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运营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6:15

管理运营方式篇1

1市民良好的乘车习惯是运营管理的基础

市民作为地铁的忠实乘客,其良好的乘车习惯对于运营管理非常重要,为此要做好几件工作:一是发挥好标识系统对乘客良好乘车习惯的引导作用。地铁车站分为地下站、地面站和高架站,地下站因为出入口多、空间有限等多种因素,乘客在站台辨别方向、在站厅寻找合适的出入口这些举动都会增加乘客在车站的逗留时间,如果发生在高峰时段,便会增加车站客流组织的难度,因此,列车运行方向、出入口方向等标示的合理设置会在第一时间引导客流;二是加大正确乘车行为的引导和宣传,在接触地铁的时间里,笔者深刻感受到标识系统给乘客带来的便捷,但要使其真正发挥作用,还需在运营开通前及运营前期进行大力宣传、引导,西安地铁不仅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还制作专题宣传片、印刷宣传册、采用真人拍摄等多种形式宣传如何购票、进出闸机、乘坐电扶梯等。

2地铁员工扎实的业务能力是运营管理的关键

据有关资料,到2015年前,国内新建1602km轨道交通线路需要人员10多万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全国拥有与城市轨道交通相对应专业的高等院校不到十所,一些职业技术学院也是随着发展才有了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专业,而“地铁时代”的到来,地铁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很快出现。目前,各个城市地铁的人才来源方式主要有社会招聘、订单培养和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招聘三种方式,考虑到社会招聘成本及难度不断增大,各个新成立的地铁公司需要采取多种方式早动手、早培养。西安地铁二号线分别采取入司培训、送外培训、厂家培训、生产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委培和订单培养等多种方式强化员工技能提升,在运营开通前累计完成运营人员培训16011人次,培训合格率达到100%,同时为确保员工持证上岗,完成各类考证累计2352个,满足了西安地铁二号线开通运营的需要,不仅如此,开通运营后通过不断培训、业务知识考试、技能比武等多种形式强化员工业务技能,从而满足运营管理的需要。

3完善的客运组织方案是运营管理的必备条件

西安地铁二号线首通段于2011年9月16日开通试运营以来,经受了“十一”黄金周大客流和“平安夜”大客流的严峻考验,特别是10月1日至7日,共运送乘客166万人次,日均客流23.7万人,这得益于周密的客运组织方案。首先掌握好客流控制技巧,遇大客流时,参考其它地铁公司客流组织经验,采取三级客流控制,第一级控制站台客流,控制点在站厅与站台的楼梯(或电扶梯)口,车站应将站厅与站台之间的扶梯改为向上方向,避免客流交叉;第二级控制付费区客流,控制点在入闸机处,车站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关停部分tVm,入站闸机或将部分双向闸机设为只出不进,以减缓乘客进入付费区的速度,防止付费区压力过大;第三级控制非付费区客流,控制点在车站出入口处,车站组织人员控制出入口的乘客进站速度,必要时可关闭部分出入口。其次掌握客流疏导的方法,提前采取设置临时栏杆导向、警戒绳改变扶梯方向等限制客流的方向,避免客流交叉,在采用控制措施不能奏效时,为避免乘客拥挤、混乱局面失控,可采用限制、关闭出入口或对某部分出入口控制,来组织部分乘客进站或延缓大客流对车站的冲击,如:2011年圣诞节“平安夜”,西安地铁根据调查对钟楼站实施了关站方式。

4充分的票务组织工作是运营管理的有力补充

对有可预测大客流时,首先,要提前预制单程票,车站在假日前提交所需预制单程票数量并报票务部门,aFC系统提前根据需要在单程票内写入设定的金额和起始站名,由车站票务中心或临时票亭售出,以满足大客流时需要。车站突发大客流时,值班站长根据客流情况决定使用预制单程票,同时监控预制单程票使用情况。其次,增配备用金,各车站根据实际需求在假日前十天将备用金需求提报相关部门增配备用金,确保各站有足够的硬币储备。再次是票务应急处理,一种情况是当出现大客流时,车站可根据情况适当关停部分tVm,或将部分双向闸机设为只出不进,以防止付费区压力过大;另一种是将aFC系统设置为“出站免检模式”,出站闸机进入开放状态,不对车票处理乘客可自由离开,减轻客流压力。

5合理的行车组织方式是运营管理的重点

在行车组织上,一是需结合客流分布及乘客出行特点,以客流预测为依据编制不同时间所需的列车运行图,如:工作日运行图、节假日运行图、双休日运行图、特殊时期运行图等,在列车运行图的要求下,车站安排本部门的行车和客运组织工作,车辆部门整备好运营需求的列车数和列车派出时刻,乘务部门确定乘务员的作息计划,轨道、通信、信号、供电、机电等部门安排好施工计划和维修计划,从而保证行车组织的顺畅。二是在大客流发生时,增加列车运能,通过利用就近折返线、存车线组织备用车加大行车密度、小交路等方式疏散客流;如有早点、晚点现象,可采取始发站提前或推迟出发列车的方式;如出现车辆或其他设备故障引起运行不正常,造成乘客拥挤时,可采取扣车、拉大列车运行时间间隔等方式组织行车,疏散客流。

6充分应急准备工作是运营管理的有力补充

地铁运营工作是多个部门、多个工种、各项作业之间相互协调配合的结果,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影响运营的各种突况,因此,一是完善的应急保障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与行车安全息息相关的应急预案,同时要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将重要预案按照流程化的思路进行整理,使得相关作业人员在应急情况下有序处理,为故障恢复节约宝贵的时间;二是专业的保障人员必不可少,地铁运营各专业人员围绕本工种开展工作,设施设备人员做好信号、通信、接触网、线路、车辆等设备的日常检修保养作业,客运人员做好乘客服务与组织工作,但在有预测的大客流时,为更好地服务乘客,避免设施设备故障修复给运营带来较大影响,可以增加一线维修人员、客流疏导人员、安防保卫人员,对于客运组织、疏散客流、确保乘客安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7结语

“建设为运营、运营为经营、经营为效益”的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于地铁运营筹备、开通运营之中,只有做好运营管理,使运营周期进一步延伸,方能凸显轨道交通优势。

管理运营方式篇2

【关键字】循环经济饭店运营管理方式转变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饭店业所耗费的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已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本文在旅游循环经济的理

念下探讨了作为旅游循环经济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饭店业在运营与管理中如何贯彻循环经济原则。

一、循环经济的定义和原则

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orRecycleeconomy)是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即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传统的工业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物”的线性经济,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的和一次性的。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地球相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流程,所有的物质和能量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循环经济以“3R”原则作为指导,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减量化原则是输入端方法,即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源消耗量,从源头上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它对污染的防治是通过预防的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的方式来解决的。在生产过程中,制造商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原料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改进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在消费过程中,人们可以选择包装物较少的物品,购买可循环使用的而不是一次性的物品,减少垃圾的产生。

再利用原则是过程性方法,即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率,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避免物品过早成为垃圾。在生产过程中,制造商可以通过标准设计,增强通用性,提高重复使用率。

再循环原则是输出端方法,它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品回收利用和废物综合利用。资源化能够减少垃圾的产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与资源化过程相适应,消费者应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购买再生物品的自觉性,促进整个循环经济的实现。“3R”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是并列的,人们常常简单地认为所谓循环经济仅仅是把废物资源化,实际上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要求在经济流程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而废物再生利用就是减少废物最终处。

二、饭店的能源利用现状

传统经济模式下旅游饭店对资源的利用存在巨大的浪费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饭店的建筑设计与能源浪费

首先是有些饭店的建筑设计不符合能源运转规律,如建筑的外表面积过大,建筑方位没有考虑风向对能源消耗的影响,建筑外墙颜色不符合能源吸纳要求,选择的建材隔热保温效果低。其次,饭店的能源中心和管道规划缺乏系统性,如能源中心离主体建筑过远,建筑采用大范围集中供能方式,中央空调通风管道的走向和分路方式不合理等。

2、饭店设施配备与能源浪费

这种饭店设施配备与能源的浪费主要体现在设施能耗与饭店的实际经营不匹配。如饭店的耗能设备设计容量过大,设备设施本身的设计就缺乏节能保障;灯具不节能;水龙头出水量过大;设备的能耗方式没有根据客源、气候、活动内容等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使能源得不到完全利用;锅炉的热气在没有利用的情况下直接外排;冷凝水得不到回收;管道散热严重等。

3、饭店能耗管理与能源浪费

饭店管理不到位,也存在大量的能源浪费。主要表现在管理者和基层员工都缺乏主动节约能源的意识。如电表、水表、煤气表、燃油及蒸汽流量表等计量仪表配备不足、对不用的设施设备没有及时停止运转等。

4、日常经营对库存物质的浪费

饭店的日常经营需使用大量的办公耗材、后勤耗材和客用易耗物品,但是在现实中可以发现大量的浪费耗材现象。如许多饭店的客用拖鞋、肥皂、洗浴液等耗材都是一次性的,这些物品在饭店中大量使用既浪费了自然资源,也不利于环境保护。饭店可以运用循环经济思想来寻找能源使用和耗材管理过程中的节能降耗空间,通过技术管理等多方面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果。

三、“3R”原则在旅游饭店资源耗费管理中的实施

旅游饭店是一个资源消耗相当大的经济实体。“减量化”原则要求减少进入旅游饭店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从生产的源头开始减少能源和耗材使用的同时,还能最终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按照这一原则,饭店要通过采取各种管理和技术的手段来节约资源,这不仅需要管理思想的改变,更需要饭店在运作结构上进行相应的改良和努力,具体的操作可以分别从技术和管理上进行节能降耗。

1、从技术方面推进饭店节能降耗

饭店在筹建期间就应该从建筑结构设计、装修入手,尽可能使饭店的建筑设计及规划利于节能降耗。

首先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上要利于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如建筑方位要考虑风向对能源消耗的影响,建筑结构要充分考虑采光对能源消耗的影响等。饭店对大堂等公共场所的设计要尽可能广泛采用大面积自然光以代替白天的照明灯;将传统的饭店客房卫生间(进门侧面便是卫生间,即使白天也必须开灯)设计成与客房透光的卫生间。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使用上,尽可能使用节能建筑材料。

