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生产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24:46

农场生产计划篇1

美国的农产品出口支持项目由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服务局(FaS)负责管理。2002年新的农业法案出台后,美国对原有农产品出口促进和食品援助项目进行了调整,重点项目得到了保留和加强,农产品出口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目前,美国农产品出口促进和食品援助项目共分四大类,即:直接出口补贴项目,包括出口促进计划和奶类出口激励计划;食品援助项目,包括食品换和平计划、食品换进步计划、食品换教育与儿童营养计划、食品换发展计划、过剩农产品捐赠计划和农场主间计划;商品农作物出口信贷担保项目,包括出口信贷担保计划、中介信用担保计划、供货方信用担保计划和设施担保计划;出口促进项目,包括市场推进计划、海外市场开发计划、质量样品计划、特殊农作物技术援助计划、生物技术与农业贸易计划和新兴市场计划。

2004年6月17日,美国农业部公布了出口促进项目中三项计划和2004年度的拨款额度及资金分配方案。这三项计划包括市场推进计划、海外市场开发计划和质量样品计划,拨款总额度约1.6亿美元,71个美国农业贸易促进组织获得了资金支持。这三项计划在美国开发海外农产品市场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2002年美国修订农业法时都得以保留或加强。

市场推进计划(map)。该计划是由1978美国农业法案授权建立的。长期以来,该计划利用美国农业部商品信贷公司(CCC)基金为美国各级贸易组织和企业的农产品海外市场开发及促销活动提供了大量经费资助。map的资助主要针对加工增值产品,包括品牌农产品及非品牌农产品。资助的活动范围包括广告等形式的零售产品促销、对海外消费者进行的生物技术和食品安全培训、对利用美国原料的海外加工商和食品制造商进行的技术培训以及海外市场研究等。非盈利性行业组织或未加入行业组织的私营企业在海外市场开发遇到阻力或发现新的市场机遇时,都可申请map资金支持。这些非盈利性行业组织既可自己开展活动,也可将资金下拨给开展相应活动的成员企业,项目结束后,由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服务局对部分经费进行报销。

2002年农业法改革前,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为提出“将map年度预算从0.9亿增加到2.0亿”的议案曾进行过专门研究。研究表明,增加map计划的政府资金投入,不仅有利于扩大美国农产品出口,而且可有效提高各种农产品的生产者价格,对那些出口依赖较大,且对出口促销活动相对敏感的农产品,如美国大杏仁等更是如此。研究显示,map资金投入增加到2.0亿美元可使美国大杏仁的生产者价格提高13.6%。对于一些成熟期较长的农产品,如苹果或其它多年生水果,由于供给稳定,出口促进活动可使其价格在短期内得到激升。

2002年新修订的美国农业法案规定,map资金将由每年0.9亿美元逐年递增,到2006年达到2亿美元。根据该法案规定的标准,2004年map资金已达到1.25亿美元。获得map资助的美国贸易组织共67个,其中美国肉类出口联盟和美国国际棉花委员会获得的资金最多,分别达1064.7万美元和990万美元。

海外市场开发计划(FmD)。也称海外市场开发合作者计划或合作者计划。美国实施该计划已有50年的历史。通过这项计划,美国农业部已与大批非盈利性的美国农业贸易组织在海外市场开发和贸易促进方面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该计划的资助重点是一些具有行业代表性或拥有全国性会员的贸易组织,主要用来帮助美国农产品贸易组织消除进入海外市场的阻力,提高进口商的产品加工能力,推动海外市场取消或修订不利于美国农产品进口的法规和标准,或为美国农产品开辟新的市场或新的利用途径等。通过采用成本共担的援助方式以及提供与驻海外农业机构密切合作的机会,FmD还充分调动了私营机构的资金投入。目前项目的资助范围已覆盖所有美国农产品,市场开发活动遍布100多个国家。新晨

海外市场开发需要大量投入,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行业贸易组织和企业无法独立承担巨大的开发风险。美国贝尔公司整理的一份报告显示,多年来,美国大豆协会、粮食协会、肉类协会、小麦协会、水稻联盟以及国际棉花委员会等行业贸易组织都是这项资金的最大受益者,在这些行业组织开发海外市场的过程中,FmD的资金支持都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例如,在这项资金支持下,美国水稻联盟驻巴西贸易代表开展了大量活动,包括定期访问进口商、进行产品需求和进口方式调查、出版通讯、组织贸易论坛、接待贸易代表团等。这些活动对于帮助美国水稻联盟的成员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客户的需求动态起到了重要作用。依靠FmD的支持,美国国际棉花委员会先后打开了香港、韩国及投资回收风险较大的越南、柬埔寨和土耳其市场大门,并将原来的竞争对手墨西哥变成了美国最大的出口市场。

农场生产计划篇2

不同的农业法中农业补贴政策的内容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每一部新农业法的出台都意味着美国的农业补贴在作相应的调整。专家认为,总体看来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33~1995年,可以称为价格补贴政策阶段。农业补贴政策以限制农产品播种面积、政府建立农产品储备调节市场供求关系、扩大农产品出口为主要特征,农业补贴直接与市场价格相挂钩;

第二个阶段是1996~2001年,可以称为收入补贴政策阶段。补贴与当年市场价格脱钩,直接计入农民收入;

第三阶段是2002年以后,可以称为收入价格补贴政策阶段。既保留了收入补贴,又保留和创造了一些价格补贴手段。

一.1933~1995年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类型

(一)直接补贴

1.灾害补贴。灾害补贴,是联邦政府向遭受干旱、洪水、冰雹或龙卷风等自然灾害的农场主提供财政援助,即对农业灾害给予直接的补贴和成本补贴。

2.目标价格与价格差额补贴。目标价格,是美国政府实施农产品价格干预时采取的一种支持性价格,它的高低由生产成本和生产者利润来决定。它与市场平均价格之差乘以销售量的积,即是差额补贴。差额补贴主要提供给与政府签订休耕计划和销售合同的农场主,在合同面积之内生产的农产品可以获得价格支持。享受差额补贴的农产品,主要是占收获面积绝大部分的小麦、玉米、花生、棉花及乳制品等基本商品。这是政府对生产者实行的目标价格保护,当相关产品的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或规定价格)时,生产者可以得到差价补贴。

3.休耕补贴。休耕补贴是美国农业限产计划的重要内容。限产计划始于1933年(包括播种面积配额和销售限额)。根据1956年农业法制订的土地银行计划,确立了耕地面积储备和土壤保护储备。前者是允许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者短期停耕土地的计划;后者是农场把一部分土地长期退出耕种,用于植树和保护土地的目的,而每年都可以获得补贴。实施土地银行计划初期,尚未达到削减农产品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的目的。1960年又转向一种新的自愿生产控制计划,在1961年的紧急饲料谷物计划中,明确规定农场主应停耕至少20%的耕地,且必须将这些耕地用于土壤保护目的的情况下,农场主才可获得停耕土地正常产量50%的现金或实物补偿。以后陆续通过的一些农业法对休耕计划作了一些修订,但基本目的都是一个,就是把耕地面积减少的额度和结构,同某种或某几种重要农产品的期末库存与消费量之比的高低联系起来,以达到即控制农产品供应,又保护农产品价格的目的。

尹凤梅: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演变趋势分析4.储藏补贴。美国农业的问题在于农产品过剩。为了减少收获季节农产品的上市量,美国政府建立了农产品储备计划。其基本内容之一,就是由政府向农场主支付一定的储存费,使农场主暂时把农产品储存起来,等待有利的销售价格。凡参加自我储藏项目的生产者,可以得到长期贷款,同时可以就其储存的产品得到一定比率的补贴。

5.土地转产的实物补贴,这是对参加土地转产项目的农场发放的实物补贴。

6.奶制品转产补贴,1984~1985年美国政府对于放弃出售牛奶的生产者给予补贴。补贴按生产者往年出售牛奶数量的5%~10%发放,每50公斤补贴10美元。

(二)投入品补贴

1.农场储藏设施补贴。对于农场储藏设施建设,政府给予低息贷款作为支持,利率与商品信贷银行贷款利率相同。这种补贴主要给予作物生产者。

2.农场贷款补贴。农场主家庭管理机构提供生产者低息贷款,包括农场经营、防灾和救灾、处理经济危机、保持所有权、放牧、土地改良、水资源保护和灌溉设施建设所需贷款。

3.作物保险补贴。为了减轻因自然灾害给农业造成的损失,美国联邦自己对农业或农牧场主提供作物保险。1938年,美国国会授权拨款1亿美元,建立了联邦作物保险公司,为农场主提供全风险作物保险。联邦作物保险公司对由于气候和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提供保险,农场主支付保险费。目前,美国的作物保险补贴分为三类:一是全风险保险补贴,对遭受各种自然灾害影响而减产的作物提供政策性保险。二是“区域—单产”保险补贴,即向单位面积产量接近的地区提供作物保险,保险费和赔偿费都按统一的标准支付。三是“气候—作物”保险补贴,这是一种对具有某些特殊气候因素地区提供的保险补贴。从1980年起,政府对这部分保险费给予补贴,补贴额占保险费的40%~60%。

4.燃料税补贴。1983年前,政府对农业生产者在所有非高速公路上消耗的柴油和汽油免收联邦税;1983年后,政策有所改动,农业用油完全免税,其它用油则部分免税。

5.紧急饲料补贴。在由于自然灾害引起牲畜饲料损失的情况下,一定比例的外购饲料的费用可由商品信贷银行支付,最高可达50%。

6.放牧费补贴。林业管理机构和土地管理局对西部16个州在公共草场上放牧收取的放牧费低于一般市场价,这一补贴主要用于牛肉生产。

(三)市场价格支持

1.不归还贷款收益。当商品信贷公司(CCC)提供的无追索权贷款到期后,生产者可选择不归还贷款和利息,而以抵押作物偿还。若贷款的本息高于当时作物的市场价值时,这相当于政府以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收购农产品。

