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24:49

县域经济发展总结篇1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预计全年实现全县生产总值6.75亿元,占年计划的100%,同比增长15.78%;农业总产值3亿元,占年计划的10%,增长10.80%;工业总产值6.1亿元,占年计划的100%,增长18.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9亿元,占年计划的102.9%,增长13.93%;地方财政入2150万元,占年计划的119.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亿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1370元,净增143;粮食总产4.35万吨;计划生育率96.5%;城镇登记失业率3.6%控制在以内,存款余额73418万元,贷款余额46185万元,其中信用存款3亿,贷款2.46亿。

(二)统筹城乡发展,“三农”工作进一步加强。制定并落实了十项支农措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将农林水项目资金560万元、交通项目资金290万元及其它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加大对*和社川河流域的水、电、路等建设的资金投入,启动了18个高寒边远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农村石板房的改造试点工作。完成扶贫移民156户620人,建设集中安置点27个;实施工赈移民374户1495人,完成投资1045万元。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清理兑付农民工工资19万元。对地膜、良种、畜牧特色养殖、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和农户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财政直接补贴到户44万元。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免费培训贫困农民5万人次。发放支农信用贷款2.3亿元,扶持农民发展粮食生产和特色经济。建立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8个,种植面积43878亩,全县有6个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通过省上认定,7个农产品获得国家认证,绿色农产品的生产、管理、包装和市场营销工作进一步加强。完成退耕还林12万亩,造林12.9万亩,经济林科管40万亩。启动建设畜牧小区和土鸡散养示范村8个,发展畜牧养殖大户682户,禽流感和重大动物防疫阻击战取得胜利。组织劳务输出4.53万人,劳务收入1.04万元。

(三)加快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县域经济特色日益凸现。医药产业方面,发展草本药材示范种植1720亩,完成500亩五味子和500亩二花示范基地建设任务。发展木本中药材8.2万亩,野生五味子抚育改造2.9万亩,实施红豆杉保护3万亩。中医药展览馆已经完工,开通了*药业网页。盘龙生态产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30万元。新引进入园项目7个,累计入园项目达14个,累计完成投资2.74亿元。园区完成工业产值1.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100万元,利税1170万元。旅游业方面,明晰了“一带三区一镇”的发展思路。陕西省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基地项目已签订协议。牛背梁森林公园规划通过专家评审,项目招商工作已经完成。秦楚古道道路正在建设,景区道路已经启动。林丰、高砭沟、龙王沟招商项目已完成投资1400余万元。东坡森林公园已完成可研报告。凤凰古镇开发保护项目正在进一步完善规划设计,溶洞aaa级风景名胜区和地质公园已上报待批。溶洞国债项目中的东甘沟道路、停车场、登山古道、溶洞广场和石瓮旅游一条街二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旅游宣传画册、纪念邮票、旅游形象标志已投入使用,民俗文化、旅游文化在中省市媒体的宣传工作得到加强。全年接待游客、直接收入和社会效益同比分别增长18.3%、22.2%和15.6%。矿产业方面,设矿山*工业管理委员会,全面加强大西沟铁矿整体开发和工业区建设的协调服务工作。大西沟铁矿开发已突破菱铁矿焙烧浮选技术难题,成功实施了硐室爆破,40万吨技改项目已经完成,90万吨扩建项目正在建设,800万吨扩改项目和200万吨钢厂项目正在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大增幅,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54亿元。城市建设方面,完成了临河路等主要街巷路灯改造、悬月路彩虹桥主体工程、人行道畅通工程及太白路绿化任务。启动了下梁垃圾填埋场建设完成了凤凰镇综合市场、石镇供销社商场建设,红岩寺市场建设工程主体完工,启动了*工贸集镇等项目建设。交通方面,完成了红岩寺镇33座便民桥工程,下西路路基改造和蔡凤路油路建设工程,马台金狮大桥、乾佑河下梁大桥、瓦房口磨沟口大桥正在建设,农村通达工程已全面开工。社会事业方面,建成下梁、乾佑、杏坪3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宿舍和实验楼,县中迁建3幢教学楼工程工程即将完工。老年活动中心和县妇幼保健院办公楼、文化宣传艺术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凤凰镇文化站等一批项目正在建设。农林水、通讯等方面,也已建成或正在建设不少项目。完成了马台、九间房、瓦房口等乡镇的光缆覆盖任务。同时,上报争资项目31个,拟争取国家投资4672万元。全县招商项目到位资金3935万元。

(五)坚持以人为本,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两免一补”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普实”攻坚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二期义教”工程项目通过国家财政部、教育部、发改委专家组的检查验收。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和“三下乡”活动,全面推行村民自治,积极创建优质服务示范乡镇和示范村,认真落实优惠政策、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长效机制得到落实,集中整治取得了一定效果,全县人口出生率为7.72‰,自增率为0.21‰,计生率为96.5%。进一步加强卫生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医疗卫生改革,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部级卫生县城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审计、监察、环保、文化、广电、残联、气象、技术监督等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新进展,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新架设广电光缆92.7杆公里,

(六)创建安定和谐*,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同比明显下降,全县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稳步推进财政改革,优化支出结构,“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得到落实。社会救济和优抚安置等工作有序推进,百名孤儿大救助活动扎实开展。增加五、六十年代企业离退休人员生活费补助、提高省市(部)级劳模生活待遇、调整60年代精减人员待遇、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义务阶段贫困生“两免一补”等已得到有效落实,农村低保工作稳步推进。深入宣传《条例》,加强基层调委会组织建设,扎实开展了案件集中处置活动,越级上访有所控制。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强化法律培训,“四五”普法和依法治县工作顺利通过省市验收。第六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民主议事日制度试点取得成功并在全县推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了全县社会大局的稳定。

(七)狠抓工作落实,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府班子始终坚持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主动争取各方支持。努力为乡镇和部门创造好的工作环境,注重调动方方面面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一班人以事业为重,互敬互帮,营造了一个民主、宽松、融洽、干事的工作环境。先后出台了政府工作规则、常务会议制度、廉政建设有关规定等规章制度和项目、资金等管理办法,使政府运作更加公开、公正、规范。进一步完善六项措施,狠抓政府系统作风转变,确保了工作务实、高效运转。加大督查督办工作力度,按照职责分解任务,跟踪督查,定期通报。实行了县政府班子成员分管重点工作上墙挂牌管理,半年向政府常务会汇报落实情况,年底向常务会交帐。坚持民主决策,坚持依法办事,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抓工作,该政府管的事,管细、管实、管到位,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交给社会。认真贯彻落实《实施纲要》扎实推进构建警示训诚防线工作,不断完善监督防范体系,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县域经济发展总结篇2

记者: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能否快速发展关系到一个省的经济振兴,陕西省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其县域经济发展境况如何?

张晓光:近年来,陕西省各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陕西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各项举措,县域经济呈现出发展动力增强、总量扩大、速度加快、质量提高、效益增加的良好态势。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发展速度加快,总量规模扩大。2008年陕西省83个县(市)总人口2410.86万人,占全省64.1%,全年完成GDp3506.68亿元,县域GDp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达到51.2%,县均实现GDp42.25亿元,比2007年增加9.84亿元,GDp超过100亿元的县达到5个。

二是经济运行质量提高,效益显著提升,收入较快增长。2008年,全省县域财政总收入达到405.39亿元,较上年增长33.4%,县均财政总收入4.88亿元,县均地方财政收入1.66亿元,年均增长25%。200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136元,36个县(市)超过全省水平,神木县和靖边县高于全国4761元的平均水平。其中神木县首次突破6000元,达到6028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89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67元。

三是经济增长动力增强,需求作用增大,投资增速加快。2008年,全省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6.36亿元,比上年增长25.1%,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零售额增长最快的时期。83个县(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1643.12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县均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8亿元,较上年增长48.9%。

四是县域经济结构不断升级,工业拉动作用增强。2008年,陕西县域全部工业增加值1979.14亿元,县均实现工业增加值23.85亿元。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县域经济明显表现为第二产业领先增长的特征。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与中东部相比还存在哪些方面的差距和弱势?

