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劳动文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6:14

校园劳动文化篇1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研究由于割裂了其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必然存在着范式研究路径虚构等诸多研究困境,只有理解校园文化本质是劳动逻辑创造“新人”的文化,开展对校园文化症结的哲学追问,寻找校园文化建设所要面对的现实根源,才能重建以劳动逻辑为基础的校园文化,实现育人目标。

[

关键词]校园文化研究困境异化劳动逻辑资本逻辑

[作者简介]刘彩生(1971-),男,山西榆次人,江苏科技大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发展。(江苏镇江21200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项目“独立学院校园文化CiS体系构建及实现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JDS23029)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2-0051-03

一、校园文化的研究困境

1.范式研究路径虚构。范式是研究问题的抽象表达,是经过概念加工过的体系化范畴。校园文化的很多研究仅是从假设概念出发,从概念研究中生成范式并进行剖析,从而脱离现实情势。校园文化本身受限于包括地域文化氛围、经济发展水平、意识形态教育等社会环境因素,其研究必须依赖两个来源:一是社会历史条件主导下的社会文化,包括传统文化与社会风气等;二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成型的具体文化概念。如果脱离这两个来源,校园文化研究就只能是一种虚构化路径介入,使得文化现实问题与学术研究问题出现脱离与断裂,进而形成“两张皮”的状况。

2.“环境决定论”的强迫倾向。校园文化研究暗含着一个理论强迫就是(教育)环境决定论,认为环境决定着人的生存与发展,改善校园文化环境就能解决好育人问题,殊不知,“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唯物论告诉我们,是人的劳动实践创造环境,环境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物质、精神基础。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将研究视角推进至人,才能把握住校园文化建设的真实内涵。

3.功能主义的片面理解。现有很多研究大多倾向于认定校园文化具有一种单纯的以文化影响人的育人功能。事实上,校园文化包括器物、精神、中介等层面,其作用的发挥是多层次的,同时,它与社会文化紧密结合,其结构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而变化。校园文化的育人过程是一个不断吸收社会文化,培养能改变劳动模式从而影响社会进步的受教育者,进而促进社会文化变革的过程,所以校园文化是以全面的、有机的、整体的方式存在并发展的。4.工具理性的逻辑预设。校园文化研究很大程度上从逻辑上预设了校园文化的“应然”状态,而非“实然”状态,忽视了自我生成的内在合理性和外在引导性的双重把控,具体表现在:校园文化研究的“急功近利”,期望将社会文化的内容快速“打包”塞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环节中;校园文化研究的“短视效应”,试图通过校园文化简单培养受教育者,而忽视人的全面性与持续性发展;校园文化研究的“好高骛远”,研究格调被过度拔高,人为地增加了过多“添加剂”,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与践行效果;等等。

高校校园文化存在诸多研究困境,是因为没有找准校园文化建设的本质、作用及归宿,未能指向其背后的现实性内容。劳动是人的社会性存在的基础。通过劳动形成文化并生成“新人”的过程,是校园文化的本质功能。马克思对“新人”产生机制做出过阐述:“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首先,校园是一个共同体式的生活群体,校园文化作用的发挥在于意识教育,而意识教育开始于主体与校园环境的接触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手段与文化启发的隐形内容共同干预学生的价值观。其次,校园文化建设的归宿在于培养具有和谐精神的新人,通过现有的社会历史条件形成劳动逻辑,共同塑造出入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意识、人与社会和谐互动的文化精神。

二、校园文化研究困境的哲学追问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育已经卷入市场化与资本化的浪潮之中,这种浪潮背后隐含的是资本逻辑的强势推进和劳动逻辑的异化成型。从计划经济劳动模式向市场经济劳动模式的变革过程中,劳动的内容出现了新的异化,文化的内容也受到了干预,需要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哲学追问。

1.资本逻辑的推进。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主动引入市场经济原则,提倡资源生产、配置、积累、消费等方式由资本原则控制,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资本逻辑的产生有了现实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社会文化的内容。首先是物质生产文化层面,资本逻辑的轴心是追求剩余价值,这一隐性逻辑需要通过一些物质环节来实现,因此资本成为整个社会的话语原则,社会文化内容呈现高度经济性的特征,并深刻影响到校园文化,将破坏性的因素潜藏其中。其次是社会生活文化层面,人与人的关系日益资本化、利益化,一切人伦关系都被换算成增殖的可能,文化的内容表征着社会存在的本质,这雕塑着文化的结构模式与内容组成,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部分,显然在此辐射之中。最后是欲望文化的确立,它激发准劳动者的创造欲望,获取商品与货币,并以此作为满足自我生存预期的实现方式,劳动文化已不再是深埋于农耕文化之中,而是一种自我确证的主体文化,即在传统社会内部注入资本生产方式,提升社会各要素自由组合而产出的“经济性”力量,将“信仰”文化论扭转为“欲望”文化论。这样,被资本撕开的“欲望”文化激活了主体内在的创造力与创新力,翻转了传统教科书中“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抽象教条式理解,这就是社会文化含有的现代性意义所在,即将劳动的客体化理解扭转为主体化内容,用经济性方法打造新的文化内容。

资本逻辑体现的是资本的增殖动力并以形而上学的范式展现自身:它存在于资本要不断吸食社会一切,吸食自然界同时还要吸食“人的自然力”与“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并以一种文化蚕食的方式入侵。文化蚕食的范式是拜物教思想。劳动产品(商品)本来是人的劳动结晶,却变成了一种对自我创造物的崇拜,根源在于商品的交换关系取代了人的交往关系,人的社会关系以物的交换关系为中介,资本逻辑的强势推进,促使拜物教思想在校园文化中肆意横行,主要体现在:物质表达欲,表现为追求物欲和享受,如入学“三大件”、校园“拇指文化”等,反衬出的是对物的崇拜;意识控制欲,表现为“拜金”思想和实用主义的价值判断逐渐侵入学生的价值观念中;活动操作欲,表现为注重效益,学生参与文化以能带来多少切实利益为目的等。

资本逻辑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方面是对校园文化内容的预设。校园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是教育载体,制度是教育规范,行为是教育实践,精神是教育理念。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精神体现,资本逻辑的推进,通过资本形式侵入校园基础设施,干预校园物质环境,预设教育成才标准,转移教育目标和内容,将标准、规则、效益等作为精神文化的重要构成。另一方面是对校园文化功能的压缩。校园文化具有引导、激励、约束、凝聚、辐射与塑造等功能。校园文化是一种育人软环境,必然负载着很多规范性内容,通过具体实践内化学生的素质,外塑学生的形象,以期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资本逻辑的推进,打乱了社会本身赋予校园文化的教育内容,通过资本原则强势规训校园文化教育目的,进而将校园文化的功能压缩为创造符合资本增值要求的狭隘文化。

