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发展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7:38

低碳发展的核心篇1

从环境社会效益的角度看,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企业项目投资只有充分考虑到低碳环保因素才能实现企业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十报告提出“坚持把着力推进低碳发展,支持节能低碳产业作为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中小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低碳技术创新是实现我国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对推进我国生态经济发展进程发挥关键性作用。而良好的金融支持是中小低碳企业创新发展的基本前提,要推进中小低碳企业健康快速发展,需尽快建立碳金融创新机制,丰富碳金融市场产品。我国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的国情决定了银行信贷是中小低碳企业融资的主渠道。喻翔宇(2010)提出如果能将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碳排放权作为质押品,将这种未来收益现金流作为保证,则能降低银行对贷款的风险担忧,提高信贷渠道畅通程度。碳权质押担保融资为开辟中小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融资思路。然而,由于我国低碳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项目失败率较高、没有长期的信用记录备案等原因,且缺乏相应的担保、风险补偿和税收优惠等综合配套措施,导致商业性银行缺乏对其融资的积极性。为了防范中小低碳企业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会设置严厉的贷款条件以提高融资门槛,故单纯依赖碳权质押担保融资难以解决银行对中小低碳企业贷款的约束。

近年来,国内以平安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开展的供应链金融实践,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成功的解决方案。供应链金融是建立在供应链管理和金融产品创新基础上的新型金融制度安排,其核心功能在于由银行将供应链上节点企业作为系统整体,根据供应链上的真实贸易背景和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信用水平开展综合授信,为供应链上多个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基于上述背景,笔者提出将碳权质押担保融资业务与供应链金融运作相结合的思想,从运作设计、运作前提、运作风险等方面探索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创新模式,为解决中小低碳企业融资问题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

二、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概念界定及其运作设计

(一)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概念界定就质押模式而言,碳权质押担保融资有直接质押和间接质押两种选择。直接质押模式是指企业以碳权出质,直接与银行签订碳权质押贷款合同,银行收取质押物后依合同约定向企业放贷。间接质押模式则是指在融资过程中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企业以碳权作为反担保质押给担保机构,然后由银行给企业放贷。显然,采用直接质押模式时,银行将独立承担全部贷款风险,融资风险较大,故放贷意愿弱。对间接质押模式来说,由于有第三方担保机构做担保,银行贷款回收多了一份保障,由此可能会增强银行的放贷意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目前担保公司数量虽多,但大多总体实力不强,担保功能薄弱,且缺乏碳技术专业知识和碳交易处理经验,难以获得银行认可,故仅仅依赖第三方担保的碳权质押融资仍然很难达到应有的放大作用。

在碳权质押供应链融资模式中,银行将申请授信的中小低碳企业置于供应链大背景下综合考虑,不会单纯关注资金约束的中小低碳企业的资信评估、可抵资产、企业规模等,而是侧重强调中小低碳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真实的低碳项目贸易背景和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以及用于质押的碳排放权价值。某种程度上讲,碳权质押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实现了中小低碳企业的碳权质押与核心企业的债务信用款抵押捆绑担保,降低了银行贷款风险。如果在碳权质押供应链融资基础上增加第三方担保,则银行的贷款风险会进一步降低,由此中小低碳企业不仅更容易获取银行信贷,而且在贷款利率、质押期限和质押率方面均会得到相应的优惠。基于此,笔者对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概念界定如下:在供应链管理视角下,商业银行以中小低碳企业的碳权质押为依据,以第三方担保公司和核心企业的信用为基础,以供应链核心企业应付中小低碳企业的项目贸易款作为还款来源,对供应链内中小低碳企业放贷的一种融资新业务。

(二)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运作设计根据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的概念界定,同时考虑碳交易中心或政府主管部门对中小低碳企业的业务控制职能,可以将基于碳权质押担保的供应链融资运作的具体业务流程设计如图1所示。

(1)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参与主体及运作契约框架。本质上讲,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运作是多个供应链参与主体基于多种契约的合作问题。如图1所示,在由商业银行及受其委托的碳交易中心或政府主管部门、第三方担保公司、中小低碳企业(供应商)、核心企业(制造商)组成的组织系统中,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的运作主要依靠两套契约来实现参与各方的合作协调。其中,第一套契约的参与主体包括:二级供应链中的中小低碳企业和供应链核心企业、商业银行及碳交易中心或政府主管部门。涉及的契约有:中小低碳企业与核心企业间的供应链项目合作契约;中小低碳企业、核心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关于碳权质押融资和还款来源的协议。第二套契约的参与主体包括:商业银行及碳交易中心或政府主管部门、第三方担保企业和中小低碳企业。涉及的契约有:中小低碳企业与担保公司间的碳权质押担保契约;中小低碳企业、担保公司与商业银行间的碳权质押贷款协议。此外,两套契约中分别还应该包括商业银行与碳交易中心或政府主管部门关于低碳项目业务控制的委托合同,碳交易中心或政府主管部门在执行低碳相关业务审核的基础上给商业银行提供有关碳权价值及企业的相关信息,这是商业银行决策质押率、贷款利率和贷款期限等的重要依据之一。在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契约中,各参与主体需要明确碳权价值、贷款额度、利率、期限、担保企业追索责任以及中小低碳企业的还款来源――供应链低碳项目的未来收益等。

(2)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参与主体的主要职能。在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运作中,中小低碳企业是融资活动的发动者,在供应链中往往处于核心企业的直接上下游(本文主要指上游供应商)。作为碳权出质主体和供应链参与者,中小低碳企业必须具备可质押的碳权,同时要与核心企业之间具备良好的长期合作历史。在供应链结构中,核心企业一般是指财务实力突出、在融资市场具有高信用等级、在供应链运作中起主导作用的大型企业。作为供应链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终极受惠者,核心企业存在为供应链整体利润的优化作出主动安排和调整的强激励,包括对成员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提供支持。担保公司是中小低碳企业碳权质押融资的担保主体,当中小低碳企业未能按期清偿债务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担保公司行使追索权保证债权的实现。同时,担保公司可根据合约条款以自有资金或通过对中小低碳企业碳权折价、拍卖等方式抵偿担保债务。碳交易中心或政府主管部门是融资系统中的中介,受商业银行委托负责对中小低碳企业的碳权价值及相关信息进行业务控制并出具相关证明,有利于增强银行与企业间碳权质押贷款活动的开展,是实现资金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的纽带。商业银行是碳权质押供应链融资业务贷款的提供者,它依据碳交易中心或政府主管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并借助供应链核心企业和第三方担保公司的实力与信用,评估中小低碳企业融资的还款风险,进而做出放贷决策。

三、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运作前提条件

当前,由于我国碳交易市场很不完善,相应的碳权质押担保法律法规缺失等原因,使得中小企业碳权质押担保融资运作尚不具备条件。然而,美国2010年开始对年碳排放额超出7.5万吨的小型企业进行管控,且近两年排放额还在不断延伸至5万吨/年,并将长期目标设定在2.5万吨/年。因此,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小企业碳排放权的管控和核证举措来看,我国加强中小企业碳排放权管控也为期不远。而一旦中小企业的碳排放权得到法定核证,则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即可得到实施。就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模式本身来讲,其有效运作不仅要求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具有良好的合作,而且对企业用于质押的碳权属性、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信用水平以及低碳项目的发展前景具有较高的要求。

(一)碳排放权界定明确,且具有财产属性和可转让性碳排放权是碳权质押供应链融资的核心质押物,其是否具备担保性是整个运作系统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碳排放权质押属于权利质押担保范畴,要求碳权主体与质押融资方一致,碳权具备可执行性,且无第三方争议等。严格来讲,在碳权质押供应链融资系统中,商业银行利益的可靠性不仅依赖于设定为担保的碳排放权具有确定性,而且依赖于现行法律的明确界定并受到法律保护。此外,碳权的财产性和可转让性也是其能够作为质押物的前提条件。根据担保物权的相关理论,担保物权是以获取担保物的交换价值为目的而设定的,其支配的是担保物的交换价值。因此,碳权质押担保的重要内容就是其换价权,即在质押融资方不履行偿债义务时,债权方有权将碳排放权进行变卖、拍卖,确保其债权的优先实现。由此,在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运作模式中,中小低碳企业用于质押的碳权必须具有财产属性和可转让性。

(二)供应链核心企业实力强且信用水平高商业银行不同于风险投资商,其收益来源为贷款利息,而贷款利息是固定的,不随融资企业的经营绩效而变化,因此银行不仅仅重视融资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更加关注其还款能力。在供应链融资业务运作中,下游核心企业应该支付上游中小企业的贸易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还款来源,故核心企业的实力强弱和信用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银行是否同意运作供应链融资业务。在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模式下,中小低碳企业以可转让的碳排放权作为质押,借力于核心企业强大的实力和较高的信用等级,以低碳项目的未来收益作为还款来源进行融资,这里低碳项目的未来收益是通过核心企业及时支付应付款实现的。显然,一旦核心企业违约不按期支付货款,商业银行势必行使其第二道保险,向担保公司行使追索权,担保公司则有权通过变现中小企业碳权实施债务担保义务,然而这将会给中小低碳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设计中,核心企业较强的实力和良好的信用水平是碳权质押供应链融资的基本前提。

(三)低碳项目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在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模式下,企业的偿债资金来自于供应链项目运作所获取的收益,因此低碳项目的收益及其发展前景是商业银行重点考查的关键点。良好的供应链合作关系固然是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利润的重要条件,然而低碳项目本身的质量是影响项目收益的更为关键的方面。在当前低碳产品国标缺失的形势下,面对形形、真真假假的众多低碳产品投资,企业应该拥有长期的品牌战略规划,在低碳产品研发方面要突破已有产品的简单复制和模仿,进行实质上的结构功能创新甚至发明创新,选择投资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低碳品牌。反过来讲,只有那些发展前景良好的低碳项目,才能更加完善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更有利于提高和巩固供应链竞争优势,从而更有利于供应链企业从外部银行获取发展资金实现其战略性发展。因此,低碳项目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运作的重要前提。

四、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运作风险及防范

在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运作中,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来源于碳排放权价格波动风险、供应链低碳项目运作风险以及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

(一)碳排放权价格波动风险及防范自碳金融交易实施以来,碳排放权价格波动机制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JulienChevallier(2011)通过对碳价格中奇异值分析,得出政策不确定性是影响碳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andrewStocking(2012)认为减排的边际成本以及市场对高排放产品与服务需求的变动是推动碳排放权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emiliealberola等(2009)从国家层面分析了燃料、钢铁两部门产出变动对碳排放权价格的冲击。理论上讲,碳排放权价格应该由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然而,现实中的问题是,就碳排放交易市场而言,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发育都很不完善,故完全由市场定价几乎不可能。目前,在碳金融交易市场,政府定价集中体现在设定碳金融交易的固定价格和为避免价格大幅波动而制定的管制规则两个层面。andrewStocking(2012)基于Cap-and-trad的假定框架,认为碳排放权价格上下限设定会使得部分排放权刚性需求的大型公司选择以价格上限购买部分排放权,引致市场碳排放权供给增加,使得碳排放权的均衡价格下降。

