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4:44

小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篇1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围绕大学生运用网络的状况、接受程度、网络素养、高校网络教育现状等问题编制调查问卷,对三明市高校在校生展开调查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51份,回收率为91.83%。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查

1.大学生运用网络状况。调查发现,46.1%的大学生网龄为5~8年,只有7.4%的大学生网龄在3年以下。在每天接触各类媒介的时间方面,48.5%、62.3%的大学生接触计算机网络和手机网络的时间超过3小时,而对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接触时间超过3小时的人数比例均低于10%。在材料搜集方式选择上,75.3%的大学生选择网络搜索。在网络媒介最主要功能的问题上,45.6%的大学生选择娱乐,选择“文化商品”的仅为11.4%。

2.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接受程度。调查发现,在使用媒介浏览信息时,只有28.2%的大学生会进行主观筛选,53.2%的大学生进行细想和研究,高达55.7%的大学生对网络媒介传递的信息没有足够的判断力。在对问题的看法上,只有23.4%的大学生表示不受网络言论影响。在各种新闻传媒反映现实的程度上,只有13.1%的大学生觉得不可信,有45.8%的大学生觉得比较或者非常可信。

3.大学生网络素养水平分析。大学生是社会中知识文化程度较高的群体,他们对于新兴的网络应用工具具有较强的敏感性,56.3%的大学生能够较早关注和运用微信等社交软件。65.5%的大学生不时在网络上留贴和发表观点,68.1%的大学生能够控制自己的网络言行。但是,61.7%的大学生对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网络媒介的掌握程度不够熟练,52.5%的大学生不能准确和快速获取信息,并且只有8.5%的大学生清楚地了解网络信息传播与使用的法律法规。

4.高校网络素养课程开设情况。调查发现,48.6%的大学生认为网络知识主要是在网上自学和实践中获得的,表示从课堂传授中获得的仅占15.4%。73.7%的大学生觉得学校在网络知识及技能教育上不够重视,81.9%的大学生觉得大学有必要进行媒介素养的宣传、开设相应的课程和讲座。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分析

从以上关于大学生网络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网络素养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网络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功能单一,网络更多的是用于娱乐、休闲,而网络的文化、教育等功能发挥则相对薄弱。大学生对网络工具的敏感性较强,但网络媒介知识匮乏、技能较低。2.在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时,他们往往采取一种信任的态度,缺乏对网络信息的分辨、筛选,网络信息的利用能力较低,批判质疑意识不够,这导致他们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3.高校网络素养教育不足。高校在网络媒介使用上,存在态度保守的问题,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适应网络新环境的意识不够,课程设置不足,无法满足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知识需求。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巴克和佩特利曾指出:“媒体的效果到底作用于哪些人?不是那些‘受过教育’和‘有文化’的中产阶级,这些人要不根本不看那些‘垃圾’,即使看,也能有效地处理它们的内容。”[3]但从现实来看,媒体的效果即使对于一些“受过教育”和“有文化”的中产阶级来说,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大学生网络素养水平,对他们在面对海量网络信息时的认知和理解,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一)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需要

“包括为每一个重要社群提供表达和明确自身利益的论坛;为全世界范围的受众提供媒介使用权和包容性内容,培育并建构整体社会的政治共识;将分散的公民组织起来,使他们成为一个公共组织。”[4]由此可以看出,媒介具有民主的作用,对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传播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事实上,网络参政议政已经成为公民献言、反映民意的一种重要渠道。从这一点来看,网络媒介素养是衡量现代公民能力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准,积极发挥它的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公民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政治社会化程度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扭转高校学习生态不利局面的需要

有人把网络生态空间称为人类生存的第二生存空间。实体性的生存空间与虚拟性的生存空间之间似乎也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系,有人便指出其中的担忧之处,“人们沉迷于网络世界而不能自拔,并试图将这种虚拟世界带到现实中来。而离开了虚拟世界的环境到现实中,人被完全排斥出了自己的位置,就会丧失自我”。[5]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严重,网络犯罪现象时有发生,手机党、低头族现象已经对高校教育秩序、教学效果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网络具有突出的开放与封闭的特征。进入网络之后,打破了原来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从而拥有了海量信息的空间。但也有少数大学生却因此陷入角色、身份迷失的状态,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从而走向封闭。这些问题对高校学风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只有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水平,引导大学生正确运用网络工具,使他们的网络行为更具理性化,才能很好地解决网络媒介给高校学风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

网络媒介是一所“看不见的学校”,在大学生在校及走出校园以后更长的时期里,都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网络媒介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的学习生态,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最主要、最迅速的方式,甚至边玩边学也是数字化生活的一种有效方式,这是一所影响更深远、更长久的“学校”。1994年,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提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网络素养可以说是信息化时代下最重要的终身学习能力。作为高校教育者,理应使大学生适应这种新的生存方式,熟练运用这所“看不见的学校”的功能去开拓新的生存方式。

三、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

马克思指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人们无法阻挡和拒绝网络成为人们最新兴的交互方式,高校只能正面迎击,而不能选择无视或者规避。

(一)树立开放化、多元化的网络素养教育理念

大卫•帕金翰提倡多元、开放的媒体教育,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的调查报告也明确提出:媒介教育方法已经从过去的以“免疫接种”为主的模式,转向了以“赋权”为主的教育模式。在信息化条件下,开放化教育理念是教育的必然要求,它强调不能固守传统的使大学生免受网络媒介传播的不良影响的保守主义的教育模式,高校应以开放的态度,通过网络素养教育使大学生适应急剧变化的媒介环境。关注和实行个性化教育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个性化教育实践落实到学校,就是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以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当然,应时刻牢记我们党一直以来坚持的“务使通讯社及报纸的宣传完全符合于党的政策,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的原则和要求,[8]坚持网络媒介传播的方向性原则。

(二)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

许多国家意识到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比如,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囊括了儿童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和成人阶段,不同的阶段设置了不同的教育内容。而在我国,虽然网络素养内容已经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有所体现和涉及,但仍缺乏一套科学性、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我国应在国民教育体系内部理顺不同阶段的关系,从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阶段,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需要,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终身教育具有全民性和终身性的优势。一方面,借助于终身教育全民性特点,网络素养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所有社会成员都能接受教育,形成“全员教育”的教育局面,极大地改变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群体间数字鸿沟的问题。另一方面,借助终身教育终身性特点,突破了传统正规学校的框架,强调教育视为人的一生中连续的学习过程,能够使网络素养教育根据人的不同阶段的各种需求,保证其能够以最好的方式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使网络素养教育形成“全程性”的局面。

(三)构建知识、意识、能力“三位一体”的内容体系

网络素养教育在以往的学校教育中已经有所体现,特别是利用网络媒介对社会成员进行政治社会化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这不能掩盖它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忽视对个体差异性应有的关注,教育内容上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养成的倾向,使得传统的网络素养教育往往陷入“知识教育”“功利教育”的误区,这造成了大学生在网络民主方面的低参与能力,在面对网络传播信息方面缺乏批判意识和质疑精神。因此,应从知识、意识、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三位一体”的内容体系。在知识方面,加快网络媒介相关的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过程,编写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有关教材,开设相应的必修课或者通识选修课,将网络素养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在意识方面,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传播观念和负责任的网络传播行为,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批判、质疑精神,使他们在海量的信息面前能够进行辩证分析。在能力方面,主要是提高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通过网络传播信息的能力,并且能够进行自主创新。培养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必须为大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知识、意识、能力“三位一体”网络素养的关键连结点。传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忽视了网络素养实践的重要性,单向灌输似的教育很难使大学生真正形成较高水平的网络素养。

(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

小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篇2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生;阅读;素养;途径

进入信息时代后,网络的覆盖率越来越广,网络环境对各行各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于教育行业,在网络环境下,小学生阅读途径增多了,阅读方式也改变了,网络环境对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有着很大影响。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的课程,阅读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教师需要对传统阅读教育的模式进行优化,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与资源,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一、网络环境下呈现新的阅读方式

