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39:41

农村教育政策篇1

近年来,唐村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全面建设文明、富强、平安、和谐新唐村为目标,上下一心,协调一致,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多项工作获得了省市各级的表彰奖励。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民营经济收入年递增2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财政收入连年增幅达到了35%以上,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入保持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累计投资一千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乡村公路15条、40多公里,85%以上的村结合村村通工程对村内道路实现了硬化,率先在全市完成了村村通油路工程,受到了济宁市政府的表彰奖励。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建成了省级标准乡村敬老院、全市首家乡镇文化广常投资近400多万元对中小学校进行了改造和设施配套。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圆满完成了镇村计生队伍改革和协会换届,连年获得邹城市“计划生育目标考核一等奖”,被济宁市命名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镇”。重视加强了治安、综治、、调解专职队伍,健全了组织领导、信息预警、责任追究工作机制,群众安全满意度明显提升,和谐社会构建初显成效。通过实施“绿、亮、清”工程,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改观,村村都建成了一条标准的文明路街。地企联合不断取得新成效。确立了“城镇联建、项目联上、资金联股、人才联用、平安联创”的工作思路,地企友好关系不断深化,联合领域不断拓宽,相互间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党的建设得到加强。以“三级联创”和“五个好”党委建设为总抓手,党员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干部实行了规范化动态管理,建立健全了监督、考核、奖惩、约束机制。顺利完成了第八届村民委员会和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自开展农村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以来,唐村镇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牢牢把握“精心组织、注重实效”两个原则,突出抓好宣传、培训、活动三个环节,使我镇的广大干群充分认清了形势,提高了认识,为开展保先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全镇形成了科学、文明、民主的意识形态,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三点:

一、夯实宣教基础,做到“三个到位”。

我们把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作为活动的第一步,具体做到了“三个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镇党委将宣教活动作为统揽全镇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精心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多次召开党政班子会议、机关党员干部大会、各村党支部及党员会议,通过学习上级文件精神,使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对宣教工作的重要性、现实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活动开展奠定了坚实的舆论基矗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为加强对宣教工作的领导,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形势政策教育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工作,并成立专门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以此为基础,各村相应成立了专门小组,为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领导保证。

三是人员设施到位。镇党委、政府立足各村实际,采取财政补一点、村里拿一点、群众捐一点的办法,多方筹资近120万元,按照“三室两栏”的标准,为各村建设完成宣教室、广播室、图书室、宣传栏、阅报栏,配备齐全了各类图书、宣教影片以及相关设备,并明确专人负责,为活动开展提供了有效的物质保证。

二、建立长效机制,健全“四个机制”

我们把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作为常年开展活动的保证,实现了“四个健全”。

一是健全日常工作机制。镇里建立健全了《机关工作人员包村制度》;各村按照活动要求,统一制定了《学习教育制度》、《图书管理制度》、《民情恳谈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每天更新阅报栏内容,定期播放宣传影音资料、邀请宣讲团、自行组织活动,不定期张贴标语、设立牌扁、悬挂条幅、观看专场演出,形成了长抓不懈的工作机制。

二是健全包保督导机制。《形势政策教育机关工作人员包村制度》规定,全镇实行镇级领导包管区、机关工作人员包村制度,具体负责督促指导所包管

区、村庄的活动开展情况,形成了齐抓共管、上下一致的工作格局。

三是健全责任分工机制。明确镇党委书记为全镇活动开展的“第一责任人”,各村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包保人员为“相关责任人”,并把具体宣讲内容分配到人,使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人人肩上有担子,形成了责任明确、奖惩分明的责任机制。

四是健全监督考核机制。镇农村形势政策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监督考核制度》下发各村,并严格实施阶段考核和年度考核,考核成绩记入全年工作总评,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深入开展活动,突出“七个结合”

我们充分发挥农村形势政策教育活动的作用,努力寻找结合点,以此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具体做到了“七个结合”。

一是与深化民情恳谈相结合。结合活动,深入推行农村政务、财务两公开制度和村民议事会制度,坚持“一线工作法”,与群众面对面面交流,教育群众掌握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方针、政策,鼓励群众正确发挥自己的权利,引导群众以合法途径参政、议政,疏导群众在受法律保护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看法,激民智、凝民力、聚民财,进一步深化了民情恳谈成果

二是与普法教育相结合。结合“四五”普法阶段任务,深入宣传民法、刑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土地法、行政诉讼法、计划生育法、安全生产法等贴近群众生活的国家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法律素质,达到了教育、普法“双丰收”的成效。

三是与“三下乡”相结合。结合科技、文化、医疗三下乡活动,广泛宣传,建设“科技通道”,承接全拾生态家园示范点”建设,实施全省首例性控奶牛胚胎移植手术,组织群众赶科技、文化大集,使农业科技、文化知识进村入户,引导群众走上了富民之路;同时,全面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实行卫生一体化管理,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

四是与公民道德建设相结合。结合活动,大力开展诚信守法、敬老爱幼、节俭文明教育,开展争创“十星级文明户”、“敬老好儿女”等活动,宣传正面典型,弘扬社会正气,倡树文明新风,营造了全镇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五是与精神文明创建相结合。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路街创建活动,在净化群众心灵、美化生活环境的同时,每村至少建成了1条“宣传一条街”,沿街粉刷宣传标语、绘制宣传壁画,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再次使群众把国家政策、法规看在了眼前,记到了心上。

六是与党员先进性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远程教育是示范点覆盖面广、网络健全、组织严密的优势,结合活动超前宣传,既宣传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又为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开展打造了有利的舆论环境。

七是与当前重点工作相结合。结合全镇工作,镇里每出台一项政策、措施,坚持宣传先行,坚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活动先后为服务电厂四期工程建设、打造“平安唐村”、大力招商引资、加强小城镇建设、实施村村通工程等各项政策、措施的全面落实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矗

农村教育政策篇2

①对“学校是否考虑签约培养农村教育硕士生”的情况调查。调查结果告诉我们,有53%的学校考虑签约,20%的学校不考虑签约,27%的学校选择“无所谓”。②学校最缺乏的学历人才情况调查。从调查结果就们可以看到,选择“中专”学历和“大专”学历的没有,选择“本科”学历的占26%,选择“研究生”学历的占74%。③对是否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任教情况调查。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有硕士以上学历任的学校占40%,没有的占60%。

二、对农村中学选拔

人才的标准的情况调查。①对招聘时注重教师哪方面能力的情况调查。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选择“注重教学能力”的占80%,选择“科研创新能力”的占13.3%,选择“管理能力”的占6.67%。这说明招聘中学教师首先看重的是“教学能力”。②在招聘时最关注的是应聘者哪类学习成绩情况调查。这是一项多选题,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选择“基础课成绩”的占86.6%,选择“专业课成绩”的占93.3%,选择“实习成绩”的占80%,选择“其他”的占13.4。③招聘时最重视应聘者哪类品质情况的调查。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选择“敬业精神”的占93.3%,选择“责任心”的占86.7%,选择“工作积极主动”的占73.3%。(5)对毕业任教的教育硕士研究生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有关方面的情况调查。①对毕业任教的教育硕士总体满意度调查。从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选择“很满意”的占20%,选择“基本满意”的占66.7%,选择“不满意”的占13.3%。②对毕业任教的教育硕士研究生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是否适应中学教学的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完全适应”的占33.3%,认为“基本适应”的占60%,认为“不适应”的占6.67%。③对毕业任教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情况调查。这是一项多选题,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选择“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的占60%,选择“好高骛远、不安心本职工作”的占40%,选择“缺乏责任心”和“缺乏踏实、勤奋精神”的分别占13.3%和20%。所以毕业教育硕士研究生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三、启示和建议

课题对农村中学领导及老师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认识理解、有关部门对政策的执行、农村中学对农村教育硕士的需求情况、选拔人才的标准以及教育硕士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是真实可靠的。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有关部门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认识、理解、执行等情况,农村中学对教育硕士的需求情况,毕业的教育硕士在任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农村教育硕士招生政策的调整和修订以及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1.调整和完善“招生政策”。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城市来说差距很大,这将影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创新“农村教育硕士招生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调查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大“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宣传力度。从农村中学领导或教师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非常了解的只有13.3%,不了解的占40%。这就说差不多半数以上的老师甚至领导不知道有这么一项政策。所以有必要加大对这项政策的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来。(2)加强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执行的监管力度。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各有关部门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重视不够,上面根本没有切实可行的一个政策执行的监控计划。以致于有关部门在执行过程中互相推诿扯皮,敷衍了事。所以有必要制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政策执行监控措施,对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不断修订招生政策。(3)重视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经费不足问题。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培养经费不到位,46.7%的人认为培养经费没有落实。实际也存在教育部门与财务部门互相推诿扯皮,人事局、财政局等部门以种种说辞不落实农村教育硕士的工资关系,以致于许多农村教育硕士工资福利及政策规定的其他待遇都得不到落实。所以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经费可以由国家财政统一划拔管理,直接下拔给培养学校。(4)扩大农村教育硕士招生对象的范围。从调查结果我们看到,所有被调查者都认为农村教育硕士的招生对象应该是具有本科学历的中小学教师,而不应该只有应届本科毕业生才有资格。所以有必要扩大农村教育硕士的招生对范围。