其次采用节能型设备或设施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如对饭店中央空调机组的选型、蒸汽系统饭店油烟净化设备、洗衣设备等“耗能大户”要精心选择;对饭店的自动扶梯也可以加以改进,这样既可节电,又减少电梯磨损,同时也可降低噪音,可谓一举三得;在必要的地方安装触摸式定时电灯或声控灯,人来灯亮,人走灯灭。采用替代性制冷系统、先进的荧光照明系统和改善供热设备及电力配给系统等,也可以让饭店在更大程度上节约资源。

最后要利用替代性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无论是景区内的饭店还是景区外的饭店应该尽量使用那些相对于人类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这些清洁能源所产生的绿色电力具有可再生、对环境影响很小等特点。在一些先进国家的能源利用中,绿色电力已经占有重要的份额,特别是那些建在旅游景区的饭店,有些已经达到能源利用的“绿色化”。例如,加拿大阿鲁姆旅游风景区的生态旅馆,其全部能源都来自于太阳能,除了能量收集和转化装置外,旅馆还建有能源储备系统,这样就保证了对太阳能的长久利用。

2、从管理方面推进饭店节资降耗

首先要使全体员工都有节能意识,营造一种节约资源的氛围。饭店是一个能耗大户,资源消耗面广,因此节能是个系统工程,涉及从最高管理层到基层服务的每一位员工。只有每位员工都提高节约资源的意识,在每一个岗位上都能够主动做好节约资源的工作,节约资源才能成功。为此,饭店应该重视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认识。

其次要加强日常节约资源的管理,做好能源基础管理工作饭店必须从眼前抓起,从小事抓起,从日常抓起,做好最直接、最基本的日常节约资源的管理。

最后要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改进传统的服务程序或方式。饭店目前所采取的服务方式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形成的,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有些方式是不尽合理的,如饭店床单的“一天一换”就是没有必要的。饭店尽可能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服务程序或方式更加科学、合理并且节约资源。

四、再利用原则在旅游饭店资源耗费管理中的实施

再利用原则在饭店资源耗费管理中的运作主要体现在延长饭店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饭店资源的使用时间和次数。这同样可以分别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

1、延长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

首先培训员工正确使用和保养各种设施设备,以减少对各种设施设备的无谓损坏,延长各种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其次,饭店应加强各种设施设备的更新管理,能够修理和翻新的就不要重置,要尽可能选择容易更换通用元件的设施设备,很多设施设备的更新可以采取“部分更新”的做法,使这些固定资产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2、延长饭店资源的利用时间和次数

首先可以通过添加节约资源的装置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如在洗衣房与锅炉房之间建立地下蓄水池,将原先排入下水道的洗衣房各洗涤设备的废水及蒸汽凝结水回收,经过沉淀过滤处理,用于锅炉的粉末除尘、员工厕所冲洗及员工通道的地面冲洗;对空调机组运行时热交换器产生的含热量的凝结水进行回收,在经过水质优化处理后可用于锅炉回水。其次,合理地改进处理或使用资源的方式也可以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比如,洗过蔬菜、水果的水可以用来清洗客房以外和饭店周围的公共区域等;破损的布草可以作为抹布或拖布使用;废旧报纸用于干擦玻璃后再进行回收等。

3、再循环原则在饭店资源耗费管理中的应用

饭店资源的再循环利用是指饭店资源在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对此,饭店仍然可以从技术和管理层面上进行运作。

(1)在技术上,要通过先进的废物和污水处理技术实现回收再利用。例如对厕所粪便的利用,有些生态旅馆配备了机械化可堆肥厕所系统和化粪池系统,其简单构成和工作流程是,有4个分割间,容量为28公升,循环时间为7天,在压力下由一个间歇性的沙滤器渗漏填满。这样的技术和设备更容易为位于风景区的生态饭店采用,因为它们有更大的地域空间来建造相关设施和安装相应的设备。

(2)在管理上,要教育和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饭店各种物品的再循环利用。回收“废物”没有员工的积极主动参与是无法实现的,为此需要向员工进行循环经济思想的宣传教育,使员工真正意识到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积极投入到回收废弃物的行动中。同时要采取各种措施对员工的回收“废物”行为加以鼓励。

总之,饭店发展循环经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与国际饭店业接轨的需要。饭店发展循环经济也是开源节流的重大举措,有利于节约自然资源,降低经营成本,有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赢得更多的客源。发展循环经济,可使饭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达到高度一致。饭店发展循环经济是现代饭店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时代抉择。

【参考文献】

[1]李庆雷、明庆忠、马继刚:旅游循环经济视野下餐饮业的运营与管理[J].生态经济,2007.

[2]宋伟:循环经济在饭店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家天地,2007.

[3]于干千: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中国餐饮业可持续发展探讨[J].商业研究,2006.

[4]毛惠:循环经济观下的饭店能耗成本控制[J].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报,2007.

管理运营方式篇3

【关键词】电力企业;电力营销;运维管理系统;“SG186”工程

很多省级电力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展开对电力新信息化的应用研究,并通过大量的投资研究与实践应用,电力企业信息化应用有了很大提升。但由于我国在电力信息化方向的研究起步较晚,电力企业ie运维管理还处于应用尝试阶段,大多停留在it管理软件的功能丰富、应用深化和管理流程优化等方面。尤其在电力营销运维管理领域,信息化应用大致经历尝试、普及、和完善提高三个阶段,但随着电力营销信息数量和应用功能的不断增多,营销个性化、人性化的进一步加强,对营销运维管理系统提出了新功能需求。常规的“救火式”营销信息系统在运维人员数量、运维技术水平、运维实时可靠性、系统结构功能灵活多样性等方面,很难满足新电力市场环境中现代营销运维服务需求。电力营销运维模式需要从“以应用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从“被动运维”向“主动服务”等方向转变,要求在整个营销过程中充分体现服务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优越性。因此,结合现代电力营销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需求,建设一个精细化、精益化的“主动式”营销运维管理体系,就显得非常有工程实践意义。

1、电力营销it运维管理现状

为了实现智能化、自动化、人性化营销服务需求,国内供电企业it信息化系统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电力营销、生产、人力资源管理等主营业务系统也逐步向系统化、网络化方向发展。目前,很多供电企业所建立的电力营销it监控运行系统和it服务管理系统,基本上沿用常规面向设备服务的管理体系,没有现代智能营销直接面向服务对象的运维体系。常规面向设备服务的运维管理模式,很难从整体系统较多对整个营销业务系统的可行性、可用性、以及健康状况进行动态测评,也就很难将用户人性化服务有效考虑其中,无法实现面向电力用户的业务服务水平进行动态两户评估分析,从而造成营销运维管理长期处于“被动”局面,在系统功能结构、数据处理等方面均已不能满足现代日益扩展的面向电力客户人性化服务的营销运维管理工作需求。因此,结合电力企业营销运维管理实际情况,整合现有的营销监控运行和服务系统,从网络化、系统化、人性化等方面强化营销运维系统的分析应用功能,进而实现全面面向电力用户服务的集中运维管理体系,对电力企业而言就显得非常必要。

2、电力营销it运维管理体系主要实现功能

电力营销it运维管理体系,是指电力企业营销管理部门,通常采用相关的运行维护管理方法、技术手段、规章制度、操作流程、以及文档资料等的优化,通过it运行环境(包括运维管理硬件环境、网络环境、高级功能应用软件环境等),实现对营销业务系统和运维人员进行综合系统管理。电力营销it运维管理体系在构筑过程中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1)设备的运维管理:对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pC电脑、计算机辅助设备等的运行工况状况进行动态监控运行和维护管理;

(2)应用软件的运维管理:对营销过程中各种高级应用软件如:数据库、操作系统、weB浏览器、邮件、以及营销系统中各种通用或特定的服务监控软件系统进行运行维护管理;

(3)数据运行管理:对系统运行数据、业务数据、操作事件等信息,进行统一的存储、备份、以及恢复等管理;

(4)业务信息管理:对营销事件中发生的各种信息数据、系统运行工况、业务流程、业务操作完整性、以及业务办理实施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控与管理;

(5)系统运行安全管理:针对电力企业营销过程的行业特点、运行维护系统安全、环境安全、数据信息安全、管理权限保密控制等进行安全管理;

3、“主动式”营销运维管理模式构建

3.1优化营销业务服务流程

优化营销业务运维管理服务流程是为了规范运行管理和检修维护操作技能流程,既要根据营销运维管理制度实际功能需求,建立完善可靠、科学合理的营销业务运维管理服务流程。通过营销业务运维管理流程的优化改进,可以使日常的运维管理工作更加流程化、系统化,使运维管理人员角色更加清晰化,从而有效提高营销业务问题的解决速度和质量,使整个运维管理体系中信息数据的相关技术和信息资料更加畅通和透明,使实际营销服务信息更为完整化、灵活化。营销业务运维服务流程,涉及到整个营销业务的事件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变更管理、以及管理等五个核心运维管理业务流程。在“主动式”营销运维管理模式建立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国家电网公司“两级三线”的可靠运维体系模式,根据营销业务实际功能需求,通过梳理优化运维业务、工作票、操作票等与营销业务服务相关的运维管理流程,确保整个营销服务业务运维流程能够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建设运行。

3.2建设高质优质营销业务技术支撑平台

随着“SG186”工程,电力营销业务应用、营销智能分析与辅助决策系统、用电信息远程集中采集系统、以及营销动态稽查监控系统在电力营销领域中的建设和普及,同时考虑智能电网建设营销服务功能系统等需求,建设高质优质营销业务技术支撑平台,已成为“主动式”营销运维管理模式构建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因此,电力营销相关部门在进行营销运维管理模式建立过程中,面对越来越艰巨的运维管理任务和服务功能需求,应充分借助现代电力信息技术,从精细化、精益化、科学化、网络化、系统化等运维管理方面,建设高质优质的营销业务技术支撑平台,具备对各类运维事件信息的全面采集、动态运算分析处理能力,实现营销运维管理系统运行维护工作的智能化、自动化、高效率目标,有效提高整体营销业务运维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水平。

