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十篇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十篇

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7:14

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篇1

关键词:会计教师;职业道德;认识

一、充分认识会计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1.会计教师职业道德是会计教师的“执业之职”

我们一直崇尚“师道尊严”,但这都主要是从社会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加以考虑的,没有从管理经济学、行为经济学以及消费经济学等对人类的影响、作用以及经济、管理与人类的相互适应性、适合性和适度性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因而会计教师的执业思想和行为就很容易受到一些视利性或趋利性、自利性或自由性的不良因素影响,也更可能在政治与经济、社会与个体、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纠缠中偏离正确的方向。同时,会计教师所从事的各种活动,尤其是教育工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其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其是否能真正以科学发展观等先进思想理念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因此,会计教师的职业道德首先就是在其职上要有正确认识:一方面,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要正确认识,到底以谁的利益为最高标准、到底为谁执业服务和作贡献——是以国家、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前提,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一切人民、为了人民一切;还是以本单位局部利益、少数人私利得失或个人欲望追求为出发点,服务自我、满足小我?另一方面,对自己的角色作用和工作职责要充分认识:有没有师道、有好高的师道,师道是不是严、有多严,是否真正在传师道、所传师道是否“真和正”,所有师道究竟传到给受教者没有、传到了多少。

2.会计教师职业道德是会计教师的“执业之业”

会计教师职业道德与其他类职业道德一样,并不是纯理性的意识形态,它与会计教师的执业活动密切相关,其情况如何,在会计教师执业活动中会立即表现出来,或最终在教育实践或其受教者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得到检验或验证。并且,会计教师职业道德既与强制性的法律不同、又与命令性的行规有异,它是根据会计和教师各自的执业特点和职业道德原则、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经约定俗成或良法良治而成的一种行为准则和心理意识导向;会计教师违犯职业道德,将会影响其执业声誉,必定会遭到其所在会计行业和教育行业以至整个社会的严厉谴责和处罚,甚至被逐出行业外。

3.会计教师职业道德是会计教师的“执业之道”

作为教师重要构成部分的会计教师,其天职也是“传道、授业、解惑”,其中,“传道”是首要的、第一位的;而这种“道”应是广范围的,是包括为人处事之道德、言行举止之道理、忠孝国家之道义在内的一系列教人成人、成材、成仁、成功和全面成长之道。同时,会计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客观规律及其与相关方面的关系,也要求会计教师必须坚守这种“为师之道”和“会计之道”。

4.会计教师职业道德是会计教师的“执业之德”

会计教师职业道德之“德性”主要在于会计教师的执业品质,即会计教师从事执业活动时应具有的品行、作风、态度、良心、观念、责任、义务和荣誉等。会计教师良好的执业“德性”,可以调节好会计教师所处的教师职业和会计职业内部、会计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之间、会计教师职业与社会之间的种种关系,可以在教育秩序、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规范上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可以促使人类文明素质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如果会计教师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巧方面或多或少有所短缺,那么他还可以用良好的职业道德去弥补;他虽不能再做教师,但至少也还可以算个好人。如果他在职业道德上有所缺陷,那么他连人可能都没的做了。由此可知,会计教师职业道德应该成为会计教师从业、立业和创业的生命线。

二、充分认识会计教师职业道德的目标

1.以会计教师职业判断能力增强来带动所有会计执业者进行科学判断和估计

现代会计的特点就是需要会计执业者经常作出一些专业估计和判断,从中国会计准则与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来看,会计职业估计判断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需要会计执业者进行职业和专业判断与估计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而职业估计和判断在理论或政策上又基本无法加以准确、具体的规定,它更多的是需要会计人员在理论和政策实施和实现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已有经验进行较为切合实际的、较大科学主观的识别、推理甚至估计等估计判断行为。

2.以会计教师职业纪律习惯培养来触动所有会计执业者养成良好纪律和习惯

没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就会导致作风散漫、作为出偏;没有良好的职业纪律,就可能产生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知“法”犯“法”的不正之风;没有良好的职业纪律习惯,就易陷入有令难行、屡教难改、明知故犯的“囚徒”困境。因此,通过对会计教师职业道德的全面规范建设,就有利于培养会计教师的职业纪律习惯,提高会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3.以会计教师执业能力作为提高来促动所有会计执业者增强执业的能力和作为

将会计职业道德和教师行为规范等融入对会计教师的评聘用、监管考、升降退等,增加和强化对其道德方面的硬性规定和约束,有利于促使会计教师学习、运用新知识,提高其执业能力和实力,从而使其所传之道能为受教者领会接受、所授之业助成受教者就业立业、所解之惑利于受教者明理求真。同时,会计教师在执业活动中的行为方式正确与否、合法与否、有效与否,将会在根本上决定着会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形象。

三、充分认识会计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

从学校看,应建立一个配套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和机制,不仅要对潜在和现实的会计教师在其学习期间和执业期间加强社会道德教育,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渗透到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之中;而且要对会计教师的受教者的整个受教过程强化职业道德的培育、修炼和考评。这方面的具体措施有:注重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运用案例教学方式,以正规统一的职业道德尤其是会计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教材和课程运用于会计教育实践和会计工作实践;定期开展会计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宣传、培训、竞赛、检查、评比等活动,帮助会计教师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将会计教师的道德品质、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使其在从业之前就树立崇高而合理的职业理想、在执业之中就具有扎实而高尚的职业品质;严格会计教师的职业操守和职业资格,规范会计教师的执业管理和执业考评,使其潜移默化地、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习惯、奠定坚实的道德品质基础,具有良好的“博学、德高、身正、敬业”精神和形象。

从社会看,应严格会计教师的继续教育和职业道德监管,通过专门培训、典型案例宣传广播,专门活动的组织参与、资格认证等形式,灵活职业道德的教育内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应建立健全会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和事务档案,加强会计教师的自律管理,充分发挥自律机制在会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促进作用;应将会计教师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能力的教育以及会计教师职业道德信念、职业道德意志、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行为修炼结合起来,形成以在校教育、岗前教育和后续教育为特征的多层次的、完备的会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结构;应充分发挥师范院校、培训中心、刊物、电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手段的作用,把会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来抓;应教育会计教师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权利观,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主人翁责任感。

转贴于

四、充分认识会计教师职业道德的环境

会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仅是教育界、会计界的事,它需要企业、有关部门以及整个社会的支持,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职业环境。面对日益复杂和现实的社会环境,会计教师职业道德必须适应教育和会计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要求,积极改善教育和会计环境对会计教师职业道德的不良影响;必须从整个社会背景中去认识和解决会计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来营造出良好的会计教师职业道德环境,以优良的社会环境来促使会计教师从中得到道德情操的陶冶和道德修养的升华;必须高度重视会计教师的直接上级和主管部门领导的道德水平、道德修养问题,以使其正确对会计教师职业道德的良性发展起着导向作用;必须建立包括会计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追踪记录制度、会计教师职业道德委员会、会计教师信用档案制度在内的会计教师职业道德监管组织和机制,促使会计教师严谨治学、依法执教;必须健全用人制度和激励机制,利于保障会计教师合法的社会地位;必须建立健全社会职业道德评估与监测机制和会计教师执业的法律法规体系,使会计教师依法执业、自律执业,职业有道、职业有德;必须多角度正确宣传会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规范会计教师职业道德准则的操作程序,形成浓厚的职业道德社会氛围,构筑牢固的职业道德防线。

我们必须时刻抓好会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以使会计教师及其培养出的会计人才“不仅仅是技艺精湛的数豆者,更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深耕专业而超越专业、有着较高综合素养和理想人格的君子。”

参考文献:

[1]谭月娥.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J].管理科学文摘,2008,(3):153-154.