2.按农村中学所需人才标准修订培养方案。从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60%以上中学是没有研究生学历的老师任教,而又有73.3%的学校认为最缺乏的学历人才是硕士研究生,农村中学急需硕士研究生人才,而数量也比较大。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出适合农村中学教学的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以便于能培养出适合农村中学教学的农村教育硕士研究生。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重视农村教育硕士教学能力的培养。从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村中学在聘用教师时,80%的学校看重的是应聘者的教学能力,所以有必要调整农村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减少理论性课程,增加实践性课程和技能课,如开设一些技能大赛、模拟上课、评课等课程。农村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教学内容应紧密切合农村中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农村教育硕士的实际教学能力为主要目的。(2)加重专业课的课时量,减少公共教育理论课的课时量。从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农村中学在选拔人才时首先看重的成绩是“专业课成绩”,所以一定要重视专业课的教学,适当增加专业课的课时量,少开一些公共教育理论课。(3)加强对农村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农村中学对毕业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满意度调查可以看到,“很满意”的只有20%;对教育硕士毕业研究生存在的问题调查中了解到,教育硕士研究生存在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好高骛远、不安心本职工作等问题。这就说教育硕士研究生在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方面还有所欠缺,各培养单位务必重视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农村教育政策篇3

关键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策略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多元化的思想开始在农村不断渗透,农民的思想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当前的农村建设要求出现了很大程度的背离。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我国农村的落后的面貌,在我国农村实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农村发展的必然。

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小农思想问题深厚

我国农村形态历史悠久,在长期的过程中形成了特定小农思想意识,由于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的不断冲击,但是农村处于一种闭塞的环境当中,要想彻底的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还需要艰难的历程。由于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有限,所以农民对于好的生活状态的追求也相当有限,他们的心理保守,追求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不懂得把结余进行投入再生产,从而产生最大的效益。这种落后的思想观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所以应该加强农村教育教学工作,充分解放农民的思想。

(二)农民学历低

由于农村受传统意识的影响,导致农民对教育意识薄弱,大多数人的学历水平较低。首先表现在农民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对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和教育形式的认知力不够,不能够认识到知识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其次,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农民对生活安于现状,只满足于解决当前的温饱问题。导致农村普遍存在着学历低的现象,对事物的认识能力不足,阻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到位

在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进行物质教育和精神教育是提高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农村来说进行教育需要支出很大一部分资金,虽然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帮助贫困学生都能上的起学,但是在现实生活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学生由于家庭贫困而面临辍学的危机,在农村不上学的孩子就会出现等现象的发生,对农民的思想观念和个人素质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种风气不仅使个人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败坏了社会的风气,对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1]。

三、提升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对策

(一)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

在我国农村的生产方式主要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在我国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为农村的生活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变化,我国农村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要想推进我国农村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在根本上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首先要对土地的种植形式实行规模化经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生产力,还能够节约劳动成本,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在对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要进行农产品的特色加工,改变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走精工细作的应用模式,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最后要加强城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村进行城镇化建设,还能够优化农村资源的配置,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促进农民养老、就医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2]。

(二)发展生态农业的建设

生态农业是农村进行发展建设的需要,为了农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实现优质高产的农业化建设,必须要发展生态型农业建设。首先应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农业与科技相融合的生产方式,不断的进行新品种的研发工作,在根本上改变农民的思维方式。其次,应该降低农产品富含农药的比率,施用有机肥料进行生产劳作,这不仅对人的身体有很大的好处,也实现了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要想加强农村建设,就应该进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来解决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弱化的情况。首先应该在农民思想建设上给予高度的重视,应该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的问题,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指导。其次,要对农村领导干部进行观念上的转变,充分认识到农民当前的错误思想观念会影响到实际的生活,所以应该加强对农民的思想引导,增强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认识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民整体的综合素质[3]。

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实效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农村教育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农村实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对农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首先表现在促进了农村的生产方式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提高农民生产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次,有利于生产者自身素质的提高,不仅为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还增加了农民进行劳作的责任感,也丰富了农民的日常生活。最后,有利于改善乡风促进村容的整洁发展,只有通过人们不断的对环境进行改善,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增强乡村居住环境的美化,可以帮助农民建立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4]。

五、结语

对农村居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对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策略,并阐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效果。相信从多方面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知识文化水平,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综合型的人才,使他们投入到农村的建设中来,促进农村的快速发展。

作者:马小施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何文毅.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唐曼莲.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策略和实效浅谈[J].中国高等教育,2012.

农村教育政策篇4

 

免费师范教育政策以国家部署师范大学生为对象,针对我国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现状,培养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未来教育家,为当地师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方向,意义重大。

 

1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内容和实施

 

2007年秋季起,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免费师范生毕业后一般要回到生源所在省份的中小学任教10年以上。

 

旨在通过部属师范大学的试点,积累经验,建立制度,建设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水平,为培养造就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基础,进一步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政策有两个关键词值得关注。

 

一是“免费”,二是“义务”。“免费”指的是国家对师范专业的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先在六所部属师范学院中进行试点);“义务”指的是选择享受免费师范教育的学生必须到西部支教三年。

 

2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师资现状及成因分析

 

目前,整个西部地区的“两基”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距尚远。其中有350%的县(市、区)、23%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年,低于全国1.3年;文盲率高于全国2_3个百分点。

 

东、西部之间存在着明显差距,教师数量不足,观念落后素质不高,队伍结构不合理等几大突出现状直接制约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从教育民主化的要求来看,如果没有西部农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就不能实现中国教育的公平原则,更谈不上教育的现代化。归纳起来,现状成因有三,一是客观物质条件影响师资力量,二是落后观念制约师资发展,三是师范院校对农村师资培养的忽视。

 

3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对于当前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积极意义

 

针对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问题,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施行,从国家层面将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从以前的零散化、不确定化,正式走向了规范化、体系化,在解决西部农村师资数量、质量和观念制度方面,着手为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师资调整保驾护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保障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师资数量。政策规定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到西部支教三年,一般要求回生源所在地中小学任教10年以上,为西部师资数量问题的解决增添了重要的力量,直接保障了农村教师数量。

 

另外,政策着眼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和师资现状,鼓励师范生终身从教,建立了一种有效的教师流失补偿制度,对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师资总体数量短缺、合格教师缺口大和流失严重,教师数量减少的问题予以了政策解决上的保障。

 

3.2确保在校师范生质量,提供师资储备。政策在高等教育的土壤中产生并发展,在国家部署师范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中具体施行,高校优秀的教学资源给予了其丰富的成长土壤。实施免费教育政策的高校,在充分研究和一定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为免费师范生量体裁衣,设定了合理的培养模式。首先是为免费师范生设计了切合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课程内容;其次,充分研究了西部农村地区缺乏优秀教育管理和科研人才的实际情况,注重教育教学中管理和科研知识的融入,培养在校师范生良好的协调管理和科研能力。

 

3.3保障了师资培养的专业化。政策护航高校,对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是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资,更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在专业性高、针对性强的师范教育培养模式下,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实现了专业化,为积极适应西部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师资准备了必需的能力和素质储备,为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一支优秀的师资力量。

 

3.4助于实现师资队伍结构的合理化。免费师范生充实到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中,首先解决了西部农村地区师资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从人口上解决了西部农忖基础教育师资学科结构的不平衡现状。其次,生源地不同的毕业生回生源地任教,很大程度改善了基础教育一直以来存在的区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3.5政策开创了西部农村基础教育与高校有效合作新模式。政策打破了师范院校师资培养的“学校本位”,开始关注农村师资的需求特征和基本要求,建构了有效的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师资培养体制:首先,确立了学生“来自农村,服务农村”的基本职业价值取向,明确了免费师范生中小学人事制度的发展任务,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教师教育制度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其次,免费教育的培养模式大大加强了学校与农村中小学的业务联系和教育协作,可以让师范生在接受专业、优秀的培养后自觉自愿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开拓进取,在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广阔土壤中提升农村中小学的办学品位,实现质的发展,并完成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

 

免费师范教育是一个信号,表明了国家对于教师培养的重视,也表明了政府要大力扶持师范院校的态度。作为促进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的一个新型政策,它全面地从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师资数量、质量、制度、队伍建设方面着手,切实促进了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寄希望于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在实践中不断践行发展,完善政策指向,消除民众误解,关注师范毕业生的工作转接问题,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设立实事求是的服务期,健全激励机制。形成开放竞争的人事制度。

 

作者:汤泓玻来源: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年12期

农村教育政策篇5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执行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1-0228-02一、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中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教兴国”的国策下,教育被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这一政策下我国的义务教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政策在农村地区的执行还是存在困境的。

(一)教育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差

近年来,我国虽不断地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但是就总体而言,我国的教育经费的投入还是不足的,在全国5721.7万在校初中生中,农村学校的比重是57.2%,而所占教育经费相应比重仅为47.6%,全国初中生人均教育费支出为1102.50元,其中城镇1423.85元,农村为861.64元,城镇与农村生均支出比为100.0:60.5。小学生生均教育费支出625.45元,其中城镇为841.11元,农村为519.6元,城镇与农村生均教育费支出比为100.0:61.7。由于教学经费不足,学校的教学设备不齐全,一些学校连最基本的桌椅板凳都是残全不全的,更别说昂贵的实验器材、教学用具了。有的学校没有正规的操场、篮球场、足球场,有的学校没有图书室,就算有图书室藏书量也是极少的,图书的种类少,数量少,藏书多数内容陈旧,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低

