密切结合,不可分割,先实物再理论后应用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教学资源的建设应该加强实验教学环节的力度,深入理解课程核心知识内容,认真选择实验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选择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重点教学内容来设计实验的内容。把实验分为操作性、设计性、分析性和创新性等类型,着力构建“厚基础、重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理论课程教学知识体系结构的分析,结合学院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自身软硬件条件,对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大纲进行了修订,部分实验项目内容进行了更新,有选择地加入了CCna课程实验项目和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的实验项目,实验项目的设置如表1所示。各实验项目设置及内容说明如下:实验1:带领学生参观网络实验室,建立起计算机网络初步的概念,了解该网络由哪些硬件设备构成(设备名称、功能、主要技术指标);掌握局域网中电缆线的作用及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实现以太网连接的方法。学会制作2种类型的RJ-45接头。掌握在windows系统中进行网络配置及在windows系统中进行tCp/ip协议配置。熟悉使用ping、ipconfig、tracert等命令工具来进行测试。实验2:学生在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环中进行仿真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以太网maC帧格式的2种标准,掌握以太网的报文格式、maC地址的作用、maC广播地址的作用、掌握LLC帧报文格式和仿真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的使用方法。实验3:学生通过虚拟仿真软件自行设计并模拟搭建局域网运行环境,掌握局域网中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能够对交换机进行VLan(虚拟局域网)的划分。使学生能够掌握局域网运行特点及搭建过程,掌握交换机VLan的作用和划分方法。实验4:学生在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环境中进行仿真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aRp协议的报文格式和工作原理,理解aRp高速缓存的作用和缓存表的维护过程。实验5:学生在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环境中进行仿真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特殊ip地址的含义和ip分片过程;掌握i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ip校验和计算方法、子网掩码和路由转发。实验6:学生通过虚拟仿真软件自行设计并模拟搭建广域网运行环境,掌握广域网运行特点、路由器的配置方法、路由选择协议的工作原理和设置方法,使学生综合学习路由器操作系统ioS操作、路由选择协议、路由配置方法、子网划分、超网构造、网络诊断及路由器操作命令等知识。实验7:学生在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环境中进行仿真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tCp协议的报文格式、tCp连接的建立和释放过程、tCp数据传输中编号与确认的过程、tCp协议校验和的计算方法、理解tCp重传机制的工作原理。实验8:理解Socket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Socket的建立、监听、连接、发送和接收数据。实验综合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点对点通信协议、运输层相关原理及Socket编程思想、方法等知识。学生在实验教学环节后,需进行计划内课程设计环节。课程设计教学是在学完计算机网络课程之后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具有一定难度的综合设计题目。通过课程设计训练,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软件总体结构设计能力、用户界面的设计能力、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在计划内的实验教学任务外,学生还可以选做实验室提供的开放性实验项目。之前在BonsonnetSim和Ciscopackettracer虚拟仿真软件环境中进行的实验,可以用交换机、路由器等硬件设备搭建网络实验环境进行真实实验,进一步加强实践操作技能。同时,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中除了实验教学环节中开设的计划实验项目外,还提供了应用层协议、网络攻防、网络故障分析和网络应用程序设计等方面的开放性实验项目,从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计算机网络知识技能进行训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计算机网络基础和工程训练,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内部原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层次结构如图3所示。

1.3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依托于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平台包括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平台两部分。管理信息系统安装于主控中心平台,教师通过教师机以web页面形式访问管理信息系统,能够辅助教师更好的进行实验教学管理。通过该系统,教师可以进行实验报告管理、实验结构管理、实验信息管理、实验方案管理、实验设备管理和实验公告信息管理。实验教学平台安装于学生客户端,学生上机时可以将教师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安排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公告等信息同步下载到学生客户端,能够辅助学生进行实验,提供实验操作环境的软支撑。该平台是指导学生实验的教学平台,辅助教师授课,并将实验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辅助工具、实验知识点讲解、实验过程指南、实验思考问题等内容集成在平台中,为学习者提供便捷的实验环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网络实验室对理论教学的影响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具有相等重要地位,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实验课程是理论课程的延伸,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建设的虚拟仿真网络实验室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完善的实验教学大纲、完整的实验内容教学体系,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教学有较大影响。1)虚拟仿真网络实验室给网络课程提供了实验操作的物质基础,实验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计算机网络课程跟其他专业的课程有所不同,它需要系统掌握一套理论,然后进行实践验证和思考,如果只讲理论,没有配套的实验课程,教学效果会不理想。2)虚拟仿真网络实验室的建设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当代社会电子产品淘汰非常快,包括计算机网络实验设备,但理论基础却长期不变。如果没有实验室,教师也只能一再重复教学理论,不了解最新设备特点,知识不能及时更新,教师能力成长速度缓慢。3)实验室的建设有利于提升学校科研能力。计算机网络的科学研究很多都是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进行实验验证,没有实验室就无法验证,理论创新就无说服力,科研能力就得不到提高。由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更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需要把理论教学转换为实际动手能力,只有在不断的实验中尝试、摸索、更正后才能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敏捷的判断能力。