(一)阅读方式多元化

互联网时代具有资源共享的特点,网络资源比较丰富,小学生阅读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传统的阅读仅限于在书本上,而网络环境下,阅读的媒体增多了,学生可以在多媒体资源上进行阅读。小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心,而且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在阅读习惯养成阶段,学生阅读的方式增多了,不仅限于书本,其可以对任何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网络资源进行阅读与共享,比如手机阅读、计算机阅读等电子阅读方式。在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阅读的方式也更加灵活,在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时,应充分的利用网络下多元化的阅读资源,从而提升小学生阅读核心素养。

(二)快餐化阅读方式

传统的阅读方式属于精细化阅读,从创作到出版都经过了较多次校对与完善,阅读资源较为严谨,而且阅读理解有一定难度,需要经过较深的思考。在网络环境下,由于阅读资源非常多,资源共享也比较快捷。在网络环境下,阅读不在于精细,而在于多样性,所以精细化的阅读方式也转变为快餐化阅读方式。

(三)交互型阅读方式

传统阅读模式在知识的传播方面具有单向的特点,在阅读的过程中,无法与作者进行交流互动,会受到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在网络环境下,阅读平台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作者与读者之间还能进行交流,比如在论坛中,学生可以给作者留言。很多小学生喜欢用手机阅读,经常在微博或微信中的阅读文章,在这种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在阅读后及时表达自己的思想,还能交流阅读心得,查看别人的评论,拓展了视野,也促进了信息的交互。

(四)网络语言的形成

在网络环境下,人与人交流更加便捷,而且语言的形式也增加了。除了文字,还出现了具有特殊意义的数字、生动形象的符合表情等。在网络环境下,有大量的网络语生成,这对小学生语文素养有着较大影响,受到网络语言的冲击,学生在作文中经常出现网络用语,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容易出现学生与家长交流代沟。

二、网络环境下提升小学生阅读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延伸n外,拓展渠道

网络环境下,小学生阅读资源增加了,除了传统书本阅读资源以外,还增加了多媒体阅读资源,小学生可以利用电子工具,拓展阅读的途径,增加知识的积累。在培养小学生阅读素养时,教师应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多元化资源。比如在学习《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外民间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使学生可以吸收网络下多元化资源。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可以引导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习,使学生不仅限于课内阅读,延伸到网络阅读。

(二)巧用悬念,激发兴趣

在学习《鲁滨逊漂流记》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故事中的悬念,诱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迫切性。巧用悬念,在课堂上提出几个问题,比如面对风浪,他最后退却了吗?他在孤岛上是怎样度过的,都发生过哪些奇特的事情?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后,在便捷的网络环境下,数字媒体等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根据自己的喜好获取更多的知识。教师应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督促学生课外阅读,写出阅读心得,培养小学生阅读素养。

(三)演绎故事,引发共鸣

在平时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小学生都比较喜欢寓言故事,比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等课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表演这些寓言故事,可以表演课本上的,也可以自己寻找课本外的寓言故事。这种表演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下的资源,不拘泥于课本知识,增加了小学生的阅读量,不但能使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还能使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深刻的印在学生的脑海上,更好的理解课文,感受语言文学的魅力。学生只有找到阅读的乐趣,才能在课下主动找适合的读物进行阅读。为了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教师可以多组织阅读量评比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有哪些网络资源可以分享。教师还可以举办“讲故事”“比赛查阅资料”等课外活动,评选出“读书之星”,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的利用网络阅读资源,提升阅读核心素养。

(四)加强语言规范化训练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用语越来越多,语言交流不再仅限于文字,还包括数字、英文缩写及其他符号等。网络用语虽然生动有趣,但是缺乏实际内涵。有的学生比较崇尚个性,在作文及考试中也会使用一些网络语言,如果不加以制止,会导致文化传承出现偏离,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素养,为了提升小学生阅读核心素养,需要使学生了解网络用语的适用范围,在引导学生时,考虑到小学生年龄与认知的特点,应采用和蔼的态度,告诉小学生在平时与同学的交流及娱乐交流中可以适当使用网络语言,但是在与长辈交流或考试写作文时慎重使用网络语言,加强对小学生网络用语的引导与训练,能促进小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三、结语

网络环境下,需要对传统的阅读教育方式进行改进与优化,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网络环境下,阅读方式呈现出多元化,信息传播较快,还能实现交互与分享,但是小学语文教师也要加强对小学生的引导,避免小学生沉溺于网络,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保证阅读教育效果。在信息时代,教师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小学生阅读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柯峻.多元化背景下语文教学的选择思考与实践[J].课外语文.2014(18):11-12

[2]马芳草.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健康成长[J].课程教育研究.2014(25):57-58

[3]邓永宏.家校社会视野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指导研究[J].艺术科技.2014(02):98-99

小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篇3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教育素养培养语文教学

随着互联网普及和发展,为信息的制作和传播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教育和教学离不开了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师应不断的提高网络教育素养来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作为中学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很多水平较差、素养较低的老师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他们的网络教育素养急需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急需加强。当然,我们针对网络的种种指责和担忧其实也合情合理,工具改变我们的心智和生活方式是不容质疑的。我们只有深入探讨新技术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提出了那些挑战,只有找到真正的问题,才能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笔者就中学语文教师如何提高网络教育素养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浅薄的探讨,以求抛砖引玉,引发大家对网络教育素养问题的关注和思索,不断提高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水平。

一、网络素养的认识

“网络素养”的概念指的是在文明、健康的使用网络并能科学的、有效地获取、评价、再生、传播和使用信息的能力。网络素养侧重于人对网络的具有的独立思考能力、自我控制、鉴别能力和承担义务责任的意识。作为语文老师,在网络如此普及和渗透在生活的现实情况下,获取网络技术的操作技能也会变得非常容易。当然并不像我们平时看电视那么简单,它需要许多计算机技术和教学软件的使用,还有资源共享的下载和在创造,并不那么乐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利用好网络,需要专门的学习和指导,只有不断的提高我们计算机技术,利用其为语文教学服务,才能帮助我们获得全面的网络教育素养。

二、网络教育素养实现方法

首先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到网络不仅仅是娱乐,更重要的是工具。在网络素质教育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将各种新技术和网络上的各种资源有机的运用到教学中去,并将对网络的使用变成教学过程或课后练习的必要环节。教师在课堂上娴熟的利用多媒体的技术无形当中是对学生的一个鞭策,从而更加直观、形象的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问题,实现启迪学生思维的目标也会得以实现。实际我们教学中很多语文老师只会利用下载的课件,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一遍,教师感到自己被课件绑架了,学生也感到索然无味。这个网络资源不仅仅属于教师一人的,而是属于学生全体的。因此课堂上教师独自的表演是不行的,学生不是观客,而是参与者。教师把需要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独自去提炼、加工、合成。教师只有指导和帮助他们。让学生感到上语文课要比玩游戏好、刺激、有收获。从利用互联网上获得成就感。

其次教师应保持积极的、开放的心态。作为老师自己应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做一个终身学习者。一个不断学习、积极进取的老师会感染学生,教师对计算机热爱和对网络热情同样也影响着学生。我们无论在语文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使用网络情况,充分尊重学生使用网络的经验和感受。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喜好和行为,要善于营造与学生共同学习和平等交流的氛围,这是对学生有效引导的前提。一个开放积极地老师再加上具有接受新事物、接受新观念优势的学生,何愁语文课堂教学不生龙活虎,朝气蓬勃。

最后教师应不断加强网络素养理论学习和媒体实践。作为网络素养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教师应掌握计算机知识,了解各种媒介的信息传播特点与规律,要积极投入到网络教学实践,利用互联网接受、评价、创造、传播信息等,这有利于语文教师深刻体会网络再现现实、重构现实的功能。语文教师应把网络素养作为传媒时代每个人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与素质,加强自身素质是适应时代的要求。

