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的表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3:40

教育现代化的表现篇1

这样的命名逻辑令人费解,电化教育是随着教育改革和教学改进运动而来,“电化”的称谓远不能表达这个领域所依赖的现代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教育手段,正如电影等现代媒体的使用并不代表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但电化教育已经使用近70年了,已为中国各界人士所了解并熟悉。20世纪90年代初,国人翻译并引用了“教育技术”一词,并用它来概括之前电化教育领域的工作。以南国农为代表的老一代教育家则认为,“采用什么名称是次要的,关键要给这一名称确定一个反映电化教育本质的定义”。

电化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中国早期电化教育的本质又是什么?通过对历史问题的深入了解,我们或许可以得到满意的答案。

南国农先生在1980年《电化教育研究》第一期上发表《论电化教育的特点和要求一文》,认为“电化教育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门,是研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以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门学科”。1981年《电化教育研究》第二期南先生又发表《谈谈电化教育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一文,指出电化教育“是属于现代教育范畴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它体现了现代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它是利用电教媒体,并与传统媒体恰当结合,使用先进的教育方法,控制教育过程的各种信息,并加以正确利用,以取得最优的教育效果”。分析南国农先生这段话,再结合早期中国电化教育发展历史,我们试图去理解中国电化教育的本质。

一、中国电化教育是伴随教育改革和教学改进运动而来

1912年7月10日,教育总长蔡元培在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第一次中央教育会议上发表演说,宣告全国教育改革开始了。民国初年兴办职业教育、科学教育和以国民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教育。1913年8月北京政府教育部公布《实业学校令》,规定实业学校以教授工农商业必须之知识技能为目的。1922年全国开办的实业学校已达842所;1915年,中国科学社在纽约成立,1918年该社办事机构迁回国内,发行科学刊物,开展科普教育,促进科学研究和对外科学交流;1915年9月,通俗教育研究会成立,研究通俗教育事项,改良社会,普及教育。民初的教育改革旨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这个时期的教育改革处于起步摸索的阶段,以电影、幻灯等为手段的教育正是在这个时期萌芽。

自1919年新文化运动始,教育改革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教育开始了现代化进程。1920年1月,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办的平民学校开学;1920年8月,晏阳初主持的平民教育工作开始了;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在南京成立,张耀翔任会长。1921年12月,中华教育改进社在北京成立,致力于“调查教育实况,研究教育学术,力谋教育改进”;1923年1月,黄炎培在《职业教育》刊物上发表文章,探讨妨碍职业教育发展的三种心理;1923年6月,陶行知等人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平民教育工作。自此,中国教育彻底世俗化、实用化和科学化,关于教育新思想、新内容、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得以开展。教育担负着促进技术、经济和社会提升的责任,教育成了促成“新国民、新社会”的首要途径。电影、幻灯等作为教育新方法和新技术在这个时期得到发展。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教育更担负着政治训练、军事训练、国难宣传的责任。这段时期教育工作的中心在社会教育,旨在“培养民族意识和国民观念,提高政治知识,增加生产能力”。电影、幻灯等现代传媒得以在社会教育领域广泛使用,“电化教育”一词出现了。

电化教育伴随着教育改革和教学改进运动而来,作为一种新方法、新技术属于教育现代化的一部分,因此电化教育属于现代教育范畴,体现的是现代教育的新思想、新内容、新方法和组织形式。

二、从视听传媒到现代教育的转变

1921年开始的教学改进运动,力谋促成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中国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世俗化、教育实用化和教育科学化等思想内容,教育现代化旨在培养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人,并为社会的现代化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因此教育现代化是教育新思想、新内容、新课程、新方法,也必然包括教育新技术。单有电影、幻灯等视听媒体技术的使用,远不能代表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现代教育的核心不在于技术手段的使用,在于新思想、新内容和新方法。自1907年以来,中国一直存在用电影、幻灯等现代媒体辅助教育、改进教学的活动,技术在教育改革和教学改进过程中一直扮演工具角色。直到1932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关于电影教育的研究兴起,电影不仅仅是技术,也不仅仅是娱乐,更是教育,体现着现代的教育思想。后来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合并为电化教育委员会,从观念形态完成了从视听传媒到现代教育的转变,“电化教育”一词自此深刻地蕴含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希望。

三、从20世纪过渡到21世纪

自1907年电化教育在通俗教育领域诞生,至今快100年了。自1940年官方“电化教育”一词出现,至今也有近70年了。从20世纪过渡到21世纪的中国电化教育,发生了哪些改变?

20世纪30年代前,技术在教育改革和教学改进中扮演工具角色。30年代教育电影协会成立后,电影等成了教育形式,电化教育成了属于现代教育范畴的教育方式。传播学、学习理论、系统方法、计算机和网络教学系统等纷纷出现,关于教育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层出不穷,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人类开创虚拟的教学空间,更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教育思想和文化。教学可以没有教师,学习则是无处不在。电化教育领域的工作更为多样化。

教育现代化的表现篇2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现代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174-02

当前,对现代化教育研究较多,现代化的教学理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网络资源,现代化教育已经深入教育当中。但是在体育教学中,现代化教学研究较少,研究的方向比较片面,大多是研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或者是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体育教学现代化研究缺乏一个较系统的研究,处在现代化教育的初级阶段。因此,很有必要深入系统的研究高校体育教学的现代化发展,现代化教学是体育教学的趋势。

1研究对象

对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公共体育教学进行研究。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知网上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现代化的论文,总结当前体育教学中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趋势。

2.2专家访谈法

对吉林省体育教学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针对体育教学的现代化发展进行探讨。

2.3问卷调查法

随机抽取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的在校学生300名,每所学校100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98份,有效率99.3%。随机抽取4所学校的体育老师各20人,共发放问卷80份进行调查,回收8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78份,有效率97.5%。

3结果与分析

3.1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调查分析

对学生进行了体育学习兴趣的调查问卷,从表1问卷的调查结果来看,有26.5%的学生特别喜欢体育学习,有32.9%的学生喜欢体育学习,有18.8%的学生不喜欢体育学习,有21.8%的学生特别不喜欢体育学习。

对这组数据进行分析,随着高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逐渐加强了体育健身的宣传,完善了体育设施,改革了体育课教学,学生可以在学校满足自己的体育学习需要,越来越多的学生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另外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在高校求学时,还是将精力放在了学习上,对体育学习比较忽略,也影响了学习体育学习的兴趣,这也是大部分高校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

3.2学生对体育现代化教学的认知分析

对学生进行了体育现代教学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从表2的调查结果来看,仅有11.4%学生非常了解体育现代化教学,有15.1%了解现代化体育教学,有34.6%的学生不了解现代化体育教学,有38.9%的学生特别不了解现代化体育教学。