[2]蒋姝蕾.略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J].管理科学文摘,2008,(3):137-138.

[3]陈强.高职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7):120-122.

[4]于文清,董保忠,王莉.会计人员如何提升职业判断能力[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1):96.

[5]杨仕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论[G]//虞翔.中国会计理论与实务前沿:第4卷.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185-187.

[6]马彦玲,冯彦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对策的研究[G]//虞翔.中国会计理论与实务前沿:第4卷.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259-262.

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篇2

一、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问卷设计与调研

(一)问卷设计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笔者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范围选取了15所山东省内有代表性的开设会计专业的高职院校,对笔者所在学院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以及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济南职业学院、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淄博职业学院、烟台职业学院、山东经贸职业学院、泰山职业技术学院、滨州职业学院、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山东工会管理干部学院、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90位教师(每校6位教师,1位德育教师、5位会计专业教师)300名学生(每校20名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了无记名的问卷调查。发放教师问卷90份,回收教师问卷90份,有效问卷9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发放学生问卷300份,回收学生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98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9.33%。

职业道德教育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问卷的设计主要是依据王道俊、王汉澜所编的《教育学》中对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的分析而拟定,即:“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系统。但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它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围绕教育者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受教育者对职业道德的认识水平、以及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条件等教育手段的实施等三个方面设计了问卷内容。

(二)调研过程第一阶段:预测。问卷初步确定后,先在笔者所在学院进行第一次预测,做初步分析和统计,并在预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修改、筛选,确定问卷。问卷确定后,在笔者所在学院进行第二次预测。经过两次预测并修改,最后确定问卷。第二阶段:正式施测。测试以课题组所在学院及山东省内其他14所知名的开设会计专业的高职院校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主试发放问卷并按规定的指导语向被试进行指导和说明;被试对问卷进行回答,回答完毕,当场回收问卷。第三阶段:访谈。主试召集部分教师和学生,就某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讨论,自由发言,主试作记录。第四阶段:调查结果的统计。全部问卷经过认真的核查、整理后输入微机对数据进行处理。

二、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调研结果

(一)教育者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在被调查者中,对于“您认为有必要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吗?”,100%的教师表示“有必要”,其中32.22%的教师表示“非常有必要”。

(二)教育者对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方法和教学条件等教育手段的认识在被调查者中,对于“您所在学校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相关课程吗?”,有60%的教师表示“开设”,有40%的教师表示“没有开设”。

在被调查者中,对于“您所在的学校进行过相关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知识讲座吗?”,有42.27%的教师表示“进行过”,有57.73%的教师表示“没有进行过”。

在被调查者中,对“您认为应采用何种方式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回答情况课题组进行情况分析、汇总如表1:

在被调查者中,对“您认为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困难是什么?”的回答情况课题组进行情况分析、汇总如表2:

(三)受教育者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在被调查者对“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会计也在不断发展,会计职业道德从不被重视到备受重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整套约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法律制度,这对维护国家的利益、保护广大投资者的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应该对目前屡见的上市公司虚假披露会计信息的案例引起重视。从国内较早的会计造假‘先锋’深圳原野到近年来的蓝田股份、银广夏、国泰君安、天勤证券等的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的发生,都说明了我国会计造假现象非常严重,而且愈演愈烈。在国外,随着美国安然公司、世通公司会计丑闻爆光,安达信会计公司等,也说明会计人员的执业操守、职业道德问题是个‘世界性难题’。在这一背景下,你认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校是否有必要接受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回答中,10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其中17.17%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

在被调查者对“你所在的学校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了吗?”的回答中,有62.23%的学生表示“开设”,并表示开设的是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科目《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有37.77%的学生表示“没有开设”。

在被调查者对“你所在的学校进行过相关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知识讲座吗?”的回答中,有38.89%的学生表示“进行过”,有61.11%的学生表示“没有进行过”。

(四)受教育者对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方法和教学条件等教育手段的认识在被调查者中,对“你愿意以何种方式接受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回答情况课题组进行情况分析、汇总如表3:

三、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教育者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方面,目前教育者对职业道德教育总体认识有所提高。在被调查者中,100%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32.22%的教师表示“非常有必要”。受教育者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方面,随着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要认识也有了较大提高。10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其中17.17%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条件等教育手段的实施方面:(1)高职院校正努力探索职业道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方式呈多样化态势。在对“应采用何种方式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回答中,认为应采用专题讲座、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案例分析、融于实习、实训、实践、开设专门课程、邀请社会知名人士、专家讲座、教师自身言传身教方式等。(2)社会实践方面还不太理想,有待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较难评价。

(二)启示

(1)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有着较好的基础。近年来,高职院校普遍重视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改进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中的弊端,切实增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管理工作也逐步趋向务实。总体来讲,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正处于积极发展阶段,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教育方式由封闭转向开放,教育方法由单一转向多样,教育内容也随着时展不断得以更新和扩充,这些必将成为推动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发展的积极动力。

(2)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一,会计专业缺乏职业道德培养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要素知识化,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已不仅限于具备会计专业知识与能力,更看重的是个人的综合素质。国家教委提出,高校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学校、研究机构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是全国会计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具体培养计划都将会计理论及实务能力作为重点,而忽略了道德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主要针对学生的智力培养,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而涉及培养学生德育方面的课程,如会计法、会计伦理等却很少有学校开设,即使开设也列为学时很少的选修课。总体上看,我国会计教育仍侧重于专业技术素质教育,而忽视职业道德和人格素质培养,忽视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对各种能力的培养。

其二,会计专业课教师对职业道德教育认识不够。由于我国会计专业教师主要是基础课程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因而不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认为那是政治课老师的事情,与自身无关,且由于专业课教师主要从事理论的研究,缺少实际业务的经验,很难从深层次来理解和把握会计职业道德在实务操作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各种考试如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职称考试、会计信息化考试等都主要是考查学生所具备的会计专业知识,而较少涉及有关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以致会计专业课教师自然把授课重点放在会计专业知识上而忽视会计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然而,美国会计学会aaa认为,会计教育不仅传授必需的技巧与知识,而且要灌输道德标准和敬业精神。