3结束语

网络学习建议篇6

基于ip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采用H.323多媒体通信协议。在主播教室中,当授课老师在讲课时,音频和视频采集设备,就对现场的实况进行录制,经过处理后由ip网络传输到mCU,只要在学生多媒体电脑上安装好系统支持的客户端软件,通过ip网络向mCU进行注册后,成为其中的一员,就可以参与到系统建立的模拟教室,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学生如果要提问或回答问题,他们的图像和声音也会被切换到授课教室和所有其它的学习点。这样,老师就可以通过视频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

H.323多媒体通信协议

1996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了H.323标准,涵盖了各种独立设备、个人计算机技术以及各种类型的视频会议系统。它涉及音频、视频以及数据在基于ip的网络上的通信。基于H.323协议的通信系统由网关、网守、终端、ip网络以及多点控制单元组成。终端是提供实时通信的客户端,必须支持软件控制、编解码等功能。网关用于实现与非H.323终端的连接。网守执行地址的翻译、呼叫控制、带宽控制、域管理等功能。多点控制单元用于支持三点或多点之间的用户会话。

mCU的功能和作用

多点控制单元(mCU)作为整个系统的中心具有管理功能,支持多个教室同时上课、创建新的课堂和删除原有课堂等,保证各个课堂之间互不干扰,每个课堂内部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并对课堂成员及其信息进行管理。同时作为教学组织者控制教学的工具,它在老师和学生的终端建立起一点到多点的联系,以便于组织者实时监控教学的全过程,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基于ip网络视频会议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基于ip网络视频会议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系统,能够模拟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可以让学生与教师进行实时交互;可以灵活地调用各种学习资料;通过电子黑板,可以向学生公布授课内容,显示实验结果,并可将疑难问题的答案予以公布。从满足应用需求和系统发展角度来看,基于ip网络视频会议的现代远程教学系统需要提供以下功能和特点:

1.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系统的主要应用对象为教与学双方,需要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学术层次人员的应用需求,这就需要该系统不仅拥有良好的功能,还需要有大众化、友好的操作界面,使用户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并熟练使用该系统,减少前期的适应时间。

2.组播功能。组播是一种基于网络硬件设备实现的分组广播的数据传输方式。组播数据传输时,服务器可以将一个数据包通过网络硬件设备复制的方法同时分组发送给多个需要接收的客户端,节目可以在有限的网络主干带宽下实现尽可能多的用户同时在线观看。组播功能可以较大程度的提高系统使用效率,扩大远程教育的规模。

3.良好的兼容和扩展能力。由于教学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还不十分成熟。因此要求系统在组建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其兼容性和扩展能力,避免在后期建设中出现重复投资或浪费资源的现象。4.完善的管理、控制功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拥有对学生学习的管理控制权限,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拥有完善的管理功能也有助于相关部门对受教育者进行统一管理、规划,尽可能的让受教育者享受优质、高效的教育服务。

应用基于ip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开展远程教育的优势

首先,基于ip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费用、运行成本都较低廉。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高等学校的局域网已经建设并普及,到2005年底,全国已有90%的高校建成校园网。系统的建设是在现有的网络条件下进行,可以节省网络建设的费用。其次,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可有效地提高远程教学质量。传统的远程教育模式中,缺少必要的学习指导和监督,学生的学习依赖于其主动性和自制力,同时缺乏必要的视频,使学习显得枯燥无味。基于ip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远程教育符合人们的记忆规律。

心理学家实验表明,运用听觉、视觉以及视听结合记忆相同的内容,记忆率存在明显差异,结果如表1所示。由上表可看出,兼用听觉和视觉感受器官接受信息,记忆率最为持久,学习效果最好。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点,视听并用,激发了人的学习潜能,提高了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

应用ip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开展远程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ip网络视频会议技术是发展远程教育的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其发展还不够成熟,在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虽然国家正在进行远程教育标准化的制定,但是还很不完善,存在着各种系统的兼容性问题。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制约了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从而影响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2.网络传输速度得不到保证。由于需要传输的不仅仅是普通的文字资料、简单的课件演示,而且有动态的视频图像、有声音等多媒体信息。这些数据流量大,网络带宽要求高。因此建设高质量的网络,是ip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广泛应用的重要前提。