农村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相对于沿海及发达城市而言是偏少的,还时有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发生。这就使得许多农村的教师都“跳槽”到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教师辞职、调职的情况常常发生,造成了教师队伍数量上的短缺和结构上的短缺。这也使得农村学校存在许多代课老师。据统计,2001年农村初中代课教师有65005人,占全部专任教师的4%;农村小学代课教师为515394人,占全部专任教师的13.6%。这些代课老师许多都是退休的老师或者是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他们多数教学方式单一,知识面狭窄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化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质量堪忧。

(三)教育负担沉重,辍学率较高

农村学校合并的事实使得部分学生需要坐车才能去学校,这额外增加了家庭的教育支出,此外,学生还要支付自己的伙食费甚至是住宿费,在无形之中加重了家长的教育负担,许多家长根本无法承担额外的教育支出。2005年初,中央党校的一份报告指出,近几年农村学生的辍学率、流失率偏高,初中生辍学率上升,有的地方农村辍学率高达10%以上。曾几何时,在中国,出乡村的主要三种形式其中一种就是读书,这里的读书主要是上大学,乡下人把读书考大学看成是孩子的最佳进城的途径,但是随着大学的扩招,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等问题,加之打工已经成为现今孩子进城“流行的”方式,大学生已经不再那么受到农村人的“待见”,因此家长也就选择了让自己的孩子不再浪费时间在学习上。二、造成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执行困境的原因

中国有句古话是说要“对症下药”,我们要找到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分析导致问题存在的原因,才能够“治标又治本”。真正解决问题。

(一)义务教育政策本身科学性不足

人是理性人,各项政策的最后决策者都是人,决策者的有限理性表现为他所掌握的与教育政策制定有关的知识的不完备性,还表现为在教育活动中对困难的预见性,以及表现为在超出其感知限度的技能、习性和反应能力方面的受限制性。它的科学性不足主要是体现在它的不公平性上。就目前义务教育政策制定来看,教育政策的内容太具体,忽视了每个地区有其不同的地区特色、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程度,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制定教育政策时完全没有考虑到农村地区的情况的特殊性,政策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不能够对政策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二)义务教育政策的执行人员自身的不足

任何政策的实施一定离不开政策的执行者――人。人是政策执行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因素。人毕竟是作为社会人存在,因此他们总是会被各种利益左右,在义务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也不免如此,学校为了弥补资金的不足实行变相收费,政府为了提高绩效就重点扶持城市的学校,从事教育公平研究的杨东平学者指出:“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形成了一种忽视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国家的公共政策优先满足,甚至只反映和体现城市人的利益。”这些都违背了义务教育精神,义务教育政策在农村地区被扭曲执行。

(三)义务教育政策的执行的资源不足

任何政策的执行都需要充足的资源,否则就不能实现预期的政策目标。其中,作为政策执行资源的基础的经费资源和物质资源是最重要的政策执行资源。在教育投入中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比重所占份额仍然很低,2006--2010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累计新增经费,由原来的2182亿元至少增加到2652亿元,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也不足1%。除了资金不足之外,师资力量的供给不充足是比较明显的。在很多农村地区学校的师资队伍都呈现出断层的现象,无法补充到年轻的优秀老师。

(四)义务教育政策的目标群体对义务教育政策的遵从度差

如果政策的目标群体对于该项政策的目标指向、遵循原则和内容规定没有强烈的认同感,他们往往会采取消极配合,马虎做事的态度,从而影响该政策的执行效果。就政府来看,他们追求的政府的绩效,带有功利主义色彩,他们往往牺牲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来成就城市义务教育,甚至将教育资金挪做他用。就老师来看,农村教师的发展空间不大,他们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少,面对的竞争也少,因此他们中有些人渐渐就失去了动力,满足于现状,不探索更好的教学方式;而有的优秀教师则是人往高处走,辞职、调职多有发生。就家长来看,他们往往认为孩子读书考不上大学都是没用的,即使考上大学也要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义务教育对于他们来说是没有任何经济收益的。因此,他们宁愿自己的孩子少读一点书,早点出去赚钱养家。

三、突破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执行困境的对策

前面我们分析了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的困境以及原因,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执行,否则一切都是空谈,目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出完善政策执行的对策,便于政策有效地执行。

(一)制定农村义务教育的单行文本政策

我国公共政策学者谢明在他的公共政策概论中解释公共政策的定义时引用了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Davideaston)在《政治系统:政治学现状研究》一书中的一句话:“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种类型,是指为了解决教育领域所产生的公共问题,政党、立法机构、政府等所制定的教育方针、行动纲领、教育法规、条令条例等多种行为规范和活动过程的总称,是对教育工作的目的、策略和途径的总体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政策比较概括,缺乏针对性的文本政策,我国农村的特殊实际要求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时,要根据农村教育发展的特殊实际,综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确定适合农村的教育发展目标,不能让农村的教育目标脱离实际。搞“噱头”教育。除此之外还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本文,要健全现有的法律制度,制定针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法,能够解决农村教育制度上的缺陷,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体系的稳定性,从而保障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提高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

这里我们将政策执行者概括为政府官员及教师。对于政府官员,首先是要提高其政治素养即其对政策的理解能力等。对政府官员进行教育培训,例如让他们攻读mpa,学习公共政策课程,提高专业知识素养,能够独立地分析、理解政策的内容和政策目标。除此之外还要定期进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减少他们的功利主义思想,做好人民的公仆。对于教师,不仅要提升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还要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建立教师进修制度,确保农村教师能够得到培训、进修的机会,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改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还要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等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及奉献精神。

(三)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资源投入

现有的农村教育的财政经费主要是地方政府承担。2005年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其中,最关键的是建立了中央与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新机制。这也就要求提高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供给水平,缓解县级政府的财政压力,实现资源的宏观调控,缓解当前教育发展失衡的现状。中央可以保证教师的工资发放,省级政府可保证给学生免费发放教材,县乡级政府保证学校的日常运转。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完善专款专用的财政体制,这样就避免政府部门将发展农村地区教育的资金用于其他提高其政绩的工程上,这样也为教育发展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农村教育政策篇6

[论文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城乡统筹成本补偿义务职业教育直接升学制度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农村职业教育要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服务效能,有赖于职业教育制度的安排与政策的创新。笔者认为,未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未来新农村建设对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即外在需求拉动力;二是农村职业教育自身改革与实现持续、稳定发展以及提升服务效能的需要,即内在改革驱动力;三是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农村职业教育满足人的主体价值实现的需要,即主体发展推动力。本文试图依据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创新的环境,探讨未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政策的创新需求。

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创新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以有利于农村职业教育促进人的发展为最高追求。从带有政治色彩的教育普及到侧重农村职业教育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当地服务,再到强调以人为本、以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为重中之重,这样一部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导向发展史,是我们党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针上与时俱进的历史,是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一个历史侧影,更是我们党对教育规律认识和实践深化的历史①。笔者认为,坚持以人为本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人民性——面向人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政策必须最能够代表农村大众的利益,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动力应来自农村民众的广泛需求,能够为每个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职业教育,促进他们通过职业技能的掌握实现充分就业和劳动收入的提高,促进个性的发展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民性”强调从农村民众的职业教育需求出发,这其中包括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类型、职业教育与培训提供的“菜单”、教育培训形式、时间安排、学籍管理制度等都要符合农村民众的需求特点,都有利于调动人们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积极性。

公平性——人人学习。农村职业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是农村公共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上说应该是最具公平性的教育类型。但是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它是一种昂贵型教育,人们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成本支出更大,因而有可能使当今中国社会收入最低人群的农民止步于学费昂贵的职业教育,遏止他们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需求。因此,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必须为农村民众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公平性”强调的是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机会的均等性,使其不至于成为“精英教育”或者歧视性教育的翻版。

普惠性——发展人人。普惠性意味着通过职业教育使每个农村民众都成为受益者。这就是说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一方面能够提供给各类人群,尤其是弱势群体接受职业教育的条件与机会;另一方面能够使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人们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就业,能够改变自身发展的不利处境,能够使广大农村民众跳出“贫困陷阱”,并逐步走上富裕之路。“普惠性”强调受益面以及使每个人都能有所发展。

第二,坚持以有利于农村职业教育服务效能提高为目标导向。农村职业教育服务效能能否提高,与其发展政策的效用性、适切性密切相关。

区域性——因地制宜。要根据我国农村现实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性的特点,以及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性特点,制定具有区域特点的非均衡的发展政策,允许各地在不违背职业教育法规等前提条件下,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灵活制定有利于本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与法规。反映区域特性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常常是最可行、最有效的政策。

适用性——适宜可行。任何一种政策的出台都必须基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必须具有可操作性,符合各地农村职业教育正常运行的条件。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必须是源于实践的需要,而不仅是理论的探讨或者专家的臆想。

前瞻性——适度超前。服务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必须有一定的提前量,这就是要根据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把握,以及对未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判,制定相关的政策,以减少外在因素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干扰,使农村职业教育能够最大程度地平稳运行。具有前瞻性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是最具时代性、最具导向性的政策。