碳排放权是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存在比有形资产更为复杂的风险属性,其交易价格容易受政策因素、减排成本、市场供求、减排项目相关行业产出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取决于利益相关者的多方博弈,故碳排放权交易定价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碳排放权是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运作的关键质押物,其交易价格的不确定性对商业银行贷款收回形成了威胁。目前,我国以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为核心的金融创新尚处于初探阶段。商业银行要在培育碳金融创新机制和管理对策的同时,发挥托管各种基金的经验优势,积极参与碳基金托管业务,加强碳排放权价格风险监控,避免政策风险、汇率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发生,全面提升碳金融风险管理能力,为有效防范和控制碳权质押担保融资创新实施过程中的碳权价格风险创造条件。

(二)供应链低碳项目风险及防范商业银行的供应链低碳项目风险主要来源于项目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首先,低碳项目本身存在较为复杂的不确定风险,包括政策风险、项目失败风险以及核证减排额未获批准的风险等,故其收益与风险的不对称性更为突出。m.Dutschkea等(2004)研究了CDm项目存在的风险,将其划分为基准线估计风险、商业风险和机构风险。曾鸣等(2010)提出CDm项目存在成本风险和基准线估计风险。当前低碳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的低碳项目投资无论是在行业标准、技术环节方面还是在产品市场、宏观政策方面等均存在着诸多风险因素。在行业标准上新兴的低碳产业尚不成熟,在技术环节上低碳项目的研发存在不确定性,同时低碳项目的市场前景不明确、投资收益回收期长、国家政策延续性不确定等问题均使得低碳项目的技术商业化推广存在着诸多隐性风险。其次,在信贷合约签订之后的贷款执行过程中,商业银行对贷款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低碳项目的风险以及项目的收益情况等信息的了解均少于供应链企业,容易导致供应链企业发生“道德风险”。

在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下,供应链低碳项目的收益前景好坏、投资风险大小是影响银行对企业放贷的重要因素。由此,低碳项目投资的质量问题显得非常重要。针对低碳经济转型中存在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和低碳经济成效的不可预见性,商业银行要帮助融资企业分析影响低碳项目的各类因素,把握低碳项目的风险,防范低碳金融服务存在的潜在风险,保证贷款的安全性、收益性与流动性,稳健地开展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业务。同时,考虑建立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或者以低碳项目贷款资金为标的向保险公司投保,加强低碳项目贷款风险拨备的专项管理,还可以与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合作建立低碳项目保障基金,通过多种途径防范和降低供应链低碳项目引发的各类相关风险。

(三)核心企业信用风险及防范供应链融资的意义在于金融机构依据核心企业资金实力及信用等级等因素对核心企业直接相关的上、下游企业进行融资服务。供应链融资模式下,商业银行对核心企业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授信中往往以各种方式将核心企业的信用嵌入授信风险管理函数中。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借助核心企业的商业付款实力和信用,受让针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从而赋予供应链中其他中小低碳企业融资的可行性。但在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业务下,如果核心企业出现道德风险,或者因相关的或有债务事项超出核心企业的承受范围,则会给商业银行的贷款资金回笼带来威胁。故核心企业的资信高低是关系银行是否运作供应链融资业务的瓶颈要素,也是影响中小低碳企业信用水平的主要因素。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对与中小低碳企业合作的供应链核心企业信用等级进行评估,确定核心企业具备较高的资信水平,防范其信用违约风险,从还款来源角度保证贷出资金的安全性。

五、结论

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运作是包括中小低碳企业、核心企业、担保机构、商业银行、政府机构等众多供应链参与主体基于各种契约的合作问题,其运作过程要求质押物碳排放权具有明确的属性、财产性和可转让性,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具有较高的信用水平以及低碳项目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由于第三方担保机构的存在和核心企业信用水平的依托,商业银行的放贷风险比单纯的碳权质押融资要低得多,然而商业银行在运作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过程中,仍然需要针对特定的风险控制关键点,重点防范碳排放权价格风险、供应链低碳项目风险、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

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模式是碳权担保和供应链融资相结合的金融创新产品,是担保融资范畴中的一种崭新的融资模式,可以满足供应链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低碳企业融资需求。特别地,在我国当前低碳融资缺口较大、碳金融业务单一情形下,应用和推广基于碳权质押担保的供应链融资对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碳权质押担保的供应链融资业务会为广大低碳项目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为供应链低碳项目的投资开发创造有利条件,这对于推动我国低碳事业的发展将起到更大的作用;其次,低碳项目的碳权质押融资是商业银行融资创新的有效途径,碳权质押担保的供应链融资可以在不影响借款企业生产经营的情况下确保银行资金回收,为商业银行开辟新的利润来源;第三,尽管我国有极其丰富和极具潜力的碳减排资源和碳减排市场,但碳资本与碳金融发展落后,目前仅有少数金融机构开展了“绿色信贷”,如果能够有效应用碳排放权作为质押的供应链融资新模式,拓展企业融资担保的财产范围,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碳金融服务向更高层次发展。总之,探索碳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运作模式,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产品,不仅会给处于融资困境的中小低碳企业带来希望,而且还会给竞争激烈的金融机构带来广阔的中小企业市场。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约束供应链中融资优化与营运管理协调决策研究”(编号:2013SJD630024)、

南京工程学院创新基金项目“基于信息成本约束的供应链融资优化决策理论及应用研究”(编号:CKJ2011008)和南京工程学院创新基金重大项目“供应链环境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效率机制研究”(编号:CKJa201208)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虹、周莹莹:《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项目投资决策模式研究》,《会计研究》2011年第4期。

[2]白少布:《知识产权质押担保供应链融资运作模式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第7期。

[3]张国兴、刘鹏:《CeRs收益权质押融资业务的质押率模型》,《管理评论》2012年第2期。

[4]喻翔宇:《我国低碳经济投融资的困惑与思路》,《求索》2010年第7期。

[5]蓝虹:《开发性金融助推我国碳金融发展的机理分析》,《上海金融》2012年第5期。

[6]供应链金融课题组:《供应链金融》,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版。

[7]人民网-环保频道:《美碳排放政策拟给小企业松绑》,http:///news/show.phpid=421952010-03-08.2010-03-

08。

[8]王利民:《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刘得宽:《民法诸问题与新展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曾鸣、何深、杨玲玲等:《我国CDm项目风险分析及低碳发展对策》,《华东电力》2010年第3期。

[11]JulienChevallier.DetectinginstabilityintheVolatilityofCarbonprices.energyeconomics,2011(33).

[12]andrewStocking.UnintendedConsequencesofpriceControls:anapplicationtoallowancemarkets.Journalofenvironmentaleconomicsandmanagement,2012(63).

低碳发展的核心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区域创新;发展模式

abstract:Climatewarmingandenergyshortageandglobalissues,whichmakestheresearchoflowcarboneconomyhasbecomethemaintopicoftoday'ssociety.Low-carboneconomybasedonlowenergyconsumption,lowpollution,lowemissionsasthestartingpointofthemodeofeconomicdevelopment,theinevitablechoicetodeveloplow-carboneconomybutalso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ourcountry.thispaperfromtheeconomicand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situationoflowcarbonofourcountry,analyzedthedifferenceofeffect,lowcarboneconomyofregionaldevelopmentmodelofregionaldifferencesandlow-carbondevelopmentmode,andthenexplorethemainpathofregionaldevelopmentoflowcarboneconomy.

Keywords:lowcarboneconomy;regionalinnovation;developmentmode

中图分类号:F120.3

一、我国低碳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短缺等问题,使得低碳经济研究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主要课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危机的重要战略。传统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有效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在低碳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已经由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的传统目标模式,转向社会成本最小化、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民生最优化等综合目标。

不同类型区域在发展低碳经济时的条件、任务、目标有很大差异。1.欠发达地区工业开发强度低,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可以借助低碳经济发展的契机,实现良好的经济转型;2.发达地区工业水平高,经济实力较强,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体制机制优化等途径发展低碳经济。当前,急需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相应的低碳经济指导理论,以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以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无锡为例:该城市属于全国主要的经济城市之一,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主要方向,全力推动太阳能光伏、风能产业发展,使之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加大推进生物智能等产业规模化发展。同时,着重发展旅游行业,为低碳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好的示范性作用。

二、低碳经济内涵的相关解析

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促进经济产业活动以更快、更科学的发展方式进行,实现区域可持续化发展,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多目标协调发展。低碳经济不是简单的区域碳排放水平的降低,而是区域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低碳经济的本质内涵涉及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低碳技术创新是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其核心是相关的技术创新与突破:第一,与区域碳减排直接关联的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等低碳技术的突破,从而有效控制区域碳排放量;第二,产业技术的创新,产业经济活动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快速发展中的新兴地区主要的碳排放源之一,以技术创新促进三次产业的发展,提高三次产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产品经济效益,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率,转变支撑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第三,低碳技术的突破,会形成全球的新技术革命,从而改变人类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能源基础。

在低碳经济条件下,区域发展由以经济增长为主,向经济、环境、生态、民生等多目标协调发展转变,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的以资源、能源等要素投入主导向着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治理模式创新等创新主导的发展模式转变,区际关系由传统的基于产业链分工合作的垂直式关系向基于创新合作的水平式关系转变。区域发展模式转型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通过区域学习、区域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形成以区域创新体系为核心的新型发展模式。低碳指标与创新指标一起作为衡量区域新型发展模式的核心考核指标,是外在的直接表现形式。

三、低碳经济对区域发展模式的影响

在低碳经济条件下,创新成为区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区域发展由资源要素投入主导向创新主导转变。低碳经济对区域发展模式的影响表现在如下方面:

1.重新构建区域发展支撑要素。传统的商品、服务和生产环节的资源、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影响下降,而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技术创新等要素的作用上升。

2.重新确立区域关系。低碳经济条件下,影响区际关系的要素发生了改变,由传统的经济要素向民生、民权要素转变。对区域内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传统发展之路必将走到尽头,人们将逐步认可合理的区际生态补偿。

3.形成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新模式。区域低碳发展的过程很复杂,涉及到制度、技术、文化等方面。重点在产业、交通、建筑、能源、治理等低碳要求方面进行系统创新。需要特别重视隐性低碳知识的重要作用。

四、区域差异和低碳发展模式的差异

(一)欠发达地区基于区域学习的低碳经济发展。不同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不一样,欠发达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主要是学习与模仿,关键是要提高学习能力。知识的差异性、积累性和特有的类型特征等决定了区域对于低碳学习的特征。

欠发达区域学习包括三个方面。

1.区域内核心企业间的交流式学习过程。区域核心企业间在空间上、产业的关联、社会文化等因素作用下,核心企业通过交互式学习实现低碳知识的共享和再创造。

2.区域低碳知识在系统内的交互式学习过程。以区域内科研院所等组成的低碳知识创新中心、中介、信息中心、风险投资等服务机构构建的专业服务通道,实现创新性的低碳知识持续地向以企业为核心的区域生产体系流动,促进区域向着以创新主导的低碳化模式转变。

3.区域的网络向核心网络的低碳知识流动,跨区域的交互式学习与创新过程。前面两个层次是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因为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最终需要建立在自身发展基础和优势发挥的基础上。区域外部低碳知识的融入,以及内部相应低碳知识的调整与重组,构成了区域低碳知识的再生产,产生新的低碳知识进入区域内外的流通。由此,促进区域低碳发展,实现欠发达地区低碳发展的跨越。

(二)发达地区基于区域创新的低碳经济发展。由于发达地区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济、技术、制度等基础。其区域发展核心是区域低碳创新体系的构建,包括创新知识,创新制度与文化,低碳创新系统等。

