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2:59

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篇1

许多教师往产生这样的困惑:题目讲得不少,但学生总是停留在模仿型解题的水平上,只要条件稍稍一变则不知所措,学生一直不能形成较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形成。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是就题论题,不知道让学生懂得“如何想”比学生懂得“怎样做”更为重要。曹才翰先生曾指出:“如果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观念,则对于新学习是有利的”,“只有概括的、巩固和清晰的知识才能实现迁移”。学生学习了数学思想方法就有利于学习迁移,特别是原理和态度的迁移,从而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质量和数学能力。在数学问题的探索的教学中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领悟隐含于数学问题探索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从中掌握关于数学思想方法方面的知识,并使这种“知识”消化吸收成具有“个性”的数学思想。因此,我们应当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能独立思考并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除去进行必要的实验和安排适当的习题作业外,更重要的使必须改进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但授予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还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是一个不断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数学定理、公式、法则等结论,都是具体的判断,其形成大致分成两种情况:一是经过观察,分析用不完全归纳法或类比等方法得出猜想,尔后再寻求逻辑证明;二是从理论推导出发得出结论。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维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能力。启发思维是教学的重要一环,但启发教学不应当只局限于启发思维,要让学生动脑、动口,还要动手,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向学生提出由易到难的各种要求,放手让学生去进行创新的作业,这更有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创新学习中获得更大的锻炼和提高。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亲自参与问题的探索过程,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并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索中感受和领会到了数学思想方法。

人们素称数学是训练思维的体操,是智力的磨刀石。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数学能从多个侧面,给人们提供了解决各种问题的手段、背景、以至思维的方法,为综合地分析各种因素,顺利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创造了条件,培养了能力。而一味强调数学培养智力功能,使人们忽视了数学教育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功能,使学生产生单调的枯燥无味,只有书呆子才会喜欢数学,只有高智商的人才能学号数学等等观念,导致了学生怕数学、厌数学等非智力因素的消极倾向,抑制了数学培养智力的功能。

数学教学要注意数学观念的渗透与培养。数学观念是由数学思想、观点、思维方式和方法,即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货思维习惯。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的解题通法和数学观念的有机结合。数学观念的具体内容有数学美的意识、整体意识、推理意识、抽象意识、化归意识等。

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学前教育;重要性;科学方法

谈起幼儿教育,大家并不陌生,幼儿教育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教育内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科学,教育主题不明确,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发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具有重大的意义。幼儿学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在社会、家庭、幼儿园等多方面的互相配合教育下才能达到的特殊工程。通过为孩子创设适宜的心理环境,支持和引导儿童的经验建构,提高其科学能力,培养其科学探究习惯。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幼儿的第一课程,每个儿童从出生到进入社会,约有70%的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影响极大,这是因为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思想品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具备着社会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优势。据专家分析,幼儿有以下方面的表现优势:天然的早期化、巨大的感染性、强烈的针对性、间接的传递性。如果家庭教育的优势发挥得好,这对幼儿早期的成长、发展十分有利。

二、幼儿进行情商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到四五岁时,脑会长至成人的三分之二,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情感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发展,六岁以后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儿童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躁、猜疑、易怒、悲观,具有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等,将很难把握未来遇到的各种挑战和机会,发挥潜力,可以说他这时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在幼儿阶段进行正规系统的情商教育十分必要,这是奠定人生成败的基础。

三、学前教育的方法

(1)善于掌握幼儿的心理特征。幼儿与成人是两个不同范畴的群体,两者在心理上差异很大,只有真正认识这些事实,才能对幼儿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达到预期目标。幼儿的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好奇好问、认识具体形象、模仿性强、无意性大。针对幼儿以上的心理特征,就不能长时间地让幼儿单纯而枯燥地进行活动。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应该热情地、耐心地给予解答。在教育幼儿时,要注意将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生动化,便于幼儿接受和理解。要让幼儿多模仿文明的语言和优良的行为。

(2)智力开发要科学进行。智力是在外界环境中锻炼的结果。专家认为,它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的。对于平常人来说,后天因素的作用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大脑发育与成长大部分是在幼儿阶段进行的,一般可结合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发幼儿的智力:训练幼儿的动作发展;促进幼儿观察力的提高;丰富幼儿的语言观念;提高幼儿记忆力;培养幼儿思维能力;鼓励幼儿的创造力。专家认为,要为幼儿提供广泛的生活经验和内容。让幼儿的智力在吸收了形式多样的生活经验后得到发展。

(3)艺术启蒙要有新颖性。上面已经提到,由于幼儿个性好动、好问、好玩等。因此不能让其长时间地进行“读写”训练,要让孩子们多接受艺术启蒙教育,比如:唱歌、跳舞、画画等。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通过美妙的声音,生动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音乐的感染力是巨大而不可比拟的。马雅可夫斯基说过:“歌手的声音唤起勇气。”婉转动听的旋律可以使人兴奋,给人带来无比的喜悦,又可以使人潸然泪下。音乐能潜移默化地陶冶幼儿的性情,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多开辟音乐欣赏课,让孩子们多接触音乐,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一些简单易懂的歌曲进行。

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篇3

一、字母读音教学

1.把握学生的发音难点。直接涉及到单词发音的是字母的发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示范正确的发音,同时把握好学生方言发音难点。首先要使用各种教学方法防止错误发音的出现。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口形,帮助学生纠音。字母教学可按照读音归类组织教学,将字母分成七类,可编成歌谣形式让学生理解:1.[ei]音四家族(a,H,J,K);2.[i∶]八大家(e,B,C,D,G,p,t,V);3.[e]音七颗星(F,L,m,n,S,X,Z);4.[ai]音姐妹俩(i,Y);5.[ju∶]氏兄弟仨(U,Q,w);6.o、R各自玩。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现在流行的歌曲,师生一起将26个字母编入其中,编成一首学生喜欢的字母歌。