管理运营方式篇4

【关键词】嵌入式Sim签约管理部署模式监管策略

1引言

嵌入式Sim(eSim/eUiCC,embeddedSim/UiCC)作为一种应用于物联网场景下,为适用特定温度、湿度、气压等环境下内嵌于终端设备内的Sim卡形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在物理接口、外观尺寸、智能卡功能、文件结构、传输协议、安全要素和配置管理等方面逐步标准化,其产业应用也逐步实现智能化以及多元化。

eSim卡技术区别于个人终端领域的插拔式Sim卡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卡片与终端设备的连接形式:eSim卡主要通过SmD贴片封装工艺直接焊接在终端设备电路板上,在抗震动、抗磨损和防盗用方面有着显著的改善,在设备体积上可降低插拔式Sim卡的卡槽卡托空间。

(2)业务支撑体系与运营模式:因机卡一体化的特性,导致eSim卡的业务支撑系统和管理模式必须依赖于远程管理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不同于现行插拔式Sim卡的单线生命周期模式,eSim卡在卡片的生产和装配、分销和发行、业务激活与定制、运营商选择和变更等环节的管理模式和手段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eSim卡技术的终极目标为安全可靠地远程配置和管理用户签约数据,灵活地切换运营商等配置信息。然而根据目前的技术实现方式和标准化进程,现阶段尚未有可商用的技术实现方案和业务运营模式。物联网领域eSim卡应用目前基本处于号码预置、业务固定、运营商独立运营管理的阶段,离真正的eSim卡商用还有差距,因此需要客观地分析该技术的发展推动力、远程管理系统中最为核心的签约管理系统的部署实施方案,以及各种模式下对应的监管方向和阶段化发展策略。

2技术发展动力

eSim卡技术的发展得益于产业链中各方的积极推动,卡商、终端厂商、终端芯片厂商、通信运营商等都在技术的发展中寻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在技术标准制订中充分利用和突显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特色,因而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一直存在较大分歧,如运营商切换控制、用户号码的发放和远程配置管理系统的搭建。然而在各国际标准化组织长期地讨论和协商下,这些问题基本达成了一致,GSma和etSi都对基础技术框架和具体实施细节制定了基本的指导规范。纵观eSim技术的兴起与发展历程,其主要得益于如下4个方面的推动:

(1)传统的智能卡厂商:如业内占据领先优势的Gemalto(金雅拓),Giesecke&Devrient(捷德),oberthurtechnologies(欧贝特)等卡商。这些卡商寄望于通过新技术的开发与规模化应用来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拓展行业应用、引领技术的发展方向。

(2)欧美主流运营商:如沃达丰、德国电信、法国电信、at&t、意大利电信等。尽管eSim卡技术将对现行电信运营模式带来严峻挑战,同时灵活地运营商切换可能带来用户流失和收入降低的风险,但是这些大运营商都希望通过早期对技术标准制定的介入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扩大自己的话语权和行业影响力,同时结合覆盖广泛的移动网络积极拓展跨行业的业务应用。

(3)领先的终端厂商:如苹果、摩托罗拉和黑莓等。这些终端厂商希望借助eSim卡与手机等终端设备不可分割的特性来抢占Sim卡的发行与控制权,并借助用户网络优先选择权向对自己更有利的方向来引导和控制用户,以便在与强势的运营商合作时占据先天优势。

(4)终端芯片厂商:如高通和英特尔等。这些主流终端芯片厂商则希望通过嵌入式技术将eSim卡功能模块与已有的通信/应用处理器芯片整合在单一的SoC上,或者固化在QRD等参考平台(ReferenceDesign)上引导和推广oem/oDm或最终促使客户使用自己的技术方案,通过捆绑销售或搭售等策略牢牢掌握移动终端市场。

以上这些主要的技术推动方也都是国际、国内专利的积极申请方,占据相关专利族申请量的绝大部分。而国内厂商的申请比例则相对少很多,同时在相关国际标准组织中的参与度与活跃度也较低,目前更多的是技术上的关注跟随和政策上的观望状态,在专利预警和防范体系建设上有待进一步加强。

3签约管理部署

eSim卡的业务支撑体系主要依赖于远程配置管理系统,其业务运营模式则依托于远程配置管理系统的核心DD用户签约管理系统(Sm,Subscriptionmanagement)。针对eSim用户签约管理,etSi和GSma等标准化组织都已从不同角度制定了宏观系统需求和体系结构,尤其是GSma已经制定了明确的技术实施规范。

签约管理系统主要由Sm-Dp和Sm-SR两个逻辑实体构成,其中Sm-Dp主要负责eSim卡远程配置数据的安全生成和管理,Sm-SR主要负责eSim卡远程配置数据的安全路由和传输。签约管理系统可实现eSim卡的远程激活与终止,业务定制与变更,配置信息的更新、删除、下载与安装,eSim的注册和安全路径的变更等管理功能,同时通过卡片发行方和运营商之间唯一的密钥/证书保证下载传输的安全性。

关于eSim卡的签约管理系统架构和部署,结合目前产业现状和角色划分,业界提出了4种可能的部署模式,其区别体现在由谁负责搭建与管理该系统或承担签约管理者的角色。具体实施框架图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

图1模式1(Sm由运营商控制管理)

图2模式2(Sm由卡商控制管理)

图3模式3(Sm由终端厂商控制管理)

图4模式4(Sm由第三方商控制管理)

第1种模式中,由移动运营商承担签约管理系统的搭建与管理,负责eSim卡的发行和管理,并对其他运营商与服务商等提供相应的业务接口。此方案与现行运营商用户管理系统最为接近,对传统产业体系冲击最小,建设难度和成本也较低。

第2种模式中,由eSim卡商承担签约管理系统的搭建与管理,负责eSim卡的运营和管理,同时向运营商和终端厂商提供相应的业务接口。这种方案需要卡商掌握用户身份和保密认证等信息,并具备代替运营商承担服务开通等运营能力,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运营商对用户的掌控能力,对现有业务模式存在一定影响。然而目前大部分卡商都与运营商合作紧密,在部分运营管理平台上已有良好合作基础和经验,某些卡商开发了专用的eSim卡签约管理系统并与部分运营商开展业务合作,如金雅拓签约管理平台(GemaltoSubscriptionmanagementplatform)。

第3种模式中,由终端厂商承担签约管理系统的搭建与管理,并向卡商和运营商提供相应的业务接口。该方案可以实现eSim卡和终端设备的快速集成与推广,也更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然而鉴于终端设备的多样化和快速更新化,且终端设备厂商数量远远超过运营商和卡商,将显著提高系统的复杂性和安全风险,同时绝大部分终端商不具备通信运营资质和经验,该方案对传统产业体系的冲击也最大,同时极大地弱化了通信运营商直接面向客户提供服务并掌控客户的能力。然而个别具有强大号召力和技术基础的厂商仍在不遗余力的朝此方向推进,如苹果公司。

第4种模式中,由第三方商承担签约管理系统的搭建与管理,通常该商都是由相关移动运营商所控制与授权。此方案类似于方案1,但采用独立的签约管理机构公平运营,同时一定程度上受控于运营商,而运营商之间可以共享签约管理系统的资源以节省建设和运营成本,然而其运营风险和系统复杂度也是较高的。

4运营监管策略

eSim卡不只是一种新的通用集成电路卡形态,其对现行Sim卡使用周期的变革,以及相匹配的远程配置管理系统上的创新,将导致其终端管理、号码分配管理、用户签约管理、专属定制管理、安全管理等功能都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与升级,其对应的运营模式与监管策略也需要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和业务应用状况作相应的变革。

对eSim卡技术的有效监管,需要理清整个产业链上的重点环节和参与角色,加强对用户号码资源的掌控和信息安全的保障,提高对网络运行状态的监控。整个业界对eSim技术方案和政策的角逐和抗衡,特别体现在对用户签约管理系统的部署,以及在各种部署模式下的eSim卡发行和控制权的争夺上。

按照签约管理系统的4种可能的部署模式,初步分析预测了表1中对应的运营模式和监管对策。

参照当前eSim技术标准化现状和相关技术发展的成熟度,同时结合国外应用经验和国内的通信产业现状,eSim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应分为以下4个阶段逐步开展和推广:

第1阶段:顺应技术发展趋势和行业用户需求,允许通信运营商在物联网领域独立开展eSim技术性试验和小规模应用,对远程配置管理平台和签约管理系统做初步的验证和可行性评估。

第2阶段:在远程配置管理平台和签约管理系统建设完善后,在确保远程控制指令和证书/密钥传输安全条件下探索和验证远程配置管理平台和签约管理系统的正常使用,逐步构建安全可信的运行环境和稳定可靠的运行系统。

第3阶段:在远程配置管理平台和签约管理系统平稳运行后,通过开放对其他运营商、卡商和终端厂商的接口实现在物联网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同时验证用户定制化配置和运营商切换等高阶应用需求。

第4阶段:待eSim技术在物联网领域成熟稳定地大规模使用后,借鉴之前的运营经验拓展eSim卡技术在个人通信领域的可行性研究和技术试验,并逐步商用。

5结束语

eSim卡技术的出现对产业影响不仅是Sim卡与终端连接方式的改变,在此技术形态背后需要一套完整的远程配置管理平台和用户签约管理系统的配合,同时带来Sim卡发行模式、号码资源分配机制、业务支撑管理体系和运营监管策略的变革。

作为eSim卡管理系统的核心,用户签约管理系统的搭建和部署将加速eSim卡技术在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和拓展,同时有助于构建起一套安全可信、可靠稳定、公平透明的远程配置管理系统,构筑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体系和生态系统。

纵观推动eSim卡技术快速发展的各方力量,产业生态系统中的各方均从自身利益出发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实施方案和系统部署模式,而这几种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各方对号码等核心资源和用户控制权的争夺,各种模式互有利弊,从行业监管的角度看也各有优劣。综合考虑用户签约管理系统部署复杂度、建设和维护成本、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开发透明度、以及对现阶段国内产业链现状和现行产业监管体系的影响,部署模式1,即由移动运营商负责签约管理系统的搭建与管理,应是目前考虑的首选。此模式可有效降低对现网的影响和改造成本,充分利用已有的用户管理系统和运营经验,同时有利于eSim业务的快速开展与推广,促进产业生态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etSitS103383V12.7.0.SmartCards;embeddedUiCC;RequirementsSpecification[S].2015.