校园文化目标与归宿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有个性自由的人,即马克思所言的“自由个体”,但是由于资本逻辑的介入,资本的生产文化与拜物教文化内容在显微之处不断对校园文化进行解读,并以资本的要求改造校园文化的内容,这样必然偏离校园文化教育的目标与归宿,使得校园文化从知识型文化,即塑造新人的文化氛围偏移到生产型文化即生产带来经济利益群体的文化。

2.劳动逻辑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的本质。劳动逻辑本质上认为,社会发展与进步是以人的劳动为基础的。在中国文化之中,劳动逻辑是以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为主导,以伦理关系支配的宗法关系与行政系统为支撑,以劳动为连续性的叙事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农耕劳动文化在各朝各代的稳定延续,其承载的社会文化具有静态维稳性的因子。劳动逻辑由于资本逻辑的强势推进,劳动本身已经发生异化。私有制条件下生产把人的一切需要压榨为对物的追求,劳动不是劳动者的需求,只是维持生存的一种迫不得已的手段。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组成,自然也映射着劳动逻辑,劳动逻辑的异化,导致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文化异化:首先是劳动文化异化,社会文化中“劳动光荣”被“资本效益”所取代,校园文化同样受到波及,如校园中存在“实用至上…‘骑驴找马”等内容,忽视了基础性劳动的具体历史作用;其次是对劳动具体方式的否定,社会文化中“好逸恶劳、坐享其成”思想蔓延,校园文化中一些特殊案例被放大,如大学生弃学从商、大学生街头卖肉等,引发强烈争论的背后是对劳动认识问题的分歧;最后是文化精英主义,由于社会分_[固定化、收入差距较大等现象,校园氛围中对体力劳动的认同度降低,很多人信守“宁缺毋滥”,对大学生择业存在着消极与消解的不利影响。

在此还须注意资本逻辑规训中校园文化的特征:文化碎片化、文化断裂化、文化世俗化、文化通约化。文化碎片化表现为校园文化在具体发挥作用时呈现不完整性,在具体内容上普遍表征为碎片性特点,以具体的文化因子存在着;文化断裂化是指文化的内涵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接受与践行要求,附和于经济生产的要求;文化世俗化直接点明了校园文化内容存在着过度社会化的倾向,社会世俗化的内容不断整合着校园文化的存在方式与表达内容;文化通约化则是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一种急功近利的趋势,试图通过文化来通约化社会生活的所有内容,并以此表达出自我的文化内容。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初步回答:以劳动逻辑为基础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社会现实进行有益勾连,才能准确把握住其根基所在,所以必然要以劳动逻辑为基础,对校园文化资源重新加以整合,重新驾驭建设方向。

1.整合校园文化建设内容。校园文化资源主要来源于社会文化,社会文化的内涵是劳动,而目前中国最基础的劳动模式是谋生劳动,所以我们要在这个事实上,剔除异化性文化,吸收新的文化,以整合校园文化的建设内容。首先,剔除异化文化内容。校园文化内容要剔除那些通过占有劳动力达到占有劳动剩余价值的文化内容。其次,重视劳动逻辑的基础作用。劳动是感性活动中的对象性关系内容,它只要能提升与发育先进的社会文化,就能对人类产生有益的创造方式与积累过程。最后,明确校园文化的建设重点。其重点在于树立以健康利益观为导向的价值观,防止文化“金本位化”。校园文化的目标与归宿就是培养有自由个性的人,自由个性并非体现于市场交易过程中受货币支配的自由,而是能够把握自我发展命运的个体,即能够拥有受自我支配的物质生产要素与精神文明成果,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校园劳动文化篇2

关键词:高校,校园环境,成才,影响

 

[摘要]本文运用人才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在分析了高校校园环境在成才者素质、创造性劳动及社会承认三个方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有利于大学生成才的校园环境。

《吕氏春秋》中谈到环境对人才的影响,“墨子见染素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以入者变其色易变,无入而以为无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这段话充分说明了环境的重要作用,下面笔者从人才开发的角度,谈谈高校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及如何构建有利于大学生成才的校园环境。

一、影响成才者的素质

(一)影响成才者的思想观念和健全人格

中发[2004]16号文件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中央重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

大学生处在青年期的中晚期,是人格完善与定型的关键期。大学生吃住学在学校中,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耳濡目染会受到校园环境的影响,所以,校园环境影响着思想观念的形成。和谐积极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提高思想认识和个人觉悟,形成友爱、互助、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反之,则不利于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提高,也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影响成才者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人才的核心是要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判断人是否为人才的标准。创新是人类永恒的活动,也是人类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源泉。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和谐、民主、开放、自由的校园氛围的。

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否倡导文理渗透、学科交叉、拓展知识、开阔视野,

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是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努力营造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而不同”的校园学术氛围,提倡师生平等探讨、自由交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追求创新,这些方面都影响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影响成才者健康心理的养成

健康心理是人才得以创造出创造性成果的保障。在当下,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校校园对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和谐校园环境容易带给人轻松愉悦的情感,促使积极健康心理环境的产生,从而为人才素质的优化提供保障。充满分歧、矛盾的校园环境产生悲伤、愤怒等消极的心理环境,制约人才素质的提升和健康心理的养成。所以,高校是否有积极向上、生动活泼、严谨求实的校园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成才者健康心理的养成。

二、影响成才者的创造性劳动

创造性劳动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创造性劳动体现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的知识和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劳动者的创造性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而高校校园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成才者创造性劳动的激化和进行。

(一)创造性劳动的激化

“激化”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意思是“矛盾向激烈尖锐的方面发展”,即在一定意义讲是“触发”,即事物在一定量变的基础上,诱发质变的飞跃。“激化”在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校园环境使大学生的创造性劳动意识在不断增强,经过一定时期的强化以后,经某一诱因(如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等),可转化为创造性劳动的行动。

(二)保持创造性劳动的延续

进行创造性劳动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它是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的复杂劳动。同时,有些科研还要有相当大的经费投入,需要一定的设备,以及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所以说,高校校园环境能否使成才者养成持之以恒的精神,及能否提供成才者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人、财、物保障都是非常重要的。免费论文。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日益更新和社会分工的专业性的增强,创造性劳动及成果的取得越来越多的是多人合作的结果。在高校校园中人际关系影响着成才者最终的创造合力,即由人际环境的各种因素与成才者相互作用最终产生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合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人际关系的状态。成才者的人际关系和谐,周围的人就愿意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智力支持和情感鼓励,使成才者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顺利外化自身素质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他人的帮助,从而使创造合力最大化。反之,周围人就不愿意为其提供帮助,甚至设置障碍,最终导致创造合力大大减小,影响着创造性劳动成果的取得。