第三,坚持以有利于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吸引力为创新动力。

规范性——完善制度。要改变长期以来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偏见与歧视,有必要也有可能从制度层面设立制度门槛:一方面是实行严格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准入制度,即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办学条件必须有严格的准入要求;另一方面要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即只有经过职业教育严格的教育与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有可能进入劳动力市场。这样就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使之成为与普通教育类型不同但是社会地位同等的教育,促进农村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

激励性——创新制度。通过制定激励政策,提高人们就读农村职业教育积极性是一种基本的策略。在这里更重要的是,所制定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一方面要有力度,对农村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真正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要使相关的系列政策制度化,甚至从法律层面进行明确的规定,如实现农村义务职业教育制度、涉农专业免费制度。

转贴于

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创新

农村职业教育的政策创新,是指基于农村职业教育现实的运行状态,尤其是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环境和任务,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包括制度,以改变农村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实现持续发展,提高服务效能,建立起更有效的农村职业教育与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循环的机制。依据未来我国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发展需求特点和可能的趋势,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制度的安排与创新。

1.建立城乡公共教育资源统筹使用政策,突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向农村有序流动和均衡配置。制定和完善激励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统筹政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政策激励,达成促进城乡的人力、财力、物力及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效益最大化。具体来说是要达到这样两个目的:一是激活现存的城乡公共职业教育资源,使其能够发挥作用,而不至于闲置、浪费;二是对于正在运行的城乡职业教育资源,通过有效的整合、配置,使其发挥最大效益,促进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1)要改革职业教育“师资配置制度”,鼓励教师在城乡职业学校有序流动。一是在核定编制时向农村职业学校倾斜,新增教师优先满足农村职业学校需要。二是实施积极的优秀大学生“下乡政策”,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职业学校任教。三是实行城市职业学校新任教师到农村的“新教师服务期”制度。每个应届毕业生必须到农村职业学校或成人学校任教2年以上方可返城任教。四是“职称晋升支教制度”。每位城市职业学校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前必须到农村职业学校或成人学校任教1年以上,方可具备晋升高级职称的资格;凡是申报中学教授职称或者特级教师的都必须有到农村职业学校任教或者管理的经历。(2)要实行城乡职业学校“配对建设制度”,鼓励城市优质、富裕资源向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流动。即每所城市职业学校必须与2所以上农村职业学校或成人学校配对合作办学。凡结对的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其办学过程中缺少的专业师资及仪器设备主要由相关城市职业学校负责解决;城市职业学校也应为农村职业学校学生的生产见习、实习、就业等创造条件。(3)要建立城乡“统筹培训制度”,鼓励城乡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的整合与规范运作。这就是要根据区域社会发展需要,制定中、长期“城乡统筹培训规划”;打破城乡区位分割观念,对培训机构、培训基地进行合理的设点布局;统筹安排区域培训经费,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给予重点扶持;充分考虑区域内部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源分布与办学模式的实际差异,扬长避短,让具有不同办学优势和办学特点的培训机构承担相应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4)要统筹建立城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鼓励资助经费向农村贫困学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倾斜。(5)要建立城乡职业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招生就业市场。通过高效市场体系的建立,提高市场服务效能,促进信息畅通,达到人畅其流,充分就业的目的。

2.实施农村职业教育成本补偿政策,突出受益主体国家和企业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与义务。首先,国家应该是农村职业教育成本补偿的最大承担者。一方面,国家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农村职业教育不仅提高劳动者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提高全社会的整体素质,而且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农村职业教育也是实现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另一方面,只有国家最有可能通过行政的、法律的途径和手段,以税收等形式集聚社会财富,并进行财富再分配,以促进城乡职业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补偿投资的主要措施是:第一,建立强势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使各级政府财政转移规范化、制度化,确保中央财政对经济薄弱省份以及各省市财政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弱势群体财政转移支付到位,保障有力,使各区域职业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建立农村职业教育转移支付制度,是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成本的必要补偿。第二,政府可以积极实行职业教育券制度。第三,实施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免费制度。农民教育培训资金应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并确保经费收缴、使用到位;要形成农民教育培训经费随财政收入增加而递增的机制;要实施外来务工人员公共教育补贴制度。即由政府来支付外来务工人员公共教育部分培训、学习费用,并划入个人账户,由社会教育机构各方参与办学的公共教育模式。

其次,企业应该是农村职业教育成本最直接、最具体的补偿者。企业有责任也有义务补偿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成本。企业对农村职业教育成本的补偿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按照有偿使用的原则,向为本企业输送人才的农村职业学校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人才培养费;二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对企业开征职业教育税,原因就是农村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绝大部分都是转移到城乡企业,尤其是城市企业工作,企业在农村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或者很少足额支付相应培养费。根据效率和财政原则,职业教育税的课税对象应指向企业的工资支出,并参照职业教育的经费需求确定合适的税率;课税权主体应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即它是中央和地方的共享税。

3.实行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的助学政策,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全国职业学校的学生中,农村生源占83%,城市困难生源占7%。这些农家子弟之所以选择就读职业学校,更多的可能还是无奈的选择。原因就在于他们属于“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他们中的许多人或是为了取得高中教育文凭,或是为了获得就业技能,而选择了有国家资助的中等职业教育。如果没有国家的资助政策,那么这部分处境不利的人群很可能就会放弃就读职业教育的机会,而过早进入社会。因此,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建立和完善面向农村广大弱势群体的资助体系,以帮助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

这一面向农村弱势群体的职业教育就学资助体系应该体现政府公共财政为主体。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是国家最高利益,而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国家是农村职业教育最大受益者;另一方面,国家也逐步有能力担当这个资助体系的主体,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财税收入也是快速增长,国家有能力将这最为集中的财税收入部分用于满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再者,我国区域财力差距很大,特别是取消农业税以后,许多地方用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财力极为有限,所以国家理应成为这一资助体系的主体,通过公共财政解决资助经费的主要来源。而且笔者认为,只有国家这个层面能够真正建立起高效的就学资助体系,也只有国家层面建立的资助体系,才能够实现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在整个资助体系的构建中,国家应起主导作用。其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通过制定适宜的政策,引导省、市政府根据本地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及财力情况,提供相应的资助经费,建立符合本地情况的地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资助体系;另一方面,出台对企业及个人的激励政策,鼓励他们为这一公益事业投资或者捐赠。

4.适时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重心,突出省、市(地)政府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经费的责任。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是“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这就决定了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责任是以县(乡)为主。应该肯定的是这一管理体制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曾起过积极作用,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很大,特别是以往以农业税为地方财政主要来源的县区,在取消了农业税以后其财政可谓捉襟见肘,对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在行政经费上各地大多采取包干的办法,分拨到农村职业学校的行政经费有时候连教师的工资都难以保证,因此,“地方为主”的经费管理体制在新的环境下其弊端愈益显露。所以,应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强化省、市(地)级政府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适时、适度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管理体制的重心,以促进各地农村职业教育逐步实现均衡发展。

笔者认为,省级政府及教育等有关部门在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中应承担以下主要责任:一是根据本省情况制定有利于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区域性法规和政策;二是负责统筹本省范围内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转移支付经费的筹措与使用,制定相关的使用与管理办法;三是对于农村职业教育弱势专业,如农林类专业办学以及学生就学进行扶持和实施激励政策;四是协调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中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及其他部门的关系。

市(地)级政府在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中的责任关键是落实和监督国家、省有关政策执行情况;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前提下,制定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细则,以及制定更具有操作意义和针对性的地方性法规,以使本区域范围内的城乡职业教育得到更好的统筹与发展;对区域内的城乡职业教育统筹规划、统筹管理,推进区域职业教育整体发展、均衡发展、一体化发展。

提高管理体制重心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强化省、市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经费的统筹。这有助于缓解由于县、乡财政困难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投资不足的矛盾,使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有一个基本保障;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缩小区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差距,实现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有助于打破现行教育经费供给机制所造成的地域封锁;有助于解决对农民子弟上学的种种不公正待遇和歧视问题,使农村职业教育真正面向人人。

5.实行免费就学、直接升学制度,突出农村职业教育公益性和吸引力。第一,免费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明确界定农村职业教育为公共产品,实施“义务职业教育制度”和“农民免费培训制度”。首先,应将农村职业教育界定为(准)公共产品。农村职业教育虽然具有其产品成效的个人利益性特点,在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有一定的排他性,但是,农村职业教育更多地表现为国家层面的受益性。通过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普遍开发和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促进义务教育的普及,促进国家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和农村文明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几乎可以忽略农村职业教育效益的个体性,而将农村职业教育界定为纯公共产品,至少是准公共产品。另外,将农村职业教育界定为纯公共产品,离不开我国的国情和农业的基础地位,离不开农业经济新阶段特征,离不开建设农村公共财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②。其次,我国已经具有将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对待的环境与条件。“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人人都感到应该实施积极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另外,从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社会物质富裕程度来看,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已经有条件实施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措施。所以,通过改变资源配置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以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是必要也是积极的措施。