其三,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差。目前我国的伦理学理论对道德和职业道德的认识存在一个根本性的误差,占统治地位的伦理学理论认为道德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的总和,而没有认识到道德不仅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而且也是个人自我实现的手段和完善人格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道德本质的认识直接影响到社会道德教育。当前道德教育只突出了规范约束的作用,只重视告诉人们不应该怎样,但忽视了道德不仅是对人的约束和限制,也是对人的肯定,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们健全的人格,使人们的内在精神世界充满善意和爱心。由于对社会道德的本质把握存在误差,也就不能对职业道德有一个准确的认识。目前所有的会计职业道德教科书对职业道德的定义都是“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会计职业道德重视了会计行为规范的讲解,但忽视了对会计职业信念、会计职业良心、会计职业荣誉、会计职业尊严、会计职业情操、会计职业修养和境界的培养。

其四,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没有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应有地位。绝大部分院校的会计专业没有职业道德课程,在潜意识中人们还是认为会计是一门只跟数字打交道的技术性较强的学科。所以,高职院校对会计学科的设置比较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育,而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人员不仅与数字打交道,在执行会计制度的同时还需要与人打交道,处理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工作是经常与企业的钱物打交道,会计人员经常面临着利益和道德的冲突。正因为在学校学习期间,学校没有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风险意识、保密意思、责任意识,当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利益冲突时就会无所适从,从而导致部分毕业的学生虽然具有相对较高的会计专业理论和技能,但却缺乏会计法制观念、会计职业道德观念,使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与职业道德水平下降,严重削弱了会计专业学生执业能力的发挥。

其五,会计专业教学内容和授课方法存在诸多弊端。目前我国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育仍然注重知识灌输,“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过度注重专业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学生成为消极的信息接受者。主要表现为:传统观念认为只有正统的、有现成结论的东西才能进入教科书,而现实存在的管理问题、尤其是职业道德问题往往是急诊式的,是老师也不能“解”的“惑”。对于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道德问题,上课时老师只是一带而过,而考试只考概念、定义等已有定论的东西。学生毕业后,不论是研究理论还是做实际工作,需要解决的恰恰都是没有定论的问题。也就是说,当前的教学过分强调学习基础理论,忽视理论联系实际。即重理论轻应用,听课、考试、写论文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知道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只知道书本上的现成结论,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成绩再好,也不是合格的人才。这些学生毕业后一旦踏上工作岗位,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08GG4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曹育南、常小勇:《职业道德教育的中外比较研究及启示》,《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10期。

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篇3

作者简介:胡小伟(1979―),女,重庆涪陵人,硕士,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教育伦理。

摘要:医药卫生学校教师不仅用师德影响学生,还用医德感染着学生,所以医药卫生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要提高医药卫生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必须以培训认识职业道德,以行业实践深化职业道德,以制度强化职业道德。

关键词:卫校;师德;养成

一、医药卫生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重要意义

1用师德影响学生

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目前,医药卫生学校教师师德主要参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主要内容是:坚持正确方向,热爱职业教育,关心爱护学生,刻苦钻研业务,善于团结协作,自觉为人师表。

医药卫生学校教师必须以师德影响学生,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教学生学知识、本领、技术,教师的思想观念、言谈举止、穿着打扮也是学生示范模仿的对象,所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道德水平不仅关系到教师的自身形象,更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与前途。

2用医德带动学生

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原则是“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医德内容大致包括“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文明礼貌服务;廉洁奉公;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互学互尊,团结协作;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

医药卫生学校教师作为培养医务人才的教师群体,他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医德品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想培养学生的医德,教师自己就必须具有良好的医德,教师必须清楚医学文化,必须懂得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医务人员职责、行为规范、道德要求,并且他自己的言行能够遵守医德。

二、医药卫生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途径

1以培训认识职业道德

首先,医药卫生学校教师除部分公共基础课老师是在师范院校招聘外,其余专业课老师大多来自医学院校,尽管他们在学历层次、知识结构、专业水平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但没有经过系统而专业的师范培训,更没有经过专门的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学习。所以,他们中的许多人对教师职业的理解、认识不足,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及其重要性认识不清。其次,医学教育更多地把人作为生物去看待、研究,多是运用实验方法让他们掌握医疗技术,多存在重技术、轻人文,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这些受过医学教育的老师们也自然存在不注重自身医德、师德修养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教书,不育人;只传授医学知识,不塑造心灵。另外,尽管我国教师地位在逐渐提高,但就教师与医生这两个职业而言,绝大多数医学院校毕业生更认可医生职业。医学院校毕业的这些老师们,在他们进入医学院校学医的那一刻开始,本是期望毕业后会成为一名医生,大多是在做医生无望的情况下,才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因而医药卫生学校的教师普遍缺乏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教师职业思想不牢固。所以,必须加强医药卫生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培训。

要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就必须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培训。教师培训应有针对性,不同的培训对象,其培训的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应有所不同。比如,在培训时间上,应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在培训内容上,对非师范专业毕业的老师,应重点加强他们对教师职责、教师师德规范、教师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认识,确定他们爱岗敬业,为教育事业奉献聪明才智的思想;对专业课的老师,应重点加强他们对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方面的认识;对文化课的老师,应重点加强他们对医药卫生学校、医药专业、医药学生等方面的认识。在培训方式上,可采取集中学习、分散学习、专家讲座、座谈、网络学习、看视频等多种方式。

2以行业实践深化职业道德

医药卫生学校教师虽然大部分毕业于医学院校,学习过专业而系统的医学知识,但他们大多并没有真正在医院当过医生,不了解医院的制度、文化,也没有直接接触过病人,没有过救死扶伤的经历,没有体悟过“生命相托,健康所系”的责任,他们也不能真正领悟到医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不能正确理解医生的思想、观念、态度。从而也无法正确领悟到“医德”的精髓。

医药卫生学校教师必须通过行业实践深化职业道德。教师可利用寒暑假或教学间隙时间去医院、药房、诊所、工厂等相关单位、部门参加实践锻炼。通过行业实践,了解医学上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了解医药行业准则、医院制度、医院各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职责;了解医疗纠纷、医患矛盾产生的原因、解决的方式方法;了解医务工作者行为规范、穿着打扮、言谈举止、思想、观念、习惯、态度、作风;了解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奉献与付出等。总之,通过行业实践,不仅能使教师开拓视野,更新观念,提升思想,增长见识,而且能使医药卫生学校的老师亲身体验,切身感悟医德,让医德浸润教师自身,教育启发教师,让教师也树立起良好的医德,从而影响、感染学生。

3以制度强化职业道德

医药卫生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1)职业道德学习制度。以制度或文件的形式对教师职业道德学习时间、学习形式、学习内容等各方面作出详细规定。

(2)职业道德考核评价体制。把教师职业道德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并努力做到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整体性、可行性。比如在评价主体上注意学校领导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教师互评相结合;在评价指标上不仅包括工作成绩,还应包括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在评价方法上坚持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日常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与重点评价相结合。

(3)监督激励制度。教师职业道德需要教师加强自身修养,也需要外部的监督与激励。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教师职业道德监督激励制度,成立监督领导小组,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以及思想品德等进行督促。对不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及时给予批评、警告、处分、开除等相关处理;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精神上或物质上的表彰奖励,并树立典型,宣传榜样。