三、网络教育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实现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网络教育辅助课堂教学是当今最有效的手段。多媒体以个性化、信息化、多元化的特点,集形、色、光于一体,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语文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挖掘网络对教学的辅助功能,给新课程注入新的活力。子曰“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网络资源如优雅动听的音乐、五彩缤纷的图片、动人心弦的flas和丰富多姿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商丘市九中郭炜老师在讲授《斑羚飞渡》时,就用韦唯演唱的《爱的奉献》导入新课,开始就动人心弦。商丘市五中副校长聂智在讲《孤独之旅》这一课时,在“拓展延伸、增强感情”的环节中设计了让学生欣赏台湾电影《中的一条船》视频片段,很生动、很感人,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我在讲余光中的《乡愁》时,利用了伴乐朗读,效果也很好。总之,网络提供这种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渗透力的教育信息确实让学生“开心一刻”。从而在娱乐中学习语文。当然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受到时空的限制,课堂教学仍处于封闭状态就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为此网络的超连结,让学生认识了世界,走出了狭小的自我天地。

小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篇4

1974年,美国正式提出“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的概念。信息素养包括3个层面:文化层面(知识方面);信息意识(意识方面);信息技能(技术方面>。到1989年,信息素养的概念逐渐被普遍认可,正式定义为: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已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第15条规定: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这是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条件的,是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也是具有前瞻意义的。计算机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以课程教学为突破口,是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一条捷径。

所谓信息素养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传统的教育,还包括计算机运用技术、网络运用技术和信息检索技术的教育以及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道德、信息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它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技能教育,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结构。

我校承担了省级电教课题“科学的运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教育总结了一些经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同时信息素养的培养也不仅仅是提高学生计算机和网络使用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信息进行检索和重新组织的能力,计算机和网络只是一个获得信息更快的工具。

二、提高信息素养的意义

1.信息素养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是未来信息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国都强调信息素养是21世纪公民的基本生存能力。更有人提出,不会使用电脑和网络是21世纪的“文盲”,这样说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人们正逐步认识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信息技能一般包括如下能力:

(1)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即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如各种计算机、传呼机、传真机等,特别是网络传播工具。

(2)获取信息的能力,即有效地收集各种信息资料,能熟练地运用阅读、访问、讨论、实验、检索等获取信息的各种方法。

(3)处理信息的能力,即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记忆、鉴别、述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等等。

(4)生成信息的能力,即能准确地概述、综合、改造和表达所需的信息,使之简洁明了,通顺流畅,富有特色。

(6)创造信息的能力,即能从多角度、多方位,最全面地收集信息,并观察、研究各信息之间的交互作用;利用信息做出新预测、新设想,产生新信息的生长点,创造新信息。

(6)发挥信息效益的能力,即正确评价信息,掌握各种信息的各自特点、运用场合以及局限性;并善于运用接受的信息解决问题,让信息发挥最大的效益。

(7)信息协作的能力,即在跨越时空的交往和合作中,通过信息和信息工具同外界建立多边和谐的关系。

(8)信息免疫能力,即能自觉地抵制垃圾信息、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

2.信息素养的提高,可以开发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之中,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收集信息,而是如何收集信息的能力。有了这样的能力,学生的综合能力才会提高,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进行持续学习,这不仅对学生现在的学习有帮助,而且将来步入高校或社会,这也是一个必备的技能。经过两年的训练,我们课题研究实验班的学生,经常对教师的一些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而且也能给出更深层次的结论。比如我们在学习网页制作时,学生做网页用到的知识是课堂上没有讲过的,却是网络中使用比较多的,许多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自己掌握了其中的技巧,做出了与众不同的网页,甚至是网站。学生的创新来源于平时的积累,不要小瞧学生那些点点滴滴的想法,正是这些想法才使他们解决问题时有了创新能力和深度的思考。比如我们讨论如何正确对待计算机教学中的指法学习的时候,很多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学习方法,有的是自己的经验,有的是从网络上找到的方法,居然使很多同学改掉了以前“二指禅”的坏习惯。

3.信息素养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过滤能力

学生对信息的过滤能力很重要,在现阶段的学生年龄偏小,网络对他们的诱惑力是相当大的,如果学生不能够认真对待网络中的垃圾信息,可能网络不但不能帮助他们,有可能还会误导他们,学生通过学习使用网络,由教师有计划,有目标的引导和培养学生,使学生了解有害信息的危害,明白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社会,不可以相信没有根据或者不符合实际的信息,锻炼学生对不良信息的抵制和分辨,逐步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分辨能力。

三、网络资源的特性

网络资源包含的范围很广,同时信息量也非常大。随着中国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互联网,很多人已经开始把它称为是第四媒体。在中国使用网络的人正在逐年增加,这就促进了网络上资源的快速增长。但是网络上的信息和资源由于存在于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主要表现的特性有:

1.信息量大,范围广,更新及时

2.信息杂乱,良莠不齐

3.查找迅速,定位准确

4.便于复制和传播

5.能够进行交互和反馈

6.信息形式多样,载体有多种媒体

基于以上特征,我们在学生使用网络的教学中,能够尽量避免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教会学生识别信息的真伪,对使用网络娱乐方面尤其注意和慎重,让其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明白成瘾的危害。

四、提高信息素养的要素和方式

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几个实验班级作了一些对比,发现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影响较大:学生的计算机和网络使用技能;教师信息素养的影响;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校园里创造提高信息素养的氛围。有时一个小小的因素就可能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抓住这些关键点就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和网络使用等信息技术,是提高信息素养的基础

从信息素养的3个层面来看,信息技术是获得信息的必备的能力。我们在培养学生使用网络的同时,不能忽视一些基本因素,比如学生的指法训练,打字的能力训练,网络的基础知识等。这些知识和能力很多教师认为学生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当做很重要的事情来看待,应该重点教学生查找信息和收集信息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这部分能力如果没有给学生强化,在学习其他技能过程中,经常因为这些小事情影响教学效果和进度,笔者在两个实验班级中,特

意用了3节课来纠正学生的不良指法习惯,让学生在打字时比谁打字慢,但是准确率要高,能够做到盲打。通过这样的强化训练,发现在以后的学习中,明显比没有作训练的班级效率高,而且落下的教学任务也很快赶上了,学生能够迅速查找信息和收集信息的前提是能够熟练使用网络,所以在教学生使用网络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利用网络来学习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这样他们才能循序渐进。

2.教师的信息素养直接影响学生

学生每天在课堂上都接触教师,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一个教师每天上课的时候经常使用网络,利用网络来传送课件,利用网络来给学生展示学习内容,那么这个班级的学生也更主动地去了解网络和使用网络,这个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我们的两个实验班中,由于教师配备的比较年轻,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较强,使用多媒体教学自然就多,而且我们课题组特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使用网络技术,发现很多教师没有讲过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学生自己都已经会用了,这说明教师的信息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也给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教师给笔者讲过这样一个例子,在一次上公开课的时候,他提到了世博会,突然就有一个学生提问:“老师,第一届世博会是在哪年哪个城市举行的呀?”这个学生的问题教师也知道一些,但是自己吃不准,于是他走上讲台,把ppt课件最小化,打开ie浏览器,输入了百度的网址,嘴里说道:“老师记得是在伦敦举行的,时间老师也记不清了,有难度我们找百度,注意我的搜索关键字之间要有空格的。”说完,这位教师在百度知道的搜索栏里输入了:“第一届世博会地点”。搜出来的结果准确的回答了学生的提问。这个小事说明了这位教师的应变能力很强,也很巧妙,事后他告诉笔者:“如果当时他把这个问题回避掉肯定不行,可以让其他学生来回答,来防止自己万一说错的尴尬,不过如果自己上网搜索一下,提一下搜索技巧,对学生一定会有好的影响。”

3.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其他学科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课程(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4.创造提高信息素养的氛围

小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篇5

论文关键词:博雅理念;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文化素质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文化的信息载体不断演变,传播形式不断革新。相应地,人们信息能力的内涵也应该不断更新,并采用适当方式加以教育。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越来越倚重于网络,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一、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缘由分析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源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源于当前大学生网络文化素质的不足。如何引导大学生适应网络时代的学习生活,需要针对性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1.网络时代文化形态转变:提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伴随网络技术的普遍使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资源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冲击。例如,网络具有声画并茂的传播优势,大学生很容易沉湎于其所营造的虚幻空间,而拒绝与他人沟通和外界交往,导致视野狭窄或极端自我内化。