张晓光:陕西县域经济从纵向比较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从横向看仍然呈现总体实力不强,发展程度不高,与全国和发达省份及周边地区比较,发展相对滞后,“瓶颈”制约明显,存在差距明显。

一是县域主要指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2008年,陕西省生产总值为6851.32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510.44亿元,分别居全国第19位、17位。在全国基本接近中游水平。但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0.4%、65.9%和81.5%,排名分别为18、27和22位,属下游水平。虽然2008年县域经济总量达到全省GDp的51.2%,但总体来看,县域发展在全国仍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

二是与全国百强县相比强县不强。根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测评,2007年,全国百强县经济总量平均314.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平均达到1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90元,分别是陕西“十强县”平均水平的3.2倍、2.9倍和2倍,其中生产总值平均值就高出2007年陕西县域最高值(靖边县)近111亿元。

三是经济总量规模水平较低。2007年,陕西县域GDp总量为2689.66亿元,占全省的49.2%,比全国57%的比重低7.8个百分点,比东部的浙江、中部的河南和西部的内蒙古分别低3.3个、21.6个和lo.5个百分点;县域平均GDp为32.41亿元,分别低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137.56亿元、64.4亿元和13.4亿元,县域人均GDp为11200元,分别相当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的36.2%、80.1%和65.3%。如果按浙江省县域GDp平均169.97亿元计算,陕西只有靖边和神木两个县达到。

四是强县少且实力相差较大。在中郡县域经济评价中心连续多年的测评中,2006年以前,陕西县域均与百强县无缘,直到2007年,陕西才实现全国百强县零的突破,2008年神木和靖边进入全国百强,分别排59位和93位。2007年,生产总值超过百亿元的县,浙江占到其全部县域数的60.3%,河南33.3%,陕西仅为3.6%,西部的内蒙古也高于陕西省。

五是县域财政收入水平低。2007年,陕西县域地方财政收入105.5亿元,县均1.27亿元,分别低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9.03亿元、1.76亿元和3.01亿元。在财政总收入超过2亿元的县(市)中,陕西仅有29个。县域人均地方财政收入449元,仅比河南高10元,相当于浙江的24.9%,内蒙古的20%。

六是农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2008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3136元,与全国的4761元相比,相差1625元,相当于全国的65.9%,排名第27位,2004年至2008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为1269元,同期全国的增加额为1825元,陕西比全国少增556元,与东部浙江、中部河南、湖北相比,分别由2004年相差4.077元、686元、1023元拉大到2008年的6122元、1318元、1520元,与西部内蒙古相比,差距由1762元缩小到1520元。

记者:陕西地域分为陕南、关中、陕北三大区域,各区域县域经济发展特色各异,陕西县域经济划分为哪几个梯度,各自都有什么特点?

张晓光:梯度分类分析表明,陕西县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第一、二梯度县域是全省经济最发达地区,尤其是第一类,各项经济指标遥遥领先;第三梯度属于中等发达地区,且部分县(市)社会发展指标处在全省中上水平,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较强;第四梯度为经济落后地区,大多数指标与第一、二类差距较大。

第一梯度:即2008年度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主要分布在陇海铁路沿线、关中平原、矿产资源富集区,承接省会城市和工业经济发达城市的经济圈辐射,区位优势明显,工业经济基础较好,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聚集效应明显,有力地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其县域经济发展特点是经济总量较大,活力较强,且发展环境良好,属于典型的工业主导型经济。

第二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11名到第30名,共20个县。主要分布在关中经济区、陕北能源富集区和汉中经济区。地理位置总体上相对较

好,交通较为便利,其中部分县(市)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县域综合竞争能力显著提高,经过努力可望进入陕西“十强”。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县(市)大部分虽属工业主导型经济,但产业特色、优势带动作用不是很强,产业集聚功能有待进一步强化。

第三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31名到第65名,共35个县。涵盖了关中、陕南和陕北的大部分地区,这些县绝大部分在地理位置上偏离中心城市,大部分县工业化程度较低,虽然一些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多项指标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和效益均有待提高。

第四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66名到第83名,共18个县。主要分布在陕南、陕北边远地带和贫困山区,自然条件较差,区位劣势比较明显,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交通多有不便,通信相对滞后,资源较为匮乏,缺乏特色产业,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县域经济发展缺乏项目支撑和新的增长点。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产业结构都有哪些特点?

张晓光: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由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反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状态和变化趋势。县域梯度经济的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最终体现在产业发展的优势上。

近年来,陕西各地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县域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04年,在全省GDp中,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为11.7:48.9:39.4,到2008年,这一结构变化为11.0:56.1:32.9,一产比重比2004年下降0.7个百分点,二产提高了7.2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下降6.5个百分点。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2008年,83个县(市)三大产业的比重为16.7:61.0:22.3,虽然与全省有所差异,但整体结构与全省基本相同。从目前情况看,陕西经济产业结构通过优化升级,已由原始的第一阶段“123”推进到第三阶段“231”。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和制约因素?

张晓光: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陕西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从陕西现实情况看,除“十强县”和第二梯度部分发展较快的县域外,绝大多数仍属于经济小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在总体上表现为:县域经济素质不高、产业层次较低,工业化程度偏低、需求水平不大、城乡发展差距仍在继续扩大。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首先是发展水平差异,其次是非农产业差异,第三是两极分化差异。二是县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大多数县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经济结构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的现象。三是建设用地紧缺、发展资金短缺、招商引资困难等县域经济发展要素制约严重。四是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2008年,全省的城镇化率为42.1%,在83个县(市)中,只有11个县(市)达到这一水平,有38个县不足20%。与浙江、内蒙古相比,陕西省大部分县域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优势产业支撑,县城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功能不完善,带动经济的作用十分有限,中小城镇数量少、层次低,转移农业人员的作用不明显。城镇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产品集散和消费重要市场的地位没有充分体现。

记者:实现陕西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有哪些对策建议?

张晓光:一是要认真做好扩权县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目前陕西省扩权县已达30个,但从具体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看,工作不到位,对扩权强县的创新意识和力度不足。应本着“责权统一、重心下移、能放则放”的原则,进一步扩权、放权。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县域发展的实质问题,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扩大县域发展自,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实现县域跨越发展。

二是主攻特色、区域推进、重点突破,实施富民工程。在产业布局上要打破行政区划,按照区域化、专业化要求,着力推进板块经济发展战略,打造规模优势,促进资源优势向特色产业集聚,特色产业向特定区域集聚,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三是着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从县域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特点等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认真做好县域城镇化规划,以城镇化促进县域工业化、以工业化提升城镇化,努力实现城镇化、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总结篇3

[关键词]县域经济;吉林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大发展。吉林省现有县(市)41个,土地面积占全省的96%,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县域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0%。2004年,全省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人口46.22万,GDp37.05亿元,人均GDp7836元,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1.02倍、1.16倍和1.16倍,排在全国的14位、13位和11位。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具有代表性。同其他省份一样,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一方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县域工业的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县域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吉林省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既符合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同时也体现了县域经济的某些特点。

既往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这也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配第最早注意到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并揭示了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克拉克在配第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通过实证检验提出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克拉克认为,随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的原因在于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侧重从各产业产值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把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演变趋势结合起来,进一步论证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他认为农业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都是上升的,劳动力在各部门分布比重的变化趋势与此基本相同。钱纳里则通过构建多国发展模型指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随着人均产出的增加,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下降,而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经验结果不能简单地照搬到县域经济上。其原因在于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而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国家或者较大的经济区域。此外,县域经济还有自身鲜明的特点:首先,作为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往往被城市经济“边缘化”,从而未必具有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其次,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往往落后于城市经济,从而具有更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最后,由于受到发展空间的制约,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需要通过实证分析加以提炼,从中分析并得出某种规律性的结论。从国内学术界研究来看,关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较少,仅有林民书利用2002年7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做了相关的实证分析。本文利用吉林省2006年的截面数据,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做实证检验,分析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所发挥的作用。

二、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其基本单位是县域。县域内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属于农村,因此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2006年,吉林省农业总产值为672.76亿元,占全省GDp的15.74%,高于全国11.7%的比重。在县域范围内,农业总产值占县域经济总量的28.56%,也远高于全省和全国的比例。

从统计数据上看,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较为明显。2006年,在吉林省41个县(市)中,县域GDp超过100亿元的县(市)有6个,它们的农业产值都排在全省的前十位;县域GDp低于25亿元的县(市)有10个,其中有7个县(市)的农业产值排在全省的后十位。但是,这样的分析只能大体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是否会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变化,需要我们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进一步,依据上面分析的农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我们假设二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用县域GDp表示县域经济的总量,用第一产业产值表示农业发展水平,通过回归分析更加严谨地分析二者之间关系。为了考察不同规模县域经济中农业的作用,我们将41个县(市)2006年的县域CDp分成了25亿元以下、25-50亿元、50-100亿元和100亿元以上四个组别。回归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看出,随着GDp的增大,自变量和因变量从正相关转向了负相关。当GDp小于50亿元时,方程拟合度R2的增大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增强,F统计量均大于p值显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当GDp介于50亿元和100亿元时,F统计量小于p值,表明此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线性方程的解释能力降低。当GDp超过100亿元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又变得很明显,但此时二者之间已经呈现负相关。

实证结果显示,县域经济规模越小,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大;随着GDp的增大,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降低;当县域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上述趋势显然不能通过对全部数据的线性回归得出,这也是我们采取分组回归的原因。事实上,当通过对数据进行非线性的三次回归时,这种趋势变化才得以显现(参见图1)。实证结论反映了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进一步,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逐渐降低。鉴于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我们用县域人均GDp替代县域GD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考察第一,正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比重与县域人均GDp的之间关系。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吉林省县域人均GDp的增长,第一产业在县域GDp中比重逐渐减小,这一结论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三、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第二、三产业的关系