分析这组数据,虽然高校大力提倡体育教学的现代化,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进展较慢,大多数学校仍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学生对体育现代化教学了解较少。

3.3教师对体育教学现代化的态度调查分析

对高校的体育教师进行了体育教学现代态度情况的调查,从表3的调查结果来看,有43.6%的体育教师认为现代化体育教学非常重要,有32.1%的体育教师认为现代化体育教学重要,有16.7%的教师认为现代化体育教学不重要,有7.7%的教师认为现代化体育教学特别不重要。

分析数据的原因,虽然体育教学是高校的必修课,但是体育教学改革一直以来都不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体育教学长期以来处于次要的地位,这也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体育教师认为完成本职工作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进行现代体育教学的改革,这是当前困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难题。

3.4教师对体育教学现代化的认知调查分析

对高校的体育教师进行了体育现代化教学的认知调查问卷,从表4的调查结果来看,体育教师对体育现代化教学的认知度不高。有19.2%的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现代化非常了解,有30.8%的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现代化了解,有44.9%的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现代化不了解,有5.1%的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现代化非常不了解。

分析数据,由于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现代化改革缺乏深入的研究,高校对体育教学现代化的改革也不全面深入,很多教师认为体育现代化教学仅仅是一个形式上的改革,实质上没有什么改变,导致了大部分体育教师对体育现代化教学缺乏了解,或者是了解不全面。

3.5体育教学现代化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教师进行了关于体育教学现代化实施的影响因素调查,从表5的调查结果来看,有24人选择了教师对体育教学现代化不了解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34人选择了学校不重视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45人选择了缺乏教学资源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25人选择学校不配合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分析数据,由于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现代化的研究不深入,在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很难给予正确的指导,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不重视也是影响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现代化教学资源的缺乏也困扰着体育现代化教学的进行,学生对体育教学改革的态度也影响着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

4结论与建议

(1)通过调查研究,当前高校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较高,都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体育学习中来。

(2)高校大学生对体育教学现代化的了解较少,在体育教学现代化的实施过程中很难配合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3)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现代化的重视程度不足,有一大部分教师不理解体育教学现代化的意义与实施方法。

(4)影响体育教学现代化实施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教师对体育现代化的不了解,学校对体育现代化教学改革的不重视,缺乏现代化教学实施的资源,学生对体育现代化教学的不配合等。

(5)加强对学生进行现代化体育教学的宣传,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现代化的改革。

(6)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使体育教师明确体育教学现代化的意义与实施途径,担当起体育教学现代化改革的重任。

(7)科学、系统的课程结构和规范、完善考核制度,高校对体育教材体系进行更新,加强对课程结构的设计,同时对考核、评价制度的完善以及对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均具有规律性的要求和体制上的规范。

(8)实现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现代化,加强教学条件的完善。教学内容要融入科学性、实施性与趣味性,在高校体育现代化教学改革的进行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引导大学生们主动尝试和创造性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1]谭兆风.新时代背景特征与体育教学的现代化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1(1)76-77,80.

[2]《黑龙江省中学体育改革及对策研究》课题组.体育教学现代化管理体系的理论构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35-37.

[3]张帅,郭明凤.基于信息技术的体育教学一例――《足球局部进攻战术配合方法》的教学设计[J].信息技术教育,2004(2):62.

[4]胡恒,张峻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9):116-118.

教育现代化的表现篇3

年会视野:以南方教育高峰年会助推教育现代化

6月22日―23日,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首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在广州顺利召开,圆满落幕。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副厅长魏中林,省教育研究院院长汤贞敏与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大成、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澳门大学校长赵伟、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何传启等百余名知名专家学者相聚羊城,共同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教育现代化暨中国南方教育高地建设的理论问题与实践路径,为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把脉切诊。

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是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非营利性、开放、定期召开的高端学术会议。年会旨在为政府官员、知名学者、教育精英建立一个对国际国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理论、战略、政策、实践问题展开研讨和对话的高层平台,以创新教育思想、引领教育改革,助推中国南方教育高地建设和中国教育现代化。

首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在广东省教育厅指导下,以“公平、质量、创新: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教育现代化暨中国南方教育高地建设”为主题,主要研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教育现代化暨中国南方教育高地建设的公平与质量、竞争与合作、国际化与本土化、传承与创新等问题。据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院长汤贞敏介绍,共有来自全国300多人次的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出席了本届年会。年会收到论文40多篇,发表主旨演讲、宣读学术论文36人次。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发起和举办,但它不只属于广东、不只属于举办者,而是属于南方各省(区、市),属于全国乃至世界,属于致力于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教育实践工作者。

在本届年会中,专家学者们积极出谋献策,为破解区域教育现代化面临的各种现实难题提出了种种设想和方案,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梦想提出了各种可能途径,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框架和实体形式,有益于我们继续探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策略和主要路径,为我们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调整惯有的行为方式,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和我省南方教育高地建设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广东视域:现代化进程中的南方教育高地建设

广东从启动教育现代化的探索,到确立具有广东特色的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建设中国南方教育高地,已经经历了近十年的探索。早在1994年11月,省委、省政府颁布的《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就提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使广东成为教育强省”的战略目标。2004年8月、2005年8月,《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0年)》和《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实施意见(2004-2010年)》分别印发,这两份文件对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重点、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作了全面部署。2010年,《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我省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作出应有的贡献”。2012年5月,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创建教育强省,争当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打造南方教育高地,走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教育发展路子”。今年,我省又提出“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建设中国南方教育高地成为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之一。

罗伟其厅长在本次年会的主旨演讲中阐述了广东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的背景、思路和举措。他表示,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是广东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总抓手。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通过创建教育强省,争当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努力把广东打造成为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先行先试高地、前沿教育思想理论的形成与实践高地、高素质人才的集聚培育高地、先进文化的创新引领高地、高新科技的创造运用高地、科学发展的人才支持与智力保障高地。今后,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协同发展;围绕核心问题,突破发展瓶颈;深化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提高保障能力,强化落实力度。到2018年,全省总体上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战略部署目前正在我省各地区扎实推进,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均通过不同的途径向现代化的目标迈进。在本届年会中,专家们从不同维度进行的关于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理念探索、政策探讨和实践研究成果,给我省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以智慧和向导、启迪和动力;关于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创新发展、内涵发展、国际化发展等领域的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为推进区域高等教育现代化注入了思想活水,对我省打造南方教育高地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汤贞敏院长在闭幕词中强调,在基础教育领域,我省“创强争先建高地”正在表现为推进学前教育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均衡优质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化多样化优质化发展、以布局优化和高水平发展为重点的新一轮职业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我省面临着义务教育规模庞大、在粤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持续增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且发展性教育经费比重过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很不平衡等突出困难和挑战。化解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亟需科学策略指引,亟需可资借鉴的先进经验。在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顶层,承担着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传承创新文化的重要职能,在教育现代化中起着引领作用。当下,处于内涵式发展、质量水平提升阶段的广东高等教育,对国际化的诉求越来越强烈。鉴于地缘、侨乡等天然条件和广东地区开放的传统,广东高校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有着天然优势,省委省政府也支持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现代化。目前,广东高等教育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形成了一批项目、若干机构,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还需要在扩大合作范围、丰富合作内容、提升合作层次上下功夫。