五、区域低碳经济发展主要路径

1.区域治理模式的创新。区域治理模式创新突出了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量化指标、市场配置机制及公共产品与完善的服务。以此为据,构建区域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指标体系引领区域低碳建设方向,规范区域低碳建设行为,调控区域低碳建设进程;构建区域生态环境类商品和服务市场体系,突出生态环境类商品和服务的经济属性及其市场体系的建设;构建区域低碳发展公共服务机制,不但完善基础设施等物质性产品,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等体系的建立;建成区域低碳发展的经济利益协调体制,充分发挥居民参与区域低碳的积极性。

2.经济发展方式上的转变。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调整区域产业发展方式,调整需求分配结构、产业结构优化、进出口结构调整、能源结构。首先是调整经济发展的驱动要素,创新成为区域发展核心驱动力,积极培育区域创新体系。区域生态环境、本地居民生活、区域经济政策等嵌入生产过程,逐渐成为重要的因素。在区域分工合作体系中,推动区际关系由传统的产业链向基于创新合作的水平式关系转变,并调整传统资源新环境下低碳市场价值的开发,打破传统生产模式。

3.优化地域系统。低碳城市规划主要关注于公共住房、公共空间、公共交通建设及制度与政策等方面融合社会不同阶层差异化需求。区域空间形态发展主要决定于紧凑型城市空间规划,低碳建筑技术的创新以及居民的低碳生活方式。在土地开发上,尽量做到土地混合使用、复合功能开发,创造多功能集合。交通规划与城市居住、就业、休闲功能区进行合理规划、紧密结合,以达到低碳经济城市规划的要求。坚持以轨道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公交体系,大力推广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并在城市的社区、街道、商业中心等小地域空间内建成发达的短距离道路体系,同时尽量提高新能源交通工具比例,并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来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尽量吸收交通工具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

参考文献:

[1]倪外,曾刚.国外低碳经济研究动向分析[J].经济地理,2010,30(8):1240-1247.

低碳发展的核心篇3

一、低碳发展路径的“三个转变”

(一)发展思路上由“重减轻用”向“减用并重”转变1.打造二氧化碳产业链从影响我国低碳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发展趋势上看,未来中国能源需求总量和碳排放大幅增长的趋势将难以避免。我们在发展低碳经济时必须考虑如何在“碳约束”下更有效地利用以煤为主的化石资源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一方面,应加大节能环保力度,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另一方面,应尝试把二氧化碳资源化,将二氧化碳对人类有益的作用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对二氧化碳不仅要“减”,更要合理地利用。这就要求首先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其次做到再利用;第三是资源化,形成二氧化碳产业结构链,将二氧化碳作为21世纪的碳能源,走循环经济道路。2.大力研发二氧化碳截取、存储和利用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碳减排技术———碳截取、存储和利用技术(CCS技术)为我国的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战略性技术选择。国际能源署研究显示,随着提高能效瓶颈限制和可替代能源资源开发逐渐由易转难等原因,CCS对总体减排的贡献将从2020年的3%上升至2030年的10%,并在2050年将达到19%,成为减排份额最大的单项技术。目前,国际上CCS技术尚处于研发阶段,在欧洲、美国、日本进度较快,中国处于起步期,如果政府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凭中国的科技研发能力,可以赶上欧美国家,做到后发先至。一是,制定Co2截取、捕捉、存储、利用的科技攻关和推广计划;二是,加大政府在碳截取、捕捉、存储和利用领域的科技投入和推广的财力支持;三是,制定系统的,包括税收、融资、市场准许、补贴等在内的系统性的扶持政策;四是重点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和机构,作为产学研的合作主体。

(二)发展观念上由化石能源主导向核能主导转变

1.进一步完善核电安全保障体系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全世界得到发展的同时,安全问题也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自工业革命以来,科技进步过程中伴随着的风险始终存在,工业文明的进程表明,人类社会总是依靠科技进步的力量在不断战胜困难,解决困难中前进发展的。核电事业也是如此。目前中国采用的是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设计理念、设计参数、设计规范,以及设备制造都十分重视防止核电事故、核电放射性物质泄露,都采取了非常严格的措施。此后还有第四代、第五代……应当相信,技术的突破将能有效解决核安全的问题。政府要依法强化核电安全监督工作,加强安全执法和监管。加大对核安全监管工作的人、财、物的投入,培育先进的核安全文化,积极开展核安全研究,继续加强核应急系统建设,制定事故预防和处理措施,建立并保持对辐射危害的有效防御体系。

2.制订核电发展提速计划自1951年12月美国首次利用核能发电,1954年6月前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后,世界核发电容量从1960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晚期迅速增长,1986年核发电量已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6%。1986年位于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发生后,核电发展放缓,2006年核发电量占世界总发电量的比重下降到15%,2009年回升到17%。目前,核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超过25%的国家大都集中在发达国家,立陶宛核发电占80%,法国79%,比利时60%,瑞士42%,瑞典、韩国39%,日本34%,德国、芬兰30%,英国、美国也在20%以上。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2011年1月公布的最新数据,目前全球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已经达到442个,还有正在建设的核电机组65个,其中中国在建核电机组占世界40%。至2010年底,包括阿联酋等富油国家在内的全球60多个国家提出了发展核电的计划。中国1985年开始兴建第一座核电站,起步比俄国、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晚了近30年。目前,中国核发电量占发电总量的比重仅为1.6%,甚至低于印度。印度的核发电同样起步较晚,但起点高、起步快,印度政府计划到2020年核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达到10%以上,以中国目前计划,2020年核发电量所占比重也仅为4%。现在的关键是国家要下决心制定一个长期的核电发展提速计划,推动核电事业加快发展。电力生产和供应结构调整要坚持优先发展核电,加快推进风、潮、太阳能及生物质能发电,适度控制火电的原则来进行。

3.选择适合国情的核电发展技术路线正确的技术路线是实现核电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技术路线选择的是否合理,对一个国家核动力发展的速度与成败关系极大。从英、法两国核电的发展来看,英、法两国在几乎相同的技术基础上起步,却在不同的技术路线指引下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从而产生了迥然不同的结果。我们要根据我国的政治、经济、工业基础、资源特点、科学技术状况,吸取国际上发展核能的经验教训,认清世界核电的发展趋势,处理好发展核电与发展其它能源的关系,正确选择技术路线,推动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

(三)发展方式上由高碳产业向低碳经济转变中国Co2排放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生产供应、黑色金属及压延、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等高排碳产业。这就意味着,中国要大幅度节能减排,需要压缩这些高排碳产业的发展,而将由此带来的增速减缓的缺口转由排碳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来弥补。

1.调整产业政策一是通过技术标准的制定,确定高碳排放产业准入门槛,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对名录中需要淘汰的落后企业和技术坚决取缔;二是放开和放宽低碳行业入市的限制;三是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政策上,对高碳排放行业和低碳排放行业实行有区别的差异化政策。

2.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综合采取激励性和约束性的手段,引导、支持企业在低碳经济领域积极投资,参与开发清洁能源;完善对减排重点行业的技术进步鼓励政策,政府投入更多的投资、补贴用于企业的经济转型和企业转产。同时效仿德国、英国、日本等国的做法加强低碳产品认证,政府以优惠的财税制度等措施鼓励企业开发低碳产品技术,向低碳生产模式转变。

3.大力推进产业节能和清洁生产由于产业发展的技术锁定效应,实现经济发展和碳排放减少双重目标就必须首先依靠产业节能。全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尽可能做到物尽其用,使单位GDp的碳消耗逐步降低。同时,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削减污染物排放,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4.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推进高排碳产业,特别是钢铁、电力、建材行业结构调整,改变高排碳产业比重过高的格局。加快发展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抢占未来国际竞争的制高点,逐步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知识、技术和管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使之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5.加快国家低碳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加快促进低碳产业集聚,形成一批区位优势突出、集中度高的节能环保低碳园区和产业基地。加大对国家示范园区和产业基地的扶持力度、推进强度以及必要的指导,制订低碳园区示范工作规划和方案,并结合相关示范项目的实施,探索低碳经济的新模式,加快示范园区的复制、推广的步伐。

二、低碳发展路径的“四点支撑”

(一)技术支撑

1.制订低碳技术发展战略规划由国家制定低碳技术发展战略规划和技术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引导和整合社会各方面的研发力量,开拓重点低碳技术领域,进行有效率、有目标的研发,逐步建立清洁煤炭技术、电动汽车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智能电网技术以及自然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为低碳发展路径的转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构建低碳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低碳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扶持建立一批低碳技术风险投资机构,成立部级的低碳产业研发中心,促进高能效、低碳排放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同时建立健全、可靠的低碳技术数据库,将各类低碳技术最新研究进程在各研发机构进行共享,避免研发的重复性和盲目性。

3.设立低碳技术专项基金低碳技术的研发投资规模大、风险等级高,单纯依靠企业自身资金投资建设有较大困难,而商业银行又因其高风险性而谨慎投资。因此政府应设立专门的风险性投资基金,为低碳技术的研发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对于进行低碳技术研发以及使用的企业,国家应进行相应的财政和税收等方面政策的支持。

4.培育引进低碳技术人才构建低碳经济的人才发展模式。一是建立人才吸引机制,大力引进高端人才,以重点产业、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为依托,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科技骨干和科技创新团队,造就更多适应发展低碳经济和开拓低碳技术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二是培育低碳产业基础人才,推进职业教育,推广社会培训,培养一批强大的产业基础人才队伍。三是加快人才载体的建设,进一步优化政策机制,发展环境和文化氛围,为人才的培养引进创造良好的环境。

5.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加强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有效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技术,推动相关技术的商业化和技术转让。同时,加大对国际科技创新资源的引进力度,加强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促进低碳技术发展。建立多边、双边等形式的节能减排国际合作机制,组织实施相关国际合作项目,不断拓宽节能环保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另一方面,加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把企业在资金、人力等方面的优势与高校和科研机构所在科研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在资源配置方面的长处,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低碳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的实现。

(二)政策支撑

1.制定中长期的低碳发展战略从战略高度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规划。一是尽快制定和完善符合我国低碳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协调科技、经济、税收、立法等政策措施,把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想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对低碳经济进行重点的资金投入以及政策扶持,促进我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向低碳化的方向转型。二是制定能源总体规划以及煤炭、电力、核能、可再生能源等专项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和区域合理布局,提高我国能源的可持续供应能力。三是制定低碳城市建设战略规划。目前我国在建的低碳城市有近百个,而具有一定规模并接近低碳城市标准的只有19个。政府部门应将低碳城市的建设融于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结合自身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文化传统、经济基础等各方面的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制定全面、长期、明确、可行性强的战略规划,建设高标准的低碳城市,从而促进我国低碳发展路径的顺利转轨。

