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趋势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24:46

旅游趋势报告篇1

(讯)近日,中国领先的旅游产业研究咨询机构艺恩咨询了《全球在线旅游市场趋势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在线旅行市场呈现出三分天下的格局。携程、去哪儿网和expedia中国各有优势。

从网站流量及企业营收两个指标分析,携程、去哪儿网和expedia中国均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尤其是顺应终端消费者和客户产业链需求的去哪儿网,更是发展迅速。

根据GoogleDoubleClickaDplanner2010年6月数据,携程网和去哪儿网进入到全球最受欢迎的十大旅游网站中。按各旅游网站独立用户量排名,分别位列第三位和第七位。去哪儿网是上榜旅行网站中唯一一家未上市的公司。

全球最受欢迎的十大旅游网站中,主要以交易型旅行网站为主。但是以美国tripadvisor和中国去哪儿网为代表的提供旅游评论和推荐、旅游搜索等服务的媒体类旅游网站也成为在线旅游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徐佳)

旅游趋势报告篇2

关键词新常态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发展Swot分析

一、新常态思维模式下,旅游行业呈现新的变化趋势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速度更快、层次更高、转型升级态势更明显的新常态,旅游行业呈现新的变化趋势:

(一)旅游机遇涌现

随着“中国时代”的来临,以往的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已经即将被新的旅游六要素:“商、养、学、闲、情、奇”取代。

(二)旅游趋势在变化

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文化交流、假日经济等的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国内旅游需求开始呈现多极化的特征,观光旅游的比重日益下降;休闲度假、运动等旅游需求升级。游客更加注重旅游体验与品质,旅行形式散客化和自助游日益普遍。

(三)旅游理论在创新

厉新建[1]提出,新常态下的全域旅游发展需要形成旅游产品生态圈层,在这个生态圈层中,不仅包括差异化的景观,也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空气质量等以往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被忽略的因素;鄢光哲[2]指出,新常态是旅游业主要的发展机遇。

二、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经济的发展的Swot分析

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以少数民族村寨为旅游目的地,以民族村寨景观和民族风情为吸引物,是集乡村旅游与民族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结合新常态经济背景,利用Swot矩阵分析法,可以对黔东南州民族村寨旅游资源和条件进行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的分析研究,以便理顺思路,找到对策,走出困境。

(一)优势(Strength)

第一,贵州黔东南地区各民族村寨具有自身的优势,突出的乡村田园风光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第二,黔东南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至今共计16项,涉及7个县,9项为黔东南独有,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第三,贵州黔东南地区各民族村寨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态和原貌的历史遗存已经融合成绚丽多姿、神秘独特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圈,成为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授予的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第四,黔东南民族村寨,不仅具有差异化的景观,原生态民族文化、社会环境、空气质量等也非常优越,能够形成新常态下的全域旅游发展需要的旅游生态圈层。

(二)劣势(weakness)

第一,黔东南地处贵州、湖南、广西交界处,离中心城市远,对于发展城市消费推动型“农家乐”等旅游形式不利,使黔东南的旅游产品藏于深山之中,也影响其旅游发展进度。第二,黔东南民族村寨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差距较大,贫困现象较普遍。“以旅扶贫”任重道远。第三,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品结构和模式单一,高水平、高质量的休闲度假类产品奇缺。不能充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也制约了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第四,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民族村寨居民自发式小投资的旅游形式难以获得旅游发展初期效果,资本和技术要素越来越重要。

(三)机会(opportunity)

第一,新常态下就需要创新供给、引导消费。随着我国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的缩小,农村消费能力、中西部消费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消费模式,未来经济应注意到个性化消费的趋势。第二,当前,我国旅游需求开始呈现多极化的特征,国内旅游,从传统的低端观光游需求,向休闲度假、生态体验、运动体育、文化会展等高端旅游需求升级,观光游的比重下降。第三,在民航业和旅游业发展的融合趋势下,空中连通对旅游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黔东南面向西南出海门户广西、广东,邻近柳州、桂林、南宁等旅游热点城市,容易吸引较多的国内外游客,大交通区位优势为开发民族旅游业打下了坚实基础。第四,循环低碳绿色经济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环境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属于这样的环保绿色产业,这一方面有很大优势可供发展。

(四)威胁(threat)

第一,黔东南民族村寨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利用已处于紧迫状态。由于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加之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加上受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原已自发形成的文化体系受到削弱和冲击。第二,由于缺乏开发资金,保护条件差,开发水平低,旅游产品艺术表现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民族村寨一些独特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个性化内涵难以表现出来,核心竞争力难以形成。

通过Swot矩阵分析法,对黔东南州民族村寨旅游资源和条件进行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的分析研究,在新常态思维引导下,利用新常态带来的机遇,以及“一带一路”和贵广高铁经济带建设契机,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应该直面威胁,紧抓机遇,规避劣势,发挥优势,从而在新思维的发展契机中发展创新。

(作者单位为凯里学院)

[作者简介:崔艳萍(1971―),女,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基金项目:本文系苗族侗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资助。]

参考文献

[1]厉新建.新常态下的旅游业新发展[n].中国青年报,2014-11-07(11).

[2]鄢光哲.新常态下旅游业发展机遇[n].中国青年报,2015-02-12.

[3]2015年黔东南州政府工作报告[R].

[4]李金早.开辟新常态下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天地――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工作报告[R].

[5]北京集奥聚合科技有限公司.2015在线旅游行业洞察报告[R].

[6]张广瑞.中国旅游发展新常态的发展理念与战略选择[J].旅游学刊,2015(04).

[7]郝康理.新常态下旅游规划理念创新[J].旅游学刊,2015(04).

[8]李亚娟.国内外民族社区研究综述[J].旅游地理,2013(10).

旅游趋势报告篇3

权威旅游网站调查显示:2009年市民出游意愿强烈

由携程网、亿龙网、中国旅游信息港等联合公布的“2009年旅游出行趋势”调查显示,96%的被访者明确表示2009年有外出旅行的打算,只有1%的人选择“肯定不会出行”。

这项调查有近2000名网友参加。不少网友表示,尽管受到金融风暴冲击,但是2009年出游意愿仍然强烈。中国旅游信息港表示,国家不久前出台“国民休闲计划”,鼓励倡导大家休闲旅游。此次调查表明了广大消费者对于旅游消费的支持,对2009年经济形势的信心。

国务院办公厅最新公布了2009年部分节假日的安排,2009年国庆与中秋节将连续放假8天,也就是说。2009年将会有2个黄金周和4个小长假。调查显示,大多数市民将充分利用各种假期,64%的被访者选择“利用带薪假期”,40%的人会利用春节和国庆黄金周外出,24%的人准备利用小长假外出旅行,还有35%的人选择“利用双休日”出行。

据各大旅游网站综合分析,国家从2007年起就用各项法律来保障国民带薪休假的权利,带薪假期的落实已取得长足进展。从此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带薪假期对于促进旅游消费的作用一点不逊于黄金周和小长假。

在出行目的地选择上,80%的被访者有国内出行的打算,国内旅游有加速升温的趋势。其中,60%的被访者有2009年进行国内长途旅行的打算,另有近一半的网友青睐于周边城市的短途旅游。

业内人士认为。刚刚结束的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9年的首要任务是“保增长扩内需”,并且着重强调了要增强最终消费能力,着力发展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旅游将成为拉动内需的一个重头戏。同时,国家旅游局还出台了一系列提高国内旅游水准的措施,这些措施已有明显的效果,国内旅游将成为2009年的热点。

本次调查采用多项选择,有75%的被访者选择自由行,说明自由行的方式逐渐成为广大网友出行的主流形式。有近40%的被访者选择跟团旅游,仅次于自由行的比例。随着高品质团队游的逐渐兴起,工作压力大的白领们也开始青睐省心省力的团队游。

《英国旅行社协会2009年旅游趋势报告》:一半英国人减少出行

“2008年12月26日:一次新的调查发现,有41%的受访度假人士计划在2009年减少出行,而超过1/3的人担心他们参团的旅行社会倒闭。”

以上是来自《英国外交部和英国旅行社协会2009年旅游趋势报告》(theForeignofficeandaBta-2009traveltrendsReport)的结果,报告研究了2009年人们的预订模式,其预测土耳其、埃及和墨西哥将成为2009年的度假热点。

调查机构YouGov在2008年11月对1311名英国成年人进行了调查,他们计划在2009年进行度假旅行,其中41%的人表示,他们将减少2009年度假的次数。也有证据显示,与2008年冬季比较,2009年冬季购买旅游保险的支出将大幅减少。

