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安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7:29

森林生态安全篇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68(2016)01-0064-06

abstract:accordingtotheinstitutional-Regulatory-Disturbance-Security(iRDS)model,itfoundthatthereareseriousecologicalsecurityissues,suchasdecreases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destructiontovegetationinsufferedvaryingdegrees,disturbedorharmonanimalsinsomeofChina′sforestscenicspots.theseissuesrevealedthefollowsreasons:environment-relatedregulationsofscenicspotlaggedtheneedsofitsenvironmentalprotection;themanagershadtendencytogetbenefitsfromsocialcertificationandneglecteditsresponsibilitiesandconstraints;thereweretoomanyinterestconflictsformainregulatorswhenplayedtherolesinusingandprotectingforestresources;theimplementationofscenicenvironment-relatedregulationswaslackofsupportinthecomplementarysystems;thedisturbanceonenvironmentfromscenicmanagershadnotbeeneffectivesupervision;therelationshipbetweendevelopmentandprotectionwasseriousimbalance;theinterestrelationshipsbetweenstakeholderswereunbalanced.accordingly,itsuggestedthattheecologicalsecurityvirtuousdevelopmentmodelofforestscenicspotbasedoniRDSandleadbyecologypriorityshouldbebuilt.meanwhile,multipleenvironmentalprotectionsystemsofinstitutional,mechanismsofaccountabilityandharmonyamonginterestsamongparticipatingbodiesshouldfacilitatetoachieveahighlevelofecologicalsecurity.

Keywords:forestscenicspot;ecologicalsecurity;iRDSmodel;resourceandenvironmentalquality;environmentalprotection;ecologypriorityguiding

森林旅游的发展,使得景区林木资源的开发价值由原来的林产品生产等转向景观游憩,这对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起着巨大推动作用,也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量。优美的环境是高质量旅游体验的前提,然而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景区在实际使用中遭到诸多主体的影响与干扰,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无论在容量严重超载的热点景区,还是门可罗雀的效益不佳景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问题。这逐步成为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制约小康社会实现的一大障碍。在经济新常态下,弄清我国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问题及其主要致因,以建立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良性循环发展机制,从而实现森林旅游与景区生态安全的良性互动,是当前森林旅游生态安全研究的迫切性工作。

1景区生态安全iRDS模型的提出

笔者通过系列研究[1,2],发现景区的生态安全状态(Securitystate,S)主要受制度环境(institutionalenvironment,i)、监管与建设行为(Regulatoryandconstructionacts,R)和干扰行为(Disturbingactivation,D)3类因素影响,在分析上述因素间关系基础上构建了景区生态安全的iRDS关系概念模型,其简要关系如图1所示。景区的生态安全状态是在景区相关制度环境和监管与建设行为的双重规范与约束作用下,各类干扰主体的干扰行为对景区生态安全的影响结果。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态安全研究中“因素度量与研究尺度”[3]间的紧密关系,有助于实现研究结果由“小研究尺度推演至大尺度”[4]。但该模型仅仅是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概念模型,还未在该模型框架下来分析我国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实际。本文拟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我国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状态,探讨景区生态安全受制度环境和监管责任等方面的影响关系,并提出基于制度和责任的我国景区生态安全的提升路径。这有助于在面对景区生态安全问题时避免“相互推诿”,也有助于参与各方“在环境管理与政策制定中发挥沟通与对话的重要作用”[5]。

2景区的生态安全S的状态分析

2.1景区资源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2.1.1水体污染是许多森林旅游景区最为突出的问题

水体污染在我国森林旅游景区普遍存在,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景区服务设备污染。比如,湖泊里的摩托艇、游艇、游船等水上运输工具,动力多为柴油,除排放尾气污染水体外,船体也经常出现漏油现象。2)景区服务设施落后造成的污染。景区内的餐饮服务等在经营过程中产生各种废水,缺乏排污管道或过滤设施时,将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与湖泊。3)原住民日常生活污染。在一些面积较大的景区,常有原住民生活在其中,生活污水也多因基础设施落后而直接排入附近水域中。4)游客不良行为造成的污染。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乱丢塑料袋、水瓶等生活垃圾,不仅产生视觉污染,也容易引起某些水体的富营养化。

2.1.2部分地表及土壤结构发生改变

我国绝大多数景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地表裸露、水土流失现象。景区的开山铺路、建索道等项目建设,使得部分地表植被受到损毁,土壤长时间的裸露,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游客的踩踏,使得地面含水量降低,土壤产生板结。裸露的地表在雨水冲刷下,土壤有机物质下降,其微量元素含量等也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

2.1.3景区空气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

景区空气质量在不同主体干扰下,主要呈现出以下情况。1)餐饮加工类空气污染。景区的餐厅、烧烤等餐饮服务,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的排放。2)燃油类空气污染。虽然某些旅游景区内部分游览车已经采用电力驱动,但仍有许多景区内外的交通工具,仍然以柴、汽油等油类作为主要动力燃料,造成空气中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3)特殊活动类空气污染。在一些景区都有寺庙香火等或大型旅游活动,这些活动所产生的烟尘和废气同样对景区空气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2.1.4景区的噪声污染主要与旅游活动有关

我国在《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GB/t17775―2003)标准中[6]明确规定,所有等级的国家旅游景区的噪声质量要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中所规定的一类标准,即不超过55分贝。然而,许多森林旅游景区的索道、过山车、机动船舶等旅游服务设备产生的噪音远远大于此标准。在游客集聚的场所,人员众多,容易产生较高的噪音。噪音不仅影响游客的心情和游览的满意度,更重要的是,对植被、鸟类、鱼类、动物等生物都有较大的不良影响。

2.2景区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

2.2.1游客对植被干扰显著

游客接触较多的树木植被的生长状态明显异于远离道路的树木植被,路边植被常出现向非道路方向内侧退缩现象。游客对树木抚摸、靠压、上树照相、刻画、玩耍等的频繁接触,造成一些树木树枝形态变形、外观美感下降、脱皮、生长缓慢、枝叶折断,甚至造成根系裸露,吸收水分与养分困难,长期下去很可能导致树木的枯萎和死亡。

2.2.2景区开发等各类资源使用主体对植被破坏严重

森林资源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受到景区经营者在内的各类使用主体的干扰与破坏。景区在开发过程中开山建路、建设设施等,占用部分森林平缓地带,使得植被面积明显缩小。而景区内外其它使用主体也对森林资源产生着不同程度威胁。比如,包括云台山在内的一些森林旅游景区中的原住民或企业不断地在其中建造别墅、厂房等。在江苏阜宁县的阜宁森林公园里,某组织建设豪华别墅群和休闲会所;在?Y眙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边缘地带新建了大量房产项目。这些行为不仅大量侵占森林资源,同时也造成了对整体景观的破坏。这些基础建设类行为对森林旅游景区的微环境生态安全来说是毁灭性的。

2.3景区动物受到了一定的惊扰或伤害

景区的旅游旺季也往往是动植物繁殖生长季节,大量游客活动给各种动物的繁殖、觅食、迁移和其它生活习性造成不良影响。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遇到小动物会有意对之追逐、拍照、惊吓或逗弄,使小动物长期处于惊扰状态。而游客随意将诸如面包、点心、水果、饮料甚至是香烟等投掷给动物,这不仅可能改变动物的饮食结构和规律,也易引起动物产生疾病,甚至死亡。

3景区生态安全水平下降的致因――iRD因素分析

3.1景区环境相关法规建设远滞后于景区生态环境保护需要

我国早在1982年就成立了第一家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但其正式的法规文件《部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却是在29年后才颁布。其它相关环境相关法规对景区环境监督管理的作用同样相对薄弱。如像《风景区管理条列》、《森林公园管理办法》中,较少涉及日常监管、环境监测等详细内容,而更多的是涉及对资源破坏行为的约束。作为日常经营,仅仅保证不破坏资源是不够的,景区在日常经营中难免存在“合理性破坏”,其对环境影响往往是深远的,如果不予关注,很容易出现环境成本外部性问题。在缺乏相关法规制度支持的情况下,景区监督管理则变成了日常的“捡拾垃圾”、“巡山护路”等活动,这无法应对旅游经济活动对景区生态安全影响复杂性的局面。

景区环境法规制度的执行效果受其它相关制度的影响较大。景区环境法规制度是围绕景区内的监督与管控范围,涉及的内容也多为对资源的显性破坏,但它过多地考虑了责任与惩罚,却少有涉及对相关主体权益保护的内容。如:景区内外的农民因森林旅游的开展可能要放弃原来的土地耕作、林木砍伐、水产养殖等生产方式,以及“乱扔垃圾”、“烧柴做饭”等生活习惯等等。由于农民从森林旅游发展中的应有利益,在许多地方制度保障(生态移民补偿、生活补贴等)中没能很好地体现出来,自然而然,景区环境法规实际影响力就难免受到制约。前不久发生的峨眉山景区村民堵路事件,就是因景区原住民对相关保障性制度不满所致。