2.完善低碳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一是,财政投入政策。强化财政投入力度,通过政策倾斜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低碳经济项目,充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低碳经济领域;扩大、加强财税优惠范围和力度,运用财政补贴、优惠贷款等财政和金融手段,引导企业从事有利于低碳经济的行为。二是,税费征收政策。尽快制定实施办法,分期分批开征环保税、完善资源税,抑制资源和能源消费过快的趋势;完善征收排污费。提高收费基本标准,扩大排污费的收取范围,将生活消费领域也纳入到排污费的征收范围当中去。通过全面调整生产和生活领域,形成完整的低碳费用征收体系。三是,技术支持政策。在技术开发应用、技术设备的引进以及低碳技术资金方面给予强力的支持。四是,配套服务政策。提高现行碳排放标准,增加低碳经济管理范围。培育低碳能源市场,逐步放开政府指导价格,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在招标和审批过程中优先选择低碳企业参与竞争,并严格低碳质量认证。对高碳企业实行配额制度,限制其市场份额,为低碳商品销售开拓空间。完善低碳信息披露制度和举报制度,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培育低碳文化环境,营造低碳消费文化氛围,通过政策的规范和引导,促进低碳文化的形成、传播和发展。通过通俗易懂、丰富多彩的宣传影响公众行为。完善政府激励低碳消费的法规政策,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公民和社会组织践行低碳消费。

3.制定符合区域特点的基本政策中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之间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具有较大的差异。要根据地区差异制定不同的低碳经济区域政策,发展对于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低碳产业,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低碳领域分工与合作,对当地低碳产业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撑。

4.强化政策之间的配套和执行力度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涉及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还具有发展的互动性和经济形态的网络性。因而,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不仅需要在纵向政策方面进行完整的衔接,而且要在横向政策方面做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同时,要把政策力度落实为执行力度。一是,建立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低碳经济是一项长期工程,要加强常态管理,凡是政府经过科学考察和论证后制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政策纲要,坚持贯彻执行,不能因领导干部的变化而发生执行上的变化。二是,构建低碳经济监督评估机制。各级政府要设立专门负责评估事务的工作机构,借鉴和研究发达国家相关经验,确立完善评估标准。同时,通过开设低碳经济举报电话,建立低碳经济举报网站,加强群众参与监督,促进低碳经济的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

(三)金融支撑

1.加快完善碳交易市场体系一是,建立国内统一的碳交易平台。在制定统一碳交易标准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的地方易机构功能,尽快建设多元化、多层次、跨区域的全国性碳交易平台。二是,完善碳交易市场功能。积极研究国际碳交易和定价的规律,借鉴国际上的碳交易机制,探索完善国内碳交易制度,帮助形成合理的交易价格,充分发挥价格杠杆配置环境容量资源的作用。三是,与国际碳交易市场接轨。建立与国际市场相一致的交易规则,培育具有从事国际碳交易能力的市场主体。

2.建立碳市场管理和研究机构成立专门的碳交易市场管理机构,完善有关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法规。借鉴国外经验,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的环境监测标准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具体规则,对碳交易进行管理、调控和监督。同时,针对我国碳市场研究不成熟的情况,应建立专门的碳市场研究机构,大力培养CDm(清洁发展机制)领域的人才,从事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全方面研究,并加快研究符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实际的温室气体测量、核查和报告体系等。

3.建立碳市场中介机构企业在进行碳交易过程中,最难也是成功关键的环节就是注册流程。许多企业对CDm的价值、操作模式、项目开发、交易规则等并不熟悉,也找不到合适的买家,这就需要中介机构提供帮助。在国外,中介机构会负责绝大多数的CDm项目评估及排放权的购买工作,而我国像北京中碳技术有限公司这样的中介机构非常少,而且大都处于起步阶段,难以开发和运作大量的CDm项目。因此,建立专门的中介机构,给企业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来提高企业交易效率,促成企业能较快地完成交易,降低交易成本是十分必要的。

4.积极开展低碳金融创新随着碳交易市场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涉足到碳金融领域中,服务于碳排放权交易的金融业务和衍生产品也迅速兴起。政府在制定一系列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和标准时,不应局限于现有的金融体系,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从制度层面发展环境金融。充分调动银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积极性,逐步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如,适时建立环境风险投资基金、环境产业投资基金、环境金融市场中的对冲基金,开展环境信用风险评估,创新环境与金融互动的金融工具;由国家面向民众与机构投资者发行“碳国债”,或由低碳企业发行“碳企业债券”;在证券市场上,监管部门可以在不降低上市准入条件的前提下,为那些低碳企业建立公开发行和上市的“绿色通道”等。

(四)立法支撑

1.建立低碳经济基本法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都将立法作为推进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涉及能源、环保、资源的低碳经济法律制度零散、缺乏系统性,分布在能源、环境、产业、财税等部门法或单行法中,且现行法规中有较多不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规定。因此,研究制定低碳经济基本法,将低碳经济法律制度体系化十分必要。低碳经济基本法的目标和内容是确立低碳经济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战略目标、步骤、法律原则、主要法律制度,为制定和完善次位阶的低碳经济法律规范提供依据。

低碳发展的核心篇4

内容摘要:学术界对低碳经济的探讨基本上是处于理论上的摸索阶段,对于实践层面的研究还没有正式展开。本文认为,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表现模式,低碳经济在目前中国社会所肇始的引领作用主要表现为一种经济理念的方向性价值。既然是一种新经济理念,那么就必然受到目前中国社会所畅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约束。本文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直牢固遵守的根本理念模式,在具体的实践意义上,必然体现为“以低碳经济新理念发展经济”的全新的坐标范式和方向选择。

关键词:低碳经济价值体系新思维

目前,学术界一致认为,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近年来,学术界对低碳经济的探讨基本上处于理论上的摸索阶段,对于实践层面的研究还没有正式展开。这一则是由于国际社会对于低碳排放的标准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二则是由于低碳经济在更深层面上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式的可操作性尚需实践意义上的进一步探讨。本文认为,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表现模式,低碳经济在目前中国社会所肇始的引领作用主要表现为一种经济理念的方向性价值。既然是一种新经济理念,那么就必然受到目前中国社会所畅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约束。本文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直牢固遵守的根本理念模式,在具体的实践意义上,必然体现为“以低碳经济新理念发展经济”的全新的坐标范式和方向选择。

低碳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贯坚持的节约思想

伴随着全球生物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其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事实上,目前中国社会所广泛探讨的低碳发展理念,其本质属性恰恰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引申出来的。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没有直接使用“低碳经济”这一概念,也没有系统论述过低碳经济的相关问题,但这并不表明马克思主义没有“低碳经济”的思想。事实上,早在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曾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进行过探讨。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工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和财富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在这里,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资源的巨大浪费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恩格斯也对资本主义的浪费现象非常痛恨,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

由此看来,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学说中,隐含着丰富的节约思想,而低碳经济理念所重点强调的也是“节约”和“节用”思想。在这一点上,低碳发展观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伟大产物,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观在一定意义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低碳思维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生命意识

低碳思维所强调的是一种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思想。敬畏文化的价值意味着对生命自身神圣性的深刻体认。康德曾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让我们深深敬畏,它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和人们心中的文化道德律。可以说,敬畏之心源于人对自身有限性和宇宙无限性的本真认识。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探讨,主要是从该体系的科学内涵、思想表现、时代特征、理论维度和实践转化等几个方面进行的。由于上述学者的研究没有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然生命导向的问题,因而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本文在继承以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关注自然生命的视角是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的观点,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目标,其主要的目的和功能就是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自然敬畏意识”,进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包含有丰富的自然生命意识。早在1845年,恩格斯就开始关注英国工业社会的环境污染问题,指出环境的破坏已经对自然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此基础上,恩格斯阐述了他的生态民生思想。恩格斯指出:“工人阶级苦难环境的生成,与传统的生活方式不无关系。而从水体与空气等自然要素的污染来看,工人阶级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工人阶级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大生产的主要承担者,他们也与工厂主一道,成为环境问题的制造者。”面对今天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一方面要总结和认识人类文明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也需要沿着人类文明进步的足迹,探讨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现象及其表现,尤其需要在实践层面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现象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这方面,恩格斯的生态民生思想值得借鉴。

低碳发展观蕴涵着社会主义一贯奉行的艰苦奋斗思想

中国社会所一贯坚持的“低碳发展观”也内在的蕴涵着社会主义所一贯奉行的艰苦奋斗思想。因为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所一贯奉行的党的优良作风。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其一,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其二,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发展低碳经济就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延缓气候变暖,所以就能够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而要实现上述目标,离开了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断难实现的。因为原有企业的低碳转换需要巨大的实践勇气和脚踏实地的精神,现有企业的低碳控制也存在很多技术难题,将来绿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所有这些任务的实现,离开了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很难想象的。

低碳经济理念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绿色形象

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令世人瞩目。他在这次重要讲话中,一共说了4回“碳”:“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他还提出:“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努力。”这也是对全国人民发出了号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主席还建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和绿色小区。随后,在主席的讲话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追求为目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便正式提出。事实上,建设绿色家园、发展绿色经济、降低碳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应有之义。

低碳理念再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和谐精神

中华民族历来强调“天地人和”,而新时代的低碳发展理念实际上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和谐精神。2009年9月,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和谐中国的良好形象。而和谐理念也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得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民族内涵已经深入到“低碳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并现实的发挥着作用。

低碳思想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生态中国”的决心

低碳经济理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应然结果。低碳经济所要实现的“生态”目标恰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应有之义。马克思明确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在《资本论》第一卷当中,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马克思虽然强调人类对自然的主体性和自然对人类的有用性,但是,他的人化自然观既不支持对自然的征服也不赞同对自然的破坏,而是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一方面,人类自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自身的一切都具有自然属性;另一方面,自然又是人类的无机身体,人类依赖自然而生存。因此,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统一性,破坏自然就是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就是毁灭人类自身。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劳动时,清楚地表达了上述观点:“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由此看来,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而这些思想对于建设“生态中国”的伟大理想来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极为深邃的理论价值。

低碳策略传达了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的情怀

民生关怀是一个时代最重要的人文关怀之一。低碳经济理念强调的就是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的和睦、健康和幸福。而这些问题在当今的中国来说,具有无比重大的意义。比如贫富悬殊的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就业问题,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住房问题。而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都曾提前关注过。在恩格斯的民生思想中,住房问题是事关大众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之一。为此,恩格斯首先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在十九世纪所遭遇到的‘住房困境’,从表象上看,既指工人阶级的恶劣住房条件因人口突然涌进大城市而特别恶化的情形,又指因房租大幅度提高,住房变得更加拥挤,有些人根本找不到栖身之处的特殊情况。这种住房短缺之所以引起议论纷纷,在一定意义上是因为,它不只涉及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也涉及到小资产阶级的利益”。由于普通大众只关心住房现象的存在,而很少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所以,恩格斯接着指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并不是这些现象本身,而是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的‘统治阶级对劳动阶级的剥削和压迫’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92

2.梅雪芹.从环境史角度重读《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绿叶,2005(3)

低碳发展的核心篇5

[关键词]低碳经济;产业创新;低碳型产业创新网络;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1)10-0025-06

随着节能减排、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大,以推进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席卷全球,低碳经济正在成为新一轮世界经济的增长点与竞争焦点。与此同时,随着发达国家碳排放指标和“碳关税”的设定,低碳化已经从简单的环境问题]变成一场政治与经济的外交博弈,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能级已经成为其参与区际竞争的重要筹码。

作为实现低碳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低碳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发展战略中的重点。低碳产业的发展壮大既能够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战略性转变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更能够引领我国在低碳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并直接关系到我国在处理国际政治经济问题中的地位与影响力。目前我国低碳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产业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较弱,极大的阻碍了低碳经济的发展壮大。