[2]3GpptR33.812V9.2.0.technicalSpecificationGroupServicesandSystemaspects;Feasibilitystudyonthesecurityaspectsofremoteprovisioningandchangeofsubscriptionformachinetomachine(m2m)equipment[S].2010.

[3]GSmawhitepaper.embeddedSimRemoteprovisioningarchitecture[S].2013.

[4]GSmawhitepaper.RemoteprovisioningarchitectureforembeddedUiCCtechnicalSpecification[S].2013.

[5]GSma.theembeddedSimwhitepaper[S].2013.

[6]GSma.embeddedSimtaskForceRequirementsandUseCases[S].2011.

[7]GSma.RemoteprovisioningarchitectureforembeddedUiCCtestSpecification[S].2014.

[8]姚海鹏,张智江,刘韵洁.物联网嵌入式Sim卡技术初探[J].信息通信技术,2012(5):52-55.

管理运营方式篇5

运营管理,又称运行管理、营运管理或作业管理,是西方工业革命后大规模生产作业的产物。企业通过实施运营管理,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控制操作风险。因此在工业化时代,学者与企业管理者开始对运营管理日益重视,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管理理论。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服务业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运营管理在电信、电力、银行、保险等服务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服务业通过实施工厂式的集中作业模式,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点多面广、分散式运作模式,同样获得了巨大成功。

一、运营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早期的运营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对象是生产企业,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劳动成本。工业革命后,学者和企业管理者均对生产领域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探索,早期代表性的运营管理理论主要有科学管理理论、流水线生产理论和及时制生产理论等。

(一)科学管理理论――运营管理理论的诞生

1776年亚当?斯密在出版的《国富论》中首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阐述了劳动分工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增进国民财富的巨大作用,标志着运营管理理论的萌芽。但《国富论》主要研究的还是经济学理论,重点阐述了通过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对管理理论还缺乏系统研究。

运营管理真正成为一门科学,是源自泰勒等人对生产活动的研究总结而形成的《科学管理原理》。上世纪初弗雷德里克?w?泰勒(Frederickw?taylor)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给生产运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他通过对工作方法的观测、分析和改进以及运用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生产率,取得明显成效。泰勒还率先提出工作标准化思想,是标准化或规范化管理的创始人。

(二)流水线生产理论――运营管理理论的重大革新

泰勒之后,大量学者和管理人员投入到生产运营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来,其中最重要的是亨利?福特1913年提出的流水线生产理论,是运营管理理论的首次重大革新。福特公司在汽车制造中应用流水装配线进行生产,流水线生产以标准化、简单化、专业化为目标,力求实现劳动机械化,促进更细的劳动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成本,成为大批量生产的一种有效方式,直接促成了美国汽车工业在全球的崛起,更使的福特公司一举成为当时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

(三)人际关系说――运营管理理论的内涵扩充

美国管理学家梅奥(mayo)在1933年将自己从1924~1932年主持进行的“霍桑实验”结果以《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为书名发表,标志着人际关系学说的建立。人际关系学说作为泰勒管理思想的重要补充,其基本观点是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泰勒所认为的只关心经济利益的“经济人”,经济利益只是次要因素,真正决定工人工作积极性的是社会交往、他人认可以及归属某一社会群体等社会心理因素。因此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取决于个人和社会作用的发挥,尊重工人比只靠增加工资更能发挥工人的积极性,组织和社会对员工的关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条件。人际关系学说大大推动了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使管理重心开始由物转向人,开始重视人的激励问题。激励理论广泛用于企业生产活动之中,成为发挥员工创造性、主动性和提高生产率的源泉。

(四)运筹、及时制等相关理论――运营管理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二战后,运筹学的优化方法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为运营管理提供了许多定量分析的工具,其中代表性的有爱德华?柏曼(edwardBowman),罗伯特?法特(RobertFetter)出版的《生产与作业管理分析》(1957年),伯法(Belffa)出版的《现代生产管理》(1961年)。他们都注意到生产运营作为一个系统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排队论、仿真、线性规划在运营管理中的应用。上世纪70年代,计算机技术在运营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物料需求计划(mRp)开始应用于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人员可根据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库存水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mRp进一步扩展为制造资源计划即mRpⅡ,其应用范围扩大到销售部门和财务管理,统一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目前在mRpⅡ基础上,把办公自动化、后勤、设备维护、过程控制、数据采集和电子通信等结合起来,实现了更广泛的管理信息集成,向更高层次的企业需求计划(eRp)方向发展。

进入上世纪80年代,自动化技术和及时制生产(Jit)引领了运营管理的革命。Jit是一种彻底追求生产的合理性、高效性,能够灵活多样的适合各种需求的高质量产品的生产方式,用最少库存生产最适当数量的产品,实现零缺陷生产。一些工厂自动化技术迅速发展,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集散系统(D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等,促进了运营管理向系统集成与高效敏捷方向发展。上世纪90年代,全面质量管理(tQm)开始得到普及。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系列标准在建立质量体系、开展质量认证方面发挥出重大作用,对全球化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全面质量管理已经风靡全球,成为运营管理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二、运营管理理论在银行业的应用

随着以银行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不断兴起,运营管理理论不再只局限于生产领域运用,而是广泛应用在服务领域,运营工业化、流程化成为银行业的发展方向,主要代表理论有流程再造理论、精益运营理论、共享服务理论等。

(一)流程再造理论――打造流程银行

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BpR)理论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哈默于1990年在《再造:不是自动化,而是彻底放弃》一书中提出,并很快引入西方工业企业管理领域。此后哈默和美国企业管理咨询专家詹姆斯?钱皮在1993年合著的《企业再造》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业务流程再造的经典定义: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以取得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上的显著性改善。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从聚焦任务转向聚焦流程,是管理理论的一大飞跃,在整个管理学界引起了巨大震动。

美国学者保罗?艾伦将流程再造理念引入银行业,提出了流程银行再造的概念:银行为了取得在成本、质量、反应速度等绩效方面显著性的改变,以流程为核心进行的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上世纪80年代美国银行业为应对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化的挑战以及适应竞争环境的巨大变化,开始对自身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展开深入研究和改造,从根本上提升服务效率和改善服务质量,主要业绩指标都得到明显提升。

(二)精益运营理论――改进服务质量

精益运营(Leanoperation)理论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日本丰田公司发明的精益生产方式。这种方式以及时制生产、全面质量管理、并行作业、充分协作的团队工作方式和集成的供应链关系管理为特征。上世纪90年代,在制造业广泛应用精益生产方法之后,美国将精益方式扩大到其他领域,金融服务业更是广泛应用精益运营的思想。通过实施精益运营,以最少的投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并且能适应客户需求而不断变化。其核心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增强灵活性、提高服务质量、实现零缺陷等手段来确保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1998年,麦肯锡咨询师安东尼?R?葛兰德等人发表《第一国民丰田》的研究报告,指出银行业在很多领域中确实与制造业有共同特征,如银行信用审批中心、呼叫中心应用精益生产理念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运维计划的标准化可实现基于机器的作业如支票整理上的很大改进等。

(三)共享服务理论――实现规模运营

共享服务是“内部外包”的一种形式,能使组织通过在公司创建执行特定服务的内部独立实体来实现规模经济。典型的共享服务行动利用企业级应用和其他技术发展,使公司能够进一步取得在诸如财务、会计、采购、it和人力资源等流程上的质量改进。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影像技术、工作流技术和oCR识别技术在银行得到广泛应用,为银行实施集约化运营和共享服务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汇丰银行自1996年开始先后在海德拉巴、班加罗尔、广州、上海和吉隆坡成立5个环球服务中心,负责全球清算、会计处理、外汇单证处理、数据资料处理、账务处理等,并延伸到按揭、信用卡、付款、投资产品及零售银行等业务。花旗银行建立多家全球交易服务中心(GlobaltransactionService简称GtS),其目标是构建功能及规模灵活可变的业务数据集成中心,为全球各地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四)六西格玛管理理论――减少运营缺陷

六西格玛(6σ)的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源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于上世纪90年代在通用电气和其他领先企业中得到发展。西格玛即希腊字母σ的译音,是一个统计学的单位,表示与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企业也可以用西格玛的级别来衡量流程管理方面的表现。6σ即要求产品合格率达到99.99966%,次品率不超过百万分之3.4,称之为六西格玛。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六西格玛作为实现业务流程改进的有效方法,在制造业以及金融服务业中应用日益广泛。六西格玛管理是由组织发起的对制造、服务和管理过程进行新的创造,由此在减少缺陷和缩短产品周期方面得到持续的、大幅度的提高。它是一种能够严格、集中和高效地改善企业流程管理质量的实施原则和技术。

银行业通过尝试引入六西格玛管理,以改进运营和服务质量,取得了较好效果。1997年,花旗银行在业务运营中引入六西格玛方法,以实现缺陷率降低和周期缩短,每月回拨次数从8000次降低到1000次,外部回拨率降低了85%,信贷处理时间缩短了50%,信贷决策周期缩短了67%。2001年,美国银行启动了六西格玛管理,运营服务质量开始逐步提升,2002年底客户满意度提高了25%,账务维护需求响应周期从3天降低到10分钟以内,抵押贷款从申请到结束的周期减少了15天。

三、运营管理理论在我国银行业的应用实践及未来发展方向

欧美银行一般都设有专门的运营管理部门,采用事业部的形式,独立于各个业务条线和各级机构之外,集中提供全行性的运营服务。而我国传统的银行体制中部门银行色彩浓厚,机构层级众多,一般不设立运营管理部门,运营服务职能主要由基层机构承担。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监管要求和客户服务诉求的提升以及运营风险管控难度的加大,传统的分散式运营模式弊端不断显现,建立现代化的运营模式成为我国众多商业银行的选择。

(一)我国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股份制银行一般采取总行――分行――支行的三级管理体制,管理层级少,管辖范围小,因此运营模式改革启动较早,如民生银行早在2004年就建立了3个区域后台处理中心,进行票据、单证处理和清算集中运营,实现了一定规模的集中化、工作流程重新指派和it平台升级,有力地支持了后来开始的事业部制改革。光大银行也通过技术手段实施前后台有效分离,实现了全行后台业务的集中运营与管理。