在网络文化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行为在发生转向:由基于面对面的直接交往转变为基于网络的人机交互。由此引发交往对象、交往方式、交往性质以及交往心理等多方面的重大嬗变。网络文化深刻改变大学生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甚至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网络时代的文化形态发生转变,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传统媒体的应用能力,还必须具备网络媒介素养。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需要经过培养训练才能提高。为此,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材料和有效的教育途径,引导大学生理解网络媒体所传达的内容意义,把握网络背后的文化内涵,提升大学生应用网络的水平。

2.博雅理念下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

“博雅”即博学而高雅。“‘博’指学识广博,见闻丰富,超越单纯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与举一反三,为治学和修养的法。而‘雅’指举止娴雅,不同流俗,即融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为一体,发于中而显于外,是人文精神的境界。”

博雅理念下的教育“与其说是灌输知识的教育,不如说是陶冶性情的教育;它与其要给人某种绝对不变的结论或教条,不如说重视教育之过程。”以博雅理念为指导,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置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从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角度加以审视,能够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提供有益启示。

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具体说来,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紧扣网络时代信息行为特点,让大学生理解网络文化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应用网络的能力,探讨如何有效运用网络文化来表达思想。

二、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阐释

“‘博雅’之‘博’,不仅是形容知识之广博,而更在于法论的打通。通过‘道问学’而‘致广大’,超越知识层面,致乎大道。”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让大学生具有多元的价值选择与开放的胸襟,在应用网络媒介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时,既学识广博、见闻丰富,又不同流俗、行为娴雅,既不随波逐流而拥有主见,又宽容和善而乐于助人。

1.面向具体学生,赋予网络媒介素养新内涵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养的内容包括:网络阅读能力(即感知层面看的能力)、网络解读能力(即解读网络隐含意义的能力)、网络表达能力(即网络交流创作能力)、网络创造能力(即高水平的网络应用能力)。不仅如此,还需要面向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和专业需要,设计特定的与大学生素质相关的教学目标,不断增强他们的网络信息解读能力、网络交流能力以及网络创作能力。

2.面向生活实践,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现了从理论讲解到实践应用。首先,阐述媒介素养与网络文化的基本概念,让大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奠定进一步学习的理论基础。其次,根据大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分析网络媒体的特征。最后,讲述网络文化的价值,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的接受、评估和创造能力。

3.人文价值引导,唤醒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意识

博雅教育追求“在个体人格中达成理性与情感意志、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追求集真善美为一体的人格的形成”。大学生对于网络文化的意识应包含对内部网络文化的“自知之明”意识,对外部网络文化的“博采众长”意识,对历史网络文化的“批判继承”意识以及对未来网络文化的“积极建设”意识。

“博雅理念包含着受教育者的知识积累的广博性,更标志着其作为行为主体的优雅与高尚。”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从文化素质教育视角出发,将网络技术与网络文化相结合,以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为目标,以网络信息的解读、传播与创造为内容,引导大学生创造性运用网络,促进有效学习,支持思想表达和实现个人成长。

三、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开展

“说教式的做法将受教育者视为一个被动的、像机械的容器那样的可以任意填充内容与材料的载体,很难将伦理道德与具体的社会规范内化于受教育者本身。”大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独特的个体人,需要不断的在自我扬弃、自我创造的过程中成长。

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并不是网络知识的简单灌输,而是高水平思维的复杂训练。因此,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必须让大学生从多种视角对网络信息用心思考,然后赋予意义、做出判断和解释甚至形成多种见解。

1.课堂教学:多种方法,阐释网络知识

课堂教学以多媒体技术资源为支持,采用演示和讨论等方式,让大学生理解网络媒体的内涵意义。首先,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阐述网络知识的内涵。教师应用启发式教学法,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讲授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引导大学生完成网络知识的学习。其次,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采用案例法,引导大学生分析、评价和应用网络媒体案例,增进网络知识的理解。最后,采用讨论法,促进网络知识的应用。讨论法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加师生间的信息交流,让教师针对性进行指导、评价、反思和总结,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

2.课外实践:多元方式,提高网络应用

博雅理念不仅注重学习基础知识,更主张关注生活世界,开展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提升视野、优化行为。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历史的方式、比较的方式,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网络文化现象,让大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课外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素养共提升。

首先,应用历史的方式,考察不同时期网络媒体的差异。在此过程中,引导大学生以历史的眼光分析网络媒体的发展历史,既提高网络媒体的欣赏水平,又增强网络文化的理解能力。其次,应用比较的方式,分析不同网络媒体的特点。在此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分析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异,深刻理解网络媒体的特征。最后,应用实践的方式,体验网络媒体的实际价值。在此过程中,创造良好的课外实践性教学环境,鼓励设计网络媒体案例,并以小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与交流,引导学生体验网络媒体的创作过程,感受网络媒体的效用。

四、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资源支持

为满足大学生网络文化素质的普遍需求,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面向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开设。由于学生知识结构、授课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如何对不同专业、不同个性、不同水平学生因材施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挑战。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通过不断完善教学资源,丰富学习资源,以满足大学生的多元学习需要,促进他们文化素质发展。

1.注重体现人文关怀,形成资源建设的理念

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资源应该体现人文关怀,实现从单一的认知目标到多元的综合素质。教育资源的符号形式与文化内涵充分融合,教育资源与感悟精神家园有机结合,激发大学生应用网络文化,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为此,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手段和多媒体的表达形式,构建对大学生充满魅力的新型数字资源,开发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案例;提供BBS支持讨论和交流,让不同意见交流碰撞,产生思想火花。

2.聚焦网络文化,体现资源的内容特色

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不断创造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发教学互动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体验、交流和实践平台。为此,需要结合历史、文化、科技和社会等方面的背景资料,以外显与内涵、历史与现实、认知与审美为分析视角,既探究传统媒体的历史意义,又剖析网络媒体的当代价值,然后分析如何应用网络媒体实现教育价值。

3.采用适当技术,构建有效的资源平台

虽然网络技术形式多样,有多种可供选择,但也要发挥人的主体性,选择适当的技术。“适当的技术是指一种对于解决问题来说是最简单的、最好的工具或手段。适当的技术必须与当地的用户、文化和经济情况相联系。”[7]对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资源开发而言,不在于技术方面标新立异,而要考虑网络资源与大学生的关系,要考虑他们对什么样的资源类型情有独钟、什么样的资源内容喜闻乐见、什么样的资源呈现方式更容易理解接受。

4.构建生态资源,促进资源的高效应用

为有效支持学生学习过程建构文化知识、分享不同见解和生成应用网络的智慧,资源建设中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知识建构和信息交流工具。从而,在博雅理念下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大学生可以在信息与信息的交融中,领悟网络文化的魅力;在多重视角的反思中,辨析网络文化的多元价值;在社会性的互动中,创造性运用网络实现自我发展。

小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篇6

论文摘要:网络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已成为学校德育关注的问题。通过研究网络道德教育增强德育的实效,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已经引起全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以承担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为主要职责的学校德育也被重新审视并给予高度重视。而学校德育工作如何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则是当前面临的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问题。社会网络化的迅猛发展给学校德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学校能否适应社会发展,抓住机遇实施网络道德教育,这不仅是学校德育研究过程中的一个理论建构间题,更是直接影响现实学校德育活动并起着重要导向作用的实践问题。随着网络社会化的发展,对于德育必须关注网络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已经没有异议,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也试图从初始的“热点聚焦”状态迈向常规的系统运作。然而,要真正实现网络道德教育在学校工作中的“掷地有声”,对网络社会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研究和论证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

网络道德教育是网络时代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任务。它具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指教师对触网学生的正确引导和正面教育;其次是指教师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和网络德育资源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在网络社会背景下,学校德育需要以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工作方式应对信息化社会的挑战。

一、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网络化社会的迅速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学生可以在网上获取大量的信息,通过有效的分析、整合、吸纳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网络也可以将名师课堂搬到家中,进行更具个性化的学习。在网上,没有中心,没有上下级等级关系,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主体,可以毫无约束地挥洒自己的个性。网络能够改变学生的交往方式,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使学生不再受任何时空限制地去与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人自由、平等地沟通和交往。也正是由于网络对任何人的这种充分的自由性和自主性,使学生在接受正面教育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负面影响。