3.2景区在发挥社会认证作用功能时存在选择性

虽然许多景区都进行了iSo之类的环境管理认证,但实际应用中,在提高景区知名度和环境制度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对景区生态资源的监测、评价与保护方面作用不突出。比如,在武陵源、武当山等景区,就曾出现过充分利用社会认证对景区制度建设、知名度提升等价值同时,却忽视其对生态环境监管与保护责任要求的现象。国家旅游局在2015年4月对54家1a~5a级风景区进行警告、严重警告甚至取消称号的处理,均反映了景区在发挥社会认证作用功能时,没能很好地履行应有的责任。

3.3监管主体在景区资源的使用与保护中存在过多利益纠葛

作为森林旅游资源的主要监管者政府和景区部门,所发挥的监管作用十分有限。事实上许多景区本身就如一个小政府,如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有自己下辖的园林局、公安局等等,具有完全的行政执法权,政府环境监管执法与景区环境监督管理是合二为一的,这虽便于对景区内外各干扰主体的控制,但在经营中往往涉及到经济发展与政绩考核等多目标协调问题,在处理内部事务时常出现一手遮天的现象。而对于中小景区来说,森林资源的管控,既受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在面对外部主体干扰时,又常需要政府环境监管执法的协作。而政府部门间却常因对自身利益考虑过多,在执法协作上相互掣肘,更有甚者,越过政府审批或公然违反景区环境相关法规。实际上在某些森林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政府与景区扮演着合谋的角色,“建设性破坏”、“开发过度”现象也就悄无声息地掩盖在了“提升景区服务水平”、“改善游客体验”等冠冕堂皇的理由下。因此,无论行政管辖权在谁的手里,若监管主体在景区资源的使用与保护之间存在过多的利益纠葛,又缺乏相应的权力监管制衡机制,景区的生态安全就难以得到保障。

3.4景区开发水平与资源保护水平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调

在经济利益目标导向下,景区在环境保护中较为关注诸如垃圾堆积等直观的显性生态安全问题,而常常忽视诸如生物繁殖力下降等对景区生态安全影响深远的隐性生态安全问题。虽然新的风景区管理法规中不再提及以经济利益为目标,但对许多景区生存而言,生存发展确需要资金支持,在经营艰难竭蹶时,单靠政府补贴很难保证景区生态环境的安全,那么旅游活动不仅不能促进景区环境的良性发展,反而会严重危害森林资源的生态安全状态。但笔者看到更多的是,“更好保护环境”和“满足游客切实需要”成为许多景区不顾景区环境生态风险进行肆意开发的完美托辞,景区资源与环境保护只要从外表“看起来挺好”就够了。一个显著的事实是:多数景区的经营收入是透明的,而景区环境投入、环保举措却是遮遮掩掩的。对于景区生态资源来说,资源保护利益最大化和旅游经济利益最大化本身就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若不能很好地协调两者间关系,环境的外部性问题则势所难免。所以虽不能因噎废食,但若一味地追逐经济效益而忘了森林资源保护的初心,那么留给后代的将是美好环境的传说。

3.5景区管理者对景区生态安全的实际边界掌控能力不足

在一个生态区域内,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范围很广,景区外部环境状态往往影响景区内部资源环境,致使景区所面临的生态安全往往远大于其管辖权下的行政边界。在缺乏政府部门有效协作或政绩考核指标的驱使下,一些景区成了逐利者的掌上明珠,周围或“烟雾缭绕”或“高楼林立”,景区内的植被因空气沉降、水体因河流水系而遭到外部主体不断干扰等现象时有发生。

3.6景区资源使用及参与主体间责利关系失衡

景区资源的使用与保护涉及了政府、景区、游客、农民、周边企业等多种主体。其中,政府和景区是监管主体。监管主体自身与资源的利益纠葛使其未能发挥有效监管作用,而景区常扮演着监管者与破坏者的双重角色,在约束其它主体时却无视自身行为,造成“只许自己破坏,不许他人砍柴”的现象。森林旅游景区在发展过程中过多强调自身利益,忽视各干扰主体在森林资源使用中合理的利益诉求,致其无视环境法规与道德责任。可见,即便监控机制效力很高,若各群体间利益关系不平衡,也会引起景区生态安全问题。从另一个视角看,包括周边企业、农民在内的各相关群体,它们本身是资源的使用者,理应保护森林资源,但因相关政策与制度对其利益缺乏充分考虑,逐渐将其推向保护的对立面。比如人类本身就是自然遗产的一部分,因为申遗而盲目迁出大量居民,在缺乏相关补偿或补偿不力情况下,使得农民由原有贫困转向另一种贫困,出现另类“生态难民”。恰恰是这些为保护景区资源出台的相关制度与政策,在某些层面上却得到了相反的效果。

4基于iRDS模型的景区生态安全水平的提升路径

森林旅游经营活动本身是一种经济行为,景区经营只是森林资源使用的一种形式,以生态保护为核心的各方利益均衡是景区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由于森林资源的产权所属、生态管理边界、各利益主体众多等问题,单纯依靠景区经营者来实现景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无疑于棘地荆天。因而,还需要立足于政府视角,通过制度的规范、监管的优化、产业服务的促进与引导等手段,在促进景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前提下,逐步实现森林旅游景区的生态安全水平的不断提升。

4.1建立生态优先导向的景区发展模式

从景区生态安全角度看,一般情况下随着景区对资源的开发,景区环境所能承受的生态安全压力也会随着景区资源开发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若景区一味忽视生态环境的需要,景区生态安全问题迟早会出现。反之,若景区在旅游开发中将获得的收入全部用于生态保护,或无视经济发展对景区资源保护的支撑作用,则景区的长足发展也难以为继。因此,森林旅游景区的发展之路,应建立生态优先为导向的森林旅游景区发展模式(图2)。在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需要的基础上进行景区开发,改变过去一味由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应转向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内涵式发展模式为主。景区经营者以更高的环境敏感度,主动关注生态环境变化,重点关注景区的隐性生态安全问题。景区盈利与否也不再是影响景区生态保护的决定性影响因素,而是在确保生态安全处于较高水平下,来适度进行景区开发。即使发展速度慢一些,经济效益增速低一些,但景区开发始终是在较高安全水平下进行的。

4.2构建多元化景区环境保护制度机制

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景区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森林资源的使用主体成本外溢所致。将外部性进行内化是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7]。通过构建多元化景区环境保护制度机制,有助于实现森林旅游资源使用中环境成本的内化。1)健全现有的刚性制度。根据景区生态资源重要性,制定严厉的惩罚性制度,让违法违规成本高于其相关得益。2)增设相对柔性的环境保护激励性制度。如:对景区及周边企业等在提高生态保护方面提供鼓励与支持,对于良好遵行环境保护的企业给予减税、低息贷款等经济激励和其它精神文明激励。3)完善平衡利益相关主体的支持性制度。如:健全土地使用补偿、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移民安置补偿、就业指导、创业扶持等制度,让农民从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中真正受益。4)建立景区生态发展基金,对赢利能力较弱或政府补贴能力较差的景区提供一定的生态保护资金支持等。5)发挥自愿性环境管理制度的功能。鼓励景区及周边企业引入环境管理体系及其认证体系,引导企业增强环境保护的自律性,以降低刚性制度等产生的社会成本。

4.3建立以前馈和现场控制为主的景区生态安全控制机制

在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完全的情况下,增强前馈与现场控制能力,能够有效降低森林资源的破坏水平。1)改变被动监管环境的局面,在通过立法逐步完善景区环境制度的同时,需要增强对环境的防御性监管活动。如:增强景区经营者进行定期环境监测,监测内容应向引起水质变化,或水质变化所带来的隐性生态安全问题转移;并对可能的影响结果进行预判,为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提供依据。2)提升预防性制度的执行能力。在环境影响评价的执法、与影响景区环境的相关项目审批中,若能进行严格执法,降低“走过场”的现象,景区的许多生态安全破坏活动均能得到有效遏制。3)鼓励与引导景区扩大对现代电子监控技术的使用,并将之与政府环境监管系统联网,实时动态了解相关区域的环境状态,为及时掌控与处理景区内外的生态安全风险提供决策信息支持。