2.强化个别字母教学。每个英语字母的形状、读音、书写都是不同的,在整体记忆字母后,怎样辨别和记住每个字母也很关键。英语字母分为元音字母与辅音字母,在课堂中,教师可以使用打哑谜做手势的游戏考察学生元音字母的记忆情况。教师说元音字母,让学生做手势,看谁做得最快最好,就由他来做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读这个字母。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字母还能是什么形状,例如S还可以是一条弯弯的盘山路。

3.注重读音归类教学。字母读音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把字母按读音进行分类。可将字母分为七个家族,再对号入座,最终编成一首音素家族chant帮助学生记忆:a、H、J、K是a家族,a、a是族长。e的家族有八位,BCDe,GptV,e、e是族长。[e]的家族没有族长,它的成员有七位,FLmn,SX和Z。U的家族有三位,UQw,U、U是族长。i的家族有两位,iY,i、i是族长(手势指着自己)。R和o单独住,它们自己是族长。

4.注重语音暗线的铺垫。字母读音与字母例词的安排是一条语音暗线,教师教学时要努力让学生掌握字母的正确读音,并初步感知字母在例词中的读音,为以后学习语音奠定基础。

二、操练

1.字母接龙:学生在学完26个字母后,为增强学生掌握字母顺序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字母接龙游戏。教师站在讲台上说出一个字母,然后指向一个学生,被指者一定要说出听到字母的后一个字母,说完后指向另一个同学。教师若连说两个字母,学生一定要说出其后的两个字母。

2.看口型猜字母:教师站在讲台上,让学生看口型猜字母,看谁猜得准、猜得快、猜对的最多。在此环节,学生一定要集中注意力看老师口型,帮助他们养成注意力集中的习惯,让他们能很快记住字母发音的口型特点。

3.多媒体演示: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集图、声、形等特点于一体的多媒体普遍运用于现代课堂教学中。它的运用,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教师将一段色彩鲜艳、画面生动的字母手势操视频展现在学生面前,带领学生跟着画面的字母一起读、唱、跳、做,使学生在读字母的同时记发音记口型、做动作的同时记形状,增强了学生对个别字母与整体字母的记忆。

三、字母教学的重要性

1.教师教好字母,对学生进一步学习语音、单词、句子、课文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能按顺序将字母表背得滚瓜烂熟,但跳出字母表让他认读单个字母却很困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由于英语字母教学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是小学英语教学中重要一环,也是pep教材2-3册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这一阶段的教学,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使这一阶段的学习得以很好的落实。学好26个字母对以后单词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中职生;英语音标;重要性;教学方法

一、引导中职生重新认识音标的重要性

中职阶段,英语教材中并没有完整独立的音标内容,只是在教材的练习中附了一张音标图,导致音标教学在中职课堂中被忽视。中职英语教师普遍认为,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师已经专门对音标进行过培训,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音标,没必要在中职阶段下工夫去专项训练(韩炳华2007)。其实,学生在初中阶段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英语试卷上,教师为了追求英语试卷成绩,没有花费时间与精力去专项训练音标,导致学生音标基础薄弱,对单词读不准、记不住,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将音标学习作为重点,这将会给英语课堂教学带来很多好处:一是音标教学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在初中阶段,英语教师的重点并不放在音标教学上,甚至忽略音标教学,从而导致学社对英语教师的依赖性增强。学生只是一味地模仿教师重复朗读,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掌握了英语音标,降低对教师的依赖性,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便会提高。二是音标教学使学生记忆与朗读单词的效率提高。单词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基础,掌握单词量的多少决定着学生听、说、读、写水平的高低。

二、中职阶段是学生重新学习英语的最佳阶段

中职生普遍具有三年以上的英语学习经历,但是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太薄弱,在中职阶段,需要教师重新引导。初中阶段与中职阶段的英语学习侧重点不同,初中英语教师普遍有升学压力,把侧重点放在考试上,而中职生英语学习的侧重点是学以致用。这就要求学生抓紧时间弥补音标知识的不足。英语教师反复让学生读[i][i:][e][覸][藜][藜:][蘅][蘅:][u][u:][ei][ai][蘅i][i藜][u藜]等,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也容易遗忘。中职生英语参差不齐,教师可采取如下方法进行音标教学:

(一)教师可以尝试英语游戏

1.听力游戏

例如,Listenandfillintheblank(听并填空),Listenandtick(听并打对勾),Listenanddecidetrueorfalse(听并判断正误);再如,教师可根据音标卡片带领学生做游戏,如:教师读[k],拿到[k]的同学迅速站起来。

2.拼读游戏

教师逐一向学生展示音标卡片[p][i][t],然后让学生读出[pit],再逐渐增加难度,[p]-[i]-[t]-[藜]-[pit藜]...再如,教师先读[cat],让学生写出单词cat。

(二)英语教师要分步讲授音标

1.步骤一:48个音标的学习

(1)教师先讲单个辅音与元音因素,如[a:][蘅:][藜:][i:][u:][蘧][蘅][藜][i]等,学生很容易学会这些音标,能重新激发学生学习音标的积极性。

(2)教师在讲剩余的音标时,要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如[ts][t蘩]/[tr][dr]/[dz][d廾]/[s][z]/[m][n][耷]等,详细地讲解这些音标之间的不同,引导学生注意唇形与舌位的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带小镜子来对比教师的口型,并且予以自我纠正。