研究普遍认为创新网络是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源泉[1]。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能够提高要素获取能力及在主体间的流动与共享、降低交易成本与风险,提高外部经济性,促进产业技术、制度、生态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为此,本文从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以实现低碳产业跨越式发展和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的,提出低碳型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模式,促进产业创新能力与生态效率的提高,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一、低碳型产业创新网络概念的提出

熊彼特于1912年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提出“创新”概念之后,关于创新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20世纪80年代末,国外学者对企业与外部组织或个人的研发合作活动的兴起给予了足够重视,开始了对企业创新网络的研究。例如,Freeman[2]认为创新网络是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制度安排,网络架构的主要连接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Cook[3]进一步指出了创新网络的核心宗旨及保证网络运行顺畅所需要的根本条件;Doz等[4]提出创新网络]化的自生过程和构建过程。随着创新网络研究的深入,国内学者在对企业创新网络的研究基础上,基于不同视角开展了对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网络、技术创新网络和知识创新网络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成果丰富。

2003年低碳经济的概念首次在英国《能源白皮书》[5]出现之后,立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与方式。作为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支撑,近年来对低碳产业的发展研究日益增多。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促进低碳产业或产业集群的发展出计献策,二是将生态理念与低碳产业发展相结合。例如,严立冬等[6]从生态学的视角对低碳农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吴晓波,赵广华[7]对低碳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曹玮和刘洪涛[8]通过丹麦、德国和美国发展风电产业的启示,提出了制度创新对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以及如何设计有效的制度安排。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创新网络的研究多集中于企业、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和技术、知识创新网络的研究,鲜有将低碳产业发展与创新网络相结合的成果,对低碳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而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低碳产业的发展水平及其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及其战略性转变的顺利实现具有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创造性的提出低碳型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并对其网络结构及构建模式进行探讨与实证分析。

二、低碳型创新网络的构建

(一)构建机理

为了保证低碳型产业创新网络概念提出的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在对相关理论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以产业生态理论、创新网络理论和低碳经济理论为核心,作为网络构建的理论基础。

产业生态理论是借鉴自然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流动的规律与方式,研究如何在工业生态系统内实现物质的封闭循环,提高物质和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废物最少化,实现产业系统与环境和谐发展。产业生态理论能够被本文所借鉴,在低碳型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中按照降低消耗、低排放、重复使用、资源再生的设计原则,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目标,从而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总收益的最大化。

创新网络理论包含创新理论、产业集群和集聚的相关理论、网络理论构成了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础。作为一种新的组合与运作方式,创新网络是在特定范围内多元主体参与的、有多种创新资源流动的、开放的创新系统。创新网络的存在与发展是为了促进资源要素在主体间的高效流动,提高主体的创新能力。本文以创新网络理论为基础,借鉴企业创新网络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构建研究基础,提出低碳型产业创新网络的结构模型。

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和低碳发展等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9]。

本文以低碳产业为研究对象,以产业生态理论、创新网络理论与低碳经济理论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与清洁生产作为指导与标准,提出低碳型创新网络的构建模式。通过低碳型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与运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突破技术瓶颈、推行绿色发展机制,提升低碳产业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生态创新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产业生态效率,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实现低碳产业跨越式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由高碳发展向低碳发展转变,尽快建立起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体系。(如图1所示)

图1低碳型产业创新网络构建机理

基于前述对相关理论的总结与低碳型产业创新网络构建机理的论述,本文将低碳型创新网络定义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政策扶持为带动、以环境建设为支撑、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为目的、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生态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低碳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为途径的、符合清洁发展机制(CDm)的与低碳产业创新全过程相关的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的相互作用的动态立体网络。

(二)网络结构与构建模式

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及结合自身研究目的,本文将低碳型创新网络的结构划分为中心网络、支撑网络和调节体系三个部分。

中心网络包括组成网络的行为主体、网络中流动的资源以及行为主体之间的链路。其中,网络的创新主体包括从事低碳生产的企业、各级政府机构、提供低碳技术研发与供给的高校/科研机构、提供低碳技术咨询、信息交流、评估仲裁的中介机构等,其中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资源包括劳动力、低碳原材料、低碳资本、低碳技术、低碳信息等;链路是指各种低碳要素在创新主体间的流动途径与方式。

支撑网络本质在于环境建设,一方面是以绿色、节能、环保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主的低碳硬环境建设;另一方面是以低碳制度和低碳文化为主的软环境建设。支撑网络的建设与发展为低碳型创新网络的构建与运行提供基础支撑。

调节体系是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主要由市场调节和政策导向两方面构成。其中,市场调节是指低碳产品与服务的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和竞争能力;政策导向指政府为支持与促进低碳产业发展所提出的方针政策与发展规划。

低碳型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是在成熟、广阔市场空间形成的前提下,在政策导向清晰有力的支持下,由具有影响力的政府及相关部门有目的的设计和发起,以低碳制度文化与设施建设为基础,通过与其它潜在合作方的沟通,发挥核心企业的产业带动性,吸引上、下游企业及关联配套企业的进入,达成合作的过程(如图2所示)。

参考国内外产业创新网络构建模式,本文提出低碳型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模式为:产学研一体化的“高起点布局、集群化推动、园区化承载”的模式。这其中包括中心网络(创新主体的选择)和支撑网络(低碳制度、文化、平台、低碳设施)的建设。其运行机制是“投资――高校/科研机构――关键企业”之间良性互动的出现及其所形成的正反馈机制。

三、实证研究

(一)项目背景

作为实现低碳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发展战略中的重点。与其他可再生清洁能源相比,风能的开发利用具有资源消耗低、无碳排放、安全性高的独特优势,同时风电产业的技术成熟度高、应用范围广,具有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开发的条件和基础,正逐步成为全球低碳经济时代最重要的替代能源。依托富集的风能资源和较好的产业基础,我国从2004年起相继出台了一些列政策措施推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并将风电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10]。

黑龙江省是我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五省之一,近年来风场建设稳步推进,风电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规划从2010年到2020年,全省核准开发44,696.4兆瓦的风电项目,到2015年,全省力争形成年产风力发电机组3,000兆瓦的整机与关键零部件基本配套生产能力;并规划到2015年风电项目投资达到288亿元;2016年~2020年风电项目总投资达到480亿元①。规划的出台,一方面提出了打造风电完整产业链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为风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与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与此同时,黑龙江省本地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滞后,表现为“规模小、竞争力弱;研发创新能力弱,无成熟产业园区;产业关联度低”的特点,不能支持全省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无法形成装备制造与省内新能源项目的协同发展。在此背景下,产业园区所在黑河市委、市政府抓住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根据省内风电装备制造能力与丰富的风力资源不相适应的实际,大力建设以风电装备制造为主的新能源战略产业园。

(二)园区低碳型产业创新网络构建

在黑龙江庆华新能源战略产业园低碳型产业创新网络构建过程中,面对省内新能源产业的广大市场需求,政府作为网络构建的主要推动力,以低碳制度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保障,以低碳招商机制和准入机制为标准,通过核心企业的引进与合作,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以“碳循环”为特点的产业生态的形成。通过发挥核心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推动风电装备制造产业的集聚,建立完整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在满足全省风电产业对风电设备与核心零部件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辐射东北和蒙东地区,积极争取出口俄罗斯,在更大程度上促进黑龙江省风电产业的发展壮大,推动全省乃至全国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1.低碳中心网络建设

作为一种跨行业的、综合集成的高新技术产业,风电产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体系。其纵向产业链主要分为材料、零部件制造、整机制造、风场运营、发电几个环节;横向产业链主要包括研发检测、部件制造和总装三个环节;风电产业关联配套产业包括:融资租赁、管理咨询、仓储物流等。为实现黑龙江庆华新能源战略产业园风电装备产业链的生态化,应当以风机制造为核心,向上下游拓展,形成“研发――原料供应――风机制造――风场服务”产业体系。

黑龙江庆华新能源战略产业园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认真分析风电产业各环节特点与趋势,以打造完整风电产业链为途径,以清洁生产机制(CDm)为标准,对入园企业进行比较和选择。通过反复比较、认真磋商、全面接洽,选择园区核心企业;并以循环经济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生态工业为实现载体,大力提升产业竞争力;以核心龙头企业为带动和示范,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实现资源效率型发展,从而实现园区的绿色低碳示范效应。

上游产业链:首先在满足黑龙江庆华新能源战略产业园准入标准的条件下,将原材料供应商和铸造加工商引入园区,构建双向物流联系,园区企业生产的废旧材料再返回原材料供应商,废旧配件由铸造加工商回购;其次将研发企业引入园区,实现研发制造一体化。

下游产业链:首先完善与风场开发商的物流和能流联系,构建共生网络,风场建设投资后向园区回供风电,废旧风机的零部件也可以被园区企业回收进行再利用;其次将风场运营商引入园区,实现销售服务一体化。

至此,园区已经基本形成了从研发检测到加工制造、从上游材料到下游风场的完整产业链,通过有效整合风电场运营商、风电装备制造企业、风电装备制造基地,促进风电产业的最优化配置,打造完整的风电产业链,为省内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培育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产业环境,推动黑龙江省在地产业链条的完善,带动省内风电制造企业的发展、推动产业集聚,提高全省风电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

通过完整产业链的构建,园区核心企业间共生态势显著(如图3所示),通过集聚效应的发挥,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创新能力,使园区具有“资源减量化”和“扩充环境容量”等生态性特征[11],有效的促进了“碳循环”与“低碳要素”的流动,形成以“碳循环”为特点的产业生态。(如图4所示)

2.低碳支撑网络建设

园区环境建设包括低碳硬环境和低碳软环境建设。其中硬环境主要指园区基础设施的低碳性;软环境则包括园区低碳制度、低碳文化和低碳创新平台的构建与形成。

(1)园区低碳设施建设

园区本着“绿色低碳、因地制宜、资源共享、生态效率”的原则进行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一是从维持黑龙江庆华新能源战略产业园及附近区域生态平衡的功能要求出发,统筹考虑和布局园区绿化;二是在实现“七通一平”的过程中,通过采取综合管沟的形式进行基础设施地下统一建设以减少建设成本以及提高维修的便捷性;三是园区内建筑均采用低碳绿色材料与工艺,符合国家绿色节能建筑标准。

(2)低碳制度与文化建设

①实施低碳准入制度。空间准入制度:根据园区资源环境禀赋和环境承载力,将园区空间划分为禁止准入、限制准入、优化准入和重点准入四类主体功能区域[12]。明确各区域生态环保目标,将园区产业发展、产业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优化、项目准入、排污总量控制和污染减排等提出明确的、有可操作性的规定和要求。

总量准入制度:根据政策法规和规划确定园区的环境容量,科学论证政策法规、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和园区规划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平衡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合理设定园区的开发强度,优化资源配置和要素布局。

项目准入制度:根据空间环境准入制度、总量环境准入制度和环评审批原则,科学分析园区建设项目与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城镇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清洁生产、污染物达标排放、排污总量控制、园区环境质量要求的相符性,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作出判断。

②推行低碳园区文化。企业低碳文化建设:制定高标准的园区环境质量标准,增强企业经济活动环境成本意识,提高园区企业发展的环境准入条件;制定出台园区鼓励发展,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的主要产业及项目指南;园区内实施iS014000标准认证工作,鼓励园区开展企业iS014000标准认证工作;推广建立企业生态文化的教育与培训制度,把生态行为准则纳入员工考核的指标,作为奖惩的依据。