2.液体牛奶补贴。美国许多地区对牛奶实行价格支持,例如最低价格政策、多余牛奶收购政策等。这些政策导致液体牛奶价格居高不下,牛奶价格甚至高于加工后的奶制品。

3.牛肉收购补贴。由于某种原因,政府在一些年份指定商业信贷银行以一定的价格办理收购牛肉事项,这时的收购价有利于生产者。

(四)营销环节支持

1.运输补贴。联邦政府对于内陆水路和铁路的运行、维修和运输系统的建设给予资金支持。

2.检查补贴。几乎所有的农产品均需接受检查,检查费用包括联邦粮食检查机构、食品安全机构、包装管理机构的开支。政府对这类机构的开支给予政策支持。

(五)长期性补贴

1.农业科研推广补贴。美国注重构建实现农业现代化所必需的、完整的农业科研、教育与推广体系。联邦政府拨款成为农业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美国用于农业科研的公共拨款占农业GDp的百分比,从1960年代的1.6%上升到1980代前期的2.4%。同时,政府对农业科技推广也予以资助。1977年联邦预算中,与州合作的农业推广经费为2.4亿美元。

2.农业资源保护和保护性利用的补贴。1934年的干旱和1935年春季席卷美国大部分地区的“尘暴”,促使美国开始注意土壤破坏的灾难性后果,并采取相应措施和支付财政补贴予以保护。美国从1930年代的土壤资源保护、1970年代初开始的治理水资源污染,逐步发展为综合保护农业资源。包括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有机物和耕地的生产能力,积蓄、合理利用天然降水和天然湖泊,保护森林等等。

3.研究支持、咨询支持、病虫控制支持、营销支持。这部分经费用于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具体运用在农产品营销服务、农业研究及推广服务、经济研究、国家农业统计上作、动植物卫生检查等项目。

(六)促销补贴

1.农产品出口补贴。为了降低农产品出口价格,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美国实施农产品出口补贴。其中,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出口时都有政府的补贴。1985年“粮食保障法”规定,补贴10亿美元用于增加美国谷物的出口,夺回美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此外,美国还扶持建立不同产品的行业团体、协会,开发世界市场。1953年,联邦政府成立了农产品外销局,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开发市场。为实现这一目标,农产品外销局极富创造性地与有关行业团体、协会合作,并给予财政援助,以充分调动其销售农产品的积极性。到1980年,与农产品外销局合作的各类团体、协会已达50个以上。

2.食品补贴。为扩大国内需求并实现社会公平,美国尝试过许多针对“目标人口”的营养补贴计划,如食品券计划、妇女、婴儿和儿童的特别补充食品计划,学校的早餐和午餐计划,直接食品分配计划等。1988年,这些计划花费了212亿美元。因为低收入家庭粮食需求的弹性较大,所有这些计划都有助于提高对粮食的需求。

(七)其它支持

1.税收补贴。联邦所得税法规定对一些收入实行减税和免税政策。在计算pSe时,这部分补贴按各种农产品的产值分配。

2.州立项目支持。州政府对农业科研、推广、信息、营销和检查等服务给予经费支持。

就具体农业补贴政策而言,无追索权贷款政策、液体牛奶补贴、目标价格与价格差额补贴、作物保险补贴比较典型。二.1996~2001年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内容

wto农业协定生效后,美国对其农业补贴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主要体现在1996年克林顿总统签署的《1996年联邦农业完善与修改法》(以下简称《1996年农业法》)中,主要调整如下:

(一)取消目标价格和价格差额补贴,实行多种收入支持措施

美国《1996年农业法》规定,从1996年起取消长期实行的农产品目标价格和价格差额补贴,2002年后将停止向农场主提供农产品价格和收入支持方面的补贴,使美国农业“完全过渡到市场经济”。政府将引导农场主参加期货交易和农业合作组织,并推行作物收入保险计划,通过社会环节来化解和分担农民的市场风险,以保证农民收入稳定。

(二)设立过渡性的弹性生产合同补贴,以直接固定收入支持替代国内价格支持

为了弥补“农产品口标价格和价格差额补贴”取消后对农民收入造成的损失,作为过渡,在1996~2002年间设立“弹性生产合同补贴”。只要农场主自愿执行政府制定的环境资源保护计划和沼泽地保护条款等法规,并一次性签订7年“弹性生产合同”,即可得到补贴,其补贴额按平均补贴基准和农民种植合同面积计算。此外,美国已经将补偿性支付与谷物种植者脱钩,进而使“黄箱”价格支持转变为“绿箱”对农民直接固定支付。

(三)土地休耕保护计划

土地休耕保护计划最早是根据1985年的“食品安全法案”提出的,当时的目标是休耕4500万英亩耕地。“联邦农业发展与改革法”延长了这项计划,计划到2002年,休耕保护土地3640万英亩。按照这项计划,农民可以自愿提出申请,与政府签订长期合同,将那些易发生水土流失或者具有其他生态敏感性的耕地转为草地或者林地,时间为10~15年。该计划对每个农民的补贴数额在50~50000美元之间,平均全国为5000美元。这项政策的目的是减少水土流失、增加鱼类和动物的栖息地,改善水体质量,保护十壤,改善农村景观等。进入计划的土地一是要体耕,退出粮食种植,二是要采取植被绿化措施,包括种植多年生的草类、豆科草类、灌木或林木。

(四)取消对农场主储备的补贴

美国以前的政策形成了存粮于民的体系,但国家财政补贴负担很大,于是,《1996年农业法》仅保留用于国际人道主义食品援助的400万吨粮食储备,而取消了对农场主储备的补贴。

(五)导入市场丧失补助政策

1998年美国农业收入,受国际市场谷物价格持续下落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比美国农业史上农业收入最高的一年1996年减少了21%。美国政府为提高农民收入,于1998年10月实施市场丧失补助政策。1999年市场丧失补助支出28.57亿美元;2000年农业支持计划中用于市场丧失补助的支出为55.4亿美元,约为1999年的2倍。

(六)解除大部分农作物的种植限制

农场主若不参与政府的农业计划,他一直拥有完全的种植自由。但对参加政府计划的农场主而言,其种植自由曾受到种种限制。实施1996年农业法之后,只要耕地不被非农业占用,农场主有权在其所有的耕地面积上种植除水果蔬菜以外的任何农产品,却不影响其获得收入补贴的权利。农场主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状况自己决定种植什么和种植多少,但市场风险完全自己承担。

(七)终止农产品供给管理

艾德温·扬(e.Young)认为,美国1996年农业法案的主要调整之一是取消小麦、稻米、饲料粮与棉花种植休耕计划,从而结束了长期实行的农产品供给管理政策。

(八)修正无追索权贷款率的确定方法

《1996年农业法》保留了基本的无追索权贷款,但要求农场主必须保证一定数量的农产品作为从政府那里取得贷款的抵押。对小麦,饲料粮、棉花、大米、油料等各种农产品的贷款率作了具体修改,确定了最低保护价的上限,此标准低于1990年农业法案的水平,政府的用意是不承担大量库存。

三.2002年以后的美国农业补贴政策

(一)2002年美国农业法规定的主要农业补贴政策

美国2002年5月出台的农业法名称为《2002年农业保障和农村投资法》(以下简称《2002年农业法》),实施期为2002~2007年的6年,有10个部分组成。其中规定的主要农业补贴政策大多集中于“商品补贴”、“资源保育补贴”和“农产品贸易补贴”条款之中,其中“商品补贴”条款中,主要通过“贷款差额补贴”、“固定收入补贴”和“反周期补贴”等措施,对种植小麦、饲料谷物、棉花、大米、油籽的农民构建“三级收入安全网”,提供巨额收入补贴。对乳制品、食糖、花生生产者继续提供价格,贷款补贴和进口保护。

1.商品补贴。商品补贴也叫农业补贴,是美国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农业补贴。依据《2002年农业法》,今后10年的年均补贴将主要通过直接补贴、销售贷款差额补贴、反周期波动补贴3种形式进行。

(1)直接补贴。直接补贴是一种与农产品生产、价格不挂钩的固定补贴。农民可以自愿参加,政府以农民预先确定的作物面积和产量为基础对具体商品提供一个固定的补贴。《2002年农业法》将大豆、花生和其他油籽纳入了补贴范围,扩大了对农民收入的支持范围。同时,还将羊毛、水果、蔬菜等纳入补贴范围,这是前所未有的,极大地扩大了补贴的范围。

(2)销售贷款差额补贴。销售贷款差额补贴是政府保证农民顺利出售农产品的最低保护价,即政府预定一个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并以此价格贷款给农民。农民收获后如能在市场卖到这个价格,政府就不给予补贴。如农民卖的价格低于预定价格,二者之差就是政府给予农民的补贴。《2002年农业法》将花生、羊毛、蜂蜜、杂豆等品种纳入了销售贷款差额补贴范围。

(3)反周期波动补贴。反周期波动补贴是《2002年农业法》新设计的一种补贴制度,即农民在收获后的10月份可得到上限为35%的计划支付,待翌年2月份可再得35%的支付,到12个月的市场运销结束后结账。当农产品的实际有效价格低于政府确定的目标价格时,政府向农民提供反周期补贴。该补贴与市场价格成反向运动。当农产品价格下跌时补贴增加,反之则减少。反周期波动补贴保证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也意味着政府为农民分担了生产风险,刺激农产品出口。《2002年农业法》将大豆、其他小品种油籽、花生纳入了反周期波动补贴的范围。