2.步骤二:引导学生进行最简单的音标拼读练习辅音音标+元音音标的组合,如[d]-[e]-[de]/[h]-[u]-[hu]/等。

3.步骤三:教给学生拼读辅音音标+元音音标+辅音音标的组合[d]-[e]-[p]-[dep]/[h]-[u]-[t]-[hut]/等。

4.步骤四:随着学生拼读经验的积累,教师开始教学生多音节音标的拼读[v]-[藜]-[k]-[覸]-[b]-[ju:]-[r]-[藜]-[l]-[i]-[v藜脏k覸b-ju:r藜li]等。在这里教师可以穿插讲授辅音连缀与音标重音的读法。传统的英语教学是:课堂上学生基本是单纯模仿教师的口型发音,直至48个音标全部学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甚至失去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其实,在学习音标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用形象生动的方式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刻板、机械的模仿。例如,教师可以拿音标卡片让学生识读,并且进行竞赛,看哪个小组识读的音标最准确而且最多;教师再把音标卡片分发给学生,教师读到哪个音标,拿相应卡片的学生就举手;又或者教师读单词,让拿有含有这个单词音标卡片的学生举手……教师随意读音标组合,让学生写出音标组合,或者让学生根据这个音标组合读出来(刘芳2006)。

(三)在中职阶段,英语教师不仅要注意讲授的方法,还要注意分层教学

中职一年级新生都保持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也愿意去接受和模仿新事物。教师在这个阶段重视音标教学,弥补初中知识点的不足,为单词的朗读与记忆打下基础,扩大词汇量,使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更加顺利。中职二年级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实习,他们需要在专业课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而且英语课程的难度也在增加,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会产生疲沓现象。此时,英语教师可适当引入音标教学,重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日后的英语学习注入新力量。

(四)在中职阶段,英语教学要有计划性与可操作性

大多数中职英语教师认为初中已学过音标,再回顾复习即可,48个音标最多两周就可以学完,导致学生的学习没有实际效果,给学生造成音标不好学的假象,时间一长,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音标的兴趣。在中职阶段,英语教师对音标的讲授要有计划性,而且这个计划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张恩华2006)。经过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英语基本功,对音标也有一定的掌握,但是对音标掌握不全面,甚至把汉语拼音、音标、英文字母混为一谈。面对这些问题,英语教师就需要制订周密详细的音标教学计划,以便学生正确理解与学习音标。

三、总结

英语教师教授音标时,一定要从易到难,不要急于求成。在学习音标的初期,学生要扎实掌握知识,在后期更要加强对前期所学内容的复习与巩固。中职英语教师要用心找出学生在音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去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音标、朗读单词、句子,重新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总之,中职阶段是学生学习音标的最佳阶段,英语教师要把握好时机,争取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夯实基础。

引用文献

1韩炳华.2007.浅议提高英语口语训练有效性的策略[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1).

2刘芳.2008.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J].湖南教育(教育综合),(1).

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篇5

“导入”是教师讲授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时,尤其在幼儿园引导幼儿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幼儿的年龄小,注意不集中,导入新课对一堂课尤为重要。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有人说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导入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能集中精力,产生学习的动机。优秀的教师总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他们的导入往往就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住幼儿。多年的幼儿教学实践证明了重视课前的导入,能把幼儿的情绪调整到最佳学习状态,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相反,我们一味地像小学式直接授课,幼儿会厌烦,自己玩自己的。当然,教学效果肯定不佳。对于我们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来说,课前导入很重要。刚入园的幼儿行为习惯及各种常规都不懂,在上课前幼儿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中,上课思想无法集中。在这中情况下,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就要采取很好课前导入法。怎样导入新课呢?“导入”方法多种多样。

一、谈话式

在交谈中不知不觉地渗透新课内容,进而又自然而然地引入课题。如绘画《伞》的导入语:“小朋友,你们听听,教师利用多媒体放出下雨的声音,“哗,哗”的声音。哇,下雨啦,我们外出是不是需要雨伞呢?为什么?”让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小结:“小朋友下雨时都需要雨伞,因为雨伞可以为我们挡雨,也非常漂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绘画《伞》吧。”

二、谜语式

通过猜谜语能够概括事物的主要特征,帮助幼儿理解新课内容,启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大班常识课中的《认识风》教学导入语:“今天,老师要请你们猜一样东西,‘树儿见它摆头,花儿见它弯腰,水儿见它皱眉,云儿见它就跑。’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这是什么东西?(风)对了,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风!”

三、故事式

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如奥尔夫音乐活动中的《五只猴子》的导入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宝宝和小动物们锯完木头,一起去洗澡。每个人都把自己洗的香喷喷的,洗完澡大家有又一起开心的玩起了游戏。小动物们都和自己的好朋友开心的玩着,可是,宝宝一个人在旁边伤心的哭了起来,因为他找不到他自己的朋友。这时候小猴子开始爬树逗宝宝开心。”小朋友,你们知道小猴怎么爬树的吗?引导幼儿创编多种爬树动作。

四、悬念式

采用悬念式导入新课,可撩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追根问底的热情,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如主题活动中的奥尔夫音乐:《快乐木偶》的教学导入语:出示红、蓝木偶,讲述故事开端:在木偶王国里,住着许多许多的小木偶,有红木偶,还有蓝木偶,红木偶们和蓝木偶们是好朋友,有一天红木偶出来玩了,(出示相应故事图片)接下来要发生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留下悬念,引导幼儿仔细听音乐。)