而国有大型银行一般采取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网点的五级管理体制,管理层级多,管辖范围广,改革难度更大。但后来也陆续开展运营改革,在总、分行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部门,集中负责业务运营管理。如工商银行于2006年在二级分行及以上机构成立专门的运行管理部,负责设计和管理全行业务运行流程,构建全行专业化、集约化运行管理体系和业务运营平台,并率先启动运营改革,形成“网点全面受理、后台集中处理、风险集中控制”的全新运营格局。建设银行也于2006年开始会计运营体制改革,成立营运管理部,2008年启动前后台分离项目改革,并分别在武汉和成都成立全国性的后台业务处理中心。农业银行运营改革起步稍晚,2008年成立运营管理部,统一管理全行营业性、交易性业务及相应的后台业务,2010年将“集中作业、集中授权、集中监控”为重点的运营改革列为该行“一号工程”,力求建立符合现代商业银行要求、具有农业银行特色的现代运营管理体系。见表1。

(二)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从国内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实践来看,一般是为实现“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将传统会计结算部门及分散在各产品部门负责的运营职能剥离,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部门,对全行公共性操作系统、制度和流程实施改造,负责后台业务集中处理、风险集中控制等工作。与国际银行负责各类业务的生产运营以及风险管理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主要还是从事狭义上的运营管理。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与变革,以及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加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运营模式和运营体制还将继续变革,逐步打破过去部门银行体制的界限,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商业银行竞争与管理需要的运营模式。

一是由狭义运营转变为广义运营。运营职能逐步拓展,由目前负责全行公共性业务处理拓展至包括单证业务、票据业务、银行卡业务、托管业务、信贷业务、金融市场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全行各类业务的集中处理,以及客户呼叫服务、技术设备维护、网点业务管理等职能,统一负责全行各类产品、业务的风险监控,并设立首席运营官、运营总监等高级运营管理人员,统一负责全行的运营管理,与营销、财务一并成为银行的三大主要职能。

二是运营集约化程度更高。借助网络传输技术、工作流和影像技术,在更高层面组织生产和提供服务。由目前一级分行、二级分行层面设立的运营中心,转变为在全国甚至全球性的运营中心,形成独立的工厂式、流程化作业和监控模式,按照比较优势最有效率地组织生产和提供服务,集约化程度更高,运营规模优势更为明显,服务能力更强,从“被动式服务”发展为“主动式管理”。

管理运营方式篇6

关键词:营销稽查;电力营销管理;实践探微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前言

电力营销作为电力企业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也是电力企业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所以,电力企业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要单一的注重电力企业的发展速度,还应该加强对企业自身的营销管理。只有将电力营销稽查深入到电力企业中的营销管理中,电力企业才能够快速稳定的发展。因此,在新r期背景下的电力企业,就必须加强营销稽查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才能确保电力营销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稳定发展。

一、电力营销管理现状

在电力企业的运行中,受传统的电力营销管理理念所影响,电力营销管理理念虽然具有一定的多元化营销方式,但是,对电力营销部门的整体营销情况了解,还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即使电力企业已经对营销管理做出了有效的整合,仍然无法满足对电力运行系统的整体掌控,对于营销稽查的应用也处于被动的状态。电力企业当前的运行系统属于各专业独立存在,虽然电力营销管理对各专业做出仔细的分析,但是,对各独立系统的掌控仍然无法形成有效的关联、监督作用。所以,就需要电力企业将电力营销管理,有效的应用到电力运行中,才能够对电力企业营销决策祈祷决定性的作用,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

二、电力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电力企业的运行管理中,电力营销管理本身就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电力企业进入市场经济后,电力营销管理已经逐渐的引起了电力企业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电力营销管理业务多并且范围广的工作特点,就间接的导致了电力营销管理人员,对电力营销整体运行掌握不足的现象,这样的现象不利于电力营销的整体管理水平。其次,没有健全的管理机制,也是电力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一,电力企业快速的发展并融入到市场经济中。在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大多数营销管理人员,都受传统的营销理念所影响,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表现明显不足。所以,电力企业营销管理,想要加强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与整体运行效率,就必须制定健全的管理体制,不断的提高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的效率。另外,在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中,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也是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中的重点。营销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不强也是电力企业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还处于发展中,营销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有待于提高。电力营销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对营销管理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电力企业必须要不断的加强。

三、营销稽查工作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重要性

电力营销稽查工作是电力营销运行过程中,内控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中的重要监督管理机制,其主要作用就是对电力营销管理系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监督管理。营销稽查工作在电力营销管理中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在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下的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作为企业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电力企业管理者重视的项目。在营销管理的实际运行管理中,营销稽查有着重要的作用,电力营销稽查不仅有利于减少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失误,还有利于电力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形象。电力营销稽查在减少营销管理失误的同时,也进一步的提高了营销管理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电力营销管理的基本特点是种类多、环节多,在加之管理人员的水平有限,在营销管理中出现失误的几率是比较高的,营销稽查的应用可以及时的监督营销管理中的失误,也就进一步的体现出了营销稽查工作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重要性。

四、营销稽查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运用

营销稽查对电力营销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营销稽查在营销管理中的运用方式也是较为重要的环节。营销稽查工作的运行模式主要分为日常式、专项式、专题式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作为营销稽查工作的重点,是值得引起电力企业重视的运行方式。首先,日常式稽查模式是营销稽查在电力营销管理中较为常用的管理方式,基本分别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方式,主要是针对营销管理做出监督,以确保电力营销管理的准确性与安全性。其次,专项式稽查模式是在日常稽查模式运行中,出现普遍存在的问题时启用的稽查方式,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及准确性。另外,专题式稽查模式是指电力营销管理稽查中,出现较为严重的运行失误时,所应用的稽查方式,需要制定专业的稽查方案进行全面的调查。只有将营销稽查科学合理的应用到电力营销管理中,才能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对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极大的帮助。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的发展与电力营销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将电力营销管理深入到电力企业中,才能有效的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进步。在电力营销管理中,需要电力企业管理人员深入到企业运行中,及时的发现电力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相对有效的应对措施。而营销稽查作为电力营销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营销管理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营销稽查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应用,是电力企业快速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电力企业在实际的运行操作中,必须提高对营销稽查在营销管理中的应用,这样才有助于电力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营销稽查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运用探析[J].电子制作,2013(13):276-276.

管理运营方式篇7

1.目前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管理范围

对11个设区市保障性住房行业主管部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5份问卷中有13份(87%)认为,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管理只包括物业管理,2份(13%)认为后期运营管理包括物业管理和医疗、文化等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可以看出,目前河北很多地区对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管理的理解非常狭隘,把目光只停留在物业管理上,这说明他们对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管理的理解还很浅,还没有把住房保障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考虑,对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管理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尚需进一步深化和提升。

2.责任主体和直接管理者

对11个设区市保障性住房行业主管部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1个设区市租赁型保障性住房的责任主体都是住房保障行业主管部门,其中有7个市(64%)是市级行业主管部门,有4个市(36%)为房屋所在区行业主管部门。有7个市(64%)后期运营的直接管理者是市级行业主管部门,有3个市(27%)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来管理,1个市(9%)委托给专业房屋(物业)管理公司管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河北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管理的责任主体都是政府部门,绝大多数市房屋的直接管理者也是政府部门,3个市成立的专门管理机构亦为保障性住房行业主管部门隶属的事业单位。

3.房租标准和物业费标准

从调查结果来看,房租标准相对较低,甚至有5个市廉租房房租一个月才1元钱。半数以上地方对于廉租房没有征收物业费,已征费地区的征收标准也较低。所以靠房租和物业费并不足以满足后期运营管理的资金需要。

4.后期运营管理资金主要来源

调查显示,目前各市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资金、房租和配套设施经营收益。具体而言,6个市(55%)是财政资金,2个市(27%)为房租,3个市(18%)是配套设施经营收益。从访谈情况来看,各市目前后期运营管理资金压力并不大,其原因在于:第一,管理人员基本是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员经费不必负担;第二,目前主要精力在建设,对后期管理还基本没有涉入,连基本的物业管理都没有启动,也就没有产生多少开支;第三,住房基本都是新建成房屋,不涉及维修养护。

5.后期运营管理的难点

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11个设区市中有9个(82%)认为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最大的难题在资金,1个市(9%)认为是时间与精力,1个市(9%)认为是住户配合度。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反映,为了建设保障性住房,财政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还负担了大量银行贷款。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管理的开支不仅包括人员费用、行政费用、房屋维护费用等直接开支,还包括还本付息的开支。由于租赁型保障性住房的公益性的特点,租金水平低于市场租金,并且又基本不收取维修基金、物业管理费等费用,房屋的规模越大,时间越久,资金压力也就越大。在访谈中,笔者专门就小区管理养护等工作是否吸纳物业公司参与进行了提问,有3个市(27%)聘请了专门的物业公司介入,其余(73%)全部由部门组织力量管理养护。

6.住户满意度

对住户的调查结果显示,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小区住户对小区的整体环境是满意的。笔者认为,其原因包括:其一,当前大部分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小区居民刚刚入住,基本都是从脏乱差、低矮破的房屋搬入了宽敞明亮的新房,与之前处境相比,正处于幸福感最高的时期;其二,当前保障性住房都是新房,房屋破损、设施损坏等问题还没有出现,正处于房屋条件优良时期。可以看出,当前河北多数城市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管理采取政府主导模式。第一,责任主体和直接管理者都是保障性住房行业主管部门。政府部门不仅负责政策执行和筹集资金,并且直接参与到管理运营当中,负责配套商业设施经营、小区养护等具体工作。第二,运营管理资金主要靠政府财政投入,后期运营中的人力、材料等所需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第三,管理范围主要包括准入退出和小区的物业管理,但物业管理并不全面,仅停留在配置保安、对小区卫生进行清理等方面。