2.资源保育补贴。根据《2002年农业法》,美国计划在2002~2007年再投资220亿美元用于农业资源保育计划项目,主要包括土地休耕计划、农田水土保持、湿地保护、草地保育、农田与牧场环境激励项目等。此外,美国联邦政府还提供自然灾害救济补贴,用于自然灾害发生后的非保护农作物灾害援助计划、农作物灾害支付计划、紧急饲料计划、青饲料援助计划、牲畜赔偿计划及树木援助计划;提供用于生产结构调整的投资补贴,以优惠利息给农民提供短期或长期贷款,给各州拨款,帮助偿还贷款有困难的农民。

3.农产品贸易补贴。根据《2002年农业法》,美国计划在2002~2007年,投资8.75亿美元用于提高美国农产品出口的市场机会和拓宽国际市场;每年投资4.78亿美元用于援助那些因国外有关农产品实施出口补贴而受到损失的美国出口商;每年对新增生物技术项目投资6的万美元,用于商签双边动植物和转基因议定书及快速对付非关税措施对出口造成的影响。此外,美国农业部还将向美国出口商免费提供国际农产品综合信息服务。

除直接的出口补贴外,美国还实施了规避出口补贴的间接出口补贴,即出口信贷。美国每年提供的额度约为30亿美元。依据《2002年农业法》,美国在2002~2007年将继续提供出口信贷,以促进加工品和高价值的农产品出口,同时还将还款期由180天延长为360天。

由此可以看出2002年美国农业法规定的主要农业补贴政策呈现出大幅度提高农业补贴水平、调整补贴方式、扩大补贴范围、补贴分配相对集中等特点。

(二)美国《2003年农业援助法案》规定的农业补贴政策

农场生产计划篇3

6月16日,夏日炎炎,刚刚收割完小麦的河南濮阳田野里,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工程师正在利用无人直升机对汇源(濮阳)羊业有限公司的羊场进行航拍,这是河南畜牧划设计研究院无数个规划设计场景中的一幕。无人直升机对整个羊场的布局、粪污处理、畜舍布距、生活区和粪污区布距等进行详细拍摄记录,为养殖企业改扩建提供规划设计原始资料。

6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这个现代畜牧业的“引路人”进行了专访。

应运而生的“引路人”

河南省是全国农业大省、畜牧业大省。早在2010年之前,河南有40%的猪、2/3的牛羊处于散养状态,很多规模养殖场区建设没有经过统一的规划和设计,选址不科学,场区内布局不合理,土地资源不能节约使用,防疫、环保设施不健全;生产设施落后,生产过程组织管理不规范,生产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饲料、兽药生产没有专门的设计机构。这都阻碍着河南畜牧业科学、持续发展。

为转变河南畜牧业发展方式,提升畜牧业标准化水平,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2011年5月,河南省畜牧局决定成立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

“新成立的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有三项职能。”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赖登明说。接着他详细解释道,“一是规划咨询职能,主要是把农牧园区规划、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牧企业发展规划、畜牧工程规划咨询、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评估咨询;二是工程设计职能,主要是为各种畜禽养殖场、实验动物房、生物制品厂、生物实验室、草场、饲料厂、屠宰场等进行工程设计;三是技术研究和推广职能,主要是研究与推广畜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

经过6年多的发展,在河南各级畜牧部门和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共同努力下,河南省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安全化、环保化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据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生猪、肉鸡、蛋鸡、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85.5%、98%、78%和87%。“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小散养殖场户减少272万户,万头以上猪场、5万只以上蛋鸡场、10万只以上肉鸡场、千头以上牛羊养殖场总数达2548家,较2010年增加624家。

发展畜牧业,规划设计先行

河南省栾川县,古称鸾州,因远古时期有形似凤凰的鸾鸟在此栖息而得名。栾川境内高峰深谷、气象万千,形成了“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异景象。旅游业是栾川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一面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面是畜牧业的综合协调发展。如何在不影响栾川县“绿水青山”的情况下发展生态畜牧业?为此,2015年,栾川县委、县政府委托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栾川县“十三五”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

“按照‘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现代畜牧产业发展的总要求,在全面掌握栾川县及周边地区农牧业发展现状和综合优势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栾川畜牧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明确了产业发展目标、总体定位和发展路径,规划了产业空间布局与重点建设项目,创新了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和生态休闲观光畜牧业发展模式,提出了科学可行的保障措施。”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学君说。

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大量的调研、论证和征求多方意见,历时两个月编制了《栾川县“十三五”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并顺利通过了栾川县人民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

《栾川县“十三五”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通过构建生态循环、资源高效利用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使养殖业与种植业深度融合,使栾川县畜牧业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该规划的实施有利于栾川县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栾川县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完善疫病防控体系、保障生态养殖环境、推广健康养殖方式、提供安全可靠的畜产品,最终做强现代畜牧业。

该规划分析了栾川县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评估了各乡镇土地可承载猪单位数量,并对可新增猪单位定额进行了分配,确保农牧生态有效循环。规划以创新、绿色、高效、健康为发展理念,对全县畜牧业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发展方向、废弃物治理、支撑体系、保障措施等内容进行了论述。

“其实,很多地方的畜牧业都缺少一种战略规划,在这一方面,栾川县已经走在了河南前列。”赖登明笑着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规划院就相当于这个‘谋全局者’。要想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规划设计先行。”

发扬工匠精神,树工程设计样板

湖北金旭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系湖北省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注册资本14755.1695万元,是全国同行业中投资早、专业化程度高、生产技术先进的现代化养殖企业之一。该公司拥有浠水牧业、泰美畜牧、龙王畜牧、金旭爵士、英德畜牧等多个大型生猪养殖基地,生猪产能每年近30万头。

2016年年底,湖北金旭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决定将钟祥分场年出栏1.5万头商品猪场改扩建为存栏1万头的母猪场,将设计工作委托给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因为该场前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军马场,仍然实行落后的人工喂料、人工清粪、人工环控等生产工艺,改造难度很大。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师们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后,结合现有条件,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工艺和设计理念,对老场进行改造提升。

经过精心设计,改造后的猪场,平面规划设计上将原有场区划分为功能明确的办公生活区、生产区和粪污处理区;净污不交叉,雨污不混流。生产工艺上将原有落后的人工喂料、人工清粪、人工环控等生产工艺升级改造为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的清粪、喂料、环控方式。猪舍设计方面:在原厂址扩建用地上新建联栋式猪舍,节约建筑用地和建筑成本,并实现节省猪场后期的运行成本。通过此次改扩建,提高了自动化水平、节省了劳动力,实现了猪场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现在,湖北金旭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对我院的设计能力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十分认可,这个项目也成为我院在省外的一个宣传窗口,起到了样板工程的作用。”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孙春花说。

钟祥猪场改建设计项目只是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众多设计项目之一。据了解,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自建院以来,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果。截至目前,河南畜牧划设计研究院承接了近1000个农牧业规划设计项目,为河南农牧产业的结构优化和资源配置发挥了“引路人”的作用。

“通过对项目单位进行科学的引导,疏导项目投资者把资金投向不同的产业,使市场资金向产业优势不强的方向流动,促进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同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引导企业完善畜牧业服务支撑体系,创新企业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对推动河南乃至全国畜牧业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赖登明说。

走出国门,力争成为“行业标杆”

安哥拉共和国(以下简称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安哥拉库茵巴综合农场是2014年国务院总理访问安哥拉时提供的贷款建设项目。

2015年1月,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接了安哥拉库茵巴综合农场设计项目,负责现代化蛋鸡、肉鸡产业一体化园区设计工作。库茵巴农场的现代化蛋鸡、肉鸡产业一体化园区包括种蛋的孵化、育雏、蛋鸡养殖、肉鸡养殖、配套饲料厂、肉鸡屠宰场、冷库、发电站、办公区等建设内容。该项目占地面积130亩,项目建成后,达到存栏5万只蛋鸡、年出栏并屠宰15万只肉鸡的规模。

经过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大量的调研、论证,安哥拉库茵巴综合农场设计项目顺利完成。该项目受到了安哥拉农业部门领导的高度赞扬。

“该项目建成后,将解决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活跃地区经济,传播先进的养殖技术,增加畜产品供给,提高安哥拉人民生活水平,以项目带动农牧开发,为安哥拉农牧快速发展提供更大的推动力。”赖登明说。

安哥拉库茵巴综合农场的成功规划设计是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快速发展的见证。经过6年多的发展,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现已形成了“院长1名,副院长2名,总师2名”的领导核心和“一室五部”的技术核心团队,管理与技术构架日趋完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现在的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已拥有了农业工程咨询乙级资质和农业工程设计乙级资质,设计院畜牧业工程规划设计能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农业休闲、旅游、生态、观光农业和现代创意农业、土地治理、农业园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可再生能源等工程,规划设计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可以为业主提供全方位策划、规划和顶层设计。

农场生产计划篇4

摘要:经济体制改革旨在用一种效益更高的市场经济体制替代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个典型的制度变迁过程。实践证明,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是在政府部门主导下的一个渐进过程,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在路径选择上,强调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但更注重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在经营形式和市场发展上,强调农产品流通的多种经营形式和市场制度安排。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改革;政策变迁;路径依赖

1978年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现阶段的政策方针使我国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彻底改变了统购统销、统购包销的政策,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农产品流通渠道也由过去的单一型转变为多元化,形成了多渠道的流通体系及公平竞争的市场格局。制度的变迁极大地激发了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积极性,但随着制度变迁的深入,市场机制下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增加使制度变迁的边际收益处于递减状态。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是典型的制度变迁过程,其目标是用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替代原有制度。对潜在利润的追求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但制度变迁能否发生、如何发生却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路径依赖就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拟对计划经济以来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政策变迁与市场制度演进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农产品流通体制演进回顾