“言传身教”,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以自身的思想、言行、思维、态度影响学生。医药卫生学校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务人员,就必须注重教师的素质与形象,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

参考文献:

孙元儒.护理伦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篇4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目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应对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现状进行分析,根据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中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培养、忽视职业道德培养与法治教育的问题,在重新认识会计职业道德与法治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强化高职会计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会计;职业道德;法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1-0155-03

会计职业道德是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和各种经济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等。2000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专门为会计行业立法,本身就说明会计行业法治是刚性的,而且具有不可逾越的底线。但是,目前从事财务工作的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现状不容乐观。部分会计人员法律意识不强,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违规操作、造假账,导致财务信息失真,恶性经济犯罪案件时有发生。这些与财会内部监控机制不健全,监督职能弱化有十分重要的关系,除了给经济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外,也会给企业组织、银行和国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每年约有10万左右毕业生进入会计职业队伍。因此,对在校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有效的会计职业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一种必须的源头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职会计专业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比较薄弱,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课程设置上,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处于较为边缘的地位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对会计职业道德在会计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设置与设计有很大缺陷。首先,部分高职院校的会计职业道德课被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代替,而且由政治理论课教研室负责组织教学。从形式上看,主要承担对学校全体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但授课教师往往对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与《会计法》知之甚少,所选用的教材与所涉及的道德教育基本上与会计专业无关。其次,由专业课教研室负责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很少有学校把会计职业道德作为单独一门课程纳入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有一部分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虽然涉及会计职业道德,但是,由于课时及课程内容所限,专业教师很难讲透。再次,一般院校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学生的养成教育,很少把学生的日常表现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从形式上看,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各种专业课及学生管理似乎都与职业道德教育有关,但从实质内容上看都难以让学生接受会计工作中真正需要学习的职业道德内容,会计的法制教育就更谈不到了。可见,在高职教育教学中,会计职业道德与法制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进行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的意识淡薄长期以来,由于会计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课程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边缘化,使得教师与学生都轻视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一部分人认为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隶属于思想品德教育范畴,既然课程设置中有思想品德和法律基础课,也就不需要再进行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只要有高超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就能做好会计工作。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建设与专业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及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考核,但是,由于过分强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就忽视了对学生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制意识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制的感性认识,也忽视了职业道德和法制意识对于一个职业会计的重要性。这样的教育与教学,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树立起会计的职业道德观念、会计的法律意识、职业的风险意识、保密意识及责任意识。因此,当学生毕业之后,面临实际工作中的道德冲突时,就会感到无所适从。

对会计职业道德与法治的关系认识不清道德与法律关系密切,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就涉及它们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往往会影响我们对会计职业道德与法治关系的正确认识。在一般意义上,不难认识道德观念与法律意识具有同一属性而且相互联系,也不难认识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之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也就是说,凡法律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法律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培养和倡导的行为。而在会计专业的范畴里,两者在发生关系的过程中,不仅是相互包容、相互补充,更重要的是相互作用,体现了高度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体现在违反会计法律制度时,一定会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即坚守会计法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底线,失去这个底线,会计的职业道德是很难形成和坚持的。这种一致性要求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一定要以法治教育为基础,法律基础教育一定要切合会计专业的特殊性。

加强高职会计专业职业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对策

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会计专业师资队伍要保证能充分体现会计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关键取决于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素质水平。高职院校必须建设一支数量上适应办学规模要求,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与职称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的需要,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增加会计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比例,安排会计专业教师到企业财会部门进行实践锻炼,积累企业会计实际工作的经验,搜集会计职业道德和法规执行方面的典型案例。同时,要聘请企事业单位财会部门的会计专业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提高兼职教师的比例,聘请专家、学者定期为学生举办有关会计职业道德、法律及人生观等方面的专题讲座,使会计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融入每位教师的教学活动之中,逐步成为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渗透到会计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中。

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会计职业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在专业教学中强化职业道德与法治教育根据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要求,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应专门开设“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向学生传授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的过程中,熟悉会计职业道德内容,培养会计的职业理想,树立职业道德观念,增强法治观念,为毕业后从事会计职业打好道德和法律基础。“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规”课的教学可以采取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方法。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鉴别是非能力和解决道德与法律冲突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是每一位会计专业教师的职责。在专业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例如,在讲授“财务会计”课时,首先,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会计管理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要结合社会实际案例设计课程。例如,讲存货计价,在物价上涨时采用后进先出法符合谨慎性原则,若某一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则会虚增利润和资产,导致财务信息失实。又如,在“税务实务”教学中,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税收法律常识。讲到税收业务处理时,教师应教育学生按照税法规定的要求处理业务。在讲授“税收征收管理法”时,可运用案例教学向学生表明不按期纳税、偷税、漏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纳税意识。

通过实习强化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和法治观念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包括企业见习、会计模拟实训及顶岗实习等。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会计整个工作流程与工作职责,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在企业实习时,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到会计的实际工作,可以让学生体验其未来将要从事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实习岗位上,可以使学生了解坚持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必要性,促进其职业情感、道德意志及法治观念的形成。顶岗实习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顶岗实习中,实习指导教师要抓住学生与生产实际、岗位实际一线劳动者及单位负责人密切接触的机会,进行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内容的会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增强学生讲安全、守法律、重质量、求效率的意识。要教育学生向实习单位的师傅学习技艺,锤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养成严谨认真、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培养职业道德情操和法律意识。顶岗实习时,教师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1)要选择好的企业,对某些在行政管理上法治意识淡薄,会计监督制度缺位,有虚账、假账现象的企业要尽量规避。(2)要增强防范意识,一旦发现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有违背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行为,要及时进行消解,避免使学生产生意识上的困惑。(3)要让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现实,理性面对现实,强化职业道德和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的素质,坚定融入现实并逐渐与现实融合的信念。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和法治意识培养要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创业园、第二课堂、体育场等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操和法律意识。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订阅一些财会方面的报刊、杂志,引导学生访问一些职业道德与法制专家的博客网站,并结合社会实际让学生经常关注,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识别和判断虚假会计信息,教会学生如何拒绝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提高了,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也就会逐步提高。会计专业班级要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会计职业技能竞赛、文明风采竞赛、大学生创业及工作体验等活动,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寓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为实现实践教学目标提供平台。

单纯靠讲解和说教是很难使学生形成职业道德和法律观念的,学校必须在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提出要求。专业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潜移默化地使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制意识深入学生心灵深处,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榜样力量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8(2):33-34.

[2]王学宝.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05-107.

[3]张莉.拨云见日——新《会计法》解读[J].事业财会,2000(2):5-6.

[4]齐水忠.当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探讨[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9(4):36-37.

[5]孙长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之我见[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6(11):78-80.

[6]胡涛.关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探讨[J].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21-22.