以上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创造性劳动的进行。

三、影响成才者的社会承认

所谓社会承认,就是指在人才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社会对成才者的素质和成果进行肯定和认可的活动。社会承认是人才价值的界点。社会承认了,人才就有了价值。不为社会承认人才的价值就无法显示出来。被社会承认的人才就是显人才,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人才。社会不承认的就是潜人才。

(一)学校是社会承认的主体

社会承认是潜人才转化为显人才的转折点,这种转折是决定潜人才的命运的革命性的变革。作为潜人才自身和社会承认的主体者都要重视这一变革,在一般情况下有组织、权威和公众三种主要类型的承认主体。所以,学校作为社会承认的主体能否及时地承认成才者的劳动成果,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潜质的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影响成才者社会承认的结果

社会承认是人才得以成为人才的重要环节。一个人有没有成才还要看有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同样,社会承认的结果也影响着成才者的成长。社会承认主体是否给予客观、公正、全面的社会承认,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成才者今后的发展方面。学校要及时承认大学生的劳动成果,首先要正确看待其成果的不成熟性、不完全性,正确看待试验、试制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失败,要以博大的胸怀容忍失败。对于创新性的成果,对于创造的思路正确、技术路线正确的成果,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当然,即使一时失败,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四、构建有利于成才者成长的校园环境

(一)建设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校园环境的物质基础,是形成校园环境的前提条件,它为师生员工提供学习、工作、生活的物质保障。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成才者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免费论文。所以,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注重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和谐相生,加强学校传统校园文化精神与现代大学理念的融合,要倡导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为创设一个安全、舒适、优美的校园环境,做到有宽敞明亮的教学大楼,整洁干净的学生宿舍,舒适安乐的教师公寓,在此基础上又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注重成才者个性发展,鼓励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载体,是所有社会机构中唯一充满理性思考和批判精神的场所,它担负着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思想的社会功能。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学生是整体的人,有学习的能力,有创新的潜能,有独立的个性。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世界观、知识和技能等方面都有独特的一面。因此,必须以尊重个性、关爱生命、着眼发展为根本立足点。好的个性通过合理的引导有利于人才的创新。免费论文。

同时,学生创新精神的习得一定要有一定的载体,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尤其是科技创新活动,使广大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发挥,最终使他们的才华得以展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m.奥尔波特经过研究发现,健康的集体情景对于个体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人才的开发,所以说,要倡导老师与老师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以及师生之间要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的生活圈子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学校,范围的狭窄促使大学生之间接触密切,这是建立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有利客观条件,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越条件,加强老师、同学相互之间的交往,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适宜的土壤,促进人才开发的共生效应。

美国课程专家杰克逊认为,校园文化在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非学术过程中构成了“隐性课程”。高品位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学校的集体意识而非个人意识,对青年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1)。所以,高校要注重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激发大学生广泛交往的积极性和对群体内成员的信任感,充分展示其全部感情和真实自我,自由地进行娱乐和消遣活动,感悟不同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碰撞、冲突,促进思想观点的融合和创新。

(四)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

具有严谨治学、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是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前提,近年来,学术活动中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的问题时有发生,个别高校的学术造假行为,高校学术不端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损害了学术形象,败坏了学术风气,阻碍了学术进步,给科学发展和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利于人才的培养。高校具有培育人才、传播知识和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高校师生要坚持真理、尊重科学、勤奋学习、努力工作、诚信科研,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倡导学术自由,加强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交流,实现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产生创新的火花。

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教风。学校要大力弘扬淡泊名利、严谨治学、廉洁奉公的优秀教师典型,深入开展加强师德建设,着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老师,形成良好的教风。在良好学风、教风的基础上,加强完善相关的机制体制建设,突出学校特色,形成优良的校风。

注释:

(1)方静玉.论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8):23

[参考文献]

[1]付用兰,曾永超.人际环境对成才的影响[J].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7.2.

[2]杨孝青,张勤.人际环境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1.

[3]薛永武.人才开发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1.

校园劳动文化篇3

关键词:校园文化;职教特色;学生;良好个性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全力营造形成的、为全体师生所认同的校园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是一个学校办学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对学校教育功能的实现,和谐育人环境的形成,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发挥职教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在加强职校学生德育工作的作用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加强中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扩招曾一度使职业学校陷入了招生难的困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使职业学校的发展走人春天,带来机遇,但同时伴随而来的是职业学校门槛低了,生源素质差了。职业学校的学生具有这样的一些共性特征:一是在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厌学情绪严重,表现为上课爱睡觉,常常找借口请假,甚至逃课;二是人际交往困难,不愿主动与父母、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对老师的管理怀有抵触情绪,不愿认识并记住班级及任课教师。与同学关系冷漠,行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人际情感萎缩;三是社会上对职业学校学生认识的偏差,职校生就业层次低,就业压力大等诸多原因导致职校生存在自卑、敏感、易冲动、焦虑、孤僻等心理障碍。常为不值一提的小事吵嘴、打架、斗殴,男同学抽烟现象严重,甚至有部分同学染上的的恶习。

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今后我国产业大军的主体部分肯定要从职业教育出来,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事关国家产业大军的素质。如何让职业学校的这些孩子们看到希望,看到光明,看到前途,是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校园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对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心志得到改善,情操得到陶冶,视野得到拓宽,品位得到提升,那些消极、颓废的文化就能得到有效抑制。

二、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

校园文化建设总体来讲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不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和重点是不一样的。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身心健康,品德兼优,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应紧紧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和任务来进行。

一是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立德树人”,注重职业道德的建设。职业学校的生源现状决定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凝聚、约束和激励功能,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文明习惯。同时,要推崇“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敬业,就是干事专一,把工作当回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摒弃眼高手低、懒散拖踏的工作作风;乐群,就是愿意与团体其他成员一起合作共事,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并能在实现团队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体现自我存在的价值。

二是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劳动”和“技术”这一鲜明的特点,应是崇尚劳动和创造的文化。在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上要突出职业学校的实训功能,要建有设施、功能齐全的实训基地,要在教室、走廊等场悬挂诸如工程家、实干家、技术能手、劳动模范、创业典型、致富带头人的像等,营造突出“劳动”和“技术”文化的氛围,使技术能手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和努力的方向。在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精神文化建设上突出职业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内涵,突出职教特点。

三是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应该是崇尚“铁的纪律、金的人格”的文化。这是黄炎培先生在他创办的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提出的。职业学校实行的是“2+1”的办学模式,学生第三学年要到省内外各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实现学生从学校进入企业、公司、工厂的过渡,完成学生角色向技术工人角色的转变。培养严格遵守法律、纪律,执行操作规范、按规程办事的“铁的纪律”和爱国、为民、勤劳、互助、诚信、自尊自信自强的“金的人格”显得尤其重要。