(一)统一计划购销时期(1953~1977年)。从1953年开始,农产品出现供需紧张,为控制这一局面,保障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我国农产品开始实行统购统销的流通体系。到1956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实现了对粮食的统购统销、对棉花的计划控制,农业的发展开始纳入国家计划经济的轨道。1957年,国务院进一步指出,凡属国家规定计划收购的农产品,全部由国家计划收购。其后,农产品基本上都由国营商业独家收购。1961年,中共中央文件又提出了三种收购政策,即第一类物资(粮食、食油、棉花)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第二类物资(其它重要农产品)实行合同派购政策;第三类物资(统购派购以外的农副产品)实行议价政策。

这一时期基本上采用了农产品计划供应的方式,将农产品流通直接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实质上否定了农产品的商品交换性质,农产品基本上不存在随行就市的自由交易。

(二)过渡时期(1978~1984年)。统购统销政策是粮食供求紧张、国家需要在农村取得大量工业化积累等历史条件下的产物。1978~1984年是我国由计划调节向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过渡时期,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制度的解体,农产品流通体制也开始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从1979年起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对农产品统购派购的范围和品种进行了重新规定。在这一阶段,国家逐步减少了统购统销和限售的品种和数量,缩小国家收购农产品的范围。到1984年年底,属于统购派购的农产品由过去最多时的180多种减少到只剩下38种,统购派购的范围大大缩小。除棉花外,其它农产品在完成政府收购任务后,根据市场供求实行议购议销。

在过渡时期,由于政策的放宽,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剩余农产品大量出现,农村集贸市场和传统农副产品市场也得到恢复和发展,成交金额增长迅速。

(三)双轨制时期(1985~1997年)。这一阶段废除了传统的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逐步建立起农产品市场调节机制,合同定购与市场收购两种交易方式并存。统购统销制使生产、消费、需求相脱节,损害了农民的利益。1984年的粮食大丰收,使国家陷入购不起、销不动、调不出的困境。因此,在1985~1991年期间,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开始实行合同定购与市场收购的“双轨制”方式,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大大加快。1992~1993年,农产品购销走出“双轨制”,进入全面市场化的阶段。经过10多年的改革,粮食等农产品统购统销体制已经结束,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购销体制正式形成。但在1994~1997年,农产品流通又回归“双轨制”模式。国家放开粮食购销体制后,以市场化为目标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却并未顺利付诸实施,并由此导致了粮食供需缺口的扩大,引发粮价大幅上涨。为保持社会稳定,国家再度强化了对市场的介入。在棉花的购销中,继续不放开经营,不放开市场,不放开价格,实行国家统一定价,由供销社统一经营。

(四)深化改革时期(1998~现在)。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从1998年开始,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进入全面改革时期。《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及《关于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说明,这一时期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在粮食领域,粮食以外的各类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都得到了持续的推进,并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市场化流通秩序,虽然也有流通不畅的情况发生,但主要是局部的结构性问题,只有粮食流通在市场和计划取向上出现了反复,其间存在的问题呈现出典型的体制内生性,使粮食体制改革陷入两难境地。因此,1998年以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为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纵观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变迁路径,作为资源配置基础性手段的“计划”和“市场”的地位,发生了此消彼长的变化,即计划经济逐步退出,市场经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在传统的农产品流通体制购销框架中,我国农产品购销主要采取三种形式:统购、派购和议购。其中,统购和派购均属于指令性计划。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三种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先是松动过死的传统统购体制,接着废除了农产品统购和派购制度,绝大多数农产品采取议购方式。伴随着农产品购销改革的步伐,国家逐步出台了各种政策性法规和文件,来推动农产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二、农产品流通体制演进的路径选择

(一)总体经济体制改革与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路径选择。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是整体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宏观制度环境的变化必然推动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不断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倾斜战略”及包括价格、财政、金融和科学技术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这一体系主要通过农产品的统购制度和“剪刀差”为工业发展强行提供原始资金积累。从1978年开始,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强化了农村基本生产单位的自我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形成了分散的农业生产和与较低水平的农业生产力相适应的新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到1984年,农业经营的主要矛盾已从生产领域逐步转向流通领域,政府强制实行的统购统销政策的运行陷入难以为继的境地,传统的以统购统销制度为核心内容的农业计划经济体制失去了存在的基础。随着商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国家从1985年起也开始逐步取消农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结束了30多年对主要农产品统得过多、管得过死、价格偏低的局面,肯定了农产品的商品属性,扩大了市场的调节范围。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国家在宏观上对国民经济发展进行了紧缩性调整。在此背景下,农产品产量得到大幅提升,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定购价格仍大大低于市场价格,各地收购矛盾很大,期间农产品收购政策由国家定购转为合同定购到再回归国家定购的往复。党的十四大的召开,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后,农产品市场发展速度空前加快,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流通格局被逐步打破。

(二)流通领域矛盾的深化与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路径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上农产品供大于求和供需平衡的局面逐渐取代供不应求,经济发展由卖方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农产品市场的买方特征日益明显,消费需求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一般性农产品普遍供不应求的状况基本结束,农产品流通领域制度“瓶颈”的约束日趋明显。

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路径的选择起到了推动作用,计划经济时期以统购统销为特征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开始被多种流通方式并存的流通体制所取代,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产品市场的流通状况。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市场风险加大,使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收入预期非常不稳定,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发展。因此,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尽快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有鉴于此,有关部门根据各类农产品的不同特点和供求状况,采取相应的方式和步骤,逐步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并存的农产品流通格局。

(三)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路径选择。国家及地方有关部门为促进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制的完善,从政策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如,《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农村消费品市场建设,大力培育农村新型流通方式,积极引导和扩大消费。积极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通过示范引导、自愿进入的方式,逐步以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等经营方式改造传统的集贸市场。地方政府在贯彻国家大力发展农村流通业的大政方针的前提下,各部门结合各自的实际,也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不仅对我国当前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而且指明了改革的方向。

有关部门为促进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完善,加大了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的资金扶持力度,以促使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摆脱资金“瓶颈”约束。当然,建立健全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不仅需要政策支持,而且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有效的市场监管,只有这样,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并存的、开放式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才不会偏离健康发展的轨道。为保护农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农产品生产,维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农产品的流通秩序,近几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政策措施,对规范农产品流通市场的管理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三、结论与思考

纵观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演进过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是在政府部门主导下的一个渐进过程,随着整体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国家大政方针的调整及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其次,两种制度变迁方式相结合,更加注重强制性变迁。农产品流通领域是政府干预较强的领域,在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正式制度的人为改变,而不是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随历史、经验和技术等条件的变化所进行的协同演进。最后,农产品流通需要多种形式和制度安排。实践证明,市场主体的多元化有效地将竞争机制引入农村市场,多渠道的流通体系也丰富了农村市场上各类商品的流通,现代化的经营方式提高了农村商品市场的经营效率。

当然,在改革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思考。我国农产品流通一直存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市场化水平低成为制约农产品流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笔者认为,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是单纯放开市场的原因,而是因为实际工作中没有遵循市场规律,非市场因素限制了市场的功能。因此,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对加快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促进市场化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第一,建立、健全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推动农业和农村的市场化进程。市场体系的发育状况决定着市场经济运行的效率。我国农村市场化进程缓慢,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农村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因此,推动农村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是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通过建立包括集贸市场、批发市场、专业市场、期货市场和零售网点等在内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使不同市场之间互通有无、功能互补、协调互动,能够保障农产品顺利流通。目前,我国农产品统一市场的建设主要是积极培育和发展以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三位一体”相配套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农场生产计划篇5

[关键词]规划设计原生态性休闲旅游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日益增强。而在规划设计中更应该保持自然地貌、生态的原始性,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的前提下如何进行合理的规划是我们艺术设计工作者都应该考虑的课题。本文以广西毛南族环江县中草屯生态农场规划设计为例与各位同行进行规划设计原生态性的探讨。

一、项目简介

广西毛南族环江县中草屯生态农场位于县城西北部45公里处,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18公里,紧靠河池市重点打造的旅游区——牛角寨风景区。项目内有深山、弄场、溪流、山洞等。在规划之初,笔者进行多次实地考察,提出进行原生态性的规划设计:①进行合理的土地整改。将农场多地进行整改填平;在农场中心位置修建主题木楼;修建生态停车场。②依据地形,修筑水坝、水库。修建水坝蓄水;利用水库区进行野鸭等水生动物的放养;水坝下游进行休闲游泳等;修建人工滑水道;在库区上游设立生态放养区;在后山修建休闲垂钓鱼池。③规划区域,依据要求规划成为梯田果林区、休闲娱乐区、烧烤区、生态畜牧放养区、水库区、畜牧农舍、游泳区等。④植树造林。种植相关果树、名树、青竹等。

以上设计全部依据地形进行规划,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每一个区域并认真考虑自然生态的可持续性及循环性。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两大战略,即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本文所进行的中草屯生态农场的规划设计,正是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

二、生态农场的规划设计研究

根据生态学的理论,生态农场就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建立起来的农业生产体系。在这个系统内,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投入最少的资源和能源,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品,保持生态的相对平衡,实现生产全面协调的发展。

生态农场的特点主要是:①因地制宜。生态农场是建立在合理和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基础上的。在不同区域范围内,只有对当地特点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才能建立起最佳的生态农场。②综合性。生态农场与普通农业生产系统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通过能源利用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规划来提高生产率,从而避免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生态平衡的破坏。③稳定性。包括营养物质和能量平衡的相对稳定和经济效益稳定增长两重含义。