五、表演式

通过情境、小品、舞蹈、木偶等表演形式导入新课。如音乐活动课中的《好朋友》的导入形式:我们的身体也做好准备了吗?手到了吗?肩膀到了吗?让我们的身体先来唱唱歌。这首歌的名字叫《好朋友》。”这种情境表演将歌词内容体现出来的导入新课的形式,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歌词内容。

六、演示式

借助实物,玩具,图片,贴绒等道具演示的形式导入新课,直观形象,幼儿既感兴趣,又容易理解。如音乐活动中的歌曲《丢手绢》导入时可以说:“今天,老师带来一些东西,你们看是什么东西?”(出示手绢)师示范游戏,并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叫《丢手绢》。”

七、游戏式

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新课,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如科学领域中的《小手的秘密》,导入新n可这样安排:教师领导幼儿做游戏“请你照我这样做”,最后让幼儿把双手放在身体的背后,启发诱导:“咦!你们把什么藏在背后去啦?哦!原来你们把手藏在身体后面去了。伸出来看看,每个人都有几只手?两只手还可以怎么说?(一双手)。”

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篇6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7)02―0120―01

在我国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教育转型的实践过程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被公认为培养学生创造力行之有效的美术学科,是完成该项使命的一个良好的绿色通道。在当今的美术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大多数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死板,总是以固定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产生思维定势。因此,对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进行研究,就很有必要。

通过实践经验总结,在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美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及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美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美术是一门讲究个性与特点的学科,美术作品的创作本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通过让学生对物体的造型、色彩、光影等元素的仔细观察,系统完整锻炼学生的手、脑,帮助学生养成灵活的思维方式。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前提是保证学生的大脑发育良好,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行之有效的途径,而初中美术教学恰好为学生提供了艺术再造的广阔天地。随着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观察能力的提高,学生在思考和解决整个问题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以及学生自我意识这三个方面都有不同的体现。因此,应在培养学生充分感悟美术作品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到创新思维对于美术创作过程的重要性,以及通过美术创新能力的培养能促进他们各方面素质全面提高。

二、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1.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产生学习欲望的动力和源泉。强烈的学习欲望,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推动学生个人自发主动地去认识和探索事物,以寻求解决事物问题的多种途径。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起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中,初中美术教育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严重影响,本来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一直是处于劣势地位的,再加上倘若学生自身又对美术学科不感兴趣,缺乏美术学习的学习动力,那么再多的教学手段也难以保证学生以后能够自发地主动学习,所以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非常有必要。

2.运用情境教学。艺术源于生活。在教室中进行美g教学是现在最常见的教学方式,例如,可让学生根据课本或老师提供的实物素材临摹一些作品,学生根据固定的实物的样子按部就班地描绘,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任何的创造性,限定了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想象力。采用这样的方式教学,谈何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必须转变美术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教学资源,借助具体的实物,借助大自然之美,以多种元素为载体,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来创设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能动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根据自己切身的实际感受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创作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作品!

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幼儿时期家庭教育情商教育学前教育科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3-0135-02

谈起幼儿教育,大家并不陌生,幼儿教育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教育内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科学,教育主题不明确,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发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具有重大的意义。幼儿学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在社会、家庭、幼儿园等多方面的互相配合教育下才能达到的特殊工程。通过为孩子创设适宜的心理环境,支持和引导儿童的经验建构,提高其科学能力,培养其科学探究习惯。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幼儿的第一课程,每个儿童从出生到进入社会,约有70%的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影响极大,这是因为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思想品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具备着社会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优势。据专家分析,幼儿有以下方面的表现优势:天然的早期化、巨大的感染性、强烈的针对性、间接的传递性。如果家庭教育的优势发挥得好,这对幼儿早期的成长、发展十分有利。

二幼儿进行情商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到四五岁时,脑会长至成人的2/3,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情感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发展,六岁以后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儿童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躁、猜疑、易怒、悲观,具有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等,将很难把握未来遇到的各种挑战和机会,发挥潜力,可以说他这时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在幼儿阶段进行正规系统的情商教育十分必要,这是奠定人生成败的基础。

三学前教育的方法

1.善于掌握幼儿的心理特征

幼儿与成人是两个不同范畴的群体,两者在心理上差异很大,只有真正认识这些事实,才能对幼儿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达到预期目标。幼儿的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好奇好问、认识具体形象、模仿性强、无意性大。针对幼儿以上的心理特征,就不能长时间地让幼儿单纯而枯燥地进行活动。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应该热情地、耐心地给予解答。在教育幼儿时,要注意将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生动化,便于幼儿接受和理解。要让幼儿多模仿文明的语言和优良的行为。

2.智力开发要科学进行

智力是在外界环境中锻炼的结果。专家认为,它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的。对于平常人来说,后天因素的作用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大脑发育与成长大部分是在幼儿阶段进行的,一般可结合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发幼儿的智力:训练幼儿的动作发展;促进幼儿观察力的提高;丰富幼儿的语言观念;提高幼儿记忆力;培养幼儿思维能力;鼓励幼儿的创造力。专家认为,要为幼儿提供广泛的生活经验和内容。让幼儿的智力在吸收了形式多样的生活经验后得到发展。