作为一个动态的不断变迁的历史过程,教育现代化不仅要根据教育自身的规律进行定位,而且要面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反馈。现在,我省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教育现代化蓝图已经绘就,打造南方教育高地是当下实现这一蓝图的具体途径。广东是全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省份之一,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黄葳提出,从新时期现代化进程即知识化的历史方位考量,广东教育现代化已经推进到了历史的新起点,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从普及基础教育向普及终身教育的转变、是从教育机会均等到教育全面公平的转变、是从关注集体优质教育到重视个体优质教育的转变、是从知识教育向创造教育的转变、是从运用信息技术推进具体教学创新到运用信息技术引领教育系统变革的转变、是以政府为主体的传统教育体制向以学校为主体的现代教育体制的转变、是以向西方学习为主的依附性教育现代化向以中国特色与全球化相结合的主体性教育现代化的转变。

教育视界:全球化背景下教育现代化的当代意蕴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不断丰富着的时代命题,一个体现本土传统和国际视野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党的十要求,到2020年,“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已成为当下统领各地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也成为教育梦的具体内容和重要载体。

如果说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的梦想,那么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严谨的设计,有宏观的构想,有明晰的指标,有完善的体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宏启教授认为,“教育现代性”是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核心概念,教育现代化水平的评价与衡量,实际上是对于“教育现代性”的测量问题。因此,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是“教育现代性”,逻辑基础是对于教育现代性的分析。具体而言,教育现代性是一个多面体,主要体现在教育的理性化(科学化)、人道化、民主化、法治化和专业化等方面。教育现代性的增长作为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根本特征,一个国家的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高低也主要体现在这一方面。

在本届年会上,多位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出,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现代人,或者说教育现代化最终是实现人性关怀,真正促进人之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副校级干部、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教授从教育哲学的高度出发,提出培养中小学生自我领导力的教育才是面向未来的、进步的、解放的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指出,我国的传统教育有一个深层次的弊病:只重视传授知识,只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忽略甚至伤害了学生更重要的创新素质。因此,现代化的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想象力、洞察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大力发展创新素质教育。

教育现代化的表现篇4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128-02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现代化不仅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先导。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是教育”,为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赖于教育的现代化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及,“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当前,正是我国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紧要阶段,其成败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能否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乃至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在教师,在于教师素质的提升上。教师素质,师德为先。师德兴,则教师强;教师强,则教育旺。因此,需努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应将师德建设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高等教育位于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同时,凝聚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增强了全社会的科研力量,是生产新科技的重要基地,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引领、辐射的作用。故高校师德建设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成败,也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成败,进而影响教育现代化进程。当前,高校师德的主流是积极高尚的,但是部分教师存在师德失范的行为,这有损于教师整体的职业形象。基于此,围绕高校师德建设的问题,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江西某高校师德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以此推及我高高校师德建设状况,针对高校教师出现的师德失范行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高校师德建设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将师德建设作为工作的重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文件的出台,为各高校积极探索师德建设的有效路径提供了理论指导。在相关文件的指导和各高校的努力下,当前我国高校师德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主流是积极、健康的。调查结果显示,30.43%的教师对“师德师风情况总体表现良好”这一描述表示非常符合,60.86%的教师对此情况表示比较符合。从学生反馈情况看,24.06%和57.65%的学生对“师德师风情况总体表现良好”这一描述分别表示非常符合以及比较符合。高校师德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在调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发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师德建设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爱岗敬业精神有所弱化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高校教师应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全身心融入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设中,以人才培养、科w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要用一种严肃的、端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恪尽职守地做好本职工作。高校教师具有良好爱岗敬业的精神,才能干一行爱一行,力求专心致志做好这一行。调查结果显示,11.59%的教师对于现在从事的工作的满意状态反映一般,8.55%的学生反映“教师的工作态度并不端正”这一描述是比较符合的。对于“教师上课时经常接听手机”这一情况,5.17%和10.34%的学生分别表示非常符合和比较符合。至于“教师上课时并不投入”这一现象,4.17%和10.14%的学生分别表示非常符合与比较符合。6.36%和7.95%的学生反映“教师在校外兼职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这一现象是非常符合与比较符合的。18.09%和6.56%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案会经常更新”这种情况是比较不符合与非常不符合的。以上数据反映,部分教师备课不充分,教案没有时常更新,缺乏新意;上课不认真,在工作岗位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甚至将教学工作视为副业,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社会兼职上。这表明,部分高校教师还没有真正融入到本职工作中,并没有形成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得过且过,对教学等工作精力投入不足,心态浮躁,不安心本职工作,不能脚踏实地”[1]。

教育现代化的表现篇5

进入新世纪,县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成为江苏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近年来,江苏省强化顶层设计,注重标准引领,创新评估机制,促进了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和水平提升,也探索了区域教育评估的运行模式与基本经验。目前,全省112个县(市、区,含经济开发区)中,已有95个接受省级评估,其中79个已被省政府表彰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正从基本现代化向全面现代化跨越。在不久前苏州市举行的青少年科技模型比赛上,来自该市99所中小学校的1300余名选手在比赛中分别进行建筑模型和车辆模型两大项目的角逐。图为小选手在认真参赛。

强化顶层设计,为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铺设快道

1996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实现“两基”目标后,省委省政府及时提出“江苏要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由此拉开了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序幕。

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010年实现基本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依据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实质和基本特点,我们突出普及教育、教育公平、优质均衡、制度保障等重点,研究制订了由3大模块16条指标组成的《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并由省政府颁发各地施行。这16条指标已成为我省各地县域教育现代化的建设标准和不变准星。

为强力推动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省政府决定从2007年起,开展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充分发挥以评促建的重要作用。当年,苏南的36个县(市、区)首批通过省级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5年多来,共分10批评估了95个县(市、区)。评估工作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评建规划,地方政府组织创建,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具体负责实施。