YouGov的同一次调查结果发现,35%2009年计划旅行的度假人士担心他们的旅行社会倒闭。这个消息促使外交部鼓励消费者在出行之前,必须确保他们参团的旅行社是持有民航局航空旅行组织者许可证的企业。在2008年9月XL集团倒闭之后,大型旅游企业,如途易旅游和thomasCook,已经在新一年的营销活动中强调了对客户进行资金保护。

计划2009年度假的人士中,有41%担心没有足够的钱用于度假消费。这已经带动了全包式度假产品销售量的增长,这种产品使消费者可以在出行前了解度假的全部费用,从而做足预算。外交部建议消费者准备好应急资金,不要减少旅游保险的支出。

YouGov在2008年11月对2108位成年人进行了第二次调查。结果显示,1/5的英国人将在2009年错过最后一刻的廉价产品,原因是主要旅游运营商减少业务而造成特惠产品的数量非常有限。

同一份调查还预测,到美国旅游将成为趋势。奥巴马当选后,13%的英国人到美国旅游的可能性提高了。加上油价下跌和在美国生活成本更低的原因,报告称,美元的强大走势并不足以阻止英国人到美国旅行。

《2009年最佳旅行地》手册:全球十大最佳旅游城市

被称为“背包客圣经”的著名旅游指南《孤独星球》编辑部(《lonelyplanet》)在最新推出的《2009年最佳旅行地》手册中,列出了全球十大最佳城市,它们是:安特卫普(比利时)、贝鲁特(黎巴嫩)、芝加哥(美国)、格拉斯哥(英国)、里斯本(葡萄牙)、墨西哥城(墨西哥)、圣保罗(巴西)、华沙(波兰)、苏黎世(瑞士)、上海(中国)。其中,中国上海榜上有名。

《孤独星球》英国办事处媒体组负责人海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讲到,这一评选是由出版团队的旅行专家评选出来的:“我们所列的城市,都是旅行专家认为值得游玩、错过可惜的城市。这些城市不仅正变得越来越热门,它们还能提供不一样的体验。”

谈到为何著名旅游城市伦敦、巴黎没有入选时,海蒂称,与这些经典旅行地不同,此次入选的是一些正在发生变化的城市,它们拥有新风貌,别具魅力。

旅游趋势报告篇4

和智慧城市这个概念一样,智慧旅游也不是一个新概念。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和业态的发展,智慧旅游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如果说智慧旅游的前世基于“it”(informationtechnology信息科技),那么它的今生则主要基于“Dt”(Datatechnology数据科技),可以说“互联网+”赋予智慧旅游这个老词以新生机、新意义和新活力。研究“互联网+”时代的智慧旅游,我们则必须首先把它放在“互联网+旅游”、线上旅游、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等元素所构成的大框架中去探讨。

“智慧旅游”的概念界定

2014年,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了《中国智慧旅游城市(镇)建设指标体系》,对智慧旅游的概念进行了如下界定:“智慧旅游是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面向旅游业的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是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丰富旅游者体验,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智慧旅游的本质是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是以提升旅游服务、改善旅游体验、创新旅游管理、优化旅游资源利用为目标,增强旅游企业竞争力,提高旅游行业管理水平、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工程。”

智慧旅游概念中的关键词除了“技术”,还有“体验”、“管理”和“服务”,这反映出智慧旅游不仅要有技术上的智慧,还要有管理和服务上的智慧,更重要的是能让游客体验到这种智慧,而不是旅游服务提供者自以为“很智慧”。旅游业本身是一种体验经济,可以说为游客创造极致的用户体验是发展智慧旅游的基石。

“智慧旅游”与“互联网+旅游”

当下“智慧旅游”与“互联网+旅游”都是旅游行业的高频词汇,至于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本报告认为相比“互联网+旅游”,“智慧旅游”是个更大的概念,也是旅游业发展的终极目的。“互联网+”是当前实现“智慧”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发展“互联网+旅游”与发展“智慧旅游”并不矛盾,可以说“互联网+旅游”赋予了“智慧旅游”更丰富的内涵、更强劲的发展动力。

目前国家层面高度重视通过“互联网+”来推动智慧旅游发展。2015年9月,国家旅游局《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指出“到2018年,我国旅游业各个领域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互联网成为我国旅游产品创新和业态创新的重要动力,成为我国旅游公共服务和行业监管的重要平台;在线旅游投资占全国旅游直接投资的10%,在线旅游消费支出占国民旅游消费支出的15%。到2020年,旅游业各领域与互联网达到全面融合,互联网成为我国旅游业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重要支撑,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的国家智慧旅游公平服务平台基本形成;在线旅游投资占全国旅游直接投资的15%,在线旅游消费支出占国民旅游消费支出的20%。”

智慧旅游与线上旅游

由于当前线上旅游的概念比较热,而且线上旅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大众的生活中,所以很容易把“线上旅游”等同于“智慧旅游”。本报告认为线上旅游只是智慧旅游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智慧旅游不仅包括线上的智慧,也包括线下的智慧。线上旅游的概念是“依托互联网,以满足旅游消费者信息查询、产品预定及服务评价为核心目的,包括航空公司、酒店、景区、租车公司、海内外旅游局等旅游服务供应商及搜索引擎、ota(onlinetravelagent)、电信运营商、旅游资讯及社区网站等”。由此可见,线上旅游关注的主要还是互联网,而提升旅游体验只做好互联网是不够的,还有景区生态保护、基础设置建设等很多方面。举个具体例子,当下我国各大旅游区的“厕所革命”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一大批设施先进、卫生舒适的旅游厕所正在建设或改造的过程中。厕所显然不属于我们通常理解的线上旅游的范畴,然而厕所革命则是发展智慧旅游的重要方面。

如果本报告着太多笔墨来梳理“智慧旅游”与“线上旅游”的区别和联系,那就显得太过书生气,而且也没多大意义。在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很多新兴事物的内涵和概念随着实践的发展也是在不断变化,没必要在理论层面探讨太多细枝末节的东西。如果要给游客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线上与线下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零和关系,而是要相辅相成、互补发展、良性互动,让线下用户能够享受得到线上渠道的快捷与便利,让线上用户感受线下服务的安全保障与贴心舒适。无论线上旅游怎么发展,游客最终的旅游活动主要还是在线下完成的(网络虚拟旅游除外)。所以说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是智慧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近来在线旅游服务商纷纷加强对线下旅游资源的整合,而一些线下的传统旅游社也在发力线上渠道,比如中青旅的遨游网、众信旅游的悠哉、港中旅的芒果网等。

线上旅游发展现状与特点

线上旅游虽然不是智慧旅游的全部,但它在“互联网+”时代已经成为智慧旅游发展的重要领域。那么我国在线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如何?呈现哪些特点?

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根据艾瑞咨询的《2015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行业研究报告》,2014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3077.9亿元,比去年增长38.9%,占旅游业总收入的比重为9.2%,比去年提升1.7个百分点。2014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占整体休闲游市场的比重为10%,未来几年会持续上升,预计2017年将达到15.6%。

周边游呈上升趋势。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4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用户度假类型仍以国内游为主,但比例同比有所下降,周边游和出境游用户比例均上升,尤其是周边游增幅显著。

价格并不是游客选择在线旅游最重要的原因。很长一段时间“网购”和“廉价”这个词很密切地关联在一起,其实消费者在网上购买产品或服务的主要原因并不只是图便宜。艾瑞咨询对在线旅游度假用户的调研就反映了这一点。调研结果显示,相比传统渠道,“品类丰富、选择多”是用户选择通过网络购买度假产品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在线支付便利”、“提供目的地游记/攻略”和“提品点评以供参考”,“更低的价格”位列最后。

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移动端下单购买旅游产品。根据艾瑞咨询对在线旅游度假用户的调查,比较2013年和2014年这两年在线旅游度假用户的下单方式,可以发现一个重要的变化,那就是越来越多的用户不再通过pC端登录相关旅游网站下单,而是热衷于通过智能手机客户端下单,这与整个互联网行业移动化的发展趋势相契合。这启示在“互联网+”时代,旅游行业面向消费者的信息化建设,一定要把移动端的产品和平台做好。

购物和旅行社团费是最主要的消费类别。根据艾瑞咨询的调研,在线旅游度假用户出游时最主要的消费类别是购物、旅行社团费和交通,这三项的比例远远高于住宿、娱乐和餐饮。“吃、住、行、娱、购”是旅游行业的五大主要因素,而在线旅游度假用户在“购”上的花费最多,这显示出进一步规范指引旅游购物市场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旅游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影响到多个行业的发展。旅游的具体种类包括乡村旅游、农牧旅游、商务旅游、研学旅游、养老旅游、健康旅游、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等。每种旅游类型都和一个行业紧密相关。比如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朝阳产业。而养老旅游就是养老产业的一个重要领域。此外,旅游业包含因素众多,涉及食、住、行、游、购、娱、体、疗、学、悟等。旅游业涉及因素众多,包含很多子行业,需要各子行业进行协调配合,食、住、行、游、购、娱等各类企业之间存在复杂的、交易与合作关系。

一个国家旅游业的发达程度本身就是其经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体现。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个国家和地区,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程度越高,居民旅游的行为也就越普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大众旅游”的时代。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业每增加1元收入,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3元收入;旅游业每增加1名从业者,可增加相关行业5个就业机会。旅游业影响、带动和促进的相关行业多达110个。根据世界旅游与旅行理事会(wttC)的报告,全球2014年旅游和旅行对GDp直接贡献2.36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3.1%。2014年旅游和旅行对GDp的综合贡献达7.58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9.8%。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5中国“旅游+互联网”大会上表示,未来5年,我国“旅游+互联网”将在软硬件设施建设、在线旅游交易以及所催生的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有望创造“3个1万亿红利”,成为新常态下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我国旅游人群的特征分析

当前在线旅游移动化和出境游快速发展,成为我国旅游业当下发展的两大趋势。那么我国在线旅游移动端的游客和出境游的游客有什么特征?