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二、三产业取代第一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对于吉林省县域经济而言,当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呈现降低的趋势,那么,第二、三产业(或者说是非农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会相应地增加。这是从整体变化上得出的结论,它并不意味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会随着县域经济发展而呈现比重上升的趋势。因此,对第二、三产业分别进行考察是必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是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不断取得发展的。县域工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工业增加值的45%、出口的34%都来自乡镇企业。在这一时期,吉林省县域工业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从而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第二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假设下,我们将县域GDp分成同样的四个组别,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关系。利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对第三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县域GDp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增加。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和50亿元之间时,第二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在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时,第三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这说明,县域经济在这个发展阶段,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分别进入了调整阶段,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减弱,从而体现出县域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增大。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以第一产业产值为标准,可以计算出县域GDp在不同阶段的第二、三产业的比值。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以及大于100亿元两个阶段,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比重比较接近。这也说明了在这两个阶段,县域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较大。以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的6个县市为例(包括磐石市、前郭县、榆树市、德惠市、农安县和公主岭市),公主岭市、榆树市和农安县是全省第一产业产值的前三名,前郭县、磐石市和德惠市则占据了全省第二产业产值的前三位,榆树市和德惠市还是全省第三产业产值的第一名和第三名。因而,吉林省县域经济总量最高的县(市)的产业结构从整体上看不尽合理。此外,与林民书(2007)结果相比,除了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的比例较为相似以外,其他区间的结果差异较大,其原因部分由于本文样本个数少、县域差异大,其他原因尚待研究。

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县域人均GDp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却并不相同。第二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随着县域人均GDp的增长而增加(参见图5),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514。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与县域人均GDp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参见图6),相应的相关系数为-0.062,两组数据基本不相关。由此可见,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在县域经济范围内,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对县域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但其产业结构比重却没有规律性的变化趋势。

四、相关结论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相比,我们发现,无论是以国家为基本单位,还是以县域为研究对象,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都是深刻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由于吉林省经济总量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差距,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相对落后。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仍然是吉林省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还具有一定的支配作用。县域经济中第二产业发展较好的县(市)多依赖于资源开采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因此,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仍很接近,第二产业的比重亟待提高。

第三产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变化没有规律性,这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截然不同。从个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不同反映了县域之间差异性;从整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发展的空间有限,从而限制了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提高。由于受到交通、商业、金融、人才等因素的影响,现代服务业通常集聚在中心城市,而不会选择在县域发展。此外,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的外向性较低,

当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三次产业发展水平接近,产业结构趋同。随着县域经济发展,三次产业发展进入了调整阶段,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差异性增大,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减弱,三次产业都有可能演变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县域经济是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地域性特征明显,不同县域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必强调同一,而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让县域经济成为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参考文献]

[1]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县域经济发展总结篇4

内蒙古自治区现有101个旗县市区,除25个盟市辖区外,有76个属于县域经济范畴的旗县市。县域土地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90%,县域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72%。内蒙古地域辽阔,东西狭长、南北跨度大,县域经济特色鲜明,表现为显著的地域性和差异性。目前,全区纳入县域经济统计范畴的76个旗县市大致可划分为农牧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林业主导型、服务业主导型4个类别。农牧业主导型旗县市以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为主,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独立,在地理空间上远离城市,农村牧区人口占70%左右,代表着内蒙古县域经济传统意义上的主体。工业主导型旗县市拥有较为丰富矿产资源,随着自治区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兴建了一批大中型的工业企业,并得到迅速发展,工业成为该类旗县市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林业主导型旗县市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林业及延伸产业为主导。经济结构单一,发展比较困难。这类旗县市为数不多,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林区。服务业主导型旗县市主要集中在边境地区,这类旗县市拥有口岸和旅游资源优势。主导产业是旅游、商贸、餐饮等服务业。

二、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成就

(一)县城经济基本竞争力明显增强。发展速度居西部地区之首

在自治区经济发展速度连续5年持续位居全国第l位的大好形势下,县域经济的基本竞争力逐年增强,发展速度也逐年加快。在连续6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自治区排位上升幅度最大;2006年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显示,内蒙古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位列第13位,比6年前的第一届前移了9位。在县域经济竞争力全国百强榜中,我国西部地区仅有4个县市进入百强,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进榜,分列第67位、第86位,其余2个分布在四川和新疆:在西部百强榜中,自治区有21个旗县进榜,数量居西部省区市之首,其中4旗县进入前10名。额济纳旗等8个旗县(76个旗县市中有8个)进入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榜中。

(二)县域经济对自治区经济的贡献率较大,县城工业发展势头较好

截至2006年底,自治区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76个旗县市,完成生产总值2720.69亿元,占全区的56.8%;其中,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旗县有3个,超50亿元的旗县有13个。完成地方财政收人151.52亿元,占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的32.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超亿元的有43个旗县。完成工业增加值1057.1亿元,占全区的53.4%,占76个旗县市生产总值的39%,同比增长46.2%;其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71.99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23%。同比增长57.1%。农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大幅度提高,由几年前的不足30%猛增到目前的50%以上,其中牛奶、羊绒的加工转化率高达80%以上,粮油、肉类的加工转化率达60%以上。

(三)自治区百强县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06年,自治区21个西部百强县共完成生产总值1330.15亿元,占全区县域经济总量的48.9%,占全区经济总量的27.8%。全国百强县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8.8万元和7.2万元。准格尔旗的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居全区80个旗县首位。伊金霍洛旗的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第12位上升至2006年的第2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第29位上升至2006年的第9位。呼和浩特市的和林格尔县地方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第50位上升至2006年的第8位。这些旗县正是通过发挥资源、区位和政策优势。抢抓发展机遇。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县域经济转型步伐逐步加快,经济实力才会不断增强,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四1人均指标大幅度提高

到2006年末,全区已有4成以上的旗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全区76个旗县人均生产总值为15714元,其中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的旗县有29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旗县有33个,分别占76个旗县的38%和43.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9元,其中有40个旗县超过全区平均水平,有38个旗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分别占76个旗县的52.6%和50%。

(五)投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

2006年,全区76个旗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41.61亿元,占全区的57%,所占比重比2000年提高4.4个百分点。比2000年增长7.58倍,年均增长43%。其中,投资超百亿的旗县有3个,超50亿的有8个。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的不断扩大,旗县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一些重点工业项目纷纷落户到旗县地区。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区76个旗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35.39亿元。占全区的40%。

三、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的县域经济虽然在近年来获得了较快较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条件下,相当一部分旗县的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冲击,县域经济面临的困难较多,县域经济转型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亟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一是东西部发展不平衡。自治区2个全国百强县全在鄂尔多斯市,21个西部百强县有15个在内蒙古西部,其中11个集中分布在呼包鄂地区。21个百强县经济总量占全部旗县域经济总量的52.5%。二是产业结构不够优化。2006年,县域经济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9.9:47.4:32.7,同全区一、二、三产业构成13.4:48.6:38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比全区平均水平高6.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比全区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2005年比全区平均水平低0.8个百分点),县域对全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主要依靠农牧业发展的状况尚未改变,且县域经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同全区平均水平相比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工业化水平亟待提高。三是县域工业经济规模小、产业层次低。2006年,在全区101个旗县市区第二产业总产值中。其中后80个旗县市仅占55.4%:农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大多还处于初级加工阶段,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制约着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全区76个旗县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有18个出现了负增长,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远远低于第二产业40.2%的同比增长速度。五是区域性特色经济不突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大部分旗县市都有一定的农牧业基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形成比较优势。但是。目前这一潜在的比较优势尚未形成现实的经济优势。六是管理权限小、缺乏调控能力。在经济调

控能力上,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太小,缺乏功能和手段。县域经济在政策、审批、资金等方面遇到的中间环节、管理效率、管理成本繁多而杂乱,并难以承担,造成自身发展困难重重。更难以承担带动区域发展重任。

四、内蒙古县域经济转型主攻方向

(一)由粗放发展型向科学发展型转变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的消耗将不断增加,资源紧缺的问题将日益凸显。而当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传统发展模式依然存在。加剧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这就给旗县经济带来严峻挑战。如果以粗放经营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得不到根本转变,旗县经济不仅难以加快发展,而且会越来越被动。

(二)由一产业主导型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型转变

内蒙古是农牧业主导型经济,农牧业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基础和根本。但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产业结合点在工业,空间结合点在县域。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主题,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因此,要始终坚持把县域工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结合内蒙古的区情。当前要以优势产品延伸加工业和非资源型产业为重点,推进实施“一个产业带动百户中小企业工程”,并以此带动县域工业发展。

(三)由小而全向特色型转变

县域经济实质就是特色经济。县域经济要由全能型经济向特色型经济转变,把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略。发展县域经济,就要立足当地优势,围绕“特”字做文章。倡导特色经济、差异经济、多样化经济,突出区域特色。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形成优势明显、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特色经济,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四)由城乡分割向城乡统筹型转变

解决城乡分割,实现城乡融通,是县域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长期以来,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实行的工业化政策,强化了中国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特征,使城市和农村在诸多方面出现了极大的差异。这种现象集中体现在县域经济之中,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目前,自治区统筹城乡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随着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各种矛盾和问题日渐凸显。因此,必须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用新的发展理念调整城乡关系。用全新的机制整合城乡资源,用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用统一的规划引导城乡协调发展。用配套的政策法规保障城乡健康发展,用雄厚的产业支撑城乡稳定发展。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协调发展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尽快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发展的良性互动,为加快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提供新的动因。