3.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地理条件的限制,东西部地区远程教育的发展水平差距很大,而且西部多山区,很难在西部地区普及这种网络远程教育模式。

结束语

网络学习建议篇7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一、计算机网络教学要求

计算机网络是电信、信工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在教学培养方案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原理及其相关技术从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培养学生掌握tCp/ip体系结构及其协议的工作原理、局域网(Lan)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和网络规划技术;为今后学习各类后续课程和进一步扩大网络知识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进一步锻炼、培养学生具备的计算机网络组建、维护和管理的能力,具备基本的网络应用开发能力和网络协议分析能力。通过课程讲授和课程实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计算机网络教学现装

对计算机网络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理论居多,导致晦涩难懂

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对象是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oSi模型,tCp/ip体系为核心的各层的协议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介质访问子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内容。由于课时的限制,导致对计算机网络内部的工作原理介绍得不够透彻,晦涩难懂,学生理解不了,学习积极性不高,十分有意见。

2.教师以讲为主,没有很好得与学生互动

目前计算机网络教学一般采用大课制,一连安排2个学时,学生常常高达几十人。整个学时,老师为了赶教学进度,滔滔不绝讲上2个小时,而很少与学生交流,忽视学生的认知。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思维能力,完全是灌鸭式教学,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3.实验课时少,许多试验课流于形式

计算机网络是内容较多,再加上学校试验环境的客观限制,导致实验课程安排很少,很难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另外,一方面教学成绩考核主要笔试为主,实验课成绩为辅。学生为了考试拿到高分,常常着重死背理论知识,不重视实验课程的实际练习,导致学习的网络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

三、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1.主动创造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认知

《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知识、概念、属于较多,而且还有大量的通信原理,网络算法,协议应用等。这些知识,如果只是泛泛而谈,将会导致学生学习掌握不到要点,理解不深入,也学不到有用的知识。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讲解这些复杂的概念、术语和原理,设计一些与现实相关的场景,让抽象的只是具体化来变成学生脑子中熟悉的事情。举例,介绍串行、并行通信时,可以设计汽车在并行车道行驶,以及在过高速路的收费口等情景。在讲广播通信时,可以设计老师讲课的场景,老师一个人讲,大家都在听,这就是广播通信。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某个学生的问题,学生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这叫点对点通信。以此类比,多设计教学场景,肯定会大大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2.把多种教学手段融合在理论教学之中,让晦涩难懂的理论变得生动起来。

(1)比较法。网络课程中首先讲述的是标准的网络组织架构oSi7层模型,但是在实际网络架构中应用的是tCp/ip四层参考模型,这让学生十分难以理解。对于它们之间的交叉关系的内容可以采用对比法,使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再比如,可以在课堂中详细比较集线器和路由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加深学生对实际的网络设备理解十分有益。

(2)类比教学方法。计算网络协议是比较难懂的内容,但通过类比方法,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加深理解。比如,把tCp/ip四层之间的通信协议,可以类比层与层之间的语言,通过这些语言,可以让网络数据运转起来。

(3)兴趣教学法。在学习活动中,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原理等,会去主动、积极地追求。因此,要想教好《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一定想法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结合实际生活的具体应用,比如购物、支付、打车等,从而说明网络的重要性和便利性,让学生认识网络,理解网络的实用价值,增加他们的兴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网络应用,给他们安排网络应用课程设计,让学生一开始学习,就带着问题去了解网络,提高学生的兴趣点。然后,在逐渐展开课程教学,一个知识的讲,并结合到学生的课程设计中,解答学生的疑惑,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学习计算机网络理论的基础上,要同时把网络实验融合在继续活动中,重点培养学生理论知识转化实际网络中的技术能力,而且,学生通过边做实验,边学习理论知识,会事倍功半,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改善学习效果。建议采用以下方法:

(1)网络中心现场教学:建议计算机网络教学第一堂课安排学校网络中心机房,让学生实地认知常用网络中的设备,了解网络连接的顺序和方式,以及网络中一些常用的术语。通过实地教学,让学生看到相关网络设备,从而有直观的认识,然后再学习理论知识时,才会理解更到位,更快。

(2)边教边做,让理论教学融于实验课程中:让学生动手做硬件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认识网卡,了解网卡的功能组成,以及外部接口。更m一步,让学生组建一个小型的局域网,了解其网络组织结构。

(3)部署应用服务器,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给学生安排一些课题。比如搭建Ftp服务器,通过Ftp组建,学习服务器的ip地址设置、网络故障的检测与排除、ftp的使用等功能。