3.艺术启蒙要有新颖性

上面已经提到,由于幼儿个性好动、好问、好玩等。因此不能让其长时间地进行“读写”训练,要让孩子们多接受艺术启蒙教育,比如:唱歌、跳舞、画画等。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通过美妙的声音,生动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音乐的感染力是巨大而不可比拟的。马雅可夫斯基说过:“歌手的声音唤起勇气。”婉转动听的旋律可以使人兴奋,给人带来无比的喜悦,又可以使人潸然泪下。音乐能潜移默化地陶冶幼儿的性情,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多开辟音乐欣赏课,让孩子们多接触音乐,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一些简单易懂的歌曲进行。

4.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

第一,家园结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也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用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幼儿成长手册,使家长了解科学育儿的知识,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积极鼓励有进步的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可以让家长亲眼目睹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让家长和幼儿在愉快的环境中受到教育。

第二,榜样激励。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成人的表扬和鼓励非常重视,家长应该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的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而逐渐养成行为习惯。

第三,科学引导。幼儿教育中常有这种现象,有些教师或者家长很想教育好孩子,养成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与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例如,有一位父母很想教育孩子孝敬老人,但由于爱子心切,吃任孩子挑,钱任孩子花,结果导致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自私任性的坏习惯,对老人却不够孝敬。因此,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对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言传身教。幼儿的思想单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所以对于自己的第一个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尤为上心,父母不雅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误导幼儿。家长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表率,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平时能够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五,强化巩固。行为巩固是指定期对幼儿的行为常规进行检查和评比,使其能够在生活常规的制约下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和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在行为巩固教育时,还使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来促进幼儿坚持良好行为。在检查中对行为习惯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对较差的孩子进行个别帮助。检查中为行为表现好的孩子在墙报上贴上星星,使其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以激励其他幼儿,并能有力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综上所述,培养幼儿工作是繁重而光荣的,涉及的方面也很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和进取,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我认为,只要做到家园共育,付出我们的努力和心血,付出我们的关爱,任何孩子都会成功而自信的走向未来的第一步——小学生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古典芭蕾基训教学方法教学规律

芭蕾艺术发展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而芭蕾基训的最初形成是在1661年,比芭蕾艺术的出现晚了大约200年,此后经过几代舞蹈艺术家和舞蹈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如今已发展成为一门科学的、合理的、全面的芭蕾舞基础训练体系。古典芭蕾的基本功训练是古典芭蕾舞蹈技术的基础,目的在于解决位置概念、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肢体能力等。

在基训的过程中,正确的、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芭蕾舞学习者顺利通过难关,得到科学的、合理的、全面的进步,使芭蕾舞学习者以后能够适应舞蹈演员或舞蹈教育工作的职业。

一、要遵循教学规律

教师要遵循教学的规律,即循序渐进的规律进行教学活动。也就是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至繁地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客观规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目的要明确,今天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应该作为明天教学所讲授内容的基础,而明天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又应该是今天所讲授内容的延伸和发展,必须做到每一堂课都能承上启下和前后呼应。

二、继承传统的“口传身授”舞蹈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舞蹈是一门特殊的人体艺术,特殊的艺术就需要有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长时间以来,有些动作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仅依靠语言已经不可能做出全面地解释,只有通过教师亲身示范,也就是“身授法”才能科学系统地完成这一动作的学习。那么什么是“口传身授”教学法?从文字上看,它包括口头讲解和以身示范两个方面。

1.“身授”就是实践,边讲边做,边做边体会,舞蹈教学中,理论永远要伴着实践,手不舞,足不蹈,不能说是舞蹈;光说不做不能说是“舞蹈课堂”。边做边讲,边做边体会,这样才能很好地称之为生动的“舞蹈课堂”。

2.“口传”,就是口头传递的方式,包含讲解,思想渗透对所学动作的名称、目的、要求、方法、性质、规律、做法、注意事项和表现功能,也包含动作的力量、幅度、柔韧、音乐节奏等进行解析,以便于帮助学生理解动作的意义及相互关系,主要是通过语言讲解教学完成的。口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讲解动作。无论是教授新动作,还是复习老动作,舞蹈教师都要通过讲解或伴以讲解,如动作名称、要领、规格与标准,做这个动作时容易犯的毛病,怎样克服与纠正这些毛病等等。

(2)传递知识。课堂教学过程中,甚至在学生动作过程中,舞蹈教师会不时进行提示和纠正。学生把教师的话和音乐一起接受过去,这不仅是对学生感官理解的全面锻炼,同时也是传授各种舞蹈知识的好机会。在这种情况下,舞蹈教师最容易传递所学舞蹈种类知识,也包含与其他舞蹈种类的比较,还有关于对音乐的理解与感觉等等。

(3)渗透思想。所谓思想,包括世界观、品德、艺术观和做人的标准等等。在不同的情况下教师会说出许多不同的话来,并会同时流露出不同的情绪。此时,教师本人的品质、修养、对事物的看法与处理方法、甚至是习惯语言,都会感染给学生。

(4)语言表述时一定要做到:准确、生动、精炼、亲切、专业。如果舞蹈教师想更好的完成“口传身授”这一任务,那就同时要锻炼自己的口才,使自己具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a、语言准确。舞蹈教师在讲解动作或者舞蹈知识时语言一定要准确,不能含含糊糊。

B、语言生动。生动的语言可以使学生在一个很轻松的学习课堂气氛中得到更好的动作感知,从而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C、语言精炼。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兴奋度在最高点的时候突然被老师的一阵莫名其妙的话冲淡,学习状态就会急速下降,造成的后果是学生接受的效果极差。