二、河北省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管理的问题

1.主管部门认为存在的问题

对11个设区市保障性住房行业主管部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小区邻里关系方面,6个市(55%)反映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小区的邻里关系比较和谐,5个市(45%)反映邻里关系一般。可见,邻里关系方面满意度稍微偏低。入住保障性住房小区的住户,由于从平房迁入楼房,开敞变封闭等原因,会产生各种不习惯,与邻里公用各种空间,难免会产生种种摩擦,因此邻里关系会受到一定影响。由此可见,要维护好当前的好局面,维护好小区的环境和设施是一个方面,逐渐提高住户互相尊敬、团结友爱的意识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政府部门在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管理中,任重而道远。在住户是否注意保护小区设施和环境方面,3个市(27%)表示非常注意,5个市(45%)表示还可以,3个市(28%)表示不注意;在保障性住房治安方面,4个市(36%)反映较好,5个市(45%)反映一般,2个市(19%)反映不好。特别是秦皇岛市反馈,经常有群众反映,自从他们周边保障性住房小区建成入住后,经常发生暴力性事件,治安情况明显不佳。

2.住户调查显示的问题

为了对目前管理者在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小区提供服务情况进行了解,笔者在问卷调查中,就两个问题专门进行了调查。一个是“您所居住的小区是否有专人管理”,另一个是“如果有专人管理,都为你们提供了哪些服务”(开放式问题)。在266份有效问卷中,选择有专人管理的有238份(89%),选择没有的为28份(11%)。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中,填写清洁(打扫卫生)的有126份(53%),填写设置门卫(门岗)和清洁(打扫卫生)的有89份(37%),没有填写的为23份(10%)。调查结果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当前小区管理的范围非常狭窄,基本停留在清洁和门卫两个方面,对公共服务、社区建设等尚未触及。第二,住户对什么是专门人员管理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多数认为有保洁和保安就算有专人管理,少数认为这不算专人管理,或者不知道什么叫专人管理。广大住户对在小区应该得到什么样的管理服务心里没数,想法不多,还处于从居无定所到稳定安全,从脏乱拥挤到宽敞舒适,幸福感较强的阶段。此外,针对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小区,特别是廉租住房小区住户就业不充分的特点,笔者对小区住户是否愿意参与小区管理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表明,在266份有效问卷中,有192份(72%)问卷显示,小区住户愿意参与到小区的后期运营管理之中。在谈话中,有些租户甚至表示愿意义务参与,很多住户表示不用太多报酬。这说明,住户参与到小区管理中的意愿还是比较强的。在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管理中,可以考虑充分发挥住户作用,吸纳他们参与其中。

3.问题分析

可以看出,当前河北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行业主管部门的精力主要放在前期建设方面,对后期管理运行的关注点主要是准入环节,而对于整个后期运营管理缺乏统筹规划,只是走一步算一步,对这项工作的实施范围、资金来源等都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

2.制度和法规不健全。

大多数城市还没有出台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管理办法,而已制定办法地区的相关规定则很笼统。这致使对后期运营管理的范围界定不清,对运营管理的责任主体要做什么、该怎么做、做不好怎么办没有明确的规定,管理运营中各方的权利得不到保护,义务不能充分履行。

3.社会和市场作用发挥不够。

目前租赁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基本上是以政府的行政管理为主,基本没有引入市场,也没有鼓励或者是培养相应的非政府组织参与其中。然而,政府的精力和财力毕竟是有限的。从长远来讲,随着租赁型保障性住房的不断增加,后期运营管理的压力必然不断加大,运营管理的成本也会随之越来越高,政府没有足够的能力独自担负此种重任。

4.小区劳动力资源没有充分挖潜。

租赁型保障性住房住户中存在大量失业或者无业人员,有一大部分人表示愿意参与到管理当中,然而管理者却没有把这部分人吸纳并有效配置到合理的岗位,白白浪费了这部分资源。“以工代费”(以劳动冲抵物业等费用)的模式在吉林、天津等地已经开始推行,值得借鉴。

5.服务范围小。

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管理范围当前还仅限于打扫卫生等低层次服务。建设保障性住房不仅仅是要实现“有居”,而是要实现“安居”。提供便利的交通、医疗、休闲等服务,构建文明、和谐的社区等应纳入到后期运营管理之中。

三、河北省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管理模式访谈分析

笔者于2013年对河北省和11个设区市保障性住房行业主管部门的12名负责人进行了访谈,主要征询了他们对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管理政策目标的认定,以及在不同因素下对运行模式的不同选择。基于正式访谈之前赴实地的预调研,笔者总结了三个主要的决策因素,包括:成本、居民满意度和监管难度。正式访谈的主要内容为,在考虑成本、居民满意度和监管难度三个决策因素的情况下,访谈对象对非盈利组织承担模式、私营机构承担模式和政府主导、市场辅助模式的政策选择。访谈结果显示,大家一致认为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管理的政策目标为实现可持续运行。在主要考虑成本的情况下,有4个人选择了第1种模式,即由非营利性组织承担后期运营管理;有6个人选择了第2种模式,即由私营机构承担后期运营管理;有2人选择了第3种模式,即政府承担主要业务,部分委托市场。可以看出,在主要考虑成本因素的情况下,大部分访谈对象选择了私营机构承担的模式。这是因为以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私营机构往往通过注重效率而努力降低运营成本。在主要考虑居民满意度的情况下,有7个人选择了第1种模式,即由非营利性组织承担后期运营管理;有1个人选择了第2种模式,即由私营机构承担后期运营管理;有4人选择了第3种模式,即政府承担主要业务,部分委托市场。可以看出,在主要考虑居民满意度因素的状况下,大部分访谈对象选择了由非营利组织承担的方式。其原因在于,由非营利组织为主对租赁型保障性住房进行后期运营管理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居民费用,又可提供质量较高的管理服务。

如果采用私营机构承担模式,很可能因为其追求自身利益而无法向居民提供充分的服务;如果实施政府主导、市场辅助的模式,很可能因为政府管理服务的低效而使得居民的满意度较低。在主要考虑监管难度的情况下,有4个人选择了第1种模式,即由非营利性组织承担后期运营管理;有2个人选择了第2种模式,即由私营机构承担后期运营管理;有6人选择了第3种模式,即政府承担主要业务,部分委托市场。可以看出,在主要考虑监管难度的情况下,大部分访谈对象选择了政府为主的模式。这是因为该模式由政府直接承担了主要业务,而使得政府监管具有一定的便利性。在综合考虑成本和居民满意度两个因素的情况下,有7个人选择了第1种模式,即由非营利性组织承担后期运营管理;有3个人选择了第2种模式,即由私营机构承担后期运营管理;有2人选择了第3种模式,即政府承担主要业务,部分委托市场。可以看出,在综合考虑成本和居民满意度两个因素的情况下,大部分访谈对象选择了非营利组织承担模式。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为,较之另外两种模式,该模式可在为居民提供人性化管理服务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较低的管理成本。在综合考虑成本和监管难度两个因素的情况下,有6个人选择了第1种模式,即由非营利性组织承担后期运营管理;有3个人选择了第2种模式,即由私营机构承担后期运营管理;有3人选择了第3种模式,即政府承担主要业务,部分委托市场。可以看出,在综合考虑成本和监管难度两个因素的情况下,大部分访谈对象选择了非营利组织承担模式。其原因为这一模式可在接受政府适当监管的同时,以较低的成本为公众提供公益性较强的管理服务。在综合考虑居民满意度和监管难度两个因素的情况下,有5个人选择了第1种模式,即由非营利性组织承担后期运营管理;有4个人选择了第2种模式,即由私营机构承担后期运营管理;有3人选择了第3种模式,即政府承担主要业务,部分委托市场。可以看出,在综合考虑居民满意度和监管难度两个因素的情况下,大部分访谈对象选择了非营利组织承担模式。非营利组织承担模式可在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管理中发挥平衡成本、居民满意度和监管难度三个因素的效应,而成为大部分访谈对象的政策选择,这为后文提出构建合理的河北省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提供了有益借鉴。

四、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研究表明,河北省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管理模式亟需优化。结合对河北省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管理现状和问题与模式选择访谈分析,笔者认为应该采取由非营利性组织负责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管理的模式,这一模式的推行应该借鉴福利多元主义。Hatch和mocroft指出,福利多元化可以被理解为在社会照料中由政府、志愿者、商业部门和非正式部门提供服务。福利多元化也可以被定义为福利混合经济,Vogel认为福利传送系统的构成有市场、国家和家庭。上述研究结论可为国内其他省份的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管理的模式选择提供借鉴。构建非营利性组织负责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管理模式的具体政策建议如下:

1.建立非营利性运营管理机构。

当前各地都成立了保障性住房投融资公司,建议以此公司为基础成立一个非营利性机构(下简称“运营管理机构”),在公司现有职能基础上增加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管理职能。将这个机构构建为一个集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筹集、发放,以及房屋建设、运营、管理为一体的机构。该机构具备较为宽泛的职能,可在资金筹集分配、房屋管理使用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内部协调和运转空间,可为做好租赁型保障性住房的后期运营管理提供坚实的机构保障。

2.实现运营管理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笔者认为,管理运营资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房租和物业费。费用可以按照普通小区相关费用的一定比率(低于100%)收取。二是配套商业设施经营收入。比如配套建设的商业门面经营或者租金的收入,小区建成后配套设施交由运营管理机构管理,收入纳入后期运营管理基金。三是出售的商品房收入。在建设集中的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小区时,配套建设一部分商品房,商品房出售的盈利,部分用于补贴建设成本,部分纳入后期运营管理基金。四是其他收入。如政府可以根据情况每年给予一定补贴,运营管理机构利用小区场地等取得的收入。

3.构建科学的运营管理方式。

运营管理机构根据业务类型分别设置部门,各部门各司其职,在每个集中建设的小区按需要设置分支机构,在房屋维修等方面可自己组织队伍,也可根据需要聘请公司。在人员方面尽量压缩固定工作人员数量,可以根据需要临时聘用相关人员,避免机构和人员冗余,从而导致成本上升。要注重社区文化建设,提高大家维护社区环境的积极性,努力建设和谐社区。