(五)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经济”,不是“诸侯经济”,而是外向经济,是开放经济。只有牢固树立“无外不活、无外不兴、无外不强”的意识,才能使县域经济真正发展起来。搞外向经济、开放经济就要突破过去单纯围绕本旗县市需求谋发展的局限,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分工协作:突破过去单纯以本旗县市资金搞建设的局限,积极引进外部资金发展经济:突破过去单纯开发内部资源的局限,积极利用境内外各种资源:突破过去单纯利用当地人才的局限,形成积极引进外部人才促进本地发展的格局。因此,要坚持不懈地抓投入、引资金、上项目,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县域经济发展总结篇5

[关键词]因子分析县域经济浙江省

区域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区域经济学所探讨的一个核心主题。由于我国绝大多数省区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地理环境与区域差异十分显著,因而研究省区内部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仅对深入认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十分必要,而且对各省区政府乃至中央政府调控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浙江省历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稳居全国第四,仅次于广东、山东以及江苏,省内强劲的县域经济实力是浙江省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通过对县域经济实力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回顾,对浙江省58个县(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浙江县域经济发展几点建议,以起抛砖引玉作用。

一、县域经济实力研究回顾

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构造地带经济、经济区、省区、城市(城市群、大都市区、一般城市)等区域经济的基础(彭宝玉,2007)。总体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差明显变小,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差异则出现扩大的趋势,沿海发达区内存在十分不发达县域(李小建等,2001)。而中国东西、中、西部地区之间总的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来源于三者之间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并且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比地区之间总的经济不平衡扩散更快,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不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因(郑炎成等,2004)。因此,深入研究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速度不同的原因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特定省份而言,张小军等(2005)指出浙江省县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在于,交通条件、经济基础、经济结构、全球化程度、科技支持能力等这五个方面。部分学者对一些省份的县域经济实力进行了评价,并对其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与解释。黄飞飞等(2009)通过建立江苏省县域经济实力的指标,运用因子分析与空间自相关技术对江苏省县域经济实力进行了评价与解析,指出经济实力在江苏省之间存在弱的负相关,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空间集聚不明显,全省经济格局从南到北呈现“三峰两谷”的空间格局;苏南地区随着距上海距离的增加,经济实力空间集中度逐渐递减。其他学者如周慧秋(2000)、刘伟东(2009)、彭宝玉(2007)等也分别对黑龙江、辽宁省、河南省的县域经济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宝贵的结论。

总体上,学术界对县域经济实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国以及特定省市的研究,主要采用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内容主要是通过分析县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寻找影响县域经济的因素以及提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同时,关于浙江省县域经济实力分析的文献较少,因此以浙江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浙江县域经济实力分析与评价

鉴于市辖区产业结构、经济密度等与县或县级市相比有很大不同,本文所指的县域经济是指以县或县级市为地域单元的经济体。目前,浙江省共辖35个县,22个县级市以及1个自治县,县域经济个体数共58个。2009年该58个县市GDp总值占全省GDp总值的52.0%,总人口的68.4%,从业人数的60.7%,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1.评价指标的选取

多指标评价涵盖的信息会比较广,所以本文拟采用多指标来评价县域经济实力。县域经济实力主要体现在按人均指标衡量的经济发展水平,反映工业化的经济发展阶段或经济结构以及反映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等方面。本文对相关学者采用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数据的完整性、可行性等原则,指标体系如下: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二产比重、三产比重、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地方财政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反映县域经济活力的指标有,全社会固定资产、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GDp增长率;反映县域经济潜力的指标有,教育事业费、专利申请授权量、境内公路通车里程。

2.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基本目的是,用少数几个随机变量去描绘许多变量之间的关系,被描述的变量一般都是实际观测的随机变量,而哪些因子是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降维的思想,通过研究指标体系的内在结构关系,把多指标转化成少数几个相互独立而且包含原有指标大部分信息的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其优点是它确定的权数是基于数据分析而得到的指标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得到的综合指标之间彼此独立,减少信息的交叉,使得分析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通过分析,14个指标之间的Kmo=0.83,表明各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主因子选择原则,选择的特征根分别是8.623、2.184和1.040,累计方差贡献度达84.6%,包含了绝大部分信息(表2-1),因此,这里提取前3个因子分别作为第一因子、第二因子和第三因子。

表2-2中,公因子反映的变量特征如下:

公因子1的贡献率为61.59%,其在GDp、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教育事业费均在0.95以上,反映出上述因子对县域经济实力的影响情况。公因子2的贡献率为15.60%,其在二产产值比重载荷比较高为0.96,反映出工业对经济实力的影响。公因子3的贡献率为7.43%,其在境内公里通车里程上的载荷为0.80体现了基础设施对经济实力的影响。根据公因子的贡献率,得出综合因子得分公式,计算出各个县(市)的综合因子得分。公式如下:

根据F的高低,将其分成三部分,(-∞,0]、(0,0.5)、[0.5,+∞)。图形如下:

3.综合实力评价

从总体上来看,综合得分F大于0的县(市),共25个地区,占全省53.1%,即浙江省近一半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大于0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因于第一因子得分比较高。综合得分小于0的县(市),共33个地区,综合得分小于0的很大一部分要归因于第一因子得分比较低,即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从分类的具体情况看,综合得分大于0的县(市)中,位于杭州的有4个县(市),位于宁波的有2个县(市),位于温州的有2个县(市),位于嘉兴的有5个县(市),位于绍兴的有4个县(市),位于湖州的有2个县(市),位于金华的有3个县(市),位于台州的有3个县(市),衢州与丽水均未有综合实力大于0的县市。其中,全省排名前四的县市为:慈溪市、绍兴县、诸暨市以及余姚市。以从图一可直观了解到,浙江县域经济实力强劲的县市主要分布在浙东北地区,尤其以杭州湾周边地区的县市。浙江县域经济呈现出从浙西南到浙东北的梯度差异,与浙江地势相似。丽水-金华-绍兴-宁波沿线为典型梯度带。其中丽水与衢州地区为全省经济低洼地区,各县(市)综合经济实力均小于0。杭州湾地区以及部分沿海地区县(市),如慈溪市为浙江县域经济领跑者。目前,浙江经济实力强劲地区主要位于浙东北,中部地区正形成崛起之势,西南低洼地区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提升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继续发挥浙东北地区县域经济辐射力

浙江是中国第一大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拥有强劲的经济实力。浙东北地区与上海、江苏相邻,地理位置优越,腹地经济活跃。杭州湾周边地区以及温台沿海部分地区大部分县域地区综合实力大于0,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上。作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核心,继续发挥并提升这些地区的经济实力,扩大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度值得深思。由于经济发达的县市在开发过程中较早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等三方面的压力。优化开发这些地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城市功能,有条件的县(市)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县(市)的竞争层次,积极优化开发这些县(市),对今后浙江省整体的经济腾飞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地区产业集群有着紧密的联系,浙江省是典型的块状经济省份,经济发达县域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也是今后在产业转型升级中遇到的难点之一。浙东北地区应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的派头兵,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2.积极引导低洼地区经济发展

经济差异的扩大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浙江省丽水、衢州等地的经济滞后,成为制约浙江省经济飞跃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浙江省经济差异的重要来源。通过重点扶持低洼地区,提升该地区产业层次,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使其形成发达县(市)所具有的产业集群形态,从而加快实现经济低洼经济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最终降低省内县(市)之间的经济差异,促进全省经济上一个新台阶。丽水市、衢州市以及温州市应当积极抓住海西经济区的开发机遇,主动融入海西建设中。例如温州南部的苍南县与福建地区语言互通、气候较为相似,抓住海西建设中与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优势,引进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人才等,从而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3.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浙江省正稳步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并向工业化后期转变。政府应切实改善海、陆、空交通运输和解决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工业化“先行官”问题,破除工业化的“瓶颈”,为浙江省工业化的发展及城市化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积极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环境;制定有效的政策,如对低洼经济地区的优惠政策扶持等,从而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在衢州、丽水等地融入海西建设的过程中,就农业方面浙江省应尽早出台地区对台优惠政策,对台商创业中遇到的诸如投资基础设施方面给予适当补贴,从而推动外资(港澳台)进驻低洼地区,最终推动地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421

[2]胡良民苗长虹乔家君: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时空格局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3):268-274

[3]彭宝玉,覃成林,阎艳: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分析[J].经济地理,2007,27(3):409-412

[4]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58(2):136-144

[5]郑炎成鲁德银: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地区差异的解释力分析[J].财经研究,2004,30(7):121-129

[6]张小军李植斌: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及对策[J].经济论坛,2008(12):21-23

[7]黄飞飞张小林余华崔开俊:基于空间自相关的江苏省县域经济实力空间差异研究[J].人文地理,2009,24(2):84-89.