明确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产品特性,那么需要我们关注和尽快解决的问题就是:能否将“免费职业教育制度”上升为“农村义务职业教育制度”?能否将“农民培训补贴制度”上升为“农民免费培训制度”?这些制度如能实行,定会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改善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现状,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第二,直接升学制度——构建升学“立交桥”,实施差异化的考试制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这里的一个重点问题是要对现行的职业学校毕业升学制度进行“完善”,通过完善,达成“直接升学”的目的,而“完善”应该至少包含四方面的意思:一是要真正形成一个面向职业学校学生的发达的升学制度。这一制度能够为职业学校学生升学创造优良的环境和便捷的通道。升学渠道多元化,既可以对口升学,也可有机会在其他类型的学校继续深造。二是要扩大升学的规模和比例。三是要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升学考试制度。要完善现行的对口升学考试制度,通过改革有利于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符合某些既定条件的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可以像普通高中毕业生那样实施面试推荐、保荐升学制度。四是要建立差异化的升学考试制度。这主要是基于两个问题的考虑:其一,“多元智能理论”。职业学校学生较之于普通高中学生在发展类型上可能有差异,因此应通过不同的升学考试制度,为他们的升学创造条件;其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其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学力基础和类型等都有许多不同,因此,应该建立一种基于职业教育特征和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升学考试制度。

6.完善就业准入制度,突出制度执行力。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提出,要“在改革教育体制的同时改革有关的劳动人事制度,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在此后国家出台的其他一系列有关发展职业教育的文件及政策中也都反复强调要坚持“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直至2010年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增强其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和稳定就业。那么,国家为什么再三强调要坚持这一原则呢?主要原因无非有两大方面,一是这一原则对于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以及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二是表明这一原则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贯彻执行,或者是执行效果不理想。然而,导致这一政策执行不理想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这一政策一方面亟待“完善”,即根据执行中存在问题以及根据新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进行修改,另一方面说明对于执行这一政策的监控力度不够,甚至存在没有相应的执法部门和执法主体不明确的问题。因此,未来要在“完善”这一关键上下工夫,认真研究在哪些方面进行完善;同时,要增强这一政策执行的“刚性”和力度,要有执行的细则,要增强政策法规执行的严肃性、强制性。

对就业准入制度完善的内容而言,一是要根据技术进步和职业变化的要求,对于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范围实行动态管理,每三四年调整一次。二是要实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学历证书反映学生入职的综合素质基础,而职业资格证书是入职的先决条件。三是要强化对新生代劳动力的就业准入管理。新生劳动力凡从事国家和省规定实行的就业准入的职业,实行更严格的就业准入规定,其就业前必须经过一年以上的职业技术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四是要切实发挥劳动力市场在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实施中的作用。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必须向求职者公告国家或各地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范围,用人单位招聘广告中必须有明确的职业资格要求;在各种劳动力市场,对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应要求求职者出示职业资格证书并进行查验,凭证推荐就业。五是要突出制度的执行力和监察力。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和工商等部门应该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加强监督管理。

7.尽快出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促进法》,突出地方法规的积极效应。从一定程度上说,长期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依赖的是政府“政策倾斜”的路径,然而从长远来看,必须走“法规”和“制度”的路径,这是最有效最稳定的路径依赖。如果有制度的规范与约束,则农村职业教育不会因高等教育发展的“挤压”,或“普高热”,或因城市取向的职业教育政策而波动,甚至倒退。

农村教育政策篇7

【关键词】农村;女性教育;体系缺失;政策困境

在西方女性运动的第二次高潮中,教育成为女性主义者特别关注的领域。她们认为,传统教育无处不表现出性别化的明显特征,因此,在理论上必须突破以“以男性为标准”的传统性别角色理论和社会分工理论,在实践上建设性别公平化学校,进行社会公平化教育[1]。改革开以后,中国农村女性的受教育范围扩大,文化水平普遍有所提高,然而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如李凤彩、赵秀权就主张农村妇女受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应当从树立农村妇女自然意识、抓继续教育和更新思想观念三方面入手,改变目前这种状况[2]。何丽君认为基础教育中存在着起点、过程和结果的不公平,这是由政策、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内部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提出政府保障、社会支持基础教育中的性别公平和基础教育内部注重性别公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2]。方敏强调了目前教材中存在着普遍的性别差异,提出通过两性角色的重新定位,消除性别差异现象以及在教材中加入性别角色讨论的内容来提高性别视角[2]。在我国,较之农村男性教育与城市教育,农村女性教育无疑是国民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因而认真梳理其现状和成因,有助于分析政府面临的复杂困境,确立正确的政策导向,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促进教育和谐。

一、农村女性教育体系在实体层面的缺失

(一)中小学阶段女性失学人数依然庞大

教育部于2006年5月的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至2005年年底,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5%,其中男、女童入学率分别为99.16%和99.14%,男、女入学率性别差为0.02%。小学辍学率为0.45%,其中女童0.47%。初中阶段辍学率为2.62%,其中女生2.31%[3]。上述数据的确让人欢欣鼓舞,然而也不能不让人思考数字背后的隐忧:其一,由于我国农村女性的基数庞大,学龄女童小学未入学、辍学的0.86%、0.47%及女生初中辍学的2.31%推算起来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其二,上述数据没有将城乡区别进行统计。事实上,女性小学和初中辍学率中农村女性的比例占到绝大部分,这些适龄女性多数处于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以下一组数字能让我们清楚的了解农村女童失学的严重程度:农村1987年失学儿童中女童占到83%,1995年这一比例是66.4%,而到了2000年,中小学辍学女童还占58.52%,其中小学失学女生占失学儿童总数的59.01%。初中失学女童占到总数的58.37%[4]。

(二)流动女童接受教育异常艰难

随着我国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大批学龄儿童随父母进城,成为背井离乡的“流动儿童”。环境的改变,往往导致农民工家庭面对贫困,身份歧视和城乡户籍限制的时候陷入不知所措,孤立无援的境地。徘徊于城市的边缘,这些儿童在寻求接受教育的道路上行走得非常艰难,而其中又以女童的处境最让人担忧,较之男童,她们的失学风险要高的多。2003年9月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的“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状况调查研究报告”表明:流动女童在学比例96.01%,低于男童97.4%;女孩失学比例为3.9%,明显高于男童2.6%[4]。在流动儿童的受教育中,依然存在对女童性别的歧视和受教育权利的侵害。她们的教育权利要么被忽视,要么被剥夺。可以预见,这一部分学龄女性如果以后不能接受继续教育将会成为新一代的文盲和未来文盲的主体。

(三)残缺不全的农村妇女再教育

我国的文盲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贫困山区,而其中女性文盲占据了一大半的比例。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10%抽样的资料分析,全国女性文盲占文盲总数的70.1%。在我国1.8亿文盲中,女性有1.26亿,而这1.26亿多数是农村妇女[5]。究其原因在于:

1.公共教育条件的缺失。大多数农村都比较贫困,只好把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到中小学教育,对于妇女的再教育一方面是重视不足,另一方面也是有心无力。因为无法拨付相应的经费,很多地方办不起成人学校和职业教育,甚至连夜校也开办不了。对于一些有能力负担的家庭来说,想学习却往往因为没有教学条件和资源而不得不放弃求学的愿望。

2.经济拮据和缺乏受教育意识。很多农民家庭只能勉强维持温饱,根本没有多余的经济能力来负担妇女的再教育费用。对于有学习欲望的妇女来说,教育成了奢侈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痛苦。受封建传统的影响,农村女性往往与男性相比较成就欲望低,学习动机弱,其角色局限于操持家庭和教育子女。

现代和成熟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开放教育,是一种追求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的惠及全民的国民教育。建立现代女性终身教育体系是我国当前及今后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孜孜以求的目标,是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困难显而易见,因而任重道远。

二、农村女性教育在意识层面的缺失

1.家庭和社会“女不如男”的性别偏见。在一些农村地区,女孩子被认为是没有必要接受教育的,她们一生的归属就是家庭,依靠是丈夫,使命就是相夫教子,做一个贤妻良母。女性的角色被定格为丈夫的附属。到了现代,我国农村家庭还是对男性的期望普遍高于女性,家里如果有多个子女,则优先考虑的是送儿子入学。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从小辍学,未成年就外出打工,成年后嫁人,生儿育女,是大多数贫困农村女孩的共同的生命轨迹。

2.教材内容设置中的“男性价值偏向”。根据史静寰学者的研究,现行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女性形象仅仅占19%;男性形象则占81%。在职业分工和角色定型上,幼儿读物中表现出来的性别刻板印象也十分明显:儿童读物插图中,100%的科学家是男性、100%的工农兵是男性;100%的教师是女性、97%的服务员是女性[6]。甚至在中学阶段的课本里,男性还是多以领袖﹑科学家﹑企业家的面目出现,象征男性的主宰地位;而女性则多以教师﹑护士﹑服务员等面目出现,暗示着女性的柔弱,低能和对男性的从属。“教材内容的性别偏见必将影响女性对所属性别角色的认同和归属,并使社会的性别偏见合情合理化”[7]。

3.学校教学过程中的“男优女次”倾向。中小学的教师中也有一些受到“男优女次”思想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认为男生更聪明,思维更活跃,发展前途比女生要好,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关注男生而忽视女生。这往往导致女生难以得到展现和锻炼自己才能的机会,变得腼腆﹑沉默﹑自卑﹑拒绝与人沟通,甚至逐渐地失去自我认同。