在线旅游移动端人群特征:根据艾瑞咨询的《2015年中国在线旅游移动端行业研究报告》,2014年中国在线旅游移动端用户从性别来看,男性占66.4%,女性占33.6%;从年龄状况来看,以25-35岁青年人群为主。其中25-30岁区间人群占比最高,达整体比例的31.8%,其次是31-35岁年龄段,占比28.9%;从受教育程度来看,本科学历用户占比最高,达65.5%。其次是大学专科学历,占比19.2%;从婚姻状况来看,已婚已育用户所占比例最高,达到60.5%,其次是未婚人群,占比27.4%;从职业状况来看,主要集中在企业中级管理人员(27.8%)与普通公司职员(25.8%);在收入状况上,月收入主要分布在3000元以上,其中月收入在3000-5000元的用户占比最高,为28.2%。

出境游人群的特征:2015年9月7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wtCF)《中国公民出境(城市)旅游消费市场调查报告(2014-2015)》。报告显示,中国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和最大的消费国。2014年,中国出境游客人数达到1.09亿人次,同比增长11%,在国际游客中的比重达到9.58%。中国出境旅游消费总额达到1650亿美元,同比增长28%,出境旅游消费在国际旅游收入中的比重达到11%。从性别上看,中国女性出境游客占58.5%,比男性的41.5%高出17个百分点。按年龄划分,中国出境游客中,占比最大的是80后,比例高达44.89%;70后位居其次,占25.72%。90后的出境游客比例为11.39%,超过了60后的9.97%、50后的8.04%。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国内旅游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趋势、新特点,主要体现在大众化、产业化、散客化、个性化,以及分享经济方兴未艾。

大众化、产业化: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大众化与产业化是相伴相生的。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2015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市场。2005年至2014年,我国国内接待游客人次持续增长,国内接待游客人次由12.12亿人次增长到36.11亿人次,近10年年均增长率高达12.9%;国内旅游总收入由5286亿元增长到30312亿元,近10年年均增长率高达21.4%。我国入境旅游收入跃居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西班牙。

旅游趋势报告篇5

经过两个月,截止2013年1月8日,调查者和一些其他的研究者,在街上、机场、公交站牌、咖啡厅等公共场所,做了1333份调查。其中780份的用户在触摸滚动屏幕,或输入、点击或使用其他手势输入数据。而剩余的一些在听音乐、翻看信息、或者打电话。

超过40%的数据告诉我们,一个用户在和移动手机的交互过程中没有通过键盘和屏幕输入任何数据。语音交互占22%的用户,其中18.9%的用户是被动进行语音交互,大部分在听音乐,还有一些看视频。

观察的用户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触摸手机屏幕和按钮:

单手操作:49%——(右手拇指触摸显示屏:67%;左手拇指触摸显示屏:33%)

摇篮式一手拿,一手操作:36%——(大拇指操作:72%;其他手指操作:28%)

双手操作:15%——(竖着拿着手机:90%;横着拿着手机:10%)

由此可见,大部分的人更喜欢单手操作,右手操作,当然,大部分的数据表明他们在用其他的方式。所以即使是比例最小的双手操作方式,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已经很值得考虑了。

数据来源:产品中国

趋势指数:

9.社交网络Facebook在移动端崛起: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去年这个时候的Facebook还饱受质疑,无论是广告收入,还是移动端的发展都让人感觉看不清未来,股价也大跌。可仅仅一年后,Facebook就实现了大翻盘。据Facebook2013Q2财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该公司的移动端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8.19亿,比去年同期的5.43亿人次上升了50.9%。而活跃用户数达到了4.69亿人次,同时每月有2.19亿的用户只通过手机登陆Facebook,而去年同期这个数字只有1.02亿,上涨了1倍不止。

优秀数据后面,是源于Facebook这一年多来在移动端的努力:

1.收购instagram(哪怕10亿美金的价格大受质疑,但他们顶住了压力),加大对纯移动端应用的开发,例如开发类Snapchat服务poke,开发FacebookForeveryphone,这些服务保守估计为FB带来一亿移动端用户,并且粘性巨大。

2.虽然Facebook没有做手机,但是他们在android系统上制作出了“锁屏+桌面”的FacebookHome。扎克伯格说:“如果做一款手机,那么最多也就覆盖1-2%的用户,这样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任何好处”——如今看来,这是无比明智的决策。

3.和手机运营商推出针对Facebook移动端服务免手机数据流量套餐和补贴。

Facebook在移动端的成功,给了渴望进军移动互联网科技创新公司们新的启示。

数据来源:Facebook财报

趋势指数:

8.2013年Q2中小企业B2B电商市场规模49.6亿元:增速继续放缓,核心企业市场格局未变

2013Q2中国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总营收为49.6亿元,同比增长19.2%,环比增长7.4%。相对于2013Q1,2013Q2营收规模同比增速仍持续放缓,环比增速略微提升。2013Q2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运营商平台服务营收中,8家核心企业合计占比63.9%,比上季度提升4.2%。阿里巴巴继续领跑中小企业B2B,2013Q2份额占42.9%,比2013Q1提升1.2%。2013Q2环球资源发展迅猛,市场份额增至7.5%。此外,敦煌网的市场份额也略有提升。

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导致中小企业B2B外贸市场增速放缓。相比之下,内贸市场的发展较为乐观,为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运营商发展提供了利好环境。另外,各核心运营商纷纷在Q2拓展业务,助力内贸发展,如办线下展销会、产品升级等。

由信息展示平台转向交易平台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其间需要解决诚信问题、商家认证、仓储物流、支付环节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也要培养会员的在线交易、支付习惯。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趋势指数:

7.2013Q2中国本地版手机导航客户端市场累计用户超1.2亿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第2季度,中国本地版手机导航客户端市场累计用户数已达1.2亿户,环比增长8.5%,同比增长43.6%。

经历了春节长假的增长小高峰,本季度本地版手机导航市场增长率有所回落。近两年,整个市场增长趋于平稳,始终维持在10%上下,达到行业发展的成熟期,移动互联网也早已渡过了扎堆工具型应用的阶段,因而本地版手机导航市场很难出现又一轮的高速增长。

从产品角度,本地版手机导航市场未来主要有两大发展方向:

其一,与互联网相结合,提供基于位置的在线服务,但需要与手机地图相区别,而是围绕以导航为核心的相关服务,比如实时路况,位置共享等等功能;

其二,手机与汽车的结合,多屏全网跨平台以及一站式的应用体系和一体化的账号模式是未来移动应用的必然发展方向,通过汽车制造商以及互联网厂商的合作实现“云+端”的发展模式,并与运营商进行渠道合作最终实现生态系统的构建是未来车联网战略布局的主要思路,也是手机导航的发展机会。

数据来源:易观智库《2013年第2季度中国本地版手机导航客户端市场季度监测报告》

趋势指数:

6.2013Q2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509亿元,直销蓝海布局开始

2013年Q2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逆势增长,在线旅游预订市场快速发展,交易规模达509亿元,环比增长较慢,为4.1%,同比则保持较快增长,增幅达29%。ota市场营收26.7亿元,ota市场格局稳定,营收规模增速保持较快增长,但受价格战及新兴低佣金率细分产品线(如周边游)扩大的影响,ota市场营收规模增幅低于交易规模增幅,中国在线旅游ota市场营收规模为26.7亿元,同比增长22.8%。

中国旅游市场的历史结构注定了分销的主导格局,直销由于受到供应商转型速度及高直销成本的影响,一直未能得到快速增长,这也意味旅游业的在线直销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垂直平台和互联网巨头则致力于布局和开发在线旅游直销的蓝海,这主要表现在:

1)百度通过百度地图这一平台级应用渗透各项服务,在线旅游是重中之重,同时入股去哪儿掌控机票在线预订入口;

2)阿里改组航旅事业部,投资高德地图、穷游网,一淘进军在线旅游;

3)腾讯在投资艺龙、同程的基础上,通过微信这一个大平台扩展服务类电商。

在线旅游平台化正处于爆发前期,移动互联应用的普及正在催化这场变革,用户对以新兴方式预订旅游产品、享受旅游服务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产业周边服务亦日趋成熟,如移动支付、电子凭证等,资源供应商的收益管理水平正被迅速开发,其对互联网渠道的认识亦上升到新的高度。

互联网平台正在加紧布局在线旅游市场,开发直销蓝海。届时,所有旅游服务类企业都将借此获益,而平台作为信息的高效组织方,将起重要作用。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趋势指数:

5.2013年上半年国内移动网络游戏市场持续高速增长

据CnG中新游戏研究《2013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国内移动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5.3亿元,同比增长100.8%;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网络游戏用户数量达到1.7亿,环比增长15.7%;在2013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中,移动网络游戏市场占比达到8%,连续3年保持上升态势。

移动网络游戏市场表现出前景巨大、爆发在即的特征。

从上半年国内移动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来看,宏观环境的变化以及内部结构的调整为移动网络游戏市场的壮大创造了条件。与2012年上半年12.6亿元的销售收入相比,2013年上半年移动网络游戏市场扩大一倍,实际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大关。

虽然受到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的推动,移动游戏市场容量继续扩大,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移动端游戏公司出现,移动游戏市场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目前移动游戏尚处于蛮荒成长的初期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快速的拓展市场,因此需要快速地对市场做出反应决策并最终执行,同时有些优秀的企业已经意识到树立产品和企业品牌的重要性,更多的考虑通过了解用户需求从而找准产品定位与研发决策。

数据来源:CnG中新游戏研究《2013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

趋势指数:

4.余额宝用长尾颠覆金融业:上线18天积累用户250万,累计转入资金规模66亿元

网络的长尾效应优势在金融领域中也开始显现,6月13日上线的余额宝服务,到6月30日24点累计用户数已经达到251.56万,累计转入资金规模66.01亿元。业内人士分析,余额宝所构建的简单的一站式体验模式使其在短时间内获得数百万客户,飞速增长的客户数令业内震惊。随着市场认知度提升,7月后,余额宝资金增速比6月可能更快。

目前,余额宝资金规模已突破百亿元,客户数可能超过400万户。目前余额宝平均申购金额大约2000元左右,不排除产生财富效应后吸引大规模资金的可能。目前,支付宝活跃用户约为1亿多,假设其中有1%的高净值人群,那么随着平均申购金额的增加,余额宝资金规模将不仅仅只是一只中型货币基金。

数据来源:余额宝官方公布数据

趋势指数:

3.中国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375.2亿元,增长181.1%

数据显示,2013年Q2中国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375.2亿元,同比增长181.1%,相比Q1增幅略有下降,环比增长40.7%。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带动2013Q2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的增长:一方面Q2受到618电商大战影响,参战电商企业移动端交易规模均有大幅增长;另一方面,传统电商企业加大了移动端资源的投入,纷纷进行移动端改版升级迎合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促使用户向移动端分流。

2013年Q2移动购物在整体网购渗透率平稳增长,预计达到8.6%,环比Q1增加1个百分点。影响移动购物渗透率主要两大因素是终端和网络,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及3G网络的普及率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移动购物的渗透率;其次,pC端网购市场的增速放缓,间接导致移动购物渗透率增加。2013Q2从移动购物市场整体来看,交易份额前三位置不变,依旧是淘宝、京东、腾讯电商,三家份额总和占据八成以上移动购物市场,其中淘宝无线成为移动端购物最大赢家,占比76.2%;买卖宝份额超过苏宁易购,占比1.1%。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趋势指数:

2.中国4至6岁孩子中过半已会上网

7月底,由北京市妇联联合的《2013年中国城市儿童生活形态报告》显示,4-6岁孩子中,约有52.6%会上网。据了解,该报告在北京、武汉、青岛等十个省市调查了共9114个样本。报告显示,4-16岁儿童少年中,13-16岁的孩子上网比例最高,约有93.2%的孩子上网,4-6岁的孩子上网比例最低,但也有52.6%。7-9岁和10-12岁孩子的上网比例分别达到58.6%、77.1%。

约有63.7%的孩子使用或正在使用qq,使用手机的占到57.5%,约有26%的孩子使用微博,约有17.9%的孩子使用平板电脑。该报告称,孩子们在一起最喜欢聊的话题是卡通动漫,其次则是游戏、校园故事、明星等,而孩子们最崇拜或喜爱的人物中,家人则占据了绝对优势。

如果说我们只是网络时代的移民,那么新一代孩子已经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将与互联网的融合更加紧密——从他们出生开始。

数据来源:北京市妇联联合《2013年中国城市儿童生活形态报告》

趋势指数:

1.中国县域消费者成为网购主力:人均消费超越一二线城市

7月29日,淘宝官方《2012年全国县域地区网购发展报告》,统计了全国2006个三级行政区,包括县、县级市、旗、自治旗、自治县、林区、县级特区的网购状况。而公布的数据让人咂舌,县域消费者超越一二线城市消费者,成为网购的主力军!

数据显示,2012年,县域人均网购花费近6000元,而一二线城市仅4,700元。县域消费者一年人均网购54次,购买388件商品,远远超过了一二线城市的39次,349件商品。在红蜻蜓每100元的消费中,有42元来自于县城用户,31元来自一二线城市。而从人均上看,从天猫抽取44个品牌,有32个品牌在县城的年人均成交金额高于一二线的年人均成交额。像九牧王、全友、飞亚达、kappa、卡罗来、七匹狼、水星、美特斯邦威、达芙妮等线下知名品牌都受到县城用户的追捧,成交规模比一二线都要高。而且,县域消费者买起国际大牌来更疯狂,他们一年要花765元钱购买雅诗兰黛,而一二线人均仅652元购买这个牌子。

造成这个让人咂舌的数据背后,是中国县域地区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与品牌商们缓慢的线下渠道扩展双重作用造成的。而电商无疑正用自己的长尾优势弥补了这一需求的鸿沟。

旅游趋势报告篇6

经济的稳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活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促进了国内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旅游产品的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旅游产品的推广,越来越多地借助媒体广告来扩大影响力,吸引客源。旅游产品通过广告形式进行宣传与推广,成为旅游产业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旅游广告逐渐从普通的商品广告中脱颖而出,成为专门的广告分类。因此,针对我国目前旅游市场的特点和现状,研究媒体广告在旅游推广中的应用,是旅游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1.1旅游广告的含义

旅游广告作为旅游企业投资的、推动旅游产品销售的一种重要手段。旅游广告主要是指由旅游企业出资,通过各种媒介进行有关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和旅游信息的有偿的、有组织的、综合的、劝服性的、非人员的(non-personal)信息传播活动。旅游广告就是通过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广泛宣传和推广旅游产品,有效地推动旅游产品的销售,从而帮助旅游企业获得经济利益。

旅游广告要求广告制作人掌握广告宣传的特点与方法,并紧密结合旅游产品的特点和特性,通过有形的视觉效果或劝服性的宣传途径,以迎合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为目的,有效地把旅游产品推广出去。在形象地表现旅游产品的同时,如何突出旅游产品中隐含的无形服务的价值,如何展现旅游产品中的文化渊源和形象内涵,如何诱发起受众的旅游需求并促进其最终采取行动,应成为旅游广告人重点考虑的内容。

1.2旅游广告的研究现状

与旅游市场迅速发展不平衡的是旅游广告的应用与研究薄弱,国内外对旅游广告的理论研究处于泛论阶段,学者和研究人员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上尚未形成共识。www.133229.com有关旅游广告研究的专题研究和书籍很少,《advertisingintourismandleisureindustry》(morga&pritchard,1998)是目前得到较为广泛认可与传播的旅游广告的专著,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的《旅游广告实务》是我国旅游广告专著之一,但该书仅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进行阐述,没有从中提炼出具有实操意义的方法或策略。《旅游学刊》以及学院的学报也曾经发表过一些针对个案研究的相关文章。总体而言,旅游广告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仍不成熟,对旅游广告的理论研究,一方面是来自对大众传播理论研究的借鉴与参考,另一方面主要是在旅游地形象研究中的延伸,但这两者在对旅游广告的应用研究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理论的研究不深入,对实际的指导意义不强。