管理低碳文化建设:一是建立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推行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可持续的行政管理和决策方法;二是建立决策的舆论监督机制,使园区自然生态环境信息和企业环保信息透明化、公开化;三是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实现信息双向交流促进园区企业提高生态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四是推动管委会绿色采购和环保行为的建立与发展。

(3)低碳服务平台建设

黑龙江庆华新能源战略产业园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大力推进低碳型服务平台构建,即公共服务平台、人力资源平台、研发创新平台、信息服务平台、投融资平台建设(如表1所示),推动低碳要素在创新主体间的流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企业创新能力。

公共服务平台:黑龙江庆华新能源战略产业园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以园区入驻企业群体的公共服务需求为导向,通过组织整合、集成优化各类资源,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共享的服务平台,达到减少重复投入、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人力资源平台:黑龙江庆华新能源战略产业园面向未来发展,制定新能源产业人才发展规划,分析风电产业在不同时期人才队伍的要求以及人才资源的可留性,优化公共服务,提供优惠政策,对低碳人才进行分类选择、引进与内部挖潜。

研发创新平台:构建低碳技术研究及决策平台,制定产业创新技术的发展方向,统筹规划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创新资源配置;构建低碳技术研发平台,负责产业技术研发工作,此外,还可以通过技术购买、技术引进、国际领先技术的研究学习来提升产业技术知识水平;构建低碳成果应用及反馈平台,将技术创新应用于企业中,观察应用效果,跟踪市场反馈。

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现代化的黑龙江庆华新能源战略产业园需要相应信息工程的配套建设,特别是建设“数字化园区”将会进一步促进黑龙江庆华新能源战略产业园整体水平的提高,从而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的目标。

投融资平台:建立和完善以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融资平台,大力促进和支持风电产业、光伏发电产业、电动汽车电池产业和生物质能产业成果的市场化推广。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为指导,融合产业创新、产业生态理论,提出低碳型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模式及意义,并以黑龙江庆华新能源战略产业园的建设发展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论证了其构建、推广的可行性与科学性。通过低碳型产业创新网络构建模式的提出,为国内相关领域产业园区与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注释]

①黑龙江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黑政发[2010]13号)。

[参考文献]

[1]李天柱,银路,程跃.生物技术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网络及其启示――基于国外典型集群的多案例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22(3):1-8.

[2]Freeman,C.,networkofinnovators:aSynthesisofResearchissues[J].Researchpolicy,1991,20(5):499-514.

[3]Cook,p.thenewwaveofRegionalinnovationnetworks:analysis,CharacteristicsandStrategy[J].SmallBusinesseconomics,1996(8):159-171.

[4]Doz,Y.L.,olk,p.m.,Ring,p.S.FormationprocessesofR&Dconsortia:whichpathtotakewheredoesitlead[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0,21(3):239-266.

[5]UKGovernment.energywhitepaper,ourenergyFuture:CreatingaLowCarboneconomy[R].2003.

[6]严立冬,邓远建,屈志光.论生态视角下的低碳农业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2):40-45.

[7]吴晓波,赵广华.论低碳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8):15-19.

[8]曹玮,刘洪涛.基于制度主义视角的低碳创新:丹麦、德国和美国发展风电产业的启示[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0(1):3-21.

[9]徐承红.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之路[J].管理世界,2010(7):171-172.

[10]张淑谦,韩伯棠.低碳经济时代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5):34-37.

[11]孔令丞.加强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工业园区生态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95-99.

[12]徐震.完善环境准入制度积极优化经济增长[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1):4-9.

theConstructionofLow-carbonindustrialinnovationnetwork

――anempiricalResearchofHeilongjiangnewenergyindustrialpark

wangXiaoling,wuChunyou

(Facultyofmanagementandeconomics,DalianUniversityoftecnology,Dalian116023,China)

低碳发展的核心篇6

关键词:低碳发展方式低碳城市能源结构

一、低碳经济的兴起

自从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和《斯特恩气候变化报告》发表之后,低碳经济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截至目前,对于低碳经济尚没有严格的定义。被广泛引用的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源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从这一论述出发,对我国而言。低碳经济与目前开展的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努力是一致的,是科学发展观、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等重大战略和政策的延伸和扩展。从操作的层面上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实质性的意义:控制高能耗产业的过快增长和高能耗产品的出口:到2025年物理能效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包括风电、水电、太阳能供暖的大规模发展和光伏发电的商业化应用:快速发展核电特别是三代核电和四代核电:公众的意识以及消费模式的改变。

低碳经济应该包涵四个维度的内涵:发展阶段、低碳技术、消费模式、资源禀赋。低碳经济一方面对于人文发展施加了碳排放的约束:另一方面强调碳排放约束不能损害人文发展目标,其解决途径便是通过技术进步和节能等手段提高碳生产力。从短期来看,可以在不改变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前提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碳产出效率,实现相对的低碳排放: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能够借助清洁能源替代、低碳技术应用等手段实现一国碳排放总量的绝对下降。低碳经济是一种兼具“效率”与“和谐”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我国贯彻科学发展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战略的突出地位,这既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体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需求,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国际经济社会变革的趋势是一致的。

二、低碳城市的内涵和现状

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心,在2008年,城市已经聚集了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中国城市人口比例也达到近45%,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量的75%左右。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意味着巨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住宅需求,能源总需求势必快速增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脆弱性不断显现并且有加剧的倾向。近半个世纪以来灾难性气候事件明显增多,频率加快,危害程度加深,而城市因为其特殊地位在此类事件中受到的影响最大。2005年肆虐美国新奥尔良城的卡特里娜飓风和2008年上海市遭受的百年一遇的暴雨袭击,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在内的13个世界大城市,属于受大气褐云影响较为严重的热点城市,这种云团对于气候、公众健康和经济发展都会产生影响。造成这种城市脆弱性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以及城市的有效管理缺失。而城市丰富的资源、强大的资源调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推动城市低碳转型、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了机会。

低碳经济可以有不同的实践层次,除了在全球和国家层面上探讨低碳经济之外,还可以建立低碳经济区、低碳城市、低碳社区等。目前,中国一些城市如上海、保定、吉林等已经开始了低碳城市的试点。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内推行低碳经济,实现城市的低碳排放,甚至是零碳排放。经济发展、能源结构、消费方式、碳强度是城市实现低碳转型的四个方面,低碳经济不会放慢经济增长,相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将促进经济的新一轮增长。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提高终端能效、增加清洁能源的供应和消费比例,是城市低碳转型在改善能源结构方面最直接的体现。城市要实现低碳转型,城市中人们的理念和行为必须转变。低碳城市以低排放、高能效为特征,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的降低,是城市低碳发展的主要结果,主要体现在低人均碳排放量和提高碳生产率上。

低碳发展的核心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评价指标;德尔菲法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一词是2003年英国首相布莱尔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正式提出的。此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把当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戒除嗜好――面向低碳经济”。鉴于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我国的环境日益恶化,低碳经济已成为国内普遍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大多侧重于低碳产品的开发、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研究、碳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而对于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对此做些探讨。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及核心要素

关于低碳经济,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报告指出,“低碳经济是一种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经济形态,旨在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一定的水平,以防止各国及其国民受到气候变暖的不利影响,并最终保障可持续的全球人居环境。”国内较早研究低碳经济的学者认为,提高低碳效率和清洁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实质,能源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是其核心,应把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庄贵阳)。国家环境保护部周生贤部长指出:“低碳经济是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模式为基础,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的进步。发展低碳经济,是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由此可以看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目的是为了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是技术创新、提高能效和能源结构的清洁化等。低碳经济和核心要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低碳技术和消费模式。

低碳经济转型的起点和背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因此,在对低碳经济进行核心要素分析时,应将其放在首位。资源禀赋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资源禀赋不仅包含能源资源,还包括矿产资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森林资源、劳动力资源等。其反映了其发展低碳经济的先决条件和潜力。技术因素也是低碳经济的发展的又一重大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技术因素与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经济发展阶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一个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也有可能采取后发优势,通过吸取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经验教训,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从而在低碳技术上获得较高的起点。目前的低碳技术主要涉及传统能源的清洁与高效利用、节能技术、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的减排新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低碳经济,也应将消费列入低碳研究的核心要素。因为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为现在或未来的消费活动为最终目的所有碳排放都与人们最终消费活动息息相关。研究表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其居民消费产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差异很大。很多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能力高于发展中国家。

二、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对于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进行综合性评价,应建立一套系统要素进行量化标准。既能体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环境优化发展,又能反映城市低碳发展的状况和趋势。因此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与可比性原则。指标的设计要严格符合低碳经济的含义,根据低碳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设置。各指标要概念准确,清晰明了,描述全面,从而有利于针对研究对象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研究,并具有推广和应用型。

(2)系统性和层次性原则。本文提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即为评价研究对象的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状况。因此,指标体系的设置要注重把一系列低碳经济指标有机联合起来。而且在设置过程中,也要坚持各指标层次性原则和同级指标互斥性原则,以期对各总体性指标进行细化,从而使指标体系在使用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设定应该在可操作性方面较强,指标相关数据要具有较强的可获得性,尽大程度达到评价体系具有实际意义。

(4)导向性原则。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设置,既要体现前瞻性的思想又要,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使其对未来指标有先导作用。

(5)发展性原则。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各指标的设置也应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要根据低碳经济的发展实践进行动态修正,这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的方法论原则。

三、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本文综合评价体系中指标的采用德尔菲法,通过对低碳经济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分析,对诸评价指标进行筛选,依据层次性原则,将整个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目标层即为对研究对象的低碳经济发展整体状况进行评价,准则层则是依据低碳经济的四个核心要素从而对目标层进行细分,而指标层则是对准则层各二级指标进行具有实际操做性的指标设计,如表1所示。

表1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层次

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

经济发展人均GDp、GDp增长率、环保产业GDp比重、高新技术产业GDp比重、第三产业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数、资源循环利用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资源禀赋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人均绿地面积、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空气环境质量

技术发展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生活垃圾处理率、工业废弃物利用率、、低碳农药化肥使用率、传统产业低碳改造率、低碳R&D经费占GDp比重、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比重、清洁煤高效利用率、智能节能技术、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技术

社会发展万人拥有公交车数、城市化率、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公交系统便捷程度、环保教育普及程度、新能源汽车比重、私家车年行程千米数、低碳意识认同度、节能建筑比例、社会保障覆盖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完成指标体系设置以后,就要对研究对象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价。通过数据收集,将研究指标的数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求出相对比率。对于各指标的权重赋值,应采用类似于指标选取的德尔菲法。评价表格的格式如下(见表2)。

其中,对于负向指标正向化问题,通常采用取其倒数的方法计算指标层指数,最终得出研究对象的综合评价分数。

运用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运用德尔菲法时,在专家的选择上,也要根据评价对象,决定是选择一定区域内的专家还是全国范围内的专家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专家。

(2)准则层指标的设计中,低碳经济的四个核心要素是其涉及的基础,其中,用经济发展来代替发展阶段要素,因为经济水平最能体现经济发展阶段;关于消费模式,用社会发展的诸项指标来替代消费模式要素,因为消费模式与社会发展状况指标密切联系。

(3)对于指标层的诸项指标,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运用权变的原则,依据评价的区域范围以及评价的具体用途不同,应进行各指标细化归类和增删,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4)对于标准值的选择,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可采用不同标准,例如同类研究对象的标杆值、国家标准、平均水平等。

(5)对结果进行最终评价时,不仅要看到最终目标层的结果,还要看到影响目标层结果各准则层的评价结果,以期更深入的分析。

目前,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亟待突破的问题。在我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资源节约形、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使发展由粗犷型向节约型转变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并对其进行研究就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低碳经济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2]胡大立,丁帅.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1).