4.4形成景区生态资源的责利关系均衡机制

市场机制要求森林资源的各使用主体,在资源使用的同时应承担相应的保护责任。在生态优先导向下,将所有管理主体综合为一个类似“大部制”的管理机构,各参与主体间对景区资源的保护不以使用中的得利多少为驱动力,而是以景区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为前提。除了管理体制外,尤其要考虑农民在森林旅游业发展中的利益。森林旅游发展应以解决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除了在立法上让农民参与到森林旅游活动的盈利分配中,还要考虑农民的生产与生活、生存与发展等问题,以促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让各参与主体在森林资源的使用中得益,得益的同时又保护森林资源,从而达到人类需要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

森林生态安全篇2

1、相视一笑,共同呵护我们的人家园---森林

2、地增一片绿天多一分蓝

3、全民共建森林城市我知晓我参与我奉献

4、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5、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和谐文明经开

6、森林城市功在当代城市森林惠及万世

7、森林城市全民共建美好家园你我共享

8、建设森林城市减少温室效应

9、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民共享绿色福利

10、全民共创森林城市我知晓我参与我奉献

11、森林城市全民参与美好家园你我共建

12、创国家森林城市建和谐美丽西安

13、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掀起造林绿化新高潮

14、播种一棵树苗绿盈西安创建森林城市你我同行

15、呵护一颗颗绿树奉献一片片爱心

16、共建森林城市共享森林美景

17、低碳出行环保生活

18、人在林中林在城中

19、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20、森林城市全市共建,美好家园你我共享

21、加强森林执法保护绿化成果

22、加强生态保护着眼长远发展

23、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24、全民参与绿化造林共创国家森林城市

25、爱森林爱绿色爱十堰

26、保护城市森林维护生态安全

27、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优美人居环境

28、森林城市全民共建,美好家园你我共享

29、水韵林城美丽西安

30、一草一木释放绿色温情一举一动展现古城文明

31、城市森林化城镇园林化村庄林荫化渠路林带化

32、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营造绿色宜居家园

33、群策群力参与义乌创森,同心同德共建生态文明

34、尚青山绿水享天然氧吧

35、全民参与绿化共建森林城市

36、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生态宜居西安

37、水韵林城美丽西安

38、绿荫下行走绿地间徜徉

39、同创森林城市,共赏森林美景

40、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生态美丽十堰

41、创建森林城市享受自然空调

42、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营造绿色宜居家园

43、造绿爱绿护绿是每一位市民的责任

44、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人人有责

45、全市动员,全民参与,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46、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共筑优美人居环境

47、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

48、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9、森林城市全民共建美好家园你我共享

50、创森林城市建温馨家园

51、多造一片林多沐一滴雨露

52、共沐蓝天碧水同享绿树鲜花

53、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美丽宜居西安

54、手牵手共创国家森林城市,心连心打造绿色美丽义乌

55、植树造林治污减霾

56、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优美人居环境

57、保护森林成果就是保护我们的绿肺

58、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生态宜居十堰

59、保护城市森林维护生态安全

60、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十堰增绿,给车城添彩

61、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的未来

62、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给子孙留下碧水蓝天

63、手牵手共创森林城市,心连心打造魅力车城

64、美好家园人人创绿色成果人人享

65、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生态美丽义乌

66、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共享城市美好生活

67、城在绿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

68、绿色家园是我家森林防火靠大家

森林生态安全篇3

【关键词】林业发展;低碳;经济地位

1.森林是最大的储碳库和吸碳器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并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所以,森林具有碳汇功能。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储存了大量的碳。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被公认为最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同时又是最经济的吸碳器。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更具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森林的碳汇功能和其他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一样,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和气候安全一直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

2.森林锐减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放

毁林和森林退化以及灾害导致森林遭受破坏后,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碳被重新释放到大气中。联合国《2000年全球生态展望》指出,全球森林已从人类文明初期的约76亿hm2减少到38亿hm2,减少了50%,难以支撑人类文明的大厦,对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了严重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2000~2005年,全球年均毁林面积为730万hm2。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2004年,源自森林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4%,仅次于能源和工业部门,位列第三。而且,目前全球森林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围绕哥本哈根乃至今后的国际谈判,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倡导通过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以推动“减少毁林和退化林地造成的碳排放(ReDD+)”等政策的制定,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

3.森林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森林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如大规模植树造林、治理荒漠化等,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建设农田林网,起到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建设沿海防护林、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对抗御海洋灾害,保护沿海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价值。而采用抗旱抗涝作物品种、加固海岸提防、减少森林火灾和病虫灾害、加快优良林木品种选育等,有助于提高森林本身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森林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增强,反过来又会提高森林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4.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

低碳经济的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通过碳汇功能,在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贮存了巨量的碳,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愈益认识到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林业既是产业建设的载体,也是生态建设的载体。现代林业的发展就是按照林业的基本属性和内在规律,致力于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生态中有产业、产业中有生态的双赢目标。通过发展现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就有了充裕的物质基础条件;林业产业的生态化,又促进林业潜能的循环释放,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强有力的依托和保障。森林是实施新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资源。

发展林业,增加林业生物质能源供给,对于维护我国能源安全、修复生态系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调整能源结构、解决生态问题的国家战略。

5.林业低碳经济的基础理论

所谓林业低碳经济,是指在林业经济活动过程中,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增加森林碳汇,减少林业碳源,从而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森林碳汇功能: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有机碳库,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估计,陆地生态系统中储存了2.48万亿t的Co2,其中1.15万亿t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当中。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大量的Co2形成生物量,从而减缓温室效应。森林的生物量、植物碎屑和森林土壤固定碳素而成为碳汇,这就是森林的碳汇功能。森林具有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固碳效益的潜力。造林就是固碳,绿化等同减排,森林的碳汇功能是林业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6.低碳经济背景下林业发展的建议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加大科学研究,提供科技支撑。

深入开展森林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基础研究。加强林业减排增汇的技术潜力与成本效益分析;继续加强森林灾害发生机理和防控对策研究;加强气候变化情景下森林、湿地、荒漠、城市绿地等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并提出适应技术对策;加强森林作为重要可再生能源库的研究和开发利用。通过科研,推进科技兴林、科技富林、科技强林的进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加强宣传,引导全社会参与低碳发展。

森林生态安全篇4

【关键词】林区建设安全管理

森林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有“绿色水库”之美称,以其营养丰富、无污染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此外,森林树木的枝叶及林床的机械作用能减缓雨水对地表的冲击力。林地表面海绵状的枯枝落能大量吸收水分。加之,森林庞大的根系使得林地很少发生水土流失现象.然而森林火灾会导致这种功能的显著减弱。严重时引起水土流失,还会造成不可挽回的自然灾害.但是因安全问题管理会烧毁这些珍贵的野生植物,或者改变其生存环境,使其种类灭绝。

一、林区建设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一)是保护自然资源的需要

森林中分布有多种古树名木、名花异草及珍禽稀兽.所有这些都是人类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然而,自然灾害和人为迫害能使这些宝贵资源付之一炬.同时森林是各种珍禽异兽的家园.火灾后会破坏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是做好安全管理。

(二)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生态的主体是森林,保住了森林就保住了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森林的公共资源和生态安全要立足于林业大框架,根据职权法依法科学地定位森林管理体制。森林是人类及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良好环境.一些新疆虎、野马、犀牛、豚鹿、朱鹭、黄腹角雉、台湾鹇等几十种珍贵鸟兽等部级保护动物已经灭绝。森林是野生动物生存的场所,没有森林就没有动物资源。天然林保护工程可以说是我国林业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严格控制对天然林采伐的政策,可以为为我国林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是维护林区社会安定的需要

森林是林区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森林火灾不仅能造成人员伤亡,而且还会使人们失去家园.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造成了220余人余人死亡,同时使很多家庭无家可归。目前林区的不法分子为了眼前的利益,采用放火烧林的手段进行开荒种地.因此,森林安全管理不仅要防止意外因素引发的森林火灾,而且还要维护林区社会安定。

二、林区建设中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森林安全管理体系

提高安全意识。各部门要建立紧急救援制度,定期召开消防会议,严格遵守当地森林消防部门的各项规定。同时还要强化职工的消防意识,每年开展一次特殊岗位、灭火知识的培训。协调各部门全面落实消防责任。工作人员必须对安全阀、呼吸阀和避雷器等安全装置要经常检测。

实行交流轮岗。实行干部轮岗交流是森林安全管理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轮岗交流能强化森林管理者交流工作举措,立足岗位实际,以工作需要为主向加强部门交流,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执行力度。有效盘活警力资源,优化人员结构,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森林公安机关的战斗力。