在2010年、2011年开展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的同时,我们对申报的31个县(市、区)进行了社会满意度调查,把政府评价与群众评议结合起来,把专家判断与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倒逼机制来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调查根据现代化建设指标16条中社会关注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如优质资源需求、教师队伍素质、学生课业负担等7个方面进行分项评价。两年对31个县区的满意度调查显示,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率达74%以上,最高的县区达到82%以上。

为了调动各地创建教育现代化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2009年起,江苏省政府对经过评估认定的县区进行表彰。认定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市、区)”,省财政给予每县100万元、每区50万元的奖励。

注重标准引领,为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刻划蓝图

在江苏省县域教育现代化创建与评估实践中,我们汇聚全省教育系统的研究成果,集中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聪明才智,用了3年时间研制出这套建设指标。

从国际教育发展来看,我们的教育现代化一直是一种追赶型的发展模式,所以现代化目标应具有客观性和国际性;从国内教育现代化建设来看,广东、浙江、北京、上海等省市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现代化目标,江苏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制定,必须置于全国的宏大背景中深入研究。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内容,主要应该体现在教育为公民提供"全面教育、优质教育、公平教育"的努力上。

整个指标体系分为3大板块,可简要概括为:有学上,上好学,优而学。

建设指标的1——6条集中表述了区域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目标,既有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社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覆盖面的关注,又有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数量上的要求,这是现代化教育的基本要义;7——12条集中表述了江苏教育的质量目标,也是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一种期待,包括对幼儿园和中小学整体创优和均衡发展的要求、对教育质量、内涵建设的要求,这是现代化教育的基本内核;第13——16条集中表述了对县(市、区)政府重视、支持和保障教育的要求,主要考察投入水平、均衡教育、规范办学和安全保障4个方面,这是现代化教育的基本保障。

在江苏,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与评估已经成为地方党政部门和全社会最为关注的重大教育工程。评估主要有以下四项程序——

县区自评:县(市、区)在学习指标、加强建设、持续整改、自评总结的基础上,向教育厅提出评估申请;材料评审:教育厅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厅党组根据审核情况确定进入现场考察程序的县(市、区);现场考察:评估专家组均由厅级领导亲自任组长,由省市县教育管理、教学科研、信息装备、财务审计等各类专家组成,还邀请国家和外省的专家;评后整改:县域教育现代化评估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作,不能一评了之。第一批评估后我们就设立了这个环节,要求被评的县区在现场考察之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整改,并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进行检查,以提高评估效益。

坚持以评促建,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效果

5年多来,江苏开展的县域教育现代化创建与评估,开辟了一条县域范围实现教育科学发展、快速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崭新道路。

各县区党委和政府更加自觉地把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县作为全局性重点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工程,从规划制定、组织领导、经费投入、内涵建设等方面全面统筹、科学推进。县区党政主要领导都亲自挂帅,切实抓好影响教育现代化推进的重点、难点问题。已经通过评估的县区基本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教育现代化的表现篇6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

1现代性问题

现代性,是指当下时代的本性,是一种精神性的理念,现代性与现代化不同,现代化所注重的只是现代之所以成为现代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现代化是时代的现代性的一种具体表现,现代性是推动现代化的一种精神力量。按照杨春时先生的说法,现代性具有三个层面,即感性层面、理性层面和反思超越层面。某一时代的现代性首先表现为对前一时代思想禁锢的感性冲破,即一种被解放的感望;其次感望被理性所肯定和规范,现代性也就体现为一种理性精神,由于理性具有制约感性的作用,一般说来理性精神就是现代性的主体;无论哪一时代都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在追求现代性的同时,也在通过哲学、艺术等方式进行自我反省和批判,并追求终级的价值和意义,于是就有了反思超越层面的现代性。

2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特点

现代性是一种历史的趋向,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具有圣化倾向,孔子被后世称为“圣人”,孟子被赋予“亚圣”尊称,和欧洲神学宗教严密的规章制度统领社会不同的是,中国是儒教即圣人之说统摄了数千年来传统社会的感性和理性。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以道德理想主义为终极目标价值的“内在超越”,讲求“天人合一”、“体用不二”。如果说西方现代性是“脱神入俗”的话,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则是“脱圣入俗”。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也分为感性、理性和反思超越三个层面,但又具有和欧洲不同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性现代性也是强调个性解放的,只是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的进程中,虽然起始于救国图存的运动中,一开始就表现出集体性和民族感,并没有西方感性现代性的强烈的个人主义的倾向,但也有时期个性解放的呼声,虽然人数很少但毕竟是数千年来思想禁锢的突破;在理性层面,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为引进科学和民主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从一开始就注重对理性现代性的引进,这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几乎跨越了感性层面而直接进入到理性层面。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的反思与超越阶段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是一种道德体系,在引进现代性的同时,是否抹杀了其本身的道德功能性?打倒了孔子的权威,消除了传统文化的圣环,但是否也取消了中国文化的超越功能?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对西方宗教、哲学、审美等形而上层面的忽略是否导致了传统文化现代性的片面性?如此种种,我们的文化在现代性的进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也在自身的反思中不断的超越自己、完善自己。

3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理论灌输、实践强化、考核评估、心理辅导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方向性引导,这些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应付差事、敷衍了事的心理及实际后果,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作用日益弱化。因此在新时期的新情况下,有必要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改革,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特点对弥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上述片面性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3.1传统文化“脱圣入俗”,力图率先在高校中普及传统文化教育。如前文所述,如果把欧洲文化的现代性说是“脱神入俗”的话,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就表现为“脱圣入俗”。虽然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性色彩浓厚,甚至几千年来儒学更成为主导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但自近代以来,尤其是之后,儒学的地位逐步下降,改革开放之后,大量西方思想的引入更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圣化色彩淡化。传统文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之学,而逐渐表现为更加平民化普及化的凡人之学。

大学是时代思想的前沿阵地,大学生更被称为时代的骄子。作为高校,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应该紧随时代的最强音,在高校中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虽然高校一般都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但大多都没有形成强大的文化氛围,学生并不能真正的亲身实感的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感染,传统文化教育重在教化,强调修身养性的人格修养。在这方面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尤其突出。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环境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整个社会舆论的导向和各方面的努力。

3.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不能忽略对学生的个性引导,培养其创新能力。所谓现代性,就是相对于前一时代而言的新的时代特征,前文所述现代性的第一个层面就是感性层面,感性层面的重要特征就是宣扬个性的爆发对传统的突破作用,只有突破才能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学生政治立场的引导和道德素质的培养,一般认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这两点是不能互相脾益的。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试问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若以牺牲个性为前提,那还有什么意义呢?个性的宣扬是创新能力提高的前提,一个只会死读书的人不可能在创新意识上有所建树。传统文化现代性的感性层面就是对圣学的平民化突破,在高校中普及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该提倡传统文化自身的突破精神,以此为依托,激发并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使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更加明显。