[8]周慧秋李友华等: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0,(2):49-51

[9]刘伟东: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8):125-129

[10]彭宝玉覃成林:河南县域经济实力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1):45-50

[11]黄源湘: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2):147-153

县域经济发展总结篇6

县域经济;城镇化;产业转移

1.延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延安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1997年1月撤地设市,辖1区12县、166个乡镇、3396个村委会,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18万。2010年,13个县区生产总值88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4062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80元。从实际情况看,除“十强县”和第二梯度部分发展较快的县域外,绝大多数仍属于经济小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

2.延安市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县域经济总量偏小。2010年经济总量过百亿元的只有4个县,有2个县还不到10亿元,13个县平均生产总值为68亿元,有7个县未能达到平均值,且生产总值中80%以上为中省企业提供,县域经济总量更小。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2010年,生产总值最高的宝塔区为146.38亿元,最低的黄龙县为6.3亿元,相差24倍;县域人均创造GDp为40621元,有8个县低于平均水平,人均GDp志丹县最高为99081元,宜川县最低为11308元,相差近9倍。两极分化明显,发展水平苦乐不均,并且发展差距还在呈逐年拉大趋势。

县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近年来,延安市县域第三产业比重虽然有所提高,但与全省平均水平比较,大多数县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经济结构仍存在二产过重、一产脆弱、三产滞后的现象,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经济增长仍然以粗放型为主,内部机制还不健全。县域工业虽然企业众多,门类齐全,但存在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经济效益差和名牌产品少的问题,部分县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等问题。

县域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县域财力不足一直是困扰延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障碍。多数县要依靠中央、省、市财政转移支付才能维持正常运转。县域普遍面临着必须依靠自身努力消化许多刚性财政支出的压力,特别是为改变落后面貌,又必须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开发区,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加之增资、社保等方面的刚性支出增长远远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县级财政收支失衡的矛盾。

县域生产要素制约严重。一是建设用地紧缺。目前国家加强土地管理,特别是将未利用的土地也纳入管理之中,进一步缩小了县域建设用地的空间。一些县已出现建设项目等土地或因无土地留不住引资项目的现象。二是发展资金短缺。目前县域发展资金迫切需要银行的大力支持,然而金融机构对县域贷款的总量十分有限。从目前情况看,金融机构贷款主要向大城市、大行业和优势产业倾斜,以中小企业占主体的县域由于企业本身效益不佳,并且缺乏有效的信贷担保机制,难以获得银行的支持。三是招商引资困难。县域的比较优势本身不如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一些落后县,对外资的吸引力相对更弱。

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2010年,延安市城镇化率40.5%,只有2个县达到这一水平,平均为34%。大部分县域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优势产业支撑,县城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功能不完善,带动经济的作用十分有限,中小城镇数量少、层次低,转移农业人员的作用不明显。城镇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产品集散和消费重要市场的地位没有充分体现。

工业企业规模偏小,支撑县域经济提速跨越发展的实力不强。延安市大企业基本为中、省企业,各县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实力不强,工业总量不大,支撑县域经济提速跨越发展的实力不强。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共有105家,其中中省企业9家,外资企业1家,地方企业95家。地方企业大部分为与石油、煤炭等能源产业相关的企业,且产值较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县域经济的带动力不强。

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各县现代服务业、物流业起步较晚,发展档次和水平不高,三产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

3.做强县域经济的具体措施

壮大园区经济,走城镇化和工业化相结合的路子,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拉动力。工业园区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结合点,是县域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和承接项目的最佳平台。目前,全省已审批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园区88个中,延安市已有12个获得审批,占全省13.6%。在工业园区建设上,一是着力改善园区的硬环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先期投入总量大、周期长、见效慢、资金筹措困难,这是制约园区建设的“瓶颈”之一,可先由市、县财政负担一部分,动员有关部门支持一部分,入园企业出资一部分,通过置换土地等方式来筹集,尽快实现园区硬环境的优化。二是采取优惠的政策措施,吸引、引导民营企业、乡镇企业进入园区发展。三是政府各级部门要从征地、税收等各项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培育经济增长极,为做强县城奠定坚实经济基础。吴起、志丹、安塞、延长、富县等县依托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煤层气资源,培育发展能源化工产业,打造能源化工新城。黄陵、宜川、延川等县依托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和生态休闲县城。宝塔区、甘泉等县在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成为生产服务和商贸流通型县城。

主攻民营经济,促其成为县域经济主体。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制定出台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做大做强的政策措施,在政策扶持、税收优惠、投资立项、用地用电、银行信贷、上市融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各县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逐年提高。

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延安市大多数县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区域环境优势,要在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中要占得先机,必须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环境上下大力气,降低各方面的政府成本和商务成本,真正创造出一个能使企业得以有效经营的良好投资环境。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就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加大吸引县外直接投资、间接投资的力度,弥补当地生产要素的缺口和劣势,走合资合作、联合开发之路。

加大对县级的财政投入,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完善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中央省级财政在安排财政预算时,要加大对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大力支持县城发展。县财政要管好用好上级财政下拨的专项资金,把钱用在刀刃上。同时,在安排本级预算时,尽可能多安排资金用于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县城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有线电视、中小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

县域经济发展总结篇7

摘要: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河南省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已形成工业推动型、非公有经济推动型、产业集聚型、劳动经济型、农业产业化推动型、开放带动型等模式。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加快城镇化建设,积极开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县域经济;聚类分析;发展模式

河南省县域经济单位共有108个,包括20个县级市和88个县。全省国土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县域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0.7%。县域人口为8122万,占全省人口总量的85%左右。从gdp来看,全省108个县市的gdp占全省的68%左右。

一、河南省县域经济的聚类分析

河南省有108个县市,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所有县市进行分类,便于更好的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投资、工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七项指标作为变量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利用欧氏距离公式:euclid=■

k表示每个样本有k个变量;x■表示第一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y■表示第二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

1.结果

第一类:11个县市。包括义马市、巩义市、长葛市、沁阳市、堰师市、新密市、新安县、新郑市、荣阳市、林州市。

第二类:27个县市。包括桐柏县、获嘉县、陕县、辉县市、淇县、孟州市、宝丰县、西峡县、舞钢市、中牟县、灵宝市、汝州市、临颖县、伊川县、新野县、许昌县、禹州市、修武县、混池县、新乡县、长垣县、光山县、永城市等。

第三类:70个县市。包括沈丘县、确山县、清丰县、宁陵县、上蔡县、夏邑县、浚县、台前县、扶沟县、淮阳县、罗山县、鲁山县、商水县、拓城县、范县、祀县、唯县、高县、泌阳县、滑具、息县、民权县、汝南县、卢氏县、原阳县、固始县、商城县、封丘县、宜阳县、叶县、洛宁县、汝阳县、虞城县、平舆县、正阳县、淮阳县、新蔡县、淮滨县、太康县、郸城县、开封县、尉氏县、通许县、唐河县、鹿邑县、兰考县、遂平县、安阳县、孟津县、项城市、西华县、内黄县、南乐县等。

2.聚类结果分析

第一类县工业强县,强调工业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比较靠前,这11个县的综合位次均在河南省前二十名。这11个县市的总人口761.55万,占全省县域总人口的9.4%,人均gdp为13224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3倍,是第二类1.6倍、第三类县市的3.2倍;人均财政收入378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4倍,是第二类县市的1.8、第三类县市的3.3倍;人均存款余额6425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2倍和2.7倍。人均投资水平3966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7倍。一、二、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分别为7.4%、60%、27.4%。

第二类县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资源丰富,比如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县伊川县、桐柏县、禹州市、汝州市、灵宝市、永城市、辉县市、绳池县等;此外,第二类县域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农产品加工有较好基础的资源型县和农业大县,较容易形成产业集聚,农业产业化等。第二类县县域总人口1664.19万人,占河南省省县域总人口的20.6%。各类经济指标高于第三类县市,且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而低于第一类县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存款余额、人均投资水平是第一类县市的62%、56%、58%、51%。第二类县域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9.2:54.6:26.2。

第三类县是集中河南省的边缘地带,多数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绝大多数贫困县都集中在这一类。第三类县市在河南省108个县市中占得比重比较大,且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中处于较弱的位置。主要分布在豫南的信阳、南阳、驻马店;豫北的安阳(除林州)、濮阳;豫东的开封、商丘(除永城外);豫西的三门峡、洛阳等所辖的部分县市。该类县总人口占全省县域的70%,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投资水平、人均储蓄额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该类县的三次产业比重为33.4:39.2:27.4。

二、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已形成模式

1.工业推动型

坚持“突出特色、强化优势、膨胀总量、集中布局、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继续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领跑。义马、栾川、巩义、新安等县(市)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在70%以上。借助工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加速实现工业化,从而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经济实力,如巩义、新郑、偃师、新安、伊川、沁阳、永城、禹州、辉县等,大部

编辑整理本文。

分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一层次,基本属于工业强县,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均比较靠前。特别是地处豫西的新安县,从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因为兴起一个企业集团,带动了一个县的工业崛起,发展成今日的工业强县。

2.非公有经济推动型

非公有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各县域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各色各样的非公有经济,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突出县域特色,以此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相当好,基本上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二层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区位优势。例如,长葛在河南县域经济排名中排第九位,是河南省非公有经济推动型的典型代表。具有八大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金刚石生产基地、卫生陶瓷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农机配件生产加工基地,此外还有黄河旋风、众品食品、森源电器、奔马机械等知名品牌。

3.产业集聚型

产业集聚模式特别适合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县域,突出地方经济特色,集中布局产业,如长垣、偃师、长葛、林州、濮阳、虞城等县市,根据产业集聚理论,发展各类特色的产业集群。例如,长垣县在“零资源”上逐步发展,从“点状经济”发展到“块状经济”,形成了起重机械等为主产业集群。产业聚集效果非常明显,现已建成年产26万台起重机、165万台起重机配件生产能力的特色产业基地,中小吨位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偃师市跨产业聚集和工业强县两大类型,有力的突出的产业聚集的“块状经济”。