[3]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33).

低碳发展的核心篇8

(一)低碳经济要求企业产品符合低碳标准

首先,面对全球低碳环保的大趋势,各国纷纷提出产品低碳环保指标要求,竞相推出更加严格的环境管制标准。碳排放受到限制,碳税和碳关税越来越高,这对出口企业的产品提出了严格的碳排放要求。因此,产品低碳化是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无法逃避的问题。其次,随着低碳消费理念的不断渗透,消费者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低碳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提出了低碳化要求。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要求企业在产品上标注“碳足迹”,那些无法给产品标注碳标识的企业将无法在国际市场上立足。此外,为保证产品符合消费者的环保要求,供应链核心企业对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产品也提出了严格的环保标准,并要求提供“碳足迹”数据。当前已有很多企业如沃尔玛、宜家、百安居、富士康等从供应链着手,将温室气体管理纳入公司的采购标准和供应商考核标准。

(二)低碳经济要求企业生产过程低碳化

随着低碳产品需求的日益旺盛,消费者青睐低碳产品的行为选择最终必然会传导到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高排放、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会被市场拒之门外。低碳经济强调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到节能、降耗、减排、增效,这就要求企业改变其产品导向、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以及废物的排放与处理等,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低碳经济要求企业日常运营管理低碳化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使得企业包括能源在内的原材料投入、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企业所面临的要素市场环境和产品市场环境,并且影响到企业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在内的运营状况,最终影响到企业的财务、市场、业绩及其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限制含碳原料使用的政策也影响到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如对碳排放征收高额的碳税,无形之中会加大企业运营成本;由于政府对“碳”能源的限制,会导致企业所需能源价格的上涨,从而冲击企业成本结构。因此,企业成本降低压力迫使企业在日常运营管理中要厉行节约,削减开支,如通过降低照明及供热能耗、重新设计配送系统、进行远程办公与电话会议、削减差旅开支以及废弃物的减少与再生利用等内部挖潜措施使企业日常运营管理活动低碳化。

二、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的新要求

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经营向低碳转型成为必然趋势。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是推动企业经营低碳化转型的核心力量。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一)对员工思想和行为的新要求首先,企业低碳化经营要求人力资源调整经营与生产理念,形成“低碳”意识。要求员工了解全球、全国以及地方法规中关于碳排放问题的规定,了解企业的商业伙伴和消费者对低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并让员工意识到由气候变化、能源短缺和价值链的环保问题给企业所带来的现实压力、风险与机遇,从而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使低碳化经营理念得到员工的心理认同。其次,企业低碳化经营要求员工在个人的生活和工作行为上做到低碳化。比如尽量少开私车多坐公交和公司班车,打印时尽量多使用双面,用纸时尽量多使用环保纸,存储文件时尽量多用电子文件和推行无纸化办公,用餐时要量需而取、减少浪费,上班时不打私人电话和节约公话时间,随手关灯、关水,使用空调温控在26摄式度并随手关门关窗,下班时关闭电脑及显示器等等。

(二)对人力资源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

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碳经济导致企业经营结构调整,必然会淘汰部分岗位,催生一些新的岗位,这些新增长起来的就业岗位需要由具有低碳环保意识、掌握先进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员工才能胜任,这就需要企业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和能力以满足“低碳岗位”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此外,企业的产品结构升级和技术改造也会对人力资源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使人力资源素质和能力满足企业低碳化经营的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

(三)对人力资源结构的新要求

低碳经济的核心就是产业创新、技术创新、能源创新和制度创新,而创新就需要人才,企业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大量低碳专业人才作保障。对企业而言,低碳专业人才主要是指与低碳相关的产业或行业中具体从事低碳研究、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从事减排机制的碳交易人才。由于在高碳发展模式下社会没有专门培养上述低碳专业人才,企业也没有储备相关人才,这就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结构提出了挑战,需要调整现有人力资源专业结构,提高低碳专业人才在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中的比重,以满足企业低碳化经营的要求。

三、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不足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下低碳经济对人力资源配置提出了不同于高碳经济下的要求,更多的集中在知识密集型人才上,这种人力资源的重新整合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在招聘、培训、绩效评价等各个方面都要适应新型的人力资源配置。因此,企业低碳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企业必须结合低碳经济思想进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人力效益。但是目前很多企业还没有把人力资源管理放到企业战略位置来考虑,不能对人力资源进行与企业其他方面相结合的统筹全面管理,对新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探索不够深入,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在传统管理模式上,造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高。

(二)企业低碳型人才供需不平衡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技术人才。从目前来看,企业急需的低碳人才主要有节能减排、新能源、垃圾处理、废水处理和空气处置等相关领域[8]。但由于我国低碳人才的教育起步较晚,这类人才数量不多,而目前这部分岗位市场需求较大,基本属于“僧少粥多”,很多低碳企业招不来“低碳人才”,这就导致人力资源的供需结构不平衡。

(三)企业对低碳型人才的培养不够在低碳经济的影响下,企业必须增加更多的“低碳岗位”,以及需要更多的“低碳员工”,这些岗位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学历背景、知识结构和实际操作技能等。要使人力资源胜任企业低碳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对人力资本有所投入,但是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意识缺乏,只是关心眼前的利益,不重视员工的培训,很少作长期的人力资源储备和开发。这些造成了企业对低碳型人才的培养不足。

(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企业低碳经营对人力资源的思想和行为、素质和能力都提出新的要求,要发挥人力资源在企业低碳经营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必须靠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作保障。而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下,招聘、培训开发、激励等环节都不能很好的达到调动员工投身企业低碳经营积极性的效果,必须结合企业低碳发展要求,在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等机制上进行创新和完善。

四、低碳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应对策略

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水平无法适应企业低碳发展对人力资源的新要求,必须赋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新的内容与使命,在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塑造企业人力资源低碳理念企业核心价值观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引领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方向标。在低碳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不仅仅局限于资本实力、技术领先、业务规模等,节能减排能力、单位产值碳排放、产品低碳标准等也将成为市场竞争的利器,这些新型竞争力的实现需要有低碳文化理念作保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教育培训每位员工都具有低碳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要体现绿色、低碳原则。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将节能减排、单位产值碳排放等方面作为重点Kpi进行考评。通过制度、考核来唤醒每个人的低碳意识,激发低碳行为,创建低碳产品和品牌的企业经营新模式。

(二)培养、选用适合企业低碳发展要求的人力资源为企业低碳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低碳发展要依赖高产出、高效率、低能耗,这取决于低碳型人力资源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从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上保证满足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为此,企业一方面应尽力引进急需的人才;另一方面必须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合低碳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形成一个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合理的人力资源年龄结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

(三)提高人力资源的低碳技能、素质和责任感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的思想和行为、素质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使人力资源胜任低碳化经营工作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组织系统的培训,积极开展低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低碳责任感和技能。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应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有针对性地进行低碳化管理变革与创新能力方面的培训与开发。如对于企业管理者,应了解国际上新颁布的低碳经济法律法规、我国已签署的国际低碳公约、国家、行业关于低碳经济的政策、法规和条例,提高驾驭低碳经济的管理能力;对于技术人员,应了解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向和最新信息,掌握低碳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对于营销人员,应了解企业产品低碳设计特点及环保性能,增强宣传企业低碳形象的责任意识,掌握将企业的低碳理念传递给顾客及捕捉顾客的方法和技能。

(四)激励员工低碳节约行为,约束员工高碳浪费行为企业应明确激励或约束的关键行为,让员工在个人的生活和工作行为上做到低碳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将员工的低碳行为绩效纳入考评体系。在制定企业低碳经济绩效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将其逐层分解,并根据企业成本预算及低碳化目标,制定考核细则,最终形成员工低碳行为考核体系,通过考核方式对员工行为进行约束。在考核的基础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应建立起与低碳行为绩效考评指标相对应的薪酬管理制度,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参与企业低碳经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企业低碳绩效有直接贡献的员工,可以根据成本降低程度或社会效益的高低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并树立标杆形象,带动全体员工积极投身企业低碳发展之中。

低碳发展的核心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人力资源;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7-0071-04

一、低碳经济及其特征

低碳经济的概念首先由英国政府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该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生活标准和更好生活质量的途径,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1]。该白皮书虽然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但并没有进行严格的界定。此后,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对“低碳经济”进行了定义,指出,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效能、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2]。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9年的《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研究》中将低碳经济概括为:“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势头。”[3]国家循环经济立法小组组长冯之浚教授将低碳经济概括为“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活动的总称,其基本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基本要求是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的影响,基本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尽管上述概念不尽相同,但都表达了相近的内涵:在不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具有以下特征:

①战略性[5]。气候变化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是长远的,低碳经济是人类调整自身活动、适应地球生态系统的长期的战略性选择,而非一时的权宜之计。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也是低碳经济的实施主体,为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必须对其经营管理进行战略性调整。

②可持续性。低碳经济则强调更高的碳生产率,即每单位碳排放所产生的GDp或附加值更高。同时,社会福利水平不因此而降低,不为了减排,抑制经济发展,降低生活质量。这种经济模式通过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③创新性。低碳经济强调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企业进行低碳转型,必须重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转变员工思想观念。

二、低碳经济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

(一)低碳经济要求企业调整经营结构,提高能源和材料利用率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形态。而我国的经济支柱不少属于高能耗产业,对碳的依赖性很高。随着中国逐渐承担温室气体控排减排的国际责任,减少能耗和碳排放,采取低碳发展模式将逐渐成为企业面临的约束性条件,而能源强度和碳强度高的企业将会面临显著的合规风险[6]。特别是对那些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品牌,以物质资源消耗为主,从事简单加工而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企业来说,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压力将会更大。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倒逼”机制会迫使这些没品牌、没知识产权的粗放型生产企业进行经营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降低对高碳能源的依赖,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

(二)低碳经济要求企业产品符合低碳标准

首先,面对全球低碳环保的大趋势,各国纷纷提出产品低碳环保指标要求,竞相推出更加严格的环境管制标准。碳排放受到限制,碳税和碳关税越来越高,这对出口企业的产品提出了严格的碳排放要求。因此,产品低碳化是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无法逃避的问题。其次,随着低碳消费理念的不断渗透,消费者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低碳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提出了低碳化要求。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要求企业在产品上标注“碳足迹”,那些无法给产品标注碳标识的企业将无法在国际市场上立足。此外,为保证产品符合消费者的环保要求,供应链核心企业对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产品也提出了严格的环保标准,并要求提供“碳足迹”数据。当前已有很多企业如沃尔玛、宜家、百安居、富士康等从供应链着手,将温室气体管理纳入公司的采购标准和供应商考核标准[7]。