1.网络社会化使一些学生迷恋上网

近几年,网络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互联网连接着千家万户,网吧也在城乡遍地开花,在客观上为学生上网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学生上网非常普及,网络文化对他们的影响也在逐步深人,为当代教育注人了新的活力。但是,另一方面,网络社会化也给学校和家庭教育带来困惑,许多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由于过度沉迷于网络而出现的“网络沉迷”现象及其消极影响几乎是束手无策。比如,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对网络产生强烈的依恋;人机对话或网上交流使学生趋向孤立、冷漠和非社会化,造成学生交往能力下降。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当世界正兴高采烈地迎接下一个社会的来临时,因特网所带来的负面伤害正悄悄地侵蚀人们最脆弱的心灵层面。”

2.网络信息良芬交织造成学生价值判断迷失

互联网的开放性,内容的庞杂多样性,使大量的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与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交织在一起。由于教师难以控制学生上网,又不能及时给予指导,面对多元文化结构的网络社会背景下的多种价值标准,容易造成学生价值判断的失误。例如,网络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文化传统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的多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往往与学生头脑中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冲突,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因此,对于缺乏明确的判断是非善恶标准的学生,在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上会十分矛盾,文明与落后、现代与传统、激进与保守等完全相反的思想道德水准可能同时存在于头脑中,使其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造成学生价值判断的失误,表现出不同的思想觉悟和道德言行,甚至表现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不一致的人格特征。

3.网络的隐蔽性导致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

青少年学生缺乏政治经验,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成熟,所以网络对他们造成的不良影响更为严重。在网络上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做自己愿意做的任意事情,随心所欲地成为“破坏者”、“大侠”等虚拟人物,其身份、行为等都能够得到充分隐匿和改变,而且大多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成为一个完全理想的自我。这种凸显的自主意识冲击着他们的责任感,引发了大量的失范行为。例如,有的学生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受到家长及邻里的称赞,在社会上遵章守纪,可是在网络社会中,则表现得完全相反,残忍、贪婪、不顾伦理道德,甚至充当“黑客”导致犯罪。还有的学生从网上下载不良的信息或下载他人作业等,更为严重的受害是美丑混淆,价值取向迷乱,幼稚的学生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地进行心理放纵,浏览黄色网站,受黄毒的侵害导致“网恋”。网毒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和精神造成了重大伤害,腐蚀了学生的灵魂,弱化了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意识,严重的出现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甚至导致犯罪。

二、网络社会背景下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校对网络道德教育重视不够

当前学校德育的状况并不乐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劳凯声教授组织的调查中,在回答“你所在的学校进行过哪些有关网络的道德教育”的问题时,有31.1%的学生选择“从未进行过网络道德教育”;在回答“学校是否开设有关网上与伦理道德的课程或者主题班会、讨论”这一问题时,94.8%的学生认为所在学校没有做到。可见,总体上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德育观念还停留在传统德育时期。学校教育对网络时代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及时做出反应,学校网络德育远远落后于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冲击,造成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淡漠。笔者曾经对中小学生进行调查,问学生对“黑客”的看法,学生讲的竟然是对“黑客”的羡慕、崇拜,“黑客”在他们的心目中是侠客、偶像、英雄。在网络社会背景下,学校德育内容缺少与网络相关的价值判断指导,必然会导致学生思想及行为出现问题。

2.家庭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严重滞后

家庭教育在孩子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也要与时惧进。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盲”将与不懂计算机、不会上网相提并论,因此,家长要教会孩子上网,让孩子知道网上还有比“游戏”和“聊天”更精彩的世界。可是,目前家长只看中孩子的学习分数,根本不了解孩子的需要,不会启发引导,也不会建议忠告,依然沿用已经不适合现代家庭教育的传统教育观点与手段,与孩子难以沟通。多数父母由于对网络和游戏了解不多,难以理解孩子“e网情深”的感受,只对孩子接触网络顾虑重重,或简单粗暴地否定、干涉,或阻止孩子上网,结果适得其反,引起孩子的反感、对抗和叛逆。家长很少反躬自问—我们懂得多少关于网络的知识,真正懂得孩子的上网需要吗?如果不懂,又怎么去引导孩子上网?北京师范大学一位博士母亲对孩子使用网络非常谨慎,直到有一天家长的权力受到挑战,10岁的孩子从网上为她订购了一本书,名为《你的孩子吃你这一套吗》。这预示着传统教育观念与手段已面临互联网的冲击与挑战,家长一味采取强制或批评的做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相反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使他们更加痴迷网络。

3.教师网络道德教育素养亚待提高

中小学教师现有的网络德育素养是开展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证。笔者对当前中小学教师的网络德育素养的状况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一些教师对学校网络道德教育认识模糊,有28.9%的教师对学校目前是否对触网学生进行系列化德育“不清楚”,27.5%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系列化德育持否定态度。一些教师认为学校对触网学生进行系列化教育,主要是通过德育课或教育讲话、讲座、座谈会、班会以及与家长沟通等传统方式,没有提出采取网络技术手段和网上德育资源进行德育的,多数教师还停留在德育工作的目的是禁止学生上网上。一些教师认为自己的网络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学生,并且缺少学习信息技术和网络道德教育知识的积极性。据调查,“经常触网”的教师只占19.1%,多数教师不经常上网,而“从不触网”的教师人数比例达28.6%其中小学教师、年纪大的教师、农村教师更为明显。

三、网络社会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突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网络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应结合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发展要求,制定新的学校德育目标,培养具有民族精神血脉的现代中国人的人格。要改变以往过于抽象、过于空泛、过于理想的德育理念,回归基础性、生活性的德育。网络已经走进学校教育,走进人们的生活,使人类的交往、学习、休闲娱乐突破了时空性,更加便捷、迅速和丰富多彩。学校教育工作者要意识到网络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是未来个人学习的有效途径;更要意识到网络道德教育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教师要将学生带进网络世界。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强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及课程的整合,网络道德教育也将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视点。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网络的认识不能存有偏见,不能停留在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上,应彻底改变“网络是禁区,不能让学生上网”的观念,相信科技的进步一定会带来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果不更新教育观念,必然会导致行为上的障碍,对学校网络德育产生排斥心理和抵制行为,教师引领学生上网就会变成一句空话。比如,不注重引导学生触网,只是一味地“抓”学生“上网”,就是观念不到位的表现。学校开展网络德育工作,转变观念要先行,要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等有关文件,以及国内外信息技术与学校德育工作整合的先进经验,调动广大教师主动研究、探索网络道德教育新途径、新方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提高教师素养,增强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社会对德育教师的素养要求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相对稳定的个人思想道德素养,如正确的世界观、深厚的人文底蕴、熟悉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征等;另一部分则是处于动态发展中的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德育素养。在中小学生普遍“触网”的今天,网络上的新思维、新动态层出不穷,瞬息万变,如果不具备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思维,教师就很难与学生进行毫无障碍的沟通。提高德育教师素养不能局限于对网上知识的体验,还应该尽快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良好的教师信息素养是学校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条件,是学校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关键性因素。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素养已经是教师适应网络社会的基本素养和走进网络社会的“通行证”。国家教育部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一“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师教育跨越式的发展,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教师一定要意识到,当我们喋喋不休地讨论网络的利弊时,网络已经征服了学生的心,而作为以传递知识、信息为己任的教师,信息素养却落后于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与信息社会格格不人。许多教师不会上网,不会发e-mail,不懂“QQ”,甚至不会使用U盘等等。教师连这些最简单的信息技术都不懂,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呢?如何向学生谈上网的利弊呢?如何利用网络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呢?师生网上交流已是今天教育不可回避的现象,应视为网络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因此,加强网络知识和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网络德育信息素养刻不容缓!