(二)建立防火隔离体系

森林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类的生存形势越发严峻。为了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不受侵害,需要森林的自我更新能力,实现生态多样性的发展,维护生态失衡。林区防火隔离体系是今后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以及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关键性措施。隔离体系建设是提高对森林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在林缘山脊等地区种植木荷、火力楠、油荼及其他树种,在防火重要区域应修建4~6m宽的防火通道。如果没有必需的防火通道一旦发生火情,短时间内靠步行难以及时到达火场扑救,会降低扑火的战斗力。由于缺少防火通道建设能实施快速扑救,避免贻误扑火时机。加强森林防火通道建设是确保进入林区的交通具有较强的通达功能。根据林区树种及林分情况,防火隔离带的宽度应形成网状隔离,避免火烧连营使更多的森林得到保护。

(三)优化林区消防安全工作

由于林区每年触电、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因此进一步加强林区用电安全管理,是林区相关部门和广大用电者的职责和义不容辞的义务。冬季,处于区用电高峰期,林区基本建设迅速发展,林区用电基础设施负载量会超过负荷,加之部分用电设备的陈旧老化使林区用电安全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容易引发事故,给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因此,加强安全用电监督是切实加强林区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一是要实现用电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全面落实用电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特别是在节假日要制定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

三、提高维护水平,确保维护安全

(1)路面维修。进行统一规划,最大限度地解决路面的通行问题,而道路的排水、G化等建设要跟上。建立可操作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程序进行操作。要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改变林区道路“有建设、无管理”的尴尬局面,加大对林区路网密度控制。合理的林区道路网密度对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效能。

(2)电路维修。积极改善安全用电设施,及进一步改善安全用电设施,维修和更新用电设备。有效地对林区内的输电线路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查,并深入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置,从而及时控制和排除危险。

(3)发挥森林公安的职能。森林公安具有刑事执法和行政执法职能的专门保护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生态安全、维护林区社会秩序的重要执法力量,担负着维护林业改革成果、维护林区和谐稳定和应对气候变化四大责任。保护生态环境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异常艰巨。我们必须以维护林区社会稳定为目标,以科技和信息化应用为支撑,立足队伍建设夯实基础工作,为守护和确保林区社会治安秩序做贡献。

总之,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面对众多的灾害,需要我们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构建网状式的安全管理体系,从而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庄凯勋,王淑芳,侯武才.大兴安岭东部林区自然保护区林火问题的探讨[J].森林防火,2005.

森林生态安全篇5

关键词:森林旅游;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现已建成各级森林公园2583处,2011年全国森林公园旅游人数近4亿人次,创社会综合产值达2000亿元。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森林公园有力促进了我国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并成为我国传播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的重要阵地。

随着人们对环境意识的认识,生态旅游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人们纷纷开始到野外的景区、公园赏景、游玩。这给森林旅游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可以说大众化的生态旅游活动已经兴起。

集安市森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依靠集安文化遗产和观光旅游业的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逐步发展壮大,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凸出的优势。

一、集安市森林旅游的现状

(一)森林旅游资源丰富

集安市森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植物种类达1300多种。五女峰部级森林公园和老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大寓山、七星山市级园林公园在此镶嵌。“自然神韵晓月岭,森林风光五女峰”。鸭绿江沿线旅游圣地,不仅展现有冰川运动造就的美丽而神秘的“岛屿风光”、“奇山峭壁”、“江鲤鱼”,而且有两岸异国风情,有参天古树、奇花异草和周围的森林组成的美丽迷人的风景。绿色森林,清新怡人的空气,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植物等吸引众多的旅游者。

(二)森林旅游产业迅猛发展

近年来,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森林旅游成为林业发展后续产业的主打项目之一。在森林旅游方面,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三期扩建接待环境大大改善。森林旅行社、宾馆、度假村、旅游车等接待设施日趋完善,高素质的导游队伍和多条旅游线路已经有序运行。可以说,集安的森林旅游业已经形成规模。

(三)森林旅游前景广阔

国家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予以重点培育,我市把它作为支柱产业,重点产业给予优先发展。提出“旅游兴市”战略,明确强调把旅游业培育成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森林旅游的前景非常看好。

二、发展森林旅游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旅游资源无序开发利用

其一,在森林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关系调控乏力,加之建设规模小、管理粗放、结构单一,使旅游产业发展一直停滞不前。影响了森林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其二,对森林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监控乏力,出现游客不爱惜自然资源和环境卫生,导致生态资源退化。其三,在开发森林旅游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二)基础设施薄弱

集安的森林旅游景点离市区较远,加之旅游项目资金投入少,设备设施不齐全,可进入性差。如景区内交通、通讯、电力设施、生活条件还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尤其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

(三)宣传工作有待加强。集安的森林旅游起步相对较晚,森林旅游科技含量低,经营森林旅游项目理念转变慢、经验不足,没有形成品牌,知名度较低,因此必须加强森林旅游宣传。

三、促进森林旅游业发展的保护措施

(一)转变观念,协调发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优胜劣汰是基本规律,森林旅游业要生存发展,只能走效益型增长的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市场做文章,而不是围绕数字做游戏,对森林旅游公园的建设,要从旅游景观的价值角度,从市场需求、资金筹措、交通可进人性、资源特色等各方面去深入分析创建每一森林公园的可行性,而不能仅凭森林面积有多大,动植物种类有多少就来决策。森林旅游业发展是一持续发展的过程,要由易到难,要有科学的规划,以高起点、高标准、突出森林景观的地方特色,推进森林旅游业发展。

(二)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要对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和导游进行有关植物知识、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管理知识的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培训,同时,通过定期举办森林旅游服务人员培训、林业生态旅游区野生动植物识别培训等途径来提高游客的资源保护意识。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公园的管理

森林生态安全篇6

随着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全国主要集体林区已基本完成了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分林到户后,林地划分细碎化和林地经营分散化不利于林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制约了林地经济效益的提升;而且,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户逐渐发生分化,脱离林地的农户增多,林地抛荒造成林地资源浪费严重[1]。因此,积极推进集体林权流转,对优化森林资源配置和提升林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规范集体林权流转行为,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许多省、自治区、市、县都进行了规范集体林权流转行为的地方性立法,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于2010年组织起草了《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任何制度的设立都有其基本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指为满足某方面的特殊需要而在所有的价值中进行的取舍。因此,任何法律制度的价值系统都具有某种取向性和层次性。按照法的目的性与工具性价值的分类法,法律的价值可分为三个层次:个人自由与社会和谐属于第一层次的法律价值,是终极性和目的性的法律价值;第二层次的法律价值主要有公平、效率、秩序等,这些价值相对于自由而言是工具性的;第三层次的法律价值主要有基本人权、社会安定、经济增长等,它们从属于第二层次,是法律所直接反映和保障的价值[2]。从一般意义上讲,集体林权流转法律制度的价值也具有这种“两类三层”的体系特征。但是,随着社会主体对生态利益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集体林权流转制度需要积极回应社会主体对生态的利益诉求,具有明显的生态化趋向。本文在生态视角下对我国集体林权流转法律制度的价值展开研究,目的是探讨集体林权流转法律制度存在的意义和效用,以便探明集体林权流转法律制度发展的向度与深度,克服集体林权流转制度在价值取向上的偏差。

1生态和谐: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的目标性价值

法有许多价值,和谐是其重要价值之一,是法的目标性价值。因为法所体现或追求的公平、效率、安全、秩序等价值都是为实现社会关系的和谐服务的。从生态视角来考察,集体林权流转制度,就是要以实现生态和谐为其价值追求。