四、结束语

通过丰富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及时了解网络技术新的发展趋势,掌握计算机局域网的组建、应用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等相关技术。通过该课程的讲授以及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从而培养学生抽象的思维能力、系统分析能力、工程设计能力、辨证的思维能力和意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水平。

网络学习建议篇8

摘要:探讨了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路,并对教学内容的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实践教学改革能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兴趣,提高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教学研究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而成长起来的新兴技术,并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被列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我校为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以及其它非计算机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1]。

1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

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tCp/ip网络协议[2-3],理论知识多,且内容抽象。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感到学习协议与原理极为枯燥乏味,继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实验学时数比较少,缺乏全面的实践培训。计算机网络实验内容不好组织。因此很多学校或专业开设的实验内容比较片面[4-5]。

近些年来有许多关于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体系的研究,也有很多学校把它列为精品课程建设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还是普遍存在着很多缺陷:(1)实践教学对象:学生的相关知识较薄弱,且程度参差不齐。(2)实践教学目标:以基本的验证性实验为主,以研究与开发为辅,学生后劲不足。(3)实践师资力量:较为薄弱,需要培训,计算机网络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当前并不是每个老师都具有设计、管理大型网络的经验和能力,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必然导致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相脱节。(4)实践教

学模式:计算机网络课程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仍然把重点放在让学生看演示或参观已经建好的网络环境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主要体现了老师以教为主而忽视了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学生热情很难激发,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5)实践教学形式:主要以计算机网络实验课为主,实验课依附于理论教学,内容不系统、随意性大,实验内容也受到限制。所以,作为学生很难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网络通信技术和锻炼他们的网络工程能力。因此,要想全面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只有进行改革和创新,研究并制定好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的相关内容是十分必要的[6-7]。

2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1)实践教学内容的建设。积极进行体系结构的建设。针对各专业特点和学生能力的差异,在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内容安排上和组织形式上采取多层次的体系结构。使其具有初级技能训练、中级技能训练和高级技能训练,不仅可以和理论教学互相良好动态循环,还可以进行探索性实践;能进行“开放型”实验,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自由练习相关的实验项目,巩固先前所学的知识,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大大提高。

2)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①多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使学生由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②多种教学手段交叉使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依托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网络化教学。使学生在实验室主动进行实验学习、在实验室以外也能自主学习。③进一步优化考评方式。在实践教学中加入过程考核,使学生在实践前积极思考、实践中积极参与、实践后积极思考。

3)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①编写适合层次教学的设计指导书。②提供各种教学资源的教学网站。③为所有参与网络课程实践的学生提供账号和主页空间,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在该空间中进行网络实验要求的除网络硬件外的大多数课程实验。④积极进行“开放型”实验探索[8]。

3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建设

3.1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学基本实验内容的建设

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条件,针对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按照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设计了7个实验内容。实验一:进行网线制作和组网实验。要求掌握有关网络的最基本的原理。实验二:交换机划分VLan(虚拟局域网)。要求掌握交换机基本命令和虚拟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实验三:windowsServer网络基础。要求掌握系统的安装、配置,以及日常应用。实验四:路由器静态路由的配置。要求理解路由器在网络互连中的作用和工作原理,路由器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实验五:路由器动态路由的配置。用来理解路由协议的基本工作方法和路由器动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实验六:网络数据包的截取和分析。用来掌握交换机的端口镜像技术及网络嗅探技术。实验七:网络安全实验。掌握路由器访问控制列表的安全性的配置及防火墙的基本设置。

教学基本实验内容的建设可以使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不脱节,使许多学生通过实验去深刻理解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掌握基本技能而不是感觉这些原理特别枯燥、难学,继而失去了学习此门课程的兴趣[9]。

3.2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学开放性实践内容的建设

由于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课时的限制,所开设的实验内容及学时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深入学习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的需要,所以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给有兴趣学习的学生开展课外“开放型”实验教学,从而延伸课程实验的载体。从实验题目的选取、实验环境建设、流程管理到成绩评定等方面都要进行研究和创新。