3.3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其他教育方式相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的理性层面表现是从西方引进“科学”、“民主”思想,体现出一种包容性之后的进步。在高校中,把其他形式的教育方式融合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传统文化中有思想政治教育、普通教学中有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中有思想政治教育;反之思想政治教育中又包含着传统文化教育、知识教育和生活常识等,在整个学校中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大氛围,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刻板的相对独立,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其他工作互相促进,形成合力,共创校园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3.4不断利用传统文化开拓高校思政工作的新途径。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反思超越阶段就是对已有经验进行总结,不断提高超越的过程,这点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有很大启发的。作为高校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的开拓上,也应凸显新的特色。除了对已有资源和活动的整合利用外,还应努力开拓传统文化除“经典”外的优秀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力求把丰富的兴趣活动搞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亮点,以亮点带动全局,以全局促进新的亮点。

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时代性研究。

教育现代化的表现篇7

1.传统造型观念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的现代高校在教学中只是实行传统的写实主义模式,它具有单调性、人性化不强烈等特征,传统的造型比较单一化,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使得教育模式趋于格式化和简单化,而且高校对于西方传统造型观的研究始终处于一种模仿和追求的状况,没有进行很好的开拓创新,与时俱进,逐渐地研究属于自身独特的教育新路子。

2.现代绘画教育中潜藏的危害

现代高校对于学生的发展要求很高,希望培养出一大批对社会和国家有作为、有用的高素质的、实战性的人才,从而为社会所服务,因此主要针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间接地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个人的专业素养的提高,举个例子:学生在素描写作的时候,注重的是在不一样的光线下对抽象事物的具体形态、动作、体征、比例、明暗和虚实程度等各个方面的描写,而不是发挥个人的优势进行创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索知识的兴趣,不利于教育的实施;另外,高校都在加大对学生的招收量,而后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比如说人数的增加,教学秩序相对的松弛,学生的整体素质偏低,那些所谓的高级院校逐渐地走向下坡路,这些因素都从侧面影响了现代绘画教育的发展。对于这些发展的诸多问题,高校需要勇于面对,敢于挑战,从而不断创新与探索新知,逐渐地改善我们高校的教育体系与整体的理念。

二、把传统造型观念和现代绘画教育结合起来

传统造型艺术因其独特、深厚的魅力而成为了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方式,那么只有将传统造型观念与现代绘画教育相统一起来,才能创造出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打破传统、单一艺术观念的旧局面,从而形成一种具有现代教育意义的、风格形式多样化的新格局。现代绘画教育风格无论从形态、形式上以及艺术发展的角度来说,都与传统的造型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二者不可以分裂开来。现代绘画的技术指导多来源于对传统的写实主义、主体主义、构成主义,还有一些整体化主义的吸收与传承,这其中有中国的传统造型观念也有西方的绘画风格。中国的传统造型观念主要表达的是以意境来描绘实物,创造出许许多多的艺术作品,用来为人们欣赏与参考。中国传统造型观念注重用美的形象来抽象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达到一种心情的美感,也就是说用绘画的作品来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并不是真正的为了与客观事物的具体描述,而重在用描绘的事物来表意,实际的物体只是作为一种媒介来为艺术而服务。而西方的传统造型观念就比较多样化、开放性、抽象化,给我们许多想象的空间,可以融入我们高校的教学之中,汲取其中值得我们借鉴的传统造型元素为现代绘画教育增光添彩,以此来取得实质性的飞跃。艺术表现在简单的层面,与多元化发展的现代绘画教育要求有着不同。但是同样有着许多丰富的美学思想(绘画设计的巧妙、绘画所表达的意境优美)值得我们去学习并且运用。那么作为民族的艺术文化,我们想要站在艺术的巅峰,就需要高瞻远瞩,敢于吸收,敢于继承旧的传统模式,彼此交错相容在一起。高校教育的发展中,素描、色彩等课程一直采用的是以写实主义为主,单一的写实方式使得学生的思维模式比较固定化,没有很好的开发学生的优势,影响了他们创造力的发挥。而对于传统造型观念中以意传神的这种优秀的理念,确实值得我们高校在教育的过程中进行延用并且积极地宣扬。还有西方的造型观念由过去的具体向抽象化转变,由模仿具体的表象到深层次的探究其内在的美转变,逐渐地向视觉化的教育模式摸索前行。相对于西方绘画教育而言,中国现代高校绘画教育仍然很薄弱,语言的匮乏、形象的简单、写实主义等形式依然是主导,很显然并不是高校教育的目标,我们应该在写实主义的基础上,慢慢地把其它的有利于绘画教育的方法都提到教育的日程上,达到高校教育的目的。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也应该有所创新,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要对他们实行简单的教的模式,那样会束缚学生的想象,影响学生绘画的发挥,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结语

教育现代化的表现篇8

(一)广东区域非均衡化发展的现状   

教育数据统计表明,广东的基础教育差距在城乡、地区、阶层之间在进一步拉大,不同教育类别如重点中小学校与非重点学校、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的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广东珠三角地区与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差距尤为明显。   

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15))[《广东统计年鉴·2015》由《广东统计年鉴》编委会编写,资料主要来源于广东省政府各级统计局、国家统计调查总队的统计报表和抽样调查资料,收录了广东省全省及各市、县(区)2015年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1978年以来各个主要时期广东省主要统计数据,是一部全面反映广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的划分,广东省划分为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东翼(指汕头、汕尾、潮州和揭阳四市)、西翼(指湛江、阳江和茂名)、山区(指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和云浮)四大区域,其中包括21个地级市、23个县级市、41个县、3个自治县,以及54个市辖区。2015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达到80%(是东西两翼及山区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的4倍),而东西两翼及山区仅占20%,人均生产总值差距更加明显,其中人均最多的珠三角地区是最少的东翼地区的3.55倍   

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了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地区在教育上差距明显。广东统计年鉴2013一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与粤东、粤西以及山区在受教育机会均衡发展方面(包括学生入学率差异、城乡学生入学率差异、城乡男女入学率差异等)、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包括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学校校舍面积、图书资料仪器、教师合格率的测算等)以及教育均衡的结果方面(包括学生毕业率、辍学率、巩固率、教育普及率测度等)存在着差异,而且有些指标如教育资源的投入、师资配备等的差距在逐步加大。   

教育现代化的表现篇9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教育技术,终身教育,教育技术决定论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649(2015)04-0065-04