三、建设特色鲜明的职校校园文化

本文以玉溪工业财贸学校为例,阐述职教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养成。

(一)实施校园美化工程,构建美好的育人环境

校园劳动文化篇4

关键词:科普教育;特色学校;模式

我校科普活动基地校内占地800平方米,其中,综合实践园350平方米,蔬菜实践区450平方米;校外高产对比田111亩。设有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室、劳动技术教育室、农植物标本展览室等功能教室,设置专题教育展板20余块计180多平方米。

多年来,结合本校资源优势和服务区实际情况,围绕“农”字开发建设以“爱农、知农、学农”为主题的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从2003年至今先后共开设镇、村培训班260余期,累计培训学员18000余人次。其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632人,农村致富带头人278人,农村劳动力输出15642人,占富余劳动力总数的86%,创收近亿元。推广新技术22项,高产粮食面积14.1万亩,其中玉米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推广面积已达2000多亩,占到了全镇总种植面积的30%以上。真正发挥了科普实践校的作用,为服务地域经济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构架科普实践物质支撑体系

“一室五园”建设初具规模。包括劳动实践科普教育综合室、新奇特品种综合实践园、果蔬种植园、学前果蔬供给园、德本小学大田作物园、信本小学经济作物园。其中,中心校内综合实践园分为试验示范区和蔬菜种植实践区。示范区建有绿色长廊100多平方米,设有播种区、育苗区、展示区等功能区域;综合实践园集植物种养、科研、实践为一体,是学生开展科普活动的载体,最大化发挥了学校科普实践场所的作用。

二、构架科普实践制式推进体系

一是把科普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开齐生物、地理、劳技、信息技术、美术、物理、化学等课程。重点设置了科普制作和环境教育等选修课程。二是成立了测土施肥、中草药植物标本制作、插花茶艺、天文气象等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多种科技活动,使学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三是建立了《小学生劳动成长记录》袋,按低、中、高三个年组划分,细化为自我服务性劳动(25分)、家庭服务性劳动(20分)、校园服务性劳动(25分)、社会公益性劳动(15分)、生产劳动实践(15分)五部分150小项。四是坚持每个学生每学期参加以爱农学农为主题的“五个一”活动:去农村的亲戚家收集一件传统农具或采集一种农植物果实标本,在家长的指导下参加一次农业生产劳动。五是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为本镇的回乡青年进行科技培训。开设种植、养殖、特色食品加工等相关专业,通过培训并结合指导服务,让回乡青年深刻地体会到科技对他们的帮助很大,更看到了科技致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构架科普实践活动运行体系

一是通过科技讲座、科技录像、科技展览等活动拓展学生的科技视野,让他们了解自然,了解科学技术。激发学生的科技兴趣,培养科技意识。二是每个学期我们都开展“科技节”或“科技创新大赛”、评选“科普之星”等系列特色活动。科技创新小发明活动是我们开展学生科技活动的特色之一。三是我们依据基地项目建设和展室资源,针对科普实践需要,组织教师进一步收集整理,编印了校本教材――《中本,可爱的家乡》。四是连续多年举办彩灯展示会活动,观灯会、猜灯谜,使孩子们在开心快乐中体验了传统灯会的魅力。五是开展“节水在我身边”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通过科普节水知识讲座、科普画板展览、科普现场咨询、节水作文写作比赛等活动,普及科普知识,增强环保节能意识,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六是开展民俗文化活动。2010年4月举办了民俗文化展,搜集整理展品,开展了民俗文化墙活动,这些藏品都是即将消失或已经消失的本地民风民俗文化珍品,使广大师生深刻体验了中本、安达丰富的文化和民俗。

校园劳动文化篇5

学习与其他劳动方式、其他社会实践方式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实践的主体是学习者自身,实践的客体仍然是学习者自身。学习方法、学习手段、教师、教材教具和所学的知识与技能都是中介系统。学习的最终目的,既不是学习掌握知识点,也不是具备掌握某些技术技能,而应该是培育、完善学生作为人的本质属性。知识、技能、素质等,都只是手段和过程,而不是目的。

文化是指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下,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同时,它也是社会教化的过程,即后天行为的社会化过程。可以说,文化是特定条件下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各种课内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和全体学生,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也就是在校园这一特定条件下的文化,是校园这一特定环境中的特殊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校园文化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关系,但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的目的是为了创设一种社会关系的练习体系。可以说,校园文化是提供给学生在校园里的接受、学习社会文化的训练场,是社会文化的教育体系;是培育、建构学生社会关系的演习场,是学生学会培育、建构社会关系的练习和实习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普通高校培养管理研究型人才,高职院校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密切联系,具有鲜明的职业性、技能性,是一种广义的企业教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高职校园这一特定条件下的校园文化,是高职校园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以高职学生为核心的特殊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从本质上看,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学生在高职校园里接受、学习社会文化的训练场,是社会文化的教育体系;是高职学生在高职校园里的学会培育、建构社会关系的演习场,是学会培育、建构社会关系的练习和实习体系。

一般都认为,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完整统一。我个人认为,所谓工具性和人文性只是语文本质属性的体现途径和表现方式,而不是真正的语文的本质。

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在劳动中,人和他人来往和交流,必然要以语言和文字为工具,用语言和文字来抒发感情、传递思想、沟通信息。人用语言和文字,把自己思维的经过和结果构造出来,表达出来,传播出来。语言和文字,即语文,就成了思维的载体,思维的外壳。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发展历史,不同的思想意识,不同的生活习俗,也就有了鲜明的民族特征和独特的民族精神,也就有了与众不同的构建、创设自己社会关系的独特的工具,也就有了本民族的个性卓然的语言文字,即本民族的语文。语文担当着连接民族的历史与现实、彰显民族的理想与追求的职责,从而在“根”的意义上构筑着该民族个体成员与民族整体之间的心灵联系。如果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那么语文就应该是民族精神的精华。从这一角度出发,语文的本质应该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为表现途径和方式的、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社会关系体系的根源性的构建方式。

校园文化的活动方式有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宣传教育、社会实践、组织管理、后勤服务等等,课堂教学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另一个角度看,校园文化也是一种隐形课程,是学校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课堂教学的诸多学科中,语文最能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最能锻炼学生构建社会关系体系的能力。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家长的关心,需要同学的帮助。学生可以借助学习语文,和现实中的教师和家长交往,可以和现实中的同学交往。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阅读教材,审美品鉴。这就要求学生去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完成教材文本的编著者的期望,分析辨别文学批评家鉴赏家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这样,学生甚至可以和作品著者、教材文本的编著者、评论家鉴赏家和其他读者交往,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哪怕他们遥于古代、远在天涯,都丝毫不妨碍学生和他们交流。相比其他课程,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受到的束缚最小,发挥的能动最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构建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学生创设社会关系的能力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培养。学习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普通的社会关系是指现实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语文学习中的这种社会关系的特殊性在于不仅包括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如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它还包括与文学作品、作者、批评家、鉴赏家的虚拟的人际关系。语文学习中的社会关系,跨越时空限制,几乎毫无阻隔,是一种既有“实交”又有“神交”的、处于更加自由状态的人际关系。