三、农村女性教育在公共政策层面的缺失

宪法和法律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最大最根本的公共政策,但是其对于女性享有与男性同等受教育权利之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从现实的角度来考量,我国的公共政策在指导和促进女性教育的发展方面有着明显的缺失。其一,缺乏支持女性教育的专门具体政策和制度,涉及到具体的女性教育规划和实施,支撑女性教育发展的财政政策。其二,政府部门同样忽视教育领域中的性别意识,人为忽视男女教育发展的不平等,导致宪法和法律的原则精神无法落实,长年累月,致使我国农村女性教育困难重重,积重难返。“其实,目前义务教育中的众多不公平问题最终都可以还原为政府政策和制度问题。其本身就是政府层层卸责或所制定的政策、制度缺失或不健全所造成的”[8]。因此,还必须从政府的政策角度出发,从公共治理的层面分析女性教育缺失。

四、公共政策选择的困境

女性教育体系发展的不足和缺失是农村教育中所暴露出来的重大问题之一,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深刻性。残缺的农村女性教育是封建意识﹑经济贫困﹑国家政策的不当等诸多原因造成的多因一果的产物,要彻底的予以解决,就需要从政策选择的角度来分析。

(一)如何统筹城乡女性教育发展,缩小差距,确保公平

一直以来,政府教育投入城乡不均衡,严重向城市倾斜,全社会的教育支出,城市使用77%,农村仅仅用了23%。城乡教育差距十分巨大,城乡女性教育水平的差距尤其明显[9]。2003年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城市15及15岁以上女性文盲半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8.07%,而同期农村却为21.72%,为城市的近三倍。

数据来源:2003年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4[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统筹考虑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在农村地区实施公平的制度,促使国家财政承担起在农村应该执行的职责,向农村、农民以及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有益需要和公共品,是国家财政义不容辞的责任[10]。因此,如何平衡城乡之间女性教育的差距,确保公平是公共教育政策不容回避的又一大困境。

(二)如何将女性教育意识纳入公共政策范畴,彰显性别公正

我国教育中的性别不公正,女性教育意识的缺失由来已久,在农村地区更加明显。作为一种思想意识,性别公正意识在全社会的树立和深入人心仅仅依靠社会自身运行的惯性来得以进步显然是不够的,这有待国家和政府在政策层面的介入,因为“政府管理的基本哲学是实现社会正义,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实现和保障社会公正”[11]。政府要扮演好性别平衡的角色,关键在于思考如何在教育立法和制度层面将女性教育意识纳入,从法律的高度突出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目前我国有关保障基础教育性别平等的法律条文对女性的权利规定过于笼统,没有突出女性的权利,面对坚固如堡垒的传统意识,这样的文字未免显得有些无力。笔者认为,农村女性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极端落后,政府对农村女性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女性教育的功课不及格,因此,予以“补课”理所当然。关键在于怎样把握立法过程中的尺度,在强化国民女性教育意识的同时又不至于顾此失彼,损害男性的权利,引起性别冲突。

(三)如何兼顾农村女性入学率和受教育的过程与结果

虽然至2005年年底,农村学龄女性的入学率得到很大提高,但是,也正是由于政府长期关注农村女童的毛入学率,女性的受教育过程被忽视,成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盲点。在一些特别贫困的农村,校舍要么破烂不堪,风雨飘摇,要么就设在破庙和山洞里。把石头架起充当凳子和桌子,用木板当黑板,捡来的石灰块做粉笔,条件极端艰苦。其次是教师学历偏低,教学质量低下。虽然2000年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68.43%,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87%,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6.19%,但是在农村,中、小学教师合格率远远低于这个比率[12]。在少数民族地区,老师常常是民办或是代课老师,任务重,待遇差,教师队伍十分不稳定。而且教师队伍当中男女教师性别结构不平衡,女性教师太少。这些无疑都会对女性教育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农村女性的教育状况令人担忧,因而如何在提高农村女性入学率的同时关注其受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是一大难题。

(四)如何规划建立未来农村女性终身教育体系

现代女性教育是开放的教育,本质上应当使女性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能力得到充分施展,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新时期女性终身教育体系的内容涉及婴幼儿时期平等的关爱和性别意识启蒙,青少年时期的社会性别知识教育与平等意识培养,中青年女性的教育和培训,老年女性的教育和培训[13]。目前国家的努力还集中于基础教育的普及,缺乏专门的女性教育(下转第12页)(上接第7页)法规和政策和完善的女性再教育体系,也欠缺成功的经验,甚至大多数国人缺乏最起码的女性教育意识,一部分农村女性正在为获得最基本的教育机会而苦苦挣扎。在这样的前提和环境下,探索、规划和建立未来农村女性终身教育体系无异于白手起家。因此,如何借鉴国外的有益的经验,探索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女性终身教育体系并使之加速发展,尽快融入世界妇女进步的现代潮流也是未来政府和社会面临的一大困境。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倡导的核心理念,教育体系中的性别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社会的进步不仅是以时间为单一主轴的纵向进化,它还体现为男女共同的进步。农村女性教育在未来需要投放更多的关注和努力,因为这是新农村建设走向实践和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一环。面对农业女性化﹑老龄化对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巨大挑战,提高女性的文化素质迫在眉睫。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当前我国农村女性教育体系的落后和缺失,分析其原因及困境所在。从公共政策的视角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是政府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参考文献

[1]史静寰.现代西方女性主义的教育理论与实践[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2]庄渝霞.中国性别理论研究综述[J].学术交流,2005,(6).

[3]教育部.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教育部网站.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20464.

htm.2006,(7).

[4]宋月萍,谭琳.论我国基础教育的性别公平[J].妇女研究论丛,2004,(2).

[5]咸迪勇.中国农村妇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4,(2).

[6]史静寰.教材与教学:影响学生性别观念及行为的重要媒介[J].妇女研究论丛,2002,(2).

[7]潘云军.学校教育中“女性教育意识”的缺失、错位与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1).

[8]韩传龙.从公共产品供给看农村义务教育的困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5).

[9]曹晔.政府履行农村职业教育职责的理论依据与实现形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4,(22).

[10]尚长风.公共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李军鹏.公共管理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农村教育政策篇8

关键词:教育政策;农村家庭;教育消费;影响

教育政策是实现整个国家教育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反映了政府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对教育发展不同途径和方向的选择,其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志与愿望。从1985年开始的教育体制改革到2006年这22年间,年均出台88.8件教育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促进了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改变了家庭教育消费,特别对收入增长缓慢的农村来说,教育政策变化影响着他们的家庭生活消费。

一、教育政策的变化发展

(一)不同类型划分的教育政策变化分析

1、教育管理政策的内容及主要变化。一是各种宏观指导性的政策,主要包括法制建设、政治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该政策的变化主要强调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弘扬社会主义精神风貌。二是教育经费的政策,主要包括拨款、学费、国家助学贷款等方面的政策,其变化始于1985年。在这之前,中国教育财政体制主要是单一的国家供给制,无论义务教育还是非义务教育,由私人分担的比重都不大。1985年后,基础教育实施财政分权改革,基础教育投资责任层层下放,农村地区教育筹资负担加重,特别是非义务教育收费制度改革提高了教育收费标准,使家庭分担教育成本的比例不断上升,其变化对家庭教育消费影响较大。三是教育管理的政策,包括教育举办权、后勤社会化等问题,该政策的变化强调了教育决策的自主权、不同层次办学主体的资格以及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问题。四是教育环境的政策,该政策主要强调包括校园周边环境、学生外出活动安全、校园文化建设等内容。

2、教育教学政策的主要内容及主要变化。教育教学政策主要包括以下5种政策:一是教学的各种具体政策,包括课程、教材、教学计划等方面的政策;二是关于教师的政策,包括教师的培养、培训、聘任等问题;三是关于学生的政策,包括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等问题;四是关于质量的政策,主要反映在优秀人员奖励、教学评估等方面;五是有关学术的政策,包括学术组织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单位自主办学条件下的教学活动规范化管理,其变化对农村教育消费的影响很小。

(二)不同层次划分的教育政策变化分析

1、基础教育教育政策变化。基础教育是提高整个人民群众和民族的文化素质,关系到整个民族文化和素质的根本。因此,国家不断地集中精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制定和出台政策指导来支持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基础教育投资责任的变化:基础教育投资责任层层下放,农村地区教育筹资负担加重,为了扭转了农村教育政策不力的状况,2006年起开始实行了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重要政策。

2、高等教育教育政策变化。高等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教育,它是一种非义务教育,且其常具有十分突出的专业性。中国的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转化,高等教育收费由国家主要供给逐步向个人负担转变,大众化教育使得高等教育不断扩展,特别是1999年后的扩招,高等学校的数量急剧上升,为了适应时代对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的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来规范和引导高等教育。这些高等教育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教育经费、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管理等方面,而且这些政策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产业化

和市场化。

二、教育政策变化与农村教育消费的影响

(一)农村教育消费变化状况

本文以中部地区的江西省1995~2007年农村居民的教育文化人均现金支出为例来说明农村家庭教育消费的变化状况。

1、农民家庭教育消费支出成为家庭消费的主要部分。从表1可以看出,文教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一直维持10%以上,最高达16.23%。对于广大农村家庭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家庭来说,教育消费支出在农村家庭总支出中居于首位,这多是以农村家庭一部分成员取消享受资料、发展资料,仅维持低层次的生存需要为代价的。

农村教育政策篇9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校长教育政策角色和职责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157-02