D、语言亲切。教师要给学生以鼓励和启发,不能讽刺挖苦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用亲切的语言,有耐心的去引导学生学习。

e、专业精神。舞蹈这门艺术本来就是人体的艺术,带有极强的韵律运动感,教师在做示范的时候必须全面地进行示范,手、脚、身体和面部表情同时进行,要给学生留下最美好的印象,使学生更加热爱舞蹈艺术。

三、科学的组织教学课堂

科学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也是教学方法中的一门艺术。同样是再上舞蹈基训课,不同水平的教师会有不同课堂效果。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该首先熟悉教学大纲与教材、掌握每一动作的训练意义和方法,要对每一堂课的每一环节,如准备、活动、节奏、停顿、高潮等进行周密的考虑和设计。明确每一堂课的训练意义和目的,并确定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这些都要靠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来达到。扶把、旋转、小、中、大跳等训练时间的分配,学生的分组等等,也要靠科学组织课堂教学来进行。教师往往会把记忆力强、反应快的学生放到第一组,或者把水平较高的学生放到不同的组,这都能对全班起到带动作用。

有时为了巩固训练效果,提高训练质量,也可适当延长训练这一动作的时间或重复训练某些动作。课堂训练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但教师要组织好每一堂课就必须时时刻刻保持与学生的密切联系。

一个优秀的教师通过科学、正确的教学方法并依照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可以把舞蹈学习者培养成舞蹈艺术家或优秀的芭蕾舞教育工作者,而不是把他们训练成机器,只是机械的运动四肢。古典芭蕾基础训练具有全面性,它的训练过程应是循序渐进、细密严谨、变化有方的,所学与所用更要具备较高的一体性,其动作、感觉、修养在表现作品时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科学的、正确的、系统的训练,就不会体现出西方贵族的“芭蕾气质”。古典芭蕾的基本功训练,不是刻意去追求某一民族的、地域性的、个人的“风格”,而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正确的示范讲解,让学生边做边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动作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学习动作的过程能够举一反三,能把握芭蕾动作的精髓所在。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倾向于采用他们自己接受训练时,他们的教师所用的方法,可以说是他们一直在采用上辈人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有些陈旧,但只要是科学的、合理的我认为都可以采用,例如在本文中介绍的传统的“口传身授”舞蹈教学法;总之,舞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积极、诚恳、热情、专业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创新,从多个方面来培养学生,以便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胜任舞蹈演员或者优秀的舞蹈教育工作者,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舞蹈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古典芭蕾教学法.李春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

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词汇教学实施方法

一、英语学习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语音、语法、词汇是语言构成的三大要素,其中又属词汇最为重要。没有词汇,就无所谓句子,更无所谓语言。语言学家wilkins的一句“withoutvocabulary,nothingcanbeconveyed.”精辟地道出了词汇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新课程标准认为:词汇量过低,难以形成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事实上,词汇量要求过低确实一直是影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效率和制约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高的一大障碍。为此,新课程标准在参考权威词频统计结果和综合了国内现行教材词汇表的基础上,适当补充了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交际中所需的词汇,力求与其他非英语国家的标准接轨。

近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重点集中在语用、语篇、交际能力和学习策略研究等方面,而语音、语法、词汇,语言的三大要素的地位似乎日趋下降。而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许多学生都遇到“过不了词汇关”这一问题。离开了有效的词汇学习,语言知识的掌握便无从谈起,实际能力的培养也必将成为无源之水,英语教学也就无效益可言。语言学家博林格曾说:“任何一个掌握了一门外语的人都清楚地知道,主要时间都是花在掌握这门语言的词汇上面的。”他认为词汇中的信息量大大超过了语言中其他任何部分的信息量。allen和Valette也说过:无论是何种目标语,词汇在所有语言教学中都是重要因素。自然教学法的倡导人特蕾西认为:词汇学习对于理解语言和言语输出都至关重要。有了足够的词汇量,即使对结构的了解等于零,也可以理解和说出大量的第二语言。

二、中学英语词汇教学实施方法

目前根据新课标所采用的人教版高中教材,让高一新生在大量的新词汇面前手足无措,不知从何处入手,从何词记起,因为教材中出现了许多词汇表中找不到但很常用的词汇。要教授如此大量的词汇,在教学中力求讲究方法和技巧。根据记忆规律,我在借鉴前辈和同行教师经验的同时,自己也总结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现归纳如下。

1.情境教学法。

将单词放在情境中进行教学,既能理解其意义,又有利于单词在交际场合的正确使用,更有助于提高

学生利用情境进行猜词的能力。比如新教材第一单元“GoodFriends”中出现许多新的形容词:honest,brave,loyal,wise,smart,handsome,funny等。在教授这些词汇时,我就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在对“whatqualitiesshouldyourfriendhave?whatisyourfriendlike?”的讨论中,学生有以下的答案:

myfriendnevertellsliestome.Heishonest.

myfriendisafraidofnothing.Heisverybrave.

ioftenturntomyfriendwhenintroublebecauseheisalwaysmakingwisedecisions.

myfriendissosmartthatheisquickatlearningeverything.

myfriendisgood-lookingandiamfondofbeingwithhim.otherfriendsalsoconsiderhimaveryhandsomeboy.

myfriendisfunny,andheisgreatfun.Healwaysmakesfunofothersandhaveuslaughingallthetime.