可以说,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提供给高职学生在高职院校校园里的接受、学习社会文化的训练场,是社会文化的教育体系;是高职学生学会培育、建构社会关系的演习场,是高职学生学会培育、建构社会关系的练习和实习体系。语文应该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为表现途径和方式的、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社会关系体系的根源性的构建方式。也可以说,对学生而言,语文就是微观的、狭义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就是宏观的、广义的语文课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就是微观的、狭义的社会文化体系和雏形的社会关系体系。社会文化和社会关系就是宏观的、广义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更丰富、更深刻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如果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语文是民族精神的精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缩影,那么可以说,语文就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精华和根源。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课题项目编号11Y037

参考文献:

1.王浩斌,《巴黎手稿对人的本质及其表现样态的阐释》,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3卷第2期,2010.3

2.伍雪辉、张艳辉,《论人的本质及教育的本源、属性和出发点》,《教育探索》,2010.8

3.宋德新著,《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8

4.郭广银,杨明等著,《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校园劳动文化篇6

关键词:立德树人;多元文化深度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9C-0024-03

“立德树人”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的根本任务,学校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工作作为每年的重点工作,切实落实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探索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形成了军校文化、校企文化、院校文化等多元文化深度融合的德育工作格局。

一、确立多元文化融合的办学定位,成就中职学生职业梦想

如何把选择中职校的中考落榜生从自卑的心态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找准专业发展定位,重树自尊和自信,大声说出“我能行”,从而选择并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是对中职学校提出的严峻拷问。

对此,我校明确提出了“德技双馨、身心健康”的培养目标,形成了“一体两翼、四轮驱动”的学校发展战略,创新军校共建、校企联动、院校协作模式,实现了人才共育、成果共享、多边互动、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为中职学生成人成才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体”,即坚持党政育人合一、多元主体合一的思想,破解了学校党政工作主次轻重有别,校企合作、多元主体协作冷热不均之窘境,树立了“一盘棋、共发展”的思想。

“两翼”,即明确了就业与升学“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方向,确立了“德技双馨、身心健康”的育人目标,形成了“四轮驱动”的人才培养路径:

一是通过集团化办学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较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是通过与部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院校合作,在自治区率先启动了“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直通车”,打通了中高职衔接“断头路”,拓宽了中职学生继续深造的通道;

三是创建了自治区职业院校首个“兵员培养选拔基地”,为国防建设培养和输送有专业、懂技术的优质兵员,为中职学生献身国防、出彩人生开辟了事业坦途;

四是学校坚持社会培训和继续教育多层次办学格局,为受教育者提供多样化发展选择。

“四轮驱动”统筹了学校发展布局,激发了学校内生动力,助推了学校规模适度与内涵建设协调发展。

二、推进国防教育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如何对中职校的“问题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增强中职生的责任意识、感恩情怀和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自觉和道德自律,是摆在中职学校面前的“老大难”问题。我校积极创新办学模式和管理方式,引入“准军事化”育人模式,实施“四进一创”工程,把国防教育、军事化管理和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我能行、我成长”的发展之路。

一是坚持开展“准军事化管理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继1995年我校创建包头市青年军校以来,21年来学校坚持把准军事化管理引入校园,着军装、出早操、抓内务、拔军姿、练养成,把国防教育与军训科目内容引入课堂,纳入课程计划,实施早操、间操、会操“三操”训练,规范了学生行为习惯。学校组织开展了“六看六比六评”教育活动(即看军容风纪、比着装形象、评军校标兵;看内务整理、比自理能力、评内务标兵;看卫生清理、比行为习惯、评卫生标兵;看三操活动、比精神风貌、评操课标兵;看就餐秩序、比节俭习惯、评自律标兵;看课堂常态、比学风表现、评学习标兵),引导学生告别陋习。通过开展“六星文明班集体”“四化班级建设”“四化文明宿舍”和“五好文明学员”的创建活动,学校对“优秀标兵”“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受奖率达到80%,学校班风、学风、教风、校风和干部作风等“五风建设”卓有成效。如今,学生勤学苦练、崇尚技能成了校园新时尚;热爱集体、荣誉至上,成为学校的新常态;遵规守纪、文明礼貌,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热爱劳动,爱护环境,成为同学们的良好习惯;积极进取,阳光向上成为校园的主旋律。

二是深入开展“国防知识进课堂活动”,强化学生国防意识和国家观念。我校把国防教育课纳入了课程计划,每周六下午组织实施。学校编写了《三歌进课堂100首》(军旅歌曲、校园歌曲和草原歌曲)、《学生国防教育读本》等5本校本教材,建设了“国防教育长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邀请了傅前哨、潘厚任等全国著名军事专家和科学家来校作报告;通过“班班通”校园信息化平台,组织收看《国际军事动态》《国防警示录》《国际时事热点》等优秀节目,增强了学生的国防意识。

三是积极开展“连队建设进校园活动”,提升学员国防实战化水平。2010年6月,经陆军预备役步兵第30师批准,我校正式编入了89团“双37高炮连”,成为自治区乃至西部地区第一个拥有预备役正式编制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把预备役连队特有的管理模式在全校推广,多次参加上级比武演习、抢险救灾,为建设和谐包头做出了贡献。我校连续三年被预备役步兵第30师评为“基础建设优秀连队”。《国防动态》《华北民兵》《战友报》等部队主流媒体专题报道了我校国防教育的情况。2014年6月,现任中部战区司令员、时任副司令员韩卫国将军亲临我校视察指导工作,对我校预备役连队建设和国防教育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创建“兵员培养基地”给予了大力支持。

四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校园活动”,创建兵员培养基地。2014年11月,在、内蒙古军区、包头军分区的关心支持下,“包头军分区兵员培养基地”在我校挂牌成立,标志着中等职业学校为部队培养和输送有专业、懂技术的合格兵员正式启动,也标志着驻地部队每年定向从我校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兵员有了机制和制度保障。2015年,我校30名在校优秀学员应征入伍,实现了中职学生保家卫国的“迷彩梦”。

“四进一创”活动丰富了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内涵,彰显了学校德育工作特色,为中职学生多样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促进校企文化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提高中职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是中职学校深化德育工作亟需解决的课题。

(一)深入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创新“引企入校”模式,使企业文化进校园成为常态。2013年我校与一机集团林峰公司合作,在校区建立了2000平方米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校中厂,厂校合一”的产教一体化格局,构建了实训与生产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企业把8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学习)引入学校,实现了教学实训“车间化”、生产运行“企业化”、企业管理“精益化”,学生在实训和生产实践中受到了企业文化的熏陶。