引言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国家一直在改革不合理教育体制。要实现新课改的各项目标,学校教师和校长必须顺应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职责,因为执行新课改主要依赖各位校长和广大教师来实施。他们直接受到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的影响,对于这种影响他们无法控制、无法预测。但是,有时这种影响是相互矛盾的。一方面,国家订立的标准、评价体系和问责制度可能限制学校工作人员(包括校长)的自由空间;另一方面,学校为了实现改革目标,校长和教师必须更加专业化,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灵活采取最佳的教育教学策略。众所周知,因为教育主管人员与校长的比例导致他们无法直接监督每位校长开展工作,即使在学校比较集中的学区,除非发生重大问题,学校管理和教学都是相对独立进行的。与此同时,在新型管理和政策环境下,教育主管部门通过互绩效问责制度对学校的监控和管理越来越规范。在新时期,学校工作人员,特别是校长有必要思考其角色和职责,反思其与下属和各级教育主管机构的关系。

尽管校长一直被认为是一所学校中最重要的岗位,但在过去数十年内,校长的角色和职责一直在不断变换。很多研究人员和教育者对校长的角色和职责进行了大量阐述。例如,安徽天水城南小学校长方传江认为,校长应该将其更多精力放在对学校人力、财务和学校财产的管理上,而不应该太多关注各种社会应酬和协调各种关系上。[1]吴锡龙则从学校文化建设的角度探讨了当前部分校长角色的缺失。[2]在新时期,每位校长不仅需要具备各种有效的领导策略,因为这些策略是实现国家教育改革目标的必要条件,同时校长也需要调整自己,紧跟教育步伐。很多时候,校长必须协调各方非常矛盾复杂的力量,如,教育管理部门与学校教师的矛盾,校长与教师之间的矛盾,教师之间的矛盾。另外,在当前体制下,校长可能需要向多个部门负责。这些部门有时会发出相互矛盾的信息和指令。同时,很多时候家长和学生无法认同学校采取的教育管理措施。面对这些困境,学校教育者,特别是校长必须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和职责所在。

一、校长是教育政策的解读者

校长,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长,由于地处远离教育主管部门的乡村,在执行各级主管部门实施的各项措施拥有较大的自由度。显然,教育主管部门赋予了这些校长理解和执行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实施的政策较大的自由度。如果比照私营部门模式,校长属于执行领导意图的中层领导干部,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实施方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黄忠敬教授认为,校长作为教育政策的执行者,要经常关注、学习国家和各地方的教育政策与法规,尽可能地领会到上级的政策意图,然后通过咨询、调研和研究,为执行这些政策制定具体可行的方案和措施。[3]可以预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校长将更轻松地从学区以及上级主管部门获得详细的政策指导,然后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这样,校长的工作目标和方法也将越来越清晰。他们的任务不再是在相互矛盾的上级要求中进行选择,而是思考如何在地方政策与国家政策和目标之间进行相互补充。

为了当好国家以及上级政策的执行者,校长必须具有相当的管理知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如果校长本人的教育管理薄弱,甚至完全没有,就会对教育政策认知存在较大偏差;如果缺乏政策执行的实践经验,执行力将会受到较大影响。而目前,经过专业训练的师范本科生一般不愿意回到落后的农村中小学,绝大多数中小学校长都是从优秀的教师中提的,这些人大多是90年代的师专生,甚至是当时的师范生(中专),这些人没有足够的教育管理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的实践能力,整体而言,这些人的教育政策认知水平不高。毕正宇博士认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长乃至教师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其教育政策认知能力和意愿,帮助其理解国家教育政策和地方政策的重要意义及其如何在教育管理贯彻这些政策。[4]我们相信,通过国家提供培训支持,校长自我加强认识,国家和地方各级教育政策将会得到更加有利的执行。

二、校长是教育政策的沟通渠道

校长与一般教师相比,他在日程安排上有更大的灵活性。因为具有这种灵活性,校长可以离开学校,与其他人进行互动。随着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其他单位和组织的交流越来越多,擅长与同级进行互动便是所有能干的校长所具备的要素之一。[5]为了获取各种资源,获得执行新的教育理念,接触那些志同道合的教育工作者以及获取更多关于如何应对教育新政策的措施和方法。这种互动在交通和交流非常方便的形势下,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须的。因为只有这样,所有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才会得到较大提高。因为只有这样,校长才会了解更好地理解国家与各级主管部门的政策和目标。

校长进行互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各地对辖区内的学校进行评估或者评比,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时,每所学校校长必须了解与之比较的其他学校及其校长,必要时他们会进行互访和参观,这样就会推动学校之间的互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推行的绩效制度将处在相同条件的学校进行比较,即使这些学校的绝对业绩并不突出,但是相对来说,总是可以比较出较为突出的学校。这样,校长与同一个学区里的其他学校进行互动变得非常必要,因为在某所学校很好的解决方案同样可以在其他学校实施,这种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比较,可以促使校长与同一学区内的其他学校主管人员进行互动。校长开展互动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获取资源,那些非常有能力的校长非常擅长获取资金、技术支持、社区支持和其他各种物质资金支持,以便推动学校进行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国家以及各省推行的各种改革,都希望每所学校即使没有获得资源也会取得一定进步。在这样一个资源有限的环境下,那些能够比其他学校从其他方面获取更多资源的学校具有更大潜力提高他们的领导业绩。

三、校长是教育改革的政策执行者

国家根据社会形势的发展,确定了国家的教育方针,设定国家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同样,各省各县也会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而最后落实这些政策和发展规划的执行者就是各个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如果这些政策不适应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实现国家教育方针和各省各县的教育政策和规划都是虚幻的。国家和各级教育部门希望快速提高农村地区中小学的教育水平,制定各种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案,为其设定了很多提高的标准。例如,一些地方主管教育部门对农村地区的落后现状视而不见,而一厢情愿地提出在各中小学一定时间内达到“普九”标准,而每所学校为了执行这些政策,不得不借款维持学校的运转,结果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针对上级主管部门对本地实际经济社会情况的不了解,国家和各地教育部门赋予了每所学校的校长以更多的自由裁决权。只有这样,校长才能更好地把国家教育政策和各地情况加以考虑,校长才能从官僚结构化的环境中有所作为。当然,如果给予校长的自由裁量权过大,教师及其家长无法合理预测其措施的前后连贯性,这些会导致各种突出产生,结果同样不利于政策的实施和教育改革的推进。赋予制度更多自由,让校长可以灵活安排教师及其他学校工作人员,加强学生学习,让学校人员结构与学生的需求相适应,风险冲突与当前的制度相适应,处理这些紧张关系是校长必备的能力。

四、校长是政策信息的管理者

校长处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一线教师之间,负责传达上级的命令和指示,同时也向上级反映一线教师的各种想法和实际困难,这些信息亦将反过来影响政策制定者对其政策进行修订和完善。例如,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教师工资问题曾经长时间困扰教师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通过校长不断反映教师的不满情绪和他们的实际困难,很多教育主管部门采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当然,完全解决这个问题,政策制定者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进行一定的调研和研究,制定合理的教师工资制度。

另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教师和校长将通过各种数据库更加容易获得教育教学更为完全和全面的数据。国家和各级部门应该确保校长和教师获得有关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库,校长和教师将更加容易获得国家的各项政策,同时,让教育主管部门了解教师的实际现状。当然,这也无法代替校长作为政策信息管理者这一重要角色。校长将需要确保在学校里创建有效的管理体制,他们将负责监管信息的流动,确保教师能够执行各项政策,了解各项数据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各种数据系统和分析工具对实现这些目标很关键,但是,校长并不需要具体掌握数据知识或者数据系统的技术细节,但是需要在表面层次上阐释相关数据。

五、校长是执行政策的团队核心

毫无疑问,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可能不会直接教育学生,但是,他们对学生学业成绩负有很重要的责任。当我们评价一所学校时,我们首先评价这所学校的校长。当然,校长的功过得失主要依赖普通教师教学是否可以获得成功,简单粗暴地强迫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很难长时间持久。在学校这个团队中,校长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师激励措施,推动教师获取成功。Lunenburg认为,校长作为领导者,对任何目标应该有情感投入,常常激励他人,重视人们的需求。[6]

作为执行国家政策的领导者,校长面临的调整就是创建一个高效率的学习社区。所以,他们首先对学校的发展进行规划,这种规划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对学校发展前途的战略性规划;另一方面,对学校内部各个层面的策略性规划。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规划应该是源于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智慧。这样才能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学校的认同感,最终能够集中所有人的力量实现学校规划的目标,执行好上级各种教育政策、命令和指示。

六、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农村中小学校长在执行国家以及各省市各项教育政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明确他们各自在执行各项政策的角色和职责就显得非常必要。为了提升他们对自己角色的认同,各级教育部门有必要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其身份认同,更好地执行好各项教育政策。

【参考文献】

[1]方传江.新时期校长的角色定位[J].中小学校长,2013(1).

[2]吴锡龙.当下校长的角色嬗变[J].基础教育论坛,2012

(24).

[3]黄忠敬.学校领导在教育政策过程中的角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6).

[4]毕正宇.我国教育政策执行受阻的执行者原因探析——

以农村中小学教师政策执行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08(06).