在这样的热烈讨论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这些新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在新课标要求下,不提前教授新词汇,而寓生词于学生的对话、讨论中,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词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词汇教学法。

2.词缀教学法。

扩大词汇量最好的方法就是掌握构词法。虽然中学生不可能完全掌握构词法,但常用的词缀构词法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大显其能。新教材第十单元才出现的endanger,endangerment可以在一开始学生碰到encourage时就利用词缀法教授给学生:en-“置于……中或上”。

courage-encourage-encouragementdanger-endanger-endangermenttitle-entitle-entitlement

list-enlist-enlistmentlarge-enlarge-enlargementrich-enrich-enrichment

词汇作为语言中最为敏感和活跃的部分,其变化日新月异,新词新义层出不穷。掌握了基本的构词法,学生面对大量的新词汇时也不会手足无措。词缀教学法完全是“授之以渔”的方法。教师教学生学会自学,而不仅仅只是“授之以鱼”。

3.图表教学法。

有时一个个词汇之间会因缺乏联系而显得凌乱难记。但通过谚语、对联、诗歌或顺口溜等方式将各个独立的词汇联系起来,就便于记忆。比如在学到用动名词作宾语的动词时,就可以如下记忆:

4.联想教学法。

联想就是由一个词想起另一个词,由当前正在学习的新知识想起曾经学过的旧知识。如look,表示“看起来”时,是个感官系动词,看到它,就应联想到sound(听起来),smell(闻起来),taste(尝起来),feel(摸起来)等。又如,从seesth,seedo,seedoingsth启发学生联想watch,notice,lookat,hear,listento,observe等用法。这是根据词汇运用方面的相似特征而建立的相似联想。再如区别trytodo与trydoing时,帮助学生联想stoptodo,stopdoing;remembertodo,rememberdoing;regrettodo,regretdoing,;meantodo,meandoing等,建立起对比联想。

5.比较教学法。

对同义词、近义词、或“神似”或“貌似”的词组之间进行比较辨析、选择运用是学习词汇的难点,也是词汇学习的重要方法。比如:wound,hurt,injure;cost,pay,spend,take;puton,wear,haveon,dress;每一组词都神似,但运用起来,场景与方式并不一样。所以通过比较、辨析,理解它们的确切涵义,才能在适当场景选用适当字眼来表达自己。在学习词汇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貌似”的情况。如keep...fromdoing...与keep...doing...这一组词搭配上很相近,意思却大相径庭。前者为“阻止某人做某事”,而后者为“让某人一直做某事”。prevent...fromdoing...和protect...from...前者为阻止某人做某事,后者为保护某人不受侵害。还有的意思一样,却形式各异,如force...todo,get...todo和have...do,let...do...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6.读音教学法。

正确的读音是学好词汇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在单词上划音节,注重音进行拼读。根据读音拼写单词,对于较长、发音较规则的单词效果尤为明显。例如:agriculture,pronunciation,antarctica,experiment,communication等。

7.利用“小词”教词汇。

英语中的介词或副词与不同词的搭配能极大地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利用“小词”的同一意思,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做到记“一词”,而记“多词”。比如介词for,其意思一为“前往……”,由此可记词组head/leave/start/setout/setoff/bebound/depart/makefor等。二为“交换”,chargemoney,paymoney,offermoneyfor,take...formoney。三为“因为”,常用于词组中,thank,begratefulto,bethankfulto,apologizeto,forgive,excuse,praisefor.与其他词连用,其意思为“为了得到或找到”。高中课本中出现很多相关词组,beg,look,search,hunt,beeager,behungry,beanxious,bedying,bethirsty,haveadesire,askfor等。for还有一个经常在高考中出现的意思是“对于”,相关词组有:haveapassion,haveagift,haveanaffection,showrespect,haveanear,haveenthusiasm,haveatalentfor等。有这样一道考题:Heistall?摇?摇hisage.学生很容易会误填at,其实此句的意思是:“对于他这个年龄来说,他算高的。”因此应用for,而它的意思为“就……来说,作为……”。类似的句子还有,itiscoldformay.Helookedoldforhisyears.等等。同样的,介词to与动词组成的词组也可以归纳授和记忆。lookforward,getdown,getaccustomed,used,bedevoted,object,beopposed,amount,come,appeal,occur,happen,attend,react,respond,belong,besentenced,becondemned,beattached,contributeto等。

8.同一结构,多类词组。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做个有心人,会发现在繁杂且琐碎的英语语言知识中有很多规律可循。在词汇教学上,我经常会带领学生利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来集中记忆或教授词汇,这样能做到事半功倍。infavorof在英语中是个很常见的词,使用相当广泛,学生用起来也得心应手,但只要老师一点拨,就可以总结出同一结构的多个词组:inneed/praise/face/case/spite/view/celebration/honor/memory/recognition/acknowledgement/advance/charge/want/terms/hopes/awe/search/expectation/support/place/respectof等。

9.一词多义教学法。

一词多义在英语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可以说多数词义都不止一个。那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教授词汇而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关于outof就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记忆。

(1)出于,由于。outofsympathy/pity/desperation/kindness/regard/gratitude/forceofhabit/fear/interest/necessity

(2)不再处于某种状态。outofdanger/pain/shape/place/order/date

(3)没有,失去,缺少。outofwork/ajob/employment,outoftemper/breath/patience/touchwithsb/training/service/question/business/control/practice

(4)不在……里面(与in相对)。outofsight,outofmind,outoftheway

(5)不(合拍,协调等)。outofplace,outofline,outoftunewith,outofsympathywith...