从1946年计算机诞生和1975年卫星上天开始,持续的新技术革命深刻全面的改变着工业化以来的世界。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为主导的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全面的促成了人类文化,思维,交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使人类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知识经济,全球化,终身教育,虚拟社会等成为这一时代的特点。在这场持续全面深刻的变革中,教育既是科技及其社会变革的推动者,又是被网络化时代所塑造。这种作用,不仅表现在终身教育思想和及其时代深入发展,表现在教育目的及其课程、学校教育生活方式,表现在网络通讯技术革命性成果在学校教育实施手段的运用方面。特别是网络化远程开放大学的广泛建立,国际著名高校建立的网络化免费开放的课程联盟的全球化开通,以及虚拟大学等概念的提出,网络通讯技术在课堂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的运用,使人们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现代化中的作用和价值青眼有加,特别是后发的现代化国家,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在推动本国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试图以最先进的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解决教育现代化的问题。结果,在现实中形成了一种倾向,认为教育技术越先进学校就越现代化,即教育技术决定论。这种主张不仅在现实中,也在学术中,一方面开设了过多的教育技术专业,另一方面学术研究的主题也过多的集中在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方面。但同时,也有人反对技术崇拜,主张教育技术手段论。那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到底价值几何?在现实中又如何对待。

一、现代教育技术是终身教育发展的有力手段

大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拉开了现代化大工业化时代的序幕、促成了人类社会进入市场化、城市化、逐步建立了以自由、平等、民主和法治为核心价值的文化体系,社会运行体制与机制,由此构成了西方主导的现代化模式。在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教育逐步的从教育思想,教育目的、学制、师与生的选择标准、知识的标准、课程、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的价值取向及其方式、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向现代社会发展所必须的模式转变,这一变革是以工业革命为开端的社会现代化变革所必须的教育系统性变革,而这种变革和整个社会及其其他各有机系统的变革是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二战的发生、1957年卫星上天,以及随后出现的电视,电子计算机的运用与普及等一系列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促成了对工业革命以来社会发展的反思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预设,启动了人类社会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的探寻。其中,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在东西方对立的冷战时代,尤其具有教育变革意义,它促使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反思和改革教育,并使教育上升到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以1958年美国的颁布的《国防教育法》为标志,人类在二战后开启了教育变革的序幕。同时,1960年奥多•w•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的演说中系统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使教育由传统的消费领域变成了生产领域,成为决定国家生存发展的关键和基础,一本万利的事业,由此成为最大的产业受到各国从未有过的重视,为美国及其国际社会的教育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提高教育的社会地位,提高教育质量,普及高等教育,开展继续教育由此在西方世界兴起,并演化为全球化教育变革运动。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1971年英国利用广播电视技术建立了开放大学。1972年法国教育思想家埃德加•富尔经过对继续教育发展的研究总结,向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长递交了研究报告,即《学会生存》,系统化了终身教育思想,并成为人类教育转变的里程碑式的报告。与此同时,在1971年发生的中东石油危机之后,1972年罗马俱乐部出版了《增长的极限》,告诉人们依赖自然资源快速发展的现代工业文明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已经走到尽头,陷入生存危机。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D•贝尔出版《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一书,首次提出继现代工业化社会之后人类进入到了后工业化社会,即以知识技术创新为发展基础和动力的社会。自此,信息化、知识化社会成为继工业化社会之后的社会的命名,预设和建构。进入本世纪,一方面,为解决生存危机而产生的人类可持续全面发展的理念成为国际社会共同的认识和社会建设实践。另一方,人类社会由依赖自然资源实现经济增长的时代进入到了以创新为发展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工业化时代的现代教育转向终身教育。于是,学习成为每个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学习即生活,学习即工作,学习即发展成为这一时代的客观标志,实现每个人自由自觉的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全面发展成为这一时代的基本需要。这一客观趋势,使教育现代化思想和理想在继承既往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上迈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以促进社会可持续全面发展,以知识化社会为背景,终身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和发展目的,以满足和每个人自由自觉的个性化终身学习为任务,以促进每个人个性化全面发展为目的终身教育时代。在这样的人类历史进程中,为了满足每个人自由自觉的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需要,就必须解决工业化革命以来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因竞争的需要,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教育环境的限制,追求标准化对个性化学习的限制,注重效率致使和社会现实生产生活的隔离,使教育难以普及的难题,使各级各类教育实现平等民主和自由,满足和促进每个自由自觉的个性化学习的客观需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人们利用现代网络和移动通讯技术的优势,结合现代教育原理,创立了建立在网络化技术之上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学校管理,改善课程教学,向更大范围传播,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育的平等自由民主。无论是英国开放大学和本世纪发展起来的国际著名大学网络化免费开放的大学课程联盟,都把现代网络化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手段而不是目的。既就是英国开放大学以及其他国家的网络化开放大学,也只是运用网络化通讯技术的特性为创建虚拟学校教育创造了条件,为每个人自由自觉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教学生活与交往的平台和便利,而不是改变了现代大学教育本质。换言之,网络化远程开放大学并非大学现代化,现代化大学并不必然是网络化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程度只是当代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外在而非关键指标。

二、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效率的手段。教育技术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为了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提高教育效益,根据教育教学原理进行再创造后运用到教育领域的信息传播技术。最早运用到教育领域的是影视技术,主要以电影,摄影、幻灯片为代表,他们只是教育的手段而且是补充手段,通过这些手段课堂教学更直观,生动,但由于受科目性质及其教师能力的限制,在初期应用并不广泛,但开了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先河。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等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创造了程序化学习的教学机器,他们认为教学活动就是建立条件联系的过程,并将编排好的知识程序输入学习机器,运用奖惩原理,通过反复练习建立起所需要的条件反射行为。机器化的程序教学一方面满足了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另一方面,开创了运用机器和程序进行教育的先例。程序教学的发明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以至于当时被认为他的出现将会取消教师和学校。1957年卫星上天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电视被积极的运用到学校教育领域,1971年电视广播大学在英国建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举办远程教育的时代开始,教育技术的运用范围显著扩大。进入二十一世纪,在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广播电视大学转向网络化远程开放大学,这一转向不仅代表了教育技术的进步,也代表了教育技术已经由单一的教学手段开始成为学校教育生活环境的建构物,人们不但可以利用以互联网和现代通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学习,而且可以在互联网建构的虚拟教育教学环境中组织教学生活,比如举办远程开放大学,建设开放免费的大学课程联盟,惠及普罗大众,满足他们自由自觉地个性化学习的需要。网络化远程开放大学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使人误以为教育技术革命是教育变革的根本,甚至认为教育现代化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广泛的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即信息化就是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教育运用信息化技术越先进,学校的现代化水平就越高。但实际上,无论学校教育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深度多么不同,也不论是普通大学或联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免费向全球每个学习者开放自己的教育资源,提供课程及教学支持,还是利用以网络化通信技术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建立起网络化远程开放大学,都是课程及其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并能形成广泛连结,变得丰富多样,便于学习者使用和掌握,提高了教学效率。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围墙的限制,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使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全球共享。能够有效满足每个人自由自觉的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并同过网络虚拟校园和课堂教学交往扩大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与认识,推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促成地球村民意识的形成和本土意识的发展。大量的事实证明,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的运用,并不能改变学校教育的本质,也没有证据证明它能提高教育质量,但他确实是学校教育提高教育效率的手段。