4.劳动经济型

处在河南省的边缘地区以及贫困山区的一些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一般分布在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三次产业和第一、二两个层次的县域相比均比较薄弱,但是这些县域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比如固始、新县、柘城、淮阳等。例如,固始地少人多,属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县。为了改变贫困命运的固始人远走他乡,因此成为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大县,成为河南劳务输出的知名“品牌”。很多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现在固始的房地产业、服务业、医疗卫生业等均由这部分人支撑。

5.农业产业化推动型

这个模式比较适用于农业大县,潢川、淇县、鄢陵、尉氏、汤阴、延津、正阳等县市,这些县市基本都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各项指标都落后于一、二两个层次。这些农业大县要发展,最终还要靠农业产业化。一方面加强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改变单一的粮食生产,发展农业规模化和特色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强县的道路。例如,尉氏县全县农业产业化组织有74个,资产总值达到18.9亿元,带动26.8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此外花卉县鄢陵县全县花卉面积达52.4万亩,拥有各类花木园林企业612家,花木产业年产值达22亿元以上;畜牧业发展迅猛,品种结构优化,逐渐形成规模养殖。

6.开放带动型

立足本地特色,优化环境,以商招商,以“外”引外,形成以开放谋发展,以发展促开放的互动格局。许昌2003-2007年,出口创汇总额达7.1亿美元,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在全省县市中连年保持领先地位。以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发制品,出口额占全县出口总量的90%以上,2006年出口总额达14483万美元,2007年出口额达16903万美元。目前许昌县产品出口市场已拓展到英国、法国、韩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东盟和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1.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

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增长点,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对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相对来说比较强,比如东部沿海的浙江等地。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等优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比较好,但远远不够,河南省要放宽准入政策,要积极引导扶持。落实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创造公平环境,为民营经济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加快城镇化建设

河南省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中的转变过程。农村城镇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城镇化的最好办法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河南省城镇化建设步伐,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政策上扶持,在资金上支持。县域应充分利用财政的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加强县城对周边城乡的辐射带动作用。部分县市或城镇,可结合自身的条件,建立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城镇集中,把产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努力形成集聚效应。

3.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河南省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经营

编辑整理本文。

是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调整农业结构,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各县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并做大把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例如“中国花木第一县”鄢陵县,培育了花卉、畜牧、棉花、瓜菜等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多村一品、多乡一业”的发展格局。此外,还要解决农产品的卖难低效问题,这就要求对农产品从简单加工到深度加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增值。

4.积极开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是一大重要贡献。针对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情况,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变人口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务工人员素质,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广泛收集用工信息,按照农民文化、技能等实际情况,开展了服装、针织等专业培训,用规模化方式组织农民工输出,实施劳务输出产业化经营,这样为河南经济总水平提高贡献力量。位于河南豫南的信阳各县市,在河南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如新县,全县36万人中,农村人口28万,靠劳务经济富起来的就占了四分之一。新县近年来,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新县劳务输出就7万人。先后有1000多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为新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 考 文 献]

[1]段丽娜.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c].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介翔.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探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李亚阁.河南省县域经济分类和发展战略研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0

杨荫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县域经济发展的出路与思路[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09

县域经济发展总结篇8

关键词:县域经济;龙头企业;经济发展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龙头企业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县域经济的含义

笔者认为,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经济区域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是某一县(市)生产力的总量。它是赋税经济、民生经济、区域经济和生态经济。

(二)龙头企业的涵义

龙头企业一般是指在某一县域产业结构中处于带头地位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产业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一般来说,龙头企业和其他企业相比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对其他企业有带动作用。龙头企业的强势发展,能有力地带动产业集群建设,对整个产业的发展具有引导作用。二是具有持续的高增长率。三是规模较大、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好、竞争有优势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营实体。

(三)龙头企业与县域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

龙头企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它们不论是在市场份额、制造能力、还是名牌优势上都有排头兵的优势。骨干龙头企业对一个县经济的带动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方面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能促进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还对一个县的税收、财政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龙头企业是区域中重要的行为主体,它的决策和生产经营活动不仅影响到区域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而且对其他行为主体也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二、龙头企业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

(一)龙头企业与县域经济增长

1、新古典学派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学派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前提下,假定规模收益不变,则区域经济增长源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这三个要素的区内供给与区际流动。

yi=aiki+(1-ai)li+tt

上式中,yi、ki、li、ti分别是指一定时期i区域内的区域产出率、资本增长率、劳动增长率、技术进步率,ai为资本对收入的弹性系数。通过上面的新古典学派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我们看到,假设规模收益不变,则区域经济增长的源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这三个要素的区内供给与区际流动,而龙头企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微观基础的主要行为主体,是这些要素的具体承载者,要素优化的实现者。企业为了自身生存和竞争力的提高,必然在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方面发展自己,创造财富,从而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2、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增长长期模型。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增长长期模型除了考虑有素的供给外,还考虑了需求、规模收益递减、集聚经济、区域空间结构等区域经济的增长的影响。其数学表示公式如下:

y=[ak+(1-a)l]a+t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龙头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把周边企业吸引到为自己配套的产业链条上来,将本地资源整合到产业链条中,集聚成产业群,形成相互需求的合作网络。一龙头企业为核心的集聚经济刺激了区域内的需求、优化了区域内的空间结构。根据上面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我们很容易看出龙头企业的发展自然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龙头企业的溢出效应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把溢出效应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罗默(romer)建立了知识溢出模型,卢卡斯(lucas)设计了人力资本溢出模型。溢出效益的基本内涵是,在某一经济活动中,“根本没有参与的人得到可察觉的利益(或蒙受可察觉的损失)”。充分利用积极溢出,及时消除消极溢出,对于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经济的整体水平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溢出效应特指积极溢出。在县域经济中,带来溢出效应的主体主要是县域内的龙头企业,因此,龙头企业对县域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龙头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三)龙头企业优化县域产业结构

经典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一个区域的优势能否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产业间的联系与比例关系。可以说,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区域经济发展会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又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表面: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仅表现在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在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与区域产业结构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的,而且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增长速度。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本质是技术的集约化。龙头企业作为县域内先进技术的载体,为了提高其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必然会引进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生产技术,导入新的生产函数直接或间接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集约化程度,从而导致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演进或优化原来的产业结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四)龙头企业促进县域公共设施建设

龙头企业除了提供大量的财政、税收,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来源之外,龙头企业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企业附近改善基础设施,也会间接促进县域基础设施的改善;有些企业处于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和地方政府合作,直接参与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事业中,从而为县域内的公共设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三、玉立集团对通城县县域经济发展贡献的实证研究

湖北玉立砂带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涂附磨具、绝缘绝热材料,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做出了贡献。

(一)有利于当地经济总量的增长

通城县县域经济近些年来取得较快发展,全县生产总值增长迅速。结合玉立集团发展的历史,玉立集团对县域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设全县生产总值为因变量y,玉立集团的产量为自变量x,以1990-2007统计数据为依据,进行一元线性回归有:

y=0.8312x-1023.6(t=5.927;f=40.056;r2=0.728)

从2004年起,通城县玉立集团的产值获得突破性增长,若以2004-2009年数据为依据,再次进行一元线性回归有:

y=2.41x-3312.4(t=7.727;f=50.213;r2=0.956)

在95%的可靠度下,上述回归均能通过f检验与t检验。从而可得,玉立集团在近17年的发展中,平均每增加1吨对该县生产总值的贡献为0.8312万元,而最近4年内贡献率则提高了2.41万元,可见通城玉立集团在近几年发展壮大起来,促进通城县县域经济总量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二)有利于当地财政收入的增长

设全县财政收入为因变量y,玉立集团的产量为自变量x,以1990-2009统计数据为依据,进行一元线性回归有:

y=1.312x-1836.3(t=6.153;f=37.168;r2=0.696)

在95%的可靠度下,上述回归均能通过f检验与t检验。由以上回归分析可知,通城县财政收入与玉立集团的产量的线性回归系数为1.312,这表明当玉立产量每增加1吨,能够带动财政收入增长1.312万元。近些年来,随着玉立集团的壮大,尤其是集团内产品的升级,市场的扩大,对通城县财政收入的贡献已是越来越突出。

     (三)有利于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玉立纱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在职员工3000余人,玉立集团在不断扩张主导产业的同时,凭借其雄厚的实力,逐步发展辅导产业,先后成立了华隆建筑公司,玉立运输公司,玉龙泉酒业公司,玉立服装公司,玉立农业合作社和玉立学校,并建成了四星级的玉立国际酒店,使得整个玉立集团主导产业上和辅导产业链上直接或间接服务就业的人员上万人。

(四)有利于通城县产业结构优化

1、玉立集团发展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玉立集团的带动下,通城县涂附磨具产业及其配套企业分别增至11家、15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其中龙头企业玉立公司成长为一家年产值5亿元、创汇1200万美元的跨国集团公司。整个行业,所生产的砂布、砂纸、砂带古全国同类产品80%以上的市场份额,产品覆盖亚、欧、非和北美等20多个国家,年产量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这些企业的出现大大促进了通城县内工业的发展,加速工业化进程。另外,玉立集团的发展与通城的服务业、养殖业和金融业之间也关联互动的作用。如服务业,玉立集团旗下的玉立国际酒店大大促进了通城当地的餐饮酒店业的发展,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此外,玉立集团产品热销国内外,拉动了县域内加工、包装、交通运输业、营销等一系列相关行业的兴起。