二、旅游广告的主要特点

作为一种分类广告,旅游广告具有一般商业广告的各种特点,如有偿性、时效性、目的性、指向性与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等特点。此外,由于旅游产品的在生产、销售、推广及消费中的特点,又决定了旅游广告还具有有别于一般商业广告的其他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2.1旅游产品的高卷入性要求广告传播的高互动性(interactivity)

传播学上的“互动性”是发生在双方或者多方之间的智能的、复杂的、多向的、动态的特性。heeter指出,互动的核心概念就是“信息的控制”,也就是信息接受方对信息的控制。steuer(1992)提出“媒体互动性的水平分类界定”,提出媒体互动性的两个最主要的定义方法:人际互动(human-humaninteraction)和人信互动(human-messageinteraction)。人际互动是指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双向沟通,也就是传播的高互动性。根据人际互动和人信互动这两个纬度,chang-hoancho等人将广告的互动性归纳为:人们通过与广告信息和广告主互动的形式对广告活动的参与程度。广告互动的本质就是受众对广告信息的控制程度。chang-hoancho等通过实验测定,首次提出广告互动性与消费卷入程度的关系,产品购买的卷入程度越高,消费者与广告主进行信息交流的要求越高,沟通也越顺畅,广告的互动性越强。

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在其著名的《市场营销管理》中指出,“较为复杂和花钱多的决策往往凝结着购买者的反复衡量,而且还包含许多购买决策的参与者”。毫无疑问,旅游产品是高卷入性的产品,尤其是当前我国旅游消费还远没有成为人们日常生的必需品。旅游者在旅游决策之前,需要经过反复地信息收集、整理、比较、筛选和决策,出行前也要进行诸多准备。此外,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和跨文化性,以及异地性所带来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会增强旅游者对目的地的信息、旅游企业以及有过相关体验的其他旅游者信息交流的需求。旅游广告主如针对这种消费心理,能提供高互动性的传播与信息交流平台,帮助旅游者加深对其旅游产品的认知和记忆,更好地帮助旅游者做出旅游决策,享受旅游体验。

2.2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决定广告信息高度的立体化

旅游产品既包括旅游地有形的各种景点特色和接待设施,更主要的是以接待设施为载体的无形的服务,涉及到旅游组织者和旅游地的接待部门以及方方面面服务的人员。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产品广告推广中信息量含量极高,要求广告主能够提供立体化的信息资源,既包括旅游地的景区、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接待设施的横向信息,还必须通过不同形式的纵向信息,向旅游者提供诸如旅游常识、景区优势特色、审美鉴赏、历史文化、应变求生等相关知识,丰富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的知识,帮助旅游者更好地达到旅游审美和愉悦的效果。此外,旅游广告以“信息”的面目出现,也起到模糊广告界限的作用,能够更好地拉近旅游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

2.3旅游产品产销的时空统一性决定广告表现形式的多元化

旅游产品本质特征是生产与销售在时空上具有统一性。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即是旅游者消费产品的过程,旅游者实质上是参与了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和控制旅游者的参与行动,是旅游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所以,在旅游活动开始前、进行中以及结束后对旅游者的导向、教育以及审美、文化的熏陶,也是旅游企业进行旅游广告重点考虑的内容之一。除了提供立体化的旅游信息外,旅游广告主还要通过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公益活动等各种形式,多元化、多层次地整合具体的旅游产品广告,才能达到对旅游者进行市场培养和推广旅游产品的目的。

2.4旅游消费的性质决定广告信息鲜明的个性化(individualization)

旅游消费是一种体验型的消费,由于受到旅游者、旅游服务人员以及目的地居民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影响,旅游体验受情感因素影响较强。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与旅游体验的个性化,决定了旅游广告的诉求具有较强的个性化。旅游企业必须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不同的广告受众,采取相应的广告策略和形式,充分体现旅游产品自身的、与众不同的特色,以更好地吸引旅游者。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旅游广告信息的碎片化(segmentation)、个性化和针对性将更加鲜明,广告制作与也将更加向“个性定制”发展。

2.5旅游体验的异地性决定广告诉求丰富的多面性

旅游活动是旅游者离开惯常环境进行异地的活动审美和愉悦体验。旅游活动的异地性会影响旅游者的旅游知觉,异地文化、民俗民风、生活习俗、生疏环境等会给旅游者带来一定的陌生感、不安全感和奇异感。这就要求旅游广告在推广旅游产品时,要把激发旅游者的旅游欲望和消除旅游者对异地文化的戒备和排斥,作为广告诉求的重点。广告的诉求必须结合情感号召与理性介绍,一方面利用人们求美求奇的心理,制作能诱发旅游者旅游欲望的情感广告;另一方面,多渠道多途径地向旅游者提供理性的出游相关信息,帮助旅游者消除出行的疑虑和担忧,应对旅游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以丰富的多方面的信息进行广告宣传,从而更有效地推广旅游产品和旅游地形象。

三、旅游广告在旅游产品推广中的应用分析

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旅游活动增多,旅游市场竞争加大,媒体广告在旅游推广中作用日益增强。根据不同的广告媒体的特点与优劣势,应针对不同目的、内容、规格、受众对其进行选择。目前,旅游广告对媒体的选择和运用及其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3.1报纸广告是旅游线路、旅游交通等产品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报纸广告的受众面主要集中在城市集镇,读者群稳定,主要受众正是旅游产品主要的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报纸具有消息性、时效性的特点,更新快,传播速度快,更容易获得受众的信赖感。报纸广告以文字为主要表现形式,广告信息容量大,广告费用较低,能够更全面、准确、详细的对旅游产品进行广告宣传,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保存性。目前的广告主主要是旅行社用以旅游项目、旅游线路及旅游交通的广告,以及旅游行业的通告。但由于报纸广告印刷与版面的限制,广告的表现力不够强,内容不够丰富,受众的目的性不够明确,不适合旅游产品形象性的整合宣传。

3.2电视广告是旅游地形象宣传推广的重要表现形式。

电视广告色彩绚丽,声情并茂,形象生动地表现产品,具有广泛的覆盖范围。电视广告通过运用不同的拍摄手法和广告创意,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情节性的片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和记忆,是旅游地形象宣传的最佳表现形式。目前,在旅游推广中较多地运用电视广告的是对旅游目的地进行概括性的形象宣传,通过一般片长在30~60秒左右的电视广告片,从视觉上生动地展现旅游地形象和旅游概念。如在诸多省级电视台的“登泰山,保平安”,“人间天堂、山东烟台”,“梦西子,中国杭州”等旅游地形象广告。

当前,旅游专题片、旅游专题节目、旅游电视杂志等是比较流行的电视广告形式。这种广告通过节目主持人或参与者的亲身体验,向受众展现旅游地的“食住行游娱购”,形象地将游记与旅游文化相结合,模糊传统电视广告劝服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旅游广告的互动效果。在这一方面比较突出的是香港康泰旅行社的“康泰旅游电视杂志”和香港永安旅游的“永安旅游电视杂志”。现在从中央电视台到各地的地方电视台,都纷纷推出各种形式的旅游节目或电视广告。但是电视广告的保存性较差,加上制作、费用昂贵,受众目标市场不明确等因素,旅游企业应慎重考虑。结合旅游产品的级别、档次和在市场中的前景考虑广告的制作与投入,以及选择广告媒体的级别等。

3.3互联网是最佳的旅游广告形式和发展趋势。

1967年,美国cbs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首次使用了“新媒体”(newmedia)一词,由此机激发了新媒体广告的研究和流行。新媒体主要是指以网络技术、光纤技术为基础开发的具有双向沟通的国际互联网、图文电视、卫星电视等。互联网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新媒体,在国际上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新媒体的传播具有双向性、信息立体化、表现形式多样化以及信息传播的无边界性、多向分散性的特点,是传统大众传播媒介所不能具备的优势(rafaeliandsudweeks,1997;morrisandogan,1996;pavlik,1996)。新媒体的互动性已经成为b-c(businesstocustomer)市场概念的最好执行者(peppersandrogers,1993)。而这种新型的传播媒体天生具备的优势,恰恰符合了旅游广告传播的突出特点,因此,互联网必将成为旅游广告应用的最佳媒体及未来发展趋势。

1994年美国at&t公司在hotwired上了世界上第一个互联网广告,从而揭开了广告的新篇章,网络广告作为一种广告形式迅速发展,遍及世界各国。网络广告的传播模式及时互动、双向沟通,“一对一”交流、用户驱动等性质和特点,使网络广告在形式上和上都逐渐模糊了信息与广告的界限,更进一步地实现了广告主与广告受众的互动,向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立体化的、直接的信息,有效地满足了不同受众不同的需要和习惯,实现了广告的个性化和碎片化。网络广告的这些优势和特点,完全符合了旅游广告信息和旅游市场教育的诸多要求,必将成为旅游广告的最佳形式。