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篇5

关键词: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途径

1.引言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者,所以各国越来越重视教师在社会活动与教育中的地位,对教师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其职业道德决定着教育的效果与质量。体育教师是整个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体育教师除了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职业道德外,其工作的方式与性质又决定了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有特殊性要求,但长久以来,体育教师从培养、选拔等方面,对职业道德的修养认识不足,继而造成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水准有所下滑,影响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当下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体育教师道德的实现途径,希望为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道德的水准提供一些参考,以更好地完成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任务。

2.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构成

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是由个人道德修养与职业精神构成的。职业精神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的认知程度,以及教育教学过程中投入的程度。个人道德修养决定职业精神,只有具有良好个人道德修养的教师,才能成为具有职业精神的体育工作者。职业精神能反映一个教师个人的道德修养,职业精神变化也能影响到个人道德修养。这二者是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的,个人道德是基础与前提,职业精神是表象,并能反映个人道德修养。职业精神包括:教师的师德状况、教师的专业技术修养、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认识等。所以,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由教师个人道德修养、教师的师德状况、教师的专业技术修养、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认识等构成。

3.现阶段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3.1一部分体育教师个人道德修养失范

一部分体育教师不能正确认识体育教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教学责任心不强,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有些教师还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这些问题的发生与教师个人道德修养直接相关。

3.2对体育教育教学认识不足

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不只是专业技术教学,它还担负锻炼学生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情趣与价值观等任务,不能把体育教育教学目标简单化,它是整个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对教育教学目标的认识情况也是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3.3体育教师师德有待加强

我国社会快速发展,但师德教育并没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进步,体育教师师德表现有待加强,一部分教师还存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一部分教师不能把主要精力用在工作当中,单纯地追求报酬和经济利益等。

3.4运动技术修养有待提高

一部分教师运动技术水准较低,不能完整地进行示范,这暴露出这部分体育教师运动技术单一的缺点。体育教师要能进行多项运动技术的教授与示范,运动技术不全面,教学活动的效率也会大大降低。

4.建设途径

4.1提高对体育教育教学的认识

体育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一部分,要完成整个教育教学所要求的目标,不能把体育教育教学简单地认为是让学生学会一项运动技能,或是掌握一个技术动作,或是仅仅为了锻炼身体,这些认识都是不完整的,它人为地把体育教学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割裂开来,很难想象没有教育的体育课堂能为学生的将来带来什么?不能只有运动技术教学,体育教学应该包含整个教育活动的完整目标。所以,现在的体育教育教学要求坚决摒弃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把运动技术教学作为完成教育教学目标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全部内容与手段。体育教育教学应该是以运动技术为手段,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良好情趣和完整价值观,达到对学生教育的目的。

4.2围绕师德提高教师个人道德修养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首先应该具有高尚的师德。个人道德修养失范很难成就一名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所以要围绕师德教育,提高体育教师个人道德修养,要认识到当下师德失范给教育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体育教学的形式特殊,教师在室外进行教学活动,随意性较强,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举止,教育的目标将很难顺利完成。

4.3提高教师运动技术修养

运动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教师在工作中能否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它是教师有没有职业精神的重要标志之一。要加强对运动技术示范能力的认识,不能只进行少数几项运动技术的示范,要能基本完成田径主要项目、主要球类项目、武术体操项目的示范动作,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运动技术水准。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与教学效果,要解决这些问题,体育教师需要进一步认识到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性,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提高运动技术示范能力修养。

参考文献

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篇6

(一)系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材的缺乏

在目前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教材较少,存在过多的案例内容。学习者对于会计行业的案例了解较多,但对于系统的职业道德知识却缺少了解,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缺乏系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材而造成的。对于会计专业的学习,学生注重的是各种会计证的考取,教师的教育业偏向于考试。这就造成学校较多的注重对有关会计专业知识、公共德育的教育,对于会计的职业道德教育缺乏,这方面的教材也就偏少。多数情况下,会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也将存在某种程度的违法行为,这些都是职业道德知识缺乏,法律知识欠缺的表现。

(二)教学方式、模式的落后

在当前的会计专业的学生教育中,对会计的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不全面,所采用的教学内容多数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职业道德模式和思想道德教育,将应试教育作为重点,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从而降低了学生的职业修养。在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简单、教学模式落后等问题。在教学内容方面,大部分职业道德教育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考试大纲为理论依据,以考试为导向,对于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道德问题涉及较少。在教学模式方面,缺少专业的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以传统的知识灌输为教学方式,局限于对职业道德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的理解不全面,对职业道德的认识、思考不充分。

(三)缺乏对学生实践的培养

现在的高等教育中,普遍的缺少实践环节。在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中,实践环节的缺少导致课堂教授的知识不形象生动,对于学生而言,所学的会计职业道德知识与实际生活偏离较大,不能使学生直接、深刻的理解、思考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职业道德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几节课堂、几本教材的学习就能养成的,对其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教学中,学生缺乏会计实践,对会计行业的现状不了解,对于违背职业道德的危害的认知不足,不能身临其境的感受会计行业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及财产安全等。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途径的改善

(一)强化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对于会计工作者而言,诚信是最基本和重要的品质,在专业教育中要将职业道德教育放到重要位置,增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意识。在教学中,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要注重将案例与职业道德相联系,对于专业知识的讲解,结合会计行业的实际情况,对于行业的发展状况,人员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同时,榜样在道德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便是学生的榜样,因此,教师应注重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学校可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会计职业道德交流活动,通过交流学习提升对会计行业的认识。还可组织教师、学生听会计专业人员的典型诚信案例讲解,增强师生对会计职业道德重要性德认识。

(二)完善课程结构

由于当前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单一、内容简单,职业道德的课程主要是《会计法规》及一些会计考试所规定的法规课程,且这些课程的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教学的目的也是以考试为主,教师学生只注重对知识的介绍、背诵等。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就需要对课程的改革,需要在教学中确立职业道德课程的地位,以提高教师、学生对其的重视。应将部分职业道德课程设为必修课程,加大讲解的内容,还应增加有关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教材,以职业道德的提升为教学目标,合理的开展课程,调节课程结构。

(三)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活动

会计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学生具有专业的判断能力和业务能力。对于初入会计行业的人员而言,往往会因为业务能力不强、判断能力不足而在工作中出现一些违法违规的事情。因此,高等院校对于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要结合各种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参加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提升其职业判断能力。例如,学校可安排学生去银行进行实习,熟悉结算方法,了解有银行业务的办理程序,对银行的出纳等工作职责进行学习。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税务局学习,让工作人员为学生讲解有关纳税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偷税”“避税”的危害。在学校内,可组织开展会计职业道德的知识竞赛等,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水平。

三、结语

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篇7

关键词:师德教师职业道德师爱机制

著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太阳底下再也没有比教师更崇高的职业,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可是目前的教育现状是教师仍然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而教师不都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鼠标轻击百度,不难发现一些有关师德滑坡的案例不少。这些事件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思考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等问题。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职业要求和思想感化的力量,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从事教师职业的人从思想到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不仅标志着教师个人的道德修养的高低也不仅局限于教育系统内部师德师风的好坏,而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折射。教师的职业道德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很多方面。

一、教师的爱岗敬业

加里宁曾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些著名的文献著作又将教师比喻成蜡烛、钥匙、天梯……当然每一个比喻对象都有某一方面的形象性,但是作为被大家传颂夸赞的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爱岗敬业。