三、科学的运用教育技术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

随着知识化和学习化社会的进步,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推进,如何从现代教育发展的逻辑出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依据学校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积极满足每个人自由自觉的个性化终身学习,促进他们个性化全面发展,是当代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课题。

1.要理性的对待现代教育技术。要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产物,是现代学校教育利用其提高教育效益的手段,而不是现代化教育本身。

2..要正确的认识学校教育的本质。教育从本质上是通过人和人的教育交往活动实现人的个性化全面发展的社会活动。所以,学校教育在本质上就不是单一的标准化的知识传递活动,泛而言之,他不是单一的信息传递和接受活动。因为任何人都不是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和传播信息的互联网,而是有价值和理想、有丰富情感、理性的复杂能动的社会主体,活生生的具体的人。他的生活不是单一的经济生活或政治生活,不是任何一种可以被任意驱驰的工具,从根本上讲,他的生活是人之为人的自由而丰富的生活,一种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生活。正因为这一本质性存在使任何教育技术对学校的改造都只能处于屈从地位,只是一个学校教育的辅助者。也正因为这一点,任何试图用教育技术革新代替人和人教育交往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努力注定是要失败的。

3.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网络化远程开放大学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终身教育时代在教育领域运用的集大成者。而要办好一所以网络化为主导的现代信息技术构造的大学,关键的还在教师,在于教师的教育品德和学术水平,学习和创新能力,在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网络化教育技术环境中建构所需要的教育教学生活环境,组织和促进教和学之间,受教育者之间进行教育教学对话与交往,学习发现和再构的能力,因为没有教和学之间的教学交往与对话的有效进行,就不是教学活动,而没有教学活动的学校是不存在的。没有了教学活动,网络化的远程开放大学就是一所现代化的图书资料库。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从意识和能力上满足基本的需要,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预设时充分考量到课程,受教育者和教学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防止不问课程性质和教学效果,不恰当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于教学的现象。

教育现代化的表现篇10

【关键词】文化/比较教育

【正文】

导言——比较教育学史中的文化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对文化的重视可以追溯到100年以前。1900年,萨勒德(m.e.Sadler)在题为《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从外国教育制度研究中学到有实际价值的东西?》("HowfarcanweLearnanythingofpracticalvaluefromthestudyofforeingsystemofeducation")的著名演讲中,第一次指明了文化研究对比较教育的重要意义。他的一句名言是“在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我们不应忘记校外的事情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并且制约和说明校内的事情。”他说的校外的事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他说:“当我们倡导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我们注意的焦点一定不能只集中在有形有色的建筑物上或仅仅落在教师与学生身上,但是我们一定要走上街头,深入民间家庭,并努力去发现在任何成功的教育制度背后,维系着实际上的学校制度并对其取得的实际成效予以说明的那种无形的、难以理解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文化的核心。也就是说,只有理解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才能理解这个国家的教育制度。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康德尔(i.L.Kandel)等人秉承了这一思想,他们开创了因素分析时代,为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奠定了重要地位。康德尔提倡描述历史事实,分析社会历史背景。他还把民族主义和民族性作为决定各国教育制度性质的因素提出。汉斯(n.Hans)则对影响教育的诸种外部因素加以系统化,并主张应当对形成教育的因素给以历史的说明。他把影响各国教育制度性质的因素分为三类:自然的因素(种族、语言、地理和经济因素)、宗教的因素(罗马大主教、英国国教和清教徒)、世俗的因素(人文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三类因素中文化因素占了主要地位。

埃德蒙·金(edmund.King)也十分重视教育的历史背景。他的相对主义方法论重视客文化中的主体对教育现象的观点。要了解他们的观点,就必须对他们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因此文化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近几十年来,文化研究在比较教育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综观以往的研究,在文化研究上还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所依赖的参照系只是西方文化,用它作为一个普遍的准则来影响包括非西方世界在内的全世界的比较教育研究,这一做法有失公正,也与当今世界色彩纷呈的各民族文化极不协调。二是对文化的理解过于狭窄,把文化只理解为“民族特性”。实际上文化的概念更广泛。三是对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研究得不够。往往只讲到民族文化对教育制度的影响,很少谈到文化对教育主体(教育决策者、教师、家长)的观念的影响。关于教育对于文化的反作用的研究更不多见。因此,对于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还有深入一步的必要。

一、文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文化是什么,如何理解文化?文化是一个有广泛内涵的概念,据说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已有二百多种。有的说,文化是一种生活样态;有的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这都有一定的道理。我认为,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这里面包括了人类的活动方式(动态的)和活动所取得的成果(静态的)两个方面。一般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包括建筑、服饰、器皿等等)、制度层面(包括教育制度在内的一切制度)、思想层面(包括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等)。物质层面最容易交流和吸收,制度层面也常常因为政治变革而改变,惟独思想层面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和凝固性,不容易吸收异质文化和互相交融。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各民族间的交往,也总是在变化的。概括起来,文化具有以下一些特性:

第一,具有民族性。文化总是由人类的某个民族创造的,而一个民族的特性也较多地集中表现在文化中。因此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传统可以是同义词。由于世界各民族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环境不同,对自然界和社会各种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他们创造出各自不同的文化。例如,对待自然,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对待社会和他人,中国人主张中庸、谦让,西方人则主张竞争、斗争。这是从观念形态上讲的。表现在物质形态上也有极大的不同。例如中国的民间艺术图案讲究对称、统一、和谐;西方民族则讲究差异、多样。可见民族性表现在各个方面。

第二,具有稳定性。民族文化传统常常表现出相对的凝固性和稳定性。这种稳定性表现在时间上就是惯性。也就是说,文化传统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较慢,总是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具有滞后性。这种稳定性表现在空间上,就是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也就是维持着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轨迹,往往拒绝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一定的保守性。所以,在世界文化交流已经如此频繁和深入的今天,各民族文化仍然保持着各自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民族文化传统的稳定性是民族文化传统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但在某种程度上却表现出凝固性和保守性。它不仅在发展进程上落后于时代,有的甚至于拒绝时代变革的要求,拒绝外来文化的渗透。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经过了曲折的过程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因此文化传统的稳固性具有两面意义:积极方面的意义是它保持了文化传统的独特性,即民族性;消极方面的意义是它影响到文化传统的交流和变革,阻碍着对先进文化的吸收、创造和传播。