二是拓展“引校入企”模式,建立“现代学徒制试点”。2014年我校与一机集团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一机集团瑞特精密工模具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在生产车间占地5000平方米的瑞特公司建立了自治区首个“现代学徒制”生产实训基地,为深化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创业水平闯出了一条新路。学校先后组织了六批次800余名学生深入企业进行生产性实习,开展了“大手拉小手结对子”拜师学艺活动。校企双方联手组织了学生技能大赛,13名学生被企业正式录用,“招生即招工”一体化办学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结出了丰硕果实。

三是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打造现代学徒制试点“升级版”。为了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资源优势,我校与一机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以有“大国工匠”美誉的卢仁峰、宋殿琛、张学海为代表的国家技能大师工作站,聘请了50余名能工巧匠和专家学者为学校“特聘专家”,启动了“劳模进校园”“企业家进课堂”活动。2015年我校又与一机集团特种装备有限公司和北奔集团建立了两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与北奔集团签订了“校企共建汽车装配与制造合作基地协议”,实现了学校主干专业与企业主体岗位全覆盖和无缝对接,“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取得新突破,产学研一体化办学取得新突破。目前,我校已与100余家专业对口、实力较强的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的局面已经形成。

(二)深入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弘扬大国工匠精神

一是营造浓厚氛围,弘扬劳模精神。我校紧紧抓住“全国职业教育宣传周”活动契机,利用校园网、校报、板报、多媒体平台等宣传阵地,发挥包头作为西部地区最大工业城市的独特资源优势,认真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深入开展以“三爱三节”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大力宣传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无私奉献为核心的大国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尊重劳模、学习劳模的浓厚舆论氛围。

二是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彰显德育感召力。我校充分发挥包头市部级技能大师、企业家和劳模群体的独特教育资源优势,聘请了部级技能大师宋殿琛、卢仁峰、刘培林等劳模为学校“特聘教师”,定期组织“劳模专家大讲堂”活动,与师生面对面互动交流,共同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师资培养、课程开发、技能大赛等工作。全国劳模宋殿琛是我校20世纪90年代的毕业生,作为自治区唯一一名基层工人代表,当选为党的十代表。部级技能大师卢仁峰左手残疾,仅靠右手练就一身电焊绝活,手工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堪称一绝,被誉为“独手焊侠”,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家型技术工人。2015年央视《大国工匠》节目特别报道了卢仁峰的事迹,在师生中产生了强烈反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劳模的身上体现了劳动者的力量和创业者的伟大。劳模精神必将激励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和职业梦而不懈努力。

四、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加强人文素养培养

一是深入开展“中国梦、我的梦、职业梦”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十八岁成人宣誓”和“我们的节日”教育实践活动,举办了纪念“一二・九运动”“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教育活动,增强了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组织开展了“五月鲜花――校园文化艺术节”“激扬青春志、共筑中国梦”演讲比赛和“大手拉小手”科普知识讲座等师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学生在实践教育和自我教育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当代中职学生的风采。

二是深化德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注重加强学生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定了《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方案》,把感恩教育、企业文化、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应知应会、书法音乐欣赏等内容排入课表。学校重视德育校本教材的开发,编写了20余本人文素养校本教材,开设了《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公共艺术》《法治案例》等8门人文素养课程,开展了“五个一”和“六进课堂”活动,组建了校园足球、桥牌社等35个学生社团,成立了体育艺术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建立了“心灵港湾”活动室,学校被命名为“包头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市教育局体育示范学校”和“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三是深入开展德育科研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中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实践研究》《中职学校时事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形式创新研究》等4项部级课题已经立项研究,《中职学校深化校企合作、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5项自治区级课题已结题。在2015年教育部举办的德育工作座谈会上,作为自治区唯一代表,我校的德育工作经验材料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

四是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建设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学校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了数字化校园和云计算平台,建成了“心灵港湾”“国防教育长廊”“安全教育平台”“名画作品欣赏”“报刊休闲岛”“技能大师工作站”等25个精品文化长廊。

几年的德育工作实践,形成了多元文化融合的德育模式,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我们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开放办学、内涵发展、提质增效、多元主体文化融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德育目标创新、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创新、德育环境创新等方面做了更多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杨洋.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1).

校园劳动文化篇7

关键词:校园;安全文化;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104-01

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对于保障教师和学生的实训教学安全十分重要。通过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形成强大的“文化力”,切入根本,用校园安全文化不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素质,营造“大安全”氛围,全面提高实习教学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实训教学安全顺利进行。

一、校园安全以人为本

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劳动者利用安全的劳动工具使劳动有序地顺利进行,去改造劳动对象,有目的的获得适合劳动者需要的物质资料,同时又使劳动者的自身安全得到切实的保护。因而自人类社会开始,安全就与生产实践相伴而生,并息息相关。这就要求人类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

安全是一种过程,它与事物的发生、发展,与人的活动共生共灭。安全是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是指不发生事故。不因人或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

因此,技工学校在实训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如一地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当师生的人身安全与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无条件地服从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二、构建校园安全文化体系

校园安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校园安全文化是把安全作为一种文化来科学的认识和研究,是校园安全工作最高体现,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安全文化使学校安全工作由被动灌输到主动接受,再到潜移默化。在实训教学安全管理中,应引入校园安全文化理念。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大胆思考和创新,不断总结、提炼,形成全体师生共同认同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逐步建立和完善独具特色的校园安全文化体系。

校园安全文化体系包括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以完善安全管理体制为重点的安全管理文化,以提高教学设施科技含量为前提的安全科技文化,以规范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准则为内容的安全行为文化,以改善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与秩序为载体的安全文化。

三、开展校园安全理论创新

校园安全理论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教学、生活和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许多方面。当前应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理论研究:安全心理理论、安全行为理论、安全预防理论、安全工程理论、安全系统理论、安全管理理论、安全执法理论、安全宣教理论、事故可控理论、本质安全理论等等。通过这些基本安全理论的研究和不断创新,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理论的体系框架,更好地指导的安全实训教学。

校园安全理论来源于安全生产实践,校园安全理论的创新源于对安全生产实践规律性和本质的再认识。之所以要大力开展安全理论创新活动,是因为随着社会发展,实训教学安全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发展变化的安全形势对安全理论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校园安全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校园安全理论才能与生产实际和社会需求接轨。

四、校园安全从“心”开始

技工学校的安全实训教学,要从“心”开始。实习指导教师应关心学生在不同实训阶段的学习心理和社会需求。学生的社会需求、学习心理的变化,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因素质变,常常就酿成事故的发生。因此,实习指导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所受教育和个人心理,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法,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安全实训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全体学生掌握娴熟的业务技能和安全知识,才能提高对安全隐患、事故的预见性和准确判断,才能更有效地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确保实训教学安全。因此,技工学校要以多种形式开展业务知识、安全知识和各种技能的培训,为师生创造机会、创造环境,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发挥师生在实现本质安全方面的创造能力,从而促进教育、教学。