为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将来工作的能力,以及提高实验环境的配置,可以将实践内容进行扩展,具体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针对交换机、路由器进行实验。组织了划层次的实验内容。其中,初级实验有:交换机基本配置;交换机划分VLan实验;路由器基本配置;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应用层协议分析;路由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中级实验有:交换机堆叠;使用teLnet方式管理交换机;动态路由的配置;单区域oSpF基本配置;生成树配置;ppp认证。高级实验有:交换机链路聚合;交换机端口与maC绑定;nat地址转换的配置;多区域oSpF配置;跨交换机相同VLan间的通讯以及文件备份。第二部分针对网络协议分析工具也称之为网络封包分析软件或者称为嗅探器,是一种基于被动侦听原理的网络分析方式。使用这种技术方式,可以监视网络的状态、数据流动的情况以及网络上传输的信息。目前常用的协议分析软件有Snifferpro,wireshark,omnipeek等几种。让学生学习和使用这些工具,深入学习计算机网络课本里所讲述的tCp/i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互联协议)的参考模型的四个层次(包括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每一层中所涉及的计算机网络协议的相关工作原理。这部分开放性的实验内容可以使基础不太扎实的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实验的内容,也为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了更上一步的学习平台。

对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为此,加大实验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对于开放性实验,学生可根据个人意愿进行分组选题或自选题,鼓励学生在做每个实验时开动脑筋独立解决问题,最后随机抽查学生对实验中所出现问题的理解,查看学生如何围绕实验目标来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过分拘泥于实验的结果,对进行实验的学生酌情加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10]。

3.3基于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内容的建设

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帮助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计算机网络作为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必须使学生灵活掌握理论知识和建立与管理计算机网络的能力。故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完成后,安排课程设计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内容也要体现培养学生选用参考书,查阅手册及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深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分析设计、编程调试,掌握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规程,以及协议的利用方法,体会体系结构分层的思路;并且学生能够按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培养出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团队协作精神。

为了体现上述课程设计的目标,特在局域网组网技术、网络互联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网络应用编程、计算机网络方案设计等相关领域组织了若干题目让学生进行选择,巩固和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原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4结语

通过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建设,一方面不断更新实践的内容和实践的环境以适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使之更贴近于实用,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兴趣。另一方面加大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力度,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为他们将来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11-12]。

参考文献:

[1]张念发,朱水龙,刘长征.“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0(8):50-52.

[2]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25-27,216-217.

[3]andrewS.tanenbaum.计算机网络(中文版)[m].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5-37.

[4]邢翠芳,张正霞,等.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20):5557-5558.

[5]陈琳.“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2010,7(1):328-329.

[6]马永山.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资讯,2007(8):136.

[7]司文建,周楠.“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规范化探讨[J].福建电脑,2008(9):199-200.

[8]朱志国.“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44-245.

[9]湛德照.“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优化探索[J].现代计算机,2010(1):84-86.

[10]卢加元.“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设想[J].福建电脑,2007(8):214-215.

[11]张纯容,施晓秋,吕乐.面向应用型网络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2-65.

[12]胡晓娅.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改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4):116-118.

practicalteachinginComputernetworkCourses

LiJuan,maFei

(SchoolofComputerScience&engineering,thenorthUniversityforethnics,Yinchuan750021,China)

abstract:throughanalyzingthedisadvantagesofthepracticalteachingofComputernetworkcourse,thispaperhasstudiedthepracticalteachingmethodofcomputernetworkandmadesomeimprovements.theresultsuggeststhatthenewmethodcanstimulatestudents’interestincomputernetworkandimprovetheirpracticalandcreativeability.

Keywords:Computernetwork;practiceteaching;teachingresearch

网络学习建议篇9

  文明上网倡议书1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是因为网络,使我们的学习和信息的交流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使知识的获得变得更加便捷。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当的负面影响。

  未成年人正值青春年华,正是学习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但事实上,现在有些未成年人在网上浏览不良信息,沉溺于网络,不顾身体健康,无节制上网,通宵达旦,最后导致学业荒废。

  我们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应该正视网络对我们的负面影响,寒假即将来临,我们将会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所以在寒假来临之前,我们倡议:

  1、遵守文明上网的规范。我们要以强烈的自我约束力,寒假坚决做到不进入营业性网吧,不沉迷于网络聊天、游戏,把尽量多的时间都放到学习和实践上。发现其他同学进入网吧的线索,要主动向其家长和学校汇报。

  2、树立网络道德的意识。我们要学习网络道德规范,懂得基本的对与错、是与非,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分清网上善恶美丑的界限,激发对美好的网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

  3、争做网络文明的使者。我们要认识网络文明的内涵,懂得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道理,增强网络文明意识,使用网络文明的语言,在无限宽广的网络天地里倡导文明新风,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

  4、争当网络安全的卫士。我们要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的资源,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监督和防范不安全的隐患,维护正常的网络运行秩序,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

  同学们,网络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全新的生活画面,同时,美好的网络生活也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美德和文明共同创造,让我们共同响应倡议,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远离网吧,文明上网!