4.有效控制成本。

鉴于运营管理机构带有公益性的性质,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减少运营成本:一是充分吸纳小区闲散人员。低收入人群具有就业不充分的特点,因此,运营管理可以把小区内具有一定能力的失业或者无业人员吸纳到管理队伍当中,这样能降低工资支出费用,也可通过给他们增加收入,为租金和物业费的收缴提供一定保障。二是吸纳社会志愿者。一些不需要特别固定岗位的机构可以吸纳社会志愿者或者大学实习生参与,这样既可以保障工作质量,又可以节省开支,还可以给大学生一个稳定的实习渠道,给志愿者一个服务的舞台。此外,亦可吸纳有意愿、有精力的离退休老同志参与其中,这不仅有助于节省开支,而且有利于与有关政府部门协调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政府给予支持。优先建设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小区配套设施,对运营管理机构经营的商业、公司等给予一定的税费减免。

5.政府主要发挥支持、指导和监督等作用。

管理运营方式篇8

一体化外包作为改善企业业绩的一种管理实践,在钢铁行业环保设施运营管理中得以尝试应用。文章以钢铁行业为例,研究环保污染治理一体化外包运营模式。钢铁企业通过合同关系将污染防治的任务交由环境服务企业承担,按“投资—运营”的一体化外包方式,减少企业投资压力,提高了效率和效益,符合国家对环保设施建设和管理新要求,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在实施过程中各方可能面临工程风险、运营风险、资金风险、政策及法律风险,需在各个环节对风险予以识别并采取相应的规避措施,发挥各自优势达到共赢目的。

关键词:

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一体化外包;钢铁行业

一体化管理旨在通过对不同体系的类似管理过程进行整合优化以及相互的补充完善,以给企业管理带来积极成效,提高管理效率。外包(outsourcing)是指企业致力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将非核心业务转由外部最优秀的企业按照合同要求来完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分散风险,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应变能力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1-3]。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一体化外包作为改善企业业绩的一种管理实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环保设施由于其专业化强和相对独立、边界条件清晰的特点,率先得以尝试应用,如在水处理行业,由一家专业的服务提供商负责运行客户的公用设施和设备,水处理企业转型模式日趋成熟,这种合作关系与简单的“客户—供应商”关系不同之处在于将运行和相关的风险管理转移给合作伙伴,通过在外包服务模型中设定了与质量要素控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4-6]。这些为钢铁行业的环保设施一体化外包运营模式的可行性提供参考依据和支持。本文将以钢铁行业为例来探讨环保污染治理设施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

1钢铁企业环保设施一体化外包的必要性

环保设施的一体化外包在我国最初是在公共事业领域内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运营”模式运用,包括“建设—经营—移交”、“建设—拥有—运营”、“改造—运行—移交”等多种模式[7]。企业环境保护意愿主要受企业自身因素、企业污染治理及投资、政府、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8]。在钢铁企业内,环保设施的一体化外包运营模式是随着我国市场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入,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公共事业领域内的成功案例而发展起来的。之前,很多钢铁企业为了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效益,采取了“协力”或“业务流程外包”对非主体工程进行外包,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由于资产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分离,管理者的收益或多或少地与资产维护的工作量有关,外协单位对资产维护的精心程度必然会有所减少[9-10]。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将外协管理的资产所有权和管理权统一,在非核心钢铁专业领域中采用特定的专业化和社会化能力强的资源,通过合同关系将污染防治的任务交由环境服务企业承担,按“投资—运营”一体化外包方式,钢铁企业支付费用购买特定服务;而专业从事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的环境服务企业,可利用自身的技术、管理优势以及环境污染防治设施运营、管理的专业优势实现污染防治设施的高质量建设和长期稳定运行[11-12]。

2钢铁企业环保设施一体化外包模式的优越性

2.1减少企业投资压力,提高效率和效益1)“投资—运营”一体化外包模式是企业一种融资方式。项目建设资金由承接项目的公司承担,环保设施备品、备件也由运营者负责。委托企业减少了基本建设投资的资金占用和压力。环保专业公司利用其在该领域的技术优势,更擅长寻求建设成本与运营成本之间的优化和平衡,从而有效降低环保与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成本[13]。2)对环保设施一体化运营项目承接方来说,其专业特长就是环保设施的设计、制作、安装、运营,设施操作人员由环保设施运营者负责投入,专业素质较高,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有利于消除事故隐患,保证环保设施的完好率和处理效率;增加生产物料回收,减少维修费用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减少工业企业负担;延长环保设施使用寿命,避免设备事故发生,减少污染物排放,增加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2符合国家对环保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新要求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及《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工业污染治理按照‘污染者负责’原则,同时提出要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投资,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并“要以市场化为主体,积极发展环保服务业”。环保专业化管理能够确保环保设施的有效运行,最大限度发挥环保设施的作用,使所投入的资金能真正做到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环境保护部将环境保护专业化市场化管理归纳为:治污集约化、产权多元化、运行市场化,即“环保设施运营市场化(企业化)和社会化”[14]。

2.3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环保与污染防治设施投资、运营模式的推行,打开了钢铁工业在环保与污染防治设施建设领域投资的新渠道,实现了环保设施的社会化投资、专业化建设、市场化运营、规范化管理、规模化发展的目标。钢铁企业与环保专业投资运营企业间合理分工与合作,使得钢铁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可以通过专门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来解决,钢铁企业可专心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提高劳动效率,并推进了环保科技型企业技术和管理创新,提升了环保科技型企业经营规模与实力。

3钢铁企业环保设施一体化外包运营模式的实施方式

“投资—运营”一体化外包模式实际上是环保企业与钢铁企业之间的一种风险合作,它根据合作者的专长,通过资源、风险和收益的适当分配来满足各自需要[15-16]。在实际运用中,这种模式不仅可适用于新建钢铁企业,根据其分配内容不同,可有多种合作方式(表1)。由表1可知,不同的合作方式与实施方式应对于企业的不同阶段,企业需要根据所处的发展阶段来做出选择,由于“投资—运营”在一体化外包模式中由于项目操作环节更为完整,责、权、利更为清晰,而更具有代表意义。

4钢铁企业环保设施一体化外包运营模式的风险及规避

4.1交易结构环保专业公司对钢铁企业的一体化外包项目的实施,一般会以出资设立的“项目公司”为主体,在实施过程中交易结构及各方对于“投资—运营”一体化外包运营可能造成风险[14]。如图1所示,对于钢铁企业环保设施的“投资—运营”的模式而言,依据交易对象的不同,可将项目的风险分为4类:工程风险、运营风险、资金风险、政策及法律风险。在钢铁企业环保设施“投资—运营”项目交易过程中,项目公司处于风险中心,在与政府之间因项目审批和税务存在政策和法律风险;因涉及投资方的资本金和贷款银行的债务资金而存在资金风险;因设计和施工与承建商存在工程风险;在供应商的备件材料和钢铁企业的服务交付过程中存在运营风险。

4.2风险识别及规避方法采用“投资—运营”模式可能会出现的风险是,由于某些随机因素引起的投资项目的总体效果与预期效果之间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的程度和出现这种差异可能性的大小,如何识别并规避这些风险是“投资—运营”模式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工程风险。工程风险主要来自于项目的建设过程,如由于设计、施工、采购过程中人员的失误、环境变化等影响因素而出现的风险。钢铁企业实施“投资—运营”模式的工程风险及规避方法见表2。2)运营风险。运营风险主要来自于项目的运营过程,如由于管理、输入条件等发生变化而出现的运营效果低于预期或运营成本高于预期等风险。另外,由于专业环保公司实际上为钢铁企业提供的是一种定向服务,而非面对公开市场,运营期一般较长,因而会出现投资回收风险和收益降低风险。钢铁企业实施“投资—运营”模式的运营风险及规避方法见表3。3)资金风险。资金风险主要来自于项目的融资阶段,可能发生融资的困难以及利率上涨。项目运营过程中也可能发生流动资金短缺的风险,钢铁企业实施“投资—运营”模式的资金风险及规避方法见表4。4)法律及政策风险。法律风险主要指各类合同纠纷风险,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风险,可通过咨询专业机构,以更专业地审查合同等相关法律性文件以及积极遵守各类法律法规制度以规避风险。政策风险主要包括环保政策风险、税收政策风险等宏观经济政策风险,可通过加强与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的联系和对国家政策变化的分析和预测,使决策能够顺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以规避风险。

5结语

在钢铁工业中,污染防治设施采用一体化外包运营模式是实现投资多元化、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的业务管理方式,一体化运营外包模式具有减轻企业财政负担、提高项目运作效率、降低项目投资风险等诸多优点。此外,采用一体化外包运营方式,还能使投资主体向多元化发展,起到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综合效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利益相关方应根据其交易结构特点,在各个环节对风险予以识别并采取相应规避措施,并根据自身承担风险能力确认合作方式及风险分配,从而发挥各自优势达到共赢。

参考文献

[1]简兆权,王贺珍,方兴,等.一体化外包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5):99-101

[2]程源,杨湘玉.外包决策与核心能力的提升:模型构造与理论解释[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9):133-137

[3]GilleyKm,Rasheeda.makingmorebydoingless:ananalysisofoutsourcinganditseffectsonfirmperformance[J].Journalofmanagement,2000,26(4):763-790

[4]许为义.企业环保设施市场化运营瓶颈的经济博弈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1):118-121

[5]刘秀凤.水处理企业的成长报告[n].中国环境报,2013-04-23(6)

[6]周瑛桃.外包服务模型设定与质量要素控制[J].经营管理者,2013(4):274

[7]许亚男.浅谈钢铁工业环保设施的“投资-运营”模式[J].中国环保产业,2011(2):44-47

[8]李建强,宋盼,冉瑞平.企业环境保护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资源与产业,2013,15(2):104-109

[9]王贵林,赵栋林,夏盛安.环境保护设施运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环保产业,2009(5):54-55

[10]mazzawie.transformationaloutsourcing[J].BusinessStrategyReview,2002,13(3):39-43

[11]钱洪涛.污水处理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J].北方经济:综合版,2009(16):42-43

[12]郭永辉,钱省三.企业外包战略的决策模型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0(1):93-96

[13]叶萍.实行业务外包提高企业竞争优势[J].经济师,2003(3):137-138

[14]郑建涛,谢东方,田国元,等.环保设施社会化运营管理模式探讨[J].山西化工,2005,25(1):65-67

[15]吕丽卫.谈业务外包中的风险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03(2):69-70