情感上,爱教爱校爱生。对自己从事的事业认可、接受并且喜欢,将教育事业看做自己毕生要为之付出的事业,将自己的思想境界与教育的兴衰、学校的优劣联系在一起。对自己工作的场所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以校为家,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兄妹,这种情感是爱岗敬业最基本的动力。情感是内在的,也是持久的,不会因教师职业待遇报酬的高低或条件的优劣而随意波动。教师只有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才能敬重自己的事业,并为之自豪;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以谦恭之心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对学生、对事业严肃认真、专心致志、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理念上,教书育人。教师的爱岗敬业表现在既要培养学生具有符合社会要求、适应时展的综合素质,又要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就不应只局限于学习成绩,除了千方百计地提高成绩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会学习,还要教会他们做事和做人。教师的爱岗敬业还体现在教学活动的教育性上,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这是一个教师最应该关注的。

态度上,认真负责。中国古代思想家朱熹曾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而非物,容不得半点疏忽;教育的影响触及心灵,容不得丝毫大意;教育的效果检测是一笔良心账,容不得半点虚假。在学生面前,教师没有任何个人行为,教师的言行举止永远都在学生的视野中,教师应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得失。

二、教师的师爱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所以师爱是教师的魂中之魂。教师爱学生就是要了解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才能、个性特点和他们的精神世界。只有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向有勇气、有智慧、有担当的成熟人迈进。苏霍姆林斯说:“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所以了解学生也是爱学生的一种体现。教师应该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而且要坚持一视同仁,将神圣的师爱均匀地洒向每个学生。享受教师的爱,是每一个学生的需要,也是他们的权利,教师的爱是他们得以健康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

情感是师爱的前提,理性是师爱的方向,情感与理性的融合是师爱实现教育功能的保证。教师从早到晚与学生一起活动,上课时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下课后又要关注他们的课余生活。学生会因为教师的多一点点的关注而喜悦,教师也会因为学生的每一点点的进步而欣慰。这些简单的、纯真的情感就是教师爱学生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教师只有“爱的奉献”是远远不够的,师爱还要求教师尊敬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师爱是双向交流,要求教师情理相容,严慈相济。奉献之心,不忘使命。爱就意味着奉献,教师的爱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爱。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和尊重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但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对学生的爱,最终还是要体现在为他们的未来负责,为民族的未来负责。

三、教师的公正

从整个社会来说,教育公正关系到社会的公正,而教育公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涉及的利益关系很多:教师自身的投入和教师收入之间的关系;教师集团的利益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等。教师的公正决定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每个学生都对教师的公正有相当高的期望值,教师公正与否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息息相关。教师的公正可以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形成,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教育管理中的价值偏颇导致某些教师的角色模糊;经济繁荣与教师主体性的矛盾导致某些教师人生理想淡漠。广大教师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用好公正这面大旗。教师的公正是教育公正的核心,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公正也可为实现社会公正作出贡献。

教育通过促进人的社会化,进而实现人的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这些职能的实现主要依靠就是教师,而对教师的职业素养的较高要求又由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决定。较之于其他社会职业,教师的劳动具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源于教育劳动的内在特性,而这种内在特性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灌注于教师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全社会乃至民族发展的重要方面。

首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和培训,开展教师职业理想教育。第一,建立师德教育的学习培训制度,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将教师学习职业道德规范制度化、规范化。第二,要将师德教育纳入学校的日常教育工作中,让教师随时参与到师德的讲座学习中。第三,要求教师自觉加强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知道哪些行为教师可为,哪些行为教师不可为,主动提高道德修养,自觉运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坚持自主学习,加强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形象、职业责任、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让广大教师掌握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和要求,理解遵守职业道德的目的和意义,教育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加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和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提高师德修养的前提。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是教师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教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的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在处理人际关系、评价某种行为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没有这种内心体验即诉诸情感的道德认识,教师的道德行为就缺乏内在动力。可以说,师德修养的提高是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和职业道德情感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共同构成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相对完整的道德意识。

其次,充分发挥教师职业道德考评和社会监督作用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的学期考评或年度考评是对教师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的综合考评,是激励并督促教师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履行职责的有效途径。教师职业道德考评是教师考评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考评工作的客观公正和民主公开,充分发挥考评工作的积极导向作用,有必要建立师德的考评监督机制。依据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测评标准,积极建立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和组织评价相结合的师德考评机制。这样,既可确保学校师德考评工作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又有利于发挥教师、学生、家长和组织等多方面的监督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既靠教育又靠激励和约束。教育是基础,激励约束是手段。我们对依法执教、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人师表的教师及其优秀事迹大力表彰,以先进人物事迹的道德感召和情操感染唤起更多的人对美好道德的向往,并在内心产生一种愉悦而高尚的内心体验。在坚持正面宣传教育为主的同时,又强化政策导向,严肃法纪,严格为教师职业道德表现与教师的奖惩、培训、聘任、辞退及教师职务晋升、工资晋升挂钩,加强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师的处理。在道德压力和纪律约束下,教师在内心深处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会产生敬畏心理,知道违背职业道德带来的后果,从而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思想,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准则。

最后,进行师德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关键在于建立内化自律机制。内化是教师将社会约定的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教师自身的行为准则,将外在的约束和要求转化为自身道德修养的过程。自律是无论是否有外在的约束和监督,教师都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自愿地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首先要树立法律的意识,使新型的法律理念融入思想意识之中。另外教师职业道德师德内容、师德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已不仅是道德的要求而且是法律的要求。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教师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教师只有在生活中严格约束自己,依靠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实践职业道德的内容,才能使学生“度德而师之”,从而将书本内容融入生活,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

总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复杂、艰苦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教师必须积极投身教育实践,在实践中逐步提高道德认识,积累情感体验,磨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仰。在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中,投身教育实践是完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也是检验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唯一标准。人民教师只有真正具备了职业道德自觉性,才能把师德修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张国权.浅谈教师职业道德素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1(34).

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篇8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重要性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b)-0177-01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之德也”,也就是说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本身还是道德的传递者。而教师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递道德,进而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可见,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切实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多么重要。

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实践时所应遵守的职业规范和必备的道德品质,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就是依据社会对高校教师的道德要求开展对高校教师的道德教育,并通过外部的教育促使其在教学工作实践中将外在的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进而在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的同时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1.1能够促进高校教师自身价值的实现

在当前社会转型以及价值观多元化的时期,高校教师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注重自身职业道德的培养,并真正做到以“育人”为职业理念,才能真正地从正面引领学生,进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1.2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大学是学生从学校迈向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而大学生群体由于思想单纯,再加上对日益变化社会没有太多的接触和了解,因而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风气难以抵制。而大学生一旦沾染上不良的习气,产生了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很难进行纠正。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特别注意通过自身良好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进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

1.3能够促进我国德育的顺利实施

当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而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的道德,除了设置专门的道德课程对其进行教育外,还需要高校教师通过自己的职业道德影响大学生,使其真正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进而促进我国德育的顺利实施。

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现状

当前,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高校和教育人士的重视,也积极采取了很多措施促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但取得的成果却并不是特别理想。