在规划设计当中,应根据生态农场的特点来进行。根据地形地貌进行设计,充分考虑规划设计后的综合运用能力,维持生态的稳定性。

三、规划设计的原生态性

原生态一词的出现,首先基于将自然做一种生态性的理解,也就是说自然具有生态性。自然生态即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原生态性,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原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是全球发展的要求,也是时展的要求,代表人类文明发展的总方向。原生态文化不等于生态文明,然而生态文明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对原始文明和人工文明的扬弃,原生态文化则是原始文明中一粒粒闪闪发光的民间瑰宝,是生态文明大厦建设的天然材料。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可借鉴的模式,没有现成的方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因地制宜,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发挥,但也不是异想天开。必须了解过去,认识现在,才能把握未来。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原始文明的影子,在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参照物。

2、旅游开发的重要作用

原生态文化因其古老性、自然性与独特性,而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近年来在各地的旅游开发中,人们不仅开发传统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更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开发,使其成为生态旅游的一大亮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表明民族民间文化正走向世界,而成为世界共享的精神财富。

在规划设计中,不光要考虑因地制宜,更要考虑当地的民风、民俗、原生态文化等,这样才能设计出可持续发展的原生态规划作品。

农场生产计划篇6

0引言

《中图法》是以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为基础,并结合文献内容特点及其某些外表特征进行逻辑划分和系统排列的类目表。它是类分文献、组织文献分类排架、编制分类检索系统的工具。为与知识发展保持同步,及时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从2007年10月起,编委会着手《中图法》修订工作。2010年8月《中图法》第五版终于与大家见面了,新一版的《中图法》修订幅度较大,新增1631个类目,停用或直接删除约2500个类目,修改类约5200多个。其中F类增删改类目数最多,以下就是本人对五版与四版F0-F4类目设置的比较及在分类中应注意的问题的总结:

1F0经济学

①增设类目:在经济学理论增设了总论西方经济学的类目“F0-08西方经济学(总论)”。

在“F014经济范畴”类目下增加“F014.8经济波动与周期”及“F014.82经济危机与经济泡沫”、“F014.84滞涨理论”2个下位类;在“F014.39资本和剩余价值”下增加2个下位类;在“F014.4收入与分配”下增加4个下位类;在“F019其他经济理论”下增加“F019.8经济结构与经济制度”下位类等。

②修订类名:将“F030生产关系、所有制”改为“F030生产力、生产关系、所有制”;将“F036国民收入和分配”

改为“F036收入和分配”并增设4个下位类。在“F062.5

信息经济学”类目下,增加注释“论述微观信息经济学、契约理论、机制设计理论入此。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入F49”等。

③停用类目:停用“F031.1商品、商品生产”、“F035.1社会生产、再生产”、“F035.2部门间的关系”、“F035.3社会总产品、国民生产总产值”、“F036.5生活方式”、“F037.1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F037.3景气预测”、“F041.1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国有化”、“F041.2国民经济社会主义改造”、“F041.8由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F045.1商品、商品生产”、“F046.2物质鼓励”、“F046.3分配方式”、“F047.2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F047.5生活方式”、“F048.1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F048.2部门间的关系”等。

2F1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①增设类目:在“F1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的相关类下增设“F11-6世界经济、国际经

济关系参考工具书”、“F114.32经济安全”、“F123.399其他”、“F123.82工商行政管理”、“F125.7国家经济安全”在“F113.4世界经济发展水平、趋势及预测”下增设2个下位类”等。

②修订类名:将“F113.9人民生活状况”改为“F113.9人民经济生活状况”,将“F114.3国际经济新秩序”改为“F114.3国际经济秩序”,将“F121.21全民所有制”改为“121.21公有制”,将“F121.24合营经济”改为“F121.24混合所有制”,将“F123.2远景规划”改为“F123.2国民经济发展趋势与预测”并新增2个下位类,将“F123.9市场机制与市场调节”改为“F123.9市场经济与市场体系”并增设2个下位类,将“F126.1人民消费水平、结构”改为“F126.1消费状况”,将“F126.2人民收入与家计调查”改为“F126.2收入分配状况”等。

③停用类目:停用“F114.42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关系”、“F114.45东西方间的经济关系”、“F123.11计划工作”、“F123.13计划调节”等。

3F2经济管理

①增设类目:在“F20国民经济管理”下增设下位类“F209涉外经济管理”,增设“F224-3经济数学研究方法、工作方法”,在“F231会计业务”下增设下位类“F231.7出纳”,在“F241.2劳动力与人力资源市场”下增设下位类“F241.22劳动力、人力资源流动”。增设“F272.7企业现代化管理”,将“F270.7企业现代化管理”改为交替类,在“F271企业体制”下增设5个下位类。

新增“F26产业经济”及其一系列下位类。

②修订类名:将“F201经济预测”改为“F201经济预测、监测与预警”,将“F202经济决策”改为“F202经济决策与调控”,将“F231会计簿记方法”改为“F231会计业务”,将“F241劳动力”改名为“F241劳动力与人力资源”,下位类“F241.1?诙?力计划”改名为“劳动力与人力资源规划”,将“F243劳动组织和管理”改为“F243劳动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将“F252.1物资流通体制”改名为“F252.1物流管理”并增设3个下位类,将“F252.2物资市场”改名“F252.2物流市场”并停用7个下位类,将“F252.8各类物资流通”改名为“F252.8各类物流”并停用其2个下位类,将“F253物资企业经营与管理”改名为“F253第三方物流与企业”并停用“F253.1、F253.2、F253.3、F253.4、F253.5”5个下位类,改入F253,将“F272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改名为“F272企业管理(总论)”并增设2个下位类

③停用类目:停用“F213各种专门计划”下所有下位类,改入“F213”,停用“F249.15社会主义国家”、“F249.17资本主义国家”并改入F249.1有关各类,停用“F251物资管理”下3个下位类,改入F251。

④调整类目体系:将“F243.2劳动分工与协作”、“F243.3劳动定额”、“F243.5劳动纪律、生产责任制”3个类目,以注释形式改入“F243.1劳动组织与管理”,将腾出的类目改作新类“F243.2人力资源规划、职位分析与设计”、“F243.3人员招聘、选拔与考评”、“F243.5激励制度”等。

4F3农业经济

①停用类目:将“F301.11土地改革”、“F301.12土地国有化”改入“301.1土地制度”,将“F301.5土地统计”改入“F301.22土地行政管理”,将“F312.5社会主义国家”、“F312.7资本主义国家”改入“F312.1/.2有关各类”,将“F321.21互助组”、“F321.22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F321.23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改入“F321.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等。

②修订类名:将“F301.3地产经营”改为“F301.3土地经营与土地市场”,将“F302农业计划与管理”改为“F302农业计划、规划与管理”,将“F302.1农业计划工作”改为“F302.1农业计划、规划工作”,将“F303农业建设与发展”改为“F303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将“F303.2农业技术发展与技术革新”改为“F303.2农业技术创新与发展”,将“F304农业生产”改为“F304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市场”,将“F304.2农业商品生产与价格”改为“农产品成本与价格”,将“F306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改为“F306农业经济组织经营与管理”,将“F306.2农机站”改为“F306.2农业机械服务组织”,将“322农业计划与管理”改为“F322农业计划、规划与管理”等。

5F4工业经济

①停用类目:将“F401.1资本主义工业所有制”、“F401.3社会主义工业所有制”改入“F401工业经济结构与体制”,将“F403.1工业国有化”改入“F403工业建设与发展”,将“F404.1劳动力供应与培训”、“F404.2劳动与工资”、“F404.3劳动生产率”改入“F404工业劳动与工资、劳动生产率”等。

②修订类名:将“F402工业计划与管理体制”改为“F402工业规划、计划与管理?w制”,将“F402.1工业计划工作”改为“F402.1工业规划工作”,将“F403.5工业基本建设投资”改为“F403.5工业投资”,将“F403.6工业技术发展与革新”改为“F403.6工业技术创新与发展”,将“F405工业品供销与市场”改为“F405工业品销售与市场”,将“F406工业企业组织与管理”改为“F406工业企业组织与经营管理”,将“F406.11经营策略与领导方法”改为“F406.11企业战略管理”,将“F406.15人事管理、劳动管理;定额管理”改为“F406.15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将“F406.3技术管理、定额管理”改为“F406.3技术管理与创新”,将“F406.5原料、材料、燃料的管理”改为“F406.5原料、材料、能源的管理”,将“F406.7财务管理与经济核算”改为“F406.7企业财务管理与资本运营”,将“F407.6电气、电子工业”改为“F407.6电气工业、电信设备、计算机制造业”,将“F407.63电子工业”改为“F407.63电子通信制造业”等。

③新增类目:在“F406工业企业组织与经营管理”新增“F406.69企业营销管理与市场”,在“F406.7企业财务管理与资本运营”下新增“F406.76企业理财”,在“F407.3冶金工业”下新增下位类“F407.31钢铁工业”和“F407.32有色金属冶金工业”,在“F407.61电力、电机工业”下新增下位类“F407.619家电工业”,在“F407.9建筑、水利工程”下新增下位类“F407.91建材工业”等。

农场生产计划篇7

营销策划书对抚州26个农贸市场情况的调查、统计、分析,建立一个大型农贸超市。

抚州农贸市场太过分散,而且市场脏、乱、差。通过对农贸市场情况的具体调查与分析,改善农贸市场的现状,更为了方便广大市民,在市民方便区建立一个各方面都较优越的农贸超市。此农贸超市是指把原农贸市场,按照超市的经营业态、经营理念对城市农贸市场进行生鲜超市化改造,使其成为经营生鲜农副产品为主的超市。