1.1生态和谐价值的内涵

一般而言,和谐是事物之间达到融洽、协调和平衡的一种关系状态,而生态是指包括人在内的生物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系统。那么,生态和谐就是指包括人在内的生物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系统处于一种协调融洽的状态。具体来说,生态和谐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代内生态和谐。代内生态和谐,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生态和谐。就集体林权流转制度而言,其所关注的主要是森林资源利益分配是否均衡合理的问题。由于历史、立法、管理体制等因素影响,当前的森林资源利益在不同主体、不同地区之间的分配还不平衡。①从国际间看,欧美发达国家的富足是建立在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资源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国家间通过战争和贸易实现了自然资源的不公平占有,导致了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利用环境资源方面出现了极不和谐的局面。随着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森林资源生长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国际间对森林生态利益的争夺正日趋激烈。②从区际间看,森林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同,各地区对森林资源的实际占有也就不同。由于森林资源生态环境价值的公共性,发达地区不承担欠发达地区为改善森林生态环境而支出的费用和为保护森林资源而丧失发展机会所带来的损失,但却享受由此带来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利益,产生了区际间的生态不和谐。③从人际间看,由于不同社会主体的资金基础、技术水平、信息渠道等各不相同,林权流转过程中的人际不和谐现象大量存在。实践中,一部分对林地依附性较弱的林地承包经营者,自己不经营,也不愿意将其流转给别人经营,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损失则由穷人来分担;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林地承包经营者由于急需生活资金,而被迫低价转让山林;一些富人投机者,大面积占有林地,通过炒买炒卖山林而一夜暴富。(2)代际生态和谐。代际生态和谐,即世代人之间的纵向生态和谐,它包含三方面含义:①当代人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否适度,即当代人的经济活动是否破坏了后代人的发展基础;②本代人对修复、改善自然生态条件及保护自然资源的投资是否与他们所消耗的资源量相匹配;③现代人对后代人的补偿能否实现。代际生态和谐要求在开发、利用自然、文化资源时,约束当今世代的行为。然而,在林权流转过程中,一些经营者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对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关注不够,背离了代际生态和谐价值观的要求。如湖南靖州,广东商人租地只种植柳叶生产木片,已经带来了生态问题。(3)种际生态和谐。种际生态和谐是指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员,人及其他物种相互之间在享受生态利益与承担生态责任方面的和谐问题。种际生态和谐不是使人屈从于自然,也不是所谓的“以自然为中心”。种际生态和谐同样允许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是在种际生态和谐价值观的指导下,人类有了一种正确的态度和行为,这就是在保护自然和适应自然的基础上利用和重构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种际生态和谐以限制人类发展经济的绝对自由为出发点,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目标,它强调对人的价值和其他物种价值的承认,要求人类应该维护其他物种生存的利益,并为实现种际生态和谐尽自己的义务。集体林权流转过程中,一些受让主体在获得林地使用权后,改变林地用途,引进外来物种,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其行为已违背了种际生态和谐的价值要求。

1.2生态和谐价值的实现路径

集体林权流转制度以生态和谐作为其终极价值。我们需要积极稳妥地将其运用于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的设计和实施中,促进其生态和谐价值的实现。(1)增强资源安全意识,规制涉外集体林权流转行为。现行法律和政策并没有限制外国投资者成为我国林权流转的主体。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受让林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有农业经营能力”即可。鉴于国际间在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关系并不和谐,森林资源是具有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战略性资源,建议在制定集体林权流转法律制度时,对外国公民、外国法人、无国籍人士及其有50%以上股份的法人参加我国集体林权流转的条件进行明确的规定,以保证交易安全和林地的可持续开发利用。(2)考虑地区资源差异,完善集体林权流转配套制度。一方面,培育林权流转市场,实现森林资源富集地区的资源经济利益与资源贫乏地区的资源生态利益在林权流转制度框架下的交换;另一方面,设计出符合地区间生态和谐的配套制度。如:针对汽车消费或企业生产开征生态税,将其中一部分用于支持欠发达地区保护森林资源;从国家层面建立专门的集体林权流转基金,鼓励更多的主体投身林业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国家采用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对集体林权流转及其监管过程中产生的费用予以保障等。(3)控制贫富分化现象,保护林权流转各方合法利益。设计集体林权流转制度,既要保证林权流转各方的合法权益,又要防止因林权流转而导致贫富分化。集体林权流转制度在构建中要坚持林农有权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发展目标和道路的原则和一部分人的富裕不以造成另一部分人的损失为代价的原则,既要让林权流转到最能够发挥其资源效益的经营者手中,又要控制不合理的林权集中和林权闲置现象。集体林权流转制度应该将集体林权流转信息、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集体林权流转监管等方面的内容落到实处,以保障林权流转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4)树立生态伦理观念,完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立法。生态伦理观是对传统人际伦理观的超越。人际伦理观下的资源物权立法的理论与实践局限,导致了人与资源的紧张关系[3]。生态伦理观认为,人类和其他物种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权利。当代人在利用森林资源时要有生态伦理观念,把为其他物种和后代人创造适宜的生存发展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按照生态伦理观念来完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立法,需要贯彻生态利益优先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强化资源物权的生态义务等原则。在法律制度上,设置林权流转激励制度,调动社会各主体参与林权流转和营林育林的积极性;设置林权流转限制制度,加强集体林权流转政府监管,使集体森林资源的经营利用按照生态规律的要求进行。

2生态效率: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的手段性价值

词源意义上的“效率”是指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较。效率既是经济活动所追求的价值之一,也是各种立法活动和法律制度所追求的价值之一。法的效率包括法的自身效率和法的工具性效率。本文论及的是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的工具性效率,即集体林权流转制度对我国集体森林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2.1生态效率价值的内涵

生态效率等同于英文中的eco-efficiency,其中eco既是ecology(生态学)的词根,又是economy(经济学)的词根,两者组合意味着生态效率同时兼顾了生态和经济两个方面的效率。生态经济学者则将生态效率定义为“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双赢”。生态效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量和资源环境消耗的实物量比值,它表示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分离关系,是一国绿色竞争力的重要体现[4]。生态效率是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的测评工具,更是一种理念和策略,它能够使利用自然同满足人类福利的经济活动充分脱钩,以保持自然的承载力。生态效率是促进和保障生态和谐价值实现的重要工具,是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的第二层次的价值追求。确立生态效率的价值观对构建合理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1)生态效率价值观中折射出一种整体主义的方法论思想。生态效率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强调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保证生态效益同步增长。长期以来,由于对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保护,集体林权流转市场迟迟未能开放,严重侵犯了林权所有者的经济利益,造成森林资源的浪费和林区的贫困。新一轮集体林权流转制度改革是基于盘活集体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而展开的。然而,一味追求经济效率,又会造成诸如林地被毁、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消灭、环境恶化等生态效益损失。根据生态效率价值观的要求,集体林权流转制度不应该单纯以促进林区经济发展或严格保护森林生态环境为价值追求,而应该通过合理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规范的林权流转行为,实现林业经营中经济与生态的价值和谐。(2)生态效率价值观把伦理考虑引入到经济行为的法律调整之中。与传统的经济效率价值观相比,生态效率价值观还隐含了一种尊重自然和环境价值的生态主义的伦理性内容[5]。伦理学与经济学的分离是当代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缺陷,对经济理论中“经济人”或者“自利最大化”的标准行为假设的背离会因为不同的伦理考虑而出现[6]。比如,人们自觉保护环境,可能是出于一种伦理考虑,而不仅仅是成本效益的经济分析。因此,可以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林权流转信息公开等措施提高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培养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行为习惯,培育环境投资幸福感和生态消费幸福感等来提高生态效率,进而达至生态和谐。(3)生态效率价值观促进林业法制从保护生态向经营生态的理念转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的需求不断增加,林业立法选择了“保护生态”的立法理念。例如,限额采伐制度和采伐许可证制度等都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设计的。这种保护生态的制度设计对林权加以限制,阻碍了市场机制的发挥。一方面林业发展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大量市场资本闲置也不愿意投入到林业生态建设中去[7]。生态效率价值观提倡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的统一,不仅可以克服保护生态的片面性,而且为经营生态的思想提供了可靠的价值基础。经营生态是通过积极主动的规划、建设、经营、管理活动以发挥生态系统最大效益,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经营生态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相应的,林业法制也需要实现从保护生态向经营生态的理念转变,即充分尊重林权主体的经营自,促进集体林权的市场化流转。

2.2生态效率价值的实现路径

随着人们对森林生态和生态效率价值的认识进一步提高,集体林权流转制度也需要更新思想并建立和完善一些重要制度,以保障生态效率价值的实现。(1)从森林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界定“森林资源”。《森林法实施条例》对森林资源的定义是:“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这种界定并没有体现森林资源的生态性。“森林资源”实际上被看成是森林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而实际上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的森林生态功能并没有被纳入森林资源法律规制的范畴,森林资源所产生的生态利益也没有在法律上明确其归属。诚如有学者言,我国现行森林法是只见树木,不见生态系统[7]。生态效率价值观要求不能将森林资源看成是孤立的土地、动物、植物或微生物,而应当根据生态学将其看成一个生态系统。(2)进一步明晰森林生态利益生产经营主体。生态利益作为全社会所享有的公共产品,可以由政府来供给。但政府的职能应该是“提供”公共产品,而不是“生产”全部的公共物品。森林生态利益完全由政府承担,很容易造成我国森林生态利益生产和供给均不足。为了实现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目标,政府必须动员社会的力量加入到环境公共产品的提供中来[8]。并且,政府与市场主体在森林生态利益生产经营上应当有明确的分工:政府主要在于通过立法,保障市场主体的权利,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即制度供给。市场主体是微观的生态利益生产经营主体,在确保森林生态安全的前提下自主生产、经营各类森林资源,市场主体的林木采伐权、林权流转权等原则上应较少受限。(3)赋予市场主体充分的森林资源经营权。我国森林法赋予了森林经营者一定的合法权益,但在生态保护价值观指导下,森林经营者的财产收益权和处置权受到行政权力的极大限制。赋予市场主体充分的森林资源经营权,利益驱动可以让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到森林经营中。许多发达国家对私有林没有或较少限制的实践,证明了不限制市场主体的经营权不仅没有减少森林覆盖率,反而是越采越多,越采越好[9]。现代意义上的林业产业化,包括商品林业的产业化和生态林业的产业化。所谓生态林业产业化,是指把森林生态环境服务当作一个产业来推动[10]。可见,在赋予市场主体经济产权的同时,还必须赋予市场主体对森林资源的生态产权。也就是,明确林地所有者对森林生态利益的所有权,并结合森林生态价值的科学评估,促进森林生态利益使用权的市场化流转[11]。惟其如此,才能实现森林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相容共赢。