2、玉立集团的发展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结合通城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知目前通城县内产业结构正处于第一产业比重逐步缩小,第二产业比重逐步增加阶段,即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

设县内工业产值为因变量y,玉立集团的产量为自变量x,以1997-2009统计数据为依据,进行一元线性回归有:

y=8.452x+9736.3(t=4.153;f=14.168;r2=0.696)

通过检验,以上回归具有显著性。从而可知,当玉立产量增加1吨,能促进县内工业总产值增加约8.462万元。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先进生产线的引进,涂附磨具产业目前产值和税收占全县规模工业中的比重达85%。

(五)玉立集团对通城县社会发展的贡献

1、对县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贡献。玉立集团把自身发展的需要和通城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不断完善县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通城县域经济发展。以玉立集团为中心建成的“通城经济开发区”,开发区为通城县经济发展起到了强劲的拉动、辐射作用,已真正成为通城县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平台”。

2、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做贡献。玉立集团在大力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致富不忘乡梓,大力支援通城县老区建设,到2009年5月,集团已投入扶贫资金2300多万元。

第一,教育兴村。新农村建设不优先发展教育,新农村就不可能有先进文化的光环。为此,集团以“治穷先治愚”为宗旨,从1993年以来,在黄袍老区荻田小学,按九年义务制教育要求,投资30多万元创办了一期“希望工程班”,扶助45名特困学子学业有成,承诺为优秀学子读大学包保、优先安排就业。2006年,投资100万元为石南镇牌合村新建“玉立希望小学”;投资50万元为黄袍“希望中学”建学生宿舍楼。

第二,项目兴村。2005年,玉立集团与通城县石南镇牌合村合股创办牌合绿色农业生产合作社,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5000万元,实现利润500万元。该合作社不仅能有效促进全县养殖小区建设和养殖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一体化,而且对促进全县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志安.锻造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m].民族出版社,2001.

3、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学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3.

县域经济发展总结篇9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陇西县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7003603

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县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从行政管理层次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西部县域经济在我国整个县域经济体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共有2861个行政县,其中西部占897个,占全国的31%;全国县域国土面积896万km2,占全国县域内国土面积的59%,全国县域人口总量达9.35亿,西部县域人口总数2.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研究,将有利于充分调动各级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从而为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有好又快发展提供有效的措施,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县域经济概念及模式

1.1县域经济的概念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县域经济”概念的界定存在较大差异。李小三、徐鸣等认为:县域经济是指以中国的行政县为区域范围,以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镇、乡、村各层次经济要素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流、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显示出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王怀岳认为: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其形成是劳动地域分工的结果,具有开放性、区域特色性和空间非均衡性特征。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将县域经济界定为: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为区域范围,以县一级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生产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的一种区域经济。综合上述有关县域经济概念界定的观点:笔者认为中国目前的县域经济是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在行政县范围内,通过县域联系城乡的纽带作用,以实现区域内各种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的聚集和辐射作用的地域综合体。

1.2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目前比较公认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政府扶持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依靠政府的力量,集中力量办事,效率高。(2)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3)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依赖资源优势和发挥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4)集群式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相关产业在地域上的集群可以共享产业发展信息,形成互补性优势,以此促进县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战略。

中国地域辽阔,县情各异,东、中、西部乃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县域在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等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上存在着巨大差异。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县域基本上都是在认清自身发展条件和特点的基础上,发挥优势,打造特色产业,走出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诸多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

2陇西县经济发展现状

2.1陇西县经济发展的区域基础

陇西县地处黄土高原地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地区东部,渭河上游,东接通渭,南接武山、漳县,西临渭源,北靠定西市;东西宽52km,南北长46km,总面积2408km2,辖9镇,8个乡,总人口590.02万人。为典型的黄土梁峁与河谷地形。平均海拔1612―2798m,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农牧气候过渡地带,社会生产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陇西县有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陇海铁路纵贯南北,成为连接兰州、定西、天水、临夏、陇南等市州的交通枢纽,境内文峰镇素有“旱码头”之称,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2.2陇西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2.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达46.05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增速均超过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在全省综合实力排名中居28位。第一产业21.6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2.6010亿元,比上年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6899亿元,比上年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3.1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从增长趋势看近几年陇西县经济发展呈直线上升。2009年增长速度为1961%,2010为17.84%同比下降1.77个百分点,2011年为28.26%增幅最大,相比上年增长10.42个百分点,2012年为11.6%同比下降16.66个百分点增幅最低,年均增长速度为0.02%。GDp增长速度呈折线波动增长趋势,总体增幅较快。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300元和2804元,较“十一五”末增加4350元和1069元,年均增长11.6%和10.1%,如图1所示。

图12009―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2.2.2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2012年第一、二、三比重为22.1∶33.4∶45.2,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有所提高,第二产业大幅增长,第三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见图2)。

2009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7.4∶42.3∶41.2,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其中第一产业达7.15亿元;第二产业达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第三产业达10.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第二、三产业发展较快,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低(见图3)。库兹涅茨等学者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根据经济区三次产业的比重及其变化可以得出其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加速阶段。

图22012年三大产业比重图图32009三大产业比重图2.2.3投资消费大幅增长

“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5亿元,是“九五”的2.5倍。“十一五”期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93亿元,同比增长63.7%,工业增长12.96亿元,同比增长19.6%。总体而言,陇西县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直线上升趋势,2010年的增幅最快为16.6亿元,2005年的增幅最低位3.02亿元。

图4“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完成情况3陇西县经济发展模式

陇西县已经形成了以中药材、马铃薯为主的两大品牌特色农业,以工业园区和龙头企业为主的工业,以信息服务业和旅游业为特色的服务业。如图5所示,陇西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当地的资源为基础,在政府的规划引导、市场竞争和集群模式与循环模式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三大产业综合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图5陇西县经济发展模式3.1发展特色农业

由于各乡镇之间经济发展基础、优势资源条件不同。因此,发展特色农业一定要从镇情、乡情、村情特点出发,确定发展的重点产业和产品。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协会式服务、转变运作模式,依托项目抓发展,按照“政府引大引强、农民做大做强、结构调优调强”的运作思路,用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开辟农业产业化基地,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3.2以工业化为主导发展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表明,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就必须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并举,而核心是工业化。因此,陇西县的首要任务是加快工业化。陇西县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比较优势,合理制定工业化的发展规划,不断的尝试和摸索以明确自己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培育新兴行业,适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此外,陇西县还可以利用本县内有限的工业企业,发挥其规模优势、集聚优势,建立工业园区及龙头企业。

3.3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有利于农村乡镇企业的产业集聚、服务业的成长、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促进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陇西县要针对推进城镇化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思想认识、体制改革、工作机制和规划工作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要出台明确的配套设施,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小城镇经济繁荣发展。不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城乡统筹,共同发展。

4陇西县经济发展措施

4.1调整产业结构,突出重点,全面发展

积极推动陇西县第一、二、三产业稳步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加强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尤其是加速中药材和马铃薯产业化发展,逐步形成一条生产、加工、科研、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创立地区乃至全国品牌,使其成为带动全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龙头产业,同时兼顾铝冶炼、水泥等传统产业的发展,推进企业内部重组改革,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多样化生产,多领域投资,为地区各个产业的发展提供工业支撑。发挥第三产业优势,为农业和工业生产提供人力、技术等服务。为中药材和马铃薯等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并逐步形成陇中区域物流、商贸中心。

4.2发展产业化经营,加大科技投入

走产业化发展,才是发挥全县经济优势,增加经济总量的有效途径。陇西县已经形成了中药材、马铃薯等品牌农业产业,具有发展产业化经营的良好基础,应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产业体系,形成科学的分工与合作,将各经济主体有机结合起来,共建生产、加工,科研销售分配机制,化解市场风险。在农村和城市分别形成“农户+农机站+农技站”和“企业+科研机构”技术推广模式。

4.3加大政府扶持引导,创造良好投资、融资环境

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政府的扶持所形成的有利环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业为支撑、壮大陇西县域经济。中药材等产业方面已初具规模,但要做大做强在依靠市场竞争的同时必须依靠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兴建集中统一的工业园区合理规划布局,吸引投资。为企业的发展扩宽资金来源,形成“企业+政府+银行”的融资模式,同时为农户扩大农业种植规模提供国家扶贫资金援助,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产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4.4深挖文化内涵,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政府部门要组织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对陇西的文化历史进行调查研究,加强对文化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在旅游开发方面,可以围绕生态山水、古镇文化、民俗风情这个主题,打造以历史文化为主线的古道文化品牌、历史名人文化品牌。树立文化旅游产业化的理念,将文化与旅游联系在一起,实现由单纯的景点旅游向文化旅游转变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李小三,徐鸣.关于县域经济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0,(3).

[2]王怀岳.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实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

[3]刘俊生.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徐小佶,韦信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

[5]牟实库.陇西地方志浅议[J].图书与情报,1985,(03).