(二)、时间、流程安排:

01月06日——09日营销策划计划书的撰写与调查方案的准备

01月10日——14日对市场情况进行具体调查

01月15日——20日对调查结果的汇总、统计、分析,用word、excel、ppt把调查结果用统计图形的形式表述出来,撰写市场调查报告。

01月21日——24日通过策划目的与市场调查报告,拟定营销策划方案,撰写营销策划书。

(三)、市场调查计划

调查范围:

从26个农贸市场中选其六处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与对象:

内容:农贸市场的人流量、市民的购买习惯、商品价格、商品种类、货源、新建农贸超市的地址。

对象:消费者(广太市民)、竞争者(卖主、超市):(具体情况见市场调查计划书)

调查方式:

观察法、走访法、问卷法。

调查时间:

01月11日——01月15日

调查地点:

26个农贸市场中选出其中的六处进行调查。

市场营销三班15人

经费预算:

150——200元(其中包括调查问卷费、交通费)

二、调查阶段:

按照准备阶段的调查计划,具体实施调查市场情况。

三、调查结果汇总阶段:

1、用word、excel或ppt把调查结果用统计图形的形式表述出来,撰写市场调查报告。

2、通过策划目的与市场调查报告,拟定营销策划方案,形成营销策划方案,撰写营销策划书。

农贸市场调研方案

一、目的及分析:

通过对抚州典型农贸市场及超市蔬菜区情况的调查、统计与分析,建立一个大型农贸超市。

抚州农贸市场太过分散,而且市场脏、乱、差。通过对农贸市场情况的具体调查与分析,改善农贸市场的现状,更为了方便广大市民,在市民方便区建立一个各方面都较优越的农贸超市。

二、具体调查计划与内容:

调查方法:以问卷法、观察法为主、以走访法为辅。

调查人:市场营销三班15人(三人一小组)

调查地点:抚州三个大型农贸市场、洪客隆超市与步步高超市、三个振宇连锁超市。

调查时间:01月10日——14日

调查问卷:300份(每小组60份)

调查费用:150元

交通费:30元问卷费:30元调查费:90元

1、消费者:

10日——12日

(1)早上到早市调查,观察农贸市场的人流量、市民的购买量、购买习惯、商品价格、商品种类、货源、考察新建农贸超市的地址。

(2)对早市上市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见附表1)。

(3)每个中午到晚上调查洪客隆超市、步步高超市、振宇超市中的水果蔬菜区内市民的购买量、购买习惯、商品价格、商品种类。(其中的三个小组)

(4)每个下午在赣东大道与大公路交差处对市民进行问卷调查。(两个小组)

2、竞争者:

13日——14日

(1)对早市上的卖主进行走访调查(此时二人一小组)。

主要问以下几个问题:

早市的环境。

对顾客讨价还价的看法。

店里的顾客量。

对竞争者的看法。

如果在1里地之外有一个水果蔬菜肉类的大型农贸超市,是否会对他的买卖产生影响,为什么?

三、实施调查

四、结果汇总:

15日到17日汇总调查问卷。

小组讨论,综合各个方面的调查结果并汇总。用word、excel或ppt等统计工具把调查结果用统计图形的形式表述出来,撰写市场调查报告。

农贸市场调查问卷

亲爱的市民:新年好!

为了改善农贸市场的购物环境,方便广大市民购物,我们市场营销调查小组对农贸市场消费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于您的支持与帮助,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1、您经常在哪里购买农副产品?

a、农贸市场B、超市C、其他地方

为什么?

a、便宜B、新鲜C、方便D、品种全e、卫生状况好F、其他

2、您对当前农贸市场的购物环境是否满意?

a、很满意B、一般C、不满意

3、您的购买习惯是大约多少天购买一次?

a、每天B、2-3天C、4—5天D、一周左右

4、您一般什么时候去购买?

a、早上6-9:00B、9-12:00C、12-下午5:00D、晚上5-9:00

5、您对购买商品的价格是否满意?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

您对购买商品的质量是否满意?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

6、您平均每次大约购买多少钱的菜?

a、10元以下B、10-20元C、20-40元D、40元以上

7、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在居民聚集区建立一个大型的全天候的农贸超市?

a、有必要B、没必要C、不知道

8、如果在您家1里地之外建立一个环境好,价格公道,保证各种产品都新鲜的农贸超市,

您会去购买吗?

a、会B、不会C、不知道

再次感谢您的配合,谢谢!

男____女_____

青年____中年____老年____

抚州市农贸市场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抚州市农贸市场和抚州市民的农副产品的消费情况、农贸市场在广大市民心中的形象以及是否适合在抚州市建立一个大型的全天候的农贸市场,我们进行了这次调查。此次调查基本上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效果较好。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人员:市场营销专业040523班第二组

调查方式:以典型抽样法抽取调查地点,以随机抽样法调查农副产品消费者。

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法为主,兼顾观察法、访问法。

调查时间:2007年1月10日至14日

调查地点:抚州三个大型农贸市场、洪客隆超市与步步高超市、三个振宇连锁超市。

二、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是共发放了300份问卷,其中296份有效。在有效的296份问卷中情况如下:

性别:男性95人,占32%;女性201人,占68%。(如图一)

年龄层次:青年144人,占49%;中年57人,约占19%;老年95人,占32%。(如图二)

图一:性别分布图二:年龄的分布图

三、问卷调查结果的基本情况

1、经常购买产品地点:农贸市场,占67%;农贸超市,占25%;其他,占8%。(如图三)

去此地方购买的原因:方便47%;新鲜22%;便宜14%;品种齐全9%;

卫生状况好6%;其他2%。(如图四)

一般购买的农副产品包括:蔬菜类37%;肉类30%;水产类10%;家禽类11%;熟食类7%。(如图五)从中可知市民对蔬菜类的需求较大。

购买农副产品的时间:早上68%;中午2%;下午10%;晚上2%。(如图六)

平均购买的天数:每天占58%;2-3天占24%;3-5天占12%一周左右占6%。(如图七),从中可知市民对农副产品的要求,新鲜是最为主要的。

购买力:10元以下占11%;10-20元占70%;20-50元占15%;50元以上占4%。(如图八)从中可看出10-20元的消费水平是主流,说明抚州市民的消费水平还是可观的。

农场生产计划篇8

[关键词]改革开放;重要农产品;流通体系;政策演进

[中图分类号]F620[文献标识码]a

macropolicyevolutioninestablishingtheCirculationSystemofmajoragriculturalproductsbeforeChinatakingtheeconomicReformandopening-uppolicy

ZHoUDan,YanGXiaoyu

abstract:thecirculationsystemreformofagriculturalproductsisoneofthesignificantaspectsofChina'sruraleconomicsystemreform.Beforecarryingouttheeconomicreformandopening-uppolicy,thisreformfocusedonphasingoutthestatemonopolyofpurchaseandmarketingofagriculturalproductsandrestoringanddevelopingmarketexchange.thereformwascarriedoutintermsofanintegrationofadjustmentwithliberalizationandstepbystepprogress.inotherwords,thepricesoftheproductswereadjustedappropriatelyandtheoperationofvarietiesinstabledemandandsupplystatuswereliberalized.thestate-plannedpurchaseandmarketingvarietyandquantitywerereducinggraduallywithincreasingratioofmarketregulation.thisreformwassetupbasedontheactualconditionsofthetwoperiodsandthedegreeofintensitywasasdrasticasthereforminruralareas,namely"fixfarmoutputquotasonthehouseholdbasis".

Keywords:thereformandopening-uppolicy,majoragricultureproduct,circulationsystem,policyevolution

一、市场调节、自由流通阶段(1949-1952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国家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成为当时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和总任务。在重要农产品流通宏观政策主要是依靠市场的需求调节,农产品市场基本实现了自由流通。

(一),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在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粮食的平均产量仅为1035公斤/每公顷。而人均粮食只有210公斤[1]。为了进一步发展生产力,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1950)国家实行了,引导广大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大规模地修建兴修水利设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2]。在全国范围建立了以农民协会(以贫雇农为主)执行机关,由农民协会没收地主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3],并在分配完成后进行复查,由人民政府颁发土地证引导农民发展生产。1949-1952年间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增长加快,粮食产量由1949年11318.40万吨增长到1952年16393.10万吨,人均粮食产量由208.90公斤增涨到288.10公斤。

(二)农产品流通主体由私营商业主导转变为国有合作商业主导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农产品流通主体呈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之状,公营商业、合作社商业、私营商业等并存,而且以私营商业为农产品流通主体。据不完全统计,到新中国成立前,全国公营商业共有机构2000多个[4],职工8万余人。全国各革命根据地共有基层合作社22800个,社员1380万人,在根据地内,公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也并不占优势。在解放前夕,私人商业和原属于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所控制的合作社商业占商业总数的相当大比重,资本主义经济性质的商业和个体商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90%。在农产品流通领域也是如此,私人商业占有绝大的优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即在原解放区公营商业的基础上,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主义商业方式来建立社会主义的国营商业。同时,在原解放区通过发动群众人股集资[5],接收和改造原属于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所控制的合作社,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合作社商业。至此.国内市场形成五种经济成份的商业,即: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民族资本主义商业、个体商业和国家资本主义商业。但是,在建国初期的五种经济成份的商业中,因合作经济商业的比重还很小。此后,国家通过组建和发展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通过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三反”、“五反”运动,和对私改造,逐步取得了市场的领导权,在商品经营比重上逐步上升,到1953年时国有合作商业在农产品流通中已占主导地位。