3.调整德育内容,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根据学校德育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应调整德育内容的重点。网络道德教育不仅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德育现代化的需要,更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时代的发展促使德育课程体系变革,有必要开设网络德育课程。学生只有掌握了网络技术才能深人网络生活,体验网络交流。网络道德是现实道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对于现实道德中的一些规则和范畴,网络道德同样应该遵守,制定明确的网络道德规范并向学生实施影响和教育,就成为学校德育课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互联网作为新的信息传媒,已成为现代人获取知识、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人的信息素养不仅体现在搜集、检索、处理和使用网络信息上,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伦理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有较强的信息免疫力,能够甄别有害信息,帮助学生抵制有害信息的侵蚀,履行网络信息技术要求下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现代信息技术传递的大量信息中,各种大众媒介传播的各式各样的信息—娱乐节目、新闻、广告等与孩子们在学校所学的东西形成竞争或者背道而驰的局面依然存在。当前,没有一个机构和部门能够支配和控制网络传媒信息的流向,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承担这个社会责任,引导和帮助学生甄别和消除有害信息,抵制信息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一些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已将“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安全规范教育纳人教育课程,以防患于未然,从而使学生的道德伦理素养在网络学习和网络道德实践中不断提高。

4.加强校园网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德育的功能

进人网络社会,学校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运用信息技术的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目前我国正在实施“校校通”工程,一种引导学生正确上网的新举措率先在一些大城市兴起,那就是建设校园绿色网吧,给学生上网营造一个宽松、舒适、健康的新环境,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于具有一定数量的电脑、网络资源的学校来讲,创建校园绿色网吧是满足学生对网络的需求、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的一项重要措施。校园网吧与电子阅览室(或网络教室或电脑机房)与营业性网吧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其中以“绿色”为其主要特征。“绿色”是建设校园网吧的重要保证:室内整洁干净、通风良好,上网人员成分单一,氛围清新;设备功能先进,聊天、宽带视频、小型益智游戏既吸引学生,又有助于学生网络素质的提高。校园网吧的人性化管理,既能严格控制网上内容,过滤网络垃圾,又能随时监控上网时间,及时警告浏览不健康网页的学生或强制自动关机,充分体现网络德育的人文性。学校要善于利用校园网及网上资源来提高网络德育的质量,提升校园网的文化品位及文明程度,强化校园网的育人功能。

5.重视科学研究,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网络道德教育是随着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课题,需要将德育科研融人学校的常规运作,其“切人口”就是从现实情景出发,通过德育科研实践探索,寻找符合时代特征、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的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而推动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深人开展。

小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篇7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师信息化工程;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8-0022-02

abstractResearchesonteachers’informationliteracyaregoodforpromotingteachingquality.inthispaper,theauthorwilldoresearchonthesituationofteachers’thedifferenceofteachers’informationliteracyandputforwardsuggestionstopromotingteachers’infor-mationliteracy.

Keywordsinformationliteracy;teachersinformationengineering;quality-orientededucation

1前言

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继而推动了终身教育、素质教育等概念的诞生,教师角色也随之发生改变。一直以来,教师是传道解惑者,仅依靠一张嘴、一根粉笔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随着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新兴与发展并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授课方式应运而生。但教师现有的信息素养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型授课方式,会出现换汤不换药的现象。因此,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才能促进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才能真正科学使用新型授课方式,才能推进教育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育中的普及和应用,更好地实施和推动素质教育。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到广泛的关注并已成为研究热点,专家学者纷纷提出解决方法。

目前,部分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项目与工程已取得丰硕的成果,推动了我国教师信息化工程的建设。近年来,虽然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到一定改善,但一般来说,教师的信息素养普遍存在不足,缺乏获取敏感信息的能力,注重信息的收藏而非使用,忽视信息服务,主要表现为教学观念落后,不擅长使用适当的教学软件,不希望参考教材,过时的教学内容[1]。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许多研究学者已经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改进措施。本文将全面分析武山一中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改善措施。

2信息素养相关概念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Zurkowski)首次提出信息素养这个概念。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2]。1979年,该协会重新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技术与技能”[3]。而后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众多的调查研究,并获得一定的实践成果。美国、英国为了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水平制订了详细的标准方案,如美国教育科学协会就从“技术的操作和概念”“策划和设计学习环境和过程”“教学、学习与环境”等三方面制定了教师的信息素养标准。

国内学者也获得一些研究成果。钟志贤教授认为,教师信息素养就是各类教师知道如何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获取相关教育教学信息,以便对信息环境中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做出设计、应用、评价、管理的新型综合教学能力[4]。王玉明教授指出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1)具有信息的观念和传播信息的意识;2)应用信息及信息技术的能力;3)教学媒体和功能的选择能力;4)媒体整合能力[5]。

谢安邦教授则认为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体现在:1)对信息具备敏感的特质,能意识其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之所在,并能多维度解读所需信息;2)对信息具有相关的管理能力,从找、提、定、用、转、创等诸环节体现教育教学意义之所在,并能多层次整合相关信息[6]。

综合上述三位教授的论点,教师信息素养的主要构成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等要素,而教师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网络,很大程度反映了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教师能否熟练运用网络来探讨教师的信息素养。

3武山一中教师信息素养现状

武山一中是天水市的一所重点高中,拥有物理、化学、生物3个实验室,有图书馆、史地陈列室、电子备课室、语音室和多功能厅等教学场地和基本设施。现在岗在职教师共有228名,其中青年教师98名;大专学历的教师22名,本科学历的教师193名,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3名。

通过对在职的228名教师的网络运用熟练程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如图1所示。由图1统计发现,11%的在职教师(25名教师)几乎不用网络,他们备课都是采取最原始的方式,即通过查阅图书资料,不能运用网络获取教学方面的信息;73%的在职教师(166名教师)能够运用网络进行信息的获取以完成日常的备课,即能够很好地引用,但无法自己制作及进行课题研究;13%的在职教师(37名教师)不仅能够熟练地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且能自己运用相关软件完成备课,并能较好地完成课题的研究。

由此可以得出,武山一中教师运用网络的能力一般,大部分教师能够运用网络完成日常的备课,这是乐观的一面;但同时存在不乐观的一面,有一些教师几乎不用网络,而且能够熟练运用网络的教师还是占少数,从而说明武山一中的教师信息素养参差不齐,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对几乎不用网络的25名在职教师进行深入的分析,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25名教师中就有18名教师是大专学历,占绝大部分,没有研究生学历;有23名是中老年教师,只有2名青年教师。这就说明学历低、年龄大是这25名教师的一个特点,同时导致这些教师几乎不用网络。

对一般熟悉网络的166名在职教师进行深入的分析,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166名教师中绝大部分是本科学历,大专学历和研究生学历所占比例极小;有106名是中老年教师,60名是青年教师。这就说明在166名教师中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中老年教师,他们的学历大部分是本科。

对熟练运用网络的37名在职教师进行深入的分析,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37名教师中就只有1名是专科学历,26名是本科学历,10名是研究生学历;有1名是中老年教师,36名是青年教师。这就说明37名教师基本是学历偏高、年龄偏年青。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学历高、年青的教师普遍能运用网络,反应出中等以上水平的信息素养;一些学历低、中老年的教师在运用网络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4提高武山一中教师信息素养的建议

根据武山一中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1)针对青年教师,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进修的机会,以便获取更高的学历,从而提高信息素养。

2)针对中老年教师,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培训、交流的平台,通过听取、借鉴别人的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志成.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

[2]ZurkowskipG.theinformationServiceenvironmentRela-tionshipandpriorities[m].nationalCommissiononLibrarianandinformationScience,1974.

[3]秦春生,戴继天,孙平.中美教育硕士教育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1):38.

[4]钟志贤,王佑镁,黄琰.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状况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1):65-69.