  文明上网倡议书2

  全校师生:

  当今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惊喜,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开阔的视野、快捷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美丽而精彩的崭新世界。网络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加速信息交流、促进知识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个别青年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无节制上网,沉溺于网吧、网络游戏之中,更有甚者缺乏社会责任感,利用网络恣意妄为,破坏网络秩序,甚至出现违法犯罪的现象。作为一个公民,针对以上不良行为,我们应严格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积极倡导文明上网,争做网络文明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捍卫者。在此,学校向全校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遵守公约,争做网络学习的模范。我们要善于上网学习,辨明网上的善恶美丑,自觉抵制各种虚假、消极内容,远离黄毒、远离邪教。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于虚拟时空,能结合工作需要和个人职业生涯设计来学习,不断提升网络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遵守公约,争做网络文明的使者。我们要深刻领会网络文明的内涵,切实增强网络文明意识,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在无限宽广的网络天地里,诚实友好交流,倡导网络文明新风,使用网络文明语言,不侮辱欺诈他人,为营造文明的网络环境做出积极努力。

  三、遵守公约,争做网络安全的卫士。我们要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充分认识网络安全对于学校信息化建设和青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严格要求自己合理、合法地使用网络资源,杜绝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要有效预防计算机病毒的传播,积极查找和消除网络安全隐患,维护正常的网络运行秩序。

  让我们积极响应《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号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尊、自律、自护,上文明网,文明上网,做一名文明、健康的网民!

  文明上网倡议书3

  网络拓宽了中小学生的求知途径,为中小学生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更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求知的广阔空间。网络为中小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个性空间,中小学生在这里拥有自己平等的权利和展现自我的机会。互联网在极大地方便人们交流和获取信息的的同时,个别网站也存在着传播不健康信息、提供不文明服务等严重危害社会的问题,尤其危害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少数中小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业,进而引发暴力、____等社会问题;网上的腐朽文化侵蚀了我们中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网上的黄色流毒摧残了我们中小学生身心。所有这些,令人痛心,令人警醒。我们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最具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如果我们在上网时不加以抵制不良信息、不能够做到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就会对在网络环境中成长的我们这一代中小学生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为此,我校向全体学生发出“美德网上行,做文明小网民”的倡议:

  一、要认真学习、贯彻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文明上网。

  二、互联网做为崇尚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主阵地,学生有责任和义务来共同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文明的网上舆论氛围。健康上网、文明用网,不浏览____、暴力等信息,自觉抵制“____功”等邪教等不良信息。

  三、从自身做起,在主观思想上建立一道防线,抵制网络上反动、腐朽、不健康的内容对自己精神上的侵蚀,树立与之斗争的信念与决心。

  四、努力学习网络知识、技能,提高操作水平,自觉维护网络安全,建设网络文明,勇做倡导和维护网络安全的先锋。

  五、广大学生朋友上网要做到“三不”和“三上”,即:不进营业性网吧;不进____、垃圾网站;不沉迷于网络游戏;健康上网,把网络作为获取知识的园地;文明上网,正确处理上网与学习的关系;绿色上网,熟悉上网的安全通道,

  学生朋友们,让我们信守倡议,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坚持自尊、自律、自强,努力弘扬网络文明,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自觉远离网吧,追求健康时尚的网络新生活,为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__学校

  20__年9月24日

  文明上网倡议书4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网络从事研究、传递信息、交流情感,互联网得到迅速普及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互联网上信息量大,内容繁杂。网上的腐朽文化,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进行腐蚀;网上的黄色流毒,对青少年的身心进行摧残;网上的暴力文化,对青少年的行为进行误导。一些青少年因受到网络的负面影响,身心健康遭到极大的损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为了教育引导我校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活方式,学校向全校同学发出“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做网络时代好公民”的倡议:

  一、要认真学习、贯彻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文明上网。

  二、互联网作为崇尚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主阵地,小学生有责任和义务来共同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文明的网上舆论氛围。

  三、从自身做起,在主观思想上建立一道防线,抵制网络上反动、腐朽、不健康的内容对自己精神上的侵蚀,树立与之斗争的信念与决心。

  四、努力学习网络知识、技能,提高操作水平,自觉维护网络安全,建设网络文明,勇做倡导和维护网络安全的先锋。

  五、同学上网要做到“三不”和“三上”,即:不进营业性网吧;不进____、垃圾网站;不沉迷于网络游戏;健康上网,把网络作为获取知识的园地;文明上网,正确处理上网与学习的关系;绿色上网,熟悉上网的安全通道。