(三)低碳经济要求企业生产过程低碳化

随着低碳产品需求的日益旺盛,消费者青睐低碳产品的行为选择最终必然会传导到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高排放、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会被市场拒之门外。低碳经济强调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到节能、降耗、减排、增效,这就要求企业改变其产品导向、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以及废物的排放与处理等,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低碳经济要求企业日常运营管理低碳化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使得企业包括能源在内的原材料投入、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企业所面临的要素市场环境和产品市场环境,并且影响到企业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在内的运营状况,最终影响到企业的财务、市场、业绩及其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限制含碳原料使用的政策也影响到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如对碳排放征收高额的碳税,无形之中会加大企业运营成本;由于政府对“碳”能源的限制,会导致企业所需能源价格的上涨,从而冲击企业成本结构。因此,企业成本降低压力迫使企业在日常运营管理中要厉行节约,削减开支,如通过降低照明及供热能耗、重新设计配送系统、进行远程办公与电话会议、削减差旅开支以及废弃物的减少与再生利用等内部挖潜措施使企业日常运营管理活动低碳化。

三、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的新要求

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经营向低碳转型成为必然趋势。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是推动企业经营低碳化转型的核心力量。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一)对员工思想和行为的新要求

首先,企业低碳化经营要求人力资源调整经营与生产理念,形成“低碳”意识。要求员工了解全球、全国以及地方法规中关于碳排放问题的规定,了解企业的商业伙伴和消费者对低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并让员工意识到由气候变化、能源短缺和价值链的环保问题给企业所带来的现实压力、风险与机遇,从而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使低碳化经营理念得到员工的心理认同。

其次,企业低碳化经营要求员工在个人的生活和工作行为上做到低碳化。比如尽量少开私车多坐公交和公司班车,打印时尽量多使用双面,用纸时尽量多使用环保纸,存储文件时尽量多用电子文件和推行无纸化办公,用餐时要量需而取、减少浪费,上班时不打私人电话和节约公话时间,随手关灯、关水,使用空调温控在26摄式度并随手关门关窗,下班时关闭电脑及显示器等等。

(二)对人力资源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

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碳经济导致企业经营结构调整,必然会淘汰部分岗位,催生一些新的岗位,这些新增长起来的就业岗位需要由具有低碳环保意识、掌握先进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员工才能胜任,这就需要企业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和能力以满足“低碳岗位”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此外,企业的产品结构升级和技术改造也会对人力资源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使人力资源素质和能力满足企业低碳化经营的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

(三)对人力资源结构的新要求

低碳经济的核心就是产业创新、技术创新、能源创新和制度创新,而创新就需要人才,企业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大量低碳专业人才作保障。对企业而言,低碳专业人才主要是指与低碳相关的产业或行业中具体从事低碳研究、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从事减排机制的碳交易人才。由于在高碳发展模式下社会没有专门培养上述低碳专业人才,企业也没有储备相关人才,这就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结构提出了挑战,需要调整现有人力资源专业结构,提高低碳专业人才在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中的比重,以满足企业低碳化经营的要求。

四、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不足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下

低碳经济对人力资源配置提出了不同于高碳经济下的要求,更多的集中在知识密集型人才上,这种人力资源的重新整合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在招聘、培训、绩效评价等各个方面都要适应新型的人力资源配置。因此,企业低碳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企业必须结合低碳经济思想进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人力效益。但是目前很多企业还没有把人力资源管理放到企业战略位置来考虑,不能对人力资源进行与企业其他方面相结合的统筹全面管理,对新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探索不够深入,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在传统管理模式上,造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高。

(二)企业低碳型人才供需不平衡

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技术人才。从目前来看,企业急需的低碳人才主要有节能减排、新能源、垃圾处理、废水处理和空气处置等相关领域[8]。但由于我国低碳人才的教育起步较晚,这类人才数量不多,而目前这部分岗位市场需求较大,基本属于“僧少粥多”,很多低碳企业招不来“低碳人才”,这就导致人力资源的供需结构不平衡。

(三)企业对低碳型人才的培养不够

在低碳经济的影响下,企业必须增加更多的“低碳岗位”,以及需要更多的“低碳员工”,这些岗位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学历背景、知识结构和实际操作技能等。要使人力资源胜任企业低碳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对人力资本有所投入,但是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意识缺乏,只是关心[前的利益,不重视员工的培训,很少作长期的人力资源储备和开发。这些造成了企业对低碳型人才的培养不足。

(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

企业低碳经营对人力资源的思想和行为、素质和能力都提出新的要求,要发挥人力资源在企业低碳经营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必须靠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作保障。而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下,招聘、培训开发、激励等环节都不能很好的达到调动员工投身企业低碳经营积极性的效果,必须结合企业低碳发展要求,在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等机制上进行创新和完善。

五、低碳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应对策略

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水平无法适应企业低碳发展对人力资源的新要求,必须赋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新的内容与使命,在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塑造企业人力资源低碳理念

企业核心价值观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引领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方向标。在低碳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不仅仅局限于资本实力、技术领先、业务规模等,节能减排能力、单位产值碳排放、产品低碳标准等也将成为市场竞争的利器,这些新型竞争力的实现需要有低碳文化理念作保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教育培训每位员工都具有低碳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要体现绿色、低碳原则。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将节能减排、单位产值碳排放等方面作为重点Kpi进行考评。通过制度、考核来唤醒每个人的低碳意识,激发低碳行为,创建低碳产品和品牌的企业经营新模式。

(二)培养、选用适合企业低碳发展要求的人力资源

为企业低碳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低碳发展要依赖高产出、高效率、低能耗,这取决于低碳型人力资源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从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上保证满足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为此,企业一方面应尽力引进急需的人才;另一方面必须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合低碳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形成一个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合理的人力资源年龄结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

(三)提高人力资源的低碳技能、素质和责任感

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的思想和行为、素质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使人力资源胜任低碳化经营工作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组织系统的培训,积极开展低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低碳责任感和技能。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应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有针对性地进行低碳化管理变革与创新能力方面的培训与开发。如对于企业管理者,应了解国际上新颁布的低碳经济法律法规、我国已签署的国际低碳公约、国家、行业关于低碳经济的政策、法规和条例,提高驾驭低碳经济的管理能力;对于技术人员,应了解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向和最新信息,掌握低碳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对于营销人员,应了解企业产品低碳设计特点及环保性能,增强宣传企业低碳形象的责任意识,掌握将企业的低碳理念传递给顾客及捕捉顾客的方法和技能[9]。

(四)激励员工低碳节约行为,约束员工高碳浪费行为

企业应明确激励或约束的关键行为,让员工在个人的生活和工作行为上做到低碳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将员工的低碳行为绩效纳入考评体系。在制定企业低碳经济绩效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将其逐层分解,并根据企业成本预算及低碳化目标,制定考核细则,最终形成员工低碳行为考核体系,通过考核方式对员工行为进行约束。在考核的基础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应建立起与低碳行为绩效考评指标相对应的薪酬管理制度,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参与企业低碳经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企业低碳绩效有直接贡献的员工,可以根据成本降低程度或社会效益的高低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并树立标杆形象,带动全体员工积极投身企业低碳发展之中。

(五)人力资源管理自身的低碳化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不仅要促使员工行为低碳化,而且要做到管理活动自身低碳化。在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各环节中,都要贯彻“低碳”理念。人力资源规划低碳化要求系统分析低碳经济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制定出企业低碳型人才的供求平衡策略,以支撑企业的低碳发展战略。招聘低碳化要求采用低碳化的过程和手段,以最低的招聘成本和最环保的方式完成招聘任务,如采用电子化招聘,极大地节省各种社会资源的消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培训低碳化要求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避免培训的铺张浪费;在培训过程中,灵活运用培训的手段和方式,适当应用计算机辅助培训、网络培训、多媒体远程培训等新兴技术培训手段;对低碳培训进行监控与管理,提高培训的效率与效果。绩效考核低碳化要求企业将低碳行为绩效纳入员工的绩效考评体系中,设计员工低碳行为Kpi,据此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估,引导员工产生有利于企业提升环境绩效的低碳行为。薪酬管理低碳化要求企业设计与低碳绩效挂钩的薪酬体系,通过正强化和负强化相结合对员工行为进行激励与约束。

[参考文献]

[1]UKGovernmentenergywhitepaper.ourenergyFuture:CreatingaLowCarboneconomy[R].2003.

[2]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低碳经济[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52.

[3]张坤民,等.低碳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4]冯之浚.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9(12):18-23.

[5]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84-87.

[6]邓梁春.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低碳经济:企业的挑战与机遇[J].世界环境,2008(6):60-62.

[7]祝福冬.低碳经济时代企业碳管理探析[J].企业经济,2010(7):51-54.

[8]朱海滔.培养低碳人才“烧”旺低碳经济[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1):45-47.

[9]孙会,贝金兰.后危机时代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研究[J].企业活力,2011(2):57-59.

aStudyandtheCountermeasuresontheeffectsofLow-carboneconomy

onHumanResourcesofenterprises

LiGang

(Schoolofmanagemment,South-Centr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wuhan430074,China)

低碳发展的核心篇10

低碳化就是高碳文明向低碳文明转变,高端化就是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跃升。“一低一高”不是两个对立面而是一对结合体,不是一个时髦口号而是一种前沿理念,可以概括为一个标准和一条路径。

一个标准,就是节能减排。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一条路径,就是科技创新。我们追求的低碳经济不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发展。它是人类经历高碳文明之后的螺旋式上升,是科技与生态的联姻,是人类与自然的共振。特别是要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契机,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相关链接

熊焰:低碳转型的多样化路径

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被确定为首批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的区域。

如果从地图上一一对应这些地方,不难发现,试点区域的选择覆盖了东北、中部、东部沿海、西南和西北地区,基本涵盖了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同发展形态。

综合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节能减排现状,这些省市大体上可以分成3类:广东、天津、深圳、厦门、杭州属于沿海较发达地区,以高附加值产业为主,进行低碳转型的经济和产业基础已经基本具备;

辽宁、湖北、重庆、陕西是我国的传统工业基地和能源基地,这些地区多以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业为主,虽然有一定经济和技术优势,但是减排压力较大,并且面临着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难题,低碳发展是这些地区在不影响自身发展的前提下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提升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南昌、贵阳、保定、云南属于崛起中的地区,虽然没有传统工业基地和沿海发达地区的资源和资金优势,但却是较早践行低碳发展理念的城市,代表着有创新发展思路、可塑性强的新兴低碳潜力城市。

以上三类虽难完全概括全国所有地区的发展类型,但也基本上提出不同发展阶段地区的低碳发展思路。“五省八市”试点的提出,正是下一步为《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摸石头过河的过程。

低碳转型作为一个兼具全面性和渐进性的综合改革问题,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启动具备一定优势。低碳转型的核心问题是技术创新,经济发达地区的成熟度决定其能够吸引人才、资金,利用创新的金融手段为低碳核心技术的研发买单,为低碳技术的推广铺路。此外,低碳区域试点的重点任务,如低碳发展规划、温室气体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建设,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体系等,也需要众多的创新机构来完成,这就需要发达地区制定相应配套政策和资金扶持低碳转型服务行业的发展,这也将有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链。

传统资源、能源和工业基地曾经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来源,但是这些地方较为单一的产业结构又限制了新兴行业的发展。在这些地区,要实现低碳发展的可持续性,政府需要扮演好引导者和服务者的角色。一方面,积极引入先进的低碳技术、服务、投资,帮助企业降低减排成本,发掘新技术,提高企业减排潜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地方的碳排放权、排污权和节能量交易体系,通过节能减排上的能者多劳,实现地方排放增速控制减缓和碳强度指标下降。另外,有条件的地区还应该鼓励企业进行自愿减排,通过“碳中和”和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碳排放。