3生态安全: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的基础性价值

学界对法的安全价值的内容有一定分歧,但安全作为法的当然价值之一却是中外法学界的共识。不同的法有不同的安全范畴。集体林权流转立法着眼于生态环境、森林资源的永续良好状态和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秩序,即生态安全。

3.1生态安全价值的内涵解读

生态安全是指人的环境权利及其实现受到保护,自然环境和人的健康及生命活动处于无生态危险或不受生态危险威胁的状态。该定义概括了“生态安全”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出生态安全乃一种状态;二是明确说明生态安全是一种受到保护、无危险或不受危险威胁的状态;三是指明对生态安全产生威胁的来源是生态危险[12]。生态安全的提出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①严重的生态危机是生态安全价值形成的首要因素。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公害事件频繁出现等这些事实向世人证明,人类已处于一个严峻而紧迫的生态危机时代。②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使得任何局部环境破坏都有可能引发全局性的灾难,甚至危及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存亡。③生态环境的支撑能力有一定的限度,一旦超过环境自净、修复的阀值,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这些生态问题的出现使得人类客观上希望免受生态危险的威胁,主观上也希望摆脱对生态危机的恐惧。生态安全法律价值的确立完善了法的安全价值体系。传统意义上的安全视阈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们面临的危险和威胁主要来自于他人的侵害或伤害、国家的入侵或战争等,而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威胁,虽然时有面临,但在人们的安全观念里并不占突出的地位。实际上,生态安全不牢固,就意味着大片国土失去对国民经济的承载能力,这与国土的割让一样或给国家造成无法衡量的损失;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会造成工农业生产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这与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损失并无二致。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安全与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同等重要,都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生态安全价值在法律的价值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生态安全的获得为人类寻求更高一层的发展和安全的实现提供了基础保障,没有生态安全就没有人类的存在与发展,更没有其他安全可言。生态安全是在生态危机时代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是军事、政治和经济安全的基础和载体。生态安全应当被视为法律的基础性价值,成为法律活动的归宿和予以实现的目标,也应成为法律价值评价的标准。森林作为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尽管中国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很高,潜力也很大,但是现在的森林资源存量却很难满足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中国目前处于森林生态产品匮乏的时期[14]。集体林权流转制度作为专门规范集体森林资源经营利用行为的法律制度自然应该将生态安全作为其基础性价值。

森林生态安全篇7

关键词: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探讨

目前,江西正在开展国有林场改革,首先要整合国有林场资源,实行分类经营管理。各县(市、区)将现有林场资源和资产进行全面整合重组,组建1个生态公益型林场和1~2个商品经营型林场,实现国有林场分类经营、分类管理、规模经营。国有林场在培育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林业经济等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其森林可持续经营对于我国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笔者认为生态公益型林场更要把培育、管护森林资源和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生态功能的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1基本情况

位于江西省中部的乐安县,是全省30个重点林业县之一,该县林业在抚州市乃至全省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乐安县绿园生态林场(前身乐安县实验林场)创建于1985年,为加强国有生态公益林管理,理顺国有林场管理体制,促进国有林场发展,经乐安县编办批准,于2007年成立乐安县绿园生态林场。新成立的绿园生态林场,为县林业局下属股级事业单位,人员由原县实验林场调入,主要职责是经营管理国有生态公益林,并兼营原实验林场商品林,林场下辖牛田、公溪、金竹、增田、招携、石陂6个分场,共有117名干部职工,拥有山林面积1.5万hm2,其中:生态公益林约0.945万hm2,商品林约0.557万hm2。活立木蓄积114万m3,森林覆盖率98%,森林面积占全县森林面积的近1/10,立木蓄积量占全县的1/5,大大改善了乐安的生态环境,促进了林场经济效益大幅增长。

从建场开始,在几代林业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乐安绿园生态林场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场迅速发展壮大。先后实施了5个林业项目,即国内林业贷款造林项目、世行一期和二期贷款项目、退耕还林工程、日本政府贷款造林项目;完成造林面积1.2万hm2,总投资4350多万元,为培育全县森林后备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和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该场共投资300多万元用挖掘机对国有山林开挖防火林道,并栽上防火林,建立永久性森林防火保障体系。该场还积极鼓励发展自营经济,实行股份制经营,成立股份制林场,让职工参与营林造林以及木材生产,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目前,该场已对666.7hm2荒山及采伐基地实行参股经营,鼓励职工租赁荒山栽种铁观音茶叶基地40hm2,有效地改善了职工生活,提高了职工收入。由于各项措施得力,该场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并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林场改革,进一步把林场做强做大,为全县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森林资源分析

从森林资源上来说,乐安绿园生态林场存在以下问题:

2.1树种单一,树种结构欠合理

林场的树种以杉木和国外松为主。这两种树种的纯林及混交林面积、蓄积量合计所占的比重分别为75%、92.1%。

2.2中幼龄林比重大,成熟林比重小

在林场的林地中,幼中龄林面积和蓄积均超占总量的75%以上,可采的成熟林资源正在逐年减少。

2.3林分质量不高

林场现有林地平均蓄积为8.1m3/hm2,林地生产力较低。特别是生态公益林的林分质量更差,有待于加强改造。其实这些问题在许多国有林场同样存在。

3森林经营策略

3.1加强财务控制能力和林木资产化管理水平

3.1.1加强国有林场财务内部控制。包括建立起一整套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系统,完善控制,明确控制标准。科学压缩开支,严格审批相关支出费用,降低各项成本,管好用好现有的资金,加强对木材销售应收款项等的风险控制。

3.1.2根据林木资产的特点,结合市场经济大环境,强化林木资产化管理的能力。充分依据现有的政策,将商品用材林的经营管理逐渐向完全资产化管理目标上靠拢。运用市场经济特点,增强对林木资产化管理的能力。

3.1.3大力实施和发展碳汇林业项目,并实行资产化流通管理。

3.2商品林经营的主要对策

3.2.1争取国家的优惠政策和相关扶持。包括争取国家尽快出台森林保险制度、抵押贷款和配套的补助制度,对林业建设包括商品林建设实施专项扶持和贴息贷款等。

3.2.2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强化融资功能。在相关配套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的情况下,包括森林保险的推出和加强,森林资源评估业务的开展,林木和林地资产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等。通过各种融资手段包括上市来获得资金,实现丰产林培育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综合效益。

3.2.3建议对国有林场在一定时间内(如5年)实行弹性的采伐限额政策,按市场供需情况进行木材生产。依据木材市场情况的相对弹性安排年度采伐限额计划。

3.2.4加强森林资源资产流转管理。包括加强森林资产评估工作,预防因流转产生纠纷,严厉打击流转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主要针对黑箱操作、行政干预、串标等进行打击。加强流转的后续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强流转资金的管理等。

3.3应对未来发展,强化生态林服务功能

要根据林场的定位,逐步转变营林方式,建立稳定的生态公益林体系,改善优化自然生态环境,改善林场的资源数量和质量,使林场适应未来发展,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生态服务。

3.3.1抓好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的管理,特别要迎合当前形势,大力发展碳汇林业。主要抓好长防林、退耕还林建设、林分改造和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这几大工程,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计划任务,并做好后续的抚育及管理工作。对于项目的管理要到位,专款专用,实行绩效评价。

3.3.2提高现有生态公益林的数量和质量,满足社会对优质生态服务的需求。生态公益林造林要合理规划,将生态功能与美化功能有机结合起来。

3.3.3发展生态旅游,构建生态文化服务体系。按照森林公园的要求,有效且科学利用好森林资源和森林景观,因地制宜开展森林旅游。建立青少年林业科普基地,培养青少年爱护自然和保护生态意识。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与理解,使低碳生活走进公众。此外,还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承载与自然保护区类似的部分功能。