  同学们,让我们信守倡议,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坚持自尊、自律、自强,努力弘扬网络文明,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自觉远离网吧,追求健康时尚的网络新生活,为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文明上网倡议书5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网络从事研究、传递信息、交流情感,互联网得到迅速普及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互联网上信息量大,内容繁杂。网上的腐朽文化,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进行腐蚀;网上的黄色流毒,对青少年的身心进行摧残;网上的暴力文化,对青少年的行为进行误导。一些青少年因受到网络的负面影响,身心健康遭到极大的损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为了教育引导我校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活方式,学校向全校同学发出“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做网络时代好公民”的倡议:

  一、要认真学习、贯彻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文明上网。

网络学习建议篇10

关键词:任务驱动;模拟项目驱动;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

1研究背景

随着国家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信息化领域的核心理论基础和工程技术基础。作为计算机及网络工程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网络设备组成及工作原理、网络应用以及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知识[1]。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架构、设计、集成、维护、管理和应用开发能力,具备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网络系统分析与设计、网络设备的设计与开发能力[2]。计算机网络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体系,而且具有明显的工程技术应用特点,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工程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课程学习的目标,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核心问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历经对皮亚杰、布鲁纳、维果茨基、维特罗克(m.C.wittrock)等人的早期建构主义思想的不断发展,同时伴随着对认知心理学的批判和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心理学领域中的新型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单纯向学生传递知识,也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外界的互动,主动地生成信息的过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提升,它是一种吸收了当今构建主义教育思想而建立起来的、富有活力的教学模式[3]。基于项目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由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个完整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设计的教学任务驱动下,通过分析、讨论,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的教学方法。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特别适用于工程背景突出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该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主动自学能力、严密的思维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2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层次化教学体系

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基础课程,计算机网络不仅在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开设,而且在非计算机专业的选修课程体系中设置。针对不同的专业需求,我们将课程设置成多种方案,以适应不同学科和不同层次学生对课程深度和广度的要求[4]。课程设置应当对计算机网络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进行合理的组合,分层次设置教学内容。我们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将计算机网络教学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面向网络工程专业的科学型教学层次、面向计算机专业的工程型教学层次和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应用型教学层次,如图1所示。

1)面向网络工程专业的科学型教学层次定位,主要针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设计教学内容。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基于理论研究的计算机网络分析、设计与开发型网络技术研究人才。重点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设计、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网络设备分析与设计、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基础理论和设计技术。为后续核心专业课程的开设奠定理论基础。

2)面向计算机专业的工程型教学层次定位,主要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设计教学内容。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基于工程设计的计算机网络架构、集成与管理型网络技术工程人才。重点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规划、设计、集成、选型与管理的知识与技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架构、设计与管理及网络工程的实施能力,能够完成计算机网络工程的方案设计、设备选型、技术集成和项目管理。

3)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应用型教学层次定位,主要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基于技术应用的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维护与组网型网络技术应用人才。重点培养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网络系统的组成、网络设备的维护以及网络管理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具有基于计算机网络开展其他工程领域研究与开发所需的网络技术信息化综合能力。

针对网络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计算机网络的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如图2所示。对于两个不同的专业,可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开设不同的后续课程。

3基于任务驱动模式的理论教学方法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概念繁多、原理复杂、协议与技术交叠的特点。它涉及众多的概念、原理、协议和技术,这些内容以错综复杂的形式交织在一起,既有原理的复杂性,又有技术的时效性。所以,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无法深入理解网络的原理与技术,知识点的衔接也无法形成整体。在实验过程中,知识的应用具有盲目性。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很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网络技术能力的教学目的。

我校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内容按照网络体系结构的层次,采用先整体后局部的教学方法进行内容组织。根据iSo/oSi体系结构,借助网络分层模型和系统化的教学内容组织方法,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四个知识单元: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的底层通信与数据传输、计算机网络的网络互联与传输控制、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服务与信息安全。在课堂教学方法设计上,基于构建主义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各个知识单元的任务设置,以此为支撑点启动各类知识点的教学。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设计分4个阶段,内容如下。

1)基于知识单元的任务设计阶段。根据每一知识单元的核心知识点,由授课教师进行学习任务设计。按照难易适中、问题明确、求解可行、激发兴趣的原则选取任务事例,而且集中体现本单元的核心知识。使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探究、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达到教学目的。

2)教师指导下的任务分析阶段。通过教师课堂讲授相关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问题求解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与方案设计,最终形成一个学习任务求解的方案。

3)实验环境下的任务求解阶段。在实验环境下实现学生自行设计的学习任务求解方案。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出和归纳所包含的学习知识点,进一步讲解其原理和技术。