此外,网络中存在各种虚拟社区。虚拟社区是一个通过网络以在线的方式供人们围绕某种兴趣或需求集中进行交流的虚拟空间,具有共征性、能动性和分散性地特点(陈刚等,2002)。相比与传统媒体,虚拟社区为旅游广告的提供了梦寐以求的受众资源。网络社区的人们一般都有着共同的兴趣或相似的需求,交流平等,信息传播方式近似人际传播,信息交流不存在绝对的权威或功利形式的传播者,更容易在人们之间形成信赖感,从而大幅度地增加了信息的说服力。虚拟社区的共征性能提高广告的针对性和广告信息对目标受众的到达程度,使广告主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及时更顺畅,有利于旅游企业建立更为详细的客户资料数据库,了解旅游者心理,把握市场动向。

总而言之,网络广告的特点及优势是传统传播媒介所难以比拟的。针对旅游产品和旅游广告的特点,网络将成为旅游企业广告宣传的最佳媒体,旅游网络广告结合不同形式的旅游介绍、旅游常识、游记等辅助信息,将使旅游广告更加丰满更加立体化。显然,当前互联网发展的瓶颈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网络广告的发展;但是,随着网络建设和网络信用平台等相关设施和政策的完善,网络广告将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广告媒体,成为旅游推广的最佳选择。

3.4杂志是旅游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宣传的得力媒体。

杂志广告虽与报纸广告同为平面广告,但其在设计、制作、印刷和上,比报纸广告更加讲究艺术性和专业性,有较强的表现力,能够更加突出所宣传的产品。杂志广告的受众明确,有比较明显的指向性和专业性,具有保存价值。杂志广告通过广告创意将产品图片与版面设计、广告文案结合起来,形象地展现旅游产品的概貌,对旅游产品进行全貌性、形象性的宣传。目前广泛使用杂志广告的旅游产品,主要是对旅游饭店、旅游景点等旅游产品具像的形象宣传。但是,由于杂志广告的传播范围有限,广告成本较高,时效性不强,不适合进行重复性高、时效性强的旅游信息的,对于进行旅游地的整合形象宣传有一定的局限。

3.5其他广告形式是旅游企业形象宣传的辅助形式。

除了报纸、杂志、电视和互联网进行规模化的旅游广告宣传外,旅游企业也运用不同的手段不同的载体其他的企业形象宣传,主要包括旅游企业派发的旅游宣传单张、旅游企业宣传册、旅游产品介绍册、旅游交通工具上的流动广告、户外广告、旅游地图,以及旅游企业的其他隐形广告,如旅游企业的公共关系活动、企业现场活动等等。

旅游交通工具上的流动广告主要是指喷绘在旅游交通工具上广告,如旅游车、游轮上的车身、船体广告等。交通广告具有流动性,广告暴光时间长,价格较低廉,制作相对简单,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同时也增加了交通工具的识别程度,在旅游广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交通工具本身的限制,广告的表现力不强,内容简单,只能作为旅游企业的名称、标志、口号等视觉识别系统的表现形式之一,难以作为独立的广告形式。

户外广告是由旅游企业出资的、具有较长的时间性和一定表现力的一种广告形式,多用于旅游景点的宣传。户外广告的地域性明显,影响力较小,不可移动,一般处在旅游景点的附近。主要形式有标牌广告、灯箱广告、标语广告等。

旅游地图是沟通旅游者与旅游地的平面信息载体,虽然目前旅游企业、旅游单位对旅游地图的重视不足,旅游地图的价值仍未得到开发,但是旅游地图作为一种直接沟通媒介,具有美学、科学的价值,恰当的运用旅游地图旅游广告,将为旅游企业的形象宣传和旅游产品的推广提供良好的空间。

四、有效选择传播媒介进行旅游广告的策略

综上所述,结合旅游推广和旅游广告独有的特点,旅游广告的媒体选择与广告的目的、内容和广告的受众有紧密的关系。旅游广告主在进行旅游宣传时,充分考虑所推广的产品的性质、特点和广告的规格、受众特点、覆盖范围等,选择和运用相适应的广告媒体。目前,按照旅游广告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旅游地形象的概念性宣传、旅游企业的形象广告、旅游产品产销信息广告以及其他的广告内容。针对不同的广告内容,制定适当的广告策略,选择和运用相适应的有效的广告手段,才能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4.1旅游地形象概念广告

旅游地形象的概念性宣传主要是针对某一旅游目的地而进行的、具有整体性、系统性、有组织的宣传,其宣传并不针对个别具体的旅游产品,而是从宏观的、规划的角度,体现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概括和旅游概念,塑造旅游地的品牌。此类宣传应主要采取电视广告的形式,渲染旅游目的地的美感与文化价值所在,再配以网络广告,大型户外广告等形式,通过多方面的广告宣传,向受众传达统一的品牌信息、内涵和口号。旅游地形象概念性宣传单位往往不是单一的旅游企业或几个旅游企业,而是以旅游地的行政管理单位牵头的、大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其广告投资额度大,时效较长,多以系列广告为主,配合当地旅游主题等活动所进行的长效宣传和推广。最为突出的是上海市为申请2010年“世界博览会”,拍摄的电视宣传片,加上多方面的宣传攻势,为上海申办博览会营造一个具有明确主题和内容的形象宣传。

4.2旅游企业的品牌广告

旅游企业主要是经营或生产旅游产品的企业,如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公司等,旅游企业的品牌广告主要是展现企业的服务形象,通过不同形式的视觉表现向消费者展示旅游企业的服务定位和服务水平,塑造企业的品牌形象。旅游企业的品牌广告在宣传时应尽量模糊企业广告的界限,选择信息容量大、双向沟通功能强、广告劝服性隐蔽、广告投资额度不大的媒体。旅游企业在进行企业形象宣传时,可以网络广告为主,在网络上不仅对企业的品牌和形象进行宣传,同时提供双向沟通渠道,开设网上论坛、网上预订,建立网络投诉机制等,更实际地体现旅游企业服务周到、服务人性化的特点。此外,旅游企业的电视广告、杂志广告,印发的企业宣传册、宣传单张等都是旅游企业形象宣传的有力手段,从视觉上到行动上为企业与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沟通渠道。目前旅游企业形象宣传上做得比较突出的有深圳华侨城、中国大酒店、上海金茂大酒店等。

4.3旅游产品的营销广告

旅游产品的营销广告在性质上与普通商品的营销广告类似,作为旅游线路、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游纪念品等产品营销的推广手段。旅游企业对此类广告的投资额度相对较小,频率较高,更新快,个性化不强,多见诸于报纸、杂志以及宣传单张等经济性较强的宣传媒介。

4.4旅游企业的其他广告

除了以上主要的几种旅游广告内容,旅游企业还可以对企业的服务内容、范围、方式以及产品的销售,通过举行短期促销、联合促销、公关活动、现场活动、事件新闻信息等方式进行显性或隐性的宣传,以这种受众感同身受的参与、互动形式,更有效地推动旅游企业的品牌建设和旅游产品的销售。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我国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态势下,按根据游产业和旅游产品所具有的特点,新形势对旅游广告的推广形式和媒体信息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发展方向。旅游企业在旅游广告时,应结合旅游推广的目的和内容,充分考虑不同媒体在广告宣传上的优劣势,正确选择旅游广告媒体,整合不同的广告形式和广告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才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推动旅游地或旅游企业品牌建设和旅游产品的销售。同时,立体化、多元化的信息也能够达到对旅游市场的教育与培养的目的,更好地帮助旅游者做出旅游决策选择,获得旅游审美和愉悦身心的体验。在理论研究上,旅游广告的特点与应用研究,是进行旅游广告效果测定的基础,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假设基础。

参考文献

[1].chang-hoancho,johnd.leckenby(1998),"interactivityasameasureofadvertisingeffectiveness",

[2].chang-hoancho,johnd.leckenby(1998),"howadvertisingworksonthe/lixue/">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8].陈刚等,新媒体与广告,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8

[19].郭贤智,旅游广告媒体及其对旅游的影响,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

[20].江东林,消费者行为学,首都外经贸出版社,2001.6

[21].李蕾蕾,旅游景点形象定位初探,旅游学刊,1995.3,p.29

[22].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1998

[23].刘翔,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浅析,2000.6

[24].欧阳在三,旅游业怎样做广告,旅游学刊(双月刊),1996.5

[25].袁勘省,旅游地图的实践理论和几个问题的研究,西北大学学刊,1996.6

旅游趋势报告篇7

据悉,本届盛会由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及国家相关部委支持指导,中国饭店杂志社发起,世界旅游组织亚太酒店协会、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中国饭店业名人俱乐部、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中山大学房地产教育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广东酒店行业协会、香港酒店业协会、澳门酒店协会等近三十家省/区级酒店及餐饮行业协会协办。主要活动内容有:第十三届中国饭店全球论坛、2013中国饭店品牌展、魅力中国·名流飨宴、第十三届中国饭店金马奖盛典晚会、第五届中国名人高尔夫球邀请赛等。