2.1高校在职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当前,很多高校组织的教师职业道德培训都是针对入职前的教师的,而对在职教师的职业道德培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高校在职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出现的问题就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

有些高校虽然开设了针对在职教师的职业道德培训,但由于培训的课程仅停留在讲授层面,并未在实践中运用,因而在职教师虽然接受了职业道德培训,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出现道德缺失及失范现象。

2.2高校教师对自身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视不够

在高校教师队伍中,有很多教师认为自己只要做好教书的工作,让学生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就可以了,因而会自觉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但对自身的职业道德没有足够的重视,更不注重对自身职业道德的培养;还有很多教师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思想和道德习惯是专门讲授思想道德教育学科的教师的工作,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从而也就忽视了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良好道德培养的重要性,进而忽视了对自身职业道德的培养。

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培养进一步完善的途径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不论对教师、学生和高校的发展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3.1高校要重视良好师德师风氛围的营造

高校要积极提倡尊师重教的良好传统,积极引导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自己的修养高度重视,同时使教师能够在工作中成长并体验到教育学生的乐趣。而要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传统,需要高校、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努力。其中,学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要让学生对教师工作有深入的了解,不断提高教师在其心目中的地位。

3.2高校要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活动

高校要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使教师真正意识到树立自身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并不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为此,可以通过组织经验丰富、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和其他教师一同分享教育经验的活动,在思想上对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培养;可以通过树立教师职业道德先进典型的方式,用活生生的典型影响和鼓励其他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等。

3.3高校要注重教师职业道德制度的建设

高校要注重教师职业道德制度的建设,用制度对教师提出相关的要求,通过教育与管理手段对教师的行为进行规范,进而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另外,高校要建立和完善教师的职业道德考核机制,确立能体现教师职业道德高低的评价标准和评价途径。此外,高校还应将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结合起来,对考核评价后确定的优秀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营造一种正当职业道德优良教师的良好风气。

3.4高校要制定完善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高校要依据《教师法》以及《高等教育法》中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的明确要求,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明确教师的岗位责任和总体要求的基础上,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标准,并积极引导教师自觉地遵守和履行这些规范。

3.5高教教师要切实树立起职业道德意识

培养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首先需要高校教师切实树立起职业道德意识。通常来说,高校教师树立的职业道德意识应包括:遵纪守法的意识、严谨治学的意识、科学执教的意识、为人师表的意识、尊重学生的意识、团结协作的意识、廉洁从教的意识等。

参考文献

[1]安身健.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篇9

abstract:Collegeteacherisacareertocultivateandshapetalents,whosemoralideacangraduallyaffectthebehaviorofthestudents.thisarticle,mainlycombinedwiththecontentofeducationmoralsystem,discussesthemethodofcollegeteacherprofessionalmoralcultivation.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特点;职业道德修养

Keywords:collegeteacher;professionalcharacteristics;professionalmoralcultivation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230-02

0引言

教育是一种社会行动①。行动是人类对自然事物和社会事件进行有意的干预或者不干预。它的特征在于对于行动者具有一种含义、一种意义或者一个目标。但这种意义绝非只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而需要通过对行动者方式以及现有其他数据和材料进行分析才能发现。因此,教育必须是一种社会行动。这种社会行动会对被教育者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其道德体系,应该也有一种较为普及的,被社会所认可的遵循方式。社会是朝着前进的方向发展,那么这种道德体系的建立,也必须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前进。而对于教育者来说,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就必须是一项长期关注的要务。

1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

1.1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具有高层次性高校教师作为高等专业技术人员,其需要与动机具有高层次性。这种高层次性,决定了其在社会中产生的较大影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尊师重道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在当今社会,这样的认同有所降低,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主流的意识还是非常认可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知识的教授者持有尊重的态度。这样的社会环境,也说明高校教师所具有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那么,对于高校教师本身来说,培养自身高层次的需要与动机也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要求。

1.1.1悠久历史与长期发展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高层次性。教师是人类社会最为古老的职业之一,早在人类社会初期,教育活动便已经产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逐渐分离,教育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并在奴隶社会初期,成立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工业革命兴起之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伴随普及义务教育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施,基础教育师资出现极大缺口,社会需要大量同时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教育工作技能的教师。到18世纪末,师范教育在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普遍发展起来。进入20世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普及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中国教育的历史由来已久,长期的封建社会统治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制。近现代以来,教育的普及工作更是快速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已经形成了“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学习的能力以及科举考试的选拔,使得较为优秀的人才从考试中脱颖而出。即使到近现代,高考等各项全国性的考试,也一直是甄选人才的标准。许多人是经过高考的选拔,才具有高校的入学资格。因此,长期的教育发展,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高层次性。

1.1.2社会影响范围广泛决定了高校教师职业的高层次性。教师在各项职业中,基本上属于社会影响较为广泛的一项职业。以前聚焦的许多社会焦点,往往是大学教授的头衔吸引人的眼球。这说明高校教师这项职业,在人们心目中属于道德标杆的职业。一旦有不符合人们心目中道德标准的事情在这一职业中发生,社会就容易掀起轩然大波。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了高校教师属于一个高层次的职业。

1.1.3高层次的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决定了职业的高层次性。能够接受高校教育的受教育者,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人才。与之相适应,高校教师的从业人员,也是各门类的优秀毕业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担当相对应的两种角色。这两种对应角色担当者的高层次,也决定了高校教师职业的高层次性。

1.2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具有多重角色性①角色一:教学者。教师的首要工作要务是教学,上课、教课是一名教师的天职。作为教师,首要的角色就是一名教育者。②角色二:科研者。常常听人说,要给别人舀出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学者如果没有自身的知识储备,就会在讲课时捉襟见肘。所以,高校教师要丰富知识储备,在专业之内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必须要积极进行科研工作。因此,教师的第二角色是科研者。③角色三:管理者。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班级的学生,不论是课中还是课后,都需要进行一定的管理,否则,教学过程中一盘散沙的话,教育的引导作用难以实现。鉴于此,高校教师的第三角色是一名管理者。

1.3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知识作为传达思想的载体,根据各种层次的不同,有着不同的特征。基础知识,例如:简单运算、基础识字等,就有着普及性的特点。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拥有资源和掌握运用的能力。比基础知识层次高一些的就是义务教育的大体内容,可以被称作常备知识,这种知识对于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有着最基础的支撑作用。再往上的层次就是高等教育知识,这一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倾向,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围绕某一专业进行。高等教育知识之后,就是科研知识。科学研究是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所进行的活动。由于从事的人数相对较少,需要的知识储备相对较多,从事的内容非常专业,科研知识不可避免带有或多或少的个人倾向。高校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属于高等教育知识,在辅助教学的科研过程中,也需要具备相当的科研知识。因此,高校教师的教学内容和自身提高的学习内容,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个人特色,具有独立性的特点。在独立性的特点基础之上,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项以创新为目的的活动,那么,高校教师的工作也一定是具有创新特点的工作。因此,高校教师的职业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具体特征。