4)项目答辩式的任务评价阶段。由学生汇报其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在分析问题、思维能力及实践技巧等方面的情况,肯定学生好的思维方法和算法思想,同时对其他没有涉及的理论进行补充,以达到完善认知结构、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提升。在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方法改革中,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就是知识与实验的结合,通过设计包含教学要求知识点的学习任务设计,在实验过程中进行验证和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所划分的4个知识单元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单元教学都适合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对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工作原理知识单元,强调的是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网络体系结构、网络性能指标以及相关的概念和原理,适合于认知性和验证性学习,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并加以相关的验证性实验进行教学是合适的。

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底层通信与数据传输知识单元,其核心知识点是有关信号与信道、编码与调制、传输介质与物理层设备、差错处理技术、HDLC和ppp协议,同时涉及计算机通信网部分的以太网、高速以太网、环形网、无线局域网以及局域网交换方面的内容。其工程性较强,可实施学习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对于计算机网络的网络互联与传输控制知识单元,其核心知识点是网络层和传输层所包含的知识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服务模型及组网方式、ip/iCmp协议族、路由算法和路由协议、ip多播及移动ip、tCp/UDp协议族以及可靠传输的建立等。同样适用于任务驱动模式的教学。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服务与信息安全知识单元,主要包括Http服务、文件传输Ftp、电子邮件Smtp、网络管理Snmp、域名解析DnS以及socket应用编程接口和访问控制、网络检测和加密机制等知识。可以通过多个学习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

当所有课程知识单元学习完成后,教师最后通过一个网络项目实例,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不同层次协议之间的交互过程进行整体性教学案例逆向分析,不仅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每层协议的功能、特性、组成、报文格式和工作原理,而且让学生从总体上分析各类协议在整个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这就保证了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完整性,使学生透过复杂的局部知识看到其内部的不同协议和技术核心。

4基于项目驱动模式的实践教学方法

计算机网络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而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课程。基于项目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很重要的实现途径就是通过课程实验和实习实训实施。所以,实践教学在整门课程的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实验学时分配上,以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达到3∶1的比例为宜。同时要在教学体系中设置计算机网络工程综合实验周和计算机网络综合课程设计以及3周以上的逆向工程案例教学,整个课程的学习应当在一个学年内完成。

计算机网络的实践教学内容,要在分析课程知识单元和知识点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进行整合和优化。在内容设置上,要减少和改造验证性实验,调整并充实综合性实验,突出设计性和探究性实验的数目和质量。建立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分层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内容要体现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由注重传授基本方法和技能到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特点。实践教学采用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相统一的项目驱动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所设计的学习任务,应当包含了相关的实验内容。基于项目驱动的实验教学适合于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过程。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学生通过运用综合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来进行问题求解的实验类型。开设这类实验是通过实验内容、方法、手段的综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于项目驱动的实验内容安排上,要把握住综合性、探索性的原则。综合性实验适合于计算机网络的底层通信与数据传输知识单元和网络互联与传输控制知识单元的实验设计。

设计性实验是一种小型项目设计实施的工程实验类型。它是指学生应用所掌握的知识,根据教师给定的实验题目、要求和实验条件,自主查阅参考资料、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和实验器材、拟定实验步骤并独立完成实验全过程的实验[5]。设计性实验的本质就是一种基于项目驱动策略的实践教学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选定题目、查阅资料、设计方案、拟定实验内容和步骤,进行实验研究、实验总结和论证、完成实验报告等一系列过程,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性实验适合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服务和信息安全知识单元的实验设计。

探究性实验是一种对学生要求更高的实验类型,它不仅涉及计算机网络一门课程的知识,而且涉及更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探究性实验适合于部分优秀学生采取开放性实验申请的方式,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探究性实验的本质就是项目驱动的实验教学模式。

5结语

笔者针对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进行探讨,在分析课程3个层次教学对象的基础上,提出将“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四个知识单元,基于构建主义的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不同知识单元的学习任务设计、分析、实施和评价,以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基于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改革核心是知识单元的任务构建、执行和评价,规范地设计知识任务和实验项目是今后研究和探讨的重点。我们将针对知识任务的规范化模板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推进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29-232.

[2]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84.

[3]郑宏珍,张华.数据结构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讨[J].现代计算机,2011(1):82-84.

[4]张谦,李春燕,付志红,等.电路原理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1):26-28.

[5]姜琳,王学水,李培森.以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进大学物理实验精品课程建设[J].大学物理实验,2011,24(1):97-100.

teachingmethodsofComputernetworkBasedonprojecttaskDriving

GUoYinzhang,ZHaoJunzhong

(institute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taiyu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taiyuan030024,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