当前,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应该引入市场机制,探索股份制等新型林场经营管理模式。激发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活力,林场作为国有资产的管理者退出经营领域,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资源培育和生态保护方面,搞好生态建设。林场改革发展必须围绕利益这个核心,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经营体制改革、内部挖潜等措施,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转变,努力把国有林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商品经营型和生态公益型林场都需要树立市场观念。跳出林场办林场,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林场的林地、林木和森林景观等国有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分离,通过组建股份公司或者多种形式的合作经营,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实现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

森林生态安全篇8

近年来,本市林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森林资源快速增长。到20*年底,林地总量近1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1.63%,为改善城市环境、建设生态城市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森林面积增加,本市发生森林火灾的概率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已多次发生森林火警,森林防火形势严峻。对此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要求切实加强本市森林防火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本市森林防火工作作如下通知: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森林防火工作关系到森林资源的安全,关系到城市生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森林防火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对维护城市生态安全、推进上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二、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组织体系和工作网络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落实《森林防火条例》、《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的规定,建立健全高效精干、保障有力的森林防火组织指挥体系,强化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的指导与协调;建立和完善反应快捷、运作协调的工作机制,加强重要信息的沟通、协调,保障森林防火工作政令畅通,全面提高我市森林防火工作的管理水平。

有森林区域的区县、镇(乡)政府要成立森林防火组织机构,负责本辖区的森林防火工作。部级森林公园、外环生态专项建设区、黄浦江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大型生态片林等管理单位要建立专门护林防火组织机构,落实专人负责森林防火工作。

有关方面要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干部、防火人员的业务技能。要开展公安人员森林扑火实战能力培训,强化安全避险知识教育,确保扑火人员生命安全。

三、推进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要强化现有林地的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和防火隔离带等森林防火基础建设,推进新建林地的配套生物防火林带建设,配备相应的林火扑救工具,配置交通车辆、通讯设备、防火宣传标识等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做到防火设施与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推进森林火灾智能监控系统建设,不断提高森林防火预警的及时性、有效性。

加强森林防火基础标准体系建设。要建立健全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同类别林地火险区防火配套工程建设标准,装备配备标准以及防火公益宣传、防火检查、防火扑救、防火设施设备维护管理等常规性管理工作标准。

建立稳定的森林防火投入机制。有森林区域的区县、镇(乡)政府要将森林防火基础建设纳入同级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林业和生态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将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森林防火费用政府投入为主、受益者合理承担的原则,积极探索有偿防控和救助模式。完善相关政策,对执行预防和扑救的各种森林消防车辆免征车辆通行费。

四、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

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地方各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区县、镇(乡)政府对辖区内的森林防火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指挥。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为主要责任人。

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协同推进森林防火工作。各级林业管理部门要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统筹协调;气象、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强森林火灾监测、预测预报和扑救工作;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落实森林防火资金保障;其他有关部门要积极参加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逐步形成“政府全面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社会积极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森林防火工作新机制。

加大森林火灾事故责任追究力度。对发现火灾隐患不作为、发生火情隐瞒不报贻误扑火战机、防火责任不落实、组织扑火不得力等失职、渎职行为,并造成重大损失或重大伤亡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五、强化森林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置

加强宣传教育。要依托新闻媒体,深入开展《森林防火条例》、火源管理规定、安全避险知识的普及教育,加大森林防火公益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安全防火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森林防火工作的氛围。

加强预测预报。要继续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根据火险等级提前预警,特别是在森林防火重点区域、重要时段,要全面落实应急防范措施,真正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森林生态安全篇9

吉林省共有国有林场340个,国有林场职工70936人,经营总面积5832万亩。据了解,吉林省国有林场改革采取试点先行的办法,首批将有13个试点县市正式启动改革;2017年第四季度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除四个森林经营局外,林场改革在全省全面推开;2017年初启动四个森林经营局改革,同时完成其他林场改革收尾工作,确保到2017年年底全省国有林场改革主要任务全面完成。

根据《方案》,计划到2020年全省国有林场森林面积增加200万亩以上,森林蓄积量增长500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富余人员基本安置,国有林场数量整合40%以上。

据财新记者了解,此《方案》是吉林省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中发〔2017〕6号,下称中央6号文件)的具体举措。2017年3月,国家林业局曾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贯彻中央6号文件。

全国现有国有林场4855个,分布在31个省份的1600多个县(市、区),大多地处江河两岸、水库周边、风沙前线、黄土丘陵、硬质山区等区域。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生产木材和管理森林,分别在东北、内蒙古、西南、西北等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起了国有林区。但长期以来,国有林场在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日益严重。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在解读中央6号文件出台背景时坦言,长期以来,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普遍面临着资源管理弱化、基础设施落后、债务负担沉重、职工生活困难等问题,推进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势在必行。

赵树丛指出,国有林场主要承担保护培育森林资源任务,虽为事业单位却实行企业化管理,经费自收自支,没有明确的支持政策和稳定的公共财政投资渠道;国有林区产权虚置,政事企不分,林区经济发展长期过度依赖森林资源消耗,导致可采资源枯竭、森林和湿地面积减少、自然生态系统严重退化、产业结构单一、经济转型困难,陷入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窘境。

中央6号文件出台后,2017年4月,广东省委、省政府率先印发《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今年以来,青海、辽宁、海南、黑龙江、河南、内蒙古、广西、陕西等多个省区的改革方案也相继出炉。

阅读延伸:国有林场改革方案

一、国有林场改革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按照分类推进改革的要求,围绕保护生态、保障职工生活两大目标,推动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实现管护方式创新和监管体制创新,推动林业发展模式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建立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和民生、有利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国有林场新体制,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导向、保护优先。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国家、民族生存的资本和根基,关系生态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和国家生态外交大局。要以维护和提高森林资源生态功能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最严格的国有林场林地和林木资源管理制度,确保国有森林资源不破坏、国有资产不流失,为坚守生态红线发挥骨干作用。

坚持改善民生、保持稳定。立足林场实际稳步推进改革,切实解决好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林场稳定。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因养林而养人为方向,根据各地林业和生态建设实际,探索不同类型的国有林场改革模式,不强求一律,不搞一刀切。

坚持分类指导、省级负责。中央对各地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实行分类指导,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适当支持。省级政府对国有林场改革负总责,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具体改革措施。

(三)总体目标。到2020年,实现以下目标:

生态功能显著提升。通过大力造林、科学营林、严格保护等多措并举,森林面积增加1亿亩以上,森林蓄积量增长6亿立方米以上,商业性采伐减少20%左右,森林碳汇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有效增强,森林质量显著提升。

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通过创新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多渠道加大对林场基础设施的投入,切实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拓宽职工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使职工就业有着落、基本生活有保障。

管理体制全面创新。基本形成功能定位明确、人员精简高效、森林管护购买服务、资源监管分级实施的林场管理新体制,确保政府投入可持续、资源监管高效率、林场发展有后劲。

二、国有林场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明确界定国有林场生态责任和保护方式。将国有林场主要功能明确定位于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与功能定位相适应,明确森林资源保护的组织方式,合理界定国有林场属性。原为事业单位的国有林场,主要承担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等生态公益服务职责的,继续按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管理,从严控制事业编制;基本不承担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主要从事市场化经营的,要推进转企改制,暂不具备转企改制条件的,要剥离企业经营性业务。目前已经转制为企业性质的国有林场,原则上保持企业性质不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公益林管护,或者结合国有企业改革探索转型为公益性企业,确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由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合理确定其属性。

(二)推进国有林场政事分开。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减少对国有林场的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落实国有林场法人自主权。在稳定现行隶属关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区位、规模和生态建设需要等因素,合理优化国有林场管理层级。对同一行政区域内规模过小、分布零散的林场,根据机构精简和规模经营原则整合为较大林场。科学核定事业编制,用于聘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骨干林业技能人员,经费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强化对编制使用的监管,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权限由上级任命及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

(三)推进国有林场事企分开。国有林场从事的经营活动要实行市场化运作,对商品林采伐、林业特色产业和森林旅游等暂不能分开的经营活动,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鼓励优强林业企业参与兼并重组,通过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切实提高企业性质国有林场的运营效率。加强资产负债的清理认定和核查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加快分离各类国有林场的办社会职能,逐步将林场所办学校、医疗机构等移交属地管理。积极探索林场所办医疗机构的转型或改制。根据当地实际,逐步理顺国有林场与代管乡镇、村的关系。

(四)完善以购买服务为主的公益林管护机制。国有林场公益林日常管护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面向社会购买服务。在保持林场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按照科学规划原则,鼓励社会资本、林场职工发展森林旅游等特色产业,有效盘活森林资源。企业性质国有林场经营范围内划分为公益林的部分,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照公益林核定等级分别安排管护资金。鼓励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公益林管护,提高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