论坛期间,高盛高华证券有限公司了《环球经济走势及中国经济前景展望报告》,贝恩投资(亚洲)有限公司了《中国旅游及饭店业投资契机报告》,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了《中国酒店业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报告》,中国社科院财经院了《中国餐饮业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报告》,全球最大的酒店数据专业研究机构StRGlobal了《全球与中国饭店业经营业绩对比分析报告及2013年预测报告》,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了《2012-2013年度中国饭店业薪酬调研报告》。为与会代表提供了一个回顾大事、剖析典型、展望趋势、交流思路的机会,受到了现场与会嘉宾的高度评价。

第十三届中国饭店金马奖颁奖晚会在广州大剧院盛大举办。据了解,中国饭店金马奖源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志“马踏飞燕”,象征行业先导,是全国饭店业至高荣誉之一,被媒体视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获奖企业被业界公认为行业的丰碑。

当晚,中国饭店杂志社、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隆重了:2012-2013年度中国酒店百佳、中国餐饮百佳、产业链供应商、设计机构、中国饭店英才榜等四大榜单。

旅游趋势报告篇8

[关键词]行业发展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周丽(1972-),女,安徽五河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酒店管理。(江苏常州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园区)院校科研基金项目“专业群背景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现代旅游服务专业群为例”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2012331)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129-02

一、我国酒店业发展趋势及其对人才的需求

(一)酒店业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我国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目标及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状况,我国旅游业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高速。预计到2015年,我国旅游市场总人数将超过35亿人次,并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第四大出境游客源国,并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作为旅游市场的基础行业,酒店发展势头正猛,未来3~5年我国高档次酒店将继续高速发展,预计5~7年内,我国的酒店客房数量将能够增长到500万间。未来十年高档次酒店数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在15.0%以上。而酒店在国内主要旅游城市的布局速度也将继续加快,仅2013年第四季度就有55家星级酒店在广东、江苏、四川等地开业。

根据《2012―2016年中国酒店竞争力调查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在未来的3~5年,中国酒店业将呈现以下主要发展趋势:一是酒店发展集团化;二是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三是星级酒店规模和效益呈持续稳定增长;四是中国高端酒店的主流变为房地产开发业加跨国公司品牌;五是互联网将成为酒店营销的最大平台;六是酒店服务将进入定制化阶段;七是酒店管理向人性化发展;八是创建独具特色的酒店文化成为潮流;九是绿色环保概念大行其道。

从酒店管理技术上看,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越来越快,产业融合的速度和广度加强。虽然酒店业一直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产业,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已不仅仅用于前台的经营业务,而逐渐向后勤保障系统和楼宇自动化系统发展。国际酒店集团广泛采用的计算机预订系统,已能帮助成员酒店销售25%以上的客源。利用网络改善传统的酒店管理,网络给酒店业制造了新的竞争载体,许多酒店通过微博宣传企业的硬件设施、优惠活动与服务产品等,让客人了解酒店的硬件及软件设施,选择他们需要的服务,进行远程预订,最终为酒店带来更多的客源。

从酒店管理质量上看,人性化和定制化要求越来越高。酒店的硬件投入总是具有可模仿性,但是属于服务和管理的软性竞争因素确是难以模仿的。因此,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越来越多的酒店将如何通过服务和管理来赢得客人的青睐和好评,获得市场份额作为核心竞争优势,如不同酒店所推行的个性化服务与定制化服务,就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要。以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为例,其“亲情一家人”的服务品牌和“以情服务,用心做事”的服务理念已经成为国内同行学习的榜样和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教学案例。

(二)酒店业对人才的要求

酒店业的发展趋势表明,综合化、信息化、人性化、智能化等特征将在酒店业管理中越来越明显,而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面向基层服务与管理工作,与当前行业综合化等特点的需求吻合度不高,这必将影响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克服高职教育价值的种种错位取向,坚持行业引领的个体综合职业能力协调发展取向,科学制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加快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此来满足未来酒店业发展所需人才。

二、适应酒店业发展趋势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改革思路

(一)构建与旅游酒店业对接的专业群

专业群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普遍认同的一种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构建专业群是酒店管理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内容。专业群组建的思路基本有三种:按职业技术门类与职业岗位组建;围绕产业链组建;围绕职业岗位群组建。

围绕产业链和职业岗位群组建专业群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最佳的组建途径。依据中国旅游酒店业发展趋势,可以将酒店管理专业分为酒店管理、闲暇管理和会展管理等专业群。通过构建专业群,以优势专业为核心,依靠原有的专业师资和实训基础,调整专业方向或往相近的专业渐进拓展,一个专业群对应的是旅游酒店业职业发展的岗位群,使学生很清楚自己毕业后的就业领域,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也保证课程设置的专业性和具体性,避免由于专业设置过于狭窄而致课程设置过于强调某个岗位的技能而缺乏发展后劲的问题,为毕业生具备岗位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搭建平台。

(二)遵循服务类人才培养规律确立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综合化、信息化、人性化、智能化等特征表明,酒店业与各行业各部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一线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将是酒店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因此,要更新观念,以大旅游的思维,跳出已有的教育体系,跟随产业动态进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动态调整,培养行业基础服务的技能型人才,提供复合的知识结构,使其具备创造能力。

具体而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确立综合职业能力为指向的课程观。在专业培养上既要重技,又要“厚基础、宽口径”,淡化具体职业概念,改为行业概念。增加培养目标的内涵,扩大外延,具备宽广视野、开拓意识、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也即具有适应旅游酒店业各类工作的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也符合“学技终身”的教育理念。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以“为工作和生活培养技能”为主题,得出了共识: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具备学习能力的人。职业教育是全民教育,更是“学技终身”的教育。因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能够体现在职业发展的后劲方面,毕业生要熟悉国内外旅游酒店业的状况及发展态势,具备宽广视野、开拓意识、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较高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围绕专业群重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向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方向发展,围绕专业群,根据行业发展趋势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修改现行教学计划。进行职业能力拓“宽”,注重以拓展学生发展能力为目的的专业选修课比例。这就要求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动态更新,专业限选课程设置应基于酒店业融合的关联性产业,进行适当的专业方向课程拓展。如考虑到目前酒店业与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创意文化、会展旅游的融合,可开设“旅游与酒店业入门”“会展策划与营销”“旅游电子商务”“现代信息技术”“旅游文化”等相关课程;考虑到产业内与旅行社、旅游交通、景区等行业要素的融合,可开设“旅游资源”“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景区服务”等相关基础课程作为选修。同时,紧密联系行业企业,结合产业融合的新趋势,开展与专业有关的报告与讲座,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了解宏观局势,增强职业自信。

单一的知识和技能已经无法满足酒店行业现行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首先应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从事行业所需要的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特定能力及跨行业发展的能力。如现代信息技术在酒店行业中的普遍应用,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网络应用能力、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在线交流能力等,那么就必须将这些能力嵌入课程模块中。其次要重视实践教学对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结合酒店业发展现状,不断优化实训实践教学,将行业企业中的服务模式与管理方法融合成为典型案例或工作任务,使学生能够掌握前沿的知识和技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工学结合,根据课程模块教学或能力培养的需要,高起点选择优秀的合作企业,聘请行业专家或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改变传统的虚拟化、模拟化教学模式。

(四)职业养成教育与酒店业文化对接

酒店业的职业发展具有特殊性,并不仅仅依靠技能的提高,职场经验的积累和管理知识的综合化提高更具关键意义。对本行业从业人员职业发展调查显示,从一线员工升至领班,81.6%的行业人员认为需要1~2年的时间;从领班升至主管65.8%的行业人员认为需要2~3年时间;从主管升至部门经理,47.4%的行业人员认为需要3~5年时间;从部门经理升至总监及以上,81.5%的行业人员认为需要5~10年时间。因此,职业养成教育有其特殊地位。酒店业属于服务性劳动行业,与纯粹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相比差别很大。相对于工业劳动,服务性劳动在职业意识、职业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对其劳动者有着明显不同的要求。比如,员工应具备良好的主动服务意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关系沟通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和自我形象的管理能力及情绪管控和心理调适能力等,这些也是酒店行业企业文化的内涵体现。所以,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要对接酒店业文化,通过校企文化的互动与融合,让企业文化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实习等环节全方位渗透和影响,打造准职业人。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在与国内外诸多高端品牌酒店合作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不同企业的文化特质,借鉴著名的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亲情一家人”的服务文化作为优秀企业文化的典范,将企业的服务理念、管理方法、服务规范和标准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开展海景企业文化知识竞赛,邀请酒店企划部的高层管理人员来校进行企业文化宣讲,选拔在海景实习的优秀学生进行演讲等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用先进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断熏陶和感染学生,增进学生的职业意识,塑造良好的专业化人员形象。

三、结束语

“职业教育不仅承载为针对当前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任务,还应该具有前瞻的考虑,要提前考虑到未来行业发展与进步,从而做到提前设计专业课程,培养未来所需人才。”旅游酒店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也是一个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的行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酒店业与其他产业整合的趋势,必会出现许多新的职业岗位,形成新的岗位需求,因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改革围绕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是个基本不变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施泽波.围绕产业链构建专业群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

[2]徐国庆.服务性职业与生产性职业的职业教育差异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1(4).