[6]伍华佳,水.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化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7]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等.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曹克河.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0.

县域经济发展总结篇10

关键词:县域;经济;联合体

在建立经济强省的过程中,县域经济的发展十分关键,县与县经济联合体的建立将极大地推动县域经济的结构调整,进而促进省域经济的发展。实行县域经济联合发展道路,需要重新认识县域经济关系,重新认识县与县的关系以及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关系。实行县域经济联合体可以达到县与县之间互补,共同繁荣,达到共赢。利用现代化交通通讯方式,构建网络式的县域经济联合体体系,在现有行政区划分基础上以经济区域划分,将为合理使用人才、资金、文化、教育、自然资源等,为均衡分布人口和生产力提供了可能。

实行县域经济联合体模式的一个基本设想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建立“县域经济联合体”。具体说是从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本地区的中心作用出发,从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条件出发,通过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重新配置,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河北省县域经济联合体的总体构想是构建“环京津县域生态经济联合体”、“环省会县域经济联合体”、“环二类城市县域经济联合体”的“三环”县域经济联合体发展格局。具体设想是分三步走:第一步,将河北省现有区域按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划分为“三环”经济区域联合体。在县域经济联合体内实现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生产要素流动一体化,产业结构调整与配置一体化,区域经济联合一体化。第二步,逐步形成“大环套小环、小环成大环、环环相套”的“三环”县域经济联合体。第三步,实现全省区域境内县域经济联合体发展一体化。

一、河北省县域经济联合体划分的范围

1.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河北省北部县域经济联合体。其中包括环北京的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兴隆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固安县、涿州市、涞水县、蔚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等14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天津的遵化市、玉田县、丰润区、丰南区、唐海县、黄骅市、青县、大城县、文安县、霸州市、永清县、安次区等12县县域经济联合体。

2.以河北省省会石家庄为中心的冀中县域经济联合体。包括环石家庄的鹿泉市、平山县、正定县、藁城市、无极县、栾城县、赵县、元氏县、灵寿县、井陉矿区等10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

3.以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10个二类城市为中心的县域经济联合体。其中包括环张家口的尚义县、张北县、崇礼县、宣化县、怀安县、万全县等6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承德的隆化县、平泉县、承德县、双栾区等4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秦皇岛的青龙满族自治县、抚宁县、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等5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唐山的丰润区、古冶区、开平区、滦南县、丰南区等5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廊坊的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永清县等6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保定的满城县、徐水县、安新县、高阳县、清苑县、望都县、顺平县等7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沧州的青县、黄骅市、海兴县、盐山县、孟村回族自治县、南皮县、沧县、泊头市等8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衡水的深州市、武强县、武邑县、枣强县、冀州市等5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邢台的邢台县、内邱县、任县、南和县、沙河县等5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邯郸的武安市、永年县、肥乡县、广平县、成安县、临漳县、磁县、峰峰矿区等8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

二、划分县域经济联合体的主要依据

1.县域经济联合体要有利于河北省县域经济尽快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发展;有利于环京津各县服务首都,发挥护城河的作用;有利于沿海各县充分利用本地城乡资源和有利的地理位置,实行外向型牵动战略;有利于实行环省会、环二类城市的梯度发展战略,即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发展对策。

2.协调发展是提出县域经济联合体设想的主要依据。从全国范围看,河北省呈现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结构不合理的态势,问题也十分明显。另一个问题就是尚未形成县域经济联合体体系,县与县之间经济长期脱节,不能有效地发挥县域经济联合体的互补作用。城市是区域经济的中心,城市要为县域经济服务,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没有县域经济联合体,县域经济就为一盘散沙,就不可能在全省总体地域分工中单独承担一个方面的任务。因此,河北省县域经济联合体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建立合理的县域经济网络体系、形成县域经济联合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进而推动全省经济健康发展。

3.从河北省各县经济发展现状看,仍有很大区域性差异,不必要采取一种速度,一种模式。应当把联合发展的选择权留给地方,地方根据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和发展潜力以及效益原则做出正确的选择。鉴于河北省各地区发展水平不一,城市化水平各异,作为一种尝试,在现阶段,划分县域经济联合体范围不宜过大,选择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发展水平相当的二类城市为次中心,组成县域经济联合体将为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战略方针和对策提供了可能。从目前水平看,建立县域经济联合体与现阶段河北的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随着全省总体水平的提高,县域经济联合体由初级向中级形式过渡。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调整,将进一步过渡到全省境内统一的高级县域经济联合体。

4.建立县域经济联合体意味着从根本上调整思维方式,即不单纯从省域出发考虑问题,也不单纯从县域出发,而是把全省各县都看作是一种生产力布局的形式和不同的生产部门,各县都有各自的分工并且是平等的,各种机遇和竞争对各县应该是均等的。目前应先消除各县间的隔离和壁垒,使凝固的生产要素在本区域内流动起来。今后,单向的农村人口流动将变为双向的城乡人口流动,城市的工业和人口将迁移到有发展前景的小城镇,吸纳当地人口就业,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

5.初步设想将河北省划分为三个县域经济联合体。在正式实行此方案之前,可选择“环京津县域经济联合体”做试点,取得经验后全面铺开。此外,为避免各县域经济联合体发展规划与全省总体规划相冲突,建议制定全省近期及远期县域经济联合体发展规划,并经过自下而上的讨论和严密的科学论证加以认定。各县域联合体将此为依据制定本地区的发展规划,以便于各县域经济联合体与全省整体发展总体规划保持一致,而全省则要同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发展规划保持一致。

三、县域经济联合体的运作方式

1.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县域经济联合体发展的首要问题是生产要素问题。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取决于城市能否提供就业岗位和农业生产劳动率的提高。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一些地区某些行业劳动力不足,而另一些地区和部门又存在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让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让每个人都有竞争和选择的机会,多为社会创造财富,这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应首先考虑如何在县域经济联合体内部逐步消除壁垒,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就业、就医、子女上学、社会保险、购买商品房等方面在县域经济联合体范围内享有同等权力。鼓励农民进城投资兴建各种设施项目和从事其它经营活动。与此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外来人口管理制度和劳动力就业考核制度、再职人员和待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制度。为了实现县域经济联合体内部各县之间流动,必须建立一种人口“分散式集中”的机制,如在“环京津县域经济联合体”提供比大都市更优厚的工资,更廉价更舒适的住房,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就业岗位,建立快捷的交通条件和现代交通工具,建立县域经济联合体人才库,这些都是加速人才双向流动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

人才的自由流动将为资金和物资的流动提供可能。目前一些地区和个人资金积累过多和设备闲置,而另一些地区则资金短缺,物质技术严重不足。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则可大大加速资金和物资流动,提高资金和物质使用效率,从而使生产力得到合理配置。

2.统一调整产业结构。县域经济联合体范围内各县协调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工农业的协调发展。在县域经济联合体范围内尽快实现以工补农,以工促农,合理布局工农产业结构是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次是产业结构的问题。县域经济联合体的发展将面临着国有大中型企业重新振兴的挑战,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基础设施等一系列自身难以解决的矛盾。县域经济联合体必须重新调整产业结构,围绕农业办工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人才的优势。最后是调整三次产业结构。随着城市功能的转换和城市中心极差地租的上升,城市单一工业职能日益弱化,传统企业的搬迁和转产成为必然。大城市第三产业比重将持续上升,第二产业比重下降。而县域经济联合体则正处于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阶段。在县域经济联合体范围统一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则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和更多的选择机会。

3.县域经济联合体统一布局、规划和建设。鉴于县域经济联合体水平差异较大,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环京津县域经济联合体”应主要实施吸纳型战略,充分发挥区域的优势和吸纳功能,带动整个县域经济联合体范围内各县之间相互协调发展道路。而“环省会县域经济联合体”、“环二类城市县域经济联合体”,则应重点发展二、三类城市,建立新的增长中心,通过加快二、三类城市的建设,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

4.统一兴建基础设施。从“三环”县域经济联合体地理位置看,要求既要发展加快中心城市的对接,又要形成整体经济增长点。如果各自为政,必然影响总体效益。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城市性质、布局及区域的长期发展需要,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各县域经济联合体协调一致、全省协调一致,统一兴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鉴于县域经济联合体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建议“三环”县域经济联合体着手制定本区域基础改造与建设长期规划,并把加速建设基础设施作为推进县域经济联合体的重点。

随着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县域经济联合体建设问题必然加以考虑。建立县域经济联合体的目的是,通过新的规划形式解决中心城市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吸引中心城市中的劳动力和人才,关键是要从整个县域经济联合体区域的角度考虑人才、就业和生产力的平衡发展,建设好县域经济联合体。

参考文献:

[1]周天勇.高级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6:63-66.

[2]王曾.欧盟新经济的发展及其举措[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7:15-26.

[3]刘永瑞.科学发展观之区域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35-56.

[4]刘永瑞.论河北省环设区市经济发展战略的构建[J].河

北学刊,1994,(6).

[5]沈玉芳.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态势、问题和方向[J].

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4,(6).

[6]刘永瑞.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思考[J].理论

前沿,2004,(17).

[7]梅多斯(meadows,D.)等著.李涛,王智勇译.增长的极

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