五、筑牢实训教学安全大堤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并将这种理念渗透到实训教学的各个环节。紧紧围绕实训教学任务,推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首先,要加强安全文化理念的宣传,使师生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自我安全意识和环境氛围。

其次,要加强安全知识、遵章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宣传,使“严守规程”成为全体师生的基本素养,让制度深入人心,让制度指导人的行为,让安全意识在人们心中潜移默化,使师生安全意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化,最终实现“自主安全”,使安全成为大家的自主行为需求。

校园劳动文化篇8

关键词:劳动教育;聪慧园本文化;实施路径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见,劳动教育已经被摆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成为新时代教育不可缺失的一环。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

劳动教育是幼儿园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秀品格养成的奠基工程。成都市金牛区机关三幼教育集团开展劳动教育以“聪慧”的园所文化为土壤,将劳动教育自然融入基于儿童核心素养的“聪慧课程”体系中,使劳动教育很好地回应儿童核心素养的培养宗旨。本园将幼儿核心素养培育定位在“人与自然、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三个层面,具体为“自信、自主、勇敢、尚美、合作、善良和创新”七大项目。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自主”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帮助幼儿在服务他人和社会的过程中养成“善良”的品格;能够增强幼儿的自尊感、胜任感,帮助幼儿建构“自信”;有利于在共同劳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我园的劳动教育指向儿童多种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但不限于自主、善良、自信、合作等素养。

二、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目标

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结合本园的聪慧育人理念,我们设定了如下劳动教育总体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珍惜劳动成果;引导幼儿学习并掌握初步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和服务自我、服务他人的意识;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参与,家园配合共同开展幼儿劳动教育;拓宽劳动教育的路径,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渠道和形式。

三、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意见》强调实施途径多样化,家庭要发挥基础作用,注重日常养成;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注重系统培育;社会各方面要发挥协同作用,支持学生走出教室,动起来、干起来。结合我园劳动教育的目标,我们通过多途径和多形式开展劳动教育。

(一)生活中的劳动教育一是服务自我,在一日生活环节中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劳动项目。幼儿园劳动教育应立足幼儿的一日生活,我园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发展需求预设相匹配的劳动教育内容,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层次、有梯度地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二是服务集体,在班级日常管理中为幼儿创造劳动历练的契机。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服务他人、服务集体的意识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良好体现。我园在劳动教育中秉承儿童本位的核心理念,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强化班级小主人翁的责任感,更好地实现班级自治。例如每周一次的集体劳动(擦小椅子、玩具柜等),以及值日生轮岗整理图书、拖鞋、书包、餐前准备、为植物浇水等,让孩子产生光荣感,不断强化其值日活动的责任心,在增强幼儿劳动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树立为集体服务的意识。三是服务社会,挖掘多元渠道拓宽幼儿劳动形式和服务对象。幼儿服务意识的培养是多维度、多层面的,呈现出由小及大的格局,服务对象从个人延展到更广泛的人群,不断丰富幼儿劳动的渠道、形式和内容,拓宽幼儿的服务群体,在更广的维度上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与能力。随着大班幼儿自主性的不断增强,我们鼓励幼儿用劳动服务更多人。例如,以班级轮值方式开展“小小送报员”活动,让幼儿为全园各班级分发育儿周刊;再如借助“白色环保袋”进校园活动,引导孩子对可利用的垃圾进行分类回收,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呵护地球母亲。

(二)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课程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关键渠道,各类课程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和载体。一是主题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大型主题月课程是园本课程不可或缺的部分,幼儿园可以将劳动教育目标自然融入其中,施加劳动教育的影响。例如每年十二月的“爱心义卖”活动,孩子们自制玩具、清理闲置物品、设计布置“跳蚤卖场”、进行商品买卖,提升劳动技能,感受了劳动的意义;新年活动之“小嘴巴去旅行”中,孩子们动手装扮各国美食餐厅,制作、品尝各国美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二是走班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走班课程是我园的一种打破教室界限的创新课程模式,可以让幼儿在愉悦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实现劳动教育价值。例如木艺乐园、美食工坊、扎染工坊等,让幼儿在自制玩具、物品、美食和扎染布匹等实践操作中,感受劳动的无限乐趣。三是研究性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课题研究聚焦儿童本位,主张课程活动凸显操作性、体验性、生活性,因此幼儿园可以把劳动教育与研究性课程活动有机融合,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幼儿探究的全过程。例如,结合十二五科研课题“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户外活动研究”,开展摘石榴、榨石榴汁等有趣的户外劳动课程;结合省级重点科研课题“基于Stem理念的幼儿园项目活动实践研究”开展主题活动“园宠诞生记”,孩子们搭建鸡舍、呵护园宠,学会照顾和关爱小动物,获得了动物饲养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了鸡和鸭的习性。

(三)游戏中的劳动教育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能够使劳动教育过程更加有趣、生动、愉悦,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劳动的成就感与胜任感。因此,游戏也是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例如,我园一月一次的“大带小角色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孵化现实社会生活的雏形,大班孩子轮流担任餐厅服务生、公交车司机、理发店理发师等工作人员,为弟弟妹妹们提供服务。通过角色游戏体验不同职业的劳动过程,树立为他人服务的劳动意识。

校园劳动文化篇9

【关键词】劳动教育;实践;课程

一、让劳动教育课真正进入学校主流课程

“童乐园”劳动教育实践课的开展,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真正进入农村小学的“主流课程”。我校总结了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的“五落实”保障机制:课时落实、教材落实、师资落实、考核落实和制度落实,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进入学校主流课程。

二、认真研制劳动实践教育目标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分“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两个维度,制订了劳动综合实践课教学目标。

(一)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定童乐园劳动实践教育的梯度目标,确保劳动实践教育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总目标是:

1.通过“童乐园”劳动实践活动课与其他课的结合学习,了解和实践劳动有关的一些知识。掌握简单的劳动工具的使用。

2.通过各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活动并能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

3.能根据自己在劳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制定一个小课题研究,并尝试撰写研究小论文。

4.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塑造完善人格,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沟通能力。

5.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他课的结合,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应用广泛,它与其他学科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分段目标:

低段目标:1.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工具的使用。2.通过实践活动学习生活与社会中的简单的常识性知识。3.培B他们热爱劳动的意识,积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好奇心,增强对生活的了解和认识。4.通过数学、语文、音乐、美术、品社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结合,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课适合每一门学科。

中段目标:1.培养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的能力;教给学生一些设计及制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及制作的能力。2.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活动、与他人的合作交往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3.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感受到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感、正义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4.在数学、语文、音乐、美术、品社课的基础上又加入英语、科学两样,学生要按要求完成每门课所制定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特定目标。