[3]赵婀娜,贾娜.从第三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看中国职教观念的突破[DB/oL],http:///huzhiwenlxh@yeah/blog/static/12383730020124258231777/,

2012-05-25.

旅游趋势报告篇9

为贯彻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领导关于加强旅游市场工作的指示和要求,我市开展大规模的天津旅游客源市场调研项目,由天津市旅游局与我市南开大学共同完成的《2015年天津旅游客源市场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第一期已经完成。《报告》为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城市形象推广、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品设计等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为天津市旅游业发展、经济发展在国内外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提供战略支持。《报告》第一期针对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沧州、保定、廊坊、秦皇岛等八个城市,以调查问卷为途径采集数据,通过定量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比较研究、综合归纳等多种方法对天津以及周边旅游市场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研究。

根据《报告》显示,近年来周边市场对天津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兴趣越来越高涨,通过多种途径来津旅游的游客量也在逐年上升。并且,来津游客根据地域不同也呈现出不同的消费需求和旅游偏好。比如调查显示,北京游客对天津旅游活动的偏好排在第一位的是到天津品尝海鲜,而廊坊市民则更钟情于天津的滨海休闲游。同时《报告》还就我市各景区点的知名度和出游率进行了研究,调查显示受到外地游客青睐的主要景点有天津欢乐谷、五大道、古文化街、滨海航母主题公园、天津佛罗伦萨小镇、天津之眼摩天轮、天津海昌极地海洋世界、米立方海世界、天津海河游船、天津热带植物观光园。而更受天津市民青睐的景点则是欢乐谷、五大道、天津之眼、古文化街、米立方、盘山、海河、航母公园、佛罗伦萨小镇、极地海洋世界等。天津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软实力则是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城市风貌和历史积淀。

《报告》的出炉可以说是对天津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周边市场、客源结构、出游形式、发展趋势进行了一次认真的梳理和整合,对未来天津旅游市场的发展,特别是旅游宣传营销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旅游趋势报告篇10

对于我们现在社会来讲人们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物品已经多样化,人们在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人们购物的选择越来越广,营销在市场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用怎样的方式去营销,这是头等问题,用最原始的推销,叫卖,广告已经没有多大作用了,怎样提升销售量?怎样扩大利益?实现利润最大化,?怎样让顾客被动的去购买变为主动购买,并且成为该项产品甚至是该公司忠实的顾客,让顾客面带微笑的,自愿的购买,这就是文化营销的力量。赋予产品,公司价值,给予顾客一种信念,始终让顾客追随。文化营销系一组合概念,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文化力进行营销,是指企业营销人员及相关人员在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的影响下,所形成的营销理念,以及所塑造出的营销形象,两者在具体的市场运作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营销模式。文化营销是指把商品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市场交换进入消费者的意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对物质和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文化营销既包括浅层次的构思、设计、造型、装潢、包装、商标、广告、款式,又包含对营销活动的价值评判、审美评价和道德评价。

旅游文化营销是指旅游业经营者运用旅游资源通过文化理念的设计创造来提升旅游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在满足和创造旅游消费者对真善美的文化需求同时,实现市场交换的一种营销方式。从市场需求角度来讲,这里的文化是指文化的深层结构意识部分,即由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行为取向等所构成的旅游者的文化心态;从产品角度讲,这里的文化指的是产品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特征,是旅游产业的核心属性。旅游文化营销是一种营销战略,它一方面通过对文化需求的把握和顺应实现旅游者最高层次的文化满足;另一方面,通过对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包装,实现旅游产品价值的最大化,旅游文化营销是对旅游者的文化满足与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的双重创造很促进过程,从而大袋高度和谐化的文化体验。也就是说,旅游文化营销的核心理念在于:促进和谐的、完美的、独特的文化体验,以实现旅游产品价值的最大化生成以及旅游者需求最高层次的满足。旅游购买是一种精神消费,是对旅游产品中文化含量的认同。文化消费对消费主体也有一定的要求,不同的消费者由于内在的素质差异,必然会导致对文化需求的不同层次,这就要求旅游文化营销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呈现出层次性,阶梯状展示不同文化消费者的价值观念。旅游文化营销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文化消费能力:消费者的认识能力可通过自我的文化修养、知识和经验识别旅游产品所传递的文化价值取向,如果旅游消费者“看不懂”、“听不明”、“瞧不惯”、“赏不了”旅游产品的内涵文化,则旅游文化营销行为无异于起不到营销的效果;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即文化消费者必须能够有更高的可支配收入来支付文化对旅游产品的增值部分,毕竟旅游产品的价值实现需要资金的回收来完成。旅游产品的文化特征与旅游营销。旅游产品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提供物,从营销角度对旅游产品进行划分,其可以分为核心产品、实际产品和外延产品。文化作为旅游产品的核心部分,对于实现消费者的满意度起到重要作用,旅游产品中精神性享受成分越高,越是能提升消费者对旅游产品质量的感知度。而旅游产品各要素中的物质形式,则是消费者满足的重要基础。如果说人们的自然需要为开发新旅游产品提供了自然基础的话,那么满足社会文化需要的要求则为新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社会基础。与自然基础相比,旅游产品开发的社会基础领域更为广阔。旅游产品中的文化内涵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生活理想、生活个性、名人名物、民族习俗、、文化怀旧、文化向往和文化缺陷等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都已经达到了小康生活,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来讲,当人们的生活得到温饱是,人们会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因此,旅游成为近几年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在中国的节假日,旅游变得更加红火,可谓是人山人海,旅游是个产业链,有人想就有人做,因此近几年的旅游产业也变得高涨起来,也出现了很多旅游团体,个体,有我们所熟悉的“驴友”“背包客”“自驾游”,这一系列都体现了旅游的“高涨”。但是谈到旅游,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有人喜欢跟旅行团,有人喜欢自己旅游等等,但是从旅游的目的来看,都是让自己放松,让自己融入自然,寻找一个旅游的价值,去上海旅游是寻找城市文化,云南旅游寻找的是少数民族文化…所以归结为文化旅游。对于现在的旅游市场,旅游景点越来越多,同时也越来越杂,要怎样在那么的景区当中脱颖而出,吸引和留住更多的游客,那就需要创新,怎样的创新,重点就应该放在文化创建上,文化创建的重点应该放在文化的差异性上面,要做别人没有的,不要山寨版的文化建设,要分市场的第一块蛋糕,当做到独特,唯一的文化建设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就是游客量,因为在整个旅游中,只有当游客找到他们自己需要的某种价值的时候,他才会去认可,才会做到口碑营销,我们才能更加的吸引、留住游客。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旅游文化建设。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实现文化的教化和娱乐功能的良好载体。文化则是旅游的内容和深层次表述。现代旅游行为学研究表明,旅游本质上是旅游者寻找与感悟文化差异的行为和过程,而很多旅游地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少文化底蕴、文化的挖掘和文化的包装。在未来文化在旅游景区的重要性会越发重要。

作者:周兰兰单位: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费振家.武当旅游文化营销研究.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3):48-53

[2]尹世杰.中国旅游消费的发展趋势.求索,1999(6)

[3]罗洪,张河清.我国景区营销研究综述.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25(2):48-52

[4]周维学.文化营销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09(9):69-70[5]李大成.浅谈旅游区文化营销.现代物业.现代经济,2012(5)

[6]廖宁怡,欧阳晓波,王莉娟.旅游文化研究.商业经济,2010(1)

[7]靳涛.旅游景区文化营销方式的探讨.时代文学月刊,2006(1):158-160

[8]张宏斌.从文化营销到营销文化.金融时报-农金周刊,2012年11月8日

[9]张建荣.景区实施文化营销的作用与模式.中国旅游报,2012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