(三)政府对重要农产品调剂供求、打击投机商业、稳定物价

1949-1952年间国家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仍然存在短缺的情况。农产品流通市场上私营商业是重要流通渠道资本主义商业和个体商业占90%以上。在重要农产品流通中粮食投机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导致在1949年4月到1952年2月间出现四次物价波动。针对物价波动,全国政协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在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在统一的经济计划内实行国内贸易自由,但对于扰乱市场的投机商业必须严格取缔。调剂供求、稳定物价主要由国营贸易机关负责[6]。为保障“在国家统一的经济计划内实行贸易自由政策”,国家在出台的《关于取缔投机商业的几项指示》(1952年11月)中提出:对哄抬物价引起物价波动的组织和个人坚决打击。为保护农民的利益,在农产品是收购价格时,要兼顾农产品产地成本和销售地的零售价格。并有商业部规定适当的农业副产品比价。针对已成立的合作社明确规定主要收购为对象粮食、主要经济作物与若干种主要出口物资,私营商业可以收购次要土产品并要保留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粮食及主要经济作物,给私商经营。但是由于粮食投机商与国有粮食经营部门争夺农产品市场,国家收购计划不能按期完成,销售却超出计划,购销失衡,造成粮食牌价与市价脱节。这一时期在粮食供需的关键问题是国家同农民、消费者、商人、中央与地方及地方间的关系四种关系的处理。195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8亿元。

(四)依据供求关系分类管理、鼓励自由流通

针对农副产品流通销路是否顺畅问题,分为两类情况进行管理。一是对畅销的或暂时不畅销但终是有销路土产品(包括商品粮、济作物)、畅销出口物资和某些销路好的农副土产品。由国家贸易公司采取一部现款、一部实物、一部赊账的方式通过合作社向农民进行大量订购,对于滞销的土产品,应积极设法打开销路。为解决地区间和城乡间的分割状态,恢复旧有的或开辟新的商业网。组织私商下乡进行购销,铁路运费对某种滞销产品可以特别减价。城市和地方密切配合,城市应举办生产展览会,鼓励开办农民货栈和农民大店。并通过组织联购、联销、试办公私合营的商货栈方式[7],填补国家贸易公司与合作社的空白。针对农副产品分布广、品种杂、数量多的事实,组织群众性的短距离的物资交流。自1950年到1952年底,农产品采购价格提高了21.6%,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提高了9.7%。

二、农产品流通体系统一分配和统一调拨阶段

1953-1978年期间,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仿照前苏联流通体制,重要农产品的价格制定是由政府决定,对重要农产品流通实行统购统销政策。我国形成了国合商业独家经营、“三固定”(固定行政供应区域、固定供应对象、固定批发作价倒扣率)、“三单一”(单一所有制形式、单一流通渠道、单一购销方式)的商业体制。

(一)重要农产品小农经济与自由市场矛盾加剧

1953年我国粮食生产首次超过了解放前的最高水平,粮食贸易由大量进口转变为停止进口并可以小量出口。但是随着城乡人民群众的食用需求增加及工业需求的逐年增长,出现粮食的供给增长速度远落后于需求的增长速度的情况。加上粮食自由市场的存在以及粮食投机商囤聚干扰粮食的正常流通,造成供销不平衡,市场紧张,进而严重影响了国家不能按期完成粮食收购计划,而粮食销售却远远超出计划。供需状况的现象背后反映出国家计划经济与小农经济和自由市场之间的矛盾。

(二)粮食取消自由流通,实行统购统销

为解决上述问题,国家在出台了《关于实于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1953年10月)中规定:一是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简称统购)的政策;二是针对城市人民和农村缺粮人民,实行粮食计划供应(简称统销)的政策(实行适量的粮食定量配售的政策);三是实行严禁私商自由经营粮食的政策,由国家控制粮食市场。针对粮食计划收购中,国家规定统购价格和统购粮种,粮食入仓的运输,适用公粮入仓的运输办法。在实行粮食计划供应时,对一般市民,可暂凭户口簿购买;对缺粮住户采用由上级颁发控制数字和由群众民主评议的办法购买;对于旅店、熟食业、食品工业等,定额的平均实销量给予供应,不许自行采购;对于主要城市和工矿区,给以适当数量的细粮;并对粮食加工提出“提高纯度、降低精度”的要求。

同年11月,国家在颁布的《粮食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对粮食流通规定:一是所有私营粮商,在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一律不准私自经营粮食,但在国家严格监督和管理下,得由国家粮食部门委托销售粮食的业务。跨行跨业兼营粮食的私商,除少数大城市经国家特许代销者外,一律禁止兼营粮食[8]。二是国家对严格规定粮食加工标准,严格控制私营粮食加工厂及营业性的土碾、土磨生产任务,一律不得自购原料、自销成品。三是在粮食质量保障中,严格打击掺杂,掺假,使潮、降低品质、短秤、抬价等不法行为。四是针对城市与集镇的粮食交易场所改为国家粮食市场。五是城市居民购得国家计划供应的粮食。六是严禁投机倒把、扰乱市场。

(三)扩大统购统销范围,解决“大通小塞”的现象

在国家颁布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实行棉花计划收购的命令》(1954年9月)中进一步对棉花的流通作出明确规定:一是针对由国营中国花纱布公司委托供销合作社按照国家的收购价格,负责棉花的收购工作,要求棉农除自用和纳税外,全部全部卖给国家。二是禁止私营棉花商、贩,经营籽棉、皮棉的收购和贩运业务。私营籽棉加工业,除承担国家委托加工外,不得自购籽棉,加工自销。在《关于迅速布置粮食购销工作安定农民生产情绪的紧急指示》(1955年3月)和《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1955年8月)中,进一步要求强调对粮食必须采取“定产、定购、定销”的措施和正式实行“定产、定购、定销”的“三定”政策。1956年国家决定对农村小土产开放自由市场后,小土产都得到了畅销,即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城乡人民的生活。

在《关于由国家计划收购(统购)和统一收购的农产品和其他物资不准进入自由市场的规定》(1957年8月)中,进一步扩大了重要农产品统购统销的范围(涉及烤烟、黄洋麻、苎麻、大麻、甘蔗、家蚕茧(包括土丝)、茶叶、生猪、羊毛(包括羊绒)、牛皮及其他重要皮张、土糖、土纸、桐油、楠竹、棕片、生漆、核桃仁、杏仁、黑瓜子、白瓜子、栗子,供应出口的苹果、柑橘,若干产鱼区供应出口和大城市的水产品等等),城乡重要物资的流通是畅通,但是也出现过农村中一部分小土产无人收购,出现“大通小塞”的现象。为了克服这种城乡交流中的阻滞现象,1957年10月26日国务院将核桃列入统一收购物资。1961年1月15日,针对总路线、、三面红旗的指引下农产品流通估产偏离,任务过大,分配过头问题,国家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产品收购工作中几个政策问题的规定》。针对农产品收购政策规定:统购统销政策主要针对粮食、棉花、食油(第一类物资);合同进行派购政策主要针对其他重要农产品(第二类物资)。农民对于第一类物资(留给农民的部分,或者自留地生产的部分)可自行处理,如果出售只能卖给国家,公社、生产队、生产小队对于第二类物资可将超产的部分或者派购以后剩余的部分,可以在国家指定的农村集市上出售。农村集市上出售农产品可以采用买卖双方自由议价,国家如果收购此类农产品也应按集市上形成的价格。允许公社、生产队、生产小队和社员对第三类物资(农产品)在国家指定的农村集市上出售,可选择自己决定出售价格和买卖双方自由议价价格。

(四)统购、派购、议购确定,工农产品剪刀差形成

1962年9月,在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商业工作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阶段商业工作的方针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商业是农业同工业的桥梁,是生产同消费的桥梁。为了进一步保障城乡居民消费供应,促进我国农业与工业协同发展,国家商业工作应该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正确地利用价值规律,并采用统购合同、派购合同和议购合同的购销形式,促进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国家规定对粮食、棉花、油料实行统购是一种长期性的政策。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巩固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中指出:进一步明确了农业多种经营的基础是粮食,集体经济在优先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合理安排各种经济作物(棉花、油料、蔬菜、烟叶、麻类、糖料、蚕丝、茶叶、果类、药材等)的生产。集体经济应该把畜牧业放在优先位置,兼顾发展林业、渔业和各种副业生产。农产品统购主要地通过统购合同、定购合同和议购合同的经济的办法。在农产品价格问题上,应该根据等价交换的原则,逐步地规定工农业产品的合理比价、地区差价、质量差价、品种差价及季节差价,来保护农民的实际利益。

(五)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集市贸易作为重要农产品流通主渠道

重要农产品流通渠道是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和集市贸易三种,在三种重要的渠道中,国营商业(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商业的中坚力量;合作社商业(集体所有制经济)为辅;集市贸易是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的必要补充。为了进一步巩固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

此阶段的重要农产品流通的特点是农村制度得以确立,建立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全国商业网。重要农产品的统一分配和统一调拨制度得到加强,针对重要农产品流通采用高度的计划经济调节方法,对此期间缓解重要农产品的供需之间矛盾,促进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排斥市场在流通中的作用,形成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严重影响了重要农产品的流通。

三、结论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改革开放前这项改革始终是围绕着逐步取消国家对农产品实行的统购统销制度,恢复和发展市场交换这个中心内容展开的。改革采取了调放结合、逐步前进的方式,即在适当调整农产品购销价格的同时,将那些供求状况比较稳定的品种放开经营,逐步减少国家统购统销的品种和数量,扩大市场调节的比重。这是从两个时期农产品供求实际状况出发的,其间也曾经历了种种曲折,就其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而言,其强烈的程度不亚于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那场改革。

[参考文献]