管理运营方式篇9

关键词: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系统;网络化模式

1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系统

1.1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系统的职能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机构又称城市轨道运营控制中心,主要是负责城市轨道交通紧急事故的应变指挥工作、系统运转的监控管理工作、系统运转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通讯工作等。城市轨道交通调度运营指挥中心是由专业的控制系统以及专业的调度部门所组成,主要工作是负责城市线路的电力、车辆、行车等方面的安全运营调度指挥工作[1]。另外还有城市交通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工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控制中心是对整个城市的线路、车站、区间以及运行的车辆等进行全面的监控、指挥、调度以及管理工作,城市交通运营指挥中心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城市交通运营指挥中心结构图

1.2运营控制中心的类型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控制中心根据所面对的控制范围不同与所分的类型不同,大致可分为单线式、区域式、集中式。单线式,是指针对城市单一线路进行监控与管理等工作的运营控制中心;区域式,主要指的是针对若干个区域的线路以及行车设备等进行监控指挥的运营控制中心;集中式,也是管理控制范围最广的一种类型,是将整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都集中到一起,进行控制管理的运营中心[2]。三种类型在新建或增加管理控制的线路时,集中式运营控制中心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单线式和区域式如果增加控制线路的话,需要做一些必要的相关工作,如,建设相关的监控通讯系统、网络资源共享系统和运营计划的调度实施系统等。

1.3网络化运营调度指挥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系统的形成通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来对该系统进行不断的完善,并达到成型的目的。然而,在铁路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系统逐渐走向网络化后,调度中心系统必须要从网络化的角度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进行严密的思考[3]。城市轨道交通调度网络化运营体系主要是由车站级运营控制、单线轨道运营控制中心和网络运营指挥中心等三部分组成。在城市日常生活的轨道交通调度工作中,依旧保持着采用单线式的运营方式来对每条新路进行控制、指挥和调度的工作,当轨道交通运营控制中线发生故障的时候,才会将单线运营调度系统升至车站级的运营控制系统,在一般情况下,网络运营控制系统是针对每天线路上的运营工作所产生的数据进行监控,一般不会采取命令的操作,当然,在城市交通线路需要网络运营控制时,网络运营指挥中心会对其线路上的运营情况发出相关的指挥与调度的命令。

2对当今我国大多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调度指挥系统的分析

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调度指挥系统中,普遍还在采用传统阶段的单线运营控制中心来完成轨道交通的监控、控制、调度、指挥等工作。初始阶段的运营控制中线主要包括控制中心、行车调度、环控调度以及电力调度等,在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形式中,这种传统阶段式的单线控制中心以不足以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的需要,因此,我国很多城市的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系统已经进行全面升级,在运营控制中心增设了一些新设备和设计新的控制管理环节,例如,安全技术室、设备室、计划统计室的建立,为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网络化的不断深入,对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继续使用传统的运营控制系统已不足以满足当今网络化的社会发展进程。因此,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当今的网络化技术,对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系统进行相关的改革,实现调度指挥中心的网络化模式,也是城市交通调度指挥系统今后发展必须走的道路。

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调度指挥系统网络化模式的建设原则

3.1以安全、节能、高效为基础的运营调度指挥中心的建设

安全性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调度指挥中心建设中的重要因素,一般的单线运营线路上安全工作都能很到位,其中,两条路口或多条路口的位置运营安全工作不到位,因此,在建设运营调度指挥中心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路口的安全性。首先要对安全隐患系数较大的路口进行集中控制,并且建立相应的应急系统,在发生故障时可以及时采取解决故障的措施。虽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控制中心的集中控制设置可以降低建设成本的同时,提高运行效率,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危险,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每个单条线路的运营工作与城市整体轨道交通运营调度指挥系统之间的联系,如果出现故障,可以通过先进的设备进行应急指挥的操作工作,做好基本的安全措施。

3.2以高效、职能、简洁等清晰的网络化为基础的运营调度指挥中心建设的准备工作

确立正确的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系统网络化运营机构的职能和定位,是建设运营调度指挥中心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其中,主要包括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工作;利于系统运营过程中权限调度的工作;系统对故障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系统运营中的管理机构与轨道交通网络化调度指挥中心之间的职能关系;确定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调度中心与其他部门系统之间的结构关系等工作。另外,建设网络化运营调度指挥中心,需要考虑到指挥中心的横向组织结构,管理层次要适当的进行简化;在对负责运营工作的一线人员要使用严格的管理方式,例如,可以利用仿军事化的管理方式,增加系统处理紧急事故以及运营监控管理的工作,并制定相应的规范制度来完善管理方式;加强建设运营控制中心的信息化系统的处理方式。同时,达到与运营监控系统的一致性,例如,新型信息系统建设、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建设、综合监控系统的建设等,充分提高运营指挥中心的安全性,加快运行系统信息的处理工作;为了增加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其他方面的锻炼,可以将系统的应急流程与常用的管理模式相互结合并实施使用,加强系统运营处理工作的锻炼;网络化的运营控制中心操作非常重要,可以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调度指挥工作,还可以执行相关的操作命令,因此,要加强对管理层面的精细化管理和控制,通过规范性的操作,进而提高运营调度指挥中心的网络化管理。

4结束语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系统的网络化模式进行的分析,我们看出,该系统进行了网络化,方便了交通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交通路况进行监控与指挥,为人们的出行安全提供的保障,当然,有关部门需要对该系统需要的设备进行完善,达到交通调度指挥系统网络化的完善。

管理运营方式篇10

【关键词】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效益;对策

体育场馆是我国体育事业得以继续的基础条件,是各项体育赛事得以开展的物质载体;是进行多种运动项目竞赛、训练和群众活动的专门场所;是开展社会体育活动、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基地之一;更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及与体育相关的各项产业的重要场所,在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必不可缺的作用。它们都具备一定的公益属性与公共属性,在性质上属于事业单位编制。它们所特有的属性导致在开展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难度,其中更有部分体育场馆因运营管理不善而导致效益日渐底下,这给当地的体育事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因此,如何加强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提高管理效益,一直都是我国在发展体育事业方面研究的理论热点。

一、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体育场馆已经基本完成运营管理体制转型工作,传统管理体制下的由政府行政主导的管理模式已被事业型、企业型、半企业型等多种运营管理模式并存局面所取代。虽然我国大部分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与革新,但是仍然与国外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体育场馆在运营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个明显的管理特征:大部分体育场馆采取“事业单位建制、企业化管理”运营管理模式。这种运营管理模式明显不利于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经营管理、运营管理、经济调动、部门管理人员任命、还是人事调动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都在地区政府手上,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人员空有管理头衔,却无法实施正确的管理权限。长期下去,我国体育场馆的发展势必受到影响,我国的体育事业也会受到阻滞。

二、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战略性对策

(一)树立“以人为本”管理观念

体育事业是公益性事业,具有公益属性与公共属性,大多数体育场馆都是国有资产,其也应该以“为人民服务”作为运营管理的宗旨。由于受到我国体育发展历史的影响,一直以来我国的体育场馆都被视为体育行业的产物,公益性逐渐被利益性所取代,逐渐丧失了其所应具备的管理宗旨。随着国家政府对体育场馆建设资金的逐渐减少,为解决经营资金不足难题,体育场馆应强化“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全面向社会开放。其次,为了适应群众多种不同的体育需求,应大力引进先进的现代化体育娱乐项目,给人们群众提供更全面的、健康的、高雅的、舒适的体育娱乐场所。除外,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引导下,必须要从根本入手,突破传统对场馆运营管理的束缚,加大宣传力度与管理力度,在经济发展的不受影响的前提基础上,制定长远规划,逐步完善,使体育场馆成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坚实基础。

(二)充分挖掘体育场馆的多元综合功能

体育场馆自身具有多元综合功能,只有深入挖掘,才能让这些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得以服务大众,服务社会。近年来,相当一部分比较大型的体育场馆开始推动与体育相关的其他服务的发展,包括:体育旅游、体育商业、体育健身、体育会展等多项服务活动,进一步发挥体育场馆的综合功能。这些服务活动不仅是体育场馆与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产物,也是深入挖掘体育馆的多元综合功能、深化改革、完善场馆体制机制、提高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效益的对策之一。

(三)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体制机制陈旧,运营管理能力不强,是目前国内体育场馆在开展运营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最普遍问题。因此,体育场馆自身要不断深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创新,用新体制新机制盘活体育场馆资源。一方面,要革新运营管理体制,建立激励机制,加强运营管理队伍建设,提高运营管理成效。在保证体育场馆公益属性和主体功能不受影响的前提基础下,从体育场馆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入手,改变运营管理格局和运营管理条件,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营管理模式。另一方面,要有效利用体育场馆资源,坚持革新理念,积极探索有利于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的运营管理模式,形成事业单位自主运营模式、合作经营模式、企事业并行模式、企业运作模式、委托经营等多种运营管理模式。

(四)强化管理人员业务培训

运营管理者是对公共体育场馆进行管理的直接领导人,他们在做好场馆运营工作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要想做好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工作,就要从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入手,强化业务技能。体育场馆领导部门要组织鼓励运营管理者学习管理技术、钻研业务,掌握运营管理技能,精选管理骨干做导师,积极开展导师带徒活动,认真培训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人才,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和业务技能以及工作责任意识。同时要着手培养基础好、有事业心、敬岗爱业的管理人员,增强运营管理力量,提高运营管理效益。

(五)实现运营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实现现代科技在体育场馆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应用,积极推进科学技术成果在运营管理方面的转化。首先,在使用传统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引进计算机技术、电算化技术在资金管理方面的运用,提高资金统计成果的精确度和规范性。在运营管理的人员登记方面可以引进一体化技术,实现图纸、文件、资料和档案的统一管理。其次,进一步健全人员登记制度,加大对持证上岗的关注力度,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人员登记业务能力,逐步实现运营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三、结语

目前国内对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研究还十分欠缺,新时期下,我国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有关部门要不断探索与改进,创新管理手段,寻找有效对策,解决运营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才能有效提高运营效益,进而全面推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诚.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后续经营状况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