高段目标:1.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生活,运用其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知识,亲身体验实践活动带来的苦与乐。2.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论证的方法,能写研究方案,初步学会写研究报告。3.总目标4(内容详见上文)。4.通过前面的两个学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深入明白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

(二)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分学科制订了与学科特点相融合的“童乐园”劳动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目标。

融入语文学科特点的劳动实践活动课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语文学习对劳动实践活动产生兴趣。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内容,养成记观察日记的习惯。3.通过课题小研究,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应用资料的能力,学会写简单的研究报告。4.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分段教学目标略)

融入数学学科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目标:1.认识园地的形状大小、计算园地周长、面积。2.利用园地现有材料绘制条形、折线统计图。分析园地的产量、盈亏等情况。3.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物买卖,并自己编制相关的数学应用题。4.能借用学生对园地的热爱,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园地这一具体形象的物体,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抽象的数学内容,感受成功学习的快乐。5.让学生知道生活当中处处是数学。

三、编制实施《“童乐园”小农艺》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编制是必需的,我们决定编写《童乐园小农艺》校本课程,目的首先是为了使“童乐园”劳动实践教育能够更加系列化,确保持续开展下去,并不断提高劳动实践教育的实际效果。其次是为了切实减轻老师指导劳动实践教育的难度,让老师们能快乐地指导这门课程,最后,也是为了促进全体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在了解、熟悉这门课程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发现、自己的独创。因此,课题组的老师在研究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及时把研究成果整理出来,让更多的老师参考,从容吸引更多的老师加入到课程资源开发的队伍中来。

校园劳动文化篇10

关键词:校园文化;内容;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33-01

校园文化是师生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师生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感化全体师生的一套价值体系;校园文化是学校建校以来形成的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发展理念和校园环境的总和。

1校园文化的内容

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个范围内形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在校师生的一种文化氛围,它包括物质文化,比如墙壁的标语,条幅;精神文化,比如校训、办学宗旨等。校园文化也是一个学校多年沉淀下来的独特的内涵文化。

2校园文化的建设

2.1建立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学校活动体系,创造条件促进学校物质文化建设。

建立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学校活动体系,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思考,从活动性质的角度思考,可建立学校日常活动和学校特色活动的两维体系;从活动内容的角度思考,可以建立课程活动、教科研活动、研究性课程活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学校常规管理活动等多维体系。

学校的物质文化是决定学校能否实现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学校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学校建筑布局、学校福利待遇、学校设施装璜三个方面。尽管有物质文化基础的差别,但是不同的价值观会使具备相同物质条件的学校呈现不同的校园风貌、员工积极性以及学校内室设施装璜情况,这主要是因为价值观的不同使学校领导对物质条件使用的观念和方法不同造成的。

2.2制定并完善体现共同价值观的学校制度。

一所迈向现代化的学校的制度必然是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同时它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制定并完善体现共同价值观的学校制度,需要依靠学校内部全体人员的力量。学校的管理制度包括上课制度、作息制度、奖惩制度、值班制度、办公室工作制度、帮教制度、教科研制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制度、评优推先进制度等等,都可以依靠学校内部全体人员的力量来制定和完善,有必要的时候可以成立"学校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小组,设立"学校管理制度意见征求"信箱,通过小组和信箱发动学校内部每一个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智慧,通过共同努力不断制定出科学的体现学校共同价值观的制度,并不断完善它。这样制定出的制度是学校内部全体人员为了建设现代化学校的理想而达成的相互制衡和自我约束机制,是全体人员为实现理想而在主动达成的相互制衡和自我约束机制。

2.3树立共同的价值观。

一所现代化的学校需要相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并使这种价值观深深烙进学校内部每个人员的心里。这种价值观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但是表达的方式可以不一样。学校领导和内部人员可以通过开会讨论和征集学校价值观的最佳文字表述的形式来营建对共同价值观追求的氛围。然后把已经落实成文字表述的共同价值观通过文件、会议、学校环境布置等进行大力宣传和推广。然后让共同的价值观和"校史文化"结合起来,使价值观可以通过校史中生动感人的名人故事变得具体形象,起到在精神上引导学校内部全体人员的作用。

2.4校园文化建设要避免浮夸。

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结合学校的具体特点制定出合适的实施方法。避免表面文章,起不到实际作用。学校文化的内涵是无法穷尽的,各校都可以根据本校的历史与现实,在理论上建构起自己独特的学校文化,但在具体的学校文化培育中,必须以升华人的精神价值、优化人的生活方式为核心,同时要遵循一些共同的活动原则,避免文化建设流向浮夸和缥缈,最终演变成一种"文化装饰"。

3校园文化的重要性

3.1为师生提供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

校园或大或小,其建筑物要求做到大的雄伟,小的玲珑,布置整洁、优美、品位高雅、错落有致。使学生在心情愉快的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滋生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使学生在爱美、审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达到精神世界的升华。

3.2完善的制度保障学校高效率的运转。

(1)维持正常的学校工作秩序。

从学校自身来说,它是一个正常的管理组织,它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能调控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学校的各个部门和师生员工只有遵守这些规章制度,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正常进行下去。如果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者是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就会造成学校管理混乱、组织纪律涣散、教学设施流失,最终导致教育教学工作陷入无序状态,教育质量严重下降,损害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2)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由于学校内部各个组织机构担负着各不相同的工作任务,赋有各自的管理职能,容易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因此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矛盾摩擦甚至相互扯皮推诿的现象。为了保证各机构之间在管理活动中的协调配合,就需要依靠科学而合理的制度来进行调节。

(3)保证学校内外各项工作的协调一致。

现代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日趋复杂,学校与社会以及社区的关系日益密切,客观上需要有一些规章制度来调节学校内外各部门及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学校内外各项工作的协调一致。

(4)调节学校各种利益关系。

学校实行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以来,应用利益杠杆调动部门和教职工劳动积极性的作用日益凸显。为了破除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使学校内部的劳动与报酬紧密挂钩,真正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分配原则,就需要建立和实施能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及责任感的课时津贴制度、职务津贴制度和岗位津贴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一方面鼓励教职工用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也兼顾到了不同部门和群体的改造特点,协调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3.3良好的校园文化产生强烈的凝聚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一个社会都需要有凝聚力,那么同样的一所学校也需要有凝聚力。一所凝聚力强的学校,其教职员工一定是努力围绕着学校的教育目标,精诚团结,互相信任,互相协作,在学校内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团结有力的工作氛围。校园凝聚力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学校要善于挖掘这股力量,使之为学校的教育工作服务,为教书育人服务。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功效。

4结束语

校园文化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精神和风气。它的建设对学校弘扬历久弥坚的优良传统,延续生生不息的发展血脉,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其过程往往需要历代师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