2高校教师三重职业角色的相互关系

高校教师的三重职业角色,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作为一名教育者,同时也是一名研究者,要把握好教学与科研的平衡。同时,不论是教学还是科研,管理始终贯穿其中。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都需要一定的技巧。每个人的管理方法各不相同,但是管理的目的,还是以服务教学,服务科研为中心。只有搞好教学,科研才有意义;只有搞好科研,教学才有内容;只有搞好管理,教学和科研才能够顺利进行。

3高校教师职业角色特点与高校教师教育道德

3.1教学道德修养。教学道德贯穿于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教学道德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行为规范。只有遵守了这些行为规范,才能保证教学道德的推行和教学效果的提高。第二,教学道德是一种场合道德。这是指在学校这个特定的场所,特定空间中形成的道德,是教师为了履行自己教书育人责任而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体系,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第三,教学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教好书是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衡量一个教师的得失也应该主要体现在他的教学质量上。尽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但教学道德必然是其核心内容。

3.2科研道德修养。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来说,科学研究的后果具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祸害人类。科学研究本质上具有伦理道德的属性。国内外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科学的发展一旦丧失了伦理的规范和伦理价值的导引,就会偏离人们的主观愿望,进而最终损害人类的根本利益。无论是从研究手段还是从研究目的来看,科学家的行为都和其他人的行为一样,时刻处在社会各阶层的关注之下,受制于社会的普遍伦理道德规范和标准。

3.3管理道德修养。高校教师管理是指高等学校对教师的任用、培养、考评、待遇、晋升、奖惩等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它既是高等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师成长发展的重要条件。高校教师管理道德主要蕴含这样几项内容:第一,高校教师管理道德是调节高等学校教师管理活动中伦理道德关系的行为规范。第二,高校教师管理道德是高校教师管理关系在人们观念中的道德化反映。第三,高校教师管理道德是高校教师管理主体把握高校教师管理活动的一种实践精神。第四,高校教师管理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高校教师管理活动中的特殊反映。

4高校教师教育道德修养方法

4.1认识人性,以人为本,提高个人修养。修养从本质上来说,属于人的精神层次提升的问题,认识人性是从精神上进行修养的活动,认识人性可以帮助修养者思考人生,以确立人生目的,端正人生态度,增强道德修养的勇气。

4.2参与社会,奉献大众,服务人民利益。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是在冥思苦想中进行的,而是在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不是单纯的,也不是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更不是空洞乏味的说教。高尚的教师直射道德修养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锤炼而成的,只有经过较长的教育实践,教师本人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亲身体会到了教师工作的酸甜苦辣,认识了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才使自己的理念、境界逐渐得以升华。用以服务社会,奉献大众。

4.3批判现实,道德反思,指导创新未来。批判是对于是非的判断,也是对被认为是错误的思想或言行批驳与否定。它是一个多向度的观察评价。面对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严重失范的现象,理应将关注焦点集中到对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直接冲击性的因素上,运用批判性思维,针对性地认识和完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问题。

5服务学生、服务大众、服务社会

讲师德,说修养,既要对整体进行规范,又都离不开个人这个实体。可以说,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是师德修养的第一个基本点。人之所以成为“人”,其本质在于他的社会性,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由交往所形成的关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承认群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承认群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就是从自身出发,在工作中贯穿服务的理念。高校教师面对学生、面对大众、面对社会,如果有一种服务精神,享受服务的乐趣,那么就能够解决工作中的许多问题。

6结论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高校教师,应该以高标准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作为服务社会的公民,应当提高道德修养,努力提升个人境界。作为修养道德的修养人,也应该顺应自然,顺应社会的发展。提高道德修养的目的不是单纯空洞的说教,而是切实融入集体和社会,其最终目的还是以人为本,服务大众。

注释:

①主要参考[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著,胡劲松译.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第一章第三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参考文献:

[1]崔冰.浅谈教师的职业特点[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1999(04).

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篇10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9-0093-01

俗话说:“艺大根深。”教学的质量好与坏来自教师的刻苦努力和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一方面,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稳固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具有良好的教学道德修养,使自己的教学过程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注重自身锻炼,积极进取,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职业道德修养,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教育是一种社会行动。行动是人类对自然事物和社会事件进行有意的干预或者不干预。它的特征在于对于行动者具有一种含义、一种意义或者一个目标。但这种意义绝非只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而需要通过对行动者方式以及现有其他。数据和材料进行分析才能发现。因此,教育必须是一种社会行动。这种社会行动会对被教育者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其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体系,应该也有一种较为普及的,被社会所认可的遵循方式。社会是朝着前进的方向发展,那么这种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体系的建立,也必须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前进。

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作为培养教育高等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必定肩负着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素质人才的重任。而作为学院的一名车间实训老师,不仅仅需要知道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道德修养,更重要的是需要知道在平时的教育行动中实践这些职业道德修养,让知识指导行动,并让知识在行动中得到检验,修改和完善,继而更好的知道实践。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处理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处理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系时得到检验和提高的。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而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与学习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也不仅仅是理论问题,也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衡量教师道德是非、指导教师道德行为、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标准,是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具体地向教师表明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正确回答了教师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发展教育事业的有力保障。要将教师的师德修养,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内心信念,需要教师有一个自觉学习、接受教育的过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助于提高教师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三、要有执着的精神

教学过程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教师应把教学堪称自己一生的事业来奋斗。虽然初登讲台有些不适应,但随着对教学工作兴趣的提高和对教学内容的熟悉,教师的教学技能也会一步一步地提高。因此,教学过程是一个有模仿到创造,由不稳定到稳定,再到飞跃的逐渐完善的过程。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自身必须具有坚持不懈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追求,积极进取。总之,教师好做,但教学却不好做,要想真正胜任教师这一职业也并不容易,非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此时,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根本,也是教师有所创造和革新的催化剂。是教师道德行为最深层的根据和重要保证。

四、加强向优秀教师学习

在优秀教师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所倡导的优秀品质,他们的教育实践和先进事迹,生动体现了新时代师德的特点和要求,他们从不同的侧面把教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了。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感人事迹,既能帮助我们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认识,又能诱导和激发我们的教师职业道德的情感。

五、严于剖析自己

教师应该在心灵的深处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斗争、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学会认识自己,开展好自我批评,严于剖析自己。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不仅要求我们不但要能够认识别人还要正确地认识自己,作为教师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经常反省和检查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问题,明确前进的方向,增强自身修养动力,高标准地要求自己。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是在冥思苦想中进行的,而是在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道德是一种时间精神,道德不是单纯的、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空洞乏味的理念和说教。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也是如此,如果师德宣传不能给教师正确处理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关系的实践活动以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则就有可能被人指责为是一种虚伪的说教和宣传。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锤炼而成的,只有经过较长的教育实践,教师本人在自身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亲身体会到了教师工作的酸甜苦辣,认识了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才使自己的理念、境界逐渐得以升华,才能不仅视教师工作为一种职业、为谋生的手段,而且将教师工作视为事业、视为生活和生命的目的和意义,把教书育人作为一种人生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而孜孜不倦地奋斗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