此外,还有很多词汇学习方法。在教学教法中,可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三、结语

外语学习词汇为本,记忆为首。在教学中,我还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朗读课文;运用句型开展口语、对话等听、说、读、写综合活动来学习和巩固词汇,号召学生利用生词表、生词本、生词卡片等手段来加强词汇记忆。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词汇的教学目标和实施上,就是要在英语学习中突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讲解和训练,有效地培养学生学好语言的基本质量。这样就能降低教学难度,提高英语成绩,并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4.

[2]葛文山.新《标准》新特色高要求.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5).

[3]连先.速读教学:调查与分析.外语界,1998,(2).

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篇10

泛的语言,英语学科的地位显然毋庸置疑。而学好英语最基本的就是打好语音基础,无论我们的英语教学采用哪种模式,对于我们生活在非英语环境下的学生来说,牢固掌握英语最基本的音素--音标,打好扎实的基础,才是学好英语最科学、合理、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中学英语音标意义实施方法;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而语言首先是有声的,也就是说,有声语言是第一性的。正是通过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凭借这有声语言,才能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学好语音不但有利于正确地以声音的方式表达思想,而且对词汇的学习和记忆力大有帮助。而学习语音的关键就是音标,许多学生不能自主拼读单词,不能自主学习新的词汇,影响单词的记忆,其原因就在于音标教学的缺失。初中学生掌握好音标,养成靠音标读准单词、靠读音标拼出单词、自动运用把音标和单词进行比较的方法记单词等习惯,将终身受益。只有学好音标,才可以学会正确、流利的发音,才可以听懂别人的谈话和通过说来表情达意,进而促进读和写能力的提高,从而全面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音标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首先,音标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读准每一个音节,每一个单词,也只有正确的读准每个单词,才能流利地完成一个句子,表达出准确的意思,进而才能出色地发挥出语言的功能性――交流;与此同时,也不断地增加了自己学好英语的信心。其次,学好音标,并慢慢掌握英语的拼读规则和发音规律,能够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记忆单词。学习语言,肯定都会有大量的词汇要记忆,而英语作为第二外语,在农村中学学习语言环境不够优越的情况下,要记忆大量的单词,如果不学音标,一味跟着老师认读,死记硬背,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的。这就像汉语里有很多词汇可以“望文生义”,英语里就有不少词汇是可以“听音生义”的。常见的是象声字,如自然界生物的声音:cackle[′k?kl]母鸡咯咯叫quack[kw?k]鸭子嘎嘎叫soup[su:p]汤就是从声音(吃饭时喝汤的声音)而来。掌握了音标还可以根据字母在单词中的拼读规则和发音规律,在学习单词时就能“见其形而知其音”或“听其音而知其形”,好学易记,克服了机械的死记硬背,大大降低了拼读和记忆单词的难度。第三,音标掌握得好,英语能读得流利而准确,也为培养英语学习中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语感,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有时感到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但又说不清其原因,这实际上就是语感在起作用,语感是个很虚的东西,不过可以感觉一下,我们读中文书籍,遇到不懂的字词,却仍然知道它大概的意思;看了这句话,知道下一句要说到什么等等,便是语感的作用。它为我们学习英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进而提高阅读能力以及做题能力。

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有效的音标教学。

首先,在教学26个字母的同时,从归纳字母读音入手,讲清字母和音标的区别,讲解一些简单的发音要领;结合所学的单词,对其音标进行分解,或进行单音素拼读;让学生初步分清开、闭音节和长、短音。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总结各种读音规则以及字母组合、重读、连读、浊化、失去爆破、音节的划分等有关语音知识。

第二,教授音标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部位,发声方法,正确的嘴型。比如,清辅音和浊辅音的发音方法,/e/和/?/的区别等。此时,老师可以采用夸张嘴型的方法,让学生看得更清楚、更明白、模仿得更准确、更清楚地区别相似音标的不同之处。

第三,让学生自己拼读新单词。每次教学新单词时,要求学生先自己拼读,如何拼读单词呢?

简单的方法是先找出元音,再找出与元音前最近的辅音,进行拼读。然后叫个别学生起来读,最后老师纠正。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拼读单词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第四,分层次进行教学。在教学音标时,全体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学会。因此,我们要关注那些怕学音标的学生,并给予帮助和辅导,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最后,严格要求,常抓不懈。对音标的掌握要求学生必须人人达标,教师要利用时间逐个检查。持久运用音标教学绝不是仅仅为了认识48个音标而已,而是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在教会学生音标的认读及拼读之后,注意培养学生按照读音规则,把单词的音、形、义联系起来记忆。每次教新词时,不仅要会发音、会拼读,还要与旧词联系,进行一些归类性的训练。用这样的方法,能培养学生自觉地把单词、音标作音、形比较,直至掌握一些规律,逐步学会听音知形、见形知音的本领。这样的训练,也能培养学生速记单词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持之以恒,严格要求学生。不断正音,不让语音退化。做到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学生在这种训练下,语音才会越来越好。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中学生更容易形成习惯的定势”。所以,学生一旦养成靠音标读准单词、靠读音想音标拼出单词、自动运用把音标和单词进行比较的方法记单词等习惯,那他将终身受益。事实上,学生越早养成这样的习惯,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将越大。

总之,学好音标可提高英语发音的准确性,还可以使以后对大量词汇的背诵相对更轻松更容易,所以音标教学在中学英语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我们应该积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去帮助学生掌握好这个学好英语的重要工具。学好了音标,掌握了学习方法,说得流利了,语感培养好了,学生学习英语有了信心,兴趣就能持续,对英语的深入学习是非常有利的。

参考文献

[1]何善芬《实用英语语音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0

[2]张利红.英语音标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J].教师论坛,2002(9).

[3]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