小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篇8

我国未成年人媒介素养缺失的表现

媒介消费主义对未成年人造成的影响

1、盲目追求名牌,消费观念错误

很多未成年人错误地把消费额的多少、消费档次的高低当作衡量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志,把高水平消费目标的实现当作人生终极目标。在消费行为上,不少未成年人受媒体、广告和富有阶层消费示范的影响和诱导,紧盯流行和时尚,以“时兴”、“前卫”、购买洋品牌为荣,不顾自己的经济能力和家庭实际情况,去模仿、攀比,陷入异化消费的误区。

2、生活情趣奢侈化

据《南方周末》2005年特稿《第三次消费浪潮席卷中国》报道,中国从1977年开始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的消费行为与父母辈最大的不同是,他们追求消费而不是储蓄,大都市这一代年轻人被称为“月光族”,不仅用完自己的钱,甚至很多独生子女乐意消费父母以及祖父母的储蓄,而在年轻一代的消费中,对奢侈品的追求己成为当今中国消费观念的“新宠”,人们把对奢侈品的消费看作是成功的标志,看作身份的象征。

媒介传播的文化帝国主义对未成年人造成的影响

目前这种渗透主要表现在:未成年人对各种媒介的认知能力较弱,有相当数量的未成年人对媒介的认知能力不够,预防能力更不足。现今未成年人对待国内外敌对势力反动宣传信息的态度较理智,但处在各类媒介竞争白热化、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中,各类虚假信息难辨真伪,导致未成年人对媒介信息可信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惑。手机上网、网上支付、网上银行等飞速发展,是由于未成年人作为这些新兴功能的主要推动力。现在网络对未成年人带来的已不仅仅是精神信仰隐患堪忧,物质财富也遭受极大的威胁。

完善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的体系构想

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1、家庭与社会在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体系中扮演的角色

家庭教育就是通过父母等长辈的引导,使家中的未成年对象能正确学会选择媒介、筛选信息,建立应对信息流的批判反应模式,提高对负面信息的觉醒能力。现代社会中,媒介在家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家庭己成为未成年人绝大部分媒介行为的发生地,也是未成年人受媒介影响的主要场所,因此,要提高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让其成为独立的媒介使用者,就离不开家庭媒介教育的参与。

2、学校在未成年媒介素养教育体系中扮演的角色

就我国目前来说,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应以学校教育为主要的途径,这是因为学校教育的规模化有助于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的迅速普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义务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完善,中小学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保护,有统一的管理和课程设置,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各项教学要求都能得到迅速的实施,因此,相对于社会教育的分散化和家庭教育的多样化,学校教育在当前是最迅速和便捷的一种途径。

确立以保护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从现实中的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上分析,学校需要完善各项相关学生使用网络的规章制度,按照保护主义的方法,做好ip地址的过滤,主动构建学校专用网络“防火墙”,尽可能减少未成年人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我选择和处理网络信息,树立正确网络观念,认识网络是学习的工具和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实现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平台和载体,而不是获取不良信息的工具。学生应正确和理性地分析网络信息,提高辨识网络信息的能力,并克制自己抵制诱惑。

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紧密结合

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的背后应是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所以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培养学生认识网络媒介的基本知识,深入研究网络媒介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判断网络媒介信息承载的意义和价值;②深入分析网络信息的发展及其传播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网络信息的特点,从而提高驾驭网络信息的能力;③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媒介获取知识的能力,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

小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篇9

眼下,网络和计算机多媒体已经渗透到了中小学的各个学科教学改革中,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它的交互性、高速度、大容量和不受场地限制的种种特点,为中小学学科教学改革注入新的动力,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了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的优劣。

但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也有它的弊端,需要教师认真研究与思考,特别是需要从另一个角度去建设与开发,以适应中小学多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例如,中小学的体育课,因为它是与活动有效联系的,并且体育训练与体育的项目还受个体影响而无法全部或者实施有效的室内计算机、多媒体教学,那么,体育教师就应该认真思考,寻求对策。通过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参与山东省教育厅开展的网络学习活动,笔者认为,现代中小学体育场地建设应重点突出以下思路,以满足中小学对体育课开设的需求,满足素质教育和全面育人教育的需求。

1要建设满足体育训练要求的、基础知识教育与训练并存的综合场所

经过调查与研究,发现目前中小学除极个别的标准化学校外,一般只有一个操场用于体育课教学,而操场用于体育教学仅仅是中小学体育课的一个方面。因为中小学体育是一个多学科、多层次,且寓专业、素质、身体锻炼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它不仅仅只是学生能够打打篮球、排球那么简单,它更是学生身体发育时期多种素质培养与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中小学要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必须加强对体育训练场地的建设与规划,建设一个高质量的、能够满足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满足中小学体育素质训练的综合场所。

按照中小学体育训练标准,这个场所应该是既利于篮球、排球训练,又能够进行适合中小学体育训练的综合场所。要满足中小学生对体育的热爱、训练、学习要求,这个场所应包括网络、计算机操控、体育训练成绩分析、体育比赛成绩显示与排序、身体素质锻炼等要素,能够显而易见。当学生在这个场所中进行体育基础知识学习、体育素质训练、参与体育活动和进行体育比赛时,能够做到及时反馈信息,做到成绩分析与通报,同时能够对体育精神做到弘扬,体育文化氛围浓厚,体育道德宣传完备,体育综合报道及时,以满足网络、计算机多媒体环境下对中小学体育教学与科研的需求,适应现代人文对体育的要求,符合当代体育训练与发展的基本要求。

如现在的中小学操场,只是简单的体育活动场所,不能满足现代体育训练与网络、计算机的发展需求,应该加强管理与建设,应该将其纳入学校总体规划,纳入学校发展之列,尽快适应高标准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客观需求。

2要建设体育网络教室,实现对中小学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和体育理想教育

随着网络与计算机的普及与发展,各级各类中小学已经将网络教室建设得相当标准化,并逐步开始实施基于网络教室的个性化教学改革。体育课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课程之一,也是中小学必修课,建设与体育教学、科研、教改相适应的体育网络教室,势在必行。

建设体育网络教室与其他文化课教室有别:

一是在满足体育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能够满足基本的体育训练之需要,能够做到学生在体育网络教室内,既通过网络和计算机学习、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又能够依据网络和计算机提供的信息,进行模拟训练,做到学有方向,训练有标准。

二是能够满足学生的专项训练之需要。中小学的体育课虽然不像大学体育,专项分得都那样明确,但依据中小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和个体身体素质要求,适当对中小学生加强体育专项教学与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素质,能够多出体育人才,快出体育人才,为发展我国的体育运动、建设体育强国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是中小学加强体育教学改革,应发挥网络、影视和其他媒体的作用,既做到对中小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教学,又能对中小学生进行体育道德教育,进行体育文化的熏陶。从这个意义上讲,及时在体育网络教室内组织学生观看体育比赛、参与与体育有关的其他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是对中小学生加强理想教育、做人教育与全才教育,并不是一门学科的教学任务,它是集体育、音乐、数学、物理、化学、语文、外语、生物、科学、自然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体育自身的教育原则与教学模式,决定它的教育功能,如果建设一个多功能的体育网络教室,体育教师可利用这个场地,对中小学生实施科学的人生教育,使中小学生能够从小养成良好的体育世界观,力争做好体育训练工作,报效国家。

体育网络教室,不能单纯地以网络和计算机为标准,应该兼容体育训练、体育模拟练习、小型体育比赛、体育沙龙等,赋予体育教学以全新的内涵。

3要建设开放的体育娱乐场所,赋予中小学体育课教学以新的环境

现在的中小学体育场所,每当放假时,基本上就关闭,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节假日的体育场所管理,缺乏必要的制度与人员,学生如果自由出入进行体育训练与活动,一方面影响到学校的安全,另一方面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

二是节假日体育场所管理人员困乏,不能做到按时管理,不能及时进行指导与有序开展;

三是如果开放体育场所,社会上的闲杂人员趁机而入,造成管理的难度;

四是学校、社会共同组织和担负起节假日体育训练的责任不够明确。

节假日学校体育场所不能对外开放,学生节假日体育训练无场所、无指导,会造成相对混乱的局面,这也为节假日的学生管理带来了难题。目前,我国的全民体育运动教育已经开始,学校、社会应该承担良好的体育训练职能,应该发挥现有体育场所的功能,通过协调与社会的力量,将体育场所归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小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篇10

【关键词】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现状;教育对策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结果分析