农村教育政策篇10

关键词:农村;义务中职教育;研究

作者简介:由建勋(1964-),男,山东邹平人,硕士学位。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1-0052-03

一段时期以来,由于企业技术进步加快,而针对农村低收入阶层普及职业教育的力度严重不足,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短缺问题突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半成品的形式进入市场,致使我国许多城市相继出现所谓“普工过剩”和“技工短缺”。对此,尽管全国许多地方政府相继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外出打工、就业的农民工开展了专业技能培训。但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投资主体一直是以家庭为主,而作为职业教育投资主体的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大多数收入较低,无法接受较长时间的技能培训,致使技能培训工作收效甚微。如果我们不能重视并有效防止农民工不能适应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在产业结构升级条件下普工过剩和技工短缺并存的矛盾将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损害。从这个意义上说,尽快将免费义务教育向中职教育阶段延伸显得迫切而必要。事实上,中央及许多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此问题的重要性,继从2007年秋开始国家对农村及城市贫困家庭子女每人发放1500元国家助学金后,一些地方政府还推出了中职生学费补贴政策,有些地区数额高达每生2500元,更为可喜的是,宁波市鄞州区还推出了职业教育免收学费政策,近1.5万名职高生将免费上职业高中。从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看,在农村推行义务职业教育已水到渠成。

一、免费义务教育向农村中职教育阶段延伸,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处在“高中升温、大学热”夹缝中的职业教育,由于受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原因的制约,一直没有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先天不足;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财政投入低,社会认可度低,被“打入另册”,又使职业教育后天乏力,致使职业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全国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随着企业技术和工艺的改进而同步提高的话,劳动力短缺问题就会格外突出。事实上,这个问题在农村已表现得非常突出,由于职业教育成本偏高,农村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学生家庭又多为弱势群体,教育支付能力不强,相当一部分家庭贫困的学生在难以支付子女继续学习费用的情况下,为省几个读书钱,或早点挣回几个油盐钱,就过早地让未成年子女离开学校,走上打工挣钱道路。一部分家庭条件较好、愿意继续支持子女就学,但子女学科知识不扎实、把继续学习看成“畏途”,因看到上高中升大学无望,在周围初中同学外出较容易找到工作的负面效应影响下,也过早地离开学校,投入到低层次的劳动力大军之中,造成目前劳动力市场中低层次劳动力聚集、岗位竞争加剧,而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并制约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目前,因劳动力技能短缺而造成的“技工荒”,已给我国的职业教育敲响了警钟。为此,通过将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向中职教育阶段延伸,可从制度上解决农村人口上不起职业学校的现实问题,有利于提高占全国人口70%的农村人口的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使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才输出能跟得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可以说,免费义务职业教育是预防我国人力资源技能短缺的未雨绸缪之举,也是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消除贫困、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全民素质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二、免费义务教育向农村中职教育阶段延伸,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劳动力增值并快速回收投资的主要途径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时,往往只携带一种资本――劳动力。这个资本的价值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教育。一个农民在接受职业教育后进入城市,和未经职业教育直接进入城市相比,劳动力的价值完全不同,反映在就业上,就是巨大的收入差异。既然职业教育能提供高额回报,为什么各级地方政府或社会无法将这部分投资的比例大幅度提高?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根源在于劳动力的投资同其他投资有很大的不同,劳动力投资后形成的人力资本,产权界定非常困难。从资本形成的那一刻起,劳动力所有者就拥有了完全的支配权,任何地区的投资,都可能使其他地区受益,而投资人几乎没有任何途径确保其投入不会流失。况且,作为职业教育投资主体的地方政府,自农村税费改革以来,由于财权上收,事权下移,许多地方基层政府财政比较困难,不少县财政的相当数量资金已用于义务教育,再拿出资金发展职业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地方财政无法从众多接受职业教育的农民中征税收回投资,即在教育投入和地方财政收入之间无法建立有效的联系,地方政府自然就无力更无心大规模投资职业教育。因此,我国的职业教育投入是以人力资本流失最小的方式――以家庭为基础提供的。由于大部分农村家庭无法或不愿承担职业教育支出,结果“职业教育潜在需求量大和现实普及率小”的矛盾十分突出。而现代国家之所以能够大规模进行职业教育投资,是因为人才流动在国家范围内大体上是封闭的,无论劳动力在那个地区的企业工作,只要劳动力在国内,国家就可通过税收将投入的人力资本间接地收回。事实上,这种空间战略在所有层次的国家都可以采用,我国也不例外,随着分税制实施以来国库财政资金的充盈,中央政府有能力也需要成为职业教育投资的主角。因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劳动力无论如何流动,基本上都在国家行政边界以内,且国家直接投入的是低收入家庭支出最大的项目之一――教育,而不是获益路径曲折得多的基础设施,因此,国家投资的效果在低效率的经济流程(这是欠发达农村地区的普遍特征)中损耗最小。事实上,如果将农村人口看作是一种没有加工的“矿藏”资源,免费义务职业教育则是将矿藏转化为现实产品的利器,它有利于使广大农村尽可能多地抢占技能型人才市场,大规模输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国家则可以通过这一战略,从就业单位间接收回投资,在国家的层次建立起免费职业教育的“投资――回收”机制。农村地区也可以通过职教投资的本地消费和输出劳务的汇款两个渠道获得受益,并实现平衡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的功效。

在近期国家财力难以全面满足的情况下,为有效推进免费义务职业教育的实施,建议先在经济较为落后、农村人口较为聚集的中西部地区实施,并通过减少在中西部地区道路、机场、铁路等短期内没有需求的基础设施建设,转而向增值潜力更大的中西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投资。同时,整个国家的教育重心,也应当考虑从目前的以高成本的高等教育为主,转向以低成本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主。另外,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全面推行面对市场需求的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可考虑通过在中西部地区省会和条件较好的地方,建设职业教育基地,根据市场需求,大规模培训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使农村劳动力这个中国最丰富的存量资源保值、增值。

三、免费义务教育向农村中职教育阶段延伸,是突破阻碍我国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体制障碍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条块分割、分头管理问题十分严重。中等职业教育三类校分别由教育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多头举办、多头管理,使得部分职业教育游离于教育资源主管部门的管理之外。由于管理体制不顺,职校之间在办学体制、运行机制上步调不一,在同一地区隶属不同部门管理的多所同类职业学校林立、学校规模小、教育思想落后、教学设备陈旧、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职业学校为了生存,被迫实行无序竞争,都争着上热门专业,互相挖夺生源,结果使得优势学校也形不成规模。办学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严重地影响了职业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职业学校“小、散、低、旧”(学校规模小、专业设置散、教学水平低、教学设备陈旧)现象十分突出。同时,条块分割造成的专业设置雷同、规模不经济、教学设备重复购置、教学水平低、招生成本高和办学效益低,在造成教育资源严重浪费的同时,还严重损害了职业学校的整体形象,影响了职业学校特色专业作用的发挥,使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职业教育资源闲置浪费和农村人口职业技能短缺两种矛盾并存。农村免费职业教育机制的建立,可以在制度层面上突破阻碍我国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的体制屏障,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型界限,消除原有的“多头举办,多头管理”的陈旧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将各个职业学校原有的行政隶属关系、经费拨款渠道和人事关系整合在教育部门统一的管理体制下,达到优化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实现各类职业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和利用的目的。另外,统一整合后的职业教育,可以在共享职业学校办学思想、师资、设备等方面的整体优势基础上,发挥学校的规模和就业渠道等方面的优势,集中力量办好学校的特色专业和学科,避免过去同城内不同学校之间在学科和专业上的重复建设,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并围绕各地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根据产业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要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增强专业适应性,努力办出特色。

四、免费义务教育向农村中职教育阶段延伸,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沿用学科型的教育模式,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缺乏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衔接,缺乏知识的实用性和应用性,造成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不高,上岗不能胜任,就业能力不强。这种脱离农民生活、脱离农村经济状况的职业教育方式,不仅不能为农村人口带来很好的就业出路,而且容易使农家子弟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境地。探究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一是学校办学经费短缺,学校师资和办学条件有限,无法开设出足够、多样的实践课程来满足社会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现实需求。二是单个学校学生规模有限,虽然有些试验课程学校可以提供,但由于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太少而使开设该课程规模不经济,从而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向职业教育阶段延伸,既能实现社会职业教育资源的全面整合,使扩大职业学校在校生的规模得到制度保障,又能大幅度增加学校资金投入,增强职业学校的办学实力,改善办学条件。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学校教学资源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上的合理分工,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实验实训设施,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交流、专业教学的研讨以及专业开发能力,把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来的就职岗位紧密结合起来,打破学科型的教学模式,构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主动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体现职业教育的针对性,突出应用性,凸显实用性。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市场性,专业的设置会随市场变化而变化,市场所需要人才热点切换较快,知识更新较快,学生就业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要继续学习,获取新的就业资格。而免费义务职业教育由于是一种国家行为,全国各地学校可以开展学分互认,毕业生可以在就业地区的职业学校选择很少一部分新的专业课程,成绩合格后就能拿到新的资格证书。另外这种制度安排也为家庭特别困难、急需走上就业岗位的学生采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提供了现实选择。这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地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提高育人成效,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职业学校对企业和学生的吸引力,强化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谌新民.解决农民工问题要有新视角[n].南方日报2006-2-8.

[2]由建勋,张青霞.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破解“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难”问题[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