(五)健全责任明确、分级管理的森林资源监管体制。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建立健全林地保护制度、森林保护制度、森林经营制度、湿地保护制度、自然保护区制度、监督制度和考核制度。按照林地性质、生态区位、面积大小、监管事项、对社会全局利益影响的程度等因素由国家、省、市三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级监管,对林地性质变更、采伐限额等强化多级联动监管,充分调动各级监管机构的积极性。保持国有林场林地范围和用途的长期稳定,严禁林地转为非林地。建立制度化的监测考核体制,加强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情况的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综合考核评价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政绩的重要依据。加强国家和地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档案,定期向社会公布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状况,接受社会监督,对国有林场场长实行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离任审计。实施以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严格控制采伐量为核心的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制度,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采伐限额、制定年度生产计划和开展森林经营活动,各级政府对所管理国有林场的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探索建立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利用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开展森林旅游等,应当与国有林场明确收益分配方式;经批准占用国有林场林地的,应当按规定足额支付林地林木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植被恢复费和职工社会保障费用。启动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工程,合理确定国有林场森林商业性采伐量。加快研究制定国有林场管理法律制度措施和国有林场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探索建立国家公园。

(六)健全职工转移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体制。按照内部消化为主,多渠道解决就业和以人为本,确保稳定的原则妥善安置国有林场富余职工,不采取强制性买断方式,不搞一次性下岗分流,确保职工基本生活有保障。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安置:一是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从事森林管护抚育;二是由林场提供林业特色产业等工作岗位逐步过渡到退休;三是加强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引导部分职工转岗就业。将全部富余职工按照规定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范畴,平稳过渡、合理衔接,确保职工退休后生活有保障。将符合低保条件的林场职工及其家庭成员纳入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三、完善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一)加强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要体现生态建设需要,不能简单照搬城市建设。各级政府将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同级政府建设计划,按照支出责任和财务隶属关系,在现有专项资金渠道内,加大对林场供电、饮水安全、森林防火、管护站点用房、有害生物防治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将国有林场道路按属性纳入相关公路网规划。加快国有林场电网改造升级。积极推进国有林场生态移民,将位于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不宜人居地区的场部逐步就近搬迁到小城镇,提高与城镇发展的融合度。落实国有林场职工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政策。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经城市政府批准,依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允许国有林场利用自有土地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并依法依规办理土地供应和登记手续。

(二)加强对国有林场的财政支持。中央财政安排国有林场改革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解决国有林场职工参加社会保险和分离林场办社会职能问题。省级财政要安排资金,统筹解决国有林场改革成本问题。具备条件的支农惠农政策可适用于国有林场。将国有贫困林场扶贫工作纳入各级政府扶贫工作计划,加大扶持力度。加大对林场基本公共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林场与周边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加强对国有林场的金融支持。对国有林场所欠金融债务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按照平等协商和商业化原则积极进行化解。对于正常类金融债务,到期后依法予以偿还;对于国有或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发放的、国有林场因营造公益林产生的不良债务,由中国银监会、财政部、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化解政策;其他不良金融债务,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偿还的,经审核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贷款展期等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符合呆账核销条件的,按照相关规定予以核销。严格审核不良债务,防止借改革逃废金融机构债务。开发适合国有林场特点的信贷产品,充分利用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政策,拓宽国有林场融资渠道。

(四)加强国有林场人才队伍建设。参照支持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发展相关政策,引进国有林场发展急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建立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适当放宽艰苦地区国有林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适当提高国有林场林业技能岗位结构比例,改善人员结构。加强国有林场领导班子建设,加大林场职工培训力度,提高国有林场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四、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各项任务

森林生态安全篇10

关键词森林防火;成效;重要性;建议;松多林场

中图分类号S7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15-0213-01

1松多林场基本情况

松多林场位于互助县东南部,北靠互助县北山林场,东南宇乐都县相连,西与互助县五十乡、红崖子沟乡毗邻,南北长27km,东西宽纳入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范围内,林区内乔木树种有祁连圆柏、青海云杉、白桦、红桦、糙皮桦、青扦等,有这些树种组成的林分主要是纯林,以单层同龄林为主,目前处在幼龄林阶段。

2松多林场取得的成效

2.1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成效显著

建国以来,松多林场在不断增加森林面积的前提下加强了森林资源的管护工作,坚决制止乱砍滥伐;定期测报森林病虫害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有害生物;森林防火警钟长鸣;森林经营工作常抓不懈,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安全。同时着力抓好国家珍稀动植物的保护工作,保护野生动物100余种,野生植物300余种。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在恢复和重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1-2]。

2.2林场产业发展趋势良好

松多林场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对外进行有控制和有目的的开放,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优势,以森林旅游为重点,积极发展种苗业、养殖业、林副产品加工业等产业项目。通过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建立苗圃等方式积极发展林业产业,不断增强了林场的发展后劲,带动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3]。

2.3林业科技示范作用明显

在长期实践中,松多林场积累了大量在多种立地条件下培育森林资源的经验和技术,在树种引进、良种繁育、造林模式、栽培技术、干旱造林、治沙造林等方面摸索出了一套切合实际、适用性强的先进技术,在科技兴林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为林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2.4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带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松多林场位于深山,是多条河流的源头,其茂密的森林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可以说森林就是一座巨大的天然水库。此外,松多林场在促进带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作为国家建立的专门从事林业生态建设的单位,在林业生产技术、设施设备、经营管理、产业开发及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尤其是松多林场位于乡村,与乡村林地毗连或相互交织,生态建设的经验与成果对周边林业生态建设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3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3.1森林防火是维护林区社会安定的需要

在林区,森林是林区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森林防火关系到千家万户。森林火灾会给林区人民生产生活带来困难,直接威胁林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使森林遭受破坏,甚至消失。严重的森林火灾不仅会毁坏房屋等建筑,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同时失去家园。因此,森林防火关系到林区社会安定,应当在防范意外因素引发林火的同时,防止少数故意纵火的不法分子危害林区安全[4]。

3.2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与发展林业的需要

森林是发展林业的基础,防止火灾就是保护森林。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属于少林国家,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2%。因此,我国林业部门所要做的主要工作是要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广泛进行国土绿化、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林业事业的基础工作,应防止森林火灾在短时间内烧毁大片森林,阻碍林业的发展[5]。

3.3森林防火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森林是人类及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良好环境,是陆地上下垫面最高、范围最大的生态系统。众所周知,森林在维持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森林火灾会使森林的这些功能减弱,甚至消失。因此,防止森林火灾就是保护生态环境。

3.4森林防火是保护自然资源的需要

森林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在大面积国有林区、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分布有多种古树名木、名花异草及珍禽异兽,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森林火灾能使这些宝贵资源付之一炬,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森林火灾[6]。

3.5森林防火是松多林场的重要职能

松多林场是林业最基层的经营单位,肩负着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职责。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大敌,一场火灾在旦夕之间就能把大片苍翠茂密的森林化为灰烬,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做好国有林场森林防火工作十分重要。

4建议

4.1坚持防火宣传常抓不懈

以宣传《森林防火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为主要内容,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编写墙报、发放传单等形式,组织开展经常化、广泛性的森林防火宣传活动,在林区营造浓厚的森林防火舆论氛围。

4.2坚持隐患排查常抓不懈

严格落实火险防范措施和隐患排查处置制度,对林场内各山头、坟头和林缘各村头、田头的险情隐患排查不间断、细致无疏漏、全面无盲区、处置不延误;对自身难以解决的重大险情隐患,必须及时上报县林业局,严禁瞒报和迟报。

4.3坚持备勤保障常抓不懈

层层落实领导带班、防火值班、逐级督查、火情报告和应急处置机制;县级森林消防专业队集中食宿,统一待命,保持重点防火期内人人在岗,严阵以待,并坚持按计划开展技能练兵,按照扑大火、救大灾的实战标准要求配足配齐扑火设备和物资。

4.4坚持火源巡查常抓不懈

将防火责任逐级落实到护林防火员,由林场领导督促护林防火员落实全天候上岗执勤、全覆盖巡山护林职责,切实加大责任区的野外火源巡查力度,发现林区烧荒炼地堰等未经批准擅自野外违规用火行为必须果断制止;对重点防火期内入山的车辆和人员必须进行严格检查,坚决杜绝火种进山;对春节、清明、五一等重点节日的民俗用火必须实行严密监控,切实杜绝森林火灾发生。

5参考文献

[1]王广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护林防火工作创新[J].中国林业,2009(8):59.

[2]王立国.浅谈护林防火应做好的几项工作[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14):227,263.

[3]刘欣,潘宇峰,蔡志勇,等.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现状及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4(6):111.

[4]胡旭清.叶胜林场森林防火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7):2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