中小学信息素养不仅涉及信息的获取、检索、表述利用等技术层面的应用技能,还包括独立学习的态度、方法以及将信息用于信息问题解决,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信息能力。在信息问题解决过程中,应该具有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四方面的能力,且能综合运用,创造性思维。

在参加问卷调查的中小学生中,男生240人(占41.6%),女生337人(占58.4%),其中,小学生232人,占40.2%,中学生345人,占59.8%,本次问卷调查分为小学、中学两部分进行,但调查问卷是一致的。

1、信息意识

(1)目前中小学生的信息来源除了课堂教学之外,网络的影响已经非常突出,相比较而言,传统媒介,特别是图书受到了冷落。在对“知识来源”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来自“网络”占45%,而传统的“书籍”仅占了19.4%。在回答“喜欢用什么方法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时,选择“上网查资料”的只占21%,“与同学讨论”的占31.2%,两者加起来才达到50%,这说明目前城市中小学生少部分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其中,中学生的比例(37%)比小学生(25.4%)更高,说明中学生的自学能力或者说自学意识相对于小学生更为突出,也间接说明了中学的教学模式更具启发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信息意识,同时也反映出中学的信息素养教育状况要好于小学。

(2)中小学信息交流途径日益多元化,电话和短信交流的方式正在成为学生交流的主流,两者所占比例之和超过58%,其中,小学生采用“电话”方式的比例(33.4%)比中学生(20.5%)高,而通过“短信”的方式的比例(16.5%)低于中学生(36.7%)。这反映出随着中学生语文程度的提高,中学生使用“短信”、“微信”的能力渐强,而且中学生更喜爱这种即时聊天的方式。另外,最直接的交流方式“见面聊天”占到27.2%,这说明传统的直接交流方式还正在让位于媒介交流形式。

(3)作为知识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图书馆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调查数据中,“经常去”图书馆者只占25%,其中,小学生“经常去”图书馆的比例(26.2%)比中学生(21.3%)高,这主要原因是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比中学生低,另外,家长比较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图书馆意识。实际上,在信息素养的普及教育方面,中学要比小学更为深入,中学生的图书馆意识要好于小学生。总的来说,中小学生利用图书馆意识很淡薄,并且仍没有将图书馆作为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场所。

2、信息知识

(1)中小学生使用网络的第一目的是玩游戏,占到60%,其次是聊天交友,占到30%,两者相加90%,说明网络已经成为大部分中小学生娱乐的重要伙伴,他们接受新事物的意识较强,但主动利用网络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的知识范围不广,电脑使用成为少部分中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帮手。因此,首先应该加强对于中小学生信息使用与信息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如果不加以引导和控制,很有可能会出现不良信息行为问题。

(2)虽然中小学生普遍接触网络和计算机,但对于网络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一般应用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于网络和计算机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呈现出相对平均与多样的兴趣指向,因而需要信息素养教育能够对信息知识的偏好方面加以引导和管理。

3、信息能力

中小学生的信息能力包括信息检索能力、信息吸收利用能力、信息评价能力、信息展示能力等。

(1)在中小学生中除学校教育之外,最主要的信息获取途径是搜索引擎,会“使用搜索引擎上网搜索”占50%,经常使用的搜索工具是百度、Google,分别占48%、52.3%,这两大工具正是全球最大的中外文搜索引擎。这说明中小学生使用的搜索工具比较集中,而具有较好的信息检索能力。同时,也反映出学生越来越依赖通过搜索引擎来查找和获取信息,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中心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削弱,会使用图书馆目录的学生仅为10%。

(2)在信息吸收利用能力方面,调查显示,能在网上将“文本文件、图片的上传和下载”的占66.8%,说明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网络应用知识并且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分析和组织能力。其中,中学生的比例(87.5%)比小学生(12.5%)的高,但能够“编辑、分析整理成文章”的小学生仅占19.2%,中学生占77.5%。说明中小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吸收利用的能力并满足自己的需求,但在如何整理、分析、归纳和利用信息方面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系统的培养和教育。

(3)在信息展示能力方面,只有9.3%的中小学生(中学生的能力要比小学生高得多)“能利用一些软件如frontpage、powerpoint展示学习成果”,这方面的能力不容乐观,这说明在计算机普及化的今天,中小学生的信息展示能力有待大力引导。

4、媒介素养

信息时代,网络、手机、电视等大众传媒,是沟通社会、交流思想、传播文明的最有效工具,它的现实影响力对学生巨大。

(1)目前中小学生经常接触的媒介与家庭经济条件不同而不同,还没有达到均等的水平,他们经常接触的媒介是网络、手机和电视,读报纸杂志的积极性大大的下降了。

(2)对于接触媒介的目的,调查结果中有38%的同学是为了“轻松娱乐”,30%是为了“了解新闻,掌握时事”,“增长知识,获取信息”的只占29.2%,这表明目前中小学生对于媒介的有效利用率低。

(3)相比较于信息技术或计算机技能教育,对于媒介素养的教育,学校几乎没有开展,“从无此类活动”占70%,“偶尔有此类活动”占24.7%。虽然他们认识到现代网络资源如此便捷,内容丰富,但他们在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提高学习和生活空间的意识是很薄弱的。

5、信息伦理道德

所谓信息伦理,是指涉及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的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伦理要求、伦理准则。

(1)不了解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基本知识,对盗版软件、影碟的态度,选择“偶尔会买的中学生”占多数,在这方面,中学生的比例比小学生多,其选择“便宜,经常买”的比例占32.6%,这说明随着需求的增多、经济条件等问题,中小学生更容易漠视了知识产权,特别是版权的教育更需要进一步加强。

(2)有关信息隐私权的观念还很模糊。如有关“上网聊天时是否可以说谎”,认为撒谎是不道德的占47%,“说不清”的占37.8%,“不赞同”的占15.2%。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信息伦理道德教育方面还有不少欠缺的地方,特别是在有关网络版权保护、网络虚拟现实与网络隐私权,以及计算机犯罪等方面认识还很模糊,这不仅是中小学生们目前现状的真实反映,同时也反映出目前教学领域对于这些问题研究和认识方面的极度不足。

二、提高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对策

1、加强少数民族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

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和教师教育的信息化是一个整体,教师是教育系统中的教育信息的主要信息源和传输者,要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水平是中小学生信息意识培育的关键。

中小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图情部门的各种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经常设计安排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论文写作及各种创作和设计,鼓励和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室),图书馆具备支持网络教学、支持终身学习、支持知识创新的能力,并且能够开展用户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技能。

2、加强信息伦理道德的培养和教育

目前,中小学普遍开设有关思想品德修养方面的课程,但其中涉及信息伦理道德的内容很少,在有关的信息技术课程中也少有涉及,因此与信息伦理道德方面有关的知识教育急待加强,十分有必要在有关课程中加入信息伦理道德方面以及媒体素养方面的内容。

因此,帮助中小学生树立遵守信息法规的意识,提高自身的信息道德修养,进而能够增强鉴别与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有效地抵制信息污染是十分必要的。

3、增强中小学生的图书馆素养

对小学生进行信息意识的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图书馆素养的教育,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传授检索信息的方法和利用现代化技术的检索技能,进行信息利用、摘编的能力教育。教会他们从不同的检索途径,不同角度去获取可靠的、真实的有用信息。鼓励他们养成进入学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等信息机构寻找文献信息资料的习惯。

4、采取信息素养的整合教育模式

在小学阶段,结合各科的教学特点,以游戏软件、上网和观看科普、科幻光盘等多媒体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电脑操作实践。在网络上接受多方面信息的同时,学到书本上所没有的科学知识。

而在中学阶段,宜采取单独设课与整合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单独设课,主要是开设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素养课,包括文献信息的检索与利用等内容。

教师应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求知的工具,组织开展主题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和作业学习等各种学习活动,还可设定调查、预测分析等课题。另外,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利用信息媒体技术学习科学知识、探索未知以及发表课题学习活动的进展和结果等,从而实现信息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1]孙平,曾晓牧.信息素养论纲[J].图书馆论坛,2005(8).

[2]潘杏仙,翟佳.关于中小学生信息意识培育问题的思考.图书馆学研究,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