[1]李若谷.坚持中国特色建设和谐世界―学习十七大精神体会[J].中国金融家,2007(12):28-31

[2]张苏.60年我国农业发展变革决策[J].决策与信息,2009(10):12-15

[3]韩振武.从农村包围城市到统筹城乡发展―中国共产党90年来处理城乡关系的历史考察[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1(3):5-8+12

[4]万典武,李禧华.新中国商业所有制改革历程回顾与总结[J].商业时代,2010(2):8-10

[5]易昌泰.商业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广东商学院学报,1988(1):42-50+41

[6]徐大兵.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回顾与前瞻[J].商业研究,2009(7):197-200

农场生产计划篇9

为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完善城乡公益性和民生性配套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农贸市场布局不合理、规模小、档次低、环境差等问题,结合我县实际,就加强城乡农贸市场规划和建设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中国柠檬之都、中国佛雕之都”城市形象、方便城乡居民生活为目的,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规分建、属地管理”的基本思路,全面优化城乡农贸市场规划布局,不断改善农贸市场硬件设施和购物环境,努力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优良、管理规范、环境优美的农贸市场体系,助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设施、提升品位”的总体要求,以解决农贸市场布局不合理、规模小、档次低、环境差等问题为重点,通过规划新建、设施改造和管理提升等,全面推进城乡农贸市场建设。到年,县城农贸市场全面达到清洁化、优美化、秩序化、制度化的要求,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标准化的农贸市场。

三、工作重点

(一)加快推进城区农贸市场的规划和建设

1.加强规划引导力度。由县商务局牵头,会同县住建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工商局等部门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科学编制城区农贸市场专项规划,合理确定布点、规模和功能。结合城区实际,原则上新区按每1000—1500m的服务半径规划建设一处占地面积3000m2以上的农贸市场。要维护规划的权威性,未按规定程序报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农贸市场的用途。对擅自改变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和用途的单位和个人,由县住建、县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2.全面清理老城区规划建设的农贸市场。由县住建局牵头,会同县国土资源局、县商务局、县工商局、县房管局等部门对城区规划配建农贸市场情况进行清理。对已经按“招拍挂”方式出让的农贸市场,依据规划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和规划设计条件要求,检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对已建成但未投入使用或擅自改作他用的农贸市场,责令限期改正;对尚未建设的,要限期开工、限期建成。

3.加快推进老城区农贸市场补建和升级改造。对旧城改造通过“招拍挂”有配套农贸市场的土地项目,纳入统筹配建。对现存且具备合法土地手续,同时符合农贸市场规划定点的地块,应当补建,建成后必须作为农贸市场经营,实行统一经营、集中管理,产权不得分割转让。对城区符合规划、现有设施设备简陋的农贸市场,按照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标准逐年进行升级改造,县政府给予设施建设财评金额60%的补助。

4.把新开发片区农贸市场纳入规划统筹配建。由县商务局牵头,会同县国土资源局、县住建局等部门根据新区建设和规划进程,按照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规定,落实配套建设。对规划有农贸市场的房地产开发片区,县国土资源局应整体出让土地,在出让土地使用权文件中明确农贸市场的规划设计要求、建设标准、建成时限等,明确市场建成后开发企业须将市场产权无偿移交政府所有。农贸市场建设要纳入片区、项目开发建设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验收,凡规划有农贸市场建设未落实农贸市场建设的片区不能启动开发建设;农贸市场功能设施设计未经过审查同意不能动工建设;农贸市场功能设施未通过验收,其他单体建筑不能通过竣工验收。对单独“招拍挂”出让的农贸市场用地,不得改变土地用途和项目功能,建成后应统一经营、集中管理,产权不得分割转让,保证农贸市场功能正常发挥。

(二)加快推进乡镇农贸市场的规划和建设

1.建设模式。农贸市场建设工作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一建设改造,属地管理”的原则,由乡镇人民政府落实农贸市场建设用地,并负责市场建设用地及场地平整经费,规划设计和主体建筑由县财政投入,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建设管理,确保市场性质不变。农贸市场建设用地尽可能使用现有的未使用的国有土地(粮站、蚕种站等)进行建设。

2.建设标准。新建乡镇农贸市场要按照《市农贸市场建设标准》统一规划设计。由县商务局会同相关部门对每一个市场进行现场规划设计后,纳入年度计划安排实施。

3.立项和验收。项目立项由乡镇人民政府向县城乡农贸市场建设领导小组提出申请,在各要素有保障的前提下确定建设立项。项目实施建成后,由县商务局组织成员单位进行实地逐项验收,对验收合格的,由乡镇政府报财评中心评审,经县政府审批后,由县财政拨付建设资金。

(三)加强城乡农贸市场的运营管理

城区农贸市场建成后,产权属县政府的,由县政府指定单位进行资产管理;产权属企业、业主的,鼓励引进具有运营经验的农贸市场运营管理公司进行管理、经营。

四、加强领导和明确责任

(一)成立领导小组

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商务局、财政局、发改局、住建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工商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城乡农贸市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商务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商务局局长担任,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建设工作。

(二)职责分工

县商务局:负责县城乡农贸市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牵头负责拟定县城乡农贸市场建设方案和布局规划,协调相关部门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农贸市场建设资金的拔付和监管。

县发改局:负责对农贸市场建设纳入发展计划、项目的立项。

县住建局:负责制订科学合理的农贸市场区域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监督项目施工建设。

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对农贸市场选址用地提出用地和用地性质调整方案的审定和征供地工作。

农场生产计划篇10

一、牧草种植业生产流程及成本核算要求

牧草种植其生产周期较长,季节性强,其生产流程主要包括:平整土地、松土、耕地、耘地、播种、施肥、灌溉、杂草防除、喷药、收割、晒(烘)干、打捆入库等环节。播种期:东北4-7月份,长江流域3-10月份;收获期:播种当年一般可收割1-2次,两年后每年可收割3-4次;生长期限:4-5年,有的可达6-10年。一般以农场为单位对牧草生产进行直接管理。

牧草种植业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如下:一是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二是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的界限,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正确划分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正确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产品成本的界限,正确划分不同产品的费用界限,正确划分产成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三是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根据牧草种植业的特点,宜采用品种法进行成本核算。

牧草种植生产成本的构成如下:一是直接成本。直接材料指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材料,种子种苗、肥料、农药、燃料动力以及其他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指直接从事生产经营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职工薪酬。但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计入当期损益;其他直接支出指机械作业费、灌溉费等。二是间接成本,即制造费用,是各个农场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共同费用。包括农场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社会保险费等职工薪酬;农场折旧费(农场房屋及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折旧费)、土地等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取暖费、办公费、水电费、车辆费、运输费、保险费、差旅费、试验检验费、土地使用费、土地开发费摊销、其他。

二、牧草种植生产费用归集及成本核算流程

一是根据成本开支范围规定,审核生产费用支出,确定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期间费用;二是对生产中所耗用的材料、种子、农药、化肥,可以根据领料凭证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凡是能直接计入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直接计入农业生产成本账户,按品种进行分户核算;不能直接计入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先计入制造费用账户,制造费用须按农场分户核算。分录如下:

借:农业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苜蓿草)

农业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苏丹草)

制造费用――××农场――各明细科目

管理费用――各明细科目

贷:原材料

三是根据产量工时等记录凭证编制工资费用分配表,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的职工薪酬计入农业生产成本,农场管理人员职工薪酬计入制造费用。工资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实际或定额)总数。某种产品应分配工资=该种产品生产工时(实际或定额)×工资分配率。若假设:设立甲乙两个农场,甲农场负责苜蓿草生产,乙农场负责苏丹草生产,则甲农场生产员工薪酬计入苜蓿草成本,乙农场生产员工薪酬计入苏丹草成本。

会计分录:

借:农业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苜蓿草)

农业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苏丹草)

制造费用――××农场――工资及福利费

管理费用――工资及福利费

销售费用――工资及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

四是发生燃料、动力费、水电费。能直接归属到产品的费用直接计入,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可按实际或定额工时比例在各产品之间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会计分录:

借:农业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苜蓿草

农业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苏丹草

制造费用――××农场――各明细科目

管理费用――各明细科目

贷:银行存款等

五是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农场――折旧费

管理费用――折旧费

贷:银行存款等

六是以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按照土地使用年限摊销土地使用权费,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农场――土地使用权费摊销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七是缴纳土地租赁费或摊销土地租金,按照土地租赁年限摊销土地租赁费,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农场――土地租赁费

贷:银行存款或长期待摊费用

八是土地平整开发成本计入无形资产,按照土地使用年限摊销土地开发费用,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农场――土地开发费

贷:无形资产――土地开发费

九是发生其他费用。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农场――各明细科目

管理费用――各明细科目

贷:银行存款等

十是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各农场的制造费用归集后,于月终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可按实际或定额工时比例在各产品之间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会计分录:

借:农业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苜蓿草

农业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苏丹草

贷:制造费用――××农场――各明细科目

完工产品成本的确定和结转。经过以上费用的分配,各成本计算对象应负担的生产费用已全部计入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如果当月产品全部收割,晒干打捆,计量入库,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即为完工产品成本,如果只有部分收割,则宜采用完工百分比法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确定本期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百分比=完工产品种植面积÷(完工产品种植面积+月末未完工产品种植面积),月末未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完工产品百分比,月末在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或=(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1-完工产品百分比)。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吨)

会计分录: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苜蓿草

消耗性生物资产――苏丹草

贷:农业生产成本――苜蓿草

农业生产成本――苏丹草

已销产品成本结转。已销产品的成本要从产成品账户及其有关明细账户,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及其有关明细账户,期末消耗性生物资产余额为在产品成本。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苜蓿草

主营业务成本――苏丹草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苜蓿草

消耗性生物资产――苏丹草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计算单,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表具体如表1、2、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