第三,具有变异性。每种民族文化都是不断发展的,也就是不断变革的。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民族也在不断发展,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发展。要发展就要有变革。也就是说,文化传统不能完全保持原来的样式,总要增加新的符合时代的内容,要去掉一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例如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有男尊女卑的思想传统,但是现在是男女平权的时代,这种男尊女卑的陋习就应该除掉。

每种民族的文化传统中都有优秀的内容,也不免有落后的内容。在文化发展和变革中就要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的东西,摒弃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东西。对待外来文化,也是这种态度,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的东西,排斥落后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基本的文化观。

二、文化研究与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

要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观念,就要承认世界文化的多元性。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开始,人类就有五大古代文明,即古希腊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代东方中国文明。虽然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变迁,由于战争和其他原因,有些文明衰落了,希腊文明成了西方文明的源头,而东方的中国文明却一直延续到今天。但不论是哪种文明,都给世界文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文艺复兴以后,西方文明有了较快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物质生产的迅速增长,为西方国家的扩张提供了条件。实际上,西方文明是在掠夺其他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文化的发达,并不能排除其他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只要这个民族还存在,它的文化总是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的。

20世纪60年代西方出现一种现代化理论,认为非西方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是一致的,前者现在所处的阶段是后者经历过的一个阶段,非西方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惟一的途径就是西方化和照搬西方的模式,只有靠西方文明的传播,靠输入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因素才有可能。这种理论代表了西方中心主义的观点。事实上世界文明并非以西方文明为中心,西方文明只是人类文明中的一个类型。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东方国家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创造了各自现代化的模式,打破了“现代化理论”的神话。“现代化理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有一定的影响。70年代以后它受到许多学者的批判,现在已经不起什么作用。但是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文化观很难在西方学者中克服,原因不在于他们自己不想克服,而是他们太不了解别的文化了。尤其是比较教育,它产生于西方,长期活动在西方,更容易受到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影响。近几年来,世界比较教育学会理事会在非西方国家举行年会,对于西方学者了解非西方文化是大有裨益的。亚洲比较教育学会的成立,更有利于东西方比较教育学者的交流。

应该特别指出,以儒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覆盖东亚、东南亚以及世界其他东亚移民居住地区,但是在包括比较教育在内的几乎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它未能发挥重要作用。在新的世纪,东亚各国应自觉地挖掘本民族文化中优秀传统,使之成为东亚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理论源泉。

要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观念,东方学者也有责任。东方学者要放弃迷信西方的观念,要跳出表面看西方教育制度的框框,深入到西方文化的深层去认识西方的教育;要在学习西方文化的优秀经验时注意理解它的实质,并尽力使之本土化。这种要开展文化研究。

三、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

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教育离不开文化传统,教育除了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的影响外,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无不留下文化传统的痕迹。例如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科学制度是在封建制度中形成的,这种科举制度把学校教育与人才的选择制度结合在一起,这就影响到中国一千多年的教育传统。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动摇了封建主义统治的基础,科举制度终于随着政治经济的剧烈变革而彻底破灭。但是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制度虽然在中国已消灭了一百年,而与科举制度相伴随的教育思想却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残存下来,追求学历,重视考试就是这种教育思想的反映。日本的所谓“考试地狱”恐怕也与中国的传统有关。

教育一方面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又是发展文化,创造文化的最重要的手段。也就是说,教育无时无刻不在传播文化,创造文化。文化靠什么继承和发展?靠教育。当然这种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但是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又总是根据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对文化传统加以选择和改造。特别是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它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来选择文化、传播文化、改造文化、创造文化,使它符合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

比较教育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教育,就需要研究影响这个国家教育制度的各种因素,特别是文化因素。前面说到,文化的内涵很广。但对教育来说,最重要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例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而东方文化则重视集体主义;发达国家多少具有大国沙文主义倾向,不发达国家总是抱有民族主义倾向。即使同是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也很不相同。笔者最近访问法国,适值wto在西雅图开会,法国教授批评wto过分重视商业,不重视文化。他们总是为自己的文化传统而自豪。但你如果到美国,就很难听到这种声音。一个国家的这种传统必然会反映到教育上,特别是反映到教育思想观念上,从而影响到教育的各个方面。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在比较教育中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只有从文化研究中才能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的本质。

四、文化研究的困难与课题

进行文化研究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最好是采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到当地去生活一段较长的时间。正像萨德勒曾经说过的,不能只注意一个国家的有形有色的建筑物和教师与学生,还要走上街头,深入民间家庭,去发现无形的精神力量。这是难以做到的。即使在一个国家做到了,对其他国家还是不了解,仍然难以比较。

还有另一个困难是,研究者本身是另一种文化的主体,他自身已经具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也就是具有本民族的思维定式,即使他能够深入到客文化中,如果不克服自身的思维定式,也不能得出客观的科学的结论。因此从事文化研究的比较教育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需要克服自身的文化偏见,树立多元文化的观念,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文化,尊重他们的价值观。

进行文化研究还需要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因为文化传统总是历史延续下来的。不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就不可能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是怎样形成的,也就不能了解它的文化实质。因此,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不仅是跨文化的研究,而且也是跨学科的研究。

虽然有以上的困难,在比较教育中开展文化研究不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国家的文化总有它的表现形式。它们常常表现在他们的哲学历史著作中、文学艺术中,也常常表现在他们的教育政策、教育体制、教育管理等方面。研究他们的文献资料,特别是该国的著名学者的著作,是可以把握他们的文化实质的。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教育的国际化促进了人员的交往,许多留学生到异国他乡去学习,对当地的文化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开展文化研究;各国学者的交往与合作也有利于对别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几个国家的学者如果能合作开展文化研究,则将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我们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正在从事题为“文化传统和教育现代化”的研究,目的是想通过研究了解各国文化传统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起了什么作用、传统教育如何向现代教育转变,从而认识今天如何进行教育改革。我们的方法是;选择有在某个国家留学经验或对该国有较深了解的学者,研究该国的历史、哲学乃至于文学;研究该国教育政策文献;实地考察该国的教育,包括参观访问、和教师学生以及学者座谈;然后与其他国家加以比较。此项研究已进行了九年,第一阶段的成果反映在《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这部专著中。该书研究了美、英、德、俄、日、中六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并对中西人文主义传统、中日人才观、中美师生观以及西方现代知识观进行了比较分析。此项研究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还在继续中。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薛理银.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国际教育纵横——中国比较教育文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5]薛理银.当代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作为国际教育交流论坛的比较教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